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秦汉纵横家TXT下载秦汉纵横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秦汉纵横家全文阅读

作者:小李相国     秦汉纵横家txt下载     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19章 咸阳司马欣潜逃

    陆言在咸阳城外便得到消息,章邯兵败巨鹿,龟缩在棘原,而司马欣却一直被扣在咸阳,赵高在府中称病不出。

    胡亥听闻陆言回咸阳,立即派人前来迎接,望夷宫中,歌舞佳肴,样样不缺,陆言见到此种景象,心中很是无奈。

    “王上,这些东西都是谁让你带上来的,大殿乃是办理国事之地,为何将这些祸国殃民的玩物拿到殿上来。”陆言有些斥责的说道。

    胡亥见到陆言生气,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慌忙让随从撤去,“子玉有所不知,国政有赵丞相,因此朕在咸阳颇为轻松。”

    陆言听罢,眉头微皱,“你是说那赵高已经位列丞相?当初我临走时交给王上的信,难道王上一点都没有看吗?”

    “那个书信,朕确实看了,只是当时觉得赵高并无任何过错,因此便未将其逐出宫去,子玉莫要担忧,丞相办事自然有法。”胡亥颇为得意的说道。

    “王上,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那司马欣前来咸阳请示公事,被赵高扣在府内,迟迟不肯放他归去,现如今章邯已经兵败巨鹿,若是司马欣久不回棘原,那章邯心中定以为赵高想要责罚他一番!”陆言颇为激动的说道。

    胡亥闻言,很是惊讶,“朕这就将赵高请来,诸事全权托付于平南侯,不知子玉以为如何?”

    “大势已然去矣,乃是臣有负先王!”陆言当即俯首跪拜道,胡亥见状,立即将陆言搀扶起来,脸色很是难堪。

    “子玉正当壮年,何故如此悲伤,朕这就让人将赵高请来,仔细说明司马欣之事。”胡亥说罢,立即示意侍官前去赵府。

    此刻的赵高早就知道平南侯是因他而来,今又见到侍官来请,心中很是惶恐,只得让其两个兄弟过去禀报此事。

    望夷宫中,陆言等候多时不见赵高前来,却等来了赵成和赵常,心中自然大怒,不待两人禀报事宜,直接命人拖出去将二人斩杀。

    胡亥见到陆言行事果决,自然不敢阻拦,任由他处理朝政,“你们再去请赵高前来,若是还不来宫中,那下一位就是阎乐!”

    侍官听罢,丝毫不敢怠慢,二次前往赵府之中,将平南侯的话全部转告与赵高,又听说自己的两个兄弟被斩杀,一时间很是慌乱。

    “敢问赵丞相去是不去?若是不去,我们可就去县府之中拿人,省的在此耽搁时间。”侍官缓缓的说道。

    “去,这就去,还请前面带路。”赵高有些妥协的说道。

    望夷宫外,赵高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水,但不得不向着殿内走去,此刻陆言竟然坐在了首位,胡亥只得在一旁站着,颇为有点大逆不道的感觉。

    “臣赵高拜见王上,拜见平南侯,不知这个时候找老臣有何要事?”赵高诚惶诚恐的说道。

    “我且问你,那司马欣为何将其拦着,各地纷乱的事情为何不上报,敢问赵丞相居心何在!”陆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赵高被问,只是低头不语,片刻之后才稍微开口“那司马欣自是老臣知错,各地纷乱乃是赵成与赵常管理,现下已经被平南侯问斩。”赵高故作镇定的说道。

    “来人,去将司马欣带过来,我有事吩咐于他。”陆言很是淡然的说道,只要告诉司马欣,让章邯稳住,机会还是有的。

    此时的陆言心中很是复杂,见到胡亥这般模样,心中又不忍抛弃大秦,可是想想当初的一切,似乎乃是先王有意为之。

    赵高跪在殿上,大气不敢喘一个,不消片刻,外面的侍官有些匆忙的跑了回来,“启禀王上,那司马欣逃了!”

    “什么!逃了?那赶紧派人去追,一定要追回来!”陆言有些着急的说道。

    旁边的胡亥脸色很是惆怅,“子玉,那司马欣逃就逃了,追他有什么用,倒不如坐下来喝杯清酒。”

    陆言见状,只是摇头,“王上有所不知,那司马欣乃是章邯部下长史,如今赵高这般对待他,章邯定然以为赵高怀疑,加上他又不知道我已经回朝,想必定会反秦,这些天章邯有赏不赐,有罪就罚,赵丞相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呢。”陆言有些气极而笑的说道。

    “赵高,果真如子玉所说没?”胡亥亦是疑惑的看向跪着的赵高。

    “还请王上明察,老臣冤枉啊,老臣不过是想等到章邯回咸阳的时候,一同封赏。”赵高有些无奈的说道。

    “启禀王上,臣以为赵高祸乱朝纲,应当斩首示众,如此大秦可保。”陆言很是急切的说道。

    诸位试想,这赵高平日对胡亥百般依从,可谓是佞臣的极点,今平南侯刚从临淄回来,却要诛杀赵高,胡亥自然于心不忍。

    “赵丞相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还是解决了司马欣之事,再做定夺吧。”胡亥言语中未免有些袒护的意味。

    陆言见状,有些不悦的从案牍前起来,“启禀王上,这些奏折微臣已经帮你批阅好了,照发便是,当初我答应过王上,要保你一世周全,现如今微臣怕是办不到了,另外司马欣追回来大秦便可有救,追不回来的话,听天由命。”

    言罢,当即对着胡亥躬身跪拜,行了大礼,“子玉这是为何?难道这就要离开咸阳吗?”

    “臣有要事,还望不能奉陪王上了,殿上还有赵高,王上诸事可以吩咐于他。”陆言看着赵高,有些鄙夷的说道。

    “原来子玉也认为赵高是能臣啊。”胡亥以为陆言再夸奖赵高,心中甚是高兴。

    陆言来到咸阳,本想安抚司马欣,万万没想到他竟然逃走而去,可能被赵高囚禁,并不知道平南侯回朝,而陆言斩了赵成与赵常之后,便匆匆离开咸阳,前往淮阴去了。

    且说司马欣逃跑之后,心中亦是惶恐,怕赵高从后面派人追来,因此逃跑的路线并不是官道,因此前来追捕的士兵,并未发现司马欣的踪迹,经过多日的时间,终于从咸阳逃回了棘原。

第320章 章邯惧赵高而降

    章邯屯兵棘原,听闻司马欣回来,心中大喜,立即请入帐中,“敢问王上有何指示?长史为何这般模样赶了回来?”

    “将军有所不知,某刚到咸阳的时候,就被赵高囚禁与府内,若不是买通看门的守卫,吾命休矣。”司马欣有些难堪的说道。

    章邯听闻此言,心中自是有些郁郁寡欢,司马欣回来不久,打探消息的董翳也从前方回来,见到帐内的两人,不免有些皱眉。

    “将军,这是为何?难不成王上没有什么事情吩咐?”董翳很是迷茫的问道。

    “赵高等人玩弄权利,根本不肯将吾等放在眼中,当真是进退两难,董长史可有什么消息?”章邯转而问向董翳道。

    “这个,我听闻平南侯回到了咸阳,不过斩杀赵成和赵常之后又离开了,而项羽等人得胜之后,一直屯兵在巨鹿。”董翳略有所思的说道。

    章邯略微颔首。“平南侯回到咸阳又离开?定是因为杀了赵成和赵常,赵高眼中容不下平南侯,因此将他赶走,如此目无法纪,大秦终是要亡!”

    “那接下来该当如何?”司马欣颇为担忧的问道。

    章邯在帐内只是来回踱步,心中并无任何好的方法,“暂且静观其变吧,如今朝中大事者皆决于赵高,我今兵败,事情难办呐。”

    且说漳水另岸,巨鹿城中,项羽已经撤回吴中,陈余和张耳心中自然担忧章邯复来攻打,今听闻咸阳赵高掌权,便有意策反章邯。

    巨鹿城中,张耳与陈余坐在殿中,至于赵王歇,没事的话尽量不要出宫,搞不好哪天让张陈二人看不顺眼就解决了。

    “张兄,章邯屯兵棘原,终究是个麻烦,现下咸阳中并无能臣,不若写封书信,交于章邯,让其投靠项籍如何?”陈余缓缓的说道。

    张耳颇为同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由陈兄执笔吧,而且最近章邯兵败,定然害怕赵高责罚,写信于他,或许章邯心中早有投降之意。”

    两人商议计定,便书信一封,连夜差人送到了棘原县,章邯目前心中最为担忧的便是赵高的责罚,如今兵败,其罪不轻啊。

    在帐中忧郁的章邯,忽闻巨鹿城中有书信送来,慌忙将人请入帐中,很是小心的拆开帛书,放在案牍之上。

    书曰:“赵王歇顿首而拜,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

    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

    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

    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赵王歇顿首再拜。”

    帐内的章邯看了陈余等人的书信,立即找来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前来商议,两人看了书信,认为可以投降,但是必须先和项羽制定合约。

    章邯惧怕赵高假借兵败之名,杀了自己,便派人前往吴中与项羽制定合约,项羽身在吴中,听闻章邯要来订合约,只是付之一笑。

    立即找来范增商议计策,项府内,两人对坐,项羽直接把书信递给了面前的范增,“亚父,以为此事如何?”

    “现下章邯兵败,故而来定合约,不过是害怕咸阳的赵高,吾楚军为何要和他定立合约,不若派兵继续攻打,最为稳妥。”范增颇为淡然的说道。

    “亚父所言极是,章邯此刻来定合约,定是左右为难,我即刻差遣大将前去棘原攻打。”项羽缓缓的说道。

    项羽听闻范增建议,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趁着章邯不注意,再次与秦军交战,击败秦军。

    就在章邯有些惊慌失所之时,项羽又率领全部军兵在乌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只得让军营后退二十余里。

    经此两战,章邯当真是进退维谷,咸阳之中,赵高因为赵常与赵成被杀,心中怨恨陆言,但是又不敢得罪平南侯,只得泄愤于章邯。

    将章邯的亲戚全部扣留在咸阳,不准出城,章邯听闻此言心中大怒,但是又无他法,就在这时董翳从外面打探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项羽的军粮不够了,如此一来反扑谈不上,但是求和绝对同意,因此亲自写书命人交给项羽。

    此时吴中的压力也很大,整天打仗义帝也有些控制不住局面,缺粮毕竟是大事,项羽见到章邯的合约,又想到前些时日大败章邯,想必也无反抗之力,便允许投降。

    于是乎,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章邯于棘原北投降于项羽,秦军投降者共有十几万人,自此黄河两边暂时安稳下来,唯有一个咸阳乃是秦朝最后的据点。

    朝中的赵高听闻章邯投降,心中亦是大怒,命人将其亲属全部斩杀,另外将此消息隐瞒,毕竟胡亥若是知道章邯反了,赵高也就玩完了。

    现在整个天下大势又是一个新局面,除了吴中的义帝,各国又起,其中包括魏国魏豹,齐国田荣,韩王姬,还有燕王韩广等人各路诸侯。

第321章 义帝分封十八王

    章邯投降,项羽受益最大,当真是一将功臣成万骨枯,吴中义帝听闻此事,心下大喜,亲自前往黄河岸迎接项羽等人。

    此时的项羽可谓是名利双收,纵使义帝也要敬他三分,比起武信君,项羽大有超越义帝权利的趋势。

    吴中王宫之中,项羽与诸位将领皆在,义帝坐在首位,面上表现的有些不自在,“项将军有勇有谋,竟用五万将士,损秦军二十万,实乃大功,不知要何封赏?”

