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兵道争锋TXT下载兵道争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兵道争锋全文阅读

作者:倚夜听雨     兵道争锋txt下载     兵道争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十章 卫生

    “但随着时间发展,一个乡的人口增加,我们发给他们的土地怕是不够用!”

    刘喜君开口补充道,作为编辑人口信息的负责人,刘喜君对于基层的情况最是了解的。

    只见刘喜君道:“随着社会稳定,百姓们会乐意生产,若是得田太难,一个村子怕养不活那么多人,到时候肯定会出现矛盾的!”

    李适开点点头赞同道。“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工厂需要劳力,军队需要战力,甚至那些诸侯国也需要人口。

    甚至远得不说,现在都还在广阳郡挖运河的王二宝,想来应该是最需要人口的吧!”

    此刻,王二宝拉着郑渠正在从蓟县到津口为建立运河做勘测,王二宝略微拉着脸,更忍不住连连打了数个喷嚏,想到:“冬天了,这广阳郡真是冷啊!”

    李适继续的忽悠:“另外,则是让每一个乡的军屯所与教社,进行宣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任何美好生活都需要每个人民努力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如果只是待在自己家里虚度人生,那就必然会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毕竟比你富有的人,肯定是比你更加的努力!

    这些价值观,就需要我们政府去指导,去宣传,去给与百姓正确的引导方向。了!”

    听到李适的话,刘喜君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听起来十分的合情合理。

    宗人听了听,但也感觉李适说得挺对的,也没有在多说什么。

    毕竟现在到底是人口或缺的时代,真等到那时代,李适这套政策实行起来,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至少顶个二十年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李适也知道这些是毒鸡汤,但这又不是那种信息爆炸的时代,百姓们又不会自我觉醒,甚至自己也不是救世主真能满足所有百姓们的愿望。

    自己所能够做得也就只是保证底层不会饿死,想法确保就晋升通道,以及强化百姓们的基础素质,至于其他的,李适表示自己真的无能为力。

    “那么卫生,教育和医疗,可否有什么具体的标准与设施,还是我们只是安排一名医生和教师,给百姓进行平常的医治与教学?”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张良在这时候开口问道。

    “……”李适听到张良的话,有些惊讶的看着张良,不得不说,张良做事总能一针见血。

    李适也没隐瞒,坦然道:“在卫生上,首先是公厕,每个乡都必须要建立起来,其次是开水,让百姓继续喝开水和勤洗手的政策要继续推行下去!”

    “这不容易!”张良皱着眉头道:“我们烧开水,基本上都是在郡县之中,若是下放到边远地区,哪怕是以乡来烧开水,想要建立那么多的开水房,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烧开水并不容易,李适能够把烧开水铺开,不仅是因为李适开始开发煤炭这项燃料。

    而更重要的是,一般上开水房都建立在主要干道的河边,从而确保了运输成本,基本上所需要支付的只是百姓工作的人力费用而已。

    但如果想要把开水房每一个乡都铺开来,其他的都好说,但在成本上会有很大问题。

    因为道路不通,煤炭运送不过来,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们在乡建立供应基础物资的体系,除了粮食、布匹与食盐外,应该还加入蜂窝煤!”李适看着众人道,“想办法让百姓自己过来购买燃料。”

    “蜂窝煤?这是什么?”听到李适的话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不知道怎么好回答。

    李适对众人道,“相里氏把烧开水的炉子缩小后,研究出来给每家每户的人使用的炉子。

    至于蜂窝煤的制作,也是把烧开水的器具缩小后慢慢研究出来的,除了费钢铁以外,其他的倒是好说,

    甚至就算不是烧蜂窝煤,百姓们找到煤球之类的,也能够放在里面烧。

    我们就地建设烧开水的厂子,一个乡可能养不起,所以可以推出这种烧开水的蜂窝炉。

    哪怕是小地方,也能用这炉子来烧开水,甚至能够用这蜂窝炉来替代掉柴火。

    当然真正贵的是媒,我也只能够尽可能想办法把烽火煤或者煤球的价格压下来。

    不过说到底,还是要等到道路修道那边去,唯有把道路修好了这些东西才能一一实现。”

    如果道路修通了,物流建设起来了,那么开水场建立起来才能确保不亏本,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与其烧开水,还不如说直接卖烽火煤来得更加划算。

    但道路没修通,烽火煤炉子只能让乡里人自己去买,煤炭什么的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十天半个月的送一次,毕竟这些地方哪怕成为了乡,但因为道路问题,还是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李适要得是全民实现多喝热水,从而提升他们最基础的卫生问题,只不过现实让李适只能向推送这些小型的蜂窝炉,没办法,很多的事情,也只能够一步步慢慢的走。

    不过,小型蜂窝炉的出现,多少还是冲击到了开水厂生意,毕竟小型蜂窝炉又不是只能够用来烧开水,能烧的东西多了去了。

    而开水厂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普及喝开水的重要性,如果百姓们都会自己烧热水喝了,那么开水厂也就能够功成身退了。

    而且这个产业想要转职也挺简单的,转职成澡堂,汤池或者桑拿房就好,同时自己还有医疗营的资源,完全能够把一些懂得足疗与按摩穴位的技师安排进去,让他们享受到一条龙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毕竟赚钱嘛,不寒碜。

    “那卫生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百姓的生活习惯,强化喝热水的习性!”这时候的张良点点头,开口说道:“那么教育与卫生呢,又要怎么做!”

    “教育……”李适神色严肃,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全部都要到教社中进行学习,教社提供一餐中饭!”

第五百十一章 教师人选

    “提供一餐午餐?”听到李适的话,刘喜君不由道,“这人数可是不小,相当消耗粮食,而且除了粮食,还有教师,教材,教学工具,这些都足够吗?”

    “可以!”李适点头道,“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一克服。

    就粮食来说,随着我们从战争转入建设状态,每年的粮食消耗应该会有所削减。

    同时随着农业计划的全面推行,粮食生产应该会大幅度的提升。

    而这些粮食除了必须的粮食储备以外,拿出一些提供给百姓们,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因为普通老百姓真的看不到那么的远,他们不知道让他们的孩子识字,是让他们除了起义以外,唯一能够改善他们实现跨越阶级的办法。

    但他们能算得清楚,一天一个孩子省下一份午餐有多么合算,所以自然会把孩子送过来。

    毕竟我总不希望,最后我建立的王朝,被另一个如我一般的人给再次推翻!”

    听到李适的话,在场的众人微微沉默,对李适的这个决定有所理解。

    基本上在李适的政治构架里面,张九章、陈知白和刘喜君,加上远在广阳郡修运河王二宝,算是最基础的文官班底。

    他们是跟着李适从无到有一路走过来的,明白李适对教育的重视,同样也明白李适对于底层的态度,对李适的这个决定,他们还是支持的。

    而后来就加入了农家、墨家与医家,不论是哪一派,都是扎根底层百姓的流派,对于李适这种开民智的举动多少都是偏向支持的态度。

    至于兵家,这些家伙对这些东西有些超然物外,因为他们打战就好。

    不过白起与韩知兵在的话一样也会支持,以前不清楚,但自从带过识字的士兵后,难道他们还不清楚士兵素质提升,有助于整个军团运转效率提升,所以也是中立偏向支持。

    至于法家是一个爪牙学派,他们希望的是自己的君主强硬强硬再强硬的实现专制统一。

    他们期望把天下所有人的方方面面都彻底规划起来,吃喝拉撒最好都定下规定,让一切行动符合法律规范,至于到底是开智还是不开智,他们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君主的权威,与百姓们必须守法。

    所以只要是李适支持的东西,他们就支持,李适反对的东西,他们就反对,他们就是封建阶级狗腿子。

    所以,真正对李适进行反对的,反而是儒家。

    儒家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但这针对的是士这个阶级。

    比如颜回安贫乐道,但孔子就很喜欢颜回,但樊迟请教农事,他就骂樊迟小人。

    在当时,小人未必如现在是骂人的意思,但看不起农家却是事实,否则不会连丝毫回答的兴趣都没有,因为在孔子看来这不是士这个阶级的人应该做的。

    而儒家从战国以来,更把这种对百姓的傲慢继承下来。

    他们作为地主就阶级的代表,剥削农民阶级可以说天经地义,所以从根本上他们就不希望百姓开智与觉悟。

    因为农民百姓们开智与觉悟了,那自己还怎么样剥削他们!

    所以儒家很是反对这样的政策!

    但儒家的反对没有用,历史上他们能够独尊儒术,其中有很大的可能是经过了刘邦、文迪、景帝的多代传承,刘家已经不是从土地里刨食的农民,而是已经成为了王族。

    更重要的是在文帝之后,天下真正归心,承认刘氏为公主,所以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整合所有学派力量,完成对内部的政治统一,儒家学说自然成为了独尊学说。

    这就好像是一个整体想要发挥出力量,就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统一整合整个内部的意见,就好像是现在的马列思想统一了整个意识领域一样,只不过学术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长得多,这导致了儒家学说贯穿了整个华夏的封建社会,从文明先进到臭不可闻。

    而现在,李适还是泥腿子出身,代表得是泥腿子的阶级的利益。

    在李适的核心阶级中,只有张九章算是半个儒家,但他可是荀子教出来的。

    但荀子是什么人,啪一个弟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啪一个弟子秦国法治制度的代言人,啪出现一个张九章,别想了,要是张九章是纯粹的儒家那才是怪事!

    “教师的确是问题!”李适点头别得不用说,哪怕一个乡需要一名老师都至少要五千多人,但现实却是,想对十二岁以下的弟子进行教育,这缺口直接暴增十倍到二十倍!

    毕竟一个至少两三千人口,甚至以后会进一步增长人口的乡,只一个老师怎么可能会够!

    李适则道:“诸子百家人数到底有限,他们能去自然是好的,但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人!”

