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五十八章 列强动作

    电报线路,遍布整个世界,改变了彼此之间的通讯,哪怕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有有线电报的地方,就可以成功的相互之间通讯,不必担心距离的问题,虽然这些东西稍稍的有些多,为了不遗漏,三位大使,几乎是全文照搬的给发了回去。

    首先回信的是法国,在接到电报之后3个小时就回复了,法国此时,国土的三分之一被德国占据,首都也在德国的重重包围之中,巴黎的陷落,是可能性极大的事情,一旦巴黎陷落,哪怕在波尔多重新树立法国政府,也不可能全员的挽回之前的被动,加上巴黎的话,整个法国一半的土地沦陷了,还是北方最精华的土地之一,即便有殖民地的输血,法国也注定要吃大亏,这个时候,亚洲的这些情况,根本就顾不过来。对付法国来说,西北连自己的中国还没有统一,拿下了台湾之后,自然有日本和美国对付他。

    再说了,他们也担心,下达的15个师的订单,会不会有问题,那可是关系到明年的战略反攻,一向玩金融的法国,郑重起来,用现金购买了50个师的军火,其中有15个师是委托西北生产的。

    美国确实是比较关注,他是第二个反应的,不同于法国完全没作为,美国大使传来的消息,让整个华盛顿都陷入到了讨论之中,台湾距离菲律宾太近了,菲律宾本身的华人传统,加上近在咫尺的婆罗洲的众多华人,如果这是西北的目的的话,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为此,华盛顿进行了长达48小时会议,军方,议会,甚至是一些大型财团,进行了多方的斡旋和会议。对日本人的要求提出了积极的应对。

    从19世纪的单边孤立政策,到美国人的美洲,紧接着谋夺夏威夷,拥有了在太平洋上面的一个重要支点。再到美西战争拿下菲律宾,美国在结束了孤立之后,积极的在太平洋,亚洲,欧洲输出影响力。美国已经不甘心偏安美洲,他希望在全世界的展现美国人的力量。

    美国因为独特的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科技的进步和没有包袱等原因,后来居上,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国家,按理说,应该是世界第一了,可是地位并不是按照财富来的,就跟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可照样被英国打的满嘴掉牙的。

    财富不代表实力,也不代表影响力,在美国终于从美国向外看的时候,世界上的殖民地该瓜分的都已经瓜分掉了,美国的工业强大,没有表现在军事和海军上面,只能够跟在英法的后面,推行什么门户开放原则,保证自己进入世界。可这样有多少用处,最少当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没多少人觉得美国很强大。

    在1898年,抓住一次机会。对付了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不但彻底的把西班牙的势力,从中美洲连根拔起,还生生的从西班牙的手中,把菲律宾给夺回来了,以此作为亚洲的重要据点。投入了许多,基本形成了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

    菲律宾,距离台湾的距离太近了,台湾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美国,特别是台湾控制的一些岛屿,跟菲律宾之间几乎是接壤,美国不同于英国,没有数量庞大的战舰部队,即便是在菲律宾,也只是当做一个原料产地,驻军非常的少,最多有一个象征性的舰队,台湾乱成这个样子的情况之下,几乎危机到了台湾的利益。

    日本人的意思,几乎所有国家都看的清楚,美国也是其中之一,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庞大国家机器开始运转,以美国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稍稍漏一点,就可以让日本吃饱了。

    首先,是钢铁,美国何等的财大气粗,本身,他们的废旧钢铁,卖谁不是卖,直接批准了1000万吨的钢轨和其他的钢铁的销售计划,这些可以很容易的重新熔铸的钢铁,只要稍稍的提炼之后,就是不错的钢材,对于美国来说,是鸡肋,美国有足够的产能生产出新的,对于日本来说,却不亚于军事工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为了防止日本有钢铁生产不出来,还在美国五大湖区,拆掉了一个年产400万吨级别的炼钢厂,这个炼钢厂有些落伍,却没有彻底的报废,不属于淘汰的产能,可在国家的利益之下,都作为输送,送到了日本,废旧钢铁就不用说了,还是废铁的价格,这个炼钢厂也几乎是废铁的价格,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炼钢厂,最终的价格只有1000万日元,也就是500万美元,这跟白送没有多少的区别。

    除此之外,美国还送佛送到西,不但让专人负责拆卸这个炼钢厂,日本可以派遣技术人员全程的观摩,运输的船队也是专门找的,其中还动用了美国最大的运输船,毕竟,有些工件太大了,小一点的船,没办法用。

    这个时代,日本还只是百万吨的钢产量,也就是超过了曾经的汉阳铁厂,在1908年之前位居亚洲第一,而西北在包头钢铁厂投产之后,就已经一举的超过他们了,现在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就这一项上,日本人是望尘莫及的。

    20世纪初,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却是绝对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密集的产业,没有足够的投入,想要让产量攀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人大方的把一个400万吨年产量,技术还不算特别落后的钢厂,送到了日本。一旦美国的炼钢厂投入使用和一次性1000万吨的废旧钢铁,几乎可以肯定,一年多以后,伴随着从美国拆掉的这个炼钢厂,在日本重新的建设成功的,日本的钢产量会暴涨。

    在这个时代,钢铁几乎代表一切,跟武器有关,跟生产力有关,跟建设能力有关的诸多东西,都会在这里展现出来,得到了钢铁的日本的,实力大增,将会直接反应在军事工业和造船业上面。

    美国的两个举措,让日本大喜,直接肯定的回复,并且派出了的精干的技术力量,前往美国,亲自接收这么一个炼钢厂,并且在日本国内,选择地点兴建这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体,一旦这个钢厂落地,日本也将在钢产量上面,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平。

    美国都已经回复了,可是跟日本关系最近,几乎是日本最大靠山的英国,差不多一个星期都没有什么反馈,难不成英国跟法国一样,受困于欧洲战场,无暇顾及日本,在日本的计划之中,英国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过好消息总是到的最迟的,英国不是不重视,而是太重视了,日本,台湾东南亚,是未来英国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西北崛起已经是确定事实的情况之下,当中国有统一迹象,西北有可能迈向海洋的时候,英国肯定会警惕了,婆罗洲的事情还没有一个定论,台湾又出事,一旦漫延起来,对于英国的整个亚洲战略,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

    当英国大使拿着一个清单,来到了日本外交省的时候,整个日本外交省和政府,都动容了。美国的支援,直接是硬实力的支援的话,那么英国的支援,在而干脆就是软实力上面的支援,英国的清单是一连串的技术,包罗万象。

    从金刚级开始,日本一直在谋求英国的一些先进技术,争取让主力舰得到了自产,用庞大的投入,获得了金刚级的图纸,本国也可以自产,但是装甲钢,动力系统,火炮等诸多子系统,基本上是进口,日本充其量,是一个主力舰的组装生产能力,借助着从美国,英国,法国等进口的东西,组装出了一个主力舰。

    这只是一步,从19世纪开始,日本一直都在谋求着自强和独立,保证某些东西的自产,争取获得足够的技术,英日同盟和对俄作战,英国跟日本的关系亲密,也向日本支援了大量的东西。

    现在,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突破了某种迹象的,特别是现在台湾的变动,1074项不同的技术,足以让日本生产出比较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装甲,虽然还无法达到主力舰的程度,可是巡洋舰已经可以完全自产,甚至要求低一点,战巡也可以。在20世纪初期,战舰永远是这个时代,武器装备的集大成者,战舰上面的一切,对于整个日本的军工系统,都有巨大的提升,起码6寸,8寸,甚至是12寸的火炮的技术,会让日本的军火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海军技术,可是有了更强的基础,对于陆军的支持,也非常之大,最少未来几年,日本陆军服役的火炮,技术基本上达到了欧洲先进的水平。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让日本如获至宝,英国还牵头,在全世界范围之中,发行超过3.2亿美元的债券,首发是在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和摩根集团同时承销这些债券,一下子销售了70%,给了已经岌岌可危的日本经济,一个巨大的强心针,

    本身,已经从英法美的手中,获得了2200万英镑的巨额军费,现在又是3.2亿美元,按照一艘主力舰1000万美元来说,这等于是32艘主力舰,日本不但可以成功的恢复已经被击沉的联合舰队,陆军一些设置可以扩展一下。

    日本狭小的国土之中,人口密度甚至在中国之上,正因为如此,只要有钱就可以招到兵,之前100万的扩张,不过是一个基础,有了这些钱,更大规模的扩军都可以,日本陆军部直接准备扩编120个师团,让总兵力达到300万。(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五计划

    日本发生的变化,西北并不知道,因为只是在日本最高层和外交部的高官跟驻外的使节身上,西北虽然花费了大力气,在日本建立了情报网络,可因为时间较短的原因,这些网络只是在最底层,比较偏远的岗位,不可能在内阁之中发展一个情报员,这跟投入没有关系。关于日本的很多的情报,都是依靠一些端倪和报纸上面公开的消息,分析出来的,这样牵扯到了国家高层,就不怎么灵光了,当400万吨的炼钢炉搬迁,甚至是建设的时候,肯定能够得到信息,可是在这个时刻,没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日本的国债,在英国销售了大半,在美国销售了剩余的部分,几乎没有公开发售,都被军火有关的公司和大集团收购下来了,当然了,其中的80%以上的资金,需要在美国和英国购买军事物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美国,英国自己的生产能力都不足,还有大半放在美国。

    甚至美国把日本人的订单的位置前提,让出了大概50个师团的军火,这部分的军火会在3个月之内运抵日本,到时候日本的新增师团的训练已经结束,这些师团就可以直接的投入使用。

    幸福谷的战斗告了一个段落,虽然伤亡比较小,可雾峰军已经失去了持续作战的能力,再加上日本人退出了雾锋和南投,隔离带的出现,雾峰军的人手少的问题凸显出来,或许可以在无支持情况下进行游斗,那应该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在战争结束之后,关于这一战,就通过电报秘密发回到了指挥部,一直都关注着这一战的参谋组一片欢腾,这一战打赢之后,西北在台湾就能够扎根下来,虽然目前的战斗力不足以反攻。可是东海岸的那个停靠点,每一次1000人左右,只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台湾会拥有超过5000人的大军。甚至会配齐武器,这样的话,日本在台湾的这个师团和其他的武装力量,不足为虑了。

    台湾之战暂时告了一个段落,山东战役还没有打响。此时已经是进入到了农历的腊月,年节的临近,让整个西北大地上面,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因为1914年的新年,马上就要到了。

    过去的几年时间之中,由于身后有一根弦,特别是一战还没有爆发。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场战争,真正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反倒是放松了下来,今年的春节,西北准备大庆一场,以凝聚人民的意志。

    从1908年开始,西北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西北借助着六年的时间之中。借助着的一体机的神奇和庞大的投入,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这个奇迹已经不能够用每年增长多少,增加多少来形容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科研能力,让西北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技改变一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主流。

    西北从一开始。在最初财政不宽裕的时代,就着力于投入到教育上面,从小抓起,从小学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扫盲,从1908年进入到学校的孩子们,是幸运的,特别是前三批,几乎没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以前只有地主家的孩子,只有大城市的孩子,才享受教育的权利,在知识分子没有变成臭老九,没有被打到的情况之下,在文化人还是受到尊敬的情况之下。

    特别是知识在西北的版图之中,直接跟工资,跟金钱挂钩的前提之下,学生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面,尽量的减少时间,尽可能的成才,那些七八十,十来岁的孩子,几乎是拼命来追回曾经失去的时间,在一系列的努力之下的,不少人提前3年,4年毕业,6年的时间之中,最早的那一批学生,早已经进入到了不同的领域之中,真正留在学校之中,还学习和研究的是少数,但是杨元钊却很清楚,只有这少部分人,才是未来的脊梁。

    毕竟,科学家,天赋是一方面,积累也同样是,第一批之中,那些好容易获得了这个的机会,全力以赴的投入的,更多的是选择今早的工作,他们之中,或许有的真正有天赋的,但是缺少了足够的累积,就让他们失去了更进一步的能力。

    这一点,即便是杨元钊也无法改变的,一来,西北的用工荒,从来都没有减少过,从西北建设工业区开始,虽然集中了全国7成以上的人员,基础的人手不缺,高层次的一直都非常的缺乏,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经过了3-4年系统的学习,改变了知识结构,然后计入到专业的技工学校之中学习,出来就是最少4级以上技工,而写这些技工的未来的水平也非常高,大部分可以达到五级,少部分甚至可以达到六七级,甚至8级。

    8级是依靠天赋的,可是必要的只是,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要有,跟传统的,凭借着天赋和勤学苦练,依靠手感成为的8技工,通过系统学习,更年轻,更有经验的这些工人,未来的高度和应用的广度则会更大。

    6年了,后世小学毕业,也该考大学了,6年的时间之中,西北从量变开始,逐步逐步的在酝酿质变,庞大的技工队伍,完善的再教育的渠道,西北的变化日新月异的。

    此时西北政府,正在做着一项调查摸清楚目前西北的底子,在一个更高标准上面,制定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

    工业总量上来说,西北已经足够了,现在缺乏的是潜移默化的沉淀,所以西北不惜以参加战争的危险,向德国输送了200万的民工,未来的3年时间之中,每半年会替换一批的,等于是6批1200万人,甚至会根据可能性,增加这个人数,从最细微的地方,学到德国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之中,积累下来的工业底蕴,可能西北凭借着杨元钊的后世眼光和一体机,在硬件上面达到了,可是在软件上面,西北还真的差的很远,这些在现在未必会显现出来,但是伴随着西北继续高速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步的扩大,增强,一直到无法解决的程度,

    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参加战争的各国而言,也是最好的时代,对于抓住了最后一丝机会,取代了日本的地位,甚至比日本做的更好的中国而言。

    当数百万,经过了强国的工业气息洗礼,成功的学到了知识回国的工人而言,他们将补充到西北最后一根短板,从德国吸收来工业底蕴,会让西北未来的路走的更宽广一些。

    进入腊月之后,全是好,6年的发展,西北快速的发展,凭借着丰厚的报酬,西北的工人们,也从之前的赤贫,进入到了高收入的人群之中,高昂的收入,直接给中国培养出了一个阶段的市场,3.3亿人,每一个人的平均年收入在600以上的情况之下,这是接近2000亿的巨大市场,西北只要消化这个市场,都可以得到海量的财富,推动着人员不停的生产。

    现在,当量能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之下,西北也必须做好计划的工作,还是原来一窝蜂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其实,在1913年的时候,恶性竞争已经出现了,不过不是特别的严重,一些方面产能相对的过剩,相互之间的竞争之下,棉布,纺织业等的价格,降低了10%。

