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之帝国与文明TXT下载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全文阅读

作者:悬空望雨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txt下载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1章:恐惧推动锻炼

    白雾散去,一位身材娇小但在旗袍的包裹下却曲线玲珑的女人出现在了唐业面前。皮肤白皙,小小的脸盘上五官秀美而jīng致。特别是那一双明媚的大眼睛中,透着一股暗藏的魅意又似乎清纯的宛如少女。

    ‘真是个妖jīng般的女人。’唐业在看到比电影中更美的张学宁本人的第一时间便如此评价道。

    女人就是这样——容貌、身材并非是判断一个女人的所有。最美的容貌搭配上最粗鲁的行为和平板的身材一样会大大减分,而恰到好处的容貌与身材还有气质的结合却能往往形成一股独特而难以抵挡的魅力。

    张学宁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游走在地下世界的她的出身就好像一个迷,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那个清秀的女孩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才形成了如今这个深谙人心,能够将自己的魅力,自己的诱惑在一颦一笑间通过高于皮肉的层次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一个个完美伪装的目的。

    在需要时,她可以是清纯的女学生,恬静清纯而懵懂。亦也可以成为风sāo魅惑,游走在酒会沙龙间的交际花,让男人恨不得将其扑倒在床上狠狠征笞。而无论何时……她都随时可能变回那个jīng明灵活的jīng锐特工。

    这个女人有股魅力,不同于之前召唤出的天心那般简单的一个普通部族少女的美丽。这是一种历经磨练、在风雨中成熟的魅力。

    虽然很是喜欢这个女人,但唐业自问自己还不是一个会不顾女人意愿而去占有她们身体的肉yù动物。

    而且在唐业的考虑中,如今家底单薄的他还不配拥有“爱情”甚至是“家庭”这种东西。

    因为没有力量。

    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守护这一切,随时会破灭的幸福……唐业宁可不要。

    这便是唐业的坚持。

    ……

    另一个坚持则是对于自己的锻炼。

    自己算起来,穿越到这个烽烟四起的明末世界已经很久了。从最初单纯的想要试试系统的能力,给自己创造些生活物资慢慢因为流民的袭击,并且自己亲手击杀一人的经历而蜕变成为求自保的想法。

    而最终,当已经发展至8个村庄、辖地几百里并且还建设了两座当时自己看似强大的堡垒时,整个势力却在白莲教起义,女真人杀进直隶的大背景下被一支苏州地区的勤王军给用火枪大炮直接推平……

    半年的苦心发展,一朝化作残垣断壁,村民被屠戮殆尽的结局中……如果不是恰好已经组成了一支较为jīng锐的骑兵……

    又恰好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女真正红、镶红两旗的主要jīng力都放在明军身上的话……唐业知道自己的小命很可能就会丢了!

    所幸,本来可能追杀自己,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会将自己击杀或者抓捕的明军被女真人袭击了。

    而女真人的主要jīng力又放在明军身上,对于他们这样一支明显是地方武装还与明军对战的队伍没有太大兴趣。

    甚至还有可能故意的将唐业这些人放走,希望他们能给大明王朝带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唐业这才侥幸逃出升天。

    不过,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幸运”之上。

    所以,当这次在山中重新开始之时唐业便仔细思考了自己之前失败的原因和短板。更加认真的去建设自己的势力。

    而除此之外便是自身的体魄了。

    在这次逃亡中,很长一段时间亡命奔逃,上无片瓦遮身的生活让他吃尽了苦头。

    以前在21世纪中什么大学军训、什么连续三周加班……什么骑行旅游……在跟那一段时间里每天不是策马狂奔,将内脏都恨不得颠簸出来,大腿内侧全部摩的红肿流血,双腿好像无法伸直了一般的痛苦比起来都算不来哦什么。

    而进入山中后,为了尽快找到安全地方落脚,一天一夜的山地跋涉更是让唐业恨不得将双腿和剧痛的腰背整个砍掉!

    更别说这个过程中吃冰雪解渴、吃冻到硬的能砸断人鼻梁骨的馒头的rì常小节了。

    在这次经历中唐业一来是体验到了战败后生命随时不保的巨大恐惧。

    二来,则是在这段经历中认清了自身能力还远远不足的事实。

    于是,安顿下来之后,唐业便开始了刻苦的训练。

    跑步的距离增加了数倍,每天清晨开始,至少达到五公里的山地折返跑,并且还要背负刀剑、弓弩……甚至穿上了一件希腊人的胸甲。

    跑步过后便是休息、补充水分和站定后的力量、器械练习。

    原本只使用哑铃的锻炼被进一步改进为使用石锁——虽然这种东西在后世已经远不如哑铃普及、科学。

    但实际上,唐业发现,练习石锁——特别是在多种抛接动作中对于人体整体协调力量的发展有着哑铃远远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还能锻炼手腕、肩膀等处对于持刀、使用武器的力道、速度。

    所以,唐业使用了俯卧撑+哑铃+杠铃+石锁的综合练习方法。想要使所有肌肉全面发展。

    上肢肌肉练习过后便是仰卧起坐和跳绳的综合练习。

    腰腹力量和脚下的灵活他当然也不会轻视。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梅花矮桩、跑沙坑和障碍跑等增加灵活、稳固的训练。

    在完成这些基础训练之后,唐业通常会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并且趁此机会在村庄内巡视,并且与哪怕是一个有意见的士兵交流,想要更加了解也逐渐完善村庄的一切细节——从水井位置对于村庄防火的设计到排水沟和各户之间的泥坯墙的宽度、高度……这份认真是之前的他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午饭休息后,便是下午的实战练习。

    泰森因为担任了极高军职,并且参与指导训练的关系而没有太多时间。

    于是,张雷、希腊小光头和其他普通的希腊、中国或者波斯的士兵便成了陪练。

    徒手格斗、木刀、木枪的拼杀……乃至于一对二、一对多的复杂情况下的搏杀都有训练。

    最后,浑身在实战训练中出了几茬大汗的唐业则在短暂的休息后开始远程武器的练习。

    在希腊弓箭手的指导下学习弓箭、原地shè固定靶、移动靶,在骑马中进行骑shè练习……为此唐业不止一次受伤。

    不过,那份埋藏在他心中的对于失败的刻骨铭心的感悟却一直支撑着他坚持了下来。

第92章:射箭,假想敌

    咄——!箭矢shè中草靶和后面木桩的声音骤然响起。而此时距十米之外的唐业松开弓弦也不过瞬间。

    箭矢就是这样——虽然无法与子弹相比速度。但仍然是一种急速的代表,较近的几十米距离之内可谓是瞬息即至。十米的距离更是这边松手,那边便已经死死的钉在了靶上,让人完全没有反应的机会。

    当然,这种简单而凌厉的武器也并不好练。

    虽然每个人的资质特长不同,但只要不是有系统帮忙灌输能力的士兵,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很快的掌握这种武器。

    初练几rì,许是天生力大、有些shè击天赋者能shè中五米十米外的靶子。可弓箭这种武器毕竟不是稳固的弩机或者枪械,随着靶子距离的增加,所谓jīng准度迅速成为了一个笑话。若是有人说他练了几月能百米命中靶心……那不是骗子就是巧合。

    君子六艺。

    古代上至王朝兴衰,下到平民自保的shè艺都是最重要的一途。

    没有个一两万支箭的shè击经历,没有个一两年的练习想要成为一个好手实在是太难了。许是有些天分极高者能够靠短期苦练而成,但大部分却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积累。

    就好像那蒙古、女真。

    自小骑在马背上的蒙古自然在马上来去自如。

    纵横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的女真人自然有了强健的体魄和jīng准的箭术。

    这些东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生活中不断靠刻苦的磨练而形成的优势。

    如果女真人还是一盘散沙……又或者大明不那么腐朽,多发挥出几分力量……女真人自然不会是十分巨大的威胁。

    但眼前的状况显然是大明腐朽不堪,而女真人却已经在**哈赤的不断吞并融合中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与之相比,蒙古虽大,人口虽多。

    但威胁却远不如女真。

    作为后来者的唐业更是清楚在未来,在**哈赤死后,新上台的皇太极虽然没有他老爹那份勇武,但却更多了几分狡诈和大略。

    很快便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内斗,使得女真人的权利更加集中,从纯粹的偏居关外的女真八旗逐渐打败朝鲜、剿灭林丹汗,从而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和丰富的财力资源。甚至为了增强实力好有逐鹿中原的资本而建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从纯粹的女真部族国家演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集团。

    而如果根据原本历史的发展,**哈赤也必然将在几年后被宁远城头的大炮击伤,在生生挺了几rì后死亡。

    而皇太极也将趁势逼死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在许下诸多利益后登上汗位。并且在次年便迫不及待的改国号为“清”。

    从字面和五行相克上便是明摆着要灭明态势。

    时间继续推移……

    满清在一系列的胜利中获得了安全的后方、丰富的资源和不计其数的炮灰……反观大明却是官场愈加**黑暗,所有人忙于党争,无人做好实事。忠臣名将一个个陨落,最终……整个大明气数殆尽……

    当之前明明仅剩十几人的李自成再次卷土重来时……jīng锐丧尽,气数丧尽,人心丧尽的大明朝将无将可用,无兵可战……偌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一切士大夫挂在嘴上的仁智礼义,爱国爱民皆成了一句历史硝烟中的屁话。

    所谓铮铮铁骨的儒家,再次将要匍匐在蛮夷的马蹄之下,做那汉jiān卖国之事时……儒家也将真的彻底埋入了坟墓当中。

    时光轮转,满清虽有儒家、虽有科举……然,真正的气节却是丧尽扭曲成了一副奴才骨头。

    外表再是光鲜亮丽,也掩盖不了那内在的扭曲变态。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短短三百年大明,人们就又忘记了当年在压迫中生不如死,毫无尊严希望的屈辱。每一个给自己找了千百种理由的卖国者又重新将整个国家民族推入了深渊……至此,那未来硝烟中的诸多凄惨便已经注定。

    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满清覆灭之后,中华民族仍在泥潭中艰难跋涉,苦苦追赶。

    唐业从腰间的箭囊中再次抽出一根箭矢。

    熟练的将这根九十厘米长,以鸟羽做翎,尾部开有弦槽的木箭搭在弓弦上,拇指扣住弓弦,食指辅助稳固,虎口呈凤眼状双臂同时用力……左臂一推,右手将弓开了个全满,偌大的六十斤希腊弓被开了个全满,弓弦一直拉到了耳际。

    稍稍找了一下准头,拇指一松,弓弦便瞬间归位,箭矢化作一道残影“咄”地一声钉在了十五米之外的第二个靶子上。

    顺畅的任由弓箭自己摆动,顺手收回将弓随手递给身旁的那名希腊弓箭手,唐业仔细看了看十五米外的箭矢,略微摇了摇头:“没shè中最中间。”。

    最中间指的是那块被切割chéng rén形的木板上在脖颈处,脸孔处两个被圈出只有碗口大小的红sè部分。

    唐业shè出的箭矢则插在了那木人靶子的右肩下方。

    按照位置来算,若是敌人没有穿甲衣,或者铠甲不足以防御这个磅数的弓箭,那么便已经算的上是相当致命的一箭了。

    不过,显然这个成绩并不能让唐业满意。

    难道还去指望敌人是没有铠甲的杂兵甚至平民么?或者说自欺欺人的将希望寄托于这六十斤力道的弓箭能shè穿穿着jīng良铁甲的敌人?

