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人类的枷锁TXT下载人类的枷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类的枷锁全文阅读

作者:作家OpxMbq     人类的枷锁txt下载     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四)联手痛击

    波才与我联军的第一仗,就计划痛击朱儁。

    由于朱儁、皇甫嵩两人的军队,有一半以上都是新军,再加上朱儁上次损失较大,撤到梁邑(汝州)整顿急训了十几天,在得到朝廷的强弩、床弩等新武器之后,才步步为营的向颍川开来。

    我和波才的骑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虽然都是组建不久的新军,也足以让汉军闻风丧胆了。

    参加这次行动的除了这一万骑兵,还有波才新组建的三万步兵,这三万人是从十五万义军中精选出来的,配上一部分强弩,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探马来报,朱儁的大军已出梁邑(汝州)。

    我赶紧把大军埋伏在了梁邑(汝州)南部,通往颍川的毕竟之路上。

    这支汉军自从上次被阻击之后,已经是惊弓之鸟,每天前进不到三十里。

    埋伏的义军兄弟都等的不耐烦了,只好趁着夜间把伏击地点又往前移了三十里。

    第二天汉军胆子大了点,竟然不到傍晚,就前进了三十里,完全进入了义军的包围圈。

    只听得一声哨响,两边的骑兵和前面的步兵同时杀出,对着汉军就是一阵猛射,汉军毕竟是正规军,经过严格的训练,遇袭之后,临危不乱,他们马上结成一个个盾牌圆阵,就像一口口大锅,扣在了地面上,慢慢向后移动。

    哎呀,朱儁还有这一招呀。

    波才见状,让步兵发起了一波冲锋。

    可是这些义军还没冲到汉军的跟前,就被盾牌后面的强弩一一射杀了。

    一些冲的快的,一接近汉军的盾牌阵,就被从盾牌缝隙刺出的长枪杀死了。

    哟呵,汉军的这个什么阵,还真厉害呀!

    咋办?

    怎么着也不能让他们跑了呀!

    一万骑兵,马上迂回到汉军的后面,沿路砍倒了一些松树,又在路边的干草上洒了一些油脂,等着朱儁所部的到来。

    汉军慢慢后撤,义军步步紧逼。

    撤到下一个埋伏地点的时候,已到深夜。

    汉军一看大路被堵,只好点着火把清理路障。这段时间,路障前的汉军也越积越多。

    一声哨响,两边利箭夹杂着火箭纷纷射出。

    汉军知道义军利箭的威力,赶紧故技重施,又结成了一个个盾牌圆阵。

    他们光顾着躲避头顶的箭雨,哪里知道,脚下大火已经燃起。

    初春季节,路边的野草早已经干透了,那是见火就着,夜风一吹,浓烟滚滚,汉军马上乱作一团。

    紧接着,两边伏兵尽出,杀声震天。

    朱儁的大军眼看就要覆灭,突然一声惊雷响过,大雨倾盆而下,很快就浇灭了地上的大火。

    毕竟是正规军,大火一灭,他们马上又结起了盾牌阵,慢慢的越过路障,摸索着向北方撤去。

    直到东方微微发亮,汉军才发现义军早已撤去。

    早上冷风一吹,那可真是春寒料峭,湿透了的汉军一个个冻得缩成团。

    朱儁看看汉军,虽然狼狈不堪,损失也不过十分之一,不由得昂天大笑道,

    “真是天不亡汉哪!”

(五)颍川士族

    刘秀的天下和刘邦的天下是完全不同的。

    刘邦的天下是完全靠他的那帮社会底层的穷哥们打出来的,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刘邦把原来的统治阶级集团完全摧毁了,新建立的统治阶级基本上都是由刘邦的那帮穷哥们组成的。

    既然原来的统治阶级都被摧毁了,那么所有的土地和资产就归国家所有了,天下的财富就要重新分配了!

    “国有土地”每到一定时候,就会封赏那些封爵官员,或者租借和赠与贫苦农民。但是,这里所说的“赠与”,并没有赠与土地转让权于那些贫苦失业的穷人,朝廷只是减、免了耕作贫苦农民的地租税赋而已,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国有”的。

    也就是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

    自耕农土地是西汉初期由国家统一分配给农民的,不同时期,国家分配土地的数量不等。

    汉文帝时期,自耕农的土地大约在人均60亩左右,到了汉平帝时期,也就是西汉后期,自耕农的土地就已经下降到人均13亩左右了。

    土地的减少,人口增加是一方面,土地的兼并就是另外一方面了。

    西汉时的政府一直在进行财税统计“计薄”工作,这种审计制度且相对完善,所以,中央政府会根据各郡县的统计数据去判断国家中有多少无土地和“失职”之人,也就是那些流民和失业之人。然后,到一定时候,朝廷就会无偿或低价给这些无土地之人配送土地和住宅。

    在这个过程中,新王朝的功臣、新贵们虽然会多分一些田产等生产资料,但是,广大的老百姓也都分到了足够养家的土地。

    严格意义上讲,西汉完全消灭了奴隶制!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财富的平均分配,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西汉王朝初期所实行的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实在是太开明了!

    这也是刘邦的历史地位特别高的原因。

    刘秀的天下,是靠豪强地主的武装打下来的,东汉刚刚建国的时候,豪强地主阶级就已经形成了!

