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山村户口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取钱

    眼看着大家的稻谷都要收割完,江宁来到了镇上的信用社。

    今天过来,是来取钱的,数额有点大。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信用社有所准备。否则,一个镇子的信用社,谁会储备那么多的现金?

    “江老板,您先坐一会,我让人清点一下。”信用社的负责人跟江宁说道,请江宁到边上喝茶。

    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镇长都要特别关照的人,甚至县里的领导都高度关注的人物,岂是他能怠慢的?

    “没关系!我也不急,慢慢来,别出什么差错。”江宁理解地笑道。

    见江宁这么好说话,信用社的联社主任缓了口气。

    抛开其他不说,江宁这种有钱人,是他们信用社的大客户呀!眼下,放眼整个中国,有几个人的存款超过二十万的?

    万元户都还很少,更别说十万元户。

    大舅和二舅就有点紧张了。

    要知道,此次外甥要取二十万的现金。他们很难想象,那是多少钱,反正就是没见过。

    如今,国家还在用第三套的人民币,最大面额的是十元。二十万,那可就得用箩筐来装。

    江宁知道,再过两年,第四套人民币就会发行,到时候会出现100元面额的人民币。

    信用社里的工作人员,努力清点了一会,终于一分不差地将二十万现金推在一起。他们时不时朝江宁看去,没想到他们响石镇还有这么有钱的人。

    可惜,不认识呀!

    尤其是社内还有未婚的女子,目光灼灼。

    “李主任,那我们就先告辞了。”江宁签了字,让大舅和二舅提着钱,就准备回村。

    “好,有什么需求,随时来我们信用社。”

    回到双河村,江宁直接找村长。相关的协议,村长等村干部已经草拟好。

    看到那些现金,就连村长等人也看呆了好几秒钟。好家伙!直接上真金白银的,这谁顶得住?

    他们不得不感叹江宁的魄力,是真敢呀!这么多钱,以目前的物价,后半辈根本就不用愁了的。

    然而,江宁还是砸了出来。

    “先弄个四百亩,把空出来的农田收上来。其他的土地,让村民们先别急,也暂时用不了那么多。”江宁开口道。

    他们双河村才八十户左右的人家,平均下去,每户租个五亩左右。

    村长等人点头,知道江宁不可能真的一口气将村里的所有土地都租完。

    “那人手呢?”有人问道。

    江宁想了想:“每家暂时一个雇佣名额,以后不足的话,再看情况。”

    这么一来,每家每户都照顾到,也不会有人心里不服。对于这个方案,村长他们是赞同的。

    “行,我把大家找过来。”村长说道。

    很快,村民们都过来了。分钱,谁不积极?

    “都排队,不要乱。你急什么?到后面排队去。”村干部指挥道,维护现场的秩序。

    杨老三满脸高兴,他家穷呀!儿子走得早,留下他们两老,以及儿媳妇等人。而他跟老伴一身的老毛病,几乎干不了什么重活,养家活口的重任,就落在了儿媳方小竹肩上。

    好在儿媳妇的人品好,没有跑路改嫁之类。

    如今,儿媳妇在江宁手里混饭吃,一家人的生活也就有了盼头。

    这一次,江宁大规模租用村子的土地,直接让他们这种家庭都起飞了。

    他签上自己的名字,摁了手指印,然后就接过一大叠十元大钞,当面数了起来。足足两千五百元,他没一次性拿过这么多钱,数钱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

    “喂!还要数多少遍?一边去。”帮忙办事的村干部翻了个白眼说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没有错,我这就走,谢谢!谢谢……”杨老三连忙赔笑道。

    他要把钱拿回家,交给儿媳妇存着。这个家都交给儿媳妇了,钱自然也要给她。两口子是真怕儿媳妇跑回娘家,或者改嫁。

    到明年这个时候,还能拿剩下的一半,甚至更多。这得取决于后面江宁还要不要土地。

    不得不说,江宁先给大家发一半的钱,让所有村民吃了定心丸,死心塌地跟着江宁混。

    领了钱的人,几乎都跟江宁道谢。

    他们都心知肚明,是江宁给大家赏饭吃。否则,他们家那点土地,哪怕是再怎么丰收,一年能超过三百元,都可以烧高香了。

    “不必客气,以后肯定会更好的。”江宁跟大家说道。

    有了钱,村民也难得奢侈一次,不是过年过节也给自己加餐,不是杀鸡,就是宰鸭。

    总之,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饱吃一顿,家里的小家伙无疑是最开心的。

    拿到田地之后,江宁规划了一下,圈出其中的五十亩。

    “先翻土,晒几天。”江宁跟大舅说道。

    他把黑皮西瓜这五十亩的项目,交给了大舅管理,该怎么做,自己在边上指点、吩咐就行。

    这回,大舅妈心理终于平衡了。

    接下来,江宁教二舅使用拖拉机,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他们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原来拖拉机还能下田干活的。

    那犁地的速度,比牛犁要快一点。

    尤其是年轻人,都想要上手试一试。

    其他人也没有闲着,家里有牛的,将牛拉过去,赶紧将那五十亩的稻田给犁了。田埂需要除草的,也有人很自觉地除草。

    泥鳅、黄鳝捉了半桶。

    红烧泥鳅、爆炒鳝段,都是一道好菜,江宁自然不会放过。前段时间,吃素吃得嘴都淡了。

    “小宁,交给我处理,你歇着吧!”二舅妈将泥鳅和黄鳝给提走。

    这玩意,没有经验的人,不好弄干净。

    “今晚到我家吃一顿?”村长则是在旁边提议道。

    全村人沾了江宁的光,统统发了财,过上好日子,所以村长觉得有必要好好跟江宁吃一顿。

    “不了,村长,改天吧!我拿瓶好酒过去,让您尝尝。”

    “行,那就这么说定,叫上你外公。对了,剩下那三百五十亩,你有什么打算?”村长最后询问道。

    总不能种稻谷吧?那还有啥意义?

第十七章 你管这叫小财?

    “种点别的,比如草莓之类。其实,种什么都没关系,只要品种好,品质高,都能卖出好价钱,走高端路线。”江宁说道。

    那么高成本租来的地,肯定不能随便种点便宜的东西。

    从一开始,江宁就准备走高端路线,最好都是能出口的,赚外国人的钱。国内人民的那三瓜两枣,他暂时是看不上的。

    收割外国人,这才是他的宗旨。

    “草莓?”

    村长等人一脸迷惑,没怎么听过这个词汇呀!

    江宁微笑:“没怎么听过吧?在国外,草莓属于高档水果,很有前途的。”

    “你有计划就好。”村长点头。

    一直忙到傍晚五点多,大家才在大舅杨立贤的示意下收工,再忙两天,应该就能把那五十亩地收拾好。

    “以后上午和下午各干活四个钟,也就是一天忙八个钟,每个星期休息一天,可以请假……”江宁干脆当场公布以后的一些工作制度。

    既然是发工资请大家干活,那就得有点规定。

    对此,大家自然没啥意见。到工厂上班,听说也是这样的。

    江宁他们还没回到家,就闻到爆炒鳝段的香味。

    自从江宁开始赚钱以来,外婆她们终于舍得放油了。以前,炒菜都没啥油水,舍不得。但现在,没必要再为难家人们的胃口。

    果儿等小表妹围着灶台,猛吸香气,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菜。

    江宁哈哈一笑,揉了揉她们的头发:“快去洗手吧!小馋猫们。”

    这一顿,大家都吃撑了。无论什么菜,只要肯多放油,都会好吃。

    “在以前,这就是地主的生活呀!”外婆忍不住说道。

    “外婆,以后日子会更好的。”

    “是呀!有小宁在,我们以后肯定越过越好。”舅妈们纷纷表示。

    外公多喝了两杯,对眼下的生活也很满意。

    “大舅,你们明天继续,将那五十亩地给我收拾好。其他的倒不用那么急,我得先把优良的种子培育出来再说。”

    “好,我知道。”

    大舅话不多,但事情交给他,他能稳稳妥妥帮你做好。

    洗了澡后,江宁看了一会书。现在的农村,别说电视机,收音机都是稀罕物,没有啥娱乐活动,好多人都是早早睡觉的。

    “表哥,这道题怎么做?”三表妹杨雨拿着题目过来问道。

    杨雨是个读书种子,也喜欢读书,在众多姐妹当中,她的成绩是最好的,经常能拿到全班前五。

    也正是因为成绩好,农活都可以少干一些,大家默认的。

    江宁看了两眼,那是初中的物理题,相对有点难度。要不是江宁最近特意看了表妹的课本,他还真解答不了。

    拿出一张草稿纸,江宁开始讲解:“先看这里……”

    “丫头,是不是近视了?”江宁见这丫头脑袋靠得有点低,忍不住问道。

    “不是呀!可能看得有点久,眼睛疲劳。”杨雨一口否定。

    江宁也就没多想,提醒道:“要劳逸结合,不要硬熬。眼睛疲劳的时候,也可以做一遍眼保健操。别跟我说,你们学校没有教你们。”

    实际上,六十年代的时候,眼保健操就已经出现。到了七二年,国家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嗯!表哥,我知道啦!”

    杨雨一直视这位表哥为偶像和榜样,所以很听话。

    “虽然就快中考了,但也不要给自己上压力,平常心对待。”说着,江宁拿出十块钱,塞给杨雨。

    “给自己加餐,营养要跟上,不要节省,花完了表哥再给你。”

    杨雨也没拒绝,表哥不是第一次给她钱了。

    “知道啦!谢谢表哥。”

    见这丫头拿着钱高兴地离开,江宁都怀疑她是特意来要零花钱的。不过,也无所谓,他乐意给。

    四表妹杨苗在读小学,是个学渣,性格跟杨雨刚好相反,不爱读书就罢,还经常打架,揍得一些男孩子看到她都躲着走。

    当然,她也没少挨家里人的打。

    杨雨刚走不一会,果儿抱着小枕头走进来,很熟络地爬上江宁的床。这小丫头,经常跑来跟他睡。

    才几岁大的小孩子,大家也就没太在意。

    “表哥,我要睡了哦!”

    江宁点头:“睡吧!把蚊帐放下来,看看有没有蚊子,有蚊子就先打蚊子。”

    在南方,蚊子的猖狂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果儿很认真地将蚊帐放下来,然后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那小大人的模样,让江宁不由咧嘴一笑。

    次日,快中午时分,周大利跟着两辆货车来到了双河村。

    “江兄弟,你要的东西,都帮你弄来了。”

    他现在也很乐意来找江宁,每次过来,江宁都不会让他失望。再说了,以后要是江宁把创汇的项目搞好,他也能混点政绩。

    能不能高升,就要看江宁的了。

    江宁一看,是搭建温室大棚的材料,包括铁架、透明塑料膜等等。

    “非常感谢,太及时了。”

    他要这些东西,搭建一个温室大棚,可不是为了种瓜,主要是育种。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做个幌子,让外界知道,他一直都在做品种改良的研究和试验等。

    “你是真敢下血本呀!”

