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实业巨头TXT下载重生之实业巨头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实业巨头全文阅读

作者:水下野鱼     重生之实业巨头txt下载     重生之实业巨头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6 发展顺利的红牛

    “对了,还有一件事。”陈志文又问道:“老爸,你在香港人脉不错,认不认识一些做服装、五金的制造厂公司老板,我这边手中有一批海外的订单,要找在质量、规模、诚信都可以的人进行合作。”

    “服装、五金?”陈天福想了想说道:“五金的话我倒不认识几个,你可能不知道,香港这边,还没几家五金公司能发展到大规模的,都是一些小作坊,服装的话倒是有一些规模挺大的,我也认识几个,要说最合适合作的话,我推荐一个人,曾宪梓,不过他的公司只生产领带,叫做金利来。”

    “金利来?好像听说过。”陈志文下意识的说道,在后世这个品牌有不小的名气,在80年代,曾宪梓是香港著名的领带大王,也是香港制造业中抓住内地机会,而一直活到21世纪的制造业公司之一,其初期产品就是领带,后续开始扩张至男士成衣、鞋履、皮具、配饰等等,走的还是高端路线,这在香港是极其罕见的。

    “我找一找。”陈天福站起身,来到办公桌的后方,从抽屉里取出皮包,翻了一会后取出一张名片后递给了同样来到旁边的陈志文,说道:“这是他的名片,你先留着,等明天我先电话联系他,然后你们再约?”

    “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还有,这边还有几张,都是做服装的,你先拿着,这些你自己安排人联系吧,我也只是有这些人的名片,不是很熟。”陈天福又递过来几张名片。

    “鞋子、袜子、内衣?倒是挺全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陈天福说道:“从头到脚,香港服装业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不过大部分都是给国外品牌代工,少数是自己的品牌,而这些里面也都是走的低端路线,销售终端也是被外人控制。”

    “正常,服装厂只要有订单,投资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品牌建立,是需要实打实的重资产投资的。”陈志文笑着说道。

    全球服装业品牌的发展史,没有一个不需要自己组建终端,国外的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未来国内的海澜之家、安踏、波司登等等,都需要大量开店,这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至少在初期是这样,反而当有了名气,可以选择加盟时,就不需要重资产投资了,但也只是相对自己开店来说,实际上即使是采取加盟制度,也需要大量在宣传上投资,广告投入不大,也不会有人加盟。

    “你手上怎么拿到海外服装业的订单的?”陈天福随口问道。

    陈志文耸耸肩说道:“没什么,在美国收购了一家超市而已。”

    接着,陈志文将收购fedmart的大概情况讲述了一遍,不过太复杂超市经营方式的没有细说。

    “你胆子可真大,美国的零售行业你都敢投资,虽说香港这边物资相对美国来说,的确廉价,但这个风险还是太大了。”陈天福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些我都考虑了,也算是风险之一吧,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公司的财务状况,我会一个季度请三方审计一次,就算有问题,只要大方向没错,一点损失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不要说超市远在美国,就是在香港,内部也会有鼹鼠,只要采取高强度监督措施,把鼹鼠数量压住就行,不需要完全做到一个都没有,公司经营方向没问题就行。再说,很多有能力的人,有灰色收入是正常的,这算是行业规则,只要不过分影响公司利益,大部分老板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性使然,谁都不是圣人,不适当让点好处,谁又会好好给你打工呢?同时,这何尝不是控制人以及管控手下平衡的好方法。

    “那行,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我就不操心了。”陈天福轻笑着说道,操心也没用,儿子生意的规模已经远超过了他,经营方式以及眼光也完全不一样了,自己所谓的几十年商场经验,用处都已经不大了。

    二人又聊了一些在香港的物业收购情况,目前父子二人加起来所拥有的工业写字楼已经达到了12栋,面积有大有小,楼层也有高有低,还有着数十处以层为单位的工业写字楼物业,总面积加起来超过了200万尺,可以说,在工业写字楼的领域,陈家持有的面积足以排的上香港前三了。

    光是现在每年的租金收入,就超过了1500万港元,但对应的负债也非常的重,这点租金也只能勉强应付银行的利息,但也足够了,等到两三年之后价格翻倍,再转手出去就行了。

    第二天,陈志文来到了星河控股的总部,成立一年之后,这里也有了与其他写字楼一样的前景,各类各样的白领各自忙的不可开交,目前无论是红牛还是美的,都在主打海外市场,需要不少的人力来负责沟通,因此总部这边也招聘了不少相应人员。

    老板回来了,各个部门及分公司的老大也都赶了过来,这么长时间,也需要将公司的发展状况告知老板。

    陈志文也认真的听取每个人的汇报,离开的这半个月,其实海外市场没什么太大变化,订单都很多,香港这边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不足,特别是红牛,在美国虽然还不算火爆,但这个市场太大了,需求量远超过了香港这边的产能,把之前联合汽水的所有生产线全部改装生产红牛都来不及。

    “RB那边的生产线已经过来了两条,上周经过调试,现在正在小规模生产,没问题的话估计下个月初就可以全产能生产,后续还有十条生产线,会在未来半年内按照合同日期送往香港。”红牛公司总经理秦志豪汇报道。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美国销量很不错,接下来欧洲那边会是我们要开拓的市场,产能这一块,还得继续提升才行,除了生产线的采购,人员配备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哪怕现在闲着,我也要设备来了,就立刻能够全力生产。”

    香港的人工现在可是非常便宜,红牛目前的工业行业的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300港元,而目前一瓶红牛就能净赚1港元,就现在美国那边的需求量都是一天十万瓶,这个数字还在稳步上升。

    不过这个利润只是单独产品的毛利率,没有算进去在美国花费的广告成本,实际上,红牛很赚钱,但花钱也快,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红牛的利润至少大半甚至全部要投入广告中去,一定要在最近几年年内将品牌在全球竖立起来。

    要不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家巨头绝对有机会反超。而品牌形象一旦竖立起来,那就可以说是躺着赚钱了。毕竟,两乐旗下各类饮料业务众多,不可能为了一个能量饮料市场无限与已经占优势的红牛对耗砸资金。

    秦志豪回答道:“陈生,我已经派人去德国,询问当地一个品牌克朗斯,他们拥有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也是可口可乐的设备供应商,一条生产线,一小时可灌装15000瓶,就是价格贵了点,要价30万美元。”

47 电子业务的扩张

    “15000瓶一小时?这可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几条生产线产能的两倍?”陈志文有些惊讶,其他一些不知道这件事的高层也很动容,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大概知道红牛的利润率的,如果产能这么快能上来,那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对,好像是通过一种叫做PLC的控制手段来控制的设备,不过我只看了照片,具体是什么样,还得去一趟德国了解一下。”秦志豪说道。

    “行,那你找时间去一趟看看。”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在后世,很多饮料或者啤酒灌装机生产线动不动就是一小时两三万产能,但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不是机械方面的限制,而是电子技术。

    70年代,以计算机为首的电子产品掀开了市值万亿的民用市场,但也是在这个时代,工业领域也迎来了全新的王者PLC控制系统。

    PLC,简单来说就是可编程控制器,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而在PLC之前,很多命令的执行都需要单独的电子零部件,如各类继电器,这些继电器不但价格贵,更重要的是占了很大的空间带来非常复杂的线路,耗能、噪音大,维护也很难,同时计算能力也限制着设备运行的上限。

    PLC诞生后,电子控制核心单元的体积大幅度缩小,运算能力成指数倍提高,各类工业设备的产能也大幅度提高,甚至民用电脑的生产线,也离不开PLC,可以说,PLC的诞生是一次小的工业革命。

    陈志文其实也知道这个重要产品,但这玩意也只有西门子、通用电气等玩家能够插手,RB也是后来进场的玩家。显然,德国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开始使用PLC了。

    不过这种设备适不适合香港,还需要看情况,设备再好,如果坏了不会自己维修,还得从德国请工程师过来,那效率还不一定比得上用这些半自动化还需要人工操作的设备,还能带动香港的就业呢。

    “那我下午将手上的事情安排一下,晚上就做飞机去德国。”秦志豪说道。

    “那辛苦了。”陈志文笑说道。

    “为了公司,都是应该的。”秦志豪也笑着说道。

    红牛的产品比较单一,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产能问题,而美的就不一样,产品有几样,市场虽然也有,但远没有红牛这么顺利,毕竟一个是一种新产品,另外一个则是与各种老牌王者抢夺市场份额,技术还不如人家。

    雷盛利也将美的几个业务的情况重点汇报了下,发展最顺利的就是电风扇业务,从RB采购回来的电机生产线已经到位,在RB工程师的帮助下也顺利将产品做了出来,加上电风扇的很多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成本降到了非常低,同时因为采取低价策略,很受亚洲国家客户的欢迎,特别是现在亚洲还是夏天为主。目前,美的电风扇的产能已经高达一天3000台,好在电风扇的生产主要就是组装,现在香港市场上有的是失业的人。

    不过风扇也是季节性产品,到了9月就市场会立刻萎缩,雷盛利也不敢拼命扩张。

    另外一个重要业务收音机,随着全球积极地恢复,海外订单也逐渐恢复了正常,但上限似乎也就这样,陈志文这个老板也不愿意将资金花在这个领域,倒是跟丰田的汽车收音机业务已经开始供货,不过受限于丰田新车新生产线初期产能不足,目前出货量还是很低,而业务团队也凭借着丰田供应商的身份,开始与本田、日产接触,虽然才刚开始,但这两家汽车巨头也没有拒绝,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另一方面,陈志文在意的电视机领域,雷盛利也亲自去了一趟湾湾,与RCA的业务部门沟通后,拿到了几百台彩色显像管,目前研发部门正在根据显像管来研制属于美的的彩色电视机,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完成。

    最后就是冰箱与空调业务,除了中东有一点市场,在其他地方包括香港,都没什么进展,正常价格较贵的电器,没有知名度基本上很难卖出去,陈志文的计划也就是借着中东的市场,来测试一下自己产品的质量。

    实际上,不说刚刚收购的fedmart,只要在美国多花点钱宣传及运作一下,将美的冰箱与空调送进去并不难,但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后续的费用就太高了,更重要的是,这是砸了自己的牌子。中东的环境恶劣,如果自家产品在中东出现问题后,香港这边会立刻根据原因整改,直到故障率降到非常低的时候,才会试水欧美市场。

    “你是说,中东的业务团队,走了十几个人?”虽然业务发展都在陈志文的预测范围内,但刚刚却得知中东那边人走了不少。

    “对,负责沙特的业务经理离职沈维涛,连着带走了手下十几人,他们一起去创业了。”雷盛利有些尴尬的说道。

    “创业,做什么?也是在中东做生意?”陈志文感兴趣的问道,现在的中东,就相当于后世内地贫困村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拆迁,手里的钱实在是太多了,跟欧美有钱人不一样,这些人有钱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眼光的人都可以分一杯羹。

    “是在中东,”雷盛利说道:“沈维涛在中东开了一家家庭政务公司,专门负责给有钱的中东家庭培养佣人,这些佣人其实就是菲佣。”

    “菲佣?这倒是个好生意。”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他之前想到了中东那边肯定缺商品,但服务其实可能更缺,有钱之后也需要生活,一样有吃喝拉撒与日常起居需求。

    而现在的情况,可能是中东的这些土豪都没想到自己可以请个佣人,因为现在境内几乎所有人都有钱,但最高明的商家是告诉消费者需要什么。

    显然这个沈维涛就做到了,曾经的销冠,真的很有眼光。

    PS:简单说两句,评论区不少人说太顺风顺水了,其实这就是我初期直接写主角赚到不少钱的原因吧,初期的积累无外乎金融套路,写一遍也就是重复其他书的剧情,所以就直接开局很成功的模板,这本书后续的商业故事会与其他港文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重复的肯定也有一些,这些重复的,我基本上会简单描写,太多笔墨写下去,大家还是在看一样的剧情!

