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海上长城TXT下载海上长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海上长城全文阅读

作者:流水夜帐     海上长城txt下载     海上长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24 零号计划 中

    李广和袁教授刚刚商量完关于美国摩根财团的事项,再次听到了一个消息:

    1月17日,温斯顿·丘吉尔今天做了一次演讲,对象是美国罗斯福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首相告诉他的美国来宾:“我们在1941年不需要来自海那边的大军。我们的确需要的是武器、舰只和飞机。我们能支付起的就会支付,但我们需要的远比我们能支付的多……”

    丘吉尔的演讲很强大,很无耻。李广喜欢,袁教授也同意。这个丘吉尔,不愧是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家伙,无耻的话被他说的悲壮万分。说白了,丘吉尔其实是没有钱还要美国的物资。不管怎么说,丘吉尔在向美国讨要物资和美元方面和海抗军的立场是一致的。袁教授是想搭顺风车的。

    这些具体事务讨论完备,袁总理谈了他在中东找地盘的一些事情,并且给李广提出了一个新的题目。

    海唐国建都何处?那里又算是海唐国的本土呢?

    李广只是一个现代教育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青年人,这种题目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甚至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在他的人生规划中,抗战胜利后带着老婆(们?)在石像岛或者天堂岛(原来的法属大溪地岛)搞搞旅游开发,利用瑙鲁岛的鸟粪生意赚点钱,然后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就已经是最高理想了。

    在李广看来,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比起后世的亿万富翁都要爽,这已经不能算是胸无大志了吧?

    在袁晔教授提出建都何处,本土何处时,李广有些发蒙。

    看到了袁然的笑容,李广对于袁然这种狐狸一般的狡黠笑容很熟悉---绝对是袁然有了想法,这个问题袁然肯定参与了。

    袁教授不是无的放矢,他带来了一堆资料和一篇策论。

    李广一目十行,迅速浏览了一遍。

    马达加斯加。

    袁教授的所有论点指向了一个目标--马达加斯加岛。

    表面上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马达加斯加有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自然条件也极好,比起日本的本土还要大。无论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考虑,这里都有建设一个强国的基础。

    对于这一条,李广对袁教授的野心感到无语,非洲,亚洲,大洋洲都大,怎么不考虑?袁教授在第二条中解释了为何选定马达加斯加。

    第二条,马达加斯加现在是维希法国的殖民地。维希法国,就是希特勒德国统治下的伪军政权,和英国在理论上算是敌对力量。这中间就有极大的可操作性。袁教授对于国际上的反应,会不会有美国或者英国从中作梗做了保证,他提出只要海抗军军方全力协助,他可以见招拆招。有着完全的应对手段。

    第三条,维希法国在马达加斯加的兵力极其薄弱,总人数不超过三千人。对于海抗军来说,拿下来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细则,甚至是袁教授的建国计划。哪个年轻人没有野心,但是李广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了,他麾下有着近万军力,数万百姓,他莽撞不起。

    李广只是匆匆浏览了一下袁教授计划的细节。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军心,民心,经济。

    建立海抗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抗日,如果偏移了目标李广很担心军队方面出现失控。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海抗军就是李广的私军,但是一支目标迷茫的军队战斗力下降是必然的,甚至出现分化也是肯定的。

    当初海抗军为英国人打工,李广也是花费了许多口舌说服了手下的军官,大家都明白了海抗军的经济窘境,也才同意为英国人打工。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官兵对此心存顾虑。太平洋号战列舰几乎报废,三艘战舰战沉。在海抗军中引起的议论其实也不少。

    幸亏这次战斗是发生在和日军之间,如果真的是和德军或者意大利军甚至法军之间因为护航英国商船而战沉战损,军中绝对是要出现反对的声音的。

    军令如山,可不表示将领可以胡搞的。

    袁教授道:“陆军方面,你感觉军心如何?”

    李广稍有疑惑,此时才发现有些不对。鲍钢的第一野战营对于参战非洲根本就没有抵触,甚至极为踊跃。李广还以为是他的那套灭国抢劫理论生效。

    现在看来,袁教授从中做了不少工作。

    李广和袁晔教授接触越多,就越是深深的感觉,这位准岳父的水平远远不是自己所能比拟的。

    充其量,李广就是一个领军打仗的,或许凭借他领先数十年的知识赚点小钱。但是根本不具备在国家层面上的策划能力。

    可是袁教授不同,他的阅历出身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国家层面。

    对于凝固军心的手段,李广还停留在增强战士的民族自豪感,英雄荣誉感。

    而袁教授明显理解的更为深刻,手段更加高超。他已经跳出了他那位族叔袁世凯练兵的巢舊,不再是一手拿鞭子一手拿银元了。

    战士思想教育的材料是由袁教授组织编写的,袁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而战?

    如果是在国内,华军恐怕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保家卫国”。

    而袁教授在文章中,论述并指出,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为了家人能活下去,为了国家能生存下去,为了中华民族能够生存,为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然后再归于自身的幸福,家人的幸福,子孙万代的幸福。

    这是一个强大的逻辑,**裸的侵略逻辑,说白了和日本人的侵略逻辑是一样的,和德国人的侵略逻辑也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的解答和推导过程中有无数的疑问,李广固然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但是战士们却对此深以为然。

    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证据。海抗军自从打赢了对智利的一战,乌拉圭那里的形势立刻好转,海抗军的战士们不少家人现在已经在乌拉圭安稳的开始了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是希望已经有了。

    袁教授的逻辑在战士们的心中已经简化,那就是打赢了战争,家人就能幸福的生活,子孙后代就有希望。至于去打谁,以上级命令为准。

    袁教授在教材中,竟然引用了李广的话:“大东亚共荣圈?不,我不反对,但是主导的必须是中国。”就这么一句话,被袁教授发挥了好大一篇,竟然成了他为何而战的依据之一。

    李广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袁教授这次前来谈的所有事项,其实都是为了这个“马达加斯加”做铺垫。

    敦刻尔克的宣传和阿拉伯海战都是为了舆论做铺垫。商业的发展状况其实就是为了经济做注脚。而乌拉圭方面的摩根财团交易则是外交的切入点。看似正常的工作汇报,其实全是为了马达加斯加这个话题。

    袁教授高明,袁教授威武。军心民心经济外交,袁教授已经思考的相当透彻。

    袁晔教授还着重的介绍了一点,这是他最为看重的。整个东南亚的华人足足有五百万往上,而这些人相对于国内的民众要富裕的多。如果海抗军能打下一块地盘,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把资产转移到这块地盘上。

    看看唐港的发展就知道了,而那里还只是海抗军租借的一块小小地盘。李广担心的唐港建设的资金以及人力在那里根本就不成问题,而且整个东南亚的华人还在继续向着唐港涌动。短短的两个月,唐港已经拥有了五万华人。

    如果海抗军真能占领马达加斯加岛,东南亚的华人毫无疑问的会更加倾力投入。

    统治地位和被统治地位,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对于海外华人的吸引力的巨大是不可想象的。

    袁教授抛出如此大的一个计划,其真正的底气所在就是东南亚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25 零计划 下

    军心,商人心,民心在袁教授的规划中已经全部的积聚。袁教授一贯是个老狐狸的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难掩兴奋。李广从袁教授的眼光中看到了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

    身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李广很是汗颜,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出自一个文人,教授手中。而李广自认为已经有足够的野心,也不过是想在二战中弄几个小岛。如果说梦想的话,李广希望能在东南亚找块地盘,比如现在的荷属东印度群岛。

    但对于袁教授的计划,李广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甚至找不到反对的理由。要是建国,马达加斯加这里还真是有着先天优势,李广对于袁家父女的眼光很是佩服啊,佩服。

    实力?袁教授的解释已经很清楚,有了地盘马上就有实力。虽然这个逻辑是反的,但是李广心中滋长的一点野心却不想推翻他。

    袁晔教授指出,华人有着世界上列强都没有的一种优势--人口。各个欧美列强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只能是统治。而不具备把殖民地变成本土的能力,原因就在于此。他们的人口不多。

    比如意属索马里,意大利平民仅仅不到八千人。这么少的人口根本不可能真正的统治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不要说把这里变成意大利的本土了。但是中华可以,马达加斯加岛的人口不超两百万,中国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基数,移民三两百万根本不成问题。把那里变成本土,丝毫不成问题。

    李广还算明智,他深知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的失败都有一个重要因素--战线过长。其实海抗军已经算是战线过长了,控制的地盘表面上很少,但是早已经超出了自身的实力。如果不是时机的恰当,早就被列强给吞并的干干净净。

    海抗军一路行来,本身就是在沿钢丝,而袁教授的计划更是把这种沿钢丝的行程加长,加长到了一种李广感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主义式的无穷无尽。茫然啊。

    如果按照袁晔教授的计划,李广不知道他还要在战争中和国家级别的倾轧中奋斗多少年,或许是永远?海抗军又将走向何处?忐忑啊。

    不过李广这个担忧,在袁教授三言两语之后,就不再是问题了。有了马达加斯加,其他的都不重要。更何况,有了马达加斯加,那些地盘才会真正的稳固。

    当晚,李广再次中了美人计。

    袁然拿出了一张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图。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第一大岛屿,世界第四大岛屿,面积达到五十八万多平方公里。马达加斯加的位置相当于锡兰岛和印度次大陆的关系。从地图上看,马达加斯加和锡兰都仿佛是从大陆上脱落下的一个小蛋蛋。这叫李广联想起一句话,台湾就是中国大陆的睾丸。而马达加斯加也是东南非洲的睾丸,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真可谓是战略要地.掌控马达加斯加,就能对整个非洲施加影响,长远的看,非洲的资源将是马达加斯加发展的无尽支持。

    其实李广内心对于马达加斯加这个攻略方向也是有着认同的。他对这个岛屿的认同原因却没有那么野心勃勃,他只是不喜欢锡兰的天气,锡兰太热了。马达加斯加的天气更类似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虽然也比较热,但是还能接受。

    马达加斯加中间高,两边低。其中部为高原,东西两侧是平原。

    高原上分部着几个大城,其中就有马达加斯加的首府安塔那那利佛。而周围五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十八个比较重要的港口城镇。

    令李广比较诧异的是,地图上的城市已经被袁然标注了中文的名称。其中马达加斯加的首府安塔那那利佛竟然是长安。

    其他的城市名称也都是历史上的中国名城,如洛阳,汴京,燕京,金陵,大连,青岛,上海,广州,泉州。

    惊诧啊,这不是蒋委员长的专利吗?地图开疆。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大唐之梦。后世的愤青如此,四十年代的青年也是如此。

    袁然的一句话对李广的杀伤力太大--她要马达加斯加。至于石像岛,天堂岛什么的都归苏紫紫。

    李广可是记得很清楚的,当初袁然可是要石像岛的,要把苏紫紫赶到瑙鲁做鸟粪夫人。

    这事吧,李广可没有敢晕头答应,苏紫紫在美国都一年了,两人一直都没有见面。

    说到底,这件事的起因还真是袁然闹出来的。她本来在西非给维希法国打工,打捞军舰。赚点小钱的同时,赚了不少炮弹,其中就有五百多颗330mm炮弹,大西洋号战列舰用着正合适。也就是在西非,袁然得到了不少法军在非洲的布防信息。其中就有马达加斯加的兵力布置。

    这种大致上的情报其实不是多么保密,搞到手也不算很难。总而言之,马达加斯加就落到了袁然眼中,再也拔不出来了。袁家父女都不是等闲之辈,父女俩的思维方式相近,结果就成了眼前的计划。

    袁教授口口声声,只要稍微做一下宣传,拿下马达加斯加必将是全体海抗军,全体海唐国人民共同的希望。

    李广的考虑却另有原因。抗战胜利后,国内很快就是几年的内战。李广早就打定主意,绝对不参与。但是他手下现在已经有正规陆海空军队超过八千人,在训的后备人员也超过八千。不仅仅如此,还有依附于海抗军的数万百姓和商人,李广有义务为这些人的生活考量。

    有时候你可以领到潮流,但是大多数时间是潮流逼人。

    李广很快的就定下了海唐国的本土战略,也就是占领马达加斯加岛的战略。这个战略计划被命名为“零计划”,比起袁丑主持的a计划,保密等级更高,暂时只有袁晔,袁然,李广三人知道。

    袁家父女离开后,李广脑袋中还是一片混乱。混乱的原因却是自身的婚姻问题,最近苏毛氏和袁教授两个可都正式的向李广提出了要求,而且在这两位面前,李广可是开不了口,两个都娶。两家可都是很明确的要求,必须是正妻,谁家都不愿意女儿做小,两头大也不在选择的范围之内。

    能定下来攻略马达加斯加的大事,却难以摆平两个美女之间矛盾,李广后悔没有多读一些**小说,看看人家是如何摆平一大群后-宫的。

    离开之前,袁教授还安排了一份印刷品作为部队的思想教材。这份教材,李广怀疑就是拿了日本军国主义改头换面而来的。充满了扩张思想,袁教授没有否认。他的原话是,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是这么个思维,日本人其实是学大唐的。

    袁然也不能在索马里常驻,她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海唐国想占领马达加斯加,需要一个借口。袁教授和袁然这对父女,老少两支狐狸,已经想好了办法,袁然是最适合的执行人。

    这父女两个对于开疆拓土的野心比起李广这个“军人”还要热切。李广汗颜。后来倒是李广想明白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来人,他的眼界宽知识面广,但是却被后世的一些常识限制了他的思维。在很多事情上反倒没有袁晔的视野开阔,他们是站立在自己的世界观上,审时度势,不为后世历史所拘泥,反倒更加敢想敢干。

    吞并,占领一个国家。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们只敢做梦的理想,但是今天开始,李广竟然要真的准备实施。如此一件大事,在一两天时间里就这么定了下来。很多时候,李广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但是,这个计划从这一天起已经开始切切实实的开始实施,现在只有李广以及袁家父女,以后必将会是整个海抗军都将全部为这一目标奋斗。

    (求收藏,推荐。)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26 山地营出击

    索马里的战局一直不温不火,这种低强度作战正是李广所期待的。元月十五日,山地营营长杨维武的到来使得战场再次活跃起来。同时由于狻猊一号潜艇的到达,海抗军的海军力量得到加强。李广可是知道,小鬼子上次在阿拉伯海战中是有四艘潜艇的,他可不知道鬼子的潜艇是否撤离了。狻猊一号的到来,使得海抗军对付可能的危险有了更多保障。

    杨维武卸任了特种小队队长,被李广指派为山地营营长。特种小队现在的队长叫左山东,外号人称座山雕。左山东和杨维武不同,左山东可是真正的文化人,也是从上海开始就跟随李广的大学生。

    不要小看编制三十人的一个特种小队,仅仅李广从电影上电视上所知道的一些特种作战的皮毛就把杨维武难为的够呛。杨维武武艺高强,但是特种作战可不仅仅需要武艺高强,还需要许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特种小队在乌拉圭和智利边境甚至内陆作战一年,人员几乎更换了三四遍,方才锻炼出这么一支三十人的特种部队。

