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唐诗三百首TXT下载唐诗三百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

作者: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txt下载     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

    ??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

    ??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韵译】: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

    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

    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

    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

    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

    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

    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行路难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

    ??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评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

    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

    “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

    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

    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

    姿。

将进酒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

    1、将:请。

    2、会须:正应当。

    3、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

    ??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4、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

    ??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馔:吃喝。

    5、陈王:三国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6、平乐:平乐观。

    【韵译】: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评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

    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

    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

    “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

    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

    “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

    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

    想感情。

    ??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

    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兵车行

    《兵车行》

    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解】:

    1、妻子:妻和子女。

    2、干:犯,冲。

    3、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4、里正:即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里有里正,管户口、赋役等事。

    5、与裹头:古以皂罗三尺裹头作头巾。因应征才年龄还小,故由里正替他裹头。

    6、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7、山东:指华山以东,义同“关东”。

    8、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设七道,共二百十一州。这里举其成数。

    9、县官:指官府。

    【韵译】: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

    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

    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

    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

    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

    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

    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

    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

    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

    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

    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

    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

    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

    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

    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

    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

    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评析】: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

    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

    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

    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

    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

    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

    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

    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

丽人行

    《丽人行》

    作者: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衤及]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注解】:

    1、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

    2、?叶:?彩的花叶,?彩是妇女的发饰;

    3、鬓唇:鬓边。

    4、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

    5、腰?:这里作腰带解;

    6、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

    7、逡巡: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

    8、杨花句:旧注以为指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杨白花私

    ??通事,因太后曾作“杨花飘荡落南家”,及“愿衔杨花入窠里”诗句。后人有

    ??“杨花入水化为浮萍”之说,又暗合诸杨之姓及兄妹丑行。

    9、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

    ??(见《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红巾,妇女所用的红帕,这

    ??里是说使者在暗递消息。

    【韵译】: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

    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

    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

    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花叶直贴到鬓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

    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

    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

    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

    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

    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

    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

    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

    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

    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评析】:

    ??诗是讽刺杨氏国戚之奢侈淫乱,侧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开首十句

    是描写上已日曲江水边踏青的丽人如云,体态娴雅,姿色优美,衣着华丽。“就中”

    十句,具体写出丽人中虢、秦、韩三人,她们器皿雅致,肴馔精美,箫管悠扬。“后

    来”六句,写杨国忠之炫赫,意气骄恣,势焰熏灼。

    ??全诗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

    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哀江头

    《哀江头》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

    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后来毁坏了,所

    ??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诗,“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

    ??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旧唐书·文宗纪》)

    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

    ??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啮:咬,衔。

    6、勒:马衔的嚼口。

    7、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借喻二

    ??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

    ??杨贵妃,意即死生。

    【韵译】:

    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

    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

    江头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

    杨柳轻柔菰蒲娇嫩苍绿为谁生?

    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

    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

    昭阳殿杨太真是最受皇宠的人,

    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车前矫捷女官人人背带弓箭,

    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

    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

    一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

    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

    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

    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

    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

    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

    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

    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

    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虏至长安。次年写此诗。诗旨在哀悼贵妃之死。因

    不敢直言,故借当年行幸江头以为题。

    ??诗的开首先写作者潜行曲江,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进而追忆贵

    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上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

    ??全诗以“哀”字为核心。开篇第一句“吞声哭”,就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氛围,接

    着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

    字为题,以“哀”统领全面,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全诗的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诗人在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同

    时,也流露了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因此,我们说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李

    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诗的结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以“哀”起写,事事是哀。哀极生乐,写李、杨

    极度佚乐生活;又乐极生悲,写人死国亡,把哀恸推向高潮。这种由眼前到回忆,由

    回忆到现实的过程描述,给人造成一种波澜起伏,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情深

    情长,凄切哀悯,含隐无穷,读之令人肝肠寸断。

哀王孙

    《哀王孙》

    作者: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注解】:

    1、延秋门:唐宫苑西门;出此门,即由便桥渡渭水,自咸阳大道往马嵬。

    2、九马两句:指玄宗快马打鞭,急于出奔,丢下李家骨肉而去。

    3、豺狼在邑:指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4、龙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5、朔方两句:指哥舒翰守潼关的河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大败事。

