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弄臣TXT下载大唐弄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弄臣全文阅读

作者:盐焗鸡蛋     大唐弄臣txt下载     大唐弄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19、撕破脸的邀功

    景文从阴月娥那里获得了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第二天景文马上来到了皇宫。景文直接求见到了李世民,而李世民正在阅读奏章。

    “皇上,臣想要请皇上把原先的突厥公主阿史那云赐给我!我和阿史那云早就约定好了,她做我的女人。”景文说道。

    “这——”李世民听了这话,有些坐蜡。

    昨天李恪刚刚跟李世民请求把阿史那云赐给他当王妃,可是现在景文却又来请求把阿史那云赐给他当小妾,这个就有些令李世民难办了。如果答应了自己儿子,那恐怕自己的臣子不高兴。可是如果答应了臣子,自己的儿子对父亲不满意。所以,这个两头难办啊!如果是一般的父亲,绝对会宠爱自己儿子,把这个阿史那云给自己的儿子。可是李世民不但是一个父亲,首先更是一个皇帝,他理性远远多过感性。现在既然景文来请求了,那自然要考虑景文的感受。

    “景文,朕已经打算……”李世民刚想说什么,可是马上被景文堵了回去。

    “皇上,你说你是不是亏待了我太多了?”景文马上非常直接的说道。

    景文的话,让周围的宦官都是一阵吃惊,竟然居然如此“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皇帝亏待他。难道景文不知道,雷霆雨露,都是君王的恩情吗?可是景文居然如此“居功自傲”,说什么皇帝亏待了他,这个景文到底有几个脑袋啊!

    李世民脸色马上有些黑了,说:“景文,你把话说清楚!”

    景文马上一副泼皮的样子,说:“皇上,从多年前,我就开始给你做饭!这些做饭的事情,我也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些东西不入流。皇上,你应该知道,是谁在你宫里面内库空虚的时候,给你们带来的大笔收益。而整个宫廷的开支,是谁给你们提供的?”

    景文首先质问了一下,结果让李世民有些阴沉。作为一个皇帝,最讨厌那种邀功请赏的人。而李世民设为一个皇帝,显然居然让他的臣子来邀功请赏了,这个让他非常生气。

    可是,景文却继续说:“皇上。接下来,你现在不是过的非常富裕吗?就连后.宫的各位妃子,一个个都富裕无比,这个不都是我带来的吗?如果不是我关键时候借钱给了户部,那国库怎么运转下去?到时候,国家要修生养息多少年,这样才能够回复实力?”

    “而无法恢复实力,那北伐突厥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这一切是谁?都是我啊!”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了。这个景文今天是吃错药了还是怎么了?居然来到了皇帝面前表功?作为一个臣子,你就算邀功,也别说的这么明显好吗?你就算要邀功,委婉一点不行吗?你这么直接的邀功。那不是说明皇帝赏罚不明,在骂皇帝是一个昏君吗?可是景文邀功邀得如此光明正大,而且当着那么多宦官这么说,这个不是不给皇帝留下一丝面子吗?

    李世民可以肯定。恐怕用不了三个时辰,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景文当面邀功。而且,这么不给皇帝脸面的邀功。这个简直是在打皇帝的脸面啊!李世民的脸都肿大了一圈,显然生气了。

    “皇上,北伐突厥的时候,谁的功劳最大?北伐突厥的时候,是谁带兵打掉了突厥最强大的五个部落?是谁逼迫突厥投降,是谁让突厥彻底灭亡?是谁……”

    景文开始一条条的数着自己的功绩,结果还真的能够数出了不少。可是李世民却觉得,这些功绩都是在打自己脸,因为景文这种“嚣张”的态度让李世民气得要命。如果景文能够好声好气的说,李世民还可以给予一定理解,而李世民也不是小气的人。可是居然如此不留面子,那就不是理解的问题了,而是暴怒的问题了。

    “还有,我训练出来了一支军队,叫做雪耻军。将来,朝廷还要进行改革,军队都要按照我设立的模式来改革,难道这个不是我的功劳吗?既然是我的功劳,皇上你解除了我的兵权也就罢了。可是,你给我不过是一个县公。按照我的功劳,获得一个国公都不奇怪,可是你一个县公打发我了,这个不是亏待我吗?我缺少那点封邑的钱吗?”

    李世民立马变得吹胡子瞪眼了,这个景文太气人了。李世民给景文一个县公,其实也不无打压一下景文的想法。可是现在景文居然指着自己鼻子面前说什么亏待他了,这个你说让李世民气不气啊!李世民可是当了皇帝多年的人,威望可是与日俱增。可是景文居然近乎于指着他鼻子这么骂,让李世民皇帝的颜面往哪放?所以,李世民彻底暴怒了。

    “啪啦!”

    李世民把一个御案上的瓷器给砸到了地上,显然是在表明他的愤怒。

    “你到底想要什么?你今天不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朕绝对不放过你!你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朕今天倒要看看,你的胃口有多么大。你想要当国公,难道以后还想异性封王吗?说,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朕今天有的是时间,你给朕说说,你的野心有多么大?你难道忘了,你能够有今天,都是朕在提携你,你离开了朕,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看在你往日的功劳上面,今天朕绝对当场让人把你拉下去砍了!你说,你到底有多少野心,今天真就慢慢听着。既然你不吐不快,那你就跟朕说!”李世民暴怒道。

    李世民和景文马上就这么对视着,显然都一副生气的样子。而旁边的那些宦官更是胆战心惊,他们没有想到景文如此不要脑袋了,居然如此和皇帝说话。景文难道不知道,皇帝一个命令,就能够砍了景文的脑袋吗?现在,那些宦官只是希望李世民能够不要把景文的事情牵累到他们身上。他们这些宦官最倒霉了,如果皇帝生气了,那随时可以把它们拉去杖毙。所以,伴君如伴虎可不是白说的。有些人哪怕待遇再好也不当宦官,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了,伴君如伴虎啊!(未完待续。。)

420、皇子不如臣子

    景文如此撕破脸的邀功,这个显然让李世民彻底暴怒了。而李世民也想要听听景文到底想要做什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封赏。

    “皇上,我不要别的,你只要把阿史那云赐给我就行了!我也没有别的爱好,也就喜欢钱和美女,尤其是这种地位尊贵的美女,我更是喜欢。你就把她赐给我,就算是对我目前的功劳的了解。”景文说道。

    “操!”

    李世民在心里也不由得爆了一句粗口,景文这么撕破脸皮的邀功,原来就是为了这个阿史那云啊!本来李世民还真的以为景文野心有多么大,想要一个国公,甚至异性封王。可是弄了半天,居然是为了这个阿史那云。李世民都非常有些哭笑不得,景文如此和自己撕破了脸皮,就是为了这个阿史那云。李世民都替景文感到有些不值得,为了一个女人居然和自己的皇帝撕破了脸皮。即使这个女人是公主,可是那也只是曾经的敌国公主,并不是自己国家的公主。敌国公主值几个钱,居然让一个功臣和皇帝撕破了了。

    “这小子,真是傻大胆啊!”李世民心里无语的想到。

    因为景文提出了这个要求,李世民的怒火马上凭空的消失了。本来李世民还以为景文是想要什么高官厚禄,可是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女人。而这两种情况的反差,反而让李世民没有了怒火。现在李世民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景文的功劳,还真的是不小,反而让李世民有了亏欠景文的感觉了。就景文这个功劳,别说一个俘虏的外国公主,就算是本国公主都够资格了。如果不是李世民的女儿,大多数都被那些开国功臣预定了,李世民也不会排斥把一个公主嫁给景文。关键是李世民现在适龄的女儿都被预定了,而别的女儿要么没有出生。要么就是还小。等那些公主长大了,景文也都三十岁了,所以这才让景文没有公主可以娶。如果从心里来说,景文的功劳比起那些开国功臣一点都不差,可是获得的封赏却少了很多。这个让李世民确实有了亏欠的感觉。

    其实,李世民根本不知道,景文之所以这么做,都是阴月娥教导的。首先借用刚才那种撕破脸皮的邀功,用来历数自己的功绩,而成功的皇帝李世民的怒火给激怒了。而后来峰回路转。要求好像真的也就那么“低”,只不过是要一个曾经的敌国公主。

    而刚才景文陈述自己的功劳,让李世民再次回顾了景文的功劳,接着想到了景文的要求这么低,李世民凭空的就会有一种亏欠的感觉。这个其实也就是对比,通过这两种对比,来进行让人感觉到差距。如果不进行对比,那恐怕永远无法感觉到差距。

    而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李世民是一个明君,是一个理性远远多过感性的明君。如果是一个暴君,景文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办法。因为如果是一个暴君,那恐怕那种皇帝根本不会跟你认真考虑。直接下意识的把你拉出去砍了。可是李世民不是这种人,他还是听完了景文的陈述,并且认真的分析了景文的功劳。结果非常容易的发现了自己亏欠了景文。

    这个其实是阴月娥把李世民的性格特点都摸透了,所以才建议景文如此做的。这个也是在欺负李世民是一个明君。是一个“君子”。虽然这个君子是要打双引号的,可是打双引号的君子也是君子,有句老话叫做君子可欺。景文不就是欺负这种“君子”吗?

    “好了,你就是要求这个?”李世民问道。

    “是的,皇上,我不就是喜欢金钱和美女?难道你连这个都不能够满足我?”景文问道。

    李世民摇摇头,对景文彻底放心了。景文既然如此明确的表明自己喜欢金钱和美女,而且还为了“美女”来自己面前大闹一场,这个不就是表明了景文“没大脑”吗?这种没大脑的人,是最容易控制和满足的。李世民现在下意识的把景文当做了没大脑的人,根本没有想到有人会把他一切的想法都给算计到了,所以才会给景文做出了这个计划。

    李世民开始琢磨了,自己到底是要把这个阿史那云给景文,还是给自己的儿子李恪。如果给了李恪,那恐怕这个景文就会伤心失望。如果给了景文,那自己儿子恐怕也会对父亲不太满意。如果是刚才,李世民恐怕会选择把阿史那云给自己的儿子。可是现在景文过来大闹了一次,反而让李世民动摇了。是自己的儿子重要,还是景文这个臣子重要?