    杨维武主动让贤,原因在于他自认是难以达到李广的要求。而特种小队的左山东则被杨维武特别推荐成为了特种小队的队长。

    左山东对于汽车,舰艇,摩托,火炮等许多现代武器和工具都有着极为熟练的掌握,甚至驾驶战机对他也不算很难。这一点是杨维武这个只读过四书五经的传统文人(武人?)所难以相比的。不过杨维武治军严格,为特种小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左山东的接任,其核心任务就是把这支小小规模的特种部队提高到一支现代化特种部队的程度。

    杨维武在接手山地营之后,战斗风格倒是延续了他在特种小队的做派。其实山地营归杨维武指挥,有着一个重要原因。这个营有一半的班排长都曾经在特种小队当过兵,虽然有各种原因难以达到要求,但是其军事素质却是相当强悍。

    在海抗军中,野战营是第一精锐。但是野战营实际上在到达索马里之前,经历过战场的人员不多。之所以算是精锐,原因在于各种战术的磨合训练最为充足。

    但是山地营除了连级,营级的磨合训练少,战斗经验比起野战营来说还要高上许多。轰炸机小队队长刘国邦的父亲,曾经在四零年为海抗军提供了一百名老兵,昆明卫戍司令宋希濂也为海抗军提供了五十名军校毕业生。这些人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海抗军例行新兵训练之后,有一百二十多人合格。其中有一多半都分配到了山地营。只有一小部分被分到了其他部队,其中丛林营苏青那里分派了三十人。

    除了这些骨干,山地营的士兵来源也很重要,他们大多是徐战部队中年龄稍小或者是战士家属。这些人不少都上过战场。

    所以说论起战场经验,山地营比起野战营还要高上一筹。当然了,苏青的丛林营,有战场经验的比例更高,至少一半都是原来在海南岛打游击的战士。

    杨维武到来,山地营五个连几乎每天都有战斗任务,有时以连为级别,有时以排为级别,有时以班为级别四处出击。索马里的戈壁山林为山地营提供了极好的战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山地营如鱼得水。

    短短的十天时间,山地营作战次数三十多次。规模虽然都不大,但是成效斐然。

    成效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山地营一千三百人全部有了作战经验,有个别的战士在十天时间里参加了三四次战斗。

    第二,意大利人实在有些受不了这种骚扰性打击,几乎没有什么正面对抗,一个月时间意大利人就伤亡超过四百。

    第三,更惨的是意军的仆从军,黑人部队陆续增兵,总数达到两万五千人。可惜的是到了一月二十四日,黑人部队的总数竟然不到一万人了。其中空袭炸死炸伤了一部分,更多的是部队崩溃,开了小差。

    第四,山地营自食其力。山地营的辎重连按照规划是驮马制,但是条件的限制,部队还没有装备马匹。才十天的战斗,山地营竟然从意军和黑人部队中夺取了四百多匹马,其中有一半还是相当优良的战马。至于其他物资,简直是数不胜数。

    对于杨维武来说,这样的战斗实在是很乏味。三十多次战斗,几乎都是训练部队的潜伏能力和翻山越岭能力。对于山地营来说,卡林山谷他们根本就不会走,这里虽然是群山连绵,机械化部队虽然难以通过,但是人行或者马匹可以通过的小路多不胜数。意军空有数万部队,也难以完全封锁整条战线。

    战斗中,山地营训练最多的其实是空地协同。在空军的支援下,山地营通过意军的封锁线根本不算难。杨维武发现,只要能顺利打破对手的封锁,到山的那一边发动袭击,简直是百战百胜。每次发动袭击,无论是意军还是黑人部队都是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有什么硬仗。

    有一次,山地营一个连的部队袭击了一个黑人营地,杀死杀伤连一百人都不到,五六千人的部队就崩溃了。山地营打扫战场整整花了五个小时,都没有发现有意军的援兵。要知道,最近的意军阵地不过五公里。

    通过这些战斗,海抗军逐渐摸清了对手的底细。意军放在前锋的还算是精锐部队,在后方的部队纯粹就是垃圾。

    杨维武有意练兵,随后的日子里,他把重点放在了袭击意军山区阵地上。意军中读过军校的军官倒是不少,各种类型的防御,意军布置的倒是应有尽有。

    意军只是战斗意志不弱,装备差,士兵素质差,但是说实在的阵地布置倒是中规中矩。这样的战斗对于山地营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战术实验场所。

    在这场持久的山地战斗中,山地营战术逐渐成熟,部队的磨合迅速上了一个台阶。

    山地营各种武器中,迫击炮的运用最为出彩。杨维武在特种小队的战斗中,发现山地作战实际上并不很需要射程很远的迫击炮,于是大胆的把迫击炮管截短,而且改变了装药。迫击炮射程减少,后坐力减少,后来干脆迫击炮就只留下了一个炮管,沉重的底盘以及其他附件全部扔掉,运动能力大大加强。炮手们在实战中渐渐摸索出一套瞄准口诀,自此山地营的迫击炮自成一格,小口径迫击炮全部都是手扶着炮管射击。

    就这样,杨维武在战斗中逐步的磨合部队,渐渐地山地营先露出了锋芒,一支精兵在逐渐成形。再后来,这支山地营已经成为了卡林山谷的主要战斗力,接替了野战营的一线驻防。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27 东非开战

    1月24日,李广接到英军东非司令官艾伦。坎宁汉中将的命令,要求海抗军向着意军发动进攻,尽量牵制意军的兵力。艾伦。坎宁汉中将倒是不算苛刻,给李广的命令很是宽容,几乎没有什么硬指标。

    率领杂牌军作战,很是不易。坎宁汉将军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憔悴不少。英军采取的战术相当的“高明”?或者说乱套。

    坎宁汉将军的麾下现在兵力已经不是两万六千人,而是整整十二个师,大部分来自非洲殖民地、南非和印度,七万五千兵力。当然意军现在纸面上的力量,也极其强大,仅仅在索马里境内,就有意军三万五千,七万黑非洲军人的部队,合计超过十万的军力。

    要说两军合计近二十万人的战争规模,绝对不能算小了。但是坎宁汉采取的战术却是把大军分成了数十股,在东非广大的区域展开了乱战。

    这种打法,别说是如此杂牌的军队,就是精锐部队也无法有效指挥。但是这完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坎宁汉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根本就无法将人种不同,语言不通,信仰不同,装备不同,目标不同,待遇不同,无数不同的军队整合在一起。

    丘吉尔首相已经催促多次,北非的韦唯尔将军接连胜利,势如破竹。中非的普拉特将军也进展神速。坎宁汉无论有多少理由也必须开战了。

    照李广看,坎宁汉这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指挥不了,干脆划分一下区域,各自为战吧。这就是坎宁汉将军的核心战术思想。在这种战术思想的指导下,李广率领的海抗军当然是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歇着。

    你别说,坎宁汉将军的这种打法,对于也是一堆杂牌军的意大利来说还真是有效。

    元月二十四日,坎宁汉将军带领的主力“第十二非洲师”和一个旅的“国王的非洲来复枪队”轻易就突破了肯尼亚的塔纳河防线,意军的边境据点立波伊陷落,索马里的大门立刻向英军敞开。

    此刻,整个索马里和肯尼亚边境,随处可见战火。具体的战斗情形,就连坎宁汉这个将军也难以掌握,总之打的乱七八糟,全是糊涂账。

    坎宁汉将军掌握不了全局,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带着他的精锐,主力继续向南推进。

    索马里是一个干旱的国家,那里荆棘丛一直延伸到天边,到处都是苍蝇,部队的推进简直是杂乱无章。

    坎宁汉和其他英国将军一样,老想创造个励志名言,就到处发电报,并且在军中挥舞着拳头大吼:“打他们、使劲打他们并再打他们!”

    坎宁汉的鼓励对于李广来说毫无作用,对于他麾下的其他军队来说,士兵们还以为是要打苍蝇。这个季节,索马里的苍蝇实在太多了。

    坎宁汉的第一目标是,推进到朱巴河(riverjuba)和基斯马尤(kismayu)港,以便在六月份雨季后向这片地区内部更深入地重点推进和进入埃塞俄比亚。这一点倒是给所有的部队都通知到了,但是每支部队如何达到这种目的,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基斯马尤在肯尼亚边境和索马里首府摩加迪沙中间。)

    意军指挥官德西蒙将军,就是他去年8月夺取了英属索马里兰。和大多数意大利将军一样,兵书也读了,战略要点也很清楚。

    他现在正组织人力,在朱巴河构筑一条防线。他打得主意也是欧洲人一贯的那种军事思想,想用这样一条防线,把英军拖入对峙,形成静态战线。以迫使英军进入阵线作战从而使其机动性失效。

    在这场杂牌对杂牌的战争中。说白了坎宁汉是交出了指挥权,任凭手下的各路杂牌们自由发挥。意军的德西蒙将军却是拿着正规军的战术,来指挥杂牌作战。

    这场战争的胜负,可以说胜负根本无从判断。不过李广知道,他只知道英军是打败了意军的,随后才惹出了大麻烦--希特勒派出了爱将隆美尔上场。

    所以在接到了坎宁汉的命令之后,李广就开始了利益最大化的军事行动。

    李广的行动很迅速,海抗军不进反退。

    当天海抗军就撤出了卡林山谷,让出了博萨索港口,反正胡博丰担任‘特别后勤’参谋实在太尽职尽责,那里已经是石器时代了。全军退守比利维科要塞。

    对于这个行动,李广是得意洋洋:“叫意大利人见识见识什么叫示敌以弱。”

    这个动作,李广可是想了好久,三十六计被他翻来覆去好多遍,才想了这么个歪招。海抗军主动撤退,意军自然是大胜了,被折磨了快一个月的比安奇上校总算松了一口气,开始向德西蒙将军报告:“我军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击退当面支那军队。”

    比安奇上校的电报,李广倒是预计到了。但是德西蒙将军的应对却没有达到李广的满意。德西蒙只是没有继续向卡林山谷增兵,并没有减少士兵。原因很简单,这么多杂牌部队,他真的指挥不了,就是抽调到基斯马尤,对于他来说也没有用途。而比安奇上校面对海抗军的后撤,更是没有一点收复失地的觉悟,继续驻扎在卡林山谷按兵不动。当然了,他想进攻的话,他能不能控制部队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李广第一次陆战用计失败。

    示敌以弱并没有能够减少对面的意军数量,也没有能引动意军贸然进攻。对此李广只能是尴尬一笑。

    不过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主动进攻的。英军在基斯马尤打得越激烈,索马里半岛的意军早晚会减少。李广不着急,着急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李广仍然是空军陆军一起练,战场上照样是热热闹闹。

    在李广的军事思维中,军队是一个整体,陆海空应当是整体作战,在他的脑海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时代的军种划分,最近的战场就是李广的军事思维的一种体现。

    二月五日,李广期盼已久的大西洋号战列舰到达索马里。

    大西洋号战列舰在经过了一系列改装之后,战斗力大增。尤其是防空战斗力。

    当初缴获了这艘战列舰,李广就对其防空能力大为不满。改造方案中,把这艘战列舰的舰尾副炮裁掉。仅仅保留的四门大口径高炮。于此同时,海抗军的技术人员又安装了上百门高炮。防空能力大大加强。

    大西洋号战列舰的战斗力增强,可不仅仅是增加防空武器。除了海抗军一贯的声纳安装,电力升级之外。在舰尾部重新布置了水上飞机。经过改造之后,这艘战列舰可以携带十二架水上侦察机,预警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阿拉伯海战中的日军重巡洋舰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做了改造,能够搭载十一架水上侦查机。)

    大西洋号战列舰的战斗力,如果评估的话怕是在原来的太平洋号战列舰两倍以上。除了其自身性能的先进,还在于,这艘战列舰上有一半的官兵都经历过阿拉伯海战。算是海抗军海军的精华所在。

    伴随着大西洋号的到来,是崭新的皮卡一号防空驱逐舰,以及经过改装的pjp号水上飞机母舰(二十三节速度。)。至此海抗军的战舰编队重新拥有了七艘战舰:

    大西洋号战列舰。

    皮卡一号防空驱逐舰。

    皮卡二号防空驱逐舰。

    貔貅一号潜艇。

    狻猊一号潜艇。

    pc号水上飞机航母。

    pjp号水上飞机母舰。

    令李广更加高兴的是,八日自由龙号轻型航母在黄中华的带领下,完成了第一次远航。从美国带回了三十六架战斗机。二十四架老式运输机(已经在唐港卸货。),十二架水上侦察机。

    黄中华的到来,立刻缓解了海抗军战机的紧张状况。要知道,这几个月来,海抗军的飞行员培训已经走上正轨,石像岛每月都会有少则五六个,多则十个的飞行员送到唐港。空军方面,无论是刘根生还是刘国邦,手下都是三四十个飞行员,但是合计才只有二十三架战机(修复了三架),人员够多,可惜的是这些飞行员捞不到飞机开。

    黄中华出手就是不凡,不仅顺利的完成了海抗军运输飞机的工作。而且又找到了一条商路。美国人英国人现在也为飞机的运输工作发愁。现在寇蒂斯公司的飞机不是制造不出来,而是有订货,但是大量的挤压在码头,没有合适的船只向英国,澳大利亚,甚至是美国自己的港口输送。美国当然是有航空母舰的,但是航空母舰输送飞机一则成本高,二则美国的航空母舰现在也已经枕戈待旦,预防突发事件。

    黄中华给李广报告,他完全能轻松拉来一年的生意,保证可以使得自由龙号轻型航母生意不断。

    当然了,李广怎么可能让一艘造价六百万美金的轻型航母专门干这种事情,速度的确够快,但经济上不划算,燃油的消耗量太大。计划中,黄中华再跑一趟到两趟美国,就必须开始最后的改装,而且飞行员也将上舰训练。

    不过由于水上飞机母舰的有两艘,加上大西洋号战列舰上也有十二架水上飞机,倒是可以腾出一艘pc号。

    李广当即决定,pc号水上飞机母舰回乌拉圭改装成运输航母。pc号实际上比起自由轮要“高档”,其速度轻松可以达到二十三四节。要改造的话,仅仅是改造上层建筑烟囱等部位的布局,舱室和甲板的结构而已。如果仅仅是从运输飞机的角度考虑,不考虑战斗。估计连三十万美金的改造费用都花不了。

    如果有人会对李广这种铸剑为犁的行为嗤之以鼻,当他知道运输一架战斗机的运费是三千美金,运输一架运输机的运费是七千美金。这样的价码简直令李广眼中冒火。pc号的速度,足以使得他能够一年跑上十趟。随便算算就是五六百万美金。这样的盈利,完全能赚回一艘战舰,这生意完全做得,动手晚的话,美国人的运力跟上,这种好生意就算错过。(历史上美国人其实是在六月四日才制定了一个计划,改装十五艘商船为护航航母,一则是为了护航,二则就是为了运输飞机。)