    纺织业是西北的支柱产业,也是整个中国的支柱产业的,借助着西北先进 机器,纺织业的棉腚数目,每年都有一个巨大的增长,投资额度和生产能力也连连上升,不知不觉的,已经超过了总量。

    本来,西北应该调整,逐步的减少纺织业,把这部分的产能,释放在西北之外,以减少本国纺织业的相互竞争,可紧接着,爆发的欧战,在全行业,全领域之中,几乎无休无止的产品需求之中,生产力被进一步的打开了。

    这个计划也因为战争的关系,从去年推到了今年,虽然推后了快半年的时间,可是统计的数据的深度和广度,逐步的扩大的。故而进入到腊月之后 ,别人是欢天喜地,很多家庭在娶媳妇,嫁女儿,可是西北政府,则在不停的开会,战争等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再考虑的范围了,哪怕是山东的40万,台湾的几千人,这些对于未来会扩编到600万的西北而言,不算是什么大的战争,先不说山东战局会不会出现波折,即便出现了波折,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大局。

    决定西北未来方向,杨元钊创举的提出的五年计划,才是根本的。设计到整个西北,以大项目为龙头,以5年为一个周期,提出的5年计划,是经过后世研究之后,比较适合大国发展的,涉及到到工业的各种领域,几乎是包罗万象。

    最终,关于这个计划,有很多的名字选择,可是到最后,杨元钊还是力排众议,决定了一个老套却浅显易懂的名字,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章 调整计算

    一五计划关系重大,不但关系到未来五年之中,整个中国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可能到1918年,或者1919年结束一战之后,中国的布置,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跟非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没有计划的年代,曾经在一战之中赚取了大量金钱的美国日本,在战后都有一个阵痛期,后面的恢复阶段,才有了比较好的数字,不过黄金的十年之后,就迎来了1929,世界上规模比较庞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个经济危机,直接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杨元钊从阴山基地上面,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他可以在点的事情上,在发展的趋势上面,给出判断,可是包罗五年计划的所有东西,不是他擅长的。所以,这一次的五年计划,并没有自己单独一个人的命令,只是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比如说,大型机动车的,坦克,飞机和航空母舰,内燃机和电力方面,以这些方面为重点,再加上一些大型重点工程和其他方面,共同构筑了的五年计划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依靠大的研究项目,大的工程,甚至是大型工厂的投产,带动整个国家,必须选择最重要的项目,正因为如此,设计的方面太多了的,需要细细来制定,现在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门类,全系统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有研究,西北如何让这些发展的更好,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拍脑袋就能够做出来的,甚至不是靠感觉,而需要计算和辩论。

    从欧战开始,就开始的计划制定,最少设计到了600万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600万人分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领域,到了1914年初,增加到了的1800万人的,虽然大部分只是一个收集和调查的过程。可是负责制定各方面计划的人员高大69万人,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计算过程吧,更何况,其中还使用了超过30万台电脑。

    电脑。没错,就是电脑,在西北会展中心,超过数万平方米展厅之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电脑,最少有上万人,在这里紧张的工作者,利用电脑汇总某些数据,然后传输到终端或者打印机之中,这个场面是极为辉煌的。

    方方正正的电脑。显示器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只是巴掌大小的一个屏,甚至这个屏是液晶的,直接从手机上移植过来,显示器,键盘,机箱,风扇,主板和主芯片,基本上。跟后世的差不多,这是杨元钊的恶趣味,在铁路局用上了电子计算器作为铁路运行图之后,众多需要计算和设计的部门。都开始要求有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工具,为此,没办法杨元钊,把计算器的核心给拿出来的,让下面的人进行研究,顺便的支点他们后世电脑的基本概念。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函数计算机的核心,但是怎么说,也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虽然简单,可是计算速度却不错,后世因为便宜,成为了计算器的核心,如果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一套系统,比如说,内存,各种的外置资源,和输入之类的,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东西,普通的6个核心并列在一起,加上了一些外设的,构成了最普通的办公用电脑。

    虽然速度很慢,让用惯了后市计算如飞的电脑的杨元钊看不到眼里,可是伴随着各种操作系统和专门工具,他却成为了大规模计算和工程的必备工具。

    从电脑出现开始,关于电脑的申请就越来越多,现在的整个西北拥有120万台电脑,不是不想更多,主要是这些电脑,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生产,现在的西北的技术水准,只能够做机箱,电源等比较简单的东西,在电子管时代,连晶体管都没有涉足的前提之下,生产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不是开玩笑么。

    电子行业也就在这个时候起步了,首先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电子行业也是少数倒挂的行业,发展了足足20年,才生产出一款跟初代电脑性能差不多的电脑,然后才走上了快车道。

    一个国家,能够使用到计算的众多,既然电脑都弄出来了,索性以手机的芯片为核心,让人专门设计出来一台,集中了千个,万个,甚至更多芯片的机器,这个机器被杨元钊命名为大型服务器,主要用于网络的布置和大型数据的计算,比如说,天气预报,大型反应的基础数据运算。

    软件行业的,是最基础的,只要语言弄出来,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接下来,就是码程序了,西北拥有最海量的人员,哪怕现在用工荒,也可以抽取出足够的人员,而中国人的想象力,在这一个时刻尽显无疑,无数软件的出现了,电子办公系统,电子表格,电子统计,电子计算,电子打印。

    这样的变化,让杨元钊除了目瞪口呆,还是目瞪口呆,在电子产业没有获得足够发展的前提之下,居然就弄出了这个电子化的办公系统,甚至依靠这人海优势,制作出了无数的办公软件,这其中大多数数据用的比较多的设计,这些,直接作用到了五年计划之中。

    电脑的出现,也是一个巧合,软件丰富了电脑的功用,越来越多的人在电脑上面制作了东西,现在的电脑,比不上后世的顶级电脑,可是远比后世第一代和第二代电脑强大了,已经足以处理很多的问题了,计算能力强悍,实力强大,这些都加快了一五计划的布置。

    无论是后世,曾经苏联的5年计划,还是刚解放,中国的五年计划,都是一个大的方向,批准了一系列的重点工程,很多都是模糊的计算的,所以,在最终完成五年计划的时候,很多方面都有超额,甚至有些计划,明显不是最佳的计划,只不过占用了这个名额,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正是明白这样的优缺点,西北在五年计划之中,收集了更多的资料,在计算的深度上,也相当的高,有时候,甚至1个百分点提升额度,甚至是0.1个百分点的提升额度,西北也在争取,也在计算,西北的总量太大了,一五计划在制定的时候,要保证总体工业规模和财富增幅30%以上,这样5年之后,西北工业总量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哪怕是0.001%,也许就相当于几年前整个中国的总量了。

    用的69万人,还有30万台电脑,几乎把大部分的方面都计算了清楚了,之前提出的出行的计划,甚至有一个重点工程和十几个庞大工程被否决,取而代之的则是更重要的项目。

    每一个占据整体的权重和增幅都非常的小,可是架不住项目多了,只是大型工程,最终确定下来的就1838个,占用总投资额度,达到了3872亿西北元,平均每个大型工程投资1.5亿,几乎在6年时间之中,赚到的钱,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这个五年计划之中。

    初步计算出来的结果,粗略的估计,只是更深入计划和计算,改动的上百个大型项目,会让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提升20%左右,要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现在由于总量的增加,而逐步的放缓,却也有30%左右,又增加的20%代表着增加到36%,换成6年前,这真的不算什么,整个中国的总量还没有多少,工业制成品的数量不多。可是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的根基,中国的产品用各种的名目和品牌,走向了整个世界,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了,在这个基础上面,美国如果能够 6%的经济增速,已经可以偷笑了,更何况是36%,这个幅度不小。

    越是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就越发的发现,这个计算过程重要作用,本身准备在1914年1月1日颁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不停的推后,从2月1日,到2月15日,最终推到了3月4日,阴历的二月初八,这也是新年的一个月彻底的结束,而二月二的龙抬头已经抬起,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布,顺便的,总结过去一年的全部收获,盘点整个西北的工业成绩。

    西北的一切发展,对于外部,是保密的,可是西北控制的所有省区,所有城市,所有有资格管理的代表,都会聚集一堂的,现在的西北,已经不是原来独立发展的那个小小的体系了,而是一个对于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体系,从五年计划的制定之中就可以看到了,未来的5年,当这一个五年计划彻底的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五年计划,必须要考虑战争结束的可能性,这些都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也不是一个命令能够下达,最终,西北政府决定,在3月份左右,举行一次全西北的大会,所有市一级的议员和大型企业负责人,中层,会齐聚包头,到时候,西北政府会宣读19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顺便的,也会确立一五计划的全部实施纲要。(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一章 中国工人

    西北这边,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并且为了这一计划,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代表大会,几乎代表着各省,各个地区,甚至是小到一个小镇的利益的代表,会共同的前往包头,进行一次集体表决的大会,也就是在火车通行整个西北的时候,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从包头到最远的地方,最多两天半,最少几个小时,没有了后世长达数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旅程,即便这些底层的官员离开,也不会改变当地的平衡。

    西北为了1914年,甚至从1914年开始的5年时间的发展殚精竭虑的时候,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同样为这西北努力几百万中国人,也同样的在努力,他们付出的,不但是辛苦,甚至还有生命的代价。

    在西北通过挑选,选择了一批年轻的工人,又经过了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的培训和训练之后,这些怀揣着中国梦的年轻人们,坐上了前往地球另外一个半球货船,带着西北的任务,前往德国,为西北跟德国签订的劳务输出协议服务。

    哪怕西北特别的准备,超过几百万人的人口迁移,也没有可能很好,从上海到巴士拉,几千海里的航程,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就不能更多的考虑舒适性,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船,差点没有吐到虚脱。

    这不是一百多年前的黑奴船,所有的生病的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可即便如此,还有人因为风寒和生病等原因,永远的离开了,虽然概率上面,只有大几十万,甚至是百万分之一,可每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这是无可避免的。哪怕西北也想到了,当年向南洋移民的时候,也是几百万人,南洋距离中国也远比的中东近的多。依然有一些老弱病残死在路上,有了经验的西北已经尽可能考虑了,但是也有例外。

    对德输出工人, 是西北大工业计划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不但关系到德国接下来的持久作战能力。也关系到西北向德国偷师,弥补工业生产和技工体系之中,有差别的地方,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未来3年,最少还有六批。无法改变一切,只能够把工作做细,让一些有缺陷,或者体弱的,在最初的筛选之中。被筛选下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而发生在海外的死亡事件,西北做好了后面的工作,高昂的抚恤,解决了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

    这些抵达巴士拉民工,会在巴士拉简单的休整,现在的巴士拉,可不是原来的一个小小的港口,中东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市,现在的巴士拉。已经变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港口,只是从德国唯一外出通道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巴士拉的重要作用,以前西北画出来的区域。已经全部占满了,而德国又在原来巴士拉港和现在新港的位置上面,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大批的仓库。

    作为西北第一个海外的领土,这一个港口,西北是投入了巨大的力气的。甚至连移民都不少,加上工作人员,流动人口和军队,巴士拉目前已经有50万人了,已经有了大城市的迹象了,这在中东极为的少见。

    整个对德国的民工输入时几百万的,但是船队有单独的,有联合,每一次抵达的人员数量不等,民工们在巴士拉休整的时间也不长,少则三天,多则五天,二德国方面也把铁路运力给调整到了最高,几乎每天都有70列的客车,从巴士拉发往柏林,其中有半数,拉的是西北的民工,按照一列600人来算,每天可以运走4.2万人。

    所以在巴士拉停留的,最多也就是5天,20万人,在西北的巴士拉新港跟德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仓储被专门拿出来,隔了不同的小间,让移民们住在其中,一方面做必要检查和休息,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德国人造册和登记。

    这是一个超过300万,6年接近2000万的劳务输出,2000万,或许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大数字,可是对于德国而言,总人口不过是6000万左右的,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人口。

    这些工人们抵达到德国之后,德国会统一的安排,甚至为了这些民工,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民工司,专门管理这个,陆陆续续抵达的民工,都被德国接收,简单适应了之后,转送到了各个工厂。从进入到1914年开始,贯穿整个农历的腊月,这个工作一直都不停歇,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已经形成了也一套完整的体系,运转顺利了起来,源源不断的安置民工了。

    欧洲大战的核心德国,在腊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欧洲人是公历纪年,也就没有新年之类的,可是陆续通过3B铁路,运送过来庞大的,数百万的民工,着实让德国兴奋不已,这对于德国而言,不亚于一个强心针。

    中国人的生产能力,在之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已经尽显无疑了,这两大企业接管了德国国内的大规模建设,就连刚刚通过的德法边境的永固式防御基地,也是西北建设,高昂的效率,优秀的质量,让德国对于西北的生产力相当的满意,进而对于民工很是期待。

    西北的提醒,让德国发现了问题,在欧洲战争速胜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的前提之下,持续作战能力已经成为了主流,这种时候,哪怕一把步枪的生产,都尤为重要,这代表着国家力量耗费减少,可欧洲诸国,除了俄罗斯之外,都存在 一个问题,人力应用的问题,特别是德国,德国交通断绝,再加上也没有很多殖民地的情况之下,无法从外围获得输血,在人力的选择之上,必须要考虑军事,工业和农业。

    这时候,西北趁机提出来的方案,几乎是正中下怀,这个诱饵太大了,哪怕他真的是有毒的,德国人也先吃下去再说,更何况非常的合理,德国方面可以按照德国这边的标准,负责西北民工的工资,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这些可以折合成费用,算下来的话,没有趁火打劫,却解决了德国最关键的人手问题,只要这些民工差不多,或者说,懂得一点技术,那么德国就最少可以解放出一半的人力,这些人力无论是投入到任何方面,都会让德国的战争潜力上升一个档次。

    为了招待好这些民工,特别是见到了第一批30万民工之后,简单的测试了一下他们,技术水平比较统一,不算很高,却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能够替代一些技术不是那么高的,体力要求比较大的岗位,这等于说,让德国在没有影响到生产能力的前提之下,最少再调集的150万到200万的军队。

    德国的生产能力来说,加上西北的支持,缺的不是武器生产的能力,缺少的是人员,这一点在初期已经显现出来的,不是西北的提醒和帮助,最多一年,德国本身的工业生产能力会降低30-40%,农业生产能力会降低4成。

    这种情况之下,拥有这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粮食生产受到影响,本国又不能获得大量的粮食的话,恐怕军队也会受到影响,在任何时候,吃饭永远是最大,任何一支军队,哪怕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断了粮之后,最多3天,就会混乱,7天恐怕不用打都消灭了。

