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甲午之华夏新史TXT下载甲午之华夏新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甲午之华夏新史全文阅读

作者:终极侧位     甲午之华夏新史txt下载     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海空对抗(大章)

    如果有人问徐杰,德国公海舰队和德国空军要是进行一场海基航空兵和陆基航空兵直接的交战的话,他更看好谁。徐杰八成会选择空军。这一点是基与历史经验的,首先从历史上看,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海基航空兵存在着太多的限制。如果对方陆基航空兵位于分散的岛屿上的话那么还可以各个击破,而且即使这样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说当年2战中美帝横扫日本控制的岛屿时,近10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圣克鲁斯之后,也是用近1年时间才逐渐逼近马里亚纳。而如果对方部署在大陆的话,那么情况肯定会比较悲催。

    更何况,这个位面德国海军中谁能用好航空兵徐杰不知道,但是历史上里希特霍芬(红男爵的亲戚,历史上曾经是第八航空军军长,要问这哥们参加过那场战斗?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就是他指挥的。)凯塞林这些堪称妖孽的存在。尤其是前者,在战术层面几乎是德国最高水平。而后者也是大明鼎鼎的空陆双料指挥官。所以徐杰比较看好德国空军。

    但是在这次代号为伊比利斯挥剑演习中,让徐杰始料未及的是,德国海基航空兵在和空军的对抗中却在开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这其中的原因也是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德国海军对伊比利斯半岛掌握的情况比待在陆地上的德国空军都要强很多!

    要知道德国海军早在1战的时候就已经在西班牙部署潜艇基地了。随后当时的同盟国地中海舰队还在西班牙常驻过。虽然德国空军也进入过西班牙,但是可惜的是在战争结束后他们都撤回了本土,而德国海军却留下了。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重要的沿海军港,德国海军多多少少都有所涉及。德国人想在大西洋模拟一场真正的海陆对抗。可是事到临头才发现西班牙和葡萄牙可以提供的飞机场数量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德国空军军团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于是乎。在德国从参谋部进行协调后,相当一部分德国空军进入了德国海军的机场。你还别说,这些原本就是给四发远程巡逻机准备的大型机场还真挺好用。

    而这带给海军的一个优势就是,海军对这些机场的了解比空军都清楚,那里部署有高炮,从那进入可以最大程度的借助地势的掩护,机库、弹药库、飞行员宿舍和油库以及重要跑道的位置德国空军都一清二楚。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还算了。但关键是德国空军和海军的密码体系以及指挥调度机制都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还好一些,对于德国空军来说完全可以用一台新的哑谜密码机和有线电话来解决。至于后者可就要了德国空军的老命了。

    同样是航空引导。对海攻击可要比对地攻击难多了,首先前者没有所谓的地标建筑来确定方向,2战中英国皇家空军夜间轰炸机部队甚至有地形扫描雷达来辅助导航,海上你怎么办?其次,海上的目标是会动的。侦察机即使咬住了对方舰队,对方舰队在不断移动,那么攻击机群也需要不断的改变航向。纸面上都是400km的航程的话,实际行程上,对海攻击的机群走的是一个个折线。而对陆攻击的话。如果不考虑必要战术要素的话,那么走的就是直线。航程其实是不一样的。德国海军研究这东西已经很久了,但是德国空军几乎是一抹黑。而且考虑到双方对抗和刚刚爆发的冲突,德国海军似乎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引导空军来攻击自己的舰队这种事情吧?于是乎。德国空军果断的掉进坑里了。

    在双方交手的第一天,德国海基航空兵释放了300架飞机的庞大集群在黎明时分起飞,然后轻易的绕过了沿海漏洞百出的雷达网出现在了一处空军基地旁边。在经过短暂的模拟攻击后,摧毁了机场中的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和一个中队的轰炸机。短短半个小时内,德国空军一个大队的力量机会被打残。而另外一个机群则摧毁了一个物质转运站。5000吨的零件、燃油和其它军需用品被判定摧毁。

    刚开始就被打了一棒子的德国空军自然表示无法接受。在集中一阵调动之后,三个远程侦察机中队从不同方向搜索海上的舰队。托德国海军舰载机航程较近的福,德国空军的侦察机果断的找到了对方的位置,但是随后凯塞林等人发现一个问题,对方已经跑出了战斗机掩护的范围,而单纯派遣轰炸机无异于送死。于是乎,德国空军只能看着对方退到外海,第一天交战结束。

    第二天,德国空军趋向于保守的防御,雷达全部开机,而战斗机早早的升空准备迎敌,原本以为防御没啥问题的,结果德国空军快速攻击机群在首先把德国海军自己打个落花流水以后,又果断打了空军一个措手不及。德国海军发动的进攻距离非常近,一般选择在350km左右。试想一下,所有的整备工作和战斗计划可以在夜间完成。当太阳刚刚升空的时候就可以派出机群进行攻击,他们攻击的可是没法动的机场,而不是四处游弋的舰队,根本不用怎么侦查,直接数百架飞机就扫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海基航空兵唯一的优势——兵力集中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如果理想化一些的话,那么德国空军从天气蒙蒙亮开始到攻击结束返回,甚至可以赶上一般人的早饭时间!这么快的打击速度怎么防御?更何况,德国空军有的基地用的是海军的雷达站,盲区都让人抓的一清二楚。有和没有差别真的不大!于是乎第一天被打了一顿的德国空军在第二天又被走了一顿。两处航空基地被突袭,虽然提前升空的战斗机给德国海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可惜的是寡不敌众。一个机场最多部署三个中队的战斗机,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敌人则是200到300架的大机群!在抵抗了一阵后。又有至少两个大队的兵力化为泡影。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一个人不能老在一个坑里跌倒吧?但是事实证明在有的时候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在某些关键问题解决之前,德国空军很难对海上游荡的大规模舰队造成致命打击。而仓促建立的指挥协调机制也似乎很难应对对方类似点穴一般的快速打击方式。德国海军一点都不贪。一天就攻击一到两次,德国海军要的是胜利,而不是彻底把德国空军演习部队全部吃掉,因为后者并不现实,如果论总兵力的话,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1.5倍左右。德军高层在设计这次对抗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实际情况,因为在未来的战场交战中,德国海军面对的肯定是优势的陆基航空兵,所以在演习中多给空军一点飞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即使经过几轮消耗。德国空军总兵力依然占据优势,至于说交换比吗?好吧,有点惨不忍睹。

    不过凯塞林也不是庸才,人家也在适应战局,并且根据前一段时间的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首先空军的部署开始向后退缩,在沿海作战的话对方可以轻易够到自己的机场,打鸟和端鸟窝那个效率高一目了然,而为了放置自己的机场被对方继续断掉,凯塞林理智的选择了后撤。你够不着总没有办法吧。毕竟大家都用的是bf109,这货的短腿在海空军中也是出了名的。

    其次,设立更多的野战备用机场。一些原本因为条件并不太好而被放弃的机场被利用了起来,这些条件简陋的机场主要用于战斗机的起飞。因为这些类似的机场太多。海军也不知道对方的部署情况。所以在德国空军采取这两条行动后,海军的打击效率也直线下降。因为原本在海军看来应该部署有飞机的机场空无一物,而出去攻击的机群则被不知从哪出来的德国空军战斗机偷袭。战场情况向胶着方向发展。

    但是仅仅这样也不行啊。是个军人都知道收缩方向当缩头乌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更何况,在前期德国海军已经领先了太多了。这样拖下去的结果就是德国海军获得胜利。而这对于空军来说同样是无法容忍的。就在这个计划刚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凯塞林接到了里希特霍芬的指令。空军元帅大人对演习的结果十分不满。相当不满!甚至还透露了从参谋部对前不久刚刚定下的飞机分配指标有重做调整的打算。一听到这个信息,凯塞林顿时急了。一场演习输赢的胜负已经不算啥了,要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份额就这样没了的话,元帅大人固然脸上无光,而德国空军在未来的伊朗战役中可能就不好打了。

    至于他自己的前途,那么恐怕也毁掉了大半,意大利内战的时候空军虽然损失比对方大不少,但是好歹最终赢了,而且还有一些亮点,而这一次,似乎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各种悲催。所以为了自己的未来,凯塞林也需要搏一把。

    “拼了!不过了!”咬牙切齿半天后,凯塞林终于决定投入空军自己的远洋侦察机,托空军军费比较充足的福,这些用he177型四发重型轰炸机改装成的远洋侦察机可是装备了对空和对海搜索雷达的!而且4台jumo发动机也给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动力,而较大的载油量更是让它有超远的航程,比海军目前使用的fw200型远洋侦察机强了太多!这些飞机甚至可以在后半夜就放出去,然后在事先分配的海域进行巡逻。虽然早期的对海雷达只能用悲催来形容,但是德国海军的舰队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德国海军没有夜间空战的能力。即使空军告诉海军在他们头顶上空5000米有一架he177,后者也没有办法。

    当然,光这样也不行,毕竟这最多只是解决了侦察问题。德国空军还需要解决攻击问题。随着空军部署的后撤,德国海军想要打到空军基地固然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同样的道理。自己想要打到对方同样不容易!考虑一下航程,德国空军发现单发飞机必须挂副油箱才可以勉强保证为双发轰炸机护航。如果是战时的话。自然会主动出击,但是这毕竟是演习。要是演习中有一堆飞机因为没油掉进大海或者说再淹死几个飞行员的话,那就太失败了。海军攻击空军的飞机是打地面目标,没油了可以在陆地上迫降。但是空军攻击海上目标,本来跟踪就费劲,想要估算油料会更困难。要是万一出点事怎么办?而且作为空军高层,凯塞林也知道空军对舰攻击能力实在有限,你让他们炸炸商船没问题,打打单艘战舰也行。但是要强攻有上百架飞机掩护的超级大舰队那还是算了吧。空军就没练过这个。一方面是没有紧迫性,而且实际上空军到哪找舰队对练啊!这次演习是第一次!

    所以这位历史上的德国空军元帅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将部分先进的双发快速轰炸机和远程双发战斗机集中起来作为攻击部队,这支部队实际上抱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算的想法。而且根据格里姆等人的建议,攻击机群将放弃对航空母舰和战列舰这样的主力舰攻击,因为机群携带的重磅炸弹是500kg级别的,按照演习的规定,这种级别的炸弹很难击穿航空母舰的装甲,而要是携带800kg的炸弹的话,要么削减航程,要么减少炸弹携带数量。而且带着如此重的炸弹俯冲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能做好的人太少了。虽然这些炸弹不会真扔到航母上,只要飞机做出俯冲动作就可以了,但是正因为这个问题,所以飞行员在拉起的时候必须掌控好飞机的过载和速度。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失控,毕竟炸弹不扔下去,但是当成炸弹的配重可是真实存在的啊!

    想了想自己的本钱。凯塞林还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组建这支打击舰队,能取得战绩最好。无法取得的话就算了,反正不指望他们打粮食。虽然对击溃公海舰队本身没啥太大的期望。但是对于折断公海舰队的利剑,这位空军天才可是很有想法的!只要能重创德国公海舰队海基航空兵,那么至少也是一个不胜不败的结局了,如果实际交战的话,那么赚的就是空军了,因为海基航空兵的培养本身就比陆基飞行员要难很多,别的不说,战舰上起降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大家都用一样的飞机,虽然空军在对海攻击方面没有海军强,但是要论及空战的话,空军可要比海军强一些了,无论是在战术调度上还是战术选择的方便性上有地面支持的空军都比海军有更多的优势。别的不说,主场作战的空军可以借助地面塔台和空军自己的雷达来更好的获知对方的动向。随着空军部署的收缩,对方想要打到机场就需要深入更危险的纵深。这不仅仅代表在距离的增加和对手的增多,同样代表着空军有更多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战术。

    “我们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开始就和对方的机群拼死一搏,这样是低效的。我们应该像狼群一样先让对手疲于奔命。对方的战斗机航程几乎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我们在对方进入战场后先通过不断的骚扰让对方过早的抛弃副油箱的话,那么对于在拦截一波之后,这些失去副油箱的飞机显然无法继续护航,那么他们只能撤离。经过几次骚扰和消耗之后,他们的战斗机会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程度,到时候,我们只用集中一个战斗机联队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最终凯塞林专门针对海基航空兵的特点制定了一个计划,当然,这些过早刨掉副油箱的战斗机同样不能放过,空军会集中王牌飞行员对这些急着回家的人实施拦截。

    而最终之战确实没有超出凯塞林的预测。在演习结束前两天,德国海军航空兵最终遭到了这次演习中唯一一次惨败。和以往一样,多达400架的各种飞机升上天空,也许是前一段时间的胜利耗光了人品。在机群刚刚出发十几分钟后,一架空军的he177型远洋巡逻机就在6500米高空发现了这个庞大的编队。为了兼顾轰炸机,德国海军航空兵的飞行高度在4500米左右。再加上光线的原因,并没有发现在自己头顶2000多米的空军巡逻机。此时双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30千米左右。当如同蜂群一般的光电出现在雷达显示屏幕上的时候,德国飞行员也被吓了一跳。不过很快。指挥这架飞机的机长就发现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这么远的距离对方很难用目视发现背光方向的he177。而这架装备了远程雷达的飞机却可以看见这个庞大的机群。虽然距离和方向角肯定会有较大的误差,但是跟踪对方的运动方向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于是乎,伊比利斯大屠杀正式拉开序幕。

    收到消息的凯塞林并没有立即在外海拦截这些目标。400架飞机中大概有150架左右的战斗机。这波机群的数量要比原来大一些,看来对方是打算凭这一次的胜利收官了。为了给对方一个惊喜,凯塞林也稍稍调整了一下计划,并没有过早的展开骚扰和拦截,而是等对方进入陆地上空后先起飞一批双发飞机在雷达的引导下远远的缀在目标机群后面。bf109的后视视野本来就悲催,以至于2个大队的战斗机借助地势和云层的掩护成功的避开了海航的视野。

    随后,从8点钟进入的第一批战斗机开始从侧后方向攻击海航机群。位于后面的战斗机被迫丢掉副油箱准备迎敌。双方纠缠了一番,对方就撤离了,而和凯塞林估计的一样,失去副油箱并且经过一番空战的海军战斗机油量不够了。负责带队的指挥官也不含糊,果断同意机群返航的要求。经过几番骚扰后,海航战斗机被击落的不多,但是退出战斗的却多达50架左右。一般而言到这种时候就应该完了。但就在这些飞机返航的时候,后部防线空出一大片的编队正好处于缀在后面的两个双发战斗机的炮口之下。这些几乎从后方6点钟杀入的轰炸机杀手在第一时间就将整个机群右翼冲散。这些原本用来对付重型轰炸机的家伙拥有可怕的火力和装甲,他们缠斗肯定打不过战斗机。但是当目标是单发或者双发轰炸机的时候可谓是虎入羊群。

    猝不及防之下,海航的战斗机错失了第一波拦截的机会。而随后当他们的战斗机重新组织起来准备拦截的时候,德国其它战斗机联队开始投入战斗。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消耗后,德国空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轰炸机携带者炸弹自然逃不过战斗机。而轰炸机不走,战斗机就必须死命抵御对方的攻击。而且在混乱的战场中,即使机群接到了命令。恐怕也只是走一部分,毕竟整个机群已经陷入优势对手的攻击。阵型全部都乱了。甚至于不少战斗机都只能抱团自保。

    不仅仅是战场上海航被压制,就算提前返航的战斗机也被雷达引导的战斗机不断截杀。凯塞林使用的是单发和双发飞机一起拦截的战术。双发飞机油量比较多,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巡航状态,而海航的bf109为了甩开对手也必须保持高速巡航,这样一来燃油消耗就比较大。再加上是不是从正面出现的战斗机,这些飞机还需要不断的战斗。

    “我们就像被狼群跟踪的鹿群一般,他们轮番攻击和试探,消耗着我们的体力。直到最后把我们拖垮。有不少战友不是被判定击落的,而是因为燃油耗尽,而被迫认输。对方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优势,我不得不承认,海航与陆航正面对抗很难占到优势。”一名德国战斗机中队长这样评价这次交战。

    德国空军本着打不下来也要耗死你的原则,轰炸机肯定是跑不掉,直接被拍死,战斗机则是被活活耗死。最终,声势浩大的机群能回去的不超过120架!好吧,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凯塞林在拦截海航机群的同时,还派出了一支对海攻击编队。先不说素质如何,但是至少声势是够了。逼迫德国海军后退了40海里左右。而正是这段距离,让原本能回去的一些飞机最后被判定落入海中。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这周首页推荐~~~,作者更新一定给力,求订阅求收藏~~~。(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战后总结(大章)

    “好吧,这次战斗的责任不在大家,由我来承担一切责任。”看着损失了近七成的攻击机群。斯佩伯爵有些神情恍惚的说道。他实在想不明白原本在前几天大占优势的空战到最后为何会打出这样一个结果!不过多亏前一段时间的交换比一直大优,所以虽然这次攻击彻头彻尾的失败了,但是总体的交换比并不难看,空军为这次拦截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最后德国总参谋部做出的总结是海军在这次演习中稍占优势。毕竟海军在击毁了大量空军飞机的同时也攻击了诸如机场和物资转运站等大量的地面单位。而空军始终没有对海军舰队造成实际的威胁。这个判定也算贴切。当然如果战斗继续下去的话,那么海军必然会因为舰载机数量不够而被迫撤出战斗。是输是赢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虽然对于海军来说这个结局还算“比较体面”。但是这次演习结束后,海军内部却并不乐观。战争绝对不仅仅是看战场上的交换比的,同时还要从战略目标、后勤补给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多方面来看。按照卢克纳尔伯爵的话来说,如果这是一次实战的话,仅仅最后一次战斗的损失就足够让德国海军航空兵三个月内补充的飞行员化为乌有。这种损失速度是绝对无法接受的。而相对于对手来说,即使海军方面占据一定的交换比优势,但是对方的补充更加方便,陆基航空飞行员训练更为简单。而且意外损失会小不少。毕竟如果没油的话,掉到本土的飞行员可以获救。而掉进地方控制区的海航飞行员要么挂掉要么被俘。至于打掉的物资吗?这东西补充起来更为迅速。

    简单的交换比计算和总体损失和收益比较仅仅是这次演习结果的表面影响。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德国海军对从海到陆的攻击持有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甚至说保守也不为过!海军重新从战术层面和技术层面重新制定了对陆攻击的作战方式。他们最终放弃了那种死磕硬打的战术,在随后的历史中。德国海军更强调在强大的情报支持下对对方关键节点进行短暂猛烈的打击,而不是通过长时间反复攻击某个区域来最终夺取制空权。因为后者需要承担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即使达到了目标,这种优势也并不巩固,不要说对方增加兵力再夺回来,单纯舰队就不可能长时间的在海上游弋。

    “除了常规的情报提供渠道之外,我们还需要给舰队装备更多的特种飞机,他们必须装备各种无线电测向设备和干扰设备,以便掩护机群较为安全的通过对方的防空警戒网。”

    “舰队攻击目标应该尽量选择沿海目标。尽量规避对纵深敌方单位的打击。在战斗机航程没有本质提高的情况下,海基航空力量尽量不要深入到地面纵深200公里外的区域。”

    “机群和舰队直接的配合必须更加紧密,我们必须在攻击前就事先确定舰队可以选择的转移阵位,并且尽可能早的通知机群以便节省油料。因为各种事故造成的飞行员降落在海上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舰队应该派遣专门的水上飞机搭载舰或者利用潜艇和驱逐舰来拯救这些落水的飞行员。”

    “虽然这次演习中陆基航空兵并没有对舰队造成致命威胁,但是在实际中这种威胁必须予以重视,对方已经有了长时间稳定跟踪舰队行踪的办法。而且依靠装备雷达的大航程飞机,对方有可能具备了昼夜搜索舰队的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甚至不惜准备夜战飞机来应对这种挑战。”

    “对于大舰队来说。少量的陆基航空力量突击并不会造成太大威胁。但是如果对方依靠远程战斗机护航,突然集中大量鱼雷机和轰炸机展开攻击的话,则有可能重创舰队,毕竟陆基轰炸机的打击力度更强。舰队必须有灵活的机动性。以便可以在预感到危机的时候撤离战场。海基航空力量也必须拥有可靠的空中雷达预警能力,我们试图在飞机上安装雷达以便尽早发现对方的大机群,但是可惜目前我国的电子技术很难提供这些装备。”

    如果说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上的改变都是明面上或者说是预料之中的改变的话。那么有一条改变则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就是。德国海军对于控制伊朗沿海的想法变的更加强烈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德国海军对于伊朗东南部的英国空军还能勉强容忍的话,这次演习之后。德国海军则抱着不惜一切代价来将整个波斯湾控制在手中的打算来制定计划,因为在此时的德国海军看来,位于此处的英国航空队无异于悬挂在公海舰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看似和德国海军刚刚制定下来的对陆攻击方针冲突,其实情况并不尽然。因为制定的新方针仅仅是航空母舰单独面对地面目标的情况,而在波斯湾,虽然海军的力量并不是很够,但是能用的手段却更多!虽然法奥距离有点远,但是同样勉强也够双发轰炸机展开攻击的。德国陆军即使并不热衷于先攻陷整个伊朗南方,但是至少也会向前推进一些以便迫使美英陆军和华夏陆军分离。而海军所属的陆基航空兵则可以建立前进基地来缩小双方直接的距离。

    “陆军方面会和我们合作吗?在此之前对方可是站在空军一边的,在会议上陆军也认为消灭伊朗北方的华夏陆军和占领德黑兰才是解决伊朗问题的关键。”卢克纳尔伯爵有些迟疑的说道。

    “他们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如果想要彻底拿下伊朗,那么华夏确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虽然其中会有一些倾向性,但是并不能作为空军和海军已经联手的证明。更何况。我们手中也有筹码。相对空军来说陆军的消耗会更加庞大,海上运输几乎是必然选择。陆军也不太可能放任波斯湾的航行安全受到威胁。我认为陆军可能在座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是配合空军速战速决。而第二手准备则是在北线攻势受阻的情况下改向南线攻击,至少也要配合我们压制住伊朗东南部的英国航空力量。”雷德尔想了想说道。

    和卢克纳尔伯爵相比。即上过战场又坐过办公室,对内协调舰队关系,对外和陆空军都打过交道的雷德尔在政治和大局上的判断自然要比前者强很多。而且作为资格比较老的官僚,他在陆军中也有不少朋友,在明里或者暗里的接触中他能感觉到陆军方面虽然同意攻击北部的华夏部队,但是对英美联军也是颇为忌惮的。而如果英国皇家空军继续增强在波斯湾的力量的话,陆军在必要的时候改变策略也是很有可能的!

