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公子当锦衣TXT下载公子当锦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公子当锦衣全文阅读

作者:云墨小生     公子当锦衣txt下载     公子当锦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4章 景阳远嫁

    联姻之事已然定下,这已经不单单是齐皇能够改变得了的了,就算他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了。

    因而,无论是昭阳公主的一哭二闹,还是高培方的悔不当初,都不会让联姻的事情有所改变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齐国朝堂内最重要的事情,当属是与泓国和卫国建交了。

    在齐国使者到达泓国时,他们受到了泓国的热烈欢迎,毕竟在不久前,齐国才帮助泓国渡过了一个难关。

    在建交一事上,泓国上下是十分乐意的,况且齐国也表明了诚意,将一名公主远嫁过来了。

    接下来的事情也是十分顺利,泓国应下联姻之事后,令礼部选了个良辰吉日,立马派出迎亲队伍前往齐国接亲去了。

    ……

    嫁到泓国的公主并非是昭阳公主,而是另一位由昭仪所生的公主——景阳公主。

    相比昭阳公主,景阳公主的表现就比前者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倍。她自从接到皇命后,不吵不闹,只是安静地等待嫁娶安排。

    当然,景阳公主如此,并不叫懂事,她是认命了。

    她的母妃只不过是一位二品的昭仪,母族在京都也没什么势力,母妃更是通过选秀进宫当上妃子的。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无权可靠,无势可依,景阳公主一旦闹起来,她除了受到严厉的斥罚外,不会对远嫁它国的事情有丝毫改变。

    皇命刚下达时,景阳公主听说昭阳公主在四处闹腾,她心里对后者就有了几分轻视。

    果然,一切都如她所料,就算母妃是皇后的昭阳公主,也是改变了不了大局的。

    ……

    身着盛装的景阳公主,优雅娴淑地坐在迎亲车辇里,在迎亲队伍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传出阵阵欢喝声,似在为一个女子出嫁而祝福,又似为两国交好而庆祝。

    生性好静的景阳公主,要是平日里听到这番吵闹之声,定是百般难忍,但是如今,她却想认真仔细地感受一番这吵闹声。

    因为,她可能是最后一次听见齐国百姓的声音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即使是身死,那也将会是魂安泓国。

    车辇缓缓他南城门驶去,景阳公主心中不知何由,竟产生一种紧张、不舍的情绪。

    俗话说:近乡情怯。

    但是,对于景阳公主这种远嫁它国的女子来说,离乡亦情怯。

    一般出嫁的女子都会对父母不舍,对亲人不舍,现今的景阳公主有这样的情绪也是不足为奇了。

    景阳公主双手紧扣于胸前,面色紧张,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渴望与期待。

    她希望在城门处能够见着她的胞弟,或平日里玩得好的姐妹。

    然而,现实让她失望了,她环视四周,没有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当她失望地低下头时,一个声音在车辇外响起。

    “诸位,且慢,容本王与皇妹说几句道别话吧。”

    来人正是高培方,他在知道泓国在今日接亲后,打听了时间地点后,早早地来到这儿等候了。

    景阳公主掀起车帘,往声音来源处一看,叫道:“十皇兄。”

    “景阳皇妹。”高培方招手回应了一声。

    高培方看向泓国的几位迎亲使,眼下之意不言而喻。

    泓国迎亲使相互对视一眼,觉得人家两兄妹在妹妹出嫁前道别几句无可厚非,要是不同意,那也太不近人情了,毕竟两人日后可能再无相见之日了。

    得到迎亲使的点头同意后,高培方来到了车辇前。

    景阳公主好奇且疑惑地说道:“十皇兄,你怎么来了?”

    在她的印象中,她与高培方并无交情。现今与她有交情的都不见人影,所以她自然对后者的到来感到不解。

    高培方理所当然地说道:“皇妹出嫁,皇兄当然要来送送了。”

    景阳公主问道:“十皇兄,就你一个人吗?”

    高培方知道景阳公主这话的意蛹,她是想知道她最希望出现的人来没来。

    可惜……

    “就我一人了。”高培方答道。

    闻言,景阳公主俏脸上露出浓浓的失望之色,强颜欢笑地说道:“能有十皇兄来送别景阳,景阳应该十分高兴才是,又怎能自寻烦恼呢?”

    见景阳公主情绪异常低落,高培方从身边下人拿过一坛酒和两只酒杯。

    将酒杯倒满酒水后,高培方把其中一杯递给景阳公主,说道:“皇妹,这是京都西坊的酒,名满齐国,今日皇兄与你共饮此杯,祝你一路顺风。”

    “谢谢十皇兄。”景阳公主接过酒杯,谢过高培方后,也不扭捏造作,一口饮下了杯中酒。

    许是喝得太急,也许是不习惯喝酒,景阳公主喝下酒后,猛的咳了两下,脸色潮红。

    恢复过后,景阳公主说道:“十皇兄,能不能将这一坛酒送予景阳,以作念想?”

    高培方无所谓地说道:“这有什么,皇妹尽管拿去。皇妹日后若是想念京都了,大可写信给皇兄。”

    景阳公主让随嫁婢女拿过酒坛,并放于车辇之上,转而说道:“多谢十皇兄今日相送,皇妹铭记于心。”

    高培方看着柔弱的景阳,心生愧疚,有感而发地说道:“皇妹,委屈你了,你不要怪父皇,他也是迫不得已。”

    这段时间以来,景阳还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得一句安慰的话,一时间情绪难抑,双眼似有暖流涌出。

    “景阳从没有怪过任何人,只是怪自己生在帝王家。景阳也不会怨恨任何人,景阳到了泓国后,定会尽自己所能,维持两国关系。”景阳公主说道。

    听后,高培方给景阳公主郑重地行了一礼,说道:“皇妹保重。”

    景阳公主同样回了一礼,说道:“十皇兄保重。”

    说完,景阳公主对车辇外的人喊道:“继续起程吧。”

    闻言,迎亲队伍缓缓离开了南城门,离开了京都,离开了齐国。

    ……

    看着渐行渐远的迎亲队伍,高培方感觉心中难受,心里发堵,暗暗立下了一个决定。

    若有一天,本王定要立下一条规矩:永不和亲。

    ……

    在景阳公主远嫁后,齐国使者与泓国使者同时来到了卫国,向卫皇提出了建交之言。

    卫国虽然对齐国的联姻一事不怎么感冒,但是没有人会拒绝送上门的示好,况且他们也收到了一个信号,泓国与齐国联盟了。

    在两个联盟的国家面前,卫国也不敢落人家面子,勉勉强强地接受了两国的建交之举,并派出了迎亲队伍前往齐国。

    然而,迎亲的过程却不会像景阳公主远嫁时那般的顺利。

第95章 意外发生

    昭阳公主是从心底里一直反对着联姻之事,为此上演了多次一哭二闹的戏码。但她这段时间的闹腾,别人只是当成一场笑话来看。

    要不是她是皇后所出,并且将要远嫁卫国,齐皇及满朝文武绝不会惯着她,随时都会将她赶出皇宫,削她的爵位。

    ……

    不管昭阳公主怎么闹腾,卫国的迎亲队伍还是来到了长安。

    这让昭阳公主闹腾的心一下子慌了起来,心中不知道是继续闹腾下去,还是乖乖地认命是好。

    就在昭阳公主纠结之时,齐皇派人传来了一句冷酷无情的话。

    不要再闹腾了,你就是自寻短见,朕也会将你的遗体送到卫国。

    如此冷冰冰的一句话,将昭阳公主心中的最后一丝希冀给磨灭掉了。

    ……

    当一个人心中再无希望时,他的绝望会被放大,或都他的绝望会转化为恨。

    如今,眧阳公主内心就是充斥了恨意,对齐皇的恨,对整个皇室朝堂的恨,甚至对齐国的恨。

    ……

    接下来,昭阳公主似放弃了反抗,不再闹腾了,乖乖地接受了礼部的安排。

    这让大多数知情的人都以为,齐皇的话起到了震慑的作用,包括齐皇自己。

    ……

    相比于送嫁景阳公主,昭阳公主的送嫁规模就大很多了,太子亲自负责送嫁仪式。

    当然,太子只是挂个名号,实际负责送嫁工作的并不是他,而是礼部的官员。

    之所以昭阳公主的送嫁规模比景阳公主的宏大,是因为齐国要对卫国表达敬意。

    或者,这其中也有讨好的意思。

    然而,当众人准备将昭阳公主送出宫,交予卫国使团接送回卫国时,她人却找不着了。

    顿时,负责送嫁工作的官员和侍女都傻眼了,他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去寻找,可是连个昭阳公主的人影都见不着。

    这下子,负责官员和侍女纷纷慌了神。

    如果卫国知道了这事,会不会认为齐国在戏耍他们,因而拒绝两国建交,甚至起兵伐齐?

    到时候,齐皇一定要给卫国一个交代,那这些负责的人员都会受到牵连,性命难保。

    为避免出现更大的乱子,这些负责官员只得马上将情况如实禀报齐皇。

    齐皇听闻后,先是震怒,后是下令对整个皇宫搜查,毕竟偌大的皇宫,昭阳公主不可能在侍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宫的。

    派出人手搜查后,齐皇看着殿内几位办事不力的官员,心头恼怒,差点动了将他们拉出午门斩首的念头。

    不过,如今卫国使团尚在等待,若是闹大了,让他们知道了实情,那可就不妙了。

    想到这,齐皇怒火突突的似要冲上脑门,但又不得不平复情绪,心中努力说服自己放过这些官员。

    齐皇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说道:“说吧,现在该怎么办。万一找不到人,你们打算怎么办?”

    闻言,几位官员又是你看我,我看你的,谁也不想先开口发言,怕触了齐皇霉头。

    见状,齐皇发出一声不满的哼声。

    顿时,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方员外郎,他觉得是时候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了。

    只见,他说道:“陛下,王郎中对嫁娶礼仪十分熟悉,微臣觉得王郎中定能为陛下解决此事。”

    见自己被点名,王郎中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要将方员外郎千万万剐。

    你说话就说话,干嘛带上我?

