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人类的枷锁TXT下载人类的枷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类的枷锁全文阅读

作者:作家OpxMbq     人类的枷锁txt下载     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三)曹操替身

    我让王燕撒出大量探马,秘密监视曹操的动向。

    果然不出我所料,曹操的人马一出谯县,就直接往北,直奔定陶而来!

    于是,我便在济阴郡和梁国的交界地带的己氏县境内,布下了天罗地网。

    一天之后,一队汉军沿着官道,路过己氏,迤逦北上。

    我断定这应该就是曹操的部队,便让大军尽出,包围了这路汉军!

    兄弟们恨透了这些汉军,一上来就先是一阵箭雨,汉军躲闪不及,纷纷中箭落马。

    剩下的汉军还要继续顽抗,被我的神箭手一一射翻在地。

    其余的几百名汉军见实力悬殊,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便纷纷缴械投降了。

    王燕把两个军官带了过来,厉声问道,

    “谁是曹操!”

    两个军官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略微有点惊慌的说道,

    “曹操不在这里!”

    我见这人中等身材,三十来岁的年纪,虽然一开始略微有点惊慌,但此时此刻,竟然毫无一丝惧色,便觉得他不是一般的军官,便试探性的问道,

    “哦,那你说说,曹操在哪里?你是谁?”

    那人很平静的回答道,

    “我是他的族兄曹协,和他长得有几分相似,就被他找来,做他的替身,曹操应该不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我们只是先头部队!”

    有些朋友看到“曹协”这个名字,一定会觉得他的父母给他起名字的时候也太不在意了,曹家虽然不是士族,也算是当地的豪强地主,曹协和草鞋同音,这以后还怎么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混吗!

    说实在的,东汉时期,鞋有以下几种叫法,一,称鞋为“屦”(jù),上古时的“屦”一般是用麻绳之类的材料编成的,编的时候还要边编边砸,使之结实。因此,在古时候有“捆屦织席”的说法。

    二,称鞋为“履”(lǚ),“履”本意为“踩”,战国以后就逐渐用来表示“鞋”的意思了。像成语“郑人买履”中的“履”就表示“鞋”的意思。

    三,称鞋为“靴”(xuē),据传“靴”是北方牧民发明的,唐代时文武百官都可以穿。“靴”有皮制、麻制、银制等种类。也有传说皮靴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孙膑被庞涓敲碎了膝盖骨后,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然后缝成高皮靴。孙膑就穿着这种皮靴乘车指挥作战,打败了庞涓。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双2000多年前的皮靴。

    四、称鞋为“屐”(jī),“屐”一般指木制的鞋。

    直到后唐时期,马周开始用麻布做鞋,才开始称之为鞋。(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说郛》引唐·留存《事始·鞋》)

    也就是说,东汉时期“草鞋”并不叫“草鞋”,应该叫“草屦”,或者“草履”!

    再说了,东汉时期是已经开始使用“鞋”这个字,但是,读音类似于现在四川一带的读音“盒儿”。

(四)捉拿曹操

    我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曹操不就是你们这点人马吗,哪里还能分出前后队伍来!”

    我话是这么说的,但是,我知道曹操是个有第三把刷子的人,这家伙鬼点子特别多,说不定他还真把队伍分成两路或者三路呢!

    于是,我马上安排赵不二、王燕等人,留下赵不二的三千中军护卫,其余的人马全都散布开去,沿着附近的几条大道一直往南,全力搜索曹操。

    并嘱咐他们,身高在七尺左右(换算下来,也就是1.61米左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不论商旅,部队,士人,农夫,只要可疑的,一律抓起来,严加盘问!

    通过搜索,我们在这支队伍的后面找到了两支可疑的队伍,一支是运粮的汉军,一支普通的商队,里面都发现了可疑的人员。

    但是,通过严加审问,这些可疑的人员都排除了!

    难道说,这个曹操还能插翅飞了不成!

    我思来想去,这些细节,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如果我是曹操,我会怎么到达济南呢?

    大乱之世,和他自己的队伍在一起还是最安全的!如果曹操不在自己的队伍中,也应该离他的队伍不远,以便及时的保护他。

    现在一连搜寻了几十里,都没有发现曹操,要么曹操发现前面的部队被围,及时逃跑了,要么就还在这些士兵中间!

    于是,我便再下达命令,无论汉军中的人员是什么级别,必须一个个的严加审问。

    经过严密的搜查,和严厉的审问之后,王燕也确信曹操就在其中,但是,无论如何审问,就是没有结果!

    于是,王燕就命令审讯的义军兄弟,只要是说“不知道”的汉军,就毫无差别的就地处决!

    在一连砍杀了二十几个士兵之后,终于,在运粮的汉军队伍里发现了乔装打扮的曹操!

    这家伙竟然化妆成了一个五十多岁运粮的马车夫!

    要不是马上就要轮到砍他的脑袋了,这家伙还真不知道躲到什么时候呢!

    说不定,弟兄们心一软,还真把他以及其余的士兵都给放了。

    还真差点让他蒙混过去!

    既然有人承认自己是曹操了,那就拉过来见见吧,毕竟是历史上的大人物,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死掉呢!

    其实,我也想知道,曹操到底长什么样,他又是怎么差点逃过这次危机的!

    曹操被带到我的跟前。

    我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也确实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没等我开口,曹操倒是先说话了!

    “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穆公子吧!哎呀,孟德对穆公子那可是仰慕已久啦,自从听说您穆公子的大名,孟德就日夜期盼着见到您呐,万万没想到,今天有幸在这里与您不期而遇了!”