48 星河贸易

    “既然能自己创业,那也算是好事。”陈志文淡笑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这次去美国,跟一家连锁超市的老板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他们会给我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订单,我这边负责在香港或者附近的亚洲地区进行采购,寻找物美价廉的货物,所以要准备成立一家贸易公司,就叫星河贸易。

    你们可能也知道,香港很多大公司旗下都挂着一家甚至几家贸易公司,但他们那些公司都是小打小闹,我这次是准备做一次大的,这家贸易公司的定位是为全球的连锁超市提供优质商品,我也会投入很大的资源进去。

    不过现在初创期间,也没什么人,从外面招聘是必然,但如果你们内部有非技术岗位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申请调入,不过最好会英语,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考虑适当放人,给早入职且有点能力的人更好的机会。”

    Costco未来的规模自然不用多说,光是这一家十年后的规模,生活用品的订单恐怕都能让一家贸易公司变成香港最大的出口商,而如果再能搭上沃尔玛或者欧洲那些潜力零售巨头,那贸易量足以再上一个规模,同时,他未来在香港的布局,也应该会涉及到零售业,香港本土的零售规模就不小,同时也可以以香港为中心,零售业务可以辐射亚洲其他地区,更不用说未来北方内地更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市场。

    巨大的订单量,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武器,轻工业订单虽然利润低,但在最近二十年,整个亚洲地区都会以轻工业为主,这种海量的订单会成为附近各国争夺的目标,毕竟,未来的香港去工业化是必然,而且香港这么小的地方,也不可能满足的了那么多零售超市的订单。

    既然全心力投入,对人才的选择自然是重中之重,香港不缺贸易方面的人才,比如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旗下贸易公司全港第一,但最近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股价更是一泻千里,不少人都认为和黄会是香港第一家倒闭的四大洋行,陈志文自然知道历史,但现在还没有动手的打算,因为它的股价还没到最低点。

    但好福利怎么着也得让一些给自己人,这一年来和黄与美的发展的很迅速,员工已经数千,管理人员也有数百,相对来说,很多机会已经没了,那么新开的贸易公司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机会,先从内部找人把框架搭起来,同时外部也招聘,毕竟内部的人,信任度总会好一点。

    众人相互看了看,也都应声答应下来。

    随后又讨论了一些经营细节,资金状况等问题,到了中午的时候,会议结束,陈志文带着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家酒店吃了一顿大餐,这样的聚餐其实一般一个月就有一次,公司的其他员工,基本上一个季度也会安排一次,这也算是公司文化了,再者,对于普通的香港打工人来说,肉食也算不低的生活成本,能够放开大吃一顿还是比较难得的。

    下午,陈志文在办公室睡了一小会,之前中午也喝了一点酒,借着困意直接睡到了3点钟。

    醒来后洗了一把脸,就开始处理公司的资料,作为老板,他虽然放权,但人事与财务是不会放手的,人事自然不用说,公司中层的招聘他都需要大概了解一下,高层也都是亲自参与面试,财务方面,一定数额的花费、合同都需要他来签字,如果碰到出差又遇到很急的消费,也需要电话请示才行。

    而随着未来规模变大,数字的阈值也会提高,这样既可以给职业经理人一定的权限,也会降低他的工作量,毕竟,陈志文很喜欢做事业,但也喜欢自由自在,这两者之间也需要把控一个平衡。

    目前公司的业务,其实也就红牛在赚钱,毕竟是暴利产品,投资也不算多,即使算上当初收购联合汽水的投入,折合5年也在盈利,更不要说联合汽水最大的资产其实就是下方的地皮,这个地皮的价格过几年也能轻松翻几倍。

    其他的,基本上都在亏本,美的一直都是陈志文往里面投入,电风扇与收音机还行,没怎么亏本,但空调与冰箱这一块,中东市场的销量虽然不低,但在那么大的范围内组建业务团队,以及售后团队,加上天气恶劣,人工很贵,总的投入成本也非常高,但好处就是中东的人没见过世面,即使设备出问题了也不会闹事,大部分只会安心等待售后,这也为香港技术团队提供了很多问题,优化了质量,同时也为下一代的研发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

    最后一个行业则是地产投资,这一年以来,星河控股一直利用汇丰与其他银行的资金在收购工业地产,杠杆用到了很高,这些工业地产的租金都已经不够支付利息,还需要额外贴入资金,不过好消息就是随着海外石油危机的结束,欧美给香港的订单开始逐渐回升,虽然还远比不上73年之前,但地产经济本身就是靠着信心,有了希望,工业地产的价格就开始回升,比起商业与住宅市场要强多了。

    这段时间的花费也不算很多,都是正常投入,陈志文看完也都签了字,直到一张来自希尔顿酒店的催款单。

    “酒店第二季度亏了30万港元?”陈志文自言自语的说道。

    一旁的安琪见老板语气有点不正常,只能小声的补充道:“老板,根据与希尔顿的合同,酒店亏损,我们是需要承担一部分的。”

    “嗯,我知道,就是有点不爽。”陈志文无奈的说道,希尔顿酒店物业买过来的时候,合同也是一起跟过来的,而这合同非常强势,酒店运营业主根本插不了手,酒店赚钱了就分你一点,亏钱了你还得补。甚至连财务审计,都规定了只能三年一次,做过管理的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太多了,光是采购价格这一块,就能把酒店的利润吞光。

49 收拾(二合一)

    “按照合同,三年一次的审计下一次是什么时候?”陈志文思考片刻后说道。。

    “要等一年之后,大概是名年7月份左右。”安琪在来之前就已经看了相关资料,老板是不需要记这些细节的,但是她需要。

    “一年的时间太久了,还不得被他们坑上百万啊。”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让林彦明过来一趟。”

    “好的。”安琪答应道,随后立刻走出门,不一会功夫,便将林彦明带了过来。

    自旗下几个业务发展起来后,陈志文便专门成立了法务部门,香港内部的地产投资、股市投资,出口问题,都需要法务部门来进行审核,避免会触犯法律方面的错误。

    “陈生。”林彦明进来后招呼道。

    “坐吧。”陈志文挥了挥手,随后将希尔顿的事情简单说了下。

    林彦明听完后想了想说道:“陈生,希尔顿的合同非常霸道,合同期也有50年,因为是在美国签的合同,避开了香港一些法律对于合同期限的限制,我们在香港可以起诉他们作假账,但想中断合同就得去美国。”

    “这个我知道,永高那群人简直就是白痴,这种合同也敢签。”陈志文点点头说道:“暂时我也不打算拿回酒店的管理权,这个难度太高,大型酒店的合同基本上没什么漏洞,而且我也不想与希尔顿彻底闹翻,只是这群人明目张胆的做假账,把我当个冤大头了,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个坑爹的酒店,他也不可能有机会收购这家位于中环黄金位置的物业,实在是因为哪怕是本土巨头怡和系,也没把握搞定这样一家全球顶级的酒店,只有知道未来的陈志文,才敢下这个手。

    等到有机会也跟后世的李嘉成一样,买断希尔顿酒店的合约,再在这个黄金位置建上一栋超级大厦,用来做总部必然很有气势,不做总部用来出租,估计每年的租金就是几亿乃至十几亿的收入,这收益,完爆大部分行业了。

    而且,靠着正常途径,基本上是没办法结束与希尔顿的合同的,靠法律也不行,这并不是与希尔顿旗下一个酒店的对抗,而是与整个希尔顿甚至包括洲际、喜来登之类的全球酒店集团,这些大型酒店集团是绝对不容许他们的业主会靠着法律强行中断合同,因为这是他们这种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一点,如果业主找个漏洞就可以有方法中断合同,那这种酒店商业帝国会瞬间崩塌。

    当然,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可能代价太大,最终还是会协商解除。

    “可是,按照合同,我们也只能等到明年再审计财务。”林彦明有些为难的说道,他在香港法律界也算颇有能力,但希尔顿的合同是大财团花费巨额资金请了大量律师定制的,酒店方没有天大的违约,是没办法破解的。

    “其实不需要我们出手,。”陈志文笑了笑说道:“香港刚刚成立了廉政公署,我们可以借用一下他们的力量。”

    “陈生的意思是,找到他们做假账的证据,然后给廉政公署?这样的话的确会引起政府调查,只是我们手上可没有这样的证据。”林彦明也明白了老板的意思,任何公司做假账,都会影响交税,政府就可以插手调查,什么合同也限制不了政府。

    “这种大公司,怎么可能没有问题。”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希尔顿的管理层也是人,他们也有私心,就说怡和旗下的文华东方酒店,难道就没问题?酒店那么多外包业务,没回扣怎么可能,随便从他们的主要业务中下手,就肯定可以找到漏洞,然后就可以把整个窝里的老鼠给挖出来。”

    作为后世职场精英之一,陈志文深切的知道,无论在什么公司,什么行业,肯定会有潜规则,一家手握重权的公司高层,说他完全干干净净,不能说这种人没有,但肯定非常稀少,区别就是多与少的区别。

    很多时候,老板其实也知道,但一般不过分的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换了谁都一样,现在这个好歹已经被喂饱了,换一个新的,可能只会玩的更狠。

    包括现在自己旗下的美的、红牛以及准备成立的星河贸易公司,对外采购量都不小,外面的供应商或者想成为供应商的,要是不对自己手下的高层“礼貌”一下,陈志文都看不上这些人。

    只要凡事有个度就行了,但行业的潜规则,真的要追究,数量到了法律规定的界限,一样就是违法,只要顺着这个线查下去就行。

    “话是这么说,只是我们没有执法权,廉政公署那边没有人举报,也不会立案的。”林彦明皱着眉头说道:“据我了解,廉政公署现在一条心盯着警察部门,我们如果拿不出很稳的证据,他们是不会调查的。”

    “证据不是警察负责查的吗?”安琪好奇问道。

    “能上法院的证据,是需要警察去查的,但立案也是需要一定依据的,不是什么人去举报,人家就会调查的,要么你有这方面的证据,要么你得是相关人员去举报。”林彦明解释道。

    “那就让相关人员举报。”陈志文耸耸肩,将刚刚的文件递给了林彦明,说道:“我现在要支付30万港元给希尔顿酒店,这个钱给相关人员,让他们去举报,附带可以让警察立案的依据,这应该不违法吧?”

