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TXT下载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全文阅读

作者:浪浪浪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txt下载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316.第316章 假肢?

    (第四更~求正版订阅,求票,谢谢。)

    有许多人都曾经说过,成功不只需要努力,更需要机遇,需要天赋,然而事实上,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而言,还没有资格拼天赋,更不会有从天而降的所谓的机遇。

    有句老话说的好,努力不会有收获,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这句话,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许多人都选择了无视,甚至不屑一顾,这是一种要不得的颓废心理。

    武大穿越而来,而且穿越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绿帽王,他是如何崛起的,看似是轻而易举,实则是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努力着,才将阳谷,将武府彻底发展了起来。

    然而如今,一朝惊变,虽不能说是尽数付之东流,但以他如今的处境,的确需要重头再来。

    无论他在大宋境内有多少兄弟多少作坊,如今的他,全都拿不回来;

    无论他以前过的是如何的锦衣玉食,如今的他,只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啃着不见油水的干粮。

    二龙寨,实在太穷了,莫说是可以炒菜的菜籽油,这里连水煮青菜都是奢侈,大多数只有野菜。

    唯一开荤的日子,就是大胜的时候,平日里兄弟们在山上打猎攒起来的猎物,可以大鱼大肉一次。

    众所周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武大却没有丝毫抱怨。

    或许换了其他人,从堂堂武大官人转换为一名强盗土匪,会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会颓废不甘,但武大没有。

    或许,他有不甘。

    说通了胡县令之后,就算终于打破了僵局,这是武大进取的第一步。

    以前在阳谷发展的迅速且根基牢固,但这里不同,这里是异国他乡,以武大如今所处的位置,他已经失去了原来所有的根据。

    在这里,他没有几名信得过的兄弟;在这里,也没有处处维护他武府的百姓;在这里,也没有他可以借势的朝廷大员,只有一个位置尴尬的胡县令,却还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就连聚集百姓,都需要武大出谋划策。

    总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武大如今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机遇,他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句话说的似乎有些酸气冲天,不是咱们所擅长的风格,但事实上,的确就是如此。

    如何重新崛起,如大宋境内的阳谷遥相呼应,这是一个大问题。

    武大没有其他的大本事,他只会赚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钱能使鬼推磨,哦,不好意思,是有钱能使磨推鬼。

    武大的想法很简单,想办法先赚第一桶金,然后推动发展自己的商业帝国。

    当初他刚穿越到阳谷的时候,是因为西门庆那货出资拿了第一批启动资金,构建了制盐坊,打那之后才一发不可收拾。

    而如今,武大身边没有投资人。

    所以,他如今所勾画的作坊,必须是一些小玩意,一些不值钱的东西,造价简单,薄利多销。

    而且,他弄出的作坊必须是新花样,必须不能与阳谷的有所重复。

    如若不然,只要不是傻子,有心人只需稍微动动脑子,就会明白他武大官人跑到燕云十六州来了。

    当然,这件事到最后肯定还是瞒不住的,但以如今武大所处的局面,必须先瞒住,而且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到底应该勾勒什么样的作坊,才能既不引起各大势力的猜忌,还能造价低廉,且有市场,这就让武大伤透了脑筋。

    武大把自己憋在屋里数个时辰,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冒出来,又一个一个被推翻。

    折腾了半天,武大发现自己居然迟迟无法动笔。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武大点燃油灯,怔怔出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武大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黔驴技穷了。

    “邦邦邦”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突然传来的敲门声。

    武大敞开门,便看到一位老汉端着一碗饭,站在门口。

    “二当家的,吃完饭再忙吧。”

    老汉衣衫褴褛,一头白发,咧着嘴,露出一口缺了门牙的黄牙,显得极为憨厚,又有些可笑。

    武大接过饭碗致谢,又问道:“老人家,您是……?”

    老汉笑吟吟的,“二当家的,我就住在您的隔壁,我姓王,山上的兄弟们都喊我老王头,您有什么吩咐直接喊我就成。”

    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

    武大啼笑皆非,“原来是老王头,进来坐吧。”

    老王头迟疑了片刻,跛着脚,一颠一颠的走进武大的房间,却没敢落座,显得有些局促。

    “老王头,坐啊,都是自家兄弟,没那么多规矩。”

    这老王头武大也听说过,只是一直都没见过。

    听说他原本是附近山上的一个猎户,摔断了腿,当初二龙寨成立之初,便把老王头喊来了寨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饿死不是?老王头一辈子都没成家,是个老光棍,为人却很实在,入了寨子之后不想光吃饭不干活,可他又帮不上忙,就帮衬着给兄弟们做饭吃。

    这么多年过去,老王头在二龙寨也是资格极老的老前辈了,深得大当家袁有望的信任。

    大概是这几日武大老把自己憋在屋里,大当家的便把老王头安排在了武大隔壁,给武大做饭送饭啥的。

    “老王头,您这腿……这么多年也没找大夫给瞧瞧?”

    “看啥哩,咱这儿又没大夫,县城里的大夫也都被当兵的抓走了,没地方治哟。”

    武大点了点头,老觉得自己似乎想起了什么,可又无论如何都抓不住。

    瞎聊着吃完饭,老王头收拾了碗筷就走了。

    武大揉着脑袋,冥思苦想。

    不知过了多久,武大突然眼睛一亮,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

    老王头说哩,这附近没大夫,城里头也没大夫,这个不是重点,武大也不会看病,重点是老王头的腿……折了,没人给治,这才是重点。

    如今大宋正与辽国开战当中,虽然自从雄州城一役后只有一些小规模的交锋,但缺胳膊断腿的还是数之不尽的。

    缺胳膊武大没办法,断了腿还是可以琢磨琢磨的。

    做个英勇的假肢贩子,这个想法如何?

    武大摩挲着下巴,诡异的笑了起来。

317.第317章 绝世名医?

    有些事情,是触类旁通的。

    假肢这件事情,看起来很不靠谱,实际上对于武大的帮助的确很大。

    如今胡县令正在二龙寨的暗中帮衬下,秘密聚集百姓前往良乡县县城。

    无论这件事能否成功,恐怕胡县令的这个县令之位,在此事过后,辽国会随便抓住胡县令的一个小差错,大做文章,让他滚蛋下台。

    胡县令好歹是吴刚的好言知己,胡小月的父亲,武大需要给他一份功绩,一份可以保住他县令之位的功绩。

    想必,如若胡县令突然上报,说他为朝廷寻觅了一位可以帮辽兵“嫁接”假肢的异人,这件功劳便足以保住他那个小小的县令之位。

    其次,武大可以借着这件事,与辽**方扯上一丝关系,日后做起某些事情来,想必会也更加如鱼得水一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武大要能成功做出假肢来。

    如果是在后世,隆胸、整形那种微观手术都能做到,做个假肢算个屁啊,可在大宋这个年月,可就难为死武大了。

    原因无他,他手上没合适的材料,何况他也不会做假肢,需要慢慢琢磨。

    武大一声令下,四大金刚屁颠屁颠的给武大抗来了一堆圆木和铁疙瘩,然后按照武大的吩咐,给武大打下手。

    没材料,只能拿木头和铁条来试手了。

    其实这玩意很简单,铁条烧红了融在一起,搭个简易的骨架,然后再用道具将圆木切开,锉出外形,用铁钉镶嵌在一起,一个粗糙的假肢就算完活了。

    只是,舒适度有待提升。

    武大预估,用动物的骨筋(比如牛筋)熬制出来取代圆木作为外形材料,用百炼钢来做骨架,无论是舒适度还是耐久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百炼钢结实耐用,多次反复锻打排除了钢中的夹杂物,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唐宋之后,虽然因为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导致百炼钢工艺有所减少,但武大相信,他整不来这玩意,辽**方一定有能力弄来。

    人多力量大,不多时,几副腿部假肢出炉。

    二龙寨也有那么几个断了腿,整日拄着棍子瞎溜达的兄弟,武大把他们叫来,给他们安装上了假肢,还真别说,这玩意好使。

    虽然由于尺寸不够精准,走起来一跛一跛的,更无法做到健步如飞,可起码走路已经不成问题。

    这是大喜啊,二龙寨的兄弟们佩服武大的手段之余,更对那几位断了腿的兄弟高兴,没说的,开宴!

    自从武大来了二龙寨之后,二龙寨开宴的次数明显增加,武大表示很担忧,照这个速度下去,附近的动物估计要被自己这些人给吃没了。

    ……

    最近胡县令很忙,附近几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县令,秘密赶到了他的府邸,密谋了许久,各自散去,准备聚集百姓事宜。

    这些下令都是华夏子民,为了百姓做事,本就义不容辞,何况他们虽然是一县之长,但也没少受辽军欺辱,有机会打压辽兵的气焰,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

    武大的突然造访,让胡县令有些措手不及。

    他对于武大的身份已经深信不疑,他也相信武大的手段,可是他很害怕武大这个时候又来了,是不是又要让他整出什么幺蛾子。

    武大此行带了一名“嫁接”的假肢的兄弟,胡县令再次见识了武大的手段,听说武大要把这么大的一件功劳拱手相让,胡县令不由怦然心动。

    人性总是贪婪的,虽然他胡县令骨子里还没忘本,还没忘记自己是汉人,可只要能升官发财,他绝对不会拒绝。

    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军伤兵有很多都会路过良乡县县城,胡县令去请人,而武大则乔装打扮了一番,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出双眼,静待“客人”上门。

    不多时,一名浑身披甲的辽兵头目,带着几名辽兵,气势汹汹的冲进来了胡县令府邸。

    辽人的容貌与汉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头颅很圆且很宽阔,额头狭突,狭鼻狭面,鼻颧角偏大,下巴处生有浓密的络腮胡。

    辽人头目很不友善,目光凶厉的看着武大,“哇啦乌拉”说了几句什么,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语气很是不善,大约他是不太相信武大能为辽兵装上假肢。

    胡县令的脸色有些难堪,他是懂的契丹语的,对那头目解释了几句,又对武大说道:“这位是大辽一位步兵指挥使大人,他要请先生您摘下面罩。”

    胡县令之所以用“先生”来称呼武大,自然是为了掩盖武大的真实身份。

    武大没搭理他,让身旁的兄弟将他腿上的假肢拿下来,武大再帮他装好,然后哑着嗓子,沉声道:

    “要治病就治病,不治病就滚!”

    态度极为嚣张,语气极其跋扈。

    很明显,这是武大故意为之。

    这个年月的人们脑子都有病,越是有大本事的人,脾气就越差,尤其是没有官职的江湖异人,大多数都是这样一副德行,你如果对这辽兵和和气气的,他反而不会把你当回事。

    那辽兵头目显然是懂的汉语的,他刚才亲眼见证了断腿的人被接上假肢便可起身走路,终于深信不疑,结结巴巴的说道:“请……三生(先生)莫要……咱怪(见怪)……”

    然后就说不下去了,又开始乌拉乌拉的说鸟语,大概就是请武大大人不计小人过,替他的手下接上假肢。

    武大很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了他,“一条腿十贯钱,爱治就治,不治就滚球!”

