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钢铁时代TXT下载钢铁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钢铁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txt下载     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二章 让步的袁世凯

    黑色的礼宾车并没有停靠在火车站广场之上,杨元钊是西北的控制者,在西北众多的人民眼里,被称之为万家生佛,至今依然有无数民众,家里悬挂着杨元钊的画像,他本人而言,不是一个喜欢破坏规矩和享受特权的,平常的举动相当的亲民,只有少数情况之下,才会选择使用特权。

    现在就是这个少数状况之一,袁世凯的起意很仓促,他来到包头,是一件足以影响整个中国局势的事情,西北累积了足够实力,也可以依靠着这个实力统一中国,可是战争带来的统一,可是这种事情,秘密的比公开了好的,袁世凯和杨元钊是公众人物,是整个中国最庞大的两个势力的领导人,这样的两个人,在西北举行盛大活动的时候见面,肯定会让其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会让野心家伺机而动。

    北洋是一个熟透的果实,哪怕是强如西北这样的,也考虑了很多问题,顾虑重重,最大的问题就是袁世凯准备怎么做,即便是袁世凯主动投降,还有一个问题,顺利的接收整个京津和东北地区的问题,平稳过度,全盘接下,跟对抗接收,满目疮痍,后果既然不同,到时候,西北地盘就会遍布整个中国的北部,特别是在东北。

    西北军如果在东北迅速的布置到位,就可以借助着东北的地利,对于朝鲜产生直接的威胁,台湾和朝鲜,这两大殖民领土,如果都被拿下的话,对于日本来说,似乎逐步树立起来的胜利形象和风光一泻千里,对于日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在车站广场旁边,一处很隐秘的道路,穿行了差不多800米,然后通过了一个有守卫把手的大门,这一辆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可是实际上锦绣万千礼宾车和身后三辆大巴组成的车队,一起的进入到了一节孤零零的铁道线上,这已经是包头站的下面了,在火车从3道下来之后。上到其中的一条股道,火车会逐步的下行的,前行1200米之后,会下降到地下2层的位置,就是他们的这个神秘站台。在整个包头车站,知道的也只有不到15个人,就算是西北,也只有部一级的官员才知道,他们前往其他地方公干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提前在这里登上专门的,或者是特制车厢。

    手表在灯光之下,闪烁着淡淡的荧光,刘澍看了一下手表,略显轻松的说道:“还有7分钟!”

    现在是晚上的7点53分。因为冲走阅兵路的关系,他们来的时候,花费的时间,稍稍的有些大,好在,问题不大,7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很快的,轰鸣声传来,前方1000多米的拐角处。突然出现了一条不太长列车,能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也只有袁世凯了。

    列车缓缓的降低速度。早在通过包头站的时候,就把速度降低到了30左右,在站台前方,缓缓的停下来,列车们打开,一个身高不高。秃头,穿着一身老式的地主服,有着一对特别的胡子的人,在列车员的引导之下,带着一大票彪悍的手下,缓缓的下车。

    袁世凯!杨元钊哪怕不用去辨认,就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大头,在民国时期货币的名字,就如同后世的老爷爷一样,为广大人民所认识,人人都喜欢。

    见到袁世凯,杨元钊有一种历史人物从图片上走下来的感觉,或者说直目历史的厚重感,看起来一身变装,略显发福的袁世凯,可是偶尔抬起的眼睛之中,是如山一样的厚重,他就是北洋的控制者,乱世之中少有的枭雄。

    无独有偶,在杨元钊观察袁世凯的时候,袁世凯同时也在观察着杨元钊,袁世凯也是在第一时间,认出了杨元钊,杨元钊的大名,早在许多年前,最早及包头组织商会的时候,就听说过,年轻的商界后起之秀,当时的山西总督,甚至专门为他,向军机处做了推荐,这也是54混编协的前身,包头民团的来历。

    一个地方土豪,或许是有些钱,就想要编练新军,如果不是当时袁世凯正在跟清廷的竞争之中,不方便出手,随便派出一个协,就可以灭掉山西新军了。

    这或许是袁世凯自己推测之后,做出来的最可能的判断了,在包头民团成立之初,西北所拥有的,只是当年冯玉祥在东北培养的一两千人,虽然冯玉祥不错,可是当时,他只是一个北洋军的营正,他的实力又有多少,一个标就高看他一眼了。平心而论,如果还是不知道西北的未来,只是在当时的话,袁世凯根本就不会看山西一眼。

    山西是个什么地方,走西口,走东口,人口多的就要出外闯荡,甚至跟大自然挣命,才能够活下来的地方,编一个以新军为名义的地方民团,这简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简直是在开玩笑,也就那些土老帽有钱些,可是那些土老帽,心中的想法只是挣钱,根本不会去管山西的事情。事实上,在稍晚一些时候,后世的西北王阎锡山在西北崛起的时候,同样是新编新军,当时只有两个营,后面才成立了混编协。山西尚且如此,何况是口外的包头,那是一个穷山恶水,有人办出来新军么。

    袁世凯当时正全部心思放在跟军机处斗法,满清朝廷看解决不了北洋,如同大扫把一样的散出了一大片的新军,别说是省,府,甚至是县,只要是有申请,总能够得到回复,但是大部分都悄无声息了。

    就这样,在原有北洋六镇,7万多人的规模之下,疯狂的出现了10几万的新军,这些新军,就如同曾经的绿营一样,看起来很美而已,有的是骗取支持和军饷工具,有的则沦为了革命党的工具,南方革命党之所以能够起义成功,新军之中的进步青年和革命志士,是第一主力,甚至远在所谓的革命前辈之上。

    在无数泥沙俱下之下,却冒出来了西北这么一个真正的猛虎,接下来,杨元钊的发展却跟所有人预料的完全不一样,居然接着的清朝中枢打击北洋的功夫崭露头角,成立了54混编协。

    在清廷中枢的眼里,这算什么,不就是一个只有两个标的普通协么,北洋在中枢的大力推动之下,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也不过是7万多人,各地都在编练新军,可是除了北洋之外,其他的,实力都非常一般,更何况一个位于中枢千里之外,贫穷落后的西北。

    在大部分的地方,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么一个协的成立,有的甚至要成立镇,可是真正到位的有多少,在中枢加大检查力度,收紧拨款之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本以为这是山西总督的套路,象征性的打开方便之门之后,就不在管它了。

    接下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美哦与想到,西北不但没有吃空饷,以包头这么一个小小的底盘,反而把的54混编协给建设了起来,不但拥有完全的人员配置和武器,甚至在着之上,悄无声息的扩张成了一协三标,每标都超员,几乎相当于一个镇的协。

    这种跟其他的人不一样的做法,让西北在初期,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成功的保护了自己,在1908年和1909年前后,如果北洋真的全力以赴的情况之下,西北也好,54混编协也好,根本就抵挡不住,可惜了,前面的机会一旦错过,后面再追赶和挽回就晚了,他们是去了最后的机会。

    袁世凯看着前方,年轻的有些的清秀,总是有千万的话语想要说,却也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双方见面,相互自我介绍,其实,作为北方近邻,又是相互重视的的对象,双方对于对方的熟悉程度很高,几乎都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北洋三杰,吴佩孚,孙传芳,曹锟,这些现在和后世,大名鼎鼎的北洋骨干,都在袁世凯的队伍之中,杨元钊忍不住微微感慨,袁世凯就是袁世凯,哪怕处于现在,如此不利的程度,也依然有这么大一帮人来追随,同样作为管理者,杨元钊很清楚,在这个时候,依然不离不弃的,肯定是他手下的铁杆,现在看来,袁世凯的威信很高的。

    史实上,袁世凯之所以闹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就是因为他后来的称帝,毕竟刚开始,大家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个目的,都已经取得相当的效果了,大家都在期盼着更好的未来,争取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你抛开大家,自己一个人去玩了,要是没有民国也倒罢了,大家奉你为主,你做皇帝可以,有了民国,大总统没有了终身制,是有任期的,大总统的位置谁都想要坐坐,眼看有机会了,你做皇帝了,把位置传给你们袁家,袁世凯的儿子又不争气,顿时伤了一直都跟随着他的那些追随者,所以才落到个众叛亲离,现在,有了西北的出现,袁世凯的个人权利欲还没有膨胀到后世的那种程度,这也是他来到西北的原因,否则,即便把中国的北方给打烂了,也不心疼,更别说举手投降了。

    两个人相对而战了很久,谁也没有说一句话,视线和时间仿佛一瞬间,在两个人之中凝固了,身后跟随者们谁都没有说一句话,就这么泾渭分明的站在一起,最终,还是袁世凯想通了,首先向杨元钊迈出了一步。(~^~)

    

第一千零三章 我来看病!

    袁世凯的身高不高,迈出去的那一步也不大,却代表着一种姿态,双方的气机,在一瞬间,出现了非常微妙的变化,刘澍等人是心中有数,欣喜的同时,没有表现出那种趾高气昂的姿态,北洋方面则一片黯然,从小站练兵,甚至向更远的去追溯,北洋时代,一直都是中国的翘楚,可是现在,到了北洋这个旗号卸下帷幕的时候。

    看到袁世凯动了,西北地方面当然不能就这么的等着过来,特别是杨元钊,在袁世凯首先迈出了那一步之后,连忙快走两步,迎上去握手,脸上也是堆满了笑容,袁世凯也同样,伸出了手。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随行的西北日报的记者,也抓住机会,拿出相机,连连拍照,刚刚,袁世凯迈步的那一瞬间,本来以记者的实力,是可以在抓拍的,他当时也懂了,可是手碰到相机的时候却犹豫了,这个微妙的时刻,这样做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袁项城的名号,可不只是投机和钻营。

    想了想,还是没有轻举妄动,而现在,两只握在一起的大手,这个时刻如果再不记录下来,就有些失职了,作为一个专业的记者,他也知道这个东西现在是不适合刊发出去的,在史书上,绝对是载入史册的一张照片,有了这个照片打底,未来一些计划成功的时候,他将会跟随着这个照片 一起,铭记史册。

    闪光灯谋杀着菲林,两方都微笑的看着镜头,这是秘密见面,但是双方的目的都已经心照不宣了,无论是杨元钊,还是袁世凯,都是见过大世面,不可能在这里掉链子。

    握手足足持续了几分钟,然后双方介绍,简单交流之后。杨元钊正要让袁世凯一行人,乘车前往酒店休息,袁世凯看向杨元钊,好半天不说话的。最终吐了一句:“这个世界是你们的了,希望你们能够把中国推向更强大的位置。”

    杨元钊对着袁世凯,郑重的点点头,说:“会的!”

    袁世凯是何等人物,能够从底层一步步的走上来。特别是成为北洋大臣之后的,更是位极人臣,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够了,没有直接表示臣服,代表着某种意义,接下来,袁世凯没有提条件,告诉杨元钊,自己身体不好,一直都久仰西北医院的大名。想要过来疗养一段时间,顺便看病。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袁世凯会说这么的一句话的,这让现场有些冷,袁世凯手下的精英,诧异的看着袁世凯,多年的习惯,让他们没有问出来,也没有跟着说话。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杨元钊。他立刻的说道:“很好很好,我们西北的医疗确实是死结第一,欢迎袁先生前来看病,我们一定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高的工作态度。对您进行检查和治疗的。”

    袁世凯没有多说什么,所代表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转身看着身后的北洋三杰,说道:“具体的事务,就由他们来处理,我不管了!”。

    话音刚落。北洋三杰的脸色一变,说实话,北洋三杰一向是心高气傲之辈,袁世凯决定了大方向,让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他们多多少少都不太甘心,不去竞争,就这样的承认失败,哪怕不得不遵从袁世凯的意思,可是总要表现出属于北洋的风骨和气势,在他们的心中多多少少,还有某种念头,既然北洋这一艘船注定要走向终结,为手下,甚至他们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才是他们应该做的。

    接下来,接待人员把袁世凯等人迎上了一辆大巴,可以座三十多人的大巴,只有北洋三杰,一些高层军官,剩下的,都乘坐其他的两辆大巴,杨元钊和刘澍分别上了不同的大巴,杨元钊就在袁世凯的面前,以小辈自居,告知袁世凯,一切都安排好了,问问要不要通知徐世昌。

    袁世凯微微一笑,随口的说道:“还是不要了,他有他的任务,虽然已经没意义了,可是突然的离开,总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让他安心参加完会议吧!”

    一问一答之中,看起来平常,其中却蕴含了许多的东西,徐世昌,这个袁世凯手下最大的亲日派,袁世凯或许对他的忠心依然满意,可是这一件事情,却不方便让他知道,等为期12天的包头全体会议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了之后,再通知他也不迟。

    三辆大巴,秘密的把北洋军官引入到了西北商会大酒店,杨元钊没有过多停留,在袁世凯等人彻底的安顿下来之后,杨元钊就借口有事离开了,一直到他离开了之后,三杰和吴佩孚等少数核心一起来到了袁世凯的房间。

    袁世凯看着段祺瑞,笑道:“芝泉,你怎么也来了放心,既然来到了西北,就慢慢看看吧,你们会有所收获的!”

    袁世凯似乎很疲劳的,说完之后,就把三杰等人给打发了,一直到离开了房间,几个人依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之后,熟悉袁世凯性格的段祺瑞说道:“既然老头子说了,那我们就去看看,看西北到底有多少底牌,听老头子的意思,西北应该会给我们展现一些东西,以证明他们确实有实力!”

    王士祯等也点点头,倒是最年轻的吴佩孚,大胆的说道:“你们觉得老头子真的是萌生退意了么?”

    袁世凯驰骋疆场多年,以退为进的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早一点的朝鲜就不说了,几乎是铁腕手段,制止了朝鲜的暴动,几乎控制了整个朝鲜,然后在是不可为的前提之下,主动回国。那个太遥远,不说了,就说戊戌变法吧,当时光绪和维新派,几乎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的身上,并且许诺了他无数的东西,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一转身之下,就把光绪和维新派卖给了慈禧和荣禄,不是袁世凯不想攀登高位,是因为光绪和维新派,说白了,就是慈禧闲来无事弄出来逗乐子的,给他的一点权力,他就自以为是了,维新派也就是表面上的耀武扬威,各地的督抚,实权的官员,哪一个搭理他,袁世凯可不傻,卖了他们还能够有个好价钱,不卖的话,菜市口恐怕会多了他的一颗脑袋。

    “说不准,我们看看吧!”段祺瑞摇摇头说道:“看西北到底藏着怎么样的东西,不都是军队么!”