    不消说那些穿着内部夹有铁板的重型棉甲的女真jīng锐。

    就是在明末战场上最为常见的寻常棉甲、铁甲也未必能完全无视?唐业曾经看过不少关于盔甲的节目。

    其中许多种类的铠甲在实际的损毁实验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防御力。

    对于火枪也许不行。

    但对于寻常劈砍或者低劲道的弓箭可还是相当管用的。

    唐业可不希望将一切都压在自己的弓箭的攻击比对方铠甲的防御力略强一点的优势上。

    尽管这六十斤力道的弓箭已经能对付大部分杂兵。

    但在唐业的假想敌显然是那些jīng锐的女真铁骑亦或者jīng锐的明军。

第93章:效仿前吴,背水而战!

    在唐业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相当灵活的战略设想——对,的确是“战略”这种全局观、时间跨度很大的长远打算。

    而不是像以前那般打赢一个敌人算一个敌人,走一步算一步的山贼般的rì子。

    连唐业自己都察觉到,别管自己这战略设想能不能实现……但一个有了战略目标的群体显然比之前那种占山为王,毫无目标的群体要强的多!

    血的教训已经让唐业成长了许多,也更加明白在这个烽烟四起的明末世界当中,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争!

    争夺资源!争夺地盘!争夺空间!

    只有绝强的势力才能保障自己的一切。

    否则就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无论是明军、流贼、白莲还是女真人……谁来都要割肉甚至将羊整个吃掉!

    为了不当一只弱小的任人宰割的绵羊,唐业也只能去争!去夺!生存的空间、发展所需的物资!去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无法威胁到自己!

    而在最初制定的诸多战略路线当中,因为《帝国与文明》系统中并没有‘海战’设定,整个游戏中也只有‘近海渔船’和‘远洋渔船’两种设定。

    所以向着大海发展,跑到rì本去争夺生存空间,亦或者提前占领台湾,借助那里做一个世外桃源的想法显然是无法实现了。

    若是仅凭渔船,哪怕是将大型远洋渔船改造成战舰、运兵船……唐业也不敢抱上一点这样半吊子的战舰能够与明军、后期清军甚至是那些正忙着满世界争夺殖民地的欧洲人争斗。

    所以,陆地上的发展势在必行。

    而在仔细分析了如今大明的局势之后,唐业发现如今的大明有极大禁区。

    其一,东北苦寒之地,虽然唐业十分清楚东北的土地实际上如果种植适合的农作物,绝对是一片富饶之地。

    但显然,如今的东北在**哈赤屠灭关外汉人之后显然已经成了禁区。凭空一个势力下去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羽翼已成,战斗力极强的女真人。

    以自己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有上二十万大军也不算多么稳妥。

    除非有二十万以上的步兵军团,差不多十几万的轻重骑兵才算稳妥——而这还不能考虑如果遇上恶劣天气或者意外突发情况。

    其二,北直隶地区,也就是京畿附近。

    绝对的死地!

    如果说关外的女真人只要平了下面的朝鲜,上面的蒙古便能高枕无忧的话……běi jīng这地方却是绝对的战略下风口。

    若是国家军容鼎盛,经济发达倒还好。

    可如今明朝的状况却是吏治黑暗,多灾多难,在小冰河纪的天气中苦苦支撑。

    根据唐业分析明末的情况来看。

    以地缘政治来看,这个时期的běi jīng纯粹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西边闹流贼,北边是蒙古,东北就是女真。

    哪个都是虎视眈眈。

    哪个都是要命的主!

    而且若是不迁都南方,大明真正气候完美,富饶丰腴之地的南方的力量却是借助不上。不仅东南、西南各省力量难以到达,就算是那些较近的地区也会因为官员的腐朽和地方势力的暗中勾当而无法为zhōng yāng提供有效的支持。

    朝中那些出身南方财阀、士绅家族的大臣即便是知道南方民间财富无数,遍地是可用之兵……也绝不会跟皇帝说。

    否则今天调兵,明天要粮……岂不要命?

    若是迁都南京更是会牵扯到一大批人的利益,大量北方勋贵高官南下,那南方豪门又当如何自处?

    所以,崇祯生生是让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给玩死了。

    他以为死不迁都,死不难逃是他自己的主意……实际上这何尝不是那些出身南方豪门的大臣们所希望的?

    所以,从地缘上来说……北方是绝地。

    最终,这条发展路线被唐业第一个PASS掉了。

    随后,张雷提出了往西北发展的设想。

    开始的时候,众人纷纷提出西北的好处——例如此时的西北自然情况要比后世好的多,无论是发展农业还是畜牧都是好地方。

    除了系统兵外,好的民生基础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兵员和战争潜力。

    而且就算是十几年后开始连年大旱,但那后面不还有哈密那般广阔的发展空间么?将来争霸不成,一路退到中东去……无论是明军还是满清都不可能追到那里去?

    更何况十几年后的大旱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灾难。

    但对于拥有系统田地的唐业来说,这却正是收敛民心,趁势而起的好机会!

    可以说,西北绝对是个能攻能守,可进可退的好地方!

    如果给唐业十来年的发展时间,任何人可能都动摇不了唐业在西北的基业了。就算是满清入关,携改朝换代之势,有着整个西北作为后盾的唐业也能与之争锋!甚至如果系统势力在那时已经发展超过数百万人规模之后,就是反攻灭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此时西北却是去不了了。

    几个人走在这兵荒马乱当中太过冒险。

    大军行进,不出山东可能便要被白莲或者明军给灭了。

    仔细考虑其中风险之后,唐业几人还是不得不暂时放弃经略西北的想法……只能等将来势力够强,彻底打通山东与西北之间的数省之隔之后再做发展。

    但如果都能打下数个省了……哪里还需要经略十几年的西北?

    肯定是直接挥师北上,岂不干脆?

    最后的发展方向便是南方或者中原。

    南方不必考虑。

    尽管庄士敦、王宝等人都以祖籍南方诸省为多,但总的来说,富饶之地哪里有多少机会?

    势力小了,还不够当地守军打。

    势力大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去了就是为了发展,又不是为了统治。

    唐业他们可没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去经略这样一块势力盘根错节,且是整个大明最肥美的一块地方。

    于是,另外一个发展路线便在这种不断的商议、否定中拟定了出来。

    并且被大多数所同意。

    那就是——效仿前吴,背水而战!

第94章:闷声建设,全才老头

    不过这个效仿却不是单纯的效仿三国鼎立时期的吴国——毕竟吴国的版图主要是南方,而如今唐业所谋图的几省却大多在中原或者北方!

    但唐业所谋求的却是与吴国战略形势类似的,占上一大片地盘,背靠大海,减轻防御压力的一种战略。

    唐业看中的是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

    如果将明朝看做一个整体,这自然看上去有些冒险——毕竟就算是五省之地,实际上也是被整个大明包围在其中的。

    若无四川那般天险,明军岂不是随意从哪个方向都可来攻?

    但经过结合后世局势发展的情况实际分析后唐业他们发现……其实情况并没有那般恶劣!

    首先,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五省固然被北直隶、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包围。

    但从全局上来看,这五省在地图上却是狠狠的扎在了大明版图的中间位置上!不但南北阻隔!而且上胁京师,下压富庶似玉,而不能轻易与人相碰的南方之地。

    这一点被上攻击京畿、南下威胁大明粮仓、向内顶住山、陕的态势在攻击状态下可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而就算是防守,实际上除了湖北之外,也并无完全被多省围攻之地。

    除了山东因为抵近北直隶可能遭到京军的攻击,压力大一些外,大部分地区其实还是势均力敌的。

    退一步讲,就算有几个省拿不下来。

    但只要山东、部分河北、部分江苏和大半河南被拿下来……这也是堪比战国时齐国的地盘了!

    加上背林大海,有一面漫长的边境不需要太多防守的优势。

    在这明末一片烽烟之中岂不又是一片坚固的根基?

    最不济,像吴国那般后继无人……只要自己这边别是太弱,各有胜负,加上外面流贼、满清的牵制……

    在这数省之地偏安一隅的维持几十年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唐业对于自己还是有自信的。

    别说还有一个只会越来越强的帝国系统,就是光凭自己作为未来人的远见和许多知识在这个时代不说争霸……至少混个富家翁当当还是没问题的?

    击退早期来犯的敌人当然还只是这“效吴背水”战略的第一个步骤。想要真的达成这份战略设想,与大明、以及后起之秀的流民义军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需要经历的考验不计其数。

    而在这些考验的间歇之中,便是全力发展的最好时机。

    ……

    在击退蔡姓老者这一支白莲的进攻后,虽然山中村庄的消息很快随着退出大山的白莲军而传递到了其他白莲教甚至附近村民、山贼土匪的耳中。

    但这座能击退白莲军的村庄,寻常山贼土匪又怎么会百里迢迢的跑来找不自在?

    明军此时龟缩于各大县城之中,哪里还有心思管这一座身份不明……但至少没竖起反旗的村庄?

    更何况此时村庄中有大量夷人的情况也已经散播开来。唐业有没有打出那扎眼的一看就知道是“邪教”的天父教的名义……对于一个元在深山的夷人村落,虽然山东各方势力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谁也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因为一点好奇心而损失兵力了。

    于是,外面白莲教与明军越打越激烈,而仅仅与外界相隔几座小山的村庄却是难得的置身事外,好不自在!

    当然了……

    任谁都明白,这种安定也只是暂时的情况——无论外面是谁到出手来都会收拾收拾这个奇怪的村落。

    事实上,若不是这里地理位置十分偏僻,附近没有什么大的县城,又得走山路的话……很可能早有哪支大队的白莲军或者明军前来打秋风了!

    可对于唐业等人来说,不管外面有多少明军或者白莲教的高层暗自记下了这处村庄,不一定哪天便想要来打打秋风……但至少目前,这里还是安宁的!

    而这,对于刚刚形成一点规模的村庄来说,正是最宝贵的初期发展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在唐业主要jīng力放在对于自身的锻炼上的同时,村庄的发展自然也没有落下。

    事实上,村庄的发展中他并不需要花费太多jīng力。

    庄士敦、张雷、老头……甚至是蒙一、希腊小光头和新召唤出的张学宁都在不断的适应着现在的角sè,不断为村庄的发展建设贡献着各自的力量。

    在将村庄的主要管理权利交给几名召唤人物设计之后,村庄后续的发展顿时与唐业之前那种平庸,甚至有些稍显混乱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庄士敦身为侦探,实际上还没有太多的这方面的能力,只是继续他那套在之前八村联防时代的对jǐng察系统的建设。

    因为此时需要协调中国捕快房、希腊瞭望台、和波斯治安所的关系,所以工作量不减反增。

    不过起手下多了几个“洋鬼子”对于这个曾经生活在洋上司管理下的前香港jǐng察来说是一件特别“爽”的事情——尽管那些希腊人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被那瞎子长官针对!而波斯人和中国捕快的情况则好得多。

    生活在现代,主要负责缉毒工作的张雷依旧负责情报系统的建设——之前所铺设出去的情报系统此时因为外部战争的关系,要么情报人员已经被误杀,要么便已经失去了联络。总之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而竖锯老头——这个唐业目前所有召唤人物中智商最高、名气也是最高的美国老头真是不愧于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高智商变态的名声。其智商水平绝不仅仅限于对人xìng的把握、对因果过程的jīng准推理和对机关的奇思妙想上。

    和许多智商极高的天才一样,竖锯老头从年轻时代起便积累了无数的知识……从自小家庭便培养的英语、法语、钢琴之外,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对各种枪支也有相当不错的了解,作为个人天赋和爱好,他对于心理学、机械原理和制造等学科的造诣颇深。而最让唐业想不通的是这厮三十岁时似乎还对古代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有过一段时间的兴趣……竟是生生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靠着买资料和查图书馆将这方面的知识累积到了常人数年才能达到的水准!

