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武帝之天龙八部TXT下载武帝之天龙八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武帝之天龙八部全文阅读

作者:步枪打蚊子     武帝之天龙八部txt下载     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章 夜花园叙酒话

    终于找到一个共同点的段正淳,跟赵孝锡就此次大理充当疑兵,牵制吐蕃兵力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论断。这两个前次见面,还有点不愉快的大男人,此刻却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直觉得段正淳就是个皇室纨绔的赵孝锡,通过这次在行军布阵上的探讨,也知道他能成为大理的兵马大元帅,其打仗能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些他来时没考虑周详的布置,经过两人商议之后,无疑变得更加完善跟稳妥。

    聊到大半夜才结束商议的两人,已然变得跟哥俩一样。当赵孝锡提出,请段正淳喝酒畅谈一番时。这位心态已然改变不少的段王爷,也欣然接受了邀请。

    来到皇室花园的赵孝锡,看着段正淳让人送来的好酒,还是那种常见的普通白酒。很快让身边的护卫,去将每次出门都会带上,做为御寒之用的英雄血给取来。

    开始还觉得赵孝锡,有些太过不识趣的段正淳,在听到赵孝锡请他喝好酒时。也觉得这装在酒袋里的酒,还有他大理皇宫珍藏的美酒好吗?

    就在这时,赵孝锡却突然停下开酒的动作道:“大理王,既然睡不着,就一起过来尝尝小王带来的好酒如何?”

    此话一出,段正淳清楚这‘大理王’并非是叫他,赶忙朝身边的花园张望。很快就看到,由贴身侍卫保护着,从暗处走出来一脸尴尬笑容的皇兄段正明。

    ‘郡王的武力,还真是高深莫测啊!原本想看看你们聊的怎么样,现在看来有点多想了。行,既然郡王邀请,那本王就过来陪你们喝一杯。’

    其实先前推脱困了的段正明,根本就没休息。一直在寝宫处理政务。待到他同样忙到半夜时,却得知这对有意撮合的翁婿似乎聊的很畅快。甚至有心情,大半夜跑到花园喝酒。

    原本只是打算过来看看,却没想到刚出现就被赵孝锡给发现。由此也可见,赵孝锡武力值之高,确实是他所不能相提并论的。难怪那位皇叔。会对他如此看重。

    三人坐定,侍卫队长很快让人送来了一个精致的酒杯。望着拧开酒瓶塞的赵孝锡,将那红如血液的烈酒,倒了那精致的酒杯中时。

    段正明很快眼睛一亮笑道:“敢问郡王,这酒可是名满帝都的英雄血?”

    很好奇酒怎么是红色的段正淳,听到这古怪的名字也接话道:“皇兄听过此酒?”

    段正明端起洒杯,闻着这炽烈的酒香道:“是啊!此酒就算在帝都,也可谓千金难求。只有大宋皇帝宴请大臣,才会赐这种美酒宴请众大臣。

    虽说此酒。在帝都也有售。可价格可谓高到离谱,很多时候甚至有钱都没酒卖啊!没想到,郡王将此酒装于这酒袋之中,还真是令本王大开眼界啊!”

    对段正明给予此酒如此之高的评价,段正淳自然有些不信,很快举起酒杯将酒小饮了一口。等到这酒入喉时,真如红色火焰般烧过喉咙,他的表情也显得有些丰富了起来。

    ‘好烈的酒。一口下肚就感觉被火烧一样!’

    说出了感觉之后,段正明笑着道:“要不然。怎么会将此酒称为英雄血呢!血是红的也是烫的,一口喝下自然会有这种感觉。

    要没这种感觉,此酒怎敢取名英雄血呢?看来本王今晚有口福,好好品尝一下此等美酒了。郡王,同饮一杯如何?”

    ‘大理王客气,小王敬你一杯。干!’

    顺手跟段正淳也碰了一下杯,三人同时将杯中酒饮干。相比赵孝锡已然习惯了这种烈酒的度数,段正明两兄弟也很快觉得。相比这种烈酒,皇宫储存的那些,还真不是什么美酒。

    看着段正明的侍卫官。还有段正淳几位亲信部将,都一脸渴望的表情。清楚这种时候真好拉拢一下关系,让这些人以后也多照顾一下,即将被留在大理的两个女人。

    很快将身边另外一个酒袋拎起道:“大理王,不介意小王请诸统领等将军也尝尝这美酒吧?

    好酒要分享才更美味,让他们这么晚看着我们喝酒,小王真的不好意思。此次出行,带的酒不多,就这一袋子,希望几位将军别嫌少。”

    望着赵孝锡请他们喝酒,做为段正明的贴身侍卫长,诸万里原本对这位大宋郡王感觉不太好。只是看到段正明,对他礼待有加才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听到赵孝锡请他们喝酒,刚想拒绝之时却听到段正明发话道:“万里,难得郡王赐酒,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谢过郡王!”

    诸万里其实也渴望尝尝这酒,只是碍于身份才没好吭声。现在听到段正明发话,很快上前拱手道:“万里,跟诸位兄弟,多谢郡王赐酒!”

    从赵孝锡手中接过酒袋的诸万里,很快走到了亭子之下,打开酒袋喝了一口。终于感受到,什么才叫火焰入喉的感觉。想喊出来却碍于失礼,结果一张脸倾刻间就红了起来。

    其余贴身保护段正淳的朱丹臣等人,看着诸万里这个表情,就明白此酒很烈。接过酒袋每人都喝了一口,结果都被此酒的烈性给激发的变成了关公脸。

    在这些家将跟家臣喝酒之时,赵孝锡三人也在慢慢品尝着,这一袋子英雄血的美味。等到段正淳喝着这酒,突然朝赵孝锡问道:“郡王,此酒能卖吗?”

    这话问的赵孝锡一愣,很快道:“王爷若是想喝,小王以后可让人多送几坛来。何以用卖字一说呢?”

    对于赵孝锡的误会,段正淳继续道:“不是,我的意思是想问你们购买一些这种好酒,难怕比这个差一点的都行。这大理身处西南,一到春寒之际很容易让人受风寒之苦。

    我看此酒之烈,乃本王从未见过。若是郡王能出售一些给我大理,我们愿意花高价购买,用来拉拢三十七部的诸位头领。那帮人都是酒徒,要是有此美酒怕是再高的价也肯买啊!”

    听段正淳这样一说,段正明眼前一亮道:“正淳,你的意思是此酒,加深那些头领对朝廷的拥护吗?这倒是个好办法,相比盐铁更多用于他们治下的百姓。

    此等美酒肯定是那些头领所热衷的,若以此酒拉拢,只怕那些头领喝过此酒。以后再也难喝其它的美酒了!这个办法不错!”

    望着这两兄弟一唱一合,赵孝锡也清楚。对于段家人而言,想要掌握住大理,就少不了这三十七部头领的支持。至于这酒,看来需要想点办法了!

    很快沉思片刻道:“不瞒两位,此酒制作工艺很复杂,就算小王也没法做到大批出售。若是比此酒差点的烈酒,小王想想办法还是可以办到。不过,每年最多能提供一千坛,两位觉得如何?”

    想喝度数低点的烈酒,只需要到时勾兑一番即可。本身就将此酒,定于物以稀为贵而销售。现在难得有个大客户,赵孝锡也不会放弃赚钱的机会。

    听到赵孝锡能提供一千坛,段正明很快道:“有一千坛足够了。越是稀少,这些头领才会越加珍惜。只是本王想问的是,郡王如何能买到这么多此等美酒呢?”

    对于这个问题,赵孝锡略做沉思道:“这个怎么说呢!既然两位问到这事,那小王就告诉两位,这英雄血其实是小王的作坊酿造出来的。

    只是产量稀少,每年能供应的数量也非常稀有。若是比这英雄血低一点,每年多酿造一千坛,相信问题不大。此事连小王皇兄都不知,还望两位王爷替小王保守秘密一番。”

    看着赵孝锡故作高深状,这对兄弟都清楚,拥有潜龙之相的人。都有登上九五之尊的可能,现在听赵孝锡这样一说,两兄弟都觉得。那位皇叔的相面之术,还真的相对了!

    对此段正明一口答应了下来,也不再询问更多的事情。他也清楚,段家想守住这份大理的家业,跟眼前这个郡王爷必须打好关系。

    加上此次赵孝锡,愿意亲自护送木婉清跟钟灵回来,足以证明他对两女发自真心的喜爱。将来木婉清,如若有机会成为赵孝锡的正室。

    一旦赵孝锡登上那把龙椅,那他大理可出了个身为大宋皇后的宗室。这对大理而言,可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喝着美酒聊着天的三人,直到一袋酒喝完,才意识到此刻天已然蒙蒙亮。很快段正明让诸万里,送赵孝锡到皇宫中的一座寝宫休息。至于明天的安排,等天亮之后再说即可。

    等到赵孝锡跟手下的武卫休息,段正明两兄弟却已然没了睡意,继续回到花园之内。换上茶水闲聊了起来,其中也包括两兄弟决定,全力助赵孝锡登顶。

    另外为了实现将来,大宋皇后是大理公主的野望,段正明甚至还交待段正淳。下去之后,一定要跟两个女儿打好关系,尤其是已然非完壁之身的木婉清。

    不管怎么样,据枯荣大师的相面之术,木婉清可是有机会成为皇后的面相。若大理真能出个大宋朝的皇后,那对需要信赖宋朝的大理而言,或许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也不一定!(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叙话

    在赵孝锡与段氏兄弟喝酒聊天时,跟着秦红棉来到后宫的木婉清跟钟灵。也给这位总算得偿所愿的妇人,讲述此次中原行的种种稀奇事。

    其中自然少不了,替情郎赵孝锡说好话了。而听着两个女孩的讲述,秦红棉也觉得此子,颇有点年青时段正淳的样子。

    只是相比当年段正淳只会招惹她们,却没法安置她们,赵孝锡做的无疑比段正淳强上许多。这让同样关注女儿幸福的秦红棉,内心也稍稍安心了不少。

    等到夜深之时,看着有点想睡觉的钟灵。秦红棉让宫里的宫女,将这位已然拥有公主身份的钟灵,送到她的寝宫歇息。至于木婉清,则被她留了下来打算说些私密话。

    当母女俩也半卧于榻上之时,秦红棉看着女儿突然道:“清儿,你跟那小子是不是行过房了?跟娘说实话,娘是过来人,你想瞒是瞒不了的。”

    这话一出,木婉清脸色立刻变得通红的道:“娘,对不起!”

    面对女儿这种态度,秦红棉笑着道:“什么时候跟娘也生份起来了,我就知道那小子肯定不会谨守古礼。只是娘看小灵的样子,她好象还是完壁之身,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女儿把身子交给赵孝锡,身为过来人的秦红棉也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只是让她好奇的是,做为同行的钟灵却还是完壁之身,这让她有些担心,赵孝锡是不是不喜欢钟灵。

    听到母亲没责怪她不守妇道,未出嫁前就把清白身子交出去,木婉清长松一口气时。很快道:“其实灵儿那丫头,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云哥说。灵儿年纪还小身子还完全长开。

    若是这个时候要了灵儿,怕将来会影响灵儿的生育。反正女儿也不知道,云哥这种歪理那里听来的。不过,听他说一些跟灵儿这么大的女孩,因为过早行房怀了孩子。

    最终生育时,很多都一尸两命。女儿觉得让灵儿再长大点,也未必是件坏事。更何况,几个男人能象云哥这样,替身边的女人考虑周详呢!”

    这样一说,秦红棉想了想道:“听你这么一说,这小子还是个正人君子了。只是为娘想知道的是,他有没说过何时娶你过门?”

    有了前车之鉴的秦红棉,很担心女儿为步自己的后尘,这才关心的问了一句。毕竟。她不希望女儿跟她一样,将来有了身孕却得不到应得的名份!

    对于这个问题,木婉清想了想道:“这事云哥没怎么跟女儿说,只是他对女儿真的很好。而且女儿跟灵儿住进郡王府时,他王府的下人都称呼女儿为王妃。

    其实有过两次,他跟女儿也说过,他还有大事要办。暂时不想被儿女私情所拖累,他也一定会给女儿跟灵儿一个好归宿。而他现在也确实。走南闯北时都在办大事。

    女儿知道娘亲担心,可娘想想也知道。他那个身份。就算要跟女儿成亲,怕是也需要得到中原皇帝的同意吧!

    不过,他倒跟女儿说过。那怕这个郡王爷不当,他也会力争给女儿以及灵儿名份的。所以,这事娘亲以后能不能不跟云哥说,女儿不想让他误会。”

    ‘你这死丫头。还没嫁过门,胳膊肘就往他那拐了。行了,娘分的清轻重。只要你自己觉得高兴,娘不会说什么的。

    对了,你先前说到江南游玩时。娘看你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话,当时灵儿在场不方便说啊?现在她不在,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想到先前三人聊天时,谈到在江南游玩时碰到的新鲜事,木婉清谈到游湖赏花的事情时。原本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秦红棉这才多嘴问了一句。

    询问赵孝锡一直得不到准确答案的木婉清,很快道:“娘,爹年青时到底有多少女人?这次女儿在游历江南时,跟云哥到过一个女人家。

    看那个女人的样子,似乎跟爹有所关系。而且她还有一个,跟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孩。女儿一直觉得,那女孩很可能跟女儿一样的身世,求证云哥时他却不肯说。老是神神叨叨的,说什么时机未到。”

    看着女儿询问亲爹的风*流史,秦红棉也内心一叹道:“你爹当年身为大理王弟,文智武功都可谓上等,自然吸引了不少象娘一样的江湖女儿。

    至于有多少,也许等你明天问你爹才知道。不过,娘知道除了我跟你宝姨,他至少还有两到三个女人。这家伙,当年招惹的女人可真不少,处处留情却收拾不了局面。那女人叫什么名字,你可知道?”

    ‘女儿跟云哥当时去那女人山庄时,看到她整个山庄都种着曼陀罗花。说是种这些花,只为等一个姓段的人,将来有一天能到那里陪她一起赏花。

    云哥一直叫那女人王夫人,那是她夫家的姓。不过,女儿在跟她女儿身边丫环聊天时,得知这个王夫人本名姓李,年青时好象就住在大理无量山附近。后来不知因何缘故,远嫁到江南王家。’

    听到喜欢曼陀罗花还姓李,年青时还住在无量山,秦红棉很快道:“娘知道她是谁了!原来这个女人还活着,我还以为她死了呢!

    她叫李青萝,是武林大派逍遥派掌门之女。后来逍遥派发生内乱,其父也下落不明,我当时还以为她也出事了呢!

    没想到,远嫁到江南了。不过,你怎么会觉得,她生的女儿是你爹的呢?她不是嫁给姓王的吗?为何不会是跟那个人生的呢?”

    对于秦红棉的询问,木婉清很快道:“女儿也不知道,但女儿有种直觉。她肯定跟钟灵一样,那个姓王的男人肯定不是她的亲生父亲。

    这点云哥肯定知道,可他就是不告诉女儿,只是让女儿好好照顾她。现在听娘这样一说,女儿敢肯定她也是爹流落在外的女儿。”

    面对木婉清的肯定,秦红棉很快道:“行,这事娘知道了。到时娘会问问你爹,看看他到底知不知道,又遗落一个女儿在外面。这家伙,还真是害人不浅啊!”

    对这种父母间的责怪,木婉清身为女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她清楚,一直困惑她的问题,在秦红棉这里终于得到了答案。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当中,又多了一个妹妹。

    同样聊到半夜才睡的母女俩,就这样一睡到天明,等到早早起床准备好一切的钟灵。开始把她们叫醒,又找人询问了赵孝锡休息的地方。把这位情郎也拉起来,打算赶回万劫谷,看望有段时间没见的爹娘。

    至于同样出现在这里,替钟灵准备送行的段正淳,心里也突然有点羡慕这个钟万仇。拐跑了他的美人甘宝宝不说,还让这亲生女儿如此孝顺于他。

    等到一切东西准备完毕,钟灵临上车的时候才道:“红姨,我给那个人买的东西放在昨晚住的房间,你替我交给他吧!我走了!”

    也许是觉得段正淳有些可怜,本身清楚再怎么责怪,她也改变不了这种现实。很快在临出宫前,给了段正淳一点心理安慰。

    但‘那个人’的称呼,让段正淳还是表情有些苦涩。从始至终,钟灵还没叫过他一句爹呢!相比木婉清,已然接受他的存在,想讨得钟灵这个女儿的欢心,他的路还远着呢!

    唯有站在他身边的秦红棉笑着道:“行了,灵儿这丫头也是嘴硬心软。不管怎么说,钟万仇人品再差,他对宝宝母女也可谓尽心。

    人家替你白养了十多年女儿,还不许让灵儿叫她一声爹吗?早知如何,你又何必当初呢?等下我还要跟你说件事,你就知道当年你犯了多少错需要弥补了。”

    不解其意的段正淳,在送走赵孝锡跟钟灵一行人,回到寝宫之后。看着秦红棉递过来的衣帽,也知道这个小女儿,其实心里还是有他的。

    就在段正淳打算试试小女儿给他买的衣衫时,秦红棉却突然道:“正淳,你当年跟阿萝是不是也有过夫妻之实?”