    什么不期而遇,我在这里等候已久了!

    你悄悄的躲在士兵中间,不是不知道吧?

    于是,我笑了笑,说道,

    “你为汉臣,我为道匪,你日夜想着见我,是不是急着要拿我这颗头颅前去换你的大好前程呀!孟德兄?”

(五)英雄所见

    曹操止住了笑容,十分认真的说道,

    “大贤良师布道十余年,从师者不下百万,为何十余年来,朝廷对此事听之任之,各方势力都能一直和谐相处,唯独到了近几个月,才发展成这水火之势,穆公子不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吗!”

    曹操的言语让我大吃一惊,什么意思,难道这曹操知道了我的底细?

    说实在的,我也一直为我的冒昧铸成大错,而悔恨不已呢。

    今日突然见曹操说起此事,不由得心头一颤,不露声色的说道,

    “哦,孟德兄一定有独到的见解,穆某愿闻其详!”

    曹操压低声音,十分郑重的说道,

    “自汉高祖起,大汉就以黄老理念治天下,使得天下太平,民富国强,其实大汉皇室对道家不但不排斥,还有一些亲近感,再说了,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朝廷遵循儒家治国理念已经三百多年,近年来,也确实出现了很多的弊端,这个时候,大贤良师提出以道家《太平道》的善道治国,真可谓旱田甘露,济世良药,只是,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朝廷上下皆为儒家门生,要想朝堂遵循道家治国理念,光凭大贤良师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大贤良师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能潜心修道几十载,悉心传道十余年,终于使道家思想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就是在朝廷之上,大贤良师也有不少的支持者,真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之间有人告发‘张角谋反’,、”

    曹操越说,我越是惭愧不已!

    其实,曹操说的都是实情,这事也确实是因我而起,但是,事已至此,我不得不勉为其难的,把这件事继续推行下去!

    其实,一开始也就是道家、儒家的治国理念之争,但是,现在是儒家理念治国,儒家掌握着朝廷实权,道家也只能在民间发展势力。

    现在儒家把太平道(道家)推到了国家的对立面,儒家和道家的理念之争,成了国家剿灭叛乱的战争,但从这一点来看,道家就已经输了一局了!

    虽然你大贤良师自称天公将军(不敢称帝),你还在坚持自己的理念,自认为是在为国家为皇帝而战,但是,国家已经把你定为叛贼了!

    这就非常尴尬了!

    看来曹操确实是个明白人哪,既然你看的这么透彻,那就看看你接下来怎么说吧!

    曹操见我没有说话,便顿了顿,接着说道,

    “现在大汉气数未尽,就算大贤良师胜了,那也是最多做个周公,到时候呢,他不是还得和天下士子共治天下吗,但是,如果败了呢,穆公子是否想过呀!”

    那还用说嘛,现在朝廷都已经把太平道的教众定为叛贼了,失败了的话,哪还有好果子吃吗!

    于是,我不失时机的说道,

    “我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发,孟德兄洋洋洒洒讲了这么多,一定成竹在胸,请孟德兄教我!”

    曹操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穆公子是天下不世奇才,当为天下百姓谋之,孟德不才,若有用处,愿唯穆公子马首是瞻,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六)八拜为交

    你看看这言语,这身段,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才是政治家!

    几年后,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对何为英雄,就有了非常生动非常具体的描述,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其实,曹操心里装着百姓,这是十分难得的,单凭这一点,我就很敬重他了!

    说实在的,历史上确实是曹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他的成功,有一些偶然的机会因素,也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就算我现在杀了曹孟德,说不定还会出来个袁孟德、刘孟德什么的,我不如现在和曹操好好谈谈,让他好好的和黄巾军合作,最好能为我所用。

    于是,我试探性的问道,

    “现在朝廷军队和黄巾军势同水火,结怨颇深,孟德兄可有化解之法呀!”

    曹操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

    “大贤良师本来也是为了社稷,为了国家,事已至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再说这黄巾军将士,还不都是咱大汉的百姓吗,这天下百姓哪有不想过好日子的呢,还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为了一口吃的,铤而走险而已!如果让他们有地种,有房住,有饭吃,他们一定会放下刀枪,安心为民的!”

    住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多好的理念呀!

    曹操说到我心里去了!

    看来,曹操最终得了大汉的半壁江山,这是他应该获得的!

    历史上的曹操在很多地方推行了“屯田”制,虽然实施过程中有些不够完美之处,还是解决了流民的问题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好吧,既然你心中有了“百姓”,我就为了百姓,也给你一个机会吧!

    于是,我非常欣慰的说道,

    “那好吧,孟德兄,济南的一方百姓就托付给您了!”

    曹操一听我说这话,就知道自己已无性命之忧,尽量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平静的说道,

    “这本就是孟德分内之事,我一定会做好的!孟德还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孟德兄有什么想法,讲来就是,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咱都好说!”

    曹操上前一步,十分郑重地轻声说道,

    “你我一见如故,何不结为异性兄弟,在这纷纷乱世之中,一起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呢!”

    说实在的,曹操这个时候和我结交,还真是有点高攀的意思,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为士大夫所不齿,当时是不会有士大夫和他结交的,定陶穆家虽然已经败落,但是,名声还在呀!

    再说了,虽然我现在是黄巾军的将领,但是,在流行诏安的东汉时期,像我这种手握重兵的黄巾军实力派,那是真正的潜力股,也是各个朝野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不过,我也有拉拢曹操为我所用的想法,既然曹操提出来了,那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我们就在路边的一座土地庙前,堆土为炉,插草为香,八拜为交,结为了异姓兄弟!

