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元首的愤怒TXT下载元首的愤怒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元首的愤怒全文阅读

作者:落爷孤独     元首的愤怒txt下载     元首的愤怒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31章 意大利舰队诱饵

    150火箭弹重31公斤,射程8公里,“bf109”只需要对着英**舰俯冲到5六公里外就可以发射了,军舰上的防空武器很难威胁到这么远的“bf109”,而德国的150火箭弹的威力相当于一发203毫米口径的炮弹,英军军舰除了战列舰的侧装甲没有办法炸出窟窿,巡洋舰以下的军舰,是扛不住这种威力的,但是火箭弹不像炮弹可以穿透装甲后爆炸,只能接触就爆炸,所以只能对英军军舰的甲板或者是上层建筑构成致命威胁,而炮弹就可以穿透军舰在内部爆炸,从而引爆军舰的弹药库,火箭弹就不会有这种能力,但是飞机发射的火箭弹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1940年9月13日深夜,意大利第1巡洋舰分队在第9驱逐舰分队的陪同下悄然离开了塔兰托港,去执行破坏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命令。而李默派出了三组侦察机,每一组有两架ju89未携带炸弹的战略轰炸机,四架ju89全程在意大利舰队周围高空巡航。

    第1巡洋舰分队由3艘扎拉级重巡洋舰组成,分别是“扎拉”号、“阜姆”号和“波拉”号。第9驱逐舰分队由4艘奥里亚尼级驱逐舰组成,分别是“奥里亚尼”号、“焦贝蒂”号、“阿尔菲耶里”号和“卡尔杜奇”号,他们统归第1巡洋舰分队司令卡塔尼奥少将指挥,这就是意大利海军仅剩的海军力量了。

    这次战斗的计划是意大利军方与德**方妥协的结果。意大利要求在由德国空军提供一个航空军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意大利舰队应切断英国向希腊增援的海上通道。并歼灭一个英国舰队。而1月14日德军航空师在克里特岛重创2艘英国战列舰的报告,使得一直底气不足的意大利海军认为有改变被动局面的可能。

    于是,意大利新任海军参谋长里卡上将制订了作战计划,计划安排如下:意大利海军将组织四支舰队分别从四个港口分别出发,会合后由亚基诺上将统一指挥,扫荡东地中海,这就是意大利海军的全部家当了,墨索里尼也开始赌上自己的全部海军,就是为了颜面,愚蠢之极。

    9月17日晨。墨西拿海峡西部海域海雾弥漫。11时许,4支舰队准时出现在预定集结海域。按照预定计划,此时该有大批德国飞机到达,进行一场护航演习。以便在未来协同作战时有利于彼此识别与配合。

    但是等待多时。意大利人没有等到德国飞机。德国飞机早就在他们的高空巡航了,只是没有露面而已,德军空军在等待英**舰的出现。意大利海军却于12时20分等来了一架英国桑德兰式侦察机。亚基诺上将认为舰队行踪已经暴露。请求取消计划,但是被在罗马的里卡上将否定,亚基诺上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按计划行事,虽然他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愈来愈强烈。

    18日,意大利舰队分三路沿130度航向,向加尔多斯岛西南方向挺进。卡塔尼奥分舰队和莱尼亚尼中将的分舰队合为一支,处于编队最北面。6时43分,意大利的ro43侦察机发现了英国巡洋舰,意大利人立刻加速至30节朝英国人驶去。8点钟,中路的桑森尼蒂分舰队目视发现敌舰,12分钟后开火。桑森尼蒂分舰队开始后撤引诱英国巡洋舰队追击。此时,卡塔尼奥的分舰队一直在北面,准备在适当的机会切断英国舰队退路而没有参加战斗。由于10时58分英国航空兵的空袭,意大利舰队不得不全体沿300度航向再度撤退。

    下午15时30分,倒霉的意大利人开始走厄运,旗舰“维内托”号(舰队中唯一的战列舰)在空袭中中雷。亚基诺认为英军只有驱逐舰队可能在夜晚追击自己,而其他威胁就是第二天的空袭,于是他决定让全部分舰队会合,保护“维内托”。卡塔尼奥分舰队和莱尼亚尼分舰队分离,紧密地排列在“维内托”号的右舷。

    黄昏时分,意大利人发现8架英国飞机在舰队后方盘旋,这些飞机是从“可畏”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然而英国飞行员并没有立即攻击,他们在盘旋中等待光线更暗一些后再进攻,这样意大利人就很难看清楚飞机了。最后一缕光线也被夜色吞没,亚基诺命令舰队突然转向,以迷惑英国飞行员。

    10分钟后,这支由8架鱼雷机组成的英国机群飞临舰队上空,舰队立即以密集的防空火力进行反击,由100毫米、90毫米和37毫米高炮组成的炽热的火网,迫使英国飞机在3000码的距离上放弃了集体攻击的打算。他们先撤出战斗,然后在火网外散开队形,由单机独立进攻,以分散舰队的防空火力。

    然而各驱逐舰分队开始施放浓浓的烟幕,并且打开探照灯,用强烈眩目的光束罩住英国飞机。这一切让英国飞行员头晕眼花,因此最初的7架飞机一无所获。最后一个进入攻击航路的是c?威廉斯中尉,因为多数英国飞机已经开始撤离,舰队防空火力相对稀落。他驾机以紧贴海面的高度突破了防御,接近了右侧舰队。他选定了离他最近的那艘大舰,正是“波拉”号。19时45分,鱼雷投了出去,朝“波拉”号冲来。

    夜色确实影响了意大利人目视的效果,“波拉”号舰长m?德?比萨上校发现英机投弹时已经晚了。尽管被亚基诺上将誉为杰出指挥官的他紧急下令转舵,但那架飞得如此之低的鱼雷机投雷的距离太近了,而“波拉”号庞大的身躯转动又不灵便,1分钟后大家眼睁睁地看着鱼雷击中了右舷主机房和锅炉房之间的部位。

    这是致命的一击,巨大的爆炸使主机房和锅炉房里血肉横飞,主机停止了运转,全舰的电力设备都陷入瘫痪。很快,汹涌的海水冲入了三个防火舱室,将他们填满。主机停转使“波拉”号失去了动力,庞大的舰身缓缓停下,象死鱼般动弹不得,电力设备的失灵使得军舰失去了自救的能力。至此,倔强的m?德?比萨上校不得不下令弃舰。近800名官兵争先恐后地跳入大海求生,只有包括副舰长在内的257人留在了“波拉”号上,等待无论是自己人还是英国人的救援。

    ……(未完待续。。)

    ps:  感谢兄弟们的月票和赠送:

    永远14岁的才不是大叔 投了 1 票[2014-12-22 23:00]

    开心珞巴 投了 1 票[2014-12-22 19:20]

    1132 投了 2 票[2014-12-22 18:38]

    海拔1.75 投了 2 票

    3765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3765

    赠送章节10份

第332章 英意海军对决(上)

    有趣的是,一般情况下遇难船只上的人员要么变得惊惶失措各自逃命,要么同仇敌忾为挽救爱舰进行最后的努力。而意大利水兵的表现则让人哭笑不得,留在舰上的水兵们的军纪已经荡然无存,他们怪叫着冲入军官的舱室,砸开军官们的储物柜,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从中取出一瓶瓶上好的葡萄酒,朝嘴里猛灌。

    很快,其中的大多数人就变得醉熏熏的,有的说着胡话,有的哼起了颓废的小曲。哦!可爱的意大利海军士兵,英国海军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对手,太有爱了。

    “波拉”号完全丧失动力的消息在20时15分转达到亚基诺上将那里。此刻他感到心烦意乱,因为战斗一直都不顺利。3分钟后,他用信号下令卡塔尼奥少将率第一巡洋舰分舰队去实施救援。可是按照海军常规,一般这样的任务是交给驱逐舰去干的。

    于是,卡塔尼奥少将立即用信号表达了他的意见——派巡洋舰去是一种奢侈,只需2艘驱逐舰就足够了,虽然亚基诺上将考虑了部下的意见,但是最终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20时38分,他用信号向卡塔尼奥少将作出详细解释。

    因为他觉得面对“波拉”号这样的状况,需要一个将级分舰队指挥官才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格来评估波拉号损坏的程度和修理所需的时间,并当场拍板处理的方案。命令于21时生效,卡塔尼奥少将以军人的服从接受了命令。率领自己的分舰队离开主力阵列,一字纵列以16节航速向东南方前进。

    可怜的“波拉”号被装备了对海搜索雷达的英国巡洋舰“奥赖恩”号发现了。英巡洋舰分队司令威佩尔中将向旗舰报告:“情况不明舰艇,方位240度,距离5海里。已明显停滞不前。我的位置北纬35度21分,东经21度5分。”英国舰队司令坎宁安上将认为这可能是在先前空袭中被击伤的“维内托”号战列舰,立即率领主力杀气腾腾地赶来。“波拉”号成为陷阱里哀鸣的幼崽,正在吸引猎人和更多的猎物。

    22时许,英国主力舰队从“波拉”号的东北方向接近了他,4艘大型舰艇组成一横列,由南向北分别是“巴勒姆”号战列舰。“可畏”号航母。“君权号”号战列舰和“罗德尼号”号战列舰。22时03分,“罗德尼号”号上279雷达的屏幕上出现了“波拉”号的身影。

    雷达操纵官根据信号判断距离约6海里,是艘600多英尺长的大舰。7分钟后,接到雷达报告的坎宁安上将十分兴奋。指挥舰队进入炮击。22时20分。“罗德尼号”号的雷达再度锁定“波拉”号。得出方位191,距离4.5海里的战术数据。由于“波拉”号位于英国舰队左舷,这时。处于左舷的驱逐舰被要求开始向右舷转移阵位,以腾开战舰射击的空间,而“可畏”号也接到了离开队列的命令。

    然而,就在英国驱逐舰刚接到转移命令时,位于右舷的驱逐舰“斯图亚特”号在22时23分发出警报,因为他在船头250度方位约2海里处,发现了夜幕中有6艘从左舷向右舷方向行驶的军舰阴影。其中第2、3艘为大舰,其余为小舰。22时25分,英国舰队参谋长埃德尔斯顿准将用望远镜观察了这些阴影,他镇静地发出了几乎相同的报告。而一位曾经当过潜水艇艇长的军舰轮廓辨认专家鲍尔中校,只一瞥,就用敏锐的眼光判断出那2艘大舰是主炮口径8英寸的扎拉级重巡洋舰。

