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周国公TXT下载大唐周国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周国公全文阅读

作者:虚月01     大唐周国公txt下载     大唐周国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零七章 两人交好

    早朝过后,百官们一个个目光发直,身体僵硬。手中持着的笏板都仿佛要拿不住了一般。平日里三三两两,或者是讨论公务,或者是相约风花雪月之事,今日竟都是沉默不语。或也有一群一伙儿,却没有丝毫声音。

    许敬宗手中捧着珍珠,实在是拿不动那十贯铜钱了。对着旁边儿的李义府笑骂到:“你小子倒是帮老夫一把啊,拿着。”

    “哈哈哈,这不是怕老哥您舍不得给我吗?看着您捧着的这个样儿,我要是敢开口说帮您拿着,还真是怕您一口吃了我。”李义府开着玩笑,却也顺手接过许敬宗的十贯铜钱。

    两人平日里不算是相交莫逆,只能说算得上是熟识而已。而且许敬宗虽然是出身寒门,但是毕竟资格够老,官职够高。所以素来也没和这些寒门官员有过什么交往,从今天他站出来跪倒在地却每一个寒门官员响应就可以看的出来,他的人缘儿并不是特别的好。即便是在寒门之中。

    其实倒不是没人愿意来攀附于他,实在是这个老家伙太过于贪婪了。要是有人求他办点儿什么事儿,要付出的代价高昂到难以接受。而且许敬宗人品也比较差,拿了钱不办事儿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这个岁数了,对于权,钱一点儿都放不开。更可怕的是,对于美女还喜欢的不得了,可以说凡是能要的他全都想要。这一来二去,想要来投奔的寒门士子官员也就渐渐绝迹了。

    许敬宗也不以为意,毕竟寒门之中可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政敌。或者是能够对他有什么帮助的。

    但是李义府就不一样了。平日里素来喜欢结交朋友。为人也比较够意思。和一帮低品级的寒门官员走的很近,所以他一出来那帮子寒门官员也就都站出来了。其实到也不完全是交情所致,实在是目前他们的势力太过于弱小,一旦不报团儿在这诡异莫测的朝堂之中死的更快。李义府身为中书舍人,虽然品级不高,但是也绝对算是寒门官员中的核心人物了。而且身在中书省,自然消息也就灵通一些,往往能够给其他人带来些福利。就这样子。也笼络了不少的寒门官员和士子。贺兰敏之也是看上了李义府的这一点能力。

    两人都是聪明人,而且是极聪明的人。他们都在清楚不过了,自从今天朝堂上之后,不论他们想不想否认。在其他人的眼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体,是一根儿绳儿上的蚂蚱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自己就必须要打好关系,不光是朝堂上的关系,同样也还有私底下的关系。只有他们的关系好了,默契提高了。日后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好办。

    而且他们两个人也非常清楚,他们赌的就是一个前程。武则天许诺给他的也是一个前程。而事情一旦成功了。朝堂之上势必要大换血,到时候这一个巨大的蛋糕不是两个人能够切完的,所以根本没必要翻脸。就算是将来真的有一天要走到对立面儿上,也不急于一时不是吗?

    所以今日李义府特意甩掉了崔义玄,袁公瑜一帮子人跑过来和许敬宗一起下朝。而许敬宗也明白李义府的意思,才有了刚才的那一段儿对话。

    “老哥,您说咱们往后该怎么办啊?”李义府双手紧紧的捧着这一堆钱。十贯铜钱啊,以他平日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身子骨还真是有些费劲。就是不知道刚才许敬宗是咋接住的。

    “该怎么办?”许敬宗脸上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笑意,恨不得把自己的脸都多笑出几道皱纹儿来。宦海沉浮一生,他在这些小细节上丢掉的机会太多了,如今人老成精,他怎么会在这个关头给御史言官留下什么把柄呢?

    “老弟啊,老哥我往后这日子恐怕是要难过一些,不过终究是无伤大雅。但是你和今日里走出来的那些人恐怕就要悬咯。”许敬宗看着前方,带着三分调侃的说到。

    李义府瞬间哭丧着一个脸:“我还不知道我要完了?得罪了当朝太尉,我还能好的了?那个案子刚过去几年啊,刀尖儿上的血还没干透呢。我到现在还脖子发冷,真不知道刚才怎么头脑一热就冲出去了。”既然许敬宗愿意开玩笑,李义府也就陪着说笑两句。怪腔怪调的说的到也算是实话。

    “哈哈哈,你啊。”许敬宗果然大笑出声,接着才修炼的严肃起来:“不是老哥自夸,要是动我,就算是长孙无忌也得伤筋动骨。拿不下他,我也能把褚遂良拽下来陪葬。所以他就算是对我有所恼怒,也势必会精心筹划,短时间内不会出手。但是你不一样,老哥说句不好听的,想要办了你,一句话的事儿啊。”

    李义府听出来许敬宗的意思了,不论是真心假意,最起码他的语气里是真心有着担心和替自己考量的意思的。

    “谢老哥提点了,可是事到如今我还能如何?听之任之罢了。”李义府也没啥办法,这本来就是在做赌注,做一个天大的赌注。赢了,权势地位什么都有了。输了,就要把命陪在里边儿。

    许敬宗皱着眉头:“到也不必如此悲观,既然我们是为那位做事的,她庇护着我们也是应该的。”

    “就怕鞭长莫及啊。”

    “只要是有心,自然不会是鞭长莫及。我还未曾接触过那位,就连你说的贺兰敏之也未曾见过一面。说起来这样就陪着你赌了,也实在是有过意气用事。”

    李义府脸上带着笑,心里却鄙视非常。你这个老家伙要不是心里早就有数儿了,何至于这么轻易的就下了赌注。而且从今天来看,许敬宗和自己的状况不一样,他可不光是投资了武昭仪,他更大的投资是陛下,当今陛下。

    今天李义府也算是看出来,平日里虽有关注但却也机会不多,这会才正儿八经的确定陛下和太尉之间的博弈。许敬宗这个老家伙是投资了陛下,不光做了武昭仪手中的剑,更做了李治手中的剑。但是自己却没有他那个资格了,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武昭仪干了,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在成功前紧紧的护住自己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教导义府

    ‘不对’李义府心中一动,刚才就顾着自己想了,没注意许敬宗的脸色和语气。他既然这么说了,势必会有办法助我啊。

    “不知,老哥可有办法救我一救?”赶紧带着三分讨好的语气和许敬宗说着。

    “诶?哪里用的上救这个字,不过是相互帮助罢了。”这句话许敬宗还真没说假话,就是相互帮助。他平日里人缘儿不好,所以手中竟没有可用之人。现在既然明确的立足寒门了,那么就需要李义府手中的势力和人脉。虽然这些人官卑职小,但是有人就总比自己孤零零的显得有气势的多。

    在这朝堂上,有的时候注重的往往还就是这个气势。

    而且李义府这个人,有脑子,会办事儿。和这种人共事,要轻松很多。要是选盟友的话,许敬宗在这朝中找了半天,还真就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合适了。所以他不能出事,否则在这朝中自己就是独木难支了。

    这会儿他还不知道弘农杨家的存在,要不然恐怕就不是这样一个想法了,而是费尽心机的要和弘农杨家攀上一个盟友的关系了。

    “老弟如今的官位还是太低了,纵使聪慧过人也难免不会揣摩帝心,不知道在这上边儿的人是怎么玩儿的。”许敬宗吃力的腾出一个手朝着天上指了指。李义府自然明白这不是说天,而是说朝堂上的宰相尚书这一类的高官。

    “还请老哥指教。”

    “不知道老弟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简在帝心?”

    “自是听过。”

    “其实无非就是这四个字。在上边儿的人都在陛下的心中,你有什么才能适合做什么样儿的事儿,陛下心里清楚着呢。所以即便是政敌也很难轻易的就对你动手。因为陛下记得你。即便是被贬谪出京了。只要皇上没忘了你。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风风光光的回来。所以,只要不是惹恼了陛下,就一切都有机会。这也是刚才我为什么说即便是长孙无忌也不会轻易对我动手。因为陛下记得我,就算是费尽心机把我贬谪了,总有一天只要我活着,我就还会回来的,没有意义。”许敬宗看着李义府,严肃的说着这一番话。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一个盟友。一个能够和他站在同一高度上的盟友。而李义府,虽然够聪明,但是毕竟从来没有进过中枢,从来没有做过高官,这些为政的经验他不会知道。许敬宗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成长起来。

    “是。”李义府也明白,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这些宦海沉浮一生的人,除了自己的亲族以外就算是把这些经验带进棺材,也绝对不会对外人多说一句话的。

    “但是你不一样。你官卑职小,在这大唐之中五品官不知道有多少。陛下连七家五姓的五品官都记不住。更何况是你了?只要找个机会把你贬谪出京,让你再没有上朝的机会,陛下一辈子都不会想起你来。到时候不论你在哪,还不是任别人捏扁揉圆?”这些话就一点儿都不客气了,说的太重了。

    但是李义府没有生气,他知道许敬宗说的是真的,也知道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为了自己好。想到自己被贬谪出京,被别人捏扁揉圆的样子,李义府就背脊发冷,不由得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请老哥教我。”若不是抱着这一堆许敬宗的铜钱,这个时候李义府绝对恭恭敬敬的朝着他深深地施礼。毕竟这是要救命的话了。

    “无需如此,其实以老弟的聪明才智早也应该明白的。就是目前受制于眼界而已。既然咱们是为了宫中那位办事的,还是刚才那句话她庇护我们也是应该的。你做不到简在帝心没关系,宫中那位可以帮你做到就行。你我都是男人,都清楚这天底下恐怕再没有什么比枕边风更管用的了。而且如今公主新丧,那位的话更是管用。”

    听着许敬宗的话,李义府的眼眸都亮了。姜,还是老的辣啊。

    “那…那我该如何告知那位?那位怎么会同意呢?”

    “老弟这是急糊涂了,你我都是外臣想见宫妃无异于异想天开。但是你不是说有个叫做贺兰敏之的在外边联络我等?而且据你所说此人生有早慧,十几岁的年龄既然能料定朝中大势,他必定聪慧异常,既然如此又怎会不明白你如今的处境呢?”许敬宗看着李义府微微笑到。

    “对啊,我等虽然不能见到那位,但是贺兰大郎必定可以。真是当局者迷,当局者迷啦。多谢老哥提点,多谢老哥提点啊。”李义府也是激动的不行,毕竟一旦能够让李治记住他,那纵使被贬谪出京了,照许敬宗所言也必定会有将来的。

    “无需如此,现在咱们哥俩儿也算是一根儿绳儿上的蚂蚱咯,你不好了老哥我也好不了啊。不过我还没有见过你口中的那个贺兰大郎,心中也总是有些不安,你看什么时候找我们见上一面?”

