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边唐TXT下载边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边唐全文阅读

作者:葱山跳荡     边唐txt下载     边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骨三分

    青年连忙点头,李泌拍了拍手,远处一位仆人走了过来。李泌贴耳吩咐几句,仆人快速的离去。

    李泌闭上眼睛,眉头紧紧拧起,坐在雪亭之中也不说话。青年神色愈加谦卑,摒心静气地等待着。

    过了小半个时辰,风雪之中走来一位微胖的身影,大步走入亭子之中。李泌睁开眼睛站了起来。来人年约三旬,神情温和,在亭中坐下之后,向着赵广点了点头:“你想要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赵广神色微凛,见李泌对来人神色恭敬,知道这是位了不得的人物。他的神色愈加谦卑,低眉恭敬道:“小的赵广,原是安西新军校尉,万里迢迢逃回这里,是为了那马璘谋反一事……”

    “你说马璘谋反,可有证据?”微胖男子温和道。

    “马璘欲反,此乃司马昭之心,在碛西已是路人皆知。”赵广连声道,“马璘最为倚重的,便是安西新军,新军将校之中,多有野心勃勃之辈,不少人私下议论,说……说长安兵少将寡,军械陈旧,只要数千兵马,便可一鼓而下,想要推举马璘更进一步,争夺天下……李相,军中将校唯马璘之命是从,心中只有总督,而无有天子,那等人为了功名富贵,都想要马璘举兵东进……持此议者最初不多,私下议论被马璘知晓,马璘只是一笑置之,那等人便愈加放肆,到处宣扬此事……如今新军将校们聚在一起,便是公然议论此事,马璘身在军中,分明知晓此事,却从未对麾下士卒阻止过一次……李相,小的以为此乃大逆不道,马璘心怀不轨,才会对麾下这般放任。小的对大唐忠心耿耿,这才不远万里舍命归来。向李相禀报此事……”

    赵广神情谦卑,缓缓地复述着那人教他的话,不是偷眼看着两人。

    这些话倒也全部都是谎言,真实的部分也有。添油加醋的部分更多。一路之上这都是背熟了的,所以说起来倒是极为流畅。

    “……小的地位低微,却知忠义二字,知道马璘包藏祸心,便从大食归来。知晓李相乃是忠臣,才来禀报此事。李相,此事关系重大,还望早做筹备,为国剪除奸佞……”

    赵广说完,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偷眼看了两人一眼,旋即又低下头去。

    “……这样么……知道了……”那微胖男子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神色凝重的李泌,复又看着赵广笑道。“马璘之事,倒也罢了……你说张巡与马璘乃是一党……呵呵,张巡为了大唐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你说马璘要谋反便罢,你又扯上张巡,却是为何?”

    赵广恭敬道:“小的并未说张巡谋反,然今日张巡独霸朝纲,乃是最大的权臣,他在长安肆意妄为。只手遮天不听人言,小的觉得他是把自己当天子了,这和谋反又有什么不同。”

    “小子,你还真敢说啊。”微胖男子笑道。

    赵广想着那人所教的话。恭声道:“小的自大食千辛万苦逃回来,已然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小的到长安也有些时日,知晓一些事情,那张巡不党而党,朝堂重臣皆是张巡耳目,长安城中人人皆知。他对于马璘极为支持。马璘在大食杀人盈野,大食百姓十室九空,闹得怨声载道,败坏我大唐仁义之师的名声,如今化外异族群情汹汹,皆是责怪天可汗。马璘意欲谋反,张巡只手遮天,此二人皆是国之巨蠹,乱臣贼子,小的求李相为国除之!”

    微胖男子看了李泌一眼,微笑道:“这倒是个好汉子,就先在你府里住下吧。”

    李泌紧绷着脸,点了点头。

    赵广被仆人带到了别处,微胖男子收了笑容,起身背负双手看着厅外飞舞的雪花,脸色微微变得有些阴沉。

    李泌皱眉道:“殿下,此事该当如何?”

    微胖男子哼了一声道:“马仁杰果然包藏祸心!放任属下议论谋反之事,他想干什么?马少保之子,当真要争夺我李家的天下了啊,呵呵!”

