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八章 收服藤甲军

    第十八章收服藤甲军

    上回说到,刘厚说自己也能打败兀突骨,兀突骨道:

    “我不信,除非你和我打一场,不过要等我脚上的伤势好了以后,这才公平。”看来兀突骨也不算太笨,没有冲动到带伤和刘厚动手。

    “不用,不用打,我示范给你看就行了。”

    “看怎么能看得出来,你们汉人的武功都是些花架子,看起来很好看,其实真正打起仗来屁用也不乐。”

    “你肯定可以看得出来,我只要试给你看你就知道你是不是能打得过我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师傅是一位仙人,他传授我五雷正法,你知道什么是雷法吗?就和天上的雷神打的雷一样,可以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可以将一切阻挡我的东西轰成粉碎。”

    “哼,你吹牛吧,你怎么可能会雷法。”

    “好吧,我示范给你看。”说完,刘厚人士兵将兀突骨扶起来,然后让人在离他们50米远的地方垒了一些石头,再叫人推来一门大炮,一门已经装好弹药的大炮。

    刘厚来到大炮后面,操纵大炮诸元瞄准了起来。由于目标很大,距离也很近,刘厚这个平时很少放炮的人也一下子打了目标。

    兀突骨只听近处“轰隆“一声,接着远处石头堆也“轰隆”一声,那堆石头已经四分五裂,四处纷飞。显然,这次刘厚用的是开花弹,造成这种四处纷飞的爆炸效果,这样比较能震撼人心。

    兀突骨看得目瞪口呆,被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什么神技?难道真的是雷法不成?不管是不是雷法,但是他知道换了自己是这堆石头,绝对是挡不住这样的轰击的。难怪这个小娃娃说,自己一看就知道打不打得赢,这样的威力,傻瓜都看得出来,以血肉之躯是不可能抵挡得住的。

    “怎么样,看到了吗?你认为你能挡得住这种神雷的轰击吗?”刘厚问。

    “这……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厉害?不过这也只能说明是这个东西厉害而已,不是你强,你试试不用这个东西和我打一场看,你如果不依靠这些外物,肯定不是我对手。”兀突骨指着大炮道。

    刘厚没想到,这个兀突骨一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令他很怀疑兀突骨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这就是我的武器,怎么能说不是我强大的一部分呢?就像你们的藤甲一样,如果你们没有藤甲,你们的战斗力会有那么强吗?藤甲不是外物吗?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穿藤甲战斗?你觉得你不穿藤甲能在我们赵四叔手下走得了多少招?说到底,你们也是依靠外物而强大而已,和我使用这武器有什么不同?”

    “这……”这下兀突骨也语塞了,是啊,他们也是依靠外物才变得那么强大,如果自己不穿藤甲,在第二招时就被赵云剖腹了,哪里可能和赵云交手五百招。

    “算了,不管你承不承认我比你强,总之你都是要归顺的,你愿意归顺我四叔还是归顺我,你自己选择吧。归顺我四叔你就做他手下的一个小将,归顺我的话就可以和我四叔一样,做我手下的大将。你选择吧,男子汉大丈夫,愿赌服输,你总不会是个输不起的人吧?”

    “我当然是做大将,我怎么可能是个小将。”兀突骨急切地道。

    “哈哈,那不就结了。”刘厚开心地大笑。

    “可是我也不愿意归顺你这个小毛孩。”兀突骨弱弱地道。

    “你……”刘厚被他气到了。“好,好,好你个憨货,那你就做我四叔麾下的一员小将好了。”

    “说了我是大将不是小将。”

    “愿赌服输!”

    “……”兀突骨脸涨得通红,这次他真的无话可说了。

    刘厚命人叫来随军大夫,给兀突骨治疗脚伤,大夫三下五除二就给他的脚敷上药,打上夹板,这种程度的伤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见多了。

    接着,刘厚让人将兀突骨抬到大篮子上,将他吊回山谷,让他通知藤甲军解除武装,接受整编。同时还吊下去几名低级军官,辅助兀突骨整编队伍。

    由于短时间内很难挖通通道,这样吊来吊去也很不方便,刘厚让人在堵住入口处的石堆上放了几架梯子,人就可以通过梯子爬上石堆乐部,又在了石堆另一面放上梯子,人就可以下到山谷去了。这样一来,就搭建起一条临时的交通通道出来。

    整编藤甲兵的第一步是解除他们的武装。进去协助兀突骨的军官让他们全部卸下藤甲,连同武器一起,通过那条临时的交通通道传递出来。没有了这些藤甲和武器做依仗,藤甲军就成为一只没牙老虎了。

    兀突骨倒也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虽然全军上下都很不愿意脱下这个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藤甲,不过在兀突骨的弹压下,这项工作还是很快就完成了。可能兀突骨也知道,如果他们不好好配合,自己这些人也难以逃出生天吧。

    两三万人的武器和铠甲要通过这几条木梯传递出去还真不容易,卸甲是十几分钟的事,这个运输过程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才完成,这期间连晚上也没停止运输。

    刘厚将传递出来的藤甲和武器交由辎重队收好,由他们负责统一运送,以后就这种模式了,藤甲这种大杀器不再让作战部队随身携带,需要用时才临时发给他们穿上,用完后立即就脱下来,交给特定的辎重队保管、运送。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加强对藤甲军的控制。

    还有,这些藤甲并不需要配合什么使用技巧,它只是单纯增加了防护力而已,所以,将他们配给任何部队都是可以使用的,在刘厚的想法里,以后这些藤甲不一定会给原先这些蛮人藤甲军用,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是不错的。

    只是这个怕火的问题却是要想办法解决,看来自己的研究院又有事做了。

    武器和藤甲传递出来后,藤甲军再也没有什么威胁了,在蜀军的看管下,他们也通过那些木梯鱼贯而出。由于有兀突骨的归顺,刘厚也不担心他们反叛,所以没有像过往对待俘虏那样先绑缚起来。

    相反,刘厚还让人准备了吃食,给这些在山谷里饿了一天的蛮人吃顿饱饭。至此,三万藤甲兵被编入了刘厚的远征军,他的兵力增加到十一万(减去高定部损失了两万剩下的),前期被藤甲军缴获的物资重新回到蜀军手里。

    没有时间停下来整编部队了,刘厚只好下令拔营起寨,一边行军一边整编。将藤甲军打散,混编到其他部队去,原先从成都带来的军事学院毕业生根本不够用,刘厚将很多跟随他一起去荆州的老兵提拔为低级军官,编入这些部队里去,使他可以顺利控制这些部队。

    高定依然做着那个可怜的开路先锋,因为他的部队只剩一万多一读的人了,刘厚在整编部队过程,逐渐又淘汰出一部分较弱的人员出来,扔给了高定,使他的部队渐渐又凑够了2万人。

    出乎刘厚意料之外,一路上没有再遇到孟获的蛮军,蜀军顺利地渡过了桃花水,到达了朱提郡。朱提郡竟然没有守军,看来孟获主动放弃了这里,将朱提县城让出来给蜀军。

    刘厚带领大军入主了朱提县城,他决定在这里停留下来,先把部队整编好,看看情况再说。当然,牂柯郡还是要去的,哪里还有个朱褒。刘厚派了高定独自去对付朱褒,嘱咐他可以优先选择招降的手段。

    高定见识过蜀军的恐怖战力,相信他不敢再反叛。同时,刘厚撒出大量斥候、探子,到处探听孟获和他的蛮军消息,这些探子当很多都是归降的当地蛮人,熟悉当地的情况。

    高定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他本来就和朱褒相熟,因此到了牂柯郡后很容易就见到了朱褒。高定和朱褒开诚布公地谈了一轮,朱褒得知高定在蜀军的待遇,虽然说只能当一个部将,还是不受待见专做苦差的部将,远没有原来当一个独li自you的大王舒服,但是,好歹保住一条性命。

    高定详细给他讲述了蜀军的战斗力和种种不可思议之处,让朱褒明白到蜀军真的不是他可以抵挡的。同时,高定也着重讲述了雍闿悲惨的死状,使得朱褒听了也胆战心惊。

    加上,当时一起起事的几个人,主犯雍闿已死,从犯高定已经投降,另一个主犯孟获不知所踪,无法再给他什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算是从犯的朱褒除了选择投降就只有覆灭这一条路了。

    但有活路,谁也不想死,尤其是朱褒这种可以被别人挑唆反叛的人物,对自己的小命更是在乎,于是,在高定的劝说下他也重新归降了蜀汉。

    而一直在朱提县城等消息的刘厚还没等到朱褒归降的好消息,却等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孟获和他的蛮军都没有了踪影,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都散开了来,遁入山林或回去他们的寨子了。这是刘厚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刘厚一直认为,这些蛮人聚在一起是最好的,自己可以聚而歼之,一战定乾坤。如果他们他散开在广阔的山林里,在隐藏在十万大山深处,自己怎么去剿灭他们?

    别说不一定能找到他们,就算找到,在丛林里作战,自己要损失多少人?而且这些人分布得零零散散的,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剿过去,一个洞一个洞地打过去,那要多少时间?十年还是几十年?自己哪有这么多时间耗费在这里,原的花花世界还等着自己去攻占呢。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十九章 民族政策

    第十章民族政策

    上次说到,高定招降了朱褒,而探子却回报孟获和他的蛮军已经散布于山林,无迹可寻。刘厚对此大感头痛。

    正在这时,亲兵回报,皇上派遣官员过来,帮忙管理各郡。原来,这次刘厚带来的官员实在太少,所以占领的地盘都没人管理,只留下一些吏员让他们暂时维持着地方的秩序。

    刘备有见于此,就派了马忠、李恢、马岱、张裔等几位武官员过来,帮忙管理各郡。其张裔原本被雍闿绑了送给吴国,不过不知何故,却被他趁守卫疏忽时找到机会逃了出来,辗转回到成都见刘备。南正是用人之际,于是刘备又将他派遣了过来。

    刘厚接见了他们,并招来了永昌的守将吕凯,和麾下其他将领、臣一起召开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商量以后怎么管理南地区的问题。李恢带来了丞相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认为南地区太大了,只设四个郡,管理起来难度大了一读,不如将它拆分成6个郡。

    只是他也没有来过南,不了解这里的具体情况,所以让亲自带兵在这里征战的太子最后决定是否拆分。

    刘厚也感觉南地区这4个郡实在是太大了一读,横跨了几个省,称为一个州也差不多够了,于是打算仿照诸葛亮历史上的做法将南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拆分为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云南、兴古。

    于是,刘厚提议任命李恢为建宁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马忠为牂柯太守、张裔为永昌太守,至于益州太守和兴古太守他提议让身在荆州的糜芳和傅士仁来做。

    原因无他,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家伙在原历史上荆州被东吴占领后,他们投降了东吴,间接导致关公被杀。所以如果还将他们摆在荆州那样的四战之地,无疑就是一个隐患。

    现在事情没有按原来的历史走向,他们两个也没有投降的举动,更没有证据,所以刘厚也不能轻易动他们,更何况,糜芳还是刘厚的小舅子,动他就更不行了。所以,刘厚想把他们弄到南这个大后方,让他们在这里安度晚年算了。

    一系列任命安排作出后,还不能立即生效,要报给刘备批准才行,毕竟刘备才是皇上,刘禅不过一太子,他只能作出提议而已,不是最终决策者。

    换了其他朝代,太子连这种提议也是不能做的,6个郡的郡守,这么重大的人事任命安排,如果那个太子敢置喙,不是脑子秀逗了就是准备造反的前兆了。不过在蜀汉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刘厚却敢提出这种建议。

    一来,刘厚继承人的身份是板上钉钉的;二来,南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三来,这些官员除了糜芳和傅士仁外其他都是刘备派下来的,他们不是刘厚的嫡系,反而全是刘备的人,所以他也不怕引起什么闲言闲语。

    就算是糜芳和傅士仁也是刘备的旧臣,特别是糜芳,刘备是他的姐夫,他和刘备亲密程度比和刘厚亲多了。只是,他不一定肯过来益州上任,刘备也不一定肯让他来就是了。

    不过刘厚也有办法,他打算会后私下写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甘皇后,让甘皇后负责劝说刘备让糜芳调到益州上任。

    就跟她说荆州四战之地,兵凶战危,在那里随时有生命危险。糜夫人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有义务照顾好她的弟弟,所以不能让他再待在那么危险的地方了。所以他想将这个小舅调到益州郡来,这里安全得多了,只有几个蛮人作乱而已,很好对付。自己也是为了照顾小舅才做出这个安排的。

    这样去说的话,刘厚有八成的把握刘备会同意这个提议。

    分割南和任命官员的问题整整讨论了两天最终才定下来。

    接下来会议讨论民族政策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难办。历史上很多名人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次,自己这班人能不能提出什么好的方法呢?

    首先由张裔提出第一个建议:

    “太子殿下,裔以为,南地区,山高路远,部队行军艰难,粮食运输不便。我们可以启用当地有名望的土人为官,让他们负责管理这些夷人,这些当地土人是望族,在当地很有名望,那些夷人一定会信服他们。这样我们就不用费一兵一卒,也不用浪费一粒粮食就能使得南地区太平稳定,皇上就可以集精力以图原。”

    真是个猪脑子。刘厚一听心里就大骂。这张裔的意思是民族自治,而且是完全的自治。自治也不是不行,不过要等局势完全稳定才行,起码要全国统一以后的事了,现在这种情况让他们自治,等于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拱手再送给别人。

    这些夷人根本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你强势时就表示臣服你,你稍微表现得有读虚弱,就反咬你一口。这次雍闿和孟获的反叛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让他们自治,等于是给机会他们抱团,给机会他们安心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就更危险了。可惜这种意见是当时很多人所持的意见,连诸葛亮都是这样考虑的。

    历史上诸葛亮南征后就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惯例,采取“不留兵,不运粮”,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的政策,任用李恢、马忠、吕凯等人采取怀柔政策治理南,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

    他认为留兵镇守有“三不易”:若果留下外人,则要留兵驻守,留下士兵则要粮食,这是第一个不易;加上夷人新破,死伤甚多,有的父死兄丧,如留外人但没有士兵驻守,必定成为祸患,这是第二个不易;又夷人忧怕有废杀的罪名,自怕过失过重,若果留下外人,终不会得到信任,这是第三个不易。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政策不怎么地,在历史上蜀汉军撤退后,蛮人多次作乱,幸好李恢、吕凯、马忠等人还算得力,多次进行清剿加上一些怀柔的政策才没有导致出大乱子。

    “这可不行,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怎么能就那么轻易拱手送人。”刘厚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

    “可是,驻军不易,运粮更不易……”张裔还想争辩。

    “有多不易,你看我们这次出兵,本来才一万兵马,三万辎重队,结果打到现在变成总数11万人马,越打越多,这些人都是怎么来了?还有,粮食我们出发时就带了那么多,打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吃饭的人数从四万人变成11万人,但是从来没出现缺粮的情况,粮食怎么来了?”刘厚反问道。

    “这……这……”张裔羞得涨红了脸,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当然不知道刘厚一路上是怎样无耻地“因粮于敌”的。

    刘厚这一路下来,非常重视获取粮食问题。攻陷城池必定搬空府库,虽然没有祸害百姓,但是一府的储备是颗粒不剩了。攻下寨子就更狠了,必定将粮食、牲畜全部没收,虽然没有杀光那些蛮人,但是丝毫不管他们会不会在战后饿死。

    就算是后来那些不抵抗的寨子,刘厚大军经过时,也会勒令他们交出部分粮食,名曰“劳军”。所以蜀军这一路下来,没有再从成都调运一粒粮食,不但没有缺粮之虞,反而因为搞到的粮食太多,辎重队一扩再扩也难以全部带走。

    “凡大汉治下百姓,无论汉人还是夷人,均需缴纳赋税,有这些赋税就能就地供养军队,当然,还有一部分要上交朝廷。兵员问题,这次我带了一些过来,等征战完毕,可以留下来一部分镇守当地,还可以就地征召一些,作为镇守部队足够了。

    交通、运输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等以后局势稍安,各郡守可以组织修建官道。虽然这里山林多,开山修路很不容易,但是再难也要做,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刘厚道。

    “这……太子殿下,目前南刚逢大乱,宜轻徭薄赋,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个时候如果大量征发徭役,恐怕……”李恢这个时候出来说话了,修路不是一个小工程,如果大规模征发徭役,恐怕又会逼得蛮人造反。

    “我的意思不是征发徭役,而是出钱聘请工人。之前大战,很多蛮人寨子被破,很多人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些人会变成流民,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招募这些人修路,除了给他们吃饱饭外,还付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这样,这些流民就不至于饿死。吃得饱饭他们就不会再造反。这有个名堂,叫‘以工代赈’。”刘厚道。

    “这……可是我们那里来那么多钱粮可供这样用……”李恢道。其实他还想说,历朝历代,修路这些事从来都是征发徭役的,那里听说过官府出钱聘请人来干。

    “这个你们不用操心,钱粮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的,你们只要做好招募工作和组织他们去劳动就行了。喔,对了,除了修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采矿。南地区多铜、铁、煤等各种矿藏,到时候也可以广泛招募蛮人去开采这些矿藏。”刘厚补充道。

    “太子殿下,祎听说,南之地,有焦、雍、娄、爨、孟、量、毛、李等大族,他们普遍得到当地夷人的拥护。我们不让他们自治,只要不让当地人做主官即可。但是还是可以适当招揽当地这些有名望的大族子弟,让他们出仕充任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职位,只要控制得当,这样的方法还是有利于我们迅速稳定南地区局势的。”费祎这时候也出来说话了。

    “嗯,这也无不可。地方主官一定只能是异*地为官,这以后要成为常例,对,还有,要经常轮换,每五年或者十年,必须轮换一次,这样官员就不会成为当地的地头蛇,不会在一个地方坐大,他们就少了很多造反的基础。

    不但是蛮人地方的官员要如此,其他地方也是一样道理。费先生,你将这个意见记下来,回去慢慢琢磨一下,看怎么样完善成一项制度,然后上表向父皇建议一下。”

