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TXT下载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全文阅读

作者:小八哥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txt下载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 捷报

    在承德避暑山庄之中,咸丰皇帝正在书房中散步,孝贞皇后在一帝陪着。

    咸丰皇帝开口问道:“皇后,这几日怎么没有看到皇儿过来呢?是不是还在生朕的气呢?”

    孝贞皇后想了想,说道:“臣妾说完了,皇上可不要生气啊!”

    咸丰皇帝听后就是一愣,说道:“皇后说吧,朕知道皇儿做事情是有分寸的,朕不生气就是了。”

    皇后叹了口气说道:“皇上,那日皇儿见皇上被气的吐了血,就留下一封书信离开了避暑山庄,说是要为皇上出气去了。”

    咸丰皇帝一听,就有些急了:“载淳胡闹,怎么就不让朕省些心呢。朕不准他请战,不也是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的吗。朕现在就这一个皇子了,朕不能让他有什么意外。”

    孝贞皇后听咸丰皇帝说完,赶紧解释道:“皇上还先请息怒,听臣妾把话说完吧。”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示意孝贞皇后继续说。

    孝贞皇后接着说道:“那日从圆明园出来之后,皇儿就在臣妾的车中,过了两日之后醒来,他问了臣妾发生的一些情况,臣妾就和他讲了僧王战败的情况。

    皇儿听后,大斥僧王误国,白带了这么多年的兵,知己而不知彼。皇儿当时就说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依托大沽口炮台,进行阻击,先消耗英吉利与法兰西联军的一部分实力;中策是弃守大沽口炮台,放英吉利与法兰西联军上岸,在其立足不稳之时,派骑兵冲击,或可一胜;下策就是僧王所用的,摆开阵势,等英吉利与法兰西联军上岸后,再与之决战,看似是正兵,但却不知洋人火器的长处与短处。所以肯定会惨败。”

    咸丰皇帝听后点了点头,说道:“皇儿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真是一个用兵的天才啊。”

    孝贞皇后又接着说道:“后来臣妾听说,在京东张家湾英吉利与法兰西联军被袭,死了二百人,辎重被劫一空。随后又传来在河西务一带,英吉利与法兰西运送辎重的军队再次被伏击,一千士兵全部阵亡,辎重再次被劫走。臣妾想,这些应该都是皇儿所为。”

    咸丰皇帝听后精神一震,说道:“皇儿用兵确实是神出鬼没。”紧跟着神色又暗淡下来,说道:“真的是朕错了吗?当初朕要是准了皇儿的请战,也许就不会有今日之败了,圆明园也许就不会遭此劫难了。”

    就在咸丰皇帝伤感之时,值日太监进来禀报,说是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求见。待咸丰皇帝坐好之后,宣三人进见。

    三人见完礼后,肃顺气愤的说道:“皇上,微臣请皇上下旨,斩恭亲王奕訢这个卖国之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咸丰一听就愣住了,说道:“肃爱卿慢慢讲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肃顺怒道:“皇上下旨责令恭亲王奕訢全权处理与英吉利和法兰西冲突一事,他可到好,竟签下了此等条约。”说完承上了一本奏折和一份条约。

    咸丰皇帝先看了恭亲王奕訢的奏折,大意就是,臣弟与英吉利、法兰西两国多和谈,但对方提出要严惩杀害两使节的凶手,说大清杀了两国的谈判使节,就是在蔑视两国,说如果不交人,就要再火烧紫禁城。最后臣弟不得以,才同意英吉利与法兰西的这些条款。

    梧丰皇帝又看了和约的条款,第一清国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增开天津为商埠;第三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第四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第五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一千万两白银。

    咸丰皇帝看完之后,并没有说什么,显得很是疲惫。过了一会说道:“恭亲王这也是无奈之举,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共同议一议吧,哪出个章程来。但现在京城还在英吉利与法兰西之人手中,朕的圆明园已经被毁了,紫禁城可不能再被付之一炬了。你们退下吧,朕有些累了。”

    咸丰皇帝此时显得苍老了许多,他现在确实是怕了,怕英吉利与法兰西之人一怒之下,再将自己的皇宫给烧了,那自己就更加愧对列祖列宗了。

    肃顺三人看皇上如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退了出来,如集了在避暑山庄中的所有军机大臣与六部尚书进行商讨。激烈的争论了三天,以肃顺为首的强硬派说这等条约不能签,签了就是卖国之贼,但事大部分人还是主张议和,否则京城都可能被毁。肃顺等人也就是嘴上强硬,但也没有办法解决,最后只能无奈的同意这个条约了。

    三日后,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召开了一次小朝会,准备在和约上用印之时,外面的值日太监进来,说太子少师麟魁、李鸿藻、太子少师胡林翼、太子少傅彭玉麟在外求见。

    咸丰皇帝此时正在心烦之时,就是一皱眉,但还是传旨进见。

    四人进来之后,给咸丰皇帝行完礼,就见麟魁面露喜色,说道:“皇上大喜,太子殿下在天津城大捷,击毙英吉利与法兰西联军两千,俘虏四千。并且英吉利公使额金与法国公使葛罗,以及英吉利与法兰西一百四十多位海军高级将领也同时被俘,这是战报。”说完承上了载淳写的战报。

    载淳在战报之中详细的说明了作战经过,并向咸丰皇帝请罪,私调神机营离开驻地。最后也说出了自己的分析与打算,并说细的说了现在我大清已经掌握主动,英吉利与法兰西不敢再轻举妄动。

    咸丰皇帝看完之后,立即就是精神一振,一扫刚才的颓废,面露喜色,高声说道:“朕有此麒麟儿,还惧何事。”

    众位大臣刚才听了麟魁讲的捷报,也都面露喜色,但还是有些担心,这不就更加激怒了英吉利与法兰西了吗?后果将更加严重,皇上怎么还高兴的起来,有大臣就提出了疑问。

    此时的咸丰皇帝是非常的高兴,就按照载淳在奏章上所说,耐心的解说起来。

    “太子在天津城中俘虏了英、法两国公使,和海军高级将领一百四十多人,这些人大多数为两国的贵族,在他们国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克灵顿与孟斗班敢轻举妄动,至使这些人出意外,一是会引起两国海军与陆军的矛盾,二是这些人的家族也不会放过两人,所他们现在只有和谈一路。顾京城没有任何危险。

    太子此次还为大清缴获战舰一百余艘,所以奏请成立海军,以卫大清海疆,朕觉此议甚妥,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第一百零七章 伏击援军

    咸丰洋洋自得的为众位大臣解说一通之后,又将载淳的章程说了出来,并且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在问众大臣的意见。用意不言而喻了。

    众位大臣一听,你都说甚妥了,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再说了,太子殿下此时风头正劲,谁没事吃饱了撑的,得罪他干嘛呀,所史无前例的没人反对。

    咸丰皇帝一看很是高兴,说道:“传朕旨意,加封太子载淳为练兵大臣,全权负责陆海新军编练事宜。并加封载淳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与英法两国一事。

    直隶总督庆祺,尸位素餐,咸丰九年之时,太子曾提出,防备英吉利与法兰西来犯,建议加固大沽口守御,但文煜并无任何举措,致使抗敌不利,造成英法联军兵犯京畿,圆明园被毁,此乃直隶决督失职之罪,即刻押解来承德,再定其罪

    太子少保彭玉麟,勇于任事,文武全才,知水军。在江南之时即曾训练长江水师。前次随太子南巡,也缕现奇计,多次立功。进封为直隶总督,领北洋水师提督,辅助太子督练水军,为行事便宜,总督府衙门由保府,迁住天津府。

    观神机营此战,悍勇无敌,为大清诸军之楷模,为强我大清之兵备,令练兵大臣太子载淳再立两镇新军,皆按神机营之章程操练,兵源由直隶各卫绿营招募。钦此!”

    此次小朝会咸丰皇帝终于扬眉吐气一回,众位大臣都成了看客,自己有这么一位太子还真是省心,练兵也不用自己掏银子,还很放心。在众位大臣都无计可施之时,还得自己的皇儿,才能为自己解忧,给自己挣脸。

    不过咸丰皇帝也有些羞再见载淳,要是自己早准了载淳请战,圆明园也不至于被毁。所以咸丰皇帝让载淳练兵,不让其回避暑山庄,省得到时自己尴尬。这件事虽被载淳解决了,但在咸丰皇帝心中也留下了阴影,就此做了甩手掌柜的,任由载淳去做吧,自己则是再次沉迷于酒色之中,并且更加迷恋于福寿膏的喷去吐雾之中。

    在北京城中,英吉利总司克灵顿和法兰西总司令孟斗班见到了从天津城过来求援的人。求援的人说,军情紧急,自己出来之时,清**队正在围攻西门,但攻击并不是很强,应该是等到天亮之后再进了,按清国此时的战斗力应该还能坚持三四天。其它三门应该已经失守,两位公使也情况不明。应该已经落入他们之手。

    克灵顿与孟斗班一听就愣住了,孟斗班一听完之后就说道:“清国人真狡猾,我们中了他们的缓兵之计了,我们现在后路已失。这些清国人太过份了,我们现在就毁了他们的皇城,并将城中的清国官员全都抓起来,和他们交换人质。”

    克灵顿无力的挥了挥手,将人都打发了出去,说道:“清国的恭亲王虽然是清国皇帝的亲兄弟,可是两人一直就不睦,所以他们是不会在乎这个恭亲王的生死的。如果我们将清国的皇城给毁了,那些清国人要是一怒之下,将手中的人质全都杀了,我们两人还有好下声吗?还会引起海军与陆军的冲突。

    唯今之计,我们先派援军去支援西门,如果天津城的西门不失,那我们就还有机会夺回后路,然后再想法救出那群废物,那时我们也为陆军争了光了。”

    孟斗班说道:“可是我们现在弹药不足,平均第位士兵也就还二十发子弹,炮弹已经没有了。”

    克灵顿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每位士兵有二十子弹,也就是说我们还人将近五十万发子弹,北京城中已经没有什么仗要打了,就留下十万发吧,派一万人去增援。以清国之兵,他们接触来复枪的时间不长,会用就不错了,战斗力肯定强不了。要不是他们举行使么庆祝酒宴,也不会被清国人偷袭得手的。”

    孟斗班想想也有道理,就同意了克灵顿的意见。派出了一万援军,去增援天津城。

    英法援军也知道此行的重要,也是急行军,三百里的路程,只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就赶到了,在附近歇息一晚,第二日就投入了进攻之中。

    此时的天津城西门外围,在距西门四五里的样子,已经挖起了两道战壕。英法联军在远处,隐隐约约还看到联军旗帜在城头飘扬,并且还能听到枪炮的声音,而且还很激烈。英法联军的心稍微放下一些,西门还没有被攻破。

    英法联军对第一道防御发起攻击,开始之时遇到了强烈的抵抗,但是渐渐的就变得越来越弱了,将近中午之时,英法联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英法联军笑了,这帮子清国兵,也太不禁打了,才半天时间,就顶不住了,并且还一点素质没有。后面还有一道防线,但是却朝两边败退。

    英法联军用过午餐之后,又再一次朝着清军的第二道防线发起了冲锋,一浪高过一浪,清军防线已经摇摇欲坠,就好象是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被大浪卷翻的危险,但是清军还在顽强的抵抗着,好象是在为城里争取时间似的。

    转眼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夜幕已经降下,英法联军正在积蓄着最后一次进攻,现在城里的战斗仿佛更加激烈了,枪声也更加密集了。英法援军发起了最后一次攻击,可是另他们奇怪的事,对面一直没有传来枪声,在他们冲到战壕之时,明白了,清军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撤走了,阵地之上空荡荡的,一个清军的影子都没有。

    英法联军一阵大笑,清军已经被他们吓跑了,一天时间攻破了两道防线,虽然损失了一千多士兵,弹药也消耗了一半多了,有些大,但这也是值得的,节省了这么长的时间。

    英法联军很快就到了城下,还没等他们说话,厚重的城门就开了,英法联军也不疑有他,直接就进去了,可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城里的英法联军,而是一阵地雷的轰炸,紧跟着就是一阵密集的枪声,经此一阵,英法联军就死伤了一千多人。

    原来在英法援军刚出北京城之时,载淳等人就得到了消息,然后决定在天津西门城下伏击英法联军,为了将事情做的逼真,并且不让他们看出破绽,载淳为他们出了一招,准备了许多鞭炮,在英法援军来时,就放在铁桶之中燃放,来迷惑他们。

    由于城楼之上还有人伪装,所以城外的两道防线坚持到天黑,才放他们过来,这样城墙上的假英法联军就看不清脸面了。在英法联军突破两道防线,进城之时,被‘打散’的清军又回来了,继续在两道战壕之中堵截。

    当英法联军好不容易从城门处退出来之后,刚到战壕前,又被迎头痛击,此时的英法援军才明白上当了,但是已经被包围了。经此一战,英法联军死伤三千多人,子弹也几近耗光了,所以只有缴械投降一途了。

第一百零八章 扩军计划

    经此一役,英法联军已经成不了大气候了,唯有投降一途。载淳众人此时的脸上都洋溢笑容。当载淳带着众将回府衙之时,道两旁站满了老百姓,要一睹载淳的风采。此时的载淳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了,什么真龙转世,什么真武大帝下凡,才能让如此糜烂之局有此转机。

    载淳对两旁的百姓一直报以微笑,以示谢意。进了府衙之后,揉了揉已经笑得僵硬的脸,对一旁的善仁说道:“怎么样功亭,可问出了全么有利的情报?”