    “雷德尔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不管如何,在未来的会议上我们依然需要尽量争取陆军的支持。不过必要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依然要依靠自己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在波斯湾航行的船队遭到袭击的话。我们将对航行在部分地区的英国船队采取报复。邓尼茨将军的潜艇部队可要做好准备啊。”斯佩伯爵说道。

    “这个,恐怕会导致战争扩大化吧,帝国没有做好和对手全面摊牌的准备,我想皇帝陛下未必支持您的看法。这个太危险了。帝国在海上同样也有大量的商船在航行,一旦展开对民船的大规模攻击,那么整个局势会很开失控。”听到伯爵的话后,无论是卢克纳尔还是雷德尔都十分震惊的看着这位海军司令。而前者更是出言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和反对。

    “我们可以把攻击范围限定一下,比如说我们可以把阿拉伯海部分地区作为战区,限制外国部分船舶的进入。然后借此看看英国人的反应。如果英国人敢于攻击我们在阿拉伯海的运输船,那么我们我们同意可以攻击从印度驶往伊朗的运输船。虽然两者直接有陆上交通,但是海运依然是重要的手段。”斯佩伯爵的想法虽然有些激进,但是轻重缓急也是分的清的。不到万不得已。德国人不会碰触攻击印度沿海的这条红线的。“至于华夏吗?我认为他们不会选择波斯湾这条航线,因为从里海为伊朗提供物资和援助更为便捷。这样一来的话,我们针对的主要目标就变成了英国。华夏和美国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斯佩伯爵的想法也有其合理性。华夏虽然和协约国站在了一起,但是并没有加入协约国。而从对方在伊朗的布局上来看,双方之间的分歧也是挺大的。华夏力保伊朗北方和现政权而英国人则是倾向于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华夏不会为了英国人改变自己的既定目标。所以德国海军集中力量打压英国是可行的,至于美国人吗?他们在伊朗的力量远不如华夏和英国,所以暂且放到一边。不管如何,德国海军绝对不能容忍英国在伊朗南部的存在!这是不可改变的战略!

    如果说海军方面接受演习结果有些不情不愿的话,那么里希特霍芬对于凯塞林最后一击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如果是在实战中的话,单凭最后一击就可以让公海舰队撤出战场并且用至少4个月左右时间来恢复元气。更为重要的是,里希特霍芬感觉凯塞林已经找到了应对海基航空力量的思路。而在演习结束后,德国空军还专门就海基航空兵和陆基航空兵之间的优劣势进行了一番探讨和研究,而这对于德国未来战略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海基航空兵相对于陆基航空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机动性和兵力的集中性上。一艘航空母舰只有6000平方米左右的甲板,但是它却可以完全在短时间内履行一个中等机场的职能。数艘航空母舰舰队在短时间内骤然法力完全可以战役级别的交手产生巨大影响,我想无论是当年的意大利战争还是最近在伊比利斯半岛举行的演习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的对手是公海舰队,而明天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华夏和美英海军。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在一次会议中,红男爵从战略上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他是示意凯塞林。让这位爱将说说他的看法。

    “从战术上来看,我认为对方航母舰队在未来的行动中最可能采取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夜间进行长途高速奔袭。以夜晚10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的话,舰队航行速度25节,那么一晚上的时间他们的行程可以达到500km左右!这是个十分震惊的数字,也许头一天我们的对手还在外海巡弋,而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对方的机群就已经飞到我们头上扔下了致命的炸弹!他们用航母弥补了飞机航程不足,用集中的兵力解决了总兵力上的困境。一不小心也许我们就会失去三位数的飞机。这是相当致命的情况。当然,你们也许会说有海军来处理这些事情,但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空军在沿海机场的安全寄托在海军身上。不是吗?”凯塞林最后一句话引发了会场的哄笑。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凯塞林的出色表现让空军扬眉吐气。再加上双方近期的不对付,所以这句话可谓深得人心。

    “面对这样闪电般的攻击,侦察和预判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只有事先预警,我们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果不是这次公海舰队的打法过于生硬,让我们事先猜测出对方的想法,我们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空军下属的远程侦察机计划必须加速,同时地面雷达网的建立也必须予以高度的关注。原样侦察机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而地面雷达网则是引导我们拦截对手的关键。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装备可以机动的对空警戒雷达,至少也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阵位的雷达,在这次演习中。我们已经用到了无线电定位技术,我想对方也肯定会有这样的技术,甚至更加先进。单纯固定雷达站很容易让对方找到空子。”

    “和对付大型轰炸机不同。舰载攻击机虽然数量有些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单发飞机。即使有双发飞机数量也不会太多,目前除了公海舰队拥有成建制的双发飞机之外。其它国家依然以单发飞机为主,而这些单发飞机一般采取的攻击方式是低空水平轰炸或者俯冲轰炸。他们投弹的精度更低,但是同样也更容易击落。而在航线选择上,他们也有可能选择中低空依靠地形规避我们的雷达。所以在未来,我们需要装备更多的中小口径高炮来应对对方的攻击,同时也需要增强对中低空的预警能力,这里不仅仅是说雷达,还包括防空哨和目视观测。”

    “单纯依靠防御并不能解决问题,空军对海攻击能力的孱弱是我们这次未尽全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我认为未来攻击航空母舰最好的机型就是ju88型双发轰炸机,它可以俯冲,精确的实施攻击。同时也可以作为鱼雷机,而且拥有较大的航程和较高的速度。四发轰炸机过于珍贵而且攻击效果并不好。单发飞机则过于脆弱而且航程不够。我们应该训练一支专门的对海攻击部队,即使我们不用他们来攻击航母,至少也可以攻击海上的运输船。当然,我们还需要为这些轰炸机配属航程较远的战斗机护航部队,bf109虽然性能尚可,但是航程实在是不敢恭维。我希望新的战斗机研发速度能够快一些。”凯塞林最后总结道。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关联的,和海军一样,这次演习同样也导致了其它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里希特霍芬准备和海军妥协了。或者说至少先从改变双方之间的关系入手。当然这种妥协并不是说里希特霍芬打算把前面刚刚获得的双发战斗机份额让出去,而是决定在机场使用和燃油分配上做出一些让步。这种让步对于改善德国在中东的布局其实是很有好处的,一方面是空军有大量的机场运转并不充分,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海军机场人满为患。至于燃油吗?这个位面的德国比历史上多出三处大油田!德国人还真不缺油!

    至于红男爵改变双方直接关系得到初衷倒不是怕了海军,而是因为在未来的印度洋攻略中,空军离不开海军的支持。有海军在的话,空军能省掉不少麻烦。双方本来就是互惠互利的存在。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在未来,我们的主要作战区域将在印度展开。从地图上看,印度拥有较为广袤的战略纵深,单纯靠战术力量很难打击到位于纵深的对方重要单位。而华夏作为英美两国的重要盟友,其在东南亚的基地更是帝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外,实际上,我们的战略轰炸机就很难覆盖整个印度地区。这对于空军作战是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依靠海军来打击那些位于纵深的目标,更何况协约国对印度的主要运输方式都是海运,海军在孟加拉湾的表现将直接决定我们的输赢。”在私下里,红男爵和凯塞林说道。

    “难道不是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吗?您就对海军的战斗力那么自信?能确定对方可以压制协约国在印度洋的舰队?”凯塞林疑惑的说道。如果是别人的话,凯塞林甚至还会讥讽两句。但是随后,红男爵用充分的理由证明了他之所以能当上空军元帅凭借的是真才实学!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攻击法国,这点你十分清楚,海军将在法国脆弱的南部地区打开一个缺口,为陆军进攻法国腹地铺平道路。如果这个计划比较顺利的话,我们将很快在法国南部获得一个立足点。而接下来公海舰队绝对不仅仅会留下来利用宝贵的舰载机来支援地面作战,这些交给空军和海军陆基航空兵就可以了。他们一定会移师西班牙,然后尽阻断法国与美英两国之间的联系。潜艇破交和大舰队震慑讲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压力。”红男爵说道。

    “但是美英法三国舰队的力量加在一起并不比公海舰队更弱。即使考虑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的印度舰队并没在大西洋,对方集中起来的实力也是十分恐怖的,我不认为海军在一开始就孤注一掷。即使他们有这个信心,但是对方是否给他们决战的机会都难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海军必须保持力量来解决印度的问题,依靠海军并不现实。”凯塞林回答道。

    “你理解错了。我没说过公海舰队在大西洋能获得优势,协约国舰队也许并不弱。但是他们却很难维持交通线的畅通,潜艇将是阻碍对方海运的重要力量。而舰队则是让对方无法分出足够多的资源来保证反潜战的需要。即使不交战,仅仅是震慑,也能让对手感到棘手!即使只有一段时间,但是也足够了。我们对付法国必须尽量缩减时间。3个月之内决定胜负!海军对于我们的价值在后面!如果我们击败了法国,那么公海舰队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进入红海、印度洋对于英国人孤悬海外的印度舰队进行攻击!即使英国人明白了我们的布置,他们在调度上也肯定落后于我们,这会形成一个时间差!如果能重创印度的协约**队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而一旦德国海军进入孟加拉湾的话,那么印度就等于被分割开来,除非华夏和帝国彻底摊牌,否则的话,失去援助的印度最终只能屈从于帝国的战刀之下!英国印度舰队才能有多少力量?公海舰队完全可以将其压制住。这个不用怀疑吧?”里希特霍芬有些得意的说道。

    德国人向来习惯集中兵力突破对方薄弱的环节。而里希特霍芬也是这样,如果法国战役能胜利结束,那么最先能对印度纵深目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不是空军航空力量而是海军的舰载机!英国人在印度的后备基地都在印度的南部沿海地区,在这里即使是he177这样的轰炸机都很难进行有效打击。而舰载机则可以利用航母的机动性来实现这一点,不仅仅是印度西海岸,印度东海岸同样会处于德国舰载机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仅仅是为了这一点,里希特霍芬也必须和海军搞好关系!更何况海军还有机会掐断印度的海上交通运输!

    感谢书友zhouyu1976、心舞飞扬826的打赏~~~,以及书友小3.....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奥匈和土耳其

    如果说德国公海舰队的南下让协约国感受到的是恐惧和巨大的压力的话,那么对于同盟国来说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无论是奥匈帝国还是土耳其帝国都对公海舰队南下抱以十二分的支持。这次行动是一个信号,一个预示着印度洋攻略即将拉开序幕的信号。军事同盟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抵御外部的军事威胁,而另外一个目的则是掠夺。而目前同盟国的重心显然是后者。

    随着德国海军主力入驻地中海,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三国海军终于联合起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同盟国愿意,三国完全可以组织一支规模比当年意大利战争中五国联合舰队更为强悍的舰队!超过20艘以上的各种航空母舰和航空巡洋舰,加上不少于这个数目的战列舰,还是几十艘各种巡洋舰以及上百艘驱逐舰和数百艘潜艇!试问,这样强悍的舰队谁能匹敌?强悍的同盟国舰队将自己震慑力覆盖了整个东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西部和中部。这支庞大的舰队可以依靠内线作战的优势在同一时间某个方向上集中使用!这样的战略优势想一想都感到可怕!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虽然在意大利的战争打的无比纠结,海军在地中海的战败、陆军在意大利北部的崩盘以及空军从开始到最后的表现不佳都一次次的暴露了奥匈帝国和世界上一流列强之间的差距。甚至就连奥匈帝国的部分高官都承认,如果没有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单挑的话。结果还真不知道会如何!不过虽然过程很悲催,但是不得不说结果还是很好的。意大利北部和利比亚的石油让这个国家充分尝到了扩张的甜头,而现在他们十分想跟着德国再分一杯羹!

    如果说奥匈帝国在意大利战争中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的话。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是在这次战争中白白尽了一个作为盟友的义务了。土耳其人确实没有付出什么。陆军和空军几乎没参战,而海军则是追着意大利印度洋支队在海上瞎晃悠。战争结束后,除了些许资金补偿之外,也就是在和墨索里尼做贸易的时候有些特权而已。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土耳其人并不失望,他们十分清楚付出和汇报的关系,也知道德国人并不想让土耳其在西欧获得立足点。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在德国进攻伊朗的计划中,土耳其帝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外援和助力,甚至于超过了奥匈帝国的作用。德国需要两河流域作为基地。为了减少从本土运输的负担,德**队的一些非重要物资的采购都需要依赖土耳其,比如说轻武器的弹药和部分炮弹,以及食品和少量的药品等等。同盟国内部的武器不少都是通用的,虽然土耳其人的工业比较悲催,但是生产出来的毛瑟步枪弹至少也是合格的。而除了这些后勤方面的原因之外,德国还需要土耳其军队的加入以弥补德国兵力的不足。

    倒不是说德国陆军进攻兵力不够,而是说为了控制一个比三个法国面积都要大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军力来维持占领区秩序,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证后勤供应。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德国人想绕开土耳其就是不可能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同理,土耳其人也绝对不会白白给德国人打工。既然这样。双方之间的讨价还价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既然讨价还价,那么双方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德国人的核心利益无非是两点,一个是伊朗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尤其是靠近波斯湾一带地区的控制权。而另外一点则是伊朗的石油。这两点构成了未来德国进攻南亚的重要战略基石。甚至于德国还打算在原来伊朗的石油工业体系上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石化工业体系,这其中包括高标号汽油的生产、柴油和中低品质润滑油的生产。合成橡胶等等。这将极大的减轻德**队的后勤压力。至于说将整个国家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德国人暂时没有这个想法。毕竟在计划中,伊朗首先要作为基地而不是殖民地。

    而土耳其人要的就比较多了,首先他们打算至少把包括大不里士在内的伊朗西北部地区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之中,如果运气好一些的话,他们还打算把伊朗西部的阿拉克和博鲁杰尔德地区业一口吞下来。和德国一样的是,伊朗的石油同样是土耳其人的目标之一,虽然这些石油无论是土耳其人之手还是经过德国人之手最终都要变成同盟国战车的血液。但是其中巨大的利润依然让土耳其人心动。伊朗南部的地区已经让德国人预定了,那么除了西北部的油田之外,土耳其人还希望获得库姆地区的油田!至少也要用投资的名义分一杯羹!

    按照双方的想法,这场战争结束后,德国和土耳其将控制伊朗的西部、中部和南部,剩下的地区恐怕就只有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了。伊朗这个国家的全部精华都被这两个国家所瓜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双方之间确实没有太大的分歧,德国要的是伊朗南部,而土耳其要的是伊朗西部。油田利益分配问题也可以通过协商很好的解决,毕竟伊朗人看重的是经济利益,而德国人不在乎那点马克,只要最终这些油能灌进德国的战车中就可以了。

    就在这个时候,从1战开始就作为搅局者的奥匈帝国又开始动了!奥匈帝国无意在伊朗获得多少殖民地,但是帝国的发展需要石油。从目前的同盟国内部油料分配上来看,奥匈帝国反而是最悲催的,德国和土耳其共享着外高加索和两河流域的油田。罗马尼亚和利比亚的油田则大部分是德国人的,只有剩下一点是奥匈帝国的。在费迪南大帝看来这样的分配十分的不公平!奥匈帝国所控制的油田居然比土耳其人还少!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当然,德国人最终意大利战争战争结束后的所作所为也让他十分的不满。所以在这次针对伊朗的行动中,奥匈帝国必须有一番作为,以此来保证在未来的资源分配上能有一席之地。

    “奥匈帝国必须走出这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成和德英法这样遍布全球的殖民大国。我们需要印度的原料和巨大的市场,而伊朗显然是制约我们事先这个计划的关键。我们需要伊朗的资源,并且希望在未来帝**队可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来加入印度战争。而不是作为某个国家的附庸。”费迪南多次在高层会议上表露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眼中,德奥两国是近乎平等的盟友,而不是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只能作为德国的附庸。

    奥匈帝国虽然在上次战争中表现并不好,但是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首先面对的敌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华夏、美英法四国,即使最弱的意大利也可以用列强来称呼。其次奥匈帝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或者说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打算进行准备,按照威廉二世的说法,奥匈帝国只用提供物资和基地就可以了,德国就可以轻松搞定一切,但是谁知最后的情况变成了,对方提前发难,准备打仗的德国都没准备好,更别说准备打酱油的奥匈帝国了。5国猝然发难的情况下奥匈帝国打出这种水平也算有情可原。当然一想到这里,费迪南就不由的要暗骂威廉二世几句。

    按照费迪南的想法,奥匈帝国必须获得伊朗三成左右的石油收益和至少25%的石油支配权,只有这样,再加上其它的油田之后,才能充分支持奥匈帝国内部的消耗。要知道现在的奥匈帝国可比1战前大很多。而随着汽车、飞机和燃油轮船的激增,帝国的能源需求缺口太大,不但影响了军事力量的增长,同时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和德国不一样,威廉二世在德意志帝国中享有最高的权力。而费迪南在奥匈帝国中的权威可能就要大一些折扣了,再加上奥匈帝国是一个二元帝国,本身内部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会因为各种问题争执不休,这也是为何这个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巨大的人口基数却依然没有发展到和法德比肩的程度。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因为无论是奥地利还是匈牙利都受到了能源短缺的影响,同时经历过1战和意大利战争后,他们对同盟国的战斗力盲目自信。认为跟在德国后面进行战争,虽然过程可能曲折一些,但是最终会取得胜利。而从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低谷了协约国的力量,在他们看来,协约国不过是外强中干,虽然他们占据纸面上的优势,不过在实际表现上,除了英国陆军和华夏那支精锐部队外,美法两国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所以费迪南并不畏惧即将到来的战争!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syzboy、anhei016、奥芬的月票支持~~~。晚些时候还有一章~~~~~。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伊朗舰队”的准备

    “苏先生,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可以再次一起共事了,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波特尔看了看前来迎接的苏默笑着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支悬挂着伊朗国旗的舰队应该有我们两国来负责吧?你负责舰队指挥,我负责航空战术制定?”