    “殿下信他的话?”李泌皱眉道,“我观此人非正人君子,此事或许有诈。马仁杰若是有意谋反,何必辛辛苦苦去扫荡大食,他如今远在万里之外,如何会有谋反之心?”

    “观人之术,孤也懂得一些。这人目光闪烁,神情畏缩,一看就是贪生怕死之人,自然不是正人君子。不过孤能看出来,他说的话乃是真的。”

    “孤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人定是因故被马仁杰处置,心怀不满才逃回来出首,为的就是让马仁杰身败名裂。这一点,孤能明白,然而他说的话,却是极为可信。马仁杰军中确有谋反之言语,马仁杰确未曾制止。”

    李泌皱眉道:“殿下,纵然如此,也未必就说明马仁杰要反。他为统兵大将,功劳卓著,此事须要谨慎。他毕竟是马少保之子,世受皇恩,忠臣之后,哪里会轻易造反?庭州城外有双圣祠,上面的话臣也记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能写出这样的话,已经可见其心胸。这样的胸怀,他如何会谋反?”

    微胖男子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雪花在手里慢慢融化,冷笑道:“沽名钓誉而已。他自然是不会主动造反的,因为他想要保全名声,然而军中议论如此,他却不加以制止,反而是一笑置之!呵呵!如此放任下去,最后的结果只怕是众人逼他谋反,他不得不从之了!想要夺取我李家天下,却又不想担下恶名,真是国之柱石,大唐栋梁!马少保之子,当真是好心思,好手段!”

    “……若真如此,马仁杰未免也太过奸诈了。殿下,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决断须要慎重。”李泌神色微凛,低声道,“马仁杰毕竟兵多将广,他若是有不臣之心,局面怕是不好收拾,还是要谨慎为上。”

    “谨慎?孤还如何谨慎?等到他的部下拥戴他为帝,十万铁骑兵入中原么?他已经做到这一步了,我等自然也不能束手待毙!他有十万大军,孤有亿兆百姓!我大唐立国百有余年,人心归附,纵然是他马仁杰兵多将广,又岂能轻易吞了我大唐锦绣河山?”微胖男子看着飞舞的雪花,神情冷厉,“既是如此,我等便要着手准备,为国除贼!孤意已决,定要有所举动,决不能让这万里锦绣河山拱手让人!”

    李泌皱着眉头,低声道:“殿下,马仁杰如今远在大食,距离此地万里之遥,如何杀之?何况他如今是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正是关键之时,此时对付他,只怕百姓们会有非议——”

    “左相是在担心物议么?左相是君子,孤却不是。孤是太宗的子孙,是将来的天子!马仁杰带着我大唐的儿郎,却是为他马家开疆拓土,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微胖男子冷然一笑,“人家都要造反了,咱们不早作准备,只能束手就擒,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

    “左相,马仁杰远在天边,孤自是无法铲除,然而张巡就在这里!此二人沆瀣一气,皆是国之巨蠹,孤与左相可合力铲除这个大贼,之后再来对付马仁杰!”

    寒风呼啸,卷起雪花飞入亭中。微胖男子神色冷厉,站在那里陡然现出极强的气势。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似平日里的温和,仿若是一只欲要择人而噬的凶兽一般。

    “……马璘谋反,殿下要杀张相?”李泌皱眉道,“张相为人专横了些,可是毕竟劳苦功高,如今大唐边军四面出击,全靠张相在后面支撑,这个时候若是没了张相……”

    “偃武修文,致君尧舜,方为臣子之道!似马仁杰与张巡这般穷兵黩武,视人命为草芥,只会为后人招祸!今日是我大唐强过别人,就去杀人掠地,砍了好几百万人头,待到来日别人强过我大唐,倒霉的就是我大唐百姓!——若仅仅为此,孤也不会要除掉张巡,左相,这是孤三日前收到的一封密信,左相不妨好好看看。”

    说着微胖男子自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李泌。

    李泌一看之下,亦是变了脸色。

    “若真如此,张巡该杀!”