    李义府笑着说到:“此事简单。大郎得了陛下恩旨在国子监进学,不过还没有开始,近些日子应该是清闲非常,今日我去安排明晚应该就可。”

    许敬宗点了点头,毕竟名义上已经算是跟着武则天混了,到现在连老板都没见过,说出去恐怕都不会有人信。以他这后半辈子小心谨慎这个作风,这次的赌注还真是够大胆的。

    “至于接下来咱们到底要怎么办,老夫也说不好。不过既然这个时候安排咱们上书废后,接下来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恐怕停歇不了了。老弟你要做好准备啊。”

    “不瞒老哥说,我等这一天实在是等的太久了。准备早在我步入政坛的第一天就做好了,然而一直也没有机会,唉!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虽万死而不悔矣!”平日里他脸上的笑容早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一种奋勇直前的坚定。

    许敬宗看着他,心中也不由得产生了震撼。他知道这个万恶的世道对他们这些寒门中人有多不公,可是他毕竟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又是一个朝代更迭的时候,到也不是太受排挤。毕竟哪怕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不是正统世家。更不用说程咬金他们了。他虽然见得多了,却也未必有这种特殊的震撼。(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敬宗平身

    正当许敬宗拜托李义府要见见贺兰敏之的时候,他已经到了许敬宗的府上准备见见这位名垂千古的大‘奸臣’。

    当然了,没有得到主人的准许门房和管家是绝对不可能让这么一个谁都没见过的人进府的,他也只能坐在门房的招待室内等候。平日里来许敬宗家走往的官员也一般都是在这个地方等候的。

    其实按照守门的小厮的意思,说不定直接就把贺兰敏之轰出去了。这么一个小孩儿,上来就说要求见当朝礼部尚书,想想就觉得是瞎胡闹。得亏管家正好儿在门口儿,要不今天他就丢了大脸了。日后恐怕有心人还会那这件事情耻笑他。

    许府的管家今年岁数也够大的了,不说有个六十恐怕也得五十多了。其实第到现在,他也没看出来贺兰敏之到底是谁,又是贺兰这个明显带有胡人色彩的姓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眼力,穿的是绫罗绸缎,坐的又是顶级的轿子,身前身后的跟随这贴身侍候的小厮,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一身的气质。

    在堂堂的礼部尚书府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一丝胆怯,恭敬有礼,却又不卑不亢。这一年四季的来府上跑关系的也并不少,那这个官员都没有这个孩子的气度。这岂是一个寻常人家能够培养出来的孩子?必定出身世家豪门啊。不过贺兰这个姓氏自己是真不知道,还是好好招待着等着老爷回来吧。

    “贺兰公子,小的给您再添碗水吧?”管家上前手中提着水壶。许敬宗的府上竟然不是用茶,而是用的白水,还真是…有点儿出乎意料。

    贺兰敏之暗自笑到,这府上的规模不是很大,也就刚刚符合了一个三品官的身份。光就外门看。也没有什么奢华的气息,这和印象中的那个许敬宗不太一样啊,难不成这个老家伙是清官不成?

    “烦劳管家了,在下不渴这水就不用添了。不知尚书何时能够回返啊?”对于老管家他还是很客气的。要不是他救场自己说不定还真就让那这个不长眼的东西真给轰出去了。

    “今儿个还真是不凑巧,按照常理来说老爷此时应该下朝回来都饮过水了。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了,还不回来。请公子稍待,稍待。”老管家也是一脸的不好意思,他心里也纳闷儿。

    “原来如此,那我等等无妨,管家也不用招待我了,府中事多您忙去吧。”

    “不忙,不忙。”

    贺兰敏之客气,老管家也不敢这么怠慢,毕竟自家老爷出身寒门。突然之间来了这么个世家贵公子,谁知道代表什么?万一怠慢了,自家老爷可不是什么善人。

    看着他的样子,贺兰敏之也不再坚持,坐在这里一口一口的饮着白水。管家不知道许敬宗今天为什么下朝晚了,他却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按照计划,今天许敬宗就要带着李义府等一帮子人请求废后了。这个事儿无异于是在大唐官场发生了海啸地震一般,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怎么可能和往常一样,上朝就和混日子没啥区别这么早就回来呢。

    其实对于许敬宗这个人。贺兰敏之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态度。说厌恶,有,而且是极其厌恶。这个人的人品实在是有够低劣,是那种到了极致的低劣。

    许敬宗为了收敛财物,不惜将自己的女儿,孙女作为联姻的工具。从草原。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到当朝的将军大员等等,凡是能出的起彩礼,能拿的出金银珠宝的。不论是地方远近,做妻做妾。他是一概不管。这不是联姻,这是卖女儿,赤裸裸的卖女儿。

    不光是钱财,还有美色。为了得到自己美艳的儿媳妇,他甚至不惜上书诬陷自己的亲生儿子,将他贬谪出京,最后到死都没能返回。当他权柄日盛的时候,买了不知道多少女人供他玩乐。

    作为唐朝史书的编著者,凡是和他关系好的人尽数掩盖其所有的缺点,树立成千古的好官。但是与他交恶的人,则是满篇难见其优点。

    从人品上来说,贺兰敏之对他是真的很是不屑。若是这种人平时被自己听闻,真是要忍不住上去吐他两口吐沫,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说佩服吧,贺兰敏之对他还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很多人都只是在高宗朝才熟识许敬宗的,但是偏巧贺兰敏之对他算得上是极为熟识了。

    他生于隋朝,早在隋朝还没有覆灭的时候他就已经出仕了。在经历了隋朝政变之后,就以独特的眼光投奔了当时的瓦岗寨李密,在李密军中负责粮草等工作。可以说是和当年瓦岗的将军们一起共过事。随后李密兵败之后,他就和李密一起投靠了当时的大唐。之后就在李世民的麾下出任秦王府十八学士,还曾经在李世民出征之时处理过一段儿时间的军国大事,深得李世民的赞赏。

    这是在这之间的事情,每每想到这些,贺兰敏之对于许敬宗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心里暗暗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这么多次的选择,从隋末战乱开始,到大唐建立,再到李世民的夺位之战,许敬宗一次都没有错过,一次都没有。

    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穷极一生奋力拼搏。只不过是因为一次的选择错了,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付诸东流。许敬宗对于这个实在是太擅长了,一辈子所做的选择,没有一次错了。

    隋末战乱,选了李密。

    乱世终结,选了大唐。

    夺位之争,选了李世民。

    再到了如今,后位之争,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武则天。

    或者还有一个隐性的选择,在李治和长孙无忌之中,他选择了现在还仍旧比较孱弱的李治。

    然而事实会向世人证明,这一次许敬宗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正如之前他的选择没有错一样。

    李治对决长孙无忌,李治完胜。

    武则天对战王皇后,武则天完胜。

    许敬宗的赌注每一次都会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这一次最丰厚。李治一朝换了不知道多少个宰相,但是真正能够善终的不多,即便是长孙无忌也最终没能逃的了一个赐死的命运。李绩虽然活着的时候备受荣宠,死后开馆见骨,好不凄惨。

    只有他,许敬宗,身前备受荣宠,死后哀容依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贪在生活

    贺兰敏之在这里胡思乱想,虽然待着却也算不上极为无聊。不过旁边坐着的老管家却是显得越来越急躁。过一会儿朝着大门方向望望,过一会儿朝着那儿望望。心道:我的老爷啊,平常也没见您这个敬业,今儿个是怎么了?

    所说是平常的客人,就算是官员来了,老管家也不慌。可是这位明明就是个十几岁的孩童,怎么他坐在这里自己这个心就是放不下呢。

    再回头看看坐在这儿的贺兰敏之,老管家更是不由得叹了一声,真真是好气度。平日里虽然没有世家公子到府上拜望,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再等了这么长时间,白水都添了第五碗的时候还这么淡定,一点儿都不急不躁的,却还真是少见。

    正当管家急得额头上都往出冒汗,越来越尴尬的时候,终于大门外边儿传开了守门小厮的声音:“老爷,您回来了…”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老管家一脸的激动,赶紧朝贺兰敏之说到:“贺兰公子,老爷下朝了,请随我一同出去吧!”站起来,弯腰示意着。

    “如此甚好。”等了这么久,等这个老头儿倒是有点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一出门,正好儿赶上许敬宗家的下人接过随身侍奉的另外一个管家手里的铜钱和珍珠。

    听着许敬宗严肃的交代着:“此乃陛下赏赐,你们都精心着点儿,清点之后放入府库不得有失。”

    在老管家的身后,贺兰敏之打量着他。身材不高,看起来显得有些胖,尤其是脸上,更是显得圆滚滚的。脸色红润。眉宇之间带着三分上位者特有的气质,此时虽然算不得是训斥,声音之中自有威严存在。总体来说,不算是奸臣之相。

    不过就这一点早就在李义府的身上反应过了。李义府又哪有一点儿奸臣相?生的风流倜傥,端的是一副好皮囊。许敬宗看起来这个样子,也不太出乎贺兰敏之的意料。

    又看到下人手中的珍珠和铜钱。听着他说是李治赏赐下来了,贺兰敏之嘴角往上一扬,事情成了。如今李治的赏赐下来了,就什么都不用问了,也什么都不用说了。当今圣上的态度已经十分明了了,自己让他们去做的事情成功了。

    “老爷”

    管家一出声儿,许敬宗就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自然是一下子就到了贺兰敏之了。眉头微微一皱:“起来吧,这位是?”

    许敬宗是何等的眼里,从衣着穿戴。到周身气质,一打眼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自己家伺候的下人。而且看自己的目光隐隐有平等之意,这点儿就更让他有些惊讶。这是哪家的孩子,竟有如此气度?