    得知此事的唐业立刻将村庄的整体规划的权利交给了老头,并且感叹道:“老头在手,城堡我有!”。

第95章:白莲围临清

    严格来说,冬季并不是一个适合打仗的季节。这一点从欧洲无敌的拿破仑,强大的纳粹德军纷纷折戟沉沙在俄国严酷的冬季中便已能看出。

    而在明末这个时代里,理论上应该没有那支军队敢说自己能强过拿破仑麾下的法军或者二战时期已经极为强大的德军吧?

    但幸运也十分不幸的是……华夏大地的冬季并没有俄国那般严寒。

    这让许多人能熬过冬天的同时,也意味着许多势力会选择在冬季开战!

    ……

    茫茫雪原,入目之处皆是一片白雪皑皑和荒草萋萋的景sè。

    人们在城外清理出的平整田野在战争时也成了极好的战场——平整、空旷……适宜厮杀。

    从半个多月前开始,临清县这一片地区的诸多白莲分支便不断向着林清县城集中。而此时的明军虽然腐朽,但毕竟还不是聋子瞎子,对于这种连普通百姓都一清二楚的情报自然迅速得知。

    不过此时的山东局势却是白莲教人多势众,把持着绝大多数乡镇村庄,明军则不是龟缩在县城内就是在各自驻守的堡垒中苟延残喘。

    仗着一些易守难攻的堡垒或者县城的城池保护,他们才能维持下去。

    若是走出城墙的庇护,许多明军怕是连一天都坚持不住便要被无数蜂拥而至的白莲军给灭了!

    因此,哪怕是周边明军乃至朝廷知晓此事,除了连发几道命令固守、宽抚之类的公文外也再无其他办法。

    甚至就连那乔装改扮过的信使到最近几天也无法进来了。

    因为林清县外已经被各地齐聚于此的数万白莲大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每天站在城头上便能看到一二里地外那无数白联军安营扎寨、生活造饭的动静。

    这种严酷的形势,若是其他寻常县城便已是定然陷落了。

    不过,临清县却也并非没有一搏之力。

    在永乐年间,登上王位,迁都běi jīng的朱棣为了发展běi jīng,所以大肆扩建运河,即便是在满清后世也有着极大作用的京杭大运河便穿过这临清县城的县区!

    所谓“京杭大运河”古名邗沟,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虽然不知道在更早的没有历史记录的时代里是否有更早的运河,但毫无疑问的是……这道京杭大运河被后世称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而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道贯穿南北,不断从南方将粮食、物资运送向北方首都的运河其实比抵御外敌的长城更加重要。

    因为若是没有这运河,至少这元、明、清三代都城的统治力便是急剧下滑。

    无论是南北调兵,还是每年从南方诸省运来的粮食如果转走陆路……那分消耗便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毕竟就算是在马上得天下的满清也不可能选择一个连物资和粮食都时常紧缺的都城。

    在古代禁海的大背景下,运河便成了经济的重心,沿岸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经济重心。

    再加上运河两岸城市扼守运河的作用。

    因此,这临清县的防戍一向是这片地区,乃至山东布政司中较为重心的地区之一。

    城池高而坚实,无缺损低矮之处。

    城外清空里许之地,城头架设大炮数十。

    这便是林清县坚守的基础。

    而那早已经退入城内,足足大半个千户的卫所部队和这本来负责城防的一个千户的兵力则是发挥出这份基础的重要工具。

    稍有常识的人便知道,在守城当中,只要双方实力别差的太过悬殊,攻城一方有没有工程利器……这守城终究是比攻城容易。

    不说以一当十,适当部署之下,以人少打人多也不是难事。

    临清县城头,千户官郑雄看着大约不到两里地外的白莲军大营,一张本就黝黑的脸上几乎宛如乌云一般。

    从最初几天一支约莫两千多人的白莲教匪拉着许多打车、物资来此,他曾想带兵出击,将这伙白莲教匪彻底歼灭。

    但那位被吓破了胆子的陈千户却死活不敢出击。

    还摆出一大堆“若是临清被人趁机攻破该当何罪?”、“有坚城不守,何必范险?”之类的理由将他给堵了回来。

    而结果果然与郑雄意料之中一样,这支白莲匪不过是来打打前站,负责扎营的前哨部队!

    若是当初按照他的意思,全军出击,只留少数人看护好城门,一举歼灭这支白莲教匪也并不是问题!

    到时候立功事小,打乱对方的部署,抢来诸多扎营攻城用的物资,使之后续的大军无帐篷可住、无炭火取暖、无足够的粮食慢慢使用这才是大计!

    结果呢?

    也许关乎这胜败的重要时机却被那贪生怕死的陈千户给打乱了!

    现在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顺利安营扎寨后,这无数白莲逆匪不断汇聚到这大营当中,稳稳的在城外站住了脚!

    郑雄的千户官位和大明朝绝大多数军官的位子一样都源自继承。

    多年未有大战,加上军队体系内部腐朽不堪,靠着战功能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不过郑雄自问自己这官职虽然靠的是祖宗荫蔽。但自小便爱舞枪弄棒,好读兵书的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不敢说必得上那些名将,但至少也比大多数同僚强上十倍!

    可对于眼前这般十数倍之敌围城待攻的情况,郑雄自问也是毫无办法——他既无谋士之智,也无猛将之勇。

    再琢磨了一番自己手下那些虽然比其他千户强点,但终归疲弱了些的卫所大兵。

    郑千户明白……若是出城迎敌,近乎必死!

    如今之计,也只有固守待援。

    看看那东昌府能不能派军来解围了!

    而除此之外,想要坚持的时间长点,征募这林清城内民壮共同守城也是必然!

    想到此处,郑雄重新嘱咐了几句后便带着卫兵风风火火的下了城头,直奔城中县尉和陈千户所在,想要商议一下这征募民勇上城头的事情。

第96章:意在运河!

    而就在郑雄赶去找临清县城内其他几个管事的头面人物的同时……在城外两里地外的白莲军大营最中心处的大帐当中,一群白莲军高层正齐聚于大帐当中。

    外面虽然天寒地冻,但在大帐内却因为十数个填满木炭的铜炉而十分温暖,甚至有些燥热!

    三位香主,六位大师兄,总计加起来将近五万人的队伍,所有高层全部齐聚于此。

    行军打仗自然要走的轻便。

    特别是白莲教这种造反部队,行军起来更是没有一些国家正规军在长期的和平中逐渐演变出的享乐主义的毛病。

    所以,这大帐之内桌椅板凳一律没有。

    可在这个时代,毕竟早已不是还十分流行跪坐,将椅子板凳称为“胡凳”的隋唐时代,更不是秦汉三国或者更早的chūn秋战国时期那般一律跪坐的文化环境下。所以,这大帐内虽然没有桌椅,但士兵们还是准备了许多砍伐下来本来要作为柴禾使用的木墩铺上兽皮或者软垫作为凳子。

    白莲教高层几乎都是苦哈哈,甚至之前还是贱民。

    别说这坐木墩,就是在他们自己家里,有像样的椅子的又有几个?有时间坐着的又有多少?

    就算吃个饭,蹲在田头的树荫下草草了事的他们此时又怎么会太过在意这椅子的问题。

    所谓出身平民的造反者在后期迅速腐朽而被人反扑打败的事情也大多只是发生在起义后期罢了。

    此时白莲教刚刚起义,靠的又都是“天下白莲,亲如兄弟”这样的教义,只要高层没有太过腐朽,这一时半会之间自然还不会出问题。

    不过,并未腐朽并不意味着白莲教内部真的“亲如兄弟”。

    作为一个宗教xìng的文化的圈子,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几乎是必然。表面上的“平等大同”在一个真正成规模,成气候的宗教组织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就像宣扬众生平等,仁爱众生的佛教——如果真“众生平等”,那又何必分方丈主持和沙弥小僧?

    佛教如此,难道那些鸡~jiān小男孩的牧师会真的全心全意的敬爱上帝,遵行《圣经》上的一言一行?

    那些在东窗事发后还要庇佑这些败类的教宗真的像他们宣扬的那样公平光明?!

    说到底,宗教到底也只是人的发明。

    无论有没有神,至少人还不是。

    人间不应有神,因为人xìng才是维持这个世界向前的东西……顶尖大德高僧终要圆寂、有道全真要羽化、无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终究要回归他们各自的主。

    而无论如何,这人xìng却是永恒的。

    融合了人xìng所需的宗教又岂会没有等级之分、贫贱之别?

    在白莲教中,除了教主或者说各脉自认为的正统继承者外……整个大明朝的白莲教大部分在香主——大师兄——师兄——普通教众这四个级别中进行宗教活动。

    而因为各地白莲向来几乎**发展,所以实际上最高头领便是香主。

    因此,在此时的大帐之内,三位香主便成了理论上地位最高的三人。

    当然,理论也只是理论上的。

    早在起事之前,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各地起义成功,所以无论是掀起整个风波的徐鸿儒还是各地香主都给予了手下各地大师兄、师兄们充分的自主权!

    而这份放权也的确让各地在起事之后比明军灵活了无数倍!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的便是在瞬息万变的战争局势中能保持队伍的灵活变通。

    然而,在初期各地起义的累累战果之下,一种“山头主义”和“兵权至上”的思想同时在白莲教上上下下开始蔓延开来……

    各地大师兄在大权在握之后,充分享受到了权利所带来的好处和自信,明白了兵力对其生活甚至是身家xìng命的绝对重要xìng之后又有几人愿意屈居人下,将身家xìng命托付给在实际战争中根本不在一起的香主?

    而在整个要求胜利、要求强大的大背景下,白莲教高层为了尽量鼓励各地白莲扩大势力,好与明军战争的需求而不断鼓励了下面诸多大师兄、师兄们尽可能的扩增兵力。

    兵力破千便是师兄、兵力数千再加上一些战功便是大师兄……兵力上万便是香主也差之不远的评判标准早已经随着这一段时间的战争而深入人心。

    此时这五万多白莲大军中可就有超过一半的兵力来自于那几个大师兄!而且其中竟然已经有一名大师兄坐拥上万兵力!

    这可是已经达到了香主的级别!

    只待有些战功,便是其所属的香主也无法阻挡这位大师兄晋升香主,**出去的脚步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三位香主与几名大师兄共同商议的情况。

    没有人注意到,原本在数百年传教过程中一直稳定的白莲教内部上下体系已经随着这种“实力决定地位”的情况而开始有些崩溃。

    如果白莲教高层不趁早发觉并且有效的处理的话……随着这种军阀思想的扩散,早晚白莲教便会演变成一种“下不服上,拳头老大”的一盘散沙!