    胡县令很尴尬,他担心这些辽兵恼了。

    可事实上,那什么毛指挥使大人,面露喜色,对武大躬身一礼,颠啊颠的就指挥着人去叫人了。

    不多时,许多拄着木棍,甚至躺在担架上被抬过来的一群辽兵,便涌了进来。

    武大也不客气,让他们挨个进入内室,蒙上他们的眼睛,故意用针在他们身上乱刺了几下,混淆视听,嫁接假肢。

    ……

    等收拾完十个人,武大大手一挥,表示自己累了,明日再治。

    啧啧,那一副有恃无恐,绝世名医的德行,就甭提了。

    与此同时,武大对那小头目开出了条件:

    “这些假肢并不耐用,个把月就会坏掉,如若想让你手底下的兄弟们彻底解决掉断腿的毛病,你得去给我找来一批百炼钢,铜,猛火油,以及牛筋。”

318.第318章 猛火油柜!

    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同生共死,就不会明白兄弟彼此之间的情谊到底为何物。

    国度虽不同,兄弟之情却大抵差不多,那位辽兵指挥使,问清楚了武大所需的物品和数量,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去操办去了。

    武大微怔,本以为此事还会有一定的麻烦,没想到这位指挥所居然会如此痛快,不由高看了他一眼。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武大就会“手下留情”。

    武大是汉人,他是大宋子民,虽然宋徽宗所做的很多事情让他不耻,让他心寒,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汉人。

    在为辽兵所打造的假肢当中,武大动了一些小手脚,用铁块构建而成的骨架,他故意没有融合好,接下来百炼钢到达之后,武大同样还是会如此施为。

    他可不希望这些装上假肢的辽兵,再次上阵杀害我们汉人。

    只要他们用力过猛,假肢很快就会散架,到时莫说杀人,趴地下吧你!

    而武大之所以打着熔炼假肢的名义,索要大量的铜以及猛火油,自然是另有打算。

    ……

    接下来的数日,武大这位假冒的“绝世名医”,坐镇胡县令府邸,为过路的残疾辽兵,嫁接假肢。

    胡县令的府邸后院已经几乎没法住人了,因为每个日夜,昼夜不停,总是传来“叮叮铛铛”的敲打声。

    那辽兵指挥使的动作很快,就近弄来了一批武大索要的材料。

    武大征用了胡县令的一座院子,从二龙寨喊来了一票兄弟,全力赶造假肢,由李信与四大金刚值守,不准任何人进入。

    人家武大官人说了,这是他的家族不传之秘,不能假他人之手,如若强行夺取,他便不治了!而且每日只制作十件假肢,十贯一件,童叟无欺!

    这句话一放出来,辽兵所有人都没脾气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武大会做假肢呢?您如若不想让您的兄弟们下半身拄着木棍走路,就安稳点,老实点,配合点。

    谁都不知道,在那间赶造假肢的院子里,大多数的时间,兄弟们在武大的指挥下,正在秘密赶造另外一样器物——猛火油柜!

    猛火油这个玩意,其实就是后世的石油。

    燕云十六州,地处后世中国两大油田——胜利油田与华北油田附近,根本就不缺石油。

    猛火油这玩意武大曾经见识过它的厉害,想当初,蔡府甲七,就是派人用猛火油,将阳谷武氏作坊,全部付之一炬。(忘记了的书友,可以回看第123章。)

    可猛火油虽然厉害,可随着黑火药与震天雷的出现,并没有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也很少会在大规模的交战中使用。

    而武大,却极为喜欢这个玩意。

    黑火药太不稳定,容易爆炸,二龙寨这些人马,全都是草莽之辈,并没有阳谷那种心灵手巧的工匠,很容易擦枪走火,万一爆炸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猛火油不同,只要不遭遇明火,一般就会出事。

    而且,这个年月的人之所以更加喜欢黑火药,是因为他们并不擅长使用猛火油。

    猛火油很凶猛,瞬间的杀伤力或许不如黑火药,但它具有延续性,敌人一旦被猛火油袭击,受惊之下,极有可能将他们身边的敌人也引燃,而且,猛火油用水是扑不灭的,越浇水它燃烧的越厉害,没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的大宋,只能用土壤才有可能灭掉猛火油燃烧起来的大火。

    但是,如今这个年月,除了武大知晓土壤能够灭火之外,整个天下,谁都不知晓这件事。

    而猛火油柜,便是一种火焰喷射器。

    这玩意的原理跟后世的喷雾器喷雾器差不多,武大之所以知道这玩意,得益于后世的电影。

    猛火油柜,以熟铜为柜,下有四脚,上有四个铜管,管上横置个唧筒(相当于后世小型)水龙,与油柜相通,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有少量引火药。

    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油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瞬间化身为烈焰,乃是攻城略地,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的不二利器!

    这玩意的形状,就像是一个简易版的大炮!只不过,体积要小了很多,极为便与携带。

    当然,坏处就是容量很小,大概只能注入两公斤的猛火油。

    材料有限,何况武大也不敢做的太多,毕竟外面有大量的辽兵,只做了十架而已,背在身后,很是方便。

    相信,有了这等神兵利器,日后二龙寨的实力,会猛地拔高一截。

    而这些为武大提供了材料的辽兵,很快就会亲身体验到猛火油柜的厉害!

    ……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大的名气越来越大,附近许多的辽兵,宁愿绕远,也要来一趟良乡县县城。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从与大宋交战的前线退下来的,伤残极多,需要武大为他们嫁接假肢。

    与此同时,各地的百姓开始逐渐涌入良乡县县城。

    傻子都看出来如今的气氛有些微妙了,城内的辽兵很紧张,当然,最紧张的还是胡县令。

    “武大官人,辽兵越来越多,百姓也越来越多了,要不要暂时停止那件事?万一真的把辽兵给惹恼了,大肆屠戮百姓,到时可怎么办才好?”

    武大摇了摇头,“放心便是了,正是因为如今城内的辽兵人数众多,一旦闹起来,事态才会更大,影响才会更加深远,辽兵才会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你怕什么?”

    胡县令沉默了半晌,质询道:“武大官人,老夫将全部的身家性命可都押在了您的身上,您能否跟老夫说一句实话,您可还有后手?万一百姓与辽兵起了冲突,您可有足够的方法解决?”

    这倒不是胡县令过于胆小,委实是因为随着武大绝世名医的名声不胫而走,如今良乡县县城的辽兵太多了而已。

    不过,武大依旧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只是笑而不语。

    他相信,这一次,一定会给辽兵一个难得的教训,一定会让他们知晓……我华夏子民是不好惹的!

319.第319章 天谴!(第三更)

    (第三更了,求正版订阅,求票票,多谢~)

    小小的良乡县县城,因为武大的到来,风起云涌。

    接下来的数日,涌入县城的百姓开始迅速增加,辽兵已经察觉出不妙,全副武装,枕戈待旦,甚至已经逐渐开始封城。

    然而,这些百姓手无寸铁,从他们身上搜不出任何有威胁的器物,辽兵便开始彻底迷惑了。

    他们不懂,不懂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到底想干嘛?难道想谋反?没理由啊,他们身无长物,没有武器。

    但,无论如何,辽兵的精神状态开始处于全面紧绷状态。

    这一日,恰逢五月四号,良乡县县城态势,终于达到了鼎盛,所有人的百姓开始往县衙聚集。

    史称……“五,四,运,动”!(这只是一种调侃,没有影射的意思,更没有诋毁的意思,只是借鉴这个日子而已。)

    无数的华夏百姓,聚集在县衙门口,他们当然不懂的游行示威,可武大懂呀,他早已秘密派遣二龙寨的人马混在其中,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请愿运动,浩浩荡荡的开始了。

    百姓们打出了用破布条组织而成的横幅。

    “百姓不参与战争!”

    “还我自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坚决抵制抓壮丁!”

    “誓死力争!”

    辽兵傻眼了,就连满头大汗的胡县令也傻眼了。

    本来这次运动只是借着他的县衙发动而已,并没有针对他胡县令的意思,可如今这态势,已经严重超出胡县令的掌控,他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场面。

    确切的说,他是第一次见识到百姓的力量。

    其实大唐皇帝李世民,早已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我华夏子民团结一心,定能从辽国手里讨回公道!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百姓虽然群情激奋,然而他们真真是老实人,没有任何一人像后世那样去趁乱打砸抢,他们只是在讨回他们想要的公道!

    在这一刻,哪怕是平日里以盗窃为生的小偷,都牢牢的将自己的双手插在袖子里,他不想自己这双该死的手,去忍不住偷东西;

    在这一刻,哪怕是穷凶极恶,欺善怕恶的地痞流氓,也只是扯着嗓子疯狂的嘶吼,喊着他们的口号,即使有人挤着他碰着他了,他也绝不还手。

    在这一刻,所有聚集在良乡县县城的百姓,是沸腾的,是伟大的,是真诚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他们不想参与战争,他们只想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勤勤恳恳的种地刨食。

    难道,这也有错吗?

    难道,这样的要求很过分吗?

    不不不,这些善良的百姓,一点儿都不过分,他们是正确的。

    群情激昂,热血沸腾!

    或许一开始,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还有顾虑,还害怕这样做的后果,但此时此刻,当事情已经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战胜了心中的恐惧,是的,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站”了起来!

    面对全副武装的辽国契丹狗贼,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座新的长城!

    他们无所畏惧,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嘶吼!

    就连站在某处,一直没有露面的武大,都感同身受,浑身的热血被点燃。

    或许,在这一刻,他才真正懂的前世他无法深入了解,甚至长大后从来都没认真唱过的那首《国歌》,也只有在此时,他才懂的国歌的歌词为何是那样写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嗯,好吧,我再次重申,我没有亵渎的意思,网文需要正能量,一味的装逼打脸太没意思,这也是为何某些暧昧片段我总是一笔带过,为何在此嵌入国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网站所希望看到的。嗯,如果有书友觉得不习惯甚至不喜欢,自动跳过便好,抱歉。)

    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死压迫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燕云十六州的同胞,是如何的水深火热的。

    辽兵终于有了动作,他们抽出了长刀,开始威胁,开始恐吓,然而,百姓一层叠着一层,人多势众且团结一心,根本没有任何人退缩。

    武大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他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现身,就是在等待一个契机。

    毕竟,他如今的名气极高,虽然他是大宋子民,可想必这些有求于他的辽兵,会给他几分薄面。

    事实上的确如此,那些尊敬或者敬重他救死扶伤为众人嫁接假肢的辽兵,并没有阻拦他。

    武大依旧蒙着脸,只露出双眼,他不能被有心人记住容貌。

    他站在百姓身前,无视辽兵手中的长刀,淡淡说道:

    “身为军人,却试图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动刀,就算你们不觉得羞愧,难道你们不怕遭受天谴吗!?”

    或许是因为武大久居高位,身上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气势,或许是因为他如今在辽兵当中的地位的确有些超然,自然他走了过来,无论是百姓还是辽兵,都暂时保持了沉默,所以他这一声质问,在鸦雀无声的当下,显得格外响亮,掷地有声。

    辽兵中几名懂的汉语的人,走上前来的劝说武大,可惜武大依旧不为所动。

    那几人心一狠,直接就可以拖拽武大,试图把武大拖走。

    他们不能直接杀掉武大,毕竟武大还要为他们嫁接假肢。

    而武大也没显露吴刚,他只是在挣扎,在嘶吼,“你们这样做,是要遭受天谴的,是要遭受天谴的!!!”

