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一路隋行TXT下载一路隋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路隋行全文阅读

作者:朱藤紫骢     一路隋行txt下载     一路隋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十五章 高昌国王鞠伯雅

    一个长孙晟从突厥带回长安的奴隶、小厮,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突厥王子。杨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恰在这时,染干的目光也正向侍立在杨坚身侧的杨广扫来,两人四目相对,染干咧嘴冲杨广一笑,露出两排洁白而锋利的牙齿,令杨广不由自主地浑身一颤:突然出现在临光殿中的染干像极了草原上的一头恶狼,而自己俨然就是这头恶狼正要寻觅的食物。

    杨广避开染干利锥似的目光,随即在殿中群臣的行列中寻找着长孙晟:既然染干是随他一起从突厥返回长安的,并且已在长安城中呆了将近三个月,难道长孙晟对染干是突厥王子就毫无察觉吗?

    长孙晟一动不动地站立于群臣的行列当中,从杨广站立的角度仅能看到他的侧影,无法看清他的面部作何表情。

    “贤国王不远万里,为两国修好而来,朕心甚慰。来人,看座。”端坐于御座中的杨坚微笑着冲鞠伯雅抬了抬手,吩咐人为鞠伯雅搬来一副绣墩,请鞠伯雅坐下说话。

    染干见杨坚置处罗喉不加理睬,单单请鞠伯雅落座说话,登时沉不住气了,迈步向前,向杨坚鞠躬施礼道:“染干见过皇帝陛下。家父位列突厥五可汗之一,若论身份尊贵,远在这西域小邦国王之上,敢问陛下为何要厚彼薄此,在殿内仅仅设下一副座位?”

    原来这染干竟是处罗喉的儿子!杨广越来越糊涂了。

    眼见染干一个十三、四岁的异邦小子,居然敢在金碧辉煌的临光殿上,当着满朝群臣的面儿,公然向皇帝提出质询,佩剑侍立在杨坚身后的右卫将军元胃不干了。

    “竖子无礼。”元胃断喝一声,向染干怒目而视。

    杨坚摆手制止住元胃,冷冷地问处罗喉道:“请问贵使,突厥国内,现有几位君主啊?朕只道贵使是奉突厥沙钵略可汗之命,前来出使长安,竟不知贵使身份如此尊贵?”

    当时,突厥虽有五位可汗,但其他四位可汗共奉东突厥大可汗沙钵略可汗为尊主,若论其地位,实则与中原朝廷中亲王相仿佛。

    处罗喉听到杨坚此问,脸腾地一下红了。他此次奉使前来长安,有多一半是出于无奈,为其兄沙钵略可汗所逼使,另有少一半的原因是为了寻找自己这位数月前离奇失踪的儿子染干。因此,从内心而言,处罗喉并寄希望于自己这趟长安之行能有什么收获。

    “小儿无礼,还望陛下莫要见怪。”处罗喉回身瞪了一眼身后的染干,陪笑冲杨坚说道,“处罗喉此来,一为奉我突厥沙钵略可汗之尊命,特来祝贺隋朝立国,二来也为代我家大可汗来向皇帝陛下打问一声:周、齐两朝曾应允我突厥的那些事,如今还作不作数?”

    杨坚明知处罗喉问的是隋朝是否还会像之前的北周、北齐两个朝代那样,对突厥称儿献贡,却佯作未闻,呵呵笑着说道:“七年前,皇考曾与突厥木杆大可汗有过联兵攻齐之缘,算得是兄弟,依此说来,朕与沙钵略可汗摄图自然也应以兄弟相称,贵使既是摄图的兄弟,也便算得是朕的兄弟。今日朝堂之上,姑且不以君臣相称,但以兄弟相待,来人,为朕这突厥兄弟看座。”

    杨坚提到的,实是在北周武帝一朝时,杨坚的父亲杨忠曾率一万军士,联合突厥木杆可汗进攻北齐的旧事,沙钵略可汗是木杆可汗的侄子,以此论起,他与杨坚自然应以兄弟,而不应以父子、叔侄相称。

    处罗喉被杨坚三弯两绕,想要开口争辩两句,可一时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得向杨坚道了谢,施施然地先在鞠伯雅下首落了座。

    “贤王,西疆如今可还平静?”看着处罗喉开始一步步钻进自己为他设好的圈套之中,杨坚心中暗笑,又撇下处罗喉不理,转向鞠伯雅问道。

    鞠伯雅殷勤地站起身,满面含笑答道:“回陛下的话,承大隋十万天兵庇佑,打得吐谷浑抱头鼠窜,使西域诸邦与中原之间的商路得以恢复畅通,如今西域各邦无不铭谢大隋的恩德。小王此来,一为向大隋朝贺呈贡方物,二来,随小王一同来长安的还有一百多名我高昌国的商贾,还望大隋皇帝陛下能够诏准他们居留长安经商。”

    大隋立朝之初,纵掠西疆的吐谷浑便大举兴兵来犯,杨坚传命乐安公元谐率领十万大军,西进迎敌,前不久,元谐命人传回捷报,隋军在丰利山大破吐谷浑,吐谷浑可汗带领残兵败将远遁而去,不知所往。尔今听到高昌国王鞠伯雅当面称颂隋军的威猛,杨坚龙颜大悦,频频点头道:“中原与西域各邦间财货流转、互通有无,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朕岂有不从之理?”

    鞠伯雅为人甚是通达机敏,见杨坚高兴,遂趁机说道:“小王这一路而来,曾在沿途关卡亲眼所见陛下所镌之‘开皇五株’钱已颁行天下。小王命人用本邦之金币换得几枚‘开皇五株’观赏把玩,若论其铸工、成色,都远胜于魏周旧钱,以此观之,中原昌盛兴旺之期指日可待。今日蒙陛下诏准,允我西域商贾居留长安经商,小王感激不尽,无以为报,特献上敝邦所产之马乳葡萄,请陛下赏用。”

    说罢,他冲殿外挥了挥手,嘴里不知喊了句什么话,话音刚落,就见一名姿容妖冶的胡姬手捧一个金光灿灿的托盘,脚步款款地走进殿来。

    众人凝神注目,往胡姬手中捧着的托盘中观瞧,只见托盘中摆放着五六挂葡萄。只是这葡萄与众人寻常所见的葡萄生得颇为不同,粒粒果实呈椭圆形状,肚绿头紫,一眼望去,浑如一粒粒双色的珍珠一般。

    待胡姬走至自己身边站定,鞠伯雅从她手中接过盛装着葡萄的托盘,高举过头顶,向杨坚说道:“陛下,这便是我高昌国中特产的马乳葡萄,酥脆甘甜,实为世间之最,这几挂葡萄自摘下即放置于冰囊之中保鲜,小王一路携来,特为陛下能够尝尝鲜,请陛下赏用。”

    杨坚笑容可掬地点了点头,元胃迈步走下丹犀,从鞠伯雅手中接过托盘,正要转身向杨坚献上,只听站立于处罗喉身后的染干突然插言道:“我也有一样稀罕宝贝,专为赠送给晋王殿下,就是不知晋王殿下有没有本事拿得到?”

第八十六章 你是熊还是野猪?

    早在后殿时,杨广已得到父亲的提醒,对这位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厥王子身怀戒心,当在朝堂上一经认出染干就是这位神秘的突厥王子时,杨广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染干身上,以至于没有留意杨坚与鞠伯雅谈论的都是什么。及至听到染干果如之前所料想的那样,开口便把话锋指向了自己,杨广一挺胸,正要作出回应,却见台阶下群臣的行列中,长孙晟已走了出来。

    “染干王子还识得在下否?”长孙晟一脸凝重,走至染干近前,肃然抱拳向他深施一礼,开口问道。

    染干脸上掠过一丝尴尬,忙冲着长孙晟抱拳还了一礼,躬身答道:“徒儿染干,以往对先生多有欺瞒之处,还望先生能够见谅。染干如今身为大可汗副使,代表我大可汗向中原隋朝的并州总管、晋王殿下略表寸心。此事与先生无涉,请先生莫要阻拦。”

    “长孙晟,你且退归班列,朕倒想要瞧瞧,染干王子给阿纵带来了什么稀罕物事。嗯,贤王,贵邦所产之马乳葡萄滋味儿果然非凡,实为上品佳果哪。”杨坚摘下两粒马乳葡萄,放进嘴里,一面咀嚼着,一面吩咐长孙晟道。

    染干不顾处罗喉一再用目光向他示意制止,挺身来到大殿中央站定,仍是单冲着杨坚身旁侍立的杨广说道:“在下数月前跟随先生临来长安之前,曾听可贺敦提到过殿下,称殿下天姿聪颖,为诸皇子之翘楚,在下来长安后又听闻殿下被封做并州总管,不日即将出镇朔方,令在下心中好生仰慕。在下此番来长安,身边别无长物可赠,唯有一匹骏马欲赠与殿下,不知殿下肯笑纳否?”

    染干这番话满是称颂杨广之意,站立在杨坚另一侧的太子杨勇听了,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不虞之色。

    “染干王子欲拿来赠与小王的,不会就是长孙将军日常所骑那匹胡马吧?”杨广见杨坚转头向自己示意,遂迈步走下丹犀,走至染干近前,语含揶揄地问道。

    “不错。晋王殿下果然聪敏过人,这匹马我本欲赠与先生,怎奈先生误以为是大可汗所赠,执意不肯收下,因此,现在我欲将此马转赠与殿下。只是,在赠马之前,殿下可愿回答我的一个问题?”

    杨广转头望了人丛中的长孙晟一眼,见长孙晟先是冲自己点了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一时间不明白他想要提示自己的是什么意思,遂顺口回应染干道:“多谢染干王子赠马之美意,但不知染干王子想要小王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鞠伯雅见大隋皇帝接见外国君王、使节的朝会上,一个十五、六岁,另一个至多十三四岁,两个小娃儿旁若无人地当庭问答起来,而端坐在御座中的大隋皇帝杨坚津津有味儿地吃着自己献上的马乳葡萄,全然没有半点儿喝止的意思,心知有异,只得返身坐于一旁,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位突厥小王子倒底想做什么。

    “我父亲刚才已向隋朝皇帝表明了来意。而据我所知,数月以来,隋朝频遣大将,率军出镇幽并等州,仅晋阳一地,就屯兵不下五万,且前些日子,又征发稽胡十多万人,修筑长城,身为隋朝镇守北境的并州总管,晋王殿下,你可愿先听我讲一个我们突厥人都知道的故事听,尔后,再回答我的问题。”

    从此刻的染干身上,杨广丝毫也看不到原来那个一言不合即同人拳脚开打的那个蛮不讲礼的突厥小厮的影子,站在他面前的俨然便是一位头脑清楚、冷静,极擅辞令的外邦使节,这使杨广在心中不禁对染干刮目相看。同时,因染干方才的一番话中,提及隋朝驻扎于晋阳一地的具体军力,也令杨广心中一动,旋即联想到了虞府失窃一案:难道真如自己事先曾猜想的那样,这位染干就是突厥派来长安刺探军情的斥候?

    不等杨广作出任何表示,染干回头盯了一旁坐着的父亲处罗喉一眼,见他目光中透露出深深忧虑地望着自己,遂冲他咧嘴一笑,面向杨广,接着说道:“从小,我就听老辈人讲过一个草原上人尽皆知的故事:一只黑熊和一头野猪有一次在山口迎面相遇了,黑熊和野猪互不相让,于是就撕打在了一处。黑熊厚厚的肚皮被野猪用尖利无比的獠牙给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而野猪也因用力过猛,因此把獠牙给折断了。请问晋王殿下,打个比方说,你我二人一个是黑熊,一个是野猪,你愿做野猪呢,还是愿做黑熊?”