    方员外郎读懂了王郎中眼神中的意思,于是他也给了个眼神。

    死道友不死贫道,你一个人倒霉,总好过大家一起倒霉吧。

    算你狠,别让老子找着机会。否则,今日之事,他日一定奉还。

    王郎中给方员外郎回了个眼神后,不得不站了出来。此刻,他感觉有种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没错,他就是那个上架的鸭子了。

    “回陛下,微臣认为,现下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卫国使团,不让他们察觉出端倪来……”

    王郎中的前半段话,齐皇听着感觉还是挺在理的,并且他是边听边点头。

    可是,听着听着,齐皇发现这王郎中的下半段话是废话,根本起不了作用。

    “我们应该派人到公主殿下常去的几个地方搜查,看能否搜查到公主殿下的踪迹,同时,公主殿下住的宫殿,也要认真检查,看公主是否有在其中藏了起来……”

    齐皇感觉自己听不下去了,因为再听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于是他一拍龙案,说道:“你说的都是找人的事,朕现在问的是万一找不着人怎么办。”

    齐皇一拍龙案的动作,惊住了殿内的所有人,王郎中瞬间闭上了嘴,默默地退后了两步。

    “将事情办砸了不说,如今竟然连个解决的方案都没有,朕花俸禄养着你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齐皇怒道。

    “陛下恕罪。”几位官员纷纷说道。

    齐皇没有理会这班官员,也没有让他们起来,让他们继续跪着。齐皇缓缓闭上双眼,心中在思考着此事的解决方案。

    良久,齐皇睁开了双眼,说道:“你们马上在昭阳侍女中选出一人,看哪个模仿昭阳最像,你们就以公主的着装将她打扮起来。”

    “万一,昭阳真的没有找到的话,就让侍女去吧。”

    闻言,几位官员心中一惊,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表面不动声色,应道:“遵命,陛下。”

    如若真的由侍女代替了昭阳公主远嫁了卫国,那就算原来的昭阳公主找到或回来了,那齐国和齐皇都不会再认下真的昭阳公主了。

    甚至,为了保守这个秘密,昭阳公主最好的后果,可能都是永远囚禁在冷宫之中,不让任何人接触她了。

    若是不好的后果,齐皇可能还会派人让昭阳公主永远开不了口。

    想到这里,几位官员又是一个冷颤,因为他们也是知道秘密的人,会不会……

    几人不敢再往下想下去,心中祈祷着昭阳公主能够快点找到。

    可是,现实却让他们失望了,直至卫国使团多次催促,稳住使团的官员汇报要拖不住时,昭阳公主还是没有找到。

    “既然如此,那就让那位侍女……”

    齐皇正要下令,将侍女佯装成昭阳公主远嫁卫国时,一名太监踏进了御书房内。

    “陛下,公主找到了。”太监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第96章 昭阳远嫁

    “陛下,昭阳公主找到了。”一名太监走进御书房,在关键时刻阻拦住了齐皇让替身远嫁的决定。

    “找到了?”齐皇惊讶地说道,“在哪里找到的?”

    太监回道:“也不是找到的,而是公主殿下自行回到宫殿之中的。”

    齐皇皱眉道:“那她先前去了哪,你们知道吗?”

    “咱家不知。”太监回道。

    闻言,齐皇虽然不解昭阳这么大一个人是怎么不见的,但是现在也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于是他下令道:

    “从现在开始,调派五倍宫中人手,给朕看住昭阳,直到她被卫国使团接走。”

    齐皇现在真是怕了,生怕昭阳公主再弄出个状况来,因而他不得不命人时刻监守着昭阳公主。

    ……

    昭阳公主在最后时刻出现了,这也让齐国松了一口气,让察觉不对劲的卫国使团打消了疑虑。

    当将昭阳公主交到了卫国使团的手上后,方员外郎等人才真正放下了心头大石。

    “某的性命总算能保住了。这昭阳公主还真能折腾,关键时刻来这么一出。”

    ……

    昭阳公主坐在卫国的接嫁车辇内,心情与景阳公主是完全不同的。

    景阳公主,是带着两国的希望与友好送嫁到泓国的;而昭阳公主离开时,心中怀有的不是怯情,而是恨意与绝望。

    这两人离开齐国时带走了什么,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的心中就是装着什么。

    ……

    齐国联姻后的日子,五国之间的战火似乎平息了不少,连同平日里的边境摩擦都少了很多。

    这让不少人都以为是齐国联姻之后,五国之间达到了一个微妙平衡,同时他们也在希望,这和平的日子可以再长点。

    就是高培方,也是这么认为的。

    ……

    方王府。

    高培方对墨易笑道:“这联姻之后,天下大势似乎平稳了不少,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危机了。”

    墨易说道:“你可别那么乐观。武国虽然平静了几个月,但是说不定心里正憋着坏呢。”

    高培方不置可否,说道:“现今齐国与泓国、卫国可都是盟国了,我们也不怕武国了。”

    闻言,墨易毫不留情地泼冷水道:“是什么给了你自信说这话,我让你去查武国的现况,你查了吗?”

    “查了啊。”高培方说道,“这没发现什么异常啊,也没有什么军队调动的情况。”

    墨易一抚额头,无奈地说道:“我叫你查的不仅仅是军队调动情况,而是经济情况。”

    “经济?什么意思?”高培方疑惑问道。

    闻言,墨易一怔。

    这个时代没有“经济”这个词的吗?

    哎,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我就是要你查武国的……”墨易突然口结,也不知道怎么跟高培方解释经济这个词。

    “经济就是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你让人查了吗?”墨易只得用最简单的词语给高培方说明经济的含义。

    “查这些干嘛?”高培方不解地说道。

    墨易解释道:“现今天下看似平静,但很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所以,我们要了解武国有没有可能再次发动战争,有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

    说完,见高培方还是一副毫不上心的样子,墨易恨不得给前者来一脚,说道:“你真以为齐国联姻之后,就能平安稳定几十年了?”

    “我告诉你,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不会存在什么情谊可言。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卫国与泓国时刻都可能倒戈相向。”

    “况且,齐国能建交,武国也能,到时候卫国甚至有可能反过头来,与武国分食齐国。”

    听完,高培方惊住了,说道:“不会吧,如果真是这样,那这联姻岂不是白搞了?”

    “我之前就说过了,联姻对国家来说,作用不大的。”墨易说道。

    墨易出生的世界,古代中原与番邦的联姻有过多次,汉有昭君出塞,唐有文成公主,宋代也有过联姻,但是结果呢。

    虽然开始那会,中原与番邦的确和平了不少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番邦是该入侵的时候入侵,该掠夺的时候掠夺,没有半分情谊可言。

    一听墨易这话,高培方不服了,说道:“可是建交不是你提议的吗,现在你又说作用不大了?”

    墨易说道:“我是说建交,可我有说是联姻吗?我从一开始就没赞同联姻,是你们齐国满朝文武决定的。”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高培方说道。

    “我还是那句话,利益。只要有了利益,国与国之间就能达到平衡状态。”墨易说道,“我的想法是,通商。”

    “不可能。”高培方一口否决道。

    闻言,墨易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

    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看你现在就知道,我当初不提出这个建议是对的。”墨易说道。

    高培方不解地说道:“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会那么在乎从商呢,在整个齐国看来,商业是贱业,能起多大作用?”

    那是你没见识过商业的力量。墨易心里默道。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为什么你们就要给各行各业给分个三六九等呢,只要是靠自己双手吃饭赚钱,那就是光荣的。”墨易理直气壮地说道。

    高培方不知道墨易的这些理论是怎么想出来的,但是他又无从反驳。

    墨易也不打算再理论下去,说道:“通商是最好的办法,既能互通有无,也能给国家增加税收,加速发展国力。况且,这样两国都有好处,建交更能稳固。”

    高培方沉默良久,说道:“你真的觉得这比联姻更好?”

    “当然。”墨易毫不犹豫地说道。

    高培方想着墨易似乎从未给他出个馊主意,心中对后者的说法也有些动摇了起来,但是世人对商人的看法却是个问题。

    “我觉得通商不会被父皇认同的,齐国的根基是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才是正道。倘若所有人都去经商了,那土地由谁耕种?”高培方明显不看好通商的主意,说道。

    墨易冷笑道:“齐国根基?现在的齐国根基已经被世家蚕食过半了。”

    听得这话,高培方张了张嘴,最后只能是露出一副苦笑的神情。

    墨易说的在理,齐国的根基失去了超过五成,还谈什么以农业为根基?

第97章 武国谋划

    齐国有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满朝文武都在侃侃而谈,说什么农业是国之基石,但是遇到个战事或国库空虚的时候,他们又往农民百姓身上施予重税。

    他们看不起商业,看不起商人,但是却又找了好几个马甲,在经营着商贾之事。

    墨易估摸着,这朝中定有超过八成的官员是这情况的:一边唾弃商贾,一边又经营着商业。

    想想真是讽刺。

    ……

    重农抑商,是齐国的国策,却又是齐国的一大问题。

    抑制商业发展,商税收不了多少;农田又被世家兼并,而世家是不纳税的,这样农税也收不了多少。

    这样一来,国库能不空库吗?国力能不衰弱吗?

    重农抑商,这在墨易看来就是个大问题。可能在齐国朝廷看来,这却是个治国良策吧。

    思想观念的固化,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特别是当一群人、一国人都是同一个思想观念时。

    在墨易想来,想要推翻重农抑商的国策,除非齐国换了天地,否则绝不可能成功。

    通商之事,高培方没有鲁莽地直接向齐皇提出,而是先对某些朝廷大臣旁敲侧击,试探他们的想法。

    结果不出所料,每一个人都是目露鄙夷地评击一番商贾,接而又是谈到重农抑商的国策,并扬言要让齐皇加重商税。

    只是,所问的这几个人有没有经营着商贾之事,高培方没有让人去调查,所以他也不知道这几人说的话是真是假。

    如果他们不曾有马甲参与商贾之事的话,高培方会赞他们一句忠臣;如果他们是一边经营着商贾之事,一边鄙夷商贾的话,那高培方只会骂他们伪君子。

    简单的调查结束后,高培方回到府里给墨易吐起了苦水,说道:“这通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探过一些人的口风了,都是不赞同的。”

    墨易不以为然地说道:“这就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了,我只负责提议,可不负责如何施行。”

    ……

    在高培方愁着怎么说服齐皇和满朝文武的时候,武国也没有闲着,更没有放弃统一天下的野心。

    此时,武国京都的摘星楼上,武皇器重的几位大臣全都聚集在了这里。

    “齐国联姻之事,诸位怎么看?”武皇开口问道。

    既然能受武皇相召,那这些人自然不会是毫无主见的人,都是朝中能臣。

    因而,武皇刚说完,有人立即开口发表意见了。

    “陛下,齐国联姻的确是让各国近期的战事减少不少,不过臣认为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吏部尚书尚可希说道。

    尚可希刚说完,太保吴山说道:“正是,齐国竟然以为联姻就能换来和平,当真可笑。只有拥有强盛的军队,那才能保证边境的平安。”

    听他语气,他对齐国是心存鄙夷的,同时也有对自己国家武国的战力的自信。

    “朕等不了,自从上次齐国破坏了朕的计划,朕时刻都想找回个场子,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武皇说道。

    武皇也有他自己的小心眼的,对于齐国上次的行为也是十分不满,现在正憋着坏呢。

    听了武皇的话后,几位大臣沉默了。

    不过,这几位大臣的沉默,与齐国文武百官的沉默不同,他们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没多久,竟有几位大臣不约而同地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一策。”

    顿时,开口的几人一愣,继而互相对视一眼,又是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见状,武皇好奇地催促道:“几位爱卿就不要打哑谜了,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一名发须灰白的男子说道:“不知其他几位大人可是与老夫想到了同一处?”

    男子没有直接回答武皇的问题,因为若是几人想的是同一个策略,而他倚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抢先答了出来,那未免有争功之嫌,所以他想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老夫认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方为上策。”发须灰白的男子说道。

    一位中年男子说道:“卫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远交近攻。”一国字脸的男子说道。

    见这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场之人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武皇也不急,因为他知道发须灰白的男子的目的,所以他耐心等着人给他总结解惑。

    见先前开口应答有策的人都开口了,发须灰白男子开口道:“陛下,臣等认为,我武国可采取与齐国同样的策略,与卫国建交。”

    “你是说联姻?”武皇皱眉道。

    武皇对联姻一事是不甚认同的,因为他认为让女子换来和平或建交,都是一种耻辱。

    “非也。”发须灰白的男子摇头道。

    这下,武皇也疑惑了,沉吟道:“那爱卿觉得,我武国如何与卫国建交?”