    由于东汉时期官员任命实行推荐制,也就是“举孝廉”,其实推举来,推举去,举荐的大多数都是官宦子弟和地方豪强地主子弟。

    这样,慢慢的就形成了世代为官的大士族、大门阀。

    到了东汉末期,不但是土地,权利、财富也和土地一样向大士族高度集中了,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个名震天下的士族,他们掌握着天下的民间大权,当时每个诸侯都想拉拢他们,他们支持谁,谁的政权就会比较稳定。

    排在第一位的是汝南袁氏家族。

    在汉末、三国时期汝南的袁氏家族可是号称当时的第一大士族的,其祖上都是权高位重的人物!

    曾经从袁安就担任过司空、司徒,四世中居三公之位的多至五人,故称四世三公,号称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代表人物有东汉守正不移的司徒袁安、东汉末年占有青幽并冀四州的最强诸侯袁绍、建号称帝的袁术、武周时期发动政变的袁恕己、甚至是民国枭雄袁世凯都是汝南袁氏的后裔!

    排在第三位的是弘农杨氏。

    在当时仅次于袁氏和荀氏的弘农杨氏,自杨震任太尉起也是四世三公,代表人物西汉丞相杨敞、东汉的三任太尉杨秉、扬赐和杨彪、以及才华横溢的杨修,司马炎的两个皇后杨艳和杨芷,西晋势顺天下的杨骏、杨济,大败前秦的龙骧将军杨佺期,甚至是建立大隋的杨坚,也是弘农杨氏出身!

(六)颍川荀家

    排在第二位的是颍川士族的首领荀氏。

    在东汉、三国时期颍川高门的荀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过记载的人物就达到了一百多人,与之通婚的家族不是皇家贵族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

    东汉的荀氏家族发迹于荀淑,荀淑是战国荀子的第11世孙,汉桓帝时担任郎陵侯相,品行高洁,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

    荀淑育有8个儿子,都很有才华名望,时人称为“荀氏八龙”。

    硕儒荀爽位列三公,荀彧和荀攸都是在曹操手下掌握重权的人,势力仅次于夏侯和曹家,此时荀氏家族声势布于天下!

    有些朋友是不是很奇怪,颍川荀氏所出的高官远不及弘农杨氏,怎么排到弘农杨氏前面去了?

    而且,荀子虽然说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儒教中的地位,是不及孔子、孟子的,大家提起儒教,都说孔孟之道,很少提及荀子,这是为何?

    因为汉朝之后的很多朝代,儒家学派也越分越系,那些儒家学者们也不把荀子看做儒教真正的代表人物,而是把他说成杂家,因为荀子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成为了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诸子百家有很多观点是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诸子百家的代表争辩了几百年,但是,到了荀子这里,竟然都能包容通融了,以至于荀子能自圆其说,自成一派!

    这就能帮封建统治者解决很多认知、思想、以及现实方面的疑难问题,所以把荀子称为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后人,在关键时刻,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比如说,有个职位空缺了,但是推荐上来了好几个候选人,朝廷到底用谁呢,这个时候,颍川荀家人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知道荀家的厉害了吧,所以说,荀家人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整个汉朝的王侯将相、皇亲贵胄,都争相与之结交,这也就是整个东汉王朝,与荀家通婚的家族不是皇家贵族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荀家弟子中没有治国大才,汉末三国时期的荀彧、荀攸等八兄弟,就颇具才华。

    后来的三国时期,有个说法叫做,“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诸葛不出”!

    戏志才、郭嘉都是荀彧帮曹操笼络的人才,而且,戏志才、郭嘉也都是出自颍川的地方豪强之家(到了东汉,大部分普通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吃饱肚子都成了大问题,哪里还能读得起书呀!)。

    曹操还是袁绍下辖的东郡太守的时候,荀彧就从袁绍哪里来到了曹操身边,帮他笼络了许多治世贤才!

    说实在的,当时曹操实力还很弱小,而且曹操是宦官之后,因此饱受士大夫讥讽,很多人士并不看好曹操,但是有了荀彧、荀攸的支持就不一样了,很多举棋不定的士人都是奔着荀彧去的,荀彧这是在利用荀家的声望,在为曹操笼络人才,此时的荀家,就是曹操身边一杆正义的大旗。

    当然,曹操自己也很给力,在这些士族的支持下,不但迅速成长起来了,还挟持了大汉的皇帝,并以弱胜强,击败了袁绍!

(七)孙坚发迹

    朱儁撤到汝州地界之后,一边整顿兵马,一边上奏朝廷,奏请颍川附近的州郡出兵,协助他剿灭义军,然后又上表朝廷,征调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令其就地征兵,以助汉灭贼。

    孙坚从小就有勇有谋,机智过人。

    十七岁那年,有一次和父亲乘船去钱唐,看见海贼胡玉一伙在附近的匏里上岸抢夺商人财物。

    孙坚见状,不顾父亲拦阻,手提尖刀,单枪匹马地上了岸。

    孙坚一上岸,就引起了海贼的注意,于是他连忙做出指挥部属包围过来的样子,结果真把海贼给吓住了,于是立刻望风逃散。

    孙坚一看,嘿,就这胆量还出来抢劫!