    在此战结束之时,善仁就对英法援军的头目进行了审讯。善仁笑着说道:“少爷,还不错,审出了一点有用的情报,在北京城,英吉利与法兰西还共有一万五千,但弹药只有十万,每名士兵还合不上十发,而且炮弹也已经没有了,此战他们已经没法再进行下去了,看起来离结束已经不太远了。”

    载淳一笑,心道,尽早结束,那可不行,如果这么快就结束了,还怎么显出此战的不易,还怎么突显出神机营战斗力的强悍,那到时即使咸丰皇帝准了自己的奏折,以后受到的阻力也会是很大的。所以此战不会就这么快就结束,必须用英吉利与法兰西对他们这些老顽固施加压力,只有在此时,他们的嘴巴才是最老实的。

    再有一点,也是要趁一趁英吉利与法兰西,不要让他们以为自己怕了他们,可不能向后世中法战争那样,弄一个清朝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要让他们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想要怎么样,时间越久,他们心里越没底,自己还可以趁此时练兵。

    想想此战的缴获确实颇丰,现在来复枪两成七千只,子弹还有四百万发。火炮七十门,炮弹六千多发,短枪到此时也缴获了五百多把。皇家第一师的装备是没问题了,算时间,已近咸丰十年十月份了,卡恩的武器和设备也该到快了,三万支枪又可以装备两个师了。

    现在紧要的还是将兵源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就是海军,也是棘手的事。载淳之所以在奏折之中没有称北洋海军,而是叫北洋水师,就是想给英吉利人一种错觉,大清无意大海,人想守国门,这样他的的警惕之心就会小很多,对自己的防范也就少了。

    此时海军还是英吉利的天下,无论是舰船的设计到制造,还是海军的作战经验,都是别国无法比拟的,海军要想尽快的成军,还得要依靠英吉利人,所以对他们不能逼得太急了,要一步步的来。

    载淳也想过从长江水师中调人过来,但还是给否定了。一是曾国藩对太平军之战也正在关键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在此时扯曾国藩的后腿。再有就是水师是在江河之中,和大大海之中有很大的区别,过来之后也不见得就强多少。还是从海边的渔民中招募吧,他们毕竟出过海。

    陆军方面,天津三卫已经被打残了,三千人现在满打满算还剩一千多人,自己边海军在陆军怎么也要招五万人。自己那皇帝老子那儿是一两银子也不会给的。只所以能够让自己练兵,就是因为自己和和他要银子。自己手里还有三百万两,如果此时一下子全砸下去,那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想想头就大。

    现在载淳唯一批望的就是薛福成那了,已经一年了,也该有回报了吧。听说胡光墉继纺纱厂之后,又成立制药厂、织布厂等等,干得很是热火朝天,但是自己就别指望他了。

    载淳发愁归发愁,但事情总还是要做的。载淳已经传下将令,令僧格林沁部,整顿残兵之后,立即移动支昌平一带,不用主动出击,防止英法联军向蒙古一带逃窜,令胜保部,移驻密云一带,防止英法联军向承德一带逃窜,令直隶绿营兵向北京方向集结待命,同时谨防英法联军向南逃窜。载淳做好布置之后,就不管这些事了,让他们去做就行了。

    神机营经此一役,已经成军,可堪一战,并且通过实战检验,此种军制非常适合火器战法。载淳令长庚写了一份详细的章程,自己再次修改之后,做为军事机秘文件,送给左宗棠、永山、李鸿章与骆秉章各一份。提到骆秉章,载淳也不得不暗叹这个老家运气好,在去四川之时,居然发现了一块宝——宋庆。和他一起入了四川。

    载淳同时也派人在天津各处招兵,怕兵源不够,还派人去了山东境内,还是按神机营的要求,进行招募。还别说,经此一战,载淳的大名是打出来了,一听说是载淳再招兵,都踊跃报名。同时载淳还让人在沿海一带招募水兵。

    就在载淳等人干得热火朝天之际,彭玉麟带着圣旨来了。师徒二人再次见面,都是格外的高兴。同时载淳知道了自己的皇帝老子准了自己的奏折,不出意外的是,从头到尾也没提争子的事,还好载淳有心里准备。

    师徒二人寒暄一阵之后,彭玉麟问载淳,此事如何收尾。

    载淳屏退左右之后,说道:“以打促和,以缓至乱,借力打力,乱中取利。”

    彭玉麟听了载淳的十六个字一阵迷糊,载淳又低声说道:“我大清与英吉利、法兰西两国相比,国力太差,如果真是两国全面交战,大清必败无疑,我们现在虽然占居主动,但最后还是要和,所以此次才将他们打得如此之狠,但又多为俘虏。这就是以打促和。

    现在我们不能太着急结束,如果那样,他们就会认为我们怕了他们,到时很难和谈成功,所以现在载淳也不打,也不和,只是将他们围住,让他们不知我们如何想法,使他们心先乱。这就是以缓到乱。

    如果英法联军一直不走,那么朝庭就一直不会出现什么反对之声,我们就可以踏踏实实的干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借洋人的力,打压朝庭那群疯狗们的力。

    再设法离间英法联军的关系,给他们制造些麻烦,并且他们那时会比我们着急,对我们的谈判就更加有利,朝庭那群人也会着急,就会再关心我们的小动作了。

    载淳已经派人在天津府、山东省等地去招兵了。载淳准备建立三支新陆军和一支海军,其中两支陆军和一支海军就由这些新招募来的人成立,另一去新军,等到这边事情差不多之后,载淳会亲自过去整练绿营兵,到那时再成立吧。”

    彭玉麟听后轻轻的点了点,表示赞同。

    载淳又接着说道:“现在皇阿玛既然已经准了载淳所奏,那么载淳也要趁热打铁,将新军的编制问题也一并奏上去,彻底打破现有的军队编制,为以后军改打下基础,老师以为如何?”

第一百零九章 僵持(一)

    克灵顿与孟斗班等了十来天之后,见还没有消息传回,就再也坐不住,心中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因为时间已经太久了,清军已经有了向此集结的迹象。两人赶紧派人去查探情况,可是等来的结果让两人都惊住了。

    那一万援军全军覆没,死伤三千多人,其余全部被俘。可是让两人闹不明白的是,清军取得了如此大胜,但后面确没有用何动作。按理说自己这些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

    难道他们还有什么阴谋吗?自己这些人已经这样了,他们还要怎样。是战是和,赶紧来个准话,这种等待真是熬人,但有不敢再轻举妄动了,他们已经被吓怕了,此时也老实多了。只有在北京城中耐心的等待了。

    事情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已经进入咸丰十年十一月。载淳的两师兵丁已经招齐,开始正式操练,并从军官教导营中抽调出二百人,分入两师之中,成为中坚力量。

    北洋水师也招收了一万人,正在被英国海军操练。说起来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英吉利那些海军军官被告俘之后,载淳每顿之给他们一个馒头吃,饱肯定是别想了,但是也饿不死,这些人哪里受过这些,都进行抗议。载淳找到他们,也对他们诉了半天苦,说自己的军粮紧张,养活自己的兵都成问题,何况你们这些白吃饭的了。如果让你们都吃饱了,自己的士兵该有意见了。

    最后载淳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就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这样我们的士兵就没有意见了。那些军官就问他们能做些什么呢?

    载淳告诉他们,自己这有一份好差事,也不太费力气,就是给自己的水师当都官。这些军官想了一下,也没有别的办法,还是吃饱饭要紧,其它的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载淳的奸计得逞了,只是管饱饭,就能请到这么优秀的都官。

    载淳又和彭玉麟谈了丁汝昌的事,问彭玉麟丁汝昌对水军的领悟如何?

    彭玉麟说丁汝昌的脑子转得很快,只是由于家里穷,读不书。通过这近一年来和自己学习进步很快,对水军作战也能提出独到见解,只是没有实际经验。

    载淳听了很高兴,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让丁汝昌去北洋水师,做彭玉麟的助手,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也可减轻彭玉麟身上在压力。

    彭玉麟听了,很是高兴,因为丁汝昌现在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学生,能有如此前途,当然也是很欣慰。

    新军的招募已经完成,训练也都有了着落。

    在此期间,咸丰皇帝再次准了载淳军改的奏折,在新军中实行军职与军衔制,并由载淳全权处理练兵事宜,可任命师长及以下所有军官之职,并可成立到第五师。

    神机营正式更名为皇家第一师,新招两个师分别为皇家第二师和皇家第三师。皇家第一师师长长庚,进升军衔为大校,长山为副师长,军衔为上校。聂士成为皇家第二师师长,军衔为大校,左宝贵为副师长,军衔为上校。皇家第三师师长刘铭传,军衔为大校,刘锦棠为副师长,军衔为上校。马玉昆为日后皇家第四师师长,军衔为大校,周馥为副师长,军衔为上校。

    载淳也不管那三七二十一,先封了再说,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老班底,也都是自己的亲信,此时的新军,必须劳劳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同时还有一些人,也进行了秘密进衔,那就是善仁这群人,现在虽不能公开,但是也要先许下再说,他们也同军队,并正式定名为皇家情报局,善仁为局长,军衔为大校,杨露禅、王兰亭、杨班候同时为上校。

    而载淳将原来从湖南带回来的一千兵丁,扩充为一个团,为近卫团,由杨健候任团长,军衔为上校,这也是自己的亲军。

    从与英法联军开战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但载淳还是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有不用花银子,白用的都官,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竟管额尔金多次要见载淳,都被载淳用各种理由给搪塞过去了。

    载淳见天津这边的事已经基本上正轨了,就带着马玉昆、周馥、近卫团和三百军官教导营,向直隶绿营兵的驻地去了。

    载淳到了之后,见到大营一片松散,毫无防范,此处共有三镇近五万兵马,如果此时英法联军来了,还不被人家一冲即溃,绿营兵糜烂至此,焉有不败之理。

    载淳就是一皱眉,吩咐道:“树起练兵大臣旗帜,我们进营,有敢阻拦者,斩!”

