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弄臣TXT下载大唐弄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弄臣全文阅读

作者:盐焗鸡蛋     大唐弄臣txt下载     大唐弄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779、通告实行

    “节帅,长安来了消息,也是三百里加急,不到七天就回复了。皇上同意我们先在我们这里实行所谓的一条鞭法,然后以观后效。如果我们能够实行好了,那恐怕皇上非常高兴啊!全天下那么多州府,那如果都能够这么实行,那对于百姓来说那可是降低了很多负担,那百姓可都是感恩朝廷,感恩皇上!”马周激动的说道。

    马周当然知道,如果这个事情解决了,那恐怕自己也就能够获得很重要的政治资本。一旦全国都实行了这个一条鞭法,那对于马周这个首倡者,他当然是非常有好处的。而景文虽然也是首倡者,可是景文主动把这个利益给了马周。毕竟景文就算占了这个功劳,也未必能够有多大的实际好处。还不如帮助自己的老部下升迁,这样以后自己可以说是多了一个盟友了。

    “去请孟津县的各位粮商还有绢布商来好了!”景文说道。

    孟津县的各位粮商还有绢布商人来到了县衙,而大家看到了对方都是粮食和绢布的商人,他们心里面不由得有些打鼓。因为现在刚刚进行秋收之后一两个月,地方的税负都刚刚押送到了京城长安。而现在,也正是他们刚刚发财之后,所以他们一个个显得红光满面。所以,他们现在看到了自己和那么多的同仁也都被请来了,这个让他们一阵惊讶。他们不知道县里面请自己过来干什么,所以也都有些奇怪。不过,毕竟是知县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来,不来就算不给官府面子啊!这个时期的商人,还不敢不给官府面子的。

    “各位东家,这位是京城长安来的景文大人,也就是我的老上司。他曾经带兵打败了突厥,还有吐蕃人。现在更是皇上的东床快婿,大唐的驸马爷啊!”马周首先介绍道。

    “见过驸马,景文驸马可是真英雄,打得突厥人和吐蕃人屁滚尿流,我们早就听说了!”“景文大人是我们的大唐的将士心目中的名将,这个我们也都知道。”……

    一阵不要钱的马屁话纷纷说了出来,显然这种不要钱的东西他们丝毫都不吝啬。

    “各位东家,在下我也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大家追逐利益也可以。可是,时候追逐利益,却不能够伤及普通百姓,你们觉得然否?”景文问道。

    大家对视了一眼,显然不知道景文是在想什么。

    “当然,百姓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当然要爱百姓了。如果没有百姓,谁卖粮食给我们,然后我们又把粮食卖给谁?”“是啊!如果没有百姓购买我们的绢布制衣。那我们也无法能够生存啊!”……

    马上一大堆认可的话说了出来。

    而景文接着问:“前两个月,你们发财了吧?”

    这些商人马上明白了景文的意思,那就是指他们前两个月,通过压价和抬价的手段。分别都获取了大量的利润。粮食商人趁着收获的时候大肆压低粮食价格,因为这个是市场原因,粮食商人也就顺势而为。至于绢布商人,也通过这个时候抬高绢布价格。然后使劲把刚刚被剥削一次的农民再次剥削一次。这样两头剥削,农民负担的压力凭空的提升了一倍以上。

    而他们赚的盆满钵满,显然认为这个是每年一次的饕餮盛宴。光是收税的这段时间。他们所赚到的比起过去半年的都要多,所以他们当然知道这个时候是大赚钱的时候。可是现在景文居然说什么两个月前,那也就是说明他们的这种手段已经被人知道了。

    “大人,这个是百姓一下子供过于求,我们粮商为了不亏本,自然也就压低价格了啊!”一个粮商故作惨兮兮的说道。

    而另一个绢布商人也说:“是啊!大人,百姓一起来够购买这个绢布,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啊!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我们也都是顺应市场而为,不得已而已。大人,你不能够因此怪罪我们,难道让我们亏本来补贴百姓吗?”

    而接下来,很多商人都在笑呵呵的说,显然他们好像真的是如此无奈一样。反正,官府也不能够逼迫商人补贴百姓,这个是正常的。

    而景文显然早就知道他们会这么说:“没错,我当然知道这个是市场问题。所以,我们官府为了能够维护市场,也为了给你们节省成本,所以我们官府决定就不采取多种税收方法了。我们以后不管是租庸调,这三种税收统一收粮食,三项变成一项,统一收粮食。这样,百姓只要缴纳粮食就行了,然后大家也不用为什么供过于求,什么物以稀为贵而担忧了。”

    那些粮商和绢布商笑容僵在了脸上了,显然没有想到景文会这么说。过去的租庸调三种税收分别征收不同的东西的政策,可以说是他们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可是现在居然统一的征收粮食,那农民不需要把低价粮食卖钱了之后再次高价购买绢布,这样承受两次剥削。而他们这些粮商和绢布商,也都没有机会进行这次饕餮盛宴了。这个让也就是让他们全年的利润率少了三分之一,这个可是让他们割肉啊!

    “大人,你怎么能够乱改呢?虽然你是驸马,可是你也要征求一下皇上的意见,还有朝廷上下的意见啊!你如果这么乱改,那就是有违规矩啊!”一个粮食商人说道。

    而另一个绢布商人更是激烈的说:“大人,你这么做,可是抗旨。这个可是朝廷命令公布的交税方案,你怎么能够乱改呢?”

    可是景文拿出了一份诏书,说:“这是皇上用三百里加急送来的,统一我在孟津县里面试验新的税制。所以,我并不算是抗旨和矫诏,所以现在孟津县的税制,我说的算。现在,孟津县从商业税到农业税,那都是由我来决定的。听到了吗?”

    那些商人面色发青,显然没有想到还有这个说法。人家连圣旨都弄来了,说明人家算计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反而是早就有了这个想法。毕竟,从长安来回少说也都要十多天,景文肚子里面这个“坏水”已经憋了十多天了,就等着现在来实行了。(未完待续。。)

780、联合抵制

    那些粮商还有绢布商离开了县衙,他们脸色阴沉。不过,他们知道从今年年底开始,他们也就不会再次享受到这种饕餮盛宴了。这种轻易盘剥百姓的盛宴,他们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所以,他们也只能够脸色阴沉的离开了县衙。可是,那种不甘心的思想还在他们脑子里面发酵,显然他们都不甘心自己失去一块肥肉。毕竟,吃到嘴里面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让别人吐出来的。能够吐出来,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莫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吐出来。另外一种是更大的利益,让他舍得放弃这里面的利益。

    可是,目前官府没有给他们更大的利益,所以他们也就根本不甘心就这么吐出来这些东西。所以,他们马上不约而同的到了孟津县的酒楼里面,然后大家一起开会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就这么甘心,难道就这么甘心到了嘴里面的肥肉,就这么吐出来了吗?”有一个看起来大腹便便的粮商说道。

    而另一个粮商说:“朱老板,我们也没有办法啊!现在可是官府改变了这个收税方法,我们能够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我们还能够和官府对着干吗?”

    可是那个朱老板朱刚烈却说:“哼,胆小鬼。虽然官府看起来强大,可是他们也总不可能直接带兵查抄了我们家把吧?我们这个也只是市场规律而已,哪里是官府应该插手的事情?而且,我们也没有不给百姓留活路,他们也还是有不少余粮的,我们只是从中抽取一些利润而已,官府居然那么多事的管那么多。如果官府都这样,还让不让我们吃饭了?我们谁家没有几十口人要养着的,难道不靠着我们多赚钱,还想着靠天上掉钱下来吗?所以。官府这个可是不给我们活路啊!”

    而朱刚烈的话,让很多人都默默认可。这种已经是吃到了嘴巴里面的肥肉,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让他不吐出来的呢?现在,一下子一年三分之一的利润也就就此没有了,这个让他们非常的痛心。三分之一,能够让他们多去长安洛阳的天天饮食分号里面吃多少次饕餮盛宴了,能够让他们多买多少香水给自己女人小妾了,能够让他们享受多少光禄寺里面出来的美酒了啊!所以,如果少了三分之一的收益,那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将会降低多少啊!

    由俭入奢易。他们已经享受了这些奢侈的生活,那也就不希望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所以,他们也都集中起来开会,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我想,我们可以试着顶顶看!”朱刚烈说道。

    “什么?和官府对抗?这个不太好吧?”胆小的人说道。

    “是啊,人家可是有了圣旨,难道我们还能够把他怎么样吗?”另一个胆小的人说道。

    可是朱刚烈却说:“圣旨?虽然他们有圣旨,可是却没有便宜行事这几个字吧?而且,也没有所谓的可以把我们抄家灭族的权利吧?”

    朱刚烈说到了点子上。那就是李世民虽然给了景文这份圣旨,可是却没有“便宜行事”这几个字。也就是说,这份圣旨所获得的授权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够为所欲为。所以。这份圣旨是授予了景文制定税收政策的权利,可是并没有相应的刑狱方面的权利。如果景文想要调兵,或者是抓人,这个权利是没有的。这个也就是朱刚烈如此胆子大的原因。因为景文获得的授权并不大。

    其实,古代的便宜行事的圣旨,都是给那些地位高的人。并且深得皇帝信任的人。一般来说,只有宰相尚书级别的人物出去,才能够获得便宜行事的圣旨,别的人其实都没有这个权利。景文身份确实不够,而且皇帝李世民也不认为这个改革一条鞭法,需要闹得血流成河。所以,能够不要杀人那就不要杀人,毕竟一切都是要稳定为主。为了执行这个一条鞭法,皇帝李世民不可能让景文为所欲为。到时候如果税制没有改变好,反而弄得天下大乱,人心尽失,那也为不过了。所以,景文权利是有限制的,想要做任何大事,尤其是调兵还有这种抓人的事情,都要通过长安的同意。

    “朱老板,你想怎么样?”有人问道。

    而朱刚烈却说:“我们就是要让官府知道,我们的厉害。他们既然不给我们吃饭,那我们也就让全体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所以,我们需要你们的合作,这样让官府不敢实行新的税收策略。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钱。不就是一些普通百姓,只要不彻底断绝他们的生计不久行了嘛?他们凭什么有那么多钱?这个世界,最有钱的应该是我们商人,普通农民凭什么能够积蓄太多呢?”

