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游戏竞技拣宝TXT下载拣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拣宝全文阅读

作者:     拣宝txt下载     拣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84章 壁画的玄机

    :今天的月票,唉,说起来心酸啊。大家有票就支持一下吧,毕竟双倍月票啊,就几天而已,错过就没有了。大家多帮忙,谢谢了。

    尽管地宫是空的,但是守卫工作还是比较严格的。没有通行证,守卫就算认识俞飞白,也把他拦了下来,不能随便让他闯入。

    放行吧。

    与此同时,文教授走了过来,示意守卫退开,然后领着众人进入地宫。

    此时此刻,王观等人通过隧道,再跨过机关门,正式来到地宫之中。一眼望去,只见地宫已经拉起了电灯,让昏暗的环境变得亮堂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借着灯光打量,大家发现文教授和侯老没有说谎,这里确实是空荡荡的,没有棺椁,更加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尽管大家知道地宫应该很大,但是真正进入到其中,才知道其中的宽广。具体多宽广也不好说,反正肯定比某种房地产楼盘大多了。

    而且地宫也有间隔的,每个间隔就相当于一间房屋,与地面上的宅居相似,还分为几进几出,真不不愧是王侯级别的陵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只要去帝陵参观一下,就知道什么叫做恢弘了,人家才是真正打算在地底下修筑一座宫殿。

    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秦始皇陵,挖了几十年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挖掘完成。而且连主墓在什么地方,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单单只是陪墓而已,就足够震惊世界了。

    这个地宫没有这么夸张,所以侯老最初才判断为王侯陵墓。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猜测需要改一改了。

    应该是未正式启用的陵墓。

    文教授沉吟道:你们也看到了,尽管地宫已经修好,或者说大致的结构已经完成。但是却没有棺椁,或许可能是某种原因,这陵墓最终被弃用了。

    仔细想想,文教授的推测未尝没有道理。

    要知道古代与现代不同,视死亡是一种归宿。尽管历代帝王将相布衣百姓,无一不在追求长生不老,但是他们却习惯在生前就为死后的事情开始做准备。

    帝王就不用说了,从登基开始,就着手修建帝陵了。陵墓在哪里修建,需要什么规格。甚至需要什么陪葬物品,都是皇帝本人拍板决定的。

    普通百姓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待遇,可是感觉年纪比较大了,也会尽早做好准备。挑好了墓地,做好了棺材,缝好了寿衣,就等闭上眼睛那天。

    这是社会风气使然,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相反哪天有人逝世了,子孙却仓促准备这些东西。反而让人觉得惊诧。

    不过,就是由于什么都提前准备好了,也往往容易出现准备多余的情况。

    毕竟古代也有奢华的大土豪,可能是开始的时候。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就叫人修好地宫。可是某天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谗言,觉得这块地山水不好。或者忽然发现另外一块更好的风水宝地,又让他改变了主意。自然把原先的地宫抛弃了。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甚至屡见不鲜。

    不然怎么会说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呢。贫寒百姓家,肯定没有这样奢侈的,只有大土豪才有浪费的资格。

    弃用

    此时,俞飞白皱起了眉头:邙山不是风水宝地吗,在这里修地宫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好端端的干嘛弃用了

    邙山是风水宝地,不过也不尽是风水宝地。文教授笑道:按照风水学说,光是风水宝地还不行,还要看龙脉的结穴在什么地方。寻龙点穴,光有龙脉龙气,却没有葬中地方,有时候反而变吉为凶,不能等闲视之。

    这样说来,这里是凶地了王观求教起来。

    差不多吧。

    文教授笑道:这块地方,用风水学阐述,就是玄武拒尸的凶地。玄武,一般是指北方,但是在风水学上,却是指墓地后面的靠山。

    真正意义上的风水宝地,靠山一定要稳,这不仅是心理层次的原因,更主要是靠山不稳的话,很容易塌陷下来。

    适时,文教授继续解释:这个地宫为什么被掩埋起来了就是由于它背后的靠山经过大雨冲刷之后,直接形成了泥石流,然后彻底把地宫覆盖起来。你们想想,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不是凶地是什么

    高,真高。

    一瞬间,俞飞白惊叹起来:文教授,就凭你对风水学的认识,哪天退休了,还可以发挥余热,改行做风水大师算了。

    扯谈。

    文教授笑骂起来:我这是马后炮,在已知的情况下,才推断出这里是凶地,真让我去看风水,那肯定是误导人家。

    在说话之间,大家也慢慢地来到了那幅有壁画的墙边。此时也有几个考古人员在仔细研究壁画,看到文教授带人来了,也知机让开位置。

    说起来,这壁画也有几分怪异。

    这个时候,文教授皱眉道:一般来说,墓中壁画要么是表现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要么是表现他对于死后的向往。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现,一些王侯将相的陵墓壁画之中,大多数是着重描绘墓主生前为官的形象,期望将生前群僚簇拥一呼百应的官宦生活带到冥界。要不然就是描绘青龙白虎,天象图云鹤团花祥云瑞气什么的。

    文教授示意起来:然而这幅壁画却是描绘战争,多少有些奇怪。所以我们猜测,这墓主生前可能是大将军之类

    战争场面

    众人细看,发现文教授说得没错。整面墙壁上,尽管经过许多年的岁月流逝,壁画的颜色已经有几分黯淡,但是大体还能够看出描绘的形状。

    一眼望去,大家就看到在一座城池之下,尽是刀弓如簇的军队,层层叠叠,好像是有几十万大军,把城池重重包围起来。

    这样的情形,颇有点儿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意味。毕竟壁画上除了军队以外,还有不少百姓载歌载舞,迎接军队到来,一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模样。

    这是在描绘什么战争的场景打量片刻之后,俞飞白皱眉苦思道:看起来好像很熟悉的样子,不过又想不起来了。

    从画风来看,好像是唐画。

    此时,王观琢磨道:画中人物比较丰腴,而且衣饰线条飘逸,不仅有魏晋宽衣大袖的遗风存留,更有胡服圆领窄袖的痕迹。两者融合起来,就是唐代的服饰表现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看兵器。

    王观伸手示意道:你们看这几个将军,身穿明光铠,兵器出鞘,却呈笔直形状,但是锋刃尖端不是向外弯,而是内折,这分明就是举世无双的唐刀

    对,这是唐骑正在攻城掠地。俞飞白深以为然:就是不知道在攻打什么势力难道说是安史之乱的情况

    很明显,壁画描绘的是攻城,可是唐代平定天下以后,除了一些宫廷政变,对内一般不起刀兵了,都是对外战争居多。不过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国内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节度使之间的征伐,让唐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终不可避免的灭亡了。

    这个时候,唐清华猜测道:或者这是某个节度使修建的地宫。

    不太可能。

    此时,俞飞白摇头道:在晚唐的时候,节度使在自己的领地之中相当于土皇帝,不会蠢到跑来洛阳修建陵墓。而且节度使大多数有不臣之心,想取代唐朝为帝,怎么可能描绘一幅歌颂唐军的壁画来

    也是啊。

    唐清华轻轻点头,既然猜不出来,那么干脆不猜了,等待大家破解答案就好。

    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武将陵墓。俞飞白肯定道:如果是王公贵族,或者是文官的陵墓,不可能绘画一幅战争图。

    你这也是废话。王观摇头道:壁画场景太少了,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对呀,人家的陵墓,前后左右四面墙,甚至包括顶上都有壁画,而这里就是一块墙壁有画而已,太节省了吧。俞飞白抱怨起来:既然是陵墓地宫,修建好了就用,不用就别急着修建啊。像这样不上不下的,真让人厌烦。

    向我们报怨有什么用,有本事你就去找墓主人的麻烦呀。王观笑道,也让俞飞白彻底无语了。活人怎么找死人麻烦,除非活人死了

    不开玩笑了。

    这个时候,侯老微笑道:其实根据我们研究,壁画上的场景,未必就是真实的战争。

    什么意思

    众人一怔,有些不好理解。

    就好像是一些墓中壁画描绘的是仙境星相图案一样,属于不真实的东西,那么眼前这由壁画,或者也是属于形象的借喻。文教授解释起来:旨在宣扬墓主的武勇而已,未必就是真实的战功。

    嗯,也不是没有可能。

    俞飞白想了想,立即点头道:就好像是皇帝行围,未必需要自己亲手打猎,只要在最后补刀就行,照样可以宣扬武勇。

    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侯老点头道:就像你所说,画中场景太少了,能够研究的东西不多,确实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未完待续。。

第885章 伐纣?伐周?

    :三更了,求几张月票,希望大家再支持一下,谢谢。

    当然,这幅壁画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此时,文教授笑道:不仅是唐代的绘画风格,另外还有唐代军队的武器装备,列阵情况等等,还包括服饰的模样,在这画中都能够体现出来。

    嗨,那又能怎么样。

    俞飞白兴致不高,懒洋洋道:大家大费周折,就是找到了一个空荡荡的地宫,再发现一幅壁画,你们甘心吗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文教授苦笑道:考古就是这样,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有惊喜,同时又在你无比期待的时候,狠狠的予以打击,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嘴上说着习惯,但是文教授眼中何尝没有失望之色。在得不偿失的时候,肯定存在心理上的落差,不高兴很正常。

    文教授,东西拿来了。

    就在众人感慨之时,外头有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拿了一些零散的物件。

    什么东西

    俞飞白有些好奇:打算做什么

    当然是维护壁画啊。

    文教授解释道:毕竟壁画是在密室中封存的,现在打开了地宫,立即有空气流通进来,让室内环境产生变化。如果不及时做一些养护,那么壁画肯定会片片碎裂开来。

    众人恍然大悟,连忙让开位置,看着文教授调配一些液体,然后小心翼翼喷洒在壁画上。不久之后,墙壁上的图画明显就变得清晰多了。

    咦

    就在这时,王观目光一描,却是有所发现。

    一惊一乍的,怎么了俞飞白不解道:发现了什么问题

    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好像知道这场景是画些什么了。王观沉吟道:刚才壁画有几分模糊,看得不是太清晰。现在你们看城池内,是不是有一个高台,而且冒出浓烟

    对呀,没错。

    俞飞白仔细打量,也随之点头道:描绘的是战争,硝烟四起,烽火弥漫,很正常的情况啊,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城池还没破。哪来的硝烟。就算是烽火,也有专门的烽火台,也不该在城池内的高台点燃啊。王观示意道:高台位置城池中央位置,应该属于最重要的府邸,现在却烧着了,应该是自己人放的火。纵火自焚,倒是让我想起一个典故来

    什么典故俞飞白眨眼道:燕王朱棣清君侧,横扫江南,杀进金陵。建文帝烧宫逃亡的典故

    装什么傻。

    王观没好气道:这是唐代的地宫,与明代扯得上什么关系,我说的是

    武王伐纣

    一瞬间,众人若有所思起来。感觉王观的推测也有几分靠谱。毕竟文教授也说了,画中场景未必就是真实的战争,那么绘画武王伐纣图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封神演义的深入民间。大家对于武王伐纣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宫城之中又有人自焚,不是武王伐纣又是什么

    不过。画中的可是唐代人物啊。唐清华质疑起来。

    废话,唐代人又不知道武王伐纣时期是什么风貌,只好按照自己的社会风俗来了。俞飞白随口道:什么时期的画,就体现出什么时期的社会特征,这是鉴定古画的基本常识。唐代对于商周时期的事情,可没有现代了解细致,能够复原几千年前的情况。

    飞白说得很对。

    侯老赞同道:这是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古画中十分常见。不过好端端的,干嘛要绘画武王伐纣图这才是需要研究的事情。

    人家高兴呗,画什么是他的自由

    俞飞白也知道这个理由站不住脚,随之认真思考起来:武王伐纣,钱老好像说过,武王没有那么正义,纣王也没有那么残暴,普通百姓却是被封神演义给误导了。

    令希没有说错。

    此时,侯老点头道:据现有的资料来看,纣王还是比较英明神武的,什么炮烙大臣,酒池肉林,包括所谓的狐狸精妲己,都是属于捕风捉影的事情,故意往他身上抹黑。

    正常,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俞飞白笑道:不黑他,怎么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不是谁都像项羽这样幸运的,就算兵败自杀,还留下英雄称号。反倒是胜利者刘邦,个个骂他是无赖。或者这与刘邦大杀功臣有关吧,自然没人为他说好话。

    很有可能。

    文教授笑道:文人的笔有多厉害,你们又不是不清楚。就算是名满天下的大好人,在他们的一拐,就成为了十恶不赦的坏蛋了。无论古今,都是一个样。

    至于纣王,说他罪恶滔天,确实有些冤枉他了。不过这人与隋炀帝十分相似,属于那种好大喜功的脾性。

    文教授娓娓说道:本身的能力不差,又想做出一番功绩来,对外武力征战,在内又搞出许多大工程。一时之间,肯定是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最终被夺了天下。说是冤枉吧,好像有点儿,但是为他们可惜,又谈不上

    反正就是自找的。俞飞白一针见血道:其实只要他们不乱折腾,这江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断送在他们手里。

    就是这个意思。

    侯老笑了笑,又思索起来:只是无缘无故的,不可能画这画呀。把安禄山和史思明比喻成为纣王,这未免有些抬举他们了。如果是唐初,又有些对不上号。难道是指篡唐的朱温但是这画风又不像是晚唐时期的

    不是晚唐画风,又是什么时期的风格俞飞白随口道。

    盛唐风格。

    王观解释道:这种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模样,这是标准的盛唐画风。只有社会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人物才能胖得起来。不然的话,只会有枯瘦之感,就好像是清代,再怎么粉饰太平,画中人物一个个营养不良的样子,就知道它虚有其表的底细了。

    盛唐

    俞飞白挠头道:在我的印象之中,在盛唐谋反的,除了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再说了,两个谋反的家伙,应该没脸自诩正文一方,去讨伐唐纣吧。

    所以才觉得奇怪呀。王观皱眉思索:武王伐纣,伐纣,伐zhou

    到了最后,王观的声音一变,脸色也跟着变了,表情变得十分古怪:我好像有些懂了,不过又怕是巧合。

    懂什么了俞飞白一怔,连忙追问起来。

    地宫建得极宽广,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猜测它不是陵墓,而是埋藏金银财宝的地方。只不过在进来之后,发现没有任何金银财宝,才又改变想法,觉得它是被人废弃的陵墓。王观摇头道:可是这样一来,严密的机关门又说不过去了

    在王观的提醒下,其他人纷纷反应过来,觉得他说得对。不管是什么猜测,地宫的机关门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

    与此同时,俞飞白心急催促起来: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直接说明白就行了,不要绕来绕去的兜圈子。

    其实我觉得,这地宫不是陵墓,也不是埋藏金银财宝的密室,而是一个王观犹豫了下,才轻声说道:而是一个掩人耳目,秘密聚会的地方。

    秘密聚会

    一瞬间,众人愣住了,不解其意。

    为什么这样说。

    俞飞白迷惑道:在古代秘密集会,干脆要掩人耳目,是打算造反吗

    你说对了,或许真是在商量造反。王观轻笑道:当然,可能人家却觉得自己的行为非常正义,属于拨乱反正的壮举。而且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好像也能够说得过去

    最讨厌别人卖关子,你知道什么就赶紧说啊。俞飞白瞪眼道:难道就不知道,吊人胃口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吗。