    如果是一般父亲,那绝对是儿子重要。可是李世民是皇帝,那理性多过于感性,那自然要在儿子和臣子之间选择了。其实,现在李世民的心里面的天平已经偏向了景文这个臣子。因为李恪这个皇子,有很多先天不足,几乎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即使李恪能够有什么表现,自己这个父皇不但不能够支持,反而要适当打压。所以,这个李恪太多的先天不足了,反而让李世民被迫轻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皇帝,在一个注定不得宠不重视的皇子,和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臣子之间,那恐怕也就非常容易选择了。皇帝这个职业,想要当好,那必须是理性多过感性。李世民能够当好这种职业,那自然也就是一个理性很强的人。

    “好了,朕把阿史那云赐给你!从今以后,你不要来给朕翻旧账。你过去的那些功劳,就此结束了。以后,你不要拿过去那些功劳来跟朕邀功了。”李世民说道。

    景文马上变脸了,一副笑呵呵的说:“多谢皇上!臣以后一定会好好努力,再立新功!”

    “这小子,真是属狗脸的!”李世民十分无语的想道。

    恐怕,用不了多久,这个事情就会传出去,大家都会认为皇子不如景文这个臣子了。(未完待续。。)

421、军队新编制(上)

    “既然今天你来了,那正好,朕有一件事情找你!”李世民说道。

    刚才景文那副样子,本来那些宦官都是以为景文凶多吉少。可是现在居然和皇帝又是一副哥俩好的样子,让那些宦官都不得不服气了。人家这个宦官当得,居然把皇帝的心思都摸透了。而这些李世民身边的宦官,当然知道景文也是宦官出身,而且还是宦官里面最低等的厨师。可是现在居然混的如此好,他们都有了跟景文“取经”的想法了。现在眼看就是要掉脑袋了,可是马上就把皇帝安抚得好好的,这个不是本事什么?

    景文马上说:“皇上有话就说,臣一定知无不言!”

    “朕看过了你的编制,好像有不少和我们大唐的对不上啊!按照你给朕提出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的层级,和我们的对不上。到时候,我们改变的时候,怎么进行套改?按照你的标准,排长也就是九品,和我们现在的九品武官权利差不多。可是,连级连长就是八品。可是一个连,都差不多是我们旧式府兵的一个团,大概三百人了。不过,一个连一百多人,八品有些高了。旅帅管理三百人,也才八品而已。可是接下来,你的一个营,大概三百多人,相当于过去的一个旧式府兵的团,却是七品,这个也有些高了。你的一个团,一千多两千人,却只是六品,明显太低了。一个一千多两千人的团,参照旧式的军队,那至少都是一个上等的折冲府。一个上等折冲府的折冲都尉,至少是四品。而你的一个师,接近两万人,恐怕都是一个卫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大将军了。本来一个卫的大将军至少都要正三品,可是到了你这里。却只是一个五品武官。军级,这是你设立的最高等级,也就是一个卫,主官是正三品,而副手是四品,这个有些太低了。一个军,大概四万人,三品显然有些低了。所以,你这个简直是乱七八糟,无法和过去的套改。”李世民十分头痛的说道。

    李世民说了那么多。其实也就是一个意思,景文设立的这个编制,其实并不适合和这个时代的编制进行套改。因为景文的这个编制,是按照后世军队的编制来进行编制的。而后世的国家国情,比古代人口多了无数倍。而人口多,军队数量也就多了。所以,后世的军队都是大编制,而军官的级别并不太高。可是到了古代就不同,古代的军队人数少。这么算起来,和后世拥有管辖同样军队数量的军官,凭空的和文官地位高了很多。这个也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了。古代军队少,所以地位凭空的提高。

    唐朝一个一千多人的折冲府。管理军队不过一千多人,可是却是四品的武官。如果到了后世,至少要中将军衔。一千多人就能够当中将,这个到后世恐怕笑掉了大牙。可是这个在古代却是实打实的。反而认为这个是合理的。

    所以,如果按照景文这个编制,安恐怕接下来的军事改革困难重重。想要改变。首先要级别不能够改变太多。你不可能勉强一个“中将”,去当一个中校吧?所以,这个改变是一个困难重重的事情。如果凭空给别人降级,这个恐怕谁都不高兴。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李世民都非常头痛。给别人降级,而且还是普遍性的给全国武官降级,这个影响更是强烈。

    到时候,下面的人会不会不理解,会不会被下面的军官认为朝廷是要打压武官?如果到时候,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文武之争?所以,这个恐怕是非常令人头痛的。文武之争,控制得好那是皇帝的幸福。可是控制不好,那恐怕也会出问题的。所以,李世民也担心这里面出现新的问题了。景文这个新编制,对于高层军官来说是不太有利的。

    “皇上,其实我们这个新军以后应该是职业化更强了,已经脱离了过去的府兵的情况。过去的府兵,都是平常务农,冬天进行训练。而这个新的军队,正好要相反,主要以训练战争技能为主。所以,我们的军队是职业军队,那战斗力提高了很多。既然是新的职业军队,那用新的编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而高层武官,那也就是那么几个人,我们并不用太在意。只要皇上把那些名将的想法弄清楚了,那问题就不大。而新的那些中高层,可以进行让他们重新学习,然后竞争上岗。如果他们能够胜任,那就让他们到新的岗位去任职。”景文说道。

    “如果他们不能够胜任呢?”李世民问道。

    皇帝这个问题,可是问到了点子上。因为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在一个官员没有犯错的情况下,不能够贬官或者免职。所以,这些武官没有犯错,可是至少能力不足而已。能力不足,这个并不是一个能够把他们一撸到底的理由。能力这个东西,很是唯心的,你说他行也就行,说他不行也就不行。也许,有些人能力也不错,只不过是用错了地方,结果很多人都被埋没了。虽然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能够有伯乐赏识的人太少了。

    “皇上,如果考核不通过,我们也没有要求他们直接去官为民啊!我们可以让他们当文官,这种我们可以称呼为转业。未来的军队,应该是一个年轻人的地方,年龄一旦大了就无法接受新的战术和武器。所以,应该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才对。所以,我提议各层次军官设立一个年龄,如果年龄到了,那就要转业去当一个文官。军官应该是有冲劲,而文官应该是稳重。而年龄大了去当文官,也是合适的。”

    “不对,如果一个军队每一老将镇场子,那也是危险的。”李世民说道。

    景文马上也说:“皇上,我并不是说让绝对年轻的人当高级军官。我只是相对,越高级军官,设定的转业年龄也就越高,这样也说有相对经验丰富的老将作为领导。不过,以后军队,恐怕变革的速度很快,年龄越大越是难以接受新鲜的东西。所以,他们不适合当一个军官。至于说过去的老将,这个对于将来的军队弊大于利,所以这种老将的想法应该淘汰了。而有了军务处之类的附属参谋机构,那也可以起到一个老将的作用,不会篓子。”(未完待续。。)

422、军队新编制(下)

    景文和李世民只是大概的决定了未来军队的编制,不过他们其实都没有权利进行彻底调整,这个必须要征求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行。不过,接下来李世民开始琢磨应该怎么部署军队了。军队的部署问题,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大家采用的都是府兵制,士兵是分散在各地的,不会轻易聚集起来。而现在既然组建的是职业化的军队,那他们自然也就让将领有了长时间统辖的军队。不过因为有了这些参谋制度,所以李世民也不会太过担心属下将领造反。到时候,只要控制住了那些参谋,那将领根本几乎没有造反的可能。这些参谋也就是一个个的监军,能够监督将领的行为。而到时候,将领和军务庶务勤务的三个体系的参谋,都要按照投票决定来进行决定事务。甚至到时候给那些将领设立一个副手,那他们一正一副三个参谋体系的处长,五个人组成一个领导小组,一人一票来决定军队里面的事务,这样就可以避免主将权威过大。这种集体领导制度,这个是景文弄出来的。到时候只要控制好这些人,不要都是一个派系出身的就行了,适合玩平衡。如果过去的那种军队,那将领的权威太大了,皇帝也都不放心。现在有了这个方法,也就是给组建常备军提供了基础条件。

    而常备军,把这些军队部署到哪里,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接下来的防御模式,其实本着强干弱枝的方法,进行部署。所谓强干弱枝,这个也就是把强大的军队集中到中央,中央掌握了绝大多数军队,而在地方的军队数量不应该超过中央。或者说,把中央军的士兵精锐程度要远高于地方军队,这样可以起到弹压地方的作用。虽然有了参谋制度。可是应该避免的还是要避免。而李世民也知道,过去那种府兵制,虽然能防止造反,可是却可以让军队战斗力退化。现在既然未来要组建了常备军,那军队部署也要遵循强干弱枝的方法。

    “皇上,不如这样。我们在长安附近分别组建改编左右神策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羽林军,左右虎贲军。而我们分别在北方,组建征北军。南方组建征南军。西方组建征西军,东方组建征东军。这样我们中枢就能够控制八个军,地方只有四个军。甚至,我们可以从地方的军队抽出精锐,来充实中央军,这样可以有效地弹压地方。而地方军队也不能够插手政务,必须要把过去那种军队可以插手地方政务的是彻底消除。地方的军队,只能够负责防御敌人,而他们的军费拨款也是由中枢直接负责。地方不能够插手。而且,地方不能够组建火器工厂,地方军队不能够组建兵器生产的地方。一切,都要由中枢的勤务总部门负责调配。甚至。我们可以打乱军队的来源。过去我们的军队都是就近入伍,我们可以打乱军队的服役地点。南方的可以分配到北方服役,这样不但可以控制乡党集合勾连,并且可以让士兵适应各种气候的作战。对军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有好处。并且,地方军队没有自行招募士兵的权利,必须要有中枢的庶务总部门负责分配士兵。这样可以再士兵来源上控制地方军队。甚至,军官的任命也要经过中枢的庶务总部门批准,高级军官甚至要尚书省讨论,皇帝批准。最后,军官每次任职三年,都要调整一次岗位。三次调整岗位没有获得升职,那就要转业。经过了这种一层层的控制,恐怕地方的军队想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也都不行。”景文说道。

    李世民吃惊的看着景文,显然非常震惊。就连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没有想到这么一套套的制约武将兵权的方法,可是景文都想到了。其实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是那些办法都是饮鸩止渴,会大量降低军队战斗力。可是景文的这些方法,对于军队战斗力损害却很少,是不可多得的好办法。李世民哪里知道,这个就是时代造成的眼光不同。李世民是古代皇帝,看问题想出的办法自然不会有景文后世一千多年的经验那么圆满。而里李世民这个时代的人想到的办法,那都是会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办法,是饮鸩止渴。