    “好,我同意朱老板的想法,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一定能够逼迫官府让步的。这么一大笔钱,我们不能够放弃。这个可是相当于我们三分之一的收入了,哪里是官府一句话,就让我们放弃的?反正,景文这个小子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皇上也不会把便宜行事的权利给他的。所以,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只要我们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那他们还会为了普通百姓而得罪我们天下所有粮商和绢布商吗?到时候,他们感觉是得不偿失,那也就不会实行这种策略了。”排名第二的粮商冯止水说道。

    “那我们这段时间的损失,那怎么算?”绢布商赵阳问道。

    “简单,到时候不就是再次转嫁给那些普通贱民吗?官府压我们,我们就压他。只要让官府认输,那我们还不是随时可以从百姓身上赚回来吗?所以,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我们这些商人‘贱民’不也是能够让官府投降的吗?”朱刚烈说道。(未完待续。。)

781、权力不能滥用

    第二天,孟津县里面的百姓纷纷发现自己去把余粮拿去想要跟粮商卖了,换一些钱的时候,结果那些粮食商人统一口径说什么现在库存充足,并不需要收购粮食。而有一些百姓想要去绢布店铺购买一些绢布来制作衣服的时候,可是绢布的店铺也说什么货源不足,不会出售的。而百姓纷纷有些慌乱了,因为如果自己手里面的余粮卖不出去,那也就无法用粮食换来的铜钱来换取别的东西。毕竟,虽然他们有了粮食,可是并不代表他们只需要粮食,还是需要很多别的东西,比如说蔬菜。

    结果这下以种粮为生的百姓马上慌了,毕竟他们拿着这些粮食在手里面,那也是烫手的山芋啊!百姓家里面不可能长期存放粮食,毕竟百姓家里面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一般来说百姓都会把多余的粮食拿去卖。可是现在居然粮商不收购了,这下可是让他们都给觉得麻烦了。至于绢布,这个可以缓一缓,毕竟以前多少多有绢布作为衣服的,所以并不着急。可是粮商这方面却是非常着急的,毕竟谁都需要把粮食换成铜钱来进行交易。可是现在这条路被断绝了,大家都非常的捉急了。

    “马县令,景文大人,现在百姓可都是有些人心惶惶的感觉,粮食商人就是不收粮食,百姓也就无法能够获得足够的铜钱进行交易。所以,百姓想要购买什么东西都不行了,我们怎么办啊!”一个衙役问道。

    “啪啦!”马周把一个杯子给砸了,然后说:“这帮商贾贱民,竟然敢反过来威胁官府?”

    现在傻子都看得出来,这帮粮商还有绢布商是在罢市了,不进行交易。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绝对是在威胁孟津县的官府,希望官府不要继续实行那个所谓的一条鞭法。而现在一条鞭法还没有公布出来。他们也就还有机会,反正也就是通过粮商罢市,还有绢布商也不卖绢布的方法,来要挟官府。显然,他们是想要逼迫孟津县取消这个一条鞭法了。

    马周气得要命,毕竟现在居然有人敢威胁官府,这个对于马周这个封建时代的官员来说,根本不能够忍受。如果这次捏鼻子认了,那恐怕这帮奸商绝对会蹬鼻子上脸的。

    “马周,你别生气嘛!这帮奸商如此。那也是正常现象。任谁被一下子剥夺了三分之一的收益,这个恐怕谁都会抓狂的。他们现在如此,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这个也就是和那些粮商在灾荒年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做法是一样的。”景文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马周问道。

    “你说呢?”景文反问。

    马周马上说:“节帅,你不是这次有圣旨吗?直接代替皇上下令,把这帮奸商的家给查抄了,然后把粮食平价卖给百姓。之后,就把这些奸商拉去斩首示众。看谁敢威胁官府,趁机扰乱民生。”

    “你戏文看多了吧你?”景文没好气的说道。

    景文对于马周这个说法,显然是无语了。因为马周居然说什么让景文去查抄那些商人,并且把那些奸商砍头。这样就可以遏制住这种行为。可是景文却知道,这种事情并不现实。先不说景文没有相应调兵抓人的权利,就算有也不敢滥用啊!至于说什么古代钦差大臣拿着尚方宝剑,去地方说杀人就杀人。这个其实是胡说八道。真实情况是皇帝给予的“便宜行事”大权是非常慎重的,绝对不会轻易给。而且,你杀了人。也要考虑后面的后果啊!

    你现在可以杀一个商人,那到时候恐怕全天下的商人都会对这个政府齿冷。毕竟,商人都是逐利的,向往利益是他们的本性,甚至是全体人类的本性,只不过商人的利益在于钱,而别人的利益各自有各自的利益点而已。所以,如果者这次滥用权利杀死所谓的奸商,那接下来的副作用会是无穷的。如果人家没有犯必死的罪名,你就当场不经审判的杀了人,那对于司法程序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而司法程序被打击了,那百姓对于这个官府还有多大的信任感?而且,也许普通相对无知的百姓会杀了这些奸商好,可是那些有一定文化,有一定理性思维的人就会反思这种为了打击某些奸商就破坏司法程序行为是不是很好。到时候,那些“有识之士”就会彻底对这个政府寒心不少。其实,在古代甚至是后世,那些普通百姓的见识都是比较少的,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丝毫没有顾忌,可是一旦坐了天下,那就要顾及很多了。比如说这种随便杀人的行为,看起来是为政府竖立了权威,可是另一方面却失去了一些人才的心。统治阶级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普通那些冲动的百姓。为了打击几个奸商,就毁坏了国家的司法风气,这个是严重不值得的。

    “马周,我可是要告诉你,权力是不能滥用的。一旦权力滥用了,那恐怕后患无穷的。你现在虽然可以使用你的权力来杀人,来做一些为所欲为的事情,可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不好那可就是要伤害到自己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哪怕整人都要合理合法吗?只有合理合法的整人,才不算是滥用权力。作为一个政治家,首先要适应规则,然后利用规则。我利用法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利用规则。至于你现在,你居然还没有适应这个官场的规则,你让我有些失望了。”景文十分不客气的说道。

    马周听了这话,马上说:“节帅,以后还请你多指导我,可是现在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不解决,民生都会被这帮家伙扰乱,那我们可就要惨了。”

    “哼,他们有他们的办法,那我们也就用我们的办法来解决。比商业手段,看谁的资本更厚!”景文哼道。(未完待续。。)

782、官府收购

    景文决定不用政府行为来干涉和这帮奸商的斗争,毕竟政府直接动手实在是副作用太大了。所以,景文也就打算利用商业手段来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相应的问题。

    “崔颖,如果我想利用我的香水作坊来抵押贷款,可以弄到足够的钱吗?”景文问道。

    崔颖马上问:“你真的想要用香水作坊来抵押吗?你可是要知道,香水作坊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每天的收益都不下于一千贯钱,如果抵押的话确实可以贷款多很多。可是,你贷款这些有什么用呢?”

    而景文马上说:“我要用这些钱,收购孟津县百姓的余粮。”

    “你不能够让孟津县利用商业税来抵押贷款吗?怎么你居然要用你自己的?”崔颖再次问道。

    “哼哼,孟津县的商业税还在持续攀升中,并不能稳定。所以,并不适合拿来抵押担保。所以还是需要用我的香水作坊来贷款,这样可以弄到一大笔钱。”景文说道。

    而崔颖却说:“你想要做到贷款,很容易啊!比如说天天饮食,还有别的产业,都可以拿来贷款,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个香水作坊呢?香水作坊赚钱可是非常丰厚的,你真的确定要拿出来吗?”

    “哈哈,崔颖小姐,你有所不知,我们的所有产业里面,最不值钱的也就是这个香水了。”景文说道。

    “哦?为什么?”崔颖问道。

    “让青儿告诉你吧!”景文说。

    柳青接下来解释了一下这个香水作坊的特殊性,这个香水作坊其实只是靠着垄断才能够做到这么高的利润的。因为香水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成分,也就是高烈度的蒸馏酒。如果没有这些高烈度的蒸馏酒,那以目前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香水。而高烈度的蒸馏酒,其实现在也是景文的产业,是和光禄寺进行合作生产的。而光禄寺也按照绝对的成本价,也就是这些蒸馏酒生产成本是多少,就以多少好价钱卖给香水作坊。一分钱都不赚香水作坊的。所以,香水作坊每次都能够通过几乎为零的成本获得蒸馏酒。

    可是别人想要开办香水作坊也就有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无法像是景文这样廉价的获得蒸馏酒。他们必须要按照市场价格来购买蒸馏酒,如果他们这么按照这个价格来购买,最后生产出来的香水成本比景文香水的售价更高。这样他们哪里还卖得出去啊!而他们首先进入市场就晚了,而且售价还那么高,怎么可能能够插手香水市场呢?而之前景文的香水作坊也不是没有被人挖墙脚,可是他们都无法生产出来,也就是这个成本的问题了。

    可以说,现在香水作坊能够如此。都是建立在它和蒸馏酒是绑定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蒸馏酒,那也就无法继续生产相对廉价的香水。那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到时候即使自己把香水作坊抵押了,然后自己还不起这笔钱,那香水作坊被拍卖。可是,恐怕会有一大群不知道内幕的家伙高价购买下来这个作坊。最后,结果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廉价的购买蒸馏酒,最后就自然而然的倒闭。到了那个时候,景文完全可以花费非常低廉的价格再次收购回来。这个其实也就是技术垄断。还有官方的操作的造成的香水神话。

    所以说如果离开了景文,这个香水作坊一文不值。所以景文也就利用这个香水作坊来贷款,这样可以弄出一大笔钱来。

    “看来,你果然是一个奸商。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奸诈的人啊!”崔颖再次感叹道。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景文谦虚的说道。

    很快,景文也就和崔颖这个银行的总掌柜签署了一份关于利用香水作坊来抵押贷款的协议。虽然现在景文已经把香水作坊挂到了自己女人的身上,可是那个几个女人都是自己的侍妾。严格来说她们都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虽然这几个产业挂在了她们的身上,可是景文拿来抵押。也是合理合法的。也就是说,这份抵押协议是有效的,所以很快就可以拿出一大笔钱来了。