    “回老爷,这位乃是贺兰公子,少来拜望您,已经等候多时了。”

    “贺兰公子?”听着管家回报,许敬宗微微有点儿诧异。嘴里轻声念叨了一句,脑袋里也下意识的就往七家五姓和关陇贵族那边儿想去了。过了大概两三秒钟反应过来了:“贺兰公子啊。”

    赶紧上前朝着贺兰敏之微微一笑。没待他开口说话,贺兰敏之赶紧说到:“冒然来访,还望许尚书海涵呐!”说着双手抱拳施礼。

    不论怎么说,许敬宗年纪资历都在那儿摆着呢,而且又是如今最为倚重的大臣,礼数可是不能缺了。

    “贺兰公子客气了。客气了。倒是让公子久候,是老朽失礼了。”许敬宗赶紧上前将贺兰敏之扶起。语气之中比当时李义府客气多了,而且把自己的地位摆的极低。

    姜,还是老的辣啊。如今的李义府相较于许敬宗还是差了三分啊。

    将贺兰敏之的地位摆的高,有什么坏处吗?一点儿都没有。如今他们见不到武则天。一切的命令都指着贺兰敏之传达,这个时候宫外的事情就相当于是他在操持。你功劳大小,全在他一个人的嘴里,武则天才能知道。

    日后即便是事成了,这位是皇后娘娘的嫡系,是她的亲外甥。而武则天又一向与武元庆,武元爽多有龌龊,可以说武氏一门这算是一个能用的人。将来有朝一日,就算是登临三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目光远着呢,可不是只看到了现在,还能看到将来。

    感受着自家老爷的态度,管家的心里有咯噔一下子。得亏刚才自己还算是恭敬,要不然凭自家老爷,就能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许尚书不必如此。”

    “诶,你我之间就不用如此客气了。这样吧,我就喊你一声大郎,你就别拿我当外人。快快快,屋里坐。把我家中最好的香茶拿出来。听义府说你最爱饮茶,正好儿我家中有茶,屋中对饮。”一手拉着贺兰敏之,也不换衣服了直接就前往内堂。

    走着一路,贺兰敏之算是真心看出来了。这老家伙不是不贪啊,是真贪呐,不过是不在明面儿上显露出来。别看他房子占地不大,你看看这里边儿就知道了。走进第一进的院子就能听见流水的声音,而且这么大热的天儿院子里竟然散发着凉意。种植的树木,正好遮阴,舒适极了。

    屋中算不得是雕梁画栋也差不太多,最起码即便是自己走的弘农杨家,也没看到这么精致的一面玉制屏风。屋里边儿摆着冰山更是显得清凉,小几用的都是顶级的木材,一看就能看的出来。煮茶的下人已经将茶炉摆好了,火都已经起来了。屋中所用的熏香,只有在蓬莱殿才可以找到一个级别的,就是杨氏夫人那里和这个味道也有差距。

    等到一进屋,立刻四个二八少女端着水盆儿让两人净手净面,少女身上的脂粉气扑鼻而来,一颦一笑之间还带着特有的诱惑。

    等到一阵忙活之后,总算是入座。屁股底下嗯胡毯都比自己家的软和许多,应该也是特质的。

    看着坐在上首,嘴角含笑看着自己的许敬宗,贺兰敏之心里暗自腹诽到。这个老家伙还真是会活着,别人贪,贪的都是一堆金银珠宝,死物而已。他倒是真精,都贪在生活上了,真是过得舒服至极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记在心上

    坐在上首的许敬宗看着贺兰敏之,脸上的笑意越发显得亲切舒适。他仔细的看着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心中也是不免的生了赞叹之情。当真是一副好面相,哪怕是如今还未长开,也颇有一番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之气。若是将来入朝为官,也必定因这相貌增色不少。

    在唐朝,做官可不光是要看你的学问家事等等,还要看的就是长相。或许现在听来有些荒唐,可是在当时确实就是如此。凡是做了三品以上的高官,大多都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就算是年纪大了,也是一派儒雅的中年大叔,或者是仁善老伯的样子。

    这个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官员考评的一项。民间传说天师钟馗生前曾经考中过状元,就是因为面相丑陋,才被皇帝罢黜了状元的头衔,一时想不开气不过撞死在金殿之上,得了这天庭赐封为捉鬼天师。虽然传说不可尽信,但是容貌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首先,大臣们每天要面对皇帝,你长得赏心悦目了,皇帝也愿意多看你两眼,心里也自然会对你有好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若是面容丑陋,看之生厌,说不定影响皇帝的心情,最终还能影响到国家大事的走向。还有,就是大唐作为礼仪之邦,万国来朝,你这是要长得太过难看了,也是有辱国体。难免有些个不开眼的外国友人,就拿你的容貌取笑****上国了。

    不光是容貌,这一路走来,在贺兰敏之打量着许敬宗院落的时候,许敬宗可是没少暗中观察他。

    这会儿看着他目光竟然离不开自己身旁的两个美貌侍女了,许敬宗的脸上笑意更甚,看向贺兰敏之充满了深意:“大郎若是有心。老夫明日就差人将这二人送到大郎府上。”

    “恩?”骤然听到这么句话,贺兰敏之当时就蒙圈了。这两人送到我府上是干嘛啊?然后抬头看了一眼许敬宗,发现这个老家伙眼中满是调笑之色,而且是那种是男人都能看的懂的神情。

    ‘母亲的,小爷今年才十三岁好嘛?虽然是长得显老了一些,但是也远远不到启蒙的时候啊。你这老家伙是害我啊。不过您老先生都这大岁数了。弄这么满府鲜花,您有这心,不知道还有这力嘛?’

    “咳咳咳,尚书取笑了。小子今年不过一十有三而已,还早,还早啊。”虽然心中腹诽,还是客气的连连摆手说道。

    这回倒是许敬宗惊讶了,看贺兰敏之这面容他还以为最起码也得有十七八岁了呢。无论是从身高,长相。怎么看来也不像是十三岁的孩童啊。又想了想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跟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说这些事情是有点儿不太好。赶紧轻咳两声:“咳咳咳,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不多事了,以免将来老太君饶不了我啊。”

    “尚书和外祖母有旧?”听着他这话,仿佛是和杨氏夫人关系还不错的样子。

    “早年相识,但其后就不曾见过了。最近一次见面,也是在永徽初年了。”

    两人家长里短儿的又聊了一些,许敬宗的见识自然是不用说,长安城这点儿世家大族的事儿他知道的再清楚不过了。由杨氏夫人也将话题引到这儿来了。贺兰敏之虽然不太清楚,不过听听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坏处。将来若是在朝堂之上碰到了总算是熟悉一下,也不至于是两眼一抹黑。

    慢慢的,茶煮好了之后,两人就将话题引回了朝堂之上。

    贺兰敏之端起一杯茶水:“今日小子借花献佛,以茶代酒,先是庆贺尚书一战功成。”

    许敬宗看着贺兰敏之手中的茶水。不禁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哈哈一笑:“大郎何出此言啊?这还什么都没问,就知道老夫一战功成了?”

    “昨日将近宫门落锁我才从蓬莱殿中出来,直奔李学士家中。实在是事出匆忙,幸得学士承诺,才敢放手一搏。今日早朝未散就匆匆赶来尚书您的府上。也是心中担忧。不过既然陛下已经有珍珠,银钱赐下。必然是功成了,那我又何需在多此一问呢?”贺兰敏之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手中的茶杯端的稳稳当当。

    许敬宗点了点头:“大郎说的有礼,不过这未免太过简陋了。拿老夫的茶水敬老夫,可不是谢人之道哦?”虽然许敬宗贪婪,可是他更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向谁开口索要东西,贺兰敏之显然不在其列,这个时候就是一句调笑的话。说完他也举起茶杯:“不过既然大郎有心,那老夫也就受着了,请。”

    说罢,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用饮酒的礼节饮茶,可算是应了贺兰敏之的那句以茶代酒的话了。他也满饮了这杯茶水,两人相视一笑。

    “敏之自知礼薄,但此时远不到酬谢之时。说什么到日后定有重谢之话,未免有画饼充饥之嫌,今日小子也不多说这些空话。不过昭仪娘娘倒是有句话要带给许尚书。”

    许敬宗立刻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了,丝毫没有任何对武则天不恭敬的样子,看这态度是真的要把武则天当成主子来对待了。

    “请大郎明言。”

    “今日尚书所为,昭仪记在心中。”武则天和贺兰敏之一样,都并没有轻易许诺什么,不过越是这样,恐怕效果越好。

    “娘娘放心,有用到许敬宗一日,定不推脱。”许敬宗也表一表忠心,这是必然要走的过程。或许像更次一级别的袁公瑜等人,贺兰敏之不用亲自去见上一见,也不用他们来表忠心。但是许敬宗这个顶级的手下,就必须要这样。若不是受限制于宫规,说什么武则天也要来见见许敬宗和李义府。

    所有的人都是聪明人,武则天不在这个时候画下一个大饼,是因为本身这个东西就是虚无缥缈的。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需要大家努力才能得来的结果,即便是画下了也没有用处。贺兰敏之也是一个想法,到了许敬宗这个级别了,他看上的就这么一个东西,就是相位,他为你办事,你给他报酬,就这么简单。不用说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日后必有重谢啊什么,没用处,也显得假。只要把人家的功劳记在心上,比什么都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二人有旧

    端起手中的茶杯,贺兰敏之确实是感觉到了压力有点儿大。比当年面对着李义府的压力大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若是许敬宗平时那一副不正经,或者是笑眯眯的样子,他还勉强能够招架的住。但是一但这个老家伙严肃起来,这满屋子都是他身上的无形的气场,直直的压得贺兰敏之想要朝着他低下头去。要不是勉强有着武则天在后边儿撑腰,自己还真是干不过这个老东西。

    不愧是宦海浮沉一生,崛起于隋唐时期的名臣。也不愧他能历经三朝仍旧在这大唐官场混的风生水起,还会更进一步。在史书中的人物,即便是在厉害,也不过就是白纸黑字。当真真面对着他的时候,才会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此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实在是没话和许敬宗说了。

    如果年纪到了,倒是不妨和他聊一聊这人生趣事。但是自己这个年纪,还真是不太合适。

    “大郎近日可会进宫啊?”

    仿佛是感受到了贺兰敏之的窘境,许敬宗主动开口说道。他不想让贺兰敏之走,这是一个最好的拉近关系的时候。如果此事功成,他已经料到了贺兰敏之会青云直上的将来了。自己已经老了,多和这些少年交往交往没什么坏处的。

    “会,应该明日就会宣召入宫。毕竟小公主新丧,昭仪娘娘还是悲切不已,陛下仁善应该会宣我等进宫陪侍。尚书可是有什么话让我稍进宫中?”

    “恩...不是我的事情。而是李义府李学士和他身旁的一些寒门官员。”

    “哦?不知有何事需要我传话?”

