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TXT下载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坐看闲花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txt下载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章 差点忘了

    既然我现在成为长安太守府中的最高长官(虽然只是暂时的),做这种不算太过明显剥夺下属权力的事,料夏侯济和夏侯固两个经过夏侯楙嘱咐的人,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毕竟我想做之事,也没有侵占夏侯楙本来的职权,只是安插一些心腹留意其中有没有什么不平常之处而已。

    而我计划做这些事的时候,可没有打算绕过夏侯济和夏侯固,故此就算这两人向夏侯楙报告这些事情的话,料想夏侯楙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提出的。

    处理完这些事务之后,我也算是扎根在长安太守府这边了,想了想现在也没有事需要做的了,只等晚上的宴会了,于是我便吩咐一下把守房门的两名亲随,然后自己以手撑头假寐起来。

    一场宴会,成功拢住了太守府中上下文职的心,也让他们真真正正认识了我这名上官,以后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也能顺利使唤他们。

    也到了次日夏侯固带着一众骨干皂隶向我报告长安城中诸般情况之后,我再则其中数人勉励一番,便算是接管了长安太守府武事方面系统了。

    而我也顺势表明,长安城中现时防务,有赵云为主、我为副统领城中守军,众人听了我的这番表述,再联想一下赵云现今的状况以及我的身份之后,自然明白其中的关窍,于是纷纷向我表达效忠之意。

    就这样,我才算是真真正正掌管了长安太守府文、武两个系统,平日若是无事自然可以任由夏侯济、夏侯固两人发挥,万一真的事有不虞的话,我自然也可以跳过他们两人,直接号令下一级的官吏了。

    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按照诸葛老大对夏侯楙的承诺来做,有不怕被夏侯济、夏侯固两人完全架空,发生一些无法控制的事。

    如果按照后世的理解,其实夏侯楙的这个长安太守,自大汉收复长安之后,是不完整的,有点类似清朝的首都职务分配。

    夏侯楙的长安太守就等于顺天府尹,只负责首都之内的秩序维护,如缉盗、防火、户籍巡查等,而负责首都防务的九门提督府工作,则是由张苞、吴懿等负责,直接受诸葛老大指挥。

    而我如今按照诸葛老大的指示来做,等于只是监督夏侯楙走后,由夏侯济和夏侯固负责的顺天府尹工作,若是二人做得有问题的话,我才能堂而皇之插手。

    至于长安城的防务工作,才是我的主要工作,当然了,为了服众,借用了赵云这个德高望重的将军名义,也让我必要时有请教的对象。

    想到这里,我顿时脑中一惊,是啊,最近都忙着拉拢夏侯楙,交接长安太守府各项事务,都忘记要拜访一下赵云这名老将了。

    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了,于是我就打发了一种皂隶自行离去,返回自己的岗位,只留下夏侯固一个人。

    然后与夏侯固通了一下气,表示我要在靠近皇城范围的地方,以及长安城东范围,安插一些人手加强这两个地方的管治,到时会让这些人手与夏侯固见面,麻烦其安排一下的。

    说真的,以我现在的职权,就算不与夏侯固交待,也可以自行安排这些事,与其分说,已是相当的尊重了,加上我说的原因与地方,也是十分合理的,夏侯固自然不会提出异议,而是一口应下此事了。

    既然敲定此事,我便让其离去,顺道做一下这两个地方下属的工作,言明我派去的人只是协助、查漏补缺而已,并不直接插手原先在这些地方的皂隶所做的工作,不会影响他们的。

第五章 忆往昔

    面对我这名直属上司的一再要求及刻意谥号,夏侯固就算再不甘愿,也只能唯唯又诺诺,满口答应下我吩咐的差事了。

    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我就让夏侯固自行离去,等他走了约一刻钟后,我才命人带上我的名刺,往赵云府上通传,看看赵云稍后有没有时间拨冗相见(这却是以示尊敬之语了,赵云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内退人员了,理应大把时间的了)。

    而我做完此事之后,就边看书边等候赵云那边的回复了,其实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我这样已经是有点出格了,不过现在我和赵云双方的身份,赵云勉强算是我的上司,下官拜访上司汇报一点事,也可以说得通了。

    过了两刻多钟之后,奉命而去的人就回来汇报,赵云那边答复,赵云正在府中,让我现时就可以过府拜访了。

    既然得了赵云的答允,我也不再耽搁,这便命人备好马车,乘车往赵云府邸而去了,车马粼粼,一路无阻,转眼就到了赵云处了。

    因为预先约好了,也不用通报,早有人在府门等候,然后就带我直接往赵云所在去了,到了地方,带路之人自行离去,只留我在这里了。

    我往四周一看,原来此处却是一间空旷的厅房,赵云就坐在厅中一角,一手拿着铁枪,一手拿着绢布,正在仔细擦拭手中之枪。

    听到我进门的脚步声,赵云就抬头看了我一眼,看到是我,也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而是招呼我走过去。

    我走了过去之后,发觉四周并无坐具,赵云也是直接坐在地上而已,果然不愧是武将出身,并无什么讲究,我见此状,只能在心中无奈感慨一声,然后就如赵云一般,直接坐到地方了。

    或许是我这个举动,使得赵云对我的好感大增,于是他便一边继续擦枪,一边向我说道,其实诸葛老大早就与他通过气了。

    也是,诸葛老大和赵云两人,好歹共事了近二十载,感情匪浅,有什么事也不用对赵云讳言的了。

    然后赵云继续说道,诸葛老大的意思,就是赵云年岁已高,如今大汉蒸蒸日上,有望达成先帝遗愿,重兴汉室。

    故此诸葛老大实不愿赵云如此声威赫赫的老将,殁于战场之上,这既是对大汉的打击,亦是难存君臣之义。

    也就是说,诸葛老大希望赵云能够好好养生,活着看到先帝的遗愿达成,就算不是全部达成,也要看到大汉尽复旧都,以煌煌之姿立于世上。

    赵云说着这话的时候,分外感慨,毕竟当年跟随刘备征战天下的旧臣,也就剩下诸葛老大和赵云寥寥数人而已。

    而其实我的身份,泛泛来说也可以算作是先主刘备的旧臣了(以入蜀之前的班底来算的话。),故此赵云也说了,诸葛老大拜托他长安之事,他自会尽力助我做好。

    得了赵云如此应诺,我亦是心中暗喜,由此保证,估计长安城中,就再无人胆敢向我挑刺了,如此掌控城中,就更是得心应手了。

    既然得了赵云的支持,我当然是恭敬行礼谢过,赵云却是摆摆手,淡然说道此事亦是为了大汉,不需如此。

    虽然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如果就此别过,未免太过失礼,于是我就顺着赵云的话头,说起了一些先主刘备的旧事。