    一夜无话,第二天,也就是全体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杨元钊去参加全体会议,而袁世凯也没有干别的,真的按照他说的那样,去了医院看病,检查身体,真的就是把这一次来包头,当做是为了身体而来的。

    对于袁世凯,西北方面不敢怠慢,专门派出了生活医生和助理全程陪护,而且在西北最大的西北医院,专门留出了体检的专家和一部分科室主任。

    为时尚早,今天的全体会议要到上午10点钟才开始,第一天,只是一个全体会,会简单确立这一次全体会议的议程和组织原则,由于牵扯到了五年计划和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系,是闭门会议,只有属于西北核心的那些代表才能够参加,作为主席的杨元钊,只要在上午9点50分左右抵达就可以了。

    出于对袁世凯的尊重和关心,杨元钊在联络了袁世凯之后,主动的前来带领袁世凯前往医院。

    西北医院,位于包头市的三环以内,占地面积庞大,作为西北在医学上面的领头羊,不但建筑众多,各种设备齐全,就连人员,也非常的繁多。医学院是西北医院的主要来源,还有部分的外国人。

    杨元钊的亲自到来,微微让袁世凯高兴,没有多说什么,双方的闲聊,更多的是在天气或者是西北的一些基本状况,基本上都是袁世凯再问,杨元钊在答,偶尔在平稳的汽车之中看到外面,包头的风光的时候,在杨元钊没有注意到的角落的,袁世凯的脸上,带着一丝的黯然。

    从权倾四方,掌握百万大军的首领,变成祈求胜利者饶恕的弱者,袁世凯心中气息难平,作为北洋的实际控制者,加上西北跟北洋之间的联系,袁世凯通过种种的方法,还是略微的知道西北一些东西的,比如说,重炮,轻重机枪等等,这些都是吃弹药的大户,哪怕是北洋,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东西的好处,一个后勤压力,就足以抹杀所有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这个,袁世凯还不会这么快的下决定,之前都派了徐世昌和杨度过来,在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的时候,他应该在北京等待消息。

    可袁世凯还是来了,因为阅兵式的400万大军,改变了一切,一个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师,甚至是军都不算什么,只有形成数量上面的巨大优势,才能够把这些细节的东西发挥出来,而现在武器跟400万大军结合在一起,这是堂堂正正,却凛冽无比的阳谋,稍晚一步的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西北总医院到了!”随着杨元钊的话语,袁世凯从心中的情绪之中走出来,透过车窗,看到了一个差不多有20层,上方飘扬着西北过期的大型医院,似乎今天医院很忙,到处都是来往的病人。(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章 中西医结合

    袁世凯看着面前西北总医院这几个大字,听说这个字还是刘澍提的,本来是让杨元钊提字的,可是杨元钊心知肚明,他的字真的拿不出手,拿不到杨元钊的字,织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刘澍的字了。

    “听说西北的中西医结合,很是走出了一条路,今天就要拜托了!”袁世凯客气的说道。

    “进去吧,他们都在等着了!”杨元钊没有多说什么,让道。

    医疗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杨元钊的一手推动的,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从他来到包头开始,对于医学就相当的重视,西北的财富之路,真正开启,就要说磺胺和青霉素,特别是前者,在几年的时间之中,为西北换来了大量的外汇,从资金上支持了西北的建设,西北初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机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依靠磺胺的销售款来购买的。

    除了医药,医疗上面的投入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伤兵的问题,因此西北引入了简单医护兵的训练,就可以让战场上,减少很多伤亡率,干净的绷带和酒精,碘酒之类,很大程度上面,抗菌消炎,减少二次伤亡,不配合抗生素的使用,效果都非常好,配合了抗生素,效果就更加出色了。

    从抗生素到医护兵,西北发展的充其量只是最基础的东西,只是医学的一些应用性的分支,还远没有涉足到医疗的本质和前沿的发展上面。

    正因为庞大的投入,包头接下来的发展还在加速,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清楚医疗对于一个国家重要性的杨元钊,对于医疗上面的关注,仅次于教育,从药品和医疗兵入手,在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后,西北对于医疗方面的投入连创新高。

    1908年到1909年,刚刚拥有了医院和现代化医疗的包头。在医学领域,不过是刚刚起步,中医,西医。还处于消化的阶段,每一项都是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之中,还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最多只是治疗一些初级一点的病症。

    可是在西北每年高达30亿西北币的投入,研发和制造上面。更是五六倍以上,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催生了西北医药,现在伴随着各种知识的学到,一些更新的器械和基于一体机材料发展起来的新的医疗器械,西北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一方面,花大力气用巨大投入,重新拾起中医的理论。深化中医的研究,重新挖掘古代经方和一些派系理论,从全西北的范围之中,挑选和补充中医人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医道路,另外一方面,加强对于各种检测手段,检测仪器的研究和发展。

    中医重视药方,轻视检查,这是中医的 一个问题。不能说中医的检查不行,中医有独特的检查方法把脉,还有望闻问切等众多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是感性,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要成为名医,独具一格的大家,需要经历的过程太漫长了,动辄就是数十年。这其中,说不定就有的无数的失败和误判,就是在这么一次次的失败和误判之中,才会逐步的成长,这个代价也太大了,耗费巨大,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医学大家的,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一旦大批量的培养,哪怕是西北富可敌国,也承受不住,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也包括了生命的成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也承受不住超过10万医生的消耗,每一个名医的身后,不是有一连串的误判和经验教训,说是累累白骨也不为怪。

    这也是后世,中医没落的根源,没有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潜心钻研,中医师别想出来看病,看病就有可能是误判,虽然大部分的中医师,没有选择较为危险的方法,吃他的药,或许不会有益,但也大多不会有害,可是耽误病情啊,甚至影响了民众对于中医的观感。

    相对于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检查就容易许多了,自身形成的庞大的系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了检测,专门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器材,只要看懂器材上面的参数,就可以按照器械的精准度,判定出一种病症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考虑阴阳,不考虑五行搭配,单纯的只是治病。

    精准的检查和有经验的药品,让西医一旦成熟了之后,对于普通的病症效果极佳,也因此宣扬其了西医的名声。

    两种医疗各有利弊,可是回忆后世的中医师的某些方法,杨元钊提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仪器进行初步的检测,判断出大致的病情,再结合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检查方法确定,最终,西药缓解症状,中药治疗根本,去两者之长,效果好,医疗的效率提升了很多。

    一些懂得一部分西医的器械和深厚中医理论的,两者几何,可以越过十几年积累的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相对于西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的一些五行表里和脉络方面的理论,还没有确切的医学理念作为依托,却可以真正的依靠一体化治病,在一些西医非常困难的病症之中,有异常出色的效果。

    西北医学,就这样的,在一穷二白之中,艰难起步,在杨元钊的全力支持之下,走出了一条新路,加上抗生素和各种新型的研究器材的发现,哪怕是中西医结合,也成为了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一个没有多少理论支持,却可以真真正正的解决实际病症的流派。

    刚开始,中医的医疗,只是局限于西北,为了解决西北人民的病痛而服务 ,但是慢慢的,伴随着影响力的扩张,西北毕竟不是之前闭关锁国的清朝,世界工厂这个名字可不是开玩笑的,西北的工业产品,吸引了整个世界的采购者,而庞大的人员流动,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医疗,西北医院的效果,就从中西医结合产生效果之后,就开始的广为流传了,虽然不是每一个病都得良好的治疗,可是少数独特的病症,或者是西医效果并不好的慢性病,却可以通过中药获得缓解和治疗,这下子西北医疗,顿时享誉世界。

    想有什么不能有病,想没什么不能没钱,整个世界,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得到了疑难杂症的,一些对于西医来说,可以判死刑的病症的,在中医的理论之下,居然有解决的可能,最起码能够缓解,在生命只有一次,人人都会惜命的前提之下,源源不断的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求医,不但给西北带来了庞大的消费,也宣扬了名声。

    在这个西医的体系还不完善,只是游兵散勇一样的零散发展的时代,不少小城镇和乡村的医生还停留在巫医的程度,中医最起码每一个村庄的大夫,都会一些治疗普通的日常疾病的经方,这些经方或许治不了大病,可作为乡村医生,远比西方的那些巫医靠谱。

    中医在这个时间之下,进入到了世界的视野,历史悠久,实例众多,效果出众,唯一的一点不足就是,需要用熬制,有些太麻烦了。

    谁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那些前往西北治病外国人,可不会有什么不习惯,万里都跑了,一些些不习惯,忍者就是了。

    一个个例子证明,中医真的不错,中医也开始凌驾于西医之上,特别是西北开发出来的医疗器械,那些本来属于西医理念的医疗器械,成为了中医的成果,甚至依托着中西医的研究,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特色的中医器械,这是意外之喜。

    中医比后世更加的出名,顺带的,一些中成药,也被杨元钊提出,在杨元钊所在的那个时代,中医被成为巫医,重要被成为草汤子,哪怕的中药和中成药是真的有效果,可在有心人和药品巨头推波助澜的宣传,西方民众的误解之下,中成药的影响力,也就是在国门之内,最多是东亚,东南亚,这些中华文明传统的影响范围之中。

    而今天,在悄无声息之中,在世界上大部分药品巨头还没有起航的时候,中医拥有了远比后世更深远,更正面的影响力,这时候不顺势推出中成药,简直对不起杨元钊的商业头脑。

    从清热感冒颗粒到六味地黄丸,这些后世经过市场检验,一直都卖得很好的中成药,在众多优秀中医师的帮助下,配方研究完成,并且进入到了生产状态,按照现代化药品生产出来的中成药,跟西药一个的方法口服或者注射,一下子解决了药品,中医师和不习惯等诸多毛病,立刻风靡了欧洲和北美,虽然利润上面,没有磺胺和青霉素那么吓人,可是总体来说也算不错,借助着中成药,西北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财源。

    财源不财源的,杨元钊更看重的还是中医的名声,黄种人要想崛起,不但要让世界秩序听从中国的命令,对于医疗,文化,卫生这样世界性的东西,必须要拿出自己的独到之处,西北在这个方面上,刚刚起步(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特级甲等

    走向前两步的袁世凯,突然的停下了脚步,略带迟疑的指着前方问道:“那是什么特级甲等?”

    特级袁世凯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结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这是医院的级别么,这个西北总医院是什么级别的。

    袁世凯的询问,让杨元钊小了,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这个还真的是代表着医院的档次的,西北总医院,是西北24个特级甲等医院之一,这代表着医院的最高标准,在西北,医院一共分成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在每一个级别之中,还有甲乙丙三级,一共12个档次,包头特区作为西北的核心,也是特等医院最多的地方。

    从内卫,到军队,再到普通,整个包头拥有特级医院19家,其中特级甲等医院就有7家,其中西北医院是唯一一个面向着普通人开放的医院。

    任何东西,都是熟能生巧,见的多的,操练的多了,自然医术会进步,一些古代传统的名医,游历四方,四处行善治病,一方面,是为了累积自己的见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方方面面的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解决大部分问题,增广见闻,才能够迈过从普通名医到大师级这个非常关键的一条路。

    其他的军方,内卫部队的医院,在一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部队的308医院,在外科手术上面,非常出色,内卫医院则更注重于烧伤和创伤,如果说综合性来说,谁也比不上西北总医院,有一个数据可以显示出西北医院的强大,西北总医院在1913年总接诊病人达到了二三四名加起来的一半,几乎超过第二名40%以上。

    总量大了,经验也多了。西北总医院,在拳头科室数量,医生和护士数量上面,一直都冠绝整个包头。在内科,妇科,小儿科,妇产科等诸多的科室,都有出色的经验。

    听说了是级别。袁世凯不置可否,直接向前走,跟在身后杨元钊,看了袁世凯一眼,袁世凯有什么毛病,他心知肚明,西北总医院也是最适合,哪怕是这一种很痛苦,中医几乎没有办法治愈,西医也很麻烦的病症。另辟蹊径就有了不错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体外碎石。

    体外碎石听起来很高科技,说白了,就是利用震动或者其他别的方法,在不开刀的情况之下,对于一些砂石性质的体内解释,进行震碎。

    在身体的结石之中,胆结石多是脂肪性质的,比较平滑无法用体外碎石的方法的碎掉,因为不太疼痛的关系。被发现的时候,往往会长的非常的大,至于肾结石,则是标准的砂石性质。不但疼痛无比,还容易产生很极端后果,袁世凯就是死于肾结石引起尿毒症。

    肾结石一般都相当的小,只有结合成了一体,才会有剧烈的疼痛感,砂石结构并不结实。只要掌握了他的精确位置,在特定的方法之下,就可以用体外碎石的方法,通过震动或者直接攻击的方法,碎石,碎掉的砂石结石,会通过排泄系统排出,这等于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体外碎石机,西北已经有了,精确的监测x光机也有了,甚至连体外碎石的手术,也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了,对于解决袁世凯的问题,是充满了信心。

    进入到西北总医院,袁世凯看着医院川流不息的病人,有些目瞪口呆了,他昨天随口说的一句话,不过是最近感觉到身体不舒服,总是容易疲惫,西北医院又是名声在外,就连一些外国富豪,都慕名而来,所以顺便过来看看,真的看到医院的盛况的时候,几乎合不拢嘴。

    整个医院如同是一个集市一般,能够容纳5000人的大厅,几乎是人头攒动,30多个窗口,排起了阵阵长龙,进入到病房大楼,更是数十部电梯同时运转,每时每刻都有上上下下的人。

    袁世凯非常不解,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来的官僚,他印象之中的医院,或者是如同传统的中医坐堂一样,一个老中医端坐,偶尔有人前来问诊,大部分都是抓药,再或者如同洋人的医院那样,收费昂贵,动辄要命的那种,类似于西北这样,把治病当做赶集,真的是闻所未闻。

    “贵处还真的是奇怪,看病都赶集,有这么多人生病么?”

