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江山国色TXT下载江山国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江山国色全文阅读

作者:幸福来敲门     江山国色txt下载     江山国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远征之策

    那名户部郎中给出的调研确实是没错。实际上,赵国民间已是私下宰牛贩卖牛肉了。这也是没有办法,市场决定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都不喜欢吃猪肉。

    当时的人认为猪肉有腥臊味,官宦人家及富贵人家都是不吃的。本草纲目里还说,猪,水畜,咸寒,肉有小毒,还有凡肉皆补,惟猪肉无补的说话,连医生都不鼓励人吃猪肉。所以在当时只有穷的没办法的人,才会去吃猪肉。

    至于马肉就更算了,汉人一般都认为马肉有毒,而只有番人吃马肉的。

    在当时肉类中,社会最主流的食物还是羊肉,医生也建议人用羊肉在冬天进补。不过羊肉性温,容易上火,更重要是羊肉有一股膻味,令部分人都不爱吃。羊肉下面就是鸡肉,还有狗肉。不过鸡肉,狗头还有鹅肉,都是上不了台面。

    至于水产,虽北方很多,但也不是没有,但是中国人喜欢吃鱼脍,脍就是生肉,而鱼脍就是生鱼片。三国时的陈登就是因为整天吃生鱼片,结果寄生虫太多,得病死的。

    牛肉作用在从祭祀就可以知道,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而没有牛肉,只能称为少牢,差一个等级。古代一直禁止食牛,但凡是越禁止的,越令人有**。

    所以食牛肉也成了江湖好汉经常干的事,凡谋反之人,干的第一件事经常就是杀牛。史书上,刘武周造反时遂椎牛纵酒大言曰:‘盗贼方起,众又饥。壮士守分,死沟壑。今官粟红腐于仓。谁能与我共取之?’

    刘黑闼造反时,黑闼喜。椎牛飨士,得兵百余人。一顿牛肉饭就为刘黑闼召来百名士卒。从两位好汉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乱世时候耕牛如此少的缘故了。

    不过幽京之所以,真正要废除宰杀牛的禁令,原因是幽京之地不必中原,由于李重九的政策,幽京府之地,居住了十几万的番人,国子监里有各族来的质子。幽京市坊里有大量番人商人,翊卫,武卫两大军中也有不少番军府兵。

    幽京番汉混杂,可是番人可没有,不吃牛肉的习惯。特别是契丹人,在腊日时还有牛头宴的习惯。那么这些番人在幽京食牛肉时,赵国是管还不是不管,就是一个问题。

    而民间呢,宰杀耕牛也自有办法。大赵法律宰杀耕牛者,徒一年。但百姓们呢,不说宰杀,而是说误杀。我不小心杀了自己家牛,朝廷总不能追究我吧。禁食牛肉的约束力已是越来越差,现在富贵之家中。偷偷杀牛已是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一些食肆里也在偷偷再卖牛肉。

    结论一出,大赵官吏上下都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当下废除禁杀牛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改而对宰杀牛,处以重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魏征也是赞同这观念的,但凡他认为有利于民之事,就是有利于国家之事,既然废除杀牛,已成为大势所趋。那么朝廷继续掩耳盗铃也是没有意义,若是强行镇压,反而会适得其反,但不如顺应民意而为。

    “魏宰辅,陛下有召,令人深夜到临朔宫一趟,有要事相商。”对于这位大赵天子,多次临时半夜叫人起床到临朔宫商议的事,魏征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姬川是就时常抱怨,如此半夜叫人入宫,次日早上还要早朝,让他如何安省。

    薛万述却说姬川你就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若非是你天子重臣,连被半夜召入宫中相商的资格都没有。

    “知道了。”魏征刚刚将奏折写完,心想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交给李重九。

    魏征的马车并非是最快来到临朔宫的,温彦博,姬川等人也是快了一步。温彦博,姬川他们都在靠着临朔宫的北坊内买了宅子,方便平日上朝。而魏征呢,却依旧是住在幽京牧守府的附近。所以魏征每次上朝都要比其他人早起,如此方才不会迟到。

    魏征当下向温彦博见礼,而王珪,姬川,虞世南等人却是一并向魏征见礼。众人一并入殿。

    但见殿内,灯火通明,李重九手拿着一盏油灯,坐在梯子上。众人看得清楚李重九手中的油灯,正照着地图上高句丽的地方。

    “参见陛下!”六人一并向李重九参拜。

    李重九道:“不要多礼了,朕有意攻打高句丽,你们怎么看?”

    话音一落,六名大臣都是对视了一眼,姬川先问道:“陛下要怎么打?秋季马上就要到了,此去出兵准备动员一个月,大军至辽东时,已是天寒地冻,如何攻城?”

    王珪也道:“是啊,陛下,我军五军府兵,有三军驻扎在洛阳,山东,陕西,眼下手中可以调动的只有翊卫,武卫两军,虽说郭都护在松漠大胜,拓地数百里,但是突厥仍在,若是我们这时候调动番军攻打高句丽,难保突厥这时候有什么异动啊。”

    李重九听姬川,王珪坚决的反对,丝毫也不意外,笑着向其他大臣问道:“你们也是这么看的吗?”

    “微臣心知,想乘着这一次攻下乌桓山,将突厥高句丽孤立后,全力收拾高句丽,但微臣觉得太操之过急了,”温彦博开口道:“无论是幽京府库中储备的财力和物力来看,都不足以支持我们现在发动一场大战,就算要打高句丽,至少也要等山东战事胜负的结果出来后,再作定夺。”

    张玄素道:“陛下,据说辽东细作禀告,高句丽在千里长城方向屯驻了最少十万以上的兵马,日夜防备我军,另外又在辽水边修筑近百座烽火台,我军一旦有在辽水渡河的意图,高句丽立即会知道。陛下,这几年来,高句丽对我大赵一直处心积虑,高句丽努力结好突厥就可以见一般。”

    虞世南眼睛一转却道:“温宰辅,陛下这么说肯定是有陛下的道理。”

    魏征横了虞世南一眼道:“汝身为臣子,可不,能一味逢迎君上,陛下这时候攻打高句丽,胜算在哪里,请恕微臣看不到。赵国今年四面作战,击退突厥后,又进行南征,返回幽京,山东又陷入战事,这马上要过冬了,陛下还要在这时攻打高句丽。”

    魏征一面数落虞世南,一面反对李重九,而虞世南被魏征一斥当下大是不快。

    李重九却哈哈大笑,当下从梯子上噔噔地走下来。李重九目光扫过众臣,热闹后道:“你们都不看好,我这一次攻打高句丽能够成功,那么高句丽也断然不会以为朕会在这时候出兵讨伐了,对吗?”

    “那么若是朕率军从海上突袭平壤,直捣高句丽心腹之地,你说高句丽人会有如何反应?”

    众臣听了都是讶然。“不走陆地,而走海上?”

    “没错。”李重九点了点头

    “高句丽自持有千里长城为屏障,又有突厥为奥援,屡次进犯我辽东故地,去年朕灭王世充时,高句丽渡过辽水,杀我军民三千人,此事今日想起来朕都动怒,”李重九道,“与其集结主力攻打辽东城,倒不如直捣心腹,平壤乃是高句丽京畿,附近又是高句丽农业发达之地,这一次秋季,高句丽地里收成应该不错,朕准备给高句丽人帮帮忙,免费替他们收割。”

    一直不发言的张玄素这时候也开口道:“攻下平壤,胜过于攻下十座辽东城,若是能一战克之,高句丽上下皆胆寒矣。”

    虞世南赶忙道:“陛下此举必然大出高句丽人的意料啊,实在是大大的高招。”

    魏征问道:“此计听起来是出乎意料,但陛下可有成算?但渡海远征,风险不小啊。万一赵军不能攻克平壤城,高句丽从辽东前线调兵返回,那么我军反而会被歼灭城下。”

    “所以利在速战速决,杨仆,来护儿当年都可成功,朕又岂能不成功。”

    李重九当下将方才的大赵的优势尽数道出。众臣听了也是纷纷点头,认为机会不小。

    张玄素道:“以微臣看来,此次攻打高句丽,能否获胜,在几个要点,一是渡海大军必须平安抵达平壤,再从平壤平安返回,路途上不能遭遇艰险。二是新罗军是否能配合。三就是高句丽人有无防备。”

    “第一点问题不大,有海商在,海路实无风险。”

    “第二点联络新罗人,则势在必行,此可以通知金春秋,元晓,他们都是新罗的主战派,一定会配合我等之事。”

    “第三点守秘,确实重要,我们幽京城内焉知没有高句丽人的细作。”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

    “另外还有一点,我军要渡海作战,但是海上风浪颠簸,我两军步卒跨海而战,恐怕战斗力大减啊。但若是水军下船陆战,恐怕也很难胜任攻坚战役,特别还是平壤这样的坚城。”温彦博言道。

    温彦博的担心并非是无的放矢。

    三岔河口。一艘一艘战船,浮河而下。战船上满载着赵军士卒。(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

    在三岔河口海湾上。

    大海如镜,阳光照射在海面,漾起层层金光。海上几处黑色礁岩裸露在海面上,海鸥从礁岩上乍起,沿着海面低低翱翔,飞了一圈停在了战舰的桅杆上,好奇地打量着船上的陌生人。

    上百艘赵军战舰,陈列于海面上,一面白帆如云的景象。

    水手们高声地叫着,大声道:“满风,下半帆!”绳索的索索声响起,在船帆下的战舰甲板上,满满都是身着皮甲,持戈而坐的赵军士卒。此刻不少人脸上都是面色铁青。

    海风骤起,海浪疾卷而来。

    “呕!”

    陈阿四忙脱下头兜,对头兜大呕。

    不是陈阿四一人,他一旁武卫军的弟兄们也是如此,各个手捧着肚子在船上大吐。

    “他妈的,我真受够了。连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一人用手擦了擦嘴,破口大骂,话刚说完,又是大浪打来,这人好容易才止住的,又伏在船舷上大喷起来。

    “这海面上比河面上果真更难十倍,不是一般人可以待的。我是不行的。”

    “这百钱我是不拿了,我要下船,我要下船。”

    “我宁可少一只胳膊,也不遭这罪啊。”

    噗!

    面对赵军士卒的呼应,海浪重重地拍击在船头上,带着咸味的海水,迎面浇灌在赵军士卒的脸上。甲板上一片狼藉。

    在不远的赵军旗舰上。

    李重九在甲板上,见着满船东倒西歪的武卫军士卒,不由笑着对一旁的虞世南。张玄素道:“依你们看,朕的武卫军。廷卫军里两万士卒,这一次可以随朕渡海而击平壤的。能有几人?”

    虞世南面色苍白,倚在栏杆上呕吐,没办法答李重九的话。

    一旁的张玄素却是衣冠整洁,云淡风轻般站在船头上言道:“陛下,武卫军廷卫军的士卒都是北方人,在江河之中随船都是不济,到了海上恐怕是更难了。依照微臣这么看能有五千士卒,就算不错了,但若是再在海上操练二十日。再有三千士卒也是可以。”

    “这么少,那为何朕和张卿你却是没事呢?”

    张玄素笑了笑道:“微臣也不知为何,微臣自小体格就算康健,平日坐船行马也都是习惯得很,至于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上天庇佑,区区风浪又怎能侵袭得陛下你。”

    李重九哈哈笑了笑,不过看向船上晕船的将士却道:“我看是不是要调翊卫军也是来此呢?”

    张玄素连忙道:“陛下,不可。翊卫军乃是天子亲军,若是将之调动,目标太大,不仅是高句丽。就连李唐和突厥的细作,也会关切。调动了翊卫军,恐怕就瞒不过这一次我们渡海攻打高句丽之事了。”

    李重九点点头道:“那好。不过仅仅五千士卒,朕可是担心兵力不足。只能看看新罗人能给我帮上什么呢?”

    “陛下,新罗将领金春秋。金庾信两位求见陛下。”

    李重九点点头道:“那好,叫他们来见朕。”

    不久金春秋,金庾信二人都是坐着小船登到赵军船上。金春秋看着四面赵军水军操练之景,对金庾信问道:“国仙大人,你看赵军水军实力如何?”

    金庾信道:“依照我看,赵军陆战能力,天下无双,甚至连突厥人都未必是他对手,但论及海战水战,至少十年内,还无法赶超我新罗,百济。”

    金春秋问道:“为何说十年?”

    金庾信道:“大赵毕竟国力强大,若是以举国之力,建造浮海大舰,操练水军,又怎么是我们新罗等国可以及上的。”

    金春秋听了点点头道:“本王知道了,一会见了赵国陛下,你小心说话,赵国陛下可是雄主,吾国国主,哼,真是给他提鞋都不配。”

    这话听起来大逆不道,但金春秋与金庾信从小交好,也不当彼此是外人。更况现在金庾信的妹妹金文姬,还已是嫁给了金春秋。

    听了金春秋如此推崇李重九,金庾信目光一凛道:“如此我更应该见见了。”

    当下二人一并上了甲板,随目也看得赵军士卒在海上那狂呕的情景,也是好笑。

    金春秋,金庾信二人正要上楼,一旁赵军侍卫道:“还请二位解剑。”

    金春秋依言解下佩剑,金庾信却道:“此剑随吾二十年,吃饭睡觉都不离手,就算见吾新罗王,也是不解剑的,为何到了这里却要解剑?”