    粮食是大问题,必须解决掉,跟协约国不同的是,德国在没有打败英国海军的前提之下,外界的运输,只能够依靠3B铁路和巴士拉港,这个港口的运力不小,可是3B铁路的运力有限,在进行复线,甚至是三线的建设,在中东的铁路已经是三线了,可是从土耳其到达德国的铁路,却不容易,只是立项的工作,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征地拆迁之类,也比较麻烦,哪怕是可是那都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这个运进来的是一些必要的原材料和战争物资。

    西北支援的300万工人,可以在众多的领域替代原有的工人,让德国原来用9个瓶盖盖10瓶子的,变成10个盖10个,甚至会有些富裕,德国政府极为的重视这一批的工人。

    第一批,已经分配下去,早已经等得比较着急的工厂,立刻接受了这一批工人,在实际使用之中,虽然说语言不通,可是工人们的交流,永远是机器和数据,更别说,西北的工人,还有针对的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德语,这已经相当的不错了,可以当做合格的工人来使用了。

    首批的反响不错,德国政府方面,也把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放入到了工人需求之中,可以毫不客气的说,300多万的工人,来到德国之后,他们的位置,基本上,是已经被确定下来。

    新成立的司,主要就是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为新来的人员安排好住所,工厂,以及一些食宿,尽可能让中国工人可以更快的融入到德国的工业领域之中,尽可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二章 德国春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句古诗,也反应了在 异乡的心情,人离乡贱,物离乡贵,更表现了在异乡的不容易,哪怕这些西北人的背后,站着的是强大的西北,在比其他国家更清楚西北强大的德国,再加上有求于人,在这个方面比较的重视,甚至在临近农历春节的时候,为来到德国的中国工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宴。

    王刚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在离开西北之前干过一年技工,实力不怎么样,却勉强达到了2级,这一次突击培训之后,就被派到了德国,作为克虏伯工厂之中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主要是给技师打下手,一些需要用力气搬动的东西,或者是体力活,只有在熟悉之后,才能够上机。

    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王刚之前在西北的时候,在技工领域的悟性不怎么高,可是语言方面却有天赋,不过是一个月的突击语言训练,他就掌握了简单的交流能力,来到德国之后,融入到德国的语言环境之中,更是如鱼得水,是克虏伯工厂之中,少数几个可以跟德国技师直接交流的。

    也因为如此,王刚成为了克虏伯工厂的临时翻译,并且跟随的技师是克虏伯工厂少数几个顶级的7级技师之一。

    7级技师,在任何工厂都可以被成为顶级技师了,克虏伯工厂有8级技师,而且不止一个,但是那都是在总厂之中,这么一个火炮分厂,7级技师已经称之为镇厂之宝了,除了少数精密件和重要的项目,否则让他出马的不少。

    王刚的师傅名叫科林,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现在德国,跟军工有关的企业,无不是在扩大生产的规模。克虏伯也不例外,所在75炮车间,是专门进行炮管加工,工程量和压力非常的大。可是让科林出马的不多。

    只有跑栓等少数几个项目,需要他来做最后的雕琢,而今天,就是科林出马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雕琢之后的跑栓。需要在他这里完成最后的精加工,虽然每一个加工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却代表着克虏伯75炮的荣耀,这不但关系到了精准度和射速,也关系到了使用的时间。

    一个不大的跑栓,被王刚抱起来,固定在机床之上,他小心的看着位置,这是进入到克虏伯工厂之中才学到的,原来加工东西。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力度,都有讲究,真正的高级技工,可以做到用这个技巧,来加强精度,做到普通技工无法做到的事情。

    达到这一步,王刚不知道挨了多少骂,最终,才做成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王刚顾不上劳累的,每个30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把一个跑栓放上去。几公斤的钢铸件,一次次的搬上搬下,这绝对是一个体力活,可是精神上却保持着高度的集中。科林30年的技工经验,不能够用语言来传授,可是照着做。比葫芦画瓢是可以,比如在加工时候的一个小小的回刀,再比如固定零件的位置,再比如说力度和转折的角度,这些只是依靠着长期的实践之中的经验,迅速的被求知欲旺盛的年轻工人所吸收,成为了他们能力的一部分。

    看着科林出神入化的操作,王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手上,冰冷的机床,在科林的手中,变成了一个灵活的工具,而固定的工件也仿佛是有了生命里一般,在刀工之下,形成了一个个的纹理,当一切完成之后,王刚搬起来,放在溶液之中清晰,光滑如同镜面,几乎不用怎么的清理。

    这也是科林的独门绝技,别人加工出来工件,多多少少会有这样那样的毛刺,需要后期用砂纸打磨,这样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质量和精度的,可是科林的加工,永远不会出现毛刺,这就是他优势,换成普通火炮,或许不那么注意,但是这一批远程高精度75炮,必须要他亲自出马。

    好在工件不多,一共就是80门,一个个的替换,终于,把最后一个跑栓放上去,科林停止了车床,满意的拍了一下王刚的肩膀,用德语赞许道:“很好,王,你做的非常完美!”

    “谢谢!”王刚擦了一下汗水说道。

    “今天晚上去喝一杯好么?”科林竖起大拇指,道:“我们慕尼黑的黑啤酒,可是这个!”

    “对不起,科林先生,今天晚上我们要去赴宴!”

    “哦!”科林眉毛一挑,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春节!”

    “对,春节!”王刚对科林竖起了大拇指,科林爽朗的笑了,今天是1914年1月24日,也就是礼拜六,但是在中国人传统的农历上面,有着另外的意义,今天是农历29,明天就是农历30,也就是除夕,而后天是春节。

    在任何时候,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处在异国他乡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没有德国人组织的庆祝活动,他们工人们也要聚在一起庆祝。

    下班的铃声响起,科林拍了拍王刚的肩膀,随口说道:“那三天之后见了。”说完晃悠悠的离开了,明天是礼拜天,是休息日,虽然克虏伯工厂是军事化管理的,可是轮班休息还是可以。

    王刚摇摇头,跟着离开了,因为这个工厂建设的年代较早,厂内已经没有宿舍,一共1700多人的工厂,进入了400多名中国工人,解放出来了差不多300多名更高级别的技工,他们不知道是抽调到其他工厂,还是进入到军队之中,总之由于中国人的到来,工厂的效率在提升,因此中国人的待遇也相当的高。

    由工厂出面,在旁边5分钟脚程的地方,租了一栋6层的楼房勉强保证4个人一个房间,双层床铺,让狭小的房间显得宽敞了一些。

    走过街区,不时的跟认识的人打着招呼,其中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德国人,王刚熟练的外语,已经可以跟德国人简单的交流,并且很快的融入这里。

    回到宿舍,其他的三名工人还没有回来,不同的车间,上下班的时间略微的有些不同,对于此,王刚已经熟悉了,在一个书桌面前,拿出了一个记事本,同样的记事本他一共写了3本了,白天在工厂里面的经验,加工的心得,晚上的时候,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有跟西北不同的地方,或者是一些小的诀窍之类,记录在本子上面,有专人会收集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会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慢慢的传到西北,在一部分专家,和少部分的科学家的帮助之下的,进行归纳总结,从中间找出来西北缺乏的,或者是西北可以吸收的东西,然后一点点的补充到西北技工体系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德国的东西,走出自己的路。

    不过今天,王刚并没有记录多久,因为今天的收获不多,有的只是原有技巧的深入,简单的把几个要点记下来之后,就躺在了床上,大概30分钟之后,另外的三个室友也都回来了,他们简单换了衣服,出门集中了起来。

    不但是王刚一个人,所有在工厂的工人,都被集中到一起,今天就是1月24日,礼拜六,在德国这边是一周的最后一天,可是在中国人的心中,这是腊月的二十九,后天就是新年。

    为了照顾中国人的情绪,德国人非常人性化的布置,刻意的询问了新年在中国人之中的地位,得知跟西方的圣诞节一个地位之后,不但专门的调整,给新年三天的假期,从30开始,一直到腊月初二,还在放假的这一天,还专门在民工集中的城市,举行了盛大的晚会。

    这个晚会有些西式,跟东方的格格不入,但是还是在中国人的建议之下,弄了一些饺子,甚至还要请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去包饺子,弄得有些中西合璧的感觉了。

    王刚就是前往宴会地点,慕尼黑足球场,慕尼黑这个工业城市,一共有大大小小的工厂超过300家,也接受了差不多4.5万的工人,这么庞大的数字,普通的室内是无法容纳,在分开举办和集中举办之中权衡不定之下,最终决定集中举办。

    宴会很盛大,也过的非常不错,巨大的足球场,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同乡和故旧们,倾诉者相互之间的离愁别绪,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之中,显得特别的珍贵。

    慕尼黑对此也非常重视,市长和议员们,甚至防卫司令都亲自的祝酒,而西北驻扎在慕尼黑的参赞也出现了,共同为大家庆祝节日。

    在欢呼声和充满了中国气息的祝福之中,这一天过去了,而接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是三天短暂的假期,在繁重的劳动之后,这三天特别的假期,显得弥足珍贵了。

    年节就在这么庆祝和离愁别绪之中过去了,上百万的海外民工们,在万里之遥的地球另外一个半球,度过了一个难以想象春节的时候万里之遥的中国,也同样有无数人,为了梦想,为了祖国的强大,努力工作着。(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五计划成型

    万里之外的包头,五年计划筹备部,这个从成立之后,就不断的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12个目标小组的,超过百栋大楼的庞大组织,其中一个项目部,超过500名工作人员,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应该在年前收尾五年计划,因为几个小项目的数据不太确定,又重新的推倒重来了,类似的小规模的推倒从来,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最少经历过了上百次,可正是这一份的郑重,才让这个计划变得完美无缺。让西北推动的,整个世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出现的那一刻,都集中了世界的目光,成为了可以载入史册的计划,变得相当务实和详细,以800多个门类,最少1600个大型工程为骨干,包络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和比对,对850余个产能的富裕或者是接近极限的项目,进行调整,既保证了产量,不能让东西不够用,又保证了足够的利润,这个尺度的把握上,不是特别的容易,一丁点情报收集错误,都会让整个几乎发生较大的波动,连锁反应之下的计算量已经相当巨大。

    南美洲的蝴蝶,之所以可以在另外一个不确定的地方,掀起一场风暴,关键就在于连锁反应,而不是蝴蝶有这么大的力量,哪怕现在其他已经定型,这一个小环节的错误,都需要他们一点点的对比,避免出现其他的错误。

    计算工作已经到达尾声了,苛刻程度还在上升,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科技的提升作用,甚至对于工人的培养,对于产业的拉动,等诸多的方面,都需要系统的来考虑,有些时候。决定工程是否进行的,精确到资金的投入和投产的时间上面,苛刻到了天的程度,有几个不错的项目。正是完工时间差几天,在对比之中,被其他的项目取代了。

    这样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这一个计划。在后世,被认定为最完美,也是最适合20世纪初期中国发展的计划,甚至其他国家在后来,西北解禁了的一五计划的大纲之后,开始深入的研究一五计划,并因此形成了国家计划战略,比较完善的解决了劳资纠纷和经济危机,计划学这个本来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首创的学科,被命名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典。

    谁也没有意识到。一五计划,这个杨元钊比葫芦画瓢弄出来的东西,居然有这么深渊的影响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在未来五年之中,为中国打下了强盛的根基,甚至他的后续影响达到了一个世纪之久。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新年到了,又忙碌了一个晚上工作人员,在最后一个结果出来的时候。一声欢呼,这是数百人真心实意的欢呼,这一个环节最终的确定稿,代表着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五年计划最后的一个项目圆满,这个环节在厚度达数千页的介绍材料,或许只是占据了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段话,可是为了这一段话可以完美的展现,他们可以付出所有的努力。

    主任把汇总过来的结果。装入到特定的档案之中,第一次五年计划的概括,只有几千页,但是扩充起来,总体工程和体系的资料,最少有数十吨,1600个项目,不过是骨干,其中填充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用了近乎海量的人力,最终才完成的定稿,没有人统计过,西北为了5年的计划,做出了多少的努力,但是从后世的经验来看,其他学西北的国家,没有一个5年计划有西北出色的。

    一五计划太重要了,西北的高层,杨元钊,刘澍都在盯着,甚至其中还有军队部分的,部队冯玉祥也在盯着,他也想看看,5年的时间之中,创造的无数的奇迹的西北,会不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而逐步成型的一五计划草稿,似乎从方方面面印证了实现的可能性,哪怕完成初步目标,5年之后的西北,跟现在,都完全是两码事,无论是软硬的实力,都会有巨大的发展。

    一五计划定稿的时间,正是大年初一,哪怕是新年第一天,参加完包头和西北的团拜会的杨元钊和刘澍,也都分别的赶到了一五计划筹备部,亲自的审阅这一个的计划,这一个庞大的计划,已经几易其稿,跟最初的设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总体上,还是体现了杨元钊的建议,以电气化革命为主导,继续深入在动力,发电机械,重工业和机器生产之中的优势,有步骤的进入到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用新材料和新科技,带动西北和整个中国,快速的向前发展。

    简单几句话,所表现的力量,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这也是杨元钊一直期待和骄傲的,动力领域的革命,对于西北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极致,杨元钊的独特眼光和能力,用后世水平的动力机械,直接让中国跨越了蒸汽动力时代,电力时代,直接推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层,因为一体机的独特功能,发展出了独特材料推动技术发展的道路,一些本来应该在二十年,三十年出现的材料,提前的出现在了这个时代,进一步让西北各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现在的西北,已经在世界各国之前,进入了更新的高度,同样的体系,同样的布局,材料使用的不一样,就能够让机器性能更好,特别是在关键行业,比如大马力发动机上面,增加气缸数量和气缸的大小,达到极致之后,很自然就进入到燃烧温度和压力提高之上,这样发动机,推重比就相当的高,已经不以马力的高低来计算了。

    其他的一些材料也是如此,大型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甚至是大型水力发电机上面,西北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五计划也是为了让这个独特的道路,真正的走的更加的宽阔,有目的,有调理的发展出来,不是之前的那样零散开发。

    杨元钊默默的翻动着手中已经定稿的一五计划,浓缩到了极点,占据了重点1600个大型项目,只占去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是一些细小的,往上上面的一句话,就是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投入,最初确定了接近4000亿的投资额度,已经增长到了1.5万亿,这笔钱不能够只依靠税收来投入,西北银行和杨元钊,都拿出了一个大头,杨元钊不但把几年累计收获的资金都投入进来,而且还动用了海量的黄金,这些都是杨元钊在近两年的时间以来,用一体机分解出来,本来准备投入到西北银行,却被应用到了这里,加上杨元钊拿出来的和西北银行总计达到了3500吨的黄金,加上其他外汇,白银等,足以支撑最初的投入,每年超过3000亿西北元的投入,也就是1500亿美元,足以推动西北的经济激增。

    在杨元钊抵达了之后不久,他还在看着一五计划总纲的时候,刘澍也推门进来,看着手中,超过300页,厚厚的总纲,略带不信的问道:“真的全部都出来了!”