    “这不违法。”林彦明愣了下,从业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玩的,又看了一眼文件,说道:“只是希尔顿的律师可能会抓住这个漏洞,让这个自首情节失效。”

    “即使失效了,只要希尔顿酒店真的涉嫌做假账,或者高层受贿,我这个业主作为损失方,应该可以申请政府部门进行全面审计外加刑事调查的吧?”陈志文问道。

    “应该可以,但真的到了这一步,希尔顿酒店一方肯定不会罢休,对立公堂的成本,成本会很高。”林彦明提醒道。

    “钱无所谓。”陈志文毫不在意的说道,一间酒店,即使每个月亏百万港元,亏个十年都抵不上未来一年的地产升值,但他不会做这个冤大头,不会成为其他人的提款机。

    “行,那我安排人去调查,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不要直接给钱的好,通过其他方式会更合适一点。”林彦明想了想建议道。

    “可以,你看着办,到时候通知我一声。”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

    到了下午五点,处理完所有公务后,司机带着陈志文单独离开了公司,坐的是一辆从德国奔驰专门订购的防弹汽车,车重几乎是其他同类型的两倍,配备了动力最强的W12发动机。

    从收购希尔顿酒店后,陈志文便在香港有了一点名气,不过好在他花了一点小钱,让一些媒体不曝光自己的情况,这个时代的媒体还不像后世的狗仔队,基本上不是超级火爆的新闻,都可以商量上不上报,钱到位就行。

    再说,哪怕是后世的狗仔队,也就只敢欺负欺负明星,这些大报社背后的老板可能不在乎大明星的影响力,但对于真正掌控香港的财团,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胡乱报道。

    70年代一般人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就是日常的新闻报纸,次要方式就是电视,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下,目前的大众基本上不会知道陈志文,但如果是有心之人,还是能找得到的,因此,陈志文特意从德国采购了三辆防弹轿车,自己一台,父母两人各一台。

    好在自从前几年麦理浩上台后整顿治安,推出廉政公署,香港的日常治安好了很多,加上陈志文的主要活动范围都在港岛,这里是香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也有着大量警局,很少发生恶性治安事件。

    不过这可能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等到对英资巨头动手,那名气,估计北方高层都会知道。

    汽车来到港岛东面的一栋别墅区后,陈志文下车,司机则开着车离开。

    这是一栋面积约4000尺的别墅,面积不算很大,上下一共2.5层,在几个月前,陈志文心血来潮,买了几栋别墅,这里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大门后,别墅内部井然有条,沙发旁边还有着一些绿萝,显然有人居住在这里。

    “文少?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正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的靓女看到陈志文后,惊喜的说道。

    “怎么,我还不能来啊。”陈志文走上前去,一把就把女人抱坐在腿上

    靓女倒是不在意,有些滞纳的说道:“文少,你来之前也通知一声啊,我们好给你准备一些晚饭啊?”

    “我来可不是吃晚饭的。”陈志文嘿嘿笑道:“你姐姐呢?”

    “在楼上,她今天身体不太舒服,估计不太方便。”

    “没事,我的超能力就是根治百病。”陈志文咪咪笑道。

    第二天一早,陈志文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打着哈欠起来穿好衣服,刷牙下楼后,就看见两个长的一模一样的靓女在准备的早饭。

    “文少,时间正好,早饭刚刚好,厨房还有蛋挞,需要再等个三分钟。”其中一位看到陈志文后笑着说道。

    “真香。”陈志文笑着说道:“诗雅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文少喜欢就好。”诗雅笑着将椅子抽了出来,还在上面放个一个天鹅绒坐垫。

    “一起吃吧,诗倩也一起啊。”陈志文挥手叫了另外一人。

    王诗雅与王诗倩是一堆双胞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志文与她们成为朋友,正好自己的房子空了,就交给她们来打理,主要工作就是在这里打扫卫生,毕竟这么大的别墅,没人住就会到处积灰。

    “我嘴有点疼,等会吃点蛋挞就行了。”王诗倩摸着脸颊说道。

    “行,蛋挞都给你吃。”陈志文嘿嘿笑道,拿着桌上的小笼包就吃了起来,外加三明治、牛奶,一顿早饭吃的心满意足。

    吃饱喝足之后,三人又玩了一些小游戏后,又去外面吃了一顿牛排大餐,跟一堆双胞胎一起,可是吸引了不少眼光。

    之后三人又一起逛了商场,买了几件衣服包包,回来的路上,王诗雅突然问道:“文少,我和姐姐想在太古城买一套房子,作为投资,你觉得怎么样?”

    “买房子?可以是可以,你去看过太古城了?”陈志文问道,在与这对twins一起的时候,有时候她们二人会打听一些陈志文对投资的一些看法,偶然兴起的时候,陈志文也会说上几句,比如地产市场差不多已经到底了。

    “太古城正在预售,我前几天去看了下,好像没什么人买,就不太敢下手了。”王诗雅也跟着说道。

    “我倒没怎么在意太古城的事情,不过那里位置不错,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要去买个几栋投资了。”

    虽然住宅市场的恢复速度不如工业地产,但这只是短期来看,从长远来看,将时间拉长至1981年,住宅的潜力大的多,不过陈志文还是主要投资工业地产,因为到了77年就可以大量变现,效益更高,而这些钱是可以用来投资其他回报更高的项目。

    因此,除了几处别墅用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们,其他的住宅项目他基本上没投资。

    不过,太古城还是有点特殊,他的位置在港岛,是香港难得的黄金住宅地皮,住宅位置,非常罕见,因为它靠近维多利亚海港。

    在集装箱大规模普及之前,香港有3个大型港口,分别是怡和九龙仓、太古及和黄控制,两个在九龙半岛,一个在港岛,60-70年代香港码头迁走,留下三个大型港口的地皮,九龙仓的地皮成为了后世最著名的海港城、和黄的地皮成为了香港80年代最大的屋村项目--黄埔花园,这个项目为李嘉成赚到了50亿港元外加一个170万尺的商场,而太古的地皮,成为了太古城。

    从投资回报来看,显然九龙仓的投资回报最高,海港城在未来一年租金的收入高达数十亿乃至百亿港元,但这么大的项目,耗尽了九龙仓的资金,也让李嘉成与包玉冈两次偷袭,最终海港城这个项目便宜了包玉冈。

    而太古集团与未来的和黄则靠着两个地皮血赚了数十亿港元,再以这笔钱投资其他项目,究竟谁才是最划算的投资,倒也难说。

    也还好,太古集团搞了这个住宅项目,陈志文倒是可以分一小杯羹了。

50 太古城

    “几栋...”王诗雅有些羡慕的看着陈志文,这有钱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一套房子能要他们普通人一辈子的积蓄来购买,但几栋对这类人来说,却就像超市购物一样。

    “太古城离这里也不远,那就去看看吧。”陈志文突然变道进入右侧,准备前往太古城。

    “今天就去买?”王诗雅问道。

    “不买,去看看,反正也近,我就去了解一下。”陈志文笑说道。几套房子不值得他亲自去一趟,而如果是几栋,去看看还是可以的。

    不过量这么大,如果要买,也需要通过专业人士或者律师来负责,特别是现在地价还在萎靡不振的时候,更得拼命压价。

    以后涨几十上百倍是以后的事情,今天买就得死压价。

    至于像后世小说中那样直接去楼盘疯狂购买,那是傻子行为,同时还容易被人盯上,百害而无一利。

    汽车很快就到了太古城的地盘,平治轿车在香港有钱人群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能够开得起的车的一般都不是中产阶级,至少也是一个副总级别的高级打工仔,见到平治轿车后,立刻就有一名美女销售赶了上来。

    不过当看到下车的双胞胎后,连她也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双胞胎本身就比较罕见,这种长的一模一样的姐妹花,不见到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真的有。

    “hello?”陈志文挥了挥手提醒一下。

    “先生,您好。”销售回过神来,抱歉的说道。似乎在那么一瞬间,她都怀疑自己的性趣是不是变了。

    “我们随便看一看,你介绍一下吧。”陈志文笑说道。

    “好的,三位,请跟我来。”销售立刻回到了专业的服务上,带着三人走进大堂内部,向三位介绍太古城的楼栋情况。

    陈志文也在带领下,大概了解了太古城的一些情况,太古城的开发计划是在去年,不过不巧碰到了经济危机,拖了一年之后才开始立项,目前各方面还没有动工,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够开始打地基。

    “港府规定预售只能在楼盘建成之前8个月开始,你们现在地基还没打好,就开始卖楼了?”陈志文有些惊讶的问道。

    香港虽然只是一个小城市,但还是有一些伟大发明的,比如预售,以及后世内地恨之入骨的公摊面积。

    预售的本意其实好的,在50年代,香港地产的正常运营方式是房子建好了再卖,这让开发商承受着很大的资金压力,于是,一位商业天才就想出了预售制度,从商人角度来看,这样可以早点收回资金,降低对银行贷款利息的支出,对买房者来说,也可以提前定下房子,避免以后房价上涨。

    但资本家可不会放弃任何机会,预售带来的好处就是投入资金的变少,相当于杠杆的变大,于是,金融泡泡就更大了,香港地产从60-80年代,短短20年就三次大起大落,与预售这种高风险的金融制度有着极大的联系,同时,60-70年代华资崛起,根本原因也是华资大亨利用预售制度,快速发展,聚拢资金,最终到了80年代发展成可以挑战英资的规模。

    这其实跟投资界的对冲一样,本意是降低投资风险,结果被金融家玩出花来了,杠杆玩的越来越大。

    销售显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笑着解释道:“所以现在不是预售,而是预订,您只要提供5%的订金,到了明年或者后年,就可以以现在的价格来购买我们的房子,我们会在合同里标注清楚,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那如果房价跌了怎么办?”陈志文笑问道。

    “先生说笑了,现在香港的房价,都回到5年前了,再跌也不太可能了。”女销售有点不自信的说道,公司的这种销售政策,其实就是本身对未来房价的不确定的最强证据。

    “行吧,我考虑一下。”陈志文点点头,心中却乐开了花,按照太古现在的政策,自己只要支付5%的订金,便可以锁定未来的房子,这部就相当于20倍的杠杆?而且杠杆的资产还会在未来几年大幅度上涨,这个投资可比投资工业地产要强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太古城推出的楼盘只有3栋,可出售的房产有限,也不知道自己能买到多少。

    要不是陪着这对twins来看看房子,还不知道会有这种好事了,不过话说回来,英资洋行对于地产的投资太保守了,根本不像华资那样敢于全力扩张,据他所知,太古集团为了开发太古城这个项目,先后将赛西湖和太古山谷部分土地出售,售得1.2亿元现金,作为发展太古城初期启动资金。

    结果,购买土地的长江实业和南丰集团都从后来发展的赛西湖大厦和南丰新邨中,赚取巨利。随后因为没有地产经验,又与大昌地产合资开发太古城,虽然到了后来一脚把他踢了,但还是分了对方上亿港元利润。

    实际上,在60年代,不少英资都大量出售地皮,或者与华资地产合资开发,如果不是错过了时代,这个红利陈志文怎么着也能分上几笔。

    看了两圈后,陈志文没有任何下一步动作,女销售倒也不急,她看出陈志文有钱,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不过结果还是让她失望了,过了一会后,陈志文便准备离开,对于这样一个潜在客户,女销售自然不愿意错过,她觉得还是有机会的,于是在陈志文走之前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车上,陈志文收起名片后说道:“你们想买的话就买吧,我也准备入手了,你们准备买多大的?”

    “我们两准备买一套600尺的。”王诗倩系好安全带后说道。

    “600尺,太小了,我买一套1500尺的,等交房的时候就送给你们了,不过你们也可以再买一套,当做投资也好。”陈志文笑说道,香港这种小地方,将千尺作为豪宅,其实也是一种悲哀,如果不是房价贵到离谱,谁会把千尺当回事啊?

    “刚刚的屋型没有1500尺的吧?”王诗雅在后排问道。

    陈志文耸耸肩说道:“买两套,打通不就有了,以后串门也方便一点,不是么?”