    项羽自斟一杯清酒,“启禀陛下,我慕周室,有功者当分封诸侯,放显得妥当,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那是自然,只是朕即位不久,分封诸侯之事尚不熟悉,还请项将军赐教。”义帝有些唯唯诺诺的说道。

    “今反秦者十八路诸侯,陛下应当下诏书,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至于臣之封号,可后拟定,先封他人即可。”项羽缓缓的说道。

    义帝略微颔首,“那就按照将军所说,朕立即命人起草诏书,分发各地,至于将军王号,将军想好之后再议。”

    项羽听罢心中大喜,当即回府,而义帝则是在宫中拟诏,先行分封十七路,分别是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其次便是胶东王田市、西魏王魏豹、九江王英布、燕王藏荼、殷王司马印、衡山王吴苪、辽东王韩广、韩王韩王成、临江王共敖、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济北王田安、代王赵歇、汉王刘邦。

    有些人虽然已经是国主,但碍于义帝威势,不得不就封,现下十七王皆被分封,唯有项羽没有王号,义帝没有征求项羽的意见,自然不敢加封。

    项羽府中,范增等人皆在其中,“将军,莫要如此骄傲,应当谨言慎行,殊不知树大招风,还需牢记。”旁边的范增劝慰道。

    “亚父所言极是,我闻亚父读书渊博,不知我应当有何称号才好?务必要斟酌得当”项羽有些激动的说道。

    范增故作思量,“启禀将军,尊号各有不同,容老夫细说,在大王亲自选用,自古圣帝明王,有天下必有国号,此乃义帝所用,将军自用不得。”

    “亚父还请说来,何为国号,或许日后便能用到也说不准。”项羽略显神秘的说道。

    范增亦是颔首,“如三皇五帝皆是国号之用,盖为皇帝也,天号也,德配天地,不事干戈,揖逊有天下,将军这般自然称不得。”

    “皇帝之后,有三王,乃是夏商周也,夏王大禹,相继十九王,共计肆佰二十三年,殷王乃帝喾也,相继三十一王,享国六百二十九年,周王姬昌,相继三十六王,国祚八百六十六年,此三王也,克勤克俭,崇尚仁义,厚德好生,专为百姓,治水之劳、祈雨之勤,伐纣济世,皆三王之盛德也,大王以为如何?”

    项羽听罢只是摇头,“王号可称,但略有不足,但不知王之下,又有何号,烦劳亚父细细说来,容我三思。”

    范增颔首,“王之下有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公,此五霸为天下除去残暴,各霸一国,假仁尚义,威武强大,人皆恐惧,大王以为如何?”

    听完范增之言,项羽心中大喜,“王号虽只可用于古,而不合于今,霸号虽合于今,却未尽乎古,若合古今而兼有之,不若称之为霸王,我生于楚,自淮以北为西梦,当以西楚霸王称之。”

    项羽心中计定,便命人通知义帝,分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义帝自然不敢反对,立即命人拟诏,封项羽为西楚霸王。

    吴中诸事不提,且说刘邦自从项羽伐秦,并未留在会稽,而是带领两万兵马,前往函谷关,准备破了咸阳。

    旁边跟随的只有萧何、郦生等人,但是函谷关也是地势凶险之地,刘邦不善于打仗,因此未敢强攻。

    营帐之中是,三人对坐,气氛有些尴尬,“两位先生,吾应当如何破秦,还请指点?”刘邦有些无奈的说道。

    “将军勿忧,吾听闻赵高在内擅权,自然知道天下大乱,不若写信一封,交于赵高,让其为内应,吾等破咸阳,不失其爵位如何?”郦生缓缓的说道。

    萧何闻言颔首,“此言甚是有理,现下天下唯有咸阳一地为秦所得,好言相劝,受制于礼,必然助吾等破秦。”

    就在三人讨论之时,吴中突然来报,乃是义帝诏书,刘邦自然不敢怠慢,慌忙出去接旨,正是封刘邦为汉王的诏书。

    刘邦听闻自己被封汉王,心中大喜,旁边的郦生见状,颇为皱眉。“汉王如何?应当先思考破秦之法,还请王上莫要沉迷此等徒有之名。”

    刘邦见状,立即收起诏书,“先生所言极是,那就先写书与赵高,看他如何回复,吾等现在此处安营扎寨。”

    咸阳中的赵高心中亦是惶恐,如今义帝分封十八王,明显意味着大秦亡了,而且刘邦的军队就驻扎在关外,随时可能破关而入。

    就在赵高无计可施的时候,恰巧刘邦送信而来,赵高心下大喜,立即叫来自己的女婿,商议此事。

    信中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汉王乃为长者,不喜杀人,只要你赵高从里面打开咸阳城门,我们入了咸阳,自然会保你衣食无忧。”

    阎乐见到信件内容,稍微皱眉,“老丈,我看还是在等一段时间吧,刘邦不过是一小吏尔,何来长者言行,容后再议。”

    赵高遂听从阎乐之言,将此信压在案牍下面,而关外的刘邦,迟迟不见到赵高的回信,心中亦是有些焦躁。

    原来出了吴中之后,粮食只够用两个月的,但是在关外耗得太久,粮食自然不够用,刘邦无奈,只得与郦生等人商量。

    郦生听闻粮食不够,心中颇为惊讶,有些怀疑的看向了萧何,“先生莫要这般看我,粮食已经省下三天,乃是至极。”

    “离此地最近乃是韩国,况且平南侯当日信中所言的张良便是韩国新相,不若用计将张良赚来。”郦生略微神秘的说道。

第322章 借粮智赚张子房

    经郦生这么稍微点拨,刘邦也是瞬间想起张良这个人,加上平南侯推荐,心中愈加重视,遂将赵高的事情抛在一边,独议赚取张良。

    当初张良得到《素书》之后,便在新郑附近隐居苦读,一直等到陈胜吴广起义,诸国并起的时候,才出世佐助君王,也就是现任韩王。

    汉营之中,萧何等人素来不知张良名讳,皆因平南侯一封书信,略知其姓名,郦生的才学可见一二,张良又在其后,自然稍微胜之。

    “尔等前去借粮,如何赚来张良?那韩王若是不肯借粮该当如何?”刘邦颇为无奈的说道。

    郦生稍微起身摆手,“大王不必忧虑,在下定能将张良带来,不过到时候大王应当待之尊敬,莫要这般玩世不恭,如此那张良见到大王乃是长者,定然愿意追随。”

    刘邦听罢亦是点头,“那就按照先生所说,若是将张良带来,我自当以礼待之,寻问大道,显出长者身份。“

    三人计定,便由郦生出使韩国,此时的韩王不过在新郑附近偏安一隅,并无大志,张良在韩国亦无任何施展抱负的机会,不过细想先祖五代相韩,张良自然不敢违背祖宗意志,想要辅佐建立不久的韩政权。

    韩王听闻有汉王使者前来,亲自出城门迎接,倒不是因为汉王此刻多么厉害,而是现在的汉王属于义帝的人,哪是他们可以得罪的。

    郦生一身素服,很是简朴,韩王见状心中便以为汉王乃是德秀之辈,否则部下也不会这么的低调。

    韩王宫室中,张良与郦生对坐,如今张良可是韩国的肱骨,因此每逢大事,张良必然出席,以免失了一国之力礼节。

    “我听闻汉王现在驻扎在函谷关以西,准备进攻咸阳,为何派人来我这里,我与汉王素无交情,莫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助?”韩王颇为坦然的说道。

    “大王英明,我家主奉义帝之命,准备攻下咸阳,奈何现下粮食紧缺,只希望大王能够借粮与我家主,也聊表义帝封王之心。”郦生缓缓的说道。

    韩王听罢,略微皱眉,“吾国粮食皆有新相管理,诸多事情还是需要询问子房是也,你且说说这借粮与否。”

    旁边的张良见状立即起身,躬身行礼道:“启禀王上,现下义帝乃是天下共主也,应当全力效命才是,因此臣觉得,粮食可以借得。”

    “张爱卿之意亦是朕之所想,既然如此,诸多事情交给张爱卿办理吧。”韩王很是直截了当的说道,毕竟韩王目前最信任的人唯有张良。

    当日殿上诸事商议完毕,郦生因借粮的事情拜访张良,随从自然不敢阻拦,说来韩国本是小国,能有多少粮食,借粮不过借良也。

    张府内,张良早就备好了茶水,郦生所谓何事,张良自然心知肚明,客厅之内,两人对坐,气氛稍显尴尬。

    “相国,不知这粮食派何人押运前往函谷关以西?”郦生颇为好奇的问道。

    “何人倒是不重要,在下只是想知道这汉王乃是何种人物?郦生乃是高阳大儒,竟屈身辅佐此等小吏?”张良当即反问道。

    郦生并未说话,而是直接从袖中掏出平南侯的书信,摆在两人身前的案牍前,“相国请看,此乃平南侯所写,侯爷眼光应该不会差吧。”

    张良见状,不觉有些惊讶,慌忙拿起眼前的帛书,“这当真是平南侯所写,距当初见到子玉已经不知有多长时间了。”

    “此书之中提到三人,你我还有一名小将不知何人也,现如今天下纷乱,相国先祖虽是五代相韩,但今应择明主而佐,为何偏偏辅佐韩王,恕在下直言,今韩王无大志也。”郦生颇为直接的说道。

    “先生所言确实有理,只是那刘邦何许人也,若不如韩王该当如何?”张良有些怀疑的说道。

    郦生当即摆手,“事情自然好办,相国负责监管粮食,我引荐相国与汉王相见,若是相国觉得汉王不是拥天下之人,亦可折回韩国。”

    张良略微颔首,“先生所言有理,这平南侯竟说带一名小将日后佐助汉王,真不知哪家小将,竟被子玉如此看重。”

    “天下大乱,诸多无名之辈皆是豪杰,谁又能知道呢?”郦生颇为感叹的说道。

    两人畅谈多时,方才作别,次日便禀告韩王,由张良先与郦生前往函谷关以西,查探粮食缺失几何,然后速报韩王,尽力而为。

    韩王听罢亦是觉得有理,便先允许张良和郦生回去,而此刻的刘邦由萧何教他礼仪,以免怠慢了张良。

    不过三日的时间,郦生便将张良带来,刘邦穿着整洁,举止得体,坐在营帐之中,很是有长者风范。

    张良由萧何带入帐中,见到案牍前的刘邦,年龄五十左右,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很是惊讶,毕竟此时的张良颇为了解相面之术。

    “使臣张良拜见汉大王。”张良很是恭敬的跪拜道。

    刘邦当即上前扶起张良,“先生能来,乃是本王的服气,日后帐内之事,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大王乃是有德之人,有何不明了之事,皆可询问。”张良颇为激动的说道。

    于是乎,刘邦便将这几天萧何和郦生所教问题,以及自己的见解全部在张良面前说了出来,效果那不是一般的好。

    张良听罢,真以为刘邦是个贤德仁厚的长者,乃是日后的皇帝也,因此便有了不回韩国的心思。

    然而这点不用张良担心,郦生早就把事情安排完毕,原来张良来到之后,郦生便与韩王书信一封。

    大致的意思为:“粮食派人送来就行,另外张良乃是有学识之辈,应当帮助义帝重整天下,若是继续留在韩国却无任何用途,还请大王恩准。”

    韩王看罢郦生的书信,纵使心中有一万个不舍,也不能拒绝,毕竟人家打的旗号是义帝,就靠新郑那百里的地方,根本斗不过义帝,因此只得同意郦生的请求。

第323章 子玉重言往吴中

    张良对刘邦讲演《素书》不提,且说陆言去咸阳见过胡亥之后,对秦朝时局当真是心灰意冷,那么大的人竟然还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中,着实可悲。

    陆言心中已然放弃胡亥,只身来到了淮阴县,此时的淮阴复属于楚国,也就是义帝的地盘,不过义帝与项羽尚在吴中,无暇顾及淮阴县。

    当时淮阴并无战火,地方百姓自从上次得到救济之后,生活尚且过得去,陆言到淮阴并为逗留多久,径直前往韩信的住处。

    绕过前面的巷道,便是韩信的住处,和前些时候相比,似乎青草更加茂盛了,陆言稍微小心的越过门房,向着里屋走去。

    这种景象真的很难猜出里面是否住人,“何人在外面?”就在这时,里面突然有声音传来,略显沧桑。

    “敢问可是重言?”陆子玉有些怀疑的问道,同时打开房门一角,正是韩信在里面收拾着包裹。

    韩信见到陆言前来,心中大为降压,慌忙请到内室备座,只是斟满两杯清水,“兄长为何来此,不应在临淄闲居吗?”