    不过在此之前,pc号还有作战任务。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28 柏培拉登陆 1

    有了强大的海军,李广迅速的调兵遣将,他决定进行一场大迂回。上一次用计,示敌以弱,结果意军一点也没有减少部队的驻扎。李广的计谋好像在非洲这块有些水土不服,(猪脚有些不从自身找问题了。)这次李广决定还是把计谋抛在一旁,专心战术。

    虽然李广有信心击穿意军在卡林山谷的防线,但是意大利人和黑人士兵一个月来把卡林山谷挖的沟沟坎坎,防御阵地纵深十多公里,要是强攻,损失不会小。另外李广垂涎整个索马里半岛的财富,尤其是几个中心城市的物资。

    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减少损失,李广祭出了一个大杀器---两栖登陆,迂回包抄围歼索马里半岛的意军。

    在世界的战史上,迂回包抄绝对不是新玩意。但是能成功的使用这一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军队的素质。

    比如,德军在四零年的法国战略。从阿登山区,精锐的装甲部队迂回数百公里。再比如,三八年,日军从河北迂回千里到河南兰封,逼得蒋委员长被迫挖开了黄河大堤。

    这样的战斗,都有一个共同点。迂回部队必须是战斗力极强,后勤完备。毕竟迂回部队没有后方,是在对手的势力范围中作战。

    如果是一支弱军,迂回时不仅不可能对敌人造成包围之势,还有可能迂回的铁拳变成了肉包子。比如,华军中除了有限几只精锐部队,大多数杂牌军如果实施这种战术,怕是军队要放羊的,其指挥官就不是名将而是蠢货。

    两个月前,李广是绝对不敢采取这样的战术的。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磨练,李广对自己的军队有了充分的信心。无论是野战营还是山地营,都完全能做到撒出去,收回来。

    另外,海抗军现在连一级步兵已经装备了单兵电台,通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也是一个技术保障因素。

    海抗军全力准备这场战斗。由于兵力不足,苏青率领两个丛林连也迅速奔赴索马里。一个炮兵连,一个装甲连也将随船到达。不仅如此,两千名经历了三个月初步训练的新兵也被全部招到索马里。

    别看意军在索马里半岛有着四万兵力,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试探,李广已经有了充分的信心,一口吃掉。李广不会为了打仗而打仗,因为他搞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埃里加博是意军在索马里半岛的核心重镇,那里可不仅仅是军事重镇,而且还是意军的军火物资后勤基地,更是索马里半岛的经济中心。

    胡博丰这个“特别后勤”在甘大拉搜刮了五千吨的各种物资,价值大约在三十万美金。在博萨索城搜刮了一万吨物资,价值大约在六十万美金。可是无论是甘大拉还是博萨索,相比于埃里加博都是小城市。李广预计在埃里加博至少能搜刮到三百万美金的物资。更何况那里还有意军的众多军需。

    李广估计,如果能清扫这几个城市,那么唐港的建设物资以及资金将会绰绰有余。这也是李广要发动这次大迂回战术的关键因素,海抗军在非洲的战争无关正义,只与钱有关。

    其实李广最为眼红的是法属吉布提,那里比起这几个城市都要富裕。李广曾经几次通过史密斯少校向英方提出了意见。但是这个问题却不是坎宁汉中将所能决定的,最后,捅到了英国高层,丘吉尔坚决不同意对法属吉布提进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李广就把目光转向了埃里加博。

    对于李广来说,他在关注整个索马里的战局,也在关注着整个非洲的战局。他要选择一个最为适合的出兵时机。

    就在这个出兵时机到来时,李广接到了唐港海抗军参谋部的报告--一艘潜艇妄图袭击唐港,被海抗军的侦听系统发现,岸炮进行了反击但是没有取得战果,但是唐港也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不用说,这肯定是小鬼子干的。日本鬼子现在还不敢直接找英国人的麻烦,当然英国人现在也是纸老虎,最近开始在新加坡周围布设水雷,采取了防御的态势。日本鬼子没有敢去仰光,却是找到了海抗军印度洋基地唐港。

    日本鬼子倒也算深通兵法,竟然知道围魏救赵。估计是任天洋带领的潜艇二队最近发疯。不发疯也不成了,季克良的战功实在太厉害,竟然干掉了一艘战列舰,任天洋现在是羡慕的流口水。加上情报系统的逐步完善,潜艇袭击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马来亚,而是菲律宾和苏门答腊岛,全面展开,打的鬼子商船惨不忍睹。尤其是日本从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油轮,简直是寸步难行,不得已日本顶着英国荷兰的抗议,派遣了军舰和潜艇开始护航。

    鬼子的潜艇出现在唐港,直接威胁了海抗军的物资和人员安全。而唐港那里对付潜艇的手段实在匮乏,仅仅只有三艘水上侦察机。李广也只得抽调潜艇二队加强唐港的防御,并且还得承担护航任务。好在潜艇的专用港口已经修好,声呐侦听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鬼子此时出招,海抗军还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海抗军力量严重不足,日本海军只要出招,海抗军就必然处于被动。有限的军力竟然被日军潜艇牵制,实在是无奈的很。但是海抗军现在可是伤不起,哪怕被击沉一艘商船,对于刚刚凝结的唐港华人的信心都是打击。

    二月七日,利比亚战场上,法军勒克莱尔将军指挥下的自由法国部队围攻koufra的意大利驻军。

    与此同时,经过两天的战斗,英军再次取得一场胜利,意军在bedafomm投降。这是战争中英国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二十五万意军被俘。

    在非洲战场上,很明显,英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正是李广盼望的出兵好时机。但是这个局太大,对于偏出于非洲一隅海,东非角落里的海抗军来说仍然不够充分条件。

    2月14日,东非战局终于出现了有利于英军的一幕。下午两点钟艾伦·坎宁汉中将指挥的主力部队占领印度洋沿岸的基斯马尤港。这个拦路虎自此落入英军之手,意军将领德西蒙辛辛苦苦建立的防线被打的七零八落。

    其实德西蒙的防线布置的倒是不算很差,英军的战斗力也不算强。但是英军出动了一艘重巡洋舰“什罗普郡”号,舰炮直接就击碎了意军沿着海岸的阵地。不仅如此,英军出动了部署于南非的空军,结果几公里的缺口被打开以后,英军趁势就灌了过来,意军大败。(需要说明一点,英军这艘重巡洋舰本来有四座双联203mm炮塔,为了防空,拆除了一座,加装了一堆防空高炮。从这一点上看,英国海军对于防空比起法军和日军都要理念先进。)

    自此,英军的下一目标则直指索马里首府--摩加迪沙。

    海抗军出击的机会终于到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29 柏培拉登陆 2

    二月十四日,准备了半个多月的海抗军动手了。在柏培拉的外海徘徊了几天的海抗军立刻开始登陆。

    海抗军这支迂回部队,是由着鲍刚的野战第一营,一个两栖连,秦湛率领的两个装甲连,合计两千多人组成的。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如果看装备的话就极其惊人,仅仅汽车就有两百辆。

    这是东非,甚至整个非洲唯一的一支全机械化部队。乃是海抗军攻城野战的拳头。

    二月十五日,凌晨四点钟。

    海抗军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海陆空立体战拉开了序幕。

    柏培拉,位于亚丁湾的根部。这里,距意军在索马里半岛上的核心城市埃里加博直线距离大约三百公里。而海抗军主力部队现在所处的位置博萨索,更在埃里加博以东三百公里。也就是说,海抗军两支拳头之间相距六百公里,如果是路程的话在一千两百公里上下。在这场战斗中,海抗军的两军协调则是参谋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柏培拉海区水流湍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意大利军队在这里驻有重兵。整个防守体系以岸炮为依托,用280毫米火炮和15o毫米火炮交叉配置构成火力网,在港口西侧的山坡上,意大利军队还布防了一个6发射管的鱼雷发射阵地。李广如果知道这些鱼雷的来历,会比较郁闷,竟然是西班牙的拉莫先生销售给意大利的。

    之所以选择这里登陆,于柏培拉的地形有关。前文说过,索马里半岛沿着亚丁湾是一道山脉,中间有几处缺口形成了几个海港城市。而柏培拉正是位于这样的一个缺口上。而且柏培拉这个缺口还比较特别,周围有大片的平原沙漠,而且有着完善的公路,最是适合机械化部队的展开。

    只要占领此处,也就是三角形的索马里半岛的底边,就能切断整个索马里半岛上意军的退路,可谓战略要的。故此意军在此处的防御工事倒是相当强大。

    但是,意军防御的强大只是纸面上的。280mm和150mm岸炮炮台早在两个月前就被海抗军的太平洋号战列舰炸的一塌糊涂。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李广不想打草惊蛇,没有对这里再次轰炸。但是意军即便是修复了部分炮台,像280mm岸炮这样的大家伙一旦毁坏,绝对不是两个月就能修复的,所以作为海上主要支援力量的大西洋号战列舰并没有多少危险。

    海抗军选择的登陆地点不是附近的滩头,而是港口。

    原因在于,亚丁湾的地形。亚丁湾沿岸,到处是珊瑚暗礁,大西洋号战列舰想要发挥火力优势,必须寻找一块相对开阔的水域。在暗礁区航行实在是太不安全。

    即便如此,柏培拉港,看似海面广宽,但入口处却很险要。右侧是险恶的暗礁,涨潮时犹如一个个定时炸弹,倘不熟悉地形,冒昧闯入,后果不堪设想。退潮时,礁石露出海面,在海浪的冲击下发出一阵阵轰鸣,着实令人望而生畏。舰队怎么也不敢闯入这条死亡通道。

    靠近山地的左侧是进入内港的唯一通道。

    海抗军要强行闯关,也并非轻而易举。不过大西洋号战列舰在港口外,好歹有一片区域可以盘旋,对于海抗军来说已经是最佳选择,战舰对岸炮,这个盘旋空间至关重要。

    选择港口,而不是选择意军防守薄弱的滩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海抗军没有能够涉水的装甲车,只有陆战的坦克。没有码头,这些重装备根本就上不了岸。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寂静的海面就被隆隆的军舰引擎声惊醒了。

    大西洋号战列舰带领两艘皮卡防空驱逐舰组成的联合登陆舰队进入柏培拉港口附近的海面。再远,是两艘水上飞机航母--pjp号和pc号。

    随着大西洋号战列舰的第一声炮响。二十四架水上侦察机陆续起飞。早已做好准备的两栖连,十六艘登陆艇在海面上划出一道道的白色浪花,齐齐的扑向柏培拉。

    这一切行动,海抗军已经在沙盘上推演多次,更是进行过一次实战演习。战斗的开始,海抗军所有的行动显得井井有条。

    郑学昌此次担任登陆战的总指挥,虽然是第一次,但是经历了阿拉伯海战炮火之后的郑学昌已经具备了一个战场指挥官的素质,他显得很是沉稳。按照作战计划,登陆成功后,指挥权将会转移到一营长鲍刚的手中。

    柏培拉的意军部队除了岸防炮一个连之外,只有一个营七百多人,但是这个营可是意军精锐,相比起在卡林山谷的比安奇上校来说,不可同日而语。这可是意大利军最精锐的“黒衫军”。

    这个所谓的黒衫军,和希特勒的党卫军倒是很有些相似。既承担内卫任务,也承担作战任务。它是由墨索里尼组织的一个为他的政治活动服务的军事工具。黑衫军的主要创建成员是一些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退伍军官和一些arditi(意大利一战时的精锐部队)的成员。随着墨索里尼权力的增长,黒衫军的行为变得越发粗暴,并且使用暴力和威胁的方法对抗墨索里尼的反对者。在战场上,这些黒衫军成员倒是表现的比一般意大利军队更狂热,更富于牺牲精神。意大利能够在非洲拥有殖民地埃塞俄比亚,黒衫军功不可没。

    意军指挥官是贝里尼上校营长。奇怪吧?一个小小的营长竟然是上校,不过搞明白了他们都是墨索里尼的亲信,这一切都不奇怪了。不然你肯定无法理解,柏培拉的近六千黑人部队的指挥官--弗拉索少将师长齐拉克也归贝里尼上校指挥。

    随着大西洋号第一声炮响,贝里尼上校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脚就蹬下了床上的女人。贝里尼上校品味相当不错,对意大利女人兴致不高,最近找了个法国女人倒是打得火热。不过当战争来临,贝里尼上校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军人的迅捷。胡乱穿上军装就开始朝着军营方向奔跑。

    柏培拉已经两个月没有炮声了,意大利军人还有索马里的平民们刚刚安静了一段时间。没有想到今天再次听到巨炮的吼声。贝里尼上校还在组织部队,他不知道意军在岸边炮台的守军从第一声炮响开始竟然鸟兽散,早已逃之夭夭。意军士兵很知道珍惜生命的,当初太平洋号战列舰给炮台守军造成的伤害记忆犹新。反正海抗军总是打几轮炮,就撤离了,他们都已经习惯,所以战斗一开始,这些意军士兵就撤离了炮台,而且对上官更是一点的内疚都没有,仿佛撤离炮台才是天经地义的行为。更是连一个电话都没有通知上级。

    黒衫军是意大利的精锐不错,但是这种精锐仍然是意大利军队。指挥官夜宿城内和情妇欢好,军官和士兵也是有样学样,大都在城内鬼混。

    等贝里尼上校纠集好了大部分手下,已经整整过去了一个小时。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0 柏培拉登陆 3

    战争中每一分钟都是重要的,何况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海抗军两栖连已经顺利登陆。

    这个两栖连的连长白崇福是一个广西人,跟随李广已经三年,从军也足足的有六七年的经历。海抗军中两栖营的设置,很多军官都不理解,认为没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两栖作战的部队,所有部队稍加训练就可以胜任。

    但是李广不同,李广一贯认为专业人做专业事。

    白崇福名字和桂系巨头白崇禧倒是很像,虽然同是广西人,但是两人之间如果说关系的话,只是老乡。白崇福能担任连长,下辖两百五十人大小十六艘登陆艇,其能力是不用怀疑的。不过一直以来,两栖连根本就没有捞到仗打,虽然李广一直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看着兄弟部队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白崇福心中那个着急。

    今天的登陆战,非常顺利。两栖连登录过程如同演习,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拦。十六艘登陆艇迅速穿越水道,就已经靠上了码头。

    白崇福当兵时间不短,不算是第一次上战场,却是第一次做为军官指挥作战,心中稍有紧张。

    当他跳上码头,紧张的心理反倒缓解了不少。

    “一排左面,炮台。二排清理港口残余。”白崇福按照作战计划,连续下达命令。

    “三排四排,跟我来。”白崇福很清楚他的任务。大西洋号的巨炮打击之下,意军炮台到目前为止一炮未发,估计意军已经放弃了炮台。作为两栖连,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登陆场的安全。

    海抗军的侦察做的很好,侦察机仅仅在柏培拉就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相应的,白崇福的任务也很明确--占领并死守的只有一个地点,那是从码头到城市之间的一条公路。