    反正,到时候就算是还不起,大不了就把这个香水作坊拍卖了。而那个时候,有不少傻子会过来上当高价购买。到了那个时候,景文可以趁他们砸手里了的时候低价回收回来。当然,这种事情能够不要做还是不要做为好,毕竟这么做有损信誉啊!如果景文能够筹集到足够的钱,那还是会还款的,不然信誉损失了那想要找回来,那就有些困难了。

    两天后,孟津县官府在全县设立了几个收购粮食的站点。

    “现在,我们官府收粮食了!谁家有余粮,都可以来我们这里卖!现付现结,童叟无欺!”一个衙役大喊道。

    现在,官府已经开始对百姓的余粮进行收购,也就是按照原先的市场价格来收购,并没有压低价格。而现在百姓正好需要一个销售粮食的地方,所以他们纷纷的过来出售粮食了。至于他们是否担心官府欺骗他们,这个他们倒不怕,因为这个不是现付现结吗?官府直接拿出铜钱来进行交易,如果大额的还有白银黄金的金币银币,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什么被欺骗了。官府也没有什么打白条之类的,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大家有序的交易,排好队,优先照顾老人啊!这次,我们钱币管够,绝对保证今年想要出售余粮的,都可以来我们这里销售。全县还有很多个点,你们都可以去那里进行出售余粮。”有衙役大喊。

    那些想要出售粮食的百姓,也都开始排好队,一个个来出售了。毕竟官府这个方法,还是非常能够让百姓安心的,能够出售余粮,这样才能够让百姓有足够的铜钱来进行交易,这样百姓的民生才能够安稳。(未完待续。。)

783、分化瓦解

    在大街上,孟津县第一大的粮商朱刚烈,还有第二大的粮商冯止水看到了街道上有不少的余粮收购点都在收购农民手里面的余粮。而百姓也都一个个在那里排队,显然是都在出售余粮。而那些百姓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显然对于收购价格非常的满意。毕竟,今年还算收成不错,虽然被那些粮商和绢布商额外的搜刮了一层,可是他们还是有不少的收入。中国百姓是最可爱的,只要他们有了一些足够的粮食,那他们也都会安定下来。现在官府收购了余粮,然后他们可以用这些铜钱来进行交易其他的物资,这样自己也可以生活质量更好了。

    “混蛋,居然玩这一手!”朱刚烈怒道。

    本来朱刚烈以为自己为首的粮商不收购百姓的余粮,百姓手里面的余粮无法换取足够的铜钱进行交易,那整个市场秩序都会被扰乱。这个其实也就是利用通货紧缩的原理,造成了所谓的百姓手里面的货币严重不足,最后整个市场的经济都会出现混乱。虽然古代没有什么金融学,可是一些浅显的道理很多商人在日常的经验里面都能琢磨出来。

    如果百姓手里面的铜钱不足,那百姓无法购买各种物资,而各种物资也都无法销售出去,这样也就非常严重的打击了市场交易,市场秩序也就彻底荡然无存了。而朱刚烈也不怕景文动武,一旦动武了那朱刚烈就有人会去通报洛阳府的少尹金谋言,让他过来收拾景文和马周。毕竟,这种滥用武力权力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而朱刚烈也不怕自己被抓,因为他在后面也是有人的。如果景文滥用权力,朱刚烈就有办法让景文灰溜溜的回去。可是现在景文其奸似鬼,根本不利用权力直接抄家,这样朱刚烈也不好动用背后的政治后台了。如果朱刚烈首先动用后台,那他反而是没有道理的。而到时候景文也有理由“公器私用”了。所以,动用政治势力俩解决商场斗争,这个完全是两败俱伤的行为,而且副作用很大。朱刚烈也不打算滥用,可是现在景文居然跟他们比拼资本了。

    “哼,收,我让他收!我倒要看看,他们孟津县有多少财力,能够吃下这些余粮!如果他敢挪用那些别的钱,那我就有本事告马周一笔!”朱刚烈哼道。

    朱刚烈下意识的认为这次是孟津县的县令马周在动用县里面的财政支出来进行收购百姓的余粮。可是地方政府能够动用的财政支出是非常有限制的,根本不足以全部收购这些余粮。所以,朱刚烈根本不怕马周,因为他断定马周的孟津县县衙里面钱财根本不够。而朱刚烈认为马周只是在趁机打肿脸来充胖子,好像自己有钱能够收购粮食,然后让他们这些粮商感觉害怕,所以也就继续开始收购粮食。

    可是朱刚烈好歹也是商场里面混过很久的,他当然知道一个县里面,能够有多少财政可以供马周挥霍呢?所以。他认为这个是马周的一个套子,专门吓唬他们这些粮商的。

    “朱老板,好些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要知道,马周虽然是一个穷光蛋。可是他身边的那个景文可不是什么穷光蛋啊!景文可是在我们大唐官商两道都是混得开的人物,如果要是论富有,说句不中听的话,皇上的内库里面都未必比他有钱啊!谁不知道现在的皇上是一个穷皇上。大唐的财政已经是非常枯竭的,一直都是在勉力支撑。可是景文有钱,他还经常支援朝廷呢!如果是景文要出面收购这些粮食。那恐怕还是撑得下去的!”冯止水说道。

    “他会出钱吗?这个好像不关他的事情啊!”朱刚烈有些疑惑的问道。

    “难说!”冯止水说道。

    而冯止水很快就走了,他主动来到了县衙外面,求见马周和景文。而这次冯止水可是真的害怕了,因为他看出来了景文可真的资本实力很强大。他们这些小商户,一旦对抗上了景文这种官商两道都是大牛的人物,他们根本不是对手。现在虽然景文没有动用官方势力俩压倒他们,可是利用了资本的实力来欺压他们。这个也就是比拼资本的时候,如果要说比拼资本,那他们根本不会是景文的对手。因为景文的流动资金很强大,随时都可以拿出很多。因为景文的生产成本便宜,所以净利润也就很高。再加上景文不用打点官府,因为他本身也就是高官。而这些粮商的流动资金都消耗在物资上面,并且时不时的还要和那些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感情,花费也不少的。所以他们并没有多少流动资金,现在如果景文真的下狠心和他们比拼财力,那他们捆在一起都不是景文的对手。

    “哈哈,有人撑不住了。”景文说道。

    景文听到了排名第二的粮商过来拜访,那就知道是这个粮商撑不住了,想要妥协。反正投降也只是输一半,说不定人家还会不让你输得那么惨,所以投降也要尽快的。

    景文接着对马周说:“马周,你要记住,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他们这些商人也许会为了一时的利益,就结盟来对抗我们这些官府。可是一旦某些人发现没有利益了,那他们一部分人的心也就开始动摇了。一旦这些人的心动摇了,那距离我们成功也就不远了。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他们这些都是一群通过利益来结盟的,自然也就可以为更大的利益来出卖战友。何况,他们平常也未必是什么好鸟,他们平常都是经营粮食的,同行是冤家,他们自然也积累了一些仇怨。我们只要利用好这里面的问题,那完全可以把他们的这个利益网络撕碎。不过,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必须要我们能够给出足够的利益。”(未完待续。。)

784、官商“铁三角”(上)

    “见过景大人,见过马县令。”冯止水进入了县衙里面,连忙说道。

    而景文主动说:“冯老板,听说你现在粮食堆积如山,都满仓了,看来真是赚大钱了啊!”

    而冯止水连忙笑了两下,显然是不在意景文的讽刺。这次他们既然勾结起来了,想要威胁官府。可是景文却用雄浑的资本来告诉他们,什么叫做资本如山的威力。他们这些小商户,根本不可能能够顶得住的。而现在冯止水想要过来投降,然后让景文不要计较他们勾结起来的事情。只要能够保持产业,不要被景文雄厚的资本给挤压死,那就没有问题了。所以,现在冯止水想要过来投降,保存实力了。

    “景文大人,你的一条鞭法,是为了百姓谋取福利,这个可是数百年来未有的良策。可是有一些小人,猪油蒙了心,居然不但不理解大人的一番为国为民之心,反而想要对抗大人的善政。这个真是岂有此理,所以这群混蛋真是应该收拾。”冯止水说道。

    而马周马上问:“好像,冯老板你也是有份参与啊!”

    而冯止水连忙说:“哎呀,我也是被逼的。当时整个大势所趋,我不敢不答应啊!一旦不答应,那就要被他们联合起来排挤,那我可就惨了。所以,请景文大人饶恕我。”

    景文看着这个家伙的嘴脸,已经适应了。如果是当年没有穿越前的那个景文,看到这种无耻嘴脸,绝对会一巴掌抽过去。可是现在景文的养气功夫也好了很多,所以并没有生气,如果要生气,他早在长安的官场都气死了。至于这个冯止水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景文根本不在意,景文只要知道这个冯止水打算妥协了就好。他既然打算妥协。那也就可以马上开始准备击碎这张大网了。

    “冯止水,既然你说孟津县足足有七八家粮商,你虽然排名第二,可是却也并不是十足的强势吗?”景文问道。

    “是啊!虽然我号称是孟津县排名第二的粮商,可是我也并不能够赚多少钱,都是一些辛苦钱啊!所以,还请大人原谅小人。小人知道大人不缺钱,小人家里面还有一个小妾,可以随时服侍大人。”冯止水无耻的说道。

    “呸,老子才不随便留下种子呢!”景文怒道。

    “是是是。既然大人不要,那还请大人明示,大人需要什么?”冯止水马上问道。

    而景文马上说:“孟津县的粮商也太多了,足足七八家,不好管理啊!”

    “大人这个是什么意思?”冯止水问道。

    景文说:“七八家粮商,不太好管理,如果只有一家粮商,那以后孟津县的粮食能够统收统销,那对于我们孟津县也是一件好事。”

    而冯止水听了之后。立马心花怒放,这个可是景文在红果果的暗示了。景文的意思是愿意扶持他作为孟津县唯一的粮商,这样可真的就是发了。如果以后能够垄断孟津县的粮食交易,那恐怕对于他来说可是万分的利润大的。虽然没有了每年一次的饕餮盛宴。可是垄断了一个县的粮食交易,那利润也可以扩充很多,毕竟薄利多销好过一下子的饕餮盛宴。

    而景文既然当着他的面这么说了,那看来这个人选也就是他了。

    “可是大人。难道你要通过权力?这个不太好吧!”冯止水问道。

    冯止水也知道通过权力来赶走别人,这个是非常恶劣的,是有违商场规矩的。所以。他也不希望景文通过权力赶走别人,这样他还用在乡亲父老面前做人吗?

