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天唐TXT下载天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唐全文阅读

作者:格鱼     天唐txt下载     天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6章太上皇薨!

    从一开始,听闻安禄山叛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李亨在愤怒之余,心里就更加惶恐,最好了随时逃离长安城的思想准备。

    可是作为皇帝,尤其是一个曾经放下豪言要文治武功超越列祖列宗的新登基的皇帝,李亨纵然心里迫切想逃,但也不能说出口去。

    如今见杨国忠主动劝谏,脸上虽然不动声sè,但心里却是大喜。

    李亨正要故作姿态,半推半就,突听陈希烈勃然怒斥道,“杨相!长安乃是天子脚下,大唐帝都,朝廷所在,岂能放弃?叛军当前,尔等不思如何抗贼报国,反而蛊huò陛下放弃长安,伤损国体,居心何在?!”

    陈希烈怒形于sè,眉毛胡子一起抖颤,非常jī动愤怒。

    陈希烈是三朝老臣,一向奉行中庸之道,是出了名的墙头草。李林甫当权的时候,他受李林甫的摆布,杨国忠当权的时候,他又被杨国忠死死地压制住。虽然李亨对陈希烈颇为倚重,但陈希烈却很少公开与杨国忠或者之前的人唱对台戏,习惯了抹稀泥。

    但如今,在大唐朝廷的生死存亡关头,这个文士出身的老臣终于忍不住暴lù出他昂扬的风骨。见杨国忠竟然说出撺掇皇帝逃跑的话来,陈希烈当即就顾不上许多,跟杨国忠撕破了脸皮。

    杨国忠也是大怒,冷笑着怒视着陈希烈淡淡道,“安禄山叛军势大难敌,颜真卿的河南军马根本就抵挡不住。目前河南已经失守,东都洛阳失陷指日可待。洛阳一旦失陷,叛军便可长驱直入关中,长安一座孤城,各镇勤王大军尚未抵达,如何能保得住?”

    “若是让陛下留在长安,岂不是正中安禄山的下怀?”

    “本相建议陛下暂时率朝廷离开长安,迁往灵州由陇朔大军护驾,有何不可?长安一座城池而已,与陛下的安危相比,一座城池算得了什么?至于朝廷的面子,朝廷军马节节败退,被安禄山叛军杀得丢盔卸甲,早就颜面无存了,还顾忌什么?掩耳盗铃否?!”

    “本相倒是要问问陈相,你让陛下置身于危险境地之中,到底是居心何在?”

    杨国忠地痞流氓出身,擅长讲歪理,这么一连串的反击回去,把陈希烈问了一个理屈词穷。

    陈希烈涨红了脸,顾不上跟杨国忠叫板,当即跪拜在地慨然道,“陛下,长安事关国体,不可轻废。前线朝廷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抗击安贼,若是陛下放弃长安,消息传了出去,必大涨贼人的气焰,让将士心寒啊!”

    “陛下,万万不可放弃长安呐!”

    陈希烈连连叩首,落地有声,不多时,额头上就叩出斑斑血迹,煞是惊人醒目。

    李亨脸sè非常复杂地望着陈希烈,嘴角轻轻一抽。

    众臣都默然望着杨国忠和陈希烈,不再开口。

    这个时候,建宁王李倓突然出班跪拜在地,慨然道,“父皇,长安乃是大唐帝都,宗庙社稷所在,若是父皇率朝廷放弃长安,奔往陇朔,必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呐!”

    “若是让安贼攻陷长安,我大唐宗庙不保……万万不可啊,父皇!”

    李倓也叩首在地,不起。

    杨国忠扫了李亨一眼,突然大声道,“陈相,建宁王,你们不必多言。陛下何曾说过要放弃长安了?陛下不过是要御驾亲征,亲往陇朔勤王大军中坐镇指挥,与叛军决一死战!”

    “陛下,臣以为,可派人留守长安,同时命颜真卿死守潼关,等待勤王大军来援!若是颜真卿守不住潼关,导致长安失陷,当诛之!”

    “同时,陛下率满朝文武大臣和大军挥兵北上,与陇朔张瑄的勤王大军汇合。两军合兵一处,再回头来救援长安抗击贼寇不迟!”

    李亨的脸sè闪烁良久,缓缓沉声道,“杨相之言有理。颜真卿抵挡不住安禄山,虽然非战之过,但也其罪难逃。若是再守不住潼关,朕当重重治罪!”

    “至于朕,叛军当前,朕作为大唐皇帝,不可安守长安坐享其成,朕决定亲率满朝文武大臣与金吾卫大军北上,会同张瑄勤王大军共抗叛军!”

    “就这么定了。尔等不需多言!”李亨说到这里,冷笑一声,环视众人,“朕不是要放弃长安,长安必然还要重兵把守——诸位臣工,谁愿意留下与朕代守长安?”

    听李亨竟然从了杨国忠的劝谏,陈希烈大为失望。他有些心灰意冷地望着李亨,默然片刻,突然抱拳道,“老臣愿意留守,请陛下恩准!”

    李亨稍稍犹豫了一下,在他心里,留守长安其实就是死路一条,陈希烈偌大一把年纪,他有些不忍心让陈希烈留下。

    “陈相,你乃朕身边重臣,朕需要你留在身边……”

    陈希烈就叹息一声道,“陛下由杨相和诸位大人护卫,老臣也就放心了。陛下,老臣年近七旬,早已是半截身子入了土。老臣是三朝之臣,食君之禄,累受皇恩,国难当头,老臣当为陛下分忧,为陛下戍守长安!”

    陈希烈说着,眼圈涨红,忍不住老泪纵横。

    “请陛下放心,老臣当与长安城共存亡!老臣在这里,拜别陛下了,陛下一路保重!”

    陈希烈在关键时刻,突然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名臣的烈烈风骨,众臣无不动容。

    李亨轻叹一声,摆了摆手,再也没有说什么。

    既然陈希烈愿意为国尽忠,他作为皇帝,也不能阻拦。

    建宁王李倓脸sè一肃,出人意料地也跪拜在地,凝声道,“父皇,儿臣愿意代替父皇镇守长安,以安军民之心!”

    李亨脸sè一变。

    他此番放弃长安逃往灵州,不可能带所有人一起离开。但他的皇子皇女后宫嫔妃还是要统统带走的,他不成想,李倓竟然悍不畏死主动提出来要留守长安。

    “李倓,你……”

    “儿臣心意已决,请父皇恩准。儿臣在这里,与陈相一起拜别父皇,父皇一路保重!”

    李倓声音铿锵有力,伏地不起。

    羽林卫大将军张同也陡然出班跪拜了下去,“陛下,臣亦愿率羽林卫留守长安,保我大唐宗庙社稷不失!只要有臣一口气在,臣绝不让安禄山叛军入长安半步!”

    ……

    ……

    皇帝要率满朝文武和一些皇室贵族离开长安去灵州投奔张瑄的消息很快就传出了宫,长安城顿时就乱套了。逃往的百姓更加多了,而很多自觉没有资格跟随皇帝北逃的权贵人家,也各自想辙,收拾金银细软,连夜逃离长安。

    宫里也乱了。李亨能带走的,仅仅是他的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老皇帝的嫔妃乃至老皇帝的皇子皇女和大唐宗室,都必须要留下。宫里这数千宫女太监,大多数也要留下。

    被选中要逃走的人当然是欢天喜地,但铁定要留下来的人心神绝望。

    老皇帝居住的冷宫里最终还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听说李亨要放弃长安逃往灵州,老皇帝当场就气得脸sè发白,吐血,背过气去。其实他当初的表现,也比李亨强不了多少。只不过,李亨要逃往灵州,而历史上的李隆基是逃往蜀中罢了。

    一番抢救,最终也没有抢救过来,苟延残喘的老皇帝李隆基终于还是去了。

    永远地去了。

    从此,永远退出了大唐王朝的视野之中。

    “父皇啊!父皇!”盛王李琦和咸宜公主等皇子皇女痛哭流涕,跪拜在李隆基的龙榻之下。

    “太上皇驾崩!”

    “太上皇驾崩了——”

    宫里哀乐起,钟鼓齐鸣,在这个夏季的黄昏日暮中悠扬而又凄惨。

    这个惊天的消息从宫里传播到宫外,可惜在这个时候,谁也顾不上老皇帝的死讯了,众人都忙着逃命。

    李亨一边命宫里为老皇帝举丧,一边准备出逃。

    在这种节骨眼上,举丧的程式和礼仪就欠缺了太多,只能说是有些应付了事。

    第三天一早,李亨将老皇帝的举丧大礼交给了李倓、陈希烈和张同三人,下诏命建宁王李倓监国,镇守长安,陈希烈为监朝相国,张同为长安行军大总管,然后带着浩浩dàngdàng的队伍离开长安,向灵州的方向缓缓逃去。

    红日当头。李倓、陈希烈、张同三人穿着为老皇帝举丧的素服,站在长安城的城门楼上,远望着李亨的仪仗队伍和上万人的护军渐渐远去,脸sè都非常凝重。

    陈希烈之所以留下,是因为气节;张同之所以留下,是因为张瑄的重托。张同相信张瑄绝不可能放弃长安,对于安禄山的叛军,既然张瑄谋划应对已久,就不可能想不到颜真卿会挡不住安禄山叛军脚步。

    而李倓能留下,虽然有一时血气上涌冲动的成分,但还是骨子里的那份情怀使然。李倓其实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作为皇子,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唐皇室放弃长安子民和宗庙社稷,想丧家犬一样离开。

    他宁可战死,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门g羞。

    “殿下,吾等回宫吧。”陈希烈拱手抱拳道。

    李倓凝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而去。RO!。

第367章永宁王府誓与长安共存亡!

    李亨的队伍离开长安不足一个时辰,也就是行出了十余里路。

    李亨突然想起一事,就从銮驾上探出头来,向身边的小太监招呼了一声,让他传令下去,队伍暂且停驻,让杨国忠速速过来听召。

    杨国忠正优哉游哉地躺在自己豪华的马车里品茶,身边还有美貌的侍妾侍候着。

    听说皇帝宣召,倒是也不敢怠慢,赶紧下车奔来。

    “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待杨国忠行礼拜见完毕,李亨突然叹了口气,轻轻道,“杨相,朕忘了一件事。”

    杨国忠一怔,笑道,“陛下何事?”

    “杨相啊,此番朕率军离开长安赶赴灵州,忘记带上永宁王张瑄的亲眷了……”李亨慢悠悠地说着,脸『色』有些尴尬。

    他着急出逃,生怕带着这么多人行进缓慢,若是被安禄山叛军追上,那就不得了,所以就是能早走一天就早走一天,仓皇之中,就忘记了张瑄这茬。

    如果是旁人,他根本不会理会。但是张瑄不同,张瑄可是他最大的依仗,他还要指望张瑄平叛光复他的江山社稷,他这么匆匆出逃,反倒是把张瑄的亲眷留在京师,若是让张瑄知晓,岂不是非常……

    杨国忠也是一怔,旋即苦笑起来。

    李亨扫了杨国忠一眼,“这样吧,队伍暂且停驻此地。杨相,朕这就派人火速回城,护卫永宁王的家眷过来。霍长青!”

    霍长青赶紧上前躬身,“小的在!”

    “你带人赶回长安,就说是朕的意思,让永宁王妃速速携带家眷与朕一起北上,朕就在此等候!”

    霍长青眉梢轻轻一挑,却是不敢反驳,躬身领命而去。

    长安城里,永宁王府。

    与长安城中权贵门第惶恐不安的气氛相比,永宁王府显得非常平静。只是往日里的车水马龙不见了踪迹,门口只有两个护卫面『色』凝重地守着门户。

    萧十三郎匆匆走到**崔颖的院中,抱拳高呼道,“弟妹!”

    崔颖笑『吟』『吟』地与一身素服的万春一起从房中走出,敛衽一礼道,“兄长!”

    萧十三郎的神『色』凝重,匆匆道,“两位弟妹,当今陛下已经率群臣逃离了长安,去灵州了。安禄山的叛军即将攻入东都洛阳,我看,还是由萧某率府中护卫保护两位弟妹、还有杨家那位夫人,一起离开长安,抄小路去灵州吧。”

    “若是长安失陷,咱们府上必然保不住。弟妹身怀六甲,不宜受到惊吓……”

    万春的脸『色』微微有些涨红。

    她的皇兄放弃宗庙社稷和长安子民,仓皇逃离长安,这让她这个皇室公主无颜面对众人。她刚从宫里为老皇帝奔丧回来,正在崔颖房中说话,萧十三郎就来了。

    崔颖笑了笑道,“兄长,其实不必这么慌张吧?不要说安禄山的叛军还没有攻下洛阳,就算是攻下了洛阳,朝廷这么多军马守在潼关,长安也不会有问题呀。况且,各地勤王大军正在陆续赶来,这个时候离开长安,未必就是好事呀。”

    万春的脸更红了。

    萧十三郎皱了皱眉,“弟妹,为了预防万一,咱们还是先离开长安再说吧!”

    崔颖摇了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来,扬了扬手道,“兄长,郎君来信,说要奴家留在长安呐。奴家相信郎君,既然郎君这么说了,长安肯定不会出事。”

    崔颖的神『色』坚定。对于张瑄的话,作为妻子,崔颖是无条件地信任。

    她相信,张瑄不可能放弃她和万春还有同样身怀有孕的杨三姐,如果长安又失陷的危机,他必然会有安排。既然张瑄来信嘱咐她不要离开长安,安心守在府中,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奴家也不走!”正在此时,小腹微凸一身宫裙淡扫蛾眉的杨三姐也在两个侍女的护持下缓缓走进来。

    崔颖笑了笑,“三姐,你身体不适,还是留在房中休养呐。”

    杨三姐微微一笑,“王妃,奴家无碍呢,奴家正想过来跟王妃和万春殿下说说话!”

    三女亲热地站在一起说着话。自打杨三姐也怀了孕,崔颖就“强行”将杨三姐也接进了永宁王府,独居一院。杨三姐起初还有些面子上下不来,后来也就豁出去听之任之了。反正她已经有了张瑄的孩子,为了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她也必须要为自己争取一个身份。

    其实,她跟张瑄的事儿,几乎是满城皆知。

    萧十三郎见状,苦笑一声,转身离去。

    萧十三郎出了崔颖的院落,沉『吟』了一下,飞速出府潜进了宫去。以他的手段,瞒过宫廷宿卫潜进宫去,如若探囊取物。

    ……

    ……

    张力在院门外躬身道,“王妃,两位夫人,陛下身边的霍公公来了。”

    崔颖一怔,旋即回头望着万春笑道,“万春妹妹,这霍长青不是随陛下离开长安了吗?——张力,请霍公公去正厅,奴家这就去见他!”

    张力领命。

    霍长青神『色』闪烁地站在永宁王府客厅里,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知道是崔颖等女来了,也就转过身来。

    “霍公公!”崔颖笑着招呼了一声。

    “咱家拜见永宁王妃、万春殿下、虢国夫人!”霍长青抱了抱拳淡然道,“陛下说,此番陛下北上灵州,念及永宁王与王妃分离多时,想要让王妃和王府内眷一起北上,不知王妃意下如何?”

    崔颖与万春还有杨三姐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一笑,摇头道,“不必了,陛下北上事关军国大事,奴家这些女流之辈就不跟随了。请霍公公回报陛下,永宁王府上下誓与长安共存亡!若是真有叛军攻陷长安的一日,奴家必不会给陛下、给永宁王抹黑!”

    “唯有一死而已,逃什么逃?!霍长青,你回去转告皇兄,我们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也不会当丧家之犬!”

    万春早就憋足了一肚子火,因而说话就很难听。她一向直来直去,不喜绕弯,心里这样想嘴上就这样说了,崔颖都来不及拦阻。

    霍长青脸『色』一变,冷笑一声,拱手道,“既然王妃和两位夫人执意如此,辜负陛下好意,那么,咱家就只能回去如实禀告陛下了。请保重,咱家告辞!”

    霍长青转身就走。

    他本来就因为在灵州吃了张瑄的“挂面”,对张瑄和张家怀恨在心,此刻见崔颖竟然拒绝皇帝的好意,自然是乐见这种结果。

    他恨不能让崔颖这些张瑄的女人落入安禄山叛军的手里,好泄他的私愤。

    万春大怒,正要发作,却被崔颖一把抓住了手。

    万春恨恨地望着霍长青匆匆离去的背影,咬牙轻轻道,“一个死太监,竟敢无礼,如此可恶!姐姐,你何必挡我,我当骂死这厮!”

