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超陆权强国TXT下载超陆权强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陆权强国全文阅读

作者:战列舰     超陆权强国txt下载     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六十七章 胜利了

    ( )“哗!”

    “我们胜利了~~~~~”

    “胜利了~~~~~”

    这一场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的伏击战很快落下了帷幕。

    伴随着战场上此起彼伏的枪声逐渐落去,天地之间尽是革命军欢腾喜悦的呼声,士兵们欢呼着,当然也没忘记追赶溃逃的李纯跟他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残部,只是战前得了季雨霖的死命令,自两翼上坡跟关内涌出来的千余士兵仅仅只追赶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残部狼狈逃窜出了峡谷之后,便停止了追击。

    都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一句却是不假。

    尽管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第八标的伏军将人数一倍与自己的李纯的新第二十一混成协打得大败而逃,但是本身却也在这场战事中损失不菲,那一阵清军的重炮压制,不少的清军士兵攀上了两侧山壁上,对伏兵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战后两翼的第一道防势内密密麻麻的都是尸体,初步统计,至少有四百多人折损在了这一场战事之中。

    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知道清军残部只怕人数已经不足两营,只是面对着城中数千还不安稳的原清军降兵,他们不得不收回了追击之心,在安排了一营在谷口临时设立防线防止清军杀回了回马枪之后,两营方才刚刚收复的河南巡防营士兵在孙国安的指挥之下走出了武胜关,一众人带着敬畏的目光,在这一处双方拼杀了一个多小时的峡谷中打扫了起来。

    “武胜关伏击战大胜!”

    很快这一份大胜的消息便被传送到了数十里外地县城指挥部内,落在了李汉的办公桌之上。

    “啪!”

    李汉兴奋的将手上拿着的一扎文件重重的放在了,激动的拿起陈天祥方才放下的电报。

    “好好好好好!”

    他口中连说五个好字,可见此时内心的激动了!

    “全赖大帅坐镇前线调度有方,各帅各部得以发挥,方能累获喜讯传来!”

    一旁陈天祥面上也是多有喜色,在一旁恭敬的说道。

    “你呀,什么时候也学会奉承的话了!”李汉嗤笑一句,若是平时他多半会就势训他一句,只是今天他心情的确很好,也就浑不在意了!

    “不错,良轩的指挥能力还远在正夫之上,好...这一场伏击战打得漂亮!”

    李汉心情的确不错,这一会儿难得多夸奖了不在身边的季雨霖几句。

    差不多在武胜关大捷的战报传来前约莫一刻钟的时间,第一混成协也传回来了一封捷报,陈穆坤付出一百多人的死伤,趁平靖关守军不备,仅比武胜关稍缓了不足两个小时,拿下了古称义阳三关之中的第二座--平靖关,为军政府彻底守稳了北疆门户,拿下了平靖关之后,他终于可以睡了安稳觉了!

    “大帅,季标统乃是当时帅才,由他坐镇武胜关,则武胜关可稳掌在我军政府手中!”

    陈天祥与季雨霖颇有些交情,因此见他此刻心情不错,便在他身边为季雨霖说了几句好话,有心为好友去掉身上代理第八标标统的头衔。

    “嗯...”

    李汉点了点头,旋即微微皱了皱眉,“不,他的确是一员帅才,不过要说能够将武胜关稳掌在军政府手中,此话却为时过早了!”

    叹了口气,不错,这一仗季雨霖打得不可谓不好,以区区不足敌人一半之兵,伏击击溃了兵强马壮的新第二十一混成协,虽然最后给那清将李纯率一部逃走,不过却在军政府大军的伏击之下几乎全军覆灭,不但丢失了全部的辎重,为军政府补充了近两千杆完好的步枪以及十余门重炮,战马五十多匹,被俘伤兵七百余人,留下了近三千四多具尸体,其中有一大半以上都是倒在了哈奇开斯机枪的密集火力网狙击之下。

    只是这四千多的损失,对于南下的清军大军来说,才不过刚刚断了它的一根手指而已,痛是肯定的...但是却完全不影响清军的南下!

    不过,这一场伏击战彻底打出了鄂中军政府的气势,却应该大书特书、广传天下才是,他若是不趁势多做上几番宣传,岂不白白浪费了这一番打击清军士气、为鄂中分军政府正名、吸引人才、吸引捐款、吸引政治投资、甚至吸引注意力以便让某些人加紧‘打探军政府机密情报’的机会了吗?

    沉吟了一下,他便开了口道:“伯庸,记录!”

    陈天祥这段时间一直跟在他身边,自然对他习惯已经摸得非常清楚了。实际上,方才陈见他面上隐隐思考的时候便猜想他可能要有吩咐,手上纸笔却是早就准备好了!

    李汉释然一笑,说道:“你倒是有了经验了,记录。”

    面上一肃,“命令第七标、城中巡防各挑选一营,合作二营立刻整军准备,连夜赶赴武胜关,交予季雨霖指挥。告诉他,关内一切守军我许他全权掌握!至于孙国安...嗯,安顿起来的确有些麻烦了。罢了,他到底与我军政府多有帮衬,不是想要兵权吗?回电季部、告诉他准了孙国安的河南混成协协统之位,不过战时需要听从季雨霖调度!一切补给按照第四标的标准与他,不许怠慢了他!”

    陈天祥一怔,他也没想到这军政府的第五位协统竟然会是他。只是愣了一瞬,他便想到了一个问题,忙追问道。

    “大帅,那孙国安与我军政府有帮衬之功,军政府的大军能够夺下武胜关他多有功劳,只是此人乃是清军出身,恐其日后生出异心,您看是不是应该对他隐晦敲打一下?”

    “你说的有道理!”他这一提,李汉也想到了,当下便皱眉思考了一阵。

    “继续记录,第七标、应山巡防营、原第四十二标三营合为鄂中革命军第十三标,委任刘化欧为第十三标标统。升原第八标代标统、武胜关战时总指挥为第六协暂代统制官,督管原第八标、第十三标,另继续兼任武胜关战时总指挥!”

    大时代当真是人才辈出,这刘化欧前番能够领导武胜关内军民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要说没有点能力是不可能的,李汉也是对他起了爱才之心,何况他还是文学社出身,军政府还有些布置日后需要用到文学社,如今他不过提前布置一番罢了!不过战时提升季雨霖之位却是他临时起意,一来有心敲打孙国安,以防他居功自傲;二来未尝没有试探他的意思。毕竟无论第八标还是武胜关他都还有些布置在手中,此番举动却也不过希望他能够明白的表明态度,愿不愿意日后身上打上‘鄂中将领’的铭牌罢了!

    “”

    陈天祥一时之间手中的笔为之一顿,他还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为季雨霖争来了一协统制的位子,军级平白升了一级半,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在革命之前当真是闻所未闻,此刻心中微微有些妒忌也是在所难免的!

    “对了,等会派人去把随军北上的那两个‘中国之声’报纸的记者叫上,让他们随军一起赶赴武胜关,今晚多拍些附近战场的照片,明日全都正理好了,一并南下寄给应城‘中国之声’报纸总部,由让电报处把这一份武胜关大捷的情报发过去,哦对了,隐去所有军政府的损失情况跟关内守军情况,这方面是军事情报,万万不得有失!”

    “是,请大帅放心,伯庸省得!”

    陈天祥很快便记录完了他的命令,不过却没收起纸笔,还在等待他的吩咐。

    “基本上没了,对了,第一混成协拿下平靖关的事情也要记上,一并传给应城那边。这一次咱们务必要大书特书,让整个天下都知道我大军的勇不可挡!”

    “是!”

第二百六十八章 滦州兵谏(二合一)

    ( )处理完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武胜关大捷的善后事项之后,压在武胜关大捷下面的几分情报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方才陈天祥送过来的情报一共有四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那一份他在忐忑中等待了许久的武胜关大捷的消息。除此之外还有三份,都是应城方才发过来的情报。

    第一份他只是翻看了一眼就掀了过去,介绍的是军政府在武昌被擒的几个情报人员已经全部被遣返,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支约莫十多人的队伍,打着的旗号乃是参谋部特别参谋,说要北上协助他指挥抗敌大业。

    李汉冷哼一声,只在情报后面写上‘不理’二字,如今应城都在张梅生的打点之下,老狐狸自从投效了他之后倒也安分,他叫情报司安在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没发现他又什么不对的地方。以他之经验,阻挡区区几个武昌派过来的人员却是够了,何况不是还有李东来在吗!

    只是后面李东来写的几句话令他微微皱了皱眉,他在密电中提到要对几人观察一阵,并且希望军政府允许他暂时下令宜昌那边的情报人员潜伏一阵的说法令他隐隐感觉到,被遣送回来的几人状况一定不是很好,武昌在应城这边吃了不少暗亏,这一次只怕用了不少手段,甚至被遣送回来的几人还能不能用,有没有经不起严刑拷打屈服甘当武昌暗线的都说不定。

    他也是老情报一线出身的,对于这方面的龌龊知道的比谁都多,当面便应了他的要求,许他便宜行事大权。

    第二份倒是令他多看了几眼,因为来介绍的都是武昌三镇、准备的说应该是三镇之一的汉口局势。

    这几日清军兵力推进速度甚快,经二十六、二十七两日苦战,到昨天清军便将阵线又往汉口市区推进了一段,至午夜民军武装敢死队发动突然袭击才将其驱逐出市区。只是今日清军集中了北洋两镇所有重炮,连续轰击民军阵地,导致民军伤亡甚重,不得不放弃市区繁华地区,退守至六渡桥一线重新布防,死死的守住防线不失。

    令他稍微感兴趣的便是今天上午黄兴亲至汉口前线督战,并将自己的战时军事总司令部于汉口满春茶园,以表自己与前线士兵共生死、同进退之心。要知道这满春茶园距离前线甚近,清军只要再突破了汉口民军六渡桥防线,火炮就能射击到他的司令部所在了!

    李汉不得不赞这黄兴打了个好算盘,不过虽说短时间之内起到了鼓舞士气的效果,但也应该看看场合。

    因此只能说是走了步臭的不能再臭的臭棋。

    因为就前日战事的惨烈来看,六渡桥甚至整个汉口之失已经不可避免了,他此时不去加固汉阳城防,却反而将自己的司令部建在战场之后。从军事上来讲,民军无论出于合计,都不得不在六渡桥地区死守战线,而这一点正是清军想要看到的,清军据有火力优势,重炮射程远在民军之上,巴不得民军集中与一处,然后重炮轰之、对其造成大量杀伤。这是将司令部放在最前线的第一失。

    而从政治上来讲,孙武被夺了三镇兵权之后心中如何能咽下这口气,暗地里只怕早就擦亮了眼睛,就等黄兴指挥有失之时跳出来反击同盟会,明后两日一旦六渡桥失守,民军不得不后撤...到时已经成为了前线民军军心所依的总司令部也不得不随之迁走,结果白白折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气!

    对于汉口局势,李汉暂时帮不上任何忙来。甚至因为几个对鄂中发展极为有利的战略,他内心其实还隐隐的希望汉口失守,当然,时间却不能太早了。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呢!

    同样简单的批注了几句。

    他方才将这几份已经阅完的情报都揭了过去,翻到了最下面,陈天祥整理时认为是最次要的一份情报上了!

    情报上信息很短,却有一个刺眼的标题----滦州兵谏!

    才一看到这个情报,李汉的眼睛顿时为之一凸,握着这份情报的右手背上青筋不自觉的便暴了起来,可见心中的激动!

    “终于,要来了吗?”

    他心中叹了口气,隐隐有些激动,更有些莫名的失落,滦州兵谏...这一个情报司只得了只言片语的消息,甚至还不如他知道的消息跟更加确切的多的情报,终于送到他的手上了!

    滦州兵谏,这是一场在历史上仅仅留下了很少很少的篇幅,但是却在百年之后被从历史的废墟之中翻出来,被一群已经失去了自信、民族脊梁骨的老学究、学者、专家、教授们或攻击、或遗憾、或称赞、或美誉的历史事件。

    因为他的父亲的原因,李汉对于这一场源于2004年,终结于他出事前的2011年,波及了大半个学术界的探讨知之甚详。

    整个历史事件的始末是这样的!

    1911年10月29日,也就是今天。

    刚刚因武昌起义,被心中恐慌的清廷从永平秋操调回驻地的轻响革命,准确说是‘英、日式君主立宪制’的东路军二十镇中之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革命派极力敦促张绍曾即刻举兵,响应南方革命。反对派潘榘楹、范国障等人则力主赴湖北镇压起义。此时张绍曾收到彭家珍(同盟会)的急电,希望张在滦州扣留由彭负责押运支援南方的军火。张见电即刻行事,共截获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

    与蓝天蔚、吴禄贞合称‘士官三杰’之一的张绍曾截获军火后,以为实力大增,结果不停‘蓝天蔚、吴禄贞’二人劝阻,逐于10月29日电奏清廷,实行兵谏,提出“废除内阁,速开国会”,表示只要“实行立宪”,即可“停军不发”同时提出改革的十二条政纲:

    ⑴大清皇帝万世一系。

    ⑵于本年内召集国会。

    ⑶宪法由国会起草,以皇帝之名义宣布之,但皇帝不得加以修正或否认。

    ⑷缔结条约及讲和,由国会取决,以皇帝之名义行之。

    ⑸皇帝统率海陆军,但对国内用兵时,必经国会议决。

    ⑹不得以命令施行“就地正...法,格杀勿论”之事。

    ⑺特赦国事犯。

    ⑻组织责任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后,以皇帝敕任之,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荐任之。皇族不得为国务大臣。

    ⑼国会有修改宪法之提议权。

    ⑽本年度预算未经国务议决,不得适用前年度之预算支出。

    ⑾凡增重人民之负担,须由国会议决。

    ⑿宪法及国会法之制定,军人有参与权。

    清廷的一帮皇族宗贵自然不会接受此在他们看来的无理要求,因为一旦接受了便表示他们将丧失了手上的所有权力,比之同袁世凯妥协带来的损失还要大得多。

    不过29日正值山西举义宣布独立后的第二天,京畿之地正处于无兵可守的不利局面之中。清廷本来面对相隔还有段距离的山西都感到胆颤心惊,惟恐不接受张昭曾之提议,令他恼羞成怒兴兵作乱,到时第二十镇大军可直接挥军西进,直逼京城。

    正是因为这种的担心,清廷方才压下心中怒气,派人前往滦州‘嘉奖’与他,称其“忠勇体国”,并赏给“侍郎衔”,表示愿意接受他提出的十二条纲领。

    第二日清廷果然以小皇帝名义下了《罪已诏》,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撤销皇族内阁,维新更始,实行立宪,还以滦州兵谏的“十二条政纲”为蓝本,起草了宪法,称为《重大信条十九条》。

    眼见清廷应允了许诺之后,张昭曾到底属于立宪派阵营,并不是完全的同情革命,因此心中满意的他便不停属下跟蓝天蔚、吴禄贞两位至交好友劝阻,以自己的威望压下了第二十镇内呼吁的革命之声。

    却不想他前番的滦州兵谏已经让清廷记恨上了他,在他安抚了第二十镇之后,清廷一方面假意奉承,暂避兵锋;一方面紧张部署,露出杀机。先是任命张绍曾为“宣抚大臣”,南下长江一带,调离滦州,削去了他的兵权。然后将第三镇由东北调至廊坊,切断了张、吴二队会合的可能;将滦州以西的车皮全部集中于京,以防滦军乘车西进。并在11月7日调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署理山西巡抚,削去兵权。之后派人暗杀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昭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性,间接暗害了两个人,即他的两位至交好友,之前与他相约共同逼迫清廷接受‘君主立宪制’的蓝天蔚跟吴禄贞。这两日其后一人被驱逐出了东三省,不得不加入了同盟会,而吴禄贞则干脆因为他的半路撂车丢了性命;同样也是因为张昭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性,间接成就了两个人,第一个便是一直没能同清廷谈妥条件的袁世凯,此番时隔三年后的复出,他的胃口明显要比以前大得多了,因此几番与清廷谈判都没谈妥,最后还是张昭曾的‘滦州兵谏’,让清廷的一帮皇族宗贵们彻底醒悟了自己的危险处境,果断了放弃了软弱无能的摄政王载沣,几乎接受了袁世凯提出的所有‘大逆不道’的条件!至于另一位被他成就的人物,那便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他在蓝天蔚后来指挥的奉天起义之中果断告密,结果导致奉天起义失败,他本人被总督赵尔巽逐出奉天。反倒是张作霖因平乱有功,得了总督赵尔巽的赏识,日后节节高升,最后成就了一代东北王!

    李汉之所以对于‘滦州兵谏’这件事情知之甚详,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那位研究了大半辈子近代史的教授曾经有段时间已经跟他的那些学术界的朋友、甚至学生在家里争论有关‘滦州兵谏’的历史影响、成败得失,甚至几次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没因为观点的不同跟一位相交多年的至交闹成绝交,因此方才对此堪称知之甚详。

    后世的国人绝对称得上是世上最脆弱的民族、没有之一。

    因为近代史的不堪入目、以及现代科技、经济的落后,造就了这个民族后来的几代人扭曲之性格!纵观后世完全可以将国人划分为三类,即盲目自大,揪着一点西方已经更新了几代的技术也敢放狂言技术领先,张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闭嘴五千年璀璨历史...当真狂妄自大、不知所谓、更不愿自己睁眼去看世界(老战最鄙视这样的人,咱们落后了就该认清现实,然后付出五代人的努力,把差距追回来,而不是忙碌的鼓吹自己有多文明、曾经有多辉煌,当真是可笑。现在又有几人知道,西方对于中国鼓吹了一个世纪的所谓四大文明古国曾来都是不承认的,在他们眼中的古文明中心只有一个,即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文明。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不过康梁自吹,后来解放后中国拿来给自己粉脸的旗子罢了,在国外待过的朋友应该对此比较了解才是);更有自信严重缺失者,盲目推崇国外一切,恨不得染了头发、换了肤色,脑中只有西方圆圆的洋月亮,看不到自家的美;再不就是茫然自若,不管不顾一切,活着只为吃喝、只求活着之流,仿佛整个国家的未来、有未有未来都与他无关一般!

    这股不正之风蔓延全国,将一个拥有十数亿人口的大国全部囊入了其中,不止政客、富翁、白领、工人、农民,甚至老者、女人、年轻人、小孩,以及学术界都被这两股歪风吹得扭曲看不到原来的历史!

    关于这一场‘滦州兵谏’,后世的学术界有一种令李汉跟他家老爷子嗤之以鼻的说法,只是没想到从04年到11年,几年间的辩论竟然令这种否认历史的说辞成了社会学术的主流,即当年的‘滦州兵谏’朝廷如能对张绍曾等人建议给予肯定答复,相信由湖北新军引发的大革命完全可至此结束。张绍曾的奏折特别是十二条政纲,除了个别条款还有商量余地,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其政体就是中国人多年来期待的虚君立宪,朝廷如果能够对张绍曾等人的这些建议给予肯定的答复,那么清廷能从此走上‘君主立宪’之路,依托着近代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打下的家底,清廷完全可以避免后世持续半个世纪的国内混乱,也就不会给日本可乘之机,很大几率的就不会再有抗日战争,那么经历了百年的工业发展,中国未尝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由此可见后世国内学术界骨气之缺失,当真令人为之不齿!

    “大帅~~大帅~~~”

    耳边突然传来呼声,李汉顿时精神一振,脸上哑然一笑,他竟然为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想得入神了!不禁摇了摇头,这个时代多了他这么一个误入者之后,他又怎么会允许因为张昭曾自己的政治经验不足,导致历史上的那一件事情再一次发生呢!

    旋即嘴角多了几分笑意,不错,今日方才开始的‘滦州兵谏’,实际上他自解决了襄阳南下清军刘温玉之后便开始命情报处抽调专员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今,正要到他的那些准备向世人展露的时候了!

    “伯庸!”

    “到!”

    “你辛苦一些,等会办完了手上的工作之后,亲自去电报处,让电报处给应城李副官那里拍一封电报,告诉他‘水混了、该引鱼儿上钩了’,他会明白该怎么做的!另外,通知‘中国之声’总部,让他们今天晚上辛苦一些,务必要多写几篇好文,争取在明日拂晓前将宣传‘武胜关、平靖关’两处捷报的报纸排完版,第一版挑出几份来,给李副官,让他派人给武昌的军务部长孙武、大都督黎元洪各送几份过去!”

    “是!”陈天祥快速的记录下来,完了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询问道:“大帅,如今武昌那边管事的是同盟会,不需要给他们送几份过去吗?”

    李汉脸上微微转冷,“不用了,黄、宋二人抵达湖北,如今同盟会巨头中已有四人齐聚武昌,自然瞧不上我等非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何必此刻过去贴他冷屁股。相比较他们,这时候还是失了势的孙武跟翅膀还没硬起来的那位军政府大都督更需要助力,咱们这时更需要旗杆分明的站好位置!”