    百姓起了骚乱,他们不认识武大,但他们想怕武大会被辽兵给杀了。

    辽兵中的几位指挥使,眼色一厉,一声令下,十几名辽兵,同时举起了手里的屠刀。

    他们没有大范围的动手,他们只是想杀几个人,威慑百姓。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刚刚举起屠刀,突然就不知从何处,猛地吐出了数道火焰!

    “啊!!”

    被燃烧起来的辽兵开始疯狂嘶吼,辽兵大乱。

    又有几名辽兵试图强力镇压,可他们刚有动作,又被几道忽如其来的烈焰瞬间点燃。

    无论是百姓,还是辽兵,在此时,皆脸色惨白,面露惊恐。

    与此同时,隐藏在百姓群中的二龙寨人马,缓过神来,仿佛是早有预谋一般,同时大叫道:

    “是天谴!是老天爷降下天火惩罚这些辽兵了!”

320.第320章 振奋

    天火一出,在暂时的慌乱之后,百姓士气大振,而反观辽兵,却陷入了彻底的慌乱。

    最重要的是,他们当中有人取来的水,浇在了那些被点燃的辽兵身上,可那火焰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的更加旺盛。

    这就要了命了,未知的事物永远都是那般令人恐惧,在这个年月,他们对一切无法解释的事情,都归结于上苍。

    当然,军中从来不缺铁血汉子,又有一批辽兵不信邪,抽刀冲了出来,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数道天火!

    恐慌,空前的慌乱。

    即使当中有些辽兵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看出所有所谓的“天火”,似乎都是从百姓群中出现的,可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他们不可能冲进去把人给抓出来,何况他们也找不到具体的位置。

    有一名辽兵,终于教授不住这种压力,扔掉了手中的长刀,落荒而逃。

    恐惧会传染,有第一名,就会有第二名第三名……第一百名!

    辽兵,彻底乱套了。

    ……

    数日后,在这个暖风拂面的仲夏,辽国高层终于做出了决断,停止对燕云十六州的抓捕壮丁行为。

    原因无他,事态闹的太大了。

    数个县城的百姓,同时发难,以良乡县为最。

    与此同时,其他各大郡县,收到消息后,治下百姓也有异动。

    这则消息,迅速扩散,整个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

    老天爷开眼了,有天火相助,辽兵又有何惧?

    照这个态势下去,辽国很担心大宋会趁机挥师北上,相信,有这些不再畏惧的百姓相助,大宋很快就会收复燕云十六州。

    事实上,大宋边境的确有异动。

    武大要感谢他们的配合,如若不是他们调动了大军,恐怕辽国还不会这般干脆的下了诏令。

    无论如何,在隐藏在暗处,甚至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武大官人的暗中调度下,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大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抓去充军,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虽然百姓并不知道这是他武大官人的功劳,只知道感谢上苍,可武大依旧很高兴,发自心底的开心。

    当然,面对辽兵,他依旧要黑着脸。

    由于那日辽兵把武大拖走了,武大中间有好几日都不给辽兵嫁接假肢了,可等事情落幕之后,武大官人再次闪亮登场,继续为辽兵接假肢。

    这让辽兵松了口气的同时,不由更加佩服这位“绝世名医”。

    不愧是江湖异人啊,就是大气,心胸广阔,不记仇。

    武大……正式开始赢得辽兵发自心底的好感……甚至一丝信任或者佩服。

    ……

    在如今这个年月,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所以信息传播的略微有些慢。

    然而,这只是针对大多数的百姓而言。

    对于某些身份极为不一般的人上人而言,消息传递的速度并不慢,因为他们的消息来源一向很广。

    在童大将军死后,大宋要暂止干戈,平定内部风波;

    金国辽道宗耶律洪基始国事一日不如一日,直到传位至辽朝末帝耶律延禧,大辽已是百病缠身、回天乏术,天祚帝耶律延禧虽然形貌生的孔武有力,但也是位不理国事的荒唐帝王,眼见大宋休兵,也不再攻伐辽国;

    辽国自然是求之不得,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全力备战,提防南北两侧的敌人。

    既然彼此在此时都没有大规模交战的意思,彼此之间,又开始了零零散散的小规模通商。

    辽国已经习惯了使用大宋的香皂,食用大宋精盐,阳谷作为这两样新生事物的发源地,自然是第一个将货物派给四海镖局,运往辽国,高价卖出。

    辽国掌控之下的燕云十六州的异变,正在辽国境内押镖的四海镖局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这个情报,一份去了梁山,一份去了阳谷,还有一份……去了宋江那里。

    如今阳谷西门庆、梁山晁盖以及宋江,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太多,自武大消失之后,他们便彼此不信任,但赚钱的营生并没有停止下来,他们都在各自全力发展,以图后势。

    宋江收到消息后,只是眉头微皱,向朝廷进言,他认为此时是派人潜入燕云十六州的好时机,收服民心,对日后大宋收复失地,裨益极大;

    晁盖送到消息后,有些不知所以,心烦意乱的他,对此不屑一顾,选择了置之不理;

    而阳谷西门大官人收到消息后,沉默了许久,将这一则信函点燃。

    他望着燃烧起来的火焰,突然笑了起来,笑容极为诡异,也笑的极为认真,极为畅快,就连屋外的家将护院,都听到了西门大官人的笑声。

    武大消失后,似乎从未见过西门大官人如此大笑过了。

    家将护院面面相觑,完全摸不着头脑。

    而西门大官人,直到那信函燃烧的火焰烧到自己的手指时,才缓过神来。

    他推门而出,对身边的家将淡淡吩咐道:

    “传令,武氏名下所有作坊,加大生产力度,全力发往……辽国境内!”

    “是!”

    西门大官人本想说发往燕云十六州,但未免这样做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他选择了发往辽国,而不是单独针对燕云十六州。

    尔后,西门大官人轻装而行,走到了金莲的小院。

    这么长时间过去,秀红已经为西门庆生了个孩子,只是她依旧执拗的住在金莲这里,不愿与西门庆有过多来往,甚至不允许西门庆见孩子。

    秀红,给西门庆生了个女儿。

    今日,西门庆走进房中,直奔自己闺女而去,秀红阻拦不及,只能瞪着一双美眸干生气。

    毕竟,这也是西门庆的孩子。

    西门庆逗弄了闺女一阵后,又逗了武哲一阵,然后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笑容,“嫂嫂,老大还活着!”

    金莲与秀红同时心头一惊。

    金莲一屁股坐在床头,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默然不语,但她心中终于松了口气,那种开心与幸福,不足与外人道哉。

    而秀红,则瞪着西门庆讥讽道:

    “哟,西门大官人就不怕武家家主回来把你大卸八块!?”

    西门庆长笑几声,洒然道:

    “哈哈,我等着他回来收拾我,我等这一天已经太久,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哈哈哈哈……”

321.第321章 兄弟齐心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武大的或许不是他的枕边人金莲,而是西门庆。

    从武大发迹之初,西门庆便一路相随,毫不谦虚的说,武家能有今日这个局面,西门庆不是功不可没,而是居功至伟。

    他为武大做了太多,前期打开局面,都是他与武大俩人商量的去做的,就包括武府数次遇袭,甚至武大主动出击追至三道口,甚至武大入京,留在阳谷掌控武府的,向来都是西门大官人!

    武大最信任的就是西门庆,同样,西门庆也信任武大,也了解武大。

    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压榨了上百年都没有闹出这般大的动静,此时突然团结起来,强行逼迫辽国收手不再抓捕壮丁,不是西门庆自夸,他认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有武大。

    而且,燕云十六州的骚乱出现的时间太巧了,恰好是在武大失踪的时间内出现的。

    最重要的是,还是那几道泼水都无法熄灭的,所谓的“天火”。

    当初蔡府甲七派人用猛火油将武氏作坊付之一炬,众人也曾经用水救火,可是非但没有扑灭火势,反而令火势大涨,在所有人都茫然失措的时候,武大只是略一沉吟,想都没想,就下令用土壤灭火。

    当时众人不解,但阳谷向来都是无条件信任武大的,所以他们抱着疑惑,按照武大的吩咐去做了。

    事实便是,火势很快便被控制,没有再往普通百姓家蔓延。

    打那件事过后,武大曾经顺嘴提过一句,说有机会也要整出来一些猛火油,让蔡府知道知道厉害,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纵火专家。

    只是后来,琐事缠身,武大又去了汴京,这件事便就此搁浅。

    此时西门庆惊闻在燕云十六州境内,辽兵遭遇了天谴,第一个反映就是猛火油,第二个反映他就可以明确的猜测出,这一定是武大搞的鬼。

    猛火油这种玩意,燃烧起来实在是过于剧烈,一般人都无法掌控,也只有武大这种处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妙人,才有可能让这所谓的“天火”乖乖听话。

    这种自信,源于西门庆亲眼见证并且陪伴武大一路走来。

    既然知晓了武大在那里,西门庆就必然需要有所动作,他不奢望能给武大提供太多的帮助,他只是希望让四海镖局彻底忙起来。

    只有四海镖局足够忙,忙的脚不沾地,马不停蹄,那些梁山好汉,才有可能倾巢而出,亲自带队押镖。

    西门庆自付他无法确认如今的梁山好汉哪些人可信,可他相信武大一定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值得信任的。

    只要梁山好汉进入辽国,总有一天会碰上武大,武大总能借此做出一系列的动作。

    到那时,借着四海镖局传信,武大就能遥控阳谷,甚至一步步遥控他在大宋境内所有的势力!

    只要这些势力重新凝聚起来,彼此合作无间,重新建立足够的信任,就能够联手对抗朝廷给的压力!

    甚至,如若武大有心借鸡生蛋,西门庆完全可以在大宋境内制造一定的混乱。

    这不单纯指的是武力上的混乱,最重要的……是金融风暴!

    武大建立钱庄之初,为的就是能够有资格与高高在上的宋徽宗平等对话,这么长时间过去,钱庄已经几乎普遍整个大宋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山洞、河北、江南这些地段,武大一手建立起来的钱庄,完全横扫朝廷的钱庄。

    朝廷根本不得民心,他们的钱庄就像是个鸡肋,根本没能发挥出作用,而武府不同,只要武大一声令下,与梁山晁盖、河北卢俊义以及摩尼教方腊联起手来,完全可以给大宋制造一场彻彻底底的金融大风暴!

    如若宋徽宗还想继续北伐,如若宋徽宗还想过安稳日子,他就不得不低头,最起码要免除对武府一系势力的打压,解除对武大不清不楚的态度,甚至让武大重新回归大宋!

    当然,这还要问问武大官人愿不愿意回来!

    西门庆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幻想当中,他知道,这不是梦,这是触手可及随时都可以变为现实的真实。

    这一刻的西门大官人,斗志昂扬!

    他不再刻意压低武氏作坊的产量,而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要将这一切原本就已走上正规的武家产业,上升发展到另外一个高度。

    他要等武大回归之时,还武大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繁荣的武家!