    “我们西北的理念是,用健康的身体,来奉献自己的力量,带病工作不可取!”杨元钊平静的说道,这个也是西北的骄傲,西北工业冠绝整个世界,西北制造,已经成为瓷器,丝绸,茶叶之外,多了一个工业制造。

    这个时代的民众是朴素的,是感恩的,包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的出色的环境,他们就会用努力工作来回报,最关键的是,这个回报还不是无偿的,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带病工作的例子。

    刚开始,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西北高层的重视,后面这样的多了起来,工业部发现一定区域内的工厂效率下降,以为是有人中饱私囊了,毕竟在高速发展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滞涨,再加上经济上和工业上,没有明显的波动迹象,这种可能性更大,一番调查之下,发现是这个,有人带病工作,却因为精神和体力不济,最终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轻则耽误一个生产线的时间,重则付出伤残,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一些高速运转的机床,轻而易举的就能够干掉一个人的生命。

    西北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这也是流水线的直观体现,流水线之所以这么快,就是让每一个人专注每一个零件,不停的重复安装,让工人们下意识的形成某种习惯,而不是考虑和一步步的思考,这样的简单重复,不但对于工人的要求非常的低,效率还高,这也是西北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源。

    成业生产线,败也生产线,生产线对于整体度和熟练度要求特别的高,不但要设计合理的传送带,严格到秒的控制,还有巡视质检等一系列步骤,否则的话,一个地方出错,高速的生产线带来的,就是高速,大量的残次品。

    生病是最大的问题,一人出问题,整个生产线都要停掉,一个人错误,生产线就要全体吃下,这种情况之下,带病坚持工作,不但不会对工作效率提升,会有所降低,甚至影响到整体的质量。

    发现是这一点的原因,负责人没有处理,毕竟工人们带病参加工作,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宣扬的正面事件,这对于激励工人的主人翁精神非常有效果,强行的逆反,说不定就会让整个事情,滑落到另外的一个深渊之中。

    最终经过层层上报,报告到杨元钊这里的时候,他很简单的就处理了,健康的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并且顺势的在工矿企业之中和包头特区,开始了医保的尝试。

    并且很快形成了一系列的方法,每人每年大概缴纳12-18不等的医保费,就可以参保医保,最多可以获得6000-10000西北元的报销比例,这笔钱真的不少,对于一些有大病没钱诊治的人来说,这才是真正,自大的福音。

    保障才是关键,后世世界各国,甚至连剥削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平稳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高额的薪水和保障,甚至后者还排在前者之上,刚刚发展的包头,甚至连最普通教育都无法保障,只能够依靠高工资,用高工资的余量,来消化各种的保护,而伴随着西北的发展,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能力来推动这一切。

    简单跟袁世凯讲述了医保为核心包头保障体系,袁世凯算是大开眼界,同时也非常不解,医保,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公积金和教育,这些最基本的保障,给了西北人极强的凝聚力,可是耗费也太大了吧,有这个钱,还不装备更多的军队,或许这也是西北这几年没有余力攻略的真正原因,这么多花钱的地方,还是这么毫无意义的,一瞬间,本来应该是英明神武形象的杨元钊,在袁世凯看来,有些优柔寡断和软弱,不太适合作为首领。。

    如果杨元钊知道袁世凯的话,肯定不会生气,只会笑出声来,他当然不会跟袁世凯解释,供需关系,加大内需,医疗保障等诸多的好处,经营一个国家的理念,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接触到,就算是经营城市的理念也同样刚刚起步,衡量相互势力之间的力量的,恐怕只有硬邦邦的实力,最多就是经济,剩下的,稳定度,生产能力,抗压力的余量,等诸多的方面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涉及,或许很多时候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的做,更多的是自发,而不是主动的。

    杨元钊亲自陪着袁世凯来,当然不可能让袁世凯排队去挂号,或许对自己来说,杨元钊不会去享受那种特权,可是对于远道而来的贵客,稍稍特权还是可以的,走单独客梯,来到了健康监测中心,这是西北最大,也是最全面的监测中心,会对袁世凯的身体各个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测,并尽可能的治好袁世凯的病症。(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章 铁军第三军

    几个科室主任和院长都等在这里,袁世凯也很满意西北的安排,在医院安排简单的介绍之中,开始了解西北医院,越了解,就越是震惊,自问对于医疗还知道一点的袁世凯,从来都没有想过,医院还分了这么多不同的种类和学科,而许多以前的绝症,也都有了解决的可能,至此,袁世凯的心态,终于从平淡变成了感兴趣。

    身上有病,袁世凯知道,可是位置的关系,他一向都是秘而不宣,本来只是微微有些不适,可是渐渐,这种不适的感觉越来越严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睡眠和生活了,本以为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到了西北,却有意外的发现,一个这么大医院,只是看川流不息的人员,就知道肯定有效果的,说不定,可以一劳永逸的而解决问题。

    介绍大概持续了20分钟左右,袁世凯自然有专人负责,从最初的检验一直到更深入的监测的,杨元钊是知道一些的,袁世凯的病症也大致知道,甚至已经派人进行了适当的安排,只要袁世凯去检查,应该没有多少问题。

    杨元钊看时间,已经到了会议要开始的时间了,让西北总医院认真的做好对袁世凯的接待工作,然后向袁世凯告罪之后离开,其实相对于袁世凯,杨元钊更大的心思是放在另外一边,那些北洋军的军官身上。

    昨天晚上跟随着袁世凯来到包头的那些军官,这些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不能说全部都是好名字。以军人和北洋的身份,在历史上面留下名号的。肯定都是不错的。

    换成之前,西北不太可能得到他们。哪怕是众叛亲离之下,北洋依然保持着北洋这个名字,也就是后面自家人之间争权夺利,形成了实际上面的军阀之后,才算是撕破了脸,开始正面冲突了起来。

    现在的北洋,还没有像是袁世凯称帝之后的众叛亲离,能够跟袁世凯来到包头的这些都是铁杆,在袁世凯心生退意的时候。愿意跟西北来谈北洋的事情,也就带着潜在的意思,那就是给他们安排一条出路。有这个作为前提,机会不小,就看西北如何的去运作了。

    杨元钊之所以对北洋的军官这么感兴趣,原因就在于西北军校成立这么长时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军人,可是这些在历史上没有名字,很少有越过团级这个门槛的。目前快60个师了,非后世名人的师长只有7个。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

    翻开军人名录之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这些年轻的身影,在有了正规化的教育之后,就迅速的表现出来的天赋。让杨元钊明白,历史带着惯性和必然性。跟西北相比,从北洋军。从北洋军官学校之中,走出来的将星更多,几乎是从1911年开始,整整十几年的主流,甚至有些,在未来的抗日战争之中也发挥作用,这样的一个人才宝库,没有人会选择放弃。

    成王败寇,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没错,中国历史上面的统治者,也是按照这个来做的,鸟尽弓藏这句话,把其中的悲喜给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可对于杨元钊来说,现代化战争,只要把持好了后勤,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比如说,分散他们,让他们在初期,不要担任较高层次的军官,比如是团级以下,最多也就是那些最优秀的,可以安排成师级,以西北一个团3000多人和一个是3万人左右,,以西北军的精锐程度来说,应该是让他们满意,前提是,他们看到这些军队的强大啊。

    未来的中国,庞大而强大,西北也拥有足够的基础的,根本就不怕这些北洋军官闹出什么风波,甚至对于这些军官来说,最缺乏的打仗的问题,也根本不缺,未来的西北,根本就不缺仗打,国内不可能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走出国门,远赴其他大洲,必定要用打来打破白种人的垄断,那么必须要把对方打到和打服了才行。

    杨元钊看来,这些应该成为战场上面的战将的军官,因为派系或者理念等的不同,却无法为中国出力,这是属于中国的悲哀。任何国家的崛起,必将会有一战,后世的美苏两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生生的打出来的威风,中国要想崛起,也必然有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西北在杨元钊的影响下,已经实际上介入了这一战。虽然说,还没有参战,可是两大阵营之中,西北别无选择,黄种人跟白种人,两者之间,人种的天然不同,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或许在短时间之中还可以结合在一起,以后必然分道扬镳。

    苏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二战之中,为了对付不可一世的,强大的德国,英美把苏联拉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的阵营,可是之后,两大阵营开始分裂,如果不是苏联的承受能力强,说不得二战之后,就会被玩完了,双方对抗加剧,北约跟华约的冷战,说白了是美国纠结了西方的一连串国家,跟苏联产生的对抗,而苏联除了本身之外,连一个帮手都没有,有的只是拖累和离心离德。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也宣告了一方的胜利,美国成为世界上单独的唯一的一极,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国所处的地位,跟苏联类似,现在列强们在中国还有庞大的势力范围和利益,一旦西北统一中国,几乎必然跟列强们对上,这种情况之下,要选择,也只有选择一个弱一点的结盟,不然的话,少了中国的支持,德国会立刻玩完,英法美在没有受到巨大的创伤的情况之下,转头过来,联手对付中国,这是西北不愿意看到的,西北拥有庞大的陆军和强大的空军,可是这样**对抗世界的战争,对于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最少会浪费掉珍贵的发展时间。

    以杨元钊的地位,不可能亲自去招募这些军官,却也对于这些北洋军官,有专门的安排,让西北军官带着北洋的军官团去参观一下西北军一个集团军的实弹演习,这不同于表演性的演习,是真正针对实战的演习。整个演习长达三天,会动用到除了飞机,装甲车之外的一切轻重武器,基本上代表着西北的最强的攻击力。

    负责参与检阅的军,是西北的王牌军,也是未来战争到来之后,会第一时间列装装甲车,坦克,装甲卡车之类的,进行摩步化改造的第3军,他们至今还有一个半旅,还在草原之上,进行坦克和装甲车的适应性训练。。

    第三军脱胎于曾经西北**初期的第三师,军长是大名鼎鼎的山西王阎锡山,这个科班出身,头脑灵活,同样是在后世的史册之上,留下了浓重身后的一笔,他的个人实力相当的强大,在西北的支持之下,这个军,无论是兵员,还是武器装备,都完备的情况之下,野心甚大的他也开启了属于他的军旅生涯。

    最严格的训练。铁军称号从第三师时代就挂在阎锡山的名下的,一半的西北军,合格士兵年训练的子弹数量大概是3500发-5000发之间,第三军达到了平均7000发,特等射手的比例和质量都是整个西北军之中拔尖。

    铁军当然不能只有射手,也非常重视技术装备,侦查团的人员和技术装备的普及程度,战斗意志和战术训练种类,都冠绝与西北,如果不是第一军名头太大,第一强军的称号,就会冠在他的头上,派第三军出战,也真的是为了展现出最强的实力,让北洋的军官彻底绝望了之后,再考虑招募的问题。

    阎锡山捞不到赴山东作战的机会,就卯足了劲,放在这一次演习之上,精心策划,甚至某些地方,用了 一部分真功夫,负责参观北洋军官团,三天之后回到宾馆,三杰和其他的北洋军军官,全部都不说话了,西北的一个集团军,还是甲等集团军,差不多5万人左右,加上后勤13万,看起来人数也就相当于6个镇。

    数量永远是军队的战斗力,在观看演习之前,冯国璋和段祺瑞等人,无不认为哪怕西北军强大,多50%的力量总能够对付,最多在多一点,北洋或许不会是西北的对手,可是保持着一定比例数量和战斗力,以德国存在舰队的态势发展,那就是西北要那下北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损失,甚至会影响到西北对于中国,甚至是危及到本身的稳定性。

    这种想法非常有市场,甚至到袁世凯决定之后,冯国璋还是这么想的,真正的一场演习下来,真刀真枪的干,他们才发现,自己是坐井观天的,别的不说,哪怕西北只有这么一个集团军,就够北洋吃一壶的了,一对一,一对二都完全不是对手,至于更多的,谁也没有去想那么多,或许倾全力之下,北洋能够对付第三军,可接下来呢,只是还有两个军,就够北洋吃一壶的了,更何况三个军,还不是西北的终点,西北可以轻松的动员百万,甚至是数百万的大军。(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章 实单军演

    也难怪这些北洋军官脸色难看,三天的时间,系统演习,给北洋众多军官展现了一个强悍到可怕西北军,不说武器装备,就说个人素质,,第三军真的展现出来了属于变态的实力。

    全副武装,每个人的负重在32公斤左右,远高于西北平均水平的24公斤,更高于北洋,北洋就没有负重这一说,枪支弹药那好,剩下的,想拿就那,不想拿也行。

    西北从武器到个人物品,全部表现出专业化,一个小型的睡袋,防水布,水壶,军刀,铁锹,个人用品等等,在背后,形成了一个压紧结实的双肩包,背在背后,解放出双手,而武器装备和子弹,也是携带的足够量,最起码够打一场高强度的战争了。

    一天的演习是在武装越野之中开始的,全军,以团为单位,进行了15公里武装越野之后,5分钟进入到战争状态,然后挖掘战壕和防御工事,前后只用了5个小时,就越过了15公里的距离,构筑了一个足以抵挡100毫米以下火炮攻击的简单的防御工事。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所有的北洋军都不说话了,土木工事从见到西北使用开始,就在中国开始流传了,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越是懂得军队的,越是比较重视,因为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简单的单兵工事,到结合到一起的协同工事,合适的高度,大地的遮挡,给了没有防护的步兵很强的防御,在没有预设战场的时候,挖出来一个战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袁世凯带来到包头的这些北洋军的军官,绝大多数都是能带兵的将领,他们也算是比较知兵的,从知道了战壕之后,就开始研究。在平时训练之中也是比较重视土木工程的,没有得到西北的传授。可是正面攻击的血与火,让他们学到了一些,在训练和战斗之中使用过,效果极佳。

    刚开始,看到第三军开始构筑战壕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意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北洋军官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散了,甚至在最后,变成了愕然,这还是士兵么,简直是不是人。

    人比人死,货比货扔,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北洋的土工作业。充其量就是在一线形成一条战壕,平均布置军力,后面只是一个个人掩体和机枪阵地。这已经是极限了,可以给阵地战提供很大的优势。那些大字都不识的一个的士兵,必须要手把手教,否则根本不明白,有时候甚至不会绕过大石头,对一个石头费劲,完全不顾及时间。

    像是第三军这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无论任何地点都完成的非常出色,特别是那些军工铲。看起来跟普通的小铁铲没有多少区别,却锋利异常。挖起土来,也是又快又多,一个单兵坑很快就完成了,然后就是加深和完善,一人的有效的融入到了团队之中,当几个小时之后,经过了简单的调整,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事。

    这个速度,这个效率,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也有北洋军官怀疑,这是不是设计好的,为了这一次演习,进行了无数次的训练,事实上,无数次的训练是有,却不是针对这个演习的,无论是第三军,还是西北军,土木工程训练 ,都是最简单,最初级的训练,只有熟练才能够生巧,在以班,排,连,营为单位,进行了无数次的细微分类演练之后,才会整合成团,师,军一级的演练,最大的规模,会使用简单的速凝水泥,构筑真正能够抵挡住155重炮袭击,真正的半永固的工事,只不过耗费时间长一点,大概是18到24小时左右。

    这样规模的土木工事,当然不可能在3天的演习之中展现,第三军负责带领北洋军官解释的参谋们只是随口的一说,这让北洋军略微的有些不舒服,因为有些太匪夷所思了,关于西北军是否是预设战场的说法在一次抬头,可是接下来,却被真正的实例给打下去了。

    似乎看透了北洋军的想法,行军的演习在三天之中进行了五次,除了前面三次,后面两次,都是由北洋军官团指派的,前面三个展示了公路,峡谷和森林,而后面的两个,则是山岭和河边,这是最考验的构筑战壕能力的,无论是前三次,还是后面两次,第三军都成功和顺利的完成了,这样预设战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的预设战场,把这些练熟了,战场上面,大部分的环境都熟悉了,不存在什么骗人之说。

    因为如此,北洋对于第三军的实力是相当的认可,表现个人素质的行军训练和土木工程演习,只是第三军实力的冰山一角,接下来,射击演习,分组演练,组合演练,连排战术,营团战术,甚至是师级的战术,西北军的士兵身体素质极佳,远在北洋之上,一方面是天生的素质,西北从最开始挑选,就注重这一点,军队毕竟是战斗的地方,身体素质是一切的根本。