    我说了,这只是猜测。王观笑了笑,在众人的关注下,这才解释起来:你们不觉得,伐纣,也可以理解成为伐周

    纣是第四声,而周却是第一声,显而易见属于不同声调的两个字。众人仔细留意,自然轻易分辨出来了。

    伐周

    乍听见这周字,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俞飞白是年轻人,脑袋瓜子比较灵活,一怔之后立即想明白了,顿时叹声道:武周,不是武王伐周,应该是讨伐武周才对。

    啊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随之恍然大悟。

    对,应该是武周没错。

    侯老心思急转,立时笑逐颜开,连连点头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转得快,想得比较透彻啊。如果是伐周,那么就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以伐纣暗指伐周很有道理。文教授想了想以后,也表示赞同:在那个年代,也有几分恐怖政治的意味,确实需要秘密集会。

    此时,文教授越想越觉得合理,忍不住夸赞道:王观,你说得太对了。这里距离洛阳很近,而且又在地宫之中,不会引人注目。隐身在这里,不仅能够秘密集会,更能暗藏兵甲,然后找到机会,出奇制胜未完待续。。

第886章 阴谋论

    :最后三天双倍月票时间,大家有票就支持一下吧。

    说起武周,一般人可能没有这个概念,但是提到武则天,估计许多人应该耳熟能详了。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然而,一般人可能下意识的忽略,她建立了一个国号为周的王朝。

    史册记载,在公元六九零年,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称帝,袭用周朝国号,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然而她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又在死前被迫恢复唐朝,所以历史上一般不把武周视为单独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计入唐朝,武周时代计入唐朝统治年数。就是这样,一般人知道武则天是女皇帝,但是知道她是大周国女皇帝的人应该不多。

    关于武则天这个人,非常具有争议性。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她无疑做了许多好事。在她的统治下,也缓和了社会阶段矛盾,并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功劳。

    此时,文教授轻叹道:善于纳谏整顿吏治知人善任改革科举。这些都是封建王朝中的明君作为,而且又十分善于发现人才。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就不用多说了,像唐玄宗统治初期的几个名相,都是武则天选拔出来的人才。

    不过十分可惜,无论武则天有什么功绩,对于当时忠于李唐皇室的人来说,她就是祸国殃民的贼逆。所以在武则天执政的时期,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太平过,发生了许多政治斗争。

    说话之间,文教授摇头道:而且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武则天在提拔贤明大臣的同时,肯定也需要一些酷吏来体现她的铁血狠厉。说实在话,这是英明君主的惯用手段。毕竟在朝廷上肯定需要不同的势力来现实制衡。所谓的众正盈朝,那是根本不可能现实的情况

    有呀,宋仁宗宋神宗时期,不就是出现了众正盈朝的情况了吗。

    与此同时,俞飞白讽刺笑道:两个时期,朝廷上的都是名臣,都是正人君子。不过好像就是这样的正直大臣,活生生把北宋给玩残了。

    别跑题,听文教授说下去。

    王观劝告起来,又笑道:你自己都说了。历史就是文人的笔头玩物,什么是正直贤明大臣,什么是残害百姓的酷吏,其实就是以他们的标准来衡量而已。我们看看就好,可以信,但不能尽信。

    没错,就好像建造地宫的人。

    适时,侯老笑道:如果说是为了对抗武则天统治而秘密建造的据点,我倒不会怀疑。毕竟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危险。武则天不断的扶持亲信,然后积极打击李唐皇室。尤其是在她称帝以后,反对她的声音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已经不是口头上评判而已。甚至发展到了用武力推翻她统治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肯定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

    文教授打量地宫,十分感叹道:遥相当年。在这个地方,或许就隐藏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甲兵,或者秘密暗杀部队。就像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悄悄地露出獠牙,想等着武则天和她的同党出现破绽,再发动致使一击。

    一时之间,众人安静了下来,多少有几分感触。阴谋反抗镇压血腥古代就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残酷,绝对不是史书上简单的一笔就能说尽。

    说起来,关于这种阴暗事情,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上还有详细的记载。一篇篇刺客列传,至今还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可是一代不如一代,汉代以后的史书,鲜有刺客的记载了。就算是有,也就是简单的提到几个字而已,根本不肯多写,更加不交待刺客的来历。到了后来,干脆不提什么刺客了,直接一个暴毙敷衍了事。

    究其根源,主要是觉得这种事情上不了台面,或者经常使用这种手段的人做贼心虚了,肯定讨厌别人多提。

    反正无论古今,只要有光明存在的地方,必然会滋生阴暗。这是事物的两面性,根本不可能避免。所以大家才会认同王观的推测,觉得这个地宫与反抗武则天的势力有关。

    当然,只是一个推测罢了。

    此时,王观笑道:没有直接证据,推测终究只是推测,不能当真。

    是啊,只是推测而已,毕竟一幅壁画也不代表什么。

    俞飞白摇头道:没有足够的证据,一切猜想只是空中楼阁,可以作为参考的意见,也可以直接无视。

    不过我却觉得,这个推测很有说服力。

    俞飞白感叹道:或许地宫修好之后,这里曾经摆满了刀兵盔甲,可是在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这个地宫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仅被遗弃,或者背后靠山的塌陷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的泥石流。

    神龙政变是指武则天晚年内心空虚,逐渐变得昏庸荒淫,而且非常宠信张易之张昌宗两个面首。这两人仗着武则天的恩宠,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连武则天的子侄们都争相的讨好张氏兄弟,甚至到了奴颜婢膝的地步。

    当时中宗李显被废,他的儿女私下讨论二张专政,不料却被人泄露出去。张氏兄弟趁机在武则天耳边进馋,直接让李显逼死了儿女。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权柄面前,什么儿女亲情,血缘关系,都是很靠不住的。就好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与此同时,也就是这件事件,让李氏宗室人人自危,终于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生病,张氏兄弟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

    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李显等人果断发动蓄谋已久的兵变。联合朝廷大臣,以及宫廷守卫,直接率兵杀到宫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斩杀张氏兄弟,然后迫使武则天退位。

    关于这段政变的记载,在史书上着墨不多,没有玄武门之变那样详细。不过与玄武门之变一样,神龙政变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借口张氏兄弟要谋反,然后是朝中大臣主动率军平叛,再迎皇太子李显监国,重新拥立他复位。

    整个过程,却是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甚至包括参与这件惊心动魄大事的大臣传记,也只是提到他们诛杀张氏兄弟的功劳,参与了诛杀奸臣的谋划活动,或者干脆说他们有诛贼拥立之功,至于具体的过程,却是只字不提。

    但是大家应该清楚,唐代的宫廷斗争从太宗李世民开始,就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就不多说了,为了争夺皇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等等,一帮皇子竞争十分惨烈,最终却是两败俱伤,便宜了高宗李治。

    不过李治性格比较软糯,这才有了武则天上位。另外武则天的手段,也是像极了李世民,对于不冒犯她的人,她就是英明君主,但是对于反抗她的人,却是心狠手辣,习惯杀一儆百。那么作为她的子女,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之类的宗亲,肯定也是耳濡目染,近墨者黑。

    神龙政变结束之后,李显重新登基复位,但是才过三年而已,他就驾崩了。

    对于李显的驾崩,有人说是被毒杀,也有人说是自然死亡。反正不管怎么说,在他去世之后没过多久,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再次发动了政变,又经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权力纷争,最终是李隆基笑到了最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唐玄宗。

    一场场斗争,一个个政变,肯定十分错综复杂,云笼雾绕。其中的真相是什么,肯定已经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再怎么研究,也只能触及到大概的轮廓,不可能真的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

    然而,大家也可以想象,古代的宫廷斗争政变兵变,无一不是以血淋淋开始,再在血淋淋中结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温情脉脉血脉亲情可言。

    打量着空荡荡的地宫,众人也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依稀之间似乎看到了一幕幕刀光剑影,一场场勾心斗角,以及隐藏在昏暗环境中的谋划

    好了,别瞎猜了。

    沉默片刻之后,王观觉得不能再阴谋论下去了,这样不利于社会和谐,更显得大家的心理阴暗。做人应该积极向上,时时刻刻充满正能量才行。

    想到这里,王观笑道:地宫就是这个情况,参观完了就出去吧。毕竟待久了,也觉得有几分气闷。

    走了走了。

    俞飞白也赞同道:还以为能够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珍宝呢,谁知道诺大的地宫居然连一座大墓都不如,人家好歹出土了明光铠,蓝釉唐三彩马这样的宝物

    什么明光铠

    文教授听力不差,留意到俞飞白的嘀咕,连忙追问起来。

    就是唐代的明光铠呀。

    俞飞白解释起来:我们刚才不是说了么,遇到另外一伙盗墓贼了,他们在那座大墓中挖出了许多东西

    文教授仔细聆听,眼睛愈加明亮,到了最后立刻忧心忡忡道:这样珍贵的文物,怎么能够随便安放在警察局。不行,这事我必须去管管未完待续。。

第887章 黄金宝匣

    :今天的第二更,再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文教授说要去管管这事,那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这算不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此时,俞飞白叹道:文教授探索地宫没发现,但是在附近的大墓中却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也算是收获不小。侯老也不差,起码那个机关门就够你研究许久了。

    这样说来,就是我们比较悲剧,一宿没睡且不说,而且兜转了一天一夜,却没捞着半点好处,真是天道不公啊。

    俞飞白装模作样的哀叹起来,也让旁人啼笑皆非。

    我们本来就是过来看热闹的,需要什么好处王观摇头道:一开始的时候,过来的目的就是帮侯老破解机关,后来发现有地宫,你的期望值就变大了。现在觉得失望,是你的心理出现落差,怪不了别人。

    况且,你自己都说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顿了顿之后,王观又笑道:地宫是空的,但是能够看到明光铠,还及蓝釉唐三彩马,你还不满足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怎么可能轻易满足俞飞白撇嘴道:除非把明光铠给我,那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

    如意算盘敲得挺响,可惜注定不能实现。王观笑道:要知道明光铠不仅是是赃物,还是出土文物,你想买也买不到,更不用指望别人送你了。

    所以我觉得国内法律不完善就是这样了。

    俞飞白叹气道:做好事没有酬劳,谁乐意经常去做好事啊一些人总是觉得做好事不需要回报,受到帮助的人想要给他们报酬,却被推托掉了,觉得拿好处是种污辱。可惜这些人却不明白。他们这种自以为崇高的行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可是受到孔夫子严厉批评的

    一点小事情而已,有必要上纲上线吗

    此时,王观无奈笑道:你平时不是最讨厌别人拿大道理压你吗,怎么现在反而拿大道理来压别人了

    关键是要看大道理对我有没有好处。俞飞白十分坦诚,然而这样直白的言辞,也着实让人无语。

    不扯了,走了。

    王观轻轻摇头,才走到地宫出口,顿时有几分惊讶:机关门呢。哪去了

    这个时候,俞飞白等人也注意到地宫出口的机关门已经被拆了下来,不知道搬哪去了。不过刚才进来的时候,大家心思不在门口上,这才忽略了这件事情。

    已经搬到外面去了。

    在众人的关注下,侯老轻笑解释:这种东西不适合对外公布,需要另外安置。

    哦。

    众人恍然大悟,也有几分了然。估计不仅是机关门,连同其它机关装置。恐怕也即将被侯老打包带走。这么说来,俞飞白也说得很对,这件事情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侯老了。

    或者说。受益最大的就是侯老所在的机关研究所。他就提供两张地图而已,挖掘的工作是文教授主持的,破解机关是由王观代劳

    反正一句话,不管大家对于地宫有什么期待。然后又多么失望,起码侯老觉得不虚此行。毕竟单单是一个机关大门,就足够他满载而归了。

    大家心情各异。随之回到了帐蓬。由于情绪不高,俞飞白干脆说道:文教授侯老,如果没别的什么事,那么我们就走了。趁着还有时间,我们打算到古玩市场看看。难得来洛阳一趟,总不能这样空手而归吧。

    也行。

    文教授也准备到警察局打探情况,听到这话立即顺水推舟道:真是麻烦你们了,不过也不要急着走啊,晚上我还要请你们吃饭,谢谢你们的帮忙呢。

    不用客气了

    你们不要推托才对,就这样说定了,晚上等我电话。

    一番客套之后,王观等人也给文教授面子,点头答案他的邀请,相约好时间地点,这才离开了营地。车子一番奔驰,很快来到城市之中。

    洛阳的古玩市场蛮多的与此同时,俞飞白踌躇道:谁哪个比较好呢或者干脆再去天子驾六古玩城

    你自己拿主意好了谢谢王观随口道,顺手接过方明升递过来的一杯饮料。

    随即王观也察觉方明升好像有事要说,当下心中一动,微笑道:方老板常来洛阳游玩淘宝,有什么好建议吗

    洛阳老城有个豫深文博城,那里商铺比较多,也比较热闹。方明升犹豫了下,就笑着说道:那里处于闹市,很有人气。

    那行,就去那里了。俞飞白直接决定下来。

    就在这时,王观的手机又响了,却是侯老的来电。这让他有些奇怪,随手接听起来。

    侯老,又有什么事

    已经解决地宫的事情了,再打电话过来,难道是辞别

    在王观推测之时,手机中传来侯老的声音:王观,你现在在哪应该有空吧,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到我这里来一趟,最好一个人过来

    说话之间,侯老报了一个地址,随之就直接结束通讯。

    什么意思

    王观心中十分不解,隐约之中又觉得侯老找他,或许并不简单。

    怎么了。

    此时,俞飞白好奇道:侯老找你有什么事

    不知道,可能是有什么嘱咐。王观摇头道:让我一个人去。

    什么,让你独自去

    一瞬间,众人面面相觑,然后纷纷若有所思。

    难道是想给你什么礼物,感谢你的仗义帮忙又或者说在地宫之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机关,再让你帮忙研究一下

    俞飞白推测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点头。觉得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不管了,去看看就知道了。王观笑道:你们自己去淘宝吧,小心点儿,不要打眼了。

    滚,少来诅咒我们。

    在俞飞白鄙视声中,王观在途中停车,然后另外上了一辆出租车,再按照侯老提供的地址来到了郊外的国道旁边。

    国道不算偏僻,随时可以看到人来车往穿梭而过,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辆大卡车。不知道什么缘故停在了道路的附近。

    当然,人家喜欢把车停在路边,又没有堵在道路之中,路过的人流车辆最多是好奇张望一眼,就直接赶路而去了。

    倒是在王观下了出租车以后,稍微张望一眼,就直接朝大卡车而去。而且还没走近,侯老就在车厢之中探出笑脸,招呼他赶紧上来。

    侯老。您现在就回去了

    适时,王观爬上了车厢,只见车厢空间十分宽广,而且安放了许多东西。其中就是地宫之中的金属机关门。毫无疑问,侯老这是要把这些东西打包带回汉中研究。

    没那么快,至少要参加完晚上的宴会,明天一早才坐飞机回去。侯老轻笑道:不过在此之前。一事不劳二主,有件东西还需要你来处理一下首尾。

    什么王观顺势看去,顿时错愕道:这是

    此时。侯老取出来一个匣子,一个黄金宝匣。东西呈正方体状,体积在二十立方左右,表面镶嵌了一些珍宝宝石,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充满了华贵的气息。

    其实我们撒谎了。

    这个时候,侯老轻声笑道:地宫确实是空的,但是在壁画的底下,我们发现了暗格的存在。那里有一块可以活动的石板,在石板底下就藏了这件东西。

    王观愣了一愣,也随之反应过来:东西有机关。

    没机关,但是有锁。

    侯老轻笑道:相对破解机关来说,以你的能力,开锁肯定很简单吧。

    不是机关锁就行。

    王观迟疑了下,伸手把黄金宝匣接了过来。东西一上手,就可以感觉到其中厚重的分量,以及似有若无的声响,让人知道匣中肯定有什么物品存在。

    王观。侯老的声音多了几分激动:你们刚才的猜测能不能成立,就要看看匣中的有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了。