    按照最初的计划,当伊朗海军选择了英国和华夏飞机作为舰载机后。那么英国人负责舰队的航空作战自然水到渠成,而作为这个计划的主要参与方,华夏也自然会拥有这支舰队中安插自己的人手。所以在波特尔看来,这支舰队的实际掌控者应该是自己和苏默。但是实际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偏差。

    “还有美国的尼米兹将军,他也将负责舰队的部分事宜。这次的计划可能和阁下想象的有很大偏差,我们离不开美国人的支持。”苏默微微一笑说道。

    “美国人吗?其实如果说舰队指挥的话,我认为我们和贵国的军官能做的更好。美国海军中除了马吉芬将军之外,其它人似乎很一般,那个尼米兹我见过,也曾经进行过一次友谊赛,感觉很一般,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波特尔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满的说道,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这次舰队中能出现老朋友坎宁安的身影而不是那个有着德国血统的美国人。

    “我说过了,这次计划有些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这次离不开美国人,另外,我们是友军。早晚要一起作战的。从现在开始建立合作关系总要比开战后建立合作关系要好一些。”苏默不以为意的说道。虽然在意大利内战中华夏和协约国海军已经联合行动过了,但是这次情况显然要比上一次严峻的多。

    上一次5国联合舰队摆出来一打的航空母舰吓得同盟国海军不敢动弹。而这一次的情况变成了同盟国攒出一打以上的航空母舰来对付一支弱小的伊朗舰队,虽然考虑到出勤率实际上能参与作战的航母数量没这么夸张。但是因为华夏和协约国的海军不会直接介入战争。所以以区区两艘中型航母对付庞大的同盟国舰队还是十分困难的。即使是打游击和破交,面对对方强悍的舰队,苏默等人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这支舰队的作用仅仅是干扰德国海军的行动,但是即使这样,一不小心也会万劫不复!按照苏默的话说,也许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同盟国海军强大的攻击力就会彻底摧毁这支舰队。

    为了能在保存这支舰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打击对手,华夏和协约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密切合作,除了制定作战计划之外。同时还涉及到舰队的补给和驻泊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是在自己对比了双方的实力之后,华夏和协约国海军高层发现他们面对的情况比以往任何一次海战都要恶劣。不要说舰队交战了,即使破交都十分的困难。

    “在未来的伊朗战争中,你们从协约国中得到的支持会非常少,我们在名义上将保持中立,你们的舰队在协约国及其殖民地中享有的待遇将和中立国家给予的待遇完全一样,我们的基地群能给予你们帮助将十分有限。你们绝大部分补给都将在海上完成,无论是燃油、饮食还是弹药。我们会安排伪装补给舰。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这些补给舰一定能躲开德国人的眼睛。你们战斗流程甚至可以这样形容,在海上漂泊几个月。然后尽可能的打击同盟国,在情况不利的情况下逃入协约国或者华夏的港口(如果运气好的话),然后解除武装等待战争结束。这次战斗没有具体的任务。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在临行前,杨用霖这样对苏默说道。寥寥几句话勾勒出了未来苏默等人要面对的情况。

    “印度洋太小了。而我们面对的敌人又太强大了 ”苏默私下里曾经这样说过。和历史上比比,当年德国在2战初期实施巡洋战争和潜艇破交战的时候,整个皇家海军才有多少力量?航空母舰数量也就是同盟国海军航母数量的一半。而且没有航空巡洋舰。论质量的话更是没法和现有德国舰队的装甲航空相比。可以这样说,在鹰2型航母出来之前。即使最好的冤仇级航母综合性能依然无法和同盟国的装甲航母相比。巡洋舰和驱逐舰方面历史上的英国也远不如这个位面的同盟国海军。再加历史上的英国负责的是整个北大西洋。而这个位面上德国只用负责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相对历史而言,苏默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大。而可供周转的海域却更小。这对于破交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除了力量对比之外,苏默还受到的一个限制是对攻击目标的选择。目前,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都和同盟国之间有一定的贸易往来。虽然大家早晚要分个高低,但是在撕破脸之前,攻击目标必须有所选择,绝对不能像历史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那样见到一个目标就打。尽量选择军事目标,对于民船的话不是不可以打,但是最好别打。就像意大利内战中那样,华夏和协约国没有在地中海之外的范围攻击过同盟国的民船,而这次,苏默的舰队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

    同盟国的航线几乎都处于严密的保护中,地中海和红海自然不用多说。在同盟国占据原意属东非后,他们在那里部署的远程侦察机和航空力量完全可以覆盖整个亚丁湾。德国人部署在阿拉伯半岛的基地也可以接手从亚丁湾到波斯湾直接的护航任务,虽然对方兵力密度比较低,但是考虑到舰队补给的困难性,区区200架不到的舰载机部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再往东走就是德国印度洋分舰队的地盘了,苏默胆子再大也不会轻易进入阿拉伯海。

    就在苏默等人处于两难之中的时候,开了挂的穿越者徐杰又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为何老盯着印度洋呢?在大西洋上同样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目标。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想法吗?”徐杰想到这个办法一方面是受历史上2战德国潜艇前往印度洋和日本海军联合作战的影响。这支被称为季风狼群的潜艇部队在印度洋上还是打出了一些战绩的。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印度洋实在不好混。即使出现一些漏洞,无论是部署在波斯湾的舰队还是地中海同盟国舰队主力都可以轻易弥补。而到了大西洋就不一样了。同盟国舰队只有一部分部署在地中海,而他们需要防御的是整个大西洋。兵力密度和印度洋差了n个档次。

    在大西洋上舰队的生存概率和机动空间确实大了不少。但是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西洋上有没有值得攻击的目标?答案自然是有的,虽然这个位面上同盟国比历史上强大了很多,但是矿产资源种类比较单一的帽子依然扣在同盟国头上。为了弥补资源的不足,德奥等国必须从外国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而南美洲则是德国重要的资源进口地和产品倾销地。巴西的锰矿、玻利维亚的锡矿和锑矿、智利的硝石和铜矿、阿根廷的各种畜牧产品、以及其它国家出产的橡胶、铝土矿等等都是同盟**事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些国家实力都不咋滴。打了问题也不大。除了南美各国向德国输出资源之外,同盟国同时也通过大西洋航线想南美各国提供各种军火。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上一次。

    更何况美国为了敲打这些后院中和同盟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自然会支持这个计划。而且从补给的角度来讲,从美国派出的伪装补给舰可以更方便的为舰队提供支持。而起在非洲西海岸有不少协约国殖民地,同样可以作为舰队的临时驻泊地或者提供各种补给,甚至于从非洲西海岸起飞飞机来补充损失的舰载机也不是不可能。舰队在大西洋要比在印度洋拥有更好的持续作战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优势之外,部署在这里的舰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安全!只要苏默的舰队想逃,无论是直接前往美国,还是进入巴拿马运河或者绕道麦哲伦海峡都可以安全的脱离战区。同盟国再厉害,也不会到茫茫太平洋找苏默的麻烦。而如果同盟国舰队想要进入大西洋的话,无论是驶出地中海还是绕过非洲之角,都可以被协约国发现。别的不说,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提前预警吧!

    除了环境优势之外,随着同盟国集中兵力于中东,西班牙的防御力量必然空虚。在开战之初,抽空发动一次对陆攻击也是可行的。虽然造成的损失可能比较有限,但是其政治意义可是巨大的。本土遭到攻击,对于本来就属于协约国外围成员的西班牙来说无疑是一次震慑。从上次意大利内战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对于两大军事集团还是抱着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的想法。虽然倾向于同盟国,但是却出工不出力。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大章)

    “如果战争在1年以后爆发的话,那么我们届时可以拥有4艘正规舰队航空母舰,其中1艘是1.8万吨级的西里西亚号航空母舰,(它的同级舰波西米亚号在地中海战沉。)另外3艘则是劳登勋爵级航空母舰。分别为劳等勋爵号、奥地利号和匈牙利号。在战列舰方面,我们将有三艘新式战列舰,它们都是联合力量级的战列舰,分别为联合力量号、欧根亲王号和特格霍夫号。航空巡洋舰一共有4艘,分别为爱琴海号、亚得里亚海号、伊奥尼亚海号以及地中海号。这些力量将构成奥匈帝国舰队力量的中坚。”霍尔迪恭敬的向奥皇汇报到。

    虽然奥匈帝国海军在意大利战争中遭到了两次战败。被击沉一艘航空母舰,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是,另外一艘被重创的航空母舰劳登勋爵号最终幸存下来,体现出了装甲航空母舰强大的生命力,这艘战舰在船坞中待了5个月后重新加入了奥匈舰队并且继续担任旗舰角色。而另外一艘战舰则更为传奇,这艘战舰就是航空巡洋舰爱琴海号,这个倒霉的孩子在贝达夜战中被两艘意大利重巡洋舰一顿暴揍损失惨重,猛烈的炮火甚至引燃了船上的航空燃油。机库的火势一度失控,不少地方都被烧成了空架子,但是谁也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这艘战舰最终被保存了下来!拉到船厂后经过1年左右的维修和改进重新服役。让人不由的赞叹这艘船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这几年奥匈帝国海军并没有太大的发展,抛去在战争中已经舾装的奥地利号航空母舰,这几年只开工了1艘新的舰队航母。战列舰和航空巡洋舰也各只增加了1艘。和德国相比。奥匈帝国是一个纯粹的陆上强国,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打算在海上用掉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到现在奥匈帝国海上力量感到有些捉襟见肘了!考虑到维修保养和其它的情况,长时间战争中上能保证一半战舰在海上游弋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奥匈帝国最多在印度洋上维持一个双航母战斗群的规模。

    虽然看起来现在的奥匈帝国能维持德国海军一半的主力舰规模已经很不错了。单纯从眼前看确实是这样,但是和德国不同的是,目前奥匈帝国没有新的航空母舰和主力舰在船台上建造,而德国不一样,目前德国的船厂并没有闲着,在完工了两艘欧罗巴级航空母舰之后,德国人又开始为新的航空母舰的建造做准备,而奥匈帝国连新航母的计划都没有!也就是说目前是两国海军差距最小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奥匈帝国打算趁着这个时间点来和德国人好好做一次交易。

    “说说你对未来伊朗战局的看法,以及未来的计划。”费迪南说道。

    “总体上来看,协约国和华夏舰队直接介入这场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伊朗和意大利相比还是太弱了。意大利可以为各国舰队提供各种补给,有良好的军港和防御设施还有较为强大的空军。而伊朗不具备这些因素。没有基地和较强的工业支持的话,对方的舰队根本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战斗力。”

    “至于英国人吗,印度倒是可以有供大舰队长期作战的港口和各种补给,但是可惜的是英国人这回十分消极,他们不会冒着全面开战的危险来帮助伊朗的。所以对方即使有舰队参战规模也肯定不会大。我们唯一需要忌惮的就是协约国和华夏为伊朗筹建的那支舰队。对方有两艘航空母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海上决战能力。”霍尔迪想了想说道。

    “刚才你提到了大舰队补给问题,这支挂着伊朗国旗的舰队规模同样不小。那么他们的补给问题如何解决?”费迪南皱了皱眉头说道。

    “怎么说呢,这支舰队规模并不算很大,我所说的大规模舰队是指拥有德国公海舰队三分之一以上的规模。”霍尔迪擦了把冷汗说道。“对方虽然有两艘航空母舰,但是其它战舰数量很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偏重白天攻击的不均衡舰队,他们没有战列舰提供可靠的夜战能力,巡洋舰数量只有3艘。驱逐舰仅仅够维持舰队防空和反潜的最低标准。满打满算也就5艘主力舰。从吨位上来说不过是当年公海舰队的一支分队而已。”

    “华夏这设计这些战舰的时候其航程本来就超过了一般情况下印度洋作战的需要,而维持这样一个小舰队的燃油消耗的话。最多3艘高速邮轮就足够了,而且我们不可能把整个印度洋都控制起来。德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攻击伊朗南部沿海的陆上目标,一开始的话恐怕不会对这支舰队太过上心,毕竟虽然这支舰队挂着伊朗海军的名字,但是什么时候完工交付伊朗海军都没准,最终这支舰队和意大利海军那样被对方接手了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他们还在舾装。什么时候完成还是没准的事情。”霍尔迪回答道。

    “如果,这支舰队出现在海上的话,土耳其人的海军能将其摧毁吗?我们的舰队能将其摧毁吗?”费迪南想了一会突然说道。和德国海军一起攻击陆上目标在他看来是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毕竟依靠德国航空兵巨大的数量优势早晚可以抹平协约国在伊朗的航空力量。但是对于那些在海上游弋的航母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机动性太可怕了,当年土耳其海军最终也没能消灭意大利海军的那两艘巡洋舰,最终不过是将其逐出战区而已。如果奥匈可以解决这个麻烦的话,那么无疑在伊朗问题上可以分一杯羹!

    “三艘劳登勋爵级航空母舰和至少两艘航空巡洋舰!还有远洋侦察机、潜艇以及伪装侦察船。有这些力量的话,我们至少可以保证将对方排除在主要交通线之外。”霍尔迪皱了皱眉头说道。而他对面的君王对此并不满意。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集中全部舰队才有可能将其彻底击毁?对方只是两艘中型舰队航空母舰。载机量也就在150架上下。而三艘航空母舰和同等数量的航空巡洋舰加在一起可有310架左右的飞机了。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费迪南语气中的不满已经十分明显了。

    “对方也有一艘航空巡洋舰,陛下。”霍尔迪首先提醒了一下对方。“在大洋中和对手作战的关键不是在对攻阶段。而是搜索。两艘航空巡洋舰的任务就是在舰队外围100km左右的位置展开一条警戒线,然后派遣飞机进行搜索。并且尽量阻止对方机群穿过封锁线探知我方主力舰队的位置。”

    “而在随后的攻击阶段。我们三艘航空母舰上的270架左右的飞机一次只能释放出一半左右的飞机,120架飞机看起来数量很多,但是考虑到两艘新航母上的飞行员都是新人。而且我们的攻击机还未开始更新换代,所以攻击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如果对方全力防御,使用英国飞行员和飞机的话,那么对于我们的低速攻击机将是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失去这次机会的话,考虑到飞机的航程问题,他们有可能快速向反方向撤离,我们想要再追上他们恐怕就会很难了。如果他们逃掉了。他们最糟糕的结果无非是到协约国殖民地驻泊然后解除武装,再被伊朗的盟友接收。”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的发生,我们必须在和他们第一次交手中就将其彻底摧毁,3艘航母和2艘航空巡洋舰已经是最低标准了,如果可以,在确定对方方位后,我们最好能先偷偷跟踪,然后联合盟国舰队一起行动。”霍尔迪想了想补充道。作为奥匈帝国海军的原来。他是少数几个可以不太顾及皇帝颜面的存在。霍尔迪的计划还是偏向于保守,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找准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好吧,就先这样吧。”费迪南对霍尔迪的计划并没有做出表态。而是示意对方可以先下去了。不过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很失望的。但是没关系,除了海军之外,奥匈帝国的陆军在他看来也是可以依靠的。按照他私下里的说法。即使奥匈帝国陆军再次,也总比土耳其人强多了吧。

    对于海军来说奥匈帝国并不是放在第一位。但是对于陆军来说,自诩为一流陆军强国的奥匈帝国可是绝对不能放松的。尤其是在意大利内战中。奥匈帝国北线陆军的崩溃更是深深的刺激了这位志大才疏的君王。而在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内部也对这场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经过数年的准备和运作,奥匈帝国陆军内部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战的能力,而伊朗战争将是证明他们能力的试金石。相对于比较保守的海军来说,陆军计划有更强的攻击性!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意大利的惨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让帝国陆军蒙受了一定的损失,面子上更是难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奥匈帝国从这次惨败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至少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知道在目前的国力和体质下,奥匈帝国应该应有什么样的陆军才有效率,才比较现实。

    奥匈帝国知道,自己的工业和财力根本无法支持自己搞出一支类似德国的强悍陆军。如果说德国陆军的力量支柱是强悍的装甲部队、强有力的远程火炮以及大量配发的机枪的话。那么奥匈帝国的陆军购成则是有限的装甲部队,一定数量的远程火炮加大量的迫击炮,再加上只能算凑合的步兵装备。

    坦克作为一个诞生于一战的新式武器,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在陆军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意大利战场中双方坦克之间的厮杀更是让人意识到了这种武器的强悍,但是可惜的是,奥匈帝国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财力上来说和装甲军团有一定的差距!首先说技术,倒不是说奥匈帝国无法提供强悍的火炮和装甲,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动力系统。奥匈帝国可没有德国的迈巴赫发动机。虽然他们努力试着研发新的发动机,但是性能和稳定性一直都很难让陆军方面满意。而在财力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是德国的4号坦克的造价和维护费用,对于奥匈帝国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更不要说德国人私下里正在设计的虎式坦克了。

    对于奥匈帝国。德国还是很慷慨的,毕竟是同盟国中的二把手。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兴登堡明确表示可以给奥匈帝国转让4号坦克的生产技术。但是奥匈帝国在经过一番研究后,还是认为单纯的4号坦克对于奥匈来说并不适用。原因很简单,在德国人眼中,4号这种级别的坦克在未来的战争中将逐渐变成大路货。遇上难啃的硬骨头的话自然有虎式及其衍生型坦克对抗。所以对于一种中型坦克而言,德国人强调的是火力、防御和机动性之间的均衡。

    但是奥匈帝国不一样,30吨级别的坦克已经接近奥匈帝国技术和经济能承受的极限了。也就是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奥匈帝国不太可能装备更重的坦克了。所以说。无论奥匈帝国装甲部队碰上的是中坦还是重坦,都只能用30吨级别的坦克去死磕。所以奥匈帝国的要求很简单,不求有多高的机动性,也不求防护多么均衡。但是至少你能把对面的坦克捅穿吧!