    身体素质是基础,只是基础而已,西北可不仅仅有身体素质,武器才是西北最强大的根源,从连排战术开始,西北的各种技术装备,火炮和轻重机枪,就成为了的吸引北洋军官眼球的主流。

    阎锡山的第三军,几乎把轻重机枪玩成花了,第三军常年的训练消耗,都在别的军的50%以上,在特别的时间,甚至达到了一倍以上,阎锡山很聪明,他的这样的加量,不是随便的加的,一方面挑选有素质的人,另外一方面,科学的进行训练,故而哪怕在西北军序列之中,能够在轻重机枪的运用上面,跟第三军掰腕子的,也就只有几个精锐的射手,可是这样的,在第三军比比皆是。

    看着最少有千名以上的轻重机枪的射手,可以拿着轻机枪点射靶心的时候,那些懂行的北洋军官几乎脸色都变了,作为连排营最佳的支援火力,轻重机枪的装备量,在过去的3年多之中,北洋的数目也在提升,从原来的一个镇24挺,增加到了56挺和80挺之间。

    火力点的增加,带来了灵活多变的战术,也顺带的,提升了战斗力,北洋也在多方面增加步兵轻重机枪,一方面,受限于资金,轻重机枪远比普通的步枪贵,另外一方面,后勤压力和技术兵的难以培养,一个合格的机枪手,需要用海量的子弹来喂出来,看起来一扣扳机就能够打出无数子弹的轻重机枪,要想打好并不容易。

    新兵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扣着扳机不松手,这样一梭子子弹,会在短时间之中,被彻底的打出去,看起来火力猛了,如果没有强大 的力量压住机枪的话,这几乎是会向天上打的,老手的机枪射手,一般是保持节奏,几发或者是几十发,保持了一定的准确度。

    这样的射手,在北洋之中是宝贝疙瘩,火炮在攻坚战之中 有着巨大的作用,可对于阵地战和攻防转换较快的战斗而言,机枪是最值得信赖的,也是杀人最多的。

    他们的宝贝疙瘩,在第三军之中,不过是比比皆是的,真正精锐的射手,都是以千来计算的,拿着机枪当做步枪来耍的,这可就是绝对的绝技了,一个这样的射手,跟神射手一样,在战场上有威慑作用,他对步兵造成的杀伤会更大。

    除了射手的出色,还有一点,北洋军官们注意到了,第三军轻重机枪的装备率有些高,在稍稍询问了一下,他们就不说话了,5万人的军队,轻重机枪总装备量居然有5000,平均20多个人一个轻重机枪,这对于后勤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每一场战斗,几乎是海量的钱花费出去。

    跟北洋不一样,全部武器自产,武器弹药和装备的成本相当的低,在加上经济上面的强大,打的起这样的战争,跟些许的弹药相比,人才是最重要,就拿着现在包头最低生活标准,每月180元的话,支付20年的工资,加上一些一次性的补助,一旦牺牲,就是数万元,与之相比,耗费多一点弹药,真的不算什么。

    最后一天,除了行军演习之外,就是展现炮火,西北拥有的炮火数量,再一次的震撼了北洋军官的眼球,高爆的布兵杀伤弹,配合了155重炮,一炮下去,几十平方米的地方,一片绝域,在高速钢珠的无差别的攻击之下,无防护的步兵根本无法抵挡这些钢珠。除了155火炮,还有如同海一样的布局的108以上的火炮,灵活运用的迫击炮和小型火炮的,多变的夜间战略和袭扰,一切他们想过的,没有想过的作战方法,一一的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这些火炮,规模强大,威力强,切没有任何的死角,相互的衔接非常完美,形成了一个立体式,混合作战的体系,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第三军独特的位置和攻击体系,所向披靡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章 吴佩孚的心思

    在这一次第三军的演习之中,无论是战术体系,还是火炮,这些都是北洋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演习演习,演练习惯,在准战斗的情况之下,找出自己的问题,熟悉作战的过程,跟随着袁世凯而来的,都是出色的军人,军人最大的能力就是作战,特别是优秀的军人,直接把自己代入到了对手的位置上面。

    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祯,吴佩孚,他们都是控制几个镇的,手下最少有15万甚至20万的大军,代入到敌人层面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西北真的是无懈可击,就拿第三军来说,真的不是一两倍的军人优势,能够对付的,他们手下的军人撞上去,就会被碰的头破血流的。

    一如既往的,西北军展现了良好的土工作业,北洋曾经学过这些土木工事,也让北洋的实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可是现在看来,还是皮毛,需要学的地方还很多。

    按理说学到了东西总是好的,可第三军的演习后续进展之中,才知道,学了没用,西北可以借助着迫击炮,用精准的攻击,打击在战壕之中的敌人,如果防御工事体系不够完善,对于战壕等的应用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之下,很容易被西北破去。

    迫击炮,这个现在才出现的新型火炮,北洋几乎没有,迫击炮是新产品,欧洲大战起,各国都在加紧生产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迫击炮的流出,有的也只是装备了自己军队。西北,或许在其他轻武器。甚至是轻重机枪上面,可以的少批量的销售。步枪和子弹更是敞开了来买,但是迫击炮。这个西北最大的发明,很少对外销售。

    北洋现在,拥有的只是偶尔得到的两门迫击炮,其中的一门,还是在战争之中,意外的捡到的,炮弹倒是通过美国的洋行获得了一点,可是这样的火炮,距离短。威力也不大,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好处,最多就是跟步兵一起行动了,那个数量要求极大,这不是北洋能够弄得到的。

    第三军的演习之中,他们才算看明白了,迫击炮应该属于是营连排一级的支援火力,负责解决的距离。跟轻重机枪相仿,要稍稍高一点在应用之中,多是为了拔除火力点,支援攻击和清理战壕使用。需要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杰叹息一声,看来。西北对于现在的情况,是早有准备的。如果他们能够提前的接触到迫击炮,或许。会不一样吧,到时候,大力的进口这些,面对这西北的土工作业,不至于一点抵挡能力都没有。

    迫击炮只是众多震惊之中的一个,迫击炮只是基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重炮,就是另外一个感觉了,无数重炮集中到一起,借助着高爆弹和穿甲弹,削平了一座山之后,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这个靶子,他们都检查过了,那是真正的石头山的,花岗岩的,用炸yao都要炸好久的,可是面对着密集的炮火,根本就抵挡不住,痛痛痛的一阵火炮攻击之后,这些山全部都成了碎石,再也看不到了。

    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血肉之躯,除非他们北洋也有同样水平的火炮,否则,来多少人都是死,根本就没有幸存的可能性,面对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还要怎么打。

    三杰不说话了,其他的军官更是目瞪口呆,他们深深的感觉到了西北的强大,这其中,吴佩孚的感触是最深的,他的军事天赋,甚至要超过北洋三杰,看问题更加的深入,北洋三杰更多的是感觉,第三军很强大,他们手下的北洋军,根本就打不过,可是强大到什么地步,那就不知道了。

    可是吴佩孚,是参加过对西北的作战的,当时还处于雏形阶段的第一师,让北洋军绝望,一轮炮击之下,一个镇被重创,另外一个镇被击溃,后面几个镇调集精兵,云集大军了之后,才挡住了。后来才知道,不是他们挡住了,而是西北军没有继续进攻,接下来就是和谈,顺带的北洋也捞到了 一批军火。

    过程很简单,接仗也只有几天的功夫,打完就打完了,可是在吴佩孚的心中,却是不一样,对手很强大,训练有素,火力强大,且执行度非常好,从这一天之后,吴佩孚也就把很多的心思,放在了训练上面,他知道对方强大在哪里,按照对方的强大去训练,终究有一天,可能会超越对方。

    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对于手下的士兵稍稍有了信心,当然了,对于西北军的固守能力,吴佩孚知道那是没有办法的,面对着大批203和150毫米以上的重炮构成的要塞,砸烂它不但需要更强的火力,也需要一定的运气,防守比攻击容易,这是注定的了,可吴佩孚有自信,在野外,同样数目的情况之下,不会落于下风。

    可是今天,看了的第三军的演习,哪怕不是战斗只是演习,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已经证明了,他的手下远远不是第三军的对手,体能上差一点,基础上差一点,行军上差一点,土木工事差很多,机枪火炮差很多,还没有100毫米以上的重炮。

    看起来大部分的东西只是差了一点点,可是在军队上面,一个方面少了一点点,集合起来,就是碾压的效果,更别说火炮和机枪这两个项目,那不是少了一点点,是少了很多,超过150毫米的重炮齐射的威力,吴佩孚曾经经历过,别说跑和防御了,一门重炮过来,哪怕只是高爆弹,重炮笼罩的范围之中,大部分人都会被震死,如果换上步兵杀伤弹,只是看演习的结果,方圆几百平方米,无数的钢珠密密麻麻的,最深的几乎打在了泥土之中70公分左右,如果是人体的话,早打穿了。

    本以为3年的时间,在足够的金钱和武器的支配之下,可以追回双方之间的距离,可是真正的看到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距离不但没有追近,反而是拉大了,西北之前的实力,可他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现在的实力,已经强到没有边际了,甚至就士兵的个人素质和组织素质,西北都远在北洋之上,这可不是武器什么,这是最根本的训练,依靠的除了持续训练之外,就是每一个人的天赋。

    到底西北有什么魔力,才几年的时间之中,就让军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总不可能总全国筛选出来有天赋的人,都弄到了这个所谓的第三军之中。

    吴佩孚对于西北的训练,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训练,居然这么有效果,老头子的退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他还年轻,不甘心,就这么的退出军旅,去做一个包租翁。

    或许,头脑灵活的吴佩孚,很自然的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并且在心中完善,北洋军或许在这一次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他不想离开军旅,投奔革命党这个根本不可能,他吴佩孚也看不上革命党那些军队,那么西北就会成为唯一的选择,吴佩孚自认不会比任何人差,说不定能够从中间学到西北练兵的秘密。

    可要怎么联络呢,吴佩孚加入北洋的时间不算特别长,跟西北这边的关系也没有多近,似乎想到曾经 一个老部下,说是投奔西北来了,可是具体在哪里,在哪个部队,还真的不知道,或许慢慢打听一下,总不能这么贸然的就找到西北的军官,说我一奥投奔西北军,那样太突兀了,还容易出问题。

    阎锡山这么全力的展示,居然在吴佩孚等北洋军官的心中,产生了这样的变化,这可是一个好事情,吴佩孚的心思,暂时还放在心底,没有付诸实施,其他人的心中,合唱没有升起类似的想法,不过或多或少而已。

    三天的阅兵,带给北洋的是震撼的,他们算是明白了袁世凯到底是为什么,会有那种想法,实力上完全不是对手,要怎么打,对方如果只有这么多人,还可以拖住,先不说其他地方的驻兵,只是包头这个军,就有10万多人,在山东,跟日本的百万大军对持的,还有20多万,其他的呢,难道西北没有留下杀手锏么,庞大的西北,能够藏兵的地方太多了。

    类似第三军这样的主力,有个50万,就可以横扫天下了的,西北遍布在中国各地的铁路,成为了快速行军的基础,除非是自己首先开挖,破坏掉铁路和公路,这样才能够延缓西北的脚步。

    三天之后,北洋诸军官就不再说话了,之前还有人提什么存在部队,让西北不敢轻举妄动,现在转而谈论别的了,连军事上面都不参与,一些人甚至还在参观西北之余,买了不少东西,奢饰品和服装等,西北才是整个中国的核心,总是西北流行了之后,才会的在全国各地流行,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了,大部分北洋军官都是拖家带口的,给家人一点礼物也好。(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章 体外碎石

    跟北洋的三杰不同的是,袁世凯却轻松了很多,或许之前,有众多的犹豫,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一旦决定了之后,就是按照这个来执行了的,他终于放下了执念,彻底的放下之后,也顺便的,来西北治病,西北的理疗条件,是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在医疗上面的深度,绝对不是之前的北京所能够相比的。

    特别是来到西北总医院之后,在对方专家的介绍之下,袁世凯更加安定,听从专家的要求,一项一项的进行体检,从最开始的身高体重这样的基本信息,再到血压,血常规,胃肠功能等循序渐进。

    袁世凯这么一个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大人物,杨元钊多多少少还是记得他的归宿的,在仓促称帝了之后,只读过了83天,袁世凯就不得不因为反对者众多而退位,最后应该是死于膀胱结石造成的尿毒症后遗症。

    膀胱结石,袁世凯羞于说出,可是既然来医院疗养检查,总算是一个机会,对于袁世凯这个后世一直是负面的人物,真正处于这个时代的杨元钊,也感觉这个人,有些评价就是毁誉参半的,这么一个历史上面的枭雄,从底层一路走过来,最终攀登到了最高峰的,能力是有,野心也是有的。

    但是现在,他既然主动的投奔过来,杨元钊当然不会拒绝,接收了北洋,对于西北,对于中国的未来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只要拿下了北洋控制的底盘。整个中国的局面就尘埃落定了,最多会在小范围出现一点波折和动荡。无法影响大局。

    袁世凯还没有众叛亲离,他对于北洋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他的健康,对于接下来的整合北洋,甚至未来,整个中国的政治稳定,也是有一定作用,只要统一了中国,杨元钊就会直接的控制大局。

    没有什么民主和独裁的区别,中国的局势,不太时刻弄西方那种民主的制度。这么多年来,中国一向是封建社会,拥有一个最高的统率皇帝,民众们已经习惯了,贸然改成所谓的民主,就会有无数的野心家冒出来,谁都想拿主意,谁都想要得到最高的权利,既然你这里不行。我就另起炉灶,这也就是军阀丛生的关键。

    历史上,无数次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如此,在军阀混战的时期,逐步的优胜劣汰。当一个更强力的,淘汰了其他。统一了这个国家之后,分割和战乱就结束了。

    事实上。中国在清末之后,也是走的这个过程,如果有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战火之中崛起的中国也会迎来统一,并且会出现一波兴盛的朝代。

    过去的2000年时间之中,中国就是在这么的轮回之中,逐步的前进的,可是在20世纪,却出现了偏差,有外力的干预,短时间的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的野心,打乱了这个过程,让这个过程绵延了更长的时间。

    为了避免多人民众,令出多头的局面,杨元钊还是决定,在中国未来的方向没有确定,最终没有彻底稳定的时候,必须要掌握大权,他资金,一体机的强大,甚至是后世的眼光,可以让中国少走一些弯路,哪怕他没有经验。至于其他的政治人物,可以先培养,甚至是参政议政的,只要他眼界没办法给中国提供指导,他的存在对于中国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的时候,杨元钊绝对不会眷恋权位,只会急流勇退

    在西北医院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测,袁世凯还真就检查出了一系列的毛病,膀胱结石是最大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发展到最后的阶段的,但是已经相当痛苦了。

