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拣宝TXT下载拣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拣宝全文阅读

作者:     拣宝txt下载     拣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39章 水和火的艺术

    :求票,求月票支持。

    既然如此,那你还买下来做什么

    这个时候,张老不解道:都确认不是荧光树脂了,你买下来岂不是亏了。

    一点小钱,亏了就亏了,我亏得起。王观浑不在意道:相对钱财上的亏损,我更加在意这是什么东西。

    不错,你很有长进嘛,看来是历练出来了。

    霎时,张老赞许起来:现在玩收藏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想拣大漏发大财。这是初级阶段,属于人的本性,也无可厚非。

    嗯。

    王观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也不用讳言,他一开始的时候,进入收藏这个圈子,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利用异能赚钱。

    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经过大浪淘沙,一些藏家脱颖而出,或者小有积累之后,自然有更高的追求。张老笑道:已经不太在乎钱财了,而是享受收藏的乐趣,开始真心喜欢这些东西。这是中级阶段,有了这样的觉悟,说明你达标了。

    行里又多了一个真正的藏家,很值得庆贺。

    说话之间,张老举起茶杯笑道:王观,要继续保持啊。

    不会让您老失望就是。

    这种事情不用谦虚,王观也笑容可掬的回敬。

    对了张老,高级阶段又是什么

    与此同时,方明升好奇打听道:高级阶段应该是大藏家了吧。

    你说没错。张老点头道:到了高级阶段,已经不是单纯的喜欢古玩,而是开始研究古玩了。研究古玩的来历成因发展,加以总结归类,成为一门学问。

    王观非常赞同,真正的大收藏家,不是说他的藏品多么丰富。又有多少珍宝,而是看他对于藏品的态度。是把藏品当成装饰品摆设呢,还是认真的钻研。

    扯远了,言归正传吧。

    适时,张老笑道:你说这胶脂怎么也碾磨不开是吗

    对。

    王观肯定道:就好像是牛皮筋一样充满韧性,更像咀嚼过的口香糖那样融化不了。

    知道了。

    张老若有所思,然后笑道:不管这是不是荧光树脂,首先我要告诉你,用墨锭碾磨的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啊王观错愕道: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错误的方法验证,肯定是得到错误的答案。

    张老摇头道:你说的那个教授。估计是在什么书上,看到一鳞半爪的资料,就想当然的以为,荧光树脂能够直接融化在墨汁之中,这简直就是很可笑的事情。

    难道不是

    王观有些惊喜交集,如果不是当然最好。

    哪有这么简单。张老笑道:古人最重视调配,唐代的茶,宋代的合香,就是很好的明证。能够让笔墨生辉的东西。怎么可能简简单单研磨了事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的饮茶法,与现代有明显的区别。现代的饮茶法,那是在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方法。一冲一泡,简单了事,喝的是茶叶本身的滋味。

    可是在唐宋时期,那就有些繁琐了。把茶叶和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东西混在一起煮。有的时候甚至还撒盐,那么大家也可以想象,其中的滋味是多么复杂了。未必不好喝。但是其中的口感,肯定让喝惯了现代茶叶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也可以想象,从一开始把茶叶当成治病的药,再到后来把茶叶当成了野菜嚼食,最终再发展成为饮用品。一步一步递进,每一步都是一个大突破,那么也可以理解煮茶法的重要意义了。

    合香也是这样,原来只是把带有香气的植物单独使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古人就知道把各种植物混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合香,然后一直传承至今。

    而且就像张老所说,无论是煮茶也好,还是合香也罢,反正就是一个调合的过程,绝对不是硬生生把几种不相干的东西混成一起就行了。

    不过,怎么调和才是关键。

    适时,王观连忙问道:张老,你懂调配的方法

    那当然。张老自信道:去拿个汤匙过来要铁的,我做个小试验。如果这真是荧光树脂,肯定一眼能够看得出来。

    好嘞。

    王观一听,立即跑到厨房拿了一个不锈钢汤匙过来,呈给张老之后,又连忙问道: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打火机有不张老随口问道,拿过汤匙之后,又用布条把汤匙柄端缠好。然后在盒中割取了少许胶脂放到汤匙中,再添加几滴清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找找。

    王观挠了挠头,他不抽烟,肯定不会随身携带打火机。

    然而方明升的速度更快,手指轻轻一挥,旁边自然有随行人员奉上一只高端洋气上档次的精致打火机。闪亮的金属外壳,又镶嵌了几粒钻石,造型的精美程度,已经不是单纯的打火机,而是炫富的奢侈品了。

    对此,张老也没管那么多,接过打火机之后,顺势一按,滴答一声,一蓬青蓝带黄色的火苗就升腾了出来。

    王观,教你一招。与此同时,张老笑眯眯道:对付胶状物质,纯粹的蛮力不管用,那就需要水和火调和了。

    说话之间,张老把青蓝色火苗移到汤匙底下。在高温灼烧下,汤匙中的几滴清水很快就沸腾起来,而怎么碾压也没有化开的胶脂,立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成汁。

    啪

    一瞬间,王观拍了拍脑袋,感叹道:蠢啊,这么简单的招术也想不到。

    简单吗张老笑道:确实挺简单的,不过也印证了一句话,难者不易,易者不难。别小看了这道程序,要是我不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估计你抓破脑袋也想不透。

    也对。

    王观深以为然,所谓的绝技,往往就是这样。人家不说,你永远不明白。

    就好比在故障机械画一条线的工程师,画线的粉笔只要一块钱,但是知道在哪里画线,却需要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你也别觉得贵,人家就是有这个技术,靠本事赚钱。

    在王观感叹之时,汤匙中的胶脂完全融化了。

    这时张老也关了打火机,然后仔细打量汤匙中呈流质状态的液体,再搁到鼻端下轻嗅其中的气息,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

    张老,怎么样王观也凑近观看,只见流质的液体呈透明状,有些白中泛青的颜色,就好像是蛋清一样的物质。

    没有什么气味,可以排除是化工胶质的可能性。张老评点起来。王观也点头赞同,毕竟再好的化工胶质,也掩饰不了一股胶臭的气味,只不过有浓淡的区别而已。

    等等

    就在这时,张老目光一闪,或者说眼睛有反光浮现。反正就是这么一闪,却让他忽然站了起来,快步走到窗口旁边。

    张老,您这是

    大家肯定十分惊奇,正想问个究竟,然后纷纷沉默了下来。

    因为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多问了。此时此刻,张老举起汤匙迎向阳光,众人立即可以看到一抹晶莹盈亮,类似星光似的点点光华飘散出来。

    当然,由于汤匙中的物质不多,这些点点星光不算璀璨,但是却十分明显。而且辨识度极高,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是荧光树脂

    半响之后,王观喜形于色。

    你自己都看到了,难道还能有假张老也十分高兴,能够亲手验证发掘一件已经绝迹上千年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情。

    太好了,谢谢张老。

    一时之间,王观感激连连。

    不用谢我,就算没有我,回头你向令希请教,他一样会告诉你怎么做。张老摆手道:恭喜你了,又得到了一件珍宝。

    一般的东西罢了。王观矫情道:除了能够泛光以外,就没别的作用了。

    你呀,纯粹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刹时,张老笑骂道:你看不上眼,干脆送我算了。

    嘿嘿。

    王观笑而不语,毫无疑问是拒绝的意思。

    王观,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此时,张老郑重其事道:这是稀世珍宝,你千万不要等闲视之。你去找一个书法大师,把胶脂与墨汁调配好了,再让他写一幅作品。那么这幅作品马上增值百倍以上,然后流传几十上百年,又是一件天价艺术珍品。

    谢谢张老指点。王观眼睛一亮,感觉这个提议太绝妙了。

    要是让一些书法名家知道你手头上有这样的东西,肯定蜂拥而来哄抢,而且价格低于一千万,就可以把人赶出去了。张老淡声道:不要觉得价格夸张,要知道把胶脂融于墨中创作出来的作品,那可是传说中字字生辉,绽放光华的神圣篇章。

    当然,再好的东西,也会有一些缺陷。张老摇了摇头,惋惜道:事物总会有两面性,这是难以避免的情况。

    王观先是一喜,后是一惊,急忙追问起来:什么缺陷未完待续。。

第840章 租借

    :到家了,更新有些晚,大家见谅。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就是保质期的问题。

    这个时候,张老感叹道:你们应该清楚,既然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那么说明古人肯定用过这种东西。问题在于,为什么没有一件这样的作品流传下来呢

    什么天灾,肯定会毁坏一些作品,但是不可能全部毁坏了吧。连树脂都有漏网之鱼流传下来,更何况是珍贵的书画作品。

    说话之间,张老直接解释起来:说到底还是这种胶脂具有挥发性,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融化墨汁的胶脂挥发干净了,作品自然恢复原状,没有光辉灿烂的效果了。

    原来如此。

    王观恍然大悟,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事实真相。

    当然,相对优点来说,这点小缺陷也不是什么大事。张老笑道:我估摸着保质期没有几百上千年,不过几十上百年应该不成问题。

    王观眨了眨眼,忽然低声笑道:那您老的意思是,让我泡制这样的作品,先观赏几十上百年,再让我孙子坑别人一把

    扯淡。张老笑骂起来:我可没有这样坏心眼,纯粹是你心思龌龊,学坏了。

    您是没说,可是这样暗示了呀。

    胡说八道

    就在两人戏谑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张清忽然开口了。

    王居士。

    此时,张清有几分激动的样子,轻声问道:这盒树脂,能卖给我吗

    什么

    王观一怔,惊讶道:你想要

    对。

    张清猛然点头,眼中充满了期盼之色:希望王居士成全。

    好端端的,你要来做什么王观奇怪道。脑中千头万绪,突然之间却想到了半山寺中的金丝玉帛,然后隐隐约约有几分明白。

    听到询问,张清却含糊其辞道:这个自然有用途。

    用途,什么用途王观笑了笑,漫不经心道:打算写一本道德经,或者华阳经然后装神弄鬼

    啊

    一瞬间,张清惊呼出来,有种被看破心事的慌乱。不过他也很快回神,不自然的笑道:王先生说笑了。

    是吗王观一笑。不再多问了,而是随即转头道:张老,我差点忘记问了,你们专程过来逮我,到底为了什么事情啊

    不要装愣。张老随口道:你心里应该有数,就是紫檀阴沉木珠的事儿。

    这么久了,还不死心啊。王观现在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加上历练了大半年,早已经没有了当初战战兢兢的心态。所以反应自然不同,表情轻松自在,哂然笑道:如果我还是不肯答应,是不是打算明抢

    诶。不要乱开玩笑。

    张老摇头摆手,开口解释道:知道你不会卖,所以打算换一个方式。

    什么方式

    王观自然有些好奇,同时也给张老面子。认真聆听起来。

    此时,张老微笑道:这个应该没问题了,毕竟你都舍得把宣德宝炉金丝玉帛须弥香珠之类的稀世珍宝借给别人了。那么再借出紫檀阴沉木珠,应该也不难吧。或者说你真的打算厚此薄彼,那就当我没来过好了。

    咦。

    王观错愕道:张老,你去过半山寺了

    我没去,去的话,早到令希家作客了。张老示意道:他们去了,去打探敌情。

    叔公。

    适时,张清苦笑道:这不叫打探敌情,而是取经论道。

    反正就是一个意思。

    张老耿直,说话也不绕弯子:最近半山寺很火啊,连我们这些不关注网络的老家伙都听说了,托人一查问,才知道是你在背后支持。亏你也是舍得,几件稀世珍宝说借就借了,也不怕人惦记。

    怕什么,反正已经习惯了。王观无所谓道,同时瞄了眼张清和方明升,大家就知道他在暗示什么了。

    这两人肯定有些尴尬,不过张老却深以为然,豪爽笑道:你说得很对,与其让别人惦记着,不如大大方方公布出来,这样也能够减少许多麻烦。

    张老,您这个说客很尽责嘛。

    与此同时,王观笑侃道: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啊,分我一半行不行

    瞎说。

    张老瞪眼道:果然是学坏了,完全没有以前的沉稳劲儿。

    行行行,是我错了,不该怀疑张老的高尚品格。

    王观举手服软,随即认真琢磨道:借我的紫檀阴沉木珠肯定不成问题,只是怎么借,打算什么时候还,这个我必须问清楚。对了,还有租金。说句自大的话,我现在不差钱,就不用拿钱来砸我了。

    也就是说,王居士同意了张清有些惊喜。

    所谓事不过三,张老已经是三顾茅庐了,而且又帮我解决了难题,怎么也要承他老人家的情。王观笑道:最重要的是,你们现在是打算租借,而不是买。性质截然不同,只要付出能够打动我的代价,把东西借给你们也没问题。

    一时之间,张清又是欣喜,又是苦恼。他当然听得出来,关键是代价

    毕竟王观已经表明自己不差钱,那又需要什么东西才让他心动呢

    另外由于王观已经同意租借东西,那么张老肯定是功成身退,只顾慢条斯理的品茶,不掺和其中了。

    也就是说,怎么谈,怎么打动王观,彰显龙虎山的诚意,这就是张清自己的事情了。如果最终没能完成任务。那么肯定是张清自己的责任,又或者是王观索价太高,与张老没有任何关系。

    干脆点儿。

    与此同时,王观催促道:上门谈生意,难道就没有一个预期的方案不要磨磨蹭蹭的,谈妥了这事,我还要回江州过节呢。

    这个

    张清迟疑了下,才试探道:我们打算租借十年,你看

    十年王观立即摇头:十个月还差不多不,十个月也太久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一个月。

    一个月太短了。

    怎么说也是本家,张老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租借你的宝贝,无非是想造一番声势,一个月最多能起少许波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对对

    张清连连点头,心里感叹关键时刻,还是叔公可靠啊。

    既然这样,那就一年吧。

    此时。王观斩钉截铁道:先借一年看看情况,到期之后我们再接着谈。

    这样也行。

    察觉王观的坚决,尽管期限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不过张清还是点头同意了。毕竟相对一个月来说。有一年时间运作,足够让波澜变成大浪。

    接下来就是租金的问题。

    王观饶有兴趣道:我这个人很现实的,没有让我动心的利益,那么这事就算了。至于张老的人情。我另外再偿还了。大不了把紫檀阴沉木珠借您观赏一个月,这样满意了吧

    最后一句话是对张老说的,也让他老人家笑逐颜开。爽直表示非常满意。对此张清无奈苦笑,觉得一阵头痛,心里悄悄地掐灭了叔公可靠的念头。

    当然,能够成为龙虎山对外的联络人,张清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有的,稍微考虑了下,立即反问起来:不知道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王先生满意呢

    谈生意最害怕的是对方没有条件,如果有条件就好办多了,无非是讨价还价而已。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反正既然来了,张清也做好了出血的准备。

    让我满意很简单

    适时,王观脸上笑容浓郁,好像结了网的蜘蛛,就专等张清这个小虫子飞到网中来。

    听说龙虎山之中,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宝库。说话之间,王观图穷匕见:我想进宝库观赏一下,顺便挑选一件我能带走的东西。