    英军反应极快,坎宁安上将迅速通过超短波发报机下令舰队排成纵队。同时,火炮开始转动对准敌舰的方向。由于距离在4000码左右,适合近距平射,因此英国人的火炮都摇到了平射位置。

    不久,整个舰队调整完毕,航向280,24门15英寸、20门6英寸和20门4.5英寸火炮一起对准了航向130的意大利舰队,炮手的手指已经扣住发火扳机。22时27分,完成准备的英国舰队由“猎狗”号驱逐舰打开探照灯,罩住了意大利编队3号舰。杀戮就要开始。

    亚基诺上将怎么没有想到,他的这道命令将自己的舰队送进了鬼门关。而卡塔尼奥少将虽然服从了命令,但是对危险仍然估计不足。因为意大利舰队没有对夜战做任何有效的准备。他们只给鱼雷发射管配置了消焰装备,可火炮上却没有,据说意大利军官认为夜战中是不可能使用主炮的。

    此外,由于平时不注意夜战通讯火控设备的研究,他们的这些设备都不适合夜晚使用。这样的舰队为何敢在夜晚回到一个危险的海域去救援友舰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英国舰队没有追上来的可能,而且就算追上来,也决不可能在夜晚派战列舰这样的大船来追击。

    按照亚基诺的说法,他认为英军只会留下驱逐舰四处活动。因此,当英国人已经把炮口瞄准意大利人的时候,意大利人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即将开始的思想准备,卡塔尼奥少将担心的也只是“波拉”号的实际状况而已。

    其实早在21时55分,卡塔尼奥分舰队就被发现了,探测到他们的是装备了279雷达的英国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阿贾克斯”号雷达屏幕显示自己前方5海里处有3艘不明船只后,立即向上报告。

    当时正在指挥驱逐舰队追击“维内托”号的麦克上校接到了这份报告。此刻,他正在卡塔尼奥舰队东北10海里处。航海官分析了电文和海图,发现“阿贾克斯”号报告的不明船只的位置和自己在21时55分的位置仅差4海里。

    由于那时雷达定位精度不高,相差几海里是常有的事,于是麦克判断“阿贾克斯”号发现的是自己,没有理会。而实际上,不仅雷达有误差,当时在摇晃的军舰内进行海图作业也有误差,雷达和海图双重误差叠加,导致21时55分距离麦克舰队10海里的卡塔尼奥分舰队成了距离4海里,这也真可谓阴差阳错。卡塔尼奥分舰队似乎逃过了这一劫,但更大的劫难却在等待着它。

    懵然不知的卡塔尼奥分舰队在黑夜中继续前进,此时的队列里“阿尔菲耶里”号驱逐舰打头,后面依次是“扎拉”号、“阜姆”号、“贝蒂”号、“卡尔杜奇”号、“奥里亚尼”号。22时26分,两颗红色信号弹在其船头前方升起。

    ……(未完待续。。)

    ps:  感谢兄弟的赠送:

    书```我的最爱

    赠送章节88份 章节赠送

    3765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3765

    赠送章节10份

第333章 英意海军对决(下)

    卡塔尼奥少将知道这是“波拉”号发射的,正在与自己进行联系。然而就在他看见信号弹没有多久,3000码外一束强光突然照射过来,罩住了编队中的3号舰“阜姆”号,余光使“扎拉”号和“阿尔菲耶里”号的轮廓在夜空里也分外清晰。一瞬间,意大利海军官兵都惊呆了。

    “轰”,惊慌失措的意大利人看到英舰上腾起一排火焰,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战列舰!”有经验的人叫喊着,卡塔尼奥少将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本来以为攻击他们的可能是英国的驱逐舰队。一刹那,意大利海军官兵的意志崩溃了。还没等清醒过来的人寻找藏身之所,英国人的第一排炮弹就呼啸着落在了“阜姆”号舰身上。

    因为是2900码的近距平射,“君权号”号第一次齐射的6颗15英寸被穿甲弹命中5颗!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爆炸,一座后炮塔的塔身被整个掀翻,压在船身的一侧。30秒钟后,“君权号”号的第二次齐射炮弹紧跟着落下,这次8门主炮全部开火,再度有数发命中。其间,“罗德尼号”前部4门主炮的第一次齐射也针对“阜姆”号。

    挨了这些炮弹的“阜姆”号在短短2、3分钟内就变成一团大火球,舰体严重向右倾斜,迅速丧失了动力,缓缓脱离了队列。仅仅45分钟后,这艘几乎没有还手的军舰就消失在海面上,只留下无数救生筏和挣扎的人群。

    几乎和“阜姆”号同时遭到攻击的是“阿尔菲耶里”号驱逐舰,射击他的是“巴勒姆”号战列舰。“巴勒姆”号战列舰本来打算射击发射红色信号弹的“波拉”号。正要开火时接到改变航向命令,就在转向时。枪炮军官看见了探照灯余光中的“阿尔菲耶里”号驱逐舰轮廓。

    因为火炮已经准备就绪,又刚好指向这个方向。于是他下令立即开火。“阿尔菲耶里”号这样的驱逐舰如何能经受得住15英寸大炮在3100码距离上的直射呢?4发穿甲弹至少有2发直接命中,整个舰体象挡车的螳螂一般,在一串爆炸中迸发出强光,火焰窜起老高,接着浓烟滚滚,也脱离了队列。

    “阜姆”号刚被打残,接下来就轮到了旗舰“扎拉”号了。“罗德尼号”号和“巴勒姆”号几乎同时向它开火,“君权号”号也迅速加入了战斗。前两艘各打了5次齐射,后者打了4次齐射。“扎拉”号所有重要部位——指挥塔、炮塔、主机房、锅炉房等等都被15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爆炸一次叠着一次。

    那些零星抵抗的8英寸炮全部被打哑,炮管扭曲,指向四方。而主机已经停转,一台锅炉引起的爆炸将舰体从当中劈裂。甚至于有一座前炮塔被气浪炸离炮座,象玩具一般滚过布满烈焰的甲板,掉入了大海。此时,指挥塔内也是死伤累累。卡塔尼奥少将见大势已去,整理了一下军服,从容地穿越人间炼狱般的甲板。走到舰尾,下令弃舰,并指挥安置缓性炸药,准备将旗舰炸沉。

    饱尝了一边倒战斗的乐趣后。英国战列舰停止开火,并于22时38分撤离了混乱的战场,2分钟后。英国驱逐舰开始打扫战场。22时59分,燃烧中的“扎拉”号和“阿尔菲耶里”号被英国驱逐舰“斯图亚特”号“‘哈沃克”号发现了。“斯图亚特”号发射了鱼雷,没有命中。23时05分。“扎拉”号上缓性炸药被引爆,火焰更加猛烈,可是似乎上帝有意折磨“扎拉”号,他仍然没有沉没。

    23时15分,“阿尔菲耶里”号突然鹞子大翻身,一下子沉入了大海。2分钟后,“扎拉”又挨了“斯图亚特”号上4.7英寸炮的2次齐射,除了几声爆炸,没有任何效果。23时30分,在战场游走了一圈,目睹了“扎拉”号、“阜姆”号和“阿尔菲耶里”号3艘船惨相的“哈沃克”号又向意大利人发射了4条鱼雷,结果却无一中的。

    直到2时,麦克分舰队赶到了战场,他们不顾水中挣扎的意大利人,径直朝有火光的地方杀来。此时的“扎拉”号大约能烧掉的都烧的差不多了,只剩上甲板还有几处火头——这已经足够。“扎拉”号挨了“贾维斯”号驱逐舰的3条鱼雷,巨大的爆炸之后水柱冲起几十英尺高,大火再度燃起,照亮了数海里范围内的海面——现在那里遍布着军舰残骸、漂浮的尸体、救生筏和无奈的水兵。2时40分,“扎拉”号终于如释重负地翻转了庞大的身躯,带着卡塔尼奥少将——没人知道他那时是死是活,逐渐沉入大海。

    英国人的炮击开始后,其他意大利驱逐舰发现情况不对,纷纷转舵离队逃跑。“奥里亚尼”号被“君权号”号的6英寸副炮击伤了前引擎室,“焦贝蒂”号被“君权号”的15英寸大炮打得起火,但是他们都借助航速、夜色掩护和战场的混乱逃跑了。只有“卡尔杜奇”号在23时08分挨了“哈沃克”的炮弹,又在7分钟后挨了对方的鱼雷,于23时30分葬身大海。

    而这会儿的“波拉”号几乎可以说是旁观者了,它在海面上一动不动地漂浮着,遭到攻击时电力设备的损坏使得舰上的火炮指向东倒西歪,也让整个舰体漆黑一片。虽然它曾经被英舰“巴勒姆”号发现,可是突然出现的来救援他的卡塔尼奥分舰队分散了英国人的注意力,因此它并没有挨到英国战列舰的炮弹。

    直到24时,它再次被“哈沃克”号的探照灯发现。也许“哈沃克”号相对“波拉”号庞大的舰体实在太小,于是它被“哈沃克”号舰长沃特金斯认为是“维内托”号。半小时后,追击“维内托”号的麦克分舰队赶了过来。虽然后来修正了报告,但已经来不及了,麦克将错就错加入了战斗。

    1时40分,探照灯再度照准“波拉”号,这次是“猎狗”号和“格里芬”号驱逐舰,麋集在上甲板的狼狈不堪的人不得不掩住眼睛。然而英国人并没有立刻攻击,他们在等麦克的分舰队。3时25分,击沉了“扎拉”号的“贾维斯”号接近了它,“波拉”号上一些人等不及*近就跳入水中。之后,英国人不断朝水中的意大利人高喊:“接住这个!可怜虫!”他们把缆绳纷纷扔了过去,意大利人借助缆绳登上了“贾维斯”号。包括从水里救起的,一共有257人。

    在救援落水的意大利人的同时,英国人也组织了一批枪炮人员一窝蜂怪叫着冲上了“波拉”号,拆下了他们缺乏的小型枪炮,又从另一块跳板回到自己的军舰。15分钟后,缆绳解开,“贾维斯”号对“波拉”号发射了1枚鱼雷——没有爆炸,旁边的“努比亚”号驱逐舰补了1枚,4时03分“波拉”号爆炸沉没。

    ……(未完待续。。)

    ps:  帅的老男人

    投了 2张月票

    谢谢你的月票。

第334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上)

    至此,意大利第1巡洋舰分队全军覆没,只剩下在海面徒然挣扎的水兵。最后,英军指挥官坎宁安上将很有绅士风度地发了封电报给意大利海军部,让他们去救援还在海上挣扎的同胞。