    “嗯?”听到李适的话,所有人都不由抬起头,有点疑惑的看着李适,倒是张九章与陈知白两个家伙仿佛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抽搐了几下。

    “军人,退役的军人!”李适道:“大秦不是以吏为师嘛,但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小吏与学子自然是不够的,但我们以军为师就好了。

    我记得凡是什长以上的职业,都是要求他们最起码识字过百,甚至还鼓励他们看书读书。

    我也不要求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能有多么的聪明,只要他们认识的字,能让他们的学生也认识也就好了。

    嗯嗯,军人退役时加一份转职培训工作,至少要让他们把教材上面的字给认识齐全。

    告诉他们实话,我们普通农民打下了天下还不够,我们这一代的人所能做的只是开创这个农民当家做主的世界。

    但想要建设这个农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还是需要下一代的娃子。

    你们能在这里学走多少,那将来你们乡的娃子就能从你这里学走多少,然后让他们走出农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听到这话,陈知白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

    因为陈知白可以相信,李适这些话的大概意思,传到那些退伍老兵耳朵中,这些老兵哪怕平时学习知识可能无比厌恶,但接下来怕不是要疯狂的补回来。

    毕竟人们能原谅自己后代平凡,但绝对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后代平凡。

    而李适的这个方法怎么样,只能说,好,而且是真的好。

    因为这些老兵回去,基本上就是体育老师教语文课这一级别的。

    但凭借着他们带新兵带出来的经验,不说能够培养出什么栋梁之才,但让一群十二岁的小娃子,认识全教材上面的字,相信在棍棒戒尺下肯定会认全的。

    至于人权,不好意思,封建社会没有人权。

第五百一十二章 教材

    “老师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一众文臣没有想到李适的解决办法会这么硬核。

    “至于教材的问题……”李适若有所思,

    “一般上来说,十一到十二岁的小孩只要识字就足够了。

    但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识字的用处,尤其是要让他们的父母明白识字的用处。

    张恢,你负责编撰《十五律》把百姓最常见的十五到二十种刑罚列出,作为教学内容。

    陈禾,你负责编撰《小麦》主要介绍种植小麦的时间,时节,农具,以及种植方法。

    九章,你负责编撰《算术》主要就是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法,以及三角矩形公式。

    阳庆,你负责编撰《卫生》把一些常见草药的用法,以及身体保健的办法写进去!

    另外再撰写一本《百家》,诸子百家都只能选择一篇课文进入其中,用于教学识字。

    至于更多,我倒不是怕那些小娃子学不会,反而担心那些老兵掌握不了。

    当然,每个学生能在十二岁时进一步进行考核,其中最优秀者者,进入到县级的学校中,继续进行学习,学费由县里财政负担。

    十五岁后,去郡中进行考核,考核的最优秀者,进入到郡级学府中,学费由郡里承担。

    十八岁后,由郡出来的学生,来到长安大学进行考试,成者进入大学,败则回归家乡。”

    听到李适的话,在场文臣们面面相觑,还是张良站出来,毕竟他是大学院长。

    张良道,“还请大王明示,那县级、郡级两的学生,应该教些什么知识,可有什么材料?”

    “基本上以算学,律法,农事,语文,这四科为主科目,医疗、器械、卫生与历史为副。

    我也没要你们马上把这一套体系给弄出来。

    乡级、县级、郡级和大学,每层都需要老师与教材,乡级我们还可以用士兵来教授,但到了县级开始,怕就需要诸子百家的学子们来出力。

    所以慢慢来不着急,一点点把这教育体系给搭建起来。”

    李适的目光看了看,最终落到了张良的身上,道,“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张良你了!”

    “遵令!”张良不由苦笑,仅只是听李适所描述的这一个体系,张良便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浩瀚工程。

    不过想一想现在还在广阳郡没回来的王二宝,张良突然感觉,自己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自己不需要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

    “最后就是医疗了……”李适的目光看向了公孙阳庆,不由道:“医疗营与医家合起来一共拥有多少的合格医者!”

    “连学徒在内大约有两万左右,不过真正能独立进行开处方,治疗的大约有两千人,其中有一千五百人在医疗营,剩下的则是在长安,洛阳这些城市。”公孙阳庆道。

    李适听到这数字愣了愣,说实话,在这个时代这个数字真的很不容易。

    但对李适来说,这所造成的缺口还相当大,至少自己绝对远远不能满足的!

    李适道:“从反秦开始到如今,汉军将士们的性命可以説多次是被医疗营抢救出来的。

    你们做出的贡献甚至不亚于正面战争的贡献,但医疗营不仅仅是汉军将士的医疗营,更是要做整个天下百姓的医疗营。

    随着战争即将终结,把大量医者放在军队是不合适的,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们要把医疗营进拆分,要让天下农民也享受医疗营的治疗。

    阳庆,你也要想办法培养一批农民百姓也看得起病的医生,能够做到就地取药。

    你擅长经络之能,懂得银针之术,我希望你编写一本类似医疗营手册一样,适合给百姓治疗的医生手册,从而快速培养一批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够拯救百姓的速成医生。

    他们的任务就只需要治疗百姓常见的病症就好。”

    “我尽力试试!”阳庆听到李适不讲理的话,只能苦笑着答应下来。

    “这关乎中原百姓的性命,不是尽力试试,而是必须要做到!”李适对阳庆郑重的说道。

    阳庆对李适的话也清楚,这一件事情显然没有自己拒绝的余地。

    李适非常清楚,自己需求的就是那种几乎无证的赤脚医生,如果阳庆能够编写出一本《赤脚医生手册》那就更好了。

    但是能不能做到这个地步李适也不知道,李适只能尽力支持着试一试。

    因为这是涉及两千万人口的医疗治疗问题,而且这个体量的人数会在接下来的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按照正统的师父带徒弟的方法培养出那种能治疗百病的医者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只要能培养出治疗常见病的赤脚医生就足够了。

    “九章今天的会议你做一个章程,总而言之,我们接下来的五年计划,就两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农业上的全面整合,一个核心是人口质量上的提升。

    至于其他的计划,基本上都是为了这两个计划而服务,大概便是如此!”

    李适看着张九章最后的总结道。

    李适长松了一口气,这些事情自己只是需要规划处一个大概的体系。

    具体事情自然是交给张九章来说,毕竟自己做大纲,张九章来做细节这种事情早习惯了。

    等到自己的这两个政策全部都落实下来,那就能把农业发展推到封建时代的巅峰。

    以后应该都不需要担心粮食储备的问题了,而等到人口质量与数量的全面提升,到那时候,自己就能跟匈奴开展全面战争了。

    自己的目标是五年时间实现文景之治所积累的物资,然后与匈奴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彻底把草原纳入到中原体系中。

    从而让草原民族爱上载歌载舞,让中原人民实现吃肉自由!可谓是各取所需。

    随着与文官们,把这些事情商议的七七八八,又对细节进行了补充,接下来就是武将们的问题了。

    李适表示还是头疼啊,算了,还是明天约他们来喝酒吧,反正那些家伙也不讲究!

第五百一十三章 陈云的潜力

    武将们回到长安,喜欢在军营中待着的,就继续在军营中待着。

    但在这场战争中,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表现并不是非常好,继续刻苦的进行学习。

    比如陈云来到靖灵殿中,找白起进行切磋。

    这一次他依旧用了曙光军团,而且怀着战死的觉悟全力与白起切磋,然后白起如他所愿,让他麾下全部战死了!

    “这次表现不错!”白起看着陈云的表现,赞赏道:“原本以为你也就只是勉强能到达大军团指挥,但从我这里学来了意念力场,从韩知兵那里掌握了玄襄军阵,再加上李适一手带出的曙光军团,以及还算过得去的十一二万指挥能力,是很不错的大军团指挥了。”

    “但还是不够啊!”陈云听到白起的话,略带着几分沮丧道。

    “嗯?”听到这话,武安君皱皱眉头,道,“你们这场战争不是赢了吗?

    河北之地尽数归属于汉王,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又何必如此沮丧。”

    陈云失落道:“这次战斗,陇西军团击溃代国,甘章驻守淮河威压项声,至于韩帅更是无需多言,一战退霸王,一战歼联军,更是功勋第一。

    但唯有我,甚至在面对项策羽的交手之中都不能帮助到大王,只能让大王冲锋陷阵在了第一线!

    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我很没有用啊!”

    武安君看着陈云失魂落魄的样子,倒是一脸平静,

    “你是说需要李适亲自带着现在的红衣军顶在第一线才都不算完全打败的对手?

    面对这种敌人,你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多什么话呢!”

    “额……”陈云听到武安君的话有些发愣,没想到武安君会这么的说,略带着几分悻悻道,“武安君您也见到现在的红衣军了?”

    “他们是第一支过来靖灵殿上香的军队,我怎么可能会没有注意!”

    武安君正色道,“应该是意志类型的军魂吧,跟当初大秦铁鹰锐士极其相似的一支战部。

    李适亲自带着他们在一线杀出来的吧。

    果然李适训练红衣军,一开始就是冲着这着这支军魂来的!”

    “啊?”听到这话,陈云略带着几分的不可思议,说道,“大王能做到这一步?!”

    “我以前也想要训练出一支跟铁鹰锐士差不多的军队,但后来放弃了!”武安君道。

    “嗯?”陈云疑惑的说道,“这是为什么,这支军队真的真的是太强大了!”

    “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跨越不出这自我升华的一跃!”武安君正色道,

    “我想不只是我,韩知兵也做不到这点,因为这条道路本来就不是统帅应该走的路子。

    这是将校走的路子,顶多这将校的综合素质强了一些。

    李适可惜了,如果他的指挥能力能够高一些,至少到达二十万人的,他靠着这手治军应该就能位列我与韩知兵的身侧。

    不过现在他只能够靠着自己赌命,拼出一支军魂而已。

    不羡慕,我一点都不羡慕!”

    “武安君……你的话,我听起来感觉好酸啊……”陈云听着武安君的话道。

    “你想不想要解决问题!”武安君听到陈云的话,转头说了一句。

    “能让我变得更强?”陈云一脸郑重,对武安君询问道。

    武安君看了看陈云,道:

    “原本我从第一眼看到你,以为你是这辈子到达大军团指挥的脚底板就差不多了。

    但到现在,你跟着我,跟着韩知兵,跟着汉王,没想到居然能够走到这一步。

    确实是我小看了你了!”

    “嘿嘿嘿!”陈云听到武安君的话,不由笑了起来是。

    武安君看着陈云的笑容,道,“我不是在夸奖你,实际上你的武道天赋,理论上也不应该到达天人,到现在为止,你认识的有几个天人?”

    “大王,霸王,张仲,还有我?”陈云思索着一个个数过来。

    “哼哼,张仲不过是挂靠了汉国的气运,所以靠着投机取巧才到达了天人,他寿命也许能增长,但他的实际战斗力可到达不了天人水准。”武安君道:

    “你说你何德何能,凭什么跟李适跟项策羽这两个家伙并列。”

    面对着武安君的言语,陈云思索了一会儿,好像自己还真的没有理由。

    自己如果真的有这天赋,小时候就展现出来了,哪里还会一直在陈郡,等到加入李适的军队才展现出来。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云听到武安君的话若有所思。

    “很简单,是从你手上诞生了曙光天赋!”武安君道,

    “就好像我手上诞生了恐惧汲取,所以任何人在战场上见到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恐惧。

    某种程度来说,军团天赋就是统帅的意志,而你的曙光天赋,虽然是在汉王的引导下开发出来的,但到底是你开发出来的。

    并且曾经的王国意志寄宿在你的曙光天赋中,在王国意志回归靖灵殿后,作为曾经宿主的你,以及红衣军应该都获得了额外好处。

    这算是来自王国意志的祝福!”