51 音乐播放器

    随后的几天,陈志文每天都去了不同的别墅,里面也都有一些尽职尽责的清洁工,将所有事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感觉到这几天有点累的陈志文,来到了红牛的工厂,秦志豪已经出差去了德国,目前负责红牛工厂的是公司的副总王金来,他是之前联合汽水工厂的高层之一,红牛在收购联合汽水之后,自然也需要依赖这些曾经的高层。

    在工厂转了一圈后,陈志文问道:“秦志豪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陈生,昨天晚上我接到秦生的电话,他对德国的设备夸赞很高,价格虽然贵,但产能很高,还有就是维修方面,香港这边几乎找不到懂他们设备控制的人,他担心如果设备出了问题,会影响很大。”王金来说道。

    “价格贵可以谈,而且只要效率高,贵一点也不是问题,售后这一块的确是麻烦。”陈志文点点头,现在不要说香港,估计连RB都没多少人懂PLC控制逻辑的,设备坏了被德国佬敲诈一笔是小事,耽误自己生产,影响交货计划才是大事。

    王金来接着说道:“秦生的意思我们这边送几个人去德国学习,将这套技术学到手,至少维修的技术学到手。”

    “哪有那么容易。”陈志文摇头说道:“让他把德国设备的型号资料空运寄过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多买几台,维护方面,就从德国直接挖两个工程师来香港,钱到位就行。”

    这个时代欧美人的工资比起香港高很多,但对于香港的有钱人来说也算不了什么,香港很多英资公司招聘的英国人,可不是拿的跟香港本地人一样的工资。

    “好,我们约好了今天晚上通电话,到时候我再通知他。”王金来说道。

    “行。”陈志文点点头,70年代,沟通效率就是这么低,得提前约好时间,接电话的人得提前等,资料这些信息,就只能通过信件邮寄,就算是国际快递也得等几天,这让陈志文非常怀恋以前的微信了。

    离开红牛工厂后,陈志文又去了隔壁的美的工厂,比起隔壁忙的飞起的红牛,美的这边要差上不少,虽然现在北半球还很热,但也快到了夏天收尾的季节,风扇这边也开始闲了下来,之后就会进入囤货生产的阶段,进入淡季,收音机也差不多,除了车载业务,民用方面,陈志文基本上只要求维持原样,不会投入过多资源。

    “老雷,这收音机,与磁带播放机差不多吧?”陈志文摸着一台收音机,突然说道。

    “有些磁带播放机的外形与收音机差不多。”雷盛利似乎明白了老板的意思。

    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车载收音机的业务虽然利润率还不错,但汽车零部件行业没那么容易扩张,最近几年很难形成大的规模,收音机的业务我是不看好的,虽然我也准备做电视机,但同样最近几年也难成规模,我们得想想办法做点其他产品,来养活这么多做收音机的工人吧?”

    收音机市场,其实在70乃至80年代都有不小的规模,但这玩意早就诞生几十年,技术简单,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都能生产,市场早就已经饱和,同时,电视机也在抢夺收音机的市场,即使现在美的的渠道还在,一个月也有几十万的销量,但陈志文知道,没有几年就撑不下去了,历史上的环球电子,就是80年代初经营的很惨,然后便宜转手给了一家RB企业。

    至于过几年就要改开的内地,收音机的确需求量很大,但这个市场是不可能对外开放的,改开的目的是为了赚外汇,不是为了把市场送出去让外人赚内地政府的外汇,除非是一些特殊行业,要不然,在90年之前都别想,而到了90年的时候,收音机基本上也在国内快被淘汰了。

    当然,通过特殊方法也能进入国内,但这种方式是做不大的,对陈志文来说,也没有必要。

    而音乐播放机则不一样,虽然它也出现的早,但它并不普及,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

    “音乐播放机的原理也不难,甚至结构比收音机还要简单,我们做并不难。”雷盛利想了想说道。

    “我不想做最普通的音乐播放器,我要做高级的,至少音质要好。”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目标市场还是欧美,渠道方面还是我来负责,你们把产品做出来就行了,定位是小型化,不要这么大这么重,在音质、价格与重量之间找个平衡吧。”

    小型化其实也是现在各大电子集团对于音乐播放器的要求,再过几年索尼就会推出Walkman这款最经典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20年两亿台的销量足以让任何人乃至国家眼红,不过这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根基,美的显然没这个能力,但如果只是研究放在房间中的音乐播放器,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能够控制成本,外加陈志文即将搭建的销售渠道,获得一定的市场应该没问题。

    “那我得把全球的各类音乐播放器都买回来参考参考了。”雷盛利笑着说道。

    “没问题,买吧,我也正好想看看现在的播放器是什么样的。”陈志文答应下来,又说道:“另外,找一批小学生来挑选,看他们喜欢哪一种类型,他们的意见你需要重视。”

    “小学生?”雷盛利有些不太理解。

    “小孩子的选择,才是最好的,最简单的。”陈志文没有多解释,只是笑着说道。

    后世苹果的乔布斯,就喜欢用孩子来测试自己的产品,据说苹果第一代手机研发的时候,就是让很多孩子来选择试用不同的功能,来挑选最合适的,据说结果很不错。

    音乐播放器可能不一样,但成年人有着很多自己的主见,在对产品判断时,可能还不如靠着自己兴趣的孩子。

    “行,我先去安排采购去购买。”雷盛利点点头说道。

    “研究看看吧,有机会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后世索尼的Walkman,可以说是个人电脑之前电子行业最大的金矿,陈志文自然也很有兴趣,只不过,磁带技术方面有很多专利限制,不是有后世记忆就能有什么优势的。

    但收音机业务的确已经是黄昏了,转型难也得试一下,就算不能成为顶流,获得一定市场也足够了,只要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就能稳住慢慢发展,磁带时代或许抓不住什么机会,但数码时代就不一定了。

52 变频技术

    美的的另外一个主要业务自然是空调与冰箱,但实际上跟收音机也差不多,都是组装货,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技术,连风扇都不如,风扇现在的电机好歹还是自己生产的。

    空调冰箱的核心自然是压缩机,但这玩意技术含量可不低,不要说自己做,连内部工作原理,估计整个香港也没几个人理解。

    陈志文目前对白色家电的主要经营策略还是打造自己品牌,哪怕主要利润被这些主要零部件的供应商拿走,但只要有了市场,有了品牌知名度,未来就还有很多机会,就跟后世国产汽车品牌一样,都是先组装,然后再慢慢发展自己的技术储备。

    香港这个地方,玩玩最简单的诚服装、简单电器、电子等工业品没问题,但复杂的话,是真没有这个市场,陈志文指望的是内地改开之后,可以去内地进行研究。

    虽然现在的内地人均教育远不如香港,但基础量太大了,内部的人才还是很多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与国际社会脱节了,但国内很多行业也应该需要压缩机,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储备肯定有,到时候自己作为中间桥梁来沟通一下,既可以提高国内这方面的技术,也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以及增加技术专利等等,而离改开的这几年,只要不亏本甚至少亏一点,拿下市场就行了。

    体验了一下美的的空调,陈志文还是觉得噪音比较大,空调总是一开一关,房间内部虽然谈不上忽冷忽热,但也的确让人不太舒服。

    “这空调的压缩机,也没有低功率工作模式?”陈志文问道。

    “有,两种工作模式,当温度相差较大时,会全负荷运行,当温度接近设定值时,会降低负荷,后者只有前者一半的能耗。”雷盛利解释道。

    “可它总是经常停,而且这样一开一停,会很吵人。”陈志文说道,单纯有点吵,其实也没什么,习惯了就好,中东那边的客户就习惯了,欧美那边可能就不习惯了。

    如果一直吵其实也没什么,但如果吵了一会突然停了,那就容易引起人的关注了,就像在看电视的时候可能会困着睡觉,但声音如果突然没了,就容易醒了。

    “陈生,所有的空调都这样,好的空调压缩机比较好,非常安静,我们倒也能买到,就是价格定位不一样。”雷盛利解释道。

    谁都知道买好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出好的产品,但品牌的知名度是深入人心的,一个成熟市场,新品牌想活下来都很不容易,而想走高端路线,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人会认可,哪怕初期不缺钱,也不可能与那么多成熟的产业链比拼成本,采购的成本会更高,更不可能有任何市场。

    只有那些行业巨头们放弃的低端市场,或者未开发的市场,才有那么一点点机会,美的就是靠着刚刚爆发的中东市场获得了第一笔订单,也算是在中东站稳了脚跟,但走的也只是平民路线,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都没办法与传统巨头相比。

    “我说的不是压缩机的噪音,而是这一会开一会停的问题。”陈志文顿了顿说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变频控制技术?”

    “变频控制?陈生说的是变频电机?”雷盛利没有丝毫停顿的说道。

    “你听说过就好,那你觉得变频的技术能不能放在空调上面?”陈志文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监控房间的温度,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温度差别较大的时候跟现在的空调一样运行,接近设定温度的时候,压缩机低功率运行,这样既能稳定房间的温度,又能减少噪音,还可以省电,压缩机启动时候可是最耗电的。”

    “陈生,这思路理论上似乎可惜,只是难度很高,我们需要芯片来计算数据,芯片的价格很高,而且需要什么级别的芯片需要研发之后才能知道,另外就是变频电机的控制技术,也被几家欧美公司控制,能否用在压缩机上,也需要研究之后才能知道,这些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资金。”雷盛利思考片刻后说道。

    “资金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实际上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运算能力每一年半就能提高一倍,所以几年之后,芯片的价格会比现在低很多,芯片里的软件也不用担心,我可以找美国硅谷的公司来写,至于变频电机技术,我们不需要自己研发,直接买成品就行了,倒是压缩机与变频电机的配合,你得花心力研发一下。”陈志文顿了顿说道。

    以现在美的这点水平,不要说研发,就是买个空调成品回来拆了,也未必能抄到60分的成绩,所以即使有了想开发变频空调的想法,也不可能自己折腾的出来,核心的东西,只能采购。

    只要自己先把这个有点创意的产品开发出来,那就可以冲击一次高端市场,在成熟的行业,只有创新才能有机会进入高端市场,类似后世的电动车换道超车燃油车。

    当然,类似智能手机淘汰功能手机那就是掀桌子了,可惜家用电器市场,除了液晶屏干掉显像管,其他基本上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了。

    而这样的创新,其实很容易被传统巨头直接复制,但打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时间差,能打出一点名气是一点名气,能获得一些市场就获得一些市场,再次一点,以后宣传的时候,可以说美的是全球第一家发明变频空调的公司,这个抬头就很有逼格了。

    虽然这个发明只是创意,啥核心技术都没有,只能依赖各个供应商。

    “这样也行,就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成本会很高,也会被供应商拿捏住。”雷盛利点点头说道,之前的普通空调,虽然美的也没有什么技术,核心零部件都是采购,但因为市场成熟,做这类零部件的有很多,很多零部件已经标准化,但如果自己搞出一个新东西,还得依赖唯独的几家供应商,那就彻底被拿捏住了。

    “没关系,又没技术就只能这样,我们现在重要的,还是市场,有了市场,有了资金,我们就可以再反过来弥补这些缺点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没技术肯定会吃瘪,有技术就是牛逼,甚至强大如大众丰田这类的汽车厂,有时候也得被博世,麦格纳这种零部件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偏偏欧美家用电器这种市场,用户都是不太认低端的,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陈志文的一些优势,可以为公司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及一定的销售渠道,这是目前唯一的优势,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先发展起来,哪怕依赖强势的供应商,等到自己规模大了,自然就有能力再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