(七)曹操的谋略

    说实在的,正是这一次结交,才为曹操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凭着和我的这种特殊关系,在后来的平叛过程中,曹操招降了很多黄巾军的部队,才使得他的实力大增,有了和袁绍抗衡的资本。

    也是有了我和曹操的这层关系,黄巾军的兄弟才觉得曹操也算是自己人,跟着曹操吃皇粮也确实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在我的默许下,才纷纷归降了曹操。

    (比如说,后来的青州军和黑山军,在穆公子的协调下,都成建制的投降了曹操,使曹操的军力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曹操看了一眼旁边的汉军,走到我身边,轻声说道,

    “这些汉军今天知道的太多了,已经用不得了,您先借给我一些士兵吧,他们都是你的兄弟,有他们在我身边,我用着也放心!”

    曹操的这个突然的决定让我惊诧不已!

    这是什么意思,向我表忠心吗?

    也没这个必要呀!我并没有让他投降我,或者效忠我呀!

    他放着汉军士兵不用,非要让我部下的黄巾军兄弟保护他,确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后来常常思索这个问题,当时我已经答应放过曹操了,他为什么还要和我结为兄弟呢!

    也许他真的与我惺惺相惜,也许他早就有了一个非常弘大的计划。

    如果曹操在和我结拜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利用黄巾军的力量制衡士族的势力,来帮他平定天下的话,那么这个曹操就真是太可怕了!

    不过细细想来,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才!

    曹操已经提出了这个请求,当时也不容我多想,就随便给他安排了五百个冀州的义军兄弟,

    “他们都是冀州当地朴实的农民,让他们护送你去济南,绝对保你一路平安,到了济南,你要是觉得有些不便,你就给他们发些安家的银两,遣散他们回原籍就是了!只要有口吃的,他们是不会去干铤而走险的事的!”

    曹操无不感动的说道,

    “真是太感谢您了!这些兄弟的具体安排,您放心就是了,他们是你穆公子信得过的兄弟,当然也是我的兄弟,我一定会像家乡的子弟兵一样对待他们的!哦,对了,曹协是我族弟,如果就此折了,回去也不好交代,不如让他跟我去吧!”

    见曹操如此提议,我也不好说别的了,便十分诚恳的说道,

    “孟德兄不必客气,你看着安排就是了,以后若有难处,用得着我的地方,你也尽管提,只要是为国为民,我将鼎力相助!”

(八)引军北上

    告辞曹操一行人,我带着大军直奔东郡方向而去。

    此时的皇甫嵩已经攻下了东郡的白马,并派大军进入了济阴郡境内,攻取了济阴郡北部的几座城池。

    济阴郡黄巾军的主力,在支援颍川大战时候,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现在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弱残兵和一些义军家属,他们哪里是皇甫嵩大军的对手,只好一边抵抗,一边慢慢的向东撤退。

    如果让皇甫嵩完全占领了济阴郡,黄河北岸的离狐城(就是现在的东明县),将很快陷入汉军的包围,离狐城一旦丢失,PY城也必将不保。

    于是,穆公子计划在济阴郡北部一带,截杀皇甫嵩的军队。

    正巧,汉军攻占句阳之后,兵分两路,直奔乘氏城和成阳城而去,进攻乘氏城的这支汉军刚好赶到我们北边三十多里的一片旷野。

    我马上兵分三路,分别从汉军的头、尾、中部展开攻击。

    我们先是一阵箭雨,接着就是奋力冲杀了!

    汉军也就是七八千步兵,遭到我一万精骑大军的突袭,首尾不能相顾,只能结成小的阵型,和黄巾军顽抗。

    说实在的,我现在的这一万精骑,除了从西北地区带来的六千草原骑兵,剩下的也是褚飞燕在太行山招募的猎户,不论单兵的作战能力,还是团队的战斗力,都是以前的黄巾军不能比的。

    这些汉军在第一波箭雨中就损失了一千多人,我们一个冲锋过后,又损失了一千多人,剩下的不足五千步兵,被一万精骑团团围住,在无边的旷野上,藏又无处藏,逃又无处逃,全军覆灭,那只能是早晚的事!

    一盏茶的工夫,又有一百多汉军被义军的神箭手狙杀了。

    剩下的汉军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的倒下,终于没有抵抗住死神的威胁,纷纷缴械投降了!

    说实在的,我们都是骑兵,带着几千俘虏简直就是累赘。

    但是,对于我一个穿越的人来说,杀降也不是我想看到的,怎么处理这些降兵,倒成了一个难题。

    考虑再三之后,只好让王燕把这些汉军俘虏,全部转交给了当地的义军,这样,好让我的骑兵投入下一场战斗。

    我们赶到成阳的时候,汉军已经攻下了成阳城,看到城下一堆堆义军兄弟的尸体,兄弟们都气疯了,也许,从此之后,弟兄们基本不会留什么俘虏了!