    “王国意志的祝福?”听到这话陈云有些惊讶。

    因为陈云已经拥有战将天赋了,所以当初帝国意志出现的时候,陈云以为自己没有被加持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听到了武安君的话,好像自己也被祝福了。

    “嗯!”武安君点头道,“那个祝福给你的作用只是把曙光力量更进一步展现。

    某种程度你可以认为,你拥有曙光所带来的心想事成能力,你的上限被拔高了。

    所以你能学习我、韩知兵与汉王的部分力量,让你拥有原本不属于你的上限。

    但不用高兴的太早,你的天赋依旧很糟糕,对我们三人来说,很是理所当然掌握的能力,你却需要非常非常努力,靠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大概是用汗水来弥补缺陷吧。

    换句话说,只要李适建立的这个王朝还在,你作为曙光天赋的创造者,你都会享受到王朝气运腾升所带来的额外益处。

    只要你继续努力下去,那理论上来说,你的带兵能力能站在我跟韩知兵的侧身!”

    “真的?!”陈云听到武安君的话瞪大了眼睛,很是惊喜的说道。

    “嗯!”白起肯定的点点头,心中默默的补充道:

    “大概汉王朝气运两百年都在不断的腾升,你自己持续努力两百年,再加上至少祭天十个跟你差不多水准的大军团统帅,应该就能到达这水准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宴请

    看着陈云离开,白起带着几分唏嘘,说实话陈云是否能站在自己的身侧,白起也不知道。

    毕竟就算上限这种东西被打破了,但想以凡人之身站立在神明身侧,这本身就需要足够的机缘、努力与悟性,否则凭什么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靠脸吗?!

    所以白起不认为陈云能够到达这个标准。

    但白起看了看陈云的离开,又看了看跟自己制作的木偶打得难分难解,终于从们中杀出来的白巫,上去就是狠狠的踹了一脚,

    “你说说你,我给你开了这么多的小灶,结果连个大军团指挥都成不了,你也配姓白!”

    “那我不姓白了?”刚刚从梦境战场回到现实的白巫一出来就挨了白起一脚有些愕然。

    “你敢!”白起又是追着踢了一脚,道,“想要违背祖宗吗!”

    白巫面对白起的暴力璀璨,实在不敢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毕竟别人的祖宗都是死得透透的,但他的祖宗,刷的一下推开了棺材板,不但活了,还活得龙精虎猛。

    “不过……你的陇西骑兵倒也不是没有机会杀出个军魂来!”白起若有所思。

    “真的?!”听到这话白巫瞪大了眼睛,这可是杀神白起的保证啊。

    说实话,白巫也是看到了现在的红衣军了,贼帅,贼猛,原来跟陇西骑兵差不多的军队,现在居然能够把陇西骑兵的本部按着打,这让白巫怎么忍啊!

    “很简单,干掉就好了!”白起道:“李适那种一开始就锁定了军魂的方法不适合你,但你想要走这条路倒也简单,逮住一支军魂,把对方杀掉就好了!”

    “嗯嗯?这真可以?”听到这话的白巫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白起。

    白起理所当然道,“魏国的魏武卒,楚国的血巫骑,赵国的赵边骑,我都屠杀过。

    否则,恐惧汲取这种战部天赋又怎么能够铭刻在陇西骑兵们的骨髓深处。

    因为七国之人,就是怕我们老秦人啊!

    李适的军团我都看过了,最有可能成为下支军魂的就是陇西骑兵了!”

    听到这话,白巫受到极大鼓舞,对他来说,自己面前的道路好像就阔然开朗了!

    白起看着白巫自信满满的离开不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我倒没骗你,用陇西骑兵逆杀军魂,理论上来说应该同样能够成为军魂。

    也是绝大多数在各种素质不达标的统帅想要成为军魂的唯一办法。

    毕竟李适居然捏出了军魂……我也想要捏出一支来玩玩啊!”

    是的,白起看到李适把红衣军捏出了一支军魂,那是真羡慕的流口水。

    倒不是对于这等统帅来说军魂有有么的重要,纯粹是你是玩意志系的,我也是玩意志系的,结果你居然捏出了军魂,所以我自然也要来一个,否则自己有什么资格做意志系大佬啊!

    在这样的情况,白巫自然就成为了白起唯一能够选择的目标。

    不就是军魂嘛,不就是领域嘛,老子的陇西骑兵豁出命来,应该也能杀出一个军魂来吧……应该可以吧!

    白起摸摸下巴,感觉先让白巫生几个儿子,到时候白巫出去怎么浪都行。

    甚至浪死了也没有关系,毕竟白巫是没救了,说不定白家的后代还能有救。

    至少在自己的训练下,总比野蛮生长的白巫要强一些。

    嗯嗯,看来还是要先让白巫生几个儿子啊!

    当然,对比起陈云到白起这里测评自己现在的水准,韩知兵倒在撰写兵法。

    用李适的话来说,每场战争打完后,都需要战争的领导者去卷写整场战争的经过结果,以及各种的物资与人员的调度。

    而河北之战写出来,更要放到大学军学院中作为案例来解析兵法的。

    所以这种东西就不能写得天花乱坠,而是要写得由浅入深。

    在这点上,还真只能够让韩知兵亲自来卷写,毕竟军人绝大多数都是大老粗,哪怕李适提倡他们识字读书,但真正在完成了识字后,能继续坚持学习的真不多。

    反而是韩知兵每次战争后都会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尤其在大学开起来后,大学军学院不仅需要军事理论,更需要案例来进行全面的解析,韩知兵倒也乐得做这教材人。

    尤其是这次与范瑾瑜一战,自己完成了素质、意志与云气三位一体的构建,韩知兵更是把这些想法一点点的记录下来。

    虽然整个体系现在来看还显得有几分稚嫩,还需要很多的人进行填充,但韩知兵清楚,靠着这个指挥体系,自己可以应对任何对手,甚至包括白起。

    至少当初为什么自己的云气会被剥离的原因,韩知兵也明白了。

    因为上次自己用得是别人的指挥体系,而不是自己的指挥体系。

    别人的指挥体系自己用起来,这个指挥体系是有极限的,对最顶尖的军神来说,看破别人的指挥体系,然后用自己的指挥体系将其战胜,这并不是什么困难。

    因为用别人的指挥体系,对军神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一线之隔便是天差地别。

    但双方都用上了自己的指挥体系,那双方的各种特效基本上都能发挥出极致威力。

    但同样这特效也会相互抵消,也就拥有了比拼基础的资格。

    毕竟双方要在同一境界,那才有比拼基础的必要性,要是双方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那就是比拼双方的特效与画风了,毕竟基础指挥能力?这是粗人才做的事情。

    无论怎么说,随着韩知兵最终落笔,总算是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得七七八八,便放下了手中的笔墨,便是随便躺下休息起来。

    等到了第二天,韩知兵继续动笔修改,吃过午饭,便出门前往长安,到达之后,不仅是自己,武将们倒也来了不少。

    韩知兵大步迈入,一个个武将便是拥簇了上来,对着韩知兵一一的问好。

    韩知兵倒是一脸下巴看人,也就周勃,吕泽两人见到了才微微点头示意。

    见到陈云,倒是上来道,“你来得倒是挺早的,可是知道大王宴请我们到底为了什么?”

    “不是很清楚!”陈云摇头道:“我询问过送信过来的侍从,他没说。”

第五百一十五章 分封

    当然,陈云与韩知兵两人相互的聊天,下面的人也有着各自的圈子。

    “不过,什么时候开饭啊!怎么还要在这里等着!”朱明拍拍自己的肚皮,一脸无奈道:“太阳都快下山了!”

    “叔孙通想出来的什么礼仪,说宴会开始前,要我们先到这里整理服装,清洗双手,说是号召大王提出的什么卫生为民!”郭七很是无奈道。

    “老子跟大王拿着一个饭勺吃饭时,那叔孙通都不知道在哪呢,真多事!”朱明撇撇嘴。

    “忍忍吧,谁让那个家伙儒家出身,制定礼仪的。”夏箭道,“这些规规矩矩,终究要制定的,毕竟大王以后当了皇帝,总不能还跟以前一样。”

    “以前一样怎么啦,一样大口吃饭,大口吃肉,让我上就上,让我冲就冲!”

    朱明嚷嚷,“要我说,这儒家真没什么用。

    农家让我们吃得更饱,墨家让我们有更强的武器,医家更救了我们那么多的兄弟。

    真不知道,大王留着儒家做什么,这些规矩真是烦人!”

    “好了好了,少说几句,至少儒家能来军队教授我们麾下士兵识字!”钱到说到这里,悄咪咪道:“我听韩帅说,大王好像打算给我们分封,真不知道会怎么分封?”

    “那肯定会!”朱明道:

    “嬴子婴,项策羽,大王都允许他们分封,我们跟着大王这么久,又怎么会亏待了我们。

    只不过,大王好像不喜欢把中原分封出去,不知道能不能劝劝!”

    “要去你去,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的。”钱到撇撇嘴,却是说道。

    众人相互聊天,时间倒是过得挺快,尤其穿好服饰,洗好手后,便一一进入宴会厅中。

    李适自然已经在那里了,各种美味佳肴,自然络绎不绝,也准备了歌舞让众人一一欣赏。

    最后,众人见到一个巨大的沙盘被李适送了上来,众人倒是停下了手中的美食。

    再没有眼力的人都知道正事来了。

    这沙盘被李适用多种的颜色标志,是中原以及周边的地图。

    所有人看着眼前这地图,目光不由带着几分恍惚。

    一座座城市被做出标注,黄河、长江、山峦、平原……无数地形都被这个巨大的沙盘展露无遗,同时上面更是清晰的标注出了郡县。

    可以说目光所及,整个李适的控制范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自己当初拿出那地图时,便让墨家的人根据大秦收集的地图,再加上自己对整个中国的印象为框架,构筑出了这一个地图。

    要知道,祖龙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所以大秦对于整个中原地区还是有着相当深厚的认识的。

    而李适对中国的地理去制作轮廓,加上大秦留存下来的资料进行补全,中原以外的地方不敢保证,但中原之内的土地,基本上都展现在了现在这个地图上了。

    而看到这张地图,所有人都有种阔然开朗的感觉,反复整个世界都变大了!

    李适说道:“好了,好了,随着河北之战落下帷幕,项策羽若真是愿意投降,那么中原也就算是进入了统一,如果项策羽不愿意投降,那就再打一场。

    等到天下统一,我汉承秦制做汉代的第一个皇帝。

    至于你们都是跟着我一路走来的生死兄弟,想要做诸侯王的做诸侯王,想要做封君的作封君,自然少不了你们。”

    听到李适的话,一众将领都不由流露出欣喜神色。

    毕竟这是李适正式承认自己会对他们进行封赏,一开口就是诸侯王封君的,听起来很让人心动啊!