    而景文的办法,是经过了很多代人的研究,才弄出的控制军队的办法。历代人杰都对控制军队进行了揣摩,终于揣摩到了从后勤人事甚至各方面来控制军队,这样不但可以控制军队,还可以不至于太过损害军队的战斗力。所以,景文提出了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方法,果然震惊了李世民的思维。

    “厉害啊!随口就能够想出这么厉害的办法,这小子某系方面,比起朕想破了脑袋都要强。恐怕,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无法能够比他做得更好。”李世民心里感叹道。

    李世民对于景文的“鬼主意”,自然是不得不服的。景文虽然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差,可是他的各种新奇主意却能够比起李世民他们想破脑袋都要顶用。景文也许不能够当好一个政治家,可是绝对能够当好一个古代的改革家。景文主要是擅长出新鲜主意的人,并不是那种能够在案牍上处理政务的人。案牍上的事务,并不适合让景文来处理。可是很多难题,到了景文这里就变得好像轻而易举,这个可是李世民不得不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景文解决某些事情的方法,比李世民他们开会十天半个月都要顶用。

    “这小子虽然不适合当一个日理万机的宰相,可是当一个高级的谋士肯定是绝对合格的,甚至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好了!就凭借他的鬼主意,恐怕大唐都能够高枕无忧了。”李世民在心里给景文做了一个定位。(未完待续。。)

423、军事改革方案出炉

    景文和李世民商讨的军事方案,很快的就得到了各位宰相的认可。因为这些在想最担心的就是地方军队不受到控制,成为军阀。可是景文的那些手段,却让地方军队几乎无法成为军阀,这样他们还担心什么呢?而这些将来组建军队,将会是职业化的军队。而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的改变,他是有府兵制慢慢过渡。原先的府兵现在必须要长时间服役。而国家发放一定的补贴,还有提供粮草军械。不过这种机会只有三年,三年之后就要回家务农,国家不会继续提供优待政策了。这种其实就是后世的征兵制度,只是让士兵服役几年而已,并不会让士兵从年轻服役到年老。

    至于为什么实行并没有真正实行绝对职业化的募兵制,这个其实还是大唐没有钱,大唐的经济实力还是无法提供大量的财力来实行募兵制。所以,只能够实行这种征兵制,虽然没有募兵制的军队那么长时间训练,可是却足以让士兵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一边务农一边训练,这样效率很低。而且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那那些退役的士兵,也都可以再次的征兆入伍,重新拿起刀枪作战,到时候只要进行一定的恢复性训练就行了。这个其实是一个藏兵于民的方法,也不是彻底不好。

    而这个新的改革方案出来之后,大家都开始关注了,注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高级军官开始拥有直接的兵权,而中级军官权利是大了,可是级别却降低了。低级军官还是那个样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那十二个军的一把手应该怎么定,因为这十二个军的一把手,那绝对是手下拥兵四万的大人物,这个可以说是竞争的焦点。

    “我大唐的十二支军队。将会从雪耻军里面抽调一部分士兵和军官,然后分散开始组建。以后,军队将会以雪耻军作为模板而重新编组。雪耻军节度使景文,朕另有任用。而雪耻军从今天开始,解除番号,将士们都分散到各个军队任职。”李世民说道。

    大家听到了李世民这说,大家都知道景文被解除了兵权。可是大家却不敢轻视景文,因为景文的老部下都被分散到了各个军队,实际上的影响力却扩大到了全军,可以说是一个军方的大佬了。

    “岳父大人。你是想要去地方领兵,还是留在中央?”

    在一个角落处,景文和程咬金正在商量事情。现在景文和程琳准备成婚了,所以也自然要称呼程咬金岳父。

    “小子,如果要我说,我还是在中央的八个大军里面领兵好了。至于去外面,我才不愿意去受苦。尤其是南方,那里都是一片瘴气,我去了之后不是自找没趣吗?所以。我还是留在中枢享福好了。”程咬金说道。

    这些老将,打了一辈子战斗,现在天下太平了,已经开始享福了。而至于立功的想法。已经暂时没有了,因为接下来恐怕要进行长期的休养生息。灭亡了突厥,大家算是最后一次战斗打完了。而虽然可能有四只军队驻守四个方向,随时准备开拓。可是只要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能够看出来接下来其实是没有战争要打的,都是进行休养而已。

    既然没有战斗要打,也没有功劳可以获得。那自然也就是要好好在长安享福了。去到了地方,也没有什么功劳,还要受苦,谁愿意啊!所以,程咬金也是打算在长安休养好了。

    “小子,你恐怕也是一个军队的大人物了。将来大唐的军队都是按照你的方法来建立,而你的那些雪耻军,都要分散到全部军队里面,你恐怕以后在军队里面的影响力,比我们这些老将都要厉害。到时候,谁敢轻视你呢?真是长江后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程咬金也叹了口气说。

    程咬金也是显然在感叹景文的崛起,因为程咬金可是在战场上打了一辈子,才能够有今天的。可是现在景文居然靠着军事改革,结果成了一个大佬。不过,大家也都只能够认可,以为你景文的方法确实让军队增加了很多战斗力,并且对于上头控制军队,也有很大的帮助。就这个方法,谁敢轻视呢?恐怕,任何皇帝都会选择改革的,因为提升军队战斗力,这个可是任何皇帝都非常重视的。

    “岳父,你怎么能够说是前浪呢?你再怎么说也是我岳父,我怎么可能让你死在沙滩上?”景文马上拍马屁说道。

    “谅你小子也不敢!”程咬金说道。

    “皇上有令,任命秦琼为左龙武军节度使,尉迟恭为右龙武军节度使,程咬金为左神策军节度使,柴绍为右神策军节度使,李道宗为左羽林军节度使……”

    很快,皇帝的圣旨下来了,那就是任命朝廷的十二个军的节度使。可是令人有些惊讶的是这十二个军的一把手居然叫做节度使,而不是大将军了。节度使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并不是长期设立的官职,可是皇帝居然任命的官职名称是节度使,这个就有些令人看不明白了。不过,也有一些“明白人”知道了,这个是李世民吸取了景文身上的例子,那就是把这个大将军的职位故意设立成为一个临时的差遣,然后可以随时免除。这种其实也就是帝王心术,这样那些军队的首脑随时都可以被免职,这样皇帝的地位才安稳啊!因为未来这些军队可都是有常备士兵的,自然不可能还是按照过去那么放心。虽然景文提出了很多限制的措施,可是能够多一个方法还是多一个方法好了。

    “嗯?怎么没有李靖,侯君集,还有李绩呢?”大家心里面嘀咕道。

    因为刚才的十二个军队的节度使,居然没有李靖侯君集还有李绩这三个人的名字,难道他们不能够获得位置,准备“退休”了吗?(未完待续。。)

424、三总部

    “各位卿家,接下来军队革新,全看各位卿家的了。而朕经常思量,朝廷文官有六部负责内务。可是军队却没有官职来管理军队的内务。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也。而还有人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都是古人给我们的警示。而我华夏一直以来,都轻视这种军队内务的管理,这样军队的就有问题的。而前不久,景文这小子就给朕们学到了不少。景文通过在雪耻军里面设立三个处,负责军队内部的运转,结果整个军队挥如臂指。而挥如臂指,不就是古之名将所期盼的吗?可是就是这么容易获得了,这个让朕非常震惊。由此可见,处理好军队内部的政务,就是铸造一支强军的必要原因。所以,朕打算在十二军里面成立军务部庶务部还有勤务部,而十二支军队下属的师,成立军务庶务勤务三个处,团级成立军务庶务勤务三个科。这些机构下面的办事人员可以称之为参谋,负责辅助主将管理。而这些参谋也可以加入对军队的决策,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军队战斗力大增。而中枢,也要像是六部一样,成立三个总部,分别是军务总部,庶务总部,还有勤务总部。”李世民说道。

    大家这才知道,皇帝陛下接下来可是要成立负责统领全军的部门了。而实际上,这三个部门将会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部门,地位十分的尊崇。而皇帝虽然是名义上的全军统帅,可是谁都知道皇帝不可能真正的随时亲自掌握军队。必须要成立几个部门,而这三个部门就是将会是皇帝授权管理军队的部门。可是这种部门,自然不可能全部交给一个人来处理,只能够把他们拆分。现在也就是把军务权利还有庶务权利,最后的各种经济军费的权利都给分解。这样就是把过去那种一个人管理全部权利的方法解决,这样中央就不会出现一个拥有绝对兵权的“元帅”了。而皇帝把这三个权利分散开了,那也就是几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虽然知道这个统帅肯定没有过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么厉害。可是他们都还是盯着了。因为这三个总部,代表着武官的巅峰了。这个其实也就是和文官的把过去的丞相分散了之后,成了三省六部而已。现在皇帝虽然把兵权分散了,可是只要能够成为其中一个部门的头,那自然也就是军队的统帅之一,谁不想当啊!可是这个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当的。

    “任命李靖,为军务总部总长。任命侯君集,为庶务总部总长,任命李绩,为勤务总部总长。”李世民开始任命这些职位了。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李靖侯君集和李绩没有成为节度使,其实是要来到中枢担任全军的统帅啊!而按照李世民的说法,这三个总部都是正三品的官职,可以说是官员的巅峰。唐朝的官职其实非常坑,一二品的都是虚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权利。而二品里面只有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能够有实权,别的官职都是没有实权的。就好比长孙无忌,东窗事发之前不也是一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可是他还是盯着级别比自己低的官职。这个就是原因了。所以,正三品的三总部,那已经是武官的巅峰了。

    “臣谢皇上恩典!”李靖侯君集还有李绩都马上谢恩了。

    这个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李靖可是大唐公认的军神。没有谁能够和他相比。而三总部里面,军务总部其实是地位最高的,李靖来担任也不是没有什么不可能。而侯君集,也是深受皇帝的信任。而且战功也不错。更关键的就是这个侯君集其实不管是军队还是政务,处理起来都不错,所以由他这个管理军队人事宣教工作的庶务总部的一把手也不奇怪。至于李绩。战功也是非常辉煌的,所以称为三总部里面一个总长也是正常的。

    “从今天起,朝廷军务都有军务庶务勤务三个总部负责,然后重大事务交给朕亲自来决断。”李世民说道。

    现在,大家看向了李靖侯君集还有李绩,那都是一片火热。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家伙以后就是大唐军队实际上的统帅了。以后,如果军队有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们的处理人。而想要在军队里面发展,那必须要受到他们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安稳的在军队里面混。

    “接下来,三总部的参谋分别有雪耻军原先的参谋组建,首先要把架子弄起来。”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的这个说法,就等于是把雪耻军那些参谋从景文的雇员,直接提拔为朝廷的官员了。而如果他们听说了,恐怕会乐的蹦起来。而他们都将是景文的老部下,而景文恐怕会成为军方的最后一个大佬。虽然景文没有在三总部任职,可是那些参谋都是出自他的麾下,这样景文对于三总部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不过,现在大家都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安排景文。景文原先是六品官,可是现在应该给他升职了,不然打败了突厥的功劳不升官谁能够心服口服啊!