    此话一出,段正淳脸色一僵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红棉,你好端端的怎么又问起这事了?当年阿萝父母亲出事,我想你应该知道的啊!”

    ‘别转移话题,我告诉你。若当年你跟阿萝有了夫妻之实,那我很高兴的告诉你。你只怕又要多一个女儿了!那个女孩跟清儿一般大,此次江南行她们三人还见过面。

    甚至清儿还在江南见到了阿萝,她在自己住的山庄种满了曼陀罗花,等某人有天会过去跟她一起赏花呢!’

    抛出这番话的秦红棉,很快就看到段正淳脸色着急的道:“那女孩长什么样?清儿还有没有跟你说其它的?”

    从这番表现,秦红棉已然猜到,这位夫君想必当年,已然跟那位李青萝有了夫妻之实。那从时间推算,当年李青萝离开大理,距离差不多也是十八年。

    那个女孩如今也十八岁,想来又有一个男人,替段正淳白养了一个女儿了。这种将亲生子女遗落在外的事情,让秦红棉真的对这位夫君,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丑汉也有春天

    第一次离家这么久,钟灵也第一次明白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滋味。坐在赵孝锡身前的她,不断催促着情郎加快速度,恨不得给马插上翅膀即刻到家。

    对于她而言出身没办法选择,可她却记得很清楚,那位奇貌不扬的父亲。打小对她呵护倍至,那怕已然知道,他不是自己的亲爹。可钟灵还是念着他的好!

    都说生大不过养,这点在钟灵身上体现无疑。那怕钟万仇长的难看身份低下,跟段正淳这个相貌堂堂的大理王爷没法比。

    可从小陪她长大,扶她走路教她做人,都是前者而非后者。不管段正淳这个亲生父亲怎么想,钟灵都不会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忘了这位养父的恩情。

    从母亲宁愿放弃侧室王妃,毅然返回万劫谷陪伴那位,每天盯她如珍宝的丑夫君。而非选择留在大理皇宫,当一位众人敬仰的侧王妃。

    这也意味着,钟灵某种意义上,做了跟她母亲一样的选择。她可以在心底接受这个出身,却也可以选择继续将钟万仇,视为最敬重的父亲。

    理解这位心情纠结女孩的心理,赵孝锡也加快了骑行的速度。至于远在大理皇宫中的段正淳,在听到李青萝也替他生育了一个女儿时,自然着急的如同锅上蚂蚁。

    若非秦红棉告诉他,从头至尾这件事情最清楚的都是赵孝锡。真想知道李青萝的情况,等赵孝锡回来一问便知。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这个身份,也轻易不能离开大理。

    在赵孝锡一行人赶往万劫谷时,又在老婆面前低三下四的钟万仇。原以为会失去这个如花似玉的老婆,结果没等多久甘宝宝就返回了万劫谷。

    将所有的一切都合盘托出。并告诉她既然嫁给了钟万仇。将来她的墓碑上刻的也必然是钟氏,而非钟万仇所一直担心的段氏。这种开诚布公的话,让钟万仇感慨万端之余,还是选择了原谅这位爱到骨子里的夫人。

    正当两口子坐在谷中花园里,重复着两口子每天必须上演的斗嘴戏码时,一声清脆响亮的声音。打断了正在小争执的两口子!

    ‘爹。娘,灵儿回来了!你们快出来了!灵儿回来了!’

    这清脆响亮的声音,让甘宝宝脸色一喜,那怕钟万仇听到这个真视如己出的女儿声音时。也顾不得继续跟这位夫人赔礼道歉,敢情拉着甘宝宝快步朝发声人的跑去。

    等到看到正在往花园这边跑的钟灵时,两夫妻的心思自然各有千秋。甘宝宝则是真心为女儿的回归欢喜,至于钟万仇则觉得,这个女儿怕是要离他远去了。

    那怕这些年,他打底主意要跟段正淳誓不两立。可他心里非常清楚。就凭他一个江湖人。如何斗的过大理的兵马大元帅,皇帝的弟弟呢?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刚进家门的钟灵却一把冲到他面前,兴奋的道:“爹,灵儿都回来了,你怎么也没迎一下呢?

    人家还好幸苦给你从江南带礼物了,你就这样招待回家的女儿吗?娘,你看爹。他又不疼灵儿了。晚上让他没饭吃,好不好?”

    望着女儿还是跟以前一样。在自己面前讨欢甚至于耍宝,钟万仇的心中顿时被幸福填的满满的。他段正淳出身高贵,可女儿女人不都是选择了他钟万仇吗?

    一直觉得败于段正淳高富帅的钟万仇,终于有种**丝逆袭成功的喜悦。望着女儿的威胁也不当会时,一个人站在那里傻笑起来,看的甘宝宝母女也有些不明所已。

    等着搂着女儿的甘宝宝。显得很高兴的道:“来,让为娘看看,你这出现小几月,有没有变瘦了。对了,今天就你一人回来吗?那个姓赵的呢?”

    听到这里。钟灵才恍然大懒般吐着舌头道:“我都忘了,赵大哥跟木姐姐都在前厅等着呢!我只是好久没见爹跟娘,太想就一个人跑来找。爹,我们一起去接待客人吧!”

    ‘嗯,爹,这次一定好好招待我们灵儿的客人。’

    觉得有种悲喜交集的钟万仇,突然觉得守得云开见日月。他与段正淳的竞争,有了女儿这声跟以前一样甜的爹,他还争什么呢?

    一手一个牵着父母的钟灵,也觉得这才是家的感觉。至于钟万仇看了一眼甘宝宝之后,见这位夫人轻轻点头微笑,就知道这场爱情跟亲情抢夺战,他都大获全胜。

    来到前厅看到正被谷里丫环招待的赵孝锡跟木婉清时,对木婉清他自然清楚。唯独这个女儿的情郎,反倒是第一次见到。

    瞬间转换成岳翁看女婿状态的钟万仇,盯着也在看他的赵孝锡,稍稍点头道:“嗯,光凭你这身板,配我家灵儿倒也配的来。不过,小子, 把我女儿拐走这么久,你今天是不是应该说道说道啊!”

    此言一出,待在他身边的钟灵立马嗔怪道:“爹,你说什么呢?赵大哥很照顾我了,你不要乱说。是我要跟着他去游历江南的,你应该感谢人家才对。”

    对钟灵的抱怨之声,钟万仇赶忙道:“哟哟哟!宝宝你看,这女儿还没嫁出门,这胳膊肘儿已经往外拐了。不过,既然我女儿替你说情,这事就暂且放下了。”

    说笑间赵孝锡看着喜悦之情溢于脸上的钟万仇,也清楚因为他的出现。这位天龙中的苦b绿帽男,终于还是抱得美人归。

    那怕最终女儿还是替别人养了,可有了钟灵这个孝顺的女儿,将他视为亲生父亲般孝顺。这对钟万仇跟甘宝宝而言,也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等到众人落座之后,钟灵赶紧将从江南替父母添置的衣衫拎了出来,交给父母亲观看。并且催促这位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的父亲,赶紧回房换出来看看。

    这种场面让赵孝锡觉得,也许古灵精怪的钟灵,做出这种选择。更多也是替亲生父亲,还有母亲包括她自己,对这位养父的一种补偿吧!

    望着穿着女儿买来的衣衫,走到大厅中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钟万仇,赵孝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种江南书生的衣衫,穿到这位万劫谷主身上,活脱脱电影中的奸诈师爷模样。

    唯独钟灵似乎一点不觉得父亲难看,还说着一番夸奖的话,让其实很容易满足的钟万仇,更是高兴的跟个孩子一样,不断在甘宝宝面前显宝。

    看着钟灵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温馨一家人的场面,做为同行者的木婉清。似乎也清楚,对于这位同样深受着段正淳的甘宝宝而言,有了钟灵这个女儿之后,她不再只顾及自己。

    虽然她可以选择跟段正淳在一起,待在那大理皇城里面,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心里始终会觉得,亏欠这个其貌不扬,却对其母女恩重如山的男人。

    加上木婉清也清楚,相比她母亲一直未嫁,甘宝宝却是钟万仇明媒正娶的夫人。若是她留在大理皇宫,成为段正淳的侧室王妃,将成为不守妇道的女人。也将给段正淳在大理百姓中,一惯良好神圣形象抹上污迹。

    也许在甘宝宝心中,她还是觉得爱一个人,无非就是替他做力所能尽的事情。尽管待在这万劫谷,陪着一个长相丑却对她百依百顺的男人,不是她梦想的生活。

    可替钟灵争取到她应得的身份,也慰藉了一番相思之苦。重新回到这里生活的她,似乎将更多的希望,都寄托于这个宝贝女儿身上。

    现在看到女儿能明白她的心思,回到大理放着皇宫的公主殿不住,跑回来跟她们一起生活。这对甘宝宝而言,似乎又找回了以前的快乐时光。

    而且当初回来,已然向钟万仇坦白了一切的她,已然感觉没什么压抑的心事。心态也平和了许多!望着这对父女自得其乐的样子,她内心还是非常欣慰的。

    清楚这一切都缘于赵孝锡的出现,将女儿视为唯一的甘宝宝,很快笑着道:“赵公子,灵儿这丫头从小野惯了,以后还麻烦你多忍让一些。”

    对这话赵孝锡赶忙道:“夫人言重了,灵儿很可爱,有她在身边我都觉得人心情开朗了许多。这次我将她送回来,让她陪夫人跟钟谷主多待一段时间。

    其实她嘴上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其实什么都知道。夫人能有这么懂事又可爱的女儿,也着实令人羡慕啊!”

    听到赵孝锡对钟灵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甘宝宝也似乎放心了下来。在得知这次,不光钟灵会在谷里住段时间,就连木婉清也会在大理待一段时间。

    至于原因很简单,赵孝锡接下来会很忙。没时间陪伴她们游走江湖,将她们送回来陪伴父母,也是给她们家人一个交待跟安慰。

    都说嫁出的女儿洒出的水,可现在两女还没跟赵孝锡完婚。趁着将来两女,正式冠上赵氏的头衔,让她们多陪伴一下父母,无疑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有了赵孝锡这番回答,甘宝宝也觉得。若是赵孝锡从今往后,都能如此疼爱呵护钟灵,那她身为人母也能放心把女儿交给对方。毕竟,女儿长大总归还是要嫁人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终有分别时

    望着回到万劫谷成为父亲贴心小棉袄的钟灵,赵孝锡也觉得送她们回来,跟父母享受亲情的温馨也非常不错。只要她们在家人身边过的开心,他在前线也能放心带兵打仗。

    在万劫谷吃了一顿钟家的家宴,赵孝锡很快提出告辞。此次来大理,两件主要的事情都忙完了。身为骑军主帅,也到了差不多返回军营的时候。

    尽管清楚赵孝锡要离开,可还是觉得有些舍不得的钟灵,在最后送别时还是哭出了声。至于木婉清,还是会陪在万劫谷跟钟灵做伴几天。

    至于她们今后想联系赵孝锡,同样有武卫随时在她们出行时陪伴。只是一时半会想再见到赵孝锡,只怕没那么容易。

    那怕是木婉清,在送行赵孝锡也忍不住叮嘱这位自家男人。战场之上刀箭不长眼,千万要小心行事。

    在先前的家宴之上,钟万仇听到赵孝锡竟然还是大宋的郡王爷。也觉得女儿能找到这样的如意郎君,确实很值得身为父母的人高兴。

    对于赵孝锡在出征前,把女儿送回家跟亲人团聚,钟万仇也觉得赵孝锡非常懂事。不管怎么说,对身为父母的他们而言,没什么能比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更幸福的事了。

    做为未来的准岳父,钟万仇临行前也终于开口道:“小子,男人应以大事为重,你就放心的在战场宰那些番狗。灵儿有我跟宝宝照顾,你就放一万个心。

    不过,伯父临行送你一句话,凡事还是要小心一些。若是将来你小子,真变成我这样丑,我这宝贝女儿可不会嫁给你的哦!记住了。一路顺风了!”

    从进入江湖就知道,他的丑是别人公认的事实,钟万仇也已然习惯以自嘲为乐。长的丑那是天生的,他也没办法改变。可他再丑,也有了这么如花似玉的老婆跟女儿。

    他段正淳不是长的好看吗?为什么自家夫人,放着王妃不当回来陪他呢?自家女儿也放着公主不当。回来陪他这个丑爹。这一切不是说明,丑人也有丑福吗?

    安慰了梨花带雨的钟灵一番,赵孝锡最终又抱了抱,心里其实也不舍分别的木婉清,在众人目前之下骑马离开。等到一行人消失之后,钟灵更是抱着母亲痛哭了起来。

    先前一直忍着眼泪落下的木婉清,此刻也控制不住眼泪落下,无声的哭了起来。这场景看的钟万仇也是万般无奈,觉得赵孝锡人走了。把这两个女孩的心也带走了。

    唯独甘宝宝了解这种与情郎分别之苦,很快安慰道:“灵儿,乖,不哭了。赵公子不是说了,等打完仗就能接你们吗?

    要是让他知道,你们哭的这么伤心,他上了战场也不会安心的。你们总不希望,他在战场上因为你们而分心吧?

    既然你们选择了跟随于他。那就要做好这种时常分离的准备。毕竟,他除了是你们的情郎。还是大宋的郡王爷,成都路的节度使,一支骑兵的统领啊!”

    趴在母亲怀里的钟灵,其实也清楚这些。只是想着这段时间,赵孝锡对她的呵护备至,让刚刚受到心灵冲击的她。慢慢把心情调整了过来。现在突然一下分开。她觉得心里难受十分的不舍,才忍不住伤心流泪。

    ‘娘,我知道他是男人也是英雄,本当于事业为重。可我就是舍不得他离开,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难受。娘。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么难受呢?’

    甘宝宝听到这话,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傻丫头,那是因为你的心,已经跟着那个男人走了。看到你这个样子,我觉得你爹刚才的话没说错,女儿大了终归还是别人家的。

    要是将来你们成亲了,那爹娘肯定都要被你抛到脑后了。要是你舍不得赵公子,现在可以跟上去,就放为娘跟你爹在这里,想着你掉泪珠子好了。”

    听到这话打趣的话,钟灵很快止住哭泣,有些羞嗔道:“娘,不许笑话灵儿。”

    望着破涕为笑的钟灵,先前还替女儿担心的钟万仇,也觉得还是这位夫人厉害。三言二语就把先前哭得他,觉得有些肝肠寸断般的女儿给安慰住。

    当一阵欢笑声冲淡了离别苦,离开万劫谷的赵孝锡,尽管心有不舍。但他清楚,什么才是他当前需要全力以赴的东西,现在还不到儿女情长的时候。

    骑马返回大理的赵孝锡,听着路旁传来的钟声,才意识到难得来一趟。趁着还有时间,去看看那位苦b的段誉,多沟通一下感情也不错。

    怎么说,也收了原本属于他的两个女人,更应该给这家伙一点心理安慰才行。加上未来大理,最终还是由他掌控。加深一下感情,也有助于以后的合作啊!

    自从上次被枯荣留下来苦练武世,段誉也慢慢理会到武力,不只用来杀人。其实很多时候,它也可以用来救人。

    出于这种自我安慰,他在天龙寺的日子。也算刻苦修炼以争取早日被放下山,继续当他的逍遥世子爷!

    等到正在练武场操练的段誉,看着知客僧领进来的人时,显得非常高兴的道:“赵大哥,你怎么来了?我那两位妹妹呢?为何不见她们同你一起过来?”

    对这位于他有救命之恩的高手,段誉无疑还是非常感恩。加上枯荣大师,也跟他说过有关赵孝锡的真实身份。段誉也清楚结交这样的大宋郡王,对大理同样好处甚多。

    每次听到段誉称呼自己大哥,赵孝锡很想说一句‘按年纪你才是我的大哥,还是在大舅哥啊!’,却很享受被段誉叫大哥的感受。

    毕竟,真按四人的实际年龄计算,在乔峰跟虚竹,还有这位段世子面前。他才是真正名符其实的小弟啊!

    看着段誉一身武僧穿着,赵孝锡笑着道:“一段时间不见,段兄弟的武艺看来应该长进不少啊!加油,等你下山之时,我们一起闯荡江湖去。

    到时我给你介绍,几位江湖中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让他们也知道,大理段世子也是位武功高强的江湖新秀。到时一起闯荡江湖,岂不快意!”