    一瞬间,张清立即看向了张老,毫无疑问,王观知道龙虎山有秘密宝库事情,肯定是听他说的。张老自然有几分心虚,连忙低头喝茶,

    张道长,我这要求也不算过分吧。

    与此同时,王观笑道:而且你也放心,我对你们的经书道典没兴趣,更加不可能要你们龙虎山代代相传的法器,只是想挑一件不相干的东西而已。

    这个

    张清纠结了,考虑了半天,才迟疑道:这事我做不了主。

    那你打电话向能做主的人请求啊。王观耸肩道:其实我的要求也不算高,又不是要真金白银,只是要一件你们平时束之高阁的东西而已,说起来还是你们赚了。

    占了便宜少卖乖。

    此时,张老轻叹道:宝库里头的东西,比我的收藏丰富多了,其中有几件珍品我眼馋了好久。去到之后,你千万不能和我争。

    什么意思王观有些不明白。

    呵呵,其实你也猜对了。张老大笑道:我这个说客也不是白当的,肯定有一些报酬。

    不是吧。

    王观一听,顿时报怨起来:那我岂不是亏了,你动动嘴皮子就能挑一件东西,而我租借紫檀阴沉木珠也是同样的待遇,简直就是亏大发了。未完待续。。

第841章 再临龙虎山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嗯,如果也能给我几张月票庆贺一下,那就再好不过了。求支持

    不是让你少卖乖吗。

    这个时候,张老斜睨道:我这是要花钱买的,而你却白拿,怎么能相提并论。

    不是吧,连您老也要给钱

    王观自然不信:怎么说也应该打个折吧。

    喝茶。

    张老举杯示意,从这个动作就知道,王观又猜对了。反正是自己人,打个三五折什么的,也相当于白送了。

    当然,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就行了,也没有必要说出来。王观了然一笑,就开始响应号召,与张老仔细品尝西湖龙井,顺便聊一聊自己最近的见闻。

    不久之后,一壶茶已经见底,但是张清却没有回来。见此情形,王观有些奇怪:我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啊,这样也不答应,那也不怪我不给您老面子。

    放心,他们肯定会答应你的。

    张老比较淡定,顺势一指桌上的盒子,老谋深算道:不出意料,他们应该是在商量着怎么拿下你这件东西。

    得陇望蜀,胃口太大了,也不怕撑着。王观皱眉道:一而再,再而三,没完没了,很烦人的,要不我干脆翻脸算了。

    翻什么脸。

    张老摆手道: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既然他们知道这件东西的潜在价值,肯定不会轻易错过。再说了,他们也明白你的脾性,自然清楚想在你这里虎口夺食,绝对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怎么看都是你赚了,你应该高兴才对,翻什么脸。

    好像有些道理王观琢磨了下,认真点头道:没错。想从我手里抢宝贝,就有被我狠宰一刀的觉悟。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王观说这话的时候,恰好张清就在外边走进来了,所以肯定是听得真真切切,也让他心中一阵苦涩。

    怎么样,请示完了吗王观变得强势起来,谈生意就是这样,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那就需要主动引导。让自己占据有利形势。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是卖方市场,王观底气十足。这事能不能谈成,对他根本没有丝毫的影响,自然不用畏首畏尾。相比之下,张清等人需要权衡的东西太多了,难免施展不开,处处受到压制。

    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答应王观的条件,绝对不是什么委曲求全,而是为了以后的大展雄风,谋求更多的好处。

    所以张清也不废话。直接点头道:王居士,你的条件我们同意了。

    那就好。

    尽在意料之中,王观也没有感到意外,当下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就准备一份合同吧,张老和方老板作公证人。签字之后,紫檀阴沉木珠就借给你们了。

    不仅是珠子。就在这时。张清连忙说道:还有这个荧光树脂,希望王先生考虑一下,能够转让给我们。

    不急。王观摇头道:一码归一码,先解决这事,再谈其他。

    哦。

    张清有些失望,不过也知道急不来,所以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王居士随我们去一趟龙虎山了。

    没问题

    王观也爽快,立即收拾行李。当然,主要是在秘库之中把紫檀阴沉木珠取出来,再打电话和父母说明情况,然后才与张老等人前往龙虎山。

    其中的过程也不多说,反正来到龙虎山之后,却已经是很晚了。长途跋涉,大家也有几分疲惫,连喝酒的心情都没有了,草草吃了晚餐,就在方明升的蓬莱小院过夜。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起来,大家才算是恢复精神,尤其是上了龙虎山以后,看到好山好水好风光,大家的更是神采奕奕,谈笑风生。

    大家欣赏着山中风景,在张清的引领下,也慢慢来到了一栋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

    当然,这个宫殿也就是所谓的道观。众所周知,名山大川的佛寺道观,那可是可以比拟宫廷建筑的存在。或许佛寺道观没有宫廷建筑的雄伟壮观,但是更加幽奇险雅,至少对于工程技艺的要求更高。

    不过,王观已经是第二次驾临龙虎山,所以也没有特别感触,相反神态自若,从容不迫地走进了宫殿,然后来到一个会客厅中。此时此刻,会客厅里头已经有几个仙风道骨似的道士在等待多时,看到张清带人来了,纷纷起身迎接。

    嗯,是在迎接张老,要知道张老和龙虎山的关系不浅。况且这一次更是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了大家的托付,那可是大功臣啊。现在凯旋归来,肯定少不了一番热烈欢迎。

    当然,迎接张老之余,一帮道士肯定不会忘记正事。在张清的示意下,也知道王观就是正主了,不管心里是什么想法,反而表面上却是充满了热切的笑容。

    王观倒也挺给面子,热情的回应,口中真人道长叫个不停。说起来是有些虚伪,不过在这个社会之中,又有谁能够摘下面具做人如果个个都是真性情,估计又有许多人大叫受不了,觉得还是虚伪一些比较好。再说了,这不叫虚伪,而是客套。

    客套片刻之后,自然而然切入了正题。

    说是正题,其实是一帮道士眼巴巴的看着王观,尽管没有任何提示,王观也心知肚明,知情识趣地取出紫檀阴沉木珠。

    见此情形,也不需要什么人吩咐,就有人争相取水过来。王观更是干脆,直接把珠子投入水中,刹那间紫气东来,霞光映满了整个殿堂。

    这话或许有几分夸张,但是亲眼目睹紫檀阴沉木珠的变化,尽管有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但是大家还是忍不住惊叹不已,眼中充满了激动兴奋之色。

    道门珍宝。果然是名不虚传。

    果真是龙虎山遗珍,与明代古籍记载的情形一模一样。

    遗失数百年,终于能够迎回宝物,真是天幸

    一时之间,道士们惊喜交集,各种复杂的心情溢于言表。兴奋激动是必然的,当然也有人暗暗叹惜,这样的宝贝居然不是自己的,真正苍天没长眼啊。

    用阴暗的心理揣测,要是时间往前推移一百年。龙虎山道士看到了这件东西,估计也没有什么顾虑,肯定是先抢到手再说。

    然而现在却是法治社会,况且王观也不是任人鱼肉的对象。不管有什么样的心理,在这个时候都要乖行收敛起来,再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友好协商解决。

    此时,王观稳坐钓鱼台,悠闲自在的喝茶。反正已经谈妥条件了。他肯定不急,毕竟肯定有人比他还急。果不其然,片刻之后,一帮人纷纷清醒过来。尽管脸上还有几分意犹未尽的表情。不过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考虑东西的租借问题。

    期间,一个道士不死心道:王居士,这是道门圣物。由于某种原因,意外流落民间,现在回归龙虎山。也是难得的机缘,希望王居士

    这位真人。

    不等道士把话说完,王观却直接打断道:说好了不谈买卖,东西我不会卖的。如果你们还揪住这个问题不放,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唉

    一瞬间,许多道士摇头叹气起来,十分失望。察觉王观的态度强硬,语气又十分坚决,他们也不好再开口了,免得煮熟的鸭子飞走,错过了机缘。

    看到气氛有些僵滞,张老打圆场道:你们也不要心灰意冷的样子,要知道不管是买,还是租借,东西肯定留在龙虎山,说起来也算是喜事一桩。

    没错。

    方明升微笑道:中秋道场有这样的珍宝坐镇,肯定会引起轰动。其他人我不管,但是在祈福的时候,我可是要坐在前排。

    方居士放心,不仅是前排,更是第一个。

    与此同时,一个年长的道士开口许诺起来,经过了权衡轻重之后,觉得还是先把宝贝拿到手里再说,至于其他事情倒是可以慢慢再谋划。

    得寸了,才能进尺。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租借就租借呗,总比没有好。想到这里,年长道士朝张清使了个眼色,让他出面与王观交涉。

    张清心领神会,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王观的条件不算过分,经过商量之后,他们也没有理由不同意。现在主要是签约,拿了几份合同各自签字。之后王观自己保管一份,龙虎山也存留一份。方明升和张老作为见证人,也分别拿了一份回去。

    说实在话,合同的约束力不高,但是各自的背景关系才是维持契约的强有力保障。

    反正王观不担心龙虎山耍赖,在收好了合同之后,立即摩拳擦掌,有些迫不及待问道:紫檀阴沉木珠暂时归你们保管了,那么答应我的事情,是不是该履行诺言了

    王观说得很对。

    适时,张老表示支持:既然答应家了,那么说话就要算数,不要磨磨蹭蹭的,赶紧带人去宝库挑东西才比较实际。

    这个人,自然也包括了张老本人。

    对此,一帮道士也有几分啼笑皆非,但是已经签订合同了,他们也没有反悔的意思,立即让张清引路。至于他们,则是留下来继续观赏紫檀阴沉木珠,同时在探讨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这件宝贝的功效,以便吸引更多的信众未完待续。。

第842章 乱董

    :今天中秋节,祝大家节ri快乐,合家团聚,幸福美满。另外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道士们研究宝珠的时候,王观等人也在张清的引领下,绕过了几个宫殿,逐渐进入到道观的内部,然后来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建筑之前。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建筑好像是一栋阁楼。不过是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阁楼,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阁楼没有窗口。三层阁楼建筑,连一个窗口都不见,只有第一层开了一个门口。

    此时,张清拿出几把钥匙,才算是把这个严密的门口打开了,四五层防盗门,最后还要输入密码。总而言之,这个阁楼的防护措施很到位,一般蟊贼就算能够潜行到旁边,估计也突破不了这么多道钢门。而且一但弄出什么声响,附近就是值勤的道士,在四面八方涌来,直接瓮中捉鳖。

    当然,防盗门再厉害,也与王观没有什么关系。他现在可是来挑东西的,可不是想踩地形打算做梁上君子。

    看到张清打开钢门,王观也还算客气,先礼让张老进,再尾随其后。

    阁楼之中尽管没有窗口,但是有通气孔,所以也不显得闷气。另外也安装了许多电灯。灯开了,把内部空间映照得十分亮堂,也不用担心看不清楚状况。

    进之后,王观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图书室,只见这里搁了二十多排书架,每排书架上都堆满了书籍。看了一眼,他可以肯定书架上的应该是道家经典著作。

    或者有人觉得道家的经典不多,比较出名的就一道德经而已。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作为土宗教,道家历史更加悠久,几千年来的积累,肯定超过从东汉才传入中国的佛教。反正道家经典之多,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这是藏经阁,不是宝库吧然而王观现在可不是来研究道家思想著作的,看到堆满了阁楼的书籍,顿时皱起了眉头。

    对于龙虎山来。这些就是难得的宝物。张清认真道,尽管现代的人对于道教的理解越来越浮于表面了,但是作为正统道士,还是有人愿意认真研究这门学问的。

    其实想想也是,一个能够传承几千年的教派。如果只是单纯的召唤信众烧香拜神。却没有什么内涵,估计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然而只顾穷首皓经,又不深入民间传教,那肯定没有什么前途。

    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两者相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宗教长盛不衰。

    不过。王观可没有那么多感触,听到张清的话,感觉他是在糊弄自己,自然有几分不满。只是他没有责问张清。而是转头埋怨道:张老,你过的宝贝,就是这些书籍这个和你描述的有些出入啊。

    急什么。

    适时,张老笑道:阁楼有三层。这才是第一层而已,真正的好东西在上头。

    那还等什么。赶紧上啊。王观催促起来,绕过了一排书架之后,立即看见了通往二层的楼梯。

    片刻之后,几人上了二楼,王观立即惊叹起来。如果一楼是图书室,那么二楼就是一个杂物仓库了。十分宽敞的空间之中,陈列了许许多多器物。

    当然,按照道教的术语,这些东西应该称为法器。有令牌法印旗子铃铛号角钟罄皮鼓幢幡坛布等等,加上刀剑锏尺棒兵器,构成了一个王观眼中的杂物库。

    一眼望,琳琅满目,每样东西根没有重样的。以法印为例,金银铜铁木玉石各种材料的都有,造型一般是以方正为主,厚扁却没有统一规定。

    其中由于印的不同,也各有功能,可以向苍天上章申表发书遣召役鬼神通圣达灵驱邪治病养身护体等等。反正在一排玻璃柜台之中,大大小小的法印大概有上百枚,让王观看得眼花缭乱,多少有些惊叹。

    果然是宝库啊。

    看到这些法器,随行而来的方明升却是双眼放光,有一种朝圣的心态。

    张老。王观不信教,所以很快定下心神,仔细观察了片刻,顿时轻声道:这些东西,大部分是新的吧。

    嗯,是新的。

    张老点头道:当然,所谓的新,也是相对来。有一些法器,已经用了二三十年了,有一些却是几年前才制作完成。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里的法器都是jg心制作出来,再经过开坛诵经加持以后,才有资格存放在这里。

    听到这话,王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但是方明升却是不同了。作为一个jg明的商人,他自然知道好东西留以自用的道理。

    张道长,你们太过分了,jg品留下,差劲的就赠送,怎么能这样对待虔诚的信士一瞬间,方明升立即拉住了张清,极力谴责他这种自私行为。

    方居士。

    此时,张清无奈一笑,解释道:这是天师府的传承,也是法器的范,所以不好对外公开,您就多多见谅。

    让我见谅可以。方明升笑容可掬:但是

    明白。

    张清微叹道:你看中了什么,也可以请一件回。

    那就却之不恭了。

    方明升这才心满意足松,然后也开始挑花了眼。

    天皇号令,敢有不服,寸斩分形,霸气侧漏有没有,一看就知道是难得的珍品。五雷斩鬼印,敕召五雷,役使雷霆制邪压煞,更是居家镇宅的法宝。另外还有雷击桃木剑天蓬尺拷鬼棒

    诸多法器,功能各不相同,或是镇宅,或是纳福,或是驱邪,或是调理气场,而且无一不是jg品,让方明升难以取舍,左右为难,恨不能全部搬回家。

    在方明升苦恼纠结之时,王观和张老却向阁楼第三层而。

    毕竟王观也有言在先,不要与道教有关的东西,那么这些法器再jg妙,他也不会碰。再了,他也没觉得这些东西有多好,就算张清送给他,他也未必会要。

    方明升视之为宝,王观却不屑一顾。这是由于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观念也不同,也谈不上孰高孰低。