    染干提出了这么一个古怪而令人捉摸不透的问题,不单是杨广,临光殿内在场的隋朝的文武大臣大多面面相觑,搞不明白这位突厥小王子问这话的真正用意。

    而犹在一粒一粒吃着高昌国进贡来的马乳葡萄的隋高祖杨坚,听到染干向杨广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脸色登时阴沉了下来。杨坚听得十分真切,染干这是借用黑熊和野猪来作比突厥和隋朝两国,野猪虽然成功地划破了黑熊的肚皮,却也因此丢失了它最锋利的獠牙,而黑熊肚皮被野猪划开,无异于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二者可谓是两败俱伤,谁也没讨着便宜。

    这么一个小娃儿,居然能想到以猛兽作比,对我大隋隐含警告之意,不知阿纵能否敌得过他?杨坚身体前倾,目光紧盯在杨广身上,想听听自己最为宠爱的次子如何作答。

    杨广摇了摇头,似乎想都没想,就对染干说道:“染干王子如果诚心诚意赠马给小王,小王自当愧受。只是这黑熊和野猪都非善类,小王哪个也不愿做。倘若染干王子执意想要小王给出一个答案的话,小王宁可劝这两头畜牲各退一步,彼此不要撕打得好。”

    他这一番回答纯粹发自本心,没有丝毫矫饰,殿内众人听了,有人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杨坚也觉杨广幼稚可笑,全然听不出染干如此发问的真正用意,鼻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染干却道杨广有意在自己面前装糊涂,勃然变色道:“殿下难道当真听不出在下话中之意吗?如此戏弄在下,未免有失待客之礼吧。”

第八十七章 韩信点兵

    然而,染干怎知,杨广确乎没有从他方才讲述的那个突厥民间传说中领悟出其它的意思来。直到见染干突然作色发怒,杨广才似有所悟。

    可话已说出口,再要着意挽回,实无必要。杨广转念一想,心说:染干哪染干,看来今天你是专门来寻我的晦气来的。说什么要送我一匹骏马,且不说那马原就是长孙晟的坐骑,单单是你问出这问题,分明就是设好了套,想要引诱我往里钻。无论我说愿做黑熊,还是野猪,都喻示着我大隋有与突厥开战之意,而一旦我选定了一种猛兽,你必定还有后话再等着我吧。既然你存心使诈在先,就休怪我要令你今日在众人面前丢丑了。

    心中打定了报复染干的主意,杨广眯起一双秀目,上下打量染干几眼,嘻嘻笑道:“你们突厥人的谚语故事,恐怕只有你们突厥人自己才能领悟出其中的含意了。染干兄莫恼,小王绝无轻薄、怠慢之意。今日承染干王子厚意,以骏马相赠,我中原有句俗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染干王子不惜屈身为奴,随我朝长孙将军返回长安,小王府中现有锦袍一领,愿送与王子,以报赠马之情。不过嘛,小王今日也要当众献丑,请染干王子回答一个问题,行吗?”

    染干虽比杨广大着两三岁,左右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一向自视甚高,哪儿会将杨广瞧在眼里,嘴角一撇,问道:“什么问题?”

    到了此时,殿内众人大多已瞧出来了:这突厥小王子染干借赠马之机,单寻尚在稚龄的晋王杨广说话,看似是在向杨广示好,实则是于今日在场的两位皇子当中专捡软柿子捏,想从杨广身上捞到便宜,为其父处罗喉逼使朝廷在如何对待突厥这个问题上表明立场和态度作出铺垫。

    听到杨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欲以一领锦袍作诱饵,反问起染干来了,杨坚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阿纵这小子还算机灵,知道转守为攻。同时,他也听听,杨广倒底能向染干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既不有违待客之礼数,又能挫一挫这位比起他的父亲来要张狂得多的突厥小王子身上的锐气。

    “小王虽年幼无知,可也听长孙将军常常提起,突厥铁骑在草原上万里驰骋,号称无敌。”杨广成竹在胸,料定染干决计答不上自己的这个问题,慢条斯理地说道,“突厥人一向以能征惯战见长,染干兄身为突厥王子,想必对用兵之道也不陌生吧。距今大约七八百年前,当我大汉初立之时,曾有一位辅佐汉高祖打败楚霸王,统一天下的大将军,名叫韩信的,不知染干兄听没听说过这个大名?”

    杨坚高坐于丹犀上,听杨广竟同染干讲说起七八百年前西汉开国时的大将韩信来了,愈发来了兴致,也顾不得再去品尝高昌国王鞠伯雅进献来的马乳葡萄,聚精会神地望着杨广,一心只想弄明白,自己这个小小年纪的儿子拿早已身死几百年的韩信说事,要给染干出下道怎样的难题。

    染干跟随长孙晟来长安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且平日里长孙晟除传授他骑射之术外,很少在他面前谈论起中原历史上的人和事,他哪里听说过韩信哪。

    “那又怎样?”为了不在杨广面前落于下风,染干只好强撑着,粗声粗气地反问道。

    杨广话说至一半,突然就此打住,不往下说了,笑眯眯地看着染干,问道:“小王虽被父皇册任为并州总管,却还未曾到过漠北,请问染干兄,突厥人世代居于漠北草原,以何为生?”

    染干一昂头,答道:“我突厥人向以放牧为生。”

    “染干兄放牧过牛羊吗?成百上千头牛羊,你可曾数得清它们的数目?”

    “这个自然。别说是牛羊,就是成群的野马,我也能驯得它们服服贴贴的。”染干面现得意地回道。

    “怪不得,突厥沙钵略可汗要处心积虑地派染干兄屈身为奴,随我朝长孙晟将军返京,潜入长安,原来染干兄果然是突厥人中的少年壮士啊。”杨广仍不急于问出他想要问的问题,而是故作惊讶地讥讽染干道。

    染干心虚地转身瞟了满面怒容的长孙晟一眼,张了张嘴,却没做任何的辩驳,倒是他身后不远处坐着的处罗喉轻轻发出了一声叹息。

    “染干王子既精擅牧马之道,对习武用兵想必也并不陌生。小王欲向染干兄请教的问题便是:昔日汉高祖曾当面考校韩信的本领,出过这么一道难题给他,说有一队士兵,倘若每三个人排成一排,还多出两人;倘若每五个人排成一排,还多出三人;倘若每七个人排成一排,仍会多出两人,请问染干兄,这队士兵究竟有多少人呢?”

    天知道,“韩信点兵”最早出自〈孙子算经〉,用到的是小学奥数中的同余定理,对于一个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小六学生来说,这道题解答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而对于染干来说,却无异于是一道想破脑袋也难以想出正确答案的难题。

    杨广说出“韩信点兵”这道题的题面,只听身后殿内群臣行列中顿时有人发出会心的笑声,而染干却呆立在原地,半点儿解题的思路全无。

    “行啦。你小子瞒着父母,偷偷跑来这万里之外的长安,叫我这一通好找,还不速速退下。”处罗喉听杨广给儿子出下这道“韩信点兵”的难题,情知儿子这回在杨广身上讨不到任何便宜,遂站起身,佯做训斥染干,实则替儿子解了围。

    染干却不像在晋王府门前比箭输给张须陀时那样,听从父亲的劝告,退在一旁,而是涨红着脸,强自说道:“输便是输了,晋王的锦袍我可以不要,我答应送出去的马却不能不送。晋王殿下,此马名唤“铁蹄龙”,乃是我突厥大草原上千里挑一的良驹,晚些时我便亲自将它送到你府上,以后还望殿下能够善待于它。”

第八十八章 迷雾重重

    处罗喉喝退染干,正式向杨坚奉上突厥沙钵略可汗的国书,再次敦促杨坚表明对突厥持何立场、态度,杨坚却不正面回应处罗喉,只有意顾左右而言它,借着高昌国王在场之机,尽说些场面上的话来应付处罗喉,始终不肯当场表明大隋朝廷对突厥的态度。

    处罗喉从沙钵略可汗驻跸的都斤山一路来到长安,路经幽并时已亲眼见到隋朝陈重兵于北境的情形,抵达长安后,又从染干那儿得到了更为确切的消息,知道杨坚在朝堂上一意回避自己的再三追问,拒绝就隋朝和突厥两国的关系表明态度,实则已准备与突厥一战,遂也变得强硬起来,以自己部落当中尚有许多急务要处理为由,明确向杨坚提出,自己在长安只能居留十天,促请杨坚十日内务必就能否沿袭北周成例,向突厥称儿献贡,给出明确答复。

    长孙晟昔日被沙钵略可汗强留于突厥时,与处罗喉多有往来,两人私交甚好,见此情形,便以故交老友的身份站出来,力劝处罗喉不远万里奉使而来,大可不必如此焦急地便要离开,不妨在长安多住上些日子,也可使自己能略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于他。

    处罗喉由于事先领受下这份到隋都长安出使的差使,实出于无奈,他明知这趟差使一旦不成,其兄沙钵略可汗摄图必会联合突厥五可汗,与隋朝会猎塞北,到时,自己在突厥各部落中多年积累起的声望也将因出使不力而受到极大的牵累,于是,也没捍然拒绝长孙晟的诚意相邀,算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

    朝会晋见已毕,鞠伯雅并处罗喉父子由鸿胪寺的官员陪同前往馆驿安歇不表,单说隋高祖杨坚,散朝后,特地将杨勇、杨广两位皇子,及高颖、苏威、杨素、长孙晟几位大臣留下,在一处会商应对突厥之策。

    今日朝会上,染干突然亮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势汹汹,欲从杨广身上占得先机,给大隋朝廷来个下马威,令长孙晟措手不及,大生惶恐之心。因此,群臣一经散去,殿内只留下廖廖数人时,长孙晟头一个便扑通一声跪倒于丹犀前,恳请杨坚传旨治他失察纵敌之罪。

    杨坚本因杨广在朝会上针锋相对,以一道“韩信点兵”的题目难住了气势嚣张的染干而满怀喜悦,加之对长孙晟收染干为徒之事并不了了,此时一见长孙晟痛心疾首地匍匐于地,诚心请罪,难免心中感到诧异,忙命人扶起长孙晟,命他将事情的原委细细讲来。

    “如今想来,臣是中了突厥人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诡计了。”长孙晟执意不肯站起回话,长跪于地,颇有悔意地说道,“摄图放臣返回长安之时,有意向臣提起过,说他于臣返回长安不久,便会派使节出使长安,欲与我大隋罢兵修好,并不顾臣的一再推辞,坚持要将在突厥时服侍臣的一班小厮送与臣为奴。臣当时只道这些突厥小厮都是沙钵略征服别的突厥部落强掳来的奴隶,未曾多加考虑,就答应下了,谁知,沙钵略却在这些小厮中埋了这么大颗钉子。今日若非晋王聪慧过人,智赚染干,我大隋朝廷的颜面即会因臣的一时糊涂而尽丧于朝堂之上。臣之罪,罪实难恕,万望陛下降旨重治臣之罪。”

    耳畔听着长孙晟如泣如诉的讲述,杨坚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他并没有如长孙晟所请,当场传旨重惩长孙晟,反而面向高颖问道:“独孤,依你之见,摄图煞费苦心地派遣染干借跟随季晟返京之机潜入长安,为何又要在处罗喉奉使出使长安之时,要染干亮明身份,自我暴露呢?”

    高颖微蹙双眉,沉思良久,仍困惑不解地摇了摇头,答道:“陛下,臣心中不解之处尚不止此一处:染干身为处罗喉之子,为何会在其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甘心情愿地充为摄图之暗探、斥候,此为其一;染干以突厥王子之尊,小小年纪,如何能瞒得过季晟的这双眼睛,混杂于一班奴隶当中而没有引来季晟对他的怀疑,此为其二;臣观染干方才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特别是他向晋王提出的问题,决非出自少年人之心计,想必是摄图要他埋伏于季晟身边前,已交待有话,要他如此作为,依此推断,摄图此举可谓是机心玲珑,用心颇深哪,以臣对摄图其人的了解,这决不像是摄图所为,此为其三。心存三大迷惑难解,请恕臣无法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高颖官居尚书左仆射,实为杨坚身边第一号文武兼备、智能之士,他尚且回答不出的问题,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杨坚轻吁了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到了身前跪着的长孙晟身上。

    “季晟,区区几个突厥小厮,并没在长安城中折腾出什么大的动静,你大可不必为此自责。朕且问你,你滞留于突厥这一年来,可曾察觉到摄图对中原早已怀有不轨之心,摄图身边有无智计超群之人,替他出谋划策,精心布局?”