    或许是与我说起先主之事,勾起了赵云心中的许多回忆,之后赵云也是引不住说起了当年之事,并说道当年其正是凭着一身武艺,助先主征战半生。

    故此其就算不再上沙场,也没有一日不练武,这件厅房,正是其在府中特意设来练枪的,所以厅中空无一物以便挥舞铁枪。

第六章 诸葛老大的考虑

    看这势头,赵云明显是陷入了每个老年人都最喜欢的娱乐项目——回忆自己的峥嵘岁月里面了,不过这种时候,如果我贸然告辞的话,就未免太过失礼了。

    于是我也只能打起精神,边听赵云回忆自己从遇上先帝之后的种种,边在一些关键地方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幸好后世赵云这个角色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他的事迹,不论是野史还是正史上面的,都有无数人去翻查和解说,所以诸如其最出彩的“血战当阳”、“截江救阿斗”等,我都可算是耳熟能详。

    故此每当赵云讲到一些关键之处,我都能适时插上话来,以显示我对他的事迹是相当了解的,到了赵云这个年岁的人,再也没有比得到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事了。

    因此当我陪着赵云回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光辉岁月之后,赵云对我明显比之前和蔼多了,还主动问我,与城外另一军营的主官吴懿可还熟悉。

    赵云由此一问,明显是向代为为我联络吴懿,以方便我掌管整个长安城的防务了,这种为我背书的行为,我自是不会拒绝。

    于是我就将董允之前为我拉近与吴懿关系的行为,打了一个对折向赵云述说,只言在董允的介绍下,与吴懿见过数次,关系还算良好。

    赵云听了我这样说,便当即表态道,虽然他现在这个长安防卫长官只是挂名的,但是名义上也足以节制诸军了,故此他让我等诸葛老大率军北上之后,择一个时日,集合长安城中掌军的数人,一同商议一下长安日后的防卫章程。

    说真的,本来诸葛老大给我的任命,就是节制长安城诸部人马,但是以我如今的资历和威望,董允那边凭借与我的交情和诸葛老大的关系,听命于我还勉强可以做到。

    不过吴懿既是国舅,又是掌军之人,而且资历匪浅,年岁更在我之上,若是要我节制他,在紧急时期或许可以,但是平日的话就不用指望了,就算有了董允从中绍介,也顶多只能算是合作关系而已。

    若想其对我的指令言听计从的话,又不是在《三国志》这种假想历史游戏里面,只要符合规则就可以做到,在现实这种没有明确规则的操作里面,是断断没有什么可能做到的了。

    但是有了赵云为我背书,扯上这面虎旗的话,又另当别论了,不说赵云乃是当今大汉硕果仅存的开国名将,就说赵云数次护卫刘禅陛下,可以说没有他的话就没有现在的刘禅陛下,故此赵云与刘禅陛下的关系绝对不浅。

    而吴懿虽是国舅,但是对刘禅陛下来说,只是名义上的,血缘上来说两者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吴懿的妹妹吴皇后,乃是先帝入主益州之后才娶回来的,并不是刘禅陛下的生母。

    故此两相比较之下,赵云就足以节制吴懿的了,而有了赵云的背书,我自然也可以代为节制吴懿的了,只要我的命令不是太过荒谬,料想吴懿也要买账,不敢拒绝的了。

    毕竟赵云名义上是长安城的名义长官,其委托我代为行令之后,如果吴懿不听令的话,导致有什么问题出现的话,赵云自然要出来收拾残局的。

    而以赵云现在的年龄,若是在这么劳心劳力的情况之下,出了什么闪失的话,到时莫说大汉上下怎么看吴懿,就算是刘禅陛下,估计也不会给什么好面色让吴懿看的。

    如此种种因素结合之下,吴懿估计除了与我衷诚合作,携手做好长安城的防务工作之外,已经是别无选择的了,而这也极可能是诸葛老大如此布置的其中一重考虑来的了。

第七章 王者之风

    赵云说过此话之后,我当即谢过他,然后表示待我选定日子之后,定当提早知会他,至于商议地点,还望他提出意见。

    赵云想了一会,竟然说道就在太守府中议事即可,如此也是名正言顺了,赵云这样说,就完全是给我做面了,本来他可以表示在自己府中商议,以显出他还是长安防务的一把手的。

    但是将第一次各部集会商议的地点定在了我现在所处的长安太守府的,再加上若是之后赵云确实表示让我代为管辖诸部兵马的话,那么我基本就可以名正言顺不经过赵云,就对长安城中各部兵马下令的了。

    所谓“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赵云如此待我,我自然不能坦然处之、置若罔闻,于是我就再次向赵云郑重一礼,并言道,既蒙长者不弃,如长者不嫌谡叨扰的话,还望准谡常来请益。

    赵云见我深明古人“礼尚往来”之礼,自然不会有拒绝之意,让我若是公事之余有空闲,可以多来府中陪他闲聊一二。

    得了赵云的允许,而今日我和他两人也算交流了不少感情,于是我就向赵云告辞回府去了。

    一日下来,不但算是解决了太守府中的武事,连带长安城中的各部防卫兵马也算是收归麾下,到时也可以指挥得动了。

    顺利完成了,甚至可以说是超标完成了今日的既定目标,我就回去太守府中与夏侯济和两名看守房门的亲随打过招呼,然后就领着另外两个亲随回自己府邸去了。

    回去之后,为了慰劳一下自己疲累的身体和心灵,我自是拉上袭人好好洗了一个坎离浴,期间也与袭人带来的一个婢女深入交流了一通。

    或许真的是如后世一些人的理论,男人的成功会激发异常的荷尔蒙分泌,今日我连续做了两次运动,吃过饭之后还有余兴,再与诸葛果来了一次深入沟通,这才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

    自此之后的数日时间,我就过上了城外军营、太守府、自己府邸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了,只是期间偶尔往丞相府汇报一下,又或是到赵云府邸陪赵云回忆一下当年的流金岁月。

    时间就这样地不经意间流逝,诸葛老大也照计划的一样,领着一众人等前往北伐大营去了,而过了两日之后,刘禅陛下就如期前往营中誓师北伐了。

    而我自然就如诸葛老大吩咐的一样,安心留在长安城中,为刘禅陛下和诸葛老大两位大佬守好家了。

    待刘禅陛下回返长安之后,就特意召见了我,正正式式将整个长安城的内外防卫全部交到我手上了,并同时召见了吴懿和董允,让他们两人好好协助我,顺道暗示了一下,赵云如今年事已高,如无紧急之事,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我们三人互相对视一下,当即向刘禅陛下慨然应诺,定必守望相助,为陛下守好国都,静待丞相凯旋归来。