    陆言见状,只是大笑,“你小子倒是知道的挺多,如今天下割据,临淄保一方百姓即可,这般闲时,自然要出来走走。”

    “那兄长准备慕何人,亦或是独称王?”韩信颇为期待的问道。

    “当初徐福为我相面,说我性命不过四十,如今已然二十有七,称王就免了,有幸看到天下太平即可。”陆言略显淡然的说道。

    韩信听罢,面露疑惑,“此等方士所言,兄长何足挂怀,莫不是他说中了兄长的心思,致使得兄长有这般看法?”

    “他乃是鬼谷阴阳一派,竟然知道我还有一位兄长不在此世间,因此我心中甚是惊讶,故而其言不假,况且四十足矣,这些就莫要多说了,重言这般收拾行囊要前往何处去啊?”陆言看着旁边的包裹说道。

    韩信稍微抿口清水,“家道中落,腹中略有学识,今听闻楚霸王以五万精兵败章邯二十万大军,吾心慕之,想要前往投靠,祝他一臂之力,换的天下太平。”

    “此志甚大,兄愿随往之。”陆言亦是满饮清茶而说道。

    旁边的韩信听闻此言,心中大喜,此去吴中,有平南侯引荐,想必定能得到霸王重用,“还请兄长多多照顾,重言日后定当以父事之。”

    “哎,怕的是你身受胯下之辱,那西楚霸王心高气傲,难以受用。”陆言稍微叹息的说道。

    韩信却是异常的自信,“兄长有所不知,那西楚霸王虽然心高气傲,但他身边的范增却是礼贤下士之人,见他即可。”

    陆言听闻韩信如此之说,只是略微颔首,“既然如此,你且收拾东西,我与你共同前往吴中,贤弟可不要嫌弃我啊。”

    “兄长哪里话,且待我片刻,一同前往。”韩信说罢当即起身,继续收拾行囊,趁着午时清凉,两人便向着吴中赶去。

    然而此时的项羽自从败了章邯之后,一直留在吴中,此乃范增之计也,首先是为了防止章邯叛变,反复行事,其次,这场战役刚刚得胜,众多豪杰定会因为项羽的名号,前来拜会,省的亲访贤才。

    在此之前,陈平和英布已经来到项羽帐下,另外季布、龙且、钟离昧、雍齿、项伯等人亦是在此前后追随项羽,这班人马也算齐全。

    经过十多日的时间,陆言与韩信便从淮阴赶到吴中义帝所在,两人准备先行拜见义帝,说来这义帝当真是惧怕项羽,这般事情还要报与项羽。

    而项羽听闻平南侯亲来吴中,不待陆言见到义帝,就命人将陆言与韩信接到了项羽府内,的确是对得起西楚霸王的名号。

    此刻府内,范增已经等候多时,项羽亦是在旁,见到陆言前来,立即出府迎接,至于韩信,另行安排与英布、陈平相谈。

    陆言三人叙礼完毕,范增亲自为子玉斟茶,“平南侯久居临淄,今日为何亲自前来吴中,莫不是前朝难以辅佐,故来投诚?”言语间颇有些嘲讽。

    原来这范增以为是项羽打了胜仗,陆言才来吴中,因此也当他是屈服名利之人,礼节虽然周到,言语却显得怠慢。

    “当初秦王定天下,六国合一,我访师来咸阳,助王上平百越、定匈奴,使得中原大地虽乱,然百越匈奴却不敢相侵,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

    “如今秦二世无道,吾亲往咸阳劝谏,诛杀二赵,只因王上不听吾之言,便退回临淄,保一方百姓安稳,不受涂炭之苦,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

    “天下太平之时,先生于居巢不出,天下纷乱之时,我命英布前来佐助,助霸王胜于巨鹿,却未说尺寸之功,敢问可是范先生之功劳?现下我亲带小将前来,两位礼仪虽周到,但言语怠慢,恕在下冒昧前来,还请告辞。”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就要离开。

    项羽知道是范增出言不周,慌忙起身将陆言拦住,“侯爷请坐,亚父不知侯爷名讳,还望莫要一般见识。”范增亦是有些惭愧低头不语。

    “范先生乃是有德之人,亦当教诲霸王平易待人,如此四方豪杰才能云聚,若是知道平南侯前来,却遭怠慢,岂不是寒了天下人之心。”陆言颇为慨然的说道。

    旁边的范增略微颔首,“是老朽得罪,侯爷请坐。”

    陆言见状这才安然做了下来,稍微抿口温茶,“如今秦虽失了天下,但是咸阳尚在,唯有灭了咸阳,其鹿方可共逐。”

    “逐鹿之法,一曰德、二曰才,德才兼备方可图天下得帝号!”陆言很是激动的说道,纵使项羽表情略显向往。

    “侯爷所言甚是,敢问侯爷所带小将乃是何人?”项羽很满脸期待的问道。

    陆言稍微起身,“此人正是淮阴县韩信韩重言是也。”

    项羽听罢,当下心灰意冷,有些无奈的说道:“侯爷莫要和我开玩笑,那胯夫有何才识可言,还请侯爷另举荐他人,籍定当重谢。”

第324章 赵高遭斥心惶恐

    陆言听闻项羽此说,不觉有些皱眉的看向了范增,“先生何不解释一番,吾为何将此韩信带来,望先生能明白我的意思。”

    旁边的范增本来正在品茶,被陆言这么一问,有些茫然的放下茶杯,“侯爷的意思不过是让大王召见更多的人才罢了。”

    “现下韩信这种胯夫都能为之所用,敢问还有什么样的人不能用呢?”范增说罢有些笃定的看向了陆言。

    “先生之言正是在下心中所想。”陆言略微满意的说道。

    三人稍微聊了一番时势之后,陆言便起身告辞,还未走出府内,便又被范增从后面追了上来,陆言当即回身行礼。

    “敢问先生还有其他的事情吗?”陆言说罢,范增亦是走到陆言的身旁,将其拉到一旁的亭子之中。

    “今日侯爷前来所举荐的韩信想必不止胯夫这么简单?其才学应当不浅,否则的话,侯爷也不会千里迢迢只说韩信。”范增略有深意的说道。

    陆言听罢只是付之一笑,“先生果然知我也,那韩信乃不世之才,若是先生不信,可随我一同前去陈府,询问其一二兵法,堪与不堪,全凭先生做主。”

    范增心中正是这般所想,当即应承了陆言所说,两人当即向着陈平府上赶去,“敢问侯爷之后将若何?留在吴中,还是前往临淄?”

    “大王身边有亚父足矣,在下可不敢和范老先生争辉,安排好诸事我便离开,事情成与不成,人才用与不用,皆是二位之决也。”陆言颇为打趣的说道。

    范增听罢大笑,不过片刻,两人便入陈府,韩信、陈平、英布听闻陆言前来,亦是出府迎接,自从临淄一别,三人也算许久未见,心中甚是挂念。

    于是乎,范增与韩信一间房屋,询问其治国之道,治军之法,治民之度,陈平英布与陆言一间房屋,吃喝玩乐,共谈多日未见之事。

    直至午时左右,范增方从室中出来,脸上对韩信自然是赞赏有加,“此子有大才,当初虽受胯下之辱,而今可堪大用。”

    而韩信刚出门,又被陈平复请入隔室,四人对酒言欢,也算是生平少有的乐事,酒过三巡,陆言脸色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你们日后不可执念太深,十八路诸侯王,各有其才,今之霸王不可佐,日后可往他日寻明主,可都记住了?”陆言端着酒杯,带着酒气的说道。

    不过三人又见到陆言这般认真,自然不敢反驳,“侯爷(兄长)放心,吾等谨记。”这才使得陆言略显高兴。

    不过现在陆言并不准备离开吴中,毕竟要不了多久,刘季就要回吴中了,而且咸阳还没有拿下,义帝找他乃是有要事商量。

    诸事暂不提,且说咸阳之中,赵高接到刘邦的书信之后,心中当真是捉摸不定,怕的就是投降之后,不善待俘虏。

    而且现在咸阳之中,能够主事的只要阎乐,商议而且无果,此事只得作罢,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怎么说也是收了刘邦的书信,赵高每日都寝食难安。

    胡亥整日在望夷宫中,虽然声色犬马,但有时也会稍微批阅一下奏折,说来也巧,自从阅谏亭撤了之后,各地的奏折有时赵高不过问,也会被送到宫中。

    当日胡亥或许是玩倦了,便在宫中翻起了奏折,偏偏在奏折之中翻到了函谷关守将的奏折,其中诸多之事被胡亥看到,当真是心中大惊。

    除了张楚政权破灭胡亥知道,其他的,例如吴中立了义帝、分封十八王、章邯投降、汉王逼近函谷关,胡亥竟然一无所知。

    看完守将的奏折,胡亥心中惶恐,慌忙命令侍臣,将赵高请入宫中,此时的赵高每日都在府上,忽听闻胡亥来请,不免有些惊讶。

    赵高前往宫中之时,胡亥依旧是以礼相待,赐座备茶,丝毫不说奏折的事情,赵高见状,心下更是茫然。

    “启禀王上,如此着急请老臣过来,莫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赵高很是低声的问道,对于眼前的茶杯丝毫不敢乱动。

    “丞相大人,敢问这天下真的只有张楚这帮盗贼们?我怎么听说已经有义帝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了?”胡亥脸色不善的说道。

    赵高听闻此言,慌忙伏地跪倒道:“这些都是侍官道听途说,蒙蔽王上之心,老臣即刻将他们拖出去问斩,如今天下依旧太平,并无如此之说,还请王上明察。”

    “好一个天下太平,我怎么听说汉王刘邦都已经驻扎在函谷关外了呢?”胡亥很是阴沉的说道。

    旁边的赵高更是担忧,以为胡亥知道了自己的阴谋,亦或是刘邦的书信已经被胡亥察觉。

    “还请王上息怒,这些事情老臣会逐个解决,王上息怒才是。”赵高很是慌张的说道。

    胡亥当即起身,在殿上来回踱步,“你逐个解决?你拿什么解决?我听闻丞相整日在府中不做任何事情,这就是解决的办法吗?章邯反了的事情,为何不向朕说明?朕现在命你立即将平南侯请来,快去!”