    按照道理来说,那奥匈帝国生产坦克歼击车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种点了防御专长,进攻比较悲催的东东并不能取代坦克在装甲部队中的作用。装甲部队本身就是要勇于进攻的,而不仅仅是作为救火队。于是乎,奥匈帝国决定另起炉灶。自己搞一款适合奥匈部队需要的坦克。而在此之前,奥匈帝国只能以德国的三号坦克及其衍生型再加上少量的4号坦克来渡过这段过渡期。

    到目前为止这款坦克的图纸设定已经完成,采用的布局方式是较为少见的动力前置布局方式,在车体中后部有一个巨大的炮塔。可以容纳更大口径的火炮。考虑到这种布局方式在散热方面可能会有些问题。所以他的动力并不高。机动性也比较差。但是作为补偿,除了强悍的火力之外,它的正面防护可以用不错来形容。车体侧面前部防护也不错。但是后半部分和车体后面以及下部的防御就只能用差劲来形容了。这款被命名为弗里茨型坦克成为了奥匈帝国未来制式坦克,至于说设计是否成功。那就只能交给战争来检验了。

    奥匈帝国和德国装甲部队的差距除了坦克构成不同外,最重要的方面是奥匈帝国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为坦克配属各种辅助战车。这种情况比历史上的苏联也大大不如,德国人可以给坦克配属步兵战车、半履带输送车来搭载步兵。苏联虽然是用坦克来输送人员,但是至少能凑出足够的isu和su这些支援战场。奥匈帝国就差了一些,不仅没有给坦克配步兵战车的计划,甚至就连支援车辆数量都比较稀少。所以在德国人眼中,奥匈帝国的装甲部队构成十分畸形。

    至于支援火力的问题吗。这个位面的奥匈帝国从国力上来说还远不如历史上的苏联,所以他们的支援火力只能业必须选择以迫击炮和榴弹炮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基本的火力投射量,也许有人问了,要是对方远程火炮压制怎么办。那么答案只有两个,一个是用更大口径射程较远的榴弹炮来压制对方较小口径的加农炮,而另外一个答案则是感觉想办法转移阵地或者把炮兵掩体弄得坚固一些吧!如果这支部队运气比较好的话,倒是可以配上一些105mm加农炮,不过这东西想要和远程火炮比射程可是困难一些,倒是打坦克更顺手。

    在轻武器方向,奥匈帝国士兵对于自己手中的曼利夏步枪还是很满意的,作为一款直拉步枪,这款步枪的射速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和李恩菲尔德步枪拼一把射速了。考虑到近战的问题,奥匈帝国也装备了冲锋枪。可以看做奥匈版的mp44。至于机枪方面,奥匈帝国没有使用德国人的mg系列机枪而是使用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捷克式机枪。

    “虽然在1战结束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无法和世界第一流的陆军强国相比肩,甚至于和法国相比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拥有足够数量的兵员,但是却没有足以武装这支部队的武器和资金。尤其是在后勤方面,我们和对手有极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运输方式依然是以骡马化为主。这样的后勤补给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战线的长度,而且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欧洲和北非作战时,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要把力量投入到遥远的中东,恐怕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德国人的陆上运输能力也并不是那么充裕。伊朗和土耳其直接几乎没有铁路连接,只有公路。所以想要让德国人的汽车帮我们解决运输问题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为了保证我们在中东的部队不被脆弱的后勤压垮。我们必须限制部队的规模。根据陆军的计算,我们在中东派遣的部队不应该超过10万人。”施拉格说道。

    “十万人吗?这个数量有些少吧?战斗力可以保证吗?”费迪南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个数字和他心中的估计差距有点大。

    “在伊朗,除了一些要点之外,双方不可能构筑类似欧洲战场上那样延绵不断的堑壕和工事体系。因为伊朗面积太大,而双方投入的兵力又相对较少。双方的作战方式将是以机动作战为主。少量的高机动性部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为了保证机动性就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提供补给,而重武器也必须实现自行化,最次也必须配齐足够的牵引车。我们需要为中东远征军提供远超过正常额度数倍的各种车辆.而且考虑到远洋运输中的损耗,我们还要打出一定余量。单纯为了能让这支军队拥有足够的机动性和火力,我们都要从其它部队抽调装备。10万人的机械化部队几乎已经是我们目前的极限了。”施拉格说道。

    在奥匈帝国陆军高层心中,这次战争要改变外界对于奥匈帝国装备落后,机动性差的认知。在其它列强眼中,奥匈帝国陆军不过是一只蠢笨的狗熊,虽然军队数量很多,但是反应迟缓、战斗力低下。当他们在堑壕中防御的时候还算比较有战斗力,但是当离开堑壕发动进攻的时候,奥匈陆军糟糕的后勤保障和五花八门的装备是他们第二大敌人。

    而在这一次行动中,奥匈帝国陆军尽可能的统一采用新式装备,并且尽量多的为部队配上足够多的补给和运输车辆。并且学习了德国人的先进经验,建立了一套战时后勤保障体系。除此之外,作为施拉格曾经的战友,参加过意大利内战的胡贝少将将担任他的参谋长,以便提高奥匈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

    在奥匈帝国清理了若干家底终于拿出了一支还算可以的陆军以及海军后,德奥两国开始就双方的合作问题展开磋商,对于这个抢着来捡便宜的盟友,德国人非常复杂,一方面德国知道奥匈加入后一定会分掉自己和土耳其的一部分利益。但是另外一方面,德国人又很难拒绝这个建议,土耳其人的战斗力实在堪忧,而德国力量确实不那么富余。在纠结之下,德国人同意了奥匈帝国进驻两河流域的德军基地,但是是否让他们上阵还要看情况,如果德土两国能自己解决问题的话,自然就不需要奥匈了,如果不行的话,再让奥匈陆军当预备队吧。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ranky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战争临近(大章)

    随着时间的流逝,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在1战后的第二次较量即将在伊朗拉开序幕。1920+15年。双方的战争准备不再掩饰。德国将第一、第五和第六三个重装甲师的主力调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同时伴随三个装甲师前往的还有另外4个步兵师和部分后勤单位。在短短数月之内,该地区的德国陆军数量从3万增长到15万左右(包括后勤单位)!虽然部分重装备还没有到位,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

    三个装甲师大概拥有600辆可以战斗的各种坦克。再加上配属的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德国陆军第一波攻击的能量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一共7个师的规模能出动的兵力也在10万左右。而相对于防御南部伊朗的美英军队来说,后者的力量就要差很多了,到目前为止,美英许诺的部队总量不过8万左右,坦克装甲车辆500辆左右。论规模不到德国人的一半,而论战斗力的话恐怕就只有三成左右了!在徐杰看来,被击败是肯定的,关键是能拖多长时间!

    南线方面德国人并不打算一开始就全力施为,德国人计划先投入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作为主力,而剩余的兵力则作为整个战区的总预备队。倒不是德国人小瞧美英军队战斗力。而是对北线的土耳其号奥匈帝**队十分的不放心!如果说南线是同盟国占优的话,那么北线则是华夏和伊朗占优。至少从番号上来看,北线的华夏和伊朗联军一共拥有4个装甲师。其中2个是伊朗人的,而另外2个则是货真价实的华夏一线装甲部队!

    “根据可靠情报。华夏装甲师的规模要比我们大一些,一个师的坦克、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大概有250辆左右。仅仅计算2个装甲师的总兵力。就已经和我们部署在一线的部队差不多了。如果再考虑装备质量差距的话,那么即使我们和对手发生正面决战,战况也会很不乐观。,我并认为奥匈帝国的两个次等装甲师和土耳其人的部队能够正面挡住华夏和伊朗部队的倾力一击。他们的目标是基尔库克。这个油田十分关键,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所以我希望要么从本土抽调新的部队来巩固北线的防御,要么抽出一个装甲师作为总预备队。”在一次陆军内部会议中,曼施坦因不无忧虑的说道。

    曼施坦因的话给德国陆军高层敲响了警钟,但是他们随后发现抽调部队增援并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装甲师200辆坦克和上千辆卡车外加大量的自行火炮等重装备运输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消耗更是巨大。如果要再加一个装甲师的话那么对目前德国前线的燃油和弹药库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同时让德国人感到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和伊朗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时间未必是站在德国人一边的。

    最终德国总参谋部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抽出一个独立的装甲师作为总预备队。同时为了应对南线装甲力量可能存在的不足,德国陆军决定在战争爆发后派遣若干个独立装甲营来弥补装甲力量的不足。这些独立装甲营中存在一定量的轮式装甲车辆。而且不配属远程支援火力,所以可以节省大量的补给单位。在的德国人看来,虽然这种一半履带式战车一半轮式战车的搭配有些不伦不类,和华夏德国的真正装甲部队碰上绝对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对抗孱弱的美英部队还是够了。这也算一种方便快捷的提升战斗力的方式吧。

    最终德国和土耳其以及奥匈帝国达成了一致。双方同时从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德国陆军会尽快在短时间击破华夏侧翼的美英联军而土耳其和奥匈军队则要牵制住华夏和伊朗军队,防止对方合成一股一起对付德国陆军。按照德国人的计划,德国陆军将在空军的配合下在2周内的时间击溃美英联军,然后绕道华夏和伊朗军队的侧后方和土耳其以及奥匈军队形成一个钳形攻势。

    至于另外一种可能。华夏在开始阶段直接发动对土耳其的进攻,同盟国也做了安排,那个装甲师就是保护基尔库克的最后一根保险丝。按照德国人的估计。即使他们无法最终遏制华夏陆军的攻势,至少也可以拖延一段时间。而全力进攻的华夏部队自然无法支援美英。那么德军在南线的突击将会更加顺利。

    而在空军方面。德国空军所属的帝国航空军、狮鹫航空军、腓特烈大帝航空军以及秃鹰航空军在内的一共四个航空军将近2500架飞机的庞大集群开始进入两河流域以及小亚细亚地区。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网。再加上土耳其和奥匈投入的一线部队,整个位于中东的同盟国航空力量已经达到了4000架左右!而作为对手的华夏和协约国航空部队玩命凑也不过在伊朗部署了2200多架飞机。其中华夏空军有900架左右的飞机。伊朗航空力量为500架左右。剩余的为美英两国。相对于同盟国航空力量那种战斗机、夜战飞机和轰炸机俱全的均衡搭配。华夏和协约国的航空力量都以防御为主,战斗机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虽然也有攻击机,但是都是单发。只能执行有限的对地攻击任务。虽然华夏和协约国还在努力补充飞机数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受制于伊朗脆弱的地勤和维护能力,上升的空间并不大。

    仅从数量上来看,德国空军堪称是满手好牌啊,不过唯一让德国人感到比较郁闷的是,bf109战斗机的航程实在是悲催点。即使有副油箱,其作战半径一般也不超过500km。如果考虑提前接敌扔掉副油箱的话,那么航程会更悲催一些。所以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想要对伊朗纵深的目标进行打击确实存在一些困难。除非德国空军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和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戈林提出的建议是实施夜间轰炸。虽然精度会比较低,但是总比没有强。而老成持重的格里姆则建议先对伊朗的空军基地进行攻击。上次在意大利的惨重损失让这位轰炸机指挥官对协约国的拦截力量十分的忌惮。在他看来空军首要作战目标就是对方的空军,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谈对地支援吧。而在打击目标的选择问题上,作为空军老大的红男爵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一方面是因为他比较认同格里姆的建议,但是另外一方面在从参谋部的压力下,他又必须顾及陆军的要求。所以就摆出了一个你们做,别做的太过分,我就装作不知道的态度。而负责制定计划的小里希特霍芬(历史上2战的德国空军将领和红男爵有亲戚关系。)和凯塞林自然心领神会。

    同盟国空军和陆军做了准备,海军自然也不会闲着。德国海军两个双航母编队已经离开地中海进入红海。而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也各派出一艘中型舰队航空母舰。这样一来部署在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一代的同盟国海军力量就已经达到了6艘航空母舰的标准,这支力量放到历史上那绝对是相当强悍的。3艘重型装甲航母和3艘轻防护中型舰队航母。这可是完爆历史上日本空袭珍珠港时的阵容啊!不过这样的阵容对于所要面对的对手来说恐怕并不那么富余。

    首先他们必须盯紧随时可能出现的“伊朗舰队”。对方拥有两艘舰队航母,那么为了稳妥起见,同盟国至少需要抽出3艘舰队航母才有比较大的胜算。这就分出了将近一半的兵力。除此之外,德国舰队还必须负责阿拉伯海到波斯湾一线的海上安全。这就让他们必须和英国部署在伊朗东南部的陆基航空兵分出一个高低,毕竟人家费大力气造了机场,部署了大量空军可是要见真章的!三艘航空母舰满打满算也就300架飞机,和陆基机场进行无休止的拉锯战肯定不行,但是可惜的是,海军下属的航空力量中缺乏远程重型轰炸机。很难对伊朗东南部的英国航空基地予以毁灭性打击。

    所以看似强大的舰队力量实际上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入不敷出。比如说当印度洋发现伊朗舰队的时候,同盟国地中海舰队要分出一半的力量来对付伊朗舰队,即使打赢了,三艘航母恐怕也会有所损失。即使运气比较好。一艘航母都没沉,那么舰载机和物资的损耗也足够让这些航母暂时退出一线了。而剩余的三艘航母面对英国陆基航空兵,恐怕一周之内就会被打虚脱。按照意大利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一周激烈的空战损失300多架飞机是很正常的。即使把这个数量减到三分之一,也够德国海军受的。按照欧洲军事标准。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后,就已经可以让这张部队失去战斗力了。如果再损失一艘航母的话。恐怕剩余的德国海军就要考虑退出战场了。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海军的应对方式是在波斯湾南部沿海地区建立空军基地,以陆基空军对抗陆基空军,同时为了保证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派出的舰队和部署在地中海留守的舰队实施轮战。当一支舰队实力出现衰竭的征兆的时候,就果断拉回去修正。让另外一支舰队补充上。这样一来整个同盟国舰队被彻底调动起来,甚至于西班牙人的两艘中型舰队航空母舰也被“征用”。虽然他们不会进入一线战场,但是也被作为护航战舰和飞机运输舰来承担二线任务。至此,整个同盟国的战争机器被最终调动起来。

    同盟国磨刀霍霍的时候,华夏和协约国自然也不会闲着。在同盟国整合自己的力量的同时,华夏和协约国也在盘算着手中的本钱,以决定在未来的战争中,各国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陆军和对方差距并不算太大,虽然对方数量上会有较大优势。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奥匈帝**队和土耳其军队,前者在欧洲只能算是2流。而后者在欧洲连2流都算不上。真正有威胁的是南线的德军。为了减少贵国和英**队在南线的压力,华夏陆军可以在战争之初向基尔库克方向发动攻击来牵制对手的兵力。但是我们这样做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除了英国位于伊朗东南部的空军之外,剩余的空军必须有一个机构统一负责指挥。”面对美国特使马歇尔和英国特使丘吉尔,徐杰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徐杰做出这个承诺可不仅仅是为了分担美英的压力,而是基于华夏在伊朗的战略目的制定的。华夏在伊朗的一切行动都以保住伊朗北部地区为中心。那么想要让德国人低头的话就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打疼对方,让对方认识到这是一块硬骨头!而打疼对方单靠被动防御是不行的,伊朗领土太大,而华夏和伊朗的部队数量太少,不可能处处严密设防。被动的防御最终会被高机动性的对手拖垮。所以华夏必须主动出击,而且这一击必须打到德国人痛处!真正让德国人心痛的不是部队损失,即使那几个装甲师最终都拼光了,对于德国陆军来说也不算太大一回事,真正对德国要命的是基尔库克的油田!这是未来德国发动南亚攻势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是绝对不能有闪失的,只有华夏体现出来能够威胁到这个重要能源基地的能力后,德国人才会考虑退让。

    同样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华夏最缺乏的不是足够地面部队,而是足够的空军。或者换句话说是尽量削弱对方的轰炸强度。这就需要足够的飞机!将近4000架飞机啊,也就比历史上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时的数量少一些。虽然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空军让这支空军的力量多少掺了一些水分。但是对方空军的优势还是勿容置疑的。要是任由各国空军独立作战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被优势的对手彻底拖垮。谁都活不了。

    无论是丘吉尔还是马歇尔都不傻,他们知道这个所谓的统一指挥机构肯定是华夏说了算。但是这个条件又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拒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自然是美英陆军的孱弱。每当马歇尔想起美国陆军正面至少4个师的德国陆军他就不由得打个冷颤。和海军不一样,美国陆军从1战开始似乎就从来没有在正面交战中战胜过同盟国。英美发现自己的计划和实际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原本以为德国人会集中兵力在北线,先行击败华夏。但是谁知德国人将主力集中在南线。这样的话就让美英两国直面同盟国最为锋利的战刀。而在先前的计划中,美英最为悲催的想法也不过是面对德国人的一支偏师而已。所以美英只有在华夏的支持下才可能稳住战线。否则还不如直接撤退来的利落。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则是形势使然。同盟国空军实力强大,同时补给速度也比远隔千山万水的美英更快。在伊朗战争中,如果想要遏制同盟国强悍的空中优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战斗机和地面指挥系统集中起来。对某些重要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同盟国空军。把对方打疼了,才会让他们有所收敛。

    虽然华夏开始肯定会把航空兵力集中在北线,但是对于美英军队的影响并不算太大。首先,美英军队距离边境线比较远,也就是说德国人单发俯冲轰炸机的威胁并不大。而双发飞机除了最新的ju88外,其它的只能水平或者浅俯冲轰炸,精度有限。其次,出于静态防御状态的美英军队得到了掩体和防空炮的保护,相对于准备主动出击的华夏来说,他们对战斗机的需要就要小得多了。

    “单纯的承诺并不能弥补我们的短板,如果贵国的攻击并没有吸引德国人的注意力。我们该怎么办?”丘吉尔问道。“我们需要一个切实的保证。需要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原则上认同了华夏的意见,但是在具体细节上,英国人还是要争一争的!而美国人也抱着同样的观点。毕竟空口无凭啊。

    “2个华夏装甲营和俄国部队如何?他们将作为英美两国陆军的预备队。”一旁的彭毅说道。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徐杰亲自过问,陆军方面就自己安排好了。“后者我想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这两支部队加在一起拥有的坦克等装甲车辆也将近200辆了。应该够了吧。”

    如果单纯看数量的话,200辆坦克完全可以弥补美英一方的装甲单位差距。但是考虑到俄国部队的装备完全不可能和华夏正规军相媲美。有些只有一个炮罩的半开放战斗室的车辆在俄国人眼中也能称得上装甲单位了。所以实际战斗力一定会打一个折扣。虽然在正面交战中依然劣势。但是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接受对方的意见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这次是华夏挑大梁。美英不想付出自然拿不到太多的话语权。同时他们也知道,这已经是华夏可以做出的最大让步了。还有一支法国人组成的部队也准备参加战争,但是可惜的是他们正在中亚接受训练,开战之初的战斗和他们无关。开战后2个月法国人能加入战场就不错了。

    在完成了陆军和空军的安排之后,剩下的就是那支由三国共同控制的“伊朗舰队”了。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这支舰队在成军之后并没有回到伊朗,而是一直在东南亚海域中训练游弋,并且和华夏舰队进行过几次演习。好像即将爆发的战争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一般。但是少量核心人员才知道,这支舰队在开战前将前往美国。而他们的战场也不会是德国人预设的印度洋战场,而是大西洋!同盟国海军大半的力量已经投入到中东地区。而苏默等人的任务就是在对方脆弱的方向上狠狠的捅几下!