    刘禅陛下见我们应下此事,当即大笑赞赏一下我们实在是公忠体国之类,然后就让我们自行离去了。

    出到殿外,由于我并没有陪同刘禅陛下去军中誓师,于是便向董允婉转打听一下其中情况,董允对我自是没有隐瞒,便将誓师种种情况向我简略说了。

    军容鼎盛、军纪严明自是题中之意,而董允就尤其着重说了刘禅陛下誓师之言里面说道,陛下承大汉宗庙,继先帝遗志,立誓兴复汉室江山,望众将士勠力同心,助其完成此宏志。

    但有功绩,陛下绝不吝裂土之赏,则众将士封侯之愿、加官进爵之心尽在其中矣,董允说这些的时候,神色迷醉,直言众臣私下都说,陛下王者之风愈烈,几有先帝当年之姿矣。

第八章 日常办公

    当然了,董允后面半截话,几有过誉之语,但是刘禅陛下的这番说话,虽然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也充分说明了刘禅陛下已经明白到为王之道了,不论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守成之主了,故此获得众臣赞誉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一些超级富二代,只要其不是玩赌身家、吸毒这种败家玩意,只是玩一些富豪的正常消遣,诸如什么换女朋友、游艇、豪车之类的,其父亲也是乐见其成了,至于经营有方这种高级目标,倒不用太过计较了。

    见董允说得如此兴起,我自也是不忘给点面子,顺着他的语气,大赞了数句陛下果是有人皇之姿,于是再说了一会,这个话题就此揭过了。

    之后我就趁着吴懿也在的机会,趁热打铁说道,既然陛下委托我们三人如此大任,之前我也与赵老将军沟通过了,将于近日在太守府内聚集我们数人,一起商议一下以后长安防务的章程,还望他们两人支持我的工作。

    吴懿和董允听完我这番话之后,当然是表示届时定当到会,听取老将军的教诲,让我定好日子之后,通知他们两人即可。

    顺利敲定此事,不同于吴懿和董允两人,在宫中还有职务,我是要尽速离开宫城的,于是便拱手一礼,向他们两人告辞离去了。

    返回长安太守府中,我顺势巡视一圈,既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也留意一下府中各处可有异常,发现众人都是如往常一样办公理事,我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了。

    回房间坐定之后,我首先肯定是第一时间打开锁着的抽屉,看看长安太守的大印是否安然无恙,这个大印却是我正式接管太守府那天,夏侯济奉上给我的。

    在古代,所谓的“认印不认人”,有此官印,我才能对长安城中各部门发文联系,不然的话,许多部门是可以不买账的。

    看过官印没有异样之后,我就翻看一下书案上的公文了,这些都是夏侯济处理之后呈递给我盖印的,一些常例的公文,我早已经在夏侯楙和夏侯济处得知的了,如常用印就是。

    只有一些特别的公文,夏侯济才会另外附上卷册说明,如果我看过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用印生效,如果有问题的话,自然可以找来夏侯济相询了。

    这些日常办公之文,数量不多,自然可以由我一一把关之后再用上太守大印,但是如果遇上长安城中某坊某街进行人员清查,弄清楚其中居住了哪些人,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等到清查完毕之后,定会登记造册,其实这种清查,也不是经常进行的,一般都是皂隶们定期进行,大概是半年一次左右吧。

    而其实清查工作也不是很复杂,因为汉代开始,其实就有了户籍登记制度,这个时候叫做“案比”,是由各人到官府进行登记的。

    故此皂隶们进行住户清查,其实就是核对这些“案比”是否属实而已,属实的就不用更改,有出入的话就会别册登记,之后这些原始记录就会送回太守府中盖章封存,再誊抄一份给予皂隶们使用。

    这其中盖印的工作量其实有点大,故此我当时从夏侯楙处得知,都是由夏侯济带着两名书吏,到夏侯楙的书房中进行这项工作的,总之就是一句话,确保太守大印尽量不离开太守办公的地方,除非得到了太守特许。

    以夏侯楙和夏侯济的关系尚且如此,到了我接管太守府之后,按照我的想法就更是严格了,一般有这种事的话,我是决计不会离开自己的办公所在的,要不夏侯济趁我看不到的时候,私下用印的话,我岂不是无辜背锅。

第九章 赵云的太极

    这就是后世一些领导学里面所谓的“用人防人不疑人”了,放心用人,心存信任,但是制度上要防止人犯错,宁愿在明面上摆明不让你专权犯错,亦是一种保护措施,也不要暗地里监视别人,那样更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

    完成了日常的公务工作之后,肩颈都有点僵硬了,于是我就走出房间,到院中四周溜达溜达,放松一下四肢,然后就回房吃饭去了。

    吃过饭之后,我就命人前往赵云府上通报一声,说我午后将会到其府上拜访,这是因为我之前已经跟董允和吴懿约好了,而我也已经想好了,就在两日后举行这个会议吧。

    本来这种会议通知,是可以用书信形式就可以的了,只不过如今以我和赵云的身份来说,这样做的话未免有点有失尊重,故此我还是亲自走一趟为好。

    至于等我和赵云商定此事之后,剩下的董允和吴懿,我就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通知就行了,趁着亲随往赵云府中通报的时间,我就午睡一下了。

    午睡了两刻多钟,也避过了正午最炎热的时间之后,我就启程前往赵云府上去了,到了地方,自然有人直接带我前往赵云所在的练武厅中。

    等我看到赵云之后,只见赵云正在打着“太极”,这却是我近来多次与赵云闲聊之后,将自己记忆中的“太极”教授给赵云的。

    这也是随着我和赵云的关系日深,感情不浅的之后,我才敢将此七拼八凑的“拳法”使出来而不怕他笑话了。

    本来太极拳法(后世有人也说是太极拳练法,杀法早就失传了。)就是讲究圆转、柔慢的养生拳法,正是适合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之后,减缓关节僵硬,四肢无力的情况的。

    故此我首次教给赵云这套太极拳的时候,赵云还抱着小辈孝敬的东西,多少试一下,给小辈一点面子的意思。

    但是估计赵云练过多次太极拳之后,肯定是明白到了这套拳法的好处,所以后来我数次拜访他的时候,他都会让我演练一次,相信是看看自己有没有记错。

    后世不少人都说练太极的话,最重要就是收势,就是要练到自己身体满足之后,慢慢减缓运动幅度,然后站立一会待呼吸平缓的过程。

    所以后世许多人连太极拳法,就算有人到访的话,也会先理会来人,而是等自己练完一趟太极拳之后,呼吸正常之后才会接待来人。

    这些情况,我也早与赵云沟通过,当然了,这也是借以山中老人的名号,不然以我这么一个文职人员,年龄又不大的情况,说能创出这样一套拳法来的话,是完全没有人相信的。

    于是在我看着赵云练太极的时候,赵云也没有出言招呼我,只是以目稍稍向我示意,让我明白他已经知道我来了就是。

    收到赵云的眼神示意,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了,便自己招呼自己,寻一处墙边自行坐下,看着赵云慢慢练着太极拳法了。