    崔颖轻轻一叹,“万春妹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与一个太监一般见识。张力,传奴家的命令下去,从现在开始,永宁王府闭门,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府。”

    萧十三郎潜进了宫,在某座幽静的宫苑里找上了昔日荣耀一时的杨贵妃。李亨登基,杨玉环的权势顿时一落千丈,而老皇帝一死,她的死活就更加无人问津。

    杨玉环正在自怨自艾之中,突然见萧十三郎到来,知道是张瑄事先的安排,心头不由一暖。无论她受了多少冷落,只要那个男人没有忘记她,她心里就知足了。

    “贵妃娘娘,事情紧急,还请娘娘速速出宫,避入永宁王府。”萧十三郎没有跟杨玉环客气,直接说出了来意。他之前已经潜进宫里几次探视杨玉环,保护杨玉环的安全,这是张瑄交给他的重托。

    杨玉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下来。现在宫里『乱』成一团,也没人管她的去向了。她出宫不出宫的,也无人知晓。

    张瑄自灵州誓师出征勤王。

    他亲自率神策军一万、神武军一万、飞虎军四万、飞豹军三万、巾帼军一万(其实不满编),再加上回纥助战的2万骑兵,号称大军十五万,由灵州声势浩大南下讨贼。而在此之前,张瑄已经命靖远军三万人入九原,出云中,进攻范阳,直『逼』安禄山的老巢。

    三日后,大军抵达庆州外围安营扎寨。

    夜幕低垂,夏风湿热。

    十余骑自河东方向渡过黄河,趁着夜『色』向张瑄的陇朔大军大营奔驰而至。

    南霁云亲自率军在营门前迎候来者——正是安禄山大将史思明派来的使者。

    史思明的使者在南霁云的带领下,悄然行进,直入张瑄的帅帐。

    张瑄端坐帅帐之中,帐中空无一人,正是张瑄的左侧站着史思明的幼子史偼。

    南霁云将史思明的使者带进帐中,然后便与几个护军侍立一侧,当然是为了保护张瑄。

    史思明的使者先是匆匆扫了一脸惊喜之『色』的史偼一眼,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向着张瑄拜了下去,朗声高呼道,“末将高严,史思明大将军帐下行军司马,拜见永宁王!”

    张瑄淡然一笑,摆了摆手。

    发觉站在自己身侧的史偼脸『色』涨红,呼吸急促,张瑄心头一动,突然沉声道,“你竟敢欺瞒本王,来人,将此人给本王拿下!”。

第368章部署被打乱!

    “拿下!”

    张xuān的话音一落,南霁云毫不犹豫地暴喝一声,原本默然肃立在一旁的几个彪悍的军卒立即冲上前去,准备将史思明的使者拿下。

    那自称叫高严的史思明的使者大惊,涨红了脸颤声道,“末将身犯何罪,以至于王爷如此雷霆大怒?”

    张xuān目光冰冷地望着此人,淡然道,“本王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到底是史思明帐下何人?如实讲来,本王既往不咎。如若不然,本王必治你一个欺瞒之罪!”

    使者脸sè惨白,嘴chún哆嗦了几下,不敢再伪装,噗通一声单膝跪拜在地,低低道,“王爷恕罪,末将史朝义,乃是史思明长子!”

    “史朝义……”张xuān嘴角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摆了摆手,示意南霁云等人退下。

    这史朝义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安史之乱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sè,张xuān焉能不知。

    历史上,史思明随安禄山起兵,史朝义率军守冀州、相州,后史思明称帝并杀安庆绪,史朝义被封为怀王。上元二年史朝义率兵杀史思明,三月十四日即位,年号显圣,又派散骑常shì张通儒等至范阳,杀皇后辛氏、太子史朝英等数十人。

    762年唐朝军队借回纥兵之助开始反攻,攻破史朝义首都洛阳,史朝义北逃往莫州,众叛亲离,尤其主要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均叛去,势单力孤最后自杀而死。

    应该说,史朝义是继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之后的又一大祸患,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一样,他也曾经弑父称帝。听到眼前跪拜之人竟然是史朝义,张xuān突然泛起一股诛杀此人以除大患的念头。

    但理智告诉他,此刻杀不得此人。若是诛杀了此人,史思明就会跟安禄山一条道走到黑,不利于张xuān的整个战略布局。虽然史思明并不可靠,反复无常,今日归降来日又有可能再次反叛,但对于张xuān来说,只要史思明在整个时候在安禄山的背后狠插一刀,就足够了。

    灭了安禄山,再除史思明,如若探囊取物尔。

    “史朝义,你父派你前来,可有话说?本王的劝降信,他可曾收到?”张xuān长出了一口气,淡淡一笑道。

    “你且起来说话。”

    史朝义小心翼翼地起身站直身子,恭谨道,“王爷,我父接到王爷的信函之后,对于王爷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感jī涕零。而安禄山反叛朝廷,我父不得已而虚与委蛇,今既朝廷有意,我父自当归顺朝廷,起兵助朝廷平叛,以图将功折罪。”

    “只是……”

    张xuān嘴角一抽,“只是什么?”

    “只是我父名为安禄山心腹大将,但其实并无实权。虽率范阳兵马数万经略河东,若要归降朝廷,我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说服标下诸将……还请王爷见谅!”

    史朝义咬了咬牙,轻轻道。

    说完,史朝义匆匆向史偼扫了一眼,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厉。

    张xuān默然不语。

    他心里很明白,要想让史思明归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是说他的幼子史偼落在张xuān手里,他就一定会投诚。他虽然比较喜爱这个幼子,但儿子毕竟有很多个,但他的身家性命却事干重大。

    他这一次派史朝义来,一方面是看看史偼是不是真的安然无恙,另一方面不过是一种试探,看看张xuān许诺的种种条件能不能兑现。

    该不该投诚,他目前不会做决定。尤其是在安禄山叛军连战连捷的前提下,他更是不会轻易答应投诚张xuān。他必须要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张xuān究竟有没有能力平息安禄山的叛乱。

    若是张xuān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大唐必亡无疑,他又何必往火坑里跳?

    “回去告诉史思明,就说本王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本王已经向陛下密报,若是史思明肯投诚归降,将功折罪,当封郡王、取安禄山而代之。”

    “你们父子现在想些什么、试图观望什么,本王心知肚明。本王在这里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你,安禄山叛乱必败无疑……本王能将强悍的吐蕃骑兵杀得丢盔卸甲,在吐蕃国内如入无人之境,将吐蕃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灭一个小小的安禄山又有何难哉?”

    “观望可以,但是本王必须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本王不需要锦上添花,只需要雪中送炭。若是等安禄山败局已定,史思明纵然率军归降,本王也必率军诛之!何去何从,你们父子自己考虑。好了,本王累了,南霁云,史偼,你们二人替本王设宴宽待史朝义一行!”

    ……

    ……

    第二日,张xuān大军继续沿黄河西岸南下,不过,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而就在午后时分,张xuān得到了皇帝李亨率满朝文武大臣以及长安部分权贵亲眷由一万军马保护着放弃长安,打着御驾亲征的名义,向陇朔方向而来。

    目的很明确,就是坐镇灵州大后方,在灵州指挥全国的平叛战争。

    张xuān大吃一惊,勃然sè变。

    他早就料到李亨会放弃长安,走上他父亲李隆基的老路,但张xuān却没有想到李亨竟然逃得这么早、这么快!

    洛阳还没有失陷,还有潼关可守,作为大唐皇帝,如此沉不住气胆怯怕死,轻易抛弃祖宗社稷宗庙,岂能不让天下臣民耻笑?

    在这一瞬间,张xuān对李亨彻底失望。

    当初李隆基是因为潼关失陷,长安的门户被打开,迫于无奈才仓皇逃往蜀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而李亨却在长安的威胁远远没有到来的时刻就提前放弃长安,生怕保不住自己的小命,这一点比起老皇帝来大有不如。

    李亨的皇帝威信沦丧殆尽,对于张xuān来说无关紧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李亨此举,真正打乱了张xuān的谋划部署。

    张xuān脸sè铁青,站在帐中,两侧诸将肃然而立,没有一个敢开口。

    良久。

    张xuān长出了一口气,声音无比的低沉,“诸位,陛下和朝廷放弃长安,奔灵州而来,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助长安禄山叛军气焰,而朝廷军马则……”

    张xuān说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谁都明白他的意思。

    皇帝早早地跑了,连长安宗庙都不要了,你还能指望颜真卿手下的朝廷士卒浴血奋战?

    军心因此必然大乱,颜真卿更加难以抵挡安禄山叛军。

    砰!

    张xuān狠狠地一拳击打在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咬着牙怒斥道,“蛊huò陛下放弃长安、擅自行动者,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封常清轻叹一声,出班抱拳道,“大帅,陛下率军往灵州而来,我军……”

    张xuānyīn沉着脸,挥挥手道,“就让陛下去灵州吧。既然陛下在长安呆不住,想要去灵州,那就去吧。速传令张巡,命张巡做好迎接陛下驻跸灵州的各项准备。至于我军——加快速度,向潼关急行军!”

    常清领命而去。

    “派人五百里加急传书颜真卿,命颜真卿无论如何要率大军固守潼关,不得擅自出战!一切,待本王大军赶到,再定策略!无论如何,要守住潼关!”

    想了想,张xuān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令道,“同时五百里加急传书长安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和建宁王李倓,请张同即刻率京师一万羽林卫火速驰援潼关!告诉张同,本王大军半月之中,必赶至潼关!”

    “诸位,长安危急!传令三军,偃旗息鼓昼夜行军奔袭潼关,不得有误!”

    张xuān挥舞着手臂,在半空中凝固成一个有力的姿势。

    众将各自领命整军而去,张xuān望着一身甲胄犹自站在自己身侧的李腾空和花奴儿,长叹一声,“空儿,凤鸣,皇帝如此胆小如鼠,出乎我之预料。皇帝一逃,长安危矣。”

    “为防不测,空儿,凤鸣,你们二人率骑兵一千抄近路奔赴长安,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把府中的亲眷都护送出长安,送往灵州!”

    李腾空和花奴儿不敢怠慢,正待要离开急赴长安,苏扈冬皱了皱眉道,“夫君,我也要去!我看,不如就由我们三人一起率女军前往吧!一则驰援长安,二则护卫亲眷……”

    张xuān犹豫了一下,霍然点头,“也好。你们三个就率女军前往驰援长安!但是,冬儿,你要切记,若是潼关失守,长安无法守卫,必须要即刻撤出。”

    “记住,你们自己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张xuān低低嘱咐道,然后走过去挨个抱了抱三女,挥挥手示意她们即刻动身。

    横生枝节,直接让张xuān的计划受到破坏。为了预防万一,他不得不做好颜真卿连潼关都守不住的最坏打算。毕竟,一旦潼关失陷,关中就是一片空场,安禄山叛军如洪水猛兽一般闯进,长安如何能保得住?

    不要说张xuān鞭长莫及,就算是张xuān在长安,也很难守住长安城。

    长安,本就不是一座攻防之城,而是一座近乎开放式的繁盛帝都。很多城防设施都是象征性的。

    李隆基应是驾崩,前章笔误,非常抱歉。好在内容里并没有错,是李隆基驾崩,只是在标题上疏漏了。!。

第369章洛阳失陷,安禄山称帝!

    颜真卿虽然退守洛阳,但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兵临城下。

    荥阳本是洛阳的东面门户,荥阳的失守,洛阳则门户洞开,直接暴lù在安禄山叛军面前。

    安禄山率军进入河南道以来,屡战屡胜,军心大振,气焰更加嚣张,所以安禄山在攻下荥阳之后未及休整,即遣其大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为前锋,率精锐部队进攻洛阳。

    颜真卿看到安军进展迅速,便切断河阳桥,屯驻武牢,凭险拒敌。

    遗憾的是,颜真卿所部大军在之前的汴州大战中损失惨重,而仓促之间所组织起来的这支新军,皆为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战斗力极差的市井之徒,或无业游民。

    所以,两军对垒交战时,这支新军在安禄山叛军的铁骑冲击之下,当即阵脚大乱,溃不成军。颜真卿收集残部,与叛军再战于葵园复遭惨败:继之,又与叛军战于东门内,又受重创。九月初三,洛阳失守,叛军从四门突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颜真卿率残部同叛军在洛阳城内展开惨烈巷战,先血战于都亭驿,大败,退守宣仁门,复败。

    最后,只好忍痛从洛阳宫苑西墙的残破处,越墙弃城西逃往潼关。

    东都洛阳就这样失陷了,它周围的那些险要地形都成了摆设。

    至德元年九月初三安禄山起兵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拿下了东都洛阳。一时间,天下震动。

    而在此之前,安禄山叛军果然如张xuān预料的那样,在汴州分兵两路,一路紧逼洛阳,一路紧逼睢阳,试图直入两淮,占据大唐的半壁江山。

    睢阳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卒坚守城池与安庆绪所部数万兵马相抗衡。许远率军卒苦战,待粮绝之日以鼠果果腹,据城不出。洛阳失陷前一日,睢阳终于还是寡不敌众,被安庆绪叛军攻下。

    许远被安庆绪活捉送往洛阳,许远拒不投降,被安禄山杀害,忠烈殉国。

    此是后话不提。

    九月初四,秋高气爽。

    安禄山率大军骑乘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进入洛阳城。繁华的洛阳城经过了两军交战的硝烟战火经过了范阳叛军的烧杀掳掠,外城都已荒废不堪。

    数十洛阳官吏在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带领下急速出城,跪拜在安禄山的马头前。

    安禄山其实认得脚下这人乃是河南尹达奚。

    但安禄山却傲慢地挥了挥马鞭,淡然道“下跪者何人?”

    “下官河南尹达奚,迎接大王入城请大王饶命!”

    达奚诚惶诚恐地跪伏在地,生怕杀人不眨眼的安禄山会拿他开刀。

    尽管他并未率军与叛军为敌。

    “达奚?河南尹?”安禄山轻轻一哼“起来吧,念在你弃暗投明的份上,本王就绕了你的小命。”

    安禄山拿下洛阳,还要指望有人来替他管理洛阳城,所以对大唐投降的官吏,他一般不会杀害。像达奚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李幢、卢奕二人何在?”安禄山嘴角轻轻一挑手里的马鞭奋力挥了一下,在半空中炸响。

    “回大王的话,李幢、卢奕二人应在府中,没有逃离。”达奚恭恭敬敬地道。

    “前面带路!本王要去见见此二人。”安禄山大刺刺道。

    安禄山叛军进府,李府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李幢坦然自若穿好朝服,独自平静地端坐于府台公堂。而另一方面,卢奕安排妻子怀揣着官印,从间道逃往长安自己则正襟危坐在御史台中。其属吏早已影踪皆无。

    安禄山派兵将李幢、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捉来,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亲自在洛阳宫门口处迎接。

    “两位大人,安某有礼了!”安禄山满脸堆笑,抱拳道。

    他与这两位也算是熟人,知道此二人颇有清誉和干才,若能让这两个人投降,对于他下一步的篡国称帝有着莫大的好处。

    李怪没有理会安禄山,而是望着卢奕慨然抱拳道“卢大人,洛阳城破,落入贼人之手,你我未能为国镇城,实在是羞愧万分!”卢奕长叹一声,也抱拳道“卢某惭愧!”

    “卢大人,请恕老夫先走一步了。、,

    卢奕肩头一颤,涨红了脸凝视着李幢,巅抖着抱拳低低道“李大人慢走!卢某这就来相陪!”两人目光相接,各自扬手纵声狂笑。

    片刻,李幢转头怒视着安禄山,扬手斥道“安贼!胡儿!大唐皇帝待汝不薄,汝竟敢起兵反叛,如此不忠不义之徒,天必诛之!安贼,老夫纵死九泉,也恨不能食汝之肉饮汝之血”“陛下啊,臣无能啊!、,李幢放声恸哭,然后猛然挣脱叛军军卒包围,一头撞向了冰冷的宫墙,当场鲜血横流脑桨迸裂,死于非命。

    卢奕掩面恸哭。

    卢奕扬手指着安禄山身边的达奚、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人怒斥道”“为人当知逆顺。尔等乃是朝廷之臣,从贼叛逆,罪该万死!”“安禄山狗贼……”

    卢奕正待再骂几句,安禄山暴怒起来,一把抽出腰间的弯刀,狠狠地刺了过去,正中卢奕的腹部。

    血流如注,卢奕瘫倒在地,但仍大骂不绝,直至毙命。

    两人之忠到,纵然是叛军军卒,在场者也无不动容。

    李亨的大队人马刚到歧州,就得到了洛阳失陷的消息。

    建宁王李谈和陈希烈在奏报中这样描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橼。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射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草、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李亨紧紧地捏着手里的奏报,脸sè铁青。

    洛阳失陷倒也罢了,问题是安禄山竟然急不可耐地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大燕。还公开发出讨李亨檄文,将李亨称之为窃国贼子,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这让李亨如何能受得了?

    “安贼该死,该死!”李亨在大帐中咆哮开来,愤怒的呼喝声不绝于耳。随shì众臣,没有一个敢开口说话。

    杨国忠打量着李亨的脸sè,抱拳躬身道“陛下,颜真卿接连大败,导致洛阳失陷,民不聊生,其罪当诛!”李亨眉梢猛然一挑,一脸不善地望着杨国忠。

    颜真卿连吃败仗,让安禄山长驱直入,李亨当然是无比恼火。但到了这个份上,李亨心里也明白,再追究颜真卿的责任其实无济于事。

    如果这个时候动了颜真卿,临阵换将恐怕更加不堪。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也无将可用。若是斩了颜真卿,何人替大唐朝廷守住潼关?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杨国忠竟然还出于个人sī心,忙着构陷他人,李亨心里越来越愤怒,但是国难当头,他也不能发作,只得强行压制下火气去。

    “杨相,安禄山攻陷洛阳,当务之急,是命颜真卿守住潼关,保住长安,而不是追究其罪。霍长青,速传朕的旨意,命天下各路兵马加快勤王,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安禄山这个大逆不道的篡国叛贼剿灭在洛阳城中!”