    近卫团三营兵丁,其中两营经过战场,身上已带有一股子杀气,一营头前开路,二营护卫中军,三营新兵殿后,直接向营内闯去。

    没想到,在一营刚到营门前,守营之兵刚要阻拦,见对面之兵都端着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撒丫子就跑了,还大声喊道:“有人闯营了,有人闯营了。”

    载淳等人快到中军大帐之时,才从里面走出三个军官模样的人,一个个脸红脖子粗,走路还直打晃。

    其中一人说话舌头都有些短了,还大声的说道:“我乃是直隶天津镇总兵,署直隶提督王懿德,你们是什么人,敢闯大营,不知是死罪吗?”

    杨健候上前大声说道:“你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看一看上面的旗号,乃是练兵大臣太子殿下巡营。”

    三个人当时就给吓傻了,一个个扑通扑通的都跪了下来,磕头如小鸡啄米,嘴上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载淳上前厉声说道:“你还知道这是军营?军营中酗酒该当何罪?来人,将这些人给本太子拿下,听后发落。旗牌官何在?”

    一个人胆战心惊的过来,赶紧给载淳打了一个千。

    载淳说道:“击鼓,全营会操。”

    这个旗牌官当时就愣住了,心道,上次全镇会操还是王总兵上任之时的事,现在这个时候击鼓,能聚来多少兵啊。

    载淳看他没有动,眼珠子一瞪,说道:“怎么,没听到吗?”

    这名旗牌官赶紧跑了下去,而载淳带着众人,押着三镇总兵,直奔会操场而去。载淳带人上了点将台之后,鼓声才响起来。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一刻、两刻……,载淳的脸阴得越来越沉,而在场的三位总兵的心却是越赤越凉了……

第一百一十章 僵持(二)

    在直隶三镇绿营兵的大营之中,响起了会操战鼓,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三刻钟了,训练场中刚开始陆陆续续过来士兵,一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士兵才堪堪到齐。

    载淳此时并没有发火,而是转头对马玉昆、同馥二人说道:“带上军官教导营,和近卫力一营,下去按在藉名册点名,不在者,视同逃兵,立即擒拿回营。”

    王懿德三人看载淳动真格的了,被吓得体若筛糠,浑身颤抖,十一月的北方已经很是寒冷,但三人还是大汗直淌。

    大概又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马玉昆与周馥回到点将台,马玉昆大声说道:“报练兵大臣太子殿下知,此三镇分别为天津镇、正定镇、大名镇绿营兵,应到人数四万八千六百三十六人,实到人数为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八人,实缺人数一万一千零七十八人。

    另有老弱人数为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五人,经查为这些附近百姓,被招来军营之中充数。按军藉名册核查,实缺人数为二万四千一百九十三人。天津镇实缺九千二百零五人,正定镇实缺八千六百四十三人,大名镇实缺六千三百四十五人。”

    随着马玉昆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报出,王懿德三人的心也越来越凉,最后直接瘫软在地,目光呆滞。

    此时的载淳面无表情,内心却十分震惊,载淳知道绿营兵糜烂,但也没有想到会糜烂至此,吃空饷吃到了半数,这样的军队还有何战力可言,要么被太平军打得稀里哗啦,只有溃逃的份。

    载淳目光冷淡的看着三人,说道:“天津镇总兵王懿德、正定镇总兵李迁钰、大名镇总兵钟宝三,你们三人还有何话要说?”

    王懿德三人一听,暗道,难道这是太子殿下给的一个下马威,这是在暗示我们什么,不会也是为银子而来吧。想到这里,王懿德赶紧说道:“太子殿下,末将知罪,请太子殿下再给末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末将必不会忘了太子殿下的大恩。”

    载淳轻蔑的一笑,大声说道:“天津镇总兵王懿德、正定镇总兵李迁钰、大名镇总兵钟宝三,苛扣军饷,营中酗酒,败坏军纪,此国家危难之时,为瞒事实,招百姓入军营充氐缺员,无视大清律。此等之人,怎可带兵打仗,视众将士性命如儿戏。为明正典,以儆效尤,来人,将此三人削首示众,首藉悬挂辕门之上三日。”

    三人跪头如捣蒜,大声喊道:“太子民政饶命,看在郑亲王与肃部堂的面子上饶了我们吧。”

    载淳一听是肃顺的人,没想到肃顺还有这么一手,那就更应该杀了,反正离决裂之日已经不远了。

    三人见载淳不为所动,又大声喊道:“太子殿下,您随贵为太子,但我们是堂堂国家二品武臣,您没权力杀我们,只有皇上才能。”

    载淳大声喝道:“你们没听到命令吗?还让他们在此刮噪,还不行刑等待如时?”

    左右之人迅速将三人按倒,手起刀落,三颗人头落地,全场兵丁全都被震住了,鸦雀无声,这可是堂堂的二品开臣啊,说给砍了就砍了。过了一会才回过味来,这可是有名的活阎王,斩贪的太子,抄家的阿哥。在湖广就大开过杀界,比今儿个杀得还要多,还是留点神吧。这还真是人的名树的影。

    载淳站起来,高声说道:“载淳此次奉皇命来此整练绿营兵马,成立皇家第四师,旁的事情载淳也不多说。以前的事情揭过去,只要从今日起遵守军纪,载淳既往不咎。为附近百姓者出列,每人发一两银子,回家去吧,这里不是你们来的。”

    附近百姓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还瞪眼砍人的活阎王,转眼之间就和颜悦色起来。这一万多百姓过了一小会才明白过来,这就是传说之中专杀贪官的太子殿下,是真龙转世,听说一个人就将洋人打得屁滚尿流。都赶紧跪下来磕头。

    载淳待百姓走了之后,又大声说道:“现在所有,听我命令,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站在东面,其余的站到西面。”

    还算不错,十八到二十五岁的有近两万人,只是没有一点军人的气质,一个个站的横七扭八,无精打采的。

    载淳又说道:“抽大烟者出列。”

    这次也还是不错,两边共有五六百人,但大部分是将官。载淳对此也有些挠头,就地遣散,又怕他们为祸百姓。最后载淳还是一咬牙,将他们遣散了,并吩咐人对他们监视,若有不法行为,就地斩杀,以绝后患。

    而那些老弱之兵,载淳也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愿意回家,发遣散费回去,愿意继续当兵,就留下来,还是老办法,作为建设兵团。

    初步整顿算是完成了,然后将三百军官教导营的人分到里面去,对三镇绿营兵就行整训,算是初步掌控了这只队伍,重点还是要加强政宣教育。

    载淳在此坐阵半个月时间,其间又被载淳斩钉二十几位违反军纪的将官,所有的人都老实了,训练之事已入正轨。载淳将此处交给了马玉昆与周馥二人,就带着近卫团和几千建设兵团回到了天天津。

    载淳到天津之时已近腊月,卡恩已经将军火送到,二师与三师已经装备齐全。载淳与彭玉麟商量,将这套枪炮生产线就安装在天津,等来年开春就施工。

    卡恩此次来,再次给载淳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居然将生活困顿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家和在普鲁士游学的门捷列夫给忽悠来中国了。

    卡恩因为此次生意很大,怕出现什么意外,就亲自回国了,听说了诺贝尔平时很爱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就找到了诺贝尔,对他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国家,虽然这些技术有些落后,但他们有一位太子殿下很喜欢这些,也很舍得花钱,如果你去了,那就不用再为钱的是发愁了,可民专心的研究这些东西了。

    诺贝尔一听说有人出钱供他研究,当即就同意了。随后卡恩又碰到了门捷列夫,又用同样的方法将他忽悠了过来。

    而此时普鲁士与法兰西的关系有些紧张,所以有很多在法国船厂打工的普鲁士工人和设计师失业了,就回到了普鲁士,而此时的普鲁士造船并不是很发达,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卡恩知道自己挣钱的机会来了,连哄带骗的弄来了二百多造船工人,还有三名造船设计师。

    卡恩还是有些经营头脑的,知道载淳要造枪炮,就离不开采矿业和炼钢业,所以也就说服了当地的工厂,一样带来一套小型设备,并有相应的技术工人三百多人。

    载淳没有再和卡恩废话,直接告诉他,老规矩,设备运转正常之后付银子,人全部收下,卡恩听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次赌对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僵持(三)

    卡恩此次到来,不仅为载淳带来枪炮,还带来了载淳最需要的人才。卡恩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诺贝尔意味着什么,他将给这个帝国多大的改变,将给这个世界多大的改变。载淳这一段时间做梦都在乐。

    载淳与卡恩说:“敬爱的卡恩先生,我看您就不用再回上海了,就常驻天津吧,我会在天津修建港口,会允许你们在天津经商,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今后我们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呢,现在您的朋友彭玉麟老师是直隶总督,督府就在天津,会给您带来很多便利的。

    您此次带来的设备都是小型的,待我们操作顺利之后,还会购进大型的设备,只要您提供的设备购好,价钱公道,我们肯定会先考虑您的。”

    卡恩对载淳的这个提议很感兴趣,说自己会认真考虑的。

    载淳在打发走了卡恩之后,就接见了诺贝尔与门捷列夫,这两位可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科学家,载淳给了两人足够的尊重,这也让两人对载淳的印象很好。

    载淳先是问了一些生活情况,然后就直奔主题,说道:“两位先生,在我们大清,虽然这方面很落后,但我会尽我最大会努力,来满足你们的要求。同时待明年天气暖和之后,就会按你们的要求,建造另你们满意的试验室,同时你们家人的生活也不用担心,我全会安排好的,你们只管放心的搞研究就行了。”

    诺贝尔与门捷列夫对载淳的话很满意,卡恩没有欺骗他们,两人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后,满意的走了,载淳同时让彭玉麟找了一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年轻人,给两人作助手,载淳并嘱咐这些个年轻人,要他们一定要多学多问,将学问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因为现在是冬季,什么工程也做不了,所以就先让这些洋技师对现有的建设兵团和招来的工人进行陪训,增加一些技术知识,否则这些土老百姓到时肯定只会添乱。

    载淳对铁矿的开采早就有了打算,那就是在唐山,那里可是一块宝地,有煤有铁,并且距离天津也不算远,四五百里地。载淳就准备将采矿与炼钢设备放在唐山,而枪炮制造设备就建在天津,这样运输也方便。

    就在载淳安排这些事之时,在北京城的克灵顿终于坐不住了,派人过来要和载淳和谈,他们也知道自己战败了,气焰也就没有了那么嚣张,但还是提出了一些可笑的条件。

    第一,立即释放所有被俘之人;第二,归还所有舰船;第三,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四,归还所有英法联军的枪炮;第五,增设天津为商埠。

    载淳一听就笑了,心道,还不是很自大,没有让我们再陪款割地。但载淳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条件,说出了自己的条件,也真能狮子大开口的。

    第一,在北京城中的英法联军必须无条件投降,并交出所有的武器;第二,交出火烧圆明园的主犯,交由大清处理;第三,舰船与枪炮为大清的战利品,不会归还;第四,对于圆明园的损失,由英法两国共同陪款一千万两白银;第五,英法两国在大清的商人必须遵守大清律法,并交纳税金。

    双方的条件相差太大了,根本就谈不拢,如此僵持到了正月。载淳好象是绝不退步的样,再一次对英法联军施压,发出了一连窜的命令。

    令皇家第一师推进至京东张家湾一带,皇家第二师会同皇家第四师推进至丰台,并做出随时攻城的准备。

    克灵顿与孟半班这次心里也没底了,又再次派人与载淳和变谈,并做出了让步将第五条增设天津为商埠。

    而载淳也相应的去了一条,就是第二条,交出火烧圆明园的主犯,交由大清处理。载淳也知道,这一条对方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主犯就是克灵顿、孟斗班、额尔金与葛罗等人,他们怎么会将自己交出来呢?这只是载淳的一个策略,先吓唬吓唬他们。