    ……

    西门大官人踌躇满志的时候,武大也成功捞到了第一桶金。

    一只假肢的造价成本有多少?不好意思,只有人力而已,所有的材料都是辽兵自己弄来的,武大还要另外收取加工费已经出诊费,每条假肢十贯,不还价,爱要不要,童叟无欺。

    一招鲜,吃遍天下,这一直是武大最大的依仗。

    十贯啊,真心不少了,那些辽兵极为肉痛,可为了他们的下半身,他们不得不接受武大的所有要求。

    什么?您不乐意?请出去,换下一个出来。

    每日只有十个名额,爱来不来。

    如若是对待普通百姓,哪怕是对辽国契丹族的普通百姓,或许武大都不会下此狠手,可对这些刚刚在前线上,杀害大宋军卒的辽兵,武大还没有愚蠢到大发善心。

    宋徽宗是一回事,那些为大宋保家卫国的军卒是另外一回事,武大记恨宋徽宗,却不会记恨那些大宋军卒。

    他们本身就没有做错什么,即使做错了一些事,他们也只是奉旨行事,身不由己,武大的确不怎么恨他们。

    前前后后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武大赚了不菲的收入,就此打住,说是自己太累了,暂停治疗。

    辽军苦苦哀求,可人家武大官人闭门休养,不见客,那些残疾的辽兵只能暂时在良乡县县城住了下来,静静的等候武大官人大发慈悲。

    胡县令最近春风得意,虽然头一阵百姓的异动,让辽国不喜,但他引荐了武大,辽军有求于人,也不好治他的罪,何况,如今胡县令深受治下百姓爱戴,这让胡县令很是自豪与满足。

    他发现,直到今日,自己才算是真的做了身为一县之长该做的事情,也受到了一县之长该享受的尊敬。

    这一日,武大将他唤来了房中。

322.第322章 铁血十三鹰(一)

    胡县令如今对武大是深信不疑,对他的手段更是佩服不已,他虽然不作为,但他不是傻子,聚集百姓这整个事件都是武大一手掌控的,武大说遭遇天谴,辽兵立马就遭天谴了,世上那么这么巧的事情?

    虽然他并不知晓武大是如何做到的,事实上他也很懂分寸的一直没有问过武大,可他很确信,这一定就是武大做的。

    如今武大唤他前来,于是乎,他屁颠屁颠的就来了。

    “胡县令最近吹风得意,这种感觉比你之前对辽兵俯首称臣,要舒服的多吧?”武大打趣道。

    胡县令讪笑了几声,望着他面前这位年纪轻轻的武大官人,没有丝毫小觑,小心翼翼道:“还要多谢武大官人提携。”

    虽说是隔墙有耳,可有李信隐藏在暗处,武大很放心,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道:

    “胡县令何须客气?有些事情,是合则两利的,无需介怀。今日之所以请县尊大人前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请您帮忙。敢问……您能否为我提供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兵大体路线?”

    胡县令心头一颤,脸色大变。

    他很机灵,也很聪明,从武大这一句话中他就能看出,武大要对辽兵动手了。

    可这种大事,他一个小小县令,怎敢搀和?

    没等他婉拒,武大便直言道:“胡县令,您身为一县之长,可别告诉我您连这点小道消息都没有。您也甭想着抽身而退,聚集百姓这件事,辽国朝廷早晚要收拾你,何况,您那宝贝闺女,如今早已跟着我的兄弟离家出走,您还想置身事外?”

    胡县令鼻子都气歪了,脸色铁青。

    他最近忒高兴了,险些忘记了他那宝贝闺女胡小月,今日若不是武大点破,他甚至都不知道他那闺女居然已经跟吴刚……私奔了!?

    不得不承认,吴刚这小子傻人有傻福,绑架不成,倒了落了一个真心实意对他的好姑娘。

    最近这一个月,胡小月与吴刚的感情迅速升温。

    也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一月有余,不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武大都要怀疑吴刚那小子胯下是不是有隐疾?

    别扯什么柳下惠坐怀不乱,柳下惠那家伙一定不是男人,要不就是他力不从心,要不就是他怀里的女人实在不堪入目。

    任何一个正常男人,与一个漂亮的,或者心仪的女人共处一室时间久了,都会干点男人喜欢干的事情,嗯,或许女人也喜欢,如若不然,那就不是禽兽,而是禽兽不如。

    吴刚是武府三统领,胡小月都跟着他私奔了,胡县令身为胡小月的父亲,还想置身事外?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即使他不搀和,可辽国朝廷会信吗?会信吗?不砍死他才有鬼咯!

    胡县令此时很想砍死吴刚那个混小子!

    天底下所有的岳父大人,看自己的女婿都不顺眼,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想想也对,养了十几二十年的闺女,就这么被别人带走了,搁谁谁能高兴?

    何况吴刚这臭不要脸的,还带着人家闺女直接玩私奔,连声招呼都不打。

    当然,打招呼就不算私奔了。

    但此事一出,胡县令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无论他再怎么解释,要说他与武大没有勾结,说破大天也没人信。

    胡县令的脸上就跟演电影似地,变幻的厉害,异常的精彩。

    过了许久之后,胡县令就跟认命了一般,将他所知道的消息和盘托出,然后有些意兴阑珊的走了。

    或许,此时此刻,他是被他闺女给“逼上梁山”,不得不与武大合作;

    但,日后他一定会庆幸他生了这样一位好闺女。

    因为,与武大真诚合作的人,从来都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

    武大之所以要那些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兵的退走线路,原因很简单,他要打劫!

    他一不劫财,二不劫色,他要打劫的……是那些了辽兵的性命!

    那些个辽兵,自前线战场退下来,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沾着大宋儿郎的鲜血,而且,在燕云十六州境内,辽兵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燕云的大宋汉人百姓,造成了永远不可抹灭的伤害。

    武大要做的,就是送那些个辽兵魂归极乐。

    别看武大前一刻还道貌岸然的装作世外高人绝世名医,给那些残疾的辽兵嫁接假肢,但那只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制造出更多的猛火油柜,给辽兵更大的伤害而已,还是那句话,他对这些在前线杀害大宋军卒的辽兵,没有丝毫好看法。

    屠戮?屠戮太轻了,武大打算将他们红烧。

    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生死,武大心底原本还残留的那一丝对敌人的仁慈,都已消耗殆尽。

    如今的武大很成熟,他不再幻想那些不切实际,他很清楚的知道,如若自己还想有朝一日回归大宋,为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在很多时候,他就必须化身为冷血屠夫。

    反正面对的对象都是异族人,都是杀死大宋儿郎的异族人,何须手软?

    表面仁慈,内心冷酷,这就是如今的武大!

    这一次,他要让辽兵草木皆兵,他让他们知道知道,大宋儿郎的厉害!

    最重要的是,武大需要四处游荡,他知道宋辽恢复通商了,他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上四海镖局的人马,确切的说,是能不能碰上值得信任的梁山好汉。

    让李信或者吴刚回大宋报信,风险太大,还是走通商这条路线,最为隐秘。

    不得不承认,武大与西门庆这对遥遥相隔数千里的兄弟,所做的,所想的,全都不谋而合。

    ……

    既然是打劫,而且是要长期打劫,隐藏身份是关键。

    二龙寨独眼龙袁有望,留下几名信得过的手下看守二龙寨,带领四大金刚,以及数名得力手下,与武大、李信汇合,一共十三人,全都骑着骏马,佩刀持弩,背着猛火油柜,身着寒衣,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马靴,马靴配有匕首,展开了他们轰轰烈烈的打劫行动!

323.第323章 铁血十三鹰(二)

    (求支持呀~马上70万字喽。)

    胡县令在处理他闺女的事情上,很傻很天真,但在某些方面,他是个聪明人,甚至已经上升到“精明”

    他给武大的情报当中,并没有说良乡县境内的路线,而是将矛头指向了附近其他的郡县。

    在他与其他郡县县令交谈的时候,那些人曾经说过辽兵在某某村,某某村,做下过何等恶事,胡县令就记在了脑海里。

    或许,他内心里早已隐隐想到既然声震大宋的武大官人来了燕云十六州,就肯定会辽兵动手吧。

    而且,他并不十分清楚武大如今的身份,以及武大如今在大宋的尴尬地位,他甚至以为武大是朝廷派来此地的,大概是大宋朝廷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让手段通天的武大官人前来打前站。

    无论如何,胡县令都帮了武大大忙。

    事实上,武大也的确不想最先在良乡县境内动手。

    良乡县最近太过引人注目,当初阳谷就过于木秀于林了,武大不想重走曾经的老路,不想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他将目光放在了……昌平县。

    昌平县同归燕京析津府治下,毗邻良乡县,同样是一个被辽兵糟蹋的一塌糊涂,破败不堪的小县城。

    武大一行十三人,跋山涉水,昼伏夜出,专挑难走的山路而行,渴了就饮一些山泉水,饿了就打一些猎物,吃一些干粮,风餐露宿,数日后,到达昌平县境内,隐藏在一个山坳里,等待真正的“猎物”的出现。

    这也是无奈之举,未免给无辜百姓再次招来无妄之灾,武大不能出现在附近的山村里,他只能找这种三不靠地带伏击。

    只要这样,日后辽兵想要围剿他们,也无从查起,更无法将这些事情联想到附近的百姓身上,不会牵连无辜。

    ……

    这一日,一队大约有近百人的辽军伤兵,一路上搜刮欺辱了无数村民,骂骂咧咧的来到武大等人所在的山下。

    如果用汉语翻译过来,就会听到如下的对话:

    “特娘的,汉人这些百姓真特么的穷,一群该死了臭虫,穷的连几个铜板都拿不出来,真是该死!”

    “哈哈,咱们回来晚了,这些臭虫已经被前面路过的兄弟们搜刮了一层,哪还有什么油水?”

    “倒是那些小姑娘,一捏都能掐出水来,那滋味,啧啧,甭提多爽了!”

    “切,小心你家婆娘收拾你!”

    “怕啥?这些姑娘就跟婊,子似地,都不用咱养活,她们就自己生活在这里,回头咱有兴致了,再来爽一次,家里的婆娘还能发现不成?”

    “哈哈哈……你真是太不要脸了!”

    (以下所有契丹语全部转化为汉语。)

    这些辽军伤兵,唱着歌,聊着天,吹着牛逼,拨弄着身体,甚至还有些不要脸的,回忆起之前的舒爽,不时的掏一掏裤裆,极其猥琐。

    这里是燕云十六州,这里已经属于大辽境内,面对汉人子民,他们肆意妄为,得意忘形,干下了无数恶事,没有丝毫的自悔,更没有丝毫的愧疚,也不认为有任何的危险。

    然而,就在此时,山路上,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戒备!”

    这近百的辽兵,仓促摆阵迎敌。

    然而,他们的阵势还没能展开,便先迎来了一排弩箭。

    阳谷的弩箭是改造过的,武大也会改造,但他手上没有足够的精通此事的工匠,也没有那些个材料,所以他们手里的弩箭并不能连发。

    但即使如此,这一排弩箭,依旧倒下了十几名辽兵。

    紧接着,全身都笼罩在黑暗之中的武大,一声令下,十三人同时取出背后的猛火油柜,点燃,喷射。

    “呼!呼!呼!”

    十三刀烈焰,燃烧着这些辽兵。

    辽兵瞬间损失惨重,哀嚎不已。

    这种烧伤,要比直接一刀杀了他们更为残忍。

    当然,对于武大来说,则是更为痛快。

    尔后,武大在辽兵即将进行反击的时候,再次下令,十三人瞬间散开,游走。

    同时,手里的猛火油柜再次喷射而出。

    “啊!!!”

    “杀了我,杀了我,求求你杀了我吧!”