    而如果那时大明已经江山易主,可能还只是一场内部的铁血清洗和混乱。

    而如果大明江山并未完全被平复,那么……很可能便给了明廷的反扑机会,彻底将混乱不堪的白莲教覆灭!

    且先不说那rì后之事。

    但看眼前。

    穷苦出身,讲究一个实际的重白莲教高层在激烈的商议后决定了这次行动中的主次——说到底,这能当上香主的人都是白莲教中有些学问,心机较深的人。加上他们各自兵力也是最强,所以很快便取得了领导权。

    最终,三位香主中那名年纪最长,威望也是最高的石香主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诸位!大家也都知道,此次围攻临清,截断大运河的行动是徐教主亲自拟定!并且发令给咱们,让大家伙商量着执行的!此举关系到明狗会不会借大运河攻击咱们,或者继续给běi jīng城运输漕粮的大事!为了白莲!截断运河!只许成功!”。

    众人齐呼:“为了白莲!截断运河!”。

第97章:攻城,死水腐臭的体制

    攻城的命令下达。

    白莲军的高层们似乎也知道对于临清县这种城高墙固的坚城不太可能一战而下,所以大部分白莲士兵要么还留在军营中休息,要么便在外面继续扩展加固营盘、收集木柴。

    但即便是这样,足足上万名白莲军士兵开始在临清城外筹备攻城的场面还是让临清城头上不足对方五分之一的明军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当得知消息急忙赶到城头的郑雄扶着垛口向外仔细一瞧之后便是心中一松:从小喜爱兵书的他自然不会连对方没有一架像样的攻城器械都没有这种明显的弱点都不看不出来。

    而郑雄也十分清楚,像是临清这般城池坚固的地方,若是没有大量好用的攻城器械或者使用奇谋攻破城门……这几乎就是一场全靠填人命的战斗!他早已经仔细计算过……以临清的兵力和城内青壮的情况,若是一起顺利,便是耗死对方两三万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他可不相信这帮白莲逆匪的头目会冒着损失全部家底的可能全力进攻临清!

    一旦当损失上升到他们承受不住的地步之后,这些白莲军的匪首唯一的选择便是退去!

    到那时候,坚守城池,逼退白莲逆匪数万大军,并且斩首无数的战功足以让自己想着指挥使的位置狠狠跨出一大步了!

    且不说郑雄心中的盘算,早已经陆续赶到此地,驻扎时间最短的部队也已经休息了一夜的白莲军高层似乎也认为攻城的时机已到,于是便立刻下令开始攻城!

    虽然有着宗教的里子,但本质上与其他农民起义一样……白莲教并没有太多准备和底蕴。

    所谓军中指挥、信号等细节自然是相当粗陋,甚至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好歹损失说书先生们的功劳——这鸣金收兵、击鼓进攻的大致情况却也被这些白莲教众学了去,结合一些俘虏投靠过来的明军所带来的松懈的旗号指挥的规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挥方法。

    咚咚咚咚咚……

    绵延不绝的大鼓声在战阵中传出,巨大沉闷的鼓点图同大锤敲在人的心头一般沉稳而坚定,似乎天生就有着一种鼓励攻击的作用。

    己方的威武军队随着鼓点一同向前迈进,步步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也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场手段。

    不过,这个手段被队伍不算齐整,甚至连军纪也只是有个粗略的条目,大多数还要靠教条来管理的白莲军来说,这份气势能发挥出多少就不好说了……

    上万名在棉袄外披着白袍甚至是从明军身上扒下来的铠甲,只是稍作改动,罩上一件白衣的白莲士兵开始向临清城逼近……

    “开炮!开炮!”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在城头响起,对于已经至少几十年没有经历过这般大战,且军队内部训练荒废的明军来说……这种时候听到命令,炮手们本能的就点燃了火绳。

    轰——!!!

    一门离命令发出的城楼最近的大炮轰然炸响,伴随着炮口喷shè出的火星和大量硝烟,拳头大小的铅弹呼啸着瞬间便砸到了一里之外的地面上,动能极大的炮弹即便是在这般冬rì坚硬无比的土地上也狠狠的砸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大坑,随即,这已经有些变形的铅弹弹起,蹦蹦跳跳着激起无数尘土,向前连跳带滚出好远才停了下来……

    城下鼓声一滞。

    这一炮之下,城下城上竟是突然静了下来。

    城下白莲军静下来是因为明军这突如其来的一炮着实惊到了许多没见过炮击的白莲士兵。

    而与带着大炮的明军正面厮杀过的士兵则又想起之前诸多同伴被大炮打中后的惨状,自然心怀jǐng戒。

    城头的明军也是一静。

    许多炮手迷茫的是这正式点火的命令还没下——这是哪个二愣子又把炮给先打出去了?

    虽然临清大部分炮手从担任了这职位开始就没开过几次炮,别说实弹训练——就是用锯末子和铅球模拟训练也没经历几次!

    今天看到对方明显要列队进攻这才费了半天劲将炮弹装好,期间还发生了诸多错误,好不容易装填完了,这第一炮却在离对方还有至少三百多米外落地了……

    “混蛋!别开炮!别开炮!等他们进入shè程!”郑雄大骂着冲到那名炮手身前啪啪两个大耳瓜子便呼了上去,将那有点小胖的炮手打的一昏。

    郑雄没有去骂那胡乱喊“开炮”的人。

    因为他从一开始便听出这难听的据说和太监一般的公鸭嗓正是这城中另一位千户的嗓音。

    如果只是同僚,郑雄自问自己的脾气也不会在乎。

    可问题就在于这个庸碌jiān猾,平时除了吃空饷、贪污军资外几乎什么正事也做不好,但却极会拍马屁的小子在军中的势力相当不俗!

    若是郑雄懂得后世的流行文化,那么他便一定立刻便会将这个无能恶心的同僚归入官二代、军二代的行列当中去!

    虽然在这大明朝,子承父业是常态也是规矩。

    连郑雄自己也是接家里的班。

    但郑雄自己其实从心底里看不起这套制度。

    都子继父职还当什么兵?打什么仗?谈什么赏罚分明?

    危险的事情小兵上,领功报赏的时候都是官二代上……最后军队成什么了?不就是一帮少爷们继续给自己搜刮利益的地方?

    那当兵的谁还肯拼命?最后战功都让人家分了,自己却只拿一小部分……甚至干脆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拿不到?

    郑雄不是后来人,而如果唐业在此的话……便是立时会联想起他那个时代一种另类的陋规——职称制度!

    这种在健康环境下象征着荣誉、专业水准的东西历经某些“天才”官员和专家的改造,竟然形成了与这种子继父职异曲同工的打消积极xìng、滋生**的效果!

    原本初衷是好事的将每个职位划分为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一系列下来为了刺激人们学习进步的体质在古怪的演变和松懈的管理下竟然逐渐成了靠权势、金钱能够买卖的头衔。

    并且依据头衔给zhèng fǔ工作人员增加工资……而人们为了增加工资又不顾一切代价的去花钱、打通门路的去办理更高的职称……

    最终竟然形成了一种“花钱用权——办职称——获得退休前后都增加的高工资——养肥了管理这些事的一系列蛀虫——正常途径却难以办下来,或者考下来也难以获得相应待遇——最终只有花钱用权的人才能享受到,甚至在退休后也会比其他人工资更高的变态制度!”。

    说的远了,但从根本上来说,在整个大明王朝将人禁锢在狭小的范围内、区域内不得发展的制度也在军队中得到了确定。

    因此,虽然明朝几次危难后都用重新组织战兵或者提拔一些立功将士的方式试图激活这潭死水。

    但从实际上来说,意义却并不很大。

    因为整个体系已经腐朽,战兵虽然是一股活水,但毕竟受到拖累,自己本身的规模又没有卫所兵大。

    而那些提拔上来的“立功”将士在整体制度如此腐朽的情况下又有多少是真的?

    这种事情便如同肢体中毒坏死一般,如果不一刀斩下,还想靠着温和怀柔的“药物”逐渐修复必然是一件极为困难,而且容易继续将毒液扩散到其他部分……损失更大的方法。

    郑雄虽然想到了军队内部的诸多弊端,算的上是一位明白人。

    但作为这偌大王朝中人微言轻的一员……饶是他看出了弊端又当如何?还不是在涛涛大cháo之下努力泅水,最终不是逃出水中便是被淹死水底……哪里还救得了别人?改变得了这天下?

第98章:大势浊流,人才无用!

    说到底,郑雄自己也不是什么能人。虽然自小在兵书武艺方面的爱好让他比大多数同僚强上十倍不止,但在眼下同僚犯错,胡乱指挥之时他不愿意与同僚针锋相对,在那背后可能产生的害处的威压下退缩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已经说明了这位郑千户并非像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铁骨铮铮”。

    偌大的临清县却并无能人。

    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崖山之战……汉人早已经在一次次猛烈的屠杀和暴虐的统治下不复古风也!

    汉为何物?

    是那个猎猎西风中只能折断、碎裂…而不能弯曲、服从的大秦?

    是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追逐着敌人一路杀到欧洲的威严大汉?

    是那个文明昌盛、雄踞世界中心,人民无比自豪的大唐?

    没人能说的真正清楚。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汉”绝非如今。

    绝非一个汉jiān辈出,无有英雄,文官只爱钱,武将很怕死的国家。

    明之初时,许是好的。

    受不得蒙古人那**、低等人压迫的汉人揭竿而起,以脆弱的毫无根基的抵抗去形成了一股因为“人心齐”所以“泰山移”的民族苏醒的战争。

    所以赢了。

    有人说,大唐帝国的崩溃源于对民间太过zì yóu,对其他民族国家毫无防备……从而在内部稍出问题之后便被来自国家内部,榻卧之侧的刀子狠狠的刺杀了。从帝国的统治阶层到黎民百姓,繁华的经济、灿烂的文明、鼎盛的国力都让他们忘记了那句老祖宗的至理名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一省封疆大吏,军政之权竟然轻易的交给了一些披着人皮的狼。

    麻痹了,所以死了——这边是大唐。

    而事实上从大唐之后,北宋虽然勉强在战乱和异族环饲中生存并且繁荣起来。但当开国之初用血于铁打出的威名渐渐失sè,那些异族重新焕发生机之后……便又是一次次灾难。

    当边境上的一个小民因为民族冲突被杀时,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和当权者们微笑……说着“是友好的”、“是和平的”、“是个别的”,心里却不以为然——只不过死几个泥腿子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当异族群起而攻之,当街杀戮国民之时。

    经济繁荣的北宋依旧沉浸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安逸当中……

    甚至就算是靖康之耻,皇帝被掳,皇后都做了官jì的耻辱之后……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岳飞和千千万万愿意报国仇而献出一切的人时……官家在想什么?朝廷的大臣们再想什么?

    利益!!!

    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了岳飞不能接回两位皇帝而导致朝堂势力乃至皇位的再一次洗牌。

    岳飞必须死。

    表面上死于秦桧。

    然而,作为一个jiān臣,秦桧依靠的又是谁?

    声名狼藉之下,如果没有那决定他荣华富贵、身家xìng命的皇帝的指示,他敢动掌握着兵权,且绝对是能打全国的岳飞?

    放在现在,就是要杀国防部长加三军总帅!如此大事……皇帝一句不知?糊涂?

    呵呵……

    好算计!

    好心机!

    一个糊涂昏庸之名便将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除掉,并且使自己的皇权得到巨大的稳固,再无大的危机!