    杨元钊点点头,道:“没错,都出来了,快来看看吧,这些可能在年后用的到!”

    刘澍没多说什么,走进来拿起了报告,也就是这么多年,主导政府事物,才对科技和工业有些了解,他更加擅长的是组织和实施,可是看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充满了成就感,特别是5年计划,充满了前瞻性的计划和未来前景的描写,在一瞬间,让他神往不已,可是看到一页的时候,甚至略带不信的说道:“这可能实现么?”

    杨元钊看着刘澍指的那一页,正好是飞机制造技术,在5年内,完成客运飞机的商用化,初步实现50-70名乘客的搭载能力,或者是5-10吨的商业运输能力,用空中交通代替陆地交通,初步估计商用飞机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500公里。

    难怪刘澍这么吃惊,他知道目前最快的铁路的速度,也不过是180多公里的样子,真正使用到营运上面,不会超过160公里,这为了安全余量,但是一下子提升三倍,不是代表着更便捷的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杨元钊提出来,最开始是在包头商会上面,首先提出来的,就是修通包头到大同,到太原的道路,本来对此并不太感冒的商会股东们,开始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哪怕是马拉四轮车,在平整的水泥路面上面,可以拉的更多,跑的更快,高速度的流通,带来了丰厚无比的收益。从这一天开始,所有跟道路,跟交通有关的东西,一直都是商会投资的热门,只要有计划,立刻可以得到海量的投资。属于杨元钊的交通光环也一直没有卸下来过,从公路到铁路,再到航运业,交通用神奇的效果,征服了所有人,现在,五年计划之中,居然有飞机运输的项目,而且这么的精细,不但有客运的计划,还有货运的计划,这多多少少让刘澍吃惊不已。(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商用飞机

    飞机在未来到底有怎么样的高度,可以说这个世界里面,没有人比杨元钊更加清楚了,未来的空中,是飞机的天下。

    在这个时代,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气球,在西北的有意引导之下,用更加成熟的机体,集中了一些轰炸和机枪等武器的,用氦气替代了氢气之后,安全性已经大大升高了的,攻击力也大大的提升了,在战场之中,有着综合性的作用。

    这种安全性能更高的飞艇,延长了飞艇的使用期限,从德国开始使用飞艇进入到了战争的时间,飞艇的研究在深入,各国都不约而同的进入到了飞艇时代,哪怕是百万造价,各国的飞艇集中起来,也建造了1500架,这是一个庞大的令人窒息的数字的。

    在这一场盛宴之中,西北没有涉足进去,紧紧的守着自己的坚持,最多制作成品赚钱,目前世界上的飞艇,有三分之一是西北制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杨元钊清楚,这个飞艇只是一个昙花一现,西北的飞机,已经可以轻松的干掉飞艇了。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飞机还只是玩具,能够带着驾驶员上天已经不错了,速度也是在一百多公里,慢一点的,甚至只有几十公里,比最快的火车都要慢。只要迈过动力这个门槛的,即便西北的飞机不暴露,动力和科技逐步提升之后,最少5年,最多10年,当超过300,甚至是500马力的发动机出现之后,高速的飞机和携带的武器,会让飞艇彻底的从天空中消失。

    一架只有十几万的飞机,可以轻松的击落一架数百万,甚至更多的飞艇的时候,飞艇时代会直接的被飞机终结,这不是西北研究的结果,是一个真正了解战争的人都明白的,同样作为武器。飞机拥有飞艇所不具备的一切,甚至当动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连飞艇的巨大载重量,都会被飞机取代。

    飞艇因为气体和结构的关系。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扩大,半硬质化已经让飞艇,载重量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再大自身的强度都不够,真的要是弄成金属材料。也不容易控制,这是制约飞艇扩大的最大问题。

    可是飞机不存在,当动力和浮力在速度的推动之下达到,就能够升上空间,动力不断扩大之下,载重能力也可以提高,后世甚至有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的巨大飞机的出现。

    这些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天方夜谭,如同科幻一样的飞机,这个时代的人也理解不了。除了西北,没有人认识到飞机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专门研制飞机的工厂,飞机只是爱好者之中的玩具,大部分的飞机发动机,还是普通的汽车发动机,在这个才出现很短时间的汽车,他的发动机马力数不可能很大的,几十马力的都属于正常,早期的飞机。基本上都是用最轻的材料,木材或者是其他蒙皮之类的,这些玩具的军事用途很小,最多就是作为侦查使用。

    西北完善了普通的发动机。星型发动机的动力,已经从单台1200马力左右,逐步向1800迈进,从性能上面,已经接近二战时期飞机发动机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面。西北开启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研究。

    杨元钊是动力工程师,飞机发动机这个项目,他知道的只是一个理论,可是作为一个速度的爱好者,改装车和摩托是他的爱好,为了追求极限的速度,他研究过火箭喷射的摩托和汽车,对于涡轮螺旋桨的基本理论还是知道,这个集中了无数巨人的灵感之火的结构,在这个时代,拥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喷气式远高于这个时代,在没有导弹和雷达的情况之下,实用性并不强,而次一点的涡轮螺旋桨,就进入到了他的视野。

    活塞式螺桨机主要的差异点除了驱动螺旋桨中心轴的动力来源不同外,还有就是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通常是以恒定的速率运转,而活塞动力的螺旋桨则会依照发动机的转速不同而有转速高低的变化。

    活塞式发动机有活塞存在,靠活塞在汽缸内反复往复动作驱动曲轴而转动。 涡桨发动机其实就象是一台风扇(压气机),抽进空气后在燃烧室内喷入燃料并点火,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排出时驱动(吹动)涡轮(其实和平时见的蒸汽轮机叶片一样)转动。动力输出一大部分带动螺旋桨的主轴转动产生飞机动力:一小部分带动前面提到的压气机向燃烧室内输送空气

    不是说,没有人发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优势,原型其实在二战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可是真正的使用制造出来的,还是1942年,只是作为一个新的发动机的变种,性能还不太稳定,到了二战之后,才有大的发展。

    对于涡轮螺旋桨来说,一个关键的制约就是燃烧室,燃烧室点火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这对于材料学的要求非常高,在二战之前,因为科技和加工水平的差别,耐高温高压的轻型材料,在动力达到极限之前,几乎不可能出现。

    可是西北却不一样,一方面借助着一体机,每天数千不同的材料,从中间选择出足够多的出色的材料,很多都是只有配方,却无法制造出来,可是能够制造出来的,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其中就有适合的高温高压材料,耐高温的程度甚至超过了1000度。

    这些材料,在涡轮发动机上面的优势,800度以上温度,这比较适合涡帽的回收,正是这些耐热的材料,让西北越过了活塞式的发动机,直接的奔向了更先进的涡轮螺旋桨。

    在后世,只有一个动力强大和省油两个优点,一些性能更加出众的涡轮发动机,会应用到大型客机之上,多是放在民用,军事用途上面很少,大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不但雷达能够发现,巨大的噪音让声呐都能够轻易发现,最多是制作成为的加油机,只能够作为直升飞机的加油用途,或者是大型运输机,节约燃油的优点,让他可以飞的更远,运载力更强。

    在这个螺旋桨飞机还没有彻底发展的时代,就节油这一点,制作出来,就有巨大的优势,同样动力条件下,比活塞发动机最少省接近一半的油,至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速度慢,那是相对于超过音速喷气式发动机,独特的特性,让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可能超过音速,相对于后世,动辄2倍,3倍音速,相对于二十世纪初,甚至到二战时期,最高航速在几百公里的飞机速度,并不比他们低多少。

    最关键的是,相对于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在动力上面的容易增加,它的出现,让西北可能拥有更加庞大的战略轰炸机之外,商用途的飞行器也成为了可能。

    早在大功率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时候,西北就设立了一个项目,不过在航空发动机没有大发展之前,这个项目的发展是微乎其微的,不过杨元钊很重视,甚至亲自牵头动力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北的各方面技术的发展之下,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之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原型,也已经通过集中攻关研制出来了。

    杨元钊很明白,动力是一切机动工具的基础,没有解决动力的问题,原型机很困难,最多只是模型,可是动力问题一经解决,那么接下来就快多了,故而,在军方武器的研究之中,特别的把大型商用飞机的项目列入了其中,成功的通过了一五计划的审核,成为了1600多个大型项目之中的一个。

    为了保密的原因,不可能让这个商用飞行器走出国门,但是在中国,专门供给一定级别的人使用,还是可以的,庞大的中国国土,商务和政务旅行的众多,别的不说,就拿杨元钊来说吧,青岛,上海,新疆,有很多的事物需要他亲自去处理,火车的专列,150公里的平均时速,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的,在行程密集的时间,杨元钊甚至不惜把一个身体分成三个四个来用,可能一两个月的时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铁路上度过了。

    有了商用飞机,大部分的问题能够解决,哪怕是最远5000公里的航程,也只需要10个小时,这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还有遍布在中国各地的工厂研究所,所生产出来的东西,一些季节性的食物和重要情报原件,都可以用这个来转运,空中优势,无视大部分的地理环境的直达效果,在一些重要物资的运输上面,非常关键,一些重要领域,速度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商用飞机的巨大作用,比不上战略轰炸机的巨大作用,当相当于的B29,甚至更高级别的战略轰炸机出现的时候,地毯式轰炸才成为可能,到时候,密集防守的补兵,面对着无休无止的空中轰炸,才真的是欲哭无泪,空军将真正拥有决定性的作用,制空权成为了超越路权海权之上的第一先决权利,失去了制空权,在战略上将陷入到绝对的被动之中。(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敌美国

    杨元钊之所以这么的力挺商用飞机,除了商用飞机的巨大作用,可以让他节约更多的时间,加快中国高端物流和运输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他的心中,还有更加深入的作用,军事作用。

    因为他这么一个巨大的蝴蝶的煽动,欧战已经爆发了,比历史上的一战,最少早爆发了快一年,经过了西北的加强和提点,在飞艇等超常规的武器的帮助之下,取得了巨大的优势,比历史上更快的进入到法国,并且包围了法国巴黎,累计歼灭了协约国数百万的大军。

    土地,财富,在某种程度下,都可以舍弃,可是人却无法舍弃,存人失地,地终可得。存地失人,必将人地两失。胜负不在于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有生力量的消长。毛爷爷的这句话,说得就是这个,协约国再怎么强大,本国的人口都只有几千万,也只有俄罗斯是过亿的,一旦失去了几百万,特别是几百万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后,又在西北的引导之下,迁移了上千万人口到西北做苦力,这几乎代表着他们的力量被削弱。

    德国取得了比历史上更强悍的开局,陆军上压着英法来打,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海军被封锁在波罗的海之中,可并不意味着德国的外援被断绝了,通过3B铁路,在巴士拉那么一个出海口,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德国。

    战争局势,此消彼长,你弱他就强,德国强势的结果是,英法俄都被削弱了,在一战的初期,同盟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甚至英法都有支持不下去的可能了,就目前看来,这个可能性非常的大。就说在冬天里面,英法准备的巴黎战役,英法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军队,可是位于波尔多的法国新首都的军队。几乎没有调动过,很显然,无论是英国,还是发过,都在做两手准备。防备巴黎战败之后的连锁反应。

    这种情况之下,英法纷纷的联络美国,许诺了无数好处,让美国加入,美国确实动心了,德国海外殖民地虽然少,却比没过多,再说了,英法还大方的让出了不少利益和殖民地,这让一直都谋求向外扩张影响力。再加上美国在英法都有巨额的利益的,他不可能放弃英法的。

    在经过了几轮的磋商之后,美国已经准备开始动手了,他的动作,立刻产生了很多迹象,即将会参加到协约国之中,这样的话,德国就很难挡住拥有了美国的协约国大军,美国的动员能力几乎跟俄罗斯持平,工业生产和武装军队的能力。绝对远在他们之上,是一股比俄罗斯更加可怕的力量。

    美国,这个后世世界单极,冷战时期的双极。二战的主导者,在后世,山姆大叔大棒加甜枣的形象,几乎是遍布世界,作为世界警察的它,活跃在整个世界局势的所有领域之中。亚洲有他,美洲有他,非洲有他,甚至中东更加活跃着他。

    在所有国家之中,哪怕是现在的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杨元钊看来,也就那样,纵横七海的舰队,强大无匹,却已经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毕竟人口和工业生产这是一个硬伤,看起来殖民地遍布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因为本国人口的限制,无法如同美国,俄罗斯那样,控制着庞大的土地,当殖民地的解放运动开启之后,几乎必然衰落,一战的爆发,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过程。

    后世讨论之中,曾经有一个世界霸主的条件,第一项和第二项是重点,第一就是拥有庞大的战略纵深,第二就是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工业和经济实力,不同于曾经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有一只庞大的舰队就足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这个工业极为发展的时代,大规模战争拼的就是各自综合实力,这两点极为重要。

    从这两个方向来说,目前来说,能够有这个潜力的,美国,俄罗斯,中国这三个国家,其中俄罗斯只能够算是半个,没有足够工业和经济实力,至于目前掀起欧战的德国,如果有机会统一欧洲大陆,把奥匈,法国,巴尔干,意大利等都统一为一个国家,重现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的话,德国也算一个,但是就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

    抛开了俄罗斯,也就剩下中国和美国,中国之所以上榜,是因为杨元钊的逆天作用,用一体机和左右逢源的局面,一举的在中国的西北边陲,兴建起来了也一个超越美国的庞大工业区,奠定了根基,否则,中国也是跟俄罗斯一样,空有两条的表象,却没有两条的核心。

    而美国,只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就拥有了霸主的一切基础,他们缺乏的是一个机会,现在,这个机会来临了。作为游离在战争之外,不属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却有倾向性的美国的,会对欧洲战局产生何等的影响。

    情报局不惜把建设不久的情报网络,运转起来,首先从收集整个美国的社会情况和新闻入手,掌握美国的情况。情报局得到的信息之中,美国已经在国内进行总动员了。这是无法遮盖的,一个国家的动员,除非这个国家之内,没有别的国民,或者别国的族裔,否则,大面积,全部工厂企业,逐步的迈向的军用,这明白无误的彰显了转向军事,至于征兆预备役和大规模军事训练,更是无法遮掩。