    但双方的差距还是很大,还是在僵持着。载淳结此早有心里准备,也不着急,将朝庭所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和谈上来。而几个回合过去,已经进入咸丰十一年二月份。

    薛福成终于有了消息,他在吕宋经营了一年多,已经可以将胡光墉提供的鸦片消化一半,并且已经打通了销往英法等国的渠道,而且还有一部分销往了日本。光咸丰十年一年的时间,净赚白银八百万两,扣除了薛福成在吕宋一年的活动经费,为载淳送回了六百万两白银,估计今年的收入还会大副增加。

    薛福成在吕宋的神风营也已经建立,共二百人,已经可以执行任务。但还是显得力量单薄,因为当地很乱,土著人经常来骚扰,有时还会大举进攻,所以还成立了一个由当地华人组成的五千人的自卫队。但没有专业人训练,战力很差。

    载淳看到薛福成的汇报之后,就从原军官都导营中抽出十名优秀的队员,由左宝贵带领,去了吕宋。载淳和左宝贵亲自谈话,告诉他此去可能多年之后才能有正式的军队番号,但这是为大清开疆扩土,是不世之功。左宝贵听后,义无反顾的去了。

    载淳给了左宝贵十年时间,要在十年之内,建立四到五个师的兵力,势力要覆盖整个吕宋群岛,和爪哇岛、棉兰老岛等南洋诸岛,那时他就是南洋军区的第一任军区司令。

    但要注意,短期之内不要与西洋诸国发生冲突,由其是英吉利,短期之内大清还不具备和他们争雄的实力。但载淳对南洋也会提供支持,那就是不断向南洋移民,以充实南洋华人的实力。

    载淳收到银子之后,底气又足了,开始在直肃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首先是将采矿设备运到了唐山的迁安,那里有丰富的铁矿石。并在唐山开办了一家小型的炼钢厂,同时在大沽口的枪炮生产厂也正式建厂,估计这三家工厂在半年之内就应该能正式生产了。

    北洋水师虽说一万人都是新人,但是架不住老师多,英国海军俘虏共计有两千人,再陪训着北洋水师,平均一个人只教五个人,这就等于是手把手再教,就象是现在的填鸭式教育。载淳相信一条真理,只要是火足够的大,就没有糊不熟的白薯。

    在此期间,收获最大的还是要数丁汝昌,对海军还是有一定的天份,接受能力非常的快。也许历史中丁汝昌之所以是外行,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吧。

    载淳在天津还建了一所学校,那就是皇家海军军校,是由那些英国海军高级军官任教,载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炸干他们的知识,为自己尽量多的培养人才。

第一百一十二章 和谈(一)

    当时间进入咸丰十一年三月份的时候,载淳好象失去了耐性,命令皇家第二师移驻通州,接手皇家第一师防线,皇家第一师进驻蓝营,僧格林沁部也向前推进一百里,对北京形成合围之式。

    并下最后通牒,限期十五天,无条件缴械投降,可以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否则十五天之后就会强攻北京城。如若克灵顿等人敢毁皇城,那载淳就会杀所有俘虏,让他们陪葬。一切条约在英法联军缴械投降之后,双方再进行和谈。

    载淳下完最后通牒之后,第一次会见了英吉利公使额尔金。此次会面另额尔金很是惊讶,一是这位太子太年轻了也就十多岁的样子,实际刚六岁。二就是载淳给了额尔金足够的尊敬,完全没有拿额尔金当作俘虏,更好是多年的好朋友。

    刚一见面,载淳就对额尔金行了一个标准的英吉利贵族礼,然后说道:“尊敬的额尔金公使,这段时间载淳真是太忙了,怠慢了额尔金公使,还请您谅解。”

    更让额尔金吃惊的是,载淳说的竟是一口流利的英语,额尔金也按英吉利贵族礼节还了礼。

    载淳请额尔金坐下之后,又接着说道:“载淳对英清两国之间的误会深表遗憾,具体的谁是谁非咱们也没必要再过多的追究了。载淳此次请公使过来,是报着很大的诚意来和谈的。英吉利王国与大清远隔万里,应该是很好的朋友的,不知额尔金公使是否同意载淳的说法呢?”

    额尔金说道:“当然,尊敬的太子殿下,我们两国当然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载淳一笑,又接着说道:“额尔金公使,载淳知道您背负着英吉利王国巨大的使命,身上压力很大。同样,载淳也在受着大清几万万民众的关注,同样压力也很大,我们两人此时都很困难。”

    载淳刻意的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找到共同之处。额尔金对载淳的说法也深有同感,开口说道:“那不知太子殿下打算怎样处理此事呢?”

    额尔金此时也不报太好的想法,想想自己的政治生涯就此将结束了,心里还是一阵的悲观。

    载淳说道:“载淳知道英吉利王国想要些什么,无法就是想让英吉利的商人来大清经商,其实这又有何难,载淳可以同意,但是载淳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英吉利商人来大清,就要遵守大清的律法,同时也要相应的向大清交会一定的税金,不知额尔金公使能否同意载淳的建议。”

    额尔金听后,眼睛就是一亮,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置疑的眼神看着载淳,喃喃的说道:“太子殿下说得可是真的?”

    载淳笑着让人拿过地图来,在地图上指着说道:“额尔金公使请看,现在的广州与上海已经开埠,载淳还可以将汕头、厦门、福州、温州、天津五处开埠,但载淳要改一改名称,不能再叫开埠,而叫作开放,不知额尔金公使觉得怎么样?”

    额尔金一直在以为这是在做梦,当然没有意见。

    载淳又接着说道:“额尔金公使,咱们两国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英吉利王国也就开放一些城市对大清的商人。您也知道我大清现在工商业的现状,所以占便宜的还是英吉利王国。”

    额尔金默默的想着,怎样说服国会那群大佬们,可是就在最后,载淳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清国的工商业不发达。但是额尔金还有一个重的使命,那就是鸦片。

    额尔金有些吞吞吐吐并委婉的向载淳提出了鸦片的事。载淳听后就是一皱眉,脸色有些不好看。额尔金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要坏事。

    载淳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说道:“额尔金公使,此事还是不要拿在桌面上说吧,你们英吉利去年所做的事载淳不是一点也不知道,载淳是瞪一只眼闭一眼罢了,这些儿个事还是按照即定的模式去做吧,额尔金公使也不要让载淳太为难了。”

    额尔金一听,简直不敢相信了,不由自主的就问了一句:“太子殿下为何会如此行事呢?”说完之后,额尔金自己都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子。

    载淳听到此问,挥了挥手,屏退了左右,然后小声说道:“载淳也不瞒额尔金公使,您对我大清的朝政也应该了解,载淳要想成功上位,阻力还是很大的,所以载淳想交英吉利这个朋友,在关键之时做为外援,不知额尔金公使可明白?”

    额尔金恍然大悟,会意的点了点头。这下额尔金放心了,开始之时还以为载淳有什么计谋呢。

    载淳又接着说道:“不过要想此条约能顺利通过,还要额尔金公使和英吉利王国做一些配合,也好让载淳向朝庭方面有个交待。但您放心,载淳不会杀一个英吉利人。那就是让在北京城中的克灵顿将军缴械投降。然后是我们缴获的军舰和枪械作为赔偿我大清圆明园的损失。解除原来的条约,最好是能将香港归还给我大清。然后我大清无条件的释放所有的英法联军。”

    额尔金听完之后就是一皱眉,说道:“此事我做不了主,还需向我国请示。”

    载淳并没有在此事上再做纠缠,而是转移了话题,说道:“额尔金公使,现在我们公事已经谈完了,载淳还有一些私人事情。

    一就是载淳想在天津建立一座港口和一座造船厂,不知英吉利商人有没有兴趣。

    二是载淳想成立一家运输公司,额尔金公使有没意思入股。其实也不用额尔金公使出银子,一切都有载淳,只是您也知道,现在海上不太平,想在出海之时,悬挂英吉利国旗,如果能成,载淳愿给公使百分之五的股份。

    三是,载淳知道我大清赋税非常混乱,也想致力改革,可是没有相应的人才,不知公使可否给介绍几个,每个人的介绍费二百两白银。

    四是大清北洋水师刚成立几个月时间,不知公使是否有熟人,为载淳介绍一些过来,载淳一不会让公使白费心,会给相应的介绍费,每一个上校五百两,每一个中校三百两,每一个少校一百两,每一上尉八十两,中尉五十两,少尉十五两,普通水手等五两银子。而载淳给他们的工钱是英吉利王国的两倍。”

    额尔金一听,眼眼就更亮了,载淳就是他的贵人,自己的政治生涯不光不会结束,而且还会更加的充满光明,同时还有银子赚,这真是难找的好事。

    额尔金当时就拍胸脯应下了这三件事,同时还说会尽量促成此和约。

第一百一十三章 和谈(二)

    额尔金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没过几天,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先给载淳找来了五百二十人现役英吉利海军人员,其中上校一名,中校三名,少校八名,上尉八名,中尉和少尉各十名,其余为水手、炮兵、旗语兵等。

    当载淳听到这位上校的名字时,真的有些惊讶了,这名上校居然叫舍纳德.阿思本,这不就是历史之中清朝在北就条约之后,成立的中英联合舰队司令吗?难道这就是老天的安排,阿思本注定会有中国情节,载淳的心里也暗自好笑。

    载淳对额尔金的出手也很大方,直接就给了额尔金一张万两的银票,还美其名曰,剩下的银子给尊夫人买些中国的饰品。额尔金当然很高兴了,更加卖力的促成和约,因为载淳在私下对额尔金说,如果此和约能够谈成,载淳会再给额尔金十万两的感谢费。

    这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额尔金亲自去了一趟北京城,成功的说服了克灵顿投降了,载淳也没有食言,没有难为他们任何一个人,克灵顿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当听到额尔金说出载淳提出和约之后,克灵顿一拍大腿道:“早要是遇到清国的太子,我们何必还用出兵,遭此惨败,真是不明白,清国人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额金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其实他是英吉利驻大清的公使,绝大多数的条款都可以做得了主,只有归还香港一事上,还需请示国内。

    此时已经快进入四月份了,载淳将谈判的草案写了奏折,送了上去,并写了一封长信给咸丰皇帝,并在其中详细的说明了开埠与开放的区别。同时,如果英国商人来中国办厂,可以为大清增加一部分税收,同时一部分老进姓还可以赚些工钱,贴补家用。

    咸丰皇帝对别的其实并不上心同,一看到银子,就来了精神,当即就召来了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进行了庭议。众大臣对开放城市之事还是持有很大的疑虑,认为这是屈辱,但同时又看到了一百多艘的舰船的巨大利益相比,也还是勉强能够接受的。

    以倭仁为首的老顽固派是坚决这同意开放城市之条,认为要将此条去除。最后麟魁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出了恭亲王奕訢的和约和现在的相比,说道:“当时为什么么没听到你们说去这个,删那个的,现在太子殿下力挽狂澜之后,你们就开始指东说西的,当时和谈之时,你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去呢。

    皇上雄才大略,太子殿下高瞻远瞩,岂是你等腐儒可比的,你们可知太子殿下此举,每年可为大清增加多少赋税,又使少百姓的家里增加也入?

    什么叫谈判,谈判的基础是什么,好处不可能全让我大清一家占了,人家英吉利也不是傻子,我们大清背负多年的赔款也将就此解除,早为什么不见你们去和英吉利人谈解除赔款之事。”

    麟魁的一番话将倭仁等人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倭仁用手指着麟魁,却被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咸丰皇帝看了半天的笑话,也觉得差不多了,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大烟隐犯了,打了一个哈欠,说道:“好了,此事就议到这吧,比恭亲王送来的和约已经有了天壤之别,还是见好就收吧,传旨太子载淳,可按此和约签订。退朝吧!”