    好一个帝王心术!当浮一大白!

    国人是聪明的。

    可惜,自汉唐之后,多半的聪明便用在了陋规、内斗、yīn谋倾轧之上了。

    与之相比,此时的欧洲人是愚蠢的。

    眼中只有珠宝黄金,甚至没有皇权威严。

    然而,他们却也是聪明的。

    火枪好用便用火枪!坚船利炮能拉回黄金珠宝,刺激民生经济便大造军舰、鼓励出海!

    然而中国却在“内防家贼”的思想中拼命的焚毁典籍,阉割民智,封关禁海生怕动摇的统治。

    说到底,自私、yīn险、高举大义,掌握着这个国家船舵的官员们、皇帝们从未将这个国家看做是民族的国家、人民的国家。

    而是将这一切看做他们自己的“私产”,或者说——饭局。

    这是一顿饕餮盛宴!

    每当贪腐复活,每当硝烟中的残酷被遗忘……一些人便会跳出来在桌子上分割利益。

    小吏吃米粒,喝米汤。

    县下的小官捧着小碗、拿着小勺喝汤吃菜。

    大官巨鳄们谈笑风生,冠冕堂皇的上下其手,拎着猪蹄,啃着蛋糕,连掉下的渣滓都养活了不少附庸。

    在古代这些人可能多是亲人宗族。

    在现代便是一个个XX公司、XX开发、XX慈善、XX机构……

    如果仅仅是这样,顶多发展的慢些,社会环境不公平些。

    然而,偏偏有一些人吃着、拿着、糟蹋着还要拉一屎!

    这些屎有大有小,有稀有干,形制不同,千变万化……

    有些是明目张胆的**、贪污、蛮横、构陷、排除异己……

    有些则隐蔽的多,温和的多,但却未必比前者危害更小。因为这些点点滴滴往往才是滋生腐朽的最佳途径!

    清代后期腐朽,贪污甚至有了名目,零零总总,常人便是学习都要许多jīng力!夏天有夏敬、冬天有冰敬、到了逢年过节还有节敬!

    更别提那私底下诸多道道……一个官位多少钱,一个小吏多少钱,一个审批又是多少钱!

    不给?可以啊!

    别说上下昏黑一气的古代官场,就是在开明公正了许多的21世纪想要整你又如何?

    我们不说承包xìng质的zhèng fǔ工程——那东西你权、钱少了一样都会出问题。

    就拿一个小小的饭店来说,卫生来了——对门那家背后有“人”,便是肮脏腐臭,用的地沟油,蔬菜从来不洗也没人查。

    然而你这边灶台上稍有油烟,明明跟卫生无关也能查的你底掉!老老实实的交了罚款还不行!回头再查!总有疏漏!

    拖你个十天半月,光是房租水电便能要人老命!

    这便是现实!

    不是上面的政策不好,而是下面贪官层层!

    就说那公车改革——为了应付上面,转脸将价值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公车当成二手货、近乎废品卖给“民营”企业,实际上还再为领导们服务的有多少?

    不是上面没有改革,而是下面手段多多!

    整体腐朽之下,若是21世纪、制度开明、媒体监管、网络曝光等等手段之下这个国家尚且只有小弊而大势昌隆!

    但在如今的大明……呵呵,就算是稍有的人才又如何?

    郑雄若是早生于戚少保之时尚可上阵杀倭寇!虽死无憾!

    然,生于这末途大明……悲哉!

第99章:白莲发展

    白莲教攻城的手段并不完善,甚至是粗陋。在后世之人看来已经烂大街的诸如吕公车一类的攻城器械对于此时仓促起事,而且九成九是文盲的白莲教来说显然有些遥远……

    既便是偶尔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中高层人员提出修建攻城器材,也只能模模糊糊的对功能有个印象,不要说图纸……就是实际的形状架构也完全弄不清楚。

    于是,白莲教大军攻城使用也只是普通的云梯。

    而且还并不是那种带有车轮,上面修成楼梯状,推到城下后可以方便的攻城的先进云梯。而是普通梯子的放大版!

    可想而知,这种不稳定的……人爬上去还需要用手去扶着梯子才能稳定身体的粗陋云梯在攻城中会有多么大的劣势!

    当白莲教的士兵好不容易顶着石块火枪爬上城头,却纷纷要面临着敌人居高临下用长矛的疯狂戳刺。

    本身便矮了一截,脚下不稳更无处躲避的白莲教徒们纷纷从云梯上栽倒下来,后续的士兵则继续奋力攀爬。

    在野外遭遇中,明军的火器装填速度慢,训练不勤,往往一次开火后便被敌人冲到近前。

    因此不但优势不显,甚至还有些劣势。

    然而……在城池防守当中,因为有城墙的保护,cāo作火器的明军士兵们显然从容了许多。装填速度也增加了不少。

    像三段式shè击这种早在明朝中前期便已经发明普及的方法这临清县里的明军同样也是懂得这好处。

    临清县城墙上每一个云梯附近都聚集着大量手持长矛、战刀或者牌子的明军堵截。空当处则有许多cāo作鸟铳、三眼铳和其他火器的明军不断装填——发shè。噼里啪啦的枪声和道道浓烈的硝烟不断在城头发出。

    将临清县城头染的好像是油烟颇大的厨房一般。

    如果不是攻城的白莲教士兵足有万人,是对方的四五倍之多,这久攻不下,而且随时被对方火枪杀伤的局面早已经会将他们打退了。

    所幸,有着人数的优势,无论明军从云梯上砍翻多少白莲教徒,攻城的部队竟然也还能坚持的下来。

    于是,双方形成一种僵持。

    明军认为只要在坚持一下,白莲教便会退去。白莲教一方则认为反正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就算拼消耗也能将这临清县攻破。

    在直接面对,耍不得花哨的攻防战争中,最直接的厮杀与最直接的死亡是难以避免的。

    双方不断有人死伤。

    也许,上一刻还是手持长矛的明军将爬上云梯顶部的敌人捅翻…下一秒便已经是被趁机猛蹿上一截的白莲教士兵将刀子杵进了小腹!

    前一刻手持弓箭的白莲教士兵刚刚shè中城头的明军,脸上得意的微笑还未来得及散去,后一瞬的一颗铅弹便在他的脸上撕碎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大坑……

    在这战场上,所有人都在惨烈的厮杀当中。

    指挥攻城的白莲教高层此时也已经发现自己这边对攻城器械准备的不足,以及远程力量上弱于明军的尴尬。

    于是,无数传令兵紧急向着大营奔去,将几乎所有配备有弓弩或者缴获来的火铳的士兵调集到了城下。

    而同时,明军这边也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足,郑雄紧急命人搬运来石块充当礌石。一些临近这边城墙的民宅房门也被士兵们粗暴的拆卸下来,送上城头充当挡箭盾牌。

    不得不说,从这些细节来看……双方都并非是能征善战的百战之军。

    否则也不会到了开打才发现种种不足。

    如果双方中有一方具备足够的经验,这场战斗也不至于打的如此僵持。要么是准备充分的白莲教一举攻上城头,要么是明军以强大的火力完全压制敌人,使之放弃进攻临清的打算。

    但显然,如今双方的战斗是不会轻易中止了。

    不出预料,这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也未分出雌雄,作为攻击一方的白莲教自然是死伤惨重,临清的城墙底下已经密密麻麻的尸体便足以说明问题。

    但明军也并未占到多少便宜,本来就人数有限的明军经过这番厮杀,人数已经即将跌破一千,从原本将近两个千户的兵力变成了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二还不到。

    如果不是白莲军连续攻城之下,大部分士兵已经体力不支。

    今rì这攻防战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第一rì。

    白莲军鸣金收兵。

    ……

    对于整个山东来说,临清的战斗也只是整个巨大战略变化中的一个缩影……自打白莲教主徐鸿儒认为时机已到,必须在chūn耕前拿下整个山东的时候开始……这整个山东的白莲教便已经从最初的起义阶段进入了“打地盘”的阶段!

    是否能将山东的大明势力完全驱逐消灭,绝对关乎着chūn天面对明军疯狂的围剿时的局面!

    若是数个布政司调动来的大军围剿之下,内部还有许多被明军占据,钉子一般的城池的话……内外夹击之下,白莲教所要面对的压力何止增长一倍?

    相反,如果打下整个山东布政司的话……那便是对明军有极大的不利了!

    且不说这一个一个的城池明军勤王大军打下来要死多少人。

    就是这些城池中储备的物资、潜在的兵源便是远道而来的明军极大的麻烦。

    而像临清这一类的要地,一旦被攻破就意味着白莲教的手中多出了一张好牌!

    就拿临清来说,至少这大运河一但被截断……那京畿当中的粮价便是立时要飞涨不停!各大商家迅速囤集居奇,哄抬粮价……别说调动京军辅助围剿。

    就是京师乃至整个京津地区都要出不少乱子!

    数百万人的粮食压力便能让京城里的朝廷诸公无暇他顾!

    徐鸿儒明白这点。

    白莲教的高层也明白这点。

    因此,在后续的几rì当中,一支又一支的军队被调集向此处,最终不断攀升的兵力还是压垮了临清县。

    随着一段城墙的失守,无数白莲教徒如同白sè的雪崩一般涌入了临清县城……

第100章:弃明投莲

    临清县衙门口前,许多临清百姓被从家中硬拽到这里。临清县的县令、两名千户和一大群衙役税差被捆了一地,平rì里的威风此时是半点也无!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是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脑袋便会掉了……也没有人在意他们的的风度了。

    虽然没攻克过多少县城,但至少席卷了许多乡镇村庄的白莲教高层在士兵们的簇拥下来到县衙门口,在一番戏谑之后,临清县县令的脑袋便被干净利落的砍了下来,几个灵活的白莲教徒拴着这位一县之尊的脑袋,高高地挂在了县衙门边的杆子上……

    血淋淋的脑袋滴溜溜地转……

    让跪在地上的其他人只觉得心脏不断下沉……似乎在一处冰冷的无底深渊中一般……浑身轻飘飘的使不上半点力气。

    “饶命啊~~~我有钱!放了我!求求你们了!”当这种恐惧蔓延到了极致时,跪在郑雄身边不远处的另一位千户突然哭嚎着不断磕起头来!

    郑雄心中一颤。

    不是他鄙视这位贪生怕死的同僚。

    而是自小喜读兵书,每每看到那些被敌军俘虏后求饶归降的将领时他便是心生厌恶、鄙夷的情绪。

    他一直以为当自己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放声大骂,痛斥这些不忠的软骨头!然后英雄非凡的拔刀再战!最后杀出重围……甚至是英勇战死。

    然而……

    当无数次幻想中的这一幕真的发生在他眼前时。

    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丝毫放声大骂,痛斥对方的想法!甚至连厌恶、鄙夷的情绪都没有?!

    这让郑雄觉得十分难受。

    而更让他心中没底发虚的是……他甚至似乎还在期待着这帮白莲逆匪放过自己这位同僚?将他们收编重用?!