    微胖男子拿过白纸,掏出火折子吹燃,白纸凑了上去,立马着了起来。

    火焰快要燎到男子的手,男子松开了手,看着残纸落在地上,彻底化为了灰烬。

    “张巡弄权,马璘跋扈,煌煌大唐,危若累卵。便是今日你不找孤,孤也准备来找你了——老师。”

    李泌脸色一肃,点了点头。

    “为国除奸,责无旁贷。”

    “这封信,不知是何人所送,只能看出来出自后宫。可见便是宫娥太监,内中亦有忠臣义士……”

    “自父皇登基之后……一年多了,孤这个做儿子的,一直都没见过他的面。这等事情,孤私下里也有过猜测,然而却没有实据……看了信里的话,孤才知道原来父皇竟然是昏睡年余,已经油尽灯枯,这一年多时间传出来的所有的旨意,都是张巡矫诏而为!”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玄武门(上)

    “原本孤也猜测过,然而见张巡每日为国事操劳,也曾有过疑惑,这样的人,当真会对不住大唐么?直到三日之前,孤收到了这封密信……”

    微胖男子悲凉一笑,摇了摇头。

    “矫诏!都是矫诏!一直在矫诏!——张巡妻子皆丧,却不肯续弦,不纳小妾,有人说他是为了表明忠于社稷的心迹,也有人说他有龙阳之癖,和孤的父皇……没想到孤的父皇竟是这般凄惨,登基一日便落到这般境地!张巡自诩忠直,却趁机独揽大权,这一年多每一道圣旨,竟然都是张巡矫诏为之!老师!何谓国贼,这张巡便是国贼!”

    “大逆不道!这便是大逆不道!老师,父皇被人控制,孤不可不管,朝堂之上皆是张巡耳目,连孤都要看他脸色听他训斥!现在想来,孤的叔父李璘之死亦是张巡矫诏为之,那可是父皇的亲弟弟!这等事都敢做,张巡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上一次是叔父李璘,下一次又是谁?”

    李豫抬高了声音,神色变得有些激动。李泌有些担忧的看着他,默然不语。

    “老师,孤能靠的,便只有你了!张巡祸乱朝纲,孤必铲除之!连从万里之外回来的人,都知道老师你是忠臣,这件事情,还请老师助孤一同杀贼。”

    向来温和的太子李豫神情激昂,向着李泌躬身行礼,李泌连忙避开,肃容回了一礼:“殿下放心,张巡竟然如此,便是国之巨蠹。为国除贼,李泌责无旁贷!”

    矫诏一次,便是欺君。陛下一年多未曾临朝,国事都是托付给张巡,这本就是极不寻常之事,而如今,一切终于真相大白。

    这个众人眼里有担当的直臣。竟然是这般人物!

    纵然张巡为大唐社稷出力甚大,然而目无君父,擅自妄为,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再留。敢于这般做。张巡便是该死。矫诏一次便是杀头的罪过,一年多来每一道旨意都是矫诏,杀多少次也不为过。

    陛下在东宫时,便对他极为器重,和太子李豫又有着师生的名分。能够成为左相,亦是靠了太子的大力举荐。他受皇家大恩,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此时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

    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连下了几天,终于停了下来。

    大唐右相张巡走出河中集团的大门,神情显得极为疲惫,打了一个哈欠之后,便在几十名龙武军的簇拥之下,策马向着大明宫的方向赶去。

    天下之大,事情千头万绪。南征天竺,漠北辽东新罗设立郡县,跨海征伐扶桑李璟,筹备攻打南诏……这些事情他都不敢托付别人,都只能自己来谋划。

    河中集团发展极快,成为户部极为有力的支撑,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大唐市面上愈加繁荣,河中集团功不可没。这是大唐的命脉,他也不敢放松一点儿。每日里这边和宫中两边奔忙。他亦是感觉有些吃不消,然而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还是得支撑下去。

    这一次大雪,自各地赶到长安的猛士中有不少贫家子弟。只怕会吃不消,招募猛士亦是一件大事,需要尽快处理。

    想起那个远在大食的家伙,张巡微微摇了摇头。

    大唐国泰民安,已经几十年没有招募猛士了,上一次招募猛士。还是高宗朝的事情,后来这批猛士中很出了一批人才,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后来的王孝杰大将军。