    空中的ju89侦查分队,只看到下面的火光,也不确定到底是谁胜谁败,李默给这些侦查分队的任务很简单,尽量不要暴露,只观察跟踪英国地中海舰队就可以了。地中海是没有英军的高空战斗机的,所以这些ju89不用担心被英军的舰载飞机击落,英军的两个主要空军基地,一个在直布罗陀要塞,一个在曼德拉,现在的喷火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实在不是很大。

    到整个海战打完,英国指挥官坎宁安发了封自以为是很骑士的电文,ju89当然也是收到的,这下在周围巡航的ju89就只需要跟踪打了胜仗后大规模撤退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就可以了,而不用去管那些仓皇逃跑的意大利军舰,溃败的残余那一定是意大利没有被歼灭的军舰。

    现在是晚上2点多钟,李默也收到了ju89发来的电报,但是德军的空军要对英国舰队发起攻击,必须要在天亮以后,晚上是没有办法攻击移动中的军舰,只要ju89跟着这些英**舰就可以了,到早五点的时候,天还没有亮,现在是冬季,天亮最早要在六点,但是李默依然命令所有的ju89和“bf109”起飞,这次起飞的共有ju89飞机四十四架,。而“bf109”改装携带副油箱飞机数量。是一个航空团一百六十四架飞机。

    从西西里岛起飞要追赶上英国地中海舰队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那时候刚好天亮。六点就是德军战略轰炸分队发起攻击的时间。

    “嗡嗡……嗡嗡……”

    德军的两百多架飞机,从西西里岛机场起飞。德军空军上校汉森作为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为了方便指挥,汉森把自己的座机放在ju89上,这里刚好有完善的通行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指挥的需要。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汉森就距离前面的侦查分队两百公里左右,汉森先是向李默汇报了一下情况后,就命令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群编队加速,这时候刚好天际边上露出一轮红日。初升的朝阳,把周围的云彩都映衬得红彤彤的。

    坎宁安此时也是刚刚起床,昨天晚上的大胜,让坎宁安的心情十分的好,突然在舰队后面的警戒军舰发来警报,说是他们的后方发现大批的不明飞机,而联系也联系不上,说明哪些飞机只能是德国或者是意大利的,坎宁安连忙让传令兵拉响警报。并且让自己的舰队组成紧密的防空阵型,这种阵型就是可以形成十分密集的防空火力,这种密集的防空火力网是很难被突破的,这种阵型也是这个时代通用的做法。

    如果汉森知道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居然还在用老掉牙的密集战队防空阵型的时候,恐怕做梦都会笑醒,要知道“bf109”携带的是火箭弹这种密集面覆盖的武器。虽说“bf109”对着英**舰俯冲射击,精度还是有一定保证的。但是飞机上的火箭弹打军舰,对于德军空军来说。还是大姑娘连上轿——头一遭,效果到底如果,还真不好说,现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居然用机密阵型,当然就是解除了汉森的一些担忧,德军空军的轰炸效果在英国人自己安排的战术上面又加了几分。

    “呜呜呜……呜呜呜……”

    英国地中海舰队的防空警报,就连汉森都可以听到,不过这让汉森更加兴奋,指挥着一百六十四架“bf109”蜂拥扑向了英国地中海舰队,汉森也是学的李默那招,自己既然有绝对的实力,那就毫无保留,全军押上,然后从四面五方展开猛攻,生死就是这一锤子买卖。

    英国地中海舰队,除了英国本土舰队外,是其他驻外舰队最强大的英国舰队,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由颇具盛名的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爵士,他在海军中享有“沉着而坚强的水手”的声誉,善于审时度势,机敏过人)指挥。

    相比意大利,英国舰队在数量和技术性能上均处劣势:战列舰4艘(都参加过日德兰海战,虽然拥有8门15英寸的主炮,所以实战经验丰富),航空母舰“鹰”号,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艇20艘,潜艇10艘,其它舰艇8艘。司令部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鹰号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中唯一一艘由战列舰改装的航空母舰,也是二战初期参战较多的航母。原为给智利海军建造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因一次大战中断工程,1918年2月28日被皇家海军购买,1920年4月尚没完工的鹰号就入役进行舰载机运用试验,11月再送入造船厂继续建造,并于1924年6月26日完成作为航空母舰的改装。1931年和1935年两次接受进一步改装。标准排水量2.26 万吨,最大航速24 节。可载飞机21 架,大战爆发时在印度洋服役。1940 年编入英国地中海舰队

    这次坎宁安连忙命令自己的舰载机起飞,可惜这些飞机就二十一架,其中有十二架鱼雷机,这是为了对付意大利舰队而准备,战斗机就一个中队,这些舰载机可不是英国的喷气式飞机,而是英国老师的舰载机,连“海飓风”都不是,这些老式的舰载机对付军舰还可以,用来对抗“bf109”,简直是送菜,但是这些这十一架英国舰载机,还是悍不畏死地紧急起飞,对着德国飞机冲了上来:

    “哒哒哒……嗒嗒……”

    一个照面,先进的“bf109”就把这些老爷机给揍了下去,“bf109”不光有数量优势,还有性能优势,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这十一架英国舰载机,连阻止德国飞机前进都没有做到,就回到大海的怀抱中去了。

    “砰砰砰……碰碰……嗒嗒……”

    德军的飞机还没有飞临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上空,英国人的炮弹就开始发射,此时距离起码在五公里以上,德军的飞机在飞行一公里,就可以发射火箭弹,这时所有“bf109”都收到了汉森上校的命令,汉森命令自己的“bf109”轰炸机群,全部爬升到万米高空,然后俯冲轰炸,这个俯冲距离各飞行员执行掌握。

    ……(未完待续。。)

    ps:  感谢:

    铁胆火车头 投了 1 票

    90123546852 投了 1 票

    海拔1.75 打赏了 588 起点币

第335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下)

    汉森就是想把自己的战斗机当成ju87俯冲轰炸机用,汉森的“bf109”只有一半是改装的火箭弹飞机,其余的全部是携带的两颗500公斤的航弹,这也是汉森自己做主这样安排的,李默是不会去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定的,虽然李默建议把bf109装上火箭弹,去炸英**舰的上层建筑,但是汉森作为老牌飞行员,觉得这种三十多公斤的炸弹,很难对英国战列舰造成实质的损害,所以汉森的飞机,有一半是带的航弹。

    但是这个战斗机带航弹去轰炸海上移动目标,的确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才有汉森命令他们飞临英国地中海舰队上空俯冲轰炸的命令,当然这样有一些“bf109”就可能被英**舰的防空火炮击中,但汉森依然决定这样干,击沉这些英**舰才是汉森的首要目标,如果总司令要处分自己,就处分吧,汉森是这样想的。

    英国人一阵乱枪乱炮,居然让德国人开始爬升到万米高空,这已经超出了英**舰的射高,德国飞机的避战,让英国人顿时欢呼起来,狠狠咒骂这些该死的“胆小鬼”,不敢来尝试英国的炮弹味道,欢呼吧,等下就知道了悲剧是什么。

    “报告汉森上校,我们已经飞临英国地中海舰队上空。”

    “火箭弹机率先攻击,一次一个中队俯冲,间隔三十秒。”

    “明白,火箭弹机开始攻击。”

    “呜呜呜……呜呜呜……”

    十二架“bf109”脱离编队,头一栽就对着不断航行的英国舰队俯冲下来。

    英国人一发先德国飞机的意图。连忙调整炮口想着这些俯冲的“bf109”射击,可惜的是任何大炮都有一个射击抬高。七十五度是极限了吧,不可能抬高到垂直状态。所以这些英**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国的“bf109”呼啸着俯冲下来,而英国舰队外圈的到是可以射击这些俯冲的“bf109”,但这就大大减少了英国的防空火力,对着如此高速的“bf109”俯冲速度,可以说是稀松的防空火力网,处处是漏洞。

    三十秒后第二组“bf109”又开始脱离编队,对着下面的英**舰俯冲,此时第一波的“bf109”已经开始发射了。

    “簌簌……簌簌……”

    火箭弹本身的速度在加上“bf109”俯冲的一千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使火箭弹的速度更加迅速。高速使火箭弹的弹道更加的稳定,基本上不受海风的影响,第一波的十二架“bf109”就是对着英国地中海舰队中的航空母舰去的,其实此时英国的航空母舰“鹰”号,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但是德军还是继承了先打机场的传统。

    “轰轰……轰轰……”

    几十颗火箭弹就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命中了英国的航空母舰,然后产生猛烈的爆炸,其中还夹杂着特别猛烈的爆炸,已经把“鹰”号航空母舰的上层甲板全部掀翻。原来是“鹰”号航空母舰上停靠的鱼雷机下面挂在的鱼雷,被火箭弹引爆,十几颗重型鱼雷的连环爆炸,惊天动地。“鹰”号航空母舰巨大的身躯被炸的一沉一浮的,犹如水面的浮萍。

    接着英国航空母舰就被大火笼罩,大火还在继续引爆航空母舰上的炸弹。英国航空母舰彻底完了,根本没有救援的可能。英国航空母舰的指挥官没有被炸死,连忙下达了弃舰的命令。

    第一轮攻击就取得这样大的战果。这让所有人都所料未及,英国地中海舰队指挥官坎宁安更是心疼的差点哭出来,可是还没有等坎宁安哭出声音,德军的第二波俯冲轰炸开始,现在轮到英国的战列舰了。

    “簌簌……簌簌……轰轰……”

    英国的战列舰就算是上层甲板不是最厚的地方,但也不会少于100毫米厚,31公斤的火箭弹实在是没有什么效果,巨大的炮台当然也是炸毁不了的,可是这四艘英国战列舰上面的防空火炮可是没有什么厚装甲的,第二波攻击就让英国的四艘战列舰上面的防空火炮损失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第三波的轰炸接踵而至,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只能被动挨炸,坎宁安连忙命令自己的舰队散开,对于火箭弹这种最新式的机载使用方法,逼迫坎宁安被迫分散自己的舰队。

    “呜呜呜……呜呜呜……轰轰……”

    坎宁安的舰队经过巨大努力,才让舰队放开,分开是分开了,可是相对防空火力也减弱了,英**舰彼此的协防也少了,这下英国地中海舰队又惨了,因为后面来的德军轰炸机携带的全是500公斤的航弹,这种级别的航弹,就连战列舰都是扛不住的。

    “呜呜呜……呜呜呜……轰轰……”