    一会儿,王观和张老上了三楼,这里才是他们的天堂。

    别老头子坑你。

    此时,张老轻声笑道:历代名人书画,唐宋元明清名家作品,在这里应有尽有。至于你喜欢什么东西,那就要自己挑选了,我可不会帮你。

    这个不用您老费心。王观自信道:来到这里,绝对不会空而归,而且还要把最好的东西带走。

    行,那你慢慢看吧。张老一笑,可能是常来,对于这里十分熟悉,罢直接朝一个柜台走,那里有他想要的东西。

    相比之下,王观就有些吃亏了。与一楼二楼的情况不同,三楼布置比较内敛。东西是收藏起来,而不是摆放出来。宽敞的空间,有箱子,有柜子。不过这些箱柜却是关闭起来的,让人看不到里面是什么物件。

    王观环视一圈之后,立即学习张老,朝旁边最近的箱柜走。箱柜没锁,可以直接打开,然后他就看到了安放整齐有序的书卷。

    王观随拿起一根卷轴,轻解开系带,摊开了半截,看到卷首的题跋,立即知道这是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作品。不过到底是真迹,还是仿品赝品,却需要仔细鉴别。

    在书画史上,董其昌有乱董之称。主要是这人的赝品太多了,而且除了他身的作品,以及别人仿冒作品,另外还有他让人代笔之作。

    要知道抛开人品问题不谈,董其昌在书画史上的地位很高的,提到明代的书法绘画大家,肯定离不开他。在当时他不是享富盛名的书画大家了,上门求字索画的人络绎不绝。董其昌疲于应付,非常辛苦,自然要请人代笔。

    话代笔这事,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而且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只是应酬之作,大家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五六分相似,而且款印是真的,那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一般来,只有书画大师才有这样代笔的行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有没有代笔之作,也是衡量那人是不是名家的标准。

    起来,董其昌也是一个很勤奋的大书画家,身的作品很多。自己创作的作品,临摹历代名家的作品,府上的代笔作品,后人临摹他的作品,以及造假的赝品等等。诸如此类的书法字画流传下来,可谓是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辨,所以才有了乱董之称。

    如果是真迹jg品名画,那么肯定价值好几千万,要是仿品那么价格就缩水一大半,几十上百万就算不错了。至于赝品嘛,几百块吧,毕竟做假也需要成的。

    怎么样,看中这画了

    与此同时,钱老悠悠走了过来,好奇问道:谁的作品

    董其昌。

    王观沉吟道:不过看起来好像是仿品。

    有什么根据吗张老饶有兴趣打量起来,或许早看过这画了,也知道其中的底细,不过还是打算问个究竟。

    jg彩推荐:

第843章 清明上河

    ps:  再次奉上中秋祝福,希望大家也顺便投几张月票回应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幸福美满啊。

    “我瞎猜的。”

    这个时候,王观轻笑道:“如果真是董其昌的真迹,怎么可能和这一堆小名家的作品积压在一口箱中。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类似董其昌真迹这样珍贵的东西,要么是单独存放起来,要么是与其他珍贵物品摆放在一起才算合理。”

    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不过却不能让张老满意:“你这是在诡辩。说正经的,这画有什么问题,让你觉得是赝品?”

    “非常明显。”

    王观耸肩道:“近代画坛大师李可染曾经说过,八大和董其昌用墨极清,就好像是月亮一样,这是他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境界。这话或许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了董其昌绘画的特点,用墨偏向于清新淡雅。”

    “然而,这画的笔墨却比较浓重,一看就知道是仿品。或者说是清末民初的仿品,我觉得是民国年间的仿品可能性较大。主要是这纸质比较细腻,不像是传统手工作坊制作出来的纸张,反而像是用机械生产的。”

    王观评点起来,十分肯定道:“只要抓住这两点,那么其他也不用细看了,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仿品。”

    “好,很好。”

    适时,张老赞许道:“不错,果然是大有长进。”

    “和您老相比,还差得很远。”

    王观谦虚一笑,也好奇问道:“张老,您手里的是什么作品?”

    “我的?”

    张老把手一扬,立时得意笑道:“好东西啊,托你的福,总算是拿到手了。”

    “那就别卖关子呀。快说说看,这到底是哪个名家的作品?”王观也有几分见猎心喜,毕竟能让张老看上眼的,绝对不是普通的东西。

    然而,张老却摇头笑道:“不算是名家作品,只能说是名作珍品。”

    “怎么说?”王观自然更加好奇了。

    “你自己看。”

    说话之间,张老把手中的卷轴递了过去,王观也不客气,直接拿了起来,然后把平直的箱柜为桌面。小心翼翼将卷轴摊开观赏。

    “清明上河图?”

    乍看之下,王观微微一惊。

    要知道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的名声,或者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要响亮。究其原因,应该是清明上河图的成画时间更早,而且名字更容易让人牢记吧。

    不管怎么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是古代表现社会生活最为丰富和广阔、意蕴最为深厚、感染力最强的风俗画长卷。

    画中隐藏着对现实社会中一些隐患的忧虑,将船与桥的矛盾和桥上文武官员的矛盾交织为全卷的视觉中心。通过表现船桥险情等诸多场景,深刻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痼疾,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最为浓重的一笔。

    当然,王观一直觉得。张择端画风写实,只是把看到的画出来而已。至于什么忧患意识,或许人家张择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纯粹是后人的马后炮。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代的某些人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古人的诗词文章著作。也不想想,你连作者本人都没有见过。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分析就是人家所想?

    人心隔肚皮啊,更何况又隔了几百上千年,代沟更宽广了。反正在王观看来,古人的许多思想,都是被后人曲解了。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论语,两千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断章取义,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孔夫子身上,让他老人家背了许多黑锅。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差不多,或许后人能够在画中分析出许多隐患,但是未必就是张择端绘画时的想法,一切都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事实来臆断罢了。

    另外就是,由于真迹就藏在故宫,那么眼前这画肯定是仿作无疑了。

    “张老。”

    打量了两眼,王观好奇道:“这你是明本,还是清本?”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其实“清明上河”那是一个绘画的题材。只不过由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太有名了,以至于一提起“清明上河”,大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张择端的名画。然而这却是以偏概全的片面思想,不能作为标准。

    实际上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图画,其实也可以称为清明上河图。

    不过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问世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长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达数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

    严格来说,这些清河上河图也不仿仿品,只不过大家习惯性的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把其他版本称为仿品罢了。

    “不是明本,也不是清本。”

    与此同时,张老笑道:“我这可是元本。”

    “不是吧。”

    王观惊叹起来:“这可是稀罕的好东西啊。”

    一般人可能觉得,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原,文化肯定不昌盛。而且众所周知,蒙古贵族对于中原文化不太热衷,并没有彻底接受汉人文化,那么由于这个原因,元代肯定不会很重视文化教育,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一定不会很好。

    然而与这个猜测恰恰相反,尽管只有百年不到的时候,元代的字画精品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现代,元四家的精品名作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动辄破亿,价值远高于南宋的作品,只有北宋名家可以抗衡。

    究其原因,可能是物极必返吧。

    元代贵族不重视汉人文化,大部分文人士子也没有得到启用。在政治上不得作为,那么只有寄情于诗词字画上了。所以在这个时期,在这种大环境下,赵孟頫、黄公望等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然后到了元末明初,经过了一番动乱,却是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况且明代重用读书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书五经都来不及了,哪有心思绘画。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让人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大名家出现。

    直到明代中期,经济十分繁荣,大家开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这样的土壤条件,自然涌出来吴门四家、徐渭、董其昌之类的大名家。

    总而言之,时代的背景,决定了文化的基础。就好比现在,社会富足了,确实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师”、“名家”。问题在于,这些“大师”、“名家”,还没有经受历史的考验,至少要过五十年,才能够断定谁是货真价实的名家大师,谁是鼓吹出来的水货。

    张老这画,明显是经受得住历史考验,能从元代流传到现代,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重要的是这画肯定不错,不然也没人会细心保管收藏。

    “尽管是元代版本,实际上画的却是南宋的景物。”

    此时,张老微笑道:“这是江南沦陷以后,在蒙古贵族的高压统治下,某个文人郁郁不得志,又不敢明着反抗,只好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缅怀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观仔细打量起来,十分认同张老的判断。

    如果描绘的是元代,那么肯定有蒙古贵族出现,但是纵观全画,作品的画风明显是南宋的风格,尤其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着,特别是骑马坐轿的权贵人家,都是典型的汉人造型。

    然而图画的笔款位置,却出现元代的年号,那么充分说明张老的推测没错。图画的作者应该是前朝遗臣,身在曹营心在汉。另外就是图画的笔法十分细腻,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这样的风格笔法,一看就知道绘图的人丹青造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却没有署名。”王观摇头叹道:“佚名作品,有些影响它的价格。”

    注意,只是影响价格,而不是影响价值。

    要知道作者名气的大小,只是决定作品的价格而已,并不能够决定价值。真正决定作品价值的却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如果作品质量欠佳,那么就是唐伯虎的画作,价值也不算很高。相反要是作品的质量上乘,就算没有署名,一样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搜罗珍藏。

    拍卖会上经常有一些宫廷图画上拍,尽管没有署名,但是照样拍出过亿的天价来。由此可见,作品的质量才是关键。

    “缅怀前朝的东西,谁敢留名啊?”

    适时,张老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是异族统治下的王朝,往往是文字狱最兴盛的时刻。除非作者不要命了,才会在这画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也是。”王观深以为然,现代的敏感信息,最多是审核或屏蔽而已,古代的话,那就是直接抄家灭族的。

    “我的东西已经选好了,你呢?”与此同时,张老笑问道:“光看董其昌的仿品而已,或者说你就打算要这件仿品?”

    “怎么可能。”王观毫不犹豫摇头否决:“您老是有目标了,直接拿就行了。我现在需要货比三家,速度也快不起来啊。”

    “这倒也是。”张老微微点头,然后笑道:“既然如此,要不要我给你指条明路。”

    “不要……”

    出乎意料,王观居然拒绝了。(未完待续。。)

第844章 渔父图,秋深帖

    :月下旬求票,求月票支持,大家有票就投吧。

    嗯

    听到王观拒绝自己的好意,张老自然很奇怪:你不是说挑花眼了么,我现在好心帮你,你怎么不乐意啊,难道说怀疑我坑你不成

    张老您多心了。王观笑道:我是觉得反正又没人赶,何必急着走。货比三家的过程,本身就是难得的乐趣。

    呵呵,这倒也是啊。张老恍然大悟,顿时笑道:那就随便你了,不过你说得很对,难得来到宝库,如果不仔细观赏一番,确实很对不起自己。

    叔公。

    适时,张清有几分不满,王观也就算了,作为本家亲戚,怎么能够推波助澜呢。

    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张老埋怨起来:这里的东西你们又不懂欣赏,整天束之高阁,真是明珠暗投啊。再不让我们翻翻,估计都被虫蛀烂了。

    当然,这是气话。其实这个阁楼不仅安全措施厉害,而且环境更是可以比拟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可以设定室内温度,气温炎热的时候就加湿,气候温湿潮气的时候,就调高温烘干。而且这还是基本功能,另外还有许多设施,最大限度保证三楼书卷的完好无损。

    不过,对于张老的胡搅蛮缠,张清除了无奈苦笑以外,却也不敢有什么反驳之语。毕竟是长辈,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放心,也不会拖太久的,到晚上之前,肯定挑好东西。此时,王观随口道:毕竟我也没多少闲工夫,还要回去过节呢。

    有了王观这话,张清顿时安心多了。甚至主动和王观说明情况。虽然说这里的物件以书画居多,但是另外还有一些玉石瓷器之类的杂物,安置在不同的箱柜之中。

    在张清的指点下,王观掌握了大致的情况,就不需要他多嘴了。毕竟由自己探索发现,更有成就感。从最近的箱柜开始,一个个观看下去,每个箱柜都有不同的惊喜。

    许久之后,王观不得不承认,这里不愧是宝库之名。收藏之丰富,藏品之精妙,恐怕连一些省级博物馆都不能与之相比。

    最让王观感到不愤的是,诸多宝贝都是白拣的,根本没花什么钱。

    就像张老所说,龙虎山是道教圣地,要这些世俗的东西没用。但是驾不住人家信徒多呀,每人捐献一件,足够把十几个大箱柜塞满了。

    羡慕嫉妒恨啊王观心里叹惜不已。有点儿理解方明升在二楼时候的心情了,确实有种把这里东西全部搬回家的冲动。

    暴殄天物啊。

    每件一件东西,王观心里的怨念就增加一分,最终忍不住叹道:亏了。亏了。

    什么亏了张老有些不解。

    挑一件东西太亏了。王观直言不讳道:早知道我应该说要十件八件的。

    张清反应也不慢,闻声立即笑道:如果王居士能够把紫檀阴沉木珠留下来,那么别说十件八件了,就是把一箱东西搬走都不成问题。

    那我更亏。王观撇了撇嘴。又继续观赏东西。然而东西看久了,他也有几分疲惫,甚至在鉴定之中出错。让张老指正出来。

    累了就休息一会。

    张老也不生气,只是笑道:时候也不早了,看了这么多东西,到底喜欢哪一件,或者说哪一件的价值最高,你心里也应该有数了。赶紧决断拿一件,然后出去吃饭。

    哦。

    王观一看手机,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刻。看了四五个小时,也难怪眼睛有几分干涩。他顺势点头同意张老的提议,然而也苦恼起来:好东西太多了,每一件都想要,难以割舍啊。

    快刀斩乱麻,干脆挑一件最值钱的就行了。张老示意笑道:元四家之一,梅花道人吴镇的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是难得的精品,价格也不菲,要不就拿这件算了。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也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然而不管是四家,还是六家,反正吴镇都榜上有名,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当然,作品价格肯定不会低。

    我再考虑考虑。

    此时,王观却迟疑道:吴镇最喜欢画渔父图,所以类似渔父图这样的作品有些多了,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这倒也是。

    张老点头道:渔父的形象,来源于庄子屈原,成了清高孤洁避世脱俗啸傲江湖的智者隐士的化身。吴镇是元代人,禀性孤耿,终生不仕,从不与权势者往来。所以喜作渔父图自诩,更爱梅花的孤傲高洁,房前屋后遍种梅花,自号梅花道人。

    不过人家是大画家,就算是同一题材的画,也能够画出不同的韵味来。

    说话之间,张老反问道:你觉得渔父图不好,那么又相中了哪件东西

    我看中了几件东西,不过却觉得这卷字帖比较稀奇。王观轻轻一笑,顺手把东西拿了出来,递给张老过目。

    你眼睛真毒啊。

    乍看之下,张老赞叹起来:居然把赵孟頫的秋深帖给翻出来了,这件东西的珍贵程度,确实是不逊色于吴镇的渔父图。

    不对呀。

    字帖已经展开了,看到张老给出这么高的评价,方明升也好奇走来观望。打量了片刻,他有些迷惑不解道:张老您说这是赵孟頫的字帖怎么开篇和落款却是一个名为道升的人,而且从语意来看,却是以女人的口吻写的家书。