    港口周围地势平坦,没有地理可以借助。在落后的索马里,坚固的建筑也不多。白崇福所能借助的仅仅是码头一公里外的一个水产品加工厂---那里有几所砖石结构的房屋,一个半封闭的大院。

    没有耽误一秒钟,白崇福就带着一百多弟兄拼命向着水产品加工厂冲去。

    占领此处,阻击意大利援军就有了阵地作为依托。

    两栖连的训练中,抢滩登陆,据守登陆场乃是重中之重。今天的战斗,抢滩登陆倒是非常顺利,但是成败的关键却在于能否守住登陆场。

    贝里尼上校此刻目标和白崇福是一样的,他也正率领着黒衫军朝着水产品加工厂快速前进。

    大西洋号战列舰巨大的舰炮持续在轰鸣,无论是左翼的意军炮台还是右翼的意军港口阵地都已经被炸了一遍。大西洋号战列舰可不是太平洋号,郑学昌对于舰炮的使用可是很抠门的。要知道这艘战列舰仅仅有不到七百颗炮弹,加上袁然在非洲搞到的炮弹总数也不足一千两百枚。而且这种炮弹,拿钱都没有地方买。(保密关系,郑学昌不知道李广有计划和德国人贸易,从而获得这种炮弹。)

    对于大西洋号来说,此战既是练兵又是战斗。大西洋号上的两座四联装330mm炮,为了节省弹药,没有齐射,只是在单炮轮番开火。到了这个时候,大西洋号已经没有什么目标,也停歇了炮击。

    清晨的阳光里,白崇福和贝里尼双方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手。两军在公路上相向而行。

    第一时间,几百米的距离双方都立刻开火。白崇福看的头皮有些发麻,敌人实在太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足足五六百人。

    不过这个时候,容不得他退却。此刻登陆艇已经返回接人,两栖连实际上是退无可退。两军距离水产品加工厂的距离差不多,无论是白崇福还是贝里尼都知道重点所在。

    抢占水产品加工厂,对于白崇福来说更为关键。没有阵地,他这一百来人根本挡不住意军精锐的进攻。

    在两栖连的作战任务中,有两个不惜代价。第一是不惜代价的抢占登陆场,第二个不惜代价是死守登陆点。不惜代价,这四个字在战场上就是鲜红的血和鲜活的生命,说来雄壮,实际上却是极其残酷。迄今为止,这是李广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这四个字。

    “四排,迂回,占领。”白崇福的命令简洁明确。

    四排长一声:“是。”毫不犹豫的带人从右翼的沙丘中开始抢占水产品加工厂。

    一个排,六十个人。面对对手五六百人,压力可想而知。不过白崇福倒是不认为自己处于绝对劣势,要知道海抗军有着二十四架水上侦察机在天空中盘旋。(其实是三十六架,大西洋号上的十二架战机尚未起飞。)

    地面开火不到一分钟,海抗军的二十四架水上侦察机也已经发现了意军的援兵。这些飞行员虽然比不得刘根生和屠远超的战斗机小队,但是对付毫无防空力量的地面目标却是绰绰有余。

    海抗军的空军们战斗现在有了风格,对地投弹也全是俯冲投弹。虽然这些新手飞行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难以和战斗机小队相比,但是也做的中规中矩。二十多枚六十磅炸弹,接连不断的在沙滩戈壁上爆炸,剧烈的爆炸激起漫天的沙土,很快就笼罩了整个战场。

    地面上,白崇福的部队不是防御,而是在继续进攻。贝里尼的部队被空中打击压的抬不起头来。贝里尼在意军中也不算蠢材,战火中他也分出一支部队向着水产品加工厂迂回前进。

    令贝里尼郁闷的是,二十四架战机如同犁地一般在战场上来回扫射。整整半个小时,炸弹和机枪就没有一刻停息。

    等战机撤离,贝里尼才发现,自己的精锐黒衫军竟然在半个小时内就损失了一半。战场到处是残肢断臂,黑红的血渗入沙地,空气中除了硝烟就是令人做呕的血腥。

    如果是别的意大利部队,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早已经全军崩溃。可是贝里尼上校可是受到过墨索里尼亲自接见的少壮军官,脑子中对墨索里尼可是一片狂热的拥护。

    贝里尼挥舞着手枪,踢打着士兵,狂叫着:“冲上去,给我冲上去。”

    海抗军的两支水上侦察机小队的确不够成熟,第一次参加战斗,年轻的小伙子头脑发热。竟然在短短半个小时就挥霍了全部炸弹和机枪子弹。

    这一点点的失误,使得白崇福的部队再次陷入窘境。四排长现在已经和意大利一个连的部队在水产品加工厂展开了争夺战。而白崇福被意军主力压在沙地上难以寸进。

    激烈的战斗中,白崇福的电台也被打坏,一时间竟然难以和郑学昌联络,难以呼叫炮火支援。情势立刻危机起来。

    身为登陆战指挥官,郑学昌此时正站在防空指挥平台上。大西洋号的舰桅高大,足足三十米高。而指挥舰桥的位置稍微有些低矮,郑学昌担心有照看不到的情形,于是登高到了防空指挥平台。防空指挥平台距离海面足足二十二米,可谓登高望远,能够清晰的看到十多公里外的战场。郑学昌的小心挽救了白崇福的危局,他看到了白崇福的压力,大西洋号战列舰上十二架水上运输机迅速升空。

    对于战机来说,十几公里其实就等于没有距离。几分钟后战机就开始再次压制战场,刚刚准备进攻的意军再次被肆虐的屠杀一遍。

    趁着战机支援的空隙,白崇福终于占领了水产品加工厂。但是白崇福还没有来得及喘气,十二架战机就再次打光了子弹挥霍完了炮弹,撤离战场。

    海军战机这种战术,对于海军来说是理所当然。对付敌人的战舰肯定是连续密集轰炸,没有炸弹就撤退,那是天经地义。但是对于陆军来说就不那么恰当了。正是因为海陆军的差异,也因为海抗军空军飞行员们的年轻没有经验,如此强大的空中力量竟然没有能够形成对战场的连续保护,这是海抗军的军官们所没有考虑到的。

    此刻贝里尼的部队已经被打残,七百多人的部队此时能参加战斗的不过两百余人。又被白崇福占领了水产品加工厂,战斗对意军更加不利。但是随后的战局实际上仍然是对白崇福不利。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1 柏培拉登陆战 4

    意军弗拉索少将带领的黑人部队已经赶到了战场。

    贝里尼上校恨的牙痒痒,一支黄色人种的部队,竟然使得高贵的意大利人损失惨重。暴怒的贝里尼,一挥手就派上了一个黑人团,一千多人发动了第一波进攻。

    贝里尼可是跟随有着屠夫之称的意大利将军奥斯塔公爵多年。他对于黑人部队的了解很是深刻,也自有一套统御办法。

    二战中,非洲各地组织的黑人部队,说白了都是被同盟国和轴心国当成炮灰使用的。这个年代的黑人,没有文化,没有科学知识。而且更为悲哀的是,由于白人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他们对白人言听计从,毫无反抗也毫无一点的自身见解。有一个现象,现代人听了或许觉得是笑话,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切切实实的存在:在大多数非洲黑人的意识中,白人是类似于神一般的存在。整个二战中,有多少黑人作为轴心国和同盟国的炮灰被推上战场,已经不可考。甚至在二战结束后,也没有哪个欧美国家给予黑人战士以应有的荣耀。

    这些黑人士兵,被白人的殖民者发一支枪,有的只是发一把钢刀,很多部队连伙食都不用管的。仅仅如此,黑人们就被送上了战场。但是黑人部队也是有着区分的,意大利人还摸索出了一个规律。东非洲从北往南,黑人们从温顺变得越来越暴力嗜血。比如利比亚的黑人就最为温顺,往南一点的苏丹黑人稍微暴躁,到了厄立特里亚,黑人就相当好斗,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就已经是富于反抗精神,而索马里的黑人干脆就是有些暴力嗜血。贝里尼上校指挥的正是由索马里黑人组成的部队。

    几分钟后,白崇福睁大了眼睛。他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战斗模式,一群黑压压的黑人,穿着乱七八糟的服装,跳着舞,挥舞着刀枪,怪叫着就开始了进攻。

    海抗军的战士们经过短暂的非洲战火,已经知道这些黑人们也是人,和他们一样有血有肉,只是肤色不同而已,已经基本上消除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

    但是面对这样的“军队”白崇福有些颤抖了。

    这是活生生的人。

    难道他们不知道血肉之躯是难以和机枪子弹相抗的吗?这些黑人们甚至没有端枪瞄准,而是挥舞着步枪,或者老式的火药枪。

    战争有着他自己的规律,残酷而简单。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距离两百米,白崇福下达了开火命令。

    随着机枪喷出的火舌,步枪接连射出一颗颗子弹,迫击炮弹接连的爆炸,黑人部队中爆出一团团的血雾。白崇福估计,就这么一分钟黑人被打死打伤的足足两百多人。

    黑人们在进攻过程中竟然没有开枪,一声乱糟糟的呐喊之后竟然冲了上来。黑人们跑步的速度极快,密集的子弹竟然挡不住他们的冲锋。屠杀一般的战斗,使得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战士们脸色苍白,恶心的只想呕吐。

    黑人们直到冲入防线一百米距离,才乱哄哄的开了一波枪。但是这波射击毫无准头,海抗军战士在这一波打击中损失不大。

    但是战场的危机不是来自自身的损失,而是黑人们趁着这一波子弹的压制,加速冲锋。黑人的进攻速度快的怕人,不停的有人倒下,但是后面的黑人毫不在意死亡,继续在向前冲。

    白崇福没有想到,战士们也没有想到,竟然有血肉之躯在机枪的火力下冲到石墙前面不足十米的位置。

    白崇福大吼着:“手榴弹,手榴弹。”

    战士们在惊慌中,挥出一颗颗手榴弹。这一波手榴弹及时的爆炸,为白崇福争取了一点时间,接续上的不间断火力总算打退了黑人的进攻。说是打退,其实不很确切,实际上大部分黑人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白崇福惊得满头冷汗,人海战术实在太可怕了。他的一点大意,两百米才命令部队开火,竟然造成如此可怕的危机。要是被黑人冲进了阵地,白刃战对于兵力处于劣势的海抗军来说可是极为不利的。

    才几分钟,近千的黑人士兵就失去了生命。这一波进攻除了十多个意大利军官逃生,黑人能活下去的没有几个。

    没有来得及擦汗,白崇福就再次端起了步枪。贝里尼上校根本就没有把黑人当成人看,两千黑人如同两千头猪一般,再次被他赶上了战场。

    明摆着,贝里尼是拿着黑人的生命来消耗海抗军的子弹。这次白崇福却不敢两百米开火了,还有五六百米,轻重机枪迫击炮就开始对敌人压制。

    白崇福相信,有了心理准备,这些黑人部队很难再次冲到海抗军的阵地前沿。

    但是战场从来不是一方说了算的,战场上意军也不全是白痴,贝里尼上校还是知道炮火压制的。意军的支援火炮此刻已经准备就绪,火炮开始开火。密集的炮弹在战场上爆炸。

    白崇福现在仅仅有一百人不到,轻机枪八挺,重机枪只有两挺。尽管战士们顶着炮火继续战斗,但是伤亡越来越大。

    意军动用了至少六门75mm炮,每分钟都抛射出一二十发炮弹。炮弹的爆炸击毁了房屋,炸塌了石墙。意军的士兵或许不够勇敢,但是炮兵水平相当不错。经过几轮的炮击矫正,几乎每轮炮弹都能在水产品加工厂内部爆炸。

    如果白崇福不是事先占领了这个水产品加工厂,如果部队是在毫无遮蔽的戈壁上早已经被覆盖多次,能不能扛过这些炮击毫无把握。

    前面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白崇福的部下伤亡不过二十人,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有二十多人伤亡,兵力锐减到不足七十人,火力的密度急速减弱。

    黑人们的冲锋一如刚才,还是那么疯狂。炮火中,战士们来不及隐蔽,只能是在弹雨中猛烈开火。作为初战的士兵,在这种炮击环境下能继续战斗,这种表现比起百战老兵丝毫不逊。

    意军的火炮口径不大,估计都是七十五毫米榴弹炮。但是这个水产品加工厂也不大,海抗军据守的一面石墙不过一百多米长。残破的石墙或许能抵挡步枪子弹,绝对难以防护炮弹的轰炸,不多时就已经到处是残垣断壁。

    新兵,全是新兵。白崇福手下有战场经验的老兵极少,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新兵。白崇福带领的两个排,携带武器弹药也不多,迫击炮已经彻底打光了炮弹,不长时间的战斗,重机枪也已经子弹告罄。

    这种局面是演习中所没有预料到的。尤其是现在援军竟然没有能够跟上来。要知道一个小时的时间足够登陆艇跑上一个来回的了。白崇福失去了电台,对于发生了什么意外一点不知。

    他只有在此死扛。

    意军火炮刚刚停歇,黑人们嗷嗷叫着冲的越来越近,不少战士扣动扳机的手都在发抖。上一波战斗中,战士们是在紧张的情绪中战斗,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那是在杀人。但是战斗的间歇,所有人都看到了战场上的惨象,黑压压的无数人倒在那里,没有死掉的黑人呻吟声弥漫战场,宛若地狱一般的景象冲击着战士们的心灵。两栖连的战士们竟然在这一波战斗中,发挥严重失常,大多数人只是在机械的射击,有人甚至不敢瞄准,而是在胡乱放枪。

    白崇福看出了问题所在,他在石墙后面来回窜动,鼓励着战士们:“瞄准,瞄准再开枪。”

    巨大的压力之下,战士们连训练成绩的一成都难以发挥。白崇福这个连其实在海抗军中也算是精锐,技战术水平绝对不比野战营差,步枪手及格线就是两百米射击,枪枪中靶。

    但是战场不是训练,年轻的战士们面对蜂拥而上的黑人士兵,不要说一枪一个敌人了,打光一个弹匣都不一定能消灭一个。

    队伍中有两个年轻人,表现的异乎寻常,看这两个小子,几乎做到枪枪咬肉。白崇福很快就注意到了,他跑过去,鼓励一声:“打得好,你们兄弟比一下,战后谁的战果多,谁当班长。”

    对于这两个小子,白崇福连利诱都使出来了。他必须稳定军心,让战士们把水平发挥出来,否则怕是顶不住这一轮进攻。

    这两个少年,一个叫做李长江一个叫李大海。正是在去年三月份石像岛一战中,20号渔船幸存的两个少年,其中李大海取了个中国名字。两人在那一场灾难中,丧失了亲人,自此结义兄弟两人都加入了海抗军。而李大海则是海抗军中第一个外族士兵。

    一百米,敌人距离一百米了。只见黑人士兵们举起枪,一阵凌乱的枪响之后,开始加速冲锋。

    郑学昌此时也是心急如焚,海抗军的第二波援军现在被堵截在港口外进不得港。海岸上意军安排了六具鱼雷发射器,在白崇福部队进攻时,意军还在睡梦中,但是在第二波援军进港时,意军竟然发射了鱼雷。

