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反转人生TXT下载反转人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反转人生全文阅读

作者:落寞的蚂蚁     反转人生txt下载     反转人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212. 王万德的计划

    作为万德集团的领航者,王万德哪能不清楚现在万德集团面临的状况?

    表面上看,公司光鲜无比,目前公司的经营主要是三个部分,一个是以前的老业务,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建小区,不过现在看来市场环境不太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有点趋于饱和的态势,在没有新一轮的国家刺激政策出台之前,这部分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另外两个部分,就是满世界的建万德广场,玩商业中心的概念炒作,还有就是后期对这样的商业中心的维护管理等工作。

    而这部分是目前公司主要的应收部分,但是这部分现在也不太好做,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竞争激烈,二来也是因为最近几年物价的逐步攀升,已经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所以王万德一直在谋求着改革,可是他是个做地产起家的商人,而且对国内的商业环境看的也很透彻。

    现在想让他去转行做实业,这不太可能,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以后,虽然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可是已经从很多方面释放出了信号,而这些信号关乎着国内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几乎都和房地产有关。

    所以他很看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可是如何在这未来的十年之内,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这一直是让他很挠头的问题。

    万德转战商业地产,是他说主导的项目,可是现在做到这样的田地。是不是应该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为了寻找答案,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转战香江,欧美,诸多的发达国家,参考了很多人家的大型商业 中心,来考察国外成熟的商业中心的发展模式。

    结果一番考察下来,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目前国内的商业中心目前短缺的一个项目,那就是电影院。

    在国外,他考察过的外国的商业中心,无论是在世界闻名的大城市里面的,还是那些中小城市的,哪怕就是一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镇的商业中心,电影院也是必须配套的配置。

    而在国内,目前所有的大型商超里面配套电影院,根本还就有形成这样的概念理念。

    在国外他带着团队,关于电影市场做了详细的调查。而他的团队给他反馈回来的数据,让他吃惊。

    就他主要考察的目标美国的电影院来说。2001年的全国票房是八十一亿美元,这一年一共有十四点九亿次的美国人走进电影院,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要进电影院五次,是全球之最。

    而在日本和韩国,数目也同样惊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平均每年去电影院的次数也能达到2次,和1.9次。

    而在国内,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居然是华国人平均每年进电影院的次数,还不到零点二次。

    这样的数据,让王万德感觉到,自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国人在电影这样的文化娱乐消费上的数据,还很低,难道真的是因为国人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

    是的,电影票在这年头,动辄五十一百,确实是不便宜,可是这在大城市,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要知道像京城,浦海,羊城,这样的大城市,光是人口就都超过了两千万,这三个国内一线城市人口的总和,就超过七千万,几乎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加起来的总和。

    而那些二线的发达城市,动辄也是人口数百万,或者过千万,难道这些人都没有消费能力,都不喜欢看电影吗?

    不,绝对不是这样,根据他们的调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影院数目不够,而且结构不合理,电影院的设施配套非常落后,导致人们不愿意去这样的电影院看电影。

    这年头国内的电影院,除了一些一线城市的某些院线,采用的是目前欧美主流的标准,其他的还都是最早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电影院。

    而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电影院是什么情况?

    全都是小放映厅,每个厅百十来个座位,然后一个影院中心,大一点的能有七八个放映厅,小的也有三四个,这样就能够保证每天都有几部电影 同时放映,而且放映时间上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灵活的调整。

    而国内是什么状况?

    很多电影院,还是过去那种老套的,动辄数百人,多则上千人的大放映厅,用的都是最老套的胶合板椅子,很多设施都已经是破烂不堪,里面设施老旧,气味难闻,这样的电影院,谁愿意去?

    而且每天只放映一部电影,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这是最老套的一代电影院,而现今一点的二代,也不过就是在这样的电影院的周边,配套一些小型的录像厅而已。

    而目前国际主流的三代电影院,几乎全部都搬迁到了各大商业中心的里面,然后分成七八个小放映厅,灵活的安排放映时间,和场次。

    这样一来,不光是可以盘活影院中心的资源,更是可以让商业中心,成为吃喝玩乐一条龙的综合服务中心。

    这个发现,让王万德是兴奋不已,回来之后,就专门组织了人手,来写材料,准备拿到董事会上去讨论。

    他准备新成立一家公司,名叫万德院线,都开设在万德广场里面,这样一来两家公司就可以相辅相成。

    可是前段时间,他的这个计划,在董事会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一点让他很是没有想到。

    而董事们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环境太差,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少,质量差,真正能让老百姓愿意掏腰包的根本没几部。

    圈子里的知名导演和演员就那么几个,上面还有光电总局这样的部门管着,导致咱们的电影文化,很难能发展起来。

    国内拍不出精品,引进国外的电影, 还要再被光电总局卡脖子,每年引进的电影数量,全都被限制的死死的。

    你说你这时候,要大手笔的投资,来建设院线,你这不是疯了吗?

    本来现在公司内部的经营环境,就是困难重重,你这时候还要把大家往死路上带,你说大家伙能同意吗?

    董事会开了几轮,大家是各持己见,一部分小股东,都是墙头草,他们只负责看和听,但是却不出声。

    还有一部分董事,选择他这一边,可是和反对派比起来,还是少数。

    所以几次的会谈协商下来,成果和进展一直不大,这让王万德很是恼火,甚至几度他都想利用自己董事长的权威,来力挺这个计划的。

    可是万德集团内部的股权结构实在是太复杂,虽然他还是名义上的董事长,和绝对的大股东。

    可是当年万德集团因为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吸收了不少中小股东 ,和外来资本。

    而这些人很多,都是有这官方背景的家伙,一个二个的都不是好惹的家伙。

    平时王万德还可以把她们分而化之,一一击破,可是这时候如果自己太强势,很有可能会把这帮家伙,给逼到一起,成为一个小团体。

    这样一来,如果那帮家伙,存心就是要和自己过不去的话,那到时候很容易会引起公司的内斗,到时候最坏的结果,就是公司分崩离析,元气大伤。

    所以王万德最近一直在头疼,到底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外部找一个强援,而这个强援,还是那种让公司内部的反对派,无力反抗的那种,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从名气背景。

    而这样的企业,在国内可不好找,选来选去也只能选择国外的企业,而且还是影院企业,毕竟他们有资金,有实力,更是有名气,有经验。

    只有这样的外资伙伴,出来现身说法,才能够说服那些古董。

    可是如果这样做,就相当于要白白的让出一部分股份,给那些老外,你不给人好处,人家凭什么来帮你?

    可是将来国内的电影市场,他可是非常看好的,如果一旦成熟起来,那绝对是一个能够达到百亿规模盘子的大市场。

    现在自己明明有能力自己做,可是却被逼迫的腰白白让出一部分来给外国人,这让他无论如何都是心有不甘。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很犹豫,也很烦恼。

    看好的计划不能实施,如果强行实施,那就要白白的损失一部分未来的利润,如何取舍,这可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不过令更加没想到的是,这样绝密的市场,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不知道从那个渠道,得到了消息。

    现在他坐在自己面前,提起了这件事情,而且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意思。

    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像参与进来一起玩,还是想利用这个万德集团的负面消息,来打压自己?(未完待续。。)

1213. 英雄所见略同

    王万德凝神看着李逸帆,试图想像平时参加商业谈判那样,凭借着自己的气场,给谈判对手施加压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他这一套对对面这个年轻人好像根本不起作用,这让他不由得又是高看了对面这个年轻人一眼。

    这些年来他参加的大小商业谈判无数,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当谈判进入到僵持,或者说互相试探阶段的时候,无非就是比拼耐力,和谁更能沉得住气的时候。

    这时候谁能沉得住气,说白了就是谁更能装,谁就能给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

    而作为国内商业地产方面的霸主,王万德对自己的气场,一直都和怒有信心,一般人,在他面前,也就坚持个三五分钟,就不敢和他对视了,视线游移了。

    可是面前这个年轻人,已经坐在那里和自己大眼瞪小十分钟了,别说什么崩溃,这家伙倒是一点难堪的意思都没有,放到是目光清澈,坦荡,更带着一种能够看透别人心扉的意思,这一点,竟然让久经沙场考研的老王都感觉有点不好受。

    不过 这时候他绝对不能跨,因为他还想从这家伙的嘴里知道,他到底是从什么方面得知了自己公司内部的商业机密的呢。

    李逸帆坦坦荡荡的看着对面的王万德,虽然王万德面无表情,可是他那一直隐藏在茶几下面,捏紧然后又再度松开的拳头还是出卖了他。

    李逸帆微微一笑,王万德在琢磨什么。他当然知道。

    “哈哈。王总。你是不是很奇怪,我怎么会知道你们公司内部的状况是吗?”

    “没错!我很想知道!”

    王万德回答的很大声,好像很生气,以此来给李逸帆 增加压力。

    “哈哈哈哈,其实我不知道,刚刚我只不过是试探了一下而已。”

    这时候的李逸帆,很是有已经修炼成精的味道,说起谎来是眼皮都不眨。

    老王眉毛挑动了几下。旋即恢复了淡定。

    “哦?这话怎么说?”

    “呵呵,那好,王总咱们是老乡,而且又真的有合作的意向,今天你能和我见面,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也不瞒着你,这是我们公司最近做的市场调查报告,你先拿过去看看,看看是不是咱们对于未来某些商业发展的观点是否相同?”

    李逸帆哈哈大笑过后,然后从身边的手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a4打印纸定装的小册子。

    王万德带着满脸的狐疑。从他手里接过了这个小册子,一看抬头的标题。不由得心头一愣。

    《华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

    怎么?难道这小子,也 早就想进入这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做文章了?

    王万德心里更加的狐疑了起来,抬头看了看李逸帆的脸,这小子这时候正好扭转了头,好像在打量自己的办公室。

    老王翻开了面前的那个小册子,里面是很详实的关于目前华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收集了很多数据,甚至包括到最近几年,国内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电影的上映状况,还有票房报告等等。

    然后又列举了国外的电影市场的状况分析,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的电影市场状况。

    数据更是非常的详实可靠,甚至比他之前让他的顾问团队做的调查报告的数据,还要详实,真是还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他都不曾听说过的演艺界那些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之间的秘闻。

    最后这份报告,根据目前华国电影市场的状况,对未来作出了非常详尽的预测分析。

    到去年为止,国内的电影市场总票房为九亿八千万元,今年预计不超过十五亿,不过如果从今年或者明年开始,加大对院线的建设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那么在未来的三到四年之后,国内的电影市场将会迎来一个井喷的年代,到2010年,国内的电影市场,将非常有可能全年市值超过一百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数据,和预测,给王万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震撼。

    他虽然也非常看好未来的电影市场,可是这样大胆的预判,他可不敢做,而且他预测的国内电影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可远远要比这份报告保守的多。

    放下报告,王万德叹了口气,然后向后靠在沙发的椅背上,闭上眼睛,然后伸手开始捏自己的鼻梁。

    好半天,他才睁开眼,看着对面那个笑眯眯的小年轻。

    “小李,原来你也非常看好这个产业的啊!”

    “呵呵,王总,咖啡有些凉了!”

    “小张,给我们送进来两杯特级蓝山咖啡。”

    王万德呼叫外面的秘书说道,王总的办公室喝的当然是最上等的真正的蓝山咖啡。

    李逸帆细细的品了一口之后,这才放下手里的咖啡杯,一抬头,王万德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好像想要把自己的脑袋撬开一样。

    “哈哈,王总,您不必这样!其实我真的没有盗窃你们公司的内部资料,也没有去打探你们公司内部的秘密,再者说,您觉得我还用得着刻意去打探吗?现在那几个人,和您闹矛盾的事情,恐怕在整个商圈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吧?”

    李逸帆的话,让王万德又是长叹了一口气,这次可是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喽。

    “其实王总,您的想法,我非常赞同,甚至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李逸帆的这句话,让王万德心里好受了不少,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把李逸帆摆到了和 自己平等的地位,并不在因为他的年龄和出身,而轻视他。

    “去年国家颁布了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然后再六月份又开始试行了新的院线制度,其实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咱们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要来了。早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让人开始对这块市场开始进行调查了,而这份报告,拢共历时一年,期间我的团队到各地去采集数据,甚至为了 详实的数据,远赴美国,日本一共话费了不下一百万,这才完成了这份报告,现在我把这份报告摊在桌子上和王总你来谈,你说我的诚意如何?”

    李逸帆的神色逐渐的认真起来,对面的王万德也是一整肃然,却是人家这份报告,可以说集合了很多人的心血,花费更是不在话下,这样详实的报告,平时你就算想花大价钱来买,都买不来。

    看着王万德的表情,李逸帆心里则是在偷笑,什么特么的顾问团,什么特么历时一年,全都是他瞎编乱造的故事而已。

    事实上,是他靠着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先觉,知道王万德的下一步的情况下,自己才根据他的动作,做出来的这份报告。

    后来的万德集团,在十年之后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的领军人物,王万德更是一跃成为王首富,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他旗下的万德院线,成了下金蛋的母鸡,彻底的盘活了他的万德广场的招牌?

    十年前,他一共投资了不到十个亿,可是十年之后,他靠着这些投资,每年能从院线公司,受到超过三十个亿的回报,还能在股市上大赚特赚,你说这笔投资值不值?

    连王腾这个后世唯一可以和王万德叫板的大佬的生意,李逸帆都要参一脚,更何况是王万德的生意,要是不掺一脚,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现在的万德正是最近几年来最虚弱的时候,也是他最好的时机,因为现在正是万德转型的时候,而很多人对王万德的转型的动机,和目的,并不理解和支持。

    这时候选择站在他的背后,那么将来的回报,无疑就是最大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而李逸帆要做的就是那个雪中送炭的好人。

    “这么说,小李老板,你们对国内的电影市场也很感兴趣喽?”

    王万德这时候已经从刚刚的震撼当中回过神来,他的脸上又有了笑意,他端起咖啡杯,然后回身靠坐在沙发上。

    “没错,我们不是有兴趣,而是非常的有兴趣,和王总你的合作,也是在听说了你的事情之后,我临时起意,事实上就算没有你们万德广场的事情,我们也打算自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院线。。。”

    李逸帆面不改色的吹嘘说道。

    “哦?不愧是财大气粗的凤凰酒业的少老板啊!”

    王万德带着几分玩笑意思的说道,这李逸帆 明面上的身家就是那家凤凰酒业,可是现在这家凤凰酒业的火爆程度,就算他这老大房地产商看着都眼红。

    风险比房地产还低,利润比盖房子还高,特么的,这还有天理吗?