    所有的部署都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战争已经进入不可逆的过程。地面部队已经被部署到事先安排好的出发阵位上。一切都在等待最终时刻的到来。秦岳作为华夏派驻伊朗空军的最高指挥官,最终拿到了整个伊朗战区绝大部分空中力量的指挥权。这位华夏中将将是华夏军事史上第一位在实战中指挥数个航空军的指挥官,他的所作所为必将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拿到了统一指挥权只是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如何整合这支力量了。秦岳看了看手中密密麻麻的编制表,其所拥有的单发战斗机主要为3种,分别是华夏的石茶隼战斗机(华夏版p51)这款飞机性能相当不错。(好吧,虽然因为发动机的缘故,这款飞机还是没能达到p51b的水平,不过刚1000马力的液冷发动机和优良的气动布局还是让他在和bf109早期型号战斗机拥有一些优势。毕竟后者初期的db601也就那样。)是华夏和伊朗空军的主力。这些新式飞机大概有700架左右。

    然后是美国人的p40战斗机和英国人喷火式战斗机。这两款飞机各有优缺点。前者是空战性能一般,但是航程比较远。而后者是空战性能很不错,甚至在某些性能上超过了石茶隼。但是航程近的可以用惨剧来形容。以至于被人戏称为机场防御专用战斗机。这两款飞机的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过500架左右。

    除了单发战斗机之外。秦岳手中还有大概200架左右的虎猫式战斗机,这种华夏唯一大量装备的双发轻型飞机是作为轻型轰炸机和重型战斗机存在的。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作为重型战斗机更靠谱一些。这些战斗机是专门给德国的战略轰炸机准备的。类似ju88级别的轰炸机交给拥有2门20mm机炮和2挺12.7mm机枪的石茶隼就足够了,强悍的西斯潘诺机炮和穿越者剽窃过来的薄壳弹足够教这些家伙重新做人。

    但是要碰上曾经在意大利上空肆虐的枪骑兵战略轰炸机联队的话,恐怕依然需要这些身披重甲。装载大量30mm火炮的重型战斗机上阵了。不过和曾经在意大利战场上用鲜血创造出辉煌战果的前辈相比,他们除了大口径航炮之外还有一件让所有轰炸机感到害怕的东西。那就是空射火箭弹!华夏没有选择类似德国人前期的大口径火箭弹,而是选择了5寸级别的中口径火箭弹。一架虎猫可以挂在12发5寸高速火箭弹,较高是速度和较多的数量使其效率比单发大口径火箭弹更高!而另外一种则是狐蝠式战斗机,此时的狐蝠式飞机更接近一款战斗机而不是轰炸机,再卸掉了大量的装甲,和提升了发动机功率后,狐蝠的战斗力已经接近了历史上初期的p38战斗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不知道这场战争将会以哪种方式拉开序幕呢?”秦岳看着德黑兰城区,幽幽的说道。

    感谢书友hukaikaka、zhouyu1976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风语者

    “目前整个中东铁路几乎都已经纳入到了军方的控制中,民用列车被压缩到了极限,大量的平板运输车和运送弹药的车辆几乎充斥整条线路。从巴尔干半岛到两河流域整条线路已经变成了军用专线。”在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地下室中,一个代号鼬鼠的矮胖中年人有条不紊的说道。

    “那么你认为这条线路可以供应整个前线同盟国的军事需要吗?”对面阴影中的瘦高个中年人平静的说道。

    “不可能。仅仅从目前来看,前线的需要就已经超出了中东铁路的运输量。就在三天前,我的人在比雷埃夫斯港发现正在起运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这部分应该是奥匈帝国驻扎在巴尔干地区的精锐部队。坦克运输和一般车辆不一样,它太大太重了,原有的部分平板车辆并不能满足4号坦克的需要。所以理论上的道路运输能力并不等于实际的运力。”鼬鼠说道。

    “那在完成部队集结后,对方的运力能否支持前线损耗呢?”对面的人想了想问道。目前正是兵力集结时期,运力需求比较大。如果过了这段高峰期的话,恐怕情况会好一些吧。

    “应该也不行。即使重装备的运输随着战前准备的完成可以节省下来一些运力,但是随后他们会被持续上升的弹药损耗和车辆损耗所占满。土耳其帝国的载重车辆产能甚至不够自己军队的最低要求。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需要海运。另外,根据船期表上的数据,在未来数月内。从德国本土经过巴尔干地区然后进入中东的快速货船数量激增,如果单纯凭借铁路就可以完成运输需要的话。德国人似乎不会费力不讨好的绕过西欧进行海上运输吧。”鼬鼠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德国重装备的运输还需要多长时间?”

    “最多持续一个月,然后平板车的数量会大减。这意味着后续运输的将不再是坦克或者卡车这些重装备。另外。德国人似乎对他们的航空燃油损耗很上心,在最近这段时间里,航空燃油的运输量一直是在稳步上升。并在半个月后达到巅峰。随后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总量依然可观。这让我感到很奇怪,土耳其不是有很多的石油吗?”鼬鼠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就不用你关心了,你只需要客观的提供情报就可以了。”对面的人毫不在意的说道。“那好吧,详细的文件将通过另外一个渠道送过来,祝你好运。”鼬鼠耸耸肩摆出一个无所谓的表情。随后转身离开。

    而瘦高个男子在前者离开后,则开始准备自己的报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几点。第一,同盟国铁路和公路运输并不能满足战场的需要,大量的物资还需要从地中海甚至是本土的港口通过海陆运输。第二,同盟国战争准备完成的时间大概在一个月以后,土耳其的供应并不能满足同盟国战场的需要,他们需要囤积包括弹药、零配件在内的各种物资。第三,土耳其国内的航空燃油产能似乎不足。同盟国航空燃油始终是运输任务的重要一环。”数天后,这份情报就和其它情报一起摆在了彭毅的书桌上。

    早在1战结束后,协约国就开始着手在同盟国占领区域内建立一整套情报体系。这套被称为风语者的情报网涵盖了北到挪威南到巴尔干地区的整个中东欧地区。虽然同盟国依靠强悍的军力在一战中获得了大片的土地。但是占领一个地区和安稳的通知一个地区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在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巴尔干地区,要说当地民众对奥匈帝国的统治没有反抗那是不可能的。而偏偏无论是奥匈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还是德国统治下的俄国地区。同盟国生硬的高压政策不但没能彻底扑灭对方的反抗,反而使其中的部分摇摆不定的人转向了反抗者阵营。

    这个看似很难理解。但是熟悉历史的人就应该知道巴尔干地区各国就是从当年土耳其人手中独立出来的。好容易获得了独立地位,现在换一个新主子自然不服气。至于波兰吗?这个国家虽然在近代以坑爹而著称于世。但是同时波兰人的反抗精神之坚韧同样举世闻名,要不是波兰周围是德国、俄国和奥匈帝国三个大国。恐怕波兰早就恢复独立了。历史上即使在三家瓜分波兰后,只要一有机会。波兰人依然会高举民族独立的大旗揭竿而起。而这个位面,虽然德国人以强悍的力量硬压住了波兰的民族独立运动。但是不满的情绪和复仇的火焰依然在暗地里酝酿着。而这些自然成为了协约国建立情报网的基础。

    随着意大利战争的结束和中东战局的开启,同盟国集团的势力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但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严酷的统治和剥削也让这些地区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作为同盟国的对手,意大利和伊朗的盟友,华夏也很早就和原意大利政府和伊朗政府展开合作,建立了一个隶属于自己的情报体系。随着华夏和协约国最终站在了一个战壕里,双方的情报体系开始对接。于是乎最终这个被称为风语者的情报体系涵盖了大半个欧洲和几乎整个中东。并且对未来的战争局势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搜集情报仅仅是目前风语者体系中的一部分功能,但是仅仅这一部分功能就已经让华夏和协约国受益匪浅。从各方面收集的资料来看,华夏和协约国能够较为清晰的掌握同盟**事力量准备的动态,同时对对方的装备配属情况和后勤补给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华夏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战计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整个风语者体系并不仅仅负责情报的收集,随着最终摊牌日期的逐步临近,华夏和协约国领导人还在继续发掘这套系统的其它作用。

    “我们和对手之间的较量并不仅仅是在正面战场。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敌后战场,尤其是随着同盟**事力量向中东方向倾斜。欧洲力量变的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建立一支敌后反抗军来消耗和迟滞同盟国的军事行动。”徐杰在和罗斯福的电话中这样建议道。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2战中除了对付苏联和盟国的正规军之外,还要在自己的占领区部署大量的军队和准军事组织来对抗风起云涌的抵抗组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南斯拉夫的游击队领导人铁托。在巴尔干地区,这位大能最终拉出了几十万的游击队。虽然这些游击队的战斗力并不能和他们的人数相一致,但是牵制了德国大量的资源却是事实。而在这个位面上,随着同盟国占领区域的不断扩大,发展游击战的地区也随之扩大。

    不过这一次,徐杰选择的不是巴尔干地区,因为和历史上德国快速占领巴尔干半岛不同,奥匈帝国在此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而等到1战结束后几乎彻底吞掉巴尔干半岛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统治基础绝非历史上德国人可以比的。选择游击区肯定要选择对方刚刚控制还不巩固的地区,比如说意大利本土和利比亚。

    虽然意大利已经置于了德国人的控制之下,但是好歹墨索里尼也算建立了一个政府,有些事情德国人终究不便直接插手。而由北部黑衫党为骨干构成的国家机器上的问题可谓是漏洞百出。所以这就造成了墨索里尼政府统治体系的脆弱性,而这自然是建立敌后反抗体系的基础。当然,受到意大利国土面积狭小,缺乏纵深的限制,这个反抗军的力量并不会多强。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真正适合开展较大规模游击战的还是利比亚,首先,利比亚和法属北非相连,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直接就变成了游击队的总后方,游击队可以在法国殖民地进行训练、补给和修正,然后再越过边境线进入利比亚战斗。其次,利比亚的油田是德奥两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这片殖民地却由奥匈控制,相对于强大的德国,奥匈可以投入的防御力量并不算多。这就让整个利比亚存在相当多的空白区。尤其是这一次,奥匈帝国积极参加伊朗战争,这势必会削弱利比亚的军事力量,所以这也为游击队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如果我们在利比亚的行动能够获得一些成就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游击战推广到埃及和意属东非。我们有苏丹这个殖民地,完全可以作为这两个地方游击战的后援基地。在双方摊牌之前,无论是法属西非还是苏丹都是很安全的。”罗斯福对于徐杰的建议还是很赞同的。

    “那要等到双方爆发全面战争后,法属西非和苏丹这两个地区沦陷了怎么办?德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一名幕僚有些担忧的说道。

    “那就更好了。我们将利用这些不毛之地进一步分散同盟国的军事力量,这些地方将变成一个个泥潭。”罗斯福笑着说道。“反正那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的事情,和我们没直接关系,我想徐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anhei016的月票支持~~。昨天晚上传的一大章本来是今天的,结果操作失误点成直接上传了--!今天继续更新,但是明天只有正常的一更了,侧位承诺这周每天平均5000字以上,不会食言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游骑兵

    “即将在伊朗爆发的战争和近代史以来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不一样。双方将在一片广阔而且缺乏现代工业的国家进行战斗。单纯的占领城市并不能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因为无论是同盟国还是我们,我们的物资和装备都是从境外调运过来的,而不是依靠伊朗本土来供应的。只要我们能保证后援线路的通畅,那么伊朗城市是否会被占领就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伊朗城市众多,但是除了个别转运站和油田之外,我们需要固守的地区并不多。”

    “相对于伊朗的国土面积来说,我们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算多,这就造成了兵力密度的下降,建立巩固防御的基础除了堑壕和要塞体系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足够的兵力密度。所以在未来的战斗中双方不会组成一条连贯的战线进行一场一战模式的阵地战。而是会以装甲力量和机动部队为主打一场运动战,战斗的目的更倾向于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在这场战争中,机动性将被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一场华夏和协约国的会议上,彭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彭毅的观点得到了英美两国的认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认同了机动性在伊朗战争中的作用。同时一个叫蒙哥马利的英**官还引申出了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在广阔区域内进行机动作战势必会有相当多的空隙可供穿插和机动。而机械化部队和非机械化部队在机动能力上的差距必然会让这个空隙变的更大。(毕竟在这个时候,双方还都没有战力全开的状态下,想要让所有步兵都通过卡车或者装甲运兵车机动是很困难的。)

    同时这样的战争模式也使得同等规模部队的消耗变的更多。场地变大,部队要求有更高的机动性。那么对于后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燃油消耗的增加和运输车辆的维修频率增加。所以后勤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将变的更为巨大。谁能把对方后勤搞的一团糟,那么即使正面战场上出现一些失误也有机会弥补。所以蒙哥马利建议组建专门的快速部队来打击对方的后勤单位。

    其实从历史上看。英国人在2战中也拥有类似的部队,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红魔部队,英国陆军特别空勤团。他们在2战中执行的就是专门的游击和破坏任务。这个位面蒙哥马利想要建立的这种部队也是执行这个任务,但是他们的装备水平要比历史上更好,所要面对的敌人也将更精锐。

    蒙哥马利的意见受到了与会将领们的支持,而随后各国决定筹建统一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在华夏和协约国内部的代号就是游骑兵。为了能让这支部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国将领可是着实费了一番脑筋的。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游击战自从有了战争以来就一直存在。而在这个位面,因为徐杰这个穿越者的缘故。想要单纯依靠有限的火力和机动能力来给对方造成较大麻烦的战术已经彻底行不通了。说直白点就是单纯依靠轻武器和畜力机动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火力更为强悍,机动性也更强。

    “德国人吸取了意大利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他们给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配属了大量的装甲车辆,这些车辆装备着20mm和30mm机关炮,这些武器面对步兵和轻装甲目标时完全可以用恐怖两字来形容。而且他们的装甲已经可以免疫12.7mm机枪的中远距离攻击。这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单兵武器都无法对其造成致命伤害。当然如果我们的火箭筒能够早点服役的话,也许会让情况有些改变,但是以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对这种飞行速度极慢射程很近的家伙还是不怎么看好,因为在射手进入有效射程钱。对方的机关炮已经可以把射手杀死好几回了。”布莱德利揉了揉有些发木的头说道。

    “不要说那些用于正面战场的装甲车了,即使经过建议改装的装甲货车都够游击队受的,同盟国在意大利战争中就面对过游击队的偷袭,为了应付这些神出鬼没的人。他们将部分卡车进行了改装。这种改装十分简单,只不过在车体正面焊接了部分装甲,然后在货箱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夹层。中间用沙袋填满。然后再撞上2挺大口径机枪和几挺冲锋枪就可以有效的遏制游击队对车队的袭击,这种简易的车辆成本非常低。但是对付请装备的游击队还是足够了。”一名意大利军官痛心疾首的说道。

    “除了战斗力的问题,机动性和补给同样是一个大问题。伊朗存在大量的隔壁和沙漠,如果用骆驼的话速度很慢,而如果用马匹的话,大家都知道直肠子的战马对饲料的消耗有多大。所以我们最终还必须准备车辆来供这些勇士使用,而要是准备车辆的话,那么这支部队的作战规模就一定不能小,同时为了保证车辆的稳定性,我们还要配属一些零件以随时更换。再加上所要携带的燃油甚至是淡水。如果我们的作战范围再大一些的话,那么对这支部队的规模和装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几十人的规模肯定不够用。”另外一名军官说道。

    总之,华夏和协约国将领面对的困难很多,他们需要这支部队有一定的火力,至少不能被德国人的改装机枪车和装甲车打的满地找牙,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机动性,不说在沙漠里溜得德国人团团转吧,至少发现情况部队的时候可以赶紧跑路。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人员储备,战争中人员损失是很常见的事情。别到最后跑了好几百公里,结果损失几个人就导致战斗力大减。

    于是乎,如何给这支游骑兵一个合适的编制和武器搭配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面对的敌人多是后勤部队,他们一般可以拥有的最强火力不过是30mm机关炮和步兵战车。有的时候可能会有几门反坦克炮和迫击炮。那么游骑兵的装备不求能够防御住50mm反坦克炮或者机关炮的攻击,至少也要能击穿对手。也就是说拥有对等摧毁的能力。所以最终决定一个游骑兵分队中至少配属3辆装备30mm机关炮的轮式装甲车。

    按照以往的经验,30mm机关炮可以对原有4号坦克侧后装甲构成威胁。但是后来得到的情报让单纯装备机关炮的想法最终泡汤。因为在情报中提到了德国人似乎增加了侧后装甲。先不说这个情报是否准确,不过德国人有一个改进是已经证实的,德国人在坦克侧面加装了8mm厚的裙带板,并且在坦克四周挂上了备用履带。虽然履带的钢材防御力比不上装甲,但是至少也是高锰钢啊!有的比较奇葩的德国人还把备用负重轮挂到车体上。想想厚厚的履带和负重轮。30mm炮想要打穿侧面和后面的困难可是很大啊。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上马更大口径火炮的计划也许并不会实施,原因很简单,在后方碰上能战斗的4号坦克概率本来就不是很高。而且如果提前发现对方拥有坦克这种重型武器的话,大不了一走了之。到后方是让你打软肋去了,不是找坦克钢正面的。但是随后,有人提到了机关炮弹药消耗过快,同时摧毁同样半硬目标,迫击炮所需要的弹药也比正常平射火炮要多,所以最终高层认为游骑兵还是需要平射火炮的,平射火炮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美国的m2型75mm榴弹炮,另外一种则是英国人的6磅坦克炮。最终军方还是选择了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可以兼职反坦克,而且携带的弹药基数更大。至于榴弹杀伤力不足的问题则可以交给迫击炮来解决。近距离打软目标,没武器比迫击炮更猛。

    所以在配属三辆装备30mm机关炮的装甲车的同时,协约国还给游骑兵们配属了装备57mm炮和82mm迫击炮弹的装甲车各2辆。这样的话,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已经很高了。再加上乘坐卡车或者运兵车的步兵,整个突击队的规模大概在一个加强连左右。而且考虑到携带的弹药量终究比较有限,所以对参加这支突击队的官兵还有一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可以熟练的使用同盟国的制式武器。小到鲁格手枪,大到机关炮和迫击炮。自己的武器用光后,就只能就地取材了。

    这样的规模已经有些大了,单纯燃油的消耗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轮式装甲车内油在越野情况下400多km的航程看似很远,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够用。所以为了保证战斗的持续性,除了携带几辆额外的运油车之外,同时还要在一些地点布置秘密补给站。当然这些都是在战前完成的。因为兵力不够,德国人对占领区的控制力是很差的,这些野外秘密补给站的生存性还是挺高的。如果能在战斗中缴获一些燃油的话,那么持续作战能力还是可以保证的。这样的话,基本上就解决了目前游骑兵小队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

    今天章节被审核,没法通过--!只能重新再发一次了,如果还是过不了。那只没办法了--!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670319、sczboy的月票支持~~~。明天推荐最后一天,伊朗战争正式开打~~~,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战争爆发(大章)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一封加急电报被送到了徐杰的桌子上。就在昨天中午,也就是1920+15年6月15日,一所航行在波斯湾上的德国商船意外触雷。随后德国政府发表声明声称德国商船遭到了伊朗军队的攻击,并表示即日起双方将进入战争状态。对于意大利,同盟国多少还要委婉一些。但是对于鱼腩一样的伊朗,德国人可没有那么多耐心和对方玩文字游戏,直接进入战争状态。

    当天下午,德国空军就开始试探性的堆伊朗各处目标发动攻击,并在第二天早上发动了第一波大规模空袭!整个同盟国中东战区的空中力量分成两大部分,其中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和土耳其空军一共拥有3个航空军和土耳其以及奥匈帝国航空队的大部,各种飞机总量高达2800架左右。其任务是展开对伊朗北部的空袭和轰炸,摧毁对方的补给站和交通中枢,并且尽可能的对对方的军事目标实施打击。而南部的空军则有一个航空军和部分海军陆基航空兵组成,其规模大概为1000架飞机左右。相对于北部航空集群来说,南部的航空兵力太弱了。而且仅剩的1000架飞机中,还要抽出一部分力量来掩护波斯湾到阿拉伯海范围内的德国海上运输力量。实际能用于空战和支援陆军的飞机数量比纸面上还要少很多。这个不熟让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

    而德国空军之所以做出这种布局完全是针对目前的情况。“英美没有在伊朗和我们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习惯,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只是碍于和华夏直接的同盟关系而象征性的派遣一部分兵力参加战斗。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派遣的部队数量和较为靠后的部署位置上看出来。他们不仅仅放弃了边界区域,甚至于主力部队都处于我们的单发攻击机打击范围之外。(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的陆军需要深入伊朗境内后才能和美国人交战。对方无意在近期和我们交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暂时把空军主力集中在北部集中力量打击华夏和伊朗空军。而当南部的野战机场建立完毕后。我们再把逐次推进,展开对美英联军的攻击。”里希特霍芬曾经这样对德皇解释道。

    德国人已经意识到在伊朗的战争中,德国最大的对手就是华夏,所以无论是空军开始的击中力量攻击伊朗北部的作战计划,还是德国陆军南面包抄的战略,最终目标都是针对华夏的。双方一出手就几乎动用了全力,在德国外交部发表宣战书后的第二天清晨,德国空军果断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空中战役。

    德国人让自己的攻击机群覆盖尽可能大的攻击范围,他们根据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细心的规划着每个联队的攻击线路。总体来说。他们在北部战场的空中攻势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为前线战术攻击机群和战役攻击机群。

    前线战术攻击机群的构成主要是bf109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他们的任务就是攻击距离机场400km到500km之间区域内的华夏陆军部队、交通中枢和兵站。华夏为了进攻基尔库克,其部队部署一般比较靠近边境地区,以便尽可能缩短攻击距离和补给距离,而德国前期的空中侦察和地下情报网络已经洞悉了这一点,所以为了保证两河流域油田的安全,德国空军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要求下在开战之初重点对前线的华夏部队实施空袭。以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战斗力。

    而战役攻击机群的构成则要复杂很多,战斗机以bf109和bf110为主。轰炸机则是ju88和he111型轰炸机混编。因为航程较远,德国空军认为单纯依靠bf109战斗机加副油箱的搭配只能在理论上保证护航。而实战中bf109很有可能因为提前遇上对手而扔掉副油箱。这就无法保证作战半径。所以德国空军明知道bf110作为一款战斗机的性能并不出色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而后者两种轰炸机则分别执行俯冲轰炸和水平轰炸任务。

    相对于单发俯冲轰炸机来说,德国空军装备的中型轰炸机无论是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要强很多,这点正好和历史上相吻合。后世一般军事爱好者都知道德国的ju87斯图卡轰炸机如何如何。但是实际上无论从产量还是从作用上来看,德国轰炸机的核心力量一直都是双发轰炸机。真正给德国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的是ju88、he111以及道尼尔轰炸机而不是那些单发轰炸机。

    这些中型轰炸机的攻击范围涵盖了铁路调运站、工厂、交通枢纽、电厂、雷达站等等所有和军事相关的目标。甚至连一些可以转军用的民用设施也在攻击范围之内。一时间整个伊朗西北部地区都在德国轰炸机的机翼下颤抖。

    不过有一点让华夏感到意外的是,这一论打击中德国人并没有投入诸如枪骑兵这些战略轰炸机联队,这些曾经在意大利打的风生水起的巨型战争引擎并没还有大规模出现在第一波攻击中。按照德国人的打法。他们为了尽可能的缩短战争时间,一般会在第一波攻击中竭尽全力打击对手。如果说意大利战争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德国人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要慢慢热身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那么在这次战争中,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呢?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

    “目前情况还不好说。我只有一个猜测,是否正确还要看这几天的战况后再做分析。”秦岳隐隐感觉到了德国空军的想法,但是这个战术是针对自己呢,还是针对英美他说不清楚。因为无论是华夏在伊朗东北部的后方基地还是英国人在伊朗东南部的轰炸机基地对于德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必须拔除的钉子,只不过不知道这把重锤最终会落到哪里!