    当医生告诉袁世凯这个结果的时候,袁世凯的表情是平静的,袁世凯其实自己也知道,却没办法去说,当然了,他也咨询过中医,甚至曾经还是大内的御医,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无疼痛症状可以缓解,却不能根除。

    袁世凯不知道,结石在中医之中,没有太多的方法可以,消除掉的,换成脂肪性质的,或许在中医的调理之下,自身的坚持锻炼之中,还可以慢慢的吸收缓解,可是膀胱结石,已经伴随着疼痛感了,这代表着, 大部分都是砂石结构的,不但难以清理和吸收,还非常痛苦。

    后世研究表明,袁世凯真正的死因,就是结石引起的尿毒症,这种病,早点治,西医还有些方法,一旦转换为尿毒症,恐怕后世21世纪的,也只能够换肾,无法用医疗的方法来解决。

    杨元钊在袁世凯检查之前,还担心,如果发展到后期的话,袁世凯的身体就麻烦了,夸下大口,却无法解决,这不利于接下来的谈判,这个时代,更换人体器官,一个根本就没有办法靠近的事情。好在,袁世凯的结石还处于比较的早期,疼痛刚刚开始,只是摩擦到器官,而不是已经让器官产生病理性的病变了。

    在西方的体外碎石机的基础之上,西北以更高的精度,更广泛的使用范围,甚至是更大的 更安全的体外碎石机,正好西北医院,作为整个西北医疗层面的最佳地方,体外碎石机是有的,袁世凯检查出来了这个,也就顺势的开出了治疗方案。

    当然了,袁世凯的病症,并不只是结石,除了膀胱结石之外之外,高血压,高血脂,等肥胖病症,在袁世凯的身上也有。医生的嘱咐,袁世凯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膀胱上出现的隐痛,困扰他很久了,中医无法解决,加上位置比较敏感,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怎么说,可是这么的拖下去,身体越来越糟糕,甚至他都没有想到,以这个为起点,最终冰法的尿毒症,会要了他的命。

    其他的高血压,高血脂,甚至可能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没办法,只能够用中医的方法,最多加入了,后世发现的医用材料银杏叶,同时告知的袁世凯要控制饮食,节制**,就可以缓解,不能说一定治好,却能够让身体更好起来。

    很显然,类似的事情,早在北京的时候,就有人去说,不过似乎对他的出动感不强,而,现在由西北的医生说出来,袁世凯本人也已经有了退意,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左右要退了,就退让的彻底吧。

    西北体外碎石机,性能非常不错,安全性能也相当的好,这毕竟是用东西震动,把膀胱结石的大块震成小块,震成碎片,然后通过尿道排出出来。西北的非常先进,必要的疼痛还是要承受的,最关键的是,向外排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无法控制,不可能每一个最小的地方,都会细微的成为碎末,大部分其实还是结石,是稍稍的小一点,比凝固在膀胱里面,这种更容易排出来,可怎么排,要排多久,就很难说了。

    震动这玩意,就是对准地方,用外力的作用,碎掉其中的异位,西北有专业的医师,先进的器具,没有定位上面的问题,一下子就打中了目标位置,在x光的显示之中,本身一厘米左右的砂石结石,已经碎成了上百块大小不一的碎石,最大的不过是1毫米左右,这样体积,已经足够通过尿道排出来了,可是从一个整体,变成了众多的碎块,遍布在膀胱之中,袁世凯的疼痛感更大了。

    这样的疼痛,差点让袁世凯元气大伤,没完没了的疼痛,让袁世凯脸色变了,差点没有昏过去,考虑再三之下,最终决定给袁世凯使用阵痛针,这才缓解了疼痛。刚回来的时候,因为阵痛针的效果还在,袁世凯的疼痛感不强烈,可阵痛针总是有时效性的,也不可能24小时不断的打,这对于人体是有巨大的伤害的在阵痛针的效果过去之后,整个坐立难安,一直到北洋军官回来还没有缓解。

    没办法之下,他只好按照医嘱,还需要不停的蹦楼梯,用重力让结石及早的出来。就在这个时候,三杰和其他军官一起回来了,从演习归来的军官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袁世凯这样,甚至怀疑,西北是不是用某种方法,把袁世凯叫过来,利用合理规则,准备向袁世凯下手,这可不是不可能,官场之中是最黑暗的,相互敌对势力之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一些心思比较简单的,立刻就暴怒了,现在西北拥有者绝对的优势,北洋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对方真的刻意的对付袁世凯的话,那么很抱歉,在做的很后面的北洋的计划,根本就讨论不下去,哪怕有袁世凯的首肯也一样,本身对于这一件事情,袁世凯就是强行推动,最终达成的统一,不同意见还是有的, 西北真的谋害袁世凯的话,那么只有战争才能够解决问题。少数心中清楚,在这个立场之中,却没有办法说,总不能说,你们都是笨蛋,误会了西北了,别去火上浇油了好吧。

    “都在干什么,成何体统!”就在局势无法控制的时候,强忍住疼痛的袁世凯出现了,强忍住痛苦,说出了这句话,可是这句话之后,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很有一种坚持不下去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合并计划

    扫视了众人一眼,袁世凯定下了主基调,对着三杰吩咐道:“你们三个,明天开始,就开始实质性的接触吧,有些事情拖太长了也不好,对于你们的将来很不利!”

    袁世凯说完,拄着拐棍离开了,不知道视错觉还是别的,众人总感觉他走的没有那么颤抖了,一直到他彻底离去之后,才有人开始在房间之中小声议论,而段祺瑞看着众人的表情,没有多说什么,人心散了,北洋在袁世凯的首肯,在西北强大的力量压制之下,已经没有可能继续存在了。

    三杰分别从对方的眼里看出来了什么,本来,因为袁世凯的老去和逐步放开权利,萌生的争权夺利的想法,似乎一瞬间,在三杰的心中彻底的散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从小站练兵开启,双方之间深受的感情,在一瞬间萌发了出来,本来都没有什么矛盾 ,只不过为了那个位置而已,现在,别说釜底抽薪了,连桌子都没有了,他们将要面临的是未知,这其中多年感情顿时占据了上风。

    不提三杰和北洋的众多军官,因为袁世凯的决定,而弥合了派系的分歧,甚至相互之间的仇怨,也都烟消云散了,北洋不复存在了,可是北洋军官,北洋精神,却从某种程度上面,继承了起来,他们成为了未来,中国国防军,中国陆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

    袁世凯看到了西北的演习内容和结果之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彻底的放开了心事,他几乎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体之上,是不可为,急流勇退,这是儒家的做法,这点先见之明还是有的,至于手下的人的,他们能够在最后时刻。还看重他的意见,已经足够的让他满意了,既然的没有必要继续下去,还死攀着他们干什么。放他们去吧。

    3天的演习,或许那些年轻的军官看不出来什么,可是老谋深算的袁世凯,甚至三杰已经看懂了的,那个负责演习的第三军。一定不是随便拉出来的普通军队,王牌军,甚至是西北第一强军,在一方已经决定投降的前提之下,派出这么的强大军队,目的是什么,无外乎展现实力,打消傲气,让他们认同西北,甚至渴望前来西北军。

    如果。西北只是要接收北洋的地盘,让北洋的人员解甲归田,那么稍稍的亮出力量,然后就会来谈实质,可是现在,丝毫都没有谈的意思,只是亮,很明显,在展现西北的力量,这种军事上面的力量。对于年轻的军官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果是之前,或许袁世凯会愤怒,可现在来说。已经决定要解甲归田了,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他的手下 ,无论是三杰,还是吴佩孚。孙传芳等人,都是带兵的好手,能够从北洋之中脱颖而出的人,都是出色的军人,这样的军人,恐怕只有在西北,才能够找到他们的归宿。

    不知道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关系,还是因为结石逐步排出的关系的,受到了结石的侵袭,日夜都不能睡觉的袁世凯,在经过了几天之后,居然有些缓解,居然成功的进入到了睡眠之中,这是从几年前开始,到今天,他从来没有过的,对方不但织好的病症,还给他开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主要是用药物清理结石,顺带的,治疗一下其他的病症。

    得到了袁世凯的首肯,接下来,三杰找到了阎锡山,没有让阎锡山继续的安排演习的项目,而是直接找上了阎锡山,阎锡山对于他们的目的当然是心知肚明的,否则干嘛卯足了劲来演练,演习虽然不是战争,可是在阎锡山的要求之下,几乎跟战争差不多了,这三天花费的钱,比得上一个师打一场高强度,最少10天以上的战斗了。

    这样演习当然不能持续下去,原则上,阎锡山准备用三五天的时间完成,没想到提前到来了,讨论北洋的事情,阎锡山当然不能插手的,自然有外交部和政府方面的插手,北洋三杰虽然是军官,却也熟知政务,双方开始,就北洋并入西北的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

    首先,就是军队的安置,在北洋看来,应该并入到西北军之中,他们甚至可以接受整编,但是被西北拒绝了,不是说西北不近人情 ,关键在于,西北征兵有一定的规程,首先,有传染病不能要,吸食鸦片不能要,没有团队精神或者先天性的疾病,比如扁平足等等不能要。

    北洋百万大军,可能筛选出来,一大半都未必能够合乎西北的标准,之后,还要新兵训练,整合,逐步的融入到了西北军之中,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

    西北所说的是事情,三杰哪怕心中稍稍有些不爽,可对于遣散费和安置方面,西北却做的非常到位,第一,城市化的过程,需要众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适合士兵的岗位,而一些预备役,内卫部队,还有工厂,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加上每人500大洋的遣散费,足以让升斗小民的过上不错的日子,一想到这里,三杰都暗暗咋舌,这才只是士兵层面,百万北洋士兵,只是西北一次性拿出来的,就有5亿,果然是财神爷,财富如海啊。

    士兵方面达成共识之后,军官方面也是同样,需要通过考核,考核通过之后,进行3-5个月的学习,从中间脱颖而出,就可以进入到军队之中,西北军队不看出身,哪怕是北洋也一视同仁,不愿意进入军队,可以考虑到安排工作和进入政府部门,这其中 ,西北的代表还专门提到了三杰,他们如果愿意,最少也是厅局级的虚位以待,在地方上,几乎是一个城市的副市长,在中央,也是厅长副厅长以来的实权。

    对于这样**裸的招揽,三杰都没有多说什么,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否认,他们都很清楚,这个时候同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身居高位这么多年,他处理这些方面的问题,都非常的熟稔,继续下一个议题,那就是交接的问题,如何平稳的把北洋控制的地盘交到西北的手中,这可不是一城一池的交接,这是包括湖北,河南,河北,直隶,东北三省,安徽的大部分和一部分湖南江苏的地盘,几乎是整个北方中国,仓促交接,酿成的动荡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

    这时候,西北方面拿出了一系列的东西,厚厚的文件夹,几乎包括了北洋控制的所有的城市和地区的,因为铁路的贯通,位于铁路线上,所有的城市,无论大小,是第一时间接受的,这占据了北洋控制范围的5%,几乎是三分之一多一点。

    铁路带来了财富,带来了便捷的出行环境,西北控制着铁路的大部分节点,可以很轻易的通过节点,影响到铁路沿线的大部分城市和地区,这是一个庞大的,几乎集中了北洋大部分精华的区域。

    第一个区域,按照西北的计划是一个星期,最少有110万左右的西北军,会通过的铁路运输,抵达到各个节点的位置,北洋所需要做的,就是配合,用从上到下的政令,要求这些城市的北洋军和北洋政府人员,和平和平稳的交接,一旦这个最重要的一个星期完成的话,

    解决了这个,等于说北洋的大部分精华已经入手了,接下来,是漫长的足足三个星期的时间,逐步的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归属,保证从政令到军队方面的统一,只有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成功的接收。

    至于之后,还有关于整体的规划和发展,比如说,在北洋的区域之中,兴建公路铁路,扩建城市,建立工厂矿山,把北洋纳入到西北的范畴之中,继续发展,那就是更加远的事情了,西北因为之前的兼并经验,有一套整体的办法,再加上各个节点城市为依托,比一穷二白之中发展起来,要容易很多,这样多管齐下之下,很快北洋的这些地区,就会跟西北差不多了,毕竟华北和东北,属于是传统的精华地区,相对于西北的某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只要改造好,是会有人员回流过来。

    厚厚的,设计到了整个北洋各个层面的文件,这让三杰面面相觑,他们只是以为慢慢谈,没想到,西北准备的这么的专业,看来,除了军队上面,北洋在很多方面,都跟西北有较大的差距,难怪,西北发展的这么快,仔细的看着条款,讲的都很分明,各方面的资金,也会在第一时间抵达,防止因为解散或者替换带来的危险,士兵和各级政府人员,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这就放下了大半的心。

    双方都是真心的,西北方面准备也十分的完善,异议很少,只有几个微不足道的方面进行的修正,双方也很快的达成了共识,最终愉快的签署了协议,北洋并入西北,从合约上面,被确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实施了,这一切,除了西北和北洋之外,没有任何的一个人知道,这也直接影响了接下来,统一全国的一战,就连现在西北和北洋签约的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全国的统一,会那么快的来临。(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会议开幕

    在1914年春节刚过的包头,最引人注目就的事情,注定不是别的任何事情,是全体会议,整个包头都因为这个全体会议而变化,为了这一次大会,专门开辟了专用通道,十几个分会场,负责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伙食和住宿,根据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准备了不同的特色饮食,可以说,无所不用其精,也正因为如此,代表们感受到了西北的重视,也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跟西北政府提出来的方案,进行了合理的交流和补充。

    近万名代表,齐聚在包头人民大会堂之中,这是包头城市化的第三年,用了一年零7个月的时间,建成的,不同于后世的那个人民大会堂,那是追求的速度,西北在当时,没有那种紧迫感的前提之下, 遍布世界寻找设计,用最能够代表中国各个地方的民族特性和特色建筑,并且考虑到了全体会议的召开,尽可能的大。

    庞大的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人民大会堂,除了7个万人大会堂,1个2万人大会堂之外,还有大小不一,数十个不同特色的厅,不但有西北辖下的省份,还有北洋,革命党,甚至是未来,海外的一些厅,比如说,为将来的西伯利亚预留了12个厅,为了东南亚预留了17个,还有可能出现的海岛厅的5个,总数目居然惊人的达到了85个厅。

    当然了,这一次全体大会,不会全部开放,否则,那些外国情报人员,媒体记者,看到这么多数量庞大,独特风格的厅,国内的还好说一点,说是象征意义。毕竟虽然实际上能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可是明面上,中国还是中国,并没有分割为三个国家。设立这些不同省份的厅也说的过去,可是西伯利亚,海岛和东南亚的厅,那种野心就昭然若揭了。

    好在,人民大会堂面积庞大。各种的小厅也是设计独特,受到邀请的外国设计师,只是知道有多少的大小房间和会议室而已,至于里面独特的装修,则体现了民族风情,没有交给外国设计师,因为厅堂众多,加上西北独特的设计,如果没有人引导的话,很容易迷路。经过了细心的调整,只是开放了其中属于西北的那一部分厅,用于全体会议之后的分组讨论,分成了不同的省份,来自不同籍贯的人民代表,开始就各自的问题畅所欲言共同决定的西北未来的命运。