    “以齐国半数疆土利诱之,卫国难保不动心。”发须灰白的男子说道。

    闻言,武皇似有点明白了,说道:“爱卿的意思是,故技重施,与卫国分食齐国?”

    “正是,陛下。”发须灰白的男子回道。

    武皇越想越觉得可行,但又担心重蹈覆辙,说道:“泓国与齐国也形成了同盟,若是泓国出兵相助,结果是否会白费一场功夫?”

    “那我们可以让泓国出不了兵。”兵部尚书周国坤说道。

    “周爱卿已有良策?”武皇面露喜色说道。

    周国坤说道:“陛下,泓国探子回报,泓国皇帝病重,似要驾崩之状,泓国朝廷已现动荡之象。”

    闻言,发须灰白的男子反应过来,说道:“老夫听闻,泓国大相司马钊早有不臣之心,我们是否可以帮他一把?”

    听后,武皇哈哈一笑,说道:“姜还是老的辣。王太师真是好谋善断啊。”

    发须灰白的王太师捋了下胡子,说道:“陛下过奖了,微臣只不过是知己知彼而已。”

    有了良策之后,武皇立刻将相关工作安排了下去,比如派谁前往卫国谈判,又由谁到泓国游说司马钊。

    除此之外,武皇又令户部认真统计了国库钱粮情况,以作二次征战准备。

    而此时,齐国上下还在享受和赞誉着联姻建交之事,全然不知危机即将降临。

第98章 从内而破

    距离齐国联姻泓国与卫国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这期间,泓国与齐国的来往密切了很多,两国边境的百姓也安生了很多,暂时是安居乐业的。

    和平总能促进商业的繁荣。某些商人闻到商机后,纷纷从齐国带货到泓国,或从泓国带货回到齐国,以此获得利润。

    虽说高培方没能让朝廷实行两国通商的计划,但是商业大势所趋,商业正在逐步发展,只是相对通商来说,齐国的商业还是发展得慢了。

    商人行商是要纳税的,带货入城也是要通行费的,所以无形之间,商业的发展除了带动了钱物的流通,还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税收的增加,户部自然也有注意到了,但是他们却是不会往商税上去想,更不会想着鼓励行商来增加税收。

    ……

    前段时间,齐国收到了泓皇的私信,其中说到了景阳公主在十天前为泓国皇室诞下一名皇孙,泓皇话里话外都表露着高兴。

    对此,齐皇也是感到高兴,不过不是为泓国新生皇孙而高兴,而是为两国关系而高兴。

    如今景阳公主为泓国诞下皇孙,那两国关系必然会更加稳固。

    出于礼节,也是出于两国关系的维持,齐皇派出了使团前往泓国恭贺。

    自联姻开始,齐国似乎一片形势大好,暂时不需要为外患所担忧了。

    甚至,民间也是一再传颂两位公主的功德及朝廷的英明决策,同时心里开始期望和平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在这一片平静的大势下,墨易的心中越是不安,总有种暴风雨要来临的节奏。

    见此,高培方问道:“最近我见你都是愁眉不展的表情,是有什么心事吗?”

    墨易也不打算瞒着高培方,将心中的不安和盘托出,继而说道:“天眼在武国的调查进行得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高培方皱眉道:“情况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或许是你过虑了吧。”

    “我也希望是。”墨易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总是没有错。”

    高培方说道:“我前几天才吩咐下去,估计这会他们还是没有什么消息传回。”

    闻言,墨易脑海中快速回想了五国现今的情况,想要推算下哪里存在着纰漏。

    良久,墨易问道:“你对泓国了解多少?泓国是否有着什么国患问题?”

    “国患?”高培方有些不懂墨易想要了解什么,说道,“这个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泓国有个人倒是挺出名的,他的名字就是在我齐国也是人尽皆知。”

    “什么人?”墨易面露好奇之色地说道。

    “司马钊。民间一直有传言,他正在筹谋推翻泓国皇室,自立为帝。”高培方说道。

    墨易沉吟说道:“你觉得这消息是真是假?”

    高培方想也不想,说道:“那肯定是假的啊,哪有人会明目张胆地说要谋反的,应该是暗中密谋才对。不然这不是找死吗?”

    “我估计啊,肯定是司马钊的政敌为了除掉他而造的谣。”

    墨易摇头说道:“空穴未必来风,”

    有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你可能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了就不这么想了。

    照道理,这种情况泓国不应该还会留着司马钊才对。要不然就是司马钊势大,就是皇家也得让他三分。

    墨易正想着,心中突然暗道一声:糟了!

    “天眼有没有渗透入泓国,有没有司马钊的信息?”墨易急问道。

    见墨易一脸急色,高培方也是一脸懵然,说道:“没有啊,天眼的发展在其它国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武国是我们齐国的敌人,所以我将天眼优先在武国渗透了,其它几国渗透也就暂时搁置了,天眼应该是没有司马钊多少信息的了。”

    墨易沉着脸说道:“最近我一直在想,武国会通过什么手段来破坏齐国与泓国的结盟,但是却疏忽泓国内部问题。”

    “想想,若然泓国动乱,那齐国一旦遭到入侵,那泓国也是无法伸出援手的,到时候齐国就会陷入亡国之险。”

    听完,高培方也是一惊,说道:“不会的,你一定是想多了,司马钊不可能会造反。”

    “况且,谣言传了这么多年,就算司马钊真的要造反,那泓皇那怎么会不知道,知道了那怎么会不防备?”

    “况且,司马钊真的是造反了,那也不一定能成功。我们不要自己吓自己。”

    墨易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齐国必须未雨绸缪了,否则危机到来之时,那就应接不暇了。”

    “另外,若是可以,齐国可以写个信告知泓皇,让他时刻警惕。必要时,齐国派人援助也不是不可以。”

    事关重大,高培方也不敢断言,也不敢赌司马钊会不会造反,能不能造反成功的问题了。

    他脸色郑重地听着墨易说完后,又向墨易问了一下应对之策,只是一时间墨易也给不出什么办法。这之后,他进宫求见齐皇去了。

    ……

    与此同时,泓国的司马相府来了个不速之客,但他受到了大相司马钊的特殊待遇。

    司马钊在自家书房内接见了这名不速之客,并让亲信守在了书房外围,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你一个武国来的探子头目,竟敢来到本相府上来?真是自寻死路。”司马钊冷笑着对面前的男子说道。

    探子头目说道:“大相要是想抓在下领功的话,恐怕在在下报明身份的时候就下手了,又岂会请在下来到这书房?”

    “在下也不与大相兜圈子了,在下此次前来拜访,是受了我国陛下之命,前来助大相一臂之力的。”

    司马钊表面不动声色地说道:“本相与贵国皇帝向无交情,况且本相实在想不到本相有什么地方需要贵国皇帝协助的。”

    探子头目知道司马钊不会这么轻易就信任了自己,所以他对后者的反应也不意外。

    探子头目说道:“大相对在下身份可疑,在下是理解的,不过在下还是要说,我国陛下可是命在下助大相成就大业的,大相当真要拒之门外吗?”

    一听到成就大业几个字,大司马钊无法保持镇定了,因为这勾起了他心中的欲望,让他有种冲动……

第99章 泓国乱起

    探子头目刚上门时,司马钊是打算将这人送予刑部处理的,但是前者一句助他成就大业的话,让他犹豫了,转而在书房中与探子头目谈起话来了。

    “本相不明白你说的成就大业是什么,本相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什么大业可成就的。”司马钊眯着眼说道。

    探子头目说道:“大相没必要遮遮掩掩的,不然就没意思了。况且,大相要是真没想法的话,那在下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司马钊不敢冒险信任眼前之人,万一这人是皇室派来试探的咋办?

    但是,万一是真的呢,我不是让时机白白流走了?

    想到这里,司马钊觉得证实眼前之人的身份最为重要,于是说道:“你怎么证明你是武皇派来的?”

    探子头目早已料到司马钊不会轻易相信他了,于是他拿出一个令牌,说道:“这是我国太师交予在下的令牌,太师大人说大相见到这个令牌之后就懂了。”

    太师大人真是想得周到,知道生性多疑的司马钊是不会轻易相信我,特地给了我这个令牌。

    探子头目将令牌递给司马钊,后者接过令牌一看后,顿时两眼一缩,似见到了什么令人震惊的事情。

    这令牌……是调动在泓国的所有武国探子的令牌!

    司马钊之所以认得这令牌,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他抓到的一个武国探子供出来的。

    司马钊仔细察看了一下令牌,发现这令牌的图案与那探子的口供是一致的。

    这下,司马钊对探子头目的身份再无怀疑,不过……

    “想不到,今日本相不仅能抓到一名武国探子,还有另外的收获啊。”司马钊看着探子头目笑道。

    听得司马钊疑似威胁的话,探子头目神色如常,说道:“太师大人有命,这令牌是交由大相使用了。”

    闻言,司马钊一怔,接而皱眉说道:“交由本相使用?什么意思?”

    “从今日起至武国探子撤出泓国前,我等都将由大相调派。”探子头目说道。

    听到这话,司马钊心中一动,说道:“此言当真?”

    对权势有着强大渇望欲的司马钊,对潜伏在泓国的武国探子势力不可避免地动了心。

    若有这么一股暗中势力,或许本相的胜算又能高几分了。

    “在下岂敢欺骗大相?在下所言句句属实。”探子头目说道,“如此,不知可否助大相成就大业了?”

    司马钊虽然贪权,但是却依然保持着理智,只见他问道:“你们太师如此帮助本相,可有什么条件?”

    尽管武国的目的只是让司马钊造反,给他们征讨齐国制造时机,但是如果什么条件都不提的话,多疑的司马钊反而不会造反了。

    因此,探子头目说道:“大相在争得大位后,需向我武国献上十座城池,并且与齐国断绝同盟关系。”

    “太子妃是齐国公主,本相争得大位后,与齐国断绝同盟关系自无不可,只是十座城池,本相觉得太多了。”司马钊还价道。

    闻言,探子头目问道:“那大相可以献出多少座城池?”

    “五座。”司马钊伸出手掌,说道。

    探子头目沉默片刻,装作思考的模样,说道:“行,五座就五座,望大相功成之后,信守诺言。”

    五座?

    待我武国打下齐国后,泓国所有疆土都将会是我武国的。

    司马钊得意地说道:“本相一诺千金,自会信守诺言的。”

    本相夺得大位后,第二个消除的就是你们这班武国探子,还想要城池?

    在双方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司马钊与武国暗探的合作顺利地达成了。

    ……

    为了推翻皇室,司马钊准备了十几年了,如今有了武国暗探的帮助,他更觉如虎添翼了。

    正是因为司马钊觉得胜券在握,仅仅在合作达成的七天后,他就正式向泓国皇室宣战了。

    ……

    泓国泰和十年,六月初八。

    泓国大相司马钊发动政变,一天之内,他以威逼利诱等手段,迅速控制了泓国京都,并攻入了泓国皇宫。

    不过,泓皇也不是没有准备,他为了这一刻也是筹备良久。

    只是,在武国暗探的支持下,泓皇准备的手段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致皇宫禁军被司马党羽打得节节败退。

    在攻入皇宫的那一刻,司马钊迫不及待地进入了金龙殿,迈步坐上了龙椅。

    “大相,皇宫中的皇室成员已全部擒拿,请大相发落。”

    一名身穿铠甲的将士来到殿下,单膝跪地汇报道。

    司马钊从权力的迷醉中醒了过来,说道:“那个皇帝老儿在哪里?”