    美国也没打算掩盖,大规模的行动瞒不过任何人,只要是有心的国家,就会知道,可是美国不是小国,不是弱国,他在自己国土之内的动作,不怕任何人质问,就算是德国也一样,这么一个大国,哪怕有一丝可能性,德国都不会把它推到协约国一边的,明知道对方有倾向性都不可能。

    美国肯定不是随便拿来玩玩,参战的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历史上的一战,美国是在最后的情况之下,才参加了欧战,成为了压倒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少数的几次战斗之后,就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德国投降了。现在,因为杨元钊煽起的翅膀,不知道改变了多少的东西,整个世界局势已经是一团糟了,天知道美国会在什么时候登场,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一年,必须做好德国无法抵挡美国的准备。

    只有一战,甚至是只有持续时间长的一战,才最适合西北的利益,美国提前参战,在海军上面,会占据绝对的优势,美国跟英国结合起来的主力舰,对于德国有巨大的压制作用,就算是西北无条件的全力支持,全力为德国制造主力舰,撑过了最初不利的阶段,接下来呢,当英国看到无法取胜的时候,主动开放一些东西,英国人的主力舰技术,加上美国人的生产能力,还有美国国内的庞大的人力资源,会在海军上产生压倒性的优势。

    德**舰恐怕只能躲在波罗的海,否则一次决战之后,德国人的战舰会被全歼,至于陆军,本来就是用战术的帮助,抵挡住协约国的庞大军队,加上美国这个最少是三四百万,最高可能达到千万大国来说,真的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时候,不但在西线,有了美国的支援,英法借助着殖民地的庞大人力,拼凑出500万甚至以上的大军,美国可能会动员200-300万大军,至于俄罗斯,只要美国不计成本的给与武器装备,他也可以动员起500万,四面八方,最少有1300万甚至更多的军队压上来,哪怕是德国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过数量级别上三倍,甚至是五倍军队差别。

    美国在短时间之内,打败同盟国,停止战争,这对于中国绝对不利,没有耗费巨大的英法,绝对不会放过西北的,无论是为了德国跟西北之间的关系,还是保护西北现在的胜利果实,都必须要支援德国打下去,不然,就是中国抵抗整个世界,这是最后,也是最极端结果。

    杨元钊不想走到这一步,在一体机的帮助下,依托着中国的庞大人口优势,即便对上全世界,也未必会败,中国几乎拥有除了石油在内全部军事矿产,真的逼急了,开启东北的石油,也可以用机械化支持下去,可是这样一来,除了得到满目疮痍的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台湾,甚至是东南亚,会被彻底打烂,损失的人员会超过千万,甚至更多,这样两败俱伤的结果,没有人愿意看到的。

    杨元钊本就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既然早晚要打,趁现在,有同盟国顶在前面,是最好的出手机会,甚至可以借助着宣战,把整个东南亚的权益,彻底的纳入到中国的范围之中,亚洲是中国人的亚洲这句话,再也不是一句空话,制约着整个东亚马六甲海峡,在强大的西北兵锋之下,将成为唾手可得的果实,完全可以借助着战争,名正言顺的拿下来,然后再移民开发,守卫住到手的土地,而不是现在这样,偷偷摸摸的移民数百万过去,到现在还无法名正言顺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六章 国家层面权衡

    如果西北参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要怎么打,杨元钊很清楚,当然不方便现在说,确切的说,不方便拿到西北的政府的高度上面去说,在西北政府之中,甚至是军方,保守方面的实力还占据着上风,中国刚刚从愚昧落后的地位走出来,走上了建设和现代化的道路,包括蒋百里在内,他们或许在局部,在西北,在国内有着超乎寻常的战略眼光,可是放在世界的高度,他们真的就不行了,人种之间的差别,除非是像杨元钊这样,经历了后世百年的历史,最终走过来的,在资讯时代,了解了无数秘闻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说出一二,这个时代先锋们,还真的是要差一点。

    他们不会意识到,整个世界,其实是一个食物链,顶层的彻底通吃,中层的相互争夺碾压,底层的只会成为收割的对象,一战二战是最**裸的表现,几乎是以战争的形势进行的,到了二战之后,哪怕是民族解放之后,世界的主导依然是在白种人的手中,落后民族和落后国家,只能够遭受一轮轮的欺压和收割。

    黄种人要想崛起,就如同曾经的东西方交替一样,必然会有一战,以中国为首的黄种人力量,必然要对抗整个世界,甚至在近邻也有叛徒,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现在是最佳的机会,起码在短时间之中,德国会扛过大部分的火力,在双方的仇视无法逆转的情况之下,西北可以在东亚,在太平洋,抗住美国的力量,让他不能全力以赴的进攻德国,让德国撑下去,只要一五计划完成,德国和欧洲再被打残的情况之下,滚滚大势讲无法逆转。

    杨元钊当然不会摆明了逆反这个潮流,这样很容易引发不必要争吵。甚至在一五计划之中,只是专门列出来了军事方面东西,逐步的扩大军队的规模,比如说。苏联的影子师计划,继续的扩充,保证每一个一线二线部队,都有2套完全独立的指挥系统,在西北军校的基础上面。补充教师队伍,兴建超过20所不同的军校。

    军校扩充计划,早已有之,不过为了做大做强西北军校,西北考虑再三,把这笔资金和师资,投入到了西北军校之中,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西北军校已经成为容纳学生11万,在职培训每年超过6万的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拥有各种的教师1.5万名,即便放在世界上面,也是数得着的大学。

    庞大的西北军校,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为西北军的成立和扩张,保驾护航,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西北军校,就没有西北军庞大的扩军计划,但是伴随着军队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进入到军队之中,西北军校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院校,在某些专业的领域,无法发挥作用。专门的军校,就应运而生。

    首先,就是海军军官学校,这个在青岛海军学校的基础上面,扩充了中国海军的一些底子和从国外聘请过来的教官,事实上。已经成立了,在一五计划之中,他会作为一个重点,资金和师资相当的倾斜,接下来,就是空军学院和装甲兵学院,这两个新生的力量,也将会 拥有专门的学院,一批军官和研究者,一起完善和培养学院,他们会成为未来西北各个兵种将军的摇篮。

    专门的重点学校不过是几个类型,最关键的是各省普及初级士官,军官学校,一共是15所,各种初级的士官和军官培训,将会留在这些学校之中,只有最精锐的,或者是在职的,才会留在西北军校,这样一来,军官学校也会形成一个体系,而在校人数和培养的成才的时间,也将会大大的减少。

    除了军校,其他的扩张就不多,杨元钊把心思埋藏在心底,甚至连未来,西北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计划,他也只是把计划分开,参谋部多的是精力旺盛,急于表现自己的年轻参谋,把作战计划分开好了,分别作出,然后汇总,就是一个大的战略,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杨元钊要的也只是一个大约需要做的。

    正是依靠着这些,杨元钊对于怎么打,有了一个明晰的判断,未来的开战方向,肯定是先南后北,南方的东南亚,必须要在开战初期,第一时间拿下,占据了庞大东南亚,或者进击的澳大利亚,夺取这个被后世称之为矿山上的国家,或者,窥视中太平洋岛屿,跟美国决战太平洋。

    西北已经在工业上超过美国,可是真的跟美国决战太平洋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心中没底,美国人在二战的表现,几乎是从逆境之中,依靠着强大的生产能力,硬生生的翻过来,西北占据先机,可以生产出主力舰,甚至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先研究了飞机和航母,可是美国人的生产能力也不弱啊,二战时期,数百艘护航航母的改装,生生的用飞机海,舰队海堆平了日本。

    这些都是后话,甚至美国参战之后,西北也不是第一时间参战,他他会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缓冲区,先借助德国,继续削弱协约国的力量,然后,就是集中兵力,以雷霆扫落叶之势,扫荡东南亚的敌人,直面美国。打仗就离不开军队,在时局继续发展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亲自下场,战争的依靠就是军队。

    盘点军队,在所有军队之中,杨元钊最相信的是西北的陆军,中国海量的人口优势,在陆军之中尽显无疑,别人可能要东挪西凑的,弄出来几十万大军,西北可能随随便便就有500万了,稍稍动员一下,就可能超过千万。

    动员能力,更多的是看人口,一般在不动摇国家根基的情况之下,动员的比例在十分之一,这样说来,俄罗斯是1700万,德国的动员极限在660万,英国是450万,法国是390万,美国则是970万,而拥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则高达4500万,超过了英法德俄美的总和。

    当然了,总的动员能力,不可能单独的看总人口,俄罗斯虽然 有1.7亿人,可是他的动员能力不可能到十分之一,原因很简单,他的城市化不够,不能说农村不招兵,可是相对于工人之中招收的兵员,农村兵的基础太差,提升幅度和使用的范围,都会大大的减少,故而看起来俄罗斯1.7亿人口,可城市化的比例只有7%,而美国则是高达23.1%,美国极限的军事动员能力,是在俄罗斯之上。

    这一点,对于西北没有问题,西北的城市化,哪怕是加上其他区域,也高达50%以上,西北区域,更是达到70%左右,农垦兵团和建设兵团,几乎把农业的这点活,都给占去了,而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制造业,又吸纳了更多的人口,70%的城市化比例,真的不算什么。

    在一战的时期,四千万的大军,是何等恐怖的一件事情,只是数量就压倒一切,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加起来都不可能在数据上面压倒西北。最关键的是,西北的陆军,还不是俄罗斯那样的灰色牲口,召集一部分人,发了简单的武器,军服,然后就送上战场了,那不是士兵,那是武装民夫,稍稍风吹草动,就会逃命的家伙,战斗力是渣,最多只是人多势众的打打顺风仗,遇到顽强的抵抗和激烈的战斗就不行了。

    这跟俄罗斯在一战时候的作为差不多,或许最初,在优秀的将领的领导下,打了几场胜仗,可是接下来,战场进入到僵持阶段,就不行了,没有足够的后勤,只是依靠着自带的干粮和武器,依靠着悍勇之气来打仗,甚至有些连枪都没弄清楚,就派到战场上面来,这样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在一战之中,俄罗斯几乎是打酱油的,或许碰上奥匈,土耳其能够赢几次,碰上德国,几乎是一输再输,甚至因为革命直接割地赔款,结束了战争,不是后面德国战败的快,恐怕欧洲部分的大片领土,已经不是他的了。

    战略上面的分析,永远是最到位,只有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口,动员能力,武装能力上面,才能够分析出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的,这一点,一切拿着数据说话的西北,做的非常的好,可是世界各国,还处于最初步的阶段,他们确定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和实力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之下,是直接派出情报人员,实地的调查,是否有这么一个番号的军队,而这一点很容易被骗的。

    历史上,德国就曾经做过同样的事情,骗过英国,用同样一批的主力舰,刷上同样的舷号,美国也是同样,二战时期都是一批批的造船,只是列克星顿级就有三四艘的,埃塞克斯级甚至有24艘,同型的舰船,轻而易举就骗了日本,日本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五艘航母,还是六艘航母,除非是用飞机来侦查。

    杨元钊就是这样,依托着明面上得到的经济,又通过情报部门调查了一些,加上了相当的富裕,最终确认了协约国的战争潜力,再对照自己,借助着一五计划,把一些潜在的布局布置出来,只要2年的时间,西北完成了军事上面的诸多布置之后,中盘取胜是有可能的,最少也能够保住亚洲这个基本盘。(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七章 霸主的条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列强们的力量,特别是在亚洲的力量被削弱了,甚至无法全力以赴的对付西北,这是夺取领土最好的时机,西伯利亚的寒冷和东南亚的潮湿炎热,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国家,只有拥有了足够的面积,才会有更多的资源和底蕴,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杨元钊的心中,西北陆军是很强大的,不说人数,未来极限动员能力在4500万,哪怕是世界级的大战,独立对抗整个世界,杨元钊都不可能动员这么多,超过千万的军队,控制起来就非常困难,更别说是4000万,在危机的时刻,西北都不可能动员超过2000万的,真的要是2000万的军队,依然打不过对方的话,继续征兆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可以考虑游击战,用空间换取时间,或许干脆跟对方坐下来谈一谈。

    西北永远不会如同俄罗斯那样,疯狂的征兆,而不去管军人的死活,俄罗斯教训是血粼粼的,虽然最后浴火重生,造成了苏联的诞生,可那样的国家,就不是他主导的,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作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类似的血腥道路,不愿意重新走过。

    西北的军队,在疯狂扩军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粗制滥造,基干的军官和士官也都是专业的,这些骨干,形成了西北军队的基础,就算是普通的士兵,他们也最少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6个月的专业训练和3个月的整合训练的合格士兵,这样的战斗力已经不比别国的精锐力量低了,正面对抗是谁也不怕谁,如果加上武器,恐怕还是西北占据优势。

    进入到热武器时代,一次武器的革新,就可以让战斗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滑膛枪,线膛枪,后装枪,现代意义步枪。这样的发展,让步枪不断的提升,火炮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如此,每一次的提升,都带来了军队战斗力的大幅度变化。、

    西北军从成立之初。一直都比较重视的武器,在武器的研究和投入上面,从来都没有减少过。以一个甲等师为例的话,在一战初期,装备的配比已经进入到了一战的后期。一个师1400多挺机枪的水平,在一战后期,也没有人能够比的了,德国英国,甚至是美国,都是在**百挺。最多也是1000挺,也是经过了差不多4年的一战,几乎是在血与火之中,才积累的经验。

    西北在初期就拥有了,带动德国,让德国也拥有了足够多的火力,这才是德军战斗力远比同样数量的法军和英军高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训练和兵员的不同,不可能起到如此压倒性的优势的。

    除了机枪,火炮也是西北最大的优势。出色的材料,让火炮更大,身管比更长,重量更轻。管退的设计和半自动的装填,让射速的不再依托着人和精锐炮手,变得比较普及。最后,是最关键的迫击炮,这个要到1915年现代意义上面的可分解迫击炮,却因为西北。直接是最终极的状态,射速更高,精准度更强,甚至威力更大,这给了步兵极大的支援火力,并且可以跟着步兵行进,在平原,特别是山地,有着出色的作用,一些崎岖的山地,不容易攻击到的地方和要塞,有了这个,就要有被攻占的觉悟。

    这些只是基本武器,西北在杨元钊指点的基础之上,尝试着研究机械化武器,坦克,装甲车,甚至是武装运兵车和装甲卡车,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虽然西北只是临时装备了数个军,可是一旦战争爆发,立刻可以大量生产并且装备起来,到时候,是真正的摩步化,只要交通环境可行,也不需要是高等级公路,只是普通的土路,就能够借助着机械化装备快速的前行。

    这才是画龙点睛的,在这个时代,西北居然弄出了50吨级别的重型坦克,出色的设计,动力和装甲,让这个时代,很少有武器能够突破他的防御,也只有150口径以上的火炮,在比较近的射程之中,直接命中之后,才有可能。

