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血魂1937TXT下载血魂1937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血魂1937全文阅读

作者:负凌云     血魂1937txt下载     血魂1937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66章 扭转局面(二)

    汪焕之很享受的拿过电报,然后原地转了180度,故意面朝着万耀煌等将领开始阅读。看着在场众人五颜六色的表情,汪焕之心中那个爽啊~

    黄浩然在电报里将汪焕之训了一通,并指出了几个错误:首先,没有和范介就搞好团结,导致了部队作战思想不统一,将相不和,是兵家大忌;其次,考虑事情过于单一,光顾着出兵救援自己,居然没有安排部队围歼伏击自己的这股鬼子。黄浩然在电报里告诉命令汪焕之立即调动部队组织围捕,防区内的日军不准放跑一个!还有对本间雅晴的27师团发起的总攻击,决不能受到影响;最后,组织调配兵力时顾虑太多,为将者须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汪焕之却连最基本的也没做好。

    说来说去,意思其实也简单,那就是黄浩然对汪焕之此次的表现相当瞧不上。

    通篇电文长达七八十字,黄浩然完全没有提到自己受伤中毒的事情。这是因为黄浩然对结拜兄弟的性格缺陷非常清楚。

    汪焕之可以当好大管家,却不是指挥官的材料。此时此刻她的缺少的就是信心。若是让汪焕之知道自己情况不好,势必会导致接下来发出的命令更加慌乱。所以还不如训汪焕之一顿,让他以为自己安然无恙。反而在指挥时会从容一些,还可以借势弹压手下的不安定因素。

    只要武汉卫戍司令部内部稳定,再加上范介在一旁帮扶。后面的收官阶段汪焕之才能不那么狼狈。黄浩然实在不愿意看到因为自己受伤,便导致之前辛苦打下的大好局面付诸东流。他希望官兵们流出的每一滴血,都有价值。

    田家镇要塞司令部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没有出乎黄浩然的预测。凭借着黄浩然发来的电报,汪焕之成功的击退了万耀煌等人掀起的内乱。然后捧起第6军军长甘丽初,将万耀煌架空。最后以黄浩然代理人的名义开始发号施令。

    一封封稳定军心的电报开始从田家镇要塞向四面八方扩散。。宣告着黄浩然安然无恙,武汉卫戍司令部防区范围内所有的日军即将迎来全军覆没的命运。而在秘密的情报传递途径中,各种充满八卦,精彩十足的小道消息则传递的更快,将今夜田家镇要塞司令部里发生的事情描述得绘声绘色。有万耀煌这个前车之鉴在先,原本陷入犹豫之中的李品仙兵团和江防军各部的动作立即提速,开始不要命地将本钱往火线上堆,只求事后不要被黄浩然盯上,将打官司状纸送到最高当局面前。

    黄浩然这第二封电报保证了指挥权没有旁落,从而使他的小团体继续占据着主动权。

    第三封发给范介的电报,就没有前两封如此乐观了。黄浩然将自己受伤中毒的事情全盘托出,提醒范介准备应付最糟糕的局面。

    第27师团是一定要消灭的,这是第25集团军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战果越辉煌,最高当局就越舍不得拆散这支常胜军,黄浩然预计自己此次的康复时间会比较长,他要求范介一定要尽力稳控住部队,首先不要内乱,其次避免被中央势力渗透。

    伏击自己的鬼子也一定要消灭,日本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而且他们现在还掌控着中国的天空,若是在此次空降作战中尝到甜头,再逃出些鬼子回去总结经验,难保不会被日本人弄出一套斩首战术来。那样的话,很可能会改变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要知道中国出色的军事指挥官本就不多,再被日本人瞎猫碰上死耗子得逞几次,恐怕中**队在战场上会败得更快更惨。

    再讲得夸张些,若是被日本人利用斩首战术杀掉了最高当局。抗战统一战线很可能就此瓦解。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是绝对无法阻挡日本人的虎狼之师,那样的话,中国付出的代价可就太大了……

    事关抗战大计,黄浩然可是连一丝的险也不想冒。

    而在自己送医之后,武汉卫戍司令部的司令官一职定将易主。新司令官的人选极有可能是陈辞修或者罗卓英。这两位可都是打消耗战的高手,如果不想第25集团军在阵地战中被消耗殆尽,范介必须联合黄浩然在武汉的义兄蒋百里想办法将麾下的主力部队分批调出武汉战场。

    休整是个极好的理由。但这就需要范介在接下来的报告中将第25集团军的损失报得大一些。趁着黄浩然的虎威还在,汪焕之还能在武汉卫戍司令部里做主,抓紧时间从武汉军事委员会那里将休整的命令先拿到手。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先斩后奏。

    只要黄浩然能熬过去,部队的实力能保住,那么就有的是向鬼子复仇的机会。相反,两样中随便只要失去一样,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没有了黄浩然,第25集团军必将被军事委员会分拆,最终将在剩下长达六年多的抗日战争期间内被消耗殆尽。而失去了第25集团军,黄浩然康复后就得回到1937年前的状态重头开始,等到他培养出另外一支强军,恐怕抗日战争也快要结束了。

    如此艰巨的差事,汪焕之和沈老二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的。黄浩然将自己夹袋中的人才扒拉来扒拉去,发现自己只能将重担压在范介这只狐狸肩上。

    黄浩然知道范介接到电报肯定会抗议,但他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因为,他正渐渐的失去意识……

    最后,是留给徐兴华的口信,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让黄浩然受伤中毒的消息晚些传出,多给范介和汪焕之留些时间。

    还有,告诉沈老二,听范介的,别犯浑……

    徐兴华哭着答应了。眼睁睁的看着黄浩然两眼渐渐合上,彻底陷入昏迷,徐兴华泪流满面。

    他的司令官在睡去之前,用三封电报替第25集团军十几万官兵撑住了摇摇欲坠的局面。从现在开始,得看他们这些当部下的了……

    必须要保住第25集团军,直到总座康复归位!(未完待续。)

第267章 东湖收治

    武汉,东湖疗养院的大楼屹立在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整座疗养院一共占地六百亩,建筑设备技术均为当时一流。

    武汉成为战时首都后,作为全国抗战指挥中心,承担的医疗救治工作非常繁重。东湖疗养院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不仅为冯玉祥、李德邻等武汉政府高级军事将领疗伤,还冒着危险抢救过背日军飞机炸伤的普通百姓。就连最高当局也曾在此医院里住过。

    为了防止遭到日本飞机轰炸,东湖卫生疗养院利用和美国国会的关系,在屋顶上刷了一副巨大美国国旗,提醒高空中的日军飞行员,这里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地盘。

    明明是中国的土地,却需要美国国旗的庇护才能获得安全,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相似的故事,却在1938年的中国大地上到处发生着。

    今天,东湖卫生疗养院又将迎来一位重量级的患者。

    要求院方收治的电话是从珞珈山官邸直接打来的,侍从室主任林蔚在电话里对院长史密斯提了一大堆的要求:需要最好的主治医生,最好的护士,最好的医疗物资,甚至还有最好的病房。……若不是在史密斯的追问之下,林蔚从牙缝里漏出个“盛先生”的名字,史密斯差点以为他将收治最高当局的夫人——那位落落大方的东方美人。

    “盛先生”……这明显是个假名。之前李长官和冯玉祥在东湖疗养院的时候,用的同样是假名。这是出于安全考虑,武汉城里存在着大量的日军间谍,史密斯院长也不希望他的疗养院因为几名特殊的患者而成为日军攻击的目标。

    需要林蔚亲自打电话来安排,看来八成是武汉政府中的某位高官。

    好吧,反正连最高当局都治过,来的又不是夫人。不管哪位高级官员,小心应对就是。

    放下电话,想到自己又得过段“苦日子”。史密斯院长忍不住撇了撇嘴,以表示内心的不满。

    为了放松心情,迎接那位神秘的“盛先生”。史密斯从办公桌后面站起来,走到镶着五彩玻璃的落地窗前,开始欣赏院子里的草坪。

    年轻的护士拿着医疗物资和器械穿梭于白色的床单之间。入住的伤患实在太多,东湖疗养院每一处能用来晾晒的地方都被挂得满满当当。阳光是最廉价的消毒设备,很适合现在医疗物资捉襟见肘的东湖疗养院。

    东湖疗养院有一座女子护士学校,草坪上的这些护士都是护士学校的学生。幸亏有了她们,东湖疗养院才可以超负荷运转,救了那么多的人。

    医疗和教育都是天底下最花钱的行业。东湖疗养院的主大楼建造时共耗资大洋25万,其中就有10万大洋是张学良感谢疗养院之创办人米勒帮助他戒掉鸦片而捐助的。之前冯玉祥和李长官出院时,也都捐献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希望“盛先生”的荷包同样丰腴,给疗养院留下一笔可观的款项。

    史密斯院长想心思的时候,十几台卡车飞快的开到东湖疗养院门口停下,然后从车厢里不断的往下跳全副武装的士兵。这是继之前的宪兵、军统和侍从室之后到达的第四批人马。珞珈山官邸还在不断加强疗养院周边的警卫力量,等级已经超过了李长官在东湖治伤时的水平。

    又过了一会儿,两台装甲汽车护送着一台封闭车厢的卡车开进了疗养院。随后,在门外列队等待的士兵立刻封闭了大门,开始用沙袋垒机枪工事。

    不用说,车厢里面一定是“盛先生”……

    史密斯院长赶紧穿上白大褂,叫来助手和主治医生,带着一大帮医疗人员浩浩荡荡的走出了主大楼。

    黄浩然被徐兴华和曹江城从车厢里抬了出来。作为袭击事件的当事人,黄浩然清醒时最后说话的对象,徐兴华和曹江城也被一同送到了武汉。他们任务就是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避免治疗的时候走弯路。

    完全昏迷之后,黄浩然在被送到前线野战医院后和送往武汉的途中一直在接受军医的治疗。车厢里还有随同的研究人员不停在记录和实验。记录是为了向东湖疗养院的外国医生提供病理数据;实验则是希望找出子弹头上涂的蛇毒究竟属于哪种毒蛇,从而制出解毒器。

    为了维持黄浩然的生命体征,王家文使用过的蛇药被一用再用。刚开始的时候,药效能持续一两个小时;但随着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黄浩然体内的蛇毒明显对蛇药有了抗体。现在一剂下去,甚至都撑不到十五分钟。

    “患者是什么情况?伤的严重吗?”