    一旁侍卫道:“这是参见的规矩,你们当然要入乡随俗,否则不可以见陛下。”

    “除非我金庾信死,否则无人可让我解剑。”金庾信傲然言道。

    “放肆!”一声大喝,一旁甲板上脚步声咚咚响起,几十名持盾的赵军廷卫军围了上来。

    “这是要动手了吗?”金庾信冷笑一声,他身为新罗花郎道的国仙,十八岁时剑术天下(新罗国的天下)第一,对于这方寸间格杀搏斗再是拿手不过。

    “你就是金庾信?”

    话音落下,金庾信但见舷梯上下来一名年轻人,此人不过二十多岁,但眉宇间英气勃勃。

    “金春秋参见赵国陛下。”金春秋将手一拉,金庾信也是收起傲慢,一并行礼。

    “陛下,他们……”

    侍卫刚要说话,李重九将手一止,来到金庾信面前道:“你就是新罗的金庾信?”

    金庾信垂下头道:“是。”

    李重九走到金庾信面前道:“可否借剑一观?”

    “这是在下的荣幸。”金庾信将剑奉上了去。李重九将剑接过,陡然哗地一声,半拔出剑鞘。李重九看了一会道:“剑刃上的血槽虽是抹擦得干净,但仍见透着血气,这剑一定杀过不少人。你叫金庾信,朕听说过你,你配上得上这把剑。”

    金庾信听了道:“陛下是第一个一眼看出此剑来历的,此剑是上一位国仙虎林大师传给我的。”

    李重九点点头道:“你们随我到楼上来吧。”

    船楼上,张玄素正在煮茶,一旁虞世南苦青着脸道:“看来这一次,我是没办法随陛下去征讨高句丽了。”

    张玄素笑了笑道:“以虞兄的才具去哪里也不是一样,看你衣裳都湿了半边,我给你在茶里加个姜片。”

    “好吧。”

    随即李重九,金春秋,金庾信三人都是到达。五人坐下品茗,金春秋道:“空山,元晓两位大师,已是返回新罗,去请示王上出兵帮助陛下攻打高句丽了。但是你也知道吾主上了年纪,国内又有一群老迈的人在主事,我看要说动吾主恐怕不容易,何况就算说服吾主,取决是否出兵攻打高句丽,也是大事,必要有上大等大臣合议,举行和白之会,才能定夺。”

    李重九听了心底有数,看来指望新罗这一次出兵,多半是不靠谱了。但李重九仍是道:“那么还是劳烦空山,元晓两位了替我跑了这一趟了,无论如何都要感谢他们二人,若非他们,这一次我大赵也无法在党项城驻军啊。”

    金春秋道:“陛下还是言重了,当初倭国图谋我新罗领土,若非陛下支持我国,倭国恐怕在派大军前来攻打。无论如何我新罗都为大赵盟友不变。”

    金庾信道:“赵皇陛下,随我们二人在登州,都里镇的新罗水军,花郎战士有三千人之多,他们各个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这一次就算没有吾主的同意,他们也可以听候陛下你的调遣,随军攻打平壤,建功立业。”

    李重九喝了一口茶道:“你们二人倒是十分心切。”

    金庾信当下道:“攻下平壤城是我新罗每个热血男儿的心愿。”

    金春秋却道:“能为陛下效力,才是我们的荣幸。”

    见二人如此,李重九想到周洲给自己的文书上所言,这二人是新罗国中的主战派,若是可以拉拢他们,顶替一直持重谨慎的新罗真平王。新罗必然会成为大赵在朝鲜半岛上,牵制高句丽的有力盟友。

    但周洲也说二人也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万一他们上位了,将来也怕不好控制。

    李重九这时候道:“王子殿下,听新罗国主有意立其长女为摄政不知真假?”

    金春秋道:“是的,陛下,吾主长女,摄政大人乃是德曼公主,他也是我的后母。”

    李重九道:“女主临朝,朕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闻倭国现在也是女主当权,倒也是不足为奇。”

    金春秋脸上露出不忿之色道:“陛下,倭国虽是女主,但大权都在权相苏我马子手中。但我这位后母,哼,她身为摄政,对我父亲却颇多猜忌,反而信任她的两个亚夫钦饭、乙祭。”

    一旁张玄素听了故作惊愕道:“亚夫,新罗居然女子可以嫁三人?”

    金春秋听了露出大怒之色,一旁金庾信也是目绽寒光。金庾信道:“吾花郎虽信誓,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杀生有择、临战无退。但摄政大人却如此有乱纲常,真是臣子的大恨。”

    这时候李重九却道:“二位不必动怒,这一次攻打平壤是劳师远征,海上之事颇多意外,我想我赵国大军在攻打平壤城时,顺便在党项城歇脚,你们看如何?”

    张玄素听了瞬间一愣,心道陛下这么说的意思,莫非是想假道伐虢。(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标平壤

    在金春秋,金庾信面对李重九的投石问路,二人都是沉默了一会。

    五人面前茶水已冷,张玄素捏须微笑,虞世南沉默不语,金庾信神色平静,而金春秋脸上却是青一阵,白一阵。

    海浪拍击着赵军战舰,船身轻轻的晃动起来,茶水也是撒得满桌都是。

    李重九目光扫过二人。一旁虞世南道:“是啊,我军远征高句丽,水土不服,需要在党项城歇息一番。何况眼下新罗王已是许诺给我们陛下在党项城的驻军之权不是吗?”

    金春秋道:“回禀赵皇陛下,吾主是有此意,但赵军征讨高句丽,兵马恐怕有过万之众,若是驻扎党项城是否声势太大,会令全国上下有所不安。”

    李重九笑了笑道:“我赵国与新罗互为盟友,有何不安,反而要看你们新罗国主如何认为了,当然王子殿下愿意不愿意帮忙也是重要,若是不肯,就当朕今日从未说过这话。”

    金春秋一愣,他此刻怎么把握不到李重九的意思。他的脸上明显抽动了几下道:“赵皇陛下,在下谢过你的好意。但是在下有在下的坚持。”

    李重九闻言哈哈一笑道:“金王子果真快人快语,朕更欣赏你,更欣赏你的坚持,好吧,朕不为难你,要知道朕的大门愿随时向你打开。”

    “多谢陛下。”

    金春秋是汗流浃背地与金庾信一起离开。

    小船摇摆在海中,虽四面风平浪静,但方才的一切在二人的心底却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二人登上小船。四周都是自己新罗心腹后,这才放下心来。

    小帆升起。小桨击打着海水,金春秋回头望着赵军旗舰战船半响。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金庾信握剑在手,迎着船头的拍浪,目光雄雄。

    金春秋对金庾信道:“好险啊,方才一时就作了另外一个决定啊。我们新罗句话说的没错,利欲就像是藏在美女后的毒蛇般,诱惑着你。赵皇的随意一句话,我就差一点陷入了万劫不复境地。”

    金庾信想了下道:“我觉得还好,天下将要大变,赵国雄起于河北。迟早是要席卷四方的,眼下我朝鲜三国,若不求变革,再固步自封下去,必然会被赵国侵吞。女主临朝,亚夫把持朝政,和白会议上众上大等碌碌无为,这早已是旧弊,若是长久下去。我新罗必然灭亡。眼下当有一名圣者,引领我新罗子孙走出这困境之中。王子殿下,我相信你会比公主殿下作得更好。”

    金春秋听金庾信这么说,满是激动之后也道:“你说的对。只是赵皇此人野心难测,我实在不敢借助他的力量,生怕一旦为他控制。终生就摆脱不了了。眼下公主殿下,尚得和白会议支持。不过上大等毗曇一直在反对公主,我们要想反对公主。必须联合毗曇,而不是寻求赵皇,否则赵国势力一旦介入新罗,后果不堪设想。”

    金庾信声音沉沉地道:“你说的有道理。”说罢金庾信一剑拔出,一剑劈在了迎头浪上道:“你说不错,赵皇乃是枭雄,我们要留心防着他。”

    赵军旗舰上,目送金春秋二人离去的小船。

    张玄素对李重九言道:“看来这二人很谨慎,不敢借助陛下的力量。”

    李重九笑了笑,拂袖道:“他们很聪明,知道现在新罗借助我大赵的力量,就犹如三岁小孩挥舞大锤,一时不慎就会砸中己身。他们是想借着朕这一次征讨平壤后,削弱高句丽,再壮大新罗自己的力量。这也算是每个人都有的,渔翁得利的想法。”

    张玄素道:“这很合理啊,他们若是贸然答应了,这才奇怪,不是吗陛下。”

    李重九笑着道:“朕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但朕有这自信,他们会回来找朕的。”

    “陛下何以见得?”

    李重九对张玄素言道:“金春秋这人你看到了吗?这人目光中无时无刻不燃烧着雄雄野心,他不是一个心甘情愿居于人下之辈,他知道他只要一句话,我大赵就可以替他夺取新罗王王位,而眼下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朕看人十不离开**的。”

    虞世南,张玄素都是一并点头。

    二十日的时间一晃而过,三岔河口的天气已是愈加寒冷,马上就要迎来冬日了。

    这一次攻伐高句丽,奇袭平壤之事已是敲定。一百六十艘战舰,三百余运输物资的平地拖船云集在三岔河口。

    海上也是开始刮起了西风。一万三千余名赵军精锐士卒经过二十日操练之后,半适应了海上颠簸,这一次将作为作战之主力。还有从黄河,登州调来的水军一万两千余人也是准备就绪。

    “两万五千士卒,加上北平郡郡兵三千,新罗军三千,一共三万多大军征讨平壤,这恐怕人马是不是少了一点。”一旁魏征满是忧心地对李重九言道。

    这一次随李重九出征的武卫军大将薛万彻也道:“陛下是不是把剩下的武卫军也带上,毕竟晕船之事,一阵子就好了,到了岸上我们弟兄就生龙活虎的了。毕竟还有这么多空船。”

    李重九道:“按照你说的,即便如此,他们战力也会大打折扣,我军这一次攻打平壤利在出其不意,速战速决,而不是坚于城下与高句丽人久持。所以朕决定一击中后,即扬长而去,不作拖延,至于空船是用来拉平壤城的金银珠宝的,朕还嫌船不够多呢。”

    “陛下。”魏征还要再劝。

    李重九摆了摆手笑着道:“兵贵精,不贵多。魏爱卿只需祈求朕这一次能凯旋而归就好了。”

    随即李重九看着一系列的伏牛弩,八梢砲的零件,还有积蓄下来的火油弹陆续运上船舶,心里想这些物质,才是更胜于几千士卒呢。

    当下李重九登上了赵军旗舰,举目眺望,远方浮日东升,太阳正在冉冉升起。

    海面上金光万道,景色雄壮美丽。海湾处一片寂静,赵军士卒一并登船完毕,正在甲板上看着东面日出海面的景象。

    最前方的旗舰上,赵字帅旗正缓缓从旗舰桅杆上升起。帅旗与旭日交相辉映,这一幕情景不胜壮丽。

    李重九拔剑一挥朝着东方喝道:“起锚向东,目标平壤!”(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军战俘

    平壤城。据朝鲜人的说法,此城已有悠久历史,檀君在此创立朝鲜。后此城名为王俭城,王俭正是檀君的名字。箕子,卫满先后在此定都,汉武帝灭卫满后,王俭城成为乐浪郡郡治,王俭城亦改名为朝鲜县。高句丽建国后,长寿王将首都由国内城迁至平壤,并修筑了宏伟的安鹤宫,因王俭城所在地势平坦,而改名为平壤城。

    从此平壤城成为高句丽人的国都,又因平壤城遍植柳树,平壤又有一个别名,称为柳京。

    高句丽人与新罗人一般都是崇佛,故而在平壤四周修建了不少佛寺,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安国寺和广法寺。广法寺是由广开土大王,好太王以木材建造的佛教寺庙。

    好太王是高句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为王的国君,此后高句丽的君主一直以好大王的丰功伟绩为目标。此寺庙的位置,正修筑于高句丽王城的大城山下。

    大城山上城墙围绕,广法寺大雄殿内,释迦牟尼的金身耸立。

    两名僧人相对而坐,一名僧人五六十岁满头鹤发,一名僧人有四十多岁,却是失去了一条左臂。

    为首一名老迈的僧人将手中经书合上道:“当年好太王在位时,发下无上大愿,要将天下佛经刻录为典,成大藏经,但当时中土战乱,好大王几度遣使求经而不得,这才作罢。没料到,两百年后,好太王的宏愿,竟在老衲手中可以达成。”

    那四十多岁的僧人言道:“弘扬佛法,也是我的一点绵薄之力。大师虽是高句丽人,与我大隋乃是仇邦。但是国家有仇。于佛理无碍,能将佛理弘之四海。也是贫僧残生的愿望。”

    这老迈僧人看了一眼那僧人叹道:“你这人还是放不下那点国仇家恨,大隋今朝已灭了数年了,北方早已是大赵立国,你为何还是放不下呢?”