    “他们如今已经算是危在旦夕了。还是希望昭仪能够及时救上一救。将来在朝中老朽也算是有个助力。”

    许敬宗说的不清不楚,他就是想考验一下贺兰敏之能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是显然,贺兰敏之还是清楚的。倒不是说他真的已经神到了政治老油条的地步,而是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在提议废后之后,长孙无忌曾经为了报复李义府暗中做过一些手脚。想要不通过李治,将他发配出去。

    一旦事情成了,李义府真的被长孙无忌发配出去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先不说他这个人将会起到的作用。光是如果武则天不能展现出庇护的本事,这个组织的人心很快就会散了。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了,谁还跟着你拼个前程啊。

    这件事情很重要,也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多谢尚书提醒,明日小子进宫之后一定会和昭仪说清此事。就是三省恐怕能够不通禀陛下就处置五品一下的官员,还望您多多关注。”既然提前知道了长孙无忌一定会下手,那就提前预防一下。

    “此事无碍,李学士本就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老夫又在尚书省,虽然不在吏部,不过也多有人脉。想要不声不响就发出敕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看贺兰敏之就是明白其中的深意了。许敬宗又是一阵惊叹,毕竟李义府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没能悟出来。这么一个还没有步入政坛的十三岁的孩童竟然有这份天赋。索性武氏一门之中能用之人也不多,而且他还姓贺兰。否则光是这个外戚,就够陛下头疼的了。

    “就是如今李学士等人还不能做到简在帝心,这点请昭仪多多扶持吧。”许敬宗也是有些可惜,若是有些能够在高层说的上话的人,何至于如此费劲的替他们筹谋。

    “本就是分内之事,也不能将事情全都交于你等,我们就坐享其成了。”贺兰敏之笑了笑说的倒是不遮掩。然后笑容逐渐收敛,按照事情的发展,既然朝中已经有人提出此事了,李治自然不会停下自己的手脚。接下来恐怕就是不断地找宰相们商议废后之事,事情就会进一步激化,真正恐怖的还在后边儿,不到了大唐你不会知道长孙无忌的权利,也不会知道所谓的世家大族到底有多么恐怖的势力。

    而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言人,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将会不遗余力的反对武则天。于志宁又不是一个有主见的,这将是一场宰相团和皇帝的争斗,这场争斗不知道有多少人将会被贬谪出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丢官罢职掉脑袋。

    “小子有一言,曾经向昭仪说过,今日再和许尚书说上一说。如今看来,所有相公恐怕没有一人将会支持我等,但是这朝中还有一人能够力抗宰相,也请您不要忘了。或许关键时刻他的力量会出乎意料的大。”

    “你是说...”许敬宗轻轻的端起茶杯,低声说道。然后又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与他相识近大半辈子了,在这件事情上,老牛鼻子是绝对不会站出来的,绝对不会。”

    ‘老牛鼻子?’贺兰敏之在心底念叨了一下,差点儿都没反应过来他是在说李绩。在当世,能够叫李绩老牛鼻子的恐怕也超不过五指之数了。长孙无忌,程咬金,剩下的就是许敬宗了。好悬自己都忘了,许敬宗也是出身于李密阵营,也是在瓦岗寨共过事儿的。

    李绩原名不叫李绩,甚至都不姓李。他原来姓徐,叫做徐茂公,在隋朝末年做过一段儿时间的道士,也是当年李密阵营中的军师。到了李治朝的时候,当年的人差不多都快死绝了,知道这些事情的恐怕都不多了,更何况还能把这个当世仅剩的一位军神,如今的英国公李绩叫做老牛鼻子呢。

    “这...小子也只是一说,既然许尚书和国公有旧,倒是不妨劝说一下,日后或有大用。”

    许敬宗当时就变了脸了:“若是昭仪娘娘有命,许敬宗自无不从。但是若是平常之时,我还真是不愿意登他的大门。先不说老牛鼻子脾气秉性这两年是越来越怪,光是他现在的这个身份也不是我好随意登门的,这里边儿的事儿太乱了,大郎年纪尚轻自是不知。不过我还是劝你,对他少抱希望。”

    隐隐觉得许敬宗有点儿怕李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摇了摇脑袋,人家不愿意也不好强求不是:“既然如此,那就算是小子多言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子报仇

    在和许敬宗又聊了聊如今朝堂之中的事情,然后把他想要带给武则天的话牢牢记住之后,贺兰敏之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站起身来告辞了。

    虽然他并不否认,许敬宗的府上还真不是一般的舒服。茶水足够香浓,身后服侍的婢女也足够貌美,但是和这么个老狐狸在一起相处,实在是浑身上下都不得劲。尤其是他那一双仿佛都已经快睁不开的浑浊的老眼看着自己的时候,总有一种所有的心思都被看透的感觉。

    不要说是李义府还是杨思训,就是如今的武则天或者是李治都没有给贺兰敏之这个感觉。许敬宗在政治上的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所欠缺的不过就是一个机会,一个登上巅峰的机会。

    所幸,此人终究还是为我所用。

    贺兰敏之也在心中不断的庆幸,如今的自己还尚且年幼。即便是自己登上政坛的时候,这一些千古的名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了。要不然就自己写两把刷子,恐怕都不知道要怎么让别人玩儿死。

    许敬宗已经到了这种恐怖的境地了,更何况上边儿还有足足压了他一辈子的长孙无忌和李绩了。贺兰敏之还没有面对过这两个人,李绩将来或许有机会,但是长孙无忌,或许自己终究是没有机会和他见上一面。也没有机会,亲自和这位名垂千古的人物有一次交际了。

    “阿三,回去替我下拜贴到弘农杨家。后日我在家中宴请杨家九郎,因为未曾见过其他兄弟姐妹。若是有兴趣也不妨赏脸。就不一一下贴了。”贺兰敏之坐在轿子里对外边儿的阿三吩咐到。

    “好嘞。等少爷到家后,小的立刻就去拜贴。”阿三在外边儿应声答到。如今他做这些事情也越发的得心应手了,处理贺兰敏之身边的一些交际上的杂事儿,他也是游刃有余。贺兰敏之用他也习惯了,要是偶尔有一天不见他在身边,还真是不太习惯呢。

    宴请杨家的兄弟姐妹,也是老早之前就已经答应好了的。甚至还曾经下过一次拜贴,都已经定好了。临时又出事改变了行程。但是这件事情是非做不可,自己自从来了大唐,还没有过一个友人呢,这样可不行。

    在大唐的官场,虽然说还没有像后世宋明清那样,特别重视同窗同学的情谊,以同门同年为政治盟友。仍旧是以家族为最基本的政治同盟。但是,贺兰敏之没有家族啊。

    武家那两兄弟,自从得知武则天仿佛是有心想要争夺后位,而且招致长孙无忌的不满之后。竟然直接就怂了。别说在朝堂上不敢为武则天说上一句话,就是回家之后对杨氏夫人也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将来。武则天成功登上后位之后,势必要将他们拿下。让他们也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贺兰敏之想到这儿,眼中凶光一闪,他从来不是个不记仇的人。他也绝对不会忘了,当年的时候武元庆是如何将自己孤儿寡母赶出家门。也不会忘了,武元爽甚至想要将自己的母亲嫁出去,来换取他自己的政治利益。

    这些年,即便是对武顺他也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些事情。无论是明面上,还是私下里都未曾对武家有过任何不满。仿佛已经忘了当年的事情一样。杨氏夫人和武顺也自然而然的就以为贺兰敏之当年年纪还是尚轻,时间一长就不会再记得了。岂不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还有……贺兰家的那一帮人。如果说武家人他是注定要报复,但是终究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的话。那么贺兰家,有自己延续香火就行了,其余的人,尤其是自己那个所谓的二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伴随着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高,他能获得的势力就越来越大。很多以前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也应该拿出来想一想,筹划一下。以免到了将来,突发奇想,有些措手不及。

    武家指望不上,自己又即将前往国子监中进学。这次可不是和太学那会儿一样,隔断儿时间去点个卯,有专门的助教来指点自己启蒙。这次可是要国子监中的博士亲自教授自己学业,而且是要跟班进习,每日按时上课,放学。

    那么弘农杨家的作用立刻就展现出来了。不知道以杨九郎的年纪,他是不是还在国子监进学。要知道,那个地方可是足足二十岁才可以结业的。但是杨家肯定有人在国子监中进学。自己也需要在那里找到朋友,或者是政治盟友。

    自己还年轻,总不能一直和这些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一起。以至于耽误了在年轻人之中的交际。这样并不太有利于在政坛的发展,而且也容易与一个年轻的大唐脱节。

    国子监之中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如今除了许敬宗这个奇葩以外。其余的三品以上的,要么就是世家大族,要么就是开国的公侯。这些人身后都或大或小的有自己的家族势力,这些家族势力都是有着政治派系的,自己即便是交朋友也不能胡乱的去交。

    这些个东西,自己一个初来乍到的人肯定是不明白。就需要弘农杨家的人来带着自己。一是可以庇护自己,不至于第一次来就被别人难为。二也可以跟自己讲讲一些人际关系的事情。世家绵延千年,自然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来交往。贺兰敏之可没有自信,刚一入国子监就浑身散发着王八之气,各大世家豪门子弟过来纳头便拜。博士教习哭着喊着说自己天资聪颖什么的。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别人学吧。

    虽然这样恐怕显得多少有些功力,但是贺兰敏之相信,杨九郎不会拒绝的,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代表着什么。杨思训也不会让他拒绝的,当许敬宗横空出现,杨家应该已经有了巨大的危机感。这个时候,他们除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更进一步了。事情都已经到了现在这地步,就算是他们想撤退,也没机会了。

    即便是没暴露,长孙无忌也容不下他们。在杨家胜利之前,关陇贵族也容不下他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教训宰相

    长孙府…

    长孙无忌端坐在上首,小几之上一尊香炉飘着袅袅的檀香。中国人的文人政客仿佛都免不了这个习惯,年纪越大对于佛道的感觉也就越好。

    当然,长孙无忌并没有礼佛进香的习惯,也没有招揽道士望气炼丹的想法。他只是喜欢这种宁静的感觉,喜欢檀香的气味。

    几卷帛书,一杯白水。

    他的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清淡,平日里喜欢的茶也渐渐的不再饮用了。他已经越发的习惯白水了,似乎他的心也如同这白水一样,清澈透明宁静。然而,这不过是他从政一生年纪大了求的一个心安而已。正是因为他在追求,却也恰恰说明了他求不得。

    褚遂良显然远远不如长孙无忌,坐在下手的他脸色难看的都不行了。手中的茶杯不断的举起又放下。即便是坐在旁边儿的韩瑗来济都不想看他那张臭脸。两个人在旁边儿用眼神自顾自的交流着。

    下了朝,来济扶着长孙无忌,四人就一起到了长孙府上来议事。这么多年,这恐怕还真是不多见。为了避嫌,也怕皇帝猜忌,宰相们一般都是在政事堂议事,即便是再急的事情也基本不会互相登门。长孙无忌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已经有些难以言说了,平日里素来重视,今日竟然也是忘了。可见许敬宗的一句废后,对这四位相公的打击究竟有多大。

    “太尉,一进门您就说让我静心。如今这香也点了,茶也用了。这都快半个时辰了。您倒是说句话啊。”褚遂良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开口说到。

    平日里一向脾气比较急的来济都没着急说话,褚遂良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大。

    听到他的声音,长孙无忌慢慢的睁开闭着的双眼。看了他一眼,缓缓的举起手中的杯子,饮了一口白水,才慢慢悠悠的说到:“陛下罚了你一年的俸禄,看起来丝毫没有用处啊。登善,你今年都多大岁数了。还是这样一个火爆脾气,不知道静静心,将来会吃亏的。”

    登善是褚遂良的字,如今这满大唐之中能这么称呼他的,还真是找不见了。就是族中长辈,也不敢就这么直呼他的字啊。

    “唉…这都大半辈子了,我这脾气您也不是不知道,哪还改的了啊。如今这事发突然,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啊。这些年,中宫无所出。早就已经就要纷纷了。刚刚太子记在中宫名下没多长时间,眼瞅着好不容易消停下去了。许敬宗这厮竟然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率领着那帮子寒门公然上书请求废后。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个先例不能开,一开将来想要在收,可就收不住了啊。”就跟好不容易轮到自己说话了似的,褚遂良根本就收不住的说了一堆。

    但是他说的这些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都做到了大唐宰相这个地步了,这些摆在明面儿上的事情还用他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韩瑗来济一般都不会说话。虽然同样是宰相,褚遂良毕竟是先帝的辅政大臣还是比他们俩强上一些的。即便他们有所不满,也不会说话。

    “哦?呵呵,那登善说说,事到如今该当如何去做?”长孙无忌也不闹,轻笑两声继续问道。

    “以在下愚见,此风不可涨,此气不可纵,必须立刻刹住。今日于许敬宗之后走出来之人乃是中书舍人李义府,想必来相也熟识吧?立刻由三省发部敕令贬谪出京。至于其他寒门官员,皆依照此例,迅速贬谪。至于许敬宗,可上奏陛下,免其礼部尚书之位,另其告老也就是了。毕竟是伺候先帝一生的老臣,也不用太过苛责。”褚遂良侃侃而谈,说的自己竟然都面露微笑之色。看其面容,仿佛天下尽皆操于他手,政令由他而出一般。

    “呵呵呵,哈哈哈。”长孙无忌听着他说完,一开始还只是轻声笑道,后来竟然大笑出声来。

    三人不明所以,但是其中嘲讽之意还是很明显的。褚遂良紧皱眉头:“不知太尉为何发笑?”