    现在白崇福的二排正在全力攻打意军的鱼雷发射阵地。

    意军的鱼雷发射阵地设置的相当巧妙,被一座小丘挡住,舰炮竟然难以摧毁。

    海港的入口虽宽,但是在即将进入码头时,水道却是极其狭窄。不足五百米宽的水面,在鱼雷的封锁下,对于登陆艇来说,要想通过,难比登天。

    海抗军的水上侦察机,早已降落,但是水上侦察机的挂弹,填装子弹,比起战斗机还要麻烦。必须是水上飞机母舰吊到船上,才能作业,没有个二十分钟很难装填一架飞机。虽然两艘水上飞机母舰有着四具吊车,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一架飞机能够重新弹射升空。

    眼看着白崇福的部队就要全军覆灭,郑学昌也无法冷静。立刻下令舰炮支援。

    舰炮支援,说的容易,但是其中的难度却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十多公里的距离,舰炮稍稍的偏移就是数百米。砸到自己人头上不是没有可能,再加上舰炮炮弹的巨大威力,误伤自己人根本不稀罕。

    随着郑学昌的命令下达,舰炮指挥官核对了两遍参数,才小心翼翼的下达了炮击命令。

    大西洋号前主炮一声巨响,喷射出十余米长的火焰,一枚巨大的炮弹扯着哨音向远处飞去。

    在黎明的天空中,郑学昌甚至能看到炮弹暗红的轨迹。他紧张的注视着战场,生怕炮弹的落点砸到自己人头上。

    炮弹在空中飞行十余秒钟,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股冲天的烟柱腾空而起。郑学昌松了一口气。炮弹的落点虽然不算理想,稍微远了点。而且这颗炮弹的弹着点是在意军的后方。不管怎么说,没有炸到自己人。

    郑学昌认为,这颗炮弹没有对意军造成多少杀伤。但是白崇福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随着这一声天崩地裂般的爆炸,黑人们立刻开始四散奔逃。不少黑人竟然在战场上跪在地上,古怪的祈祷。

    一颗巨弹,对于意军的心理打击是摧毁性的。不仅仅是黑人,连意军黒衫团都开始四散奔逃。

    当初李广曾经在石像岛见识过太平洋号舰炮的威力,那种威力的确令人胆寒。现在,没有工事的意军,对于这样一枚炮弹的观感更加直接,也感觉到更加恐怖。

    郑学昌没有看到炮弹的落点处有人,但是实际上那里有着数百的黑人士兵正在集结。炮弹的落点周围两三百米,只要是人,竟然是轻者晕眩,重者丧命。有的意军竟然被狂乱的冲击波如同树叶一般的吹到天空,翻转几个跟头方才落地。

    等硝烟散去,爆炸中心百米内连残肢断臂都难看见,只有几片破布在燃烧。中心区域内的意军无论白人还是黑人都已经从人间蒸发。仅此一炮就有数百人丧生。

    经此一击,意军在惨重的损失下,最后一点斗志也完全丧失。

    任凭贝里尼上校如何的狂叫,他挥舞的手枪再也难以挡住士兵的溃散,意军在两三分钟时间里就已经彻底崩溃。

    不到中午,海抗军全军已经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柏培拉。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2 闪电战 上

    十一点钟。

    秦湛带领一个七个排的装甲部队,合计二十八辆坦克,就已经开始向南方追击。

    为了这次登陆迂回的成功,海抗军的参谋部也是费尽了脑筋。兵力配置上做了许多调整。为了保证这支野战部队的突击能力,海抗军动用了具备战斗力的两个装甲连。秦湛把122突击炮排和88mm歼击炮连留给了鲍刚,自己带了六个装甲排和一个野战营自备的装甲排,合计七个排,二十八辆坦克。

    装甲部队作为这次迂回战的前锋,总计还不到五百人,却有着二十八辆汽车。

    在计划中,秦湛的前锋第一步要穿插到柏培拉南面布尔奥,然后继续南下到达拉斯阿诺德。至此就能截住位于埃里加博的意军主力的退路。

    李广敢于把两千部队扔到意军的腹地,不是狂妄,而是建立在对意军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经过长时间的侦查审讯,海抗军对意军的装备训练等,都有了相当的理解。

    意军的装备其实比起国内的华军来说强一些,但是也有限的很。一个正规的意军步兵师仅仅有二十四门75mm炮和十二门100mm炮,坦克的装备极少,而且意军装备的坦克都是三吨多的小玩意。

    如果是计算弹药投放量的话,海抗军这两千部队就超过意军一个师。

    而海抗军的迂回保障还不仅于此,整个索马里半岛,都在海抗军的战机打击之下。要知道海抗军现在战机总共有近一百架,这种火力的投放量,绝对不是意军步兵能相抗的。

    可以说,即使面对意军两个师,鲍刚带领的这支部队都不一定会吃败仗。

    而索马里半岛,意军绝对没有一个正规师。意军数量虽多,但大多是黑人部队,仅仅装备轻武器的黑人部队,战斗力根本不足为据。其实即使意大利军队绝对算不上强军,即使是其正规军,也不完全装备了意军标配的武器,重火力方面其实一个师都很难均上十二门75mm炮,更有不少军队还装备了一战时期的陈旧火炮,甚至有不少轻武器还是上个世纪的装备。可以说这样的装备,其实比起华军来说好不了多少,至于战斗力怕是连华军的杂牌都不如。

    秦湛的装甲部队刚开始突击,意军就完全丧失了组织能力。意军在海抗军登陆时还表现出了一点点战斗力,但是随后的表现,完全暴露了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本来在柏培拉南边二十多公里,有一道山脉,按照海抗军的作战计划,那里怕是少不了一场恶仗。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山谷中,秦湛的装甲部队是毫无阻力的通过,意军构筑的阻击工事上空无一人,根本就没有意军的阻击。

    这样一来,秦湛的突击就迅捷无比了,跨过这片山区就是茫茫戈壁沙漠。公路两旁的地形都是低矮的戈壁沙丘,意军就更难组织起阻击了,这种地形上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是无以伦比。往往是装甲部队连减速都没有,意军的小股反抗就被击溃。钢铁怪兽们顺着公路如同猛虎出笼,扯着黄色的沙尘一直向前。

    秦湛没有多少作战经验,虽然学习了不少各国装甲作战的一些理论皮毛,但是本质上还是个菜鸟。不过这种战斗却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象到的,装甲部队只要是向前,敌军就彻底崩溃。秦湛甚至搞不明白胜利的原因,但是部队就那么轻松的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意军“防线”。秦湛刚出博培拉的时候,还有些小心翼翼,但是随着接连击溃意军几次阻击,胆子就越来越大了。

    秦湛的进攻速度,给鲍刚带来了无穷压力。秦湛不停的求助,吵吵的鲍刚心中有些发急。秦湛不是战斗遇到了困难,而是俘虏。俘虏实在太多了。

    坦克所到之处,意军不战而降,公路两侧全是跪地投降的意军士兵或者黑人士兵。这些投降的士兵,简直如同苍蝇一般,乌压压的到处都是。

    到了下午,秦湛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他是突击部队,不能被这些俘虏拖住脚步,否则完不成任务,李广可是会收拾他的。

    无奈之下,秦湛只好劳烦指挥官鲍刚了。

    鲍刚被秦湛烦的受不了,命令:“俘虏扔在那里,你只管进攻。”

    其实鲍刚此时也是为着俘虏头疼,在柏培拉他已经收拢了超过两千的俘虏。此刻在鲍刚看来,这些俘虏不仅不是战功,而是拖累。杀又杀不得,扔了又是危险因素。

    没有办法,鲍刚只好把情况反映给李广。李广一听,倒是大喜,这些俘虏对于唐港来说可是上好的劳动力。他命令鲍刚把俘虏全部集中到海滩上,自己赶快准备下一步战斗。

    看管俘虏,用得着主力部队吗?放到舰炮射程里,看哪个俘虏敢逃跑。

    即使如此,到了下午四点,鲍刚才打理好这些俘虏,部队才能集结出发。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鲍刚刚刚整队出发,六点钟秦湛报告已经拿下了布尔奥。问题仍然是俘虏无法处置。

    鲍刚这个着急啊,眼看一个城市,自己的野战营还没有动手就被秦湛拿下。战功啊,这可都是唾手可得的战功。

    身为第一野战营营长,鲍刚自然是不会和秦湛这个小字辈营长争功的,但是无论如何总得赶到战场,才有功劳。

    鲍刚出击的很快,全机械化的部队,一个小时就能前进二三十公里。但是再快也得处理俘虏,在路上他收拢一堆俘虏,再收拢一堆俘虏。公路的前方仍然是一堆堆的俘虏,收拢俘虏的工作仿佛是遥遥无期。

    慢慢的,鲍刚发现,意军的俘虏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相当守纪律。有的路段,秦湛根本没有留人看管,这些俘虏们竟然是成建制的坐在地上等待接收。

    鲍刚也大胆起来,仅仅留下一个班的战士,只是把俘虏的枪栓摘下,让俘虏们自己携带武器返回柏培拉。

    就这样,鲍刚的前进速度才快了起来。等鲍刚深夜到达了布尔奥。不得不再次叫苦,城市的外面仍然是一堆一堆的俘虏。鲍刚,鲍大营长再也大气不起来了,开始对秦湛这个小字辈营长有些腹诽了。

    但是这次迂回作战,他是军事主管,这些工作都是他分内的。无奈之下,他如同保姆一般的辛辛苦苦,再次收拢了两千俘虏。

    二十六日上午十点,秦湛则再次发来电报,经过短暂的战斗,装甲部队已经拿下拉斯阿诺德,请求鲍刚指示如何处理俘虏。

    鲍刚那个气啊,感情我这主力部队只是为你秦湛小子打杂的啊。收拢俘虏,收拢俘虏,部队还怎么行军?其实秦湛到了这个时候也有些迷惑,他的部队其实根本就没有打几炮,敌人已经举起了白旗,他想赢得慢点都不行。

    面对如此犀利的突破,鲍刚也在茫然迷惑,他感觉十多年来他的战场经验在索马里这片戈壁全部失效。秦湛一天一夜前进两百多公里。这可是比起战斗计划快了一倍。本来在计划中,第一天拿下布尔奥,第二天才拿下拉斯阿诺德。

    秦湛虽然还是跃跃欲试,想继续进攻。鲍刚作为一军的军事主官,觉得慎重还是很必要的。他考虑到秦湛已经连续行军超过二十个小时,人员需要休整,坦克也需要检修。当然更重要的是,大部队辛辛苦苦的收拢了俘虏,比起打仗都要累,也必须短时间休整,于是命令秦湛也做短暂的休整。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3 闪电战 中

    鲍刚的命令帮助了秦湛。秦湛没有料到,在鲍刚的命令下达不到一个小时,拉斯阿诺德周围就已经是漫天的风沙,狂风怒吼着卷起砂砾,肆虐的打击着世界上的一切。

    猛烈的、嚎叫的沙暴,无论对于海抗军还是意军,都是一视同仁。海抗军被压在城市中无法出击,意军比起海抗军更加倒霉。

    在整个索马里半岛上,鲍刚的野战营不是孤立的在战斗。半岛的东端,海抗军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登陆战打响的同时,丛林营和山地营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也是在十五日凌晨四点开始了总攻。

    在卡林山谷的战场上,海抗军陆军的装备实际上不比野战营差,甚至火力更加强大。虽然机动能力比不上野战营,但是炮兵有着两个整连作为火力支援,空军投入的空中力量更为强大,整整四十八架战斗机和十架运输机。

    卡林山谷的作战方案也是一早就定下的。本来这里的战斗,李广有意让山地营营长杨维武担任指挥官。但是具体的作战方案定下来之后,有了改变,指挥官是率领两个丛林连参与作战的丛林营营长苏青。

    原因是,最后定下的作战方案是两个山地连的陆军将会跨越连绵五六公里的丘陵地带,进行迂回穿插,以打乱意军的部署,从而减少正面战场的阻力。由于山地营算是刚刚磨合,营长杨维武认为,部队还不算成熟,需要他亲自带领这两个连到敌后作战。

    因此苏青才得以担任这次战斗的指挥官。苏青在海抗军中的资历要说是比杨维武要深厚的多,而且个人能力,以及作战经验也都不差。再加上苏青和李广的关系也近,大伙都知道李广和苏紫紫之间的关系。按说,苏青指挥应该也足够合格。但是最近苏青的状况其实并不算好,在海抗军军中甚至有些难以抬头。

    原因很简单,苏青撤了了海南岛,但是他最信任的部下庞彪竟然跟了工农党。虽然李广表面上没有对这个问题说太多,甚至在军事会议上仅仅是提了一提。但是苏青自知自己不仅仅是错误,这是对军队控制不力,识人不明。严重的来说,苏青在庞彪的背叛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发生这件事情以后,不少军官都要求出兵消灭庞彪,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种背叛行为。

    李广看似大度,甚至提出了和工农党合作的要求,但是内心也非常郁闷。不过无论哪种形式的内战,李广都是坚决反对的,甚至因此给军官们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不过李广越是做思想工作,苏青就觉得越是对不起李广。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练兵还是对部队的思想工作都抓的很严格。不过部队的变化也很明显,李广对此也非常重视,内心中警钟已经敲响,他在军中加强了思想教育。

    在获得了卡林山谷作战的指挥权之后,苏青拿出了所有精力,一心就铺在了作战计划上--他要在这场战斗中证明自己。

    苏青对杨维武很是感激,很明显主力作战部队是杨维武的山地营。这次苏青能拿到指挥权,明显是杨维武表现出来了善意。

    因此两人在作战计划的制定方面,合作非常愉快。苏青的正规军事教育和杨维武的特种作战思想得到了极好的协调,两人在制定作战计划的过程中,都有着极大的提高,双方都很好的吸取了对方的作战理念。

    其实海抗军陆军多兵种协同作战,能有意军这样的对手对于经验不算丰富的海抗军来说,算是莫大的幸运。这种强度不高的对抗对于军队的磨合,从士兵到军官的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

    由于准备的充分,加上卡林山谷这里的作战模式和苏青参加过的华军战斗很是相近,参加过国内战斗的官兵对这种战斗模式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熟悉感。所以战斗进行很是顺利。

    战斗的进行模式应当说是,李广的高技术作战,加上杨维武的敌后穿插,以及苏青的德国陆军战斗模式的综合。

    从总攻的第一声炮响开始,海抗军就在不断的推进。

    正面的战斗中,海抗军的两个精锐炮兵连开始展现了超人的实力。李广对于炮兵的训练,其实不懂什么。但是一支部队却是很容易打上将领的烙印。比如说李广对于炮兵的一大战术爱好--地毯式轰炸。再比如李广推崇炮兵战术中的弹幕徐进。

    在卡林山谷的战斗,与其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一场战术表演。

    在这个战场上,炮兵的火力使用显得娴熟无比。两个最为精锐的炮兵营不仅能打出效果极好的地毯式轰炸,也能打出令人惊叹的弹幕徐进战术。李广一直以来努力建设的技术兵种,在这场战斗中真正体现出来了效果。