    李适一脸山大王分赃的派头,继续道,“说到分封,我们自然要立下规矩。

    九章把我们商议出来的封君与诸侯王的分封规矩都发给他们,基本上你就理解,现在地图上红色的地方,我是不会拿出来分封的。

    黄色的地方我允许作为你们封君封地,但在建立诸侯国后,这些地方的土地会回收,不愿意跟着你们前往诸侯国的百姓也不允许离开。

    至于其他的地方你们尽管建立诸侯国,我不在意,这天下也许比我们知道的更大!”

    张九章很快就把一份份纸张送到一位位将士们手中,倒把分封的规矩说清楚了。

    首先第一条,想要分封就必须要拥有彻侯爵位,而现在河北之战后,韩知兵、陈云和甘章三人到达了巅峰,拥有彻侯爵位,而其他统帅基本上最多只到关内侯。

    孟西白之中的白巫,以及河套之地的萧何两人平分了灭代国,导致两人都没上彻侯。

    至于甘章则等他回长安后,再另外进行封赏。

    最终规定,到达关内侯基本上能分封最基础的一个乡,也就是五百户到六百户。

    而到达了彻侯,就能够分封三到五个乡,也就是一千五百到三千户。

    等到超过了三千户,就不再是彻侯,而是到达封君水准,基本上能掌握一个县了。

    李适继续的说道:“我不会直接给你们诸侯王,而是用封君过度一下。

    毕竟不论项策羽,还是嬴子婴,他们都是有各自忠心的家臣与百姓,但你们什么都没有。

    我就算丢给你们一个诸侯王,你们想在荒野中开辟出诸侯国也难做。

    所以就用封君过度下,至少要知道怎么样的管理百姓,怎么样发展经济。

    成为封君后,如果你们想去做诸侯王,就来上表,我会允许你们开府招募私人门客,去中原之外的土地去建立诸侯国。

    同时你们为中原付出的所有功勋与贡献,也会记录在案,在将来你出国门时,转化成物资与允许迁徙的人口来支援你们的发展。

    当然,如果你们对成为诸侯王没什么兴趣,那就继续在中原做封君,立下了功勋我继续赐予你们食邑。

    不过先说清楚了,在中原地区的食邑只是单纯食邑,你们并没有独立的司法、兵权和外交权等等,而且在你们死后每代都会回收一个,一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乡为止。

    只要你们后代没有犯下什么不赦之罪,都会给他们留着。”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各自的抉择

    听到李适的话,在场的一众武将有些发愣,一时间,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话。

    不过在这时候,陈云倒第一个反应了过来,站出来大声道:“多谢大王恩赐!”

    在场武将们也纷纷反应过来,这时候也都纷纷开口感谢道:“多谢大王恩赐!”

    李适挥挥手,继续道:“你们都是一直跟着我的老兄弟了,也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将领,我现在成为了大王自然也不想要亏待你们。

    让你们现在就决定出自己,甚至你们家族将来的命运也并不现实,所以今天我只是以宴请的名义宴请你们。

    这副地图也会在这里放上三天,这三天时间你们随来,然后把你们想分封的地方写给九章,告诉我你们要分封到什么地方。”

    “毕竟这些食邑,如果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话,会在你们家族的手中慢慢的传承下去。

    所以挑什么地方,你们自己挑选仔细了,我就不在这里了,你们慢慢选,选好了告诉我。

    另外,如果有人挑中了同样的食邑,你们最好自己先私下商议好。

    否则我直接按照谁的军功高,那就给谁的一刀切!”李适说着挥挥手,“明白了,我就先走了!”

    “恭送大王!”众人听到李适的话,纷纷对李适行礼。

    “喂喂喂,老张,你可别走!”一众武将见到张九章要走,倒是朱明眼疾手快把张九章给拉住,说道,“今天这出到底怎么回事,你给解释解释?!”

    “大王都把地图拿出来给你们发封地了,你们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张九章满脸疑惑。

    “就是因为大王把地图都拿出来了,所以我们才有些发慌啊!”

    郭七抿抿嘴:“他们我不知道,但我不想要去做诸侯啊。

    我本来就是给大王扛旗的,继续跟大王混就是了,对诸侯王什么的,我真没什么兴趣。”

    “就是!”陈云点头道:“我们跟着大王从陈郡杀出来,也就想着一直跟着大王混下去。

    诸侯王又怎么样,秦王,霸王,楚王,那些个诸侯王在大王面前算个屁!”

    陈云也是支持郭七的,如果不是这么纯粹对李适追随的觉悟,曙光天赋也不会在陈云的手上展现了,毕竟对很多曙光军团的战士们来说,没有李适,就没有这个世界!

    “如果你们觉得是去做封君比较的好,那挑选的地方就比较靠近红色非分封区域就好。

    随着大王的内政一步步的规划过来,难道还会落得你们的坏处?”

    张九章听到众人的话,自然对众人进行解释。

    最终张九章目光落到韩知兵的身上,这时候的韩知兵多少带着几分迟疑与犹豫。

    显然对韩知兵来说,有机会建立诸侯国他是很喜欢的,尤其李适的政策将来是有军功就能够把军功存下来来换取物资,对韩知兵来说,这样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

    只不过听到了陈云等人都不选,自己去选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韩知兵与陈云等人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是,韩知兵自己天生就是士这个阶级。

    所以对成为诸侯,传承自己的姓氏,有着本能的追寻。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李适提出的政策,他最是期望能够分封国内的。

    只不过,李适一直以来的坚持就是,中原地区汉承秦制,以郡县制进行统治,而这一次更是划定了铁律,不得在中原地区进行分封,甚至连食邑都不被允许。

    不过,现在李适到底开放了相应的区域,韩知兵抬起头,对张九章问道:

    “丞相,大王说军功能够换取资源,我们天下统一后,这是准备对匈奴下手?”

    张九章感叹韩知兵对于军事就是敏锐,道“大王说草原必须要拿到我们的手中。

    不然,等到草原休养生息,这场战争我们不打,未来我们的后代怕还是要打。

    因为草原的生存环境比我们中原更加的恶劣,而匈奴人又宛若野兽,不懂得开发。

    所以他们唯一能够做得就只是掠夺,这是无法避免的!”

    “那准备什么时候打!”韩知兵神色严肃的问道。

    张九章道:“东边至少要蓟县到长安的运河要完全的修缮起来。

    至于西边,就看未来的西秦与西楚能够做到什么地步了。

    我们会尽可能的维护好这条河西走廊,给那两个国家输送物资。

    但他们能不能在西域之外的土地扎下根来,也就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我明白了……”韩知兵点点头,继续道:“南边呢?长沙郡,庐江郡以南都能够作为封君的封地,是因为赵佗吗?要不我带兵把他给灭了好了!”

    “南方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对手问题,而是气候问题与卫生问题。

    所以大王派遣了医疗营前往南方,把各种预防湿热,治疗疾病的方法前去尝试与运用。

    而且有吴芮在,至少牵制南方赵佗足够了,所以短时间内大王没有对南方用兵的意思!”

    张九章道,“因为大王说南方地区是我们华夏民族内部问题,可以用时间去慢慢解决。

    但北方是异族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拖下去肯定会成为心腹之患。”

    “我知道了……”韩知兵若有所思,听着张九章道,“张丞相,不知道是否允许我回去思考几天,再做答复!”

    张九章从容不迫的说道:“大王说了,每个人都有三天的时间慢慢思索。

    严格意义上来,只有到达了彻侯,且有五个乡的食邑才能拥有开府之权,说到底也只是你、陈云与甘章有这个权利而已。

    是否要动用这个权利,自然是你自己说了算!”

    韩知兵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他看着眼前的地图不由自主的陷入到深思。

    拥有这个权利,他自然是希望成为诸侯王的。

    而成为诸侯王,那么把自己的封地建立在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上自然是最好的,等到时候封地交还时,也方便自己把物资直接从封地送到自己的诸侯国去。

第五百一十七章 韩知兵的抉择

    宴会结束,分封的消息开始传播了开来。

    大秦虽然苦役百姓,祖龙违背了当初的法治契约所以导致了天下纷乱。

    但因为大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过度,结果没有足够的官吏来管理这个天下,从而让郡县制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是天下纷乱的原因。

    所以,李适提出中原内郡县制,中原外分封制,并且给双方划定黄色的区域作为食邑缓冲区,对李适麾下的将士们来说,还是相当受到欢迎的。

    因为不是什么人都想出去做一番事业的,像那种人要走出舒适区的鸡汤听听也就得了。

    要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压上去做那肯定是脑残了。

    因为所谓的舒适区的确桎梏了你的发展,但同时也是对你的保护。

    不是什么人到了外面的世界就一定能够有所发展的,更多的直接就没了,能活着回来就很是不错了。

    用乾卦来解释也许更适合,比如说乾卦的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和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都说明一个人取得了不错成就与功业,只不过也个是小成就,一个是大功业。

    但这中间两挂的跨越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和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这两步跨越,按照八卦来说八分之一的概率去计算,基本上六十四分之一的概率。

    这个数据放在现实中,比例会更进一步放大,只要欲望不尽,这考验永远不尽。

    所以像韩知兵这种国士无双之人,自然希望自己更够创造一番伟业。

    哪怕自己在李适赏识下取得了天下武将最出色的成就,但即使如此依旧是不满意。

    但陈云有所不同,陈云的目标原本只是感谢李适带着自己走出了泥潭而已。

    哪怕到现在,陈云觉得自己跟随李适一路所获得的也已经非常满足。

    他从来都只认为如果不是李适,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哪怕到现在的位置也都只是机缘巧合而已。

    更不要说,现在自己掌握着最受到李适信任的曙光军团,难道自己到了外面,还能够拥有这样的兵力与实力吗?

    安安心心的在这里做守护这个国家的统帅难道不好吗!

    双方身份不同,能力不同,见识不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自然选择就不同。

    不过,诸侯分封的消息传播,对于李适麾下的武将们来说只是有所悸动,但对天下诸子流派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动荡。

    诸子百家为什么秦之后,仿佛整个都销声匿迹了起来,那自然是因为统一的政治政权,对于诸子百家来说几乎是绝对的强势。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有着你不用我那我就去别国混的想法,时不时就拍拍屁股就离开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大秦统一后,诸子百家就直接被祖龙碾压了。

    甚至还出现了农民起义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但随着李适推动分封,诸子百家突然感觉,属于他们的时代又重新归来了。

    自己就算是不受李适待见,但还有其他诸侯能选择的时代来了!