    “传旨颜真卿,就说朕说了,若是他再不给朕打一场胜仗,若是再败于叛军之手,那么,他也不必来见朕了。就在潼鼻之外,战死沙场吧!”李亨的声音无比的冷厉,近乎恼羞成怒了。

    自打开战以来,朝廷兵马接连败退,竟然没有赢过一场。

    安禄山叛军再强大,朝廷兵马就这么不堪一击?

    “报!”一个宫禁宿卫匆匆走进大帐拜倒在地“报陛下,永宁王张xuān率十五万大军南下讨贼,目下已到庆州!”

    李亨木喜,霍然起身道“好,好!传旨张xuān,速来勤王,朕前往陇州等待他!”张xuān几乎是同时得到了安禄山拿下洛阳自立为帝的消息。

    虽然一切在意料之中,但张xuān还是慨然长叹,默然良久不言不语。

    唐军安逸太久,根本无法与彪悍的范阳铁骑相抗。但战斗力如此之滥,只能让人无语了。

    张xuān环视众将,淡淡道“诸位,安禄山叛军拿下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睢阳太守许远死战殉国,两淮不保。而两淮之后,江南各州府县也难以保全。自此,短短不足两月时间,大唐半壁江山落入贼手,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封常清也是叹息一声,抱拳道“大帅,洛阳失陷,就只能希望颜真卿能守住潼关了。若是潼关再失,长安必保不住。而如此一来,朝廷………”

    张xuān苦笑一声,扭头望着郭子仪“郭子仪,陛下那边可有消息?”“回大帅的话,陛下已经派人传诏过来,说是会在陇州等待大帅,请大帅率大军前往陇州保护圣驾!”郭子仪朗声道。

    张xuān心里冷笑,嘴上却淡淡道“替本王草拟一份奏折,就说洛阳失守,潼关危在旦夕,本王即刻率大军昼夜兼程奔袭潼关,力图保卫长安一至于陛下,请陛下率军去灵州,在灵州当可保得陛下安然无恙。”!。

第370章冒险出战?

    潼关。

    潼关潼关,在潼关县城北,古为桃林塞之地。西接华山,南靠秦岭,北临黄河,东面山峰连接,崖绝谷深,只有一条小道通过。地势险要,所谓““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因此,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是为关中防御的大门。此地当秦、

    晋、豫三地要冲,所以又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

    潼关最早建造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据说起初叫冲关,因为远望黄河自北直冲而来,故名。

    红日高悬,秋高气爽。颜真卿站在潼关城门楼上向北望去,只见黄河劈开秦晋之间的群山,滔滔而来,南下直扑华岳,至此陡折向东,气势雄浑万千。

    景致明明令人心旷神怕,但对于颜真卿和他手下的将士们而言,心情却并不愉快,而是非常沉重。

    虽然颜真卿自知凭安逸之兵难以真正抗衡安禄山英勇善战的范阳叛军,但屡败屡战,还是让人郁闷和沉痛。

    接连吃了败仗、损兵折将,最后导致洛阳都失陷于安禄山之手…如此种种,自颜真卿以下,心里都很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如何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皇帝放弃长安北上的消息已经传到军中军心更乱。

    以至于颜真卿手下很多中低层将领都难以控制局面,逃兵不断出现。

    颜真卿唯有狠着心肠军法从事,但杀了百余逃兵,仍然无法安定军中的气氛。

    颜真卿心里明白,退守潼关是无奈中的无奈,并非他的本意。而对于皇帝和朝廷来说,更加不愿意出现这样的结果。之前,李亨曾亲自下旨命颜真卿率军与安禄山叛军在洛阳之外决战,也就是说对于李亨来说,洛阳是最后的底线,洛阳要是再丢,那结果可想而知。

    可颜真卿尽管殚精竭虑,但洛阳一战还是再次惨败。败得是如此的酣畅淋漓,让他羞愧无言。他是含着冰块说不出凉来,手下既无可用之兵又无骁勇之将,贪图安逸十数年慵懒无度的朝廷河南军马在安禄山范阳铁骑面前不堪一击,他个人之力无力回天。

    朝廷问罪的诏书虽然没有下达,但颜真卿其实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此战过后他唯有战死潼关,侥幸活着,等着他的必然是李亨高举起来的屠刀。

    颜真卿退守潼关,看重的是潼关易守难攻的形势和潼关存亡对长安安危的重要意义。

    安禄山叛军已有四面受围的态势,但只要唐军守住潼关阻止叛军西进,而后等张xuān标下的靖远军及各地勤王兵马进入范阳,切断叛军归路和后勤补给,或出东陲关直捣范阳:各地勤王兵马四合,把叛军挤压在洛阳一带,叛军便成瓮中之鳖,有不战自溃的可能。

    ““大帅,陛下有旨到!、,一个校尉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面容清弄的小太监。

    小太监扫了颜真卿等人一眼,矜持着掸了掸自己袍子上的灰尘伸出纤纤玉指弹了一个花哨,尖细的嗓门骤然响起:““陛下有旨.河南大都督、河南行军大总管颜真卿接旨!,,颜真卿心头一突,率诸将拜了下去。

    小太监宣完旨,不咸不淡不yīn不阳地又追加了一句,““颜大人陛下还有口谕:第一,要守住潼关,潼关不能丢,潼关若是丢了后果颜大人自己考虑:第二,安禄山叛军威逼在前河南军马连吃败仗,若是颜大人再不打一场胜仗鼓鼓士气,若是再败于安禄山之手,颜大人就不必再去面见陛下了,就在潼关之外,战死沙场吧!,.

    小太监说完,扭头就走。

    对于他来说,这潼关就在安禄山叛军的眼皮底下,着实并不安全。传完了旨,就赶紧离去吧。

    颜真卿脸sèyīn沉地望着小太监离去的背影,紧攥双拳,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李亨的旨意很明显了,命令颜真卿必须要跟安禄山打一场胜仗,挽回朝廷的面子,要不然,他就算是守住了潼关,将来也会落一个饮恨九泉的悲惨下场。而且,李亨甚至会因此迁怒于他的家眷和宗族。

    颜真卿身后的几个将佐,脸sè也不好看。

    作为败军之将,如果颜真卿被问罪,他们也难逃一死。

    中郎将范铮大步走过来抱拳道,““大帅,末将得到消息,叛将崔乾估在陕郡,人马只有四千,且兵力赢弱,不堪一击。若是我军分兵一万,奔袭陕郡,一举将崔乾估拿下,可取一战之胜,完成陛下旨意。

    ““此战可胜。甚至可由此收复陕郡和洛阳,一扫我军败退的颓势,也算是我等为国平叛,将功折罪啊!,,颜真卿皱了皱眉,沉声道,““安禄山善于用兵,现在他刚刚发动叛逆,怎么会出现如此疏忽!很显然,这一定是利用崔乾估所部作为yòu饵,引yòu我军出关,如果娄们出兵,正掉进他的圈套。,,““面且叛军远来,利在速战。

    我军据险以扼其进路,利在坚守。这一路上,贼兵残虐百姓,失去人心,兵势日蹙,将发生内变,乘其内变,可不战而擒。我们的目的是守住潼关拖住叛军,为朝廷大军平叛争取时间,不能计较一战之短长!此时不是出战的时机,待陇朔永宁王大军至,再寻机出战不迟!,.

    ““不计较一战之短...,,范铮苦笑一声,轻轻道,““大帅.我军接连吃了败仗,损兵折将,河南一地尽数落入敌手,若是再不打一个胜仗鼓鼓士气,不要说朝廷饶不了我们,纵然是这潼关里的数万军卒,恐怕也都军心涣散,难以为继了。,.

    ““大帅啊,我军分兵两路,一路守潼关,一路进宫陕郡,进可攻退可守,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若是陕郡不可取,便飞速退守潼关,若是陕郡可取,当闪电般取之然后待机收复洛阳。,.

    ““夭帅,无论是与国、与民亦或者与我等自身,都需要与叛军一战啊!请大帅三思!,.

    范铮跪倒在地,慨然道。

    ““请大帅三思!,,范铮身后,众槽轰然跪拜了一地,有几个甚至因为情绪jī动而痛哭流涕。

    这支大军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连吃败仗损兵折将,军心涣散。

    加上皇帝逃离长安的消息作祟,如果再这样下去,军心会越来越乱,甚至会导致兵变。

    如累择机打一场胜仗,不仅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还可以大幅度地拯救军心,凝聚全军力量。否则,以军队现在的状况,守潼关其实也就是一句空话。

    诸将压抑哀伤的呼喝声中,颜真卿神sè闪烁,坚定不移的守潼关之心渐渐有了些许的动摇。

    他渐渐觉得范铮的话也有几分道理,若是再不提振士气,不用安禄山叛军攻打,军心自己就散了。现在就逃兵不断,若是再等叛军兵临城下,那还不乱了套?

    颜真卿的嘴chún哆嗦着,脸sè越来越复杂。他慢慢举起了手,突然觉得手如若泰山一般的沉重。

    这个决定很难下啊!

    一旦冒险出战,分兵两路,万一让安禄山叛军趁虚而入潼关失守,他纵然一死也难辞其咎,他颜真卿这个名字,恐怕会遗臭万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大帅早下决断!,.范铮等将大呼小叫,颜真卿心乱如麻眼前一阵晕眩,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见颜真卿迟迟不能下决心,范铮跪伏在地抱拳慨然道,““大帅,末将愿意率一万兵马出战陕郡,是死是活,就在此一战!若是能胜,末将当领兵进攻洛阳,若是稍有不测,还请大帅坐镇潼关,可保潼关不失!,,…...…...……...…...…...……

    ““陇朔大都督麾下,.、““巾帼军,.、““御封女军大将军,.一数面猎猎迎风招展的军旗出现在长安守军的视野中,立即飞报陈希烈、张同和建宁王李谈等人。

    等建宁王李谈和监国相国陈希烈以及长安守军最高指挥高张同登上长安城开远门城门楼上时,一支数千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女军骑兵已经在开远门之外列阵完毕。

    李谈大喜,扬手指着那三位站在军旗下身着甲胄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女将,大声道,““陈相,张大将军,城下似乎是永宁王的两位夫人,朝廷御封女军大将军苏扈冬和李腾空!,,““殿下,正是永宁王的两位侧妃。左边那位,便是回纥公主苏扈冬,右边则是燕宁郡夫人李腾空。殿下啊,没想到,永宁王竟然真在陇朔建起这么一支女军!,,陈希烈的声音非常兴奋。

    ““殿下,好一支气势不弱须眉的巾帼军!,.张同哈哈一笑,““既然两位女军大将军赶到,想必永宁王大军不远,如此,长安之危解矣!,.

    张同的心思与李谈仿佛,李谈紧张了大半个月的心在此刻终于放松了下来。

    李饮哈哈大笑着,““来人,传令下去,大开城门,本宫当率留守众臣与长安军民,出城迎接两位女军大将军!,!。

第371章受到热烈欢迎的巾帼军

    李饮与陈希烈和张同三人率众人将苏扈冬、李腾空、huā奴儿三女率领的巾帼军迎进城中,纵然张xuān大军还在后面,但有了这么一支数千人的女军驰援长安,对于留守的朝廷官员和长安军民来说,无异于是一支强心剂。

    对于安定军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城的时候,巾帼军骑兵受到了长安军民超乎寻常的欢迎。老百姓情绪之高涨、态度之热情,欢呼声赞美声震天动地,让女军们脸sè涨红,感觉受宠若惊。

    巾帼军的主力其实是苏扈冬带来的回纥女军,这些回纥女子头一次进入长安这种繁盛无比的超级大城,早就被高大巍峨的城墙和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摩肩擦踵的人流所夺去眼球,目不暇给。

    苏扈冬是回纥女子,性情豪爽,她倒是还没有觉得怎么样。但李腾空却是出身相国门第,虽习武弄剑却也知书达礼。

    她在马上向建宁王李续施礼道“殿下,奴家等着实不敢当殿下和诸位大人以及满城百姓如此厚爱!”

    李谈哈哈大笑回礼道“两位女军大将军率军驰援长安,莅赴国难,我等出城相迎,理所应当!…

    陈相,传召下去,今〖日〗本宫在大明宫设宴,为陇朔巾帼军将士接风洗尘!”

    陈希烈和张同也在旁附和。

    李腾空见李谈如此殷勤,心里也明白他此番礼遇她和苏扈冬两人,一方面是为巾帼军驰援长安而感动,另一方面也是看在张xuān的面上。

    毕竟,她们还是永宁王张xuān的两位爱妻。

    张xuān能让他的女人率军驰援长安,这就足以表明态度了。

    张xuān绝不放弃长安,一定会想方设法保住长安。

    这样一来,李谈焉能不欢喜焉能不感动又焉能不对苏扈冬和李腾空礼遇有加!

    李腾空便不再说什么。

    她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李林甫的幼女了,而是永宁王张xuān的夫人。

    她和苏扈冬及huā奴儿三女,就代表着张xuān的颜面和形象。

    huā奴儿深深凝视着李谈,突然伏在李腾空耳边小声道“空儿,这个建宁王李谈张弛有度,看上去比那个皇帝强上三分!此人能在国难之际留守长安,颇有几分胆识和勇气:而他刻意与擅郎交好,明显是有野心。”“这种有胆识有野心的皇子,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李腾空默然点头,也扫了李谈一眼。

    李饮正与苏扈冬谈笑生风。苏扈冬显然对李谈的印象很好,她是回纥女子,心机相对比较单纯,她感觉这个皇子还不错,有风度有气量还有几分骨气。

    女军的队伍在满城的欢呼声中缓慢行进着,在即将抵达西市并要绕过西市改道进入朱雀大街进入皇城时,眼尖的李谈一眼就望到了在一群护卫和shì女簇拥在其中,站在路旁的小腹明显凸起的永宁王妃崔颖和明眸皓齿的万春皇姑。站在两女身边的还有一个姿容妖娆同样小腹凸起的妩媚夫人,正是虢国夫人杨三姐儿。

    李谈哈哈一笑“两位女军大将军,永宁王妃、万春皇姑和虢国夫人出迎了!”苏扈冬和李腾空还有huā奴儿当即笑着从马上飞跃而下,大踏步走到崔颖等女跟前,一起率先施礼下去“见过姐姐!万春妹妹!夫人!”崔颖四五个月的身孕了,已经有些行动不便,她笑吟吟地拉起苏扈冬和李腾空的手,柔声道“两位妹妹回京,奴家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难为两位妹妹女儿家之身,还要从军出征,奴家只恨自己无用,不能与两位妹妹一起领军杀敌!”

    万春则撅着嘴道“奴家也能骑马射猎呢,夫君太过偏心,奴家也要领军杀敌!”

    杨三姐掩嘴在一旁轻笑道“万春殿下这是说笑话呐,你虽然能骑马射箭,但沙场之上不是嬉戏,你手无缚鸡之力,怎能上阵杀敌?”几个女人在一起亲热地寒暄着,崔颖心思缜密,她没有冷落huā奴儿,而是转头向huā奴儿笑道“凤鸣姐姐一路辛苦了。”

    huā奴儿脸sè一红,躬身施礼却是没有说什么。

    当日午后,建宁王李谈在皇城之内大摆筵席,犒赏巾帼军。只是因为特殊时期,国难临头,饮宴没有了歌舞。

    在饮宴上,李腾空向李谈和张同传达了张xuān的建议要求张同率一万羽林卫军马即刻驰援潼关。

    张同早就向率军开进潼关了,但李谈却微微有些犹豫。

    守住长安,目前就全部指望张同手下这一万羽林卫了,若是这一万军马也开拔进潼关,长安几乎就成了一座空城,如何能抵挡安禄山的叛军李腾空见李谈犹豫着,不由出言笑道“殿下,我以为,只要潼关不失,长安无虞。若是潼关失守,长安必保不住。不要说一万羽林卫,就是三万五万,也难以抗衡安禄山叛军!”

    “因此,让张大将军率军驰援潼关,增强潼关守关兵力,以防不测,是可行的。而且,陇朔十几万大军至多再有十日便可开进关中,殿下大可放心!”

    陈希烈起身抱拳道“殿下,老臣以为,燕宁郡夫人所言有理。

    只要永宁王大军开进关中,长安便固若金汤了。老臣相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陇朔大军足以抵挡范阳叛军!”李倓沉吟片刻,朗声一笑道“既然如此,就依永宁王之策一张同,你便即刻率羽林卫军马驰援潼关,不得有误!”“末将遵命!”张同大喜,起身领命而去。

    当然,他离开长安,末必会将羽林卫全部带走,还得留下两三千守城的兵马,保持长安城的安全,维持正常秩序。

    ………,………,………,………,………,………,………,………,…………,……………………

    那一头,李亨率军和满朝文武逃到陇州,安心等待张xuān的大军到来护驾。但随后,李亨却又接到了张xuān的奏报,又得到消息说,张xuān率陇朔大军沿着庆州外围,急速向关中行军而去!