    一名被燃烧的辽兵,哀求着他的同伴杀死他。

    他的同伴不忍对其下手,迟疑了许久,终于狠心想要将其杀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又一轮烈焰袭来,他自己也被点燃了。

    数轮烈焰之后,猝不及防的辽兵,没有来得及组织起任何反击,全军覆没。

    刚刚对我华夏子民做些无数恶事,而且还沾沾自喜的辽兵,尽数惨死,而且大多数连尸首都被燃烧成了黑灰。

    即使有几人燃烧不彻底,武大一声令下,手底下的四大金刚等人,便将他们彻底焚烧。

    武大不想留下任何痕迹,他只是捡取了一些弩箭而已。

    他们此行没有补给,需要以战养战。

    一场压倒性的屠戮之后,众人回到先前隐藏的地方,每人扛起一桶猛火油,缓慢离去。

    猛火油无处补给,他们只能随身携带,而且又不能在大战时拿出来,只能提前藏好,大战休,咱带着一起上路。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兄弟突然停了下来,挑下马,拉下脸上的面罩,疯狂的呕吐了下来。

    是二龙寨那个喜欢骑驴的,外号“小毛驴”的毛毛。

    他是个孤儿,从来不知爹娘是谁,是独眼龙将其带大的。

    或许,他就是独眼龙培养的下一任二龙寨大当家的,所以此行也带上了他。

    他还年轻,没经历过刚才那种人间地狱,能坚持到现在才开始呕吐,看来已经强忍了许久,实属不易。

    事实上,武大的胸膛里也是翻滚不已。

    辽兵被活活烧死,那种气味,那种惨状,非铁石心肠者,不能受之。

    在毛毛呕吐之后,大多数都趴在路线开始大吐狂吐。

    只有武大、李信以及独眼龙没有动作。

    他们三个是此行当中的领头人,是中坚力量,他们不允许自己手软,内心必须坚硬起来。

    许久之后,众人翻身上马,再次上路。

    武大淡淡说道:

    “没关系,吐啊吐的,就习惯了。日后,这样的事情我们还要经历很多很多!”

324.第324章 铁血十三鹰(三)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两国交战更是惨绝人寰,尤其是在大宋这个年月,各国征伐的岁月里,各自对敌国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谁都无需站在道德制高点唱高调,因为这都是事实,就包括大宋对外的讨伐中,西夏以及西北各部,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绝对也不少,也无需隐瞒。

    武大能够做到只对这些杀害过我华夏子女的辽兵动手,而不是深入辽国腹地,对付他们辽国的百姓,已经是难能可贵。

    国仇家恨,永远都只能用鲜血才能洗干净。

    数百年的彼此交锋,各自的双手都染上了彼此国度无数无辜者的鲜血,怎么可能和平收场?

    只有征服,或者……被征服!

    ……

    武大一行只有十三人,装备精良且灵活多变,他们不能在一处停留太久,会被大军合围。

    事实上,在干完这一票之后,武大就带人悄悄出了昌平县,到达玉河县境内,潜伏了下来。

    没几日过后,他们再次碰到了一队上百人的辽兵。

    不需要交谈,无需多说,实际上武大也不懂这些辽兵嘴里的鸟语,只要确认的身份之后,直接开杀。

    不,确切的说,是虐杀。

    虐杀过后,打扫战场,补给弩箭,隐藏痕迹,再次开路。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我们华夏民族游击战的良好传统以及……美德。

    下一站,都市县;

    再下一站,潞县;

    尔后,未免被辽兵看出自己一行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轨迹,武大杀了个回马枪,回到昌平县,又干了一票。

    然后,一路狂奔,杀至析津县、宛平县、漷阴县,转身,再次回马枪,都市县,他甚至未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还跑到良乡县境内干了两票。

    毕竟,如若所有的郡县都出事了,就良乡县安稳,那也太古怪了。

    一次次的交锋,一次次的血战,一行十三人,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

    就连那个可爱的小毛驴,面对辽兵,都已经可以毫不留情的进行着屠戮。

    他们已经不是二龙寨的强盗土匪,他们已经不屑于做那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他们已经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他们铁血,冷酷,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

    他们所有人都带着黑色的面罩斗篷,从来没有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而且即使见过他们十三人身形的辽兵,也已经悉数化为黑灰;

    他们每一次出现,总能精准无误的找到辽兵的位置,总能给那些在边境上杀害过华夏儿郎的辽兵,给予最为沉重的打击,甚至已经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

    因为,凡是碰到他们的辽兵,全都死无全尸,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最为古怪的是,他们似乎只在燕云十六州境内游荡,他们只对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兵下手,所有的辽人商队,所有没有染上大宋儿郎鲜血的契丹人,即使身在燕云十六州境内,也没有受到过攻击。

    但即使如此,他们已经成功让辽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所有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兵,都再也没有欺辱沿途百姓的想法,他们战战兢兢,他们恐惧不安,他们已经胆寒,他们害怕碰到那些残忍的……魔鬼!

    是的,他们将那些纵横在荒野之中,屠戮他们辽兵的那些人,称之为魔鬼。

    只要魔鬼,才能那般狠辣,那般无情,那般冷冽的将所有人都化为黑灰。

    退下来的辽兵逐渐聚集在一起,或许,只有人数的增加,才能让他们在心里获得一丝的安全感。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数日之间,数个成百甚至上千的伤兵,依旧死的无声无息,尽数化为黑灰。

    辽兵终于恐惧了,不,那种恐惧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他们受了伤,可没人敢随随便便退回辽国腹地,因为他们害怕路过燕云十六州时,会遭遇到冷血无情的残忍打击。

    辽军无奈,只能派遣大队精兵悍卒,护送那些伤兵退回去修养。

    可是如此一来,他们所需要付出的兵力,便愈发的多了,腹背受敌,他们已经无法做到全面兼顾,但好歹如此一来,终于有一批伤兵成功回到了辽国腹地。

    他们喜极而泣,甚至在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之后,有许多人的精神全面崩溃,从此便疯疯癫癫。

    但,他们还活着,他们便是幸运的。

    因为,当中有许多伤兵,即使在大队人马的保护下,依旧受到了残忍的攻击。

    这一次,他们很侥幸的,没有全军覆没,他们终于成功见到了那群魔鬼。

    可是,真相来的如此之快,又是如此的残忍。

    直到如今他们知道,那群魔鬼居然只有十三人!

    仅仅是十三人,便已经屠戮了数千的辽国伤兵!

    这对辽军的士气造成了莫大的打击!

    这打击,这种恐惧,甚至已经隐隐超过了当日的雄州城一役,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一战折损三万有余。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雄州城一战,武大在其中发挥了莫大的作用;

    他们更不知道,如今他们眼中的这一群魔鬼,更是由武大全面主导组建而成!

    辽军成功被挑起了所有的怒气,他们无法容忍,区区十三人,居然能够如此肆无忌惮,他们开始对那十三个魔鬼进行围追堵截。

    然而,事实让他们再一次绝望!

    在数次追赶当中,辽兵再次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却依旧没能堵住那仅仅十三名,全身笼罩在黑暗之中的魔鬼。

    他们的装备太过精良,他们的速度太过急促,他们的配合太过天衣无缝,他们没有弱点,打一枪便换一个地方,而辽兵却像是一群无头的苍蝇一般,被甩的团团转,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吃灰。

    辽军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惨痛教训之后,痛定思痛,从前线调遣了大量的精英骑兵,分散,合围。

    虽然这样一来,他们在前线上必然要吃大亏,可他们没办法,他们必须要一鼓作气,将这十三名魔鬼拿下。

    可惜,他们依旧失败了。

    因为,他们找不到这十三人的痕迹,哪怕是一丝一毫,也搜寻不到。

    这十三人,好像突然就消失了。

    与此同时,燕云十六州之内开始传颂着一句谣言:

    古有燕云十八骑,今有铁血十三鹰!

325.第325章 辉煌的战果

    (第三更喽~)

    事实证明,武大前世从小便被国产抗战片一遍又一遍的荼毒,还是很划算的。

    如若不然,武大这样一个充其量只能算是战场白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迅速成长为一名精通游击战精髓的悍将?莫要忘了,若论游击战,我们华夏才是祖师级的。

    如今闹得动静已经太大,辽军大动干戈,居然直接从前线派遣了大队的骑兵,这压力就太大了。

    武大一行人毕竟只有十三人而已,即使凭借手里的猛火油柜,一旦被骑兵咬住,那就是个生死两难的局面。

    再者说,武大手里的猛火油全都用完了,没地方补给,所以他选择了暂时隐匿身形。

    至于隐匿的方法,就特娘的实在是忒简单了。

    将胯下马儿身上的马鞍等物件去除放生,将身上的盔甲佩刀猛火油柜,全部就地掩埋,消除痕迹,露出本来的面目,随便从山村百姓家里投几件破烂衣衫,打扮成普通百姓,十三人两两三三一队,四散逃窜,辽兵上哪找他们去?

    找个屁啊还,整个燕云十六州,大多数都是汉人百姓,武大一行十三人也都是汉人,你找一个我看看?

    十三个人,大摇大摆,分别从不同的路线,陆陆续续,赶往良乡县县城。

    其实大宋该感谢武大,宋徽宗这个王八蛋更应该感谢武大八辈祖宗,被武大这么一折腾,辽军军心浮动,人心惶惶,给他解决了多少麻烦?

    当然,武大这一战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震慑辽兵的嚣张气焰,让他们退回辽国腹地,路过燕云十六州时,战战兢兢,再也没提不起心思欺辱沿途的百姓。

    至于武大一行十三人那个“铁血十三鹰”的名号,实则是武大故意为之。

    他在最后几次交锋撤退时,一边撤,一边让李信学鹰啼,似乎是在发什么暗号,在武大的刻意诱导下,再放出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燕云十八骑的名号,于是乎,便有了

    “古有燕云十八骑,今有铁血十三鹰”的说法。

    这不是武大起了玩闹之心,在大宋这个年月,闯荡江湖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对于震慑敌人,还是很有效的。

    比如以前风靡天下的“西门吹雪”,一看就是故意起了这么一个名号,简单粗暴且霸气,如若换个“西门吹……牛”的名号,还能响彻天下吗?笑翻天下还差不多。

    ……

    武大回到二龙寨后不久,吴刚小两口也回来了。

    很可惜,吴刚没能给武大带来好消息。

    之前一行十三人出去打劫,打劫辽兵的性命,武大之所以没有带上吴刚,就是让吴刚四处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碰上四海镖局的人马。

    可惜,燕云十六州实在是太大了,他没能碰到。

    虽然之前武大在良乡县弄出了大动静,可是西门庆不敢直言让四海镖局走良乡县附近这条路线,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大最近在良乡县附近的郡县,再次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弄的人心惶惶,辽兵又四处抓人,四海镖局特意避开了这条路线,根本就没走这边,吴刚怎么可能碰得到?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武大又不是神仙,他不会神机妙算,也不可能事事算无遗策。

    既然暂时没有四海镖局的消息,武大又不能在如今这个紧张的事态下带人主动出击,无奈之下,武大只能留下吴刚在二龙寨,加紧操练二龙寨的人马,教他们使用那锻体之法,顺便传授他们有些简单的拳脚功夫。

    最重要的则是,之前那十二位跟随武大奔袭无数县城辽军的兄弟,他们需要在吴刚的指挥下,将二龙寨中信得过的人马,每十三人分为一组,传授他们奔袭技巧,如何打游击战,如何使用猛火油柜。

    二龙寨最近的名声已经被铁血十三鹰的名号彻底压下,兄弟们本来还疑惑不懂,此时一看到这阵势,顿时浑身颤抖起来,兴奋不已。

    他们满脸炙热,他们终于明白,原来威名远扬的十三鹰居然全是自己人!

