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秦汉纵横家TXT下载秦汉纵横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秦汉纵横家全文阅读

作者:小李相国     秦汉纵横家txt下载     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09章 张苍率军伐荥阳

    季布等人正在沉思,忽见项羽大怒,方知道齐国已经被韩信攻占大半,只是现在出兵齐国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旁边的周兰见状首先起身说道:“启禀大王,今英布和刘邦二王在西南虎视眈眈,若是出兵,恐怕彭城难以自保,还望大王三思。”

    “是啊,今齐地可派遣大将救援即可,吾等应当前往成皋亦或者朝歌,占据重镇,如此便可以截断韩信与刘邦的军队。”季布颇为认真的说道。

    项羽闻言,只是沉吟不语,霸王平生未遇败仗,仅有的几次还都是拜韩信所赐,心中自然愤懑不平,想要与其一决高下,然此刻虽无内忧,但有外患,不可在轻易失误。

    因此只得听从季布建议,派龙且前往齐地支援,至于项羽,则是发兵成皋,毕竟朝歌附近的彭越不如成皋的刘邦有价值。

    龙且出兵不提,且说陆言从临淄一路奔波,总算是赶到栎阳,萧何得知此事,立马禀告刘邦,陈平闻说,立即策马前来拜访陆言。

    陆言的新建府邸就在陆母祠堂旁边,平时少有人往来,只有张文儿和几名丫鬟在此,张文儿见陆言归来,心中当真是五味杂陈。

    今天下纷乱,陆言哪里顾得上儿女情长,亦是很少回来,今日突然出现,张文儿百感交集也在情理之中。

    陆言得知自己有了儿女,当即进屋观看,一儿一女正躺在床榻之上,两名丫鬟在旁伺候,不敢有丝毫怠慢。

    张文儿当即上前支走两名丫鬟,“子玉,上前来抱抱吧,顺便取名纳字。”言罢,颇为小心的上前去整理孩儿的衣衫。

    陆言心中很是高兴,但由于没有照顾过孩子,只得在一旁很是仔细的看着,“没想到我陆子玉也有儿女了,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别说这些话,赶紧上前来抱抱你的长子。”张文儿说着便把陆言的手放在了儿子的脸蛋上。

    “为父既然从临淄回来了,就帮你们兄妹起个名字吧。”陆言很是高兴的说道,同时顺手将长子抱在怀中。

    回想前后十几年,陆言当真感慨万千,混迹官场位极人臣又如何?君昏臣何所为,而后十年,仅如张良即可。

    “元元芸芸,皆是平常,此子就叫做陆元,此女则叫做陆芸,将来不管如何,多学诗书,知礼仪即可,不求名传千古。”陆言缓缓的说道。

    张文儿在旁当即抱起女儿,“哥哥叫陆元,女儿叫陆芸,兄妹两个日后可好好学习诗书,切不可让你们的父亲失望。”

    “对了,子玉,陆元还未题字,一并说了吧。”张文儿当即反应道。

    陆言略微颔首,“元元乃平常,字为何良,也算是佩服萧相国和子房兄长吧,文儿觉得如何?”

    张文儿在旁碎碎念道:“陆元字何良,这般不算是冲了相国和军师的名讳吧。”

    “这个无妨,就算他们知道也会理解我的,况且他们又未僭帝位,谈不上犯名讳,文儿莫要担心。”陆言略显安慰的说道。

    陆言回到栎阳之后,还未好生休息几天,便被萧何叫了过去,整理粮食,对于何良这个字,萧何只是觉得不应该将自己放在前面,应当以军师为首,其他也未曾计较。

    当日陆言正在府中整理账簿,未曾想到陈平却从成皋前来求见,面色看上去相当的疲倦,陆言见状,当即备好茶水,请入府中议事。

    客厅中,两人对坐,陈平稍微抿口茶水,方才缓缓开口道:“侯爷此去齐国,想来是凶多吉少,不过倒是可惜了郦生。”

    “难道先生这么远赶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说与我听,那韩信所为,着实不义,然若无韩信,天下难定,先生此时还不可动他。”陆言看着陈平说道,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侯爷,你这般只会助长韩信小儿的傲性,致使得他早晚出事,汉王听闻郦生被杀,也是为之一惊,此事怎么能不记下。”陈平亦是缓缓的说道。

    陆言听罢,亦是陷入了沉思,“先生莫非因为韩信怠慢于我,因此反感韩信?不过现在当真不可动手,日后且看吧。”

    “今齐赵燕皆平,若是韩信能将龙且打败,三路诸侯会兵荥阳,霸王当灭,到时候韩信功高盖主,勇略三军,怕是神仙也保不住他。”陈平有些不屑的说道。

    “先生莫要抱怨了,今日前来恐怕不止因此韩信的事情吧,是不是兄长在成皋有什么交代,且让先生带来。”陆言故作疑虑的问道。

    陈平略微颔首,“没错,大王让我请你回去,今天下已得其二,只要灭了楚霸王,便可平定中原,到时候便可论功行赏。”

    陆言稍微抿口温茶,眼神微变,“有你和军师二人,子玉何必前往,况且近些时日,身体疲乏,难以行程。”

    “侯爷莫要这般说,难不成当初徐君房的话你还记在心上?他如何能够知道侯爷的命数,还是赶紧与某回成皋,帮助大王住持大局吧。”陈平缓缓的说道。

    陆言再三推辞不掉,只得安排诸事,与陈平前往成皋,而且这个时候张苍已经出兵前往荥阳,准备趁机拿下荥阳。

    如今的荥阳属于楚地,由项羽守将桓楚驻扎,有兵一万,张苍虽然属于文官,但颇为知晓兵法。

    是时,张苍领兵五千,颇为浩荡,并未有任何的掩饰,向着荥阳进发,而夏侯婴则是领兵一万五千人,在后方徐徐前行。

    荥阳城中,桓楚听闻汉军来攻城,仅带有五千人马,不免有些轻敌,张苍率兵来到城下的时候,桓楚直接开城迎战。

    两军对战,桓楚手持长戟,当即对着张苍喊道:“汉军无人否?竟派出来汝等老将?”

    张苍闻言略微冷笑:“汝不过小贼儿,岂容他人出马,老夫便可将你生擒!”

    “信口开河!”桓楚言罢,当即策马向张苍冲了过去,张苍丝毫不惧,手持长枪御马对敌,两人交战三十回合,竟不分胜负。

    桓楚亦是开始正视张苍,手上握紧长戟,很是果决的向着张苍的面门刺去,张苍稍微策马,躲过攻击,枪杆左撇,口证桓楚的长戟,向后猛甩过去,桓楚险些落马。

第410章 龙且带兵攻韩信

    桓楚的攻势被张苍化解,不觉大惊,然其并未有退却之意,反而愈战愈勇,张苍年逾五十余岁,身体逐渐乏力,当即策马回身。

    汉军见状快速冲上前来,楚军也不甘示弱,两军人马瞬间厮杀在一起,鏖战半个时辰,各有伤亡,张苍见势,不再与之交战,立即鸣金收兵,退回十里外。

    桓楚以防有诈,并未追击,此次并非张苍势弱,而是诱敌之计,故作战之不胜,荥阳城中的桓楚见汉军退去,虽然没有进攻,但是有探兵前去观察。

    午时左右,张苍率军驻扎在十里外,而夏侯婴早就埋伏在左右,荥阳城中,桓楚以为晨间得胜,心情大好,便在府中饮酒。

    但他还是比较关注汉军动向的,听闻有探兵来报,桓楚当即请入府中询问,那探兵也不含糊,很是镇定的说道:“启禀将军,汉军就在十里外扎营,并未有其他举动。”

    桓楚听罢,只是在客厅来回踱步,心中自作思量,想来那汉军晨间交战兵困马乏,以为我军亦是如此,故而在十里外扎营。

    这般猜测我军,算来张苍老匹夫颇知兵法,不过古来有云,出奇制胜,今晚某便带兵偷袭汉军,定让汉军全军覆灭。

    桓楚心中计定,当即对着副将吩咐道:“整顿将士,二更造饭,三更出城游戏汉军,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将得令不提,时至晚间,桓楚带兵五千,也算辰时未能出战的将士,直接大路奔袭汉军军营,然张苍早就吩咐将士,三日之内,不可掉以轻心,没想到首夜桓楚便来袭击营寨,当真是高估了桓楚的智谋。

    此刻的张苍已经备军在后营,而夏侯婴的一万五千人马亦是在左右埋伏,想来桓楚不过五千兵马,又无项羽之英勇,无疑是狼入虎穴。

    桓楚带兵趁夜而来,心中大喜,竟亲自探路,见到前方汉营,毫不怀疑的冲了过去,然其中并无任何人马。

    就在这时张苍从后营率军冲了出来,恰好在桓楚的前面,桓楚心想,就算这般埋伏又如何,不还是早晨的那帮士兵,有何可惧,竟派兵冲杀了过去。

    张苍在旁略显茫然,随即迎战而上,夏侯婴埋伏左右,听到喊杀声,心知定是楚军来袭,当即率军越过丘陵。

    桓楚正与张苍鏖战,忽见山野之中尽是火把,心中方知中计,遂欲率军原路返回,然而事已至此,夏侯婴就在后方,桓楚就算是插了翅膀也逃不回去。

    于是乎,桓楚和五千人马全部被斩杀于荥阳东十里外,张苍见桓楚身死,立即命夏侯婴带领人马前去攻城,自己留在此处照看伤员。

    而荥阳城中的士卒皆已经入睡,城门楼仅有的几名楚军,见到远处有火光向荥阳靠近,根本不知是楚是汉。

    待到夏侯婴军队赶来时,楚军虽然反应过来,但是云梯已经架上,使得楚军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数楚军投降于汉。

    不过一夜的时间,荥阳城复归汉王所有,项羽此刻已经调拨人马前往成皋赶来,今还未到成皋,忽闻桓楚被杀,荥阳失守,不觉大惊。

    当即驻兵陈县,不知何往,遂召集群臣议事,今项羽手下大将唯有钟离昧、季布、周兰、项庄、项伯等人。

    项羽居于首位,脸色难堪,“今荥阳复被汉军占领,吾等该当如何?是发兵成皋,还是复取荥阳?”