    英**舰开始使出奔逃,溃不成军,军舰能逃的过飞机吗?当然不能了,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军舰一艘一艘被点名,先是火箭弹,让英**舰失去防空武器,接着就是航弹,然后就是ju89战略轰炸机收尾,把这些负伤的,无法逃亡的,没有抵抗能力的英**舰全部给送进海底。这基本上变成了单边屠杀,坎宁安爵士的旗舰,“君权号”号战列舰,也被送进了海底,而坎宁安本人也随着这艘巨大的军舰一起消失无影踪。

    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德国德军的战略轰炸下,荡然无存。

    ……

    1937年2月,纳粹德国开始执行了“铀计划”。一些英联军科学家提议要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此时德国先进的武器,德方的战斗力,也让英联军深感只用常规武器,很难在今后战胜德国,所以罗斯福在英联军科学家的建议下,开始执行绝密工程“曼哈顿计划”。

    到1940年8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 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英联军科学的熔炉,在 “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

    ……(未完待续。。)

    ps:  拜谢那些投了月票和打赏,赠送的兄弟,你们的名字将与本书同在,呵呵,几十年后再来看看,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第336章 曼哈顿计划

    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这下李默就送间谍物理工程师开始去应聘或者推荐的方式进入到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之中,这个工作有田添单独负责,当李默接到田添的报告后,就再三叮嘱田添,尽一切可能破坏或者是拖延美国的研发进度,最好是彻底破坏,首席科学家最好是直接解决掉。

    具体的实施还要看田添的,李默不是搞情报工作的,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对于情报方面的工作,田添还是很厉害的,破坏“曼哈顿计划”也是田添当前的主要工作。

    当然美国也专门成立了反间谍组织,来保护“曼哈顿计划”,暗战之中谁胜谁负,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李默提前几年就开始布局,让德国的间谍工程师很是顺利地加入到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中,这无疑占了先手,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危险了。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尽快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执行委员会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请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

    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0年12月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鉴于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实验室的军事化,格罗夫斯同意加州大学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名义上的管理单位和合同保证单位,基地的军队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学术讨论。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

    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奥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这十二个人就是德国间谍的目标,可是要想进入戒备森严的“曼哈顿工程区”谈何容易,但是方法是人想出来的,必要的时候就算牺牲几名混入的工程师间谍也是可以的。这种情况是在别无他法的时候才使用,混入“曼哈顿计划”的工程师间谍还是不要暴露的好。

    其实,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

    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并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

    刚开始英国和美国是在核能方面有信息交流。但并没有合作。1940年,布什和柯南特邀请英国加入以加强这个项目的力量。但英国果断拒绝了。因为他们不愿分享他们领先的技术,也不愿帮助美国去发展他们的核武器。但是由于英国没有美国那么足够充裕的人力和物力,亦不甘落伍于美国之后。在1940年7月30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原子合作上做了一个非正式、不成文的协议。

    然而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没有持续多久。1940年8月,英国在没有支付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要求实质性控制这个项目,遭到美国拒绝。美国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英国的谈判地位恶化,美国科学家也决定不再接受任何的外来帮助。美国核政策委员也担心英国会制造战时的核武器。

    1940年9月,柯南特冒着会暴露武器设计机密的风险去邀请詹姆斯?查德威克和其他几位英国科学家来洛杉矶参与原子弹设计,因为这个项目非常需要他们这类技术人员。1940年10月,丘吉尔和罗斯福签订了魁北克协议,这个协议恢复了双方的科学家在科研问题上互相合作的问题。美国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 而英国的投入仅50万英镑。

    一块告示鼓励橡树岭工人们保密,以英文写着:“在此的所见、所作、所闻,当你离开时,请留在这里。”

    可以说,历史上美国没有任何一项计划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曼哈顿计划这样严密。由于核武器的强大威力以及战争的紧迫局势,这不得不要求该计划必须做到绝对保密以免刺激到德国人加速发展他们的“曼哈顿计划”,而这项计划的保密形势是很严峻的。

    但是美国的反间谍工作做的在好,李默已经派人进入他们的内部了,为了拖住美国,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等他们的工作过半的时候,就是这些隐藏的德国间谍动手的时候。

    ……(未完待续。。)

    ps:  有月票的存到29号那天投,双倍月票了啊!!!

第337章 艰难的登陆

    对于曼哈顿计划的民间猜测甚至开始于计划之前,因此在1939年二战爆发之后,英联军政府便停止了所有公共媒体对于核研究计划的刊载和讨论,并要求国家科学院以及其他媒体驳回前先所刊登的关于原子理论及核研究的讨论,并避免了一切含有类似“铀”、“中子”、“原子武器”等字眼的文章。

    曼哈顿计划的规模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光是前后参与计划的英联军人总数都高达六十万,而且计划分散在田纳西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华盛顿等地秘密进行。如此庞大而且分散的计划,光靠限制媒体的措施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参与人员人多口杂,如何使德国和前苏联情报机构一次次无功而返,或者是受到蒙蔽,英联军人也下足了功夫。

    首先,每位计划的参与者都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甚至当地人也被告知此地所发生的一切禁止外传,同时他们也互相鼓励为国家而沉默。

    英联军人组织了一批十分尽职的保密人员队伍,他们彼此之间通过暗语交流,小到记录数据的纸片和每一位计划内成员的心理状态,事无巨细地进行着监察和记录,并一一处理,以达到机密不外泄。由于参与计划的许多科学家都是国际社会知名的原子物理学家,为了蒙蔽德国情报机构,他们甚至为每一位核心研发人员都取上了代号,其行动由情报部门周密安排,并派警卫人员随时护卫。以至在行动上隐藏其端倪。

    计划的保密工作的严密程度甚至到了连盟友英国都要提防的地步,甚至于有人说连工人们都从来不知道他们在这占地若干平方英里的庞大工厂里制造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只知道有少量的东西从大量的铀矿中提炼出来。

    1940年12月。前苏联通过其驻英国大使馆武官秘书的军事侦查员克列梅尔通过招募英国方面的核物理学家了解到英国正在进行大量原子能军事应用研究,并通过调查发现。英联军很可能也在进行同样的研究,并且该类研究极其敏感。

    苏联军事侦察部门获得了英联军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12月1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秘密会谈的内容。两巨头签定了共同研制原子弹的秘密协议。经过高层会议评估后。

    1941年二月,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侦察总局运用其在英联军潜伏的地下间谍亚瑟?亚当斯招募了一位名为坎普的英联军化学家,后者向其提供了许多有用情报:1英联军已秘密斥资10亿联元进行铀的研究和生产技术开发;2数千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在从事这一工作。

    数百名高级医生正在研究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在从事这项研究的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专门实验室,由军方领导人和科学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领导这项工作;3英联军正在设计空投型(核)炸弹,其爆炸产生的辐射和冲击波能杀死数百英里范围内的所有生物。

    1941年3月,亚当斯又从坎普那获得了2500页英联军核计划资料和核材料样品,并呈报莫斯科。苏联在英联军的间谍还有乔治?科瓦尔。代号德尔马,他成功地打入了英联军橡树岭核中心,在其中一个研究室工作,获取了非常多有价值的情报,并了解到橡树岭三个浓缩铀项目

    英联军在1941年也侦查到了苏联间谍开始对计划进行渗透,在同年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反情报总队处理间谍事务,1941年奥本海默向反间谍总队队长帕什报告报告伯克利实验室哈康,莫里斯有意接近他并要求其向苏联提供情报。

    英国核计划参与者克劳斯?福克斯也被查出与苏联情报部门有染,他在1941年一并供出了其他间谍。并导致对哈利?金,大卫?格林格拉斯,朱利叶斯和埃塞尔?罗森堡等人的逮捕,而苏联间谍乔治?科瓦尔和核物理专家西奥多?霍尔则侥幸逃脱。

    英联军苏三国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武器上。同样是尔虞我诈,没有什么盟友之分,有的只是国家利益。

    ……

    德军歼灭了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从西西里岛到北非的航线也就基本安全了,此时英国在直布罗陀还有一个舰队。叫h舰队,这个舰队的实力远远不如英国地中海舰队。现在连实力强大的英国地中海舰队都被歼灭了,哪么h舰队绝对不敢在来送死,既然h舰队不会来送,李默现在也不会主动去攻击英国的h舰队,要知道英国的直布罗陀要塞的防空火力那是相当的密集,此时还是不是李默去解决h舰队的时候。

    李默开始指挥德军的大部队登陆,法国仅剩余的几首驱逐舰和一些潜艇就为这些运输船建立一个反潜保护圈就可以了,而德军在突尼斯的防御难度也越来越大,英联军军天天在猛攻突尼斯港口,可惜他们实在没有能力把德军赶下大海。

    1941年1月16日晚上,李默指挥着四百多艘船开始登陆突尼斯港口,这么大的动静,英联军军当然也知道,所以他们立即掉来大炮对着港口乱轰,李默也是拼命反击,在整整一个晚上的登陆中,德军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大约有三千多人被炸死,掉进海里的坦克也差不多有五十多辆,德军虽然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还是登陆了突尼斯港口。这一晚上登陆的大约有十万人,而英联军军紧紧地包围着突尼斯,人数已经增加到五十万。

    这十五万人去冲击五十万英联军军,短距离还是可以的,长距离不好说了,毕竟这点兵力太少,这点兵力虽然不是很多,要想把五十万英联军军赶出突尼斯也不现实,但是李默依然下令进攻,李默只是要把英联军军往后面赶一赶,把包围圈扩大一点,让英联军军的大炮不能直接攻击到突尼斯港口就可以了。

    17日早上突尼斯包围圈的德军就发动全面的反攻,双方都派出了大量的飞机参战,李默也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ju89携带航空炸弹前来参战,双方飞机以来我往打的热火朝天,互有损伤,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的空军。

    ……(未完待续。。)

    ps:  鸣谢:

    宜家的 投了 1 票

    七杯茶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七杯茶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七杯茶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七杯茶

    赠送章节10份 章节赠送

    七杯茶

    赠送章节10份

第338章 兵临阿拉曼

    但是德国的“bf109”比英联军的喷火飞机要先进一些,所以彼此的飞机损失比是2:1,德国飞机损失是要少的多,但是英联军的飞机生产率是德国的五倍,在这样拼下去,德军的空军绝对完蛋,所以地面战争必须尽快分出胜负。

    当天德军就利用装甲优势,把突尼斯的包围圈扩大到三十公里左右,这下突尼斯港口基本上安全了,18日晚上又是通宵的运输,到20号的时候,英联军军就开始组织撤退,因为此时的德军德军登陆的人数已经达到三十万,李默已经决定第二天就发动全面的反击,但是英联军已经开始快速撤退。