    “陛下……他在乾元宫。”将士下意识地称呼“陛下”,接而又觉得他如此称呼实属不妥,于是改为了“他”。

    司马钊没有计较这位有着“从龙之功”的功臣的小错误,说道:“将那个老头给本相带过来。”

    没多久,病入膏肓,虚如风中残烛的泓皇被人押着上殿了。

    终此一生都没有被如此对待过的泓皇,来到了殿上后,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迟早不得好死。”

    司马钊高声喝道:“住口,你现在已经是阶下之囚了,还敢出口狂言,你真当你现在还是高高在上的陛下吗?”

    泓皇盘腿坐在殿中,笑道:“哈哈哈,你真以为你赢定了吗,胜负未分,你高兴得太早了。”

    “你觉得你还有翻盘的机会吗?”司马钊不为所动,说道,“你皇室子弟全……”

    说到这,司马钊话语戛然而止,转而向那位将士问道:“太子呢?太子去哪里了?”

    将士一愣,脑海中对捉来的皇室成员的面孔过了一遍,发现好像没有太子的。

    “属下这就去查看。”将士慌忙出殿去了。

    见状,泓皇大笑道:“不用找了,朕一早就将太子送出宫中了,他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到京外三军军营处了吧。”

    闻言,司马钊心中不由一慌,但多年的官场经历让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本相既然能攻下京都,就算太子带来了三军将士,那也没用。你皇室完了,别再想着翻身了。”司马钊说道。

    “司马钊,你真以为朕对你没有防备,没有准备后手吗。”泓皇说道,“待太子领兵回京,尔等必然身首异处。”

    “太子领兵回来又怎样,不是有你在吗。”司马钊眯着眼说道。

    岂料,司马钊话未说完,泓皇直接往殿中的大柱子跑了过去。

    “你干什么?”司马钊脸色大变,喝道。

    “砰!”

    一声撞击声,红白色的流体迸溅在大殿内……

    ps:快100章了。有看官反映这第二卷将男主的存在感削弱了不少。请诸位看官放心,第二卷就要结束了,到时候男主的出场率会高不少。

第100章 软禁在泓

    泓皇撞柱自尽了。

    恐怕,自泓国建立以来,这一任皇帝是死得最窝囊的了,也是历朝历代中撞柱而死的第一人了。

    泓皇之所以选择了自我了断,主要是因为他不想落在司马钊手上受辱,还有就是他不能成为司马钊手上的人质,阻碍太子反攻的计划。

    泓皇一死,太子的下落也查不到了。同时,司马钊也失去了一张王牌,这让他十分恼火。

    不久,将士回来了,说道:“大相,我们捉到的人里没有太子一家。”

    闻言,本就恼火的司马钊就更怒了,吼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这都拦不住几个人,全让他们给逃了出去。”

    “属下知错。”将士跪下请罪道。

    “知错有个鬼用。立刻派人去搜啊。”司马钊斥道。

    “他们绝对跑不远的,无论如何,就算是将京都掘地三尺,也要将他们找到。”

    闻言,将士赶紧应道:“属下遵命,这就发动人手去查。”

    将士走后,司马钊从怀里掏出令牌,心里想着是不是让武国暗探去找一下?

    ……

    在司马钊攻入皇宫的那一刻,泓皇就预感不妙了,他当机立断,将太子一家从皇宫密道中送了出去。

    皇宫密道,据说是前几任皇帝的杰作,主要是为了方便出宫,且不易被发现,没想到如今竟然派上了大用场。

    太子虽说出了宫,但是京都已经被司马党羽控制了,他想要出宫也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带着太子妃和太孙。

    思前想后,太子将太子妃和太孙安置在郊外的一户农家处后,乔装来到了城门口处。

    小心谨慎地在城门处游荡,太子发现城门处的检查十分严格,商队货物都得检查一遍方才放行。

    见此,太子一脸愁容,思考着怎样才能混出城去。

    ……

    天黑时分,一名男子赶着一辆运货马车向城门口驶去。

    见此,城卫立刻拦下,说道:“干什么的?”

    男子谄笑道:“两位军爷,小人就是个运潲水的,这不要运潲水出城吗,求军爷给小人行个方便。”

    城卫没有出声,拿起火把湊近了看,见男子面黑却无须,并且身形矮瘦的,明显与他们要捉捕的人形象相差甚远。

    火把湊得近了,男子感觉周围都是热气,脸上也不由冒出了些许汗珠。

    确认身份后,城卫拿远火把,又指向车架上的一个个大木桶,问道:“后面的是什么?”

    男子忙说道:“这些都是要运出城的潲水,小人现在就打开让官爷检查。”

    “臭哄哄的,谁要看,走走走。”城卫不耐烦地说道。

    “哎,小人现在就走。”男子挥动手中马鞭,将马赶动起来。

    ……

    城外三里,运潲水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男子迅速跑到某个大木桶旁,掀起了木桶盖,喊道:“太子殿下,你可以出来了,安全了。”

    “哗”的。

    太子从潲水中站起身来,说道:“这里是哪?”

    男子边扶着太子从木桶中出来,边说道:“这是城西三里外了,应该不会有司马党羽了。”

    “你为什么要帮我?这要是让司马叛党知道了,那可是要杀头的。”太子不解地问道。

    “小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家父也曾教过小人忠心二字。”男子说道。

    “令尊是?”太子以为男子的父亲会是哪位泓国人物,因此一问。

    男子洒脱一笑,说道:“家父就是个捕役,去年在抓拿朝廷钦犯的时候殉职了。”

    闻言,太子一愣,心中有种不可意议的感觉。

    我本以为能教出如此忠心爱国的儿子,父亲会是一名泓国有名的大儒呢,没想到竟是一位捕役的儿子。

    不过也对,要真是大儒的儿子,家道再怎么中落,又怎么会运潲水呢。

    太子也不是一个势利眼,尽管他出生的地方尽是勾心斗角。

    况且,人家刚刚救了他,助他出城。如此大恩,太子的家教是不允许太子做出此等忘恩负义之事的。

    太子郑重向男子行了一礼,说道:“今日先生大恩,宋云景铭记于心,他日定当相报。”

    太子如此大礼,男子不敢受,侧身避了一下,说道:“太子言重了,陛下轻徭薄赋,厚待百姓,我们平民百姓可是记在了心中。”

    “如今朝廷有难,我等又怎能袖手旁观呢。时候不早了,太子还是赶紧离去吧,天亮就不好赶路了。”

    太子也自知有要事在身,不敢耽搁,道了一声别后,往一个方向走去了。

    望着太子的身影没于黑暗当中,男子感叹道:“大难之下,能屈能伸,处事有度,万民之福啊。可比这司马钊好多了。”

    司马钊当了泓国大相多年,府上一干人等行事嚣张霸,也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他若登基,百姓未必会有好日子过。

    男子摇了摇头,又是挥动手中马鞭,赶马上路了。

    ……

    再说齐国使团,泓国叛乱的消息尚未传出时,他们就已经进入了泓国疆域。

    三天过后,当叛乱的消息传出来后,整个使团的人都愣了。

    我们是来祝贺太孙诞生的,如今泓国换了主人了,我们还要不要继续?

    如今的泓国战乱将起,作为使团,他们实不适合掺合;况且,继续留在泓国,立场尴尬不说,性命也难保。

    于是,几位使团领队商量了一下,一致决定立刻撤出泓国,启程回齐。

    然而,他们的速度还是慢了点,司马叛党早已收到了消息,并迅速派兵包围了齐国使团。

    见状,齐国使团众人顿时一慌,生怕这些叛党给他们来个“杀无赦,一个不留”。

    事实证明,他们都想多了,司马叛党只是派人将他们包围软禁了起来,并没有对他们实施任何暴行。

    见此,众人放心了不少,接而又推举了一个能人(倒霉蛋)前去与人交涉。

    而这个倒霉……能人的名字叫梅全莱,很符合他现在的境遇。

    不过,这也得是领兵软禁了他们的将军侯文海同意交涉,不然他们是连说上话的机会都不会有。

    “将军将我等软禁于此,究竟是何原因?”梅全莱说道。

    “老子喜欢,不行么?”侯文海粗声粗气地说道。

    闻言,梅全莱顿感被噎得不轻,连事先想好的一通说辞都说不出了。

    因为,他感觉眼前的这位将军是不讲理的,说再多也没用。

第101章 平复叛乱

    侯文海,他只是泓国众多将领中的一员,还是没什么存在感的那种。

    此次司马钊叛乱,在司马党羽的一番威逼利诱后,他迫于形势,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就表示臣服了。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毕竟,墙头草是没有立场可言的。

    不过,侯文海可是收到了风声,太子一家可是逃出了宫的,现在也不知所踪,什么时候杀回来都不知道。

    所以,对于司马叛党的任何清除行动,侯文海概不参与,实在被逼无奈了,他就是打打酱油,打打下手,绝不积极主动参与行动。

    对于侯文海的老油条行为,司马党羽表示十分怒火,但是如今又是收买人心的时候,他们不能对侯文海作出处罚。

    但是,为了不让侯文海留在身边碍眼,他们只好打发他来处理齐国使团的事了。

    其实,侯文海收到的指令是将齐国使团全部斩首,拖延泓国叛乱消息传到齐国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太子妃都是齐国公主,难保齐国不会出兵援助,所以司马钊必须防着齐国一手。

    不过,作为老油条和墙头草,侯文海肯定不会遵命行事的,因为这事的风险太大。

    你说万一太子反攻胜利,成功诛杀司马党羽,杀了齐国使团的侯文海还能活吗?

    所以,侯文海现在选择软禁齐国使团,先看看形势再说。

    万一太子反攻失败,泓国皇室上下被诛杀清光,那侯文海可以放心行事了,事后最多落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若太子反攻成功,侯文海也可以说是在反贼中忍辱负重,主动请缨保护起了齐国使团。事后,说不定功大于过,还有机会升级呢。

    本将军真是个机灵鬼!

    侯文海心中感慨了一声,接而就听到下属禀报齐国使团有人求见。

    本来,侯文海是不屑于见这些人的,不过他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弄点乐子也不错,于是他让下属将梅全莱叫了进来。

    梅全莱原本以为,这软禁他们的将军愿意见他,那就有谈判的希望。

    可是,没有想到,侯文海的一句“老子喜欢”,将梅全莱接下来要说长篇大论给堵在了喉间,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难受得紧。

    “怎么不说话了,哑了?”侯文海说道。

    梅全莱嘴唇动了动,憋出了一句,说道:“将军什么时候放我们离去?”

    “离去?”侯文海装作不解地说道,“本将军见你们远道而来,以礼待人,供你们好吃好喝的,你们离去干啥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梅全莱有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想将侯文海的脑袋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但是他对比了一下双方武力值,不得不强压下心头冲动。

    我不生气,我不生气……

    心中默念了几遍静心咒后,梅全莱强行冷静了下来。

    梅全莱不敢对侯文海无礼,也不敢提软禁两字,怕激怒了后者,引来更大祸患。

    于是,梅全莱说道:“将军,我等受命出使,如今也是时候回齐复命了。延期了,我等会受到处罚的,请将军体谅,放我们离开吧。”

    “行啊。”侯文海面露一丝玩味的笑容,说道,“本将军送你们一程如何?”

    闻言,梅全莱以为自己说服了侯文海,让后者改变了主意,喜道:“不麻烦将军了,我们自行离开就行?”

