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古代奔小康TXT下载我在古代奔小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古代奔小康全文阅读

作者:荆南小六     我在古代奔小康txt下载     我在古代奔小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章 我居然想杀你

    “唉……你察觉到了吧……”

    “嗯,是的,陛下今天有点反常……”

    “定国,你果然聪明,没想到你还是察觉到了。朕还以为你会被朕的演技给骗过去。”

    “呵呵,陛下的演技还是太过于刻意了,反倒失了真。”

    “是吗?原来是朕露出马脚了……唉,也是,朕毕竟不是个戏子。骗不了你。”

    “臣倒是希望能被骗过去,或许会好受些。”

    两个人,突然开口,而对话却这么的莫名其妙。一时间,气氛急转直下,从火热,降到了冰点。仿佛是两个仇人,即将决斗一样,肃杀异常。

    世人都知道武定国聪明,智计无双。然而世人并不知道,其实当今陛下也一样的聪明绝顶。他们都是萧夫子的亲传,一个继承了帝王之道,一个继承了小人之道。只不过,世人被皇帝陛下以前憨厚的表现给骗了。

    刚才的一切,武定国猜得没错,皇帝大哥的确在演戏。

    这会儿真相大白,武定国竟然有点解脱的感觉。看来,结局来的挺快,果然是一山不容二虎吗?武定国还天真的以为,皇帝大哥应该还没有开始变心,自己还有逃离的机会。

    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或许,从老皇帝驾崩的那天起,自己的大哥就已经起了杀心了。

    功高震主啊!这是为人臣子的大忌,韩信的例子摆在那里呢!武定国怎么能不明白?

    想想看,武定国如今可谓权势滔天,勋贵家的武力,振武军是他小舅子管理的,大部分军官是当初武定国平定桂省的部下。而武定国征讨安南国时,又建立了一支境外强兵,即便是武定国离开了西南大都督的岗位,依旧有旧部分布在西南地区。到时候,振臂一呼,便可割地为王。

    再说了,武定国经营鲁省多年,把鲁省打造成了一个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粮有粮的宝地,这里还是凯旋军的势力范围,离京城极近,若是武定国心存造反之心,只要振臂一呼,然后急速出兵,便可直接覆灭皇宫!

    现在,更加让皇帝感觉到威胁的,反倒是武定国创立的稷下学院。因为武定国居然插手人才培养了,这要是经营十年,恐怕天下绝大部分州县,都会被武定国给遥控了。

    到时候,皇帝即便是想要反抗,也恐怕无力回天了。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换做是武定国当皇帝,他也会第一时间解决自己这个威胁!

    也好,或许今天死在皇帝大哥的手上,自己的妻儿老小应该能得到善终吧。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皇帝大哥应该会优待他们。

    待会儿,不知道是三尺白绫,还是一杯鹤顶红?唉,要不从我的仓库里面拿点银针,直接插后脑勺的得了,那样疼痛小一点。

    “定国,你是不是在想,朕会怎么杀你?”

    “呵呵,的确,不瞒陛下,臣最近研究出来一种快速的杀人手法,一击毙命,无声无痛,可让人不知不觉就离世。”

    “哦?还有这种办法?你该不会是打算拿来对付朕的吧。”

    “哈哈,并不是,给陛下您用的,乃是一块放射性毒宝石,佩戴一年,必死于不治之症!”

    两个人聊天的内容越来越离谱,居然面带微笑的聊着,如何杀死对方,这让人听得毛骨悚然。然而,这两人仿佛跟没事人一样,就像是刚才聊的内容,不过是如何杀两只鸡一样简单。

    沉默,又陷入了长时间沉默。

    皇帝把目光看向天上的月亮,而武定国也同样看着。一个在思考着答案,一个却在等待着答案。

    “十多年了,我俩从认识开始到现在,没想到已经是这么长时间了。”

    “陛下是后悔认识臣了吧。”

    “不,当年若不是你用定国酒,救了朕一命,恐怕朕早就死于瘟疫了。说起来,朕这条命还是你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

    “其实当时,臣已经做好了给陛下陪葬的准备了。呵呵,当时也真是……”

    “所以,你后悔了吗?”

    “臣不后悔,若是回到当年,我依旧会选择救你。哪怕你不是太子,是个普通人也一样。”

    说到这里,皇帝大哥仿佛有点触动……武定国这些话,听起来实在是太假了,然而,皇帝大哥知道,武定国这些话,并非做作,而是发自肺腑。也许,当初的武定国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皇太子看待过,从来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一个身边的好朋友……

    现在,到底是谁变了呢?

    难道是朕吗?

    “定国,朕……不,我问你,你有想过杀了我,自己当皇帝吗?你想当皇帝吗?”

    皇帝大哥愣愣的,机械一般的问出了这句毫无感情色彩的话,既像在问武定国,也像在扪心自问一样。

    “我?要说不想当皇帝,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不想抢兄弟的东西。更别说杀你了,我很害怕孤独,你又不是不知道……”

    “唉……朕也一样。寡人寡人,原以为这句话是以前帝王们的口头禅罢了。然而朕真的坐到这个位置上之后,却发现,这句话实在是无可奈何。身边连一个可以相信的人都没有了,全都得提防着,把自己的心给掩藏好。就这样,成了孤家寡人……”

    说着说着,皇帝沉默了,他把头埋在臂弯里面,形单影只,仿佛这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四面都是黑漆漆的无尽黑洞。

    武定国习惯性的伸出手,但是伸到一半,突然停下来了,卡在半空中,不知道是收回,还是继续。

    武定国在想,要不要给皇帝一点安慰?以前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心里的另一个声却告诉他,眼前的人已经变心了,他想要杀你,你怎么还傻不拉几的去安慰他?

    然而,武定国纠结了一下之后,坚定的伸出了手臂,揽住了皇帝大哥的肩膀。

    “累不累?要不要我给你来个大保健?新学的泰式按摩手法,保证你没体验过。”

    当武定国的手,揽住皇帝大哥的时候,后者明显的颤抖了一下!

    武定国没等到皇帝的回答,却等来了皇帝的哭声。先是肩膀耸动了起来,然后就是一边笑,一边哭,声音很奇怪,却让武定国也忍不住,跟着留下了眼泪。

    “呵呵……呜呜呜……喝!咳咳,呜呜呜……”

    武定国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仰着头,红着眼,但是眼泪不争气的依旧流淌出了眼眶。

    别问成年人为什么突然间崩溃,因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他不会关心你飞的高不高,而是关心你飞的累不累。

    皇帝突然的转身抱住了武定国,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还不停的忏悔。

    “对不起啊!定国!我居然想杀了你,呜呜呜呜!我是个混蛋啊!混蛋!”

    “没关系,没关系,我不怪你……你杀了我,我也认了……我从没想要怪你……我理解你的难受。换了我也一样的……呜呜呜!大哥!你个混蛋!居然想杀了我!你个王八蛋!老子是你结拜兄弟啊!你个狼心狗肺的!老子瞎了眼啊!呜呜呜……”

    两个大男人,相拥而泣,哭的稀里哗啦,这画面看起来实在是辣眼睛。

    然而,两人之间的寒冷,随着眼泪化作了无形。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哭”泯恩仇。

第六章 从背黑锅变成了活靶子

    俩人哭过了之后,之间的那种冰冷感觉消失了大半。两个人一起蹲在台阶上,宁愿蹲着也不坐着,武定国伸手掏来一根黄瓜,掰了一半递给了皇帝大哥。

    这俩人,一边吸着鼻涕,一边狠狠地啃着黄瓜。

    哎呀妈呀,刚才那样子实在是太丢人了,还好没人看见。

    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一点,殊不知,现在两人蹲着啃黄瓜的样子,更加丢人,活脱脱俩地痞小流氓。

    “定国,我也不瞒你,这段时间朝里面对于你的处置几乎全都是让我杀了你,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勋贵集团,一个个秉持着打倒权臣,清君侧的名号,非得让我把你给杀了。我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呵呵,看来想我武定国去死的人真不少呢,我是不是活的太失败了。这群人怎么总想着要杀我呢?难道我之前对他们不好?文官集团就算了,凭啥勋贵集团也这么干?”

    武定国有点弄不明白了,自己之前的行事,貌似没有刻意去得罪什么人啊,非要说得罪过,文官集团或许还能算得上。但是勋贵集团也谏言要杀他,这可就让武定国纳了闷了。

    “你那么聪明,怎么会这一点都没想明白呢?因为你在,挡着他们的路了呀!”

    “我挡着路了?我特么挡着谁的路了?他们该干嘛干嘛,我一不抢二不偷的,我招谁惹谁了?”

    武定国顿时就来了火,自己当官以来,好像是一直秉持着双赢的原则吧,大家都能得到好处,而且,武定国还处心积虑的帮助别人发财,虽然不至于让人感恩戴德,但是也不至于让人恨之入骨啊!

    想不通,武定国真是有点想不明白,这些人得了他的恩惠,为什么还要杀他。

    “唉,这一点你可能一时间脑子堵住了,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你听过升米恩斗米仇吗?”

    皇帝大哥这么一说,武定国瞬间就明白了。

    其实很简单,人心不足蛇吞象。

    武定国是保持了双赢不假,然而,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大家既然能弄死你武定国,那还要和你双赢干嘛?吃独食不好吗?

    想想武定国家里有多少财富就能明白了。武定国开的水泥集团,铁厂集团,化妆品集团,纺织集团,银行集团,商业情报集团,还有独家经营的妇幼保健医馆,以及港口贸易股份,土地资源,拥有的技术实力等等之类的东西,甚至武定国六个如花似玉,能力非凡的老婆。

    这些东西加起来,富可敌国都不过分。

    “杀了武定国,大家好过年”

    这句口号是那些杀武定国集团的人提出来的,本来是老百姓说的一句俗语“杀了大肥猪,大家好过年”。

    如今,武定国这头“肥猪”已经是到了满脑肥肠的时候了,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奶奶个腿的!这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武定国手里的黄瓜都不吃了,狠狠的砸在了地上。真是气得肝都疼了,自己一片好心,这群人一个个下起手来毫不手软!把我当成了肥猪是吧?好好好,你们成功激怒我了,我若是不把你们一个个给整得灰头土脸,穷到裤子都没得穿,我就把武字倒过来写!

    “激动个啥!浪费了一根好黄瓜,你能淡定点不?忘记萧老夫子怎么教你的了?你是小人,小人不就是人人喊打吗?你早就应该料到有今天。”

    皇帝大哥若无其事的挖挖鼻孔,仿佛刚才看了一出好戏。

    作为皇帝,他自然是非常乐意看到武定国举世皆敌。这样一来,武定国也就只能依靠他这个皇帝了。

    但是作为兄弟,他又挺替武定国不值得,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武定国以前的努力培养的关系,这会儿全都成了无用功。

    所以啊,萧老夫子说得对,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皇帝大哥不是冷血,而是真的对武定国有兄弟感情,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纠结了。毕竟杀了武定国之后,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天下,没了武定国,一样可以运转,没有谁是不可缺少的。

    这下子,倒是轮到武定国开始抑郁了。

    本以为最大的威胁是来自皇帝大哥的不信任,然而,现在才发现,最大的威胁,其实是来自于天下人的贪婪本性。对抗皇帝还好办,大不了反了就是了,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是面对天下人的贪婪,武定国真的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这群人真是力量太过于庞大了,庞大到连皇帝都能左右的地步。

    “大哥,说句心里话,我是真的怕了,要不,你放我回家好了,不!我连家都不回,我去海外,找个海岛度过下半生算了。真他娘的……唉,我累了。”

    “你敢!奶奶个腿的,你小子想撂挑子,把我一个人留下来面对这群老狐狸?你想都别想!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哪都不许去,就在我身边待着!”

    “我留下来就是个活靶子啊!迟早死在这群人手里,我还有妻儿老小,我特么……我特么怎么办?”