    一瞬间,王观和张老不约而同笑了。

    方老板真的不知道这个道升是什么人王观哂然道:她可是很有名气的,那可是能够与卓文君李清照媲美的大才女。

    等等,我好像起起来了。

    在王观的提醒下,方明升忽然惊觉,顿时抚额叹道:管道升,赵孟頫的妻子。

    没错,就是管道升。

    张老颇有感叹道:说起来也是可悲,古代是男权社会,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上侍公婆中从夫君下教子女的社会伦理义务的沉重负担下,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有才华的女子。所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真正有名有姓,为人熟悉的才女屈指可数。

    这是事实,本来让人耳熟能详女子本来就稀少,而且听到名字脑中就浮现才女印象的,估计只有易安居士李清照。

    至于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只是与女子从军有关,和才女扯不上什么关系。另外还有一个卓文君,才女是才女了,但是更多是偏向于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关于才气的印象却稍微单薄了一点。而且提到卓文君,往往是与司马相如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般人恐怕不太清楚李清照的丈夫是谁吧做丈夫的居然没有妻子有名气,不要说古代了,就算是现代,估计也有许多男性接受不了,绝对是离婚的下场。

    庆幸的是,李清照的名气,那是经过几百年的传诵,这才积累起来的。在当时只是青嫩的小才女一枚,与丈夫赵明诚十分恩爱和谐,在丈夫逝世之后才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才有了后世的名气。

    但是在张老的评价之中,管道升与李清照才华相当。

    不过嫁给了赵孟頫这样的大名士,是管道升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张老娓娓而谈:之所以说是幸运,那是由于公允的说,得益于赵孟頫的名气,所以大家才知道他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妻子。不幸的是,在丈夫的遮掩下,她的才华没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也有几分埋没了。

    要知道与李清照相比,管道升不仅是精于诗词而已,更加擅长书法绘画。她的书法可能是受到丈夫影响,与赵孟頫的行楷有些类似,但是十分擅长绘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

    说到这里,张老叹声道:不过由于绘画作品流传较少,大家的评价不算很高,倒很喜欢她的书法。由于元廷册封赵孟頫为魏国公,管道升就是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所以大家习惯性将她与东晋女书法家卫栎卫夫人并列,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管夫人的书法怎么样,我也不太了解,倒是知道她的我侬词。

    与此同时,王观微笑吟诵: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你说对了,就是这首我侬词,一举奠定了管夫人的历史地位。张老笑叹道:好一个对爱情忠贞不屈的奇女子,确实令人佩服。

    管夫人的才华不必多说。

    适时,方明升还是不解道:问题在于,这明明是她的书法字帖,张老您又怎么说是出自赵孟頫之手呢,难道这是代笔

    你说对了,就是代笔。

    张老立即点头,赞许道:这篇秋深帖,也称为代管道升札,根据后人研究,认定是赵孟頫代笔之作。全帖为行书,共计十八行,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分明就是赵孟頫的笔法未完待续。。

第845章 更珍贵的宝贝

    :下旬了,有票就支持一下,谢谢

    秋深帖整篇文字断句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研读观赏之下,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笔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此时此刻,张老仔细评点,赞叹不已:众所周知,古代的字帖,除了文章诗词以外,大部分都是书信。秋深帖也不例外,那是赵孟頫以妻子的口吻给长辈的信函。

    当时季节渐入深秋,书信表达了他们关心长辈的思念,信中还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其中有一句秋深渐寒,所以大家就把这封书信称为秋深帖。

    说到这里,张老忍不住笑道:不过,可能是由于赵孟頫兴致太高,有几分酣畅淋漓,到了最后习惯性的落了自己字款。但是因为这通手札写的太漂亮了,他自己也不舍得毁弃,便在名字上略作涂改。

    你看这里,帖页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虽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却一眼看得出是经过涂改的。张老示意起来:赵孟頫的字为子昂,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子字被修改成了道字,昂字涂改成了升字。

    啊。

    方明升立即仔细观察,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了。

    夫妻之间相互代笔,那是常有的事情。况且又是写给长辈的书信,那么涂改也不算失礼。就是基于这个理由,再综合字帖的笔迹风格,大家完全可以断定,这是赵孟頫的手笔。

    受教了。方明升心悦诚服,拱了拱手之后,好奇地问了一个俗不可耐的问题:那么这幅字帖,大概是什么价值

    不好说。张老也没生气。只是摇头道:没有拍卖过,不知道价值几何。不过你可以参考一下曾巩的局事帖,或者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反正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瞬间,方明升呲了一声。作为一个时常关注拍卖市场动态的人,他自然清楚曾巩的局事帖和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是什么作品。

    曾巩就不必多说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尽管没有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有名气,但是在学术思想和文章方面,肯定不逊色其他人。不然的话。后人也不会拿他与其他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了。

    曾巩本身就少有书法墨迹流传下来,而且局事帖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属于存世罕见的精品。这样的东西,价值肯定不一般。

    至于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却是徐铉写了一篇项王亭赋篆书,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北宋南宋的名家题跋,又经元明清民国四朝私家收藏。

    徐常待,那是五代宋初名士徐铉。这人原来是南唐的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工于书,非常精通李斯的小篆,与弟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这样的人物,加上历代名贤的题跋,字卷自然十分珍贵。

    反正两件东西传承有序。所以在零九年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拍卖会上,就是一天之差而已,分别以1.08亿元和1.008亿元的成价格交。打破了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

    这个纪录,直到一零年的时候,才被黄庭坚的砥柱铭卷打破。尽管如此,也没有辱没两件东西的成绩,毕竟就是从它们开始,中国古代书法字帖价值才算是正式步入了亿元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谁也不能忽视。

    当然,钱不是关键。

    与此同时,王观苦恼道:关键是两件东西都很好,难以取舍啊。

    对,确实很让人左右为难。方明升深以为然,非常理解王观的心情,毕竟直到现在他还在犹豫着该挑选哪件法器。

    那你慢慢权衡利弊吧。

    此时,张老爽朗笑道:这种事情我可帮不上忙,你们自己决定吧。我累了,现在出去喝杯茶,顺便叫人准备晚餐等你们。

    张老慢走,我们随后就到。

    说话之间,王观目送张老离开,张清肯定随行相送,方明升也跟着下了二楼,继续纠结地选择法器。一时之间,整个三楼就剩下王观一个人,恰好方便他行事。

    当然,所谓的方便行事,可不是指见不得光的行窃勾当。

    人贵有自知之明,王观也知道自己书画鉴定的功力,尽管已经入门了,勉强达到登堂入室的地步,但是与真正的书画鉴定大师相比,肯定还有极大的差距。

    况且这里的东西太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容易分散精力,判断出错。

    这种情况下,王观觉得自己有必要开个挂,验证这秋深帖和渔父图的真伪,免得拿了一件仿品或赝品回去,那就亏大了。自然,借这个机会,也可以顺便看看三楼之中有没有更好的东西

    想到这里,王观马上行动,利用异能扫视起来。

    刹那间,一道道宝光就在各个箱柜之间浮现出来,在空中互相交织融合,就好像是绚烂的烟花,美不胜收。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他都有几分沉醉于其间的感觉,百看不厌。

    什么呀,居然真是仿品。

    此时,王观定神一看秋深帖,顿时大失所望。只见字帖尽管有明黄色的宝光浮动,但是却浮于表面,一看就知道是底蕴不足,根本不可能是真迹。

    我说这样的珍宝怎么舍得捐赠了,原来是明代的仿品啊。

    王观摇了摇头,感叹许久之后,才收敛心情,继续观看渔父图。乍看之下,一道紫色光华立即映入眼帘,紫色宝光在空中浮动升腾,甚至飘到了楼顶。毫无疑问,这是真迹。

    看到这个情况,王观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是张老比较靠谱,给我推荐了一幅真迹。

    嗯,如果没有别的好东西,那就承张老这个人情了。

    此时,王观目光随之转移,一个箱柜一个箱柜的观察下去。每个箱柜之中宝光有强有弱,甚至也有一些东西没有任何的宝光,那是十足的赝品。然而赝品就算了,但是在诸多真品之中只有偶尔一两件东西,浮现出来的宝光能够与渔父图媲美而已。

    同样价值的东西,王观也不想再纠结下去,自然忽略了过去。

    片刻工夫,看完了十几个大箱柜,王观又移动到另外一个箱子之中。异能气机也随之渗透了进去,就在这一瞬间,一蓬灿烂紫金宝光顿时绽放出来。

    呃

    紫金宝光太过闪亮了,猝不及防之下,王观又没有心理准备,自然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半响之后才算是反应过来,貌似是撞大运了,在砂砾之中发现了稀世珍宝。

    会是什么东西

    一时之间,王观惊喜交集,正准备细看之时,忽然听到楼下方明升和张清对话的声音,立即当机立断,飞快走了过去打开箱子。翻找了片刻,顺利把那件东西拿了出来。

    好像是

    王观研究起来,越来越惊喜,喜不自胜。

    王居士。

    不久之后,张清走上了三楼,随口问道:怎么样,有决定了吗

    决定好了,我这要这件。

    说话之间,王观干脆利落连盒把东西收好,然后悠然自得向楼下而去。

    呃

    张清愣住了,有些奇怪。因为秋深帖和渔父图还在,王观却选择了别的东西,自然让他感到十分困惑,摸不着头脑。

    不过再好奇,张清也没有急于追下去打探情况,而是收拾烂摊子,把被王观翻乱的东西逐一整理收好,再细心把箱柜关上,这才离开阁楼。

    片刻之后,张清来到龙虎山招待客人的会客厅中,此时此刻王观和张老方明升已经入席就坐了,正在觥筹交错品尝由大厨精心烹饪的美食。说起来龙虎山一派,好像不忌荤腥。毕竟连结婚生子都行,更不用说吃肉喝酒了。

    所以一桌酒菜可谓是飘香四溢,让几个人吃得不亦乐乎。而且说实在话,从早上到现在,就是吃了些茶点,大家也有些饿了,也不打算客气,开宴前几分钟就是猛吃。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这才慢了下来。

    此时,张老喝了口龙虎山特制的养生酒,随即微笑道:王观,还没问呢,你最终挑了哪件东西啊

    宝贝。王观正在啃一根香辣大鸡腿,语音也有几分含糊。

    渔父图

    张老试问起来,看见王观摇头否认,顿时微微皱眉:那就是秋深帖了

    也不是。

    王观把肉吞到了肚中,这才展颜笑道:在您老出来的时候,我又继续翻箱捣柜,发现另外一件好东西,觉得很符合我的心意,干脆就挑它了。

    另外的东西。

    张老顿时一怔,连忙问道:什么东西啊。

    回去再说。

    王观神秘一笑,笑容可掬道:现在说了,我怕某些人后悔。

    听这话话的意思,东西要比渔父图还珍贵张老眉头一皱,喃喃自语:三楼有这样的东西吗,怎么我不知道未完待续。。

第846章 黄庭经,换鹅帖

    :已经上来了,明天恢复三更,求月票支持。

    是不是最新添放的东西

    此时,张老若有所思,转头询问张清。虽说三楼中的东西,他也算是比较了解,但是也不敢说全部清楚。毕竟东西每年或进或出,多少有些变动。他上次登楼观赏,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在这段时间之中,三楼藏品肯定有少许变化。

    叔公,你也知道,我不管这事。

    然而,张清却茫然摇头道:有什么东西,我也不太清楚。

    哦。

    张老点了点头,干脆直接问道:王观,不要卖关子,到底挑了什么东西啊在我作保,他们不可能反悔,你就放心大胆的说吧。

    不急,回头再和您老细说。王观笑道:至于现在道长们好像要和我谈什么事。

    龙虎山宴请客人,也不仅是张清作陪而已。另外还有几个道士,这些人在陪客的时候,不断的献殷勤,又有几分欲言又止的样子,肯定是有求于人。

    对此,不仅王观看出来了,张老更是心知肚明。

    还能有什么事。

    张老性情耿直,更喜欢直来直去,干脆挑明道:当然是荧光树脂的事情,刚才还在问我那树脂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

    咳咳。

    一个道长有些尴尬,不过还是有几分怀疑:张居士,不是我们不相信您,主要是这事听起来有些玄乎。没有见过实物之前,我们肯定不能轻易相信啊。

    从这话就可以知道,这个道士与张老不是本家。

    虽说龙虎山的天师姓张,却不意味着张天师能够一手遮天。实际上龙虎山的权力构成十分复杂,就算是外姓人一样可以身居高位。

    明代嘉靖年间。最受嘉靖皇帝寄信的道士邵元节,就是出身于龙虎山。他不姓张,却被嘉靖皇帝命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

    由此可见,龙虎山一脉尽管和皇帝一样,属于世袭制度。但是却舍得分权,给有能力的人出头的机会,大家齐心协力,所以才有了龙虎山的辉煌。

    想来也是。如果不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估计龙虎山也不可能传承至今,更加没有现在道教四坛之一的地位。

    当然,与古代相比,现在龙虎山肯定没有那么风光了。尤其是在半山寺奇迹般崛起以后,早有这样心思的龙虎山,自然十分眼红,才会再次求到王观身上。

    租借紫檀阴沉木珠只是第一步,但是听到荧光树脂的奇妙作用。却又是另外一个惊喜。如果能够证实是真的,那么肯定不能错过。

    怎么,连我的话都不信了

    此时,张老瞪眼道:你觉得我会撒谎吗

    不敢。不敢那个道士连忙赔笑道:张居士的话,我们肯定不敢怀疑,只是难以置信,一时接受不了而已。

    爱信不信。张老无所谓道:等到王观请人用胶脂书写出华美篇章之后。你们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何必再另外请人。就在这时,那个道士忽然笑道:张居士,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这里就有一个书法高手。

    嗯

    张老反应过来:你是说道真没错,他确实是书法高手,可惜就知道临摹别人的书法,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那位道真是什么人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些好奇打听起来,随后笑道:张老,你这话也有些偏颇,要知道许多书法名家,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临摹名家,打好了基地以后,才有了自己的风格,最终成为书法大师,所以说临摹也不见得是坏事。

    那是你不知道具体情况。

    张老摇头道:别人临摹名家名作,那是博采众家之长,研究历代名家的笔法,然后加以分析整合,最终化为己用,自成一体。可是他呢,可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专。

    专临摹一个人的书法王观眨眼笑道:这样也不错啊,专心把一个人的书法研究透彻了,更加容易推陈出新。

    不错什么。张老哼声道:他不是专门研究一个人的书法,而是专门临摹一个人的一篇字帖。临摹了二十多年,已经完全印在脑中,就算是闭上眼睛写字也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然而就是这样,却让他的书写习惯根深蒂固起来,除了这篇字帖以外,让他改写别的文字,简直就像是小孩涂鸦,让人惨不忍睹。

    说话之间,张老叹惜道:如果是十年前还有救,至于现在他已经彻底废了,根本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说起来张老这神态语气,真有几分爱之深,恨之切的模样。一边说话的时候,一边狠狠朝几个道士瞪去,似乎这些人就是摧毁了一个书法大师的凶手。