    王总以前也玩过金融,了解过茅台和五粮液这样号称国酒的知名白酒品牌的内幕情况,而现在的凤凰酒业,名气上可能还差茅台和五粮液一筹。

    可是他们的产品有质量,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人家舍得广告轰炸,只要他们不走秦池的老路,那么将来就注定。。。(未完待续。。)

1214. 三个条件

    这帮酿白酒的他们的资金链,甚至让王万德这样自诩见过大钱的人都会感觉到嫉妒。

    那白酒什么成本啊?一斤白酒五斤粮,其中四斤是高粱,其他的都是什么?无非就是酒糟和水而已。

    成本算下来,一瓶一斤装的白酒,如果是高端品牌的成本也就是十块钱左右,可是拿到市场上那就直接翻十倍还不止。

    而中低端的产品,看起来没有高端白酒卖得贵,可是其实利润空间却更是大得惊人,成本也就是高端酒的十分之一左右,可是价格却可以买到五六十,你说这利润吓不吓人?

    现在凤凰酒业的广告打得漫天都是,大裤衩台,和几个收视率高的地方电视台是天天轮番轰炸,还有最近那个很火爆的选秀节目,上面也是他们的广告。

    几番动作下来,就让这个品牌成了国内当然不让的广告霸主,他们是私企,而且是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不对外公布。

    可是以老王浸淫商海多年,对他们的规模肯定是有着自己的判断,根据他的估计,这家凤凰酒业,每年光是靠卖白酒就能够赚取不低于十亿的利润。

    更何况这小子背后的李氏集团,好像还不止这么一个产业 呢吧?

    红灯笼乳制品,曙光建设,还有他们老家的正阳酒店,一个个现在都算得上是当红炸子鸡。

    别看这小子不声不响,可是他们家可真的是非常有实力的,如果选择和他合作。好像到页不错。

    王万德飞速的在自己心里盘算着和李逸帆合作的利弊。

    “哈哈。王总。您过奖了,我们家的规模,现在还不能和您的万德集团相提并论,要知道您的万德集团,可是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上房地产行业的领先者呢。”

    李逸帆打着哈哈回答到。

    “咱们都是做生意的人,其实都知道,股票上那些东西,其实都是纸面富贵。做不得数,对于咱们商人,只有到手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小李,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回答我。”

    王万德很快就在 心里有了决断,然后很严肃的问李逸帆到。

    “好,您尽管问。”

    李逸帆笑呵呵的一抬手,示意王万德有话尽管说。

    “那好,我就问问,你为什么会选中我们来进行合作?”

    王万德问道。刚刚李逸帆也说了,就算没有万德的一码子事。他们自己也会选中进入这个行当。

    既然你也知道这个行当这么赚钱,那么你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和我合作。

    李逸帆神色严肃,他知道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决定两家将来是否能够在这个项目上展开合作。

    “好吧,有几个要素,是我们最后选择和您的万德合作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建设和选址的问题,虽然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决心很大,但是建电影院的选址很关键,现在国内的 大中城市的核心地段,一般都有电影院,想要在那样的地方在拿地,那是不太可能,可是电影院,因为他的特性,他就必须要选择在配套设施全,人流密集量大的地区,说白了就是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最合适。可是现在那样的地方非常不好找,后来我们也参考了国际的第三代电影院的模式,这才发现,原来把电影院建设在一个配套设施成熟的商业中心里,现在已经成了主流院线发展的趋势。所以如果我们要搞电影院,就要搞配套的商业中心,这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如果选择合作的商业中心,可是国内很多商业中心,现在都是各自为战,唯一一个形成了系统,品牌,并且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已经立足的,就只有您的万德集团的万德广场条件最合适。。。”

    李逸帆的话带着几分吹捧的意思,这让王万德的心理好受了不少,确实万德广场一直是他的心血和骄傲,尽管现在经营状况不算太好。

    “第二吗,就和您有关了。目前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搞院线建设的,我们也曾经打探过,甚至就连中影,自己都不愿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而私人资金,目前也就是您有这个意愿和态度,所以我个人非常欣赏您的战略眼光。再考虑到您之前在商业地产上取得的成绩,所以我们相信,如果能够和您达成合作,这对于咱们两家绝对是双赢的局面。”

    李逸帆的马屁是一个接着一个,拍的王万德心里这个舒服。

    事实上拍马屁的王万德见得多了,他也早就对这样的吹捧免疫了,可是这要是看谁的吹捧。

    你说一个街边的无名之辈来吹捧自己,他王万德犯得上为了一个无名之辈的吹捧而高兴吗?

    可是如果是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势均力敌的人来吹捧自己呢?

    那种成就感,和被其他人的认同感,肯定能够让他的心理 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别看李逸帆说的很肉麻,但是王万德却很受用。

    看到王万德极力的掩饰着,自己眼神里的得意,李逸帆心里也很是高兴。

    今天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王万德给拍懵喽,只有 他懵喽,那他才能答应简直入股万德院线。

    而入股了万德院线之后,自己将有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展现拉的太长,在很多领域都有投资。

    可是难道自己真的有必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吗?

    就像四十大盗网站,难道交给王腾管理不是更好吗?还有这万德院线,交给王万德来管理岂不是更好。

    本来这个产业,就是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的,那么现在交给他管理,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坐着数钱就行,那何乐而不为呢?

    自己擅长的是投资,而真正擅长经营 管理的,却是眼前这位大拿。

    看到王万德已经有点要被自己拍懵的意思,李逸帆当然是要再接再厉。

    “而至于第三点吗?也是我个人的观点,这个世界上的钱是赚不完的,与其想要竭尽全力的一个人全都赚到,还不如大家一起来分享,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那部分,那这样一来,不就是能够达到双赢,甚至多方都赢的目的?”

    这番话有点伪命题的味道,双赢和多方都赢,哪得看这些参与者都是谁。

    如果是狮子和羚羊,那羚羊注定只有被吞掉的结局,如果是狮子和老虎,那么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合作互利互惠当然是最理想的双赢局面。

    李逸帆 说完就不再说话了,而是给王万德流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王万德一时间没有说话的意思,一直过了十来分钟,他这才张口说道。

    “那好,小李老板,你说的这三个观点,我能够接受。但是现在,我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为什么我会选择你来合作?要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有能力,有资本的合作对象一样不在少数。”

    “可是,他们的胃口,可都要比我大得多不是吗?而且他们能够给你提供什么帮助?难道说,只是院线建设的指导吗?而且他们能提供的我都一样能提供,我能提供的比他们还要更多,比如万德集团现在最急需要的资金!这样才是等价的交换,让合作的双方更加的平等,不是吗?王总?”

    李逸帆微笑着说道,这句话看似毫无目的,可是却犹如一柄大锤,狠狠的砸在了王万德的心头。

    之前说过,为了能够说服,或者说是压制住公司内部的那些持反对意见的股东,王万德已经打算从 外部寻求帮助了。

    他寻找了多家外国的院线企业,可是人家一听华国的电影市场,都是嗤之以鼻,尤其是美国的那些大院线商,人家根本就不乐意搭理你。

    只有华纳兄弟院线,和他们有合作的意向,没有把话说死。

    但是后来他派过去的人在谈判的时候,华纳兄弟院线的谈判负责人一张口,就让他的谈判代表感到难以接受。

    因为对方的要价太高了,一张口就是帮忙可以,但是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而当你再问他们能提供什么的时候,他们居然说,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后期的运营管理。

    当得到这样的恢复,王万德真想亲自飞到美国去,啐那华纳兄弟的谈判代表一脸的唾沫。

    这么不要脸的话,你们也能说得出来?

    技术指导能值几个钱?那电影院,随便找个设计单位,到你们哪里看看,回来自己琢磨琢磨,就能设计的出来,还技术指导,你特么诓傻b呢吗?

    然后居然还一张口,敢要后期的运营和管理,还居然说这是给我们的帮助。

    我去你老母的,难道我们不会运营和管理吗?还需要你们来帮助?

    谁不知道这电影院的后期的利润,全都是在运营和管理上面?合着你们美国人打得主意,就是一分钱不讨,4然后动动嘴皮子,就把好处全都拿走是吗?

    你特么当我们是傻b呢啊?谁稀罕你们的技术支持和运营管理啊?(未完待续。。)

1215. 合作双赢

    美国佬近乎戏耍的态度,毫无疑问是让王万德暴怒当场,可是他却还没办法和 美国人翻脸。

    毕竟现在是他有求于人,华纳兄弟的名气,毫无疑问可以压垮那些公司里和他持反对意见的人的心理防线。

    如果他说自己要单独搞万德院线,那帮人肯定会跳着脚的反对,如果自己一意孤行,他们说不定还会拉帮结派,在公司里召开股东大会,来弹劾自己的决定。

    可是如果自己说,找到一个国外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华纳兄弟这个级别的,那帮没卵子的二货,肯定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出来反对。

    现在公司的经营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所以转变思路经营,已经是势在必行,所以他必须要坚持把他看好的这条路走下去。

    这就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可是那华纳兄弟的条件也太苛刻了,甚至还带着几分羞辱人的意味,这就让王万德感觉是非常的难受。

    好歹他也是国内商界的一位领袖,可是 现在美国人居然把他当成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根本不把他当回事,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更何况美国人一张口就是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可是自己却一分钱不掏,这也特么太过分了吧?

    这一点,王万德坚决不能接受。

    所以那边和美国人的谈判一直是出于僵持阶段,但是王万德知道自己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其实王万德还真的是有点冤枉了美国人,人家之所以狮子大张口,口气这么大。也和现在华国的电影市场规模有很直接的原因。

    偌大的一个华国。十几亿的人口。可是每人每年观影的次数平均下来,居然还不到零点二次,还不到美国人平局数的一个零头。

    去年全年下来电影票房还不到十个亿人民币,这点钱都不够一部美国大片的投资力度,你说人家能看得上你这破市场?

    能够和一个房地产商谈判,其实 都真的是看得起你喽!

    上辈子的时候,到最后,王万德也不得不最后接受了美国佬的条件。和他们展开了合作,具体让出多少院线的股份未知。

    不过美国人真的是一分钱都没掏,他们的入伙条件就是技术指导,还有后期的运营和管理。

    而也就是在这股外力的帮助下,王万德压倒了公司内部的反对意见,然后在第二年,筹措了1.2亿,在全国的五个城市,津门,桂宁。哈滨,汉中和滨城。建设了五座万达影院,从此拉开了万达院线在全国疯狂扩张的序幕。

    而后来有恰逢金融危机,那时候王万德才凭借手段,从美国人手里夺回了不少股份,不过估计这一进一出,他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

    而李逸帆觉得,与其让那帮美国人把这钱白白赚走,还不如自己来参与进来,把美国人全都挤出去。

    而他的提议,还真的让王万德非常的动心。

    凤凰酒业在国内虽然没有华纳兄弟那样的名气,可是现在也是一家明星企业,一家朝阳企业,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有钱,具体到有多少钱,却没人知道。

    所以李逸帆说他可以拿真金白银出来,这一点应该问题不大。

    只要他不像美国人那样蛮横的近乎不讲理,那就好办,蛋糕不是不可以分,就像这小子之前说的那样,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赚。

    虽然他的来头,没有华纳兄弟那么大,不可能震慑住公司内部的那些股东,但是有了他的资金的进入,自己完全可以绕开那些股东。

    他们不就是怕花钱吗?不就是怕投资失败吗?

    那自己就单独成立一家院线公司好了,不带他们玩,老子自己来投资,再加上小李的钱,还有他的施工队伍,那么这个院线,绝对能玩的起来。

    不让你们花钱,老子在自己的万德广场里面搞院线,这下子那帮股东就算在反对,也说不出话来了吧?

    毕竟搞院线,老子可是花钱的,还要给商场交房租的,甚至是花钱买下万德广场里面的地皮的,你们还能有什么说的?

    王万德很快就下定了决心,这次他打算单独玩,带上小李,但是不带公司的那些股东,尤其是持反对意见的股东。

    “小李,既然不都说的这么直白了,老王我如果在推三阻四,就好像太不够意思了,好,那我就说说的想法吧,你想联合我来一起搞这院线计划,我觉得可以,不过。。。。。。。”

    王万达把他的想法和李逸帆说了一遍,李逸帆一听心里更是高兴。

    当然好啦,这家公司的股东人越少才特么越好呢,要知道十年之后,全国电影票房过二百亿的时候,院线公司就拿走了一百多亿,一半还多。

    而当年的万德院线,好像就分了三十多亿?

    三十多亿啊,这是多少钱?

    要知道在原来的时空里,老王第二年,也就是在2004年,真正的进军到院线产业的时候,当年他不过才花了一点二个亿,就建了五家万德影院。。。

    这投资和回报比,傻子都能看得出来,那个更划算?

    王万德的突发奇想,让李逸帆也是非常的高兴,股东越少,将来来分蛋糕的人就越少,这特么多爽?

    不远比,带着那一票只会分钱,扯后腿的万德股东们一起玩要好玩的多?

    虽然老王不带那些股东,和自己一起搞这个万德院线,因为涉及到购买土地,也就是万德广场内部的场地来兴建电影院,会导致成本升高,但是这年头那万德广场内部的场地面积才多少钱?

    一般院线是开设在顶楼,可不是什么好楼层,价钱一般都不会太贵,而且有王万德的面子,难道还不能有折扣吗?

    再者说,这年头只要买下那些场地,将来几年之后,光是土地升值,自己就能赚上不少,何况还有个影院。

    所以这笔买卖绝对做得!

    于是两方面几乎是一拍即合,当场就同意了对方的提议,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律师在场,两方面几乎当天就要敲定合作的合同了。

    不过虽然没有专业的律师在场,老王和小李,还是商量好了合作的意向,和一些初级的合作条款。

    比如这次老王让利很大,他让出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双方五五入股,不过李逸帆方面要拿出不少于一个亿的资金,而老王也会拿出八千万的资产,同时他还有很多无形的资产,比如在购买万德广场内部用地方面的优惠等等,还有人家老早就已经在北上广那几个大城市布局下的万德广场等等。

    而李逸帆旗下的曙光建筑,对北三省省会的万德广场的推倒重建,也会给出一个优惠价,当然白干是不可能。

    而且这三个省会的万德广场里面,将会是第一批带有影院的万德广场,历史在这里就开始有了小小的变动。

    双方还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对明年的院线建设计划,做出了一定的规划,比如原本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的万德广场的场地的改造,原本这几个广场里面是没有电影院的,这次要搞院线,那就要把电影院给加进去。

    这就需要对那几个万德广场进行改造,当然这些就需要双方真金白银的投入了。。。

    这一谈,就谈到了晚上,两人从上午开始,一直谈到了晚上,到后来更是越谈越投机,很多地方都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

    当然这里面,人家王万德是真材实料,而李逸帆则是靠着他比现在多出十几年的生活经历,所以如果论真材实料,他当然是没有人家王万德厉害。

    但是在某些方面,他还是给王万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这小子的学识谈吐,以及对国内外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看法,见解,都非常老道,而且很有独到之处,甚至比那些顶着什么经济学家名头的所谓专家,还有见地。

    这就让老王不能不高看这小子一眼,难怪人家都说这小子是个妖孽,光是这份见识,和眼界,他就绝对称得上是妖孽!