    嗯。

    王观眼中也掠过一抹异彩,心里也多了几分兴奋。

    如果匣中是书信手扎之类的东西,或许不能改写历史,但是绝对能够填补历史的空白,拨开层层迷雾,让他们还原事实的真相。

    当然,一切都是猜测,要证实猜测对不对,就需要打开宝匣。

    想到这里,王观立即定了定心神,仔细观察宝匣,只见在匣子的正面,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锁眼。看得出来,这是内置锁,锁眼扁长,应该需要特殊的钥匙才能够打开匣子。

    怎么样侯老关切问道:这锁容易打开吗

    不好说,需要研究研究。王观沉吟起来,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打算随便找根钥匙出来塞到锁眼里头感受一下具体情况。

    不过就是这一摸,王观没摸出自己的钥匙,反而掏出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东西。

    看到这玩意,王观本想塞回口袋的,可是对比了下东西的宽长度之后,忽然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把东西插到锁眼之中。

    咔嚓

    一瞬间,东西与锁眼严丝密合,没有任何空隙

    你怎么会有钥匙

    侯老见状,顿时感到十分惊奇意外。未完待续。。

第888章 邀请,赠礼,提议

    :888章,十分吉利的数字,希望大家也跟着发,如果能够顺便投张月票就更好了。求支持

    如果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居然有钥匙,不知道您老信不信。与此同时,连王观本人也感到有些吃惊,完全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惊人的巧合。

    信,怎么不信。

    此时,侯老眼睛透出激动的光芒,也顾不上追根究底,而是急忙催促起来:王观,闲话少说,赶紧把匣子打开。

    哦。王观点了点头,随即小心翼翼拧动钥匙,然后十分顺利开锁,匣盖自然跳动,露出明显的缝隙。

    这个时候,王观看了眼侯老,见他没有阻拦的意思,立即伸手把匣盖翻开了,只见匣子之中果然存放了东西。那是一块巾布,折叠起来的巾布。

    布上有文字。王观低头看了一眼,只见文字的颜色十分深重,直接透出布背,留下点点斑痕,十分明显。

    我看看

    说话之间,侯老轻手把巾布拿了起来,再轻轻展开打量。乍看之下,他脸上笑意更浓,甚至手掌也有几分惊颤:没错,没错,就是这个盟约血书

    真的。

    王观眼睛一亮,连忙凑过来打量。看了几行文字,他就可以肯定侯老说得没错,这与其说是血书盟约,不如说是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另外在檄文的底下,却是一个个签名,以及十分清晰的指印。

    什么,连他也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了

    巾布上的人名不少,甚至有几个名字王观更是觉得耳熟能详,尤其是看到了一个异常熟悉的名字,却让他感到十分意外,有几分瞠目结舌。

    正常。他未必忠于李唐皇室,但是却希望国家安稳,在看到张氏兄弟倒行逆施之后,自然希望能够拨乱反正。侯老随口道,随即把巾布一收,不让王观看下去了。

    侯老

    见此情形,王观声音充满了不满。

    年轻人,就应该积极向上,不要总是研究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侯老教训道:须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整个李唐皇室。就是由于上梁不正,然后一直歪下去了。几百年间,宫廷充塞满了权谋心术,自然在内耗中垮台,你要引以为戒啊。

    侯老,你和我说这个干嘛。就算我想耍什么权谋之术,也没有施展的地方啊。王观有些无语:我看你是存心转移话题。

    不管怎么说,这次又麻烦你了。侯老笑眯眯道:对了,你哪来开锁的钥匙

    说起来也巧。

    王观表情古怪。把钥匙拿起来掂量,这正是那把玩具小剑。把东西的来历交待清楚之后,他十分肯定道:我现在百分之百确定,那个被盗的大墓主人。一定是血书名单中的某个人。而且地位不低,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有宝匣的钥匙。

    竟然有这种事情

    知道了来龙去脉,侯老脸上也充满了惊愕的表情:我现在终于明白。令希为什么老是说你的运气很好了。

    不是我运气好,而是侯老运道十足。王观笑道:其实飞白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最后还不是为了成全你。

    溜须拍马。侯老笑骂起来。

    这是事实王观由衷道。

    是不是事实我不清楚,就是知道你这是在邀功请赏。侯老轻轻摇头,随即笑道:你应该明白,这些东西不是我的,而是国家财产。

    明白,当然明白。王观连连点头,兴致不高就是了。

    别愁眉苦脸的,又不是不给你报酬。

    适时,侯老示意道:诺,看到了没有,车厢里的东西,除了这个宝匣和血书,其他都是机关暗器之类的玩意。你要是喜欢,倒是可以送你一件。

    王观开玩笑道:宝匣不行

    可以

    侯老目光灼热道:加入我们单位,只要做到退休,就可以申请带走一件你喜欢的物品。不过只是暂时保管,等到你逝世之后却要收回。

    条件这么苛刻。王观直接摇头道:那还是算了。

    别急着拒绝啊,你再考虑考虑。侯老神秘笑道:我们单位是什么性质,想必你也应该有些了解。汉中的研究所,那只是外围而已,属于冰山一角。你要是加入进来,别的不敢多说,各种奇珍异宝,足够晃花你的眼睛。

    呃

    王观有些意动,不过还是摇头婉拒道:算了,我还是喜欢自己努力。

    看来令希说得对。

    适时,侯老叹声道:年轻人就是心野,不愿意受到束缚。随便你了,什么时候改变主意了,记得找我就行。

    一定一定。

    王观笑笑,反正近期内不会改变想法。至于以后,或许可能抵挡不住诱惑,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就以后再说吧。

    侯老,没别的事情了吧

    与此同时,王观告辞道:那我走了,去看飞白他们淘宝。

    等等

    就在这时,侯老笑道:不要报酬了

    算了,举手之劳而已,真拿了报酬,回去肯定被钱老斥责。王观摆手道,随之跃下了车厢,准备招车离开。

    接着。

    忽然,王观听到侯老的声音,接着看到有东西抛了过来。有时候身体的本能比眼睛要快,他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就顺势伸手接拿下来了。

    拿着吧,别太招摇了,不然我也不好解释。侯老轻笑道,又把车厢关上,继续整理里头的东西。

    谢谢侯老

    一开始的时候,王观还打算推托一下,可是看到手里东西的模样。到了嘴边的话就咽了回去。这一时刻,他觉得自己不能矫情,不然肯定后悔莫及。

    拿着这件东西,王观也有几分怦然心动,就算是习惯了各种珍宝,但是打量手中物件的时候,他依然忍不住一阵欣喜,真心诚意感谢侯老的厚赠。

    不过得到了这件东西,确实有几分惹眼,王观想了想之后。也不急着去找俞飞白他们,而是行返回落脚的酒店,把东西放好了,这才前往古玩城。

    不久之后,大家重新聚在一起,王观饶有兴趣道:怎么样,淘到什么宝贝了

    别提了。

    俞飞白摇头道:这里热闹是热闹了,但是东西也不怎么样。不是说全部是赝品,其中也有不少真东西。问题在于好东西太少了。

    是你眼界太高。唐清华随口道:其实我觉得有不少好东西,只是你瞧不上眼而已。

    没办法,被某人的收藏养刁了。

    说话之间,俞飞白好奇道:对了。侯老找你去做什么

    没什么,随便聊聊。王观轻描淡写道。

    切,谁信。

    俞飞白撇嘴道:连我们也要保守保密,看来事情不小。哼哼。看来我们之前的推测应该挺靠谱,侯老肯定是留了一手,发现了什么宝贝

    可能是吧。

    王观笑容依旧。一脸模棱两可的表情,也让俞飞白埋怨起来:真是学坏了,是跟钱老学的,而且学得还不像,人家钱老是高深莫测,你却是故作高深

    王观瞬间无语,立即收敛了笑容,转移话题道:既然看不上这里的东西,那就去别的古玩市场看看呗。

    行,那就走吧。

    看到王观不愿意多说,俞飞白等人也识趣的不多问了,随即开车去到另外一个古玩城,一直逛到了晚上,这才在文教授的来电提醒下,前往市中心酒楼赴约。

    这个酒楼未必是洛阳城最奢华的地方,但是布置环境却十分清雅,而且大厨师的料理工夫也是一绝,也有自己的招牌菜。

    在文教授的招待下,大家觥筹交错,吃饱喝足了才尽兴而归。之后又经过了一番客套,依依惜别,大家各自散去。

    不久之后,王观等人返回落脚的酒店,觉得时间还早,大家也不急着休息,而是聚在厅中泡茶醒酒,顺便盘点今天的收获。

    尽管俞飞白眼界高,但是逛了大半天古玩市场,肯定也发现喜欢的东西,买了一枚比较精致的古玉。至于唐清华和方明升就不多说了,简直就是古玩店老板眼中的大土豪大金主,大肥羊,只要觉得东西不错,立马一掷千金

    当然,这话可能夸张了点,但是两人买回来的东西确实不少。

    东西多没用,关键是看质量。

    适时,俞飞白得意洋洋道:他们这些东西,那是平价买的,根本没什么赚头。而我这枚玉挂饰,老板当成是民国老玉,实际上这是清代古玉,一出手起码能赚三成。

    三成,就是两三千块而已。唐清华淡声道:就是一餐饭的钱,有什么好得意的。

    该死的富二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淘宝的乐趣俞飞白嘀咕起来,浑然忘记他自己却是比富二代更胜一筹的官二代。

    在两人怄气之时,方明升搁了一杯热茶在王观面前,然后终于问出憋了大半天的话。

    王观,中秋之前的提议,你应该记得吧。

    这个时候,方明升有几分期盼: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嗯

    适时,俞飞白惊讶道:什么提议未完待续。。

第889章 谋定而后动

    :六号了,明天双倍就结束,时间不多了,大家有票就投吧,求多支持。

    我想请王观帮个忙。

    此时,方明升解释道:我有个朋友,他忘记家里库房大门密码了。这事对于王观来说,问题应该不大,所以想请他过去解锁。

    又是解锁。俞飞白一听,顿时懒洋洋道:只是库房而已,随便把大门破开,重新更新一扇更好的门就行,何必麻烦王观。

    不是普通的仓库,而是收藏室大门,有自毁装置那种。方明升比划道:外力一撞,大门附近就直接爆炸。

    居然这样先进。

    一时之间,俞飞白多了几分兴致:那么收藏室里的东西肯定不普通吧。

    确实不普通,是他家族几百年的积累。方明升微叹道:各种收藏品的价值,如果按照古代的标准来衡量,可以直接称为富可敌国了。就算是现在,也与一些富裕国家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当

    真的假的

    俞飞白的兴趣更浓了:几百年的收藏,你朋友是外国人

    没办法,中国古老的家族,早在一次次动乱之中被摧残殆尽了。就算有嫡系子弟传承,但是家族收藏早就没了。

    不是谁都像翡翠马氏家族这样好运,在抗战的时候把翡翠原石埋在祖宅地里,然后隔了几十年再挖出来,成为发展腾飞的资本。反正在古玩收藏这个行当中,所谓祖传下来的宝贝,在行业之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笑话了。

    或许真有祖传之物,但是这个祖的辈分一不大。可能就是爷爷在孙子出生时候买的东西,再等孙子二十多岁的时候传给他,也算得上是祖传宝物。

    中国的情况大致是这样。但是在国外却不同了。有许多传承几百年有大家族,更有一些经营了好几代人的银行。

    大家族不说,肯定有自己的收藏室,只要子孙后代不败家,那么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应该比较丰厚。就算是普通人家,一样可以把东西存放在银行里,隔了几十上百年再取出来,价格自然不低。

    是英国人。

    此时,方明升解释道:一个贵族,真正的贵族。

    注意。主明升不是在称赞,他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毕竟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度,自然保留了王室和贵族的存在。不过与古代的贵族相比,现代的贵族最多只是荣誉称号而已,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

    当然,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一个贵族称号就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是毕生的梦想。反正也可以察觉,在方明升语气之中。隐约带有几分羡慕。

    毕竟中国的富豪,由于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口碑。在物质文明发达的情况下,自然开始追求精明文明。这是人类的天性。无可厚非。

    方明升自然也不例外,在他的印象中,国外的贵族,应该是优雅绅士高贵的代名词。自然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如果知道方明升心中的想法,王观肯定会直接告诉他。你一定多想了。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其实就是距离产生美的结果。

    不是王观存心抹黑,只不过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而已。中国的老虎要吃肉,难道外国的狮子就吃素不成只不过人家吃相比较文雅,而且懂得包装自己,其实本质却没有什么不同,相反更加狠厉,颇有宰人如草不闻声的意味。

    英国呀。

    与此同时,俞飞白皱眉道:好像远了点。

    确实比较远,从东亚飞到西欧,而且还是西欧的边缘位置,应该算是隔了大半个地球了。当然,以现在发达的交通条件,最多十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所以说,所谓的距离远近,无非是去与不去的借口而已。

    方明升明白这个道理,直接看向王观,再次劝说道:且不提解锁的报酬,多认识一个朋友也有好处的,或者说过去旅行,顺便参观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

    听到这话,王观确实有几分意动。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其他东西就算了,但是其中的中国馆藏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有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等精品。

    至于这些东西的来历,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尽管这是一个耻辱,但是并不妨碍大家对于这些珍宝的向往。如果是别的理由,王观还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参观大英博物馆,确实让他有几分心动。

    就在王观踌躇之时,俞飞白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看到他摸出手机打量,然后走出去接听电话,大家也没有在意,继续关注王观的决定。

    不久之后,俞飞白接听电话回来了,表情却有几分古怪。

    唐清华见状,好奇问道:怎么了,是谁找你

    我哥

    说话之间,俞飞白问道:王观,你决定去英国了没有

    在考虑。

    王观坦诚道:你也知道,我比较懒,不太愿意出远门。

    相对来说,出国不仅是出远门那么简单。年初去了一趟马来西亚,他也觉得比较麻烦,更何况万里之遥的英国,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和中国截然不同,肯定是各种不适应。折腾来折腾去的,难免要受几分罪,何必自讨苦吃

    告诉你一个消息,或许你不去也不行了。

    此时,俞飞白挠头道:还记得那个拿酒精瓶砸我们的那人吗

    记得,怎么可能不记得。王观皱起了眉头:朱大先生的同伙。你哥好像一直在追查,难道现在有线索了

    没错。

    俞飞白点头道:尽管这人跑得快,而且不断更换身份证,不过只要在中国的境内活动,肯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通过这些线索,一番排查之后,发现他最后跑到了沪城,然后就直接飞往英国去了。

    又是英国。王观眉头一皱,有些迟疑道:他的目的地是英国,还是将英国作为跳板。再去另外的地方

    谁知道。

    俞飞白无奈道:反正那人跑到英国之后,线索就断了,鞭长莫及啊。

    这事好办。

    就在这时,方明升连忙说道:我的朋友在英国也有一些关系的,或者可以托他帮忙找一找,说不定有什么发现。

    这主意不错。俞飞白琢磨道:就好像在中国,找一个外国人比较容易,那么中国人跑到英国去,也是外国人了。如果在当地有关系。那么找起来确实比较方便。

    回去吧,回去听听钱老的意见再作打算。王观想了想,算是定下了基调。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想要谋定而后动。