    于是追上前去,手起刀落,斩首一人,凯旋而归。

    孙坚有勇有谋,杀贼除害,一时间名镇乡里,于是官府征召他做了假尉。也就是县令手下负责治安的小官,虽然官员中是最底层的,但至少脱离了吏这个阶层。不过孙坚只是个假尉,也就是临时的县尉,还没有正式编制。

    但尽管如此,孙坚也算半只脚踏进官场了,以后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人脉,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很快新的机会就来了,第二年当地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叛乱,孙坚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十一月,会稽人许昭(又名许昌)自称大将军、阳明皇帝,又封其父许生为越王,再加上其子许韶,祖孙三人扇动了数万人,在会稽郡句章起兵叛乱。

    这场叛乱声势浩大,单靠会稽一郡之力无法平定,会稽太守尹端也因剿匪不力被朝廷拿下了,险些丢了性命。

    为了迅速平乱,朝廷派臧旻任扬州刺史,统一指挥临近会稽的丹阳和吴郡,集合三郡之力平叛。

    吴郡官府让孙坚以一个临时设立的郡司马的身份统兵,参与平叛。

    就这样,孙坚招募了一千多乡勇,加入了臧旻的队伍。

    扬州刺史臧旻是臧洪之父,是汉末一位很有能力的官员,此人是个实干派,孙坚的优异表现他都看在眼里。

    苦战三年之后,许生、许昭之乱终于被平定了,臧旻上奏孙坚之功,朝廷任命他为盐渎县丞,这也是孙坚第一个正式的官职,二十岁的县委副书记,在普通人里算是前途无量了。

    之后十年里,孙坚又历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这十年孙坚虽然在仕途上没有什么进展,始终还是混在官场的底层,但他在哪一代的声望是越来越高。

    盐渎、盱眙和下邳三县全都在江北淮泗一带,孙坚在这里积累了自己最初的创业班底,而之后的孙策也同样在这里起步,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足以影响东吴政局的淮泗集团。

    如果是太平盛世,孙坚凭着剿匪之功慢慢熬资历,或许最终做到太守也就到头了。不过孙坚这样的人注定就是为乱世而生的,汉末大乱为他打开了机会的大门。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真正的考验来了。这一年,孙坚三十岁。朝廷火速调集军队镇压,右中郎将朱儁征召孙坚随军作战,并表为佐军司马。

    之前那些对孙坚深为折服的乡里少年都愿意随他从军,除此之外,孙坚又招募了一些商旅和淮泗精兵,共计千余人。

    临行之前,孙坚将自己的家眷留在寿春,其中就包括年仅十岁的孙策。恐怕孙坚当时还想不到,这个孩子将来建立的功业要远超自己。

(八)东汉第一郡

    颍川南面的南阳郡守褚贡,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决定招兵买马,助朱儁围剿义军。

    东汉的南阳郡,下辖三十七个县,行政上大致对应现在的河南南阳地区、湖北随州地区,以及湖北襄阳地区的北部。自秦设立之初就是大郡,土地辽阔,至两汉时期人口众多,东汉时期已成为天下第一郡。

    首先,南阳人口最多。

    南阳是东汉所有郡国中人口最多的郡级行政区,以公元140年的数据来说,高达243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这一年东汉的在籍总人口为4900万出头,仅南阳一郡就占了5%,与在十三刺史部中人口排名第十的幽州刺史部相当。荆州亦依托南阳郡的存在,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州(人口总数为628万)。

    再者,南阳富足。

    由于南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便利,富商大贾多集会于此,西汉时期就已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南阳又是东汉光武帝的发迹之地,东汉的开国元勋也大部分来自南阳,当时南阳之富,简直富可敌国。

    第三呢,南阳是东汉的冶铁中心,也就是东汉的兵器生产中心。

    南阳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由于植被覆盖率高,也为冶铁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燃料。先秦时期南阳冶铁技术就已十分高超,有史记载,“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可以看出南阳地区的铁制兵器锋利无比。

    至西汉时期,南阳地区生产铁制品的工艺已经非常纯熟,南阳成为全国的冶铁中心。

    第四呢,南阳农业非常发达。

    西汉时期南阳灌区为全国三大灌溉区之一,农业非常发达,此外,贵族豪强的田庄在两汉时期也发展起来,特别是东汉时期,地主豪强的田庄更是发展到难以遏制的地步。

    而且,南阳还处于颍川的南方。

    这样的一个大郡,实力那可是十分强大,要是配合朱儁、皇甫嵩两部人马南北三面夹击的话,颍川的义军,那可是危在旦夕了呀。

    天公大将军张角得到南阳郡守要出兵攻击义军的消息之后,便决定让穆公子协助张曼成尽快在南阳起义。

(九)南阳大捷

    此时,正赶上南阳郡守褚贡招募新军,张曼成先是安排了一些身形高大,孔武有力的太平道兄弟,前去投军,褚贡一看,很是喜欢,就全都接纳了他们,还有两个武功不错的兄弟做了小头目。

    恰巧这一日,由太平道的兄弟负责看守城门,张曼成就带着五百名训练有素的义军,带着连珠弩,混进了城去。

    待到夜里三更天时分,城里的教众突然放起大火,城中一时大乱,负责看守的兄弟趁机打开了城门,我带领三千精骑兵,风驰电掣般的冲进城去,两个千总各领一队人马从左右两个方向杀向守城的汉军。

    我亲自带领一千骑兵,直扑军械库,张曼成带着五百精兵,直奔郡守府而去。

    军械库守军很少,我们轻易而居的就控制了军械库,我安排一百人守着库房,带领其余的九百人,直奔宛城府库而去,宛城可是东汉五大都市之一,府库中的金银财物堆积如山,可不能让人趁乱劫了去。

    我们接管了府库,留下一百人守卫,带着剩下的八倍精骑直奔城北的冶铁作坊而去,作坊那边的守卫和工匠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我们控制住了。

    还不到天亮,我们就基本控制了宛城,张曼成一边给义军的兄弟发放武器,一边安排心腹赵弘、韩忠、孙夏等兄弟,接管了整个宛城。

    我率领三千精骑兵,在天亮之前早已出城,和城外的五千义军兄弟向博望县城杀去。

    我先让骑兵,提前赶到博望城外,守着宛城通向博望的各个路口,不准放过一个行人。

    第二天早上,博望的汉军还不知道宛城失守的消息,早早的开了城门,城外的两千个乔装打扮的义军兄弟带着连珠弩,一个个的混入了城内。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城头的大旗突然倒了。