    “你们自己哪行,本将军手法娴熟,定能一步到位,送你们归西。”侯文海说道。

    梅全莱听到一开始的前半句还不觉什么,但是一听到后半句,瞬间傻眼了,说道:“归……归西?”

    “是啊。”侯文海威胁道,“你们还要不要离开?”

    闻言,梅全莱连忙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我们不离去了,这儿挺好的。”

    “既然贵使团留恋我泓国风光,那就请多住几天吧,本将军一定会好好招呼的,下去吧。”侯文海说道。

    梅全莱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使团落脚点,哭丧着脸给众人汇报谈判结果道:“他说我们要是离开,那就送我们离开。”

    闻言,众人大惊失色,辱骂者有之,哭丧者有之,表情不一,精彩如人生百态。

    ……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连续三天没有太子的消息,司马钊也足足担忧了三天,晚上睡都睡不着。

    他除了是一睡着就发噩梦,梦见死去的泓皇找他索命外,他还害怕熟睡之后,叫醒他的会是太子的人。

    三天失眠,司马钊是严重的睡眠不足。如此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也不好,加上种种心理压力,他整个人都变得暴燥易怒起来。

    司马钊坐在龙椅上,对着殿内的将士吼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三天了,找不到太子就算了,竟然连个消息和线索都没有。”

    面对暴怒状态下的司马钊,殿内的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是低着头保持沉默。

    见状,司马钊心头更起怒火,喝道:“都待在这干嘛,待在这就有消息送上门了,立马安排人手去找啊。”

    闻言,殿内几人如蒙大赦,赶紧应是而退了下去。

    ……

    司马钊造反的第五天,司马叛党终于收到太子的消息了,不过却是太子领军反攻的消息。

    虽然司马党羽一直努力在收服各地政权,但是太子一回归,多数政权立刻倒戈相向,重归皇室麾下。

    这也难怪,宋家天下统治了上百年了,皇权深入人心,那怎是一个叛党能够轻易收服的。

    短短时间内,太子领军直逼京都,势如破竹,大有平复叛乱的趋势。

    至于侯文海,在太子反攻到他所在的郡城后,他果断倒向了太子,并将齐国使团释放。

    甚至,侯文海将软禁美其名曰保护,借以领功。

    当然,太子也不傻,只是说暂记一功,没有立刻升侯文海军级什么的。

    放齐国使团离去后,太子一刻都不敢耽搁,连续平复各郡叛乱,偶遇反抗的,都不会是太子军的一合之敌。

    因为城内百姓也是支持太子入城的,民意难犯,郡中政权也是无可奈何的。

    ……

    最后,太子平复了京都外的所有叛乱,三军直逼京都,将京都彻底围困了起来。

    太子之所以没有下令立刻进攻,是因为他担心司马钊会狗急跳墙,将所有皇室成员杀之殆尽。

    另外,他还特别担心太子妃和太孙,生怕他们已经被擒,或已性命不保。

    为此,太子决定先入城探一究竟,将太子妃和太孙救出来后,他再决定下令强攻京都,剿杀叛党。

    不过,三军将领知道太子要入城犯险后,纷纷劝阻。

    只是太子一意孤行,终将酿得大错……

    ps:第二更送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100章了,特地加更一章,各位看官请别嫌少。

第102章 边境戒备

    三军将领见劝不住太子,纷纷请缨陪同,近身保护他的安全。

    只是,太子此行是为了打探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救出太子妃和太孙,人多了反而不方便行动了。

    太子点了几名作战英勇的将领,又挑选了十多位精兵,作为入城打探的小队。

    乔装一番后,太子等人趁着夜色,找了一处防守较为簿弱的地方,小心谨慎地摸入了城。

    凭着记忆,太子等人很快就来到了效外安置太子妃和太孙的地方。

    躲藏在破败房屋里的太子妃,这段时间都是浅睡,就是免得人家包围了自己这儿都不知道。

    虽然太子等人已经够小心了,但是他们多人的脚步声还是将太子妃惊醒了。

    太子妃一听,人还不少,心里不由一慌,以为是他们的行踪暴露了,司马叛党过来捉捕他们了。

    不由她多想,她抱起太孙就是往床底下挖好的地洞钻去。

    太子让随行的人守在了房屋外,他轻推木门进了去。

    房屋破败,木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残旧不说,还关不上,只要人稍一用力就能推开了,根本锁不了。

    不仅如此,推动木门时,木门与门框的“吱吱”摩擦声也让人起鸡皮疙瘩,所以说,太子的小心翼翼根本毫无意义。

    不过,这起码看出太子的品行,在对妻儿方面上还是十分不错的。

    要不然,太子也不会亲自来到这里接太子妃和太孙。

    房屋就这么大,太子妃躲了起来,太子进了屋自然是没见人了,顿时他心里一慌,生怕心中最担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太子快步出屋,说道:“太子妃和太孙不见了。”

    闻言,众人大惊,不得不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有几个人不信邪,点了火折子进屋察看了一番。

    房屋本就不大,借着微弱的火光,一眼就能将整个房屋内的环境看了个遍。

    看完之后,他们也是心里一凉,感觉要坏事。

    如果太子妃与太孙是因为逃避追捕而离开,那一切都还好;但如果他们是被司马叛党搜捕到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万一司马钊将太子妃和太孙作人质,没有人知道太子会如何选择,也不知太子的选择会不会遭人诟病。

    若太子选择放弃太子妃与太孙,太子妃还好说,在这个时代没人会太过在意一位女人的生死。

    但是太孙就不一样了,他是泓国未来的希望,况且虎毒还不食子呢,太子放弃了太孙,那在世人眼中岂不是猛于虎?

    如此,这对太子登基后施政不利。

    但若是不放弃,万一司马钊提出过分要求,太子要不要答应?

    即使太子答应了,那随太子一路打到京都的将士们也不一定会答应啊。

    想想,我们陪你出生入死的平复叛乱,除了对你宋家天下有归属感外,也是为了拼博一场富贵。

    若你将我们的战果轻易给了司马钊,那我们算什么?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稍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想到,太子若真的被威胁到了,相信三军第一时间就会哗变,接而强攻入城,后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受太子指挥。

    军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斗精神,没了军心,三军再不是一股可战力量了。

    到时候,泓国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当中。

    以上种种,在太子和随行中的几人脑海中迅速闪过,没有人敢轻视此事的重要性。

    随行的一位将军见太子失魂落魄的,上前安慰道:“殿下,太子妃和太孙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要不末将等人去周围打探一下?”

    闻言,太子无精打采地挥了一下手表示同意,接而失落地入房屋坐了下来。

    其他人在房屋四周散了开来,向周边的住户打听情况去了。

    不过,如今已是黑夜,周边的住户都睡上了,无缘无故被人上门打听消息,估计也没几人愿意的。

    只是,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打……听消息。如果有人不配合的话,那就边打边听了。

    当然,作为太子平叛军,虽然如今是非常时期,但是他们也不能给太子抹黑,所以他们以黑巾掩面,装起了司马叛党。

    ……

    自太子将齐国使团放离,到如今太子平叛到达京都,这已经过去五天了。

    五天的时间,齐国使团日夜兼程,早已回到了齐国京都,并向齐皇禀报了泓国叛乱之事。

    清楚天下大势和齐国险境的齐皇,一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也是下意识慌了一下,接而派出探子持续打探泓国消息。

    同时,齐皇也将此事在早朝上提了出来,毕竟两国正建交呢,泓国叛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齐国。

    高培方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感觉脑海中来了个晴天霹雳。

    墨易又猜中了?我们竟然连传个信给泓皇都迟了?

    那这下子,我齐国岂不是陷入了亡国险境?

    与高培方有同样想法的,不仅是他一人,朝中还是有几位有远见的大臣的。

    只是,这些大臣也觉得自己的猜测太过大胆了,尽管心中不安,但是他们还是自我麻木,不断说服自己想多了。

    作为齐国的武将顶梁柱,刘鸿泰对战事的嗅觉极为灵敏,泓国叛乱一事让他感觉将有事要发生。

    于是,他上奏道:“陛下,微臣认为,当下旨命边境各将士提高警惕,慎防他国军队袭境。”

    闻言,齐皇一时没反应过来,说道:“刘爱卿认为泓国会袭我齐国边境?”

    刘鸿泰摇头道:“袭边的也未必会是泓国,但是微臣就是感觉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陛下下旨边军加强戒备准不会错的。”

    刘鸿泰在朝堂举足轻重,即使他说的话让人感觉很荒谬,但是也没有官员站出来喷他,就是齐皇也没有直接反驳他。

    齐皇沉思半会,觉得刘鸿泰这建议也不损失什么,万一真有突情况也可以立即应对,于是他说道:“就依爱卿所言。”

    其实,高培方心知肚明是什么事情,但是如今在朝堂上却是不能提,否则会动摇百官信念,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幸好,刘大将军不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嗅觉敏锐,这就闻到战事的味道了。

    若不是刘大将军提出了加强戒备,高培方还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提醒他的父皇呢。

    ps:感谢大佬书迷虫爷的打赏。

第103章 齐国危机

    下早朝后,高培方匆匆回到方王府,找到墨易后,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出大事了?”

    墨易无奈地看了一眼脸色凝重的高培方,说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扛,你又不是高个子,在这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这次真的是天要塌了。”高培方一脸急色,说道,“你之前猜测的事发生了。”

    “哪个事?”墨易觉得自己预估很多事,他也不知道高培方要说的是哪个。

    高培方说道:“泓国大相司马钊叛乱,现今泓国京都已被司马叛党控制,京中百官要么臣服了司马钊,要么就是下了狱。”

    “还有一些誓死不从,辱骂司马钊的,全部被诛杀了。总之一句话,泓国乱起来了。”

    闻言,墨易不由一怔,心中产生一种古怪的想法。

    我这嘴开过光,说什么来什么?

    原在墨易看来,他跟高培方所说的,全是猜测,对危机发生的概率的一种评估,但是没想到他每次说完没多久,危机就会出来。

    墨易沉声说道:“泓国叛乱,背后说不定是武国推动的,现在他们肯定在谋划如何征讨齐国了。”

    高培方说道:“虽然刘大将军提议父皇加强边境戒备,但是齐国不一定能抵御得了武国的进攻,到时我齐国就是亡国的危险了,你说这是不是要天塌了?”