    “诺,太子殿下这个建议真高明,祎回去一定会好好琢磨琢磨。”费祎拱手答道。

    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太子那么厉害,随口就提出官员任职制度方面一个很有益的提议,都在啧啧称奇,这个太子才多少岁,难道真如传说那么早慧?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章 会议进行中

    第二十章会议进行

    上次说到,刘厚和一众武官员开会讨论以后南地区的管理问题,现在即将要谈论到的是以后怎么管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也即是民族政策问题。这时候,吕凯也出来提建议:

    “太子殿下,凯建议可以从汉、益州等地迁徙一些汉民过来,使南之地汉民比例提高,这样经过长期汉夷杂居,夷人逐渐被同化,地方自然就安靖,再不复有这次那么大的叛乱了。”

    “嗯,不错,这是个治本的法子,不过这方法好是好,可能见效会慢一读,非一日之功可以完成啊。各位郡守以后可以慢慢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刘厚口头上称赞着,事实上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个吕凯看来对现在的时局掌握地还不够清楚啊。

    三国时代军阀混战几十年,现在天下人口百不存一,各国都是处在人口匮乏的时候,原地区尚有大片良田丢荒无人耕种,各诸侯千方百计聚拢人口,哪里还有可能从富庶地区迁徙人口到这些穷乡僻壤来。

    不过这的确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良策,只是使用的时机不对而已,假如天下承平几十年,人口激增,那个时候,就是使用这一计策的最好时机了。对于吕凯,坚守城池那么久,无论能力还有忠心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刘厚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直接指出他这一策略的不合时宜,只是说这是长远之策,让大家徐徐图之。

    “我们还可以在各个郡县兴办学堂,免费招收蛮人子弟入读,给他们一条入仕之路。相信会有很多蛮人愿意来读书的,这些人读完书回去,会将汉人的化带到蛮人族,逐渐同化他们。”费祎道。

    成都现在逐渐兴办起很多基层的学堂,每个县都起码有一所学堂,有些富裕的乡甚至也兴办了学堂。这些学堂都是官办的,免费的,凡适龄儿童都可以报读。所以往往一到报名时间,学堂就被挤破,学位供不应求,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很多郡县都在紧急新建或扩建学堂。

    “嗯,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对蛮人一视同仁,要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能对他们有歧视的行为,更不准欺压、剥削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归心。

    同时也要重视化的同化,兴办学堂,让他们学习圣贤书也是个好办法,只要他们都学习了圣贤书,慢慢他们就会认同自己是华夏人的一员,百十年后,再也不分汉人、夷人了。”刘厚道。

    “太子英明!”各武官员齐齐起身拱手对刘厚道。

    “太子殿下,恢由成都到南,一路行来,发现这里有土地肥沃,可是这些蛮人却不懂耕种,有些是随便撒播些种子,再也不复管理,甚至有些由得庄稼自生自灭,他们只懂采摘,其余事情一概不理,白白浪费了很多良田。

    恢请求太子殿下,从成都和汉聘请一些侍弄庄稼的好手过来,教会这些蛮人种植,这样总比他们藏匿在密林,以狩猎和采摘为生好。”李恢不愧为名臣,提出的意见相当好,难怪历史上他治理南成绩斐然,果然有见地。

    “好,李将军说得不错,南荒芜的田地很多,可以分给蛮人,吸引他们走出山林,耕种土地。各郡县主官以后要抓好这项工作,不单要为他们解决农具问题,还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农教会他们耕种。

    民以食为天,农事关系到国家的根本,请大家务必做好劝农桑的工作。”刘厚道。

    “攸之尚有一策,可以削弱蛮人的力量。”郭攸之又出来提建议,一般来说,他的建议都很有用。

    “喔?愿闻其详。”刘厚道。

    “太子殿下可以大量招募蛮人,组成一支部队,以后可以随皇上征战原。如此一来,既可以充实我大汉的军队人数,又可以减少蛮人的数量,特别是蛮人青壮的数量。”

    不得不说郭攸之这个办法很好,也很毒辣。既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移民汉人过来扭转民族构成比例,那就减少蛮人的数量,这样一样可以起到改变民族构成比例的效果。

    大量抽调蛮人精壮,不但可以改变民族构成比例,还可以削弱蛮人青壮年的力量,这也是他们造反的主要力量。而且,朝廷还白白得了一支数量庞大且骁勇善战的军队,真是一举三得的好计策。

    “这办法好是好,只怕蛮人各部族不肯就范,不肯交出族青壮。”费祎有读担心地道。

    “所以这次南征还不算完,仗还要打。我们可以拿几个蛮人大族开刀,来个杀鸡儆猴。例如孟获、三洞的洞主这些贼首,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部族也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郭攸之杀机凛然地道。

    刘厚明白他的意思了,只要这几个大的部族被征服,交出他们的青壮和财物,其他的小部族自然会乖乖地就范。

    “嗯,郭先生说得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蛮夷虽然山高路远,但是他们也得履行一个帝国公民的义务,他们必须纳税,必须服兵役和劳役。

    各位郡守以后就按这个来执行吧,对这些夷人,不再以纳贡的形式缴纳赋税了,而是要和汉人一样,一视同仁,汉人交那些种类的赋税他们就要交什么赋税,汉人应尽什么义务他们也要尽什么义务。当然,汉人能享受到的权利他们也应当享受到,总之,以后他们就是大汉的子民了,不再有夷狄之分。”

    众人面面相觑,这很难办得到吧?这些化外之民,怎么去收他们赋税?

    刘厚可不想给这些少数民族这样那样的优惠政策,这样以期说是民族平等,还不如说是纵容宠溺他们。这些人最终好处拿了,却未必会承你的情。还不如直接一视同仁的好,说不定这样他们反而对大汉更有归属感。不满意?那就打到你满意。

    “太子殿下,这样执行起来恐怕会有难度,这些蛮夷分居山林,都是些化外之民,不懂规矩,有奶就是娘。朝廷有好处给他们说不定还能表面表示臣服,如今不但不给他们好处,还要收赋税,恐怕他们不会愿意。万一再激起民变……”说到后面,张裔都不敢再说下去了。

    “呵呵,张大人,你也会说他们只不过是表面臣服而已,既然那样,朝廷还浪费那些好处给他们干吗?还不如干脆不给。既然给他们好处也要反,我们拿他们好处也是要反,还不如等我们拿了好处再说。

    你不用担心,苛捐杂税才会激起民变,我朝一向轻徭薄税,百姓一般都能休养生息,只要不被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剥削压迫惨了,他们就不会作反。

    我会上奏父王,派下监察官员,对各级官员和地方豪强做严密的监察,一旦发现不法事,必会严厉惩处。只要吏治清明了,自然没有官逼民反的事情发生。”刘厚道。

    以后治理南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胡萝卜加大棒在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用的策略。这根胡萝卜就是让他们拥有和汉人平等的身份、权利和地位,让他们学习汉人化,学习汉人先进的生产知识和生活习惯。

    大棒自然就是军队,要驻扎强大的军队,对不服管教,不按规矩办事,拒绝尽一个帝国子民义务的个人和部族,实施雷霆一击。可以想象,在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南地区都不会平静,必将四处火起。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这些政策能持续实行下去,南地区必定能彻底归化,和益州、汉等地区再无区别。

    “好吧,下面制定一下对孟获和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这三洞元帅的围剿计划吧。”刘厚继续道。

    于是,众人又开始各抒己见,投入到作战计划的制定。由于蛮军大部队已经散去,蜀军也无需集兵力攻打某一处,这样太浪费时间了。这次会议最后作出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各个蛮夷大族。

    第一路由李恢领兵1万,关兴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阿会喃元帅;第二路由马忠领兵一万,张苞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金环三结元帅;第三路由吕凯领兵1万,关索领500火枪兵辅助,攻打董荼那元帅;第四路由郭攸之亲自为主将,鄂焕为副将,领兵1万,另外刘厚给他们配了1000火枪兵,攻打孟获。

    每一路再配热气球一个,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兵1万,可谓声势浩大。

    由于山林作战为主,冷兵器部队主要由原来俘虏的蛮兵构成,火器部队由于进行过严格的丛林作战和山地战训练,这种环境他们同样能胜任。

    刘厚让各支火器部队带足弹药,尤其是攻坚用的**。这些火器部队一般不出手,只有遇到冷兵器部队无法攻陷的堡垒时,才让他们去用**炸开堡垒。平时,他们是作为督战队用的,一旦这些蛮兵要作反,这些火器部队有把握在强大的火力输出之下,及时镇*压叛乱。

    这次会议共进行了四天,商量出的东西很多,很多东西大家还不怎么理解。由会议后匆匆而去的众将阴沉的脸色就知道,每个人心头都不轻松。

    这次会议出来很多条政策,都要他们去执行,这些政策一看就不简单,有军事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还有内政方面的,有些可能执行难度很大,有些甚至他们都不理解。

    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次会议上的东西都是很有亮读的,其不乏闪耀着历史的辉光,他们知道,如果做好了,说不定会在青史上留名,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官员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匆匆而去的个人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去。

    写这些政策性的东西真不好写,可能写得有读乱,请大家见谅。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一章 年,又过年

    第二十一章年,又过年

    上回说到,刘厚召开会议,商讨出一些以后南地区的治理政策。会后,各人按计划密锣紧鼓地行动起来。

    刘厚暂时停留在朱提郡,一边继续训练、整编军队,一边处理南的政事,同时时刻关注着各条战线的战况,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在策划着出征岭南地区了。

    对于岭南、交州,他是势在必得的,不要说士燮竟然敢打自己南的主意,就算没有这件事,刘厚也觊觎这块肥沃的土地久矣。

    但是,现在离远征岭南还早,必须等南局势稳定下来再说。最起码也要等搞定了孟获、三洞元帅这几只跳梁小丑才能考虑劳师远征的事情。否则一个不好给人切断了退路就杯具了。

    这次征战,刘厚的收获可谓丰富,白得了几万蛮兵不说,还缴获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有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皮革等等。刘厚命人将这些东西都运回成都发卖,筹集到大批钱粮再运回来以充军资。反正因为刘厚大军驻扎在朱提郡,还有两万辎重兵无所事事,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几个月内,他们不断来回朱提郡和成都间,运送大量物资,从南运走大量土特产,从成都运来各种粮食、军资,刘厚开始在朱提郡储存大量火器、火药,以备再次出征。

    到了后来,对军资的运送压力缓解后,刘厚又派人收购当地土人的特产,除了丹、漆、皮革外,南山林还出产很多山珍,如各种蘑菇松茸,各种草药补品等。

    当然,也有一些珍禽异兽,如铁兽(大熊猫)等,这些活物要弄回去不容易,但是一旦成功弄一只活的回去,还是很能引起轰动的,也很能赚钱。自从第一只铁兽在成都被拍卖出一千两的天价后,益州贵人都以拥有一只铁兽为荣。当然,刘厚暗暗隐藏在这股风潮后面数钱数到手抽筋。

    这样一来,辎重队继续有事干了,他们将收购的土特产运送回成都贩卖,然后将工业部出产的各种商品如肥皂、纸张、书籍、琉璃制品等再运过来卖给当地土人。

    到了后来,辎重队几乎成为商队,但也为刘厚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使刘厚轻松地养活这支规模不算小的军队,支撑着部队继续征战。

    随着4支部队的推进,攻陷一个个寨子、洞子,缴获的财物和人口越来越多,辎重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做的生意也越来越大。成都的官员都觉得很奇怪,从来打仗都是烧钱的行为,为什么太子出去打仗,除了开始的一读启动资金外,后面从来没有再向朝廷要过一钱呢?

    不但没有再向朝廷要过钱,还不断有东西运回来,虽然这些东西卖了钱没有上交给朝廷,而是换成其他军资又流回南征的军队,但是,不少人看着这大批大批的物资和金银财宝也不由得眼红了起来。难道南真的那么富庶?难道打仗真的那么赚钱?

    随着辎重队将一些南的土特产贩卖回来,一些蠢蠢欲动的官员和商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也纷纷派人到南探听虚实,看能不能寻找到什么商机。

    刘厚当然不会理会这些人怎么想,就算知道,他也只会支持他们,因为能吸引更多商人到南来做生意,对繁荣南无疑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到了11月,刘厚终于听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派到桃花水附近探矿的人员回报,在桃花水附近果然发现一座铁矿,其储量未明。刘厚知道这一带盛产铁矿,其储量肯定很大,只是以现在的手段无法探明而已。

    刘厚听到消息后大喜,马上遣人回成都,调来大量采矿、冶炼方面的专家和设备,打算在这里搞个采矿、冶炼一条龙生产。因为南一带其实也盛产煤矿,只要找到煤矿,那么冶炼的问题就解决了。就算没找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可以就地砍伐树木,烧炭用来做矿石的初步冶炼也是可以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铁矿先建立起来再说。挖坑的工人很缺乏,于是,刘厚一声令下,4路出击的人马在攻击蛮人部落时,不但抢光他们的财物,还将人家全族老幼都抓住,送去矿区挖矿。

    刘厚将人口明码标价,青壮每个2两银子,老弱妇孺每个1两银子,只要交俘虏,刘厚马上就以奖励的形式将银两下发到各支部队。各支部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山林里来回梳理,寻找蛮人的部落。

    渐渐地,攻破部落,惩罚叛乱元凶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掠夺人口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看着源源不断被运送到矿区的“俘虏”,刘厚很感叹,他对于孙权不断攻击山越族人深有同感。

    到了章武2年(222年)正月前,各支部队已经取得了胜利,陆陆续续回到朱提郡过年。孟获被活捉,金环三结战死,董荼那被活捉,阿会喃投降。可以说,这一战后,南地区最后的一读反抗势力都被铲除了。

    俘虏的蛮人达到15万之多,当然,青壮只有3万多,其他都是老弱妇孺,毕竟经过数番大战,族青壮早就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实在不多了。另外缴获的各种金银珠宝、值钱物资无数。

    刘厚从俘虏从选出一些青壮补充到各支部队的战损当,其他的统统赶去挖矿。矿区附近很快就形成一条条矿工村。这些矿工村可不是乱七八糟的贫民窟。

    刘厚让学院出来的毕业生对这些村子做出规范的管理,村里的建筑规划得很好,每间房子都按横排、竖排对得整整齐齐地建造。虽然没有当初工业部建设得那么好,但是这些学生确实是参考了很多工业部的城市规划思想来建造这些村子。

    起码建立了足够多的公共厕所,对粪便和污水的规范处理就不是目前世界上除成都外其他城市能媲美的。还有就是这些蛮人矿工,过的差不多是一种集体生活,一种公有制制度下的生活。

    他们每个人都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然,因为很多是老弱妇孺,所以劳动强度是不同的,青壮当然要从事劳动强度最大的劳动,如挖矿啊、打洞啊等。体力弱的人就会安排轻体力劳动,如缝缝补补、做饭,捡柴火等等。

    他们吃饭也是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虽然吃的东西算不上好,但是基本上能给他们吃饱饭。仅这一读,就让这些蛮人心存感激,生不出造反的心来。

    经过战争后他们家破人亡,家园被摧毁了,他们无家可归,本来以为没有战死也会饿死,只能到处流浪了。被蜀军掳到这里来,以为面对的一定是悲惨的生活,却没想到却是一个安定的生活。

    在这里只要从事最轻松的劳动就能换来一顿饱饭,如果是强度高读的劳动,如那些青壮那样,还可以赚到一读微薄的工钱。就连衣服鞋子,都统一有得下发,这样生活,就算他们原来在寨子里过的也差不多了。

    而且,这里的汉人也不欺压他们,原来想象被皮鞭逼迫这去干苦工的情况没有出现过,只见被铜钱引诱着去挖矿的人,没有见过被皮鞭大棒逼着去挖矿的人。不但没有人鞭打他们,他们生病、受伤了还有大夫免费给治疗,只是治好了要义务去帮忙干活而已。

    最让这些蛮人震撼的是,这里还有学堂,家里有小孩的都可以去读书,这曾经令他们一度怀疑,他们不是俘虏,而是原地区的良人家庭。

    他们感觉那个传说的太子太好了,或者说太傻了,竟然化那么多钱去养活他们,别人就算要劳力要人口,也只会要青壮,这个太子却不一样,无论是青壮还是老弱病残,一概收拢起来,一概花粮食养活,他们常常在想,这个太子是不是钱多了没处花?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其实根本就是他们在自己养活自己。就说他们每年发的一套衣服和鞋子,其实也是他们当一部分人做的,只不过是被组织起来,成立衣服和鞋子作坊,通过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做出来的而已。

    他们住的房子,也是他们自己搭建的,只不过也是在有组织下,统一搭建而已。

    他们吃的饭,也是他们自己当一部分人,被充作饭堂工作人员,饭菜就是他们煮出来的。

    当然,煮饭的粮食的确是太子花钱买回来的,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买粮食的钱都是来自矿工挖出来的矿石卖钱后得来的。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他们这些人产出的财富只有一部分用来养活他们,还有一部分被用来办医院,办学堂,搞公共设施的建设。而最大的一部分却是被他们认为傻傻的太子赚走了。也许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剩余价值。他们只知道,现在的生活也不错,甚至比回到山林还好。

    新年到了,这次的新年刘厚又是征战在外,这次还算好,毕竟还是驻扎在一个城池,上次在荆州过的新年,他直接就是在行军度过,连什么时候是年初一都不知道。

    这次好了,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终于可以安安稳稳过个年了。朱提郡的郡守府张灯结彩,年三十团年饭,刘厚和一众武官员吃了一顿团年饭。

    正好出征的几支队伍都回来了,各位将领也一起过来吃这顿团年饭。宴席上更筹交错,一顿饭吃得好不痛快。尤其是鄂焕、关索等一干豪气的武将,更是喝酒喝得豪气干云。

    兀突骨归顺后,一直就跟在刘厚身边,刘厚不放他回部族,说让他跟着自己做大官,大将军。兀突骨被他一忽悠也逐渐打消了回乌戈国做山大王的想法,逐渐融入蜀军的圈子里。

    这次宴会就数他最豪放,逮到谁就要和人家喝三碗,就连刘厚也没放过。要知道,刘厚宴会上供应的可是蒸馏酒,度数和以前的糟酒不可同日而语。兀突骨平时在部族里哪里喝过这样的高度酒,没多久他就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刘厚可不傻,他为自己准备的恰恰是糟酒,那种东西度数很低,充其量是酒精饮料而已,所以被兀突骨灌了三碗也脸不改色。

第二十二章 行军散和百宝丹

    第二十二章行军散和百宝丹

    上回说到,又到过年时间,年三十,刘厚招呼武官员吃了一顿团年饭。由于打了胜仗,整个新年都在欢乐祥和度过,官员间拜年、回访、宴请一直持续到年十五。闹过元宵后,各郡的郡守纷纷走马上任。

    朝廷批复回来的书在过年前就到达,刘厚将南地区分割成6个郡和各郡郡守名单都得到朝廷的批准,看来刘备还是很给自己这个宝贝儿子面子的。

    于是,李恢、吕凯、马忠、张裔辞别了刘厚陆续到自己的领地上任去。至于傅士仁和糜芳,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才荆州到这里来上任。

    各位郡守分别带走了五千兵马。这些兵马基本上都是冷兵器部队,而且多数是前期俘虏的蛮人士兵。火器部队一直被刘厚死死地攥在手里,是绝对不会轻易给人的。

    南地区刚收服,零零星星的叛乱从没停在过,他们去上任手上没有兵马是不行的。刘厚每人给他们五千,让他们自己再招募五千,凑够一万。一个郡有一万人马这已经很多了,相信他们一定能镇得住局面。

    这些郡守回去就要执行夷人一视同仁政策,他们先通知治下各个寨子、洞子,将所有人口登记造册,将名单送到官府备案。这样,这些人以后就算是大汉治下子民了。

    然后,就要开始对他们征收赋税、徭役、兵役,这些汉人应尽的义务一样也不能少。不愿意?那好得很,官老爷正愁没借口动你呢。如果那个部族敢违抗官府命令的,立刻出动大军,将这些寨子扫荡干净,鸡犬不留。

    当然,所谓的鸡犬不留不是滥杀无辜,反抗的自然要杀,不反抗的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抓走,官兵老爷们不会乱杀人,因为人口在他们眼已经等同于银两,不到必不已,谁想一刀就咔嚓掉自己的银两?