    毕竟谁也料不准朱大先生同伙的目的地是不是英国。如果英国只是他的跳板,那么大家匆匆忙忙跑过去追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空场。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那么何必被人牵着鼻子走呢

    对于这个基调。方明升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总不能强迫王观吧,所以不再鼓动下去。之后大家又闲聊片刻。感觉时间较晚,就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与文教授侯老覃老先生等人辞别之后,王观等人就乘飞机返回京城。至于方明升却留下来,准备送曾老返回潮州。

    关兄,你直接去找三哥就行。

    回到京城,出了首都机场,王观微笑道:我已经和三哥打过招呼了,他会安排你的。

    谢谢老板。

    关扬态度变得谦和了许多,帮人打工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好好干,年底给你封个大红包。王观轻笑道,随即又与唐清华告别,再转身与俞飞白上车,然后驾轻就熟来到大宅门。

    此时此刻,钱老却不在家,一打听才知道他老人家受到朋友的邀请,清早就出门参加某店铺的开业庆典去了。

    什么店铺呀

    俞飞白十分好奇道:面子不小啊,居然请得动钱老过去捧场。

    不是店铺,好像是什么博物馆

    博物馆

    听到这话,俞飞白更觉得稀奇了。

    现在才开业的博物馆,十有是私人博物馆。但是前段时间,一个奇葩私人博物馆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钱老听到消息之后还严肃地评判了几句。这种情况下,他老人家对于私人博物馆应该有几分不待见才对,现在却去给人捧场,说明那个博物馆的来头肯定不小。

    好奇心上来了,俞飞白立即打了个电话,向钱老打听清楚情况之后,立即兴致勃勃的招手道:王观,走吧,我们也去看个热闹。

    才回来又跑出去。

    此时,王观无奈极了:你不觉得累吗

    累什么。

    俞飞白笑眯眯道:开业庆典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过去正好赶上末班车,然后就直接去大酒店蹭饭吃。这样的好事你居然不去,浪费是可耻的

    以你现在的身家,难道还差一顿饭钱王观忍不住摇头,最终还是耐不住俞飞白的拉扯,才放下行李包就再次出门而去未完待续。。

第890章 外销瓷大瓶

    :今天的第二更,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对了,那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

    车上,王观也随口打听起来。毕竟现代的博物馆一般比较讲究专精,比如说香港的两依藏博物馆,专门收藏明清家具,以及西方古典化妆盒。

    也不是说综合性博物馆不好,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专项收藏。然后慢慢地发展壮大,这样比较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如果馆主是不差钱的大土豪,挥金如土,大肆搜刮藏品填充博物馆,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好像是海归瓷博物馆。

    此时,俞飞白解释道:似乎是某个爱国华侨,在国外玩了一辈子瓷器收藏,年老了觉得应该落叶归根,就把瓷器带回来,成立了一个博物馆。

    咦,这是新套路啊。王观笑道:一般来说,不是应该把东西捐赠给国家的吗

    可能是觉得损赠的人太多了,最多是宣传几天,大家就把他忘记了。成立博物馆却是不同了,只要博物馆不倒,大家都知道他是创始人。

    有道理

    两人并不是嘲笑,而是真心觉得那人聪明。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追逐名利好吧,就是追求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享受。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的普遍需求,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有人求名,这是好事,他想要得到美名,肯定要做许多好事,这样大家才会交口称誉,名声就是这样流传开了。而且还要细心维持,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不然一不小心被子女坑爹了一把。大半生的清誉就毁于一旦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求名比逐利困难百倍以上。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博物馆建在哪里

    此时,看到熟悉的街道,王观有些惊讶道:这好像是琉璃厂方向啊。

    嗯,没错,就在琉璃厂附近。俞飞白笑道:不过你放心,人家只是供人参观游览,不卖东西的,对你不构成任何威胁。

    就算卖东西又怎么样,琉璃厂的竞争对手多了。也不差他一个。王观随口道,随着拾遗阁生意的蒸蒸日上,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本来目的是保本就行,经营一年才开始盈利。没有想到,从营业第一个月就开始赚钱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拾遗阁真东西的比例比较高,而且好东西更是不少。一些行家买不起好东西,总是过来观赏,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然会买上一件真东西。这样一来二去,口碑有了,钱也赚了,生意自然不错。

    当然。生意只能算是不错而已,与荣宝斋这种行业龙头相比,拾遗阁的营业额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王观有这个耐性,也有这个信心。在有生之年把拾遗阁发展成为行业内不逊色于荣宝斋的龙头企业。

    然而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王观也不想多折腾。只要踏踏实实地经营下去就好,火候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好像到了。

    不久之后,车子来到琉璃厂附近,经过一番搜寻之后,两人就发现了目标。那是一栋商业大楼,一二三层已经被租下来,改造成了博物馆。这个时候,巨大的招牌上悬挂着红布,只要抬头就可以看见,想让人忽略都难。

    东旭博物馆

    王观看了眼招牌,忍不住沉吟道:且不说招牌名称,这字倒是有些眼熟。

    正常。俞飞白眯眼打量了下,随即点头道:那是京城书法名家的手笔,还记得正雅轩的招牌吗,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哦,原来是他啊。王观恍然笑道:这么说来,这个招牌的润笔费可不少。

    人家财大气粗,不差这个钱。说话之间,俞飞白招呼道:走了,进去看看。说是海归瓷,应该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敢开博物馆,东西肯定不会很差。王观笑道:不然的话,丢脸的可是自己。

    在说话之间,两人朝大门走去。

    此时大门旁边倒也有保安守卫,不过可能是新开业,需要足够的人气来旺宅,所以博物馆也没有售票,免费开放一天,让人随意参观。

    不得不说,可能是穷怕了,国人最听不得免费两字。哪怕是在京城,听说博物馆免费,不管是不是真心欣赏参观瓷器,还是单纯随大流进来凑热闹的,反正一时之间,宽阔的博物馆之中人流涌动,人气十足。

    免费的时候,人气肯定是足了。但是不免费了,又没有挽回客人的手段,那么其中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俞飞白悄声道:不知道馆长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又不是你的博物馆,你操这份心做什么。王观随口道:能不能让客人回头,关键是看东西的质量

    两人走进博物馆之后,立即看到门口旁边粘贴了告示,公告非常人性化的标明了各个展览厅的具体情况,也包括了卫生间的位置。

    咦,居然连外销瓷都有,收藏蛮丰富的嘛。俞飞白细看起来,也难得称赞了一句。

    海归瓷比较好理解,就是海外回流回来的瓷器。这些瓷器是当年被掠夺,又或者专门生产销售给外国人的东西。其中专门对外生产销售的瓷器,就是外销瓷了。

    而且为了照顾外国人的口味,那么外销瓷的风格更加接近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可以称得上是中西合璧。所以说尽管国外的外销瓷很多,但是价格也不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销瓷的价格堪比明清官窑瓷器,至少在欧洲是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了,瓷器毕竟不是金银宝石,东西值不值钱,主要是看它的文化附加价值。文化也分国籍的,自然存在价格的上下波动。

    当然。回溯本源,外销瓷到底值多少钱,关键还是要质量。

    是不是好东西,需要看了才知道。

    适时,俞飞白挥手道:展厅在三层,我们上去吧,那里的人应该少点。

    嗯。

    王观轻轻点头,顺着人流向三楼涌去。还好这是商业大楼改建的博物馆,有几条楼梯可以向上,不然的话。大家光顾挤压了,也动弹不得。

    来到了三楼,也证明俞飞白的推测没错,参观的人大多数集中在一层二层,三层的人却没有那么多。一是很多人喜欢从头看起,一层层向上,二是由于这些多数是外销瓷,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观。

    当然,也有人喜欢猎奇。觉得外销瓷十分精美,就驻足欣赏起来。只是与底下热闹人潮相比,这里就显得有几分宽松。不过也正合王观和俞飞白的心意,可以轻松自在的参观。

    这东西不错嘛。

    此时。俞飞白目光扫过,立即停了下来,指着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瓷壶笑道:这玩意应该是叫做军持吧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的颈长且细。腹腔十分丰满,嘴流上翘,确实是不怎么常见的物品。而且特点十分鲜明。身上没有执拿的把柄。

    这样的东西是一种盛水器,与中国的净瓶功能相近,属于伊斯兰教徒洗手的用具。大概是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后来经过工匠的精心烧造,又把东西返销到阿拉伯地区,成为了比较畅销的外销瓷。

    说起来,这也是文化输入再到输出的过程。几千年来,中国就是经常这样做,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然后与自己文化融合,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反过来去影响别人。这是强大国家的证明,以前是中国的专利,现在却被欧美日韩学去了。

    话又说回来,这东西国内也有。俞飞白一边打量,一边说道:不过大多数是在西北地区的清真寺里,一般人很少使用。

    没把柄,拿取的时候,比较容易碎。王观笑道:而且拿的时候,需要用双手去捧,这样比较麻烦,或者说中国人不习惯,自然形成不了主流。

    对,说白了就是懒。一只手能做的事情,绝对不愿意去动另外一只手。俞飞白赞同点头,又欣赏片刻之后,目标随之转移。

    一般来说,外销瓷大多数是日常生活用具,另外就是与宗教有关的东西。两人一路参观下去,只见各种杯盘瓶碟不仅是造型风格与中国瓷器迥然不同,瓷器上的纹饰更是千奇百怪,颜色十分浓艳,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种异域风情,喜欢的人肯定是十分欣赏,不喜欢的人,却是觉得很一般。反正两人在三楼参观的时候,也看到有许多人从二楼上来,但是转了一圈就顺势下去了。其中自然也有不少人对于外销瓷感兴趣,也留下来参观。

    不过两人却注意到,三楼的人群比较集中在角落位置,几十个人把展厅一角团团围住,好像是在观赏什么东西。

    去看看。

    发现了这个情况,俞飞白没有理由不去凑热闹。王观也有些好奇,自然跟了上去。走近之后才发现大家正在参观一对大花瓶,就是那种一米多高,呈棱角形状,表面绘满了西方风格纹饰的大瓶子。

    众所周知,但凡大件东西,保存起来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容易磕碰坏了,更何况是一米以上的超大物件,比普通孩童更高,能够完好无损流传下来的几率也更低。相对来说,也肯定比较珍贵未完待续。。

第891章 余味

    :三更求月票,明天最后一天双倍月票时间,大家有票就请多支持。

    清代的东西

    此时,俞飞白打量大瓶的标签:这是专门为土耳其制作的外销瓷。

    这对瓷瓶很高大,就搁放在角落之中,然后再用围栏圈起来,大家站在围栏外面观看,充分感受到大瓶的精致美观。

    当然,大瓶身上充满异域风格的纹饰,也是大家观赏的主要目标。青灰闪蓝的釉料,在阳光下闪烁出阵阵光泽,上面还有一些大家说不上来的古怪符文,看起来很高端的样子。

    不过这光芒是不是太闪了

    俞飞白打量了片刻,忍不住低声道:王观,这对大瓶火光十足,釉面又十分新亮,不太像是清代的东西啊。

    再看看。

    王观微微点头,忽然踮脚朝瓶口看去,只见瓶口宽大,可以看见少许瓶腹的胎质。根本不用灯光反射,一抹雪腻的颜色就让他情不自禁摇头。

    赝品。

    一瞬间,王观随口道:不仅是釉面火光冲天,最重要的是瓶口朝天,如果真是清代的古物,那么这些年来,就算东西保存得再好,瓶内多少也沾染了一些灰尘,不可能呈现出雪亮的净白色泽,应该像是米黄色才对。

    没错。

    俞飞白深以为然:时间只有向前,没有倒退的道理,经过岁月洗礼的痕迹十分明显,不可能清洗得掉。这对大瓶没有时光流逝遗留下来的痕迹,甚至连做旧的痕迹都没有,分明是一眼假嘛。

    它们本来就是假的。

    就在这时,旁边忽然有人笑道:但是不能说是赝品,只能称为复制品。

    复制品

    适时。王观和俞飞白回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中年人,四五十岁左右。一脸温文儒雅的模样,充满了书卷气质,好像是一个专注研究的学者。

    大叔,你怎么知道是复制品

    此时,俞飞白好奇道:标签上可没写啊。

    因为我见过真品。那人轻笑道:光泽清幽内敛,很有韵味。

    有真品吗俞飞白惊奇道:那干嘛不摆出来让大家观赏拿一对复制品出来敷衍了事,未免有些不够厚道。

    今天人多,东西又太珍贵了。物主人害怕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拿复制品出来凑数。那人微笑解释道:等到博物馆步入正轨,正式开始开放营业了,需要大家买票参观的时候,自然会把真品大瓶拿出来展示

    原来如此。俞飞白与王观对看了一眼,忽然问道:你知道得这样清楚,难道是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人员

    之所以不猜测是馆长,主要是他们知道馆长是个老人家,这人才四十多岁。可以排除了。

    我不是管理员,只不过是认识馆长,受到他的邀请过来观礼罢了。那人摇头,然后笑着说道:两位小兄弟应该是行家。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好眼力,不简单啊。

    不是我们厉害,主要是这东西太不对了。不仅是我们,估计有几分水平的人。打量几眼就知道东西不对了。俞飞白随口道,也算是难得的谦虚。

    他们最多是怀疑而已,未必就能肯定是赝品。那人笑道:毕竟不能上手。怀疑只是怀疑,极少人敢一口断定是假的。

    这倒也是。

    忽然之间,俞飞白没头没脑道:那说起来,其实大叔你的眼光也不错

    怎么说那人有些奇怪。

    能看出我们不简单,眼力自然不差。俞飞白笑眯眯道,自得之色溢于言表。

    唉,又来了。王观忍不住摇头,就知道刚才的谦虚是假象。果不其然,才十几秒钟就故态萌发了。

    呃那人一怔,随即也开怀畅笑道:对,你说得对,我的眼光确实很厉害。

    别听他瞎扯。

    与此同时,王观请教起来:我叫王观,他是俞飞白,是古玩收藏的玩家,不知道大叔怎么称呼,应该也是圈里人吧。

    咦,真巧,我也姓yu那人很高兴,笑呵呵道:原来是本家啊。

    说话之间,那人掏出名片递给了两人,俞飞白低头一看,立即摇头道:错了,我们不是本家。你是年年有余的余,我是俞大猷的俞。

    余味,这名字很有韵味啊俞飞白惊讶抬头道:海外瓷器研究协会理事

    怎么,没听说过吧。余味笑道:一个民间组织,影响力不大。所谓理事,说白了就是养闲人的职务。图个好听罢了,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与此同时,两人也明白余味怎么认识馆长的了,一个专门研究海外瓷器的人,影响力或许不大,但是关系一定足够广,说不定世界各国都有他们的人马。

    确实没怎么听说。

    适时,俞飞白也坦诚点头,好奇问道:你们组织好像不怎么宣传吧,没有举办什么活动之类吗

    中国的民间组织还是比较多的,反正只要不是反人类反社会,一般情况下应该能批准成立。但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还真没有几个,红十会慈善总会之类的,名声是足够响亮了,可惜却是骂名。

    至于其他什么绿色和平组织,福利会,收养中心什么的,听说倒是听说过,但是却不怎么了解。而且这些是全国性大范围组织,背后有国家的影子。

    另外还有一些小组织,没有政府扶持,为了扩大影响力,肯定是拼命地宣传,有事没事就开展一系列活动,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不过这个海外瓷器研究协会,走的应该是上层路线,也难怪名声不显。