    那僧人道:“并非放不下,当年袍泽随我渡辽水而击高句丽,三十万子弟几人生还,这几年我一直拒绝大师收我为徒的好意,实是从不敢忘记我是汉人,而不是高句丽尔等蛮夷。”

    老迈僧人听了道:“在佛眼底。岂有汉人,蛮夷之念,众生皆等。”

    那僧人拂袖站起,但听哗啦一声,原来他脚底带着两副脚镣道:“大师,我尊你这一句,是因为这几年你救下不少我隋军汉人,但你要劝服我,却是不能。眼下经书我已抄录给你。可以赐我一顿斋饭了吧。”

    老迈僧人听了叹了口气道:“好吧,还是老规矩,你去香堂用饭。”

    说着这名僧人哐当哐当地离去,走到饭桌前将一顿斋饭吃完。又领了三捆荷叶包饭当下离去。

    这名僧人原名高涛,是当年随于仲文征辽的三十万隋军中的一员。萨水之败后,他的袍泽多半被杀。首级被高句丽堆作京观。还有七八万大隋士卒被高句丽俘虏。

    高涛也是其中一员,后来被充作官奴。为高句丽人铺桥修路之用。官奴为高句丽人奴役,十者早死了七八。他因为通晓佛经,故而时常不必服役,而去广法寺内给方丈诵念经书,因此活命。但高涛却不愿意作广法寺的僧人,而是只愿意回奴营与众士卒们一起。

    这又是官奴营中,普通的一日,这里到处充斥着垃圾秽物,屋舍破旧,夏不能挡雨,冬日不能避寒,只能是勉强的住着。但高句丽人却让这些大隋战俘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官奴营中防备简陋,高句丽人也不担心大隋战俘会跑,在这里他们人生地不熟,一旦跑走了,不要几天就会被从大山里抓出来,之后被拿出示众。高句丽人对待逃奴自有一套办法,先用火炬烧灼,将逃奴身体烧得体无完肤,又不断气,最后再斩首悬挂示众。

    高涛将荷叶包饭带回屋里,但见床榻上本是卧着十几名汉子,顿时有了气力般。

    高涛看了一眼,这些都是当年大隋的最精锐的将士啊,现在各个都是饿得皮包骨头,眼睛泛出绿光。

    高涛道:“饭在这里,你们先将这两包分了,这一包给病得最重的小古,小河吃了。”

    “小古不用了,他昨夜病死了。”

    “那好给小河吃。”

    众战俘们听了一并点点头,虽是战俘,但士卒们仍保持着军纪,一包荷叶饭从一人手中,传到另一个人手里,大家都只是用手捞了一口,就传给下一个人。到了最后一人时,还有大半的饭。

    所有人虽然都是饿到极点,但仍是保持着袍泽间的友爱之情。

    而重病号的小河却吃着饭,眼底吧啦吧啦地掉着泪水,他忽然哀嚎道:“高哥,我想家了,我想妈妈和弟弟了,我不想死高句丽这鬼地方。我要回家。”

    小河的哭声,顿时令在场士卒人人抹泪,谁没有在大隋的家人,谁不思念故土。

    高涛吼道:“别说了,和娘么一样,别被高句丽人看低了我们。”

    小河虚弱地躺在坑上,身上只是半盖着稻草,冬天一来这根本熬不过。他垂泪道:“高哥,这十年人,我们每日过着是猪狗不如的日子,每日被高句丽人打骂,多少弟兄们熬不住都死了。我们本指望着来护儿将军,什么时候能率水师来攻打平壤,将我们救回大隋,可是这十年,我们是日也盼夜也盼,可是等来了什么。朝廷,朝廷早就将我们都忘在这里了。想当年我们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辽东,将乙支文德打得如狗一样,何等气势,而今日我们却死无葬身之地。”

    说到此事,在场的人都是嗷嗷大哭。

    这是为什么,国家最忠勇,最忠诚的士卒,远征在高句丽,而今沦陷在这里,国家却早早将他忘记。他们的付出价值又在哪里。

    “高哥,我求你个事。我死后将我尸首拿个木排投入浿水,听说那里流到大隋的国土,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宁死也不便宜高句丽的野狗。”

    高涛听着小河的哀求,之后沉声道:“好我答允你。”(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风破浪

    青黑色的渤海,波涛汹涌。

    浊浪拍击着抱着撞角的船首,赵字大旗迎风飘扬,无数赵军战舰,劈开风浪,乘风而行。

    海风猎猎,残阳如血。夕阳下,海狼的高低起伏间,战舰的身影拖拽得老长。

    李重九站在舰首,望着自己冲击着海浪的舰队,这个时代欧洲文明仍是晦暗不明,毋庸置疑,自己眼前指挥的这个舰队,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其中五层战舰三艘,四层战舰百艘,艨艟,快船不计其数,如此组成了最庞大的远征舰队。

    战舰笔直向东而行,前方小岛星罗密布。

    “陛下,前方不远就是都里镇了,我军可以在此补充淡水,修理船只,距离平壤已只有一半路程了。”薛万彻向李重九禀告道。

    李重九摇了摇头道:“不,都里镇目标太大,高句丽在附近设有烽火台观望,若给他看见我军舰船虚实,不用数日,平壤就会知道我军渡海来袭的消息。”

    李重九将手指向前方海中群岛道:“前面是沙门岛,古莱夷之地。当年来护儿将军平壤之败后,在此列岛上的乌湖岛,设下军营,以此为跳板攻下了卑沙城。我这一次伐高句丽,早已命了周洲派人在此设中转船坞。从这里出发攻打平壤,比登州,都里镇都还要近,而且更加隐蔽。”

    张玄素,薛万述等人听李重九安排如此仔细,不由都是叹服。

    战舰缓缓行驶至乌湖岛,几艘悬挂着赵字战舰的艨艟从岛上而来。在李重九的旗舰上登船。

    登船的是周洲和周博二人。周洲向李重九禀告道:“陛下,在乌湖岛上已是有足够的淡水。大军随时可以补给。另外微臣已开辟了避风船坞,可供舰队休息。”

    周博向李重九言道:“启禀陛下。赵周吴三家海贸商人已往岛上运送了两万石军粮,供给大军征讨之用。三家还派了熟悉高句丽水域的老船夫,以及一千商船护卫,二十艘商船为前军引导,为陛下开桥铺路。”

    李重九闻言笑了笑道:“商船都能为朕开桥铺路,那要朕的水军何用啊?”

    周博闻言心底一惊,以为商船扈养武力反遭了李重九之忌。周博道:“陛下他们是一片报国之心啊。”

    李重九反问:“那三家商头都来了吗?”

    周博垂下头言道:“陛下他们都已是来了,未得到陛下召见,不敢登船。”

    “让他们上船来。”

    说完三名船头都是登船。这赵周吴三家海贸商人的掌事都十分年轻。赵家是涿郡赵氏支持的海商,有世家背景。周家则是周博堂兄,算是赵国商业巨头周家的一个产业,至于吴家则是新兴的海商,这二十多岁的年轻才子吴平,从几艘小舢板到了今日十几条海船的规模,算得上白手兴家,而从发迹的经历来看则是正好抓住了赵国大力发展海贸的机遇。

    李重九对于三人也算有所了解。

    李重九笑着道:“国家有事,你们身为商人。却奋勇报国,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三人一并道:“此乃是我等分内之事。”

    李重九道:“我创立大赵水师,打造百艘战舰,并非是为了纵横渤海。对付一个区区高句丽,在高句丽以东,还有新罗。百济,耽罗。倭国,那里甚至有比中原更大的疆土。都待我等去开拓。”

    李重九这么说,三人都是目绽光芒,李重九给他们勾勒了一番远景。

    “要开拓海疆,凭借朕的舰队,远远不够,以后朕还要继续借重尔等才是。”

    “愿意为陛下效力。”

    李重九点了点头道:“好,拿旗来。赐予三人。”

    授旗之后,李重九道:“朕允许以后你们商船出入海上时,悬挂我赵**旗,若攻击尔等商船,视作对我大赵国之挑衅。”

    三人对视后都是感激地拜下。李重九道:“朕还赐你们水军校尉之职,这一次出兵,尽管为我军前驱吧!”

    “诺,陛下!”

    赵国水军在沙门岛休息一夜,补充淡水给养,修补船只。次日大军状态饱满地驶向平壤。

    不过到了这一日,前方船夫却报告,在舰队前方出现了雨云。舰队已是出发数日,这时候要返回都里镇避雨,时间已是来不及。李重九当下找海商船队中老船头询问此事,老船头禀告说这已是快入冬了,海上绝不会出现台风,这样的雨云一般是骤雨,不会持续多久,以往行驶时候也经常遇见。

    李重九听了老船头的话,当下令舰队继续前进。下午后撞上雨云,大雨如期降临。瓢泼大雨盖下,雨水冲刷着甲板,战舰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着。

    “陛下,甲板上危险。”

    “朕知道。”

    李重九站在舷窗内看着,泼墨般下着的大雨,天地苍茫,连大海都是一片漆黑。李重九耳旁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自己的旗舰摇晃不止,连站立也是十分艰难。

    现在赵军舰队在海上上下起伏,时而被带到浪尖,时而沉到浪底。一道又一道浪头向战船迎头盖下。若非在沙门岛重新加固船只,恐怕这一次舰队不少船只要在这次暴雨受损。

    李重九时刻感受着船身的颠簸,而在最前方十艘商船先导舰,似摇摇欲坠一般,但船上朦朦胧胧透出光亮的船灯,却在大风大雨中,清晰地为后方舰队指明的方向。

    夜晚船舱内,李重九与张玄素小酌饮酒。

    张玄素道:“陛下外面大雨,你怎么看?”

    李重九道:“下得好。”

    “为何这么说?”

    “雨下得越大,高句丽人就越不信朕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如此朕的胜算就更大。”

    张玄素闻言不由欣然,当下给李重九又倒上一杯酒。

    君臣二人挨到了天明。

    张玄素举杯言道:“陛下外面雨势似渐渐小了。船也没颠簸那么厉害了。”

    “是吗?”

    “陛下,陛下,前方看到陆地了!”

    “什么?”

    当下李重九,张玄素二人都是又惊又喜地奔上甲板,但见下了一夜暴雨,已是小了,天色不再是凝重如铅,而是微微透出亮光。

    风和海浪也是小不少,更重要的是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陆地。

    越来越多的赵军士卒涌到了甲板上,见了一幕不由欢呼起来。

    张玄素见不由感动,目眶微湿对李重九道:“陛下,我们成功了,前方就是平壤!”

    “朕知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

    浿水之名在古代有不同意义。

    前秦时的浿水为今日鸭绿江,是燕国与箕子朝鲜分野。汉时,汉武帝在朝鲜设汉四郡,浿水推至今日清川江。浿水郡成为乐浪九县之一。

    而今日浿水指代大同江流域,自朝鲜有政权以来,大同江流域一直都是半岛的政治文化中心。到了今日半岛上某位领导人,提出了大同江是世界第五大文明的先进理念。

    一夜的狂风暴雨后,海面现在是细雨蒙蒙的风景。眼下大同江的入海口上,黑压压的几乎都是战舰,赵军战舰仿佛移动城堡一般,船舷两侧尽是拍杆弩床,在舰队前方是无数的艨艟,轻船。

    因为河口海水的注入,青黑色的大海已是变白,河水海水泾渭分明,而肆掠了一夜大雨这时候刚刚停止,海面上雾气大作,朦朦胧胧。因为之前大雨的缘故,浿水上一片平静,看不见船只,显然高句丽的船只都在海港中避风。四周一片寂静,高句丽人对于,突然上门的赵军舰队没有任何察觉。

    李重九站在甲板上,身上的戎袍被风打得猎猎而响。他遥遥地望着浿水的入海口,对水军大将程名振道:“高句丽对我军到来一无所知,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现在我命你溯流直上,进入浿水寻找高句丽水军,出其不意袭击港口,不准放走一艘船。”

    “诺,陛下。”程名振大声答允。

    望着浿水,李重九目光雄雄地道:“雪耻之战就在今日!为当年陷在辽东的三十万袍泽报仇!”

    “报仇!”

    程名振率领上百艘平底战船,离开李重九的主舰队。进入浿水并溯流而上。浿水河口的浪潮拍击,远远望去一艘接着一艘的赵军战舰。犹如移动的城墙般一眼望不到头,而船上的桅杆猬集如林。

    这一刻赵军舰队登上高句丽国土。

    不久后。前方的先导舰发现高句丽港口。程名振立即下令赵军舰队摆成鹤翼阵。程名振摆出鹤翼阵的用意就是要全歼港口高句丽船队,执行李重九的命令一艘也不能放过。

    港口上哨台在雨雾中,发现了赵军战舰。他们第一刻敲响了警钟,高句丽人第一个反应是新罗人的战舰攻打过来了。事实上,赵军舰队中确实有不少新罗战舰。

    铛铛!