    周大利苦笑道。

    他已经听说,江宁砸了二十万,将村里大部分农田租到手。还有这次拉过来的材料,以及拖拉机等机器和设备,恐怕江宁卖西瓜的钱,差不多都砸进去了吧?

    这种大手笔,委实有点吓到他了。

    “小财不出,大财不入嘛!”

    周大利极度无语,你管这叫小财?

    二十多万呀!

    他就没见过这么疯狂的。

    而后,江宁找来十个村里的青年,一起帮他将温室大棚给搭建起来。大家都没有经验,一开始笨手笨脚的,江宁只好耐心教他们怎么做。

    也有一些村民来看稀奇,毕竟没见过。

    周大利在旁边看了一会,然后去看了江宁培育的瓜苗,已经破土而出。

    要不是江宁把灵液大幅度稀释,瓜苗早就长高了。玉葫芦里那些灵液的功效,江宁是深有体会,见识过的。

第十八章 彩电进村

    温室大棚不是什么高科技玩意,所以很轻松就搭建出来,占地面积三四百平方,不算很大。

    对江宁来说,暂时是足够了。

    等以后有钱了,可以搞一个更好的,自动化的那种,可以一个开关控制温度、湿度等的温室。

    那才是高级货。

    “还专门盖个透明屋子育种?有没有必要呀?”

    “你闭嘴吧!人家小宁不比你懂?这叫科学种植。”

    “当初小宁种西瓜的时候,你们也是这样质疑的,可最后怎么样?”

    ……

    那松好土的五十亩土地,晒了两天,在江宁的吩咐下,大家开始给土地补肥。用的自然是原生态的农家肥,村民们也乐意把牛粪等拿出来。

    他们都清楚,这好日子能不能维续下去,就看江宁的黑皮西瓜能不能丰收。

    八十年代,化肥国内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不像六十年代,基本上都靠进口。不过,化肥的产量比较有限,在农村,化肥的使用率还是不怎么高。

    就更别说什么农药了。

    此外,还要把每一拢地的排水沟都弄好,等待秧苗的移植。

    又过了两三天,瓜苗已经有一个巴掌那么长,在众人的合力下,终于把两万多株瓜苗移植到瓜地上。

    后面的工作就比较轻松了。

    除了浇水、除草,除虫之类,几乎没什么技术活,都是农民很擅长的事情。短时间内,几乎不用江宁再操心。

    江宁主要工作区,还是在温室大棚之内,很少人知道他在里面忙什么。

    还别说,双河村的村民反而清闲起来。毕竟农田已经租给了江宁,后面不用再插秧等等,对农村的孩子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再过段时间,他们就要放暑假。

    按照以前的惯例,暑假可是很累的,帮家里耕田种地。可如今,终于可在暑假好好疯一把。

    当然,面对接下来的期中考试,肯定也很头疼就对了。

    这天,又是一辆车进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但大家都清楚,肯定是来找江宁的,早已司空见惯。

    “又是县里送来的吧?”二舅在边上问江宁。

    江宁大概猜到是什么东西,笑道:“没错!准确说,是岛国进口的。”

    在前段时间,江宁就拜托川井次郎,帮忙在岛国买些东西。毕竟他现在手头也有外汇,不用干什么?

    而在国内,有些东西没有票的话,还不好买。

    进口的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手里有外汇,那就好办。

    于是,江宁一口气买了两个彩电,一台冰箱。其中一个彩电和一台冰箱留给爸妈,另外一台彩电则是运到这里来。

    果不其然,当货卸下来,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电视机。

    此外,还有几台电风扇。电风扇不需要进口,跟老爸打个招呼,县里也会想办法给他凑齐。

    “这就是电视机?”围观的人一个个探着脑袋。

    “唉哟!这得花多少钱呀!”老太太又开始心疼钱了。

    二舅则是又装起来,毕竟这可是他们村第一台电视机。

    “江哥,快插上电,让我们瞧瞧。”

    “是呀!咱都没看过电视呢!”

    电影倒是看过,以前会有放映员到到公社、生产队等放电影,但每年就那么一两次,不过瘾呀!

    看着大家羡慕的目光,江宁笑道:“彩色电视机还比较贵,但黑白电视现在几百元就能买,你们也有能力购买。”

    前不久,各家各户都收入了两千多呢!

    “彩色电视机?”

    大家更加好奇,甚至听都没听过。

    “小宁,多少钱买的呀?”

    江宁一边把电视机搬出来,一边回答大家的问题:“这是岛国进口的,两千多。”

    实际上,这时候国内生产的彩电还便宜一些,产量也不低。据说,八五年这一年,国内彩电的数量就达到一千六百多万台,仅次于岛国,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

    这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吧?

    其实,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就开始生产彩电。

    但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等等方面的限制,这个时期我国彩电行业发展仍然缓慢,电视机一些重点元器件仍然需要进口,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岛国没法比。

    到了八十年代,情况就好很多了。

    “嘶!两千多,那么贵。”不少村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这之前,他们的年收入还不足三百元,一台电视机就是他们好几年的收入,谁能拿得出手呀!

    “你们以后的年收入好几千,甚至可能过万元,才两千多的电视机,算什么?要我说,你们也可以考虑买个黑白电视,几百块钱的事。”江宁怂恿道。

    他是希望,村里能多几台电视机。这么一来,大家就不必天天跑来看电视。

    江宁倒是无所谓,就怕打扰到外公、外婆的休息。

    “我们这,以前是太穷了。在外面,电视机可流行了。尤其是城里,几乎都成标配的。”江宁补充。

    等过几年,彩电的价格进一步降价,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至全国。

    “黑白电视机才几百元吗?可我没有票呀!”有人明显心动了。

    彩电暂时不指望,可黑白电视机,他们可以奢望一下。

    尤其是想到以后他们每年都有好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几百元的电视机,确实是可以消费的。

    “你们谁想要的,报一下名,电视机票我帮你们搞。”

    如果是十年前,电视机票可不好弄,他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但八五年,电视机票不是特别难搞。

    再过几年,票都不用了。

    此时,江宁打开电视机,屏幕一片雪花,调了一下,很快将央台召唤出来。

    当看到电视里的人物,以及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围观的村民都兴奋起来。

    “宁哥儿,帮我搞一张电视机票呗!”

    “也帮我家……”

    那家伙还没说完,就被他老子一巴掌拍在脑袋上:“帮什么帮?小宁,别听他的,他说得不算。”

    屋子里挤了一堆人,水泄不通。

    江宁连忙喊道:“别挤,都先回去,现在没有电视节目看。今晚有霍元甲,今晚你们再过来看。”

    看来,今晚必须将电视机搬到外面去才行。

第十九章 三舅妈借车(求收藏)

    至于电风扇,江宁也分到每个房间,主要是为外公、外婆准备的。

    最近的天气实在是热得难受,两老经常睡眠不好,江宁看在眼里。于是,让周大利回县里的时候,帮忙给自己爸妈带话。

    外婆稀罕不已。

    现在家里,几乎什么都不缺。自行车、拖拉机、电风扇、电视机等。以前想都不敢想,外孙就帮他们全配备了。

    看着眼前“华生牌”的电风扇,江宁一阵嘘唏。

    这是最早的民族电器品牌之一,16年的时候,宁波人仿造美国奇异电风扇,手工制作出中国第一台电风扇,并取名“华生”,意蕴“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

    也正是这个品牌,让美国的奇异电风扇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后世有句话说得没错,只要让中国人完成自主生产,国外品牌距离破产就不远了。

    舅妈们捧着宝贝一样,拎着一台电风扇往自己房间去。

    “你呀!以后就别花这些冤枉钱了,留着点,以后娶老婆成家用。”外公跟江宁说道。

    江宁笑道:“外公,这钱挣了就是用来花的。有钱不改善生活,那挣它干嘛?放心吧!咱以后不缺钱。”

    这才哪到哪?

    后面还要建小洋房之类,花钱肯定是停不下来的。

    今晚,全村人吃得都比较早。天还没完全黑,已经拖家带口地来到江宁外公家,就连村长都不例外。

    看电视,在这个年代可是潮流呀!何况,这是农村。

    江宁将屋外的电灯点亮,然后把电视机搬到外面,连接电源,打开电视机。此时,《霍元甲》还没开始。

    这部电视剧,是前三四年才拍摄的,现在依旧活跃在电视中,可见其火爆程度。

    老版霍元甲成为一代人的回忆,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当年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可谓是非常火爆,许多演员因为这部剧被观众熟知。

    “还没开始,你们随便看一会吧!”江宁说道。

    “小宁,你别管我们,快回去吃饭。”

    村长看着黑压压的一片,到处都是吵杂声,喊道:“老人、孩子坐前面,记得把位置空出一些。你们站后面去,别吵个不停,还看不看电视?不看就回家睡觉去。”

    有村长等人维持秩序,江宁把声音调大,然后回屋里先吃饭。

    因为要看电视,大舅他们也吃得特别快。

    饭后,江宁从房间拖出一大袋的瓜子。果儿那小丫头,可没少吃。外公乐呵呵,没说啥,外婆就有点心疼了。

    这个外孙,啥都好,就是大方得让人心疼。

    “来,都捉两把。”江宁提着瓜子,游走在村民之间。

    “哟!还是宁哥儿大气。”

    ……

    很快,电视剧《霍元甲》开播,所有人安静下来。

    电视机本来就不大,画质也没有后世那么清晰,人还那么多,站在后面的人就有点急眼了。

    此时此刻,不少人心里都捉摸着,自己家也买一台。一时间,不少人心痒难耐。

    九点多的时候,电视剧结束,所有人还意犹未尽。

    “好了,都回去吧!老人、孩子注意点,别摔了,小心蛇。”江宁跟大家说道。

    在农村,九点过后就属于深夜,不像后世的城市,十一点后,夜生活才正式开始。

    次日,三舅妈跟江宁说了声,希望用一天自行车。自从家里有自行车,除了外婆和小表妹果儿,其他人都学会了骑自行车。

    “三舅妈,回娘家?用呗!”江宁没在意,但心里想着,是不是再买一辆?