    张xuān让李亨去灵州安心等待,而并没有来陇州护驾。

    李亨心里当然有些不爽,但却说不出口去。此刻国难当头,他还指望张xuān平叛复国,心里纵然有些火气,也不能发作出来。

    杨国忠抱拳道“陛下,张xuān不尊陛下昭命,当下旨斥之!”兵部尚书公孙良也趁机在一旁参奏道“陛下,张xuān违抗陛下旨意,不来陇州护驾,其罪不小。以臣看来,陛下当夺去张xuān兵权,另派大将统率大军于安禄山叛军相抗!”

    李亨眉头一皱。

    他还没有说话,一直shì立在李亨身侧默然不语的李豫突然开口怒斥道“胡说!张xuān率大军急速开进关中,护卫长安,是为上策。若是潼关和长安不保,我等纵然北上灵州,又能如何?”

    “父皇,国难当头,再有佞臣构陷忠良,当斩之!”

    李豫拜倒在地。

    他本来被李亨禁足幽禁三年,但因为安禄山叛乱,他就被李亨带出了长安,禁足令也就算是因此不了了之了。

    李豫本与张xuān有仇隙,但在关键时刻,李豫却表现出了极强的大局观,竟然tǐng身而出为张xuān正名说话,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李豫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在李豫看来,不管张xuān以前如何,如今的策略却没有任何问题。

    他只有驰援关中,守住潼关,才能真正阻挡安禄山叛军继续西进。只要关中不失、长安城不落于叛贼之手,大唐朝廷就巍然屹立。

    李亨微微点头,李豫的表现让他满意。

    “正是此理。国难当头,若是再有人出于sī利恶意构陷勤王大臣,朕绝不轻饶!”李亨清冷的目光从杨国忠和公孙良身上扫过。

    杨国忠默然不语,而公孙良则心里一颤,垂下头去。

    “传朕的旨意,册封张xuān为平叛大元帅、天下兵马大总管,节制各路兵马抗击叛军,与安禄山狗贼决一死战!”“朕就与诸位臣工启程赶赴灵州坐镇等候。

    待朝廷大军大败安禄山叛军之日,再班师回朝!”

    李亨起身朗声道。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杨国忠和公孙良率满朝文武大臣山呼万岁,只是这山呼万岁声远远不若在朝堂之上有底气,多少有些有气无力,中气不足。

    李豫俯身下去,心里却大为失望。

    本来在李豫看来,张xuān的十几万勤王大军都已经准备开进关中了,这一趟逃离长安奔赴灵州躲避的闹剧就该宣告结束,李亨本该率军即刻返回长安。

    但他的这个父皇终归还是太过怯懦了一些,他还是有些担心张xuān会挡不住安禄山的叛军,决心还是去灵武安心等候。

    反正灵州已经成为整个平叛的大后方,只要朝廷兵马不至于全军覆没,安禄山的叛军就打不到灵州去。灵州,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

    李豫心里暗叹,摇了摇头,心里却是拿定了一个主意。

    一念及此,他突然出班大声道“父皇,儿臣亦曾修习兵书战策,善弓马骑射,当国难之际,儿臣想率一军赶赴前线,为国效力,还请父皇恩准。”!。

第372章颜真卿被逼出战

    李亨一怔,他有些不可思议地凝视着自己这个长子,良久沉默不语。

    他匆匆逃离长安,也没忘了把李豫带出长安,而却同意了建宁王李伙留守长安的请求。由此,说明在潜意识里,在他的这两个儿子中,李亨其实还是无形中倾向于李豫的。

    对于李豫,他更加看重。

    这一点,可能李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李亨没有想到,李豫竟然要主动赶赴潼关前线,号称要为国效力,抵抗叛军。

    他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悍不畏死留守长安,一个临危不惧要赶赴国难,按说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口但对于李亨来说,这却是迂腐之极。

    李亨皱了皱眉,正要拒绝,却见李豫大礼参拜在地,慨然道,“儿臣当代替父皇赶赴前线,提振我军将士士气,不让叛军专美于前!”

    “请父皇恩准!”

    李豫这么一说,李亨就不好再拒绝了。

    李亨犹疑了一会,终于还是无奈地摆了摆手道,“给你z四兵马,你赶赴漳关去吧。朕封你为平叛大军镇抚使,去张踪军中做个监军吧。”

    李豫大喜,连声叩谢,然后肃然离去。

    他眼见李伙主动留守长安,在朝野上下的威望瞬间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如果他此番赶赴懂关在张xuān军中效力,一旦平叛成功,他的功绩和威信都会稳压李谈一头。

    李豫率2000骑兵昼夜兼程赶赴遗关不提。

    且说张xuān率军行进中得到李豫从军赶赴潼关且还被皇帝册封为监军的消息,有些意外。李豫能有这份胆识和魄力,说起来也算不错了。

    最起码,比他的父皇李亨要强上几分。

    不过,张xuān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若是李豫识相,想博一份军功,他会给李豫一个机会:但若是李豫另有所图图谋不轨,那就不要怪张殆不给面子了。

    潼关。

    在众将殷切的期待和变相的逼迫中,在来自于朝廷、民间和军中的多重压力下,颜真卿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分兵一万,自己亲自率领奇袭陕郡崔乾佑的四千弱兵。

    若是不战,闭关不出,军心不稳。而皇帝的圣旨也还历历在目,催促出战。

    基于种种原因,颜真卿决定冒险一搏。

    目前他的标下只有5万兵马,他分兵一万进攻陕郡,留下四万守关。

    中郎将范铮本想率军出征,但被颜真卿拒绝了。

    众将并不知,颜真卿此番已经怀了死志。

    若是此战落入安禄山的圈套,再吃败仗,颜真卿也不打算再回返懂关了,正如皇帝之言,就战死沙场罢了。至于他死之后,谨关能不能守得住,颜真卿也硕不上这些了。

    渣关大门打开,颜真卿一身甲胄率军而出。

    范铮等将一路相送,却是默然无语,气氛非常萧索。以这种士气出征,本身就是一种不祥之兆,然颜真卿已经没有了退路。

    “大帅,末将等在懂关恭候大帅胜利凯旋!大帅保重!若有不侧,还请大帅速速退回谨关,末将等将率军救援!”范铮在马上抱拳道。

    颜真卿眉梢一桃,心里冷笑了起来。心道:你范铮挖空心思协同诸将逼迫本帅出战,其目的不就是想要趁机将本帅逼上思路,然后好取本井而代之?

    但颜真卿却明白,纵然自己不答应出战,军心混乱之下,也会导致兵变。说不准,这范铮会串通一些将佐,趁机向颜真卿下手夺他的兵权,乃至打开懂关投降安禄山都有可能。

    颜真卿心里长叹一声:此去,舍去自己一条性命,或许能换得潼关安全。若是懂关再坚持几日,永宁王勤王大军赶至,范铮这些人就不敢再有异心。

    但脸上,颜真卿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环视众将,慨然道,“诸位将军,本帅此去必舍死一战,若胜固然好,若不胜落入叛军圈套,那么,渣关的安危就拜托诸位了。”

    颜真卿在马上向诸将抱拳施礼。

    范铮微微一笑,率先回道,“请大帅放心!末将等一定死守懂关,不让叛军进入关中半步!”

    颜真卿深深凝视着范铮,再无多言,转身打马驰去。一万士气并不高涨的唐军在颜真卿的率领下,在萧索的秋风里向着陕郡的方向飞驰而去。

    范铮望着颜真卿大军行进的背影,嘴角情不自禁地浮起一抹窃喜。

    其实范铮比谁都清楚,颜真卿率军出战陕郡,成功的可能性不足三成,多半是要再次损兵折将,战死沙场了。

    回到关中,范铮立即让心腹校尉带着他的奏折超赴陇州,向皇帝禀报,构陷颜真卿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率军出战,撇清了自己。

    在范铮的谋划中,此番正是自己取颜真卿而代之的最好时机。

    若是颜真卿再吃败仗,朝廷必下令诛杀而将遗关军权悉数交予他。到了那时,他可见机行事,若是懂关可守就守,不可守就率军献关归降安禄山,谋一个更加光明的前程。

    其实在一天以前,颜真卿已经派心腹军卒携带他的亲笔书函北上急报张片。在书函中,颜真卿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态,同时点出了军心混乱的现状以及范铮等人的野心。

    总而言之一句话,颜真卿被逼出战,军心混乱,部将生出异心,懂关危在旦剑,请张xuān急速率军驰援,免得渣关不保!

    张同率一万羽林卫在距离潼关不足百里的关西驿得到了颜真卿冒险出战的消息。张同大惊,立即命军卒放马奔驰加速前进,终于赶在这一日的黄昏日暮之际赶到懂关之下。

    渣关内侧突然冒出来一支万余军马,范铮意外之余又有些不忿。他才算计完颜真卿,还没有真正把懂关守军的兵权抓在手里,就又来了一个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岂不是令人郁闷?

    张同无论是官职级别还是军中威望,都远不是他一个河南军中中郎将所能比,一旦让张同进了关,渣关联军的指挥权必然落入张同之手,再也跟他无缘。

    范铮站在城楼上向下眺望,面sèyīn沉似水。

    他的心腹副将孟平站在他的身侧也向下张望着,压低声音道,“范将军,这羽林卫的张同从何而来?羽林卫不是镇守长安的吗?怎么跑到渣关来了?莫非是皇帝的昭命?”

    范铮恨恨地跺了跺脚,“咱们白白忙活半天,让他们拴了便宜!不行,不能开关!孟平,传令下去,就说叛军当道漳关不能擅自开启,若是没有朝廷昭命,纵然是朝廷兵马,也不能随意进驻懂关!”

    孟平领命而去。

    张同率军驰援,渣关守军竟然不开关放行,让张同勃然大怒。他此番驰援懂关,不过是张xuān的建议,建宁王李伙的派遣,哪里有皇帝的诏书?

    不过,张同也是军中宿将久经沙场,稍稍思量,便判断出潼关守军内部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张同心里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在懂关内侧之下安营扎寨,准备与懂关守军主将慢慢交涉。

    “去问问,关中何人为主将?就说本官乃是朝廷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奉天下兵马大元帅、平叛行军大总管、永宁王张xuān军命,驰援长安,还请他速速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关!”张同嘱咐着自己的心腹校尉焦雄。

    焦雄领命而去,与范铮的心腹孟平交涉。

    孟平听闻是张xuān的军令,心头一颤。他无法做主,赶紧回关禀报范铮。

    范铮冷冷一笑,“张际又如何?孟平,告诉他们,没有朝廷昭命,一概不许入关!或者,等颜真卿颜大人征战归来再说!”

    孟平微微有些担心地上前一步道,“将军,听闻朝廷已经册封永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各路勤王兵马,总知一切平叛事宜,若去”,…”

    孟平的话还没有说完,范铮便怒视了他一眼。孟平不敢再说下去,唯唯诺诺地离开。

    望着孟平离去的背影,范铮神sè变幻着。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直想取颜真卿而代之口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却又冒出来一个张同,让他如何能甘心。

    范铮的脸sè渐渐yīn沉下来,他心中突然浮起一个疯狂的念头:不若派人去与安禄山的叛军接洽,趁颜真卿不在,打开渣关迎接范阳军马入关,如此一来,他便立下盖世功勋,想必在洛阳的大燕皇帝安禄山,不会吝啬于一个大将军的职位。

    犹豫良久,范铮决定铤而走险。他立即将自己的家奴范铁唤来,秘密嘱咐了几句。

    范铁趁着夜sè潜出关去,飞马直奔距离谨关最近的安禄山大将李归仁的大营。李归仁奉命进攻潼关,不过因为懂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归仁暂时没有轻举妄动,正在等待进攻两准的兵马回返,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大举进攻潼关。

    若是让范铮得逞,不仅懂关危在旦剑,长安也危在旦剑。而从而让张xuān的十余万大军,也陷于被动防守的尴尬境地之中。!。

第373章潼关兵变

    张同见潼关主将如此顽固,大怒。但是他又无可奈何,他率军是来驰援潼关的,可不是来攻打潼关的。

    只要潼关守军闭门不开,他的羽林卫大军就进不去关,只能望关兴叹。

    这个时候,张xuān的平叛大军已经打起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平叛行军大总管的旗帜,从陇州外围开进了关中平原。大军进入了八百里秦川,距离潼关不过是百里之遥,张xuān这才松了一口气。

    顶多明日午后时分,他的大军就能进驻潼关,十余万大军占据潼关天险,安禄山要想攻下潼关西进,难如登天。

    而张xuān准备将潼关作为自己指挥整个平叛战役的中枢和大本营,与安禄山叛军正面相抗。

    眼看幕sè渐临,张xuān大军在一个叫鸡鸣驿的地方安营扎寨。

    军中有回纥2万骑兵助战,领军的是回纥王子葛勒。回纥对于张xuān的支持,可谓是竭尽全力,为了防止回纥将领不听指挥,骨力裴罗就把葛勒派了来。

    大军大营井然有序,因为与叛军大战在即,营中的气氛其实有些凝重。无论是过往的将军,还是巡营的士卒,都面sè肃然,各自坚守岗位。

    经过了与吐蕃人的战争磨砺,陇朔大军的军纪非常严明,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这显然是战斗力的一种外在体现。

    葛勒带着两个回纥军卒匆匆向张xuān的大帐行去。张xuān突然紧急召他过去议事,他也不敢怠慢。在这支大军里,他不再是回纥王子,而是张xuān手下的一员大将。

    进得张xuān的帅帐,葛勒就觉得气氛有些压抑和紧张。封常清、郭子仪、仆固怀恩、李嗣业、雷万春、南霁云等张xuān手下的心腹大将都在场,只是分列两侧,神sè肃然不语。

    “葛勒见过大元帅!”葛勒有些狐疑地躬身拜了下去。

    张xuān缓缓起身,摆了摆手“葛勒王兄请坐!”

    葛勒虽然在他的帐下为将,他此番回纥仗义举兵助战,兼之葛勒毕竟是回纥王子又是他的妻兄,张xuān也不能不给葛勒几分面子。

    “诸位,本帅接到潼关颜真卿密报。中军官,你将信函内容宣读一遍。”张xuān将手里的信函递给了自己身后的中军官。

    中军官不敢怠慢,立即将颜真卿给张xuān的信念了一遍。

    听完,众人脸sè都为之一变。

    颜真卿不仅冒险被逼出战,而且潼关守军内部还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若是颜真卿落入安禄山的圈套,再吃败仗,而那范铮则引军出降,潼关危在旦夕。

    一旦潼关失守,关中门户大开,安禄山叛军趁势全线冲进,纵然是陇朔大军,也陷于被动防守之中。

    “大帅,颜真卿轻率出战,必败无疑。事不宜迟,我军当即刻拔营向潼关行进,以免不测!”郭子仪深通兵法韬略,知道颜真卿此战必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将潼关至于险境之中,立即抱拳行礼道。

    “是啊,大帅,潼关不能丢,好在我军距离潼关不过百余里,应速速发兵潼关,迟则生刮”封常清也起身道。

    张xuān默然点头,叹息了一声“颜真卿接连败于叛军之手,非战之过也。而此番冒险出战,又是各方压力促成,自有一番良苦用心。

    可惜他的这番良苦用心,这天下人中也就是本王能略明一二”

    “此战,颜真卿必败。当然,颜真卿出战也是怀着必死之心的。

    恐怕,他就没有想再活着回到潼关。战况危急,恐怕救援不及了。只可惜一代名臣,就此毁在小人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为防潼关生变,本王决定兵分两路。本王率神策、神武两军与回纥骑兵先行,连夜驰往潼关:而后路兵马,则由封常清统率,调集大军稻重,也争取时间赶赴潼关。”

    张xuān霍然起身,奋力挥了挥手。

    神策军、神武军都是骑兵,加上回纥骑兵,这四五万人的军马若是放弃稻重连夜奔袭,可在明日上午抵达潼关。

    而后续大军则因为粮草插重车马繁多,想快也快不了。

    “末将等遵命!”封常清等人赶紧起身抱拳领命。

    当夜,安禄山大将李归仁接到范铮的归降密报,大喜,立即率所部三万大军悄然拔营,趁夜sè向潼关而去。

    三更时分,范铮纠集一干潼关守将,在他的住处密议。

    范铮早有野心,目前潼关守将有多半与他暗中串联,目标一致。

    但也有部分将佐对朝廷对颜真卿忠诚不二,听说范铮有投降安禄山的打算,这些人大吃一惊,有的立即起身怒斥反对。

    但范铮早有有准备,一声呼喝之下,埋伏好的刀斧和手起刀落,这位意见人士”当场人头落地,死于非命。

    这样一来,剩下的诸将就不敢再说什么。

    范铮面目狰狞,环视众人大声道“诸位,我军连吃败仗,损兵折将,纵然守住潼关,将来也是一个死罪。诸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左右是一个死,不如冒险一搏。如今大燕皇帝陛下在洛阳建国,大燕军马长驱直入,攻克长安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情。”

    “皇帝都逃往灵州而去,大半疆土失陷于大燕之手,大唐完了!既然如此,我等何必弃暗投明,为自己谋个前程!诸位,只要我们打开潼关之门,迎大燕军马入关,我等就是大燕的开国功臣,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本将决心已定,李归仁大将军的兵马已经向潼关而来,只要我等献关出去,就是大功一件。”范铮冷冷一笑“诸位若是从某便罢,若是不从,便休怪某家翻脸无情!“范铮挥了挥手。

    他手下的孟平等中低层车官立即动身,各自行动,去军中掌控军卒,只待李归仁大军抵达潼关,立即开关投降。

    而那些不被范铮掌握的将佐,则被软禁在了一间密室之中。

    如累不是怕这些人手下的兵卒闹事,范铮早就对这些人下了死手。

    关外,张同的大营。

    大帐内灯火通明,张同坐立不安,在帐中走来走去,有些心神不宁。

    自打探马来报,说关内屯兵有所异动,他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要出大事。

    帐外突然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张同心中一紧,立即掀开帐幕,走了出去。

    他的部将焦雄带着数十军卒领着一个潼关守军偏将打扮的人正好走到近前。

    那人望着张同,拜了下去,压低声音道“末将孟平,拜见张大将军!”