    见到胡亥动怒,赵高有些忙不迭的退到殿外,脊梁已被汗水沁透,眼神颇有些涣散。

    赵高刚回到府上,恰巧碰见自己的女婿阎乐办事回来,阎乐观赵高气色有些不对,立即向前搀扶住赵高。

    “老丈,宫中有何事发生,为何会有如此狼狈模样?”阎乐很是疑惑的问道。

    “知道了,王上都知道了,天下大势王上也都知道了!”赵高有气无力的喊道。

    阎乐见状,心下亦是大惊,很是着急的将赵高扶到府中,屏退左右的随从,“老丈,那王上可有何吩咐?”阎乐低声的问道。

    “王上让我前去请回平南侯,再无其他的吩咐。”赵高缓缓的说道

    “平南侯请回,吾等会被平南侯诛杀,平南侯请不回,吾等会被秦二世诛杀,依女婿看来,应当一不做二不休。”阎乐眼神阴冷的说道。

    “何为一不做二不休?”

    “自然是弑主,除此别无他法。”

第325章 胡亥亡于望夷宫

    赵高听罢阎乐之言,心中大为惶恐,没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心存如此大逆不道之思想,连忙摆手回绝,示意其莫要如此做。

    “老丈,若是找不到平南侯,我们的命就没了,就算他是帝王如何,若不反抗,最后死的不还是我们?”阎乐有些无奈的说道。

    赵高却迟迟不肯松口,只是在厅内来回踱步,在他眼中弑君那可是罪不容诛的,而且所承担的风险还很大,一不小心全部玩完。

    “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而今灭二世,需有三世立,否则此事不成,吾等落得千古弑君之罪。”赵高摊手说道。

    阎乐听闻此言,亦是觉得有理,但是现下宫中并无可立位之人,若是迎回扶苏子嗣,未免有些异想天开,那种地方宫中派人过去,定是九死一生。

    “老丈久在宫中,难道不知其他公子?纵使胡亥一代全无,或上或下,皆是可迎奉之人,何必执念于当下几人。”阎乐缓缓的说道。

    赵高被这么一点拨,稍微颔首,“要说本家之人,宫中自然没有,但二世叔侄倒有一位,迎立而来,未尝不可,助他成君,吾等便无弑君之嫌。”

    “莫不是那位先前反叛秦国,投靠赵国的成蟜君,现下估计早已经尸骨无存了吧。”阎乐有些皱眉的说道。

    赵高则是连忙摆手,“成蟜君虽死,但是遗有一子,尚在骊山脚下,为始皇帝守陵,为人颇知时势,可以为君。”

    “想来整个咸阳之中也止有此一人,明日吾先行拜访,老丈先拖住二世,如此大事可成矣。”阎乐颇为得意的说道。

    “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奉承二世,不若将望夷宫围了如何?省的麻烦,反正现在望夷宫中皆是我们的人。”赵高淡然的说道。

    阎乐自然不敢否认,作为级别最高的宦官首领,手下有些人还是很正常的,次日清晨,阎乐便带人秘密前往骊山皇陵边上。

    子婴乃是成蟜君的长子,始皇帝念他乃是皇亲国戚,便一直没有将他杀害,只是囚禁在骊山旁边,也算是比较仁厚的处理方式了。

    如今转眼时间,子婴已经年近三十,穿着朴素,仅有几间房屋,院中栽种着几棵桃树,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很是潇洒。

    阎乐只带了几名随从,绕过皇陵,稍微打听,便找到了子婴所在之地,站到院外便可看到子婴在桃树下品茶。

    “敢问可是子婴殿下?”阎乐在院外很是恭敬的说道。

    子婴很是疑惑的看向了阎乐,同时缓缓起身走到院外,打开竹门,“这位大人为何来此,莫不是王上有什么命令传达?”言语颇显悠然。

    阎乐连忙摆手,“在下咸阳县令阎乐是也,今朝纲不振,天下纷乱,盗贼蜂拥而起,因此想请殿下回咸阳宫中主持大局。”

    “宫中有二世,何故与我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子婴脸色疑惑的说道。

    “二世治国不严,平南侯一去不返,吾等虽有大权,但二世昏庸,因此想立一位明君,思来想去,唯有殿下最为合适。”阎乐很是恭敬的说道。

    子婴稍作迟缓,心中自作思量,天下谁人不知赵高祸害朝纲,蒙蔽王上,趁此机会将他一举除掉,或可挽救秦帝国于危难之中。

    “大人过奖了,但二世仍在皇宫之中,我如何可以取而代之,待到王上驾崩无子,再来找我也无妨。”子婴略微谦虚的说道。

    阎乐听闻此言心中大喜,“殿下放心,在这稍等几日,吾定会派人来请殿下入住咸阳宫,成就大业。”

    “那就有劳大人了,子婴不敢奢望,成与不成全在丞相与大人了。”子婴躬身行礼道。

    旁边的阎乐见到子婴这般软弱,辅佐他成帝王,大权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想来也是美事一桩。

    而此刻的望夷宫外,已经不准任何人进入,赵高就在宫门处守着,只要阎乐稍微有消息,那胡亥的生死便可确定。

    直到晚间时刻,阎乐才从骊山赶回来,宫中的胡亥丝毫没有察觉到形势的变化,训斥过赵高之后,一切犹若平常。

    赵高以免打草惊蛇,那些宫女等人照样放入宫中,只不过进去之后,不能够再出来,出来的话,直接斩杀,以防生变。

    隔日,阎乐稍微换了一身比较干净的常服,带领百十人从东门快速向着望夷宫中赶去,而赵高听闻阎乐赶来,立即从宫外的亭中起身,准备最后一步。

    “老丈,小婿去了。”阎乐走到阅谏亭很是低声的说道。

    赵高当即摆手,阎乐迅速让百十人围住内殿,胡亥此刻也是刚刚洗涑完毕,听到殿外匆匆的脚步声,心中大为疑惑,慌忙询问旁边的侍官。

    那侍官知道纸包不住火,有些失措的跪在地上,“启禀王上,赵丞相他反了,此乃阎乐的士兵!”

    胡亥听罢,脸色吓得有些发白,“这宫中的禁军都在,他如何敢反,你快去请校尉啊,愣着干什么!”

    “王上,那禁军昨日就已经被调离东门了,至今未回。”侍官无奈的说道。

    “那你为何现在才说。”胡亥甩袖问道,一脚将侍官踢开。

    “启禀王上,微臣惶恐,如何敢得罪丞相,今日若非王上询问微臣,微臣亦是不敢说。”侍官话语间有些颤颤巍巍。

    胡亥见状,心中大怒,当即拔剑刺死侍官,“丞相乃是朕封的,你有何好怕。”言罢便向着宫外走去。

    恰巧此时阎乐从宫外走进,两人相视,胡亥稍微后退几步,“爱卿这是为何?”

    “不为何,替天行道,铲除昏君!”阎乐义正言辞的说道。

    胡亥竟有些害怕的跪在了地上,“我现在可以见丞相吗?”

    “不行!”

    “那能让我做一个王吗?”

    “不行!”

    “那一个万户侯呢?”

    “不行!”

    “和吾妻做一介百姓如何?”

    “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你即使说了再多,我也不敢替你赎罪。”阎乐也就不再和胡亥多言,遂命令士兵一涌而上,将胡亥斩杀于望夷宫。

    那年已经是公元前二百零七年。

第326章 汉王归迎立子婴

    阎乐斩杀胡亥之后,便昭告咸阳,列出胡亥诸多的罪名,例如肆意诛杀大臣,设立具五刑,征调徭役,奴役百姓等,罪状比比皆是。

    赵高亦是派人前往骊山陵接回子婴,择吉日继承大统,咸阳众官只得迎合赵丞相的意思,不敢有任何的违抗之心。

    子婴入住咸阳宫,表现的很是乖巧,事事皆由着赵高,只希望有机会将其铲除,而宫中是否有人可以信任,必须稍微试探。

    咸阳诸事不提,且说刘邦等人听说赵高迎立子婴,便已经知道赵高不会叛秦,手中的这点兵马根本打不下来咸阳。

    汉王帐中,刘邦召集萧何张良等人,希望能够得到万全之策,“诸位爱卿,如今久据函谷关,却拿不下咸阳,该当如何?”

    萧何眉头微皱,“不若派人通知义帝,让其资助兵马,如此咸阳便可一举拿下,到时候迎立义帝,岂不是美事一桩。”

    旁边的张良连忙摆手,“萧相此言差矣,如今吾等攻入咸阳,表面上看来是恭迎义帝,实则是恭迎西楚霸王而已。”

    “子房所言是也,霸王在吴中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此现下就是等,不久义帝便会将吾等召回,那个时候再行定夺。”郦生缓缓的说道。

    “然现下有何理由召吾等回去?”刘邦颇为无奈的说道。

    “大王勿忧,此来函谷关未建尺寸之功,而且还损耗了诸多粮草,这两点下来,那义帝就足够召大王回去了。”张良在旁略有嘲讽的说道。

    刘邦不得不承认,似乎事实就是这样,而且义帝还未给他封地,此刻召回吴中,最起码也要给块地才是。

    而吴中王宫之中,各地诸侯稳定,唯有咸阳尚未拿下,刘邦此去并无任何功劳,义帝本无心让刘邦回来。

    但是项羽却想让刘邦回来,殊不知这咸阳乃是秦国国都,当初六国破,天下宝物皆被聚于咸阳,若被刘邦得到,岂不是便宜了那小子。

    于是乎,项羽直接向义帝禀明,不能强攻,应当召回刘邦,向天下颁布秦之罪状,然后共同伐秦。

    反正不管项羽怎么说,义帝是都不会反对的,只得拟诏,差人送到函谷关以西,让刘邦先回吴中,其他诸事再议。

    刘邦在关西之地不久,果然收到了义帝的诏书,遂与诸人商议,若是撤兵的话,这咸阳可就真的是项羽的了。

    虽然现在刘邦的实力不是很雄厚,但是对咸阳这块宝地也有些趋之若鹜的小心思,亦是不想就这么便宜了项羽那小子。

    帐中,刘邦来回踱步,“诸位爱卿,今义帝果然让我撤兵,只是咸阳近在咫尺,我若撤兵,咸阳落入谁手尚未可知。”

    郦生见状当即起身说道:“大王何故留恋此处,纵使有金银万千,不过十里之地,莫要因小失大。”

    “郦老先生斟酌得当,大王也莫要贪恋,回到吴中,诸事义帝自然会有安排,现下不要得罪霸王才是。”萧何亦是劝慰道。

    唯有张良表情神秘,刘邦亦是觉得好奇,“子房心中有定夺?”

    “是也,既然大王放心不下咸阳,就派人留在这里即可,吾等孤身而回,想必那义帝也不会因此说些什么,此乃防止秦军出关之举也。”张良低声说道。

    刘邦听罢,心中大喜,“子房知我也,项籍那小畜,岂能便宜了他,就让樊哙留在此处,吾等只身回吴中即可。”

    几人商议计定,便随刘邦赶回吴中,当初汉王可是带着几万兵马离开的,现在回来的时候,竟只有几个人,项羽听闻此事,心中大怒!