    哨台发出敌袭的仓促示警声,随即呼啸之声大作,哨台瞬间嘣地一声,即被赵军战舰上的抛石机打塌。

    赵军先声夺人,给与了高句丽人迎头一记耳光。

    浿水港湾内。几百艘高句丽渔船与战舰混杂停泊在一处,现在看见有敌袭,港湾内如马蜂窝被炸开一般,各种船只拥挤在一起,战船与民船拥堵在一处进退不得。

    程名振见到这一幕哈哈大笑,随即下令舰队攻击。

    赵军的大舰入港后,庞大的舰身顿时堵住了港口的出入之处。高句丽水军的战舰十分低矮,根本比不上赵军的大舰。但是他们心知万一被赵军大舰堵住港口,他们只有被全歼港内的命运。

    所以高句丽的水军见到如同小山一般赵军战舰。堵住港口就做出了反应,所有战船一并发了疯般朝赵军战舰杀来。

    高句丽战舰如离弓之矢,高句丽的水手奋力划着小浆。高句丽人特有的尖长形的战船如无数只脚的蜈蚣一般,快速地飞掠水面。啪!啪!到处了船桨拍击水面的水花。高高飞溅。

    高句丽水军士卒仓促迎战,奔上船头,一捆一捆的箭矢被堆在甲板上。高句丽人擅射。水战他们也是以弓箭为先。高句丽战舰的甲板两侧,站满了头扎着白头巾。穿着束脚裤子的高句丽水军士卒。

    待挨近之后,他们拿起了弓。弩,抬起了四十五度角,朝赵军战舰上拼命射出。这时候后阵的鼓点咚咚地响起,伴随着这急促着鼓声,高句丽人箭矢如飞。大一点战舰上的弩砲也是开火,朝赵军战舰打来。高句丽水军的攻势还是十分迅猛的,瞬间小型的抛石,弩箭犹如下雨一般冲着入港的十艘赵军大舰筛打而下。

    箭矢不停,咻咻的破空声中,中间夹杂着高句丽人俚语的叫骂声。

    不过除了弩炮外,高句丽的弓箭打在大舰外蒙着牛皮的三重覆板上,却如同饶痒痒一般,而抛石打在覆板上,多是滑入水中。就算是弩炮,距离远一些的打穿了覆板,也打不穿赵军用坚木做成的船舱。

    何况赵军大舰都有闭水舱设计,就算部分船身受损,船只也不会下沉。事实上说起来,还是高句丽对水军的不重视,毕竟小船上所载的小型弩炮和抛石机,比起大船上弩炮和抛石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赵军大舰忍受着高句丽的弓弩打击,却没有还击。站在船舷两侧抛石机,弩机旁的赵军士卒如同摆设一般。整艘赵军战舰上只有甲板下两侧伸出的船桨,飞快地划水。

    大舰硬生生顶着高句丽人的攻击,却是一头扎入了港内,朝高句丽人的阵中杀去。

    高句丽舰队虽不知道赵军的意图,但却不会让对方这么靠近自己的船阵。但见靠近的高句丽战舰,纷纷向赵军战舰逼近,显然是一副要准备跳帮战的打算。

    见到这一幕,程名振脸上却浮现出冷笑,骂了一句寻死。果真只见赵军战舰上拍竿一并砸下,接近的高句丽战舰连毁了数艘。

    瞬息间赵军战舰已是深入了高句丽战舰的阵中,而这时候十艘赵军战舰舰弦两侧的弩机,朝船下的高句丽舰队一并攒射!

    狭长的战舰船身两弦,布置的十多部弩机,肆无忌惮的朝两侧的高句丽船只飞射。

    这是全火力打击,赵军战舰依靠着自己坚固的船身,深入高句丽舰队的腹心中后,再施展全力一击,全面开花。所有高句丽战舰几乎都覆盖在赵军弩机的射程之内,弩箭轻而易举的洞穿,高句丽战舰薄薄的船身。

    站在甲板上的高句丽士卒被船头上方赵军的弩手压制,如同下饺子般一个接着一个被射落水中。桅杆上,船板上,甲板上,赵军的弩箭一波又一波的覆盖下都是扎满了箭矢,高句丽士卒要么被钉在了船上。要么被射落了船下。

    靠近赵军战舰几艘高句丽船,甚至直接被弩机扎了十几个大洞,在海面上一翻,沉入水底。

    这时候赵军战舰上的抛石机,开始逐一对高句丽战船点名,近在迟尺内一颗颗巨石飞过,将高句丽战船砸入了水中。

    水面上激起一滩血雾,浿水瞬间被鲜血染红。

    “杀进去,水面上不能浮着高句丽人一艘船!”

    程名振一声令下后,赵军舰队驶入了港湾中,堵截着漏网之鱼,一艘艘试探要杀出重围的高句丽舰队被打沉在江面上。

    赵军不仅堵截战舰,还进一步扩大战果,抵近岸边后,船头上的抛石,床弩,扫荡着岸边高句丽军的建筑。房屋一座座被抛石轰塌,床弩的箭矢,轻易割取着岸头上试图用弓箭反击赵军的高句丽士卒。

    眼见高句丽军战舰大半被击沉,赵军艨艟战舰开始驶入港内。满载着赵军士卒的艨艟快船,一面清剿着落水的高句丽士卒,一面登陆。不过半个时辰,浿水入海口这名为南浦的港口被攻陷。

    南浦港口上,五六处烽火台上的烽火已是被熄灭,但远处的烽火台上,却依旧是烽烟燃起。

    大股大股的烽烟烧起,指向了平壤城的方向。

    这一刻平壤城上下已是得知了赵军来袭的消息,而现在赵军距离平壤只有五十里。(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罗援军(第一更)

    赵字的战旗猎猎而动。

    巨大的赵军旗舰,缓缓驶入港口之中,李重九站在船首,遍目所及都是方才战斗后所留下的残骸,尸体。港口,码头上呈现出一种被风暴肆掠后的景象。

    李重九从旗舰上下船,程名振已在岸边恭候。

    程名振向李重九道:“已是拷问高句丽人俘虏得出的消息,这处乃是浿水河口南浦,附近拥有镇城一座。港口内共拥有高句丽水军三千余人,大小战船百艘,现在三千余人已尽是全军覆灭。战船多被击沉,也有二十余艘被俘。另外港内有还有八千多百姓,各种渔船两百艘,无一艘船只漏网,在码头上的货栈内,发现鲜鱼数百担,皮货,粮秣,陶瓷等物,尚不及清点。”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将鲜鱼赏赐给水军将士们。俘虏一律押到船上,不要在此浪费时间,对了,平壤方向动静如何?”

    程名振道:“高句丽人的烽火台已是传讯了,实在阻止不及。想必现在平壤城上下已是知道我军来袭的消息。”

    李重九点点头道:“这是无法阻止之事,眼下必要速战速决,立即攻陷平壤,否则一旦高句丽反应过来,各地人马率军勤王,我军就失去战机了。”

    “是,陛下。”

    正待说话之间,这时候张玄素快步前来,脸上都是喜色。

    李重九调侃着道:“张爱卿素来处变不惊,有什么喜事,能让你如此高兴啊?”

    张玄素笑道:“陛下确实是大喜事啊。方才新罗使者已传来空山,元晓两位大师的消息。新罗王已派出一万兵马,已是乘船赶到浿水河口。配合陛下对高句丽的战事。”

    李重九,程名振都是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程名振道:“这实在是出乎意料,本以为新罗王不会答允,但没料到竟派了这么多人马。”

    一旁的金春秋,金庾信也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久新罗舰队已是抵达,李重九得见到元晓后得知,原来新罗出兵,是得到了德曼公主的支持,原来谨慎保守的新罗王病重。朝政之事尽数由德曼公主署理。按照元晓的话,这位德曼公主虽是一介女流,但见识却十分过人。

    这一次支持新罗联合赵国一并攻打高句丽,得到了新罗国内上大等毗昙,大等廉长,阏川,前花郎国仙僧人虎林的支持。德曼公主当下授意,让上大等毗昙,大等阏川率军从党项城出击。

    李重九得知情由。不由十分高兴,而金春秋却是露出黯然神色。如果德曼公主对赵国保持一种不合作的态度,那么他在李重九心底的地位就会提高,但是如果德曼公主倾向赵国。那么李重九对于他的需要就可有可无了。

    与新罗援军会合后,李重九对于攻下平壤城的把握,又是更多了几分。当下李重九下令舰队从浿水攻打平壤。

    高句丽的国土。西面是辽水,是高句丽与汉人的分界。北面是契丹靺鞨的蛮荒之地,南面向海都失去发展空间。唯有西往东一路可以拓展,这里虽多山峦阻隔,却有鸭绿江等河流贯通,方便穿行。并且以长白山为主的山脉,因山峦阻隔对于交通虽是不便,但是却是上天赋予高句丽人的屏障,高句丽在此修筑山城,多次阻止了东胡民族以及汉人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入侵。

    从中部山脉向东,地势渐渐平缓,今日朝鲜半岛有名的大江多起源于此,如浿水起源于高句丽北部山脉,而清川江(萨水),以及现在新罗所据的汉江都是发源于中部山脉。

    赵军沿着浿水溯流之上,往北五十里就是平壤城,中途有载宁江从西面而来与浿水合流入海。

    浿水平原,也就是后世的大同江平原。这里一直是高句丽的富裕殷实之地。从辽东进入高句丽,犹如入川蜀,同样是经过了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富庶的地方的过程。

    高句丽人沿着河流修建了不少水渠,灌溉引水,沿着河流一路上还见到不少村庄农田,以及谷仓。秋收过后,高句丽人显然囤积了不少粮草,如果现在沿着河岸派出轻骑搜刮,肯定是大有收获。

    赵军,新罗的将领都是蠢蠢欲动,向李重九提议清剿附近村落,但是李重九拒绝了,他告诉众将此来远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壤。

    烽火台的烽烟一路向北,沿着河岸的高句丽百姓们看见庞大如山的赵军舰队进入浿水后都是惊慌不已,随处可以看见人群仓促地向山中逃窜。

    事实上在赵军袭击南浦港不久,平壤王城内的高句丽人也已是从边境的烽火台上,发现了南浦遇袭的消息。平壤城位于浿水北岸,自迁都后高句丽人在此经营多年,早已将此城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安鹤宫内,现在高句丽的国王称为荣留王,是那向杨广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又抵御了杨广百万大军的雄主婴阳王高元的弟弟。婴阳王高元去世后,就由他的弟弟荣留王继承王位。

    荣留王名为高建武,自小勇武过人,当年来护儿攻打平壤与高句丽军决战时,高建武自告奋勇率数百名敢死之士为高句丽军前阵,与隋军名将费青奴,来整都交战过。

    高建武上位五年后,继续执行父辈东面防守,西面进攻的策略。高句丽在东面修筑千里长城抵御日益崛起的赵国,而在西面则是与新罗交战,以争夺当年失去的汉江流域。

    高建武上位后励精图治,西与突厥为盟,东面联合百济,一面牵制赵国,一面对高句丽进攻。数年后高句丽已是从当年隋军征讨后的虚弱状态中恢复过来,国内坐拥雄兵三十万,再现海东大国的强势。

    现在安鹤宫内,高建武听闻南浦港口遇袭的事,不由皱起眉头,看向下首大对卢,也就是高句丽的国宰乙支文德问道:“南浦的烽火台,只燃烧了半个时辰就熄灭了,大对卢你怎么看?是倭盗,百济,新罗还是谁干的?”

    ps:今天两更啊哈,这周都会努力更新,保持两更,大家能不能点个赞支持一下。先拜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马(第二更)

    乙支文德,当年的高句丽第一名将,在萨水边他坚壁清野,又诈降到隋军阵中,观看隋军虚实,对于隋军名将于仲文,不断示弱,甚至还送了一首诗给对方。

    最后乙支文德坚韧和忍耐得到了回报,追击至萨水的隋军又累又饿,乙支文德在此水淹隋军,大破隋军主力。三十万隋军生回辽东着,不过两千七百多人。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的婴阳王,下令将斩下隋军士卒的首级,沿着大路竖立了数座万人京观。这一情景历史上几十年后,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一路仍然可见。

    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乙支文德,却成为了高句丽的民族英雄,还晋为高句丽的大对卢。

    现在的乙支文德已是满头鹤发,他捻须道:“南浦的守军虽不多,但也有三千之数,不论是倭盗,新罗,百济都不可能有此实力断断时间内取胜。”

    高建武神色一凛道:“按照大对卢这么说,那这天下有此实力的也只有赵军了。”

    乙支文德垂下头道:“陛下,赵军半个时辰内攻陷南浦的,说明其蓄谋已久,李重九不是当年的杨广,于仲文,数年前此人攻打盖牟城时,就曾驱百姓攻城,可见此人行事不择手段。这几年本以为有李唐,突厥为我们牵制住李重九,让其不能东顾,哪里想到到了今天,他还是率军打上门来了。”

    “而且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对着我们要害而来,此事不同寻常。”

    “本王不会大意的。”高建武当下对另外几名大臣道:“立即向五部褥萨,还有靺鞨求援。让他们各率大军至平壤勤王。”

    “是大王。”

    乙支文德道:“平壤城内,也不可松懈。大王你率后宫,文臣,以及家眷退至大城山城,而老臣留守平壤,两边可以相互呼应。万一平壤失守,有大城山城在,也可以支撑到各路勤王大军的抵达。”

    “这,我平壤城城内尚有我桂娄部一万大军,稍一动员还有两万精壮。为何朕要怕他。”高建武微微有点犹豫。

    乙支文德道:“大王,你我都下过将棋,将棋胜负手都在杀王,李重九轻兵而来,是要一击封喉的,直接杀王的,而我们只要保住了王,就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平壤城失了。也不会输了。”