    听着他问完,长孙无忌立刻收声用虎目狠狠的盯着他。长孙无忌积累一生的气势,即便是如今的褚遂良又怎能抵抗,直到看的他浑身都不舒服了之后,才说到:“老夫只知这天下姓李,不知从何时起,这天下竟然姓褚了?”

    诛心,诛心之言。

    这话要是流传出去了,莫不说褚遂良一人官职不保,性命丢掉,他褚氏一族恐怕都会被牵累。

    褚遂良把眼睛瞪大了,似乎是不敢相信长孙无忌这么说。吓得他面色惨败,竟然一时之间都忘了反驳了。等到反应过来之后才骤然惊呼:“太尉为何害我?”

    “害你?老夫这是在救你啊。”长孙无忌大手在小几上重重一拍,厉声暴呵:“你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这天下是你一人说了算吗?堂堂礼部尚书,难道你一言就可随意任免?那么多寒门官员,难道你就可随意贬谪?你难道不知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官员任免皆决于陛下之手,你好大的胆子啊,褚遂良,褚登善!”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吓得褚遂良面无人色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行礼听着,等到长孙无忌吼过了之后才敢九十度弯腰:“登善一时情急,竟犯下滔天大错,请太尉责罚。”

    他也明白了长孙无忌为何会如此生气,这会儿被吼了以后倒是静下心来了,刚才自己真是鬼迷心窍了。

    来济和韩瑗越发的尴尬了,坐在这里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长孙无忌继续用虎目狠狠的瞪着他,也没喊他起身。过了良久之后,才缓缓的说到:“起身,你要谨记,先帝知你忠心才选你为辅政大臣。切莫因身份变动,竟忘了根本,需知你我能有今日都是先帝恩德,都是陛下仁厚。”

    “今日太尉教导,在下必定熟记于心。”又恭恭敬敬的施礼之后,才敢起身坐下,这下子但是也不太着急,刚才的慌乱之色也不见了。褚遂良就是褚遂良,不是庸人。否则也不会被晚年的李世民看重,最后留下来给李治作为辅政大臣。(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计出三相

    在褚遂良总算是回归于平静之后,这四位大唐帝国处于权利巅峰的男人,总算是能够心平气和的静下来好好的聊聊这件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的事情了。

    来济率先开口:“太尉,褚相刚刚所言虽有不妥之处,但总体上理儿还是这个理儿。在下也是这个意思,此风不可长,今日有许敬宗李义府,明天就敢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兴风作浪。我等不可不防啊。”

    来济的声音之中充斥着阳刚之气,和强硬的态度。他的脾气比起褚遂良来说再上不再下。更何况,他可是目前大唐宰相之中唯一一个出身军旅,而且是军人世家的人。

    如今怒目圆瞪,一张黑脸之上满是严肃和冷峻。仿佛这里不是长孙府而是战场之上一般。

    韩瑗跟来济则是两个反差,他一副白白净净的样子,脸上也总是带着笑容,见了谁都是和风细雨,说话也从不粗声大气。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颇有一番世家大族出身的气质。

    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好说话,脾气温和,但是知道他的人却没有一个不头疼的。生性执拗,认死理儿,一件事情说一不二完全没得商量。就是李治对于这个货也是十分头疼,仿佛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政治交换,他认定的你不去做,就一遍两遍三遍的不断上书让人头疼的不行。不过好在他认定的也大多都是于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而且做事能力也是一流,加上长孙无忌的保举和支持他才能够问鼎相位。

    “太尉。褚相。来相言之有理啊。许敬宗此人一向老谋深算。绝对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就对中宫出手,其背后定然有人。这天底下,恐怕就没有比咱们的昭仪娘娘更希望中宫有失的了。昭仪有子,若是如今此风咱们刹不住,将来等太子和皇子殿下都长成之后,这朝堂之中还不定要掀起多大的风波呢。”

    都不说别的,光是这份眼光就不是一般人赶得上的。甚至是难以望其项背,韩瑗的眼光从来不局限于一朝一夕。他往往能够看到更长远的地方,能够未雨绸缪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却也往往忽略了眼前,难以保住自身。

    来济看不到韩瑗那么远,军旅养成的习惯让他比任何人更懂得抓住现在和机不可失的重要性。两个人的性格完全呈现了互补的趋势,长孙无忌甚至曾经有过预言,若是给他们两个时间,将来他们会成为这李治朝的又一个“房谋杜断”。

    当年在李世民麾下,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闻名天下的人物。房玄龄善于思虑,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考虑的妥妥当当,但是却偏偏有些优柔寡断难以决策。杜如晦没有房玄龄那般。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都考虑妥当,但是他却偏偏行事果决。能准确判断出来正确与否,并且得出结论。两人一配合,几乎能将这天下大事处理的妥妥当当。这“房谋杜断”的名声也就渐渐的传了出去。

    如今的韩瑗来济同样是如此,一个善于前瞻,有远见卓识。一个善于把握现在,能够处理好当前之事。褚遂良难以交托大任,长孙无忌断定一旦自己有个万一,他恐怕不久就会触怒李治遭到贬谪。所以他特意挑了韩瑗来济两个人作为李治将来的臂膀。如今不过是因为时日尚短,他们还没有展现出来自身完全的才能。不过将来有的是机会,他们现在在这个宰相班子里还不过是两个相对来说的年轻人,这还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长孙无忌坐在上首,恢复了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着他们三个。缓缓开口说到:“依三位之意,如今该当如何?”

    褚遂良,来济,韩瑗看了一眼对方互相点了个头,韩瑗开口说到:“贬谪许敬宗李义府,寒门官员其余的大多不成气候,留他们在朝中也无所谓,罚一罚俸禄也就够他们受的了。”

    不是他们不想将所有的寒门官员都贬谪了,实在是朝廷要这些人还有的是用处呢。自从隋朝隋炀帝开启的科举制度之后,这天下人的心就都活起来了。人人都想着通过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天下人的一种心灵寄托。即便是科举时间不定,取士不多,但也可以起到一种仪式性的作用。这些科举取来的寒门士子,更可以在朝中做一个典型的模范给天下人。

    只有这条道路开了,天下人无论是商贾还是农民都能过安安心心的奔着这个希望去努力。若是把这条路绝了,仍旧是用家族取士,先不说皇帝答应不答应,百姓就第一个不允许。这可不是秦汉三国了,不是家族可以完全掌控天下的时代了。若是真的惹怒了天下百姓,哪一个家族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所以科举必须要进行,寒门官员必须要有,不论是装点门面还是安天下寒门士子的心,他们都是根本不可轻易动摇。只不过,就算是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科举入了朝廷又如何?寒门的一个标签就够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终其一生都在五品微末小吏上蹉跎了。

    拿着那点儿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俸禄,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朝廷发下来的那么几件衣服,这些寒门官员可怜。但是却也比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好的多了,也比沦为低贱的商贾好多了。不论如何也算是个官儿了,所以这么多年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科举。

    如今按照韩瑗的计策在把俸禄给停了,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路啊。在许敬宗李义府被贬谪的情况下,谁还敢跟着武则天干?谁还敢和中宫过不去?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重要害。还可以美其名曰,对着天下的寒门官员说只诛首恶,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不愧是做到了宰相这个级别的人,长孙无忌轻飘飘的看着韩瑗三人,眼中不知道闪烁着什么样儿的神采,反正是再坐的每一个人都看不透,也猜不明白。(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叮嘱子孙

    最终褚遂良,韩瑗,来济心满意足的从长孙府走了出去。完全没有了来的时候那般的愁眉苦脸的样子。三人谈笑风生,颇有一番不将天下事放在心中的样子。

    在他们的心中就是这样觉得的,寒门是什么?李义府是哪位?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啊。许敬宗或许是有点儿麻烦,可不过也就是小事一桩。在场的三位宰相难道还干不过一个区区的礼部尚书?至于那么多的寒门官员,先没人罚上一年的俸禄看看老实不老实。若是听话了,学乖了,可以既往不咎。若是依旧我行我素,贬谪一批,再来一批也就是了。

    三人有说有笑的走了,长孙无忌就这样坐在原地甚至都没送上一送。他在心头冷笑,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知道,这个时候即便是他说的再多,他们三个也听不进去了。所以他干脆也就听之任之了。

    长孙冲手中端着食盒走了进来,轻轻的打开,然后摆了几样儿小点心在长孙无忌的小几前:“父亲大人,已经过了午时了,您也连着上朝和三位相公议事了大半天了,用些点心吧。”

    “啊,好啊。”说着拿起了离得最近的那个盘子里的小点心放进嘴里:“为父还真是饿了。你不说还好,你这么一说,点心这个香味儿一飘就更显得有些饥肠辘辘咯。”

    今天朝中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三位宰相走长孙无忌都没送送,长孙冲本以为他心情应该已经糟糕透了。没想到看样子还是不错的。

    “来来来。冲儿坐。和为父一起吃点儿。最近府上这点心做的是越来做好了啊。”

    “是,父亲。”

    长孙冲已经用过午饭了,不过陪着自己的父亲他当然是愿意的。赶紧跪坐下来,顺手也拿起了一块儿点心放进嘴里。

    “冲儿啊,今天朝中的事儿你怎么看啊?”长孙无忌满脸带笑的问道。

    “儿愚鲁,不能明白其中深意。不过总觉得中宫似乎没有许尚书所言如此过分,而陛下也不应该在最后还赏了他一斗珍珠,十贯铜钱。”长孙冲斟酌了一下才说道。

    在他的印象中。小的时候还有刚刚被授官的时候父亲总是询问自己对政事的一些看法。等到年纪大了反而是从来都没有询问过自己的意见了。

    “哦?此言何解啊?”长孙无忌似乎对于他能说出这一番话很是高兴。脸上的笑容把皱纹儿都衬托出来了。

    “儿曾闻写天下之人莫不追名逐利,陛下的赏赐就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世人必定会对陛下所赏赐的行为趋之若鹜。然而此次陛下却因许尚书提议废后而赏,岂不是助长了世人谤叽中宫的风气?”面对着自己的父亲,即便是长孙冲略微有些不适,却也并不畏惧。

    谁知长孙无忌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竟然全部收敛,一时之间竟然呆滞了。

    长孙冲以为是自己说的有问题,惹得他不快了。赶紧认错道:“儿有错,请父亲勿怪。”

    良久之后,长孙无忌才长长的叹息了口气说道:“我儿何错之有?没想到这堂堂政事堂的大唐宰辅,竟然还不如我儿看的透彻。惜哉悲矣!!!”