    远在大食的那人对他有恩,若没有那个人他现在只怕还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不会是位极人臣的右相。

    恩情归恩情,可是马仁杰这次狮子大张口,想要自中原招募五万能马上舞动陌刀的猛士去葱山以西开拓,五万人,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了。

    然而大家都是为了大唐,所以他虽然没有直接回复马仁杰,却已经发布命令给天下各道,正式在大唐境内招募猛士。如今大量的汉家子都已经聚集在京师,摩拳擦掌准备去碛西马上取功名富贵。

    大唐丁口亿兆,热血儿郎向来不缺,五万能在马上使用陌刀的健儿,聚集起来不难,加上都知道碛西那边军饷极高待遇丰厚,所以报名之人众多。自天下各道过来的汉家子聚集长安城,都在等着正式成为猛士,早点儿让这些人成军,早点儿打发到流沙以西,也算是了却一件大事。

    当然,这件事情不能白干。恩情归恩情,恩情再大,也不能把这五万健儿白送给马仁杰,那样未免太便宜他了。这一次定要从马仁杰手里敲出一批元戎弩来不可,等到五万健儿集结完毕,一边在这边先练着兵,同时和马仁杰讲条件,左右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没有足够的元戎弩,一切免谈。元戎弩这等利器,可不能让马仁杰独有,禁军护卫京畿,最该装备这等利器。

    这等猛士都是热血汉子,不能冻伤了寒了心,入营的事情必须要加快速度,今日廷议,主要就是处理这件事情。

    张巡心里想着,一行人快速穿过街巷,向着大明宫的方向驰去。身边一位年轻的校尉大声的“阿嚏!”一声,张巡看了过去,校尉揉了揉发红的鼻子,向着张巡不好意思的笑笑。

    张巡严肃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温和道:“苏钲,这些日子辛苦了——你想去碛西立功,这次便跟着这批猛士一起去吧。”

    年轻校尉苏钲怔了怔,脸上露出喜色,连忙道:“多谢张相成全!”

    “你是名将之后,在长安蹉跎岁月未免太过可惜,碛西天高地广,乃是男儿用武之地。我会给马仁杰修书一封,去了之后不要堕了先人的名声。”

    苏钲连连点头。张巡看了看其他人,笑道:“你们这些,能在马上舞动陌刀的,自己愿意去取功名的,都随苏钲一起去。能不能封侯拜将,就看你们的本事了。只要有功劳,天子不会吝惜高官显爵的。”

    此言一出,士卒们笑逐颜开。能够跟着张巡,他们都是龙武军中的佼佼者,眼下碛西正在开边,捷报不断传来,对他们诱惑极大,想要一刀一枪搏个前程的大有人在,如今张巡开了口子,哪个都是极为高兴。

    张巡温和一笑,自陈玄礼大将军兰州城外故去之后,龙武禁军就落到了他的手里,这些年轻人跟着他护卫年余,也都是极为辛苦。禁军没有作战的机会,自然没什么军功,儿郎们升迁艰难,而碛西边军军功极易得到,兼之军饷极为丰厚,苏钲几次都表示出想要去碛西建功立业,这次他也是决定破例给他们以机会。

    这位年轻人是苏定方大将军的后人,苏定方大将军担任过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在碛西平定过阿史那贺鲁之乱,和碛西也是极有渊源。有这层关系,马仁杰必然不会慢待苏钲,肯定会给苏钲机会。而他今日,也算是成人之美了。

    长街之上,士卒们不敢大声喧哗,不过笑容都是写在脸上,一个个在马背上坐得笔直,显得精神抖擞。到了大明宫附近,便不时遇到前往参与朝议的当朝重臣,见到张巡都是连忙行礼。张巡打起精神,都是一一回礼,并没有等候这些人,带着禁军们加速向大明宫而去。

    过了重玄门之后,张巡和苏钲等一干亲兵下了马,向着玄武门快步走去。张巡规矩极严,任何人进了宫都只能步行,他自己也不会例外。到了玄武门跟前,却看到门前没有守卫的影子,张巡立马变了脸色,转头看向苏钲问道:“今日是谁当值?”