    高建武听了点点头道:“好的,本王听你的,我今晚就带着太后,王后以及五千士兵。退到大城山城,平壤城就交给大对卢你了。”

    乙支文德点点头道:“大王,尽管放心。老夫就可以放开手脚,一会今日中汉人俊杰了。”

    当下高建武下达了动员令。

    高句丽以武立国。自是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备战措施。到了后期高句丽试图效仿中原,进行郡县制改革。但是改革的一直不彻底,所以国内是部落联盟五部制与郡县制的城邑制并行的,这样一个制度。

    高句丽百姓分为城民谷民,住在山城内的为城民,住在野外的为谷民。具体上高句丽分五部,每部各领数谷,而每谷领数村;至于城,下属邑,在邑中有仟长,仟长下为佰长,

    大城设褥萨,相当于大隋的州刺史,中城设处闾匹支,相当于大隋的郡守,小城设娄肖,相当于大隋的县令。改革郡县制后,五部褥萨权力虽受到削弱,但仍是不失为一方大城刺史,而高句丽王一贯是出自桂娄部,而桂娄部又与绝奴部世代通婚,保持权位。

    所以高建武第一时间调动的,还是桂娄部本部族兵,这人数有一万之众,都是精良的战士。之后高建武再向周边中城小城调兵,又从谷民城民征调来两万之兵。这些人马都是由各自城主闾匹支,娄肖率领,人数虽众,却很杂,战力堪忧,不过守城尚可。

    而真正五部的褥萨,手中虽各有数万人马,但他们所在的城都距离平壤太远了,就算得到烽火传信,一时半刻也没有办法赶到。例如驻扎在辽东城,守卫千里长城防线的褥萨渊盖苏文,他麾下所率领的是高句丽最精锐的部队,若要赶到平壤最少则要两个月。

    但无论如何高建武的桂娄部,在几度抵御大隋对高句丽,率领高句丽人民不断获得了胜利,在高句丽威望很高。平壤四面城主听闻赵军从浿水溯流而上,要袭击平壤城,于是都是快马加鞭地从四面八方来支援平壤城。

    在李重九抵达平壤城下时,高句丽已是调集了三万人马的大军,并且每过一天还有新的人马加入。

    平壤城,为大同江和普通江两江环绕,普通江经过平壤西门,西门名为普通门。而大同江流经的平壤城东门。

    虽作为高句丽京畿,但平壤城并不大,乙支文德当下令桂娄部本部的五千大军驻扎于城内,其余两万大军分为三部,分别驻扎在平壤城的东,西,南三门之前。

    至于高建武率领五千王族护卫,带着宗室,贵人,以及家眷退到大城山城暂住。

    要知道高句丽之意,就是建筑在山中的城堡,说得就是其族以山立城的故事。故而高句丽尤其注重对山城的建设,这一点体现在高句丽三座京都上。例如当年高句丽未迁都前,立都在卒本京,山下城为下古子城,山上城名为五女山城。

    而平壤京也是如此,平壤城为山下,为水流会同之处,利于交通,管理四方,但到战事一起,京都受到威胁时,王室就退到大城山城。

    这样一都两城的设计,在还在来护儿攻打平壤时,受到了奇效。当年来护儿攻破平壤城时,以为高句丽已破,故而纵兵劫掠,但没想到高句丽人虽是败退,却退到大城山城,待入夜后,又重整旗鼓反攻平壤城,结果来护儿的隋军反遭大败。

    来护儿大败一来是因为其用兵不谨慎,二来也没料到高句丽京都的如此设计。

    就在乙支文德在平壤城城下布好阵时,赵国新罗两家联军也已浩浩荡荡地抵达高句丽城下。(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债血偿(第一更)

    浿水涛涛。上午清冷的日光撒在河面上。深秋的太阳,毫无半点温暖。

    晨风拂来,身为平壤最高乙密台上的乙支文德,待看见赵军来犯之势,也是不由侧目。

    漂浮在河水上的赵军庞然大舰,犹如一座座移动城堡,覆满了浿水之上。黑漆漆的船身两旁,满满的都是弩床排杆抛石机,箭镞森然反射着日光。当赵军运兵船停泊在岸边时,顿时犹如巨鲸张口,满船上披覆甲胄的赵军士卒,源源不断地涌下舰来,布满了整个河滩上。

    运兵船来了一艘又一艘,乙支文德看着赵军运兵船在平壤城下吞运士卒。尽管赵军在高句丽人眼皮子底下下船,但因为有赵军巨舰沿江保护,所以乙支文德不敢轻易派手下士卒袭击下岸的赵军。

    不过乙支文德也早有准备,在平壤城周围,浿水,普通江两岸水流湍急, 赵军巨舰不好浮江攻城,何况乙支文德还派人往上游筑坝截水,降低下游水位,不要过几天赵军巨舰就会因为水位降低,而搁浅在岸边。

    乙支文德不愧老谋深算,不仅提防了赵军用巨舰攻城,还要将赵军舰队直接在平壤城这留下。

    不过待乙支文德看到赵军舰队中,还有新罗人的战旗时神色有点不淡定了。

    “是,毗昙,阏川这两个混蛋?他们怎么和赵军混在一起了?”乙密台上高句丽众将都是破口大骂。

    “果真是新罗这群卑鄙小人,与赵人勾结在一起了。”

    要知道高句丽人对新罗的仇恨,更胜过对于汉人。两国同在朝鲜半岛上,世代恩怨。七十多年前新罗联合百济,从高句丽人眼皮子底下。夺去了富饶肥沃,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汉江流域。

    两家因为汉江流域的问题,无数次在此兴兵作战。所以高句丽人痛恨新罗人,更胜过汉人。而新罗军领兵的大将也是乙支文德熟悉的老对手,新罗上大等毗昙和大等阏川。

    其中毗昙也就罢了,而阏川是驻守新罗七重城的大将,曾在此以少胜多击败过高句丽军。高句丽大将中有言,有阏川在一日,一日就无法收服汉江。

    乙支文德对众将道:“新罗早与赵国勾搭在一起了。这一次联军侵犯我平壤,实是我们最大的危机,若不是不能守住平壤,我高句丽的宗庙社稷,必然毁于赵人之手。”

    众将听了一并热血上涌道:“大对卢,尽管放心,我等誓死保卫王城,决不让赵军得逞。”

    说话之间,陡然听到城远方的赵军爆发出欢呼之声。高句丽众将都是惊讶奔到城上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见一艘巨舰在浿水岸边靠岸,赵字的大旗猎猎飘扬,左右下船的赵军皆是齐声高呼万岁。

    乙支文德双目一凛道:“汉人的规矩,万岁之声。只有称呼天子,诸位给我记住了,那船上之人就是我高句丽的大敌。赵国的皇帝!”

    众将闻言纷纷按剑,怒目向赵军舰船看去。

    平壤城五里之外。皇帝御旗已是高高竖起,赵军的廷卫军在大帐周围。竖起了拒马枪,撒下铁蒺藜。

    在刚刚铺就的大帐内,一张地图横铺在木桌上,地图上用炭笔草草描成的,上面标注着平壤城附近大小据点。

    上一次来护儿兵败平壤后,吸取教训重新绘制了平壤附近地图,来护儿之子来济,曾将此图献给了李重九,没想到今日却派上用场。

    大城山城,李重九用炭笔轻轻一勾,对一旁张玄素道:“此大城山城,连结大城山六座山峰圆形石筑山城,此山城易守难攻,而反观平壤城虽是也是坚固,但地处平原,却不是那么难办,所以乙支文德没有打定主意死守,而是依城而守,似乎想要与我军背城一战。”

    张玄素道:“陛下,乙支文德是高句丽名将,当年于仲文堪称一时名将,尚且摆在他手上,此人用兵陛下万万小心才是。”

    李重九点点头道:“朕知道,不过时间不多,朕无暇准备,平壤城就是个石头,朕也要用两手将他掰开。”

    说到这里,李重九走出大帐,新罗大将金春秋,金庾信,毗昙,阏川,元晓等人一并而来。

    金春秋上前道:“陛下,高句丽大军已经是从四面云集而来,此战利在速决,早战不如晚战,拖延一日,平壤就难攻克一日。我新罗上大等大人愿为先锋。”

    说到这里新罗大将毗昙向李重九欠身道:“久闻赵皇陛下,以勇武称著,在下今日能与赵皇陛下并肩作战,是我等新罗士卒的荣幸。”

    李重九笑道:“大军初战利在先声夺人,不可堕了气势,毗昙可有把握?”

    毗昙傲然道:“陛下放心,在下一定遵行。”

    李重九与张玄素互望了一眼,彼此点点头。李重九道:“也好,我赵军尚未全数下船,由你们新罗军为先锋也好。”

    毗昙抱拳道:“请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不辱使命。”

    大城山城下,广法寺的钟声仓促地响起。

    正在抄录经书的高涛,将僧袍一撩站起身来,虎目一凛自言自语道:“自当年征讨后,高句丽承平已久,这当口怎么会有敌袭。”

    高涛当下没有多想,走到堂外找到一名相熟的高句丽僧人道:“这怎么回事了?太平年间,怎么还有战事,是新罗人打来了吗?”

    高涛出入寺内数年,这名僧人早就将高涛当作高句丽人般看待,急匆匆地言道:“不是新罗人,是汉军攻过来了,现在整个浿水上都是汉军的战舰,都堵满了,住持已是被连夜召到山城里,为王后下令作祈福法会了,现在寺庙内人心惶惶,哎,都不知如何是好。”

    “此话当真?”高涛不由身躯一震。

    “还能有假?”这僧人摇了摇头当下快步离开。

    高涛仰起头望向苍天,暗暗心道,来护儿将军啊,莫非你听到我们将士日夜的祷告,最终来解救我们了吗?

    想到这里,高涛偷偷将眼角的泪水抹去,左右一看四面无人,当下放下心来,于是拿定主意大步离去。

    高涛心底默默道:“高句丽狗,今日终是到了血债血偿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 甲坚兵利(第二更)

    轰!

    从平壤城内射出的抛石重重砸在新罗人的步兵方阵上,掀起一滩血雾。

    平壤城下的堑壕,矮墙上,横尸垒垒。

    黑压压的新罗军士卒排列成几十个步兵方阵,跨过方才攻击的缺口,向城下的高句丽士卒冲杀而去。

    弩机和弓弦崩动的声音又重新响作一片。据守在平壤城头,居高临下的高句丽人,对着新罗军士卒施放着弓箭。

    插着翎羽的传令骑兵来回奔驰在后阵,向后阵休息的新罗军喝令,排列成队推进战场。

    战场就犹如一个大的绞肉机,吞噬着无数新鲜的血肉,只看见进入的新罗士卒,没有人见活着回来。

    数列无甲弓手护卫下,一杠青鸟旗高高耸立。

    旗帜之下,毗昙铁青着脸站在城下,来回踱步,他不时眺望城头,又望着后续冲上的新罗士卒,不断咬牙切齿。

    攻击的喧嚣声越来越大,新加入的新罗军的士卒,勇敢地又向高句丽军阵地发动了冲击。

    翘首以望的毗昙看了许久,神色却越来越淡,越来越冷。一旁的新罗名将阏川却闭上了眼睛。

    “停手吧,打不下去了。”

    毗昙看向阏川狠狠地道:“不行,一定要给我冲过去,今日日落前一定要看到战果。”

    阏川摇了摇头道:“你这是用血肉来填,战没有这么打的。”

    “那你要怎么打?”

    “乙支文德实在是擅守,硬攻不是办法,除非将新罗人诱出城来。让他们城头上的弩炮,抛石不起作用。”

    “废话。乙支文德不是小孩,他怎么会中计?”

    阏川露出了绝望的神色道:“有乙支文德在。我们是攻不下平壤的。乘着现在退吧,否则乙支文德反击就糟糕了。”

    “你。”毗昙涨红了脸。

    这时前方喧嚣大作,毗昙,阏川吃惊地看去,他们没有想到,新罗军的战线这么快就崩了,新罗士卒如潮水一般,从平壤城下败退而去,一片丢盔弃甲的情景。

    在他们身后高句丽士卒开始追击。对着新罗军一面掩杀。

    “守住,守住,不要退!”毗昙站到前方大喊。

    但这时候恐慌已是蔓延了全军,前方兵败如山倒。毗昙左右虽然还有生力军,但派上去支援,就立即被败退下来的己方士卒冲散。新罗军士卒没有人听他的命令,士卒争相后撤,后面高句丽人提着刀杀了过来。

    这时候侧面马蹄声响起,大股大股的赤铠骑兵从侧翼出现。

    阏川松了一口气道:“赵军出马了!我军有救了。”

    这一路赤铠骑兵出现后。平壤城内立即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声音。

    “这狡诈的乙支文德,”阏川大骂一声,“若是到平野上,高句丽人有被赵军骑兵围歼的危险。他竟然如此稳健,连这点风险都不冒。”

    当夜毗昙,阏川二人灰头土脸地回到赵军大营。二人见了李重九都是一脸惭愧。

    李重九温言安抚二人道:“二位今日已是尽力。新罗军的勇猛顽强,朕已是看到。明日你们好好休息一日,就由我军来破城吧!”