    咸丰皇帝也不等众位大臣说话,赶紧回去,过自己的烟隐去了。

    载淳并没有对收回香港报有多大的希望,没想到额尔金还是真的卖力气,同意香港在两年之后归还,载淳对此当然是喜出往外,又额外的给了额尔金五万两银子,两国互交和约之后,算是正式生效了。

    而此时从头到尾,载淳好象是忽略了法兰西一样,其实这是载淳的刻意而为。这也是载淳在离间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载淳给法兰西人一种错觉,就是英吉利将法兰西给甩开了,是英吉利将他们抛弃的,但是此时的法兰西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本来出兵就少,现在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英法联军陆续的回去了,此时的额尔金再次为载淳招来了赋税方面的人才——赫德,这个在晚清历史中,绝对是重量级人物,此人是北爱尔兰人,二十八岁就做了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虽是外国人,但他恪尽职守,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对中国的海关起着重要的作用。

    载淳与赫德见面之时,双方都被对方的年纪所惊讶。此时载淳的大名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在朝庭上下无人敢出战之时,太子独自一人离开承德,可说是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一举扭转败局。

    赫德只是听说了大名,将英法联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只用一师无枪械的新军,就战胜了拥有三万多兵力的英法联军,并且还是全军覆没。当赫德见到之时,居然是一个看着有十多岁的六岁孩童手里。

    而载淳也是对赫德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当见面之时,同样感到惊讶,才二十六岁。双方都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两人相谈甚欢。

    最后载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先让赫德培养一些税务方面的人才,并将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调来,作为赫德的助手,先在天津成立一个学习班,第一期学员为五十人,学期为两年,同时让赫德与英吉利的相关院校联洛,准备明年派二百人到英国去学习。

    赫德为这个六岁的孩子能有如此的见识和魄力而折服,同时也对载淳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想再找些其他方面的人才,在大清成立一所院校,专门传授专业的知识。

    载淳笑了,并找来了彭玉麟,说道:“载淳想在直隶试行西式教育,这里有五十万两银票,每个县设立一所蒙学,每府设立一所府学,整个直隶设立三所大学,一所大学为师范学校,专门培养老师之学校,他们就如同朝庭官员一般,享有品级,一所为行政学校,专门培养朝庭所需各方面的人才,如税收、民政、农业等方面,一所就象西洋国家那样,专门培养科学研究的人才。

    赫德听后,鼓掌叫好,说道:“太子殿下此法甚好,分得很细。”

    彭玉麟确苦着脸道:“太子殿下的章程是很好,可是又有多少认可呢,有没有人入学呢?”

    载淳笑道:“这个无防,我们的蒙学、府学可以全部免费。大学可提供奖学金制度,只要他们提出什么独到的见解被采用,或者有什么新发明、或者有特殊贡献者,皆可获得,待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会到什么情况,那时恐怕我们都不可想象。”

    赫德与彭玉麟都为载淳奇思妙计给惊呆了。

    就在载淳的计划一步步展开之际,一件大事使得载淳不得不离开了天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山村喋血(一)

    载淳举荐彭玉麟为直隶总督,就是但于自己在直隶进行改革尝试,距离不远,自己可以随时关注的到,有什么问题也便于更改。

    但载淳现在还不敢挑战整个官场的利益,因为现在时机不够成熟,再有就是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这可腐朽的大树,只有慢慢的积蓄力量,一点点的改变现状。

    就在载淳成功在天津布局之时,在承德的咸丰皇帝来了对旨,叫其火速赶往承德,有要事相商。彭玉麟等人听到之后都是一头雾水,不知出了什么大事。

    载淳算了算时间,现在已经是咸丰十一年五月,按公历来说就是一八六一年六月份了,咸丰皇帝的大限将到,现在就该是又了重病了。但是载淳还是有些不肯定,在自己离开承德之前,咸丰皇帝的身体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短短一年时间,怎么就会有如此的变化呢?

    载淳虽有疑问,但也没做其想法,而是传令近卫团秘密潜往承德附近,已备不测,同时传令皇家第一师回西山驻地驻防,皇家第二师驻防大沽口,以为北洋水师陆上屏障,皇家第三师驻防天津府,皇家第四师驻防涿州,锋镝营秘密进入承德,善仁亲自己坐阵承德。

    众人看载淳如此安排,隐隐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但是载淳没有说,别人也都没有问,只是按载淳的命令执行,其实载淳如此安排,表面上看也是无可厚非,皇家第一师本来就是驻扎京中的神机营。皇家第二师驻防大沽口、皇家第三师驻防天津也都无什么非议,但皇家第四师本应驻防正定镇或大名镇,但却移驻涿州,同时还将近卫团与锋镝营两大王牌秘密潜入承德。

    难道是承德有什么大事发生,还是太子殿下要行那……,应该不会,以太子行事的风格,不会做出此事。众人都一脸关切的望着载淳。

    载淳见众人如此,知道是在关心自己,心头就是一热。载淳笑了笑说道:“你们不用担心,载淳只有些儿个预感,所以做出一些安排,但愿载淳的预感是错的。”

    众人见载淳没说出是什么,也就不好再多问。

    载淳带着董海川、杨班候及众侍卫一起,快马加鞭,向承德方向飞驰而去。载淳一路取道雍州、香河、密云、滦平到承德,当近滦平县城之时,天色已晚。

    杨班候说道:“太子殿下,距离滦平县城还有三十多里路,看起来咱们到了滦平县城也已经关城门了,前面有一个小山村,我们不如在此休息一晚,明天再赶路吧?”

    载淳看了看天色,确实如此,现在距离承德也没多远了,照此速度,明日上午就能到避暑山庄,因此就同意了。

    进入小山村之后,找了一大户人家,草草用过点东西,就早早休息下了,准备明日一早再赶路。载淳赶了一天的路程,也确实有些乏了,躺下之后,不一会就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就觉得有人推自己,睁开眼一看,见是董海川,刚要问话,就见董海川食指放在嘴上,示意不要出声。然后低低的声音说道:“少爷,外面情况有些不对,好象有刺客,大概有百十来人的样子,一会奴才带少爷杀出去,由班候他们断后。”

    载淳听后,先是一惊,随后就冷静了下来,轻轻的点了点头,并拿出了短枪,上好了子弹。

    此时就听‘乓乓乓’几声枪响,紧接着就是几声惨叫声,紧跟着又是一阵枪声,并时不时的传来惨叫之声。

    再后来就听杨班候大喝一声:“你们都是些什么人?敢在此行凶/”

    对面一个黑巾罩面之人,冷笑道:“是要你们命的人。”

    紧跟着就与杨班候战在一起,这个蒙面之人武功也很高,以杨班候的伸手,一时之间竟拿不下此人,其他几命侍卫也与其他黑衣蒙面之人打了起来,一时之间乱做一团。

    就在董海咱与载淳要走之际,就听一个声音说道:“董海川,你以为你还跑得了吗?还是乖乖交出太子吧,能赏你一个全尸。”

    董海川一听,说道:“沙回回,没想到你贼心不改,竟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对面之人一见董海川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就大声说道:“一个留,否则后患无穷。”说完就与几人窜了上来,董海川守住屋门口,就与这些人打半起来。

    别看董海川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伸手一然矫健,身法灵活,双掌舞动,毫无声息。只见掌影上下翻飞,面对多人,毫无惧色,也不落下风,攻守平衡。

    而在院中的杨班候也是非常勇猛,周围已经躺下四五个人。杨班候怀抱太极,脚踩八卦,闪展腾挪,穿梭在几人中间,游刃有余。招式看缓实快,虚实相合,也是不落下风

    载淳心中暗道,这会是谁要致自己于死地呢?难道是肃顺,自己在整兵之时,斩杀了王懿德等三位总兵,断了他的外援,这道是有可能,不过他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那还会有谁呢?恭亲王奕訢,自己这个亲六叔,自己对英法联军之胜,压住了他的风头,自己签订的《新天津条约》不仅取消了赔款式,还收回了香港失地,与他的北京条约相比,另起名誉扫地,来报复自己,可这是公事啊,自己也并没有刻意针对于他啊。他的心凶就这么狭窄吗?一点不顾大局。

    不过这两个人还是都有可能的,为了权力,又有什么不能做的。历史之中为了皇权弑父杀兄之事常有之,何况是这两人了。

    载淳心中想着,手中可也没闲着。不时的朝外开枪,每枪必有一人倒下,载淳心中还是小得意一下,看起来前世的枪法还在。怎奈对方人太多了,载淳的子弹毕竟有数,不一会子弹就打光了,但刺客却一点也不见少。

    随着时间的增长,对己方是越来越不利了,先是几名侍卫,动作渐渐迟缓了,而刺客却不时的换人,进行车轮战。一声声的惨叫传来,几名侍卫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了。最后就只剩下载淳、董海川与杨班候三人了。

    载淳的心渐渐的凉了下来,难道自己就要命丧这个小山村之中了吗?自己的布局才刚刚开始,自己心不甘啊。这也怪自己太大意了,只带了这几个人。

    就在载淳糊思乱想之际,只听屋外一声惨叫,杨班候被人从背后踢了一脚,向前跑了几步,趴在了地上,还没等杨班候起身,就见一上窜近前,举刀就砍,载淳将眼一闭,不忍再看。就听得‘啊——’的一声惨叫,红光——蹦现。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山村喋血(二)

    杨班候被一名刺客从背后一脚倒在地,另一名刺客上来举刀便砍,而此时的杨班候再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只有闭目等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道寒光射来,钉在了这名刺客的太阳穴之上,喷也一片血雾。随后紧跟着一声高喝:“太子殿下不要惊慌,杨露禅来也。”

    紧跟着就从四面的墙上、房上窜出几十条人影,加入战团之中。其中一人上前扶起杨班候,说道:“杨二哥,你没事吧。”

    杨班候站起身来,一看来人,惊讶的说道:“王五弟,你怎么来了?”

    这个王五弟一笑,说道:“杨二哥,现在还不是说话的时,我们先杀了这帮子刺客再说。

    说完之后,与杨班候二人也加入了战团,有这群生力军的加入,形式立刻发生逆转。进来这几十条黑影,各个伸手敏捷,手法简练,一招致命。近了匕首,远了用手弩,转眼之间,这群刺客就死了大半。

    沙回回一看事不好,就嘬了一声口哨,意思是快撤。这群刺客撇开对手,就准备*而逃,当他们刚要上墙之时,墙上又出现一群黑衣人,迎头就是一阵弩箭,,下面惨声连连,没有一个能越上墙的,就是这矮矮的墙头,就成为了这群剌客难以逾越障碍。

    只一会儿功夫,院中就只剩下四名高手,与董海川、杨露禅、杨班候,还有寻个王五弟在逐对撕杀。

    只听董海川说道:“沙回回,那日我董海川放过于你,本想让你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想你却贼心不改,今日我就要除了你这个祸害。”

    此时的董海川真的急了,因为要不是杨露禅等人及时赶到,少爷与自己等人弄不好就在丧命此处。

    董海川出手毫不留情,招招致命。董海川与沙回回大概战了有二十几个回合,只见董海川一个转身,来了一招进步塌掌,就听见‘啪’的声,拍在了沙回回的后背之上,一口鲜血就众口中喷出,趴在了地上,上来两人就将起捆绑起来,同时将起下也卸下,以防其咬舌自尽。

    其他三人一听沙回回的惨叫之声,心中都是一慌,纷纷中招被擒。院中打斗全部结束,而此院的主人全被他们杀死。载淳心中也是一阵难过。

    善仁此时也从外面走了进来,见载淳无事,才算放下心来,上前敬了一个军礼说道:“少爷,是属下办事不力,没有及早察觉此事,让少爷陷入险地,还请少爷责罚。”

    载淳自责的说道:“此事不怪你们,是载淳一时大意了。也是这段时间诸事太顺了,才生出了自满之心,疏于防范,才连累了这许多人。此载淳之错啊。功亭,派人将几名侍卫的尸身送给他们的家人,看他们的家人有什么困难,尽量给予解决,其父母子女由载淳来扶养。是载淳害了他们。”

    将事安排完之后,载淳等人进了屋中。载淳问道:“功亭,你们是怎么知道此事的?还有,这位壮士是谁?”