    等等,明年或许可以考虑买辆摩托车。不过,现在国产的摩托车还很少,不少都是进口的。比较出名的,像岛国的铃木等。

    “是呀!回一趟娘家。”

    见江宁同意,她把东西往自行车后面一扎。

    江宁一看,竟然是昨天分下去的电风扇。得!江宁也没啥好说的,有好东西,孝敬父母,似乎也没啥可挑剔的。

    反正东西分给他们,怎么用,江宁一向不过问。只要不占用其他人的,都能接受。

    他忽然明白,刚才外婆为啥又不高兴了。

    三舅妈总惦记娘家,估计很多婆婆都会不爽。

    果然,三舅妈骑着自行车走后,外婆就“哼”了三声。

    江宁哭笑不得,连忙过去哄老太太。

    实际上,自从他们家发达后,不仅三舅妈,大舅妈和二舅妈也偷偷给娘家塞钱、买东西等等。

    人之常情,不可能自己大吃大喝,看着爸妈吃糠咽菜的呀!

    “大舅,你带人再收拾一百亩的地出来,我有用。”江宁吩咐。

    大舅点头,对外甥的指令,他从来都没有犹豫和质疑过,他就负责执行。

    “准备种什么?”外公好奇问道。

    表姐杨娟歪着脑袋,问道:“草莓吗?”

    除了江宁,她是进出温室大棚最多的人,知道里面培育了什么。

    “没错!可以移植了。”

    得!外公他们不太懂什么草莓,没办法跟江宁谈经验。

    大黄狗跟着江宁出门,最近伙食好了很多,狗子壮硕了不少。再加上江宁时不时给它喂灵液,大黄狗很有灵性。

    如今,大黄狗已然成为村中一霸。没有其他土狗敢在它面前龇牙咧嘴,村里的母狗随它挑,拥有了优先交配权。

    中午的时候,江宁就看到一群孩子被家长抽得哭爹喊娘。

    “咋地?又下河摸鱼了?”江宁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村里的孩子,大多数都会游泳,但被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据说,前两年,村里就淹死了两个孩子,还是一对兄弟。

    从那时开始,村里的孩子私自下河游泳,都会被家里打。

    “可不是?二狗的脚抽筋,差点被淹。我……”一旁的家长又要挥动鞭子,准备给这些皮孩子留下一个深刻的童年记忆。

    江宁笑道:“行了,辉哥,打他们没用,过几天可能就忘了,要正确引导。”

    随后,他转头跟那几个小家伙说道:“以后想下水游泳,叫上大人,知道没?”

    堵不如疏!这道理,江宁是懂的。

    只要有大人在边上看着,危险就能降到最低。

第二十章 我们村还没通电

    江宁这段时间没少跟这些小家伙打成一片,最重要的还是江宁给他们零食吃,所以他的话,孩子们还是听进去的。

    “喊了大人,就不准下河了。”其中一个小家伙嘀咕道。

    刚嘀咕完,一条鞭子就抽在他屁股上。

    那小子挨打挨出了经验,当鞭子就要抽到的时候,屁股一缩,裤子作为缓冲,减少了一些力度。

    江宁想了想,说道:“一个星期可以去玩一次,过来叫我就行。”

    现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不少正在叛逆期,你不让他们干的,他们偏偏要干。像下河这件事,便是如此。

    在江宁看来,与其天天盯着他们,还不如做正确的引导。

    规定好下河游泳的时间和地点,到时候大人在岸上看着,就不会发生意外。

    再说了,锻炼孩子们的游泳能力,并不是什么坏事,多一项技能,肯定不会吃亏的。

    “江叔(江老大),没骗我们吧?”那群小家伙顿时眼睛发光。

    他们倒也鬼精、鬼精的,知道现在村里很多大人都乐意听江宁的。江宁允许的话,他们家的大人还真有可能答应。

    江宁无语,什么鬼老大呀!那是你们该喊的吗?

    “就这样吧!这个事,我会和村长聊一聊。辉哥,你们也别打他们了。”

    说完,江宁又转向那群小家伙,严肃地说道:“要让我看到你们私自下河游泳,那就不是挨打那么简单了。”

    ……

    三舅妈的娘家也在响石镇,但距离双河村稍微有点远,差不多十公里。而且,农田比双河村要多,村子更大一点。

    金洞村虽然也是四面环山,但不像双河村那么偏,所以总体上讲,在一个月之前,金洞村都要比双河村富裕一些的。

    双河村实在太偏,里面差不多是原始森林,一般人还不敢进入深山,有猛兽。

    然而,当三舅妈骑着自行车进入金洞村,也还是引来不少的目光。

    “唷!这不是阿燕吗?都骑上自行车啦?回来帮忙插秧?早了点呀!你家的稻谷才收完没多少天。”正在劳作的大婶好奇地打量回村的周春燕。

    三舅妈这回故意下车,推着走,颇有点富贵还乡的味道。

    “我外甥买的自行车,不算什么啦!他拖拉机都买了一辆,昨天还买了彩色电视机,听说是岛国进口的,我不太懂。

    这不,家里多出来一台电风扇,我给我爸妈送过来,最近蛮热的。”三舅妈这话,多少有点凡尔赛。

    那语气,小孩子都听出她在炫耀呀!

    可此话一出,就把正在劳作的大婶们给惊呆了。

    拖拉机?彩色电视机?

    每一样,对大家而言,都很震撼。甚至,她们更多地觉得这在吹牛。拖拉机和彩色电视机多少钱,她们不清楚,但能肯定的是,一定不会便宜,她们绝对买不起。

    不过,眼前的自行车,还有绑在车子后面的新电风扇做不了假。

    不管怎样,能往娘家搬回来一台电风扇,真的了不起,够孝顺的。

    “真的假的?”

    有人质疑。

    就在这时,不远处走来个男人,是村里的村干部。

    以前,他是生产大队的小队长,这两年公社、生产队等逐渐撤销,改成乡镇政府,他也就担任金洞村的主任。

    “什么真的假的?”他隐约听到什么,于是走近一问。

    其中一位大婶立即笑道:“阿燕说,她外甥买了拖拉机和彩色电视机,还是岛国进口的,我们这不是有点不敢相信嘛!”

    看这架势,是见不得周春燕嘚瑟,想要当场拆穿。

    农村,总会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

    张主任一愣,忽然想到,周春燕好像是嫁到双河村的吧?他顿时惊了,忍不住问道:“你外甥不会是姓江吧?”

    金洞村距离双河村有点远,村民还不知道双河村的事,倒也不奇怪。但他们这些村干部,岂能不了解?

    双河村又是修路,又是通电的。据说,就是因为一个姓江的年轻人,种出能出口创汇的西瓜。

    张主任是听说,那年轻人发了大财,还买了拖拉机之类。

    想来,应该就是周春燕的外甥了。

    周春燕满脸笑容:“是呀!叫江宁。怎么?张主任也认识?”

    “唉哟!原来江宁就是你夫家的外甥?那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听说,他种西瓜一流,都出口到岛国去,挣了近十万美元呢!”

    夸完,张主任转头对已经懵逼的村妇们说道:“人家挣了那么多钱,一台拖拉机算什么?彩色电视也一样。

    双河村好呀!都通了电,不像我们村,唉!”

    大婶目瞪口呆。

    竟然是真的?

    “七婶,张主任,我先回去,不跟你们聊啦!我就来送个电风扇,然后就回去,村里还有事情要忙呢!”

    “电风扇?”张主任一愣。

    三舅妈眼底闪过得意之色,笑道:“是呀!这不是最近热嘛!正好,我外甥多买了一台……”

    张主任哭笑不得:“问题是,你送过来没用,我们村还没通电。”

    三舅妈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气氛顿时安静得有些尴尬。

    三舅妈脑子嗡嗡的,是呀!她没想到这一层,娘家这边的村子,都还没通电,拎个电风扇回来干嘛?

    “这,我没想到呀!”三舅妈苦笑。

    “春燕呀!什么时候带你家的外甥到我们村?或者,有空给我们介绍一下。双河村以后可就发达啦!也照顾一下我们金洞村。”

    见周春燕尬在那儿,他又说道:“电风扇先送回你家,没事!我们村估计也会在五年内通电。”

    再过两年,镇里的水电站就会发电。到时候,电力充足,多个村子将纳入通电的名单。

    “好!张主任,那我先回去。我那外甥的事,我问问他再说。”

    说完,三舅妈周春燕匆匆推着自行车往娘家走。

    很快,金洞村炸锅了。纷纷议论双河村的事,尤其是周春燕夫家那边的外甥。如今看来,周春燕嫁到双河村,实在是太幸运了。

    也有人找到周春燕,询问双河村那边还没结婚的小伙子情况。

第二十一章 高攀不起了

    看到女人带回来一台电风扇,周家高兴之余,也十分蒙圈。

    他们村还没通电,这多少让人有点窘态。

    周父还是提醒自己女儿一句:“春燕呀!以后别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搬,亲家那边嘴上不说,心里都会不舒服的。

    尤其是现在你们那外甥又是个孝顺的,他外公外婆不开心,他肯定也会对你这个舅妈有意见。

    所以,以后注意点,不要因小失大。”

    在他看来,女儿这么做是有点不好的。换位思考,自己儿媳妇也这么干,他两口子估计也得郁闷。

    “小宁的为人,应该不会。他对我这个舅妈……”

    还没说完,老周就打断自己女儿的话,摇头道:“对你这个舅妈好,说明他为人确实好,但你这个舅妈没外公外婆重要。说白了,人家尊重你,还是看在他外公、外婆、舅舅的面子上。”

    他就怕女儿这都拎不清,那以后有可能要跟江宁闹不愉快。

    “听你爸的,别犟嘴!”周母这时候也说道。

    女儿夫家忽然发迹,以后说不定他们家也能沾光。这时候,可千万不能让女儿跟夫家那边闹矛盾,坏了感情。

    “知道了。”

    “嗯!知道就好,这电风扇带回去。现在放我们家,也用不上。而且,这是你外甥给你们准备的,你这转手搬回娘家,人家怎么想?”

    不得不说,老周这思想格局不俗,想得也长远。

    “刚碰见张主任,他……”

    老周笑道:“他想认识你外甥江宁?这事,先不急,拖一下。”

    三舅妈不明所以,她大哥周志明解释:“我们村准备加一位村主任,咱爸也有人支持。”

    得!三舅妈再傻,也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她高兴道:“好,那我先不管。”

    没过多久,金洞村就有不少人来到周春燕家。

    美其名是看电风扇,实际上在打听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听说,双河村的人都不种地了。春燕,这是不是真的呀?”