    长孙冲不明所以,只能低着头不说一句话。

    又过了一段儿时间之后。长孙无忌仿佛才反应过来:“儿啊,起来吧,为父有话要交代于你。”

    “请父亲教诲。”长孙冲赶紧拱手。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长孙无忌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又叹息了一声:“冲儿,为父今年已经六十又一了。百姓们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活到七十岁呢?就算是太宗陛下不也是早早的就走了吗?我老了,就算是再能活,也没几个年头儿了。往后这长孙家可就要交给你啦。”

    “父…父亲,为何如此说?您身子骨儿还硬朗着呢,儿不许您如此说,您必定能长命百岁。”长孙冲虽然并不聪明,但是却足够纯孝。对于长孙无忌一向亲近,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自己的天,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个天会塌下来。

    “痴儿,听为父说。我这一生纵横捭阖,辅助先帝创立这不世功勋。到了陛下一朝,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人臣巅峰莫过于此,为父没有什么遗憾。就是现在闭上眼睛,也没什么遗憾。”

    “父亲……”

    “听我说。”长孙无忌板起脸来继续说道:“为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你的几个弟弟。你们都没有从政的才能,也注定不能再官场上有所建树。若是为父有一天真有个万一,切忌立刻让你所有的兄弟辞官归乡,不可再贪恋朝中富贵。听明白了吗?”

    长孙无忌言辞郑重,一点儿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长孙冲也不敢问原因,只是拱手扣头称:“是。”

    “唉…为父执政数年,虽然如今看不出来,不过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一旦我走了,必然互不住这长孙家。”

    长孙冲也不是傻子,经长孙无忌这样一点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缘由,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还有一件事是为父要特意叮嘱的,就是切忌一定不要与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再有往来,听明白了吗?”

    这下子长孙冲就不明白了,褚遂良是早在贞观年间就和家中交往甚为密切了,韩瑗来济更是父亲一手提拔的,今天这是怎么的了,突然之间竟然还不让往来了?

    “儿不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长孙冲充分发扬了不懂就问的精神。但是他的父亲并不想给他解释:“你不用懂,也不是你应该懂得,按照为父说的去做就是了,哪怕日后他们其中有人权势比现在更甚,也不要与之交往。陛下仁善,定不会难为你等!”

    至于最后一句话,长孙冲就更不明白了,为什么陛下会难为他们……不过这么多年养成的听长孙无忌的总是没错。

    “唉…”

    这偌大的房间之中,长孙无忌的叹息之声一次比一次重,一时比一时频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监一言

    长孙无忌唉声叹气,却也无可奈何之际。

    褚遂良,韩瑗,来济仍旧是谈笑风生,似乎刚才所有的不快都已经消失了一般。

    许敬宗则是在府中慨叹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年仅十几岁的孩童竟然如此聪慧,厉害。

    李义府则是如同惊弓之鸟,在府中琢磨着是不是要去见见贺兰敏之。

    朝中文武百官,仍旧各司其职,似乎朝中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但是明眼人在回到自己的府衙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之前所做的所有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例如贪赃枉法,欺上瞒下之事,收拾的一干二净。

    他们知道,自从许敬宗今天登上朝堂参奏中宫之后,这平静了很多年的大唐朝局势必将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狂风巨浪。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都会被牵扯进去。

    民间有句老话儿,叫做不打馋,不打懒,就打不长眼。平日里贪个脏啊,不叫什么。这满天下所有的官儿,就没有一个不贪的。平日里屁股不干净没关系,这做官儿年头长了,谁又能保证自己都是干净的呢?但是这个时候不行!就是你没有事儿,还架不住一个莫须有呢。

    何况,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事到临头了谁也怪不了。

    而正在臣子们各怀心思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李治端坐在宫中龙塌之上也是心思深沉。

    平日里的这个时候,刚刚下了朝应该是要去蓬莱殿逗弄逗弄安定小公主,和武则天温存一下。可是今日,他却没地方去了,只能独自一人端坐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之中,看着那仿佛一辈子也批不完的奏折。

    他喜欢武则天。丝毫不否认对于她,自己甚至生出了一种帝王不应该有的感情。可是李治不怕,因为当年自己的父皇和母后就是这个样子的。相处的时间越长,武则天带给他的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禁忌的享受,也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萌动了。

    对于他来说,如今的武则天更像是他的妻子。给了他从小就缺失的家的感觉。李治喜欢一下朝就赶紧走到蓬莱殿,喜欢抱起安定公主看着武则天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柔柔的问上一声:陛下,可要再用些早膳?

    那就是家的感觉,是小的时候母后对父皇的感觉。李治每每都在心中这样想到。但是如今,安定公主没了,自己的昭仪天天以泪洗面。而他这个父皇则更是可恶,竟然拿还不满一月就夭折的孩子做由头构陷自己的妻子。他不敢去蓬莱殿,不敢看当年安定公主的那张小摇篮床。也不敢面对着武则天。

    但是他没办法,他想不到别的能够废除中宫的方法。他已经足够厌恶了,几乎不能忍受这种连自己的家都被长孙无忌操在手中的感觉了。这个皇后他不满意,这天下他都不满意。

    不过纵使他心中有所愧疚,可是今天这件事情确实是有成效的。李治已经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这朝堂之上并不是完全被长孙无忌把持着,还是有些人能够理解自己的用意,敢于站在自己身边的。就例如礼部尚书许敬宗。

    “王来福,给朕上杯奶茶。”李治朝着身边儿的老太监说道。

    王来福抬手应了一声。赶紧上了一杯热奶茶。正在到的时候,李治突然问道:“你觉得礼部尚书许敬宗这个人怎么样啊?”

    似乎是满不在意的随口一说,但是陪着李治长大,伺候他这么多年的贴身太监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性子。既然有事情都能开口问自己了,就说明他想听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其实对于许敬宗这个人,王来福一向并不喜欢。而且对他的人品深感不齿。但是如今皇上要用他,而且和自己没仇没怨的,他自然也愿意顺着李治说两句好话。

    “嘿嘿,大家这可真是难为老奴了,我一直在宫里边儿。哪能知道许尚书是个啥样儿的人呢?”虽然是打定注意要说两句好话了,可也不能让皇上以为自己时刻关注着朝政。无论是太宗陛下还是当今陛下都是极为讨厌宦官干涉政事的。一边儿说着,一边把奶茶递给李治。

    “说的也是,瞧朕都糊涂了,你怎么能知道呢。”李治也一拍脑门儿,笑呵呵的说道。然后接过奶茶轻轻饮了两口。

    “不过老奴虽然不知道许尚书为人如何,但是却知道他的一桩事情,大家要不要听听?”

    “哦?还敢吊着朕的胃口,快说。”李治笑骂了一句。

    “诶!”王来福也赶紧的说:“当年先皇后过世的时候,许尚书曾经失礼大笑,惹怒先帝招致贬谪大祸。”

    听了这句话,李治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他倒是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当年母后的葬礼上许敬宗竟然开口大笑。眼中凶光一露,似乎刚才对他的好感全都消失了。李治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极深厚,任何人胆敢有丝毫不敬他都难以容忍。记得当年许敬宗被释放归来之后,任太子的暑官,自己还好一番刁难。后来看的日子长了,他也渐渐听话,才有所好转。没想到自己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王来福看着李治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要坏,赶紧接着说到:“老奴听宫中小内侍说到,此事非是许尚书之过,实在是因为当时一位大臣特意逗笑于他才招致如此大祸,可见是有意陷害为之。”

    几乎是神转折啊,王来福这两句话可以说算的上是神转折。

    李治听了这句话几乎立刻眼中的凶光就消失了:“你可确定?”

    “这老奴倒是不敢,不过许尚书毕竟是跟着先帝的老臣了,想来也不会不知道先帝和先皇后的感情,怎会对先皇后如此不敬?”王来福这句话说的有艺术极了。不光说了许敬宗不会对长孙皇后不敬,又说了他跟随李世民多年。一下子就让李治彻底明白过来了。

    “是啊,许敬宗毕竟是跟随先帝的老人儿了,怎会对朕的母后不敬。是啦,是啦。”李治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许敬宗这个老狐狸一向善于自保,怎么会公然在母后的葬礼上大笑出声呢?一定是有人陷害,一定是这样。

    王来福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暗暗的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事迹暴露

    若是贺兰敏之能看到眼前这一幕一定会说:看吧,这就是太监的重要性。

    经过无数次历史的证明,跟在皇帝身边儿最亲近的人不是皇后,不是宠妃,不是宰相,是太监。尤其是那些陪着皇帝一起长起来的,看着皇帝长起来的,他们就扮演了玩伴儿,长辈,最亲近的人,最值得信赖的人各种各样的角色。是对于皇帝来说极其重要的人。

    他们的一句话,有的时候比宰相的一百句话都管用。今天王来福的一番话,彻底封死了许敬宗倒台的可能性。即便日后再有人拿不敬长孙皇后说事儿,李治也不会认为是许敬宗的错了。

    到完茶,说完话,王来福安安静静的退了下去。就在大殿的一侧,也不说一句话,也不因为刚才自己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而感到有什么自豪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的影子和大殿柱子的影子合为一体,这个人就和不存在一样。

    太监就是这样,他们或许有的时候都不能算是个人。他们只是一个影子,一个皇帝在暗处的影子。明白这意义的人,可以活的很好。若是不明白的,即便是爬到了最高点,也注定用不了多久就会迅速的摔下去。而王来福对于这一点清清楚楚,所以他能成为这大唐帝国的常青树,直到他老到不能在伺候李治的那一天。

    太监的生存之道就是这样,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却无比简单。但是端坐在龙塌之上的李治却不然。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到了现在他仍然不知道许敬宗究竟是向谁效忠的。他甚至在之前丝毫没有得到消息今天许敬宗会提议废后。

    即便是如今的朝政大权都把持在长孙无忌的手里。但是李治也绝对不能忍耐这种当聋子,瞎子的感觉。

    每一位皇帝都居住在皇城之中,纵使是圣人也不可能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之事。对于天下大事,如果皇帝只通过大臣的奏折来了解,那恐怕就要被蒙蔽的要亡国了都不知道。

    所以到了后世,明朝有令人恐怖至极的锦衣卫,有令人毛骨悚然的东厂。清朝有隐在暗处的血滴子,有遍布天下的暗探。唐朝同样也有自己的这个机构。不过就算是权倾天下的长孙无忌也同样不知道,因为这个组织只传给皇帝。