    但刘邦就是一口咬定,为了防止秦军出关,所以才做此决定,项羽亦是不知如何反驳,只得将此事压过去。

    陆言在吴中数日,得知刘邦将张良赚来,心中颇为惊讶,还未准备前去拜访,那刘邦竟然亲自来陈府会见陆言。

    另外郦生、张良等人亦是一同前来,反正自从陆言住在陈府之后,陈平每天都要大摆筵席,而陈平并无吝啬之意。

    陈平这个人除了善于阴谋诡计之外,还喜欢收敛钱财,当初西汉开国的时候,陈平立下诸多大功,却并不是很出名,原因就在于此。

    行为不检点,儒家对此很是打压,使得陈平的名声淹没,至今都不是很有名。

    闲言少叙,客厅之中,皆是陆言故人,因此略微行礼即可,“侯爷此次前来,可还回临淄,亦或是为义帝效力?”刘邦趁着酒兴问道。

    陆言连忙摆手,“汉王以后勿要再叫侯爷了,身为王岂可屈身叫他人为侯爷,还是改称为子玉吧。”

    “侯爷就是侯爷,这有什么,还有以后叫我兄长就好,大家高兴就行。”刘邦很是不在意的说道。

    旁边的萧何也并无规劝之意,看来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汉王厚爱了,子玉自然是要回临淄,若是有什么事情的话,子房兄长尚可解决,我过些时日与诸位在咸阳相会即可。”

    “侯爷如何得知吾等会去咸阳?”张良很是诧异的问道。

    “子房设计将樊哙将军留下,又有数万士兵驻扎关西,定是兄长心中挂念咸阳宝地,这般如何会不去?”陆言满饮清酒,缓缓的说道。

    满座听闻皆是惊讶,“侯爷当真是神机妙算,吾等佩服,当初我在新郑的时候,侯爷便有长远眼光,如今十几载过去,更是深不可测。”张良略显钦佩的说道。

    当日几人宴饮,陆言并未做多少安排,现下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人差不多已经齐了,就看谁的待遇好,谁想跳槽了。

    次日清晨,陆言便辞别众人,前往临淄去了,义帝亦是亲往江边遣送,陆言能有此殊荣,也算是此生不枉。

    项府之中,项羽范增两人面色都不很高兴,按照道理说,只要前往咸阳,搞定秦三世,这大秦就算是亡了。

    但是项籍心中始终放不下章邯,诸位试想,项羽若是带兵前往咸阳,那章邯手下可是有二十万秦军,若是来一招釜底抽薪,这么多天的努力可就全部白废了。

第327章 项羽新安坑秦卒

    项羽在案牍前主动起身为范增斟满一杯清茶,“亚父,三秦王交往颇深,共计秦军二十万,实乃吴中之隐患也,该当如何?”

    范增听闻此言,面色踌躇,“大王勿忧,当遣人通知章邯,让其回封地即可,如此天下还有何可忧虑之处?”

    “亚父怎不知我意也,章邯无论去哪,二十万秦军终究都是隐患,吾放心不下。”项羽有些强调的说道。

    “难不成大王想将此人除去,方解心头之患?”范增很是低声的说道,表情似乎并不是很赞成项羽的意思。

    “章邯除与不除倒也无患,唯有那秦军,应当坑杀之,吾闻秦将白起之所以威震各国,不过因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万,我欲效之。”项羽缓缓的说道。

    范增见状,心中大惊,慌忙伏地跪拜道:“大王万万不可,如今巨鹿之战名声尚在,大王若是将士卒坑杀,便会落下凶狠残暴之名,自古以来杀降皆无好报应,望大王深思。”

    项羽见到范增这么大的反应,不由得有些惊讶,立即起身搀扶范增,“亚父多虑了,杀这些人我自不去,可让他人代之。”

    范增有些吃力的起身,“现下此处只有张耳赵歇等人,他们自然不会如此做,刘邦自视为长者,亦是不肯行此不祥之事,敢问还有何人?”

    “义帝!”项羽毫不含糊的说道。

    旁边的范增观项羽杀心已定,也就不再多说,任由他行事即可,便有些转移话题的说道:“那咸阳何事拿下?”

    “此事之后再议,吾先禀明新安降兵之事,想必义帝也不会有任何的阻拦。”项羽说罢,便起身府外走去。

    而义帝最近与刘邦走的颇为亲近,毕竟吴中侍奉义帝,各有势力的只有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

    但是现在项羽势大,义帝想要制衡项羽,只有多多提拔刘邦,此虽不不是良策,也算得上去权宜之计,除此别无他法,像九江王、常山王、雍王都是项羽的人,培植起来最后还是被他们算计,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项羽来到义帝宫中,见到二人下棋,心中甚是不悦,“陛下好雅兴,竟还有闲散时间下棋,莫不是目前并无要事?”

    义帝见到项羽前来,慌忙起身迎接,“原来是项爱卿,朕不过是奏折累了,故而与刘爱卿消遣一下时间而已。

    旁边的项羽并未答话,当即走到两人之间,为自己斟满一杯清茶,刘邦亦是稍微起身,有些和气的看向项羽,颇为恭敬。

    “霸王若要喝茶,何须亲自动手,吾等自然奉上,季受命于武信君,自然不敢做出分外之事。”刘邦缓缓的说道。

    项羽听闻此言,心情稍微好些,“汉王多礼了,今日某前来不为他事,乃是新安二十万秦军,终究是吴中隐患,还请陛下早做决定。”

    义帝在旁稍微颔首,“那爱卿认为该当如何行事,朕这就差人去办。”

    “现下咸阳未下,秦朝终究存在,那秦朝尚在,章邯便有反叛之心,因此微臣认为还是全部斩杀,最为稳妥。”

    义帝二人听罢,无不心惊,当即连忙摆手,“爱卿听朕一言,此事万万不可,他们乃是降兵,若是杀降兵,吾等便和暴秦无异,这般行事,岂不是失了天下民心。”

    “是啊,霸王虽然担忧章邯反叛,但是秦军皆是无辜之人,不若遣返好些,杀降的话,日后各方难以臣服啊。”刘邦亦是紧接着说道。

    项羽见到这刘邦刚才还奉承自己,这会又同意义帝的看法,只当他是反复小人,心中很是不高兴。

    “启禀陛下,若是吾等前去咸阳,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渡过漳水,陛下能否守住?”项羽很是直接的说道。

    只一句话,使得两人无话可说,义帝心知不可得罪项羽,便有些服软的说道:“那项爱卿以为该如何行事?朕自会派人解决。”

    项羽并未直接开口,反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刘邦,“难道汉王觉得陛下这样做不对吗?”

    刘邦知道义帝有些屈服项羽,自己又是义帝庇护,还是先听从义帝的意见比较好,于是乎,便笑着说道:“霸王思虑周全,乃是吾等之过也。”

    这才稍微使得项羽心情好转,“既然如此,陛下便将三秦王召来,后面的事情微臣自会解决。”

    义帝无奈,只得颔首听命,“项爱卿辛苦了,朕即刻就遣人召来三秦王,只是当以何意召他们前来?”

    “自然是以封地为名,将蜀地外围分给他们即可,反正只要章邯前来即可。”项羽淡然的说道。

    其实项羽心中早有杀了章邯为叔父报仇之意,奈何章邯已经封号,而且多次示好,项羽也就放弃了杀他的念头。

    次日清晨,章邯、董翳、司马欣各自受到义帝诏书,三人觉得此等诏书定然不会有假,况且一直住在漳水旁也不是长久之策,应当封地归还。

    当日便带领几名随从前往吴中,二十万大军驻守在新安,项羽得到密报说是章邯三人已经出发,心中大喜。

    于是乎,将龙且、钟离昧两位爱将召入帐内,两人并不知霸王何意,现下四方安定,诸侯割据,并无甚要事才对。

    项羽见到二将前来,立即将手中的帛书交给两人,“汝二人带领五万将士,趁着秦军无主,速去速回。”

    “大王,这般行事未免有些不妥,他们已经降了啊。”钟离昧有些不安的说道。

    “当年白起尚且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这又有何不可,尔等速速行事,莫要等到章邯回到屯兵处,使得事情棘手。”项羽皱眉道。

    钟离昧见状也不在多说,两人率领五万楚军,秘密前行,并未使得章邯等人有所察觉,只是半日的时间,便赶到新安屯兵处。

    龙且与钟离昧先派哨兵查探秦军驻兵处,之后便先遣部队骑马踏营放火,然后分兵两路,截杀逃走的秦军,一夜之间,杀死秦军数十万之众,另外的秦军全部投降,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第328章 奸宦赵高诛全族

    余下的十万秦卒,全部用麻绳缚住手脚,当天和尸体一同掩埋在新安城中,而章邯在吴中丝毫不知道此事。

    钟离昧等人将二十万秦军解决之后,又秘密潜回吴中,奈何五万人马,怎么可能不被别人知道,而且不到半日的时间,整个吴中都知道义帝杀降,派钟离昧等人前去执行,此话不言而喻,直指项羽。

    身在吴中的章邯听闻此事,心中大惊,慌忙回到驿站,这时董翳和司马欣也已经等候多时,三人的封地也全部确定。

    室内,章邯在其中来回踱步,一时间还有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毕竟那些人马可都是他手底下的,此举无异于断其左膀右臂。

    “章兄,此事定是那项籍所为,当初吾等杀了他的叔父,因此怀恨在心,杀我们不得,便杀了我们的将士,当真是卑鄙!”董翳握拳道。

    “现下二十万兵马全部没了,多说无益,吾等应当速速离开,否则身家性命都要栽在那项籍手中。”司马欣在旁有些惶恐的说道。

    章邯只是略微颔首,“既然如此,新安就不用回去了,不若趁机向义帝借兵五千,前往封地,免得有后顾之忧。”

    “万万使不得,吾等若是折返,引得项籍小儿不高兴,到最后兵马借不来,自己的性命都难以担保。”司马欣无奈的说道。

    “我看还是直接回封地吧,到时候在本地招兵买马未尝不可。”董翳直接甩手道。

    章邯此刻心中并无良策,只得听从董翳所言,三人连夜向着废丘方向赶去,项羽听闻章邯等人闻讯而逃,心中大喜,遂准备与义帝计议攻打咸阳之事。

    吴中只是不提,且看现下的咸阳,大权依旧处于赵高的手中,子婴虽然被立为三世,犹如傀儡一般。

    本来想要试探周围的人是忠于秦朝还是忠于赵高,但是细细回想,若是试探不成,最后自己又会被赵高解决,立下四世。

    恰巧当日子婴在朝中无聊,翻阅胡亥未批阅的奏章,正好看见当初函谷关守将的奏折,其中不止一封,皆是指明赵高罪状的谏书。

    如此之人,为何没有被赵高除掉,而是一直压着,原因很简单,此人若是死了,函谷关就无人可守,大秦就算彻底完了。

    子婴看完守将的谏书之后,心情大好,遂想与他见面,但是贸然召见,未免起疑,不若亲自拜访,才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乎,当日子婴便将赵高召来,很是谨慎的询问函谷关事宜,赵高也全部如实回答,这才知道关外已经有楚军驻扎。

    子婴当即起身为赵高斟满清茶,“丞相,如今函谷关危难,不若朕亲**问守将,增加将士信心,定能攻克楚军。”

    赵高手持茶杯,脸色飘忽不定,想来这子婴应该不会认识函谷关守将,而且自从子婴即位以来,还未行过公事,此次出行,正好例行公事,也说明自己并未擅权,所有诸多事情全部都是由王上做主的。

    “启禀王上,此举乃是好事,老臣这就去安排人手。”赵高很是淡然的说道。

    子婴当下茫然,没想到这赵高竟然同意了,“丞相辛苦了,趁着楚军未动,明日便前往函谷关,交代诸多事宜。”

    次日清晨,子婴便带领几名侍官前往函谷关,阎乐等人随行,如今条件有限,搞不了大排场,君王也只能骑马前进。

    函谷关守将听闻子婴前来,心中大为惶恐,立即带人十里相迎,丝毫不敢有怠慢之意。

    不过见到子婴之后,守将却眉头微皱,没想到现在这种时刻,赵高还要派自己的女婿监视君王,实在可恨。

    “来人,将王上随从全部围住,我与王上亲自会话。”守将蒙放颇为淡然的说道。

    阎乐见状,知道形势不对,准备调转马头撤离此处,但是蒙放的军队已经拦在后面,根本逃不掉。

    “蒙放!安敢如此!”阎乐有些发怒的喊道。

    蒙放只是冷笑,“这里是函谷关,不是咸阳宫,王上来这里就是为了恢复王位而来,你等随行,不过送死罢了!”