    英联军汽车够多,跑的够快,李默虽然派出了追击部队,也是指追歼了一些殿后的英联军,而英联军的主力全部朝着曼德拉退去,主力距离曼德拉五百公里,因为德军登陆的时候,主要运送的是坦克和人员,而汽车基本没有登陆,怎么敢不要命的追击,李默绝对不会如此愚蠢,在后勤一点保障都没有的情况下,是不能去追击像英联军这样的机械化部队的。

    当然轰炸也是必须的,而英联军的飞机当然也会前来护航,双方空军在英联军军撤退的路上又展开了激烈的空战,英联军在撤退中的损失也是不少,几万人是有的,而双方的空军还是一样的2;1的损失率。

    空军的损失的的确确成了李默的心病,因为北非战役开始以来,李默的飞机损失已经达到三百多架。而他手中还有一千二百多架去了,不过好在李默这个克虏伯家族继承人。因为使用了武器整合计划,让德国的武器生产翻倍。现在飞机的产量就达到了两万多架,德国国家储备的,和这一个月的生产的,让李默的飞机略微超过损失。如果北非战场无休止的消耗下去,李默不想和英联军拼消耗,所以李默只能寄往把地面战争中,彻底击败英联军。

    彻底击败英联军后李默会怎么做,难道去攻击英联军本土,然后占领英联军吗?错。错的离谱,德国绝对没有那个实力去占领整个世界,上帝欲让其灭亡,必须使其疯狂,李默当然能清楚德国所拥有的实力,就怕希特勒狂妄到无知的地步。

    德国绝对是没有那个海军实力的,去进攻英国本土,如此情况下,李默击败英联军后就是逼迫联军。就直接出兵中东,把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和油田统统抢光,到时候又有充足资源和石油的德国,就一定不怕。

    ……

    其实英国就像一个婊*子。”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英国这个婊**子跪在胯下唱征服。这是对付”贱人”最正确的办法,李默有这个实力吗?也有也没有。北非决战就是一个契机,败者就是跪下唱征服的人。

    李默为了不让战局拖得太久。战线拉的过长,决定等待英美军队基本上把重兵调集到阿拉曼后,开始决战,一战定乾坤。如果英美军队分散了,德国要在整个非洲去追歼英美军队。

    分散的英美军队是容易战胜,德国在战术上也是成功的,可是在战略上呢!德国不可能在短时间歼灭整个非洲的英美军队,哪么整个非洲战争就有可能一打就是几年,李默拖不起,德国也拖不起,几年之后英美苏军事实力的提升,绝对比德国要快的多,那是德国将在也没有任何的武器装备优势,最后只能把非洲战争变成永无休止的消耗战,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德国前期的战术胜利就没有任何意义。

    反而会让德国陷入战争的”泥潭”,最后拖死德国,李默就是要让英美集结非洲的所有兵力,让他们借助阿拉曼这个自以为是的堡垒,来一场战略生死决战。

    集结在一起的英联军是不好打,并且是进攻战,甚至德军可能战败,但李默别无选择,德国现在虽然没有两线作战的实力,但绝对不能打持久战,必须速战速决,这就是李默选择进攻的原因,等待英美军队集结的原因。

    当然,英美军队在大规模集结,李默也没有让自己休假,而是快速地运输各种物资,同时让自己的军队运动到阿拉曼前一百公里处,并且的海边修建大型的码头,这样一来就可为自己的部队用海路直接运输,不用在突尼斯港口登陆,在用汽车运输到前线了,这可是一千多公里的沙漠运输,历史上的李默就是因为后勤跟不上,而在北非失败。

    李默当然会吸取隆美尔失败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视自己的后勤运输能力,所有欧盟国家都被抽调了一些运输船前来支援德国的北非战场,不管大小,能开就可以,李默也不挑三拣四,双方都在积极运输,德国运输距离近,但是运输能力没有英国强大,所以双方的战前准备工作基本差不多。

    1941年1月,对于英国人来说局势日趋严重。李默率领他的北非军团步步紧逼,而英联军则是毫无还手之力。德军的装甲部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使英联军根本无法做丝毫的抵抗,德军一直把战线推进到距离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仅有 150多公里的阿拉曼地区。

    这里离尼罗河三角洲还不到 100公里。此时,古老的金字塔已是遥遥相望。李默将军激动地给他的娇妻赛琳娜写信说道:”离亚历山大只有 100多英 里了!” 这一天是1941年 1月10日。李默的信发出的傍晚,他的军团又向前推进了60多 公里。

    现在只要他的装甲部队再向前稍微推进一些,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就能拿到通往埃及的最后一把”钥匙”。 就好像上帝有意要成全李默的功名一样,此时的英联军第 8军团司令奥金莱克为了保存实力,正准备撤出埃及。

    可以说,只要李默隆隆的装甲履带再向东前进一步, 亚历山大港、开罗即垂手可得。而希特勒一旦占领了中东,那必将对整个世界战局造成严重影响,德国的触角就会伸进印度洋,从而就会使半个地球划入德国的版图。 李默所取得的巨大胜利,不仅使他赢得了无比的荣誉,也使得整个德国都沉醉 在来自北非的胜利之中。

    ……(未完待续。。)

    ps:  等待铁杆的月初保底双倍月票

第339章 沙漠之虎

    一座新落成的桥以李默的名字命名;电影院里天天晚上放映新闻纪录片《李默上将在北非》。从省长到将军都纷纷把贺电贺信寄往克虏伯家族的住所。

    附近的驻防军司令官施特莱西乌斯将军甚至假借希特勒的名义给赛琳娜写信说:”李默的名字将被列入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的行列!” 一时之间,赛琳娜的住所几乎整个被鲜花淹没了。

    然而,就在整个德国举国欢庆之时,李默却正在北非的大漠深处他的指挥 车里呼呼地睡大觉。因为持续不断的作战使他疲劳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不能和他的参谋们一起围在收音机旁,收听来自柏林的特别广播。

    9 时45分,李默突然被一名参 谋喊醒,这时,喇叭里响着嘹亮的歌声,一会儿,播音员兴奋地说道:”元首大本营, 1月12日。元首晋升非洲军团司令官李默上将为陆军元帅。” 陆军元帅李默! 李默真是兴奋极了,他马上给他的妻子赛琳娜写信说道:”对我来说,当上陆军元帅真像做梦一样,过去几个星期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好比一场梦。”

    能够晋升为陆军元帅,这对于一名普鲁士军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因为在普鲁士,陆军元帅永远也不退休或被解职,他们将终身都担任这一职务,并有资格配备秘书、马匹或小汽车,还有专职司机和其他额外津贴。这对那些曾经征服一个要塞或赢得一场伟大战役胜利的勇士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奖赏。另外。在普鲁士,一 旦成为一名陆军元帅。那就意味着可以流芳千古了。

    随着李默的节节胜利,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英国本土。失败的论调再次笼罩着这个孤立无援的岛国。这天一大早,丘吉尔步履艰难地走进议会大厅,已经做好了应付那些尖刻议员们对他各种非难的准备。

    威尔士议员安尔林?贝万一点不客气地说:”丘吉尔首相虽然在辩论中一次又一 次赢得胜利,但却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约翰?瓦德洛?英尔恩爵士责问道: “首相阁下,这两年来,我们接二连三地失败,这些失败的根本原因该如何解释呢?” 面对如此刻薄的责难,虽然丘吉尔一向以其雄辩的口才而著称于世,这时也不禁 汗湿后背。

    因为。现在几乎全世界报刊上的英雄都是那个戴着着橡树叶功勋奖章的”沙漠之虎”,并且几乎都把北非失利的责任归之于他。 丘吉尔在回答中避开那些令人伤感的细节,只叙述了北非失败的经过,他说:” 在北非,我们的第 8集团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我们虽然从人员装备和空中力量方 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方的指挥官是个十分大胆而又精通战术的人。假如撇开战争 的灾难来说,李默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最后还是温莎元首帮助了丘吉尔,全力支持主战的丘吉尔,才让丘吉尔这个英国佬渡过危机。 第二天。《柏林经济报》用大标题报道说:”丘吉尔说,英军在北非的失败——怪李默!”这是德国人对丘吉尔的一种最大嘲笑。

    德军慢慢地向阿拉曼防线逼近,李默之所以在高速前进的时候轻轻地踩了一下制动,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部队在抵达阿拉 曼时。已经接近了能量的极限,有许多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就睡着了。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情报不准。他在制订1月17日的进攻计划时,根本不知道英联军的装甲部队在败退时已经被他的进攻部队所超越。他的估计是:英联军已调到南面去掩护他们的侧翼。根据这个估计。他打算先向南面发动一次牵制性攻击,然后再迅速转向北面。在阿拉曼 和巴卜塔腊之间”撕开”一个大口子。

    李默的这一决定,无疑使他坐失良机。因为就在那天早晨。英联军装甲旅的残余部队仍旧驻在滨海公路以南的大沙漠里,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默的装甲部队已在他们败退时赶过他们。

    仅仅因为李默的暂停进攻,才使得他们得已在回到阿拉曼之前没有落入陷阱,从而使他们从被封在口袋里而侥幸逃脱。每一个精通沙漠作战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坦克,所以李默的这次失误给以后种下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就在李默的钢铁洪流聚集阿拉曼随时准备发起攻击的时候,英联军的前方与后方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景。一方面前方是恶战,坦克与坦克之间来往冲突,用大炮互相射击,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在燃烧,滚滚浓烟弥漫在沙漠上空。

    而后方,则被李默到达阿拉曼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到处都是撤退的人群。英国舰队已经撤入红海,开罗作战指挥所的烟囱里冒着销毁档案文件而产生的淡黑色烟尘直上云天。

    开罗:人看到这一切,都认为这是英联军要逃离埃及的信号。一时之间,火车站上挤得人山人海,全都急于逃离这一是非之地。 普遍的失败情绪,使人们不由得都把 1月惨败的责任归于指挥失误。这样,为了恢复士气,更换高级指挥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丘吉尔便决定由亚历山大接替奥金莱克任中东的英联军总司令,戈特为第8集团军司令。戈特,中将军衔, 3 年来一直指挥一个军苦战在大沙漠之中,这时仍在阿拉曼附近同李默苦战。也许 是命中注定,在戈特乘一架运输机从前线返回开罗准备走马上任的途中,却被一架从高空追来的德军战斗机击中,造成机毁人亡。于是,交了好运的蒙哥马利就被丘吉尔紧急从英国国内调来补了这个空缺。