    次日黎明到来。毗昙,阏川二人率领本部新罗人马,驻扎在山上休整。

    而浿水静静流淌,当雄壮鼓声在城外隆隆响起时,乙支文德等高句丽大将尽数涌上了平壤城城头。

    昨日对于击退新罗军的攻势,乙支文德并没有太高兴,因为他心知赵军精锐没有还出马,以他从军多年的经验判断,城外新罗赵国联军不会超过五万,还要加上不善陆战的水军。赵军真正携来陆战的人马,大概只有两万人。

    但就算只有两万人,乙支文德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已经横扫河北,塞外,辽东的赵军!

    而今日乙支文德与高句丽众将终于见识到这中原军事强国的真实势力。

    赵军阵势的前方是十辆巢车,巢车高达三丈,望巢上可以容纳十几名士卒,除了站立着五六名手持强弩的弩手,其余人则是背上插着小旗,不知是作何用途。巢车四周都用厚实的牛皮紧裹,下方用巨木从不同角度横架十分稳定。

    而在巢车之后,则是一望无际的赵军步兵方阵。

    乙支文德见到这一幕,当下喝令城下的高句丽士卒,尽数入城,作城上据守。

    乙支文德这一决定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因为在巢车后,是赵军上百台的抛石机,在没有城墙遮蔽下,抛石机就是步兵方阵的噩梦。何况这还是上百台抛石机,如果不是赵军舰队以大舰将抛石机,运输而来,这百台抛石机就足够攻城部队打造上一个月的。

    当年在辽东城下,因为山路崎岖,后方的抛石机,床弩运输不上,三十万隋军根本没有大型抛石机用以攻城,只能用人命去填。

    但是现在城下赵军给高句丽人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幕,令乙支文德奇怪不已的,就是抛石机旁摆放着一桶桶好似油桶一般的东西。乙支文德奇怪了,难道赵军是要用油罐装入抛石机,来火烧平壤城吗?但就凭这么点油桶,又怎么济事,十倍也不够火烧平壤城的。

    乙支文德摇了摇头。随着赵军步兵方阵推进,后方则是五十具伏牛弩。

    伏牛弩是赵军床弩的最高科技,除了击杀徐圆朗外,从未在战场展示过其真正威力。城头上的乙支文德看到赵军的床弩不由色变,床弩制作工艺复杂,以高句丽的国力物力,以及多山的地形,建造床弩的工艺一直十分落后。

    但是乙支文德见赵军抬出如此多床弩后,顿时色变。

    看着城下的巢车,抛石机,床弩,以及伴随着攻城武器前进的赵军士卒,这些来自燕赵之地的精兵,看向平壤城城头,满脸都是跃跃欲试,渴望一展身手的神情。这些赵军士卒武装到了牙齿,全身铠甲披挂,高句丽士卒一般的弓箭根本射不透这种坚铠。

    看着这些乙支文德终于明白为何赵军能横扫天下至今了,赵军所凭者就是在于坚甲利兵这四字啊。

    有如此雄师,难怪赵国皇帝如此有底气,千里渡海来攻打平壤城。(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弹发威(第一更)

    赵军阵容齐出,攻城战法有围三缺一之说,但赵军这打法显然是要集中于一翼。

    太阳升起已是越过了城头,高句丽的日光没有多少温度。风吹起地上的瓦砾沙土,迷起人眼。

    平壤城下战鼓声震耳欲聋,赵军步兵方阵士卒敲打着盾牌,缓缓的前进,步伐有力的踏地,扬起阵阵浅尘。在尘土中,拉拽弩床的牛马,卯足气力向前拉动。车轱辘碾地的声音,响作一片,两侧阵列整齐得犹如用刀子切出来的一般,赏心悦目。

    随着牛角号的吹起,排列在巢车前方,以及步兵方阵左右两翼的赵军掩护骑兵,开始向两侧散开,为中央的步兵方阵和攻城武器让出一条道路来。昨日新罗军已是将壕沟尽数填平,赵军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城下。

    城下的赵军上抬起头来,阳光微微遮眼,正前方平壤城城垒高高的耸立,上面高句丽士卒密密麻麻地簇拥在城头。

    赵军十辆巢车当下竖立在距离城墙三百步的位置停下,巢车上的弩手准备就绪,平壤城在旗手的目光中一览无遗,这时旗手发出前进的旗语。

    巢车后的赵军士卒一并发喊,将牛马牵引的抛石机和伏牛弩一并推向前头,而在城墙下的高句丽士卒早已是退入城中。乙支文德不断下令,平壤城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卒不断调整着弩炮,抛石机的角度,只等赵军步兵方阵靠城就进行打击。

    赵军巢车上的举旗士卒在察看城头高句丽军的布置后。继续向身后打着旗语,在旗语的指挥下。抛石机,伏牛弩缓缓推上前各就其位。停了下来,百辆大型抛石车排作两列在平壤城下一字排开。赵军步兵方阵,一排一排背着大盾的赵军士卒上前,在前沿插在巨盾,竖立起长枪来,护卫攻城武器,以防止高句丽军出城偷袭。

    看到这一幕,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已经知道赵军是要先以抛石,床弩清扫城头。再以步兵蚁聚登城。

    乙支文德当下下令高句丽士卒在城头架起防砲石的布幔来,并撤下了部分城头上的士卒,以减少抛石机打击时的伤亡。这也是没办法,赵军都是大型抛石机和床弩,射程要远胜于高句丽军城头上的弩炮和抛石。

    乙支文德只能等待赵军这一轮打击过后,再进行反击。

    这时十辆巢车上的旗手,开始向抛石车发布号令,抛石车下的赵军开始调整角度和高低。

    赵军士卒向抛石车上装填上石弹,就位之后。开始第一轮射击。

    百辆抛石车射出的石弹凌空而至,石弹先是被挑在女墙外的布幔挡去一阵,降低了下落之势,这才砸到城墙。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卒拿起几人合举的大橹。抵御巨石的锤击,也是收到了一定效果。

    第一轮射击后,城头上高句丽士卒只伤亡十多人。弩炮只被摧毁了一部。不过城墙上被巨石袭击后。留下了一连串深深浅浅的痕迹。

    巢车上的旗手观察了方才攻击的结果后,下方抛石机进行调整。评估了落地方位后。第二轮石弹的打击,无疑就精确许多。但见城头一片木屑飞起。一具高句丽军的抛石机,当场被石弹砸作了三截。城头上高句丽士卒,忙着一团,继续补着布幔。

    两轮打击后,乙支文德却稍稍松了口气,大型抛石机虽是厉害,但是却不能连续击发,两轮射击后对于平壤的坚城,实际并无太大影响。而城上的伤亡对于城中高句丽兵力而言,不值一提。

    这时候乙支文德看见赵军却往抛石机里放上了如同油桶一般的炸弹。乙支文德笑了笑,当下命令士卒立即准备沙土和水缸,准备灭火。为了谨慎起见,他又将数百名士卒派下城头。

    乙支文德的笑意持续了一会,这时候赵军一记火油弹在城头上爆炸。

    一股浓重的焦臭直扑入了乙支文德的鼻子上,这并非是他熟知的油味。乙支文德转眼看去,但见赵军射出的油弹黑色焦黑,撒在城墙上时,竟迅速燃烧起来。

    乙支文德顿时吃了一惊,心道这是什么怪油。这时越来越多的火油弹炸上了城头。爆裂声在城墙上不断响起,城墙上高句丽士卒试图用沙土来灭火,却毫无效果。

    为了防止抛石,城墙上用数层麻布所制的布幔,却反而成了引火最好之物,大火迅速席卷城墙上。高句丽士卒不断在火中打滚,甚至作为避火准备抛石车,弩炮也在这火弹下熊熊燃烧起来。

    “砰!”

    城下战鼓隆隆响起,这时候城下的伏牛弩一并射击,几百杆巨箭狠狠地扎了平壤的城墙上。石制的城墙上露出如蛛网般的裂痕,箭矢就如此牢牢扎在城墙上。

    弩床射击之后,赵军步卒齐声呐喊开始冲城。士卒们肩扛着扶梯大步冲锋,而城头高句丽士卒还没有从火油弹袭击的慌乱中反应过来,仅有几具没有受火油弹袭扰的抛石车,弩炮勉强地向城下密集冲锋的赵军射击。

    但见抛石和弩箭打倒了一片人后,缺口迅速又被后续赵军的士卒填上。城下冲锋赵军的人海,犹如大潮一般起起伏伏,一眼望不到尽头。

    乙支文德这时候心道若是城头上抛石机和弩炮都能尚在,绝对能对城下赵军士卒造成重大杀伤。但乙支文德现在也只能想想罢了。

    赵军弩手,弓手随着陷阵士卒前进,待杀至城下五十步时,赵军奔行中的弩手弓手向城头散出了一波箭羽,一面试图灭火,一面试图用弓弩朝下射击的高句丽士卒,顿时遭到了这从天而降的打击。

    雉堞上高句丽人的尸体不断从城头上坠落,平壤城头上高句丽的弓手,连试图将头射出城墙外也做不到。赵军的弩阵射出的箭矢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息一般,连续不绝。

    城头上惨叫声此起彼伏,躲避不及的士兵被从缝隙射入的箭矢射中,不断发出哀嚎。乙支文德见到这一幕,当下挥剑咆哮下令城下的后备军立即登城,阻止赵军。(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战(第二更)

    平壤城城头到处在冒烟,火势熊熊地在燃烧,那城门上那三重城楼上大半个已是燃起火来,黑烟滚滚。连带着城楼里储备的箭矢也是一并焚入火中。

    在远处观战的新罗金春秋,毗昙,阏川,金庾信等新罗大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是目瞪口呆。他们本以为以乙支文德擅守之能。赵军即便能攻上平壤城城头,也是必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没有想到赵军居然轻而易举的就上了城头,反而还给高句丽军造成大量杀伤。

    这并非是乙支文德的过错,谁料到赵军竟可以瞬间调动百架抛石机,五十台床弩这等攻城手段,而这火油弹简直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赵军是哪里找来的这种武器。

    “若非今日有幸见识了赵军的实力,我们还是井底之蛙,”阏川长叹一口气,“相比赵军的势力,实在胜过我们新罗,高句丽实在太多了。”

    毗昙道:“看来这一次我们新罗出兵帮助大赵是对了。能结下这一同盟,今后对我新罗国大大有好处。”

    金春秋看了二人,心道你们这群蠢材难道不担心赵军灭了高句丽后,下一步很可能会乘势吞并新罗和百济吗?”

    金庾信看向城头道:“两位大人,我看乙支文德这会有难了,高句丽人在勇猛,在赵军的火弹下,恐怕也是很难支持的。”

    此刻乙支文德柱着剑在士卒搀扶下,在城垛边勉强站立。

    乙支文德方才负伤。被赵军流矢射中,若非他举手挡了一下,此箭就是要透胸而过。现在乙支文德不顾伤痛。大声喝令高句丽士卒上城防守。听到乙支文德喝令,城门道上,披着铠甲,戴着牛角兜的高句丽禁军也被调上了城来,跑步奔上城头。

    不过这时候,扛着云梯的赵军士卒已是抵达城下,云梯顶端的锚钩轻松的扣住了城墙垛口。赵军士卒不仅从云梯上攀城。还借助床弩射在墙上的箭杠作支撑攀爬。

    此刻但见翻腾滚涌的洪水漫过堤坝一般,无数身穿红色战袄的赵军士卒几乎在同时攀上了平壤城的城墙上。这简直是人在挤,人在顶。人在拱。

    第一个登上垛口的赵军士卒,向下一瞄,满城墙上都是高句丽士卒,他二话不说刚才抽出刀子。就被高句丽人的长枪一捅一撩。挑下城墙。而第二名赵军士卒抽出了刀,也不顾只有一个人,直接朝着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卒迎面扑去,跳入人群就举刀大杀。

    “冲!”

    战鼓擂动。

    赵军士卒蚁聚攻城,每一处垛口上,都是赵军与高句丽军厮杀。两边血肉相搏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两边士卒睁圆了眼睛,砍劈对方。城头上不断有尸体抛落,砸在城下不断作响。

    战事已是从白天持续至正午。城头上情况依旧十分胶着。

    李重九按剑于城下静观,赵军的推进顺利在他意料之中,但城头上高句丽人经过那么惨烈的打击后,仍是如此坚韧却是微微有些出乎意料。

    有几处垛口,赵军明明已是取得了立足点,但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的高句丽士卒,拼了命一般杀来,将赵军士卒尽数砍翻,之后又是己军士卒从这里杀上,将这股高句丽人围歼。

    “不愧是高句丽人的京都啊!果真不是那么容易攻的。”李重九自言自语道。

    “陛下,是不是让我军先撤一撤。”张玄素建议道。

    李重九从张玄素眼中看出一丝狡黠的意思。李重九当下明白了张玄素的意思,笑着道:“可以。”

    当下赵军中军敲响了鸣金声,在城头始终无法取得持续立足点的赵军士卒,当下一并退了下来。高句丽人见好容易赵军的攻势消退,当下都是松了口气,当下纷纷拿起弓箭,朝城下撤退的赵军射击。

    一名高句丽将领奔来向乙支文德道:“大对卢,赵军撤退了。”

    乙支文德眉毛一挑道:“不,赵军攻势还没有疲惫,为什么在这时候后退?”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拼命守住了城墙啊……”

    “闭嘴,”乙支文德一拍大腿道,“不好,快传令让士卒们从城墙下退下来。”

    “为什么?”