    “我的天!一年租金一千元,换我,我也把地租出去。”有人羡慕到眼红,不用干活,钱还多,谁不想?

    “春燕,那你外甥,还要地吗?我家只要五百就够了。”

    ……

    三舅妈很享受大家羡慕的目光,等大家吵了一会,才开口:“不是不种地,小宁暂时用不到那么多田地,只租了四百亩。”

    喘了口气,继续爆料:“租金是每亩每年一千元。就这租金,双河村的人不干活也够吃够用了呀!”

    在场的人瞪大眼睛。

    他们之前还以为,租金总用是一千元。即便如此,也比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挣那三两百元强。

    因此,刚才有人开口五百元,不是开玩笑。只要有人出五百元,他们全家的土地都能租出去。

    可万万没想到,人家是一亩地一千元。

    谁家没有几亩田地?加上旱地、山地什么的,甚至超过二十亩。

    这双河村的村民,一年收租都收到手软呀!真正躺着也发财。

    “春燕,双河村有合适的小伙子吗?我家小梅十九,模样你是知道的,帮她找户人家呗!”

    “我家……”

    ……

    一时间,家里有适龄女子的村民,都纷纷请求周春燕,帮忙介绍一户人家。

    以前,双河村那种偏远村子,他们几乎是不考虑的。

    也正是这样,双河村的光棍可不少。村里的女孩子也总想着嫁出去,双河村光棍的情况也就更加严重。

    然而,现在的双河村可是香饽饽。

    消息比较灵通的附近村子,早就跑到双河村物色人家。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内,双河村的光棍基本上都能脱单。

    就连死了老婆,带着两个孩子的杨铁柱,都有人抢着要。

    毫无疑问,这都得益于江宁。全村的光棍,没有不感谢江宁的。

    “各位叔伯,你们下手迟了。现在双河村条件比较好的小伙子,早就被附近的村子瓜分。”周春燕笑道。

    她记得,自己当年嫁去双河村的时候,可没少人背地里笑话她。

    现在好了,你们不也削尖脑袋想要把女儿嫁过去?可惜,现在的双河村让你们有点高攀不起了。

    想到这,三舅妈心里很舒畅、痛快。

    听见此话,不少村民叹气。

    有这消息,周春燕也不早点通知他们村,他们都怀疑这女人是不是故意的。

    可这些猜测,他们不敢说出来,省得交恶周春燕。

    金洞村的村长,张主任等人,正在跟周春燕的父亲说话,只是短短的两三分钟,就完成了一桩交易。

    “老周,我们金洞村能不能跟着喝口汤,就看你的了。放心!主任这个位置,非你莫属。”金洞村的村长拍着老周的背说道。

    其他村干部也纷纷表态,支持老周当主任。

    想到双河村的村民,每年收租都有好几千元,他们岂能不心动?

    只要能让他们过上那样的日子,别说村主任,村长的位置让给他又何妨?

    “村长,这事不能急,得慢慢把交情谈深了才能开口。这样吧!明天我先去认识一下,探探口风。”老周也没敢承诺什么。

    “应该的,应该的。带点我们村的特产去,我家有瓶82年的茅台,你去的时候带上。”村长显然也是个很懂人情世故的人。

    “我家有张虎皮。”

    “我家……”

    ……

    江宁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当上村主任的筹码。不过,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太在意,反正他也没吃亏什么。

    此时,他钻进温室大棚内,看着那些已经十厘米高的草莓苗,心想着得尽快移植出去,然后培育其他产品幼苗。

    四百亩的土地,可不能空置太久。

    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能让雇佣的那些村民闲下来呀!他可以咸鱼,但不接受全村人都在躺平,总得有点人奋斗才行。

    接下来,他打算搞一两百亩蔬菜,比较快收成的那种。

    水果终究还是用时太长,一年就只结果一两次,生长周期太长。

    想要尽快出成果,还得是蔬菜。老规矩,都是冲着出口去的。

    实际上,七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向岛国出口野菜。江宁觉得,自己用灵液种出的蔬菜,完全能征服国外市场。

第二十二章 确定是给我的?

    当天,三舅妈拉着那台电风扇回来。

    这不仅江宁惊讶,外公、外婆也差点以为自己老眼花了。

    毕竟自己儿媳妇的那品性,他们再清楚不过。向来都是往娘家搬东西,还没见过搬回去又拿回来的。

    而且,不仅是电风扇,还带回来江宁挺喜欢吃的笋干。

    三舅妈尴尬地解释:“忘了金洞村还没通电。”

    说这话的时候,她自己都老脸一红。

    也不知道是谁先憋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江宁等人也笑了。

    “外婆,今晚笋干炒腊肉吧!”江宁确实很喜欢吃笋,不管是鲜笋,还是干笋。

    老太太最疼江宁,一听这话,岂有不答应的?立即指挥三个儿媳妇,泡笋干,切腊肉等等。

    “小宁,明天我爸过来。”三舅妈趁机说道。

    “亲家要过来?”外公杨献德疑惑。

    他可记得,三儿媳妇的娘家,平常是很少来他们这里的呀!明天过来,很可能带着目的来的。

    不出所料!

    三舅妈点头:“我爸找小宁聊点事,顺利的话,他要当金洞村的主任。”

    “哦?这是好事呀!”

    不过,找我什么事?江宁不解。

    外公却一下子通透了,深深看了一眼三儿媳妇,警告道:“你可别坑你外甥,他当主任,不会让小宁做什么吧?”

    江宁也反应过来。

    三舅妈略慌,连忙解释:“哪能?坑谁也不会坑小宁呀!就是金洞村也想发财,可以的话,他们想跟小宁干,开出的条件,比我们村好很多。”

    别说一亩地一千元,一百元他们也不带犹豫的。

    外公这回不说话了。

    这确实不是坏事,他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产业都在双河村,以后村民得寸进尺的话,就会很被动。

    再说,有更便宜的田地,对外孙是个好消息。

    他外孙对双河村够照顾的了,不需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之类,不用怕村民说什么坏话。惹恼了,干脆不带他们玩。

    “以后再说吧!短时内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江宁说道。

    次日,三舅妈的父亲周鸿发带着一大包的东西上门。

    江宁有点捉瞎,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舅妈的娘家,跟江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长辈的称呼不用太计较。

    最后,还是外公表示:“小宁,你喊舅爷吧!”

    “行,舅爷您坐。”

    周鸿发有点受宠若惊,连忙坐下来,但屁股只坐一半,有点拘束:“哎!哎!那我也喊你小宁?亲家,你们不用招呼,一家人,不讲究那些。”

    他给外孙女果儿带来了些吃的,一包炒香的花生。

    不过,现在小丫头的嘴有点刁,没有那么稀罕了。

    “喊我小宁就行。”江宁笑道。

    见江宁答应,老周内心高兴,起码这关系拉近了很多。

    他将包里的东西拿出来,首先是一瓶82年的茅台酒。

    “亲家,知道你喜欢喝酒,这瓶好酒,我好不容易从村长那儿抢来的。”他把酒给了杨献德。

    既然知道江宁是个孝顺的,那么,东西送给亲家,就相当于送给江宁了。

    “哟!是茅台呀!”外公顿时打起精神。

    看到酒,他可就不困了。

    接着,他又取出一张虎皮,将江宁看得惊呆。

    这才想起,如今野外的华南虎还有,没有灭绝。这年头,杀老虎可没有判刑的说法,甚至会表彰的。

    六七十年代,老虎被定位为害虫,打虎是英雄行为。

    期间,还诞生了好几位打虎英雄。

    虎皮、虎骨、虎鞭等东西,只要你高价收,肯定是有的。

    远的不说,江宁听说,双河村的深山就有老虎。前两个月,村里有人进山,出来就说听到老虎的声音,没敢继续走。

    “小宁,这虎皮挺完整的,你拿着。”

    “这……”

    见江宁犹豫,老周坦白说:“今天舅爷我来,有点事想跟你聊,有点唐突,你要不收,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如果是租地的事,我暂时帮不了忙,三舅妈昨天和我说了。”江宁也坦白。

    “舅爷知道,这事不急,等你要扩大规模,优先考虑金洞村。我们那边,租金可以商量,一半以下都能接受的。”

    周鸿发昨晚也和金洞村的村长等人商量过,想要和双河村一样的租金,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吸引江宁到他们村,只能靠低租金。

    “可以。”

    没有过分的要求,江宁也就接过那张虎皮。这玩意在后世可不好弄。

    随后,老周拿出的东西更让江宁眉头一跳。

    竟然是后世拍出天价的鸡缸杯。

    “这是我们村一位老人拿出来的,说以前是个宝物,我不太懂这些。”周鸿发递给江宁,特意解释一句。

    江宁暗想:以后这可是能拍出超过两亿天价的宝物。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

    得!看在这鸡缸杯的份上,江宁怎么也得照顾一下金洞村,让人家跟着喝口汤。

    “确定是给我的?”

    老周笑道:“还能有假?”

    “行!那我不客气了。舅爷,您稍等。”

    而后,江宁从房间拿出一叠现金,有五百元。白占便宜不是江宁的风格,何况对方还是位老人家。

    现在出点钱,也为了杜绝以后那家人找上门,跟他要回鸡缸杯的可能。

    “一码归一码,这确实是一件宝物。舅爷,您把这五百元帮我给那位老人家,就当是我出钱买。放心,只要我这边准备扩大规模,一定优先考虑你们金洞村。”

    周鸿发眼睛瞪大,给五百元那么多?

    那玩意值这么多钱?

    不过,有江宁后面那句话,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还能带回去五百元,无可挑剔了吧?

    难怪女儿说这个外甥大方得让人心疼,此时此刻,周鸿发完全体会到了。

    看江宁那随意的样子,就知道他真的不把五百元放在心上。老周不由感叹,人家这是真的富呀!当初女儿嫁到双河村,太对了。

    此外,他也注意到屋外的拖拉机,屋内的电视机等。

    他这亲家,祖坟冒青烟了吗?

第二十三章 三爷

    办完事后,老周在亲家的家中吃了一顿,然后回去汇报。

    带着五百元,他走起路来都有点飘了。这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呀!

    “老周,怎么样?聊了吗?”金洞村的村干部,都在等待消息,根本没心思干其他事,毕竟那关系着全村人以后的命运。

    老周哈哈一笑,颇为得意:“我女儿那外甥,还是很给面子的。虎皮他收下了,表示以后要扩大规模,会优先考虑我们村。”

    “租金呢?谈了吗?”有人着急问道。

    租金才是大家关注的点。

    当然了,一千元每亩的价格就不要想了。人家恐怕也是特意照顾双河村,才给那么高的价格。他们金洞村可没有这个命。

    昨晚商量的时候,他们就说好,哪怕是每亩两百左右,他们也都完全能接受。

    “只是浅谈了一下,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为难,我只好告诉他,我们村的期望价格,后面点头了。”老周如实说道。

    “两百左右?”