    “是!”

    陈天祥很快记录完毕,等他继续吩咐。

    李汉这时也累了,不过精神却很好,微微揉了揉额上太阳穴,低声像是在与他说话,又好似在喃喃自语一般:“所有提前能做的布置,可以用出的手段我都用出来了,剩下的便是坚持了...看谁先坚守不住宣布投降!”

    老战忘了是在哪一天的人民网网站上看到的了,不过至今还记得时间是今年四、五月份的一天。当时我那天正因为上火导致的牙疼,第二天痛得不得不请了一天假去买止痛药,因此记得特别清楚…原文似乎是一个叫马勇的学者写得!)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情报司

    ( )天色已经很晚了,不过应城这边李东来却一直都没休息,他还在等待。

    处理完了今天一天所堆积的情报工作之后,他将汇总的几件需要交给大帅批示的文件整理完毕,然后命人送去电报处,拍发到应山县城的战时临时指挥部去。

    跟在李汉身边有段时日了,如今他也算的是对他的性格比较了解了。因此猜到了,方才递过去的几份文件,大帅多半会很快处理完,然后命人将回电拍来。

    因此,即便今天的公务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他还需要再等待一阵。

    夜已经深了,自确定了清军即将南下的消息以后,他已经好几日都没能好好休息一下了。随着情况的变化,情报司如今所需要处理的事务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很多都是有关鄂中军政府所掌握的五府内各处传来的信息,情报司所掌握的一些武昌、清军以及宜昌那边派过来的探子的活动跟资料,情报司外派人员所刺探到的情报、甚至打听到的一些风声,全都被情报司外派到各地的人员一点一点的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各种秘密途径,传回应城总部,经过瓦选之后,再由总部工作人员将整理好的情报交给他,由他转递给李汉!

    也许是对于这个对他来说还比较陌生,无法完全融入的清末乱世的恐惧。李汉表现的明显对于他麾下的几员大将并不是完全信任,反倒是对他出身的情报机构更青睐一些。因此不仅情报司在他的示意下,在他麾下的各位领军大将身边都或多或少的安置了些耳目。

    并且在他的多次插手之下,甚至亲自根据后世国内几大情报的组成为情报司搭建了一个框架,并先后五次向情报司拨发了高达三十万两的白银的经费之后,这个才方组建的情报司已经逐渐显露出了一丝霸道,如今即便是在地里、情报来源等多处首先的情况下,情报司已经能够做到仅比湖北军政府的高侦科(高等侦查科简称‘高侦科’)稍慢一筹获得国内其余地区情报信息,至于省内的信息,情报司完全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将情报送到李汉的手中。

    并且,情报司还拥有直属的无线电通讯器,跟直属的刺杀部门。

    情报司在一点点的发展壮大,如今虽说因为前段时间的武昌之变,导致鄂中在武昌的耳目基本上被扫空,短时间之内为免引起高侦科的反击,退出了三镇。

    不过,现在军政府跟军务部长孙武、大都督黎元洪走近,而这两方也的确有意拉拢现在羽翼渐丰的李汉,因此,短时间之内三方之间只要不闹翻,对于武昌那边的情报,军政府完全能够在事后得到风声。

    当然,完全李东来根本不会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事实上,他如今正准备派人潜入处于清军重兵把守之下的麻城,在那里直接建立情报点,收集清军情报,并且为军政府然后的军事先行布置;不仅如此,情报司还在汉川重新组建了一个情报点,专门负责收集有关武昌那边两军战事的站点,并未完全放弃对湖北军政府的情报刺探。

    可以说,在李东来的领导之下,情报司当真未辜负李汉跟军政府对它的期望,在许多事务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情报司如今勉强有了一丝庞然大物的气势,如今共设有七科五处,协力捍卫鄂中军政府的统治,不,准确说是李汉对于鄂中军政府的掌控!

    七科之第一科(机要科)主管军政府如今李汉亲自出手编制的五套通讯密码,并负责相关密码类文件的处理。这一科常驻应城总部,目前只有五人,均是出自李汉从武昌出走时带走的测绘学堂的学生兵之中。别看这一科人数最少,并且军政府每日要处理的密码文件几乎等同于无,实际只有战时或处理国内重大紧急事务时才会有些忙碌。但是他们寻常还要肩负编制建议中文密码、甚至英文、阿拉伯数字密码的任务,因此活计算起来却是七科之中最耗脑力的一个。

    七科之第二科(信息处理科)主管其他各科送来之情报验证、处理。与第一科一样,这一科常驻应城总部,目前工作人员有七人。

    七科之第三科(政务分析处)原情报司第一科,主管武昌三镇清军、湖北军政府军政情报刺探,政治政策分析汇总,总部虽在应城,但是主要人员都在武昌三镇,在前番的武昌之变中损失惨重,原有人员共十七人,目前怀疑本科人员全部暴露,第三批征召的情报人员还在训练之中,目前已经确定有二十人将被划入政务分析科之中,正处于重新组建之中。

    七科之第四科(国内军情科)主管临近各省甚至全国各处、各地的情报搜集,是最苦最累也是危险性最高,并且李汉要求最高的一个,目前共计有二十一人为其服务,其中超过十五人被派往各处,不在省内!

    七科之第五科(战时情报收集科)因为战事已起的原因,暂时主管临近湖北的河南省清军情报收集,目前除了应城总部之外,已经在河南省信阳、南阳、洛阳三地成功搭建了情报收集点,共有二十九员情报人员,第三批征召的情报人员还在训练之中,目前已经确定有三十人将被划入战时情报收集科之中,外派人员高达二十一人,并有其他科室人员一同工作,是近段时间来最忙碌的一个。

    七科之第六科(本部情报刺探科)主管鄂中军政府已掌握之五府内情报收集,目前也兼顾宜昌、恩施等地的情报刺探工作,人员共有十三人,本部留住四人,其余全部外派中。

    七科之第七科,也是情报司七科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反间谍情报科)主管反间谍情报搜集,已经暴露的各势力派驻的探子的跟监、侦查、逮捕、策反、刑讯等,目前共有四十四人,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而情报司除了这七科之外,还有五个分处独立之外。即情报司专属的‘电报处’(接受密码电报)、情报司专属的‘特别财务处’(负责贿赂、策反敌对势力官员,收买、发展情报人员)、地理地图绘制处(负责绘制详细的省内、甚至全**事、地理地图)、特别警戒处(负责军政府革命军几位将领的安全,并安插耳目)以及实力最强的‘军务行动处’(专门负责直接暗杀或危险接触类任务,以及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类的任务,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而情报司除了这七科之外,还有五个分处独立之外。即情报司专属的‘电报处’(接受密码电报)、情报司专属的‘特别财务处’(负责贿赂、策反敌对势力官员,收买、发展情报人员)、地理地图绘制处(负责绘制详细的省内、甚至全**事、地理地图)、特别警戒处(负责军政府革命军几位将领的安全,并安插耳目)以及实力最强的‘军务行动处’(专门负责直接暗杀或危险接触类任务,以及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类的任务,是李东来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部门之一)

    可以说,如今情报司能够在短短不足一月内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再到如今各类工作人员合计四百余人,虽有李汉跟军政府不计其数的资源倾斜,但是里面若是没有李东来的领导,断难出现如今的这般威势!

    眼神落在桌面上摆放着的剩下几份文件,李东来眉头微微皱起来。这几份情报是他特意留下来的,都是情报司从各处发回来的。战前李汉曾经要他留守应城,并允诺他在自己走后可以便宜行事,不过因为牵扯的事情比较多,他虽然都处理了一遍,也只是初稿,还要斟酌一番。

第二百七十章 暗争施南府

    ( )“鄂西那边最近局势有些不稳,施南府才方举义两天就闹腾起来了!”

    他眉头虽然皱起,眼中却多有几分兴奋,原来28日施南府反正之后,原湖北新军第八镇三十二标三营管带李汝魁被推为分司令部部长。而恩施驻军之中的宜防营管带陈金瑞,自持自己乃是巡抚张之洞由宜昌调往恩施镇压沙地教案留驻的老人了,因此借故强要恩施分军政府军务部长之位、并讨要饷银。遭到李汝魁的果断拒绝之后,陈金瑞不服,于是改名朱扬武,自称明代后裔、这两日来处处与李汝魁作对。

    今日得了武昌晋升‘恩宣’驻军总司令的宜昌唐牺支派人前往,欲要说服李汝魁同意学那李汉合并三府之举,好方便他整合两地之军,支援武昌三镇革命(当然还有其他的隐藏意思)。

    李汝魁、向炳焜(参谋兼秘书),康代裕(宜昌分军政府派来的民政使)自然同意,于是开会表决,却不想那已经改名‘朱扬武’的陈金瑞竟然说服了施南府三营驻军中的另一施防营管带王泽吾,与他一同极力反对两府合并,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大会不欢而散。

    朱扬武手段果狠,散了会之后便派人强行派人驱赶走了宜昌派来的民政使康代裕,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午时一度集结军队在城中对质,最后还是李汝魁先妥协,言到缓些时日再提两府合并之时,并承诺立刻为朱扬武的宜防营发放一月饷银,这才平息了祸事。

    谁料到他这一举虽然暂时缓和了同朱扬武之间的紧张,却又让没分到饷银的施防营跟它的管带王泽吾心中大怒,暗自彻底倒向了欲要争夺分军政府司令部部长的朱扬武。

    李东来之所以眼中兴奋,是因为这施南府不稳乃是他跟李汉最乐意看到的,并且这后面也有情报司的运作。不然你道那胆小怕事的朱扬武缘何突然牛气了起来,竟然敢强行驱赶宜昌拍过去的民政使。要是没有人在背后给他鼓气,朱扬武真敢硬气的跟身边的庞然大物---宜昌耍手段吗?

    没错,这背后自然有他的运作。事实上两方虽然早在清廷统治的时期,那朱扬武就跟李汝魁就因为饷银的事情,不止闹过一次、结下了不少的怨气。

    只是以他胆小的性子,不被气怨到一定程度,断不会如此果断的对上的。

    这事说起来也好解释,原来出于西进计划的需要,军政府早就派遣了几个情报司的情报人员潜入了施南府内。

    而其中几个情报司派遣在施南府的情报人员就是以酒这种地方为据点,负责收集情报的。昨天晚上也是巧合,情报司的情报人员竟然意外的遇到了半夜在酒买醉的朱扬武,不过当时的他已经喝得大醉,张嘴闭嘴都是对军政府的抱怨,对李汝魁的谩骂,看得出来他对李汝魁的怨念极深,竟然含糊中说了一句‘逼急了自己就找人把他暗杀了去’。

    或许他自己说的无心,但是那情报人员却眼睛一亮心中记了下来,立刻回身书了一封信,趁他大醉,身边又没有护卫,将那封信塞进了他的衣服内。

    没想到今晨朱扬武醒酒之后发现了那份书信竟然真找上了情报司在施南府的一处据点,同该据点的负责人秘密协商了一个多小时,方才满意的离开了。

    而情报司付出的代价则是一个鄂中军政府保他日后成为施南府的最高长官的承诺跟随行携带的数十杆缴获自刘温玉处的武器,并且日后还要再为他准备两百杆上等好枪!

    便换来了他日后将施南府与鄂中合并之承诺!

    想到这里李东来脸上隐隐浮现一缕笑意,那朱扬武只怕心中没安好心,日后定然也不会承认这事。

    只是,军政府如今要的乃是让他阻挡一下最近发展迅速的宜昌军政府。前几日伴随着宜昌大军的进逼,盘踞宜都至当阳一线的最后一股清军在眼见逃脱无望、而宜昌也承诺不计较旗人之过之后,纷纷放下了抵抗,原本两军之中还有些缓冲的宜昌跟鄂中两大省内势力,如今却已经直面相邻,再没了清军的缓冲了。

    鄂中经过了李汉的苦心经营,实力已经甩开了宜昌一线,不过此刻大军都集中到了北部抵御南下清军,腹地空虚,宜昌攻陷了当阳之后的表现实在是令鄂中军政府不安。这两日唐部的数只巡防几次进入荆门地区,甚至最远一次更是抵达沙洋镇外,此番举动似乎隐隐有趁鄂中腹地空虚趁机而入的意思,很是挑动了一番鄂中的神经,这也是为什么李汉严令张炳乾的第二协在方才扩招了三千兵丁之后,有在仙桃、天门、荆州等地招募两千士兵的原因。他的第二协也因为宜昌的壮大,被牢牢的束缚在了荆州地区动弹不得。因为从情报司自宜昌刺探到的一些情报看来,本身乃是同盟会出身的宜昌分军政府总司令唐牺支似乎接到了武昌的什么命令,这几日内部会议上不时有人提议顺势接管荆州府!

    对于就在身边的宜昌,李汉跟军政府都将之视之为大敌,宜昌两个协的武力,虽说在鄂中的军事力量经过了连番战事的磨练之后正面交战已经谈不上威胁了,只是如今为了应付南下的清军,这才暂时抽调不出兵力布防。而且同盟会似乎从之前被俘的几个情报司的人员口中得到了什么消息,最近宜昌的消息越来越难得到,也更加真假难辨,令他不得不吩咐宜昌那边的探子暂时潜伏。

    “是时候给宜昌找点事情做了...”

    他口中喃喃自语,宜昌早在方才成立军政府,便打起了旁边施南府的注意了。如今鄂中虽然主力大部分抽调北上,但一来乃是抵挡清军南下,同盟会跟唐牺支都不愿看到失去了鄂中的屏障之后,河南数万清军大举南下对武昌三镇造成两面夹击的困境;二来第二协张炳乾部一直驻扎在荆州府没有动弹过,未尝没有防范他们的意思。

    只是光靠这些还是不能完全保证鄂中的安全,所以,情报司早就准备了几套应付宜昌出招的方案了,策反施南府,组织唐部将影响力扩及到施南府便是其中之一了!

    想到这里他有了腹案,大帅已经许他便宜行事之权,因此他便书信一封,等会让电报处转驻守荆州的第二协统制官---张炳乾,命他准备些枪支,分散在明后几日转运到施南府,为那朱扬武壮胆。

    眼中闪过一丝凶厉之色,那李汝魁既然已经有了同宜昌合并之心了,那么施南府一旦进了宜昌的肚子里,再想让他吐出来就麻烦了。

    那朱扬武不是有意替代李汝魁上位吗,是应该对他多点援助了!

    制定了施南府那边的应对方针之后,他的桌子上,还有两份让他比较头痛的情报,都是晚些时候才方发过来的情报,需要等待大帅那边的指示之后,才能制定应对措施。

    这其中一份跟那‘滦州兵谏’有些关系,乃是大帅提前派遣了几人北上,如今方已经到达了大帅制定的地点,只等大帅一声令下,便要与他制定的那人碰面了!

    这件事情他做不得决定,因为乃是大帅亲自批示过,需要得到他的应允之后,才可与那人见面的,因此他只能先行等待应山那边大帅的意思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河水已浑、引鱼上钩

    ( )这第二件事情他也做不得决定,乃是先前大帅曾经亲口跟他交代了一件事情,命他加紧收集府内所有的探子名单有大用途,说是要挖一个陷阱等人来投。

    这府内的探子虽然难抓,但真要锁定目标却不困难,只需盯住府内富户,比如如今经过了军政府的几番敲打,变得‘凄惨’多了的杜家,以及城中的一些其他在军政府兴起之后失去了利益的富户、乡绅。

    他仅仅是听了李汉的吩咐,稍稍放出了军政府如今正在制定一款有关土地的政策的风声之后,立刻便有不少的乡绅之流最近家中多有陌生人出没。结果顺藤摸瓜,给军政府掌握了一批清廷派过来的探子名单。

    自二十号以来的短短十日,如今军政府已经确定了十余名新进外来的清军探子名单,并且查出了不少心生异心的城中富户。这些人最近动作越来越大了起来,甚至随着清军大军的南下,已经好像认定了军政府必将大败一般,行事更加无所顾忌了起来。

    情报司下面的人几次都想出动,将他们完全清扫一空。

    只是李东来一直没等到大帅吩咐,只得强压了下来,命令只是留心注意,等待命令。

    而今天,自中午应山那边吩咐他开始搅浑河水之后,情报司便立刻发动了起来,先是放出了军政府调集多路大军北上的风声;接着又放出了李汉在应山县城内遭不明势力的枪手袭击轻伤、重伤、安全无恙已经抓到凶手等三个版本经过加料后的消息;最后才隐晦的放出了军政府最近将有大动作的消息,吊足了一群肥鱼的胃口!

    只是,大帅提到的浑水一直都没等到,因此,更加香气逼人的诱饵却还放在他的办公室抽屉中,没有放出去引诱肥鱼上钩来!

    眼睛微微眯起,满是压制不住的兴奋。有些闻到香味的鱼儿显然沉不住气了,这份情报显示,下午他们注意到的四人已经开始了行动,而趁着他们行动露出的蛛丝马迹,情报司又再一次掌握了七八个可能是清廷探子的名单。

    更令情报司跟他注目的是,竟然有一个清军的探子混入了军政府驻地内,虽然只是新晋被招募的一批清扫工中的一位,但是,能够在情报司的眼皮底下混进掌握军政府最核心机密的驻地办公处内,这一巴掌当真是打得很疼。

    情报司早就驻地各处办公处内安置了反谍工作人员,若不是那扮作清扫工的清军探子今日也表现的有些急躁,甚至几次想进入掌握机密文件传送跟备案的电报处打扫,而那一块的卫生并不是属于他负责。

    这一异常举动引得电报处的一个反谍人员的注意,命人特意去查了他的背景之后,才发现他那一份看似完美的背景,实际上却有多处根本无从考证,这才确认了他的探子身份。

    当真是隐藏够深的!

    手指不自觉的轻敲在桌子上,这是他一直在李汉身边学来的一个习惯。平时若是思路受阻或者疑惑的时候,便喜欢轻敲桌子,在他淡淡的响声之中,一个人安静的思考。

    “战事已经打响,光化那边因为第十一标的第一夜的拼死阻击,将战线稳定在了谷城县--光化县,然清军第二日便将战线推到襄阳城下的计划宣告失败。而襄阳府内虽然多处陷落,到底军政府提前有了防备,襄阳城城高粮足,挡他一两个月完全不成问题。若果真如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剩下的就是要逼迫清军、不,是清廷尽快将南下大军调回京畿之地驻防了!”

    他心中等待的焦急,却不影响自己的思考,只是眼睛不时的飘向被他摆放在一旁的怀表。

    时间就在这等待之中慢慢的渡过!

    终于,约莫又等待了半个多钟头之后,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心中猛地一紧,隐隐感觉可能是应山那边的回电到了。

    待那声音还没走到门后,他便忙道了一句:“可是大帅的回电来了?不用敲门了,进来?”

    “是!”

    门外应了一声,接着门被推开了,走进了一个怀抱着一叠文件的士兵,果然如他猜测那般,应山那边的回电终于来了!

    “长官,大帅那边的电报送来了!”

    “好,快些给我!”

    李东来几步便走上前,几乎是从他手中抢过的那几份文件。

    才翻开看了一页,他的脸上便已经满是喜色了,“什么,武胜关大捷,伏击消灭了清军南下的一个主力混成协?好消息!当真是好消息!”

    应山战事第一天便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当真是令他欣喜,他已经隐隐有预感,北线之战一起他就在猜测会是大帅会在什么时间通知计划运转,如今第一日便取得大捷,再加上北疆果如大帅所料‘士官三杰之一的张昭曾’兵谏清廷,如今当真是为他们的计划搅浑了河水,铺平了所有的路子,情报司的计划估计也该行动了!

    果然如他所想的那样,再往下看去,李汉虽然欣喜,却完全没有被武胜关大捷的消息冲昏了头脑,北有张昭曾如此‘合作’,他又怎么会不趁机将北部犯疆的四万大军消减一部分呢,军政府到底还是根基太浅薄了,可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独自抗下南下的四万清军。

    “好...好...好,不枉这么多天的辛苦布置,如今终于等到了!”

    他口中有些激动的喃语了一番,不过却没有急着吩咐下去。既然等到了先生的命令,那么剩下的就要看情报司的手段了。

    当下便耐着性子将传回来的一些回电全部处理完,方才点了点头,将一份有关‘武胜关大捷’的详细情报挑出来,递给了那士兵。

    “你去,将这份文件抄录一番,一份送到驻地大帅的办公室去给‘政务处总理官’送去,他会明白该如何处理的;至于另一份则送去‘中国之声’报纸总部,然后派人去请易均室先生辛苦一些,写上几篇好文,等会还有些照片要送来,叫他们准备好版面,跟墨汁、稿纸,大帅的意思是在明日清晨之前务必要排完版,然后赶出几份送到我这里来。哦对了,通知报纸那边,这一次印刷军政府的要求是初印一万份,剩余还要多留些库存稿纸,可能还要加印一些。务必要争取趁这好机会,将报纸的影响力从咱们军政府的驻地之内扩及到整个湖北、甚至更远的地方!”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去!”