    拿着这话诱*惑段誉时,赵孝锡也没忘记跟旁边的枯荣大师见礼。顺便将此次前往大理,跟保正帝商议的事情也说了一遍。当然也没忘记提醒段誉,有时间去看看两位妹妹。

    因为还急着赶路,赵孝锡也只是跟段誉还有枯荣大师等人,见礼一番之后。很快又匆匆离开了天龙寺,以至望着他离开的段誉,更加期望早日艺成下山。

    枯荣大师对于段誉向往下山的渴望,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现在有了赵孝锡入寺一会,他相信接下来,这位大理的希望跟未来,应该会更加努力才是。

    这次再看到赵孝锡,枯荣大师能越发感应到,赵孝锡身上的潜龙之气越发的浓厚。等到这股龙气喷涌而出,也许就是他登顶那张龙椅的时刻。

    这也意味着,大理提前结交赵孝锡的打算,未来还是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加上此次赵孝锡,返程前还特意来此探视段誉,足以证明赵孝锡对段誉还是非常友好的。

    若两国未来的君主能交好,对身为势弱的大理而言,也不用太过担心被吞并。甚至大理国,将彊土往其它番邦之地扩张,也会得到一定的资助。

    有了这些想法的枯荣大师,也清楚他们这些段氏老人,已然替这位王世子铺平了道路。将来大理跟段氏能走到多远,最终还是要看段誉的。

    所以,趁着他们还健在,多教导段誉一些治国治军治民的经验,也能让段誉将来执掌大理提供不少参考意见。让其少走一些弯路!

    告别段誉继续前行的赵孝锡,出于礼貌自然要进大理皇城,跟段正明两兄弟道别一番。对此,段正明自然祝其一路顺风,马到功成打好这对西夏的第一仗。

    相比之下,段正淳在说完正事之后。还是隐晦的向他询问起,有关曼陀罗山庄,以及李青萝的事情来,其中自然包括王语嫣的事情。

    这让赵孝锡很快就意识到,木婉清怕是问过自家母亲。有关王语嫣的身世,才把有关李青萝的事情给泄露了出去。

    看着这位段王爷如今着急的表情,赵孝锡只能道:“伯父,这事情我觉得,等下次有机会。你亲自去曼陀山庄询问王夫人比较好,而我出于师门严训,不能随便透露天机的。

    其实在我看来,这事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王夫人现在过的很好,前次我去曼陀山庄看过她。觉得她虽然很恨你,可她心里还是惦记着你的。

    给她一些时间,我有时间也会替你说和几句的。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再亲自前往山庄,把她接回来也许会更时机恰当一些。

    若是现在去,我保证你非但见不到她,还有可能让她做出伤害你的事情来。更何况,有了钟灵的例子在,你总要给她母女一个缓冲的时间吧?”

    这些话一说出来,段正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拜托赵孝锡这个女婿,一定要好好照顾王家母女。一旦时机成熟,他会立刻前往江南接她们母女回大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义

    告别段氏兄弟连夜赶路的赵孝锡,终于在离开骑军营的第五天夜里回到了大营。第二天起床号一响,赵孝锡再次出现在点将台上,为最后的战争动员做着准备。

    在他离开大营的五天时,张亭光带着赵大一些上过沙场的老兵,扮演着游牧骑兵。采用接近实战的操练方式,让五支蓄势待发的千人骑兵队,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战争。

    这种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做法,也让一些自认精锐的菜鸟骑兵们,对即将踏上的撕杀战场有了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他们的技战术,跟这些老兵相比差不少。

    而这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老兵,都可谓跟游牧骑兵进行过肆死的拼杀,他们更清楚游牧骑兵的骑术箭术这历害。若不提高警惕,阴沟翻船怕是早晚的事。

    考虑到接下来五支骑兵千人队,都将秘密挺进秦凤路,到那里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守株待兔般,等到天气一冷那些就越境而来,在宋朝烧杀抢掠的西夏骑兵。

    告诉五支已然有了一些,进入战争状态中的骑兵将士,赵孝锡下达了组军以来,第一次休息的命令。给他们两天休息调整的时间,好好放松一番养精蓄锐踏上出征的道路。

    这个命令让站在台下的人有些听错了,唯有赵孝锡一脸冷酷般道:“怎么?听不清刚才本将说的话吗?接下来两天,好好吃好好睡,把你们的战马都伺候好。

    两天之后金行营打头,全军连夜出发前往秦凤路边境。为了避免走漏消息,本将替你们选择的路都不太好走。所以,此次长途拉练。你们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全军解散!”

    清楚一个人始终紧绷着一根弦,很容易出问题。偶尔让他们放松一下,更有利接下来的行军赶路。若没充沛的精力,这趟长途行军肯定也会累坏不少骑军将士。

    习惯了令行禁止的骑军官兵,很快在五位新扎游击将军的指挥下,迅速的返回了各自的营房。突然一下子不用训练。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习惯。

    只有一些出身武勋世家的子弟,清楚这个时候放松一下,意味着后面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去马房领来不少精料,好好陪着分配给他们的战马联络感情。

    做为一位骑兵,马的好坏跟默契度,直接影响他们在战场的生死。这也是为何,不少骑兵将士在看到战马战死之时,比死了亲人般还心疼。

    前世赵孝锡学过的话,是‘枪就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换到骑军营中。就变成,战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也是他们在战场上必须相信的生死兄弟。

    想在那种激烈的战场中活下来,就必须保证每个细节做到最好。趁着休息的时间,跟战马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也是这些武勋世家的子弟,从长辈那里得到的宝贵经验。

    有了这些大多担任基层武官的武勋子弟带头,其余不知去做什么的骑兵们,也很快明白了这个一点就透的道理。

    纷纷将战马从马棚拉出来。替它们洗刷一番之余,还牵到军营外面。让这些这几天同样累的够呛的战马。好好的放松一番。

    顺便人与战马之间,也加深一个感情。而看到这种情况的赵孝锡,也觉得有这些武勋子弟树立榜样,对骑军而言也是件好事。

    相比之下,身为这支骑军指挥官的赵孝锡,却没那么容易。需要不断完善。各支骑军行进途中的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后勤这一块。

    好在有了布衣阁的情报网,加上赵孝锡手握钦差大臣之权,沿途的驿站都将对骑军过境,提供物资跟补给。其中物资数量最大的。无疑就是这些战马每天的精料。

    行进途中为保证隐密,赵孝锡不可能让骑兵,将战马放到外面吃草充饥。这就意味着,骑军每到一地,都需要准备充足的马料供应。保证这些战马,在转迁途中不至掉膘。

    这种秘密行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骑军一次行军的考验。因此,赵孝锡必须将计划考虑的周详一些,争取在最大可能的情况下。

    将这些近五千人的精锐骑兵,秘密转移到秦凤路边境附近驻扎。等到西夏骑兵入境,打他们一个措手不足。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亲卫军的几支骑兵小队,却没办法休息。他们必须为部队迁移打头站,而他们身上都带着赵孝锡签发的秘密指令。

    将由他们联络沿途经过的州府县衙,让那些官员秘密的替骑军,在接下来的转移途中,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看着亲卫军几支小队离开,赵孝锡也没忘记,跟那些骑军将士一样。替这几天累够呛的白马,洗漱一番还喂它吃了不少爱吃的食物,让这匹白马也享受到难得的贵宾待遇。

    除此之外,赵孝锡也召集留守的武官,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告诉这些骑军留守士兵,他们待在这里,除了保持正常的训练之外,同样需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只是相比骑军大部,进入秦凤路跟西夏骑兵交手,他们需要做好的战斗准备。就是提防,有可能越境的吐蕃小股骑兵。

    若到时他不在,成都路的厢军求援,他们也必须拿出骑军营的勇气,将这些越境的小股骑兵,斩杀于宋境之内。

    为了保证这些骑军,能够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应付相对棘手跟突然的局面。赵孝锡也特意留了一些身连的亲卫军老兵,负责坐镇骑军营提防有变。

    虽然在成都路境内,不适宜大规模骑兵交战,但偶尔也会有小股吐蕃骑兵。在入冬前到边境转悠,看到机会就会越境抢掠一番。

    而到时就有可能,需要出动骑军围歼这些入境的小股吐蕃骑兵。所以说,留守的骑军营骑兵,也并非意味着没仗可打。

    对于如今的宋朝而言,在大雪还没落下前,这段时间最为难熬。整个跟三国接壤的边境驻军,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

    在这种深秋季节,边境的百姓时不时就能看到。那些边关的狼烟升起,提示后方的人有敌情。还在外面劳作的百姓,一看到狼烟就要开始四处闪躲避。

    要是躲避的动作慢了,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被无情斩杀。要么干脆被这些,也掳夺人口的番邦骑兵,跟牲口一样拉到他们国家去充当免费劳动力。

    这种一到深秋,军民都紧张的日子,这几年宋朝也没少过。而这次赵孝锡,就是要告诉那些喜欢。靠掳掠宋朝发家致富的番邦人,知道人为财死的道理。

    同时赵孝锡也希望,这次他跟骑军营的出现,能提升一下边境军民的士气。每年被番邦人如此欺凌,边民跟边军将士,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只是形势不如人,很多时候为了顾全大局,他们也只能固守城池。等待这些越境的番邦骑兵,找不到人抢不到东西之后返回。这边境才会重新恢复以往的平静!

    只要这次狠狠给西夏一点深刻的教训,赵孝锡相信边民跟边军,除了能提升信心这余。其余打算靠小动作,挑衅宋朝的番邦,也要做好‘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心理准备。

    而这个想法也是如今接掌皇权赵煦所期望的,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收到都是边境的损失。今天那里被番邦骑兵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跟人口。

    这种一到入冬前,就从来没多少好消息的日子,赵煦也期望能扬眉吐气一次。不至让边境的百姓,觉得他这个当皇帝的太过无能。

    正是两兄弟都有这种,打一仗彰显一下军威国力的想法。赵煦才放权赵孝锡,希望这位皇族中武力最高的郡王,能打出属于宋朝跟皇室的威望来。

    做为接壤两个番邦的秦凤路,每到这个时间,就是边军跟边民最为担心的日子。而这些年,相比与辽国接壤的边境,大多修建了完备的要塞城池,边军可据城防守。

    而秦凤路一直处于三国争相抢夺的战略要地,每到入冬时节,吐蕃跟西夏的骑兵,都会到这里走上一遭。

    那怕最终夺不到,有宋朝边军重点防御的重镇城池,附近的百姓却经常被斩杀甚至掳掠。很多靠近两国边境的地方,甚至都已经很少有百姓居住,被抢怕了杀怕了。

    这对统治这片区域的宋朝而言,无疑也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在这个地方打上几场胜场,无疑能改变当地军民的士气跟信心。

    了 也让那些背后咒骂朝廷无能的边民,知道朝廷还是挂念着他们,会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来。有了那些边民的支持,那里的边境防务自然也会顺势加强起来。

    出于这些考虑,赵孝锡最终才选择在这个地方打一仗。因为他相信,在宋朝栽了跟头的赫连铁树,为了找回所谓的大将军面子。此次必然发动,超越以往的入侵行动。

    吃了这么大的亏,回去竟然向宋朝抗议的举动都没有。这意味着赫连铁树,打算把在江南丢的脸,狠狠的甩回宋朝脸上。

    并借战争上的优势,对宋朝提出一些不平等的条件来。这或许也是所谓,以战争胜败做两国谈判的筹码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兵千里转战

    秦凤路做为宋朝,一个与两国接壤的军事要地,在此布置的守军也可谓不少。除了三支实力强大的边军外,各城的厢军团练也不在少数。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三支边军跟厢军团练,大多都是人数众多的步兵。据城打防御战,那些番邦骑兵很少占到便宜。可落在野外碰上骑兵人数一多,他们都是输多胜少。

    两天充足的休息时间结束,当天清晨时分赵孝锡,望着整装待发的骑军将士。说了一番行军途中的注意事项,很快下达了出发的指令。

    除了火字营跟他一起行军,其余四支骑兵,都将通过不同的路径,前往秦凤路治下的州府。而为了便于联络沟通,由武卫骑担任的先遣骑兵,将替他们准备好物资补给。

    具体行进途中保证人马不掉队,则由各支千人军的正副将自行处置。第一个安全抵达秦凤路的千人队,将享有首战出场的权力。

    这对从军之人都爱打先锋的性格而言,拥有首战的优先权,令除火字营外的四个骑兵营,从上到下都可谓干劲十足。

    等到赵孝锡出发的命令下达,四支千人骑兵,立刻快速的冲出军营。跟着打头的武卫骑,往赵孝锡指定的行进路线前进。

    看着四支骑兵营出征,望着留守的上千名骑军营将士,赵孝锡也交待他们看好家。另外接到求援,也要打出骑军营的威风来。

    这话勉励的话,让留守的骑军营将士,也觉得相比这些战友。远赴秦凤路参加大战,他们坐镇成都路,或许也有机会感受一下骑兵交锋的机会。

    几位做镇骑军营的武官,清楚留守大营的责任同样重大。因为这骑军营里。不光有上千名骑兵,还有几千匹战马。若是被人袭击,那他们可真的万死难赎其罪了。

    清楚自己在骑军营外面,也布置了不少武部成员,担当外围警惕跟哨兵。想来骑军营地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赵孝锡,在火字营众将士的期待目光中。大手一挥道:“诸军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还是由武卫骑的一支先锋小队打头。上千名骑兵如同一道洪流般,奔驰着离开了骑军营。下次再踏足骑军营时,也许不少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了。

    战场上刀箭无眼,加上这种骑兵对抗,本身就是个高死亡率的战斗。要想此次出征不死人,赵孝锡想想都不可能。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少死人。

    骑马奔出骑军营地的赵孝锡,很快下达了第一个命令。让火字营的骑兵。分成一支支百人队,拉开距离匀速前进。到达第一个汇合地点之后,全营将士进食跟喂马吃料。

    等到身为火字营千人将的杨金豹,很快分配了每支队伍的前后顺序之后。先前看上去,如同一股洪流的大部队,很快分成若干小队。

    快速而隐藏的,在那些武卫骑经过的路上快速跟进。那怕沿途有些百姓看到这一幕,也不会觉得太过稀奇。因为这里还属于成都府地界。百姓都知道这里驻扎了一支骑兵部队。

    还以为这些骑兵跟以前一样训练,老百姓也没太放心上。至少他们清楚。有这样一支骑兵驻扎在身边,至少能让他们多一份安全感。

    宋朝每年跟番邦打仗,吃亏是吃在那里。连不少关心战事的老百姓都知道,就是缺少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因此看到有骑兵在身边驻扎,老百姓也觉得心里踏实不少。

    由成都路出发前往秦凤路,距离也是上千里地。加上现在是古代。很多官道白天不好走。赵孝锡在走出成都路之后,更多采取白天休息,晚上行军的方式秘密赶路。

    一路上让他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还略显稚嫩的菜鸟们。除了有几个骑兵走夜路时,不小心摔伤了手脚。无一人掉队安全顺利抵达了秦凤路管辖区域。

    暂避于距离秦凤路军事重城秦州外山谷的赵孝锡,也在这里见到了等候汇报的武卫成员。得知其余四路出蜀的骑兵,都已到达预定位置,最快进入秦凤路的还当属金字营。

    五支千人骑兵营,在进入秦凤路都选择了昼伏夜出的行军方式,尽管跟火字营一样。出现了人马受伤的情况,但总体而言还是没出现任何人马掉队的情况。

    将一道命令交给此地武卫代为传达的赵孝锡,命令四支千人骑兵队,正式赶到秦州与其进行集结。做为秦凤路的战略重城,每年秦州周边发生的战事不在少数。

    只是赵孝锡这次,将秦州做为后方大本营,从来这里组织指挥此次的反劫掠战役。原因也是此地做为秦凤路军事重镇,拥有比较完备的城防跟后勤补给。

    做为一个即需要应付西夏南下,还要提防吐蕃作乱的军事重镇,秦州也是秦凤路通远军的大本营。

    有这支大军做为愰子,赵孝锡能尽可能保证,骑军北上的行动不被两国哨探所得知。要不然,他也用不着一路这么小心的过来了!