    和这样的人合作,将来绝对不会错,而且这小子也说了,虽然股份是百分之五十对五十,可是因为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忙,所以他一般出了公司有重大决议的时候,是不会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的。

    这说明什么,这小子很懂事,很大气,光是这一点,就比他万德集团里的那些只能看到眼前蝇头小利的股东们要强得多。

    还有什么比和这样的人合作更有趣的?

    懂得放权,知道进退,这小子绝对是个妖孽一点没错,现在这年头,这样的小伙子,绝对是凤毛麟角。

    在看看人家的年纪,也比自己家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再想想自己儿子这时候在干啥呢?》

    好像 只知道玩电子游戏呢吧!这人比人啊,怎么比?真的是不能比啊!

    王万德看着对面的李逸帆,一时间是感慨万千!

    而且对李逸帆也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欣赏!(未完待续。。)

1216. 不是个事儿

    大事已定,时间也不早了,接下来的事情,当然是要把酒言欢。

    商场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王万德这次得到的李逸帆这个朋友,路子可是野得很,到现在王万德和他喝了几轮下来,还是没有把这小子的话全给套出来,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小子的那些海外背景,到底都有那些?

    在国内做生意,想要做大做强,没背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有两种人的背景最强硬。

    一种自然不必说了,就是王总这样的红顶商人,还有一种就是有着洋买办嫌疑的,有着外资背景的商人,而李逸帆明显是两种都沾边的混合体。

    这就让他的背景更加的神秘,而他越是表现的神秘,别人就越想知道,他到底神秘在哪里。

    而李逸帆也很聪明,就是故意不断的和你兜圈子,说十句话,只有一句是真话,而就是这句真话,却往往带着很大的信息,足够让人回味好长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谈话技巧,让老王越来越尊重他。

    神秘就会产生权力,这话一点都不假,神秘会带来秘密,而秘密就是产生权力的 根本,而秘密想要成为这样的根本,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绝对不能把这个秘密大白于天下。

    如果谁都知道了,那就不是秘密,那就不会给你 带来相应的权利或者说特权!

    所以李逸帆很好的掌握了这个度,他越是表现的神神叨叨,大家就越是奇怪他的背景 。越是奇怪他的背景。就是对他越发的敬畏。而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在酒宴上,李逸帆像老王保证,华纳兄弟可以给他提供的什么技术指导,和管理经验,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他一样可以提供。

    这就让老王大吃了一惊!

    要知道华纳兄弟所谓的技术指导,大多是什么如何在一流的商业中心 ,搭建出一个一流的商业影院之类的。很多方面都是硬件方面的指导。

    比如一个一百人规模的放映厅,该如何建设,里面采用什么样的材料,沙发座椅你该设计成什么样的?

    能够让观影者,既感觉舒服,又能够最大范围的节省空间,还有你的座位应该设计成什么样的角度等等。

    虽然这些硬件建设方面的东西,对于目前的国内搞影院建设的人来说,是有些难度。

    但是只要你肯花时间,肯花金钱。还是能够搞得到的。

    但是对于王万德和李逸帆这样急于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来说,时间成本有点难以接受。毕竟你派人去搞这些技术资料,肯定要花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

    钱倒是小事,但是时间对他们而言是个大问题,因为别人也不是傻子,就在他们意识到这个商机的同时,别的人肯定也会有所动作,提前布局。

    毕竟他们这样的外行人,都能看出国内电影市场的潜力,那国内那些专门搞电影的,难道都是傻子不成?

    所以想要在这个行当里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先知先觉和领先一步,有是有领先一步就足够了,而这就需要时间。

    李逸帆提出他可以搞定这些硬件方面的资料,这就让王万德很是吃惊,也很高兴,同时也更加看重这李逸帆的海外背景。

    因为李逸帆说了,他能搞到的,可绝对是目前国际上最主流的第三代院线的设计方案,和硬件资料。

    要知道这些东西,在国外都是烂大街的东西,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如果你说,我是一家来自于华国的公司,我们也想和你们学学搞这个,那那帮老外,肯定会把这些破烂玩意,给你标上黄金的价码,然后跟你狮子大开口,狠狠的宰你一刀。

    远的不说,现在还和万德集团保持接触的华纳兄弟不就是这样干的吗?

    一个所谓的技术支持,其实也就是硬件建设这些东西,他们就敢张口跟你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你说过分不过分?

    而对于院线来说,其实真正的核心关键是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要知道影院因为公共场所,而且使用率非常高,所以物品的残次率会非常高,保值率会非常低。

    现代的主流的三代影院,里面说使用的沙发座椅,一个成本价就是一万块,可是用不了一年,这一个沙发的折旧价也就是一千块,没办法毕竟这属于极度消耗品。

    有大片上映的时候,一天下来要播放十几场,人来人往谁来都是坐着,有胖子有瘦子,还有屁股长尖的,你这沙发折旧率想要低一点都不成。

    所以后期的维护保养就非常关键,以前国内对于这样的设备,根本就没有什么维护和保养的观念,因为那时候的电影院,甚至现在的很多电影院,用的座椅,都是那种最老款的大长排的胶合板式的座椅。

    成本低廉,也无需维护,就是坐着屁股不好受,要是有个优点难言之隐的,比如有痔疮的观众,想要一场电影看下来,估计都挺不住。。。

    还有就是冬天,谁乐意坐在这样冻屁股的座椅上看电影?

    所以设备你必须得上档次,这样别人才愿意来看,但是你还必须得对你的设施维护得当。

    这些咱们以前都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如果直接能从海外搞来成套的规章制度,还有小技术,那就再好不过。

    还有就是最难的其实就是管理经营了。

    一家影院,你想要做得好,不会管理和经营,那可绝对不行。

    这管理和经营,看起来,说起来很简单,可是真正的做起来,却非常难。

    尤其是现在的国内,对于现代的影院制度,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的情况下。

    你比如国内的电影院,现在很多都是那种能供数百人一次性观影的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影院,可是这样的影院,现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这样的电影院,面积大,座位多,可是平时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坐满人,比如上午,比如不是周末的时间。

    哪有人来买票了,难道你就不开门做生意了?

    五百人的影院,就进来一百人,你是放还是不放?

    放,你就得赔本,不放,你以后还咋做生意?

    所以改成百十号人的小放映厅是大势所趋,一个影院系统,改成五到六个,甚至更多的小放映厅,只保留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放映厅。

    那么这些放映厅,该如何拍片,就又是个学问。

    比如在白天上午的时候,你这几个厅,怎么拍片,每部片的电影票的价格是多少?

    而到了下午,又怎么排片,哪个厅,放映那部电影,票价多少?

    到了晚上的黄金时段,你又怎么安排?

    午夜过后你又得怎么安排等等,这一系列人家国外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把影院的设备利用到最大化,还能保证机器的品质不受影响。

    可是国内,可完全不知道这一套,到底该怎么运作。

    尤其是在目前,国内还大规模的充斥着第一代和第二代影院的时期。

    这时候大家放电影,基本都是白天歇着,或者用大影院边上的小录像厅来放片子。

    等到晚上,就一股脑的把最近火爆的大片拿出来,往前一推,大家随便看,根本就不讲究什么次序,什么时间段,什么轮换。

    这样的粗放式管理,早就已经落伍过时了,已经到了必须要更新换代的时候了。

    而目前国内懂得如何经营管理,第三代影院系统的人,估计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他们俩想要进军这个产业,那就必须要找到懂得经营院线的员工,但是说的容易,你能上哪去找?

    还不是得花钱,把人送出去培训?

    而李逸帆说,这一点他同样能够搞的定,你说老王高不高兴?

    光是这几项,就让他省了多少事?少操多少心?

    而且人家还说了,尽管挑一些人出来,他可以安排门路,把这些人送出去培训,到国外的那些最新的院线系统去学习,这得是多大的能量?

    而李逸帆之所以敢这么说,那是因为海蒂,正好是欧洲的几大院线其中之一的大股东,这点事情,对她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举手之劳都算不上,不过就动动嘴皮子而已。

    别看最近几年欧洲那些国家的电影拍的不咋样,可是人家的院线系统,可是一直紧跟美国的潮流。

    而美国作为好莱坞的发源地,不光是从电影拍摄方面,就是在院线的经营和管理方面,他们都是目前世界最顶尖的个中高手。

    所以派人去他们那里学习,肯定是错不了的。

    这些被兄弟华纳随便拿来,就敢跟你要百分之五十股份的东西,人家李逸帆随便两句话就都能给你解决掉。

    而且还不和你要额外的钱,人家的股份是拿真金白银换来的,你说这样的合作伙伴哪里找去?

    你碰上了之后,你会不会高兴?

    别人怎么反应,老王不知道,不过他知道,反正自己是真的很高兴,有了李逸帆的这些保证,这笔买卖做得绝对值了!(未完待续。。)

1217. 华国足球之殇

    这天晚上,老王拉着小李,两人是都喝多了。。。

    这天晚上,李逸帆下榻的就是,万德集团在京城的万德酒店。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客房人员一早就过来给他提了个醒,王总交代了,今后他来这里消费全免,然后送上贵宾金卡一张。

    李逸帆看着手里的贵宾卡,心里暗笑,老王倒也够意思。

    大事已经谈妥,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要交给专业人士出马,。

    最近一些年,国内的大型商业集团之间的合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正规,不再是过去那样,两家公司的老板,一碰头,然后喝一顿大酒,把大事在酒桌上就敲定,那样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现在国内的这些商业集团之间的合作,都喜欢像西方的正规商业集团那样,形成真正白纸黑字的合同,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后的利益分配,全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毕竟这样一来,即便是最后双方有什么商业纠纷,在责任的划分上也非常好界定。

    老王和他已经敲定了最基本的合作意向,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双方的谈判团队,和律师团来做了。

    这方面万德集团做的很正规,而李逸帆也不差,虽然他还没有自己专门的团队,但是海蒂在国内有很多生意,这样的团队,她有。

    所以李逸帆随时可以从她那里借调一支队伍过来,两边的团队很快就到齐,开始了谈判扯皮。

    别看两家的大老板已经画好了楚河汉界。可是在细节上。双方的谈判团队还是会据理力争。因为别看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但是到后面,很有可能就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和发展,没变成一个巨大的漏洞。

    双方的唇枪舌剑,不争辩个几个月,是不可能把最后的合同全都敲定的,而李逸帆可没工夫在这边等着他们的谈判结果。

    那天为了忽悠老王,他一张口。就提到了老王原来组建的万德俱乐部,当时老王一句玩笑话,你如果真的感兴趣,为什么不自己买一只俱乐部来玩玩。

    说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

    李逸帆两辈子下来嗜好出了金钱和美女之外,足球绝对能算得上一项。

    只可惜国内的足球水平一直上不去,而且俱乐部,俱乐部不行,国家队,国家队也一样不行。这可是让李逸帆非常伤心。

    上辈子的他,曾经一度非常狂热的喜欢过华国足球。虽然国足一次又一次的伤过他的心,可是后来,随着伤心次数的增多,和国内假球黑哨横行,他就彻底的远离了华国足球,珍爱生命原理华国足球,一直是他的信奉的至高道理。

    直到后来,那位喜欢足球的大佬即将上台前,国内掀起了一阵足坛打黑风暴,然后又有数个房地产大佬,开始介入足球圈,国内的足球开始振兴,最起码是表面上开始振兴。

    从那时候开始,李逸帆才开始重新又成了华国足球的球迷,不过他这个球迷,也只是国内的某家俱乐部的球迷,毕竟这家俱乐部,玩的正规,引进球员大手笔,内战内行,外战同样内行,很是给华国足球提气,所以他很喜欢那只球队。

    对于国内的其他球队,他一样是非常看不上眼,为数不多两只能和这只球队竞争的球队,一支靠足协干爹,另外一个则是靠国企肯猛砸钱,但是效果还不咋样。

    但是对外战的时候,一样都是软脚蟹,这就让他格外的看不起。

    当然国家队层次 方面,他还是不看的,毕竟一支连泰国青年队都可以输个五比一的球队,它早就已经烂到根子上上了。

    其实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成了一个思维成熟的中年,所以对于那些足球队员的想法,他也能了解。

    为什么,那些足球运动员,在俱乐部,一个个都是龙精虎猛,而到了国家队,却一个个都成了步行者,软脚蟹,要技术,没技术,要配合,没配合?

    一点荣辱心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不明就里的观众,可能会骂,这些球员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他们不爱国,就爱钱,之类的话。

    可是他们却并不了解深层次的东西,并不了解那些球员的心思。

    球员们为啥不努力?就拿那场五比一惨案来说?

    很明显,大家就是为了做掉那个西班牙教练去的,所以才会有那样的比分,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做掉那个教练?

    并不是因为那个教练水平不行,而是因为足协的瞎指挥。

    明明那个教练的风格不适合国家队,可是一帮根本不懂足球的人却偏偏把他请了回来,这个人是有水平,可是他那一套,却和国家队犯冲,国家队的队员对他不满,可是却又不能不听他指挥,你说他们能不想办法把这个教练做掉?

    而且说直白点是冲着教练去的,说的深层次一点,还不是奔着足协去的?

    球员们为什么对足协怨气这么大?还不是因为足协的人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人?

    一帮打乒乓球的外行,来领导一群踢足球的,明明屁都不懂,却一个个都想来瞎指挥,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是在于足协的权利,和足球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

    上台两年多,天天喊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可是却连一个国内的青年级别的联赛,和少年级别的联赛都搞不起来,每天就知道喊口号,这样的人在搞足球,他们能搞得好足球?

    这些暂且不说,就说他们把联赛赛程排的一塌糊涂,经常在重要比赛间歇,把队员们集合起来打热身赛。

    根本不顾队员们的疲劳程度,而队员们一旦受了伤,他们根本就把你当个屁。

    要知道这帮球员的黄金年龄就那么几年,一旦这个年龄受重伤,出不来成绩,或者修养个一年半载,几个月的。

    他们还赚什么钱?

    要知道别看那帮房地产大佬很有钱,可是一个个也不傻,他们会把你的表现和你的薪水挂钩。

    大家就这么几年好时光,而华国足球名声不好,大家都知道,而且大家都没什么文化水平,那时候国内的物价水平一路飞涨,这时候你一年赚几百万好像挺多,可是几年之后,这点钱算个屁?