    季布在旁眉头微皱,“启禀大王,某看来不如攻取荥阳,此乃刘邦立命所在,而且此刻荥阳刚被占领,其中诸事还未解决,最易攻占。”

    项羽闻言,向着左右看去,“诸将以为如何?可有其他想法?”然举座无人言语,项羽遂听从季布之言,转而攻向荥阳。

    荥阳攻守交替不提,且说楚将大司马龙且率领十万将士前往齐国救援,这支军队可以说是楚国的主力人马。

    正是因为龙且骁勇善战,因此项羽才舍得将此军队交给龙且带领,而现在齐国的局势相对比较劣势。

    田广被围在高密,苍蝇都飞不出去,今听闻楚军前来,稍微有点气势,但依旧不敢轻举妄动。

    韩信似乎有些让田广离开,是夜,故意撤退一路兵线,想来田广贪生怕死,肯定会抓住机会离开,如此高密便唾手可得。

    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田广听闻韩信在高密留出一条生路,心中大喜,遂召集群臣商议,该当如何。

    这些大臣哪个不是贪生怕死,听说高密有出路,当即恳求大王出城,说的很是义愤填膺,在城中也是死,不如出去和韩信拼个你死我活。

    田广见大臣这般识时务,亦是点头,当夜带领两千多士兵向着高密外讨论出去,除了一些本家子弟,所有的大臣几乎是出了城就不见了踪影。

    高密外,韩信在营帐中听闻田广已经弃城而逃,心中大喜,立即率兵占领高密,如此齐地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韩信占领。

    伐齐的成果看似和赵国一样,都是用兵力攻占,其实齐国占领的主要方法还是仿照燕国,韩信不过是攻下了王都而已。

    齐国两座比较大的城池,一座是王都,还有就是临淄,临淄被陆言占据,因此齐王搬迁到王都,如今两座城池都隶属于汉王。

    因此其他的城池也不反抗,只要汉军到来,全部是开城纳降,七十余座城池,仅有数十座乃是汉军攻下。

    而且当时齐国已经投降汉军,所有的兵力未能集合到一块,也使得韩信可以各个击破,分而战之。

    闲言少叙,韩信占领高密不提,且看田广从中逃出来之后,韩信也未曾派人追击,毕竟楚军前来,田广想要收回故土,必须投靠龙且。

    韩信让其逃走,心中早就料到田广和楚将会合并一处,到时候完全可以一举击破,省的来回奔波,惹来麻烦。

    田广出来之后,心中亦是惶恐韩信来追,便领兵一直向南逃去,果然在路上碰见了龙且的军队,心中大喜。

    楚营中,龙且听闻齐王赶来,慌忙出帐迎接,询问齐地事宜,齐王见到龙且,当真是喜极而泣,半晌说不出来话,只得先让其休息半个时辰。

第411章 韩信因地利设谋

    此时田广身边大臣仅有两位,皆是齐国宗亲,虽然这个时候田广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不乏有忠实粉丝,龙且自然也不怠慢。

    帐内,田广情绪稳定,龙且亲自奉茶,“齐王从齐地而归,想必对诸多城池之事略有了解,可否讲与吾等来听。”

    田广闻言,心中踌躇,有些无奈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汉军狡诈无比,齐地七十余座城池,竟被韩信三日占领,说来也因王都有失,诸地皆投。”

    “若是将军此刻出兵,定能剿灭汉军,现下齐地诸城并无多少汉军,韩信所率领主力,已经集结在高密,欲与将军决一雌雄。”

    龙且在旁听到田广如此说,有些嗤笑的说道:“赵地有天险尚可与汉军周旋,未曾想齐地虽无天险,但兵精粮广,依旧败给那胯夫,可见齐将无能也。

    田广欲要反驳,却被旁边的大臣拉住,毕竟这个形式,大家也都清楚,他既然是来帮助你的,任由让他说两句不客气的话也无妨。

    “那将军准备何时出兵,剿灭汉贼?还请指教。”旁边的齐臣很是恭敬的问道。

    龙且略作沉吟,遂向着诸多副将问道:“今韩信兵在高密,吾等应当趁机北上,擒住韩信,交于霸王处置,亦或是另作他谋?”

    当然,龙且说出来这话,就是想要这种结果,但身为主将,他人的意见还是要征求一下的,所以才这般问道。

    其旁边副将听罢,却觉得不妥,遂出列答道:“汉军远离荥**本,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不得不死战,而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识得周边地形,容易逃走,且楚军远道而来,汉军以逸待劳,不可激战。”

    “因此,依末将看来,不如建造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的亲信大臣,去各地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大王还在,而且楚军又来援救,定然会群起而反叛,到时候我军从南而上,使得韩信腹背受敌。”

    “今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若是齐国百姓官吏皆反抗汉军,韩信将无处可走,被包围在齐国内部,如此一来,必然得不到粮食,我军这个时候在外围把守,完全可以迫使汉军投降,根本不需要废一兵一卒。”

    龙且闻言,心中踌躇,想来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前来讨伐齐国,若是按照副将的说法,这全部的功劳几乎都是齐王的。

    这般回到彭城,若是与霸王交差,我有何功劳,况且齐地这般辽阔,齐王身边仅有两名大臣,来去周旋,耗费时日,而今兵陈高密南部,岂不是虚废粮食,今汉军攻营拔寨,虽然士气高涨,但士兵肯定疲敝,如此出兵,定可拿下韩信。

    龙且心中计定,便对着诸位说道:“今韩信虽然攻占了许多城池,但细细想来,皆是其帐下谋士功劳,其不过井陉之战,略露本事,依某看来,不足为惧,胯夫有何德何能,敢于我军抗衡。”

    这时,旁边的副将欲要答话,哪知道田广直接站出来道:“将军所言极是,今应当速速出兵,趁着韩信兵势未稳,可一举击破。”

    诸将闻言皆是点头,于是乎,便按照龙且的意见,直接进攻韩信的部队,而此时的韩信兵驻潍水上游,听闻龙且不日则到,心中颇为忧虑。

    他虽然知道汉军士气恢宏,但终究跋涉千里来战,今楚将率军十万,皆是精兵,若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是也,韩信心中烦闷,便出帐欲观星象,却见潍水南北宽几十米,水流湍急,丢石不见波纹,很是迅猛,而龙且就在下游隔岸,此不正是地利也。

    韩信猛然间计上心头,立即召来张耳和李左车计议行事,两人皆知楚军欲来,诸事相当稳妥,不敢有丝毫怠慢,今来到潍水岸,却见韩信眉开眼笑,不觉诧异许多。

    张耳遂有些疑惑的问道:“今楚军不久降至,将军何故如此高兴,莫不是有克敌之法?”

    韩信略微颔首,“没错,这水或许就是楚军的葬身之地,还请广武君趁今明两天将潍水堵住,张耳在河岸埋伏,我前去诱敌。”

    “我命一汉兵站在丘陵之上,点燃火把,摇动汉旗,到时候广武君挑开缺口,重言定能让楚军有去无回。”

    李左车亦是智谋过人,听罢韩信所说,惊的是目瞪口呆,许久才说道:“此番法,楚军安能来否,若是龙且不来,岂不是虚废汉军体力?”

    “广武君此言差矣,龙且为人傲慢,素来低估于某,待时某只需三言两语,激龙且过河而来,张耳其后埋伏,想来龙且定会全军覆灭。”韩信颇为自信的说道。

    “望将军大胜而归!”李左车当即躬身行礼道,这般险计怕是只有韩信敢用,当初井陉之战亦是如此。

    次日晚间,李左车方才命人将潍水堵住,共用了一万袋砂石,而恰巧龙且所率领的楚军已经在下游安营扎寨。

    韩信当即率领一万汉军前往,龙且本在营中无事,忽然听闻有汉军从上游赶来,领军疑似韩信,欲要攻营,龙且在旁不免有些嗤笑。

    今日落西山,尚有余光,如此劫营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想来应该是对敌而来,龙且当即整理全部军队,前去迎战。

    两军对阵,龙且见来人果真是韩信,不免大喜,再看他身后士卒,不过万人,更是暗笑韩信猖狂。

    龙且当即策马上前,“汉营胯夫,出来答话!”

    韩信闻言,亦是策马而出,“韩信在此,有一言相告,今中原之地,汉王三得其二,望将军早早投降于我,免得日后,楚国败亡,身首异处!”

    “胯夫亦不过如此,想来不过连胜燕赵齐各弱国尔,有何高兴可言,今你若败某,某便俯首纳降!”龙且言罢当即持枪上前。

    韩信反应极快,立即持戟格挡,将龙且的长枪甩在一旁,趁其不备,长戟直接向着龙且的腹部刺去。

    龙且为人勇猛,见韩信长戟刺来,不待用枪横档,直接徒手抓住,韩信见状,猛然后退,龙且亦是向前退去,使得韩信险些落马。

第412章 韩信潍水败龙且

    韩信与龙且两人交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韩信见天色已晚,日暮全消,心中觉得时机已到,当下虚掩一枪,向着军中策马而回。

    龙且本欲擒拿韩信,今见其向军中跑去,立即命令士卒前往追击,汉军一万士卒早有防备,前后调转,皆是整齐向后撤退。

    韩信虽然回了军营,但是依旧断后,并不时用言语羞辱龙且,龙且心中大怒,紧追不舍,韩信则是故意停下与龙且交战,然后虚掩而逃。

    如此断断续续追了五六里路,方才到潍水岸边,汉军已经渡河过半,楚军由龙且带领,丝毫没有撤退的趋势。

    不消片刻,韩信亦是渡河而去,几乎所有的汉军全部渡河,这时龙且在彼岸,见韩信就在前方,欲要渡河而去。

    恰巧这时副将赶来,慌忙止住龙且,“启禀将军,此乃潍水,平时水流湍急,今不知为何水不过膝盖,当真是奇怪,还请将军深思而后渡河!”

    而韩信则是在对面喊道:“楚将龙且,鼠胆乎?今带十万将士,竟不敌汉军一万,潍水撤退,当真是贻笑大方!”

    龙且哪里肯听副将的建议,怒道:“今天气严寒,水流不涨,乃是天助我也,何来撤退之说,况且敌军就在对面,有何惧哉?”

    于是乎,率众将士渡河,韩信见状,心中大喜,当即命人点起火把,“龙且小儿,本将军在此候你前来!”

    龙且本就和项羽性格相似,因见韩信这般羞辱,自是提刀向着对岸冲去,丘陵顶部的汉军士卒见到人马俱点火把。

    遂明白韩信之意,当即点起稻草,之后摇动汉军旗帜,李左车在上游见到火光中汉旗帜摇摆,当即命令将士掘开潍水砂石袋。

    由于潍水已经滞留一天,使得潍水大涨,稍微打开两边的砂石袋,瞬间整个缺口被冲开,水势湍急,向着下流冲去。

    此时的楚军刚渡河一般,听到远处有水流声音,不免大惊,片刻便依稀可以看到有洪水冲来,大队人马下意识地向两边逃走。

    然水流湍急,竟瞬间冲走数万人马,龙且带领楚军仅有千余人过河,而对岸仅有万余楚军,剩下的全部被冲进潍水。

    韩信见状,心中大喜,遂与张耳从后方杀出,龙且见回天无望,只得与韩信死拼,最后杀死汉军百余人,难以逃脱,投河而死,

    龙且丝毫,后方楚军大乱,田广等人只好先稳住军心,待到明日整点人马,再行撤退,潍水经过一夜的疏通,水势减缓。

    韩信便命一万士兵渡河,此时潍水两岸尸横遍野,皆是淹死的楚军,田广本以为汉军不敢渡河,哪知道天色微亮,汉军已经冲进大营。

    剩下的楚军反应不及,皆被汉军截杀,田广心中大惊,带领自己的本部人马向东逃去,而龙且率领的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韩信此次并没有放过田广的意思,而且此刻李左车已经在楚营左右布下埋伏,因此田广还未逃出十多里,便被李左车擒住,交给韩信,斩杀于潍水岸。

    自此三齐之地,尽归汉家所有,韩信自得齐地之后,并未整兵离开,而是留在了王都,静待汉王吩咐。

    项羽在陈县还未曾攻打下来荥阳,便从前方得来消息,说是龙且全军覆灭,使得项羽心中大惊,甚为哀悼大司马龙且。

    季布等人在陈县闻说龙且战死,三齐之地被韩信夺得,无不惶惶,当即与诸将前去请求霸王退兵。

    楚营中,项羽来回踱步,表情凝重,季布首先上前说道:“今荥阳反复攻打数次,张苍等人死守不出,难以夺得,不若早些撤军才是。”

    “汝等有何看法?我军已经与汉军近在咫尺,那成皋就在眼前,如此退军岂不是惹得他人笑话!”项羽眉头微皱的说道。

    周兰当即出列道:“启禀大王,现在韩信已经拿下三秦之地,尚有汉军不知几何,若是从城阳南下,彭城不保,而且我军久留此地,难免不被彭越等人袭击,因此依微臣愚见,不若撤兵彭城,然后再做定夺,况且刘邦父妻尚在彭城,万一被韩信掠去,岂不是少了压制刘邦的东西。”

    项羽闻言亦是点头,“周兰之言是也,汝等速速整理军队,明日撤军先回灵壁。”

    目前来看,自上郡一直到齐地高密,皆被韩信拿下,中间又有大梁的彭越,下方又有九江王英布,正对的乃是汉王刘邦,楚国则是处于相当劣势的地位。

    成皋城中,刘邦闻说韩信得到齐地,心中大喜,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伐楚大计,自从上次彭城之战后,刘邦从未想过还有这一天的到来。

    刘邦居于厅中首位,张良陆言分别左右,其余文武依次而坐,刘邦首先说道:“今项籍竖子欲攻荥阳,听闻韩信得齐地,仓促撤军,可否攻打?”