    所谓上层路线。门槛肯定比较高,一般人肯定跨不过去。特别是挂着研究招牌的,对于文化的要求程度,绝对能够砍去一大批人。

    我们是比较偏向学术研讨。

    与此同时,余味也笑着解释道:主要是一帮爱好者,大家由于兴趣相互结识,为了互通有无,干脆成立了这个组织。甚至连组织总部都没有,就是在各国设立联络人而已。组织机构十分松散,也没打算宣传。

    余先生。

    就在余味解释之时。旁边有一个青年走了过来,轻声说道:余先生,孔先生请你过去一趟,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哦

    余味轻轻点头,随即笑道:不好意思,有点事,要失陪了。

    人家有事,肯定不可能拦着,两人目送余味离开。等他消失在角落,俞飞白才肯定道:这人应该也是华侨。

    这么肯定王观笑问道:人家普通话说得可是很标准的。

    看名片就知道,中英文齐全,国内有谁这样干俞飞白撇嘴道:尤其是那种洋气。无论如何也是掩饰不住的,也不知道哪来的优越感。

    不至于吧。王观奇怪道:我怎么没有感觉

    那是你心宽。俞飞白随口道:不管他了,继续参观展品。我倒要看看,这里有多少件是复制品。有多少件是真品。

    应该比较好分辨,大件贵重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复制本。小件不怎么值钱的,那就不用多说了,应该是真东西。王观笑道:所以你专挑小的来看就可以了。

    切,小家子气。

    俞飞白有几分鄙薄:既然打算摆出来让人参观,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搞什么复制品。这样做分明就是瞧不起参观的人嘛,也算是一种隐性歧视。

    不用盖大帽子吧。王观辩解道:这种事情应该比较常见,就好像是兵马俑,拿到国外展出的就是复制品。

    这怎么一样。

    俞飞白反驳道:东西这么珍贵,肯定要复制品呀,不然被人调包了怎么办但是现在是在这里落地生根,开一个博物馆啊,怎么能够拿复制品来糊弄人。

    又不是经常,就今天而已。

    嘴上是这样说没错,可是又有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说不定会习惯成自然。反正隔了一层玻璃,就算摆一个高仿品,一般鉴定师也分辨不出真假来。

    也不是俞飞白心理阴暗,主要是这种事情并不稀奇。有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拿一个高仿品把真品调包,如果不是上手验证,就是专家也看不出异常情况来。

    这是人家的事,你何必多管。王观笑道:你有这份闲心,那么干脆打个电话给钱老,问清楚他在哪里吧。

    还能在哪里,肯定是贵宾室呗。俞飞白随口道:刚才那个余味走去哪里,我们现在跟着过去,绝对能够看见钱老。

    既然这样王观问道:我们是留下来继续参观呢,还是去与钱老汇合

    去找钱老吧。俞飞白想了想,立即示意道:想到这里存在许多复制品,我就没有继续欣赏的兴致。

    王观点了点头,立即与俞飞白向拐角走去,通过一条长廊之后,立即可以看见一片装潢雅致的休息区域。另外还有闲人免进的牌子,以及两个站岗的保安。

    我们找人。

    两人走了过去,在保安拦人的一瞬间,俞飞白神情自若道:我们找孔老先生。

    请进。

    听到这话,保安立即让开位置,恭敬地弯腰引手未完待续。。

第892章 永乐甜白

    :国庆双倍月票活动最后几个小时,求月票支持一下,谢谢了。

    在保安的引请下,王观和俞飞白坦然自若走了进去。过了门口,只见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休息室。室内空间装饰典雅,摆放了几棵风水树,以及一只椭圆形大鱼缸。

    此时此刻,鱼缸之中养了三尾金鱼,大脑袋,窄小身体,扫帚似的剪刀尾,正在水中一缓一缓地游动,自然有一种说不出的畸形美。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鱼缸的旁边,却摆了一张茶几,四周搁了七八张编织精致地竹藤椅子。在王观和俞飞白走进来的时候,七八个人就围坐在茶几旁边,不是在喝茶闲聊,而是在观赏什么东西。

    不过听到动静,这些人还是自然回头看去。看到是王观和俞飞白,许多人却是怔了一怔。然后其中一个白发苍苍,有几分虚胖的老人开口了,满脸迟疑之色:你们是

    咦,不认识那就好办了。

    一瞬间,一个站在角落,类似于秘书的随行人员走了出来,眼中透出几分傲气,不过语气却还算客气说道:两位先生,不好意思,这是私人禁地。如果没别的事情,请回吧。

    孔老,他们是我朋友。

    就在这时,坐在末尾的余味连忙笑道:他们应该是来找我的。

    错了,我们不找你。

    此时,俞飞白摇头反驳起来,却是让余味等人愣住了。

    钱老周老常老

    这个时候,王观微笑招呼起来,围坐在茶几旁边七八个人之中,他们起码认识一半以上,自然不担心被人当成恶客赶出去。

    王观呀,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老笑了。立即招手道:来了正好,给你介绍一个人

    周老,还有我呢,好歹也招呼一声吧。俞飞白埋怨起来,直接绕开那个秘书,然后走了过去,好奇打量了眼虚胖老人,顿时笑道:不用介绍了,这位老先生应该就是这个博物馆的主人孔老吧。

    就你机灵。周老笑了笑,也随之示意道:孔兄。这个嬉皮笑脸的年轻小伙子,就是令希的晚辈俞飞白。性格比较跳脱,你要多多包涵。

    哪里哪里孔老先生轻轻摆手,微笑说道:真是一表人才啊。

    怎么听起来是在说我虚有其表呢。俞飞白嘀咕起来。

    谁都知道,初次见面就夸赞一表人才,那么肯定是客套话。

    但是俞飞白却觉得,人才就是人才,千万不要多加一表。毕竟单纯外表帅气没用,关键是有内涵。总而言之一句话。矫情

    人家在夸你呢。

    钱老横了一眼,也有几分不好意思道:管教不严,让孔兄见笑了。

    这是赤子之心

    孔老先生笑容多了几分真挚,赞许点头道:难得。难得

    听到这话,俞飞白更加不爽了。什么是赤子说白了就是不懂事的小娃娃。别人形容你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你会感到高兴吗

    当然,不爽归不爽。俞飞白还是吸取教训,不再吱声了,免得又受到打击。反正他已经开始怀疑孔老先生是不是故意这样说的。毕竟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时之间,他就心里就给孔老先生贴上老奸巨滑的标签了。

    这位年轻人呢。

    与此同时,孔老先生看向王观,好奇道:也是令希的晚辈。

    差不多。

    周老笑着说道:不过像是他的徒弟多一点。

    徒弟孔老先生一怔,立即笑道:所谓名师出高徒,能让钱兄看重的,鉴赏能力肯定不凡。

    这话倒是不假,在比较传统的行业之中,不仅是学生挑老师,老师也在挑学生。学生想拜名师学习,名师也想找个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学生教导。说起来这也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久而久之才铸造了名师出高徒这个词语。

    确实不错,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与此同时,常老的声音之中也有几分羡慕之色。他也带了几个徒弟,最早的一个已经跟了他二十年了,现在自己开店经营,在潘家园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徒弟一生估计止步于此了,没有超过他的可能性。

    对于真正的师徒来说,悉心教导的徒弟不能超过自己,怎么看也是一种遗憾。所以对于钱老轻轻松松收了一个能够继承衣钵,并且有可能超越自己的徒弟,常老还是很羡慕嫉妒的,总是暗叹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机缘

    常老说笑了,我还差得很远。

    此时,王观谦虚一笑,目光也随之朝桌子看去,乍看之下也有几分失神。

    怎么,发现好东西了

    注意到王观的神态,周老顿时笑道:眼睛贼尖,堪比孙猴子的火眼金睛。

    什么好东西

    俞飞白闻声眼睛一亮,自然凝神观察起来,只见茶几上摆放着一些茶具。以他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出这些茶具尽管不错,但也不过是不错的工艺品而已。

    等等,不对

    忽然,俞飞白发现在七八个茶杯之中,暗藏了一个白瓷小碗。他连忙打量,感觉小碗在茶杯之中十分明显,仿佛鹤立鸡群,而且在阳光下散光出幽淡隽永典雅含蓄的雪润光泽,看起来非常美观精致。

    这么净白难道是德化白瓷

    看了一眼,俞飞白猜测起来,目光充满了见猎心喜之色。首先他不认为钱老等人在喝茶的时候会多此一举拿个不相干的小碗来碍眼,其次是周老也说了,茶几上有好东西。基于这两个理由,他自然能够判断,这个白瓷小碗绝对不简单。

    可惜不能上手,不过单单是看小碗釉水莹润,犹如羊脂美玉般的光华,就足够让俞飞白有几分迫不及待。升起想要捧起来研究观赏的冲动。

    不是德化白瓷。

    与此同时,王观却摇头反驳起来,脸上若有所思道:这种净白的程度,与德化白瓷有些细微的差别。类似这种小碗我没有见过,但是曾经在德叔的收藏之中看过一个杯子。

    那个杯子的釉色晶莹洁白,色泽温润如玉,胎体薄如蛋壳,极为轻盈。无论是胎釉还是颜色,都与这个小碗相当,所以我觉得它们应该是同一个品种。

    说话之间。王观轻声笑道:永乐甜白

    啊真是永乐甜白

    俞飞白一怔之后,脸上浮现出惊喜交集的表情。要知道瓷器也分档次的,古玩行内人都知道,中国官窑瓷器以明清御窑厂器物为贵,而明代御窑瓷又以永白永乐甜白宣青宣德青花成彩成化斗彩为上。

    中国白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或者更早。不过真正形成规模,而且把瓷器烧成雪白颜色的,还是在唐代年间。这个时期。唐代刑窑烧造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

    接下来白瓷又继续发展。经过了五代北宋的定窑白瓷,还有元代的枢府釉瓷,最后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白瓷的技术积累已经达到顶峰。然后开创性地烧造出一种半脱胎白瓷来。这种白瓷胎体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所以才有甜白之称。

    不过也需要注意,甜白只是形象称呼,实际上甜白瓷也称为填白瓷,填白釉是一种制作瓷器的工艺,两者之间也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真的是永乐甜白瓷

    此时此刻,知道东西的珍贵之后,俞飞白不淡定了,搓手问道:能让我们看看吗

    不要这样急,让人笑话。钱老轻笑摇头,示意道:这是孔兄的珍藏,也要问问人家的意见。

    俞飞白从善如流,立即转头问道:孔老先生,不介意让我们观赏吧

    当然没问题。孔老先生爽快点头,微笑道:这是馆藏,迟早要摆出去让大家观赏的。现在就是请几位大行家帮忙掌眼,确定真伪而已。免得拿仿品赝品当成宝贝,贻笑大方之家。

    孔兄多虑了。

    常老摇头道:这样的珍宝,能够完好无损地流传下来,也算是难能可贵,凤毛麟角。有一件算一件,真的假不了。

    常老,我们还没看呢,你别剧透啊。俞飞白稍微有些不满,随即小心翼翼捧起永乐甜白小碗仔细观赏起来。

    只见小碗口外撇,胎壁薄极,典型的永乐官窑碗器型。最重要的是晶莹雪亮的胎壁能够光影照人,釉白细润恰似新鲜之蔗糖,让人看了就产生丝丝甜意。

    永乐甜白瓷,果然名不虚传啊。也难怪当年永乐皇帝对甜白瓷情有独钟,就算是西北地区觐献的和田玉碗也不喜欢,偏爱甜白瓷碗。俞飞白感叹道,反复打量,爱不释手。

    俞飞白这话也是有出处的,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四年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砂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永乐皇帝觉得相对甜白瓷来说,晶莹温润的美玉器物都显得俗气。由此可见,在永乐皇帝的心目中,甜白瓷的价值比金银珠玉珍贵多了,属于难得的宝贝。

    东西在明代就是这样珍贵,那么流传到现代更加不用多说了,反正就是历代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名瓷未完待续。。

第893章 价值连城的孤品

    :二更求月票,双倍时间所剩无几,求月票支持。

    你也看看。

    观赏许久之后,俞飞白有几分依依不舍地把甜白瓷小碗轻轻搁了下来,示意王观打量,同时赞叹不已:釉质洁白,肥厚如脂,迎光透视,根本看不到任何瑕疵,完全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了。

    嗯。

    王观轻轻点头,如果东西是真品,那么俞飞白这话绝对不夸张。

    古代官窑瓷器之所以价比黄金,那是由于烧造的成本,本来就是用真金白银堆砌起来的。大家只顾看到现在流传下来的珍品瓷器完美无暇,却很容易忽略古代皇帝对御用瓷质量的要求十分苛刻,瓷器稍有任何瑕痴,便被打碎深埋。而遗留下来的完整永乐甜白器,本身就是万里挑一的珍宝,怎么可能不弥足珍贵

    此时,王观也小心翼翼捧起小碗,一上手他就感觉东西的分量很轻巧。

    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毕竟永乐甜白瓷是半脱胎瓷,制作时在瓷胎中增加高岭土的用量,以巩固形制。淘洗原料时去粗存精,以增加白度和透光度。从成型刻画到烧成,都需要精益求精,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了。

    一件精品甜白瓷,别的不多说,首先胎质肯定要做到薄如纸的地步,这才算是勉强合格。拿起东西迎光打量的时候,薄薄的胎体呈透明状,仿佛没有胎壁似的,这才是半脱胎工艺。而且工艺说起来简单,真正要成功烧制出来,却是几千年来历代陶瓷工匠的心血智慧结晶。

    漂亮吧。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不甘寂寞,凑过来观赏道:另外在碗壁上,还有暗花纹刻。

    看到了。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了小巧玲珑的手电筒,打开强光一照。只见在灯光下映出碗壁繁而不乱的缠枝花,在甜白釉的遮掩下,若隐若现,极美极娇嫩可人。而且透过透明状的碗壁,他执拿小碗的指纹清晰可见,充满表明了小碗的通透性。

    缠枝莲暗花纹刻,那就是用白釉填成,就是先微刻了轮廓,再填入白釉料。最终送到窑中烧制完成。这个过程,就是填白工艺了。所以才说甜白,实际上就是填白。

    填白工艺的精致就不必多说了,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却是甜白脱胎瓷那特有的淡淡肉红色,宛若婴孩之肌肤,指不忍弹。又似刚刚剥出壳的鸡蛋,莹润无比。釉色白如凝脂素犹积雪,色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

    然而在强光映照下。又透出微微的粉红光晕。此情此景,就好像是甜白小碗具有了人类生命似的,净白中流露似有若无的浅红,分明就是最健康的气色嘛。

    珍品。绝对是精品中的名珍。

    俞飞白有些兴奋,眼中透出一种想要占为己有的渴望。

    孔老先生。

    一瞬间,俞飞白秉承本心,直接问道:你这件东西有出手的打算吗

    怎么。你想买听到这话,周老有点儿惊奇,好心提醒道:东西的价格不菲。少说也在千万以上。

    一千两百万。俞飞白豪爽道,也轮到他财大气粗一回。成为新晋亿万富翁之后,他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现在终于尝尝挥金如土的滋味了。

    一时之间,一些人目光闪烁,惊讶于俞飞白的财力。倒是王观和钱老了解情况,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更没有什么反对意见。毕竟永乐甜白瓷小碗,就是值这个价钱。既然俞飞白真心喜欢,他又不差买下来的钱,何必阻止