    “是程林兄弟。”苏钲挠了挠头道,“他向来谨慎老实,从来没出过差错,今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程林么……”张巡点了点头,龙武军中多的是贵胄子弟,程林校尉是程知节大将军的后人,程家家风极严,这程林为人忠厚本分,亦是他极为看重之人。

    “这就怪了……廷议时间快到了,开门,我们先进去。”

    众人走到门前,苏钲和几名亲兵伸手去推门,大门却是纹丝不动。苏钲脸色猛然一变,双手发力退了下,却依然是不动分毫。

    “张相,门从里面封住了!”苏钲大声喝道,唰的一声抽出了腰间横刀。

    几十名亲兵齐齐拔刀,把张巡护在中间,转身就向重玄门跑去。重玄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百十名身穿明光铠的士兵一涌而入,挡住了去路,每个人的手里都是端着新装备的骑弩,直直的对着张巡一行。

    “程兄弟,你做什么!”苏钲看那领头的校尉,大声喝道。

    那校尉二十出头,神情冷厉,端着骑弩指着张巡喝道:“国贼!你欺君罔上,矫诏无数,目无君父,人人得而诛之!到了此时,你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张巡脸色阴沉,看了一眼左右。两侧各有百余名拿着骑弩的步卒逼了过来,已然逞合围之势,后面玄武门的城楼之上,隐隐能看到一些人影。重玄门和玄武门之间不过数十步,他和亲兵们已经被包围了。

    “张相!怎么办!”苏钲回头问道。

    “苏钲,杀光他们!”张巡脸色一沉,怒喝一声,声音在夹城之间回荡。

    话音刚落,对面的校尉便即扳动了机括,一根钢箭疾飞而来。下一刻,弓弦奏鸣的声音密集的响了起来。

    ……

    感谢书友“隆隆书友”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玄武门(下)

    尖啸声起,刀光如雪。几十位亲兵同时挥动横刀,奋力击打着飞过来的钢箭,同时伏低身子向着重玄门的方向冲了过去。

    箭雨之中,倒下的人有十几个,剩余的三十余人却是已经冲到了拦路的袍泽跟前。

    这些亲兵乃是从上万龙武禁军中挑出来的好手,个个都能在马上舞动陌刀,个人武力不输安西新军。这是张巡有了之前被波斯寺的人伏击的教训,特别从龙武军中挑选来保护自身安全的。而伏击的人却是寻常的龙武军士卒,双方差距明显,苏钲带着三十多人冲了过来,瞬间就把当面的士卒砍翻了十几个,挡在正面的龙武军士兵们立马就有些乱了。

    “为国除贼!杀!”程林怒喝一声,把骑弩抛在地上,横刀猛然一挥,砍翻了当面一人,挥刀便冲向了苏钲。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而两边的士卒也大叫着砍了起来。程林这边人多,苏钲诸人却个个彪悍,护着张巡硬往外闯,一步步的向着重玄门逼近。

    程林和苏钲二人旗鼓相当,两人刀法大开大合,其他人根本无法靠近。而程林的部下人数虽多,却显然不是苏钲部下的对手,接连不断的有人倒下,却是伏击者一方居多。而这个时候,左右两边的伏击者也是抛了骑弩,拿着横刀向着重玄门跟前冲了过来。

    “张相,人太多了!”苏钲顺势一刀砍翻了一个伏击的士卒,又挥刀挡住程林的攻击,大声喝道。

    “这是叛乱!杀!杀光这些逆贼!”张巡嗔目怒喝,威风凛凛,虽然是被众人围在中间,却是极有气势。

    “是!张相!”苏钲大喝。

    事发仓促,他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然而他是张相的部下,整个龙武军都是归属张相管辖,这个时候他自然是只能听从张相的命令。

    两侧的伏击者共有二百来名。一涌而上加入了战团,苏钲和部下被团团包围,然而进入近战之后,却如同猛虎入羊群一般。伏击者们一个个大声呼喊。拼命地挥舞横刀,却很少能伤到人,自己反而是一个个接连不断的倒了下去,张巡一行距离重玄门却是越来越近。