    “不会,我们通过经济手段。以后,我们在一条鞭法之下,收了很多粮食的税收,接着也就把一部分粮食卖钱。而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粮食,统一的卖给你。这样你就永远不会担心货源不足,我们也可以保证随时尅提供了粮食给你。我可以让孟津县的马县令一次可以签署五年的协议,以后五年之内,孟津县官府所有需要出售的粮食,都找你,并且可以以市场价的九五折出售,你看怎么样?”

    冯止水听了这话,感觉虽然利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可是架不住粮食多啊!粮食足够多,那利润也就非常丰厚了,这个也就是薄利多销。而只要运输到了洛阳,那价格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而且,关键是能够垄断五年的孟津县粮食交易,那获得的利润也就很大了。

    “可是,那普通百姓出售粮食,未必找我啊!”冯止水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我可以让马周县令授予你一个义商的称号,然后授予你一面流动红旗,告诉百姓你的信誉是非常好的。而我们可以保证五年之内,流动红旗都在你这里。而五年之后,由百姓评判你是否能够留下这面流动红旗。不过,如果你获得了流动红旗之后,那你还不能把别人赶走,那你自己看着办好了。”

    “可以了,我一定能够做到!”冯止水说道。

    冯止水当然知道这个流动红旗的作用,也就是官府给自己做广告了。这个可是官府来做广告,百姓有什么不相信的。古代的官本位,可是比后世还要严重很多,所以百姓对于官方的消息,哪怕是假的也都认为是真的。只要官府能够出面证明,那你这个就算是再黑心的商人,也可以凭空获得不少信誉加分。而冯止水当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吧别人赶走,因为有了流动红旗,那以后百姓都来他这里出售粮食了。

    “不过,你最好也要维持一下自己的信誉,还有收购价格也不要太黑了,不然百姓五年之后未必投你得票,那你可就失去了流动红旗了。”景文说道。

    “明白明白,小人明白!”冯止水说道。

    冯止水说完,也就欢天喜地的走了,显然他非常的高兴这次能够和景文达成协议。而以后,它将会是孟津县唯一的粮商。当然,这个也不太保险,也要一定程度上收买民心才行。(未完待续。。)

785、官商“铁三角”(下)

    “节帅,你为什么不穷追猛打,这样可以弄来很大的好处。甚至,能够逼迫他以后一直高价收购百姓和我们的粮食,这样我们不就是赚大了吗?”马周问道。

    马周一直都认为刚才景文不但不问罪于他,反而还给他一个天大的机会,让他可以更上一层楼。这个让马周不理解,毕竟人家好歹也是得罪了自己,自己不但不追究,还说以德报怨?得罪了自己不但自己不追究,还以德报怨,这个说出去绝对是二傻子的行为。所以,马周眼看就要到手的东西,马上就被扔出去了,而且还是扔给他一直看不上的商人,所以他当然不甘心了。

    “马周,你以为官府一定都要靠着强硬手段吗?其实,官府应该讲究的是中立,而不是擅自干涉市场。我们可以逼迫他高价收购粮食,可是到时候万一他撑不住亏本了呢?那他们最后倒闭了,那我们怎么办?你不会连不能够竭泽而渔的说法都不明白吧?”景文问道。

    “可是,就这么放过他了?”马周问道。

    而景文也就是说:“还能够怎么样?既然他知趣,那我们放过他又怎么样呢?哪怕是我们官府,也不能一直强势到底啊!如果一直强势到底,那恐怕最后可真的是要众叛亲离了。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也就是最好的办法。不然,你赶走了他们,还会有新的粮商来接收他们的地盘。所以,这种东西根本也就是无解的,所以官府再强硬也无法解决,反而会把事情弄乱。马周,如果你以后走到了高位上,一定要学会和稀泥!如果不会和稀泥,是当不好一个合格的宰相的。”

    “是!”马周无奈的回答。

    接下来,又来了一个家伙。他就是那个孟津县最大的绢布商人赵阳。

    “景文大人,马周县令,在下刚才前几天也是猪油蒙了心,都是……”

    赵阳也说了一番和刚才那个冯止水一样的话,这个顿时让马周一阵震惊。这帮商人,居然用的台词都是一样的,这个也太过欺负人了吧?而接下来,还是由景文负责来接管这件事情了。

    而景文也答应了,以后五年之内,凡是官府收购上来的粮食。而需要用卖粮食的钱来购买绢布,也都是把这些绢布交给了赵阳来采购。而赵阳也要以市价的九折来出售这些绢布,然后官府也就拿着这些绢布去交税。而赵阳也是欢天喜地的离开了,因为虽然是按照市场价的九折来销售,可是这个可是批发,批发的货物数量很大的,而且利润也很高。

    而平常都是要和百姓一点点来交易,这样速度慢不说,而且还要养活很多人工成本。而现在官府一下子采购相当于整个县数万人所需要交税的绢布。这个让他足足可以赚一大笔钱了。而再加上平常百姓的需求,那完全可以彻底垄断整个孟津县的绢布市场。

    虽然现在赵阳是所有绢布商人里面排名第一的,可是并不代表能够垄断市场。所以,平常还是有不少人和他竞争。而现在垄断了之后。那他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而且景文也答应了,和那个冯止水一样,也给他一个官府的流动红旗,说明他是诚实守信的商人。不过。以后就要看百姓投票,是否留着他这面流动红旗了。到时候,他难免也要以公平合理的价格来出售绢布。

    “‘铁三角’。终于完成了。这次我们可是一个官商勾结的铁三角,我们官府和一个粮商和一个绢布商,互相勾结起来垄断了市场。而我们以市场价九成五的价格出售粮食,然后以市场价九成的价格来采购绢布。这样,我们凭空也就是能够留下了百分之五的钱。而这个百分之五的钱,你说将会落入谁的口袋里面呢?”景文笑着问马周。

    马周当然说:“这个当然进入我们孟津县的财政了?”

    “聪明!这个也就是金融,玩一下纸面上的游戏,结果也就凭空的变出钱来了。如果我不是担心把这两个家伙剥削太狠,我恐怕能够变出百分之二十的钱啊!百分之五的钱也不错,毕竟可以长期下去。”景文说道。

    马周对于景文的这个手段,也都服气了,因为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够玩的。凭空的这么倒手了两下,也只是在甚至那些货物也只是在纸面上运作了几下,结果就多出来了百分之五的余钱。

    别小看这百分之五的余钱,那可是相当于孟津县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而按照目前唐朝对于地方的管理,地方财政有不少都是要抽调都爱高层统一使用的。所以,地方的财政并不充裕。而现在有了相当于一年百分之三的财政,那等于是孟津县能够用来作为机动的资金也就凭空的多了一两倍。马周对于这种金融手段,也都感觉非常神奇。

    毕竟,能够省钱也就是在赚钱。如果全国的县份都能够用这种手段来解决,那恐怕全国的财政将会提高很多了。这个,可以说是景文非常善于理财,至少比起这个时代的官员更善于理财了。

    “难怪很多人都说节帅你是我大唐最大的财神,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就这么在账面上动了两下,也就多出来了那么多钱,那节帅你的出现,是我大唐的幸事。我国自古以来,没有多少官员善于理财。而因为财政而崩溃的朝代,也不会少。可是节帅你对于财政如此精通,那说不定以后的户部尚书,那就是节帅的了。”马周一阵马屁说道。

    而景文哈哈笑说:“户部尚书,还早着呢!”

    景文可不认为现在自己有资格当户部尚书,毕竟这个可是一个部的尚书,可是朝廷里面绝对实权的位置之一。所以,景文相当还不够资格。毕竟,年龄是一个巨大的坎啊!而且,景文其实虽然比这个时代官员更善于理财,可是他也不想整天和那些繁琐的政务过不去。所以,他还是希望比较清闲,能够随时出出主意,让别人去执行好了。(未完待续。。)

786、恢复收购

    景文获得了孟津县排名第二的粮商冯止水,还有排名第一的绢布商赵阳的支持,也就可以顺利的实行这个一条鞭法了。而将来将会形成一个以孟津县官府为核心,然后和冯止水赵阳一起解决这个税负问题的铁三角。而这个铁三角里面,三方面都能够获得不小的利益。而这个可以说是多方得利,比起过去那种官府强制命令的手段要好很多。而且那冯止水和赵阳在获得了垄断孟津县粮食绢布市场的情况下,也都纷纷同意了景文的要求,那就是平价出售粮食和绢布,不能够哄抬物价,或者是刻意的贬低粮食收购价格。

    至于这里面利益受损,那也就只有别的粮商和绢布商了。至于会不会造成垄断的情况,这个景文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这个铁三角的核心一直都是在官府这方面,如果官府不支持他们了,他们也都无法垄断。其实他们也是靠着和官府合作才能够垄断的,这个才是他们能够赚钱的原因。所以,如果有朝一日他们不听话,那到时候也就轰走他们也就可以了。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也就是官商勾结,不折不扣的官商勾结。可是这种官商勾结,最原始的目的却是为了百姓好,所以事情也都不能够一概而论的。

    “好了,让衙役送去两块牌匾,给冯止水和赵阳吧!”景文说道。

    半个小时之后,街道上开始敲锣打鼓了。

    衙役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义商”的牌匾送给了冯止水。

    “冯老板,这个是我们马周县令为了褒奖你对我们孟津县长期以来维护农户利益,所以才特别颁发给你的。希望你能够好好珍惜,能够继续维护农户利益,不要受到损失!”衙役装模作样的说道。

    “多谢马县令,我一定会好好的做事。没有农户,我们这些商人吃什么?没有农户。我也没有粮食可以收购,我们这些粮食商人都要饿死。所以,农户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孝敬父母有什么不应该的呢?”冯止水一副感激涕零的说道。

    而当冯止水收下了这个牌匾,而无数百姓都看到了。

    “各位乡亲,原先因为库存太多,所以我们停止收购粮食了。而现在我们已经把库存的粮食卖出去了,所以我们可以接着收购粮食。请大家过来收购,我们都有多少收多少,而且每斤比官府的收购价格要多三个铜板!”冯止水说道。

    那些商人和官府明争暗斗的事情。这个不适合直接和百姓说,所以也就是找了一个理由来应付过去。不过,普通百姓也不会管这些,他们只是会管自己的粮食能不能够销售出去,换取有些铜板来进行交易。现在有人收购粮食,那他们自然要赶紧过去交易了。

    接着,百姓看到了这边有利益,纷纷离开了官府设立的收购点,来到了冯止水的几家粮食店铺来交易。因为冯止水的店铺。每斤多三个铜板,也就是大概后世的三毛钱。每斤多三毛钱,这个对于百姓来说是不少的让利,足以让百姓动心了。

    至于官府之前收购的粮食。其实景文也都让马周直接以收购的价格转给了冯止水,并没有多赚一分。至于这些钱也就是用来偿还景文所临时借的那笔贷款,不过利息也要景文来自己承担。毕竟,景文也是签署了合约的。自然要承担利息。不过这才不到十几天,能够有多少利息呢?为了百姓做事,亏一点也就亏一点好了。毕竟也不多啊!