    武定国苦恼的抱着脑袋,现在的局面,已经超出了武定国的估计,他都不知道自己该相信谁,该依靠谁了。

    “体会到了吧,就是这种感觉,朕自从登基开始,就有了这种感觉。我也不知道该相信谁了,天下人都好像要与我为敌一样。”

    皇帝大哥喟然长叹,这种滋味的确非常难受,连一个能够交心的人都没有,每天活着好累,真不知道自己的父皇是怎么撑过来的。

    “定国,你留下来吧,至少你在我身边,还能够为我分担一点火力。他们都把敌意集中于你,我这里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你放心,我不会让他们把你怎么样的,当然,你也别被他们给坑到了。咱们两兄弟,这次要好好的跟这些狐狸们斗斗法了。”

    “呵呵呵呵呵……”

    武定国苦笑了起来,自己的这个命运啊,真是造化!

    在先皇时期,就是个背黑锅的命运。到了自己大哥登基的时候,不用背黑锅了,直接升级为活靶子了。

    哎呀!我这命啊!怎么就那么苦呢?

    我真的很想当一个名垂青史的清官啊!

    怎么这贼老天总想让我朝着严嵩,和珅那一类人的方向发展呢?

    我想做个好人,有这么难吗?

第七章 上班第一件事:认人

    武定国最终还是留下来了,答应了自己的大哥,老老实实的上班,额,应该说,上朝。

    不过,武定国也主动和皇帝约法三章。

    第一,武定国只给皇帝打工二十年,完全是看在兄弟情谊的份上。

    第二,皇帝若是中途嗝屁了,武定国得保住大哥的儿子继位,并且辅佐到二十年满。若是,快到期满的时候,皇帝嗝屁,那就从嗝屁的时候算起,辅佐五年。

    第三,如果皇帝改主意了,要杀武定国,那么不允许皇帝动手,武定国选择自杀,但是皇帝要照顾好他的妻儿老小,否则武定国临死前会发动一切手段,动摇大康的根基。

    别看武定国这个时候被各方杀气给虐的不要不要的,但是真要让武定国认真起来,绝对可以成为霍乱天下的大魔王。

    这就是小人之道了,反正丑话说在前面,武定国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家伙,他只是不想罢了,要是武定国想动歪心思,早就能掀起一场屠杀了。

    皇帝虽然心里不怎么舒服,但是这也是武定国最后底线,于是,皇帝大哥爽快的答应了他。

    第二天,武定国就按时上班了。

    早朝的时候,武定国来的算是比较晚,这个时候,大殿里面人都差不多到了。

    还是老样子,文官和文官扎堆,武将和武将聚在一块。

    见到武定国来了之后,这两边的人都开始热情的给武定国打招呼。仿佛当初提出杀武定国的人不是他们一样。

    武定国冷着脸,不搭理这些人。毕竟这些人都想着他死呢,哪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哼!真是老虎不发威,你们当我是haloKitty。

    “定国,你来了啊,好久不见了。”

    “志成,是啊,我们好久不见了,你在西南干的不错,我都听说了。”

    “哈哈,那还是你打下的基础啊,我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老朋友赵志成,武定国见到了之后还是露出了笑脸。老赵这个人武定国还是比较认可的,完全是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主义,如果他提出要杀武定国,那么他应该会在武定国死后,力保武定国家人。

    毕竟朋友归朋友,但是利益归利益。

    勋贵集团的人也开始和武定国打着招呼,不过武将们好像没那么好的演技,首先自己的老爹,明显的好像是刚才发了火,一个人闷着,谁都不搭理。而其他的几家国公,除了黔国公今天没来之外,一个个都面对武定国的时候有些躲闪。

    或许是他们觉得有点理亏了吧。做贼心虚的感觉。

    几位老国公,现在都已经作古,目前继承爵位的都是他们的儿子。这些人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是感情非常深厚,然而,武定国的老爹是鲁国公的养子,而且是女婿,关系和他们没那么的亲。

    这也就造成了,武定国虽然名义上是勋贵集团的人,实际上人家并没有真的把武定国当成了自己人。

    “儿子,你过来,别跟那群白眼狼站在一起,你是不知道这群人,当面给你笑脸,背后就会捅你刀子,看着真恶心!他们居然向皇上建议,杀你!真他奶奶的!信不信老子先杀了他们!”

    自家老爹的一番话,说的武定国心里暖烘烘的。这才是自己的亲爹,不管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始终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爹……”

    “干啥?儿子……”

    “有你在,我就不怕了,我就有靠山了……”

    “额?哈哈哈,那是,你是我的种,没事,爹在呢,天塌下来,爹帮你顶着!”

    刘继勋这个时候,被武定国的突然真情表白给弄得一愣。按道理说,武定国现在的官职可比他这个当爹的大多了。要说是靠山,他靠着武定国还差不多。然而,武定国这把他当靠山的感觉,让他的虚荣心十分满足。这才是当爹的滋味,给自己的儿子擦屁股,即便是头疼,也是乐在其中。

    “陛下到!”

    太监的一嗓子,把大家都给提了个醒。这一嗓子等于是上班打铃了,提醒各位该排队站好了。

    于是,大家各自归位。

    左边是文官集团,领头的是龙图阁大学士,也就是以前黄忠明的位置,现在站的,是当初的文官集团二把手,刘朗明。

    右边的是勋贵武将们,领头的也换了人,大将军是由何家的当代家主,何献忠担任。武定国的老爹,站在第二位。

    反观武定国站什么位置呢?

    武定国在上朝之前,就已经被太监告诉了站位的地点,他不属于任何一个队伍,他甚至不用站在台阶下面。

    武定国站在了台阶的第二级,比群臣高出了半个头。

    太子太师,一品楚国公,提领华东三省大都督。武定国是也!

    武定国这个位置,是原本太子大哥站的位置,当然,以后的太子爷也会站在这里,不过那个时候,就是武定国牵着小太子,参政听政了。

    武定国心里此刻吐槽不停。皇帝大哥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明显的靶子位置啊!

    高出半截不说,还一身黄灿灿,明晃晃的玄武袍?

    虽然说是玄武神兽,武定国怎么看都像个乌龟,自己难道成了龟丞相了?

    这囧囧有神的工作服啊,武定国是真的尴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早朝开始了,大家按部就班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奇怪的是,谁也没提要杀武定国的事情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今天武定国站在了这里,这就代表着皇帝已经做出了选择。想要扳倒武定国,现在是不可能了。虽然不知道武定国是如何打消皇帝的疑心的,但是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

    反正你那么明显,以后紧盯着你就是,总会逮到机会,把你给拉下马的。武侯爷,哦,现在应该叫楚国公了。

    本次早朝,皇帝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第一个就是武定国的头衔,太子太师,一品楚国公,提领华东三省大都督。

    关于这一点,大家没意见,毕竟武定国的功绩摆在那里,无论是平定内乱,亦或是开疆拓土,武定国都做到了。而且,武定国文治方面也十分出色,拿下一个国公的名头,完全没问题。

    紧接着,六部尚书任命。

    礼部:赵志成,从西南回来,自然要提拔。并且他也是太子府的嫡系,又是黄忠明的弟子。

    户部:马立明,马老抠继续发挥余热,他是文官集团中难得的中立派代表。

    吏部:刘国文,这个人名字没听过,应该是太子隐藏力量里面的代表,是当今陛下的亲信。

    刑部:占杨芳,老占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御史台那边调过来,正式执掌一部。

    工部:王建军,这位老大人满头白发了,不知道为什么没让他退休,不过,一看他身后站着的人,师兄吴维训!这下明白了,这是在给吴维训铺路呢。嗯,以后吴维训来当工部尚书,非常合适。

    兵部:周玉琳,武定国也认识,西南的时候,负责主政一方,对于西南诸国的关系十分清楚,后来又调到了北方秦省,主政一方,挑拨吐蕃和突厥的关系,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狠人。

    武定国看了这人员配置,顿时明白了,自己的皇帝大哥可真是把自己当成靶子了。朝堂全是你的人,做黑脸的事就是我了呗……

第八章 两狼相争(上)

    要说武定国上朝之后,是不是真的权倾一方,指手画脚呢?貌似这才是权臣应该有的画风。

    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

    “嗯……陛下说的有道理,臣全听陛下的意思办。”

    “嗯,臣没意见,按陛下的意思办。”

    “嗯,臣……那啥,反正按陛下的意思办就行了。”

    别看武定国身处高位,然而他就像是一个木头桩子一样,差不多快成了应声虫。这让一旁的太监总管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的楚国公呀,你别总是抢咱家的工作呀!你都把我的台词说了,咱家说啥呢?

    武定国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其实是和他的心态分不开的。

    说白了点,就是有些消极罢了。

    反正也是当靶子,我就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好靶子就行了呗,别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谁,大家好好过日子。没准这二十年就这么混过去了。

    每次上朝,武定国鼻观口,口观心,也不知道是不是魂游天外,反正是不参与决策,也不会跟自己的皇帝大哥唱对台戏。

    这个时候的皇帝大哥,可谓是雄心万丈,每次都会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武定国可不想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第二个嘛,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实在是没什么大事情要决断的。武定国没必要插嘴,得罪人。

    老皇帝去世,一大堆事情还是会按照老皇帝的既定政策执行,这就是所谓的遵循祖制。大家也都该干嘛干嘛,没有什么出挑的地方。或许有时候皇帝会突发奇想,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但是自然会有正直的大臣站出来提醒,劝诫皇帝。

    皇帝大哥这个时候充分的展现了他的从善如流,基本上别人的反对意见,只要是言之有理,他都会认真听取。做好一个纳谏如流的好皇帝,一直是皇帝大哥的梦想。

    不过,这段日子也有会结束的一天,新的问题总会发生,并且提到朝堂之上,等待最高决策者的判断。

    比如说,这次上朝。兵部尚书周玉琳就站了出来,报告了一个新的事情。

    “启奏陛下,鞑靼汗国发生内乱,鞑靼左亲王帖木·巴特尔起兵造反,意图推翻他的叔父,乞力·巴特尔汗的统治。双方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开展了一个多月的战斗。目前,其乞力·巴特尔汗小输一阵,折损了五万兵力。”

    北方四国的动向一直是大康朝廷关心的内容,这次鞑靼汗国内乱,自然是逃不过大康探子的眼睛。

    朝堂的文武百官,听见这个消息,普遍脸上带着微笑。这不是大好事吗?自家的死对头如今陷入内乱,自顾不暇,那么自己的边关就能确保一定时间的安稳了。没有北方狼族的寇边,那么边关的军队消耗也会变少,这能省下大笔的钱粮呢!

    再说了,他们无论是谁赢了,鞑靼汗国必然元气大伤,趁他病要他命。等到他们俩精疲力竭的时候,自己的大军远出塞外,定能弄出个大捷来。这滚滚的军功,仿佛在朝着人们招手一样。

    “好机会啊!陛下,这次鞑靼人陷入了内乱,等到他们都精疲力竭的时候,可以让武胜军,常捷军北出萧关,雁门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给我大康再次拓展版图。甚至能够实现当年冠军侯霍去病的伟业也说不定啊!”

    “呵呵,何将军,你太着急了,先让他们打一会儿吧,或许,还能让他们打得更久一点,比如学习一下高丽国战场的模式。让他们双方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我们再去摘桃子,岂不更美?”

    文武之间非常难得的取得了意见一致,双方甚至都开始划分各自的分工了。文官先上,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等到双方都打不动了,武将再上,搂草打兔子,全都给干掉。

    这样的套路,上一次北方四国大战的时候就用过了。所以,再来一次,也是熟门熟路。

    就连皇帝大哥,这个时候脸上都露出了喜色,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正好,其实朕也是这么想的。看看武定国,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皇帝大哥瞟了一眼武定国,破天荒的,武定国居然没有打瞌睡,反倒是露出了一脸的凝重,仿佛在思考什么,而且好像是十分忌惮的样子。

    这下子,皇帝大哥心里咯噔了一下,自己这个兄弟,这种表情可是多少年没见到了。依稀记得,当初在潇湘省大水灾要来的时候,武定国就是这么一副凝重的表情。难道?这次鞑靼国内乱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件极具危险的事情?