    看了大概一刻多钟之后,赵云终于练完了太极拳,缓缓收势,平缓好自己的呼吸之后,才招呼我过去。

    赵云率先坐下,拿过一条布擦汗,而我就在他对面做好,赵云便指了指身旁的茶壶和瓷碗(没错,赵云不愧是武将出身,喝茶水不是用杯盏,而是用大碗的,相信是身份再高也不忘本色的缘故。),让我自便了。

    我也自是不会不懂眼色,当然是拿过两个瓷碗,各自倒上七八分茶水,一碗递给赵云,一碗自己拿着喝了。

    赵云擦完汗,就顺势拿起茶碗喝了起来,“吨吨吨”喝完一碗茶,待我再次帮他倒上之后,他这才开口问我,到府中找他何事。

第十章 军情猜测

    于是我也不绕圈子了,直接将计划与吴懿、董允两人与两日后在太守府中商议以后长安防务诸事的想法向赵云说了,并询问他那天可曾方便出席会议。

    赵云听了说完,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回答道,那天定然出席会议,让我准备好一切相应事务,就知会吴懿、董允两人吧。

    得到赵云的允准,我也是在心中暗松了一口气,毕竟后世“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面人实在太多了,当面答应得再干脆、确定,真到做的时候却是拖沓、赖皮的事时常听闻或遇到,即使已经来到这个时代数年,也是未曾对这个时代的人那种一诺千金的普遍作风完全信任啊。

    敲定此事之后,再陪着赵云聊了两刻钟左右的天,还一起打了一趟太极拳松松筋骨,然后我以府中还有公务要处理为由,向赵云告辞了。

    如是者,又平平淡淡过了两天,到了约定集中开会的日子,我却是早就让夏侯济准备好地方,自己则提早到府门处恭候赵云的到来了。

    而赵云果然也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真汉子,如约而至,在辰时过一点的时候就来到了,看到我如此恭敬在府门处等候,也是满面堆笑向我走了过来,显是相当满意我的表现。

    我看到赵云却真的是武将本色,这个年岁(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赵云准确出生年份的记载,但是根据刘备的生年和诸葛亮的生年可以推算,赵云这个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接近六十岁,有或是六十岁出头这个年纪。)还是骑着战马来到而不是坐马车。

    虽然下马的时候,没有张苞、马铁他们那么帅气,双手一撑马背,然后摆腿一跃而下,还要借助别人之力,在两个亲随的帮助下慢慢下马。

    但是以赵云这个年岁来说,还算是一名精健的老人家了,试想一下后世,到了五十来岁六十岁的人,莫说骑马了,不少人连驾驶汽车或是摩托车都做不到的了。

    所以我在迎接赵云的时候,对赵云的这种身体状况也是不吝赞赏,赵云自是谦辞拒绝我的赞赏,然后我就引着赵云一直走进府中,直到了政厅里面。

    到了地方,夏侯济已经在此等候我的吩咐了,因为今天赵云既是上官又是长者,我就摆摆手让夏侯济退到一边,我亲自作为侍者,领着赵云做到正中大案处。

    由于今天的会议章程,我早已与赵云沟通过多次,所以赵云也没有做再三推辞让我坐正中的举动,而是随着我的指引落座,然后淡然地招呼我坐到他右边首席的位置上(汉代以右为尊,这就是仅次于赵云座位的位置了。)。

    而按照我之前向夏侯济吩咐好的,一会吴懿、董允来到之后,吴懿就会坐到我的对面(也就是赵云所处位置左边的首席),董允则坐到我的下首位置。

    趁着吴懿和董允还没来到的时间,我和赵云就闲闲地聊起天来,说是闲聊,但是因为不知道吴懿和董允何时来到(早已吩咐下去了,他们一来就不用通传,直接带来这里。),故此我们聊的话题也是相当正经的。

    不外乎就是对大汉此次北伐的种种推测而已,按照赵云这个知兵老将的猜想(赵云这种元老,估计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向他隐瞒的,甚至是一些作战计划也会向赵云咨询呢。),现在出于北伐最前锋的马铁所部,应该是已经进入曹魏辖区里面的了。

    甚至如果曹魏那边的消息稍为灵通的话,马铁所部大概率与曹魏骑军遭遇了,至于其中胜败如何,因为负责接应马铁的魏延所部没有消息传来(如果诸葛老大收到消息,北伐大军肯定会有异动的。),起码马铁所部是没有遭到败北的。

第十一章 制订大略

    我和赵云就这个话题在谈了一会各自的推测,这个时候,夏侯济走进我身后,低声说道董允他们来了。

    我转头一看,门外不远处正是董允和吴懿往我们这边走来,看来夏侯济是一直在留意外面的动静的。

    于是我就拱手向赵云一礼说道,吴懿和董允已经来了,赵云闻言,就抬眼望向厅外,话题就此打住了。

    吴懿和董允并肩进来,自是先向坐在主位上的赵云躬身行礼拜见,然后赵云这才招呼他们坐下,夏侯济当然是如我吩咐的一般上前,引着吴懿和董允两人到各自的位置坐好。

    众人坐定之后,我就让夏侯济自行退下办自己的事,毕竟之后就是我们这些长安城中主管防务之人的机密会议,夏侯济虽然是主管太守府文书工作,以后也难免要让他知情,但是留他在这里的话,未免就有点不尊重赵云这些人了。

    等到夏侯济完全退出厅外之后,赵云这才开口说道,今天让我邀请吴懿他们两人到太守府中一聚,乃是为了确保丞相领军北伐的这段时间内,长安城能够万无一失。

    赵云开宗明义说了这个主题之后,我和董允、吴懿自是一起离席站起身来,各自向赵云表示定当同心合力,保护好长安城,不让陛下有丝毫损伤。

    见我们如此郑重,赵云就双手虚按,让我们各自坐下,然后就继续说道,既然陛下有命,要我负起责任,协调各部做好长安城的防务工作,而如今他也是精力不济,故此日后如无重大紧急事件的话,他就依照陛下的命令,在家休养了,长安防务之事,就委我全权负责了。

    看来赵云就算真的按照刘禅陛下的吩咐,安心在家休养,以全先帝当年君臣之义的话,但是毕竟他也是开国元老之一,加上与刘禅陛下关系匪浅,故此刘禅陛下的一应安排也没有绕开他,而是全部知会他了。