    我又在济阴郡打了三天游击,围歼了两支汉军的小分队,致使济阴郡的汉军根本不敢出城作战了,算是基本稳定了济阴郡的局势,便率队进入了东郡境内。

    我自己很清楚,董卓的大军很快就到达冀州,我的骑兵不可能长期待在兖州一带,目前兖州的义军,根本就不是皇甫嵩的对手,只好把一部分老弱义军以及义军家属,迁往冀州的太行山区,不愿意离开的义军及其家属,就尽快和卜已的大军汇合,以免被皇甫嵩各个击破。

    卜已也率领精锐部队赶到了东郡,和皇甫嵩展开了大战。

(九)奇门遁甲

    我刚准备返回冀州,突然接到广宗城送来的羽檄,说是董卓率军已到广宗。

    得知董卓已到广宗的消息,我大吃一惊,看来这个董卓确实是个人才。

    卢植被押解回京后,董卓由河东太守升迁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剿灭冀州黄巾军。按常理推断,董卓接到朝廷的升迁调令,必定会到洛阳谢恩,然后调集大军直扑广宗,最快也得半个月的时间,这样以来,我就有宽裕的时间,从东郡返回冀州,沿路伏击董卓,就算杀不死他,也会让他损失惨重。

    可是董卓偏偏不按常理行事,接到升迁调令之后,他只是上了一个谢恩表,便带着河东郡的五千骑兵直奔广宗城了!

    董卓一到广宗,就展开了疯狂的攻击。

    可是,一连三日,用床弩、石砲猛攻广宗城,城墙都依然完好无损,城下的尸体竟然没有一个义军!

    董卓甚是奇怪,连忙找来卢植的旧部,询问详情。

    护乌桓中郎将宗员神秘兮兮的进言道,

    “若不是大将军问起,我也不敢提起这事,这个张角修道多年,已经深通《奇门遁甲》等道家法术,我觉得我们前两天攻击的广宗城以及城墙上的士兵,都是张角施展法术,布的幻境,他是在故意浪费我们的军力呀!”

    董卓闻之,惊诧不已,

    “我也耳闻张角有些道行,本意为都是见不得光的雕虫小技,没想到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用到三军对垒之中,卢将军领军之时,这张角是否也常用这种法术呀?”

    宗员十分谨慎的回答道,

    “我们三月份刚到冀州之时,也吃了张角几次亏,当时与张角的部队打了几仗,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根本见不到黄巾军的尸体,当时咱们的将士都很害怕,认为张角有起死回生的法术,以致于整个冀州汉军都人心惶惶的,不敢出战。后来卢将军说那的确是张角的法术,不过不是起死回生的法术,而是《奇门遁甲》之类的法术!我们当时也请了几位高人,看看能否破解张角的法术,也许是那些人都和道家颇有渊源,不愿帮我们剿灭‘太平道’,也许是他们确实没有太好的破解之法。”

    宗员说到这里,看了看董卓,董卓好奇的问道,

    “后来你们也能屡胜黄巾军,你们到底是如何对付张角大军的呀?”

    宗员答道,

    “卢将军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后来我们采用了‘步步为营’、‘以静制动’的策略,尽量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张角各地的义军,然后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拿下黄巾军的阵地,其实整个黄巾军中,也只有张角、张梁等极少数的人会这种《奇门遁甲》的法术,其它的部队都很好对付,后来我们把张角围困在了HD城内,展开了连续攻击,双方对耗了二十多天,最后我们终于拿下了HD城!”

    董卓好奇的问道,

    “哦,难道那张角在后来的HD之战中,就没有使用这些法术吗?”

    宗员说道,

    “一开始那张角也是天天用,后来就很少用了,传说是当时张角病的厉害,已经使不动那些法术了!我们便抓住机会,日夜攻城,付出了极大代价,最后才拿下了HD城。”

(十)天山飞鹅(不世之才)

    董卓恍然道,

    “哦,原来如此呀,可是,现在这个张角怎么又恢复了法力了呢?”

    宗员一脸茫然的说道,

    “传说是张角吃了西域的一种神鸟,法力基本上已经恢复了!”

    董卓吃惊道,

    “还有这种事呀!什么神鸟,竟有这等神力!”

    “传说是一种叫做‘天山飞鹅’的西域神鸟!”

    董卓惊诧不已,

    “我在西域多年,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这种神鸟呀!既然是神鸟,他又是怎么得到的呀?而且冀州到天山不远万里,一路上山川阻隔,艰难异常!”

    这里说一句哈,董卓青年时代,确实在西域担任过西域戊己校尉的职务,负责管理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对西域天山一带的事情,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时,一位身着黄袍的将领站起来朗声说道,

    “禀将军,黄巾军中有一位神奇的少年,不但智谋过人,而且英勇异常,他帮黄巾军组建了一支精骑,并带着这支骑兵转战南北,攻城破寨,无人能敌!前段时间他为了寻找这种神鸟,不远万里去了一趟西域,听说,他仅仅用了二十几天工夫,竟然把整个西域给拿下了!”

    董卓听闻,不由得愕然道,

    “哦,黄巾军中竟然有这等神奇人物!西域突然变天,原来是他在作乱哪!这个少年到底是何来历呀!”

    旁边一位年轻的将领见机说道,

    “大家都喊他‘穆公子’,据说来自定陶穆家,定陶穆家乃书香门第,而且已经没落多年,怎么能出这等神奇人物!”

    董卓恍然道,

    “哦,定陶穆家,这就不奇怪了,定陶穆家本是宋国王族旁支,宋国王族的先祖乃是商代皇族,商代皇族又出自蚩尤后裔,看来这个穆公子确实是古战神蚩尤的后人哪!据说呀,每个家族,五百年内都会出一个不世之才,看来这个穆公子确实是个人物呀!”

    宗员惊奇的问道,

    “只不过一个少年,将军这么高看他?”

    董卓十分认真的说道,

    “这个穆公子的本领绝对不在你我之下,下次遇见他,一定要小心为是!”

    一个青年将领奇怪的问道,

    “不过一个得志的少年,我们何必惧他!”