    那士兵下去之后,李东来又唤来几个心腹详细交代了一番,一直忙碌到午夜临近之时,方才感觉计划没有疏漏之后,下去休息去了!

    这一夜,应城之中注定有很多人家要睡不安稳了。

    约莫午夜刚过,城中巡防突然出动,包围了城东的一处民宅,民宅内共有四人同住,据说乃是外来。。经商,暂时借助在城中亲戚家的商人。周围的百姓都知道,这宅院的原来主人早几日便欢喜的大包小包置买了不少东西,说是要暂时回乡下住一阵,城中的房子暂时借给几个远方亲戚暂住。却不想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在数十支长枪的提示下,几人倒是没有抵抗就被带走了。面对周围数十户被惊扰的民众,巡防队给出的解释是城中一处富商家宅被盗,怀疑被几人所为。

    这一借口倒是没引起周围百姓的怀疑,因为巡防队从这处民宅中搜出了长短各式枪支共五把,子弹近百发,甚至还有火药若干。

    如今正值乱世,远行路上不太平,因此商旅身上带些武器倒也好解释。只是那火药怎么看都不是寻常商旅不可能会准备的东西!

    这才不过为这一夜的混乱起了个开头而已!

    城中更夫刚刚敲过了四更天的梆子声,巡防队又出动了,城南新开的一家米铺遭重兵破门,米铺内的五六名‘伙计’连同米铺掌柜都被一同抓捕,只是这一次却不想上一次的行动那么顺利了,在行动之中有一名米铺的伙计率先开了一枪,欲要逃走,结果引得双方大战几分钟的时间。最后巡防队付出了四人死伤的代价,成功将所有伙计加掌柜留了下来,只是伙计中的几个想要逃走的在恶战中被当场击杀,只余下了其中一个活口!

    不久后,城中南郊另一处突然响起几声枪声,接着不久后南郊某处偏远宅院发生火灾,好在巡防队赶到时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不过火熄了之后,巡防队却从民宅之中抬出来几具已经被烧灼成焦炭一般的尸体。

    临近五更天(3点-5点),巡防队逮捕两个深夜外出、神色慌张之人。

    不过这些还都不是这一夜最令人感觉胆颤心惊的。

    天将微亮之时,大队巡防士兵兵围城中一处富家宅院,带走了在城中的一户颇有些名望的原咨议局议员老爷,据称有人举报他与这一段时间来城中的物价不稳有关,涉嫌哄抬城中生丝、皮革等七种物品价格,更有人称其与已经受伏的‘鬼头六’等有密切联系,曾一道强占县内膏盐矿井,私自指使家丁殴打城中熬练私盐的小盐商,身上只要要有五六条命案背着。

    这户人家在城中的口碑一直很差,因此城中百姓对于那议员老爷被带走倒是颇为欢迎。只是当时也有人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味,因为一同与那老爷被带走的还有几人,看模样、着装,有府上家丁也有过府的客人。难免引起不少人的遐想。

    这一番骚乱持续了大半夜,到30日天亮之后才算彻底平息。

    只是,有人之人都会发现,这一天城中各处大门增加了几队持枪守卫的士兵,并且城门处也架起了土包防势,对于出入城的百姓检查明显也比平时要严厉的多了,尤其是头上还盘着未剪去的辫子的精壮汉子,等待着出城入城的人流不时能够看到有留着辫子的精壮汉子在接受了一番盘查之后被带走,令等待着出入城的百姓心中不自然的就蒙上了一层阴霾!

    事实上,这一番看似有些扰乱民心的举动,实际上是得到了李汉允许之后,应城才开始实行的,目的,简单一点正是为了打草惊蛇!

第二百七十二章 喜讯!捷报(上)

    (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洲汉军人等,如悔司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

    “观汉口湖北健儿多雄哉;看陕西,汉家仇敌今饮恨;汉家河山多壮丽,岂容东胡再猖狂。然如今北方战起,恶敌压境,局势与我革命大之不利。河南数万大军即将,于南阳于信阳集结二路大军,妄图强行南下,毁灭我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万般辛苦、千般磨难方才创造之革命局势!此告,我鄂中近万雄儿即将开赴革命的战场,为全国的革命事业,奉献我们的生命,万死不辞。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我们为什么要继续革命?我们为什么为了革命,甘愿奉献我们的鲜血和生命?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深爱着我的祖国。我们不愿看见我的祖国继续沉沦,我们不愿看见我的祖国,饱受苦难!”

    “此战虽凶,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遍观、革命之火种已如星星之火一般,从南往北于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山西五省点燃,万万同胞齐心合力,共驱窃我神器之贼寇!”

    “然,北疆一战,我鄂中同志死伤惨重,仅仅拿下南下清军李纯部新第二十一混成协一部,窃依武胜雄关方才侥幸抵挡。鞑子势大,兵多粮足、武器先进。我革命之同志愿以血肉共助长城,抵御鞑子南下!”

    谁可以帮助我们?是你们,你们就是我们继续革命的强大后备力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今我们即将扩大革命的火种,然而我们的许多人,却开始面临枪支损坏,弹药不继!望举国之父老,炎黄之子孙,同心协力、为我张罗米粮、援助枪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好…这张梅生倒是挺擅长写点煽情的东西!”

    望着方才油印出来的第一版报纸送到自己的手上,李汉精神不由为之一阵,面上笑意浓烈了几分,边点头边点评,显得心情不错。

    “大帅,用些茶点提提神?”

    身边有警卫提醒道,李汉点了点头,便有那警卫将一壶方才沏好的热茶倒进了他面前的茶杯之中。

    不久后,他的临时办公室内又多了两人,是警卫方才派人通知的厨房派来的伙计,端来了一盘油炸花生米、几个清蒸土豆!虽说夜已是快要过去了,不过那警卫还是早就通知厨房帮他准备了些宵夜!

    “放那里!辛苦你们了,该去休息的就去休息了!”

    听着窗外传来的阵阵鸡鸣声,虽说一阵阵的困意袭来,不过李汉还是强忍住了睡意,端起旁边还热乎着的清茶,小饮了一口,兴许兴奋便是支撑着他两天都未好好休息的动力!

    这几天他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不仅军政府的所有军务,还有北上数万大军的物资调度,战略的制定以及接受各地的军情等等等等…

    手下军官团的不成熟,导致他如今大部分的事务都要亲力亲为,索性何进跟季雨霖现在勉强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分担了他不少的压力,本部也有李东来为他维稳,倒是省了不少心力,不过依旧有大量的事情需要他处理。

    赶了一夜的班,倒是辛苦了应城那边,易均室跟他草建的团队终于在启明之前将排完版的八版新一号的‘中国之声’报纸送到了他的桌上,大家伙都出了不少的力,当然他也出手帮衬了一下。因为至少求捐款、捐粮之类的话,易均室便是答应拉下脸来在报纸上求,也绝不会将鄂中这边写的如此可怜。

    版报道‘武胜关大捷’的版面,他亲自发电跟易均室指点了一下,将两位‘中国之声’报纸派来的只会摄影的‘记者’拍摄的数十张有关武胜关外战况的照片中挑选出了六张比较惨烈的,为了突出效果,他还提点了季雨霖一番,让他从被俘的河南巡防营中挑选出了数百比较附和影响的降兵,让他们换上了从战死的李纯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士兵尸体上脱下来的军装,拿着侥幸缴获的几面战旗,在武胜关的北门上演了一幕‘清军投降’的场面,并命令两位记者全方面的多拍了几组照片,特别放在第二版面书上了整整一版。

    当然,他自己也亲自提笔写了一篇比较白的评论文章,只是发回应城之后易均室看的连连皱眉,上一次李汉要在‘中国之声’报纸的第一版上发表文章,他就不愿意。白话文如今还未兴起,酷好金石古文的他自有一番古来文人之气,虽说自己也觉得李汉写的文章立意深刻,却不愿给他登上报纸,败坏了报社的名声。

    这一次还是张梅生出马,方才从沙洋赶回筹备修筑水坝物资的他连夜为李汉修改、韵色了一番,堪堪才在易均室那里得到轻哼一声,排上了报纸之上。只是,却是在最后一版。

    李汉笑着摇了摇头,他倒是不在意这面子问题,觉得这一版的报纸排得非常不错之后,便下令回复应城可以增发,并通知李东来派人将印刷好的报纸,立刻送到孙武、黎元洪的手上。

    处理好了报纸之后,剩下的,便是最后一番研究,看一看他之前制定并且立刻就要投入实行的‘北部计划’是不是还存在什么漏洞了!

    不提这边,且说30日天才启明,武昌城内的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的住宅内,这两日来一直本着脸色的他今天特别起了个大早,快速的用了早点之后,天还未完全亮就要出门前往军务部办公。

    虽说如今黄兴就职战时军事总司令之后,如今三镇军务尤其是有关汉口的战事、军报都要送往他设在满香园茶的司令部。不过孙武军威犹在,还是军务部长的他在三镇军中的威望明显要比外来的黄兴高一些,至少下面的不少将领都是绕开了黄兴这个战时军事总司令,把需要处理的东西送到他面前。

    当然,他今天之所以起得比寻常要早,完全是因为今日黄兴提议今日将指挥汉口民军反攻,除此之外他还有事要处理,那便是汉口昨日晚传来不好的消息,眼看民军前两日恶战中损失惨重的汉阳民军统制官宋锡全竟然连夜拔营,率大批兵卒经汉川逃往湖南方向。

    鄂中分军政府昨晚发来的情报,在李汉的有意示好之下,革命军步队第九标在仙桃西南的彭家场堵住了宋锡全的南逃路线,而这时他麾下标统黄振中这才发现宋锡全乃是怯战要逃,及时发动兵谏,强行扣押了宋锡全之后,重新收拢了宋锡全麾下的汉阳民军第一协,赶回汉阳布防!

    第一协难逃之事虽说有鄂中分军政府的步队第九标合作,及时阻挡了其难逃之路。不过依旧对三镇民军军心造成严重打击,尤其是汉口、汉阳两地守军。

    面对宋锡全的如此行径,即便是同盟会求说‘战时不宜斩将、希望战后处理’,但是无论是前线的黄兴还是孙武心中都是大怒,已经定了他的死罪。

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讯!捷报(下)

    ( )“大人,您的马鞭!”

    孙武整了整自己身上的军装,旁边,早有士兵拿来了他的马鞭,很显然他要跟平时一样骑马去办公地点,似乎完全不为如今城中还未扫清的清兵探子跟暗杀势力担心。

    眉头一皱,他脸上隐隐有些不悦,“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学着清廷的那一套,称我为长官、部长就行了!”

    “是…是!”

    他手下的士兵自然不敢反驳,连忙躬腰施礼,顺便将他最喜欢的马鞭双手捧着送到他的面前。

    他这般模样,孙武便是心中不喜,也懒得跟他一般见识,只好侧过身去,一把抓起自己心爱的马鞭,边跟一侧等待的副手问道:“有襄阳那边的最新消息吗?”

    他问的比较急,李汉自从那天写信向他表忠之后,南阳清军28日趁夜南下的消息已经被他第一时间吩咐下去,自然有人将清军已经大举南下的消息递到了孙武的桌上,一同递到孙武的军务部的还有鄂中请求物资援助的名册,从步枪、到子弹、再到火炮、弹药、甚至军官以及军械维修工他都没落下,当真是一点都不跟孙武客气,看得他只皱眉头,在同盟会那边只淡淡的提起鄂中那边战事已起,最近最好不要扯后脚,便将鄂中送来的物资援助单直接压了下来。

    他孙武可没有当冤大头的想法。

    “回长官,有…属下已经整理好了,您现在就要看?”

    他那副手对他性子知之甚详,虽然口中询问,却已经将鄂中昨晚发过来的最新襄阳以及北线情报整理妥当,一同递到他面前了!

    果然如他所料那般,孙武虽然不说,但却直接接过他递过来的情报,看了起来。

    “咦,没看出来这鄂中果然有些实力,那李易之倒是个帅才,一片偏僻寂寥之地能给他经营出现在的威势来也算着实不易,难得..难得!”

    他手上接到的战报只是李汉命人抄录送来的襄阳战报,武胜关大捷的情报却给他当时暂扣了下来,他有心要一炮打响‘中国之声’报纸的知名度,所以要等报纸排完版之后,再命人将新弄好的报纸送到他的手上来。

    谷城县、襄阳地区战事虽然眼看对那鄂中分军政府不利,不过北方近日来局势风起云涌,尤其是昨日号称‘士官三杰之一’、也在革命党之中颇有名望的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官张绍曾顿兵滦州欲要行那兵谏之举后,不仅他...相信谭人凤那个老狐狸、还有黄兴都应该意识到了。朝廷极有可能在面临来自山西、陕西同直隶滦州的‘乱军’夹击威胁的情况下,抽调南下的十数万精锐大军北上回防,毕竟在那帮早就被权力跟鸦片腐蚀透了的满清皇族权贵们眼中,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是以,别看现当前的清军攻势凶狠,尤其是河南妄图沿京汉铁路南下的四万大军,只要李汉能够指挥鄂中军政府的军队守住这几天,想必最迟几日朝廷的调令就该来到了!

    北疆已经无兵可守,奉天的新军动不了,旁边有饿狼猛虎,如今能用之兵屈指可数了!

    “保不住到时还能吞下一镇呢!”

    他心中一阵计较,不过很快就放弃了。鄂中之所以前期‘战果累累’,虽有李汉运筹帷幄加上武器补给都能跟上的原因,但是究其主要,还是因为他选的地方跟对手实在是太好了。无论襄阳刘温玉还是荆州都有人挡在他面前帮他分担了不少的压力,真要算起两军的战力,鄂中比之武昌三镇的数万民军要差一筹不止。而南下清军则是以北洋第六镇为主力组建,民军对上也是胜少败多,自然不敢指望鄂中。

    “是不是要考虑他的请求?即便他真是携带巨款回国,如今兵荒马乱,洋人又借口战起不愿对我革命党出售武器、军火,他便是手中有钱,又能买到多少?何况楚望台军械所内还有两万多条步枪、子弹也有不少,而且,我们还有汉阳兵工厂….”

    将那情报放下,孙武心中暗自思量是不是要说服同盟会,援助鄂中一批物资,好叫他不至于在与南下清军对抗的过程中落于下风,为武昌三镇守稳了北线。

    “哒哒哒~~~”

    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显然来人心情十分急切。

    孙武的副官见他一副沉思的模样,并未注意到外面的动静,只得走出去小声询问道:“怎么回事?”

    外面,有着急着从军务部赶来的士兵禀报到:“回大人的话,方才汉川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报纸,鄂中分军政府来报,李帅率军北上,已经拿下了武胜关跟平靖关,并且在武胜关外成功设伏伏击了清军南下李纯部第二十一协,取得‘武胜关大捷’!”

    那士兵脸上明显十分激动,手上攥着一份有些褶皱了得报纸,显然是因为太过激动,结果用力过大褶皱了那报纸!

    “什么?”

    旁边发出一声惊叹,却不是那副官所说,原来孙武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哗声,整好了军装的他提着马鞭便走了出来,刚巧听到那面上激动的民军战士的话!

    “大人!”

    那士兵乃是军务部的卫士,寻常经常见到他,因此认得他。一见他出来就要行礼。

    孙武不耐这些俗礼,催促他道:“快把报纸给我!”

    “是!”

    那士兵见他满是伤疤的脸上不耐,顿时心中有些惶恐,赶忙将报纸递给了他。

    “中国之声!”

    入手之后,他便看到那报纸首页一侧大大的四个字,乃是出自书法不凡、隐有大家气质的易均室手中。

    若平时,对书法也颇有些功力的孙武定要称赞一声好功力。只是此时他满心都是对那士兵口中的‘武胜关大捷’跟北线的战事感兴趣,倒是只是匆匆一眼扫过那四个字。

    “中国之声?什么报纸?第二版?难道是李易之捣鼓出来的东西?”

    他匆忙扫过那报纸的名字,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听说过。又看了排版编码才知道手上拿的乃是第二期,心中却已经猜测到,这报纸八成是李汉搞出来的东西了!无它,因为湖北军政府也有自己扶持的报纸,以报纸吸引注意力,这些年来同盟会已经将这一手功夫耍得很是不错了。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如今清军南下,北疆战起…我鄂中万余儿郎原为中华共和再洒鲜血….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仅以我等之意志,原为南方革命筑起第一道血肉长城….若战事起则枪响炮鸣,将在位、兵在哨…虽弹尽炮毁而不撤…虽刺刀临胸而不惧…战刀若钝、身体来挡,敢叫那鞑子清军南下一步….”

    望着首版上那一张张黑夜中略显灰暗、模糊的照片,孙武看的惊诧之余脸上也是一阵阴沉不定,不过到底是喜多于忧,尤其是看到清军降兵与武胜关城门下受降的那一幕,整个人都激动的来回走动了起来!

    “武胜关大捷….好一个武胜关大捷,好一个鄂中分军政府…好一个李易之…”

    他口中喃喃自语,随着汉口局势的不利,三镇民军军心明显十分低落,如今正是需要一场大胜鼓舞士气的时候了!

    他虽然跟黄兴和同盟会多了些不对路,但都是革命内部有关军政府领导权的摩擦罢了,到底他本人还是一个革命者,这种关头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如何借机大肆宣传一番,鼓舞三镇士气。

    想到边做,孙武强抑住心中的兴奋,将那报纸收在怀中,喝道:“来人,去把我的战马牵来!”

    他这要往军务部赶去,又看到副官在一旁,忙吩咐道:“快去把大江报的编辑请来,叫他们准备好油墨、稿纸…算了,等他们到来了之后,我们再详细谈!”

    他是准备趁着这天还没亮,请来方才刚刚重开没多久的大江报,将‘武胜关大捷’的消息传遍整个武昌三镇!

    “是,属下这就去办!”

    那副官得了他的吩咐之后哪里还敢耽搁,当下便立刻敬了一礼,小跑着去派人通知‘大江报’的编辑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胜关大捷

    ( )“号外…号外,湖北传来特大军报,湖北军政府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指挥大军勇夺天下雄关,并在武胜关外设伏,全歼南下朝廷大军新第二十一混成协!”

    “号外,朝廷南下大军被伏,五千精锐北洋新军全军覆灭!”

    “号外,湖北鄂中分军政府大军北上,成功阻挡朝廷的大军南下!”

    “号外,朝廷南下大军受阻,民军北上、四万南下大军受阻!”

    “号外,特大号外,武胜关大捷!”

    当天上午时分,受到李汉特别指示,留守的张梅生同李东来协商之后,一份份才刚出炉的‘中国之声’报纸就被通过各种途径,将第一批三千份报纸送到了武昌三镇。

    不过他们还是算失了武昌三镇对于报纸的吞吐力度,尤其是在李汉的指示下,如今的中国之声报纸可是打着赔本换市场的原则,一份八个版面的报纸价格定义只有十文钱,三千份这个原本他们眼中根本销售不完的数量,却不想还不到午时,运抵武昌三镇的前后两批报纸都销售一空,成功将中国之声报纸影响力打入武昌三镇。

    当然,其后的市场虽然还有需求,鄂中却再也没有加运报纸投递武昌三镇。原因一来是因为运费的高昂、二来则是时间也来不及了。得了湖北军政府军务部的要求之后,仅比早有准备的鄂中晚了几个小时,占据着本地优势的‘大江报’迅速印刷了数千份有关武胜关大捷的报纸,其中不少版面都是直接复制的中国之声报纸上的内容,并通过武昌三镇便利的地理位置跟举国关注度,迅速的将‘武胜关大捷’这一消息传播到了周围省份地区。

    武昌举义之后,申报等报纸都在汉口租界区设立了分属机构,便是为了能够就近得到有关武昌的最新战报。得知武胜关大捷之消息传来,待从最早开始传播的中国之声报纸上的一张张照片中验证了消息的真实性之后,一时之间汉口租界区内的电波频现,将那南下清军遭遇惨重损失之消息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当然这里面未尝没有湖北军政府运作的结果,这段时间来汉口战事对于湖北军政府严重不利,如今三镇民军军事受挫,军心严重低落,不然也不会出现宋锡全领兵出走这等事情。军政府如今急需一件重大利事来鼓舞三镇民军士气,这才借着‘武胜关大捷’的消息大做文章。

    到了30日的下午,国内各大报社终于反应了过来紧急赶印出一份号外,由于时间来不及,很多甚至直接复印的中国之声报纸跟大江报上面的文章,向外界宣告‘武胜关大捷’的消息。这些天来,先是湖北、陕西、湖南、借着又有江西、山西,如今就连直隶滦州都隐隐不稳了起来,伴随着全国各地相继光复宣布独立。如今国内的革命局势正如星星之火一般渐成燎原之势。这一场源自武昌的革命之火,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席卷整个半个关内地区。

    独立!光复!对于各地关心时事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词汇了。伴随着各地报童喧喧嚷嚷的声音,江浙地区、南京、上海甚至更远的两广地区,虽有当地官府强令收缴,只是他们的慌张更加验证了一个事实,他们真的心慌了。

    鄂中分军政府挥师北上,仅凭万余革命新军,便一举强行攻下豫鄂交界的两座雄关,并且成功伏击南下的一协精锐清军,要知道稍微关系军事的势力都知道,南下的新第二十一混成协乃是以清军第六镇步队第十一协为根基组建的,乃是此批南下清军中最精锐的两协之一!