    英国对于北非的指挥官人选,也是大伤脑筋,到底谁才可以抵挡李默的猛烈进攻,最后还是伊丽莎白元首帮助丘吉尔做的决定,因为温莎在和李默想处的日子里,曾经听说过李默提起,英国陆军之中,也就是蒙哥马利稍微有点才华,其他的指挥官,真的没有让李默留心过,连连惨败的英国,只好派出军衔还不是很高的蒙哥马利去主持北非战局,这可是近百万军队之间的生死对决。

    ……(未完待续。。)

    ps:  鸣谢:

    中旅小竺 投了 1 票[2014-12-25 16:32]

    moung 投了 2 票[2014-12-25 12:03

第340章 英军易帅

    英美两国总结失败的教训,两**队互不统属,指挥十分不便,协调更是无从谈起,针对这种情况,伊丽莎白元首紧急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协商两国组成三军联合指挥部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战略性问题,罗斯福让出了北非英联军总司令的职位,这个职位随即被蒙哥马利获得,而艾森豪威尔只能是副总司令了,这样一来,英联军的指挥协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善。

    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德意联军五十万,英联军八十万。兵力对比差不多是1比1.5。德国装备有八个装甲师,基本满员,豹式,四号,各占三分之一。而英联军的装甲师达到了一十二个之多,但他们基本上是中型坦克,英美的这些坦克只能算是和四号坦克一个等级。

    如果双方距离五百米,英美的坦克可以击穿豹式的正面,因为现在的英美坦克的坦克炮口径都比历史上大了很多,对豹式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当然豹式也可以边打边倒车,把英美的这些坦克击毁在五百米外。

    英联军的坦克不足为虑,可是英联军大口径反坦克炮才是让李默头疼的地方,但是沙漠决战,装甲力量又是主要的突击力量,如果在新的形势下,使用好装甲师,运用好”闪电战”又是李默的一个全新课题。

    ……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0月17日,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第 3师师长。在阿拉曼战役之前,他本来被安排担任参加代号”火炬”的北非登陆计划的第1集团军司令。

    然而。他被任命为第1集团军司令还不到24小时,就被调任第8集团军司令同时担任整个北非的英联军总司令一职。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走运的一件事。第8 集团军是当时盟军中编制最大的一个集团军。而他的对手又是早已名扬天下的”沙漠之虎”李默,如果他能凭借第 8集团军打败一个著名的对手,自然就会名扬天下, 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将星。

    蒙哥马利是在1月8日大约早晨7时接到陆军部的电话通知。这位矮小结实的将军, 长着一副鸟一样的相貌,他那高昂并略微带点鼻音的嗓子使人听起来不仅刺耳又有点不友善。他和李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方面两人性格都很孤傲,在自己同行的将军中,敌人多于朋友;他们两人都很专横、傲慢。具有职业军人所特有的秉性。

    另一方面他们两人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都是既难以对付而又抗上的军官,可是在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的时候,却又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两人都不吸烟、不喝烈性酒,都喜欢冬天的运动和注意保持身体健康。

    更为有趣的是,他们两人还都有一两件独具特色的装饰物。李默的装饰物是他的有机玻璃眼镜,而蒙哥马利的装饰物则是上面缀有团队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两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太好的名声,李默在孩提时代曾用放了辣椒的食物喂天鹅。并以欣赏他们的痛苦为乐;蒙哥马利则在其军校生涯中享有典型恶霸名声。

    然而在战场上,作为一名军人,他们两人的相同点已不复存在。李默是一名正统的职业军人,并以随机应变的眼光和其深邃的洞察力而著称;蒙哥马利则是行为古怪的人。他给他的士兵下达的命令是:

    “不论在哪里,发现德国人就打死他们。”

    在作战中李默完全依靠自己的才智,而蒙哥马利却善于运用别人的智慧。依靠军事力量来弥补任何计划中的缺陷。

    1月的开罗,骄阳依旧。由于天气有点热。到开罗时蒙哥马利还穿着在英国时的军服,所以他到饭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差副官去买了一套适合沙漠气候的行头。 然后就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蒙哥马利在过去没有任何沙漠地区作战的经验,他是来到这里以后才算是真正体会到沙漠的独特个性。

    到处是起伏的沙丘,只有多刺的驼峰荆棘丛在风沙下苦苦地挣扎并且不屈地生长在这贫瘠的沙漠中。沙漠的气候就像小孩的脸,中午还是热得透不过气儿的天气,到了夜晚当冷空气袭来时,竟能在一小时之内骤然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另外,这里除了毒蛇、蝎子以外,还有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然而, 熟悉沙漠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最大的危险还不是这些。

    而是那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 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间就会变成时速达 130公里以上的狂风,搅起的数百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压将过来,细小的沙粒渗进发动机的过滤器里,涌入帐篷钻入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里,像大雨一般遮住挡风玻璃, 切断人的视线。

    不过,沙漠里平坦的地面却成了现代机械化战争的理想战场,任凭那些钢铁猛兽纵横驰骋。当然,在荒凉的沙漠作战,坦克是最主要的武器,那暴露在大太阳底下的坦克舱内就像一个加压之后的大火炉,里面充满了燃料、炮油和臭汗的混合气味,实在难闻至极。

    坦克手们平时只穿短裤,他们的身上被太阳晒得脱了几层皮而变得如黑 漆一般。 蒙哥马利到任后,亚历山大总司令给他下达了相当简单的命令:歼灭李默和他的非洲军团!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蒙哥马利很清楚,现在整个英联军的人都在盯着他,都在希望他能摆脱被动的局面。

    所以蒙哥马利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与李默的首次交战中,不仅必须要打胜,而且还要打得能使官兵们恢复对高级指挥官的信心, 以便在以后所发动攻势行动时,他们能够以高昂的士气投入严峻的战斗。

    当然李默也是想消灭英联军,哪么蒙哥马利与李默两人,到底鹿死谁手呢?

    英联军的士兵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却是一支久经沙场,且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部队。现在,官兵们还没有完全从前面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丘吉尔曾形象地称 呼他们为”勇敢的,但是困惑的”人们。

    ……(未完待续。。)

    ps:  鸣谢:

    听雨蔷薇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打赏

    听雨蔷薇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第341章 激励士气

    蒙哥马利虽然很理解这些长期战斗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忍受着恶劣气候的煎熬 且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痛苦,但他更知道,丧失信心对于一支作战部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必须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不仅不会打胜仗,还有可能陷入更大的被动之中。

    现在,蒙哥马利不仅要和势头正盛的德军交战,而且还要和部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振打仗。蒙哥马利在心里说:与李默的首次交锋必须打得漂漂亮亮, 一定要狠狠刹一刹这个德国佬的锐气。 蒙哥马利一上任就给他的部下一种和其前任不一样的感觉,他在给司令部全体人员的第一次训话中说:

    “埃及的防御就在阿拉曼,就在这里,我们要站住脚,要战斗, 决不许再往后退半步。所有以前关于退却的计划和指令统统烧掉,而且要立刻烧掉。 所有的运输工具必须撤回后方。弹药、水和口粮等必须贮藏在前方地域。如果有人害怕了,他可以立即走开,我们不怕李默,我们已经作好了准备,正等待着他的进攻!”

    由于,蒙哥马利非常善于调动其部下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作战中为完成他的计划而玩命地去拼。所以,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让英联军的官兵们都能认出他来, 都能知道他——英联军的司令官时时刻刻在第一线。蒙哥马利扔掉了英军的制式军帽,戴上了那顶使他名扬世界的缀有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

    ……

    李默也在深入前线,走访自己的每一支部队。鼓舞士气,沙漠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德国德军十分的不适应,当德国德军士兵有点疲惫。有点倦怠的时候,他们的指挥官出现了,李默充分发挥自己出众的口才,不断地深入到士兵中间去,以唤起他们的信心。他每到一处,便让士兵们坐在沙地上,自己则跳到坦克上面,用他那坚定、沉着、 充满自信并且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发表讲话:

    “我不太喜欢这里的气氛。这是一种怀疑的气氛,是向后寻找增援部队。挑选下一个撤退地点的气氛。你们应该改变想法,让我们重新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崭新的气氛。我们的进攻目标就在这里——阿拉曼,如果在我们阿拉曼战败,为此失去唾手可得的阿拉曼,哪么我们就将失去整个埃及乃至整个世界,大西洋同盟就会更加嚣张。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为了自由,我们一定要在此战斗下去。决不后退半步,进攻,进攻,再进攻。”

    最后。李默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在此生存,那就让我们一起在此为国献身吧!”

    在不长的时间,李默几乎走遍了德国德军所属的每一个战斗部队。用他那火一样的激情,重新唤起了士兵们因恶劣的沙漠环境失去的信心。

    就在蒙哥马利精心策划他的下一步行动时。李默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新的进攻准备。在巨大的消耗面前,李默动用了一切运输的船只来调运物资。就连水也是需要大量运输的,这可是五十万人的消耗,光是运输的水就必须达到100万斤每天,在巨大的后勤压力下。李默感到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决定必须要赶快发起进攻,最后好好地大赌一把。

    李默把他们的目光盯向了阿拉姆哈勒法山。因此,蒙哥马利与”沙漠之虎”的首次交锋即将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地展开。

    阿拉姆哈勒法位于阿拉曼战线后方几公里处,是整个阿拉曼阵地的关键之所在。李默在观察敌方视察布防情况的时候发现,敌军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在这一关键之处设防。李默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必须要赶紧利用英联军的这个失误,抢占这个阿拉曼的战略制高点,特别是在他得到大量情报都说明,蒙哥马利很可能会在近期调动他的装甲部队从阿拉姆哈勒法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可能是蒙哥马利为了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没有让自己的装甲部队出现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如果这一代出现英联军的大量装甲部队,那就暴露了蒙哥马利的反攻方向,这可能就是蒙哥马利为什么没有在阿拉姆哈勒法布置装甲部队的原因,可惜李默率先找到了蒙哥马利的这个巨大失误,决定提前进攻。

    蒙哥马利在视察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布置上的失误,紧急进行了如下部署调整: 以新西兰师箱形阵地的南翼为基地,在箱形阵地与阿拉姆哈勒法山之间的缺口内部署了第22装甲师,该师的所有坦克都在隐蔽的阵地上掘壕固守。

    他把刚刚从尼罗河三角洲调来的第44师的两个师配置在阿拉姆哈勒法的山背,把第23装甲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第22装甲师后面。第 8装甲师部署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以南一个略微靠后的阵地上,而第 7装甲师的机动分队则担负小规模战斗任务,并负责保卫地雷场和向南的 开放翼侧。