    没等张同问话,孟平又急急道“末将有紧急军情禀报大将军!潼关守将范铮,暗中联络安禄山叛军大将李归仁,准备于明日一早打开关门投降安贼!目前,城中诸将基本上都被他的人控制”

    张同闻言脸sè骤变,他猛然一把抓住孟平的手喝问道“此话当真?”

    “末将不敢欺瞒大将军!”孟平叹了口气道。

    孟平本是范铮的心腹,但孟平却万万没有想到,范铮竟然会做出投降安禄山叛军的事情。范铮暗中串联准备夺颜真卿的军权,与投降安禄山,可有本质的本同。前者顶多是权力纷争,哪怕是用心手段也无可厚非,但后者却是叛国投敌,一旦事败,不仅死无葬身之地,还会牵连九族。

    孟平的家眷都在长安,他不敢冒这个险。

    因此,他一面虚与委蛇服从范铮的命令,一面悄然出城密报张同。

    这个时候,也就只有张同这一万羽林卫有可能制止范铮的疯狂行径了。

    张同脸sèyīn沉下来,他松开手,在原地转了一同。

    他猛然回头来望着孟平“关内守军全部落入范铮掌控?”

    “回大将军的话,末将以为,至少有一半军马落入范铮之手。其他诸将都被范铮监管起来,根本无法行动。”

    “孟平,本官速速起兵,你打开关门,放本官羽林卫大军进关!

    同时,你在关内散布消息,就说永宁王张xuān已经率十五万大军驰援潼关,即将抵达,而本官的羽林卫就是陇朔大军的先锋!”

    “若是能平息潼关叛乱,保住潼关,孟平,本官当在永宁王和陛下面前,保你一个侯爵!”

    五更时分。

    潼关内关关门洞开,在孟平的接应下,张同率一万羽林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潼关,打出了陇朔大军的旗帜,四处呼喝陇朔大军驰援潼关,并在孟平的引领下,四处接管关内各座戍堡、要塞。

    范铮措手不及,率自己的心腹军马与张同的羽林卫精锐在关内展开血战,黎明即将破晓,原本沉寂的潼关内喊杀声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四处火光熊熊,声震四野。

    大多数潼关守军哪怕是有了兵变之心的军卒一开始都在观望着,

    没有真正参与到兵变内讧的交战中去。

    永宁王张xuān所部陇朔大军的赫赫威名早已传播天下,听说张xuān十五万大军三两日间就要抵达潼关,在一些心向朝廷的基层军官的号召下,也慢慢开始加入到羽林卫的队伍中去,范铮所部渐渐处在了下风,且战且退!。

第374章张瑄大军第一战(上)

    黎明时分,潼关之乱渐渐趋于尾声。

    虽然范铮谋划…日久,但毕竟是归降之事不得人心,兼之有孟平等人作为内应,理直气壮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张同,很快便率羽林卫大军控制住了潼关的局势。

    范铮等人率千余乱军逃出潼关,在天边冒出鱼肚白之时,渐渐消失在潼关守军的视野之中。

    孟率有些不安地望着一脸沉稳的张同,恭谨地抱拳低低道“大将军,范铮谋反作乱,如今仓皇逃去,大将军一声号令之下,追出关去,拿下范铮乃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张同摇了摇头,指了指犹自笼罩着一丝夜sèyīn霾的地平线上,沉声道“安禄山大将李归仁的大军正在向潼关而来,守住潼关要紧,至于范铮这个叛贼,迟早难逃。本官奉命驰援潼关,一切以守住潼关为第一要务!”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所有军卒都各就各位严守岗哨,防备叛军来袭!”

    张同一声令下,他的部将焦雄立即示意身边的传令官吹响了嘹亮的军号。

    且不说潼关,这个时候,出关冒险一战的颜真卿军马已经赶至灵宝西原。

    这里南边靠山,北边是黄河,战场就在七十里长狭隘的道路,崔乾枯据险以待。

    一轮红日渐渐升起,颜真卿默然伫立在山坡之上,身上满是清晨的lù水。整整一夜,颜真卿都站在这里没有动弹,向下凝视着稀稀拉拉的叛军军营。

    叛军的阵营令颜真卿míhuò。看这架势,崔乾估所部也就是三四千人。这时颜真卿甚至怀疑起自己原来的判断,觉得自己对叛军的力量和声势可能估计过高了,也许这一战会有取胜的机会和可能想到此,他甚至对战事产生了一丝乐观情绪和某种胜利的幻想。

    但颜真卿毕竟是颜真卿,他焉能猜不出,在弱兵四千的表象背后,有虎狼一般的凶险。

    因此,颜真卿就率军扎营在山坡之上,一直到正午时分,他都没有下定决心攻下去。

    他担心的是崔乾估有埋伏。事实上,崔乾估还真的是有埋伏。

    一万人的唐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一万人的行军怎能会没有动静,崔乾估早就得到了消息。

    况且,他安营在此,本就是充当yòu饵的角sè。

    明面上,他只有四千老弱残兵。而实际上,还有近两万精兵埋伏在山道两侧的密林中,若是颜真卿率军冲杀下来,必有来无回。

    对于崔乾估来说,只要拿下颜真卿,就是大功一件,远在洛阳的大燕皇帝安禄山起码会册封他一个侯爵大将军。

    可惜颜真卿一直没有发动进攻,从昨日到现在,几乎是一个昼夜了,他犹自按兵不动。

    不过,崔乾估并不着急,他相信颜真卿会攻下来的,因为他没有退路了。

    若是唐军退下山坡退回潼关,必将陷入范阳军马的前后夹击之中,下场和遭遇并不比中埋伏差多少。

    很显然,颜真卿也明白这一点。

    从他率军出征离开潼关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退路了,唯鼻死战而已。

    只是……潼关!

    颜真卿猛然回头凝视着潼关的方向,脸上浮dàng着一抹悲哀的神光。

    他将潼关交予范铮,又何尝不知范铮此人狼子野心,说不定会送潼关。可他同样没有选择了,无论是将潼关的指挥权交给谁,都会被范铮所夺,不如公开交给他,以安抚其心。

    在颜真卿看来,他率军出征之后,范铮必向朝廷上书,准备取他而代之。不管怎样,只要能坚持到张xuān大军到来,区区一个范铮根本就构不成什么威胁。

    只是颜真卿做梦也没有想到,范铮有的不仅是对于权力的野心,还有疯狂的叛逆之心。他竟然要铤而走险,将潼关献于安贼,以谋取更大的富责。

    当然,范铮之所以如此,与张同的突然到来有关。他意识到只要张同进关就足以取代他的兵权,又怎能甘心将手里的权力拱手让人?

    午后。

    颜真卿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挥了挥手,大声喝道“孙俊,你率5000人冲下山坡,抢占崔乾估叛军军营,若是叛军有埋伏,当速速退回山坡!”

    部将孙俊领命而去,率5000军卒呼喝着高举着长枪冲杀下去。

    颜真卿亲自夺过军卒手里的鼓槌,亲自擂鼓助阵。

    突闻唐军进攻,崔乾估军营中大乱,数千衣冠不整的叛军或前进或后退,三五成群,手里的兵器不成体统,根本毫无阵型可言。

    见叛军如此,孙俊手下的唐军精神为之一振,怒吼着猛冲了下去。

    两军刚一交战,叛军就四散逃去,溃不成军。

    孙俊大喜,率军追杀过去。

    而山坡上观战的颜真卿则眉梢一挑,看叛军这个样子,几乎可以肯定是有埋伏了。

    果然,待孙俊的唐军冲散了崔乾估的军营,越过另一片山野之时,埋伏的叛军精兵突然出现,他们占据高处,向下滚落木头、石块,砸死唐军无数。道中狭窄,唐军士兵密集,枪槊都挥舞不开。

    远远望着自己的军卒中了埋伏,颜真卿心中如割肉一般的刺痛。军中鸣锣收兵,可惜孙俊兵乱之时,根本无法号令统一,真正逃回来的只有不足一千人,四千军卒死在山道当中。

    颜真卿急急率军退下山坡,退入一座山谷,而出了山谷,则是空旷的平原地带。

    可橡,这个时候,崔乾估的近两万叛军已经掩杀过来而出了山谷之后,又从黄河岸边冲过一支敌军,足有数千人。

    颜真卿脸sè惨白,长叹一声,死志已萌。

    化本来想退至这片平原,地形开阔,好与崔乾估的叛军决一死战,纵然寡不敌众,也要拼死一战消耗叛军的有生力量,可是从黄河对岸同样埋伏着一支叛军,两军夹攻之下,他手下的唐军连奋力一拼的余地都没了。

    叛将李归仁的军马逼近潼关,似乎是得知范铮事败的消息,渐渐就放缓了脚步。

    正在张同率潼关守军紧张备战的时候,张xuān率先头大军抵达了。

    “大将军,永宁王率大军赶至潼关!”

    焦雄匆匆走上关楼,神sè振奋。

    张同狂喜立即起身率部将出关迎接。

    潼关内侧的关门打开,张xuān率彪悍的陇朔精兵飞速进入潼关。直到这个时候张同紧张的心才算是慢慢放了下来。

    “大帅,昨夜潼关兵变,颜真卿手下副将范铮谋反作乱,企图打开关门投降叛军,被末将率军平定。大帅请看前面便是李归仁的军马,似乎知道事不可为,正在徐徐退却。”

    高大的关楼上,张同手指前面的烟尘漫卷之处,恭谨地笑道。

    “大帅率大军赶至潼关,安禄山叛军再无入关之日。末将等愿意在大帅标下,出潼关,收复洛阳和河南之地,与叛军决一胜负!”

    张同等人躬身一起大声道。

    张xuān淡然一笑,摇了摇头突然扭头望着潼关西南的方向,大声道“颜真卿可有消息传来?”

    “暂时没有。”张同回道。

    张xuān默然。

    片刻后,他突然狠狠地一拳击打在关楼的旗杆上,沉声道“南霁云、雷万春!”

    “末将在!”

    南霁云和雷万春抱拳安道。

    “你二人率神策军奔袭灵宝救援颜真卿所部若是颜真卿兵败,便与他合兵一处,争取拿下陕郡!此为我军勤王平叛的第一战,许胜不许败!”张xuān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异样的凄冷。

    南霁云和雷万春慨然应诺“请大帅放心末将等必不辱使命!”

    南霁云和雷万春手下的这一万装备有火器的神策军骑兵,是张xuān大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张xuān马不停蹄便派他们出征,攻陷陕郡不是目的,给叛军一点颜sè看看才是真的。

    南霁云和雷万春领命而奔。

    张xuān又回头望着李嗣业和回纥王子葛勒“李嗣业!”

    李嗣业闷声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李嗣业,本帅命你率神武军追击叛将李归仁所部葛勒王兄,烦劳回纥骑兵助战,可否?既然叛军来了,就不能让他们这样轻松得退回去!”张xuān说着,脸上的神光湛然。

    “若是李归仁军马逃逍,两位便绕行灵宝,与神策军合围,争取要把崔乾估所部围歼!”

    李嗣业抱拳领命,葛勒也不敢待命,立即下关,率回纥两万骑兵与李嗣业的一万神武军一起出关,向李归仁的叛军追杀过去。

    南霁云和雷万春从潼关出发救援颜真卿军马的时候,其实颜真卿还没有发动向崔乾估叛军的进攻。

    颜真卿落入接近2万范阳叛军的包围之中,在黄河岸边。

    以六千人对2万叛军,哪怕是普通唐军士卒都知道今日是必死之局。有了死志之后,原本低mí的士气反而提升了不少,在颜真卿和手下部将的率领下,唐军殊死拼杀,企图冲过包围圈,在首阳山西边渡过黄河入关。这是唯一的一条生路。

    兵败如潮,而后面追击的叛军更如潮水一般密集。

    眼看退路已经被叛军堵死,颜真卿放声长啸,怒喝道“儿郎们,且随本帅与叛军决一死战!大丈夫从军报国,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未完待续。!。

第375章张瑄大军第一战(下)

    “活捉颜真卿,当封万尸侯!”

    叛军中传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喝呐喊之声,几yù压过唐军士卒的惨烈和喊杀声。

    鼻昏日幕。身边的军卒越来越少,一个个满身血迹地倒了下去。

    颜真卿挥动长枪奋力戳死一名叛军士卒,知道大势已去,正准备拔剑自刎,不愿意落入叛军之手。

    此时此刻,颜真卿心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而是绝望中带着某种悲哀。

    化既然冒险出征,其实就是抱着近乎自杀一般的心态。然而,他一个人死不足惜,拖累这一万军卒阵亡,恐怕纵然一死,也难以摆脱千古的骂名。

    这是让颜真卿感到最悲哀的事情。

    其实,当他发觉叛军有埋伏的时候,他还是有机会率军马退守潼关的。

    只是颜真卿知道,若是自己兵败回潼关,肯定会被叛军所趁,若是周遭的叛军轰然包围过去,以潼关那几万军心不稳的守军,恐怕根本就守不住潼关。

    铛!

    颜真卿手里的宝剑正向脖颈处挥舞而去,却被一支飞矢横空射来,一箭磕歪。

    颜真卿手心一颤,手里的宝剑坠地,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仰首看见天空上呼啸如雨,密集的火箭飞射落入叛军之群,旋即发出震耳yù聋的爆炸声和人仰马翻声。

    从南山那头马蹄声奔驰如雷,一支衣甲鲜明的唐军如同神兵天降,从山坡上冲杀下去,手中的火箭继续向叛军射落。

    颜真卿身形一震,狂呼道“儿郎们,奋起精神,与叛军作战到底!永宁王救援大军到了,神策军火箭无敌!”

    千余残兵见有援军赶到又是闻名已久的陇朔大军中的装备火器的神策军,立即精神一震,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振作起来,挥舞着长枪刀矛向叛军冲杀过去。

    神策军冲杀过来,崔乾估的叛军首尾骇乱,不知所备,在一连串火箭的攻杀之下,军心涣散,不足盏茶的功夫便溃败了下去。叛军士卒有的扔掉盔甲逃窜藏匿到山谷间:有的互相拥挤掉进黄河淹死,惨呼声震天动地。

    而另一头。

    李嗣业率一万勇猛彪悍的陌刀军在两万回纥骑兵的助战下奔袭李归仁叛军的后路。

    李归仁见唐军人多势众士气高涨勇不可挡,不敢应战,仓皇中且战且退,被英武的陌刀军斩杀千余人,扔下一地尸首放弃百余里后的大营,向洛阳的方向溃逃。

    根据张xuān的军令,两万回纥骑兵退回潼关,而李嗣业则率一万陌刀军放弃追击李归仁叛军,绕猝灵宝,杀向陕郡。

    待崔乾估的叛军败退下来,大本营陕郡已经被李嗣业的神武军占据。

    一万神策军和一万陌刀军前后夹击之下,兼之火箭助阵,崔乾估的两万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崔乾估无奈之下,只得率残兵仓皇渡过黄河向洛阳逃去。

    这是张xuān大军赶至潼关的第一战。

    在不足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就将窥视在潼关左右两个方向的两支叛军或歼灭或驱逐,取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可谓是开门红!

    这一战,打出了张xuān大军的赫赫军威。尤其是神武军的彪悍勇猛和神策军的火器无敌,更加让范阳叛军闻风丧胆。

    战场之上硝烟弥漫沉沉的夜幕中,颜真卿卸下全身甲胄,悲哀地面向潼关的方向单膝跪拜在地,缓缓举起手里的宝剑。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颜大帅纵然自刎,也难以洗脱败军之将的耻辱!”