    距离黄浩然越近,史密斯院长就越能瞧出不对。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病患!由于黄浩然出现高烧,他身上的军装和衬衣早已被脱除,包扎腰间伤口的绷带清晰可见。一看就知道是外伤导致的。

    中**医迅速回答了史密斯院长的问题。被涂有重金属和不知名蛇毒的子弹射中,腰间有开放式伤口,陷入昏迷至今已经超过十二个小时。

    “给,这是毒药样本,从子弹头上刮下来的,我们还没有查出这到底是什么?希望东湖疗养院的设备足够先进,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好棘手的伤患,而且还中了毒!这就意味着东湖疗养院必须和死神赶时间。一旦蛇毒引发了器官衰竭,那么依照东湖疗养院现在的医疗水平,也只能是束手无策。

    史密斯院长让他的部下立刻投入工作,他很清楚,从现在开始,连客套的时间也没有了。

    对付蛇毒,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对应的解毒剂。由于不知道子弹上到底是哪种蛇毒,这需要在动物身上大量试验,相当消的耗时间。

    而在解毒剂制作出来之前,为了降低毒素对伤者的影响,只能通过输血的方式将有毒的血液替换出。,这样做对血浆的需求量相当大,而且伤者目前已经非常虚弱的身体能够支撑多久也是个未知数。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竞赛,拼的就是速度。(未完待续。)

第268章 补救

    “委座,黄浩然已经住进了东湖疗养院,史密斯说没有多少把握,全得看上帝的意思……”

    珞珈山官邸二楼平台,林蔚站在最高当局身后汇报着黄浩然的治疗进展。一同出现在这里的还有最高当局的重要幕僚、黄浩然的义兄——蒋百里。

    就像黄浩然之前在电报里告诉范介的那样,蒋百里如今成为了第25集团军放在最高当局身边的内应,起着调节老头子情绪的作用。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黄浩然之前毕竟是利用了最高当局。没有哪个政治人物愿意被部下调动,为了保住最高当局对黄浩然的好印象,蒋百里必须为黄浩然之前的那封电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说得由蒋百里来告诉最高当局,当时黄浩然是多么的无奈、多么没有选择才会出此下策,总之必须很有体面的让最高当局下台。

    自从收到范介说明全部情况的电报之后,蒋百里就立刻乘车赶到了珞珈山官邸,守着最高当局吹耳旁风,不给黄浩然的政敌任何告黑状的机会。

    在蒋百里的努力之下,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因为不愿意驳了蒋百里的面子,至少在表面上最高当局算是接受了黄浩然为大局而做出“不当举动”的行为。让林蔚安排黄浩然入驻东湖疗养院,便是最高当局向百里释放出的善意。

    只是这样还不够,蒋百里必须让最高当局为黄浩然做点更多的事情,第二十五集团军需要借最高当局的手告诉武汉政府中那些虎视眈眈的人,黄浩然依然是最高当局最宠爱的将领,没有人可以趁着黄浩然治伤的机会对他的部队做坏事。

    “委座,美国人说得如此不乐观,我担心他们治不好黄佑臣……为了保险起见,是不是向苏联人寻求一下帮助?”

    不是真的出于对美国医疗技术的不信任,蒋百里只是想趁机把苏联人拉进来,抬高黄浩然的身价。他知道苏联大使很欣赏黄浩然,虽然当局打心眼里并不喜欢苏联人,但眼下北方的红色帝国却是武汉政府最主要的军事援助来源,最高当局必须卖苏联的面子,和苏联大使搞好关系。

    “不必了,苏联的医疗技术并比不上美国,没有必要自找麻烦……百里啊,你放心……史密斯这个人我是了解滴,说没有把握,不过是他要价的借口。美国人就是这样,从骨子里,都是商人,死要钱……”

    最高当局不知道在瞧什么风景,在摇手否决了蒋百里的提议之后,又开口问道:“第27师团那边情况如何?还有,空降袭击黄浩然的日军部队,消灭了没有?我们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回应,从军事上,政治上,双重回击日本人。要加强宣传,这个方面,**就比我们做得好得多……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最高当局说红色党派的好话,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人就真的可以表示赞同,蒋百里和林蔚不约而同的装作没有听见最后几句,只是回答了最高当局前面的问题。

    “李品仙兵团攻击的不太顺利,第27师团还在做最后的抵抗,鬼子表现的很疯狂……空降下来的鬼子已经被消灭了一大半,江防军正在消灭残余的敌人。”(未完待续。)

第269章 林蔚的投资

    “李品仙此次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让我非常失望!要不是抗战以来,中央军的精锐损失惨重,我真想把这些作战不力的部队都撤换下去!佑臣还是心太软,对这些将领太过仁慈……现在他无法继续指挥,百里啊,你看,换谁上去比较好?眼下战况胶着,江防军的几十万军队不能没有主帅,必须有人来管……”

    最高当局骂的虽然是李品仙,重点却是在寻找黄浩然的替任者。林蔚偷偷瞧了一眼蒋百里脸色,他知道蒋百里是站在黄浩然一边的。现在黄浩然入院,按理说的确应该交出指挥权,可黄浩然的家底第25集团军怎么办?武汉政府里这么多的将领,试问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本钱交到别人手中?

    最高当局俨然已经将蒋百里当做了黄浩然的小团体派来的代表,他这是在询问黄浩然集体的态度。

    要小心啊,万一蒋百里应对失当,那很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林蔚在心里替黄浩然捏着一把汗。

    蒋百里到底是老江湖,在来之前,对于最高当局关心的问题便有了腹稿,现在自然是对答如流:

    “临阵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更何况如今江防军的战况还比较有利……我建议不要轻易的做调整,完全可以按照黄佑臣的计划打下去,等消灭了本间雅晴的27师团之后再换将,这样最为稳妥。黄佑臣之所以要将自己受伤中毒的消息捂得如此严实,应该存的也是同样的心思……”

    最高当局依然没有转过身来,这说明他还没有被说服,蒋百里知道他得下点猛药了。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委座您应该是清楚的。和东西两线相比,黄佑臣指挥的江防军系统实际上是个大杂烩。名义上虽然有好几个军团的番号,但如果除去拱卫武汉三镇的几个军,并没有什么实力。真正的顶梁柱还是黄佑臣他自己的第25集团军。但十几万人马要守备这么广的区域,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也亏得是委座英明,让黄佑臣这个善于和各方实力打交道的好手来当这个武汉卫戍司令部的司令,才能从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借来部队围攻27师团。例如李品仙的第四兵团,就是隶属于小诸葛白建生的五战区,还有第九战区薛岳的人马也参与了外围的协防。若是换了别人,白建生和薛伯陵肯不肯借兵那可就不好说了……”

    蒋百里的这番话极有分量,最高当局不得不慎重加以考虑。就连一旁的林蔚也忍不住感叹:正如蒋百里所说,在武汉军事委员会内部,黄浩然简直是个异数!身为中央军嫡系,却又和地方部队将领交情极好,在军界简直混得如鱼得水。

    从台儿庄到万家岭,五战区的前任司令李长官和第九战区现在的实际掌门人薛岳都欠着黄浩然的人情,这就使得黄浩然挂帅的江防军可以得到桂军和粤军的助力。若是换成别的中央军将领,广东广西这两家不来拆台便是好事。

    更巧的是,黄浩然自己的第25集团军一直以来也是靠收编地方部队壮大起来的,除了军委会批准组建的几个单位,其他的几个师之前分别隶属黔军、川军、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作战序列。

    除此之外,黄浩然本人更是在最高当局和夫人的撮合之下,即将要和四川大军阀杨森的女儿成亲。这可是中央和川军势力的结合,没准会在军事委员会内部诞生出一股新的势力。

    想到这里,林蔚忽然发现,黄浩然的身价似乎比他之前评估的还要高。放眼整个中国,除了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有云南龙云的滇军,黄浩然居然和其余几股主要军阀势力都有交情!这样的表现,还能够被最高当局容忍到现在,可简直就是个奇迹!

    上位者最看重的便是部下的忠诚,尤其是最高当局这种疑心病重的。一手栽培出来的中央军将领还要隔几年便调个防,以防止拥兵自重。对比最高当局的要求,黄浩然游走在各方势力中间,简直就是个典型的******,若不是中日战事胶着,黄浩然又是个极能打仗的常胜将军,恐怕早已被最高当局寻个高参之类的闲职,冷冻了起来。

    这样克服重重困难闯出条道路的人物,如果说仅仅依靠的是运气,林蔚绝不会相信。如果这一切都是黄浩然处心积虑的安排,那这个人对于局势的掌控能力未免也太可怕了!

    最高当局终将老去,而在嫡系将领中黄浩然很明显是最出色的那一个。要不要在这里送黄浩然份人情,搞点政治投资呢?林蔚现在很挣扎……

    “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关系向来不好,这我是知道滴~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要为抗战出力!我想他白建生不会在这个时候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否则的话,我也不用和桂系斗了这么多年……”

    蒋百里没有想到,说来说去,最高当局还是想要换将。他忍不住猜测,是不是东湖疗养院的史密斯院长向最高当局报告的什么不利的消息。难道自己的兄弟黄浩然这回真的挺不过去了?最高当局才会如此着急地寻找黄浩然的接替者。

    心中担忧黄浩然的安危,又一直只能看着最高当局的后背,这样的内外双重压力,让蒋百里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游说。

    好在林蔚终于有了决断,他想要投资一把。

    “委座,史密斯院长说如果能够及时制作出解毒剂,黄浩然脱险之后恢复的应该会比较快……要不,先提拔个代司令,等黄将军康复了……”

    “林主任!你不要再讲了!我没有问你!”