    可以说,李适分封的消息才刚刚放出来,武将们都还思索着应该选择较中原的外围区域,为以后向外迁移诸侯国做准备,还是应该靠近中原区域,靠着中原繁华,自己也能多吃一点食邑。

    但在大学中,各门各派因这次分封,却已经骚动了起来。

    因为他们从学院中出来后,如果走李适给他们安排的职务,那自然是按部就班发展。

    毕竟和平年代想要实现快步跳跃的升官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他们投靠了一个有前途将军,这将军真成功建立了诸侯国,那自己就是一步登天。

    所以这分封消息传播开来,韩知兵、陈云等功勋卓著的将士有不少学子过去投石问路。

    在一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看来,自己本来就应该是天命不凡之人,当初因为自己晚生了几年没有找到机会,但现在,这个机会自己可不能错过了。

    只不过,陈云直接闭门谢客,什么人自己都不见,而韩知兵虽有招门客的意思,但他自己到底不是那种擅长待人接物的人,见得多了烦了,就躲在了靖灵殿,图个干净。

    这时代,可没萧何月下追韩信,并且把韩信推荐给刘邦的恩情。

    所以韩知兵想来想去,这时候能够给自己拨云见日的人,要么去找李适,要么就只剩下白起了。

    “哟哟哟,你怎么有空过来!”白起见到韩知兵,不由道:“听闻你要分封诸侯王了!”

    “是封君,跟你的武安君一样!”韩知兵看着白起,沉默了一会儿道:“但我不知道分封什么地方交好了!”

    “嗯嗯?”白起看着韩知兵,道:“汉王拿出了那么大一张地图给你,让你自己从地图上挑,你有什么疑惑的。”

    “就是因为给了我这么大一张的地图,所以我才会犹豫!”韩知兵道,“大王给我们的选择真的很大,西域、东北、蜀地南部,长江以南,这些地方郡县随意自取,都可作为郡县。”

    “所以,你是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地方好?”白起听到韩知兵的话,不由道。

    “嗯!”韩知兵点头说道:“正是因为这么大的地图,所以才让我感觉到疑惑。

    我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我的封地,而未来又能够有所发展。”

    听到韩知兵的话,白起不由摇摇头,道: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李适以后的敌人在哪里,你就去哪里待着也就是了。

    你忘记了最终姜太公的封地在什么地方吗?”

    “齐国?”韩知兵听到白起的话,不由若有所思。

    白起从容道:“在商周时期,齐地是属于蛮荒的地域,为什么姜太公会被分封在了那里。

    并不是因为哪里富饶与和平,而是因为哪里充满了战争与异族。

    对我们这些兵家子弟来说,在真正和平的地方又有什么出息,显然只有充满战争的地方,才适合作为我们的封地。

    因为在那里,我们才有展现能力的机会,更拥有撰写规则的资格!

    你比我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啊!”

    韩知兵听到白起的话,不由若有所思,对白起感谢道:“多谢武安君!”

第五百一十八章 项策羽的到来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到了最后一天时,都去内政厅找张九章报上自己所期望的分封地点。

    张九章把有资格分封的将领所期待的分封地进行了统计,把名单送到了李适手上。

    李适打开名单,第一列的便是韩知兵,上面写着:“韩知兵,渔阳郡,渔阳县!”

    “最终选择了渔阳吗?”李适看着韩知兵的选择,倒也没多说什么。

    原本李适准备把辽东那地方留给项策羽的,但项策羽最终还是选择了前往西域看看。

    转过头再看韩知兵,原本李适以为韩知兵是想要闯出一番基业来,所以会选择西域,但最终韩知兵的选择仅只是一个想要做一个诸侯王,而不是可能会诞生的更大的伟业。

    李适相信以韩知兵的见识,他不可能不知道选择了渔阳郡,未来的发展会如何。

    就发展潜力来说,基本上只有前往西域,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而选择中原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会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超越中原地区的。

    选择渔阳郡,那就是向着北方发展,也就是李适给项策羽的那个鲸海圈,基本上就是北边发展的极致了。

    当然,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哪怕真正建立了诸侯国,如何进一步的拥有人口,都会成为制约任何一个诸侯国发展的最大问题。

    “说到底,知兵想要得也只是成为诸侯王,而不是构建一个如同秦汉般的帝国!”

    李适微微感叹,虽然韩知兵是天下无双的统帅,但他也只是统帅啊!

    另一个李适比较关注的人是陈云,而陈云的选择是会稽的钱塘。

    在这时代,会稽郡是属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其中会稽以钱塘江为界限,北边都属于不可划分的地区,因为李适准备以后慢慢挖运河,一点点把南北勾连起来。

    只不过这一条运河现在别说是施工,甚至连图纸都还没有,王二宝此刻还是带着大量劳动力在北方挖土呢

    而陈云怀着自己不想要离李适划出的红色区域太远的原因,便随手点了钱塘。

    一些曙光军团的将领见到陈云选择钱塘,倒也一个个个的纷纷落户到了会稽郡、鄣郡和九江郡,相互间也算一起做个邻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抱团了。

    对于这幕,说实话,李适并不反对,甚至是有几分鼓励。

    因为南方真的是地广人稀,他们独自一家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大,还不如相互抱团相互开发,一起把这一整片土地给彻底开发出来。

    毕竟这时代南方经济发展不如北方,这些人落户南方,至少对南方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李适并不反对他们进行抱团。

    甚至李适打算统一齐地后,开始扶持南方努力专研造船业,至少在运河没有沟通洛阳与余杭之前,如果能研究出可南北直通的渔船,从而一定程度的沟通南北方,这对自己统治中原地区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至于陇西的孟西白,说实话他们的军功也不少,这次打败代国让白巫勉强到达了彻侯。

    而他看着陇西不能封,就向李适要了西域的龟兹国。

    嗯嗯,把别人的国家赐给了孟西白做郡县,这么帝国主义的事情,李适怎么可能不同意。

    所以,李适很快便同意了这份名单,并在名义上把这些地方赐予了他们。

    不过需要等到齐地被收复,这些地方才会真正发到他们手上,这点他们需要耐心等待。

    这就导致他们对灭了齐地,真正入主自己的封地相当感兴趣。

    尤其是韩知兵这种准备建立诸侯国的,他准备开牙建府,那手下人至少要有个安排,总不能招募过来吃干饭啊!

    这让一群人向着东方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目光之中多多少少带着血丝。

    就在所有人不怀好意的把目光投向齐地时,项策羽此刻带着差不多万人数量的军队,从临淄出发,正式前来长安。

    这不由让人把目光从封侯上微微偏移,因为他们明白项策羽肯来,这就说明中原真的要进入统一的节奏了。

    说实话,就算再喜欢打战的人,这时候都不由感觉到几分庆幸。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项策羽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手,毕竟李适肯定能打败项策羽,但自己还能不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活下来,却是谁也不知道。

    如果齐地能和平统一,至少对中原来说,绝对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项策羽带着项氏族人一路西行,项襄、项声、项他几人看着眼前情景忍不住瞪大眼睛。

    因为越向关中进发,他们就越能看到这一路繁华,几乎甩了齐地不知道多少的距离。

    整个齐地,反秦之后便是遭受了不小的破坏,然后被项策羽霍祸,后来哪怕项策羽占领了齐地,但为了支撑起河北之战,几乎整个齐地十室九空,尤其战死在河北战场上的男丁,就至少超过了十万人。

    这对齐地来说不是伤了元气,是真正动摇了根基,这也是项策羽选择归顺李适,有很多的人愿意投降的原因。

    但眼前关东,在进入虎牢后,百姓们身上穿着鹅绒,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奕奕,一点都不像是在战争之中的百姓。

    他们哪怕在冬天都能自由出入城市交易,有的甚至在田地活动,有的则是好奇打量众人。

    对比起齐地百姓对军队的畏惧,经过虎牢后的百姓,对军队丝毫不见畏惧,他们更多的是好奇,看着齐地过来的军队,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对比起项襄与项声,他们两个更多的只是看到李适麾下的百姓人口众多,精神奕奕,一看就很适合拉过去做兵丁。

    但项他是负责管理项策羽后勤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为表示决心,除了虞姬与儿子留在齐地,基本上项氏一族能做主的项策羽都拉过来了。

    正如此,项他才第一次见到李适治理下百姓们的幸福生活。

第五百一十九章 项他的动摇

    “怎么了?他叔?”项策羽看着项他仿佛在关注着周边的百姓开口问道。

    “羽儿,我们的战争潜力比较起李适来差太多了!”项他神色严肃道。

    “是因为这一路从三河地区开始,李适所处地段就繁荣了一个档次吗!”听到项他的话,看着周围拥簇过来的百姓,项策羽道,“这些百姓丝毫不知见他们在乱世生活的影子!”

    “是啊!”项他点头道,

    “为了维持河北之战,我们齐地动用了多少的人力,贡献了多少的男丁,一战后民生凋敝,十室九空。

    与之相比我们都还没有进入到关中,仅只三河洛阳,此地繁荣便已远超过我们的临淄了。

    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

    “嗯?”听到项他的话,项策羽不由若有所思。

    对项策羽来说,内政方面的东西他真的不是很懂,基本上内政都是丢给范瑾瑜的,后来从项梁那里继承了遗产,项他才来到自己手下,范瑾瑜从而能从政务中解脱,尽显军事才华。

    看到项策羽满脸疑惑,项他神色严肃道:“纵然我们当初赢下了河北之战,除非直接绝杀掉了李适,否则李适恢复元气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长则五年,短则三年,李适怕是能马上拉起不逊色当初规模的人马,再次与我们争锋。”

    项策羽听到这话倒有些疑惑,道:“李适真的有这么的强,那他为什么不把人都拉出来,直接定鼎河北,甚至在河北之战后,直接与我一决胜负,而是选择了鸣金收兵!”

    “也许指挥不过来吧!”项他到底不清楚韩知兵的实力,只是以内政人员角度道,

    “那些留在本地劳力,让他不会影响到秋天的秋收,或许是因为新占了河北地区,需要对这里进行安抚恢复生产。

    否则以他治下百姓富庶程度,应该能直接再次发动对齐地进攻,而我们怕支撑不下去了。”

    “他叔你是不是太看得起李适了!”项襄听到项他的话,骂骂咧咧道,“李适有这么强大吗?您可不要自己吓自己,那可是三个方向近乎百万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食!”

    “什么都做得了假,但我们一路走来百姓们的作息与工作做不得假!”

    项他的神色凝重,又陡然颓废道,

    “李适想要得不仅是统一天下,而且是尽可能在不伤天下根基的统一天下。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项家也许真的比不上他!”