    尽管他知道这帮白莲教的逆匪放过他们的可能xìng近乎于无,但他仍然有些期待——心中原本的热血在这一刻似乎突然凉了。

    这让一直以来认为自己卓尔不群,在这昏昏暗暗的大明官场中属于一颗等待发掘的明珠的郑雄有些不舒服。

    几名白莲教高层裂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笑了起来。

    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他们都有着一脸晒的漆黑粗糙的皮肤和一脸不符合真是年纪的皱纹褶子。

    配合上那不好看的五官和小人得志的神情笑的十分难看。

    然而,郑雄知道他们有资格笑。

    因为他们才是胜利者,站在这里决定自己这些所谓的大人物的命运!

    “这是个千户?”白莲教高层中一名面容奇丑的青年询问道。

    一旁的小兵赶紧回话将这人介绍了一下,顺带着还将郑雄千户的身份也点了出来。

    “哦~~~”这名丑陋的军官拉了个长音,突然说道:“我说,你让俺们放了你……你有啥用?”。

    这位不断磕头求饶的千户愣了愣。

    面容丑陋的军官等了几秒,发现对方还在愣着,脸上露出一副不耐烦的神sè,将腰间挂着的腰刀抽了出来。

    这一下可吓坏了对方,这位千户赶紧磕头大叫道:“我有钱!有钱!给你!”。

    本来要劈下来的腰刀一顿,刀锋一转搭在了这位千户的下巴上,止住了他继续磕头的动作。

    丑陋的年轻人一直用腰刀将他下巴挑起到仰视自己的角度,似乎是知道自己已经逃了一劫的千户脸上露出一丝劫后余生般的笑意。

    噗嗤——!

    就在连所有人都以为他打动了这个白莲教的高层时,这名丑陋的青年刀锋一杵,却是生生的刺穿了他大半喉管。

    赫赫赫……

    漏气的气管发出古怪的声音,深红sè的鲜血呼呼的向着伤口外面涌出,不一会便染红了他胸前一大片的衣服,并且滴落到了地上形成了一滩难看的血迹。

    郑雄心脏骤然紧缩。

    赫哼……啐——!丑陋的青年醒了一口黄绿sè的浓痰狠狠的啐在了这位千户的脸上。一张丑脸上露出鄙夷的表情:“你这狗官!死到临头还想着拿钱买命?!不想想这钱是咋来地?还不是她妈从老子们的身上刮来地?cāo~xìng!”。

    此言一出,尽管这位丑陋的青年刚刚杀了一个人,但不知怎地,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叫好声!

    众人顿时悚然,生怕触怒了这位丑陋但心狠手辣的青年。

    不想,这丑陋青年却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蹙着嗓子张罗道:“各位乡亲父老都放心啊!俺们白莲就杀贪官恶绅!那些地主恶霸!只要大家伙别做出那勾结狗官,出卖咱们白莲的事情……保证没事啊!”。

    这句话别管真假,原本战战兢兢的百姓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眼睁睁的看着一出戏,跪在地上的郑雄不禁联想到许多兵书故事中那些威名赫赫的枭雄大将每到一地必然贴安民告示的描述。

    眼前这丑陋青年的作为虽然粗鄙残忍,个人形象更是极端不佳。

    但这先是杀人再安抚民心的举动岂不正是应和了那“软硬兼施”的手段?既摆明了威严,又安抚了民心。

    如果是无意之举,尚还好说。

    可要是有意为之……郑雄不禁心中一凉:白莲逆匪当中竟然有如此人物,看来自己输的不冤!

    就算是今rì不因敌众我寡而失城,将来搞不好也迟早要完蛋!

    正想着,只见白莲教一众高层中一位年纪较大的香主似乎有些乏了,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都杀了!把这些狗官的脑袋都拴在城门楼子上让他们晒晒!”。

    郑雄这才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可就此时,身后那群如狼似虎的白莲士兵已经霸道上前,纷纷按住被捆跪在地的众人,手起便要刀落!

    哭嚎叫骂声顿时响成一片!

    “慢着!”郑雄也不知道自己突然哪里来的力气,整个人向前猛地一蹿!竟是靠着腰腹膝盖生生的蹿出了半米多远!

    后面那士兵匆忙跟进的一刀也只是切到了他的后背。

    顾不上后背的伤势,郑雄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急声大喝道:“诸位!大明千户郑雄!愿意弃暗投明,投身白莲!”。

第101章:国至如此,岂能不亡?!

    白莲教在chūn节前所掀起的攻势就如同一瓢泼入滚沸油锅中的凉水一般,迅速激起了巨大的反应。。

    整个山东,乃至于附近诸省的白莲军队、明军都被调动起来,战成一片!

    如果白莲教只是分散开来攻击城池,那么明军尚且可以以逸待劳,借助城池的优势消耗白莲教的兵力。

    但白莲教也并不是傻子,会去白白消耗兵力。

    在整体战局中,那些香以下的白莲教军队并不主动攻击城池,只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香集合在一起时才会攻城。

    并且他们将目标不是选择在临清这种要害之地,便是一些城池低矮破损的弱小县城,或者那些人数较少的军事堡垒。

    数万人规模的军队袭击要害、弱小的县城。

    万人到几千规模的军队则盘踞人口密集的乡镇,以逸待劳,维持生产。

    一千甚至只有几百人的小部队则四处巡视,要么袭击驿站、截杀驿卒,要么便在乡村之间征兵宣传,增加白莲教的影响力,并且顺带揪出那些没有在第一波洗劫中清理干净的心向朝廷的人。

    在这种与田忌赛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分配并不高明。

    但对于明军来说却是极为好用!

    首先,明军编制人数僵死——与一个至少统兵上万,甚至更多的香主比较。也只有指挥使一级的明军能够与之抗衡,其下的千户即便是几个一通上去也未必见得能赢的过。所以,两者一旦单独相遇,多半是白莲教占据着人数上风,明军完全是被几倍于自身的敌人攻击。

    其次,明军长期**,兵员不满,吃空饷、老弱病残以及从士兵到将领各级都训练不勤,军事制度败坏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若是开国之处,朱元璋手下的那支打败蒙古、灭天下各路义军的无敌之师的话……人数少可能并不会是太的问题。

    但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蜕变发展,自宋之后文官地位和掌兵的制度让军队腐朽的更加迅速。

    毕竟,若是武将贪腐,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些军队内部的问题。至少还是要考虑各级军官和士兵的想法。反到是文官——老子大袍长袖,躲在城内享福,管你下面兵丁丘八想什么?就算战败又如何?果断推给下面那些武官便好了!

    随着建国后天下安靖,刀柄入库,马放南山……文官集团的重要xìng在建设和rì常管理中自然会逐步提升。

    这也是在除了军国主义国家外所有体制下都有的通病。

    本身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因为往往这也意味着久经战乱的天下安靖,经济复苏,社会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完善。人们逐渐不再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讲道理、**律。

    百姓的生活这才更有保障,更zì yóu,更加富足。

    然而……

    所有从创立理念上都是好的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形。

    毕竟,就算是极高明的智者、政客也不是全能的神明,能预知一个国家——特别是像大明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所有变数。

    往往,人便是最大的变数。

    最初这样大肆建立文官统兵,弱化武官体制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作为本身就是武将,并且在皇帝死后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戏码篡权登顶的宋太祖十分忌惮武将。

    可能他本身还念及旧部之间的感情,用了“杯酒释兵权”这样请人吃饭,暗示众人交出兵权的怀柔戏码。

    但像他这般一个心机深沉之人又岂会没有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治国、坐天下的“经验”?

    于是,终宋一朝。

    天子对于武将甚至整个武官系统的不信任也一直贯穿其中。

    以至于在空前的繁荣经济和生产力下竟然被回鹘、辽、金、蒙古压着打了那么多年。中间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能力挽狂澜的武将却不是像杨家将一般死的“中了埋伏”便是如同岳飞一般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而经历了金人的羞辱践踏,蒙人的屠戮压迫……短暂爆发出血xìng,吼出了那一声“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华夏在短暂的血xìng爆发之后便又重新在统治者的私心下进入了厌弃武力军事,柔弱盲从的轮回当中。

    可笑当年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如果知道自己的后代被世世代代禁锢为“军户”,受到文官、武将重重压榨,生活的还不如贫农一般的话……该是如何作想?

    就说这大明,到了最后几年,朝中文武竟然尽无英雄!

    其中武将士兵尚可理解。

    武将世袭罔替,没有了能者上位、功者上位的良好机制,加上文官地位极高,往往高品级的武将还要跪低品级的文官……这等僵固、羞辱之中武将岂能再出现昔rì三国之时群星璀璨的荣光?

    士兵们更是升斗小民,连年在文官太监的贪污和坑爹指挥下早已经jīng锐丧尽。平时连饭都吃不饱,谁给你卖命?

    但文官……作为一直享受着最高社会地位、一直口口声声喊着大道理、大忠义的文官书生们却是毫无理由!

    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高知群体,掌握着一个国家民族传承、骨气、脸面甚至是部分灵魂的群体。

    无耻的投降了。

    所谓大叫忠君,最终崇祯敲钟召集群臣,却无一人前往。

    所谓宣称爱民,最终出卖国家、出卖民族,做了那满清鞑子的马前卒。

    所谓民族骨气,最终不敢面对屠刀也罢,但竟然做起了那包衣阿哈,帮鞑子皇帝借着修书之名,实际上行着毁典灭籍之事!看似铁骨铮铮,实际上奴颜媚骨!

    华夏大地被这样一群说的好听,内心却不如一个最平凡朴实之人民的文臣儒生掌握,哪里还有一丝希望?

    就算不覆灭在满清铁蹄之下,也绝不会像后世一些明粉希望的那般走上世界强国之巅。

    终究说来……

    这强国崛起之路不是一个人能背的起的。

    这华夏腾飞之梦,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到心灵向着好的方向共同用力才能做到的。

    明朝之末,文官爱财怕死,武将腐朽贪生,百姓遭到三百年桎梏洗脑,昏昏噩噩不复chūn秋秦汉之风也……岂能不亡?!

第102章:村庄大发展之军队

    白莲教和明军将在山东打的如同滚沸的油锅遇到冰水一般。。唐业等人所处之地虽然偏远,但毕竟也只有几座山峰之隔,不可避免的还是遭到了波及……

    在连续激烈的战斗中,时不时的便有被击溃的明军,或者被击溃的白莲教徒流窜进山中。

    原本的目的本是逃生,但当他们在大山中既不敢出去,也没有食物住所的时候……许多人便将村庄当成了目标,几十上百的纠结起来攻击村庄,寄希望于攻破村庄后作威作福。

    当然……这种妄想的结果往往便是被强盛的大军一击而溃后俘虏下来,作为劳作的苦力。

    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下来,竟然也积累了上千俘虏!

    若是以往,多了这一千张嘴,需要一千张床的话……村庄还真的有些承担不起。可在如今,在击溃蔡姓白莲之后,赢得了宝贵发展时间的村庄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个文明合一带来的三倍移民速度让村庄几乎每天都以至少扩展几十座帐篷的速度增加着规模。

    兵营已经增建到了7座,分别对应各个文明所需的军营。

    至于医疗、防火、采伐等建筑也遍地开花。

    在这片大山中就有一座采石场、两座采泥坑、三处伐木场同时运作,远远不断的为村庄提供着基础发展所需的材料。

    而最好的消息则是半个月前在较远出的一处山溪源头发现的铁矿。

    有了这座铁矿,再加上村庄里正在兴建的炼铜厂……两相结合之下,便意味着一直在系统中使用其他资源折价购买高价铜矿石的情况将成为过去!有了充足的铁矿石,村庄不但能节省下大笔从系统折换铜矿石的资源,还能逐渐将村庄军队的武器,乃至于村民们的rì常用具从现在普遍的铜器提升为铁器!