    张巡脸色阴沉,他不知道是谁干的。然而太多的事情他无法放下,这个帝国还需要他来努力支撑,所以他无法放弃。

    只要冲出重玄门,京畿的军队都在他手里,甚至龙武军亦是他的属下,只要集结起军队,便能轻松扑灭这股叛乱。到时候不管是谁,都必须要为这次的叛乱付出代价。

    重玄门和玄武门之间狭小的夹城之内,人群纠结在一起杀声震天,不时有人倒了下去。张巡带着的亲兵偶尔也有人倒下。然而他们杀伤的伏击者却是更多,伏击者们前赴后继,却挡不住苏钲众人凌厉的攻击。

    能够马上舞动陌刀的真正军中精锐,和加入龙武军混日子的世家庶子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苏钲他们在箭雨之下折损了一批,后来的损失却并不大,而伏击者人数众多,死得却是极快。

    能够马上舞动陌刀的战士,放在战场上至少也是十人敌,几十个人聚集在一起。绝对是极为厉害的力量。很快伏击者倒下了百余个,依然无法阻挡苏钲等人冲击的势头。眼见亲兵们护着张巡距离重玄门越来越近,玄武门城楼之上,一个微胖的三旬男子猛然一掌拍在女墙之上。怒喝一声:“废物!一群废物!”

    “殿下,张巡手里有着兵权,要是让他逃出重玄门,什么都完了!”李泌紧皱眉头,低声道。

    “逃出去又能如何?孤是太子,张巡还敢杀了孤不成?”微胖男子恨恨地道。

    “殿下。张巡既然敢矫诏,什么事情做不出来。陛下的子嗣,又不止殿下一个。”李泌沉声道,“今日一定不能让张巡逃出宫去,否则一切都完了!”

    “这群废物挡不住人家啊,孤有什么办法?老师,孤又不能自己抡刀上去跟他拼个你死我活!”李豫摇头恨恨地道,“可惜张巡党羽太多,能信任的人太少,才调动了这点儿人马,不然何至于此!”

    “殿下,不要忘了,你是太宗的子孙!这个时候,可不是放弃的时候!”李泌沉声道。

    见李豫还是摇头,李泌猛然站起身来,扶着女墙大声喝道:“太子殿下在此!张巡奸贼,还不束手!”

    “左相!”李豫脸色猛然一变。

    “殿下!起身!”李泌沉声喝道,奋力一拉把李豫拉得站了起来,然后又是大声喝道,“太子殿下在此!张巡奸贼,还不束手就擒!”

    夹城中众人正在恶斗,听到了后面的声音,苏钲荡开程林的横刀猛然回头,见到玄武门门楼上站着的微胖男子。

    亲兵们也都纷纷回头,看到那微胖男子都是有些疑惑。围攻的士卒们也停了下来,双方一时间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交手。苏钲看向张巡低声道:“张相,真是太子殿下!”

    “太子造反,乃是叛逆!不用理会,冲,冲出去!”张巡回头看了一眼,阴沉着脸道。太子已经进了大明宫,大概是见过陛下了,形势对他很是不利,然而只要冲出重玄门,他就还有机会。

    李豫性情温和,向来主张偃武修文,等到大唐扩张停止了,用来守天下是很好,可是眼下大唐正在开拓之际,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豫此时掌权。这一次的事情必须要平息,才能把大唐开边的事情继续下去,等到平定此事之后,暂时须效法伊尹故事,将李豫暂时囚禁起来了。

    “苏钲!愣着干什么!快啊!杀出去!”张巡见苏钲神色犹疑,低沉喝道。

    苏钲提着横刀,又看了看身后玄武门门楼上的太子,脸上露出难色。

    “苏家哥哥,张巡欺君罔上,倒行逆施,囚禁天子,矫诏欺世,如今太子殿下拨乱反正,你当真要陪这老贼一起殉葬么?”对面的年轻校尉程林举着横刀。大声喝道。

    玄武门门楼之上,李泌低声喝道:“殿下!你该开口了!”