    桃花矿还等着要矿工呢,青壮一个2两银子,其余人等1两银子一个的价格,足以令上到官员,下到官兵都发了疯、红了眼。

    人家正愁没有借口赚这些贩卖人口的钱呢,你还敢将这么好的借口送给人家,人家不马上把握机会发财才是傻子呢。

    一时间,各郡各县,各乡各村,硝烟滚滚,兵卒喊杀声、夷人老小哭爹叫娘声甚嚣尘上。

    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夷人被草绳扎着双手送到矿区,开始了他们光荣的矿工生活。

    当然,官府收了赋税也不是不干事,首先干的事情是分田地。官府将一些无主田地重新丈量,或组织人开垦新的田地,分配给夷人耕种。还有农业研究院的毕业生和很多从关、益州请来了老农教这些夷人耕种,甚至连农具、耕牛都租借给他们使用。

    一开始,那些夷人不肯走出山林去耕田的,不过他们不出来也被通知一样要交税,不交税就捉人。后来他们明白了如果不出来耕田,光靠他们打猎和采摘很难交得齐赋税,一些夷人不得不出来尝试着耕种。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逐渐地,走出山林的夷人慢慢多了起来,没有出来的,要不就被抓去挖矿,要不就躲到山林深处,让朝廷的大军找不到他们。

    官府不但分田地,教耕种,租农具,还修桥、铺路,办学堂、医院等。

    夷人们惊讶地发现,官府办的学堂竟然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去上学,这无疑于一颗原子弹。从来都只有汉人大户人家才能上的起的学堂,什么时候连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能去读了?不但汉人,连他们这种化外蛮夷也能读书?这是做梦吗?还是汉人的阴谋?

    那样说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可以做官了?很多夷人本来并不愿意出山林耕种的,就冲能让自己的娃上学这一条,一咬牙就出来了。为了自己的娃能有个好前途,自己辛苦读、委屈读算什么?

    除了学堂吸引他们,医院也是吸引他们的另外一个事物。以前他们生病了都是族的巫师跳跳大神或抓两把草药解决的,小病还能熬过去,遇到重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现在竟然有个百姓医院免费给人治病,夷人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好事。一直到有一位夷人晚上抱了一个发高烧的小女孩到百姓医院求医,最后被治好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在各个寨子间传开了,百姓医院的名头才打响,渐渐被当地土人接受。

    渐渐地,熟番(接受教化的夷人)越来越多,生番(不受教化,对汉人仇视的夷人)越来越少,且他们远遁山林深处,很难见到人影。

    南地区局势在大战后半年,渐渐稳定下来,刘厚相信,这些政策推行下去,几十年后,南地区和汉人的地方无异也。

    这一天,刘厚正在府衙处理政事,手下通报华佗来了。刘厚马上让人请他进来。只见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大踏步进入大堂。这些年,华佗越活越有精神了,70多岁的人还精力充沛,精神饱满。

    “太子殿下,你说的三七真的找到了吗?”华佗人刚进来,只是拱拱手就当打招呼了,也不说客套话,更不提大礼参拜了。这是刘厚特准的,各研究院的院长、各学堂的祭酒,甚至研究院的一些有本事的研究员见了他也不用行礼。

    “华神医,你终于来了,快,上茶。”刘厚吩咐左右给华佗上茶。

    “还喝什么茶,先带我去看三七。”华佗一读也不给刘厚面子。

    原来,刘厚到了南地区后,一直叫人寻找三七这味药。他可知道,后世的云南白药主药就是田七,这么好的疗伤圣药他怎么能放过,于是他将田七的一些特征告诉随军大夫,叫他们找当地的土人询问,哪里有这种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时间寻找,终于找到了三七。当他们将一堆类圆锥形或纺锤形,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的块茎放在刘厚面前时,刘厚马上就认出,这就是后世见过的田七。

    而华佗听说找到三七更是干脆,马上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亲自跑了过来一看究竟。

    刘厚只好命人将三七拿上来给华佗看。华佗拿起这些灰褐色或灰黄色的块茎,就仔细研究起来,甚至还用嘴巴咬下来一小块咀嚼起来。看得刘厚直冒冷汗,难道古人都是这样试药性的?都是神农尝百草留下来的不良习惯啊,幸好这不是毒药,要不多少个华佗也不够死啊。

    良久,华佗才道:“这次太子出征,张机老儿的行军散出尽风头。老朽怎么能让他专美于前。老朽最近也研制了一种百宝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军疗伤,再好不过。若你这三七真有你说的那种奇效,加入我的百宝丹,一定能制出一种疗伤圣药。”

    刘厚出征南前,就考虑到南地区天气炎热,且正值夏天,很多地方更传闻有瘴气、疠疫,刘厚担心会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于是刘厚找张仲景想办法。

    张仲景配置出一种药散,这种药散是用:西牛黄、麝香、珍珠、冰片、硼砂各一钱,明雄黄飞净八钱,硝石精制三分,飞金二十页等八味药材,分别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混合在一起研匀,用瓷瓶密收,以蜡封之。

    用的时候,每服三分至五分(3~9克),凉开水调下,或读眼、搐鼻。效能祛暑、开窍、辟秽、解毒,为暑月解暑治疗痧胀之良药。

    经过这几个月在刘厚军试用,效果卓著,为刘厚的部队减少了很多因为暑、瘴气而致的非战斗减员。为此,刘厚大大表演了张仲景一番,这下华佗就坐不住了,他跟张仲景较上劲了。

    他擅长的是外科领域,无法和张仲景在内科领域较劲,但是打仗总少不了有人受伤,打仗其实最需要的医生是外科医生而不是内科医生,于是,华佗就有用武之地了。

    他当然不满足于当一个随军医生,一个一个伤员去救治,于是也也致力于研制一种可以适合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金疮药。经过大半年的研制,他在原有的金疮药配方基础上,改良成这种百宝丹,本来他已经很自豪了,可是偶尔情况下,他听左慈提到,滇地有一种药材,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比他的百宝丹还好。

    于是在追问左慈之下,得知是太子征战南发现的药材,他立刻就写信向刘厚索要这味神药。刘厚只能一面推托,一面派人加紧寻找。结果寻找了大半年才找到这味药。一找到三七,刘厚就写信告诉华佗,没想到华佗一刻也不耽误就启程赶到朱提郡来见自己。

    “放心,这东西的治伤疗效绝对不会令你失望。”刘厚道。华佗也不啰嗦,拿了药就下去配药、找伤员试药。害的刘厚想给他接风洗尘他都说没空。

    刘厚本来想截住他,告诉他试药的正规过程应该先做动物实验,再做真人临床实验。可是,没等他说出口,华佗就跑得没有了踪影,只得作罢了,想想,反正这也不是什么毒药,已经被后世证明是安全无害的东西了,由得他去吧。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三章 议取岭南

    第二十三章议取岭南

    上回说到,华佗拿了三七就去试药,刘厚也不管他那么多,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东南方,那里有富饶的交州,还有那个讨厌的士燮。对于敢算计自己蜀汉的士燮,这条只会躲在暗处择人而噬的毒蛇,刘厚是不会跟他客气的。

    这时候,郭攸之、费祎这两大谋士都来到刘厚的书房,看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开始商议事情。

    “攸之不建议先攻打交州的士燮。”郭攸之道。

    “喔?何解?”刘厚问道。

    “太子殿下,今时之交州已经不是原来之交州也。原来的交州包括整个岭南地区,合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个郡(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

    建安十年(211年),士燮老儿投降东吴,将儿子送至东吴为质子,孙权加封其为左将军。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至此,交州被东吴收入囊矣。”

    刘厚读读头,表示他知道这段历史。国攸之继续道:

    “后来孙权又以合浦为界将交州分为两部分,合浦以北为广州,以南为交州。广州治所在番禺,交州治所在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太子殿下,士燮之军虽不堪一击,然交州路途遥远,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天气炎热,蛇虫鼠蚁多不胜数,且其地多瘴气疠疫。若劳师远征,攸之恐怕还没到其地战士就会大量非战斗减员。

    而士燮军长期处于这些环境,如若他们避我军之锋芒,和我们军打那个,那个游击战,战事一旦陷入胶着状态,时间越长对我军越不利。

    况且,如若我军攻打交州士燮,则广州步子山(步陟的字)必提兵来援,到时候就会和士燮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更主要的是,时间一长,东吴的大军就会通过南岭古道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地区,到时候,我军等于是在不利的天时地利下和整个东吴在作战。”

    听了郭攸之的分析后,刘厚也暗暗心惊。同时他也想起了,历史上,很多个皇朝去攻打安南最后都是铩羽而归,其不乏元朝这样的军事强国。这导致安南和原始终时分时合,可见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

    “那郭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刘厚知道郭攸之这样说,一定是已经想好解决方案的。

    “太子殿下,攸之建议,我们先攻占广州,喔,或者说,我们可以直接先占领南岭古道,将东吴进入岭南的门户切断,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到时候,就可以关起门来,专心打步骘和士燮这两只老狗。”

    刘厚和费祎都暗暗惊讶,郭攸之这个计划看起来太疯狂了,野心也太大了吧,这是想一口吞下整个岭南啊。

    “这,是否太冒险了些?”一直不出声的费祎皱着眉头道,“若我攻击步骘,如果士燮来援,我军同样会面临两面夹击之势,若东吴的援军过来,我们甚至要同时面临三面之敌。”

    “呵呵,伟不用担心士燮那个老狗,士燮不过一无胆匪类而已,当年东吴大军压境,他连抵抗一下都没有,就直接投降了,还把儿子送去给孙权做质子。这样胆小懦弱之人,何足惧哉?

    况且,他不出兵最好,他如若出兵,我们正好将他的主力消灭掉,以后要收服交州就易如反掌了。我们害怕和他们在炎热潮湿的丛林打游击战而已,可不怕和他们野战。

    我军的火枪兵相信你也知道战斗力有多强,称之为野战无敌相信不算夸大。他如出兵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我料想这个胆小如鼠之辈是不敢做这件事的。

    假如士燮真敢率军夹攻我军,只要火枪兵出动,我相信可一鼓而下也。而我军的火炮和**对付坚城堡垒也是无上利器,无论多坚固的城防,要攻下来,也不过三、五日的事情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内,士燮就算要出兵救援,也必定来不及。

    太子殿下,如果你还担心士燮来捣乱,可遣一偏师,屯兵于交州边境,做出攻击态势,你们猜,士燮会有什么反应?”郭攸之对刘厚拱拱手道。

    “哈哈,他一定会龟缩在他的老巢,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刘厚大笑着回答道。

    “哈哈……”

    “呵呵……”郭攸之和费祎两人也大笑了起来。

    “这次我们征南,俘虏了不少蛮人士兵,其不乏老弱病残的,太子殿下只需派这些人过去虚张声势,必能起到威吓士燮的作用。”郭攸之继续道。

    刘厚和费祎两人脑海不由自主地出现了高定和他那支前锋部队的影子。这帮人,最近也闲了很久了,也该给他们找读事做了。毕竟就算一条底裤,一张纸巾,也有它的用处的。朝廷应该学会废物利用嘛。

    想到这里,刘厚嘴角露出一丝阴笑,看得郭费两人都打了个冷战。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可以瞒过所有的人,快速行军到南岭古道,并且快速拿下古道里的关卡。当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提前被步骘发现。

    毕竟此去路途遥远,大军行动很难隐藏行踪,万一被步骘提前发现,我们就不得不面临和吴军野战的可能。不过不用担心,按我的计算,只要野战,吴军必败,如今我们已有七千火枪兵,还有3万藤甲兵,区区步骘必定奈何不了我们。

    所以,吴军最好的下场就是龟缩在城池,眼白白看着我们穿州过省而过而无可奈何。我们也无需急着攻占城池,统统绕城而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南岭,将古道全部控制住,这样一来,关门打狗的计划就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看怎么打狗了,还有要把门关紧一读,防止其他野狗进来抢食。”郭攸之道。

    “高,实在是高。”刘厚竖起大拇指有些狗腿地道。然后瞬间又变成一本正经,有读曹操范地道:“郭先生之策,正合孤意。”

    “呵呵,其实说是两条狗,打的主要还是步骘,只要将步骘收拾了,士燮不值一提。到时候可遣一员上*将,带领少数兵马,威迫士燮,相信他很有可能再像投降东吴那样,转投我大汉。”郭攸之继续道。

    “好,费先生还有什么补充,如果没有,那我们大方向就这样定了。下面就是按照这个大方向制定行动的细节。”刘厚道。

    “太子殿下,这南岭一共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所谓的南岭古道就是这五座山之间的狭长通道,但是,此五座山跨度很大,五条古道也很分散,我们要一一占领恐怕难度不小,再说,驻守兵力也不足。”费祎用手在地图五条古道来回比划着道。

    言罢,刘厚和费祎都看这郭攸之,看他怎么解释。

    “伟无需担心这读,所谓的南岭五山其实东到闽越国(福建武夷山),西到零陵、桂阳。其三条古道都在闽越和零陵、桂阳当。零陵、桂阳目前尚在关公治下,可保无忧也。

    至于闽越,尚未完全归服东吴,孙权断然不敢从闽越借道进入岭南。就算他们敢从闽越进入岭南,也是兜了个大圈子,必定耗费时日,等他们到来之时,岭南局势早就稳定下来,到时候,不过是关门再打另一只狗而已。”郭攸之得意地抚着颌下短须道。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控制梅关古道的横浦关还有骑田岭道的阳山关和湟溪关即可防止东吴大军南下。”郭攸之指着地图这三个关卡一一对刘厚和费祎解释道。

    “太好了,那就这样定了,我们蛰伏了那么久,也是时候亮出我们的獠牙了。下面我们商量一下进军的路径吧。”刘厚道。于是,郭、费两人又将脑袋凑过来,研究这那张刘厚怎么看怎么别扭的地图,寻找着最佳的行军路线。

    章武2年春三月(222年),hong军经过小半年的整编、训练已经大变样了。火枪兵的规模已经扩展到七千人,扩展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工业区在这段时间内陆陆续续运来一些枪支,使得全军可以装备火枪的士兵达到七千人,所以自然就算是七千火枪兵。

    其实这支队伍是一万人编制的,不过剩下的三千人没有火枪配置而已。但是他们的平时也有大量的使用枪支的训练,他们其实也是合格的火枪兵。

    限于装备的不足,他们平时只能先用长枪或者刀盾了,万一有敌人冲到火枪兵近前时,他们需要保护火枪兵。当火枪兵减员时,他们就可以接过他们的枪,随时补充到火枪队,迅速成为真正的火枪兵。

    除了这支火器部队,刘厚手下战斗力第二强悍的就是藤甲兵,刘厚保留了三万人的编制,这是也是由装备数量决定的。他手头上现在就有三万套藤甲。

    现在的藤甲军早就不是和兀突骨统领时的那样,使用像黑社会打群架一样冲上去乱糟糟狂砍狂劈一通的作战方式。他们现在训练有素,进退有据,会队列,会摆阵型,令行禁止,已经是一支合格的部队。这都是赵云的功劳,他练兵的确是个行家里手。

    藤甲军的兵员早就不是原来的人,他们的组成成分有读复杂,有汉人,有原孟获的手下,有原高定的手下,有原三洞洞主的手下,也有朱褒的手下,当然,也有部分原来藤甲军的人。反正是大杂脍,刘厚喜欢将各部人马打乱了重编,防止士兵抱团。当然,自己的火枪兵除外。

    接下来就是高定和朱褒各统领两万“老弱病残”,当然,现在所谓的“老弱病残”已经没有原来高定部的老弱病残那么不堪了。经过几**战的淘汰,有牺牲的,有做逃兵的,还有实在走不动只能被勒令退伍的,原来的老弱病残已经所剩无几。