    杨广侍立在旁,听到高颖条分缕析,将染干先是隐瞒真实身份,潜入长孙晟身边,继而随长孙晟在长安城中逗留近百天后,于其父处罗喉出使长安时突然现身,并处心积虑地在朝堂上给自己挖坑这前前后后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禁联想起了前些日子曾听长姐杨丽华讲过的北周千金公主智胜江左名儒孔范的故事,目光一闪,待杨坚话音刚落,即脱口叫道:“父皇,染干所做的这一切,会不会是受了宇文般若的唆使?”

    清河郡公杨素立即附和道:“禀陛下,晋王所言甚是有理,依臣对千金公主的了解,她确乎有施行此计的智识。千金公主不除,臣只恐我大隋与突厥之间以后会战火不息,纷争不断,有鉴于此,臣斗胆恳请陛下,早遣敢死之士,潜入突厥境内之都斤山,刺杀宇文般若,以绝后患。”

第八十九章 使的哪条计(上)

    杨素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骤然提出要派人深入突厥可汗牙帐刺杀千金公主,长跪未起的长孙晟忙向杨坚惊呼道:“陛下,清河公之言断断使不得。臣于一年前,作为神武公宇文神庆的副使,恭送千金公主至突厥可汗牙帐和亲,一年来,曾亲眼见到摄图与宇文般若夫妻二人情谊笃厚,摄图一向奉宇文般若为掌上明珠,两人同寝同食,一天十二个时辰几乎从未分离过。同时,宇文般若待人以宽,甚得突厥人之爱戴,陛下如在此时派刺客前去刺杀突厥可贺敦,不但会激起摄图的愤怒,举全国之兵为其妻报仇,而且宇文般若之死也会成为突厥各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向我大隋兴师问难的一条纽带,臣以为此举断不可行。”

    “处道方才所说,的确失之操切了些。朕量宇文般若不过是一纤纤弱女子,她纵有些智计,却当不起朕不远万里地派人去刺杀于她。季晟,现下朝中唯有你在突厥滞留时间最长,依你之见,即使染干果如阿纵所言,其背后主使之人是宇文般若的话,那么,宇文般若想要染干做的倒底是什么呢?难道只是当着百官的面儿,送阿纵一匹马,问他一个做黑熊,还是做野猪的问题吗?”

    听到杨坚提起自己从突厥一路骑回长安的那匹胡马,长孙晟眼中精光一闪,不禁暗中瞟了侍立在杨坚身旁的太子杨勇一眼,抱拳答道:“回陛下的话,臣虽尚不清楚染干此举,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方才高仆射的话倒是提醒了臣,此时回想起来,臣当初因骑射过人,被沙钵略可汗摄图强留在身边不放,摄图在臣身上所图谋者,无非是骑射之术而已。在臣滞留于突厥的最初一个月里,摄图不断地派遣突厥贵宦子弟,欲使臣收他们为徒,传授他们骑射之术。臣当时念及突厥实属虎狼之邦,对我中原多有侵扰,早晚必成为朝廷在北境的一大威胁,因此便千方百计地找出各种理由拒绝传授突厥人骑射之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染干才混杂于其他十几个突厥小厮当中潜入到我身边来的。而那匹被唤做‘铁蹄龙’的胡马就是染干牵来送给我的见面礼。”

    “这个染干,小小年纪,倒是会盘算,他于一年前已将此马送给了季晟,今日在朝堂上又公然提出赠马与阿纵,他这是打的什么鬼主意?”杨坚似有不屑地呵呵笑道。

    “臣当时也感到奇怪:身为在部落间争斗中落败部落的弃儿,他又自称从小生长于荒野之中,染干怎么会拥有如此神骏的一匹良驹呢?加之,染干到臣身边来不久,臣暗中观察,就发现他与别的突厥小厮有所不同。因此,臣便对他格外上心,不止一次地对他旁敲侧击,想要从他嘴里探问出他的真实出身。

    可是,无论臣如何费尽心机地打探,染干始终用相同的一套说辞来回答我。据他自称,他原是一名生长于草原上的孤儿,自幼与草原上的虎狼、牛马为伴,这匹‘铁蹄龙’就是他十岁那年在草原上无意中捡到的一匹小野马,后来,他被一突厥部落收留,由于担心部落中人抢走‘铁蹄龙’,他便把它藏到了附近的一处山涧中悄悄喂养。两年前,摄图率领的部落打败了他所在的部落,他也做了被俘的奴隶,再难以分身偷偷溜至山涧之中喂养‘铁蹄龙’,于是便趁摄图将他送来服侍我的机会,将‘铁蹄龙’从山涧中牵出,当做见面礼,送给了我。

    陛下,染干虽然每次都用相同的话来答复臣,臣依然不敢轻信他说的都是实话。然而,随着他在臣身边的时间渐长,有一件事却令我对他并非摄图暗中派来偷学骑射之术深信不疑。

    在与染干一同被送来服侍我的突厥小厮中,的确有那么两三个是被派来偷学骑射之术的,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都被我一一发现了他们的破绽,找理由把他们打发了回去。只有染干,我曾经借独自外出狩猎之时,出动提出传授他骑射术,想趁机试探于他。可是,他却对我说:‘主人的骑术未必胜得过我,即便不骑马,草原上的兔子也跑不过我这一双腿,我又何必向主人学习射箭呢?’果然,他当着我的面儿,仅凭着一双快腿,便追上了一只野兔,并把它生擒活捉了来。”

    “于是,先生在此之后,便收下染干为您唯一的徒弟,是吗?”

    杨广对长孙晟讲述的辽阔草原上放牧、打猎的生活听得心神向往,情不自禁地插言问道。

    苏威身兼五职,是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得闲的人,哪有功夫听长孙晟絮絮讲述他在突厥时的种种情形,趁着杨广插言之机,忙不迭地打断长孙晟,向杨坚奏道:“染干今日在朝堂上现身,向晋王殿下公然发难,已足以使臣锁定,先前虞府书信失窃案,以及晋王府被贼人潜入案,染干即便不是亲历亲为,也必定就是幕后主使之人,据此,臣请陛下诏准,自今日起,便暗遣吏员,监视染干的一举一动,一经发现他确有不轨之举,即行将他密捕、勘问。”

    “无畏,你这新任大理寺卿和京兆尹做得倒是称职,朕还未曾想到染干就是那偷鸡狗之辈,你却想到朕的前头去了。”杨坚话锋一转,颇不以为然地对苏威说道,“可是,莫忘了,你还是尚书右仆射,朝廷的宰相,染干已公开亮明突厥王子的身份,你以为在这个时候捉拿于他,于朝廷应对突厥有益吗?朕知道你事情多,但今日对朕而言,如何应对突厥的寻衅滋事即是头等大事,因此,朕劝你,还有独孤、诸位,且耐下心来,听季晟把话讲完。”

    皇帝这么一说,不仅是苏威,包括太子杨勇、左仆射高颖在内,殿内众人只得强自按捺住急躁的心情,静候长孙晟继续讲下去了。

第九十章 使的哪条计(下)

    “陛下,诸位,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要把染干潜伏至我身边的前后经过详细叙说一遍,概为佐证方才晋王殿下所说的确有理,染干突然亮明身份,以及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其背后主使之人必是如今的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长孙晟话说得十分笃定,“以今日的情形倒推想来,即连高仆射方才提出的三点疑惑,我似乎也找到了线索。”

    “哦,愿闻其详。”高颖回身扶起长孙晟,饶有兴致地催促道。

    “我在突厥之时,摄图欲说服我传授突厥贵宦骑射之术,曾命突厥勋戚、贵宦多与我交往,其中尤以今日充做摄图使节前来长安晋见陛下的这位突利设可汗处罗喉,与我情谊最为交好。据处罗喉曾对我说起,他早年身居漠北,所在部落时常受到漠北铁勒部落的侵袭,以至于他膝下的长子刚刚出生不久,就在一场铁勒部落发起的偷袭中与他失散了,至今音信皆无。而可与处罗喉这话相互印证的是,每逢处罗喉前来探望于我,染干都会找出各种理由加以回避。现今回想起来,极有可能是染干自幼与父母失散,独自在草原上长大,后来被其伯父摄图收留,当做眼线派至我身边潜伏,而从染干有意回避与处罗喉见面推断,染干早就知道处罗喉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碍于有使命在身,故而不欲与其相见,同时,处罗喉以突厥第五可汗之尊,居然愿受摄图所遣,充任他的使节来到长安,也不排除摄图恩威并施,将其亲子染干身在长安的消息告知了处罗喉,进而诱使处罗喉答应替他出使大隋的可能性。如此,便可回答高仆射提出的头两点疑惑了。”

    高颖听罢长孙晟的分析、推断,沉吟着点点头,说道:“虽说眼下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我以为,季晟所做的这番分析、推测不无道理。只是对我方而言,如今仍是不清楚宇文般若为摄图出谋划策,指使染干出尔反尔,公然跳将出来对晋王殿下发难,其真正的用意何在?换言之,当务之急,咱们要摸清的是对方使的究竟是哪条计策?”

    到了此时,长孙晟头脑中已然形成了个大概的判断,只是一来他尚没有足够的把握,二来在殿内众人当中,他的官位最为低微,也不想卷入到朝廷内部的纷争当中,因此,听到高颖如此一问,遂把心中的话留了一半未说,只忖度着能说出口的说道:“依我推断,染干此前,必定受到其伯父摄图的某种大恩,因此,对摄图怀有一片忠心,甚至超过了他与处罗喉之间的父子亲情。宇文般若在他跟随我返回长安之前,必对他已有所交待,只要将来处罗喉作为沙钵略可汗的使节一抵达长安,他就可以主动前往认父,并亮明其突厥王子的身份,充当突厥的副使,随处罗喉一同晋见陛下。究其用意,多半是摄图夫妻二人仍放心不下处罗喉,欲令其子从旁加以监督,并以染干抢先向晋王发难的方式,逼迫处罗喉不得不按摄图的意图,采取强硬的态度对待我大隋。同时,据此,还可做出推断,染干潜伏于我的身边,来到长安,他身上如果还背负有其它使命的话,那么时至今日,他身上的其它使命定是已经完成。”

    “倘若事情真像长孙将军猜想的那样,那么本宫请教长孙将军,染干为何要一马赠与二主,主动提出要把本已属将军所有的马另赠与阿纵呢?”太子杨勇突然开口问道。

    长孙晟抬眼紧盯了杨勇一眼,旋即垂下眼皮,抱歉地答道:“回殿下的话,臣方才已说过,染干小儿惯于使诈,臣一时也想不出,他这么做究竟是何居心,莫非他欲行……圣上面前,请恕臣不敢妄言。”

    杨勇分明听得长孙晟话只说了一半,正欲追问究竟,却被杨坚开口打断了。

    “关于此事的前后、因果,就目前所知而言,朕以为,季晟之言确有几分道理。既然沙钵略强逼朕向其称儿岁贡的意图已昭然若揭,诸卿不妨说说看,朕当以何策应对之啊?”