    第一天的上午,在1万人会议室之中,宣布这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会议只经过了1个小时,宣布了一些草案的通过。第一,西北全体会议,被确定为5年一届,每年会举行一次全体会议。用于讨论过去一年之中,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作出的决定,这也是未来西北,甚至是将来中国,唯一有权制定法律。甚至是宪法的机构,任何对于法律和宪法的修改,需要拿到全体会议上面才可以。

    第二个,就是这一次全体会议的基本议题,讨论未来5年时间的发展,这里,用了一个模糊的名词,没有使用五年计划,只是让在坐的畅所欲言。

    然后就是第三个,制定一系列西北方面全体的行政法规和法律,对于目前产生的一些比较关键,矛盾较大的问题,进行裁定和审判,以做到有法可依,目前只是在原来法令上面,增加了一些专门的法令,用于管理庞大的西北,当然了,这不完善,有很多的漏洞,需要慢慢的完善。

    三个过程,只是宣传,其实早就在下面通过气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会议的上午议题结束,表决通过了12项法案,而其中有不少,都是外国情报部门和外国媒体所感兴趣的,他们不但认真的记录,也不停的拍照,谋杀着菲林。

    上午的议题结束了之后,下午就直接进入到了分组讨论,除了天然的,按照省区划分的分组,也为北洋和革命党的代表,准备了一些特色的分区。

    北洋是以徐世昌为主的,杨度几乎来了之后,就加入了包头分区,北京分区和湖南分区,不过是小猫三两只,只是走走过场,大部分还是西北特别抽调过来,籍贯在那些地方的,撑撑门面,没有来自这些地方的基础官员,也就是冲冲样子罢了,杨度当然不可能呆在这里,就算是一些文职,也没有呆在那里,也进入到了西北最热门的几个分组里面,真正留在,北京,天津,河北东三省,这些北洋世纪占领区之中的人员,微乎其微只有七八个而已,他们跟西北排出来的,多是拉拉家,谈谈话而已,没有讨论东西,权当是来度假了。

    至于革命党,只派出了一个纨绔子弟过来镀金,更多的还是被包头的花花世界吸引了,在大型会议期间,包头的一些时装秀和卖场活动,还是比较多的,他甚至只是派出了两个随员,过来走走过场,至于他本人,则沉浸在西北包头的花花世界之中,服装秀,新品发布会,还有大型的购物节,出身于南方望族的他,手里掌握的资金几十万,即便在包头这样的时尚之都,也可以坚持相当厂的一段时间,他的到来,没有对革命党和西北之间,产生有益的效果,却也算贡献了不少交易额,繁荣了西北的市场。

    真正热烈的,还是属于西北辖下那些省份,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他们分成了几十个人到一百多人不等的小组,进入到各厅的不同房间,对于一个,或者是数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中间,最热闹的,还是包头区,杨元钊今天,没有继续陪同袁世凯,而是进入到了包头新区的房间之中。刘澍也在这里,大部分的西北的主要领导,都在这里,开始第一天的会议,议题当然是未来包头新区的发展。

    在全体9800名代表之中,差不多有1800名属于包头新区,一来,包头是整个西北的核心,大型的工矿企业的所在地,商业所在地,甚至是政治机构的所在地的,及这些都集中在包头新区,在这种情况之下,占据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员

    因为近的缘故,再加上地处中枢,很多现在正在进行的计划,在座的人之中,也有人参加,整个讨论气氛非常的热烈,比如,如何把包头建设的更加现代化,更加美丽,成为了集成了现代气息和古代历史的一个辉煌的城市。

    现在的包头,已经急速的扩张了,从原来的十几公里的方圆,变成了现在几十公里的方圆,庞大的城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如何让这些人口发挥出更大,更出色的作用,是未来包头发展的关键。

    再比如,如何发挥出工人和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争取用是在的效益,提升整体的水平,让包头的研发和生产更上一层楼,包头在去工业化了之后,在新区之中,除了留下了少数创意产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之外,以往的支柱产业,棉纺织,印染,重工业制造,机械制造和汽车产业,都已经分离了出去,剩下的这些产业,都是杨元钊精挑细选出来,比较高精尖的产业,只要完成最基础的布局和研究,这些高附加值,对于工业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的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包头哪怕去了工业化,产值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包头厅,1800人,分成了大大小小30多个不同的小组,侧重点也不同,杨元钊前往的是数控机床小组,这是少数几个不允许外人,还有媒体记者进入的区域,在门口,正好碰上了被阻拦的杨度。

    杨度略微的有些生气,本身,他只是好奇,这个自动化工业讨论区到底是什么,想进去看看的,可是进入的时候,却受到了阻拦,理由是,这是闭门会议,只有受到邀请,拥有属于自动化工业讨论区的邀请函之后,才能够进入。

    本就是一个突发奇想,进不去也就罢了,门口的守卫多多少少有些语气不善,这激起了杨度的逆反心理,还真的就要进去,杨元钊正好撞上这个局面。

    在这个时候,争吵要不得,杨元钊是知道杨度的一些东西,再怎么说,是一个倾向于西北的北洋高层,他走上前去,不说他作为西北的领袖,就说他所持有的黑色自动化讨论区的邀请卡,都可以带3个人进去,亮出卡片,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杨度进去了。

    杨度从看到杨元钊之后,就没有在多说一句话了的,对于出手帮忙的杨元钊,他是心存感激的,却不知道如何的说,毕竟1911年的时候,他代替袁世凯,到西北斡旋的时候,就认识杨元钊,当时杨元钊还对他进行了招募,可是他并不相信西北会有更大的发展,拒绝了。

    可谁曾想过,才三年多的时间,风水轮流转,西北真的如同杨元钊所说的那样,一步步的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甚至北洋就要签订城下之盟的程度了,再见到杨元钊,他如何有脸说话。

    倒是杨元钊,仿佛没看到杨度的表情一样,把杨度引入到了自动化机械讨论区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总值世界第三

    自动化机械讨论区,说白了,是一个以自动化替代人力的区域,当然了,在全体会上,不可能做一些研究,参与的也多是一些行政人员,西北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自动化机器,这些机器或者在工业上,或者在城市管理上,有一定的作用,如何使用和推广,才是最关键。

    杨度跟着杨元钊进来,一脸的好奇,他甚至不明白自动化机器是什么,杨元钊简单的在他耳边解释了一下,他才明白,自动化机器包络很多,比如说,西北广泛使用的,拖拉机不属于自动化机器,但是拖拉机携带的自动化收割机,则属于自动化机器。

    关于自动化机器之中,最大的项目其实是数控机床,西北在电子产品方面,冠绝全世界,早于世界大部分的国家,进行关于电脑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可是那是在一体机的逆天作用下,才跨越的发展的,数控机床最开始的时候的,杨元钊也想过用计算机芯片来代替,可是最终,没办法,需要攻关的项目太多了,各个子项目都不是杨元钊所熟悉的,哪怕杨元钊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发现,依然是一个无用功,不得已之下,还是选择了最初的状态,纸带式数控机床。

    因为有编程和之前计算机芯片上面的优势,这样的数控机床很快就研发成功,并且投入使用,可惜却有巨大的缺陷,纸带式的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大概就相当于一个5级工,加工的零件的限制也相当的大,只有少部分的零件,可以使用数控机床来加工,这样的数控机床,不但不能提升效率,反而更换起来非常麻烦。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因为使用比普通机床更加的麻烦,而遭到了冷遇。

    这个讨论会就是杨元钊提议下进行的,主要是如何的用行政的手段,来推进数控机床使用和普及率。

    杨元钊非常清楚。数控机床的前景,纸带式数控机床,只不过是最简单的,甚至在雏形状态之下,他的操作略微麻烦。加工的零件也少,可是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用机器固定的程序,在降低了其他意外因素的情况之下,效率和良品率永远是最高的,这是数控的优势所在,纸带跟计算机芯片不一样,他能够存储的程序有限,携带的信息也很有限。但是就这样就否定它,等于是走上一条弯路的。

    杨元钊发言,加上一些学者们的肯定,这个项目很快就讨论通过了,他们的研讨会会提请一个议案,上报给包头新区,然后在包头新区集体表决,包括数控机床在内,一连串的自动化机器的普及方案,对于工厂来说。有一定的数控机床使用率和保有率,一旦达到了指标,包头新区会在税收和保障等方面,给与倾斜。倾斜的力度还要看整体计算的结果,争取在1914年年底,让数控和其他自动化机器使用率,达到12%左右。

    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要知道,现在整个包头新区。哪怕是去工业化了,一些冷加工机器,数量还非常不少,特别是在8大卫星城市之中,就更多了,12%左右的数控机床,可以给数控机床的厂家,增加差不多1年的订单,庞大的投入,加上政府方面的倾向,会让的数控机床的发展插上翅膀,保守的估计,2年之内,解决掉电子管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到时候,数控机床的效率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杨度一头雾水的听着,自动化,也就是不用人操控,就可以控制的机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杨元钊在会议上面正忙,一直到讨论告了一个段落,这才有机会找到杨元钊来询问,这到底是什么。

    杨元钊听了之后,忍不住笑了,简单的解释一下,所以可以自己按照一定程序,不停运转的机器,都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机器,最简单的,或许就是就西北已经普及的抽水马桶,借助着一定的力学和浮力等特点,在冲掉污渍之后,可以自动加水,一旦水箱的水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之下,就会自动的停止加水,这也是一种自动。

    抽水马桶例子很浅显,在西北的普及之下,现在北京很多地方,也都有了抽水马桶,因为既干净,又方便,用水又不多,着实是一个不错的发明,杨度也处于兴趣研究过,对它的一些情况很明白,自动化,就是更加复杂的过程,他很吃惊西北在机器领域的发展,甚至还开玩笑的说道,未来的汽车了,或者是火炮了之类的,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自动化生产。

    还别说,杨度真不小心说中了,未来,当自动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还真的就是可能的,全部机器和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远比人力控制的要快的多。

    自动化机械讨论组,不过是今天,分组讨论的很小的一个讨论区,这一天,最少有上千项议题,通过各组的讨论,最终提交上来,最终会通过各省讨论,全国讨论等步骤,最终看是否通过,如果通过了省级的讨论,没有通过国家级,将会作为省一级的地方性法规和项目通过并实施。

    这样做,既不会漏掉一些东西,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浪费,有些项目,或许对于这个省,这个地区,是一个不错的好项目,可以起到相当积极的效果,可是使用到别处,就未必真的适用,地域性的差距需要考虑,多了一个省级决议,也算是让好办法物尽其用吧。

    前几天的会议,引起了众多国家和媒体的关注,包头新区这边,新疆,蒙古,甚至是新建的巴士拉区,都迎来了众多的媒体和外交人员,所有人都要求,关于现状和未来的事情,能不讲就不要讲,能够在闭门会议上面讲的,不要拿出来,即便是可以公开的,在媒体见面会之前,也尽量不要公开。毕竟,现在的包头,很多的东西都是秘密的。

    即便如此,西北的这种方法,也吸引了大量的媒体和外国外交人员,用底层的人民代表,用最基层的眼光,看到高层的认识,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可是他们的思想性和碰撞却的很突出,就拿包头为例,分成了30多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议题也不一样但是多多少少反应出来了一些西北的先进的东西,看着那些个外国记者,不停的记录,甚至是不是的发出惊喜的声音,杨元钊忍不住笑了,如果这些外国记者,知道,他们所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不过是西北经过了加工之后的结果,他们会不会狂喷一口血。

    一个庞大的帝国,进行的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全方位的一种改革,不可能全部都密不透风,比如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证,最低工人工资,还有其他的一些保障 ,这些都不可能的完全的保密,要从这些东西之中,推算出来,整个西北,在过去 一年时间之中,所获得的整体财富,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西北也可以的掩饰,打了埋伏。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西北很多方面,非常先进,有了后世的理念,就那税收这么一块来说,从生产税,增值税,普通的营业税,再到个人所得税,几乎横跨了许多的种类,而根本上面,保持了一个的比较固定的水准,单一的某些税种,则灵活多变,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可是实际是哪个,一个产品从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产生的所有流通之中,总计的税金总额是一个定数,必须让的产品流通起来,并且彻底的进入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手中,并且消费掉,才能够为国家创造价值的,而庞大的税收比例,也直接的支持者整个中国的发展。

    西北一共有3亿多人,真正政府和各级单位的雇员,只有150万左右,大概是200分之一,这个数量的不能算是很低,可是每一个公务员需要负责的事物却很多,以中国的劳动力水平和单位人员的平原国民生产宗旨来说,是可以承担的起来的。

    这部分的财政收入,会分成几个大块,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失业保障等等,保证每一个西北的民众都可以安居乐业的。简单的数字是可以算的出来的,可是加起来,不过是财政收入的几分之一,甚至算到国民生产总值,也不高的。

    很显然,外国人来,是为了刺探西北情报的,最少也要搞清楚,西北到底拥有多少的家底,经济总量和工业实力是如何的,特别是在欧洲大战起的时候,弄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各国的记者,情报人员,经过了几天记录和汇总,最终得到了一个数据。

    可就是这个数据,让外国人连连吃惊,因为这个数据,加起来,有偏差,基本上,就在法国之上,英国之下,距离英国也只有不到3%的距离了,什么时候中国这么强大了,这还是只是西北,其他的两片地方,哪怕再怎么的落后,弥补上来这么3%,应该是没问题的,那不是意味着,实际上,中国已经超过了英国排名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强大的美国和德国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奇迹根源

    这些外国情报人员在最开始得到了这个结果之后,几乎是惊呆了,这在开玩笑么,这完全不可能,什么时候,贫穷落后,的中国居然发展的这么好的,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或者一百多年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都比较高,曾经的封建社会,巅峰时代,也创造过占据世界绝大多数的国民生产总之,就拿清政府为例,凭借着庞大的人力和辽阔的疆域,在总值上面压过英国,当年1840年的时候,,开启鸦片战争,英国人多多少少也有些忐忑,清国太大了,当时只是东印度公司,而不是整个英国派遣皇家海军过来,就是做两手准备。

    可谁也没有想到,老大的一个帝国,却是一个纸老虎,一捅就破,制动用了东印度公司,连印度和本土的力量都没有动用,大清国就投降了。

    至此,英国人也就认可了,国家的实力只不过是一个方面,一个老大的帝国,拥有很多的财富,却没有足够的调集能力和强悍的武力,不过是一头大一点点的猪,随时都有可能被分割杀掉。如果不是地盘太大,人口太多,地域和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太多,中国肯定难逃印度的命运,沦为殖民地。