    “他叔,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黔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项襄听到项他的话,不明白一直以来都是站在项家立场上的项他,怎么连长安都没有看到,只是看到个洛阳,就意识体前屈的给李适投了。

    这让项襄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但项他清楚,外行看到的只是洛阳很繁华,只是看一个热闹。

    然而自己这种负责处理齐地内政的人才清楚,在大冬天百姓都出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哪怕前方在打战,后方百姓依旧可以吃饱穿暖,后方粮食并没有受到影响。

    那些在冬天还敢出来保卫着军队看,甚至还叽叽喳喳讨论的百姓说明了什么?!

    说明李适的军队与政府相当的得民心,至少在乱世让百姓做到不害怕军队,甚至敢围观。

    甚至有的百姓在这时候主动的清扫积雪,有的百姓扛着榔头在敲打修缮着道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洛阳的冬天完全不像正常的北方百姓那样,靠自己一年积攒的食物,仿佛松鼠似的躲藏在自己的家里,熬过寒冷的冬天。

    而冬天能够出来活动的,要么是军队,要么是富贵人家,而黔首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整个冬天,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项他非常清楚,这是他所做不到的事情,甚至就算是大秦也没有做到。

    也许只有那些儒生吹牛时候的尧舜时期,会出现这般的景象吧,所以项他承认他认输了。

    文臣的认输与武将的认输有所不同,文臣在看到了他们治下百姓的生活,基本就能够判断出此地的政府如何,换做自己掌权是不是能够把一处地方治理到这种程度。

    项他不知道李适忌惮项策羽,他所看到的是项家与李适争夺天下,在战场上可谓是节节败退,基本上没有赢过。

    他所期待的只是李适的起义军缺少治理的经验,那总能给自己找到翻盘的机会。

    项他就不相信李适不会犯错,毕竟政治上的错误,内政上的错误,有的时候比军事上的错误要更加的致命,说到底,李适也只是黔首出身而已。

    但现在看了洛阳地区的发展,项他这种处理内政的人非常明白,李适就算是犯错,以现在李适所拥有的资本也足以碾压齐地了。

    而想要李适势力分崩离析,唯一的方式就是杀了李适,但李适这精属性的天人,一身防御力拉满,就算项策羽偷袭最多也只是重伤而不是直接杀死。

    换了所谓的荆轲来,怕就是在图穷匕见之后,李适手撕荆轲。

    哦,这不是形容词,而是以现在李适的精天赋的天人的实力,这真是事实描述。

    所以抛除刺杀以外,军事上又打不过,内政上别人直接像是车轱辘似的碾压过来,项他自然就绝望了,原本还想要为项梁报仇雪恨的想法,直接丢到归墟去了。

    报仇?对手强得全方位没有弱点,你拿什么去报仇!

    这么强得六边形强者,给你一条活路,你好好活着不好吗,好好把楚国传承下来不好吗?

    原本项他对项策羽选择归降李适颇有微词,但在真正见到洛阳的繁荣后,项他觉得,自己还是投了吧,投降这样的强者真不丢人。

    而且项他相信就算项梁还活着,也肯定是愿意看着项家投降的,毕竟项家是项家人的项家,而不是他项梁的项家啊!

    “羽儿,等到了长安,你去见李适吧。他叔想要去李适的治下多看看。”项他看着项策羽认真道。

    “好!项襄与项庄跟着他叔吧。”项策羽不明白,为什么进入了洛阳之后,项他的态度转变的这么快,但无论怎么说这对自己前往西域发展是个好的表现。

第五百二十章 西域形势

    项策羽同意了项他的决定,对项策羽来说,项他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帮手,不仅是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更是自己在项家的重要支柱。

    如果他能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场上,那自己应付项家内部的问题会变得容易的多。

    正如此,在项策羽到达长安时,对项他想要在长安城之中转一转,项策羽同意了。

    自然而然的他们听到城中依旧有谈论分封之事,因为长安的人都知道,随着项策羽真来到长安,和平统一的事情很快便会提上日程,就这点来说,现在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大势。

    项策羽来到长安后,把军队安排在了外面军营,便带上项庄、项声和虞子期去见李适。

    原本项策羽感觉自己来就行了,不过项声感觉多少多带点人,甚至再带几十人一起去。

    项策羽见到这幕就真的很想要问问项声,若李适真准备对自己下手,你带这么多人过去,那时候到底让这些人来救自己,还是自己去救这些人呢!

    所以,最后也就带上了项庄、项声和虞子期三人,其他的什么人都没有带过去。

    不过,李适见项策羽带这三个人过来,反而认为项策羽是有心了。

    毕竟要是项策羽单人独骑的来到内政厅,如果真要行刺自己,那自己顶多就被单方面暴打,但项策羽如果想要对像张九章等人动手,自己想去救他们可不容易。

    也正如此,李适同意了项策羽带着这几人一起见见,并把韩知兵、陈云、张九章、陈知白,以及王陵与孟西白几人也都叫过来,毕竟接下来要商议前往西域的事。

    韩知兵需要跟过去,需要了解匈奴到底是怎么样的敌人,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张九章、陈云与陈知白这些人则是负责进行全面的谋划,为将来谋划匈奴做准备。

    至于王陵与孟西白,那自然是因为他们对那边的情况最是熟悉,甚至孟西白三人的封地,也全部都放在了龟兹国,也方便他们在西域横行霸道。

    项策羽看到这三人,神色相当难看,但到底还是对着这三人打了招呼。

    因为河北之战,最后完成绝杀的就这三家伙,如果不是陇西骑兵对以协力为基础的玄襄军势造成了根本性质的破坏,那范瑾瑜就算没办法打败韩知兵,但绝对有带领大部队撤回巨鹿的资格。

    毕竟说穿了韩知兵不是白起,面对战场上的溃军也是要一个个去捕捉的,哪像是白起一出手就是歼灭战。

    所以,当初剿灭北方异族时,项策羽还是见到过这三个家伙的,而且他们麾下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相当精锐,项策羽还是不敢小视的。

    “等到这个冬天过去,大约明年初春,王陵与孟西白便是会率领陇西骑兵前往西域,策羽你就在那时候一起前往西域看看。

    毕竟这一条道路并不容易走,想来你自己亲自的走过这一趟的道路才清楚这一路上到底会遇到什么,以及这西域到底适合不适合你来重新发展楚地!”

    李适倒是坦然说道。

    项声看着项策羽沉默下来,双手抱拳对李适道:“汉王,那那西域环境如何?

    听说,匈奴,大月氏,嬴子婴,甚至大汉都有势力在西域发展?

    那边的势力可真是错综复杂啊!”

    项策羽不会管这么多,他要去西域的原因就是选择李适给的鲸海很大,但这里地广人稀,天气等多种的因素就注定了想要覆灭李适的汉朝除非要汉朝自己出问题才行,否则鲸海区域的体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这般战争。

    所以项策羽不要鲸海。

    项策羽想要去西域看看,看看西域能不能有中原那般的大,能不能承载中原那么多的人,最重要的是需要发展出拥有覆灭汉朝的潜力。

    哪怕自己这代被李适所压,但后代也有机会从李适后代手上重新夺回中原的潜力。

    项策羽的确对李适心服口服,但即使如此他的目标也是直接冲着干掉大汉去干的。

    对于这一点,实际上李适挺欣赏的。

    因为李适非常的清楚,不论项策羽能不能实现干掉大汉王的妄想,单是项策羽能建立一个广泛的华夏文明的新帝国,自己怕是做梦都会笑醒。

    所以哪怕知道项策羽对自己很是不服,李适也愿意帮助项策羽。

    毕竟正需要这些诸侯不断走到外面世界去,华夏文明才能真正在世界其他角落生根发芽。

    为什么秦汉后,中国版图的扩张速度以肉眼可见的放缓,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分封制在这两个朝代中彻底被时代碾压掉了。

    而分封制的存在,能最快速的让人去统治并不属于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且扎下根基,甚至是扎下文化来。

    这些东西,项策羽不会去考虑,因为一人一戟碾压过去就是了。

    但作为项声,不论是从项家来考虑,还是从楚国身份上,项声都必须要尽可能的弄清楚自己等人去了西域后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

    这很重要,也许项策羽面对敌人能够乱打一气,然后直接把对方打死。

    但项声非常的清楚,在中原的失败,已经让项家损失严重,纵然有项策羽这一根旗帜与支柱撑着,但项家也经不起太多的损失了。

    所以自己要尽可能的小心再小心。

    李适听到项声的问话,转头对王陵道,“你对西域情况最熟悉,便由你来说说西域情况!”

    “诺!”听到李适的话,王陵马上站出来,然后开口道,

    “西域的势力多错复杂,又因为地形的原因,基本上是逐水草而居,所以拥有多个民族。

    其中西域诸国倒无所谓,基本上在上次我等前去西域时就已经让他们认可了我们大汉。

    但其中却有两个国家最是需要注意,一个是大月氏,一个是匈奴。

    他们双方剑拔弩张,想来很快就会爆发战争,而嬴子婴便在西域积蓄力量,准备在大月氏与匈奴决战的时候狠狠咬上一口,从而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过来!”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汉的威风

    “大月氏与匈奴,难道不担心秦军吗?”项声不由问道。

    “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接下来你们若去西域,做事,最好打着汉国的旗号。

    因为陈云与匈奴左贤王在河套的交锋,让我们成为了匈奴认可的强者。

    之后陇西骑兵在西域打出了赫赫威名,更是让大月氏无比的忌惮。

    如果你们不打算使用大汉的旗号,而是打算独立的话,就失去了站在一边看戏的资格。

    甚至不需要等到战争结束,说不定就会被匈奴或者大月氏给清算掉。”

    李适倒是一脸平静,坦坦荡荡的在这时候说道。

    项声听到李适的话,神色变得有几分严肃,而项策羽只是皱皱眉头。

    说实话,如果他们只是过去打个酱油,大秦也好,项策羽也好,匈奴与大月氏看在大汉份上,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凑空去找他们。

    因为这时候双方都在积蓄的自己的力量,等待着绝杀一刻。

    这时候大汉跟匈奴打过,跟大月氏打过,两国人都知道李适麾下实力并不弱小,至少他们真没有办法一口气给消灭掉,与之交手反而会拖累自己。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先搁置汉军问题,只要汉军不直接插手,一切都好说。

    毕竟李适这边刚打了一场河北之战,匈奴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都怂恿东胡残部鲜卑与乌桓两系残军侵略北地,所以匈奴相信在短时间内李适是不可能腾出手来解决问题的。

    毕竟在草原想要运送粮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就更不要说李适把粮食从长安运输到了边关地区了,距离本身就是双方之间最好的屏障。