    蒙哥马利认为,不论李默如何发起进攻,这一部署都能将他截住。如李默朝正东方向攻击,那他将被第 8装甲师堵住,而第22装甲师和两个师的炮兵将从其左侧猛击。如果李默突破地雷场后向左侧出击,那他将面对处于隐蔽状态的第22装甲师 的迎头痛击,而在他的右面则是严阵以待的第 8装甲师。

    总之,蒙哥马利觉得,只要李默发起进攻,他就会身陷重围,而一旦李默被英军困住,那他将立即命令英空军以密集队形对其实施地毯式轰炸。现在,蒙哥马利已布好了一个结实的大口袋,就等着李默来钻了。

    可惜的是,蒙哥马利的布置是没有错,而是相当的完美,只是时间上出现了偏差,如果蒙哥马利一开始就这样布置,李默也不敢来进攻的,如果进攻也会掉入蒙哥马利的陷阱,如果大规模的调动,没有一两天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就算英联军一天时间到位,修建工事能有多快,两三天的时间是最快的了吧!蒙哥马利的部队前一天到达,当天晚上,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工事的英联军就受到了李默的猛烈进攻。

    ……(未完待续。。)

    ps:  感谢那些默默订阅支持的所有兄弟,落叶谢谢你们,你们的名字今后将在作品相关里面,落叶单独位你们列一章节。

第342章 进攻阿拉曼

    1月14日晚上10时,一轮苍白的月亮照着阿拉曼波浪起伏的沙漠。李默的装甲部队开始朝东向着英军的布雷区推进。

    德国德军在阿拉曼前的防御线,也和英联军差不多,这些地方也需要装甲师的协助,用来抵抗英联军可能出现的进攻,德国就一十二个装甲师,这些防线就用去了李默四个装甲师,因此能让李默用于进攻的装甲师就六个,其中四个装备了豹式坦克,这是德军之魂,最精锐的部队。

    另外两个混合坦克师,装备的是豹式和四号,至于其他防御的坦克师,装备就差一点了,四号是他们的主力,豹式也只有一个连,德国非洲军团就这点装甲配额,都还是自己在波兰和乌克兰生产补充才有的这点点装甲家当。

    李默指挥着他的装甲部队发动了强大的进攻,他投入了八个装甲师,这几乎是他现在所有的家底。

    只见这些坦克车怒吼着,喷着火焰隆隆驶过一道道战壕和灌木丛,步兵冒着灼热的气浪和腾飞的沙尘,快速向前冲击。

    一向算计正确的李默这次却错了,他原以为英军的布雷区和防御都很薄弱,但实际上却很密集。整个阿拉曼双方的阵地前都密密麻麻地埋上了各种地雷,德军埋了大约五十万颗地雷在自己的阵地前,英联军是多少呢?李默不知道确切数字,但保守估计不会少于一百万颗,基本上英联军阵地前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地雷。而且还是各种地雷夹杂在一起埋的,什么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跳雷等等,品种多得说不出来,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排雷的难度,是根本没有办法来排除这么多的地雷。

    李默的坦克突击群很快让英联军察觉,英联军开始大规模炮击,在英军各种火力的猛烈射击下,德军的装甲先头部队被死死地挤在布雷区狭小地域里。这时候李默连忙把自己的火箭炮调到自己的装甲突击群的后面。三百门火箭一阵炮火力覆盖。就可以炸好大一片区域,不管什么地雷都直接烟消云散。

    但是火箭炮射击的火光特别大,很容易暴露目标,当然几个装甲师的突击。也不可能隐藏。英联军的火炮还是很厉害的。连忙对着李默的装甲突击群展开猛烈炮击。

    当然李默的的装甲部队在英联军的炮击下也是有一点损失的,但是英联军的炮群一开炮,他们的目标也是暴露了。早就等待在空中的fa223直升机群就对着英联军的炮群猛扑过去,fa223上的火箭弹对所有的大炮都是致命的威胁,英联军的大炮在德军的直升机攻击下顿时全部哑火,猛烈的爆炸在英联军的炮兵阵地上此起彼伏。

    凌晨 3时,双方的飞机飞临阿拉曼战线,开始了盲目的轰炸,双方的飞机都是从别处飞来的,只能大概地乱炸,效果也是差的没有办法。

    双方的重型轰炸机首次在夜里对对方发起了大规模的空袭,李默的德军装甲部队已经冲出密密的雷区,英联军的轰炸机一边要面临空中的德军的飞机攻击,一面要防备地面的防空炮火,何况还是晚上,英联军的重型轰炸机在胡乱地丢完炸弹就返航了,德军的飞机也是一样,对着英联军的阵地一阵乱炸后,也匆匆地返航去了,德军的飞机全在马耳他岛,他们也不会在阿拉曼停留多久的。

    德军的工兵们在英机的盲目乱轰炸下,拼命地在雷区用火箭炮打开了一条不太狭窄的通路,德军的坦克一冲破雷区就对着英美的阵地猛扑。一时之间,在英军的阵地内,火焰和照明弹把整个战场照 得如同白昼;爆炸声、叫喊声和重机枪的嗒嗒声响成一片。

    李默经过考虑,决定改变原作战计划。命令部队不要按原计划向东推进20英里到达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后,再迂回到山脊的背后从后方进攻英军的主力,而是相反地让全部兵力尽快转为横跨山脊。他把目标直指蒙哥马利的软肋 ——阿拉姆哈勒法。李默的这一修改让蒙哥马利不知所措。

    阿拉姆哈勒法山脊,这时已经变成了德军装甲军团即危险又幸运的地带。晚上3点,李默的坦克车开始按照新的计划发起冲击,但不幸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非洲军团的头上.

    这时沙漠上刮起了昏天黑地的大风暴,本来还有月光的天空,这下是彻底不见了,整个天穹之下全是伸手不见五指。虽然他们千辛万苦地避开了风暴的袭击和英空军的威胁,但在开始向北攻击前进时,却走进了一片松软的沙漠,不得不放慢速度,虽然德军的装甲部队攻击速度慢了下来,但是这让跟随装甲部队突击的步兵跟了上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时,他们面对着的却是山脊的制高点——131 高地。他们踏进了双方的”死亡地带”。坚守131高地的英军凭借着地形的优势,以各种火力全力阻击德军突击。德军的地一波冲击就没有奏效,主要是晚上,英联军的士兵大量使用”大口径反坦克炮”,坦克根本发现不了隐藏在暗处的反坦克炮,一发价格低廉的炮弹很可能就会击毁一辆坦克,在后面指挥的李默看见这种情况后,果断命令自己的装甲突击群暂时撤退下来,然后在派出一小部分豹式坦克,伴随着步兵一起冲锋,李默甚至命令步兵要冲在坦克的前面,而跟着这些步兵的豹式坦克,只是当移动的炮台使用。

    很快效果就显露了出来,德军使用的是铁拳这种射程的火箭,比英国的”大口径反坦克炮”稍微先进一些,对于山地争夺战,还是步兵更加有优势,坦克在山地战的的确确不是最好的武器。英联军开始退到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上,这就是制高点了。这个山脊大约三平方公里,英联军在这里布置的有一个师,只是工事是才挖的简易战壕,并没有什么永久的水泥工事。

    不久,随着天慢慢地亮了,天也开始放晴,更大的厄运便降临到英联军的头上。山脊下的德军坦克和大炮 一齐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刹那间英联军的阵地就被炮火完全覆盖,德军的轰炸机也飞来了。双方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厮杀,为了争夺这个阿拉曼的最高点,空中和地面的厮杀未曾间断。

    ……(未完待续。。)

    ps:  祝福兄弟们圣诞快乐,元旦快乐。

第343章 魔鬼乐园

    9月12日拂晓,李默驱车来到第一线战场,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在这片狭窄的地段上铺满了一地残骸;许多坦克还在熊熊地燃烧着,有德军的坦克也有英联军的,当然英联军的坦克被击毁的多的多,毕竟德军的铁拳射程有三百米远,英联军的中型坦克就算是正面也是扛不住的,一炮就干掉,而德军的坦克四号和豹式在英联军的”大口径反坦克炮”下,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天早晨,李默和他的部队又先后遭到英军的 6次轰炸。德军的空军也是拼死攻击,英联军的飞机损失极大,呛人的硝烟夹着细沙,令人窒息;烧得火红的金属碎片落得遍地都是。

    阿拉姆哈勒法山脊终于被德军占领,李默立即驱车赶到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命令两个师属炮群立即运动到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上,对英美防线展开全面的炮击,这下英联军只能看着无数的炮弹砸落在自己的头上,而毫无办法,靠近阿拉姆哈勒法山周围二十公里的英联军连忙仓皇逃窜,这样一来英联军精心布置的阿拉曼防线就被撕开了一条差不多四十公里的口子,就算蒙哥马利想把这个巨大的口子堵上也是不可能的了。

    蒙哥马利的英联军被李默的非洲军团重创。9月12日,蒙哥马利感到再也支持不住了,开始往回撤退,13 日,英联军加快了撤退速度。此时李默才允许他的装甲部队进行有限的追击,但他绝对禁止攻占英联军坚守的希迈马特高地。

    李默说。他要让蒙哥马利保留下那里的观察哨, 以便英联军能够看到德军在准备下一个大战役时将要采取的各种欺骗措施。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进行了短短的三天,至9月17日,李默的非洲军团才算是完全完全击溃英联军,兵临埃及境内。李默现在的这些兵力还无法一次性包围紧紧聚在一起的英联军,必须还让撤退的英联军分散去防守他们的战略要地,比如开罗,苏伊士运河和他们的港口等

    于是,李默下令停止这次战役,因为他知道。凭目前的状况还无法全歼蒙哥马利的部队。而且他也不愿意让自己宝贵的装甲部队像过去那样在追击损失过大。

    而英联军失去阿拉曼防线后。开罗的大门就彻底打开了,如果开罗在守不住,哪么英联军的中东也就危险了,直接面临着李默的兵锋。英美一旦失去中东的石油。也不会比德国好多少。托卜鲁格港口城市也守不住的话。哪么英联军就连最后的逃生之地也就关闭了。要么直接投降,要么直接渡过苏伊士运河,跑到伊拉克去。

    至于英联军的反攻。英联军毕竟还是对李默这只狡猾的”沙漠之虎”心有余悸。蒙哥马利还是提出了反攻计划,可是包括艾森豪威尔也是反对蒙哥马利的计划,美国太君都反对,蒙哥马利这个窃据总司令官的人,也是毫无办法,只能把自己的部队布置到托卜鲁格和开罗等战略要点上。