    武大的目的很简单,今日有一队铁血十三鹰,日后他会训练出无数个“十三鹰”,纵横驰骋,横扫燕云十六州!

    而武大本人,则带着李信,再次悄悄回到了良乡县县城。

    ……

    云游四方,出去采药的绝世名医又回来了,这让最近人心惶惶的辽兵总算寻觅了些许安慰。

    他们很害怕,那号称“铁血十三鹰”的魔鬼,突然杀过来把他们给宰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给他们嫁接假肢的,便是十三鹰的统领。

    疯狂的杀戮之后,心情难免会有些郁结,甚至会带有杀气,幸亏,武大行医之初,就是挡着脸的,也没人发现。

    杀完人,再做点好事,心里头立马舒爽了许多。

    只是,改日再碰到,武大依旧会毫不留情的展开杀戮。

    到底是菩萨心肠,还是冷血无情,无人知,无人懂。

    武大再次行医数日后,突然宣布不再行医了。

    辽兵一片哗然,以为不知是谁得罪了这位大善人,慌忙来问时,才发现人家武大官人虽然不行医了,却大方的将嫁接假肢的事情传给了许多良乡县县城的百姓,让他们一起在县令府上为辽兵治伤。

    未免辽兵欺负百姓,武大说了,谁若敢这样去做,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人会为他们嫁接假肢。

    你要问大名医不行医去干啥,人家大名医说了,见不得民间疾苦,从此之后,弃医从商,要改善燕云十六州百姓的生活惨状。

    此言一出,惊爆了一地眼球。

    你要问大名医做啥生意,很用多说吗?聚集了一帮百姓,批量生产假肢呀!

    当然,原材料还是要辽兵自己出,而且辽兵需要付给武大口中所说的“加工费”!

    胡县令表示举双手双脚全力支持,以及配合武大这位大名医的决议。

    他总算彻底见识到武大的厉害,别人不知道铁血十三鹰是从哪冒出来的,胡县令这个提供路线的家伙,自然是心知肚明。

    与此同时,许多乔装打扮的人,突然开始悄悄涌入良乡县县城。

    他们的来路不明,身份不明,目的……也同样不明。

326.第326章 勃发

    (三千字大章,求支持~)

    武大一行十三人,化身铁血十三鹰,让辽兵闻风丧胆,虽然隐藏了所有能隐藏的痕迹,然而他们所使用的猛火油柜,将所有辽兵尽数焚烧,这还是引起了辽国有心人的关注。

    毕竟,当日良乡县百姓大闹县衙,呼吁不愿参与战争之时,有“天火”降临,将其中某些试图对百姓举起屠刀的辽兵彻底焚烧为灰烬,惨状与铁血十三鹰的手法如出一辙。

    百姓将这些“天火”归结为是老天爷降下的天谴,但辽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他们根本不相信所谓的天谴。

    他们隐隐察觉到,这一切似乎都与良乡县有所关联。

    而良乡县的异变,便是从那位能够为老兵嫁接假肢的绝世名医,世外高人出现后,才突然开始出现异变。

    他们没有忘记,当日是这位世外高人高呼会遭受天谴,于是天火便降临了,这一切的一切,未免也太过巧合了吧?

    他们想知道这位不以真面目示人的绝世名医,到底是何方神圣,于是他们派人悄悄潜入良乡县县城,一探究竟。

    但,武大假扮的绝世名医医治过太多的伤残辽兵,这份情义难能可贵,武大在辽兵中的声望很高,而且如今辽兵的确还有求于武大,他们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当面质问武大,因为他们没有确切的证据。

    如若最后发现这些事情根本与武大无关,反而因此而惹恼了武大,武大万一一怒之下,愤然离去,这对于辽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而且那些被医治过的辽兵也肯定会心生不满,所以,他们派来的人,只能在暗中悄悄查探,根本不敢声张。

    武大为人本就警惕小心,何况他身边有深得丁卯真传的李信,自然也发现了有人在跟踪他们,查探他们,但武大同样没有声张,依旧装作若无其事,该干嘛就干嘛,很是光明正大,行事磊落的样子。

    他们彼此之间,小心翼翼的彼此靠近,彼此试探,保持着一个很微妙的平衡。

    武大与辽人都没有发现,除了他们之外,最近涌入良乡县县城的,还有一些是从大宋悄悄潜入的密探。

    宋徽宗在杀死了童贯,捏住了蔡京的命门之后,整个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或者阻挠宋徽宗的决议。

    如今,朝堂之上最大的势力,皆是原本便在童系与蔡系之间保持中立的朝廷大员,以及从一开始便效忠皇帝陛下的官员,比如周侗。

    当日宋徽宗下旨封梁山好汉为官后,宋江带领部分梁山好汉投奔京师,大部分擅长武艺的好汉,都已经被分派到各地军中,而宋江却得到周侗的青睐,留在了汴京。

    在周侗的引荐之下,宋江如今已经在朝廷担任要职。

    自上次得知燕云十六州的异变之后,宋江便为皇帝陛下进言,派人查探究竟,再加上周侗也赞成此事,宋徽宗便派了大量的探子,涌入燕云十六州。

    这个天下英雄辈出,并不只有武大是聪明人,那些密探进入燕云十六州之后,很敏感的察觉到异变的源头来自良乡县县城,于是乎,他们也乔装打扮,来了良乡县。

    辽国朝廷密探,大宋朝廷密探,武大,辽兵,以胡县令为首的地方官员,以及百姓,充斥在良乡县县城。

    如此微小之地,各大势力纵横交错,若是有其中一方忍不住率先出手,立刻就让整个良乡县大乱。

    只是,谁也不知道谁会第一个按耐不住。

    ……

    武大之所以开始成规模的召集百姓,批量生产假肢,一个原因是试着改善一下这些可怜百姓的生活,另外一个就是为了赚钱。

    毕竟,二龙寨里的人马,吃穿用度,装备武器,都需要用钱,而且如果继续悄悄的招兵买马,也需要用钱。

    你让人家肚子都填不满,拿什么招揽人家?只凭着一腔热血,终究无法长久。

    如今的二龙寨,就大概类似于梁山,当然从规模上来说,二龙寨至多算是一个超级微缩型梁山。

    武大在良乡县县城搞风搞雨,而二龙寨是如今武大在燕云十六州的根据地,那是他最后的退路,以及发展的根基。

    批量生产假肢,除了以上这两个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辽兵会源源不断的提供铜和猛火油。

    这是铸造假肢的必备品。

    熔炼百炼钢,需要用猛火油高温煅烧,彻底浇筑假肢,则需要用溶化的铜水浇筑,这一点武大并没有刻意隐瞒,辽兵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放心把这些材料用到良乡县交给武大。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武大悄悄的克扣了一部分,藏了起来,然后运到了二龙寨。

    他做的很谨慎,每次只克扣很少,尽量不让辽兵察觉到异常,二龙寨需要继续不停的铸造猛火油柜,就需要用铜。

    至于猛火油,是不可或缺的火焰源泉,缺了这玩意,武大的猛火油柜只能沦为废铜烂铁。

    晃晃悠悠,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份末,而武大已经来到燕云十六州大约有半年的时间。

    用了半年的时间,武大总算打破了僵局,开始缓慢而稳定的构造自己所需的银钱和材料,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一切都已经几乎走上正规,或者正在向正规靠拢,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生生不息。

    这半年时间,是武大成长最为迅速的半年,他的心态、智谋以及驭人之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对局势的掌控,也有了质的飞跃。

    用一句烂大街的老话来说,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有朝一日,武大会以另外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的身份,强势登场,振臂一呼,自立为王!

    当然,他并不知道,他所有的动作,都落在了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天邪谢腾眼底。

    天邪擅长隐匿和暗器刺杀,以隐匿为最,就连丁卯都曾经对武大说过,单论隐匿,他不是天邪的对手。

    李信是丁卯的得意门生,他虽然资质出众,却还没有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既然丁卯都自愧不如,李信自然也不可能发现隐藏在暗处的天邪。

    天邪一直跟着武大,直到武大带人化身铁血十三鹰,策马狂奔,天邪才跟丢了。

    人只有两条腿,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尤其是天邪还不能让武大发现自己的踪迹,所以他选择蛰伏在二龙寨附近,等待武大的回归。

    随着铁血十三鹰声名鹊起,天邪自然知晓这一切都是武大的所作所为,不过他没有声张,甚至不知为何,他连丁卯都没有通知,只是依旧发了一条飞鸽传书回去,依旧只有两个字:

    安之。

    ……

    如今的二龙寨,人数虽然有所增加,却反而总是很冷清。

    他们当中有幸成为十三鹰预备队的人马,经常会被拉到荒郊野岭进行特训。

    这一切,都是吴刚按照武大的吩咐,主导了一切,他如今是二龙寨铁血十三鹰预备队的总教官!这是武大给他封的。

    一开始,四大金刚还有些不服气,他们自认为跟着武大出去大杀特杀,杀了上万的辽兵,杀气十足,配合默契,实力已经有了飞速的增长,于是他们决定与吴刚再次切磋一次。

    当初武大与吴刚初临二龙寨,吴刚以一敌四,瞬间将他们四人全部放倒,这次,吴刚依旧是以一敌四。

    这次四大金刚支撑了许久,然后最后,他们依旧败了,而且比以前败的更惨,他们被吴刚狠狠的“虐”打了一顿。

    那次切磋,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吴刚实在太生猛了,他总教官的地位由此坚如磐石。

    四大金刚很倒霉,他们的确进步许多,但他们并不知晓,或许是因为遭受了爱情的甜蜜,吴刚似有所感,双喜临门,如今的他,已经正式迈入一流高手的行列!

    而且,他是真正经历过大规模战役,并且经历过数次真正的生死之战的一流高手。

    与江湖上的那些所谓一流高手相比,吴刚显然更胜一筹!

    既然如此,四大金刚怎么可能不惨败?