    “楚国公?楚国公……武定国!”

    “哦哦,陛下……臣在。”

    “在想什么呢?这一脸凝重的样子,莫非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皇帝这么一问,这个时候,文武百官都反应了过来。哎哟喂,今儿个楚国公换了表情了喂,总算不是当木头人了。只不过,这表情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武定国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头,他心里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但是这个时候,他的确什么都说不上来。别国内乱,难道不是好事吗?为啥我这么心神不宁呢?

    满朝文武并非酒囊饭袋,见到武定国这样,很多仁人志士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次内乱,搞不好可能对大康造成一个坏事情。

    还没等武定国开口,台阶下的百官人群里面,就有人站了出来,提出了武定国担忧的事情。

    “启禀陛下,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古人云,乱世出英雄,若是帖木巴特尔有英雄之姿,他未必不可能一统草原!到那个时候,我们将要面对一个齐心协力的鞑靼汗国,而且还是一个英雄统领的鞑靼汗国,这样对于我大康是祸非福啊。”

    “陛下,臣也觉得,刚才毋大人言之有理,目前乞力巴特尔在位,他已经被我大康打得失去了雄心壮志,只求偏安。这样,他在位的情况下,鞑靼人是绝对不敢南下侵犯我国边境的。若是让他们俩分出了胜负,恐怕我大康北方将永无宁日了。”

    站出来的人,一个叫做毋海峰,工部右侍郎,和吴维训搞搭档的。另一个叫做杨言军,乃是御史台的当值御史。

    这俩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俩老乡,都来自黄土高原,一口标准的陕普,听着分外亲切。而他们的家乡,那是个直面草原的地方。

第九章 两狼相争(中)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人都陷入了脸谱的变化之中,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面色凝重,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深表赞同。

    凡事都有两面性,刚才毋海峰和杨言军提出来的,也并非没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历史上可不在少数。比如汉朝的时候,被汉武帝打得狼奔冢突的匈奴人,不就是一部分归化成为了南匈奴吗?

    然而,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在几百年后是怎么对汉人的?五胡乱华啊,胡人的南下,差不多把北方的汉人都快杀绝了。

    甚至近一点的,宋王朝和成吉思汗联手,灭了当时的大金国,然而后来呢,人家大蒙古可是反过手来立刻南下灭宋的。所以说,草原上,每过一段时间总会出一两个英雄,虽然大部分人被汉人中间的大能人给按死在历史的尘埃里面了。但是总会有一两个能力极大的人,比如成吉思汗,反手就灭了汉人王朝。

    所以说,草原狼王的争夺战,对于大康来说,是一件关系性命的事情,不可不查。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似乎老狼王乞力巴特尔对大康的态度要好一点。这只快被驯化成哈士奇的老狼王,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沉迷于安度晚年。这也连带着他手下的那些贵族们,一个个都乐的安于现状。

    然而,从新狼王帖木巴特尔那边来看,似乎还没展示出对大康有什么敌意的想法。也不知道,这是一只凶狠的草原狼,还是一个可能成为柴犬的看门狗。不过,按照草原英雄们的一贯作风,成为草原狼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一时间,这件事就僵持了下来,朝堂分成了三派,主张帮助新狼王的,主张帮助老狼王的,还有主张坐山观虎斗的。

    要问武定国属于哪一方,武定国其实是偏向于帮老狼王的。毕竟如果老狼王如果赢了,那么他一定是伤痕累累,甚至会惧怕大康的趁火打劫。这样一来,大康北方边境的安全系数将极大地增强。

    然而,武定国担心一点,这个老狼王会不会跟后世的常凯申一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多美式装备送过去,结果都成了对手的补给品了。而且,平白无故的给新狼王树立了敌意,将来的边境恐怕永无宁日。

    “臣看来,这件事恐怕还有待锦衣卫的进一步观察,基本原则,应该是参照高丽国的方法,让两边都流干净血,等到两边精疲力竭,这样才是对我大康最为有利的局面。”

    武定国最终来了个不偏不倚的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到后来让他后悔不已就是了。毕竟他现在也不知道这个帖木巴特尔到底是个何许人物,会不会像成吉思汗那样成为一代天骄。

    “也罢,便按照楚国公的说法去办吧,我们先不动,看看局势变化再说。”

    皇帝下了结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分割线……………………………………………………

    再看看北方的鞑靼汗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小规模决战的鞑靼人,这个时候正在修整。

    在新狼王帖木巴特尔的蒙古包里面,狼王和一个明显是贵族的家伙,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

    “扎哈太,我的安达,什么风把你给吹到我这里来了?”

    “帖木,是草原的自由之风,是长生天的指示,把我带到了你这里来了。”

    “哈哈,我的好安达,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你肯定在我叔叔那边待得难受了,一只狼跟一群羊住在一起,怎么能够受得了。”

    “帖木,你说得对,你叔父那边真是一群肥羊,只剩下低头吃草了!你看看他们今天的战斗,哪里还有黄金狼族子孙的悍勇,一个个吃的滚肚溜圆,差点连马都骑不了!”

    “扎哈太,这次多亏了有你的帮助,我才能打败我的叔叔。哈哈,五万对十五万,我居然赢了!还杀了他们五万多人!简直太爽了!如今有了你的部族加入,我们的实力就壮大到了十五万人!我的好安达,如果我得了这草原,一定封你为左贤王!”

    “帖木,你这话说的不对,我扎哈太并不是冲着左贤王来的。我是你的安达,自然应该和你一起并肩作战,我不奢求当左贤王,我只希望我们黄金狼族,不要再这么沉沦下去,不然我们就守不住长生天赐予我们的草原了!”

    对话的两人,居然是新狼王帖木巴特尔,另一个是老狼王那边的一个大部族首领,扎哈太。

    之前的那场战斗,正是扎哈太的反戈一击,让新狼王帖木巴特尔成功的以少胜多。斩首五万多人,俘虏更是无数。这一战,可谓是让老狼王实力大损,狼狈逃回了自己的老窝。

    不过,目前老狼王虽然输了一阵,然而并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毕竟老狼王经营多年,曾经拉起了五十万狼骑,南下攻打大康。这损失了的部队,回到老巢之后,还是可以再次组建的。

    “帖木,接下来我必须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知道南边的大康吗?他们开始注意我们了!所以,你面对的敌人可不只是一个乞力巴特尔而已。相信我,我的好安达,汉人们绝对不会让我们这么舒舒服服的打下整个草原的。”

    “哦?扎哈太,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依你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帖木,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大康示好,虽然不一定能让大康明确支持我们,但是也要争取不让大康支持你的叔父,乞力巴特尔!我想你也听说了,大金国那边和东瀛人的战争,汉人们在里面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想要让大金和东瀛拼死拼活,最后得利的只能是汉人们!所以,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这么对我们鞑靼人的。”

    扎哈太说出了自己的分析,立刻让帖木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代雄主,自然天生的就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时候主动装孙子,不一定是坏事,反而会给自己赢来极为宝贵的发展时间。

    然而,怎么才能麻痹大康,让他们不那么敌视自己,这就成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扎哈太,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能让大康做到保持中立。”

    “帖木,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愿为你去一趟大康,让他们做到中立,给我们的大业争取到十分宝贵的时间。”

    “帖木!你真是我的好安达,这件事我全权委托你!你需要什么,只要我有的,我都会给你,请你务必要争取到大康的中立,给我争取到三年的时间。我保证,在三年之内,让你见到一个统一的鞑靼草原,一个黄金狼族咆哮的鞑靼草原!”

    帖木激动的站来了,拉住了扎哈太的手。他这位好安达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意外了,本以为自己的这位好友,最多就是做到和自己并肩作战罢了。然而扎哈太却主动提出了出使大康,为他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这可不是一般的雪中送炭了,这简直是救命稻草了。

    自己一直忽略了外部势力的干扰,如果不是扎哈太的提醒,他甚至忽略了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大康!

    现在好了,扎哈太主动弥补上了这一环,帖木心里只剩下满满的感动。

第十章 两狼相争(下)

    把目光往南边放一点,几天前,损兵折将的老狼王乞力巴特尔狼狈的回到了自己王帐的驻地。这个时候的他,显得十分落寞和狼狈,吊着一只手臂,这是在战斗中被流矢给射中了,箭头上喂了毒。这也就导致了他现在手臂上面的伤口开始发作,弄得整个胳膊肿得像是个猪肘子。

    输了一场战役,对于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自己的麾下的扎哈太居然投敌了。气得老狼王真想当场砍了这个二五仔。

    想当初,这个扎哈太崭露头角的时候,还是在南征攻打大康的时候。正是因为他的出谋划策,整个北方战场的战局,都按照有利于鞑靼人的一方发展。

    当然,如果不是刘继勋带着他的队伍走错了路,战场的结局反而会不一样。因为根据扎哈太的计谋,刘继勋的援军是肯定会出现的,到时候埋伏下来的那一支人马,就可以吃掉这股援军,进而南下中原。

    世事难料,人家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一场沙尘暴,造成了刘继勋迷路,同样也打乱了扎哈太的布置。

    然而,即便是那场战争输了,老狼王依旧非常赏识扎哈太这个年轻人,亲自封他为****,统帅了五万多人的部落。

    可是,如今这个他一手提拔的人,居然带头反了他,还倒戈一击,让自己本来胜算极高的一场战斗,败得一塌糊涂。

    唉,是我有眼无珠啊!可惜了那五万勇士了!

    听着帐篷外传来的阵阵哭嚎的声音,老狼王心里跟刀子在扎一样。死去的都是好小伙子,当初他们的父辈跟着自己南下,虽然战死沙场,但是也节省了口粮,让这些小子们活了下来。

    如今,自己再次带着他们平乱,却让他们命丧黄泉。说真的,这个时候,老狼王都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不过,如果真以为老狼王就这么意志消沉,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是一方霸主,草原四国,当初以鞑靼人为尊,那还是全靠了这位老狼王的努力。所以说,我乞力巴特尔也不是个软柿子!

    草原的王位传承,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要说老狼王恨自己的侄子吗?不,他反倒是非常欣赏。只有吃掉老狼王身上的血肉,新狼王才会更加强壮。

    自己的侄子能有勇气率兵造反,说实话,老狼王挺欣赏的。不过,想要打败我,你小子还嫩了点,来吧,让我看看,你到底能有多少能耐。如果你真的能超过我,那么我死在你弯刀之下又能如何?

    想到这里,老狼王重新振奋,他拆掉了手臂上的绷带,用随身的小刀,一点点的割起了自己胳膊上的腐肉。这种麻药都不打的疗伤方法,彰显了老狼王十足的勇气,颇有点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气魄。

    正如老狼王自己割肉疗伤一样,他现在也得重整军队,准备好第二次和新狼王的决战。现在他脑海里思考着,如何才能打败自己的侄子,想着想着,他抓起了一把竹盐,直接就捂在了伤口之上。

    在伤口上撒盐,这种痛苦比拿刀子割自己腐肉还要疼上一百倍。然而,老狼王也是咬着牙,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即便是疼的满头大汗,他也没有放声叫喊。

    “竹盐,可真是个好东西啊,不仅能吃,还能消毒,就是特么的贵了点,一两青盐,十两黄金!这群汉人真是一帮子吸血鬼。”

    说着说着,老狼王突然想到了主意。其实,还是受这个竹盐的启发。

    如今,自己统治之下的鞑靼汗国,就像是自己受了伤的胳膊一样。要想尽快好起来,不仅要割掉身上的腐肉,更要得到这种竹盐的消毒!

    找南方的汉人们帮忙吧,虽然他们肯定会像这竹盐一样,死贵死贵的。呵呵,只要我伤好了,那么以后,从我这里拿走的,我还是会抢回来的!

    就这样,老狼王和新狼王,同时都派出了去大康的使节团,这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曾经草原上的庞然大物鞑靼汗国,正式分裂成为了两个正在交战的王国。

    老狼王率领的,依旧叫做鞑靼汗国,新狼王率领的,叫做瓦剌汗国!