    “启禀大王,今项羽虽然撤军,必留大将断后,不可攻打,为今之计,应当联和各地诸侯,再次攻打楚军,方才一统中原。”陆言很是直接的说道。

    刘邦稍微颔首,不过面色忽然变得有些无奈,因此这个时候刘邦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妻子还在项羽的手上。

    张良在旁,似乎发现了刘邦的心事,有些试探性的问道:“将军忧父妻乎?”

    “军师所言是也,今太公吕妻尚在楚地,朕心甚忧,当以何解?”刘邦缓缓的说道。

    陈平闻言,当即起身行礼道:“此事大王不必忧虑,今大王兵精将广,若项羽伤害太公,无疑是自取灭亡,现下应当是好生看管太公,以望日后威胁大王,大王之势不退,太公则无忧矣,现下只要想办法联系项伯,照顾好太公即可。”

    “先生有理,兄长何故自忧,为今联和诸侯,共同伐楚,是时项籍定会以太公为要挟,那是便有救赎太公之法,莫要在此坐等项籍休养生息,使得天下难图,百姓遭受涂炭之苦。”陆言紧接着说道。

    刘邦闻言,略微颔首,“既然如此,就依侯爷之言,发诏诸侯,共同灭楚!”

第413章 韩信伐楚欲为王

    陆言的建议自然没有人反对,于是乎,刘邦当日就下诏书,分别希望彭越、英布等人率军前来,虽然彭越不是诸侯,但是人家有兵,所以还是要请一下的。

    英布这边有陆言在,当初的侍卫长如今已经是九江王,怎么可能不发兵前来,彭越见到英布发兵,亦是不敢有所保留,回书答应刘邦,愿意出兵。

    刘邦安排好诸事之后,已经做好准备伐楚,但是韩信迟迟不回汉中,这个事情就比较尴尬了,在刘邦看来,韩信是自己的上将军,最起码也得有些自觉性,燕赵齐等地皆平,稍微安抚民心,便可前往荥阳助汉,这般逗留不来,使得刘邦略微有些烦闷。

    成皋汉王府内,刘邦只得召来陆言询问其事,厅内,刘邦亲自赐座备茶,“侯爷,今彭越、英布已经发兵,独独不见韩信,该当如何?”言语间颇有些无奈。

    陆言稍微抿口温茶,“韩信刚刚平定齐国,唯独剩下楚国,想来欲要亲自谋伐楚国,兄长何不写封书信,差人送去,令其退兵,如若不然,再做他法。”

    刘邦略微颔首,“侯爷所言是也,韩信却有大才,然而心性难以屈居他人之下,日后必乱,朕实在忧心矣。”

    陆言在旁,略微惊讶,原来刘邦早对韩信不瞒,陆言见状当即俯身跪拜道:“兄长放心,臣在一日,重言绝对不会与兄长作对,若是兄长不信,子玉愿亲自前往齐国,将韩信兵权夺回,独领汉军,攻伐楚国。”

    相比较韩信而言,刘邦还是非常信任陆言的,见到陆言跪下,亦是慌忙扶起,“侯爷在秦朝时尚不作乱,朕自然相信侯爷所说。”

    两人商议计定,便差人写成帛书一封,送往齐国,交给韩信,王都中的韩信整日无所事事,心中不过忧虑齐国民风彪悍而已,忽闻刘邦有帛书下达,不免有些惊讶。

    当即行礼接下帛书,开诏读阅,书曰:“汉王召,朕用将军,得天下故土三分有二,今霸王势弱,且掳掠我父,有悖人情,使我父子多日不得相见,朕心方寸大乱,近欲会兵成皋,与我鏖战,一决雌雄,但相持日久,汉军人困马乏,若是与之争衡,难以取胜,非假两势之危,何以成万全之策,故差人星驰召将军归。”

    “今彭越、英布皆欲发兵,独将军留守齐地,朕知齐地民风难解,然楚国日盛,终比齐强,汉两患择大而度之,素闻将军背水破赵,奇谋败楚,将军若来,协力破楚,则可一举获胜,天下安矣,朕于荥阳久待将军,望速来。”

    韩信读罢,心中大喜,亦是觉得天下可定矣,待时便可封侯拜相,回临淄著书立说,也算是功成名就。

    当日韩信便整兵,准备回成皋,恰巧这时蒯通尚在营中,见三军整齐,欲要发兵,慌忙来到韩信营中。

    韩信见状,不免有些皱眉,有些不悦的说道:“先生何故这般无礼耶?吾欲出兵何故来我营中?”

    蒯通很是直接的说道:“将军何故如此亟待发兵,此等机会何所失?将军可差人同使者共同回成皋,讨得齐王印,然后发兵攻楚,此正有所挟而取之也,日后若领军功,恐难得此番大赏也。”

    韩信闻言,暗自琢磨,齐地百里,民丰物博,若此时封我为王,岂不美哉,大不了日后汉王定天下,我不再要封赏。

    于是乎,韩信便遵从了蒯通的意见,将使者请入帐中,那使者也是茫然,已经做好准备随军前行的准备,未曾想又被韩信叫了过来。

    当即有些疑惑的问道:“上将军此刻不发兵攻楚国,何故召我前来,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韩信略微颔首道:“今齐地百姓多狡诈,而民风彪悍,反复无常,某欲要镇压齐国,需假齐王印不可行此事,然后兴师伐楚不迟,今我有帛书一封,想差人与使者同往成皋,使者意下如何?”

    使者在旁,心中岂不知韩信的意思,不就是想因此封王吗?目前身在齐地,权且答应即可,反正帛书是韩信差人而已,当下便应承下来。

    韩信得知其意,心中大喜,当即吩咐随从与使者同往成皋,此时的刘邦,欲要发兵,止有韩信没有消息,心中愈加烦躁。

    不多日,韩信兵马未到,却只有使者和上将军随从,刘邦当即将人带到殿上,很是不悦的问道:“今兵在何地?为何只有你们二人?”

    那随从当即叩首拜道:“上将军并未发兵,差微臣送来帛书一封,还请大王观看。”

    左右当即呈上,其书曰:“汉上将军韩信顿首而拜,军无法,不可理,国无主,不可立,民无权衡,何以制服?臣仰仗天威,斩龙且于潍水,连破齐地七十余座城池,军威虽镇,然人心未定,故尝称齐民狡诈,反复无常,臣恐带兵离去,齐民作乱,得不偿失。”

    “因于此,臣请齐王印,暂为假齐王以镇齐地百姓,待民心安定,即刻统兵伐楚,不敢怠慢,则疆域勿忧,世为汉土,若无此法,齐民动乱,为时晚矣,臣未敢决断,故发书汉王,请位定夺,上将军韩信顿首再拜!”

    刘邦读罢,心中大怒,当即将帛书扔在一旁,大骂道:“此竖子安敢欺朕如此!”吾欲伐楚,久困于此,旦暮望韩信来救,反欲自立为王耶!”

    张良、陆言见状,当即上前将帛书摆好,屏退群臣,“兄长勿怒,子玉亦不知重言如此,今唯有听他尔。”

    旁边的张良亦是紧接着说道:“大王虽得楚数地,然今楚屯兵广武,待彭城修养生息完毕吗,定会攻汉,大王不利,能否长久为王乎?不若趁此机会,权且听之任之,自相保爱,韩信仍旧可为大王用也,若不封其为王,天下三分,岂不百害而无一利。”

    刘邦也是点头,但嘴上仍旧骂道:“此竖子欺我太甚,竟因此要挟于朕,封王割地,想来大丈夫制服诸侯,驰骋天下,即为真王,何来假王糊弄于朕!当真是不如小人也!”

第414章 蒯通劝韩信反汉

    刘邦心中郁愤不平,又见诏书上写着齐民狡诈,忽又想起郦生之事,当初形势危急,未来得及询问,今陆言就在旁边,正好可以了解具体情况。

    遂向着陆言问道:“侯爷与郦生同往齐国说降,那郦生如何会被齐王烹杀,其中缘由,想必侯爷定知道其中一二。”

    陆言哪里敢隐瞒,于是乎便将自己所知全部说给了刘邦,说来郦生也是可怜,刘邦听罢,面色很是忧伤。

    颇为无奈的说道:“郦生于朕自高阳相见,便未分离,诸多公事多赖郦生佐助,今未得回报,竟被田广烹杀之,当真是可怜矣。”

    陆言在旁,慌忙劝道:“兄长何故如此忧虑,子玉已经吩咐左右记录郦生之功,其身虽陨落,日后可封赏其子也未尝不可。”

    “侯爷所言甚是,当日形势危急,朕未能想起此事,今侯爷既提出,那便封赏其子。”商议好郦生之事,刘邦心情稍微平复,当即整理好敕书,印绶,准备受封韩信为齐王。

    陆言早知道蒯通在齐国,便接下差事,只身前往齐国而来,此刻韩信正在王都等候消息,忽闻平南侯前来,不免有些惊讶。

    齐王宫中,韩信亲自前来迎接,两人礼毕,陆言被奉为主座,“重言,今三齐之地已定,何来要挟王位之说?莫非是蒯通的意思?”

    韩信被问,心中有意隐瞒,故而说道:“非也,齐民彪悍狡诈,难以制服,重言因而想到以假王镇压之,别无他法。”

    “既然向汉王讨要齐王印,何必以假王许之,汉王何曾不知,破齐之功,重言首等,当以真王封之,故而差我前来,将印绶敕书送与重言,是时,镇抚三齐之地,急解成皋之危,早定天下,重言便不必如此劳碌,坐享天下富贵之福。”陆言缓缓的说道。

    韩信当即接过印绶,敕书曰:“汉王刘邦召,自齐国纷乱,数年之间,三代而制,使齐都民不聊生,饱受涂炭,今上将军韩信,屡建奇功,平定燕赵齐,克定疆域,不世之功,当铭钟鼎。”

    “今齐民狡诈,甚难制服,若不赐一人重权,何以号令齐地万民,朕思虑再三,心意已决,故封信为齐王,治理齐地,安定万民,后会成皋,合力伐楚,不可怠慢。”

    不管是刘邦还是陆言,在韩信面前都是多次强调,今天封你为齐王,已经让你很满意了,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早日发兵会盟,消灭楚军。

    陆言见韩信接过帛书,略显阴沉的问道:“重言,今以封齐王,夫复何求?何故非要将李左车、蒯通之辈留在帐下?”

    韩信只是挠头,“今伐楚需要智谋之人,故而留用,想来他们都是谋士,若是留在栎阳,岂不是屈其才,有损天下。”

    “我暂且不管,今印绶敕书已经交给你,王都无事,某先回临淄,待汝发兵之事,可路过临淄,那时若还不交出蒯通之辈,休怪我不客气!”陆言几乎没有发火,今韩信三番两次违背自己的意愿,使得陆言心中颇为烦闷,对着韩信说罢便拂袖而去。

    “兄长,兄长,重言谨遵兄长之命!”韩信连忙追着喊道。

    韩信自受了齐王印绶,心中犹豫不决,蒯通闻知,当即请命入见韩信,两人于客厅内,韩信面色阴沉。

    蒯通见状,遂问道:“今上将军封为齐王,当以王称之,不知大王心中有何事烦闷?”