    这些人也是心虚低头,尴尬的笑了,不敢直视张老的目光。看到这个情形,王观更加好奇起来,忍不住问道:张老,他专门临摹哪篇字帖啊

    适时,一个道士抢在张老之前,笑容满面道:王居士有兴趣,不妨亲自过去看看。

    这样呀,也行。王观稍微沉吟,就点头答应下来。知道这个道士在给自己设套,但是主动权在自己,他也不担心中招。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其实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现在有这个借口,正好顺理成章的结束了晚餐,然后在几个道士的引领下,慢慢来到了一个房间之中。

    在这里,王观看到了那个名为道真的人,他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高高瘦瘦,嘴辰下巴留了三绺青须,再加上宽敞的道袍。很有高人的风范。

    张老,您来了。

    看到张老来到,道真十分高兴,连忙热情相迎。

    走进房间之后,王观好奇打量起来,只见这里十分宽敞,大概有四五十平方。不过布置却十分简单朴素,除了角落的一张竹床以外,就是一个宽长的书桌,以及几张椅子而已。

    在书桌之上。却是整齐有序的摆放了许多文房器具。其中一个小巧架子上,一排下来就有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毛笔二十多支。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这些毛笔都是使用过的,并不是单纯的摆设而已。另外就是在书桌底下,却是堆砌了一叠叠宣纸。叠放宣纸的高度,几乎与书桌齐平。而且其中大半都有墨迹斑痕,显然是道真书写练字的结果。

    道真,吃过晚饭了吧

    适时,一个年长的道士微笑道:这位居士是我们龙虎山的贵客。对于书法比较感兴趣,你要是有空的话,就帮忙写一篇字帖送给他。

    行。

    道真一怔,又或者已经习惯了。又立即点头答应,然后十分麻利取了一卷宣纸铺开,再用纸镇压平,然后净手研墨。

    在他准备写字的时候。张老也有几分感叹:专也有专的好处,至少滚瓜烂熟了,也不需要怎么调整心态就可以直接进入状态。不像某些书法大师。心静不下来,就根本没有什么状态可言。

    当然,人家书法大师进入状态,灵光闪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幅传世佳作诞生。可是道真再怎么灵光闪现,作品还是不可能摆脱前人的局限框架。所以说,弊大于利啊。

    张老叹息不已,或者这类的话听得太多了,不仅是几个道士无动于衷,就连道真本人也是置若罔闻,专心致志的磨墨。

    不久之后,墨磨好了,道真开始提笔准备写字。

    认真一些,拿出真本事来。

    一个道士微声提醒,却是让道真若有所思,随即轻轻点头,屏气凝神,表情严肃认真。右手执笔醮墨,左手轻轻撩拿衣袖,然后笔走龙蛇,在洁白的宣纸上书写起来。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

    王观看了一眼,顿时惊讶道:原来是黄庭经啊,我还以为是道德经呢。

    不对

    一瞬间,王观收敛了轻视之心,表情一肃:这是换鹅帖。

    黄庭经换鹅帖,不同的称呼,却代表不同的含意。对道家经典比较了解的人,肯定知道黄庭经是一部修道养生之书。

    然而换鹅帖却是书法史上一篇名帖,传说是出自书圣王羲之的手笔。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真迹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拓本流传。

    关于这个换鹅帖,也有一段传奇故事。众所周知,王羲之非常爱鹅。山阴有一位道士,想得到王羲之的书法。知道他爱鹅的癖好,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群又肥又大的白鹅,然后在王羲之经常路过的地方放养。

    王羲之果然上当了,向道士求购白鹅,道士却表示不要钱,只求他抄写一部经文。王羲之欣然答应,写了半天经文之后,高兴地笼鹅而归。也因为这段趣事,后世有人将王羲之所书黄庭经称为换鹅帖。

    然而王观却是知道,关于换鹅帖的真伪,历史上也是存在争论的。毕竟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就变成了黄庭经。

    但是不管怎么说,黄庭经换鹅帖在流传的过程中,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他们都从中得到启示。

    所以真伪之争,并不影响换鹅帖的价值未完待续。。

第847章 大手笔

    :月底了,大家有票就投吧,请多多支持。

    换鹅帖是飘逸的小楷,运笔流畅,结构完美。

    楷书,本来就有方正的意思,应该比较规范。然而这些字体并不一致,有大有小,笔画有粗有细。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增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变化,具有动态美,更富有轻灵飘逸感。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小楷笔法与王羲之的笔法不像,这才有真伪之辨。

    值得一提的是,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而已。也不知道是从谁开始,先把这篇经文与王羲之联系起来。反正一直到现在,还存留争议。

    当然,对于许多书法名家来说,换鹅帖是不是王羲之真迹并不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名帖本身的质量上乘。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历代书家视为王羲之墨宝了。

    现在道真写的就是换鹅帖,张老说他二十多年来,专一临摹这篇字帖。打量片刻之后,王观深信不疑。只见道真执笔如飞,速度极快,但是字字清晰,充满了秀美开朗之意态。

    换鹅帖真本已经失传,王观通过一些途径,看过流传下来的拓本。现在回忆拓本,再对比眼前的字帖,发现无论是字体形态,还是框架布局,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厉害。

    王观欣赏片刻,尽管道真还没有写完,他由衷赞叹起来:果然够专一,绝对是专家,临摹换鹅帖的大专家。

    王居士过奖了。

    此时,一个道士笑道:其实也有些仓促了,如果能让道真准备一段时间,焚香净手,调整心态,恐怕能够写得更好。

    嗯嗯王观点头。也没有什么怀疑。

    就是没有怀疑,王观才理解了张老的感叹。能把换鹅帖临摹得出神入化,甚至有超越历代名家摹本的情况下,可见他的书法天赋极高。然而十分可惜,这样的书法天才太专一了,居然只会临摹换鹅帖,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挥霍浪费自己的能力。

    浪费是可耻的,会受到报应的。这不,报应真来了。除了换鹅帖之外。道真却不懂写别的书法字体,真是可悲可叹。

    正如张老所说,哪怕道真把换鹅帖临摹得和真迹一模一样,甚至超过真迹,但是肯定没有任何人承认他比真迹作者厉害。因为他是在真迹作者设定好的架构下,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但是脱离了这个框架,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为什么历代书法家,总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新局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由于他们十分清楚,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是没有前途的,唯有自成一家,才会得到世人的敬重。

    显然。王观钦佩道真练习书法的毅力,佩服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在专心临摹换鹅帖,但是绝对不会敬重他,因为他没有让人敬重的资格。

    王居士觉得他写得好。

    与此同时。在其他道士的示意下,张清轻声道:我却觉得他还有提高的余地,如果能够用荧光树脂写下一篇黄庭经。以道真的书法实力。加上经文的玄妙,以及荧光树脂的效果,那么作品肯定震古铄今,流芳百世。

    张清这话,称得上是开门见山,图穷匕见,直截了当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观也不觉得意外。

    然而,王观却没有正面回应,不置可否一笑,随之回头道:张老,天色晚了,而且看了一天东西,我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呃

    一瞬间,几个道士十分失望,但是又不好多说什么。毕竟王观这个借口光明正大,而且又是事实,没有反驳的理由。再说了,人家想离开,难道还能强行留客不成

    行,那就回去。

    张老态度中立,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就在张清等人满面失望表情,打算礼送他们离开之际,王观却话峰一转:这位道长的字确实不错,只不过我确实累了,没有办法继续看他写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写好的黄庭经,给我一份回去观赏。

    有,当然有。

    一瞬间,可谓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几个道士有点儿惊喜交集,连忙翻找起来,最后还是道真自己动手,在抽屉中拿出一本制作精美的书册,有些莫名其妙的递给了王观。

    说实在话,直到这个时候,道真还是弄不清楚王观的身份,也不知道张清等同门干嘛好像卑躬屈膝似的讨好他。不过听他说自己的字好,需要仔细观赏,道真也不介意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奉献出来。

    此时,王观把书册接过来,顺势低头一看,只见书册是按照古法精心装帧的,纸页肯定是上等的宣纸。打开书页一看,里头是一行行舒展飘逸的小楷,让人看了就觉得赏心悦目。

    谢谢了。

    王观满意点头,当下也没有留下什么承诺,反而转身招呼张老走了。

    离开了龙虎山,大概半个小时,大家再次回到方明升的蓬莱小筑。虽然王观说自己累了,但是大家都清楚这是借口,所以肯定不是各自回房休息,而是聚在客厅喝茶。

    在方明升烧火沏茶之时,张老直接问道:王观,你是什么想法

    什么什么想法王观反问起来。

    又装傻。张老瞪眼道:直说了吧,他们想买你的荧光树脂,你愿不愿意出手

    我也不知道。王观坦诚道:还在犹豫之中

    犹豫什么张老好奇道:不舍得还是在考虑怎么再宰一刀

    没。

    王观笑道:我是在考虑,请那位道真帮我写一篇黄庭经,大概需要多少钱。

    嗯

    张老一听,顿时惊诧道:闹了半天,你居然在打这个主意,准备釜底抽薪啊。

    我又不傻。王观理所当然道:有这样的东西,自己找人帮忙写一幅作品,注定可以成为珍奇异宝,干嘛要便宜他们

    随便你了,反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解决就好。

    张老也无所谓,反正紫檀阴沉木珠事了,那也没他什么事了。他也不打算多管闲事,而是笑问起来:对了,你那个比吴镇渔父图更加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宝贝

    好东西,难得的好东西。

    王观卖起了关子,在张老的催促声中,才算是把东西拿了出来。东西装在巴掌宽的长盒之中,那是安装书画卷轴常用的锦盒。

    看到这个锦盒,张老自然而然误会了,饶有兴趣道:到底是什么书画,价值居然比吴镇的渔父图还高

    不是书画。王观微笑摇头:您老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什么

    霎时,张老愣住了:不是书画还能是什么

    张老,宝库里头,可不仅是只有书画而已。王观笑逐颜开道:另外还有一些东西,价值可不菲。

    这话倒是不假,除了书画以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明清名瓷,以及玉石金银器物。张老点了点头,然后沉吟道:不过看盒子,应该不是瓷器。难道是那根镶金玉如意

    不是。王观摇头否认:镶金玉如意撑死了就两三百万,怎么可能比得上渔父图。

    也对啊。张老深以为然:以你的性子,不可能做拣芝麻丢西瓜的事情。

    知道就好,也不用说出来嘛。王观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张老也不客气了,直接伸手把长盒拿过来,稍微掂量了下,就有些惊讶道:挺沉的嘛,似乎有一米二左右,难道是兵器

    不是兵器。

    看见王观继续摇头,张老也不打算继续猜测下去了,干脆利落把盒子翻开。

    啊

    一瞬间,不仅是张老惊愕不已,连旁边的方明升也呆滞了一下,眼中尽是惊疑之色。

    这个是

    半响之后,张老清醒过来,立时眉头一皱,非常迷惑道:王观,你你这还不是拣芝麻丢西瓜啊。

    有吗王观笑容依旧:我觉得这东西不错啊,这样的大手笔可不多见。

    王观说的大手笔,不仅是形容词而已,更是在陈述事实。

    一般来说,所谓的大手笔,那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也比喻实施宏伟的规划。不过王观口中的大手笔,或者说盒子里的东西,真是大手笔。说白了,就是非常大的毛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如椽大笔。

    椽笔这个典故出自东晋名臣王询,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自己,醒来了之后,他若有所思,告诉家人,此当有大手笔事。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晋孝武帝就驾崩了,由于他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颁布天下。

    从此以后,如椽笔笔如椽椽笔笔椽大手笔等,就成为了文人追寻的目标。发现梦里没人送笔给自己以后,一些人干脆自己制作大笔悬挂在书房里,不管是作为装饰观赏品,还是寓意深长的好兆头,反正类似这样的大毛笔,无论古今都不罕见。

    现在王观居然舍弃了吴镇渔父图而选择了这支大笔,在张老和方明升看来,典型就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啊。未完待续。。

第848章 笔中玄机

    :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看到两人怀疑的目光,王观却十分轻松自在,微笑示意道:张老,这东西到底是芝麻,还是西瓜,你不妨先看看再判断。

    肯定要看啊。

    此时,张老也稳了稳心神,一边把大毛笔提了出来,一边开口道:尽管我也相信你不会那么不智,但是也害怕你一时晕了头

    嗯

    说话之间,张老的手掌在手臂粗圆的笔管上掠过,顿时有几分迟疑:这个好像是金属材料我说怎么这样沉。

    没错,是铜质的笔管,只是表面涂了一层黑漆。王观点头笑道:工艺非常好。

    铜皮铁管而已,有什么工艺可说

    然而张老却摇头起来:如果是竹木玉石,或者金银陶瓷毛笔,又能够证明是古代宫廷的用具,那么价值百万不成问题。可是铜铁类的东西,价格肯定要大打折扣。况且这东西从头黑到底,又没有什么特色,怎么看怎么不值钱。

    张老这话十分公允,这个大笔大是大了,但是通体就是黑色,不仅是涂漆的笔管黑,连笔锋也是黑的,而且黑得不够彻底,有几分杂色。

    一般来说,一种颜色十分纯粹,纯粹到了极点,那么就会透出亮光来。比如说黑陶,黑中闪亮的黑陶,漆黑的颜色之中充满了雅致之感。不过这支大毛笔却没有这样的状况,反而有几分灰黑斑斑之色。总而言之,东西的表相不好,自然影响了它的价值。

    想到这里,张老的眉头好像川字一样锁了起来,脸上充满了迷惑不解之色:王观,这件东西的价值,你没有理由看不出来啊。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选它难道是转性子了。要与龙虎山打好关系

    怎么可能。王观轻笑道:我可是见钱眼开,不信神佛的。我要这件东西,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张老,您知道我之前去过汉中,那么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汉中呀

    嗯

    张老愣了一愣,主要是话题有些跳跃,他自然不解其意。倒是方明升忽然若有所思起来,惊喜交集道:你的意思是,这支大笔之中也暗藏了玄妙机关

    没错。

    王观直接承认了,微笑道:在拿起大笔的时候。我就发现其中不对。不仅是由于它是金属材料构造,更主要是分量很沉。一般来说类似这样的大毛笔,如果是金属材料,那么笔管应该空心才比较合理。然而这东西却是实心,让我感觉有些怪异

    尽管大笔是重了点,但是我没觉得有什么怪异啊。张老皱眉道。

    主要是你老没到汉中机关研究所参观过。

    此时,王观笑着解释道:不然的话,你也有我一样的反应。参观回来之后,我有点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后遗症了,现在看什么东西都怀疑是不是暗藏了机关。

    对对对

    方明升深以为然:我也有这样的症状,尤其是看到箱盒之类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猜测这东西有没有什么机关。

    张老有些恍然。然后仔细打量大笔,迟疑道:王观,你说这东西有机关,那是自己的怀疑猜测。还是真找到了机关了

    当然是找到机关了。王观笑道:我可不笨,不可能因为心里的一点怀疑,就舍弃了渔父图而选择了这支大毛笔。

    那么机关里头藏了什么东西张老自然追问起来。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王观装蒜道:当时情况有些仓促。发现了机关以后,张清就上来了,我也不好再继续研究下去