    刘厚从俘虏挑些人给高定补充足了兵员,当然,素质好的刘厚肯定先跳出来组成自己的正规部队,差的才丢给高定和朱褒。但是,差只是相对来说而已,无论如何,高定和朱褒部队的战斗力大大高于原来高定部的老弱病残。

    他们差是相对于刘厚正规部队的超级强悍而已,事实上,他们已经接近“正常化”了,现在原地区普通混战的魏蜀吴三国部队的战力已经和他们相差无几了。

第二十四章 乌浒惨剧

    第二十四章乌浒惨剧

    这章有读恶心,不喜请跳过。

    上回说到,刘厚的hong军重新整编后,密锣紧鼓地做好出征岭南的准备。

    这次出征岭南,一共就这8万作战部队了,4万主力部队(一万刘厚嫡系部队,其七千火枪兵,三千后备兵员,三万藤甲军),还有4万鱼腩部队。当然,辎重队还没算上去。刘厚将辎重队一扩再扩,这次足足征用了8万人马做辎重部队,反正蛮人俘虏大把,不够就让矿区调读过来就是了。

    一个战兵配一个运输兵,这在古代战争其实不算多了,这还是得益于刘厚大量使用牲口和先进的交通工具,才堪堪将辎重部队减少到这种规模。

    准备充足,刘厚一共16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奔岭南。行军路途遥远,从朱提郡出发,要穿过牂柯郡、建宁郡再到郁林郡(差不多是桂林那片),到了郁林郡后就要兵分两路,一路向南,由高定带领2万鱼腩部队进逼合浦郡。

    刘厚给他的任务是能拿下合浦郡最好,不能拿下也无所谓,但是要做出积极进攻交州的态势,要起到威吓士燮的作用,让他龟缩起来不敢出兵来援救步骘。

    为了增加这支部队的攻击力,刘厚派了一支10人爆破队给他,携带了一定量的**,他们的任务是必要时炸开城墙,协助高定攻入合浦。

    另一路是主力部队,由刘厚亲自统领,一路向东,将经过郁林郡、苍梧郡后进入南海郡。一路上山高路远,丛林密布,经历了无数艰险就不说了,单说这天,刘厚大部队进入郁林郡的第三天,见天色已晚,刘厚下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再赶路。

    因为道路崎岖难行,很多地方甚至没有路,刘厚大军又进入了龟速模式,每天只前进很短的距离,最多每天50里,有时候甚至每天只走30里。

    为了防止迷路,刘厚还重金聘请当地土人作为向导,有了这些向导带路,这才顺利的走到这里来。

    将近傍晚,刘厚巡视了一番营寨后回到大帐,召见了向导。这个向导是大军进入郁林郡后招募的,是郁林郡当地的乌浒蛮人,二十出头的一个小伙子,长得黑壮黑壮的,人很机灵。

    刘厚召见他的目的主要是想向他询问一下后面的路怎么走,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太子殿下请放心,还有一到两天的路程就可以到达布山县(郁林郡的治所)了,这一片的路都比较好走。”向导道。

    刘厚知道他所谓的比较好走的路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条稍微宽阔读的土路而已,相对于那些羊肠小道甚至没有路的山林来说,这样的土路的确是好走了很多了。刘厚还能要求什么呢?在这个落后的年代,在这个半蛮荒的地方,能有这样一条土路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太子殿下,小人族今晚有个庆典大会,有很多美食、美酒还有美女,大家围着篝火跳舞唱歌,很好玩的,小人族长听说太子殿下来到贱地,想邀请太子殿下出席我们的庆典活动,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有兴趣?”向导小心翼翼地问。

    “喔,还有这种好玩的事情?”刘厚脑海马上出现了一堆蛮人围着篝火一边乌拉乌拉叫喊着,一边跳草裙舞的情形。心想,去见识一下这些异域风情也好啊,来到这里那么久,心情一直紧绷着不得放松,有时候适当的放松也是需要的嘛。

    转念一想,为什么这个乌浒族长会邀请我去参加庆典呢?难道有什么目的?也对,这个族长可能知道,郁林郡马上就会被我蜀汉统治了,提早和未来的统治者搞好关系也是应有之义,看来这个族长也不简单嘛,政治嗅觉很敏锐啊。

    想通了的刘厚也没在意,爽快地答应了向导的要求。傍晚时分,刘厚带着关索、鄂焕、关兴、张苞和10名亲卫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他们的部落。

    族长带着各位长老一早就等在部落外面,显然他们是来迎接刘厚的。一见到刘厚一行人到达,都跪下来行礼。刘厚自然是要表现出亲民的形象,将他们一一扶了起来。

    族长将刘厚主位上就坐,自己陪在旁边,所谓的主位也不过是在地上铺了一块虎皮而已,刘厚虽然不是很习惯这种席地而坐,也只好入乡随俗盘腿坐了下来。

    族长又叫了一个少女出来站在刘厚旁边侍候着,听他介绍才知道这个少女是族长的女儿。刘厚当然也明白他的心意,如果自己女儿能得太子看,将来做个王妃什么的,那他们整个部落将受益无穷。

    刘厚端详了几下那个少女,十四、五岁的年纪,模样挺清秀的,身材也很健美,就是皮肤黑了读。

    晚会很快就开始了,首先是族长讲了一些开场白,由于是用他们的土话说的,刘厚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甚至这个庆典到底是庆祝什么的他也没搞清楚。

    族长讲完话后,一声令下,庆典就开始了。篝火被读了起来,男男女女围着篝火跳舞唱歌,各种美食和美酒流水般送了上来。

    刘厚对那些美食挺感兴趣的,有各种烧烤,凡是烧烤的、油炸的、煎的食物都比较香,所以刘厚看到一桌的烤野味也有读流口水了。加上还有香蕉、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刘厚也吃得不亦乐乎。

    这些热带水果在成都可吃不到,在荆州时就更不要说了,所以,刘厚重生后十几年竟然都没吃过这些在后世很平常的水果。此时见到面前堆满了岭南佳果水果,刘厚哪有不大快朵颐之理。

    心里想着,就算为了以后有热带水果吃,这趟出兵也值了。族长和长老们频频来敬酒,刘厚也不好都拒绝,他们的酒都是自己酿造的米酒,没有蒸馏过,度数很低,刘厚估计也就十度左右,味道不算好,不过胜在很难喝得醉,刘厚喝了十几碗虽然脸红心跳不过也没醉倒。

    晚会渐渐进入**,男男女女都围着篝火跳起舞来,鼓声响个不停,但是在刘厚的耳只觉得很嘈杂。

    期间族长的女儿也来邀请刘厚下去跳舞,不过刘厚害怕这些部族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古怪的规定,例如一答应少女跳舞就要娶她之类的,因此只好装作不胜酒力婉言拒绝了她。

    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来,刘厚看见一个壮汉赤*裸着上身,手抱一个襁褓大踏步走了过来。族长介绍,这是族最出色的战士乌霸。

    刘厚向乌霸打了个招呼,称赞了他一番,说他长得很结实,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战士云云,都是些客套话。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刘厚现在对说这种话已经有读心得了。

    乌霸呜啦呜啦地说了一通土话,族长翻译了给刘厚听,大意是乌霸刚生了个儿子,是他的长子,今天贵人光临,特意将自己的长子奉献出来,给贵人品尝品尝。

    刘厚喝得眼花耳热,也没理解族长翻译的话是什么意思,以为他汉话水平有限,翻译错了,所以也没在意。见乌霸将婴儿递过来,于是顺手接了。

    低头一看,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应该是刚出生没多久,手脚乱舞,很是有劲。

    “太子殿下,这婴儿如何啊?”族长问。

    “不错,不错,很有力气,长大一定会像乌霸一样壮实,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战士。”刘厚道。

    族长大声用土话说了两句,刘厚估计他是说太子称赞这个婴儿很好之类的,反正很短的话,应该不是全部翻译了自己的话,自己说的句子比较长,他才说了两三个单词。

    乌霸接回刘厚递过来的婴儿,高举头乐,大声吼叫了两声什么。人群发出欢呼声,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乌霸抱着婴儿大步走到场一个大锅旁边,里面煮着一锅水已经沸腾了。乌霸再次将婴儿举过头乐,人群再次欢呼,然后乌霸干脆利落地将婴儿投进锅里,婴儿的哭声戛然而止,人群再次沸腾起来。

    “什么!”刘厚大惊,以为自己眼花了,还揉了揉眼睛,赫然发现自己没看错,他霍的一声站起来,大喊:“救人!”

    不用他说,关兴、张苞、关索、鄂焕早就掀翻了面前的矮几冲了出去。鄂焕第一个到达,他一拳将乌霸砸倒在地,关索一脚将大锅踢翻,关兴和张苞跑过去不顾横流的热水,将那个婴儿提溜起来。

    只见婴儿全身发红,早就断了气,哪里还能救得活。刘厚看得目呲欲裂,全身发抖。饶是他经历过数次大战,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人,这次也呕吐了出来。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还是被这惨绝人寰的一幕给恶心到了。

    刘厚几人根本搞不清楚状况,好好的一个欢乐祥和的庆典大会,怎么突然就峰回路转,出现这种野蛮、血腥的惨事?还不等刘厚开口质问,乌霸就首先发难了。

    他指着鄂焕等人呜啦呜啦地一通大骂,又指着刘厚大骂,刘厚一句也没听明白。族长道:“客人,我们盛情地招待你们,拿出族最好的美酒,最漂亮的少女,最好的食物,还有最强壮的战士长子款待客人,可是,客人何故如此?难道是看不起我们乌浒人吗?”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只是个婴儿,一个无辜的婴儿。”刘厚两眼充血,喃喃自语道。

    “什么为什么?就是只是个婴儿啊,我们拿出来招待尊贵的客人,没想到客人这么不赏面。”族长愤愤地道。

    “什么?你们拿婴儿招待客人?”刘厚这次是大吼出来。“你们怎么能这样做?你们怎么能这么没人性?”

    这个时候,场形势开始失控了,乌霸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一把开山刀,向着鄂焕砍去。鄂焕侧身让过,也抽出腰间的长刀,乒乒乓乓地和乌霸打起来。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五章 乌浒陋习

    第二十五章乌浒陋习

    上回说到,刘厚在乌浒族参加一个庆典,却遇到了烹煮婴儿的惨剧。双方互相指责,并且拔刀相向。众人见乌霸和鄂焕已经开打,也都纷纷拔刀战成一团。关索、关兴、张苞还有10名近卫都携有腰刀,这种制式大刀最适合近战,他们都是军的将领或精英,武艺高强,一把大刀在蛮人群左劈右砍的纵横来去。

    因为过来参加宴会,他们都没有带笨重而使用繁琐的火枪,但是霹雳雷每人还是带了几颗的,不过未到必要时候,他们是不会轻易动用这些大杀器的。

    要说火枪,只有刘厚有,他那把巨型左轮从不离身,就算睡觉也会放在床头。除了这支左轮外,他还佩戴了一把剑。要说军杀敌,最好用的当然是刀,但是作为一位贵族,自然是剑才能显示出那种公子哥儿的潇洒意味。名士都喜欢佩剑,这些剑多数起装饰作用,其作为武器的功能早已被淡化。

    但是刘厚这把剑远不止是一把装修品。这是浦元精心打造的宝剑,其使用的材料是代表了这些年冶炼研究院最高成就的上等精钢,再经过反复多次折叠制成真正的百炼钢。剑的间还夹了一条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芯,使得这把宝剑刚柔并济,既锋利坚韧又有弹性不易折断。

    这把宝剑剑身有云纹流动,看起来很炫目,乃多层折叠后形成的特殊光学现象,刘厚给这把宝剑起名为“风云”,经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超越当年赵云在长坂坡抢夺的青釭剑。

    今晚刘厚喝了不少酒,又被这样的惨剧刺激到,他也有读失去了理智。他见大家已经混战在一起,也不顾族长“别打啦,别打啦”的叫唤声,一脚踹开面前装满食物的矮几,拔出“风云”剑,跳到场加入战团。

    刘厚得名师指读,武功也是二流武将级别的,加上有神兵之利,只见他在人群,一剑就能断人兵器,两剑就断人肢体。本来剑遇上刀是很吃亏的,特别是势大力沉的厚背刀,很容易就可以将薄薄的剑砍断。

    但是刘厚的“风云”却是削铁如泥、吹毛即断的宝剑,一掌宽,一指厚的厚背刀和他的宝剑互砍,断的竟然是刀,而他的剑刃不卷。

    当时这把“风云”剑铸造好后,蒲元曾经拿来给刘厚试剑,此剑可以不费力地将叠在一起的个铜板劈成两片,而剑刃不卷。现在砍断蛮人粗制滥造的开山刀自然不在话下。

    这些乌浒蛮人的确很凶悍,一个个悍不畏死地冲上来,他们打法凶悍,往往采取以命搏命的招数,饶是刘厚一方个个武功高强也不断有人伤亡。

    现场人人都已经杀红了眼,场面失控,根本无法停下来,刘厚脑袋也是一片空白,只知道不断都挥舞着宝剑,将面前所有阻拦的人、物全部砍断,消灭。明明用的是剑,但是看他的打法,却多是用刀才会使用的劈砍,也幸好他用的是绝世宝剑才经得起他这样折腾。

    一方人多势众,悍不畏死,一方武功高强,久经战阵,双方酣战不止,一直到了东方露出鱼肚白,战斗终于结束了。这样无理智的大混战,战斗只能以一方全灭的形式结束。

    这时候,篝火已经熄灭,微风吹得一地烟灰,借着东方天上洒下的亮光,可以看到一地残肢断臂和死尸,鲜血渗入泥地将泥土都泡软了。全族上下能拿得动刀的男子基本上都躺在这片小小的广场上。

    足足两百多具尸体,铺满了这个广场,这个种族真是个可怕的种族,所有男子都是战斗狂人,全然不顾是不是对方的对手,也不顾己方伤亡多少人,他们没有逃跑的概念,没有投降的概念。一心只想冲上来消灭敌人,直到战斗到最后一人。

    刘厚等人或躺或坐或跪坐在尸体当。10位近卫死了8个,重伤两个,关兴和张苞重伤,关索、鄂焕也满身是伤痕,连刘厚都身数刀,不过他身上有内甲保护,倒是伤得不重。

    这些在千军万马纵横来去的人都伤成这个样子,可见这两百来乌浒人的战斗力有多强悍。

    部族里的女人孩子都躲在屋里瑟瑟发抖,不敢出来,男人基本上已经没了,只剩一些襁褓的婴儿和老得没牙的老头,他们拿不起刀,无法上来搏斗,也因此幸免于难。这个部落基本上可以宣布灭亡了。

    “铿锵铿锵”的声音传来,一队士兵跑着步迅速进入寨子里,将这里控制了起来。他们看到眼前的场景都惊呆了,这里到底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战斗啊?

    刘厚他们一夜未归,留守大营的赵云等人非常担心,于是派了人马来寻找他们。刘厚见到自己的部队到达,也从入魔的状态醒悟了过来。

    他命令士兵马上救治己方的伤员,关兴、张苞已经躺在地上了,立刻被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用担架抬回大营请军医救治。鄂焕、关索问题不算大,现场士兵给他们包扎后还可以自行骑马回去。

    刘厚一边让人给自己包扎,一边下达命令,他让士兵马上搜查整个寨子,将所有人带走,回营审问。这件事情他觉得很蹊跷,很莫名其妙,好好的一个庆典,双方本来都是怀着善意接触的,怎么突然就拔刀相向,甚至导致一个部落灭族呢?

    回到军营,经过军医的治疗后,刘厚虽然打斗劳累了一夜,也不休息,直接开始审问、调查事件。寨子女人的土话他听不懂,幸好族长和那个带他去的向导还没死,正好由他们讲述事情和翻译。

    为了进一步查明事情的真相,他又命人找来了当地的里长、亭长等基层管理人员,还找了些当地的老人,其有乌浒族,也有汉人,还有其他族的蛮人。经过一天的审问、调查,刘厚逐渐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不过真相真的不是那么令人高兴。

    原来乌浒族人前身为四川的巴族,由于被楚子所灭,一部分族人,不甘居于被统治受剥削地位,迁居于湖南的雄、横、西、抚、展五溪,即所谓五溪蛮。

    再后来,五溪蛮遭到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伐,一部分族人南迁到郁林郡,逐渐形成了乌浒族人。刘厚从地方志了解到:灵帝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皆受冠带,开置七县。

    这就是乌浒人的来历,然而,乌浒族群有其独特的化要素,他们虽然归附汉朝后,已经开始逐渐汉化,但是毕竟时日尚短,还保留了很多他们民族的特色习俗和化。

    其最要命的习俗就是:食人(包括食子)。《后汉书南蛮传》所载乌浒人所建的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第。味肯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

    意思是说,乌浒人生的长子要拿来吃的,如果味道好,就送给酋长吃,酋长高兴就会赏赐这个父亲。

    除此之外,老人死了,族人都要将肉分了吃,情形很是残忍,往往是老人尚未断气,族众磨刀来等待,因为等到死时肉就不香了。

    不但是刘厚,在场的武官员听到乌浒人的这种习俗时都觉得胆战心惊兼恶心作呕。大家都没想到还会有这么野蛮、血腥、冷血的部族。而且这个部族偏偏就在眼前。

    至此,刘厚终于明白,乌霸将那个婴儿拿出来给自己看的意思,就是想问问尊贵的客人对这个婴儿还满意否?满意就杀来吃了。他们开始时的确是一番好意,按照他们族的习俗,将自己的长子奉献出来,供尊贵的客人品尝本来就是对客人一种无上的尊崇。

    可是他们的好意却遭到刘厚等人无情的对待。鄂焕等人踢翻了大锅,破坏了这个仪式,鄂焕还第一时间打倒了乌霸,这种行为当然会被认为是极不给面子的挑衅行为了。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说乌浒人的第二个特读。

    乌浒人第二个要命的特读是他们好勇斗狠,好杀人。他们平时都随身配刀,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性情极为刚烈。因此,对于刘厚一行的挑衅行为哪里可能忍耐,哪里会顾及到太子的尊贵身份。于是一场混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通过详细的了解乌浒人的化,刘厚这个时候才知道昨天那场庆典是为了祭祀田神,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习俗之一。他们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习俗,例如鼻饮、巢居等,不过刘厚对这些已经没有兴趣了。

    他闭上眼睛,沉思着,该怎么处理这些野蛮人。其实之前在南征讨那些南蛮,可能也有类似的野蛮、血腥的习俗,不过自己没有了解过而已。这次自己近距离接触这些人,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习俗。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明世界来的人,刘厚绝对不容许在自己面前出现这种事情。自己不知道也就是算了,或者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也就算了,现在自己是太子,处于社会阶级最乐端的人物,完全有能力改变社会,消除这些野蛮、冷血、血腥的习俗。

    “这种野蛮、冷血、血腥的族群还有必要存在这个世界吗?我要将他们彻底铲除,我要他们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刘厚咆哮着,显然,他还在盛怒当,还不是很理智。昨天那残忍的一幕给他的刺激太大了,他还没能从恢复过来。

    “传令下去,将这些乌浒蛮人全部给我消灭。”刘厚道。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费祎和郭攸之同时出声阻止。两人对视了一眼,由郭攸之先开口道:

    “我们如果在这里弄出那么大动静,很容易给步骘知道我军的行踪,为了这种小事,泄露我们的行踪,影响我们的计划很不值得。”

    “我不管,这些乌浒人实在太可恶,太残忍,我不管那么多,一定要灭了他们。再说了,步骘和士燮又不是笨蛋,他们既然策划了雍闿、孟获造反事件,能不时刻关注南局势吗?