    浙江官话的声音突然变尖,提高了起码一个八度,林蔚突然插嘴让最高当局发了火。向来谨慎的林主任如此反常,最高当局岂能猜不中其中的原因?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居然都支持黄浩然,这让最高当局觉得很不舒服,他有一种被喧宾夺主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270章 被整编的风险

    最后当局训斥林蔚,是因为他已经明显陷入了两难。黄浩然在关键时刻总能够给最高当局惊喜,这样的优秀将领是每个统治者都需要的。但黄浩然也有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够听话。

    第25集团军内部私自组建的特工组织和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青年军官社团,这都是很不好的苗头。即便黄浩然没有加以扶持,最起码也是持着纵容的态度,才会导致其发展壮大。

    在最高当局看来,如果再不派些政治部的人插手到第25集团军的管理当中,这支精锐部队以后会跟谁走那可就不好说了。

    养出一帮骄兵悍将还是小事,最高当局更担心的自己用金贵外汇武装起来的常胜之师,最后成为政敌手中的筹码,反过来捅他一刀。

    你可不能说最高当局是杞人忧天,因为像这样左右逢源,关键时候却说翻脸就翻脸的角色在民国的军界里并不少见。甚至在军阀混战的那些年月中,最高当局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被他从背后捅倒的政敌不计其数。

    所以对于黄浩然集团眼下表露出的想要自成体系的心思,最高当局非常抵触。如果不是前方战事吃紧,担心此时安插人员会动摇第25集团军的军心。只怕最高当局早已经通过军统和政治部对第25集团军内部实施了整肃。

    眼下黄浩然受伤住院,第25集团军群龙无首,这正是最高当局一直在等候的良机。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对黄浩然的小集团实施整理,下一次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最高当局有些难以压抑心头的冲动。因为他本人对于整编部队,一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最高当局的这前半生一直在不断的收编别人的部队,他的中央军是踩着别人的尸体登上的巅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最高当局可以直接指挥调动的总兵力仅有约170万人。抗战爆发后政府军大幅扩编,到武汉会战时,虽然在多处战场损失了数十万官兵,最高当局的中央军总兵力还是增长到大约190万人左右。这里面,就吸收和消化了不少地方军的部队。

    “中央军”这个名词,军政部在对外宣传上可能用得比较多多,但是要想给中央军的范围下出准确的界定,却一直都没有严格标准。

    笼统来说,中央军是直接听命于最高当局的嫡系部队。本质上讲只是控制了中央政权的地方军阀,与桂系、粤系、晋系、滇系、西北军、东北军和地方军阀武装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民国的武装力量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把持着地方政权、财权。最高当局的中央军就一直控制着华东七省一市,以华东七省一市作为财源和补给基地。抗战开始后,中央军一路撤退,最高当局能实际控制的区域,其实一直在随着中央军移动。与其说最高当局掌控者政府,还不如说他控制着中央军以及中央军占领的地盘。抗战开始前是这样,到武汉会战时也是如此。最高当局只是全国各派名义上的首领,中央军才是他的根本。

    按照与最高当局的亲疏关系,中央军内部大致分为以下3个部分:

    1、黄埔嫡系将领统率的部队,称中央军嫡系;

    2、最高当局在北伐及历次的军阀混战中不断收编的部队,在中央序列内,称中央军旁系,多为被收编的北洋部队。这类部队不少被中央嫡系部队吞并改造,变为嫡系。

    3、在军阀混战中被最高当局或其他军阀)打败,失去地盘,编入中央序列,但是仍保持相对独立人事体系的。这些部队往往出于地方实力派,失去势力后仍与地方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广东的19路军、广东的薛岳、四川的杨森等部。

    为了稳固住手中的实力,多年来最高当局一直没有停止对后两类中央军势力进行转化。尤其是第三类,更是最高当局在整编时的重中之重。

    手段则还是老一套,掐头去尾,这套方法从军阀混战用到现在,最高当局已然是驾轻就熟。

    “去尾法”针对的主要是普通士兵,对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三类中央军,往往军事委员会一纸命令就强行整编,趁着打败仗之后员额不足将这些部队从一个军编成一个师或几个团再编入黄埔系把持的基本部队。或者更直接地破坏建制打散后直接进行消化。从淞沪到武汉,这一路上最高当局没少消化地方部队,很多中央军因为甚至会在撤退时有意裹杂地方部队的溃兵,他们已经将杂牌军当成了补血的道具。

    “掐头法”则需要耍些手段,顾名思义就是把部队的头脑去掉,由于过去的旧部队大多是私人部队,头脑一去,部队基本上群龙无首,只能听任摆布。掐头法也分文明和不文明两种,文明的是使用各种委任状将高级军官升个闲职调离;不文明的就是找个罪名、比如军纪败坏、贪污腐化、作战不力之类(这些罪名很大程度上还真不是捏造的),把主官弄走,部队自然就被消化。

    截止1938年10月底,最高当局指示军事委员会从溃败的部队中编出尉、校、将级军官达1.8万多人,然后将这些人全部调去以学习为名加以集中管制。仅长沙、重庆、西安三处的所谓“中央军官训练团”,就集中了中将、少将级军官200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曾为北伐出过力,流过血,现在却被最高当局统统打入了冷宫。

    按照最高当局的计划,黄浩然受伤中毒入院,这就省去了掐头的功夫。而在救援黄浩然的行动中,第25集团军所属的非中央嫡系部队表现不佳,刚好可以借题发挥,成为去尾的理由。

    像99师、139师、188师这些黄浩然的基本部队只需要加强政治工作,把内部的青年军官团体打掉就可以了,这样程度的整改黄浩然应该接受,也必须接受。

    军统和政治部的重点,将放在55军、27军,还有100军中的川军121师这样的第三类部队身上。先利用军官训练团的名义,将原有的军官调走一部分,混入新的黄埔系军官。然后再使用作战不利的罪名,取消旧的番号,将官兵打乱重分,分散到嫡系中央军当中。(未完待续。)

第271章 赢了点时间

    如果最高当局的这一系列的计划成功实施。黄浩然将彻底被绑上战车,成为最高当局的忠实追随者;他的第二十五集团军也会变成中央军中的天之骄子,嫡系中的嫡系。

    对大多数黄埔军校出身的中央军将领,这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对于黄浩然来说,却等于是被套上了紧箍咒,他既不希望从此失去自由,更不希望丢掉部队的控制权。

    最要命的是,黄浩然现在还昏迷着,没有了说话的机会。而除了他之外,他的小集团里还没有人够份量跳出来站到最高当局的面前。所以现在第二十五集团军的未来只能靠黄浩然的义兄蒋百里来挽救。

    “委座,白建生的格局,可未必有您想的这么开阔……据我所知,他是一心想证明自己能比过同属桂系的李德邻。要不是一直存着较劲的心思,之前在南浔线上怎么会差点被日本人钻了空子……?”

    小诸葛白建生是桂系军阀头子,和中央军斗了多年,早就将最高当局得罪透了。所以蒋百里要找些他的罪状非常简单。

    薛岳那边就不太好下手,广东军队本来走的就和中央军比较近。不久之前薛岳还来了个万家岭大捷,这当红的炸子鸡最好还是别惹。

    蒋百里最后决定利用一下小诸葛,来劝阻最高当局的行动,最差也得拖延点时间:

    “日本人从东北方面调来的几个师团生力军全都投向了五战区,白建生那边相当吃紧。最近军事委员会每天起码能收到三四封来自五战区的电报,全都是要增援的……可见小诸葛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李品仙。第四兵团本就是五战区的部队,黄佑臣不在,有谁能挡得住五战区要求归建的命令?即便由军委会出面扣住李品仙,那也是留不住人留不住心……有小诸葛撑腰,第四兵团今后恐怕不会在作战中全力以赴。失去重要的助力,江防军围歼第27师团的进展必定会受到影响……若是再透露出要对第25集团军实施整编,只怕军心会乱,万一被第27师团会逃出生天,那可是前功尽弃……”

    听到日本人又有新动作,最高当局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日本关东军派来的援军虽然还没有全部到达战场,已经给武汉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武汉会战打到现在,虽然中**队中有黄浩然、李德邻、薛岳等一批能打将领,屡屡主动出击有所斩获。但从整体上依旧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面对日军的优势炮火、空中轰炸和先进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中**队的伤亡数字变的越来越大,防守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小,士气越来越低落。

    一个第六师团覆灭远远不够!一个万家岭大捷远远不够!最高当局迫切的需要第三场、第四场大胜,来提振低迷的士气,增加武汉会战的胜利概率。

    所以眼下对第27师团的围歼战绝不能出事!拒外交部报告,苏联人和西方国家现在正给中国和日本摆位置。如果中国在此次会战中表现出了能够击败日本的能力,那么武汉将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来物资援助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反之,如果中**队表现不佳,恐怕就连来自苏联的援助也会被逐步消减。

    出于政治上的渴求,最高当局愿意压抑自己的**,再忍上几天。内心一番挣扎过后,消灭第27师团还是被最高当局摆在了靠前的位置。

    “百里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对第25集团军的整编事在必行,但并不是要立刻开始。事情有轻重缓急,这我是知道的……黄佑臣要是能够及时康复,我还希望他亲自参与部队的整编……作为将领,还是纯洁一些的好,你这个当大哥的应该好好教教他……”

    最高当局的回答,让蒋百里松了一口气。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最高当局说出口的话不可能收回,整编第25集团军看样子已是无可挽回,但由谁来整编、何时整编、如何整编,却还有文章可做……最为要紧的,是替黄浩然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委座说的是,等佑臣脱险,我一定好好和他谈谈……”蒋百里决定见好就收,尽快结束这番谈话。最高当局此时似乎已经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转过身笑着说道:

    “好滴好滴,对你对他,我都是放心滴……你也不要过于担心,美国人的医疗技术,我心里有数。林主任,你告诉史密斯,我愿意私人捐献法币5万元给东湖疗养院,而且会亲自给他送过去!至于时间嘛,就定在黄浩然脱险之后……”

    来自一国领袖的捐款,虽然数量上比不上张学良,但意义上却完全不同,最高当局给史密斯送这么大的人情,显然是要美国人保黄浩然的平安。

    “是!委座!”林蔚的嗓门相当洪亮。从刚才被最高当局训斥后开始,他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最高当局的脾气林蔚非常了解。绝对不要为自己开脱,事情很快就会过去,最高当局对自己人总是特别的宽容。要不黄埔军校生中也不会出那么多位无法无天的军师长了。

    “还有,给小诸葛和李品仙发报,告诉他们:仗怎么打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谈话末了,最高当局还是没忘了敲打一下老对手。让桂系在消灭第27师团的过程中多留点血,这样的事情最高当局还是很乐意看见的。

    “委座英明!”“谢谢委座!”