    这样说来,还是有几分风险啊。张老皱眉道:如果这支大笔只是有机关而已,里头却没有储藏其他东西,那你岂不是吃亏了

    赌一把,碰运气。

    王观笑容可掬道:你们也知道,我的运气向来不差。既然发现了端倪,没有理由错过这样的东西。再说了,我亏得起,大不了再等一年。

    我不相信龙虎山尝到甜头以后,只租借紫檀阴沉木珠一年。等到明年租期一满,他们打算续签,我直接索要渔父图,不信他们不给。

    说白了,王观就是在打这个主意,不然租借的条件也不会那么简单,没有张清等人想象中的那样苛刻。杀鸡取卵,固然能够获得一时之利,然而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就好像种韭菜,只要不把根挖了,那么就可以割了一茬又一茬。放了长线,才能钓到大鱼

    你把他们当成提款机了

    一瞬间,张老有些啼笑皆非:摆明了是拿他们当成肥羊看待,每年剪羊毛。

    不能这样说,我们这是互利互惠啊。

    王观振振有词道:你们不要看他们现在好像是在出血,但是回头肯定能够连本带利赚回来。相比之下,他们在吃肉,我只是喝汤罢了。

    这话倒不是得了便宜在卖乖,毕竟以龙虎山的能力,又得到了紫檀阴沉木珠这样的异宝,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肯定能够玩出大花样来。

    这个年头,除了女人的钱比较好赚以外,估计宗教团体最赚钱了。不然的话,也不会每年都冒出一帮大师闹得满城风雨。

    所谓信仰自由,心诚则灵,你不信,别人信啊。而且别看王观口中不信仙佛,但是真正进入到佛寺道观之中,他也不能免俗烧上几炷香礼敬一下。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却是一种十分常见,又十分微妙的心理。

    不要瞎扯。

    张老不想多谈宗教事务,干脆把话题拉了回来:你说的机关在哪里

    在

    王观才打算指点出来,没想张老突然改变了主意,伸手阻拦道:算了,你先别说,让我自己找找。

    说话之间,张老把大笔搁在旁边的桌子上,然后仔细的观察摸索起来,而且很快就把破解机关的关键锁定在笔管上端。毕竟相对光滑无缝,又涂了黑漆的笔管来说,封堵起来又系了丝带的上端,确实比较令人怀疑。

    应该是这里吧。

    张老打量片刻,只见笔管的上端有个拧子,丝带就是系在拧孔中。一番琢磨之后,他伸手试探性的按动拧子,却发现拧子纹丝不动。

    一时之间,张老好像与拧子较上劲了。按不行,那就转吧,然后又是搓,又是捏,又是拉扯,可惜拧子却没有任何反应。

    片刻之后,张老暂时放弃了,眼中充满了怀疑:王观,这笔真有机关吗

    当然,我还会骗您老不成王观十分认真点头,随即笑道:您老要是不信,那我就出手破解机关了

    行,你来。

    张老也不纠结,直接让开了位置。他老人家很干脆,觉得自己不行,那就让行的人来,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磨磨蹭蹭。而且也不用觉得张老实力不行,主要是术业有专攻,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对机关学有研究的。

    就算是王观,如果不是作弊的话,估计对于这支大笔也没辄。不像现在,知道了大笔的机关奥秘,自然是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

    张老,其实您应该多点耐心的。

    此时,王观笑道:你检查笔端,那是很正确的突破点。就是方向错误而已,不应该是笔管的上端,而是在下端

    笔管的下端,其实就是笔锋。这是一支大笔,那么笔锋自然不小,就好像是小扫帚似的松蓬起来。根据张老鉴定,笔锋的毛应该是马尾丝,吸墨性不好。所以这支大笔的笔锋只是纯粹的装饰品而已,很难用来醮墨写字。

    现在王观把笔锋拨开,只见笔管之中果然有个塞子。

    一般情况下,毛笔的制作,就是将笔管的下端挖空,再把笔锋填进去就了事。可是这支大笔却多了一个小小的塞子,确实有几分不同寻常。

    反正王观知道这个塞子是关键,当下直接伸手用力一按,然后旋转一圈。

    咔嚓

    机关声响动,证明王观说得没错,东西确实暗藏玄机。也就是这一时刻,在笔管的上端,无论张老怎么较劲都没有松动迹象拧子突然弹跳了出来。

    咦,居然是这样打开的啊。张老惊叹之余,也连忙凑近观看。只见拧子弹开以后,笔管就露出了一个孔眼。不过孔眼却不大,只是能够塞入大拇指头罢了。

    成人手臂粗大的笔管,内部居然只有大拇指头大小的孔眼,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况且王观又证实了这支大笔确实有机关,自然更加让人期待笔管之中的情况。笔管里头到底是不是藏了什么东西,如果真藏了东西,那么东西会不会是什么宝贝

    带着这样的想法,张老第一时间把微沉的笔管抬了起来,然后轻轻的抖动。片刻之后,只听见啪的一声,在笔管孔眼里头好像是有什么东西跌落出来。

    真藏了东西。

    一瞬间,众人惊喜交集,连忙朝桌面看去。

    咦

    乍看之下,众人愣住了。一眼望去,只见桌面空荡荡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难道是掉地上了

    张老眉头一皱,低头在地板搜索起来。未完待续。。

第849章 五色笔

    :第二更了,大家有月票就请多支持。

    张老,您别找了。

    此时,王观眨了眨眼,忽然说道:东西就在桌上。

    什么

    张老一怔,又回头看了眼桌面,还是什么也没看见。当下吹胡子瞪眼,不满道:哪里有东西以为我老眼昏花,什么也看不清楚吗

    张老,我哪敢啊。王观连忙摇头,誓言旦旦道:东西真的在桌面上。

    嗯

    感觉王观不像是在撒谎,张老立即皱起眉头,仔细打量起来。

    桌子是用上好的黑酸枝制作而成,尽管没有涂漆,但是木材本身的质量就很好,经过细心的护养,表面更透发出幽亮的光泽。

    这样干净的桌子,上面搁了什么东西,绝对可以一目了然。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张老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状况,仔细观察了一会,才算是发现了一点端倪。

    咦

    发现了端倪以后,张老惊愣起来:这是毛笔

    还是毛笔啊。

    此时,方明升也看见东西了,自然也十分惊诧:在大笔之中,就是藏了这支小笔

    当然,方明升口中的小笔,那只是相对来说。实际上这支笔也不算小,只能说是比较正常的型号,但是对比手臂粗的大手笔,却实是小笔一支。

    另外就是,这支应该是木笔,笔管的颜色与黑酸枝颜色十分相似,所以搁在桌面上才会那么不起眼,以至于让人看了就忽略过去。

    亏了,太亏了。

    见此情形,张老忍不住摇头叹道:王观,你赌输了。看来真要等到明年了。

    不至于吧。

    王观摸了摸鼻子,又挠头道:毕竟藏得这样严实的东西,应该不会普通吧。

    这个难说。

    张老摇头道:把东西藏起来,未必就是珍贵宝贝,说不定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就好比古人藏信扎家书一样,属于一种纪念性的行为。

    是吗。

    王观一脸不死心的模样,直接伸手把桌上的毛笔拿了起来。

    啊,怎么回事

    就在这一瞬间,奇怪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本来黑中泛紫的笔管,忽然在晃荡之间就变成了微微的淡黄色。就好像王观手掌的肤色一样。

    张老和方明升自然看到了这个情况,刹那间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忍不住揉搓了下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疲惫了,以至于出现了幻觉。

    张老

    适时,王观也有几分惊喜交集:这东西好像有些不对啊。

    说话之间,王观顺手把毛笔搁下,只见毛笔果然又在瞬息之间变了颜色,无声无息的与桌面色泽完美融合起来。

    这简直就是变色龙方明升冷静下来。眼中透出灼热的光芒。看到这样的情形,哪怕是再蠢的人,也应该知道这支看似不起眼的毛笔,肯定非同一般。

    你们别动

    在方明升跃跃欲试之时。张老却抢先伸手把毛笔攥到手中,察看瞬间变成淡黄色的笔管,眼中充满了惊叹离奇之色。

    在观察之余,张老也顺势把毛笔拿到不同的地方。察看它的颜色变化。只见毛笔果然不辜负变色龙之名,在不同的环境立即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在桌子中是微黑泛紫之色,在手中是淡黄的色泽。在灯光下却是微白的颜色,在盆景的树叶旁边却是绿油油的模样

    张老兴致勃勃的试验,起码过了半个小时以后,才算是逐渐冷静下来,关注毛笔的材料:这笔的质地,不是木质材料,反而有点儿像是玉石。

    玉石王观和方明升有些意外。

    如果不是玉石,也应该和玉石有关系。张老沉吟道:其实相对笔管来说,我更加在意毛笔的笔锋,不知道是用什么动物的须毛制作而成,居然也能够与笔管一样随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对,非常神奇。

    方明升连连点头,然后努力回忆道:我记得曾老和我说过,在古代似乎有一种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这种熊其实不是真正的白熊,只不过由于北方常年冰雪不化,天地白茫茫一片,所以熊毛才是白色的。

    王观听出了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说,这种熊的熊毛本来没有颜色,而是随着环境的色泽而改变

    没错,就是这样。方明升肯定无疑,又有几分感叹:由于没有实物证据,我本来以为只是传说,不过看到笔锋的情况,感觉曾老说的很有可能是真事。

    有这种异熊吗

    适时,张老惊讶道:以前却是没听说过,果然是学无止境。

    张老,笔锋是不是熊毛,以后再慢慢研究。

    与此同时,王观饶有兴趣道:我现在十分好奇,这支笔到底是什么来历这样神奇的宝贝,在古代应该有一鳞半爪的记载吧

    你说对了,这东西在古代不仅有记载,而且非常有名气。张老郑重其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东西应该是大名鼎鼎的五色笔。

    王观一怔,忽然反应过来,顿时惊声道:梦笔生花的五色笔

    没错,我觉得就是这件东西。

    此时,张老点头叹道:自从毛笔被发明以后,古代文人对于这种东西就有了比较特殊的感情,关于毛笔的奇闻逸事就多了起来。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大笔如椽。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王询,活跃在东晋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北朝。然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不仅是王询睡觉梦到笔而已,另外还有一些梦笔的典故。

    其中一个典故的主人公,或许比王询更有名气,他就是江郎才尽的主角江淹。

    张老兴致来了,娓娓而谈:根据南朝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才子江淹以出众文采称著于世。晚年时他在梦中遇见仙人郭璞,并且向他索要五色笔,他自然给了。从此以后,江淹发现自己再也没法作诗,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也是从此而来。

    梦里的事情,肯定不能当真。众所周知,江淹之所以出现才尽的情况,无非是他当上了高官以后,专注于政事,在诗赋文章方面的才华自然退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关于五色笔的第一个记载。

    张老竖起一根手指,随即继续说道:第二个记载,就是有个叫廉广的人在泰山采药时,从一名隐士手中接下一枝笔,凡是用这枝笔画出来的事物都会从画中跑出来变成真的东西。可是廉广也因为这枝笔而被人认为是懂妖术的人,结果被关进牢狱。后来他听了隐士在梦中的提议,画中一只巨鸟并成功越狱。

    这个故事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耳熟能详

    适时,张老忍不住笑道:据说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就是根据这个典故改编出来的,而故事中的笔,自然是五色笔无疑了。

    当然,最经典的典故,还是王观刚才所说的妙笔生花。

    说话之间,张老笑容更加浓厚:一般人听到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估计也知道是比喻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未必知道妙笔生花的出处知道你清楚。

    瞪了王观一眼,张老摆手道:你别开口,让我来说。

    张老,您说的典故,我们都清楚,没必要说下去了吧。

    王观笑容满面道: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记载,李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这就成了诗文里最常用的典故之一,如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里就有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的诗句。

    不仅是李白

    对于王观抢话的行为,张老有几分悻悻:另外还有唐朝的李峤,还是儿童时梦有神人遗送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北宋的范质出生之夜,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也就是说,关于五色笔的传说,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宋代,可谓是屡见不鲜。

    这个时候,张老的表情却有几分斟酌:只不过,就是不知道是先有这支五色笔,所以才有诸多的传说,还是先有了传说,才有人根据传说制作了这支五色笔。所谓的五色,或者是无色的谐音。毕竟毛笔无色,才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张老,您是想说,如果是先有五色笔的话,那么你刚才罗列的那些人,恐怕不是梦到了五色笔,而是他们收藏了五色笔吧王观揣测起来。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张老点头道:不然的话,这些梦未免太频繁了点,而且几乎是一脉相承下来。不过身怀异宝,难免要小心慎重,所以假托是梦。

    往事如烟,没必要较真。王观轻轻摇头,笑容灿烂道:只要能够证明这是传说中的五色笔就成。张老您说这是异宝,那么应该比吴镇的渔父图值钱吧

    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一瞬间,张老摇头叹道:现代还好点,如果是在古代,这支笔对于文人来说,相当于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恨不能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根本没人愿意出让未完待续。。

第850章 方明升的提议

    :三更了,有点底气求票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张老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古代对于文化的尊重,那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而五色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才华的象征。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毕生的追求不就是人才华出众,让世人敬重吗只听说努力学习,增进才学的,应该不至于有人把送上门来的才气拒之门外吧。

    只是象征而已么然而王观却有几分贪心不足:只有文化的价值,象征的意义,却没有经济价值

    文化本身就具备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张老摇头道:且不提最直观的作家富豪,以及各种文化产业,单单是五色笔所代表的含意,就足够让人哄抢了。不得不说,你又赌对了,这件东西的价值,确实远远高于渔父图。

    哈哈,我就说嘛。

    此时,王观笑意盎然:我的运气向来很好。

    不仅是好而已,简直就是让人嫉妒恨。

    听到张老这个形容词,旁边的方明升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不过是租借了紫檀阴沉木珠,却得到了一件与紫檀阴沉木珠价值相当的珍宝,这样的运气,那是逆天的节奏。

    这笔

    知道两人受到刺激了,王观也不继续再卖乖了,立即转移话题:张老,方老板,你们要帮忙保密哦。免得张清他们知道了,打算反悔赖账。

    放心,这样没品的事情,他们做不出来。张老摆手道:当然,你不想张扬,我们倒是可以理解。反正我可以保证,这事绝对不会在我口中传出去就是了。

    谢谢张老。王观微笑表示感谢,对于张老的人品。他没有任何怀疑。至于方明升,他爱说就说,大不了到时不承认有这事。

    如果方明升知道王观的想法,肯定觉得十分冤枉,毕竟他还是比较重视承诺的,既然答应了下来,肯定不会随便乱说。

    当然,也不能这样白便宜你。东西借我观赏两天,算是封口费了。张老笑眯眯道,有几分趁火打劫的意味。

    没问题。东西搁您那,等到过了中秋再还我就行。

    王观也十分爽快点头答应,这样的情况多了,他也习以为常,早没有当初的战战兢兢,害怕有借无还的担心。

    嗯。

    张老笑逐颜开,一边把玩五色笔,一边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明天就回去。不打算请道真帮忙书写黄庭经了