    苏青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军官,但是他从未在华军中见过能打出如此准确炮火的部队。单炮或许有这样的水准,但是两个连三十多门炮都打出这种水准,更是指挥协调如同一门炮,这样的水准在华军中是绝对不可能见到的。要想训练出如此精锐的炮兵,除了理论训练,实际操作,实弹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海抗军为了练出一支精锐的炮兵,炮弹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别说经济困难的华军,就是欧美国家也很少能付出如此代价训练炮兵的。

    相比较炮兵,空军战术使用明显的成熟。这五十多架战机在战场上空对多个战斗地段形成了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之下,意军先是炮兵阵地步兵阵地被接连摧毁,再然后就是被打的节节后退。

    到了傍晚,杨维武带领的穿插部队,击破了意军的侧翼,更是大胆的截断了意军的退路。

    意军在卡林山谷的阵线已经彻底崩溃,比安奇上校率先逃窜。很快的,两万多意军和黑人部队就开始了漫山遍野放羊一般的溃退。

    审视整个索马里半岛的局势,意军东面的阻击部队被击溃,而西边又被海抗军的迂回部队切断了主要退路,位于埃里加博的意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意军将领面对海抗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审时度势”,主力撤了了埃里加博。希望在海抗军的迂回部队尚未彻底的封锁退路之前,撤出索马里半岛。

    (今日两更,下一更在下午六点。求收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4 闪电战 下

    这支部队是意军的主力,黑人比例不高,仅仅五千多人。而意军的一个旅不仅有着两团四营的步兵,还有一个炮兵营,一个装甲营。这样的一支军队还是有些战斗力的,但是他们在大风中苦苦支撑了一天一夜,野外的风沙蹂躏的意军丢盔弃甲,已经如同叫花子一般。备受折磨的意军别说组织起行军,连收拢部队都难以做到,至于战斗就更加不可能了。

    十九日,暴风沙停歇了两天之后。海抗军鲍刚的野战营和秦湛的装甲营突进三百公里,于埃里加博以南六十公里的沙漠中,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就俘虏了一万意军。

    这些意军和黑人军队简直是求着海抗军来俘虏的,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大风沙,又在烈日下蹒跚步行两天,他们不少人失去了食物和水囊。如果海抗军来的晚一点,意军说不定会因为争夺水和食物自相残杀,事实上意军中已经发生多起因为食物和饮水自相残杀的恶**件。

    海抗军山地营杨维武其实也损失不小,当大风刮起时他们正在收拢俘虏。漫天黄沙中几百人熬了一天一夜,幸亏索马里半岛的顶端风力没有中部大,人员没有损失。

    直到丛林营苏青带着援军到达,才解了杨维武的危机。要知道,杨维武可是作战部队,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战士们大多是轻装前进,根本就没有准备太多的水和食品。

    被大风折磨了一天一夜,杨维武这个营也休整了三四天才重新恢复战斗力。风暴的淫威从此可见一斑,至于意军遭受了什么样子的折磨可想而知。索马里的风沙实实在在的给海抗军上了一课。

    不过苏青抓获俘虏的工作和鲍刚他们是一样顺利,这些俘虏们比起埃里加博的意军更惨,他们根本没有带水和粮食就开始了逃窜,两三天时间都已经奄奄一息了。

    战后并没有找到比安奇上校,估计在这种大风沙中存活的可能极小。

    二月二十三日,海抗军已经完全占领了索马里半岛。俘虏意军总数超过四万。占领城市六个。

    在柏培拉,“特别后勤”胡博丰发现了一些好东西,两千枚水雷。水雷的造价比起重磅炸弹还要高,海抗军一直没有舍得大量购买,这两千枚水雷可是帮了海抗军大忙。这些水雷都是意军本来打算封锁亚丁湾的,可惜所有的船只都被海抗军炸沉了,连一艘渔船在柏培拉都难以找到,故此这些几乎能毁灭半个城市的水雷就落到了海抗军手里。

    经过三天的休整,其实也不叫休整,野战营其实在这些日子就没有什么战斗,整天都是忙着收拢俘虏。这几天他们主要是等待两千新兵部队接收俘虏。

    鲍刚带着秦湛掉过了头来,再次开始向西进攻。

    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战斗更加乏善可陈,海抗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抵抗,如同行军一般的拿下了哈尔格萨,盖比来,博拉吗。更是一路进逼到了法属吉布提的南端城镇--萨伊拉齐。

    鲍刚和秦湛在这几天里已经被胡博丰这个特别后勤总管忽悠的眼前直冒金星,数次向李广申请攻击法属吉布提。说实在的,李广虽然对于二战中最著名的面条军有心理准备,但是也没有想到战斗进程能顺利到这个地步。他不怀疑自己会胜利,但是估计应该有个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的过程,最后拿到胜利果实。但是整个海抗军,除了在柏培**陆时打了两个小时硬仗,一场大风暴之后,意军就失去了全部的抵抗意志。胜利来得太突然,也太不“曲折”了。李广有些意犹未尽。

    再加上李广有些贪图吉布提的财富,决定不通知英国,稍稍的犯规一次。于是下令,鲍刚夺取萨伊拉齐。

    在夺取萨伊拉奇的战斗中,鲍刚的步兵牵制了法军正面。秦湛的装甲部队负责侧翼。结果再一次出现,海抗军的战术成功。

    尤其是秦湛,进攻速度太快。天色不亮就冲到了海港码头,法国的两艘战舰竟然还没有点火起锚,结果自然是被俘虏了。惊慌的法军防守部队,还没有做好准备,城市的侧翼就已经被占领。几乎是一枪没有放,就撤离了萨伊拉齐。

    鲍刚在占领城市后,没有休整就想立刻向下一个目标挺进。但是在这个时候,李广收到了来自英国的命令。这次命令不是来自英国东非司令管坎宁汉中将,而是直接来自伦敦丘吉尔首相。

    如果没有接到命令,李广可以用部队追剿意军,或者维西法国包庇意军残部为借口继续进攻。但是,在接到了丘吉尔明确的电报之后,李广就不好再不听命令继续进攻了,毕竟海抗军的空军现在还使用着英国的机场,商业方面还需要英国控制下的仰光港。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别看维希法国已经投降了德国,但是英国对法国还是有很多顾忌的,双方私底下的联络其实不少,要不然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联络效率。

    在这场索马里半岛的战役中,收获巨大的不仅仅是陆军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海军收获也不算小,两艘法**舰的俘获使得力量正受到了打击海军得到了一些补充。

    其中一艘大些的是法国海军布拉克级鱼雷艇,排水量一千三百吨,小的是一艘六百吨的小型鱼雷艇。

    虽然这两艘战舰不算什么先进货色,但是总体上比海抗军建造的战舰质量还是要高出一个层次。

    对于法国这两艘鱼雷艇,李广有些鄙视,尤其是克拉克级鱼雷艇。一千三百吨的排水量,仅仅只有三门127mm单装炮和两具三联装鱼雷发射器,更令李广鄙视的是,速度仅仅三十三节。

    要知道海抗军自己建造的睚眦号鱼雷艇速度也在三十五节的。另外这艘战舰的功能定位太模糊,作为驱逐舰的话火力太弱,而且其火炮陈旧,射速极低。作为鱼雷艇的话,个头稍微显得大了,速度也太慢了。

    李广有所不知,这款战舰本来是法国驱逐舰,法国人也不白痴,他们发现实在当驱逐舰用太不合格,于是就改装成了鱼雷艇。于是出现了这艘功能齐全,战斗力薄弱的二混战舰。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艘鱼雷艇对极其缺乏战舰的海抗军意义重大,到了李广的手中,想吐出去是不可能的。大的一艘鱼雷艇被李广命名为霸下一号。而小的一艘鱼雷艇被命名为睚眦一号,由于适航性太差,稍加改装后,被安排到了唐港,作为反潜巡逻艇使用。

    海抗军在印度洋的战舰,再次得到了补充,在战后恢复到了六艘水面船只的水平。

    后来,这两艘战舰,使得海抗军和英军之间起了不少争执。之所以还有这样的麻烦,主要是英国人不同意海抗军进攻法属吉布提,说是为了争取盟友。甚至想让李广把这两艘小战舰还给法国人,这简直是割李广的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

    在发生了这样的争执之后,海抗军的陆地攻势就立刻停顿,全力转入了抢运物资的“伟大事业”中。

    海抗军在索马里半岛上的这次低强度的“闪电战”至此落下了帷幕。不过战争的强度虽低,海抗军对外的宣传强度却不会低,大批的文人已经有了写作软文的经验,这篇符合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口味的小说将会迅速出炉。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5 索马里杂记

    从三月一日起,海抗军就再也没有进行过一次陆地上的战斗。一则是海抗军在索马里半岛的战果足够显眼,二则是李广以部队经过长期战斗,官兵上下都很疲惫为理由拒绝出击。

    实际的原因,当然是李广因为不能抢劫吉布提,故此推脱。李广不爽了,就开始大肆搜刮物资。特别后勤胡博丰简直是太坏了,不仅是城市里的物资要搜刮,连索马里境内的一百多公里铁路也被拆除,铁轨枕木火车火车头全部一股脑的往海港聚集。

    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

    在马尔代夫群岛,新西兰海军巡洋舰“利安得”号击沉意大利武装商船袭击舰rambi号。这件事引起了李广的注意,马尔代夫距离锡兰可是不远,海抗军在唐港的基地无形中又增加了一个敌人。好在德国武装商船最近只是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活动,袭击了几艘英国商船。

    既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别说英国商船了,海抗军直属的船只也必须护航了。现在海抗军可是属于伤不起的阶段。

    这个借口不错,于是李广和史密斯少校交流一番,以海抗军海军需要护航,陆军久战疲惫为借口,通知了一下艾伦。坎宁汉将军,就开始了撤军。

    到三月中旬,海抗军撤离索马里时,胡博丰搜刮的物资达到了五万多吨,价值在五百万美金以上。如果加上缴获的军事物资,比如汽油和军火,总值将会达到七百万美金。对于索马里这样的落后地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够搜集的财富也不过如此。

    正是胡博丰这种肆无忌惮的搜刮,搜刮的过分干净,给土著居民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困难,也造成了富于“反抗精神”(索马里海盗算不算?)的索马里人民此起彼伏的反抗,无论是对意军还是对英军。

    而海抗军打败意军,对于黑人土著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第一次看到有色人种打败了他们视之为神灵的白人。没有了畏惧,黑人土著的反抗意志得到了全面提升,索马里半岛在整个二战中,都没有能够真正的和平,不过对于英军来说影响倒不很大,毕竟索马里的武装很难影响英国的商船。

    从三月初开始,海抗军再次开始了担负了护航任务,同时一船又一船的物资从索马里运输到唐港,三万六千俘虏也是一个不剩被送往唐港。这可是极好的劳动力,李广没有理由白养着这些黑人和白人白吃饭。

    整个三月份,海抗军说白了就是在运输物资和战俘。到了三月底,海抗军除了水面舰只还在承担护航任务,空军和陆军都已经顺利撤回唐港。

    李广不清楚的是,海抗军陆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引起了伦敦丘吉尔的注意,甚至忌惮。从内心讲,丘吉尔是一心想把海抗军绑在大英帝国的战车上。海抗军的海军丘吉尔或许不担心,但是数千陆军对于大英帝国在锡兰的统治已经造成了严重威胁。要知道,英军在锡兰的陆军总计也不过一个师,而且还都是英印军--军官是英国人,士兵都是印度人(此时的锡兰也被看成印度。)。

    但是李广提出的条件,丘吉尔却无法达到,李广要求为海抗军的战舰无偿装备雷达,大英帝国拒绝了。李广拒绝英国,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袁晔教授在乌拉圭和摩根财团的谈判取得了进展,海抗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摆脱财政上的困扰,已经没有必要为英帝国打工了。另一个原因在于,李广必须为海抗军几年的年度作战计划,以及和德国的贸易,甚至未来的“零计划”做准备了。

    在索马里期间,还发生了几件事情,对于海抗军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这也是李广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没有放弃对英国商船护航的原因。

    二月十三日,星期四。英军“可畏”号航空母舰从地中海驶入红海,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轰炸了厄立特里亚山间小城马萨瓦的意军。此后这艘航母一直在支援盟军在非洲战场的战斗。

    李广接到这些消息已经是十六日的上午。对于这几天的非洲局势,李广很是关注。对于英军的可畏号航空母舰,李广很有兴趣,以观摩为理由派出了刘根生等十二个飞行员。

    值得一提的是,二月中旬,德国名将隆美尔到达非洲,李广立刻提高了警惕。虽然隆美尔是在北非,和索马里足足相隔五千公里,但是作为一心捞好处的李广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德军相撞。

    刘根生等十二个飞行员,在可畏号航空母舰上观摩了近一个月,更是直接观摩了英军在二月底三月初在地中海和意军的一场海战--马塔潘角海战。对于航母作战有了一点点直观认识。虽然没有能够得到令李广最为看重的雷达技术,但是还是趁机还学到了一手英国人的灯光技术。英国人在大军舰上安装了光阑可变的光闸,可以在不需要暴露之前避免暴露光束;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埃弗谢德探照灯控制系统,可以使军舰在暴露探照灯之前就能找到正确的目标方位。

    战争催发了人们的科学想象力,这种埃弗谢德探照灯控制系统,其实是英国人利用埃弗谢德这个天文学家的一个发现,改造的探照灯系统。其实简单的很,夜晚时,利用探照灯前面的罩子,发出小孔光线,照射天空,没有光束的情况下,利用云层的某种光学效应,发现敌人的军舰。而自己免于被发现。

    飞行员们也算是收获不小,刘根生等甚至有机会驾驶英国战机参加了对英军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短暂的战斗,使得刘根生对于航母战斗有了很多体会。李广一直担心p40战机,由于采用了液冷发动机,机头较长,影响视线,在航母上降落时有很大难度。但是英国的航母舰载机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此时全都是液冷发动机,经过充分的训练,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刘根生的第一次降落,就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

    不过根据驾驶英国战机的经验,p40战机也进行了几项小小改动,比如加高座椅,加长操纵杆,调整射击瞄准镜。这一小小改动,使得海抗军的p40战机更加接近舰载机的要求。

    总之这次观摩,海抗军的航母飞行员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是直观的了解了航母的作战特点,对于未来海抗军的航母列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李广为大英帝国打工的一个副产品。

    2月25日意军丢掉摩加迪沙。这几乎和海抗军占领吉布提的萨伊拉齐港是同一时间。这标准着东非盟军的重大胜利,自此盟军和意大利军队在东非的争夺将转入内陆,主要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

    三月底,一直担任联络官的史密斯少校,因为功勋卓著,得到了晋升,一个大英皇家海军的中校军官闪亮出炉。史密斯中校在和海抗军的接触中,还是被李广腐蚀了,从此史密斯中校成了海抗军在英国的云南白药和烧伤药的总代理。