    ……………………………………分割线…………………………………………

    “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待现在的鞑靼人和瓦剌人?现在这两方都开始朝着我们大康示好了,都在请求我们大康的帮助。各位有什么意见,可以畅所欲言。”

    在皇宫的勤政殿,皇帝大哥和手底下的几位重臣,挤在了一个小屋子里面。这个讨论国策的方式,还是武定国弄出来的。

    期初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帝大哥减轻点负担。既然是批阅奏折,不如头头脑脑的待在一起,共同处理。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大哥有一个下班时间,不至于天天加班,劳损身体。

    至于为什么会突发奇想,那还是因为武定国看到了皇帝大哥,那渐渐后退的发际线……

    内阁议政,这是官方宣布的新执政模式,也是朝着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目标的一个迈进。皇帝欣然应允,于是乎,内阁制度就这么出现了雏形。

    如今,坐在内阁里面的人,文官魁首,武将领班,再加上武定国,皇帝大哥,以及亲信等人,十几个。

    “依臣所见,这是一件好事,两边都有求于我大康,这就像是挑扁担,我们无论往哪一边下注,另外一边绝对讨不了好。”

    “唉,只可惜,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往那边下注比较好,万一下错了,那岂不是平白无故给自己找了个敌人?”

    “要不,我们两头下注?反正两边的钱都赚,让他们狗咬狗去。”

    “哈哈,何大将军这句话说得好,让他们狗咬狗,最好让这两只草原狼撕杀到精疲力竭,这样一来,就都只能沦为我大康的看门狗了!”

    绝大部分的内阁成员,都非常乐意大康成为一个两头下注的人,毕竟现在捞好处的机会摆在面前。只要用文官的嘴皮子,还有商人们的腿杆子,就能撬动两方草原军事集团的敌对和恶战。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老祖宗传下来的手段,这个时候正好应验。

    皇帝颇为满意的点点头,实际上,就连他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武定国虽然表示同意,可是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为啥这感觉如此熟悉呢?仔细品味前世读过的历史,这种两头占便宜的行为,貌似到最后死的反而是自己啊。

    然而,武定国的确拿不出什么好的证据。总不能说,几十年之后,人家很有可能决出了胜负,到时候拿着刀子又来抢我们。毕竟世事难料,武定国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死后,局面还能维持的如此有利于大康。

    “定国?你觉得呢?”

    “嗯……陛下,对于目前来看,我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办好了,只不过,我们还是得提防一下,免得两边因此坐大,到时候就成了两个强大的北方狼族了。”

    “嗯,有道理,按照你的话来讲,就是让他们吃不饱,但是也饿不死就是了。”

第十一章 真正该头疼的地方在东北

    说完了两头下注的开心事,接下来,就得说一点不开心的事情了。

    “诸位爱卿,我想各位也应该听说了,大金国在高丽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大胜,东瀛人已经退回了老家。”

    皇帝拿起一本密奏,颇为忧心的跟内阁成员们说起。武定国头一个接过了皇帝手里的那本密奏,开始自己的阅读了起来。

    五月五日夜,天降大雨,连下三日不止。大金悍将多尔衮,亲率精兵三千,雨夜偷袭汉城,一股而下,破开城门。大金铁骑两万,高丽兵三万,随即入城,斩敌首万余。

    六月初一,云销雨霁,东瀛名帅武田雄义,亲率大军五万,与多尔衮所帅正红旗,正白旗,精兵三万,高丽战兵三万,决战于汉城南郊。上午十时许,雷声滚滚,乌云汇聚,不多时,便有瓢泼大雨而下。东瀛人惊惧万分,多尔衮趁势骑兵突进,然则东瀛人火器皆废,无力抵挡。此战,东瀛主力大损,无力再与大金野战!东瀛名帅武田雄义,被多尔衮阵斩!

    六月十五,东瀛委派毛利西八郎继任主将,固守城池。然则,多尔衮断其粮道,围点打援,使得毛利收尾不得兼顾。城中粮草渐绝,毛利西八郎命令守军自行突围,然,皆没。

    六月二十五日,东瀛特使德川家康乞和,多尔衮不允。六月二十七日,东瀛大军突然出城后撤,多尔衮尾随追击,然则,于仁川中伏,拼死突围,乃出,折损麾下精兵万余人。

    七月一日,东瀛全面撤军,乘船返回东瀛。然,滞留数十万东瀛移民于高丽国内,皆被多尔衮以战利品之名,带回大金。

    历时多年的高丽国大战,最终还是以大金国的胜利,宣告了结束。

    武定国早就料到,东瀛不会是大金国的对手,人家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实力,都要比东瀛强上不少。再说了,人家是骑兵为主的军队,天然的战斗力就强上一大截。

    然而,这还不是能让武定国重视的所在,真正让武定国眼皮直跳的,反而是战报里面出现的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多尔衮!

    德川家康!

    这两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如今也出现了。不知道是历史的错乱,还是仅仅人名相同而已,这俩人,都可以称得上,各自名族的英雄人物。

    多尔衮,牛逼轰轰啊,覆灭明朝的最大功勋,被称为摄政王的存在!打败了多少当初明末的悍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和他们的皇后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大玉儿这个名字,貌似比多尔衮更加响亮一点。

    而德川家康更加不得了,人家开创了德川幕府时代。能够开创一个时代的人,织田信长做不到,丰臣秀吉也做不到。而他做到了,可想而知,这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要说北方鞑靼国和瓦剌国的分裂,给武定国带来的只是不安,反倒是这两个人的出现,给武定国带来的就是现实的巨大威胁了。

    从战报上来看,多尔衮似乎已经找到了对付火器部队的最佳方法。那边是趁着下雨天,用冷兵器来硬碰硬。人家骑兵重甲的,面对无法打着火的火器部队,简直是一场屠杀。

    而且这位多尔衮先生,居然还会玩起了围点打援的把戏,这和历史上,明末辽东的局面简直是一模一样。

    更让武定国感觉得威胁的是,多尔衮打包带走了十多万移民过来的东瀛人。这才是真的要命的地方,这群人里面肯定有能够打造兵器和火器的匠人,而且,他们的手艺,比起大康来,那更是没的说。

    这下子,大金国等于是可以自己开矿炼铁了。有了骑兵和火器的大金国,一下子就从军事潜力上,超过了大康。所以说,大康的山海关一线,估计要风声鹤唳了。

    说完多尔衮,再来说说德川家康,这位可是著名的阴谋家。等到丰臣秀吉去世之后,他凭借手段,清除了政敌,就开创了著名的德川幕府时代。这个时候的东瀛,才真正算是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面对一个统一对外的东瀛,他们会怎么弄呢?这可是一群海上的强盗分子,而大康有着极为广阔的海岸线。这下就麻烦大了,海盗是这个时代最难以禁绝的东西,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人都来当海盗。

    恐怕倭寇之乱,不久之后又要重新肆虐东南了。

    原本两只老虎打生打死,现在好了,他们俩反应过来,不打了。突然发现争夺高丽这块肥肉不香了,反倒是扭过了头,看向了之前的吃瓜群众。

    大康:额,你俩继续打呀,高丽这根骨头很香的。

    东瀛:吃骨头有啥意思,嗯,大康身上全是肥肉呀,好眼馋。

    大金:哎呀,就是啊,刚才我俩抢骨头的时候,这家伙在我们身上喝了不少血呢,这怎么的也得吃回来点呀。

    大康:你瞅啥!看看我,砂锅大的拳头,还有我手里的大棒!信不信我敲死你们!

    鞑靼、瓦剌、突厥、鲜卑:咦?好像闻到了肉的味道,先到旁边看着,没准能混口汤喝。

    目前,就是大康即将面对的局面。打得伤痕累累的北方几个国家,这个时候迫切想要给自己回血,然而,他们的目标呢?貌似现在的大康非常美味。

    当然,大康现在也不是吃素的,国力强盛,军事力量也正处于顶峰,况且有着险峻的边关隘口,北方草原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进来。

    再说了,东南沿海一代的倭寇势力,如今已经变得苟延残喘,海盗势力更加是被打压得失去了大部分生存空间。

    这得益于武定国趁着这几年宝贵时间的发展。在大康的沿海地带,开创了多个港口,利用海上贸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多支强大的海上舰队。而且,大康的海上贸易越发的繁华,武定国甚至允许商船装备一些火器,用于对抗海盗。

    当然,这些商船都是有着严格记录的,打海盗的收入,也被允许由个人保留,朝廷还有奖金。所以,现在大康的海上力量也是今非昔比了。

    然而,好虎架不住群狼,面对如此多的对手,即便是强大的大康,也会觉得头疼。就像现在的内阁成员们一样,看到这样的奏报,一个个都忧心忡忡的,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第十二章 武定国你该休息啦

    在座的都是人中龙凤,遇到问题,自然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所谓特事特办,对于错综复杂的国外局面,针对性的进行布局才是现在该干的事情。

    很快,激烈的讨论声就响彻在勤政殿的书房里面了。

    首先是针对瓦剌和鞑靼两个国家的战略方针。

    赵志成就主张,分别通过商路上的支持,给两边输送战略物资,让他们打生打死,最好战斗都不要停歇。如果哪边呈现了弱势,那就果断出兵帮助,维持均势。

    这样一来,这两个国家,定然无法团结起来,南下攻打大康。而且,在贩卖军事物资的期间,也能繁荣一下边关的经济,做到富国强兵。

    这个方案,得到了全票赞同,至于委派谁负责,皇帝思考了一下,打算安排龙双,这位曾经和武定国在鲁省,负责过高丽战场的一方大员。

    因为有着挑拨东瀛和大金国的经验,想必龙双应该能很好地完成这次挑拨鞑靼和瓦剌两国的任务。

    而西北那边,突厥和吐蕃已经形成了世仇,双方的战争时断时续,目前看来是没有和好的可能了。而且,边关的常捷军,趁势夺取了突厥的很多地盘,把河西走廊给纳入了版图。这样一来,在西北地区,大康获得了一个极佳的养马地和耕种区域。

    所谓黄河九曲,唯富一套,河套平原水土充沛,是一个极佳的军屯场所。而且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于是乎,经略河套平原的事情,就交给了常捷军,文官集团配属一位得力的干将,辅佐常捷军统帅,制霸西北地区。

    战略方针嘛,实际上和针对瓦剌、鞑靼人一样,就是谁弱了,就帮谁。

    不过,倒是大金国方面,却让内阁成员们产生了分歧。

    主要原因是武定国这方面的。

    武定国主张,立刻出兵,攻打大金国,绝对不能给大金国休养生息的时间。

    趁他病,要他命。

    多尔衮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令人难以释怀了。这就像是悬在大康东北的一把利剑,随时有可能落下,把大康打得伤痕累累。

    然而,武定国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内阁成员的同意。他们一致认为,大金国如今元气大伤,完全没有跟大康掰腕子的实力。所以,大金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恢复元气和自己的人口。在这段时间里面,大康完全可以慢慢地挑动大金国内乱,或者安排邻国趁机侵略。

    总之一句话,大康不会亲自撸起袖子上战场,让别人去当先锋,自己来摘桃子就是了。

    此刻武定国的表情,就如同一个表情包

    年轻人,你的思想很危险啊.jpg

    给多尔衮和他的大金军团休养生息的时间?武定国怕是嫌自己命长了。多尔衮有多恐怖,武定国心里自然是有数的。更何况,人家得到了十多万东瀛百姓,这军事实力绝对能够翻翻,至少在武器方面,人家就可以不弱于大康了。

    “要不这样,我们挑拨鲜卑人,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攻打大金如何?我们兵出山海关,争取把辽东半岛给拿下来。这样一来,我们有了东北方向的养马地,也就可以培养出一支不弱的骑兵。以后面对大金的时候,也不至于吃亏了。”

    武定国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覆灭大金国,但是要咬下它身上的几块肉才行。这要是等到大金恢复了元气,人家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只有趁机培养自己的骑兵队伍,弄到一个养马放牧的地方,东北方面的边境才算是安稳一些。