    它由李世民创立,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几年,最后交到李治的手上。但是自从他登基以来却甚少动用这个机构,因为他断定长孙无忌不会谋反,李绩也同样如此。有这两个人在,他放心的很。最近的一次动用,还是在高阳公主的案子上。

    如果说宗室之中有人对自己登基称帝有所不满,李治相信。若说吴王李恪有谋反之心,他也相信。但是说高阳公主和房遗爱有谋反之心。他是打心眼儿里就不相信的。对于自己的妹妹,他知道。有些事情上确实是无法无天。可是毕竟出身皇族,她不会不知道什么事情不可触碰。至于房遗爱,李治简直想哈哈大笑,就那个胆子,若是他敢谋反恐怕天底下就没有不敢了。

    所以他动用了暗探,将所有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长孙无忌以为他不知道,但其实他清楚的很,不过,他不说。也就是从那次开始,他知道了自己的看起来如此严肃正直的舅舅,原来这一手栽赃嫁祸玩儿的是这么好。那么多的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掉了脑袋,可他们都是冤枉的啊。作为皇帝,他没办法,他也只能配合着长孙无忌把这场戏演下去。但是心中却埋下了逆反的种子。

    正想着,大殿门外有人说到:“臣,有事启奏。”

    李治挥了挥手,王来福下去带上来一个人。此人身着五品官服,似乎和普通的官员没什么区别,一脸的憨厚老实,身上似乎还带着点儿寒门官员的怯懦之意。

    对于这个人,王来福不是第一次见了。似乎明面上的官职是在太仆寺任职,而且已经有些个年头了。但是暗地里的身份,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罪臣给陛下请安,吾皇万岁万万岁。”此人一进来就诚惶诚恐的朝着李治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等待着他的怒火。今天他也上朝了,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一无所知。他在愤怒之余也无限担忧,不知道该如何向李治交代。

    果不其然,刚刚下了朝,李治的密旨就到了,传召他入宫觐见。

    高高在上的李治盯着面前跪倒在地的这个人,久久不发一言。当看到他额头上的汗水在地板上都留下了水迹之后才缓缓的开口:“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臣,谢陛下隆恩。”

    对于他这样的人,若是得了皇帝信任,能够作威作福,在暗地里过得风生水起。但是一旦失了圣心,除了死就在没有其他的任何道路了。因为他所知道的,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其他的人知道。

    “说,今日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臣下朝之后立刻调查……无论是许敬宗,亦或是李义府两人均未和宫中有任何牵扯,臣可用性命担保。”跪在地上的人声音还是有些颤抖,但是说的却是异常坚定。

    这下子倒是轮到李治疑惑了,本来以为是武则天接触他们了,才会导致今天这事得发生,但是竟然没有?虽然这件事情他们办的不凌李治满意,但是对于暗探的实力他还是不怀疑的,既然他们敢担保就说明消息绝对没有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臣虽然没有查到其二人与宫中有所联系,但臣查到其二人均与昭仪外甥贺兰敏之有过密来往。在数年前,贺兰敏之就曾将自家所产等级最高的轿子无偿赠送于李义府。在不久前,两人曾在四季斋有过一次宴饮。而今天贺兰敏之更是于下朝之前就前往许敬宗家中拜访……此乃奏折,请陛下御览。”

    李治骤然惊醒,等到王来福呈上奏折之后,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方才放下。目光盯着前方,眼中仿佛出现了贺兰敏之那还没有长开的身材,看到了他第一次与自己见面时候的样子。嘴里轻声念叨着贺兰敏之这四个字。

    “本以为此子已经足够聪慧,不成想这般年纪竟然就可以依为臂膀…”说完笑着离开床榻朝着蓬莱殿方向走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数年之后

    “少爷,这车里边儿您还适应吧?现在这天儿还算是不错,想来这车里也不会太闷吧?”阿三的声音从马车外边儿传来。一如既往的嬉皮笑脸,却是比几年前略微的更加浑厚了三分。

    豪华的马车之中坐着一位少年,看起来大约有那么将近二十岁左右。手中捧着一卷书,眼睛微微眯着,似乎是在看书,又似乎已经轻轻的睡了过去一般。呼吸随着马车的起伏而动,颇有一番悠然自在的气息。仿佛如今不是在这颠簸的马车之上,而是在清闲自在的山间享受一般。

    若是有人仔细打量这位少年,恐怕会不由得惊呼出声,这世间真有如此帅气俊朗的美男子?此时他的眼睛微闭,却可清晰的看出那微微上翘自然形成的眼角,是那般的勾人。若是眼神轻轻的往谁家待字闺中的小姐那里一瞧,恐怕瞬间就会被他勾了魂魄去。

    高挺的鼻梁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他有着胡人的血统,普通汉人的鼻梁远远没有这么高。轻薄的嘴唇,带着粉嫩的颜色,不像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清秀。不过嘴唇却是有些太过于单薄,若是有相面大师看见,未免会哀叹上一声,此人如此俊朗,却怎地偏偏生了一副薄情像。

    嘴唇上那已经开始蓄起的胡须证明了他已经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了,头上的发髻也已经是成年人所梳成的样子,而且已经行过冠礼了。

    没错,此人就是贺兰敏之。

    本来已经在半睡半醒之间,被阿三这么一吵扰倒是完全清醒过来了。嘴角微微上扬。将手中的书卷放下。若是真有女人看见她眼神睁开的那一瞬间绽放的光彩。恐怕此生就非君不嫁了。不愧是史书之中所载这天下第一美男子。就是传说之中的潘安,龙阳恐怕也不如如今的贺兰敏之容貌俊美。

    真真是面若冠玉,目如星辰。

    睁开双眼,轻轻的伸了个懒腰。眸子之中的神色配着那微微有些隆起的太阳穴可见如今的他已经算得上是一位内家高手了。行事做派已经有了一丝不怒自威的气势。

    “才刚刚从长安出来多久,你这也太过惫懒了。今日罚你不准骑马,就这样走着吧。”都不用想就知道阿三的意图,肯定是闲在地上走太过于疲累,想要上马驰骋一番。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够出了长安好好奔驰。以他这个性子,就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待得住。

    阿大阿二大笑的声音从外边儿响起,不过转瞬之间就本淹没在阵阵的马蹄声音之中了。在车外的阿三则是有些气急败坏的瞪着嘲笑自己的两位哥哥,然后又无可奈何的拱了拱手:“是。”

    贺兰敏之摇了摇头,也不理他们之间的笑闹,继续拿起手中的一卷书静静的读了起来。这到不是什么儒家经典,反而是佛家经文。啊,不是梵文版的。而是这几年间玄奘大师翻译过来的汉文版。几年前他还只是对佛家的哲学观感兴趣,对于经书则是一向读不进去。因为即便是翻译成汉语了,也实在是太过于拗口。意思更是晦涩难懂。短短的几年之后,他竟然可以捧着经书手不释卷了。这对于一个后世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说明了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唐人了。只不过头脑之中的记忆没有被抹去,想法也没有被抹去而已。

    如今已经唐高宗显庆五年了,经过他很长时间的一段儿推算才勉强记得起来,今年应该是公元660年。以往他总觉得用皇帝年号来计年实在是太过于繁琐,如今却也习惯性的放弃了公元计年法,开始从内心里接受了这种皇帝年号。

    到今年,他已经整整有十八岁了。若是按照后世来说,也已经到了法定的成年之岁。但是对于唐朝来说,他却是已经早就成年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在唐朝,普遍的男人十五岁就加冠了,意味着正式成年。

    行了冠礼之后就可以加表字,一般是由家中长者来取,就和取名字一样,而且在这大唐社会,表字往往比名字被人叫的更多。然而贺兰敏之没有长辈,都说娘亲舅大,父亲早亡,应该有舅舅来行冠礼取表字。然而武元庆武元爽两人早在武则天成为皇后的第二年,就由贺兰敏之暗中出谋划策贬谪出京了。

    当时也算是为了武则天好,为了武家大业好,也就勉勉强强牺牲他们一下啦。

    当然以上都是官方说法,其实就是武则天和贺兰敏之两个人不谋而合都想要报仇。武则天是报小时候被欺辱之仇,贺兰敏之则是报被赶出家门之仇。当时武则天初登后位根基不稳,按理说的对武家的照常封赏均是没有。反而是对于韩瑗来济等人大加赏赐,许敬宗李义府都只是提了一个档次而已。

    为了向李家宗室示好,武则天可着实废了好一番功夫。同时为了向全天下人证明,新来的这位皇后和之前的那位皇后不一样,这位大公无私,丝毫不为家人袒护罪行。揪着一点儿算不得过错的小错儿,由御史上书参奏,皇帝准许,武元庆武元爽就彻底悲剧了。不但兄弟两人的四品官职被罢免,还每个人找了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任了县丞,一个任了司马。

    这件事情暗中是由贺兰敏之亲自谋划的,取到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在他有意的推动之下,全长安城的老百姓就没有一个不说武则天大公无私的,就没有一个不知道这武元庆武元爽是多么的可恶。舆论一致导向了武则天,甚至使朝中的某些官员都又暗中向武则天投诚。

    韩瑗来济等人也一瞬间就安静了不少,本来还以为武则天上位之后不断地向他们示好一定是登上后位就无所图了,也就服软了。然而连自己的亲生的兄长都完全不放过,而且下手是一点儿都不留情面,更何况是自己等人了。至于褚遂良?早在永徽年间还在争执废王立武的时候,就触怒李治。先是被贬谪到了潭州任都督。在显庆二年的时候又被贬谪到广西桂州人都督,在显庆四年的时候就已经死在任上了。然而一向仁善的李治非但没有因为他的死而感到伤感,反而削了他所有的爵位,把他的子孙后代也一并流放到广西。(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 众人结局

    至于当年武则天立后的成败,想来也不用多说些什么,既然今日贺兰敏之还能够安然的坐在马车之上,自然是毫无悬念。作为一个穿越者,不得不说,贺兰敏之挥动着小翅膀确实是引起了不小的蝴蝶效应。

    最大的一个变数恐怕就是长孙无忌了,一直到了最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场斗争中长孙无忌竟然没有拿出他应该有的实力来,甚至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在后退,一步一步的后退。

    开始是他那么坚定的支持皇后丝毫都不动摇,后来他的态度也丝毫都没有改变,然而在朝中的明眼人就没一个看不出来的,当朝太尉并没有出尽全力保皇后,甚至对于平日里关系最好的褚遂良,他都没有保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用力气去保。

    贺兰敏之不知道原因,但是这场斗争却也同样不是很容易。褚遂良,韩瑗,来济,山东士族一个接一个的起来。尤其是褚遂良,当场指着李治的鼻子骂了一次又一次,若不是最后被人抓住他自身的把柄,还真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从他买轿子的那一天开始,贺兰敏之就紧紧的盯着他。对于他侵占民田,公然敛财,为家族图谋势力这些事情看得是一清二楚。有些事情褚遂良做的很隐蔽,有些事情却做的相当大胆。总之这些所有的东西整理好,最后由御史的手中呈上去,在朝中他就一败涂地了。