    有些人疑惑了!

    什么?鄂中分军政府革命军?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外省百姓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武昌三镇,当真不知道湖北还有这么一号势力。如今一听说那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指挥着鄂中分军政府的革命军取得‘武胜关大捷’,当下只感觉太夸张,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明显新闻化的消息,如同炸弹一般,在全国各地地毯式地填满了所有人的耳朵。无数惊奇与怀疑,无数震惊与不敢相信。神秘的鄂中军政府,强悍的鄂中革命军。仿佛成为一种神话,仿佛成为一种力量。所有加印的号外迅速被抢购一空,看着详细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因为时间问题,很多报纸中不少地方直接复制的‘中国之声’报纸上面的报道,因此连上面的介绍鄂中军政府跟鄂中在‘缺枪、少兵、无饷’的情况下依旧能取得如此战功,更是令全国无数的年轻人顿时激动的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飞到鄂中那边,跟前线正在战斗的革命军士兵一同抵御南下清军!

    看,这就是革命军啊!这才是心怀国家,不畏生死的真正革命军!他们枪支损坏,弹药不继,却依然毫不畏惧地北上抵御南下清军。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又有着多么大的献身决心啊!

    一看到报纸上提到正在抵挡清军南下的军事缺武器、少米粮,许多支持革命的城乡百姓不知不觉间被感动的不行。用着最恶劣的武器装备,缺衣少食还要抵御数倍于自己的南下大军,这支勇悍忠诚的革命新军顿时感动了不少人!看到上面提到的援款请求之后,不少人都下了决定,要捐,一定要再捐些军晌,支援这支神奇的革命军部队。

    就这样,你一点…我一点,不少的援助从南方各省,甚至临近的安徽、河南源源不断的冲破清军封锁线,进入鄂中军政府境内。事后李汉在统计的时候也着实吓了一跳,因为他实在想不到自己的一个号召,竟然真得拉来了不少的援助,其中还有不少鄂中最缺少的人才!

    除此之外,李汉根据后世改编的两首朗朗上口的军歌,尤其是那一首‘革命者之歌’,更是在中国之声报纸上见报之后,被无数的大学生和有志于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年轻人所传唱,他们不畏惧当地官府的.镇.压纷纷走上街头,高唱着‘革命者之歌’进行这游行示威!

    “听!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自幼所心爱的一切,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上海,南京,苏州,杭州,镇江,乃至广州,天津等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一幕幕募资助军晌的活动。随着‘革命者之歌’这首歌曲在中华大地的广泛流传,李汉这个本就因领导了武胜关大捷而名声显传天下的名字,如今却又和‘才华横溢’挂上了对等号!

    与此同时,身在武昌指挥汉口反击的黄兴,宋教仁也得知了武胜关大捷的消息,激动的立即通晓三军,鼓舞因汉口汉阳失守而低落的士气,并趁机发动汉口反击战。至下午天黑之时,民军已在黄兴的指挥下,将战线重新推至歆生路二带,一度逼近刘家庙地区,打死、打伤、俘虏清军逾两千之众,予敌以重创

    晚上战事暂且停息、在汉口前线的宋黄两人用餐之时,谈论最多的还是那李汉跟武胜关大捷的事情!

    宋教仁开怀地大笑道,“克强,我现在倒是对这个李易之来了兴趣了,谭老几次提前他时都是冷哼,觉生就更不必说了,多次瞧他不起。你看…你看,原来这人却也是一员帅才,能够领导一穷二白的鄂中之地打下现在这般境地,挡住南下的四万清军着实不易。这样的革命同志还是要发展的,怎么都没听说咱们会里有要拉拢他的意思?这样,等武昌这边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我亲自去一趟应城,去跟咱们这位海外归国的英才碰碰面!”

    今天的战事给他增加了不少的威望,至少指挥起来,下面不想之前那般指挥不动了。因此黄兴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也展颜而笑道,“只要是愿意尊孙兄的纲领,愿意为驱除鞑虏恢复我中华做贡献的都是好同志,这区区一点性子问题不是问题。谁没脾气,我跟孙兄在东京还曾经吵过一架,甚至为了南洋会费的事情还差点上演了全武斗呢,难道谁敢说我黄克强就不是革命者了吗?谭公跟觉生什么都好,就是算计的太多了,我着实不喜欢你们这些聪明人的计较。你要去应城见他?也好。我也有打算北上看看,不过当前汉口战事离不开我,想脱身还要等战事结束之后!对了,英士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健华能说服糖王的侄子加入咱们同盟会,并捐助不少财务,还没从席家手上买到枪械吗?”

    “这席家倒是古怪了,照理说上海滩谁人不知席家跟鞑子朝廷关系比较好,这次居然愿意搭线,给英士他们买到了两百多杆快抢。放心,糖王虽然没有名言支持我们革命,不过这次借它侄子之手先后捐助咱们四万多两银子,足够上海举义之用了!”

    宋教仁话音刚落,一名士兵迅速奔进,大声道,“报,军务部急电!”

    “哦?军务部?那孙尧卿又要耍什么花招吗?”宋教仁快速接过电报,匆匆一看,顿时满脸兴奋地把电报递给黄兴道,“克强…好消息,云南举义了!”

    “什么?”

第二百七十五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

    ( )“什么?”

    李汉一脸惊愕的抬头看向刚走进来的陈天祥,此时的他面上满是红光,说不出的兴奋还有激动!

    “大帅,您没听错。方才武昌孙部长派人转过来的通电,云南举义了!”

    云南举义了,这是陈天祥为什么这个时间过来打扰他的原因。李汉连忙从他手中接过情报来看。

    云南起义其实早就在同盟会的计划序列之中了,原本日期就是定在今日午夜举行起义的。只是今日下午3时,武胜关大捷的消息传到云南之后,昆明北校场正在准备起义时所用枪弹的士兵因为大声交谈此消息,引来了管带责查,结果竟然意外发现了手下新军士兵正在偷偷准备武器枪炮的事情。

    在那管带的呵斥之下原本定在午夜的起义计划暴露了,因此起义只能载士兵们的仓促之下提前于下午4时发动起义,。李根源赶到北校场带新军73标中的起义者从北门攻城。正在巫家坝做准备的蔡锷、罗佩金、唐继荛等闻讯,立即召集74标官兵,宣布革命宗旨和作战方略,整队出发,由东南方向攻城。激战至30日晚七时,由于清军准备不足,起义军很快便占领了昆明大部地区,只剩下少数地区还有清军的零星抵挡,不过起义军完全占领昆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仓促,不过昆明新军的“重九起义”(1911年10月30日为农历九月初九,即重九)获得成功。

    “大帅,您看云南能成吗?”

    瞧见他将递来的东西放下之后,陈天祥在一侧询问道。如今他也算是摸清楚了李汉的脾气了,知道自己早晚会想在他之前的马、李一样外派任职,因此分外珍惜现在跟在他身边的时间,心中每有疑惑都会主动询问。

    李汉摇了摇头,面上一阵思索。

    那云南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近代一来一直都是英法两国争夺的远东主要战场之一,其中临近西藏、缅甸支那的滇西地区一直都是英国的影响区,云集了不少的英国商人、退役军人、来华淘金客,甚至被驱赶出了本国的流氓地痞等;而法国则在滇中、滇东南依旧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时刻都想将云南跟广西和他占领的越南、印度支那地区连成一片,便趁机谋取当期的筑路权等,积极掠夺远东财富。

    不过历史上,他并没有听说过云南在起义之后闹过什么纠纷,不过云南都督蔡锷的确被英法两国联手夺取了不少权力,滇西跟滇东不少县镇可都是一群二鬼子跟他们的英法爹娘说了算得。

    惟恐自己的到来到来什么蝴蝶效应,因此他只是摇头,却不愿开口评论。

    “襄阳那边打得很苦,张怀芝已经派兵四面包围封锁了襄阳城,集中火炮轰击城中!除此之外,还有一部清军已经西进进攻第三协了。何统制的意思,李秀昂的步队第十二标要不要动?宋管带已经主动请战,要求支援谷城…您看…”

    “再等等,还不是时间!”

    陈天祥一提到襄阳那边的战局,李汉的好心情顿时就散去了不少。昨日滦州兵谏的消息传来之后,西线张怀芝便命麾下两协轮番攻城,自昨夜至如今,襄阳城中守军已经连续一个昼夜没能安睡,并且在清军的数十门重炮的强攻之下,襄阳城内第四协损失不轻,加上昨日莽撞出城被伏击的一部,目前加上被发动的守城军民,城中已出现近三千死伤了。

    武胜关那边稍微轻松一些,不过昨日李纯部遭伏击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回信阳,据情报司的探子打听,暂代第二军统制的王士珍气得大怒,连连摔坏不少东西。而李纯也被解除了职务,暂时留在城中等候发落。

    不过清军被落个这么大一个脸,不可能就这么自己吞下去了。而另两个协的清军已经抵达武胜关外扎营,战事也在晚饭前不久打响,如今他还没有收到武胜关传来的最新战报呢!平靖关,马继增部的进攻已经持续一天了,好在仗着城高,第一协倒也不惧与他。

    照如今清军这种强度的攻势,军政府早前计算的坚守半月看来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如今,北边早就布置好的后手却是该动了!

    金鸡高鸣之后,和煦的暖阳缓缓爬上了天空,唤醒了应城,尽管这一日城中隐隐多了几份紧张,不过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要怎么过的,因此早市的大街上还是跟往日一样逐渐变得喧闹了起来!

    “烧饼…卖烧饼喽…”

    “过桥米线…不好吃不要钱!”

    “老刘…给我来一碗馄饨!”

    一路上都是卖早点的摊铺,不过老赵头却不理会,远远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处巷口不远。那里新开了一家烧饼铺,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共和烧饼’。谈不上好吃,至少烧饼师傅的手艺比起街头处的几家要差了不止一筹,因此很少有好这一口的熟客能给留住,不过老赵头却天天都在他那里买上几个,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老板,给我来两个烧饼!”

    “好嘞~~~给您!”

    “给!”

    “钱正对,您慢走!”

    老赵头掏出随身带着的几个铜子,买来两个刚出炉的热乎乎的烧饼,那老板似乎跟他很熟,别人都直接拿在手上,而他却给老赵头拿了一张纸抱在了外头,东西递给他的时候还隐晦的给他使了个眼色。

    老赵头谢过他之后,拿在手上边走边吃,往军政府驻地走去。

    望着这清晨的大街上拥挤人流,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隐隐感觉似乎这地方不比他待了多年的开封府早市差上多少。

    伸出还有些油渍的手拽了拽头上的帽子,心中自嘲的笑了笑,应城这个他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小县城,如何能跟千年重镇开封相提并论。

    不过错觉罢了!

    只是他虽如此去想,心中未尝没有几分迷茫,南方自从八月十五的兵乱之后,形势一日不比一日,这不过转眼的功夫,天下竟然有小半数的地方跟着一群乱党闹腾了起来,大有当年发匪之乱时的气势。

    若不然,他这个早就退到勇营中养老混口饭吃的老兵油子,也不要被派遣到这里来了!

    没错,这个看上去至少有四五十的老赵头正是河南信阳那边派过来的探子,还是个老兵油子。

    准确的说,是王士珍从赶来信阳集合的勇营之中招募的一批探子。

    事实上,鄂中分军政府一直对北边大军云集的信阳信誓旦旦,实际上信阳那边、准确说是抵达信阳的新人第六镇统制官王士珍何尝不是对湖北风起云涌的革命局势异常担心,不比胆小不作为的陆军大臣萌昌,他这个北洋三杰之首可不是白叫的!

    早在王士珍刚被官复原职并顶替了心中颇为赞同革命的原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就任第六镇统制之后,知道自家大人(袁世凯)复出在即,而且这复出后的第一战定要力求全功。因此所说他当时在信阳完全遵照袁世凯的指示,并没有着急南下。实际上却已经往湖北、准确说是武昌三镇派遣了不少的探子,而当时才方拿下鄂中的李汉部也被他连带的派遣了一些。

    不过出于对当时本部只有刚过两千人的鄂中李汉部的轻视,他当时派来的探子并不多,只有少少的几个!

    让王士珍真正注意到鄂中并重视起来的还是前段时间的战事,南下的清军三千多人全军覆灭,连清军协统刘温玉都成为军政府的阶下之囚被擒,紧接着军政府更是借着这一波的攻势,就势拿下了省内重镇荆州、襄阳二处,将鄂中军政府的控制地区由之前的德安府一地推向了湖北十府中的五个,并且在战中前后调动的大军不下万人,虽然多为新兵,却也令信阳本部一阵不安,这才连续征召了几批探子,先后派遣往鄂中(此时的武昌三镇已交付第一军接管,王士珍为第二军统制官)。

    老赵头本是开封府的一营勇营正目,在军中待了大半辈子,经历过甲午、拳乱的他早就磨灭了一腔斗志,如今只为混些饷银养活后半生而得过且过,直到不久前的湖北乱起,他所在的一营接到调令之后赶赴信阳,当然,勇营的战斗力王士珍比谁都清楚,朝廷掉了他们过来不过是要在大军南下之后为其押运物资、或接管重新占领的县城罢了。

    本来‘探子’这种危险的事情本该与他无关的。只是王士珍得了那妄图两头渔利的孙国安的提醒,隐隐收到了风声,知道李汉手下可能有专门收集情报的部门。他生性谨慎,又不愿耽误了袁世凯复出后的第一次表现,便想从云集信阳的地方各营之中挑选出一批人来,由他们前往鄂中帮忙打探消息。

    老赵头在勇营待了大半辈子,眼瞅着就要五十的人了。他琢磨着自己便是再在军营里待几年,也不一定能够混上一笔老时养家糊口的银子,心中一发狠,便毛遂自荐,跟着一队数十名探子分前后几批来到应城,就是盯上了大人的许诺,若能打听到什么重大秘闻,朝廷有大大的封赏。

    朝廷大大的封赏啊!

    老赵头脑海中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一锭锭白花花的银锭子,不过很快就被他摇了摇脑袋,全给晃没了!

    那帮官老爷的话,他当时为什么就相信了呢?如今在这应城忐忑不安的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却是愈加的感觉到了自己当时当真是鬼迷心窍了。

    匪老赵头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过小时候到经常听隔壁的老叔叹气那些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般的人物!

    不过发匪他是没经历过,但是当年的拳乱他所在的勇营可是被调到直隶、山东去剿过匪的。而这几年的朝廷报道,结合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今眼看这革命浪潮席卷天下,陕西、湖北都有传出满城被屠(清廷宣传)的消息之后,他才感觉后悔当初的选择了!

    当然,现在已经没有后悔药跟他吃了!

    两个烧饼很快就吃得差不多了,他微微皱了皱眉,如果不是那个卖烧饼的也是南下的探子之一,并且还是跟他一组的,他是断不会取他那里买烧饼的,味道真的很不好。

    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看着时间还早,就边吃着烧饼,边往隐蔽的地方走去。

    寻常他去卖烧饼的时候,也跟其他客人一样是没有外包纸的。一般都只有有什么情报或者指示的时候才会给他在外面包上纸,打开准保能看到纸上有东西。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纸上竟然还密密麻麻的写了数十个字。

    字,老赵头认识一些,虽然谈不上学问,不过他记得小时候隔壁老叔是个教书先生,一辈子穷苦自家媳妇还是他家里的老人帮忙张罗的。因此那老叔打他还小的时候就对他们家特好,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叫了不少的东西。

    若不是认识字,王士珍还真不可能将南下打探情报的交给他们。

    纸上没多少字,只是老赵头看过之后,脸色却猛地苍白了起来。

    事实上自从来到应城之后,他基本上没睡过一天的安生觉。这两日城中的动静闹得那么大,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尽管为防止一人身份泄露连累其他人,他们在南下的时候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分组跟保密手段,就比如他,也只是知道寻常跟自己联系的那个卖烧饼的是同来的探子,还有另一个若那伪装成烧饼师傅的探子被抓后紧急联系的另一人。不过昨天启明时分被破的那城中的那一户议员老爷家他却是知道的,南下的时候曾经听谁提到过,说要联系南边的一些力量,待朝廷大军南下时突然发力,打得城中乱党一个措手不及。

    那被抓的议员老爷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可以说他一被抓,老赵头便心中隐有不安,感觉他们中极有可能有些人的身份被暴露了!

    现在时间还早,他靠这一点聪明,来到应城的第二天便在城郊偏僻处寻了一位与他年龄、长相相仿之人,‘借来了’他的身份,刚巧军政府当时要招募几个清洁人员,得了李汉的吩咐之后,本着拉动本地经济的想法,军政府准备招募一些本地的老人,负责城中各处的清洁工作。

    他还算幸运,被分配到军政府驻地工作,每日都是打扫由原县衙改建成的军政府办公驻地。

    这一段日子来他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还真弄到了不少的资料,虽然接触不到什么机要情报,不过能够进出军政府驻地的,不是军政府的政要大员,便是军方的参谋军官等,多少都知道一些东西。并且虽然有李汉的多番提醒,但是偶尔有两三相熟的在驻地碰到,话语之间少不了要谈论到有关军政府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安排什么的,或者自己等得任务。

    无形之中,给他弄到了不少的情报!

    正是因为他的功劳,清军派来的探子打听到了不少的情报,因此身份如今在一群探子之中也越来越凸显的重要起来。

    而这一次城中出了事情,负责管理他们这群人的那位大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派人通知他,好叫他有些准备。

    当然这封简短的密信里介绍的可不只有这一些,那位大人简单的说了一下昨夜的事情因何发生,以及他的任务。

    原来,前天也就是28号,他们打听到了军政府的一份重大机密,即军政府面对南下的数万大军并不担心,至于为何,他们就不清楚了!事实上,他们最近意外的掌握了一个好赌得军政府军官。毕竟军政府一直对下面军官的军纪抓得比较严格,他好赌的事情一旦被军政府得知了,轻则关上五年、十年,重则直接枪毙。正是靠威胁他,才得到了不少的老赵头都弄不到的相对重要一些的情报。

    从那军官口中,他们隐晦的得到了一个模糊的情报,似乎这城中的革命军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军政府对于南下的清军并不看重,似乎清军对他们并无多大的威胁一般。

    期限他们还以为这只是城中的乱党盲目自大,不过后来山西乱起来之后,信阳那边慌了起来,王士珍、张怀芝两人自知京城那边一乱,必要从河南云集的四万大军之中抽调一部北上拱卫京畿之地,因此必须要尽快拿下挡住了清军南下武昌的鄂中数万军队。

    信阳的命令一过来,他们也就不得不加紧打探有关鄂中军政府的一切情报了。

    而这时候,那个被他们掌握住了把柄的军官却主动找到了他们,张嘴便是跟他们要一万两银子,说要跟他们做一笔交易,卖一个重大情报给他们。

    那位大人自然不相信他这般讹诈的说辞,不过听他几次提到他要出卖的情报会重创南下清军之后,那人请教了信阳那边之后,狠狠与他削了一番价格,最后以三千两的银票买下了他的情报。

    原来,那军官要告诉他的乃是他无意从自己的上司那里听到一个消息,说军政府总司令李汉曾经提到过鄂中并不畏惧南下的数万清廷大军,因为革命的同志遍天下,不但南方有无数的革命党,连北方也有不少,甚至那清军如今盘卧了数万大军的河南,也有他们的同志在,而且是在军中,地位还不低!鄂中分军政府与北边的那人有联系,一旦清军南下之后他就在北边起兵助力,到时两军合力夹击清军,定叫那前来的数万大军有来无回!

    不过具体北边河南响应的那人是谁他就不知道了!

    这事最是经不得推敲,尤其是越是聪明多疑之人,越感觉这话可疑之中似乎真有什么隐情一般,心中也会隐隐产生不好的想法。

    不错,他的上峰如实的禀告了信阳那边之后,只得到了王士珍的一句话的回信,“查,不择一切手段也要弄清楚这事情的真假!”

    于是南下应城的数十清军探子都被发动了起来,使出浑身手段,想要弄清楚这消息是真是假。

    老赵头对这件事情也是知道的,因为这几日他也被要求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在军政府办公驻地内留意这件事情!