    他们这一个月的确跟着武大杀了上万的辽兵,但他们不知道,吴刚跟着武大经历过雄州城一役,那是十五万对战七万的战役;

    他们更不知道,吴刚带着重伤昏迷不醒的武大,曾经千里走单骑,一路冲出追兵的包围圈,并且成功逃脱,躲过了所有人的追杀,把武大带来了辽国燕云十六州。

    这等魄力,这等心智,这等实力,这种随时处在生死边缘的经历,这一次又一次的血战厮杀,已经彻底将吴刚磨练出一位钢铁战士。

    如今的吴刚,是武大身边头号猛将,在整个武府也已经上升到巅峰战力,即使放眼整个梁山,与梁山好汉相比,以如今吴刚的实力,也是绝对排的上号的,而且绝对是名列前茅。

    此时如若来个梁山好汉大排名,武府三大家将,张良、张平、吴刚,绝对都能够凭借个人武力入选。

    而西门大官人,绝对能够以他的智谋,以及对局势的掌控,与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并列。

    至于武大……还远远没有定论。

327.第327章 烽火连天

    吴刚为了确认自己“总教官”的身份,以及独一无二的身份,把四大金刚揍的很惨,真的很惨。

    这是武大交给他的任务之一。

    一个势力,永远不能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同时响起,如今武大不在,吴刚就必须接替他的主导地位。

    当然,二龙寨的大当家的依旧是独眼龙袁有望,只是他已经很少管事,武大也一直没有要夺他大当家地位的意思,二龙寨始终还是会是他袁有望的,只是现在是特殊时期,武大只能暂时接管而已。

    袁有望很相信武大,他虽然依旧不知道武大是何种身份,但他看出武大的志向绝对不在江湖,更不会将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二龙寨占为己有,所以他很放心。

    在不停的训练,演练,下山练手,淘汰或者晋级当中,二龙寨总共精挑细选出了十三队正式的合格的十三鹰。

    至于被淘汰的,以及其他人,则需要继续发疯似地的努力操练。

    这十三队十三鹰,散开可以各自为战,合力可以合为一个方阵,长宽纵横人数都是十三人,配合默契,杀伐果决。

    这些人,经常会被打乱次序,重新组合成十三鹰,重新融合,重新演练,直至这些人无论如何组合,都能合作无间之时,他们终于有资格披上那些特殊的装备。

    佩刀持弩,背上有猛火油柜,身着寒衣,头带斗篷,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马靴,马靴配有匕首。

    他们……从不同的位置出发,走不同的路线,悄悄离开了二龙寨,就连吴刚在他们下山后也再也无法确认他们的踪迹。

    临行前,吴刚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话:

    “如若被围,弹尽粮绝,确认已经陷入死地,没有突围或者被救的可能,那么,请握紧手里的长刀,共赴黄泉。记住,铁血十三鹰,从来没有被擒的可能,此乃铁律!”

    从这一刻起,这条铁律,将永远成为铁血十三鹰的铁律,不可更改。

    这是吴刚私自制定的铁律,没有经过武大的同意,他身为总教官,有这个资格制定这条铁律。

    二龙寨本就被辽国所不容,如今所做的事情更全部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死一个,虽然会哀伤,但总比一死死一群要好的多!

    也许,活着的时候都无比义气,都认为自己能够经受得住严刑拷打,可吴刚不想冒这个风险。

    二龙寨终究只是一个寨子,一旦十三鹰中有人被擒,供出来二龙寨的位置,在辽兵大军压境之下,二龙寨瞬间就会变成灰飞烟灭。

    为了以防万一,吴刚不得不出此下策。

    想必,武大也懂的这个道理,只是有些话有些事武大说不出口,既然如此,吴刚认为自己作为如今武大身边唯一最信得过的兄弟,他便自愿替武大做出这个决定。

    十三队十三鹰下山之后,吴刚望着山下,沉默许久。

    扭身,继续操练。

    ……

    接下来的时日,燕云十六州境内,烽火四起。

    这次,不只是燕京析津府治下,整个燕云十六州,全都出现了大慌乱。

    原因很简单,铁血十三鹰……再次出现了。

    而且,这次他们的出现,虽然还是十三人一队,却是从燕云境内各地同时涌现,对辽兵展开了疯狂的屠戮。

    他们秉承着铁血十三鹰的良好传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铁血冷酷无情,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

    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甚至所有有幸见识过他们厉害的辽兵,大多数都已经命丧黄泉,剩下除了疯疯癫癫,便是言语凌乱,根本无迹可寻。

    燕(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他们纵横在这十六州治下,上百个郡县,身形飘忽不定,没有任何踪迹可循,但他们每次都出现,都是用最快的速度,一击即走,留下一地被焚烧为黑灰的辽兵。

    他们以战养战,似乎永远不知疲倦,越战越勇,手段也越来越狠厉,他们当中甚至有的已经不再单纯袭击辽军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他们开始直接袭击辽军的精兵。

    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们会遭遇数支规模装备完全一样的铁血十三鹰同时展开的袭击。

    其实,这并不是十三鹰有意为之,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系,只是偶尔碰到了一起,便联手合击,干一票大的。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一行一共只有十三个队伍,可辽兵并不知道,他们根本无法统计他们的人数,因为他们的行踪过于诡异。

    甚至,有时候一队十三鹰刚走,后面的辽兵刚赶到战场,突然又会遭遇另一队十三鹰的无情杀戮。

    如此一来,辽军这次是彻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他们不明白,为何上次这群魔鬼出现时只有十三人,这次为何突然如神兵天降,大范围涌现。

    难道,他们真的是上苍派来惩罚他们的吗?

    ……

    辽兵这次没有派遣大队人马合围,对于十三鹰这种精英小队,大军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只会疲于奔命。

    他们似乎放弃了对十三鹰的追捕,他们甚至在故意纵容,十三鹰的胆气愈来愈大,甚至有几队已经有些目中无人的意思,堂而皇之的偷袭辽兵粮草大营,烧毁大量粮草补给。

    他们从来没尝试过这种欢快的感觉,纵横驰骋,天高任鸟飞。

    辽兵怨气四起。

    没有知道,辽军中的高手,已经派遣了无数支同样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小队,紧紧咬住了十三鹰的踪迹。

    他们没有急于动手,他们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等待一个最好的时间,直接扑杀,甚至……绝杀!

328.第328章 同人不同命

    (第三更咯,感谢书友们的订阅、打赏和月票,另外,那边我暂时还无法管理书评区,很快会打通,多谢支持,谢谢~)

    与外面的风起云涌相比,最近的良乡县县城,虽然暗流涌动,但明面上起码保持着足够的平稳。

    虽然良乡县境内的辽兵,近日也遭遇了数次十三鹰的袭击,但那都与百姓无关,只是在闲茶饭后随便聊几句而已。

    百姓永远都是最淳朴的,只要能有碗饭吃,有片瓦可以入睡,他们便知足了。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还要多求什么呢?

    能保住性命,能饿不死,便足矣。

    武大将嫁接假肢的方法,传授给百姓之后,接着又教百姓制作假肢,这的确缓解了良乡县县城百姓的疾苦。

    当然,从中获取利润最大的,依旧是还是武大。

    他还没有伟大到将所有的钱财都散之于民的地步,何况,他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只是二龙寨,哪怕是接下来开始其他的作坊,也同样需要钱。

    只要将作坊开设起来,武大才能确保让更多的百姓全都衣食无忧,只有将自己的势力成功扩大,武大才有资格在这个异国他乡保护自己的作坊不被恶意抢占,只有这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彼此互为依仗,这才能达成一个真正良性的发展,尔后一步一步,将整个燕云十六州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心,才能彻底抵抗辽国的欺压,甚至……将大宋也拒之门外。

    只有到了那个地步,只有发展到那个程度,武大才有足够的实力,才有足够强横的身份,将自己在大宋境内的产业夺回来,将兄弟们接过来。

    只有做到这些,武大才有可能为当初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为童贯童大将军平反雪冤。

    胡县令现在很听话,唯武大马首是瞻,百姓吃上了饱饭,也再也没有辽兵任意欺辱他们,这样,很好。

    总体来说,武大凭借一些自己的手段,在斩杀无数辽兵的同时,还借辽兵之势,在良乡县逐渐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良乡县县城,虽然不敢说是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但起码形势是整体向上的,前景也是美好的。

    ……

    与之相比,大宋境内的百姓,则彻底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或许是童贯与蔡京这两座大山压在宋徽宗心头太多年,宋徽宗如今搬走了这两座大山之后,终于开始全面施展其九五之尊的威严。

    或许,他的目标是伟大的,但是,他所用的手段,是令人不齿的,颇有些一朝得势,得意忘形的意味。

    大宋的兵马本就有接近两百万之众,为了供养这些兵马,加上朝廷官员为了享尽荣华富贵,贪墨成风,上行下效,这么多年以来,没有节制的一味的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怨沸腾。

    百姓与商贾,甚至连官员都根本就不信任朝廷,这也是为何朝廷开设的钱庄,还不如武大借四海镖局之手开设的钱庄生意火爆的原因所在。

    按照常理来说,宋徽宗身为九五之尊,解决了朝堂之上的童贯与蔡京之后,理应挥斥方遒,一展胸中抱负,休养生息,施仁政,令百姓安居乐业,尔后举全国之力,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攻入辽国腹地才对。

    可惜,事实上,宋徽宗虽然也的确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他非但没有施仁政,减免天下百姓疾苦,反而新增了数种苛捐杂税,他甚至派人强行接管了蔡府名下“花石纲”,全力将天下财富都笼入国库当中。

    朝中刚正不阿的官员,甚至包括周侗与宋江之流,都曾经进言劝谏宋徽宗,可他非但不理,反而重重的斥责了他们。

    宋徽宗是这样对文武百官解释的:

    “朕,身为大宋之主,坐拥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错之有?何况,朕将天下财富尽归国库,并非为了朕个人享乐,朕是要将举国之财富,用在招兵买马,练兵强国,希望在有生之年,收复燕云,讨伐辽贼!百姓不懂朕的心意,朕不怪他们,尔等身为朝廷命官,理应跟随朕的脚步,一统天下才是!”

    什么叫不要脸,这就是妥妥的不要脸。

    宋徽宗为了他一己私欲,为了他自己名留青史,就要拉整个天下的百姓入水?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帝?

    那这种皇帝就理应被推翻了。

    历史上的隋炀帝也这样干过,多次强行讨伐高丽,骄奢淫逸,最终直接导致民变四起。

    讨伐敌国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在讨伐外敌之前,起码要让自己国度之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吧?然后百姓才能万众一心,心甘情愿的讨伐敌国。

    现在大宋境内的情况是,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屡见不鲜,他宋徽宗居然还要横征暴敛,这不是逼着百姓造反吗?

    或许,宋徽宗认为他连童贯与蔡京那种权臣都能干掉,再加上手握近两百万兵马,他根本就没把百姓放在眼里吧。

    百姓终究还是太穷,宋徽宗将目光对准了阳谷,西门庆最近的压力山大,作坊的生产力度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宋徽宗依旧不满意,他开始逼迫西门庆教出作坊秘方。

    另外,最重要的是,宋徽宗终于忍不住对钱庄动手了。

    百姓、商贾甚至官员,存在钱庄里的银钱,完全超越了宋徽宗的国库,甚至已经可以动摇根本,这让宋徽宗极为不满。

    他认为,整个大宋,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他身为九五之尊,有随时调用的权利,大不了,回头,改日,等朝廷啥时候有钱了,再还给钱庄,还给百姓不就得了?