    老周点头:“不低于两百。”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激动、兴奋起来。

    “有没有个大概的时间?”金洞村的村长追问。

    “恐怕得等到明年,你们也知道,他在双河村租了四百亩,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扩大的。”

    大家倒也理解。

    讲真,这已经是人家的魄力大。

    换做是他们,敢承包那么多土地吗?

    “一年半载,我们可以等。那些东西送得值呀!”有人高兴地说道。

    这时候,老周告知大家:“人家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那瓶酒,我实际上是送给了他外公。他真正收下的,只有那张虎皮。”

    “三爷的那只小碗,他没要?”众人一愣。

    按理说,那应该是一件古董的吧?虽然现在的古董不值钱,但好歹也是古董呀!

    “要了,但人家出钱买,没白要。”

    “出钱买?多少呀?”

    张主任也忍不住摇头:“老周,糊涂呀!怎么能要他的钱?这不是坏事吗?”

    周鸿发苦笑:“我要什么呀?人家说了,三爷的那只小碗是宝物,不能白拿。还说了,以后不能反悔。让我回来告诉三爷,不能接受的话,明天拿着这五百元去赎回。”

    说着,周鸿发将那五百元拿出来。

    在场的人看着那一叠的现金,面面相觑。

    有人咽了咽口水:“三爷的那只小碗,这么值钱?”

    “行了,我把钱拿去给三爷,顺便跟三爷说几句话。”村长说道,接过那五百元。

    主要是不能让三爷真的拿钱去赎回,否则,他们村和江宁的关系可能就要僵了。不管那只小碗值不值五百元,就那样吧!

    三爷是他们村的族老之一,以前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不过,民国的时候就衰落了。也正是这样,家里遗留一些传家宝。

    实际上,他们村不少人家都受过三爷家的恩惠。

    所以,哪怕他是村长,面对三爷也十分敬重。

    如今,三爷家挺落魄。即便家里还有几件传家宝,但不敢轻易拿出来。一家人过得有点拮据。

    以前的老宅据说挺气派,但早已破落,现在住的,是后来村民们帮忙修建的矮房,跟其他村民的屋子没啥区别。

    屋内的空间不算很大,随着三爷的两个孙子结婚,里面明显有点窄了。

    村长到的时候,三爷正在抽烟。抽烟的工具很特殊,是一个小瓶子。这种方式,在他们这里,多少是有点另类的。

    三爷说过,那是以前的鼻烟壶,古代有人就是这么吸烟的。

    “太公,村长爷爷来咯!”门外一个小女孩朝屋内喊道。

    村长摸出一颗糖,放到那小丫头的手上:“乖!拿去吃吧!”

    “谢谢村长爷爷!”小丫头的眼睛都笑眯成两道弯线,小心翼翼地剥开糖衣,舔了几下,又包起来。

    三爷的年纪有点大,半躺在屋内的一张躺椅上,见村长进来,他才放下手中的鼻烟壶。

    “小昌子,又什么事?”

    村长的名字叫周世昌,三爷一直喊他小昌子。对此,周村长也早就习以为常。

    “三爷,您那宝贝,人家不白要,非得出钱买。这不,给您送钱来了。”

    话音一落,三爷家的其他人猛地看过来,一个个目光都带着期盼。

    “哦?还有这事?看来,那小伙子的人品不赖嘛!”

    周村长也不废话,拿出那五百元,放在三爷面前的桌子上:“人家出五百元,还说,三爷您要是不满意,明天可以带这钱去赎回,过了明天,那以后可就没得后悔了。”

    除了三爷,屋里其他人瞪大眼睛。

    他们无法想象,那只小碗,能卖五百元那么多。

    有了这五百元,他们家能宽裕不少。

    反倒是三爷很淡定,跟三个儿子说道:“你们每人拿一百,剩下的留着家用。”

    得!有这句话,周村长便知道,三爷不会反悔了。

    三爷又叹了口气:“可惜呀!这个世道,古董不值钱。”

    否则,那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不可能就卖五百元的。

    周村长接着说道:“江宁保证了,下次扩大规模,一定优先考虑我们村。到时候,三爷您家的田地可以多租两三亩。”

    这也是村里给三爷家的补偿,都商量好的。

    “嗯!达到目的就好。”三爷也希望大家能过好点。

    他这把年纪,说难听点,已经是半边身子躺进棺材,没多少日子可以活了。

    该享的福享受过,该吃的苦也吃过,对生活也就没那么多的奢求。

    三爷的大儿子跟村长同辈,问道:“昌哥,那人什么时候来我们村?”

    有五百元意外惊喜,当然高兴,但最重要的还是地什么时候能租出去,那才是真正让他们家富裕起来的关键。

    “估计得明年,别着急。正好这段时间,我们村也得改变一下,比如将道路搞好。镇长说了,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据传还是从江宁口中传出来的。”

    别到时候江宁过来一看,村里的道路把人家给吓退了。

    最好就是在明年之前把电也拉上。

章节审核中

    章节审核了,得等一等,好像也没写什么敏感的东西,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十四章 竹荪

    过了几天,江宁将温室大棚里面的草莓移植出去,然后又撒上其他的种子。

    给江宁干活的村民也就逐渐忙起来,但大家没有怨言。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对未来,大家都怀着希望。

    其实,金洞村来勾搭江宁的事,根本藏不住。

    这也让双河村的村民有了危机感,哪还敢有什么幺蛾子?生怕江宁真的跑去别的村。

    “村长,我准备让人到竹山去砍点竹子回来,后面要搭几十亩地的架子,所以用量会比较大。要多少钱,村里统计一下,以后我再给。”

    竹山毕竟属于村民集体的,他一个人去砍那么多,没点表示,也说不过去。

    村长却一挥手:“随便砍,谈什么钱?”

    这都斤斤计较,像什么话?江宁给他们双河村还少?

    再说了,那点竹子,值什么钱呀?干脆当人情给江宁算了。

    实际上,他也产生了危机感,怕其他村子将江宁拐走。所以,他们打死也不能收钱的。

    江宁又说了几句,见村长他们是铁了心不收钱,也就作罢。

    于是,他带人上山。

    竹山离村子比较***时也会有人上山砍竹子,编织点簸箕、箩筐之类的,所以山路还算畅通。

    “小心蛇!”江宁提醒。

    然而,走在前面的家伙,没有一个在意的,甚至还有点期待。遇到蛇,谁倒霉还不好说,搞不好晚上能加餐。

    也就江宁天生怕蛇,不管有没有毒,只要看到,鸡皮疙瘩起一身。

    大黄也跟过来,“汪汪”了两声。

    “别担心,竹山很少蛇的,竹鼠可能还会遇到几个。上次来,我就碰到两个很肥的,可惜让它们给跑了。”边上的青年阿辉跟江宁说道。

    还有个家伙跑前面去,领先大家不少。

    后面的人调侃:“跑那么快,要投胎呀?”

    “我在山上布了几个夹子,先过去将夹子弄开。”跑前面的家伙解释。

    得!大家不说话了,真要不小心踩中,那就不妙了。

    江宁捡了一个知了壳,发现这附近还挺多。

    可惜了。

    这要是在后世,又能发一笔小财。无论是知了壳,还是知了猴,后世都很贵,一斤上百元不在话下。

    有人可能分不清知了壳和知了猴。

    知了猴一般指的是蝉的幼虫,从土中钻出爬上树干,这个过程就像会爬树的猴子一样,所以叫他知了猴。

    而知了壳,顾名思义,就是知了褪下来的壳,虽然仅仅是个空壳子,但是在药用价值方面却是不可忽略的。

    “这玩意,药店不收吗?”江宁忍不住问道。

    旁边的阿辉笑道:“收,但人家要的不多。”

    要真大量收,哪怕价格不高,也早就被人捡走了。

    “江哥,知了猴你吃不?晚上我给你搞一点。”阿辉凑过来。

    江宁点头:“可以呀!”

    最近,村民给他送的东西还真不少,有时候是鱼虾,有时候是田鸡、黄鳝、石螺、山鸡等等,所以最近江宁的伙食真不错。

    “行,那晚上你等着。”

    ……

    刚刚跑前面的那家伙,手里提着几个夹子,一脸晦气。

    “怎么?没收获?”有人笑道。

    “跑了,就给我留下一个爪子。江哥,过几天再给你捉点野味。”那人抱歉地跟江宁说道。

    现在,几乎全村人都在巴结江宁,也不是什么秘密,所有人都是光明正大地来,差不多是天天送东西。

    江宁哭笑不得,摆摆手:“不必这样,有心了。”

    接下来,江宁指挥大家砍竹子,专挑老竹子。当年生的太嫩,柔韧性不足。

    眼前的竹子是常见的南竹,也叫毛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

    “这棵就算了。”江宁阻拦。

    提着刀正要砍的青年一愣,见江宁往上指了指,抬头看去,也就收了刀。

    只见上面是个鸟窝,要是小时候,高低也得爬上去掏鸟蛋。

    大黄上山后,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一溜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江宁也不管,反正丢不了。

    一棵棵竹子被放倒,削去枝条和竹尾,四五根绑在一起。

    “江哥,给你找了点好东西。”不一会,阿辉拿了点东西过来。

    江宁一看,是竹荪。

    注意,是竹荪,不是竹笋。

    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在后世,哪怕是人工种植的竹荪,也能卖到上百元一斤。

    确实是好东西。

    “就这么点?也不够吃呀!”

    “还有呢!在前面,这玩意炖老母鸡,鲜得很。”阿辉说道。

    江宁看得出,这家伙也是个懂吃的。

    忽然,不远处传来大黄的叫声,越来越近。

    很快,江宁他们意识到不对,伴随而来的,还有嗡嗡声。

    “卧槽!别往我们这边跑。”江宁一看,顿时头皮发麻。

    只见狗子的后面,数不清的蜜蜂杀过来。江宁等人纷纷躲开,生怕大黄将蜜蜂往他们这边引。

    还好,大黄经过这段时间的改造,智力大幅度提升,一个拐弯,就往别的方向狂奔。

    “走,趁机偷家。”有人一看蜜蜂飞远,已经按捺不住。

    在这时代,糖还是有点珍贵的,尤其是农村,蜂蜜成了很好的替代品。不过,蜂蜜也不太好找。

    江宁无语:这群老六!