    当然了,那位军官手上又多了两千两银票,那位大人手中还有五千两,都是王士珍自己掏的钱,派人加急快马绕开了应山县从信阳送来的,并许诺若他能打听到北边的那人是谁,不但这五千两银子是他的,王士珍也会亲自向已经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袁世凯引荐他,保他一世荣华富贵!

    不过,根据纸上所说,昨天晚上二更刚过,似乎那军官打听到了什么消息,不过他们派人过去碰面的时候却不知道哪里去了问题,还没碰面,就有两人被巡防队带走了。根据看样子似乎是应城这边注意到了什么!

    似乎,与那军官碰面的几人已经暴露了,而那个似乎真打听到了什么消息的军官现在也不安全了,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可能也已经暴露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

    ( )不过,不管那军官有没有暴露,信阳那边已经在深夜连夜派人送来情报,要求他们必须得到确定的消息。

    北边传来不好的消息,昨夜清军南下一部在武胜关遭革命军伏击,损失惨重。而另一部也未能及时赶到平靖关,接管豫鄂交界的另一座雄关,导致两省交界的两座雄关都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这是当前王士珍、张怀芝最担心的情况,背依两座雄关,若是李汉真要一心死守,完全可以牵制清廷数万大军数日甚至半月之久。而清廷明显已经被山西举义跟滦州兵谏两件事情彻底吓破了胆子。在28日晚强令征调一部云集河南的大军北上拱卫京畿之地之后,29日晚,又一封措辞更加严厉的命令送到了信阳,面对着身侧滦州随时可能兴兵作乱的张昭曾,朝廷真的慌乱了!

    而在这个关键口,南面又传来了革命党人似乎正在与北方的什么人密议在河南发动举义,此事无论是否是真实,在这个关键口,都由不得信阳那边不相信,只得命令派遣南下的探子,用尽一切手段确保消息的正确性!

    警惕的四周环望了一下,发现没人注意到自己之后,老赵头快速的将那写有上头命令的纸条撕得粉碎,然后将它们团成几团扔向了不同的地方。

    怎么办?

    老赵头一阵犯难,上头命他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在今天跟那军官联系上,据说那军官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今天有可能会趁机与他联系,将情报传递给他。

    传递给他?

    怎么传递给他?难道那军官还敢到重兵把守的军政府办公驻地去找他吗?

    老赵头边走边暗自嘀咕,心中一阵犯难,军政府办公驻地把守森严,绝对称得上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区区不大的一处原县衙改建而成的办公处,至少拥有百余士兵守护。他寻常负责打扫的地方,几乎都在岗哨的视线范围内,也不知道上面究竟是如何作响,难道是想放弃他,来试探那军官是不是已经暴露了吗?

    他心中猛地一惊,想到了一种可能,顿时脸都骇得白了,当下越想越感觉可能,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腿脚就想立刻出城逃走。

    “站住,请出示你的身份证明!”

    这时一声轻斥打断了他的一切想法,老赵头定睛一看,原来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随着这几日养成的习惯来到了军政府办公处外,而开口喝止住他的正是办公处外守卫的士兵!

    心中暗骂自己一声,老赵头知道这军政府办公驻地的士兵特别谨慎,听说还得了军政府高层的特别允许,但凡意图靠近驻地形色诡异者可择情予以羁押,胆敢反抗者甚至允许当场枪杀。而且还是典型的认证不认人,他来这里也有段时间了,每天都是最早来打扫的一个,却还是一样套靠出示军政府为他办理的身份证明才能入内。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老赵头只能暗骂一声,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逃离的机会了。只得心中自认一句倒霉,从话里掏出军政府为他办理的身份证明递给了他喝止他的警卫,等待他的放行。

    “身份证明无误,允许放行!”

    守卫检查他的身份证明无误之后,脸上表情顿时缓和了,冲他敬了一个军礼,接着附近的一些枪口或明或暗对准了他身边的守卫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中,老赵头抹了一把冷汗,心中暗叫一声乖乖,却是心惊这群朝廷介绍中不堪一击的乱党士兵,素质似乎不比他在信阳时见到的朝廷新军差上多少,尤其这严谨的态度,可要比北洋兵强多了!

    至少北洋兵可没有这种只认证不认人的严格!

    接过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之后,老赵头暗抹了一把脸上的汉水,头也不回的进了办公驻地内。他平时打扫的工具都在前院的一角,就在正门不远处,过去拿了簸箕跟扫帚之后,便跟往常一样,从前院处开始打扫了起来。

    军政府办公驻地并不大,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毕竟这一处原本改建自原应城县衙的建筑,在城内可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处能够与它比较的建筑了。与其他各处的县衙一样这驻地也是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属的东西班房、六科房和东西厢房以及知县宅、西群房、南北书屋、理客厅、后花园等多处小庭院组成,只论面积绝对称得上县城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

    这么一处建筑自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清扫完成的,不错,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人,不过两人负责的有些不同。他是负责清扫各处庭院,由大堂改建的警卫处、二堂改建的参谋处、东西班房、六科房改建的守卫休息处、以及理客厅跟后花园;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比如三堂改建的电报处、知县内宅改建的李汉的总司令休息处、书屋改建的李汉的办公处、会议厅、机要处等却是由另一位军队派来的人员打扫,并且清理出来的垃圾立即焚烧,绝对不允许外流。

    也正是以为内如此,令他打探消息受到了不少的阻碍。

    这几日随着战事的兴起,每日都有不少的人员深夜也要留守在驻地内办公,因此清晨才没过多久,驻地内就能看到三五军政府的办公人员从各处走出来,或是因为连夜加班终于处理完了文件,就要回去休息;或是一早赶来工作的人员。

    老赵头拿着扫帚,跟往常一样不急不忙的在驻地内打扫着,然而看似低下的头上,一对眼睛却是四处观望着,这一段时日来他已经能够记下经常出入驻地内的一些人的模样。

    一抬头,他就看到了一个腿上还打着绷带石膏在两个士兵搀扶下往电报处所在的院子走去的一个伤病,他心中猛地一警,此时乃是他混入了军政府驻地之后,见到最经常出入这里的几人之一。据说那是乱党大帅的副官、姓李,不过他之身份比较隐秘,老赵头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官,只知道他是少数的几个拥有直接面见大帅权力的人。

    那李副官走了之后不久,驻地内又多了不少的人气,出出入入的军官、参谋多了起来,甚至每当有人靠近他的时候,他的心中都是一阵紧张加不安,后背一会的功夫就给这担惊后怕流出的冷汗汗湿了。可惜都不是那个大人要他接触的军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眼看着这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时辰了,他负责的几处地方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了。他只得收拾一下,却是要去打一盆清水,顺便拿来抹布,去负责屋内的打扫了。

    然而就在他刚拿起簸箕,要离开的时候,他突然又看到一个个字有点矮瘦,长得尖嘴挠腮、看上去有些精明像的军官,肋下还夹着一份文件,往他这个方向走了过来。

    “会不会是他?”

    老赵头心中猛地一惊,手上的功夫也停了下来。不过,他很快心中就确定了下来,应该就是这人。

    那军官似乎也看到了他,嘴角突然多了几分笑意,似乎跟他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空出来的右手从口袋中摸出了一包香烟,牌子没看清楚,不过只看见他从那烟包中倒出了一根烟来,竟然只有一根烟了。

    老赵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错觉了,他隐隐似乎看到那人右手夹着烟根,在那一惊空瘪了的烟包上点了点,然后就要从口中摸出火柴来点火。

    在他还没弄明白的惊诧眼神之中,突然不远处正警戒的一个士兵走了出来,“站住!”

    那军官面上一愣,赶忙将刚点上的烟从口中吐了出来,拿在了手中。

    “你是哪个编制的?第一次来军政府驻地吗?庭院内不许抽烟!”

    那士兵呵斥道。

    疑似要与他接头的矮瘦军官面上一阵惶恐,连忙捻灭了手上的香烟,道:“标下王铮,来自军需处,长官让我来将文件送到军报处,然后发往应山!对不起,标下并不清楚军政府驻地内不能抽烟!”

    “下次不要犯了!”

    守卫士兵看了一眼他的军官证,这才面上缓和了些,敬了一个军礼这才退去。

    “是!”

    那个叫做王铮的军官赶忙将手上捏灭了得烟跟已经空了的烟包捏成一团,看到他手上有簸箕,顿时眼睛一亮,说了一声抱歉之后,将一团垃圾扔在了他的簸箕之内,然后往电报处走去了!

    ‘果然是他?’

    老赵头看了一眼远去的那矮瘦军官的背影,心中一阵止不住的后怕跟激动。

    错不了了,王铮正是大人告诉他的那个军官的名字。只是情报呢?

    他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那个已经被扔到自己簸箕之中的空瘪的烟包,难道在里面?

    有心要打开确定一下,不过在那之前必须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当下老赵头便收拾起了东西,往摆放工具的地方走去。却没注意在那角落之中,有几双眼睛一直都落在他的身上,直到他走了之后,方才看到院内隐蔽角落各处走出来几人,望着他远去的背景,大家相视一笑,转身就往庭院深处走去了!

    到底这老赵头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探子,虽然为人机警,只是却一直都没发现到自己的行踪早就暴露,如今在他身边已经多了不少情报司的工作人员盯着!

    可怜那老赵头还不知道,匆忙拿上东西回到前院一角放置扫帚等物的地方,匆忙将那自称‘王铮’的军官所扔的烟包从簸箕中取了出来,也不觉得它有多脏,就这么打开了拿在手中摸索了起来。

    日本烟?一个空烟包!

    看到上面那生疏的字眼,偶尔能够认出其中的一两个汉字,他一下便认出来了,这是日本烟。将那烟蒂倒出来之后他在烟包内摸索了一番,不过却没发现任何异常、内里没有任何夹层。左右思量了一番又将注意力投在了那烟的包装上,突然眼睛微微一咪,想到了一种可能!

    烟包!

    没错,若那人真要传递什么情报,直接写在烟包的包装内纸上也不是不可能!想到也不犹豫,他快速的撕开那烟包的包装纸,顿时眼睛一亮,果不其然,只见那烟包的包装纸果然有曾经被拆开过的痕迹,待他完全打开之后,包装纸内里果然密密麻麻的写了几行小字!

    不过,他只看了一眼之后脸上便已经变得惨白一片,惶惶然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不好,这东西如果是真的可就麻烦了,要快些呈递给大人才是!”

    那烟包内的确只写了短短的几行东西,但是却令他为之一振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曾经打开看过了。

    “吾自醉酒的管带口中探得北方与我军政府有联系之人曾为北洋新军某镇前任统制,传其曾与黄兴共建华兴会,前些时日因被调离北洋新军心生愤恨,随转为革命奔走,传其与鄂中分军政府联系过密,姓名不知!”

    这是烟包之内的内容,老赵头看的冷汗连连,无论内容是真是假,他都知道一件事情,这些远远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仅看其中已经牵扯到了一位北洋新军的一镇统制官,就令他心中暗生胆怯。

    要尽快将情报送出去。

    这一天他都是在一种忐忑不安的情绪中渡过的,连带工作都几次出错,甚至到了下午即将收工的时候,还没能将整个军政府驻地办公处内他需要负责的地方打扫完,甚至在修剪后花园内的花草之时,还因为心不在焉,将一株芬香扑鼻的金桂开满桂花的树枝剪断了….为此他还受到后花园的管理人一通训斥,据说军政府的那位年轻大帅最爱桂花,而那株金桂他几乎每日都要前来观赏一番。

    耽搁了不少时间才被允许回去,走出那军政府驻地办公处的一瞬间,他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一双腿都软了,甚至不得不扶着墙走了一阵路。

    待老赵头回到自己‘借来’的那处住处时,平时负责跟他一组的那个,就是寻常伪装成卖烧饼师傅的同伴已经等待他很长一段时间。除了他之外屋内还有一人,见到他来面上明显松了一口气,不过却立刻分出一人到外面去警戒去了。

    从同伴口中,他得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就在今天他待在军政府驻地办公处的一天时间中,他们又有十余同伴遭到巡防队的逮捕,看样子前两天落在巡防队手中的探子有人经不住拷打,出卖了同伴的消息。城中几位对革命党比较敌视的乡绅老爷也被带走了,甚至有一位住还被强制带走了数十妄图反抗的武装家丁,连宅院都被封了。

    如今他们几人的身份都不安全了,因此,大人命令他拿到情报之后便暂时先撤出县城,到附近村庄躲一阵。

    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老赵头等哪里还敢耽搁,待外出的那人确定外边安全之后,三人便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将那自王铮处得到的烟包带上,趁着渐渐黑去的夜色,出城遁去!

    老赵头等出城约莫半个小时之后,远在应山县的李汉便收到了情报司李东来汇报与他的电报。

    他只来得及匆忙交代了一句‘不能让清军那么容易就把情报传递出去、要把戏做足了之后’便离开了临时指挥部。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不过方才研究完襄阳跟应山段豫鄂交界战事的他却根本来不及休息一下,尽管如今的他无论精神还是身体都已经疲惫不堪了!

    电报发来的时候,他正要赶去跟一位晚上方才抵达应山县城的一位洋人碰面,而他的全名正是“西格玛?维尔纳?冯?雅恩”,除了他以外,还有位汉口礼和洋行的中国买办。

    汉口礼和洋行的买办韩礼最近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不为其它,从一月前洋行派遣外出的几队雇员相继回归之后,汉口部突然发现少了几人,还都是失踪在本省内的。失踪的几人都是洋人,这样人多金贵啊,前几年拳乱不也是因为那群刁民打死了几个洋人,结果引得几个强大的洋人国家联手打来,连皇城都给打了下来,逼迫太后老佛爷都不得不仓皇出逃。这个老大的帝国狠狠赔了了耻辱的四亿多两银子之后,才令洋人们满意,撤走了大队人马吗?

    因此得了洋行内洋人管事的示意后,他便立即发动了自己的关系,能够坐上汉口礼和洋行的买断,他手上要是没点实力也不可能,这韩礼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是黄州地界上数一数二的龙头,另一个则在汉口租界内召集了数百青皮,托他的关系,手上都弄到了不少的军火,寻常便是巡防营之类都不敢轻易招惹。

    可惜这次他本想跟洋大人卖个好,却不想三兄弟手上人马全部出动,整个湖北几乎跑了大半的地方,都没找到几个人的影子,原还以为是出了什么意外呃,却不想在这几天收到了其中一人的电报。是一个小乞丐受人所托,递到汉口礼和洋行驻地的。随后不久他就知道了电报的内容,原来他要找得人如今就在湖北鄂中的应城,只是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如今整个湖北都因为革命党的兵变闹得不可开交,好在无论是清军还是革命党,在交战的时候都特别避开了汉口租界区。饶是如此天天耳边炮声轰鸣,偶尔还有一两发流弹落在租界区内。以前门庭若市的洋行现在也变得门可罗雀了起来。待在租界区还好些,但是一旦去了革命党集中的鄂中地区,指不定会不会遇到什么意外呢!

    似乎是洋行的几位管事意见也有些相左,因此在接到电报之后的接下来几天,时间都是在争论之中度过的,而这种争执却只维持到了昨天!

    汉口租界区虽说大宗交易随着战事的兴起而变得没落了起来,但是随着清军的逼近,眼看战火即将燃到三镇。三镇不少家中富裕之人纷纷裹挟了财务,躲到了租界内避难,倒也一定程度上使租界内的经济受益匪浅。如今的租界内不少都是接受过不错教育的人,因此,30日武胜关大捷的消息伴随着三千份中国之声报纸运抵三镇后,汉口租界区就成了报纸的主要销售地。

    如今‘武胜关大捷’的消息传遍天下,面对着名胜天下的鄂中分军政府跟它的指挥者,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的大名也随之跃然报上,成为了这段时间来国内报纸上争相报道的焦点,甚至不少国际快报上也偶尔会出现一两次。

    不知道礼和洋行天津分部跟上海总部的人是如何想的,30日的鄂中大胜消息传来之后,先是总部突拍来了电报,借着又有来自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团的电报,竟然派动了那位身份虽然标志着‘警戒商队队长’头衔,实际上却连几位汉口礼和洋行的洋管理都要礼让三分的维尔纳少校亲自带队,一行人急匆匆的赶来鄂中会见那位如今名传天下的李帅!

第二百七十七章 谎言与合作

    ( )醉梦是应山县内少有的上等酒,虽然比不得上海、天津等地的那些酒来的豪华,不过倒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在店家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之下,如今已经基本上打败了县内的所有竞争者,成为县城首屈一指的豪华酒。NIUBB.net 牛bb小说网

    因为大战的原因,这几日醉梦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不过今天酒掌柜的亲自赶到酒来,一脸诚惶诚恐的侯在二的一间雅居之内。无外乎别的,今天晚些时候,军政府突然派来一堆人包围了醉梦,正在店里伙计惶恐不安的时候,走出了一名军官要求见他们老板,本来已经洗睡了的掌柜的只能匆忙穿衣起来,赶到酒才知道那军官乃是来传令的。

    那军官言到大帅等会要在这里宴请洋人宾客,前两日城中才刚传出了有人暗杀大帅的消息,军政府并不放心,拿出银子来直接包下了酒,清走了其他的吃客,接着数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赶到了醉梦,先是将酒内仔细的搜查了一遍之后,又在酒的各处各安插了一队士兵把守,甚至还在酒的周围架起了几挺机枪。只看得那原本还想理论几句的掌柜只能自认倒霉,一脸晦气的跟在那军官身后,签下了押以一千两的价格,将今晚一整晚的酒都包给了军政府。

    而他如今正陪在雅间之内站着,原因无它,雅间内只坐了四人,四人的身份都非常了得,远远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最下角的一位一脸富贵相、头上戴着顶毡帽、年龄约莫四五十上下的矮瘦老者,姓韩单名一个礼字,汉口租界区礼和洋行买办。得益于德国制造的优异质量跟德意志帝国的庇护,湖北省内谁人不得给他几分面子。

    坐在他旁边的一位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面上不苟言笑,看上去长相十分普通。他姓陈名天祥,鄂中分军政府总司令、荆襄五府巡检使李汉的近身副官、数千新军的统制官,多给掌柜的几个胆,他也不敢得罪了这位主。

    礼和洋行的买办韩礼旁边坐着的是个中年洋人,跟陈天祥身上的气质相同,他也一样本着脸,好似谁都欠他几万马克一般。不过比起一旁的陈天祥,他的坐姿更加端正,身上的军人气息也更加浓郁,显然曾经接受过很好的军事教育。此时的他正目不转睛的打量着一旁的一个比他还要魁梧的年轻东方将军,视线不时落在他身上的那套极富有美感、华丽以及军事气息的军装上。他叫维尔纳少校,全名西格玛?维尔纳?冯?雅恩,来自遥远的欧罗巴洲霸主德意志第二帝国。

    最后一位正在低头品茶,面上一脸怡然自得的年轻将军更不是那掌柜的能够得罪起的,此人相传乃是海外归来之华侨,因武昌起义而兴起,如今更是半个湖北的掌控者,自组建‘鄂中分军政府’,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荆襄五府巡检使’,指挥大军北上迎战数万南下清军,创造了‘武胜关大捷’的男人!

    正是李汉、李易之!

    雅间之内的气氛并不是很好,有点沉闷。韩礼能够在礼和洋行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办,自然会些简单的德文跟英语,因此屋内只留下了五人,倒是不需要什么翻译了!何况那维尔纳少校从前清晚期就已经来到远东‘淘金’,日俄战争之后更是扎根在了东方每年才不过返回德国一次,这些年下来早就练出了一口地道的京味十足的京片子,这在‘生意’时总是会无形之中拉进他和‘顾客’之间的距离。

    可是在内心里维尔纳少校还是个典型的而地道的德国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强大实力足以成为起自傲的理由,因此在之前的会面中倒是不经意之间的表露出了自己对中国跟李汉的瞧不起,导致屋内的气氛尴尬了起来。

    似乎是感觉到了屋内的尴尬气氛了,李汉抬头正巧看到正在偷偷擦拭额上冷汗的醉梦掌故,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掌柜的,这里没你的事情了,下去休息!”

    “是是是,多谢大帅...”

    那掌柜待在这里正不舒服呢,只是苦于一直没找到借口离开,如今听他开了口,忙不迭的点了点头,转身出了这雅间!

    掌柜的一走,李汉还有一堆的军务要处理,也不愿意跟他们耽搁时间,便率先开口,打破了屋内的尴尬气氛!

    “各位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今天让大家来,也是本着有生意一起做,有钱一起赚的想法。”他不疾不徐地说道,说完冲着旁边的陈天祥点了点头,说道:“伯庸,把我们这次需要的东西先念一遍!”

    “是,大帅!”