    就这样,中国在国外殖民主义的推动之下,逐步的陷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远之中。

    这样国民生产总值,不过是曾经的存在,是在工业革命初期的特殊条件下,最初级的工业革命对于生产进行改变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特别的结果。任何先进的制度,在最初期,或许不如前面发展到巅峰的制度,可是逐步发展起来,就展现了巨大的速度和生命力,发展的速度远不是小农经济的清国所能够相比。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电力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各国都有一个鲜明的认识。人口和国土面积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多少产业工人,拥有多少机器,发电量是多少。

    由电力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滚滚大势。占据了整个世界工业的主流,工业化的巨大威力,让生产力暴涨,从普及工业开始,欧洲强国都有一个比较巨大的涨幅,美德两国异军突起,分别超过了英法两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和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迅速提高的。

    原因是。美德本身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中起步较晚,顺利的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班车,加上国内更加注重科技,电力机器的普及率相对较高,生产效率和成本,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煤炭为能源的,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最先开启工业革命的英国,跟进的稍稍慢了一点。

    英国的基数大,一些使用了原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候的机器厂家,现在还没有到更换机器的程度。保守的英国人,在没有切肤之痛的情况之下,很少改变生产和生活的重心。英国庞大的市场,暂时也不担心竞争的问题。总量上面没有太多的提升的前提之下,就被不停增长的,且实力更加旺盛的美德两国给超越了。

    即便如此,英法的总量也就大了,要想超过他们并不容易的,别说是他们。跟在后面的俄罗斯,奥匈帝国甚至是日本,也都是不可轻视的,之前的清国,几乎在世界前列之中,看不到他的踪迹,原来几乎占据世界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的清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迅速的落伍,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并且因为人口众多的关系,沦为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在杨元钊没有到来的1908年之前,每年英国在中国销售的坯布的数量就在数亿匹之多,这几乎是上千万英镑的庞大市场。

    杨元钊的穿越,不过是一个基础,一个变化的基本点,真正推动西北发展的,应该是的一体机,这个逆天的,难以想象的强大机器,可以复制各种先进的机器,可以合成先进的材料,依靠着参观整个世界的工业体系,几乎是复制了英国,德国,美国的大部分的工业体系,并且借助着后世的一些材料,中国走过了工业化体系之中,最艰难的一个关卡,工业化的基础问题,吸收了20年洋务运动创造的大量基础工人,在整个世界的失业人口的帮助之下,创造了属于中国的东方奇迹,完成了国家的根基的奠定。

    至于接下来,来自于后世的杨元钊,更加清楚,电力对于一个工业体系的好处,彻底的,完全的进入到了电力体系,庞大的,性能先进,功能卓绝的发电机,让电力跟的上包头的需要,这些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西北崛起的根基,远比任何其他国家想象的都要可怕。

    数据很齐全,可总量太大了,情报人员不信邪,继续盘算了一下,按照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跟这一次全体会议之中的信息作出了对比,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西北就是这么多。

    早知道西北是世界工厂,生产了遍布世界的东西,比如时候是玩具,衣服,日用品,各种的药品之类的,英法等主流的列强,都不太重视他,这些小东西,有什么好处,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重视了。

    超过英法的工业总量,从某种程度上面,代表着强大的动员能力,换成腐朽的清国,总量巨大,可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清国,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国的资金很难集中到一起,根本不足为虑,打败了就只能够是割地赔款了。

    西北是现代化的构架,拥有廉洁和高效的政府,大量托拉斯一样的集团公司,现代化的军队,银行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很容易把整个世界的财富集中到一起,再加上全系列武器的生产能力,庞大的,足以让世界侧目人口,这些加在一起,造就了西北强大的难以副加的战争潜力,总实力甚至在俄罗斯之上。

    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这让各国的情报人员吃惊的同时,又有些庆幸的,好在,只是第三,还有美国和德国在他之上,甚至英法加上了殖民地的生产总值,也要超过他,中国,这个曾经的黄金国度,创造了无数奇迹和古代文明的中国,稍不注意,居然就迸发出了如此强大的力量,还好发现的早,一切都还来的及。

    不是没人怀疑,这是不是西北的造价,西北确实造假了,可是大家怀疑的,更多的是向上造假,也就是西北谎报了,任他们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到,西北真的造假了,不过没有向上造假,而是向下造假的,给与他们的数据是真实的数据,却带有很大的误导性,其中的部分关键数据做出了修改,否则,整体的数字要上升10倍以上。

    西北报出真正的数字,比如说,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恐怕会震惊一大批人甚至连欧洲,可能要比美国和德国加起来都要庞大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让白种人的世界观坍塌。如火如荼的欧战就会受到影响,白人主流世界几百年来,其他人种都无法对他产生竞争,而在白人通知世界之前,一直以来,世界的霸主是东方文明,在鼎盛时代,东方文明的生产总值,达到了世界的**成,可以说整个世界的财富,大部分都是东方创造的。

    也只有这样,传说之中的东方是黄金国度,最开始地理大发现,寻找另外一条前往东方道路的时候,才会另辟蹊径 ,发现了美洲,甚至是非洲。

    整个列强对于中国的警惕非常高,落到法国和英国左右的位置,还不足以引起对方的重视,一旦越过了英美,甚至超越了2-4名的综合的情况之下,说不定欧洲的战场会达成共识。

    财富不一定代表着军力,可是中国拥有者世界上少有的庞大人口,拥有者巢湖想象的动员能力,全系列军事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些全部都拥有的前提之下,再拥有巨量的财富,几乎可以肯定,放任一段时间之后,那几乎是必然,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诞生,最少是 陆军强国,这是列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电波把关于西北的情报,一点点的发送到了世界各地,本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欧洲战局上面的列强,立刻把目光从战局上面离开,一个地处在远东,一个世界第三的强国,一个拥有者4亿人口的大国的出现,对于地缘政治和世界局势,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英法美俄,协约国的团体,几乎在当天,就召开了大使级的会议,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之中,高层互访,虽然说美国相隔较为遥远,却也派出了总统特使,专门的前往欧洲,共同商道中国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个优先的级别极高,不但是英法俄,甚至连美国,都不愿意看到,如此一个战争潜力巨大的国家,出现在亚洲的东部,这会对整个太平洋,甚至东亚产生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美的打压

    首先是各国的外交官,然后就是外交部特使,总统或者首相特使,各种的外交人员走马灯的在欧洲大陆上面飞来飞去,越来越多的信息,开始汇总,之前外交人员从西北全体大会上面,得到的消息,还不能够得到外交人员的认可,他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虽然这个时代,进出口的数据,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可是进出口,商船记录,甚至是一些进口的清单,是可以找到。

    大量的上品,被情报部门确定,甚至连那些贴牌的产品也被确立了起来,国家机器启动起来之后,无数讯息被发现,从包头汇总过来的信息,一一的被确认,甚至在他们的预料之上,西北的工业总值,最终比他们计算的数据高出了20%左右,这个数据,已经是跟英国的相差无几。

    用最短的时间,确认了西北所拥有的实力之后,协约国的大会的议题,第一次不是接下来的战争,而是关于西北,当然了,也有跟战争有关的议题,那就是,因为德国的威胁和突然提升的关于中国的实力,美国加速了武装的过程,本来,只是缓缓的,依靠着惯性来武装的美国,突然加快了速度,一个工业化的美国,在不惧怕任何阵痛的情况之下,加快武装的速度,最终的结果是,原定一年的时间,现在缩短到了8个月左右,也就是说,3个多月之后,美国就会武装完毕,到时候,第一批70万的军队,就会越过大西洋,前往英国,然后在英国安排的营地之中,进行了稍稍的休整之后,投入到欧洲战场,首先会的加强地中海区域,争取解决了地中海的协约国力量之后。从意大利或者发布的南部登陆,直接威胁到3b铁路和德国的本土。

    这个只是美国的通报,只有英法微微的带有意思欣喜,其他人更关注的是中国。一个庞大的,已经近乎无法遏制重工,一个跟德国之间有亲密关系的中国,一个随时有可能倒向同盟国的中国,必须要对它加强控制了。

    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几个国家。虽然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太一样,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都经历了种种,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遏制中国发展,出了不少的毒计。

    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首先需要的就是市场,工业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一个产业,也是亏损比较快的产业。让而一个工厂,无论他之前的盈利额度的达到怎么样的程度,只要连续几个月,卖不出一件产品,庞大的积累财富就会快速的缩水,直指破产。

    要限制中国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限制他的产品销售,几个国家一起,对于西北比较强的几个门类。进行了一番总结的确定了127个大项,超过3000种商品,是可能西北的拳头产品,禁绝了这些。西北的工业就会大受影响。

    3000种产品,几乎遍布在生产生活的大部分的领域之中,这牵扯到的资金高达800亿美元,这是一笔庞大的,令人侧目。

    在一战之前的资本主义,几乎是以自有资本主义为主。能够动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很少,这个时代还没有国家资本主义,没有整体调控,协约国要想禁绝这些产品,一方面需要寻找替代品,另外一方面,还不能太贵,最少需要用财政来弥补,这样代价巨大。

    保守估计,要禁绝的90%的产品,协约国需要付出大概20-30亿美元的投入,还需要在关税,政府行为之中,做出应对的方法。

    除了产品之外,还有更严格的,比如技术的壁垒,科技的交流,还有各国人员的召回,诸如此类的种种,各国在调查之中,也发现,西北的发展离不开很多国外工程师和科学家,比如说,奠定西北工业基础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这个年产钢铁达到2500万吨的,世界上最庞大的钢铁集团,就是美国知名钢铁专家,威廉姆斯的帮助下完成。

    世界环境的影响,让钢铁的需求陷入了低谷,特别是在1908年前后,威廉姆斯这个钢铁专家,一直想要兴建一个千万吨规模的庞大钢铁集团,可惜包括曾经跟他合作过的,美国国家钢铁集团,都不愿意投资,正在自己**寻找机会,想要一鸣惊人的时候,西北跟他一拍即合,一方有资金,有资源,一方有技术,两方结合下来,就创造了这么庞大的一个钢铁集团。

    哪怕是电力时代,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的,还是要落在钢铁上面,拥有足够的钢铁,才拥有足够的实力,威廉姆斯的行迹,基本上让西北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门槛,一个迈向强国的门槛。

    接下来,特拉斯,米哈伊,这些在单独行业里面翘楚的专家,前仆后继的进入到了西北,为各个领域提纲挈领的作用,还有众多知名不知名的专家,他们共同的为西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才有了现在,一鸣惊人结果。

    在调查之中,他们一直都在调查,有什么内燃机和发动机方面的专家,还有电力领域,这两个关系到整个西北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三个领域,西北的发展跟正常的跫然不同的,很显然有一个大师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些领域是有专家,但是大部分的知名专家的,都在各国的掌握之中,都属于各自领域的宝贝,即便放任自由发展,都不会让他们脱离国家,去往别处的,难道西北有慧眼,或者是运气,发现了不为人知的专家和大师。

    列强们不会想到,这个专家和大师就是杨元钊自己,虽然说杨元钊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成为大师,可是后世的眼光,所有经典结构的实操能力,加上一体机的逆天,三项合一的情况之下,起到的作用比大师还大师,西北就展现出来的发动机,内燃机和电力方面的实力,就已经超越这个时代了,更别说还有隐藏。

    武器才是一切的根源,发动机只有使用到装甲车,坦克和自走火炮上面,才是最好的应用,而那些,在阴山基地和整个西部荒漠地区,不停飞奔的钢铁巨兽,才展现了他们的能力。

    列强们的眼光非常毒辣,手段也很凶残,几乎把握住了关键点,一旦按照这个实施下去,西北的外向型经济之中,有30%左右,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哪怕只有一半,也会影响到西北,如果再加上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召回,那就影响更大了,西北哪怕不停的培养属于自身的人才,可惜基础薄弱加上摊子太大,还有不少的领域,都在使用外国专家,一旦他们相应本国的号召回国的话,那么最少有七分之一的科研项目会停摆。

    除了两个直接对西北限制的措施之外,更直接的措施还有,在原有的支援日本和俄罗斯的计划之中,更进了一步,几乎是把西北当做敌人来做的计划。

    协约国,在针对西北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况之下,德国威廉二世,也在犹豫,接到了本国媒体通报,西北搞的很大,作为跟西北有密切关系的同伴,他对于西北的了解更深入一点,西北的工业强大,科技进步的,特别在战舰制造上面,另辟蹊径,目前在东南亚海试的特混舰队,实力强大,9艘主力舰,一旦训练完成,几乎可以起到15到18艘的效果,到时候,德国跟英国之间,巨大的主力舰的差别,就会根据这个而抹平,到时候,德国不但会在陆地上,压制着英法两国,在海上也是同样。

    可是再怎么的脑洞大开,都不可能想到,西北居然悄无声息的追上了直接列强,仅次于美德,跟英国伯仲之间。

    作为盟友,中国越强越好,可是英法透过中立国传过来的消息,中国是黄种人,白种人应该结合起来,否则,两强相争,渔翁得利,这也是大实话,到底要怎么做呢?