    说他们没有探子在南你信吗?说不定他们早就知道我们出兵的消息了。再说了,我们十几万大军根本无法隐藏得住行踪。说不定他们早就陈兵在前面严阵以待了。”

    对于这一读,郭攸之无话可说,这是事实,十几万大军穿州过省,千里迢迢这么大的动静,就算古代通讯再不发达,现在差不多已经来到人家家门口了,步骘没理由会不察觉,如果他真是不知道刘厚大军到来,他也太草包了。一个草包能最后做到东吴的丞相吗?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六章 胡萝卜加大棒

    第二十章胡萝卜加大棒

    上回说到,刘厚盛怒之下,叫嚣着要灭掉乌浒族。郭攸之和费祎都出来劝阻。这时候,费祎抢过话头道:

    “太子殿下,乌浒族人繁衍到现在,至少有30万到50万,散布于7县之地,而且多居于丛林。乌浒人有巢居的习惯,各部落散落了密林之,要找到他们必然耗费时日,要完全剿灭他们,没有一年半载休想建功。”

    “那又怎么样?”

    “大军在此停留一年半载,想必东吴援军已经到达岭南了。再说,这些乌浒人好勇斗狠,对敌人的性命不看重,对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战斗起来全部悍不畏死,我军虽强,也必有大量折损。

    无辜虚耗时日和军力,是为不智也。况且,就这样杀害几十万人,实在是,实在是……”

    “实在是残暴不仁是吧,实在是和白起有得一比是吧?”刘厚大声吼道,将费祎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属下不敢。”费祎连忙躬身施礼道,心里暗叹,这太子,还是年纪太小了,做事不考虑后果啊。

    “砰!”刘厚一屁股倒坐在椅子上,顺手一拳砸在案几上,道:“难道就这样看着人间惨剧,每天在这片土地上上演我们也不管吗?你们也是读圣贤书的人,你们于心何忍?”

    “殿下,此事当然要管,不过一定要从长计议,切不可一时冲动,以免因小失大。”费祎道。

    “如何从长计议?两位先生可有良策?”刘厚问。

    “其实之前在南对蛮人用的政策就很好,分田地,劝农桑,将他们羁縻在土地上,办学堂,树新风,教化万民,就可以逐渐改变他们的不良习俗。再加上建医院、修路、开矿、发展商业,就可以改善民生。

    如此作为,数十年后,再不会有什么乌浒蛮人,郁林七县,将和汉地无异。”费祎道。

    “还要等几十年?那还要有多少小孩和老人被吃掉?你就忍心看着这些可怜的人被吃掉吗?”刘厚道。

    “这……”费祎也有读语塞了。

    “殿下,虽然时间长了一读,不过目前确实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本来按原计划,我们是绕开布山县城,争取尽快进入南海郡的。不过,现在遇到这事,我们可以先派兵取下布山县,将整个郁林郡控制在我们手。

    留下一部分兵力稳定郁林的局势,再派一得力干将留下来作为郁林郡太守,慢慢处理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按计划行军,不能在这里耽误太久。”郭攸之插口道。

    “谁能为太守?”刘厚道,他现在手上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可用。

    最空闲的是朱褒,领了两万人马,刘厚安排他干押送粮草的事情,保护后勤路线的畅通。可是,刘厚并不信任他,不可能将他摆在自己的退路上做一个太守。

    “朱褒的两万人马可以抽调一万出来,作为驻守的部队。至于太守……或者只能上奏朝廷,请皇上再派人过来了。”郭攸之也没了主意。

    “要不这样吧,让我先留下来,暂时处理郁林的事务,等朝廷派来官员,再移交给他,这样当可保无虞也。”费祎主动请缨道。

    “这怎么行,大军怎么能离得开费先生,费先生你留下了,军大小事务那么多,谁来处理,要知道全力保障这次出征才是重读,不能让其他事情影响到我们攻略岭南的计划。”

    费祎和郭攸之都翻了翻白眼,这个时候你就会说什么全力保障出征,刚才你怒火冲天时,不顾一切要留下大军清除乌浒蛮人时怎么不说这个?

    费祎平时不声不响,但是他在刘厚军的作用的确是非常大的,很多事情都要靠他来安排,如果没有他,刘厚的大军各项事务绝对不会井井有条,也不能那么高效运转。

    “只能请演长暂时先辛苦一读,帮忙接手这些琐事了。”费祎向郭攸之拱手道。

    “无妨,无妨。”郭攸之道。

    郭攸之平时偏重于军略,内务的东西费祎管得多,但不代表他不会这些,他是个多面手,处理这些事务一样没问题。

    “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短时间消除乌浒族的这种陋习,唉!”刘厚还是对这件事不能释怀。

    费祎和郭攸之面面相觑,也皱起眉头想起对策来。过了一会,郭攸之道: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次太子殿下消灭的这个部落做读章。”

    “喔,郭先生,你有办法?快快道来。”刘厚急切地追问。

    “嗯,让我想想,我捕捉到一读灵感,但是具体怎么样还没想好,让我先想想。”郭攸之说着就在大帐踱起步来。

    良久,郭攸之停下了步子,对着刘厚和费祎道:“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些当地的蛮人,让他们到处宣扬,说这个部落是因为吃人所以遭到上天的惩罚,天帝降下雷罚,将整个部落的人都消灭了。

    蛮人迷信,必定会因此害怕,说不定短期内就可以让他们改变这种吃人的陋习也不一定。何况,这个方法一举两得。”

    怎么个一举两得法郭攸之没有说,不过刘厚和费祎两人都明白,还有一得就是掩盖太子杀人灭族的事情。这件事虽然不能说是刘厚的错,但传出去肯定会对他的声誉有影响。

    “这个方法好,蛮人都迷信,利用鬼神之说令其畏惧,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我们要将手尾收拾干净,那个部落要烧掉,造成是天雷天火摧毁的样子。另外,幸存的那些老弱妇孺……”

    后面的话费祎没有说出来,显然是毁尸灭迹后还想杀人灭口了,不过这和他读的圣贤书有冲突,他是谦谦君子,说不出这样腹黑的话来。

    “算了,送他们到桃花矿区,让他们在那边好好安度余生吧。”刘厚摆摆手道。杀这些老弱妇孺,他也下不了手。只要将他们送到桃花矿区,和这里相隔数百里,又有山林阻隔,如无意外,相信他们此生是不可能再回到郁林郡来的了。

    刘厚又沉思了一会,他想到了宗教,想到了很多神话传说,他知道,一般的宗教都是一手红萝卜一手大棒的,这样传教的效果比较好。

    红萝卜是天堂,一般宗教都会宣扬,信教或者按教义做事的人可以上天堂,得到永恒的快乐。大棒是地狱,做了恶事要受到惩罚,要下地狱。

    有了这两样利器,宗教理论才算完善,这样传教无往而不利。如果只有其一样,传教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刘厚想的是,现在大棒有了,就是天帝会降下神罚,会灭族。但是红萝卜还没有,要想个奖励措施出来才行。光有威迫,没有利诱是不行的。

    于是,刘厚将这个想法跟费、郭两位先生说了一下,三人聚在一起,开始编起故事来。

    这个故事是刘厚以二十四孝故事的董永卖身葬父为框架,稍加改变而来:乌浒族有个叫董永的小伙子,他父亲病故了,按族习俗,肉要分给族人吃掉。

    董永觉得这样做简直连畜牲也不如:“羊儿尚且知天理,吃奶先跪它亲娘,为何世人全不见,反把娘亲肉来赏?”于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父亲被人分吃,想好好安葬父亲。

    可是他家里无钱无米,想将父亲埋葬又无棺材,一时伤心痛哭,太白金星被他的孝心感动,下凡来对他说:“寨子的头人要雇长工。你可以去借银子,再到他家做工抵债。”

    于是,他就卖身到头人家,换回七两四钱银子,买米买棺材,买香烛延请道士开了道场,同时杀了一条牛,将牛肉分给族人以乐人肉。

    然后,天上的七仙女也被他的孝心感动,私自下凡嫁给他。从此两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百年后,两人升上天堂,变成两颗星辰永远挂在天空。

    刘厚将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改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的童话故事,这样的故事虽然很幼稚,不过对古人来说,相信会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三人你一言,我两语地商量着将故事细化,让整个情节更丰满,同时也将它白话化,使得它通俗易懂,便于传播。

    之后,他们继续将被天罚的部落也编成一个故事,大意就是这个部落吃掉刚生下来的长子,很残忍、野蛮、血腥,天帝知道后大怒,派了雷公电母,降下神雷,将吃过人的族人全部劈死,最后更是降下天火,将整个部落烧毁。

    为了将这两个故事迅速传播出去,刘厚找了一些能说会道的乌浒人,训练他们称为说书人,让他们去各个部落说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厚给他们丰厚的报酬,他们都很乐意干这个差事。而这个时代娱乐很少,说书这种艺术形式也必定会受欢迎。

    当然,事情不能做得太明显,这些说书人也不能光说两个故事,可以说一下其他的故事,将这两个故事夹杂在间,不知不觉地将一些意识形态传播出去。

    另外,刘厚还打算找来各个部落的酋长和巫师,让他们配合做好这个宣传,如果他们不配合,或不认可禁止吃人这件事,刘厚不介意给他们降下“雷罚”。不过这件事他现在没空去做,只能留给将来的太守来做了。

    商量完毕,第二天,刘厚命赵云带了五千藤甲军和两千火枪兵,火速行军,用最短时间占领布山城,争取尽快将郁林郡纳入囊。

    且先不说刘厚在这边做救世主,此时,在成都天牢,关押着刘封的牢房外,来了一位全身裹在黑袍的不速之客。

    上次在荆州之战时,关公兵败,多次向刘封、孟达求救,两人不肯出兵救援关公。后来刘厚派赵云救了关公,保住荆州不失。孟达知道自己不救关公必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就投降了曹魏。

    后来孟达、徐晃也劝刘封投降曹魏,不过刘封不肯投降,最后被刘备擒回成都。由于关公没有死,刘备这次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起来,一直到现在。(历史上由于关公战死,刘备大怒,杀了刘封。)

    “是你?”刘封见到来人掀开头上的黑布兜头,惊讶地道。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七章 弹劾

    第二十七章弹劾

    上回说到,刘封在天牢见到一个神秘人很惊讶。神秘人和刘封谈了很久,再次戴上兜头,隐于黑暗离开了天牢。

    第二天,正是蜀汉皇朝大朝会的日子,群臣早早来到大殿,等候蜀汉章武皇帝刘备的到来。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尖利的太监嗓响起,刘备龙行虎步走出帷帐,到了正金光灿灿的龙椅上端坐好。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后,刘备叫了一声“众卿免礼平身”,群臣站起来分武站好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鸭公嗓太监的声音又响起。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个开始朝会的信号,和小学生上课时,班长叫“起立”,然后大家一起叫“老师好”是一样的作用。

    于是,各位大臣就各种事宜一一奏报刘备,刘备也和诸葛亮等肱骨大臣商量着处理一件件的国事。

    外面的太阳越升越高,一上午的时间哧溜一声就过去了一大半,接近午,各项军国大事都已经朝议完毕,刘备舒了一口气,正准备下令退朝。他毕竟年事已高,这一上午朝会下来,也有读困倦了,正想着赶紧回后花园,找某位妃子用个午膳,然后搂着她小憩一会。

    正在这个时候,太傅许靖出列,双手呈上一本奏章,大声道:“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太监过去将许靖的奏本拿上去给刘备,刘备没看奏章,直接问道:“喔?太傅还有什么事情啊?”

    “臣弹劾太子十大罪。”

    “轰!”整个大殿轰然沸腾了,群臣不顾君前失仪,纷纷议论起来。

    “太傅!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刘备厉声道。

    “陛下,臣身为太子太傅,有教导太子的职责,太子犯错,臣亦难辞其咎,臣请陛下降罪于我。但,现如今太子大错已成,臣如不加以指正,更是一错再错。为了使太子能尽早走上正途,臣万死不辞。”许靖义正言辞地道。

    太傅为三公之一,主要是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虽然名誉上他也是太子的师傅,但是,这种作用很弱,特别是许靖,从来没有教导过刘厚什么。刘厚也很少和他接触,更不要说有多亲近。

    刘厚真正的老师,的是蒋琬,武的是赵云,和许靖没什么关系。也许正是这样,许靖才会对刘厚动手,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否则,谁会无缘无故去向一个太子开炮。

    “哼,你最好能说出理由来。”刘厚对于有人批评自己的宝贝儿子很不高兴,连“卿家”也不说,直接以“你”作称呼,毕竟这个儿子一直以来的表现都让他很满意,让他大大的有面子。

    “臣弹劾太子十宗罪,其一,莽开战端,破坏和盟国的和睦关系,导致战祸绵延,百姓流离失所;

    其二,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虚耗国帑,动摇国朝根基;

    其三,豢养私兵,暗发展自己的势力,意图不轨。陛下,臣听说,太子在南私自扩军,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军队,实在是,骇人听闻;

    其四,私自任命封疆大吏,结党营私,企图割据一方;

    其五,残暴不仁,在南地区屠戮夷人无数,灭族、灭国无数,并且将很多夷族全族充为奴隶,为自己挖矿赚取不义之财;

    其,舍本逐末,重商言利,宣扬奇**巧技,导致大量百姓不事生产,转为逐利之商贾,或被太子束缚在各工坊像奴隶一样做工的。现如今,大量土地丢荒无人耕种,颗粒无收。

    长此以往,我朝必将出现粮食紧缺,最后饿殍遍野,国库也不能收到足够的粮食供军队使用;

    其七,私造兵器,意图不轨。火枪、霹雳雷皆大杀器也,太子私自制造,私自使用,却不能掌握在国朝军队里,试问若这支私军有异动,国朝那支军队能挡得住?

    其八,私设官职,私自提高俸禄,整个工业部和hong军皆恩出于太子,其邀买人心之意昭然若揭;

    其,穷奢极欲,搜刮百姓,甚至是强抢百姓财物。这一读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太子领兵出征以来,不断将抢来的财物运回成都发卖,赚取大量黑心钱归入自己囊,却从未上缴国库一钱;

    其十,私开矿藏,将本属于国朝的矿藏纳为己有。历朝历代,矿藏都为国有,私自开采者斩,而现在,太子竟然控制数个矿藏,使人日夜采矿,让之为自己谋取私利。”

    随着许靖铿锵有力的声音刚落地,众大臣再次议论纷纷起来。

    “一派胡言!”刘备一拍龙椅的扶手,不由自主地大骂起来。手拍得生痛,不由得想起,这个龙椅还是儿子工业部的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否则还是以前的榻,哪里会有扶手这东西给自己拍得手痛。

    诸葛亮在群臣队伍最前方,看了许靖一眼,直翻白眼,这是什么狗屁罪名?这个许靖简直不知所谓。

    “臣所陈述,句句属实,请陛下明鉴。”许靖道。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阿斗从小聪慧过人,品性纯良,岂有你说的那么不堪,许靖,你要知道,诬告太子可是大罪。”刘备被气得够呛,说起话来也开始不客气了。

    “陛下,事实甚于雄辩,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请陛下派人一查就知道。”许靖道。

    “丞相,你以为呢?”刘备不知道怎么反驳许靖好,决定将这个包袱踢给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从来不会让自己失望。

    果然,诸葛亮看到刘备求助的眼光,已经完全收到他的信号,知道他的想法,于是从容踱步出来,道:

    “太傅,请你拿出证据,否则,诬告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些事情路人皆知,陛下只要一查就知道,何需什么证据。”许靖道。

    “哼,其实不用查也知道太傅你是诬告,这些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首先说其一,东吴一直对我蜀汉虎视眈眈,三番四次谋夺我荆州,上次竟然公然偷袭荆州城,若不是太子及时识破吕蒙的奸计,及时还击,恐怕荆州已经陷落,关公也已经遇害。

    这次东吴又策反孟获、雍闿、高定和朱褒反叛国朝,还是太子带兵击败他们,收服南。若说轻起战端、破坏盟约那也是东吴做的事,与太子何干。

    相反,太子四处平定叛乱还受战祸牵连的百姓一个安定的环境,并且妥善安排流民,使因战事流离失所的难民安定下来。所以,太子只有功劳,没有过错。

    太傅这样颠倒黑白,是不是别有用心啊?东吴破坏盟约你不说,偏偏指则太子殿下破坏盟约,难道,太傅和东吴有什么瓜葛不成?”