    大部分传统公司的发展路程都是如此,后世国内那么多汽车公司,都是先依赖各家供应商各类国外垄断技术,等发展起来后,有了资金有了本钱有了市场,就可以反过来收拾或者更换那些曾经嚣张的供应商,自己也会投入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53 领带大王

    变频空调的研发,是很长的一条路子,没个几年时间肯定没戏,这只是一条未来的方向,但几年时间对于一家专注于家用电器的公司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而无论是研发新技术还是开发新市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70年代虽然是电子、个人计算机与软件行业爆发的起点,也有很多黄金机遇,但总的来说,可开发的市场还是太小了,比如很赚钱的街机,现在就搞不出什么新花样,因为芯片技术达不到复杂游戏的要求,街机始祖雅达利在今年会推出一款游戏打砖块,内部的操作就非常简单,也只能这么简单,再复杂一点,里面速度再快一点,芯片就吃不消了。

    不过游戏简单归简单,还是很受欢迎的,这部简单的游戏给雅达利带来了数百万美金的利润,是未来这家巨头的第一桶金。

    对于街机这个行业,陈志文自然很关注,但72/73年的时候,芯片技术差,香港又没这方面人才,他本人也不懂,加上也没什么钱,自然只能放弃。

    现在倒是可以进入了,不过受制于芯片能力,可以开发的游戏非常少,而且短期获利不会很强。

    在电子科技不行的情况下,为了美的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就只能靠着香港最赚钱的两门生意---地产与金融了。

    陈志文一直在安排自己的操盘手,分时间分账户在股市上收购九龙仓的股票,利用的资金也是海外调回来的资金,从而避过汇丰的耳目,从去年到现在,一共已经收购了15%的九龙仓股票。

    不过与后世李嘉成收购九龙仓股票引起全港关注不同,陈志文的收购没有掀起任何水花,第一是因为时间不同,李嘉成收购九龙仓是在77-78年,那时候香港股市已经回升,资金活跃,虽然那时候的九龙仓股票也是半死不活,但大环境之下,很多资金入场,李嘉成收购的多了,就引起了关注。

    现在么,这一年多一来整个恒生指数腰斩之后又腰斩,九龙仓的股票也在缓缓下跌,而更方便的是,九龙仓为了筹集资金修建海港城,大量在股市上进入增股融资,这些股票大量流入股票市场,陈志文的收购,完全是正常不过的操作,无论是股民、九龙仓本身以及证券公司,都没发现有资金在一直收购九龙仓。

    而九龙仓之外,陈志文暂时还没有对其他股票动手,一则是因为资金有限,二则是因为长江实业、新鸿基这种未来潜力之星的股票,实际上这几年的涨幅也不多,完全可以等以后资金自由了再投资,再说,收购九龙仓可不是为了赚一笔,这是一个事业的起点。

    地产之上,陈志文还是安排手下专心收购工业地产,也会收购一些乙种公函换地证,另外也安排了律师去太古城协商,最终拿下了一栋靠近维多利亚海港的一栋楼,按现在220一尺的价格,交了5%的定金,合同也签的很严格,到期陈志文不支付合同作废,房子被太古收回,而支付也是按照74年的房价。

    陈志文可是知道,到了76年,这里房价就能上涨到接近400港元一尺,到了80年,可以轻松破千。不过利润率再高也只是一栋楼,投资也只是对这里位置的兴趣偶然而已。

    陈天福那边,按照上次陈志文的要求,注册了投资公司,随后在中环买下了三处位置还不错的店铺,稍微简单装修一下就开始了营业,主要业务就是吸纳社会闲余资金,房产证往大堂中心一放,真的很有信任感,加上一年大概率10%的回报率与本金百分之百的安全性保证,第一天营业就吸纳了50万港元,后续平均每天二三十万,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个开始,再说,只要胆子大,这些钱再上杠杆,就可以有着不小的用途了。

    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容许的,但香港过几年后能出现陈松青这样的世纪巨骗,现在的监管之乱,可想而知。

    安排好一切后,陈志文来到了自己的物业,希尔顿酒店场所,今天,他包下了一间独立套房,招待一位客人。

    “曾生,这是从法国进口的葡萄酒。”陈志文将酒杯倒好后递给了眼前的一位约40岁的中年男子。

    “陈生太客气了。”曾姓中年男子笑着说道,接过酒杯赔偿了一口,赞道:“很不错,比我以前在国外喝的强多了。”

    “那是当然,一千多港元一瓶呢。”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曾生,你也应该知道我今天叫你出来的目的了,你觉得我们能合作吗?”

    “陈生,你父亲已经与我联系过,能有合作的机会,又能将产品卖往美国,我自然很乐意,只是我的公司都是生产领带的,我看过你父亲给我的传真清单,似乎领带的数量非常小啊。”曾姓男子说道。

    “这我知道,金利来只做领带,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合资建设工厂,你来管理,我负责订单,专门生产美国订单上的主要商品,比如短袖、冬衣、棉被、床上用品等等。”陈志文说道。

    眼前之人,正是后世香港最出名的领带大王曾梓倖,这位也是后世香港制造业行业中,为数不多活到21世纪的代表人物,1968年开始在香港成立领带公司,实际上也是避开了当时香港制造业中竞争最激烈的成衣,发展十几年后,借着改革开放进入国内市场,初期配合国家的三来一补政策为国家出口创汇,到了90年代,国内开放自己的市场,金利来就借着早入的机会成为国内最知名品牌,随后领带事业到了极限后,也开始发展成衣、皮包等行业。

    不过毕竟是制造业,还不算高端,跟香港那些地产巨头比起来还差远了,曾梓倖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他在慈善领域的成就,一辈子一半资金都捐给了内地,不管是不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样的人,又有能力,陈志文自然愿意与他合作。

54 合资计划

    “全部我来管理?陈生,你这订单之中的商品并不复杂,香港这边能够生产的很多,完全可以直接采购,如果你是想自己开工厂,其实也不难,似乎也没必要与我合资吧?”曾梓倖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我就说实话了,我对服装业工厂没什么太大兴趣。”陈志文耸耸肩说道,服装业之古老,更甚于家用电器行业,而且在香港,就有很多成熟的公司,跟这些公司比经营成本,陈志文自认没这个能力,而招聘专业管理团队,也未必行得通,现在多如牛毛的服装厂,到了二十年后大部分都没了,金利来是混的最好的,那曾梓倖就一定在一些方面很有能力,所以陈志文要找他合作。

    经营实体工厂这种事情,陈志文来自后世的眼光以及知识并没有什么帮助。

    家用电器行业亲自上场,是因为未来要研发高含量的技术,而且在内地成为世界工厂之前,家用电器的生产,大部分都是自己公司所为,代工也有,但不多。

    而服装工厂,就没有什么利润高的,大部分都是几个点,就没必要自己上场了,再说,服装行业最大的利润是在销售终端,后世的ZARA、优衣库,国内的海澜之家等等,能够做大的根本原因还是终端销售渠道的强大,这一块,自己未来如果插手,就不会带其他人了,或者说,不会随意带人了。

    “那股份怎么算?”曾梓倖想了想后问道,这件事对他其实也没什么坏处,如果对方订单一直稳定,那即使利润不高,也不会亏钱,而这家工厂交给自己管理,对他乃至金利来都有好处,至少统一采购就能降低自己的不少成本。

    “七三分,我七,这个投资其实并不大,订单种类虽然很多,但量也不少,我们可以先从量最大的产品开始做,以后再慢慢增加不同的生产线。”陈志文说道,实际上,原本他是准备将订单直接发给本土的纺织业工厂,但考虑到纺织业是带动就业的能力很强,加上老爹介绍了未来的领带大王,就让他有了这样的想法。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低端制造业在香港发展不了几年了,后续几年,香港房价会平均暴涨3-4倍,工资虽然涨幅比不上房价,但两三倍也是有的,加上房租价格、能源价格的上升,香港服装业的前途基本上很悬。

    全资建一家服装厂自然不难,但开不了多久就要面对大量裁员乃至搬迁,就没必要自己折腾了,而服装业的未来必然在内地,等内地改革开放,自己完全可以去内地投资建厂了,当然,那种情况就自然是独资了。

    “这个比例也行,只是我本身在金利来就很忙,我担心没有时间来经营新公司。”曾梓倖说道,有订单就是老大,他也不觉得这个比例有什么不好。

    “怡和控制了那么多公司,西门凯瑟克一样很悠闲,曾生又不需要什么都做,只要管理好公司的日常运营就行了,订单这一块都是我来负责,你不用担心。”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那我需要与律师咨询一下,也需要考虑一下,具体答复,我过段时间在联系陈生。”曾梓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那是当然。”陈志文点点头,这种事自然很重要,需要慎重考虑。一起合资其实只是小事,服装行业的投资是知名的低,租个房子,买个设备,请几个人,就可以开干了,香港的大量服装厂都是这样起家,陈志文的计划自然不会这么low,但也就是百万港元的投资而已,对于曾梓倖来说,这个投资也不多,但问题是会影响他的精力,金利来是他个人的公司,虽然市场小,但可是100%控股,将精力花在别人控股的公司,划不划算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或者我入股金利来,然后这些订单直接交给金利来,但我的要求是30%,金额可以按照市价来定。”陈志文又说道。

    “陈生,金利来暂时不接受融资,如果以后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再商量。”曾梓倖拒绝道。

    “理解,请曾生尽快给我一个回复,如果答应,或者对投资、股份比例有想法,都可以商量,如果不同意也没关系,尽早通知我就行了。”陈志文礼貌的说道。

    其实,他倒是想投资金利来,服装业这个市场很大,投资一些有潜力的未来股是个不错选择,再加上以自己的一些资源,也可以让对方更上一个档次,只不过这些都是空白承诺,人家也不会信你,加上金利来也没有上市,如果曾梓倖不同意,是没办法投资的。

    另一方面,超市的订单多且杂,没什么公司能够全部生产,无论是投资金利来,还是组建合资公司,也只会生产一些量大的商品,比如基本的服装、牛仔裤、短袖、袜子等商品,其他纺织品还是得对外收购,其他五金之类就更不用说了,陈志文连入股这些未来供应商的兴趣都没有。

    ......

    与曾梓倖交谈结束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志文又回到了之前枯燥且奢靡的生活,因为他的游艇到了。

    原本正常情况下,一个私人订制的游艇是需要一年时间左右才能交货的,这个速度已经算快了,但因为最近一年全球经济形势很差,欧洲奢侈品游艇公司出现了不少客户违约弃船的事情,陈志文就从其中挑选了一个还看的上眼的游轮,直接买了下来。

    长度22.5米,宽9米,甲板上下方一共有四层,共5个房间,一个娱乐室,一个厨房,两个客厅以及一个大型的露天休息区,内部的各类装修也是非常豪华,当初定制这个游轮是一个新加坡的老板,都是华人,在装修风格上倒也上的了陈志文的眼。

    游轮到手了,这第一件事,自然是与全家一起分享了,于是,在游轮到了香港的第二天,陈志文便将父母带到了游轮之上,趁着天气良好,一起出海。

    PS:成功晋级第二轮推荐,感谢大家,希望大家保持追读,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提啊,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祝大家永远不阳,练成九阴真经!