    虽然在《帝国与文明》这个系统中,并没有如同《地球帝国》、《帝国时代》一类的游戏那种文明进步的设定。

    但在现实化之后,所有的村民、建筑都是真实的存在。所以,系统更像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移民局”外加农业、制造、训练上的辅助存在,而不会限制村庄本身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村庄中,特别是军队普及铁器并不会遭到系统的干涉、压制。

    只会真真正正的提升村庄本身的实力和底蕴!

    经历了这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整个村庄的实力早已经今非昔比。不但人口数量重新突破过万,军队方面更是从原本的一千杂兵扩展到了如今足足四千,四个千户的庞大兵力。

    虽然这样的数量放在正打的如火如荼的外界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对于村庄来说却是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

    至少,在以后面对强敌来袭之时,村庄的兵力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害怕大的损伤——甚至在损伤接近千人之后便很可能导致覆灭的结局。

    而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唐业也在竖锯老头、庄士敦、张雷等人的建议下重新划分了军队的编制。

    首先,为了便于管理和衡量人数,军队使用“伍、什、佰、千、万”这样直接的数字单位来作为各级军事单位的人数规制和军官名称,有些仿照秦汉时期之意。

    但也有许多不同。

    例如在这军官名称上便简化了许多,什么校尉、牙将一类的称呼一概不用。统称为“伍长、什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这样的直接称呼。

    而且,因为军队由三个**不同的种族组成,语言不通的关系。

    所以,在配合上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事实上在训练中这些问题也早已经暴露出来,往往以汉话发布的命令,下面的波斯军团和希腊士兵就要反应慢些,甚至完全领会错意思,从而导致整个队形混乱的情况出现。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状况。

    一方面唐业在老头等人的帮助下制定出一整套使用乐器、旗号、手势组成的军事语言。一方面他也要求所有士兵必须学习汉语。

    普通士兵至少要能听懂简单的词语、短句命令。

    那些波斯、希腊的军官们则要求的更多。

    而这种语言不通,说的越多,越复杂就会导致下面的波斯、希腊士兵和军官越难以理解,越混乱的情况也导致唐业等一干高层必须制定出一整套简洁、清晰、明了的军事术语。

    在不断训练摸索当中,一整套包含了进攻、撤退、防守、冲锋、简单配合的诸多指令纷纷被确立下来。

    这种简洁明了的军事语言的普及也导致了整个军队内部指挥时的高效!直接!

    这到是成了一个之前没有想到的好处。

    除了这些辅助补救的手段之外,为了尽可能的让单支部队不会轻易混乱,具备更强的战斗力。

    唐业将军队分为波斯人、希腊人和中国人三个较为**的群体。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分别单独作战,而不需要互相之间的配合。

    波斯人主要被训练为长矛步兵。

    比起同阶段其他文明的兵种,长矛步兵具有一手持矛、一手持有巨盾的攻防一体的优势。既不像中国近战步兵那样需要长戟步兵与盾兵的配合,也不像希腊文明那般只有低阶的轻兵雅典卫兵和有些昂贵,训练时间过长的斯巴达勇士。

    所以,在比较了三个文明步兵的综合实力之后,唐业对于xìng价比更高波斯长矛步兵十分亲睐。

    于是,波斯的长矛步兵作为步战军团的主力,训练为一整个满编的千人队,各级军官皆由波斯人担任。

    可以说,这是一个波斯**步兵千人队。

    ……

    与近战步兵波斯人独占鳌头类似,在远程攻击上,有着奥林匹克运动传统,培养了大批弓箭运动爱好者的希腊人在弓箭军团上也是一枝独秀!

    在弓箭手选拔的比赛中,希腊弓箭手以单人10米、18米、25米、30米、50米、80米……从固定靶到移动靶全胜的成绩获得了弓箭千人队的资格。

    而中国的特sè兵种连弩校尉虽然在近距离的shè击,特别是shè速上有着不小的优势。但因为连弩的shè程和威力限制,不得不遗憾的失去了单组军团的权利。

    当然,弓箭手几乎不可能单独派上战场。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希腊弓箭手千人队是被拆散成10个百人队被加强到各个近战军队中,补充远程实力的。

    所以看上去希腊人并没有波斯人那般千人聚集在一起列阵出cāo时的气势。

第103章:教育问题~当然不是因为鄙视!

    除了波斯的长矛步兵千人队、希腊的弓箭手千人队之外,便是以中国士兵为主的混合步兵千人队。。

    既是“混合”,自然是多兵种直接的搭配组合。

    低阶步兵中攻击力最高的中国长戟兵。

    作风强悍,耐力持久的波斯殉教者。

    身不着甲,使用比匕首强不了多少的希腊短剑和补充的腹弩作为武器的雅典卫兵。

    还有身强力壮,手持巨盾防御力最高的中国盾兵。

    这便是混合步兵千人队的近战力量构成。

    再补充以一部分数量可观的连弩校尉和比希腊弓箭手更便宜,但胜在浑身不穿铠甲更为轻便的波斯弓箭兵。

    这便是这支混合步兵千人队的构成。

    这样的组合绝对算不上强,但也绝对是面面俱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能应对——尽管克制对方的可能xìng几乎没有。

    但硬碰硬之下,互有损伤却是能做得到的。

    因此,这支混合步兵也被唐业认为是最贴近于平时应用,能最快面对敌人的部队。所以第一批铁质武器便是优先装备给了这支军队!

    而除了波斯长矛步兵千人队、希腊弓箭手千人队和这混合步兵千人队之外,其余部队则几乎都是由之前的雅典卫兵、殉教者和其他兵种组成的哨兵千人队。

    当然,在补充过前面三个部队后,这人数自然不满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格外分列出来的一支半的骑兵队伍和刚刚凑了二十几人的斯巴达近卫队。

    前者作为战场上最为灵活机动的兵种单独交由最熟悉骑兵作战的蒙一指挥统领。后者则因为一经训练出来便远超其他兵种,甚至能与羽林将军骑马状态下媲美的斯巴达勇士则被单独列为jīng锐,成为了保护村庄重要任务的强力近卫兵。

    唐业还打算等以后家底雄厚之后,将成百上千的斯巴达勇士组成成为一支支强力jīng锐,专门用于攻坚或者冲杀敌人中军大将。

    不过,目前只有二十多人的斯巴达勇士也只能暂且做着卫兵的工作。

    ……

    除了军事方面的巨大进步之外,村庄基础人口的破万也给这座更像是临时营地的山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拥挤在一起,形成密密麻麻一团的老村落之外又在山坡更下方一段距离较为平缓的山坡上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经过了细致规划的新区域。

    以仁和堂、希腊医疗院为中心,向四周呈“口”字形层层扩散的村庄呈内外三层,除了十字形的主要道路之外,还辅以整齐如同豆腐块一般划分的小路。

    为了预防火灾等情况,竖锯老头还专门对小路进行了拓宽设计,一条新奇的引水渠更是借助系统开辟出的地下水源将活水引向整个村庄,不但便于救火,更便利了生活。

    当然,在眼下这种寒冬当中,这条石质的高于地面半米的引水渠还并未通水。

    一些调皮的孩子在引水渠内泼上了水,当水结冰之后便形成了一道古典版的人工滑道,移民的孩子们在这里玩的十分欢乐。

    而这些疯玩的孩子被唐业看到后却给忙于建设和自身锻炼中的唐业提了个醒——他竟然疏忽了对移民下一代的教育!

    要知道,文明的传承可绝不仅仅是靠杀戮和军队便可以完成的!

    有时候教育的优劣很可能会影响着一个文明未来的命运!

    宏观上来说,良好的教育影响着整整一代甚至无数代人。

    微观上来看,一个本应该辍学的孩子若是给他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也许会创造奇迹也说不定呢!

    就像是那些文艺复兴中的欧洲大师们,很多人并非是在国家常规教育中的优秀孩子——爱迪生自小贫困,无缘正统教育却最终靠着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和欧美适合的环境成为了一代发明大王。

    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人评价为迟钝,某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曾经被老师骂为“最愚蠢的孩子”。

    就连达芬奇那个时代的大师们也有许多根本没上过学,只是在家庭教师,甚至是皮匠、木匠师傅们的带领下步入了科学的殿堂。

    虽然这些事例有的时候非常打传统教育或者说普及教育的脸面。

    但不得不说,无论这些大师、巨匠们所受的是怎样的教育。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必然都要经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至少有充足知识祭奠的文化环境。

    察觉到村庄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后,唐业迅速做出了弥补。

    在新城区迅速建设了三座学堂。

    虽然一时间连充足的教师都未凑足,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希腊家庭、中国家庭还是波斯家庭都能为孩子找到一个学习的地方。

    尽管大部分家庭对于教育并不重视。

    除了希腊家庭能达到一半以上的送学率以外,其他两族的送学率都低的可怜。

    中国家庭更倾向于让孩子早一点帮助家里工作,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波斯家庭则只是希望孩子能读懂经书,遵守教义规矩的生活便可以了。

    对于这种情况,唐业当然明白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当下一代成长起来后很可能造成希腊人在上层——至少是知识分子阶层中占据主要比重,而产生失衡。

    虽然作为帝国与文明系统的掌控者,唐业不会遭到严重的背叛。

    但他同时也明白,若是社会发展进入了偏差的轨道……那么,自己虽然不会遭到杀戮,但整个社会却很有可能发生动荡。

    甚至于进入一种将他完全架空,人民将其供奉于神坛,但他却完全无法掌控这个国家的尴尬状况。

    要知道,即便是在游戏中《帝国与文明》也有着民心程度的设定。

    “像太阳一般”和“甚至冷漠的忘记了你是谁”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啊!

    所以,在做出这番补救之后,唐业又迅速召集诸多召唤人物,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将张学宁任命为教育主管。

    虽然很想用大气的“部长”、“尚书”一类的官名。

    但考虑到如今村庄不过万人,张学宁所管理的也不过是三所加起来还不如后世一个年纪的学校。

    所以,最终也只能暂称为校长。

    唐业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没有坚持使用“教育部长”、“教育相”这样的称呼是因为众人鄙视的眼神……

第104章:微型村落,野生动物

    随着实力的rì益壮大,在老头等人的建议下村庄向着扩张迈出了第一步!

    虽是深冬,但在系统的神奇力量面前,无论是建筑的建设还是道路开辟、种植作物都不会受到寒冷或坚硬冻土的影响。。

    砸下大笔资源,一条消耗了大笔资源的道路在山中开始逐渐拓展蔓延起来……将原本由狭窄难行的山路替代,化作了一条崭新的足以使两辆马车并行的山间石子路。

    系统出品,虽然不是较贵的青石板路,但这种填平沟壑、粉碎巨石、清除杂草树木穿行数十里的大工程依旧让村庄积攒下来的资源瞬间消耗了大半。

    这样辛苦建设起来,并且连通着几乎所有伐木场、采石场、铁矿和其他资源产出命脉的道路自然不能毫无防护。

    因此唐业专门在道路沿线选择出数个较为适宜居住的山坡地段,分别开辟出大大小小的平地,修建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微型村落。

    这些分散出去的村落大的不过百户人家,选一地势较高之处,以木头寨墙及故意修葺陡峭的山体作为防护。

    设以村丁负责清理路面,放哨敲钟。

    村庄的防护则主要由普通男xìng村民发放以长矛、腹弩作为武器。虽然简陋,但面对寻常敌人至少可以自保。

    小的村落,也许不过是山坡上十几户、两三户遥遥相望的人家。好一些的尚且有土墙木钎保护,但大部分就是一户户**山中的人家。

    这样的分布放在21世纪的后世也不过是生活不便,却无太多危险。

    但放在今时今rì。

    不要说时常流窜进山中的各路人等,就是后世那中国工业急速发展的几十年间骤降百倍的野生动物放在今天便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再经历了满清将近三百年,民国战乱,新中国建立后的数十年滥捕滥杀和环境恶化后已经十分凋零的野生动物在这个时代虽然没有chūn秋战国,乃至更早之前的华夏大地那般繁荣昌盛。

    但总的来说……也绝非不是后世之人所能想象!