    董卓笑道,

    “世界上的每个不世之才都是天定的,每个不世之才也都有他的高光时代,千万不要在他的时代,与他争锋,下次遇见他,一定要尽快告知我!”

    众将听了,不由得错愕不已!

    董卓见大家都不再做声,便慨然说道,

    “既然这张角的命数未尽,那么我们就围住广宗,然后慢慢的吃掉广宗周边的城池,使这个小小的广宗成为一座孤城,再说了,一个小小的县城,一下子进驻了这么多人马,用不了多久,就会弹尽粮绝的!”

    董卓带兵多年,深谙用兵之道,他这套计谋,应该是当时对付张角最好的计谋了!

    众将听了,也不无佩服!

    看来大将军张角的克星除了卢植,还有董卓呀!

    此时的东汉确实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呀!

    如果让董卓的计谋得逞,张角的几十万冀州义军定将不保。

(十一)突袭宗员

    穆公子率兵返回广宗之时,正赶上汉军大将宗员统兵攻取清河各地城池。

    于是,我先让赵不二统帅三千精骑作为先锋,冲杀了过去。

    赵不二的先锋军那可都是西域精骑之中的百里挑一的精锐,一个个都是弓马娴熟,箭无虚发,三千人马的战斗力绝对顶的上一万汉军骑兵。

    所以,赵不二的精骑一出场,简直犹如无人之境,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很多汉军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一箭射翻马下了!

    汉军哪见过这气势!

    小股部队的汉军,远远的就溃散了!

    遇到大队的汉军呢,赵不二上前先是一阵箭雨,然后就是奋力冲杀。

    不到半个时辰,汉军就损失近半。

    宗员见前来攻击的黄巾军精骑勇猛异常,而且都骑着西域的天山良驹,知道是穆公子的骑兵到了,一边用强弩步兵配合重甲步兵,逼住赵不二的精骑,一边收拢失散的人马,然后摆开防御阵势,简直是如临大敌!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万西域精骑的战斗力,在东汉那个时代,是任何一支大军都不敢小觑的!

    这时,我率领的主力部队也赶到了阵前,见汉军锦旗猎猎,刀枪林林,一员长须赤面的大将手提大刀端坐马上,那横刀立马的气势,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

    说实在的,我从黄巾军起义,到目前参加了不下一百场战斗,攻下了一百多座城池,我本人从来没有和汉军规规矩矩的打过一场阵战(张角和卢植打的多是阵战,基本上是败多胜少!),主要的原因呢,一是,义军都是仓促起兵,根本不习阵战,所以我平时就尽量避免阵战。

    二是,我统帅的部队主力是骑兵,平时打的多是闪电战,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第三个原因呢,就是大家看三国演义的各种影视作品太多了,三国里的那种两阵对垒,主将拼杀,小兵看戏的情节,也只能出现在故事里,真正的战争,没有那么潇洒从容,那是非常残酷的!

    今天这员老将在我先锋精骑的冲击之下,不但约束住了溃散的部队,还能摆开了阵势,和我形成对垒之势,就知道今天算是遇到对手了!

    我正思索着这位大将应该就是董卓了吧,说实在的,在东汉末年,董卓的战力,那也是传奇般的存在!

    这时,那员大将朝这边抱了抱拳,大声说道,

    “传说穆公子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穆公子的确精通骑兵战术,宗某实在是佩服之极呀!”

    我也大大方方的回了个礼,朗声说道,

    “宗将军临危不乱,的确是大将之才,穆某佩服之极呀!”

    宗员笑了笑,十分认真的说道,

    “穆公子少年英雄,又是名门之后,若为朝廷效力,一定不失为一方诸侯,即为自己搏得锦绣前程,也可保得一方百姓太平!”

    我知道这是宗员瓦解我军战斗意志的心理战,便朗声说道,

    “如今的朝廷被一群奸佞小人控制着,使得朝堂上君子不得展其志,阡陌间百姓不得谋其生,以至于流民四起,饿殍遍野,我们起兵,本来就是替天子行善道,匡扶国家社稷的,宗将军乃大汉栋梁,何不与我们一起杀到洛阳,清除皇上身边的奸佞小人,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呢!”

(十二)大败宗员

    宗员听完,哈哈大笑道,

    “穆公子满腹经纶,胸怀韬略,确实是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经历太少,很容易被贼人蒙骗,你我虽未尝谋面,我也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你走向邪路,今天宗某提醒穆公子一句,你好好思量思量,没有皇帝诏书,你们擅自起兵,不论初衷如何善美,那都是造反之罪,将来都要满门抄斩的!穆兄弟可得考虑清楚哇,免得越陷越深,回不了头了!”

    说句实在话,宗员讲的都是实情,东汉也确实经常用诏安的方式,平定地方叛乱。

    可是,我不能对不起大贤良师呀!

    事情闹到这一步,我本来就难逃其责,若是再背叛兄弟,那真是天理难容了!

    再说了,我一个穿越者,本来就是来历练一番,提升一下修行的,还贪图富贵权利干什么!

    于是,我朗声回应道,

    “穆某谢过宗将军的美意,只是现在你我分别在不同的阵营,各为其主,此时也不便细说,我一个兄弟,非常仰慕宗将军的武艺,想趁着两军对垒之际,一起切磋切磋,不知宗将军是否赏脸呀!”

    宗员听了,自然是满怀欣喜,他也正想着通过挑战黄巾军的主将,摸一摸黄巾军的底细,看看黄巾军主将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再说了,这样也可以拖延一下时间,好让汉军将士稳定一下情绪!