    陈天祥得了他的指示立刻站起身来,拿起一本记事薄就念起来:“西门子产720千瓦水轮发电机五台……”

    “嘶……”陈天祥念得慢,但一旁礼和洋行的买办韩礼一听就不由暗自惊叹,这个名扬天下的革命军将军的胃口还不小。清末伴随着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说中间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庚子之祸,几乎赔光了中国的一点浅薄家底,不过洋务运动虽然经历了挫折,却依旧缓慢的前进着。表现最明显的便是,远东的中国也开始了他的电气化之路。西门子产的水轮发电机在国内也打开了销路市场,虽然很少、卖出的也都是些240千瓦的小水轮发电机。这位年轻的荆襄五府巡检使一开口便是大功率的72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韩礼看来是笔大生意,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听着。

    “新式缝纫机五十台,通用仪表机床,中型机床,大型机床各两台。水泥生产设备一套,初级矿石开采设备一套、地下三百五十到四百五十米钻井机械一套……”

    即便这韩礼跟那维尔纳少校心中有数,但听完这一长串设备采购单后,心里也是剧烈地打鼓,这一批东西算下来,只怕要不下三四百万两了,他能付得起钱吗?

    “将军阁下,你需要的水力发电机组,汉口只有两套240千瓦的几组,剩余上海总部可能还有几套448千瓦的机组,至于您要的720千瓦的水轮机组,非是在下怀疑阁下之诚意,以贵国之工业,似乎用不到448千瓦以上的机组!”

    拦住了想要开口的买办韩礼,那维尔纳少校用他十分纯熟的中文说道:“机床跟最新式的踏板式缝纫机都不是问题、水泥生产设备汉口也还有一套,不过矿石开采设备请恕我直言,我们必须知道贵方要开采的矿产种类,才能为您挑选最合适的设备,还有那三百五十米到四百五十米深得钻井机械,非常抱歉阁下,礼和洋行在远东地区并没有储备这么精密的机械,您如果真要采购,还请提前预付现金,由我们洋行联系德国总部发货!”

    言下之意已经十分明显了!显然那维尔纳少校并不相信他能够拿出那么多钱来买下这批机械来。

    “哼!”

    李汉轻笑了一声,钱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付过,因为会有人愿意为他付钱的。

    当下便点了点头,“有劳阁下计算一下全部设备需要多少贵国马克!”

    “阁下可是当真?”

    维尔纳少校斜眼看了他一眼,对于不苟言笑的日耳曼人来说,要他再三确定自己心中本不相信的可笑玩笑,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自然!”

    “好...”

    他似乎有些生气,面上明显并不好看,显然第一印象就对这个夸下了海口,购买大量昂贵机械的革命党将领印象并不好。

    德意志帝国如今虽然在欧洲同英法扳手腕,不过对于眼馋已久的远东,他的关注度并不低,对于南方革命党的财政情况,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的德国情报人员收集的不少,自然明白南方没有一个革命党势力能够拿得出来,甚至那传说要携带巨款回国的孙中山也不行。

    不过有心要他难看,那维尔纳少校倒是真的认真在心中计算了一阵。

    “阁下,你所要的全部物件如果都按照您的要求来算价格,合计约为740万帝国马克(约合1910年大清规银255万两上下),如果你愿意订购,可以根据我们礼和洋行的规矩,允许您按照5:3:2的比例,先支付一半的订金,货到接收时支付三成资金!”

    说完,他的脸上竟然难得多出一份笑意,维尔纳少校双目紧盯着李汉的脸,似乎是想要瞧他难看一般。

    可惜,他要失望了!

    “钱我一分都没有!”李汉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眼睛直直的盯着维尔纳少校瞪了回去,“因为我相信,贵国政府会为我支付这笔钱!”

    面对着屋内三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他站起身来,解开了身上军服的扣子,军服内还有缝制的口袋,里面鼓鼓囊囊的显然装了不少的东西,硬着那中年德国少校的眼神,他面上尽是微笑,从内兜里掏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那是...嗯,一份文件!

    “啪!”

    一声轻响,他将掏出来的一根文件扔到了维尔纳少校的面前,示意他看一看!

    随即一挥手,看了一眼陈天祥跟那礼和洋行的买办,说了一句:“你们两个都出去,我跟维尔纳先生还有要事要谈!”

    “是!”

    陈天祥知道他的性子,既然自信十足,想必一定有完全的把握了,当下敬了一礼之后便出了这雅间!

    反倒是那洋行的买办,他似乎有些犹豫,毕竟在李汉的地头上,多少要给他几分面子。只是他做了礼和洋行这么多年的买办,寻常见谁不要给他几分面子,如今这般被人呵斥,面上怎么会好看,因此犹豫了一下之后便不做理会,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李汉方才说的话一般。

    李汉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带着淡淡的玩味神色,看了他一眼之后便不再理会了。

    那维尔纳少校初时还对他并不待见,不过见他扔过来一份文件之后,便有意要看一下,将那东西拿来在手中看了一眼之后,发现竟然全是英文,耐着性子往下看了一眼之后突然面上一变,猛地抬起头来看了李汉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思考的神色,然后冲着一旁闭目养神的礼和洋行买办韩礼,然后说了一句:“你,出去!”

    “什么?”

    那韩礼明显被他弄得一愣,忙站起身来,看到维尔纳少校有些不悦的看着他,然后又指着它说了一句,“你,出去!”

    这一下清楚明白的,他可以仗着身后有礼和洋行的保护不卖李汉面子,只是对与给了他如今地位跟财富的洋人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虽然心中隐有怒意,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举了个躬,然后拿起被他刚刚放在桌上的毡帽,推门走了出去。

    屋内一阵短暂的安静,待人都走了,只剩下两人之后,那维尔纳少校皱眉又看了几眼手上的东西,突然开口用英文说了一句:“阁下这是什么意思?”

    显然是要试探李汉。

    “没什么,维尔纳先生。礼和洋行跟贵国政府、准确说是贵国的军方还有贵族联系密切,阁下显然也不仅仅这是个退役陆军少校如此简单。”

    李汉双掌交叉撑在面前,淡笑着看着他,说得也是英文。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阁下...我能弄到阁下的大致资料,想必以贵国的情报收集能力,也能很快弄到我的资料来。重新介绍一下,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雇佣兵,来自贵国德意志的雇佣兵很有名,我们海外华人经受了多年的磨难,也有不少的华人加入了雇佣兵的行列之中,磨练复国武装,而我正是其中之一!”

    谎言对他来说不过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了,反正根本没人能够解释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刚巧又方便了他现在要编织的谎言!

    维尔纳少校眉头一皱,却没开口,只是用手翻..弄着手上的文件,雇佣兵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搞到具体、详细资料的人群之一,因为很好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下一次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会什么时候战死!

    这一点的确遂了李汉的心意。

    瞧见那德**官脸上苦恼,他心中得意又重了几分,也不说话,任由他看向手上的资料,那是由他浪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他从后世带来的那台长城电脑公司为军方研制的微型军用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上抄录的东西,然后用电报机排版后弄出来的资料,里面书写的东西很少,只有一点皮毛,是他早就准备好,原本是打算用来钓那奥匈帝国胃口的诱饵。不过他现在有了更好的目标了,因为相比较奥匈帝国,无疑欧洲大陆霸主---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面对南北两大对手---法兰西共和国跟沙俄帝国,他更需要维持自己的陆地霸权!

    “陆地巡洋舰计划!”

    正是那一份文件的名称。也是他好运,他从后世带来的那台笔记本内的有原主人下载的数十本电子书,前段时间他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才发现的。可惜那电脑的原主人口味倒是蛮杂的,一本管理学的教材,一本中译版的‘战争论’、一本马汉的‘海权论’、一本后世军方学院教授编著的‘新陆权至上’,一套电子书般的‘大国崛起’,一本中译版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传’,一本‘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民族主义新论’,以及数十本毫无用处的网络小说,他唯一能够用到的就是一本叫做“论坦克的历史与装甲战”了!

    这本书他在从那电脑中发现了之后,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曾经翻看过即便,其中不但详细的介绍了不少的有关装甲战的策略、防御,还用了近二十页的篇幅详细的介绍了世界第一台坦克的问世跟那份现在还未出现的‘陆地巡洋舰’计划,直看得他脑海中一阵思绪翻涌,竟然想出了一个点子来。

    才有了如今这一幕!

    他将自己曾经看到的有关历史上有关坦克诞生的一部分做出了阴谋修改之后,将它换成了另一段历史,然后递到了维尔纳少校,不,准确说是他身后的德意志帝**方面前。

    脑海中闪过一丝回忆,1911年,31岁的澳大利亚工程师莫尔设计了一种履带式装甲战车,坦克的雏形出现。然后世界第一种配备发动机和武器的装甲战车是由他于1912年设计并完成。同年,信心十足的莫尔带着自己的发明来到英国。莫尔热情地向英国陆军推荐“能够行走的履带机器”——它可以很容易地运载重型载荷在崎岖道路上行驶并能够越过战壕。可是,英国陆军官员对他发明的“怪物”不感兴趣。1913年6月,英军正式通知他,他的发明被拒绝。

    于是这位天才的设计遭到了无情的拒绝,直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被英国陆军工程师斯温顿中校无意中看到这份被尘封在资料室内多年的天才设计,不过,它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斯温顿中校在将它修改了一番之后,世界上第一台坦克便诞生了。

    李汉知道历史上一战的结果,德意志帝国纵使拥有着当时世界最强的军事工业肌肉,不过在同时面对世界第一领土大国—沙俄、最富裕的共和国---法兰西、世界最强国---大英帝国,以及拥有最强工业肌肉的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的战败还未打响便已经决定了!

    李汉虽然喜欢德系军装,也对历史上的数百位一二战期间涌现的德意志将官很是敬佩,却对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的同情,不过却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中国的未来之路需要至少十年的不受打扰的和平时期,用来整顿军备、建立工业体系,发展经济。而欧战结束之后,那些因战事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远东地区的数个世界强国将会重新将注意力转向远东,历史上中国也是经历了短暂的工业春天之后,就在欧战之后重新遭到来自整个西方国家的联手打压,方才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瞬间毁于一旦。

    因此,无论如何,中国都需要西方有一个更强的同盟国集团,军事力量更强大的德意志,工业基础更加完善、军备也更加强大的奥匈帝国。只有让那一场破坏性极强的一战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破坏性再强一些,为即将诞生的民国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到目前为止,他的每一步力所能及的计划,都是慢慢的顺着这个计划来的。

    事实上,李汉给他的文件并不是历史上的坦克计划,这一大杀器李汉还想在手上握着一段时间,没得到足够的好处之前,他是不准备放出来的。他给出的‘陆地巡洋舰’计划乃是结合了历史,提出的一份更加适合铁路密集的德国使用的杀器。即曾经被英**方高层束之高阁的‘无线轨道车’方案(即‘武装铁甲列车’)。

    当时英国之所以对这一设计方案表现的十分淡漠,一来是因为大英帝国海军的强大,导致没有任何外地能够将战火绵延到英国本土;二来则是来自海军高层的压力,海军高层认为陆军部大量设计装备‘陆地巡洋舰’会消耗大量的军费,甚至威胁到海军无畏级战舰的装备,因此反对这一计划的上架。

    当然,李汉不会那么傻,只是在资料中大致的提出了一些朦胧的有关陆地巡洋舰的方案,他就不相信了,这一份计划真递到了一直妄图打败称霸欧洲大陆,然后及中国欧洲之力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德皇能忍得住!

    “阁下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份文件?”

    沉默了良久之后,那维尔纳少校终于开了口,跟他询问道。

    终于忍不住了吗?

    心中一阵兴奋,不过他还是没忘记给自己圆谎,“我跟同伴曾经接受过一个刺杀某位大英帝国陆军工程师的任务,东西是从他的家中弄到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得到的情报不仅只是这份方案的设想,还有一位天才设计的完善计划跟武器的性能、设定….”

    说道这里他止住了不在开口,直到对面的维尔纳少校面上明显不耐之后,方才继续说道:“阁下,我建议你还是将文件先发回国内,然后咱们再详谈合作的计划。这件事件,已经不是礼和洋行跟阁下所能应付的了!”

    维尔纳少校一阵沉默,好一阵方才站起身来,将那份文件拿起,“东西我可以带走吗?”

    “请便!”

    “谢谢,请您等待一段时间,我这就联系帝国驻华公使,很快便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请!”

第二百七十八章 罪己

    ( )如果说山西地独立还只是各省独立地继续,令朝廷虽然心慌却还没乱起来的话,那么第二天爆发滦州兵谏完全是给紫荆城内的一群爱新觉罗的宗贵们一击沉重铁拳….

    原第六镇统制,如今被袁世凯方才踢出了北洋军的吴禄贞在得知山西起义之消息后,心中便动了革命之心,他立即与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倾向革命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以及现在奉天的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联络,共同商定,各自所属新军私带子弹,趁北方清军大举南下,此时北方防备空虚,先消灭禁卫军,然后乘胜直捣北京,一举推翻清朝统治。

    吴禄贞有才气、有胆识、有魄力,能诗能文,他的性格豪爽坦荡,尚侠义,但锋茫毕露,往往不分场合,有怀必吐,以为这是英雄本色,不知掩饰,因而早就引起清廷疑忌,这一次将他北调并拿下了他的第六镇,未尝没有提防在里面。

    不过如今他虽然被朝廷认命了一个空头衔的‘山西巡抚’,还在等待着南边的大军北上集结。但是与他齐名的两人,包括张绍曾任统制的第二十镇和蓝天蔚任协统的第二混成协都未收到清廷的约束。

    因此,28日得知山西举义之后,第二日他虽然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吴禄贞还是按照计划,给好友张绍曾写了一封密信,然后由他张绍曾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侦、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等提出最后通牒十二条,要求在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前线冯国璋、段祺瑞指挥北洋新军攻入了汉口,载沣还以为自己的一个钦差大臣已经打发了三年没碰权力的恶敌袁世凯,当时正得意洋洋地与一帮亲贵看戏,猛然间收到滦州兵谏的电报,才看一眼。只感觉眼前黑,“哐”地一声,手上的上等紫砂茶壶落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王爷!”身边的侍卫最先反应过来,“出大事了?”马上呵斥戏子,“全部退下!”

    “你……你们看……怎么办?怎么办?”载沣已吓得连话也说不利索了,手颤巍巍地将电报递给别人看。

    滦州兵谏的这一记重拳不可谓不重,电报迅速地在各重臣间传阅。大家都沉默不语,眉头紧锁,只能听见载沣在歇斯底里地喊:“反啦!反啦!都反啦!怎么办?怎么办?”

    面对集结滦州的新军随时可能进攻京畿的情况下,清廷终于难得地拿出了高效率,很快一条有一条的对策就在一群玩弄了数十年政治的老狐狸的手上诞生了。做出了答应他们的要求,先行安抚滦州新军的决定之后,还是有不少胆小的宗贵提议:“赶紧让河南的兵调到京城来,拱卫京师要紧!至于南边的乱党,不是还有袁大人的北洋新军吗?湖北现在被朝廷的大军打得连招架之力都没了,河南还留那么多的兵干什么,都撤回来。给吴禄贞几千兵,叫他去平山西,剩下全都叫道京畿之地来守卫!”

    “对!对!保卫京师要紧!”奕劻在旁边附和,他更担心要是革命党打进北京,他多年积累的金银财宝可就保不住了,“不过,袁大人那边还要加紧一些,这局面越来越混乱了,如今除了他以外,已经没人能够收拾的了了!”

    这奕劻收了老袁的好处,又跟他是个亲家,自然乐意看到他复出,因此最近一有机会就不忘说上两句。

    一旁的军谘大臣兼御林军都统载涛、海军大臣载洵也是这个意思,这两兄弟都是贪财怕死之人,能够上位完全是靠着摄政王载沣提拔,实际上却是肚里没有多少水的货色,此刻早就吓得六神无主,完全忘记了平日里叫嚣着弄死‘袁世凯’声音最大的三人中,就有他们两个。

    “不可!”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传来,居然是良弼。良弼祖上是多尔衮,原本是清初最为显赫的势力,但好景不长,毕竟爱新觉罗王室不少人都对这位曾经总揽天下大权、甚至淫.乱王室的‘摄政王’心怀怨恨。多尔衮死后被夺一切荣耀,连亲王都没保住,整个家族被贬到了四川,良弼小时候家境不好,都说寒家子弟多美才,正是幼时的贫苦生活使得他不似爱新觉罗家的其他贝勒、小亲王那般娇气、嚣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后来的他果然靠努力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成为皇室宗亲之中年轻一辈地佼佼,是满清宗贵中少有的几员能战之将。

    江宁将军铁良刚巧回京叙职,此刻也在受邀行列之中,对于奕劻提到的给袁世凯放权也提出了反对,对于这位靠着‘老庆记公司’日进何止斗金的庆亲王---奕劻,他一向十分敌视,曾不止一次称其为‘和珅第二’,此时听到奕劻建议要给接受那袁世凯的条件,让他出山,连忙站出来说:“袁宫保何许人也?乱世之枭雄也,王爷焉敢保证,给了他更大的权力之后,他会不计较三年前的事情。再坐得各位只怕心中都有数,这几年来要不是他袁宫保手下的党羽保他,咱们早就让他掉了脑袋了。此次还要给他更大的权力,岂不让这匹夫暗笑我朝廷无人?不过滦州离我京师甚近,自南边调兵也是当务之急,只是从哪里调兵,该调多少兵,这些咱们还要商讨一番。不过已到湖北之兵不能动,湖北乃是祸乱之中,一旦拿下三镇,天下乱党便失了主心骨,解决祸乱只是时间问题。如今京汉铁路已断,鄂中乱党难以沿着京汉线一路直扑北京。河南之兵倒是可动,但却不能大动,依微臣之见,不如就从河南调那三协兵力北上如何?”

    “不妥..不妥,如今南下抚乱之兵已有十四五万之众,几乎抽空了北方之兵。当前眼看乱党不支、汉口战场上节节败退,不如趁机多调些兵拱卫京师吧!尤其是吴禄贞,他这山西巡抚还在等兵,未免他会伙同张昭曾一同叛变,还是将他打发远离京畿之地才是(吴禄贞如今在石家庄),不如就调三万新军北上吧?”

    海军大臣载洵显然吓破了胆,在一旁提议多调些兵北上拱卫京师!

    摄政王载沣是个没主见的祝,他心里也不愿给袁世凯更大的权力,只是又想调兵北上保护自己,这一会发现大家的视线都落在自己身上,顿时又不知道听谁的好了,只好将视线落在一旁的肃亲王善耆身上,希望他能给自己出个主意!

    “依微臣看,几位王爷说得都有道理!”肃亲王善耆慢条斯理地说道,“第一,兵谏部队只说要立宪,并不是革命党,眼下情况危急,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袁世凯当时也提出了这些条件,现在答应他们朝廷不算丢脸;第二,严令袁世凯尽快就任钦差大臣并督促大军拿下汉口,震慑那些再想造反的人;第三,朝廷也要做出点样子来,表示一下诚意;第四,兵谏的部队也不是铁板一块,要恩威并用,善加分化,切不可火上浇油。至于调兵北上,微臣以为从河南调兵不能低于两万,相比较滦州第二十镇的武力,河南的那些地方编练战力实在令微臣放心不下!”

    “好好好!就按肃亲王说的赶紧拟旨!”载沣好容易捞到一根稻草……

    听到滦州兵谏地消息袁世凯又惊又喜,惊地是这件事大大出乎意料,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北方一向是北洋地地盘,南方再怎么烽火连天,只要北方不乱,局面就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兵谏给他造成地吃惊不小。喜的是他正好利用这个意外事变作为武器,压迫清廷接受他的全部条件。

    袁世凯先派人给庆亲王奕劻的‘老庆记公司’送去重礼,希望他能帮衬一番,同时又给前线的冯国璋、段祺瑞下了命令,尽快拿下汉口,给王士珍下令,让他准备抽兵北调,已经打好了不惜武力解决滦州新军的准备。有鉴于二十镇当中有很多是段祺瑞的部下,他又下令急调段祺瑞到滦州宣抚,借以分化;并命令王士珍把第十二协协统周符麟,调到开封府令其监视已经改调山西巡抚的吴禄贞,不叫他与张绍曾合兵一处。

    同时良弼、铁良也给载沣支招,让他下令嘉奖张绍曾,授以侍郎衔,派为长江宣抚大臣;由徐世昌出面联系潘矩楹等人,迫使张绍曾南下就职;又调驻南阳的一协大军连夜开赴石家庄,由吴禄贞指挥进逼山西清缴乱军;同时,命吴禄贞亲自书信一封,由朝廷转交滦州“劝导”兵谏的第二十镇统制官张绍曾,意图暂时安抚张部,不叫第二十镇进逼京师。

    一时间花招迭出,手段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湖北方面也收到了滦州兵谏地消息,众人极为振奋,革命军在汉口的抵抗也愈加强烈。

    第二天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用人无方,施治寡术”,同时颁了四道谕旨:

    1、立即实行宪政;

    2、迅速制定宪法,由资政院负责起草,“与民更始”

    3、革除亲贵内阁,宣布一等局面稍微平定,即以贤能之士组阁,亲贵不再担任国务大臣;

    4、大赦国事犯,宣布戊戌以来因为政治原因而获罪地关押或在逃人士,一概赦其既往。

    除此之外,京师还向河南信阳王士珍、南阳张怀芝处各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调令,命其尽快划出五到七协大军北上,其中一协调往石家庄,其余直接北上拱卫京师!