    闻言,墨易开玩笑地说道:“不要慌。问题很大,慌也没用。”

    听得前半句,高培方以为墨易是要说两句安慰话,或者后者是有办法了呢,可没想到,这后半句让他听得想打人。

    高培方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墨易,说道:“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墨易缓缓说道:“第一,武国还没有打过来,你现在开始慌对局面是没有任何有利改变的。”

    “第二,战争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天时地利人和都会影响战场胜负。”

    “第三,你无权无势的,在军机上也说不上话,这事论不到你来担忧。”

    墨易这么一说,高培方也冷静了不少,但他的表情还是忧心忡忡的,显然这事已经索绕在他心头。

    “墨易,你知道吗,没有人愿意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其它国家所灭,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会无家可归。”高培方说道。

    “要是普通百姓还好,但是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早已多次证明,亡国皇室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闻言,墨易沉默不语,心中对高培方的话还是颇为赞同的。

    的确,亡国皇室中,下场好点的就是软禁,最糟糕的莫过于性命不保了。

    墨易很想帮高培方,但是他只是一个人,没有什么势力,也得不到当政者的信任重用,他无力去改变什么。

    重要的是,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对齐国也没有割舍不了的归属感,所以这里的朝代更替与他无关。

    在墨易心中,只要他能够活着,他就不想参与任何争斗,大不了换个地方生活就是。

    他知道,他的这种想法有些自私,可能也有读者认为他实在丢穿越者的脸,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墨易就是个平凡人,没带金手指,也没有老爷爷传他功法,在这个战乱,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他除了脑子灵活外,也不剩什么了。

    当然,他可以依靠前卫的知识给人做慕僚或当官什么的,就如他现在在方王府上一样。

    但是,在这个阶级森严的时代,伴君如伴虎。

    慕僚若能让主家高兴,那自然也是富贵自来;但若不能帮上主家,那也分分钟会被踢出局,甚至性命不保。

    因为你在主家效劳时,你知道太多秘密的话,主家可不会放心你离开。毕竟,只有死人才一定会保守秘密。

    因此,当慕僚可不比现代为老板打工,可以随时炒老板鱿鱼,还得为自己性命担忧。

    ……

    在方王府上,虽说墨易也是充当慕僚的角色,但是他当初之所以留下来,也是因为高培方与别人不同,而他也需要扶持一个势力对付欧阳家。

    现在欧阳家经过两次的重大打击,圣宠不再,也是元气大伤。况且,事情也过去这么久了,墨易的气也消了不少。

    墨易之所以还留在方王府,一个是无处想去,二是真的想帮帮高培方,毕竟两人相处了这么久,兄弟情谊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

    墨易在想,万一齐国真的灭了,他是会奋不顾成地去帮高培方,还是一头不回地离开,转而到另一个地方生活?

    事情还没有发生,墨易做不了判断,给不了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

    ……

    见着高培方一副忧愁的模样,墨易只得宽慰了两句,只是似乎作用不大。

    ……

    泓国,京都。

    是夜,当泓国太子失魂落魄地走入房屋内坐下后,他的脑海中浮现与太子妃种种过往,伤心难抑。

    太子难过地说道:“景阳,你们可千万别出事啊。这都是孤的错,孤不该将你留在这里的。”

    太子的声音在寂静的房屋内显得突兀,以致躲藏在地洞下的太子妃听到了此许。

    “太子,是你吗?”太子妃惊喜地说了一声。

    倏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太子惊得站了起来,叫道:“景阳,是你吗,你在哪?”

    “我在这。”太子妃边爬出地洞,边应道。

    见状,太子立刻扶起了太子妃与太孙,喜极而泣地说道:“景阳,孤以为你们已经遇险了。”

    几日的精神紧张,太子妃在见到太子的这一刻情绪激动,上前抱住太子说道:“太子,妾身能见到你平安真的是太好了。”

    太子紧紧地抱住太子妃和太孙,说道:“你受苦了。”

    太子妃在太子怀里轻轻摇了摇头,享受着这多日不曾有的温馨。

    周围打探消息的随从有些回来了,正要汇报,却见到太子与太子妃紧抱在一起,接而识趣地退了出来,不敢打扰。

    打探消息的人陆续回来了,一名将军清楚此时此地可不是叙情的好选择,于是提醒太子道:“太子,我们得走了,刚才打探消息惊动了不少人,万一被叛党发现,恐怕难以脱身。”

    闻言,太子从温馨中反应过来,说道:“此言有理,那我们立刻撤离此地,准备发信号攻城。”

第104章 太子被困

    太子带人离开原地不久,一队士兵来到,并包围了这里。

    士兵的到来,动静不小,将原本就被惊动过一次的百姓,再次惊动了起来。

    士兵佰长将周围住户全部聚集起来后,问道:“某收到消息,近日有朝廷钦犯窝藏此地,你们可有见过生面孔出入?”

    闻言,人群中有几人面部表情发生轻微变化,只是夜色朦胧,没人看得到他们的异样。

    佰长是不指望这些人心生觉悟,主动招供的,不过他明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

    只见,佰长说道:“大相有令,提供钦犯线索,助朝廷捉拿钦犯的,赏赐黄金五十两;若是知情不报,一旦查出,以同谋论罪。”

    一番萝卜与大棒的威逼利诱之下,有几人面露挣扎之色,最后双腿鬼使神差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见状,佰长嘴角露出得意与得逞的笑容。

    ……

    太子等人来到了京都城的某处,这里是他们与三军约定的进攻地点。他们想要通过里应外合,以最小的伤亡攻下京都,平复最后的叛乱。

    一位将军从怀中拿出一支信号弹,倏的向天空发射。

    “砰”的一声,信号弹在夜空中炸开,平叛的三军见到了,同样司马叛党也见到了。

    “他们在这个方向,追。”

    追踪的佰长见到信号后,一下子就猜到是谁发的了,于是连忙带人向信号弹方向追去了。

    与此同时,早已准备好的平叛三军立刻发动了强势进攻。

    京都城的防御是整个泓国中最坚固的,毕竟这是皇室大本室,又是住着皇帝和朝中文武大臣,建立防御时自然得下重本了。

    不但是泓国,其它几国也是这般情况,京都均是易守难攻之地。

    所以说,虽然三军进攻猛烈,并且守城军人数不多,但是京都一时三刻也破不了。

    守城军见到信号后,本想派人追击太子等人,但是三军的进攻让他们分不出人手,只得派个人去报信,然后阻援三军进攻。

    ……

    无论是在哪一个世界,都存在着一个定律,那就是你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它就越可能会发生。

    此刻,身在京都城内的太子等人,他们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应该就是被司马叛党包围了。

    于是……

    “他们在前面,给我捉住他们。”

    佰长一路追踪,总算是赶上了太子等人。

    夜色昏暗,但是不阻佰长认定前面的是何人。

    试想一下,三更半夜的,特别是近日来宵禁严管,有谁会组团出没在大道内?

    所以,佰长根本不需要验证,直接就呼人上前包围了起来。

    借着军士手上火把的火光,佰长看清了太子的脸,面露得意之色,说道:“你们可真够大胆的啊,竟然敢潜入京都城内。今日某就要尔等有来无回。”

    虽说太子带来的不是将军,就是军中好手,但是面对眼前包围他们的上百名军士,他们还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除了太子一家,其他人的身手以一敌五、敌十都是没多大问题的,但问题是他们还得保护太子,难免有顾忌,无法完全出手。

    然而,以一敌五、敌十,是以普通人计算的,军士的身手怎么说都比普通人好吧。

    况且,军士之间长期共同对敌,相互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或队形,几人间的组合而产生的力量比之乌合之众大得多。

    所以说,太子带来的十几人能不能从百人中安全逃脱都说不定。

    不过,正所谓输人不输阵。不管打不打得过,气势上却不能输了。

    只见,一位将军叫道:“你们这班叛党,城外三军马上就要攻入来了,识相的话就乖乖弃暗投明,太子殿下或许能放你们一马,要不然……”

    这位将军尚未说,佰长直接打断了前者说的话,为免前者再说下去会动摇军心,毕竟现在的局面的确是对他们不利。

    “别多说了,只要太子留在京都,那一切问题不都解决了吗。”佰长说道。

    闻言,太子等人也是脸色一变,其中一人开口喊道:“誓死保护太子安全。”

    如今这种局面,若当真事不可为,那他们这些下属一定会放弃太子妃和太孙,先保太子安全离开再说。

    只要太子在,太子妃和太孙还会再有的,但是太子却是关乎整个局面,不容有失。

    太子妃惊慌说道:“太子,这都是妾身的错,若你不是为了我,那你也不会身陷如此险境。”

    太子安慰道:“好了,景阳,别说了,我们一定会没事的。”

    说着,太子高声喊道:“诸位坚持住,只要城外大军攻破城就好了。”

    十几人试着突围,但是发现若孤身一人的话是没问题,若是带上太子一家,那就未必了。

    如今,也只能昭太子所说,先拖延时间,待大军破城后,他们就安全了。

    这般想着,太子所属之人也不再试想着突围了,而是尽可能省下力气,以支撑更长的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

    太子被属下围在中间,没有一个军士能够到得了他的面前。不过,太子妃依然脸色惊慌,她抱着太孙紧紧靠在太子怀里,不敢目视。

    这也难怪,太子妃自小锦衣玉食,哪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失态是难免之事。

    至于太子,平复叛乱的这几日里,战斗伤亡之事也是见得多了,如此场面除了让他慌乱了一下,也没有对他造成过大的影响。

    ……

    城外,三军连续进攻了接近一个时辰。

    他们原以为集合三军之力可以轻易入城,可没想到如今快要一个时辰了,城卫军不断得到增援,导致他们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

    见此,三军中的临时指挥统帅一脸急色,说道:“太子还在城内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们得赶紧进城啊。”

    “要是去晚了,太子有什么损失,那本将真是难辞其咎。”

    “直娘贼的,本将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京都城池这么牢固。”

    城内。

    一个时辰,太子带来的人倒下了一半,地上也躺有不少的军士在痛苦呻吟或一动不动。

    这时,太子内心也无法再保持平静了。倏然一阵行军声,让太子等人脸色巨变,甚至苍白无血色……

第105章 太子受伤

    太子这边久困难捉,司马党羽不由增派人手了过来。

    尽管现在守城的十分缺人手,但是若能将太子捉拿,那形势就能扭转。

    所属司马叛党的佰长见援兵到来,严肃的表情不由放松不少,大笑说道:“你们是走不掉的了,乖乖束手就擒,不必做无谓的抵抗了。”

    一名将军杵着剑,半跪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做梦。”

    佰长冷笑一下,说道:“希望待会你被擒拿之后还能这么硬气。来人,上!”

    刚说完,他突然听得城门方向传来一阵呼喝声,一望之下,他大惊失色。

    只见,城门大开,城外三军蜂涌而入,显然城破了。

    太子周围全是司马叛党,入城大军自然不会忽视掉。

    毫无悬念,在三军的压倒性人数优势上,司马叛党很快就弃械投降了,一个个的都成为了俘虏。

    见状,佰长心有不甘,趁着众人警惕下降之时,猛然奋起,手中军刀向着太子与太子妃二人斩去。

    见此,护在太子身旁的两人赶紧出手阻止。

    然而,他们之前经历了一番苦战,气力枯竭,实力大打折扣,哪能是一直在旁边看戏,实力在巅峰状态的佰长的对手?