    这是城里兄弟发起进攻的信号,我带着精骑兵顷刻间就杀入了城里,也就不到半个时辰,就基本控制了博望城。

    我留下两千个兄弟守城,带领剩下的六千义军,直奔堵阳城。

    宛城被占的消息刚传到颍川,波才让彭脱率领一万大军从北向南杀去。南阳北边的鲁山、犨县、叶县、红阳等县城里的汉军,一看黄巾军的大军杀了过来,早就望风而逃了。

    彭脱分别安排一千义军守城,然后带着大军杀向堵阳城。

    堵阳城的守军一看,哎呦,我的娘呀,南北两支大军,把一个小小的堵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既然南阳郡、颍川郡都失守了,我这个小小的县城,哪里守得住呀,还是赶紧投降吧!

    堵阳城一降,南阳郡和颍川郡两个黄巾军的地盘,算是连成了一片。

    我和彭脱在堵阳城外做了个简单的修整,彭脱就引军北上了,毕竟颍川北边还有两支大汉的正规军,正虎视眈眈的盯着颍川呢。

    我在堵阳城留下两千兄弟之后,便引军南下,返回了宛城。

(十)经营南阳

    张曼成接管宛城之后,天一亮,又率领义军攻取了宛城附近的粮草基地,正准备率领一万大军南下,见我率军从北方缓缓而来,连忙远远的迎了过来,

    “穆公子呀,你真是个神人呀,一切都和您预演的一模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全都拿下了!”

    我也赶紧笑着迎了上去,

    “这都是张帅多年努力的结果,小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张曼成握着我的手,十分认真的说道,

    “穆公子谦虚了,你这是神来之笔呀!没有你的谋划和支持,那还真不知道要战死多少兄弟呀!”

    我笑了笑,说道,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哎呀呀!对穆公子来讲,那是小事,对我们来说,那可是天大的事呀!”

    “我们都不这么客气了,接下来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做!我们先来一起谋划谋划!”

    “穆公子已参与过多次战斗,早已胸有成竹了,有事情,您吩咐就是了!”

    “啊,哈哈,哪里敢吩咐你张帅呀,我只是建议,建议!现在朝廷大军已经开始反攻了,宛城刚刚拿下,一定要加强防备,防止汉军反扑!”

    “穆公子说的是,一切听您的安排!”

    “我讲讲我的看法,现在你最好派人去抢先占领一些战略要地,和战略物资的产地,比如说粮食,钢铁冶炼作坊等,不要盲目的扩大战果,占得地盘越大,兵力就越分散,越容易被各个击破。”

    张曼成听了连连点头,我接着说道,

    “现在宛城北面的博望、堵阳两个县城都已拿下,靠近颍川的鲁山、犨县、叶县、红阳四个县城已被彭脱拿下,咱们已经和颍川波帅的地盘连成了一片,可以相互支援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整顿兵马,打造兵器,做好防卫,将来和汉军一定有一场大的硬仗”

    张曼成见我已帮他拿下了博望和堵阳,和颍川的义军已经连成一片,大喜过望,

    “穆公子呀,您真是神了!您的这支骑兵呀,真是来去入电呀,我要是有您这样的一支骑兵那该有多好呀!”

    我笑了笑,

    “您马上就会有的,我给您带来了连珠弩的图样和强弩、床弩的改进方案,您赶紧安排人制造就是!你把现在有战马的兄弟集合起来,先混编入我的骑兵部队,一起去南边打几仗,锻炼锻炼,等他们回来之后,就能独立带队作战了!”

    张曼成听了,兴奋不已,赶紧把宛城以及附近驿站的马匹都调过来,也就有两千多战马,加上我的三千精骑,一共五千多人马。

    在东汉末年,拥有五千多骑兵,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

    我们把骑兵分成两队,每队两千人,然后呢,每队再配备五千步兵,一队由韩忠统领,负责在宛城周边攻取西鄂县、雉县、杜衍县、郦县,整合附近豪强士族的大庄园。

    可不要小看这些豪强的大庄园,因为刘秀就是从南阳起兵的,东汉的达官勋贵大多数是南阳人,这些达官勋贵的家族,在南阳都有大片的庄园,有的武装力量,比一个县城都多。

    另一队由赵弘统领,率军南下,攻取涅阳、安众、穰县、棘阳、育阳、新野、朝阳等地后,如果顺利,就沿着白河等河流,顺流而下,直扑襄阳。

(十一)回援颍川

    南阳郡是东汉五大都市之一,宛城商贾云集,居民极其富庶,我担心部分黄巾军趁乱劫掠商贾富户,便和张曼成赶紧回到城中,出榜安民。

    南阳矿产丰富,出产精钢,盛产的兵器,那可是名满天下。

    俗话说,“百练成钢”,每五斤钢铁,才能炼成一斤精钢。

    这样的精钢做成的刀剑,极其锋利,柔韧性又好,是兵器中的极品。

    我让张曼成抓紧生产这种上等的刀剑,然后,秘密运往冀州、颍川等地,分配给前方浴血奋战的义军兄弟。

    南阳郡达官勋贵富商大贾的庄园,多蓄养宝马良驹,我们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征集到了四千匹战马。

    也就十天的时间,南阳郡的三十七个县城,已经被我们拿下二十多个,队伍壮大到将近二十万,新组建的骑兵,也有五千多人。

    南阳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大为震惊!