    说实在的,刚才赵不二那一阵冲锋,确实把汉军打蒙了,也打怕了!

    于是宗员朗声回应道,

    “宗某也正有此意,不知哪位将军肯赏脸呐!”

    话音刚落,赵不二挺枪跃马冲了出来!

    宗员定睛一看,义军中冲出一员少年猛将,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圆面大耳,方口厚唇,下跨一匹西域的天山赛雪白马,手提一杆虎头湛金枪,在阵前挺枪跃马,威风凛凛!

    这时,汉军之中有不少将士认出了赵不二将军,不由得惊呼连连,在汉军之中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宗员打马上前,朗声问道,

    “来将通报姓名,老夫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赵不二长枪一抖,大喝一声,

    “吾乃常山赵不二也!”

    说着,便策马挺枪,直取宗员。

    宗员也策马扬刀,和赵不二战在了一起!

    刚才说话的间隙,我已安排褚飞燕率领三千精骑绕到了汉军的后方,日渥不基率领三千精骑绕到了汉军的左边。

    就在宗员和赵不二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突然间汉军后方箭如雨下,汉军将士措不及防,一时间阵脚大乱,就在宗员变换阵型,准备回头防御的时候,日渥不基又从左边杀了过来。

    宗员一看大事不好,拍马就走,赵不二长枪一挥,先锋的三千精骑也从前方杀向汉军。

    一时间汉军阵型大乱,汉军将士纷纷中箭倒地。

(十三)逼走董卓

    就在宗员的大军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之际,一支汉军劲旅冲了过来!

    我远远的望见来军之中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大的“董”字,便知道董卓的大军到了。

    便赶紧鸣金收兵了。

    说实在的,我不是害怕董卓和他的大军,而是怕兄弟们措不及防,被董卓打个措手不及,那就吃大亏了!

    好在我反应较快,弟兄们的坐骑又都是西域的宝马良驹,顷刻间,就撤的无影无踪了!

    宗员是董卓的副将,宗员的部队,也是董卓的主力。

    这次宗员的部队折损大半,使得董卓军力大损。

    在董卓全盛的时候,都奈何不了张角,现在折损了一万多人,实力大减,就更没有取胜的把握了。

    说实在的,这个时期的董卓确实挺为难的!

    作战吧,黄巾军骑兵都配备了连珠弩,而且他们战马的速度太快,再加上来无踪去无影的游击战术,确实让董卓各部有些无奈!

    攻城吧,又怕张角施展奇门遁甲的法术,着了张角的道!

    董卓又小心翼翼的在冀州和我周旋了十来天,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好挥军北上,联合幽州的公孙瓒等人,对付张宝去了!

    张宝手里虽然还有十几万黄巾军,对付公孙瓒、刘备等幽州的汉军已经十分吃力了,现在受到董卓大军的夹击,腹背受敌,一定危在旦夕。

    吃柿子要捡软的捏,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从敌军弱处突破,董卓是汉末名将,他的策略是非常明智的!

    于是,我赶紧让褚飞燕带着他的本部人马回到了中山郡,配合张宝的部队对付幽州的公孙瓒所部。

    让张牛角带着他的本部人马回到了常山郡,配合张宝在下曲阳一带的黄巾军,牵制董卓大军。

    张牛角和褚飞燕的部队多是山民猎户,再加上我给他们用西域良驹装备的精骑兵,战斗力那可不是一般的黄巾军能比的!

    董卓大军北上,张角所部压力大减。

    张角和穆公子协商之后,决定,由穆公子带领本部人马驰援坚守幽州蓟县城的张宝将军,张梁等将领带兵出来收复冀州及其周边失地,顺势补充一下兵源。

    与此同时,张角一边派人在义军控制区征集粮草、铁器等军备物资;一边抓紧时间赶紧修复城墙,打造守城器械,防备着下一次汉军的攻击。

第十三章 兵败冀州

    (一)一战下曲阳

    考虑到,张宝坚守涿州、蓟县两城和公孙瓒等人的汉军相持两个多月了,到目前为止,也是互有损伤,张宝也并没落于下风。

    只要是我想办法拖住了董卓的汉军主力,使其不能全力的在幽州攻城略地,张宝守住幽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我带着本部的精骑,绕道常山郡,日夜兼程,赶到了张牛角所部的驻地,与张牛角合兵一处。

    董卓所部的人马,一到北方,就连克数城,然后带着数万大军围住了下曲阳城。

    下曲阳城已被黄巾军占领了四个来月了,这四个多月里,黄巾军不断的加固城墙,并进一步挖宽了护城河,到董卓围困下曲阳的时候,下曲阳已经成了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了。

    董卓大军围住下曲阳,连攻数日,都没取得任何进展。

    由于下曲阳城扼守着南北交通要道,董卓大军为了后备军需粮草的安全,只好硬着头皮死磕下曲阳。

    我见董卓大军都被吸引到了下曲阳城下,便让张牛角带着三千精骑,以及他的本部人马,截断了董卓大军通往南方诸郡的通道。

    让褚飞燕带着他的本部人马,截断了董卓大军通往北方诸郡的通道。

    我带着一万精骑,先是偷袭了汉军的粮草大营,烧了董卓大军的部分粮草,然后,又带着大军偷袭了汉军的辎重部队,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袭扰下曲阳城下的汉军。

    不到十日,董卓大军所带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了!

    再加上南北通道已经被张牛角和褚飞燕部完全截断,董卓觉得如果再耗下去,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虽然黄巾军的实力已大不如两个月前了,但是,穆公子的骑兵真是太厉害了,再说,张牛角和褚飞燕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等到黄巾军各部完全把他包围了,那就大事不妙了!