    大家谁不想,在自己黄金年华,好好表现,在俱乐部多赚点钱?

    可是你们这帮当官的,动动嘴皮子,根本不顾现实情况,也不顾我们的劳累,就把我们从俱乐部里拉出来,给你打热身赛。

    而这样的热身赛,根本就没什么效果,而你们为了你们的面子,你们的政绩,就把我们当玩具一样折腾。

    赢了,功劳都是你们的,输了,骂声都是我们的,一旦我们受了伤,你们什么保障措施都没有,只会把我们当成一个废气的玩具,一脚踢进垃圾箱。

    你说,就这样的态度,你还让这帮球员,怎么爱国?

    本来大家都顶着骂声,在华国足球,这个臭水缸里混了很多年,什么情况不知道,什么委屈没受过?

    为国征战受了伤,回到俱乐部,就是去位置,然后逐渐沉沦,最后退役的人也不是没有,你们足协有一点表示吗?

    俱乐部欠薪的时候,你们足协有一点表示吗?

    俱乐部要和球员欠霸王条款,为难球员转会的时候,你们足协有任何表示吗?

    反而是进国家队要塞钱,要么就是不把球员当人的时候,你们一个二个冲锋在前,还口口声声和我们讲奉献,讲爱国,你真当我们球员是傻白啊?

    这就是当时那些输给泰国五比一的球员的心声,他们也许都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绝对不傻。

    人人的心理都有杆称,你怎么对人,人家就怎么对你。

    所以那些球员在俱乐部,一个个龙精虎猛,到了国家队一个个犹如软脚蟹的表现,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换了谁,到那个地位上,谁也不会给他卖力气踢。

    当官员们把球员们当成他们捞政绩的工具,向上爬的天梯的时候,球员们的人心就散了,在想凝聚起来,就难了。

    而且从小咱们的培养球员的方式就不对,而且也根本就没多少人下力气,这些一切的一切,综合到一起,就是导致咱们足球落后的最主要诱因。

    李逸帆作为一个重生的爱国球迷,他非常痛恨这种现象,以前他是一门心思的琢磨去赚钱了,根本就没怎么想过,要改变华国足球的现状。

    但是那天老王的一句话,让他动了心,是的,自己有钱了,也有条件,那为什么不自己搞一只球队来玩玩?

    不过现在买一只顶级联赛的俱乐部,去参与那个联赛,李逸帆不傻,他肯定不会这样做。

    毕竟这年头的华国足球,已经进入了日薄西山的年代,马上就将进入一个长达五年到六年的黑暗期。

    这段时期的联赛,正是华国足球最黑暗的时刻,假球,黑哨横行联赛,甚至有很多俱乐部,干脆就博彩集团,操纵的工具。(未完待续。。)

1218. 病根

    即将到来的年代,将会是华国足球最黑暗的年代。

    假球,黑哨横行,赌球的传闻,更是甚嚣尘上,有的是球员参赌,有的更是干脆俱乐部的老板参赌的。

    在李逸帆的记忆里,好像就有某只国内顶级俱乐部的老板,本身就是赌球集团的外围,在他的操纵下,他的球队战绩经常会有很大的波动,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当然虽然有很多球迷怀疑,可是上面的足协领导都收了他的钱,所以人家是有恃无恐。

    而接下来几年的国家队,那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某位姓朱的教练当国家队主教练时期,拿钱就能进国家队镀金,那是出了名的。

    那段时间的国家队,成绩一团糟,球员连轴换,战绩更是连年下降。

    而也就是那段时间国家队的表现,让他们被打上了臭狗屎,烂泥扶不上墙的标签,当然这些都没有说错。

    足球圈里的这种乱状,一直要持续五六年的时间,直到下一届的喜欢足球的领导上台之前,才有人为了讨好那位领导,开始出面整治足球圈里的乱象。

    当时的动静闹得可不小,一连几位足协的领导被抓紧了监狱,几个前任国家队的队员也同样没能跑掉,还有那个曾经自以为很牛的俱乐部老板,以及那个在国内曾经名噪一时,甚至号称亚洲金哨的裁判,等等都没能逃掉,一股脑的被扔进了深牢大狱。

    当时国内的很多球迷,都高呼青天。说看到了希望。而那之后也有很多民营资本。开始大举进入足球圈,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球坛的火爆,和球市的复苏。

    当时很多真正爱球的国内球迷,都真的以为,国内足球的春天来了,国足马上就将会迎来真正的复苏啦。

    可是在俱乐部战绩逐步提升的时候,国家队的战绩。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甚至要靠着别的球队输球,才能够进入亚洲杯。

    这样的表现,简直就是咱们华国的耻辱。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咱们的球员,一个个在俱乐部就龙精虎猛,而到了国家队,却都成了软脚蟹,一盘散沙。

    这里面固然有球员的心态在作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灵魂。大家并不愿意成为那些官员们媚上的工具和玩具。

    而且这批次的球员们连以前老一辈国家队的爱国的精神都丢掉了,这又是为什么?

    还不是和国内的大社会环境有关?很多人都说,国家队的状况,就是华国社会的缩影,很多爱国青年,自干五们都不信,说你这是乱放屁,瞎扯淡,就是因为那帮球员们爱钱,国家队比赛,没有钱,所以他们才出工不出力。

    可是真实情况是那样吗?不可否认这肯定是一部分原因,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把爱国的精神都丢掉。

    你看看人家韩国队,日本队参加比赛的时候,虽然国家也没多少奖金,可是为什么人家那么拼,人家为什么那么愿意为国争光,可是我们的队员,一上了场,就和没头苍蝇一样,只知道乱跑?

    换做你来当这个球员你试试,大家来到国家队,上面的足协领导就来喊话,大家要努力拼搏,为国争光,云云。

    可是一转眼,你看看这帮领导在做什么?一个个尸位素餐,只想着往自己口袋里捞钱,但凡是能够为球员做的一点事情,他们都搞不定。

    拿着别人赞助的经费,说给国家队找一个大牌教练,结果却是一帮打乒乓球的来帮搞足球的来找教练。

    出去考察教练员,一去就是几个团队,里面都是什么人?有几个是真正懂足球,和懂的商业谈判的?

    到了国外,不是先去考察教练,而是先去巴黎的奢侈品商场,然后在去荷兰转一圈,等到把欧洲玩个遍,这才想起来,自己此行的任务是帮国足找教练。

    期限马上就要到了,最后干脆神马都不顾,任由人家随便开条件,请回来一个根本和国足风格不对路的教练。

    你说看到这样的情况,你还能指望这帮球员爱国,为你拼命?

    出了成绩,都是足协领导的功劳,受了伤,回到俱乐部,打不上主力,这都是自己的事,一个球员的巅峰时期,也就是那么几年,他们可全靠这几年的时间,来给自己攒下半辈子的生存资本呢,你说这样的环境下,你还能指望这帮球员给你拼命?

    所以这就是咱们的球员,在国家队的赛事当中,精气神方面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

    当然精神动力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你不能否认,也是在根子上的,就是咱们的球员,水平太差,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大局观上,咱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和远的比,就和韩国,日本的球员比。

    韩国的技术也不咋地,但是人家能跑敢拼,而且你看他们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在高强度对抗下,人家的球员,最基本的接球,传球,衔接这方面,做的就比咱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你在看看咱们的球员,无人逼抢的情况下,一脚能把球停出去三米远。

    这还是和技术比较糙的韩国比,如果要是和日本比,那就更完蛋了。

    你看看人家那脚下技术,还有人家处理球的合理性,咱们和人家比赛是时候,最常看到的局面就是,几个日本人在哪里传球,而咱们的球员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疯抢,追球。

    三传两倒,咱们的队形站位就乱了,然后破绽就出来了,直接被人把球传到门里,都一点不夸张。

    这些说明什么?这些就说明了,咱们在球员培养的根子上就出了问题,我们的培养思路,体系出了问题。

    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就算是不懂足球的人都知道韩口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可是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却越来越烂,只能培养出足球功夫,和一群糙哥,论技术一代不如一代?

    说道根子上,咱们的足协就和很多国企出现的问题一样。

    其实大家都知道病根子在哪,可是真正愿意去搞,去解决的人根本没有。

    国企差的就是在高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因为掌控国企的都是政治官员,不是技术官员,他们看重的都是自己的政绩,只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政绩,他们更愿意花钱从国外买过时的技术。

    至于自己投入搞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且还容易再出成果的时候,被人下山来摘桃子,所以在国企领导者的眼里,搞研发的都是傻瓜,傻子才去搞,所以我们在真正的高精尖领域,只会和人家越拉越远。

    而足协面临的问题也一样,如果真的做到从足球从娃娃抓起,投入大,周期长,一代人长成,至少要十年。

    而等到十年之后,说不定我都已经不在这个位子上了,倒时候这批球员出了成绩,那政绩还不是后来人的?

    我这是何苦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国内的官场可没这习惯。

    所以我在位的时候,我宁可把那些经费,吃喝用掉,也不去搞真正的人才培养。

    所以即便是十几年之后,国内的俱乐部联赛已经搞得风风火火了,你看足协喊了半天口号的青少年培养体系,也一样是没动静。

    所以那就已经注定了,很多人所谓的足球复兴,其实就是一把虚火,等到那位喜欢足球的领导退了之后,咱们国内的足球发展,注定要回到原点。

    那些足协领导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可是却不愿意去搞,反而说什么足球人才培养不是一代两袋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几代人才能解决的问题,永远把问题推给下一代,这完全就是在放屁,在推卸责任。

    足球难道真的需要几代人才能解决发展问题?在李逸帆看来,这绝对就是放屁。

    2000年的时候,德国国家队面临人员老化,断代,足球发展跟不上现代节奏,不得不需要对国内的青少年培养体系进行改造。

    以前德国的人才培养,更注重身体素质,和所谓的精神力量,可是当进入新千年之后,他们发现,他们那一套培养体系,已经完全跟不上现代足球的节奏,现代足球更多的强调是走地面,讲技术的时候,他们就改变了自己的培养体系。

    结果十年之后,他们的新一代足球人才,就开始了井喷了。

    而日本的足球培养也是如此,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合适。

    最后他们研究了一圈,得出的结论就是,咱们的身体素质连亚洲的韩国,伊朗,甚至是华国都比不上,那咱们就坚定的走技术路线吧。

    于是他们从巴西请来了济科,结果也就是一代人的光景,十年之后,他们就成了亚洲足球的霸主。

    反观我们,李逸帆有时候真的像去指着那些足协领导的鼻子闻闻,你们放的屁,到底是怎么想的?(未完待续。。)

1219. 都有责任

    什么,足球发展,体系培养需要几代人,你们说这话,难道就一点都不害臊?

    看看以前,1990年之前,日本队和咱们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可是那之后,只用了十年时间,日本人就已经超过了咱们,成了亚洲一流,在哪之后的十年,人家一直是保持着亚洲一流的水准。

    反观咱们,倒是越混越差,而那帮足协领导,还这个那个的,四处找借口,每次看到那帮人的嘴脸的时候,李逸帆都感觉到没有来的恶心。

    他们就是一帮彻头彻尾的政客,什么时候国内的足球,能够真正的做到去行政化,什么时候咱们的足球才是真正的有希望了。

    而国足连续多年的战绩不佳,也让很多真正懂足球的,搞足球的人的思维开始变得混乱了起来。

    这些人一直在寻找国内足球的病根在哪里,其实抛开足协方面的因素不谈,这病根他们也要付上一部分的责任。

    就是这帮人,今天吵吵要学德国,明天吵吵要学巴西,后天吵吵学意大利,再后来又吵嚷着西班牙。

    结果几年下来,什么也没学到,反倒是把本国足球的哪一点精气神都给弄没了。

    其实足球这玩意,就和下棋一样,除了天赋,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的启蒙老师,也就是启蒙教练。

    如果你和一个臭棋篓子下棋,那你的技术,只能是越来越烂。如果你和一个高手下棋。你的技术才能不断的成长。

    而我们的足球启蒙教练这一块。无疑是非常薄弱的。

    想当年日本的足球技术还不如咱们,可是当他们下定决心要学巴西走技术路线之后,他们是怎么做的?

    人家说有足球培训学校的技术教练,全部从巴西请来的高手,而且还大把的把自己国内的青少年派到巴西去留学,结果才有了现在日本人的脚下技术。

    你在看咱们的青少年启蒙教练,有的是退役球员,有的是科班出身。可是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本身他们自己的水平就不咋地。

    国内退役球员的水平可想而知,而那些科班出身的,就只会照本宣科。

    他们培养出来的球员,一个个技术动作也能做到有板有眼,可那是在没有逼抢对抗的情况下,一旦遇到逼抢对抗,那些球员的动作一个个都变形变得一塌糊涂,甚至是手忙脚乱。

    人家韩国,日本的小球员在培养的时候。第一要求就是要做好,接球。停球,传球这三项,第二步,是要求在对抗当中把这些基本功做到完美,第三步是要求一脚出球的团队配合,到这时候就已经上升到对球精度的控制了。

    可是再看看咱们这边,青少年培养要求的是啥?身体,力量,速度,至于技术,一停,二看,三传,就这么落后的培养理念,居然一直用到十年之后,等到你这一套完成的时候,球早就被人抢走了。

    更可笑的是,在青少年人才选拔的时候,居然还有足协的某位领导提出过,说要专门找那些jj粗壮,短小的队员,据他说,他这是根据人类的睾丸酮分泌激素来做出的科学判断,因为长着这样jj 的队员,睾丸酮分泌多,体格好,能跑。。。

    当初李逸帆听说这个段子的时候,嘴里的饮料差点没喷到同伴满头满脸,他真想好好的问问这位领导,你这是真的挑足球队员呢,还是在给自己挑娈童呢?

    这么荒谬的要求你都说得出口,你难道是怕长jj 的小球员爆你菊花的时候,让你疼得太厉害?

    再者说了,你这样的要求,你让后世身价高达一亿的大圣情何以堪啊,你没看到人家全速奔跑的时候,他那根大jj,都已经快把他的球裤给顶爆了吗?

    这得多么荒谬的土壤,才能够滋生出这样荒谬的理论?

    这样的人居然能混到足协里面去当领导,只要你知道这个,你就知道华国足球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只能在粪坑里当蛆。。。

    今后的几年,随着国内足球体系的全面走向**,就连咱们的青少年培养也进入了黑暗时期。

    那些青少年选拔教练,尤其是国家队级别的,到全国各地去筛选小球员,而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根本就不顾自己的孩子几斤几两,只知道往这些教练的兜里揣钱。

    他们觉得,自己塞了钱,自己的孩子能进了国青队,或者国少队,这样镀层金,回来之后,就能被俱乐部看上。

    就算来挑人的俱乐部看不上,一样在塞钱给选人的教练,咱们一样能去。

    可是你说你的孩子就那点水平,根本就没什么天赋,就算到了俱乐部,难道你还要塞钱给主教练,然后让他去打比赛的吗?