    “今送来印绶的正是兄长平南侯,让某交出先生,某心中踌躇,未曾想兄长竟甩袖而去,不知何故。”韩信颇为无奈的说道。

    蒯通闻言颇为紧张,想来自己陷害郦生的事情可能已经被平南侯知晓,今我若去临淄,恐怕难以保住性命,不若就此劝说韩信反汉,若时,韩信得天下,我官位至极,再去请罪未尝不可。

    于是乎,蒯通故作神秘的说道:“某曾学过相面之术,观大王脸谱,并非王侯如此简单,富贵至极,尊贵至极也。”

    韩信正在惆怅,忽闻蒯通之言,不觉茫然,“先生何意?”

    蒯通在旁,当即屏退左右,很是小心的说道:“今大王不应思考此事,应谋未来,如今天下势力鼎盛着,汉王、霸王、齐王也,大王何不自立,与两王共守疆域,且大王奇谋妙算不弱二王,若是三分天下,荣华富贵皆不缺矣,是时,侯爷见到大王如此成就,敢有何种言语?”

    韩信面色疑惑,“先生何出此言?乃为大逆之言也。”

    蒯通当即认真说道:“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英雄豪杰之士自立为侯、王,振臂一呼,天下百姓犹如云雾一般,聚而成雨,六国余党犹如鱼鳞一般,错杂积聚,诸王犹如疾风一般,因而迅速兴起。”

    “初时豪杰只为推翻秦朝而忧虑,反观现在刘邦、项羽两方相争,使诸侯一败涂地,百姓流离失所,甚是可悲,今汉王率领几十万兵众,据守巩、雒,凭藉山、河之险,竟被项羽于彭城打败,毫无功效,只得战败而逃,不能援救,退败荥阳。”

    “汉王若是天命,岂能据有五六十万的兵力,却败给了项羽的三万骑兵,项籍起兵于彭城,辗转争斗,所向无敌,进兵到荣阳,乘胜利之势,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间受阻,临近西山却不能前进,如今已经三年了。”

    “今楚军锐气在险峻的关隘受挫,国库的粮食基本耗尽,百姓苦不堪言,不知归顺于谁,以我之见,除非有天下圣贤,否则势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灾祸。”

    “大王细细想之,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大王的手里啊,大王若是帮助汉王,汉王自会取胜,若与楚王联合,楚王亦会成功,今某有愚见,就怕大王你不能采纳,依某看来,大王若替百姓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

    “凭大王的贤达圣明,又有众多的军队,占据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上郡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西向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听从!大王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除了临淄,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正所谓天与之必得,不得天遣之,时不我待,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韩信闻言,片刻沉吟不语。

第415章 韩信带兵过临淄

    韩信心中似乎也有反意,但细细想来,能有今天这份殊荣,完全是平南侯和汉王所赐,若是自己独立,日后还有何颜面再去见平南侯。

    沉吟良久,韩信方才说道:“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若非汉王,某岂有今日之盛名?”

    蒯通见状,当即反驳道:“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可谓是生死之交,两人如此关系,未曾想却因为张耳与赵王歇并座,致使得陈余疑虑,最后常山王只能抱头鼠窜,归附汉王,借兵束下,战于鄗北,将成安君杀死于泜水南岸,身首异处。”

    “陈余张耳两人结交之时,亲密无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而且共立赵王,谁能想到最后却自相残杀,以至于灭亡,其中缘由为何?名与利也,祸患之多少,在于**之大小,毕竟人心难测。”

    “现在大王忠心耿耿地与汉王交好,难道会比那两位关系更紧密,而所争论的事情又往往比张耳。陈余的事情重要。由此想来,某认为大王坚信汉王不会危害大王是错误的。”

    “古人有示,春秋之计,大夫文种使即将灭亡的越国生存下来,使勾践称霸于中原,功成名立而身遭杀害,当真可悲,古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窟走狗烹。”

    “因而交友之例,没有人能超过张耳和陈馀,而忠臣之例,没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种。这两个事例,应该说足以做为借鉴了,希望大王好好想想,况且某听说勇力和谋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将难保性命,功业超过当世的人将得不到奖赏,此所谓功高盖主赏死,勇略三军罪亡。大王之功,岂不如此。”

    “大王渡过西河,俘获魏王,活捉魏将,攻下井陉,灭掉赵国,杀死赵王歇,攻城略地五十余座,而得以在赵国发号施令,威胁燕国,平定齐国,向南挫败楚国的救兵,终于斩杀龙且,派人西行向汉王报功,汉王亦是说大王功业天下无双,谋略世间少有之人,岂并非夸奖,而为警示也。”

    “现在大王功高难以奖赏,威重使汉王畏忌,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大王,项羽欲要大王首级,归附汉国,汉王害怕你,天下既定,大王身忧,大王想带着这些功业和威望归附谁呢?处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于天下的名望,我实在为大王担心啊。不若自立,三分天下,秦鹿尚未可知亡于谁手。”

    韩信闻言,面色颇为淡定,“先生暂且休息去吧,某自作思量。”

    蒯通见韩信犹豫不决,只得起身离去,但是蒯通只觉得韩信心中似乎有反意,过了几日,蒯通又来拜见韩信,询问其思量几何?

    帐内,仅有韩信与蒯通两人,“今已经过去多日,不知大王心中如何思量,是否愿意听从某的意见?”

    “先生之言,确实有理,只是某还未有决定,先生莫要着急。”韩信缓缓的说道。

    蒯通闻言,当即有些急促的说道:“能否听从忠告,是做事成败的征兆,谋划是否得当,是存亡得失的关键。”

    “今大王所从之事不过奴役尔,这般踌躇,就会失去万乘枓仁的权柄,大王何故保守低微的俸禄,而不去争夺丧失成为帝皇的机会啊。心中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为何不敢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啊,这般迟疑将会成为百事之祸。”

    “古人有云,猛虎犹豫不决乎,难如蜂、蝎刺人心,如果迟疑,还不放手一搏,天下大势,贵在能实际行动,功业很难做成却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却容易丧失。”

    “大王啊,一定要把握时机,时机啊,现如今哪还有这般好的机会!”蒯通说的很是动情。

    然而韩信在旁只是颔首,在他看来,自己立了这么多的功劳,大王岂会怀疑于我,到时候,定会封侯拜相,何故做这般有风险的事情呢,况且楚汉联和,某将不存矣。

    于是乎,拒绝了蒯通的计策,并且命人将蒯通关押了起来,当日便率军前往临淄,准备与陆言会师荥阳。

    陆言闻说韩信前来,心中多少有些期待,只希望他能将蒯通交出来,李左车这个人嘛,倒也不足为虑,能够被拜为广武君,可见也是君子。

    陆府之中,如今除了诸多儒生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人了,韩信直接将蒯通绑缚交给了陆言。

    客厅内,陆言亲自备茶,“重言,今能将蒯通交给我,也算不让为兄失望,今日且在此处休息,明日再行赶路吧。”

    “谨遵兄长之命,只是那李左车的事情?”韩信有些无奈的问道。

    陆言当即摆手,“李左车留在帐下吧,我最近方知道,李左车在赵地久负盛名,因此我也不想将他留在临淄,免得落下口舌。”

    “兄长所言是也,重言听闻兄长已有子嗣,心中大为高兴,故而差人备了薄礼,已经命人送入府中,兄长莫要谦辞才是。”韩信忽然说道。

    “重言有心了,今初来临淄,明日便要赶路,你且好好休息,整理三军,我在临淄还有些事情解决,我就不打扰了。”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向着后院走去。

    韩信虽然占领三齐,但是并未对临淄动兵,当初来齐地的时候,韩信带兵未经陆言允许,都是绕行过去的,汉军今日见到临淄盛景,皆是感慨平南侯仁德,竟使得天下还有这般水土。

    闲言少叙,陆言来到后院之后,蒯通已经备好茶水,见陆言走了过来,当即向前跪拜道:“蒯通对不起侯爷,竟伤了郦生之性命。”

    陆言见状,当即上前扶起蒯通,“先生何故谈及此事,子玉今日前来,并非是说这件事情的。”

    蒯通缓缓起身,不觉有些茫然,“那侯爷何意?”

    “先生劝重言叛汉,当真是多此一举,今不说重言,反观先生,恐怕身家性命将危险矣。”陆言故作皱眉道。

    “侯爷当真有通天之术,如此隐匿事情竟然都能知道,还请侯爷救我。”蒯通很是惶恐的说道。

第416章 诸侯会兵荥阳城

    陆言在旁稍微抿口温茶,表情很是淡然,“先生当真是自讨苦吃啊,重言之性格,难道先生还不了解吗?性高立功,性傲难保。”

    蒯通闻言,面色稍微平复,“侯爷这般说辞,想必已经知道齐王以后的遭遇,既然如此,为何不劝其反汉呢?”

    “从拜为汉王帐下开始,我就开始帮他扫除与汉王的嫌隙,而今重言官拜齐王,心高气傲,加上对汉王格外信任,再说了天下一统挺好,何必劝他反汉,章邯、郦生之辈,本不该死,却因重言而亡,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陆言缓缓的说道。

    旁边的蒯通听罢,亦是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毕竟关于郦生的事情,还还是有些责任的,准确的说是大部分责任。

    如今的蒯通也非常无奈,这种关于让韩信立功的事情,他总是言听计从,一旦让他称霸天下,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如今某应当如何?前些时日劝韩信谋反的事情似乎没有人知道,但是某心中似乎很是不安。”蒯通很是谨慎的说道。

    陆言略微颔首,“今天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先生尽管留在临淄即可,待到韩信说出此事的时候,汉王定会派人来抓你,那时装疯卖傻,我在从中周旋,先生可无事矣。”

    “多谢侯爷如此,通无以为报,愿留在临淄著书立说,造福后人。”蒯通很是激动的说道,同时向着陆言再次行大礼。

    “如此甚好,临淄城中以及周围避世的儒生很多,汝等可以相互学习,莫要再去管那天下大事,今诸侯练兵,楚国将灭,天下复归一统。”陆言颇为慨然的说道。

    自从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开始,陈胜吴广起义某,到如今公元前二百零四年冬末,已经五年的时间了,天下还未曾安定,今诸侯合兵,项籍不可久存矣。

    闲言少叙,且说陆言安顿好蒯通之后,便与韩信带领十万人马赶往荥阳,此时彭越带领三万人马,英布带领八万人马,加上成皋的汉军,大概有二十五万人马齐聚。

    项羽身在彭城,听闻此事心中大惊,如今的二十五万人马,并非当时彭城之战,那时候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今二十五万全部都是精兵。

    彭城楚王宫中,项羽与众将议事,今楚国兵卒最多十万,加上韩信将龙且斩杀,双方气势上,楚军就已经弱了一大截。

    不过项羽的面色挺好,毕竟他还有一个筹码,那便是汉王的父亲和妻子,今楚国势弱,完全可以当作要挟。

    “今诸侯合兵,欲要攻下彭城,朕心中甚是忧虑,诸位以为该当如何?”项羽很是直接的问道。

    诸将皆是面面相觑,唯有季布当即起身说道:“今四路诸侯合兵一处,吾等亦可派军前往,与之抗衡,若是不能力敌,便以刘太公相要挟,敢问这世上还有比父亲兄弟更加重要的东西吗?”