    很快,大家找到了蜂窝,建在一个石壁洞中,蜂蜜可不少,把大家乐坏了。

    “啥都没带,先别动。”江宁一看有那么多,连忙让大家先别动。

    看样子,能割大半桶蜂蜜,可不能浪费。

    “对,回家拿桶。”

    “咱村的王老瘸不是会养蜂吗?你回去,顺便将他请来。”江宁跟其中一个人说道。

    王老瘸是村里的老猎户,据说还会养蜂,但江宁没见过,不太清楚。

    其他人听后,惊了。江宁这不仅是要蜂蜜,连蜜蜂也要打包带走的节奏呀!

    比他们都狠。

第二十五章 外公的锅

    王老瘸不愧是专业的,带着专门装蜜蜂的蜂桶一起来。

    此时,大黄被蛰得已经逃回了家中,估计狗头都大了吧?

    “你们都别动,我自己去,该干嘛干嘛吧!”王老瘸跟大家说道。

    这才是艺高人胆大,江宁不由佩服。要知道,王老瘸什么防护装备都没带,就敢去捉那么大的一窝野蜜蜂,属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是江宁一向奉行的准则。

    “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再喊一声。”江宁点头。

    “不必,你们在,都是累赘。”

    此话,多少有点狂,让人不服气,尤其是在场的都是青年,被一个老头瞧不起,能高兴才怪。

    江宁拦住想要说话的其他人:“走吧!走吧!赶紧砍竹子回去,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走远后,才有人忍不住说道:“要不是给江哥你面子,我高低拼着被蜜蜂蛰,也要露一手。”

    江宁翻白眼,暗道:你这要去,今晚恐怕连你妈都不认得吧?

    竹子被扛回村子,一部分由经验老道的村民破开竹子,统一弄成长两米左右的竹条,用火稍微烤了一下,增加竹子的柔韧性。

    不久后,那窝蜜蜂,连同蜂蜜都被王老瘸给弄回村子。

    蜜蜂足足装了六桶,可见这窝蜜蜂有多大。而蜂蜜,也有满满的一桶,暂时被江宁的外公提回了家。

    “这些蜜蜂,你要怎么处理?放在什么地方?”王老瘸问江宁。

    江宁表示:“暂时放到西瓜地那边。以后种的水果多,养蜜蜂很有必要。我会尽快让人在那边修建一座蜂房。

    王大爷,以后就拜托您给我养蜂,工资比其他人多10元,如何?”

    养蜂人,属于特殊的人才,加上还有点风险,江宁自然会多给钱。

    王老瘸一听,顿时满脸笑意,点头:“可以,我没问题!放心!保证帮你将这蜜蜂养好。如果需要更多蜜蜂,我也会抽空去找点回来。”

    别人暂时的工资是每个月三十,那他就是四十元。这工资,放在县城的工厂,应该也不算很低吧?

    他是村里的老猎户,种地反而不怎么擅长。

    没想到,到老了,还能找到一份自己擅长的工作,发挥余热,而不是在家里躺着。

    其实,自从江宁将村里的大部分田地租下来后,村里的老人就清闲下来,没什么事干,在家做做饭,带带孩子之类。

    基本上都是养老的状态。

    可忙了一辈子的人,忽然闲下来,不少人还是不适应。

    ……

    江宁回到家中,就看到了大表姐的那位对象,正在殷勤地跟大舅妈说话,目光时不时瞟向大表姐。

    这家伙,最近来的频率有点高呀!

    以前是很少过来的,生怕外公等人叫他干活,或者让他们出钱买东西一样。

    如今,得知杨家发达了,几乎隔三差五就来。江宁看得出,大表姐对这人不太喜欢。而他也打听过,这家伙在他自己的村子名声一般,有点好吃懒做。

    江宁有点搞不懂,大舅妈看上他什么?

    “哎呀!表弟回来了呀?快坐,我给你倒杯水。”

    江宁皱眉:“慢着!我跟你可没有亲戚关系,别喊表弟。”

    “小宁,他……”

    江宁看向正要说话解围的大舅妈,严肃地说道:“大舅妈,我说过,表姐的婚事,她自己决定。现在是新时代,不兴以前那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等等,表……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那男人忍不住问道。

    他认真想了想,感觉应该没有得罪过江宁才对吧?

    “没什么误会,就单纯觉得你配不上我表姐。”江宁很直白地说道。

    这时候,外公开口:“阿娟,既然你表弟这么说,那你什么想法?如果不喜欢,那我们趁早说开。”

    看到表弟鼓励的眼神,杨娟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

    “爷爷,我还不想嫁。”

    这算是给对方留了面子,没有直接说看不上。

    “那行,乐小子你先回去。这事,我会让你杨叔亲自上门跟你爸聊。”老爷子开始赶客。

    那家伙脸皮再厚,也待不下去了,看了眼江宁和杨娟,哼了一声走出去。

    江宁问道:“奇怪,你们不知道那家伙的为人吗?还把表姐嫁给他?大舅妈,你怎么想的?”

    老爷子尴尬地咳了两声:“咳咳!跟你大舅妈没关系,这桩婚事,是我答应的。”

    江宁很意外,以为是眼皮子浅的大舅妈答应的婚事,没想到是外公,不应该呀!

    老爷子解释:“他爷爷跟你外公我是战友……”

    他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好家伙!这么狗血的吗?

    江宁无语了。

    喝酒的时候,醉后之言,电视剧里的情节,被你们搬到现实来了?

    有这点香火情在,江宁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话,似乎说得有点重。不过,他不后悔,还是觉得那家伙配不上自己表姐。

    他忍不住吐槽自己外公:“外公,你喝酒归喝酒,也不能拿表姐的幸福开玩笑呀!嫁人是一辈子的事。”

    这回,老爷子也颇为尴尬,讪讪一笑,不说话了。

    “明天我陪大舅去说一下,也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家发达了,就看不上他们,要悔婚什么的。”江宁说道。

    既然是他搞出来的,他也不介意走一趟,解释清楚,免得影响老一辈的感情。

    “大舅妈,不好意思!我没搞清楚情况……”随后,江宁又跟大舅妈说抱歉。

    大舅妈连忙摆手:“没事!没事!小宁你也是为你大表姐好。”

    接下来,大家将那些蜂蜜提炼一番。刚采回来的蜂蜜,还有很多渣,需要过滤等。这野蜂蜜,在后世也不多得呀!有钱都不好买。

    江宁见大表姐脸上多了笑容,就更加肯定自己没做错。

    要不是他搅局,大表姐估计就那样嫁过去,有什么苦都要自己憋在心里。

    江宁把采回来的竹荪先放在簸箕中晾晒,不着急立即吃。

    到了晚上,阿辉提着小半桶的知了猴上门。江宁起锅烧油,要放在以前,用油炸东西吃,绝对是要被外婆唠叨好几天的。

    但现在,无所谓了。

    果儿那小丫头一开始还不敢吃,但吃了第一个后,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十六章 这是什么操作?

    次日,当江宁起床后,才被告知,外公和大舅已经出发去了那位战友家。

    “不是说好了吗?让我去,外公去,不是平白让人埋汰吗?”江宁郁闷道。

    他都可以预见,外公的那位老战友指着外公的鼻子骂娘的场景,毕竟这是失信的行为,而且还是其中一方发了财,难免会让人误会。

    发财不认兄弟了。

    外婆却说道:“你外公去才最好,最有诚意。不然,人家都不知道怎么说呢!”

    实际上,老太太就是心疼外孙,生怕外孙去了被人家骂,所以大半夜就跟老伴说好,天一亮就赶紧去。

    还安慰江宁,应该没啥事,对方也是个醉鬼。江宁的外公把那瓶茅台都带去了,这够意思了吧?

    一直到了下午,外公和大舅才回来。

    不过,身边带着个漂亮的姑娘,是怎么回事?

    “小秋呀!他就是我外孙江宁,到杨爷爷这里,当家里一样就好。”外公介绍,然后用眼神暗示江宁。

    江宁傻眼,啥情况呀?

    这架势,好像是给他介绍对象。

    但有一说一,这姑娘长得确实漂亮,有点像后世的范冰~,哪怕是朴素的衣服,也遮挡不住那玲珑有致的身材,怎么看都不像是农村的女子。

    外公哪里找的?

    大舅跟江宁说道:“小秋是孙浩的表妹。”

    孙浩也就是大表姐之前的对象。

    嗯?

    这……

    江宁有点傻眼,没把表姐嫁给人家,反而将人家的表妹给拐走?

    这什么操作?

    江宁伸出手去:“你好!我是江宁。”

    唐秋似乎有点害羞,跟江宁轻轻握了一下手,连忙收回来。这动作,在江宁眼中,就是小心翼翼。

    社恐?

    虽然这姑娘长得好看,但外婆似乎有点不太开心。老太太的心思,江宁是清楚的,觉得只有城里的姑娘才配得上自己外孙。

    外公偷偷在外婆耳边嘀咕了几句。

    外婆忽然一改态度,热情起来。这实属让江宁摸不着头脑。

    似乎也看出江宁和唐秋的尴尬,大表姐杨娟拉着唐秋到自己房间说话。

    看着唐秋的身影消失,江宁才转头对着自己外公:“外公,这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小秋是个好姑娘,你试着交往看看。”这也是他和那位战友谈好的。既然孙浩和杨娟的事不成,那就凑合唐秋跟江宁。

    就连外婆也说道:“小宁,要不先谈谈看,我看小秋挺不错的。”

    得!这就夸上了?一开始,您可不是这样的。

    ……

    于是乎,唐秋在杨家住下来。而且这一住就是好几天,看得出,两家是铁了心想要凑合两人。

    江宁没有那么多矫情,毕竟是美女,性格也不错。

    就是觉得唐秋藏了很多事,做事和说话都特别小心。此外,江宁还发现,唐秋颇为有才华,不仅会作画,书法也好,谈吐同样不凡。

    江宁更加坚定,这女子绝不是农村的出身。

    不过,江宁也不深究什么。

    而唐秋越是对江宁了解,发现越好奇这个男人。江宁对种植、对农业的理解,以及长远的目光,绝对是她从未见过的。

    这期间,她去看了江宁培育的产品,经常听到江宁提出的一些先进种植技术等。

    两人也从一开始的尴尬,逐渐有了话题。

    而双河村的村民,同样渐渐地接受了这个外来的漂亮姑娘,都知道那可能是江宁未来的媳妇,没人看轻。

    不知不觉,学生们开始放假。

    三表妹杨雨中考完毕,看她的心情,估计是考得挺满意。

    有人欢喜,有人愁!