    只是他心中所想的这个还钱的日期,估计等他死的那一天他也不会还。

    这些个钱庄,不可否认,武大是最大的股东,但还有其他三大股东,那就是梁山、河北卢俊义以及摩尼教方腊。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何况宋徽宗是要直接动“抢”?这种吃相实在是过于难看。

    三大势力,群情激昂,只不过在武大失踪后,他们彼此并不完全信任彼此,并不能团结一心。

    如若在这般持续下来,他们很快就会被宋徽宗逐个击破。

    毕竟,在皇帝陛下宋徽宗眼里,他们只是江湖势力,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329.第329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威名赫赫的铁血十三鹰,终究还是出事了。

    归期已至,甚至早已超了三天,然而,十三队当中,人人负伤,有一队只回来了六个人,甚至……有一队迟迟没有消息,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他们手里缺少最紧缺也最重要的补给——猛火油。

    他们每一队出发时,所携带的猛火油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如今规定好的回归日期已经过去,他们手里的猛火油早已完全耗尽,既然一个人也没回来,这大概也有意味着,消失的那一队……已经全军覆没。

    武大抽空回了一趟二龙寨,望着眼前这些在外面征战了许久才归来的兄弟们,沉默了许久,才淡淡说道:

    “战争,从来都是要死人的。无需悲哀,最起码,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无需对死去的兄弟过于悲哀。”

    “他们的死,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而你们身上所受的伤,大多与也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我建立十三鹰之初,是凭借精良的装备,过硬的技巧,以及机动性,以寡敌众,在敌人猝不及防之下,偷袭敌人,一触即走。”

    “用一句老话来概括,那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可你们呢?告诉我,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所有人都低头沉默不语。

    “不得不承认,你们此次第一次下山,便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来你们是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可你们呢?好大喜功!是谁允许你们主动对辽军精兵出击的?又是谁允许你们偷袭辽军粮草的?”

    “这个天下,能人异士不尽其数,不要以为我们自己有多厉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若不是你们过于贪婪,你们不就会留下那么多的痕迹,而导致被敌人咬住尾巴,损伤惨重。我甚至怀疑,二龙寨是否已经暴露了?如若真的暴露了,那也是你们将敌人引来的,全是你们犯下的错误!”

    “对你们这一次下山的表现,我表示很失望。即使你们立了大功,我依旧要算你们不合格。”

    “你们要记住,只有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损伤!”

    说完这些,武大带着吴刚等人,扭身就走,留下一队又一队的十三鹰,茫然失措,不知所以。

    武大并不是不把他们当兄弟,更不是不心疼那些战死的兄弟,他只是要让这些还活着的兄弟们记住这次教训。

    好大喜功,是绝对不可取的。

    不经历风雨,如若见到彩虹?不经受挫折,这些兄弟们永远无法真正成长起来,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训,他们日后会变得更加强大。

    是夜,武大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真正的美食,为这些兄弟们庆功。

    武大如今手里头有钱了,他完全有能力去弄出一些菜籽油了,这些炒菜,深得兄弟们喜爱。

    毕竟,这个年月大部分都是只是水煮和烧烤,他们根本没见识过炒菜。

    武大之前对他们说的话虽然难听,但也只是给他们个教训而已,有功必赏,他不可能漠视兄弟们的功劳。

    ……

    在二龙寨待了数日之后,武大带着李信,再次往良乡县县城赶去。

    如今已经是盛夏时节,天气极为炎热,路过一家卖茶的茶棚的时候,武大驻足,要了一壶凉茶,与李信坐在凉棚内休息。

    这家茶棚选的位置不错,就开设在官道旁边,过往的商贾极多,有契丹人,也有汉人,生意算是极为火爆。

    武大坐在凳子上,喝着凉茶,拿着“羽扇”扇着风,却发现连风都是热气腾腾的。

    这一刻,武大无比的怀念后世的电风扇,可惜莫说是风扇,这年头就连“电”也没有。

    休息了半个多时辰,武大刚想继续赶路,目光一凝,刚刚抬起的屁股复又坐了下去。

    不远处,一个镖队正在缓缓而行,他们所打的旗号是……四海镖局!

    有心去找的时候,一个四海镖局的商队也没找到,此时却偶尔碰到了。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武大最近的运气一直很一般,没成想突然又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只是不知这种眷顾是否会持续下去,因为他不知道这一支四海镖局的领队是谁。

    许久之后,这一支镖队终于靠近,同样也走进茶棚休憩,而他们的领队,则是……九纹龙史进!

    史进是老版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与武大也是老熟人了,从武大驾临阳谷之初,到武大入汴京,史进都没少给武大出力气。

    武大微微一笑,竖起耳朵来,听他们闲聊。

    “嫩娘来,这天儿实在是忒热咧!”

    “简直是要热死个人哩!”

    “还是咱们梁山凉快,这破地方冬冷夏热,以后再也不来了!”

    这种极具山东风味的骂人腔调,久违了;

    梁山?久违了。

    兄弟们……久违了。

    武大看了李信一眼,俩人起身,并没有多做任何多余的事情,骑上马儿,姗姗离去。

    他们俩人都乔装打扮过,所以四海镖局的人马并没有认出他们来。

    只有史进,他总觉得骑马而行的那个人的背影,似乎有些熟悉,但他也没有多想,这里毕竟是异国他乡。

    休息了一刻钟后,史进起身,带人继续赶路。

    ……

    武大白日里路过的那间茶棚,在往前走,就会到达良乡县县城。

    夜晚,史进等人到达良乡县,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是干净的客栈,随便用了些吃食之后,各自回房。

    明日一早,他们还要继续赶路,史进想赶紧休息,恢复体力,他是领队,必须保持足够的战斗力,护卫镖队安全,可这该死的天气实在是过于闷热,即使他躺在床上,也依旧汗流浃背,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睡。

    而且,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白日里见到那个熟悉的背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感觉,越来越熟悉,可史进想破了脑门,也没想起来那人到底是谁。

    后半夜,史进迷迷糊糊即将入睡的时候,突然惊醒。

    全身黑衣,乔装打扮过的李信,咧着嘴,低声道:

    “九纹龙史进?跟我来。”

330.第330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九纹龙史进?跟我来。”

    扔下这句话,李信扭头就走。

    史进提起床头的三尖两刃刀,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追了出去。

    原因很简单,李信的声音过于特殊,史进不只是感觉熟悉,他是直接已经几乎可以确认了李信的身份。

    李信还年轻,他正处于变声期,平日里与史进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大老粗,这种熟悉的声音,他只在阳谷武府听到过,那就是李信。

    史进之所以对李信印象深刻,是因为李信年纪轻轻,武功却极高,这样的年轻高手可不多见,所以史进一直都记得李信。

    既然他已经几乎可以确认来者是李信,而李信却武府的心腹,联想到白日里见过的那个熟悉身影,史进隐隐有种感觉,他找到了梁山所有人都想找的那个人……阳谷,武大官人!

    史进与李信都是高手,俩人飞檐走壁,在良乡县县城之内如入无人之境,即使惊动了城内某些人,可以他们的功夫,还跟不上二人的速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出了县城。

    李信带着史进一路狂奔,出城之后绕圈继续跑了有一刻钟,确定身后没有“小尾巴”之后,急转弯,来到了城外某处一座小山头。

    山头里有几座零零散散的小山洞,是附近的猎人外出打猎时休息之所,今夜,武大随便挑了一个位置更加隐秘一些的山洞,钻了进去。

    洞口很隐秘,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石,恰好可以挡住洞口。

    武大又整了一些树枝遮盖,然后便放心大胆的在山洞内点燃了篝火,烤野兔。

    李信与史进走进来的时候,两只肥嫩的野兔已经烤的差不多了,再过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史进很激动,满脸兴奋道:“武大官人!”

    是的,武大已经去掉了脸上的伪装,以本来的面目藏在山洞里,等待史进的到来。

    武大微微一笑,拍了拍身旁的石块,洒然道:

    “坐!”

    史进坐定,忍不住猴急问道:“武大官人,你可让我们找的好苦啊!既然你没出事,为啥不回家?而且也跟兄弟们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不急,你先给我说说,现在阳谷、梁山、河北以及摩尼教,大体是个什么情况?”

    三人吃着野兔,就着武大提前准备好的小酒,一边吃,一边聊。

    事实上,李信一直在闷声啃野兔,大多数都是史进在滔滔不绝,武大偶尔插几句,将其中的关键点问清楚。

    许久许久之后,武大终于得知,阳谷被西门庆掌控,梁山分列,河北卢俊义没有任何动静,至于摩尼教方面,史进并不清楚。

    武大沉吟了许久,叹息一声,摇头苦笑道:“功亏一篑啊……”

    在宋徽宗的刻意打压之下,武府一系的势力,似乎毫无还手之力啊。

    尤其是梁山的分裂,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梁山没有造反,那些在老版水浒传中,朝廷派去攻打梁山的军中大将,没有跟梁山有接触,自然也就没有投奔梁山。

    如此一来,榜上有名的梁山好汉,本就缺失了不少,如今宋江再带走了那么多人,梁山的实力严重缩水,这绝对不是武大所希望看到的。

    “史进,你这次押完镖,回归梁山后,通知晁盖晁天王,不要再做抗旨不尊的事情,也不要强行拖着,不肯受封,遵旨照办,到军中任职,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史进微怔,“为什么?那我们梁山岂不是彻底散了?”

    武大没有跟他解释太多,只是要他把原话带回去,相信,入云龙公孙胜,一定明白武大的意思。

    其实抗旨不尊真的没意思,这么僵持下去,宋徽宗完全掌握住局势后,一定会对梁山动手,得不偿失。

    何况,退一步讲,即使要对抗朝廷,那就更需要他们入军中就职。

    无论宋江到底是为何选择了归顺朝廷,相对而言,武大的确更赞成宋江的做法。

    梁山终究只有数万人马,而且在开设了四海镖局之后,人员过于分散,即使全都集中起来,也无法对抗当下的天下大势,只要到军中步步为营,重新培养梁山心腹,培养听从梁山好汉号令的将士,日后若真的到了与宋徽宗翻脸的那一天,梁山才有足够的实力与之进行对抗。

    如若不然,就只能等着被宋徽宗消灭,那岂不是正中宋徽宗下怀?

    当然,梁山晁盖等人,坚守他们与武大的情义,在武大下落不明之后,依旧坚决不肯归顺朝廷,这一点,武大还是很感动的,非常感动。

    “史进,你不要急着回梁山,按部就班,跟随着镖队,押运完这次货物之后,再返回梁山便是。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被别人看出异常。另外,拿着我的贴身玉佩,你秘密走一趟阳谷,告诉西门庆,把张平的下落给我找出来,还有如若陈汐回了阳谷,你与陈汐,以及花荣,乔装打扮,带人再回来一次良乡县县城,给我带一批震天雷过来。”

    (陈汐,武府家将,回看第227章。武大之所以只让西门庆查探张平的下落,是因为他不知道张良还活着,他以为张良已经战死。)

    “这个没问题,只是,你真的不回一趟大宋么?”

    武大摇了摇头,苦涩道:“现在……还不是我回去的时候。”

    史进没有再久留,很快回到客栈。

    武大的眼神有些恍惚。

    他想兄弟们,想金莲,想孩子,但他没有多说。

    他相信西门庆一定能处理好这些事情,他也不会大肆声张,他在看到史进带去的贴身玉佩之后,一定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金莲,也一定会把玉佩交给金莲。

    那枚武大贴身挂在脖颈间的玉佩,是金莲当初亲手为武大的挑选的,这样足以让她安心。

    只是,这种思念,的确有些让人望眼欲穿。

    再过不久,孩子都该一周岁了。

    这意味着,武大已经有整整一年,没有回过阳谷。

    有朝一日,早晚有一天,武大会光明正大的回到阳谷,让自己的老婆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000/ 第一时间欣赏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 作者:浪浪浪所写的《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为转载作品,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介绍: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