    既然赵云果真如前所言,专门为我站台,以让我能够充分调动诸部人马,做好长安城的防务,我自是立马站起来凛然应命,言道定不负他的所托。

    赵云的话经已说完,之后他就让我们先商量一下基本章程,让他心中有数即可,以后如无紧急之事,他就基本不参与具体之事了。

    于是我和吴懿、董允三人就在赵云的注视下,开始制定长安城的防卫工作大致方略了。

    不过其实长安城的防卫工作也不差,我之前与董允私下商议的时候,也没有打算搞什么大改动,这也算是“萧规曹随”了。

    只是之前长安城防卫工作,是由诸葛老大总体负责的,故此张苞、吴懿、董允三个各部长官,都会按时向诸葛老大汇报工作,而诸葛老大有什么计划,也可以直接向三人下令,三人自不会有什么异议。

    所以我们最后商定的结果就有几条,首先是各部防区基本不变,四门由我和吴懿所部防卫,我的兵马负责西门和南门,吴懿所部负责东门和北门,城内秩序还是有太守府属下负责,万一有变再考虑是否调我和吴懿两人所部协助。

    如是真的城中生变,需要调兵马入城镇压的话,基本上就是按照就近原则,那就是我所部负责长安城西部,吴懿所部负责长安城东部,如果情况紧急的话再由我请示赵云之后在决断,但是万一异常紧急的话,就先由我按照实际情况调配,之后再向赵云汇报。

    其次就是为了清楚长安城防卫的所有情况,我和吴懿、董允两人约定,每旬按例大家到太守府中集会,各自说一下自己负责方面的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的话,还可以知会我,举办临时会议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二章 皇帝乃是首重之处

    最后就是董允所负责的防区了,皇城防区乃是长安城重中之重,虽然其现在除了直属刘禅陛下的宿卫之外,其余都是吴懿下属虎贲军轮调到宫中防卫的,但是一旦调入宫城之中后,就不再归吴懿直辖,而是交由董允指挥的了。

    故此董允负责之防区,方是长安城中首要保护之处(没办法,毕竟这还是帝制社会,皇帝自然就是万万不容有失的了,甚至极端点来说,整个长安城就算化为一片废墟,只要皇帝能够带着一部分兵马撤出,那么整个国家还有保全的希望,不然就会如后世的北宋一样,皇帝一旦落入敌手,只能是另立朝廷了。)。

    因为这样,我们经过商量之后,就决定将董允负责守卫的宫城定位为独立防区,就是说,即使有赵云或我的调令,董允所部也不能离开宫城所在,除非是赵云或我亲自请得刘禅陛下的命令,这才有调动董允所部的权力。

    不过就算是赵云和我不能调动董允所部,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刘禅陛下,每旬一次的沟通会议还是必要的,不然的话,董允只顾宫城防卫,而不清楚外面有什么情况的话,也是十分危险的。

    说到这里,我顺势也向董允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我受陛下所托而组建的羽林军,如今既然成军,而且我还带了一千人来到长安,所以我希望每月派一百名羽林军到宫中防卫,月月轮换。

    一来是向刘禅陛下显示羽林军经已成军,我的工作成果还是不错的,二来就是让这次带来的羽林军精英,跟着董允所部熟悉一下宫中防卫工作,毕竟羽林军组建之初的定位就是禁卫军,迟早也是要调入宫中负责防卫的。

    董允本来就知道我组建的羽林军诸般之事,自然明白羽林军迟早是要负起保护刘禅陛下的责任的,所以他也没有拒绝我的建议,只是说道宫中防卫之事,虽则其是具体负责之人,但是调入其他人员之事,还要向刘禅陛下禀告,得到刘禅陛下允许才能做的。

    这也是正常道理了,毕竟就算诸葛老大再是掌控一切,但是诸葛老大可跟曹操不一样,并没有控制皇帝的想法,故此宫中之事还是由刘禅陛下自决的,当然宫中防卫也是需要经过陛下批准才能更改的了。

    这些事情都一一商定之后,时间也是过去了不少,巳时已是差不多过去了,接近午时了,于是我就提议,要不午间就在此欢宴一番,大家沟通一下感情吧。

    赵云当即率先表示,如此亦好,赵云同意了此事,吴懿和董允当然也不会出头反对,都各自应下了此事。

    得到了他们三人的同意,我就唤人去找夏侯济来,等到夏侯济来到(估计夏侯济也是一直留意我这边的动静,故此没有让我久等,很快就到了。),我就命人为众人换上茶水,然后再告罪一声,跟夏侯济一起出去厅外吩咐他准备好午宴之事了。

    还好之前我和夏侯楙的交流沟通不少,我的诸般发明创造基本上都向夏侯楙完全敞开供应了,故此现在太守府中的厨子也是不错的,绝对可以满足我的味蕾和口欲的了。

    不过既然有赵云这个年岁已大的人在此,所以我也没有让夏侯济命厨房准备我最喜欢的鱼脍,毕竟老年人吃这种生冷之物,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容易引起腹泻,在这个时代是要命的事啊。

    故此我就只让夏侯济记下了几个老少咸宜的菜式,分别是麒麟豆腐、童子鸡、滑蛋虾仁,再来一个羊肉汤,如此四人小宴,这些菜式就足够了。

第十三章 白毦兵

    选好午宴菜式,我就让夏侯济下去操办了,自己则回到厅中,与赵云等人继续闲聊起来,而我也从中听到了不少要闻。

    譬如赵云就和董允谈及到了一个《三国演义》里面没有,但是一些三国时期的史料都有记载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大汉征西将军陈到了。

    陈到此人,史料甚少,到时记载其官位却不低,要知道,魏武帝曹操当年对自己的最大期望也就是“征西将军”这个职位了,就算曹操死后,也只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了“汉故征西将军曹侯”八个大字而已。

    但是陈到此人的记载极少,《三国志》中并没有他的独传,只在《三国志·蜀书·杨戏传》中引用的《季汉辅臣赞》后附有陈到的记载,知陈到是豫州汝南人,很早就开始追随刘备,在刘禅继位初期,被任命为永安都督,又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陈到担任永安都督的时间是在建兴四年(即公元226年)。

    只是后世各种三国类型的游戏、影视、动漫太多,大众熟悉的人物已经是使人审美疲劳,所以陈到、方悦等这些《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着墨甚少的人物,才逐渐被人发掘出来,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故事。

    陈到是如此,其麾下的白毦兵就更是如此,虽然后世不少三国游戏或是设计三国兵种的游戏里面,都有白毦兵这个兵种作为蜀汉的终极兵种,但是其实历史上对白毦兵的记载却是几近于无,连参与过那些战争都没人说得清。