    吩咐火字营跟亲卫营原地扎营,上千的人马就在这处山谷中安静休息。赵孝锡却将通远军的情况,在重新在脑海中调阅了一遍。以期尽可能,做到对这支即将归属于他,指挥的边军情况给了解清楚。

    通远军做为驻守边境的常备兵种,其人数战斗力比内陆的厢军,也是要强上几分。只是看着这支人数达到二万多人的边军中,骑兵数量不到二千人。

    这几乎十比一的步骑比率,在如今的北宋厢军之中还是比较多的。要应付若大一个防区番邦游骑的袭扰,二支千人骑兵队,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相比内陆的厢军,这支通远军中不少骑兵,都不是汉籍而是转迁至此地。归附于宋朝的番邦子弟,这些番邦子弟兵也是通辽军骑兵中,实力比较排前的精兵。

    除了通辽军这支朝廷常备军,为了应对特殊时节的敌情,秦凤路治下各城。也有不少州城组建了团练营,一些由边民青壮组成的后备军。

    这些团练营在遇到州城情况危急时,也会被拉到城墙上充当防御之兵。但拉他们到野外跟番邦骑兵作战,基本没多大可能性,反倒有可能拖累正规军。

    每到这种深秋时节,各城的团练也会进行集结,放下平时使用的农具。转而学习一些射箭砍杀之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番邦袭扰。

    近几年西夏跟吐蕃,围绕着秦凤路治下一些边城,也进行过不少争夺。只是相比国与国之间的大战,这几年还是没有发生过。

    一到这个时候,边境地区的边民,大多入住一些结寨而自保的镇甸中。期盼着大雪的到来,将这个世界归附于雪白一片,尽早结束他们提心吊胆的日子。

    除此之外,一些边关的城池,也同样严阵以待。城防军跟团练军,大多都披甲上城楼。不间断的盯着城池所在地,面对番邦的方面。

    一旦看到边关的堡垒哨卡,升起浓浓的狼烟柱,则意味着有番邦骑兵入境。狼烟数量的多少,也将决定他们防御措施的规格。

    这种在赵孝锡看来,更多都是出于被动防御的策略,很大原因就是宋朝的骑兵稀少。这些来去如风般的番邦骑兵,一旦出现在某个地方。

    就算附近的城池派出部队打算围剿,等待他们的也只是一堆人马过后的狼藉场面。那些番邦骑兵,早就不知去向。

    如果派遣骑兵去追击围剿,则要做好被番邦骑兵全歼的心理准备。这对每个都将骑兵,意为心尖肉的统兵将领而言,那敢随便派出骑兵追击呢?

    正是这种除非朝廷下令,集结重兵跟对方打一次大仗,依靠人多势众的情况下,步兵才敢出城与番邦骑兵野*战。不然,应对这种入冬前的危机,边境也只能采取固守的策略。

    只要保证城池不失,定居于城外的边民损失,各城的官员也只能望而兴叹。这也导致,一到这个时节,不少边民都会选择离开家园。

    携家带口躲进深山老林,或到有重兵把守的城池居住,等到大雪纷飞之时,感觉危机解除他们才会重返家园。

    这种一年可能需要逃两次难的生活,让不少饱受番邦骑兵骚扰的边民,渐渐也产生了远离家园的想法。边境地带的良田,也因无人打理而荒废了下来。

    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加上从布衣阁收集到的情报,赫连铁树在回到西夏已然进驻到,与秦凤路非常近的西凉府骑兵大营。

    那么他们道先攻略的地方,肯定就是秦凤路靠近西凉的几个州府城池。这种以往跟以往西夏只是派遣骑兵,选派一些千人队进入宋朝打秋风的不同准备。

    让赵孝锡敏锐的感觉到,此次西夏人只怕不单单满足于入境骚扰,抢劫人口跟物资。搞不好,他们怕是对一些边境重城动了坏心思。

    虽然不敢攻击一些军事重镇,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一旦得手之后,会把这些军事重镇拱手让出。这就意味着一次小小的意外,或许都会引起两国大动干戈的大战!(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断的议事

    当赵孝锡待在秦州城外山谷休息之时,远在秦州城的秦州知府,同样召集秦州的文臣武将议事。布置如何安全渡过,这个一年之中,他们这些文武官员最为艰难的时期。

    这种类似于军政联席式的会议,总体归纳起来就是分果果的会议。每到这个时候,平时不怎么受重的军队,在这个时节也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在场这些平时瞧不起武官将领的文官都清楚,到了这个时候能保他们一命的。只能依靠这些武将,跟他们所统领的手下将士。

    以往生怕进城的兵力过多,让各城负担加重。可到这个时节,各城的官员都巴不得,自己城里能多布置一些军队。只要城里有了大军驻扎,才能感觉到安全有保障。

    每次召开这种军政会议,武将们都只会选择旁观,看着这些文官为争夺,进驻兵力多少而据理力争。等兵力分配人数定好之后,才轮到他们这些武领开口,索要军队的物资补给。

    一年之中,这个时节是文官最难熬的日子,却是他们这些武将扬眉吐气的日子。身为驻扎在秦州附近最大的武将,通辽军指挥使吕大忠,则想着这次要替手下要些什么。

    平时这些文官一个个扣门的很,只有这个时候,为了保住顶上的官帽。他们都会表现的很大方,对于这种文武之间的权力搏奕,吕大忠心里再清楚不过。

    望着这位知府到了这个时候,为了安抚手下这些官员,也忙的焦头烂额。吕大忠觉得这个时候,比打了一个胜仗还舒服。

    平时总提防他们这些武将,到了这个时候又安抚。这还真是要的时候,把他们当成宝。不需要的时候,直接甩到脑后无人问冿。

    就在秦州知府李浩,也觉得有些头大这些守城官们,一到这个时候都争的面红耳赤。但总算做出了,一个大概的分配选择权。

    现在就轮到他跟这些守城文官们,跟这些武将商议。需要提供军队什么物资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又演变成文武交锋之时,每次还都是他们文官更落下风。

    相比各城的团练跟城防军,他们这些文官大多都有调动之权。可对通辽军这样的边军,任何大规模的调动,都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

    唯有文武官员都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今年的防御作战计划,才有可能得到朝廷的批复。这就意味着,他们跟这些拥有统兵权的武将。必须达成一定的协议。

    就在李浩准备跟吕大忠商量,今年需要他们这些地方,提供多少武器跟粮饷以做资助时。知府衙门外却奔来几个骑士,下马之后直接出示了一块禁军的腰牌。

    听到是有紧急军务传达,知府的侍卫官很快将几个武士打扮的禁军骑兵,带到了衙门正堂让人端茶先招待着。这边赶紧去通知正在议事的知府李浩!

    望着侍卫官走进议事厅,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李浩心中一紧道:“你看清楚了。那些人出示的是皇城禁军令牌?”

    皇城的禁军,在这种时候出现在秦州。是福是祸还真的难以预料。就在吕大忠听到禁军也为之一愣时,侍卫官很快道:“吕将军,来人让小人请将军一起过去,有紧急军务通禀。”

    同时召集一州城的文武最高官员,足以说明事情肯定小不了。知府李浩赶紧道:“既然是皇城禁军到来,那我们的议事暂时停一下。本官与吕将军先去见过来人再议!”

    两人一同离开议事厅。来到衙门正常见到了几位武士打扮的禁军。这些禁军首先出示了令牌,确认他们的真实身份之后。又让两人屏退左右,宣读了朝廷给予赵孝锡的圣旨。

    得知朝廷此次派来一位钦差大臣,秘密带领一支骑兵进入秦风路。这两个平时也算对手的文武官员,眼神都显得有些凝重。

    看过那张圣旨秘令。领头的禁军又道:“李知府,吕将军,郡王爷如今已经到达秦州城外。首支骑兵也已抵达,其余骑兵会在两日后全部进驻秦州通远军大营。

    有关此次郡王抵达的消息,郡王爷派我等过来通禀之时,已经严令除两位外。暂时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以防导致消息外泄。

    另外郡王爷让小人传达第一个将令,通远军从即刻起进入战时状态。所有通远军将士,一律不许外出。还请吕将军,即刻执行这条命令,随我等去见郡王爷。

    至于李知府,郡王爷同样交待,还烦请大人腾出城中的官库。接下来,朝廷会陆续补充一批武器粮食抵达秦州,希望知府大人也能尽快安排。”

    这两个即刻传达的命令,让吕大忠跟李浩心中骤然一紧。两人都可谓一方大臣,很明白这封营跟启用官库,大多意味着这里怕是有一场大战来临。

    相比以前朝廷每次大战,大多都是由知州下达战备动员令。此次这个钦差大臣,却反其道而行之,先偷偷摸摸进驻到秦州城外不说,还将秘密保守的如此严密。

    其用意何在,两位官员自然心中有数。只是这样一来,他们此次惯例的军政议事,只怕没有举行下去的必要。真要大战一场,整个秦凤路都会动起来。

    更何况,这位钦差大臣即是朝廷的郡王爷,又拥有节制秦凤路跟永兴军路的军政大权。别说他们这些一城的文官守将,就连上面的知州跟节度使们,此次也难免要听从这位郡王爷的调令。

    想到这两个方向更多针对的番邦,吕大忠有种感觉,朝廷今年怕是要对西夏动手了。只是前段时间,西夏刚派出一支使团进京,怎么转眼就要大战了呢?

    越想越觉得糊涂的吕大忠,相比表情有些凝重的李浩,他则知道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以往每年面对番邦骑兵入境劫掠,他们更多只能据城于守。

    此次朝廷终于要动手,意味着他们这些统兵将领,就有机会建功立业。若是能取得一些大胜,单单功劳跟赏赐都能让他们,这些边军将领享用一段时间了。

    当然要是战败,他们这些将领还是要承担责任。不过,习惯富贵险中求的武官们,都渴望上阵杀敌,而非躲在城里看那帮番邦骑兵祸害边城。

    清楚这些传达密令的禁军,还在等着自己同行前往,去会见那个钦差大臣。吕大忠很快返回议事厅,直接将有资格出席此次议事的武官全部带走。

    至于其它觉得事情还没谈完的官员,也不明白这些武官将领,怎么都离开了?可看到回来的知府,一脸无动于衷的表情,就知道秦州将有大事发生。

    可到底会发生什么大事,这些官员却一无所知。已然被下达了禁口令的李浩,自然不敢随意将这种军机大事给泄露出去。若是因为一时口快,导致钦差有理由处理他,那真的太冤枉了。

    那怕身处边境重城,李浩多少还是听过一些有关这位巴蜀郡王的事情。前次江南官场地震,主导的就是这位深受两宫宠爱的郡王爷。

    此次皇帝赵煦不但给予其节制,调动两路文武官员的大权,还赐其先斩后奏的大权。若是不想落个被先斩后奏的下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事少说话。

    相比其它大臣担任钦差大臣,他们这些同样有后台的文官,还可以对钦差大臣形成一定的牵制。碰到这种皇室郡王,还是受两宫宠爱的那种皇族成员。

    真被对方找到理由,将他们先斩后奏,只怕死了也就白死了。这种直接体现到生命上的威胁,岂是李浩这种知府敢随便无视的?

    而且从那些禁军带来的两道命令,李浩深知这是一场大战来临前的准备。至于要对那里实施作战,看这情形怕是西夏无疑。

    这个只有狠狠打一次,才会长教训老实的番邦,在李浩看来狠狠收拾一下也好。省的每年,这帮西夏人也跟着吐蕃凑热闹,搞的整个秦凤路边境风声鹤唳。

    做为接壤两个番邦之国的秦州,一直以来也是深受游牧骑兵南下的重灾区。导致朝廷在此设立的茶马司,一到深秋时节都生意清淡。

    这对依赖茶马交易收取税收的李浩而言,自然希望边境越稳定越好。只有边境稳定,来此做生意的商贩才会多,他这位知府所能收到的税银也会多。

    衙门有了钱才能好办事,而且这也是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标准。虽然他现在贵为一城知府,可他还是想着,有机会的话升迁到知事州的官位上。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一方封彊大吏,而不是现在这种,还需要受上官跟朝廷双重,节制的知事府官员啊!

    望着一众文官期待的眼神,李浩很平静的道:“吕将军有紧急军务需要处理,此次议事暂时就到这里。各位回去,好好整顿城防,有事本府会再召诸位过来议事的。”

    端起身边的茶杯不再说话的李浩,很快就看着这些满头雾水的文官们,一个个请辞离开。

    至于出城的吕太忠,将封营令下达之后,就带着身边的亲随。跟着那几名传达命令的禁军骑兵,快速的向城外奔驰而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边遇敌侦骑

    随着五支千人骑兵队,陆续进驻处于高度戒备的通远军大营。除了通远军大营的将士,知道这是钦差大人带来的骑兵队之外,其它百姓跟普通官员,并不清楚通远军中,多了近五千名实力不弱的骑兵。

    在进驻通远军大营之后,赵孝锡还特意让吕大忠这位边军指挥使,将手下的两支骑兵千人队。拉到校场扮演番邦骑兵,轮流跟五支骑兵队过过招。

    面对这种紧张的战前训练,吕大忠跟一从通远军将士,看着这些骑军营的将士。在大营只训练了一天,随后就进入了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

    无论是上马进行骑战训练,还是普通的体能训练,这种训练的强度都让通远军将士。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两支可谓由老兵组成的骑兵。

    除了刚开始,在这些菜鸟骑兵身上讨到便宜之后。随着演练次数据增多,通远军的两支骑兵千人队,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清楚这支骑军是朝廷做为,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力骑兵来训练的。吕大忠也能从几个千人骑将的名字,知道这支骑军可谓集结了,大宋武勋家的优秀子弟。

    这样一支骑军,一旦人数跟技战术成熟起来。以后面对番邦的骑兵,也许大宋的边军们,终于不用天天窝在城里。等待着这些番邦骑兵来攻城掠地吧!

    随着骑军的入住,通远军将士最直接的一个体会就是,他们的食物得到了改善。每天一批批赶进军营的畜牲,让以往很少能见到肉食的边军。这次也算沾了骑军的光,伙食方面改善了不少。

    只是随着伙食方面的提高,通远军也加大了战前训练。尤其是弓箭射击训练。一天下来,很多士兵都觉得,手肿的都拾不起筷子吃那些大鱼大肉。

    为了应对此次西夏,有可能出现万人骑入境的猜测,赵孝锡在后面五支骑兵队。能跟通远军两支老骑兵,战的不分高低之后。

    亲自担任骑军主将。指挥了七支千人队骑兵的联手作战,第一次在这些骑兵里面,安排了一支由折知刚统领,五百人规模的重装骑兵。

    随着时间在不经意间流失,秦风路边境也显得慢慢紧张了起来。在与吐蕃跟西夏接壤的边境地区,已然看到十人规模的番邦游骑哨。

    这些游骑哨的出现,意味着番邦一年一度的劫掠盛宴,即将拉开序幕。为了让骑军感受一些战争的气氛,韩安康将五支千人骑兵队。以夜晚行军的方式。

    进住了边境各城原本,安排给通远军跟团练军居住的营地。就连赵孝锡也将指挥所,移到了距离西夏最的的兰州城。对于这位钦差大人的到来,兰州知府同样被吓一大跳。

    不过看到这位钦差王爷,除了带来了一支精锐的骑兵之外,每天还有大量的物资补给入城。正愁今天府库物资紧缺的兰州知府,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把军事上的事情,交给这位钦差王爷负责。他乐的清闲管理兰州各地的民事。原本担心兰州今年有点麻烦,可看着这些骑军跟不少边军入住。他总算能长长的松上一口气。

    对于这座收回大宋只有十来年的兰州城,赵孝锡前世也来这里执行过任务,因为这里也曾是华夏大兵区驻地所在。可世事变迁,如今这座城市更显简漏与古朴。

    尽管神宗年间,趁着西夏内廷之乱,神宗皇帝当即立断下令进攻。将当时驻扎于此的西夏军。直到了黄河对面。自从两**队,隔河对峙直到现在。

    每年黄河结冻前后,西夏的骑兵都会越境挑衅。为了固守住这座城池,兰州城的军民一到这个时候,都会严阵以待警惕西夏人的偷袭。

    要是让西夏人占据这个军事前沿重镇。那兰州以下的秦凤路各城,都将陷入西夏的兵锋之下。这也是为何当年,神宗皇帝会趁着西夏内乱,调集重兵将兰州城给夺回。

    自从大宋夺回黄河以西的地界,将西夏人赶到黄河对面。不到结冰之时,西夏的骑兵想过河入境,也没那么容易。但组织一些小股骑兵,进行战前侦察跟渗透还是可以的。

    了解到此次西夏军,已然偷偷向宋境投送了几百人的骑兵侦骑。赵孝锡决定让手下这些骑兵,以二十人一队撒出去。同样了解一些地形的同时,剿杀偷入宋境的西夏侦骑兵。

    首支被全员排出去的,正是此次进入秦凤路,时间最快由高茗君统领的金字营。换上团练跟厢军的军装,去执行赵孝锡下达的打猎计划。

    听到训练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出去进行实战,高茗君跟金字营的骑兵们。无疑成为骑军中,最为兴奋的一群人,换上秦凤路厢军们的军装,立刻奔赴兰州沿河各村寨巡逻。

    随着金字营的骑兵,被赵孝锡给洒出去,不甘枯守城中的赵孝锡。很快将骑军营的工作,交给张亮光负责。自己带着几个亲信部将,同样以查看地形的名义离开了兰州城。

    为了给四个千人骑将领,先其它骑兵接触实战,感受一下西夏侦骑的实力。此次出城,赵孝锡也将他们一起带上。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可能派遣重兵进行交锋。

    清楚这是给他们一个熟悉战场的机会,杨金豹等人自然也是一脸兴奋。追随赵孝锡这个实际年龄,其实比他们都要小的统领。一番接触下来的众武勋子弟,也可谓心服口服。

    此次除了四个千人骑将,赵孝锡只带了赵大等亲信护卫,外加一个在京被被收拾过的王子殊。其余亲卫军跟各营骑兵,都被安排在城中大营训练备战。

    虽说赵孝锡在骑军营武官考核上面,实行的量才而定。但这些朝廷武勋家的子弟,大多都担任了百人骑跟十人骑这样的指挥官。

    只要他们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在此次大战中阵亡的机率,无疑要比普通骑兵高一些。这些被带出京城的武勋子弟,还有一些官员子弟。

    某种程度,也是赵孝锡拉拢他们家族的一条线。这个时候可能见不到什么效果,但未来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起到不可预知的作用。

    在兰州城防军骑兵向导的带领下,赵孝锡一行近二十人,开始出现在当年宋夏大战过黄河口。看着这块当年,宋夏两国大军在此血战过的地方。

    望着眼前这些比后世宽广不少的河流,赵孝锡清楚待它结冰封上时,就是西夏大批骑兵入境的时刻。那怕现在河流尚未结冰,附近村寨已然很少看到有人烟。

    这种一到深秋黄河边难见百姓踪迹的情况,给搜捕西夏侦骑也增加了困难。同时这些侦骑,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深入兰州腹地进行情报搜集。

    此次赵孝锡给予高茗君的建议,就是将所以过河的西夏侦骑全歼。如若可行的话,采用猎人打猎围捕的方式,通过小股骑兵吸收西夏侦骑兵的注意。

    一般而言,这些从由骑兵精锐组成的侦骑队,大多都拥有非凡的骑战技能。那怕他们只有五到六人一队,碰上普通十人二十人的宋朝骑兵队,他们都敢主动发起攻击。

    这种与西夏侦骑间的较量,对提升金字营骑兵的作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他们能面对西夏的侦骑队不败,那面对普通西夏骑兵,他们也就拥有一战之力。

    沿着黄河口一直往地广人稀的地方走去,除了能看到一些结寨而居的大寨,里面拥有青壮团练据寨而守。望着他们出现时,还显得异常惊讶外,赵孝锡一行走了大半天,也没碰到过河的西夏侦骑。

    就在随行的杨金豹等人,觉得今天白出来一趟,开始寻找地方安营休息一晚时。前去查看周边地形的王子殊,突然一脸兴奋的从山坡上冲下来。

    嚷嚷道:“将军,在那山坡下面,末将看到一支近二十人的西夏骑兵。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正在聊天进食。将军你看?”