    “三色剑中队一切正常。我们已经飞临目标区域附近,并没有发现对方大规模机群。倒是有一些小家伙在我们附近乱窜,应该是美国人的p40战斗机和华夏的某款新飞机。目前局面在可控范围内,轰炸机部队可以入场。”负责指挥双发战斗机机群的法尔克上尉在观察了一圈周围的情况后,向远处的轰炸机编队发报。此时他指挥的bf110战斗机机群正在德黑兰以西50km处游弋,他们的任务就是攻击位于卡拉季的一个大型军用机场,根据德国人的情报,这个机场是整个伊朗首都防空圈的重要支柱,属于必须摧毁的目标。

    “老大,后面的轰炸机编队回电了。说还要等等。他们需要等着后面的bf109战斗机编队到位后才发动进攻。这大概需要至少20分钟的时间吧。”位于后座的机枪射手兼无线电操作人员汇报道。

    “看来轰炸机部队的那帮家伙们在意大利是真的被打怕了,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对方正在机场起飞战斗机,等到那些bf109到位,然后再飞过来,恐怕华夏和美国人已经抢占优势位置了。”法尔克上尉看了看远处正在升空的战斗机群,不由的摇了摇头。在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攻击对方机场的想法,但是四周不断出现的小机组和地面上的高炮火力让他投鼠忌器。一个4机编队层试图扫射机场停机坪上的目标,但是还没进入攻击位置就被密集的90mm高炮和40mm博福斯高炮吓了回去。自己手中只有2个中队,其中一个中队还是临时划拨给自己的。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提前攻击的计划,而且从装备上来看,只有20mm机关炮的bf110战斗机除了扫射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攻击方法了。

    虽然法尔克对于轰炸机部队的进入时间有些不满。但是对此还算理解,或者说算是形势所逼吧。意大利战争让德国空军蒙受较大损失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远程轰炸看似风光,但是面对同级别的对手。计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惨重损失,而且随着雷达这种东西的普及。对方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机群,然后从容的集中兵力来对付这些来犯者。早在正式攻击之前。双方的越界飞行就已经展开。德国飞行员在损失了几架飞机后终于对伊朗的防空部队反应速度以及行动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情报制定了今天的作战计划。

    攻击卡拉季的机群一共分成三部分,分别为负责打前站和清场的bf110双发战斗机机群,负责攻击目标的ju88轰炸机和随行机群,以及走另外一条线路的bf109战斗机机群,这个分工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搭配起来却是恰到好处,至少让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的华夏空军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首先出发的是bf110战斗机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空中为后续的轰炸机搭建一个空中安全走廊,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并不是只有伴随护航才能叫护航,提前进入战场然后在机场上空压制对方的战斗机也是一种护航的方式,而如果行动比较隐蔽的话,那么在对方大量飞机升空之前,充分利用高度和能量优势bf110也是可能占到优势的。更何况,护航战斗机的任务就是保证轰炸机能够安全执行轰炸任务,如果对方的战斗机愿意和负责清场的战斗机交战的话,德国空军也不介意在拥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打上一场。虽然因为飞机性能的差距导致交换比并不好看,但是在德国空军眼中能用双发战斗机换取双发轰炸机无疑是一个很划算的决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机组人数上看都是这样。

    除了正面的压制之外,双发战斗机部队的出击同时也扰乱了地面防空雷达的运作,毕竟利用雷达发现目标很容易,但是确定对方的机型就很难了。雷达上一堆光点飞过,你如何确定这是双发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防御一方的任务核心是对付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交手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但是当对方的战斗机堵在你的机场上空的时候,交战就无法避免了。

    一般在双发战斗机出发后不久。轰炸机编队和伴随的护航飞机就会起飞,他们的巡航速度要比前出的双发战斗机慢一些。为了尽可能的迷惑对手或者避开可能的拦截,德国人轰炸机部队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折线。德国人的防空原则基本上是各个联队都有一个自己的控制区,一般情况下是各扫门前雪。以己度人,德国人认为华夏的防空力量也是如此搭配的,这样飘忽不定的航线能给对方组织防御带来更大麻烦。而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在第一天的空战中,不少地区防空出现了失误。给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至于那群单独行动的bf109吧,这个怎么说呢?与其说是护航倒不如说是一种变相游猎。拜悲催的航程所赐。bf109挂上副油箱航程也不富裕。但是较好的飞行性能让这款飞机成为了同时代最顶尖的战斗机之一。(开始的时候bf109和喷火其实半斤八两,前者可以负g机动,后者水平机动更好一些。)为了尽可能的延伸作战半径,bf109机群需要在最合适的飞行高度上以最经济的速度飞行。(历史上bf109挂上副油箱有飞5个多小时的记录,当然,这速度方面就比较悲催了。)并且尽量避免过早的和对手战斗而抛掉副油箱。在重重限制之下,这些完全空优挂载的战斗机只能选择自己走一路,不强求一定能和己方攻击机群一起进入拦截区,只要能消耗对方的战斗机战力就可以。

    而德国人利用优势兵力打出的这一套组合拳确实在前期的空袭中给华夏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少原本要前往某个地区支援的战斗机部队在出发后不久就和对方担任游猎任务的bf109遭遇,进而影响了整个战斗部署。德国人会在战争中学习,而作为一直被炸的华夏同样也在学习。比如说这次战役中华夏就先把大量战斗机放置在后方的机场上,同时还为参战的战斗机准备了多处备降机场和临时机场。这种分散式的布置极大减少了飞机被击毁在机场的概率。同时新式快速双发飞机和对空火箭弹的应用同样让德国空军付出了血的代价。

    而位于德黑兰西部的卡拉季上空爆发的空战可以看做新的德国空军攻击体系和华夏防空体系的第一次对撞。双方交战规模比较大而且几乎都是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的交战。负责为轰炸机护航的bf109战斗机幸运的达到了战场。而华夏空军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也集中起来了一个联队左右的兵力!双方的飞机总理达到了300架左右。在第一天的空战中算是规模最大的交战了。

    “对方的轰炸机部队已经进场。以中型轰炸机为主,你们将获得两个石茶隼战斗机中队和一个喷火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他们会为你们扫清障碍。祝愿海东青取得新的辉煌。”担任海东青截击机联队中队长的徐怀远耳边响起了地面塔台引导员的声音,数分钟后。他就看见一条条白色的航迹出现在自己的左上方,这是战斗机飞行排出的气体冷凝后形成的。看来战斗机分队的兄弟们已经到齐了,大戏可以开场了!。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虎猫式拦截机,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狐蝠式战斗机。”徐怀远对自己后排的搭档说道。

    “呵呵,其实你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会更合适,空战方面狐蝠式战斗机确实更优秀一些,但是如果仅从摧毁对方轰炸机和自身的防御性能上来说,虎猫更胜一筹,至少后者的火力更猛,而且还有一个装甲驾驶室。只要一个短点射就可以将一架轰炸机打成碎片,至于防御性能吗?至少我们不会太惧怕厄利空的20mm高爆弹。作为后座的机枪手,这可是很重要的啊。”后者笑着说道,相对于前座人员,后座射手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所以对他来说空战性能如何并不重要,反正也不是专职空战的飞机,先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战斗开始了。让我们看看德国人的轰炸机是否做的比以前更坚固一些!”徐怀远在电台中说道。随后带着自己的中队准备展开攻击。徐怀远所属的截击机中队一共有16架飞机,编成四个四指编队。每个编队依次对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展开一次火箭弹攻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一个编队的飞机可以打出将近50发火箭弹。此时的火箭弹速度并不快,速度刚刚超过音速。飞向一千米外的目标大概需要4秒钟时间。所以徐怀远打算靠的再近一些,在距离目标700米左右的时候展开第一轮攻击,随后他们或者爬升或者俯冲,然后展开机炮攻击,这样的攻击方式他们已经模拟过很多次了,徐怀远对此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按照他的话说,至少可以拆散对方的阵型。

    感谢书友不朽传奇、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anhei016的月票支持~~~。推荐周已经结束,作者承诺的一天至少5000字更新已经实现,虽然碰上了审核,但是也绝对没拖欠!侧位写到现在也不容易,希望各位书友有能力的多多支持一下,侧位在这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截击

    “该死的,这些家伙真是太难缠了!”法尔克上尉刚刚将一架石茶隼套入到准星之中,两门厄利空高炮交替打出了一连串20mm炮弹,但是过于糟糕的弹道弯曲的如同柳条一般,在500米外几乎没有精准度可言。两条火蛇从对方机身下方划过,而意识到自己被咬尾的石茶隼一个漂亮的横滚就成功的躲开了法尔克上尉的攻击。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错过目标了。此时他对于手中的bf110和它上面的武备的容忍已经接近了极限。

    “相对于所有单发飞机,德国空军的bf110在空战中的表现只能用拙劣来形容,除了较长的航程和较高的速度之外几乎一无是处。水平机动不咋地,而作为垂直机动中关键的性能,爬升和滚转速度更是可以用惨剧来形容。对于那些灵活的高速战斗机,我们的战斗机就像一只蠢笨的狗熊!”

    “更为要命的是,狗熊至少还有锋利的牙齿和可怕的力量,而我们目前大量装备的厄利空机炮实在和威力巨大四个字不沾边。不仅威力有限,而且弹道极其弯曲,至少13mm航空机枪还有不错的精度,而在相同的距离上,厄利空机炮的散步简直可以用散弹枪来形容!我们开始还试图使用13mm机枪来较射,但是随后我们发现两者的弹道根本没有可比性,为了命中目标,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的靠近到距离目标300米左右的距离上,而这个距离对于警惕的驾驶员和他操作的灵敏的飞机来说实在是太困难点了。”战后法尔克上尉在报告中这样抱怨道。

    石茶隼和喷火战斗机堪称灵敏的机动性和强悍的西斯潘诺机关炮让他们在战斗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后者。其强悍的水平机动让喷火飞机比石茶隼更适合和笨重的bf110交战。双方机群刚刚交战不到10分钟就有3架bf110被撕成碎片,而还有4架bf110带伤撤出战场。十几分钟后。徐怀远的截击机大队开始登场,他们面对德国轰炸机组成的3层盒子队形毫无惧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发发火箭弹闪烁着致命的幽光。

    “稳住,对方的13mm机枪根本打不穿我们的防御。我们的虎猫不仅仅有驾驶舱装甲,还有发动机装甲,不要害怕,只要你能做到训练时的标准,那么我们就赢定了!”徐怀远再一次在频道中稳定军心。除了少数飞行员参加过意大利战争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新手,这种正面的冲撞是很少进行的,即使在意大利。飞行员也习惯从侧面或者后面接近对手,而不是正面冲击。也许轰炸机的火力并不比自己的战斗机强,但是当双方相对速度达到每小时700千米左右时,这种正面硬冲对于任何人的神经都是一个挑战!

    整个机群分成4个编组依次进入战场。徐怀远带着第一个机组首先发动进攻。双方在不断靠近。当双方接近到1000米的时候,德国人终于忍不住首先开火,如同飞蝗一般的13mm机枪弹从ju88型轰炸机的机首、机腹和机体上部的炮塔中飞出。一道道弹雨交织成一道密集的火网将徐怀远的机群笼罩住。不时有几发子弹在机体上开一个洞。甚至有的子弹射向了驾驶舱,让徐怀远感到机体有些晃动。高达每小时700千米的相对速度意味着只要不到3秒钟的时间就可以飞过300米的距离。而这一次,为了稳妥起见,徐怀远直到接近到500米左右的时候才按下了火箭弹发射的按钮。

    一瞬间。火箭弹点燃后与空气高速摩擦产生的嘶吼声压过了战场上一切声音,巨大的噪音一时充斥着徐怀远的耳朵,一发发修长的火箭弹喷射着火焰向目标区域飞去。首次参与攻击的4架飞机分别选择了一个目标。第一攻击的声势极大,在双方机群间直接狭窄的距离上。45发火箭弹交织成一道致命的火网。这些在空中乱窜的家伙让第一次碰上这种武器的德国飞行员感到有些惊慌失措,而更倒霉的一些人则直接撞在了这张火网上!

    一架ju88的机头被一发5寸火箭弹命中,高达数公斤的高爆炸药如同斩首一般直接将机头的炮塔和驾驶舱炸成了碎片。烈焰和弹片瞬间杀死所有机组。失去控制的飞机开始坠落,随后破损的机体无法承受巨大的内应力而发生断裂。而四散的碎片让旁边的友军遭遇到了一次金属风暴的洗礼。碎片打在机身的铝制蒙皮上发出噼噼啪啪的爆响。其中一些碎片甚至打在发动机舱上,让整个飞机微微一震。直接被火箭弹命中的飞机并不多。除了这架直接被斩首的飞机之外,另外一架飞机的半拉机翼被炸断,火焰在气流的影响下很快吞噬着整个机体,飞行员开始还试图稳住飞机,但是当中弹的机翼传来令人牙酸的断裂声,并且有一股股的浓烟从发动机舱窜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一切变故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暴发,飞行员甚至只能通过本能的判断来采取行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不少德国飞行员开始试图通过躲闪来降低被命中的概率。虽然火箭弹命中的概率并不高,近50发火箭弹才打中2发,命中精度不超过5%。但是在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反应还是躲避。火箭弹攻击比机炮攻击更让人致命,因为你可以看见它向你飞过来,然后在你身旁爆炸,这种震撼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开始是一两架飞机试图躲避,而当他们开始在密集队形中机动的时候自然会影响到编组中的其它机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盒子队形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出现崩溃,并最终倒塌!

    第一轮攻击结束后,徐怀远带着机组开始俯冲,向轰炸机群下方飞去。而第二组机群迅速进入攻击阵位打出第二轮攻击。密集的火箭弹再次涌向德国轰炸机群。不知道是因为准头不佳还是因为德国人的躲闪行动有了效果,整整42发火箭弹没有一发直接命中,不过在空中爆炸后产生的碎片还是击伤了两架飞机,而火焰、爆炸的巨响和弹片也让已经神经高度紧张的德国飞行员逼近崩溃的边缘。

    在第二轮攻击结束后,四架飞机开始爬升飞向轰炸机上空。然后是第三轮、四轮攻击!在短短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16架虎猫式截击机向德国轰炸机群打出了将近180多发5寸火箭弹。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在空中响起,笨重的轰炸机在一团团的烟雾和火焰中穿行。不时有倒霉的飞机被弹片击中。在这次攻击中,一共有5架轰炸机被直接命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飞机被弹片击伤,个别受伤严重的轰炸机被迫丢弃炸弹,然后返航。当然,他们能否回去还取决于虎猫截击机是否放行。火箭弹攻击只是第一轮打击,随后还有让德国轰炸机飞行员闻之色变的气锤——30mm机关炮!

    咚咚咚,如同气锤一般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虎猫式截击机背部的30mm机关炮开始射击,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响声。和德国人的厄利空20mm机关炮一样,华夏在虎猫背部装备的30mm机关炮的弹道也十分完全,所以教官一般要求截击机接近到对手300米左右再开火。作为一只老鸟,徐怀远对距离和高度的把握非常的好,他的飞机保持在对方轰炸机下方越150米左右的高度,然后用斜向机关炮射击从上空飞过的ju88轰炸机。一个个橘黄色的火球在空中炸开,一架ju88型轰炸机躲闪不及被一发30mm机关炮打中了机腹,威力巨大的30mm高爆弹轻易撕开了对方的防御,并在腹部留下一个巨大的创口,高温让铝制蒙皮燃烧,火焰和浓烟从破口处涌出,十几秒钟后,这架飞机开始下降高度,飞行轨迹也变得不稳定起来,“第二个击坠!”徐怀远得意洋洋的说道。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徐怀远的技术和运气,双方相对飞行,相对速度很大,大部分机组在这一轮斜向攻击中没取得命中,有的机组甚至因为俯冲角度有些大,和对方机组直接的距离超过了机炮的有效射程而没有开火,不过没关系,对于这些装载着大量炸弹的轰炸机,截击机们还有充足的机会追上去把落单的目标一个个咬死!所有飞机在结束了第一轮攻击后开始重整队形,然后分成双机组来攻击剩余的轰炸机。但就在这个时候,从8点钟云层中出现的闪光让徐怀远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就在海东青们愉快的完成第一波攻击的同时,为轰炸机提供掩护的bf109战斗机组终于找到了机会!一个个bf109机组从虎猫战斗机的侧后方发动了进攻,相对于重甲重火力的虎猫式战斗机,bf109灵活的如同雨燕一般!他们选择的角度如此之好,他们背靠着太阳,耀眼的阳光遮挡了他们的行踪,以至于不少虎猫飞行员在遭到攻击的时候都没意识到攻击来自何方。

    新的一周新的开始~~~,本周无推荐,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闪开,向中低空逃逸,借助地势掩护逃脱对方的攻击!”在频道中徐怀远大声吼道,但就在这个档口,两架相互配合的bf109已经用机炮和机枪打伤了其中一架虎猫式截击,后者的左侧机翼被打掉一截,正在摇摇晃晃的向地面坠去,几分钟后,两朵伞花在空中绽放。而在后面追击的bf109也没有向降落伞开火,而是重新爬升离开。这倒不是说德国人多讲道理,而是因为这是在对方的空域中作战,你今天把人家的跳伞飞行员射杀了,明天人家也可以打你的跳伞飞行员,人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是?

    如果说空优配置的bf110还能和喷火或者石茶隼过两招的话,那么专门用于截击作战的虎猫可是拿bf109一点办法都没有,沉重的武备和装甲让这款飞机笨拙不堪。而且对方还是从后半球切入。所以除了逃跑之外,这些虎猫似乎并没有别的办法。

    在成功击落了第一架拦截机后,参与攻击的德国飞行员颇为振奋,在他们看来这种鱼腩可不是每天都能碰上的。此刻不好好发挥更待何时。一架架bf109战斗机犹如吃了兴奋剂一般死死地咬住对方。甚至不惜被带入到低空中,他们不断使用位于螺旋桨中轴的mg151机炮和位于机翼的两挺13mm机炮向目标射击。一道道火蛇在虎猫四周飞舞,不时的在对方身上狠狠的咬一口!