    同时,载沣还命人请来列强驻华公使,尤其是与袁世凯交情甚好的大英帝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希望他能够帮忙前往彰德说服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

第二百七十九章 密会

    ( )似乎是受到了前几日自那方北上的水汽影响,这两日鄂北、豫南地区的大雨停了去,彰德府的天气却变得阴沉凉爽了起来。 牛bb小说网

    这一日天空略有些阴沉,远方天际甚至隐隐能够听到一两声闷雷之声。

    不过这阴沉的天气却完全不影响出行,这不彰德府的一条由东向西蜿蜒而行的官道上,在十数匹高头大马地护卫下,一辆欧式风格的马车正在一个年轻洋人的驾驶之下,缓慢的在这官道之上行进着。

    看他们的样子,与其说是赶路,倒不如说是散步更确切一点。

    这一日路上倒也经常能够见到些行人,只是此处虽属官道,却非主要干道。偶尔来往一些商户、过客见到那十数匹俊伟战马之上面无表情警惕着的背负着长枪、身着英式军服的洋人武官,顿时吓得胆惊心颤,连连为其让出道路来,不敢多看一眼。

    这一队护卫竟然是洋人?!

    有走南闯北见识不凡的老商贾一瞧一队洋人士兵护卫下的那辆西式洋马车,马车装饰豪华,车门上还绘着徽章、虽然认不出来是什么意思,不过一看便知道不简单。马车车尾还插着根镏金旗杆,顶端挑着一面米字样的英国国旗旗。

    当下便心中有数,知道车里坐的恐怕是身份不得了的洋大人!

    不错,这些人倒是猜得不错。

    这马车上的徽章下的英文字符全称为‘大英帝国驻华公使专属’,竟然是英帝国驻华使团专用马车!

    “哈哈哈!”

    天色阴沉隐有雷声涌动似乎并不影响马车内的一行人,远远地便可听到马车内不是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是两个男人的声音,并且似乎年龄并不低!

    确实,马车的车厢里坐着四个男人,除了其中一人是西方面孔的洋人之外,其他三人都是东方人面孔,从脑后的辫子来分析,他们都是中国人,有老有少,除了年老的那个与那洋人不时说笑以外,其余两个年轻模样的中国人都都板着脸,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着两人的交谈。

    “嘭~~~~”

    这并不平坦的管道上出现了一个土坑,马车车辕被它一陷一个不稳,导致那洋人老者一个不稳,头撞在了旁边的车窗之上。

    “呵呵!”

    伸手轻柔了一下额上被碰处,那洋人苦笑着向窗外看了一眼,对那名坐在身边的中国男人说道:“袁大人,我认为,阁下即将重新掌握了清帝国大权,还行多多注意,将国内的道路好好的修整一下,最好修建一条平坦的马路。这一路来我跟我的下属从京城赶来,可是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了!在路上我们至少多耽搁了五个小时的时间!”这洋人的中国话说得很流利,而且京味十足。

    这个洋人的中文名叫朱尔典,现在是大英帝国驻华全权公使,至于坐在他身边的那位宛若弥勒佛一般面色红润、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淡笑中国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隐居在这彰德府养病’的袁世凯。而马车内的另外那两个年轻男子都是他的儿子---袁克定与袁克文。

    “公使先生,这一点在下并不敢保证。不过日后袁某若真能重掌大权,定然不会忘记公使大人今日恩情与指点!”

    袁世凯脸上淡笑,车内没有旁人,因此他也不在像在人前那般装作对那即将到手的权势并不在意。

    的确,这些时日来随着南方革命党的胜利,这一场起自武昌的兵乱如今已经波及到了关内五省,宛如当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般,动摇了满清的统治。

    这几年来先是被以一个可笑的借口赶出清廷,三年来想要他袁世凯顶上首级的可不止一个人,尤其是一帮满清的皇室宗贵们。当年光绪帝跟西太后老佛爷同日驾崩,京城内的各大胡同可都在传,是他袁世凯买通了李莲英,联手鸠杀了即将能够御掌天下的光绪帝。为此不少的满清宗贵这几年来没少派人惦记着他,要不是朝中他有奕劻代为周旋,又有不少小站出身的铁杆心腹暗中呼应。他袁世凯能不能撑到今天还是个问题呢!

    拜他们所赐,袁世凯这些年里一直是在惶惶不安中度过的,老佛爷一死,他便彻底失去了来自皇族的庇护,早年一帮被他压制的死死的,早就眼馋他手中权势的皇室宗贵们上下跳动,可没少在新太后面前鼓动要了他袁世凯的身家性命!对于这一点,袁世凯很清楚,他不甘心束手待毙,但又没有绝对信心仅依靠当时已经生出了二心的北洋几镇新军对抗权倾天下的摄政王载沣,便是心存二心要造他爱新觉罗家的反,北洋六镇中到底有多少高级将领会跟着他走?

    对此,袁世凯并没多少成算,所以当时的他果断自斩臂膀,发动了他多年经营的关系网,侥幸保住了性命一条之后了无一身远走他乡,便是为了等待,等待这个机会!

    不夸张的说,袁世凯如今与那摄政王载沣、小恭王、铁良等之间的仇恨堪比海深。这也是他如此老谋神算、一身见识远超国内群雄、孙黄之流,在武昌乱起之后,他便心中隐有担忧,不断的告诉自己,一旦他给了南方革命党这个计划,只怕日后定要酿成大祸。

    果不然,如今才不过短短二十余日,源自武昌的兵乱已经波及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山西五省,甚至现在的安徽、河南都不安全,尤其是河南,豫鄂两省边界地区,双方屯兵数万,一场大战才方兴起,谁胜谁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呢!

    不过心中虽然担忧会再一次酿成另一个‘太平天国起义’,袁世凯还是决定要出心中这口恶气,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出气,他深知自己对那一帮紫禁城中的皇族宗贵们心中怨恨,他们也未尝不是对自己百般提防,这番请自己出山,未尝不会待他料理了南方祸乱之后,又将他驱赶出朝野。他袁世凯已经等了三年了,但却没有另一个三年再等下去,也不愿意等了。

    因此这番自中秋传来南方祸乱之后,他便一直稳坐钓鱼台,与那清廷角力,看谁先撑不下去。暗中却收拢旧部,联系昔日心腹、爱将。

    算那一帮混小子还有几份眼力,这几年他门可罗雀,心中说不愤怒是不可能的,只是嫌贫爱富乃是人之常情,他混迹官场这么多年,早就看得淡了。

    所以对待一群曾经背叛过他的昔日心腹传来的示好,他来者不拒、丝毫没有秋后算账的意思重又接收了他们。

    正是他的这般气魄,短短时间之内便将三年来那摄政王载沣费尽心思拉拢去的一干小站系出身的北洋新军将领大部重又拉回了自己身边,成为了他向清廷施压、同清廷角力的筹码。

    如今,大势已如他所料那般,南方愈加不利之局面已经逼迫的清廷不得不想他妥协,先是将湖广总督的位子抛了出来,接着又许了他节制四方兵马、并允许他将一干被驱逐出了北洋六镇的心腹重新征召回来。还不仅如此,如今他又抢来了钦差大臣的头衔,得了便宜行事的允诺。

    只是,他还不愿就此罢手。这些东西都是日后清廷能够一点一点收回的,他强要的北洋大臣、军机大臣、甚至自己原来的直隶总督之位都还没能要回,当然如果可能,他还想要更上一层,兴许能够夺到那个位子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这棋还要再下一阵。

    不过对于这位与他相交多年,彼此秉性都知之甚详的世界第一强国驻华公使,他却并不隐瞒自己的一腔雄心壮志,因为他知道,这一次自己能够重新复出,面前这位与他肤色不同的洋人可是居功甚伟,人前人后为他出了不少的力!

第二百八十章 内阁总理大臣

    ( )朱尔典对他的回答心中满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转过头来,“袁大人可知我为何急急赶来拜见阁下?”

    听到朱尔典说话,正在发呆的袁世凯回过神来,苦笑道:“公使先生说笑了,你尚未提及,袁某如何知道公使大人心中所想。WWW. 牛bb小说网我之情况阁下知道的非常清楚,自前几年我被狼狈赶出京城之后,我在北边的关系这几年便逐渐断去了,如今还有多少还记得当年那位直隶总督、记得那位北洋大臣!”

    不过他的话虽然说得恳切,那大英帝国驻华公使---朱尔典面上只是微笑,眼睛却一直盯着他。

    这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显然是不相信他这一口胡话!

    袁世凯也是随他一笑,他这本就是昏话,只是寻常说惯罢了。

    何况两人之间交情甚深,自然不会在意。

    朱尔典放下窗帘,说道:“我有几句知心话想和袁大人私下说说,不知袁大人方便不方便?”

    袁世凯心领神会,知道他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自己谈了,便挥了挥手,向坐在对面的两个儿子---袁克定、袁克文说道:“叫车夫停一下,咱们休息一下,你们先下去走走,一会再回来。”

    “是,父亲!”

    袁克文还没弄清楚情况,不过那袁克定经常跟在袁世凯身边,知道父亲二人定是有事相商,方才拽了弟弟一把,又用英文吩咐那车夫停一下,两人便下了车子。

    车厢里就剩下他们两人,朱尔典拿出一盒古巴雪茄,递给袁世凯,见对方摇了摇头,这才慢条斯理的从盒子里取出一只雪茄点着了,抽了一口,缓缓嘘出烟圈,说道:“阁下,你我认识多年了,我相信以阁下之聪慧,应该对我今番前来的目的十分明确了吧!没错,我正是为贵国政府前来邀请阁下重新出山执掌本国政权的说客。恭喜你了,袁大人...不,兴许不久之后我就要改称阁下为‘总理大臣’了!”

    “什么?”

    袁世凯心中震惊,他虽说不想自己所说那样在京城一点关系没有。只是却也只是在朱尔典到来前隐晦听到了一点风声,清廷极有可能因前几日才发生的‘滦州兵谏’而向他妥协了,只是,这总理大臣似乎

    他强抑住心中的惊喜,深吸了一口气,很快便重新面上无喜无忧,淡声问道:“公使大人莫要取笑与我,京城的一帮皇族宗贵们可是巴不得我早死。这番若不是天下再无可用之兵,也断不会想到重新用我。最多许我一个军机大臣、或者还我北洋大臣之实,总理大臣...哼,一帮皇室的宗贵们组成的内阁会允许我这个他们眼中的低贱汉人去担任总理大臣吗?”

    他的话不无道理,之前他也提议顺应南方民意,要清廷撤免了皇族内阁。只是这番提议犹如石沉大海一般,一直都未得到清廷的回复,也难怪他心中不信了!

    只是,这朱尔典寻常与他虽然也开些玩笑,但是一旦谈起事情来,向来是不会拿要谈之事来开玩笑的,也难怪他心中不信了!

    “阁下看我有在开玩笑的意思吗?”

    朱尔典挥了挥手中的雪茄,“请恕我直言,在我们外国公使团看来,贵国南方的局势正在迅速恶化,或许用不了多久,贵国满族王朝对远东的统治就会轰然倒塌。对此,想必袁大人也看得十分清楚,一个连军队都控制不住的政府,显然是没有能力维持远东四亿人民跟一千万英里的辽沃领土的统治。眼前贵国的湖北、江西、湖南、陕西、山西、还有阁下可能还未收到消息的西南大省---云南,整整六省的新军叛乱已经表明,贵国王室已完全丧失了军队的忠诚,尤其是你们汉人军官的忠诚。现在你们的这个国家是内忧外患,无论是换了哪一个统治者,都只有灭亡,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叫‘改朝换代’。”

    ‘云南也举义了’?

    袁世凯还真未收到云南反正的消息,只是他知道那朱尔典断不会拿这来骗他,心中却是已经相信了!

    他心中暗叫不好,因为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之一乱,附近贵州、广西必要收到影响,甚至祸乱还未平息的四川,都有可能因此再陷入慌乱之中去。到时候南方极有可能面临全线沦陷的危险。

    南方因为地理多乃富庶之地,早几十年前的太平天国起义之时,朝廷也是因为那‘太平军’一直都未能完全占领南方富庶之地,方才在最初的太平军的兵锋之下得以苟息,最后调动全国之兵,历近十年之功方才平息了它。

    这一番若真给南方的革命党夺了去,到时候这个国家莫要说是他复出了,便是当年的香帅、老北洋大臣李鸿章等都全建在,也未必能够再一次平息下南方的叛乱了!

    何况南方动静极大,北方也不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场甲午中日战争、又一场庚子之祸,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半点折腾了!

    心中万千念头转过,不过他却面沉如水,不动声色的听着,但没有插嘴,直到朱尔典停下话头,他仍沉默不语。大清王朝如今是个什么模样,不用朱尔典说,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民不聊生,叛乱四起,列强侵逼,处处都是末日景象,忧国之士无不痛心疾首,也就那帮旗人自我感觉良好,这个时候居然还想着将朝堂上的汉人势力扫荡尽净。

    没了汉臣,就靠那帮只会欺横霸市、玩鸟抽烟的八旗子弟吗?

    这样还不如寄希望于飘渺的天意呢!

    见他还不表态,朱尔典暗骂一声狡诈,不过他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拉拢与他,当下便耐着性子,准备与他好好介绍一番!

    只见他微微顿了顿,看了袁世凯一眼,接着说道:“不知阁下可知我西方文明之国--法兰西!(袁世凯点了点头)贵国当前之情况不似我国那般行使的乃是较为温和的‘君主立宪制’改革,而是类似于当年那法兰西式的暴力革命,即以暴力摧毁一切反对之声音,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共和体制。请恕我之前,美利坚合众国的出现只是偶然,它的道路也不可复制。而贵国当然要效仿法兰西,我等驻华使团之中无一人对贵国之未来抱有半分期望。当年这法兰西自君主路易十六世失去政权之后,经斐扬派(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诸多革命党人领导,却反而将一个原本与我大英帝国国力不相上下的强大帝国折腾的死去活来,最终法兰西若不是出现了‘拿破仑皇帝陛下’这般雄主,也不可能将革命推行数十年,最后还不是失败了去,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法战争之后,法兰西方才终于完成了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他深吸了一口,吐出一个浓浓的烟圈,“阁下,请恕我冒昧,我认为贵国并不拥有革命之根基,否则一旦革命之后,这一个主导远东的庞大帝国将会彻底陷入慌乱之中不可自拔,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

    毫无疑问,这个其他国家中肯定有一个是指一向对远东土地抱有浓厚兴趣,并期待在东方获得更大利益的‘沙皇俄国’,大英帝国虽然与他结盟,不过双方不仅是盟友,还是敌对了百年的竞争对手,在中东、巴尔干、甚至远东地区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何况如今欧洲局势并不安稳,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那位野心勃勃的皇帝陛下所赐,这两年来欧洲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眼看着已经到了不可调和,战争一触即发的地步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大英帝国决不能允许北方的暂时盟友—沙俄不专心为其分担来自‘钢铁巨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压力,反而将注意力转向了这个也不安分起来的远东!

    而对远东有兴趣的可不止沙皇俄国一个,矮巨人---日本自1905年‘日俄战争’击败了巨无霸北极熊之后,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越发骄横,就差没挥舞大旗书上‘大日本帝国’对远东一切的兴趣跟巨大利益了!

    而如今被德意志第二帝国跟他的盟友们将注意力吸引在欧洲暂时动弹不得的大英帝国显然抽调不出更多的力量警告聚集远东的一群饿狼了,剩下的就只能从大清国自己身上出主意了!

    而袁世凯便是他们精心挑选出来、准备扶植的新代理人!

    这段话袁世凯听得微微眯起了眼睛,显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诚然,共和体制比之君主立宪制有着太多的优势,只是这朱尔典到底是来自大英帝国,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帝国,相比较远东成为一个世纪前的欧洲大陆那般混乱的模样,又或是通过革命走上了美国式的富强道路都不是大英帝国所希望看到的。

    利益,分明算起来,这个远东最大的帝国革命之后,英国极有可能丧失了他如今的诸多特权及利益。

    毕竟帝国每年能从这个腐朽的远东大国身上搜刮高达数千万英镑的利益,如此庞大的一笔利益,大英帝国是断不可能放弃的!

    只是这袁世凯心中却不愿这么就接受了清廷的条件,当下试探性的询问道:“公使先生,我身为朝廷大臣,世受国恩,朝廷对不起我,可我却不能对不起朝廷。只是我身上尚有足疾在身、精力也已经大不如前,便是有心为朝廷效力,也多有力不从心之感!哎”

    朱尔典嘴角微微挑了挑,目光一瞥,落在袁世凯的脸。没想到几年没见,这位老朋友的心思越加深沉了起来,当真是可怕地心机、高明的手段,看来自己不与他分明说个清楚,他是不会相信自己的。只好摇了摇头,说道:“袁大人,我知阁下对贵国政府之前那般举动心存怨气,只是贵国如今正处于危机关头,需要一位手段、能力都是上佳的强人当政。而遍观贵国,贵国皇室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国内政治、军事的指挥能力,现在能够拯救这个国家的人只有你了。您辛苦训练的六镇北洋军乃是这个国家的最强也是最精锐的力量,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没有你,这个国家将很快陷入混乱,白白便宜了北方的沙俄帝国跟贵国的老邻居---大日本帝国。请恕我直言,您曾经在朝鲜抵御日本人多年,对于这个赌性甚重的国家,应该十分了解才是。一旦您的国家衰落了,以日本国一向的表现,多然不会放弃痛打落水狗、再与贵国来一场‘甲午战争’,强占去他们眼馋已久的贵国东北地区、并且,北边的沙俄也多半会夺取他们早就挑中的贵国蒙古地区。如果真给发生那样的情况,不仅对贵国而言是可悲的,对于贵国同我西方文明诸国之间的贸易同紧密联系也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经过我同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等七国公使协商之后,决定接受贵国政府之委托,前来游说您能复出,掌握这个国家未来的政治大权!请放心、阁下,如果贵国的混乱局面持续下去不仅我是这样想,所有在京外国公使几乎都是同样的想法,大英帝国决不能允许我们在东方的利益遭到损害,所以,如果您愿意保证我西方诸国的利益不受侵犯,我们也将保证您将重掌这个国家的最高政权。”

    说道最高政权这几个字,他特别加重了一下语气,诱惑不没而显!

    朱尔典的话让袁世凯皱起眉头,但内心却是一阵激荡,原本因为这三年的沉浮变得有些消沉的心顿时又多了几分雄气,朱尔典的话就犹如一块石头投入池塘,荡起涟漪。

    如果朱尔典背后的势力真愿意站到他一边,他完全有信心取代紫禁城里那一帮硕鼠,甚至成为这个没落王朝的新任统治者!

    眼中一阵精光闪动,袁世凯拼命抑制住心头的兴奋,试探的说道:“阁下,自从我被迫离开京城之后,这个国家里我的那群政敌如今变得无比强壮起来,这让我很不安心。我国有一句话叫‘狡兔死、走狗烹’、即便我为那些人剿灭了南方的祸乱,也不会有多少记得我的好,他们只会想尽办法再一起逼我离开,这让我感觉很不安!”

    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确了,就等他的答复了!

    “这个阁下完全不必担心。”朱尔典吸了口雪茄。“你我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了(袁世凯脸上一笑),最近一月来,自贵国南方乱起之后,帝国在华之利益已经遭到严重损害,前两日帝国议会有不少的绅士甚至提议由我大英帝国出兵,为贵国亲自平息这一场叛乱!”

    旁边的袁世凯脸上猛的一个变色,英国出兵那不又是一个庚子之乱了吗?他可是亲自经历过八国侵华的人,当年数十万清军仗着天时地利人和,以不比八国联军差多少甚至火力还要高上一筹的装备,被从大沽口一同打倒首都,连皇室都被迫狼狈遁走,一个曾经的世界帝国的面子丢到姥姥家去了。而那一次的带来的后患直到现在都还没消除,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天下乱局,未尝不是因为当时背负的赔款引发的后患!

    当下就要开口反对。

    不想那朱尔典似乎猜到了他所想一般,笑着吐了个烟圈,“阁下不必担心,这提案已经被上议院驳斥回去,并且下议院也投了反对票,首相阁下亲自发电询问与我之后,已经帮忙劝阻了隐有所图的法兰西国。你我两国乃是交情深远,只要贵方能够保证我帝国在华利益不受侵犯就好!”