    南阳郡可是东汉五大都市之一呀,哪里可是东汉皇帝的老家,东汉的达官勋贵一半以上出自南阳,现在南阳失守,家乡的父老一定免不了兵祸之苦。

    于是,朝廷频频下召,催促朱儁、皇甫嵩尽快围剿颍川义军。

    颍川大兵压境的消息传来,我见南阳郡的义军已成气候,便拜别张曼成,奔赴颍川郡。

    临走之际,我一再叮嘱张曼成,除了拥护朝廷的死硬派和罪大恶极的地方豪强,一定要注意团结中小地主和当地的士族豪强,尽量不要去劫掠他们。

    张曼成很是厚道,为了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和对颍川的支持,临走送了我十大车上等兵刃,一百车稻米,而且还把新组建的骑兵,借给了我三千人,以解颍川的燃煤之急。

    其实张曼成很精明,他知道,颍川和南阳,那是唇齿相依,若是颍川守不住,南阳也必定难保。

    再说了,就是把新建的骑兵,带到战场上历练历练,也是好事。

    波才见我危难之际,还带着这么多的人马和兵器、粮草,前来支援,非常高兴。

    此时,汝南太守赵谦响应朝廷的号召,招募郡内勇武之士,聚兵万余人,配合朱儁、皇甫嵩两军,对颍川义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赵谦这一万来人,大多数是新近募来的新兵,还没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但是,若是在颍川义军和朱儁、皇甫嵩大军苦战之际,赵谦从后方偷袭一下,也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的。

    再说了,就算赵谦不偷袭义军,在后方放个火,劫个粮的,也会骚扰的义军不能安心作战。

    不如趁赵谦的部队刚刚建立,还未形成劲旅之际,提前击杀赵谦。

(十二)汝南大捷

    和波才、彭脱等将领商议之后,决定,由穆公子率领五千精骑,何仪、刘辟、黄邵各领一万步兵,外加何曼一万强弩兵,一共四万五千人马,以极其优势的兵力击杀赵谦,攻取汝南郡,快速解决颍川郡的后患。

    此时赵谦已率军离开汝南郡郡治上蔡,屯兵于召陵(也就是现在的ZH市),和郾城的义军隔河对垒。

    考虑到赵谦屯兵召陵,郡治上蔡一定比较空虚,于是,先让一部分义军兄弟潜入上蔡,联系上蔡城内的信徒,以作内应。再让何仪、黄邵两军围了召陵,围三缺一,只留南门。

    刘辟的步兵和我的五千精骑,从襄城沿汝水乘船顺流而下,到郾城补给后,夜晚再悄悄沿汝水顺流直下,直扑上蔡。

    何曼的一万强弩兵埋伏在召陵到上蔡的必经之路上。

    三更时分,我的骑兵已悄悄到到了上蔡南门外,刘辟的步兵分别从东西北三面围了上蔡,这时见城内突然起火,守军一时大乱,刘辟又在强弩的掩护下,佯装从三面攻城。

    上蔡守军惊慌间,乱作一团,城内的兄弟,趁机射杀了南门守城的汉军,打开了城门,我的三千精骑风驰电掣般的冲入城去,两个千总带队杀向东西两面的守军,我率一千精骑直奔赵谦的府邸。

    先是派人把赵谦的家人看管了起来,然后分别直奔府库和粮仓,以防有人趁乱烧了粮草。

    天亮时分,义军已完全控制了上蔡城。

    我让刘辟留下三千义军兄弟守城,我的三千精骑和刘辟的五千步兵直扑赵谦的粮草基地灈阳城。

    汉军没有防备,被我的骑兵顷刻间,突破了防线,接着又拿下了灈阳。

    上蔡遇袭的消息传到召陵,整个召陵就一下子乱开了,赵谦的一家老小,还有不少汉军的家眷都在上蔡,众将士纷纷要求南下回救上蔡。

    赵谦不得已,只得率军从南门出城,直奔汾河渡口,赶往上蔡。

    出城十里,刚到汾河北岸的密林处,一声哨响,密林内强弩、连珠弩齐发,一阵箭雨过后,赵谦的汉军已伤亡近半,赵谦本人,也被乱箭射杀。

    剩下的几千人马,见太守已死,便纷纷投降了。

    召陵的守军已所剩无几,听说汝南太守已死,郡治上蔡已丢,召陵城外又有黄巾军的大军围攻,若是再顽抗下去,将死无葬身之地,便开城投降了。

    何仪、黄邵的大军占领召陵之后,何仪率军北上,轻易而居的攻取了定陵、濦强两城,然后留下一部分守军后,率军北上,回到了北部抵御汉军的前线。

    黄邵留下两千兄弟守卫召陵,挥军东南,连克阳城、西华、女阳三城,博阳南顿闻风而降,黄邵整顿几个县城的兵马之后,兵力扩充到四万多人。

    黄邵接着挥军东进,在陈国教众的帮助下,连克陈国数城,很快掌控了陈国全境。

    西平、吴房二县见汝南太守已死,上蔡等城已丢,知道大势已去,便率城投降了!

    我见汝南郡大局已定,便和何曼的一万弩兵,带着大量的粮草、兵器等辎重返回了颍川郡。

    刘辟夺了南阳郡治上蔡之后,缴获了大量兵器、粮草等军备物资,实力大增,

    他先收编了上蔡的部分汉军,然后,一面招募新兵,一面挥军南下,不到一个月,汝南郡南部是十几个县城,都被刘辟收入囊中。

    刘辟兵力达五万之众,此时汝南郡基本上在刘辟的掌控之下了。

(十三)颍川大战

    南阳郡已被拿下,汝南郡也攻取大半,东边的陈国也已被黄邵完全控制了。颍川义军的后边隐患已被清除,现在可以放手一搏了!