    咚的一声,徐怀远感到机身微微晃了一下。他知道这是被机关炮击中后的感觉。这至少应该是第3次命中了。开始的时候他还提心吊胆的。但是随后他发现对方的攻击也就那样。总体来说,bf109的火力还是略显单薄。仅仅1门mg151和2挺13mm机枪的火力对于这个虎猫这个堪称实心铁王八的家伙杀伤力实在有限,即使是mg151的20mm炮弹也只能在装甲上留下一个不大的小洞。这一方面是因为薄壳弹穿甲能力有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德国人装的炮弹大部分都是高爆弹而不是穿甲弹。在角度不好的情况下,能否击穿目标都有些困难,虎猫无论是发动机舱还是驾驶室都有最厚达10mm的装甲保护。如此高的防护对于bf109的火力来说可谓是压力巨大啊。甚至可以这要说,开始那一架被击毁的虎猫也是点背,机翼损伤加上不当的操作导致最终坠机。参与攻击的bf109战斗机一轮轮的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16架飞机中只有3架被击毁。在被对方抢到先手的时候,这种损失已经很小了。而另外1架的损失则是因为机械故障而迫降。

    德国人不会让虎猫们肆无忌惮的攻击轰炸机,而负责为截击机护航的喷火和石茶隼自然也不会让bf109战斗机轻松愉快的攻击虎猫。在发掘bf109战斗机进场后。大量的喷火和石茶隼也开始进行拦截。这三款飞机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bf109和喷火自不必说,都是历史上2战前期最优秀的两款战斗机。石茶隼脱胎于历史上的p51战斗机,按理说气动布局要比两者都好,但是奈何此时的石茶隼使用的发动机连1200马力都达不到。bf109依靠较小的机体和重量使用一台1000马力出头的液冷发动机也算凑合。但是对于大得多的石茶隼来说这个级别的发动机实在是小点。再加上设计的时候比历史上的p51b还要重一些,功重比就有些难看。于是乎,优秀的气动布局被超重和茶几的发动机给耽误了,实际作战中石茶隼的性能并不比喷火和bf109更优秀,尤其是爬升率差距比较大。

    于是乎,早期的bf109和喷火以及半残次品的p51战斗机在空中打的不亦乐乎。在交战的初始阶段。双方谁都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激烈空战中的bf109战斗机很快因为耗油激增而被迫退却,占据主场便利的石茶隼和喷火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bf109战斗机开始逐渐离开战场,对方的轰炸机也因为海东青截击机部队的存在而放弃了攻击机场的计划。我们原本以为这场战斗就要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的时候,德国优秀飞行员的游猎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战后。一名华夏飞行员在报告中这样写道。

    德国人的bf109战斗机也分成了两部分,除了以四机编队集体行动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尖子飞行员有权利自己选择合适的机会切入战场。大部分bf109战斗机从高空向中低空俯冲加入到了和协约国空军的战斗中。但是依然有少量的飞机依靠云层和太阳的掩护在高空寻找机会,如果说虎猫机群是一群蝉的话。那么先行展开攻击的bf109就是紧随其后的螳螂。而此时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少量德国尖子飞行员则是扑杀喷火和石茶隼的黄雀。

    詹姆斯驾驶着一架喷火试图咬住一架正在向低空方向规避的bf109战斗机。对方在开始的缠斗中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此时如同一只呆头鹅一般笨拙。詹姆斯只要稳住缓缓靠近对手然后用一个点射就可以把对方敲下来。但是此时突然从左侧云层中冲出的一架bf109战斗机似乎想要来解救自己的同僚。对于这个突然从侧翼冒出的飞机,詹姆斯并不太过担心,因为他知道从侧面接近对手的话,双方直接的相对位移会比较大,射击时也会受到较大水平位移的影响。一般而言英国人和华夏习惯于从正面或者后面较小的角度发动攻击。这样从侧面攻击的精度实在是比较差劲。甚至说不要说射击了,想要咬住对手都比较难,需要很强的预判能力。一般老鸟都很少采用这种战术。

    不过很快警惕的詹姆斯发现从侧面杀出来的飞行员并不是一只一般的老鸟,对方判断的非常准,那架从侧后靠近的bf109战斗机开始缓慢的靠近自己,此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眼前的目标,立即摆脱对手。而另外一个办法则是赶紧解决前面的目标再应付其它。面对眼前的诱惑和身后的危机,詹姆斯开始患得患失起来。而在战争中犹豫不决显然是致命的。身后的bf109微微压了一下机头,开始浅俯冲加速接近,这是对方攻击的前兆!而詹姆斯则下意思的向右盘旋,试图躲开对方的攻击!

    “早了!”当喷火发挥自己的水平机动优势开始盘旋的时候,身后bf109并没有跟着盘旋,因为此时双方距离还远,bf109的盘旋跟不上喷火,同时即使跟上了也很难将对方纳入到攻击范围之内。这架109重新拉平了状态,从潜伏中脱出,然后等着喷火战斗机盘旋结束,动能损耗巨大的时候,再展开攻击!詹姆斯错误的判断力形势,而等待他的则是被对方纳入到瞄准镜然后轻松干掉。

    “有的时候反应慢未必不是件好事。”看着被击落的喷火,加兰德微微一笑。这是他今天第二个战果。他自信如果不是航程太远需要留下足够的燃油返航的话,那么他有可能成为德国空军中第一个单日王牌,一天击落5架以上飞机!但是今天,他和他的队友们只能见好就收。

    在今天空战的最后阶段,有不少石茶隼和喷火战斗机的飞行员被击落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攻击来自何方。他们只能看见一条条火舌从后方射来。然后自己的飞机中弹起火。这种给予飞行员极大自由的游猎战术是华夏和协约国飞行员从来没碰上过的。按照华夏飞行员的理解,在护航作战中弃轰炸机而不顾,单纯攻击对方战斗机的行为简直可以看成犯罪。

    最终在卡拉季的空战以德国机群的撤走而告终。对方甚至没有对卡拉季的空军基地进行一次成规模的打击。多大3个中队的ju88型轰炸机最终损失了16架,这个战损再一次刷新了德国单次空袭损失比例记录,连带着还有10架bf110和8架bf109被击落。而华夏和协约国这边损失的虎猫型截击机为4架,喷火战损6架,石茶隼战损8架。仅从战斗机的交换比来看,华夏只是略优。当然要是算总账的话,德国空军的这次攻击可谓是亏大发了。

    不过总体来看,华夏和协约国空军在第一天的作战中这样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德国空军战前缜密设计的攻击路线让不少拦截机群扑了一个空。而在边境附近发动的交手则因为bf109战斗机没有燃油消耗的顾忌而占据一定优势,英国人喷火和华夏的石茶隼表现还好一些。而美国人的p40战斗机则落了下风。华夏保住了这个重要的空军基地,但是在其他地方承受了一些损失。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k的打赏~~~,以及书友夜月黑翼、geefxu、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来日方长1

    “第一天的空袭结束了,双方各有胜负。战前的情报被证明是真实的,我们的部分轰炸机组成功的避开了对方拦截,但是在卡拉季的空战中我们损失比较大。华夏的重型截击机一如既往的致命。而且他们还很坚固,我们的战斗机很难击毁他们。”一名参谋将第一天的战报送到了里希特霍芬和凯塞林面前。

    “看来华夏空军也没有尽全力啊,今天损失的数字比我们预期的要低了三成左右,我不克认为华夏空军和协约国空军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反而退步了。我们各个参战航空队加在一起也就遭遇了大概800架左右的拦截飞机,即使算上没有碰上的,也不顾过1000架左右。对方还有大概一半左右的兵力并没有调动。他们打算干什么呢?你说说看,”里希特霍芬看了看旁边的凯塞林说道。

    “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华夏估计我们会在第一波攻击中集中全力展开攻击,他们自认为无法抵挡所以将部分飞机停放在我们够不着的地区。而另外一种可能则是为了保存实力。他们可能要把有限的空军用在其它方面。甚至发动主动进攻也是有可能的。”凯塞林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但是有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值得我们注意,在我们对北线的空袭中,拦截机群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英国和美国战斗机部队。美英空军的大量出现意味着对方似乎已经完成了航空力量的整合,您知道的,空军的流动性是很大的。这意味着有了统一指挥和内线作战的优势后,他们甚至可以在某些时候打出一波相当凌厉的攻击。”

    “我认为应该是第二种可能。我们不能低估对方的实力和决心。尤其是后者,华夏的不少行为看上去超出了他们的实力极限。但是他们有勇气去做,而且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们宁可把对方想想的更加强大一些。”

    “知道吗?我之所以在第一波空袭中不全力施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恐惧。我害怕空军在这一次战争中失血过多。意大利战争中,其实除了意大利海军之外,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他们都没有付出太多,看样子声势很大,但是实际上相对于他们庞大空军规模来说并不算什么。也许他们并不是不想帮助意大利,而是认为他们最终无法获得胜利,或者说因为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这一次。我们至少要和其中一个强国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中等烈度以上的空军战役。对方对伊朗势在必得,同时也有决心有能力和我们分一下高下。你知道的。德国空军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力量,帝国和我们付出了多少代价!伊朗战争只是最终大战的预演。我们没有必要搭上老本,有的时候陆军需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里希特霍芬也只有在凯塞林面前才会倒倒苦水。而在其它人面前,他依然是那个行事果断作风强悍的空军元帅!

    “我们进攻方,对方可以借助雷达和防空观察哨来提前预警。对方主场作战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燃油可以用于战斗。而且还有各种地面防空高炮提供掩护。飞行员只要跳伞成功一般都会生还。而以上的有利条件我们一条也没有。仅仅从空军的交换比上来看,我们是吃亏的。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伊朗都没有太多值得攻击的目标,最终我们只能给陆军打工。而不是像我们当初设定的那样。通过摧毁对方的工业和基础设施来彻底压垮对手。这和战略轰炸的目标背道而驰。”凯塞林点点头表示赞同。他十分理解里希特霍芬保存实力的想法。但是同时他也清楚,单纯的保存实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知道你想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必须为空军的小伙子们争取一个尽量公平的作战环境,而且应该避免对对方核心地区的攻击。我们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而陆军也应该为我们提供进攻机场。我们要从外围开始慢慢的向对方核心区域推进。逐个拔除他们的外部预警体系和空军基地。而不是像原来那样硬碰硬的交锋。所以,我打算把攻击目标定在南线,帮助陆军迅速击溃南线的美英联军。然后将野战机场一路修过去!”里希特霍芬说道。

    这个办法最大的问题就是见效比较慢。但是却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伊朗不是欧洲那些小国,一个伊朗就是法国面积的三倍以上!远程战斗机bf110实在是不给力。这东西扔海军那主要就对地了,bf109航程不够。现在才刚刚把攻击锋线推到德黑兰附近,要是继续轰炸东面的地方的话,估计只能让轰炸机自己飞了。在防空火力强悍的华夏和协约国面前,无保护的轰炸机简直就是去送肉。这种战法是德国空军无法忍受的,虽然目前同盟国空军占优,但是也不能这样送啊!所以无论德皇什么态度,德军总参谋部什么想法,陆军怎么暴走,反正里希特霍芬打定主意,在象征性的发动几次大规模攻击后,立即将空军向南部转移,然后督促德国陆军迅速北进,拉近机场和战场的距离。

    “我们对里海上的华夏运输船采取行动吗?现在华夏只有这一条航路可以为伊朗送去急需的物资和装备。海军甚至打算用列车把零件运过去,然后建立一支袖珍潜艇部队来打击华夏在里海的航线,我们空军不做出点行动吗?”一旁的凯塞林小心翼翼的说道。“我知道这很危险,甚至有可能触及华夏的底线。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华夏集中空中力量对外高加索进行打击的话,在帝国空军的掩护下,短时间内未必能取得什么成效,如果我们运作的再好一些的话,恐怕还能极大的消耗华夏空军。另外我们还有石油武器。”

    “嘶……。”听完凯塞林的话,里希特霍芬倒吸了一口冷气,不得不说,前者的话确实很有诱惑力,虽然他知道这是在冒险,但是同样也是一个可以较快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能赌赢,那么华夏向伊朗的航线就会被掐断,而失去外援后的伊朗和华夏军队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这对于德国空军来说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但是短短几分钟后,里希特霍芬再一次将这个冒险的计划压在心底,因为这个计划失败的代价同样巨大。为了保证对伊朗的压力,德国空军已经投入了近一半的空中力量,你要是想要再防御高加索的话,那么就必须再额外投入兵力,但是看看正在虎视眈眈的法国空军和英国空军。里希特霍芬就必须留下足够的预备队来保证震慑力!天知道当华夏和德国正式撕破脸的情况下协约国会怎么办!

    “这个计划先放放吧。这已经超过了帝国目前的能力。只有在我们充分压缩了对方空军作战范围后才可以考虑实施这个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应该是告诉华夏他们迟早会失去伊朗。让他们尽早收手。其震慑作用大于实际作用,明白吗?我们用于攻舰的机群本来就不大。而对方也会掩护机群的,这个战术也未必好用。”里希特霍芬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失望,但还是暂时将其束之高阁。

    “说点别的吧,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法解决战斗机航程问题?在战术性能和航程之间难道找不到一个平衡点?”里希特霍芬看气氛有些凝重,于是乎决定换个话题,这本来只是一个应付的举动,但是谁知对方是有备而来。道尼尔公司新的飞机设计方案在几天前送到了空军部,而上面一款飞机让凯塞林眼前一亮。

    “道尼尔公司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在这款新的双发飞机中,他们放弃了常规布局,为了保证速度,尽可能的减少风阻。他们决定将两台发动机分别放在机身前后。采用连拉带退的推进方式来增加飞机的动力。不过可惜的是,他们把这款飞机当成了一种战斗轰炸机,居然给它安装了一个可以容纳500kg炸弹的内置弹仓!这是目前最大的败笔。”凯塞林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说它的重量太大了,所以最好减少空重是吧?把内置弹仓去掉确实会减少不少的重量,剩下的话就需要从起落架和其它地方减重了。这款飞机很不错,除了不能做专门的轰炸机之外,无论是做远程战斗机还是截击机都会有不错的表现。至少应该比bf110强一些吧。”里希特霍芬说道。

    如果徐杰也能看到这份文件的话,一定会被巨大的历史惯性所震惊。因为这份计划中提到的思想并不是别的,而是历史上的do335型双发战斗机。在历史中最终设计出来但是没有投入战斗的这款飞机在这个位面提前出现了,而因为时间的原因,这款飞机早在最终的大战爆发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所以赶上战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说不定还会在2战爆发前服役!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神奇傑克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来日方长2

    如果要让徐杰来评价do335的话,那么徐杰的观点就是不错的想法被悲催的设计给毁了。前拉后推的设计确实可以让这款飞机有不错的速度。某些型号的do335使用两台db603就可以轻易飞出700千米以上的高速。即使p51b和d的速度也不过如此。可以说是2战后期服役的双发螺旋桨飞机中飞的最快的之一。do335最大的问题就是爬升,即使最乐观的估计,do335开mw50的情况下也只有每分钟1200米左右的爬升。和喷火以及海盗4高标油情况下的爬升没法比。爬升的问题不是发动机布局带来的,而是重量带来的,

    同样是双发战斗机,p38的空重不过5吨左右。而do335的空重接近8吨!单纯看这个空重就可以知道这飞机的功重比实在差劲点,如果能达到推测的每分钟1200米的爬升就相当不错了。多出来2吨多的重量最终破坏了这款很有新意的飞机。如果最终可以将重量砍到6吨左右的话,那么这款飞机应该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款飞机主要的弱点就是爬升。滚转和俯冲性能还算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把内置弹仓和油箱重量减下去。然后随着重量的降低,还可以减少起落架的重量。然后一步步将重量减少到可以容忍的程度。而目前里希特霍芬指示技术部门做的正是这件事情。他们打算把do335设计成一款专门的远程战斗机。因为德国人缺这东西。

    此时的华夏还不知道一个历史上长歪的东西正在回归正轨。在德国人对根据前线的情况进行调整的同时,秦岳也在考虑未来空中战局的影响。当看到送上来的交战情况后,秦岳第一个反应就是沮丧。他原本以为德国人会在第一波攻击中倾尽全力。为此他专门联合的英美两国战斗机部队准备重创对方的攻击力量。谁知到头来。对方打的很有节制。战略轰炸机几乎没有动。对纵深目标的攻击也比较有限。虽然从交换比来看,华夏占据优势。但是战果依然低于预期。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们未来的计划想要顺利开展恐怕有些困难啊。据说德国空军要求陆军需要学会自力更生。看来彭毅将军的装甲部队在未来也要靠自己了。”秦岳摇摇头苦笑道。

    华夏目的是最终保住伊朗北部地区。为此徐杰甚至不惜动用战略空军威胁外高加索产油区。但是这个计划同时存在很多困难。作为穿越者的徐杰十分清楚历史上英美两国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到底付出了多少,数万架重型轰炸机和十万以上的机组人员损失!一架b17开始的造价高达35万美元!先不说损耗的弹药、油料以及培训人员的损失。光轰炸机的损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先不说徐杰能否下定决心打一场残酷的空中绞杀战,单纯为了维持摧毁外高加索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就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从政治上来讲,徐杰也担心对外高加索的攻击会触及德国人的底线,对付德国是华夏和协约国的事情,而要是华夏真这样干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推到前台直接和同盟国彻底撕破脸,所以徐杰会在合适的时候派遣轰炸机象征性的攻击一下,但是要是真的在外高加索拼个你死我活的话,这个决心还是很难下的。而且空军方面对此也是比较反对的。

    所以,这个计划的优先级在开战前被推到了第二位。华夏陆军和空军决定执行另外一个代价比较小而且同样可以震慑协约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其实很早就已经成型了,新的计划不过是原有计划的加强版。那就是在空军的掩护下,以摩苏尔为核心,实施围点打援,狠狠的消耗一系德国人的精锐部队。攻击这个产油基地是一个目标,而更重要的目标则是让德国陆军意识到攻击北方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并最终选择放手。

    其实德国三军对于伊朗北部的领土并不是十分上心,也许德皇想要把整个伊朗都纳入到同盟国的袖筒之中。但是普鲁士军官团必须考虑事先这个计划的成本和代价。说到底。德国人还是想要取得一个合适的前进基地。伊朗不是意大利,后者的工业可以给德国三军提供他们需要的装备。而伊朗除了一些石油之外就没什么别的了。这个位面的德国人可不缺油。而且德军高层很明白,即使伊朗北部打下来了,能分给三军的燃油也不会多。因为按照约定。伊朗的石油将有三家一起瓜分。德国拿到一部分后自然也不会全给军队。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拿下伊朗北部的收益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德军高层和德皇的意见会发生分歧。华夏有句古话叫县官不如现管。如果德国三军打定主意不想和华夏死磕到底的话。那么双方就有最终通过谈判解决伊朗问题的基础。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德国陆军很强。非常强。规模庞大装备精良。但是受到后勤和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能用到中东的部队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德国陆军正在考虑换装。目前使用的坦克还是早期的三号和四号坦克。但是工厂正在考虑生产四号改进型和虎式坦克。换装新的坦克需要拿出产能。所以早起坦克的产能必定会减少。而德国总参谋部还有计划让虎式坦克在这次战争中露脸。一方面是这种坦克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德国人把它当成了一件克敌制胜的战略武器。所以要防止过早暴露。

    当然,要实现这个计划陆军需要空军的大力支援。而空军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首先就要大量消耗德国空军。和德国人相比,华夏和协约国空军是防守有余攻击不足,而要想攻击基尔库克的话,那明显要打到对方内线去。攻守之势一旦转化,那么华夏空军现在的优势可就全成了德国人的了,到时候让华夏空军攻击德国人的防线的话,那么这个难度可是大点。