    “不要问,听令。”乙支文德咆哮着,一名将领连忙照着他吩咐去办,向城墙上向撤退赵军射箭的高句丽喊道,让他们撤退。

    而就在这时,空中再度传来了呼啸声,这名将领见到这一幕顿时失色。

    在赵军士卒撤退至安全距离上时,城下百具抛石机向平壤城城头,第二度发射火油弹。而这时候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高句丽军的士卒。

    砰!

    火油弹在城墙上爆裂,火焰肆掠,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卒几乎变成了火人,惨叫着挣扎着从城垛上高高摔下。除了听了乙支文德的话,刚刚从城墙撤下的五百名士卒外,城墙上三千多名高句丽士卒大部分都遭到火油弹的袭击。

    乙支文德见到这一幕,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而远处山上观战新罗士卒和将领,都是目瞪口呆地说不出话来。

    “这手段也太残酷了吧!”

    “残酷?想想在萨水边被高句丽斩作京观的几十万隋军士卒,他们这是在复仇而已。”新罗军里自己也在议论。

    “千万不要惹了汉人啊。”

    李重九看着城墙上的火海,紧闭嘴唇没有说话,多年来的征伐早已令他心硬如铁,城墙上高句丽士卒的惨叫丝毫没有影响他。

    巢车上的旗手,立即对抛石车反馈这一次效果奇佳的攻击状况,城下赵军指挥官当即下令,所有伏牛弩,再度二连发射。弩箭发射时,巨大的后座力让弩床整个一震。

    更多的箭矢脱离床弩后,牢牢地插入了平壤城的城墙上。城墙上的龟裂更多了,沙石唰唰地落下。

    “到了这一步,该是差不多了吧!”李重九拔出剑来,城下撤退下的赵军,经过这片刻已是重新集结完毕,新的生力军被换上。

    随着战鼓的擂动,赵军重新开始了第二次攻城!

    这一刻鼓声隆隆,浿水涛涛。(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太阳徐徐落山,红霞满天,平壤城的城头在霞光回亮之下,一片火红。

    赵军对平壤城的第二度攻击,已是进行了三个时辰了,一路一路士卒被投入了战斗,还未参战的士卒看着高句丽人的京都平壤京,无不显得精神亢奋,杀气腾腾。

    平壤城城门灰烟燃尽,城门在一个时辰前,被赵军埋下的火油弹的爆破下砸开了口子,干戈板以及包铁城门被炸得四分五裂,城门洞穿。

    破城门时赵军士卒以为城破杀了进去,却没有想到里面还有瓮城,士卒们踩着了高句丽人布下的拒马,鹿角,铁蒺藜,接着城墙两侧弓弩齐放,埋伏在瓮城两侧的藏兵洞内的数百高句丽士卒杀来,将冲入瓮城的百余名赵军杀了大半。

    幸亏后来人马支援得力,这才避免了全军覆灭,现在赵军将高句丽布下的拒马,鹿角,铁蒺藜尽数破去。一员大将率领几十名武卫军精锐士卒,披着三层重甲,手持着步槊杀入瓮城之内,与眼前拿着重盾铁矛高句丽军杀作一处。

    赵军大将也是凶横人物,拿起一杠狼牙棒所向披靡,高句丽军的士卒,也是铁了心,身后瓮城的城门早就被堵死,等于被绝了后路。他们从藏兵洞杀出来时,就报了战死的决心。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结果。

    两军在瓮城之内,杀得是叠尸垒垒。

    而在城墙上越来越多的赵军士卒攀上了城头,高句丽军苦苦支撑着抵抗。城头上告急的锣声响得急切,高句丽的生力军不断从其他各处调来。与赵军争夺城墙。

    城头上激战越剧烈,与高句丽人的紧张不同。城下赵军士卒越是士气高昂,赵军现在在城墙上取得的立足点。已是在逐步稳固了。

    东侧城墙上,在之前赵军抛石机的打击中,被哗啦下一大块城墙,现在薛万彻组织敢死队扛着盾牌,与高句丽重点争夺此处。

    两军杀至天黑,恶战已是超过了八个时辰。城上城下灯火一片通明,赵军士卒举着亮晃晃的火把,不断地涌入平壤城,漫山遍野赵军生力军不断投入对平壤城的攻击。连山上休整完毕的新罗军都投入了。

    赵军的生力军仿佛无穷无尽,城墙上越来越多城垛被攻陷,高句丽军士卒手忙脚乱,拆东墙补西墙,赵军则步步深入,城头上已是几乎都为赵军的火把所覆盖。

    战至深夜,攻城马上要超过十二个时辰,赵军士卒上下都是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终于,前线方向终于传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呼声:“城破了!”

    在场赵军士卒都是振臂高呼:“城破了!”

    可以望见。举着火把的赵军涌入平壤城,滚滚人潮停也停不下。在火光之中,赵字大旗竖立在了平壤城的城头上。

    “陛下,终于成功了。”张玄素激动地向李重九禀告。

    李重九立在阵前。轻轻松了口气道:“还不是大功告成时候,不要忘了来护儿是怎么败在平壤城下的。”

    “不错,我们要提防高句丽人的夜袭。”

    李重九传令下去道:“命令五个骑兵团。提防大城山城方向高句丽军的情况。”

    “至于诸位随我入城!”

    “诺!”

    众将一并领命。

    平壤城内,乙支文德在士卒搀扶下。仓皇离开。城墙方向高句丽军士卒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城门洞开之后,赵军士卒沿着街道方向挺进。

    乙支文德恨恨地看向城墙上一眼道:“城池已经破了。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一死以谢陛下了,不过李重九以为攻下平壤城就胜利了吗?”

    说到这里乙支文德脸上浮出一丝冷笑对左右喝道:“传令下去,依之前计划行事。”

    一旁将领神色一变道:“大对卢真的要这么做吗?”

    乙支文德目光浮出了一抹厉色道:“打战不能有妇人之仁,这点牺牲又算什么,我高句丽人宁死不辱,决计不将这平壤京便宜汉人。”

    在赵军破城之后的片刻,高句丽军依旧在城内与赵军巷战,以阻止他们杀向安鹤宫。而这时候安鹤宫方向却突然火焰冲天,见到这一幕所有高句丽人士卒都是惊呆了。

    随后不仅仅是安鹤宫,平壤城的各处大街小巷,达官贵人的府邸,都是燃起了大火。

    城内无数穿着高句丽衣裳的百姓,哭喊着从住宅里奔出,整个平壤城在瞬间各处起火。而乘着这火势隔断,乙支文德率领残兵一面四处放火,一面于城道街垒放置障碍,阻止赵军的追击。

    大量高句丽士卒乘着这机会,向赵军攻城另一方向狂奔。而进攻的赵军士卒,却被这火势阻碍住,无法前进分毫。

    “陛下,乙支文德放火烧城,阻拦住我军追击。”

    李重九目光一厉,他此来攻打平壤,就是为了高句丽的粮仓,钱库而来。没料到乙支文德竟然放火焚烧平壤城,连城内百姓也是弃之不顾,这明显是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做法。

    众将听闻之后,不由大恨。

    次日之后,火势熄灭,赵军占领平壤全城。俘高句丽百姓,士卒粗记三万余人。不过本已以为必毁的高句丽粮仓,钱库却没有丝毫闪失。

    李重九骑马来到这里时,但见满地尸首,一名将领带着一名僧人向李重九引荐道:“陛下,是这位僧人,率人攻占粮仓的,阻止了高句丽人焚烧。”

    那名僧人听说这名将领称呼此人为陛下,不由双目一凛,但见到无数火红的战旗上皆是书着赵字,不由讶然用汉语问道:“赵?陛下?这是怎么回事?于大帅呢?来大将军呢?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哪里?”

    这名僧人仰天大呼,状若癫狂。

    侍卫怕此人暴起伤了李重九待要将他制服,却见李重九伸手一止道:“这名弟兄,大隋已是灭亡了,现在已是大赵的天下,至于于仲文将军当年辽东兵败获罪,下狱后郁郁而终。而来护儿将军与天子在江都一并为逆贼宇文化及所杀。”

    这名僧人身后的百余人听李重九这么说后,都是失态,不少人都是跪伏在地嚎啕大哭。

    有人言道:“爹娘,你们知道吗?孩儿沦落在异国十年,本以为有一朝,朝廷会来救我们,没有想到朝廷亡了。”

    “是啊,朝廷亡了,我们恨啊。”

    “此生报国,国却灭亡,是我等不幸。”

    那名僧人神色微微变化,倒是恢复了理智看向李重九道:“抱歉,是我失态了。你是现在朝廷的皇帝吗?抱歉,我是粗人,不知面见天子的礼仪。”

    李重九道:“朕就是天子,与你们一般原来也是大隋的士卒,宇文化及谋逆之后,朕于幽京拔剑而起,戎马至今,凭着侥幸和运气,才有了今日这么一点成就。”

    那僧人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我们都是追随于仲文大帅的府兵,我是关中人,萨水兵败后大家为高句丽人所俘,本该就死,却忍辱偷生活到今日。弟兄,这位是当今天子,快与我一并朝拜。”

    听了那僧人的话,身后百余人有的拜下,有的观望了一阵也是犹犹豫豫地拜下,还有十几人则是站着不动。

    一旁穿戴着鲜亮的甲胄,赵军廷卫军看着十几名不跪之人,都是不满,就待李重九一声令下上去抓人。

    这时候李重九上前高声道:“诸位,我知道你们都是当年征讨辽东的府兵,异国十载,各位可想念家里的亲人呢?”

    众士卒闻言一并皆是一并点头。

    李重九言道:“这位兄弟方才说大家是忍辱偷生活到今日,这句话不对,人谁无亲人家小,忍辱不是为了偷生,是为了重见亲人而活,为了重见家人而活,尔等为国家,舍生忘死,千里来到辽东,所为的是什么?不说那些大道理,还不是为了立下军功,将来能光宗耀祖吗?你们说是不是?”

    “是。”不但百余名士卒皆是眼眶拭泪一并回答,赵军的廷卫军亦是一并如此回答道。

    李重九说这里正色道:“尔等为国家征战,抛头颅洒热血,不惜青春,奋战到死,你们都是响当当的汉子!眼下你们沦落在异国受辱,仍心念故国,坦白说是国家亏待了你们。而一个国家,若不能让有功的将士得到应有的荣耀,就不配存在,朕也就不配作个皇帝!”

    “现在朕对你们说,你可以回家了,回家去见你们的亲人,让他们都知道国家不会忘记你们,尔等都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忠魂!”

    李重九说完之后,辽东故卒都是热泪盈眶,不断擦抹着眼角得泪水,而一旁赵军士卒则是不断的鼓掌,神情为之振奋,并高呼万岁。

    这一席话不仅仅是说到辽东故卒的心底,也是说到身旁赵军将士的心底。

    那僧人高涛上前激动地道:“有陛下这一番话,我等在十年也是值得了。”

    一旁张玄素亦是不由感慨道:“我终于知道为何陛下军功谋略不过是中人之资,却有今日之基业了。原来全在于对人心的把握啊,得民心者得天下!”

    “万岁!”

    “万岁!”