    你让他学球的初衷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掌握一门技巧,或者说把球踢好,然后靠踢球来谋生的吗?

    可你这样本末倒置,你的孩子,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靠足球来赚钱呢?

    当然这样奇葩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而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国内足坛了,几年后的国青队,和国少队,你不给钱,那你就算是马拉多纳也别想进队。

    还几只顶级联赛的球队,还有次级联赛的球队,在联赛里排名不咋地,教练水平也不咋高,可是要钱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大胆。

    你要不给钱,那你就别想上场比赛!

    这些没节操的家长和教练,你们这样做,又会埋没掉多少有才能,有天赋,可是家里却没钱的少年呢?

    咱们华国是人口大国,按理说出人才的几率应该非常大,而且学习不行,家境不好,靠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来赚钱谋生,其实也不乏是条非常好的出路。

    你看人家南美的巴西,还有阿根廷,乌拉圭,还有中北美的墨西哥那些国度,他们那里的穷孩子,有很多不是都走的这条路?

    小时候家里很穷,然后靠着踢足球,最后 给自己谋了一条不错的生路,甚至还能成为很多人顶礼膜拜的大明星?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球星,在咱们华国就出不来?

    就是因为这烂到根子上的培养体系,还有那些死不要脸的家长,正是他们断送 了咱们国内出天才的最后一条出路。

    如果要是梅西,出生在国内的话, 哪怕他天赋过人,恐怕最后的结局,也就是接过他老子的班,去给球场看大门。

    如果内马尔出生在国内,他未来的出路,也许就是一个澡堂的搓澡工。

    这就是咱们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就是咱们的足球,烂到根子上的最主要原因。

    方方面都有责任,最主要的责任,当然是在足协,然后是我们的教练,再然后就是那些望子成龙,爱子心切的家长,大家每个都有责任。

    这才造就了目前,和今后国内足球圈的乱状。

    李逸帆两辈子都是非常爱球的人,后来对国内足坛是彻底的伤了心,即便是十几年后,那所谓的国内足球的复苏期也是如此。

    别看那些俱乐部成绩一个个花团锦簇,可是他知道,只要国内的青少年培养体系不改,华国足球永远没戏。

    以前还是有很多家长觉得,小孩子不喜欢学习,那就去搞搞体育运动,也挺好的,万一要是能搞出名堂,将来也能多个谋生的手段。

    可是在发现国内足坛,干脆就是个烂泥坑之后,还有多少家长愿意送自己的小孩来踢球?

    有天赋,你还得给教练送钱,没天赋呢?那咋办?

    踢了几年都没踢出名堂,最好的年华都耽误了,将来进不了俱乐部,不能踢球赚钱,将来进入社会,那什么来养活自己?

    难道学那个什么前奥运冠军去地铁车厢里卖艺乞讨吗?

    所以更多的家长,哪怕自己的孩子再有天赋,也不愿意送孩子去踢足球,他们宁可孩子老老实实的去上学,考大学,也不愿意让孩子进入那个肮脏的圈子。

    这就是是几年之后,国内踢球的小孩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而这时候,其实如果足协那帮官老爷,哪怕 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哪怕一点点的保障,恐怕华国足球的后备人才,都不会萎缩到那个可怜的数字。

    堂堂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可是注册的足球人口才只有几千个,连一万都不到。

    再看看人家日本和韩国,注册足球人口都几十万,上百万,就这样的足球人口基数,你那什么去和人家拼?

    十几年之后,当国内资本大手笔的进军国内足坛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冲着下面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去的?

    他们宁可大手笔砸下去几百万欧元去买个过气的外援,也不愿意把这些钱花在青少年的培养上。

    就这样的状况,你还好意思喊什么足球复兴?一边儿完蛋去吧你!

    每每想到这些,李逸帆这个真正喜欢足球,喜欢华国足球的人,就会感到一阵心酸。

    那时候自己是没能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现在可就不一样喽!(未完待续。。)

1220. 金元足球

    没钱,你想搞足球,那肯定是千难万难,可是如果你有钱,那就不一样了!

    就比如之前有王万德的万德集团,后面有羊城的阳大集团,人家就是靠钱把足球给玩转了。

    前面的万德集团就不说了,那时候毕竟玩足球需要的投资还不大,资本足球的理念还没有兴起,一年投入几千万就已经算很牛掰了。

    可是后面的阳大集团,人家玩的就是当时国际上最主流的资本足球的模式。

    一进场,人家就喊出了老子就是有钱的口号,神马国脚,什么知名外援,老子统统用钱把你砸到,然后在请个知名的教练,一套班子就算完成了,靠着金元足球,人家就可以纵横国内外赛场,眼球赚足。

    他们刚来这个圈子的时候,很多在这圈里已经浸淫了很多年的人还笑话他们,瞧,这就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傻帽,没啥了不起的。

    不信,你就看着吧,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把底裤赔掉,然后灰溜溜的从这个圈子里滚出去。

    可事实上呢?几年下来,人家阳大俱乐部,不光是在国内赛场完成了三级跳,还迅速的成为了国内顶级联赛的冠军,而且一玩就是三连霸。

    国内赛场人家玩腻了,甚至还在亚洲当了一回老大,最后还去世俱杯的赛场上风光了一圈。

    人家进入这个圈子才几年?可是已经做到了你们那么多俱乐部,混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这说明了啥?

    金元足球不是玩不转。关键是看你怎么玩!

    阳大俱乐部。连续几年。疯狂往俱乐部身上砸了二十几个亿,请来第一流的外援和内援,还请来了世界冠军队的教练,然后人家就成功了。

    在赛场内外,都赚足了眼球。

    别人看来他们是人傻钱多,可是真实情况呢,人家精明着呢!

    原本不过就是一家只在粤东羊城一代,略有名气的中小型房地产公司。可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长为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

    资产规模,更是从原来的两三百亿,迅速的冲破了千亿元大关。

    这里面一方面和他们投了上级领导所好,上级领导在某些方面给与了他们一定的照顾有关,可是另外一方面,那阳大俱乐部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的成功战绩,也给他们做了一个最好的广告。

    要知道,足球这种东西,出了运动娱乐的本身。他还带有一种超媒体的属性。

    何为超媒体,那就是高于媒体。广告的影响力。

    就比如欧洲那几家世界知名的俱乐部,皇马,巴萨,曼联,这些没有什么实体产业的俱乐部,都可以拿到股市上去炒作,一个名字就能值几个亿的欧元,这就是 他们的超媒体属性。

    他们球队的战绩好,就有足够多的球迷死忠,他们就相当于娱乐圈里的大明星,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源,最好的宣传广告。

    这就是他们的超媒体属性。

    而后市的羊城阳大俱乐部的成功,就是凭借着足球的超媒体属性,给他们做了最好的广告宣传。

    曾经在他们功成名就,地位稳固之后,有些闲着蛋疼的人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连续五年的大手笔引进外援,内援,还有顶级教练,以及在赢球奖金上面的疯狂投入,光是这些钱,他们就花掉了不下二十多个亿。

    这样的投资,看起来绝对是天价了,要知道那时候在国内顶级联赛的圈子,排名靠后的几家俱乐部一年下来的投入加到一起,才不过几千万。。。

    这二十多个亿砸下去,在很多人看来,阳大这是疯了,钱没处花了。

    可是真实情况呢?阳大俱乐部的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收益,远不止于此。

    有人给他们估算过,如果想要达到他们那几年里的成长效果,他们就要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大裤衩台,连续五年不间断的投放广告,还有要在国内诸多知名的门户网站上,还有报纸上投放广告。

    如果连续投放五年,恐怕最起码也要花上五十个亿,也许都打不住。

    而取得的效果,说不定还没有阳大俱乐部带来的效果好。

    这就是阳大俱乐部在超媒体方面的优异表现。

    所以投资俱乐部,玩足球,你就不要怕花钱,只要你的钱用得到位,用得对路,那么将来你能够得到的回报,就不会是几分几毛那样的简单。

    后世的阳大俱乐部的成功,就给现在的李逸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如果他要进入这个圈子,他就可以这样搞。

    毕竟他旗下的实业产业很多,而需要打广告的企业也多着呢。

    曙光建设,凤凰酒业,红灯笼乳制品,等等这些是目前比较火爆的几个品牌,可是后期他还有汽车,和电子方面的东西要推出呢。

    这些产品上市的时候,可都是需要大力打广告推广的,如果全都在大裤衩台,或者是在网络上打广告,估计一年光是在广告宣传方面,他就要砸进去几十个亿的费用。

    如果这时候他有一只足球队的话,那效果。。。还用多说吗?

    只要能够做到阳大俱乐部那样的成功,那就了不得。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心里就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进军足球圈的决心,一方面是作为一个真正爱球的球迷,想要为华国足球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企业,产业谋取一点好处。

    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这个圈子他都要走一遭。

    而且他考虑想要走的路线,和阳大俱乐部还有一些不同,他要走的可不光是砸钱的路线,他还要搞自己的青训培养体系,这才是一家俱乐部有长久生存能力的根本所在。

    在今后的世界里,尤其是在足球圈子里,除了搞金元足球可以赚钱之外,搞足球培养体系,也一样可以赚钱。

    早在上世纪,金元足球没有大行其道的时候,世界上就有很多靠买小球员,然后回来自己培养成才,然后在卖掉的俱乐部。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荷兰的阿贾克斯,还有费耶诺德等强队。

    不过后来在博斯曼法案颁布之后,这些球队毫无例外,全都走向没落了。

    因为没了对球员转会的限制,那些大俱乐部,更加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接触他们心仪的天才球员,可以随便把人挖走,这样就造成了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情况。

    以至于后来巴西的足球,都因为这样的法案,而出现了人才断档的趋势。

    可难道这种经营模式就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在博斯曼法案颁布之后,另外一家俱乐部的成功,证明了并不一定,所有自己培养人才的俱乐部都会失败。

    这家俱乐部,就是后来被称之为宇宙队的巴萨。

    巴萨很有钱,但是因为独特的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所以他们也很缺钱,最起码他们没有皇马有钱。

    所以在球星的引进方面,他们肯定是没有皇马那么敢花钱。

    既然不能像皇马那样玩每年引进一个巨星,打造银河战舰的策略,那怎么玩?

    就只能玩自我培养的方式,于是在宇宙队称霸大欧洲之后,他们的拉玛西亚演艺学校也就一举成名了。

    他们球队里的所有球员,出了其中的几个,其他几乎全都出自于这所足球学校。

    这就是一种非常成功的青少年培养体系模式,而李逸帆这次打算玩的就是这一套。

    而且他要玩的,还是把巴萨的足球学校模式,和荷兰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他要建立足球学校,将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能够自用,好一点的还可以买到欧洲,差的一点的还可以卖给国内其他的俱乐部。

    这就是他想搞足球学校的想法。

    在宇宙队成功之后,很多人都想得知宇宙队获得成功的秘密,于是人们一窝蜂的去采访宇宙队。

    然后宇宙队很大方的说了,其实没啥,我们就是 一直在坚持我们自己的青训培养体系而已,我们的足球学校拉玛西亚,可很了不起哦,每年光是投在这个学校上面的钱,就有两三千万欧元呢。

    下面的记者一片哗然,哇,投入这么多呢啊!真是太了不起了。

    可是当时李逸帆听了这样的采访之后,却直接笑喷。

    我靠,两三千万欧元,也不过就是两三个亿人民币而已,国内那些大佬,随便在兜里掏点零花都不止这个书,就比如那xxx俱乐部的老板,人家出去小赌怡情一番, 一晚上都能输掉六个亿,这点钱算个屁?

    而且考虑到国内的人工成本,和物价水平,投资两三个亿,那得能养几个拉玛西亚这样的学校?

    到时候能出多少人才?

    两三个亿在现在这个年头,拿出来扔到足球圈子里,那绝对能引起一场地震,要知道这年头,国内所谓超级联赛的队伍里,排名靠后的七个,全年预算加到一起,还不到七千万,这样的情况要一直持续到十年之后,大批资本疯狂涌入的时候呢。(未完待续。。)

1221. 细节决定成败

    心里已经有了定计,李逸帆就不再瞎捉摸,而是直接安排手下的人开始做各种调查。

    这个调查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是后面有很多关节,却需要他来打通,这都是急不来的东西,尤其是搞青训培养。

    而这次他派出去的人可不光是调查团队,还去联系了不少现在足球圈里的人,比如最近刚刚退役,后来在大裤衩台当解说的那个京城队的评论员。

    然后又通过他,联系了国内的几个比较有水平的退役球员,或者教练。

    但是这些人,他不但算让他们来当球员培养的教练,因为他们的水平也就这样,让他们来培养年轻小球员,只能是把那些小球员全都害了。

    同时他还让人招收了十几个国内知名大学体育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有的是学肌肉锻炼的,有的是学运动员营养膳食搭配的,最后还找来了不少统计专业的学生,专门作为后勤统筹方面的人员来进行培养。

    至于找到的这些退休球员,和教练,还有那些大学生们,他的计划是从这些人里面,挑出一些比较有天赋,有想法的,然后送到欧洲和美洲。

    送到欧洲的是去学习人家的先进战术思想,送到美洲的是去学习人家的技术培养体系,都是有的放矢。

    当然不强求,愿意去的,他就可以给他们掏钱,不愿意去的就拉倒。

    而且他也不指望这些人全都能学成回国,但是这些人撒出去,在欧洲和美洲。最起码他的要求。是能够给自己编织一张关系网络。

    就比如你送这个人去了欧洲。比如去了德国的最有名的克隆体育学院,也许他连大学都不能毕业,但是最起码他能够在这个学校里接触到很多牛人,或者是有真材实料的人。

    要知道在欧洲这样的人才,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都有好多这样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可是这些人要是引入到国内,那就是宝贝。

    要知道现在国内的足球。在很多领域,还处于蒙昧阶段,大家就是口口相传,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在练,根本就不注重什么和国际接轨,学习和吸收国际足球的先进理念。

    就比如说欧洲的足球理念,发展到今天,虽然后世的大宇宙队还没有成名,但是最起码那个外号魔力鸟的教练的战术体系,已经是扬名天下了。

    那家伙很有个性。也确实有点本事,可是你说 他的战术理念到底是啥?