    善仁说道:“这么壮士叫王正谊,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又善使一口大刀,京城之中人送绰号‘大刀王五’,也是杨二哥的好兄弟。”接着善仁就将此事讲术了一遍。

    原来在昨日早间,在文昱府中的一位细作得到了一个消息,就是文昱怀恨载淳参了自己一本,至使自己丢官在家,所以要派死士来刺杀载淳。这明细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要传出去,不想被人发现。

    这名细作身负重伤,还是逃了出来,但后面的追兵也紧紧追赶,正巧王五在此经过,就救下了这名细作,但这名细作已经不行了,就将此事告诉了王五,让王五转告杨露禅。杨露禅一面派人过来通知善仁,一边就朝此处赶来。王五也是个义气之人,听说太子和自己的杨二哥有危险,就一起跟了过来。

    还好及时赶到,才没有出大事。这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载淳等人的命也够大的。如果晚到一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载淳听后,也是一阵吹嘘,晃若隔世,饶是自己死过一回,经此之事也是有些后怕。载淳说道:“照这么说,是文昱要害我了。载淳参他,是因他有过错,但丢官又没有丢命,他难道是疯了吗?行刺太子,这可是要被灭九族的,他这么做值得吗?”

    善仁听着载淳的话,也陷入深思之中,善仁突然说道:“不对,文昱肯定不是主谋,他即使成功对他又有多少好处,除非有人许诺了他什么,他才是如此冒险。”

    载淳听了善仁的话,觉得非常的有理,一拍桌子,说道:“传令长庚,让他速速抓捕文昱,一定要活的。但愿还来的及。”

    在载淳下完命令之后,善仁给载淳使了一眼色,载淳会意,知道善仁还有事,就说道:“子斌可愿随载淳为了这个国家的强盛面努力?”这是载淳**裸的招揽。

    王五现在还不到二十岁,正是热血青年,听了载淳的话,当然是毫无异议,投效到载淳的麾下。载淳随后安排杨露禅回京城坐阵,余下之人随自己去承德。然后让众人下去休息一会儿,准备天亮后出发。独留下善仁。

    善仁见众人都出去以后,才来到载淳的近前,低低的声音说道:“少爷,懿贵妃在避暑山庄中传出消息,说是皇上病重,让少爷赶快回避暑山庄。”

    载淳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心里有所感觉,但还是非常的难过,想起咸丰皇帝过往中对自己的一幕幕,尤在眼前,他虽然说不是一位好皇帝,但对自己的爱却是真实的。教导自己批阅奏章,带自己上早朝……

    载淳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善仁看到载淳的表情,也同样伤感,但是善仁还是劝解道:“少爷,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还是要尽早做出对策。

    前些时是,皇上曾下旨召闲闲赋在家的沈宝桢、长沙知府丁宝贞、陕西司郎中王文韶、举人徐用仪四人来避暑山庄见驾,却不知所为何事?”

    载淳一听,也是吃了一惊,此四人可都是洋务运动的主力干将,为什么将他们召来?想了一会儿,也不知有什么玄机,所兴做罢,叹了口气说道:“载淳的预感不幸成为现实。哎!先不去管皇阿玛召见他们所为何事,总之皇阿玛此时不会做出对自己不利之事。待载淳明日见到皇阿玛之后,就见分晓。”

    载淳目光深邃,心中暗道,这个世界,载淳来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咸丰的安排

    第二日,载淳只带着董海川二人进来避暑山庄,善仁、杨班候、王五等人将载淳二人送进门后,就离开了。

    当载淳在见到咸丰皇帝之后,被惊呆了,这哪还有一代帝王的威仪,面上无光,眼窝儿深陷,双颊凸出,背靠丰龙奇之上,显得是那么的苍老。下面还站着四个人,载淳没有见过,一个也不认识。而在屋中只有一个张文亮在伺候着。

    载淳一见咸丰皇帝的样子之后,泪水就下来了,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磕膝盖当脚去,爬到了咸丰近前,哽咽的叫了一句“皇阿玛”,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趴在咸丰的双腿之上,呜咽的痛哭起来。

    载淳在咸丰跑到避暑山庄之后,确实有些痛恨咸丰皇帝,所以当载淳战败英法联军之后,也以种种理由不愿回避暑山庄,再看咸丰皇帝。他恨咸丰皇帝的不作为,使得圆明圆被毁,他恨咸丰早时不准他应战,并还将神机营调走,他恨咸丰皇帝……

    当载淳看到咸丰皇帝这一刻,载淳恨的却是自己,明知自己的皇帝老子就是如此,自己为何还要强求他什么,明知自己这个皇帝老子只有这么点时间了,自己确还不愿回来,明知自己的皇帝老子……

    载淳现在明白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了,此时咸丰皇帝对自己一幕幕的好都浮现在了眼前。

    旁边四人看到载淳的伤心,也都暗拭泪花。咸丰皇帝此时却面带微笑,用干枯的右手无力抚摸着载淳的头,眼中充满了慈爱,充满了骄傲。

    咸丰皇帝无力的说道:“皇儿莫做这小儿女的态了,你可是大清的太子,未来的帝王,是皇阿玛的骄傲。不要让别人笑话”

    咸丰皇帝见载淳站了起来,轻声说说道:“这四位分别是沈葆桢、丁宝桢、徐用仪、王文韶,都是我大清一时的才俊之士,皇阿玛今日将他们召来,就是给皇儿你认识。”

    四人上前与载淳见礼,载淳才开始打量四人,并与四人还了礼。沈葆桢,林则徐女婿,清末明臣,刚正不阿。丁宝桢最出彩的就是前门接旨,后门斩首,可见其机智百出。王文韶,咸丰二年进士,也是洋务运动的干将,徐用仪,咸丰九年举人,是慈禧所依重,可见其才能也是不一般的。

    咸丰皇帝又接着说道:“皇阿玛自知时日无多。”载淳刚要说话,被咸丰皇帝拦下。

    咸丰皇帝接着说道:“皇阿玛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皇儿,虽知皇儿有才能,怎奈年龄尚幼,恐被他人欺压,顾不得不提前做些安排,以为皇儿助臂。

    皇阿玛准备封李鸿藻为户部汉尚书,胡林翼为兵部满尚书,麟魁的礼部尚书不动。此四人都是有大才之人,不知皇儿准备如何用呢。”

    载淳知道咸丰皇帝这是要让自己卖好给四人,以收四人之心。载淳想了一下,说道:“现我大清武备松弛,由是海防,载淳甚是忧心。儿臣闻沈公才具过人,由善武备。而东有日本国,狼子野心,常觑我大清番属琉球国,顾想请沈公出任台湾巡府一职,整备海防,以备不测。

    山东乃与天津为海上我大清京畿之门户,现天津有彭总督在,可保无忧,然山东儿臣颇为放心不下,而丁知府勇于任事,机智过人,可当此大任,儿臣想调丁知府为山东巡府。

    琼州虽地处我大清南端,但欧西诸国在南洋皆有势力,顾琼州就显得颇为重要,是紧守我大清南方海疆之门户,所以儿臣想派王文韶任琼州知府。

    徐用仪刚中举人时日不长,还缺少一些历练,所以还是先在户部行走,积蓄一些经历,必可有大用。此儿臣浅见,不知皇阿玛意下如何?”

    四人心中都是一惊,这位太子还真有魄力,刚刚见面,全凭皇人一句话,就托付重事。徐用仪虽然只是户部行走,但是却是在李鸿藻的眼皮子底下,如果真有才具,那积攒些资历,就肯定会大用,而其他三人就更不用说了,都身处要地,可见是拿这些人当心腹了。

    咸丰皇帝听完之后,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口说道:“张文亮拟旨,沈葆桢任台湾巡府之职,丁宝桢任山东巡府之职,徐用仪为户部郎中,钦此。”

    说完之后,咸丰皇帝一阵剧烈咳嗽,载淳赶紧上前,轻轻的捶打着咸丰皇帝的后背,过了好一会,咸丰皇帝才过劲。

    咸丰皇帝又接着说道:“你们四人应该明白朕的用意,望你们不负朕望。”

    四人赶紧跪下,都感觉到了这父子二人的殷切希望与信任,口中说道:“臣等必不负皇上与太子殿下的厚望,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咸丰皇帝又说道:“你们领完旨后,就直接上任去吧,不用陛辞了。”

    四人谢完恩后就退了出去。

    咸丰皇帝经此一阵,也确实是累了,说道:“朕有些乏了,皇儿也赶了一天的路了,也下去休息一下吧。朕也要睡一会儿了。”

    说完示意张文亮上前,载淳也赶紧上前扶着咸丰皇帝回到屋中,咸丰皇帝躺在炕上,就昏昏沉沉睡去了。

    载淳看着咸丰皇帝睡着之后,就轻轻的退了出来。张文亮知道载淳有话要问自己,就假装的扶着载淳,一道退了出来。

    载淳低低的声音问道:“皇阿玛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文亮低着头,轻声答道:“奴才也是今儿个才来皇上身边的,其他事情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皇上在外面认识一个姓曹的寡妇,皇上十分宠幸,前一段时间经常去,并且从这以后,大烟隐也大了,而这个曹寡妇应该是韩总管领着认识的。”

    载淳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扭头就走了。

    载淳虽然不知道咸丰皇帝为会将张文亮招到身边,但载淳知道,张文亮很得咸丰皇帝信任,而且也很忠心。难道是咸丰皇帝觉察出了什么?难道是韩来玉有什么问题?这怎么可能呢,皇上身边都有不可信之人,这还了得。载淳对董海川说道:“董师父,您去通知善仁,叫他密切监视这个曹寡妇,还有就是韩来玉出去之后,都见过什么人。”

    董海川领命,陪载淳回住处之后就走了。

    载淳来到自己的住处,洗涑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就去孝贞皇后那里了,因为一年没见了,并且在这关键之时,也必须要见一见。

第一百一十七章 驾崩

    载淳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咸丰皇帝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不能下炕了,还时常昏睡。

    载淳安排善仁查曹寡妇之事,也是毫无头绪。不过曹寡妇与昨日夜间偷偷的离开家,善仁并没有派人将其抓捕,而是想跟踪监视,可是在半路之时,却突然闯出两个黑衣,将曹寡妇杀死。锋镝营的人出手相救,还是晚了一步,就想将这两个蒙面人抓获,可是没想到对方是死士,见逃脱不了,就咬毒自尽了。现索就全部断了。

    而韩来玉这一段时间边避暑山庄都不出,更不提有什么发现了。

    载淳知道此次是遇到了高手了,行事很缜密。而皇家第一师那边也传回了消息,文昱服毒自尽,但杨露禅派人查看过,表面上是服毒自杀,还是实际应该不象,应为文昱死后的眼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还有一丝的不相信。他就该是没想到会杀他灭口。

    载淳相信,从这两件事的手段来看,应该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那这个人又是谁呢?如果那日自己被他们刺杀成功,而咸丰皇帝又时日不长,并全没有了其他的子嗣,那会是谁得利呢?不用说,肯定是恭亲王奕訢,以他的威望,很有可能会登上皇位。所以奕訢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载淳手中没有证据,用的都是死士,而且也都是死计。不管成与不成,都要有人死,不留一点线索,让人无从下手。

    但是还有一个人的可能性也很大,那就是石达开。如果自己死了,咸丰皇帝驾崩,要是真得让恭亲王奕訢登上皇位,那肯定就还有后手,到时将一切事推到恭亲王奕訢的身上,那时的奕訢就是有再大的本事,皇帝也坐不稳了。