    “李靖将军,恭喜你啊!你可是成了我大唐军队真正的统帅了!”景文恭喜说道。

    “哪里,真正的统帅皇上!”李靖显然还是非常注意的,没有想当然的直接承认自己就是统帅。

    “不过,你小子,虽然不是统帅,可是谁都知道你接下来恐怕也会做到我这个位置的。只要你愿意,恐怕你也会有这么一天的。原先在打突厥之前,谁能够看得起你?可是你现在不也是我大唐的名将之一?”李靖感慨说道。

    可是景文却说:“我这个人胸无大志,不喜欢处理繁琐的政务。所以,我还是在皇上身边当一个谋士好了,这样需要我出主意的时候就找我,而让我处理那些繁琐的政务,那我还是敬谢不敏。”

    “你小子,就是一个懒虫。不过,接下来恐怕你要门庭若市了。你可要准备好啊!”李靖说道。

    “很多人来拜访我?这个怎么可能?”(未完待续。。)

425、门庭若市

    景文慢悠悠的回到了家里面,结果马上见到了无数人正在自己家门口,好像都拿着礼物。而柳青薛雪,甚至阿史那云都过来帮忙了。而这些客人一个个都过来拜访,景文也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哎呀,不是景雯雯小姐吗?今年几岁了?”有人问道。

    “蜀黍,我两岁了!”景雯雯说道。

    “景雯雯小姐果然聪明,看这个样子显然就是一个才女,将来一定能够嫁一个好人家!”马上有人称赞道。

    而接下来,很多人都使劲称赞景文的女儿,显然不拍马屁不罢休。而景雯雯也是非常可爱的,现在看她好像一个瓷娃娃一样,所以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而景文马上非常生气,这帮家伙居然来忽悠自己女儿,眼看就要把自己女儿弄得晕乎乎的,景文当然不能够忍了。

    “雯雯,你怎么来了?”景文抱起女儿说道。

    “爹,今天好多蜀黍过来拜访,娘还有两位姨娘都帮忙接待了!而我也想看看,为什么那么多蜀黍过来,我也就出来看看了。”景雯雯说道。

    而这个时候,那些家伙发现了景文回来了,马上走过来。

    “景文大人,我是渭南折冲府的折冲都尉,今天特来拜访。还请景文大人不要觉得冒昧!”“景文大人,我是左武卫的中郎将,早就听说景文大人深受皇帝信任,是朝廷一等一的人才,所以特来请教。”……

    景文听着这些家伙一个个都这么说,牙齿都酸了。这帮家伙的拍马屁技术,果然也是非不赖的。本来景文也就是靠着拍马屁起家的,怎么可能听不出这些马屁精的话呢!可是景文还能够训斥他们吗?显然不太可能,因为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啊!不过这帮家伙想来做什么呢?难道景文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的吗?景文心里面不由得开始小心了,因为如果自己随便许诺了。那恐怕真的要倒霉了。

    “你们有什么事情就说!”景文说道。

    “景文大人,最近不是要组建新的十二军吗?我们打算都想要去新军任职,还请景文大人行个方便!我们甚至愿意降低品级,也要去啊!”有人说道。

    景文马上明白了,因为朝廷准备组建新军,而谁都知道新军将来都是成为大唐的正规军了。而过去的十二卫,恐怕都要逐步被淘汰。所以,现在那些旧军的军官谁不想要去新军任职呢?只要去了新军任职,那就是跟得上时代了。如果在旧军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那恐怕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前途了。以后十二卫都是要被裁撤的。难道他们就不想有一个前途吗?

    而现在,恐怕朝廷里面各位能够在新军里面的大佬都开始门庭若市了。很多中低级军官都想要转职到新军里面任职,这样他们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可是按照之前的说法,接下来要成立大唐的军校,而景文恐怕就是军校的祭酒。那些中低级军官想要到新军里面任职,那都要通过景文的考核。所以,这帮军官马上开始琢磨着过来走通景文的关系,这样可以顺利转职成为新军军官。

    而景文终于知道今天刚回来的时候,李靖说自己恐怕要门庭若市是什么意思了。原来。那么多人都盯着自己的权利,想要借机可以成为新军的军官。不过,景文可不是那么蠢的人啊!

    “哎呀,各位大人。好说,好说!请各位大人留下名字,然后我以后好有所帮助。”景文说道。

    而那些过来拜访送礼的,都纷纷留下了礼物礼金。并且更主要的就是留下了姓名,这样希望景文能够好好的帮助他们。而景文也都做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保证,他们都纷纷离开了。

    “夫君。你怎么能够答应他们这些呢?”柳青说道。

    “就是,如果现在你答应了,那以后皇上会怎么看你啊?而且,你收礼了,这个可是受贿啊!以我们家的财富,还用得着受贿吗?”薛雪问道。

    可是景文马上说:“把这些礼物,都去折算成铜钱,然后去组建学校好了。以后,凡是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换成钱去组建学校,招收贫寒子弟入学。这样,算是给那些送礼的家伙积累一些阴德!还有,把这些名单送去给各位将军,这些人,将来一个都不会录用!”

    景文前世可是一个**丝,对于这种官场的歪风邪气非常的痛恨。因为这帮家伙送礼的礼物,哪样不是自己百姓**丝的民脂民膏。所以,景文对于这些送礼的,绝对是不能够容忍的。这些家伙还想要景文帮助他们,那他们真的是做梦了。何况,景文虽然收了他们的礼物,可是却用来组建学校来帮助贫寒子弟读书,算是帮他们积累一些阴德,并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以后,恐怕这种送礼的事情越来越少,他们都知道给景文送礼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

    反正景文现在的财富,也都是非常富裕的了,何必要通过那些不入流的手段来获得钱财呢?而到时候如果受贿了,那恐怕皇帝还会看低他。所以,现在不能够收礼的。

    景文接下来就在家休息一下,接下来景文知道要组建军校,还有得自己累的呢!军校可是要自己从头到尾自己组建,顶多也就是从雪耻军抽调几个参谋过来,帮帮助自己组建了,并且成为军校第一批教师。所以,一切都是非常累人的。而且,当这个军校的祭酒也是利大于弊,因为以后军校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那人脉资源很丰富了。虽然最高的“山长”是皇帝,可是皇帝李世民不可能经常过去,只是挂名而已。所以这个祭酒的权利也是非常大的,也是学员心目中最高的导师之一。现在景文也想要抓权利了,不然景文也不安心。自从和阴月娥有了那种事情,给皇帝李世民戴上了一个绿帽子,景文的危机感也就越来越大了。不抓住一些权利,还真的害怕自己小命不保。(未完待续。。)

426、未来女婿?

    “夫君,再次有人来拜访了!”柳青说道。

    “不见!”景文回答。

    景文现在闭目养神的时候,怎么可能想要见客人呢?现在这几天都是门庭若市的,景文非常头痛。所以,景文都不打算见这些打算托关系走后门的家伙,这些家伙怎么可能成大事呢?而且,这些人早就进入了景文的黑名单里面,所以景文不打算见他们。如果让他们成了新军的军官,那恐怕整个军队都要被他们败坏了。为了以后军队的前途,那绝对不会见他们的。

    “夫君,这次不是送礼的,而是狄孝绪大人,是尚书左丞。他好像还带来了一个孩子,叫做什么狄仁杰!”柳青说道。

    “什么?狄仁杰?他们来了,马上见他!”景文说道。

    景文听到了是狄仁杰来了,马上主动的接见了。因为狄仁杰可是景文已经心里面确定的徒弟了,未来的大才啊!有这么好的徒弟不收,那以后谁来给景文当徒弟啊!既然到了古代,不也是要收几个名人做小弟吗?而贞观初年的大佬,都不可能做小弟了。而唐朝中期的大佬,景文也就是听说了狄仁杰张柬之等等几个,现在狄仁杰年龄太小,不能够当小弟,那就当徒弟好了。

    “狄孝绪大人,欢迎欢迎啊!”景文说道。

    “景文员外,你身为皇上的宠臣,能够来迎接老夫,也真是不错!犬子已经跟老夫说了,你看得上老夫的孙儿,想要收他为徒,这个老夫认真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可以。所以,今天就带着孙儿过来拜师了。”狄孝绪说道。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景文可以说是大唐新崛起的名将,所以狄孝绪也想要趁机和景文这个皇帝的宠臣拉上关系,以后可以对自己孙子的前途有好处。而一开始就和一个大人物成了师徒。那自己以后孙子前途还用说吗?而狄孝绪现在已经是年龄大了,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前途了,所以只能够想要帮助后代铺路。既然景文愿意接受狄仁杰拜师,那还不是赶紧要抓住这棵大树吗?有一颗大树不敢进抱上,那还等什么时候。

    “爹,这个小弟弟是谁呢?”景雯雯问道。

    景雯雯非常好奇,景文居然会对一个小弟弟那么好,让景雯雯非常的奇怪。而景雯雯自然不知道这个狄仁杰是自己父亲的徒弟,显然景雯雯才两岁,也才刚刚懂事不久而已。不过。景雯雯现在两岁了,能够明白那么多事情,其实已经是非常聪慧的了。景文当然认为是教育的好,所以自己女儿才那么聪明啊!而其实,已经有不少人过来跟景文想要和景文联姻,毕竟景雯雯实在是太可爱了,以后一定是一个大美女。而且如果能够趁机攀上景文这个皇帝的宠臣,那还不是非常有前途的吗?

    “这个小弟弟,是你未来的师弟。你可是师姐了!”景文拍着景雯雯的小脑袋说道。

    “师弟,那和弟弟有什么区别吗?能够让我看看我的师弟吗?”景雯雯问道,他显然不明白师弟是什么意思。

    景文马上把还在襁褓里面的狄仁杰拿给了景雯雯看看,而景雯雯好像看到了一个和自己身体构造不太一样的男人。景雯雯当然不明白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所以他看到狄仁杰男性特征的那个东西之后,有些奇怪。

    景雯雯弹了弹狄仁杰的那个东西之后,问:“爹,这个是什么东西。”

    “我靠!我女儿不愧是我女儿。果然很好很强大。才两岁,就知道耍流氓了啊!狄仁杰的小弟弟被人弹了,以后传出去狄仁杰还不是英明尽毁了?”景文心里面暗想道。

    景文不由得想到了一个画面。以后狄仁杰见到自己女儿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自己的那个东西被景雯雯弹了弹的情况,心里面就不寒而栗。景文想到了这里,就一阵邪恶的笑容。堂堂一个宰相,男人的东西被人弹了,还是被一个小女孩给弹了,这个恐怕会不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呢?