    恐怕要让小友失望了。

    然而,在惊讶之余,孔老先生也回过神来,含笑摇头道:这是镇馆之宝,而且收藏了十几年,也有几分感情了,不舍得转让,请你多见谅。

    这样呀,确实让人遗憾

    俞飞白有几分惋惜,摇了摇头之后,就不再出价了。一是孔老先生态度坚决,他也不好强求。二是东西尽管是珍品,却没有珍贵到让他不顾一切想要得到的地步。

    如果说,小碗暗花纹刻不是缠枝莲纹,而是龙凤纹,或者碗心有款,或者有青花纹饰,属于事物绀珠一书中提到的永乐宣德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记载中的宝物,那他才会考虑要不要拼掉一半身家买下来。

    想要收藏这样的珍宝,也是需要一定机缘的。

    适时,钱老巧妙转移话题,微笑问道:孔兄,如果没有什么避讳,不妨给我们说说,这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人也饶有兴趣地关注起来,毕竟收藏东西除了它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外,东西的来历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情。不然的话,收藏圈里也没有诸多曲折离奇的捡漏故事了。

    这事说来话长,那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也陷入了回忆之中,脸上不自觉浮现笑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到朋友的邀请,去到他的家里作客。然后在他的收藏室之中发现了这个杯子,乍看之下我就可以肯定,这是永乐甜白

    在十五年前,中国的古董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太受到重视。我的朋友又是纯粹的外国人,自然不能理解我对于杯子的感观,看见我十分喜欢,就半卖半送让给我了。

    说话之间,孔老先生笑逐颜开道:就是前几年,他无意中了解到永乐甜白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以后,一直为这事而后悔。

    真是幸运啊。

    众人忍不住感叹,尤其是俞飞白,再次抱怨生不逢时,好东西都被钱老孔老这代收藏家收刮得差不多了,轮到他们年轻一代,想要碰到好东西的几率微乎其乎。

    上世纪十年代,简直就是收藏家们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期,只要藏家们不怕辛苦,勤快一些,多往乡下跑,总能掏到好东西。可是现在古玩市场,那是资本的时代了,没有雄厚的金钱财力,想买一件国宝级的东西,那纯粹是痴心妄想。

    你还年轻,着什么急,以后大把机会。

    听到俞飞白的抱怨,常老摇头道:我们也撑不了几年了,以后的世界终究是你们的,何必急于一时。等你到了我们现在的年纪,收藏的东西肯定也不会少。

    但是花的钱更多呢俞飞白无声嘀咕了下,却没敢让几位老人家听到,不然肯定又要斥责他态度不端正了。

    你们两个也别站着。

    此时,周老笑道:自己找地方坐呀。

    搬两张椅子过来。孔老先生闻声,立即挥手示意,自然有秘书在茶几旁边添加两个座位。幸好茶几比较长,倒也不显得拥挤。

    两人致谢之后,就顺势坐了下来,然后又有人取杯子过来给他们倒茶,并且为其他人添加茶水中间停歇了两三分钟,却是在酝酿另外一个话题。

    等到添茶的人退下去之后,周老举杯抿了口清香茶汤,随即笑道:孔兄,你可是海外首屈一指的大藏家,镇馆之宝可不仅是永乐甜白这一件而已吧

    大藏家之名可不敢当。孔先生连忙摆手,自谦笑道:小有积蓄而已,相比之下,与诸位差远了。

    我们就算了,不敢和你比。周老摇头道:在场之中估计只有令希对了,还有王观,他们两个人的收藏,或者能与你不分上下。

    嗯

    孔老先生一怔,钱老就算了,尽管不是很熟,但是通过一些渠道,他也明白钱老是国内隐藏颇深的大收藏家。可是王观,年纪轻轻就有丰富的收藏品,难道是张葱玉一样,得到了祖父辈的传承

    这种事情也不奇怪,有的大收藏家逝世之前,不舍得把毕生收藏捐赠出去,恰好家里的子孙之中有人对收藏感兴趣,干脆把东西传给他了。孔老先生怀疑,王观就是这样的情况。不然的话,哪来这么多藏品。

    周老,您这话过了。

    然而,王观也不敢与钱老比肩,直接推托笑道:我的收藏品应该还没您老多,不能用丰厚来形容吧。

    藏品在精,不在多。周老笑道:你的一件东西,足够抵我几百件了。

    很对。

    一瞬间,常老俞飞白深以为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听到这话,孔老先生若有所思起来,不过也不好多打听,只是笑道:一件顶几百件的珍宝我没有,不过前段时间到是收藏了一件宣德青花

    在说话的时候,孔老先生示意起来,旁边的秘书立即小心翼翼把永乐甜白瓷小碗拿走,不久之后却捧着一个罐子回来。

    乍看之下,常老惊诧叫道:宣德青花蛐蛐罐

    真的假的

    与此同时,旁边众人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怀疑。

    要知道尽管蛐蛐罐在古代比较常见,但是宣德年间的蛐蛐罐,那却是十分稀罕,能够与永乐甜白瓷媲美的珍宝。

    究其原因,无非是物以稀为贵罢了。纵观宣德一朝,有两样东西是现代藏家视为价值连城的孤品存在。一是宣德炉,第二就是青花蛐蛐罐未完待续。。

第894章 这么漂亮精致,绝对是赝品!

    :第三更了,双倍最后两个半小时,求月票支持。

    什么是孤品,自然就是独一无二,天底下就一件的意思,不可能成双成对出现的东西。宣德年间的官窑青花蛐蛐罐,就是这样的存在。

    一般来说,提到宣德皇帝,在史书上评价可不低。作为永乐皇帝的孙子,宣德皇帝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许多人都说,他的父亲能够坐稳太子之位,并且顺利地登基为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这个皇太孙的缘故。

    从文献记载看,宣德皇帝在位九年零七个月,就整个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统治而言,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间。不过这一瞬间,却是明代最为辉煌的一页。

    宣德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在军政方面有卓越才干,而且还有许多雅好,比如留神词翰精于绘事等等。也就是说,他的诗词文章写得不错,更擅长绘画。

    当然,无论是写诗还是绘画,在大家看来,那是十分风雅的事情。只要不做到南唐后主李煜,以及宋徽宗赵佶的地步,一般人只会称赞,不会有什么恶评。

    毕竟喜好风雅,就意味着亲近文官。史书的笔杆子就掌握在文官手里,他们自然会往好的方面书写,不可能抨击。

    不过,人无完人,宣德皇帝有个喜好促织之戏的毛病,却是许多人深痛恶绝的事情。记得国内有一部关于促织的动画片,就是批评谴责宣德皇帝这种行为。

    所谓促织,其实养蟋蟀,斗蟋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玩蛐蛐。

    玩蛐蛐这项活动,究竟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了。反正诗经之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描述。然后代代相承,连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都写有关于蟋蟀的诗文。然而真正玩蟋蟀玩出花样,并且把玩蟋蟀编写成著作的,却是南宋奸相贾似道。

    史书评价,贾似道是误国害民的奸相,传说在北兵侵入宋境之际,他仍然和姬妾趴在地上观看斗蟋蟀。作为玩蟋蟀的行家里手,他两万余字的促织经,至今仍是养虫者的经典祖书。由此也看得出来。民间玩蟋蟀的风气,已经由下及上,在贵族之中流行了。

    不过仔细想想,宰相玩蟋蟀是祸国殃民的表率,那么堂堂一国之君也好玩蛐蛐,就算是有作为的皇帝,肯定也逃避不了一个不务正业的评价。

    文武百官不好说,反正作为宣德皇帝的母亲,当朝太后非常讨厌儿子这种行径。所以在宣德皇帝病逝之后。帝位由宣德皇帝年仅八岁的儿子即位,为防止孙子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太后干脆发布了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

    想一想,幼帝即位,朝政基本是太后管理,也就是所谓的垂帘听政。一道懿旨下去。而且还是贤明的决定,谁敢不从

    一时之间,宣德皇帝登基之后。命令御窑厂精心烧造的蟋蟀罐就是这样被砸光了。不仅是宫中所藏惨遭毁弃,就连御窑厂烧制好尚未进贡的蟋蟀罐也全部打碎深埋地下。

    这种情况下,宣德年间的官窑蛐蛐罐,自然成为了十分稀罕少见的东西。至于稀罕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人或许没有什么概念,那就举个例子吧。

    据查资料可知,清宫旧藏宣德官窑瓷器一千多件,大多数是从宣德朝传存下来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现今最有权威的收藏。然而这些收藏之中,却没有一件宣德官窑蟋蟀罐,由此也可以知道,这种东西的稀少程度了。

    反正根据一些人的考据得出结论,能够在太后的旨意下,能够幸免于难的宣德蛐蛐罐肯定不多,很有可能是宣德帝赏赐大臣的礼物。毕竟按照文献资料看来,确实有关于宣德皇帝赠予官员心爱礼物的记载。

    当然,另外一些就是被打碎埋到地下的残器了。近些年来倒是出土不少,可是现在孔老先生秘书捧出来的蛐蛐罐明显不是残品。

    抛开残器不说,真正完好无损的东西绝对是独一无二,堪称孤品的珍宝。

    这东西到底是真品,还是仿品

    看了一眼,常老忍不住质疑起来,眼中多少有点不信。毕竟后人也明白宣德官窑蛐蛐罐的珍贵,自然加以仿造。而且由于真品罕见,在不了解真品具体特征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把仿品当成真品买下来了。

    常兄不妨看看。

    适时,孔老先生笑道:掌个眼,鉴赏一下,就知道是真是仿了。

    你不说,我也要上手观赏。

    说话之间,常老定了定心神,立即戴上了白手套,又摸出高倍放大镜,以及强光手电筒。装备齐全了,这才开始仔细研究蛐蛐罐。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

    常老一边鉴赏,一边说道:其实养蛐蛐最好的罐子,应该是用澄泥做的澄泥罐。澄泥制作的罐子质地润滑,透气性能很好,比较适合养虫子。不过明代人不懂这个,或者说皇帝养蛐蛐的罐子,不能是最好的,肯定是要最贵的。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金银珠玉太俗气了,唯有瓷器才能够彰显高贵身份,以及文雅的品味,所以青花蛐蛐罐子应运而生。而且由于皇帝的喜爱,御窑厂工匠对于罐子的制作自然是尽善尽美。常老有几分感叹道:在我看来,或许最能代表宣德时期青花瓷器工艺最高水平的,应该就是官窑青花蛐蛐罐了。

    这话有点道理,众人也比较赞同。

    毕竟御窑厂的存在,本身就是满足皇帝的私欲,一切按照皇帝的喜好来办。朱元璋喜欢釉里红,所以洪武年间的釉里红是珍品,朱棣喜欢白瓷,这才有了永乐甜白的诞生。到了宣德皇帝时期,他本人偏爱青花,那么宣德青花是整个明朝最好的东西。

    当然,宣德偏爱青花没错,却更爱玩蛐蛐,那么宣德青花蛐蛐罐精美程度也可想而知。眼前这件东西就是很好的证明,器物胎体厚重,釉层肥厚,白中发青,这是宣德青花的特点。尤其是青花的锡光,在灯光下十分浓厚艳丽,十分惹眼。

    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厂青花瓷普遍使用苏麻离青,这是进口料,价格昂贵。所以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评价。但是便宜没好货,贵的东西往往意味着质量有保证。苏麻离青料价格不菲,但是烧造瓷器展现出来的效果,确实比国产料更胜一筹。

    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特点更是十分明显,如果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更是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大家稍微打量,注意到蛐蛐罐的青花颜色,就可以判断东西应该是使用苏麻离青烧制而成。

    不过,这应该是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混合使用之后,才烧造成的蛐蛐罐。

    研究片刻,常老肯定道:你们看,苏麻离青呈深划色,而国产青料颜色比较清淡,有晕散的现象。所以罐子青花的发色比较明快,色泽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

    混合钴料,应该比较少见吧。

    此时,俞飞白饶有兴趣道:是故意营造出这种发色效果来,还是由于苏麻离青已经开始出现枯竭迹象,所以要省着点儿使用。

    当然是前者,想要这种浓淡相间的效果。

    常老笑道:要知道宣德年间国力昌盛,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以及财政力量到国外采购苏麻离青。真正让苏麻离青陷入枯竭危机的,却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由于政治因素,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烧瓷空白期。

    这个空白期要到了成化年间才恢复过来,不过库存的苏麻离青也用完了。也就是说,瓷器的演变,也能够折射出当时国力的情况。

    常老微叹道:这个道理不仅是我们明白,古人心里也清楚,不然也不会总是称赞永宣瓷器是明代瓷器的最高水平了。

    常老,你说的我们都懂。与此同时,俞飞白好奇问道:关键是这个蛐蛐罐呀,到底是不是宣德官窑真品

    这个嘛

    常老迟疑了下,立即笑道:我不说了,你们自己判断吧。

    什么呀,又吊人胃口。

    俞飞白看似抱怨,实际上却兴致勃勃接替常老的位置,然后仔细研究起来: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白中泛青。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可能存在开片现象。在高倍放大镜底下,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

    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蛐蛐罐肯定也不例外。

    把里胎和外釉都打量过了,俞飞白又小心把罐子翻转过来,察看底足:宣德青花大件东西一般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而且边沿有火石红斑点。

    对,全对。

    里里外外研究了一遍之后,俞飞白顿时喜形于色,笑逐颜开道:这么漂亮精致,又完美无缺的东西,绝对是赝品

    什么

    一瞬间,孔老先生愣住了,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嘴上说得好好的,俞飞白怎么突然得到这个截然相反的结论。难道是嘴快,所以说岔了未完待续。。

第895章 你们错了

    :国庆假期结束,应该回来看书了吧,求月票支持下。

    没错,肯定是赝品。

    此时此刻,俞飞白誓言旦旦道:东西太完美无缺了,根本找不到任何的破绽。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东西极有可能是咳咳,可能是某个造假高手的作品。

    飞白,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

    钱老表情一肃,眼中也有几分惊疑。毕竟他还没有上手打量,不好判断东西的真伪,只是以为俞飞白看出什么端倪来了,所以暗示他揭示出来。

    证据,当然有

    这个时候,俞飞白拍了拍王观的肩膀:你上

    呃

    王观愣住了,忽然有些明悟,顿时啼笑皆非道:赶情你是瞎蒙的啊。

    什么瞎蒙,这叫直觉。

    俞飞白低声道:再说了,我也是有根据的。你想想,朱大先生最喜欢复制珍贵名瓷了,上次是永乐青花大盘,现在弄个宣德青花蛐蛐罐,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宣德蛐蛐罐可是孤品啊,怎么可能这么恰巧就让他得到一个,而且还是最近才得到的

    也要承认,俞飞白这话尽管有强词夺理的嫌疑,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遇到朱大先生的作品多了,俞飞白现在已经有些风声鹤唳,看到十分珍贵的瓷器,心里总觉得不安心,忍不住怀疑是赝品。

    这是疑心病,得治

    不过反过来说,也说明朱大先生赝品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连俞飞白这样的行家也要惶惶不安,疑神疑鬼,那么其他人也不必多说了。

    如果事情泄露出去,整个行业肯定受到巨大的冲击。或许经过几十年不断努力,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的市场,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不知道有多少人破产

    就是考虑到这个可能性,钱老等人才决定捂盖子,免得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事情也分轻重缓急,朱大先生的事情是很重要,不过也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现在俞飞白却说孔老先生的罐子是赝品,这事却比较急。闹不好会让人翻脸的。

    还好,毕竟一把年纪了,孔老先生心里再急,却也沉得住气,而且还笑得出来:既然你们有证据,那我就洗耳恭听你们的高见了。

    我先看看王观点了点头,又悄声道:反正你做好赔礼道歉的准备吧,不然钱老肯定骂死你。

    所以就看你的了。

    俞飞白表面镇定自若,心里也有些小后悔。一时冲动。有些口不择言了。果然,做人做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才好,免得骑虎难下。有时候说错话了。知道的人清楚你是心直口快,不知道的人自然以为你不修口德呢。