    其实说白了。无非就是找一群黑又硬的肌**子,和你玩肉搏,玩防守反击而已。

    他那变种四三三的阵型,就是将防守最大化的战术理念,将防守从对方的半场开始,这就要求球员身体素质要好,要够硬。

    他的球队比赛,一场下来,球员基本都要跑十公里以上,而后来的宇宙队,也是将这一步发扬光大。

    别看他们的队员一个个都很瘦小,可是架不住人家是真的能跑。

    所谓的技术足球转变成田径足球,其实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

    而你也不要以为,这样的转变很丑陋,很简单。

    事实上就目前国内,甚至于亚洲这帮球员而言,能够一场下来跑商十公里的,根本就没几个。

    目前国内球员的水平,一场下来能够连续有效跑动,达到五千米就是极限了,而韩国和日本的球员,虽然号称亚洲顶级,但是他们能跑七千米到八千米也就撑死了。

    这就是差距,可是都一样是人,这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难道真的是那些白人科学家嘴里说宣扬的什么人种差异,什么白种人的肌肉细胞,就是比咱们黄种人的肌肉纤维粗,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错!你如果信了,那你就是傻缺!

    其实说到根子上,就在于人家从小的训练,培养体系,以及饮食系统的配合,才造就了他们这帮运动员变态的身体素质。

    而这些最简单,最浅显的东西,我们却一直都没有看到,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关注。

    就比如人家欧美,甚至韩国日本的球员,都知道,平时出了足球的有球训练之外,还要话大把的时间泡在健身房,锻炼上肢力量。

    这是为啥,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度,和平衡能力,这样才能保障你在高速度,搞对抗的情况下,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做出有效动作。

    可是就是这样最基本的理念,即便是到了十几年之后,咱们那些所谓的专业球员,还有人做不到。

    华国人喜欢吃猪肉,因为膻味不喜欢吃牛羊肉,喜欢吃炒菜,而且什么青菜,都喜欢炒了,或者煮了吃,然后看人家欧美人吃生菜沙拉,就说人家吃的是草,是野蛮未开化。

    殊不知你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却也丢掉了食物的最基本特质,也就是营养元素。

    要知道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绿色青菜的维生素,都是在表面,而且最怕过油加热的,一旦要是过油加热,不但会损失营养元素,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而且咱们那炒菜的模式,其实有何尝不是油炸的一种?

    而洋鬼子的运动员,更讲究营养吸收,对于口味虽然也挑剔,但是为了工作,他们还能忍受。

    所以他们吃牛羊肉,还吃半成熟的,其实这样的肉,营养价值往往最高。

    经常吃牛羊肉,对于身体耐力的提高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好处,而且牛羊肉热量高,含脂肪低,吃了不容易发胖,比猪肉的营养价值,高上绝对不止一个百分点。

    而我们的足球运动员,甚至有很多在十几年之后,还没有营养膳食的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的球员巅峰时期都特别短,一过了三十岁,身体素质下降迅速,而老外却经常能出踢到四十岁的球员的主要原因。

    就在去年的世界杯的队伍里,有个后世的球霸球员,在米卢没有带自己的专业团队来队里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极度缺钙,甚至都不知道原来喝牛奶就是最佳的补钙方式。。。

    就这样的球员,你还能指望他有多专业?

    球踢的不咋地,可是脾气可是不小。

    说道专业,还有就是体现在最细节的方面,就是对身体的锻炼。

    很多看球的人,尤其是在看国内球队和外国球队比赛的时候,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咱们的身体对抗,和人家那帮老外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明明是同样的身高,体重,那家伙看着也没比咱们壮多少,可是当一有身体接触的时候,咱们的球员往往就是直接被撞飞的下场。

    于是那些什么白种人身体肌肉纤维比咱们粗之类的言论,就开始甚嚣尘上,说咱们这是先天缺陷之类的屁话。

    如果你信了,那你就真的是傻缺了。

    其实人家之所以比咱们有力量,一方面是因为人家吃肉,而你还在以植物为主食,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你锻炼的方式不对。

    你看看同样体重的老外,人家那小臂的臂围,还有胸围,胸肌等等,都比咱们的运动员粗壮。

    咱们的队员,肉全都长到肚子上去了,你说怎么和人家对抗?

    就算有不胖的,可是那肌肉块状,你一看,也绝对是逗比的那种。

    为什么你就没有练出人家那样的效果?那就是因为你锻炼的方式不对。

    好像你以为每天多做几百个俯卧撑,就能练出人家那样的胸肌一样,其实人家采用更加合理的锻炼方式,每天只用练半个小时,就能够达到你练几个小时的后果。

    这就是人家通过对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而所谓人体工程学,即便是子啊十几年之后,在国内也就是一个概念,根本没多少人重视。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上的落后,最后就造成了你在总体上的落后,如果李逸帆想要真正的改变国内足球,落后的现状,想要从最根子上的年轻球员培养开始,那么这些细节他就必须要注意。

    所以他才会大手笔的把那些年轻的教练,或者退休球员,全都派出去,让他们去学。

    就算你学不来教练的本事,你学来营养师,或者理疗师,或者技术教练的本事也行。

    就算这些你也学不来,那你最起码在那边能认识几个有这样本事的人吧?而且你能够知道,如果派人过来,找谁来学最合适吧?

    而李逸帆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样的人,他今后还会派出去,而且还要派的越多越好,让他们在国外广泛的接触那些足球圈里的人,接受那些人的理念,了解现代足球的发展脉络。

    今后或者是学成回国,或者是能够 介绍一些有真本事的人来国内,这就算成了。

    当年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说到底,他们也没花多少钱,在开始派大量的年轻球员出国留学之前,他们就是这样派了自己的教练出去的,而且主要去的地方就是在巴西。

    日本人走的路,在目前看来很成功,李逸帆不介意和他们学着走一遍。(未完待续。。)

1222. 培训思路

    接下来,就是成立足球学校的事情。

    这年头,别看国内的足球水平越来越臭,可是足球学校却还有不少。

    因为去年国家队参加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杯,而且明年在家门口还有一届亚洲杯,所以虽然国内足球已经开始走向腐烂,可是国内球迷对于足球的热情,还没有消退的像几年之后那么厉害。

    尤其是去年的世界杯,就在家门口的韩国和日本举办,国家队也参加了,所以是大大的刺激了国内的足球市场。

    足球学校更是遍地开花,有的是足球俱乐部搞出来的,还有的就是一些投机商们搞出来的,总之在华国足球还没有彻底的烂掉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将会是一个朝阳产业。

    可是这些人搞得足球学校,很多都不太正规,甚至有很多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烂货,几年之后注定要走向溃烂,甚至是倒闭的那种。

    而在这个时候李逸帆进入这个圈子,其实是很有些不明智的行为,最起码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这样的。

    但是李逸帆却不这样想,你想要把这样的足球学校办下去,那你就必须得给这些孩子们找个好出路,这才能让那些家长们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你的学校来踢球。

    在很多人眼里看来,足球学校,其实就和体校差不多,实行的是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每天这里的孩子,出了学习踢足球。其他的就什么都不学。至于文化课。那更是烂的一比。

    这样学校出来的学生,将来如果不能去俱乐部里踢球,那就只剩下将来到大街上去骑三轮,卖苦力的命。

    可是了解过国外的足球学校的李逸帆,可并不这样认为。

    就在他派人去调查国内外足球的基本状况和 资料的同时,他自己也到欧洲,去考察了很多足球青训学校。

    结果一圈考察下来,他得出的结论就是。人家的足球学校和 咱们印象里的足球学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人家实行的是走读制,而且人家的学校,可并不像国内的足球学校那样,每天除了教孩子们踢球,学习各种基本动作之外,就什么都不交,对文化课不重视等等。

    通过他的考察,他发现,人家国外的这种足球学校。基本都是半天制。

    每天上半天专门学习文化课,然后下午才教授一些足球项目。而且并不是一上来,就像在咱们一样,让孩子跑圈,练体能。

    在十八岁之前,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对孩子的技术细节,和战术大局观的培养。

    而且他们传授足球,并不像国内那样,把什么细节动作都分开,一会儿连半个小时的停球,一会儿练半个小时的传球等等。

    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这样交,但是等到孩子们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之后,就会用以赛代练的方式来交孩子们练球。

    在十三岁之前,都是散养的模式,等到十三岁过后,才会真正的挑选出一些有天赋的孩子来专门组成梯队进行培养。

    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赛代练的方式,一周放两天假,每周最少打一场比赛,然后其他时间会练小技术,还有讲解战术等等。

    总之人家的课程设计的非常合理,和咱们那种埋头苦练,别的啥都不用管的一窝蜂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一套教学模式,要等到十几年之后,羊城阳大俱乐部,真正的把欧洲的那套培养体系,引入到自己的青训培养体系里面之后,才会开始被国内所熟知。

    在这之前,咱们国内的那些足球学校,全都跟苦行僧式的,每天除了练,还是练,就是那种把孩子培养成傻子的模式。

    这一套教学理念给了李逸帆很大的感触,于是他一方面派人留下来在这些足球学校里学习,一方面还请对方的人过来帮自己搭建合格的架子。

    当然这次不过是初步考察,因为他名下没有什么俱乐部,也请不到什么有名气人,和那些世界名牌俱乐部,搭不上关系。

    所以他这次去考察的就是一家比利时的俱乐部,海蒂帮忙牵线搭桥的。

    请来了也是这家俱乐部的青训人员,虽然不是 什么大俱乐部,可是人家的这套青训体系,和理念可是要比国内先进的多。

    而且也不能小看了这个欧洲小国,他们的足球可是相当强悍的,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够进入世界杯或者欧洲杯的决赛圈,可是以他们的实力,要是拿到亚洲来,平趟绝对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家这套青训培养体系,十几年之后,你再看看人家那套参加世界杯的阵容,什么哈扎尔,什么小魔兽,孔帕尼,一个个随便拉出来,那个不是大名鼎鼎的球星?

    就算不是世界顶级,也能算是世界一流。

    所以虽然现在他们国家队的名头不是很响亮,但是十几年后的成果证明,他们现在的这套培养体系还是很成功的。

    当然李逸帆也有对他们的培养体系不满意的地方, 那就是对球员小技术细节的培养。

    毕竟他们属于欧洲白种人,身体强壮,但是在敏捷,柔韧性和灵活性方面,不如南美那些国家的球员。

    所以对他们的技术要求不能那么高,而咱们的球员,在身体方面,想要在短期内达到人家的水准,那是不可能的。

    那就要从技术上找补,这一点日本人做的就是很成功,所以李逸帆另外一方面,也已经派出了不少人手,打算从巴西找来一些技术教练,来教授国内的小球员一些技术技巧。

    有时候在球场上,身体素质不如对手,但是技术好,却可以弥补这样的短板,后世的日本队,和宇宙队,就是典型。

    他们身体是明显的短板,可是就是靠着自己可靠的传控技术,就可以和那些身体魔兽流的球队 对抗。

    所以对脚下技术的追求,一直也是李逸帆所推崇的,最起码他认为这样踢出来的比赛会好看,而且也比较适合目前国内球员的身体状况。

    足球学校他打算就开办在北省省内,开两所,一所开办在省城,另外一所就开办在老家滨城。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一来是毕竟这里是自己的老窝,比较熟悉,而且也容易得到本地政府的支持。

    二来也是因为北省本身就是一个出足球苗子的地方,十几年过后,即便是北省的两只顶级联赛的球队已经没落了,可是你再看看当时国内顶级联赛里的球员,几乎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球员,都是来自于北省。

    这就足以说明了,这块土地的足球根基确实是够好。

    而且这年头北省省内的足球学校也很多,好苗子比较容易找。

    不过李逸帆不打算到别的学校去挖苗子,他成立的足球学校和那些学校走的不是一个路数。

    他定下的规矩是尽最大的可能,去招收那些家庭条件困难,还有就是因为某些原因被家庭遗弃,但是身体健康的小孩子。

    毕竟这样环境出身的孩子,自身比较能吃苦,而且也没有太多的牵绊。

    这样的孩子,出身很不幸,而进入社会上之后,能够成功的也比较少,甚至能够过上正常人生活的都不算多,很容易就会在 青少年时期就误入歧途。

    自己把他们招进自己的足球学校,也是对他们好。

    他搞这个足球学校,可不是像其他的那些搞足球学校的人那样是为了钱,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每年都往这两个学校里扔一两个亿。

    反正他不在乎这点钱,再说青训不就是用钱砸出来的吗?

    这些孩子如果成才,有天赋的,他根本就打算让他们在国内踢,毕竟国内的环境就是一个大染缸,让这些孩子在国内踢球,好的也给你带坏喽。

    还不如在他们表现出天赋之后,就把他们送到国外去,南美,欧洲都行,哪怕是在人家的低级别联赛里踢球,也比在国内踢要好得多。

    就算踢不出名堂,也可以留在那边,熟悉当地的环境,到时候愿意踢的就在足球圈子里混,不愿意继续的,就可以另谋出路,反正这些他都是打算当做后备人才储备的。

    养着点人,他还养得起。

    而且你不要以为这是在做无用功,当年日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可是放了十万人出去,结果才造就了他们足球的今天。

    而那些没有踢出名堂的,虽然留在国外继续混,可是再后来也给日本足球的发展,或者是企业的扩张,提供了非常好的关系网络。

    这就是一笔投资,在人才方面的投资。

    而至于那些早早就只能被淘汰,被认定为,额米有足球天赋的人,李逸帆也同样没打算放弃。

    后世他可是打算开办很多工厂的,汽车厂,计算机他也打算有所涉略,这些工厂可是有很多都需要用人的。

    与其到时候去到处招人,还不如早早的就组织起学院,来进行人才培养。(未完待续。。)

1123. 新概念

    不用等到十几年过后,几年过后,国内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就会导致很多血汗工厂开办不下去。

    就比如那个专门给苹果做外包的台资企业,最后就不得不因为人力成本上涨的缘故,把工厂转移到了内地的人口大省。

    李逸帆可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血汗工厂的,所以他肯定是不会把自己的工厂搞成那样的血汗工厂的模式。

    他的工厂,比如汽车工厂,还有他将来打算要搞的电脑液晶屏幕,以及3d打印机的工厂,可都是需要很多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

    绝对不能像那些血汗工厂那样,光靠着压低工人的工资吸血,来做事。

    那样的工厂,注定就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工人,年年找人,年年走人,根本没有长远计划,也肯定做不长远。

    而在李逸帆的计划里,他的那些家企业,将来可都是要成为百年名企的,而且他也早早就制定了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年头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大学,不管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入流,只要挂着一个大学的名头,他们就喜欢把孩子送去读。

    而毕业出来之后,马上就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态,更关键的一点是把心态也给学坏了。

    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甭管自己上的是什么级别的院校,甭管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也甭管自己的能力如何。

    在找工作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把头颅昂的高高。基本都想找那种能够坐办公室。还稳定。薪水还高的工作。

    可是哪里有那么多这样好的岗位给他们?于是大家只能一窝蜂似的去靠公务员了。

    而另外一个方面,却又有很多企业,面临工人人手不够的局面,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短缺,更是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尤其是那种对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的工种,往往是非常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手。

    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做,就算这些公司把工资出的很高。可是却也依旧很难能找到人手。

    毕竟国内的思想受孔老二影响太过严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认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才是好职业,穿蓝领的工人,哪怕你赚的再多,你在身份上也比人家地上一等。

    士农工商这一套,就是儒家留给国内最大的毒害。

    当年太祖批林批孔,虽然也有些私心,但是总体针对儒家的这种毒害思想还是对的。

    可笑的是。他肯定没想到,就在他之后的几十年。他的这些接班后辈,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居然又把那一套给捡了起来,甚至还开始到处宣扬那一套。

    难怪华国,总是走不出那种改朝换代的怪圈。

    如果咱们要是还相信这一套,那咱们就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

    李逸帆当然不信那一套,甚至很讨厌那一套,所以他才会想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下功夫。

    他知道想靠自己一个人,改变国内的教育环境和状况不现实,但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了最起码应该做点什么。

    哪怕是把自己的这套技术人才培养的体系给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原来并不是只有读书,上大学,才能谋求到一个好出路。

    原来学好了技术,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而他的人才培养计划,就打算从这足球学校里开始。

    毕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有足球天赋,并不是所有的小孩,最后都能成为球星,或者成为职业球员。

    那这些小孩将来如果不能继续踢球怎么办?难道把他们从学校里扫地出门,全部推给社会吗?