    三招一过,佰长瞬间就将两人击退,箭步来到太子身前。

    “啊。”

    面对在月色下闪着寒芒的大刀,太子妃惊慌失措地大叫一声。

    而太子则是毅然将太子妃与太孙护在自己身后,咬着牙面对眼前挥着大刀的佰长。

    远处的三军将军见到后,怒喝道:“竖子,尔敢,给某住手。”

    显然,佰长是不会住手的,大刀没有丝毫犹豫地向太子砍了去。

    太子从未习过武,在平叛时也只是在幕后指挥,未曾亲自上过战场,所以他在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要说不慌那都是假的。

    但是,他知道他不能躲,因为他的身后是太子妃与太孙。

    不过,在这种情况面前,让太子等待受死是不可能的,尽管他自知不是对手,但他还是反抗了。

    “啊。”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太子被佰长砍了一刀,幸好他避过了要害,不然他得当场毙命。

    刀过血流,太子当即痛苦地叫了一声,引得众人心头大跳。

    一刀过后,离得太子较远的人纷纷赶到了太子身前,密密地将太子三人护在了身后,佰长再无机会对太子下手了。

    承受了这一刀,太子痛得冷汗直冒,整个人都站立不稳了,摇摇晃晃的倒向了太子妃。

    太子妃抱着太孙,只得伸出另一只手扶着太子。可是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又岂是她一个人单手就能扶稳。

    不过,几位有眼力劲的军士上前帮忙扶着了太子,不至于太子妃扶得摇摇晃晃的。

    周围叛党已经全部被俘虏了,而袭击太子的佰长也被人一涌而上制服了,所以一切危机都已解除了。

    得知自己等人安全后,太子妃见到太子下腹皮开肉裂、鲜血直冒时,急声叫道:“大夫呢,快找大夫来啊。”

    太子妃这么一叫,三军凡是有点儿份量的人物都围了上来,见到太子这般模样,心中也是担忧不已。

    此时,三军的临时统帅王立序吩咐道:“赶紧的,你们快去将附近的大夫都请过来,最好看看有没有御医住在附近,也一并请了过来。”

    闻言,几十名军士四散开来,急跑着找大夫去了。

    王立序吩咐人将太子照顾好后,又留下了一队二百人的小队保护太子安全,接着他带人继续平叛去了。

    毕竟眼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平叛,捉拿司马党羽,否则错失良机,让司马党羽逃之夭夭,那很可能死灰复燃的。

    如今京都已破,司马叛党不成气候,二百人也足以保护太子安全了,况且这么多人又不都会医术,留在这也是添乱,还不如去平叛呢。

    ……

    一两个时辰后,朝廷三军将司马党羽全部抓拿了,就是司马钊也在皇宫之中被人擒拿住了。

    不过,这些人都被统一关押了起来,并派以重兵把守,等待太子处理。

    平叛结束后,王立序只是派出几支小队前往各处追击司马叛党,而他则来到了某间医馆,关心太子情况。

    要医治太子伤势,肯定是不能露天诊治的,况且也缺少药物,所以众人小心地将太子护送到了一间医馆当中,而这间医馆是离太子受伤处最近的医馆了。

    王立序一脸担忧之色,向某位将军问道:“太子现在情况怎么样?”

    这位将军回道:“大夫们说,太子的伤势暂时稳住了,也止住了血,但是具体情况还得继续观察,若是伤口发炎严重的话……”

    说到这,这位将军没有再说下去了,但是王立序明白前者的意思,顿时面上的担忧之色更浓了。

    如今泓国经历了一场叛乱,先皇也是受司马钊所害而驾崩。此时,泓国极其需要一位贤君登基,安抚万民,励精图治。

    纵观皇室子弟,王立序觉得太子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可偏偏太子在此刻出了事。

    早知今日情况,昨晚某就应该以死相谏,劝太子留在三军当中的。

    王立序觉得是自己没有劝住太子,令太子遭受今日的危况,心中懊悔自责不已。

    他不敢想象,若是太子不幸薨,那皇室之中该由谁来继承皇位?

    其他皇子?他们除了吃喝玩乐,争权夺利,还会干什么?

    最重要的是,王立序等一班大臣是先皇留给太子的班底,换作其他人登基后,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他们。

    太孙?

    别开玩笑了,太孙周岁未满,登基了不是个笑话吗,对眼下的局势是丝毫没有益处。

    脑中思考着种种情况,王立序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一定不能出事,否则泓国危矣。

    王立序正想着,几位大夫从医治太子的房间内走了出来。

    见此,王立序及其他几位将军立刻围了上去,急切想要知道太子情况变化。

    王立序问道:“几位先生,太子情况怎么样了?”

    王立序言语间颇为客气,让几位大夫都是稍稍诧异。不过这也难怪,现在太子的性命能不能保得住,可是得看这些大夫的本事了。

    在王立序等几人冀望的目光下,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夫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将军放宽心,太子的性命无碍。”

    闻言,王立序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王立序说道:“辛苦诸位先生了,太子痊愈后,某一定会禀告太子,奏报几诸位先生之功。”

    听得这话,有几位大夫脸上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虽说医治太子存在风险,但是富贵也来得快不是?

    有了王立序这话,接下来众大夫在医治太子时皆是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怠慢。

第106章 齐国告急

    太子受伤昏迷期间,因伤势牵动,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并且时不时的叫哼两声。

    见状,一直侍奉在榻旁的太子妃面露担忧与心疼之色,不断的给太子擦拭脸宠的冷汗。

    一边照顾太孙,一边又是侍奉太子的,太子妃日不作息,夜不能寐,只有在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稍稍合眼眯会儿。

    在太子妃的精心照料和大夫们的严谨医治下,太子在昏睡三天后,终于是醒了过来。

    太子醒后,先是关心了一下太子妃与太孙是否安全,而后又与王立序等人大致了解了一下平叛后的情况。

    太子的身体尚未康复,醒来不久就感精神不济了,只得继续就寢休息。

    不过,这也让王立序等一班大臣彻底松了一口气。

    太子昏迷多日,朝廷众多事项都是王立序等一班大臣商议处理的。也幸亏这班大臣够忠心,又能相互牵制,不然太子醒来后早就换了一片天。

    然而,这段时间,皇室各家子弟跳得挺欢的,其中最欢的是太子的几位兄弟了。

    这也难怪,毕竟除了太子,其它几位皇子也是皇位继承人来着,太子一旦出事,说不定就是他们当中任意一个登基了。

    皇帝啊,万人之上,谁不想当?

    正是抱着这些想法,皇室各子弟谁不想拼一回?

    不过,太子醒过来的消息一旦传开,相信他们都能安分不少了。

    回想起这几天,王立序这些大臣只能眼睁睁地看皇室子弟欢跳,谁也不敢打压,就怕某位侥幸登基了,他们会被秋后算账。

    如今,太子情况稍有好转,连带他们也有底气了很多,不必再避着这些皇室子弟了。

    ……

    七八天后,身体康复得大半的太子回了宫,正式开始以国君的身份进行处理政务,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太子手段高明,对各家皇室子弟进行了严厉打压,并出言警告。

    有本太子在,你们不要做非分之想。

    平定一切不稳定因素后,太子正举登基,成为了泓国国君。

    在登基仪式结束后,他以国君身份为先皇举行大葬,并由朝廷文武百官商议处置司马钊及其党羽。

    至此,泓国叛乱正式结束,而齐国之危正式到来。

    ……

    就在十天前,齐国边境告急,武国五十万大军压境,边境大军抵之不御,以使武军大破而入。

    在边境军报传入京都的三天内,武军又势如破竹,直夺齐国十三郡。

    闻之,齐国上下大惊。

    齐皇急召满朝文武,商议御敌之事。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商议的,派兵去支援抵抗就是了,齐皇急召群臣,只不过是事发严重,希望群臣重视,并且商量领兵御敌人选而已。

    如今的紧急状况,为保万无一失,领军人选是刘鸿泰就最合适不过了。

    于是,齐皇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立刻就有人出列上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推荐大将军刘鸿泰领兵御敌。”

    这人刚一说完,群臣纷纷附议。

    见状,齐皇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刘鸿泰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齐皇开口说道:“刘爱卿,你意下如何。”

    作为齐国的武将顶梁柱,面对国难,刘鸿泰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只见他说道:“微臣愿往。”

    领兵人选决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商议补给问题了。

    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战时物资也是打胜仗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过一两的发展,以及与泓国间的商业来往,再加上这一两年来,齐国无兵战与天灾,齐国得以休养生息。

    如此,齐国财政稍有恢复,国库不复两年前那般空虚了,至少此次御武之战的军需还是能拨得出来。

    为保战争胜利,战前的各种准备都要充分无遗漏,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因小失大,战争失利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商量好大大小小的战前准备后,齐皇正要让群臣各自离去时,高培方发言道:“启禀父皇,如此危急时刻,难保卫国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请父皇下令加强卫国边境戒备。”

    “同时,泓国与我齐国是盟国,必须战时同盟。如今齐国受武军入侵,我等应传书泓国示警,让泓国注意防备卫国与武国。”

    说完,群臣议论纷纷,除了小部分是同意传书泓国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质疑高培方,不相信卫国也会派兵侵袭齐国。

    “方王殿下此言荒谬之极,卫国与我齐国乃姻亲之国,又岂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做出连合武国进攻我齐国之举?”一位大臣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

    此人说完,多位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见状,高培方顿时火大,心中暗骂:

    一群目光短浅,坐井观天之徒。

    齐皇又是听了几位大臣的发言,虽然他自己也不相信,卫国作为齐国姻亲之国会落井下石。

    但是,高培方所言又让他心有不安,于是他说道:“方王所言虽不切实际,但防范于未然,那朕就传令卫国边境加强戒备,并派人时刻注意边境动向。一有异常,立刻汇报。”

    闻言,高培方呼道:“父皇英明。”

    ……

    武国直取十三郡的消息,迅速开始在民间传播开来。

    对于武军入侵,有人乐观,有人悲观。

    乐观者认为,齐国有护国公刘鸿泰在,定能将武军赶回武国,收复失地。

    而悲观者认为,武军直取十三郡,可见来势汹汹,齐军能否抵御得住,他们没有信心。

    不过,悲观还悲观,但凡敢造谣生事,影响民心者,全被官府捉入牢房去了。

    ……

    刘鸿泰,虽说他领兵作战多回,但是像如今与武国五十万大军对上的情况,他是第一次接手。

    更何况,此次武国领兵的是武国战神赵绍兴,也就是战败杨昭业一家父子的人物。

    对上此人,刘鸿泰感觉自己对上了生平最强大的对手,他也没有信心可以战胜赵绍兴。

    不过,他不会退缩,为了齐国,为了齐国百姓,为了他的家人,他抱着必死之心,誓死守卫齐国。

    然而,当刘鸿泰将要出征之时,一份边境急报传入京都,朝野上下惊惧不已……

第107章 亡国之危

    边境急报入京,齐皇一看之下,惊怒交加。

    急报上的内容,大致是说五天前,卫国大将陈其元领兵三十万突袭齐国边境。

    边军应之不及,无备而战,同时也因为两军间的实力差距悬殊,边军根本无从抵御。

    至此,边境沦陷,至于沦陷到什么程度,军报没说,因为边军在突袭时就送出了军报。

    “卫国,武国……”齐皇一脸苦涩之色,说道。

    ……

    在刘鸿泰正要准备出门点将出征之时,皇宫方向传来了一下下钟声,将京都城内的官员和百姓全都惊动了。

    皇宫中有一口景阳钟,是为每日早朝宣告百官入宫之用,但它又不仅仅是作早朝之用。

    若皇宫中帝后驾崩,这个景阳钟也会被敲响,次数为八十一下;若是到了紧急之时,皇帝亦可通过敲响景阳钟,召集群臣议事,次数为四十五下。

    为知道景阳钟响起的原因,在第一声钟声响起时,众人心里就在默默地数着钟声响起次数。

    “一!”

    “二!”

    “……”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五下过后,钟声戛然而止。

    陛下急召,难道事情有变?