    于是,董卓只好先用一部分兵力围困下曲阳,自己带着大军往北进入了幽州地界,计划联合公孙瓒等幽州各郡士族豪强的势力,集中兵力先绞杀张宝部署在幽州各地的黄巾军。

    董卓这一步是十分明智的!

    因为冀州的大部分地盘都还在黄巾军的掌控中,汉军的后勤供应线基本的都被截断了!

    再说冀州本地经过几个月的战乱,很多地方都已经错过了农时,就算董卓占领再多的地盘,汉军基本上也无法在当地得到补给了!

    幽州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黄巾军在幽州只是占了涿州郡和广阳郡的几个城池,这两个郡的大多数地方,还在当地官绅或者说是在地主豪强的控制之中,董卓的大军在幽州,不但能得到很好的补给,也能得到当地地主豪强的大力支持!

(二)再战幽州

    董卓大军一进入涿州郡,就得到了当地士族以及地主豪强的大力支持。

    于是,董卓先是联合玉麒麟公孙瓒、大刀公孙越、豹子头严纲、霹雳火田楷、双鞭单经等涿州的地主豪强围困了涿州郡的涿州城,又联合智多星关靖、入云龙鲜于辅等当地豪强围了广阳郡的蓟县城!

    一时间,张宝驻扎在幽州各地的大军被董卓和公孙瓒等人的联军分割包围,完全陷入了被动之中了!

    冀州的黄巾军经过和卢植、董卓大军几个月硬碰硬的拼杀,损失惨重,目前已经不可能再抽调出大量部队支援幽州战场了!

    因为皇甫嵩在兖州、青州地界清剿黄巾军的过程中,连战连捷,除了卜已所部的青州黄巾军外,皇甫嵩基本上已经把山东地界的黄巾军清除的差不多了!

    若是大将军派冀州大军援助幽州战场,说不定,皇甫嵩看着冀州空虚,趁虚来袭,也不是不可能的!

    看来,又该我出场了!

    形势所迫呀!

    我只好调集西域带来的全部人马,再加上张牛角和褚飞燕两部的青壮年士兵,拼凑了两万精骑,也足以和董卓的大军抗衡一阵了!

    可是,现在和我拼杀的是董卓带领的大汉的主力部队,再加上公孙瓒、鲜于辅、刘备等幽州各地豪强的联合大军。

    而且,董卓和公孙瓒的部队都是大汉正规的野战部队,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大。

    再加上涿州就是公孙瓒、刘备等人的家乡,这些人为了保卫家乡,那可是玩了命的拼杀。

    所以,我和董卓、公孙瓒的大军一连拼杀了十几日,虽然互有损伤,但我方确实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战事处于胶着状态,形势对我方十分不利。

    大将军张角本人也带着大军,赶到了冀州的北方前线。

    大将军一到前线,马上把我叫到了中军大帐,一见面,就热情的招呼道,

    “穆公子呀,来来来,赶紧喝杯凉茶,这大热天的,真是辛苦你了!”

    说实在的,现在已是七月下旬,正是热得要命的时节!我从前线下来,一路狂奔,早就渴的喉咙冒烟了!

    我也顾不上客套了,一杯凉茶下肚,马上精神起来了!

    大将军马上又给我沏了一碗,

    “哎呀,快坐下来歇会吧,北方战线多亏了你了!”

    大将军这么说,让我实在是有点愧不敢当,说实在的,这仗打的确实不怎么样,于是,我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唉,确实没打好,让大将军担心了!”

    大将军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称赞道,

    “已经很不错了,咱们这些兄弟之中,真正能和董卓抗衡的,也只有你穆公子了!”

    大将军夸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将军过奖了,我也是勉强应付罢了!”

    大将军笑道,

    “穆公子你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谦虚了!穆公子呀,你一直战斗在北方前线,你对北方的局势有什么见解呀?”

    说实在的,战局瞬息万变,有时候还真不好说,不过,既然大将军问咱了,咱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上几句,

    “就目前战事来看,对方在兵力方面,确实优于我方,但是,由于我们占据着城池,在地利上占了优势,所以,目前双方势均力敌,处于相持状态!”

(三)临阵献计

    大将军沉吟了片刻,低声问道,

    “穆公子呀,你的预言一向都很准确,你说说看,接下来的战局会如何发展呀?”

    说实在的,对于我一个穿越者来说,预言一下战局未来的走势,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又不能讲的太随意,还是要斟酌斟酌的吗!

    略作沉吟之后,我便一本正经的说道,

    “就战争局势来看,目前我们在幽州等北方一带并未处于下风,也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是,颍川的波才军团失败后,曹操主政济南,济南周边的义军已经被他完全收服了,皇甫嵩的大军也已经平定了兖州大部分地区,目前正在集中兵力,寻找时机和卜已决战,皇甫嵩一旦平定卜已的部队,朝廷就会马上令其挥军北上,夹击冀州的义军!也就是说,就全国大局来看,形势对我们有些不利!”

    大将军听了,不由得连连点头,

    “当下情景确是如此,穆公子可有应对良策呀!”

    我笑了笑,回应道,

    “在下只是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仅供大将军参考!”

    大将军笑道,

    “赶紧讲吧,什么时候染上这个毛病了!”