    李豫点了点头,他本来不准备现身,然而被李泌给推出来。这个时候,也只能是说话了。

    深深吸了口气,李豫扶着女墙站的笔直,大声喝道:“龙武军诸人听令!张巡谋逆,罪不容诛!尔等为奸人蒙蔽。罪不在尔等!速速放下刀枪,孤保证尔等平安无事!若是继续维护张巡恶贼,便是诛九族的大罪!待到张巡伏诛,莫怪孤不讲人情!”

    “苏家哥哥,把刀放下!”程林沉声喝道。

    “苏钲!杀出去!太子殿下被人胁迫,我等杀出去,再来救太子殿下!”张巡看着苏钲怒声喝道。

    亲兵们都在看着苏钲,一时间都是有些混乱。事发仓促,大伙儿打了半天,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听了两边的话,心里更混乱了。

    张相自然是该信任的,毕竟相处了一年多,大伙儿对于张相还是极为佩服的,可是对面站着的那位,可是太子殿下!

    这个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是看着他们的首领。

    苏钲看了看张巡,又看了看后面的玄武门,长叹一声。手一松,“当啷”一声,横刀落地。

    “苏钲!”张巡怒喝一声。

    “张相,对不住了。”苏钲涩然道。低头往人群之外走去。

    亲兵们面面相觑,“当啷”、“当啷”一阵乱响,横刀抛了一地。伏击者分散开来,给苏钲让开道路。剩余的亲兵们低头不敢看张巡,紧跟着苏钲就往外走,伏击者们也并不阻拦。

    张巡被大批龙武军士卒围在中间。回头看了一眼高耸的玄武门城楼,感觉浑身发凉。

    一切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大唐正在开边之时,却将要迎来一位温和的皇帝。

    张巡心中极为绝望,他向来喜欢把一切都掌控在手里,这个时候却觉得极为无力。一切都脱离了掌控,太多的计划怕是无法实现了。

    身败名裂,他并不在乎,他做的事情自己清楚,矫诏欺君的罪名是少不了的,这是必然的结局。然而这一天,来的实在是太早了。

    玄武门城楼上,李豫脸上现出激动之色,猛然一掌拍在女墙之上,长出了一口气。

    “殿下,我们下去吧!”左相李泌在边上轻声道。

    李豫点了点头。

    夹城之中,张巡脸色苍白,站在寒风中默然不语,神色极为萧瑟。人群分开,李豫走到张巡面前,怒斥道:“恶贼!你这一年多做的好事!”

    “事已至此,臣只能说一句,问心无愧。”张巡看着李豫,涩然摇头,“这天下早晚是殿下的,只是这一天到来的太早了,太早了……”

    “矫诏欺众,也敢说问心无愧!张巡!狗贼!我父皇如今的样子,都是你害的!面善心黑,大奸似忠,说的就是你这等人!”李豫神情激昂,厉声大喝,“程林!为孤拿下此贼!”

    程林和几位龙武军军官走上前来,按住了张巡的肩膀,把张巡按得跪在地上。张巡也不挣扎,抬起头来看着李豫,涩然道:“张巡知罪,殿下,陛下病入沉疴,已无恢复的可能,想来不日之后你就将临朝。老臣自知必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大唐江山社稷,求殿下听我一言。”

    “自知必死,还想要祸乱朝纲么?说吧,孤听着便是。”李豫居高临下看着张巡,冷冷笑道。

    “殿下,为大唐江山社稷计,求殿下临朝之后,切勿和马仁杰翻脸,马仁杰社稷之臣,殿下须得新任他。大唐四境皆在开边,殿下临朝之后,勿要轻易改弦易辙。若能如此,大唐幸甚,天下幸甚!”张巡抬头看着李豫,一字一顿地道。

    李豫冷笑一声:“狗贼,你和马璘那恶徒果然沆瀣一气,你二人皆是国之巨蠹,孤临朝之后,定会将尔等势力悉数铲除!程林,为孤杀了他!”