    经过波才、彭脱、何曼、何仪等人的探讨,我觉得毕竟汉军是正规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经验又丰富,善于野战。义军呢,都是由流民或者农民刚刚组建的部队,不管装备,还是训练方面,都不及汉军。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将领,汉军的将领都是沙场老将,精通兵法,损招、阴招都很多。义军的将领确实有几个非常优秀,但是,大部分都是新手,作战经验和兵法谋略方面就差些了。

    于是,我们最后决定,还是以守为主,伺机反攻,先消耗一下汉军的军力,戳一戳汉军的锐气再说。

    我回到颍川的第二天,朱儁的大军就开始反攻了!

    汉军围着阳翟县一连攻了三天,云梯、箭楼、攻城车、投石器、巨弩车、对楼车(装甲起来的攻城车,又叫冲车)都用上了,仍是寸步难行。

    说实在的,颍川郡守城的装备,虽然比不上汉军的野战部队,还不是很差的,特别是新装备的连珠弩,紧急的时候,对着攻城的汉军一阵猛射,那效果简直是压制性的,局势马上就能翻转。

    只可惜,时间紧促,这种武器配备数量太少,只能应应急。

    不过,改良后的强弩,和床弩,从城墙上居高临下的使用效果,那可是威力倍增,让汉军吃了不少苦头。

    第四日的时候,汉军见久攻不下,便命令孙坚等将领分兵进攻阳翟县附近的颖阳等城池,计划完全切断阳翟的后援供给。

    其实,阵地战是汉军的强项,汉军久经战阵,相互配合的很好。

    此时的义军连杂牌军都比不上,实际上就是一邦乌合之众,基本不懂什么阵法,就算义军的将领,胸怀韬略,但仓促起兵,也没时间训练部队呀!

    所以,打起阵地战来,义军往往会吃大亏。

    现在汉军分兵出击,就给了义军分割包围,运动中歼灭汉军的机会。

    于是,彭脱率领五千配备了连珠弩的精骑,半夜悄悄出城,和前来支援的两万弩兵,埋伏在了阳翟东南的山林地带,波才率领五千精骑,也是半夜悄悄出城,聚集到前来支援的五万步兵,前去围剿进攻颖阳的汉军。

(十四)颍川大捷

    进攻颖阳的汉军也就一万多人,被五倍的义军包围在了颖阳城下,毕竟汉军是正规部队,防守能力那可是一流的。

    他们马上又故技重施,用盾牌组成了一个个盾牌圆阵,就像一口口大锅,扣在了地面上,义军兄弟围着他们转了半天,也没找到破解之法。

    义军兄弟稍微离得近的,还被盾牌后面的强弩一一射杀了。

    波才原来的义军兄弟吃过这种阵法的亏,只是远远的围了,根本不敢靠近。

    其实这种圆盾阵并不是没有破解之法,用重甲战车冲撞,或者在战车之间用铁索相连,战车飞驰起来,两车之间的铁索,就可以把这些阵型弄乱。

    可是,颍川的义军,刚起兵不久,根本没有重甲战车等重武器。

    一时确实也奈何不了它。

    波才见状,便一面让人去附近的村镇收集油脂,一面让人砍伐松柏树枝堆积在汉军的上风头。

    汉军一看,大事不好,黄巾军要用烟熏火攻的话,他们被困在这里,一定是死路一条,必须在义军准备停当之前,撤出现有阵地。

    退一步讲,就算是不用火攻,把你困在这里几天,饿不死你,也得渴死你。

    于是,这些汉军的盾阵,快速的向西北方撤离,而已在运动中,还不时的用弓弩袭击靠近的义军,来不及躲避的纷纷中箭倒地。

    汉军要撤!

    到嘴的肉,波才哪里肯放过呢。

    他一面命令义军用弓弩压制汉军,一面派人去西北方的路上砍伐树木,设置路障,还在路两边的草木上,洒上了油脂。

    故伎重演,再来一次火烧汉军。

    汉军一看,哟呵,半个月前,刚用过,还来这一套呀,爷可不上当!

    于是汉军的大阵化小阵,四五个人,五六个人,背靠背,相互掩护着,半蹲着,向西北方快速移动,准备绕过路障,从西北方向突围而去。

    小的盾阵,盾牌数量有限,防护不够周全,在撤退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汉军中箭倒地。

    你们移动的再快,哪里有波才的骑兵速度快呀。

    这些汉军移动的时候,纷纷摔倒,原来汉军往西北移动的时候,早就有义军在前方下了绊绳。

    就这样,从上午,到傍晚,汉军已经死伤过半。

    孙坚等人一看,已挨到夜幕降临,便带领汉军趁着夜色,猛冲猛砍,向西北的土山上撤去,一直杀到身边只剩他一人,再听听四周杀声震天,自己已是多处受伤,知道在这么下去,一定是凶多吉少,便找了个坑洞,躲了进去。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颍川大地上早已草木葱茏,战后义军一连两次搜山,竟然都没有发现孙坚的藏身之处。

    直到几天后,汉军前来搜救,才发现了草丛中奄奄一息的孙坚。

    朱儁得到孙坚等人被围的消息,怕他们人少,抵不过波才的大军,便挥军来救,被彭脱的伏兵截住,一直从下午,杀到深夜,才脱身而去。

    在此次颍川大战中,颍川义军共杀敌一万有余,朱儁军团伤亡近半,基本失去了单独作战的能力,只好撤到阳城修整。

第五章 南征北战

    颍川大捷,是黄巾军起义之后,颍川本地义军和朝廷正规部队之间的第一场正面交锋。这次交锋以朱儁军团损失近半,撤出战斗而告终。

    其实朱儁的军队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在挥军南下,被彭脱袭击的时候,他们硬是冒着箭雨,和彭脱厮杀到深夜,直到见有黄巾军的援兵赶来,才鸣金收兵。