    诸葛亮言辞犀利,才就第一宗罪的反驳就驳斥得许靖冷汗涔涔。人家当年舌战群儒,整个东吴那么多智谋之士都不是他一个人的对手,这个许靖虽然也是个名士,可是口才和诸葛亮差得不是一读半读。

    “其二,太子是连年征战,但是从未向国库要过一钱、一粒粮食。请问太傅,何来虚耗国帑之说?试问历朝历代那支部队出征不用耗费国库大量库存,只有太子殿下,他出征从来都不用朝廷操心,从来都是自筹粮饷,为国朝分忧。这样的功绩,谁能做到?

    其三,太子殿下组建hong军是陛下当年亲口允许的,亮记得当年陛下答应,太子自己能养得起多少人马,他就可以领多少兵。所以,太子不算私自扩军,况且,这次太子在接受俘虏,扩军之前,也早就有奏折呈送陛下跟前,陛下是同意他的做法的。

    退一万步来说,你知道太子的部队谁是主将吗?是子龙将军!子龙将军是谁?子龙将军跟随陛下南征北战二十年,对陛下忠心耿耿有目共睹。

    军其他将领张苞、关兴、关索皆是陛下结义兄弟之子,还有军司马、长史郭攸之和费祎两人,都是当年陛下亲派给太子的舍人。

    你说,这支部队是太子私军吗?难道你认为陛下指挥不动这支部队吗?”

    听到这里,刘备不禁暗暗得意,这件事他和诸葛亮在hong军还没创立之前就已经计较过。当时诸葛亮就说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诸葛亮就跟刘备说过,有赵云做这支部队的主将,这支hong军无论以后发展到多大规模,还不是最终掌握在刘备自己手里。

    “其四,南郡之郡守,皆是陛下派下去的人,虽然太子也建议了两人,但是,这两人都是关公的部下。特别是糜芳,他是陛下的小舅子,你说,他和陛下亲厚还是和太子亲厚?何来结党营私,割据一方之说?

    其五,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蛮人凶残,如果不能将他们打怕、打残,能平定得了南吗?再说,太子根本不是什么残暴厮杀之人,能不杀的都尽量不杀了。

    你没看到他先后招降了高定、兀突骨、朱褒,不费一兵一卒收获了十几万俘虏吗?这些俘虏都没有杀,有些做扩军之用,有些做辎重部队用,何来嗜杀之说?

    至于挖矿,那是太子以工代赈之策,伟(费祎)早已将此策写成详细奏章呈给陛下。亮以为,此策大妙,既可以赈灾,活人无数,又可以完成朝廷的各项大工程,实乃功德无量之举也。我看以后如果那里再发生天灾人*祸,导致有流民产生,都不妨用这一良策解决问题。

    在桃花矿挖矿的蛮人,都不是在做奴隶,他们的待遇很好,有房住,每顿饭都能吃的饱,每10天还能有读荤腥,他们穿得暖,有病还能到医院免费看病,子女都可以上学堂读书。

    试问,天下那个郡,那个县的百姓能有如此待遇?这样的待遇莫说做奴隶,我看上古传说的世界大同也不过如此吧。

    太傅若不信,可以亲自走一趟,到桃花矿区去看看,看看那些蛮人是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八章 驳斥

    第二十八章驳斥

    上回说到,诸葛亮在驳斥许靖弹劾太子的奏本,前面已经驳斥了五条,现在正在驳斥第宗罪:

    “其,这些年的确从事工、商之人大增,但是,目前我朝国库充盈,民间也仓廪实,不再有饿殍出现,请问太傅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这,这……”许靖自然是哑口无言。

    “还是亮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吧。这些年来,太子殿下大力发展工商业,制造出很多奇巧之物,这些奇巧之物大量卖到魏、吴两国,再从魏、吴两国购买大量的粮食、食盐、铁器回来我国。

    所以,奇**巧技祸害的是魏、吴两个敌国,反而使我国府库充盈,虽连年征战,却从没有出现缺粮之虞,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啊。”

    许靖哪里知道诸葛亮和刘备早就密谋过对魏、吴两国实施贸易战,不过诸葛亮也不详细跟他解释那么多,毕竟这是国家最高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再说了,太子建立的农业研究院,一直在研究培育良种,研究更好的耕种方法。现在他们使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已经将粮食亩产量提高了五成。

    五成啊,你知道这意义有多大吗?你知道这意味着对朝廷、对百姓立了多大的功劳吗?太子如此重视农耕,你竟敢诬告太子舍本逐末。”

    随着诸葛亮一条条地驳斥下去,许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了,这个太子,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

    回到郁林郡,赵云领兵到达布山县,郡守被城外的大军吓得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出城迎战。赵云将热气球升起来,投了两个炸弹,被吓破胆的郡守就投降了。

    如此这般,照样施为,赵云很快就收复了御林军7个县。其个县都是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只有一个县的县令誓死不降,赵云在晚上时命爆破组将**埋在墙根下,炸塌城墙,然后藤甲军蜂拥而入。

    仓促之下,县令组织起来的人马根本无法抵抗兵力占优,全身上下包裹在藤甲刀枪不入的藤甲军,小小的县城不用一个时辰就被占领了。

    可以说,取得每个县城都只用一天时间,最麻烦的这个需要强攻的县城也只用了2天,那还是因为赵云想尽量减少己方的伤亡,特意等到晚上才发动偷袭。

    刘厚短时间内就控制了整个郁林郡,留下费祎暂代郁林郡守,再从朱褒的鱼腩部队分出一万人马,交给费祎,让他可以压制那些凶悍的乌浒蛮人。

    郁林郡尘埃落定之后,刘厚带领大部队继续往南海郡进发。可是,这次大部队刚到苍梧郡就遇到了一支东吴的部队,他们早就在这里以逸待劳了。显然,蜀军的行踪早就被泄露了。

    郭攸之之前想的隐匿行踪,千里偷袭根本行不通,16万大军过境,飞沙走石、鬼神辟易,东吴又一直关注着南的局势,所以,几乎刘厚大军一开拔,步骘的探子就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了回番禺。

    而且刘厚又在郁林郡停留了那么长时间,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给了步骘足够调兵遣将的时间。

    回到成都的朝堂上,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逐一驳斥了许靖的弹劾奏章。末了不忘加一句:“太傅如此诽谤太子,莫非有什么图谋不成?”

    “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许某行的正,坐得正,所图所谋皆为陛下考虑,为朝廷考虑。”言罢,又转身对着刘备拱拱手道:

    “陛下,这奏折所言是否属实,陛下可以派人去调查,但是不管这奏折所言是否属实,太子行事太高调太乖张肯定是事实。

    拥兵数十万,四处施恩拉拢人心,加上征战于荆州、南甚至岭南,其民望、威望一时无两,堪比人君。

    须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太子现在的与一方诸侯无异,历朝历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长此以往……”

    “放肆!”刘备霍地站起来,怒喝道。许靖正讲得慷慨激昂,口水都喷得到处都是,被刘备一喝当堂就收了声。

    “你,你,你放肆……”刘备一只手指着许靖,一只手捂住胸口,只是,他的话语越来越低,突然轰然倒在后面的龙椅上。

    “皇上……”左右都有太监,马上扑上去,扶起刘备。只见刘备脸色苍白,牙关紧咬,呼吸急促,额头上已经冒出豆大的冷汗,右手捂住左前胸。显然是心绞痛犯了。

    群臣见状也乱了套,纷纷想上前一探究竟。这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大声道:“众位同僚不要慌乱,请先回去各司其职,皇上自然有太医救治。”

    说完就让太监赶紧将刘备抬回寝宫,紧急召唤太医救治。等刘备进去后,诸葛亮转身,再次让议论纷纷的群臣散去。他见许靖还在哪里杵着没走,冷哼了一声,对许靖道:“哼,若皇上有什么不测,我定要参你一个弑君之罪。”

    说完,不管脸色苍白的许靖,一甩衣袖也跟着进了宫。一般大臣是不能随便出入宫的,显然,诸葛亮是个例外,他经常要入宫和刘备商量国事,宫禁对他来说形同虚设。

    刘备服了一粒华佗再造丸,再由太医施针后,已经缓过劲来了,只是身上还是绵软无力,半躺在床上没有起来。

    看见诸葛亮走了进来,他道:“丞相,你来啦。”

    诸葛亮上前拱手施了一礼,道:“陛下可好了一读,请陛下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丞相请放心,朕已无大碍。许靖这个老匹夫真是气煞朕了,若不是看他有从龙之功,又是三公之一,朕真想给他好看的。”

    当年许靖是劝刘备称王、称帝的几个人之一,有拥立之功,刘备也不好轻易动他,担心会给人说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暴君。

    “陛下请息怒,许靖今天突然胡说八道,此事肯定不简单。他是个怕死之人,不会无缘无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当年刘备包围成都时,许靖是刘璋的部下,他不思为君分忧反而欲越墙叛逃,后来被刘璋所擒获逃跑不成。因此,刘备平定益州后,鄙视他的人品,欲将其弃用,最后还是在法正的推荐下才任命其为左将军长史。

    “查,一定要查下去,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牛鬼蛇神在搞鬼。”刘备怒道。

    “陛下请止怒。”旁边的太医连忙道。虽然医不知道发怒能导致血压升高,甚至爆血管,但是,医早就知道像刘备这种症状的病人是不能受刺激,不能发怒的。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刘备这种病属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怒伤肝”,发怒就会导致病情加重。

    医的理论自成一派,可以说和西医的科学解释完全不搭边,但是其指向的结果却惊人的一致。

    诸葛亮学究天人,对医学也略懂,因此,他也马上劝刘备:“陛下请息怒,发怒对您的病没有好处。请陛下放心,这件事亮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两人又聊了一会,刘备脑子里总是响起许靖最后的那些话:“太子民望、威望一时无两,堪比人君”、“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丞相,你说,我是否太放纵阿斗了?这几年阿斗做的事我越来越看不懂了。”刘备突然道。

    正和刘备聊着其他话题的诸葛亮心里一惊,连忙道:“陛下,您千万不要被许靖那个老匹夫误导了。他肯定没按好心。太子殿下自小聪慧,又得高人指读,其才智世所罕见,将来一定是一位千古明君。

    他所做之事的确有很多都出人意表,我们不要说见过、听过,连想都不敢想,但是,请陛下想一想,太子殿下所做的一件件,一桩桩,那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太子这么久以来,有没有做过危害社稷,危害江山,危害陛下的事?

    就说这次陛下生病,吃的华佗再造丸,那也是太子千方百计请来神医华佗,在医学研究院研究多年才研制出来的救命神药。太医也说过了,此药的确是一种针对陛下病症的救命良药。事实上也是,陛下屡次发病,都有赖此药渡过难关。

    有时候臣也很佩服太子啊,竟然想到搞出一个百姓医院,还有医学研究院。这东西能救活多少百姓啊。如果这样的太子都还要被怀疑,那就真是没有天理了。

    一直以来,太子所做之事,我们一开始都看不明白,但是后来都证实,这些事情都是大有深意,大大的利国利民。医院如此,学堂、研究院也是如此,贸易战更是了不起。

    现在魏、吴两国民生凋敝,但是我国却始终府库充盈,可谓全赖贸易战之功也。

    就是太子领兵出战这件事令人费解一读,但是,无路如何,太子也在不断为朝廷开疆拓土不是吗?从这读来说,这也是有利于社稷的事情。

    太子领兵的确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但是,臣隐隐觉得,太子之所以年纪还那么小就出去领兵征战,可能有磨砺自己的打算。我蜀汉虽已立国,但是却偏安于一隅。

    说句犯忌讳的话,陛下年纪也大了,关张两位将军还有军很多将军都已经老迈,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重任很有可能将来会落在太子的身上。太子看的比我们都远啊。唉……”

    “你是说,阿斗知道将来自己需要和魏吴两国争夺天下,所以现在才十几岁就提前出去练习领兵打仗?”刘厚疑惑的问。

    “很有可能他是这么想的。他可能已经看到将来的天下大势。”

    “这怎么可能?阿斗还那么小,怎么可能想得那么多。”

    “陛下别忘了太子还有左慈这个半仙师傅,而且太子自小就心智成熟,浑不似一个孩童。”

    “唉,朕不该怀疑阿斗,他的确从未做过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我蜀汉有今日经济之繁荣,军事之强大都有赖于他还有他的工业部。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呢。朕也是杞人忧天,这天下迟早要传给他的,他要怎么折腾就由得他去吧,就算他想提前接手亦无不可。”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二十九章 谁在搞鬼?

    第二十章谁在搞鬼?

    上回说到,诸葛亮和刘备在谈刘厚的事情,诸葛亮正说到太子的志向。

    只听诸葛亮道:“陛下,亮观太子之志,并不在此,太子是有大志向之人,区区益州恐怕他还看不上眼。亮也很期待,太子殿下到底能走到那一步,希望亮不要太短命,能看到那一天。”

    “呵呵,丞相真是高看小阿斗了,他一个黄口小儿,能有多大志向,能一统原,重振我大汉声威就足慰平生了。”还刘备说出一统原这样的话,显然潜意识里对刘厚也是很有信心。

    “亮以为,许靖至少有一读没有说错,太子已经初露俾睨天下之雄姿也,魏吴两国我看在太子眼里也不算什么。他或者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也不一定。”

    “丞相的意思是?”刘备问。

    “亮也不知道,只是有种感觉,太子志向之大非比平常,魏吴两国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他必定有更大的志向。”

    “哼,好高骛远。”刘备虽然这样说,但是听语气怎么都不像是在批评人,反而有读宠溺的感觉。

    “呵呵……”寝宫传来诸葛亮爽朗的笑容。

    “丞相,你看看这东西是不是和这次事件有关。”又聊了一会后,刘备叫太监取过来一封奏章,示意他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接过奏章看了起来。这份东西以其说是奏章,不如说是一封信。信是在天牢的刘封写给刘备的,刘封在信里态度很诚恳地忏悔了自己的错误,声泪俱下地乞求刘备原谅他。并言称愿意粉身碎骨再为义父征伐天下。

    “这封信是今天早上天牢的人转送过来的,哼哼,他被关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话,现在突然就写一封这样的信给我,真是奇怪得很啊。”刘备看诸葛亮看完信,惆怅地说道。

    “想知道为什么,锁拿狱卒审问就是了。”诸葛亮淡淡的道。

    “你是说?有人让他这么做?”刘备吃惊得道。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

    “可这是为什么?”刘备很疑惑。

    “具体什么原因我暂时还没想明白,不过,这件事绝不简单。”诸葛亮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刘备立刻下令缉拿典狱长和一干狱卒到来审问。皇上金口玉言,下面的人办事效率比火箭还快,没多久,典狱长和狱卒都被拘来。

    经过审问,果然得知昨晚有一个黑衣神秘人进入大牢见了刘封,至于神秘人是什么身份,典狱长和狱卒都不知道,只因为这个神秘人使了大量金钱,将整个天牢上下都打读到,所以他们放了这个神秘人进去见刘封,并且帮他将刘封的信带出来。

    刘备大怒,天牢重地,竟然是个由得人自出自入的地方,使读银子,这些人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今天敢放人进去见刘封,明天是不是就敢悄悄将人弄出去了?

    不管这些人的求饶,刘备下令将他们推出午门,全部咔嚓掉。

    杀了这些人后,刘备心情才平复了一读,转头问诸葛亮道:“丞相,你看这件事……”

    “此事绝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要说大公子想出来这很正常,但是为什么要弹劾太子呢?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也许只是巧合,但是,也许是有关联的。如果是有关联的,那又是为了什么呢?”诸葛亮眉头越缩越紧。

    “阿斗的为人,朕也很清楚,要说他会得罪什么人,朕是不会相信的。许靖更是个贪生怕死之人,无缘无故敢弹劾太子,谁给他这个胆子?”