    项羽听罢也是点头,“季布所言甚是,今先发兵,后要挟,平日刘邦匹夫天性无赖,朕倒要看看,在他的父亲妻子面前如何耍赖。”

    于是乎,刘邦会师荥阳,项羽也开始整兵,准备与之较高下,荥阳城中,韩信、英布、彭越陆续来到,当然还有吴苪、张耳、藏荼等人,无论兵多兵少,那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而几十万大军全部扎营在荥阳城周围。

    当日荥阳城中,热闹非凡,刘邦吩咐宴请诸侯,萧何也是从栎阳赶了过来,大殿内,刘邦居于首位,陆言为人低调,故意落座在萧何之后。

    萧何见状,直接与张良并列,当即向陆言说道:“何自知侯爷大名,当初平定百越,解决匈奴,因而得封,今在汉王帐下,出谋划策,举荐人才,可谓是文武双全,何哪里有德居于侯爷之上,某不过一运粮官尔。”

    众人听罢,皆是大笑,“相国当真是风趣,子玉那就不再多礼了,居于武将首位。”

    当日刘邦便在殿上发祷文,陈列霸王罪责,书曰:“汉王刘邦虽平定暴秦,但楚仍旧为患,细说西楚罪名,丝毫不亚于二世,其罪何也?”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将我封于蜀汉,罪一。项羽巨鹿,矫杀宋义,以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坑杀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今项羽兵陈外患,刘邦故请诸侯合兵,讨罪与项羽,实乃为天为民!”

    侍官读罢祷文,众将官方才喝酒吃肉,而此刻的项羽已经带兵前来荥阳外三十余里,安营扎寨。

    次日中午,项羽便派人在城外列阵,刘邦今兵精将广,自然不甘在后方,便披盔戴甲前往荥阳城外,与项羽对阵。

    项羽见刘邦今已经年过半百,不觉有些可笑,“刘邦老匹夫,何故不派将领出战,反独身而来,朕不欺老弱,还请退去吧。”

    “项籍小儿,今诸侯兵陈荥阳,速速将太公交换,吾便不与你计较!汝不过乳臭未干,一黄毛小儿罢了。”刘邦颇为淡然的说道。

    项羽闻言,心中大怒,当即喊道:“今天下汹汹,唯吾等二人不可宁也,休要在此逞口舌之快,可敢与我决一雌雄!”

    言罢,当即向着刘邦冲了过来,后方夏侯婴自知刘邦久未临战,立即策马上前,而刘邦与项羽战两三回合,便退入后军。

    夏侯婴赶到的及时,当即挡在刘邦面前,与项羽交战,二十回合,依旧有些力疲,灌婴和周勃丝毫不惧,当即冲上前来。

    项羽见状,只是冷笑,“汉将皆来,朕亦是不惧,不过都是乡野村夫而已。”

    灌婴等人心中大怒,当即持枪上前,三人皆是向着项羽胸口刺去,项羽手中的红缨枪当即横扫,三人见势,慌忙后退,险些落马。

第417章 楚汉交战荥阳外

    灌婴见项羽如此骁勇,心中大惊,然尚有周勃夏侯婴在旁,并未有退缩之意,当下便持枪复攻项羽而去,其余二人亦是紧随其后。

    项羽自是迎上前去,不待灌婴反应,直取其额顶,夏侯婴见形势不妙,慌忙投出手中的长枪,方才挡住项羽的一击,灌婴迅速侧身躲过。

    周勃见状,绕过灌婴,当即向着项羽坐骑乌骓马刺去,那马似乎很有灵性,当即抬起蹄子,越过周勃的长枪。

    项羽急向灌婴刺去,灌婴顺势格挡,方才免于致命一击,而夏侯婴没有了武器,只得退回阵中,周勃与灌婴两人根本不是项羽的敌手,亦是策马而回。

    而项羽手持长枪,竟向着汉营冲去,前方的将士欲要阻拦,却被项羽喝道一旁,刘邦正在营中欲解下盔甲。

    忽闻外面大乱,立即询问左右道:“楚军未来,军营为何如此喧嚣,汝等莫非不知?”

    那随从当即跪拜道:“大王请移入后方,乃是霸王也!将要杀到此处,众将莫敢阻拦!”

    刘邦听罢,心中大惊,当即向着后寨退去,汉将数十人方才拦住项羽,未使得其再向营中冲人半分,项羽见状,亦是勒马立在原地。

    “汝等小将速速退下,让你家汉王出来答话,休得在此拖延!”项羽直接对着诸将喊道。

    刘邦在后寨之中,王陵急来禀报,此刻陆言张良皆在左右,“王陵将军,前方何事,可有汉军伤亡?”张良颇为镇定的问道。

    王陵当即答道:“并没有人员伤亡,项羽在外欲要见大王,微臣特来禀报,不知大王见还是不见?”

    刘邦不待王陵说完,立即摆手道:“不见不见,项籍竖子有何可见,趁此机会将他擒住,岂不是美哉。”

    陆言闻言慌忙上前道:“兄长万万不可,项籍英勇过人,吾等这般根本擒之不住,况且楚军就在对面,加上项籍如此勇猛,楚军士气高涨,不若兄长先出去与他会话,只会再做定夺,今彭越已经前去截断粮道,且韩信在成皋,其兵将要回来,不若先忍一时,兄长出去多说几句,正好可以拖延时间。”

    “侯爷所言有理,大王莫要如此害怕,况且诸将皆在,大王有何可怕。”张良亦是紧接着说道。

    刘邦闻言,沉默不语,片刻便将盔甲整理好,“既然如此,朕便再会他一会!”

    于是乎,刘邦跟在王陵身后,当即向着营外走去,项羽见到刘邦出来,当即喊道:“刘邦老匹夫,刚才何故逃回营中。”

    “吾长枪生锈,故而回营换枪,今汝前来,又是为何!”刘邦故作镇定的回答道。

    项羽握紧红缨枪,颇为淡然的说道:“自与汝争锋天下数年之久,未尝与之交战,刚才两个回合,汝便逃回,今换的新枪,可否决出胜负,勿要终日相距,以苦三军也。”

    刘邦略作思考道:“吾非想与汝相距,汝恶贯满盈,神人共愤,因此吾同天下诸侯,共伐无道,为民除害也!吾以义兵,击杀匹夫,吾何故与汝挑战耶?”

    项羽听罢,心中甚怒,当即举起长枪向汉王刺去,汉王拍马回身,众将举兵器掩护,方使得刘邦退入后营。

    此时钟离昧见霸王进入汉营至久不归,心中惶恐,当即率领两千弓箭手,欲要搭救霸王,恰好看见汉王逃走。

    当下便吩咐楚军举箭射去,汉王虽在众将后,但面如土色,并未俯马前行,故而左肩中箭,疼痛不已。

    王陵见状,立即抽回兵器,向前扶住刘邦,陆言这时也从后寨策马而来,将刘邦迎入帐中,不敢有丝毫晃动。

    此刻的刘邦只觉得左肩疼痛难忍,感觉命不久矣,军中医护匆忙赶来,帮刘邦止血,方才使得形势稍微好转。

    “兄长觉得如何?箭矢已经取出,应该静养。”陆言颇为低声的说道。

    刘邦长舒一口气,“还好无事,只是不知外面形势如何?众将能否抵挡住项籍小儿,此子当真是万夫不当!”

    “兄长勿忧,前方尚能抵挡,另外探兵来报,韩信带兵降至,无须兄长担忧,只需好生休养即可,吾与军师可解决诸事。”陆言缓缓的说道。

    刘邦略微颔首,“对楚军莫要手下留情,朕只觉得疲惫,诸事有劳侯爷了。”

    陆言当即命人服侍刘邦休息,自己亲自穿上军装,向着帐外走去,自当年北定匈奴,陆言已经很少再穿军装了,此次形势复杂,迫不得已罢了。

    张良在帐外只是命令汉军勿要撤退,然后派人打听彭越等人的消息,见陆言穿出军装,不免有些惊讶。

    “侯爷当真威风啊!”言语间颇为羡慕,如今陆言的模样还停留在二十岁左右,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陆言付之一笑,当即策马冲入战场,此刻汉将灌婴、周勃、夏侯婴、樊哙、曹参五人方才抵住项羽一人。

    而楚将钟离昧则是四处斩杀汉军,陆言见状,当即冲上前去,“钟将军,且来与我会战!”

    钟离昧见状,不免有些大惊,“侯爷,刀剑无眼,得罪了!”言语间很是客气,两人瞬间缠打在一起,不分胜负。

    楚汉两军鏖战多时,难分难解,项羽战得兴起,汉五将似乎都处于劣势之中,恰在汉军将败之计。

    忽有周兰上前,对着项羽喊道:“启禀大王,彭越截了粮食,韩信率军已经从成皋赶来,还请撤军!”

    项羽激战正酣,听闻周兰如此,当即收回长枪,眉头微皱,“你且去鸣金守兵,朕与钟离昧断后!”

    周兰当即领命,向着后方赶去,项羽也不在耽搁,遂与钟离昧带领一万楚军徐徐撤退,然此时,韩信率军已经杀来,楚军慌乱不已,自相践踏而退。

    项羽急忙断后,这才使得楚军阵型稍微稳定,韩信在前见到是项羽断后,便不再急追,由他退入外黄。

    此一役,双方各有损伤,但由于韩信的赶来,使得楚军气势稍微颓废,不敢再贸然进攻,可见韩信的声名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而刘邦在帐内,后背疼痛难忍,良久才稍微平息,然而依旧不能行动,每日只得躺在床榻之上,颇为影响士气。

第418章 项羽阵前烹太公

    汉军驻扎不提,且说项羽带兵撤回,损失万余兵马,今粮道又被彭越截断,不免有些忧心,遂召集众将议事,欲以太公要挟刘邦。

    项羽来回踱步,首先说道:“今与汉军相互战争,未得任何好处,反被其诛杀我军一万,且韩信整兵前来,恐不是其对手。”

    季布即上前谏道:“楚汉不宜交战,应当派人前往彭城将刘太公接来,以此要挟汉军退兵,此乃良策也。”

    项羽眉头微皱,“除此之外,难道别无他法了吗?朕欲擒杀韩信胯夫,未曾想却用此等下策,驱使汉军退军,当真是为人不齿。”

    “大王何故有此忧虑,吾闻当初刘邦逃走的时候,曾丢弃妻子,大王与之相比,不过是相要挟尔,并无任何不妥,正所谓大礼不辞小让,大事不拘小节,况且刘太公今在彭城,大王躬身侍奉,何来不齿。”周兰缓缓的说道。

    项羽闻言,情绪方才好转,“周兰之言是也,朕即刻派人前往彭城,接回太公,两军阵前,朕倒要看看那匹夫如何决择。”

    广武地乃是楚军屯兵要地,由于韩信会师,多次挑衅,项羽与之战不敌,退兵鸿沟,故而出此下策,欲以刘太公相要挟。

    而汉军营中,刘邦箭伤已经好了许多,但心中却是愈加的忧愁,这般不断逼近楚军,刘邦如何不知楚军将若何,定会以太公相要挟。

    陈平最先看出此事,刘邦似乎在进军和保全太公两个事情上难以决策,张良闻说,亦是进入帐中,欲教刘邦行事。

    帐内,刘邦身体侧卧在床榻之上,面色颇为忧伤,说来汉王应该是好色之徒,但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吕雉被项羽夺去,刘邦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伤心话,但是太公却整日被刘邦挂在嘴上,双标相当严重。

    “大王这般表现,岂不是正中楚王下怀,臣有一计,尚可延续太公命数,望大王细听。”张良很是认真的说道。

    刘邦听罢,面色茫然,“还请军师赐教,若是能够保全太公父,刘邦就算舍弃天下又如何,世间岂有比父子之情还重的东西?”