    另外,关于缴获的意大利武器,由胡博丰这个特别后勤负责处理。其中轻武器被胡博丰销售给了中东的许多部族武装和索马里的一些土著部落。从贸易中,海抗军获得了大量的马匹,羊皮以及金银,收获颇丰。至于会给英国殖民军带来什么样的烦恼,不再李广的考虑之中。

    但是像75mm炮,战防炮,这一类和国内华军弹药通用的武器全部被转送到了仰光,然后再送到国内。另外意军的小坦克,海抗军根本看不上,也被送到了国内。

    比较特别的是,此战缴获的意大利卡车被李广拨给了苏茂德的商业集团。苏茂德的商业集团现在运输能力急缺,尤其是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能力已经严重制约了商业的流通。这三百多辆汽车的补充,想必会为苏茂德解决很大的困难。苏茂德的商业模式,一再的升级,现在的模样,在李广看来倒是很像一个特别的物流公司。

    苏茂德本人除了经营有限的几种商品。其商团的主要业务现在竟然是运输。简单的来说,就是中国商人从东南亚采购物资。苏茂德负责运输到国内。而国内的商人组织的物资,苏茂德负责运输到国外。

    如果是太平盛世,或者是政治清明的国家,这样的物流产业虽然有利润,但是很难发大财。可是苏茂德现在依靠海抗军,再加上和蒋夫人的“亲戚”关系。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商业渠道,其威慑力甚至比起一个地方小军阀还要强大。

    官方,有蒋夫人。民间,苏茂德组织了一大帮的商业势力。背后,有李广的海抗军撑腰。本身,苏茂德在昆明的药厂保安队现在已经不是一百多人,而是超过两千人的运输公司,这两千人可是人人有枪的。不仅仅如此,苏茂德因为李广和英国人的交易,获得了通过缅甸的许可。在这一点上,苏茂德的物流商业,甚至和中国是同一级别。

    错综复杂的条件下,苏茂德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了一只吞金的猛兽。活跃着国内经济的同时,增强着国家的实力,同时也在壮大自身。

    三百多辆汽车,对于华军,想一下子组织这么多司机,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苏茂德现在和南洋的华商已经有了坚固的商业链条,用不了几天就能组织起一支大规模的运输队伍。苏茂德估计,这支运输队伍不仅能运输民间贸易的物资,还能为华军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总体上来说,海抗军在索马里的一战,锻炼了军队,收获了大量的物资。在这种低强度作战中,海抗军的收获极大,李广甚至很是得意。要知道像海抗军这样的军队,如果第一次战斗就对上日军或者德军那样的部队,李广虽然有着强大的自信,但是部队的伤亡定然不会轻。

    但是在经历了实战之后,李广相信,海抗军官兵不会轻易犯下某些低级错误。经历了战火之后,战士们初上战场那种忐忑已经消失,更加容易发挥出真实的战斗力。

    而且战斗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得到逐步的解决之后,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必将有新的提高。也正是在这场索马里半岛战役结束之后,李广认为海抗军的陆军才算是真正的具备战斗力。

    李广听说,日军的新兵训练是十个月到十一个月周期。而海抗军的陆军训练应当说是九个月周期。三个月新兵期,三个月单项武器训练,三个月班排战术训练。

    但是无论是日军的十个月训练,还是海抗军的九个月训练。都只是士兵的训练。连级和营级作战的协同,实际上已经是在训练军官。海抗军陆军此前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大部队的协同训练,当然战斗的经验就更加缺乏。

    索马里半岛战役,对于每个海抗军将士都是一场难得的战争经验。海抗军的中下层军官得到的提升最大,从一个士兵真正的转化了角色,成为一个战场指挥官。海抗军陆军在经过了几年的筹建,训练,在四一年的三月终于具备了战斗力。这次索马里半岛战役,对于海抗军的陆军来说是一个飞跃。

    (求收藏,求推荐)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7 三月杂记

    1941年3月,对于德国的潜艇部队来说是一个极为悲剧的月份。在这个月里,英国皇家海军战舰上装备的雷达开始发挥效用,德国人的潜艇部队损失惨重。其中最为令德国人痛彻心扉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迅速解决三位伟大的德国U潜艇英雄,其中战绩排名前四的潜艇英雄中,有三位魂归大海。

    李广有些奇怪,要知道海抗军还没有损失过一艘潜艇。按说德军潜艇虽然潜水时间不如海抗军的潜艇,但是有了通气筒,应该不会很容易被英国雷达发现的。现在的雷达技术还没有高超到能发现海面上小小的通气管和潜望镜的水平。

    难道德国潜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改装水下通气管?

    是的,德国海军的确还没有改装通气管。要知道克劳德是十月份才开始返航德国的,曲曲折折经过两个月才回到了德**港。等德国工程师消化了图纸,已经是四零年的元月底了。可以说,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一项新技术,速度比起海抗军要慢上不少,毕竟在海抗军中这种问题往往是李广一个人就可以拍板。

    德国海军内部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讨论,有着极其谨慎严密科学jīng神的德国人决定先改造一艘实验潜艇,然后再改进定型。

    德国人的这种严谨固然使得他们的通气管技术已经采用就超过了海抗军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但是也拖长了这种新技术的装备时间。

    三月份德国潜艇部队的惨重损失,促使了这项改造计划的迅速实施。要不然德军想实施这个方案至少还得半年。

    不过德国人拍板的速度虽然慢,但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海抗军无论如何也难以比拟的,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德国人一边作战,一边改造。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大规模的改造从八月份开始,到了年底已经把上百艘远洋潜艇全部改造完毕,工业能力很是惊人。到了四二年中,又把数百艘三四百吨级别的潜艇也全部改造完毕。

    不过眼前,英军自以为找到了对付潜艇的法宝,正是chūn风得意,一时间压制的德国潜艇不敢轻易发动袭击,英国商船被击沉的吨位急速减少,据说一个月的损失从最高峰的五十万吨已经减少到了十万吨以下。

    其实这种损失的减少,不完全是英国人护航能力加强的功劳。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德军为了支援地中海战场,竟然把并不适合海战的潜艇用到了地中海方向,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英国的威胁远远没有袭击商船那么大。

    对于海抗军的海军来说。三月份也不知道算是喜剧月还是悲剧月。

    太平洋号战列舰,经过了几个月的抢救,终于可以浮起来了。按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吗?但是如果你看到现在的太平洋号,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打捞队到达索马里之后,经过检查,最终确认太平洋号战列舰的龙骨的确没有被损坏。于是海抗军的修理工和打捞队的弟兄想尽了办法,也幸亏太平洋号战列舰上的发电机组给力,总算经过几十个rì夜不停的劳动暂时以薄钢板补好了全部漏洞。

    由于不少时间都需要水下作业,简单的修补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打捞队的弟兄们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才做到了这一点。

    本来包括李广在内,觉得补上了漏洞,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即使排空了舰体内的海水,太平洋号仍然浮不起来。

    太平洋号满载时吃水是九米,但是冲滩搁浅所在海域白天水深只有三四米,晚上涨cháo时也不过六七米。总之水深不够,根本就浮不起来。

    这可是一艘三万多吨的大家伙,海抗军没有舰艇能够拖拽的动,大英帝国也没有能够拖拽的动的战舰。当初胡博丰想到了学法国人冲滩,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法国人的战舰冲滩,海滩到处是沙子。而且法国人对于环境熟悉,冲滩的位置也都是斜坡,容易在修理后被拖拽下水。

    但是太平洋号冲滩,水下全是珊瑚礁,而且太平洋号现在的姿势是头部吃水深,尾部吃水浅,阻力更是大的要命,这样的状态就是请英国人的战列舰出手怕是也没有力量能够拖拽。

    无奈之下,工人们又多了一项工作,拆除上层已经被炸的乱起八糟的废旧钢铁。反正上层建筑现在已经是被炸的七零八落,早晚是拆除的命运。

    于是乎,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拆了半个月,减少了两三千吨的钢铁,但是庞大的战列舰仍然纹丝不动。

    后来有人提议,反正有两座主炮塔已经被炸报废,连炮管都有些变形,干脆把这两座炮塔拆除,加上附属机构,又能减少两千吨的重量。

    在拆除主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除了这两座主炮塔,其他三座炮塔六门主炮也都有严重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这些炮已经出现了胀径,炮管内的膛线也磨损严重。李广大叫坑爹啊,不是说寿命有两百发吗?按照一直以来的统计,太平洋号的主炮应该还至少有三十发的全装药寿命。

    应该说,这是李广的思维误区。大炮的寿命绝对不是设计多少就是多少的,尤其是舰炮。

    舰炮本身都追求shè程和威力,和陆军火炮的设计不同。陆军火炮的装药量都有相当的安全余量。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建造的舰炮,都是“**”炮。也就是说全装药的炮管炮膛强度本身就不那么够,发shè药的填装量都有些超出炮管和炮膛的合理载荷。而且这艘太平洋号还是一战前建造的老舰,当时英国的技术水平虽然领先全世界,但是舰炮的寿命仍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检查,这艘战列舰只有两门舰炮,也就是位于舰尾的倒数第二座炮塔,由于作战时的利用率最低,还有相当的寿命。至于其他的主炮,说不好打多少炮就有可能炸膛。尤其是前主炮,胀径的数值已经超出了设计,甚至是半装药都有可能引起炸膛。阿拉伯海一战,这座炮塔没有出现炸膛事故,简直是老天保佑。

    李广这个郁闷啊,要知道他在这艘战列舰上花费的资金至少在两百万美元,主炮报废,这战列舰还有什么用?

    想了一夜,李广做出一个决定。仅有的一座能用的主炮炮塔用作锡兰唐港的岸炮防御,其他的全部拆除作为废铁,造炮弹用吧。

    狠下心来的李广,干脆让工人们把上层舰桥,桅杆,甲板装甲等,总之能拆的都拆了。于是数百人又拆了半个月。

    前前后后,太平洋号总计拆除了近万吨的钢铁。

    一眼看去,太平洋号已经成了一艘废船,破破烂烂的再无战列舰的雄姿。

    凭海抗军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再次把这艘“战列舰”恢复成战列舰了。就是购买火炮,且不说能不能买到,光是时间就受不了。怕不得三四年才能具备战斗力。于是这艘战舰,只有一个改装方向--航空母舰。这倒是和rì军比睿号战列舰的命运一样,世界上的事情也正是这么巧,敌我双方两艘在一场战斗中被打残的战列舰,竟然命运一样,实在是足够奇妙。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四零年八月,海抗军有两艘战列舰,当时李广认为必须增补一艘轻型航母,先投入使用。谁知道到了四一年的三月,海抗军战列舰竟然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却变成了三艘。

    在太平洋号被剥的清洁溜溜之后,直奔乌拉圭。而这一天是1941.3月25rì。

    把太平洋号改造成航母,别的李广都可以不管,有一群的设计师们会考虑周全。但是有两项,李广特别提出了要求:第一点,速度。李广要求速度必须超过三十节。这次太平洋号和rì军的战斗中,吃亏就吃亏在速度上。速度慢,打不过连逃跑都难,更不要说追敌了。

    第二点,水密舱的设置。这艘太平洋号的水密舱仅仅不到一百八十个,一枚鱼雷就破坏了十几个水密舱,加上炮战中损毁的水密舱,总共还不到三十个。但是危害却极其严重,太平洋号如果不是冲滩搁浅,早已经沉了。根据正在乌拉圭建造的航空母舰,李广要求水密舱室不得低于六百个。这个标准比起英国,rì本最新式的航母还要高。不过这也是最经济的防沉设计。比起加固龙骨,增加装甲来说都要经济的多,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将来航母上的管损人员必须熟练,能够做到及时关闭进水的水密舱舱门。这种事情看似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极为刻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要想改造成航空母舰,李广估计至少得一年多,资金怕是要至少六七百万美金。不过如果采用太平洋号战列舰的船体作为航母,这艘航母的抗打击xìng能要强大许多。据李广所知,现在的各国还没有一艘装甲航母。海抗军算是无意中首开先河。

    太平洋号在PC号航母(也要改装成运送飞机的专用船舶)以及两艘潜艇护航下,奔向乌拉圭。

    在三月三十rì时,这几艘船发回了一则信息,他们遇到了两艘维希法国的商船,请李广指示抢还是不抢。

    李广思考后,下达了命令,抢。

    反正英国人整天在海上晃悠,抢劫法国商船不是一次两次了。英国人做得,海抗军也做得。更何况,茫茫大洋上,平时找法国商船都不容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高举正义正义之旗,实施抢劫,简直是爽无可爽。

    早在三月十rì,维希法国在广播电台上曾经就食品护航船队jǐng告了英国。

    法国海军部长达尔朗海军上将威胁,如果英国皇家海军继续夺取前往法国的运送食品船只,将用法国海军保护护航船队。达尔朗是在为美国记者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贝当元帅也在场。

    “我负责向4千万人民提供食品,再加上非洲的数百万,”达尔朗说,“我必须向他们提供,即使我不得不使用武力。”贝当补充说战前法国人每天吃大约1磅面包(454克),现在的配给只有该量的一半。

    法国人的死活与李广有个毛线关系,法国人不论怎么威胁,已经投降的军队难道还有勇气战斗?怕是已经没有胆量派出海军了。法国海军主力现在都在土伦港,只要一出港口,怕是英国海军立刻就会上去群殴。

    因此抢法国人,李广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力。更何况李广对于没有能抢劫吉布提到了现在还是耿耿于怀。

    另外,抢劫法国商船,对于李广的“零计划”是有推动作用的。

    其实在三月二十二rì,英国zhèng fǔ同意让美国谷物船向维希法国运送紧急面粉货物。尽管法国人在电台上一再抗议海抗军的海盗行径,英国方面竟然也表现出了一种假慈悲,充当了和事老,但是两艘船无论如何李广是不会吐出去的。两艘法国商船自此成了海抗军的囊中之物。

    ;

238 锡兰杂记 上

    四月份开始,海抗军的海军还是一边练兵一边承担护航任务。陆军经过索马里一战,开始了扩军。

    去年的十月份,海抗军从石像岛转移到唐港时还只有几个不满编的营。

    经过半年的新兵训练,陆军的人员得到了大幅度的增添。李广的感慨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海抗军的陆军终于达到了他的目标,一线战斗力过万。二是,中国这样的人口资源大国,即使海抗军身处海外,陆军还是最容易扩建的。比起海军和空军来说,要容易的太多了。