    此言一出,杨金豹等人就兴奋了,一个个开始激动的望着赵孝锡。希望这位统领,能下令斩杀这些好不容易碰到的西夏侦骑。

    同样想看看西夏精锐骑兵组成的侦骑,实力到底如何的赵孝锡,很快拍马道:“子殊,前头带路,放轻马步我们上山坡一观再定。”

    听到这话王子殊,赶忙拍马上前领着众人来到了山坡之上。他们刚一出现,就看到在那群进食骑兵旁边警戒的游骑,很快示意有情况。

    那些先前还坐在地上的西夏侦骑,迅速收拾好食物跟水,翻身骑到了各自的战马之上。两队人就这样,一个在山坡之上,一个在山坡之下对视了起来。

    原本以为遇到了埋伏,可当这些不经意碰到一起,刚好坐下来喝酒进食的西夏侦骑兵们。发现赵孝锡一行人,跟他们的人数几乎差不多。

    很快就显得跃跃欲试,准备拿赵孝锡这些,穿着边军服装的骑兵下手。要知道,赵孝锡的手下,想拿西夏侦骑的人头当战利品。

    这些西夏侦骑兵何尝不想,砍赵孝锡他们的人头当战利品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谁是谁的战利品

    做为西夏军中最优秀的侦骑兵,他们都有机会成为国内最精锐的铁鹞子。只是每个铁鹞子骑兵,都是西夏骑兵中最强的。如何证明这个最强,就靠他们斩杀敌方骑兵的数量。

    相比在大战中斩杀敌方骑兵积累战功,能够成为侦骑提前进入宋境。既担当先锋之职侦察宋朝军队调动,替后面的大军入境提供情报。

    又能先后方的骑后一步,在宋境里面斩杀宋朝边军的巡逻骑兵。这些西夏侦骑,每个人都非常珍惜,每次碰到宋朝边军侦骑的机会。

    原本以为赵孝锡这些突然出现的骑兵,会向以前的宋朝边军骑兵一样。看到己方人数不占优势,就会掉转马头立刻逃跑。可眼前这些人,似乎不准备逃!

    单从两方的地形,无疑赵孝锡一行人地形更占优势,可身为西夏侦骑兵。那个的骑术箭术不是百里挑一的,那会害怕这一点点地形优势呢?

    以至这些翻身上马的西夏侦骑,看着赵孝锡呆在山坡上不动,似乎生怕对方会逃跑一样。这些西夏侦骑,立刻拍马往赵孝锡一行人冲了过来。

    看着这些西夏侦骑,在这种地形不利的情况下,还敢主动发起攻击。赵孝锡也觉得,这些番邦骑兵的嚣张狂妄,此行可见一斑啊!

    ‘一个挑一个,其余归本将。谁敢伤到对方的战马,此次战功全部取消。进攻!’

    同样有些手痒痒的赵孝锡,很快下达了作战指示。这支侦骑的人数,跟自己这边差不多。一人一个估计也就差不多。

    虽说眼前这二十来个骑兵,是西夏骑兵中的精锐。可相比他这队人当中,要么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要么是担任百人骑以上的年青武官。

    收拾不了这么一队骑兵。那这接下来的仗还用的着打吗?相比这些西夏侦骑的脑袋,可以做为军功做为晋升之用,赵孝锡更看重他们跨下的战马。

    这次愿意带着骑军来此参加战役,赵孝锡其实除了想斩杀西夏的入境骑兵外,更多是觉得。这种大型的骑兵对战,在战马缴获上也能大赚一笔。

    现在骑军所骑乘的战马。更多都是从回鹘通过大理马贩牵到成都。其次之外,也有赵孝锡手下的镖局,劫杀游牧民族的骑兵收集而来。

    要是全部花钱从接壤的番邦购买,不说战马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单单所需的费用就足以让朝廷吃不消。更别提,还想培育属于宋朝的优良战马了!

    赵孝锡的一声令下,性子最急的杨金豹拍马就冲下了山坡,其它人也立刻跟了下去。在骑行到双方距离两百步左右时,杨金豹已然抽箭搭弓射出了第一箭。

    同样已经做好射箭准备的西夏侦骑。觉得对方冲在最前面的年青骑兵,未免有些狂妄了。骑行中最佳的射箭距离,都在一百步到左右。对方这么远就射箭,真的能射中人吗?

    心中正在嘲笑对方,果然是一群无知的年青骑兵时。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就感觉对方射出的长箭,已然朝着他飞射而来。

    尽管这一箭没有射中他,可对方那么远射箭。就能将箭射到他身边。着实令这些心中嘲笑对方的西夏侦骑,心中忍不住小小一惊。

    很可惜。就在他们觉得这个领头的年青骑兵,太过狂妄自负这么远射出第一箭时。先前躲过一箭的骑兵,又看到一直长箭袭来。

    这次他就没这么幸运,直接被一箭贯穿胸前倒下战马,翻滚了几圈之后再也没了声息。而此时还在骑行的西夏骑兵,手中搭好的铁箭。还是没有射出去。

    一个领头骑兵的阵亡只是开始,就在刚对这个骑兵战死而感觉愤怒时,先前跟在战死骑兵旁边的西夏侦骑。刚一回头,就感受到眼前传来一片黑暗,摔入于马下再无动静。

    望着这一箭快似一箭的攻击。侦骑中的西夏军官,很快道:“小心,对方箭术很厉害,进入一百五十步开始射击。”

    在奔行中发出这道命令的西夏军官,话音刚落赵孝锡一行人,已然全部射出了手中的长箭。至于骑在最后面的赵孝锡,此刻已然有了两个战功在手。

    做为冲在最前面的杨金豹,清楚先前那个西夏骑兵不是死在他箭下,而是那位统领的杰作。丝毫不气馁,又快速的搭箭瞄准,射出了自己的第二箭。

    在他射出这支长箭的同时,其余跟随其前进的曹文虎等人,同样射出了自己的第一箭。这一支小规模的箭雨袭来,西夏侦骑也觉得。

    这队穿着边军服装的年青骑兵,跟他们了解的边军骑兵似乎不一样,单单这箭术就丝毫不比他们差。赶忙躲避之时,又有几人落于马下。

    直到进入他们有把握的射击范围内,他们也射出了手中的第一箭。可在他们这一箭射出之时,对方第二波箭雨同时抵达。

    身为精锐骑兵,他们非常清楚,在骑行当中。一个射手的射箭速度跟距离,能直接决定一次交锋的生死。可对方射箭的距离比他们远,这射速同样快的惊人。

    看着身边又有几个侦骑中箭跌落马上,他们的首波攻击,竟然出奇般全部落空。双方的战马也在短短几轮箭雨后,已然进入百步距离之内。

    这个时候,人数多的一方自然占据优势。面对先前几乎一比一的人数,此刻还没打照面,他们就损失了一多半。面对再次袭来的大波箭雨,这些侦骑终于意识危险。

    只可惜现在再想逃,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方二十多骑,已然在奔骑时形成了扇面,将他们给合围了起来。想冲破这些人的劫杀,几乎没太大可能。

    唯今之计,只有加速冲过对方的包围,尽快脱离战场。不然,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怕将是被对方全歼于此。这是抱着赚功勋而来的侦骑们,所无法接受的事实。

    就在双方已然能看清对方的脸色时,西夏侦骑已然将手中弓箭换成弯刀。吼叫着快马冲了过来,只是令他们叫声中充满恐惧的是,这些同样撤去弓箭的骑兵。

    却人手架起了一把弓弩,正对准着挥舞弯刀的他们。这种不近身,就可再次发动一次近距离弩杀的骑兵,无疑让这些侦骑越发的惊骇,对方到底是什么边军骑兵啊!

    难不成,他们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宋朝的边军骑兵装备已然如此精良了吗?几乎人手一把弓弩,完全可以虐杀他们近距离只靠弯刀的骑兵啊!

    就在他们惊骇对方装备精良之中,这种射击速度更快更难防的弩箭,已然射了出来。好不容易幸存的几个侦骑,最终还是倒在了这轮弩箭之下。

    唯一幸存的一位西夏侦骑,正觉得他此次必死无疑时,却听到对方朝他奔来的队伍后。却传来一句年青声音道:“将他围起来!”

    望着这些将自己团团包围的宋朝骑兵,看着背后一地的死去战友,这位被包围的西夏侦骑。似乎也不想活一般,朝包围圈中最年青的王子殊冲了过来。

    看着对方挥舞着弯刀朝自己冲来,王子殊不惊反喜道:“番狗,真当小爷好欺负吗?”

    说着话抽出放在身边的铁枪,就朝对方迎了上去,其余杨金豹等人。也没过去插手,只是将包围圈又重新转了一圈,再次将交战的两人给包围了起来。

    就在这位侦骑,觉得这个年青骑兵,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加棘手时,王子殊突然长枪猛然一个重击道:“给小爷滚下去吧你!”

    被长枪击中腹部的西夏侦骑,顿时随着王子殊的话声跌落马下,还没从地上爬起。闪着白光的枪尖,已然顶在他的咽喉之处,让他丝毫不敢动弹。

    见到对方唯一的骑兵被制服,赵孝锡很快道:“赵大,带几个人把战马收拢起来,这些战马可都是良马。不要轻易放过了!

    文虎,你带两个兄弟,把这些番狗的尸体检查一遍。有用的东西全部带走,尸体挖个坑埋了吧!记得,谁的战利品谁收割,但不许弄的到处都是。听清楚了吗?”

    为了给予西夏人一次深刻的教训,赵孝锡给予骑军评定战功的原则,就是按人头计算。这种有些残忍的割头计功,同样是番邦骑兵的爱好。

    以前大战之时,不少骑兵身边都绑着无数个宋朝骑兵的人头。有时看到这些,挂满狰狞人头的番邦骑兵,不少宋朝的兵卒都会发自内心的害怕。

    那么这次赵孝锡,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脑袋被人割去之后,他们做为同族之人会做何感想。

    暂时不可能采取怀柔政策的赵孝锡,必须让这支未来将成为征战四方的骑军,打造成一支番邦闻风丧胆的割头军。

    让这些番邦人知道,不光他们这些游牧骑兵知道割头,他们宋朝的骑兵同样知道割头。有机会的话,赵孝锡甚至都想过,摆几座京观给那些番邦之人看看。

    让他们知道。轻易踏足宋境的后果,是他们所承受不了的痛。只是将他们打怕了,后面再展现宋朝仁慈的一面,这些番邦军民才会知道珍惜。(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深夜‘迷路人’

    看着被王子殊一枪撂落马下的西夏侦骑,年纪似乎也不大。此刻望着赵孝锡一行人,他尽管故作镇定,眼神却也流露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

    对很多西夏的侦骑而言,能成为首批进入宋境的先锋队,除了本身他们实力确实不错之外。更多的这些侦骑,都可谓西夏的忠勇骑兵。

    可先前死了倒也罢,现在却活着幸存了下来。说不怕死,肯定是假的。可想起身为侦骑的荣耀,这位年青的侦骑却又强行压抑畏惧,以一种相对镇定的面孔望着这些宋朝骑兵。

    尽管这位侦骑看上去很年青,可他却并非第一次进入宋境。只是相比往年,他是随着大队一起进入,今天却摇身一变成为侦骑渗透入境。

    在很多西夏骑兵眼中,能成为侦骑就是迈入铁鹞子的第一步。以往每个渗透进来的侦骑小队,除了为后续大军提供了不少可靠情报,几乎每人都能立下不少功勋,抢劫到不少财富。

    正是出于这么多好处,每次侦骑选拔的时候,西夏骑兵们几乎都是人人争先恐后。生怕捞不到一个侦骑的名额,失去一次立功跟发财的机会。

    只是谁都不会想到,以往看到他们就跑的宋朝边军骑兵,在人数相对侦骑而言还少一些的情况下。非但将他们全歼,还无一死伤,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呢?

    若是这个消息传回蓄势待发的大军,只怕会引起众军震动吧!只可惜的是,这位西夏侦骑知道,他能够将此信传回大军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啊!

    就在这位西夏侦骑脑中,迅速的推断自己的可能时。赵孝锡上前道:“报上你的名字!”

    此言一出,被打断思路的西夏侦骑,已然通过先前这些人对赵孝锡的态度。知道这个年青骑士,是这支队伍中领头的。

    看了一眼赵孝锡之后,这个西夏侦骑不想这么痛快交待。可赵孝锡显得很痛快的道:“子殊,这人是哑巴。留着也没用,杀了吧!”

    ‘是,将军!’

    就在王子殊抽刀时,这个西夏骑兵赶忙道:“我不是哑巴!我叫李刚!”

    李刚!这名字听上去似乎很熟悉啊!

    这个念头只在赵孝锡脑中过了一下,他很快就道:“我还以为你是哑巴呢?说吧!你是西夏那位将军的部下,怎么跟其它小队的侦骑联络?”

    问出两个问题之后,赵孝锡面色平静的看着这个西夏侦骑李刚。而有关这两个问题,每一个都是不允许透露的。

    李刚很硬气的道:“不知道!”

    对于他的回答,赵孝锡又一句让他吐血的话道:“子殊。这样的废话留着没事,杀了吧!”

    靠!这套路不是这样来的!不是应该威胁一下,甚至刑讯逼供一下再问的吗?怎么动不动,就是杀呢?

    望着身连这些原本打算突围,却没想对方实力如此高强的年青边军骑兵,又一次把刀抽了出来。这个西夏侦骑,似乎想赌一把。看看对方是不是吓唬他!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只是稍做迟疑的王子殊。见赵孝锡已然回过头。立马一刀砍了出去,以至刚想求饶的李刚。还没来的及求饶就被斩杀。

    这种干净利落的斩杀,别说这个西夏士兵想不明白,其它的随行武官同样不解。要知道,看这个骑兵的样子,似乎吓唬两下有可能,会招一些事情的。

    也许是看出众人眼中的困惑。赵孝锡很直接的道:“这种人杀了就杀了,问出来的情况,还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以其相信他的供词,我更相信自己人调查到的情报。”

    有布衣阁跟武卫随时提供西夏情报,要不要这种侦骑的口供都无所谓。有这种底气的赵孝锡。自然不想跟一个,还想跟他玩心眼的西夏侦骑多废话。

    听赵孝锡这样一说,众人也不再多问什么。反正对他们而言,不管赵孝锡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只有服从的份。

    打扫完战场,将西夏侦骑掩埋之后,赵孝锡看到天色已晚。很快让众军找到避风处,准备扎营休息。原本在这种夜里,是不应该升火引人注意,偏偏赵孝锡就让人把火点起来。

    在这种有点阴沉的夜色之下,他们所点燃的几堆篝火,几里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这似乎有点,故意引人上钩的味道。

    只是在折知刚等人忙着扎营时,赵孝锡却让王子殊,找来一些树枝跟先前断裂的箭头。在营地四处,布置了一个个令王子殊等人,也是眼前一亮的陷阱。

    布置好这些陷阱,赵孝锡很快道:“晚上,你们四人一组休息。赵大,你们四个在火堆边休息。其余人在暗中休息,由我来负责守夜!”