    “雯雯,男人的这个东西,可不能够乱动。如果乱动,那可是要负责的啊!”景文说道。

    “要负什么责?”景雯雯一副无知的模样说道。

    “你还小,不知道!”景文不好解释。

    而柳青也说:“夫君,你怎么能够给雯雯说这些呢?”

    柳青还是非常传统的,不认为自己女儿应该那么早知道这些。古代很多女人,其实在婚前对于这些两性知识都是一片空白,只有在成婚之前才会被自己母亲教育。而大唐就有一个例子,就是薛万彻娶了李世民妹妹之后,结果两人都不明白怎么过夫妻生活,还跟李世民请教。这种事情都被记载到了史书里面,可以说是极品了。可是这个也说明了古代人,对于两性之间的知识显然讳莫如深的。现在柳青居然见到景文给自己女儿传授这些,有些受不了。

    “好了好了,不教也就不教好了。”景文说道。

    而狄孝绪看到了景文的女儿居然对自己的孙子好像这么关注,也主动说:“景文员外,你看他们如此,不如我们给他们定下婚事?”

    “什么?要做我女婿?”景文有些吃惊。

    狄孝绪居然想要狄仁杰和自己女儿订娃娃亲,那这么以后不就是狄仁杰是自己的女婿了吗?虽然景文打算收狄仁杰做徒弟,可是做女婿这个还没有考虑好啊!虽然原来李靖也是开过这个玩笑,可是景文也只是想要以后看看。不过,景文对于这种包办婚姻非常的深恶痛绝,并不打算让自己女儿受到这种结果。

    “还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吧,我们这些大人还是不要干涉为好!”景文说道。

    “既然这样,那干脆把孙儿仁杰留在景文员外府上,让景文员外好好教导。”狄孝绪说道。

    景文无语,这个狄孝绪真的是想要自己孙子泡妞,而且还是泡景文的女儿了?景文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女儿也要被人泡了。(未完待续。。)

427、军校招生

    大概半个月之后,李世民再次下达了一道圣旨,是关于军校正式开始筹建,而皇帝担任最高荣誉山长,实际负责人由景文担任祭酒。而景文的礼部员外郎的身份,也别调动到了兵部,小升一级成为了兵部郎中。郎中是五品的官职,而这个也只是代表了景文的官衔而已。因为军校的祭酒,是一个差遣职务,并不是长期的职务。所以,景文的实际职务也就是兵部郎中,代表着五品的官职。

    “赵东阳,周强,李华文,你们是我从雪耻军里面抽调过来的,将会担任军校的职位了。而现在,我们首先要进行招生,我们的军校现在是从民间和军队基层进行招生。而中高层还要组建一个进修班,让那些军队中高层的军官过来轮流进修,然后安排未来新军的军职。而我们主要还是以民间和军队基层士兵进行招生为主,接下来我们要把招生的消息发布到全天下!”景文说。

    “是!”大家说道。

    而军校招生的榜文,很快就通过快马传递到了各地,然后让各地的人看到了。而大家纷纷对于这个军校招生非常好奇,因为过去只是听说招收儒学的学生,可是现在居然还要招收军官作为学生,这个真是稀奇。而这个消息,也被不少人记载了心里面。

    在山西龙门县,一个十七八岁的妇女看到了相关的消息,主动的回到了家里面。

    “夫君,你听说了吗?现在朝廷要开设军校,专门招收有志于从军的人进去读书。而出来以后,就是天子门生,都是军官了啊!”妇女说道。

    而他的丈夫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男人,正在农田里面务农,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开始有些想法了。

    “我薛礼乃是名门之后。可惜家道中落,现在只能够务农为生。难道,我真的要这么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吗?”薛礼想到。

    而他的夫人主动说:“夫君,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然也不会发布这个榜文让大家从军了。而且,这个军校可是皇上亲自授课,那以后都是皇上的徒弟,那还用担心前途吗?夫君,你不是一直想要复兴家业,重振门楣吗?现在就是有个好机会。夫君可千万要抓住啊!”

    薛礼开始思考了一下,然后问:“如果我去了,可是家里怎么办?”

    “夫君,家里一切有我,你放心好了!”薛礼的夫人说道。

    “贤妻,我这就准备,赶往长安去应征。不过,家里面就拜托你了,以后我功成名就之日。我一定过来接你共享荣华富贵!”薛礼说道。

    而同样的消息,也都传递到了地方,而在一个属于右骁卫的折冲府里面,大家也都在议论纷纷。

    “大家听说了吗?朝廷现在要开办军校。以后出来都是军官。我们这些普通将士都可以报名,然后由各自的折冲府推荐上去。”

    “真的?不过好像也只有普通军士能够报名,有品级的官员就不能够去了。有品级的军官,那就要等候朝廷的安排。”

    而有一个十多岁的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开始嘀咕道:“我已经是九品队正,恐怕不能够报名了。”

    “高侃,下面都议论纷纷。想要看我们折冲府推荐谁去报名啊!”另一个队正说道。

    “你打算去吗?”那个叫做高侃的队正问道。

    另一个队正说:“我不去!因为一旦报名了,那就是普通的士兵。而且,去到了那里还要读书好几年,而且出来了之后,也还是九品而已。忙乎了好几年,也不够是九品,还不如在这里直接好好当这个九品队正好了!”

    “愚人之见!”高侃心里想到。

    高侃明显看得出来,这个军校恐怕才是以后军官主要来源的地方。军校可是有皇帝亲自授课,虽然皇帝恐怕也只是挂名而已,不过却足以让他们成了天子门生。以后,天子门生的身份肯定是优先提拔的。而且,高侃还知道未来恐怕要组建新军,而这个军校恐怕就是为了新军培育人才。至于这些旧军队,恐怕都要逐步被裁撤。高侃还年轻,不像跟着一个没有前途的破船走,所以他想要谋求一个更好的前途。而这个军校让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我明天辞官,以士兵的身份去应征军校!”高侃说道。

    “高侃,你怎么放弃了官身而去当一个士兵?这样你会后悔一辈子的!”马上有人劝说道。

    “不去,我才会后悔一辈子!”高侃说道。

    而在皇宫里面的弘文馆,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也从宦官耳朵里面听到了这个消息。

    “哼,不读了!当年班定远也是投笔从戎,从此成就大业。我裴行俭今天也要效仿班定远,转去读军校,这样以后能够杀敌建功!”裴行俭说道。

    可是旁边的人马上劝他:“裴兄,这里可是弘文馆,别人想要进来都不容易。只有功臣的后代才能够将进来,而且有大儒教导,以后前途不可限量,难道你要去读什么军校?”

    可是裴行俭却说:“在这里读书,将来也还要考科举入仕途,要面对全天下无数生源。而且,成为了文官,也还要通过年华来熬资历才能够升官。与其通过文官熬着年华换取资历,还不如靠着一刀一枪在战场上获得功名。现在,天下要编组新军,正式用人之际。所以,我去读军校,不在这里浪费时间!”

    可惜,一个大唐最好的贵族子弟学校的弘文馆,居然别裴行俭当做了浪费时间的地方。而不知道当年创立弘文馆的李世民大大,听到了这个叫做裴行俭的学生这么说,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而类似的情况,还在天下各地发生,他们都准备想要应征军校,然后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天子门生,然后有一个更好的前途。而军校也将会汇集很多学生进来,充实大唐军队的后备力量。(未完待续。。)

428、入学测验(一)

    和薛礼高侃还有裴行俭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有不少。而不少大唐地方官府、还有各支军队的初步的考核,然后推荐赶往长安参加大唐军校的入学考核。因为军校目前还没有实行独立招生,主要还是地方官府还有各个军队从基层士兵里面选送。大概平均每个州府有十个人左右,而旧军十二卫也不过是每个卫一百人左右,加起来考生已经有了四五千人。可是目前军校的师资力量,其实并不足以培养数千人的学员,他们里面大概也只是能够选出一千人左右。一千人,其实已经是目前师资力量的极限,如果再多那恐怕根本无法教导出合格的学员。不过,这次考核课时能够让很多人头痛的问题。

    “祭酒,我们应该考核什么项目?弓马骑射,还是什么文化书法?甚至,兵法战阵?”军校未来的一个领导赵东阳问道。

    可是景文却问:“你们认为弓马骑射,文化之类的东西用得上吗?我们未来的作战方法,原先的兵书战阵,用得着吗?所以,我们根本不用理会他们什么,我们只要考核一些基础的东西就行了。首先,我们要跑步。”

    随着景文第一个考核项目出来了,居然是跑步。而那数千人被集中到了长安城外,然后一个个身上被挂了一个号牌,代表了他们的号数。接下来,大家都要开始跑步。

    “各位学员,你们都要跑步,没有我们的命令,不准停下来!如果有停下来的,或者是停下来走路的,那都不能够算是通过考核。你们挺清楚了吗?”景文喊道。

    “听清楚了!”数千人一起喊道。

    “开始!”景文喊道。

    数千人开始绕着长安城外面跑,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景文看着这数千学员,什么样的人物都有。有的比较强壮。有些比较瘦弱,甚至有些文质彬彬的,显然不是什么身强体壮的人。不过,其实这个也是正常的。因为军校第一次招生,对于学员的标准也没有能够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而军校给地方官府的标准,也就是最好是有文化,有一定体力。而地方官员因为身份不同,文化不同,或者是理解能力不同,对于这个标准都是有自己判断的。有些人就是注重体力。有些人就是注重有文化,有些人两者都重视一点,取中间值。所以,这些学员各种材料都有。

    “给我跑!”“跑!”……

    景文带着一些未来军校的教官骑着马在学员附近到处喊道,显然是在催促大跑步。而有些人马上开始加速跑了,显然都要在景文他们面前露出自己体能好的情况。而有些却不慌不忙,不着急的跑。

    “祭酒,你到底想要他们跑到什么程度?是要跑的最快的吗?”赵东阳问道。

    可是景文却说:“谁说我要跑的最快的?这只是第一个项目,只是考跑步。而且。谁说跑的最快就是我一定看好的?”