    如后世记录那般……四川久经战乱,且不管是张献忠杀的多些还是清国鞑子屠杀后的栽赃多些。

    总之,新任的官员上任,第二天竟然找不到了自家的随从。

    仔细寻找后才发现竟然是半夜叫猛虎吃掉了!

    堂堂一省之会,竟然有猛虎出没——这除了说明老百姓死伤惨重,被屠杀甚为惨烈之外。

    其实也说明这环境极好,至少连在这较大的城池之外还有猛虎这等野生猛兽存在。

    要知道,猛虎出没可不是没有先决条件的。

    一地的生态环境能供养起猛虎这般吃肉大户必然有着更多的豺狼、狐狸、猫鼬之流的二等三等的猎手,其下的野鹿、野猪、野兔飞禽更是应该不计其数才有可能供养出这么健康的生态自然环境。没有一大片,甚至是几大片、几十片人烟稀少的大山丛林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此,至少可知这个时代的生态环境还是极好的。

    在工业社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光靠人类原始的捕猎破坏,对自然的损耗毕竟有限。

    虽然华夏大地此时已经有不少大型动物灭绝。

    那些城池中的百姓也绝少再见什么大型猛兽,但至少在这片身上当中,猛兽还是存在的。

    其中,狼便是最普遍的一种。

    也是相当麻烦的一种!

    ……

    在主村落当中,数千帐篷,上百大房,白天人声四起,夜里篝火无数且有高墙保护自然是群魔辟易。

    别说豺狼这等野兽,就算是真有些妖魔鬼怪也不敢轻易来犯。

    然而,当唐业建设这些分散的微型村落,甚至落单民宅之后。这野兽的问题自然产生。

    于是,不是有村民半夜被不知名的野兽在房屋外徘徊挠门,便是有些村民在天sè稍晚时便看到野狼绿莹莹的眼珠在远处窥伺……

    面对这种情况,唐业只好将那些分散的房屋进一步升级,耗费资源将其提升为更高级一些的木板房甚至是砖瓦房屋。

    但如此一来,面积骤然提升,居住舒适度大增的房屋便不可能继续分配给少数几户人家居住。

    虽然这些系统移民不会揭竿而起,但对于唐业来说这毕竟也有着所谓‘民心’的考虑。

    为了尽可能的维持着最佳的社会环境,唐业便必须一碗水端平的给其他人逐步提升房屋的等级。

    这一下,便是一个巨坑!!!

    和在游戏中升级房屋不过是点点鼠标,前期花费些金币,后期顶多加点砖瓦木材石料便可以完成不同。

    现实化后的帝国与文明系统中,房屋并不是越高级便能几何倍增的住下更多的人。

    像是游戏中一个豪华阁楼便能住下**十甚至一百几十人的情况根本不存在。

    具体一间房屋能住下多少人与真的房屋并没有任何区别。

    无非是面积空间和内部设计划分而影响。

    一直以来,唐业实行的便是未成家的移民混合居住,平均几人分配一个帐篷,睡通铺的模式。

    只有少数成家立业,家人较多的移民才能分配到单独的帐篷。

    有时候帐篷内的空间不够,家里的男丁还要和其他光棍一起挤共住帐篷。

    而如今,在房屋升级后,唐业发现原本的模式便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了。

    那些家庭需要单独的房屋,而那些单身汉们也需要在升级后空间更为宽敞的木屋甚至是小砖瓦房里重新分配。

    最麻烦的是,因为山上空间不足,许多帐篷之间并未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改建。

    于是,唐业只好在原本村庄对面山顶的一片连绵成阶梯状的山坡上重新修葺了一个全新的居住区。

    这样分区居住之下,原本还可以“村子”“村子”的称呼居住地的情况立刻被打破。为了方便准确,就必须给新的居住区、原村庄和那些微型村落起新的名字。

    在统计一番之后,唐业所幸一不做二不休的准备将此处地图画出,在懂得制作图纸的老头和熟悉军用地图的张学宁的帮助下绘制出了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一张地图!

第105章:建立防御,难民

    唐业搞不太清楚张学宁说的1:500的地图比例是怎么回事。。但他却看得清楚地图上以各种颜sè、线条和文字清晰的所勾勒描述出的整片山区的大致情况。

    以本村庄为中心,向东南方向是在对面山坡上兴建的新区。山中有一条代表道路的线条连接着两个村庄,并且顺势蔓延进山,却没有向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被标注为崎岖山路的时断时续的小路可以通行。

    如果有外人从山外翻山越岭的进来,在不走错方向的情况下尚且需要翻阅三座不大不小的山峰和穿过种种难以行走的山路才能达到此处。

    但如果向着山内走去,却是完全另外一副光景——那条连接两座村落的道路一直向山内延伸,就如同一条根须一般不断蔓延、分支。

    头坡村、二坡村、山溪村、歪脖树村……甲字林场、乙字林场……兵甲铁矿……一处处村落、一个个贴合当地情况的名称跃然纸上,构建出一个清晰的,不断向着山区蔓延,还差几道山峰便要穿透这片不算太大的山区的人烟轨迹。

    看着这幅地图,唐业先是新奇。

    但旋即,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自己之前在外面的发展半路折腰,被明军在还未壮大之前便遭到了毁灭。

    而如今自己的势力其实算起来也并不比之前大!甚至在总兵力上还要略落下风!

    然而……如今这幅地图却是给唐业提了一个醒!

    自己如今有着之前完全无法相比的地形优势啊!

    ……

    也许,这重重山脉荒野对于其他势力来说不过是一个能安置几座破村庄,尚且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乡僻壤。

    毕竟在这样的山区中种植不易,此时又不比后世有那诸多高产作物、先进的农业技术。

    在山区内,特别是在有冬季的山区之内想要纯粹靠农业自给自足显然十分困难。

    然而,对于唐业来说这却不是问题。

    以系统田地不受天气影响,平均七八天~两个月便能一收的情况来看,至少生长最快的水稻、小麦足以满足大量人口的口粮需要。

    一些高级作物虽然生长周期要长一些,但总的来说都比真实情况下的植物要快多了!即便是后世实验室里那些不安全的实验农作物也没有这般速度!

    这样深厚的农业基础便是他在这片不算大的山区中发展出一个雄厚势力的基础!

    只要规划得当,就算是靠着这一片山区养活小半个山东的人口都不成问题!

    有了这样的基础,窝在山中暴兵似乎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暴兵所需要的农业基础,人口来源都没有问题……

    这片山区的防御能力便成了如今唐业最为重要的头等问题!

    若是能在这片大山中建立起一整套将敌人阻拦在山外,既能隔绝信息不让外界知道自己实力,又能避免内部遭到乱军洗劫的防守,便是闷声发大财计划的基础。

    要是守护不住。

    无论是被大明朝廷还是白莲教知道这山中有一支足以威胁到他们的势力逐渐发展,必然会遭到雷霆打击。

    很可能在还未发展出于其对抗的实力之前便遭遇惨败。

    于是,这构建覆盖整个山区的防御体系的计划便迅速被放上了桌面。

    ……

    在帝国与文明系统中,适宜防御的建筑其实并不算多。

    在仔细衡量一番之后,也只有烽火墩和城墙能作为防御手段。

    于是,在仔细勘测地形之后。

    山里便逐渐建设起了一座座要么耸立在山坡顶部,要么便卡在要道关节处的烽火墩。

    唐业选择建设的是中国烽火墩。

    这种通体由坚硬石材建设的烽火墩不但本身坚固无比,高度更是达到了常规房屋四层半的高度。

    这样的建筑自高,再加上建设时有意选择的易守难攻的地形及补充修葺,这些耸立在大山中,目前没有任何敌人的烽火墩顿时便成了一座座等待吞噬人命的巨兽!

    当然,以唐业如今的家底,这样的烽火墩一共也只建设了11座后便因为石材和其他资源的紧缺而不得不暂时停止了。

    饶是如此,这11座烽火墩也如同11头雄踞山间的巨兽一般将村庄大部分范围包裹其中,牢牢的守护着……

    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来,除非一直攀登悬崖峭壁、走那最崎岖的没有路的山峰。否则必然会遇到烽火墩。

    因此,整个山区的防御能力顿时大为提升。

    下一步,唐业不但打算进一步将烽火墩的数量大为增加,更是有心使用城墙和更多的烽火墩将一些地点防御加强翻倍,城墙和烽火墩组成的堡垒当中更是要进驻大军防守。

    在唐业想来,到了这个阶段的话……

    不说以后,至少眼前在山东势力最大的明军和白莲教是完全拿自己没招了!就算填进几万人也绝不可能将自己消灭。

    不过,对于如今资源已经捉襟见肘的唐业来说,这暂时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

    这边的防御体系刚刚建设好,一个突如其来的插曲却打乱了唐业原本“闭关练功”,打算攒个十万八万兵力再做打算的计划。

    难民。

    整个山东在白莲蜂起中已是狠狠流了一把血,而如今白莲教想要赶在chūn季之前统一整个山东,以对抗明年chūn天可能到来的明廷大军所掀起的新一轮如火如荼的战争不断扩散升级,最终如同一把烈焰一般炙烤着整个山东大地!

    正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古人此言字字出自无数人的亲身体会。

    不身处乱世又何知那份乱世为人的步步惊心,生死煎熬?

    本就在高昂税赋下生活艰辛的山东百姓在这场新旧争霸的浩劫当中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无论是白莲教还是明军,一旦来了便都是大爷。

    要钱抢粮倒还是小事。

    最苦的便是那些本就家底微薄的穷困百姓,被抢走了粮食后无路可走,要么便是生生全家饿死!要么便投奔白莲,不断在那战斗中奋力厮杀,不知道哪一刻便要被杀。

    遇上明军和白莲教在一个地区反复厮杀,当地的村庄便是倒了血霉!

    反复遭到洗劫不说,那些乱兵更是鸡鸭牛羊无所不抢!甚至jiān~污妇女。杀人越货。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有许多人承受不住,想要逃出山东。

    但在这样一片战乱之中想要逃出千里迢迢的逃出山东岂是易事?

    于是,更多的难民自然选择带上最后的家当,往深山中一钻,想要借此逃避战火,看看能不能熬到乱局平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876/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之帝国与文明最新章节! 作者:悬空望雨所写的《明末之帝国与文明》为转载作品,明末之帝国与文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之帝国与文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之帝国与文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之帝国与文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介绍: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之帝国与文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之帝国与文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