    这时,刘鸿泰陷入沉思,但思前想后,他都没有想得到齐皇为何敲响景阳钟急召。

    然而,高培方在听到钟声后,脸色苍白地对墨易说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说着,高培方眼神中带着恳求,问道:“墨易,你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墨易很想给高培方个希望的答案,但是他给不了,注定要让后者失望了。

    墨易点头,说道:“我只是一介凡人,也就是相比别人看问题通透一点而已,我不是神仙,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那你说,我齐国是不是真的要完了?”高培方说道。

    墨易摇了摇头,说道:“战争不是百战百胜的,武国与卫国也难保百分百能一路攻进京都来。”

    举个例子,倘若齐国有上天眷顾的话,说不定明天两国大军就哗变,然后齐国危机自解了。

    当然,这只是假设,两国军变是理想化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不得真。

    况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

    ……

    听到钟声后,京都四品以上官员全都向皇宫走去,包括高培方。

    只不过,高培方自从府里出来后,一路都是无精打采,似是受了什么打击一般。

    不久,群臣齐聚太和殿,齐皇也在魏公公的高声呼喊中匆匆走上殿。

    众臣拜见后,站得靠前的几位大臣偷偷瞧了一眼齐皇,见其脸色阴沉如水,似一头将要发怒的狮子般让人心惧。

    朝廷就是遇到再大的事,齐皇都是面无表情的样子。如今齐皇脸色异常难看,众臣不由在心中做了一番猜测。

    沉默良久,齐皇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接而又是握紧,如此几次后,齐皇开口了,说道:“就在刚才,朕收到了一份边关急报。”

    说到这,齐皇又是停顿了一下,内心深处挣扎良久。

    见齐皇停顿不言,靠前的大臣都没有开口询问,因为他们知道齐皇今日的霉头很黑,触之必伤。

    不过,有的大臣却是毫无眼力劲,又或是急于知道急报内容,出列奏道:“敢问陛下,急报可是武军动向?”

    其实,只要这大臣动动脑子,他就知道,武军已经进入齐国境内了,如果真是武军动向的急报,齐皇又怎么说是边关急报?

    这齐皇说的肯定是齐国另一方向的边关啊。

    另一方向?

    想到这里,有大臣的眼皮跳了跳,还是左右眼一起跳,令得他们心生不安。

    泓国还是卫国?

    就在众臣纷纷猜测间,齐皇说道:“是卫国边境的急报。”

    闻言,有几位心思缜密的大臣瞬间想通其中关节,脸色大变,眼神看向齐皇,想要求证最终答案。

    齐皇感受到了几位大臣的目光,无力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卫国率三十万大军犯我齐国边境,边军难以御敌,恐怕现在卫军已踏入我齐国地域了。”

    闻言,殿内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脸上各有惊慌之色。

    见殿内表现如此失态的众大臣,齐皇心中一冷,竟然没有开口阻止群臣继续议论,也没有示意魏公公高声喊“肃静”。

    但是,刘鸿泰对殿内百官如此丑态,心中甚是不满。

    你们受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分忧。如今大难临头,你们竟然只会惊慌,不思献策为君分忧?

    “肃静!”

    刘鸿泰大喊一声,厉声说道:“大军还没打到来呢,慌什么慌?就算是打来了,他们也得从老夫身上踏过去,你们怕什么?”

    刘鸿泰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多年积威深重,如此一喝倒是将惊慌不知所言的大臣给喝醒了。

    对呀,我们还有刘大将军,不慌,大军绝对是打不进来的。

    齐皇见到刘鸿泰在殿内大喝,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后者殿前失仪,而是感动。

    在这个危急关头,刘鸿泰依然是这么的强势,能够稳住群臣情绪,并且对齐国,对朝廷不弃。

    刘爱卿真的是我齐国之福。

    朕的大臣都还没有放弃过,那朕又有什么资格放弃,为什么不拼上一把?

    就算日后史书提到了朕这个亡国之君,那朕也是无愧列祖列宗,无愧于百姓的。

    想到这,消极、毫无斗志的齐皇重新燃发斗志,打算舍命战上一回。

    不得不说,刘鸿泰这一喝,喝住了惊慌的群臣,也喝醒了消极丧志的齐皇。

    齐皇脸色恢复到往常的面无表情,帝王之威重回身上,居高临下地对满朝文武说道:“刘大将军当真我齐国忠义之士,望诸位爱卿多多向刘大将军效仿才是。”

    “虽说两国大军压境,但我齐国也不能坐以待毙,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先前被刘鸿泰这一喝,众多武将也是燃发斗志。

    此时,武将纷纷出列,异口同声地说道:“微臣愿领兵前往御敌,虽死不悔。”

    十多位武将同时开口,一时间大殿内声如阵阵惊雷,震得群臣短暂失神……

第108章 兵行险着

    看着半跪在殿下的十多位武将,刘鸿泰心感欣慰。

    这些武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多多少少都与他有点关系。

    或是他提拨的,或是他指点过行军布阵的。

    如今危难时刻,他们总算没有让他失望。

    齐皇被这些武将感染到了,情绪高昂,哈哈笑道:“好,诸位将军都是国之栋梁,国之基石,齐国有你们,是朕的福气。”

    说着,齐皇看向刘鸿泰,问道:“刘大将军,你觉得此战当如何应对?”

    打仗,刘鸿泰比齐皇在行多了。

    这一点齐皇深知肚明,况且,此战关乎齐国存亡,他可不敢瞎指挥。

    齐皇这么一问,刘鸿泰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而齐皇与文武百官也没有出声打扰。

    ……

    卫国多年未参与或发起过大型战争了,以致造成一种重文轻武的现象。

    如今,卫国内值得刘鸿泰重视的武将一个都没有,至少直到现在还没有。

    这么想来,相比武国,卫国武将不及前者,兵力也不如前者。

    那相对来说,威胁也比较小了。

    那么问题来了,刘鸿泰应该领兵前往哪里御敌才好呢?

    在刘鸿泰看来,朝堂当中,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位武将是武国赵绍兴的对手。

    若是他先去对付卫军,那齐国能不能抵御得住武军真是两说。

    但是,若他去对付武军,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击退的。到时候卫武两边战事都拖着、耗着,迟早会将齐国拖垮的。

    如此看来,先在朝中找人领兵抵御武军进攻,而他则是领兵前往驱逐卫军,至少对上卫军,他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到时候,他以最快速度驱逐卫军,然后迅速回防武军,那齐国应该就不会有亡国之危了。

    三番思虑过后,刘鸿泰做下了一个决定。

    “陛下,微臣认为,琅琊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军应当退守琅琊郡,待击退卫军后再直面武军。”刘鸿泰说道。

    齐皇沉吟道:“那爱卿觉得应当由何人领兵退守,又由何人领兵抗击卫军,双方各领兵几何?”

    刘鸿泰回道:“微臣领三十万大军抗击卫军,再挑选一位将军领兵十五万退守琅琊郡。”

    刘鸿泰刚说完,满朝文武百官小声讨论着,看向他的目光十分怪异。

    “想不到堂堂刘大将军也会怯战,将最难对付的武军留给其他人。”

    本来,齐皇也是被刘鸿泰这一番决定搞得一脸懵。

    但是,齐皇稍一思考其中关节,立刻明白了刘鸿泰这么做的原因了。

    “刘爱卿,你这是要兵行险着啊。”齐皇一副思考的模样,说道。

    齐皇如此一说,面露古怪之色的群臣也开始思考其中问题,慢慢也明白刘鸿泰这么做的原由了,脸上的古怪之色也渐渐消去。

    “紧急关头,自当用非常手段了。”刘鸿泰一脸坚定之色,说道。

    闻言,齐皇犹豫了一下,接而咬牙说道:“好,就依刘爱卿所言。”

    有了决定后,齐皇又问道:“那对于领兵退守琅琊郡的人选,刘爱卿可有提议?”

    刘鸿泰的目光在请缨的十多位武将身上扫过,一时间也难以抉择。

    这些武将,他都十分了解,但正因为了解,他知道这些人的实力其实相差无几。

    重要的是,他们指挥小场战役没问题,但要说退守琅琊郡,直面武国战神赵绍兴,那就危险了。

    说实话,刘鸿泰对他们没信心。

    因为就是他自己对上了赵绍兴,那也得小心谨慎,否则随时都会阴沟里翻船。

    见刘鸿泰抉择犹豫,齐皇也猜到前者在想什么了,说道:“刘爱卿,你也决定不了人选吗?”

    刘鸿泰严肃地摇了摇头,不作他言。

    见状,齐皇面露失望之色,而那十多位武将则是一脸愧疚。

    这些武将之所以愧疚,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辜负了刘鸿泰的栽培与期望。

    现今齐国最需要他们上阵的时候,他们却因能力不足而上不了战场。

    齐皇又看向武将一列,目光扫向身居高位的一些武将身上,但是他们不是东张西望,就是低头不语。

    齐皇知道,他们是怕死,生怕战死沙场,一去不归了。当然,这也与他们的能力有关。

    除此之外,这大部分武将也是来自世家,只因习得一些武艺,又在战场上镀过金,所以才得以身居高位而已。

    齐皇收回目光,淡淡的声音在太和殿内响起,说道:“还有何人愿意领兵出战?”

    其实,齐皇问这话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愿意领兵出战的人都出列了,就站在刘鸿泰身后。

    然而,齐皇的目的是为了试探,看看有多少武将愿意在齐国危难时刻为国而战的。

    结果在意料之中,好一会儿,武将一列都没有人再出列了。

    正在齐皇失望之时,一人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战,尽心尽力,死而后已。”高培方出列,激昂之声回响众人心中。

    齐皇一怔,眼神紧盯着高培方,想要看穿后者的真实想法一般,但是后者面色如常,没有丝毫慌乱的迹象。

    见此,齐皇难以揣摩高培方所说是真是假了。

    是出于真心,还是只为了在他或群臣面前做一场戏?

    未待齐皇思考,太子及其他几位皇子也一同出列,齐声说道:“儿臣亦愿领兵出战,为父皇分忧。”

    这下好了,大家一齐出来湊起了热闹,不得不让齐皇怀疑了。

    别人不了解,齐皇还能不了解太子等人吗?

    他的这几位儿子,真本事没有,讨他欢心的本事却是不少。

    同时,太子等人的心中所想,也与齐皇所猜测的一样。

    “十皇弟果然精明,如此好的表现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但是,高培方心中所想的就与他的几位哥哥的有差别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我的这几位皇兄竟然还想着怎么争权夺权。不然怎么解释得了,为什么我一出列,他们也出列了?”

    高培方心中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心情复杂。

    在群臣面前,既然儿子们都表达忠心与孝心了,那齐皇自然也要表示一下慈爱了。

    “几位皇儿有心了,只是你们从未上过战场,如何领兵作战?退下吧。”齐皇说道。

    无奈,高培方只得回到原位站好了,其他几人紧跟其后。

    接下来,齐皇与刘鸿泰的几番商议后,最终还是从十多位武将中挑选了两位将军,作为领兵退守琅琊郡的人选。

    决定人选后,又是商定了运送粮草和战场补给之事,商议结束后,齐皇就让百官离开皇宫了。

    ……

    紧接下来,齐国的存亡就只能交给三位将军及数十万将士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616/ 第一时间欣赏公子当锦衣最新章节! 作者:云墨小生所写的《公子当锦衣》为转载作品,公子当锦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公子当锦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公子当锦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公子当锦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公子当锦衣介绍:
他,既非皇族,亦非王候,更非朝廷命官;
他,既非宗师,亦非武人,更非江湖好汉;
但,庙堂之上,江湖之中,都有他的传说。
(新书:我原来是天道啊。敬请推荐收藏!)公子当锦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公子当锦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公子当锦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