    “冯止水!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孟津县最大的粮商朱刚烈怒斥道。

    冯止水居然违背了当初的商量,居然自己收购了粮食,这个简直是在让他们这个勾结的网络破了一个大洞。如果有人开始收购了,那恐怕接下来这个粮商和绢布商的联盟也就彻底分崩离析。而他们本来就是利益联盟,可是现在有了更大的利益,卖队友的事情也就是可以很明显的出现了。冯止水已经是把他们这些队友给卖了,而且自己还倒戈到了官府这一边。

    “朱老板,我现在货源不足,收购了又能够怎么样?你看,官府还授予我义商的牌匾,算是表彰我啊!”冯止水哈哈大笑说道。

    而朱刚烈哪里还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自然知道冯止水倒戈了。而我朱刚烈咬了咬牙齿,既然这个联盟勾结已经破了一个大洞,那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维持下去了。而接下来,大家也都开始收购粮食。

    可是,当大家开始收购粮食的时候,结果百姓农户都是往冯止水的那里跑,而别的粮食商人都没有收购到多少粮食。而很多百姓宁可排队,也要到冯止水那里跑,这个让大家莫名其妙。反正大家价格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官府收购价格上面提高三个铜板,可是现在居然他们都不来自己这里,让他们非常郁闷。

    “冯老板可是义商,可是常年维护我们百姓的利益的,所以我们当然要卖给他。卖给他,我们不会吃亏!”百姓说道。

    朱刚烈听了这话,差点晕倒。什么维护百姓利益,这个不是他喵的扯淡吗!过去他们这些粮商,都是在收获的时候打压粮价,然后获得丰厚利润。可是现在冯止水居然成了维护百姓利益的“义商”了,他亏不亏心啊!不过,商人的脸皮子也就是厚实,冯止水也就安然的接受了这个义商的称呼。

    不过,冯止水可以说是孟津县里面最值得信任的粮商,百姓都认可了官府这个招牌。毕竟,古代的官本位可是比后世严重很多的,官府都如此豁出脸面来给冯止水做广告,再加上冯止水有心一定程度的维护这个名声,那也就可以趁机垄断孟津县的粮食市场。不过这个期限只有五年之后,那就要看看他是不是识趣了。如果五年之后他不识趣,那完全可以把他这个义商的脸面撕下来。反正,景文让马周搜集这个冯止水的黑材料,到时候随时可以放出来。(未完待续。。)

787、正式施行

    有了冯止水的收购粮食之后,官府开设的粮食收购点也就是门可罗雀了。不过景文也就马上停止了收购,把这些收购点都给裁撤了。至于那个绢布商人赵阳,也开始销售绢布,可供百姓制作衣物。至于接下来,百姓也都优先从赵阳那里采购绢布,因为他们这里是市场价的九五折。并且,赵阳还有一个“义商”的名头,这样百姓的信任也就提高了很多。而那些小的绢布商人看到了这一幕,显然也都是眼红无比,可是他们知道他们被他们老大给卖了,可是也只能够徒呼奈何,毕竟商场如战场。而战场上还有出卖同胞的人,何况是这种商人呢!如果换在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恐怕也都是会把那些人给卖了。

    “当当当当……”衙役开始敲响了锣声。

    “各位乡亲父老,我们县令马周大人,还有京城来的景文大人,他们制定了新的交税方法,叫做一条鞭法。过去百姓要缴纳粮食,绢布,甚至还要出卖劳力服徭役。可是现在,我们有了新的策略,那就是把这三样合三为一,统一的只要缴纳粮食就行了。大家可以按照绢布的正常市场价值,然后缴纳粮食给官府,并且徭役也可以通过缴纳粮食来免除。以后,所有徭役都统一缴纳粮食来抵消,然后由官府出钱出粮,雇佣一批人专门代替权限百姓服徭役。”

    而有些父老百姓听了这个新政策,立马开始议论纷纷。

    “二狗子,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去年没有遇到呢?偏偏是交了税之后才遇到啊!如果去年交税的时候遇到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人感叹道。

    “是啊!我们过去为了交税,付出的其实比官府规定的都要多不少。而现在统一缴纳粮食,不用换取绢布,受到那些奸商的压榨。现在。我们实际上的付出至少减轻了一半以上。”另一个人说道。

    可是还有一个人说:“不只是如此!过去服徭役,不但要凭空的来回耽误好几天的路程,这些可都是不算在规定的二十日徭役之内的。而且服徭役官府不提供饭菜,还要自己提供饭菜,这个更是高昂。而如果能够通过缴纳粮食来免除徭役,那我们可以多一些时间伺候土地,然后我们不就是可以收获更多了吗?收获了更多,那说不定到时候反而是我们更赚了。”

    “还有,过去前隋有些官府还巧立名目增加徭役的天数,这样我们损失更大。可是现在如果能够统一缴纳粮食免除徭役。那我们可就损失少了很多了。徭役,可是最害死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啊!”

    而百姓都在议论纷纷,而大家议论的最厉害的,还是那个徭役问题。徭役可是非常耽误生产的,一旦去服徭役,那恐怕田地也就没有人耕种了。而万一服徭役的时候正好是农时,那恐怕一年的收成都得耽误。可是耽误了农时,官府的税收也还是要缴纳,这样可就非常凄惨了。所以。徭役可是古代的时候最可怕的东西,比起交税还可怕。很多百姓都是不堪服徭役,而最后揭竿而起。很多历史典籍里面都记载过了,百姓不堪服徭役。这才被迫造反。因为服徭役的连锁反应太大,很容易耽误收成,这个时候那些农业税收再次加注到了他们身上,这样他们根本承受不起的。

    百姓虽然对于并没有在去年交税的时候实行这个办法有些意见。可是总体来说都是好的。尤其是他们刚刚交完税了,感受到了那种痛苦才是最可怕的。而在这个时候实行一条鞭法,那对于百姓来说是最感同身受的时候。他们对于马周和景文的感激也就是最大的。现在大家都如此了,那对于以后的生活自然感觉也就非常有希望了。而且,他们也都开始感激皇帝,是皇帝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这个也就是古代崇拜皇帝的想法,景文也根本乜有办法根除的。

    “节帅,看来你的一条鞭法果然是好策略。百姓都赞叹这个是一个好办法,百姓都说我们是好官啊!”马周说道。

    而景文却说:“好官?这两字亏心不亏心啊!我们可是在这个一条鞭法里面,刻意的挪腾出了百分之三的税款,你说我们是为了百姓好吗?”

    “不,节帅,你也说过税款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也是为了百姓好啊!所以,我们还是为了百姓好,没有什么的。”马周说道。

    可是景文却说:“你也会相信这个说法?我绝对的敢肯定,如果全天下都凭空的多出了百分之三的税款,恐怕绝大多数官吏想的不是把这百分之三的税款用在百姓身上,而是用在给自己发放福利,给官员合理合法的发放官员俸禄的了。恐怕,能够想着用到百姓身上的,绝对没有多少官员。这笔钱本来就是意外之财,恐怕那些地方官员都当做了是自己的了。他们绝对会巧立名目,给自己改善生活的。”

    “这个也许八成可能不会如此吧?”马周也有些迟疑了。

    景文用屁股都能够想到,如果全天下都出现了这个百分之三的税款,那恐怕绝对不会被用到百姓身上,恐怕官员首先认为这个是意外之财,首先想着个自己官员阶级发放福利的。这百分之三,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来给官员发放福利那可真是大小长短正好了。所以说,景文这个一条鞭法,不但有利于百姓,还有利于官员,甚至还是有利益部分商人,这个简直是讨好大家的手段。这个其实也只是能够起到缓解百姓税赋压力的办法,并不是真正的根除百姓税赋压力的手段。

    真正想要百姓种田无压力,那还得到后世免除农业税的时候。不过,景文不认为自己这辈子能够遇到这等好事,所以他也就只能够指望后来人才能够做到了。(未完待续。。)

788、抢着服徭役

    接下来,令景文和马周都没有想到的就是,马周还没有宣布要开始招录一些专业服徭役的人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百姓过来想要打听关于服徭役的事情了。很多百姓都想要过来帮助全县的人专职服徭役,这个就让马周非常吃惊。这个也太奇葩了,居然还有抢着服徭役的人。本来徭役都是让人避之不及,而且这点马周都知道很多人都是想要避免服徭役的。可是现在居然有人抢着服徭役,这个就令人吃惊了。

    “你们可是要想清楚,这个服徭役可是比较艰苦的。不过,我们也会给予工钱,你们可真的要想清楚,专门服徭役值不值啊!”马周问道。

    而马上有人说:“当然,我们都是穷苦出身,专门服徭役当然没有问题。而且官府不也是给工钱吗?所以我们有什么苦不能够吃的?只要给工钱,我们都可以干!”