    听到这话,跟出来的杨金豹等人立刻道:“将军,晚上守夜的事情还是我们来吧!”

    对于这些手下的劝阻,赵孝锡却道:“行了,这点屁事你们还争什么?吃完干粮都赶紧休息,指不定半夜还有客人光顾,有的你们忙。都去歇着吧!”

    见赵孝锡不给争辩的机会,杨金豹等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很快按照赵孝锡先前的吩咐。除了赵大跟三人亲卫老兵,躲在火堆附近休息。其余杨金豹等人,都另找一个地方休息。

    至于守夜的赵孝锡,则同样找了个,能够环顾四周的隐密地休息。期待着,他点燃的这堆引路篝火,会引来夜晚有些睡不着的迷路人。

    就在杨金豹等人,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时。赵孝锡却警惕的关注着,四处显得寂静无声的夜晚。仿佛除了不时响起的虫鸣声,也就剩下不时刮过的秋风声。

    当夜幕更加深沉时,觉得这附近的会不会没西夏的侦骑时,敏锐的他终于发现。几个猫着腰,不断往他们休息地方前往的黑影。

    就在赵孝锡觉得,等了半夜终于等来几个‘迷路人’时,却发现来的这批人当中。似乎还真不少,前后加起来似乎有将近三十个。

    从这些人猫眼前进的动作,赵孝锡就知道,这些人似乎有进行过这种暗夜偷袭。只是在他眼里,这些人晚上过来纯属送死来的。

    先前就有交待,除了赵大四人必须充当诱誀,其余分别休息在暗处的王子殊等人。就算听到大动作,也不要现身。一切交给他,跟赵大他们负责。

    望着这些人小声的猫腰前进,不时有领头的人指挥着身边人,迎着火堆的方向前进。仿佛那些火堆,如今成了他们的指明灯一样。

    其实在白天发现这二十来个西夏侦骑时,赵孝锡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寻常。从侦骑分散的情况而言,他们大多都应该三五成群才对。出现这样多人扎堆,自然有些不寻常!

    通过对这处地形的观察,赵孝锡大胆猜测,这里会不会是西夏侦骑的联络地。若不进入这块有点类似凹形的山梁地,从下面经过根本发现不了,这里面有人隐藏。

    加上这里距离黄河口似乎并不远,要想传递什么消息,行动上无疑方便许多。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赵孝锡才打算在这里,故意点燃篝火吸引一些‘迷路人’过来。

    从这处山梁要上,只发现比较多的马蹄印迹。可在此生火的迹象似乎全部没有,那怕一些马糞也被特意收拾过。这都说明,这里有可能是西夏侦骑的聚集地。

    在自己选定的集结地,夜晚发现有人生火,那就说明这生火的人。肯定不是自已人,那些西夏侦骑无论如何,都会趁夜摸过来打探一番。

    推测到这些的赵孝锡,立刻决定在这里设伏。只是他觉得,这种有点明显不寻常的设伏,不一定会引来西春侦骑。说不定会吓跑他们都不一定!

    可想到进入宋境的这些侦骑,一个个都可谓狂妄自负之辈。不打探一下虚实,想必他们是不会甘心的。现在看来,他的猜测一点不错。

    望着开始进入陷阱区的这些夜猫子,赵孝锡将两架手弩上好,准备随时给他们来个悄无声息的抹杀。不过,先让他们把自己幸苦铺下的陷阱踩踩,也不枉一费心血嘛!

    就在这些趁夜摸过来的偷袭者,已然可以看到躺在火光处的赵大等人。相反其它休息在阴暗中的,反倒成了这些偷袭者的视眼盲区,根本就发现不了。在火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其实还躺着十几个人呢!

    当领头的几个西夏武官,看到附近似乎没什么伏击。除了一些草丛跟低矮的灌木丛,还有一些稀疏的树木,根本就藏不了什么人。

    等到几个弓箭手打算摸近一点进行射杀时,刚走没几步这些弓箭手,就同时做了一个东西。将手里的弓箭丢在一旁,一手捂着嘴一屁股坐在地方。

    跟在后面的人不解时,几个已然痛的差点叫出来的弓箭手,赶忙招他们招手。让他们过来帮忙,因为他们的脚底板冲硬物扎伤了。

    将这些受伤的弓箭手扶回来,望着那扎伤弓箭手的东西,不少偷袭者也脸色有点发青。因为这些东西,都着种在地上的铁箭头。

    晚上不注意,一脚踩上去被扎实,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加上这箭头,就掩盖在草皮这中,不踩上去根本就发现不了!

    (ps:非常抱歉今天有事,回来晚了。先上传一章,稍晚还有一章上传!都要现码,实在对不住各位了!今天两章一定奉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杀戮

    看着被抬回来的三个弓箭手,脚上都被扎出一个大伤口,负责指挥的西夏军官也觉得。那些安然入睡的宋朝骑兵,看来没布置人守夜,应该是设了这些陷阱才敢这样做的吧!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任何人大半夜被扎伤,肯定会不约而同的疼叫出来。可偏偏这些侦骑,都可谓骑兵中的精英,在作战纪律上自然不是一般骑兵所能相比。

    望着三个弓箭手咬着牙嘶嘶叫,负责指挥偷袭的军官,也很快道:“你们三个非常勇敢,回去我会向将军禀明实情,替你们请功。”

    这话对三个受伤的弓箭手而言,似乎是最好的止疼药,每个人都强忍着脚上带来的巨疼感。让身边的同伴,替他们帮扎处理伤口。

    不过他们若是知道,这些箭头都是特别泡了马糞跟马尿,就不会显得这么乐观。在没有破伤风可打的情况下,沾了这两样的伤口,发炎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一旦伤口发炎,在这个时代几乎跟接到了死神通知差不多。因此,晚上只要受伤的人,就算赵孝锡杀不了他们,能活下来的机率几乎为零!

    在这些西夏骑兵往前面不断摸进时,赵孝锡却绕到了他们后面。望着那些负责警惕四周的西夏侦骑,赵孝锡大多在风吹草动之时,射出了手中的弩箭。

    若在白天他这种借助地面匍匐潜行,一定难逃那些警戒哨的视线。可在这大晚上,本身就只有星光,看的不是太清楚。谁会想到,有人贴着草皮跟游蛇一样,对他们发起偷袭呢?

    本身那些警惕哨。都是半蹲着四处警戒,直接被弩箭命中喉咙之后。连叫都叫不出来,就直接倒在地上失去了生命。

    以至前面偷袭的西夏侦骑,还在小心的往赵大休息的地方摸索前进,他们的后方已经有人,在无情收割他们的警戒哨。这正是赵孝锡最擅长的反偷袭!

    再次派出几个弓箭手弯腰前进。脚已然不敢抬着走,而是贴着地面滑着走。这样一来,碰到草皮里面有硬物,就可避开继续从其它地方前进,使埋在地上的箭头失去伤害作用。

    正觉得这种做法还不错时,一摸索的西夏骑兵,突然感觉滑行的脚踢到了什么东西。没等他反应过来,一根绷紧的木棍,直接从地下斜着横扫了过来。

    这突如其来的棍击。令这个侦骑根本做不出任何反应,就被打飞在几米外。而这一棍子直接抽打在脸上的他,根本就忍不住惨叫了一声。

    听到这暗夜的惨叫声,先前一直处于不动状态的赵大等人,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显得非常紧张的四处张望,而带队的西夏军官看到偷袭失败,立刻挥手道:“冲上去,杀了他们!”

    ‘杀啊!’

    一看到赵大等人醒来。偷袭不成直接动用强攻的西夏军官。很快看到那些冲上去的侦骑。不时发出惨叫声,跟脚失去作用一样弯着腰倒地不起。

    甚至还能看到。有人跟先前那个暴露的骑兵一样。被从地底下弹起的木棍,直接一棒子打懵到几米外。这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令带队的西夏军官,也恨透了这几个宋军骑兵。

    看着那几个被惊醒的宋朝骑兵,直接往火花照不到的地方跑去,这个带队的西夏军官立刻道:“冲上去。杀了这些阴险的宋狗,不能让他们跑了。”

    一些没踩到陷阱的西夏侦骑立刻就冲了上去,等到他们进入赵大等人先前休息的火光处时,却听到暗处传来弓箭射出的声音。

    这一声声‘嗖嗖’声都伴随着,一支支索命的弩箭。直接将这些暴露于,火光之下的侦骑给射翻在地。

    看这弩箭的密度,根本就不是先前四个人所能射出来的。一时间,带队的西夏军官,立刻意识到他们中伏了。这里根本就不至四个宋朝骑兵,而是在暗处也埋伏了人。

    ‘兄弟们,有埋伏,撤!’

    跟在后面看着被射杀的手下,这位军官也明白,这种情况救不了。若不赶紧趁夜逃,今晚来的这些人,只怕全部都会被对方杀光。

    可是等到喊出撤退的时候,除了身连两个侦骑,跟着他一起往后面跑时。其它脚上被扎的侦骑,这种情况下还怎么跑呢?

    有些知道脚受伤跑不了的侦骑,立刻跳着脚悲壮的道:“队长,你先走,我们腿受伤走不了。我们替你断后,你赶紧走!以后记得替兄弟们报仇啊!”

    看着这些大多单脚行进的手下,这位队长也清楚。在这种被伏击的情况下,他们绝对逃不过对方的追杀。唯今之计,他们能做的就是替这位队长断后。

    只要能把这位队长送出去,等天亮之后召集人手,他就可以带一支百人队过来。将这些趁夜伏击他们的宋朝骑兵给剿灭,替他们这些晚上受伤或战死的人报仇。

    这想法固然是好的,可就在这位队长还准备说话时,两支弩箭一左一右。将这们军官旁边,两个唯一双腿健全的侦骑给射倒在地。

    意识到这弩箭是从自己后方射来的时,领头的军官立刻蹲了下来,其余受伤的侦骑也很快结成圈子。将这个军官给保护了起来,警惕的看着后方的阴暗处。

    一直觉得后方有兄弟警戒,应该最为安全。只要挡住那些暗处的追兵,就能顺利逃出去的西夏侦骑。看见射杀这两个侦骑的弩箭,来自他们的身后,自然意识到后面也有伏兵。

    果不其然,就在他们打量着四周,希望找到那两个偷袭者时。却突然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道:“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

    面对这话带队的军官,立刻指着前方一处灌木丛道:“在那里,射!”

    话音刚落,这些脚底受伤的侦骑,立刻将手中的弓箭射向了那处草丛。而在他们射出手中弓箭的同时,又有两支弩箭从那里随着一道黑影袭来。

    从这个黑影射闪的速度,到他一人射出两支弩箭,再次射杀了两个侦骑兵。被保护在中间的军官,也感到压力倍增。

    更令他惊心的是,黑影在射杀了两位弓弩手之后,身形又一次遁入黑暗之中。让人一下子,根本发现不了他到底又躲进了那处草丛中。

    这种一击得手立刻消失的袭击,让幸存的西夏侦骑变得越发紧张,手中的弓箭也不时的移动着。一旦有声音传来,他们会立刻射出手中的铁箭。

    就在这种寂静无声中,又是两支弩箭从先前那个草丛中射出。等到听到弩箭飞来的声音,两个侦骑已然再次被射杀在地,那条黑影再次从那块草丛中消失。

    这种无声的杀戮,令带队的西夏军官很后悔,为何今晚要过来打探情况。若是白天过来,只怕他们也不至于,被对方趁着夜色袭击他们。

    做为西夏骑兵中的精锐,他们在马上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没有马匹的作用。为此,他们只能祈求,留在后方另一处聚集地的兄弟。能在天明前,赶来救援他们。

    只是他们现在,还能坚守到天明吗?

    带着这种想法,带队的军官很快道:“我等若现在放下武器,阁下能否保全我等性命?”

    觉得必须争取一点时间的带队军官,说出这句话后,等来的回答又是两支弩箭。望着再次倒在身前的手下,这位军官很后悔先前为何不放下武器。

    为了保全这些用生命替他抵达危险的手下,带队军官一咬牙道:“我乃拓跋族头人之子拓跋玉,想必阁下应该听过我们拓跋族吧!今日我跟我的手下败了,我们心服口服。

    若是你能放我们一条生路,我拓跋族一定会重金把我们赎回去的。若是我战死在这里,我爹一定会屠城一座替我报仇。阁下要考虑清楚后果啊!”

    拓跋族!

    这个姓氏某种意思上,可是西夏的国姓。只是暗中的赵孝锡非常清楚,这支目前还以拓跋族自居的部落,并非跟西夏国主同出一支。

    但单论实力而言,这支拓跋族的实力在西夏确实非常强悍。其部落里面,可战之士多达万人,加上部落其它男女老少,也是可谓是个几万人的大部落。

    若这个被围在中间的人,真是拓跋族的头人之子,那晚上的收获还真有点超乎想象。只是对于他屠城的威胁,赵孝锡一点都不怕。

    既然这次来秦凤路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夏人一点颜色看看。就算西夏的王世子来了,他也照杀不误。敢屠宋朝一座城,它日赵孝锡必以十倍还之。

    只是听到这家伙有这来头,赵孝锡却突然觉得,用这家伙当诱誀。吸引进入宋境的西夏侦骑救援,想必有点搞头。

    有了这种想法的赵孝锡很快道:“不管你是谁,我还是先前那句话,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不然,我会一一将你们全部射杀于此。”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赵孝锡已然换了好几个地方。这种飘浮不定的转移,令这些西夏侦骑也不好瞄准,更不用谈施暗箭射杀对方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

    看着那条尤如夜色下幽灵般,不断在几个草丛中疾走的身影,说出一番很冷血的话。拓跋玉心里非常清楚,此时此景,他已然没有选择的权利。

    现在他只能期望,黎明早点到来,让其它得知消息的侦骑队赶来救援。若说步战他不是这些宋朝人的对手,那马战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输的。

    带着这种自信他决定赌一把,那就是用自己的身份吸引这个魔鬼般的幽灵。让他停下这种无情的杀戮,替他争取到能活着见到黎明的时间。

    只要天色微亮能看清周围的清楚,加上他们一行人没回宿营地。那些三天集结一次的侦骑,势必会赶来救援于他。毕竟,他的身份还是值得侦骑下大力气救援的。

    正是清楚自己的身份,拓跋玉很快道:“都把武器放下吧!今晚我们输了,没必要再枉送性命。相信我,我会带你们回到部落的。”

    这些大多都是他一个部落的骑兵,听到这位头领之子的话,尽管心有不甘。却也明白,这种情况下继续顽抗只有一死。

    等到这些西夏侦骑很干脆的将手中武器抛离身前,赵孝锡才从一个草丛里起身道:“赵大,把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全部看押起来。金豹,你跟文虎、知刚,小心去前面看看。

    若我预料的不错,这些人的战马应该还在那里。把马给我一匹不少的拉回来,相比这些俘虏,我更喜欢战马。明白吗?”

    ‘是,将军!’

    此言一出,很顺从的被赵大等人绑住的拓跋玉,也非常好奇这个‘将军’到底是何人。可到现在他们除了看到赵大等人。其它方向只能看清 人影,却分辨不出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听到那个将军去牵他们的战马,拓跋玉等人也非常心疼。因为赵孝锡猜的不错,他们的战马距离这里并不远。只要往他们来的路上,多走一段路就能看到那些被拴住的战马。

    若是先前他们攻击的时候,不想着提前过来侦察一下。直接骑兵横踏而来。现在想必就算杀不了对方,也不至于当俘虏吧?

    原本还指望偷偷摸摸看一下情况,却没成想正中对方的下怀。这种后悔莫及的表情,令拓跋玉很想看看,这些穿着宋朝边军骑兵服的领头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很可惜的是,将他们捆绑结实之后,赵大等人似乎完全不怎么在意他们。那怕拓跋玉,希望替手下这些伤员包扎一下伤口。赵大等人也跟没听见一样。

    就在拓跋玉显得很生气的道:“你们大宋不是一直以仁义君子自居吗?我们都已经被你们抓住了,你们怎么连伤口都不替我们包扎一下呢?

    要是不包扎伤口,我这些兄弟先前还不如战死算了呢!你们怎么能这样冷血呢?只要你们帮忙,我保证等我部落的人来赎我时,多付你们酬金。这样总行吧?”

    抛去金钱的诱*惑,拓跋玉本以为这些人会心动一下。结果换来的是赵孝锡在暗中的一句话,令拓跋玉感到遍体寒。

    ‘赵大,既然这位拓跋公子。这么在意这些侦骑。那就将他们砍了!这事,以往他们也没少做。怎么不见他们照顾我们的伤兵呢?’