    而初登大宝的奕訢肯定会不甘心就这样缚手待毙,肯定会拼死反抗,那是的大清肯定会陷入混乱之中。太平军也就又有了机会。

    所以载淳现在也不敢肯定会是谁做的。因为两人都有动机,获利也都很大。

    载淳还在孝贞皇后那里得到点消息,那就是咸丰皇帝自从认识曹寡妇之后,身体就开始不好了,但太医又查不出什么病症。而且还有传言,是因为咸丰皇帝羞于再见载淳,所以才意志消沉,迷上了曹寡妇与福寿膏的,才使得身休如此。

    同时咸丰皇帝羞于再见载淳,所以才给了载淳这么多的差事,让其没有理由回避暑山庄,也没有时间回避暑山庄。

    载淳知道这是离间之计,但是那人还是估计错了咸丰皇帝与载淳之间的父子感情。咸丰皇帝在自己病重之时,就将载淳急召了回来,但是这种离间之计又有什么用呢。载淳可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也许是在离间载淳与孝贞皇后之间的关系,但那人也小看了孝贞的智慧。载淳这些年的功夫没有白费,虽不是孝贞亲生,但孝贞对载淳的感情却盛似亲生。

    载淳费尽心思,也不能确定是哪一位,总之那日他们没有刺杀成功,那自己就能成功登上皇位,那时自己大义在手,他人又能耐何。但载淳还是吩咐善仁,重点监视恭亲王的一举一动。

    转眼之间,进入咸丰十一年七月中旬,咸丰皇帝的身体时好时坏。到七月十日这天,在上午这时,咸丰皇帝的身体还算稳定。可是到了下午,咸丰皇帝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几次发生昏厥。载淳和各位值班的大臣都有预感,情况有些不妙,所以谁都没走,静静地等待着,同时也在各自揣测着可能发生的朝局变化。

    在进子时这时,咸丰皇帝突然醒了过来,神智清醒,载淳和各位大臣都知道,咸丰皇帝自己也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咸丰深情的看了一眼泪眼婆娑的载淳,但知道自己时间已经不多了,也就没有废话,开口说道:“传谕,召集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到其寝宫入见。”

    待众位大臣来齐之后,都跪在了地上,口呼:“请丹毫。”

    咸丰皇帝吃力的说道:“谕以不能执笔,著写来述旨。”

    咸丰皇帝有气无力的说道:“第一道谕旨:皇太子载淳,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下面有一位执笔大臣写道: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太子载淳,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特谕。

    咸丰皇帝下完第一道遗召之后,不停的喘着气。而此时在下面可急坏了一群人,那就是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和户部尚书肃顺等人,因为咸丰皇之前曾有过交待,让此些人辅政,所以都很着急,怕咸丰一口气上不来,那他们岂不是空欢喜一场了。

    咸丰皇帝喘息一阵之后,又接着说道:“第二道谕旨:皇太子载淳,继承大统,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咸丰皇帝讲完之后,就无力的垂下了头。载淳大叫一声:“皇阿玛——”,就昏了过去。而下面这位执笑大臣迅速写下: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太子载淳,继承大统,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总管韩来玉在外面大声喊道:“皇上驾崩了。”

    载淳被唤醒之后,截发辫成服,众位大臣都摘下了冠缨,截发辫,宫中后妃也都去了首饰,剪发成服。载淳此时真是悲痛欲绝,整个避暑山庄之中,哭声一片……

    几家欢喜几家愁,载淳是真心感念咸丰皇帝对自己的慈爱与教导,伤心之处,不可言表。而肃顺、端华、载垣等人表面之上出是伤心落泪,可是又又有几滴是真的呢。初掌大权,那中欢心喜悦虽不能表现出来,但做事也显得很是勤快与轻松。

    许多人都看不贯这种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由其是太子少傅麟魁,脾气也有些火爆,已经处在了暴发的边缘了。

    还是兵部尚书胡林翼见机的早,劝住了麟魁,说道:“麟尚书,此时肃顺等人初掌大权,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而此时太子殿下还未登基,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如果此时与他们争执,太子殿下会很为难的,那些人是大行皇帝留下来辅政的,太子殿下现在不可能对他们如何,吃亏的还是咱们,如果麟尚书被罢官,那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上就更加势单力孤了。”

    麟魁听完之后,虽还有些不愤,但还是默认了胡林翼的说法。

第一百一十八章 登基(一)

    由于载淳的横空出世,和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咸丰皇帝在驾崩前并没有如历史中一般,将作为‘印起’的‘御赏’,和作为‘印讫’的‘同道堂’,两枚印玺交给孝贞皇后与懿贵妃,而是直接传给了载淳。

    有了这两枚印章,载淳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历史之中的‘垂帘听政’将不会再发生了。

    董海川也从宫外带回了消息,说善仁他们那有了重大突破。善仁找到了曹寡妇的老家,经过打听才知道,在半年多前,有伙人将曹寡妇唯一的儿子给绑架走了,具体是什么人还不知道。

    后来又有一伙人找到了绑架曹寡妇儿子的那伙人,并且成功的带走了曹寡妇的儿子。善仁分析,第一伙绑架曹寡妇儿子的人应该是肃顺等人所为,利用曹寡妇制造大行皇帝与太子殿下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一段时间载淳表现的太强势了,也太抢眼了,威胁到了他们的权利,所才离间载淳与咸丰的关系。但不想中途中现变故,人质被人劫走,害大行皇帝的就应该是后来的人。因为三丰皇帝十分宠信肃顺,所以他不会有害大行皇帝的心。

    载淳听完董海川讲述完善仁的分析后,咬牙切齿,恨恨的说道:“肃顺狗贼,要不是你,皇阿玛也不会如此,载淳誓将杀汝。”

    董海川还是头一次见到载淳如此气愤,就说道:“少爷,要不就让奴才去将那个狗奴才杀了,以解少爷心头之恨。”

    载淳说道:“不必,那样太危险了,肃顺也不是那么好刺杀的,即使真的成功,对载淳的名声也不好,董师父不必多心,载淳已有计策,定会除掉肃顺狗贼,现在还是登基要紧。”

    董海川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善仁还有一个情报,是恭亲王在秘密联络兵部侍郎胜保与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应该是要有所举动。同时还派人秘密接触了御史董元淳,不知所谓何事,善仁提醒少爷要注意恭亲王。说恭亲王蛰伏已久,如今先帝驾崩,必不甘就此下去。”

    载淳点了点,心道,善仁已经渐渐成熟起来了,能独挡一面了。这是值得载淳欣慰的,自己的人终于渐渐起来了,在地方之上,有直隶总督彭玉麟、四咱总督骆秉章、湖南巡府左宗棠,已经根深地固。再过一两年,台湾巡府沈葆桢、山东巡府丁宝桢、琼州知府王文韶也将起来。

    而在朝堂之上,就显得太单薄了一些,虽说有兵部尚书胡林翼、户部尚书李鸿藻、礼部尚书麟魁,但胡林翼与李鸿藻时任太短,根本还不能掌控两部,只有麟魁的礼部还算比较稳固,这就显得单薄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时间仓促了,自己手中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啊,不如恭亲王与肃顺的人脉厚实啊。还是只能暂时的忍耐吧。

    转眼到了第二日,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请太子载淳主持小朝会。载淳对此并不陌生,已经参加过多次,但主持朝会还是头一次。

    载淳进来之后,见主座上摆着一把龙椅,载淳就是一皱眉,吩咐人在龙椅旁边又加了一把椅子,因为载淳毕竟还没有登上皇位,也不知是有人故意而为,还是无心。

    待载淳坐好之后,众位大臣行完礼,肃顺出班奏道:“现先皇已经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顾请太子殿下早登大宝,继位大统。”

    众大臣都跪下附议,只有少数大臣站在原地没动,载淳心道,你肃顺这是在给我示威吗?早登大宝,说的好听,提前也不和自己通个气,年号等也未定,真是欺自己年幼吗?

    载淳想道这里开口道:“皇阿玛刚刚驾崩,议此事还为时过早,还是待皇阿玛大事之后,再议此登基之事吧。还是先议一议皇阿玛大丧议一事吧。”

    载淳没有直接训斥肃顺,但是却用了一个软丁子给顶了回去。李鸿藻等人刚才也是为载淳捏了一把汗,这个肃顺也太张狂了一些了,你们八人这是想要把持朝政啊,还好载淳看了出来。

    李鸿藻不待肃顺等人有所反应,就朝麟魁使了个眼色。麟魁当即会意,上前奏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礼部尚书麟魁已拟好大行皇帝的大丧仪,请太子殿下御览。”

    值日太监接过奏折,想要承给载淳,载淳并没有接过来,只说了一个字“念”。值日太监就大声的念了起来。

    载淳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故意,没让那些跪下的大臣们起身,这些人只得跪着。

    大丧仪在清朝的丧仪之中是规格最高的皇帝丧礼,主要礼仪和程序为小敛、成服、大敛、朝奠、殷奠、启奠、奉移、初祭、绎祭、大祭、除服、周月祭、上尊谥庙号、致祭、百日祭、祖奠、启行、谒陵、安奉等,具体过程十分繁复。

    麟魁的奏折又写得很详细,这位值太监今儿个也算是倒霉,只念得口干舌燥,噪子冒烟,大概一个时辰,终于念完了。

    载淳坐在那里从始至终都一动不动的认真听着,让别人也挑不出理来,待值日太监读完之后,载淳说道:“众位大人,都听完了礼部的大丧仪,议一议吧,看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载淳心道,让你们愿意跪,这次让你们跪够了,想给小爷下马威,小爷先给你一个下马威,让你们也知道知道,马王爷是有三只眼的。

    跪在下面象肃顺这样年轻力壮的还好说一些,可是象倭仁这样年老力衰了,就有些顶不住了,摇摇欲倒,哪里还有经历再议。

    肃顺心里这个气啊,心道,你还没登上皇位,就敢如此,那要是登上皇位之后,那还了得。

    肃顺想到这里,说道:“皇帝大丧仪早有定例,大可不必在此庭议。事有主次,还是先议一议太子殿下登基之事。”话说得很是强硬。

    载淳听完后,正色的道:“我大清以孝立国,先皇大事未定,就议登基之事,难道肃中堂要至载淳于不孝吗?”

    载淳见肃顺强硬,自是也不客气,就差直接说出肃顺居心不良来了。

    肃顺被载淳的一句话就给噎了回去,还待要再行争论,就见一旁的倭仁实在坚持不住了,昏到在地上。

    载淳没有给肃顺再开口的机会,直接说道:“即然众位大臣对大行皇帝的大丧仪没有异议,礼部就照办吧,今日时辰也不早了,就先到这吧。传太医,为倭大人诊治一下。”

    载淳说完之后,起身走了,只剩一众大臣在大眼瞪小眼。

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基(二)

    载淳在回到书房之中时,麟魁、李鸿藻与胡林翼一同跟着来到了书房之中,四人坐好之后,有人上好茶。

    麟魁开怀大笑道:“痛快,太子殿下今儿个在朝堂之上所为,真是大快人心啊。老夫这一段看着肃老六的嚣张跋扈样儿,就气不打一处来,那八个人居然还想联合诸大臣,借太子登基一事,确立他们的地位,想把持朝政。”

    载淳听后,轻轻一笑,说道:“老师,肃老门跋扈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他这是欺载淳年幼,想先给载淳一个下马威,载淳不会让他的奸计得逞的。

    不过三位老此段时间还是小心为上,肃顺等人拿载淳无法,必会转而攻击三位老师,剪除载淳助臂,好使载淳在朝堂之上孤掌难鸣。

    不过总是这样防范也不是个办法,我们还是要想个办法,将患水东引,以减轻我们的压力,同时也不要让他们得了渔人之利。”

    李鸿藻问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将恭亲王引进来,让肃顺等人与恭亲王斗去,我们坐壁上观?可是恭亲王也是老谋深算之辈,他会进来吗?”