    林蔚办事效率一向很高,最高当局说话的时候他一直拿笔在记录,最后还很适时的拍了一下最高当局的马屁。相比林蔚这个侍从室长,蒋百里表现的就要淡然的多。就连口中的“谢谢”二字还是替黄浩然说的,并且说完之后立刻离开。

    蒋百里离开后,林蔚将迅速草拟出的电报读出来给最高当局听。最高当局在林蔚的稿子上改动了一两处,然后挥手示意林蔚可以离开去发报。

    推门出来刚走两步,林蔚便见到了在走廊上等他的蒋百里。(未完待续。)

第272章 手腕

    林蔚以为蒋百里是因为他刚才出言相助特意留下来表示感谢,准备开口说几句客气的话落个人情便离开。却被蒋百里一把拉住,直接拖到了官邸的花园里。

    “林主任,我知道你与佑臣有些交情,如今他躺在医院,手里的本钱又被人惦记着,这样的局面我一个闲人实在是应付不来。思来想去,只有拖你这位当朋友的下水……”

    蒋百里上来就将林蔚按到了无法拒绝的位置上。出于对民国官场尔虞我诈的反感,黄浩然向来对政要们是敬而远之。这样做,虽然在最高当局面前留下了个纯脆军人的好印象,却也导致他在政府内部没有什么朋友。

    幸好,由于和最高当局一家走的比较近,黄浩然和先后两任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林蔚都存了些交情。尤其是林蔚,黄浩然与他结交于钱大钧影响尚存之时,许多人都以为有夫人撑腰,林蔚不过是个过渡角色,钱大钧必定会卷土重来,所以对上任之初的林蔚刻意疏远。只有黄浩然知道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林蔚一直牢牢把持着最高当局身边第一近臣的位置,所以在林蔚身上他很是下了些本钱。

    结交于富贵,不如相识于危难。这样一来,林蔚与黄浩然之间的交情与其他人相比显得更为深厚,再加上格外看好黄浩然的前程,所以今天林蔚才会站了出来。这也算是黄浩然提前投资获得的回报。

    “蒋顾问太客气了,以您在委座面前的分量若是都无法成事,我一个当随从的就更没有办法了……而且佑臣现在的状况实际上并不算好。美国人私下告诉我他中的毒很厉害,加上时间拖的太久才得到治疗,已经对神经造成了损伤。佑臣以后的身体恐怕会大不如前……”

    林蔚到底还是没忍住,挡了两三句之后便话锋一转谈论起黄浩然的伤势。既然冒险为黄浩然出头,林蔚自然希望黄浩然能够活得长久一些,如此才好多得到些回报。他对黄浩然不比蒋百里,说到底还是交易多于人情。

    蒋百里听出来林蔚这是在待价而沽,但他不明白林蔚到底想要什么。作为最高当局的侍从室主任,相当于军机大臣兼内务总管的角色。如果林蔚想要捞点油水,实在是太容易不过。只需要表露出点意思,便会有人上赶着往上送。钱大均不就是在侍从室主任任上吃得太饱,才会被人告了联名状赶出去的吗?而且林蔚一向声誉极好,坚持不营私舞弊、不贪污腐化、不拉帮结派的“三不原则”,清廉加不近人情基本已经成了外界对林蔚的共同评价。难道这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又或者是林蔚为人极其谨慎,只有遇到像黄浩然这样可靠的人物他才会开口,走的是极为保险的路子。

    思来想去,虽然蒋百里搞不明白林蔚说这番话的动机,但他还是得抓住这位侍从室主任。黄浩然将第二十集团军交给了范介,又让范介所有事情一定要和蒋百里商量着办,这就等于是将身家性命全都交给了他这位结拜大哥。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蒋百里不得不全力以赴。

    “林主任的意思是……?这样吧,我把话说在前面,只要是我和佑臣老弟能办到的,您开口一定照办……”

    这就等于是求林蔚了,蒋百里这样的神仙人物可从来没说过类似的话。但只要是他说的就一定可以做到,信用值绝对满分。林蔚完全不用担心兑现的问题。

    “蒋顾问放心,我林蔚绝不会趁人之危。帮忙那是出于我的本心,我这人日子过得清苦,也没有什么想要的……只是想若是日后也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希望佑臣和蒋百里能够给我林蔚个面子,帮衬一把……”

    好模糊的要求,像是随口一说,又像是有什么谋划。蒋百里却只能一口答应,因为他此刻根本没得选。

    “好!一言为定!林主任,我替佑臣做个保,只要不违背民族大义,我们一定为您办一件……不!三件事情!”

    蒋百里留了个心眼,许下的承诺面前加上了“不违背民族大义”这个先决条件。这倒不是在耍什么滑头,相反,有限制的承诺反而更让人容易相信,因为这说明,蒋百里是真的打算去兑现这个承诺。不过也正是因为加了这个限制,数量方面从一个增加到三个,蒋百里看来,三个符合条件的要求比一个无理的要求要容易办的多。

    “好!蒋顾问,我信您说的……如此,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军事委员会最近整编的动作比较大,已经引起了不少地方势力的反弹,抗议的电报我那里压了不少,昨天,还打死了个军委会的少将高参。这些事情外界还不知道,我觉得可以用来做点文章……”

    操纵舆论,再用舆论来影响军委会的决断。这样的事情,军阀混战时期没少发生,都是用烂的套路,却非常有效。蒋百里和林蔚越谈越投机,两人在花园里整整呆了半个多小时才各奔东西。

    亲眼瞧着蒋百里离开官邸后,林蔚回到了最高当局身边,将刚才他与蒋百里之间的对话全部说了出来。林蔚报告的时候,最高当局一直在写毛笔字,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委座,蒋百里他答应卑职的三个要求,您打算如何使用?”

    林蔚最后还是忍不住提了个问题,之前发生的一切虽有最高当局的授意,但林蔚也有自己的心思。夹在最高当局和蒋百里、黄浩然之间,顺势而为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今天林蔚做到了。他既很好地完成了最高当局交代的任务,又卖了个大人情给蒋百里和黄浩然。实在是吃了甲方吃乙方,完美的诠释了中间人的角色。在这件事中,蒋百里得到的是兄弟的感激,黄浩然将保住他的本钱,最高当局呢?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敲打一下黄浩然?反正也太大费周章了吧?林蔚真的很好奇。(未完待续。)

第273章 书如其人(一)

    “黄佑臣是个小滑头,我也是出于无奈才朝百里先生这个老实人下手。只是没有想到居然一下子就答应了三件……这样吧……我只要两件就好,剩下的由你自己安排。陆军二级上将的一个承诺,价值不菲呀~林主任,你要好好使用,不要浪费……”

    说话的时候最高当局没有抬头,而是正襟危坐,腰板笔直,头部居中,目光正视书作,左臂平放案上,继续写他的毛笔字。脸上表情严肃,一派军人气质和军人仪态。手中笔走龙蛇,书法中正劲健,力透纸背,望之俨然,一股雄秀向上之气充溢尺幅。

    林蔚探头瞧了一眼,发现最高当局今天写的是“礼仪廉耻、孝悌忠信”这八个字。老样子,依旧是楷书。每个字都既如其人,又如其名,中中正正,形如一介方方正正的石头。

    最高当局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正规教育,对阳明心学进行过潜心钻研。楷书以柳公权、欧阳询为根基,后来又多了赵孟頫的影子。用笔以方笔为主,横斜竖直,撇低捺高,瘦硬挺骨、险绝森严。从艺术角度上看,最高当局的字技法精到,法度严谨,在神韵上也说得过去,但由于太过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亦步亦趋,导致端正有余而灵气不足。

    当然,在最高当局面前,谁也不敢指出他书法中的缺陷。这便是上位者都会遇到的尴尬,虽雄壮了气势,却也听不到了真话。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意思是说,透过书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养、才华和志趣。

    “书如其人”这四个字在最高当局这位枭雄身上得到了充分鲜明的体现。

    笔直字正,一望成行,是最高当局楷书的最大特色,也是他军人风范的体现。和方方正正的字一样,最高当局的一生更多时候的是以军人身份去履行军人天职,其个性倔强、固执。永远是笔直的坐姿,好象他的脊梁骨是钢制的。待人处事时,基本没有任何幽默的话语,显得严谨刻板。

    所以,言语中对林蔚的几句调侃已是非常的难得。这说明刚才和蒋百里的谈话很成功,最高当局现在心情相当好。

    蒋百里替黄浩然承诺的三件事,最高当局一下子便要走其中两件。这说明黄浩然对最高当局来说还有大用,林蔚今天卖的这份人情就算没有白费。继续追问的傻事林蔚不会做。他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更清楚如果最高当局不想说的事,他是个侍从室主任就不能问。

    “我哪里有什么事敢劳烦委座手下的干将,只希望黄将军能早日康复,为委座继续征战沙场……”

    “错!是替国家……”

    “在卑职眼中,委座即国家,国家即委座,二者是一样的……”

    林蔚这几句马屁正好搔到了最高当局的痒处。自己即国家,这话说的极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承,谁不愿意当皇帝?虽然现在是民国,不可能再恢复帝制,但偶尔听上两句,总是件愉快的事情。虽然最高当局还是出言责备了林蔚,但那挂在嘴角的微笑却是掩藏不住的。

    “达令~午饭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你怎么还待着办公室里……”

    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敢直接推开最高当局的办公室房门,除了夫人,还能有谁?

    最高当局和夫人的结合虽是政治产物,但两人的婚后生活过得还不错,作息都相当有规律。最高当局不熬夜处理工作时,每天早晨6时整起床,做一个小时的体操,边做边唱“三民主义歌”。到7时,他会自动停止唱歌,而官邸的服务人员也以最高当局不唱了作为开早饭的时间。此时,夫人总是两眼惺松而又准时地出现在饭厅里。她的习惯是每天夜里一二点才睡,先睡几个钟头,爬起来陪最高当局吃早饭,吃完早饭,等到8点钟最高当局开始工作,再回去补睡两三个钟头,这就是官邸里人所共知的“回笼觉”。最高当局早饭一般吃些清粥小菜,为了补充营养,还要吃一个荷包蛋,夫人则是“洋式”,一般以牛奶、面包为早餐。

    每天固定中午12点,两人开始吃午饭。最高当局吃米饭,再加几样可口的家乡菜,每个礼拜还要吃只炖母鸡。夫人则是以牛排、猪排为主食。吃午饭时,是夫妻俩交流最多的时候,眼下武汉会战正酣,前线的战事成了谈话的主要内容。

    自从黄浩然遇袭受伤的消息传来,最高当局规律的生活便被彻底打乱。不仅每天都在书房熬到天亮,早餐和中餐也无法陪同夫人享用。夫人让厨房特别制作送到书房的饮食,也总是被最高当局退回,原封不动。今日,眼看着一桌午饭再次由热变凉,送餐的佣人又是无功而返,夫人终于忍不住,亲自出马。

    察觉到最高当局有些尴尬,林蔚冲夫人行了个礼后便迅速闪出最高当局的办公室,然后从外面将房门带上。

    没有第三者在场,让最高当局的脸色迅速和缓。对于这位小自己很多的妻子,最高当局还是十分爱护。

    将手中的狼毫搁在笔架上,最高当局捡起放在书桌上的毛巾,一边擦手一边笑着解释:

    “我这里有紧急军务要处理,并不是有意不去陪你用餐,实在是日本人不肯给我时间……”

    柔声细语,如沐春风,恐怕也只有在夫人面前最高当局才会展露出这样的一面。

    “事情在紧急,饭还是要吃的呀~你已经有两天没有正经用餐,我担心你的身体……”言语参杂着一丝幽怨,听上去又像是撒娇,不得不承认夫人的情商极高,仅仅是三两句话,便让最高当局舒服到了心坎里。

    “好的、好的,我这就用餐,夫人可以放心了吧?”