    他说得倒是好听,实则却是因为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那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皇帝陛下的怒吼中,欧洲大陆霸主---德意志又秀出了他健美的军事肌肉,借摩洛哥危机,想要试探大英帝国的底线,如今欧洲局势因为三大最强国之间的摩擦,整个西方都徘徊在战事一簇激发的边缘线上,英国便是想要武力插手远东革命,却根本腾不出任何精力来。

    “阁下,咱们直话明言吧,贵国皇室开出了一个不错的条件,希望您能够重新出山平息南方的乱局。您一手组建的北洋新军不是贵国的皇族能够控制得住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如今二十多日来,还未镇压下贵国的兵乱了。帝国首相对您有些认知,特意知会与我,并由我出面联络了各国驻华公使,我们希望您能亲自出面保证各国在华利益,出于友谊您也将获得各国的友谊跟承诺,未来的这个国家我们只承认您的权力!”

    袁世凯眼神一亮,鼻息隐隐粗重了几分,显然心动了。

    “贵国直隶省滦州新军第二十镇不稳,迫使贵国朝廷同意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罪己”,并开放党禁,赦免党人,并且重组内阁!我已以帝国之名义同贵国皇室协商,为阁下争来了内阁总理之位。袁大人...不,应该是袁总理,贵国皇室已经承诺,只要你愿意接受内阁总理之职重新出山,贵国的前任内阁可以全部辞职,改由您挑选合适的人才组阁...怎么样?袁总理”

    朱尔典看着脸皮一阵阵抽动个不停,鼻息也越来越粗重的袁世凯,难得的用玩笑的口气取笑了一番!

    “这个是公使团的一致意见么?阁下,我很想知道,我还能从您这里获得什么助力!”袁世凯急着问道。

    “英国与法国、美国、德国公使已达成一致意见,支持袁大人出面拯救这个国家的秩序,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这四个国家的银行也可以为阁下提供贷款,以维持军队。至于其它国家,你也不必担心。”朱尔典拉开车窗,将那吸了一半的雪茄扔出窗外。“我相信,只要向他们说明由阁下控制这个国家的好处,他们就会参与到共同行动中来。至于我们的助力,阁下,您觉得暂时封锁了所有的武器流入贵国南方乱党手中,算不算是最大的助力呢?”

    雪茄只剩下最后一点烟蒂了,朱尔典将他弹出了窗外,鼻孔中喷出最后一口烟气,“我不得不给您一个善意的提醒,阁下!”

    “请说!”

    “贵国南方局势发展之快已经远远超出你我想象,再等下去是什么情况没人能够保证!”他重新抬起头,盯着面前已经胡须洁白的袁世凯,淡淡的说道:“而且,离开了军队三年。阁下如今对于您一手组建的北洋新军影响力已经降至冰点了,阁下...您可能还不知道,您的下属王士珍王大人封锁了消息。您新组建的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在武胜关被伏”

    剩下的不需要他说什么了,因为朱尔典已经看到袁世凯眼中闪过的一道厉色。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知道,那位曾经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又回来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阳动

    ( )这几日的战事对于南下清军来说绝对谈不上有利。

    10月30日,新任湖北提督张怀芝在集结重炮炮轰襄阳城一昼夜后,指挥大军第二次强攻襄阳城。战事持续一天一夜,损失2170之众仍旧未能攻破雄城襄阳,不得不暂时退兵休整。

    同日,张怀芝部一标驰援光化县,大军于茨河镇受阻,第三协重兵驻扎茨河镇,协统何进征召三千民夫日夜建设,已将茨河镇修建成军事重镇,清军西进战略受阻。

    同日,第三协第三标强攻光绪县,与邹洪明部于酂阳交战一日,互有损伤。是夜,清军退出酂阳,第三标进驻酂阳。

    同日,得应山临时指挥部军令,原第十一标标统张国荃守城有功,允许自古城等地招募新兵两千人重组第十一标,武器装备由襄阳调拨!

    是夜,应山临时指挥部驳回郧阳府第十二标李秀昂部请战要求,责令其加紧战备。

    同日夜,强攻平靖关一天一夜之清军马继增部撤至关外五里修筑防势休整以防关内守军偷袭;同时,武胜关方向,清军持续强攻武胜关!

    10月31日,张怀芝分兵一部强攻枣阳,欲要逼迫襄阳城内守军出城迎战。马荣成坚守襄阳城拒不救援,张怀芝无奈,至午夜,枣阳失守,张怀芝命手下杀俘以震慑革命军,城中四百守军全部战死!

    第二日,随州、宜城、钟祥加紧戒备,提防清军自其余处突围南下。

    10月31日,何进指挥第三协趁黎明时分强攻茨河镇外清军,是役,清军损失一营之后,丢失大半辎重退往南漳方向。

    中午,南漳清军攻陷南漳。

    同日,张国荃主动请战,亲率两营强攻庙子坡。邹洪明见局势不利,趁机撤回县内之兵至县城设防。

    同日,第一协重炮轰击城外攻城清军马继增部,第十一协损失惨重后后撤十里防守,马继增部损失大量辎重、兵员,无力继续对平靖关再次发动强攻;

    同日,武胜关守军击退清军第六波攻击,关外两翼山峰失守,清军开始于山坡之上架设炮塔,准备炮轰武胜关!

    11月1日,枣阳清军对随州发动试探性攻击,至天黑时分未能攻陷县城之后撤兵回守枣阳、第二日放弃枣阳至襄阳回合张怀芝大部。是日,张怀芝得京城来报,随后调本部一标清军北上返回南阳集结。

    至此,襄阳城外清军人数约与城中马荣成部相等,张怀芝企图速战攻陷襄阳南下计划宣告失败,战事陷入胶滞!

    信阳城中,南下抚乱第二军统制兼北洋第六镇统制官王士珍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苦笑着看着桌面上一封彰德处方才送来的那位大人的书信,面上极为难看。

    南方乱党趁其不备拿下武胜关并且伏击了南下的李纯一协精锐新军,此等战绩莫要说是南方的乱党了,便是他取得了这样的大胜,又焉有不大肆宣扬的道理。果然,他本还想封住了狼狈逃回来的所有清军之口,能够压制这消息几天,然后趁这几天时间,拿下武胜关南下强攻鄂中军呢!没想到才两天不到的时间,‘南下清军武胜关外被伏击,数千精锐新军几乎死伤殆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听说连洋人跟朝廷都惊动了!

    那位大人对他隐瞒了武胜关被伏击的消息十分不满,书信中将他狠狠训斥了一番。

    望着厅内一侧坐着的李纯,短短几日的时间,他竟由之前的壮实中年汉子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头上原本黝黑的辫子如今已经花白一片,脸上老态尽显,一会工夫已是唉声叹气几次,显然还没从那‘武胜关外被伏击’的战败之中缓过气来。

    对于这位自己早年的心腹爱将,王士珍多少还是比较在意的,否则也不会让他以原北洋新军第六镇十一协为骨干组建新第二十一混成协。反而对于朝廷新任命的第十一协协统马继增,只是将直隶、山东两省所募新军划出一部与他组建了第十一协。除此之外还将南下的第一先锋第一协重任交给了他,又在他被伏击后为他堵住众人之口,强行将那大败的消息封锁了两日不叫外漏。对于这位早年的老下属,虽然之前的三年中李纯不曾去拜会过失势的袁世凯一次,但是对于同样赋闲在家的老上级王士珍,却给予足够的尊重,三年来逢年过节都没少往他的府上送些东西。

    叹了口气,王士珍却知道,这一次自己便是想要保他也不可能了,只得开口道:“秀山啊,这两日随着南方乱党的宣传,你在武胜关被伏击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如今连京城的那帮闹腾的人跟洋人都知道了,大人压力很大。京城那边摄政王没少拿你说事,袁大人没法,已经派人送来了急电,将你先行革职查办。不过你放心,我已上报大人,请求留你在我身边做个闲职参谋,等战时我为你安排一下,剿灭了南方的乱党之后,你也未尝没有洗清身上罪责的可能!”

    一旁李纯苦笑,起身拜他一拜,说道:“多谢王帅...罪臣已不敢有任何奢望,只是生气自己没能小心一些,为我大军先拿一功,白白辜负了王帅的栽培!”

    他如今这般的狼狈模样,当真是见者伤心。

    王士珍不忍看见老下属没落,只是他遭此败自己已经无力遮护,话到嘴边几次要讲出来,最后犹豫了半天,化作一声叹息,“你起来,都是自己人!”

    伸出左手虚空一托,示意他起来说话。

    他的左手之上只有四根手指,左手无名指已经断掉了。那是甲午中日战争之时,侵朝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的清朝驻军,他率领炮队学兵坚守在城上顽强鏖战,后来人手不足之时亲手操炮,轰击日军,在那一战中丢失的,除此之外他的额头左上部也在那一战中被弹片击伤,留下一寸多长的伤口,至今还能看到淡淡的伤痕呢!

    不过他从来不惧别人看他留下残疾的左手,反而没有有人注意,都会非常自豪的与人详说那一战,北洋三杰之中就属他对日人最是敌视,其次才是那段祺瑞!

    李纯起身的一瞬,一抬头正巧看到了王士珍左手那根断指,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喉咙一阵滚动,不过最后还是强忍了下去,没有开口。

    可是他还是小瞧了王士珍的眼力了,他一直盯着李纯,自然看到了他面上的表情变动。联想到这几日来面对着军中的不少指责之声,这李纯倒也认了命一般,任由背后暗骂嘲讽,始终不对那日被伏击时的情况解释一番。而他手下的士兵他也询问了几个,可惜没个章法,没问出什么他想知道的事情,现在见他终于有了一吐的想法,自然要借机询问一番:“也罢,今天趁这机会,秀山啊,这里没有外人,给我说一下你对南方乱党的观感!这两日南下大军都被阻在两座雄关之外没有半寸之功,我也不好在大人那里有所交代!”

    李纯叹了口气,“回大帅的话,这话罪臣本不该说的,因为难免有为自己脱罪之嫌。不过大帅既然问了,罪臣也不含糊,便将自己的一点浅薄发现如实禀告大帅!”

    他微微顿了顿,稍微沉吟一下,“大帅,武胜关之失吾不知何为,这两日方才知道乃是那反复无常的小人孙国安窃城献关导致武胜关之失。罪臣那日被俘,虽说一开始的确被那乱党打了个措手不及,却也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麾下皆是精锐之士,度过了最初的混乱之后,罪臣迅速组织各部反击,一度攻至两侧山岭。只是那乱党完全不似情报显示那般装备低劣,甚至自动小炮装备比我北洋精锐还多,士兵敢效死力。我知手下数千之众攻上山顶,却俱都折损在了那机枪之下,乱党征调数十机枪置于两侧山岭之上伏击,才致罪臣一场大败!唉悔不该...”

    王士珍点了点头,这两日前方传来不少消息,提起关内守军,俱是用装备精良、火炮众多形容,只是却不知这在他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鄂中军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那么精良的装备,难道那被天下传的三头六臂、神通无穷的李汉、李易之真如民间孩童传唱的那样会仙术不成?

    两人各想着自己的心事,这时屋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些凌乱、似乎并不是只有一人。

    王士珍很快就回过神来了,一抬头便看到庭院门口处出现了三个人的身影,看身上的装扮,是自己府外地护卫。

    “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大帅,兄弟们在外面站岗的时候发现了这人从战马上跌倒了下来,还一个劲的直喊着要面见大帅!不过他现在已经昏过去了,手上只攥着这个东西!”

    侍卫回答道。

    被两个侍卫架在中间的那人已经昏了过去。

    其中一个侍卫从那昏过去的男人手中强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王士珍。

    他眉头微微一皱,那信封上沾上了几滴血水,显然送来之路并不平坦。

    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个微微有些揉皱了得废弃烟包。看到了眼包上的日本字后,眉头刚要皱起的他突然将那烟包包装纸翻到了第二页,发现了写在背面的一行小字,他才看了一眼便顿时脸上大变,喝道:“快,给他倒杯水,弄醒他!”

    “是!”

    侍卫得了命令立刻弄了杯水来,将那已经昏过去的男人弄醒。就见他醒来之后睁开虚弱的眼睛,略微在周围看了几眼之后注意力落在了王士珍的身上,突然脸上表情一变,挣扎着想要推开扶他的侍卫,跪在了地上!可惜,虚弱的他根本做不到。

    “不必见礼了,你可是周礼的手下?周礼人呢?这情报可信吗?”

    “启禀大人,标下周礼大人手下斥候,大人...大人他们已经全部出事了,只有小人一个突围出来,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报带来给您!至于情报真假,标下也不清楚。只知道我等得到情报后不久,应城似乎就发现了,派来数百巡防搜城,不少弟兄被抓到后直接枪决了!”

    那探子虚弱的说道。

    王士珍皱眉,“把他带下去休息!”

    “是!”

    “来人,立刻为我准备笔墨...”

    “是!”

    尽管某些人不希望,不过云南这个西南最大的省份起义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河南来。

    伴随着云南起义的消息,还有那被王士珍镇压了几天,一直不愿传播出去的革命军取得‘武胜关大捷’的消息。

    可惜他虽然严令封锁了消息的转播,但是还是小看了南方众多媒体的实力,以及老百姓、准确的说是河南省内知识阶层跟乡绅之流对于南方消息的敏感性。

    若果说,前者云南起义对于数千里外地河南省来说还影响甚微的话,那么,对于革命者来说是一场大捷的‘武胜关之战’,对于清军来说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数千精锐新军折损在了武胜关之前,对于清军来说可不正是一场灾难!

    不知道何时,革命军即将长驱直入攻入河南的消息好似一场十一月吹起的寒冷北风一般,裹挟着无穷森寒的暴雪扑面而来,大有席卷河南、直隶、山东,将这拱卫京畿的三省吞没之势。

    而如今河南省最是慌乱的地方,莫过于离前线最近的河南信阳了!

    河南信阳位于豫南汝宁府南部,汝宁府东边过去就是安徽,往西走是南阳府,南边则与湖北毗邻,由此即可看出汝宁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作为汝宁府南部重镇,信阳是连接河南与湖北的重要通道,京汉铁路就从这里横贯南北。

    早几十年前信阳不过是个小镇,虽说自古是交通孔道,豫南繁华之地,商贩络绎于道,不过要说真正兴盛,却是近些年得益于代表了大工业革命力量的京汉铁路通车以后,伴随着隆隆的机车声,才将那滚滚的人流跟财气一同恩泽了这里。

    现如今山西的票号、两湖的粮行、东北的皮草、江南的妞儿,甚至就连到那赌坊、妓院、烟馆,还有那贩卖武器的洋行,都纷纷在信阳安排了分铺,便利的交通虽比不得九省通衢的汉口,但在这闭塞的豫南一带却也算得上首屈一指的繁华之地,也难怪南来北方的商贾、富户纷纷于此处抢购土地、兴建分号,有些干脆就在这里盖上了宅院、要把那家安置在这里了。

    现在南边的湖北、西边的陕西、山西都兴起了革命军,甚至北边的直隶张昭曾的第二十镇也有要反的倾向,虽然暂时仗还没打到河南境内,但信阳却已受到影响。

    尤其是革命军取得武胜关大捷,一个精锐新军协几乎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之后,城中的紧张气氛已经是压都压不住的了!

    当然无论是如何,城中在车站工作的民夫们这几日来却是连半天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前段时间城中车站驶入了一列又一列满载军火辎重的火车,枪弹、军饷、军衣、号褂、军毯、电线,这些军用物资都是清廷费尽心思搜刮来的,不惟北方各省的军储为之一空,就连天津洋行的仓库也都空了,为了绞杀革命,清廷已使出全身解数。

    不过在车站忙碌的民夫们前后忙碌了半个月,才方清闲了两日,还以为能够休息一下了呢,如今却又要将数不尽的枪弹、军饷、军衣、号褂、军毯、电线等重新搬回火车上,等待着补给完的车头赶来,将装满了一节节车皮的货物重新拉回北上,准确说是石家庄。

    因为,王士珍在强顶着朝廷的命令坚持了几天之后,始终未能突破武胜关、平靖关两座雄关南下,结果在两省边界损兵折将不说,还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结果,伴随着清廷一封又一封更加严厉的令函,还有袁世凯的几封电报。眼看着不可能在五日内突破鄂中军政府的北疆防线南下的他不得不选择了屈服。临时抽调了三协约有九千士兵重新背上行囊,其中信阳已经抽调近六千人先行一步北上赶赴石家庄休整,并接受方才被清廷任命为山西巡抚的吴禄贞指挥,准备赶赴山西平定山西之乱!等到张怀芝麾下的一协抵达之后,信阳还要再调一协与之回合后北上京城拱卫京畿之地!

    为了不影响军列运输,如今信阳至石家庄段的所有往来火车都被朝廷征用了,三协的大军加上高达数千吨的物资,加上朝廷催的又急,结果只得劳累了他们这些民夫们,辛苦一点将那一件件的货物搬运到车皮内,剩下的便是等待南阳那边的清军赶到,然后便一同乘坐火车北上!

    自月前武昌三镇乱起之后,朝廷便果断下令停了南下的列车,而如今又断了北上的车旅,一时之间信阳城内聚集了太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携带的物资。

    如今眼看着清军战事不利,谁也不知道信阳什么时候会变成战场,这些积压的货物必须在最短时间里抛售出去,以免变成交战双方的战利品。

    为了处理这些货物,货主、买办不得不就地抛售,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立刻冲垮了信阳市场,日本的花布、美国的洋油、东北的皮货、南洋的砂糖,一股脑的往市场上涌,得到消息的各地小贩也一窝蜂的往信阳闯,肩挑、车推、人背、驴驮,以最原始的方式展示着这个时代中国商人的勤劳与投机……这战时的非常状态竟引起了一场商业的空前畸形繁荣假象!

    与这些廉价商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粮价,这些天里,粮食的价格一日一抬,一天之中甚至往往一个风吹草动,这价格就向上蹿上一下。加上这几年河南等地连年大旱,这豫南的粮价本就居高不下,现在更是火上浇油,不少地方的小户人家已经开始吃糠咽菜了,即使是大户人家也不敢多存粮食,与其存着粮食等饥民来吃大户,倒不如把粮食变现,带着银洋金条躲到租界去。

    所有能走的人都逃了,整个信阳如今到处都是唉声叹气的人,剩下来的都是穷苦百姓了,让他们离开了生活了半辈子的故土,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可以去了,只得老实本分的留了下来,等待着那传说中吃人不吐骨头、杀人不眨眼的革命党杀来!

    这两日信阳各处城门口多了几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说是要清查入城的百姓,以免叫那南方的乱党趁机混入了城中!

    这如今无论进城出城,都要接受他们的检查和勒索,城门子上悬着一些人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是拿不出银子证明自己身份的百姓,给他们打上了乱党探子的罪名砍了,将头挂上城门警告一群面露愠色的百姓们。

    却说这一日,三个学生打扮的青年从东城门进了城,三人都提着柳编旅行箱,看上去像是要出门远行的样子,如今朝廷新政,各地的新式学堂起了不少,学子奔走于道也算这清末难得的靓丽风景了。

    不过,如今战事一起,南方的革命党大多都出自新式学堂,这一点想必吩咐严查的官员也吩咐了下来,因此面对这三人,守门的清兵紧了紧手上的武器,就要上来责难。

    好在领头那人激灵,立刻从身上摸出了几枚银元,交给了那清军。得了好处城门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脆也就不来搜身了,直接放了三人入城。

    门口清军不计较,三人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三人却不是普通的学子,他们虽然打扮成这般模样却还拥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鄂中军政府情报司潜伏在信阳的人员。

    瞧见离那城门处清军的目光远了一些之后,三人中的一个抹了一把额上冷汗,低声道了一句:“这两日把守越来越严密了,刚刚真是危险,我还险些以为是自己暴露了呢!”

    旁边另外二人也是松了口气,听到他开口均是点了点头,其中一人道:“不错,若不是头儿摸清了他们,咱们还真难再混进来了,南边怎么想的,那人真会来这信阳与咱们碰面?”

    “别瞎想,总部那边不会出岔子,都机灵点...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咱们一行六个弟兄同来信阳,如今就只剩下咱们三个了,都给我精神点!”

    最后说话的是那个被称之为头儿的男人,他年龄最大,且也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实际上这一队人的真正领头另有其人,只是他在前几日‘武胜关大捷’之后的清军大肆搜城之时暴露,结果个另外两人在突围时被打死,如今这城中就只剩下他们三人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224/ 第一时间欣赏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 作者:战列舰所写的《超陆权强国》为转载作品,超陆权强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陆权强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陆权强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陆权强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陆权强国介绍:
超陆权强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陆权强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