    但即使如此,冒顿还是确定李适出兵在河北,之后又与东胡残军交手,冒顿才下定剿灭大月氏的决心。

    因为相对于北方的异族来,农耕文化为主的华夏文明恢复生产能力实在太恐怖了。

    更重要的是,匈奴也害怕李适恢复状态,然后一口吞下匈奴,所以需要增加自己的体量。

    毕竟,在这时代不论是秦人还是汉人可不是那种只会打嘴炮的种族,相反得是整个东亚,甚至整个世界,汉人都是最愿意打,也是最能打的一批人。

    别看整个春秋战国国家好像是在天天打战,但几乎没有听说什么异族入侵。

    实际上基本上所有处于边缘地区的国家都是我**XX国家揍了,我去周边异族副本那里刷一刷,等我重新刷到装备与人口,我再更你们决一死战。

    其中刷得最成功的应该是秦国,直接来一手蛇吞鲸,义渠吞进去后,拥有了充沛的人力资源,又赶上了商鞅变法快速的用耕战制度从文化上就把这一批人给同化成了秦人。

    其次是楚国,楚国的主要目标倒不是人口,反而是土地,正是因为楚国从蛮族的手中夺取到了大量的土地,才让楚国拥有整个春秋战国最广阔的战略纵深。

    最次的就是赵国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本来搞得好好的,结果因为自己脑残,弄得身死人手,让胡服骑射的改革并不彻底。

    到最后也就只有李牧这些将领有意识的去边境刷异族的副本,可惜李牧只是一个将领,他顶多只是打一支军队,想要改变整个国家却是不可能的。

    但是支军队,面对者完成蛇吞鲸与耕战制度的大秦,拼一波两拨可以,拼得多了别人也不是脑残,直接用盘外招把你给干掉了,所以单纯的军人是拯救不了国家的。

    等到了匈奴时期,面对大秦被打出河套,面对曙光军团还是被暴打。

    总而言之,在这时候的异族不是那种真的活不下去的家伙,是真不想要去撩拨汉军。

    东胡那边之所以北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被匈奴给打成了残军,已经一无所有。

    他们南下就是单纯的为了抢物资让自己生活下去,所以他们才会被说服南下。

    而巧合的是河北之战正在进行中,这就让北方根本就没有人能阻止他们。

    哪怕李适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了河北联军,然后安抚好了项策羽的齐楚,但他们的劫掠是不可能阻止的,只能把他们追上都给杀了,否则从此以后北地就再也安宁不得了。

    不过,只要不是那种被到光脚穿鞋的地步,基本上只要是有政权阻止的异族势力都清楚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大汉的强大,这也是冒顿顺手给李适添堵的原因之一。

    他需要时间,非常的需要时间。

    草原文明之间的征服不像是华夏文明这般拥有坚城驻守,战争开始得快,结束也快。

    对于已经谋划多年的冒顿来说,自己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与东胡一战,自己洗劫了东胡的财富,一年的消化已然消化的七七八八,尤其草原文明,能极快的吸收掉其他部落的奴隶与战士,可以说此刻冒顿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利用东胡残余力量让汉朝抽不出力量去干扰自己统一草原,更是冒顿的一手防备。

    以前若没感觉也就算了,但曙光军团能轻易击溃左贤王,这不得不让冒顿提高警惕。

    虽然到现在为止汉朝与匈奴间没有明显裂痕,甚至因为贸易城出现,双方进行着相当火热的贸易,对双方来说,这是时候就仿佛在蜜月中。

    但作为有远见的领袖,冒顿非常清楚,汉朝绝对会成为匈奴的心腹大患!

    因为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近得自己一靠近大汉长城,就没有任何安全感。

    虽然这时候的汉军,好像并不是非常的擅长骑射,同时漫长的陆路补给线让他们仿佛跨越不了大草原进攻匈奴腹地。

    但冒顿清楚,骑术这种东西只是技巧,只要用心学总会掌握,至于粮草,只要他们掌握了畜牧业,一样能够在草原上立足。

    所以,自己必须要在李适没有腾出手的空窗期统一草原,唯有如此,自己才能与拥有整个中原势力的李适正面交锋。

    李适等人虽然推算不到这一步,但根据贸易城各种物资,尤其是铁器类物资的收购数量能够判断得出,匈奴人在这冬天显然在准备着什么,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雪融化。

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将法

    是的,李适还买铁器给匈奴,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铁器,而是青铜器。

    随着炼钢高炉一座座的修建,虽然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靠着不断娴熟的工人,以及积累记录的数据,现在长安在上一座炼钢高炉倒塌后,邓陵矩直接大手一挥,同时十座高炉开建。然后其中三座加铁水的时候裂开了,一座直接爆炸,五座相继用了三到五个月后报废,现在只留下了了两座撑过半年,至于能不能撑过今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可以说,这种高炉的建设有点像是在抽盲盒,谁也不知道自己因地制宜制造出来的高炉到底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基本上能够用上半年的就不算亏了,若是能够支撑一年以上的炸了都还要写一篇祭奠用的文章,保留极块残片作为纪念之用。

    但高炉炼铁技术再怎么的不靠谱,李适麾下的钢铁产量还是完爆了秦朝。

    邓陵矩也直接把修筑炼钢高炉的任务拆分出一个一千石的炼钢司,专门负责高炉炼钢的建设与维护,基本上每年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合适地方,然后去修建炼钢高炉。

    哪怕十个高炉倒下了,只要有一个高炉能够维持运转,那就算是赚到了,毕竟前期从无到有的技术积累,应该要投入的还是要投入的。

    正是因为高炉炼铁带来的大量钢铁,让社会主流开始不自觉的去淘汰掉了青铜器。

    自己前些年从大秦手中搜刮到的青铜器,除非是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否则绝大多数的武器与农具之类的通常用品,自己总不能够全部在库房里面堆着吃灰,毕竟完全没有意义。

    而重新熔炼,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自己手下的工人们且不说都安排得满满的,就算是有空闲的人,自己让他们去挖运河不好吗!何必还要去追求已经被社会淘汰的青铜器。

    但是大秦作为一个主流使用青铜器的朝代,这些青铜器遗留的数目可真的不少。一开始是半卖半送的给嬴子婴,毕竟这家伙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趁草原霸主相争而发展自己。

    但现在嬴子婴的秦国体量太小了,而且也太穷了,哪怕李适说可以记账,以后可以用土地,矿产,牲畜之类的东西还,但嬴子婴还是只能含泪对李适说够了太多了不能再要了。

    没办法,李适只能把这些青铜器寻找新的卖家,而匈奴这个市场自然就出现了。

    虽然青铜器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在淘汰的边缘了,但对匈奴来说,青铜器还是很重要的器具,不说温养不温养的,要知道匈奴除非是最精锐的部队,否则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人使用的是石器,现在有了温养这种东西,至少把李适卖过去的青铜器温养温养,用在对付大月氏的战争之中足够了,至少总比拿着石器去跟大月氏逼迫要强的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匈奴进攻大月氏,除了要完成整个草原的战略统一以外,更重要的,也是想要把大月氏给吸收掉了,因为整个草原上铁匠工艺最先进的地方就是大月氏了。

    “那我们的对手是大月氏,还是匈奴?!”项策羽开口问道。

    “大月氏是,匈奴也是!”李适从容道,“说实话,对于你们的对手是谁,由你们自己决定,毕竟都已经走出中原了,难道我还管得了你们吗。”

    “那么你让嬴子婴,我走出去是为了什么!”项策羽看着李适道,

    “你应该知道,我也许愿意与你结盟,甚至向你低头,但让我做你的臣子,我做不到!

    所以我不明白,让我们出去对你而言,到底有什么好处,换做是我绝对不会放虎归山!”

    听到项策羽的话,在场武将脸色变了变,一个个神色严肃起来。

    所有人都没想到,项策羽在这时候居然会问出这么个问题来。

    而李适听到项策羽的话沉默了一下,坦然道,

    “现在的你,还没有资格让我说出放虎归山这个词。

    还是那句话,想要我真正的忌惮,那么你就先成长吧,成长到不逊色我汉帝国的强大,打造出不逊色汉帝国的基业。

    然后告诉我说,我现在让你离开是我错了,我不该放虎归山!”

    听到李适的坦然的话语,项声脸色不由难看,就算虞子期更站起来仿佛随时准备动手似的,但最终还是被项策羽给按住了。

    毕竟这个时代,项策羽不是那个独战天下,所向披靡的绝世霸王,从头到尾他都被李适压制,也正是如此对李适略带着狂妄的话语,项策羽不会认为李适说的是错的。

    自己想要让李适所忌惮,那至少自己要有让李适忌惮的底气。

    李适继续道,“到了西域那边,你们想要补充物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所能够做得也只是把物资送到西域都护府所在,不过最主要的肯定只是丝绸类的布匹。

    像粮食与铁器不会太多。”

    “物资运输不过去?”项策羽听到李适的话,疑惑道。

    “陆路运输,你应该知道,想要把粮食送过去会有多么的困难!”李适沉默了一回儿道,

    “等你见识到了大月氏与匈奴的实力,若觉得无法生存,那就尽管回来。

    鲸海那片区域,我还是比较期望你能去占领!”

    “哼哼,我大楚的发展不需要你担心,需要担心的是大月氏与匈奴!”

    项策羽听到李适的话,反而豪气拒绝,只不过双方谈话的气氛,很快就陷入了冰点。

    双方没有聊多久的时间,项策羽便带着其他将领离开了。

    “我总感觉,汉王好像是有意识在激怒将军!”项声若有若思的说道。

    “我看得出来!”项策羽听到项声的话,沉声回答道,

    “但他成功了!我便是亲眼去西域看看所谓的大月氏,所谓的匈奴,到底是什么货色!”

    李适看着项策羽离开,不由流露出了几分笑容,项策羽这家伙就是应该要激一激,说不定他还真的能创下不小的基业。

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发西域

    李适真不怕项策羽打下个帝国级别的基业来,因为这个世界的土地就这么多,欧亚大陆上能够养出帝国级别的土地也就只是这么几个。

    中原、匈奴大草原、罗马大澡盆,印度半岛,还未开发的东欧平原,以及现在塞琉古帝国所占领的能收过路费的两河流域。

    理论上来说,到西域后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就两个。

    一个是跟着自己死磕匈奴,干掉匈奴后,李适拿了大草原,然后自己向西北发展,占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东欧平原。

    要么直接由葱岭向西发展,干掉未来有成为帝国潜力的安息王国,之后再干掉安息王国背后的塞琉古帝国。

    说实话,往这方面发展真的很不容易,现在的塞琉古帝国已经诞生了个还算不错的安条克三世。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把塞琉古帝国推到巅峰,但也在他手中埋下塞琉古帝国毁灭的祸根。

    这人有点类似唐玄宗,如果遇到晚年的他,是个人就能碾压过去,但在执政的中前期,不说打遍天下无敌手,至少在中亚这地方是属螃蟹的,一直都能横着走。

    但可惜打了埃及后一只腿伸到罗马的大澡盆,罗马表示这地方只能我来洗澡,双方就爆发了战争,直接把打得安条克三世熄灭了西进的想法。

    所以,李适虽然不知道塞琉古帝国到底有没有跟罗马打起来,但如果项策羽能够啃下这帝国一口,自己到是相当乐得见到这一幕。

    “大王,您的意思是说,大月氏与匈奴即将要爆发战争了吗?”