    “可是,这些位置我们是打算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人的,你们这些有土地的人,来凑什么热闹啊!”马周说道。

    “可是马县令,现在大唐这个时候,有没有土地的人吗?”有人反问马周。

    马周一时语滞,因为这个时代确实绝大多数人都有土地的。现在天下刚刚经历战乱,人口锐减。所以,在这种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每一户百姓都可以能够拥有土地,所以没有土地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马周想要那些没有土地的人过来服徭役,这个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如果招募了这些有土地的人,那耽误了他们的农业收成怎么办?

    “你们的田地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抛荒了吗?”马周问道。

    而马上有人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土地暂时租给别人用,然后别人代替我们耕种,我们分一半粮食给他们。我们来这里给官府服徭役,可以获得不亚于种田的收益,这样我们不就是每年凭空多得一半的收益了吗?”

    而景文在旁边听着。也不由得感叹古代人也真是会算计的。这个专职为官府服徭役,可以获得一个人不亚于种田的收入,而土地完全可以租给别人种植,而自己可以获得过去一年收入的一点五倍。而别的那些租种田地的人,也可以获得一点五倍。可以说,这个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谁说古代百姓不会算计,这个也就是说明了古代百姓也是非常会算计的。虽然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可是能够增加收入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我们可是代替全县的百姓去服徭役,这个谁都得高看我们一眼啊!我们可是为了全县百姓去做事。谁不尊重我们呢?”有一个人也说道。

    刚才那个人说到了利益收入上面,而这个人说的是荣誉方面。因为很多百姓对于徭役都是避之不及,可是现在有人代替他们服徭役,这个简直也就是一种牺牲,而且是为了全县百姓的牺牲。百姓可是非常知道感恩的,他们当然知道这些人是为了他们做出牺牲,所以他们肯定会好好感激他们。而如果那些在外服徭役的人的家人被欺负了,那恐怕全县的百姓也都不会放过欺负他们家人的那个坏蛋。不得不说,这个代替别人服徭役。不但是有经济利益可以获得,而且也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个好事去哪找啊!

    就连县令马周也都没有想到,过去百姓避之不及的徭役。可是在景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之下,居然变成了一个个都争着过来服徭役的情况。本来大家都厌恶的东西,现在居然变成了香饽饽。而马周本来只是想要招募数百人的,因为数百人足以代替全全县人服徭役了。因为孟津县不过是两万多人。而其中只有一万多的男性要服徭役。可是官府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抽调一万多人来服徭役,一个县抽调百分之五的男性来服徭役,已经是绝对的数量高了。所以。招募数百人来专职服徭役,已经足以应付各种政府需要了。

    可是现在来应征服徭役的,居然已经不下于数百人。甚至,接下来后面还有很多人都来打听,如果真的要公开招募,那恐怕愿意来服徭役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甚至全县都在抢夺这几个香饽饽的位置。毕竟能够让自己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并且让家属亲人的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这个机会可不多。再加上全县百姓的尊重,这个更是无法衡量价值的东西。

    “节帅,你看怎么办?”马周问道。

    “怎么办?竞争上岗而已啊!”景文说道。

    既然大家都想要来这里代替大家服徭役,那自然也就是要竞争上岗了。反正就是景文不认为这个和后世求职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抢夺一份“好工作”而已。从今天开始,服徭役不再是一个苦活累活,反而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既然是专门的职业,那也就是可以通过竞争上岗来解决了。现在那么多人来应聘,那马周完全可以从里面优中选优,然后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人来服徭役,这样可以让这些百姓的技术最大化。

    “好了,三天之后,我们在城东外面的荒地外面,开始考核大家的能力。如果没有通过考核的,那就不能够代替大家服徭役。如果通过了考核,那可以代替全县百姓来服徭役,这样公平吧?”马周说道。

    “嗯,公平公平!谁的能力充足,才能够代替大家去服徭役,这个当然好了!不然,这份工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大家纷纷回答。

    很快,这个消息就散播出去了,也就是关于这次官府招募百姓专职代替大家服徭役的消息也就传播出去了,这个消息立马引起了孟津县百姓的一些轰动,毕竟大家只要不是色子,都看得出这里面的利益所在。所以,很多人都摩拳擦掌,想要竞争着三四百个岗位了。(未完待续。。)

789、创造了一个阶级(上)

    “现在,本官以孟津县县令的名义宣布,这次竞争上岗活动,正式开始!”马周说道。

    很快,在各种衙役的组织下,那些准备参加竞聘的人都开始准备,比赛进行考核。而景文也没有想到,这次孟津县招募服徭役的活动,居然引起了整个县城的轰动。很多人都来准备参加这次服役,准备想要参加服役的足足有七八千人,几乎是所有孟津县还能够服役的人的总数。大家都想要在这次比赛中一展身手,然后获得这个代替大家服役的机会。毕竟只要参加服役,那面子里子都有了,所以谁不想来参加服役啊!

    “参加铁匠的,在一号场地。参加木匠的,在二号场地。而不同场地,都有不同服役的标准,你们自己看看自己想要参加哪一个工种,可以自己选择。”马周接着说道。

    百姓们没有想到,这个服役居然还分为工种的,这个让他们有些无语。而景文当然知道,那些有铁匠手艺,还有木匠石匠等等工种的手艺的人,在古代可就是技术工种了。这些技术工种的价值比起那些单纯靠着体力的人好很多,所以景文也自然也就提出来了这个关于各工种分工的问题。而古代对于这种分工不太重视,所以景文也就自然要首先提出来。而有了分工,那接下来服徭役组织大家工作的时候,那才是能够及时的按照不同的分工来进行工作。

    不过,这些服徭役的人,也都是优先选择对于建筑工程方面有能力的人。因为古代官府需要服徭役的情况也就是修建工程之类的,所以景文也就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对建筑工程有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够让官府需要的徭役工人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使用。因为如果不分工种,那到时候让一个木匠去做铁匠的活,额铁匠去做石匠的工作,这个不是乱套了吗?

    这个也就是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对于建筑工程底层的分工不太好。不过,这些工作也都很容易解决,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工种水平,这样就可以确定自己属于哪一个工种了,之后参加考核,优中选优的来参与服役。

    “好了,你们进行抽签,抽到同一组的人就被分到同一组比赛。”衙役拿着一些竹签来给大家,然后抽到长短一样竹签的人都要去分到同一组进行比赛。

    而一些木匠来到了木匠工作的场地人,然后让他们准备好工具。准备开始了。

    “大家看好,这个是一个孔雀开屏的图纸,你们按照这个图纸进行制作,然后最后你们互相打分!”衙役说道。

    而那些木匠纷纷面如土色,显然对于这个图纸非常坑爹。这种孔雀开屏的图纸,非常考验手工能力,因为这里面有很多镂空的地方,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坑。可是现在题目也就是这样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也知道。这种孔雀开屏图纸其实是只有那些做了数十年木匠工作的人才能够做得出来的,他们这些半吊子根本不可能制作太好,顶多也就是有一个样子而以。

    而有些人只能够默默的离开,而却又一些人却留下来了。显然哪怕知道自己做不好,也要挑战一下。而别的铁匠,石匠方面,都是一些坑爹图纸。专门都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东西,让一些人痛苦万分。

    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景文这么做的用意。景文这么做。其实也就是有多方面的考核想法的,因为如果遇到了困难就放弃了,那景文也不会希望他留下来。因为这批人是景文的一个重要目标,景文的目标也就是让一批人脱离农田,专职成为服徭役的人。而第一批人往往是开拓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挑战精神,那根本不可能能够胜任景文的需求。所以,景文故意用一些很难的图纸来考核他们。而这种图纸,第一件事并不是考核他们的技术,而是考核他们的胆魄和挑战精神。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这些人就不是景文需要的人。在有了胆魄和挑战精神之后,才是考核他们技术的。那些直接离开了的人,根本也就不是景文需要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胆魄和挑战精神。

    两个小时之后,这些木匠初步做了一个孔雀开屏的图案。结果发现大家都是没有做好,因为他们都不是那些木匠大师,所以他们制作的孔雀开屏不算很好。而接下来,就是要轮到打分的时候了。

    “记住,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上面有编号。你们所有的作品都有编号的,你们也许能够看出来自己做的那个东西。可是,我希望你们能够老实的按照真实目的来打分。你们一个个去看,然后在自己手里面纸张里面的编号写上对这编号的分数。最高为一百分,最低为零分。不过,你们可要按照真实的想法来打分,不要故意给自己打高分。因为,我们首先会去掉你们打分卷里面的两个最高分,还有两个最低分。所以,你们最好还是老实一些为好。公正的评判,这样对你们也有好处。你们也不只是一个人在打分,还有很多人在打分啊!”

    而这次比赛,其实景文也没有那么多专家来打分。所以景文也就发挥出后世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些匠师自己打分,然后去掉两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维持公平。

    而那些木匠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方法,所以也都开始了评分了。虽然他们能够认出自己的作品是哪一个,可是未必认得出别人的作品,所以他们也都非常的郁闷。综合来看,反而还是老实的打分为好,不要做什么歪脑筋。毕竟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是要被扣除的,他们打分了的用处也不大。

    而这些分数,最后的平均分也就是景文他们录取这些技术工种的标准。至于那些没有技术的搬运工,也就是专门考核那些搬运东西的重量和距离,没有别的标准了,比起这些技术工种容易很多。当然,如果是技术工种,景文到时候也不会让马周亏待他们,他们可以获得基础工资以外的技术补贴。至于那些普通的靠力气为生的搬运工,也就是要靠着搬运数量和重量还有距离来计算工钱了。(未完待续。。)

790、创造了一个阶级(下)

    景文在这些不同工种的应聘者的场地不停的巡视,然后突然感叹的说道:“也许,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也就是今天了。因为,我今天创造了一个阶级。”

    景文说得不错,其实他今天也就是他创造了一个阶级,也就是俗话说的工人阶级。而在唐朝,其实工人并不是一个阶级。在唐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而顶多有一些靠着工钱替人打工的人,比如说酒楼里面的店小二。可是这些劳动者,并不能够形成一个阶级,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社会影响力太小了。可是,今天景文却硬生生的开创了工人阶级,让一批人专门从事工人的工作,这样也就是阶级了。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古代没有工人阶级,其实景文亲自穿越过来了之后,发现古代并不是没有工人,而是工人无法形成自己的阶级。古代并不是没有工程的需求,而最大的需求也就是各种皇帝官员的大兴土木,而大兴土木也就是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可是古代的情况也就是工农合一,也就是完全一体的。如果官府需要修建什么东西,那都是强行把农民拉出来,然后让他们劳动。