    这肯定不现实!而且李逸帆办这个学校,其实也是的爱着慈善性质的。

    如果这些孩子不适合踢球,那他也打算给这些孩子,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比如让他们学学技术,当然不是学那后世闻名的大蓝翔,而是要把这些孩子培养成自己工厂的合格的后背技术力量。

    根据德国和日本对成熟的技术工人体系的统计,成长为合格的技术工人,最后甚至拿到工程师资格的技术工人,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其实高中 就够了,甚至初中也可以。

    但是你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那么你就要有长期的在一线工作的经验,然后有师傅带,自己也要勤奋的琢磨,钻研等等。

    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

    当然为了让这些学员们有动力,你还要划分出合理的技术工人的等级,然后让他们,钻研技术,苦练技术,来考证。

    而这些级别证书,最后要和他们的工资等级,或者岗位升迁挂钩。

    这样你给这些技术工人流出上升通道,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钻研技术,学习技术。

    这就是德国和日本,能够成为世界工业制造强国的主要原因。

    而目前国内的现行体制,就是根本就没有给技术工人留出上升的空间,这才导致了技术工人,人才的不断流失,和人才断档。

    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内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一直都还是不错的。

    可是坏就坏在后来的改革和人心不古上面,想想看一家国营工厂,一个老技术标兵,辛辛苦苦的在岗位上干了十几年,技术,人品样样过硬。

    可是到最后要提拔车间主任或者一些小官的时候,结果上面却空降下来一个大学生,而给你的理由是,你的学历不过关,你想想这个工人能接受吗?

    其他的工人怎么想?

    然后等到公司经营不善,上面宣布改制,第一批丢了工作的,还是这样的工人,你想想看,今后这些工人,还会让他们的孩子,不去考大学,而是去学技术吗?

    正是以往内这样的事情太多,才让咱们的技术工人培养,越来越差,到后来甚至出现了绝对尴尬的人才断档的情况。

    而李逸帆一个人肯定是不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他觉得自己最起码能够做点什么。

    这年头开技术学校的不少,在电视上打广告的也有很多,就比如那赫赫有名的新西方,还有大蓝翔。

    可是真正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这地方来学技术?

    除非是一些农村孩子,实在是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出路的情况下,才会把孩子送到这地方。

    但凡是有点能力的家长,都更希望把孩子送去考大学。

    而李逸帆这次着手点,打算是去联系省里的福利院,挑选那些身体健康的,没有人愿意两样的孩子进入自己的足球学校。

    无论男女,有能力的就去踢球,他全都支持。

    没能力,没天赋的,最后他打算分流出来,培训他们学技术。

    然后他会拿出自己早就设定好的技术等级分级,来给他们考试,然后择优录取到自己的工厂。

    即便是不能进入到自己的工厂,这些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之后,凭借着从自己学校里学来的知识,也会饿不死,总比去偷蒙拐骗,最后沦为罪犯要强的多。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最后能否执行下去,还要看地方政府是不是能够支持。

    而且如果今后这样的学校要是办得好,他也并不打算只给孩子们学习造车,焊工这样的工业技巧。

    他还打算开办烹饪班,和美容美发班等等技术专业。

    毕竟这些技术也是社会比较需要的,未来十几年国内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是会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只要你手艺好,将来就不怕没饭吃。

    当然这一点是借鉴了后世的西西方和大蓝翔技术学校的,这一点他们做的确实没什么不好。

    而且等到那时候,恐怕自己工厂的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划分考试,如果运作的好,应该已经可以名扬天下了吧,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到微软认证工程师那么牛掰,但是只要在国内有了名气。

    能够得到其他用工单位的认可,那么这就是他的学校最好的底气,到时候直接在足球学校之外,在开设一个技术学校的分支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到时候有了名气,也不光是可以只招收那些孤儿,也可以面向社会招生。

    这些就是李逸帆最近一段 时间一直琢磨的,但是如何具体的一步步的做下去,就需要耐心和执行力了。

    他最近一段时间,在京城回见了很多人,都是搞教育的,和这些人也进行的充分的交流,终于给他无色出一个团队。

    这里面有的是退休的大学教授,有的是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总之都是对他这套理念很赞同的人。

    他打算以这些人为骨架,搭建这样的一个游离于国内教育体系之外的教育体系,当然前期起步,还是要以足球学校为借口。

    毕竟这样的足校,教育部门的那些大爷们,卡的不会太严,毕竟这不是和他们抢饭碗的队伍,至于后面的技术学校,那帮人就更不会担心了。(未完待续。。)

1224. 大力支持

    在国内,可不是在国外,开办一个学校,你想开就开。

    如果你想开班一个学校,你首先要想当地的教育部门报备,然后在逐层逐层的去打通关系,说白了就是逐层逐层的向上送钱。

    当然送钱的多少,还要与你开办学校的性质有关。

    如果你想要开的是那种贵族学校,那很简单,只要你和当地教育部门领导关系好就成,花不了多少钱?

    可能有些人要问,为啥?开贵族学校,不应该给的钱更多吗?

    问这话,就说明你天真了。

    你也不想想,那些教育部门的领导们在这样的学校里会不会占有干股?而且这样的学校里都收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所以如果你想开贵族学校,初中高中的那种,花不了多少钱。

    还有就是开班技术学校的,也不用花太多,毕竟你这也是替国家解决就业压力,替上不了大学的孩子们找出路,所以这是好事,一般也不用太多的钱,当然前提还是要你的关系够硬才行。

    只有你开办的是那种民办的大学的时候,这个就非常难了,除非你的关系非常非常的过硬,那才好办,要不然,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不好使。

    为啥,因为你这是在和国内的正统教育界抢饭碗你知道吗?

    这就是李逸帆请来的那位老杨,告诉他的。

    老杨是京城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老先生六十多了,身体倍棒。而且还非常想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

    可是学校返聘他回去。他却不去。因为在那样的教育院校里待了几十年了,他觉得国内的教育都是千篇一律,没意思,他就像做点不同的教育。

    所以 当李逸帆通过关系找到他的门上的时候,把理念和他这么一说,老杨当即就点头同意了。

    首先他是个球迷,这小李老板的想法非常好,而且 人家可是真的在做实事。

    你没看人家还专门从欧洲请来了体能教练。和营养师吗?而且还专门从巴西请来了好几个技术教练,这可不是瞎扯淡的那种,不是那种训练时喝咖啡,然你自己练习的那种。

    这就说明,人家是玩真的,而且人家的足球学校不收学费,在学习足球的同时,还要教授文化课,一直交到高中为止。

    最关键的是,人家的学校是免费的不收钱。专门收那些穷困家庭的孩子,或者是孤儿。这样的慈心善举,他如何能不支持?

    所以老杨在听了李逸帆的想法和概念之后,当即就同意了他的邀请,甚至后来的教师团队,都没让李逸帆操心,全都是他自己靠着自己多年的人脉关系,帮李逸帆搞定的。

    有了这个团队,对于如何组建一个足球学校,李逸帆也是有了主心骨。

    没过几天,他就带着这个团队,一行几十人回到了省城,还特意约见了杨玉河,毕竟杨玉河作为地方领导,这件事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支持,他们办事的效率将会事半功倍。

    赶巧的是,正好夏青禾也正好在省城,杨玉河和夏青禾都是李家的老关系,而夏青禾更是现在杨玉河的铁杆嫡系。

    他要开办足球学校的地方,一个是在省城,一个是在滨城,正好离不开两个当地领导的支持。

    原本还想等回去之后,再去找夏青禾来谈谈,没想到赶巧正好在这里碰到了,那就正好一锅烩了。

    李逸帆专门请杨玉河和夏青禾一起出席了一个晚宴,与会的,就还有他这个从京城带来的团队的几个重要人物,还有几个从比利时,西欧等地带来的几个老外。

    几个老外主要是负责撑场面,但是在国内主要办事还得靠这些中国人。

    杨玉河和夏青禾跟李逸帆的关系那就不必多说了,熟得很,两人也都没客套,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就是一场联络感情的家宴。

    后来看到这么些人的时候杨玉河开始还有点不高兴,以为李逸帆这是有点恃宠生娇,想要帮别人来趟路子。

    可是谁知道听了李逸帆的解释之后,才知道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些人都是他请来的专业人士,而这小子居然想玩足球学校。

    “哈哈,这是好事啊?杨生长,这样的事情,咱们应该大力支持才是啊!”

    夏青禾一听李逸帆的介绍,也是哈哈大笑说道。

    确实就冲着人家李逸帆说道,每年要往这俩足球学校投资两个亿,而且里面的孩子,全部不收取学费,学校负责食宿。

    专门招收贫困家庭儿童,而且还专门招收那些福利院的孩子,就冲这一点,不管这个学校能坚持多久,这都是一件好事。

    这虽然没有打着做慈善的名号,可是这样的行为,却绝对可以归类到做慈善的一种。

    人家小李这种不图虚名,专门做善事的举动,当然值得他们这些领导来褒奖。

    杨玉河听了之后,最开始也是一愣,后来一琢磨,确实这是好事,逸帆这孩子,还真是。。。

    这两年他们家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赚了不少,甚至都能够到让很多人眼红的地步,可是这孩子赚了钱之后,却一直很低调,没有像他在京城经常能听说和见到的那些子弟那样,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每天就知道声色犬马,互相比拼,炫耀。

    他还能保留着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一件好事。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还能想到去做慈善,这年头,有这样想法的人可真不多。

    所以这件事绝对应该支持他,而且还应该给与大力的支持。

    “嗯,逸帆你能想到做这些,来回馈社会,这很好。你尽管放手去做好了,有什么不好办的地方,你就来找我,我帮你解决。”

    杨生长难得这样高调,李逸帆心里也很是高兴。

    现在的杨玉河地位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现在的他是一任封疆大吏,将来入住中枢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他必须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近可能的少牵扯,参与一些社会上的商业行动。

    就算以前和李家关系很近,但是现在也是要近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免得惹来别人的闲话。

    而且人家能把你们李家一手扶到今天的地位,已经是相当的够意思了。

    你们李家现在在社会上,也是有头有脸,有名气,如果遇到什么事都来找人家帮你解决,那不是显得你们家太无能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李逸帆 他们家人都是近可能的不来找杨玉河帮忙,但是这次他来找杨玉河是必须的。

    而且他也预测到,杨玉河肯定会大力支持,可没想到杨玉河居然能够 拿出这样的态度,这可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同时感到高兴的可不光是他,还有那个从京城请来的老杨,这老杨可是他心里这足球学校的校长的不二人选。

    人家有资历,有能力 ,而且还有眼光,有资源,管理也一样很到位,这样的人必须要用好。

    老杨虽然是老师出身,可是却也不是那种又臭又硬不通人情世故的臭老九,杨玉河和夏青禾是什么人物,他再清楚不过了。

    说实话,原来李逸帆说每年投资一两个亿来搞足校,做慈善的味道比较浓,但是他还不是特别相信,在他看来,这小子能拿出两三千万,他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哪想到,这小子带他回到省城第一件事,居然是见了生长,这下子可是让老杨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看来这小李老板还真是有足够的实力,当初别人把他介绍来找自己的时候,自己还怀疑过他哩,现在看来,人不可貌相,果然古人诚不欺我啊!

    老杨最高兴的还不止是对李逸帆的信心,最让他高兴的是北省这两位领导的表态,他作为一个教育界认识,可是知道教育口的官司有多难对付。

    你想开一家足校,虽然不是和那些人抢生意,可是人家一样能卡你的脖子。

    可是李逸帆有了这两大强援,那还怕啥?

    有了这样的强力人物,站在背后,到时候只要学校落成的时候,随便请来一个剪个彩,就能够震慑住一大帮心怀不轨之心的家伙。

    “对了,逸帆,这足球学校的想法确实是好,可是如果你真的想玩足球的话,光靠这些,还是不够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给我们详细的说说?”

    夏青禾又出声问道,其实他是看出来了,这些话是杨玉河想问的,但是毕竟人家是一生只长,这里又有这么多人,他如果表现的太关心,有点不对他的身份,所以这话就得他来问。

    李逸帆当然早就准备好了腹稿,就等着他们来问了,夏青禾既然开了口,他马上就把 准备好的说辞,全都拿了出来。

    “其实吧,我是这么想的,我的想法呢,可不光是这么一个足球学校,其实我准备的还有后面的技术学校,等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训培养机构。。。”

    李逸帆的话让杨玉河笑了,早就知道这小子脑子里想的不可能这么简单。。。(未完待续。。)

1225. 一步到位

    “哦?这么说来,你这足球学校,并不是你想要着手的全部喽?”