    “那为什么让他们跑步?难道跑步不是选择跑的最快的吗?”赵东阳有些不明白。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会认为景文需要的人是跑得快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开始跑步,想要跑得快一些。而他们却没有想到。谁说景文一定就要跑得快的呢?

    “我说过要跑多远了吗?”景文问道。

    “祭酒你不是说没有喊停的时候,不能够停下来吗?”赵东阳继续问。

    “是啊!我的标准是没有喊停的时候,不要停下来!我并没有说要跑多远,也没有说要跑多快。我什么都没有说,他们自然想当然了我有什么办法!”景文一副无辜的说道。

    “……”赵东阳无语。

    赵东阳终于知道景文这个可是坑死人不偿命的家伙,居然如此坑爹。很多人都是下意识的以为景文是选择跑得快的。可是景文什么都没有说,反正也就是让你们自己跑。而景文也只是说没有喊停时候不能够停下来,那那些跑得快的不就是平白无故耗费了很多体力吗?很多身强力壮的人,都以为是要比速度快,所以一个个在前面领跑,甚至能够有多快就跑多快,好像想要把自己的爆发力给刺激出来。

    而赵东阳虽然原先是参谋,可是也在雪耻军呆了两年,自然知道人体的爆发力不可能持久。一旦现在爆发了,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那恐怕接下来根本坚持不下去。反而是那些能够缓慢跑的,只要不停下来就符合了规则。这样子,慢跑的人反而坚持的更久,说不定成绩反而比那些跑得快的人更好。

    “娘的,这哪里是考体力,这是在考脑子!”赵东阳心里面说到。

    景文其实这次根本不是在考跑步,而是在考他们对于命令的理解。军队里面,能正确理解命令,这个可是非常重要的。景文可是听说了,古代很多军令,从上面传递到了基层,可就是完全走样了。每次传达,都会变动一次,到了最基层可就是完全变了很大的意思,甚至南辕北辙。可是,你也不能够指望最高将领一个个跟你去解释,所以只能够尽可能的对文字理解有足够理解的人。

    别看景文只是考了一个跑步,这个其实是在考他们对于刚才那个命令的理解。景文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下令他们加速跑,可是他们下意识的认为要加速跑,结果倒霉了。军令很多时候不能够靠着下意识的理解就去执行的,要仔细分析。那些加速跑的家伙,肯定是对命令没有仔细分析,想当然的就开始执行。固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是如果你执行错了方向,那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有害。而那些能够慢跑的人,反而是对刚才拿到命令能够正确理解,并没有冲动的下意识的加速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本事。

    这些军校生,未来都是基层军官,而基层军官对于军事命令的理解,决定了军队的执行力。为什么后来很多军队都要求有文化,为什么后来的德国陆军每个士兵都有了小雪学历,所以成就了世界第一陆军?除了作战技能好之外,因为文化而造成对军令的理解肯定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基层军官无法很好的领会军令的意思,那士兵怎么可能能完整的执行?到时候怎么跟士兵解释传达,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所以,这些未来的基层军官必须要对军令有足够的理解,确保不会理解传达错误才行。(未完待续。。)

429、入学测验(二)

    经过了连续七八个小时的跑步之后,这些准备应考的学员纷纷都形成了几个梯队。首先原先那些跑的最快的,结果现在纷纷落到了最后面,他们都因为爆发过度了,体力消耗最大,所以现在反而落到了后面。而那些真正聪明的,反而不紧不慢的慢慢跑,而这些显然也是那些平常身强力壮的人。他们现在还在以匀速奔跑,可是他们本身身强力壮,所以也能够暂时领先到了最前面。而那个薛礼,也就是在这一个梯队里面。

    “呼呼呼呼……”高侃深呼吸,显然他也在匀速奔跑。

    “这个考核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三四个时辰了,可是居然还不叫停。很多人都落到了后面,有不少人都已经停下来走路,结果被记下来了。他们的成绩恐怕不好,不过到底要怎么样,才算是合格呢?”高侃心里面疑惑的想到。

    高侃放弃了九品队正的身份,以普通士兵的身份来报考这个军校。而在右骁卫里面,他也是经过了拼杀才杀过了,到了这里还要参加考试。而高侃可以明确知道,这个军校未来的毕业生前途应该都不错,这才是他放弃一个就是军队的队正的身份过来的原因。虽然这个军校出来了之后,也还是从九品做起,可是这个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高材生,和一个野鸡培训班毕业的普通人的区别。虽然野鸡培训班不一定不能够成才,可是他们的道路曲折很多,并且恐怕能够冒头的概率也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这才选择了从就是军队右骁卫里面报考应征这个军校。

    “祭酒,有不少人已经坚持不下来了,他们都落后了。他们停了下来,我们真的要给他们计入这个成绩不及格吗?”赵东阳问道。

    景文说:“是的,既然他们停了下来。那就是不及格!我的要求是不能够停下来,他们停下来了那就是不及格。”

    很快,那些学员都在继续跑步,而有些人显然支撑不下去了。而尤其是裴行俭,他更是气喘吁吁,显然都有些受不了。裴行俭有两个弱势的地方,那就是他自己才十二岁,他的年龄让他体力不算是非常充足。这是因为他年龄小,身体还没有张开,所以现在他的体力严重不足。他也只是能够维持慢跑。而且已经落到了最后一个梯队,可是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

    裴行俭使劲喘着粗气,可是学校教官的命令还没有喊停,可是他就得继续跑。而前方的路途还是遥遥无期,显然他也不知道还要继续跑多久。不过既然没有命令,那就要继续跑,不然恐怕就要跟那些停下来的人一样,不及格了。现在他感觉好像自己进气没有出气多。这个其实也就是体能极限了。如果突破了这个极限,那自己的体能就会继续到了另一个层次。而这个突破体能极限,其实也是非常难受的。可是如果能够突破,那反而是一个好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好事。而人类就是在这种一次次的突破里面,挖掘和探索人类的体能极限了。

    裴行俭感觉自己的意识都有些模糊了,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跑意味着什么,甚至他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在这里跑动。这个其实是缺氧造成的。因为脑子里面缺氧了,所以造成了现在什么感觉都没有,意识都几乎没有了。不过。现在如果他继续坚持,那恐怕他也要突破自己的体能极限了。

    “破!”裴行俭好像听到了自己身体发出了医生清脆的响声,结果马上轻松了很多。

    而裴行俭感觉自己的体力好像再次恢复了一些,这个感觉让裴行俭的跑步速度再次快速了一点,他居然慢慢的恢复了速度,然后反而加速。虽然这个速度不算很大,可是已经让他达到了最后一个梯队的第一位。

    “这个家伙不错啊!是多少号?”景文指着裴行俭问道。

    “祭酒,他是一千零五十八号,至于叫什么我们要去查一下花名册。不过,看他的样子好像是从高级学校里面出来的,不过不知道是弘文馆还是国子监。不过这两个都是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他居然放弃了那里的读书,来到了我们这里学习军事,这个有些奇特啊!”赵东阳说道。

    “不过,他既然能够坚持到了现在,而且还突破了体能极限,那他这个考核算是满分了!”景文说道。

    “为什么?”赵东阳问道。

    “因为意志和毅力足够强大,而这个正是一个军人需要的。所以,他虽然体能不算充足,可是意志和毅力足够了,那就算是有了一个优秀的军人的潜质。体能不足,可以训练充足,可是心理和品德方面的东西,就不是能够通过训练能够达到的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什么虚的。”景文说道。

    很快,裴行俭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自己意志和毅力充足,所以在这个项目上首先锁定了满分了。至于接下来,他还要接受新的考试,只不过不知道要考核什么。

    至于高侃这边,他也在忙着事情。

    高侃虽然体力不错,不过他却主动放满了速度,主动的落到了最后一个梯队,居然比裴行俭还要慢。

    “大家努力,不要停下来!”高侃主动给落后的人鼓气。

    而高侃还时不时的帮助那些落后的,主动推着他们跑一段路,帮助他们坚持下来。而高侃这样做,肯定是自己消耗更多的体力,可是他还是这么做了。

    “赵东阳,这个出身于右骁卫的一百零二号,给他满分吧!”景文说道。

    “为什么?他居然在那里帮助别人,这个有钻规则漏洞的嫌疑啊!”赵东阳问道。

    “他虽然钻了规则漏洞,可是我们毕竟也没有说不能够帮助别人。他们虽然目前是竞争对手,可将来何尝未必不是战场上的同袍战友呢?所以,他既然能够帮助自己未来额战友同袍,而冒着被淘汰的风险,这个也是非常难得的品质。所以,给他满分!”景文说道。

    “祭酒,你这个跑步完全不是在考体能,是在考智慧,还有每个人的品质!”赵东阳说道。

    “没错,你说的没错,我就是在考核他们的智慧和品质!”景文说道。(未完待续。。)

430、入学测验(三)

    随着景文一声令下,大家终于可以停下来了。而停下来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做到了地上,还有少部分人晕了过去。不过,因为景文事先就有了经验,所以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他早就让附近的医生调配好了一些药物,并且准备了盐水糖水,让他们恢复身体机能和体力。而过了大概一夜,这些学员也都纷纷恢复了精力。虽然身体还是非常酸痛,可是毕竟是能够正常运动了。而这次,各位教官也都给他们做了初步的打分。而那些有特殊表现的,能够获得了满分。而那些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也就是普通了。至于薛礼,虽然跑得快,可是却并没有能够获得满分。反而,裴行俭因为毅力强大,所以得了满分。而高侃因为能够帮助战友,也能够获得了满分,顿时让大家惊讶了,他们没有想到这方面也是在考核。

    过了两天,大家的体力都恢复了之后,继续接着考试。首先景文把他们打乱顺序抽签,然后把他们重新按照三十个人为一组。之所以要这样,那就是因为他们原先都是按照出身和生源地来划分的号码,如果让他们直接按照号码来决定,那恐怕就是把同样出身的人放在一起,这个对于接下来的考核没有好处。所以,接下来的考核比较的复杂,要考核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了。

    “接下来,你们要考核上高台。这里是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型点将台,大概有一丈多高。不过,这里的台阶都被抽掉了,正常情况是无法上去的。而且,那些纵横交错的木头,外面也都是被木板钉着,你们不可能通过踩着那些木头上去。现在,整个点将台任何一处地方。都没有什么可以踮着脚的地方,都是平的。你们接下来,要想着怎么爬上着点将台。而且,你们按照整个组的安排,整个组都要上去。如果有一个人没有上去,那这次考核就算是不合格!”景文说道。