    李广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对海抗军的陆军进行了调整扩编。

    首先是野战营,扩编成了野战团,兵力整整翻了三倍,总人数达到五千人(到年底将会满编)。

    其中三个三连制步兵营(暂时不满编)一个三连制火力营,一个三连制辎重营。一个两连制的工兵营。一个团部(连级)。

    山地营也正式扩编成为一个团,不过这个团除了三个步兵营之外,只有一个辎重营和一个团部。没有火力营和工兵营。总人数接近四千。

    丛林营则正式扩编成丛林团,只有三个步兵营和一个辎重营。总兵力只有三千人。

    而白崇福的两栖连则独立出来,,扩充为三连制的一个营,配备四十八艘登陆艇。经过是索马里一战,海抗军发现了登陆战的又一个要素,第一批登陆的兵力绝对不能少,弹药也不能少。经过工程师们的研究,这个两栖营有了一个特别装备,专门配置了不少人力独轮车,其实就是国内农村常见的那种独轮车,不过这种独轮车为了适应沙地通过,专门采用了宽宽的小汽车的橡胶轮胎。

    技术兵种的发展在这几个月时间里,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的一年多。海抗军在去年得到了两千名理工科学生,这些学生一到石像岛就被瓜分了。其中身体条件适合参军的有近一千人,海军占了三分之一,潜艇部队,炮兵,装甲兵,空军瓜分了其余。

    而一千多没有能够进入军队的理工科学生,迅速被各个单位哄抢一空。

    现代社会,大学生满地走,李广根本意识不到两千理工科学生的珍贵之处。

    在唐港,海抗军已经开始面向东南亚的华人招收学生兵,其中的重点就是理工科学生,李广希望能在日本发动对美国的战争之前再招收到两千学生兵,那样的话,他计划中的舰队和空军陆军将会真正齐装满员。

    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即使海抗军的宣传已经遍及了东南亚华人的圈子,仍然只招收到了不足四百人。要说在东南亚,华人的生活水平比起国内要稍微高一些,教育水平也稍微好。但是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教育,一个大学生就完全能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中国人在这个年代的教育,由于千年以来的科举制度,以及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习文科的大学生比例高达九成。

    李广从招收理工科大学生的难度,才真正的意识到了国家的落后。也真正的认识到了,这两千学生,即使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而蒋委员长如果不是被战局逼急了,也是不舍得组织如此多的人才提供给海抗军的。

    这个年代,理工科大学生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宝贝中的宝贝,精英中的精英,这些学生即便是搜尽国内一个相对发达的省份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根基。

    李广在意识到了这批学生的宝贵之处后,他甚至感觉到如果真的把这些学生送上战场,那他李广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而是在犯罪。他很是迅速的做了很多调整。各个军种,除了必须的岗位,都尽量的不使用大学生。

    大部分大学生被李广迅速分配到了海抗军下属的各个工厂,尤其是船舶,潜艇,鱼雷,炸药,火炮,柴油机,坦克这些最为需要技术的部门。

    除此之外,李广还挑出了三四百名理工科精英专门从事几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其中a计划占用人才最多,达到了两百四十人。

    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李广还挑出了一百多人送往美国继续深造。

    这两千多大学生的到来,除了填补了海抗军众多空缺的岗位。还在以后的岁月中为海抗军提供了更多的助力。那就是他们的家人。

    在国内能读大学的学生,家庭经济都相当富裕。一个拥有一两百亩土地的小地主,根本就不可能供养起一个大学生。这些学生的家庭很容易的和海抗军发生了信息上的联系,然后是经济上的联系,再往后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两千多户富裕家庭的影响力是无比巨大的,这些家庭在许多地方都属于当地的士绅名流,名门望族,他们为海抗军提供的助益简直是无穷无尽。

    真正的参加到部队一线的学生兵其实不多,只有不足六百人。但是这六百人对海抗军实力的提升却是切切实实的。

    先说空军,除了有二三十个大学生成了飞行员。有七八十个人都被安排到了飞机维修和辅助兵种上。空军所需要的许多辅助兵种,不是大学生还真的难以完成,比如气象参谋,比如通讯参谋。

    有了足够的维修人员,有了后勤保障,现在的空军总算可以有计划的产出人才了。每个月都能增加十名左右的飞行员,预计到年底,海抗军能参加空战的(一线精锐)飞行员数量将会达到一百五十人。第二梯队的飞行员也将会有一百五十人上下。随着这些新加入的大学生技术人员的熟练,这个速度甚至有可能翻上一倍。

    同样的,有了大学生的加入,装甲营也名副其实了。不再是一个连的兵力,守着一大堆的坦克。其实装甲营不缺驾驶员,也不缺炮手。坦克的驾驶和射击其实不是很难,一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掌握的非常熟练。

    但是海抗军以前急缺维修人员,根据此前的维修人员的配备,出动两个连的装甲部队已经是极限了。

    在获得了六十个理工科大学生之后,装甲营真正的名副其实。在编制中,虽然仍然被称为装甲营,但是已经是一个副团级的编制。該营拥有六个装甲连,六个辎重工兵连。人数合计在两千五百人,其中作战部队和后勤人员数量达到了一比一,具备了完全战斗力。

    混成炮营也是大变样,本来只有两个具备战斗力的连队。炮营的问题不是炮不够,而是除了大炮,什么都不够。但是在获得了六十名大学生之后,别的不说炮术参谋足足够编制六七十个炮排。(海抗军一个炮排有的四门炮,有的两门炮。)这些大学生们在知道了炮兵技术的内容之后,几个月时间就可以胜任炮兵参谋的角色,对于制定计算射击诸元,以及图上作业等炮兵参谋必须的知识已经掌握的相当有水平,假以时日,这些人必将成为炮营的中坚力量。

    炮营的五个炮连,在其他条件具备之后,成为五个炮营根本不是问题。将来如果成立五个炮团,甚至五个炮师都有了人才基础。(顺便说一句,苏联在二战中,大规模的火炮使用战术,实际上也是因为炮兵人才的缺乏,一个成熟的炮兵指挥官往往要指挥数十们火炮,一个团只有一个能够制定射击诸元的炮兵参谋一点都不稀奇,其炮手只是负责装填炮弹等体力活动。)而实际上,海抗军这个炮营装备的火炮比起德国或者苏联一个炮兵师都不差。

    至于海军方面,像航海长,鱼雷长,轮机长,炮术参谋等必须高学历的部门,现在储备人员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不少军舰上都是双岗,甚至四岗。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按照海抗军的造舰计划,这些人员还远远不够。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39 锡兰杂记 下

    现在最令李广头疼的反倒是潜艇部队官兵。潜艇部队分到了六十个大学生,按说已经不算少了。但是要是看到潜艇部队的扩张速度,就知道这个人数远远不够。

    四月份,海抗军再次服役了三艘狴犴级潜艇,一艘狻猊号补给潜艇。眼前人手倒是够用,但是问题在于年内预计还有六艘潜艇服役。

    这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手。潜艇有一个特点,三四十人的一个编制,高技术兵种需要的一点都不比一艘一百五十人的驱逐舰少,甚至还要更多。

    招不来合格的高学历人才,海抗军只好自己培养。季克良因为两艘貔貅潜艇受损,现在正在石像岛承担教学任务。

    四月份,海抗军的作战潜艇数目达到了十二艘(两艘貔貅潜艇在改造),实际能作战的十艘。

    经过调整,共计十艘潜艇都划归了第二潜艇队。由于新兵太多,部队的战斗力严重下滑,而南海海盆的作战环境比起太平洋来说要危险的多,任天洋也只好一边练兵,一边保证唐港的安全。

    本来任天洋郁闷的以为,这样的任务,难以再立新功,战绩无论如何也难以赶上季克良了。但是谁知道,从三月开始,唐港周围频频出现日军潜艇的身影,任天洋受到了挑战,开始带领这支菜鸟成群的潜艇部队绞杀日军潜艇。

    需要指出的是,石像岛的潜艇设计师们开发出来了新品种。其实也不算是新型号。而是补给潜艇经过摸索,终于定型。这款潜艇,简单的来说就是狻猊级(水下排量一千两百吨级)的外形,三十五米潜深的外壳强度,狴犴级潜艇的动力,德国人潜艇的蓄电池(电池少,只有一百吨。)

    原因是,设计师们在制造了一艘貔貅级补给潜艇之后,发现性价比不合适。经过严密的计算,他们设计出了一款专门用来补给的潜艇。这款潜艇的性能不值得一提,战斗力也不值得一提,但是有两个最大优点。

    第一,造价低廉。一艘潜艇的造价尚不足三十万美金。

    第二,装货多。一艘水下排水量只有一千两百吨的潜艇,竟然能够装载五百吨的货物,简直是惊人。

    不过从这两个参数,也能看出来这种潜艇的简陋。说实在的,这种潜艇很不合李广这种重视伤亡率的思维。但是,这个方案受到了军方和商业集团的热烈赞成。

    军方赞成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潜艇大多数时间都不承担作战任务,可以顺便训练新兵。水面舰艇上的新兵,很多都是在苏茂德的商业集团实习,或者在鸟粪商业集团实习,更多的是在渔船上实习。这些实习环境为海抗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潜艇相比之下,就没有这么多便利了。要知道石像岛仅仅一艘老式潜艇担任训练艇,而且这艘艇还得承担巡逻任务,实在是训练手段缺乏。根据季克良的估算,如果没有更多的培养新兵的办法,海抗军的潜艇部队不仅不能随着潜艇的增加,战斗力提升。而且会随着潜艇的增加,战斗力不断的下滑。而且这还是在潜艇不出现战损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战损,那么部队中的新兵比例增长速度会更加惊人,战斗力的下滑将会更快。

    虽说潜艇练兵,以老带新算是很不错的方案。但是这些新兵如果有长期实践经验,即使没有一线战斗经验,成熟起来也会更快。

    商业集团的赞成原因在于,这种潜艇如果到中国大陆沿海运输物资。要知道,日本鬼子根本就不可能把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全部占领,有许多沿海地区,日本鬼子根本连去都没有去过,有的城镇,也只是短暂的占领。这种潜艇在这些地区有着极大的前景。商人们会算账,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样一艘潜艇如果运输贵重物资,比如子弹炮弹。一两趟就能赚回这艘潜艇的造价。

    国内的物资输入通道,从仰光到昆明,然后再到中国的内地或者东南沿海。这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这个物资运输的陆地通道,长达数千公里。经过这样的折腾,豆腐卖成了肉价钱。所以使用潜艇运输,尤其是专业设计的运输潜艇,大有可为。

    正因为商人们的要求,这款潜艇发展出相当多的型号,有专门输送柴油的,汽油的,也有专门输送干散货的,甚至还有专门运送人员的。有的潜艇装备鱼雷,有的只有一两挺重机枪,还有的干脆没有武器,仅仅在舱底安装了一枚炸弹。

    由于商业潜艇不涉及什么高级的军事技术,甚至连通气管都被取消,李广特许苏茂德的商业集团可以采购。

    这种潜艇的制造比起作战潜艇来说,容易的太多,建造速度在规模化以后,简直如同流水线一般。

    狻猊级运输补给潜艇的大量制造,使得海抗军的狻猊级潜艇,竟然被货运潜艇的名字所代替,在民间流传甚广,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狻猊级潜艇有真正的作战潜艇。军方的狻猊级潜艇,除了远洋作战的两艘潜艇,还有一款很特别的设计,专业布雷潜艇。由于极少承担袭击任务,竟然被民间也看做了运输潜艇。

    这批大学生的到来,对于李广来说,参谋部得到了充实。以前参谋部人员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李广都不得不加入繁重的计算工作。

    现在参谋部不仅有各兵种的参谋分部,还有情报参谋部,后勤参谋部,通讯参谋,装备参谋部,气象参谋部,地理参谋部,防空参谋部,反潜参谋部。一个大大的总参谋部结构已经逐步成型。李广称之为联合参谋部。

    不过现在的参谋部已经有了点真正军事机构模样,除了各个专业的学生参谋,还有众多的黄埔学生。不过总参谋长的人选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找到。李广不得已兼职总参谋长。

    袁晔总理在得知军方成立了这样一个参谋部,立刻心思灵动,也在政府内成立了一个类似机构。工作内容很有点类似后世的发改委。名称也被李广恶搞,称为发展改革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没有行政权力,只有策划的权力。和海抗军的参谋部一样,有策划的职责,却不能直接指挥军队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胡博丰这个特别后勤参谋,现在升官了,成为了特别后勤参谋长。专门搞他的后勤工作,比如说搜刮,变卖物资,压榨俘虏。

    胡博丰对于这项工作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爱。对于这个胡参谋长,李广有些无语,明明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新青年,却是偏爱干点比较黑暗的事情。他带着几个参谋,把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

    比如俘虏的安排。经过摸索,俘虏们的工作有了定式。黑人们基本上就是修路修工事,挖煤烧砖,开荒种地。胡博丰为了利益最大化,意大利俘虏们被允许向家里面写信,只要肯付赎金,海抗军一概放行。没有赎金?那就继续挖煤吧,哪天出了事故哪天为止。有了这三万多俘虏,唐港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发展速度简直是日新月异。

    李广虽然现在已经不直接管理民政,但是唐港这里的发展还是很令李广欣慰的。最令李广满意的是炮弹和子弹的生产,犹太人自此和海抗军拉上关系之后,迅速的在唐港投资了几条炮弹生产线,现在已经开始生产子弹和炮弹。

    而苏茂德的商业集团和东南亚的华人更加积极,这个年代,无论是哪个国家军火都是暴利产品。商人们遇到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准入。不是每个商人都有资格生产武器弹药的,即使是美国也是如此。

    但是在唐港,根本就没有准入这一项,政府在全力的鼓励商人们投资这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生产军火,而且政府第一年还不收工商税,更是连关税也不收。以后军火工业也是和普通工商业一样仅仅三十税一的低税收。仅仅是在海抗军订购军火的时候,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优惠。

    这种针对军火的税收政策,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做到。在所有的国家里,军火的税收都相当的高。

    对于政策的威力,李广是深有感触的。想想中国的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政策对工商业的松绑。仅仅是松绑了一点,中国经济就爆发出强大的活力。而唐港对于军火工业的政策,已经不再是松绑了,而是在支持,相信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的商人们都会看见的。

    已经有一个比利时商人在唐港投资,正在建一座生产手枪的工厂。如果说有什么原因,除了唐港的政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海抗军在敦刻尔克曾经救助了比利时军队一些官兵。

    低税收,表面上对于政府来说是损失,但是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环,整个经济体就会如同滚雪球一般的迅速增大,从而形成潮流。即便是很低的税收,也能为政府带来惊人的收益,但是这需要时间。其实即便是不能为海抗军带来直接的收益,守着弹药厂,也能为海抗军增添战斗力,也能为中国增添战斗力。

    唐港现在已经有了五万民众,直接间接为军火工业服务的至少有三万人。这些产业为唐港吸引来的投资,至少在五百万美金以上,随着时间的发展,必将会更加的庞大。这也是海抗军战争潜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已经成为了东南亚的投资热点。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411/ 第一时间欣赏海上长城最新章节! 作者:流水夜帐所写的《海上长城》为转载作品,海上长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海上长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海上长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海上长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海上长城介绍:
纵横四大洋,攻敌之所强。 第一卷初到乱世(因为上本书被吞,节奏有点乱套,诸位大大捏着鼻子看吧,抱歉。) 第二卷铁军初成(进入正常节奏。)海上长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海上长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海上长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