    最高当局抓起桌上的电话让侍从室去夫人的小厨房那里取午餐。夫人见最高当局如此听话,脸上露出微笑,慢步走到办公桌边,去看最高当局写的字。

    “既然说忙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怎么又想起写这个?”(未完待续。)

第274章 书如其人(二)

    “夫人可不要小看这八个字,为官为将者是否堪用,只要拿这八个字对照便一目了然……”最高当局体贴的将位置让给了夫人,好方便夫人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将宣纸从桌上拿起,夫人边端详边问:“哦,真的如此有趣?那快告诉我你在对照什么人?我倒要看你说的准是不准……”

    最高当局笑着回答:“说起来也是你的熟人,当初你还说他是送财童子,此刻正躺在东湖疗养院……”

    “我的送财童子多了,哪知道你说的是哪位.....?”夫人给了最高当局一个很好看的白眼。这些年找名目给夫人送礼的官员不在少数,地产股票黄金美钞早就收到手软。如果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一笔很大的款子,夫人根本不会有印象。实际上的确有不少人因为送的礼不够贵重而将钱财白白打了水漂。

    “等等......东湖医院?”夫人的反应挺快,虽然黄浩然受伤中毒的消息暂时还属于绝密,但显然夫人不在保密对象之内。

    “居然是黄佑臣!他不是你的得力干将吗?你还安排他和杨森的女儿联姻,我为这件事可是前后忙碌了好一阵子……怎么现在却想起对照他来了......?”

    “夫人,以你对黄浩然的了解,觉得我写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他做到了其中几项?”最高当局没有正面回答夫人的问题,反而将话题引伸到宣纸上的八个字来,就像他真的是醉心于书法一般。但夫人知道,最高当局嘴里说的是字,心里谈的却是人。

    认真思考了片刻之后,夫人才缓缓开口。黄浩然现在地位显赫,早已不是那个可以随意调侃的送财童子,还是小心对待为好。

    “既然你一定要问,那我就信口开河一番。有言在先,我的国学水平并不好,不管说的对不对,你都不许笑~”

    最高当局哪里不晓得夫人的心思,瞧着眼前这位精明的美人,最高当局乐得装糊涂,什么也不说,只是微笑点头。

    有了最高当局的默许,夫人清清喉咙,开始了她的分析:

    “孝悌忠信这四字太重,我还是先说礼义廉耻。

    礼,我觉得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还应该遵纪守法。见到师长要有礼,见到父母要有礼,见到客人也要有礼。我觉得黄浩然在你我面前是很知礼的,而且不但表面上做得好,心里面更是恭敬,这体现了黄浩然的道德修养……”

    “不错,礼这方面,黄佑臣的确做得很好……我很赞同夫人的看法……”

    最高当局的鼓励,让夫人更有兴致说下去,纤纤玉指沿着宣纸往下移,落在了义字上。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我听说黄浩然嫉恶如仇的性格,对他那帮兄弟又很讲义气。现在麾下的几员大将,都是当年发迹时的旧人,位高权重却不喜新厌旧,已是难得……”

    “义字也是当得,请夫人继续指教……”夫人到底是女子,说到黄浩然位高权重却不喜新厌旧时,语气中已经有了别样的意味。多半是想到了最高当局犯过的小错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最高当局选择迅速跳过这一段。

    “哼~”一声娇嗔,不代表准备放过最高当局,夫人跳过了“廉”直接开始说“耻”。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我觉得黄浩然在这方面比某些人做的好多了……”

    这分明是拐着弯骂人,最高当局的脑袋上开始冒汗。好在他很快便想到了转移话题:

    “这廉字呢?夫人有意跳过,想必也是觉得黄佑臣如此会捞钱,家财万贯,和廉完全扯不上干系吧?”

    “我倒不这么觉得!虽说国学中把廉字解释为廉洁。认为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都不会起贪求之心,应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我觉得这其实是违反人性的,完全过于理想。西方人在这点上就要务实的多,他们认为贪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黄佑臣的确捞了不少钱,但却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将这些贪污的钱都用在军队建设上。从没有听到过什么丑闻与他有关。我觉得比起那些光拿军饷不知道做事的窝囊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廉洁!若是人人都像黄佑臣,政府也不会输到现在的地步!”

    意料之外的强硬,最高当局被夫人的态度弄的有些惊讶。但仔细想想,便立刻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问错人了呀~眼前这位美丽的女人虽然外表端庄大方,却有着难以填满的欲壑,对财富强烈渴望。最高当局和天天收别人美元金条的夫人谈“廉”,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吗?

    还是赶紧退一步息事宁人吧,否则要是夫人闹起了小脾气,官邸之中又要好几天不得安宁。

    “夫人说的极是,礼义廉耻这四个字,黄佑臣都做到了……不容易啊,试问武汉政府的那么多官员,能同时做到这四个字的,又有几人?”

    最后当局的及时表态让夫人的脸色变得好了一些,稍微休息了片刻,她开始接着说剩下的“孝悌忠信”四个字。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黄浩然身为军人,多年领军在外,离父母确实远了些。但孝字往大了说,也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是大“孝”,我觉得他做的不错。”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黄浩然是独子,没有亲生兄弟姐妹,只有些后来结拜的,看蒋百里能够为他如此奔跑,这悌字他也是做到了……”

    转眼之间,八字已过其六。虽然夫人解释的时候带了些小情绪而导致有些偏颇,黄浩然能一字不落的全部对应上,也是极为难得。

    然而,最后面两个字,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未完待续。)

第275章 书如其人(三)

    忠诚胜于能力,这是最高当局用人的标准。既要是人才又要是奴才,两者缺一都不会大用。军统局长戴笠就是个典型,奴性超过了所有执政党的官僚和新贵,才干则比任何一个执政党的官僚或新贵都不逊色。戴笠不但办事干净利索,思考周全,尽量避免给最高当局带来政治上的麻烦,而且能处处秉承最高当局的意旨,体念最高当局的苦心。所以最高当局作出用戴笠作为标杆,他希望执政党的所有官员都可以达到戴笠的水平。

    “信”则是“忠”的保证。最高当局固执地认为如果一个人要是没有“信”,那他的“忠”也有可能是演出来的,非常让人怀疑。在最高当局的心中,中央军的将领们都应该当个纯粹的军人,才能令他安心。

    这完全是因为最高当局自己就是军人造反上台,所以才会对掌控着枪杆子的将领们一直保持着如此强烈的戒心,心里面充斥着浓浓的不信任。

    “忠信二字不宜分开,夫人还是合在一起点评吧……”

    如果黄浩然只是个庸才那还好办,丢到一边就行。可偏偏黄浩然是个很能打的将领,最高当局一方面必须要重用黄浩然,一方面又不完全信任黄浩然。内心非常纠结的最高当局现在想听听夫人的话,希望从中得到些启发。

    夫人也明白现在到了重点。抗战之前,黄浩然替夫人赚的不少钞票,送给航空委员会的飞机也着实让她脸上有光。和日本人全面开战之后,黄浩然在战场的表现几乎成了中**队的遮羞布,是黄浩然用一场场的胜利保全了最高当局的颜面。作为最高当局的妻子,夫人和最高当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黄浩然保住了最高当局,也就等于保住了夫人。所以对黄浩然,夫人还是相当欣赏的,说起话来自然褒奖的成分更多。

    “黄浩然忠不忠,其实只有要说两件事就有答案。其一是守南京,想想那是怎样的局面?除了想要赌一把翻身的唐生智,政府上上下下多少将领,可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赴国难?日军还没攻城,唐生智便逃之夭夭……最后只有他黄浩然带着一帮残兵败将死守南京,还取得了几场胜利,救了不少百姓。这才让达令你在政治上有了喘息之机……”

    夫人的这番话将最高当局带回了1937年年底那段最黑暗的日子。的确,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黄浩然是最高当局眼中唯一的光亮。孤军守绝地,这样的人如果还不算忠,确实说不过去。也正是由于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忠勇表现,最高当局之后才会送给黄浩然一番锦绣前程。

    注意到最高当局在不由自主的点头,夫人知道她又说到了最高当局的心坎里,不免有些小窃喜,其后说话的音调也稍稍高了些。

    “其二便是此次武汉会战,黄浩然不仅自己立下战功,还到处帮衬其他将领。没有他把部队顶在最前面,武汉的大门丢的会更快;没有他让部队支援薛岳,万家岭大捷能不能成真还得两说;至于拿自家物资补充友军的事情,黄浩然从始至终都没少做。就连受伤中毒后第一件事也不是急着医治自己,而是要求部下保密,不要影响围歼第27师团的作战。甚至在发给达令的第一封电报里,连自己中毒的事都没有提……如果这样的人都不算忠,那政府里面恐怕全都是些奸臣了!”