    四表妹杨苗就和她老妈吵了一架,两母女差点打起来。最后还是江宁帮忙灭火,揪着那丫头到自己的房间,好好地教育了一顿。

    “真的大半试卷没做?”

    杨苗可怜兮兮地瞄了眼自己表哥,悄悄地点了下头:“会做的都做了。”

    好家伙!

    江宁明白,这丫头是真的不适合读书,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的人。

    算了,读书不好就不好吧!反正有他,以后这丫头也吃不了太多苦。

    “行了,尽力就好,成绩不重要。”

    到时候花点钱,将她塞进初中继续熬三年,指望她考上去,估计是不太可能了。要知道,这丫头在小学就留了两级。

    本身就七岁才进学,今年都十五岁了,还读小学,也是服了她。

    “表哥,我不想读初中,你帮我跟家里说说呗!爷爷奶奶、我爸我妈也都听你的。”说着,还献殷勤地给江宁捶背捏肩。

    一方面是自己不喜欢读书,另一方面,是年龄有点大,不好意思去。

    “不读书,你干嘛?”

    “我大姐也是小学毕业,现在不也好好的吗?”杨苗将自己大姐杨娟抬出来挡雷。

    “你大姐能一样吗?她以前可想读书了。”

    杨苗摇着江宁的手臂:“表哥,帮帮忙呗!以后我都听你的。”

    “好了,你出去,不许跟你老妈顶嘴吵架,我后面看看再说。”江宁头疼不已。

    ……

    “你着相了,人生又不是读书一条路。你不知道小苗有很好的运动天赋吗?”这天,唐秋跟着江宁到西瓜地,见江宁老皱眉,就知道是头疼杨苗的事。

    江宁一愣:“运动天赋?”

    “是呀!跑得快,还耐跑,跳得也远。我觉得,她可以往运动员的方向发展。”唐秋告诉江宁。

    如果是普通人家,唐秋不会说出来。

    当运动员,和古代练武没有区别,都是需要大量营养的,不然就容易将身体练垮。但江宁有能力培养呀!

    “是吗?我没怎么注意。”江宁对做运动员没有偏见,毕竟自己是后世人。

    这个年代,当运动员更多的还是为国争光,而不是什么个人前途。

    “你找她测一测就知道。”

    江宁点头,于是找杨苗测了一下跑步和跳远。这一测,还真把江宁吓一跳,接近七米的超远距离。

    要知道,这丫头可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呀!

    这要专业训练一段时间,七米是妥妥的。

    而女子跳远这一项,世界纪录好像也就7.52米。这意味着,只要经过一番训练,杨苗完全可以去参加国内赛和国际赛。

    此刻,江宁的心思也动起来。

第二十七章 江宁的安排(求收藏)

    考试成绩出来后,不出意外,杨雨的成绩,全校前十。而杨苗,老师建议留级,明年再考。

    二舅妈和二舅已经被气得饭都吃不下了。

    平时挺活跃的杨苗,此刻也瑟瑟发抖,说话都不敢太大声,走路轻手轻脚,生怕制造出一丝的声音,都会成为出气筒。

    “外公,明天我带外婆和苗子到县里。”吃饭的时候,江宁说道。

    众人一愣。

    “让苗子去县里上班吗?有门路?”二舅和二舅妈顿时一喜。

    见女儿这种成绩,对她也不抱什么希望,早点出去工作赚钱也好。这时候,十五六岁就去厂里上班的,并不罕见,可没有非法雇佣童工的说法。

    杨苗也大喜,要是能逃离村子,她是很乐意的。何况,还是跟二姐一样,到县城去。她老早就有这种想法,但没敢说而已。

    外公则是问道:“带苗子去工作,倒没什么,可不用带你外婆去吧?”

    江宁的外婆,一辈子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响石镇。

    江宁解释:“苗子不是去工作,我另有安排。至于外婆,我想带她去县城的医院看看眼睛。而且,我妈他们肯定也想外婆了。”

    老太太很欣慰,感觉没白疼外孙。不过,她还是说道:“去什么医院?老花眼,谁老了不是这样?浪费那个钱干嘛?”

    “外婆,您就听我安排吧!”江宁诚恳地说道。

    得!老太太一听外孙这语气,不再反对了。

    “嗯!也好,那就去吧!”外公点头。

    杨雨也不羡慕,毕竟自己上高中,就是要去县城的。

    大舅妈和三舅妈则是好奇:“小宁,让苗子去县城干嘛?”

    一旁的唐秋说道:“我们发现,苗子有很好的的运动天赋,江哥打算送她去省里参加培训,以后说不定能出国,为国争光呢!”

    此话一出,除了江宁,包括杨苗自己,都一脸诧异。

    江宁问杨苗:“苗子,你愿意去吧?可能会吃苦,得天天跑步、跳远之类的。”

    去省里?

    现在,杨苗心里只剩下这么个声音。

    这可是到外面看世界呀!作为年轻人,谁不愿意?

    她连忙点头:“表哥,我不怕吃苦。”

    她最怕就是读书。

    “嗯!那好,今晚收拾东西。”

    “哎!”杨苗乐得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随后,江宁继续跟外公和二舅他们解释:“今天我测了一下苗子的跳远成绩,超过6米。你们不知道,这个成绩,放在国内的女子跳远,绝对是能拿得出手的。

    目前,我们国内的跳远记录,也不过是六米多。而全世界的女子跳远,也就是七米出头。

    也就是说,只要加以培训,苗子的成绩还能进一步提升。到时候,完全可以代表国家去参加奥运会之类。”

    大家也知道,在建国前,我国就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不过,那时候政府腐败,国运日衰,旧中国的体育运动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发展,3次参赛均无建树。

    52年的时候,又参加过一次。

    然后由于特殊的原因,一直到79年才恢复参加奥运会。

    去年,也就是84年的时候,中国代表团参加了21个项目中的16个项目比赛,一举获得15枚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打破了“零”的纪录,奖牌总数列第四位。

    这一举震惊世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立即拉高了不少。

    也正是如此,国家开始重视运动事业。

    江宁很清楚,后面中国为了举办一次奥运会,从91年开始,一直追求了十年,到2001年,才成功申请到,举国欢腾。

    中国也不负众望,2008年的奥运会,惊艳全世界,被誉为史上最豪华的一次奥运会。

    老爷子一听是为国争光,几乎想都没想,当即点头支持。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反对?

    杨苗后知后觉,原来自己这么厉害?

    次日,江宁带着外婆和杨苗出发。

    这丫头,一脸兴奋,看她的眼袋就知道,昨晚估计是兴奋得失眠了。坐车的时候,两只眼睛盯着车窗外的风景看个不停,动来动去。

    江宁瞪了她一眼:“给我消停点。”

    别家的孩子出远门,都是依依不舍的情景,但这丫头只恨没多长一条腿,跑快一点,没有丝毫离别的伤感。

    外婆可不惯着她,伸手拧了她一把。

    “唉哟!”

    这回,杨苗终于消停下来。

    不久后,他们来到了县城,对江宁而言,县城没啥变化,还是很落后。

    然而,在杨苗眼中,那就太繁华了,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

    回到县城的家,放下行李,江宁跟外婆说道:“外婆,您和苗子留在家里,我去找我妈,让她请假。”

    说完,不等外婆阻拦,就跑了出去,来到老妈所在的厂子,先跟门卫聊几句,送了一盒烟。

    老大爷亲自到里面去将江宁的老妈请出来。

    杨慧敏看到儿子,惊喜不已:“儿子,你咋回来了?”

    “带外婆来检查眼睛,她的眼睛越来越模糊了。另外,还有苗子的事。”

    “是吗?那确实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你等等,我把你表妹也叫上。”

    很快,二表妹杨萍也请了半天假。而江宁的老妈则是请了两天假期,毕竟自己老母亲难得过来县城一次,必须好好陪伴。

    “表哥,苗子来干嘛?她考试怎么样?”杨萍问道。

    “唉!别说了,那丫头上初中都成问题。我打算送她去省城培训,以后当运动员。你们不知道,苗子的跳远成绩,已经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准,这天赋非常难得。”

    听到前半段,无论是杨萍,还是杨慧敏,都没有什么意外。

    可听到后面,就惊了。

    要送去省城培训,当运动员?

    这是她们万万没想到的。

    “不过,这事最好还是让县里帮忙推荐,晚上跟我爸商量一下。”江宁接着说道。

    他送去也行,但重视程度肯定没有那么高。而县政府打了招呼,那就不一样了。以杨苗的成绩,很容易就得到重视,进入国家队也会早一点。

    时间不等人,再过三年,南韩那边将举办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江宁希望,表妹杨苗能赶上。

第二十八章 老中医

    这次江宁他们过来,也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不少山货、特产。

    除了蘑菇、木耳这些,还有蜂蜜,以及没吃完蜡干的山鸡等。大多数,都是村民给的,根本吃不完。

    “妈!你们咋还带这么多东西?”江宁的老妈看着屋里的东西,忍不住说道。

    他们在城里,日子肯定要比在村里好,吃喝不愁的。农村那么困难,还往他们这边带物资,她都不好意思了。

    “阿敏呀!最近村里好多了,大家都过得不错,不愁吃。”两母女也有段时间没见,所以家长家短地聊起来。

    甚至聊到唐秋的事。

    江宁的老妈一听,笑得更开心了。

    儿子也老大不小,她都好几次跟丈夫商量,在城里给儿子找一个。奈何,那小子躲在乡下,根本没机会。

    这下好了,不用他们操心。

    讲真,他们养孩子也真是省力,娘家帮了好多。儿子跟外公家亲近,他们倒也没啥吃醋的。

    可惜,江宁他们这次没带唐秋过来,让她过过目。

    接着,谈到杨苗的事。到现在,杨慧敏和杨萍她们都还不敢相信,这丫头竟然还有这种天赋,以后能为国争光。

    “等你姑父回来,让他去县里说一下。去了省城,要努力训练。”江宁的老妈跟杨苗说道。

    “大姑,我知道啦!一定不给家里丢脸。”

    读书已经给家里丢了脸,要是去当运动员,还给丢脸,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回家了。

    “你知道就好。”

    傍晚,江爱民回到家,看到儿子和岳母等人,也一脸惊喜。

    “那我明天去跟县长聊聊,你和儿子带咱妈去医院检查。依我看,不止眼睛,干脆来个全身体检,不要怕花钱。”

    现如今,他们家也不缺钱。

    这附近一带,谁不知道他家连电冰箱都配齐了?