    颜真卿手心一颤扭头来望着缓步走来的南霁云,颤声道“南将军,在下接连损兵折将,让叛军长驱直入,今日又折损九千儿郎,着实罪孽深重,只能自刎向朝廷谢罪了!、,

    南霁云大步走到近前,深深凝视着颜真卿“大帅所言果然不错,他说颜大帅冒险出战,本就是怀了死志。

    只是大帅说了,颜大帅个人一死不足惜,牵连一万军马葬身叛军之手,才真正是罪责难逃!”

    “颜大帅,末将很是不明白。你明知叛军定有埋伏,为何还是要出战?”

    “陛下有旨,让颜某出战,颜某不敢抗命。此外,潼关守军军心混乱,若是颜某不率军出战,必酿成兵变,让叛军所乘。当然,颜某也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试图拿下陕郡将功折罪,安抚军心。”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颜某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一死谢罪。还请南将军将颜某尸首带回潼关,葬于潼关之下。颜某纵然一死,也要亲眼看着永宁王大……光复河南,平灭安禄山叛军!”

    颜真卿长叹一声,挥剑自刎。

    南霎云冷冷一笑,拔剑磕飞了颜真卿的剑,淡淡道“是死是活,目前已经由不得颜大帅了。末将奉命将颜大帅带回潼关,由大帅亲自处置!”

    “来人,将颜真卿绑了,送潼关!”

    南霁云挥了挥手,百余彪悍的神策军卒冲过来,将颜真卿捆绑起来。带上马匹,然后连夜向潼关的方向行去。

    第二日上午,封常清和郭子仪率后续大军也赶到潼关,不过,而是在潼关之外安营扎寨,没有驻守关中。

    张xuān的十二万大军加上潼关本来的三万人、还有张同的一万羽林卫,共计十六万大军全部聚集在潼关。

    由此,安禄山叛军想要再次拿下潼关,闯进关东,基本上失去了这种可能性。

    “报!神策军大捷!”

    “报!神武军大捷!”

    “报!陕郡光复!”

    南霎云和李嗣业派来报捷的军卒狂喝着纵马冲进潼关,潼关上下顿时飞腾起来。

    这是安禄山起兵反叛以来,朝廷军马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虽然只是拿下了陕郡,歼灭叛军不足两万人,但意义重大!

    在朝廷军马兵败如山倒的关键时刻,陇朔大军力挽狂澜,给天下勤王大军注入了一阵强心剂。

    不仅张xuān的大军欢喜鼓舞,原先潼关的守军(即颜真卿所部)也是士气大振,奔走相告。

    张xuān升堂,众将分列两侧。

    颜真卿满面羞愧地掩面而进,被几个军卒带入。

    进得大堂,颜真卿无言面对张xuān,跪拜在地,俯首不起。

    张xuān凝视着颜真卿,长叹一声“颜真卿,你接连败于范阳叛军,损兵折将丢城陷地,并非战之过,本王还向陛下上奏,为你辨明苦衷。然而,你退守潼关,却盲目出战,明知叛军有伏,还是送死而去一你个人之死不足惜,葬送了九千儿郎又该当何罪?”

    “罪臣颜真卿自知死罪难逃,无言以对,无话可说,还请王爷赐罪臣一死!”颜真卿叩首在地,惭愧而言。

    张xuān猛然暴喝一声“死就能解脱了?你堂堂一代大唐名将,却死得如此窝囊,岂不要遗臭万年?”

    “颜真卿,本王节制天下兵马,总知平叛事宜。今叛军当前,朝廷用人之际,本王愿意再给你一个机会。”

    张xuān挥了挥手“你可率所部三万兵马,进驻陕郡。待本王号令之下,为我大军先锋,奔袭洛阳,将功折罪!他日,若是成功拿下洛阳,将安禄山叛贼赶出河南之地,本王当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恕你死罪。若是再吃败仗,将陕郡失陷于叛军之手,你也不必再来见本王了!”

    颜真卿率军开进陕郡,替换李嗣业的神武军和南霁云的神策军。

    其实封常清等人对张xuān赦免颜真卿的做法不怎么理解。因为颜真卿擅自出战,导致九千唐军葬身,再加上他连番败于叛军之手,已经是罪上加罪,死路一条了。若是皇帝那边知道张xuān竟然还让颜真卿率军,恐怕要怪罪下来。

    见封常清紧皱双眉,张xuān扫了他一眼,不由笑道“封大人可是对本王处置颜真卿之举不满?”封常清赶紧抱拳笑道“大帅,末将不敢。只是末将觉得,颜真卿罪责不可恕,朝廷那边肯定要兴师问罪一大帅这样做,肯定会让陛下心生不满。”

    “颜真卿真的是无能之辈吗?我看倒也不尽然。他之所以沦落至此,也算是一种yīn差阳错吧。”

    “本王之所以不杀颜真卿,一方面是因为大战在即,临战斩将不利于我军士气:另一方面,若是杀了颜真卿,颜真卿手下这数万兵马如何处置?颜真卿固然有罪,他手下的诸多部将也是罪责难逃!一旦本王问罪颜真卿,他手下的这支兵马更加军心混乱,失去控制。”

    “既然如此,不如让颜真卿再次整军将功折罪。让他率军镇守陕郡,为潼关门户,关中更加固若金汤。只要安禄山进不了关中,时间一长,他的内部必然生变,出现内讧。再加上本王之前派靖远军袭扰范阳,断他后路和粮草本王就不相信,安禄山还能在洛阳坚持多久?”

    “至于陛下那边,本王自有应对之策,诸位不必担心。”

    张xuān嘴角浮起一抹清冷的微笑。

    封常清不敢再说,抱拳引退。!。

第376章张瑄声名到达顶峰!

    在张xuān的打算中,他不仅不会杀颜真卿,还会创造机会让颜真卿将功赎罪,避免将来被李亨下旨诛杀的悲惨命运。

    一方面当然是出于战局和天下大势的考虑。颜真卿手下这数万兵马战斗力不强,军心不稳,只有让颜真卿整军,才能渐渐稳定下来。

    而大敌当前,临阵斩将,会大伤朝廷军马的士气。

    另一方面,作为穿越者,张xuān比谁都清楚,颜真卿纵然在军事上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在治国上也绝对是一个能臣和干才。对于这样的历史名人,张xuān自然要想办法保全。毕竟,安史之乱平息之后,百废俱兴的天下正需要颜真卿这样的人才。

    颜真卿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看出了张xuān对自己的维护之意,心中的惭愧和感jī无与伦比。

    颜真卿率军进驻陕郡之后,张xuān便统率十余万大军镇守潼关,并没有向河南和洛阳展开大反攻。

    封常清等人知道张xuān在等待出云中杀向安禄山腹地的靖远军的消息,还有吐蕃的李光弼进攻逻些城的消息,以及史思明那边的动静。

    安禄山叛军得知张xuān率大军阻挡在潼关,也知趣地没有组织进攻,龟缩在占领的郡县城池里,双方展开了暂时平静的对峙。

    当然,在洛阳称帝的安禄山对此并不满意。

    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最终还是遇到了张xuān,吃了第一场败仗。

    对于气势如虹的范阳叛军士气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大唐皇帝李亨在即将抵达灵州城的时候,得到了陕郡大捷和潼关大捷的军报,自然是喜出望外。李亨当即命杨国忠起草诏书,对张xuān和陇朔大军大加褒奖,册封回纥王子葛勒为定平郡王,晋升李嗣业为神武军大将军,南霁云和雷万春为神策军左右大将军。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李光弼和杨涟攻陷吐蕃王庭,诛杀赤松德赞、

    扶植赤柱为吐蕃王捷报也传到了灵州,并通过灵州向天下发布。

    半个吐蕃领土尽数纳入大唐版图。张增在平叛的同时,对吐蕃战争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消息传向天下,让他的声名渐渐达到了一个顶峰!

    举国振奋。

    李光弼和杨涟在逻些城休整了半个月,然后率军徐徐回返,退守两宁州,然后按照张xuān的战略意图,将吐谷浑故地和青海一线的边防整体推进八百里,建立戍堡,巩固边防,不提。

    而双方约定,待来年开春之际,唐蕃将在两宁州进行会商,定立永为父子之邦的青海盟约。

    ………,………,………,………,………,………,………,………,……………

    至德元年十月底,潼关。

    楚王李豫带着两千人马驰进潼关。他本来不该来得这么慢,只是在路上他先后接到潼关大捷、陕郡大捷和李光弼吐蕃大捷的数次捷报,知道潼关暂时无虞,就绕道先向长安行了一趟,在长安略事休整,才又从长安向潼关开进。

    李豫进潼关的时候,心情有些复杂。尽管他对张xuān非常的不感冒,而且双方还有不小的怨隙,但是李豫也不得不承认,张xuān对于大唐朝廷和社稷江山所立下的盖世功勋已经是无可比拟。

    自大唐立国以来,无人可超越。

    而大唐朝廷平叛的希望,复国的中流砥柱,就落在张xuān的身上。

    此时此刻,张xuān这个名字,对于大唐军民来说,就是信心和勇气,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与张xuān的璀璨光芒相比,安禄山显得暗淡无光。

    李豫此来,是奉旨出任张xuān平叛大军镇军安抚使的。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皇帝身边的宠信太监,霍长青。霍长青是担任监军。

    其实两人的角sè差不多,都是监军,只是身份不同、地位有别罢了。

    霍长青是皇帝在得到捷报后随后派出来的,在长安与李豫汇合。

    “大帅,楚王李豫和右监门大将军霍长青奉旨来到!”封常清匆匆进入帅堂,抱拳道。

    张xuān其实早就得到了消息,只是没有出迎罢了。

    “哦?楚王来了?”张xuān故作讶然道“来得这么快?”封常清嘴角轻轻一抽,旋即又压低声音道“大帅,楚王奉旨来我军中担任镇抚使,这霍长青也到军中来,是出任监军!”

    张xuān淡然一笑“内监出任监军是朝廷规制,不能因我们而废。也不必放在心上只是楚王来潼关,倒让本帅有些意外,他倒是还有几分胆识和魄力。”

    “封大人,聚集众将,随本帅迎接楚王和霍监军!”张xuān挥了挥手。

    李豫和霍长青已经在关内的帅府之外的驿道上等……了片刻,作为皇子和钦差,他必须要等待张xuān率诸将前来迎接维持皇帝的体面。

    李豫的脸sè如常,霍长青的脸sè却有些yīn沉。

    他本来以为,有李豫这个皇子和他这个钦差监军到来,张xuān起码会率众将迎出关来。但张xuān竟然直到现在都姗姗来迟,简直是狂悖失礼。

    但霍长青也不是傻子,知道如今的张xuān不是他一个太监总管所能轻易撼动的。在这军中,张增想要捏死他,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再排彪悍的军卒肃然而立,刀枪闪亮。

    李豫正默默等待,突听两排军卒齐声暴喝“大元帅到!”

    李豫猛然望去,霍长青则被吓了一跳。

    李豫能清晰得观察到,一众军卒脸上那瞬间迸发出的〖兴〗奋的红光,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掺杂了敬畏和爱戴的复杂神采,近乎于精神信仰之光了。

    张xuān缓步率封常清、郭子仪、仆固怀恩、张同、李嗣业、南霁云、

    雷万春等大将行出元帅府,在两排军卒持枪行注目礼下,向李豫和霍长青走来。

    随着张xuān的走近,他身上的巍然气势越来越浓重,不怒自威。

    李豫和霍长青身后的shì卫、太监不敢正视张xuān,不由自主地垂下头去。

    张xuān凝望着李豫,目光慢慢变得温和下来。

    他淡淡一笑,上前一步,向李豫抱拳施礼道“本帅见过楚王殿下,楚王殿下赶赴国难,本帅迎接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李豫也算是一个人物。

    他似乎早已将之前两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不快抛之脑后,他哈哈大笑起来,上前去还礼道“大元帅为国再立战功,大败叛军,实是朝廷之福、社稷之幸!李豫此来潼关,奉旨在大帅帐下听命!”

    “楚王殿下客气了。楚王殿下,请进元帅府叙话,本帅设宴为殿下接风洗尘。”张xuān微微一笑,与李豫并肩向元帅府行去。

    封常清等人则紧随其后。

    以张xuān现在的爵位、权势和功勋,他足以跟李豫一个皇子比肩和平起平坐了。

    张xuān和李豫一路上谈笑生风,壮若亲密。

    而从始至终,张xuān都没有跟霍长青说过一句话,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将他视为了空气。

    霍长青嘴角哆嗦着,脸sè涨红,羞愤不堪。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皇帝的心腹和钦差,平叛大军监军,张xuān竟敢如此故意怠慢他!

    进得元帅府,张xuān设宴招待李豫。到了这个时候,李豫才有些尴尬地跟张xuān提及霍长青。

    张xuān不以为意,命人也将霍长青请进来参加宴席,只是也没有跟他虚与委蛇。

    见张xuān有意打压霍长青的面子,李豫暗暗皱了皱眉。

    他倒也知道霍长青没少在皇帝面前参奏张xuān,进了不少谗言。看来,朝廷那边的风声还是传到了张xuān耳朵里。李豫想到。

    对于这个权势渐起的当红太监,张xuān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李辅国、鱼朝恩这两个在中唐历史身上祸乱宫廷的大太监,都先后死在他的手里,何况是一个区区霍长青!

    “殿下,请饮!”张xuān举杯邀饮,态度非常热情。

    李豫举杯谢饮,然后一饮而尽。

    至于霍长青,则非常难堪地坐在李豫之下,微微垂首,紧攥双拳。

    李豫扫了霍长青一眼,心道霍长青啊霍长青,你还是识相一点吧,在平叛大军之中,你若是得罪张xuān,下场可想而知。

    其实李豫对父皇李亨派遣内监来军中做监军很是有些不以为然。

    霍长青这种太监到军中来参赞军机,只能是起到相反的效果。而且,这种明显的来自于皇帝的“监视”肯定会引起三军将士的不满情绪。

    “若不是大帅驰援潼关,这潼关就要活生生失陷在叛军手中一颜真卿此人真是罪不容诛!”李豫听闻张xuān让颜真卿戴罪立功,就出言试探了一句。

    张xuān笑了笑,拱手道“殿下,本帅已经向陛下奏报此事了。颜真卿接连战败,自然是罪责难逃。但叛军势大难敌,也是实情本帅还考虑到平叛当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且临阵斩将于我士气不利,故而暂且让颜真卿整军陕郡,待来日随我大军反攻河南和洛阳,以图将功折罪!”

    “请殿下放心,若是颜真卿再吃败仗,本帅一定将他捆缚灵州,由陛下亲自处置。”

    李豫笑了笑,正要说什么,这个时候,却突然见霍长青站起身来。

    李豫皱眉,扭头望着霍长青,急忙使了一个眼sè。

    可霍长青却视而不见。(未完待续。!。

第377章打狗给主人看

    张xuān扫了霍长青一眼,神sè非常平静淡然。他之所以不给霍长青面子,一则是因为霍长青是一个jiān佞小人,屡屡在李亨面前构陷于他:二来是借此表达对李亨的强烈不满。大军初战告捷,刚刚稳定住局势,李亨竟然就派来了内监当监军。这还没有到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李亨就开始生出猜忌了,这种肚量和器度着实令张xuān不齿。

    看这种架势,若是将来平息了安禄山叛军,社稷安定下来,他是不是要立即夺了自己的兵权甚至拿自己下手?张xuān心里冷笑着,神sè不变。他心里早就有数,随着他的功勋越来越大,他跟李亨的隔阂就会越来越深。而之前,他没有赶至陇州护驾,已经让李亨心生不满了。只是大敌当前,李亨不敢有任何反应罢了。

    霍长青草草抱拳大声道,“大帅,陛下有旨,颜真卿接连败于叛军之手,又擅自出战,险些导致潼关失陷,置关中于险地,罪在不赦。大帅应立即夺去颜真卿的兵权,将之捆缚灵州,由陛下处置。

    “本王刚才的话,霍监军没有听到吗”张xuān淡淡地望着霍长青,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厉。

    霍长青受了冷遇,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如今逮住机会,哪肯放手。他手里的确有李亨的圣旨。况且,他觉得自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又是钦差,张xuān固然权重,又能拿他怎么样?难道张xuān还能像安禄山一样谋反不成?

    霍长青将圣旨展开,大声道,“陛下圣旨,张xuān接旨!”

    霍长青念完他随身携带的李亨处置颜真卿的圣旨,张xuān接了过去,让军卒置于正堂之上然后又淡然一笑道,“颜真卿当然有罪,陛下震怒也是常事。只是本王已经奏请陛下,让颜真卿将功折罪的一此事暂且搁置,且看陛下的后续旨意再说!”张xuān会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不由怒声道,“陛下旨意在此,难道大帅要抗旨不成?”

    “抗旨?霍监军扣给本帅的这顶帽子着实令人受不起。本王都已经说了,关于颜真卿陛下肯定会有后续旨意,一切等陛下诏书到来再说,有什么错?”张xuān嘴角一晒。

    霍长青大声道,“大帅有意包庇罪将,抗旨不尊,居心何在?”