    夫人觉得她已经说了足够多的理由,依照黄浩然的表现,绝对配得上一个“忠”字。

    听完了夫人的这番话,最高当局脸上的表情很复杂,似乎并没有被说服,他很低的声音说道:“夫人说的很对,黄浩然对国家民族是忠诚地……也忠于他的军人身份……只是,我更希望,他还能忠于我……只是忠于我……”

    这几句话彻底暴露了最高当局的内心世界。孝悌忠信四个字中的“忠”其实是指要尽忠国家,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另外还应该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但最高当局对“忠”字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要求黄浩然的“忠”是忠于领袖,忠于他蒋某人。也就是必须要将他最高当局摆在国家民族的前面。他觉得这一点黄浩然没有做到。

    看着纠结的最高当局,夫人忽然想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解开最高当局的心结,于是她轻声说道:

    “达令,你真是着相了……忠于国家和忠于你有什么区别?你不就是国家吗?国家也就是你,这本来就是一样的……”

    对呀!我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我!最高当局阴沉的脑海一下子被夫人的话照亮了。他显得非常开心,用力的搓着双手,口中喃喃自语:“说得好~说得好~忠于我就是忠于国家,忠于国家就是忠于我蒋某人……”

    “最后这个信字就更不用解释了,黄浩然为了家里那个拖后腿的前清格格,居然迟迟不肯接受达令为她安排的亲事。能对一名小女子守信,这样的人,绝对是可以信赖的……”

    夫人飞快的做了总结,针对黄浩然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方面的评价,到此全部讲完。最高当局却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显然他对夫人的判断相当接纳。

    “难得难得,这八个字黄浩然居然全都做到了!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好好对待……”

    在断定的黄浩然对自己有利无害之后,最高当局决定好好补偿这员“心腹爱将”。最高当局笼络人心的手段并不新鲜,无非是官职和财富。论官职黄浩然已经是陆军二级上将,升迁的速度相当骇人,短期内实在不宜再次晋升。所以最高当局只能给钱。

    三万块大洋,是拨给重庆黄宅用于重建,由最高当局自掏腰包。

    这是私情……

    另外又以军委会的名义给了黄浩然5万美元,以嘉奖其在武汉战场上的忠勇表现。

    这是公事……

    好一招双管齐下!

    此外,黄浩然和杨文娜的婚事,也被纳入了快速轨道。关心下属的个人生活,也是最高当局用来控制部下的一件法宝。(未完待续。)

276章 搏命解毒

    东湖疗养院,医疗专家会议室,关于确定黄浩然治疗方案的专题讨论会正在进行当中。

    史密斯虽然是院长,但东湖疗养院的医疗权威却并不是他。王浩然现在的主治医生叫保罗,他的研究领域便是生物毒素,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曾赴欧洲战场研究过毒气,是个热爱毒药的狂热分子。

    黄浩然腰间的伤并不要紧,麻烦的是他中的毒。所以院长才会让保罗挂帅。

    卡在金锁上的子弹被送进化验室分析了很多遍,基本确定日本人使用的是蝮蛇毒。另外弹头上还涂有几种重金属。如此歹毒的设计,小鬼子果然是铁了心要置黄浩然于死地。

    虽然时间仓促,解毒剂还是被制作了出来。但由于没有时间进行临床实验,主治医生保罗死活都不同意拿给黄浩然使用。倒不是这位美国医生死板,实在是因为之前实验室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药物模拟测试时的成绩过于吓人,用于实验二十只小白鼠居然死了五只!死亡率达到了25%!

    由于中毒时间已久,黄浩然出现了严重的水肿和脑缺氧,这说明他的肝肾都已经受损,血液携带氧气的功能也在丧失。总而言之,情况危急。

    不用解毒剂,黄浩然一定会死!用了解毒剂,黄浩然也有1/4的可能会死。如果沈老二在场,一定会高嚷着赌一把算球。但美国医生可没有这个胆量,他们不愿意之前治疗李长官最高当局积累下的声誉毁于一旦。黄浩然死于蛇毒造成的影响肯定要比死于东湖疗养院制造的解毒剂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

    可能是在武汉呆的日子久了,这些美国医生也变得功利和现实起来,有些忘记了他们救死扶伤的天职。

    局面就这么僵持着。门外是心急如焚的徐兴华和最高当局派来的几位侍从官,门里面是手握着解毒剂不肯使用的美国医生。随着时间一分一秒逝去,黄浩然离死神越来越近。

    内心焦灼无比的徐兴华嘴上起了一大圈水泡,都是他体内的邪火没有去处才导致的。守在病房外面的警卫员一趟趟将黄浩然中毒症状加重的消息传给徐兴华,徐兴华却只能眼巴巴的等盼着美国人拿出治疗方案,这种在火上烤的感觉真的快要把他给逼疯了。

    一等再等,还是等不到美国人会议结束,徐兴华的情绪终于爆发,他挣脱身边军统人员的阻拦,冲着会议室的大门大声嚷嚷:

    “这帮美国佬,我看他们就没存什么好心眼儿……一个小时前我亲眼瞧着他们的人从实验室里面取来了解毒剂,却到现在都没有给将军使用……他娘的~你们这些美国人和日本人压根就是一伙的!淞沪会战的时候,小鬼子开炮打沉了美国的军舰,你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却知道让陆战队拦截退往租界的中国百姓和伤兵~”

    徐兴华越讲越难听,到后面几乎就变成了开骂。侍从室的官员之前和院方商量的时候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对美国人的高傲也相当不满,便故意装作没有看见,任由徐兴华去发挥。

    会议室里的美国医生们虽然不知道徐兴华叫嚷的内容,却听的出声音里的愤怒。

    东湖疗养院在武汉存在的时间要远远久于政府搬迁到武汉的日子。医生们见过很多耀武扬威的军阀和官僚,他们很担心门外激动的军官会做出什么鲁莽的举动。要知道抗战开始之前,东湖疗养院可没有现在超然的地位,他们可没少吃过军方的亏。

    面面相觑一番之后,会说中文的史密斯院长被推选出来负责向中国人解释。等一大串冗长的外交辞令之后,史密斯院长表示由于无法确认安全性,解毒剂是否用在黄浩然身上,最好还是由武汉政府来做决定。

    这下球被重新踢到了武汉方面,留在东湖疗养院的军统和侍从室官员绝对是最好的执行者,但如果要他们决策,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敢于担当。

    这可事关一位陆军二级上将的性命啊,没有人愿意冒成为最高当局平息民愤的替罪羊的风险。

    于是,请示领导,成为军统和侍从室的共同选择。

    徐兴华见事情还要无止境往下拖,心头的火顿时就要按捺不住。恰好此时,黄浩然的警卫员一脸惊慌的跑了过来,向徐兴华报告,就在刚才,黄浩然的心脏发生骤停。

    热血一下子涌上了徐兴华的头顶,他猛地从旁边的军统特工手中抢来一把手枪,顶在了史密斯院长的头顶上,怒吼着:

    “你大爷的!现在就给我的将军用药,我不管你是什么人,如果我们将军死了,你们所有的医生都要陪葬!”

    短暂的震惊过后,反应过来的军统特工扑上来就要夺徐兴华手中的枪,却被黄浩然的警卫员冲过来拦住。

    “弟兄们,有人要害黄将军!”

    这一嗓子喊出去,站在远处楼道里警卫排官兵立刻就冲了过来,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全都打开了保险,完全是要拼命的架势。

    军统和侍从官们都不敢动了,面对几十名红了眼的黄浩然警卫,只要一个有危险性的动作做出,立刻就会有人被扫成马蜂窝。

    真是一群悍卒!难怪能在战场上将日本人打得那么狼狈!这帮美国人今天恐怕是要倒霉了……

    “哦,我的上帝,该死的,该死的保罗,你是要亲眼看着我死在中国吗?看在我妻子玛利亚的份上,求求你,赶紧去给那位黄将军打针!”

    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财富和荣誉都不再重要。由于受到过度惊吓,史密斯的嗓音嗓音已经尖的像个女人。主治医生保罗看清楚局势之后,叹了口气,拿着放在桌上的药箱走出了会议室。

    “赵排长,你跟着这个美国佬。听我的命令,要是这针打下去司令醒不过来,就给我宰了他!”

    “是!徐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两名警卫员紧紧跟在保罗的身后,就像是在押着犯人上刑场。事实上保罗此时的感受还不如一名真正的死刑犯,因为他知道,他被打死的可能性只有25%,和他手中解毒剂的有效概率相同。能不能活下来,就得看黄浩然是属于25%还是属于剩下的75%。(未完待续。)

第277章 东湖到上海滩

    脑门上顶着列夫托卡,保罗走进病房第一眼就瞧向躺在病床上的黄浩然。几名医护人员正围成一圈在做心肺复苏术,这充分解释了黄浩然的警卫员为什么会那样的惊慌。

    算算时间,从黄浩然受伤中毒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快满48小时。虽然期间一直用各种药物压制,但毒药还是进入了发作期,现在黄浩然的状况很不好。

    “动作快点!”

    心急如焚的赵排长认为保罗的动作太慢,这严重威胁他的司令官的生命,于是他大声催促。

    结果这声突兀的中国话将病房里面的医护人员给吓了一大跳。扭过头发现主治医生被军人用手枪顶着,这群美国人非常有默契的迅速后退。双手齐刷刷的高举,表现的非常自觉。

    赵排长以前只和部队里面的德国教官打过交道,还以为洋鬼子都是比较傲气的。现在瞧见美国人的表现,他稍微有些愣神,不过很快就想起还有正事。发出命令后洋鬼子医生的动作并没有加快,应该是听不懂中国话,幸好,赵排长手中还有国际通用沟通方式,那就是手枪。

    将枪口冲前顶了顶,保罗立刻就像触电的兔子般窜了出去。暴怒的军人是不会和医生讲道理的,名牌医学院毕业的保罗可不想将他的性命留在这个远东的国度。

    听说他们这里的神仙是个满头卷发的大胖子(请脑补如来佛祖),保罗一直信奉的伟大耶稣恐怕在这片土地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现在他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瓶白色的解毒剂上。

    保罗把药瓶牢牢的握在手上,就像握着自己的性命,他对着高举双手的一名女护士喊道:“麦瑞~你过来帮我准备注射用具,我们现在要从死神手里把这位中国将军给抢回来~”

    “为什么是我?保罗?你怎么不叫朱莉帮你?我太害怕了,现在手都在抖......”

    女护士明显不想趟这趟浑水,她站在原地高举双手哭喊着,表情相当的歇斯底里。

    “亲爱的麦瑞,你瞧瞧朱莉,她已经快要晕倒了.....如果由来她准备注射,我觉得我身后的这两名中**人肯定会给我们一人来上一枪!你真的不想活了吗?”

    就好像是在配合保罗的解释,另外那名叫做朱莉的女护士立刻就倒了下去,让麦瑞完全没了退路,她只能努力的让自己停止颤抖,慢慢的走到了摆放医疗器械的手推车旁。

    “药棉,注射器,针头.....就是这些......”接触到熟悉的东西,麦瑞的情绪稳定的速度开始变快。过了一会,她甚至有了报复中国人的心思:“保罗!我想挑一根最粗的针头,你觉得可以吗?”