    先不说150以上的火炮,在每一个陆军之中的装备有多少的,欧洲的火炮虽然普及和密集,108,120的常见,150以上的,重量几乎是120的一倍以上,对于依靠挽马为主的欧洲的后勤运输来说,非常不容易,说不定要动用七八匹马,甚至还有大量的人手才可以,放在底层根本不行,基本上也属于是军一级的,最起码也是主力精锐师属的战略炮火,不可能顶在前线。更别说这个时代,大部分150火炮的反应速度和距离,对于移动速度最高达到65公里的坦克来说,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速度越快,打中越发的不容易,更别说坦克不可能一直保持着一种速度,在作战之中,变换速度的,急停转弯,规避炮火,几乎是每一个驾驶员都需要掌握的。更别说,还有装甲车,装甲卡车之类,整个师,从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机动车带走。

    摩步化这个概念,是杨元钊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立刻得到了包括蒋百里在内的军事专家的认同,机动能力,在某种情况下,是军队的倍增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场战争史,中国人对于战争哲学的理解,远在外国人之上,哪怕是现在战争,武器制胜论出现之后,在同等装备的情况之下,兵法也有独到的作用,兵种的不同也代表着运用的不同。

    移动能力,代表着主动性,就好比旧时代的骑兵一样,宋朝明明战斗力和装备,远在蒙古之上,可偏偏没办法,关键就在于,宋朝失去了养马的所在,没有骑兵保持机动性,打败敌人,也无法追上去,无法形成大胜,对方损失极小,很快就可以卷土重来的,而步兵为主的宋朝军队,一旦失败,就是打败,两条腿永远跑不过四条腿。

    摩步化的机动力量,就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远比马匹更快的速度和续航能力,更强的防护能力,让他成为了攻坚的利器,在杨元钊还藏着掖着的时候,蒋百里接手阴山基地之后,第一个做法就是把机械化部队普及出来,本身西北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机动车的生产能力,不考虑最佳的性能,只考虑跟军队的适配性上面,只拿出一些半成品,甚至是成熟的东西就可以了。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蒋百里做法真的非常不错,虽然没有达到杨元钊的所期待的那种成熟的摩步化,却把摩步化的成本降低,甚至有些是半摩步化,但却极大的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的。

    从这一点来说,杨元钊对陆军很放心,陆军是未来西北占据全国,争夺中南半岛,甚至是北方西伯利亚的巨大后盾,肩负着开疆裂土的重任,可是只是凭借陆军,陆军无法跨越海峡,对于东南亚还好办,近在咫尺,可是再远一点呢,西北总不能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只是把整个亚洲东部圈在手中就够了,要想战局世界霸权,必须要走向海洋,从浅蓝,走向深蓝,去争夺属于世界荣光的权柄。

    后世大国的基础是第一点,第二点虽然很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永远是拥有一支强大的,足以把威名传播到四海的海空军,这其中没有陆军,虽然陆军很重要,陆军可以让国家不受外地的袭扰,可是相对于海空军这样的攻击兵种来说,陆军还是差了一点,特别是这个时代,海军的作用更在空军之上,在没有一个可以全球打击的空军之前,空军的地位永远是在海军之后。

    西北的幻想级,按照评价上面说,是一艘非常不错的战舰,拥有很多独特的东西,可是中国比较弱势的海军底蕴,恐怕要制约他能力的发挥,这种情况下,与其把目光看在他的身上,还不如看在独树一帜的空军。

    毕竟西北满打满算起来,能够上海军舰船的,也就那么多人,海军不同于陆军和,再怎么注意的陆军,只要训练1年的时间,都算是合格的,只有士官和低级军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可是海军上面,基本上都是技术装备,底层船员还好说一点,可是稍微的高级一点的,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学会,一两年正常,三五年也正常,哪怕西北的幻想级比别的主力舰强大,可是几场高强度的战争下来,别国能够承受,可是西北承受不下来。

    从布局青岛,再到入股江南造船厂,西北其实一直在为海军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杨元钊从来都没有把鸡蛋放入到一个篮子之中,海军的发展,只是解决有无的问题,防止中**队出现一个明显的短板,这对于局部不利,海军的建设也更多的体现了西北科技水准,而真正决定胜负的,恐怕就是更新的兵种空军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八章 战略轰炸机

    ();    陆海军的分离,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启了,从世界各国走向海洋开始,海军和陆军就单独了起来了,而真正的空军出现,历史不过是百年左右,最早应用到军事领域之中的飞行器是热气球,他最多只是为火炮提供 了一个更高的视角,至于飞艇,不安全的它,最多起到侦查的作用,未来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陆海空三军中的一部分,还是高技术,高攻击,不对称打击的主力的飞机,现在才刚刚发展了十几年,还处于是玩具的阶段。

    杨元钊很清楚,相对于优势不太明显,只是装备强大的海军,空军代差更大,威力也更强,空军在后世,是最强力的兵种,对于海军,对于陆军都有巨大的支持,缺少了制空权,基本上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飞在空中,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优势,万有引力,人之所以能够站在地球上,就是依靠引力,而向空中发射的东西,都需要克服重力,飞机是依靠机翼的升力而克服的,可是子弹炮弹之类,就需要用自身的动能来克服,这样在没有持续如同火箭和导弹这样不停的推动力的武器,普通的火炮和子弹,只会越飞越慢。

    向空中发射的子弹炮弹之类的,远没有在平地上面射的那么的远,必须要克服地球引力,所以能够对付飞机,几乎只有飞机,只有低空的时候,才有高射机枪或者高射炮打下来,即便是西北,也不过是拿出来了 一个在9000米以内高射炮,超过这个高度的飞机,就无能为力。

    未来,材料和火炮技术达到一定程度,2万米左右的高度,都在高射炮的笼罩范围之内,更高的高度,还有导弹。这是后话,杨元钊从后世而来,拥有后世眼光的他,很清楚。导弹会作为未来的第一攻击手段,可在无线电和微电子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导弹根本没办法制造出来,最多就是火箭了,利用液体或者固体燃料的火箭。他的精准度极低,西北武器研究之中,也有160毫米和320毫米的火箭炮车的研究,目前只是完善基本的火箭理论,距离研制出来和投入实战,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这个飞机才刚刚出现,飞艇还占据天空的时代,也就是西北有前瞻性的弄出了高射机枪,射程也不过是1万米以内,对于2万米左右的飞机来说。根本就够不着,至于更大口径的高射炮,暂时没必要,又没有敌人,在研究院里面逐步的完善,累积实力就好了。

    飞机可以说是飞艇的天然克星,出色的速度,让飞艇上面的自卫火力难以攻击到,而解决了螺旋桨问题机炮,足以把防卫薄弱的飞艇打下来的。虽然换装了氦气,不会如同氢气一样的,一枚子弹就让飞艇大爆炸,可是飞艇依然是薄弱的武器。

    巨大的身体。在空战之中,就如同靶子一样,小飞艇比大飞艇的战斗力强大,这么一个不合常理的东西,就足以颠覆一切,而飞机。特别是速度超过了200公里的飞机出现,又称为了一切的终结者,当飞机快速的晃动,机枪每分钟600发的射速,会让飞艇遭受巨大的破坏,甚至毁坏到内部的结构,漏气和结构毁坏,哪怕氦气无法燃烧,都无法支撑飞艇的沉重身体,飞艇会快速的坠毁。

    这样的不对称,只会出现西北的飞机和主流的飞艇之中,早期的飞艇只是玩具,即便是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也作为侦查的用途,最初的飞机是机头牵引,因为机头才能够承受住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的强度的,原因很简单,早期的飞机大部分都是最轻薄的木板构筑,它的强度有限,在很长时间之中,在飞机的使用之中,没有安放武器的位置,空战的第一炮,居然是飞行员拿出了自身的配枪,向对方开火。

    超过几百公里时速的飞机,不同高度,不同位移的前提下,手枪怎么可能打的中,这不过是一个姿态罢了,这却开启了飞机空战的时代,双座机开始成为了主流,步枪,机关枪,纷纷被装上了飞机,但是不停运动的飞机,要想凭借着后座上人打中,是比较困难的。

    不是没人想过,把机枪装到机头上面,不停旋转的螺旋桨,断绝了子弹穿透的可能,至于机翼,这个时代飞机的翅膀,无法承受住机枪震动,装上去一旦开火,就会机翼断裂,机毁人亡,一直到机枪协调装置的飞机,可以保证机枪子弹从螺旋桨的缝隙之中发射出来,由此开启了飞机空战的时代。

    西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从最开始的机头螺旋桨飞机,很快就进步到了经典的两侧螺旋桨飞机时代,西北的机体结构,从最开始,就是采用了硬质铝合金的骨架,足以承担螺旋桨的重量和震动,而机头位置,则可以装载武器,基本上没有走德国的机枪协调装置,毕竟,再可靠的协调装置,总会出现问题,高速运转螺旋桨和子弹之间,或者产生反弹,或者降低效率,这都不是西北想要选择的,而,双发飞机的可靠性,还是大于机头单发。

    越来越先进的飞机,越来越强大的作用,让空军虽然没有单独出来,单列一军,却已经越来越的重要的融入到了西北的军事体系之中个,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现在,在军队之中,对于单独分列和单独管理的呼声相当高。

    杨元钊是知道后世的历史的,西北的空军,除了配属于集团军的近距离支持飞机之外,剩下的,都是类似于海军的垂直管理,之所以没有真正的单列出来,还是因为避免打草惊蛇,一旦战争爆发,必然是独立成军。

    跟陆军相比,空中飞的,真的是一个无底洞,就拿飞艇为例,小型飞艇都要几十万,大型的更是超过百万,飞机也同样,小型的可能几万块钱,类似商用飞机和战略轰炸机这样的,最起码,绝对不会比大型飞艇差多少,甚至更贵,即便是强如西北这样,在和平年代,充其量建造500架,真正要建设,还需要等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才可以。

    飞机可能大规模装备,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用战略轰炸机,这样的飞机的造价太贵了,维护和训练消耗也比较高,这跟海军的主力舰比较的相像,这种情况之下,在战争还没有彻底的,西北还没有参与到这么一个世界级的战争之中的时候,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最少现在不适合,只有在战争已经爆发的情况之下,在考虑到战争威力和能效性上面,才会考虑大规模的生产大型战略轰炸机。

    情报部门给出的调查结果,美国最多还有一年,才能够完成准备,派出大兵前往欧洲,已经好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火的美国陆军,要想适应战场的情况,在正面战场上面打赢德国人,这需要时间,或许是1年,或许是2年,这就有很多缓冲的时间,这中间真的要是花大力气,放在战略轰炸机上面,投入庞大不说,很可能拖累到整个军队的投入和五年计划的发展。

    商用飞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进入到了杨元钊的眼帘的,这是在军队的序列之外,另一个大规模的培养飞行员的项目,还是重载大型飞机的飞行员。在之前的计算之中,考虑到种种情况,比如说费用,时间,人力成本之类,目前整个西北,商用机可能的规模会达到800架以上,如果载货量和载人量继续提升的话,会达到1500-1700架,跟普通的军机不同的是,商机会有3个班组,每个班组最少3个飞行员,这样会形成3-4套的班子,未来可以无缝的进入到战略轰炸部队,这样下来,超过6000组飞行班子,足以驾驭3000架战略轰炸机。

    每一架25吨载弹能力的战略轰炸机,1000架已经算的上是遮云蔽日了,3000架,足以应对任何复杂的情况。西北从武装之初,就非常的重视飞机,从西北一型到二型开始,陆续装备了超过5000架的飞机,这些飞机,有的甚至还没有走上战场,就不得不退役了,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让众多的军方高层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大部分的型号,只是装备了一两百架,真正要定型,还要等到战争来临,真正走上战场的飞机再说,现在研究一批,装配一批,训练一批,走这样小步快跑的道路,既保证了战斗力,也不必大量的投入。

    飞机可以等,以西北强大的生产能力,一些轻型的,使用大部分是非金属材料的飞机,可能一两个月之内,都可以生产出上千架,甚至是更多,即便是战略轰炸机,生产同样的数量也就是多两个月,生产线也已经在研究和布置,甚至小规模的生产用来磨合整个生产线,以应对大规模的需要,这种情况之下,军队最缺乏的是飞行员,从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甚至是现在更新的名录的战略轰炸机,机组人员高达14个人,其中飞行员就有3人,这个缺口必须提前弥补,这就需要提前一两年进行布局。(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九章 藏兵于民

    ();    不同飞机的飞行员有一定的相通性,却有巨大的不同,商用飞机在满足快捷交通的同时,可以培养一批飞行员,这就相当的关键了。西北一直都在秘密培养着飞行员,一些陆军没有装备新型飞机,最老的型号还没有退伍,一直都在发挥着作用,他们肩负着培养更多,更强的飞行员的职责,短短的几年时间之中,西北累计培养出来各种各样的飞行员4万名,目前还在不停增多。

    一方面,是因为西北军队的数量逐步的扩大,可以选材的范围宽广了许多,另外一方面,西北义务教育和营养计划,让西北人的身体素质,相对于6年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在成人那里不太明显,在目前12岁到18岁之间的少年,提升的幅度是极为惊人的,牛奶,蛋白质,优秀的肉类,改善的膳食结构,就连特种部队的选材群体都增加了许多。

    4万名的飞行员,相对于中国庞大的领土海疆来说,真的不算多,未来,每一个乙等以上军级单位,会配属一个飞行团,一个飞行团,大概是160架飞机左右,包括了40架战斗机,80架轻型轰炸机和40架强击机。

    杨元钊推动了西北空军发展 ,自然也把后世的飞机分类带入这个时代,配属军一级的,都是轻型战斗机,主要是为轰炸机护航,而轻型轰炸机也是可以在野战机场起飞的载弹在2-3吨轰炸机,至于强击机,是在轰炸机的基础上面改造,增加了差不多1.2吨左右的装甲,让强击机在俯冲攻击的时候,面对着高射机枪的攻击,依然能够强行俯冲,以相对精准攻击,命中地方的堡垒。

    虽然说,这个时代。也就只有西北和德国装备了高射机枪,但是这玩意,真的不是什么秘密武器,只要见到过。肯定会仿制出来的,就如同曾经的飞艇一样。

    西北在装甲上面的优势,在这个强击机上面尽显无疑,在一次极限实验之中,位于地面的强击机的。面临着24挺高射机枪放平在500米外的攻击,虽然中弹超过万发,却没有一发子弹攻击到强击机的核心地位,彰显了它的能力,也让陆军彻底喜欢上了这个新鲜出炉不足1年的小家伙。