    在俞飞白自我反省的时候,王观也在打量青花蛐蛐罐。

    与俞飞白不同,他首先打量青花的纹饰。只见罐盖上绘制瓜瓞纹,茂盛的叶蔓缠绕着一大两小共三只果实。罐腹上绘两丛瓜瓞纹,每丛四只。共有八只果实。叶蔓掩映,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之象。

    另外瓜果枝叶的颜色,果然与常老描述一样,瓜果纹饰应该苏麻离青绘制而成,色料凝聚厚处会形成黑褐色的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反照,呈三角形结晶;至于枝叶蔓藤却是国产青料,呈现一种色泽蓝中带灰的色泽,有水墨似的晕散效果。

    怎么样俞飞白追问起来,有几分期盼。

    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王观轻轻摇头: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痕迹。

    不是吧,我好不容易蒙一回,居然蒙错了俞飞白瞪大了眼睛,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你再好好看看,别看漏了。

    那我再研究一下。

    王观从善如流,继续观察罐子的胎体。片刻之后,他轻叹道:飞白,你明明知道这罐子的一切特征都符合宣德青花的特点,又何必推测它是赝品呢

    什么,这是真东西

    俞飞白愣了一愣,立即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应该是。

    王观点头道:你要是不信,可以再让钱老看看。

    钱老

    适时,俞飞白沉不住气了,犹如落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可怜兮兮地看向钱老,希望他老人家给点支持。

    你呀,口无遮拦,轻浮的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钱老摇了摇头,接住了王观递过来的青花蛐蛐罐,随后仔细观察起来。

    许久之后,钱老沉吟起来,手指头在釉面上拂过,随即若有所思道:常老,王观,你们说错了。

    什么

    一瞬间,众人皆惊,俞飞白却喜出望外,惊喜笑道:我就知道东西肯定有问题,说起来,有的时候我的直觉还是很准的

    这是赝品孔老先生表情多了几分沉重。

    地位不同,给予的评价分量自然不一样。钱老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权威,自然不是俞飞白和王观能够比拟的。钱老的只言片语,远胜于两人的千言万语,甚至于连常老也在首先考虑自己哪里疏忽了,而不是与钱老争辩。

    我没说是赝品。

    此时,钱老轻笑道:东西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不是赝品。

    啊

    这个时候,俞飞白惊喜交集的表情一下子就垮了,尤其是得意洋洋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酝酿就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大起大落的刺激,让他直接瞠目结舌,半响才反应过来,不甘心道:钱老,你才说他们说错了,又说东西不是赝品,太自相矛盾了吧。

    或者说这是仿品毕竟就算不是赝品,也有可能是仿品嘛

    俞飞白打算钻空子了。要知道仿品和赝品也有语意区别的。

    不要垂死挣扎了,东西的胎质釉料工艺,都符合时代的特征,看不出什么假来。钱老一锤定音道:这是真东西无疑,器型又十分完好无损,从宣德年间流传到现在,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称为稀世之宝一点也不为过。

    孔兄,恭喜你了。

    说话之间,钱老由衷道:收到了一件不可多得。属于孤品的宝器。

    侥幸侥幸

    其实不仅是俞飞白心情大起大落,孔老先生的反应也差不多,先抑后扬,低落的心情在钱老三言两语之中就激昂起来,有几分眉开眼笑。这就是权威鉴定大师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能够操纵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令希。

    与此同时,常老却不能淡定,耿耿于怀道:你觉得东西是真品,那么为什么又说我和王观鉴定错了呢

    对啊。这是个问题。

    一时之间,众人连忙关注起来,甚至于孔老先生也有几分揪心,害怕是钱老出于顾虑。打算顾全他的面子所以不说实话。

    你们总体判断没错,但是细节却有几分偏差。钱老笑道:反正都是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回去再细说吧。

    不用了,在这里说就行。常老摇头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的脾气是有点倔,但是不至于不能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连常老都不怕丢面子。王观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直接开口请教起来。其他人也很有兴趣知道,纷纷推波助澜。

    在众人的请求下,钱老才解释起来:你们说青花釉料是国产料与进口料相结合的结果,这是不正确的推断。

    这点错了

    瞬间,众人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毕竟钱老说了,总体判断没错,就是在细节方面有不同的意见而已。

    你说说看,这个推断怎么错了常老肯定要据理力争:这种浓淡相间的发色表现,浓的青花十分艳丽,又有锡光反应,肯定是苏麻离青,至于淡的等等

    就在这时,常老忽然不说话了,立即凑近宣德青花蛐蛐罐旁边,然后伸手碰触细摸起来。片刻之后,他的眉头一皱:分水法

    什么是分水法

    常老好像明白怎么回事了,但是王观还是有些糊涂,自然要打听清楚。

    分水法也称为浑水法,是一种釉料的着色工艺。钱老笑道:永宣时期的苏麻离青,有粗粝细匀之分,着色方法有浓淡之分。由于青料细匀颗粒比较少见,着色的时候没有结晶斑现象,而且颜色比较浅淡,与国产料十分相似,两者之间比较容易混淆了。

    另外永宣青花瓷器多以小笔醮钴料上色,因此要不停地用笔醮钴料,这样从起笔到收笔出现了深浅浓淡不一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的成因属于用笔方法所致。

    说话之间,钱老指着青花蛐蛐罐继续解释道:这件东西釉料发色浓淡相间,看起来确实很像是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相结合,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无论浓淡,都是同一色料。再综合其中的色阶变化特征,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使用分水法着色,而不是两种不同钴料的混合使用。

    原来如此。

    适时,众人恍然大悟。当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能够辨别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本事。反正常老无话可说了,默认了自己的疏忽。

    不过,这事不是重点,重点是俞飞白蒙错了,在钱老严厉的目光下,只得乖乖道歉。

    没事没事

    孔老先生心胸比较开阔,自然不以为意,而且似乎有几分触动未完待续。。

第896章 成化斗彩天字罐

    :今天的第二更,月票排名垫底,求支持哇。

    年轻人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

    说话之间,孔老先生奇怪道:不过我十分好奇,你刚才明明看出东西的特征十分符合宣德青花瓷的工艺特点,怎么到了最后却得出截然相反的推论呢

    是我嘴贱。俞飞白愁眉苦脸道,尽管心里不爽,但是在没有得到钱老允许之前,对于朱大先生的事情,他还是守口如瓶的。就是由于这种本质,或许闪光点吧,所以许多事情才没有避开他,让他了解具体情况,并且参与进来。

    所谓人老成精,孔老先生自然能够看得出俞飞白没有说实话,相反还隐瞒了部分事实。毕竟一个正常人,尤其是在鉴定东西的时候,不可能突然抽风推翻自己的鉴定结果。如果真这样做了,肯定有一定的理由。

    想到这里,孔老先生若有所思,忽然说道:诸位稍等,我请你们再看一件东西。

    求之不得。

    听到这话,周老就笑道:今天要大饱眼福了。

    孔老先生笑笑,让秘书把宣德青花蛐蛐罐搬出去,然后自己亲自出马,不久之后拿回来一个锦盒。看到锦盒的一瞬间,一直默不作声的余味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孔老。

    此时,余味有些字斟句酌道:你还在怀疑啊

    怀疑怀疑什么众人自然有些不解,同时也明白孔老先生拿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多疑了,不过心里总有几分不安。

    向余味解释一句之后,孔老先生畅笑起来:正好今天高人满座,自然要借这个机会向他们请教,好彻底打消我的疑虑。

    也是。余味轻轻点头,立即笑道:其实我也能够理解孔老的想法。毕竟东西太珍贵稀少了,确实应该谨慎一些。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有人忍不住催促起来:亮出来看看。

    好

    孔老微笑点头,随手把盒盖打开,再小心翼翼把东西抱出来搁在茶几上。众人连忙看去,顿时有几分惊讶:又是罐子

    没错,东西确实是罐子。大口短颈,肩圆腹收敛,看似酒坛,实际上却是罐子,而且还有一个盖。属于圆罐的造型。

    不过细看之下,大家也发现这个圆罐与刚才的宣德青花蛐蛐罐有些差别。主要是这个罐子身上的纹饰,不仅局限于青花,另外还有红黄彩色。

    斗彩罐

    乍看之下,常老眼睛一眯:孔兄,你不要告诉我,这是成化斗彩天字罐

    常兄目光如炬,让人佩服啊。

    一瞬间,孔老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把罐盖拿下来放好,再把罐子翻转过来,只见在灯光的映照下,一个天字立即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真是斗彩天字罐。

    看到这个情形。大家忍不住惊愣起来,感叹孔老先生的好运气。

    一般人应该知道成化瓷的珍贵,特别是斗彩鸡缸杯,已经是拍卖市场上的神话了。然而肯定有人不知道。成化朝还有比鸡缸杯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成化斗彩天字罐。

    反正在古玩行当之中,成化斗彩天字罐的名声。远远胜于宣德青花蛐蛐罐。主要是这东西十分难得,比宣德青花蛐蛐罐还要难得。

    而且与蛐蛐罐相比,天字罐更具备几分神秘色彩。五百年来,天字罐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罐子的具体用途,至今也没人能够说得上来,或者说缺乏让世人认同的证据。关于这种天字罐的来历,大家众说纷纭,自然增添许多附加价值。

    天字罐的底款为什么写天字呢有很多种推测。

    一般来说,是按照千字文排列。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所以罐底的天字就是这么来的。

    问题在于,在同时期的瓷器之中,却没有发现地字玄字黄字这些排列,那么这个猜测又有些站不住脚,十分容易让人质疑。

    另外就是这种罐子的用途了,有人说是安放油盐,有人说是安放杂物,有人说是安放粮食米面,反正也没有一个定论。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这罐子属于实用器物,不是观赏品。

    而且天字罐是成化首创,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

    在清宫文献上有过这么一段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让唐英补釉。

    接到旨意之后,唐英非常紧张,把东西带回御窑厂,研究了两三个月,却不敢补釉,而是重新仿制了几个罐子,连同原罐给乾隆皇帝送了回去,另外附上请罪的奏折。

    不是唐英技术不行,主要是天字罐太珍贵了,他不敢轻易冒这个险,不然把罐子弄坏了,他的人头估计就要落地。由此大家也可以猜测,天字罐在成化年间肯定不多,所以流传到清代的时候已经少之又少,所以才会那么珍稀,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太珍稀了,连唐英都弄了几个仿品出来献给乾隆皇帝,那么民间造假的情况也可想而知了。

    孔兄,听你的意思,这东西似乎有什么问题

    此时,常老询问起来,皱眉道:难道是仿品

    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成化天字罐与宣德青花蛐蛐罐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蛐蛐罐被砸得差不多了,造假的人反而少了。但是成化斗彩天字罐却一直流传下来,有实物可以仿照,赝品自然比较多。

    所以看到东西之后,大家情绪是有些激动,但是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其中的真假仿造问题了。

    我们仔细研究过了,感觉不像是仿品。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没说什么,旁边的余味却肯定道:无论是胎体,还是釉料工艺,都与真品相符,充满了时代的特征,不可能是赝品,或者仿品。

    看得出来,这个天字罐的鉴定工作,应该是余味,或者他的朋友之类负责的。反正与他息息相关,自然要辩解起来。

    不急,先看看再说。

    这个时候,周老站了出来,打算片刻之后就笑道:一直说成化无大器,不过这个天字罐明显就是例外嘛。

    不是无大器,而是少大器,没有宣德年间那样多的大器。

    常老更正起来:而且不要看成化彩器在古代好像很珍贵的样子,实际上才烧造出来的时候,却没有受到世人的认同,直到万历年间,大家才认识到东西的珍贵,然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仿品。

    从万历开始,就有成化瓷的仿制品出现,尤其是到了清代以后,以康熙雍正时期摹仿得水平最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有的仿品甚至比成化瓷器本身更为精美。

    这也正常,任何新的事物出现势必要受到质疑,甚至抨击和诽谤。周老微笑道:毕竟当时的人们更加喜欢素雅的风格,但是到了万历年间,社会富足了,大家的审美风格自然发生了变化,自然偏爱色彩缤纷的东西。

    至于仿品,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适时,周老继续笑道:新来陶器仿前朝,混入成宣价更高。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不要说仿成化瓷了,就是黄帝时期的东西也能仿

    王观等人顿时笑了,知道周老是在暗讽某些粗制滥造的人,造假也没有诚意,居然随心所欲的臆造。这样做不要说内行人摇头,就是外行人也要笑死。

    当然,东西到底是真是仿,则需要细心验证。毕竟仿制品终究是仿制品,总会有一些细微的破绽。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就不难分辨。

    说话之间,周老专注研究起来,许久之后才恍然道:孔兄,你觉得心中不安,是不是由于胎体的问题

    胎体有问题吗

    孔老先生一听,急忙询问起来。要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觉得东西有问题,只是感觉有些不安心而已。现在听周老一说,心里反而急了。

    胎体坚实,胎质纯净精致,底足露胎而无釉,有较多的黄褐色斑点,也就是所谓的米糊底。与文献资料中记载的成化瓷器特征相同,能有什么问题余味皱眉道,东西他研究好久了,从来没有觉得胎体有什么异常。

    你说得对。

    周老笑道:不过你忽略了一点,成化时期的瓷器是用麻仓土烧制而成,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具有在光线下呈肉红色透影为牙黄色的特点。后世的仿品由于麻仓土已经用绝,所以改用其他瓷土制瓷。那么这一特点也不复存在,瓷器胎色透光一般为青白色。

    你现在来看看,这是牙黄色,还是青白色

    在周老的示意下,余味连忙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脸上表情也随之阴晴不定。

    真的是仿品

    刹时,孔老先生的表情也变得不好了。他这种心态也颇有几分矛盾,开始的时候觉得东西可能不对,现在真的确定东西不对了,心里又要纠结起来未完待续。。

第897章 我能说吗?