55 父子交谈

    “这个游轮,你买了多少钱?”陈天福问道。

    “差不多200万港元吧,已经很便宜了,造船厂卖不掉,只能低价处理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行,年轻人吗,都爱玩,我理解。”陈天福笑着说道:“以后借我用用,我和几个好友上来打牌也不错。”

    “没问题,想用就用。”陈志文耸耸肩说道:“等以后我换个更大的,这艘就送给你了。”

    “还要换?”陈天福问道。

    “那是当然,不过以后再说吧。”陈志文笑道,现在花个百万买个船享受享受倒不影响什么,等到几年后,自己的各方投资有了回报,那自然得鸟枪换炮了,不但水上游的,天上飞的也得有。

    “随你,你有钱就行,不过我还是觉得投资在地面上比较好,哈哈。”陈天福笑道:“这段时间投资公司那边聚集到了不少资金,我又买了两栋小的工业楼。”

    虽然股市与地价都是暴跌,但这也导致了社会中大量资金没有地方投资,资本都是流动的、逐利的,当一家有点实力在中环购买物业的投资公司招募资金时,就会有很多人抢着来送钱。

    “天真的人太多,好在我们不是骗子。”陈志文摇头笑道,不要说70年代的香港,即使是50年后的内地,又有多少人每年被各种投资公司坑的血本无归。

    “还有一件事,大的写字楼越来越难买了,可能也是工业方面开始复苏的原因,只能买一些小的了。”陈天福接着说道。

    “买小的也行,以后拆了再建,可能利润更高。”陈志文突然说道,他是知道未来香港制造业的前景的,但现在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因此,在制造业崩溃之前,还是有很多资金流向工业地产的,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业地产还是很吃香的。

    星河收购的工业地产是为了其他计划而投资,可能两年后就会出手,但恒义是老爸的心血,还是需要做长久打算的,至少要打算到1982年。

    “也行,只要地产市场回暖,我们手中的物业价值提高,那负债率就会大幅度下降,我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好转。”陈天福皱眉说道,实际上他已经知道李嘉成、李兆基、郑裕彤等华资新兴地产公司在大量收购地产,甚至不惜在股市不好的时候扩股融资,但需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不知道,好在有个儿子在,他知道自己即使赌输了也不会怎么样,要不然,杠杆玩的这么高,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陈志文说道:“估计明年开始就能复苏了吧,地产已经跌了一半多,这个价格基本上已经是全民能够承受的范围了,再加上即使是这两年,香港的外来年轻人口还在增加,他们对物业都是有需求的。”

    房产长期看人口,这句话是后世姓王的地产大佬说的,但实际上,现代社会是信心社会,当社会知道人口会慢慢下跌时,哪怕到20年后才会出现缺少年轻人这个情况,那地产也会开始下跌,反之亦然,资本与大量游资会加速时间,让未来的趋势早日出现。

    当然,香港地产强劲复苏的来源主要还是北方的一些政策,同样这一点也没人知道。

    “那就再等等吧。”陈天福点点头,又说道:“走吧,去后面钓鱼,钓上来给你妈处理,我们负责吃就行。”

    “得了吧,海里乱七八糟的鱼,谁会做,我早就准备好了食物,你们钓完鱼上来吃就行了,我晒会太阳,这夏天可难得能晒到太阳啊,这防嗮玻璃还真不错。”吴秀玲脸上涂着面膜,躺在隔热玻璃之下说道。

    “这玻璃通电就能隔阳光,挺神奇的,下次家里也可以弄一些。”陈天福说道。

    “行,没问题,不过家里其实用处不大,有那种通电可以阻挡外面的人看里面,却不影响里面的人看外面的玻璃,也能阻挡阳光。”陈志文解释道。

    游艇是奢侈品,自然考虑所有情况,在欧美,很多人喜欢晒日光浴,只是白种人再耐晒,也扛不住夏天的阳光啊,能档阳光的玻璃自然很多,就是在非夏天的时候反而会成为麻烦,于是就高价使用了这种通电影响透光率的玻璃。

    “那也行。”陈天福收拾好钓具,带着陈志文来到后面的甲板,虽然现在是夏天,但维多利亚的海港海风较大,加上海水吸热,二人倒也觉得挺舒服。

    “你会钓鱼不?”陈天福问道。

    “不会。”陈志文摇头道,上辈子与这辈子,他都没钓过鱼,钓鱼游戏倒是玩过不少。

    “要是你跟我一个备份,小时候在内地,估计连肉都没地吃。”陈天福哈哈笑道,同时在做钓鱼的准备。

    “内地?爸你小时候经常钓鱼吃?”陈志文问道。

    “哪有这么容易,你以为就你聪明知道吃鱼啊,大家都想吃,多少人跳到水里抓鱼,后来不容许,又有人用蚊帐网鱼,又不容许,就只能钓鱼了,而且也只能夜里面偷偷摸摸的去,白天都有人查的。”陈天福笑了笑说道。

    “那时候是真苦啊。”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你们这种从小生活在香港的人是不会懂的,不要说吃肉了,我小时候,一年都吃不了几次白米饭,都快忘了这种生活了。”陈天福准备好鱼饵,将鱼钩扔了出去。

    陈志文也一样照做,但显然没那么自然潇洒,不过也没关系,随后问道:“爸,你想过要回去吗?在内地那边还有什么亲戚没?”

    “我父母早去世了,倒是还有一个哥哥,听说去京城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不过他上过高中,识字,应该能混点名堂吧。”陈天福有些感慨的说道:“回去自然是想回去,但情况你也知道,很难的。”

    “没事,现在内地已经与欧美不少国家建交了,我想以后总有机会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希望吧。”陈天福点点头说道,突然手中的鱼竿似乎动了下,惊喜到:“有鱼上钩了。”

    “卧槽,这么快?”

56 九龙仓进展

    9月11号,陈志文收到了曾梓倖的通知,他同意合资开建新的工厂,陈志文也就安排了一个法务及商务去谈判合作细节,这也只是他贸易公司的一个小投资,等到以后Costco发展起来,外加如果进了沃尔玛、欧尚、家乐福之类超市的供应体系,那在这方面的布局会更多,或直接投资有潜力的供应商,或合资,或在未来的内地独资建厂等等等等。

    因为初始额度的投资并不大,经过了三天的商讨,陈志文与曾梓倖以75%/25%的比例成立了合资公司,名字为金河服装有限公司,分别来自于星河与金利来。

    之所以比例与之前说的不一样,也是因为曾梓倖为了稳妥,要求陈志文保证拥有一定的订单,要不然,失去了目前这个唯一的订单来源,新公司的成本制造不可能比的过同在香港的那么多成本降到几乎最低的同行。而陈志文自然也不会客气,你要稳妥我就要更大利益。

    几十万港元的投资,其实也只是闹着玩玩,主要还是看中曾梓倖这个人的经营能力,要知道,曾梓倖进入香港服装业较晚,只能选择偏门的领带为开拓口,最后还活到了几十年后,如果现在给他足够的支持,那么他的成就会更高,特别是能够进入传统服装这个更大的市场。

    就算不能成功也没什么,服装制造是整个产业链最低端的存在,做的再大也未必能有多少利润,金河就算失败了,也能培养不少这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也许在几年后去内地会有很大的用途。

    对曾梓倖来说,其实也没什么损失,投资也不算很多,而将来会投入多少精力,肯定还要看陈志文能够带来多少订单,真的发展起来的话,曾梓倖也一样能赚很多,甚至还可以获得不低的社会地位,毕竟这种小产业,它目测陈志文是没什么兴趣跟他抢管理权的,要不然完全没必要与自己合资了。

    只是超市的需求品种太多,金河服装也只能从少到多慢慢的生产,选择的入口是美需求最大的袜子、牛仔裤、短袖等等,都是廉价的商品,走的完全是量。

    其他的,则是由刚刚成立的星河贸易公司来负责在香港、湾湾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按照专业人士的估计,即使算上贸易公司的利润与海运利润,香港货物的成本还是比美国本土的平均要低上20%,特别是需要大量员工生产的商品,人力需求越多的,相对美国本土价格的差距也就越多。

    这样一来,即使是曾经亏本的fedmart,也能够勉强保本甚至轻微盈利。

    实际上,欧美超市已经开始从亚洲采购商品,只不过因为本土关系链、国际合作信任度、信息沟通成本等问题,导致速度很慢,而现在,fedmart与未来的Costco就抢先跨出了这一步,也算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相对优势了。

    接下来日子,各个公司在职业经理人的带领下,按照陈志文的要求的发展及研发方向在运作,陈志文也是不惜资金,该招聘就招聘,该花钱就花钱,该买设备就买设备,美的目前每个月都在亏钱,但只要产品能够升级、优化那就足够了。

    红牛方面,扣除之前花费的代言费,美国市场也开始盈利,不过陈志文还是继续砸钱,聘请美国的体育巨星来拍广告,后续又将广告送到美国的几个电视台投放广告,也赞助了一些体育活动,花钱可以说是如瀑布,但红牛获得的订单也如飞机起飞一般上涨。

    秦志豪那边在德国直接下订了3台最先进的流水线,同时还挖了两名德国工程师前往香港常驻,钱到位了,哪有挖不动的墙角,再说,也就差不多2000美元一个人一个月,这个工资在香港算很不错,但比起红牛的利润,根本不值得一提。

    地产方面,陈志文还在不停的动用杠杆,有些可能已经不符合行业规矩,不过大家其实都很清楚,只要不出问题,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人不敢这么玩是因为玩的太大万一输了就倾家荡产,陈志文知道未来,自然敢全力下注,而在中环开的投资公司,在获得不错的收益后,又在另外一个街道买了一套房产,再开投资公司的分店,用来吸引资金。

    金融方面,在香港的布局目前只在收购九龙仓的股票,最近九龙仓又来了一次增股融资,陈志文基本上照单全收,都没引起市场波动,实际上,在海港城开业之前,很多地产人士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认为这么大的商场,又不在中环,生意不可能有多好,于是看衰九龙仓的有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的1978年,李嘉成能够低价偷袭九龙仓的原因之一,而九龙仓在73、74年的几次融资,大部分也都被陈志文给吸收了。

    截至目前,陈志文持有的九龙仓股票已有15.7%,跟李嘉成与包玉冈不一样,陈志文对于九龙仓更愿意长期慢慢偷袭,等到了足够掀牌的时候再动手。

    一则是因为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按照原先历史,在1977年之前,九龙仓的股票都很低迷,自己一点也不急,收购的越晚,海港城这个吸金神器就完成的越多,这些资金、建设问题还是交给怡和的人来头疼比较好。

    二则是,如果现在快速动手或者消息被透露,那么必然会引起怡和的反击,要知道,虽然被香港以及国际危机影响,但怡和的底蕴还是很强的,亏损虽然严重但手中资金还不少,这个时候跟怡和硬碰硬是陈志文最不愿意的,而如果再等两年,怡和的海外项目不停的给香港总公司放血,再收购就会轻松很多。

    毕竟,在原先历史上,李嘉成意图收购九龙仓的时候,怡和都不愿意与市值只有5-6亿港元的长江实业硬碰硬,而是委托汇丰银行出面调和,足以说明当时的怡和已经是内忧外患,体大肾虚。

    三则是即使真的爆发最后的收购战,那等几年之后自己的资金会更多,部分现在布局的项目,到那时就能获得资金回报了。

    目前的四大业务的发展,基本上也符合陈志文的要求,两个实业外加地产与金融,前两者为未来商业的支柱,后两者可以长期为实业项目提供巨大的资金,外加一个海外发展的超市,为实业项目提供一定的市场以及进入市场的凭证,同时其本身也能获得不小的收益。

    “陈总,昨天夜里我接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电话。”刚刚一早上班,小秘书安琪汇报道:“一个名叫蔡肯斯的美国人,他说他是沃伦巴菲特的手下,他准备来一趟香港,想跟您见一面。”