    子婴在一旁见到蒙放如此,心中大为感动,“将军真乃秦之忠臣也,子婴跪拜。”言罢便要下马叩首。

    还好蒙放反应极快,当即挽住子婴,“王上在咸阳宫中受苦,乃是微臣之过也,何来让王上跪拜之理,只是现下该当如何?”

    子婴有些不善的看着阎乐,“敢问将军,楚军有无动静否?”

    “暂时还没有。”蒙放躬身行礼道。

    “既然如此,将阎乐这等逆臣杀了,带领一千人马随我回宫,杀了赵高等人,也算是为破败的大秦延续多日。”言语间尽是痛恨。

    旁边的阎乐见状,当即下马跪拜道:“启禀王上,此乃都是赵高撺掇,微臣依旧是忠于王上的,还请王上恕罪啊。”

    子婴当即甩袖转身,蒙放知其意,当即命令周围的士兵一涌而上,随从和阎乐皆被斩杀,取下首级。

    随后,蒙放稍微安排好函谷关事宜,便随子婴一同返朝,前后不过半日的时间,赵高此刻正在咸阳宫中品茶赏花,对于局势反转一无所知。

    蒙放并未先行入宫,而是向东门的赵府赶去,带领一百人,进到府中,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格杀勿论,为奸臣卖力者,便是死罪。

    至于子婴则是带着几百人直接前往咸阳宫殿,赵高听闻脚步声,心中很是疑惑,刚出宫门,便与子婴撞在一处。

    “王上,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后面的士兵是怎么回事?”赵高很是茫然的问道。

    子婴并未答话,对着后面稍微摆手,阎乐的首级直接被扔到赵高的面前,“丞相,不好意思,你的女婿被失手杀了。”

    赵高见状,连忙下跪,有些失措的说道:“王上乃是九五至尊,杀谁都无妨,老臣并不介怀。”

    “呵呵,这话可是丞相说的?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气了。”言罢当即拔出腰间配剑,直接刺入赵高的腹中。

    “赵高奸宦,死不足惜!”

第329章 先入咸阳者王也

    子婴与蒙放两人合力将赵府一门全部斩杀殆尽,所有党羽亦是拔除,这才使得咸阳城中拨云见日,有那么几天的清净生活。

    蒙放帮助子婴清理完咸阳事之后,便继续回到函谷关把守,子婴也开始四处招贤纳才,奈何国之将亡,多做皆是无益,如今的秦朝止有咸阳那么大的一片地方而已。

    咸阳赵高亡暂不提,且说吴中章邯所带秦军被项羽坑杀之后,义帝所在之地便无任何后顾之忧,咸阳拿下在此一举。

    奈何义帝对于项羽并不是很放心,若是派他前去咸阳的话,以他的性格,咸阳百姓定会受到项羽的抢掠。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这坑杀秦卒的非义帝,乃是项羽也,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此也算是失人心之举。

    楚王宫之中,义帝有些无奈的坐在后殿之中,攻打咸阳的不二人选在义帝看来乃是刘邦,此人最起码懂得礼贤下士,很有长者风范,虽然义帝不知道都是刘邦装出来的。

    恰巧这时刘邦也来为义帝请安,便被义帝请到内室之中,刘邦自然是受宠若惊,两人对坐,义帝面色难堪。

    “刘爱卿,你可知朕让你来所谓何事?”楚义帝很是低声的说道。

    “启禀陛下,莫不是忧心咸阳的诸事,亦或是项羽勇略震主?”刘邦也不含糊,很是直接的说道。

    旁边的义帝连忙点头,“爱卿所言二者合一,项籍坑杀二十万秦卒,略有残暴之名,朕害怕项籍入咸阳,行不轨之事,因此想请爱卿前来商议。”

    刘邦略微明白其中意思,“陛下乃是九五至尊,为何诸事皆要依从那项籍小儿,此攻打咸阳之事,陛下全可由心而来,量那项籍也不敢胡作非为。”

    “现下河北十三王,义帝若有不测,臣立即昭告天下,为义帝而行兵戈,那项籍得知自己失礼,自无话可说。”

    义帝被刘邦这么一挑拨,亦是觉得有理,面色很是高兴,“刘爱卿当真是朕之肱骨,且与我偏殿饮酒,此事我已有定夺。”

    而项羽府上,范增听说已经将二十万秦卒坑杀的事情,心中只是叹息,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接下来谋咸阳才是大事。

    客厅之中,举座皆是项羽部下,唯有那韩信,范增虽然多次举荐,项羽才勉强给他一个执戟郎中,站在门旁把守。

    “今天下诸事已定,唯有咸阳尚在秦手中,本王意欲其中夺取,不知诸位有何意见?”项羽很是豪气的说道。

    “大王功高盖世,理应如此,不过此事还应与义帝商议,之后再做定夺,毕竟义帝乃是诸王之首。”陈平在旁突然说道。

    项羽端着酒杯,有些皱眉的立在原地,“爱卿所言极是也,明日我便奏请义帝,诸位且慢用。”只是陈平一句话,使得宴会不欢而散。

    次日清晨,不待项羽禀报,义帝便宣召上朝,凡在吴中未就国者,皆应上朝,这也使得当日朝堂很是热闹,左右文臣武将不下几百人。

    项羽和刘邦分别立于两侧,君臣叙礼完毕,义帝首先向着旁边的侍臣摆摆手,那侍臣慌忙取出帛书在殿前朗读。

    书曰:“朕乃楚国王室遗落,起于草野之中,幸蒙武信君垂爱,立为义帝,掌天下之事,理万民之政,封十八诸侯王,内外有贤臣能将,佐助朕治秦之落世。”

    “而今四方兵戈暂停,咸阳之君未除,四海之内,王可多封,君不可有二,朕思虑再三,欲发兵咸阳,除秦之暴政,与诸位爱卿共享盛世。”

    侍官读罢,殿内很是安静,原本项羽就想做这件事情,虽然义帝写了诏书,但是也无人敢和项羽争高低。

    高座上的义帝陡然看向了刘邦,昨日商议的很好,那就颁布诏令之后,刘邦首先出列接下此事。

    而刘邦此刻有些无奈的看向四周,竟无一人出列,项羽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威严,亦是不肯早早出列应承发兵咸阳之事。

    刘邦这时也顾不了那多,当即出列,躬身行礼道:“臣知陛下圣心忧虑,愿意带兵前往咸阳,擒了三世,献于陛下。”

    义帝听罢,自然是满心欢喜,当即回道:“刘爱卿当真是为国为民,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伐咸阳之事就交于汉王,朕即刻拟诏。”

    项羽见状心中大怒,这两人一唱一和,简直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立即出列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

    “霸王以为哪里不可?”义帝此刻丝毫不畏惧项羽,略有气势的问道。

    “咸阳乃是秦国国都,始皇帝之居所,始皇帝之尊天下谁人可以比拟,咸阳之地自然不可谁人都可攻打,某素知汉王为人,不过是沛县一小吏尔,尝为盗贼,举兵未能攻下丰县,却来投靠义帝,时至今日,灭秦却无尺寸之功,试问汉王有何能耐前往咸阳,肆意占据始皇帝之起卧地。”项羽缓缓的说道。

    殿上之人听罢,无不有些鄙夷的看向刘邦,就是刘邦本人也有些惭愧的低下头,不敢与项羽对视。

    “霸王此言差矣,今灭咸阳何须谈往事,壮士不言他日之勇,亦不言他日之卑,且看今朝胜负。”义帝却先开口说道。

    刘邦见到义帝为其撑腰,脸色稍微有些缓和,“启禀王上,微臣愿随霸王一同攻打咸阳,不知以为如何?”

    言罢,不待义帝开口,项羽有些不高兴的看向了刘邦,“某乃楚国王室,汝一沛县小吏,何故与我争高低,不怕羞耶?”

    “吾与贤弟共同侍奉义帝,而今自是同朝之臣,楚国王室如何?沛县小吏如何?眼下有别乎?”刘邦语气淡然的说道。

    义帝见两人不肯罢休,想来皆是自己之过也,需想的一个万全之法,才能平息二王心中不满。

    计定,义帝当即起身示意二人入列,“两位爱卿,都是国之肱骨,不可因此小事伤了和气,朕有一言,现下二王并无封地,不若分兵攻打咸阳,先入咸阳者王也,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第330章 汉军至子婴纳降

    项羽观义帝意思,此事定是要刘邦掺和,心想若是在殿上力争,未免落下口舌,莫不如先按照义帝这般吩咐,到时候就算刘邦先入关,未必守得住咸阳。

    “吾等谨遵陛下安排,莫敢不从。”项羽首先躬身行礼道。

    刘邦见状,亦是心中大喜,如今樊哙兵在函谷关,攻破函谷关进入咸阳,不过是一道命令的事情。

    两人下殿之后,范增听闻此事,只是叹息,找项羽理论,项羽毕竟年轻气盛,事情做了决定,别人很难再左右其想法。

    张良与萧何早在府中等候刘邦多时,见到汉王归府,慌忙向前询问事宜,“大王吗,咸阳可拿下否?”