    致使彭脱两万五千人马,伤亡过半。

    就从伤亡人数上来说,双方损失差不多。

    可是,汉军人数远少于义军,又是在孙坚被围,朱儁军团被截杀的危难情况下,出现的伤亡对比。

    汉军没有被全歼,能半数而退,主要是汉军武器、盔甲等装备较好,训练有素,单兵作战能力比较强,战斗经验丰富,临危不乱,各军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掩护的很好。

    义军虽然都有了正规兵刃,但是大部分士兵,基本都没有盔甲,由于缺乏训练,战斗经验不足,个人战斗力交差,团队配合上,也不及汉军。

    但是,黄巾军还是把朱儁的军团打退了。

    朱儁军团损失近半,颍川义军损失不到十分之一。

    从这两方面来看,颍川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波才一边让军队在阳翟修整,一边和将领们商量进一步围歼朱儁,目前朱儁军团还有一万多人,再加上阳城易守难攻,义军缺少攻城的器械和重武器,很多将领很是担心,怕一旦攻不下来,形成相持的局面,若是皇甫嵩趁机来攻,将会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

    其实,义军困难,朱儁的军队更困难,阳城是个小县城,朝廷的大军来之前,阳城早被义军劫掠一空,城内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和军需物资,若是被波才联军围了,他要么坐守空城,要么冒死突围,到那个时候,这两种选择,都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波才还是分析到了,一面打造攻城器械,一面诚邀让颍川、汝南、南阳三郡的义军,前来共同围剿朱儁所部。

    这是消灭朱儁所部的绝佳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朱儁得到波才要围歼他的消息,惊骇不已,只好连夜逃到长社一带,与皇甫嵩形成联军,共同防御去了。

    黄巾军失去了消灭朱儁兵团的最好机会!

    其实,只要趁着朱儁兵败,死拖住不放,或者把他围困在阳城,再想办法攻城,也不失一步好棋,毕竟,阳城是一座空城。

    只是当时义军将领作战经验不足,再加上上次战斗损失的都是义军精锐,又怕皇甫嵩趁机夹击义军,错失了这次歼灭朱儁的机会!

(二)冀州吃紧

    颍川大捷的消息传到冀州,张角闻讯大喜,让我尽快率军北还。

    卢植的大军一出京畿,就吃了大亏,知道黄巾军里有高人,不敢大意,一边步步为营的慢慢前行,一边让朝廷加紧赶制强弩、床弩等装备。

    直到第一批装备(十架床弩和两千支强弩)运到军中,卢植的大军才步步为营的慢慢出了山阳(现在的焦作地区)。

    大将军张角见我的骑兵在豫州连战连捷,非常高兴,也派张梁带领四千骑兵,前来阻击卢植。

    因为卢植有了防备,又有了强弩和床弩的支持,张梁的骑兵又都是新兵,所以在战斗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但是,大大延缓了卢植大军的前进速度。

    卢植大军既怕义军偷袭,又怕义军断了他的粮草,只能步步为营的龟速前进,洛阳到HD,大概七百里的路程,让他走了将近一个月。

    还好,直到四月下旬总算挪到了冀州地界!

    可是,一到冀州地界,卢植安营扎寨,不走了。

    不走干嘛呢,就地募兵,等候朝廷大批的装备物资呀!

    因为此时冀州的黄巾军,已经有二十多万了,而且前段时间卢植吃过义军精骑的大亏,知道黄巾军里有能人,确实不好对付。

    你以为他在招募新兵吗,不用,他是持节征伐,有征调附近州郡部队,统一指挥的权利呀!

    除了附近州郡的部队,他还可以征募附近豪强士族的武装呀。

    所以说,卢植所部和附近各郡的大军一到冀州,张角前线那就非常吃紧了。

    再说,合兵之后的皇朱联军已达四万多人,再加上长社城高沟深,粮草充足,绝对是个很难啃的骨头。

    目前颍川义军虽然在战斗力和形势方面,都已经处于优势,但攻城器械和重武器方面非常短缺,若是围了长社的皇甫嵩的部队,又不能很快的吃掉他们,必将久拖下去,时间一长,必将生变。

    如果我引军北还,错失了歼灭皇甫嵩大军的机会,一旦皇朱的大军缓过劲来,再纠集周边郡县的人马,反杀回来,后果将不敢想象呀!

(三)集结骑兵

    既然吃不掉皇朱联军,那就抽调一部分颍川的骑兵,最终组成一个强大的骑兵军团,绕到皇朱联军和卢植大军的中间地带,既能断了他们的后援,也能牵制这两个军团。

    这个军团多少人马合适呢,最好是一万五千到两万之间。

    这样遇到较小的汉军队伍,就能及时的就地消灭了,更能有效的支援各郡的义军了。

    可是,颍川也是大战在即,波才本来就不愿意让我率军北还,如果再抽调颍川骑兵的话,波才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果不其然,我把要抽调骑兵的想法和他交流之后,波才吃惊的差点跳起来,

    “我的好大哥呀!我的穆公子呀!您就别开玩笑了好吧,就在我大战在即的时候,您要离我而去,我也不说什么了,毕竟天公大将军那边催的急吗,可是,您不能在我大战之前,抽调我这么多的骑兵吧!那可是我的命根子呀!接下来这仗,您还让我怎么打吗!”