    杨素方才因献计刺杀千金公主,遭到杨坚的当场驳回,急于挽回颜面,于是抢先抱拳答道:“陛下,臣料沙钵略遣使来劝不成,必定会发兵来犯,据今日染干小儿在朝堂上所言,他似乎对朝廷于并州的兵力布防情况烂熟于胸,鉴于此,臣不仅赞同苏仆射方才关于染干即是两三月前晋王府及虞府两起盗案的真凶,更建议陛下立即着手对并州的兵力部署作出调整。臣不才,愿向陛下请命,前往并州领军,与沙钵略一战。”

    “处道今天临上朝前是不是又吃了夫人的呛啊,遇事如此心急?”杨素的夫人郑祁耶与皇后独孤伽罗私交甚好,乃是过从甚密的闺蜜,杨坚与杨素又同有惧内的毛病,因此,一得着机会,杨坚便会搬出郑氏夫人来,奚落杨素一番,“目下长安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似处道这样不屑追逐富贵,倒要富贵找上门逼你的大才,朕怎会放你到并州去领军呢?”

    杨坚所谓的不屑追逐富贵,倒要富贵找上门逼你,实则是从独孤伽罗那儿听到的一则关于杨素恃才傲物的小典故,说的是杨素参与平定尉迟迥叛乱回到长安后,有人曾劝他干谒权门,替自己求取更大的功名富贵,不想杨素面对此人,只发出一阵冷笑,捻髯矜持地答道:“我纵不求富贵,唯恐它日富贵会来逼我,何须如此?”这大概也是那位郑氏夫人寻常入宫与独孤后闲谈之时,将其当作笑话讲给皇后,皇后又讲给杨坚听的,却被杨坚此时顺手捻来打趣杨素。

    杨素听杨坚一再同自己玩笑,隐然又有驳回自己建言之意,面色一红,正欲退在一旁,却听杨坚接着说道:“据今看来,虞庆则确实不宜再在并州统军,朕须得另行择将替换他回来。”

    杨坚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定格在了杨广身上。

第九十一章 那匹马我先替殿下养着

    (今天会有三更,求收藏,求推荐)父亲该不会是想要自己马上出镇并州吧。杨广但觉一股热血直撞顶门,攥紧了拳头,也欲仿效杨素,主动请缨,出镇并州。

    可是,杨坚的目光只在杨广身上停留了一眨眼的功夫,旋即移向了别处。

    “此事容后再议吧。季晟,朕交给你一个差使,务须把它办好。那就是千方百计拖延处罗喉父子离开长安,返回突厥的时间,待元晖带回他西进联络达头可汗的确切消息后,方可放处罗喉父子离京。”

    “臣遵旨。”长孙晟朗声应道。

    “你们要是有事,就先散了吧。朕再和阿纵多说两句。”杨坚转向高颖、苏威等人吩咐道。

    待几位大臣退出临光殿,杨坚令杨广站到他的跟前来,用慈爱的眼神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关切地问道:“今日在朝堂上站了大半天,你身子还经受得住?”

    杨广今天以一道古代的奥数题智赚染干,可谓是在朝堂上大大露了回脸儿,心中自不免生出些得意,当即躬身大声答道:“谢父皇垂询,阿纵的身子骨好着呢。现在就是要阿纵围着这临光殿跑上几圈,也不在话下。”

    不知不觉当中,他竟然把临光殿当做了学校操场,一心想着跑个一千米什么的向杨坚证明,自己的身体已完全恢复了。

    “哈哈,要跑你就到大草原上给朕撒欢儿去,围着临光殿瞎跑什么?”杨坚仰面放声大笑起来,“看来,朕要你拜长孙晟为师,跟他学习骑射之术,你还真没白学。且不说骑射之术学得如何,单是这身子骨,就比起前结实了许多。”

    “父皇......”杨广脑子一热,又要向杨坚提出出镇并州的请求。

    “哎,你不必说了,朕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杨坚摆了摆手,拦住了儿子,语重心长地叮嘱他道,“你放心,朕既任你做并州总管,早晚有一天会叫你这匹小马离开马厩,到草原上撒欢儿去的,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趁着现在你人还在京城,不妨抓紧时间用心跟随长孙晟多学些骑马射箭的本领,免得将来两军阵前心里发虚。”

    杨广滚烫的头脑仿佛被杨坚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不禁感到一阵失望,旋即他又想起了,自己身上现还背负着查察会真和尚暴毙案的重任,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查明此案,用事实说服父亲,放自己早日出镇并州。

    杨广最迟一个离开临光殿,走出露门,却见长孙晟还未离开,正站在露门外和鲜于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好像正在等着自己,遂紧走几步,来到二人面前,向着长孙晟抱拳施礼,问道:“先生在此等候,可是有话要对我说?”

    出乎他意外的是,长孙晟一见杨广从宫城内出来,便抬腿要走,被杨广拦在面前,遂不经意地说了句:“没什么大事,不过是为告诉殿下一声,那匹马,要是殿下答应的话,我就先替殿下养着吧。”

    长孙晟等候在宫门外,只为了跟自己说一声,染干在临光殿内口口声声送给自己的那匹马先放他那儿养几天?杨广脑子里一阵糊涂,搞不清长孙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先生,现在天已至晌午时分,要是您没什么要紧的事,我倒是知道,离此不远的东市对过,有一座‘江南岸’酒楼,他家谢大厨烹制的饭菜堪称一绝,先生可否赏光,随我到‘江南岸’一叙?”杨广心中还在为今日在朝会上智赚染干感到兴奋不已,加之经过两三天的卧床休息,身体已恢复如初,不免感觉胃口大开,想邀长孙晟一同至“江南岸”酒楼大搓上一顿,以解这些日子对诸种美味的相思之苦。

    长孙晟皱了皱眉头,还未开口拒绝,就听不远处树下,有人一板一眼地说道:“唐国公下过一道严令,要小的跟随王爷左右,除入宫晋见皇上娘娘,到太学进学之外,哪儿也不要去,更不准许王爷在府外用饭。”

    又是张须陀这个甩不掉的尾巴!

    可是,自从会真和尚暴毙那晚,自己好心从鱼俱罗的刀下救下了他的性命,张须陀不是已调归自己节制,怎么他至今还一口一个唐国公的要听李渊的号令?

    杨广突然被张须陀扫了兴,转过头正要痛斥他,却听长孙晟点头附和道:“须陀说得有理。我还要到馆驿会会处罗喉父子,不能陪殿下一同用饭了。我也奉劝殿下一句,一切还须小心为上,不妨就听从须陀的劝告,早些回府去吧。”

    “先生请慢走。”杨广送走长孙晟,命鲜于罗牵过大青驴,自己翻身上了驴,手指东市的方向,故意大声向鲜于罗吩咐道,“走,随本王到‘江南岸’吃酒去。”

    张须陀见杨广不肯听自己的话,他本是个死心眼儿的人,从不知随机应变为何物,一急之下,大步向前,“呯”地一把,从鲜于罗手中夺下了驴缰绳,牵着大青驴,调头就向晋王府的方向走去。

    杨广原就恼他只知听命于李渊,全然没有把自己这个正经主子、上司放在眼里,此时见他竟敢强迫自己服从于他,不由得火冒三丈,挥起手中的驴鞭,照着张须陀的后背狠狠地抽了下去。

    孰料,张须陀脑后像长了一双眼睛,眼瞅着杨广手中的鞭子就要落到他的后背上,他陡地抬起一只手,抓住鞭稍,微一用力,即将驴鞭从杨广手中硬生生夺了下来,牵着驴,头也不回地朝着晋王府的方向走去。

    “张须陀,你大胆,居然敢同王爷动起手来了!瞧我回到王府之后,将此事禀报给唐国公,要他严加惩治你。”鲜于罗心中也颇不愿杨广在长安城中四处闲逛,加重了自己护持的责任,佯做恼怒地喝止着张须陀,脚下却是一步不落地紧随其后,一溜小跑地跟在驴后向晋王府跑去。

    杨广打也打不得,骂也不顶用,真拿这个轴货没了办法,无奈之下,只得厉声喝问张须陀道:“张须陀,本王问你,数天前窦大将军不是交待得清清楚楚,要你受本王节制,你为何一心只听从李渊的命令,要拦着本王前去‘江南岸’查案?”

第九十二章 盯死染干

    张须陀牵着大青驴,在杨广头前走着,听到杨广说出查案两个字,脚下停顿了一下,随即继续向前走去,头也没回地冲杨广答道:“窦大将军确是这样吩咐小的的,但小的至今仍未调离千牛卫,依例就依然要听从唐国公的号令。王爷要是急着调小的来随王爷查案、办差,不妨去向卫府说明因由,要他们销了小的的军籍。”

    鬼才急着调你来查案、办差呢!我恨不得你立马滚得远远的,今生再见不到你才好呢!杨广心中暗骂,却在官面上挑不出张须陀的一点毛病来,加之,方才被张须陀蛮不讲理的一通搅和,闹得杨广胃口全失,再也难以打起去“江南岸”品尝美食的兴致啦,遂半推半就地跟着他回了王府。

    杨广回到晋王府,一脚迈进寝殿,鼻腔中倏地便窜进了一缕令他精神为之一振的香气,不由得使他回想起了发现自己穿越了的那个早晨。当时,自己犹在半梦半醒之间,鼻子里就嗅到了一缕香气,令自己登时清醒了过来。

    他站在殿内,提鼻细细嗅来,隐约觉得今天的这缕香气与数月前自己初次嗅到的多有不同,似乎比原来的香气浓重些,嗅入鼻中,也不如原来的香气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萧萧、瑟瑟,你们在寝殿内熏得什么香?”杨广抬高声调,连问数声,却不见有人答应,他一路上被张须陀气都给气饱了,此时也不觉得肚饥,于是便一头扎在床上,脑子里像过电影似地回味着今天在临光殿上发生的一切。

    蓦地,由连绵不绝窜进鼻腔里的香气,杨广想起了安若溪,继而联想到了一个令他说不上是喜,是惊,还是疑的事实:倘若真如散朝后自己冲口出说的那样,染干背后是宇文般若在布局,设计,那么染干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与安若溪会面,便有了一个充分的理由,他是奉了安若溪的旧主千金公主之命,要带话给安若溪。可是,事实真是这样的话,那日在万善尼寺之中,安若溪为何不待自己问起,便要主动承认自己是别人安插在晋王府的内奸呢?

    杨广躺在床上,仔细回忆着安若溪在方丈内喊出那句“我就是奸细”时的神情,恍惚觉得她决非一时冲动,而像是不堪忍受某种痛苦,才有意自寻死路。千金公主宇文般若要染干带话给安若溪,会带什么话呢?对,一定是要染干设法逼迫安若溪作奸细,而安若溪又不情愿,才会在自己面前有意喊出她就是奸细的话来。若真是这样,不单是自己,就是母后,这回也错怪了安若溪。

    杨广思忖至此,不由得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排除了安若溪内奸的嫌疑,为何会使自己激动不已。

    不对,如果自己刚才想到的这些和事实极为接近的话,那么染干在他身份暴露之后,离开长安以前,必定还会去找安若溪,竭力争取她为千金公主,为突厥沙钵略可汗效命。

    杨广腾地从床上一跃而起,朝殿外大声叫道:“鲜于罗,速速进殿回话。”

    应声进殿来的不是鲜于罗,而是手捧着热气腾腾饭菜的萧萧、瑟瑟二人。

    “王爷用过饭,再传鲜于罗进来交待差使吧。在皇上跟前应了半天的卯,仔细累坏了身子。”萧萧一面体贴地劝着杨广,一面同瑟瑟二人一道将手中捧着的饭菜放到几案上。

    “王爷,你嗅到了没有?这是我从江陀子那里讨得的苏合香,据江陀子说啊,这苏合香最是适合在大病初愈之人房中点熏,有醒脑提神之奇效呢。”瑟瑟为杨广拿来一条半湿的巾帕,要他擦拭了双手再用饭。

    自从用手机试探出自已身边这两位侍女并非别人安排来监视自己的眼线以后,无形之中,杨广对萧萧、瑟瑟二人说的话顺从了许多,在内心已暗自将她们两人视作了自己的亲信。

    “好好好,就听你们的,先吃饭,再交待差使。”受到萧萧、瑟瑟两人情绪感染,杨广恢复了几分胃口,接过瑟瑟拿来的巾帕,边擦拭着双手,边起身走至几案前,两眼盯着案上的饭菜,赞道:“银耳粟米粥,蒸红白萝卜丝、海米烧冬瓜、还有两枚茶叶蛋,这些都是谁做的,倒正和我此时的胃口。”

    瑟瑟走过来,从杨广手中接过巾帕,含笑说道:“萧萧啊,早就瞧出丁三儿做的饭菜不合王爷的脾胃,今天亲自下厨,为王爷准备了这顿饭菜,起初我还嫌她专拣些清淡素寡的饭菜做给王爷吃,不想却合了王爷的胃口。比起婢子来,萧萧更当得起是王爷您的体已人哪。”

    萧萧被她说得难为情,红着脸回敬道:“只知道在王爷面前拿我取笑,也不睁开眼睛瞧瞧你自己,一晌午倒向我问了不下一百遍王爷回府了没,在宫里呆长了担心王爷身子吃不消,咱们两个,倒底谁更当得起王爷的体已人?”