    越爱越多的极限表明的,美国参战已经是在所难免了,接下来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作战方法,就是打完巴黎一战,然后消化已经得到的土地,向西北输出人力,可以加快消化土地的过程,一旦这些土地被整合起来,德国就可以扎下根去,跟协约国大战一场,即便美国参战也一样。

    整个夜晚,威廉二世寝宫的灯都没有熄灭,思前想后,德国决定不参与到协约国的行动之中,当然了,也不是一点都没有,肩负着德皇重托的密使,在当天中午,就坐最快的船,离开了德国,他负责把协约国的一些动向告知西北,之所以用亲自,而不用秘密电台,是因为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争取跟西北结盟,哪怕是秘密结盟。

    美国的参战,让德国压力巨大,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也不是开玩笑的,奥匈帝国,土耳其,意大利,这些盟国都不给力的情况之下,能够在远东拖住俄罗斯,并且让英法的核心的殖民地亚洲动乱的中国,成为了必须要抓在手的一根稻草,不,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游泳圈,在获得世界霸权,打败英国之前,人种之间的差别,暂时可以抛开不谈。(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进入闭门会议

    西北预见到了,透露出的某些数据,可能会在整个世界之中,产生多么强悍的海啸,还是低估了列强们对于中国的警惕,多管齐下的几种方法,很是让西北产生了动荡,依靠外向型出口,赚取大量资金的西北,差点就因为订单和人员的缺失而停摆,而德国的消息稍稍的晚了一点。

    当然了,西北足够的庞大,之前准备的余量也足够多,哪怕是封杀而带来的订单大减,也没有彻底的影响到西北,毕竟又不是只有协约国一个市场,协约国也不是封杀了西北的全部产品,大概只是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用拓宽内需和转产的方法,度过了这个危机,可是人员上面的损失,还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不少正在进行之中的骨干项目,因此而停止甚至是被砍掉,这对于西北的影响更大一点。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西北的全体大会,虽然因为媒体采访的关系,暴露出了一点东西,可是大会本身还是有用的,分组讨论之中,各个代表提出来的方案,都是在最基层遇到的问题,有些甚至杨元钊和刘澍连星斗没有想过的。

    这些问题不解决,最少整个西北政府的办事效率,影响力,甚至是公信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故而,当这样的提案出现,并且通过了大会审议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对策,解决实际问题。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现在看到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代表们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提出的问题也逐步的尖锐了起来,有些甚至直接指向到了核心。

    西北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成立西北之初就出现了,当年杨元钊来到包头,一个奇迹的包头的发展,不过是在商会的统一管理之下。依托的也是晋商八大家的帮助,后面,随着西北的扩大,引入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才,加上自身的培养,最终形成了这个西北。

    总体上看,西北是在高速发展之中,没有问题。可是实际上,细小的问题和不成熟,却因为没有办法回头看看,而没有解决,现在正是逐步的发现了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挤掉了脓包之后,西北的发展会更加的顺畅。

    热烈的气氛,遍布到了民主民生,民权等各个的方面。更完善的保障体系,更加庞大社会管理,甚至连法制,从原来的刚刚起步,走向了正规,这是让人难以现象的成果,大量的的新闻发回到了国内,连篇累牍的介绍了西北全体会议的盛况,给全国民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北。

    本身,西北在民众之中的形象。就是相当正面,全国七八成的人员都集中到西北,每个乡镇都有大把去西北打工的,有些就定居在西北。除非是真的不能走的,或者心存疑惑的,否则都去了西北。

    这一次全体会议,向媒体公开的一些西北的福利,算是彻底的为西北的待遇定性,不说工资薪水。生活成本,就说各种的福利,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最低成活保障,五险一金,这些普通的民众连听都没有听过的保障,却在西北,是实实在在的,遍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由此引发了又一次的移民潮,最终统计,差不多有2200万人,向西北迁移,大部分都是普通打工者,也包括了很大一批海外归国学子,有知识的人,小地主和小商人,他们真切的看到了西北的机会,哪怕是冲着福利,也应该过来。

    国内各大媒体,长篇累牍,可是在列强的国家 ,只有少数的小报播放了,一方面,列强们已经做好了扼杀西北,争取把强大的西北灭杀在摇篮里的计划,不方便正面宣传西北,第二方面,本国的民众们也根本不相信,傲慢与偏见每一个人都有,白种人中心的世界,他们的世界观就带着高人一等的想法,相对于小报之中报道的,更加相信的是曾经的及音响,那个贫穷落后的清国,不可能会有如此的景象的。

    英法得情报部门和高层,从这个时候,对于西北的警惕更大了,他们的不少殖民地,就在西北的辐射范围之中,伴随着战争的深入,殖民地已经成为了英法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对于法国,就更是如此了,国土被占据了一半,就连首都巴黎都在德国重兵的重重围困之中,可能开春一战就有可能陷落,这种情况之下,整个法国都是战区,国内的工业能够保持下来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剩下的就要依托殖民地,虽然法国的殖民地也跟随着英国一样,遍布在整个世界,可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在亚洲,中南半岛的法国殖民地,可以为法国提供战争最关键的了粮食。

    从古至今,战争之中最重要的后勤物资,就是粮食,哪怕是铁军,饿上三天也成软脚虾,热武器时代,虽然不如冷兵器时代那么的机械,偶尔饿一两顿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没有粮食,很容易,就会产生哗变。

    史实上,德国之所以投降,俄罗斯退出战争,都是跟粮食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中南半岛这些地方,矿产资源不多,可是天生是粮仓,每年都支援大量的粮食到法国。西北这边稍稍的有些异变,辐射到整个亚洲,东方的势力,没有办法维持下去,整个东南亚,甚至是南亚,都会出现难以预计的东西。

    会议在一天天的进行之中,各方面的动作,也层出不穷,一点都没有减少,在昨天获得了足够多的情报了之后,列强们是想要弄清楚,西北的强大之处到底在哪里,能够弄到更多才好。

    6天的分组讨论,差不多讨论了35432个议题,平均每一个小组几十个,大量琐碎的议题之下,很多方针政策都有了预案,这些会在接下来的全体会议上面表决通过,而全体会议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表决阶段。

    按照规定,表决阶段是闭门会议,这些本来就是写在计划之中的,国外的情报人员和媒体也都知道,本身来参加全体会议,也就是现在的6天而已,可是西北放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卫星,按照统计结果,西北可能是世界第三工业国,很多人都想要知道更多,却没办法,西北防的是滴水不漏的,也就因为如此的,不少人把心思打在了闭门会议的表决上面。

    闭门会议的第一项,就是191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这用了大量的时间,统计整个西北全部工业生产附加值,最终得到的数据,这个数据非常的精确,也非常可怕,

    真实世界之中,在1913年,就制造业的比重而言,美国是32%左右,德国是8%,英国是6%,接下来是沙俄,法国,亚洲国家排名前八的只有日本一个,可他在世界工业之中占据的比重为1%,是美国的三十二分之一,德国的十五分之一,英国的十四分之一。

    现在,这个时代多了一个中国,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影响是巨大,中国一举占据了整个世界工业制造的7成以上,而连带的,缩水之后的美国,只有7%左右,日本更是被打的够呛,直接降低到了1%以下了,这样的数据如果真的报出去,恐怕欧战会立刻结束,八大列强,加起来,在工业值上面,都不是中国的对手,中国还拥有全门类的武器的生产能力,拥有大量人口,这简直是世界霸主的模板,这种情况之下,还打什么,再打下去,连老窝就成别人的了。

    无论对方怎么说,西北总是保持了一个原则,那就是闭门会议,不公开,最多,在晚上的时候,召开记者发布会,通报今天的情况。

    各国努力了这么久,一直都是这个回复,在享受了几十年的洋大爷的待遇之后,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吃了 一次闭门羹,这样落差,差点就接受不了,不少外国使节抗议,以退出作为威胁,西北浑然不在意,他们蹦跶了之后,也就消停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接受了西北的安排。

    前两天的众多议题,除了30%左右,在省一级的讨论会上面,就得到了解决,不具备普遍性,不能够拿上全体会议,先在省内解决,或者干脆是程序性的,需要西北政府方面解决的,真正需要拿到全会上面表决的,大概有700多项,要完全表决完毕,需要的时间不短,再加上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计划的表决,预计这一次的全体会议,会进行差不多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上万名政府人员的离开,或许会对他们负责的领域,产生不小的影响,可是如果一个月的时间,能够捋顺西北成立以来,所有的问题,明确政府工作报告,完成五年计划的展望,这样的话,西北的未来五年,从上到下,将会没有任何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如同一个合格的螺丝钉一样,在每一个领域之中努力,未来所迸发的力量,会让世界瞩目的。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政府工作报告

    1914年,3月13号,也就是全体会议的第九天,经过了一天的休息之后,闭门会议开始了,启用了最大的2万人的会议室,因为这是西北第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杨元钊权衡再三,还是把属于西北的媒体,和一部分的军人,工人,学生代表,引入到了其中,让他们共同感受西北的强大。

    这些代表的总人数差不多万人,加上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和代表,2万多人把力量挤得满满,代表们前排就坐,剩下的就坐在后排,主席台上,是12个位置,他们分别是在西北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一批人,也是整个西北权利的掌控者。

    刘澍在做最后的准备,虽然,成为了西北的政府首脑之后,他也历练出来了,别说是万人,十万人的会场都经历过,但是他此时却异常的激动,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在五年计划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只是一个基本的数据,要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稿子,不单单是要有数据,还要有介绍,必须让人如同实景一般,观看到过去一年之中西北的成果。

    哪怕作为政府首脑,哪怕作为为数不多,对于西北极为了解的领导人,当一份1913年的答卷,摆放在刘澍的面前的时候,他除了激动还是激动,很多事情他都知道,甚至一些重点项目的数 据,可是加在一起形成的数据,特别是跟世界主要列强做了一个横向的比较,他才能够真切的发现,原来西北是真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空口白牙,平白的吹嘘的。是真的强大。

    关于每年的数据统计,是从1910年开始的,1908年的时候,只是一个西北商会的统计,到拥有了地盘之后,数据也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数据,是分成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体系,有些甚至还不会拿到刘澍这里,他根本就不知道。

    4年来,西北的数据变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2年的粗放型,只是考察钢铁产量。发电量,工业总值和增加值,逐步变成多个方面,多个领域,从城市化进程的,工业总量,分类工业量,到不同门类。不同的类型的。

    因为庞大,所以整理工作的也变得比较的关键。数据汇总从原来的进入到新年之后的1月份披露,到现在的3月,基本上都是隔过了农历新年以后,新的政府报告和工作安排,让整体的布置非常有体系,加上五年计划。终于赶上全体会议之前,最终完成了全部门类的统计。

    数据,在后世的大受弊病,数据造假,造卫星等东西。直接影响了很多人对于数据的观感,对于一个庞大的,拥有快5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没有什么比数据,更能够直观的表现问题了,这也是杨元钊强烈要求的结果。

    刘澍最后整理了一下仪容,准备跟别人一起出去,而手中的纸,看起来平常,却重达千斤。1913年一年,从1908年,西北起步开始,西北的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不是原来那样,一穷二白,连最基础的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的弱国和小国,5年的时间,西北扎扎实实的成为了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工业国家。

    杨元钊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央,他的左手边是刘澍,代表着政府的首脑,右手边,则是冯玉祥,代表着军方的力量,然后其他的人,分别坐在两边的,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了几下,刘澍走上了发言台,在做政府工作报告。

    刘澍首先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关于工业的具体总数字,放在了最后,先是分类的介绍,第一个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业数值基础钢产量,钢产量,一向是工业国家的支柱,进入钢铁时代之后,就一直非常重要,在冷兵器时代,钢铁代表着武器,代表着铠甲,代表着盾牌,这些都是一个军队的最基础的实力。

    很难想象,一群衣衫褴褛,拿着木棍和农具的,能够打败一队训练有素,浑身上下都武装在兵器铠甲之中的战士,除非是有其他条件,或者是人数超过了无数倍,在十倍的差额之下,武装到牙齿的一方,肯定是获胜者。

    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伴随着战舰,火炮,枪械,这些钢产量直接表现的地方,钢产量的重要性急剧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面,钢产量已经是国家的根基和底蕴了,在不少国家的基础数据之中,第一个就是钢产量。

    下面的代表们都屏住呼吸,早就知道西北非常的强大,可是有多强大,谁也拿不出确切的数据来,现在,这个数据来了,之前就有人估算着,西北的产量到底多少,有说三五千万吨的,有说七八千万吨的,有的更是大胆的超过亿吨,可是那都是猜测,在刘澍手中的这份报告之中,却清晰的记录了钢产量的真实数据。

    刘澍稳稳的坐在主席台上,平静的吐出了钢产量的数据,1913年整年,西北完成粗钢生产18900万吨,生铁生产79亿吨。

    数字不大,可是在数字的背后,分别是万吨和亿,这两个数量级,代表着庞大到不可想象,这是19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面的数据,这个数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要知道,1908年,中国的钢产量数字,连这个零头也算不上,也就是汉阳铁厂的8万吨铁和4万吨钢,而现在翻了数千倍,这已经不能说是大发展了,只能够是奇迹了。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可是一个个的分类,却得出了差不多的结果,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逐步调整,形成了以白云鄂博为中心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太原特种钢铁集团,蒙古钢铁集团,上海钢铁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在内多个超大型企业,以龙头带领,发展极为迅速。

    5大超级钢铁集团,白云鄂博是超大型的钢铁集团,依托着白云鄂博的铁矿石,由于靠近西北,很多的技术改进项目,可以得到很快的应用,白云鄂博钢铁集团,也是第一批完成了大型氧气吹顶转炉改造的钢铁企业。

    从1908年,1909年,西北的钢铁起步,第一个就是规划2000万吨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白云鄂博独特的环境和庞大的资源,推动了钢铁的大发展,有了第一个联合钢铁企业之后,复制起来就容易了。

    从1910年,到1912年,白云鄂博钢铁集团进行了3期工程的改造,在原有的2000万吨的基础上面,更进了一步,完成了3期的改造,第一期扩充3000万吨,第二期扩充5000万吨,目前白云鄂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年产钢铁在亿吨的恐怖的托拉斯工业结合体,生产的粗钢,不但是其他的钢铁的原料,也是整个西北大规模建设的基础的。

    1913年8月份左右,最后12个氧气吹顶转炉的改造完成,白云鄂博已经形成了9成以上的转炉化,剩下,12个最庞大的,总量高达1800吨的大型平炉,主要是直接铸造大型钢铸件使用的,而且那个也进行了氧气吹的改造,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了。

    白云鄂博钢铁集团之所以能够超过亿吨的生产能力,也就是得益于的氧气吹顶和转炉的改进,相对于平炉几倍的生产效率,钢产量的暴涨,其中的**成,就是技术改造获得的提升。

    刘澍的报告在继续,钢产量不单单是一个冰冷的数据,还有很多别的东西,白云鄂博这个最大的钢铁基地,是中国钢产量的核心,拥有者牢不可破的地位,不但强调了亿吨的数量,还专门的提到了美国在1913年的,全年的钢产量。

    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工业第一大国,钢产量也是冠绝群雄,3180万吨的产量,是德国的2倍差一点,是英国的四倍多,可是只是一个白云鄂博,就相当于3个半的美国,这样的数据,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下面席位上面,伴随着刘澍一口一口的数据,一连串的掌声响起,在座的,除了来自白云鄂博的代表,或者是跟钢铁,跟重工业领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的代表,知道一些关于白云鄂博的奇迹,剩下的,还是第一次听说,一节12米的钢轨,不过是50公斤,亿吨的钢铁代表着什么,白云鄂博亿吨粗钢之中,除了三分之一,提供给特种钢或者合金钢的企业,进行更高级的钢铁的熔炼,剩下的大概一半,就是钢轨钢和建筑用钢,正是白云鄂博的出色产能,支持了西北在1913年的大规模建设,遍布在整个西北,各种的高楼大厦,建筑工地,公路,铁路,桥梁,这些都离不开钢铁的支持,甚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改造和大量水设施的兴建,其中也使用了大量的白钢钢铁,钢铁形成的骨架,支持了西北的大跨度发展。(未完待续……)(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8/ 第一时间欣赏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十年残梦所写的《钢铁时代》为转载作品,钢铁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钢铁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钢铁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钢铁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钢铁时代介绍:
钢铁是国家基础,动力是国家的翅膀。
21世纪职业车队工程师,意外穿越到19o8年,行办工业,发展教育,以材料为基础,以动力为羽翼,在中国的大西北,兴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庞大工业区。
以此为基,强大工业,强大军事,强大中国,改变了中华的历史轨迹。中华开始了复兴和崛起的脚步,黄种人的时代,提前来临了。
钢铁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钢铁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钢铁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