    李治当天勃然大怒,对于褚遂良一再贬谪,致他死都没有消气。

    而褚遂良一走。长孙无忌又不出全力。凭着韩瑗来济肯定是干不过李治的。再加上从幕后走出来的李绩那一句陛下家事,何需过问他人。宣告着皇后一党彻底土崩瓦解。皇后王氏,淑妃萧氏,均未得到好下场。借着皇后谋害安定公主的名义,李治一举拔出了盘踞在李氏龙兴之地数百年的太原王家。还有山东士族之中比较强盛的兰陵萧家。震慑的山东士族三缄其口,在朝中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了。

    而长孙无忌的隐退,使关陇士族一下子也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但是已经消沉了十数年的弘农杨家因为在最后关头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武则天的身后,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杨思训取代许敬宗成了新一任的礼部尚书。杨家气势一时无两。

    就在显庆四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韩瑗,来济,和已故的褚遂良,以及朝中重大臣谋反案成功。

    在当今圣上的舅舅,先皇后的兄长,先帝依赖一生的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最后一次入宫和李治谈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李治亲自下旨。三省签署意见。长孙无忌,韩瑗。来济贬谪出京。几月之后,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宣告着李治的完全胜利。

    同时也宣告着李世民时代的完全终结。从辅助李世民的第一天起,长孙无忌一生如他所言纵横捭阖,没有丝毫遗憾。已经做到了人臣的巅峰之位,享受了这个世界上应该享受的所有的东西。到了李治时代,从他把持朝政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会料到有这一天。

    在长孙无忌死后,武则天大行封赏。李义府进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由中书舍人一下子进位到宰相,恐怕是大唐有史以来进位最快的人之一了。许敬宗由尚书省礼部尚书,升任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完成了他奋斗一生的最终极目标,成为了大唐的宰相。至于其他人,杨思训由观国公爵位无实职的情况下,任大唐礼部尚书。刘祥道,升任刑部尚书。门下省的长官没有用这帮人,李治提了一个成名已久的名臣,许囿师。老头儿今年比许敬宗岁数还要大,出来任职也就是充当一个体面的角色而已,实际上已经难以料理政事了。恐怕用不了不多久就会死去了。

    李绩虽然最后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实在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他自然是想做回三公之一的太尉,而不是如今这个挂着闲职的司空。但是刚刚走了一个长孙无忌,李治又怎么会在养出一个长孙无忌呢?而且,如今朝中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李绩了,他在军方的影响力实在是太过于惊人,若是把他在安放于太尉这个职务上,恐怕李治半夜睡觉都睡不着了。他得了一些金银珠宝,聊胜于无吧。

    好在,李绩纵横一生也清楚这一点,也不争抢。再出来说了那么一句话之后,又每日坚持闭门不出,连朝会也推辞不上了。

    至于武家人,武士彟加了一些个官职,例如说司徒,周忠孝王等,不过人都死了也没有什么卵用。而且至今他所有的子嗣都被武则天贬谪了,由谁继承还说不定呢,也没有人关注。倒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夫人被封为代国夫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虽然没有实际封地,但是这身份一下子就提到了顶点了。还特意封赏了府邸,代国夫人府,韩国夫人府,都比之前的家要大上不知道多少。

    然而杨氏夫人实在是岁数太大了,所有人都怕她有个什么意外,所以干脆韩国夫人府也就暂时先搁置下来了,找人看着就是了。武顺带着贺兰敏之贺兰敏月搬进了代国夫人府,算是伺候老太太。好在房子有的是,院子也多得是,住了这么几口儿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至于贺兰敏之,若是武则天也建个凌烟阁的话,恐怕他的名字就得挂在榜首了。虽然他不能和许敬宗李义府一样冲锋陷阵,可是隐居幕后也着实是出谋划策了不少的事情,按照他的想法武则天每每都能够收获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利益。可是年纪太小却也无法封赏。

    今年他正式从国子监结业了,李治和武则天这两日也正在商议到底给他个什么官职。若是一下子给的太高,不合适。若是给的低了,更不合适,还真是有点儿为难。

    自从李治几年前得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都是贺兰敏之招揽的,看着他的眼神总是发亮,恨不得他早点儿出仕,却是一点儿也没怪罪他。(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 好消息否

    马车摇摇晃晃,坐在车中的贺兰敏之却坐的异常安稳,甚至身体都没有跟着马车一起晃动。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对于一个内家高手,却是再容易不过了。

    如今的贺兰敏之,太阳穴微微鼓起,眼中精光闪烁,手中粗糙的老茧完全不像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到像是一个种地多年的老农民。然而他从来了唐朝之后连种地是啥样儿都没看见过。这老茧都是****习武所得,他的内家功夫,如今已经到了登堂入室的地步了。相较于之前的单纯的内息调养身体,现在的他已经有了充足的战斗实力。

    当然,这些可不是阿大能够教给他的。现在的阿大能不能胜过贺兰敏之还两说着了。如今他的一身功夫全都得益于玄奘大师。这个老和尚之前看贺兰敏之一副少年心性,而且又已经打好根基了,生怕他习武伤人,争勇斗狠,所以根本就没想起来要交给他佛家的练气和手上功夫。

    不过贺兰敏之加冠之后,老和尚也就不藏着掖着的了。将自己一身养气的内息功夫和一手棍法传了下来。这和阿大手上的粗浅的庄家把式可不一样,佛家传承了这么久虽然没有什么真的能够成仙成佛的法门,可是这养气内息的功夫绝对是当世一流。要不然你以为一个柔柔弱弱的和尚,如何能够在这种交通条件异常艰苦的时代跋山涉水的走到天竺,还能够回来的?

    虽然如今玄奘大师是没什么战力了,一身内息全用来吊命。可是当年这手上功夫绝对不弱。但是相对的。佛门禁忌杀生。所以也没有什么刀法剑法,玄奘大师自己就是用棍子的。他身边儿的那位负责保护他安全的窥基大师,也是用的棍子,贺兰敏之自然也只能用棍子了。不过也算是合了他的心意,他一向不喜欢打打杀杀见血的东西,棍子还是比较仁慈武器了。

    “少爷,王公公来了。”阿大的声音传来过来。

    习武之人虽然不会像武侠小说所记述的那般神乎其技,不会飞檐走壁。不会腾空而起,但是不论是视力听力,还是脚力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幅。如今阿三应该还是没有看见,或者没有看清,否则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忍得住让阿大先说。

    “马车先站住,我下车等着王公公。”贺兰敏之命令了一声,然后自己也不等马车停下,掀开帘子纵身一跳就下来了。

    刚刚跳下来站稳,王公公就已经骑马到了跟前儿了。这王公公自然就是王来福了,这么好几年过去了。贺兰敏之无论是个子还是面容都眼见着就成熟起来了,他倒是一点儿都没变老。而且这皮肤看起来仿佛更加白皙了。而且人也越发富态起来。若不是额下无须,看起来还真是像一位富家老爷。

    “哎呦,常住诶,可算是把咱家吓坏了。眼瞅着你就蹦下来了,可是忘了前几年从马车上摔下的事儿了?”老太监说的怪声怪调的,眼角还带着一丝笑意,一看就不是认真说话而是在打趣贺兰敏之呢。

    至于这常住是什么?自然就是在叫贺兰敏之的名字了。前边说了,大唐男子行了冠礼之后,就会起表字。常住,就是贺兰敏之的表字。这个表字就是第二个名字,而且比本来的名字流传的更广。在如今的大唐,若是直呼其名,例如说贺兰敏之就被人称呼贺兰敏之,那么叫的人未免显得太过于没有礼貌。所以一般都不会用本来的名字。

    家人称呼乳名,朋友亲近的人则是以家中排行来称呼,例如之前总有人称呼贺兰敏之为大郎或者是贺兰大郎。这就是说在贺兰家,贺兰敏之排行老大。称呼贺兰敏月为小娘,就是说贺兰敏月在贺兰家排行最小。还有一种就是以官职名称呼的,例如说之前李义府叫李学士,是因为他在弘文馆任学士。许敬宗叫许尚书,是因为他就是礼部尚书。到了现在就没人这么称呼他们两个了,见面都是一拱手李相公,许相公。

    这相公不是丈夫的意思,在大唐相公一般都是用来称呼宰相。姓什么,就称呼什么相公。平常人也是一般不用,或者用不起这么尊贵的称号。

    而且大唐官场还不会用大人来互相称呼,这一点贺兰敏之还好悬吃亏。后世见多了官员相互称大人的,但是在这里若是称大人,就说明你有意认人家为干爹。只有自己的父母双亲,才可以用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这样的字眼来称呼。

    听他这么一说,贺兰敏之倒是突然之间还挺不好意思。前几年刚刚经历了九成宫大水,看了满地的尸体,一时焦急要见李治也是从车上蹦下去了,结果当场就摔在地上了。

    “公公诶,您就是不记着我点儿好,这糗事儿您记着他干嘛啊。”贺兰敏之赶紧拱了拱手,行了个礼。

    如今这个老太监更是不能得罪了,随着李治在朝堂之上的说一不二,王来福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增。别说是自己,现在就是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放肆。索性,从一开始两人的关系就不错,如今也是越来越好。

    老太监活了一辈子了,对于这人心看的清清楚楚。知道谁是真心实意的敬着自己,知道谁从心底里就没拿自己当回事儿。

    “常住,这回你可得谢谢咱家,咱家可是给你带来好消息咯。”

    听了这句话,贺兰敏之都没犹豫直接就弯腰弓身,施礼感谢。至于到底是为了什么谢,他根本就想都没想。

    老太监也惊了:“这…这,咱家还没说呢,可当不得你这么大的礼,快快收了吧。”

    贺兰敏之也不在意,站直了身子才笑着说到:“嘿嘿,公公难不成还能匡小子不成?您说有好消息,必定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老太监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哈哈哈,好,好。你都这么说了咱家也就不卖关子了,陛下和娘娘在商议你的官职,说不得就直接给你个三品咯。现在正在宣你见架呢,赶紧收拾收拾过去吧。”

    说完了,老太监也不再耽搁直接翻身上马,掉转马头朝着原路奔了回去。(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054/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周国公最新章节! 作者:虚月01所写的《大唐周国公》为转载作品,大唐周国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周国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周国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周国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周国公介绍:
永徽元年,高宗初登大宝,意气风发。 辉煌大唐,四夷万国来朝,海纳百川。 政治斗争,诡秘莫测。党同伐异,士庶天隔。 倜傥风流,儒雅才子。雍容华贵,美艳佳人。 贺兰敏之:扭转历史,再造乾坤。这鼎盛大唐之中,必将留下我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群:345948736。欢迎来书群被作者调戏,交流,玩耍。本群妹纸多多哦!!!)大唐周国公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周国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周国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