    按照一个乙等军一个飞行团这样算来,西北未来600万的部队,300多个师,近150个飞行团,需要各类飞机近2.3万架,这些还只是最基础的对地强击机和轰炸机。再加上战斗机,远程轰炸机,中程轰炸机,甚至是海航,保守估计,飞机的数量最少要翻两番,达到的6.9万架,至于飞行员,最起码也应该是14万的正选,备选的最起码还要12万-15万人。

    飞行员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从最初级的,到高级的,再到驾驶飞机出征。这需要一系列的培养,西北人员宝贵,不可能用人海战术,大浪淘沙,给对方刷击落数,所以。必要的培养必须要层层推进,差不多七八成的缺口,必须要在未来的一两年,彻底的解决。

    杨元钊清楚的历史之中,二战时期的日本,在最初几乎跟美国不相上下,可是后期跟不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底蕴不足,无法爆发出足够的产量,让飞机形成飞机海,而另外一个方面,何尝不是飞行员不足,最后的神风机的自杀冲锋,一方面是飞行员数量不足,他们真正驾驶飞机上天,也不是美国的对手,另外一方面,也是生产不出来更多的合格飞机。

    既然看到了问题,要如何的解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生产出足够的战略轰炸机,让军队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但是3000架,超过30亿的固定投入,这不是西北拿不出来,可是全力以赴的训练两到三个合格的机组,就又是30亿的投入,这可就大条了,一个合格的战略轰炸机机组,从燃油到航弹,在到起飞训练,花销海了去了,这笔投入真的不小。

    未来中国的空军,又不是只有战略轰炸机,他只是庞大空军之中的一部分,按照杨元钊计划之中,战略轰炸机3000架就够了,中型轰炸机可能会有6000架,这两者共同组成了西北空军的轰炸火力,而战斗机需求量更多了,为了配备一个可以护航战略轰炸机的战斗机编队,需要一款重型拦截机和战斗机,这个也在研发的过程之中,累积算来,投入极为惊人。

    没有飞机,可以想办法,或者买,或者造,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没有足够的数量,又怎么能够形成规模的,人永远是最难以补充,反倒是机器,只要有工厂,有原材料,有生产技术,这些随时都可以生产出来。

    对于这个,杨元钊还是提出了比较激进的方法,那就是藏兵于民,不但是空军,未来的海军和陆军也是同样的,拖网式渔船的项目,为西北准备了大量适龄的海军,还收获了不少的海洋鱼类,极大的补充了整个国民的餐桌,这一项两全其美的计划,很是得到海军的赞赏,继而给了杨元钊巨大的灵感,推广到了全部的兵种。

    一项由他亲自批准,连锁全国射击场建设,早在1912年就开始了,立足与民用的射击场,在整个西北开设起来,甚至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一共兴建了6000多家,以培养专业运动员和普通的优秀枪手为主导的,以后世职业联赛的方式,举行以乡镇,县,市,省,国为单位的各级比赛,优胜者可以组队参加更高一级比赛。

    所有的参赛费用,都由西北独立承担,县一级总奖金4万,前十名可以得奖,市一级的40万,省一级的四百万,至于国家一级的,高达2400万,虽然每年投入巨大,可是收获也同样巨大,短短的2年时间之中,累积为部队培养了大批射击专业人员,基本上市一级的前十名,通过比赛磨练之后,都可以成功的进入到的军队之中,或者是狙击手,或者是神射手,天赋一流。

    从西北建立开始,尚武的精神,就融入到了西北的血脉之中,西北的成立,从包头建立的时代,就浸透了鲜血,最初的包头,面临了超过1.5万的马贼,按照很多人的说法,面临着这个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退却,可是西北却冲上去了,用上万人的鲜血,祭奠了西北的辉煌,而接下来,对抗北洋,对抗俄罗斯,同样如此,用铁血浇灌出了西北之花。

    射击学校为的是培养优秀的射手,其中天赋一流的,大部分都进入到了军队之中,少部分则会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的大赛,未来帮助中国斩金夺银。这个学校的建设,只是西北众多藏兵于民项目之中的一个。 而同理,驾驶学校和飞行学校,也在西北开了花,驾驶学校在西北超过2.2万家,其中部分特种驾驶学校,专门传授坦克和装甲车的驾驶,跟军队的培训是两个方向。飞行学校也超过了300家,目前同样是有人踊跃报名之中。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到了西北的体系之中,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杨元钊的工资政策了,依靠着高工资,西北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工人队伍,不必像是欧洲和美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采用的羊吃人的运动,用血腥和镇压,把农民从土地上面解放出来,用优胜劣汰和**裸的血腥,让他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上面,投入到工业上面,然后为工业增加收入。

    这是资本的常态,也难怪马克思的资本论之中,专门提到了,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中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杨元钊这样的穿越者,偏偏打破了这一切,站在后世百年经历和无数巨人的身上,他很清楚,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单位人工在产品之中的消耗,以整体的工资,借助这税收,商业和其他的一些条件,营造一个大型的商圈的好处,这样社会平稳,矛盾不会激化,人民安居乐业,只不过初期的投入较大,而且技术上面,也需要领先。

    前者,被一体机分解的规模庞大的黄金和贵金属解决了,后者,最少在百年之中完全不是问题。

    按照一五计划之前,对于去年的工业总结之中数据,去年西北辖区内,城镇人口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40元,平均每个月120元,而包头特区更是达到了2160元,平均达到180元,至于包头市区,差不多是240元。

    这样收入,在目前的状态之下,西北的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大米0.18元,面粉0.15元,自行车24元,猪肉0.86元,就算是商品房,也不超过80元每平米,这还是包头市区,郊区和其他地方,不会超过20元,只是衣食住行,庞大的工资,根本无法花出去,大部分都投入到银行,但是多了之后,很自然的,就投入到了其他领域,这也是这些项目受欢迎的关键,毕竟就业余的文体生活上面来说,西北是有些差。(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章 飞行俱乐部

    ();    如果和平年代,杨元钊一定会推动全面发展,后世五花八门,四面开花的文化产业,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丰富的精神文明,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

    可惜现在是什么时间,对于杨元钊来说,最多一两年就可能陷入到战争之中,哪怕西北不想,世界局势也必然会发展到哪一步,世界看起来大,实际上很小,都是在几大强国之间对抗和连横,和平不是祈求来的,祈求来的,不过是虚假的和平,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除了勇攀高峰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走。在布局上面的,就没有考虑多种精神文明并存,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

    好在,中国的民众,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来,在1908年之前,大部分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的情况之下,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 没有那么的大,而在商品方面的统筹和培育进入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之下,西北支持的文体活动出现,拖网式渔船不算,这应该是工作的一种,而射击,赛车和飞行为主题的三大项目,成为了民众们关注的重点。

    这其中最大规模的是射击,相对于其他的两个项目,设计的场地很小,有些时候,隔离出一个靶场就可以进行了,使用的不过是枪械和子弹,只要组织严密,就可以进入到不同级别的联赛,参与者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两项所不能相比的。

    可是如果说最受到青睐,最让人着迷的运动,还要算的上飞行,是人都想要飞行,热气球和飞艇出现的一百多年时间之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少人会花费资金,飞上天空。

    飞机的出现,又迅速的取代了飞艇和热气球,飞艇的速度不慢。最高的速度达到了70公里,比起一般的汽车还要快的多,可是跟飞机200公里以上的速度相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天空,又能够享受到风驰电掣的感觉,这是任何运动都无法替代。

    最开始建立飞行俱乐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考虑到保密的问题,中国太大了。在整个中国的各地都举办飞行俱乐部,泄密是肯定。

    可中国很庞大,在农村大部分被生产建设兵团所接管,大部分的民众都进入到了城市的前提之下,只要考虑到飞艇俱乐部的人员,泄密的可能性不大得,只要在飞行俱乐部的周围划定禁区,防止有人在近距离偷窥,空中看到东西,对于他们帮助不大。西北已经越过了飞机最初的状态,哪怕是西北一型,已经越过了最初的飞机,接近了二战主流的飞机,20年的差距,在没有一体机这样的逆天神器,只看外观,不但不会帮助他们,反而会让他们走无数的弯路。

    就比如,在普通的汽车时代。你突然弄了一个电子控制的汽车,虽然看起来大体结构还是那个样子,在电子工程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前提之下,带来却是一地的茫然。

    西北的飞行俱乐部。在西北内部,严格的管理,只是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一些因为西北的出现,自身掌握技术的,有了钱的年轻人。相对于其他的项目,更愿意把精力挥洒在飞行中,这种克服地球引力,自由翱翔于天空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以西北一型的轻型双座版本为模板的教练机,从1911年开始,就大规模的生产,目前总量达到了5200架,这些飞机,以10-20架为一个单位,分布在西北200多个市一级的行政区划之中,核心区域多一点,偏远的地区少一点,以保证每一个地方都有足够的需求。

    相对于军队,全部是由西北提供费用,这些飞行俱乐部是盈利性的组织,这些俱乐部是有会费的,会费相对于消耗来说,只占60%左右,剩下的是西北的国家补贴,对于一些有天赋的,俱乐部还会专门的跟踪,为一些出色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让他们可以从初级班,逐步的进入到了中级,甚至是高级,当然了,既然有帮助,肯定有要求,对于他们的要求,别而都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战争爆发之后,必须无条件的加入到军队之中。

    高级班的学员,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可以算是准飞行员了,这样的学院,飞行的小时一般都在700-800小时左右,基本掌握了轻型的西北一型教练机,甚至接触过的西北的主战机型,只要进入到军队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突击培训,就是一个合格飞行员了。

    全国范围之中280多个飞行学校,注册的飞行学员多多达的17万,其中初级学员的8万,中级学员6万,高级学员3万,这也是未来,中国空军的基础,跟一点没有接触过普通人相比,初级学员100-150小时的飞行时间,中级150-500飞行小时,至于高级,已经是熟练的,飞过多个机种的。

    因为教练机的原因,这些飞行员擅长飞行的都是轻型飞机的,直接驾驭未来中国的主力战斗机,应该比较的容易,可是轰炸机,就困难了,哪怕是西北一型的轰炸机,起飞重量都在5吨以上,更别说未来设计的重载战略轰炸机,起飞重量直接奔45吨甚至是50吨去了。

    这样的飞机,超大型的飞机,哪怕是有飞行经验的,直接去飞,都会上手困难,杨元钊的出现,电脑算是普及了,但是不能生产,不了解原理,这个电脑最多就是后世办公电脑,更深层面的应用,比如数控,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设计上面,非常薄弱,在一五计划之中的一个小项就是模拟飞行器,但是这只是简单的,让操纵者熟悉飞机的一些参数和按键的作用,减少学员的熟悉过程。

    而对轰炸机飞行员的培养,只能够采取原来的模式,但是在所有飞机之中,轰炸机的消耗是最大,沉重的身体,庞大的载弹量,燃油消耗最少是普通的战斗机的五倍以上,跟战斗机既然不同的控制,在20世纪初这个摸索的时代,真的可以说耗费巨大。

    杨元钊很清楚,西北不会刻意的加入到欧洲战局之中,可是一旦加入之后,就必然是最危险的状态,最起码德国已经抵挡不住了。兵败如山倒,一旦兵败,必须迅速的扭转过来,而战略轰炸机就是最佳的方法, 2万米的高空,超过700公里时速的战略轰炸机,庞大的机身有足够的自卫火力,是整个天空的霸主,最多可以携带25吨的炸弹,这带来的威慑力,绝对不是飞艇能够比美的,700公里的时速,即便对方发现,再改变已经来不及了,轻易可以达到上百架,甚至是千架的规模,不但是对陆地,对海也是巨大的支持。

    本身西北提出的战略轰炸机的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后世B17的程度,杨元钊虽然对于二战主力战机知道的不多,可是B29这样经典轰炸机还是知道,他尽可能的推动航空发动机,特别是的涡轮螺旋桨的研究,估计差不多了,就把B29作为新战略轰炸机的标准。

    似乎目标必须要定高,才可能发挥出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基地制种反馈过来的消息,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基本达到了标准,甚至是有所超出,这个超出,更多的是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替换原有的活塞式发动机带来的。

    就拿B29为例,最大巡航距离也就是5000多公里,作战半径在2600公里左右,西北的重型战略轰炸机,不但马力远远大于的B29,最大起飞重量超过B29轰炸机20%左右,涡轮螺旋桨的出色的油耗,让他的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4200公里,比起的B29的航程就只差的1000公里。

    作战半径超过了1600公里,或许在后世不算什么,有了空中加油机的情况之下,很多东西可以忽略,可是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大杀器,只要西北想要,在岛屿机场所在的范围之中,都是攻击范围,25吨的载弹量的,以半径4200公里的圆心,这是5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中国目前不到1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海疆也足够笼罩了。

    后世中国,南海问题之所以很长时间悬而不决,就是因为在整个南海,没有任何一个岛礁可以拥有机场,中国没有一架战斗机的航程,能够支持在南海护航的,最多只是过来几分钟,那是喷气式战斗机,不是现在的涡轮螺旋桨,而战略轰炸机的出现,将会进一步的稳定住四大中国内海,甚至有了婆罗洲之后,整个东南亚都在笼罩的范围之内。

    这样来说,除非是在辽阔的太平洋上面开战,否则西北周围,太平洋靠近亚洲的部分,整个东南亚,甚至遥远澳大利亚,都在西北战略轰炸机的笼罩范围之中,当千机以上编队对任何集团目标,都具有极大的威胁,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保障。(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一章 建党的念头

    ();    刘澍之前不过是随口一问,商用飞机的速度,让他惊叹,又从杨元钊这里,知道了这个商用机计划,已经完成了大半,可能在半年或者一年之中,就可以投入使用,就更加的兴奋了。飞行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就算是刘澍现在已经过了年轻人充满想象力的年代,可是对于能够飞上蓝天,还是充满了期待。

    作为政府首脑,在杨元钊很多事情甩手不干的前提之下,很多事情都需要刘澍来控制,每年他在火车上的天数,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哪怕是西北的火车比较快捷,专业又比较舒服,也吃不消啊,飞机一下子快了三倍,算上直达节约的,恐怕快的更多了,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不用大部分时间吃住都在火车上面,那么的痛苦了。

    西北最强大的就是动力,在杨元钊的领导之下,不能说达到后世民用水准,可也超过了这个时代数十年,是完全 没问题的。阴山基地首先解决的就是专业空中发动机的问题,把发动机彻底的从汽车用和船用发动机之中独立起来,形成了自己一个独特的体系。大功率活塞式发动机,目前达到了2750马力,当然了,这种发动机的不少原料无法自产,只能够依靠一体机。