    载淳说道:“现在已经不由得他不进来了,载淳下一步就会表现出力有不逮,不得不退让,那时载淳这个六叔还能坐得住吗?要是让肃顺等人位置坐稳,那还有他的机会吗?肃顺与载淳这个六叔素来不睦,那时载淳这个六叔就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载淳已经得到消息,恭亲王已经秘密联络了胜保与僧格林沁,他们之间肯定会达成了什么协议,同时留守京城的官员也都聚在了恭亲王的身边,象贾桢、周祖培、赵光等人。

    而我们这边可用之人太少了,无论是哪方获胜,我们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的把持住这三部,这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三人听后,都默默煌点了点头,胡林翼突然说道:“微臣到是知道一个人,太子殿下也认识,现在要名气有名气,要资历有资历,这个人就是潘祖荫,壬子科探花。”

    载淳也想起了此人,江南一面,印象颇深,仗言直柬,一道为左宗棠的奏折而享誉大江南北。载淳说道:“这个藩祖荫的资历确实也够了,文才出众,是个人才,载淳对其印也颇佳,是时候用他了。”

    麟魁也说道:“还有一人,太子殿下也可用之,那就是景漪与景沣之父——宝鋆,现任户部右侍郎,由此二子与太子殿下的关系,他宝鋆还能如何,只能站在太子这边。”

    载淳一听,觉得有道理,说道:“宝鋆一事就交由李师去办,您为户部堂官,接见这个户部右侍郎也正好,这也有助于李师尽早掌控户部。

    藩祖荫就任命为左副都御史,别人也无话可说。趁恭亲王没出手之前,先与肃顺等人做笔交易。”

    转眼到了咸丰驾崩后的第三日,在次朝会,这一次肃顺收敛了一些昨日的嚣张气焰,但还是有些咄咄逼人之势。

    在朝议之时,肃顺再次奏请载淳登基,这次载淳并没有再搪塞,而是直接说道年号等问题。肃顺见载淳让步,心中一喜,就说出了顾命八臣一起拟定的四个年号,分别为‘兴符’、‘安禧’、‘祥祐’、‘’四个。

    载淳分别说着四个年号的出处,最后说到,说道:“出字《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祥’。水枯曰涸,河川壅塞不通,亦谓之涸;童者,山之不生草木之貌状。河流通畅,山岭树木茂盛,不涸不童,一派欣欣向荣之象,确实吉祥,就定此年号吧。”

    年号定下之后,肃顺也是步步紧逼,又拿出一份请封的奏折,列出一大堆人名和要册封的官职。

    载淳看到这个,的脸立即就沉了下来,说道:“本太子皇额娘与懿娘的封号还没有定下,就先为臣子请封,肃中堂,你这可不是做臣子的本份,还是先议一议大行皇帝后妃的封号,此事还是等本太子登基之后再议吧。”说完,就将肃顺的奏折放在了一边。

    两日之内肃顺两次被驳,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但载淳所说,也都句句在理,使提肃顺只能吃这哑巴亏。

    为咸丰后妃议封号之事,并无何意外,按历史之中一样,孝贞皇后被请封为慈安皇太后,懿贵妃被请封为慈禧皇太后。

    载淳于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正式登基,并大赦天下。同时也大封群臣,但并未完按肃顺的奏折,而是做了一部分的改动,封藩祖荫为左副都御史,李鸿藻为户部满尚书,胡林翼、麟魁、宝鋆等人没有变动。

    但是出乎八大臣意料之外的事情事,象桂良、文祥、成林、毛昶熙、周祖培、赵光、贾桢等恭王派的人也都有封赏。更甚者是加封胜保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载淳这一手让肃顺等人手忙脚乱,不知载淳这是何意。

    纷纷上书,言桂良、文祥等人无功,不可升迁。最后载淳不得以,同意了肃顺等的奏请,没有对桂良、文祥等人进行封赏。但是却成功的将藩祖荫提升到了左副都御史之位上。

    此事传到了北京城中,周祖培、文祥、赵光一众人等是大发雷霆,言肃顺等人皆为弄权小人,把持朝政,纷纷找到恭亲王奕訢。本来奕訢还准备坐山观虎斗,现在确不得不出招了。但奕訢知道此必为载淳的招数,但也不得不中计,但奕訢也不是简单人物,也有后手。

    先是奕訢上折,赶赴热奔丧,但顾名八大牙不允,而载淳此时却默不作声。奕訢再次上折,顾命八大臣乃是不允。

    而这时,一封奏折到了避暑山庄行宫,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董无淳上奏折,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亲王理政。

    载淳对此早有准备,在恭亲王奕訢秘密接触董无淳之时,载淳就想到了此事,并且早与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定下计策。

    在奕訢再次上折之后,顾命八大臣还要不允,载淳此时却发话了,说恭亲王乃是大行皇帝亲弟,奔丧乃情理之事,就准其前往热河奔丧。

    而在同时又有多位地方大员上书附议董无淳的奏折,因皇上年幼,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亲王理政。同时军方胜保与僧格林沁也同时上奏折,附议董无淳此折。

    这些奏折一上,弄得顾命八臣手忙脚乱。而此时的恭亲王奕訢已经离开了北京城,踏上了前往热河之路。

第一百二十章 登基(三)

    随后载淳传出旨意,慈禧皇太后因想念大行皇帝成疾,召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进行宫问疾。

    因此旨意也很平常,所以也没有引起顾命八大臣的疑心。载淳为何要召醇亲王福晋入宫呢,因为现在行宫外全部被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人控制,如果有人接触外臣,肯定会引起他们的警觉之心。

    而这位醇亲王福晋正是慈禧皇太后的亲妹妹,也是比较可靠之人。其目的就是醇亲王福晋传递消息。并且还不引起肃顺等人的注意。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恭亲王奕訢来到避暑山庄行宫,为大行皇帝哭丧。事后变訢要求见两位皇太后,但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以‘小叔寡嫂应避闲’为由,不准相见,并以京畿重地,不可无人主持大局为由,令其即放回京。

    载淳在最后传旨,令醇亲王代朕送恭亲王奕訢一程。为恭亲王能拿到计划创造条件。

    奕訢拿到了由慈禧太后写的计划,大意就是肃顺等人欺皇上年幼,专横弄权,有负先帝之托,顾愿与恭亲王联手,共诛此等国贼。

    并说出了详细计划,两宫太后会与皇上抄小路先行回京,由肃顺护送大行皇帝灵就柩由大路回京。而肃顺等人必会派人与自己母子一同回京,待进京之后,速将其等擒拿。同时派兵在半路擒拿肃顺等人。

    同时,恭亲王还拿到了一份召书,说顾命八大臣乃是委召,并非先皇亲笔,并以不能尽心王事,以致圆明园被毁等罪抓捕顾命八大臣。并盖有‘御赏’与‘同道堂’两枚先帝印章。

    恭亲王拿到这份计划与召书之后,心中十分兴奋,第一可以名正言顺的捉拿肃顺等人,除去自己的大敌,二是自己的离间之计已经成功,这么权利**极强的皇嫂,慈禧皇太后终于被自己勾起了权力**。这样后宫之中必不会再太平了。

    但恭亲王奕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都是出自己载淳之手,载淳此时并不怕自己的这个亲娘有什么心思,因为历史已经被自己给改变了,‘御赏’与‘同道堂’并没有在两宫太后手中,所以载淳并不怕她还能翻出天去。

    同时载淳了尽量在让事情的大方向按照历史的轨迹前进,这样自己就有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自己就可以按照这些事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安排。

    在载淳的刻意安排之下,事情还是按照历史的大方向在发展,只是垂帘听政没有发生。

    进入咸丰十一年九月,离大行皇帝灵柩回京之日越来越近。

    肃顺等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回京之后,就到了恭亲王的地盘,而此时他们也已经知道了恭亲王与两宫太后挂上了勾,有所密谋,后悔当初不该同意让奕訢来行宫哭丧。但是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

    肃顺与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正在密室之中商讨着对策。

    肃顺说道:“由于我们在大意,致使宫里的两位才得以和鬼子六窜谋,使得我们如此的被动。他们必会提前进京,并且肯定会有很好的借口,使我们不得不同意,然后脱离我们的掌控。”

    郑亲王端华说道:“六弟说的没错,以本王看,此计并出自西边个那女,她才是我们的大敌,可惜当初六弟劝柬先皇诛杀此女人没能成功,还是六弟有先见之明啊。”

    肃顺想了一会儿,面露狰狞之色,狠狠的说道:“既然事以至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这个女人,再将皇上控制在我们的手中,好就可保无忧了。”

    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听后,先是一惊,脸色苍白,随后一想,肃顺说得也对,如果让他们得势,自己等人也没有好下场,还不是拼死一搏。

    怡亲王载淳说道:“六弟计将安出?”

    肃顺此时也不再说些没用的了,直接说道:“此事还须机密,不可让他人知道。两宫太后与我们分开之后,必会急于回京,走小路比较近。我们三人将府中死士集中起来,扮作马匪,半路截杀他们,待将这两个女人杀死之后,我们再派兵将‘马匪’赶走,救出皇上,再以道路不靖为名,让皇上与我等一同回京。

    这样我们有皇帝在手,再逼迫皇上下旨擒拿鬼子六,就以鬼子六派人刺杀两宫太后为名,将其处决,发绝后患。”

    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听后,也都面露狠色,同意肃顺的计策。

    而此时的载淳也并没有闲着,在自己的书房之中,旁边坐着麟魁、李鸿藻、胡林翼。董海川、与张文亮。

    麟魁先开口说道:“皇上,您与两宫太后离开大队,抄小路先回北京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防备肃顺等人狗急跳墙,做那鱼死网破之事。”

    李鸿藻也说道:“麟大有的担心不无道理,肃顺等人必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有所行动。”

    载淳没有直接回道两人的话,而是问董海川道:“董师父,现在近卫团在何处?”

    董海川回答道:“回皇上,近卫团距行宫只有一日半路程。”

    胡林翼笑着说道:“原来皇上对此事早有安排,白让我等担心了。”

    载淳一笑道:“三位老师不要怪罪,非是朕有意瞒三位老师,实是朕在从天津加来之后,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才做此安排,否则此事必瞒不过肃顺等人。但朕也不敢让近卫团太靠近行宫,所才一直不敢有所行动。

    朕经过山村一事之后,再以不敢自满,那次对朕的教训坟深刻了,八名侍卫全部为朕而死。所以朕此次召三位老师来,看还有没有什么纰漏之处。”

    几人在屋中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之处了,李鸿藻三人就离开了。

    张文亮待众人走了之后,说道:“皇上,先帝已将大内持卫交到奴才手中,共有三百五十人,皇上您看如何安排。”

    载淳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这些人的忠心如何?”

    张文亮说道:“他们只忠于皇上,如果先皇没有什么遗命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

    载淳想了想,觉得咸丰皇帝不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没再多想什么。但是觉得长期交到张文亮手里也不是长事,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就先让张文亮管着吧。张文亮的忠心肯定是没问题的。

    载淳为防万一,最后又将杨班候与王五调到自己身边来,到时如果真的有什么事,自己身边也可多两个帮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328/ 第一时间欣赏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节! 作者:小八哥所写的《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为转载作品,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介绍:
鬼子六说:“载淳就是我们旗人中的败类,他背叛旗人,他是满奸。” 李鸿章说:“不可以想象,同治大帝会是满人皇帝,他废除了旗人的一切特权,废除了满人的一要奴才礼制。” 载淳说:“我是华人,也是旗人,朕有华人的灵魂,有旗人的躯体,灵魂支配躯体,朕将他们完美的融合了,大汉民族是能融合一切的,这就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