    可是这样却大量的损失了农业人口,让农业人口脱离生产,这样粮食也就会减产。这样也就造成了农民无法支撑下来徭役,最后起兵造反。当然,这个其实也就是古代没有专门以出卖劳力为生的人,或者说这种人太少了。士农工商,农业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工人却不到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比例,而且还分布于不同的行业,怎么可能能够成为一个阶级呢?虽然号称是士农工商,可是工人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因为他们要钱没有钱。要权利也没有权利。可是,他们人数还不多,几乎成了社会的边缘化的存在。

    想要让工人成为阶级,那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提高专门靠劳力为生的人口的比例,这样工人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阶级。可是在古代,愿意从事工人这种工作的,都只是一些没有土地的人。如果有土地,很多百姓都是愿意成为农民,而不是工人。所以,古代工人阶级也就不具备太多产生的条件。

    而景文现在靠着这个所谓代替大家服徭役。也就是实行了一条鞭法之后。其实也就是事实上的把一部分人强行的拉了出来,然后专门从事工人的活动。当然,这些工人都是非常原始的,而且都是属于建筑工人,真正的技术工人压根一个都没有。可是这个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要有了第一批为官府修建建筑的工人,那接下来完全可以让工人阶级扩大了。虽然他们名义上还是拥有土地的农民阶级,可是他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成为工人阶级。只不过,这个雇用他们的不是资本家。而是官府雇用他们而已。

    至于接下来,时代在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也就是前往江南去开发新的土地,而要么也就是留在原地成为了工人。而如果按照过去的方法。农民失去了土地,要么也就是成为佃户,要么也就是逃亡。可是景文却特别开设了一个专门为百姓服徭役的机会,这样让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都有一条活路。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加入到了这个所谓工人的队伍。然后就等于是扩充了工人的人数,工人也就是成为了一个阶级。

    景文可以说是工人阶级的开创者,他现在通过官府雇佣的形式。让数百人暂时放弃了土地,然后把土地租给别人种植,自己去当官府雇佣的工人。而这个一个县就有了数百人的“工人”,那大唐全国上千个县,那可是有了数十万专门从事代替别人服徭役的人了。而景文这个一条鞭法,等于是强制性的把工农业分开,也就是农民不再负责徭役之类的工人的事情,而也有了一批人专门从事代替大家服徭役的事情。这样也就是强制性的把工农合一,变成了现在的工农分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双方都减轻了压力,农民不再需要承担徭役,而官府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工人可以随时差遣。而且建筑施工之类的,都是越做越熟悉,如果以前一直都临时征发民夫来修筑,这个恐怕很难形成能够熟练工。

    可是有了一批专门修筑建筑的人,那等于也就是有一批专业的建筑工可以供官府使用。综合来看,以后官府修建各种建筑成本,反而能够降低。而省钱就是意味着赚钱,官府还能够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一条鞭法的深远影响远不只是一个税收方式的问题。他可是关系到了百姓减压,并且能够给官府降低成本,甚至能够让失去土地的农民有了变成一个工人的机会,从此出卖劳力为生。至于官府,有了一批专业的建筑工程的工人,那不再会为了大兴土木而征发徭役,耽误农业生产。并且有了一批长期修建筑的工人,那官府的各种工程的质量也就会越来越好。

    不得不说,当年想出这个一条鞭法的张居正,真十一个天才。也许,这个方法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可是在唐朝,就是没有人能够想出来。就来拿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号称是千古名相的人,都没有想出来。这个其实也就是时代的威力,明朝毕竟比唐朝晚了将近一千年,所以明朝能想到的东西,唐朝人根本抓破脑袋都想不到,这个就是时代的威力了。

    至于景文,也就拿来主义的直接使用到了这个时代,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怎么估算这个一条鞭法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他已经深入了社会各阶层,对于各阶层稳定都有很大的作用。虽然现在还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出来,可是后世历史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的。(未完待续。。)

791、人口普查

    通过了那次的技术比拼,终于选出了数百名代表全县去服徭役的百姓,然后他们也都将会是第一批工人。虽然这些工人都是属于建筑工人,可是却代表了工人这个阶级崛起的开始。而谁也不知道,工人这个阶级将会从一次所谓的代替别人服徭役开始。而如果能够让大唐目前一千多万人口里面能够有四十万人专门从事这个代替别人服徭役的工作,那全国的建筑工人已经是占到了三十分之一。而这个还不包括那些代替私人老板打工的雇员,这些加起来恐怕能够有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也就是二十分之一了。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的实力大为增加。而且,工人不再是一群被人忽略的人,而且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是代替官府进行修筑建筑工程的专业建筑工人,而这些工人也会逐步进行再次分工,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过,目前景文也只是起了一个开头,剩下的就是需要这些工人自己解决剩下来的事情了。景文也只是作为引导而已,真正能不能够逐步崛起,还要看他们工人自己。

    不过,没两天,一大群衙役就下乡了。

    “啪啪啪……”一个衙役轻轻的拍了一下一户人家的们。

    这个是景文特别要求的,这些衙役对待百姓必须要有礼貌,不能够像是过去一样,直接踹门,必须要主动敲门。当然,除非是逮捕嫌疑犯,是可以踹门的,不过别的情况不能够踹门的。这个是要纳入这些衙役的考核,如果一个月下来,没有人投诉,或者是互相回访的时候没有被抓出来,那他就可以获得奖金。如果能够连续三个月。对百姓彬彬有礼,没有任何过去的那种官府气息,那景文可以直接推荐他去长安的衙门里面工作,前途将会更远大。毕竟现在想要到长安的衙门里面哪怕当一个小吏都不容易,毕竟人家前途比起地方的小吏要多很多,因为人家能够有机会为官。

    所以,在金钱和各种前途的诱惑下,他们都纷纷努力表现,就算是一时被百姓误解也得忍着。

    “差爷,你来做什么?进来喝口水吧!”张老三说道。

    “不了。我今天是来有事的。长安来的那个景文大人,要进行一次所谓的人口普查。所以我们必须要查清楚,真是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啊!”这个差役马上一阵无奈的说道。

    “呵呵,人家景文大人可是长安来的,说不定到时候你能够抱上大树,然后去长安混口饭吃啊!”张老三说道。

    “我也希望如此啊!”差役说道。

    因为这段时间,在景文的勒令之下,这里的衙役都纷纷转变了作风。对待百姓态度好了很多,也不摆什么官府的面子了。而现在,百姓见到了衙役也从来不会感觉有什么害怕,反而非常亲切。甚至。有些人还敢和衙役们开玩笑。还有小孩子见到了差役,也不会被凶神恶煞的吓哭了。如果是在过去,恐怕这些衙役一上街,恐怕街道的喧嚣都要冷静几分。这个就是那帮凶神恶煞的差役造成的。

    “好了,我的时间也不多,到了你这家我们还要去下一家呢!我是来进行统计的。你们家有多少口人呢?”衙役问道。

    而张老三却疑惑的问:“你们还要这些做什么?原来不是来查过,原先只是数户口,可是现在怎么每一个户口里面的人口,都要统计吗?”

    “是啊!这次景文大人不但要我们统计户口数量,还要统计真实的人口,这样才能够算是完整。”差役说道。

    其实,古代的统计人口都是统计所谓的“户口”数量,也就是他是以一个家庭为统计单位的。而一个家庭一般包括了一对夫妻,一两个孩子,或者还加上一两个老人。当然,也不全是这种组成方法,不过大体都是如此。而他们数了数户口,然后就按照这个数字开始做乘法了,结果也就是统计出来了这种人口的数量。而这种人口数量其实非常不精确,往往会造成很多误差。而且,收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种户口,丝毫不考虑时过境迁的时候家庭成员的变化,土地产权的变更。

    而景文也当然知道,后世曾经有过所谓的已经过了一两百年,可是却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户口成分来进行收税,那些一两百年之前家庭是富户,结果后来变成贫困了,可是还是要按照富户来收税。或者是一两百年之前,家庭贫困,可是后来富贵了,却也还是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统计数据来收税,这个简直是荒唐。所以,景文出了在大唐几年前进行的户口普查之后,再次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只有把人口普查好了,那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好了,你们家有多少人?”差役问道。

    “我们家,我老伴去年刚过世,现在只剩下我和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媳妇。不过,我准备抱孙子了,这个算不算一个人口?”张老三问道。

    “嗯,那你就是五口人,至于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那就不算人口。不过,说不定过了一两年之后,我们再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也就会算是一个人口了!”差役说道。

    “那你们人口的生辰呢?是哪年生人?”差役问道。

    “这个也要问吗?”张老三问道。

    “是的,也要问!这个都是上面的要求啊!”差役说道。

    “好吧,我大儿子是武德元年生人,去年老伴去世前刚成婚,不久就准备抱孙子了。可惜,老伴再也看不到了,可惜啊!”张老三还在可惜的说道。

    而这个差役也不主动继续说了,毕竟揭开别人疮疤非常不道德。不过他也统计了这些人口的出生年月,然后记录到了一本厚厚的本子上面。而这个本子,也就是景文的造纸印刷作坊弄出来的专门用来统计的本子。(未完待续。。)

792、数据统计的重要性

    随着一本本的统计本送回到了孟津县的县衙,然后逐步汇总起来了。而关于孟津县里面百姓有多少户,有多少口人,都被一个个的统计下来了。甚至,这些统计还包括了那些出生年月也都统计下来了,这样对于景文以后的执政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景文非常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而人口普查在后世也都是一个大事,而在这个时代更是关系到了税收的收入,这个更是要认真普查。如果一旦不认真普查了,那到时候就会出现那种一两百年之后,还是按照一两百年之前的账本来收税,这样可就悲剧了。

    “节帅,你让他们去统计这些,有什么用?”马周问道。

    可是景文却问:“马周,你作为本地的父母官,你知道孟津县有多少人口吗?”