    霍长青这话一出口,张xuān还没有什么反应,在场的封常清等大将都已经怒形于sè了。封常清和郭子仪、仆固怀恩还好些雷万春这个火爆性情怎么按捺得住,他愤然起身扬乎指着霍长青斥责道,“你这厮竟敢污蔑大帅想找死不成?”

    雷万春说话粗鲁,霍长青闻言大怒,他怒视着雷万春气得嘴chún哆嗦起来,“你是何人?竟敢对本监军无礼!”雷万春不屑一顾地瞥了霍长青一眼,傲然道,“大帅标下神策军左卫大将军雷万春是也!”

    “好了,雷万春,不得对霍监军无礼!你且退下!”张xuān挥了挥手。雷万春不敢再说,立即躬身退下。

    张xuān缓缓起身来凝视着霍长青,声音虽然低沉但却越来越冷厉,“霍监军,本帅念你是陛下钦差,今日胡言乱语,本帅就不予追究了。但下不为例,若是再有下次本帅一定将汝杖毙军前,以定军心!”

    “关于颜真卿之事,本帅已经再三强调,颜真卿损兵折将丢城险地,非战之功。范阳军马强盛,河南军马羸弱,不要说颜真卿,纵然是将哥舒翰放在河南,也无济于事。”

    “颜真卿之罪,在于潼关擅自出战。但事出有因有情可原!”

    “本王已经奏请陛下,颜真卿绝非是无能之辈,今日之遭遇也算是一种yīn差阳错。”

    “叛军当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颜真卿这样的将才难觅……若是霍监军不服”张xuān话说到这里,冷冷一笑,“本王可给霍监军一支军马,命你与颜真卿二人同时攻打叛军大营,看看到底谁才是无能之辈!”

    “你可敢听命?”张xuān暴喝一声。

    “咱家是监军,又不通领军,何以能带兵打仗?大帅这是强人所难!”霍长青恼羞成怒辩解道。

    “既然不通军务,不敢上阵杀敌,你又何必在本帅和诸位将军面前唧唧歪歪?”张xuān目光如刀,“难道三军将士浴血沙场为国效力,到了你这内监的口中,就变得一文不值?”

    “颜真卿固然有罪,但若是没有颜真卿率河南军马与安禄山叛军竭力周旋,拼死相抗,阻挡叛军脚步,恐怕潼关也坚持不到本帅大军赶至!若是没有颜真卿,安禄山早就进入关中!”

    “颜真卿固然有罪,但颜真卿率军与叛军作战的时候,三军将士战死沙场的时候,请问霍监军何在?!你在哪里?!”

    “如今局势稍定,你一个内监,竟敢在本帅和诸将面前说三道四,轻描淡写地就要送本帅一顶抗旨不尊的帽子,本帅倒是要问问你,你居心何在?”

    张xuān的声音越来越冷森,而诸将的目光也越来越锋锐和冰冷,霍长青哑口无言,即惊且惧,一句话也不敢再出口来。

    李豫见势不妙,立即干咳了两声,打了一个圆场笑道,“大帅,霍长青长居宫中,不通军务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豫与霍长青奉旨到潼关来,主要还是为大军鼓鼓士气,同时也怀着一颗报国之心……还请大帅明鉴!”

    “本宫记得,大帅曾有一句话,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豫作为皇子,亦深知国难当头不可退却!大帅,本李豫也善弓马骑射,愿意在大帅帐下听命!”

    张xuān楚王殿下报国赤诚,令本帅敬佩万分。既然殿下愿意在军中效力,本帅自当从命就是!”

    张xuān摆了摆手,军卒继续上菜上酒,这场因为霍长青横插一杠子的风bō立即平息下去。李豫见张xuān给自己面子,也就笑着继续向张xuān邀饮。

    霍长青极为难堪地坐在那里,留也不是,退也不是,如坐针毡。

    宴会似乎是尽欢而散。

    夜深之时,李豫趺坐在自己的住处,静静地凝望着面前一脸涨红的霍长青,默然不语。

    “殿下,张xuān不尊陛下旨意,其狂傲骄矜一至于斯!……霍长青压低声音道,“他不把咱家放在眼里不算什么,可咱家是代表陛下而来,他羞辱咱家就是羞辱陛下!”

    “那你待如何?在军中,张xuān军令如山倒,你难道还要跟他对着干?”

    “况且,安禄山叛军当前,父皇还指着张xuān平叛,任你说得天花乱坠,父皇也不会对张xuān怎么样。”

    李豫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容来,“其实,张xuān说得没有错,张xuān纵有千般错,但他开疆辟土平叛作战之功,想要抹杀都抹杀不掉。霍长青啊,若是你如张xuān一般立下盖世功勋,掌控十余万大军,恐怕比他还要骄矜、还要盛气凌人!”

    “殿下……咱家……”霍长青羞愤地咬了咬牙。

    “好了,霍长青,你且回去安歇。本宫劝你一句话,我等来潼关,不是跟张xuān唱对台戏来的,而是为国效力来的。你那些小心眼,留着回到父皇身边、在宫里用吧,在这军中,不成体统,也肯定要吃亏!”

    “你退下吧。”李豫挥了挥手。

    “是,咱家告退。”霍长青见李豫似乎也站在张xuān的立场上,心里纵然不忿,也无可奈何。

    望着霍长青狼狈而去的背影,李豫神sè变幻良久,终于还是轻轻一叹道,“张xuān啊张xuān,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你今天当众羞辱霍长青,这摆明了是打狗给主人看了。”

    “父皇啊,张xuān已经心生异心。恐怕安禄山的叛乱平息,便又生出张xuān这个大患……父皇啊,儿臣倒是要看看,你到了那个时候,又会怎么做……”

    李豫喃喃自语,伏案匆匆写就一封书函,密封好,然后唤过一个贴身shì卫,嘱咐了两句。

    shì卫匆匆而去。

    半个时辰后。

    南霁云脸sèyīn沉着捏着一封信函,匆匆走进张xuān的帅堂。

    “大帅,请看!”

    张xuān接过信函,拆开一看,默然片刻,突然淡淡一笑,“南八,将信函密封好,让李豫的人继续往灵州送吧。”

    “大帅,这……”

    “李豫给皇帝的密报,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都截留。再说了,本帅做事问心无愧,光明磊落,又何惧这些谗言!如果本王没有猜错,恐怕在这几日间,霍长青也会向陛下发报。由他们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是挡不住的。”

    “去吧。”张xuān摆了摆手。

    南霁云暗暗叹息一声,转身带着李豫的信函而去。

    南霁云刚一转身,张xuān的脸sè就变得无比的凝重和冷酷。

    “李亨,我倒是要看看,你会怎么做……接下来,便是你我的交战了。至于安禄山,不用我去进攻,他也活不长了……”张xuān心念电闪,缓缓起身,向**行去。!。

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

    长安。

    建宁王李倓站在开远门的城门楼,凝目向潼关的方向望去,神色闪烁。

    此刻,站在他身边的正是与他一起留守长安的三朝老陈左相兼吏部尚陈希烈。

    两人怀着一种慨然赴国难的心态留在长安,只是如今随着张瑄大军镇守潼关,安禄山叛军无法进入关中,长安再无兵临城下之险。

    虽然才是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时节,但秋风萧瑟,已经有些寒冷,气温很低。

    陈希烈裹着披风,缩着身子,微微有些罗锅。

    他这个年纪,精力和气血不足,大不如前,勉强撑着身子陪伴李倓,有些勉为其难了。

    虽然李倓从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但陈希烈却知道李倓在担心什么。

    本来,因为他主动提出镇守长安,临危不惧,与长安军民共生死,他的威望尤其是在民间的威望瞬间暴涨。这对他将来争夺皇储肯定有利。然而,李倓没有料到的是,李豫竟然在这个时候率军驰援潼关,站在了平叛的第一线,将来若是平叛成功,他便有一份军功。

    尽管,谁都明白,作为皇子,他不可能真的征战沙场。

    咳咳咳!

    身边的陈希烈剧烈地咳嗽起来。

    李倓回头扫了陈希烈一眼,轻轻一叹道,“陈相,你年老体弱身体不适,还是先回去歇着,不必陪着本宫。本宫担心潼关局势,恨不能插翅飞过去亲自助战,心里不安稳呐……”

    陈希烈咳嗽了几声,颤声道,“殿下不必担心,有永宁王总镇兵马抗拒安禄山,范阳叛军一定不会再入关中半步!”

    “陈相,永宁王此刻拥兵潼关,一直没有出战,想必父皇那边有些不太满意?”李倓突然问道。

    陈希烈皱了皱眉道,“老臣得到消息,陛下已经下诏命张瑄出战了,但张瑄却以与叛军决战时机不成熟为由,向朝廷奏报,称目前只能守住潼关,待来年开春之际,才可择机进攻叛军,收复河南一地。”

    “永宁王的做法令人不解。本来,陇朔大军气势如虹,携首战大捷之威,应立即向安禄山发起全面进攻,以图在最短的时间里歼灭叛军,收复河南和东都洛阳,纵然不能将安禄山所部全部剿灭,也必可将安禄山叛军赶回范阳去。可永宁王却按兵不动……”

    李倓若有所思地道。

    “殿下,永宁王用兵如神,这样做必然有其原因。其实老臣倒也觉得,永宁王镇守潼关与叛军对峙,暂不出战,无非是避叛军之锐气,谋而后动,无可非议。”

    “不管承认或者不承认,安禄山的叛军战力之强,远甚于朝廷兵马,否则,安禄山断然不会长驱直入,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攻陷洛阳……这军机之事,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复杂,老臣觉得,朝廷应该放手放权,由永宁王临机定夺为好!”

    “若是朝廷重压之下,永宁王被逼出战,结果导致战败丢了潼关,关中危矣。”

    陈希烈缓缓说道。

    李倓点了点头,“陈相,以咱们两人的名义向父皇奏报,就说战机瞬息万变,叛军强势难敌,永宁王大军长途奔袭需要休整,不可擅自出战。”

    “此外,禀报父皇,本宫将亲自押运粮草辎重及军需物品,往潼关犒赏大军!”

    听李倓这样说,陈希烈眉梢一挑,心里暗暗叹息。

    他知道,李倓在长安呆不住了。李豫在潼关前线获取军功,反倒显得他留守长安,躲在了大后方。

    为了日后的皇储之争,他必须要前往潼关,争取张瑄的支持。

    或许,李倓是在潜意识里担心张瑄会转而与李豫结成同盟战线。

    虽然李豫之前与张瑄曾经有过嫌隙,但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若是李豫给出了相应的筹码,难保张瑄不会动心。

    况且,他与张瑄之间的“盟约”本来就不牢靠。

    张瑄从来没有表态说要支持他入主东宫,只是两人因为走得比较近,多半是李倓故作姿态,给外界造成了一种误解和假象。

    灵州。

    李亨入住了张瑄在灵州的永宁王府,不过,入住之后,他对张瑄府邸的简陋而感到异样的惊讶。不管怎么说,张瑄作为陇朔藩镇和西北最高的军政长官,又是王爵,府邸再怎么奢华一些也属于情理之中。但这座府邸虽然宽大,却非常简洁,根本就没有常规的奢侈用度。

    府中的下人也是屈指可数,而侍女更是没有几个,舞女歌姬更是不见踪迹。

    由此可见,张瑄的勤俭奉公,绝不是虚言。

    李亨微微有些感触。

    不过,他的这种感触旋即又被一种更深的猜忌所取代。

    在局势不明朗、叛军长驱直入的时候,李亨没有这种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平叛、如何阻挡安禄山的叛军脚步、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但张瑄大军所至范阳叛军立即呈现出败退之颓势,局势开始逆转,他的心思就悄然变了。

    他就开始担心张瑄会不会拥兵自重,而稍有风吹草动,他便会敏感地以为张瑄有了异心。

    况且,他身边还有公孙良这些佞臣在他耳边絮絮叨叨。

    李豫和霍长青的连番密报,更加剧了他的这种对于张瑄的猜忌。

    当然,猜忌归猜忌,只是一种心态。在这种时候,李亨知道自己还离不开张瑄,最起码,在安禄山叛乱平息之前,他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靠张瑄,放手放权。

    至于将来他怎么对待张瑄,说实话,他暂时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已经初步有了“卸磨杀驴”的心思,只是在李亨看来他这是捍卫皇权天经地义理直气壮。

    事实摆在面前,张瑄功勋可比天高,可李亨已经无法再封赏他了。

    张瑄目前已经位极人臣,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亦或者是兵权,都达到了一个巅峰,还怎么封赏?大概,只有把皇位让给张瑄了。

    所以,将来,李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处理跟大功臣张瑄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李亨一想就头疼。

    “陛下,李光弼和杨涟退守两宁州,要不要召这两人回灵州觐见陛下?”公孙良笑道。

    李亨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算了,此二人率军镇守两宁州,震慑吐蕃,事关重大,不能擅离职守。公孙良,杨相,朕有意封赏李光弼和杨涟,以彰其功,尔等意下如何?”

    杨国忠在旁闻言眉梢一挑,立即猜出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这是想有意撇开张瑄,直接面对李光弼和杨涟两人,想靠封赏和加官进爵来拉拢这两人,分化张瑄的实力。

    杨国忠还没有说话,公孙良立即躬身道,“陛下英明!此二人为朝廷立下大功,当厚加封赏!”

    李亨正要开口,却听杨国忠在一旁不咸不淡地道,“陛下,此次唐蕃之战,乃是永宁王的谋划指挥,而此二人不过是奉命行事。若是越过永宁王直接封赏这两人,会不会……”

    杨国忠的话说了半截,下面的话没有说。

    有些话,不需要说出口来的。

    公孙良淡淡一笑,“杨相此言差矣。天下之将,都是陛下之臣,陛下封赏有功之臣,还需要经过永宁王?”

    杨国忠瞥了公孙良一眼,轻轻一晒,没有跟公孙良继续争辩下去。

    其实这个时候,杨国忠恨不能李亨跟张瑄起矛盾,削弱张瑄的兵权。只是他心里明白,自己越是反对,李亨越是会这样做;反过来,如若他表态支持,李亨倒是会考虑三分。

    果然了,李亨闻言冷冷一笑,挥挥手道,“下旨,册封李光弼为平蕃郡王、大将军、暂代陇朔大都督府大都督;册封杨涟为宁泊侯、大将军,青海行军大总管。”

    李亨这话一出口,不仅杨国忠等人,就连公孙良都大吃一惊。

    李亨竟然封李光弼为郡王,而且暂代了陇朔大都督,这摆明了是夺去了张瑄的陇朔军职,以李光弼而代之了。

    这样……合适吗?很多朝臣都在思量。

    站在朝臣最末尾的张巡心头一颤,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李亨,心里凉了半截。

    本来此次唐蕃之战能取得胜利,都是张瑄运筹帷幄和各方通力支持的结果。李光弼和杨涟二人,不过是奉命行事。可此番,皇帝却破格册封李光弼和杨涟,有意忽视了张瑄的功绩,还试图让李光弼取代张瑄的位置,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张巡感到一阵心寒,同时也为张瑄感到不值。

    张瑄此刻还在平叛的前线,为皇帝的江山卖命,但躲在大后方的皇帝,却准备开始卸磨杀驴了。

    杨国忠皱了皱眉,奏报道,“陛下,李光弼和杨涟二人虽有军功,但也不至于册封郡王……”

    “当初张瑄为朕拿下吐谷浑故地,朕册封他为永宁王,而如今李光弼和杨涟为朕拿下大半个吐蕃,封王封侯又有何不可?”

    李亨轻描淡写地道。

    杨国忠心里暗暗冷笑:“李光弼和杨涟不过是张瑄部将,若没有张瑄,这两人能拿下吐蕃王庭?扯淡的事儿。”

    虽然杨国忠也想削弱张瑄的兵权,但他更清楚李亨这样做会引发的后果。未完待续【字由启航更新组封颜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尽管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强烈反对,但李亨还是强硬地力排众议下了册封的诏书。

    在李亨看来,他这不过是一种试探。试探张xuān的动静。

    如果张xuān有异动,他便会立即转变态度,转而向张xuān示好。但那样一来,也就试探出了张xuān确实有异心,将来等安禄山叛乱平定,李亨便会立即向张xuān下手,毫不手软。

    同时,李亨想要牢牢将青海这八万人抓在自己手里,有了这八万兵马,再加上哥舒翰的河西之兵,哪怕是张xuān继安禄山之后叛乱,他也有几分抗衡的资本。

    李亨的诏书在最短的时间下达两宁州和青海,两宁州的李光弼和沙柳河的杨涟同时接到册封诏书,只是反映各有不同罢了。

    杨涟大吃一惊,立即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在书房里犹豫良久,才主动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大概意思是说自己人微功轻当不得朝廷如此厚封,请辞宁泊侯的爵位。

    同时,杨涟立即库书一封,派人昼夜兼程八百里加急送达潼关密报张xuān。

    其实,大概也不需要杨涟密报了,这个消息早就由张巡送出去了。

    而在两宁州的青海都督府中,李光弼接到皇帝的册封诏书,表面上神sè平静,内心却是狂喜。

    李光弼一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屈居人下。张xuān到任之前他被郭子仪死死压制住,内心就非常不爽。因此,才与郭子仪两人针锋相对,明争暗斗。

    张xuān到任之后,以强力铁腕统一陇朔军政归心,更是对李光弼恩威并重,李光弼心里的那点不甘心和野心,渐渐被压制了下去。

    然而,随着他军功渐长这一次率军进攻吐蕃,接连战胜吐蕃军马,最后更是直接拿下吐蕃王庭,扶植了一个傀儡吐蕃王,自觉盖世功勋大唐朝廷无人能比。

    由此,他的权力yù望和个人野心不断膨胀。

    至于张xuān,早就被他有意或无意地抛之脑后。在他心里,他的才干和威望乃至功勋,丝毫不亚于张xuān这一次被皇帝册封为郡王代理陇朔大都督,情理之中理所应当。

    因此,与杨涟的反应不同,李光弼在第一时间上书皇帝,表示谢恩和忠诚。

    由此,李光弼在两宁州踌躇满志随时准备率军返回陇朔,掌控整个陇朔藩镇。

    潼关。

    张xuān正在书房看书,张xuān和杨涟的密报几乎是同时抵达。

    南霁云匆匆而入,拱手抱拳神sè复杂道“大帅,灵州张巡张大人和沙柳河杨涟杨大将军派人送来密报!请大帅过目!”