    张良略微颔首,“今楚王退兵鸿沟,韩信急追,楚王无法,定会以太公相要挟,是时,大王只要表现的毫不在意,甚至谈笑风生最好,诸事子房定会解决。”

    “朕谨遵军师之言,不敢有违。”刘邦缓缓说道,复又在床榻之上躺好,丝毫没有君王的样子,倒是颇有几分沧桑之感。

    不多日,项羽果真将刘太公从彭城接了过来,季布等人便在营中与项羽商议,欲让太公口述帛书,交于汉王。

    当然了,其中可以添些自己的思想,晚间时刻,季布将帛书装在锦囊之中,差人连夜送到了汉营之中。

    汉王正忧思太公,忽见楚营有帛书送来,慌忙下榻接过帛书,立即摆案详读,书曰:“刘太公语,自彭城之后,吾被霸王囚禁在彭城,本以为霸王应不顾老朽年迈,急于杀之,未曾想霸王却躬身侍奉之,其心诚恳。”

    “今为父听闻汝将与楚军决战,定一雌雄,使天下合二为一,然为父以为,两军皆有父母兄弟,谁人肯与战事,不若与霸王罢兵相交,休养生息,免得生灵有涂炭之苦,百姓有倒悬之危。”

    “另霸王语之,今楚汉军营不过数十里,明日鸿沟处,某欲要与汉王相见,且勿失信,有悖天下。”

    刘邦读罢书信,心中稍感宽慰,“吾以为霸王不过竖子也,今却懂孝道,吾不能与之相比也,若不性傲,此天下定是霸王所得。”

    次日清晨,项羽先率军前来,在鸿沟处将太公捆绑阵前,又吩咐诸将点火架锅,准备在阵前烹杀太公。

    刘邦昨日已经看过帛书,岂敢失信,当即整顿三军,前往鸿沟来与楚军相见,张良在其旁再三叮嘱,使其莫要有悲痛之情。

    刘邦自然点头应承,“军师所言,朕已经牢记,绝对不会有失,只希望军师早日设法救回太公。”

    “大王勿忧,吉人自有天相,想来太公这些年囚禁楚营并无大事,说明项籍并不想杀他,待时稍微用计,便可将太公赚回。”张良缓缓的说道。

    “诚如所言。”刘邦面色淡然道,同时策马向着阵前赶去,此时项羽已将太公至于案板之上,左右士兵稍微动手,便可将太公投入锅中。

    项羽见刘邦前来,当即大喊道:“今太公尚在俎上,刘邦匹夫可看见否,汉军早退,免烹杀太公,若是不退,太公得烹,命将绝矣。”

    刘邦亦是上前,面色颇为无赖道:“某与霸王共同侍奉义帝,结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如若烹而翁,幸分一杯羹。”言罢,神情自若,并无任何哀泣之意。

    项羽见状,心中大怒,急命左右将士欲烹杀太公,季布在旁当即上前阻止道:“大王,还需三思!”

    “此匹夫不顾父母有何三思而言!”项羽有些鄙夷的看向刘邦。

    哪知道刘邦竟策马退回本营,不再多看一眼太公,霸王怒甚,季布心中如何不知,此乃刘邦激将之法。

    “启禀大王,当今天下不顾家者,非大禹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今刘邦与大王争夺天下,太公被拘禁三年有余,汉王竟不以为意,正是以天下为重耳,若是今烹杀太公,刘邦无事,大王失德也!”

    “如此天下定会嗤笑大王有杀人之父的罪名,今不若先将太公押回营中,细报与刘邦,若刘邦不退军,太公留之无用,不若杀之,然后与汉军决战,再看那刘邦匹夫如何表现,若还是这般无任何哀泣之情,天下所咒骂者定是刘邦也。”

    项羽闻言,亦是觉得有理,当即下令将太公押解回营,在季布看来,楚军势弱,这是唯一的筹码,若是阵前烹杀太公,则就没有了限制刘邦的筹码,只会使得楚军早败,今又太公,两军可休养生息,胜败未可知也。

    于是乎,两军此次并未交战,而是传令撤退,韩信欲从后方偷袭,却被陆言拦了下来,毕竟这般行事,楚军乃是有序撤退,万一逼急了项羽,太公性命忧矣。

第419章 陆言夜书寄项伯

    刘邦回营之后,心中大为悲恸,张良与陆言当即上前宽慰,哪知道刘邦更加伤心,有些无奈的说道:“今太公在楚营,其生命危在旦夕,吾纵有数万汉军,此刻却不知当如何行事,诸位可有计谋,将太公解回汉营。”

    陆言当即上前说道:“兄长此刻欲要解救太公,当不事兵戈,哪怕损失汉地亦无妨?若是如此,子玉便有法。”

    “启禀大王,今太公就在项羽的手中,如此这般,只会被他牵着鼻子走,不若按照子玉之言,诸事先满足与他,只要他将太公放回,诸事日后再议又有何妨。”张良紧接着说道。

    刘邦面目踌躇,心中自作思量,自骑兵以来,十八路诸侯之地,几乎全部得来,然今太公就在楚营,若不顾其老人家,将项羽打败,就算得了天下,恐怕也是失了民心,今不若就按照侯爷所说,先用计策将太公赚回,到时候就算失了部分土地,也并无大碍,况且项羽手中已无重要谋士,难成气候。

    刘邦心中计定,遂向着陆言说道:“侯爷所言是也,从今天起,汉营不在出兵,待到太公回营,再行伐楚大计。”

    “兄长英明也,如此这般,子玉这就着手去办,不过此事还需要军师稍微帮忙。”陆言略作神秘的说道。

    刘邦当即点头:“只要侯爷能够救出太公,怎么做都可以,还有就是能保住荥阳那是最好。”言语间略有打趣的意思。

    陆言得令之后,当即来到府上,张良心中似乎也明白了大致意思,客厅内,张良稍微抿口温茶,“子玉,你莫非让我来联络项伯?”

    “正是,不过其中的意思要写明确一点,还请兄长帮忙。”陆言丝毫不隐瞒,直接了当的说道。

    张良在旁略显茫然,“帛书内容关系着太公性命,这点还是子玉执笔吧,我可不敢自作主张,万一帛书被项羽看到岂不是满盘皆输。”

    陆言听罢,只是大笑,“什么时候军师也这么怕事情了,既然如此,还请军师呈笔,子玉就稍微写上几句,至于如何交到项伯手上,那就是军师的事情咯。”

    “我倒不是怕事,只是我久未执笔,字体不如子玉的好看,恐怕这封帛书写成,楚王大势尽去矣。”张良亦是打趣的说道。

    不消片刻,陆言便将帛书写好,“军师,这上面的印绶就由你来盖上吧,这个事情子玉恐怕一个人很难担待。”

    “你啊,好事不见你找我,这种关系到王室宗亲的总要拽上我,既然如此,就由我来盖章便是,想必此信送出,项羽定会前来讲和。”张良很是认真的说道。

    陆言亦是点头,张良遂吩咐汉将打扮成楚军模样,将书信送与他,让他直接去找大司马项伯,如今的项伯专门管理后营军中事务,因此容易相见。

    汉兵来到楚营之后,便被楚军发现,当即将他拦了下来,“你是那个队伍的?为何这般黑夜来此?老实交代!”

    “几位兄弟,不瞒各位说,我乃是楚军小卒,因老母尚在汉地,因此前些时候回家探望,今日方回,本欲见霸王请罪,但细细想来,唯有大司马近人情,故而来此,想请大司马为我求情。”汉军很是凄惨的说道。

    两名楚军闻言心中颇为感伤,“原来如此,当真是辛苦兄弟,其实兄弟不回来,也不会有人说你的,你且去见大司马吧,吾等定会为你隐瞒。”

    “多谢两位兄弟,某这就进去。”汉军很是感激的说道。

    项伯此刻正在整点军数,忽见有楚卒进来,不免有些皱眉,当即追问道:“汝乃何处将士,竟来此处,莫不是有什么事情交代?”

    那假扮的楚卒当即跪拜道:“启禀大司马,家中有子,汉地无房,心中有请,故而来求,望大司马见谅。”

    项伯闻言,当即屏退左右,“你乃汉军?为何来此,趁楚营无人发现,还是赶紧回去吧。”

    “大司马,我家子房军师有帛书,差我送来,还请过目。”那士卒说着便将书信从袖中取出,交给了项伯。

    项伯与子房关系甚好,当即拆开读阅,书曰:“汉军师张良、汉侯陆言顿首而拜,见过大司马,话不繁絮,今太公尚在楚营,汉王昼夜难眠,心中甚是思念太公,故而写书有求于大司马。”

    “古今往来,百善孝为先,汉王亦是知道,今虽楚汉相争,于父母何罪焉?如此只会使得天下嗤笑,有兵不出,却以至亲相要挟,纵使得胜,有何颜面传唱?”

    “汉王心中思虑再三,故而决定,欲接回汉王,与楚罢兵,休养生息,这般行事,也免得三军苦战,百姓流离失所,况且今汉盛楚衰,若是以太公为由,使得楚国止兵戈,何尝不是好事。”

    “大司马细想,霸王自吴中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河而来,于彭城、外黄、陈县、广武等地征战不断,士兵疲敝,应当修养,待到楚国兵精将广,粮食敦厚,是时出战,一举则可定成败,岂不美哉,何故在此驻兵,苦民累兵也,张良、陆言顿首再拜。”

    项伯读罢书信,亦是觉得有理,“你来时,张良可还有其他的交代?”

    那汉军略作思考说道:“张良并未有其他吩咐,不过他与侯爷都想两国止住刀兵,以天下百姓为重,此亦是汉王之愿望也。”

    项伯略微点头,“汉王仁德,平南侯宽广,两人欲要平息战事,某自然尽力,你且回去告诉侯爷,某自会保全太公,化干戈为玉帛。”

    汉卒当即颔首退下,楚军自是不敢阻拦,而汉营的张良与陆言在府上彻夜未眠,只希望早有消息传来。

    四更时分,张良与陆言早已面色困倦,欲要休息,忽闻有小兵回来,陆言心中喜忧参半,当即命人备茶,带到客厅中询问事宜。

    汉卒丝毫不敢隐瞒,将项伯的意思一五一十的传达给了陆言,张良在旁长舒一口气,“如此,太公有救矣,最起码不至于有性命危险。”

    “是也,且看项伯如何说了。”陆言亦是淡然的说道。

第420章 鸿沟地楚汉讲和

    陆言得知消息不提,且说项伯读阅过帛书之后,立即焚烧,随后整理衣衫,欲要军营中拜见霸王,叙说两军罢兵之事。

    此时项羽营中,季布周兰皆在,几人亦是在商议关于太公之事,希望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从刘邦那里得到好处。

    诸将商议未定,忽见项伯前面不免有些惊讶,虽是深夜,项羽亦是不敢怠慢,当即备茶,上前询问道:“老将军现在来此,莫不是军中有什么要事?”

    项伯亦是摆手,“昨日阵前,大王怒气难消,老臣恐大王将太公杀死,如此岂不是失了刘备的牵制,故来查探。”

    “老将军莫要忧虑,朕岂会那般鲁莽行事,只是暂且将太公囚禁于楚营之中,与诸将正在商议如何处置。”项羽缓缓的说道。

    项伯稍微抿口温茶,向着诸位将军看去,“众位都是大王之肱骨,今楚汉交汇之计,可有良策,以退汉军?”

    众人闻言,皆是沉默,唯有季布出列答道:“今刘太公尚在楚营,大王不若速战速决,将刘太公放于阵前,诸军在后,想必汉军无人敢靠前,这般行事,想来那汉军必退,若是刘太公因之而死,所受咒骂者,不过是刘邦一人也,竟不顾妻儿老小,强行与楚国交战,岂不是一举两得,反使我楚军士气大涨。”

    季布话罢,不待众人反应,项伯当即拍案道:“当真胡闹也,今两军交战,何来以父母相逼,若是楚军父母尚在汉营,汉王得知此法,天下苍生将若何!”

    季布在旁,丝毫不敢反驳,“那老将军认为应当如何退敌?”