    杨元钊并不在意,再说了,伴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特别是高马力发动机的进步,目前的航空发动机已经达到了1950马力,距离的合格的2200马力只差一步了,只不过用涡轮螺旋桨代替活塞式发动机,直接起点就是2400马力,所以活塞式的发动机实际上是进入到了技术储备的状态,只是依靠一体机生产出来十几台,作为研究和原型机的制作的。

    动力是所有机器的根本,有了动力,才有其他的东西,杨元钊对于飞机构造不太了解。可是手下的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于基础的力学还是明白的,流体力学知道的不多,保证飞机在足够的动能之下可以飞起来。这些基本的运算还是可以的,电脑的出色性能,让本来需要大规模的计算,在这里变得比较的简单,以往可能用超过万人的人力。要十天半个月的计算,现在一台电脑,几十分钟就可以了,甚至为了推敲更好的布局,一点点的计算之下,飞机的图纸已经跟最初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依托着B29提出超级战略轰炸机的样子,可是杨元钊依稀能够回忆起来的,是外部特征,这些外部特征。经过研究人员的逐步验算,跟后世B29已经有了不小的区别。西北强大的地方都给利用上来,4个巨大的发动力,动力上比B29更强,而出色材料,无论是铝合金,还是其他的轻质金属,都比B29强悍,机翼更加的宽广,机身更大。发动机的重量和飞机本身的自重却减轻了不少,材料上面的出色,让这个原型机的性能极为出色,跃升了一个层次的。

    这个时代。一直到后世二战时期,一款飞机原型机生产出来之后,就差不多定型了,在战争时代,专门针对对方研制的飞机,可能只要能够飞起来。性能达到指标就可以了,可是西北的不一样,杨元钊还是多多少少的参考后世,在布置的时候留有余量,等待着更大的发动机,甚至连机身本身,都留下了30%的余量,等待未来的改装。

    在杨元钊看来,在飞机这个领域发展之中,应该向美国靠拢,美国在飞机上面,追求的是基于平台之上的改造,一款成功的平台,通过对发动机,其他子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之后,可以延长飞行年限,后世二战之后才发明出来的B52,通过改装之后,甚至一直用到了的2000年之后,还可以执行亚音速的轰炸任务,50多年的服役历史,在很多飞机已经回归了飞机坟场,化成废铁的时候,依然在天空之中执行任务,成为历史上,服役寿命最长的飞机,要知道,飞机诞生不过才一百多年,B52的服役年限就占据了一半。

    以西北现在的实力,还无法生产出B52这样经典的战略轰炸机,可是现在的相当于B29,被命名为B14战略轰炸机,在性能上面,已经超过了原来时空的B29,流体力学模型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更加可靠的性能和出色的多用途,这就是新B14战略轰炸机的特点。

    原型机的试飞,早在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因为杨元钊的特殊要求,接下来不是定型,是分成了两个方面,军机主要加强性能的,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防护,更大的作战范围,完美的实现军机的性能,这其中,对于形体的优化,对于发动机的改进,甚至是特殊结构和挂钩,如何最快,最准确的投掷炸弹,是B14需要做到的,保守的估计,需要三到五次的设计,10架或者12架不同的原型机的制造出来,到时候,B14最终的定型款,可能会拥有比现在原型机强大50%的实力,性能更加可靠,战斗力更大。

    商用机,则需要考虑到经济,安全性,这是两个相对而统一的方向,目前的活塞式发动机,改装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到了最低了,接近30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不能说已经达到极限了,再增加下去,即便更大马力,自身重量造成推重比的减少,也会影响到飞机的性能,涡轮螺旋桨在各个方面完爆它。只不过因为制造的难度问题,目前成功率不高,2个月的时间,一共制造出了3台成品,都是在2500马力左右,只要第四台完成之后,商用飞机的试飞也将会开始,预计在正月初八之前,第四台应该可以制造出来,计算之中最终的设计是,可以乘坐54名乘客,搭载3吨左右的货物,速度上,不会像军机那样,用最大的速度飞行,最高速度会控制在600左右,经济时速大概是480公里左右,这样相对于军机,最少能够节约油料50%以上,拥有着较强的商用价值,而航程则惊人的达到了13000多公里,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飞的最远的空中飞行器,没有之一。

    相对于飞机,飞艇飞起来消耗不大,只要风,不用油都可以飞,但是65公里的速度之下,要飞行1.3万公里,需要200个小时,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空中连续飞行200个小时,而在高速飞行之下,飞艇的各个部件都会受到巨大考验,一般而言,飞艇的作战半径,大概都是在2000公里左右,飞行的时间大概在30-40小时左右。

    商用飞机的介绍很详细,很感慨于西北的大发展,刘澍的事情相对而言很多,随便的翻翻之后,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惊叹声不断,很多项目都是他完全没有想象,越来越深奥的项目,他有些看不懂了,只是记录了一下大项目,心中盘算着,到时候主导会议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的引导,在展现力量的同时,把西北的所有力量都向一块去使用。

    歪头看了一下,同样认真看一五计划纲要的杨元钊,刘澍叹息一声,想到了石磊和其他的几个人给他的一个提议,建立政党,以政党领导军队和政府。

    对于刘澍来说,这个提议当然不是篡党夺权,作为西北的缔造者的杨元钊,掌握着最多股份,影响力也是西北第一的,别的不说,整个西北因为杨元钊,从贫穷落后,走向了现在富裕富强状态的民众,大家认的就只有杨元钊一个人,杨元钊没有主动的个人崇拜,那些逃荒来,贫穷落后出来讨生活的,甚至是以往住在西北的民众,他们几乎自发崇拜杨元钊,石磊和一些杨元钊的铁杆,印制的有关杨元钊的画像,几乎是市场上最热门的,有的拿去作为恩人,有的供上长生牌,在目前的西北,杨元钊的名声如日中天,任何一个敢于反对他的,会被疯狂的民众们撕碎。

    或许在三五年前,几大家会有别的想法,可是现在,这个想法完全不存在,西北在杨元钊的领导之下发展的这么好,接下来也会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的。

    之所以提出党派,关键原因就是进一步的整合西北的力量,工业和农业,因为政府的统筹,已经可以完美的发挥作用,可是政府工作方面,微微有些问题,甚至中央还不能彻底的把手伸下去,这样的事情,早已有之,不过在刘澍和石磊的双重努力之下,几乎用高压的手段,镇压了那些不作为,或者是贪污**的,可是没有一个党派,没有一个统一的信仰,似乎不太顺利。

    石磊等人碰了一下,觉得可以借助着这个全体代表大会的机会,把这方面推一推,争取成立一个党派出来,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了,就差跟杨元钊沟通了,不过基于相互的关系,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澍,刘澍看着杨元钊认真的表情,到底要不要现在说呢,可是看杨元钊这么认真的样子,想了想,还是按下了,走到杨元钊的身边,顺着杨元钊翻开计划看过去,有些吃惊的问道:“这是什么,看起来这么奇怪?”(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二章 晶体管和雷达

    ();    刘澍说的时候,杨元钊正好看到了一五计划大纲的尾部,这里不但有详细描述,甚至还有一些基本的图画,看起来像是一个黑色小方块,带着几个金属线,看起来不大的东西,跟平常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怪模怪样。

    听到了刘澍的问话,杨元钊平静的说道:“这个是晶体管!”

    不同于刘澍的浮光掠影,杨元钊看的更加的深入了,他的知识层面和眼光,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每一项基本上都有他的引导,或多或少而已,特别是最后,由他一手提出的,晶体管的研究,直接让西北越过了电子管的时代,迈向了晶体管时代,在他看来,这是整个一五计划之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的,甚至他的作用,还在商用飞机和战略轰炸机之上。

    杨元钊手中的芯片,也就是计算器的芯片和山寨手机的芯片,后者性能更加出众,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电脑了,2014年的芯片,怎么也完爆5年前,或者是10年前的了,可是这样的芯片,用途非常有限,也就只能发挥出最基本的计算功能,稍稍改装的能力都没有,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坏处的,西北只是依靠着一体机,复制了芯片,并不具备对芯片的研究,还有基于芯片上面的改造,所以必须从头开始,从电子管开始,接下来是晶体管。

    这是电子行业的进步,看起来只有一小步的,却代表着更加可靠,更加稳定电子产品的,研究难度更困难一点,可是未来,特别是几十年之后,电子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几乎代表了更新,威力更大的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几乎会用于军事和民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军事上面,武器只要假装了芯片或者是控制系统,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看起来本身没有多少变化,可是战斗力,几乎是天上地下。

    从电子产业的普及,衍生出来的,雷达。导弹,预警机这些东西,给空战甚至是世界战争,更新的体验,其中的差别,已经不能够用落后多少和先进多少来形容了,超视距的攻击,甚至可以让飞机真正做到无损,你看都看不到,又怎么能够攻击到对方。一架飞机,干掉对方整个飞行部队,在代差的基础上面,成为了一件非常可能的事情。

    后世就是如此,就飞机的性能上面,苏联的不少战机,过载能力和格斗能力都相当的强,可是在航电上面的短板,不少的苏联飞机,是没有航电。或者是航电极弱,测量距离,引导距离都不强,很容易被干扰到。或许面对面的格斗,苏联飞机都可以战局上风,可是在超视距上面,就差的比较远了。

    按理说,西北弄出来了电脑,超越了这个时代。可那只是在杨元钊提供芯片的拔苗助长的,西北在电子产业上面真正的基础,只是电子管而已,甚至连电子管也不过是刚刚起步,依靠着西北更强大的加工能力,变的出色了起来,而一五计划,就是在这个电子管的基础上面,进入到晶体管的时代。

    晶体管的项目,在整个一五计划之中,占据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在于,有了杨元钊提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弄出来电脑了,电子行业形成了倒挂,以目前的加工能力,可能要,几十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够追上现在的电子的硬件,可是这样的电脑,只能够作为电脑来使用,换成别的地方就不行了,只有按部就班,从电子管开始,晶体管,一步步的发展,才能够吃透所有东西,电子产业,可不是只有电脑和联网,他在军事,在民用的无数领域,都有突出的作用。

    晶体管的项目,在一五计划的纲要之中,级别不是特别的高,带动作用也不强。未来是电子产品的时代,一个没有研究电子产品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现在的西北,无论是科研,还是生产,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个体系,杨元钊对于研究和生产的盈影响力不小,已经形成体系,杨元钊也不好轻易的改变,哪怕他明知道这是正确,最多只能够引导,他想了半天,最终在一五计划之中,提出了一个军事项目的子项目雷达项目。

    雷达项目算的上电子产品之中的一个子项目,最开始是用电子管的,毕竟理论上面,雷达在无线电出现之后,就有了制作出来的可能性,可是电子管在某种程度上,可靠性并不强,在雷达,计算机这样项目之中,如果只是用电子管,可能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就需要更换一个,除非是增强加工能力,电子管独特的使用区间,让他很难使用到这个上面。晶体管为代表的半导体的,在后世证明,是适合,而依托着雷达项目,顺势提出了为了增加雷达的准确度和使用时间,特别进行的一个晶体管的项目。

    雷达,作为一五计划之中的重点项目,影响力巨大,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绝对称得上是至理名言,即便在现代战争之中也是如此,西北的特种部队和侦察兵的序列,为的就是更快的发现敌方布置,以做到料敌先机。人毕竟比不过机器,战场上面复杂的环境,也不可能清晰的发现一切,这时候,杨元钊提出了一个雷达的理论,借助着电磁波的发射和反射回收,探测和测距的一种机器,在军事上面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西北在无线电上面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深入了,基础理论已经完善,甚至开发出了无线的便携式无线电机,对于军事领域,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已经拥有了研制雷达的基础。军事专家顺着杨元钊提出的理论逐步的深入的时候,才发现,雷达比之无线电,更加拥有增强战斗力的作用。

    无线电,说白了,是一个联络工具,可以把零散,分成各个部分的部队,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化整为零的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战斗力的提升器,原来能够发挥多少作用,因为战场和分散等关系,减少的作用,可以在补回来,最多也就是部队的战斗力了。

    可是雷达却是增幅器,有了雷达,侦察兵的作用会减少,或者少部分侦察兵,在雷达发现的地方进行重点探查,减少了侦察兵的劳累,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侦察兵的伤亡。有了雷达,再复杂的局面,在复杂的环境,指挥者都可以清晰的知道对面的布置,这对于集中兵力打击对方薄弱环节,极为有用。雷达不单单可以用用到陆地上,还可以使用在舰船上,类似大雾,黑夜等天气,肉眼和光学观测没有发现或者很难发现的时候,雷达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敌人,进而准确的攻击到敌人。雷达应用到火炮之上的,当雷达的功能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方炮弹的方向,位置,射速,快速的计算出来对方炮群的方向,指引本方炮群,更快的发现敌人,精准的清除掉地方目标。

    总之,从很多的意义上面说,雷达的作用,对于军队来说,关键无比,所以军方几乎力挺的支持,同意了这个看起来很艰难的项目。雷达的研究,早在1912年年底,就已经开始了,原型机已经弄出来了,是基于电子管简单雷达,那个只是玩具,可靠性极低,误报率达到了67%以上,这样的比例,几乎无法从中间收获到有价值的情报,因为杂波太多了,误报也多,这样每一个可能都去侦查,这显现不出来雷达的巨大作用。除了误报率,稳定工作的时间也短,不超过40分钟,没有使用的作用。

    伴随着工艺的进步,电子管的逐步可靠,把误判率降低到了28%,提升了差不多一半,开机时间也延长到了4小时,可是距离军方的标准,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军方的标准,最起码开机时间要延长到的36小时以上,误判率不能够高于5%的要求,差了很远。

    军方是从作战意图上面,提出的要求,可以不考虑实现的难度,可是研究者要想完成,就困难的多了,为了实现这一点,无线电和电磁方面的专家,又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却不能把可控性提升,尽可能的增加工艺,可是电子管的可靠性不高,这是天然的问题,况且除了可靠性之外,电子管的耗电量巨大,除了在陆地上,外接电源固定放置之外,依靠电池使用的时间是极短,没有使用的作用。

    这个结果让军方异常的失望,研究院也在连续的失败之后,失去了继续研究下去的勇气,因为连续很长时间研究,都 没有太多的收获,误报率在达到28%之后,就如同一个艰难行进的牛车一样,以千分位,甚至是万分位来行进,要想达到5%,不说不可能,但是也会浪费几十年的时间。

    这么简单的雷达,却在可靠性和电力上面被限制住了,甚至连电的问题也可以放在一边, 可靠性不解决,雷达永远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看起来非常美好,可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