57 蔡肯斯

    “蔡肯斯?巴菲特的人?”陈志文听到名字后,仔细回忆了下,在他所记得的历史上,没这个人,那可能只是巴菲特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毕竟像微软鲍尔默或者谷哥埃里克这种在商业历史上留名的非常少,非互联网行业也只有那些把公司起死回生的逆天打工皇帝才有这个可能。

    “他说他是巴菲特下面公司负责纺织业业务的。”安琪接着说道。

    “行,你现在就和美国那边联系一下,让他们派人调查一下这个蔡肯斯,我要知道他的全部信息。”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他当初去拜访巴菲特,其实知道自己能够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一个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巴菲特现在这家纺织业帝国能够将生产基地搬到香港,所以就去埋下一个种子,即使巴菲特不当回事,那等到陈志文的资金没那么紧张的时候,也会再去一次谈一谈,再不行就找其他纺织业巨头。

    而现在巴菲特的手下要来了,说明多多少少可能有了一点效果。

    “好,我现在就去。”安琪答应道,红牛在美国已经有了分公司,那边也有了一个三十几人的团队,但这点人肯定不能满足红牛在美国对人力日德需求,因此大部分事情都外包给了本土的公司,包括信息查询这一块。只要钱到位,需要的信息很快就能找到。

    五天后,陈志文拿到了蔡肯斯的资料。

    “巴菲特下面金字塔的顶端了,看来巴菲特也很看重香港市场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收集来的信息显示,蔡肯斯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纺织业务的一号人物,负责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美国的11处纺织厂,近万名工人,在哈撒韦公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十人齐平了,这种人来香港,肯定不会只是来旅游的。

    毕竟,香港这个城市,又没有什么自然风景,一堆高楼大厦,欧美日哪个国家没有啊?在几十年后,如果不是靠着背后的内地,以及内地政府的部分政策支持,香港早就没落了。

    “我已经在文华东方酒店为他定好了总统套房,到时候我们可以在那里会面。”星河控股的总人事李浩楠说道。

    “不用,退掉。”陈志文摆摆手否决道:“现在我们还不是合作伙伴,没必要这么客气,太客气了,人家还以为我们会求他,住哪里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作为地主方请吃两顿饭就行了。”

    总统套房的钱对于星河来说也是九牛一毛,这种小钱的花费,陈志文一般要求下面自己决定,然后一个月汇报一次就行了。

    钱不多,但陈志文不会出这个钱,如果是客户,或者皮尔斯来香港,安排总统套房没问题,但还没一点合作关系的人,太客气的话,要么让对方怀疑自己的目的,要么就会让对方绝对自己高人一等,这样反而不利于未来可能的合作,巴菲特来了都一样,如果合作成功了,下一次就可以了。

    “好,我的错,没考虑这么多。”李浩楠有些尴尬的说道,本以为老板重视对方,就特意安排了总统套房,却没想到适得其反,这种事情其实没有对与错,只是看老板的性格以及需求,只有长期与老板一起,才能了解老板的性格,然后才能做对事,这是任何一个公司职场高层必须要重视的事情。

    “没事,机场那边也不用安排人,他们这种人过来,自己定的高级酒店都会负责,我们等他入驻酒店,休息一天后再约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好的。”李浩楠说道。

    一周之后,来到香港的蔡肯斯受到陈志文的邀约,前往位于中环一间顶级牛排店。

    “很不错的牛排,我在纽约、洛杉矶吃过很多牛排,都比不上这里。”蔡肯斯刚藏了一口,便夸赞道。

    “蔡肯斯先生,论食物,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我们中国人相比。”陈志文笑着说道,在吃饭的文化上,中华民族真的源远流长,每个地方都自己独特的美食,一个人,无论多有钱,穷一身之力,恐怕也不可能尝遍所有,在后世,他也经常看美食博主的内容,主要就是了解各类美食,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享受一次。

    “这一点我不赞同,我们美国也有很多美食,陈先生下次去美国,我请客。”蔡肯斯随口说道。

    “行,非常荣幸。”陈志文也没有纠正对方的错误,毕竟没意义,而且现在只有一个香港、隔壁的湾湾以及各个国家的唐人街有中华美食,很多还可能为了招待本地客户改了口味,只有等到隔壁内地改革开放后经济复苏后,才能证实这一点了。

    “蔡肯斯先生,你这一次来香港,是为了什么?”闲聊片刻后,陈志文直接问道。

    蔡肯斯用纸擦了擦嘴后说道:“陈先生,上次你拜访巴菲特先生,那一天你走后巴菲特将这件事告诉了我,巴菲特先生并没有太在意,不过我倒是有点兴趣,于是查了一下香港的情况,让我不可思议的是,香港一个小城市,服装行业的出口居然能够排到全球前五,金额超过十亿美元,远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

    但更深入的调查后,我发现香港这边更多的是最简单的制衣,虽然也有几家大型的纱厂,但满足不了香港的制衣业需求,伯克希尔哈撒韦并没有在香港进行任何业务,所以我就来这里看看,说不定有什么机会。”

    “你是想在香港找客户?这恐怕很难了,香港这边的制衣行业利润很低,是绝对承受不了美国的纺织品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或者说,全球已经很少有制衣厂能承受美国纺织品的价格了,包括美国制衣行业,不是吗?”

    虽然香港制衣出口很高,但基本上都是低端产品,最简单来说,香港9成以上的制衣行业,员工数量不超过百人,可以说,都是一些小作坊,购买的原材料也是本地生产,少数来自附近的日韩,这基本上已经是最低的采购成本了,再高一点,估计这些公司都得倒闭了。

58 意图

    “这不仅仅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问题,而是整个美国纺织业的问题,人工成本太高了。”蔡肯斯有些无奈的说道。

    “市场这种东西,该淘汰的就要淘汰,美国纺织业,已经不行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放手。”陈志文淡淡的说道。

    纺织业可能比制衣行业稍微有技术一点,但对于欧美来说,哪个国家都能造,从纺织业诞生的开始,各个国家就都有大量的这类公司,毕竟,穿是生活必需品。

    在集装箱出现之前,海运的成本比较高,加上没有完善的海上运输防护,纺织品可能在海运途中受损,所以纺织品的跨洋运输不是没有,但成本高,一般都是欧美日等国家出口给那些没有基础工业的亚洲、辣妹、非洲等国家,而本土市场,都是自己内部负责。

    因为他们的成本差不多,谁也不可能在有跨洋运输成本之后还能占领对方市场的可能性,除非是一些特殊的高档制品或者专业用途的制品,但这些数量非常少,不影响欧美国家本土纺织业。所以在50年代之前,各国的纺织业活的非常滋润,自己控制自己国家的市场。

    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是美国纺织业的翘楚之一,曾经控制着美国10%的纺织品,但集装箱出现后,纺织品运输成本变低,加上亚洲国家开始发展工业第一步就是纺织业,于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毕竟无论是制衣还是纺织,都需要大量人力,而人力成本这一块,美国哪有资格跟亚洲比,同样在欧洲也是如此,不过欧洲的服装高级品牌比较多,暂时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

    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行了,偌大的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居然只有几十万美元,这还是因为巴菲特投资利润转移的结果,纯粹纺织业已经在亏损,要不是出于社会责任,巴菲特早就砍掉这个业务了。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这的确是事实。”蔡肯斯喝了一口白酒,有些皱眉的说道。

    “美国的纺织业,绝对是无力回天,没人能救得了,但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可以获救的。”陈志文看着蔡肯斯说道:“搬到香港来就行了。”

    “巴菲特先生说的果然没错,陈先生上次去找他,其实就是这个目的吧?”蔡肯斯笑着说道。

    “对,香港需要高级的纺织业,这就是我的目的。”陈志文耸耸肩承认道。

    “据我所知,陈先生的产业并没有制衣行业,也没有纺织业,为什么对这个有兴趣?”蔡肯斯问道。

    “我有一家贸易公司,专门收购纺织品,自然希望香港纺织业的成本更低。”陈志文笑着说道。

    香港本土也有不少纺织厂,最大的南非纺纱厂规模很大,内部拥有接数千名员工,但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比不上国外很多历史悠久的纺织工厂,香港本土的一些稍微高端一点的制衣业公司,不少都得从外部进口,这就又增加了成本。

    对于想将香港变成他零售帝国最佳供应商的陈志文来说,这种成本就是白浪费的,如果为香港引进一家技术可以的外资纺织业,那么既可以降低他的采购成本,又可以让本土品牌多赚点利润,也许还可以发展出香港的高端纺织制造业。

    最重要的还是未来可以向国内内地发展,同时,也算是让自己与巴菲特结交一下,说不定以后还能有其他合作的机会。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目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开始布局,也不一定能成功。

    “原来是这样。”蔡肯斯点点头,贸易这种公司,想查到的确不容易,而且他也只是大概查了查。

    陈志文接着说道:“蔡肯斯先生你肯来香港,其实应该也有这样的想法吧?”

    “对,在海外投资建厂,我其实几年前就有过这个想法,只是巴菲特先生一直不同意。”蔡肯斯有些无奈的说道。

    “以巴菲特的精明,他不可能不知道在美国,纺织业是不可能有前途的,为什么不同意?”陈志文有些不理解的问道,这可以说是基本常识了,在美国这种人工成本这么高的发达国家,搞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自己作死吗?

    蔡肯斯说道:“巴菲特先生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宁可贴钱也要维持纺织厂的运营,是因为他不希望工人们失业,所以他自然不肯让工厂搬走,他从来就不指望靠着纺织厂来赚钱。”

    “原来是这样。”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原来是巴菲特根本看不上纺织业,即使搬到国外也一样,就算有点利润了,也肯定比不上他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现在还在维持纺织厂,显然是因为“社会责任”,或者说上万的员工,是没那么容易遣散的。

    “所以我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搬出海外能够为公司获得足够的利益,现在来看,香港的确适合我们来投资,这里虽然小,但市场够大,也没什么强的竞争对手。”蔡肯斯带着笑意说道。

    “不过比起巴菲特先生的金融收益,这点还是不够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香港目前最大的南丰纺织厂,利润估计都比不上巴菲特的一个投资,这完全是两个天与地的行。

    在后世,除了那些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电子公司以及那些传统垄断企业,谁家的利润能比得上金融行业?那么多国家与公司,发展到最后都是脱实向虚,还不就是因为金融实在是太赚钱了么?连大众这种汽车巨头,一年接近一半的利润都是来自于金融业务。

    “是远不够,但还是值得一试的。”蔡肯斯点点头说道。

    “如果巴菲特不愿意投太多资金的话,我可以出资进行合资,在香港这边,我熟悉一切,再说,我也可以提供一部分订单。”陈志文接着说道。

    “合资?其实我有想过这一点,陈先生的目的应该也包含了这一点,但这还是需要我回去与巴菲特先生商量一下。”蔡肯斯没有丝毫惊讶,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这是当然。”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纺织厂的投资可不像与曾梓倖的合作,需要实打实的投入不少钱的,数千万港元还是需要的,但如果真的投下去了,未来的收益还是可观的,最重要的是他为香港提供了一个新的高端纺织工厂,对他未来有好处,说不定也能帮助香港纺织业进行转型,虽然概率并不大。

    当然,如果巴菲特不同意合资也没关系,陈志文也无所谓,只要工厂能来就行了。

    蔡肯斯接着说道:“陈先生,我之前在美国虽然也查了一些香港的数据,但并不清晰,现在虽然来到香港,但时间有限,所以希望陈先生能够帮忙,可否帮我收集一些数据,我可以付费。”