    两个人只顾着拿对方玩话、取笑,却浑然忘却了不经意间,都揭出了对方的老底儿。纵是小小年纪,情窦初开,对男女间私情尚不甚了了的杨广,听得二人如此牵挂、关心自己,也不由得心中像是装进了只小鹿,呯呯跳个不停,脸也直红到了耳根。

    为避免彼此之间的尴尬,杨广深埋着头,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饭,头也不抬地冲萧萧、瑟瑟二人吩咐道:“这回可以了吧,去,叫鲜于罗来,我有要紧的事交给他去做。”

    片刻之后,鲜于罗遵命来到寝殿,杨广命萧萧、瑟瑟到殿门外守着,禁止旁人靠近,这才一脸庄重地对鲜于罗说道:“我有一件十分紧要的差使交给你去做,要是做得好,我重重有赏,要是办砸了,你从此以后就不必跟着本王了。你可愿意去办?”

    鲜于罗一惯地嘴里抹蜜,嘴上的功夫远胜于腿脚上的功夫,当下扑身跪倒在杨广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道:“但凡是王爷交待下的差使,小的就是整日里不吃饭,整夜里不睡觉,也保证办好差使。”

    “这项差使还真需要你不吃不睡。”杨广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冷的笑意,“你仔细听着,本王要你一天十二个时辰当中,一个时辰不落地把染干给我盯死了。”

第九十三章 盛公麾下史万岁

    就在杨广交待鲜于罗,不分昼夜地将突然变身为突厥王子的染干给盯死的同时,在长安城道胜里,与数天前逼死冯小怜的那位李询府邸比邻而居的盛国公府门前,来了一位头顶幕(mi)篱的女子。

    其时正时七月流火的时节,盛国公府门前列戟挺立(注:按隋制,凡授开府以上勋官者,无论其有无职事,均可门前列戟)的两名军士目光惊诧地望着这个大热的天头顶幕篱,将自己从头至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子,相对一笑,挺起手中的长戟,拦住了她。

    那女子并不开口向两名军士说明来意,而是从身上摸出一块腰牌,举在手中,向两名军士晃了晃。两名军士一见那腰牌,二话没说,当即撤戟侧身,放女子进了盛国公府。

    头顶幕篱的女子进了盛国公府,穿廊过院,直奔第二进院落中的正厅而来。及至到了正厅门外,她方伸手摘下头上的幕篱,赫然露出了一张连鬓长满钢髯,黑中透亮的粗糙大脸。

    这位乔装成女子模样的壮汉随手将幕篱放在门边,抱拳朝着厅内朗声报名道:“盛公麾下,开府仪同三司史万岁报名求见。”

    稍顷,正厅内传来盛国公梁士彦低沉的声音:“你来了,进房来说话吧。”

    史万岁跨步进了正厅,绕过迎门摆放的屏风,来到厅内,这才发现,正厅内坐着的不只他昔日的上司,盛国公梁士彦一人,英国公宇文忻也在座,遂抱拳向宇文忻施礼道:“末将参见英公。”

    宇文忻上下打量了两眼面前站着的史万岁,呵呵笑着对梁士彦说道:“盛公脱离行伍,已近半年了吧,府中仍持军礼,可见盛公犹有雄心壮志啊。”

    史万岁乃是梁士彦十分亲近的部下,却与英国公宇文忻不甚熟络。他今日扮做女子模样来到梁士彦府上,本是有事而来,眼见得宇文忻在场,不方便讲话,只得向宇文忻施过礼,讪讪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梁士彦并不急于听史万岁禀明来意,听到宇文忻话中隐含讥诮之意,边端起一碗茶慢慢地品着,边慢条斯理地对宇文忻说道:“我闻英公精于骑射,数年前曾与长孙晟那小子比试过箭法,只是不知比试的结果如何?”

    宇文忻心知梁士彦有意奚落自己,他本是北周军中以智勇双全闻名的大将,现下与梁士彦虽是聊天闲话,又岂会轻易着了他的道,遂坦然答道:“盛公这是拿我取笑了。天下谁人不知,‘一箭双雕长孙郎’骑射无双,在下自然不是他的敌手。自普六茹坚登极做了皇帝,在下更是久不统兵,如今已成朽木一段了,岂能和盛公相比?”

    梁士彦明知宇文忻对自己反唇相讥,也不争辩,只抬手指着史万岁,冲宇文忻说道:“长孙晟虽有一箭射落双雕的本领,三年前,他曾当着老夫的面儿,一箭射落了天上飞着的大雁,请问英公,大雁和正在争食的飞雕,哪个飞得更高些?”

    宇文忻听梁士彦当着自己的面儿,公然夸赞自己昔日的部下箭法超群,直可与长孙晟比肩,心中暗笑梁士彦老而弥烈,与人争胜之心丝毫不减当年,同时也惊奇于面前直挺挺站立的这位黑塔似的壮汉箭法过人,于是哈哈笑道:“强将手下带出的自无弱兵。想当年北齐后主高纬亲率十万大军,也难以攻克盛公一万兵马驻守的州城,这位壮士在盛公麾下能做到开府,身手当属非凡,老夫失敬了。史开府,且坐下说话吧。”

    梁士彦也向史万岁摆手示意道:“人还没有到齐,你一路从华州赶来,这大热的天儿,也辛苦了,坐在一旁且略事休息,听我们老哥俩扯扯闲话,待舒公来了,再说正经事儿不迟。”

    待史万岁遵命于下首坐下,梁士彦才调转话题,向宇文忻问道:“我怎么听说今日临光殿朝会上,突然冒出了位突厥王子,英公可知此人的底细?”

    “你我如今都是赋闲之人,盛公尚有旧部惦念,时常来向你禀报些行伍中事,老夫却是一心闭门家中坐,两耳不闻窗外事啊。盛公都不知晓的事,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宇文忻有意端着架子,阴阳怪气地说道。

    “你这老儿,在老夫面前,就甭卖关子了吧。”梁士彦与宇文忻熟不拘礼,开口便戳穿了他的谎言,“且不说你的旧属比起老夫来,只多不少,单论起家世来,你也要胜过老夫多矣。令弟安乐公如今官居太子左庶子,实为见地伐宫中最得用的宫僚,你若不是从他口中得到了今日朝会上的消息,又怎会顶着个大日头,急急忙忙地跑来找我?”

    宇文忻的父亲是北周大司马宇文贵,梁士彦提到的他的兄弟宇文恺(字安乐)眼下的确官任太子左庶子,听梁士彦一口道破了自己的来意,宇文忻打了个哈哈,答道:“安乐本是个痴迷于营造之术的书呆子,对朝务一向并不上心,盛公你这回可是冤枉我了。实不相瞒,今日本是舒公差人带话给我,要老夫接信后立马赶至盛公府上,说是有要事相商。哪承想老夫脚快,来了这么大一会儿,反倒不见舒公的影子,你说怪不怪?”

    听到宇文忻道明登府造访的原委,梁士彦瞟了一眼下首坐着的史万岁,顺势说道:“那可就巧了,今日史郎登门,眼见得老夫谋划多日之事已有了眉目,就是两位不来,我也要差人将两位请来,共商大事。只是这舒公迟迟未到,怕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吧?”

    宇文忻敛起笑容,压低声音,对梁士彦说道:“近些日子,盛公听说没有,普六茹坚身边那头会咬人的秃驴——会真,据说不知被什么人给杀了,此事会不会和舒公有关?”

    梁士彦心中暗道:人都说英公宇文忻乃三国时诸葛再世,腹中有甲兵百万,果然不假。他方才还对自己口口声声称不闻窗外之事,然而,对会真一夜间暴毙于大庄严寺这样隐秘的事,不但比自己知道得详细,而且直接怀疑上了同为反隋复周盟友的舒公刘鲂。

    他心中这样琢磨着,正欲开口向宇文忻细问会真暴毙的详情,就听房外传来舒国公刘鲂熟悉的声音:“劳两位国公久等了,我来迟一步,先向两位国公赔个不是。”

第九十四章 反机初现

    自从那晚在“江南岸”酒楼之上的密室里,刘鲂断指,与宇文忻、梁士彦结成反隋复周的同盟以来,将近百天的时间里,这还是三人头回重聚在一处。

    眼见刘鲂面色凝重地走进正厅,梁士彦存心试探于他,陡然冲他低喝一声:“舒公,你这两面人做下的好事,如今事发了,你还有何话说?”

    刘鲂原就怀有心事,冷不丁地被梁士彦当头一喝,唬得立足不稳,险些瘫倒在地。史万岁忙起身趋前,伸手将他扶稳、站定。

    “史万岁?你怎么也来了?”刘鲂分明识得史万岁,见他也在房中,不禁惊奇地问道。

    “舒公,你先别忙着问他,我且问你,会真那件事,是不是你派人做下的?”梁士彦见刘鲂如此失态,心中更加怀疑会真之死与刘鲂有关,拦下他的话,紧追着问道。

    刘鲂稳了稳心神,长舒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地答道:“我还以为是你们两个做下的好事呢,盛公倒来问我。不瞒二位说,这几天,我那‘江南岸’酒楼被普六茹坚派人盯得死死的。就在方才,我来你府上的一路上,若不是拐弯抹角地甩掉了身后的尾巴,我还不敢贸然来到盛公府上呢。”

    “我道舒公为何不邀我二人前往‘江南岸’相见,原来如此。”宇文忻在旁察言观色,对刘鲂的话已是信了大半,却仍不相信会真之死真的与他无关,“不过,要说在当今长安城中,谁欲杀会真而后快,谁又能杀得了会真,舍舒公之外,还会有第二个人吗?”

    刘鲂真有些动气了,径直在梁士彦下首坐下,瞪圆了眼睛反问宇文忻道:“英公此言,是何用意?我与会真和尚宿日无怨,近日无仇,英国如此睿智之人,为何要一心认定是我命人杀了会真?”

    梁士彦身为今日三人聚会的东主,且当着自己旧属史万岁的面儿,不欲宇文忻与刘鲂二人当场争执起来,于自己的颜面有损,遂息事宁人地劝解道:“二位,咱们老哥仨儿数月前一别,今日得以重聚,何必为了区区小事争执不下?且请两位暂且息怒,我这里有件大好的消息要告知两位。”

    说着,向史万岁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可以说了。

    史万岁抱拳当胸,向在座三位国公施了一礼,粗声说道:“两个月前,末将得到总管(指梁士彦)将令,令末将设法说动大将军尔朱绩起兵反隋。末将奉令,对尔朱大将军几番试探、劝说,尔朱大将军已被末将说动,只是还未曾向末将表露心迹。末将今日晋京,一则是为向总管禀明详情,二则也恳请总管另委身份贵重之人,赴华州最终能够说服尔朱大将军,答应起兵。”

    他话音未落,刘鲂和宇文忻二人都情不自禁地“哦”了一声。

    刘鲂惊喜地望着梁士彦,赞道:“数月未曾谋面,没想到盛公谋划下了这么一桩大事来。说也凑巧,我今日邀二位在此相聚,也是为了同一件事,要与二位商量。史开府,你还有什么要向盛公禀报的吗?”