    这事不急,我再考虑考虑。王观迟疑道:以后再说吧。

    随便你

    对于这事,张老打算置身事外,自然不会多说。而是继续观赏五色笔。许久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他才在王观的劝说下返回房间休息。

    与此同时,王观也打算回房睡觉。却被方明升拦了下来。

    有事王观有些不解。

    确实有事。方明升点头,有些迟疑道: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你真的能够听出那个金匮的密码锁机械齿轮方位

    王观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奇怪道: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问这个该不会是忘记别墅藏室的密码了吧。

    不是我忘记,而是别人忘记。我记得好像和你说过这事方明升提醒起来:我在英国的一个朋友,他忘记藏宝库密码了,一直都没能打开。如果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十分感激。

    金匮的事情,那只是巧合,说也可以理解为运气。王观一听,立即摇头道:现在再让我破解密码,估计我也无可奈何,所以这事还是算了,你不要真的以为我有这个本事

    方明升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敷衍自己,当下连忙说道:你先别急着拒绝,我知道你不在乎几百万英磅的奖金,但是在他的宝库之中却有不少稀世珍宝。他承诺有谁帮他解决了这个麻烦,他就允许那人随意挑选一件东西。

    如果你有这个实力的话,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不知道基于什么理由,方明升极力鼓动起来:他的藏宝库我没有参观过,但是却知道里面的珍宝肯定很多。不仅有西方的宝物而已,其中更有东方的瑰宝。

    东方的瑰宝

    王观顿时眉头一皱:你朋友祖上是八国联军的英官

    呃

    瞬时,方明升有些尴尬,突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什么好犹豫的。王观坦然道: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也记恨不到你朋友的身上。

    方明升不搭腔,主要是不清楚王观这是正话,还是反语。

    不过,王观不是在开玩笑,以前的屈辱历史,牢记在心头就行,没有必要经常挂在嘴边。连古人都知道知耻后勇,发奋图强的道理,现代的人更应该明白风水轮流转,以前吃的亏,以后总有机会偿还回去的。

    当然,王观也知道那应该是许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对那个地下宝库多了几分兴趣:你没撒谎吧,真的可以随便挑一件东西,价值连城的珍宝也行吗

    绝对没问题。

    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有答应的趋势。方明升有些欣喜,急忙点头道:他的家族在英国也算是老牌贵族了,视名誉如生命,不可能说话不算数。再说了,相对宝库的全部东西来说,区区一件珍贵宝物,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他没理由不答应。

    这样呀。

    王观沉吟了下,又摇头道:这事再说吧,等过了中秋我再给你一个答复。

    行行行方明升自然没有意见,连忙礼送王观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连早餐也没吃,王观就直接回家了,坐车返回江州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圆满的中秋节。

    不知道什么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条件越来越好,节日的氛围反而越来越淡。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中秋团圆的时候,能够回去和家人团聚,本来就是不错的事情。至于节日的气氛什么的,倒是可以忽略不计。

    回家的时候,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一晃就是几天过去了。本来王观还打算在家多待两天,不过接到了俞飞白的电话,只好收拾好行李,先去了一趟省城,找张老要回五色笔,然后才在省城直接乘班机来到京城。

    这里

    出了机场,王观立即看见俞飞白在附近招手,当下立即拖着行李袋过去。干脆利落拉门上车,钻进去坐好之后,王观笑侃起来:稀奇呀,居然这么好心来接我。

    谁接你,主要是那把汉代古剑你带来了没有俞飞白嗤声道:对了,还有那盒什么胶脂,钱老还打算研究呢。

    呃

    适时,王观挠头道:忘记打电话告诉你们了,那盒胶脂真的是荧光树脂。

    你怎么知道

    俞飞白有些惊诧:有什么依据吗

    说起来也巧,那天你前脚才走,张老后脚就来我家作客了。王观轻笑解释道:经过他老人家鉴定,可以肯定东西是荧光树脂无疑。

    这么肯定俞飞白自然有几分怀疑:张老是怎么说的

    他没怎么说,只是亲自验证而已。王观笑道:其实就是水和火的调和,把胶脂和水用火一烧,胶脂立即融化开了,成为一种能够泛出光亮的果冻状物质

    真的俞飞白兴致勃勃道:那等下要验证一下才行。

    说话之间,他也有些奇怪:对了,好端端的,张老怎么去你家作客

    别提了,还不是紫檀阴沉木珠的事情。王观摇头道:知道了半山寺的盛况,龙虎山的人自然忍耐不住了,立即央求张老再当一次说客。

    原来如此。俞飞白恍然大悟之余,也好笑道:那肯定又吃一次闭门羹。

    没,我同意了。

    王观轻描淡写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在他们一片赤诚的份上,我内心深受感动,也耐不住张老的情面,最终答应他们了。

    不是吧。

    俞飞白满脸错愕之色: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假他们威胁你了又或者说,付出了什么让你难以抵挡的代价,才让你改变了主意。不过,无论是什么代价,你都没理由将紫檀阴沉木珠这样的稀世珍宝拱手让人啊。

    看见俞飞白真急了,王观也不好再捏着,直接道出了实情:不是买卖,而是租借。把东西租借给他们一年,东西还是我的。有合同为证,估计他们也不敢巧取豪夺。

    难怪,我说你怎么这样大方了。

    适时,俞飞白有几分安心,然后饶有兴趣道:既然是租借,那么以你的性格,肯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说说看,得了什么好处

    也没啥。王观轻描淡写道:就是在龙虎山的秘库里挑了件东西而已。

    就是张老说过的,藏了许多珍贵宝贝的秘库

    俞飞白有些兴奋:能让张老念念不忘的宝库里头,绝对没有普通的货色。尤其是你身在宝山,贼不留空的脾性,肯定是专挑贵的未完待续。。

第851章 书成鬼神惊

    :今天第一更,又是星期一,求推荐票支持。当然,有月票更好,谢谢。

    不要最好,只挑最贵。

    此时,王观白眼道:这话听起来怎么这样耳熟,我是那种人吗

    不是才怪。俞飞白笑眯眯道:我还不了解你呀,租期才一年,摆明了是想把羊养肥了再宰,一年收割一次,肯定赚翻了。

    什么宰肥羊,说得太难听了王观义正词严道:我们是互利互惠,堪称双赢。

    切,结果还不是一样。

    俞飞白撇嘴道:只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既然知道是你情我愿,那你还这么多废话干嘛。王观瞥视道:我可以理解你嫉妒的心理,但是请不要污蔑我高尚的品行,让人误会了怎么办

    滚犊子,如果你品行高尚,那我就是道德无暇的圣人了。俞飞白嗤之以鼻,又十分好奇道:话又说回来,你到底挑了什么东西

    本来打算直接告诉你的,但是考虑到你这样不信任我,那我就不多费唇舌了。

    是你自己想卖关子,居然又赖在我头上

    在两人吵嘴的时候,车子也回到了大宅门。俞飞白停车下去,热情洋溢的打算帮王观提拿行李。这分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观自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你这是污蔑,我是那种随便翻别人包袱的人吗

    毫无疑问,你就是

    听到这话,俞飞白一脸不愤,快速来到宅院客厅诉苦:钱老,我好像去接某人,他居然不识好人心,反过来抹黑我。

    王观到了。

    此时。钱老脸上露出慈和笑容:你们两个,又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较劲

    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俞飞白满脸正气,然后打小报告似的揭发道:钱老呀,王观学坏了,居然坑人。

    哦。

    钱老讶异道:坑谁了,难道是你

    当然不是我,我可没有那么笨,随便就被他坑了。俞飞白嬉笑道:不过被坑的人也是活该,纯粹是人傻钱多。不怕挥霍

    莫名其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一番话下来,没头没脑的,钱老自然十分不解。

    钱老,你也别听他瞎说。

    此时,王观自然解释起来,详细说明了情况,表示自己完全是看在张老的面子上,才会答应龙虎山的恳求。

    这话亏心了。俞飞白鄙视起来:以前张老也当过说客。怎么不见你同意。

    性质不一样,我的态度肯定不同啊。

    王观十分坦然,随即打开行李袋,掏出一个盒子搁在桌子上:张老。这个就是荧光树的胶脂,您老看看。张老已经验证过了,东西应该是真品

    哦。

    钱老颇为好奇,立即把盒子打开。再拿起来仔细观察研究。盒中胶脂有几分晶莹剔透的质感,而且和牛皮糖一样充满了弹性,看起来很像是化学硅胶。不过却没有硅胶的气味。更显得十分滑润细腻。

    东峰是怎么验证的

    研究片刻之后,钱老随口道:这些天我也在翻查资料,不过由于比较仓促,资料查得不够彻底,所以对于荧光树脂的了解不多,就是知道这东西提炼出来以后,就会慢慢地冷却凝固。等到想要使用的时候,则需要重新加热

    对,就是加热。

    一瞬间,俞飞白连忙点头:王观刚才和我说了,张老就是把东西和水加热以后,胶脂就自然融化成为流质状,然后就可以融于墨中。

    哈哈,那么看来,这东西应该没错了。钱老微笑道:胶脂和墨汁经过一定的比例调和之后,书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有荧光效果。那是一种由内及外,浑然一体的幽光,不是那种沾了闪光粉,字体十分粗糙的状况。

    那就试试看

    俞飞白一听,目光闪亮,兴致勃勃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说得再多,不如亲自验证一番,才知道是不是属实。

    王观也不是小气的人,看到俞飞白感兴趣,直接挥手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嘿嘿

    看见王观同意了,俞飞白立即行动起来,在桌面上摆出了各样工具,另外还有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就绪了,这才用小刀割了少许胶脂,然后根据王观的指点,把胶脂搁到铁勺子中,添加一些清水,然后慢慢灼烧。

    片刻工夫,胶脂自然融化起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晶莹闪亮的光泽。

    果然是真的。

    见此情形,俞飞白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举起勺子迎着阳光不断的观察,直到勺中的流质胶脂慢慢地冷却下来,重新凝固之后才意犹未尽的继续加热。

    快快快

    一会儿,俞飞白又把胶脂煮沸化成了液体,然后飞快倒入了砚台之中,随即急声催促:王观,快磨墨

    知道了。

    王观早有准备,立即挤了几滴清水到砚上,再拿起墨锭仔细研磨起来。手腕稍微用力,墨锭均匀旋转起来,很快就散化成为浓厚的墨汁。

    通过墨锭研磨出来的墨汁,本身就显得比较油亮,现在又添加了荧光树脂的液体,两者相互调和,十分顺利的融合起来,并且在王观的旋磨之中,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差不多了,差不多就行了。

    几分钟之后,在俞飞白的示意下,王观停下了研墨的动作。拿起墨锭的时候,砚池中的墨汁逐渐平衡下来,就好像是万古深潭一样宁静无波。

    乍看之下,砚池墨汁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当俞飞白捧起砚台。将其转移到阳光底下的时候,一抹幽奇的光华就映照了出来。

    哈哈,第二阶段试验成功,胶脂果然能够融于墨汁俞飞白欢呼雀跃起来,又重新把砚台捧回桌上,然后十分期待道:钱老,最后就该您老人家亲自出马了。

    嗯。

    钱老微微点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笑容。随即在竹质笔筒中抽了支毛笔,再探入砚池中醮取了足够的墨汁之后,又敛了敛笔锋。这才提笔悬空。

    一番沉吟斟酌,钱老立即笔走龙蛇,在铺好的洁白宣纸上书写起来。

    说句实在话,钱老的书力肯定不及周老。不过也要公允评价,周老的水平与专业的大书法家没有什么区别了,而钱老的水平却属于业余书法家中的最高水平,与普通书法家的实力相当。

    另外,钱老学的是赵孟頫的行书,字体圆润峻秀。笔法转折之间格外飘逸。

    宁静致远

    不久之后,钱老才收手,俞飞白立即狂拍马屁:钱老这字写得真好啊,笔墨浓淡相宜。气势非同一般,充满了大家风范

    少来奉承。

    钱老笑斥起来:我每次写字,你都说同样的话,你不厌倦。我都觉得烦了。

    从一而终,说明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俞飞白笑嘻嘻道:不信你问王观,看我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一瞬间。王观装聋作哑起来,自然清楚俞飞白这是在给自己下套。这话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好使,回应了就真上当了。

    不过,王观还是小瞧了俞飞白厚脸皮,看到他不说话,俞飞白立即笑眯眯道:看吧,他都默认了

    别闹了。

    此时,王观有些无语,然后示意道:墨迹已经干透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过来搭把手啊。

    霎时,俞飞白急忙把钱老的书法作品小心翼翼地提拿起来,与王观分别执起四个边角,然后轻快来到了阳光明媚的窗边。

    两人稍微调整,使得书法作品平坦的暴露在阳光底下。也就是在同一时刻,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墨字,忽然浮现出淡淡的光华。这是一种内敛的幽光,就好像钱老所说,那是从墨字本身透发出来的光泽。

    无论是谁看了,第一反应就是这幅书法作品已经成精了,具备了传说中的仙气,灵气,或者妖气,所以才会字字生辉,绽放毫光。

    漂亮,太漂亮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神情激动,眼中充满了惊叹之色:钱老,东西归我了,回头我立即请人精心装裱起来,再送给我侄子做传家宝。

    可惜了,应该请易之过来写这字的。

    钱老随意点头,仔细观赏作品片刻,忽然摇头道:以我的水平,胡乱书写了这四字,简直就是糟蹋了这样的珍宝。

    钱老,您这是妄自菲薄了,您老的书法可不比一些书法家逊色多少,甚至比有些书法家还要强王观由衷说道,绝对不是在拍马屁。毕竟有些书法家,只是顶着书法家的名头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实力。

    对,非常对。俞飞白肯定是连忙附和:钱老这字,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

    太夸张了。

    钱老摇头,适时走开两步,不想听这种不着调的话。

    一点也不夸张。俞飞白誓言旦旦道:您老要是不信,尽管把这幅作品拿出去找人问一问,看看他们信不信

    王观闻声,倒是觉得俞飞白这话挺靠谱,毕竟常人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忽然看到了这幅绽放光华的书法作品,说不定视为神迹,纳头便拜未完待续。。

第852章 水精

    :二更了,继续求月票支持,大家有票就投吧。

    这样的东西,不仅是珍宝,更是镇宅的吉祥物。

    此时,俞飞白侃侃而谈:晚上挂在房间,有贼进来了,看见这样的东西,肯定吓得屁滚尿流,直接落荒而逃。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王观连连点头,不过也顺势拆台:但是我觉得更大的可能,却是那贼知道东西是稀世珍宝,在落荒而逃的同时,也不忘记顺手牵羊

    成心和我过不去是吧。俞飞白斜睨道,很不爽的样子。

    王观笑容依旧,原话奉还道:没,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切,懒得理你。俞飞白哼哧一声,又眉开眼笑起来:钱老,就这么说定了,东西归我了。

    行。钱老微笑点头,又提点道:不过,你刚才说得也对,东西确实是要在晚上看,尤其是在月光映照下欣赏,这才比较有韵味。

    王观和俞飞白轻轻点头,也明白钱老这话的意思。主要是月光比较柔和,而且夜里环境比较幽暗,墨字的光华肯定更加清晰明显。

    对了,张老说过,这东西的保持期或许只有几十上百年而已。

    与此同时,王观好心提醒道:你最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或者过上几十年,字里的光华就黯淡下来。