    武定国的提案得到了勋贵武将们的赞同,他们早就想打仗立功了。原来的计划中,要灭了大金国,其实勋贵武将们心里是没有底的,然而,只要吃下了辽东半岛,这个还是没有问题。至于担心的防御问题,筑城什么的,对于大康来说,真不是个事。

    文官集团却非常担忧,因为大金国实际上是个游牧民族。如果开战,人家应战还好,但是就怕人家不应战,往北面的大山里面一钻,等到休养生息完毕,再来个猛虎下山。这对于大康来说,实在是难受。

    “那就只能比谁的发展速度快,如果我们经略辽东的速度快,建立起坚固的防线,就可以不怕大金的反扑。再说了,我们可以让鲜卑人顶在我们前面。他们不是一直想要大面积的牧场吗?我们可以把我方北面的那些草原地区,全都划分给鲜卑人。这样一来,至少大金想要反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鲜卑人。”

    武定国把计划完善了一下。如今北方四国里面,实力最为弱小的就是鲜卑人了,现在的鲜卑国,实际上已经在暗地里依附了大康。然而,草原人的贪婪本性是无法掩盖的,给鲜卑人一块大肥肉,他们拼了命也会要吃下去。

    就这样,针对大金国的计划,勉强达成了共识。

    武定国主动请缨,想要亲自负责针对大金国的战略计划。然而,他的申请,并没有得到皇帝大哥的批准。

    就连其他的内阁成员都表示不赞同。

    “定国,你已经南征北战了这么多年,是时候休息休息啦,这次的行动,你就不用操心啦。相信其他人也会办好的。”

    “是啊,武大人,这次您就让我们这些毫无寸功的人来吧,说真的,我们也想效法你平定西南和苗疆那样,做出丰功伟业来。”

    得,武定国这还能说什么呢,功高震主这个霉头,武定国是再也不敢去触碰了。

    然而,这个执行战略任务的人,武定国还是要好好把关的。至少,这个总负责人,要有武定国八成,不!五成的本事,就足够了。

    “王荣将军,驻守山海关多年,熟知辽东形式,可为统帅。”

    “燕国公左丹青世代经营北平,可为后军。”

    “邵家益大人多次出使大金,熟悉其国内,可为经略。”

    “孙天友大人与鲜卑可汗交好,可出使鲜卑,说服其出兵参战”

    “臣这边没啥好推荐的人,稷下学院的第一批人已经培养好了,可以委派一百余弟子,参与此次的行动。”

    很快,人员都配齐了,这次,大康经过长时间的修养,总算是要露出獠牙了。一方是伤痕累累的大金,一方是庞然大物大康,还有一个饿狼鲜卑。这样的组合之下,但愿能打得大金一蹶不振,顺带着,连高丽也能正式纳入大康的附属之下了。

    武定国回到家里之后,对于这个安排,总有点落寞。说句心里话,武定国是真的非常不放心这次行动。这可是多尔衮,若不是自己亲自盯着,只怕是弄不死这个英雄。万一让他趁势崛起了,那就更加糟糕了。

    唉……多事之秋啊。

第十三章 老婆工作忙,老公闲发慌

    关于东瀛那边,武定国给出了他们会消停十几年的判断。根据就是,丰臣秀吉这个时候已经是老大不小了。没准哪天就到天照大神那边报道去了,他手下一定会陷入权力的争夺之中,这段时间,他们是没办法出来折腾的。

    然而,武定国本打算派点细作,或者扶持一个傀儡政权之类的想法。还没等说出口,就被自己否决了。天知道,武定国扶持了一个什么大名之后,这位傀儡会不会爆种,来一个李代挑僵,建立什么西川幕府,或者是什么萨摩幕府之类的。

    唉,岛国啊,这天然的地理隔阂,让武定国想耍点手段,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然而,武定国却不太清楚,丰臣秀吉这个老不死的,究竟能有多作妖。在武定国前世的历史上,丰臣秀吉不止一次征讨过高丽,甚至还起兵攻打过鲁省!

    这也是武定国穿越太久,记忆里越来越模糊的缘故,不得不说,这次武定国给出来的判断,为以后的麻烦,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下了朝,武定国回到了家里,这几天,武侯爷感觉到特别的累人。

    “我回来啦,老婆们,吃饭了吗?”

    “夫君回来了呀,先坐坐,咱们还得等等才吃饭哈,芷宁姐姐还没回来,月儿姐姐也出去了,秋芳姐姐说她今晚不回来吃饭了,打算通宵在六扇门里面加班。娜珠姐姐倒是说她会回来吃饭,只不过这会儿还没回来,应该是报社里面有什么事吧。”

    “秀儿,今天你做饭吗?按照你这么说,岂不是家里就剩下你和凤兰了,孩子们呢?饿的叫唤了吧。”

    “凤兰姐姐已经吃过了,听说是咱家的货栈出了点事情,所以又急忙忙的出去处理了。今儿个就我和夫君一起吃饭。孩子们都吃过了,大一点的在做作业,小一点的,在游乐园里面玩耍呢,有奶妈看着,估计过会儿玩累了就会睡了。”

    李文秀身上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估计是刚刚在厨房里面忙活着。她如今小腹也微微的隆起,这身孕看来有两个多月了。

    听到几个老婆们一个个都忙着工作,武定国突然觉得有些落寞。好像咱们家的画风有点不对劲,为啥我的老婆一天到晚不着家,反倒是我这个一家之主,每天三餐定时享用。

    难道是我不努力了吗?难道是我吃软饭了?难道我是靠着老婆养活的?

    武定国脑子里冒出了各种问号,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的样子。

    一边吃饭,武定国一边细数着来到京城定居之后的林林总总。

    武定国入了朝堂,成为了权倾一方的顶级大佬,然而这个大佬仿佛是被卸了爪子,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光露出个表象来了,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

    然而自己的几个老婆可非常不得了。仿佛鱼入了水,开始肆意的展现出他们的才华了。

    大老婆张芷宁,直接接任老丈人晋王殿下的位置,成为了内务府总管大人。现在整个后宫,谁不客客气气的对她,见了面,即便是皇后娘娘也得乖乖的叫一声,芷宁姐姐。

    二老婆言月,不用说了,是一个闲不住的主,这会儿,肯定泡在了军营里面。御林军的人,都喜欢实力强大的老大,更何况这位老大战功卓著,人也非常漂亮。而且,武定国还从皇帝大哥那里得知,以后后宫的卫戍工作,就会交给言月了,组织一支女子侍卫军。装备了冷热兵器,人也从民间挑选女武士!

    三夫人小芳芳,六扇门衙门的总瓢把子,凭借着江湖上的地位,这位姑奶奶现在真是说不出来的威风。一年前的武林大会,小芳芳去了,被推举为名誉武林盟主,一方面因为她能打,另一方面也因为她地位实在是高。现在她遇上烦心事了,跟人贩子卯上了,已经是好几天加班,没有回家吃饭了。

    四夫人娜珠,全身心的放在了报社,钱庄,药铺,以及妇联方面。继姐姐武定莲成为妇联主席之后,武家再次出了一个副主席兼北方六省常务主席。娜珠成了妇女们的偶像,更加可贵的是,她还是皇族女子,贵不可言的身份,让她在高阶层里面,广泛发动女子们参加妇联。一个伟大的妇女之友,就从武定国身边诞生了。

    五夫人阮凤兰倒是正常点,爱做生意,爱挣钱,这挣钱的疯狂程度,简直比当年的武定国差不了多少了。这女人,每天考虑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这么多钱怎么放?怎么花出去?这败家娘们算是彻底练成了。

    也就六夫人秀儿,稍微能让武定国放心点,怀孕期间,这姑娘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也就做做饭,辅导一下孩子们作业啥的。嗯,还是北方姑娘要乖巧顾家一点,怪不得北方爷们这么舒坦。不过,武定国好像听说,这乖巧媳妇,最近老是去义务参加什么讲课,说什么……普及女子义务教育?还想当个女校山长之类的?唉,看来是被带坏了呀!

    不行!自己得做点什么才行,才不要在家当个吃软饭的呢!

    可是做点啥呢?武定国又发愁了。

    面对即将崛起的那些英雄们,武定国感觉到压力山大,偏偏让人难受的是,这个时候,武定国必须要韬光养晦。

    皇帝大哥把他留在身边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不想让武定国再出去立功了。不然到了那个时候,真的是赏无可赏,只剩下一刀子宰了。

    留在京城,武定国的活动范围也就仅仅限于此了。但是也有个好处,在京城这个政治经济中心,做出什么变革,是能够直接往各地推广的。尤其是针对北方即将崛起的英雄们,武定国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些准备。

    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所谓大战,必然是钱粮为先。

    得到更多的粮食!储备更多的钱财!制造更加犀利的兵器!培养更多的人才!完善更好的制度!解决国内深层次的矛盾!

    武定国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了这些。

    这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

    嗯,要不就编写一个大康五年发展计划吧,给大家一个小目标,免得官员们跟无头苍蝇一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这一夜,武定国的书房里面,灯火通明,一个伟大的计划,正在构思之中……

第十四章 又见2+3年计划

    内阁会议的时候,皇帝大哥和其他的内阁大臣看到武定国递过来的厚厚一沓宣纸,心里面不由得有点奇怪。

    难不成咱们的武财神又写了什么发财计划了?貌似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武财神就是弄了个这种调调的东西,好家伙,直接就掀起了京城国有企业的计划,另外,还有铺天盖地的反贪反腐工作。

    今儿个,难道是武财神想要故技重施?难道是国库缺钱了吗?

    大家不由自主的扭头看向马老扣,马尚书这个时候,百无聊赖的挖着鼻孔,被这么多人盯着,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从他们的眼神里面,马老扣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于是赶紧辩解。

    “这件事和我没关系啊,国库里面现在充盈着呢。足足三百万两!比先皇陛下在的时候,更加富足了。绝对不是缺钱了啊!”

    既然不缺钱,那武定国这是弄啥呢!

    大家看向了这本宣纸的封面——《大康嘉华年间“一五计划”总纲》

    一五计划?武定国又取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名字了,难不成是什么关于对外的战争计划?不该呀,武定国的专业又不是这个。

    “定国,你这是弄了什么幺蛾子啊,一五计划?还总纲?你这是要做什么呢?”

    陛下首先就开口了,说实在的,他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武定国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呢。不过这厚厚的一摞,看来昨晚武定国花了不少心思,从这份努力上面来看,应该有点东西,值得采纳。

    “回陛下,这东西,是臣昨晚仔细思考,整理出来的一份关于我们大康接下来的发展计划。里面涵盖了各个方面,比如农业,粮食,财税,军备,经济,等等。臣认为,咱们现在的朝廷官员们,完全是朝着稳定方向努力,而不是朝着改善人民生活方向努力。这样不行的,得给他们一个小目标。这样我们大康的国力才能蒸蒸日上。”

    武定国把这个计划上升到提升大康国力的层面上了,这一下子让人重视了起来。而且,据武定国说的,这个计划涵盖了国家的各个重要层面,如此庞大的计划,怕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武定国这是要搞一个大事情啊!

    既然如此重大,那就得仔细拜读一下了。其实,有记忆力好的人就想起来了,貌似武定国在苗疆治理的那会儿,就整出来一个苗疆发展五年计划。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的确让苗疆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换而言之,如果是整个大康都采用这种五年计划呢?这就让人有点期待了。

    武定国慢悠悠的等着大家伙看计划,自己优哉游哉的喝起了茶,吃着皇宫里面特供的点心。噢哟,居然有自己最喜欢吃的薄荷膏?这味道居然是熟悉的感觉,武定国一瞬间就想到了,这是自己的大老婆张芷宁安排的。

    哎呀,这老婆真是贴心,连我喜欢吃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在我手边上了,心里美滋滋的。

    两盏茶,一盘子点心,武定国消灭完了之后,大家伙,尤其是皇帝陛下就已经翻阅完整个计划书了。

    从皇帝脸上露出的喜色来看,这本计划书还是非常讨喜的。尤其是,武定国从自己皇帝大哥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叫做奋斗的欲望。

    如果说以前跟皇帝大哥待在一起的时候,给武定国的感觉,那就是皇帝大哥其实也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凭着心中那股子和蔼可亲的感觉,维系,平衡好朝堂的关系。

    然而,武定国觉得,皇帝大哥缺少一点什么,让他跟先皇比起来,总是欠缺些东西。

    今天武定国总算是明白了,皇帝大哥到底欠缺了什么东西。

    野心!