    项伯略微抚须,“自大王出兵以来,于荥阳附近与汉军交战数合,前后损失将士楚卒三万有余,与汉想必,可谓是两败俱伤。”

    “今汉屯兵在外,楚军屯兵于内,使得此处百姓叫苦不迭,且粮草还需从彭城押运,路途劳累,士兵疲敝,难以继续坚守阵营。”

    “大王细细想来,汉王屯兵二十万有余,而我军尚不过十万,此中形势,某不说二次,万一刘邦匹夫不顾太公,强行突击,楚军难免全军覆没,因此依照老臣愚见,趁两军还未大功干戈,以太公为诱饵,和汉王鸿沟讲和,大王可带兵回彭城修养,如此日后再战,必能一举拿下汉军。”项伯缓缓的说道。

    项羽闻言略微颔首,自思一向与汉交战,兵乏粮尽,久困于此,难以取胜,何不从项伯之言,与汉讲和,还兵彭城,整日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只是欲要讲和,需两国通使,吾为朕,不可先说此事,应当让汉王派使者前来,否则不与之和。”项羽很是认真的说道。

    项伯岂不知项羽心高气傲,当即叩首说道:“想来汉军人马久在荥阳,亦是觉得不宜久留,大王可等候三日,若汉王不来讲和,便杀死太公祭天,与汉军决一死战!”

    “就依老将军之言,周兰、季布尔等速速整兵,若不撤退,必与之决战!”项羽颇有底气的说道。

    于是乎,项伯出帐之后,连忙命人通知张良等人,刘邦得知此事,心想前往讲和,便可将太公赚回,到时候太公无恙,反在开战,有何不可,遂命张良起草文书,准备与楚霸王讲和。

    次日便由使者陈平前去,项羽闻说陈平将至,心中也是知道应为汉王讲和之人,便命人将陈平押了上来。

    霸王见陈平,佯装怒道:“汝反复小人,还敢为汉使者,偷我楚家钱财,欲来寻死乎?”

    陈平则是表现的颇为淡定,“启禀大王,某乃为汉王使臣,欲与大王讲和,大王何故耿耿于怀过去之事,今大王乃是万乘之躯,天下之主,某不过一介儒生,大王这般与某过不去,岂不是让天下之人耻笑大王,气量狭小?”

    项羽略微点头,不再与他多言,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汝来此为使者,所谓何事也?”

    陈平当即躬身行礼道:“臣此来欲罢两国之兵,成楚汉之好,休养士卒,保国安民也,非为无事而见大王,今汉王有书,还请大王读阅。”言罢便将书信呈上。

    项羽脸色颇为欣喜,接过帛书,仔细阅览,书曰:“汉王刘邦见过西楚霸王项籍,顿首言,邦听闻天下之事,征战立君,皆为民也,今两国交战,于民何顾?反而使得天下刀锋不止,百姓痛苦沉吟,苟活不可,寻死生惧,元元大众,不知所往。”

    “邦与大王争衡数年,经七十余战,胜负各有所分,却使得白骨暴于荒野,尸首如山,有父母之心者,谁能忍乎?今遣使者陈平与大王讲和,望大王深思。”

    “今以鸿沟为界,鸿沟之西属汉,鸿沟之东属楚,各治本国,罢兵息争,永保富贵,不失兄弟之情,使得百姓可无战争之苦,享受太平盛世。”

    项羽看罢书信,亦是觉得有理,当即对着陈平说道:“朕本想与汉王择日交战,决出雌雄,今观来书,汉王诚恳,吾自然不与之站。”

    “大王如此,乃天下苍生之福也。”陈平颇为激动的说道。

    “朕差人与你同回汉营,将文书分为两份,各收一角,用为凭证,明日两军阵前,吾与汉王相见,共同立定疆域。”项羽缓缓说道。

    陈平自是不敢多说,当即叩首谢礼而去,陈平回到汉营之中,遂将诸事说与刘邦听,使其心中大喜。

    “侯爷欲救太公,今之计竟使得两国罢兵,也算好事一桩,明日与霸王相见,仍复前日兄弟之好,想必也不用劳师动众。”刘邦暗自寻思道。

    这时旁边的陆言当即出列道:“兄长,今讲和之意,务必以太公还国为由,若是太公仍在楚营,恐项羽反复,得不偿失。”

    “侯爷之言甚是,此番务必将太公接回,否则诸多事宜,皆是前功尽弃。”刘邦颇为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陈平亦是说道:“今见霸王,脸色飘忽不定,想必亦是苦于战事,今不过是接回太公,想必其也无所辞,否则何来罢兵之意。”

第421章 太公还刘邦背约

    汉营诸事不提,霸王差人送走来使之后,便召集诸将议事,准备令众人先行撤军,毕竟彭城距离此处尚远,粮草难以供给。

    而季布等人并无撤军之意,反而想要借助此次机会斩杀刘邦,永除后患,项羽见几人无动于衷,不免有些疑惑。

    遂向着季布问道:“难道将军觉得此事不妥,亦或是有其他的看法,莫要这般扭扭捏捏,尽管说出来。”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此乃除去汉王的最好时机,明日两军讲和,汉王定不会携带众多将士,因此吾等可于今夜埋伏,明日生擒刘邦。”季布很是低声说道。

    项羽听罢连忙摆手,“今两军讲和,怎么能这般行事,就算擒住刘邦,其手下尚有陆言、英布、韩信皆可取而代之,若是以此激励三军,楚军将若何?”

    季布闻言沉默不语,似乎确实有这一层风险,但是今日不将刘邦擒住,日后何来机会,就算如项羽这般所说,刘邦手下自会分崩离析。

    “启禀大王,臣以为此计当行,微臣曾记得亚父有言,只要能除掉刘邦,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季布很是认真的说道。

    项羽听到季布此说,本来正在踱步的身影忽然停住,这才想起亚父生前的再三叮嘱,一定要灭掉刘邦,而且也曾多次欲杀刘邦,现在想来,不禁悔恨在心。

    旁边的项伯见状,当即向前说道:“大王万万不可行鲁莽之事,今汉营之中,刘邦若出事,众人定会效忠于陆言,想当初陆言曾是秦朝平南侯,英布、王陵、萧何、张良、英布、韩信与他关系甚是亲密,若刘邦亡故,汉军无后顾之忧,到时候楚军必败,而后立刘邦之子刘盈为王,岂不是麻烦更多。”

    “老将军之言是也,季布差点误我也。”项羽恍然大悟道。

    季布再也不敢多说,项羽见项伯说的有理,当即询问道:“老将军说事情鞭辟入里,不知有何见教,朕定会听从。”

    “今汉王有意讲和,大王又在使者面前应允,因此大王明日不必披坚执锐,只需雍容华贵,以礼相待即可,毕竟不是当初龙争虎战之秋叶,今太公、吕雉久在楚国,既然讲和,大王应当略表诚意,使得汉王父子和睦,夫妻完聚。”

    “如此大王便可被天下颂扬,不杀其父妻,正所以广其孝也,不动兵戈,乃是明其义也,这般楚军便是仁义之师也。”项伯很是淡定的说道。

    项羽在旁心中大喜,“明日讲和之时,就按照老将军之言,将太公、吕雉送回,也免得说我囚人父,禁人妻。”

    钟离昧见项羽欲将太公送回,心中不免大惊,当即谏道:“大王今虽与汉讲和,但是那太公不可送回,平日大王心中难道不知,他刘邦匹夫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也,今将太公送回,恐有生变,望大王深思。”

    项羽连忙摆手,“朕将太公囚禁于此,已经有三年,而汉军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强盛,可见太公并非左右战局的人物,况且太公在此,诸侯定会以为我无破汉之策。”

    项伯见状,亦是上前说道:“太公在楚,大王囚禁不杀,足见大王仁义,汉王定会为此感恩戴德,若是汉王背信,大王可发诏书,聚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看似项伯说的有道理,就目前来看,能够响应他的之后,仅有共尉,估计还不一定能来,但是项羽听得高兴,当即颔首称是。

    霸王与几人商议计定,便吩咐下去,好生招待太公、吕雉,次日,便带领文臣武将,穿戴常服,并无任何兵器展开,太公吕雉则是后方。

    刘邦来时亦是常服,文臣武将各在左右,相随而行,两人行礼毕,由侍官将帛书拆为两份,各自交于二王。

    项羽接过帛书,心中大喜,遂说道:“今各自为王,互不相扰,各分疆域,不复争夺,朕欲东归彭城,今将太公吕雉送回,望汉王莫要嫌弃某照顾不周。”

    汉王左右随即命人将太公迎回汉营,有些激动的说道:“霸王当真仁义也,未曾想在彭城多年,霸王竟未杀害,好生看养,某感恩戴德也。”

    “汉王不比如此,今诸事已定,且各自回营,不复相扰,告辞。”项羽说罢,直接回营,刘邦亦是领群臣归去。

    霸王领兵东归不提,刘邦亦是要率军西去,张良见状当即来到刘邦营帐内,此时陆言等人皆在。

    刘邦见诸多谋士前来,很是茫然,“今盟约已定,朕当西行,诸位不去收拾行囊,何故来我营中,莫非有什么事情?”

    张良首先说道:“今中原疆域,汉得七八,现下大王与楚讲和,带军西行,然军中士卒多来自中原,若不将楚灭掉,众多士卒恐有归家之情,必各自逃回,大王无兵孤立于咸阳,谁来守护函谷关?”

    “况且太公、吕雉皆已经归国,兵势大振,彭越、英布、韩信皆在,若大王西归,三王必返回封地,若时再想召回,岂不是难上加难,且天下不归一,礼崩乐坏,无所专主,必起征伐,古人有云,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也。”

    刘邦闻言,沉吟不语,片刻方才说道:“鸿沟之约,各自立有凭证,若是发兵,不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陆言在旁,亦是躬身行礼道:“今天下纷乱,兄长这般拘于小信必失天下大义,乃愚者之所为也,古时商汤伐夏,周武伐纣,若是拘于君臣礼节,何来号令天下之说,兄长如此撤兵,此半生有何求?吾等群臣亦是无益,早晚复沦为霸王阶下囚也。”

    这时,陈平、随何等谋士皆站出来说道:“军师、侯爷所言是也,大王务必听取,若不这般,汉家天下,得知七八却有东楚相威胁。”

    陈平亦是接着说道:“吾等跟随大王奔波数年,只不过希望大王统一疆域,吾等起于微弱之人,未曾见盛世模样,望大王成全吾等为盛世之臣,岂不美哉!”

    刘邦听罢诸位之言,只是在帐内来回踱步,许久未曾开口,就在这时,陆言等人直接跪拜行大礼道:“望大王听从吾等之言也!”