    甚至因为名声不显,后世以讹传讹,竟然将白毦兵说成了“白耳兵”或是“白眊兵”了,要知道,“白耳兵”这个称谓还算可以,毕竟形似音同,但是“白眊兵”这个称谓就有点问题了。

    因为“眊”这个字,虽然与“毦”有点形似,不过发音和字义却是完全不搭边的,“眊”字读“mao”,“毦”字读“er”,“毦”字的意思乃是“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毡类毛织品、用羽毛编织的衣服、草花”,实是一个中性字。

    但是“眊”字的意思却是“眼睛看不清楚(引申为糊涂:眊聩就是眼昏耳聋、糊涂的意思)、失意、烦恼、年老”,基本上都是贬义的。

    所以其实后世不少影视、游戏里面,将“白毦兵”的形象设定为头盔两边的耳朵上有一团白色棉花或是布团,那是相当不合理的,按照字义推测,“白毦兵”应该是一班用身上带有白色羽毛或兽毛编织的配饰的士卒。

    至于为什么“白毦兵”有这么特殊的造型,按照《三国志》引注的《魏略》的说法,这却是与“白毦兵”的顶头上司刘备有关的。

    《魏略》中记载“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也就是说刘备有将一些兽毛织成物品的爱好,这可能与刘备早年时间“织席贩履”以糊口的职业习惯有关系。

    而“白毦兵”其实是属于刘备的禁卫部队,一直充当刘备近卫的角色,故此可以推想,刘备制造了一些毛织品之后,有可能将这些东西送给自己的近卫军作为奖赏,久而久之,“白毦兵”这班士卒也会以此为荣,时常佩戴这些装饰了。

    至于“白毦兵”的构成,后世有些研究者认为,主要有三种方向,一种是当年刘备在徐州收编的丹阳精兵,一种是当年马超投刘备之后其麾下的西凉铁骑(马超当年麾下的部队不少,投刘备之后,为了避嫌,解散不部分人员让刘备收编到麾下亦属正常。),还有一种就是益州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估计是与王平差不多同一地方的人。)。

第十四章 陈到

    “白毦兵”的构成,后世有不少争论,最后却是由于史料记载太少,难以确认“白毦兵”究竟是由哪种兵源构成。

    但是以我观之,以昭烈帝刘备这种用半生跑遍全中国,从东北跑到西南,就差西凉和交州没去过的人,得到了后世“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评价。

    从这些情况可以推测出,“白毦兵”应该不是由单一兵源构成的,因为徐州丹阳精兵或许有不少跟随昭烈帝,但是经过多年征战,肯定是多有折损的了。

    故此可以大胆推测,“白毦兵”是由多种兵源构成的,即使是其中最出名的组成部分——丹阳精兵,估计去到后来,也不是原来那班追随刘备的人了,而是他们的后人或是亲戚子侄了。

    而正是由于“白毦兵”属于近卫军的性质,所以历史上对这支军队的记载不多也是常理了,毕竟近卫军乃是保护君主的最后一道防线,既没有独立成军出征的机会,就算战争中有其出场的机会,要不就是君主危殆之时,要不就是政权灭亡之时。

    第一种情况为了掩盖君主的窘态,要不就是粉饰事实,要不就是干脆删除事实,那么其中有所表现的近卫军,多数就会不见于文字了。

    第二种情况的话,政权既然被毁灭,这种不存于正面战场,不被敌我双方熟悉的军队建制,自然是多被淹没于时间长河中了。

    “白毦兵”这个兵种是如此,统领“白毦兵”的陈到自然也是如此了,其既无独立出征获得军功的机会,自然是名声不显了,能捞到“征西将军”的官位,估计也是刘禅陛下念其多年劳苦,屡次保护先主出生入死才有此赏的了。

    而方才从董允他们口中说到,如今在宫中负责刘禅陛下宿卫工作的正是陈到所领的“白毦兵”,现存数目为三千左右,宫中所用为一千人,每月调换入驻宫中宿卫。

    赵云还说到,久未与陈到相聚了,寻一日得空还要请陛下允准其入宫中,与陈到相会,好好聚一聚。

    说起来《三国志》中记有“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之语,而陈到和赵云同在先主刘备麾下共事多年,性情相近,肯定是相当熟悉的了。

    故此赵云有此一语,也是人之常情来的了,之前赵云也说了,先主旧臣已是所剩寥寥,余者多多亲近自也是无人有异议的了。

    再聊了数刻钟,夏侯济就来报说道,午宴已是准备好了,于是我们一众人等自是转到小宴厅那边用膳去了。

    由于乃是公事之宴,大家都没有多少心思饮酒,只是浅尝数爵就适可而止了,一个人也就喝了半壶酒左右罢了。

    而席间,我特意叫夏侯济准备的童子鸡菜式,却是一人一只,每人案上放上一块泥土,望着赵云和吴懿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还真的让人有种优越感呢。

    还好之前我是用这道菜宴请过董允的,故此我以手示意一下董允,我和他一起动手敲开泥块拿出里面的鸡,赵云和吴懿见状,也自是明白了其中吃法,于是依样画葫芦,大家手上都各拿着一只香喷喷的鸡了。

    嫩滑的鸡肉带着淡淡的莲叶香味,果然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大家喝酒吃肉,毫不快活,吃过这道鸡,董允或许见赵云和吴懿都有点欲言又止的神态,当即明白了他们的想法,便率先向我请教这道鸡的做法。

    反正此菜式我也向董允、张苞他们介绍过了,一回生两回熟,也就再多说一遍而已,然后还允诺了,届时命人抄写一份菜谱,各自送往两人府上便是。

第十五章 前线战况

    该说的事情全部说完,饭也吃过了,酒也喝了,于是众人就以赵云为首,告辞离去了,为表尊重,我自是亲自送他们一行人离开太守府了。

    自此之后,我们这些驻守长安城中的人,就按照之前商定的一样行动了,而过了两日之后,董允就来到太守府中找我,向我说了之前谋划的羽林军一事,刘禅陛下已是允准了。

    只是事关宫城防卫重责,自然不会单为我麾下的羽林军做出单独调防的安排,故此董允就言道,待下个月初一的时候,与虎贲军的调防一并进行。

    至于负责宫城中最核心位置防守的“白毦兵”,由于规模不大,而且乃是刘禅陛下的近身保卫,故此自然在宫城中设有大营,万一有事也能立刻到达宫中。

    而按照董允所说,每月初一虎贲军就会到宫城中换防,换防的时候,从长安城的东门到宫城的东门沿路街道,都会进行戒严,等到领着宫城外一万虎贲军的将领,带着换防文书打开宫城东门,再让一万虎贲军鱼贯而入,然后重新关上宫城之门。