    这时候白巫见到项策羽离开,开始神色严肃的询问李适,有关大月氏与匈奴的消息。

    “应该不会太久!”李适思索着说道:“冒顿是个不容小视的匈奴领袖,我们与河北之战打完,所消耗的物资可是数以万计,这不是短短休息一年就能能恢复的。

    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个相当不错的空窗期,如果他们抓不住,那以后我们说不定就有影响到草原上的能力了。

    真到了那时候,一个没有统一的大草原,实际上并不可怕!”

    “那若如此,我们这就要动身了!”白巫认真道。

    “一般上出兵,不应该是秋天出兵吗?”李适若有所思,“经过了一个冬天,不论是粮食的消耗,还是马匹都会瘦了不少,对骑兵来说,这天气才是最好发挥的吧?”

    白巫思索了一下,突然感觉自己的脑袋在发热,最终还是放弃了思考,道:“我还是感觉兵贵神速,要早点出发的好!”

    “难道冒顿在冬天就出发了!”陈知白脸色略带着几分的难看,怀疑道,

    “在我们的印象中,异族进攻我们自然要到了秋天,到时候马匹膘肥体壮,他们打起来也更加的有把握。

    但这次匈奴打大月氏,两个都是草原上的国家啊!

    气候对双方所带来的差距,并没我们想象中的大,如果冬天发动进攻冒顿更能攻其不备。”

    “粮食呢?士气呢?”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有些不解道,“这些也能解决?”

    “如果冒顿劫掠东胡的生畜,然后用一年的时间,把这些牲畜从东边迁徙到西边,这本来就是他们战前动员的准备工作而已。”王陵脸色严肃道,“他们战争时候的粮食,跟我们战争时候的粮食是不同的,我们如果以我们的战争思维去推测他们,会非常吃亏!”

    “若是如此,他们会不会已经出手了?!”李适听到王陵的话,脸色凝重道。

    “不会!”王陵摇头道,“大人,西域那边环境您不了解,冬天是绝对不会打起来的。

    因为冬天雪随时都会大起来让人辨别不了方向,甚至有的雪能有人一般高。

    北边情况我没有去过,但想来肯定会更冷,所以匈奴人绝对不会在冬天出击。

    但冬天把人送到即将准备作战的区域,春天发动突袭却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陇西骑兵的确要回西域了,大月氏与匈奴间的战争,想来很快就是要爆发了!”

    “这样啊……”李适若有若思,对白巫问道,“你们能冬日行军吗?”

    “带够粮食,冬日行军也没什么!”白巫对李适道,“我们与麾下基本都已经到达了炼精化气,有着一身的真气护体,区区风雪还真算不得什么。”

    李适听到了白巫的自信松了一口气,道:

    “既如此,白巫、孟吏、西门你们三人先率领陇西骑兵前往西域维系好西域商道的安全。

    如果匈奴与大月氏的战争爆发,我许你们随时介入战争的权利。”

    “遵令!”孟西白三人听到李适的命令,双手抱拳答应下来,便打算离开。

    “等等!”李适又是补充道,

    “如果大月氏败了,你们尽可能的把大月氏的工匠、铁匠与畜牧师收留下来。

    至于不会这些技能的大月氏人,则可以送到国内来接受劳动改造,可暂时收留你们的封地,总之来之不拒,国内很需要他们来填充劳动力!”

    “遵令!”孟西白三人再次回答转过身去,准备离开。

    “等等!走这么快做什么!”李适道:“等我去询问询问项策羽给你们命令,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跟你们一起去西域,免得错过了战争,到时候还要怪我们忽悠他!”

    “遵令!”这一刻孟西白三人纹丝不动,显然在等李适接下来的命令。

    “还在这里等什么,还不快点去做出征前的准备。

    对了,去把肉干与茶叶领了,另外在带点最新研制的火折子。

    大冬天出去,就算陇西骑兵实力很不错,但多少也让人有几分担心,把物资都带充足了。”

    李适看着这三个家伙大声道。

    “遵令!”三人倒没什么迟疑,马上便离开了大厅开始去准备去了。

    “这么大冬天的,你就不要跟过去了,等雪化了后再出发。”李适看看身边的王陵道。

    “多谢大王关心,王陵遵命就是了!”王陵听到李适的话,倒是说道。

    “知白,你去告诉项策羽一声,出发时间提前了,要不要跟随着去,全凭他们自愿,如果不愿意现在走,可以等到雪化了之后跟王陵一起走,我们不干涉。”

    “明白!”陈知白点点头,便马上动身前往项策羽营地。

第五百二十四章 政府的关爱

    对于是否要北上,项策羽听到陈知白的话语后,最终自己带上了项襄,项庄和虞子期三位副将,以及自己新补充的五千江东子弟先行一步,先跟着陇西骑兵一起前去西域。

    毕竟要在冬天行军,可能会遇上暴风雪,对江东子弟与陇西骑兵来说,想要熬过去还是能做到的,但对普通士兵而言,想要熬过去那是真不容易。

    不过,项声和项他留在了后面,尤其是项他,他又不是武将,大冬天一起行动怕不是半路就会出事。

    而项他也乐意留在长安学习张九章的行政方式。

    李适倒也没有反对,便给了项他一个计相的职务,让他给张九章打下手,让他了解齐地与大汉的差距。

    李适倒也不怕项他偷学了什么,实际上不论是偷学了什么都已经无法改变自己所占领的势力跟齐地之间的巨大差距。

    甚至如果自己不顾民生的话,今年夏天自己就能再次拉出一支部队去围攻齐地了,只不过,能做到,但没必要而已。

    而项他如果能在张九章手下多学一点,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件大好事。

    对项策羽率领的五千江东子弟,李适也没有怠慢了他们,基本上陇西骑兵拥有的物资,那项策羽的部队也都有,棉服,茶叶,肉干,装备……都看着江东子弟开始流哈喇子。

    哪怕是项策羽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待遇算不得差,但也从没有见到过肉干跟茶叶啊!

    而对李适来说,肉干与茶叶这种东西想要普及全军有点困难,但只是军中精锐进行普及的话,这还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没必要苛待了项策羽的部队。

    项策羽看着李适的照顾,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由陇西骑带路,便向西域而去!

    李适看着项策羽离开,前往西域却也期望他能够开创出一番新的事业。

    “项策羽前往了西域,真不知道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啊!”李适口中略带着几分唏嘘。

    “不论项策羽发生怎么样的故事,不都是大王给他指出的明路吗!”陈知白道。

    李适听到陈知白的话,嘴角不由微微翘了起来,说道,“会说话,我喜欢!”

    张九章看着身边的陈知白一脸的嫌弃,只恨自己在拍马屁这方面实在没有天赋,说道,

    “既然项策羽前往了西域,归附之心已显,我们接下来也要着手收服齐地了。”

    “把当初的那些计划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吧!”李适说道。

    “诺!”张九章点点头,还是皱着眉头道,“但还是有问题!”

    “什么问题!”李适听到了张九章的话,微微一愣,“计划有差错了?”

    张九章说道:“随着战争结束,我们的主力部队进行修养。

    预备役战士可以半耕田半训练,农业方面的计划应该能够稳步推进。

    但原本的在秦轨道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全国网络体系的计划,未必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更不要说王二宝还在修建蓟县到长安的道路,我们的人力缺口非常大!

    想要恢复人口,想来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恢复,唯有如此才能把这些工程一一完成。

    想要五年内完成整个道路体系的规划这不现实。”

    “也就是人不够了吗……”李适听到张九章的话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这是战争所带来的必然产物,正常来说,只要进行基础性的建设,劳动力这种东西就不可能会够的。

    尤其是自己要得是对中原这块地方进行基础性的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自己总不可能走祖龙的老路,服役服得百姓起义。

    “能不能用异族来填这个坑!”李适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开口道,“我们雇佣些异族劳工协助我们境内的道路维修与运河挖掘。”

    “贩卖人口吗?”张九章听到李适的话,不由皱起眉头。

    说实话人口买卖这种事情在战国时代还真的不怎么少见,甚至就算是战国后的封建时代,买卖人口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

    只不过张九章学自法家与儒家,不论是哪一家都不喜欢人口买卖这回事。

    反而是陈知白若有所思道,“大王说得是雇佣……若是雇佣那么自然便是有期限,若雇佣期到了应该也要怎么样处理?”

    陈知白是道家出身,对他来说很多事李适提出来了,那他也很愿意顺其自然的解决。

    当然如果实在是不能用顺其自然或者拖一拖这种官场手段解决的事他也不会同意。

    “还是按照当初的政策来,五年的学习期,五年的考察期,若是能融入我华夏文明的,且为建设我华夏文明付出过努力与贡献的,便授予他们户籍,让他们把这件工程给修好后赐予相关的姓氏,从而增加他们的归属感!”李适说道,“从而一定程度的减少劳动力。”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陈知白思索道:

    “大王可以鼓励让没有拥有户籍之人代为服役,服役后根据表现对其上户。

    到时候国没户籍之人会越来越少,同时其中的富户为了寻找没有户籍之人,想来应该会想到去异族购买劳动力进行顶替。

    如此对富户来说方便不少,对异族来说,更是给他们一个融入我华夏的机会!”

    李适一脸果然如此的看着陈知白,陈知白一脸肃穆,这话语说出来甚至带着几分神圣。

    这政策好吗,自然是好的!

    对富户来说,能用钱解决服役问题又有什么不好的,对异族来说,没这户籍的他们来到中原他们也活不下去啊。

    最重要的是这种事情只允许没有户口的人来替代服役,对官方来说,能尽可能增加手下户口,自然也就能增加税收!

    而且政府有参加人口买卖什么的事情吗?没有。

    政府只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中原土地,没有户口的人一个拥有户口的机会,这妥妥是来自官方的关爱啊!

    不论下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至少官府的初衷是好的!

    李适可以想象,这政策如果发布出去,以后不论是对北方,还是对南方,捕奴行业怕不是全面兴盛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842/ 第一时间欣赏兵道争锋最新章节! 作者:倚夜听雨所写的《兵道争锋》为转载作品,兵道争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兵道争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兵道争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兵道争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兵道争锋介绍:
这里有人正奇相合兵权谋战无不胜,
这里有人风雷齐发兵形势驰骋天下,
这里有人生死涅槃兵阴阳不负君恩,
这里有人大兴基建兵技巧苟道通天,
这是一个战战战战战,一路战斗下去的战争世界。兵道争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兵道争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兵道争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