    我走到沙盘跟前,指着广阳郡的几个城池说道,

    “目前我们虽然还守着军都、昌平、蓟县等几个城池,但是,我们在幽州的广阳郡也只是守住了这几个城市据点,其余的大部分地区都还在朝廷或者说是在当地的地主豪强手里,我们的守军很难在当地得到很好的补充!而且,目前当地的豪强武装配合朝廷大军,已把这几个城池分割包围,虽说目前还没有攻下一座城池来,但是,一旦我们救援不及时,丢失这些城池,那是迟早的事!”

    大将军点了点头,轻声问道,

    “穆公子的意思,是要主动放弃军都、昌平这几个城池了!”

    我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几个城池过于分散,我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现在冀州的大军都在北线,分散了幽州汉军和董卓的兵力,一旦冀州大军回撤,这几个城池就会陷入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时,他们就是想撤都撤不会来了!”

    大将军沉吟了一下,无不忧虑的说道,

    “不过,军都城守着军都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撤出军都城,上谷郡和代郡一带的汉军骑兵就可以朝发夕至,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更加被动了!”

    大将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一旦代郡、上谷郡的汉军进入广阳郡,幽州的局势也许会有所转机。

    我站在沙盘前,幽幽的说道,

    “目前公孙瓒在幽州的广阳郡、涿州郡、渔阳郡、右北平一带,那是一家独大呀,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实际上都是公孙瓒的地盘了,上谷郡和代郡的汉军进入广阳郡和涿州郡参战,公孙瓒在这一带的势力将会受到挤压,必将会产生新的矛盾,所以说,上谷郡和代郡的汉军前来参战,并不会增强汉军的战斗力!再说了,我们一旦撤出广阳郡的这几个城池,广阳郡已经没有了战事,代郡和上谷郡的兵马进入广阳郡,势必激化和公孙瓒的矛盾,那时候,幽州各个势力之间就会因为争夺地盘,激化矛盾,我们北方的压力反而会减少很多!”

    大将军点了点头,

    “言之有理,就按穆公子说的办吧,事不宜迟,那就赶紧行动吧!”

(四)奔袭广阳郡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大将军决定,撤回军都城、昌平城、蓟县城等广阳郡各地的义军,重点守卫冀州以及和冀州搭界的涿州郡。

    可是现在广阳郡的这些城池大部分都被汉军分割包围了,要想全身而退,已不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了!

    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大将军决定,先是派张梁等人率领冀州的部分大军大举进攻下曲阳城附近的汉军,迫使董卓等人的大军南下救援。

    董卓大军南下,必定导致涿州郡和广阳郡的防御空虚。

    这样以来,我就可以带着本部人马,趁虚而入,前去解救广阳郡的黄巾军了。

    形势发展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下曲阳附近的汉军被张梁的大军攻击后,董卓不得不率大军前来救援,因为,下曲阳这边的汉军才是他的主力,也是他征战的本钱!

    董卓大军南下,汉军在幽州原本的布局就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我抓住时机,带着我拼凑的一万多精骑,直奔广阳郡的蓟县城而去。

    我们赶到蓟县城外的时候,刚好是五更时分,此时围困蓟县城的汉军睡得正香,正是我们发动奇袭的最佳时刻!

    于是,我一边安排三千精骑前去偷袭汉军的粮草辎重,一边安排其余的义军火攻汉军大营。

    只听的一声哨响,兄弟们几乎同时把手中的火箭用强弩射向了汉军的大营,一时间,汉军大营四处起火,整个军营乱做一团。

    蓟县城里的义军兄弟也早就做好了突围的准备,见城外的汉军大营火光冲天,乱作一团,便打开城门,杀向了汉军。

    负责围困蓟县城的汉军本想负隅顽抗,突然见义军里外夹击,汉军已是腹背受敌,又见义军烧了自己的粮草辎重,只好明哲保身,带着部分残余人马,突围而去!

    穷寇莫追,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不是追击汉军,而是解救军都城和昌平城里的义军兄弟!

    由于这两座城池守着军都陉的出口,地里位置十分重要,汉军简直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连日来,围城的汉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但是,这两座城池义军也是做了重点防御的,所以,汉军虽然损失了大量兵力,也没有攻下一座城池。

    虽然义军的兄弟还在坚守,但是,在汉军的一次次猛攻之下,也早已伤亡过半了,要不是我们前去解救,军都城和昌平城的陷落,那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

    于是,张宝命令蓟县城里所有的青壮年义军士兵,大约三万多人,都跟着穆公子的大军前去解救昌平城的义军兄弟,剩下的大约一万老弱伤残,留下来坚守蓟县城。

    我们的精骑赶到昌平城外,已经过了中午时分,那里的汉军早已停止了攻城,一副严阵以待,如临大敌的样子,也许蓟县城汉军溃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昌平城外的汉军那里。

    既然汉军有了准备,采取偷袭的策略,应该达不到奇袭的效果了,那我们就等蓟县城的步兵到齐后,发起总攻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663/ 第一时间欣赏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 作者:作家OpxMbq所写的《人类的枷锁》为转载作品,人类的枷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类的枷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类的枷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类的枷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类的枷锁介绍:
一阵狂风,把正在放羊的我吹到了那棱格勒大峡谷,一个机缘巧合,我进入了地狱之门,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天大秘密,其实也应该说是这个生物界,或者说是整个宇宙的大秘密。
人类也曾经拥有很多超能力,强大到可以对抗天神,可是在和天神的对抗中战败了,为了世间的太平,人类的很多潜能和超能力都被封印了、、、、、、
但是,人类另辟蹊径,慢慢的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智慧,和越来越大强大的技能,他们要打碎套在身上的枷锁,要解开身上的封印,于是这个世界将要大乱了、、、、、、人类的枷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类的枷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