    此言一出,赵大等人的脸色立刻一变。想当年,在战场之上的伤兵,这些西夏人不都嫌麻烦一刀了事吗?当年他们怎么就没想过,替这些伤兵员治疗一番呢?

    听着这话拓跋玉赶紧道:“好好好,我不要你们治疗了。请放我这些兄弟一马吧!只要我部落的人来了,我一定多付赎金。一定付的!”

    面对拓跋玉的再次求饶,赵大等人也知道,自家这位公子爷留下这些人肯定有用。最后还是哼了一声,不再理会这些蹲坐在一起的几名俘虏。

    其实若非拓跋玉的身份有利用价值。赵孝锡先前就直接一杀了事,那会轮到他们现在这么啰嗦。总感觉,宋朝的骑兵抓住他们,只要给钱就会放人一般。

    不过说起来,这事也确实如此。一向以仁义示人的宋朝人,总觉得放了这些人,他们会懂得感恩,将来也会明白宋人的仁义。

    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狗始终都改不了吃屎’的。放虎归山,用在这些人身上一点都没错。吃亏的时候,他们会低三下四付钱求饶。

    一旦让他们重获自由,等待本应接受他们感恩的宋朝,却会再次成为他们征讨的对象。原因就是,他们要成倍把赎金给抢回去。

    对于这样的仁慈,在赵孝锡看来纯属犯罪。因此,对他而言此次骑军出征,不要俘虏全部斩杀干净。唯有让西夏人觉得疼,他们才会乖上一段时间。

    那么留下这个拓跋玉,赵孝锡又打算做何用处呢?

    随着外出去寻马的杨金豹等人回来,赵孝锡立刻让杨金豹跟王子殊,连夜出发离开了这个聚集点。其余人员,则开始趁着夜色,在这个凹谷地做好一切应战的准备。

    在赵孝锡看来,天明之时肯定会有一场血战。而他留着拓跋玉的原因就是,用他来钓那些过境的西夏骑军。

    相比宋朝一个骑兵队长,大多都是百人骑的队长。西夏的骑兵队长,却能统领三百骑兵。加上这个拓跋玉的特殊身份,明天一早至少会有一支百人队赶来救援。

    敢这样肯定的原因是,赵孝锡看出了拓跋玉的假装软弱。也听到,先前拓跋玉对那些人说的话。会带着他们回到部落,真是做梦!

    出于对手下的安全考虑,赵孝锡相信以他的能力,一支千人骑兵队也未必能阻的住他。只是好不容易碰到西夏侦骑集中,赵孝锡不多杀点,怎么对的起用自己做誀呢?

    交待赵大等人收集所有箭支,其中也包括这些西夏侦骑等来的。另外他自己,则开始沿着进入凹谷地的山坡,迅速的设置一些障碍物。让那些骑兵,不能一股作气冲上来。

    况且在赵孝锡看来,只要有拓跋玉在手,他就几乎不用担心危险。只要明天赶来的人,想救拓跋玉他们就必然有所顾虑。而这种顾虑,就是赵孝锡的杀手锏。

    有意将这个地方,制作成一个吸引火力地方的他,在其它骑兵队员的帮助下。连夜迅速的布置阻挡工事,将周围能用的东西,几乎都用了上来。

    至于被捆绑起来的拓跋玉等人,他们也同样期待着天明的到来。因为到了天亮,他们还没有回到集结地,那些人肯定会知道他们出事。一定会来此寻找他们!

    两方人都抱着同一个期待,在渡过了黎明前最黑的时刻,终于看到一丝晨光从地平线上升起。而赵孝锡看着这条最适合骑兵突击的路,已然被构建起一道纵横交错的阻马道。

    想从这个地方骑兵冲上来,几乎是不太可能。其余其它三个面,更不适合从下面骑马奔袭。只需要派两到三人守卫,他们就根本冲不上来。

    骑兵若是冲不起来,几乎就没多大威胁。占据了至高点的他们,还斗不过百来名西夏侦骑兵吗?要知道,在这里的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啊!

    不敢说以一挡百,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以一挡十还是可以的。有了这么好的地形,不多杀几个西夏侦骑。不是对不起出来一趟吗?

    很快随着天亮到来之时,赵孝锡等人才出现在拓跋玉等人面前。看着这些人天亮了竟然不走,拓跋玉心里也觉得非常奇怪。

    只是对于拓跋玉而言,在看到这支骑兵队,其实二十人都不到时。他就觉得异常的窝囊,同时心中更是希望能洗刷这份耻辱。

    对于他而言,不管这些人天亮之后是走还是留,拓跋玉都相信。他们逃不过自家那些侦骑的追杀,早晚还是要死在这里。因为这附近,都布置了西夏的侦骑哨。

    只要有大股骑兵出现,他们就会有所查觉。根据侦骑哨提供的情报,他们才决定派遣多少侦骑进行劫杀。当然,这种机会很少。

    但却是将此地做为情报中转站的他们,渗透入境所制定的策略。可他不知道的是,昨天无意闯起他们中转地的,会是闲着无事出来转转透透气的赵孝锡等人。

    在赵孝锡等人开始点火烤制一些干粮时,拓跋玉原本也想请示给他们喝点水,只是看到领头的赵孝锡一脸冷漠的表情,他又把这个话给咽进了肚子。

    从这些人对话中,拓跋玉已然知道,昨晚偷袭跟杀戮他们最多的。正是这个一脸冰霜的年青人,而偏偏这个年青人是这群人的将军。

    如今年青的宋朝边军骑兵将军,拓跋玉自问也没听说过。只是对他而言,宋朝越是出现优秀年青的骑军将领,那就是西夏未来的威胁,越是必须铲除干净。

    为此,他很期待着,接下来他的那群手下到来。会将这群人全部斩杀于此,替他一雪昨晚的失败耻辱。

    很可惜的是,他低估了赵孝锡这群人的实力,今天注定会是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血腥之日。而这一切,不过是拉开了西夏恐惧的大幕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战

    在距离赵孝锡等人宿营的地方,已然有一群人彻底未眠。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进入兰州境内,打探宋朝军事调动,以及边境军事布置的西夏侦骑兵。

    为了保证进入宋朝的侦骑安全,他们选择集结的地点,一般都选择距离黄河不远的地方。而赵孝锡他们所待的地方,也是其中一个集结地。

    原本拓跋玉一行人,是在先前那个集结地,等待这几队侦骑汇报情况。可左等右等不到,他们才觉得肯定有问题,派人过来一看却发现夜色下燃起的篝火。

    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身为过境骑兵中,也算是一个领头人的拓跋玉。主动请缨过来打探情况,还把律属于他手下的部落侦骑给带了过来。

    派出两个侦骑摸上去查看,发现只有赵大四个边军骑兵在这里宿营,那些原本应该在这集结的侦骑却不见踪迹。拓跋玉就知道,这个秘密集结地肯定出问题。

    要是知道那些侦骑的去向,抓住这几个不知死活留在这里的骑兵,无疑是好的办法。而在昨晚那种夜色之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赵大一行人休息的地方。

    会只有他们四个休息在火光之处,其余的人反倒睡到了暗处。被火光吸引的他们,又怎么能发现,休息在火光附近暗处的其余人呢?

    其次这几年西夏侦骑,面对宋朝的边军骑兵,可谓都是以少打多打惯了。那里会怕区区四个边军骑兵呢?

    有了这些误会跟骄傲的心,拓跋玉很快做出拿下赵大等人的决定。最终踢到了铁板,反倒让手下人消亡殒尽,唯独剩他一人还算完整。

    看着朝阳升起,拓跋玉等人的心里也升起了希望。至于赵孝锡,则让手这十七人分成四组。其中他一个人带着赵大等四人。镇守布置最为严密的矮坡一线。

    其余折知刚等人,则每人带三个亲卫老兵负责一面。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防止有人从外面摸上来。

    加上他们此行带出来的箭支,以及这些西夏侦骑的箭支,赵孝锡等人手中,几乎每人拥有了百支以上的铁箭。配上他们的箭术。就算来支千人骑兵队,只怕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唯一一面能够用于集团冲锋的矮坡,被赵孝锡连夜布置起了沟渠拒马栏的死亡之地。其余三面山坡,大多都不适宜快速冲击。

    骑兵若是失去了速度,坐在马上那就是落靶子。以赵孝锡身边这些人的箭术,射击骑在马上冲不起为一骑兵,那还不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在赵孝锡等人凝望着山坡不远的平原,天色越来越亮时,一支百人以上的侦骑还真的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内。望着这支骑兵。缓慢往这里推进,赵孝锡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

    虽说对方人数几乎比他们多出五倍,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失去了最大依仗的骑兵,不是活靶子是什么呢?

    望着那些骑兵不断往这里靠近,赵孝锡起身道:“拓跋玉,你要等的人终于来了。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我等他们也等了好久。

    如果你不想死,那就老实在这里待着。不然敢轻举妄动。我就把你跟你手下的人头,割下来挂在兰州城楼上。”

    抛下一句杀气腾腾的话,赵孝锡带着赵大四人来到了他们守卫的地方。其余三个方向,因为暂时还没看到有侦骑,只留下一个亲卫老兵负责巡视。

    在这种居高临下的地方,有什么东西都能一目了然。也正是因为这些。暂时三面不需要支援的折知刚等人,也全部来到了赵孝锡防御的这一面。

    看着那些骑兵慢慢接近到山坡前的平地之上,赵孝锡显得非常平静。至于山下的骑兵,也开始派出几个侦骑,沿着这个面积不到的山坡查看了一圈。

    等到那支队伍中。走出一个看上去象传话的人道:“宋朝人,我想知道,我们拓跋队长是否还活着?若是他还活着,把他放出来,我们将军可饶你们一命。”

    对于这话,赵孝锡很平静的道:“拓跋玉,你的人到了,你是不是应该吼一嗓子啊!”

    这知虽然很平静,但一直在聆听的拓跋玉,很快吼道:“我还活着!”

    就在他吼出这一句时,那个传话的骑兵脸上刚一喜。站在赵孝锡身边的赵大,已然射出谁都没有想到的一箭,直接将这些进入弓箭射程范围的骑兵给射杀于马上。

    这种不打招呼直接偷袭的做法,自然引起坡下那些骑兵的愤怒之声。唯独居于中间的一位中年骑士,却很凝重的道:“这些人很聪明,他们知道在平原上斗不过我们,就在这里拖延时间。想等待援兵来接应,看来留给我们救援的时间不多了。”

    想起昨天凌晨时分,看到两个星夜兼程的骑兵。因为太过突然,加上夜色之下,他们布置在周围的侦骑哨,都未能劫住对方。

    现在天色已亮,已然不制衡他们的视野。可对方占据有利地形,若是发动攻击,只怕也会导致侦骑损失惨重。可不救那个还活着的拓跋玉,回到国内他们也难逃罪责。

    觉得有些左右为难的中年骑士,很快道:“你们两个小队,前进冲击试一下。那些拒马杆虽然不多,却很杂乱无章。要小心谨慎一些!”

    命令下达,十二个被点名的小队,很快就拍马走出了队伍。望着赵孝锡一行人,站立的地方还是有点距离,不靠近双方的有效射程,他们也很想把对方怎么着。

    只是往前面冲,似乎也不太行。那些看上去,杂乱无章的拒马杆,战马根本就冲不起来。冲上去,都只会让人马两失。

    可带领将军的命令已然下达,他们再不情愿也必须上。因此,两个人队排成一条横线,开始放缓马速往山坡下方靠近。

    等到他们抵达山坡下,越发能看清那些削成锋利长矛般的拒马杆之外,还有足以让马蹄失足的壕沟。这就意味着,他们根本就冲不上去。怎么办呢?

    现在能做的,他们就只剩下,靠他们所擅长的箭术。跟对方近路离拼个高低,绕着山坡下没有适应跑马的地方,来个轮番射击。希望射杀对方,或消耗对方的箭支。

    商量好作战方案,两个小队的侦骑开始将原本直对山坡的战马,开始转换成侧向奔跑。通过侧身奔跑,不断往山坡上逼进。

    望着这些骑兵,能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想出来种战术来。确实也非常不简单,只是对于赵孝锡而言,占据高处的他们。在同等距离下,他们射杀对方的成功率更高。

    朝身边早就蠢蠢欲动的众人道:“我们箭支虽然足够,但我要求你们必须做到,一箭射杀一人。谁要是随便浪费箭支,你们知道后果的。”

    ‘是,将军!’

    有了这句话,每个人都开始瞄准,这些不断骑马奔驰的西夏侦骑。直到还是赵大射出了第一箭,让两个错身而过的骑兵,第一个射过这支箭,第二个却没能射边被射入马下。

    他这一箭射出,其余折知刚等人,也只有几个老兵射出了第一箭。都分别射中了目标,唯独几个离的远一些的侦骑,幸运的逃过了第一轮的射击。

    看着两个小队,一转眼的功夫就剩下四个人,其中两个就算没死。被救回来的时候,已然开始在吐血,看这情况怕是也活不了多久。

    觉得第一番试探不行的中年将军,根据退下来的侦骑汇报的情况,很快眼神一凌道:“等下你们随我,一同展开攻击。阿骨朵,你带着盾牌将那些拒马杆拨出来。

    其余人,随我一起压制对方的弓箭手,就算射不中他们,也不能让他们随意攻击阿骨朵他们。只要解决那些拒马杆,我们直接冲上去将这些宋狗斩杀干净。都听清楚了吗?”

    做出为番部署,领头的中年骑士很快就带着其余侦骑,开始发起了进攻。而且他们想到的办法,还是非常的有效。

    就是采用抛射的战术,依靠他们的人数优势,将箭抛射到赵孝锡等人站立的坡头之上,若是不想被射中唯有躲避。

    可是赵孝锡等人一旦后撤躲避,几个手持盾牌的西夏侦骑,就有机会冲上山坡。拨出那些横插在山坡的拒马杆,这个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望着对方在跑动过程中,开始集中往自己站立的地方抛射箭支,赵孝锡觉得这些人脑中似乎还蛮好用的。

    很快交待众人躲避,至于他自己,则站到了最高处。凝视着这些围绕山坡,开始跑马的西夏侦骑。

    就在带队的中年骑士,觉得他的压制策略起到了作用时,望着几个开始拿着盾牌步行冲上来的西夏侦骑。一直没开弓的赵孝锡,终于射出了他的第一箭。

    望着这支铁箭,速度快如闪电般射出,这队手持盾牌冲锋的骑兵。其中一个,直接被铁箭贯穿盾牌,倒飞的滚落了下去。

    这一幕,这一箭,看的那些压制的西夏侦骑,也是心头大骇!这群宋朝骑兵里,怎么会有如此强悍的神箭手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

    看着这些给盾牌手提供掩护的骑兵,不断采用抛射的方式,压制住赵大等人的射箭。赵孝锡就知道,对方选择的方式很正确,那就是他手头的人没他们多。

    尽管在赵孝锡看来,这样一支百人骑兵队,就算是他单枪匹马也能将他们收拾了。可大战未开,提前暴露太多实力,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让赵大等人退后的赵孝锡,独自站在山坡的高处。在那群游骑兵射不到的距离内,一箭快似一箭将那些冲上来,准备拨掉拒马尖刺的西夏骑兵给射杀。

    这种骑兵专用的盾牌,更多都是外面蒙了层铁皮,坚硬度本身就不如步兵的铁盾牌。配上赵孝锡这种内力深厚的人,每一箭射出的力道,足以让他们有盾跟没盾差不多。

    望着一个个连人带盾被射翻的手下,那个先前还觉得战术正确的西夏军官,也有种在滴血般的感觉。他非常清楚,有这样一位弓箭手,他这个计划怕是又失败了。

    就在他准备返回安全地带,再考虑下一步如何进攻时,赵孝锡却一手搭三箭。以一个品字形,将这名西夏军官给锁定。

    等到这位领头的侦骑官,看到袭来的铁箭时,也觉得没办法躲避时。坐在他旁边一匹马上的骑兵,却似乎先他一步,看到了赵孝锡射出的箭。

    直接从马上跃起,用身体将这位侦骑官给扑落马下。这个动作,看的赵孝锡也是一愣,但心里却挺敬佩这个舍身挡箭的西夏侦骑。

    趁着这些西夏侦骑,望着倒在地上的侦骑将而慌做一团时,赵孝锡再次抽出三支箭射出。将三个注意力,都集中到带队军官身上的西夏侦骑。给射落于马背之上。

    在看到侦骑将在地上翻滚了几下,最终还是站出来,被一众手下给保护时。望着三个倒下的侦骑,这位中年武官也是心中悲愤的道:“先退下去!撤!”