    杨玉河接了一句说道。

    “那是,其实杨叔叔,足球这东西,都是需要群众基础的运动 ,我现在培养的就是这么个基础,但是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才,有的是没天赋的,有的可能因为受伤而不得不退出这个运动。那这些人将来去干吗?如果是我的学校的学生,让他们进入社会还太早,所以我打算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技术工人,产业工人,你们也知道,我不是拿下了晨华汽车公司吗?现在公司里的技术工人,基本都是从北方一汽那边挖来的,年龄都不小了,可是下面的新一代技术工人却不太多,而且人也不太好找,很多人不是吃不了苦,就是觉得做这样的工作没前途,所以我想成立一个完整的专业技术工人培养体系。。。。。。。”

    李逸帆就把他之前早就琢磨好的那一套技术工人培养体系的说法给抛了出来,他是侃侃而谈,而边上的杨玉河和夏青禾,还有他请来的那个校长老杨是越听,眼睛月亮。

    说道最后,老杨更是禁不住 一拍大腿:“好啊!李总,你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了,可是看到了很多国内教育现状的不良现象。就比如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多都是一窝蜂的上马,很多学校都被整合成大学,包括以前的专业院校,全都整合到一起成了综合性大学。很多以前有用的专业都被删减了。反而是增加了一些非常没用的专业。这些学校都已经变了味道。他们这不是奔着教书育人的目的去的,而就是为了赚钱去的,这样的做法,非常要不得啊。而且他们开设的很多专业,教育的课程与社会实践,完全脱钩,教出来的学生, 就是一帮只有文凭。全无动手能力的人,你说这样的学生,毕业了以后,要怎么去面对社会?所以啊,我一直琢磨着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他们返聘我回去,我都没去,现在看来,北省这一趟,我是来对了。李总你说的这些太对我的胃口啦。”

    老杨很激动,虽然李逸帆请他出山。并没有用什么三顾茅庐那样的手段,但是后期的他这些的计划,也没有和这老头说。

    今天还是这老头第一次听李逸帆说起他建设学校的想法,这和他的一些思路,简直就是不谋而合,这下子这六十多的老头,好像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十岁一般,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恨不得马上就回去,开始学校的组建和筹备工作了。

    而杨玉河和夏青禾在听了李逸帆的描述之后,也是频频的互相对眼,同时也是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想法,更加的欣赏。

    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家,赚了钱,根本就不琢磨怎么回馈社会,反而是琢磨着赚了钱之后,怎么往国外跑。

    什么人才培养,什么新技术研发之类的,他们才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也是国内企业家富豪们的悲哀,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第一桶金,很多都是来路不正,他们怕被人家清算。

    国内这样的传统已经流行很多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政府换届之后,就总会有很多当官的和富豪倒霉,所以这样的人,只要不傻的,都会尽早的混个外国身份,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去。

    还有一部分,则是对国家没有信心,对社会没有安全感,所以赚了钱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往外跑。

    至于他们用来发家的企业,他们才不会 管什么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呢,反正在他们看来,gcd的天长不了,所以没必要老老实实的做企业。

    这也是在十几年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仇富,仇官的主要原因。

    而其实当官的又有那个愿意看到自己治下富豪,全都做这样的选择?

    杨玉河和夏青禾也一样,他们眼前的李逸帆,家庭背景本就有些神秘,有海外关系背景,可是他们在发家之后,不但没想过换身份,转移资产到国外,反而还琢磨着如何在国内高慈善,琢磨怎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富豪,他们如何能不喜欢,这样的公司他们怎么能不支持?

    更何况李逸帆的这套人才培养的理论,可是相当的对杨玉河的胃口的啊!

    以前没有当上北省主管的时候,他也不太了解,可是等自己做到这个位置上之后,他才知道现在北省面对的人才流失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以前北省是个工业大省,尤其是在上世纪的时候,直到改制之前,这里是国内的重工业中心,有着无数的工业企业和各种技术工人。

    什么八级钳工,焊工,那都是小菜一碟,随随便便到那个工厂,都能给你揪出十几个来。

    可是后来企业改制,可把这些人也给改没了,很多有能力的工人,都到南方的私企打工去了。

    而改制后的国企,更是没了以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造成了后继的高质量的产业工人数量骤减。

    前段时间,他到京城拜访了一圈,拉来了两个大型的石化类型的项目,落户到省城和滨城。

    可是后来在项目建设的时候,就遇到的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就比如一种输油管路的建设,其中的某些特别复杂的回路管道,就不能用机械来加工,只能靠那些技术工人用手来加工。

    可是找遍了北省一圈,居然找不出几个合格的焊工和钳工,人家把这件事当成笑话似的和他说了一遍,可是却让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隐忧。

    前段时间他去京城,和目前的国家中枢进行过接触,得到了对方的一些许诺,比如未来几年,国家将会加大投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等。

    这些可都是重大利好消息,虽然他也知道,这口号看是漂亮,其实就是把京城和周边地区的一些落后产能和企业,搬迁到北省。

    可是即便如此,你这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给人家支撑,人家为什么还要把项目搬迁到你这里来?

    而且技术工人短缺这种问题,已经不光是在普通的工业企业里出现了,甚至连北省的一些重要的国家级的企业里,尤其是涉及到军工产业方面,这样的人才就是奇缺。

    省城可有着不少的国家级的军工企业,比如某某飞机设计公司,还有某某发动机厂,这样的企业,可是总装那边的心头宝。

    可是就连这样的企业,都极度的缺乏技术工种,你说这情况得严重到什么样?

    长此以往下去,那北省还谈何振兴,连人都跑光了,还谈什么振兴老工业基地?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也在琢磨如何培养技术工人的问题,甚至上面的某位领导,都在一次开会的时候,给他提点过,想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样的话。

    原本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思路,没想到这刚打瞌睡,就有人给送了枕头了。

    李逸帆这小子,难道真的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吗?他怎么就 这么准时准点的在自己面前提起了这么一个计划呢?

    “逸帆,你这提议非常好啊!我们非常赞同,你这将慈善作成足球的模式是好事,而且后继的人才分流,培养技术人才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你这步子迈得好事有点小,我看你不如干脆直接就起步,把技术学校这里也一肩挑起来算了,就别等几年之后,在搞什么人才分流了。”

    杨玉河当然希望李逸帆的技术学校开办的越早越好,而他和李逸帆也不是什么外人,也不用隐瞒自己的想法,就直接和他说了。

    “啊?杨叔叔,这直接走这一步,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要知道,我收的可都是贫困生,还有孤儿什么的,而且是有年龄针对的,你现在一下让我一步到位,会给我带来不少压力,而且我那学费全免,你这直接让我搞这一套,我这资金压力也要增大不少的啊!”

    李逸帆连带愁容的说道,杨玉河说那些,他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当然要哭哭穷,要点好处。

    杨玉河是什么人,李逸帆 一撅屁股,要拉什么颜色的粪蛋,他都能猜的一清二楚,当然知道这小子是在和自己哭穷,于是哈哈一笑说道。

    “这样吧,正好省城这边,有个技术学校想要解散卖掉,我看不如由政府出面,你来接手好了。场地,费用什么的,咱们这边成本价转让给你,还有我会和教育部门商量一下,给你自主招生的权利,当然你每年要向教育部门上交一定的费用,不过这个费用不用交的太高。老夏,回头你看看滨城那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项目,不妨一并都交给逸帆,来做算了。”

    夏青禾哈哈一笑:“我看行!”(未完待续。。)

1226. 夏青禾的支持

    夏青禾这话,可不是为了配合杨玉河,拍他的马屁才说的,而是心里确实有这么个想法。

    杨玉河到了省城,现在他是滨城的一任主管,杨玉河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而杨玉河的前任齐满天,无论他的为人怎么样,但是最起码他在任滨城的时候,也把滨城建设的非常好。

    前两任主管,都是在滨城做出了成绩,这让他这个继任者的压力很大。

    杨玉河留下的城市建设思路非常好,而他也想把这条路继续的发扬光大, 一方面是想要把滨城打造成花园城市,一个旅游城市。

    另外一方面他也想打造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上辈子的时候,夏青禾继任滨城一把的道路,并不是特别的顺畅,上辈子因为没有李家的出现,杨玉河在滨城的执政之路,走的并不是特别顺畅。

    甚至可以说是一路荆棘,几年下来一直都是在和滨城本土派在纠缠,那几年滨城的发展并不是很好。

    可以说那时候他被齐满天压制的死死的,直到后来齐满天调任中枢之后,他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这才荡平了没了后援的滨城本土帮,实现了自己的执政理念。

    可是那也让他错失了四年的好光阴,在之后他调任省城,也一直没能掌握真正的权利,一直在省里的副职上等退休。

    而夏青禾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比这辈子晚了4年到位,而且那时候因为国内派系斗争的缘故。他也没有和杨玉河站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后来的省委一号。

    当时省委一号的理念是大力的把京津冀地区一些淘汰的落后产能引入到北省。也就是主导的什么所谓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说法。

    再加上那些年房地产的火爆,滨城也不能免俗,到处都是在开山填海,盖楼房,整个滨城被搞得是乌烟瘴气。

    几年前曾经号称北方最美丽的港口城市,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pm2.5超标最严重的城市,甚至一度超过了京城。这就是这位夏青禾 主政时期的成绩。

    那时候老夏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只能在那个位子上等到店退休了,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所以那时候的他可没少被滨城的老百姓骂。

    但是这辈子,因为有了李家的崛起,无论是杨玉河还是他夏青禾走的路,比起上辈子都要顺畅的多。

    两人现在都是在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坐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位置。

    现在的夏青禾可谓是意气风发,虽然前任领导给他留下的非常不错的遗产,可是他还是像走出一条和以前不一样的路。

    现在的滨城环境不错。可是将来到底该在什么方向上做文章,他一直还没什么头绪。

    前段时间在接任了滨城一号的位置之后。他也曾经到国内几个发展不错的省市去考察了一圈,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大搞什么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样的项目在滨城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说是滨城在国内率先搞出来的,可是接下来呢?

    难道自己就只做一个传声筒,接力棒,继续走这条路吗?

    那别人今后谈论自己的时候,还能说些什么?一个应声虫吗?没意思,所以自己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

    旅游产业文化是一方面,可是另外一方面,他有了点想法的就是教育,这一点是他去东山省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

    东山省这两年的私营教育方面搞得非常不错,尤其是各种技术学校,什么大蓝翔,或者是新东方之类的技术学校。

    满电视屏幕都是他们的广告,而每年去他们那里报名学习的人也不少。

    他自己也考察过,教育产业确实是一块非常值得投资的重点,而在东北地区,目前还真就没有这样的一家像样的企业。

    他的几个智囊就曾经给他指出过这一点,整个北省有两千多万人,加上北面的两个省,就有一亿多的人口。

    而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资源,在国内来说,其实并不算突出,和京城,浦海,和中部那些地区比起来,咱们根本不具备什么教育优势。

    而最近一些年来,东三省的优秀人才不断的流失,这样长久下去,还谈什么发展?》

    公立教育体系方面,咱们是不能插手了,但是为什么不能鼓励私营教育?

    估计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这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路子吗?

    最起码咱们北省,甚至整个东三省都没有什么优秀的技术学校之类的教育资源。

    夏青禾当时听了这些话,觉得有些道理,今天就算李逸帆在他面前不提起他的想法,他回去之后,也想在这方面在好好调研调研,然后找个突破的方向的。

    而现在李逸帆突然提起他想搞足球学校,乃至于后面的技术学校,可是让他大喜过望,这可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来给送枕头啊。

    这是好事,这样的好事,绝对要支持,更何况人家这还是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

    哪怕他们每年招生几千人,都会给市里的财政减少很多的负担,更何况还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还有一点,夏青禾一直藏在心里,那就是他之所以这么利索的表态,还有点想要巴结李家的意思。

    李家今年前不过就是一家开小饭馆的,可是你再看看人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集团。

    以前他不过认为李家,就是和杨玉河的利益绑在一起的一个利益集团,说不定里面还有些杨玉河的龌龊。

    可是现在看来,李家人的志向,可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看看人家现在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涉足到实体建设,开始搞汽车那样的高大上产业去了。

    虽然前景未卜,但是就从人家这份胆气,你就不能不佩服,要知道以前他们,可就是酿酒的,这跨行经营,而且跨度还这么大,有这样胆气和眼光的家族,可真不多。

    更何况这姓李的一家人,还有非常神秘的海外背景,听杨玉河隐约提起过,他们家好像还有什么海外财团的亲戚。

    海外财团啊!那些家伙,在国人眼里,即便是他这一任地方长官的眼里,都是非常神秘,和强力的存在。

    所以他现在是认准了,和李家人搞好关系,对自己的发展绝对没坏处。

    现在随着杨玉河的高升,李家人已经开始走出滨城,涉足省城,甚至在京城都投资了不少生意。

    可是夏青禾可不希望,他们就这样放弃了滨城这个他们的老窝,毕竟怎么说也是咱们滨城走出去的企业不是?

    今后咱们滨城的发展,可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呢!

    所以对于李家,他肯定是会持不保留的支持态度。

    “逸帆,正好市里最近有个铁路足球学校,想要装让,不知道你有意接手不?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话,那我会帮你们联系接洽,他们现状不是很好,急需资金。如果没有外来资金注入的话,恐怕就只能解散了。还有关于你这个足球学校,和技术学校的想法,我肯定会大力支持的。正好咱们滨城北面鄞州区的北面的银沙滩海域,要进行开发,哪里的土地平整,而且条件不错,市里面前段时间还规划,打算在哪里搞一个试点项目,主要是招商去搞开发,已经有几家企业,打算入住到哪里了。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也可以和建设局,还有土地局那边协商一下,给你批一块土地。。。”

    夏青禾的话,让李逸帆的肚子里都要乐开花了,没想到这夏青禾居然这么上道,原本他还以为,建设学校这件事,回去之后,还得好一阵忙乎呢。

    滨城虽然靠海,可是山多,最近几年城市扩张的很厉害,老城区已经明显不够用了,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山填海。

    想要找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合适的足球学校,和技术学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他这学校的特殊性,所以对于土地的要求很高,面积要大,而且地势要平整,想要在滨城城区以内找一块合适的地方,还真不容易。

    而夏青禾提到的这个地块,对他而言就再合适不过了。

    那块地他知道,就在后来大名鼎鼎的银沙滩旅游景区的边上,上辈子的时候,哪里被开发成了一大堆的什么影视城,都是一些婚纱摄影公司开发的,边上甚至还有一个武术学校。

    说实话那么好的地方, 开办那样的公司有点浪费,如果拿来建设足球学校,和技术学校,却在合适不过了。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夏叔叔,这下我们学校的选址可算是有着落了。”

    李逸帆说着给夏青禾敬了一杯酒,边上的老杨要不是顾忌有两位领导在场,估计都要高兴的站起来手舞足蹈了。

    这次的北省之行,果然是没让他失望啊,这位小李老板果然是个藏龙卧虎的牛掰人士啊!(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 第一时间欣赏反转人生最新章节! 作者:落寞的蚂蚁所写的《反转人生》为转载作品,反转人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反转人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反转人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反转人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反转人生介绍:
重回十七岁,面对曾经的遗憾,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暗恋过的女孩!
逆袭的人生从此开始,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反转人生!
反转人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反转人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反转人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