    刘邦只是付之一笑,立即将帛书摆在案牍前,示意萧何执笔,“写封书信交给樊哙,让他速速攻打函谷关,吾等带一万兵马随后就到,务必在此之前攻破函谷关,如此大事可成矣。”

    几人议定,择日便与项羽分道而行,目标都是咸阳,但是刘邦走的是下游,路程稍远,表面上以为是不敢和项羽争锋,故意避其锋芒,实际上早已经派出密信。

    函谷十里的樊哙接到刘邦的信封心中大喜,立即召集周勃灌婴二人,营帐之中,三人坐定,樊哙将布帛摆在了中间。

    “大王要吾等出兵,此事当速速行之,如今在此驻兵近一个月,迟迟未能出兵,想必那秦军早就不将吾等重视,趁夜色攻关,可一举得胜。”灌婴低声说道。

    樊哙听言亦是点头,“只是汉兵两万,秦军将士尚未可知啊。”

    旁边的周勃当即站起,“如何不可知,某猜测最多不到一万,当时章邯调兵的时候共四十万,王离带兵十万,全部都是从咸阳皇陵处调出,此乃是民夫也,可见函谷关并无精兵,不过都是傀儡也。”

    “周兄所言有理,就算有多余的士兵也会交到咸阳,岂会独留在函谷关,还是速速出兵的好。”灌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道。

    樊哙见到二人如此笃定,也就不再忸忸怩怩,立即点兵,准备夜袭函谷关,而此刻的函谷关内,由于汉兵久驻不攻,自然懈怠不少。

    平常不过千人把守关口而已,就是蒙放对于汉兵也很失望,就算派秦军前去骚扰,那汉兵依旧如病猫一般,卧着不动。

    是也,樊哙带领两千精兵,先行赶到关口,绕过把守关口的千人,向前行进五里,直接来到城楼前。

    上面的人更少,加起来不到百十人,于是樊哙便命令士兵退回,在二里外分散开来,这时,周勃和灌婴带大部队直接来到关口。

    秦军千人见状心中大惊,慌忙撤退,周勃命小股部队前去追赶,而那些准备回去报信的秦士兵,却被樊哙所带领的人拦截,全部斩杀殆尽。

    樊哙来此就是为了斩杀逃跑的关口秦军,若是贸然攻城,势必打草惊蛇,丑时,大军全部来到城下,汉兵千人各持竹梯绳索悄悄登城。

    不消片刻,城口便被占领,大军一拥而入,函谷关内的蒙放正在酣睡,听闻此消息,立即派人前去反扑。

    奈何汉军势大,秦军果真是一万不足,皆被汉军冲散,四处潜逃,蒙放身为将领,自然是以身殉国。

    函谷关破,樊哙便将汉军全部驻扎在关中,以待汉王,次日清晨,子婴正在处理国政,准备向各郡发动进攻。

    忽有秦军来报,汉军已经破了函谷关,霎时间,子婴心中万念俱灰,立即召集群臣商议该当如何。

    咸阳宫中,一班大臣,全部都是面面相觑,这种情况下就差一个人站出来说投降,但是又害怕子婴不准,被拉出去斩头。

    这时又有侍官来报,说是平南侯归朝,原来陆言离开吴中之后,并未回临淄,一直隐蔽的住在张府之中,就是希望有生之年看到赵高被诛杀悬首。

    子婴听闻平南侯来咸阳宫,以为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慌忙命人将平南侯带到殿上,以王侯之礼待之。

    “陆侯即来,大秦有救否?”子婴很是低声的问道。

    陆言当即对着子婴行跪拜大礼,“臣平南侯愧对两代先帝,未能诛杀赵高奸宦,以至于大秦有今日之患,如今天下被十八王并分,已无回天之望。”

    “臣今日前来止有一大逆不道之言,望君能够保秦国宗庙,投降汉军,如此免得身遭屠戮。”

    子婴听罢只是在殿上来回踱步,“没想到平南侯对大秦也如此绝望,诸位爱卿以为朕该当如何?

    ”臣等望王上保全秦国宗庙!”众臣皆是跪拜道。

    见到群臣皆是如此,子婴无法,只得命人准备投降事宜,待到汉王来咸阳,便出城投降,望厚待之。

    片刻,群臣退下,殿上只留下平南侯与秦三世子婴,十年之前,这里还是始皇帝与群臣共论一统六国的场所,转眼之间,竟成了秦三世与群臣共论投降事宜的场所,当真是造化弄人。

    “平南侯此刻不走,莫非还有什么事情吩咐?”子婴缓缓的问道。

    陆言稍微叹息,躬身行礼道:“臣请王上投降之后移驾临淄,尚可保全身家性命,留在此处,若是西楚霸王前来,性命忧矣。”

    “此乃朕先祖之地,如何可弃之,纵使投降子婴也不愿前往他处,平南侯莫要再劝慰朕了。”子婴缓缓的说道。

    陆言见状,也就不再多说,当即回到张府之中,不到五日的时间,刘邦便先带领人马来到函谷关,命人说服子婴投降。

    而使者还未到咸阳,子婴就已经派人出城纳降,刘邦自然顺理成章的先入咸阳,子婴在咸阳城门口,裸露半身,亲迎汉王。

    刘邦见到子婴如此,心中大为快意,直接任命子婴为相,位与萧何齐平,可见刘邦此人还算有点礼义德行。

    本是小吏,见到咸阳如此豪华,刘邦对其他的事情全然不顾,径直向着咸阳宫走去,欲与诸位将士趁机敛财,使得其地痞本性显露无遗。

    没想到刘邦刚到咸阳宫就被吓了一跳,此刻萧何、张良、陆言三人正在殿上品茶谈心。

第331章 汉王应鸿门之邀

    刘邦见到三人于宫中饮茶,不免有些惊讶,“侯爷为何在此,竟然和两位先生在此作乐,当真是匪夷所思。”

    陆言当即起身,“吾等饮茶倒不是什么值得探究的事情,只是兄长的志向未免有些偏差,让子玉心中颇为感叹。”

    “此话怎讲?”刘邦说着也在一旁做了下来,自斟满一杯清茶,稍微试品。

    张良在旁放下茶杯,颇为认真的说道:“现下天下看似是楚义帝所拥,实则乃是十八路诸侯王所拥,今义帝不过是周室末代而已。”

    “而大王今日所为不过是想占据咸阳几十里的地方,做一富家翁也,侯爷说大王志向偏差,全在于此也。”萧何亦是紧接着说道。

    刘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吾欲王天下,还请赐教,某定当厚谢。”

    “咸阳城在汉军未至之前如何?汉军至又当如何,还请相国为兄长讲明,为时不晚,况且这方面,相国最为了解。”陆言看向萧何说道。

    旁边的萧何见状,当即起身,“还请大王将咸阳的治理交给在下,臣定不会让大王失望。”

    刘邦随即摆摆手,示意其随便做,只要别搞出什么大动静就行,“侯爷不如留下兄长帐下如何,免得各地奔波。”

    “兄长难道忘了我当初写的信,待到随兄长之时,当以小将献之,而且汉王帐下已经有子房兄长和高阳大儒,子玉就再等等吧。”陆言委婉的说道。

    “那侯爷现在往何处去?”刘邦很是好奇的问道,陆言当即满饮清茶,“当然是为兄长寻觅小将去也。”言语间略有打趣的意味。

    汉王入咸阳不提,且说项羽的军队刚到鸿门,便听闻汉王已经入了咸阳,只得下令驻兵,将范增召来议事。

    营帐之中,项羽的脸色阴沉,“亚父,没想到刘邦竟先入咸阳,该当如何?吾不能失了义帝的盟约,为天下人所耻笑。”

    “大王且听老臣一言,自起义开始,武信君立义帝就是为了聚民心,现在大王已得民心,那义帝还有何用,而且其手中尚无兵权,不过一傀儡尔。”范增很是低声的说道。

    “难道吾等趁刘邦不意,攻击其军队。”项羽亦是有些茫然的问道。

    范增略微点头,“刘季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项羽听罢,亦是觉得有道理,遂与群臣商议,准备一举拿下汉王,此事刘邦军队也就几万人,而项羽大概有那么十几万人,差距有点大。

    然而多年没有出面的老缠项伯听闻项羽要攻打汉王,心中大惊,谁人不知道他和张良有过救命之恩,因而策马前去,径直入了咸阳。

    刘邦正在和张良议事,听闻项伯前来,当下出去接见,项伯为人侠义,就将诸事全部告知张良,张良听罢,亦是惶恐。

    直接将项伯引荐给刘邦,刘邦听闻项羽要来打他,吓得坐立不安,“先生,为之奈何?”

    “谁让大王在咸阳为王的?”张良有些皱眉的问道。

    刘邦有些无奈的叹气,“还不是那帮竖儒欺我,否则我怎么会想在咸阳称王,此地应当献给霸王才是。”

    项伯见到刘邦说的情真意切,以为刘邦并无咸阳称王之意,当即上前说道:“公勿忧,在下可保汉王周全。”

    刘邦见状,心中大喜,“公若救我,愿结为永世之好。”说罢立即让张良斟酒,二人以酒为盟誓,才算了解此事。

    项伯当夜便回到了项羽营中,直接将自己见刘邦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当真是实在的一个古人。

    项羽闻言,只是在帐中来回踱步,“将军所说可都是真的?’

    “汉王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大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大王至,岂敢反乎!大王莫要听了他人的谗言,失了天下人的信义。”项伯很是认真的说道。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项羽听闻项伯所言,句句在理,便将此事作罢,奈何范增听闻此事,心中大怒,慌忙前来拜见项羽。

    “大王为何停止攻击,反而独自驻守鸿门!”范增直言不讳的说道。

    项羽见到范增动气,慌忙示意其坐下,立即斟满茶水递上前来,“亚父不知,那刘邦总归是先破关中,此乃大功一件也,有何理由攻打他呢?”

    范增颇为恭敬的接过茶杯,脸色很是难堪,“战争本不义,如此强者才可独尊,大王莫念汉王有功,不可诛杀,此乃妇人之仁也!”

    项羽闻言只是沉默不语,“出兵还是免了吧,商议其他方法亦可,不动刀兵最为稳妥。”

    “既然如此,明日便邀请汉王来鸿门赴宴,到时候大王用剑刺杀刘邦,也算是稳妥之计。”范增无奈的说道。

    项羽则是连连应承,心中却并无刺杀之意,诸位试想,这项羽乃是楚国贵族,年幼时跟随项梁学习兵法,对于这类阴谋诡计,最为反感,岂可轻易以身试之。

    此不过是稳住范增,让其莫要生气罢了,是夜,项羽便亲自写了封帛书,命人送到了汉王营中,择日赴宴。

    刘邦接过书信,心中大惊,这种事情谁看不出来,表面上不出兵,暗地里还是放心不下自己,想要趁此宴席解决自己。

    张良与萧何在旁皆是低头不语,“此事该当如何?”

    “大王莫要担心,此种暗杀之策,定然不是项籍本心,他为贵族,如何肯干这种勾当,定是那范增所为。”张良冷静分析道。

    “如此一来,此宴便可以去,不管在任何方面吾等都是有理之人,加上项伯周旋,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萧何亦是颔首道。

    刘邦连忙摆手,“我要的是一定,不是应该。”

    “那就一定没有问题。”张良紧接着说道。

第332章 范增宴中计汉王

    刘邦兵没有项羽多,如何敢拒绝霸王之邀,只是做了部分安排,便带着百余人前往鸿门赴宴,其实心中还是非常担忧的。

    当日随从的止有张良和樊哙等人,周勃、灌婴则是秘密将军队调离咸阳,准备回吴中,然后汉王到时请求义帝封地,便不再会稽逗留。

    而宴席未开之前,范增便和项羽商议计定,以拿起酒杯为号,趁刘邦不注意,将其解决,以免成为大患。

    项羽听闻范增建议,只是频频点头,范增见状亦是不以为意,只当霸王同意此举,若时,只要刘邦前来,大事便可定夺也。

    巳时左右,刘邦便从咸阳赶到鸿门,项羽亲自前来迎接,两人表现的亲如兄弟一般,唯有范增在旁有些不待见刘邦,他深知刘邦最近的表现很是出人意料,若是只想称霸一方,入咸阳的时候怎么会这般谨慎周全。

    营帐之中,诸人入座,项羽居于首位,刘邦居于右位,范增以亚父身份居于左位,张良则是在刘邦的一侧,项伯亦是在范增的一侧。

    季布、钟离昧等人皆与樊哙立在帐外,刘邦此刻表现的略微有些紧张,首先行礼道:“在下先入咸阳,分毫未动,皆是待霸王前来,还望霸王早日入咸阳,安排诸事。”

    项羽听罢,心中大喜,“某深知汉王侍奉义帝之忠,此次入咸阳乃是大功一件,某敬汉王一杯,以表欣慰。”

    旁边的范增见状亦是举杯,同时向着项羽看去,哪知道项羽丝毫不与范增相视,第一次举杯暗示,就这样不动神色地失败了。

    范增以为项羽真没看到,待两人话罢,范增直接端着杯子站了起来,“楚义帝来时,吩咐先入咸阳者王也,今汉王先行入关,着实天命也,大王说是否?”