    “什么?这么高,我们怎么上去?”马上有人问道。

    这个点将台,足足有一丈多高,也就是三米多。就是一个人举起手,也无法摸到上面。而现在居然让他们爬上去。这个显然不可能啊!而且,让他们整个组的人都要爬上去,不然都不及格。而有些人比较瘦弱,自然也不可能能爬上去。何况,这里都是平的,无法用来踩着借力,所以根本不可能能够爬上去啊!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是在为难大家。

    “你们想办法吧!”景文说道。

    景文说完,马上带着教官离开了。然后在这里靠着野味吃着。反正这些学员也就让他们自己琢磨,琢磨怎么上去。如果上不去,那就别怪景文把他们弄得都不及格。第一次跑步,淘汰了大概一千多人。而这次。恐怕按照计划也要淘汰一千人左右。现场三十人为一组,大概划分了一百个小组。而大家都在这个点将台下面琢磨,怎么上去。梯子已经被抽掉了,上去也就成了一个困难的问题。这个点将台高度可是三米多。即使这里身高最高的人,也无法能够靠着自己的身材优势实力爬上去。

    大家都在琢磨这个点将台,有些人已经开始大骂这个学校。怎么考核这些。平常他们都以为是要考核兵书战阵,或者是什么弓马骑射格斗,可是现在这些都不考,反而弄这些稀里糊涂的项目出来。而这个点将台,显然太高了,而且能够借力的地方,都被木板钉上了,显然非常的平,无法借力。现在让他们自己爬上去,而且要组里面的每个人都爬上去,这个显然不太可能啊!

    “为什么要给我们分组呢?”裴行俭首先想到。

    裴行俭认为,如果光靠自己的实力,是无法爬上去的。可是他突然想到了,为什么军校一方居然让大家抽签分组,并且要每个组员都爬上去。而这里面肯定有深意,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而裴行俭的文化程度很高,现在他马上想到了一点,那就是肯定是有目的才给大家分组的。而且,因为是打乱了顺序随机分组,这个让大家每个组里面,都有来自不同身份的人。有的是贵公子,有的是普通士兵出身,甚至别的身份身份都有。那这里面肯定是有意思的。

    裴行俭看了看这个三米多的高台,然后看了看自己组内有身材不同的人。裴行俭用目光衡量了一下这里两个人的身高,发现如果两个身材高大的人搭建人梯,完全可以爬上去啊!

    “原来如此,这个军校任何一个考核项目,都是有他们的深意的,没有那么简单。我对这个军校的祭酒很好奇了,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居然如此有大才?这个考核的恐怕是我们的集体合作能力了。”裴行俭说道。

    景文这个项目,其实也就是考核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力。而且,是在一个陌生的组员里面,想要竖立自己的威望,这个也要有一定本事的。因为大家都是陌生人,想要选出一个领导恐怕都不太容易。而根据一个理论,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所谓“政治”,而这三十个陌生人在一起,没有经过磨合,想要把他们拧成一股绳,这个实在是有些困难。所以,这个项目考核的就是他们的组织能力,还有对新环境新队友的适应能力,磨合速度,还有观察智慧能力。这么多个地方,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恐怕都要十分凄惨。

    而景文更看中的是他们磨合能力,因为未来的战争里面,你不能够指望和你一起作战的战友都是你熟悉的人,你必需要和陌生的战友合作执行任务。如果这个时候磨合不好,或者说不能够尽快的磨合,那恐怕非常容易出问题。所以,景文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的磨合能力,如果磨合能力不行,那他们恐怕都要不及格。(未完待续。。)

431、入学测验(四)

    “我有办法了!”裴行俭说道。

    同组的人都看向了裴行俭,显然他既然说什么有办法,那大家都看向了他。显然,如果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上去的,现在他们就需要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你们可以一个人垫着一个人上去啊!你们两个高大的,可以垫着人上去,然后其中一个爬上去啊!”裴行俭说道。

    大家对视了一眼,显然都对这个方法有些吃惊,因为垫着爬上去,这个是之前他们没有想到的。现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让他们马上想到了可以让高大的人爬上去。不过,这个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那那些身材矮小的,还有那些最后一个,怎么上去。我们可是只要有一个人没有上去,那都是不合格啊!所以,我们怎么上去?”有人问道。

    裴行俭马上笑着说:“我有办法!”

    很快,裴行俭这组就马上有两个高大的人搭建了人梯,然后第一个就上去了。而第一个上去了之后,因为大家都看到了,马上都知道可以用这个方法。而别的组,也都开始采用类似的方法了。

    “你们听我的命令,然后采用和他们一样的方法,上去。我来指挥,如果你们敢不听,看我不收拾你们!”高侃对着自己同组的人说道。

    高侃因为原来是一个队正,并且有了多年的当兵服役的经验,所以对于这种基层小队的指挥来说,非常有经验的。而高侃一发话,就带着一股不可违抗的气度,而这个就是所谓的官威了。而别的人听了这话,显然一时也都不敢违抗。大家都按照高侃的指挥,然后采用刚才的裴行俭那组的方法让高大的人首先爬上去。而高侃其实对于之后怎么做,并没有太多想法。他只是想要看着裴行俭那组,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也就怎么做。

    不过,因为高侃的指挥能力很强,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居然速度比裴行俭这组还要快。而裴行俭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气场,能够勒令大家都服从自己的命令。而裴行俭只是给大家出主意,然后大家自觉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来商量怎么做。所以,裴行俭这组反而速度有些慢,因为他们并没有一个能够勒令大家服从的人。他们对于谁先上。有些争论。

    而薛礼这组,却没有完全照抄裴行俭的方法,而是薛礼主动提出了一个办法。

    “等下我站在最下面,撑着一些人,然后上面有几个人组成一个‘人梯’,接下来下面的人踩着人梯一个个爬上去。”薛礼说道。

    “什么?你受得了吗?”有人问道。

    显然有些人不相信薛礼能有如此体力,能够撑住几个人在自己身上,并且还要保持平衡。接下来,一个个人都要从这个人梯爬上去。他需要的体力更是海量,所以这个方法非常难以被使用大家都担心薛礼能不能够撑住。

    “没事,我力气大,你们放心!”薛礼说道。

    既然薛礼如此有把握。那大家也都听从了薛礼的方法。薛礼站在最下面,然后撑起另一个也同样是身强体壮的人,显然十分的沉重。而垫了两个人的情况下,那个高台也不高了。显得非常容易爬上去。接着,一个个人踩着这个人梯爬上去,然后上了点将台。

    至于别的组。他们没有薛礼这种体力逆天的人,所以只能够经常换人,无法使用薛礼这种一个人扛着很多人上去的情况。

    “看看那边,那才是速度快。人家学着我们的方法,结果比我们速度还要快,真是无话可说!”裴行俭这组有人抱怨道。

    可是裴行俭却说:“不要紧,只要要我们不要落到最后面,那我们就可以实现成功。你看他们,大部分人虽然都学着我们的方法,可是却比我们慢多了。你不必盯着那些最好的,我们只要不要落到了后面,那就可以了。我可是听说,一群在森林里面遇到了熊,不必跑的最快,只要跑得比最慢的那个人快就行了。”

    而裴行俭这组的高大的人都上去了,剩下的只有一个高大的人,而别的都是比较瘦小的人。可现在大家都有些疑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因为高大的人物都已近上去了,剩下的瘦小的即使踩在了高大的任务上面,也无法自己上去啊!

    “很简单,让上面的人拉一把不就行了吗?”裴行俭说道。

    “什么?还有这个方法?”有些人吃惊的问道。

    显然大家的节奏都慢了一拍,没有想到其实还是有这个办法的。只要上面的人拉一把,那即使是矮小的人也不是不能够上去的。而这回,大家也都明白了,接下来其实也都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是最后一个,只要靠着跑步的冲刺,然后借用冲击力踩上木板,然后上面的人趁机拉着,那也是可以把大家都拉上去的。而这个方法,只要说破了,那什么秘密都没有了。可是刚才就是一大群人都想不到,让裴行俭想到了,大家都有些无语。

    “哈哈,我就知道那一组有聪明人,我们只要跟着学就行了!反正我们这组的办事效率比他们高,我们可以跟着学也不会落后。”高侃看着裴行俭,然后说道。

    而另一头,薛礼并没有受到这个影响,他还是让后面的人一个个踩着他的人梯上去。薛礼这种人梯的方法,非常简单,也是非常有效的,可是别人却模仿不来。因为他们别的组没有薛礼这种体力非常强大的人,能够源源不断的支撑人梯,让大家都爬上去。而因为薛礼的原因,别的组最高也只能够垫两层,而薛礼这组应是垫了三层,让他们非常快速的上去了,没有遇到阻碍。

    “好了!就剩下我了!”薛礼看着现在的情况说道,因为刚才在他上面的那个人也都靠着上面的拉动上去了。

    “冲!”