    或者应该叫做皇帝的雄心!

    一代明君,他们的手段或许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都是明确的。比如说要统一天下,平定内乱,要威服四海什么的。

    可是,先皇帝走之前,其实已经差不多把周边的国家给打服气了,国内的情况也是非常稳定的。这在先皇帝看来,就是要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让儿子好顺利的接班。

    然而,先皇帝反倒是忽略了一点,如果没有给儿子留下对手,容易造成儿子继位之后,失去了奋斗方向。一心扑在了维持先皇帝创造的稳定局面上,没有了开创精神。

    历史的事实证明,为什么皇帝一代要比一代差劲。这里面或许有很多的原因,然而武定国却觉得,后面的皇帝,正是因为丧失了锐意进取,改革图变的雄心,才导致后来的王朝,一个一个的都是力求做到维持稳定,长治久安。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古人先贤,早已经在文章中指出了这个道理。然而能明白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做到,并且克服就成了另外一回事了。

    武定国这一份五年计划,可谓是给皇帝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甚至往大了说,这是给整个大康朝,全体大康的百姓,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大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不至于在后来的日子中,安于享乐,失去奋斗方向。

    “定国啊,世人都说你学得了小人之道,却不知你其实真有大才,朕能有你辅佐,真是朕之幸事,是国之幸事啊……”

    “陛下过奖了,臣哪里有什么大才,不过是一点小聪明,或许,还有一颗目标明确的奋斗心罢了。”

    “奋斗!说得好,朕自继位以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好像失去了方向,今天看了爱卿的这本五年计划,朕明白了,朕失去了方向和奋斗心!谢谢你提醒了朕,也给朕找到了方向。按照你的这本计划执行下去,朕有信心超越秦皇汉武,成就一代伟业!”

    皇帝雄心被点燃,连带着发表了一番豪言壮志。

    武定国和其他的内阁大臣,又何尝不是升起了雄心万丈呢?比起争权夺利,蝇营狗苟,还不如在这大好的时代之下,挥洒自己的才华,争取做到青史留名。

    “为陛下贺!”

    “为陛下贺!”

    “列为爱卿,时不我待啊,正如这计划里面说的,我们要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该满足于当下的成果,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是的,陛下,臣读了楚国公的这本一五计划,茅塞顿开。同时,臣也感觉到羞愧,居然满足于一点点的成绩。呵呵,武大人说得好呀,国库盈余三百万两又能算得了什么,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五百万两,而且税收要达到一千万两白银才行!”

    “是啊,读书人的数量,臣真是汗颜不已,武大人说得对,要让读书人的比例增加起来,至少做到一个村有一个秀才的目标。这样才对得起为国养才,为民启智的要求呀。”

    一个个像是发表获奖感言一样,好像要把武定国夸上了天。

    然而武定国也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这群人的表现,接下来肯定是为了下一句“但是……”做准备的。

第十五章 但是……

    刚才夸上了天,这会儿应该要往下掉了。

    武定国等着他们的“但是……”

    果然,一下子,但是就来了。首先开口的,是工部尚书王建军。

    “但是啊……武大人,您在计划书里面提出的,两年之内完成黄河改道任务,三年之内恢复华东平原的水利设施。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太赶了,这修黄河,治理水患,可不是五年时间就能完成得了的事情呀。”

    “呵呵,王大人却有点小看咱们大康的实力了。修黄河,无非是财力,人力,物力。这件事是利在千秋的事情,越早弄越好。而且,五年之内完成,其实我非常有信心。这并不是你一个工部的事情,而是以你牵头,其余五部门配合你,集我们大康之力,修缮黄河,治理肆虐多年的水患!”

    武定国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目标,在别人看起来,很多地方好像有点天马行空,又好像是有点强人所难。

    就比如工部尚书提出来的这一条,五年之内,完成黄河疏浚,治理水患的任务,这在他们看来,是个实际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历史上治理水患的人不是没有,可是谁也没说,能够五年之内治理好黄河水患的。远古的有大禹治水,秦代有李冰的都江堰,还有历朝历代的各种能人,这些人治理地方水患,哪个不是耗费十几年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才最终做成了的。

    武定国居然说五年之内完成黄河水患治理,并且连带着整个华东的水利都要修复好。这么庞大的工程,按照常理计算,最少也得十五年完成。

    “呵呵,王大人,我知道,这会儿来说,五年治理好黄河水患,在你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然而,我们仔细分解一下,可以发现,很多东西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部分时间。”

    武定国就以修复黄河大堤为例子,开始展开如何在五年之内完成这庞大工程项目的初步规划。

    首先,根据大禹治水的经验,宜疏不宜堵。那么第一步,就是在枯水期的时候,也是农闲的时间,组织广大百姓,开始疏浚支流河道。同时,科学合理的规划泄洪区,加固堤坝,甚至挖掘分支人工河道。这些方法,为将来雨水到来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到了第二年的枯水期,可以开始着手疏浚黄河决口后,下游的主河道,为将来黄河改道顺利流入渤海,提供可靠的工程保障。因为是从干枯的河道上施工,所以可以不必等到枯水期到来,只要农桑忙完了,就可以组织人手进行施工了。

    第三年,就是堵上黄河大堤,开始人工扭转黄河改道的工作。因为黄河在冬天是结冰的,更加会有断流的时候。这个时候去施工,利用水泥这种优秀的工程建筑材料,能极大的节省人力消耗,节约时间。

    等到来年雨水降临,黄河就能够顺利改道,完成这惊人的壮举。今后的三年,便是查漏补缺,修修补补,彻底建成华东的水利系统,让原本的产粮区,重新恢复生机活力。

    “这个只是大体上的初步计划,具体的细化,细化到每个县,每年应该干些什么,都可以在后面的详细讨论中,进行补充完善。这也是你们工部接下来应该干的一些事情了。总不能让我一个人面面俱到吧。”

    武定国说的话,让工部尚书听着,有点汗颜,也倍感压力巨大。按照武定国的计划,这样做却是有可能完成黄河的治理计划。

    因为武定国的计划里面有很大一个特点——多措并举。以前是某个伟人,一力主持治水大业,因为人力有限,他只能够一截一截的来疏浚,最后耗费十几年完成。然而,武定国这次是把任务细分到每个县,每个村,大家一起动手,这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

    只不过,这花的钱恐怕也是前人的好几倍啊,马老扣听得心里直打鼓。

    “武大人,按照你这么说,修理黄河的大工程,这耗费恐怕就不止一千万两了,如今国库里面就这点家当,恐怕还不够你三个月用的。要是钱用完了,该如何是好呀?”

    马尚书苦着脸,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抱着疑问的眼神看着武定国。毕竟钱这东西,的确就只有那么多,用完了可就没了。要是没钱,谁给你干活呢?

    “我知道马大人的顾虑,无非是担心钱不够。然而,马大人有没有想过,这钱给了老百姓之后,他们会拿去做什么呢?”

    对啊,拿钱做什么呢?那不就是买东西嘛。买布,买粮食,买牛,买肉,买房子,反正手上有钱了,那就得给自己家里置办点东西才行。

    等一下!

    马尚书好像想到了什么,只是这灵感总是抓不住,让他急的抓耳挠腮。

    反倒是皇帝大哥突然恍然大悟!

    “哦,朕明白了,定国,你是说的钱要流动起来才是钱,不流动起来的钱是废物!”

    “陛下,一语中的!”

    皇帝和武定国俩人唱着双簧,让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

    “众位爱卿,朕来给大家解解惑吧。”

    “刚才武爱卿说的,大把的把钱花出去,实际上,这钱兜兜转转了一圈,大部分还是会回到我们的手里的。”

    “咦?此话怎讲呀?陛下。”

    “税收和国营收入。你们想啊,疏浚河道,这是由官府出钱,但是我们也可以发行粮票,或者其他的商品抵扣券之类的东西。再说了,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水泥,并且每次进行商品交易也要交税,商品流通也要交运费。这些花出去的钱,反倒是可以繁荣当地经济,我们也可以通过税收拿回来。”

    “可是陛下,这钱的确是实实在在的花了出去呀,即便是税收,也只是收回了其中一部分,失去的那部分却是到了商人们手里了。”

    马尚书提出了一个漏洞,武定国自然会补上。

    “马大人也不必担心,你可知道港口建设?若是河道疏通之后,我们在沿河两岸建设内河码头呢?这码头的土地可都是属于官府,把土地卖给商人们,岂不是把钱又收了回来,而商人们雇佣百姓建房子,岂不是又可以让百姓挣钱,然后如此循环一下,等于是又收了一道税收了。”

    这下子,马尚书好像抓住了灵感,被武定国这么一提醒,瞬间就想到了。

    “嗷嗷嗷,我明白了,武大人,这就是你说的经济循环!”

    “哈哈,孺子可教也。”

    其实这个道理,武定国在自己写的《国富论》里面就提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比如这种用修建工程的例子,

    官府花钱百姓拿——百姓花钱商人拿——商人花钱买土地——商人花钱百姓拿。而官府在这钱的流通过程里,收取税收,流通越多,税收越多。但是实际上,百姓得利,商人得利,官府也得利了。

    而对于国家来说,这就是经济增长了,而钱只是流转了一圈而已。

第十六章 小步快走,试点执行

    武定国所制订的国家发展整体策划书,在朝廷里掀起了广泛的热议。有的人拍手叫好,有的人模棱两可,有的人反倒是深恶痛绝。

    拍手叫好的人,往往是那些有本事,想要干成一点事情,往上再走一两个台阶的人。这种人年轻的人居多,有干劲,有想法,而且有着一种未被现实打击过的冲劲。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向往武定国的成功之路。而且,他们也是武定国相关著作的忠实读者。

    模棱两可的人成分就有点混乱了,基本上老中青三代都占了一点比例。这些人很谨慎小心,他们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反正等着陛下安排命令,我就怎么干就是了。不会主动干太好,也不会给你出差错,让你抓到了小辫子。

    深恶痛绝的人,主要是一些前朝老臣为主了,他们不认为武定国的做法是对的,甚至还拿出各种理由,阻挠这次的发展计划。按照他们的思维,维持现状就挺好的,没必要这么折腾。如果折腾出了一个好结果,那自然是没问题。但是,如果折腾得每况日下,这样可就不好看了。少不了要拿武定国的人头来谢罪。

    “定国,朝中众说纷纭,你就不担心他们趁机发难吗?”

    “哈哈哈哈,陛下,你觉得我是会害怕的人吗?自古发动变法之人,无不是有大毅力和大气魄之人,我武定国没啥本事,这胆量倒是不小。”

    “呵呵,你呀,弹劾你的折子已经一人多高了,得亏朕给你拦了下来。”

    “哎哟喂,谢谢大哥了,这些日子您多担待点压力哈。”

    “你这个无赖的家伙,唉……”

    武定国和皇帝大哥的关系,也随着他们的事业开展,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起面对潇湘省水灾的日子。果然,共同奋斗的路上,咱们就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只不过,皇帝大哥的眉宇间,似乎还有着浓浓的隐忧,不知道怎么搞得,他总是有点心神不宁的感觉。

    “定国,纵观历史,前朝的时代,也不是没有变革,最著名的变法,莫过于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当时,宋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得到的结果却是害民之法,朕很担心,你这样的变法,会不会落得个同样的结果。”

    “是啊,陛下,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宋代变法的教训,我们也应该重视。这次,我打算先从鲁省、冀省、皖省、苏省,这华东四省开始,实践我们的变法。如果证明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就会推广开来,如果不行,我们就会及时叫停。我管这种办法,叫做试点,管这几个省,叫做变法试点区域。”

    “嗯,你这样试着来的办法,的确是有区别于当年王安石的方式,朕忽然有点信心了。”

    “陛下,民间有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臣就是要拿这四个省作为样板,然后逐步推广开来。这样一来,花上二十多年时间,我们就可以让大康走上‘旬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做新民’的道路了。”

    “嗯哼?不错呀,居然会使用典故了。文学水平见长哟,居然连《大学》里面的语句都用上了。”

    “那是,每天在家里被自家老婆给熏陶的。”

    “听说六弟妹出身鲁省文学泰斗之家,看这样子,是个难得的才女。”

    “哎哟哟,大哥,你这是想要选妃了吗?那我得去问问我那秀儿老婆,她们家还有没有未嫁的姐妹,哈哈哈”

    “去去去,好好说话行不行,三句话你就歪了!给朕选妃!朕还没有那么昏庸好吧。”

    “晚上是不是力不从心?”