    德国空军的计划无意中打乱了华夏空军的战略布局。德国人在开始的空中战役中付出的代价并不大。实力还是稳稳占优。所以为了应对这个变故,徐杰和秦岳需要重新修正一下战术。原本为了掩护陆军,华夏还是准备了一些虎猫式飞机和中型轰炸机用于支援地面作战,前者挂上机炮就是截击机,挂上炸弹就是轰炸机。但是可惜的是,德国空军实力依旧。在未来进攻中,华夏空军还是先考虑空战然后在考虑对地攻击吧,所以运往伊朗的飞机迅速换成了狐蝠式双发战斗机(华夏版p38。)虎猫式战斗机继续使用。而中型轰炸机除了一些电子战飞机和特殊飞机之外,其它全部撤换掉……。

    除了让机群有更强的空战性能之外,华夏还需要给陆军配属更多的机动防空高炮和机动式雷达。毕竟空军无法保证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那么陆军也只能靠自己的火力防空了。华夏陆军甚至决定在一些关键的物资中转中心部署大量的高炮。并且安装预警雷达和火控雷达。为了保证攻击部队的需要,华夏甚至削减了一些大城市的防空火力。

    不过让徐杰和秦岳想不到的是,华夏进行的这番布置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不是说同盟国空军已经强悍到了无可匹敌的程度,而是因为德国人在战争的下一阶段把主要空军力量用在了伊朗南部。看来德国人也习惯挑软柿子捏。以至于华夏在攻击开始的阶段并没有遭到太多的空中打击。甚至于不少原本空优挂载的狐蝠式战斗机都换上炸弹挂架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当然,这也只是在德国空军没反应过来之前是这样,等到大量的bf109战斗机调往北线后,双方的空中消耗战才正式拉开序幕。

    如果说德国空军和华夏空军在开战前期的交战可以用德国人刻意应付,华夏空军有些措手不及的话。那么英美两国完全可以用躺枪来形容。他们实在没想到,德国人不和北线最大的华夏空中集群拼个你死我活,而是要打更纵深的美英空军的主义,单纯从距离上来说,美英阵地无疑要更远离德国空军基地。而德国空军宁可一步步修机场也要先吃下这个弱子。于是乎,满以为会在开战初期避开德军凌厉攻势的英美两国首先遭到了德国陆空军的攻击。这也从证明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弱小的对手必然先被消灭。不仅仅是空军方面决定从南线打开缺口,而德国陆军在未北部的土耳其以及奥匈军队提供了一定的装甲预备队之后,也开始向北部进发。而因为美英两**队兵力部署较为靠后,所以德国人开始的进攻非常顺利,与其说交手还不如说是武装游行。而美英两国的大意也让德国陆军在开始的攻击中占尽了先机。

    感谢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夜月黑翼、萝莉好萌啊、anhei01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胡贝再次登场

    “3天了,自从我们从库特出发之后一路顺风,如果不是旁边的战车和天空中偶尔出现的敌机提醒我们正在战争之中,我可能一直认为我们在进行一场武装游行,在3天时间里作为左翼军团前锋的我们已经深入到伊朗境内200公里。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对手的主力,我曾经询问过胡贝上校敌人会在什么时候会在哪和我们交战。而胡贝将军的回答则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保罗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伊朗战争的模式是德国陆军从来没碰上过的,无论是西线还是东线,双方都是以大军团建立一条连贯的战线,然后展开攻防。而在伊朗战场上,双方总兵力并不多,但同时都拥有较强的机动性,所以双方都试图在机动中寻找战机消灭对手。美国人并没有睡大觉。他们的快速侦察机一直在德国陆军上空晃悠,此时前线机场还没有建立。短腿的bf109自然无法伴随装甲部队左右。德国人也在尽可能的通过空中侦查力量来搜索对手,但是奈何侦察机受到航程等多方面的影响,效果始终不太好。(比如说德国的液冷发动机对中东的气候有些不适应。)所以德国陆军在目前真的只能靠自己了!无论是交战还是侦查。

    作为胡贝的老搭档,保罗感觉在伊朗战争中的胡贝和在意大利战争中的胡贝简直就是两个人。如果说在意大利战争中的胡贝作战风格类似一只熊,用狂暴的力量简单干脆的将对手消灭的话,那么现在的胡贝更像一只狡猾的猎豹。他利用更多的时间来搜索猎物。然后通过迷惑对手来让对方采取错误的行动,并最终找到有利时机发动致命的一击。胡贝尝尝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坦克交战并不等于装甲、火炮和机动性。我们的装备不可能一直凌驾于对手之上。更多的时候还要靠谋略而非鲁莽。”

    保罗感觉上一次在意大利的战败给了胡贝很大的触动。虽然陆军方面最终认为胡贝并没有过错,但是失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胡贝。从此他开始探索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的战术。在某些设定和推演过程中其苛刻的条件甚至让同僚感觉有些不可理喻。有些好事者甚至私下讨论胡贝是不是有受虐倾向。而胡贝依然我行我索,以至于在德国陆军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胡贝不敢参加的战斗。”而今天,重新走上战场的胡贝终于有机会将它的设想和战术变为现实!

    老实说,德国陆军对于胡贝还是十分信任的,对于胡贝的要求他们也尽量予以满足。这次胡贝担任的任务是作为整个部队的前锋,攻击和搜索美英部队,发现并摧毁对手,如果对方比较强大,那么胡贝必须尽量拖住对手。并且尽量阻止对方的渗透。可以说承担了前卫和打击部队的双重职责。而针对这个复杂的任务体系。德国人分配给胡贝的兵力也十分强悍。

    胡贝麾下主力装甲突击部队为一个4号坦克营和一个三号突击炮营(后者除了装备75mml43火炮的反坦克型突击炮之外还有装备105mm榴弹炮的反步兵型突击炮,两种车辆的比例为1比1)。支援部队一个连的150mm自行榴弹炮和一定数量的120mm重迫击炮。侦查部队为两个连鼬鼠式轮式步兵战车。除了这些部队之外还有一些装备40mm机关炮的美洲豹半履带车,这些东西最重要的作用是客串防空。伴随装甲部队的步兵部队为两个营的机械化步兵,其中一个营搭乘半履带车,另外一个营搭乘卡车。除了战斗部队之外,胡贝还拥有直接和空军联络寻求侦查和空中支援的权利,为敌空军还专门为胡贝提供了一个联络组。

    按照德国陆军的作战计划,从两河流域南部出发的部队分成两支,一支从库特出发进攻克尔曼沙阿、然后兵锋转向北方。向库尔德斯坦省发动进攻直接威胁部署在伊朗西部边境的华夏陆军。而另外一支则从巴士拉出发,进攻阿拉克,在占领这个重镇之后,在根据情况一方面向库姆油田发动进攻或者也转向西北和库特集群一起抄华夏陆军的后路。德国人这样计划。而英美同样也比较清楚对方战略,因为在伊朗西南部能作为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线路就那么几条。最终的主要交汇点就是道鲁德和阿拉克,要是不占领这些地方的话。那么在旷野中长距离突击的话那么对于后勤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于普通的卡车在不少地方都是无法通行的。所以大规模作战的话德国人能选择的路线并不多。而负责防御库尔德斯坦省侧翼的美军则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克尔曼沙阿。不过这并不代表在其他地方就没有重兵。在通往阿尔曼沙阿的公路上,西伊斯兰阿巴德成了德军需要面对的第一个硬骨头。

    “这座城市已经初步实现了要塞化。有较为完善的堑壕体系,在重点地区部署有混凝土构筑的炮巣。如果让我们攻击的话,那么恐怕很难攻下,最终少量的步兵会陷入到巷战之中。他们在城镇的侧后方向的丘陵地带还部署有一支规模不详的装甲部队。可能是用来保证后路的畅通,或者是作为一支奇兵。”一名参谋向胡贝汇报道。

    “其实我们只要能把部署在城外的部队消灭掉的话,就可以绕过这座城市。继续突击。”保罗看了看情报说道。一般而言装甲部队是要避免城市战的,在城市中,巨大笨重的坦克就像一只笨熊一般迟缓。

    “你们怎么判断出对方在周围部署有一支装甲部队的?”胡贝并没有对保罗的建议进行评价而是范围负责侦查的人员。

    “实际上我们很难接近对方的驻地,但是从公路的运输情况上来看是这样。里面有大量的油罐车还有装甲车护卫。”

    “周围再远一些的地方去过了吗?”胡贝眉头微微一皱问道。

    “我们的侦查车辆数量太少了,理论上有一个连的鼬鼠式战车,但是实际出勤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很抱歉。我们的搜索范围比较狭窄。空军方面的空中侦查效果也不好,因为对方可能在周围某个地方部署了一个野战机场。空军的侦察机被多次驱离。”有人回答道。

    “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情况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如果空军那帮家伙没有夸大其词的话,对方的空军应该集中在北部。而现在美国人居然还专门为了这个前哨站部署专门的航空部队。那么情况就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胡贝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的后续部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胡贝转身问道。

    “至少3天的路程,您知道的,陆军不光要自己走,而且据说为了给空军提供前进基地,不少后勤单位和工程单位被用于修建机场和运输航空物资。”保罗想了想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已经和主力部队直接的距离有些远?如果算上主力部队展开的时间恐怕会更长一些。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已经算孤军了吧。”胡贝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从目前的分析中,胡贝对对方的想法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剩下的就是需要检验一下了。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西伊斯兰阿巴德西北约50公里的地方。被称为斗犬的沃克上校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德国人的消息。美国人不会光坐在克尔曼沙阿等着德国陆军打上门来,美国陆军数量有限,要是进行一场常规意义的攻防战的话,面对数量和质量双重优势的德军,美军显然是吃亏的。所以作为美国驻伊朗驻军总司令的巴顿将军也专门针对伊朗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在前沿消耗对手的战术。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攻击德国人精锐的前锋来削弱对手。从历次战役上来看,同盟**队的前锋迅速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同时韧性有比较差。这不是说德国人没有足够的力量,而是说他们的前锋习惯于在第一次攻击中投入全部的力量,不留太多后手。而主力部队因为受到各种限制,其运动速度回比较慢。前锋和主力直接会存在一个较大的空挡,如果操作得当的话,那么美国人完全可以在重创对方前锋部队后,然后立即离开。躲开对方主力部队的打击。

    而实际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实也证明了巴顿的猜测是正确的。胡贝强大而迅速的前锋部队进攻速度确实很快,而后方的主力却和前锋有数天的距离。但是光有一个机会还是不够的。德国人前锋毕竟十分强大,一旦交手爆发出来的攻击力是十分恐怖的。巴顿不会傻到用坦克和对手对拼一次,一方面是巴顿对美国新装备的m4谢尔曼坦克没有太多的信心,而另外一方面则是美国人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消耗,所以他需要给对方设计一个靶子,让胡贝先和美国人的战防炮死磕一下。等到对方筋疲力尽的时候,巴顿再动手。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geefxu、冰封夜郎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陷阱

    参加过意大利战役的巴顿绝对可以用老奸巨猾来形容。巴顿为胡贝设计了两个陷阱。或者说他设计了两个预设战场等着对方一头扎进来。一个战场自然是西伊斯兰阿巴德。这个城市是进攻克尔曼沙阿的必经之路。快速部队依靠加强的后勤可以绕开这个地方,但是大部队绝对不可以。在巴顿看来,如果胡贝有责任心的话,那么首先就应该帮助主力先把这个门户打下来。

    当然,巴顿也考虑到胡贝也许因为装甲部队不适合攻坚这个理由而放弃对这里的攻击,那也没关系。巴顿又在这个城市外面设计了第二个陷阱。这个陷阱就是德国侦查部队提到的那个位于城市西北规模不祥的装甲部队。其实这支部队主要是由半履带自行反坦克炮、高炮和战防炮为主的环形防御阵地而已。当然也配属了少量的坦克。巴顿安排了大量的油罐车在公路上来回运动,让对方相信这里的部队正在囤积燃油。进而让对方认为这里部署了一支机动性很强的部队。

    如果说胡贝可以放弃宛如乌龟壳一般的西伊斯兰阿巴德的话,那么对于部署在城外的这支机动部队可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因为这是绕不开的。对方都是高机动性部队,你不找人家的麻烦,说不定人家还找你的麻烦。再精锐的装甲部队一旦在运动状态中遭到突袭都是十分被动的。所以如果胡贝认定这是一支装甲部队的话,那么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其消灭后再做下一步行动。而如果胡贝要主动发动攻击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各种反坦克炮和拉平的90mm高炮了。4号坦克再强也挡不住90mm高炮的攻击啊。

    而实际上保罗已经掉进了巴顿挖的坑中,他根据常规判断避免了向城镇发动攻击的计划。但是也因为常规判断的原因。直接掉到了巴顿另外一个坑中,这两个点都是经过反坦克火力强化的支持点。无论打那个。德国人都占不到便宜!当然,单纯的消耗肯定不行。第二个陷阱的目标是把对方牢牢吸引住。如同斗牛场中不断挑逗公牛的红布和不断消耗公牛生命的标枪。而真正的将公牛置于死地的则是杀牛手手中犀利的长枪!而巴顿手中的长枪就是斗犬沃克的装甲部队,一支由50多辆各种坦克和坦克歼击车构成的装甲部队。

    一想到当德国坦克在死命的攻击美军防线的时候,沃克突然带队杀出的情景,巴顿睡觉都能笑醒了。为了保证沃克指挥的这支装甲部队不被发现,美国人还专门好好的伪装了一下驻地,而且还专门启用一个临时机场来干扰对方的空中侦查。实际上胡贝的侦查力量在经过数天的长途奔袭后确实比较紧缺。而德国空军侦察机也被p40撵的到处飞。但是同时也正是因为巴顿高规格的安排,让胡贝从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和一般人的想法不同,一般人认为自己看不见的就当成没有了。尤其是当对方部署让他们感觉“正常”的时候就会忽视掉战争迷雾状态下潜藏的危机。比如说这次巴顿的设的局从表面上看就很“正常”。一座城市静态防御和城市外围的一个“疑似”机动部队的驻地。一般而言,对于这种城市的防御标准也就这样了。所以保罗等人自动忽视了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因为前者很正常。

    但是胡贝不一样。它随着不知道巴顿陷阱中到底有什么。但是他从不放松对战争迷雾中对手的警惕。而从美国航空队“不正常”的部署情况中他敏锐的意识到了对方可能会有一支“规模不正常”的部队等着自己。

    不过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并不代表可以解决问题。胡贝此时面临的困境就是那出规模不定的机动部队必须消灭,而在攻击这支部队的时候还要注意对方尚未暴露的部队,他曾经一度怀疑这支部队可能隐藏在城中,但是眼下他手中的力量似乎并不够在攻击对手的时候同时防御其它各个方向。手中的4号坦克约有60辆左右。突击炮营总量在40辆左右。后者用于防御不错,要是进攻的话性能可要打个对折。而且和上次在意大利作战不同,他没有独立的加农炮部队,也没有独立的中口径高炮,所有的反装甲力量都要从这100辆左右的战车中抽取。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两个经过加固的阵地的话。并且在其中驻扎有一定的装甲力量。那么我们目前手中的支援火力不是很充足,只有8门150mm自行榴弹炮和一些105mm突击炮。如果我们强攻的话,会付出很大代价,另外。我担心对方会有其它后手。”胡贝对手下说道。

    “所以我决定先对城镇西北方向的敌军发动一次佯攻。然后在布置两条警戒线,分左右两翼展开。我决定每边各安排一个排的坦克和一个排的突击炮,在混合一些侦查车辆。你们的任务就是警戒和拖住对方的攻击。我们不会让你们等太长时间,我会留下足够的兵力来支援你们。”最终谨慎的胡贝选择了先试探一下。而这次试探的结果让胡贝感到十分震惊。

    美国人期待的攻击终于展开了。在120mm迫击炮和150mm榴弹炮的掩护下,一队队德国坦克出现在美军的视野中。“从德国人的炮击火力上看。对方似乎没有装备太多的远程火力,这让我们松了一个口气,其实如果算射程的话,我们的90mm高炮拥有不下于德国150加农炮的射程。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并没有对对方的远程火力进行压制,而是耐下性子等着德国坦克上门。”战后一名美**官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

    战场上除了坦克运转时发出的马达声和呼啸的风声之外,一片平静。美国人选择的防御位置非常好。大量的辎重和非战斗车辆被放在了一个小山的背面,处于榴弹炮的打击范围之外。所有的一线反坦克炮被部署在炮巣之中,火线位置很低,并且有伪装网和胸墙。关键位置还有土木加固工事,可以说除非被直接命中,否则单纯的破片对炮位的杀伤并不大。

    德国人按照以往的经验缓慢向前方推进。正面是一个连的坦克,同时侧翼还部署有自行迫击炮提供支援,乘坐半履带车的机械化步兵则紧随其后。不过前方坦克和步兵之间的距离更大一些。这次只是佯攻,胡贝甚至没有打算让步兵下车作战,剩余的坦克和突击炮则集中在一起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打击。

    德国人攻击速度并不快,他们缓慢的接近对手,并且用迫击炮打出一发发的烟幕弹。对方显然是抱定了死守的想法。那么在火炮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动态攻击中的坦克在射击精度和速度肯定不如战防炮。毕竟人家是固定好的火炮,而且作业空间更大,而坦克需要先停车然后开火,狭窄的内部也影响作业。跑组人数也没有战防炮多。所以德国人为了减少远距离交火中的损失,不断发射烟雾弹。

    按照德国陆军的教范,坦克对固定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千米。如果对方是防御较好的硬目标的话,比如说华夏的29型坦克,那么有效交战距离不会超过700米。所以德国坦克部队一般会接近到800米开始攻击。德国坦克按照战前的计划缓缓接近对方防线,一辆辆4号坦克上的修长的75mm火炮指向前方,随着距离的接近,坦克队形逐渐展开,车长从炮塔上方的指挥塔自己的观察着前方的情况,对方隐藏的很好,掩体和地势融为一体。以至于德国人在前期的侦查中只能发现不多的几个火力点。

    随着距离的拉近,第一次上战场的美军官兵从掩体内死死的顶着远处烟幕中若隐若现的德国坦克。并且不断估算着双方的距离。在双方距离接近到800米左右的时候,所有德国坦克几乎不约而同的停车,短停之后开始了第一轮射击。一连串的火光从修长的炮管中窜出飞向远处的美军阵地,几个被提前发现的火力点被飞窜的炮弹命中。伴随着剧烈的爆炸,武器的零件和尸体碎片被抛上空中,血腥的场景让不少第一次上战场的美军士兵呕吐起来。不过即使这样,面对德国人的第一轮试探性攻击,美国人还是忍住了没有反击。

    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德国人进行了三轮齐射,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效果其实并不好。震慑效果超过战术效果。但是不断的射击依然震撼着美国人的神经。不少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反击烟雾中的德国战车。

    “900米距离?有点远啊。”一名美国炮手看了看自己旁边的57mm反坦克炮再估计了一下距离不由的摇了摇头。在经过短暂的停顿后,剩余的坦克继续前进,德国人一步步的逼近了美国战防炮的红线。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31/ 第一时间欣赏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章节! 作者:终极侧位所写的《甲午之华夏新史》为转载作品,甲午之华夏新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甲午之华夏新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甲午之华夏新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甲午之华夏新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甲午之华夏新史介绍:
中日甲午战争,一场让国人痛心不已的反侵略战争,一场让中国彻底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战争。一位普通的共和国海军士兵—徐杰在执行任务中意外穿越到了1889年意大利。在离甲午还有5年多的时间里,他能做什么?能否通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而力挽狂澜?而在平息甲午危局后,偌大的中国航船又将驶向何方?在列强夹缝中奋力求生的泱泱古国能否重新再现往日的辉煌?敬请大家阅读此文。甲午之华夏新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甲午之华夏新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甲午之华夏新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