    听刘鲂对史万岁下了逐客令,梁士彦知刘鲂突然邀宇文忻到自己府中相聚,必有要事相商,且不欲三人计议的事传入第四个人耳中,便冲着史万岁吩咐道:“关于此事,你已然是尽力了。暂且退下,到客房中稍作休息,晚些时我还另有话要单独叮嘱你。你入我府来,可曾露了真实面目?”

    “末将是扮做女子模样,头顶幕篱进入盛国公府的,府中应该无人认出末将。”史万岁向三人告辞,见梁士彦无话,遂转身离开了正厅。

    “此人貌似莽汉,盛公将劝说尔朱绩起兵之事交与他做,不怕一旦事泄,殃及三族吗?”史万岁前脚刚一出门,宇文忻紧跟着就向梁士彦问道。

    “英公多虑了。”梁士彦尚未开口,反倒是刘鲂主动替史万岁说起话来了,“据我对史万岁其人的了解,他不但勇冠三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而且其父史静原是北周旧将,与盛公乃八拜之交,义结金兰的好兄弟,他之对待盛公,不是亲子,胜似亲子,否则,以盛公往日行事谨慎之做派,也不会将如此重大之事交给他来做。史万岁方才所言,大半都是实情,只是他欲要盛公亲至华州军中,说服尔朱绩起兵反隋,眼下倒是不必了。”

    梁士彦听一介儒士文臣的刘鲂说起自己与史万岁之间的渊源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心中诧异,且听刘鲂话中之意,他似乎也在打尔朱绩的主意,遂好奇地向他问道:“舒公莫非还能找出比老夫可合适的人选?”

    “尔朱绩虽与盛公、史静三人一向交厚,但盛公之于他,毕竟只是同僚而已。我要说的这人,却与尔朱绩有君臣名分,盛公请想,是你亲赴华州,更有胜算说服尔朱绩,还是此人出马,胜算更大?”

    “难道舒公你也早在打尔朱绩的主意不成?你说的这人,他又是谁?”

    刘鲂自踏进这间正厅,脸上头一回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万善尼寺出家的姑子了残,二位可知她是谁吗?实言相告,昨日了残传讯于我,声称她已暗中联络率军驻扎华州的尔朱绩大将军,择机起兵反隋,问我愿不愿充做尔朱绩的内应。我正是得了这个喜讯,才邀英公来盛公府上会商大事的。”

    “了残?此人倒没听说过,我只知咱们大周后宫的嫔妃、娘娘们多被普六茹坚和独孤伽罗安置在了万善尼寺,了残不会是哪位娘娘吧?”宇文忻先是困惑地摇了摇头,随即眼中又冒出一道光来。

    “英公所说不差,了残不是别人,正是宣帝朝后宫五后之一的天大皇后,尊讳朱满月。”刘鲂面现得意地说道,“我原以为只有咱们三个暗中结盟,密谋反隋,却不知天大皇后早就有所行动了。若不是她,于静帝被害的当夜,借入府探视之名,将静帝被害的真相告知了大天元皇后,大天元皇后又怎会拒绝领受隋朝乐平公主的封号?你我三人得此强援,真是上天不灭我大周啊!”

    梁士彦谋划策动尔朱绩起兵反隋多日,打心底里颇不愿自己大功即将告成之日,反被旁人夺去了功劳。于是,话中带刺地向刘鲂问道:“依舒公之言,天大娘娘是静帝生母,与普六茹坚有杀子之仇,她一心反隋自不在话下,只是,她又怎会找上舒公你这位昔日普六茹坚跟前的功臣,邀你入伙呢?”

第九十五章 谁杀死了会真?

    刘鲂迟疑了一下,颇不情愿地答道:“还不是因会真那个秃驴无端横死,叫效忠于普六茹坚的那帮爪牙盯上了‘江南岸’,连带着万善尼寺里的了残也误以为我是替南陈效力的眼线,于是便找到了我,想和我联手对付普六茹坚。五天前,我和了残暗中相会,向她表露了反隋复周的心迹,她惊喜之余,才将欲策动尔朱绩起兵反隋的事情告诉了我。”

    “舒公,我听说万善尼寺因安置有数百名我大周的宫嫔、女眷,独孤伽罗,甚至东宫里的那个小子都派人对这座尼寺监看甚严,你方才又说,会真和尚死后,有人便怀疑到了你的头上,你们双方都处于监视之下,又是如何暗中相会,而不别人发觉的呢?”宇文忻对刘鲂所说半信半疑,追问道。

    “嘿嘿,普六茹坚有他的通天大道,我自有我的羊肠小道,要是连这点道行都没有,又怎敢和两位国公联手共谋大计呢?”刘鲂故作神秘地反问了一句,“不过,了残却是因爱子被杀,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精神恍惚、半痴半狂的,令我对她说的这一切未敢全信。”

    “了残,了此残生而已......”宇文忻毕竟出身宇文氏一族,听到天大皇后朱满月丧子之后人变得痴傻癫狂,心中一阵难受,喃喃地念叨着。

    “不说这个了。”刘鲂将话题拉回到如何才能成功说服率军驻扎于华州的大将军尔朱绩,拉他加入到反隋复周的行列中,目视着梁士彦说道,“昔日我在宣帝身边作御正大夫之时,知道尔朱绩因攀附上了天大皇后朱满月,才起家立业的,虽然他为形势所迫,后来投靠了普六茹坚,但对朱满月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今日有幸得知盛公早已着手打尔朱绩的主意啦,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近两天请了残亲笔写下一封书信,由盛公命史万岁带回华州交到尔朱绩手中,如何?”

    梁士彦听刘鲂仍要借重自己的力量说服尔朱绩,遂打消了心中的不快,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不过,他似乎仍对是谁杀死了会真很有兴趣,又向刘鲂问道:“静帝遇害之后,会真当着群臣的面儿,公然帮着普六茹坚栽脏嫁祸于江左南陈,难道对他的死,舒公真的一无所知?”

    刘鲂情知今天若不把话说清楚,在梁士彦和宇文忻二人的心目当中,仍坚持认定自己是替南陈朝廷效劳的眼线,于是,挺直了腰板,正色答道:“盛公、英公,我与南陈巨贾张季龄纯粹是生意上的往来,搭伙谋利而已,除此之外,并无任何瓜葛。会真之死,明眼人都能猜到系南陈斥候所为,普六茹坚手下的爪牙因此盯上了我这‘江南岸’酒楼,搞得我是苦不堪言。实言相告两位,我比两位更急切地想找出杀死会真的凶手,当面问问他,为何要移祸到我的头上,要我来替他顶缸,受这份怀疑?”

    宇文忻听刘鲂说得郑重,同时也不想因为这件不甚相关的事引起彼此间的猜忌,忙点头附和着刘鲂:“舒公所开酒楼取名叫做‘江南岸’,就一定与南陈有关联吗?盛公,你的确有些过虑了。果真如舒公方才所言,他正处于朝廷的监视之下的话,依我之见,咱们不可在此久留,如无旁的事商议,还是尽早散了吧。”

    梁士彦也担心刘鲂将朝廷的注意力引到自己家中,为自己带来后患,听宇文忻提出要走,也不多做挽留,只向刘鲂叮嘱道:“华州之事,就按舒公说的,只是史万岁不宜在我家中多做耽搁,望舒公在两日内取得天大娘娘亲笔书信,交与史万岁,命他回华州带给尔朱绩。”

    三个人多日不见,刘鲂本还有别的事要和两人商量,眼见梁士彦并无留客之意,遂咽回了要说的话,和宇文忻一道向梁士彦告辞,婉言拒绝了梁士彦要送他二人出府的好意,相跟着走出了正厅。

    “舒公,天大皇后虽有心与咱们联手反隋,可她位居偏妃,比起大天元皇后来,号召力要差得多,依我说,咱们还应该在大天元皇后身上多下下功夫。”两人出了正厅,走至一个僻静的所在,宇文忻压低声音,提醒刘鲂道。

    刘鲂停下脚步,回头望望正厅的方向,轻声叹了口气:“英公,不瞒你说,两个多月前,我已为阿纵小儿备下了一副诱饵,眼瞅着他就要把它一口给吞下了,偏偏在这时,有人潜入晋王府的消息引起了独孤伽罗的警觉,派她的外甥李渊带兵进驻晋王府,不但将天元皇后看得死死的,而且就连杨广身边也多了条尾巴,这么多天过去了,他竟是一回也不曾登过‘江南岸’的门,好不叫人心急!”

    说到这里,刘鲂像是想到了什么,两眼盯着宇文忻,同他商量道:“英公,你看能不能设法收买一两个晋王府的仆从,替咱们传递些消息给大天元皇后?我这些日子被人盯得紧,又要想着和万善尼寺里的天大娘娘保持联络,实在是分不开身哪。”

    宇文忻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说道:“早在两个月前,我就派人暗中和晋王府中的人取得了联系,但也只得知了些晋王府内诸如阿纵搞大了个侍女的肚子之类的琐碎消息,未敢直接向那人摊牌,要他替咱们效力。后来没过几天,不知阿纵小儿发了什么狂,居然短短数天之内花光了府库中的所有钱帛,一改往日节俭之做派,给府中每个人都添置了两套新衣。这样一来,我先前派人联络的那人胃口也变得大了起来,如不肯出大价钱给他,即使像晋王府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不愿再透露出来呢。你说气人不气人?”

    “话虽如此,我就不相信,阿纵一个黄口小儿,他还能从我的掌心中溜了不成,早晚,我必叫他心甘情愿地主动吞下我早就为他准备好的那块诱饵。”刘鲂见宇文忻对此也无计可施,失望之余,只得仍把与大天元皇后杨丽华取得联系的希望重新寄托在自己的那块鱼饵身上了。

第九十六章 兄弟生隙

    一连三天,杨广派去监视染干的鲜于罗带回消息,染干自从在那天的朝会上因答不出“韩信点兵”折于了杨广手下,随其父处罗喉回到馆驿后,整日里足不出户,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长孙晟奉了杨坚的旨意,要尽力拖延处罗喉离京回突厥向沙钵略可汗复命的时间,每天都要到馆驿之中看望处罗喉父子,偶尔还会引着处罗喉到长安城的东西两市逛逛,散散心。可每逢这时,染干都要找出各种理由,婉拒长孙晟的邀请,坚守馆驿不出。

    由于长孙晟坚持把那匹染干欲送给杨广的“铁蹄龙”留在自己身边喂养,使得染干面对自己授业的恩师,也无法开口强求长孙晟同意自己将此马转赠给杨广,因此,杨广在晋王府中等了三天,也没等到染干派人把马送来。

    三天里,最令杨广耿耿于怀的便是张须陀带回的屈突通一如既往的那句老话:“查案的事有我们呢,就用不着殿下多费心思啦。”

    这算什么?明明自己才是带领屈突通、鱼俱罗等人查察会真大师之死案的牵头人,如今怎么竟成了个聋子的耳朵——摆设!屈突通非但不肯主动登门来向他禀报查案的进展情况,而且还一口回绝他主动过问案情,这件事本身已令杨广颇为不快了,可偏偏这个在两人之间传话的张须陀,是个说出的话比石头还硬,丝毫不懂得转弯的死脑筋,他每回打大庄严寺回到晋王府,都是硬撅撅地向杨广撂下同样的一句话,尔后便呆啦吧叽地戳在杨广面前,等待着杨广冲他大喊一声“滚”,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转身退下,搞得杨广哭笑不得,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三天时间里,倒是李渊,时常会兴冲冲地来找杨广习练箭法。由于杨丽华对他表现得十分冷淡,使得李渊心中渐渐也不再怀有娶杨丽华为妻,做大隋朝附马的奢望,反倒是长孙晟来到晋王府,传授杨广骑射之术,令李渊对射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杨广到第四进院子向杨丽华请安问候出来,都能见到李渊独自一人,手持一副弓箭,站在院外瞄个不停。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李渊箭法进步的速度竟是远胜于身为长孙晟正牌徒弟的杨广。