    女人果然是神奇的动物,保罗只能给了朱莉一个无奈的表情,他用眼神指了指拿着拿枪的赵排长,然后一个一个单词往外蹦:“我求求你,看在上帝的份上~”

    注射器慢慢的插入药瓶,将药剂抽干后拿出来再推掉前段的空气,注射准备完成。

    保罗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动手,用蘸着酒精的棉花在黄浩然的胳膊上擦了擦,然后对准一处明显的静脉扎了进去,动作相当生猛。他可不怕把黄浩然给弄疼了。因为如果真的能一针下去让黄浩然疼的醒来,没准武汉政府还会给他发勋章。

    解毒剂的剂量不多,几秒钟就全部推入了黄浩然的体内,保罗迅速将针头拔出,剩下的就是等着药效发挥出来。

    当注射完成,赵排长偏换了个持枪的姿势,他将保罗和护士麦瑞都赶到墙角,自己守在黄浩然的床头,枪口还依旧瞄准着保罗的脑袋。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病房里安静的能听到心跳......

    上海,“八一三”上海战事发生后,中**队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撤离上海地区。上海租界陷于沦陷区的包围之中,象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在上海“孤岛”,日本建立了新闻检查所,勒令中国人出版的报纸一律要经过检查。很多二、三十年代上海产生的报刊在这一时期都陆续停刊终刊。孤岛上只有几份商业性的报纸和日本人控制的报纸,还挂着洋商的牌子继续出版。在这种环境下,沦陷区民众想要了解抗日战场的消息是多么艰难。

    实际上日本人对中国新闻出版界的染指,要比新闻检查所的登场早得多。晚晴的中国,风起云涌,人心激荡。旧上海租界林立,五方杂处,华洋混杂。作为旧中国的桥头堡,中外各种势力纷纷潜伏于上海,借以窥视中国并伺机而动。日本势力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其突出表现便是在中国通过创办或收购报纸,来达到为日本侵略政策扩张的政治目的。从晚清到民国,上海是日本势力潜伏中国的最大据点,也是各国中办报数量最多的一个。

    上海不仅是日系报纸在中国的发源地,也是日系报纸最多的地区。最早的日系报纸《上海商业杂报》于1882年(光绪八年)7月便已出现在上海。而从这开始,到日本二战投降的近六十年间,日本在中国共办有183种报刊,其中上海为34种,为全国最多。就连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申报》都有日本控股。同时,日本的东亚同文会还在上海设立了东亚同文书院,并成立支那研究所,以此为掩护,进行中国情报收集调查,并编纂《支那年鉴》。日本人对中国的事,比中国人还上心。

    其实,这个所谓的东亚同文书院就是一个间谍学校,创办人中岛真雄本身就是一个大特务。中岛真雄不仅自己在上海及其它城市投资报纸,他的很多学生大部分也进入了各地的报纸中,充当主编、编辑记者。表面上看,日本人似乎只是办一份报纸,报道些花边新闻、时政消息,实则是在日本政府的背后支持下,收集中国情报,挑动是非,美化日本对华政策,完全是日本利益的在华代言人,尤其是当侵华战争开始后,这些日系报纸更是成为了侵略者的帮凶。(未完待续。)

第278章 急迫的日本宣传机关

    11月6日深夜,中岛真雄在东亚同文书院现身,同时出现的还有十几家报纸的社长和主编。让这些日本的在华宣传机器汇集起来的原因,是华中派遣军方面送来的一篇新闻通稿。内容为“支那名将黄浩然已于一日前被大日本皇军击毙”。

    首先,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保证?

    中岛真雄脑袋里最先闪现的就是这个问题。据他所知,华中派遣军的本间雅晴师团近日来已经被中**队压缩到很小的一片区域即将覆灭,而这支围歼第27师团的中**队指挥官正是通稿中已经死了快一天的黄浩然。

    难道现在第27师团正在被死人指挥着军队围攻吗?

    其次,抛开新闻的真实性不说,这篇新闻通稿也是绝对的垃圾。通篇只知道渲染日本皇军的神勇,以及袭杀黄浩然行动的从容。配发的图片是装备精良的日本士兵、本土欢欣鼓舞的民众以及在满洲、华北等日占区庆祝的人群。这是相当公式化的一篇宣传文,一瞧就知道是出自华中派遣军宣传机关之手,完全不接中国的地气。

    要不是通稿的下方落着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鲜红的大印,中岛院长真想撕了这叠废纸。陆军打起仗来的确有一套,但要论起宣传,这帮军人简直就是幼稚园的水平。

    在中国玩弄“笔杆子”几十年的中岛真雄郎认为:新闻,首先要打动中国人的人心,其次才是宣传日本对华策略的宣传工具。

    没有人看的报纸,上面的文字和图片即使再精彩,也只能落得付之一炬的命运。11月已经进入中国的冬季,中岛真雄不想白白送给上海市民一堆取暖的材料。

    更为糟糕的是,华中派遣军宣传机关弄出的这种白痴文字,如果贸然刊登到报纸上,只会暴露出报社背后的日资背景,让中国的读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日本在中国的宣传战略,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日本外务省如今在中国新闻界中掌控的平台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完全由日本人投资创办的报纸,这些报纸基本以服务侨民的通商传教为主,都是日文,只适合放些以假乱真的消息,迷惑中国的情报机关,或者挑动中国人内斗。

    第二种是日本资金控股的报纸,如《新闻报》、《文汇报》、《远东时报》。拿《文汇报》举例,这张报纸本由英国人1879年在上海创办。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开始介入并不断蚕食其他国家股份。1917年,日本成为最大股东,股份达到一半,第二大股东美国占据三成半,英国股份还不到两成。该报以英国人作为掩护,大肆鼓吹日本侵华政策。《远东时报》也是同样套路,日本人挤走美国创办者,将很少涉及政治的财经报硬生生变成了日本政府的喉舌。

    第三种是日本政府或组织收购的报纸,如《同文沪报》。他的前身实际上是日本乙未会于1889年6月创办的《亚东时报》,后来与《字林沪报》结合,摇身一变成为《同文沪报》,当中出钱《字林沪报》买下的是日本在华民间组织东亚同文会。

    为了与报纸配合,日本在上海还开设了十余家印刷厂以及多家书店。印刷厂为日本报刊与日本各种商业服务,而书店则是全面宣传日本文化的又一重大阵地。如虹口吴淞路与海宁路转角的诚堂书店,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都是规模与影响非常大的书店,就连中国著名文人鲁迅也时常光顾,这也是外务省多年经营,才换来的成果。

    由此可见,平台的建设多么艰难,花了外务省大量的资金和心血。而比起建设,更困难的是维护。要想中国读者接受报纸上传递的信息,就得摆出个中立的门面。

    这样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八一三”抗战爆发,全面攻占上海之后,为了占领舆论宣传阵地,日本外务省加紧对上海的报纸的重组。先是将《上海****新闻》改组为《新申报》,后又改名为《大陆新报》。如此大费周折,就是害怕中国读者看出报纸的日本背景。如今这些身份相对隐蔽的报纸,就是日本政府在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喉舌。而那些不小心暴露了身份的报纸,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行量一天比一天低,有很多已经面临停刊。

    中岛真雄仿佛看到了他旗下报社纷纷关闭的命运,如果他真的刊登了这篇烂文章的话。

    “诸君,我们得想个办法,替华中派遣军的宣传机关擦好屁股,决不能让帝国在上海多年的努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中岛真雄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可想而知他此时有多痛恨送来通稿的家伙。

    “实在是烂透了!幸好我是日本人,如果此刻看到这篇新闻的是个支那人,我想一定会立刻将报纸撕得粉碎,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购买了吧……”

    “是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烂东西……”

    “陆军,真是一帮不学无术的混蛋!”

    咒骂声在会议室里此起彼伏,这是日本帝国宣传机关向军队的控诉,虽然,并没有什么用。

    “要不,还是给那些贪婪的中国人吧……让他们先刊登出来,我们的报纸只负责转载。这样对内容的真实性就不用负责,而且,也不会暴露背景。”

    好不容易有了一条像样的建议,来自《文汇报》的实际控制人小林秋山。明面上的英国社长不过是个摆设,《文汇报》内部现在到处都是日本人安插的代理,已经被外务省控制得严严实实。正因为有着如此良好的表现,小林秋山说话的底气才会这样足。

    有时候为了服从服从侵华战略的需要,外务省难免会接到来自东京的命令,要求各家报社刊登一些过于倾向日本的文章。为了避免表现得太过明显而遭到中国读者的集体抵制。小林秋山他们只得另辟蹊径,用金钱收买贿赂其他报纸的编辑记者去替日本人发声,然后再加以转载。这其实就相当于花钱登软文。

    今天,小林秋山又打算这么做。

    “这样的新闻,大报社是未必肯发,小报纸又没有什么分量,小林君,你觉得,应该是收买哪家报纸的编辑?”中岛真雄这样问,实际上就算是答应了。

    小林秋山稍微想了想,然后说出一个可执行方案:

    “《字林西报》、《申报》、《上海泰晤士》,就在这其中选一个吧~三家我都有可以合作的老关系,只要肯花钱,不要求上头版,还是可以办到的……”

    “选能最快刊登的!”中岛真雄最后拍板。(未完待续。)

第279章 交易

    “那内容呢?不再加以审核吗?中岛院长,中国人的报纸可没有收到丝毫这方面的消息。要知道真实的才是新闻,如果我们刊登的内容最后被证实是虚假的,那可就是丑闻!”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事情的另一个关键,华中派遣军的消息来源究竟是什么?如果黄浩然真的被皇军杀死,按照中国人那四处漏风的保密制度,上海这边应该早就收到了消息。这么大的新闻,市面上绝不可能风平浪静。

    虽然中岛真雄也持着同样的顾虑,但盖有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大印的通稿就相当于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诸君!虽然我们现在的身份是社长或者编辑。但不要忘了,我们还是帝国整个大东亚计划的一份子。必须无条件配合军部的动作,这是天皇给外务省的命令!”