    :这个月的月票有些少,难道是这书的潜力已尽,求大家多支持啊。

    是不是仿品,现在说这个有些早。

    看见孔老先生急了,周老开始有些含糊其辞:我毕竟不怎么擅长鉴定瓷器,真正的专家是他们。王观,你也看看,年轻人就该多历练。就算判断错也不要紧,最重要是吸取教训,从中有所收获

    好。

    周老需要人顶缸,王观也不推托,立即站了出来接手他的鉴定工作。再说了,在旁边看了半响,王观也有几分跃跃欲试了。

    成化斗彩天字罐,尽管京城故宫博物院也有,不过那属于顶级珍品,一般人隔着玻璃柜观赏没问题,但是想拿出来上手观赏绝对是痴心妄想。现在有这样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王观自然不会错过。

    然而,就算周老已经提出证据质疑天字罐的真仿问题,他也不会先入为主。是真东西,还是仿制品,还是自己来寻找答案比较有成就感。

    想到这里,王观定了定神,认真地开始打量天字罐。上手观看和在旁边观看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受,首先可以确认天字罐的分量不轻。这不是废话,东西的分量其实也是鉴定真仿的重要依据之一。

    比如说罐子,那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实用器具,那么肯定需要一定的重量,而且也要比较厚实,这样才能够放得稳,不易磕碰碎裂。罐子的重量,一般来说肯定在瓶子之上。如果哪天发现一个轻飘飘的罐子,那么充分说明东西有猫腻。

    不过十分明显,这个天字罐的分量,在王观的感观之中不轻不重,倒也比较合适。

    掂量了片刻之后。王观又继续研究下去。如果是按照以前的习惯,他现在应该察看胎体的情况了。只是有周老的金玉良言在前,他就直接跳了过去,免得受到影响。不是不看,而是留到最后才看,免得在鉴定的过程中被干扰了。

    暂时掠过胎体情况,王观目光落在釉面上,研究釉料及图案纹饰。

    在观看的时候,王观也顺便问了一句:钱老,成化天字罐纹饰。好像有海马纹花草纹之类,惟独没有人物纹吧。

    没错。钱老点头道:至少在目前为止,以及文献资料之中,从来没见过成化天字罐有人物纹的记载。说起来,这也是天字罐的谜团之一。

    嗯。

    王观轻轻点头,只见罐子上描绘的是海马纹,倒也没有什么破绽。这些纹饰是由青花料和彩料相互配合,最终成型色彩斑斓争奇斗艳的图案。

    其实成化彩瓷,与其说是斗彩。不如说是青花斗彩。

    以釉下青花为骨架,构成了整个图案的框架,然后送到窑里烧造好了,得到一个半成品。再在框架之中填入彩料,二次送窑低温烧制,最终得到了一件完美的斗彩成品。工艺复杂,色彩又艳丽多姿。丰富鲜明,自然具备极高的经济艺术价值。

    不过,仔细触摸这些艳丽纹饰。王观却若有所思。低头考虑片刻之后,又小心把罐子翻转过来,仔细观看底足的情况。

    底足有些黄褐色的斑点,这是成化瓷最显著的特点。米糊底看似粗糙,实际上温润细滑,并没有涩手的感觉。但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天字款,款识无拦无框。

    尽管从万历起,到康雍乾三朝,屡见天字罐的仿品。但是这些仿品之中,却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字样,属于很厚道的仿古瓷一类。然而民窑就不那么讲究了,底下就是一个天字,摆明了要存心糊弄人。

    怎么样

    与此同时,余味好奇问道:小兄弟你看出什么情况来了

    不是仿品。

    王观想了想,一脸肯定的表情:绝对不是仿品。

    嗯

    众人闻声,反应不一。周老愣了一愣,偏头一想之后,又忽然笑了。而他在他旁边的余味却是喜形于色,为多一个人支持他而高兴。

    不过下一秒钟之后,余味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王观的话才说了半截而已,这个时候才慢条斯理补全:不是仿品,而是赝品

    赝品

    一瞬间,峰回路转,不少人感到一阵错愕。毕竟仿品也分老仿和新仿,但是赝品绝对是假东西无疑了。而且听王观的语气,也是斩钉截铁,十分肯定,不留任何余地。

    王观,我们知道你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与此同时,常老探问道:你说东西是赝品,那么就拿出证据来,免得大家以为你跟飞白一样瞎扯

    凭什么我说的就是瞎扯,他说的就有人相信俞飞白小声嘀咕埋怨,心里十分透亮,这是实力的差距,更是王观一年以来逐渐积累下来的口碑。

    大家没有理会俞飞白,而是继续看向王观,想要知道他的解释。

    王观也没有卖关子,直言不讳道:第一点刚才周老已经说了,是胎体的问题,那么我也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第二点,却是釉面的问题。

    釉面有什么问题

    余味眉头一皱,忍不住反驳道:成化瓷器的釉是白釉,施釉的方法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使得釉面肥厚滋润细腻平滑,亮洁无瑕,如脂似玉。釉色温婉柔物中和晶莹润泽。严格来说比永宣时期好多了,能有什么问题

    或者你是想说釉下的青花料余味摇头道:你刚才也说了,到了成化年间,进口料苏麻离青已经枯竭,所以成化瓷器使用的是国产料平等青。

    平等青含铁量较少,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与永乐宣德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

    说话之间,余味示意道:看这个罐上的青花发色就知道了,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而明晰,充满了淡雅的意味。与浓艳的苏麻离青相比,这种淡雅的色调,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趣,所以成化瓷才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取代了永宣瓷的地位,成为了主流。

    不过与苏麻离青差不多,平等青的使用时间也不久。

    余味回忆道: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瓷都的瓷业工人与雇主之间发生了一场惨烈的争斗。当时有千人以上参与仇杀,使得许多作坊暂停经营,更让平等青的来源都断绝了。等到恢复生产的时候,就改用回青料了。

    也就是说,平等青料就是成化弘治正德,再加上嘉靖前期,就是这段时间才普遍存在,后来基本上没用了。余味较真道: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天字罐无论是釉料。还是青花料,甚至斗彩的矿石彩料,都充满时代气息,你凭什么说是赝品

    他这样说。肯定有理由。俞飞白倒是很有信心,同时也驳斥道:古代失传的釉料,在现代照样能够找到。重要的不是釉料的相似度,而是烧造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效果。

    没错。我就是想说这个。

    王观赞许笑道: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釉面的干涩程度。众所周知,斗彩瓷器需要经过两次烧造。所以水分蒸发得更加彻底,使得胎质釉面比较干涩。对于这个情况,想必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

    干涩余味沉吟了下,直接伸手在釉面拂过,顿时皱眉道:有摩挲的感觉,难道还不够干涩吗

    确定有摩挲的感觉吗王观郑重问道:这很重要,希望你能辨认清楚。

    我可以肯定,非常肯定。余味确信道:釉面光滑,但是指尖拂掠的时候,却充满了丝丝阻滞感,很涩手。

    那就没错了。

    一时之间,王观仿佛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道:我还以为判断错了呢,没有想到你也赞同,那更证明东西有问题了。

    什么余味瞠目结舌,莫名其妙地看着王观,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反对,怎么到了他口中就变成赞同了

    然而这个时候,钱老等人眼中却掠过一抹笑意,微微地点头,似乎很满意王观的判断。

    为什么

    适时,俞飞白挠了挠头,错愕道:我怎么听不太明白,你不是说干涩是成化瓷器的显著特征吗,现在怎么又改口了

    干涩是正常的,但是太干涩,却是比较明显的破绽。

    王观笑了笑,直接解释道:你要知道,成化至今已经有五百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之中,无论东西是传世品,还是出土文物,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干涩的程度肯定不会十分明显。但是这件东西的釉面却出现摩挲阻滞的情况,足够说明其中的蹊跷了。

    当然

    知道余味要辩解,王观又抢先说道:如果单单是这一点,也不能说明什么情况,但是与周老的判断综合起来,问题就大了。另外我还有关键的证据

    什么证据余味急忙追问起来。

    这个

    王观有些踌躇,迟疑问道:钱老,我能说吗

    听到这话,不仅是钱老目光一闪,旁边周老和常老的表情也微变。

    时间不早了

    适时,钱老忽然笑道:孔兄开业庆典,我们也没带来什么像样的礼物来贺,所以干脆合计一下,在我家略备薄酒,想请孔兄移驾赏光一聚,不知道你意下如何未完待续。。

第898章 不去英国不行了

    :才九号,月票已经投完了吗求大家再支持一下,拜托。

    钱老突如其来的邀请,却是让孔老先生微微一怔。毕竟按照刚才的议定,应该是他请客,并且已经在大酒店定好了位置,等大家过去就直接开宴了。

    然而,孔老先生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最重要的是察觉钱老语气中的深意。当下肯定是顺水推舟,笑容可掬道:钱兄有请,我怎么能够推托,自然是却之不恭了。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常老站了起来,大咧咧招呼道:对了,把天字罐也带上,以便助酒兴。

    这话有些牵强了,罐子又不能说话,更不会轻歌曼舞,怎么可能助酒兴。不过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好,没有必要说破。毕竟戳穿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得罪人。

    接下来也不必多说,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了贵宾室,通过内部专用电梯直达地下停车场,然后在钱老的指引下,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抵达大宅门之中。

    下车之后,打量气派清雅的大宅门,孔老先生羡慕叹道:钱兄老福气啊。

    人老了就喜欢怀旧,就算孔老先生在国外享受奢华的生活,但是居住的地方却是西方式别墅。以前也没觉得怎么样,现在看到古朴自然的四合院,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就涌现出来,自然有几分莫名感叹。

    孔兄觉得不错,不妨在这里留宿几天。钱老微笑道,伸手迎请起来。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也暂时把心头的迷惑抛开,兴致勃勃地走进大宅门,饶有兴趣地参观浏览起来。前院后院转了一圈之后,这才意犹未尽走进了客厅。

    分主宾坐下之后,王观和俞飞白配合默契。一个烧水沏茶,一个清洗茶具。为了照顾孔老先生的口味,两人特意彻了一壶滇红。毕竟身在国外,应该比较喜欢喝红茶吧。

    沏好茶之后,不知道合不合孔老先生的口味,但是余味确实是喝得津津有味。

    钱兄。

    与此同时,孔老先生抿了口茶就搁下杯子,轻微笑道:这里没有外人,刚才不方便说的话,现在可以说了吧。那个成化斗彩天字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天字罐的问题不大,关键是东西的背后,问题却十分严重。钱老沉声道:孔兄,恕冒昧问一声,你的天字罐是怎么得来的

    收上来的。

    知道东西有问题,孔老先生表情却十分沉稳:三百万欧元,在一个同行的手中盘下来。就是由于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我总有些不放心

    那个同行是你朋友吗常老追问起来。

    不是。孔老先生摇头道:只是偶尔打过交道。

    听到这话,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王观等人还是不可避免一阵失望。

    见此情形,孔老先生终于忍不住问道:钱兄,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感觉这件事情好像有什么蹊跷。能够告诉我吗

    还有你刚才想说的第三点是什么余味看向王观,补充道:现在应该不用吞吞吐吐地隐瞒下去了吧。

    那就由我来解释吧。

    适时,王观示意孔老先生把天字罐拿出来,然后捧在手中掂量了下。再指着罐子表面一片海草纹饰道:余先生,你看这里

    这里怎么了

    余味凝神打量,只见纹饰是一簇从岩石旁边冒出来的海草。那处形态好像是随着海水波浪摇曳,几根细长水草交杂了起来,显得有几分杂乱。

    不过,在余味的眼中,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反倒有些怀疑王观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啊。

    然而,旁边的孔老先生也随之望了过来,乍看之下他却是一愣一惊一急一震:朱是他,难怪了

    咦。

    一瞬间,王观有些奇怪,惊讶道:孔老先生也知道朱大先生

    怎么可能不知道。

    与此同时,孔老先生苦笑起来:我又不是第一次回国,三十多年前,中国革新初有成效的时候,我就返乡探亲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了一次,对于那场变故也有所耳闻。不是说已经扫清遗害了吗,怎么还有这样的东西流传

    难得我运气居然这么好,居然碰上了漏网之鱼,怪不得买到东西之后总是心神不宁。孔老先生摇头叹气,在开车过来的途中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准备,现在只是确定下来而已,倒不至于有什么惊怒,最多是一阵无奈失望,自认倒霉。

    这个时候,王观等人也恍然大悟,还以为孔老先生是初次回国呢。没有想到人家是经常回家,而且对于当年的秘闻也了解清楚。

    不过知道自然最好,也省得大家多费唇舌解释朱大先生的丰功伟绩,而且如果不是想在孔老先生口中得到更详尽的情况,也不会考虑告诉他这件事情。

    当然,也有不了解内幕的人,比如说余味现在就是这样,一头雾水道:什么朱大先生他是什么人,又和这件天字罐有什么关系

    一个仿造瓷器的高手。

    此时,王观解释起来:天字罐就是他精心制作的赝品,而且并不是当年的漏网之鱼,而是最近才新做出来的东西。

    什么

    孔老先生和余味同时一惊,但是惊的方向却不一样。孔老先生是在吃惊朱大先生再次重出江湖,这是大危害。余味却是在吃惊天字罐真是赝品,而且还是新做的东西。

    随后在王观的仔细解释下,余味才算是知道了朱大先生的来历。

    不可能

    了解前因后果,余味的第一反应是表示怀疑,不相信有朱大先生这种造假高手的存在。毕竟这事未免太骇人听闻了,一个能把历代名瓷仿得以假乱真,极少人才能发现破绽的人,怎么听怎么感觉有些玄乎。最重要的是,这大大颠覆了他多年以来形成的观念。

    年轻人还是太嫩,不知道朱大先生本身就是毁三观的存在。

    俞飞白的目光略带同情,浑然忘记余味比他大二十多年的事实。当然,就算知道他也无所谓,或许还会振振有词反驳,年龄不是区分能力的标准,达者为师啊。

    余味不信就算了,感觉孔老先生心中还有两分疑虑,钱老直接挥手道:王观,你去把东西拿来,让他们看看

    王观轻轻点头,招呼俞飞白同去。不久之后,就带着几件东西回来了,逐一摆放在桌上。只见这些东西非常精致,有明代祭红天球瓶,清代八骏图瓷板画,包括前不久才在汕头海关带回来的永乐青花绶鸟大盘,以及瓷母。

    看了一眼,余味表情就变了,忍不住看了眼钱老,眼中透出钦佩之色,感觉钱老不愧是大收藏家,随便拿几件东西出来,就是宣德青花蛐蛐罐一个级别的珍宝。

    然而孔老先生却多想深了一层,打量着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瓷器,迟疑揣测起来:钱兄,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都是朱大先生的杰作

    没错,就是一年以来,我们在各地收集到的东西。

    钱老脸色也有几分沉重,毕竟这些东西是王观遇到,发现是朱大先生的赝品,这才收集起来了。反过来一想就知道了,王观遇上的就这么多了,那他没遇上的呢,又该有多少

    钱老,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都是赝品与此同时,余味傻眼了,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是假的。

    为什么不可能。俞飞白笑眯眯道,感觉余味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了,立即过去推一把,将桌上东西的破绽列举出来,包括一个个暗藏起来,却又完全相同的朱字暗记。逐一点明,再示意余味看清楚。

    居然是真的

    片刻之后,余味彻底崩坏了,一脸茫然的表情,饱受打击。

    飞白,不要胡闹。钱老轻斥起来,随即认真问道:孔兄,那个卖你天字罐的人,能和我们细说他的情况吗

    或者说那个人也是受害者,未必就是朱大先生,但是好歹也是条线索,更是调查的方向,自然要了解清楚。

    那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也了解不多。孔老先生迟疑道:那是在去年,我到伦敦参加一个聚会

    等等,伦敦

    听到这话,俞飞白怔忡道:王观,看来你不去英国怕是不行了。

    什么意思

    钱老等人有些迷惑不解。

    一会儿再说。俞飞白卖个关子,又好奇道:孔老先生去伦敦参加什么聚会

    瓷器研究交流探讨会。

    此时,余味表情有些黯淡:那个聚会是我召集的,没有想到居然给孔老带来了损失,真是对不起你。

    与你无关。孔老先生摆手道:是我眼力不行,打眼也是正常的事情。

    过程是怎么样的,能和我们说说吗俞飞白小心翼翼试问起来,毕竟让人讲述打眼的过程,简直与在对方伤口上撒盐差不多。

    事实也是这样,孔老先生情不自禁皱起了眉头,不过倒也能够调节情绪,仔细叙说起来:参加聚会的时候,恰巧在我旁边坐了一个华人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57/ 第一时间欣赏拣宝最新章节! 作者:烛所写的《拣宝》为转载作品,拣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拣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拣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拣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拣宝介绍:
别人打眼的时候,他在拣漏;别人拣漏的时候,他却在拣宝!
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
一枚如意金钱,造就了一位大收藏家,也书写了一段传奇!拣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拣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拣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