    李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德军将士的信心,对于他们的指挥官李默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毕竟这些德军可是在李默的指挥下取得的辉煌战绩,李默能带着他们走向胜利和辉煌,这些士兵对自己指挥官的信任和崇拜就是最重要的士气。

    当天,在柏林的一次晚宴上,希特勒很坚定的说:

    “埃及已经没有危险了,我将最终消灭英联军,这是确定无疑的。”

    ……

    阿拉姆哈勒法之战是很关键的一战,蒙哥马利没能在阿拉曼止住了李默刮起的沙漠旋风,战斗结束后,蒙哥马利写信告诉在伦敦的朋友说:

    “我与李默的初次交锋是痛苦的和饶有兴趣的,我幸好还有时间收拾这个摊子,进行筹划,因而我们如果想毫无困难地把李默解决掉,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就连上帝来指挥战场战争,都不可能战胜这头狡猾的老虎。我感到我在这场球赛我们又输一轮,这一轮是他发的球,下次该轮到我发球了,现在的比分是1∶0。”

    阿拉姆哈勒法之战结束后,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着下一次战斗,蒙哥马利的部队撤退到卡塔腊盆地后开始进行防御。该地区地形复杂,装甲车无法通过,它的北面是波浪凶涌的大海。蒙哥马利在这里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

    为了阻止德军的进攻,他在这里构筑了一条被人们称为”魔鬼的乐园”的坚固防御地带。这个所谓”魔鬼的乐园” 主要是由布雷区、步兵防御阵地及防御阵地后方作为机动后备力量的装甲和摩托化师所组成。

    布雷区是其阻止德军进攻的主要障碍,它虽然无人驻守,只有少量的前哨部队守卫,但却布下了成千上万的地雷和陷阱,大多数地雷的威力足可以炸断坦克的履带或 者摧毁一辆卡车,其中有 3%的地雷具有多种毁灭性的杀伤力,或通过电线引爆。或一触即发。接着这些地雷就会像玩具盒一样飞到空中爆炸开来。无数的钢球飞溅到四面八方。

    在这里,英联军埋设了约25万颗反坦克地雷和 三十万多颗杀伤地雷,英美都是土豪啊!!!谁叫人家有钱呢!再加上阿拉曼占领的英军布雷区,英联军在防线上共有一百五十多万颗各种地雷。蒙哥马利想让德军的进攻部队陷在他的布雷区,然后再从南北两端发起反攻,使李默落入他的圈套。

    “魔鬼的乐园”计划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蒙哥马利的指挥能力也是非常的出众。然而,李默却根本不上他的套。他并不急于进攻。他要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再发动进攻,而且要发动一次彻底的进攻。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德军士兵。同时,由于海上航道因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覆灭,已完全被意大利的残余海军所控制。

    英联军的援兵也正不断抵达,现在,光是英军第 8集团军已扩大到17个步兵师、13个 坦克师和7个旅;蒙哥马利已拥有2100多辆坦克,其中除了400多辆”格兰特”坦克外, 还有刚从美国运到的大批新式的”谢尔曼”坦克,这样以来英联军的坦克就差不多是李默的两倍。(未完待续。。)

    ps:  鸣谢:

    moung 投了 2 票

    听雨蔷薇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打赏

    听雨蔷薇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第344章 路漫漫,沙漫漫

    【请求兄弟们在本书简介上面投年终最佳作品票,(免费),落叶拜托各位兄弟了,】

    德军非洲军团则由于地中海上的航道的畅通。兵员、物资都能得到有效的补充。李默手里只有1230辆坦克,其中有 豹式只有四百多辆。这些新式坦克是英联军不能相匹敌的。 在阿拉曼,英军占有了两倍多的数量优势,但他们还是没有挡住李默。

    现在双方都不能完全掌握制空权。 胜利在握的李默,现在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他要在这次进攻中彻底打垮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联军。 为了不让英联军摸清自己攻击的时间与地点,李默决定采取欺骗措施。这就是卡塔腊盆地战役中比较有名的”三位一体”计划。

    首先,李默命令将前沿地区巨大的弹药库和其他作战物资的仓库进行巧妙的伪装;在离卡塔腊盆地车站不远处,有一个很大的货物堆集所,它可以储存补给品600吨、 油英2000吨和各种工程器材 420吨。虽然场地是在露天,但由于伪装极好,谁也看不 出来。

    其次,采用车辆假扮坦克和装甲车在阵地上开来开去,使英联军对大量部队集结在前沿阵地逐渐习以为常。但在夜间则用突击师的真作战车辆把已经”在位”的假作战 车辆替换下来,并用专门伪装物把战斗岗位上的火炮和坦克掩蔽起来。

    为了表明主要突击方向可能来自南面,李默还从 1月下旬起在那里铺设了一 条假供水管。并好像真的一样沿着这条”水管”修建了假水泵房、假供水点和蓄水池。 施工表明到2月初才能竣工。

    另外,通信分队还模拟将在南面发动进攻的无线电信号, 并注意由工兵为新的道路作了各种路标等。 虽然李默的”准备”可谓周密细致。但临战前的卡塔腊盆地前线呈现出的却是一派”和平”景象。

    以至于蒙哥马利后来说:”那一天与往日一样。”为了搞清楚对方的情况,蒙哥马利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英联军的情报部门和侦察飞机频频出动,不断侦听德军的无线电通信及拍照英军的前沿阵地和后方设施。

    效率极高的英联军侦察部门,”发现”了德军的全部”准备”工作,蒙哥马利根据工程的进展推算,德军的进攻极有可能在2月份。另外,疲劳过度的蒙哥马利还收到一个让他稍稍放点心的情报,这就是李默的身体也不尽人意。

    精明的蒙哥马利根据这些情报认定德军不会很快发动进攻。便动身回国休假、疗养去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所得到的这些情报,都是李默的诈敌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发现的那些目标,全是专门为他而精心准备的。

    现在,蒙哥马利这一步步落入了李默的”圈套”之中。 然而。蒙哥马利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还要把套在蒙哥马利脖子上的后勤供应这条要命的”绞索”狠狠地再勒紧点。

    他把占据优势的空军主力调到地中海。严密封锁北非运输线,使英联军说得到的补给损失巨大,特别是燃油的补充。因为坦克需要燃油。部队需要物资补给,如果没有了这一切,那就等于自取灭亡。一场事先排好的音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1月23,星期五,李默向德军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

    “德国德军的官兵们,你们是神圣德国的战狮,你们热烈期盼的一个光辉时刻即将来临了。我们即将开始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都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23日晚上,随着夕阳缓缓下沉,沉入一片红色的沙丘中,月亮悄悄地移出了云层, 吐着幽幽的光,给沙漠镀上了一层银箔。前沿阵地一片静悄悄。 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大炮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地高昂着炮管。

    黑洞洞的炮口直冲天空,风从炮口擦过,发出了呜呜声。一辆辆坦克摆好了拼杀的架式,浅黄色的烤漆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沉重的履带凝聚着它那所向披靡的力量。战壕里,士兵们在静静 地等待着,随军牧师正在为他们进行战斗前的最后一次祷告……

    21时40分,大地发出了一阵剧烈的颤抖,德军阵地上的3000多门大炮,同时向英联军的炮兵阵地、堑壕、碉堡、地雷场轰击,铺天盖地的炮弹冰雹似地砸向英联军,炽热的气浪把人的皮肤、脸庞都烤出了热气。卡塔腊盆地附近的沙漠上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激战场 面。只见在探照灯和曳光弹的照射 下,德军士兵纵身跃出隐蔽的战壕,沉没在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之中。

    一支又一支的 部队投入战斗,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的爆炸,滚滚的迷雾和烟幕笼罩着整个战场。李默终于从刀光剑影中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希望。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德军第七装甲军。

    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是”沙漠之虎”李默的王牌, 是德军在北非的第一主力。 坦克如潮水般地滚过战场,履带搅起一缕浓密的沙雾。 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英联军节节败退,蒙哥马利将军在24日乘车到前线时,碰上一阵猛烈炮击,从车子里摔出来,心脏病突发差点一命呜呼。

    根据伊丽莎白元首的命令,在德军发起攻击48个小时后,蒙哥马利就回到了前线,重新接替了指挥权,但这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大势已去,纵使蒙哥马利有回天之力,也根本不可能挽回败局。尽管经过激战,英联军使德军受到一些损失。 为避免全军覆没,一向自负的蒙哥马利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蒙哥马利在给娇妻的信中哀叹道:

    “我不相信,几乎也不再相信我们会胜利。我们的生死操纵纵在上帝手里了。”

    蒙哥马利在经过激战后,特别是在他的装甲部队大量被歼灭的情况下,显然再也没有能力施展他那惯用的、而且十分成功的战法。

    路漫漫,沙漫漫,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下,昔日只知道前进的蒙哥马利,他的名气也绝不是白给的,他在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难以置信地组织了一次精明的撤退。

    ……(未完待续。。)

    ps:  祝兄弟们元旦快乐。书友群208912025

求年度最佳作品票

请求兄弟们把你免费的作品票投给落叶,落叶拜谢了,你们的支持就是落叶写作的动力。

    现在的军文实在很悲剧,特别是写二战德国的军文,那简直可以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形容,订阅也是凄凄惨惨戚戚,兄弟们的月票,推荐,打赏,赠送,那都是对落叶莫大的鼓舞,求兄弟们给力顶起。

    不抛弃,不放弃。(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830/ 第一时间欣赏元首的愤怒最新章节! 作者:落爷孤独所写的《元首的愤怒》为转载作品,元首的愤怒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元首的愤怒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元首的愤怒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元首的愤怒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元首的愤怒介绍:
现代德粉李默居然穿越到二战德国,还是克虏伯的独子。人生地不熟怎么混?战火纷飞怎么活?? 元首轰隆隆的战车碾压世界,德军以区区一国之力挑战整个世界,我的元首,你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李默能拯救那些荣誉,忠诚,勇敢,牺牲的德军士兵吗? 他能拯救那个集傲慢、自负、狂热、勇敢、诚恳、死板、严肃、苛刻、勤奋、反思于一身的神秘德国吗??? (申明:我们崇尚德军,是崇尚他们的忠诚和勇敢、爱国和奉献、坚强和不屈、荣誉和牺牲,以及那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勤奋和严谨作风,而这些也正是国人所缺乏的,与纳粹无关、与法西斯无关,本人坚决反对大屠杀和极端种族主义。纵观当今局势,我们与战前德国的处境何其类似。因此,我们所要做的是更加爱国、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元首的愤怒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元首的愤怒,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元首的愤怒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