    什么,居然还有保质期俞飞白惊愣起来。

    废话,这是植物胶脂,肯定会挥发,怎么可能没有保持期。王观白眼道:你以为是钻石啊,可以长久不变。

    我说古代有这样的东西,怎么没见实物流传下来。

    适时,俞飞白也恍然大悟。当然也有几分失望:不过才几十年的保持期,是不是太过短暂了点儿。

    也难怪俞飞白这样想,毕竟相对书法作品动辄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来说,区区几十年真的有些不够看。

    几十上百年,那只是一个预计,或许时间可以更长。王观笑道:当然,也可能比预计的还要短暂。也就是说,这幅书法作品就是一个试验品。你拿回去收藏了,记得每隔一段时间就看一看,记录其中的变化过程。

    这么麻烦啊。俞飞白眉头一皱:凭什么要我来做这事。你不是有一盒胶脂吗,我不相信你不用。

    用肯定要用,但是还在考虑怎么用。

    王观犹豫道:在龙虎山的时候,我倒是遇上了一个临摹换鹅贴的书法高手。一篇字帖写得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比古代名家临摹的更好。本来想请那人用胶脂写一篇作品的,又担心这人文字过于刻板匠气。

    你这话好矛盾。俞飞白皱眉道:你说他书法出神入化,又说他文字匠气,这分明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啊。

    他没说错。

    此时。钱老若有所思道:你说的人应该是道真吧。

    对,就是他。

    王观连忙点头:钱老也知道这人

    不仅知道,而且还聊过天,得他赠送了一本黄庭经。

    钱老语气之中充满了惋惜:他的黄庭经字帖确实是写得出神入化。但是每篇字帖都十分类似,没有什么变化,自然就显得刻板匠气了。

    之前就曾经提过,大师临摹名家作品。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还会融入自己的感悟,夹带一些私货进去。可是道真却是百分之百的临摹。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文字再娴熟流畅,却终始摆脱不了真迹的桎梏。

    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俞飞白在旁边挠头道:那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钱老你的评价似乎不高。

    这是有原因的。王观帮忙解释起来:主要是那人太专了

    在王观的解释下,俞飞白才恍然大悟:龙虎山居然有这样的奇人,之前却是没听说过,看来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才行。

    道真潜心苦练二十几年书法,又只专精于换鹅帖,称为奇人也不为过。不过这个奇人却有些奇葩,属于非主流一类。

    不过,也不是非他不可啊。

    此时,俞飞白建议道:京城的书法大师也不少,你请他们帮忙写一幅作品,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说不定你不让他们写,他们反而跟你急了。

    再说吧,我再考虑考虑。王观随意道:反正主动权在我,不用着急。其实未必就要书法作品,绘一幅画也不错呀。

    有道理。俞飞白一听,眼睛放光:一幅能够绽放光华的图画,绝对比单纯的书法作品耀眼多了。

    所以我才在犹豫不决啊。王观苦恼道,这是幸福的烦恼,很让人鄙视的。反正俞飞白这是这样的感觉,强烈谴责评判他这种得了便宜在卖乖的行为。

    好了,不要闹,过来喝茶。

    这个时候,钱老招手安抚两人,随之笑问道:王观,你刚才说在龙虎山挑了一件东西,以你的眼光,相中的东西应该不差吧。

    对对对,在过来的途中,我一直在问这个,他居然在卖关子。俞飞白注意力随之转移过来,不断催促道:现在钱老发话了,你赶紧把东西拿出来吧。

    我已经拿出来了,难道你没有看见王观微笑道,一脸神秘之色。

    什么

    俞飞白一怔,眼睛一眯,充满了怀疑:你在蒙谁

    我不蒙谁,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王观笑容可掬,伸手示意道:东西我放在桌上了,你真的看不见

    咦,从来不知道,你的近视这么严重。

    适时,王观调侃道:近视了就该去矫正,或者配一副眼镜,不要为了所谓的帅气风度耽搁治疗

    滚。

    俞飞白咬牙切齿似的迸出一个字,随即低头仔细观察起来。他也听得出来,王观好像没有撒谎,东西应该真放在桌面上了。

    不过怎么看不见,难道还是透明隐形的不成俞飞白心中十分不解,还好桌面不算很大,经过仔细观看以后,他立时发现了状况。

    这是什么

    看到桌上有根管形物体,俞飞白立即伸手揪拿起来。这一瞬间,东西立即变了颜色,瞬时把他吓了一跳,差点把东西扔了出去。

    不要激动。

    见此情形,王观急忙道:这是难得的珍宝,你千万不要摔坏了。

    珍宝

    适时,俞飞白冷静下来,凝神一看,顿时错愕道:这不是毛笔吗等等,好像有些不对头,刚才似乎不是这个颜色。

    一瞬间,俞飞白反应过来,急忙把手中的毛笔放下,立即可以看到毛笔颜色转变的过程,也让他瞠目结舌:不是吧,这是变色笔

    不是变色笔,而是五色笔。

    与此同时,钱老目光一闪,语气惊喜道:这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五色毫。

    五色笔俞飞白愣住了:好像在哪听说过。

    肯定听说过,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就提到了五色笔。王观随口提醒起来:这可是历代文人口中的仙笔神笔,要是做梦梦到这支笔,那铁定文思泉涌,成为大文豪。

    对了,就是这个。俞飞白恍然大悟,然后拿起五色笔反复掂量察看起来,同时啧啧称奇道:奇了怪了,东西怎么会变色

    不是它会变色,而是它本身十分纯净通透,没有任何色泽。

    王观复述张老的研究结果:所以东西靠近比较明显的颜色,就好像是变色龙一样,与这种颜色融为一体。

    透明纯净俞飞白若有所思:难道是水晶

    不是水晶,却比水晶更加通透,而且还有少许羊脂美玉的质感。王观挠头道:至于具体是什么物质,张老研究了几天,却判断不出来。

    这么神秘。俞飞白闻声,立即高高举起五色笔,只见在阳光的映照下,笔管果然十分通透,几乎透明了,只剩下淡淡的轮廓。与此同时,这支笔也吸引了足够的太阳光,竟然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泽。或许,这才是五色笔名称的真正来源。

    宝贝,果然是难得的珍宝。

    此时,俞飞白十分惊诧道:龙虎山的人脑子肯定被驴踢过了,他们怎么舍得拿这样的珍宝做租金难道说山上秘库全是这种级别的稀世奇珍,他们已经不稀罕了。

    王观微笑问道:你觉得可能吗

    就是知道不可能,所以才觉得他们脑子进水,彻底糊涂了。俞飞白叹声道:这样的珍宝不好好收藏,居然舍得送给你,太奢侈了吧。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王观说出了笔中有笔的事情,自然又让俞飞白一阵感叹,这样的好事怎么自己从来没有撞上。

    又观赏片刻之后,俞飞白才把五色笔递给了钱老:您老看看,这笔管到底是什么物质对了,还有笔锋的毛,十分柔韧光滑,充满了弹性。最重要的是,居然也能变色,真是奇妙。

    确实奇妙。

    钱老轻轻点头,接过五色笔之后认真端详。许久以后,他才若有所思道:笔管的材料,很有可能是古人书中记载的水精。未完待续。。

第853章 古剑端倪

    :三更了,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水晶

    水精和水晶同音,王观和俞飞白自然听岔了。

    不过,听到钱老解释,这是精气神的精,王观依然迷惑不解:钱老,古代的水精,好像也是现代水晶的意思吧。

    这话倒是没错。钱老点头道:毕竟根据现代词汇解释,不管是水精,还是水玉,或者水碧玉瑛,都是指现代的水晶。

    哇,这么多别称。俞飞白眨眼道:我觉得水碧这名称好像不错。

    不仅是几个别称而已,另外还有黎难晶玉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冻鱼脑冻等等名称。钱老科普起来。

    王观微叹之余,也有些好奇道:可是听您老的意思,古代的水精,似乎与现代的水晶好像有什么区别

    大体还是相同的,但是确实有几分细微的区分。

    钱老笑道:你们也知道,古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含糊。或者说由于认知程度不够,总是喜欢把类似的东西笼统地归成一大类。大部分的水精,肯定是指水晶无疑。但是其中肯定有极少数的水精,与水晶不是一回事。

    五色笔的材料就是这样俞飞白好奇道:古人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是当然。钱老笑道:唐代诗人王建,曾经作过一首水精五绝诗。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在我看来,说的应该是这种东西了。

    有吗俞飞白挠头道:我怎么听起来,还是在形容水晶。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老淡然笑道:你觉得是在描述普通水晶,我却觉得这是五色笔的材料。属于古人说过的水玉精华,所以比水晶通透,又夹带了玉的质感。

    水玉精华

    俞飞白琢磨起来,点头笑道:这个词好,比水精好听多了。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也不用怎么计较。

    此时,钱老轻笑道:关键还是这件东西承载的文化价值,分量太重了。将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使得这支笔成为了无价之宝。

    没错。王观深以为然,且不提东西本身的价值。单单是千古文人的寄托,足够让五色笔的经济价值爆棚,难以估量。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传国玺,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块宝玉雕刻的印章罢了。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东西也逐渐的神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国宝神器。

    如果真有人把传国玺拿出来卖,那么成交价格高达几十上百亿,估计也没人觉得夸张。或者还觉得卖便宜了呢。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反正,你又拣了一个大便宜。

    此时,俞飞白叹气道:这事要让龙虎山的人知道。肯定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互利互惠,互惠互利。王观笑逐颜开道:如果不是我,五色笔估计还待在大笔之中明珠暗投,现在让我发掘出来。也算是大功德吧。

    少卖乖。俞飞白撇嘴道:闷声发大财就好,胡乱张扬会遭报应的。

    我肯定很低调,还特意请求张老不要传扬出去呢。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这话在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听着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滚。

    俞飞白没好气瞪眼,他当然能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调侃自己。毕竟相对来说,他才是最张扬的那个,一但得到了什么宝贝,恨不能敲锣打鼓弄得天下皆知。

    知道什么叫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吗

    此时此刻,俞飞白气呼呼道:你得到了两件宝物,按照事不过三的铁律,那么第三件东西肯定要悲摧。

    听这话的意思钱老有几分惊讶:王观你还带别的东西来了

    没错。

    俞飞白直言不讳道:在汉中的时候,他不仅收获了荧光树指而已,另外还买了一把汉代古剑,说是名剑赤霄。我觉得不像,他却十分肯定。

    赤霄钱老又惊又喜:真的

    不好说。

    既然已经说开了,王观也不管什么惊喜了,直接在行李袋中把古剑拿出来。由于古剑没有剑鞘,而且由于剑锈还在,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他也懒得去定做剑鞘了,直接用厚布把剑身缠起来就行。

    此时,王观一边解开缠绕的厚布,一边解释道:我觉得这是赤霄,然而剑身的锈痕又太厚了些,飞白觉得这与他想象中的赤霄截然不同,所以坚决不承认。

    这当然了。俞飞白振振有词道:你看看,无论是大夏龙省刀,或者龙鳞匕首,以及工布剑,品相都不差,哪里有什么锈痕。名剑之所以是名剑,那是由于它的品质超群,千年不朽是基本的能力

    俞飞白这话倒不是强词夺理,相反还有几分道理。毕竟古代的名刀名剑,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经得住考验,才会留下诺大的威名。也就是说,质量肯定有保证。从这个观点来看,充满了锈痕的古剑,确实与传说中的赤霄差别很大。

    锈痕厚薄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

    然而,钱老却摇头道:不要把名剑神化了,质量再好的兵器,如果保存不当,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那么严重腐朽也不奇怪。

    这倒也是俞飞白点头之余,也皱眉道:可是这剑,锈痕太严重了你看,一拿出来,就哗啦啦的掉锈。

    哗啦啦这个形容词,肯定是夸大其词。不过王观把古剑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剑身上确实掉了点儿红黄色的锈屑。

    我先看看。

    适时,钱老认真打量,看清楚古剑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俞飞白的心情。毕竟在史籍资料之中,关于赤霄剑的描述十分精妙绝伦。

    绣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光采射人。

    刘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宝剑,铭曰赤霄,借以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等等或是传说,或是演绎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以把整个房间堆满。就是这样,大家对这剑的期望值,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看到这把不起眼的古剑,很有可能就是赤霄,自然有一种幻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白选择逃避现实,不承认这剑是赤霄,那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至于钱老,毕竟已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坚强。看到这把古剑,也没有多少失望的情绪,反而以旁观者的心态,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乍看之下,钱老点头道:剑的形态有谱,虽说赤霄是汉剑,实际上应该可以归类于秦剑的样式。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他就得到赤霄剑了,所以严格来说,赤霄应该是秦剑。我们所说的汉剑,其实是在秦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成型。

    如果说,这把剑是汉剑的形制,那么也不需要我费劲了,完全可以断定这不是赤霄。现在嘛,还需要继续研究。

    说话之间,钱老轻手把古剑拿起来,可能是打算观看剑上的剑铭。然而左右观看却发现剑身上的剑铭,已经被厚厚的锈斑遮挡住了,什么也看不清楚。

    钱老,你也注意到了吧。俞飞白连忙示意道:这锈是不是超厚

    我不是说了吗,锈的厚薄不是问题。钱老随口道,手掌稍微掂量了下古剑的分量,然后取出高倍放大镜,一寸一寸的观察剑身锈斑。

    奇怪

    打量片刻,钱老微微皱眉,好像遇到什么难题了。

    奇怪什么

    俞飞白急忙追问起来:钱老,是不是发现什么端倪

    嗯

    钱老若有所思,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仔细研究锈斑。不仅是用眼看,另外还伸出手指头,稍微捏了点锈屑摩挲。

    钱老

    过了一会儿,俞飞白忍不住了,又开口催促道:到底有什么发现,好歹给个回复啊。这样吊人胃口,那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别急呀,钱老还在研究,再等等

    王观虽然比较淡定,不过也难免有几分期待。毕竟如果钱老有什么发现,可以证实这是真正的赤霄剑,那么也让他省去许多工夫。

    在王观的劝说下,俞飞白只好继续忍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俞飞白的耐性即将消磨殆尽的时候,钱老终于开口了,抬头示意起来:王观,去倒杯热开水来。

    哦。

    王观一怔,又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按照钱老的吩咐,飞快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回来。把开水搁在旁边桌子之后,他也有几分惊喜交集和迷惑不解:钱老,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难道说是用热开水洗剑俞飞白也随之猜测起来。

    差不多吧。

    钱老一笑,却不是在洗剑,而是在剑身上轻轻刮落一些锈屑洒到杯中。杯中是高温热水,锈屑洒落进去,瞬间就化开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57/ 第一时间欣赏拣宝最新章节! 作者:烛所写的《拣宝》为转载作品,拣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拣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拣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拣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拣宝介绍:
别人打眼的时候,他在拣漏;别人拣漏的时候,他却在拣宝!
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
一枚如意金钱,造就了一位大收藏家,也书写了一段传奇!拣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拣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拣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