    项羽略微颔首,“亚父所言极是,因此某摆宴鸿门,为汉王贺喜。”

    “霸王多礼了,咸阳子婴已经纳降,霸王可随时过去接管其中诸多事宜,在下定然不会多管,而且灌婴等人已将军队撤离。”刘邦缓缓的说道。

    项羽见到刘邦这般诚意,哪里还有杀他的意思,范增在旁,心中甚是不悦,当即以事为由暂行离开帐中。

    而帐外的项庄已经等候多时,见到范增离席,心中颇为惊讶,“范先生为何现在就出来了,其中宴席已经结束否?”

    范增本无妙计除掉刘邦,见到项庄身带配剑,陡然心生一计,“项公子觉得霸王可为帝否?”

    项庄被问,脸色茫然,“范先生佐助,兄长自然有登九五至尊的能力,只是先生说此话何意?”

    “现下能够阻拦霸王称帝的唯有一人,那便是帐中的刘邦,平日乃是好色好酒之徒,今入咸阳分毫不取,实在匪夷所思,而且还请贤纳良,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因此须得在今日除之而后快。”范增很是低声的说道。

    项庄算是明白了范增的意思,不就是想要杀了刘邦吗?当即拱手行礼道:“还请先生吩咐,某在所不辞。”

    范增略微满意地点了点头,“稍后我禀明大王,宴席之中无以作乐,不若舞剑助兴,公子那时便来帐中,此事可成。”

    两人计定,范增复入帐中,只见到几人饮酒,气氛略显冷清,当即建议道:“酒席之中,应有陪乐,现下军中,并无歌姬,不若舞剑助兴,大王以为如何?”

    项羽也觉无趣,便挥手示意,张良在旁,一直观察着范增的举动,似乎步步都在紧逼,此举定然不善,只是低声劝慰刘邦留心。

    霸王吩咐后,项庄持剑而入,先是轻挑手中长剑,并无针对刘邦的意思,但是后面几次皆是差点刺到刘邦胸口。

    张良见势不对,慌忙对着项伯使了一个眼色,项伯会意,当即起身说道:“启禀大王,一人独舞剑无兴,不若臣与之对剑,较之强弱。”

    “既然如此,两位便舞上一段。”项羽脸色淡然,似乎并不知道场上的局势。

    后面的情况,项伯见招拆招,皆是护着刘邦,张良起身出列,当即向着外面走去,樊哙见张良神色匆忙,立马迎上前去。

    “先生为何如此,大王可还好?”樊哙很是焦急的问道。

    张良稍微点头,“大王在其中被范增设计,使项庄舞剑,其意在大王,亏有项伯,此时正在极力护住大王,形势危急。”

    樊哙听罢,心中大惊,“先生与我共同往见霸王,此事定可解矣。”

    此刻的张良并无他法,只得依从樊哙之言,向着帐内冲去,项庄等人见到樊哙闯入,长相有些凶神恶煞,各自退到一旁。

    就是项羽见到如此模样的壮士,表情亦是难堪,当即握住身旁的长剑,以免生出祸端,“客为何者?独闯宴席!”

    张良见状急忙解释道:“此乃汉王参乘樊哙也。”

    “真乃壮士也,赐酒食。”项羽本就是豪爽之人,见到樊哙这般模样之人,心中只觉得敬佩,而范增见到此计不成,只能示意项庄退下。

    项羽见到樊哙吃肉皆用跨刀,不免惊叹,“壮士能复饮酒乎?”

    樊哙当即放下跨刀,眉头微皱,“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义帝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汉王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羽被樊哙一席话说的有些无地自容,“此乃亚父之言也。”

    范增见到项羽竟然将自己抖落出来,不免有些愤懑,只得甩袖叹息,坐在一旁独自饮酒。

    “壮士且坐下饮酒,此事容后再议。”项羽紧接着说道。

    帐内的气氛稍显尴尬,不消片刻,刘邦故作如厕之意,出得帐外,樊哙见状,亦是跟着走了出去,独留张良于帐中。

第333章 咸阳城霸王作乱

    帐外,刘邦心情复杂,想要不辞而别,又怕得罪霸王,旁边的樊哙见状只是皱眉,“大王心中尚有疑虑否?”

    “今若这般离开,不礼也,况先生在帐中未出,恐有危险。”刘邦有些低声的说道。

    樊哙连忙摆手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至于先生,高人自有妙计,大王勿忧。”

    刘邦亦是觉得有理,于是乎,不管张良,直接与樊哙从小路离开,并未前往咸阳,而是直接去了函谷关,准备退回吴中。

    汉王去多时未回,项羽心中疑虑,故招来陈平前去询问,平去而复回,只说汉王已经不见,不知所往。

    “汉王不辞而别,先生有何话说?”项羽有些不善的说道。

    张良遂起身行礼道:“汉王不胜酒力,心恐酒后失态,故而辞去,特留子房作陪,待汉王献礼,白璧一双,献项王,玉斗一双,与亚父。”

    项羽见到白璧,心中大喜,如何会在意刘邦的事情,“汉王当真心诚,你且回去转告刘邦,我择日入咸阳,其兵可退去,由义帝另封王土。”

    “子房多谢大王,若是无事,在下告辞。”张良言罢,项羽亦是挥手,示意其莫要多礼,退去即可。

    待到诸人离开,范增看着眼前的玉斗,只觉得烦闷,随手打落,“亚父何故如此,此乃汉王所赠,真乃失礼也。”

    范增不语,径直向着帐外走去,项庄见范增走出,慌忙上前迎接,“先生何故如此,莫非大王有何不妥?”

    “大王妇人之仁,贪小财而误大事,竖子难于为谋,吾等早晚被汉王所擒!”范增即恨且叹道。

    刘邦离开不提,且说如今咸阳城中已无汉兵,项羽将军队驻扎鸿门,带领一万将士径直前往咸阳。

    此时的咸阳百姓尚且安定,毕竟子婴是纳降,并无战争之苦,项羽见到咸阳富丽堂皇,心中大为欢喜。

    带领诸将直接来到咸阳宫中,子婴自然携带百官来贺,虽然秦朝覆灭,但子婴仍旧受命掌管咸阳,也算是好事一桩。

    然项羽心中却觉得子婴不该留下此处,更不能享受如此奢华之所,毕竟乃是投降之人,遂命人将百官遣散,独留子婴于咸阳殿中。

    项羽与子婴对坐,气氛很是阴沉,“汝乃秦三世,秦之暴政,虽由赵高而始,但汝亦是脱不了干系,应当与高同罪。”

    子婴有些茫然的看向项羽,“大王此言何意?”

    “并无他意,汝应当以死谢罪,方可平息百姓之怒。”项羽颇为淡然的说道。

    “如今汉王已让我管理咸阳,并无过错,何来以死谢罪,望大王开恩,留臣一条性命。”子婴有些恳求的说道。

    项羽听闻子婴复谈刘邦封相之事,心中大怒,遂拔剑不顾众人阻拦,直接将子婴刺死于咸阳宫殿之上。

    刚把子婴刺死,又命人放火烧了咸阳宫,百姓为之震怒,诸位试想,那子婴做了三世以来,诸事缜密,并不过错,虽止有咸阳城,仍旧爱民如子。

    今项羽初来咸阳,竟然杀了子婴,烧了咸阳宫,与汉王入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乎,诸多百姓立于霸王军前,请命霸王向天谢罪。

    项羽闻说此事,如何不怒,这帮刁民竟然因此让自己向天谢罪,便命令季布、龙且将所来刁民全部处死,暴死荒野。

    恰好这时钟离昧前来报告军情,只说钱粮不够,难以复行吴中,项羽得知军中情况,只是在帐前来回踱步。

    雍齿见状,只想讨好霸王,便亲自入帐,表示自己有计策,可以让楚军有钱换粮食,霸王立即召见雍齿询问计策。

    “将军说有谋可解军情,可否诉说一二?”项羽很是好奇的问道。

    雍齿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大王,现下咸阳车城中百姓钱财不能取用,而皇宫又被焚烧殆尽,唯有骊山始皇陵中有钱财万千,可以挖开享用。”

    项羽闻言,亦是觉得有理,便命雍齿等人带领一万楚军,前去骊山挖掘始皇帝陵墓,奈何始皇帝陵墓机关妙巧。

    雍齿等人只打开外围,取得诸多钱财,便离开骊山,此事为大众所知,皆骂雍齿小人,项羽复走秦之暴政。

    项羽本想建都彭城,对于咸阳的事情自然不是很在意,听说雍齿着实取得诸多钱财,尚可满足军需,便带领一班人马在咸阳郊外闲逛。

    还未走出东门五里,便看到远处有巍峨宫殿立于骊山周边,项羽心中颇为疑惑,毕竟咸阳宫殿已经烧尽,为何复有宫殿崛起。

    便询问左右随从,前方乃是何殿,左右答道:“前方乃是始皇帝所建朝宫,最大的乃是前殿阿房宫,为纪念赵女阿房所起之名。”

    项羽心中好奇,便带着一班人马向着阿房宫赶去,近处观看,那阿房宫虽然还未完工,但已然宫室万千,金银珠宝镶嵌其中,雕梁画栋,龙飞凤舞之所,群仙遨游之地也。

    “始皇帝自一统六国之后,大兴宫室,没想到竟有如此之手笔,真是劳民伤财之本源,应当以火烧之,绝秦之遗物。”项羽有些慨然的说道。

    旁边的钟离昧听闻此言,当即下马跪道:“启禀大王,此宫殿耗费钱财万千,乃是百姓共建,若是焚烧,未免有些可惜,还请大王深思。”

    “此等劳民伤财之物,留之无用,况无德之君所建皆是无德之物,后人观之,若慕皇帝之名,仿而建之,岂不祸乱万世,应焚而烧之,使后人不知有此巍峨宫殿,而不生续建之心。”项羽缓缓说道。

    钟离昧听罢无言,项羽遂命令左右,用火烧之,初为小火,烧不过几间宫室,片刻火势渐大,趁风而起,覆盖宫室万千,火光通天,三日不绝。

    自项羽入咸阳以来,杀子婴,焚宫室,斩请罪之民,当真是失了天下人之心,奈何诸人皆知项羽势大,不敢得罪,仍旧以大王侍之。

    项羽见到咸阳已无留恋之处,便命人收拾钱财,准备复回吴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473/ 第一时间欣赏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作者:小李相国所写的《秦汉纵横家》为转载作品,秦汉纵横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秦汉纵横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秦汉纵横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秦汉纵横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秦汉纵横家介绍:
【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书写了始皇帝统一六国到汉惠帝登基几十年的历史,故事亦真亦假。】
以时间为主线,书中人物为副线,描述了秦汉交汇之际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参考书籍《史记》《西汉演义》《西汉野史》等。
秦汉纵横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秦汉纵横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