    “啪!”薛礼冲刺了过来,结果一觉踩到了那些木板,反而把空心的模板踢坏,然后借着冲击力上去了。

    “好厉害!不过,我们也快了!”高侃说道。

    高侃也按照薛礼刚才的方法上去了,不够他还是需要上面的人帮助拉着才能够上去。

    至于裴行俭这组,他们虽然第一个想出办法,可是却落到了另外两组后面。裴行俭到了最后,让一个上面的人下来,然后替换刚才那个因为顶了太多人而消耗体力过度的人。而最后那个人也就靠这冲击力和上面的队友的帮助下,爬了上来。

    而景文看到了这个情况,然后说:“我们这次考核,恐怕也就是这三个家伙最厉害了!”(未完待续。。)

432、因材施教

    很快,经过了几次测试,有为数不少的学员都别淘汰掉了,只是剩下一千人左右的学员。而这些学员都将会是最后的精英,可以正式成为就读军校的第一批学员。而接下来,就是要给这些学员划分专业,也就是学习的专业。这个军校是按照后世大学的分科学习来进行教学的,所以他们都是要划分专业的。而目前也只是分为三个系,也就是参谋系步战系,还有骑战系。至于火器使用,这个是每个系都必须要学习的,所以算是公共课,这是为了以后能够实行火器作战的基础。另一门公共课,就是合成作战,也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这样可以以后使用多个兵种进行合成作战。

    而步战系有陌刀专业,长枪专业,弓弩专业,还有跳荡专业,也就是象征着四个步战兵种。而骑战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轻骑兵专业,另一个是骑炮兵专业。而骑炮兵,也就是携带轻型的飞弹,甚至以后还要携带轻型的各种火器。这种骑炮兵是专门进行快速火力支援的兵种,机动能力很强,瞬间发射的火力密度很高,是一种很有效的支援兵种,这个是景文弄出来的。而参谋系,也就是军务庶务还有勤务这三个对应的专业了。现在大家要给这些学生划分专业,根据他们的性格和材料来划分,这个就是非常重要的。

    “祭酒,我们应该怎么划分这些学员呢?”赵东阳问道。

    景文非常直接的说:“你们看一下,我就拿目前最好的三个家伙来说明。你们看这个薛礼,他力量非常大,武艺非常高,而且有一定的小聪明。这种人,是一个很好的战术执行者,对待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办法。如果教育好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名将。可是,想要成为帅才,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他却足以成为一名大将,因为他的作战执行能力很好,个人武艺也很强,将来能够在士兵里面建立很大的威望。所以,经过培养,将来让他统帅一支大军也是可以的。不过,想要让他成为军务部的负责人。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而这个薛礼,你可以建议他去雪陌刀系,因为他的力气很大,完全可以学习好陌刀。”

    景文评价了一下这个薛礼,也就是一个大将之才,适合去领兵,可是不适合当一名统帅。而如果让他领兵,恐怕很多作战计划不愁什么无法执行了,也就是说这个薛礼执行力很强。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想出不少的应对危机的办法,这个说明了他应变能力很强。所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至于以后。那他能不能成为一员大将,那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而景文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遇到了一个名人。如果这个薛礼愿意说出他的表字,恐怕景文肯定会认识他。可是现在并没有说出他的表字。所以景文并不认识他,还以为是某个历史上未被发掘的人才。

    至于另一个,叫做高侃的人。景文也不认得。

    “这个高侃,他其实统帅能力很强,很擅长和别人处理关系。你看,他能够靠着自己过去的威望,很快的在军队里面竖立威望。而这种人,团结战友非常不错,是一个典型的帅才。不过,能够团结战友只不过是一个帅才的基础,他能不能指挥好军队,这个要看他之后的学习还有实战经验。这个高侃,我们可以考虑他去学习跳荡兵专业,因为这个非常考验人的灵活性。跳荡兵是要讲究灵活。”

    “至于那些一板一眼,没有什么特色,可是对于规则循规蹈矩的,你可以考虑让他去长枪兵还有弓弩兵。这两个兵种都是讲究团队配合,这样他们能够一板一眼的执行作战守则,适合学习这两个兵种。不过,你们也要看他们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素质差一些的,那就去弓弩兵。而如果身体素质强,那就去长枪兵,这两个都可以考虑。”

    景文接着看到了这个裴行俭,而这个裴行俭其实景文认识。因为景文曾经在唐朝中期的史书里面看到过这个裴行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但军事学习的很好,就连政治事务都非常在行。而裴行俭不但能够在军事上进步,在外交上面都不错,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为外交边疆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裴行俭还能够有发现人才的本事,历史上他管理吏部为国家选择了很多人才。而历史上他是苏定方的徒弟,而苏定方后来成了李靖的土地,所以裴行俭也成了李靖的徒孙。

    不过,现在苏定方现在已经是准备到别的地方任职了。苏定方根据景文的打听,他因为北伐突厥的战功,已经被任命为未来左龙武军的一个师长,也算是一个军方的人物了。虽然苏定方只是被平调,可是实权大了很多,而且前途也很远大。可是现在苏定方未来的徒弟到了自己身边,这个景文刚好认得,所以也就要好好教导了。

    “这个裴行俭,送他去参谋系吧!参谋系里面,他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个专业!”景文说道。

    这个裴行俭,不管是军务还是政务都能处理的很好,所以去负责指挥打仗的军务专业可以,而去另一个负责军队政务的庶务勤务专业也都可以。所以,是一个多面手,这个景文反倒不好自己决定。不过,这个裴行俭他缺乏一种一锤定音的威望,反而不能够作为一个大将或者统帅,作为个参谋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因为历史上的名声原因,景文更看好这个裴行俭,因为裴行俭历史上地位最高,比另外两个都要高很多啊!

    “祭酒大人能够因材施教,果然不愧是古代圣人之风啊!”赵东阳拍马屁说道。

    “少拍马屁,我不吃这一套!”景文说道。(未完待续。。)

433、战友聚会

    当各位新生入学好了之后,景文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接下来,就是对这些学员进行初步的训练,而他们也将会准备进行学习。不过,在军校里面能够学到的,终究是少数,真正需要的还是他们在带兵过程中真正学会的能力。至于以后,将会由他们来进行对军队的更新换代。将来,他们都将会是大唐军队的基石,他们也将会是景文将来的另一批政治资本。因为他们都是景文的学生,虽然他们同时也是皇帝的学生,可是这两者并不矛盾。

    “祭酒,雪耻军原来的那些老兄弟,给我们送来请柬,说今晚他们包下了天天饮食,举行聚会!”赵东阳说道。

    景文立马大呼:“土豪啊!”

    景文是天天饮食的老板,怎么可能不知道天天饮食想要包下来有多么昂贵,可是这帮家伙居然包下来了,那得花费了多少钱啊!看来,这帮家伙真是下血本了,准备聚会了。不过,景文也想起了这次恐怕是他们分别之前的聚会了。他们之后,有不少人都要分散到不同军队里面去了。而雪耻军有大半部份要分散四征军队里面。因为雪耻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军官还有士兵都被分散到了战争对抗外敌的第一线。而且,皇帝也不放心这么一个大集体统一集中到长安,这样对长安的压力也是不小的。如果长安的部队都是来源于同样的背景,那对于长安的防务压力也不小。只不过,这个不是防着外敌,而是防着自己人。所以,雪耻军至少有一半都是被分配到了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支大军,将会成为边防军的人。

    他们将来都会是天各一方,也许战友能够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虽然不敢说一辈子都见不到,可是在古代这个地方。道路落后,通讯落后,所以一旦分开到不同的军队服役,而且还是天南地北都有,那想要联系都有些困难。别说隔得那么远,恐怕就连同一支军队里面因为驻守的地方不同,平常想要见面都困难了。所以,现在恐怕是离别前的宴席了。

    不过,被分配到了边防军,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因为边防军经常有战斗。升迁多半比中央军那些没有战争的老爷兵要快。边防那里,各种边境冲突多如牛毛,所以及时和平时期,并不是没有冲突。这些边境冲突,对于高层军官来说根本不算是功劳。可是对于那些底层军官来说,却是一块肥肉。和平时期,固然没有一次性立大功的机会,可只要能够维持军队升迁制度没有出现**,那边防军升迁肯定是要比内陆的中央军要快的。所以他们区负责边防。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对他们未来前途不错。他们都是属于中层军官为主,以后还是有前途的。如果未来能够创造机会,打一两次大的国家级战争。那也不是不能够把那些老将挤下去,让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将领。不过,未来十年之内,恐怕都是在积累资历了。并不足以让那些中层军官提升到高层。想要继续升迁,那就必须要有一次国战。

    景文到了晚上,来到了天天饮食。而薛雪作为天天饮食的掌柜。也就亲自接待了这些景文的战友兄弟。而大家对于这个“嫂夫人”,也是要万分尊敬的,不然以后有他们好果子吃。虽然雪耻军已经分散了,可是景文可是在中枢,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前途的。何况,他们这些雪耻军出身的人,已经不可避免的因为同样的出身,被列为了一“党”。而雪耻军解体,他们无法成为军阀,而转变成为了军事的派系了。这样皇帝也能够放心,而雪耻军分散了,这样皇帝也不会过于猜忌,也就没有可以打压的理由。

    “节帅!”“节帅啊!”“节帅好!”“节帅,恭喜恭喜啊!”“听说节帅还把突厥的公主给收了,真是艳福不浅啊!”……

    大家都是一阵问候景文,而景文也练练作揖回敬。

    而到了天天饮食里面,景文首先说:“各位,既然你们来到了天天饮食吃饭,我首先说,战友归战友,可是生意归生意。你们既然包场了天天饮食,我看在曾经是战友的份上,我给你们打八折,可是想要免单,门都没有!“

    “哈哈哈哈……”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他们都没有想到,景文第一句话居然是这个,让他们一阵好笑。

    “节帅果然不愧是商人出身,真是够抠的!”马上有人说道。

    “哈哈哈哈……”大家都开玩笑起来。

    而原先雪耻军对于这种玩笑,控制的不严格。而且现在,雪耻军已经解体了,景文不再是他们的实际上司,所以大家也都能够放心大胆的开玩笑了。景文也不会介意,因为谁让他们都是曾经的战友。

    “冯勇,刘仁轨,马周,你们都来了吗?”景文问道。

    这三个家伙也都来了,算是参谋一系的人也都来了。现在刘仁轨正在准备按照功劳册封,因为刘仁轨本来也就是一个县丞了,至于接下来怎么升迁,景文还不太知道。不过刘仁轨既然曾经是皇帝安插的眼线,应该不算是太低了吧!至于皇帝安插眼线,景文也没有什么奇怪。如果皇帝不安插眼线,反而还不正常。而一边作为皇帝的眼线,一边给景文卖命,这个并不矛盾。除非景文要谋反,不然不能够踢走刘仁轨。不过,以后刘仁轨也是景文这一系的人了,和雪耻军这一个体系已经融合在一起。

    原先的雪耻军,就好比是一个拳头,随时可以伤人。而现在的雪耻军,就好像是一个张开的巴掌,虽然直接的威力没有那么大,可是功绩面积也大了不少。反而,这些人分散出去,还能够变成一张大网来成为一个大体系。所以,一个横跨军政的派系已经慢慢形成,这个是可想而知的。(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737/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弄臣最新章节! 作者:盐焗鸡蛋所写的《大唐弄臣》为转载作品,大唐弄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弄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弄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弄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弄臣介绍:
什么都会一些的宅男景文穿越到了贞观年间,可是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在贞观年间,忠臣遍地,贤良如狗,并且都以犯言直谏为荣。而景文看到这个现象,只要顺应时代,当一个拍皇帝马屁,逗皇上开心的弄臣好了。 “这个世界上不能够只有忠臣良臣直臣,还需要我这个弄臣奸臣来做绿叶衬托啊!既然我是弄臣,那我就弄出一个盛世中华好了。”景文说道。 可是,景文虽然一开始只是想着做一个弄臣,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把他往权臣的道路上逼啊!大唐弄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弄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弄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