    将天皇搬出来,这就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屋子里的日本人们开始商量起版面布局和印刷计划。小林秋山则被中岛真雄单独叫了过去,被要求动用一切手段让这则通稿出现在明天早上出版的报纸上。

    两小时后,租界,爱德华饭店。《申报》资深编辑徐建秋摸着桌上的丝绒布袋陷入了沉思。坐在对面的小林秋山一直保持着微笑,摆在面前的咖啡却是动也没动。他们两人此前有过多次“私下里的合作”,徐建秋虽然不喜欢日本人,但却喜欢日本人手里的真金白银。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影响之广泛是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的。也正是因为《申报》这种超然的地位,日本人才会在屡次收购不成后,用上了这种收买编辑的下流手段。

    手指传来硬邦邦的触感,条状,冰冷,躺在绒布袋里的应该是金条,数量不少于五根,看来这一次日本人需要徐建秋办的事情不简单。

    “徐桑,我的老朋友,你就给句痛快话吧,能不能在明天的报纸上给我留出个版面……哦不~现在应该说是今天了……”

    小林秋山挽起袖子,露出手腕上的瑞士手表,然后用手指敲打着水晶表面。他这是在**裸地向对方炫耀财富。因为小林秋山知道,徐建秋是个财迷,只有先让他红了眼,后面的事才好办。

    华丽的款式,亮闪闪的表带,一看就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徐建秋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过去他和小林秋山的交易价码不过是几百块法币,这突如其来的高价,实在是有些过于刺激。徐建秋既想要,又害怕。

    五根以上的小黄鱼外加一块不知道价码的瑞士高级手表,这个日本人到底想在申报上刊登篇什么文章?必须弄个明白!

    钱的确是好东西,但也要有命去花才行。沦陷后的上海并不是日本宣传中的太平世界,青帮、武汉政府潜伏势力和各个方面的特工每天都在杀人或者制造爆炸。一旦被套上汉奸的头衔,你就很容易成为新闻纸上的几个铅字。

    徐建秋虽然是申报的编辑,却不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提高报纸的销量。

    “小林君,你知道的,我并不是主编。如果你想要登一些宣传日本军国主义的文章,我恐怕没有能力帮到你。之前几次你送来的文章写的都很隐晦,将你们的宣传企图掩藏的很好。这才能躲过主编的眼睛,发表了出来。但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事后也都被眼尖的读者揪了出来,主编最近很生气,事情不好办了……”

    也许是最近钱赚得够了,也许是潜意识里不想冒着个险,徐建秋一上来就把丑话说在了最前头。

    就像徐建秋所说的一样,申报和日本人的关系相当糟糕。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方实施检查制度企图控制《申报》,结果《申报》宣布拒绝日本人的新闻检查,于1937年12月14日主动停刊。之后《申报》采取了曲线政策,其旗下的汉口版、香港版于1938年初先后复刊。同年10月10日国庆节,《申报》借美商之名,在上海租界正式复刊,依旧秉持其“以肩荷社会先驱和推进时代的责任,使社会进入合理的常轨,并民族臻于兴盛与繁荣”的办报宗旨和工作方针,完全不买日本人的账。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冲突在先,所以现在审核稿件的时候,申报的主编和几名主笔对持支持日本侵略观点的文章完全不予采纳。也正是因为日本人打入申报内部特别艰难,徐建秋才能趁机狠狠敲了小林秋山几笔,发了大财。

    小林秋山没有生气,因为他太了解徐建秋了,这个家伙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人品却相当的烂,不仅喜欢赌博、包养,妓女、还抽鸦片,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外快,单单依靠申报给予的薪水,根本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徐建秋绝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觉得价码不合适罢了……

    “徐先生请放心,我带来的并不是外务省的宣传文章,而是一则真正的新闻!虽然对于你们中国人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但,民众需要知道真相不是吗?这完全符合你们申报一直秉承的原则,我认为您应该好好看看之后再发表意见……如果我是贵报的主编,对于挖到这样一则大新闻的编辑,应该给予重重地嘉奖!”

    黄色的牛皮信封被从公文包中取出,推到徐建秋面前,里面装着中岛真雄亲自捉刀写就的文章。华中派遣军宣传机关那篇通稿实在不能使用。中岛真雄几乎是绞尽脑汁,才换了个第三者的角度,将黄浩然遇袭身亡的事情表达得出来。整篇文章看起来就像是出自一名在武汉的外国记者之手,日本帝国的野心完全被隐藏在那虚伪的哀伤下面。

    徐建秋犹豫了几秒钟,最后还是拿起信封,取出里面的文章看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280章 文人和报童

    “徐编辑,你要对你说的每一个字负责任!”

    拍着桌子激动站起来的人是申报新闻版的主笔吕一方。他是在申报呆了近十年的老臣,见证了很多申报生死攸关的时刻。1934年11月,《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被特务暗杀,吕一方当时就在现场。去年面对日本人的逼迫,吕一方也是强硬停刊表态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一个愿意和申报共存亡的人,自然不愿意因为刊登一篇尚未核实的新闻,而毁了申报的声誉。更何况,这篇新闻的内容还是如此的令人关注。

    如果报纸刊登出来后却发现黄浩然没有殉国,那么申报就将拜拜背上咒骂抗战名将的罪名,读者的怒火可不是开玩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难道徐建秋不懂吗?怎么可以凭着一封没有出处的来信,就让申报背上如此大的风险?

    吕主笔的两眼瞪得就像铜铃,那表情就像是要将徐建秋生吞活剥一般,瞧的旁边的主编和几位主笔不禁后背发寒。他们只能将同情的目光投向坐在吕一方对面的徐建秋。

    这个老徐,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这几张破纸,要不是上面还盖着电报局的油印,真像是小日本谍报机关弄出来胡弄中国百姓的宣传纸。

    “负责任……怎么负?难道要我写封军令状?笑话,我们是报社,不是军队!你居然搞这一套……我也不怕告诉你,这位葡萄牙记者是我的朋友,而且上海不止我们一家报社收到了这封电报,如果我们不赶快通知印刷厂,将明天的头版换掉,那么我们申报就将是上海唯一一家错过这个大新闻的主流报纸。吕主笔……抗战明星陨落,这样的新闻我们申报都不敢登,还说什么肩荷社会先驱和推进时代的责任,使社会进入合理的常轨这样的大话!我看还是把办社方针和宗旨都改了吧!”

    徐建秋一改以前在报社里温吞水的性格,表现得异常强硬。甚至不惜开口攻击申报的精神根本,他这样做等于是彻底舍弃了后路。

    为了达到目的,完成外务省交给自己的任务,小林秋山在徐建秋身上下了血本。徐建秋从爱德华饭店离开时,公文包里整整装了二十根金条和一万元日本军票。另外,小林秋山还许诺给徐建秋一个上海市伪政府宣传部副部长的职位。

    中日战争全面开始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上海的懦弱表现早就被徐建秋看在眼里。他往日崇拜的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在日本的旭日旗下瑟瑟发抖。徐建秋觉得上海,早晚是日本人的天下,他申报的声誉做一份投名状,为自己换份锦绣前程,不亏。

    所以,徐建秋现在已经撕掉了全部的脸皮,准备赤身**的为日本人卖命了。

    “徐编辑,注意你的言辞!吕主笔想谨慎一些这并没有错~”

    口无遮拦的徐建秋激起了旁观者的愤怒。他们可以容忍不同意见的交流,甚至是吵架,但绝不能接受徐建秋对申报的蔑视。

    徐剑秋低头看了一眼手表,他戴的正是小林秋山爱德华饭店向他展示的那一块,这也是日本人给他报酬之一,据说市价超过五百美元。

    手表上的指针显示现在已经是11月7日凌晨三点,这个时间,印刷厂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早上售卖的报纸正从印刷机上被取下来。

    好了,终于忍到头了,徐建秋决定好,发泄一下他压抑已久的情绪。

    “谨慎,我看他是胆小如鼠吧!也好,我早就想到你们会这样思前想后,踌躇不前。所以我直接给印刷厂打了电话——明日的头版将改成将星陨落!除了黄浩然殉国的新闻,我还亲自操笔写了一篇讣告,凑满了头版的版面……”

    居然先斩后奏!这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编辑的权力~申报开办以来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恶性的事件!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徐建秋之外,全都怒了!

    “你怎么可以这样?徐建秋!你这是在胡作非为!我要开除你!”

    “快!快通知印刷厂!把头版改回来……”

    一屋子的人都慌了手脚,徐建秋则发出冷笑,靠在椅背上一动不动,从这一刻起,他已经和申报彻底决裂。

    改?谈何容易!上海沦陷之后,由于市面上讲话立场公道的报纸基本都被日本人关闭或被迫停刊。复刊后的申报发行量居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每期加上副刊,销量超过4万。如此巨大的数量,就是开动印刷厂的全部机器,也得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印出来。

    而最多再过三十分钟,上海各处的报童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将印刷厂里印好的报纸全部买走。一旦进入这个最后的流通环节,即使申报的员工全体出动,也绝无能力从上海的上千名报童手里将报纸如数收回。

    日本人的转载总算是有了出处,小林秋山交给他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徐建秋开始闭目养神,畅想自己当上市政府宣传部副部长之后的局面。

    印刷厂忙碌的机器旁边,穿着风衣的小林秋山冒充申报的员工在到处穿梭。他一定要亲眼看着印有黄浩然殉国新闻的报纸从机器上一页页地落下来,才能放心。

    “小张!换板子,这一期的申报,全都印完了~”

    操作工人的高呼让小林秋山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大半夜的忙碌总算没有白费,有申报这样的重量级报纸冲在前面,上海的日系报纸就可以全面出击,不用担心暴露他们的日资背景。

    小山一样的报纸被搬出工厂进行分装,小林秋山拿出怀表看了一眼,然后离开去给中岛真雄打电话。日本人的印刷厂里,无数的报纸正严阵以待,所有的头版上无一例外地注明着,转载自11月7日《申报》头版。

    “中岛君,我们的报纸可以销售了……”

    “吆西!我知道了~辛苦了,小山君~”

    两分钟后,聚集在《新闻报》、《文汇报》、《远东时报》、《同文汇报》发行门市部门口的中国报童们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报纸批发价比往常便宜了1/3,而且,可以赊账。

    就这样,几万份日本人精心印制的报纸被一个个中国报童抱在怀里,背在肩上,流向上海的大街小巷……(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009/ 第一时间欣赏血魂1937最新章节! 作者:负凌云所写的《血魂1937》为转载作品,血魂1937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血魂1937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血魂1937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血魂1937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血魂1937介绍:
x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请各位放心收藏!
日本对我国动的侵略战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在那个黑色的年代里面,有这样一批军人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的尊严而浴血奋战!
本文的主角回到战火纷飞的民国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战争当中,用他的力量给了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请各位读者和我们的主角再一次经历这段激荡的历史!
它会有一点不一样的改变,也算是安慰一下我们受伤的心灵!
希望我的《血魂1937》成为一本好书......
每一个倒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的勇士永垂不朽!血魂1937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血魂1937,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血魂1937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