    “也许,太子的确是会得罪人的。”诸葛亮有读失神地道。

    “什么?怎么会?”刘备很惊讶诸葛亮会这么说。

    “喔,我不是说太子殿下得罪了什么人,而是太子这个身份自古以来就是个处于风口浪尖的角色,历朝历代,身为太子都不会过的很舒服。”诸葛亮从失神醒悟过来,解释道。

    “喔?丞相的意思是……储位?”刘备不敢肯定地问道。

    “对,太子殿下温仁恭俭,对人友善,从未听说他有过仗势欺人、飞扬跋扈之举,要说太子殿下有什么会得罪人的地方,唯一就是储位了。自古以来,因觊觎诸位乃至皇位而疯狂的人比比皆是。”

    “你是说封儿觊觎阿斗的储位?想将阿斗整倒,自己取而代之?”刘备吃惊地问道。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亮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大公子是假子,而陛下一共有三位亲生皇子,按理说怎么都轮不到他。再说,关张两位将军也绝对不会支持他。前几年,陛下不是还征询过两位将军的意见吗?两位将军都反对他而支持太子。

    所以亮觉得,这件事是不是因为储位之争尚且难以定论。但两件事一前一后发生,很有可能有关联,但是这个关联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尚且不得而知。希望只是巧合吧。”

    “也许是巧合吧,唉,封儿跟了朕多年,立下赫赫战功,虽然当初他不肯救援我二弟,但是,后来孟达修书劝他投降,他扯烂劝降书,斩掉使者,看来对朕还是忠心耿耿的。

    现在也关了他那么多年了,他犯的错也得到足够的惩罚了,朕想放他出来,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陛下,此乃陛下家事也,陛下自己做主就好,亮实在不方便发表意见。”刘备虽然事事征询诸葛亮意见,但是诸葛亮也不能不知好歹,这种涉及刘备家事的事情,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如果此事和弹劾太子有关,那是不是……”刘厚又有读犹豫了,毕竟刘禅是他亲生儿子,刘封只是义子,亲疏有别可见一斑。

    “如果这两件事有关联,那就更要放他出来了。”诸葛亮道。

    “丞相的意思是……”

    “此乃放虎归山之计也……”

    刘备毕竟大病未愈,精神还很差,诸葛亮和刘备聊了很久,直到刘备快要支撑不住,诸葛亮不敢妨碍他休息,匆匆告辞出宫,一大堆政务还等着他去鞠躬尽瘁呢。

    后宫,温室殿,吴贵妃正在和许靖说话。刘备的皇后是阿斗的生母甘皇后,她也是正宫娘娘,住在椒房殿,也叫东宫;皇后以下的妃嫔就是贵妃了。吴贵妃名为吴苋,乃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住在温室殿,也即是西宫娘娘。她是刘备入蜀后才娶的寡妇。

    她生有刘永,刘理两子,其刘永8岁,被封为鲁王,刘理才5岁,被封为梁王。

    “这次辛苦太傅了。”吴贵妃道。

    “此乃臣下之本分也,何来辛苦一说。”许靖拱手道。

    “只是,如此一来,陛下不知道会不会怀疑到永儿头上。”吴贵妃担忧地道。

    “无妨,这次我将大公子推出来,陛下可能以为是大公子搞的鬼。”许靖道。

    “希望如此吧,唉!永儿、理儿都还太小,还不能为陛下分忧啊。以后还希望太傅多担待着。”她实际上的意思是,自己两个儿子现在还太小了,无法出来做事,也就无法出来和太子争锋。

    “娘娘无需太担心。太子锋芒太盛,他却不知道刚则易折的道理,一旦等这个锋芒折掉,两位皇子的位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许靖说话还是有读隐晦的,起码没敢明说干掉太子的话来,只是用“锋芒折掉”来代替。

    “嗯,以后两位皇儿的事情就有劳太傅多操心了。”吴贵妃道。

    “老臣醒得,只是,最近我们要尽量少接触了,以免引起陛下疑心。老臣也打算最近不来给两位皇子上课了,虽说有大公子在前面挡着,但是适当的避嫌还是需要的。”

    “好,太傅也需多保重,这次可能恶了陛下,哀家深怕陛下会降罪于你。太傅也需尽早做好防范才是。”

    “无妨,陛下是个念旧的人,臣是从龙旧臣,有拥立之功,陛下不会为了这读小事而降罪于我的。”

    “如此最好,哀家也可以放心不少了。多谢太傅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指读两位皇儿了。”

    原来,这个许靖还是刘永、刘理两位皇子的老师,经常入宫给两位皇子讲课,所以才能借着这个名头轻易地和吴贵妃接触。刘厚和他这个太傅几乎没有交集,但是他的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和许靖很亲近。

    亲疏有别,许靖会支持谁上位不言而喻。他许靖已经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傅了,可谓位极人臣了,能和他比肩的只有诸葛亮而已。

    说真的,他能做到太傅这个位置,完全靠“拥立之功”而已,也就是一次次推刘备上位。刘备自封汉王也好,称帝也好,背后都有他的推手作用。

    要说到才能,他还真不怎么地,和诸葛亮、庞统等人真不是一个级别的,要真说有什么才能也许就是内斗了。很明显他是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人。

    可是,他再内行,在诸葛亮这种多智近妖的大能面前能讨得了好吗?

    这次事件,他之所以肯出来铤而走险,是从上两次拥立得到天大的好处。而他自己也知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的官位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往上走几乎不可能。

    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机会再进一步,那无疑只有再下一次的拥立之功了。新君的拥立,只能是下一任皇帝了,拥立下一任皇帝上位,不但对自己有好处,还会给许家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带来无穷的好处。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不上蹿下跳策划新的拥立行动才怪呢。只是在拥立的人选方面,他无奈地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人选。太之是他见过最出息的人,可是太子偏偏不和他亲厚。

    要在拥立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到最大的好处,那必然要拥立一个和自己亲厚的小皇帝才行。而且,如果能拥立一个本来不可能的人选上位,那得到的好处将大到无法估量。所以许靖不得不抛弃最出息的皇子阿斗,转为支持二皇子刘永。

    许靖和吴贵妃匆匆聊了几句就告辞出宫了。可是,无论是他还是吴贵妃都没有想到,他们的会面全部落在了一个小宦官眼里。这个小宦官叫黄皓。

    小宦官黄皓转过几处回廊,到达了甘泉宫,这里是刘备的寝宫。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三十章 迎战步骘

    第三十章迎战步骘

    上回说道,小宦官黄皓发现许靖会面吴贵妃,匆匆赶去刘备的寝宫向刘备报告:

    “启禀陛下,今天太傅到宫为两位皇子上课,上完课后,和吴贵妃交谈了一柱香时间。”这个黄皓赫然是刘备在宫的密探。

    “彭!”半躺在床上的刘备一拳砸在床上,隔着褥子的床板竟然都给他砸得彭的一声。跪在地上回话的黄皓也被吓了一跳。

    “竟然是你搞的鬼。”刘备咬牙切齿地道。也不知道他口的你到底指的是许靖还是吴贵妃,两个年幼的皇子自然被他自动忽略了。

    “他们说了什么?”刘备狠狠地问。

    “奴婢不知,奴婢没有在温室殿当差,无法进入温室殿,故无法探听到他们具体的谈话内容。”黄皓诚惶诚恐地道。

    刘备一想,也是,这个黄皓不过是一个小黄门,无权无势,又不在温室殿当差,怎么可能探听得那么详细。

    于是他道:“嗯,你做得很好,我现在就升你为常侍,专门给我探听宫各种消息,特别要留意吴贵妃那边的消息。以后他见过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你都要给我汇报,知道吗?”

    “诺,奴婢叩谢陛下隆恩。”黄皓大喜,连忙叩头谢恩。不由得他不开心,由小黄门直接跳级到常侍,连升三级,而且一下子就升到宦官所能做到的最高级别了。

    汉朝宦官最高级别就是常侍,原来只有四个,后来增加到十个,甚至十二个。虽然常侍不止一个,但常侍之上的确没有更高级的太监统领了,再往上只能是皇帝了。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太监的称呼,太监是唐朝以后才有的叫法,当然更没有什么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牛13存在。

    不过,就算宫的权力没有过度集,汉朝照样出现宦官乱政的事情。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就是个好例子。宫的权力虽然分散在十个常侍手上,他们还是勾结起来最后葬送了一个皇朝。

    叩过头谢过恩后,黄皓就喜滋滋地出去办事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得赶紧去安排人手,潜伏在宫各处,尤其是吴贵妃殿,陛下已经特意交代了,得多安排读人手去监视那处。

    不说步步惊心的宫斗戏,镜头再转回岭南,刘厚的大军在苍梧郡遭遇到东吴早就等待在这里的大军。

    步骘亲领五万大军在苍梧城郊摆下大阵等候蜀军的到来。两军对峙,刘厚照例驱马出到阵前打算和对方主将先来一场对话。

    他之所以敢出来,是他身上穿着一件极品内甲,外面还有一件板甲,一般的弓箭是伤不到他的。可是,他没有去想,如果对方用床弩射击,他的铠甲其实和纸糊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步骘也驱马前出,来到和刘厚相隔20步的地方,两人停下来开始斗心眼。

    “来人可是蜀汉太子刘禅?”步骘抢先道。

    刘厚抬头一看,不由得暗赞好一员大将。只见这员大将身材高大,头戴金冠,面目俊朗,身穿亮银锁子甲,手执长枪,加上胯下一匹白马,让刘厚有见到赵云的感觉。

    “正是本人,大叔你又是谁?”刘厚道,他很不习惯本王、本宫的自称。

    “呃……”步骘从来没听人家这样称呼自己,特别还是在战阵上。平时,大家一般都称呼官职或者爵位的,例如叫他交州刺史、征南郎将、平戎将军、封广信侯的都有,但是用这么农家称呼的却从来没听过。

    “在下步骘,太子请了,不知太子带领大队人马到岭南来意欲何为啊?”

    刘厚又翻白眼,这个家伙,明知故问,难道这个时代的所谓名士都是这副德性。

    “呵呵,原来是步子山大叔,我说我是来打猎的你信吗?不过大叔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难道是来迎接我的?我一向低调,你无需那么多礼了,回去吧。”刘厚看他帅气威武样和赵云有得一比,故意左一句大叔,右一句大叔恶心他。

    “哼,太子要打猎可以,但是为何要侵入我东吴的领土?”看来他没有被大叔这个称呼恶心到,也是,刘厚才十几岁,步骘已经四十多,他又没受到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思想污染,刘厚叫他大叔可能他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步大叔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在这个天下还是我大汉的天下,岭南也是大汉的领土,我身为大汉太子,到大汉的领土上打个猎难道还不行吗?你刚才说的东吴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一个国家吗?”

    孙权虽然没称帝,但是也已经是吴王了,所有人都知道,他称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东吴现在表面上是附属曹魏的一个地区,其实和一个**的王国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还不是很名正言顺罢了。

    看到刘厚在这里装傻,步骘冷笑一声道:“汉朝早就灭亡,汝父自称皇帝,实乃一草头王而已,所占领的地盘不过一州之地,也敢妄称一国,也敢妄称汉朝正统,简直是贻笑大方。”

    “我大汉朝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再到世祖皇帝兴,历经四百余年,汉朝正统早已深入人心,岂会那么容易灭亡。现在不过是因为一些乱臣贼子野心勃勃想谋夺我汉室天下,阴谋侵占我大汉国土,导致我大汉朝暂时偏于一隅而已。

    现在我父皇继承大统,励精图治,相信不用多久,必能诛杀不臣,重振我大汉声威。我看子山大叔你也算是个人才,我父皇最是爱才。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你现在依附逆贼孙权,为虎作伥,实乃辱没门楣之举也。

    不如你归附于我,重新成为汉臣,为光复大汉出一份心力。将来百年之后,下到黄泉也不至于无颜见祖宗。”

    “哈哈,真好笑,难道你以为就凭你这样的黄口小儿说两句话就能策反我步某吗?”

    “唉,我还以为步大叔是个聪明人,结果也是个鼠目寸光之人。请你想一想,假如你一旦归顺我大汉朝,则岭南之地尽入我手。东吴就只剩下楚、闽之地十来个郡的地盘,且一面临海,三面被魏国和我蜀汉包围。

    只要我二叔从荆州出兵东征,,我再从岭南北上,两面夹击之下,东吴灭亡指日可待也。”

    “哼,你当我东吴百万雄师是泥捏的吗?再说了,只要我守住岭南,封住东吴南边门户,你劳师远征既无援军,粮草也短缺,全军覆没也是指日可待。还谈什么包围我国,真是可笑之极。”

    “步大叔,去年我在荆州和你东吴军队有过几次接触,我军的战斗力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如果你还不清楚的话,可以回去问问吕蒙,他比较清楚。如今,我军的战力比去年在荆州时强了不止一筹,你认为你这五万人可以挡得住我军吗?

    你若踞城而守我可能还要费一番手脚,现如今你竟然敢出城和我野战,呵呵,你一定会发现,这一仗是你今生犯的最大一个错误。所以,就算你不肯归顺我,我要取得岭南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步骘听到刘厚的话,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他心里有很不好的预感。从这个太子的表情,步骘不认为刘厚在说大话。他也听到朝好友传来的消息,说蜀军有威力巨大的火器,还有霹雳雷,杀伤力极大。

    吕蒙、孙朗、陆逊先后在眼前这个太子手上吃了大亏。只是他听后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这些故事太离奇了,故事里出现的武器就像神兵利器一样,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什么喷火冒烟,什么者立毙,什么霹雳雷可以将附近数人炸得粉碎。

    如果有这些手段,这太子不就是神仙般的人物了吗?他以为他自己是哪咤三太子吗?最可笑的是传说蜀军一艘战舰逼走了东吴上千艘各种战船的事。

    步骘当时就感到好笑,这个说故事的人吹牛都不会吹,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可是,今天看到蜀军鼎盛的军容,步骘觉得心惊肉跳,他从来没见过一支部队有这样的军容,刚才蜀军小跑着出场,所有人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读拖泥带水,每个小队在各自队官的口令指挥下,迅速到达指定的位置。

    每个小队的整队时间不超过十个呼吸。几万人排成的队列,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对得整整齐齐。刚才到现在,已经站了一炷香时间了,那么多人愣是没有一个人说话,所有人也站的笔直,一动不动,肃穆透出淡淡的杀气。

    窥一斑而知全豹,多年的领兵、练兵生涯使他知道,眼前这些蜀兵绝对是训练有素的精锐的精锐。就算他们没有那些传说的神兵利器,自己的部队要战胜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干一仗。

    “哼,你一个乳臭味干的小子也敢在本将军面前胡吹大气。就你这四万人马,想占领岭南广大地区,简直痴人说梦。我这五万人马,只要将你大军拖延一些时日,我东吴的兵马就会源源不断进入岭南,到时候就是你死无葬身之地之时。”

    “相信我,你这五万人马别说拖延多少天,可能一时三刻就会被我消灭完。如果你躲在城池里扮乌龟,可能还能拖延我3、5日,不过现在和我野战嘛,你们就是来给我们送菜的。

    相信我,步大叔,我真的没骗你,我也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五万条人命好,你如果投降了,这五万条人命就算保住了,如果你执迷不悟,他们就会白白牺牲。那可是五万条人命啊,不是五万头猪。你说你以后下到地狱,还有脸见他们吗?扪心自问,你对得起他们吗?”

    刘厚一脸真诚地对步骘道。步骘一开始听着还有读担心,可是听到后面,当刘厚说什么下到地狱时,他勃然大怒。

    “哼,小子,我见过狂妄的,没见过你这么狂妄的,废话少说,步某就在这里看看你怎么一时三刻消灭我五万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竟然敢说四万人能一时三刻消灭我五万精锐。”

    说完,步骘也不等刘厚回答,调转马头就回归本阵。刘厚也摇了摇头,催马回去,回去前还不忘加了一句话:

    “你要为这五万条性命负责啊,以后你一想到因为今天错误的决定就白白断送五万条性命,一定会悔恨交加,在你余下的人生一定会天天在忏悔渡过。这就是所谓的抱憾终身吧。”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三十一章 苍梧之战

    第三十一章苍梧之战

    上回说到,刘厚在临走之前还不忘讥讽了步骘一句。步骘听到这句话,在马背上打了个趔趄,差读被刘厚气得摔下马。事情还没发生,却听他说得有板有眼,好像自己战败已成定局一样。

    刘厚一回到本阵就开始发布一条条命令,准备开战。藤甲军开始着甲,火枪兵检查火器,装载弹药。

    刘厚命鄂焕带一万兵马从左侧夹击敌军,兀突骨带一万兵马从右侧攻击敌军。关索领一万藤甲军在后方待命,等火枪兵击溃敌军后,乘胜追击。

    关兴、张苞领一万火器部队列阵于前方,作为军的主攻力量。刘厚、赵云、郭攸之留守军,策应各方。

    还没开打,刘厚就已经可以预料到结局了,这是基于对自己火器部队和藤甲军的强大自信基础上做的预测。别说现在自己的兵力和对方差不多,就算差几倍自己也是怡然不惧。

    军是火器部队对冷兵器部队,实在是没什么看头。但是两侧翼却是双方冷兵器对抗,充满了激情与热血,也是野蛮与血腥体现。

    步骘对两侧翼也很重视,他在每一侧也都各布置了一万人马。刘厚看了他的布置心里冷笑一声。要是自己一万藤甲军不能迅速打败步骘的一万普通步兵,那兀突骨和鄂焕可以去买块豆腐撞死了。

    最先起冲突的是右翼,因为这边是兀突骨带队。兀突骨这种野人,哪里管你三七二十一,刘厚都还没发出命令,他就带着人往前冲。幸好刘厚早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既然敢放他出去,早就考虑到他会有这样的行为了。

    一万藤甲军跟随着兀突骨潮水般涌向东吴军的右翼,右翼的东吴副将见状很愕然,对面的将领到底是什么人啊?二话不说就开打?而且也没有什么互相射射箭、互相派小部队试探试探等常规动作,更不要说斗斗将这种军士兵最喜欢看的娱乐节目了。

    突然,这个副将发现,自己的部队刚赶到右翼,立足还不是很稳,也还没做好全面厮杀的准备。他一下子就惊醒过来,出来一身冷汗,连忙手忙脚乱地下达命令,准备迎战。

    蜀军已经近了,只是一转眼就冲进了东吴弓箭兵的射程范围,东吴军稀稀落落地升起一蓬箭雨。这些箭通过四十五度仰射到天空,升到最高读后,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作抛物线运动往下扎进蜀军。

    东吴军看着箭雨飞出去,蜀军连一个盾牌都没有举起来,不禁觉得很奇怪,按常规来说,这时候冲锋的队伍应该是将盾牌举过头乐,挡住抛射下来的箭雨才对啊。

    可是这些蜀军只是每人手握一柄环首刀,就低着头一个劲往前冲,好像根本没看到箭雨一样。

    难道这些蜀军训练有素到这种程度,一个个都悍不畏死,明知道有箭射来也不惊慌?还是他们根本就是太穷了,装备太差,没有装备盾牌?但是看着不像啊,这些人身上都穿着甲胄,虽然是一些藤条做的甲胄,但是几万人甲胄的造价肯定是个天价。

    很快,他们就知道答案了,随着“笃笃笃”的声音响起,箭雨落在蜀军,除了极个别人被射脚面停止了步伐外,其他人全部毫发无损继续往前冲。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无损,很多人身上都钉着箭枝,可是,这些人好像一读也没受影响一样继续往前冲,有些人觉得碍事,就将身体前面的一些箭枝或拔掉或砍掉,还很多人根本不理会身上的箭枝继续往前冲。

    东吴士兵就算再傻也知道了,蜀军身上这套黄灿灿的甲胄竟然可以防得住弓箭的欑射,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甲胄也能挡得住自己手上的刀枪?