    最后就是调防来的一万虎贲军从原来的士卒手上接过防卫工作,原来的虎贲军才会打开宫城之门离开,回到长安城东门大营处,然后负责戒严街道的其他虎贲军士卒才会一起返回大营。

    而董允的意思就是,羽林军换防,因为只有区区一百人,如果大张旗鼓反而不美,不若与虎贲军一起就是。

    董允说的也是,反正现在宫城的守卫,虎贲军还是大头,我所领的羽林军还谈不上什么主力,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送一些人进驻宫中学习一下而已,倒不宜太过引人注意。

    于是我就点点头同意了董允所言,董允就让我届时提早一天调一百羽林军到城东大营处,他自会与吴懿述说此事,然后我那一百羽林军就会跟随虎贲军一起进入宫城中换防去的。

    此事就这样说定了,董允与我再喝了一会茶,闲聊数句之后就告辞离去了,说宫中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呢。

    而在诸葛老大领军北伐之后的半个月之后,刘禅陛下就突然宣召我进宫,说是有要事商量,这个时候我已经算是将长安城中的防卫处理的妥妥当当了,手上的各种工作都安排有人负责,故此自是遵从刘禅陛下之令觐见了。

    进到宫中,自有内侍带路,一路走到刘禅陛下的书房中,在进入的时候稍稍看了一下,董允和吴懿都在,连杨仪也到了。

    看这阵仗,长安城中最重要的部门负责人都来了,看来刘禅陛下召我们到来确实是有紧要事情要说了,以这个时间推论,应该是前线战事的消息了。

    不过就算心有所思,但是这种场合我却肯定不会贸然发言,而是静静等着刘禅陛下说话了。

    待我上前大礼参拜之后,刘禅陛下也不端什么架子,直接向我们众人说道,如今接到了诸葛老大的战事报告,大汉北伐之军已经取得了优势,诸葛老大领军下一步计划就是巩固优势,寻机一举攻破洛阳了。

    此事虽然我之前已经和诸葛老大早有谋划,但是如今果真实现,我自是按下心中兴奋之情,细心听着刘禅陛下的下文了。

    不过刘禅陛下也没有述说详情,只是说道如今大汉既然在前线已经确立优势,还望我们等人更要严阵以待,莫让后方打乱了前线的谋划。

    我们四人当然是马上躬身行礼,大声应道定当尽心竭力,不让诸葛丞相为后方诸事忧心,以致影响前线北伐大局的,刘禅陛下见状就点点头表示赞许,然后就将手上战报递给董允,让他向我们述说前线战况详情了。

第十六章 曹真的历史悲剧

    从董允口中娓娓道来,原来自马铁出兵之后,就探知了曹魏在潼关到洛阳沿途之上,果真设置了不少烽火台。

    为了隐瞒军情,马铁只命一万骑兵先行,摧毁了沿途平地上的烽火台(高山上的烽火台虽然难以摧毁,但是也无法完全洞察平地上的行军,只是起了能够稳妥传递信息的作用,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望远镜这东西,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是能略略看到大概,无法了解详情的。)后,其余兵马才陆续进入曹魏境内。

    其后马铁命这一万骑军先行,带上二十日干粮至合适处暂驻,双方约定好接头暗号等事之后就各自行事了。

    由于马铁部下骑军之行速比曹魏那边预料的要快,故此这一万骑军在缺乏监视之下,就算是在战场上隐形了。

    就此一着,足见马铁对自己手下骑军的评价之高了,如此安排,一来是让这一万骑军作为奇军,战事吃紧可以夹击曹魏之兵;二来是如若战事顺遂,可以让这一万骑军作为生力军截击曹魏之军,毕竟曹魏军马离自己的都城洛阳不远,自然要尽量截击,越少兵马回至洛阳越好,对之后的战略也有更大帮助。

    而之后的战况,也确实如诸葛老大和马铁所料,曹魏那边得知大汉骑军攻入,当即调拨骑军一探虚实。

    当此重大关头,曹魏所用的自然也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乃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自曹魏的大司马曹休亡故后,这位就应该是曹氏宗族里面最位高权重的大将了。

    本来历史上的曹真,这个时候应该是因为联手张郃、司马懿挫败了诸葛老大的首次北伐,又命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挫败的诸葛老大的二次北伐,累功迁为大司马,接替曹休的职务。

    然后由于建议数路大军攻伐蜀汉,自领一军从子午道进攻汉中,其余各路人马由司马懿、郭淮、费曜等人统领,或从汉水、或从斜谷、或从武威向蜀汉进军。

    只是汉中地势险要,曹真走子午道的时候恰逢雨季,栈道被山洪冲垮不少,道路断绝,以致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曹魏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见情况不对,于是上疏劝魏明帝曹叡下诏撤军,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诏撤退。

    至此,曹魏数路大军都由于汉中地势险要,又经张鲁、刘备、诸葛亮等人多年修建,防御严密,故此只能一一无功而退。

    而曹真在奉诏班师回朝途中就病了,魏明帝曹叡爱惜人才,自然命曹真回洛阳养兵,只是曹真估计是行军进攻汉中途中,受雨染了风寒,加上自己一力策划的攻蜀大计全盘失败,应该是郁愤难当。

    故此就算回到洛阳养病,曹真也在次年病逝了,自此之后,曹魏就失去了曹氏宗族的一条顶梁柱,而曹真儿子曹爽虽然继承曹真爵位,并在魏明帝曹叡亡故之时被拜为大将军、假节钺,算是接过了曹真的职位,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辅助少帝曹芳。

    但是曹爽才德远远不如曹真,被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竟然拥天下兵马而被司马懿发动成功了高平陵政变,葬送了曹魏江山,自身亦被司马懿夺权去职,待司马懿掌握所有职权之后,更是被加以谋反之罪而遭屠灭三族。

    当然了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而已,如今诸葛老大首次北伐功成,曹真之后的所有事情也自然改变了,故此如今曹真还能以大将军之职,统领曹魏精骑对抗大汉骑军了。

第十七章 骑兵互冲

    曹魏骑军出动,声势不凡,马铁自是很快就探听到这个消息了,于是在马铁得知曹魏骑军出动之后的三日后,两军就正式开始对垒了。

    不过双方都是骑兵,自是没有搞安营扎寨,你来我往的攻防战,毕竟马铁所部是为了糜烂敌境,曹真所部是为了御敌于外。

    要达到双方各自的目标,首要就是要消灭对方的骑兵,故此双方都是有默契地相互慢慢接近,最终在各自保存了足够马力的前提下,双方都到达了对方骑兵的冲锋范围。

    而到了这个地步,一切都如马铁之前训练时候谋划的一样,这也算是合理了,所谓的“初见杀”,在这个时代,划时代的骑兵突然出现,料想曹真就算是再知兵,也想不到大汉骑兵的速度和耐力能超出他所部的骑兵那么多的。