    武定国暗搓搓的朝着皇帝挤眉弄眼的,那表情就像是个街边卖不可名状的小药丸的不良商贩。

    皇帝看着这熟悉的表情,原本想要顺口就接着武定国的耍宝,突然一想,自己是皇帝了,得严肃点。然而,话到嘴边,突然觉得,每天这么严肃太累了,还不如和好兄弟玩闹一番,显得亲近。

    “我有病,你有药啊?”

    “废话,当然有啊,祖传秘制,药到病除,别忘了,我家起家的时候,可是开妇幼保健医馆的!”

    武定国拍着胸脯保证,那样子,是个卖假药的,石锤了。

    一瞬间,皇帝大哥和武定国两个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这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当初刚刚认识的时候。

    两人一见如故,两人协力抗灾,两人畅谈理想,两人品尝美食,走街串巷。

    人越大,越喜欢回想年轻时候的岁月,那是一种叫做年少轻狂的味道,虽然有青涩,也有苦难,但是更多的是快乐,和梦想的甜味。

    笑闹了一阵子,两人还是回到了正题之上。皇帝其实心里有着一肚子的疑问,这次武定国的庞大计划,他要彻底了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做到什么样的结果,做到心里有底。

    武定国便开始了仔细的讲解工作。

    首先第一个最容易达到的目标,就是粮食产量翻番。这一点的实现,就是推广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抗旱作物的种植。增加农民的粮食种类,做到不让老百姓总是饿肚子。

    同时,相辅相成的,是要推广农家肥制造技术。粮食产量翻番,除了良种,土地肥力也是一个需要照顾到问题。

    当然,肥力的问题,在武定国创办的稷下书院里面,其实已经有了解决办法,而且不止一种。从沤制农家肥,或者是清淤泥塘河道,亦或是养殖家禽,奢侈一点的可以海外购买鸟粪土之类的。武定国主张创办的农科,现在的农业技术,已经实现了亩产翻番,甚至翻三倍的能力了。

    等到粮食储备充分了,就可以推开第二项,货币方面的改革。武定国打算推广粮票制度,让初级的货币制度,与粮食挂钩。这样一来,对于推动粮食改革又是一个反作用力。

    而且,货币改革能够助推第三项,经济结构的改革。武定国打算把这第三项当做攻坚的重点工作。现有的经济模式,太小农经济了,严重依赖于老天爷吃饭。一旦天灾来临,老百姓很容易就没了饭吃,家里面一点余粮都没有,更别说银钱了。

    这次,武定国就打算,鼓励百姓们的手工业发展,或者出去务工。因为第四项改革中间,是需要大兴土木的工程——黄河水患治理工作。这里面出现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武定国也是打算让老百姓挣钱,促进消费。

    然后,大家有了钱,就可以加快内河港口贸易,沿海港口贸易的加速发展。这也就是第五项,贸易商业发展模式。

    等到前面几个模式发展起来之后,相应的军事发展就要上台阶了,武定国已经安排稷下学院的理科,工科,冶炼等学院,开始研制新一代武器,战船之类的东西。助推军事、科技发展。

    同时,还可以开展教育事业的普及,百姓有了钱之后,就会送自己的子弟去读书。这就是广泛推广私塾的最佳时机。并且,武定国还会鼓励商人、勋贵、皇族等人,用慈善的方式,加入进去,甚至发动妇联。

    这也就是第六项,科教文卫发展计划。

    这些计划,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也难怪皇帝大哥觉得,这次的变革简直是有点天翻地覆的意思。心里没底也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功,那对于大康简直是千古未有的盛世!

第十七章 敌人们也没闲着(上)

    大康国内,开始逐渐掀起了一场堪称史诗巨变的历史变法。这次的变法一旦完成,将会把周边的几个国家远远的给甩在脑后去,到时候,武定国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外国英雄的崛起了。哪怕是用爆兵的战术,都能堆死那些英雄们。

    不过,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必然会有他们的智慧之处。这不,在遥远的海外,东瀛岛国。丰臣秀吉这个时候正在奋笔疾书。

    他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会把自己的失败,用笔记录在案,然后反思自己的做法,得到进步和提升。这样的习惯,伴随了他的一生。

    高丽国征战的失败,丰臣秀吉的雄心受到了非常巨大的打击。

    损失兵力十万多人,武器装备更是损失无数。而且还有移民到高丽国土上的二十多万百姓,据说十万多人被大金国给掳走了。其余的十多万人,要不就是死于战火,要不就是随着海船逃回了东瀛。

    这次失败,对于丰臣秀吉的威信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果不其然,国内的一些不安定份子,就开始密谋推翻他了。然而,这些人怎么会是丰臣秀吉的对手,还没等兴风作浪呢,就被丰臣秀吉用忍者队伍,给暗杀在了自己的房间里面。而始作俑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仿佛拍死了一只苍蝇一样,很是淡然。

    “高丽之败,其一,在火器之弊,下雨天便不可使用,以足轻(东瀛对步兵的称呼)对抗骑兵,胜算渺茫。需改进火器,克服弊病,或许寻西班牙人可为之。”

    “其二,在外交之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康坐山观虎斗,不费一兵一卒,得利百倍。我东瀛和大金两败俱伤。若二征高丽,必然拉拢大康,亦或是大金,以二敌一,方能大胜。”

    “其三,以我之短,击敌之长。我东瀛水师称雄于东方,却无法发挥应有之作用,徒为运粮队伍,可惜可惜……”

    “其四,在兵在粮,东瀛国小地狭,物产不富,难以支撑长久之战,需速战速决之。下次,需待可乘之机,必以雷霆之势,侵吞一地,逼和对手,方为上策。”

    “其五,欲征服天下,必先踏足大陆,高丽可也,然后征服满洲!韬光养晦百年,便可征服大康!”

    不得不说,丰臣秀吉的反思还有对于未来的规划,还是非常中肯并且极具准确性。这就是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的地方,他们总能够从失败中,找到进步的办法。每一次卷土重来,必然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

    “来人。”

    “将军阁下。”

    “把我写的这些,传阅给其他几位大名。”

    “嗨依!”

    丰臣秀吉眯着眼睛,看着西边的太阳。不,或许他看的方向,是西边的大陆。这是一个对于大陆极为渴望的野心家。

    “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丰臣秀吉,是一个酷爱中原文化的家伙,对于曹操的文学,极为推崇,他梦想和曹操一样,做一代枭雄。同样的,他相信自己也和曹操最初的梦想一样,但愿自己的墓志铭上面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他的梦想是,东瀛故征西将军丰臣秀吉之墓,仅此而已。

    同样的,和他一样在反思,或者说在思考未来的人,也出现在他目光看向的大陆之上。

    多尔衮,这位被武定国挂上了号的著名英雄。

    此刻的他,正在和自己的皇兄争论着什么,他的这位兄长,却不是那位雄才伟略的努尔哈赤,反倒是一位历史上并不知名的人物,建尔扎吉。当然,这位所谓的大金国皇帝,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然也不会在当初的王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俩兄弟,却因为一件事情,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多尔衮!你是不是怕了!你征战高丽的勇气哪里去了?你三千精兵夜袭汉城的勇气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你要退却?”

    “我的好兄长啊,我这不是退却,而是避其锋芒。咱们大金历经高丽一战,已经伤了筋骨了,这次大康携手鲜卑人而来,我们若是硬拼,就正中敌人的下怀了!兄长啊,我不是失去了勇气,而是想要将拳头缩回来。等我们的勇士们修养好了之后,我们再拿回自己的土地!”

    这兄弟俩争论的不是别的,恰恰是因为大康和鲜卑联手起来的进攻。

    这次,大康可谓是把握了非常好的时机,大金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国力大损,正好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出于对大金国多尔衮的忌惮,武定国也力主出兵。

    于是,鲜卑人,联合大金的燕宁军,凯旋军总计三十万大军,直接出了山海关,朝着大金国都而来。这庞大的兵力,让人感觉到十分胆寒。

    当下,大金可战之兵,不过十万多人,这里面大多数人还带着伤。国内的经济储备,粮食储备都到了见底的时候了。根本不能再负担一场战争了。

    于是,多尔衮十分果断的建议自己的大哥,放弃南边的草场和土地,往北退却。退回到大兴安岭的范围之内,退回到他们祖辈们生活的故地。

    这样主动的避战行为,从战略上来说,是十分正确的。然而,从人们的心理上,或者说面子上,那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这不,大金国国主,建尔扎吉,这个时候就非常反对多尔衮的观点了。说实在的,大金国主是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人。当初皇阿玛把大金国交到他的手上,可谓是寄予了厚望。虽然说自己没啥能力,不能开疆拓土的。但是,最少也要做到,不要丢失土地吧。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回到大山里面去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太丢人了,真是丢人到家了。

    苦苦劝诫不动,大金国主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打算领兵保卫自己的国家。

    两兄弟之间的谈话,不欢而散,多尔衮十分难受。看着自己的大哥去以卵击石,他就十分的痛心,更加难受的是,他们大金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一下子又不知道会死去多少族人勇士了。

    得劝住自己的大哥啊!不能看着他这么去送死,这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大哥,即便是当初自己更加有能力,也是把自己的大哥推上了王位,自己甘愿做一个大将军。

    出征那天,多尔衮赤膊上身,拦在了大军前面,气得大金国主一怒之下把多尔衮给关进了大牢。还留下了一句经典的flag。

    “等我回来,我会亲自用敌人的头颅告诉你,你所谓的退却,是不对的,我的好弟弟!”

    说完这句狠话之后,他就在战场上打出了GG。

    那惊天的一战,大金国主,被大康的王将军给生擒!大金八旗精兵,一败涂地,折损八万余人,残兵败将仓皇退回了大金国都。

    多尔衮,自然是临危受命,成为了摄政王,率领着余下的人,头也不回的退回了祖地,休养生息。

第十八章 敌人们也没闲着(中)

    大金国造了难,躲回了深山老林里面。鲜卑人其实是非常想要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他们身为草原上成长的民族,自然会明白一个道理。狼若是不全部打死,绝对会等来它的报复。

    然而,联合了大康军团,追击了几百里之后,来到了深山老林的边缘。却被多尔衮指挥的八旗残兵,给教训了一顿。

    利用山林,神出鬼没,不和你们打正面战场,就这样,积少成多的胜利,居然把追击的联军给打得灰头土脸。

    因为后勤的原因,拉长了补给线,这给了联军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虽然前线实际兵力并没有减少很多,但是后勤线上的打击,让前线难以为继。

    再加上,大康的军队明里暗里其实都不太愿意配合,也就造成了鲜卑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

    终于,在大康的主张之下,联军撤兵了。大康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辽东半岛,也顺利让高丽这个小弟,俯首陈臣。而大金国退却后,留下的大片草场,还有他们的国都,就丢给了鲜卑人,形成了挡在大康边境的一道屏障。

    “我还会回来的,哼!你们等着吧,鲜卑人,汉人!我多尔衮会让你们血债血偿!”