    到了第四天头上,仍然未见染干有任何的举动,杨广想起来今天到了入太学向师父汇报功课的日子,便主动地叫上张须陀,骑着大青驴,赶到太学来见苏威。

    及至进了太学的教室,依然只见到了裴矩,而不见首席师父苏威的身影,杨广便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在家温习的功课逐字逐句地向裴矩汇报了一遍。裴矩因知道杨广奉旨新拜了长孙晟做师父,跟着他学习与突厥有关的知识,以及骑射术,便没对杨广太学里的功课加以苛责,只指出了他所温功课中几处错漏之处,叮嘱他要用心改过,就放他走了。

    杨广自晋王府出发来太学时已是辰末时分,到了裴矩检视完他的功课,恰到了太学放学的时间,由于几天前杨广在朝堂上智赚突厥小王子染干的事迹已在长安各豪门世家之中广为流传,一听到先生吩咐可以放学回家了,太学里的四五十名太学生尽皆围拢到杨广周围,以平日里与杨广要好的虞孝仁、李浑为首,缠着要他再把那日在朝堂上他是如何智赚染干的前后经过详细地讲说一回给他们听。

    杨广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教室,径直来到院中一棵大树下站定,带着几分得意,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就听人群之外有人高声起哄道:“你们都不知道吧,阿纵不单能在朝堂上问得突厥王子哑口无言,他还是咱们大隋朝的头号神探呢。你们怎么不问问他,是如何查案的呢。”

    不用放眼去看,单凭耳朵听,杨广也知能听出带头起哄的正是自己的四弟越王杨秀。杨广也是后来才知道,北齐后主宠妃冯小怜被她后来的婆婆,李询之母逼死的那晚,因会真大师被人发现暴毙于大庄严寺内,他和大哥杨勇被父亲杨坚急召入宫,杨秀不服气父亲单独传召杨广,而没有传召他入宫,便一力撺掇着秦王杨俊、汉王杨谅兄弟三人到露门前主动请见父皇杨坚,不承想却吃了个闭门羹,杨坚连宫门都没叫这三兄弟进,就命人传旨,要他兄弟三人即刻回府各自安歇,今后不受传召,再不得擅自到宫门前请见。

    这样一来,不仅是杨秀,包括杨俊、杨谅在内,对杨广都不免起了一份嫉妒之心,暗自抱怨父亲偏心,朝中、宫中有事,一心只想着大哥、二哥能替他分忧,全然忘记了除杨勇、杨广之外,还有他们三个儿子。

    杨勇比杨秀三兄弟年岁上大着许多,且又是太子、储君,杨秀等三人一向对这位大哥礼敬有加,并不觉着父亲有事传召他入宫有什么错,于是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把一腔怨气撒在了杨广头上。

    杨秀在人群外带头起哄,存心诱使杨广说出会真和尚离奇暴毙的讯息,泄露朝廷的秘密,以便抓住杨广轻狂不堪重任的把柄,在父亲面前争宠,却没承想,他这一声喊,倒提醒了与杨广交好的虞孝仁和李浑二人。

    虞孝仁向李浑使了个眼色,两人迈步向前,一左一右,各架起杨广的一只胳膊,分开人群,就朝院外走去。

    “殿下,与其在这儿跟他们白费唇舌,倒不如随我二人一同到‘江南岸’,点上几个可口的小菜,将殿下的露脸事慢慢地说与我二人听。”虞孝仁唯恐杨广误会,边架着他向院外走,边低低的声音向他说道。

    被两位好朋友如此不由分说地架起就走,杨广起先还颇为恼火,及至听了虞孝仁的话,勾起了他肚子里蛰伏已久的馋虫,也顾不得再当着众人的面儿出风头了,任由虞、李二人半架半拉地朝太学院外走去。

第九十七章 “尾巴”被甩掉了

    虞孝仁和李浑架着杨广刚刚走出太学的院门,迎头就被一个人拦住了。还未等他二人反应过来,只觉一股大力分向自己袭来,身不由已地丢开了杨广,被甩在了一旁。

    “王爷,驴已为您备下,这就随小的回府吧。”张须陀伸手分开虞孝仁、李浑,回身指着大青驴对杨广说道。

    我怎么忘了院外还带着条甩不掉的“尾巴”,看来今天也难以享用“江南岸”谢大厨精心烹制的大餐啦!杨广感到一阵沮丧和败兴。

    “你是什么人,胆敢对我二人如此无礼!”李浑是当朝太师的儿子,虞孝仁的父亲虞庆则虽因家信失窃被降了级,却仍是统兵据守边关的大将军,二人平日里哪吃过这样的亏,拍拍屁股,站起来,指着张须陀质问道。

    “哟嗬,想不到父皇还给我大隋朝的第一神探配了个贴身护卫,老五,瞧这小子方才两下子,与你身边的梁默相比,怎么样?”原来是杨秀等三位皇子在前,后面几十号太学学生在后,众人也来到了院外,杨秀一眼望见张须陀伸手分开虞孝仁、李浑二人,禁不住转过头,对身后的汉王杨谅说道。

    “千牛卫张须陀,奉唐国公将令,随行护持晋王殿下。”张须陀一句废话都没有,冲虞孝仁答道。

    虞孝仁瞅了瞅杨广,尚未搭腔儿,就听杨秀身边的秦王杨俊不阴不阳地冲杨秀说道:“这个脸红得跟个猴腚似的小子,怎能跟父皇亲自替老五选定的梁默相提并论,莫说他不行,就是他侍侯的主子啊,叫我说,如果老五再年长几岁,怕是也轮不到他出风头啦。”

    杨秀闻言哈哈大笑道:“三哥所说不差,我们家老五才是真正的贵人,否则父皇也不会单把梁默指给他做护卫。有些人也只能趁着老五年岁还小,赶紧着蹦达两天喽。”

    杨广明知杨俊、杨秀在有意激怒自己,却仍难以压制住心头的怒火,他见长着一头白发的梁默正站在不远处等候接杨谅回府,遂指着梁默对张须陀说道:“据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你敢不敢过去和他过过招,比试个高低?”

    杨谅虽然也和杨俊、杨秀两位哥哥一样,因那晚在露门外吃了父亲的闭门羹,在心里对二哥杨广不免有妒嫉之心,但他与杨俊、杨秀二人不同,对杨广并无太大的恶意,此时听到杨广要张须陀去跟梁默较量武功,先就走过来劝杨广道:“二哥,三哥四哥他们是说着玩儿的,不必当真。梁默虽在我身边,二哥你府上不还有个焦二吗,他与梁默原只是个家僮不同,可是祖父身边的老人哪,可见父皇还是很看重二哥的。”

    “焦二那个老货能和梁默比一比的,恐怕也只有他的年纪了吧。”杨秀意犹未尽地挑唆着,“谁不知道,在京畿方圆上千里范围内,无人是梁默的敌手,莫说眼前这个猴腚脸儿的小子,就是整个千牛卫,怕也找不出一个能在梁默手下走上一二十招的人吧。老五,你就甭安慰他了。”

    虞孝仁、李浑二人见杨秀一门心思地只想把事闹大,当众出出杨广的洋相,忙也走过来劝杨广不要与他多做计较,还是赶紧走吧。

    他二人只顾着劝杨广,却不料张须陀被杨俊、杨秀二人一口一个的猴腚脸儿地叫着自己,给激怒了,大踏步走至杨秀面前,圆睁双眼瞪着杨秀,抱拳问道:“王爷,小的敢问一声,哪位是王爷所说的那位梁默?我倒想会他一会。”

    杨秀之所以对张须陀肆意轻辱,本意是想激怒杨广,现在居然见张须陀主动向梁默叫阵,自然乐得见他们两个动手比试,便随手一指,答道:“那个一头白发的便是。”

    张须陀径直走到梁默近前,也不说话,伸出蒲扇般的右手,就拍向梁默的肩头。

    在不懂行的外人眼中看来,张须陀像是在亲昵地拍拍梁默的肩头,和他打招呼,却不知他一拍下去,实则运足了力气,寻常人挨上他一拍,重则当场倒地不起,轻则也不免被他拍得痛呼出声。

    梁默原对杨俊、杨秀蓄意挑唆着杨广要这名红脸的少年军士与自己动手比武颇为不满,正想着上前催促杨谅赶紧离开此处,随自己一同回汉王府去。不料张须陀一声不响地突然向自己施以偷袭,急切间来不及多想,侧身避过他拍向自己肩头的一掌,想要开口劝止他,岂料张须陀一掌拍空,紧接着跨步向前,抬脚用膝盖直顶向自己的腰眼处,仍是看似要扶梁默,实则暗藏攻势的一招。

    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张须陀紧连不露痕迹地向自己发招进攻,梁默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惊讶:瞧这少年军士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一出手竟如此不俗,分明是得过世外高人的真传,身上有些真功夫。

    他一旦认定张须陀绝非泛泛之辈,便生出了要进一步探察对方功夫深浅的心思,也不出手还击,只向后腾身跳开,装做猝不及防,紧急避让的架势,诱张须陀向前再度发招。

    果然,张须陀抬膝一顶仍是落空,意犹不舍,纵步向前,竟大张双臂,朝着梁默猛扑了过去。梁默见他使出这招“恶虎扑食”来,表面上却貌似唯恐自己急退中跌倒,好心来扶自己,心中好笑,有意将身形缓了一缓,就在张须陀大张的双臂即将接触到他身体的一刹那,梁默竟一矮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张须陀腋下横穿了过去,顺手轻轻推了张须陀后背一把。

    张须陀向前这一扑虽事先留下了一扑不中的后招,却没想到梁默先是不避不闪,直到自己即将把他抱入怀中的一刹那才突然发力躲开,此时再要收势变招已然来不及了,他只觉自己后背被人轻推了一把,向前踉跄出五六步,才站稳身形。

    “好敏捷的身手!”张须陀发自内心地赞了一声,猱身二次向梁默逼了过去。

    两个人就这样战作了一团。

    虞孝仁眼见张须陀和梁默动起了手,一拉杨广的衣襟,悄声提醒他道:“殿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杨广得他提醒,才醒过神来,与李浑等三人一起,钻出人群,径直向“江南岸”酒楼的方向跑了下去。

第九十八章 3%

    杨广终于趁张须陀受杨秀所激,与梁默动手较量之机,与两位好朋友虞孝仁和李浑一道,甩掉了张须陀这个尾巴,兴高采烈地跑到“江南岸”酒楼吃大餐去了。

    酒楼里站在大门内迎来送往的小伙计,远远地瞅见杨广等三人跑来,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出去,十分热情地招呼道:“晋王殿下,可算把您给盼来了,虞公子、李公子,赶紧一起楼上请。”边说边赶在头前为三个人引着路。

    自己只不过随虞孝仁来过一回这“江南岸”,跑堂的伙计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杨广心里纳着闷儿,跟在小伙计身后迈步进了大堂。

    只见大堂里熙熙攘攘坐满了人,杨广边随着小伙计往二楼的包间走,边用眼睛扫视着大堂里的吃客,蓦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和一个吃客的目光撞在了一处,两个人都是一愣,那人随即将头深埋了下去。

    这人不就是名义上随自己查案的虎贲郎将屈突通吗?