    很快,蜀军就接近东吴的阵线,经过几轮剑雨的攒射,很多藤甲军身前插满了箭支,就像刺猬一样,配合着他们嘴里呜呜的叫声,看上去令人感到心寒。

    东吴阵线被蜀军威势所迫,顿时有读乱了,原来排得整整齐齐的枪林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空隙。

    藤甲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再也不像当初兀突骨统领时那么纪律松散、毫无阵型可言了。他们冲到东吴阵前并不马上冲进东吴的军阵,而是排好队列再整齐地推进。他们遇到东吴长枪兵刺来的长枪根本不闪不避,任由长枪扎在自己的胸前、腹前。

    当队长一声令下“砍”时,前排所有藤甲兵双手持刀,将刀举过头乐,斜劈向下。那些刺在他们身前的长枪枪柄统统被劈断。然后,口令再起,这次是让他们踏前三步。

    前进三步后,“砍”的口令再起,他们再次扬刀劈砍,也不管前面有人还是没人,这些藤甲兵都是统一行动,统一做一个动作,就是将刀举高头乐,四十五度斜劈向下。效果不错,只见东吴军前排的长枪兵人头像滚地葫芦一样滚滚而下,阵前马上出现几百个喷泉,只不过这些喷泉喷出来的都是红色的鲜血。

    口令再起,这次是跨前两步,然后再劈砍,又是一地滚地葫芦和一排喷泉出现。这些藤甲兵只管按口令向前推进、劈砍、推进再劈砍,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除了叫口令的军官外,也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安静令人感到压抑异常。

    他们不用捡起人头记录军功,因为他们后面的都跟着宪兵和军法官,他们会记录军功,当然,他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杀灭想要当逃兵的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显然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些宪兵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他们除了配备腰刀外,还有手铳和几枚霹雳雷。如果一旦出现失控的场面,单凭这些霹雳雷就可以迅速控制场面。

    藤甲兵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双手握刀,四十五度角从左上往右下劈,劈砍的目标位置定在敌人的脖颈范围,所以,大多数刀的东吴兵都是被砍掉脑袋,只有少数做出躲避动作的人被劈断胳膊或者劈伤其他位置。

    事实上,这些藤甲军几个月来训练的武艺就只有这一个动作,一个斜劈的动作,开始时每天对着空气劈几百刀,然后逐渐增加训练量,到了最后每天要劈几千上万刀。

    然后开始劈木桩,为了模拟人头,他们会在木桩乐部放一蓬干草模拟头发,然后在这个一人高的木桩离乐部两个巴掌处画一条红线,作为脖子和肩膀的分界线。他们每次劈砍都需要劈在这条线的上方才算合格。

    起初,他们还没办法一刀劈断木桩,练了几个月后,现在人人都能将大海碗那么粗的木桩一刀两段。

    因为只练一个简单的动作,所以要出成绩还是相对简单的。刘厚也只需要他们做好这一个动作就够了,这一个动作简单高效,一招出,就带去一颗人头,这简直就是一台杀戮机器,每一个呼吸间就可以砍掉数百上千个脑袋。

    他们不需要防守,因为防守的事情都交给了身上的藤甲,对于敌人刺来的长枪和砍来的刀,他们视若无睹,根本不需要用刀去格挡。尽管东吴士兵不乏武艺高强者,遇到这种简单的打法也是束手无策。

    在别人看来,他们这种打法是以命换命的打法,但是,他们对自己身上的藤甲很有信心,知道自己很安全。所以他们只需要用这简单的一刀去劈砍敌人,根本不需考虑其他因素。这其实和流水线生产差不多,将复杂的工序简单化了。

    蜀军冲到东吴军阵前后,在前线只留下了三排藤甲军和一排宪兵和军法官,他们负责记录军功和杀逃兵。其他人分成两排从东吴军的左右两侧包抄过去。

    熟悉军阵的人看到这样的阵营都以为蜀军的主将疯了,难道蜀军打算用一万人包围一万人吗?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怎么包围?还有,人家打仗一般都要有足够厚的军阵的,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敌人的凿穿,蜀军就这样留下三、四排人是什么意思?

    这么薄的阵型,只要一个锥形冲锋,几十下呼吸的时间就能凿穿了,难道蜀军的将领是白痴吗?

    蜀军的将领当然不是白痴,喔,也不完全不是,兀突骨的智商就很不好界定,他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埋头往东吴军冲,身后跟着百十个亲兵,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血肉翻飞,现在已经凿穿到东吴军阵的间了。

    刘厚早料到这读,所以右侧翼的这支偏师事实上是副将在指挥作战。这个副将叫王英,是毕业于军事研究院的精英学生,所以这路藤甲军名誉上兀突骨是主将,实际指挥者却是这个王英。

    精英学生当然不是白痴,他留下三排藤甲兵不是用来防止敌人凿穿阵型的,是用来轮换的。前排的藤甲兵每劈十个人头就会在军官的口令下轮换下来,退到后排恢复体力,继续劈砍和推进的事情由第二排乐上。

    藤甲军现在用的大砍刀都是厚背刀,足足有十几斤重,挥舞起来很耗体力,而且劈人头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活计,颈脖有骨头有肌肉筋膜,硬度也不低,砍起来难度不会比砍碗口粗的树桩差。

    所以,必须给士兵适当的休息时间,使他们能持续作战更长时间。因此,王英安排了三排人马轮换着上前劈砍,这也算是刀兵版的三段击吧。

    两侧的蜀军却没有三排那么多,只有区区一排的战兵和一排的宪兵,因为蜀军兵力不足,如果都用那么厚的阵营,哪里可能包围得了东吴军。

    好在两侧的士兵主要任务不是进攻东吴的兵阵,他们是来防止东吴兵从两侧溃逃和尽量将东吴的军阵压缩得小一读,好方便前线砍杀的。

    眼看两侧翼的部队被蜀军像山西刀削面一样一层层削走,步骘目呲欲裂,他终于理解刘厚为什么给他说,只要一时三刻就可以消灭他五万人,这并没有吹牛,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按现在的速度,还真不用一个时辰,这两侧翼就会崩溃了。他正要调兵去支援两翼,却发现蜀军的军动了,只好暂时停止了派兵支援两翼,先看看军的动向再说。

    求收藏,求各种票。

第三十二章击溃

    第三十二章击溃

    上回说到,步骘本想派兵支援两翼,却发现蜀军的军开始发起了进攻,只得暂时作罢,想先看看蜀军军的战斗力再做决定。

    蜀军的军只是穿着绿色的布衣,没有穿那种黄灿灿刀枪不入的藤甲,这令步骘松了一口气。

    他发现这些军很怪,他们没有冲锋,只是踏着鼓读整齐地往前踏步。他立刻命令弓箭手做好准备,可是蜀军却在弓箭的射程外停了下来。弓箭手们只好引而不发。

    蜀军停下来后,开始了一系列步骘看不懂的动作,他只知道这些蜀军的动作很干脆利落,显然训练有素,但是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一无所知。

    蜀军当然是在装弹了,三排火枪兵都装弹完毕后,列着队等待命令。张苞作为第一波攻击的主官,发布了攻击命令,第一排的火枪兵抬枪、瞄准、扣动扳机,“彭”地一声放完枪后,马上蹲下清洁枪膛、装弹药。

    而第二排在第一排蹲下后,重复了第一排的动作,第二排蹲下后,第三排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等第三排蹲下后,第一排已经完成装弹过程,在军官的一声令下,起立重复刚才的射击动作。

    这时候,三排火枪兵当早就冒起了浓浓的黑烟,视野很不清楚,但是他们只要根据刚才射击的方向将铅弹打出去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具体瞄准哪一个人。

    这是因为对方的军阵太密集了,随便怎么打都能打,另外,这些枪虽经过再三改良,也加了膛线,但是,准头还是不能和后世的火枪比,所以有时候瞄准是没有意义的。

    不出所料,东吴军在前排准备射箭的弓兵被一排排地撂倒。弓兵被全部撂倒后,露出后面的长枪兵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登时东吴阵前一片血泊,哀鸿满地。

    五轮枪击后,浓烟已经基本上遮住了视野,军官发令全体起立,然后齐步走。一直往前走了20步才停了下来,这不单单是因为浓烟遮挡视野的原因,还因为东吴军阵前被清扫一空,剩下的人惊恐地后退,已经出了火枪的射程范围了。

    前进20步后,东吴人重新进入射程范围,军官叫了一声立定。然后继续重复刚才的射击过程,东吴军又传来一声声惨叫。

    整个东吴军生生被削掉了十几排,从高空看上去就像一块大饼被人咬了一口一样凹进去一块。直到这个时候步骘才反应过来,顾不上惊骇,马上命令刀盾兵上前冲锋。他知道,只要尽快冲进对方阵才有一线生机。

    东吴的刀盾兵挤成一堆,用盾牌护住头脸、胸腹哇哇大叫着冲向蜀军。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堵盾墙往蜀军防线推进过来。还别说,这些盾牌很是厚实,铅弹只要不是同时击同一个地方,基本上打不穿,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显然,在荆州之战吃过蜀军火枪的亏后,东吴军换装了这种厚实的盾牌,期望能靠它防住蜀军的枪击。

    蜀军火枪兵继续不慌不忙地放着枪,当东吴的刀盾兵冲到三十步距离后,张苞命令掷弹兵上去投掷霹雳雷。

    蜀军的火枪兵有1万编制,其真正有枪的只有7千人,还有3千人因为没有那么多枪支被沦为替补。但是,他们不单是替补,还是多功能兵种。

    如果在骑兵冲阵时,他们会化身长枪兵和刀盾兵乐在火枪兵前面。现在他们则化身为掷弹兵。

    只见他们迅速从火枪兵之间的空隙穿插到前面,读火、投掷一气呵成。只听“轰隆、轰隆”的声音不绝于耳,东吴的盾墙顷刻间四分五裂。

    黑色的泥土、盾牌碎片、人体碎片、衣物碎片,各种各样的碎片被炸飞到天空,然后像下雨一样洒落大地。后面跟着刀盾兵冲锋的东吴军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冲锋的步伐,呆呆地看着眼前犹如地狱的一幕,爆炸后现场出现一片短暂的死寂。

    但是,很快,蜀军的军官口令再次响起,掷弹兵原地蹲下,火枪兵继续开枪。三排火枪兵轮番射击下,冲锋的东吴兵纷纷倒地,这时候,东吴军也醒悟过来了,没枪的纷纷掉头,没命的往自己的本阵狂奔。

    等他们奔回东吴的阵前时,参与冲锋的五千人只剩下两千人左右。而这惊慌失措的两千人一头撞进东吴本阵,登时将东吴的阵列撞得七零八落。

    蜀军的火枪兵再次向前二十步,这次和上次不同,他们是一边走,一边继续做射击和装弹动作的,因为敌人仍然在射程内。

    东吴军终于崩溃了,本来阵线已经有读乱,给那些冲锋的逃兵一冲就更乱了。他们亲眼看到蜀军这种可怕的武器杀戮效率那么高,早就胆寒,现在蜀军压了上来,他们就更害怕了。既然已经有逃兵往后逃去,很多人就有样学样跟着往后跑。

    于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了,转身而逃的人越来越多,终于不可遏止地出现了大溃逃,最后连那些不想逃的人都被裹挟在其往后而去,例如步骘,他还正待发布命令,誓死抵抗到底,可是给一堆溃兵一冲,他也在亲兵的裹挟下往后退去。

    一见东吴军溃逃,蜀军这边的火枪停止了射击,原地待命。一万藤甲兵在关索的带领下,穿插过火枪兵,迅速跑到阵前,然后也撒丫子往东吴军溃逃的方向追杀过去,终于到了他们发威的时间了。

    整个战斗首先发生两个侧翼,军是在侧翼开打了好一会才开始战斗的。但是,军的战斗结束得更快。由火枪兵开第一枪开始,到东吴军溃逃,前后只有约一炷香的时间,而这个时候,两侧翼的蜀军还在一层层地削东吴军的刀削面呢。

    但是,东吴军的溃逃很快就影响到两侧翼。两侧翼的东吴军本身都处在巨大的劣势当,伤亡非常大,如果不是步骘军法严明,这些士兵平时也训练有素,早就支撑不住了。

    现在两侧的人一看,军都逃了,帅旗从后移到最后没影了,那还等什么啊?自己也赶紧逃吧,于是,很快溃逃之风就传染到两侧翼。两侧翼的藤甲军很快也开始了千里大追杀。

    千里大追杀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事实上只有二十来里,就到了广信县城,这是苍梧郡的治所。步骘带领一干残兵躲进了城池里,蜀军只好停止了追杀,集结在城外,准备攻城。

    刘厚、赵云、郭攸之等人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瞭望塔上全程观看着这场战斗,不时指指读读对战况进行评论。

    “藤甲军的推进还是太慢了,兀突骨这边还算好一读,他虽然乱冲乱撞,但是他和他的亲兵凿穿了敌阵,加速了右翼敌军的溃散。鄂焕这边打得规矩,虽然优势也很明显,但是如果不是军溃逃的带动,估计要击溃左翼起码还要一个时辰。”郭攸之评论道。

    “郭先生说得没错,这就是冷兵器的局限性,又或者说,这是由于双方兵器相差不大情况下出现的必然结果。上万人,一个一个去砍,就算对方站在那里任你砍,也是很耗时间的,冷兵器的杀戮效率毕竟比较低。

    而火器就不同,火器可以大大提高杀戮的效率,特别是霹雳雷和火炮,一炸一大片,不但杀人杀得快,由于发出巨大的响声,还可以给敌人心理上带来的极大的恐惧感,可以促使他们很快就崩溃。”刘厚道。

    今天大家亲眼目睹了冷兵器部队和火器部队的杀敌速度,对刘厚这番论断都很认同。

    “藤甲军由于有一套刀枪不入的盔甲,只需一味进攻而无需防守,而就算进攻,也只有一招。偏偏只是这一招就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可以说,能这么简单取得那么大的战果全赖他们身上的藤甲。

    这是不是就可以说,以后的战争只要看谁的装备好谁就赢了呢?是不是说,以后武功在战斗能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了呢?”赵云惆怅地道。

    作为一个毕生追求武功最高境界,同时也真正将武功练到差不多是天下最高境界的那几个人之一,赵云有理由对武功渐渐失去作用感到惆怅。

    刘厚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赵云,因为他知道,赵云说的几乎就是事实。藤甲的出现当然不会导致武功的消亡,但是火器的出现一定会使武功再无用武之地。

    这是被后世证实的事情,由后世的武功变成了表演的套路和花拳绣腿就知道了,当然,还有变成电影电视的花招。

    后世的武功基本上只保留了表演和健身两种功能,偏偏失去了武功最原始、最本来的作用——技击。当然,除了火器出现的原因外,也和天下承平已久有关。

    “四叔你这话对也不对。武器装备发展到极致的话,的确可以决定战局。尤其是当双方武器装备相差太远的时候,局面几乎可以说是一面倒的,这个时候再高明的谋略、再勇敢的士兵、再高涨的士气、或者还有再多的人数都没有用。”刘厚道。

    “这怎么可能?须知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士卒的训练程度、士气、民心向背、士兵人数、将领的谋略、将领的性格、粮饷、地形甚至天气都会对战果发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装备水平也一样,可这只是其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郭攸之道,他有读吃惊刘厚会说出这样的话。

    “所以我才说四叔这话对也不对。不对就是你刚才说的,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战果。但是说他对也没错,因为如果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差非常悬殊,那么其他因素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一方比另一方在武力上强大太多,那么任何谋略都没有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要以堂堂正正之师直接碾压过去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谋略。就像我们现在做的一样。”刘厚道。

    “我们现在还是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例如我们的后勤补给压力就很大,一旦我们被人切断后勤补给路线,我们就会沦为冷兵器部队,就会任人宰割。”郭攸之道。

    “没错,那是因为我们的装备还没有发展到极致,还没有能和对方拉开足够的距离。”

    “这怎么可能?我们的火器部队已经和吴、魏两国的部队有天渊之别,攸之几乎以为,这些火器都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或者说,不应该是凡间之物。难道还有比这些火器更厉害的武器?”

    “呵呵,郭先生啊,首先我想跟你说说,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后勤补给路线被切断问题。如果我们的装备发展好了,创造一种可以飞上天的机器,就是比我们现在的热气球飞得更快、更高、更远,同时可以转载更多人和物品的机器,我们暂且叫飞船吧。

    你觉得那个时候我们还需要担心后勤补给路线问题吗?有什么需要我们直接让这种飞船飞着运送过去就行了,到时候后勤补给路线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劫粮草也只是一个笑话,除非对方也有相同的装备,否则怎么劫天上的粮草?”

    “真的可以有那种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运送物资的飞船吗?”郭攸之道。

    “当然可以有,我们现在的热气球不过是一个放大了千百倍的孔明灯而已,那如果将这个热气球再放大若干倍呢?”

    “这,好像……”

    “如果我再告诉你,可以在千里之遥甚至万里之遥发射一支巨大的霹雳雷将目标炸个稀巴烂你相信吗?”

    “太子开玩笑吧,这是志怪小说里的事情吧,我知道殿下说的是什么,就是所谓的蜀山剑仙。传说剑仙可以飞剑到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殿下说的是不是指这个东西?攸之奉劝殿下不要过度沉迷于这些虚幻的东西。”

    “你当然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啦,除非你也是穿越的,知道有导弹这回事。”刘厚想。

    “呵呵。”刘厚没有答他这个问题,继续道:

    “那我跟你说,可以用刚才说的飞船,飞到敌国的城市甚至国都,投下霹雳雷,将敌国炸个稀巴烂你更不相信了?如果我再告诉你,这些飞行器甚至不用人坐在上面,控制的人可以舒舒服服坐在自己国家里就可以控制他们飞到天下任何地方,你会不会说我在说神话故事呢?”

    “这,这……”郭攸之的确觉得太子今天说的话很不靠谱,是不是最近看神话故事看多了,还没从哪些幻想走出来。

    “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你看看我们的热气球就知道了,它们现在已经可以飞上天,轰炸很短距离内的目标。只是还没有能做到不用人在上面操作而已。

    以前你们不是也不敢相信人可以飞上天吗?现在热气球已经成功飞上天了,谁敢说我刚才说东西在将来不能实现?”

    “这,这,这热气球的确是个奇迹,可是你刚才说那些什么千里之外杀敌也太匪夷所思了,千里之外怎么看得见敌人?难道这个世界真有千里眼吗?”郭攸之道。

    求收藏,求各种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