    留下了这么一句狠话之后,多尔衮带领着族人,毫不犹豫的退回到了深山老林里面,同样的,之前掳掠而来的十多万东瀛老百姓,早就安排好了。这些人将是多尔衮将来反击的资本。

    不同于大金国的凄凄惨惨,鞑靼人和瓦剌人倒是有点弹冠相庆的意思。因为大康的注意力,完全被大金那边给吸引了过去。至少他们俩之间的斗争,暂时不用担心大康直接出兵参战。

    再加上双方都派出了使节,向大康示好,甚至摇尾乞怜。大康本着两头占便宜的原则,向他们保证,自己会严守中立,不干预他们的争斗。

    这下可是好机会,老狼王和新狼王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段时间,恐怕是决出胜负的最好时机了。

    于是乎,蒙古人的后裔们,再次约架开片了。

    这次老狼王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严格审查了身边的人,绝对不能再次出现叛徒的情况。老狼王率领了征召而来的十六万大军,开赴前线,准备决出个胜负。

    这是十六万人里面,居然破天荒的出现了火器部队。不用想,肯定是大康又宰了他们一刀。不过,老狼王倒不是个迂腐之人,和大康多年作战的经验告诉他,这火器的犀利,足够改变战场的态势。

    如果能像大康一样,开局的时候,先给你来一个火器洗地,士气上就能够先行打击敌人,扰乱他们的队伍。然后自己率领集团冲锋,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要是有人问,为什么蒙古人后裔要放弃马背上的骑兵优势,反而改变为步兵呢?

    其实大家搞错了一个问题,蒙古人的战斗,一定一群骑兵呼啸而至?

    准确的说,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或者更早的匈奴时代,人家也是有着步兵配备的。不然攻打城池的时候,总不能傻愣愣的让骑兵冲到人家城墙上去吧。

    作为步兵的人,大多是依附于蒙古人的少数民族部落,比如羌人,比如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部族。平日里,他们也骑着马,负责物资运输,后勤输送之类的任务。一旦到了两军对阵,他们就要充当步兵,坚守本阵,或者是攻打城池。

    然而,老狼王却忽略了一点,总以为武器的能力上去了,战争就应该能够偏向自己,获得胜利。

    新狼王那边,智囊扎哈太,却不仅仅是从大康带回来了被淘汰的火器,同样的,扎哈太带回来了好几本书,武定国写的那些著作,以及大康历史上有名的兵书。

    回来的路上,通过彻夜拜读,扎哈太找到了一条可以致胜的“法宝”。

    “解放农奴!给与自由!团结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给他们自由的希望,你会看到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是足以撼动天地的!”

    这是武定国写在《苗疆故事》里面的一句话。

    书中记载的是武定国平定苗疆的事迹,也夹杂着武定国的一些感悟,以及处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原理。

    这本书,被扎哈太推崇备至,几乎已经是反复读了好几遍。

    蒙古人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虽然没有农奴,但是他们都有牧奴,这种情况何其相似!

    “人人都会渴望自由和解放,人人都不甘心一辈子屈居人下,只要有一丝希望,底层的奴隶们也会努力去挣脱枷锁。”

    看到这句来自武定国的感悟,扎哈太拍着自己的大腿叫好。

    回到了新狼王身边之后,扎哈太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帖木·巴特尔。不过,事实总没有想象中来的没好。帖木·巴特尔作为新晋的狼王,也要照顾到一些跟随他的贵族们。解放牧奴,这件事涉及面和利益纠葛太过于宽泛,就连帖木·巴特尔也不敢全力推行。

    于是乎,折中的办法,几经商讨出台了。

    如果说大康是通过科举考试让底层人民出头,帖木·巴特尔的方式,那就是通过征战。只要农奴拼死作战,战死者,他的妻儿即可获得平民身份,获得自由放牧的权力,并且可以领取几只牛羊,作为自己的私产。

    建立了战功更加不用说,甚至可以被允许得到一块草场,新建立一个部族。

    这样一来,晋升通道被打通了,手底下的人看到了希望。帖木·巴特尔感觉到,自己身边的战士们,一个个心气都不同了。颇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反正现在无论死活,只要拼死作战,狼王绝对不会忘记给他们的承诺,无论是为了自己,亦或是为了家人,甚至为了部族,他们都没理由不拼死战斗。

    不知不觉中,新狼王手底下的军队,和老狼王比起来,多了一点东西,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的的确确的影响着每一个人。也影响着战争的结局。

    十万新狼王大军,对战十六万老狼王大军,大家再次聚集在蒙古大草原的某个角落,开始了决定命运的一场战争……

    战斗一触即发,双方的战士们,发出了震耳怒号。悠长的牛角号声中,血气奔涌,似乎连苍天都不忍心看下去,被乌云遮盖了天空。

    猎猎的风,刮过草原,却带不走一丝的杀气。人数过万,无边无际,战场上的双方,都一眼看不见战阵的边缘。仿佛这天地间,就分成了三条线。

    一条是天与地的界限,一条是新狼王的战线,一条是老狼王的战线。

    没有过多的废话,当双方的狼王拔出了弯刀,战斗就开始了。从这个修罗场里面走出去的,只能有一个人……

    地面上的两条线,都中部突出了点,宛如一道弯刀,狠狠地撞击在了一起,然后,融合在了一起……

第十九章 敌人们也没闲着(下)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这种人数巨大的战争里面,个人的力量无比的渺小。即便是当时的顶尖高手,陷入了这场战斗中,或许存活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分钟。

    尤其是,很多人在刚刚接触的时候,就已经命丧黄泉。战马对着冲锋,居然还被骑兵们蒙上了眼睛,只知道往前跑。

    试想一下,在几千人相对狂奔的时候,都难免会迎面撞上,更何况是几万人的骑兵对冲。很多人、马,在刚刚接触的时候,就已经是狠狠的撞在了一起,到处都有飞上半空的人或者残肢断臂。

    十万人,对阵十六万人,其实大家一开始都不会投入全部的兵力。甚至大家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依附的小部族,先行厮杀,然后才是本部的军团出马。

    仆从军的战斗,可以这么说。然而,让老狼王不敢相信的事情发生了。他的侄子那边,出战的仆从军,不过是三万多人,自己则是足足六万多,人数是两倍。可是战争的局面,劝完全的一边倒。

    当然,不是人少的那边倒,反倒是人多的那边倒了。

    难不成自己的侄儿给这帮子仆从军使了什么巫术不成?一个个跟磕了药一样猛啊!

    按照草原上的惯例,这仆从军打架,大家也就做做样子就行了,都是当奴隶的,干嘛要拼个你死我活的,犯不着。草原上的战斗牺牲,往往都是那些个大人们的事情,跟奴隶们没什么关系。

    不过,战败的那一方会成为奴隶,这勉强算是扯上关系了。

    三万人把六万人给赶了回去,这群人就要冲击老狼王的本阵了,老狼王知道不能等了,全力进攻吧,火药,火炮什么的一股脑招呼出去,反正我还有十万人,对面最多是七万人而已,胜算还是在我这边的。

    炮声隆隆,马蹄阵阵,厮杀呐喊、刀剑碰撞,战场嘈杂而肃杀的声音掩盖了世间一切的声音。仿佛这天与地之间,就是剩下了这暴力的宣告。

    老狼王乞力巴特尔,一边作战一边心惊胆战。饶是他身经百战了,也没见过如此疯狂的草原军队。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侄子那边的队伍,战斗起来一个个都如此搏命。

    他思考间,手却没停下,一刀砍翻一个迎面而来的骑兵。然而,却意想不到的,那个被砍翻的骑兵,落在地上之后,强忍着一口气,死命的抱住了他的马腿,不解气的这个骑兵,满口血都不管了,张开嘴咬在了马腿上!

    唏律律!

    战马吃疼,人立而起。

    得亏老狼王骑术了得,不然这一下子足够把他给掀下马了。这一下子,把老狼王弄得心肝乱跳,这估计是他经历的最为凶险的一次战斗了。

    厮杀了一上午,大家也都没有力气再打下去了。对于搏命这种极为耗体力的运动,战斗最多持续一个时辰。很多战士在砍倒对手之后,都脱力的躺在了战场上,动都不想动了。

    罢兵,休战,双方退回了最开始的战线,只是留下了一地的尸体,还有伤兵,加上一些无主的战马在游荡而已。

    回到各自的营地,稍微一统计,我滴个乖乖,损失巨大!

    老狼王这边差不多损失一万五千人,而新狼王这边少一点,一万人左右。这就是冷兵器的肉搏战,伤亡并不会一下子打到一方无人可战。但是双方的战损比例,绝对不会差距太远。

    从实力上来说,老狼王这边还是占着优势的,可是比对起士气来,老狼王这边就差远了。很多士兵都被之前战场上那些拼命的敌人,给吓出了阴影。

    一刀砍不死,人家还得冲上来咬你一块肉。这样的敌人,简直太过于可怕,战斗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这种拼了命的敌人了。

    老狼王看着满营的恐惧,心里极为难受。他难道真的会输吗?

    这个时候,他真想找个人来分担一下自己的担忧。然而以前那个叫做扎哈太的小伙子,现在却成了对面的左膀右臂了。

    在老狼王怀念扎哈太的时候,这位英雄居然在想办法坑前东家呢。

    新狼王、扎哈太,还有他们的勇士们,一个个人衔枚,马含草,趁着夜色,慢慢的靠近了老狼王的营地。

    这边是扎哈太真正的杀招,夜袭!

    从汉人的兵书里面学来的,也是从武定国的军事思想里面“敌疲我打”的原则学来的。白天的厮杀,大家的确都很累,恨不得倒头就睡。谁都没有想到,扎哈太居然鼓励了麾下的士兵,咬着牙,忍着劳累,参与夜袭!

    为了保险起见,这些夜袭的人,分成了三波。前面两拨都是小部队,执行疲兵之计罢了。

    果然,老狼王是个谨慎的人,前面两拨夜袭,成功引出了藏在暗处的伏兵。原来老狼王早就防着他们这一手了。

    然而,疲兵之计的威力,却在于,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人休息,敌人却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连续打退两拨夜袭的人,老狼王也觉得,对面不会再进攻了。而且,自己的士兵们的确已经是累到不行了。再不休息,明天敌人来了,他们连刀都拿不起来。

    黎明时分,扎哈太睁开了布满血丝的双眼,同样的,他身边全都是刚刚睁开眼睛,布满血丝的士兵们。

    他们已经在寒冷的夜里,足足等待了三个时辰,现在天蒙蒙亮,太阳还没出来。草原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这是最困的时候,即便是马儿,这个时候也打起了呼噜,更可况人呢?

    扎哈太他们动了,昨晚新狼王带着人给他们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是他们该完成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为了让老狼王上当,最后一次假夜袭,是新狼王亲自带队的,为此,新狼王还受了伤。

    “首领!报告首领,我们买来的那些汉人火炮,这个时候打不着了,估计是昨晚上受了潮,火绳和火药全都湿了!”

    手下急忙前来报告,火炮火枪都出现了故障。这让扎哈太心中有点遗憾和忐忑。

    他可是见识过汉人是如何让这些火器发挥威力的,好大的岩石都能被炸上天,炸成碎片,若是这个时候用到敌人们的营地里面,绝对是一个大杀器!

    然而,天不遂人愿,火器的弊端显现了出来,太容易受潮了。

    “来人,记录一下!火器在早晨的薄雾中,会受潮,打不着!以后我们面对大康的时候,就可以把握这种战机!”

    “那,首领,我们还用不用火器了?”

    “不用了,扔在这里吧,最可靠的还是咱们手里的刀!”

    “是!首领!”

    “上马!勇士们,给我杀光他们!”

    “杀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149/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古代奔小康最新章节! 作者:荆南小六所写的《我在古代奔小康》为转载作品,我在古代奔小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古代奔小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古代奔小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古代奔小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古代奔小康介绍: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现代人,一不小心活在了古代。高端的东西我不会,低端的东西我反胃。没系统,没老爷爷,也没特异功能,毛都没有。全靠自己那半桶水的现代知识储备,照样能活的有滋有味。
凡事不求人,自己动脑筋,想要潇洒走一回,还得靠黄金。我在古代奔小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古代奔小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古代奔小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