    晚饭这一顿,特别丰盛,吃得最多就是杨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平日里活泼好动,消耗大,吃得也就多。

    饭后,江爱民和儿子聊了一会农产品的事。

    “县里制定了一个农产品出口计划,到时候,刘县长应该会找你。”毕竟农产品出口,暂时他们建水县只有江宁做过。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计划,也是在江宁将黑皮西瓜出口创汇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听说,你在村里还种菜?这靠谱吗?”他难免会有些质疑。

    水果还好说,但蔬菜出口,他没怎么听过。

    一斤蔬菜才多少钱?这里面有利润吗?

    再说了,要是出口,运到国外去,搞不好还没到地方,菜就烂了吧?

    “行不行,一两个月后就知道了。既然是准备出口的,品质肯定也是顶级的,不然很难吸引外国人。

    老爸!你们低估了国外的富有,以及他们对奢侈食品的需求。

    就说咱的黑皮西瓜,川井次郎用十美元进货,他弄回自己国家,就敢卖一百几十美元。可惜,我们这边很难捕捞到蓝鳍金枪鱼,据说这种鱼在他们那边,一条就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江宁说道。

    老江听后,又是一阵失神。

    ……

    第二天,江宁和老妈带着外婆去县人民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除了眼睛有毛病,还有肺气肿、骨质疏松。都不是特别严重,对生活得影响不是太大。

    “这都是典型的老年病,我建议,以中药为主,慢慢调理。”医生跟江宁他们说道。

    白内障和骨质疏松,大家应该都比较好理解。

    肺气肿可能就少了解一点。

    说白了,就是肺部肿大,收缩和扩张的能力变差,吸一口气的量也随之变少,会导致气喘等症状。

    患上肺气肿之后,肺泡失去弹性,为了代替,就过度扩张,以致破裂,因而减少了氧气的摄入量。这样一来,心脏及颈、胸、腹部与呼吸有关或控制呼吸的肌肉必须更加用力地工作,以便摄取足够氧气。

    如果是前些年,医生还不太敢提这样的建议。毕竟那时候,中医可是被否定的。

    江宁也相信自己国家的国医,点头:“你们这有比较好的老中医吗?”

    “嗯!你去找钟老吧!他的医术,我相信建水县找不出几个。你们……”医生介绍,让江宁他们去找钟老。

    钟老曾经住过牛棚,吃了不少苦头,近这四五年,才重新出来,被人民医院接纳。

    他先给江宁的外婆望闻问切,说的每一个症状,都让外婆频频点头。江宁便知道,这位钟老是有真本事的,不是那些江湖中医。

    “有些老年病看起来不严重,但也很复杂,不能轻视。我先给你开一个疗程的药,如果感觉有效,老姐你就继续来我这拿药。如果效果不明显,那只能另找高明了。”

    这话,无疑是很有诚意的。

    不像有些医生,吃了药没有效果,还说是你的问题,重新给你开药。甚至为了让你一直在他这里吃药,故意留一手。

    这年头,医生的医德还没完全流失。

    “得咧!钟老,麻烦您了。”江宁连忙感谢。

    江宁平时还会往水缸放入一些灵液,相信也会大大改善外婆的老年病,所以他并不慌。

    中午的时候,老江带着周大利上门。

    “县政府已经往省里推荐,让小周带苗子去测试和报道。”江爱民说道。

    江宁不知道,当消息传到省里的培训基地,那边的教练简直欣喜欲狂,恨不得立即跑过来,给杨苗做测试,然后尽快培训。

    “今天就去?”江宁一愣。

    “嗯!那边说越快越好。”周大利点头,他也不是第一天和江宁打交道了。

    “行,苗子你去把行李都带上。周大哥,麻烦你到那边尽量安排一下。”

    周大利笑道:“我懂,你放心吧!”

    江宁跟着杨苗走进房间,掏出两百元:“到那边后,如果吃不饱,就自己想办法,注意遵守纪律,知道了吗?”

    杨苗一看,两百元,眼珠子都瞪大。

    她人生第一次拿这么多钱。

    “表哥,你对我太好啦!我一定给你拿冠军回来。”杨苗喜滋滋地将钱小心翼翼地收好,还三翻四次地确认安不安全。

    江宁揉了揉她的头发:“努力了就好。”

第二十九章 随身听

    杨苗跟着周大利去了省城。

    江宁跟老妈,则是和外婆去逛供销社之类。

    家里现在不差钱,老母亲难得过来了,杨慧敏不得表示一下?不仅是老母亲,留在老家的老爹也得给他买一点衣服什么的。

    响石镇虽然也有供销社,但跟县城是没法比的。

    里面的东西,多得外婆看不过来。

    老妈买了袜子、凉鞋、洗头膏、蛤蜊油、衣服等等,一大堆的物品,让外婆总唠叨够了,有些在镇里都能买。

    “这种样式的,镇里应该是没有的。”江宁拆台道。

    他则是看到了播放磁带的录音机,很小巧,可以随身携带的那种。

    这玩意,目前在国内还属于“高科技”产品,价格有点小贵,四百元。要知道,黑白电视机都不用一千块呀!

    但在国外,早就流行了。79年的时候,岛国的索尼就推出Walkman随身听,这种袖珍式卡带录音机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全球范围的追捧,同时也让磁带的流行更加广泛。

    据统计,从1980到1998年间,Walkman随身听的全球销售,已经突破了2亿5000万台。

    比起一百多的收音机,能播放磁带的录音机确实贵太多了。不过,这东西和后世的电子产品一样,降价很快,不保值。

    再过四五年,它能降到一百多。

    江宁指着货架上的三个Walkman随身听,开口道:“这三个,帮我包起来。”

    工作人员顿时愣住,认真看了几秒钟江宁,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三个都要?”

    见江宁点头,他伸手出来:“票呢!”

    没有票,可不好使呀!

    江宁掏出一把外汇卷:“你数数。”

    工作人员惊呆,这人哪里搞来的这么多外汇卷?

    七八十年代,外汇卷甚至比人民币和各种票的作用都要大,被誉为万能票。

    有了外汇券,人们在中国就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可以在特殊的地方消费,还可以换美元,这些都是人民币所没有的功能。

    此外,像在小饭馆,花人民币买两个烧饼,用同面值的外汇劵可以买三个;在百货商店,售货员看到用外汇券消费的顾客会打折,或是送个小礼物等等。

    外汇卷,自然是江宁跟川井次郎要的。

    外国人到中国,很多时候都是用外汇卷消费。用不完的,等离开的时候,还可以兑换回美元等。

    工作人员立即反应过来,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您稍等。”

    老妈和外婆微微皱眉,这小子一口子就花掉上千元,太大手大脚了。哪怕能赚钱,也不能这样花呀!

    “买那么多干嘛?”老妈不由问道。

    “给表姐一个,唐秋一个,小雨一个。”

    老妈不解了,给你表姐能理解,毕竟她在帮你做事。给唐秋也能理解,以后可能会是儿媳妇。但给表妹杨雨?

    家里好几个表妹,你这样做,其他表妹会怎么想?

    “小雨也要?”

    江宁解释:“小雨上高中,要学英语,这东西能帮助她。”

    得!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老妈和外婆也顿时无话可说了。

    随后,江宁又在店里挑了一些磁带,比如他手中的这一盒,里面就有一首非常火的歌曲《明天会更好》。

    他还看到了《光阴的故事》、《万水千山总是情》、《漫步人生路》、《故乡的云》等熟悉歌曲。

    只要看到熟悉的,他都买了一盒。

    一盒要十多块钱,让旁边的外婆和老妈看得心里直滴血。

    败家子呀!

    不一会,店里的一位负责人走过来,微笑打招呼道:“小同志,是你呀!我说呢!谁这么豪横。”

    之前就见过江宁在他们这里大采购,后来特意去打听过,才知道这年轻人种的西瓜能出口,挣好几万美元。

    “你好!我这算哪门子的豪横呀?”

    接着,两人聊了一会,这位梁主任亲切地告诉江宁,以后想要什么,本社没有的,可以提前跟他说,可以调货。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位梁主任有意接近江宁。

    江宁倒也不拒绝,多个朋友,以后说不定方便做事。

    又呆了一天,外婆开始想家了。加上老妈请的假也结束,江宁便带着外婆回双河村。

    回之前,江宁还给杨萍留了一点外汇卷,让她喜欢什么就自己去买。对于几个表妹,他是一碗水端平,不偏心。

    大包小包地回村,舅妈她们是开心了。

    只有外公埋怨,花女儿、女婿那么多钱干嘛?

    外婆和江宁开始分东西。

    江宁拿出几包吃的,还有一个玩偶,递给眼巴巴的果儿:“喏!你的。”

    小丫头高兴坏了,抱着那布偶,爱不惜手,连吃的都不看了。

    “谢谢表哥!”

    江宁习惯性地来一记摸头杀:“去玩吧!”

    接着,就是那三个Walkman随身听:“表姐、小雨,还有秋妹子,你们各挑一个喜欢的。磁带就别分了,公用。”

    “什么来的?”大表姐杨娟好奇地拿起一个。

    都没出过响石镇,她哪见过这玩意?

    “娟姐,这是可以录音、听歌的。”还是唐秋有见识。

    说着,她还示范了一遍。当里面传出来那首《明天会更好》,舅妈们都看呆了。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

    杨雨赶紧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非常宝贝。

    江宁跟她说:“别只顾着听歌,我给你买,是让你更好学英语的。”

    “知道啦!谢谢表哥。”

    只有唐秋没拿随身听,她知道这东西很贵重。

    “拿着吧!跟我客气什么?”江宁只好强塞过去。

    杨雨附和:“是呀!秋姐姐,你以后是我表嫂呢!我表哥的,就是你的。”

    此话一出,唐秋瞬间一脸羞红。外婆等人笑而不语,没有跟着调侃人家,知道唐秋的脸皮薄。

    江宁赶紧转移话题:“外公,我们家建一栋楼房怎么样?”

    这想法,江宁早就有了。

    刚穿越那会,是没有资金。卖了西瓜后,又总是忙。现在的时机合适,也就趁机提出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03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山村户口所写的《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介绍:
重生八十年代的江宁,激活了奇宝玉葫芦,玉葫芦有灵液,对生物生长和改良有巨大作用。
于是,黑皮西瓜、凸顶柑、草莓阿诺、夕张王甜瓜、红宝石罗马葡萄等名贵品种,被江宁一一培育出来,大赚外汇。
即便身在小山村,江宁依旧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