    6、圣德句:后汉光武帝时,匈奴两分为南北,南单于(南匈奴王)遣使称臣。这里

    ??指肃宗即位后,回纥曾遣使结好,愿助唐平乱。

    7、花门:花门山堡在居延海(在今甘肃)北三百里,是回纥骑兵驻地,故借以指回

    ??纥。

    8、?面:即“梨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

    9、慎勿句:钱谦益云:“当时降贼之臣必有为贼耳目,搜捕皇孙妃主以献奉者。”

    ??所以这里这样说。狙:猕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会暗中侦视。

    10、五陵:长安有汉五陵,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

    ??陵。恰好玄宗以前的唐室也有五陵,即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

    ??陵,睿宗桥陵,施鸿保《读杜诗说》,以为“此就唐五陵言,非借汉为比,亦非

    ??惜用字面。”

    11、佳气:指陵墓间郁郁葱葱之气,原是旧时堪舆家的风水之说。

    12、无时无:意谓随时都有中兴的希望。

    【韵译】: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

    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哇哇。

    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

    吓得达官们,为避胡人逃离了家。

    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

    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

    有个少年,腰间佩带玉块和珊瑚,

    可怜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

    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姓名,

    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

    身上无完肤,遍体是裂痕和伤疤。

    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

    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

    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

    王孙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

    只能站立片刻,交代你重要的话。

    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

    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

    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

    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

    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

    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

    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

    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

    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

    妹几人,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后

    杀戮霍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中所指王孙,应是大难中的幸存者。

    ??诗先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接着写明皇委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流落的痛

    苦;最后密告王孙内外的形势,叮咛王孙自珍,等待河山光复。

    ??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荡人胸怀,叙事

    明净利索,语气真实亲切。写同情处见其神,写对话处见其情,写议论处见其真,写

    希望处见其切。杜诗之所以称“诗史”者,盖在于此也。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作者: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解】:

    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

    2、?: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邑大夫,孔子出生于

    ??此,后迁曲阜。?氏邑,?人地。

    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

    ??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凤至

    ??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

    ??之间。……予殆将死也。”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

    ??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楹:堂前直柱。奠:致祭。

    【韵译】:

    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

    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

    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

    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

    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

    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评析】: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

    遇。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

    子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

    事。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处处用

    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解】:

    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

    ??写尽无眠。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

    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

    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

    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

    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评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

    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

    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

    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

    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在狱咏蝉·并序

    《在狱咏蝉·并序》

    作者: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解】:

    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

    ??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

    ??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

    ??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3、曩时:前时。

    4、将:抑或。

    5、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6、缀诗:成诗。

    7、西陆:指秋天。

    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

    ??于晋国军府事。

    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

    ??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

    ??的诗句。

    【韵译】: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

    是受案听讼的公堂,

    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

    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

    但听讼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

    秋蝉鸣唱,

    发出轻幽的声息,

    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

    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

    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

    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所以,它的清廉俭信,

    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

    它蜕皮之后,

    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时令而来,

    遵循自然规律;

    适应季节变化,

    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

    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

    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

    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在高树上临风吟唱,

    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

    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

    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我的处境困忧,

    遭难被囚,

    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

    象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

    听到蝉鸣的声音,

    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

    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

    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

    赠送给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

    同情我象微小秋蝉般飘零境遇,

    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

    这不算为正式文章,

    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

    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

    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

    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

    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评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

    狱,诗作于此时。

    ??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

    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

    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

    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

    冤狱未雪之恨。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FêIYě.CC 在线阅读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作者: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解】:

    1、和:指用诗应答。

    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3、淑气:和暖的天气。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韵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

    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

    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

    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

    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评析】:

    ??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

    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

    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

    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杂诗

    《杂诗》

    作者:沈?期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解】:

    1、闻道:听说。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韵译】:

    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

    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这团?可爱的闺中明月,

    如今却常照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别离柔情。

    谁能够带领一支好军队,

    一举攻取龙城结束战争!

    【评析】:

    ??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

    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

    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

    聚。

    ??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

    味。

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

    作者: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解】:

    1、阳月:阴历十月。

    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

    ??头:即为“岭头”。

    【韵译】: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评析】:

    ??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

    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

    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

    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

    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

    ??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评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

    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

    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6/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作者:张九龄所写的《唐诗三百首》为转载作品,唐诗三百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三百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三百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三百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p>
唐诗三百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三百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