    “行,没问题。”陈志文点点头,没有傻的答应免费帮忙,虽然这点钱他也看不上,但对方不能不给。

59 慈善晚会

    陈志文安排了几个人跟着蔡肯斯后面,查的都是一些香港服装行业的各类数据,一星期之后,再一次与陈志文约了一顿午饭,便离开了香港。

    “你要准备进入服装行业?”听完儿子的描述,陈天福好奇的问道。

    “不准备,只不过会扶持,包括之前与曾梓倖的合作都是这样,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规模,是不需要我的任何帮助的,他们的财力比我要强的多,我也只是想让香港有一家水平高的纺织业公司,也许对我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陈志文便吃着麦当劳的汉堡边解释道。

    1974年,香港第一家麦当劳开业,虽然在陈志文看来这种欧美快餐店很low,但毕竟是美国的大公司来香港开业,还是吸引了不少人,陈天福就是其中之一,硬是拉着儿子一起过来尝尝鲜。考虑到偶尔吃一次口味也不差,陈志文也就跟了过来。

    “在美国规模大,不代表在香港混的好,美孚石油够不够大?在香港不还得和中华电力合作,而且也只是占着小股份。”陈天福啃完一个鸡腿后笑着说道。

    “这么想也行。”陈志文无奈的笑了笑,在香港这种小地方,欧美巨头来了的确未必吃得开,不过发电厂这种事,可能也是美孚看不上罢了,虽然在与中华电力合资的发电项目中只占了30%的股份,但合资公司是需要向美孚采购燃油发电的,综合来看还是美孚赚了,这也有可能就是人家美孚的赚钱方式。

    “所以我觉得,他们找香港本土巨头合作倒是有可能,但我担心他们不会找你,你现在在香港,可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力。”陈天福接着说道,国际巨头来香港找合作对象,基本上都是找本土的巨头,这样才能够强强联合。

    陈志文笑道:“香港本土的巨头,谁看得上纺织行业啊?”

    这绝对是真的,香港虽然现在有很多服装业公司,从业人员也高达二十万,但基本上都是小公司,小作坊,最大的纺织业公司南丰纺织厂,其老板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正好碰到房地产暴涨,赚的钱可比纺织业多多了,要不是最近一年地产危机,估计可能都弃纺投房了。

    “这倒也是,也就你还在折腾实业了。”陈天福点点头说道。

    “也不能怪,房地产实在是太赚钱了,不过香港市场就这么大,最多也就置地那个规模了,想发展的更大,就得走出去,但地产行业有很强的区域性,在其他地方反正不起来的,实业就不一样了,可以轻松走向全球。”陈志文笑着说道。

    后世香港的四大家族,除了李嘉成家族,大部分资产都在香港,可以说与香港一荣俱荣,少数来到内地投资地产,但规模也远比不上内地本土从90年代慢慢发展起来的本土玩家,连与香港差不多文化、房地产抄着香港作业的内地,都没办法让香港地产商找到第二个乐园,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只有李嘉成,将在地产行业赚到的资金投到港口、能源、电信等领域,算是成功的转型了。

    “最多也就置地?”陈天福愣了下,说道:“你小子眼光到底有多高?”

    “没多高,过几年,我收购了康乐大厦,送给你当50大寿的礼物。”陈志文哈哈大笑道。

    “你能收购那栋金门就不错了。”陈天福翻了翻白眼说道。

    “那就更没问题了。”陈志文淡定的说道,这个金门大厦在后世可是被香港第一巨骗陈松青玩的溜溜转,他想收购自然也不难,就是划不划算的问题罢了。

    “说正事,过两天汇丰银行准备举行慈善晚会,为香港教育资金筹集资金建立学校,我们出多少?”陈天福问道。

    “几十万意思一下吧,不多不少,沈弼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什么教育资金建学校,而是为了宣告他的时代即将到来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早在1971年,沈弼担任汇丰总经理,成为未来大班的候选人之一,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现任大班桑德士以及董事会终于决定让沈弼成为下一代接班人,这种大事自然引起香港商界的关注,于是就借着慈善晚会的名义,为沈弼庆祝。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跟RB与东南亚的银行合作,沈弼那边会不会有点意见?”陈天福有点担心的问道,虽说公司问任何银行借贷是自己的自由,这两年无论是恒义还是儿子的星河,在初期发展的时候,都是靠着汇丰才成了规模,但当RB银行那边敢提供更高杠杆的时候,自己一方就立刻跑了,似乎有点不太厚道了。

    “没事,我们的风险点要求太高了,沈弼估计也不会随便答应的。”陈志文说道:“再说,就算跟汇丰合作,该强硬还是强硬的,你太怂了,人家反而看不起,就是表现出那种,你不跟我合作,就是你亏的自信。”

    “敢这么和汇丰说话的,估计你是第一个了。”陈天福笑说道。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陈志文淡然说道,他对汇丰的需求,其实也就是这几年,等电子时代开启,他的资金就不可能有什么问题了,如果不是香港本土很多机会聚集在70年代,他根本就不需要与汇丰有太多的合作。再说他知道未来,在外人包括汇丰觉得的一些风险很大的投资,实际上稳赚不赔,汇丰不肯冒险,其他银行肯冒险的话,他自然毫不犹豫的换一家。

    “不过,RB与东南亚的银行,能提供的资金还是太少了,想真正在香港发展,还是得靠汇丰。”陈天福说道,这段时间,他们父子从外资银行拿了不少贷款,但毕竟这些只是在香港的分公司,规模有限,加上他们父子又不愿意走外币贷款,后面的合作几乎也到头了。

    “我也没指望这些外资银行能提供多少资金,两个亿就不错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所以,这次晚会,得与沈弼好好处理处理关系了。”

60 慈善晚会(2)

    九龙仓与和黄,都是陈志文接下来的目标,二者得其一,就足以傲视半个香港,得二则可以把汇丰之外的所有英资拉在桌上,傲气的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而这两个目标,一个属于怡和,背后资金雄厚,一个现在虽然快不行了,但最大的债主是汇丰,目前的陈志文,就算等到两年后现在投资的工业地产转手能赚几个月,也很难与怡和对抗,更不要说汇丰了,想打这两个主意,就只能“投靠”汇丰了,再者来说,未来几年,有了汇丰的帮助,在地产市场上升期间,可就真的是拿着簸箕捡黄金了。

    ......

    汇丰这次举行的慈善晚会在大酒店举行,说起大酒店,这家属于中华电力背后老板嘉道理家族的酒店,算是香港比较中立的豪华酒店,不是在英资华资中间中立,而是香港几大洋行之间的斗争。

    汇丰虽然不是香港的洋行,但势力更超过怡和、和黄、太古、会德丰等等,随着蛋糕稳定,各大财团之间的你争我斗也形成了很大的规模,不过明面上大家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半年不见,陈生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了。”晚会之上,沈弼与几大洋行的人虚与委蛇的交锋之后,就来到了华人区,先是与其他几人打了招呼,随后来到了陈志文面前。

    “沈弼先生夸赞了,我也就囤了一些工业用地而已。”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红牛。”沈弼笑着说道:“听说陈生的红牛在美国非常畅销,这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饮料品牌能够打入美国市场的。”

    “也就是小打小闹而已。”陈志文笑说道,红牛这段时间出口量的确暴涨,这些都是不太可能保密的,毕竟海关的出口量,在有点权势的人眼中就是透明数字,如果有心之人去美国看看价格,就知道这里面的大概规模了,不过这类人还是比较少的,陈志文目前在香港很低调,也就与他合作过的沈弼,可能会关注一点,而且沈弼不可能知道红牛在美国的利润究竟是多少,毕竟欧美的超市可不可能把自己的合同给外人看的。

    沈弼笑了笑说道:“什么企业刚开始不是小打小闹,当年的包玉冈也是如此,能够在一年之内在美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未来绝对是不可限量的。”

    “香港制造业虽然规模不小,但9成9都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我的目标就是在香港创立出一家或者几家全球性的知名品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目前的香港制造业还算是很吃香的,毕竟谁也预料不到北边内地会进行改革开放,也不会想到隔壁湾湾及韩国制造业会迅速崛起。

    “一年前,我认为陈生太年轻,目标太过浮夸,现在我觉得,倒是我看走眼了,陈生的确有这个能力。”沈弼笑说道:“不仅仅是实业,地产方面,我也大概知道陈生最近的操作,不得不说,风险的确太高了,我是绝对不会让汇丰冒这个险的。”

    “有风险才有收益,我还是比较看好香港制造业的。”陈志文接着说道:“不过在香港做生意,还是离不开汇丰的,如果在未来有一些风险较低的项目,我还是希望获得汇丰的支持。”

    实际上短期之内,已经没什么大项目了,因为即使与几家外资银行进行高风险杠杆,在收购了批量工业写字楼后,资金也差不多用完了,至于那些在中环招募的资金,主要还是为了他老爹的恒义公司,比起上亿的贷款还是差多了。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九龙仓,而是和记,因为这家公司的股价即将跌到脚环处,比起收购九龙仓需要至少大几亿的资金,等到了12月以及下一年的1975年,整个和记的总市值也才3--4亿港元左右,机会自然更大。

    只不过和记最大的问题就是负债太重,本身经营也极为混乱,要想收购到手,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稳住各方银行,而和记目前最大的债权银行,自然是香港的土霸主汇丰银行。

    “没问题。”沈弼点点头,如果地产市场复苏,他自然愿意与陈志文合作,或者说,与任何地产公司合作。

    “多谢了。”陈志文并没有解释太多,和黄的谋划目前还需要保密。

    沈弼客套几句后就离开了。

    整个慈善晚宴,其实就是不少富豪拿出自己的珍藏,放在酒店大厅四周,哪位人士如果看上,可以给标个价,最终就是价高者得。

    这样的方式避免了拍卖的繁琐,毕竟东西比较多,如果出现好东西,可能会引发竞拍,挑起矛盾,如果差的东西太多,万一流拍不就没面子了么。

    陈志文兜兜转转,最终选择了一副他也看不懂的画,在画作前面的箱子中投入了20万港元的支票。

    “陈生好眼光,这是一副临摹齐白石先生的画作。”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陈志文回头一看,这脸庞太熟悉了,再老40岁也认识。

    “李生,你好。”陈志文回过神来,伸出右手笑道。

    “陈生认识我?那再好不过了。”来人笑着说道。

    “李生的长江实业可是香港最出名的地产五虎之一,我怎么会不认识。”陈志文笑着说道,来人正是长江实业的创始人李嘉成。

    “过奖了。”李嘉成说道:“我也可是很早就听说过陈生,希尔顿酒店被收购的时候。”

    “一间我无法控制管理的酒店罢了。”陈志文摇头笑道。

    “如果不是这样,置地估计早就想办法把这家酒店给拆了。”李嘉成笑道。

    “李生也对希尔顿酒店感兴趣?”陈志文问道,在原先的历史上,李嘉成是1976年收购的,但这种大金额的收购,提前规划几年也很正常。

    “以前有这个意思,不过陈生既然收购了,那我也只能放手了。”李嘉成淡淡的说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03/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实业巨头最新章节! 作者:水下野鱼所写的《重生之实业巨头》为转载作品,重生之实业巨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实业巨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实业巨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实业巨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实业巨头介绍:
重生香港,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实业帝国。重生之实业巨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实业巨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实业巨头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