    随着他大手一招,再次翻身于战马之上,先前还绕着山坡兜圈子的西夏侦骑。很快又跑出了弓箭的射程。开始盘算着第三次的进攻。

    从来没想过,他们堂堂的侦骑百人队,竟然到了这个时候。没办法啃下,一个只有十几人防守的小山坡,这确实令平时高傲的西夏侦骑,觉得憋屈的慌。

    一直在等着被解救的拓跋玉,听着马匹离开的声音,就知道这次的救援又失败。心中也越发觉得,这支人数虽少。却异常精锐的骑兵真的不能留。

    就在拓跋玉会自己跟西夏所担忧时,一个被捆绑的骑兵,先前睡着时都有呼吸。可此刻跟他靠在一起的骑兵,却突然发现对方的身体冰凉。

    当拓跋玉喝了几句对方名字,结果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时。就知道这个昨晚受伤最重的部下,最终还是因流血过多而死在了这里。

    这种如果及时救助,或许就有机会活下来的生命逝去,让拓跋玉望着赵孝锡一行人的眼神中。也多了几丝憎恨之意。结果好死不死的,这种憎恨让赵孝锡给发现了。

    觉得这些西夏侦骑。应该不敢再攻上来时,赵孝锡就觉得了第二步计划。吩咐赵大一行人,将拓跋玉绑到马上。

    其余受伤的骑兵,赵孝锡在拓跋玉的怒吼声中,让折知刚等人一人一刀给砍下了头颅。跟西夏的侦骑兵一样,把对方的头颅拴在马背之上。

    望着咬牙切齿的拓跋玉。赵孝锡却很平静的道:“拓跋公子,现在是不是觉得心很疼,恨不得吃了我?可我要告诉你,这只是你心疼的开始。

    从你们踏入宋境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就应该做好这种心理准备。我不妨告诉你。这次你无办法活着回去,但我会让你看到,你最不想看到的场景。

    这几年你们西夏虐杀了我大宋多少百姓,又有多少将士的头颅,被你们砍下充当战利品呢?难不成,只许你们砍我大宋将士的脑袋,就不许我砍你们的头颅吗?”

    这话一出,先前还觉得有些不忍的折知刚等人,立刻想起西夏骑兵作战时。似乎真有这个习惯,就是砍掉对方头颅充当战利品。

    嘴唇都咬破的拓跋玉,已然不再抱有什么掩饰心,用着异常仇视的眼神道:“你最好庆幸,不会让我从你手上逃脱。不然,我一定会统率大军,追杀你到天涯海角。”

    对于这话,赵孝锡却很淡定的道:“本来我想回你一句,我等着。只可惜,你不会有这种机会了!把他带走,你们一行四人将他护送到石瓦寨。

    我跟其它人替你们阻击西夏侦骑,记住一定不要让他跑了。要是路上碰到追捕太多,就直接给他一剑,清楚吗?”

    面对赵孝锡的吩咐,赵大跟其余三人都没说什么,很快一拍战马迅速从另外一面山坡急速冲下。相比冲上来时的麻烦,下坡却没太大困难。

    在赵大等人先行一步离开,赵孝锡也带着折知刚等人,带着余下的战马给物资。很快又奔驰而下,将赶过来的那帮西夏骑兵,迅速的拦截了下来。

    看着剩下的西夏骑兵,根本不加思索跟询问,直接挥舞着马刀冲了过来。这样短的距离之下,弓箭已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可手弩还是有用的。

    相比赵孝锡拎起了好久没用过的长枪,折知刚等人还是射出了拉好的手弩前,才拨出武器跟这些西夏侦骑兵交手。

    望着赵孝锡这个先前射死自己亲兵的宋朝骑兵,带队的侦骑官直接拍马迎了上来。相比其它骑兵习惯用的毛刀,这个侦骑官用的同样是骑枪。

    就在这些人觉得,几乎五比一的人数对比,胜利已然向他们招手时。望着骑兵冲进他们阵营中的赵孝锡,手中的银色长枪,跟一枚枚锋利的长矛般。

    将挡在他身前的西夏侦骑兵,几乎都是一枪毙命的挑落马下。这种犀利的枪术,令侦骑官再次心中大骇起来。原本替亲兵报仇的热血,一下子也冷掉了半截。

    至于跟其它宋朝骑兵交手的侦骑,如今的下场同样不是太好。从初交手的情况看,现在掉落马下的全是他们这边的骑士。至于这些穿着宋朝边军军装的骑兵,竟然一个都没死。

    意识到这支骑兵非常不简单的侦骑将,很快放缓马匹的速度吼道:“上,通通给我上,杀死这个宋狗屁,赏黄金十两!”

    黄金十两,在战场上可是非常不菲的价格。一时间,往赵孝锡这面靠拢的西夏骑兵也多了起来,可赵孝锡的出枪丝毫没有混乱,还是一枪一个杀的非常干脆。

    看着赵孝锡还是缓步推进的往自己所在的方向过来,这个侦骑将望着赵孝锡,突然觉得感受到一股寒意。因为,相比其它宋朝骑兵,杀人时吼声非常大。

    这个年青的枪骑兵,从动手到现在,死在他手上的人最多,却从头至尾没说过一句话。仿佛在这个年青骑士的眼中,他们都是一帮死人一般。

    这种令人发寒的场景,让这位也算老侦骑的侦骑官,最终下令道:“散开,不要与他们缠斗,跑起来跟他们游斗。”

    一帮人挤在一起,确实有点放不开手脚,以至于这位侦骑官。当即立断改变策略,利用他们最擅长的游骑战术,放风筝一样射死这些宋朝骑兵。

    而且在下达完这个命令之后,侦骑官首先调转马头跑走了。这种有点临阵脱逃的样子,在他下达命令之后,却被看成是改变战术的样子。

    望着那四散而开的西夏侦骑,其余已经被杀的差不多。赵孝锡很快道:“众人听令,两人一组猎杀他们,最后不管战绩如何。

    不许离开战场视野,以防遇伏!另外留下两个人,把这些战马全部收敛起来,等下一起拉回石瓦寨。”

    以前都是西夏侦骑猎杀宋朝边军骑兵,今天赵孝锡却也让这些人感受一下,被人骑马追杀的滋味到底如何。至于他肯定是选择,那个打算逃跑的侦骑官。

    双腿一夹马腹就冲了出去的赵孝锡,身边跟着的是一个亲卫。其余初入战场的千骑将,身边都陪着一个赵孝锡的老兵亲卫。

    望着赵孝锡两个人追了上来,西夏的侦骑官也觉得此人真的太过嚣张。真当他们西夏侦骑是吃干饭的不成,很快开始降低速度。在这若大的平原之上,跟赵孝锡兜起了圈子。

    依靠类似于骚扰的战术,这些四散般的侦骑兵,不时在奔跑时射出搭好的弓箭。可惜都被赵孝锡给躲了过去,直到赵孝锡觉得。

    这样追击,确实有点不利时,将长枪收起重新拿起了马背上的弓箭。竟然这些西夏侦骑,如此喜欢玩射箭。那今天就让他们知道,在他面前射箭也要射的他们崩溃!

    望着赵孝锡将长枪换成了弓箭,这些先前感受过赵孝旬箭术的侦骑,也拉开了一点跑动间的距离。只是距离一拉开,他们的准头就没先前那么准。

    很可惜的是,他们失去了准头,可赵孝锡却没失去准头。每一箭射出时,赵孝锡都会在空中划个圈子一般。明明箭头指向前面奔跑的人,却在后面人围上来时。

    突然一个转身,却向后面射出了手中的长箭。这种令人有些搞不清楚,这长箭到底射向谁,这些西夏侦骑兵们,也觉得有些抓瞎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驻石瓦寨

    看着身边的侦骑兵,玩起最擅长的骑术射箭,也不是对方的对手。这位同样参与放风筝的侦骑官,也觉得心里有些发苦。

    实在想不明白,这边军中何时出现这么一员厉害的小将来。要是这种足以对他们构成致命威胁的人,不尽早铲除让其成长起来,对西夏而言真是个噩梦般的存在。

    有了这种想法的侦骑官,最终决定还是先离开。不然,这样一直兜圈子下去,最终会把他们给全部兜在这里。唯今之计,就是尽快把拓跋玉并俘的消息传到西夏去。

    他相信拓跋家族得知这个消息,肯定会做不住。提前派遣一支千人队或更多进入宋朝,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那支驻扎在黄河边。负责接应他们的骑兵部队,领头的将领正是拓跋玉的二叔。一支百人队,磨不死对方那种派支千人队来。

    千人队不行,侦骑官相信拓跋家,为了救出拓跋玉,只怕万人队都有可能派出来。到那时,这个边军骑兵小将再厉害,也没法跟千军万马相抗的吧!

    心里有了这个打算的他,很快在骑行时,发出一个响亮的口哨声。听到这个口哨声,原本在与赵孝锡,等人缠斗的西夏骑兵,声速的脱离战场远远逃遁而去。

    看着这些人离开,赵孝锡脸上非但没有生气,相反露出一丝微笑。将那些已然无主的战马,重新收敛起来之后。带着这些战马,踏上了前往附近不远,一座小堡垒寨的路上。

    不明白这个时候,赵孝锡为何不直接回兰州城。反倒来这样一座边境,小堡垒寨做什么的一行人。也不敢多问什么。纷纷骑马跟上赵孝锡的背影。

    从昨天的初接战,到现在杀的这些平日嚣张一时的,西夏侦骑兵狼狈逃窜。无论是亲卫队的老兵,还是折知刚这种新兵,都觉得非常兴奋。

    从昨晚到现在,死在他们手中的西夏侦骑数量。也已然超过百人。可他们,除了损失一匹亲卫乘骑的战马外,人根本一个没伤。

    这种战绩若是传到那些边军骑兵营时,只怕也会引起喧然大波。可这一切,现在已然明明白折显现在他们的面前。这也意味着,跟着这位将军干,不愁立不了功啊!

    看着距离他们身后,远远吊着的西夏侦骑,赵孝锡装作没看见一样。继续往目的地行去。直到他们一行人抵达后,被驻守在这里的一支团练军给接近垒寨之中。

    在抵达了这里之后,赵孝锡很快见到了这里的团练军统领,也了解到这个堡垒里面。除了驻扎了五百名团练军外,还生活了近千名入住于此躲避的百姓。

    相比其它边境地区田地荒废,这些重要易守难攻的隘口,却是不少老百姓觉得安全的地方。这周围的田地,也大多有百姓负责种植。

    只要平时没什么情况。这些百姓都会跑到垒寨外劳伤。直到听到垒寨上哨后人,发来提醒的信号。他们就立马收拾东西回来。

    这样一来,也会减少被游荡的西夏骑兵,虏掳或射杀的悲剧发生。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惊弓之鸟般的生活,同样让生活在此的百姓,都处于非常担心的生活之中。

    现在突然看到一队骑兵到来。那战马之上还拴着不少狰狞的人头。不少居住在垒寨中的百姓,望着赵孝锡一行人时也充当了敬佩的眼神。

    这些年,每到这个时候,他们都不敢随意走出垒寨太远。生怕遇上这些 凶残的西夏侦骑兵,会落个惨烈野外的下场。这里虽然安全一些。但也只能抵挡小股的骑兵袭扰。

    若非实在舍不得离开,加上去太远的城池时,他们也不知如何生存下去。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怕是也早已经拖家带口离开。

    至于这支五百人左右的团练军,也大多都是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家男丁组成的。年龄大的快五十岁,年龄小的只有十五六岁。

    这样一支团练军,遇上一支小骑兵队还行。若遇到一点大的骑兵部队,怕是很难坚持多久,就有可能被对方攻破寨门杀将进来。

    只是赵孝锡清楚,敢在这种地方生存的男人。要么就是有舍不得离开的理由,要么就是他们知道走到那里也没有。只要手中有刀箭,他们才会觉得安全。

    有些时候,这些大多为保护家园的团练军用好,比一般厢军发挥的作用还大。对此,赵孝锡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之所以,选择住进这里来休息,也是有原因的。

    为了应对此次持久的作战,这段时间守护边境隘口的垒寨中,也运送了不少战备物资。其余中有粮草,也有兵器跟弓箭,都有驻守这里负责监督的边军负责保管。

    平时不会让这些团练军使用,一到遇到突发情况。这种应急储备的东西,能在最大情况下让又垒寨多坚持一会时间。替援兵到来争取时间!

    因此抵达这里的赵孝锡,很快接管了整个石瓦寨的防御。也见到了这里的边军驻寨官,以及石瓦寨的团练军统领。至于原本应该安排在这里的粮曹官,已经很久没人敢出任了。

    说白了,在这种贫穷的边境地区,当一个垒寨的粮曹官,根本不可能收到税。相反有了粮曹官,指不定还会引来百姓的向他们哭穷,请示朝廷粮草救济。

    这样一来,不少边境上的垒寨,也形成不用向朝廷交税。也别想朝廷救济的情况,那怕这些所谓监督的边军,其实也是不受重用,才会被发配到这种垒寨之中来。

    若是平时没人的情况下,这些负责监督的边军,跟镇守这里的团练军。大家基本不分彼此,没什么监督一说。一句话,尿不到一个坑上的边军,根本干不了监督的事。

    现在有了赵孝锡这个出示禁军腰牌的军官到来,驻寨的边军军官,跟这里的团练军统领才装成各管各的分清楚。可这一切,对赵孝锡而言,都没太大的作用。

    进入保垒寨看到两位军官的第一句话就是:“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做好大战的准备。因为,那个被我们抓到的俘虏,是西夏拓跋族头领的儿子。”

    常年在边境混,他们很明白这个俘虏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但没等边军军官说过,这位姓石名英的统领就直接道:“将军,既然这个人犯如此重要,为何不立即送进兰州城?反倒把他带到这里来?”

    是啊!有这样牛背景的俘虏,不是应该押到兰州城去领功领赏。还把这种人,送到这种堡垒寨来做什么?若是让西夏拓跋族人知道,还不把他们生吞活拨了。

    对于石英有些语气不太好的质问,站在旁边的赵大就准备训斥对方一番。唯独赵孝锡理解,这个石英怕是觉得,他把一个祸根带进了石瓦寨。

    很快笑着道:“本将不把他送进兰州城,反倒送进这石瓦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用这个俘虏,调拓跋家族那条大鱼。

    此次本将奉旨来秦凤路,就是要解决目前边境祸乱的问题。相信不用本将说,石统领应该知道,西夏人都是属狗的。非但痛报一顿它才会知道怕!

    本将知道石统领担心什么,关于这一点也请石统领放心。如果真守不住石瓦寨,本将会与你们共存亡。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整理一下垒寨的防御,迎接拓跋族骑兵的到来。

    另外拿本将的手令,将前几天送入仓库的东西,全部交给团练军装备起来。有了那些装备,本将相信只要不是上万人的番邦骑兵,休想攻破石瓦寨。”

    一听这话,反把石英给说愣住了,显得一脸惊讶的道:“将军,那些东西不是用于边军大战所用的军械武器吗?现在给我们用了,朝廷不会怪罪吗?”

    对于这话赵孝锡却望向边军驻寨官,显得有些玩味的道:“看来你这个监督官,也没尽到责。那些运进来的东西,你都告诉石统领了?”

    此言一出,边军的驻寨官赶忙请罪道:“末将有罪!请将军责罚!”

    见石英打算替其开口救情,赵孝锡摆手道:“行了,本将也没说要惩处于你。起来吧!现在根据本将的命令,打开官库把武器装备发下去。

    同时,告诉垒中百姓,一起修缮垒墙。每家出一个身体健硕者,干一天活发放一斤粮食。另外每位团练士兵,先一人发放三斤粮食,让每个人都能吃上一顿饱饭。

    其次石统领,你可告知垒中乡亲跟手下将士。只要此次大战打响,结束之后抚恤奖励一律翻倍。这也算是本将,对石瓦寨军民的一点表示。”

    清楚在这种年成里,粮食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先前从兰州运送来的物资,其实石英等人都很眼馋。可得知这是,储备在这里用于大军过境时所用。

    谁也清楚,动了这些东西,一旦朝廷大军抵达,他们交不出东西,只怕也会落个贪污粮草的罪名。可现在,这位拿着禁军腰牌,自称将军的年青将领。

    一来就下达了这个命令,无疑让石英等人非常兴奋。至于考虑这个将领会不会是假的,在石英看来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呢?有这种好事不把握,那才是真傻呢!(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605/ 第一时间欣赏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作者:步枪打蚊子所写的《武帝之天龙八部》为转载作品,武帝之天龙八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武帝之天龙八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武帝之天龙八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武帝之天龙八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武帝之天龙八部介绍:
重生北宋神宗年间的他,在明白了身处的时代背景跟热血江湖,他就默默许下两个宏愿。 一要挽救即将倾覆的北宋朝命运,复兴属于炎黄子孙的汉唐盛世,让外族不敢轻易踏进国境半步。 二要跟前世心目中的悲剧英雄乔峰拜把子,跟虚竹、段誉称兄道弟,让肝胆相照的天龙三兄弟变成义气风发的四兄弟。 他是跟‘北乔峰、南慕容’一样,笑傲江湖人送外号‘白马银枪’的后起新秀,也是宋朝臣民敬畏爱戴开创盛世王朝,结束经久战乱的霸气武帝!武帝之天龙八部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武帝之天龙八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