    虽然今天屈突通没穿戎服,一身胡人的装扮,用一顶硬角幞头将自己的脑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可杨广仅和他打了一个照面儿,还是毫不迟疑地认出了他。

    莫非他今天是来“江南岸”酒楼查案不成?杨广由屈突通联想起这座酒楼的名字唤做“江南岸”,而会真和尚之死正是被怀疑和南陈派至长安潜伏的眼线有关,不由得浑身一激凌,脚步也放慢了下来。

    这时,就听身后的虞孝仁向小伙计开口问道:“你家谢大厨在吗?唤他来见过王爷。”自从上次引杨广来过一回“江南岸”后,虞孝仁就瞧出,谢讽做的菜颇合杨广的脾胃,因此今天一进门就向小伙计打听起了谢讽,言下之意就是点谢讽为杨广亲自掌勺。

    小伙计一回身,瞧见杨广脚步放缓了下来,连忙凑趣地说道:“不瞒虞公子说,这两天,我们谢大厨天天都在盼着晋王殿下大驾光临呢。您几位先请上楼包间里看茶,小的这就去请谢大厨来。”说罢,也不待三人搭话,一溜烟地先跑上楼唤谢讽去了。

    杨广点头支应着小伙计,忍不住再次转过头向屈突通坐的那个方向望去,却见那座位上已不见了屈突通的人影。

    “糟糕!”杨广暗叫了声不妙,“屈突通多半就是来此查案的。如此一来,这酒楼上的饭菜我可是吃不得了。”

    心中这样想着,杨广转身就要往外走,却被李浑一把拉住,好心提醒他道:“王爷可是内急,楼上也有东司,王爷不妨到楼上去用,还干净些。”

    杨广有心向李浑和虞孝仁说明缘由,又恐打草惊蛇,坏了屈突通查案的大事,不经意间抬起一只手挠了挠脑袋,指尖正触到了发髻上横插着的一支银簪,不由得心念一动,暗自琢磨道:这银簪可用来试探饭菜中是否被人下了毒,如此,倒不如到楼上随机应变,瞧瞧再说。屈突通既已看到我上了楼,也必定会设法派人于暗中保护我的,我怕什么呢?

    心中这样想着,杨广顺水推舟地冲李浑答道:“可能今儿早起羊奶喝多了些,肚子有点儿疼。”

    李浑殷勤地忙扶起杨广,主动将他带往二楼的厕所。

    古人上厕所不像今天,有水冲式的马桶,“江南岸”酒楼在整个长安城内属于超高档次的饭馆儿,平日里接待的不是王公贵戚,就是富商巨贾,因此这里的厕所也十分的讲究:不仅用一道道木板将一个个厕位隔成了一个个单间,使达官贵人们免于在别人面前脱裤子拉屎撒尿的不雅和尴尬,而且每个单间里擦屁股的竹签、堵鼻孔的棉花、洗手的清水等等一应俱全,比起晋王府中的厕所来毫不逊色。

    杨广捂着肚子进了厕间,转身便把厕所的门给顶上了,紧接着从头上拔下那根银簪,呆站在厕间内脑子飞快地思索着自己倒底该怎么办。

    别瞧杨广三四天前在朝堂上面对染干的挑衅,表现得机智灵活,用一道“韩信点兵”难住了染干,可一旦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误入到贼窝,从这座“江南岸”酒楼的各处角落,随时都有可能突然窜出一两个南陈的奸细,致自己于死命,杨广一时间还真有些不知所措。

    仅仅用手中紧握着的这根银簪,只能确保自己不被毒死,却不能使自己彻底脱离险境,且一旦酒楼中人发现自己用银簪试毒,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铤而走险,拿自己开刀呢。

    足足过了小半柱香的功夫,厕间外传来李浑的问询声:“王爷,谢大厨已在包间里等候多时了,您看?”

    “啊,孝仁你们俩先点着菜吧,我过会儿就好。”李浑如此殷勤地在厕间外一直等候着自己,倒使杨广连他和虞孝仁两个也列做了怀疑的对象:今天发生的事是不是有人故意为自己设下的局呢?

    李浑答应一声,似乎离开厕间门前,回包间去了。

    杨广左思右想,情急之下不由得想起了怀里还揣着手机:为了省电,自己已有两个月没舍得开机了,眼下的形势为保万全,最稳妥的法子也只能寄希望于上网搜索出和此事有关联的答案了。可是,单搜这座“江南岸”酒楼,多半也搜索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呀。

    杨广边紧张地思索着该搜索什么样的关键词,边伸手从怀中摸出手机,摁下了开关按钮,并心虚地几乎同时将手机的音量调至了静音。

    久违了的光头强的形象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杨广看着屏幕里光头强那副很叼的样子,感觉到分外的亲切。然而仅仅过了一秒钟之后,一个对他来说,异常不幸的事实就呈现在了他的视线之内:手机屏幕右上方电量栏里,一粒短得不能再短的红色小亮点儿在急促得闪个不停。

    杨广恍然觉得头脑之中像是有一座摩天大厦正在轰然坍塌,他揉了揉眼睛,将手机几乎贴至自己的眼前,死死的盯着电量栏里显示出的无比悲摧的一个数字:3%。手机里的电量只剩下了3%!

第九十九章 两菜一羹(上)

    (今天虽只有一更,但明天会有三更,且首更时间在零点左右,求收藏、求推荐)这怎么可能?!

    两个多月以来,自己为了节省下手机里残存的那点儿电量,几乎都没开过机,手机里原本还保存有的百分之四十几的电量怎么会突然只剩下了百分之三?

    如果没有了电,这只手机在自己手里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尽管他脑子里嗡嗡直响,然而此时杨广也明白,站在“江南岸”酒楼二楼的厕所里,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他飞快地将手机联上网络,还好,网络还在。

    既然直接搜索“江南岸”酒楼不会有什么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就搜索这座酒楼上的人吧。

    杨广首先在手机的搜索栏里输入了“谢讽”这个名字......

    在他本能的意识之中,舒国公刘鲂虽然是这座酒楼的老板,但他身居高爵,又是昔日对父皇杨坚争揽朝政,甚至开立隋朝有过莫大帮助的人,他还不至于沦落到要舍弃隋朝给予他的荣华富贵,转而替南陈卖命的地步。

    排除了刘鲂,自称是江左高门谢氏后裔的谢讽自然就排在了首位:他明明出身于高门强宗,却混迹于市井,以厨艺为生,且从江左来长安不久,甚至连个合法的身份引子都没有,他的嫌疑应属最大。

    结果出来了。

    不过,这是一份令杨广说不上是喜,还是忧的结果。

    综合网络上搜索给出的各项结果,历史上确有谢讽其人,并且搜索结果显示得一清二楚,历史上的隋朝人谢讽本人的确精擅烹饪技艺,他所著的《食经》一书记载有上百道菜肴的做法,不过大多已经散失不存。除此之外,网络上的搜索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谢讽其它事迹的显示。

    杨广一目十行地浏览着各项搜索结果,终于,在第二页显示的一项结果中,他找到了一行十分简短却令他激动不已的记载:谢讽曾任隋炀帝尚食值长。

    尚食值长?鱼俱罗不是内殿值长吗,这尚食值长应该就是皇帝身边的御厨吧?

    如此说来,谢讽非但不是南陈派来的奸细,而且迟早都要到自己身边来。杨广紧绷着的神经渐渐放松了下来。

    他低着头想了想,似乎在这座酒楼之中,自己除了刘鲂、谢讽两人,再不识得一人,自然也无法再借助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搜索出第三个人的详细情况来。

    管它呢,也许屈突通碰巧是来这儿吃饭的,或者他不想见自己,一发现自己进了酒楼,就悄悄溜走了?总之,方才在大堂中看到屈突通,并不见得就说明他正在调查“江南岸”酒楼。

    杨广再一次成功地在头脑中屏蔽了眼前对自己不利的假想,带着对手机里电量无端流失的无限怅惘将手机揣入了怀中,拉开门,走出了厕间。

    二楼另一侧的包间里,“江南岸”酒楼年轻的大厨谢讽正在向虞孝仁和李浑二人介绍着酒楼新出的菜品,看到杨广走进包间,谢讽忙上前躬身施礼,笑吟吟地对杨广说道:“两位公子菜已点得差不多了。只是在下今日专为殿下备了几道菜,如果殿下过会儿吃着不可口,单吃两位公子点的菜,也蛮够三位用的了。”

    由于已预知了这位面容俊秀的江左大厨今后将成为自己身边的厨子,杨广对谢讽的戒心抵消了大半,也微笑着问谢讽道:“数月不见,本王对谢大厨甚是想念,只不知谢大厨为何要单为本王备下几道菜,又是些什么菜肴呢?”一边说着,一边在包间里上首的位置坐了下来。

    谢讽今日见到杨广,心情似乎格外得好,有意在杨广面前卖个关子道:“王爷稍候,过一会儿自然会见分晓。”说罢,转身离开包间,到后厨为杨广烹制美味佳肴去了。

    不知怎地,杨广此时内心里反倒惦念起那个自己好不容易才甩掉了的“尾巴”——张须陀来了,遂对在一旁侍候的小伙计吩咐道:“你去跟楼下守着大门迎客的伙计交待一声,呆会儿如果见到一个红脸儿的少年军士进楼来,立即带他来见本王。”

    虞孝仁闻听这话,好奇地问杨广道:“瞧殿下方才在太学的样子,似乎颇不情愿那个军士跟着,怎么现在想起他来了?”

    杨广不便直言相告,遂沉下脸冷冷地反问虞孝仁道:“小小一名千牛卫,本王惧他何来?只是他跟随我这些日子,我担心他不是老五身边那位白发人的对手,被他伤着,反为不美罢了。”

    趁还没有上菜的空儿,虞孝仁、李浑二人少不得向杨广问起前几天在朝堂上如何智赚染干的详细经过,杨广因心中已装有别的事,只约略地应付了他们几句,便不肯再多说一句了。

    “嘿嘿,殿下,我怎么听说有人在圣上面前进谗言,要把我父亲从并州调离,不知是否确有此事?”虞孝仁忽然向杨广打听起了北境军力调配的事。

    “你家嫂嫂已经入土为安了吧,家中可都还好?”杨广对虞孝仁的问话有意不加理睬,只向着李浑问道。

    “唉,也不知我那堂兄被什么迷住了心窍,竟娶回这么一个不祥的货色来。殿下,今日不提她也罢,咱们只管吃酒就是。”李浑极不愿意提起刚刚被逼自杀的堂嫂冯小怜,举起面前的酒杯,劝杨广道。

    “王爷的两菜一羹已经做得了。”

    三人循声望去,只见谢讽手中端着个大托盘,竟客串起跑堂的角色,亲自为杨广端上菜来。

    待谢讽一一将托盘里盛装着的菜肴布列在三人面前的几案上,杨广定睛望去,只见果然仅有两道菜:一只黑陶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二只粉红鲜嫩的肉丸,俱放在绿油油的菜底上,盘沿四周码放着些切成菱形的黄瓜条;另一只黑瓷大海碗中则赫然盛着半是油红半是雪白的大块蒸肉,碗中除了大块蒸肉以外,不用任何装饰。

    如此简单易做的两道菜,谢讽为何还要特别强调是专为自己做的?虽然能过网络搜索已可大致判断出谢讽并不是自己的敌人,然而出于谨慎起见,杨广仍不敢轻易去吃“江南岸”酒楼做的饭菜,只微笑着手指案上那两道菜,问谢讽道:“现在,谢大厨可以解释解释这两道菜的来历了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462/ 第一时间欣赏一路隋行最新章节! 作者:朱藤紫骢所写的《一路隋行》为转载作品,一路隋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路隋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路隋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路隋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路隋行介绍:
新书《隋风飞扬》已经发布,将为您继续讲述隋朝的故事,欢迎书友品读、指正。
一部波澜壮阔、波诡云谲的中古东亚皇朝争霸史:金戈铁马,并吞万里;诡道机心,杀人无形;塞北江南,风光同好;佳人梦寻,宛在水中央......
诗云:
三百年地分南北,九千里日月东西。
少年马上披重甲,老僧溪边浣袈裟。
饮马长城嗟蹉跎,戏蝶迷楼话旖旎。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
本书书友群:534869286,欢迎各位书友加入。一路隋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路隋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路隋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