    张xuān一怔,点了点头。

    接过杨涟和张巡的信函,张xuān没有犹豫,先拆开了张巡的一封,看去。

    旋即脸sè一娈。

    张巡在信函中所写的内容让张xuān看了大怒但却强自按捺住要暴走的情绪,又紧接着打开了杨涟的信。

    看完两人的信,张xuān将信函立即烧掉,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南霎云站在下方,瞥见张xuān脸sè的变化,却没有敢说什么。

    南霁云虽然没有看到杨涟和张巡信函中的内容但从送信之人口中却也得知了一些消息,大抵猜出了两人信中所写为同。

    李亨这一次的“动作”太惊人了,几乎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挑衅。

    他竟然越过张xuān,将此次唐蕃战役大捷归功于李光弼和杨涟两人直接将李光弼封为郡王,还暂代了陇朔大都督等于是变相将张xuān的陇朔军职免去。

    李光弼被册封为郡王,又兼任陇朔大都督,身份地位和权力等级几乎与张xuān平起平坐了。而真要严格说起来,张xuān的天下平叛大元帅是临时性的职务,一旦安禄山叛乱平息,职务自动解除,而他又失去了陇朔军职,等于是只剩下一个王爵。

    南霁云诚惶诚恐地shì立在侧,却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张xuān的雷霆大怒和剧烈反应。

    “南八,赏杨涟和张巡的信使各钱十贯,速速打发他们离开,不要在潼关停留。”张xuān挥了挥手,声音非常温和。

    南霁云飞快地抬头扫了张xuān一眼,似是没有想到张xuān的表现如此平静,一时间倒是怔在那里。

    张xuān淡然又道“南八,本帅的话你没听到吗?”

    南霁云吓了一跳,赶紧涨红着脸躬身领命“末将遵命。”南霁云走后,张xuān的脸sè立即yīn沉了下来。他猛然一拍桌案,眸子里中一丝寒光一闪而逝。

    李亨此举直接jī怒了张xuān,同时也让他非常失望。

    他心里很清楚,李亨是通过这种做法来敲打和试探自已,看看自己的承

    受底线。同时也是做给天下藩镇和满朝文武看的,以这种无形的方式

    来打压张xuān的威望和权势。

    如果张xuān表现jī烈,安禄山叛军当前,李亨或许会立即转变态度。

    磨还没有推完,就开始急不可耐地要杀驴了吗?张xuān冷冷一笑,端

    起桌案上的茶盏,一饮而尽,然后霍然起身出了书房回了自己的卧房。

    但最让张xuān愤怒的还不是李亨的做法,而是李光弼的表现。李光

    弼居然安之若素理所应当地受封为郡王,代理起陇朔大都督。对于张

    擅来说,这相当于一种背叛。

    这意味着张xuān或许没有用错人,但却看错了人。他将对吐蕃的防

    御和整个青海的守防全部交给了李光弼,提携荐拔之恩无与伦比。可

    在这种情况下,杨涟都知道向张xuān表明态度谦让一番,李光弼却受之坦

    然。

    如此种种,岂能不让张xuān愤怒!

    所谓人心难测。他终归是人不是神,况且这世间最难掌控的便是

    世道人心。

    当天,传出了张xuān患病的消息。

    众将纷纷前来探视,包括楚王李豫和监军霍长青,以及最近刚刚以

    犒赏三军名义抵达潼关的建宁王李谈。

    这个时候,李亨越过张xuān直接册封李光弼为平蕃郡王、暂代陇朔

    大都督,杨涟为宁泊侯,李光弼坦然受之而杨涟上书请辞侯爵的消息

    已经传到潼关,引起军中震动。

    但让李亨没有想到的是,他本来试图打压张xuān的威望,却不料此举

    直接刺jī了陇朔大军的反弹,将士为之心寒。越来越多的将士为张xuān抱

    不平,潼关上下对朝廷不满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张xuān在陇朔大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掌控力。

    张xuān在陇朔大军中的威望不是靠权力高压来的,而是经过了战火

    的洗礼和人格魅力的日渐凝聚。无论是火器的发明,还是对吐蕃战争

    的运筹帷幄,亦或是爱兵如子的作风和大公无sī的高风亮节,张xuān在陇

    朔将士心中的地位,远非哥舒翰这样的藩帅所能及。

    狡兔死走狗烹,这已经是普世的逻辑。当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准备向功臣下手的魅影渐lù端倪,还是让陇朔将士心灰意冷。

    远在灵州的李亨并不知晓潼关的真正军心,而就在潼关的楚王李豫

    和监军霍长青却是心急如焚如履薄冰,生怕皇帝此举会逼反张xuān,导

    致兵变。

    以张xuān在军中的威望,他若是由此生出叛心,登高一呼必然黄袍

    加身,大唐社稷将危在旦夕。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xuān卧chuáng不起,闭门不出,所有军务全部交给了

    封常清和郭子仪。从表面上看去,潼关大军非常平静,但在李豫和霍长

    青心里,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消息同样传到了叛军那边。洛阳的安禄山得知,大为〖兴〗奋。他立

    即派出使臣前往潼关,投书张xuān,表示皇帝无道、要与张xuān结成同盟

    共取天下。

    一时间,军心沸沸扬扬,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不少军中中低

    层将佐和士卒甚至暗中叫嚣着要拥立张碹为帝,另立朝廷,与安禄山范

    阳军马兵分天下。

    李豫和霍长青乃至李谈,心内更加惶恐,都已经萌生了去意。

    至德元年十一月底。

    张xuān聚集众将议事,李豫、霍长青和李谈当然随之出席。

    帅堂之上,众将分列两侧,张xuān裹着披风缓步而入。

    待张xuān走到帅案之后,众将一起躬身朗声拜了下去“末将等拜见

    大帅!”

    李豫、李谈犹豫了一下,也随着众将拜了下去。

    张xuān清冷淡定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淡然一笑“诸位免礼,请

    坐。楚王殿下、建宁王殿下请坐。”

    李豫用复杂的目光望着张xuān,却没有从张xuān脸上发现颓废和异样

    的表情。李谈心里长叹一声,暗暗抱怨李亨昏庸透顶。

    就算是要卸磨杀驴,也得等安禄山叛乱平息了之后吧?在如今这个

    节骨眼上,这样公开打张xuān的脸,岂不是逼着张xuān生出不轨之心?

    张xuān坐在那里,默然片刻,突然缓缓笑了笑道“诸位,在议事

    之前,本帅有几句心里话如蝮在喉,就一吐为快了。”

    “大帅请讲,末将等洗耳恭听。”封常清和郭子仪率先抱拳道,

    旋即是诸将纷纷起身迎合。!。

第380章下野?

    张xuān轻轻一笑,淡然道“从东宫辅臣,到京师羽林卫大将军,再到就藩陇朔,以至于今日率军平叛镇守潼关,这些年来,张xuān一步步走过来,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扪心自问,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张xuān无论做官还是做事,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张xuān做任何事,都着眼于国、立足于民,即强国惠民,没有强盛的国家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而如果不能让百姓得到实惠,所谓盛世天朝,就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张xuān的声音慷慨有力,说着嘴角不禁浮起一抹嘲讽的笑容来。

    “这就是张xuān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xuān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愿意风雨兼程一往无前因为过程有或许很复杂,但目标却只有一个。”

    “最近,安禄山给张xuān发来密函,撺掇张xuān起兵,所谓改朝换代、平分天下!”张xuān说到这里,声音变得清冷低沉起来,眸子里寒光闪闪。

    众将闻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而李豫和李谈以及霍长青,更是脸sè骤充张xuān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点出了安禄山的“邀请”在时下这个军心不稳和情势敏感的时刻,他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意义非同一般。

    “大帅要反?罢了,这种无能的昏君,这种无道的朝廷,反了也就反了!”封常清心中一突,但却旋即热血上涌,涨红着脸凝视着张xuān,等待着张xuān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郭子仪脸sè一肃,默然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而南霁云和雷万春这两个张xuān绝对的心腹,闻言精神为之一振,跃跃yù试。

    李亨如此薄对功臣,引起陇朔大军将士心寒,最近军中有一股拥立张xuān为帝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其中就有南霁云和雷万春两人的暗中推bō助澜。

    来自于安西的陌刀将李嗣业在张xuān手下当差时间不长,但处在李嗣业的位置上,如果张xuān当真要造李亨的反,李嗣业纵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如果他跳出来反对,肯定会被张xuān的心腹将佐无情诛杀。

    甚至,不需要张xuān亲自下令。

    李嗣业非常清楚,张xuān在这支大军中拥有无上的威权和影响力。而安禄山叛乱在前,乱世当头,皇权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降至最低。

    仆固怀恩心念电闪,也微微有些期待。

    以张xuān的实力、谋略和手段,从如今的局势来看,他要是起兵与安禄山平分天下,甚至是灭了安禄山再灭李唐王朝,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拥立张xuān,将来就是开国之臣。

    这是仆固怀恩的〖真〗实心态。

    对于有些人来说,忠诚就是建立在利益之上。

    仆固怀恩如此,李光弼也是这样。

    况且,在仆固怀恩眼里,这支十余万的大军,几乎全部掌控在张xuān手里。张xuān是回纥的女婿,回纥肯定会举国之力支持,毋庸置疑。而封常清素来是张xuān的心腹,郭子仪跟随张xuān日久,张xuān对他又有大恩在身,至于南霁云和雷万春就更不用说了,心腹中的心腹。

    而另一方面,张xuān还是世家大族崔家的女婿,又是几家高门大族的代言人,若是张xuān起兵叛唐,估计会很快得到士林的支持。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张xuān取唐而代之的可能xìng都非常之大。

    张xuān静静地坐在那里,耳边传进众将微微有些急促的呼吸声,他默然片刻,却突然笑了。

    笑容是那么的飘逸和坦然。

    “安禄山何许人也?一介胡儿,祸国之贼尔!张xuān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岂能与此鼠辈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张xuān缓缓站起身来“因此,张xuān已经回书安禄山,正义之师与叛乱之兵不能两立,张xuān岂能与贼共舞!”“以民为重,以国为重,以天下大计为重,个人荣辱毁誉又算得了什么?!因此,本帅今日昭告三军将士,祸乱天下、分裂国家的事儿,张xuān绝对不会去做!从今日开始,若是再有人乱我军心,企图浑水mō鱼,本帅必斩无赦!”

    张xuān的这番话慷慨jī昂,封常清等人听了不由有些失望,但李豫等人却是松了一口气。

    李豫立即起身抱拳朗声道“大帅高风亮节心xiōng宽广,小王钦佩之至!”封常清等人无奈,也起身抱拳施礼朗声道“大帅英明!”

    张xuān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诸位不必如此,本帅今日与诸位坦诚相待,无非是告诉诸位,张xuān之心,始终与万民一体,始终视国家利益至上——目前大敌当前,我等*上下一心,共同抗敌,若是此刻军心紊乱,祸及的还是家国天下!”

    张xuān说到这里,似是因为情绪jī动,猛烈地咳嗽起来。

    他抚着xiōng口叹息道“然,本帅虽有拳拳报国之心,但此刻却是病体沉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本帅已经奏请陛下,辞官回京养病,请朝廷另选贤才为帅,与叛军相抗。”张xuān表了好半天的“决心”和“信心”突然又一下子提出了“辞官隐退”这种剧烈的反差和跳跃,一时间让众人反应不及。

    这等于是说,张xuān人绝对不会效仿安禄山起兵反叛,绝不会为了个人野心而置天下万民于战乱水火之中,但决心归决心、风度归风度,此刻张xuān人心灰意冷兼之有病在身,不准备给你皇帝卖命了一撂挑子了。

    封常清和郭子仪等人非常意外,有些吃惊地望着张xuān,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而南霁云和雷万春则焦急不安地凝视着张xuān,如果不是众人都在,两人肯定起身当面进谏如此辞官退隐,岂不是正中皇帝的下怀?

    若是由此失去了权力,将来………

    回纥王子葛勒一直坐在一旁默然旁观。直到张xuān提出“辞官养病”他才陡然一震,yù言又止。

    李谈猜测张xuān是故作姿态而已,怎么可能真心隐退?以李谈对张xuān的了解,张xuān不是这种冲动之人。

    他做任何事都是谋而后动、想好退路、放眼长远。李谈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张xuān会在李亨暴lù出诛灭功臣的苗头时,放弃兵权主动下野。

    李豫和霍长青在震惊之余,却有些窃喜。不管张xuān是不是故作姿态,只要张xuān真的上奏朝廷,提出辞官隐退,皇帝大可以顺水推舟夺了张xuān的兵权。

    “张xuān的奏表已经在三日前发出。在朝廷另行委派新帅之前,就由封大人暂代统帅之职。待新帅抵达潼关,张xuān当离开潼关回长安养病。”张xuān淡然一笑,似是长出了一口气。

    封常清和郭子仪等人面面相觑,一起起身拜了下去“大帅不可!

    大帅身体康健,略有小恙不日即愈,何必放在心上?”三军将士离不开大帅统率,安禄山叛军当前,若是大帅辞官隐退,后果不堪设想!请大帅三思,收回成命!”

    “诸位请起。张xuān决心已定,诸位不必再劝了。”张xuān缓缓起身虚虚一扶“有诸位将军在,张xuān相信,叛军必败无疑。张xuān与诸位数年相处,肝胆相照,他日诸位平叛功成,张xuān必在长安摆酒设宴,为诸位将军庆功!”张xuān的话非常真诚,封常清等人听了心有戚戚焉,再次一起高呼道“大帅三思啊!请大帅收回成命”…

    张xuān长叹一声“诸位不必如此了。张xuān不是那种不知进退、不识时务之人,如今张xuān功成身退,或许将来还能保全身家xìng命,若是犹自执掌兵权,将…………”

    张xuān说到这里,不再往下说。

    诸将默然,神sè复杂。

    张xuān的意思,谁还能不明白?而事实上,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局面,李亨此刻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向张xuān下手了,若是等安禄山叛乱平息,哪里还有张xuān的好日子?

    除非张xuān举兵造反,自立为帝。可张xuān却表态说,并无异心。

    雷万春神sèjī动得起身来跪倒在张xuān面前,粗声粗气地慨然道“陇朔大军无大帅不可成军,若是没有大帅在,吾等将士焉能出战!请大帅收回成命,若是有人敢对大帅不利,三军将士绝不答应!”

    “大帅累次有盖世功勋于朝廷,若没有大帅,陇朔早就陷于吐蕃之手,而安禄山叛乱当头,若不是大帅率军勤王,想必此刻长安也会落于叛军之手,亡国灭族指日可待!可朝廷如此对待大帅,逼迫大帅辞官隐退,让吾等将士如何心服?如何让天下人心服?”南霁云也走了出来,拜倒在地。

    郭子仪沉吟了片刻,也起身拜倒朗声呼道“大帅不可意气用事!叛军当前,若无大帅运筹帷幄,我军难胜。还请大帅以大局为重,收回成命!”

    封常清叹息一声,抱拳毅然道“若是大帅就此退隐,封某也愿意随大帅而去!”

    诸将呼呼啦啦跪倒了一地。

    李谈面sè凝重地抱拳道“大帅昔日曾教导小王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人者当jī流勇进,不可退缩!可如今大敌当前,稍遇挫折,大帅便心生退意,令人心寒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922/ 第一时间欣赏天唐最新章节! 作者:格鱼所写的《天唐》为转载作品,天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唐介绍:
历史系副教授出身的副市长穿越至大唐天宝十一载夏天的长安,成为张九龄的幼子、帝都名门张府的浪荡纨绔张瑄。这个时候,距安史之乱不足三年,权臣李林甫病亡还有数月时间。而最重要的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与穿越者并肩而至。天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