    “大概两万多吧!”马周说道。

    “大概?大概是什么?两万多,到底多多少?”景文问道。

    景文脸色发黑,显然对于马周这个马马虎虎的回答很不满意。这种问题,如果是去问后世的一个县长,也许他当场回答不出来,可是他肯定不到一两个小时就能够马上给你查出一个精细,甚至人口成分都能够给你。这个固然也许是科技发达了的原因,可是这个也足以说明数据统计的重要性。

    “这个,有关系吗?用得着这么仔细吗?”马周有些紧张的问道,显然看到了景文的脸色有些不好。

    “马周,你说是两万多,我怎么统计出了三万多呢?你这个父母官凭空漂没了一万人口吗?你这个父母官,是怎么当的?”景文怒斥道。

    而马周连忙看了一下统计数据,然后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统计多么有问题。

    “马周,知道为什么了吗?因为你的两万多,是武德初年的数据。而现在过了快十多年了。你说人口有没有增加?而且,你看看这里是哪里,这里是洛阳,是我中华大地的中心枢纽。这里人来人往,各种人群都逐渐流动到这里。所以说孟津县地处洛阳附近,人口恢复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当然十多年内能够有一万多人口过来了。可是,你还是按照过去的两万多来管理,你说会不会有问题?”景文问道。

    而马周再次犹豫的说:“有是有,可是应该不大吧?”

    “我勒个去。马周,你都是这种想法吗?多了一万多人口,那意味着事情更多了。而且你想想,如果长江泛滥之后,那灾民无数。你如果还是按照两万多的人口来分发粮食,那你可就死定了!”景文丝毫不客气的说道。

    马周无话可说,自己出了篓子,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马周对于这种统计,其实也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景文看到了马周这个态度。也有些头痛。这帮古代的官员,做事都不够精细。古代官员,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个都差不多,大概。也许,就是不给你一个完整准确的数据。古代的官员并不太重视数据统计的精确性,只要大概就行了。当然,这个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古代人口普查的难度太大。可是景文却认为事实上不是如此,古代人口普查难度固然大,可是如果分摊到每一个县城。那未必能够大到哪里去。

    因为每个县的人口不过是一万多两万,这个还是属于人口多的地方了。而一个州郡,人口也不过是不到十万人,甚至有些小的州郡人口也就是这么三四万而已。这么丁点人口,统计起来根本没有多少压力。这个其实是古代地方官员不重视的结果,如果重视的话地方官员进行分片包干,那完全可以统计人口非常精确的。所以,正因为这些父母官平常不重视,这才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结果需要统计人口的时候,这时候才临时抱佛脚,能不麻烦吗?

    “马周,这些人口统计,还是最基础的!如果以后还要涉及到什么财产统计,收入统计,百姓幸福指数统计,你看看这些你都不统计出来,那你是怎么执政的呢?”景文问道。

    “怎么还要统计那么多?”马周问道。

    “不统计出来,怎么作为你的政绩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到时候要升官的时候,无法说明自己的做出了什么业绩,人家尚书省凭什么给你升官啊!你接着想想,想要创造一个盛世,那是怎么来的?难道,盛世就是这么红口白牙的吹牛,就能够成为盛世了吗?盛世是比较出来的,而怎么比较?还不是数据吗?”

    “只要你能够统计出来,在你接任之前,百姓财产怎么少,然后收入怎么低,多么不幸福。那你接任几年之后,百姓财产多了,然后百姓收入多了,接着也就是感觉越来越幸福了,这个就是你的政绩。从小到一个县,然后大到了一个州府,甚至是国家朝廷,不都是如此吗?就好比现在贞观年间,怎么能够证明你比前隋战乱时期过得好?”

    马周马上说:“这还用说吗?和平当然比战乱好了!”

    “你可以跟我这么说,可是你能够跟我们后世的人这么说吗?如果你们没有一个数据比较,那后世之人怎么可能知道和平来的不容易,就凭借你这个红口白牙的这么一说?所以,数据才是最能够说明事实真相的东西。虽然数据可能会被某些人掺水,可是数据的重要性确实毋庸置疑的。如果你连自己手下县城的人口,甚至是各种情况都不清楚,我真的怀疑你是怎么执政的了!”景文说道。

    “你就是要把数据弄好了,然后才能够真正的了解治理之下的情况,只有了解了情况,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如果你拿着一份不准确的数据来执政,那恐怕你可就要惨了,到时候百姓也可能要更惨,因为他们要替你这个父母官的不作为而买单。”景文非常不客气的说道。(未完待续。。)

793、脱裤子放屁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下一步,我想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现在的税收基础。”景文说道。

    “改变税收基础?这个有什么意义吗?”马周问道。

    景文解释道:“原先我们大唐的税收基础,是建立在租庸调的基础上面。而租庸调是以人丁作为税收基础,也就是每个人生下来,一旦成年了都要缴纳农业税。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百姓都要缴纳农业税,而这个税收制度是以人丁来计算。那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不管是每个人手里面的土地多,还是土地少,都是缴纳一样的税赋。如果以后百姓没有土地,那怎么承担得起呢?我原先也跟皇上说过,开发江南是我大唐长治久安的原因。而我大唐的均田制,恐怕不长久啊!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的税收基础,而不应该把人丁作为税收的基础。我想,最好还是把税收的基础建立在土地上面。”

    唐朝实行的是均田制,所以理论上来说每一个百姓一出生都有土地可以由国家授予。可是土地是不变的,人口也就是不断增加。用不了多少年,人口恢复了,土地也就越来越少。而且,唐朝还有一个更坑爹的就是不抑制土地兼并,这样也就会造成了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面。而到了最后,百姓没有土地可以获得,那自然也就无法承担税赋了。

    可是唐朝的租庸调都是建立在人丁上面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土地,都要交税,这个是人丁的义务。而这种方法,在开国初年的时候,人口少,几乎每一个百姓都能够获得土地,这样大家当然承担得起。万一过了几十年。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那最后没有土地的百姓无法承担以人丁作为计量单位的税收制度,这样他们也就会逃避税收而逃亡。甚至,最后揭竿而起。

    现在开发了江南,可是江南开发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可是这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人口的话江南开发也就迟迟无法进行。至于接下来,就要动员百姓去江南去讨生活,可是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毕竟,中国百姓都是谁故土难离,这个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现在百姓在中原这个花花世界还能够生活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去江南那个穷乡僻壤生活?这个时代的江南,可不是后世那个已经开发成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到了那个地方可就要一切从头再来,几乎很多配套设施都没有。这个才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啊!

    所以,景文必须想办法让百姓过去,而最好的办法也就是“逼迫”。如果不用现实生活来逼迫,百姓根本不会想着过去的。而景文也不一定认为土地兼并不好,就是要看你的执政思维是如何。如果执政思维只是想要苟且偷安,那当然最好是抑制土地兼并。可是如果土地兼并用好了。那完全可以把国内土地兼并的压力,转化为对外开疆拓土的动力。中国百姓都是如此,只要还有一口吃的,都不会轻易造反。而中国古代皇帝大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会对外宣泄这种压力。

    如果中国古代皇帝能够在国内土地兼并最强大的时候,能够善于引导百姓,让百姓去争取对外开拓,让军队去开疆拓土甚至是殖民。这样中国完全可以借着的压力土地兼并去开疆拓土。可是中国有一个坑爹的阶层,也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反对对外征战,开疆拓土。因为这样会增加五武将的权势。所以,他们宁可对内内部消化这些土地兼并的压力,所以也不愿意对外开疆拓土。最后,土地兼并的压力越来越大,只能够逼着百姓造反。可是如果在土地兼并的时候能够引导那些百姓对外开拓,那这股压力恐怕倒霉的不是统治者自己,而是外国了。

    毕竟,中国农民为了土地,可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甚至,让他们去拼命都可以。如果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善于利用这一点,让这些穷得只剩下一条命的人去开疆拓土,那恐怕反而能够起到奇效。而他们杀敌恐怕是最勇敢的,因为他们能够为了土地才能够奋勇作战。这个就是把内部压力转化到外国身上的原理,可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官员就是学不会,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如果古代皇帝官员能够用这种方法,那未必国家不能够长治久安,改变一乱一治的结果。

    “马周,刚才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通过统计这个孟津县的人口,然后把这些人口的税赋改变一下。也就是把人口所需要缴纳的税赋平摊到孟津县土地上面。也就是用人口所要缴纳的税赋,用来除以土地的田亩数,这样也就得出了每亩土地要缴纳的数字了。”景文说道。

    可是马周看到了一下这个方案,然后说:“这样做,有意思吗?这样做,好像并不能够给我们增加多少税赋,也不能够给百姓减少多少负担,这么做有意思吗?是不是有点脱裤子……嗯,不说了,反正我也就是这个意思。”

    “你是认为我脱裤子放屁吗?这个可没有那么简单的。”景文说道。

    景文这个政策,其实看起来一点用处都没有,上不能够给官府增加税收,下不能够给百姓减轻负担。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拥有土地的人,他们土地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是把所有人口所要缴纳的税赋都平摊到了土地上面,结果得出的数字都是一样的。而官府所收到的税赋,也都是一样的数字,没有什么意思。而百姓好像也没有减轻负担,因为他们所需要缴纳的税赋也都是一样的,没有减少。

    所以,怪不得马周也都说什么这个政策有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嫌疑。可是,景文却知道这个政策的可是有着非常深远意义。(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737/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弄臣最新章节! 作者:盐焗鸡蛋所写的《大唐弄臣》为转载作品,大唐弄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弄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弄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弄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弄臣介绍:
什么都会一些的宅男景文穿越到了贞观年间,可是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在贞观年间,忠臣遍地,贤良如狗,并且都以犯言直谏为荣。而景文看到这个现象,只要顺应时代,当一个拍皇帝马屁,逗皇上开心的弄臣好了。 “这个世界上不能够只有忠臣良臣直臣,还需要我这个弄臣奸臣来做绿叶衬托啊!既然我是弄臣,那我就弄出一个盛世中华好了。”景文说道。 可是,景文虽然一开始只是想着做一个弄臣,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把他往权臣的道路上逼啊!大唐弄臣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弄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弄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