    “既然如此,整顿兵马,择日伐楚!”刘邦最终硬气道。

第422章 汉王陈兵霸王怒

    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整兵不提,且说项羽东归之后,每日与虞姬饮酒高台,作乐彭城,享受盛世之态,诸将亦是怠慢军条法纪。

    诸将当真以为现下已经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模样,各国互不相扰,休养生息,日后便可互派使者来往,岂不快意美哉。

    然秦统一天下之后,后世哪有帝王愿意看到中原大地并存诸侯,周兰左思右想,甚是觉得项羽如此不妥,便亲自前往楚王宫劝谏。

    而此时的王宫内,虞姬项羽饮酒生欢,丝毫没有忧虑之色,项羽见周兰前来,并未撤去酒席,而是为周兰赐座备酒。

    “周将军不在军中帮助老将军料理军务,为何来此,莫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解决?”项羽面色淡然的问道。

    周兰略作思考,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大王,今汉得中原十之七八,岂肯因此西行修养,臣猜测不久刘邦定会派军东来,大王不应每日沉迷酒色之中,三军治理方才是大事,免得日后刘邦来攻,吾等也好有个准备,否则将难以与汉军交战,大王恐怕有所不知,军营之中,将士停训,皆有归家之意,诸多大臣亦是酒色笙歌,如此懈怠,将有失于国家啊。”

    项羽在首位,有些感叹的放下手中的酒杯,“公未免有些多虑,朕东归之时,刘邦亦是整军西去,况且皆有盟约在手,岂可轻易反悔,如此这般岂不是失了天下人的心,今本归国修养,何故还有整日训练,饱受军营之苦。”

    “大王,今天下未一统,应当居安思危,三军皆不可荒芜,纵使刘邦背约,那又如何,汉军二十余万,就算行无义的战事,吾等亦不是他的对手。”周兰紧接着说道。

    项羽自思周兰如此苦谏,亦是为三军着想,应当给予奖励,让其回府修养,便随口说道:“周将军所言是也,朕择日便重新整练三军,将军如此也是为国忧虑,且回府休息,朕自会重赏将军。”

    周兰见项羽嘴上应承,根本没有要实行的意思,不免有些失望,当即起身告退,不再做过多的规劝。

    在此之后,项羽依旧是我行我素,日日饮酒,夜夜作乐,楚军五六万人,竟有万余人辞军归家,项羽亦是不做阻拦。

    而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召集四方诸侯屯兵成皋,又让王陵派兵前往鸿沟界,但并不越线,就是在那里转悠。

    有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王陵的这支军队就像蛤蟆一样,它虽然不咬人,但是却在那里膈应人,楚军随即将此事的情况传达到了彭城。

    项羽听闻刘邦并未撤军,而且还让汉军在鸿沟界上活跃,不免大怒,遂召集诸将,准备出兵攻打汉军。

    楚王宫中,钟离昧、季布、项庄、项伯、周兰皆在左右,除了周兰之外,其余几人皆有怠倦之色,可见这些时候并未照常统练三军。

    “今汉军屯兵成皋,并未归回南郑,其心甚是不诚,朕欲出兵讨伐,诸君以为如何?”项羽首先开口问道。

    钟离昧当即起身道:“今盟约已定,刘邦仍不撤军,某愿带领精兵,前去围剿汉贼,使得疆域万世安宁。”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大王,都不宜出兵,今刘邦虽在鸿沟界限活跃,但并未越线,明显是想让楚军先毁坏盟约,使得汉军有机可乘,大王此刻应当深筑高垒,以待汉军,不可轻举妄动。”周兰起身行礼道。

    项羽闻言,面色颇为不悦,“今汉军在边境撒野,吾为何不能与之一战,保国安民,偏要等他越界!”

    季布在旁,稍微沉吟片刻,方才起身说道:“周兰所言是也,今汉军强盛,欲要攻伐楚国,然盟约已定,苦于无出兵之由,故而派王陵先行在边境猖獗,大王根本不必管理,久而久之,王陵军队自会撤离。

    自范增去世之后,项羽对于季布的话语还是比较听从的,因此略微颔首,“就按照季布所言,暂时先按兵不动,且看那刘邦该当如何?”

    “另外,三军不可懈怠,免得日后汉王来攻,吾等却无可用之兵。”众将闻言,皆是点头,不敢有任何怠慢。

    彭城固守不提,且说刘邦身在荥阳,心中很是纳闷,今诸多谋士劝谏自己出兵,现在兵已经汇集完毕,又不敢轻举妄动,当真是苦煞三军。

    陆言与张良二人在军师府中,亦是颇显无奈,今兵陈成皋,心中亦是想攻打楚军,然楚霸王似乎比较明智,纵使王陵在边境干什么事情,项羽都是不管不问。

    “子玉,今项籍似乎很是沉得住气,竟不肯出兵,吾等若是先攻伐楚国,可就成了无名之师了。”张良有些无奈的说道。

    现下汉军久在成皋也是需要粮食的,陆言听闻张良所语,稍微抿了口温茶,“既然楚军不愿意出兵,那我们出兵就是了。”

    “我们出兵可就是违背盟约啊,岂不是失了天下人心。”张良急忙说道。

    “军师有所不知,当初和楚霸王签订盟约的是汉王,然而齐王韩信、九江王英布、大将军彭越可没有签订,让他们先行出兵就是了,到时候霸王定会忍不住出兵,如此以来,两军便不得不交战,到那时谁还会顾及盟约的事情。”陆言很是低声的说道。

    张良略有深意的点了点头,“侯爷当真是聪慧也,如此项羽自然也无理由说汉王先背叛盟约。”

    “对了,子房兄长,你不是有子名为辟疆吗?什么时候有时间让他去教教我家的元儿和芸儿,免得日后有危险。”陆言缓缓的说道。

    “侯爷,这天下还未定,你就开始考虑身后事了啊,让他和辟疆一起,是不是以为汉家得了天下,某可以庇佑他们全部啊。”张良略作打趣的说道。

    “难道不可以吗?”陆言很是直接的说道。

    张良略显茫然,“这个自然可以,不过到时候还请侯爷教我辟谷之法,我听闻当初的徐福和侯爷谈论了不少这方面的事情呢。”

    “那个,军师啊,你先忙吧,某且去禀告汉王,让齐王韩信发兵,或许不用汉王出荥阳,天下便可定下。”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向着府外走去。

第423章 韩信栖凤坡说谋

    刘邦此刻正在忧虑出兵之事,忽闻陆言求见,心中稍微有些激动,当即命人将其带进府上,想来肯定是为了出兵,才会来此商议。

    “侯爷整日与军事一起,莫非是已经有出兵之策?朕久在荥阳,无不思索此事,还请侯爷见教。”刘邦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陆言略显茫然,没想到刘邦竟还有如此着急的时候,“兄长莫要忧虑,子玉今来特为此事,现下大王已经和项羽签订盟约,但是韩信、英布并没有,不知大王可知我意?”

    “你是说让韩信出兵攻打楚国,只是这般有把握吗?”刘邦有些怀疑的说道。

    “兄长,韩信从汉以来,未尝败绩,今楚国方圆不过百里,此次韩信出兵,或可一举剿灭楚国,使得兄长御与九州,安民天下。”陆言缓缓地说道。

    陆言见刘邦沉默不语,似乎心中略微明白刘邦的意思,“兄长请放心,子玉在汉一日,那重言绝不敢放肆,还请兄长速速决定,三军不可待也,况万民早希望统一,归家孝敬父母,陪伴妻儿。”

    “既然如此,就依照侯爷之言,命韩信统帅三军,以齐王之命攻伐楚国!”刘邦颇为有气势的说道。

    韩信得令之后,心中大喜,当即联和英布、彭越前往楚国边境,彭城项羽听闻此事心中大怒,欲出兵剿杀韩信。

    楚王宫中,项羽居于首位,面色温怒,“钟离昧,今彭城周围共有多少将士!”

    “启禀大王,今若召回周边士卒,可有楚将十余万,皆可与之站,只需大王一声令下,便可出兵攻汉!”钟离昧颇为认真的答道。

    就在此时,周兰当即出列谏道:“今韩信带兵前来,兵多将广,不宜出战,况我军久为训练,应当等些时日再出兵未尝不可。”

    项羽面色难堪,听闻韩信带兵,怒气更甚,当即大骂道:“朕纵横寰宇多年,多次因韩信而败,今若不斩杀那胯夫,誓不班师回朝!”

    季布在旁,与周兰相视一眼,当即出列道:“启禀大王,汉军势大,又兼有韩信诡计多端,大王不可轻敌,在臣看来,不若就按照周兰之言,先深沟高垒,勿与之战,然后召集共尉出兵,两面夹击,纵使共尉不来支援,吾等可屯粮于此,与韩信周旋数日,吾等乃是以逸待劳,而韩信长途跋涉,供给不便,早晚撤军!”

    “待到汉军向西后退,我军可发兵西向,一战可胜,纵使韩信有通天换日之能,恐怕也只能望风而逃!”

    霸王闻言,沉吟不语,当即屏退左右,自作思量,季布、周兰乃是上将,从未出错,但若依照其言,恐被汉军掠地也。

    次日清晨,霸王又召集群臣复议此事,周兰与季布皆是保持原来的观点,不可与韩信相,应当固守,使得汉军不战自退。

    而旁边的钟离昧当即躬身行礼道:“今汉军士气高涨,若是坚守不出,彭城周边之地当难以自守,依臣愚见,不若大王亲自带兵,攻伐汉营,急与之战,若是战胜,便汉军败北,可继续西向,若是战败,退守彭城为时不晚。”

    “钟离昧之言,正合吾意,三军休整,明日发兵!”项羽很是坚定的说道。

    周兰季布在旁,心中踌躇,不知该如何劝谏,只得退回营中,听候项羽指示,而此刻的韩信已经在九里山设下埋伏,正欲等待霸王发兵。

    不多日,霸王便领兵来到九里山附近,前方有探兵来报,说是汉军数万,每日都在栖凤坡操练人马,正等待与霸王军决战。

    霸王闻言,便在栖凤坡东五十里扎营,召集诸将吩咐道:“尔等随我身经百战,几乎无败绩,今日汉军势重,不应轻敌,须倍加小心,防止汉军有诈,钟离昧带兵三万与左营扎寨,周兰季布带兵三万与右营扎寨,朕自率四万在中营守候汉军来攻。

    而汉军营中,韩信早就得知霸王发兵,但虽然已经设伏,楚军似乎并无前进之意,只是守护营寨不出。

    于是乎,韩信便召集诸将议事,此刻灌婴、樊哙、夏侯婴、周勃、曹参、王陵、陈豨等皆在,谋士李左车、陈平亦是在左右。

    “如今汉军二十余万,楚军十万,然项羽勇略三军,不可与之强战,但也不能不战,诸位可有建议,尽管提出来。”韩信颇为认真的问道。

    李左车首先躬身答道:“今楚军聚在一处,难以击破,不若从后方进攻,亦或是晚间偷袭,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韩信略微颔首,“今某有一计,且说与诸位,霸王带兵十万欲破汉军,想必彭城已然空虚,某带兵两万直接攻城。”

    “灌婴曹参带领两万将士埋伏在九里山与彭城之间,夏侯婴周勃率领两万军队在楚营左右,待时而动。”

    “王陵陈豨不必,埋伏,率领六万将士直接进攻,且看霸王如何迎敌,如果所料不错,应当是全军出击,不敢使得楚军分散,另外李左车将其余兵士埋伏王陵后方,不可急出,待到王陵站之不过,楚军来追,以弓弩破之,不可硬拼,否则汉军危矣。”

    韩信安排诸事之后,唯有樊哙心情不爽,各部将全部安排完毕,唯独樊哙没有任何的工作,事情不免有些尴尬。

    “韩信,莫非你是看不起某,竟不与之战事!”樊哙人高马大,有些着急的问道。

    韩信只是付之一笑,“樊将军莫要着急,你的事情与在座相比,乃是重中之重,若是有失,全盘皆输。”

    樊哙闻言,不免有些惊讶,“还请将军细说!”

    “虽然所有将领安排完毕,但终究却一个指挥,樊将军可寻找楚汉军最为交际的地方埋伏,指挥汉军作战,不可有失!”韩信很是严肃的说道。

    樊哙在旁只是皱眉,“将军这般安排自然稳妥,只是何处乃是交际的地方,樊哙实在不知。”

    “九里山外九里陵,高高低低各不平。只需派兵扎汉营,稳坐便知楚军情。”韩信故作神秘的说道。

    诸将听罢皆是大笑,“狗屠最为辛苦,若是战胜则功不可没!”王陵在旁亦是打趣的说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473/ 第一时间欣赏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作者:小李相国所写的《秦汉纵横家》为转载作品,秦汉纵横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秦汉纵横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秦汉纵横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秦汉纵横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秦汉纵横家介绍:
【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书写了始皇帝统一六国到汉惠帝登基几十年的历史,故事亦真亦假。】
以时间为主线,书中人物为副线,描述了秦汉交汇之际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参考书籍《史记》《西汉演义》《西汉野史》等。
秦汉纵横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秦汉纵横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