    在曹真的正常认知中,大汉骑军长途奔袭,就算再爱惜马力,也绝对会对战马的战力有所损耗,如此一来,自然是不让大汉骑军有所喘息就好了。

    在加上曹真所部的曹魏骑兵,本来就比马铁显露出来的多一倍左右,曹真一方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正面强攻大汉骑军才是兵法正理啊。

    只是大汉骑军的新式骑兵装备,将长途奔袭所应该损耗的战力,减少到接近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胸甲骑兵这种终极骑兵的存在,自是可以让曹真好好喝上一壶的了。

    种种情况,都一如诸葛老大推算,也符合了马铁的谋划,马铁自是不会放过如此战机,悍勇地与曹魏骑军正面决战了。

    于是当双方骑军在一个小平原处会面之后,就不约而同地各自摆出冲锋阵型,因为大家都明白,在平原地形遇到骑兵,一旦扭头逃跑的话,定必会被对面骑兵追上并冲垮己方阵型,那样的话就差不多等于引颈就戮了。

    故此在平原遇到骑军的正确方式,要么就是固守待援,要么就是互怼冲锋,凿穿对方阵型冲到对方阵后,再决定是战是退。

    而在这次不约而同的骑兵对冲当中,马铁所用的战术就是训练时候的战术,以一万骑兵作为前阵,向敌方直冲而去。

    作为冲阵主力的五千胸甲骑兵,则是隐藏在那一万骑兵后面,列阵于中央往敌军徐徐奔袭而去,最后的五千骑兵则是紧随其后,等五千胸甲骑军凿穿敌阵后作收割工作。

    等到前阵的一万骑兵接近敌方骑兵的冲锋阵型,确保敌方骑兵无法变阵后,这一万骑兵就向左右分开,包抄敌方骑兵的两翼。

    至于这个时候的曹魏骑军,就算看到往他们冲去的胸甲骑兵,样式有异,但是如果突然变阵的话,只会容易引致己方阵型混乱,可谓是得不偿失。

    而面对比己方兵马数量远远不足的大汉骑军,在曹魏一方的心中,就算猜到自己对面的胸甲骑兵绝不好惹,也只能继续冲锋,希望以数量压垮对面的敌人,再反向包抄攻向己方两翼的大汉骑兵了。

    就是这样的有心算无心之下,马铁所部的五千胸甲骑兵,一如平日训练时候的状态,直插曹魏骑军腹心,凭着强悍的防御力和自重,冲开曹魏中央阵型,完全破坏了曹魏的整个冲锋阵型,连曹魏后阵骑兵也受到波及。

    就此形势,曹魏后阵骑兵也是毫不犹豫地继续向大汉骑军冲锋,企图以新力军击溃大汉骑军的冲势。

    但是马铁也不是吃素的主,当即以五千胸甲骑兵为箭头,自己所部五千骑兵为后援的万骑部队,借着方才冲阵之势,悍勇地继续向曹魏骑军冲锋。

第十八章 肾上腺素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可谓是“士气为王”,往往历史上诸多战例可以表明,一支军队杀疯了的话,可能真的就能以一敌百的。

    就犹如后世的俗语一样,“一人拼命,百人束手”,气势一旦上来了,就算以一个人面对数十人,也能够威慑住敌人,大杀特杀的。

    而这个在古代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情,后世却用科学方法分析了这种事,那就是肾上腺素的作用了。

    科学证明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当人类出于这种状态的时候,身体会变得异常兴奋,跟吸毒后的精神状态差不多,故此人体会自然忽略痛楚,后世诸多游戏或是影视动漫中的狂战士设定,大抵都是借鉴了肾上腺素作用于人体的状态。

    只是肾上腺素相较于毒品,危害性没有那么大,不会破坏人体神经,也不会使人陷入幻境之中,后世各种体育运动极度鄙视的兴奋剂,大抵也是肾上腺素的替代品。

    不过肾上腺素的分泌没法做到控制自如,不然后世的兴奋剂市场肯定会消失无踪,肾上腺素的分泌,实在是因人而异,有人受到少许刺激就会整个人进入自嗨状态,那就是肾上腺素的作用了。

    但是有些人却是天生冷淡或是迟钝,就算受到刺激也难以进入这种兴奋状态,明显就是无法正常产生肾上腺素了。

    不论哪种情况,人体分泌肾上腺素,也是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的种种因素影响,如何正确令人体分泌适量的肾上腺素,一直是科学家难以攻克的课题,故此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兴奋剂的发明和生产。

    而后世不少人大胆推测,古代历史上那些以一破百的战例,大多都是作战之人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原因的刺激,身体分泌出足够的肾上腺素,使得他们能够毫无恐惧地杀向比自己要多很多的敌人,并打出了常理无法解释的战果。

    不过这些作战之人为什么最后没有出现因为肾上腺素分泌过多,造成身体无法负担,使得心脏或是脑部由于血管破裂而猝死的情况。

    后世的一些人就猜测,估计是由于古代人对工具依赖比较少,所以古代人比起现代人来说,身体更接近于野兽,单以身体素质来说是优于现代人的。

    这个猜测,虽然无法用直接数据来证明,但是从古代总是能出现超凡脱俗的大力士,譬如孔子的父亲能举起城门、秦武王和其属下孟贲力能举鼎、西楚霸王项羽据传也有举鼎之力,从这些有史记载的例子就可以佐证,古代人的身体素质应该是比现代人要强的。

    故此可以大胆推测,古代人的肾上腺素致死量,应该要多于现代人的肾上腺素致死量,而这种情况,或许也造成了古代人分泌肾上腺素,要比现代人容易,毕竟古代人的信息量不如现代人,容易受到煽动或是刺激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马铁呈递来的战报里面,自然不会有如此科学性的分析,只是描述自己所部骑军,勇猛无畏直冲曹魏骑军,前方胸甲骑兵就犹如宝刀切肉一般,一下就将曹魏骑军击穿。

    而马铁所部骑军紧随其后,尽力掩杀曹魏骑兵,先声夺人之下,就将曹魏骑军整个搅乱了。

    凿穿了曹魏骑军阵型之后,这一万混有胸甲骑兵的骑军部队,再来一次冲锋冲散敌阵,只可惜曹魏骑军数量占优,而马铁所部马力也是不足了,无法再第三次凿穿敌阵,只能配合包抄敌阵两翼的己方骑军,与曹魏阵型残破的骑军纠缠在一起,互相砍杀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150/ 第一时间欣赏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坐看闲花所写的《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为转载作品,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介绍:
街亭之失,引发星落五丈原,假若街亭不失呢?
开始写没经验,没有分段,后面改了,不过不想修改,留着证明自己的改变。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