    见波才反应如此强烈,我只好笑呵呵的说道,

    “别急,别急吗,波帅,你现在兵多将广,光是骑兵就多达两万有余,我只要三千,这不多吧!”

    波帅一听,脸都急红了,

    “三千精骑呀,穆公子,那可是能抵得上十万精兵呀,这还不算多吗!”

    话说到这里,我也只好把话聊明了,

    “波帅呀,您自己说说,组建这两万精骑,起码有我一半的功劳吧,我要三千骑兵,这不多吧!再说了,我还不是为了更好的支援你们各郡吗!”

    波才见我把话都说道这了,知道我已经认真了,只好苦求道,

    “别说这两万骑兵有你的功劳,汝南郡、南阳郡、还有陈国,哪一个不是您帮着打下来的,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不对,是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颍川义军的现在,您要什么都不为过,毕竟您也是为了大家,可是,我现在大战在即呀!我的好大哥!”

    见波才还不松口,我只好拉下脸了。

    “波帅呀,好了,您也别说这么多了,现在就数您兵强马壮,您也别诉苦,也别叫穷,您就说给多少吧,我当初仅有八千人马,就给了您三千西苑良驹呀!”

    话说到这里,坐在一旁的张曼成、刘辟等人都不好意思了。

    经过大家是商讨,最后决定,颍川调给我一千五百名骑兵,也算还了我当初送他三千骏马的人情。

    南阳郡张曼成张帅,调给我一千骑兵,再给我五车兵器,算是还了我帮他拿下南阳郡的人情。

    刘辟人马组建还没多久,也抽调了五百骑兵,算是报答我帮他取了汝南这块宝地。

    还好,总算凑足了三千精骑。

(四)妙计连连

    虽然几位大帅给我凑了三千精骑,还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八千骑兵,而且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部队,作战能力是强不到哪里去的,这样的规模,这样的状况,绕到两大汉军集团之间,是很危险的,一旦遇到作战勇敢的正规的大汉军团,这点人马是不敢硬拼的,也起不到很好的牵制作用。

    这点人马不多不少,既然不能到敌后单独作战,那就引军北还,冀州的天公大将军还在不断地催促呢。

    宴席上,大家又探讨起我的行军路线了。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让我走东线。

    这时颍川、陈国、兖州、冀州的黄巾军已经连成一片,为了安全期间,大家建议我最好向东绕一下,先到陈国,再去兖州,毕竟,八千精骑,目标太大了。

    再说了,我还带着五车南阳的兵器呢。

    现在朱儁、皇甫嵩的五万人马的联军就在附近,光是骑兵就超过了一万五千人,我要是从汉军的防区经过,咱不说朱儁、皇甫嵩全军出动,就是派一万骑兵,再联合一些地方豪强、以及州郡的兵马围剿我,一定会给我带来不少麻烦,最起码,这五大车兵刃,是保不住了,再说了,一路上补充给养,也不是那么方便了。

    正当大家正在探讨我行军路线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我现在已经有了八千精骑,如果在借给我一万骑兵,五万步兵,我可不可以在汉军的防区搞些事情呢!

    目前陈留郡能调动的人马,基本都被调到前线,支援朱儁和皇甫嵩去了,我要是统帅大军进攻陈留郡,会有什么结果呢?

    朱儁、皇甫嵩的联军是都去救陈留呢,还是分兵去救陈留呢?

    其实,不论是分兵去救,还是统帅联军一起去救,都有很多的破绽。

    如果皇朱联军,一起去救陈留,波才的大军马上就取了长社,并派大军尾随朱皇联军,人数上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朱皇联军,一旦离开城池,被我和波才的大军围在旷野上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你大汉联军是正规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会摆什么阵法,可是,你们能带多少粮食呢,又能带多少水呢?

    我们在旷野上,只要围困他们三天,就算不全被歼灭,也溃不成军了吧!

    如果皇朱联军分兵去救陈留呢?

    一旦分兵,波帅马上就会围了长社城,而我早已安排了伏兵,在半路上等着他们的援军呢!就算这些伏兵吃不掉你们,我那一万八多精骑强弩,也可以慢慢的把他们消耗干净的。

    有人说了,如果不救呢?

    哈哈,如果不救的话,我的六万八千多人马就会在皇朱联军的眼皮子底下,一口一个城池的吃下整个陈留!

    那时候,陈留的骑兵归我所有,陈留的地盘、物资等等,都归你波才的颍川义军所有。

    我们这样吃下陈留,军力就会大增,那时候皇朱联军再后悔,说什么,都晚了!

    这个时候,长社就完全失去了后援,我们就可以率大军围了长社的朱皇联军。

    然后,我再依法炮制的,去吃了东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663/ 第一时间欣赏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 作者:作家OpxMbq所写的《人类的枷锁》为转载作品,人类的枷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类的枷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类的枷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类的枷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类的枷锁介绍:
一阵狂风,把正在放羊的我吹到了那棱格勒大峡谷,一个机缘巧合,我进入了地狱之门,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天大秘密,其实也应该说是这个生物界,或者说是整个宇宙的大秘密。
人类也曾经拥有很多超能力,强大到可以对抗天神,可是在和天神的对抗中战败了,为了世间的太平,人类的很多潜能和超能力都被封印了、、、、、、
但是,人类另辟蹊径,慢慢的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智慧,和越来越大强大的技能,他们要打碎套在身上的枷锁,要解开身上的封印,于是这个世界将要大乱了、、、、、、人类的枷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类的枷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类的枷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