    “是,殿下!”年轻校尉应了一声,松开张巡的肩膀,高高举起了横刀。

    张巡长叹一声,默默闭上眼睛。

    刀光掠过,鲜血飞溅。张巡枯瘦的身体向前倒去,头颅飞出数尺落在地上。

    李豫看着地上张巡的尸体,微胖的脸上露出快意的冷笑。李泌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轻声道:“殿下,张巡临死之言——”

    “老师,先皇在位之时,曾许诺右相之位为马仁杰虚悬,”李豫微微仰头,看着阴沉的天空冷笑道,“如今张巡死了,大唐右相之位虚悬,马仁杰劳苦功劳,待孤临朝之后会发一道旨意给他,让他入朝接替这右相之位,亦是履行了先皇的承诺。孤倒要看看,马少保之子敢不敢来!”

    ……

    大唐至德三年三月初,右相张巡积劳成疾,陨于上朝途中。至德天子感其苦辛,谥文忠,赠太尉,配享太庙,备极哀荣。

    至德三年三月十五,至德天子下诏退位,传位于太子李亨,自称上皇。太子李豫即位,改元宝应,大赦天下。

    李豫即位之初,以张巡故去,朝中无有可以依托之重臣故,下诏去马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号,改任右相,使者奔赴碛西传旨,令马璘即刻入京履任。

    大唐帝国的朝局,不经意间又发生了变化,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市面上依旧繁荣,捷报依旧不断传来,酒肆青楼里流传着边军健儿们的故事,一切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召马大将军入朝的圣旨贴在朱雀大街之上,倒也没有引起什么议论。马大将军入朝拜相,真正位极人臣,亦是实至名归。边军有的是骁将,带着大军继续开拓也就是了。

    传旨的使者奔出安远门的同时,长安城的一个角落里,海东青冲天而起,直冲云天。

    ……

    至德三年四月初,印度河河口。

    暮色之中,波光潋滟,夕阳倒映在水中,晃动出片片碎金。一座大城屹立在大河之畔,大城之外是一座新建的港口。

    城外密密麻麻的帐篷极为整齐,偶尔有战马嘶鸣的声音传来,安西军的战旗高高飘荡。暮光之中,一支舰队顺着河口逆流而来,距离港口越来越近。

    扶风号之上,马璘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象雄骑兵和安西健儿们,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杜环这小子,当真不错!”

    自巴格达登上扶风号起,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便是幼娘亦是适应了海上的颠簸,站在起伏的海船之上纹丝不动。

    南征天竺的事情极为顺利,杜环到了河口已经三个月了,顺便在这里建了一座城市。自拉合尔直到河口,整个印度河流域已经落入了大唐手里。

    王难得已经占据了恒河流域,这个冬天也还在向南扩张,今年之内,整个天竺就将归入大唐。如今大唐的领地,从天竺直至遥远的地中海,皆是大唐的领土。

    今年之内,除了西西里岛和西班牙,胡大的势力将被彻底铲除,大唐西征的脚步不会停下。待到征服西班牙之后,下一步就是君士坦丁堡和整个欧洲了。

    距离港口越来越近,已经可以看到站在码头上挥手的杜环。马璘呵呵一笑,听到头顶传来一声鹰鸣。片刻之后,一位安西密探走到船头,把装着情报的主管交给了马璘,然后躬身退下。

    马璘微笑着取出情报,展开之后看了一眼,长长出了口气,把情报用力攥在手里。

    “夫君,怎么了啊……”杨幼娘见马璘眉头皱起,拉住了他的大手低声问道。

    “……没什么。”马璘看向西北方向,握着杨幼娘的小手,声音极为温柔,“就是……又改元了啊……”

    ……

    (全书完)(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953/ 第一时间欣赏边唐最新章节! 作者:葱山跳荡所写的《边唐》为转载作品,边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边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边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边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边唐介绍:
关于边唐: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安西铁军,天下无双,背倚关陇,俯视河中,北抗突厥,南逼吐蕃,怛罗斯一战精锐尽丧,大唐铁骑遂绝迹葱山以西。千载之后,葱山以东犹为中华之土,葱山以西却再无汉家衣冠。
往事悠悠,此恨何极!
一位千年之后的来客,出现在了天宝十年的飒秣建,安西军的历史从此悄然改变……
边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边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边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