    一旁辽东故卒也加入到赵军士卒一边一并山呼万岁。(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

    攻陷平壤城后的第一日,城内处处都是废墟。历史上唐灭高句丽时收取其户数六十九万,而同样的贞观初年,李唐户数也不过三百万出头,可见高句丽国力也是不弱。

    而平壤京,一直是高句丽人口最多的城池,并且多是高句丽本族人,人口有七八万之众,堪称是辽东一带最大的城市,其中繁华自是不用多说。

    而今平壤却为赵军攻下,昔日平壤的王宫安鹤宫,更是毁于一把大火之中,烧得只剩下满地瓦砾。废墟上黑烟升起,赵军铁蹄巡弋在平壤街头时,高句丽百姓们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看着这些入侵者。

    对赵军的袭击,从昨日赵军入城后一直没有停止,其中有乙支文德尚来不及带走的残兵,还有高句丽民间自己组织的义军。

    不断有愤恨的高句丽军民袭击赵军士卒的场景出现,但这样不明智的行动,明显是螳臂当车。对于这些人,李重九也是决不手软,下达格杀令,这些人被搜罗出后,当场格杀,上百具的人头,在各处高高挂起,场面血腥而狰狞。

    铁血手腕下,顿时镇住了城内的高句丽人。

    攻陷了平壤城后,李重九以攻陷粮仓之功,加高涛为步兵校尉,秩正六品。

    高涛以及他的部下,现在对李重九已是敬服,都是甘心从命。李重九通过高涛了解平壤城城内的详情,得知原来在自己攻打平壤城前,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即已是退到山城上。与之同行的还有王后后宫,高句丽百官。官员的家眷,以及数千护卫王廷的精锐。

    李重九了解之后。看向城外高耸的大城山城,心底暗暗盘算。

    另外高涛还禀告,乙支文德还在浿水上游堰水作坝,导致附近河水降低。

    李重九当下询问,当初萨水之战失败后,被俘的隋军士卒还有多少?高涛回答说这不清楚,但在各地最少还有万余之多,李重九让高涛去平壤城内召集,其余隋军战俘。

    至于五千高句丽战俘。以及近三万高句丽平民,李重九则下达了清街的命令,任何高句丽百姓一律不准出门,否则赵军抓到当场格杀。维持住平壤的秩序后,接着赵军就从高句丽人的粮仓,钱库内,大摇大摆地往船上搬运东西。

    粮仓之中,高句丽存放的麦粟黍稷豆粱等无数,赵军是来者不拒。开始整理,准备堆放后装上马车。至于钱库里,黄金丝绸之物皆无,只有一些皮革。铜钱剩下。想来贵重物品早是被高建武搬走了。

    既是为了劫掠而来,李重九也算早有安排,将高句丽城内的车马一律征集起来。就地运粮。至于城内也是就地洗劫,异国征战没有那么多的军纪可言。李重九对于部下劫掠平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次攻打平壤。高句丽军抵挡十分顽强,赵军攻城即便在火油弹的帮助下也伤亡近两千人,士卒心底都是憋着戾气。李重九的默许下,赵军士卒对平壤城内也就是就地劫掠,有的只要作得不太过分,各部维持军纪的士卒也是不会计较。

    此刻大城山城上,高句丽王高建武,一夜没有合眼,他在城上从头到尾看着平壤城陷落一幕,久久无言。焚烧着安鹤宫,那王城都是高句丽人多少年的心血,而今却一把放火烧去了。

    山城中高建武与大臣们对着历代高句丽的先王痛哭流涕,告罪自己不力,不仅让赵军攻下了平壤城,还是烧去了安鹤宫,惊动了祖宗的陵寝。

    哭了许久,高建武方才歇了,来到城头上嘹望,看见平壤沦落赵军占领中,又是一真如刀绞般的心痛。

    “大王,王后说你该用膳了。”

    “不吃,”高建武将侍女奉上的碗筷扫了一地大声道,“百姓身陷苦难中,我怎么会有心情吃下饭。眼看着我的子民,受赵军欺辱,我怎么会有心情。”

    高建武怒喝下,侍女惶恐一并退下,一旁只有几名戴着弁髦小帽的高句丽王族近臣在高建武身边。

    “大对卢现在如何了?”高建武问道。

    “回禀大王,大对卢现在已渡过浿水,在北岸收拾残兵,重整旗鼓。”

    高建武问道:“大对卢手中还有多少人马?”

    “大对卢回报说,士卒伤亡过多,能战不足一万,毕竟平壤之战中我军伤亡太大了。在赵军攻势下,能有这么多人逃过浿水就是不容易了。”

    高建武脸上都愤恨道:“哼,我不会就此罢休的,让大对卢好好休整,这个仇我是报的,对了,各部勤王之兵何在?”

    “各族褥萨闻之赵国兴兵犯我国都,都是十分愤怒,纷纷上表言大王忍耐片刻,各部人马立即就到,到时各路会齐后在平壤城下全歼赵军。”

    “都是没用的废话,那渊盖苏文身在辽东城,千里之遥也说这话干什么,等他带兵赶到,恐怕这大城山城都不在了吧。”高建武怒道。

    众臣心知高建武此刻心情不佳,也都是小心答话。

    一人道:“大王,渊褥萨虽然是远水不能解近火,但是不等于其他各部大人不行啊,其中大王的舅舅安散果大人,已是率三千绝怒部的精锐战士赶来,预计旁晚就可以抵达与大对卢的人马会合,其余最近的人马,也在一到两日之内可以赶到。到时候不说大城山城保住了,就是平壤城也是可以收复的。”

    听到这里高建武神色稍稍定了下道:“总算他们还有那么点忠君之心,那城下赵军呢?是否真有攻打山城的意图?”

    一名官吏笑着道:“大王你请宽心,赵军也是没有攻打山城的意图?”

    高建武露出不信的神色道:“你是不是又是说些好听的来,诓骗我。”

    那人连忙垂头言道:“大王,这可是万万不敢啊,从种种迹象上判断赵军确实没有进攻之意啊。赵军尽管攻下平壤城,但在乙支大人死守下,伤亡应该也是不小。破城后,赵军除了床弩搬运回船上之外,如抛石车,巢车之物,皆是丢弃焚毁,以空出牛马来用以载车。若是赵军真的有意,攻打山城,不会将抛石车,巢车等攻城武器拿去焚毁的。”

    高建武闻言点点头道:“这大城山城比当年建这平壤城还早,若是赵军真的攻打山城,我还是真不怕了。”

    又一名大臣道:“大王方才接到消息,此外在城内尚来不及退出城外的意候奢大人,派人冒死禀告说,赵军攻下平壤城后,就忙着劫掠了,然后就是从粮库与钱库中拉取钱粮。由此看来赵军此来攻打平壤,全是为了求财而来,目的并非是灭国。”

    “我就知道,就凭赵军这两三万人马,还真能灭了我大高丽。当年杨广百万大军都没有做到的事,他能办到。”高建武一拂双袖,高高坐在椅上。不由他又用手锤了下椅边道:“汉人实在可恶,这粮库里的粮米,都是今秋丰收各地进贡而来的。汉人竟要将粮米劫掠过去,如此明年平壤京内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我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幕,我真恨不得各路勤王大军立即到达,将赵军全部歼灭于城下。”

    听高建武这么说,当下众臣连忙道:“大王还请息怒,此刻万千百姓都是与大王你同样的念头,只是眼下不到时候,意候奢大人还说,他在城内纠集忠君报国的百姓,以及守城时留下的残兵,准备反击,只是眼下赵军搜索得很紧,不能不按时暗藏,他们说就等着陛下反攻的一刻。”

    高建武不由感动道:“有这么多忠勇的子民,我大高丽又惧此难。”

    一旁平素得高建武宠信的近臣道:“陛下,赵军攻陷平壤后,军纪败坏,只顾着劫掠百姓。当年来护儿不也是如此,我们是否联络城内的意候奢大人,里应外合,一战夺回平壤。”

    高建武听了双目一凛道:“可以吗?你说汉人还会再上当?”

    那近臣道:“陛下,汉人都是贪婪之辈啊,眼下他们都是防备着退过浿水的大对卢,却不知道我们大城山城上却有一支精兵,这不是出其不意的大好机会。只要安排好夜袭的时间,两下配合,实是能神不知鬼不觉。”

    “不可啊,大城山城的人马,是用来保护大王和王室的,若是一旦失败,赵军反攻山城,我就糟糕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险怎么能成大事,老臣觉得这个法子可以试一试。”

    众人各执一词,高建武听了十分踌躇,难以决定。左右大臣赞成有之,反对也有之,只有有一人谨慎地提醒道:“陛下此事是否告之大对卢,他用兵如神,是否听一下他的决断?”

    那名近臣当下不屑地言道:“大对卢年纪老了,整日只是那些持重的话,昨日又是一战被赵军吓破了胆子,怎么可能答允。大王,汉人有一句话叫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事还请你当机立断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鱼(第二更)

    一句成大事者,不谋与众深合高建武的心意。

    他自从兄长手里即位来,争议一直不少,高句丽的大臣一直拿他与他的兄长相提并论。前任高句丽王有四度击退隋朝大军袭击的丰功伟绩,而他呢却默默无闻。

    故而他即位后,作为高句丽的权臣西部大人,兼大对卢渊太祚一直对他不敬。渊太祚势力雄厚,手下人马经历数度征辽大战,锤炼出一支百战精锐来,麾下顺奴部士卒带甲三万,堪称高句丽五部中最强战力,这给予了渊太祚统领的顺奴部将领很大底气。加上高句丽一贯以来,南北对立的情绪十分严重。当初杨玄感谋反时,渊太祚等北方将领建议,乘此机会打过来辽水,一直入侵汉地,而高建武等王权代表的南方派,却主张乘着隋朝兵败与他议和。

    最后结果是高句丽与隋两边议和,渊太祚闻此大为不满,扬言要给高建武好看。高建武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当时渊太祚年老,一直有意将大对卢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渊盖苏文。

    但高建武从中作梗,联合了一批大臣反对,最后使得大对卢的位置传给乙支文德。渊太祚直至病死,大对卢仍是为乙支文德所执掌,没传到他的儿子。结果渊太祚病死后,高句丽南北对立更加严重,他的儿子渊盖苏文从此拥兵自重,对高建武不放在眼底。

    高建武听近臣这么说,动了主意,想要一场大胜。来竖立自己在高句丽中的威信。于是他当下将腰间佩玉投掷于地对左右大臣道:“我已是下定决心了,今夜率两千人夜袭赵军。其余人给我谨守城池,不得有所异议。”

    玉佩碎在地上。表现了高建武的决心,当下所有人都是一并答允,

    当天夜里,高建武麾下两千高句丽精兵乘着夜色,从大城山城下山。其余三千人马则是把守山城各处要害。要知道大城山六座山峰,都用城垒围绕最是艰险不过,三千人马守住此城绝对是绰绰有余。

    高建武虽是取胜急切,但也不是鲁莽之辈。

    却说两千下山偷袭的高句丽,联络好城中内应后。当夜发难。士卒这才刚抵达城门边,突然听闻蹄声大作,原来被李重九布置在城外巡防的游骑发现。

    游骑在第一时间内,就吹响的号角。号角的声音响彻在夜里,平壤城的城墙上顿时多了无数火把,赵军士卒第一时间奔上了城头驻守。

    这时候城内高句丽内应,正要在各处放火,但这时候牛角号的吹响,城下大街小巷上。赵军巡城士卒都是出动,这些内应措手不及,多是被当场捉拿。李重九登上城楼,但见城北火把明亮。高句丽两千夜袭的人马,本要袭城的,但眼见事情败露。立即退兵。

    李重九见此大笑,对一旁张玄素道:“果真高句丽人要重施故技。对平壤城夜袭,却没有料到朕正等着他呢。”

    张玄素在一旁道:“陛下。高句丽人也很谨慎啊,派出攻城的不过是小股人马。”

    李重九笑了笑道:“朕知道,不过高句丽人再小心,也料不到朕的计谋。”

    夜袭意图被发现后,两千高句丽士卒见身后赵军追击的骑兵并不多,当下决定乘着夜色,退回大城山城上去。

    南门城头上守军听闻是自己部队回来了,当下立即打开城门放行。而这时候南门边突然杀声四起,原来赵军在南门这里埋下了伏兵。

    高句丽士卒大惊,当下一边迎战,一边退入城去。

    大城山城的南门开了半扇,而高涛等率着几百名隋军士卒冒充成高句丽士卒,也是一并要混入城池。

    这时候夜色昏暗,敌我难辨,又是赵军袭来,众高句丽士卒们都是急匆匆地忙着进城,众人一片匆忙。而高涛等士卒都是大声用高句丽语说话,谁也没有想到赵军会精通高句丽的言语,所有高句丽人都是没有怀疑。

    高涛等人大步混入城门,数百士卒随着高句丽士卒们一并经过南门。待所有人都进入城门后,高涛等人向左右人使了个眼色,当下几十人跟着他抢上城门马道来。

    马道上几名高句丽士卒把守着,眼见高涛等人上来当下大骂道:“你们瞎了眼睛吗?城门在那个方向,上城池来干什么?”

    “抱歉,抱歉。”高涛等几人满脸堆笑,一边赔罪,一边着用高句丽语回答,但却仍是走上的城道来。对方见此神色一变,正要大喝,而高涛乘势抢着上前,一把拽过对方拉近身子,手中拿出刀子戳进了对方喉咙之中。

    鲜血溅了高涛满身都是,他这一动手,麾下士卒都是换上狰狞之色,翻脸拔刀猛地砍了过来。下方城门道上也是,赵军士卒都是翻脸向身旁高句丽士卒就近拔刀杀去。

    “杀高句丽狗了!”

    数百士卒在手臂上扎上白巾,随即一并仰天大叫。

    身在城上观战的高建武,听到这汉话,顿时心惊胆颤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前方厮杀声大作,火光之中,无数道影子应在城墙上,相互彼此拔刀厮杀。城内都是乱作了一团,高句丽的大臣们此刻也都是慌了手脚。

    不久马蹄声滚滚而起,只见在城下赵军铁骑横冲直撞杀入了城内,畅通无阻。

    高建武见到这一幕,突觉得浑身无力。

    “大王!大王!”

    一名浑身染血的将领,几乎手脚并用从山下的石阶爬上山来,他对高建武道:“大王,末将无能,让赵军混入城里来了,现在赵军冒充我军士卒在城内大肆放火杀人,末将止不住,又给赵军攻陷了一座城门。”

    高建武颤声道:“这,这怎么可以。”

    左右大臣也是一片捶胸顿足,彼此相互指责,说那些建议出兵夜袭的人,都是该杀。

    事到临头,高建武反是镇定下来道:“不要慌,山道这么长,赵军攻不上来,立即找信任的士卒,关上大门,一个也不准放入,懂了吗?王后和王室的安危要紧。”

    “是。”大臣们听了高建武的吩咐,当下一名将领喝令士卒却关上上山的城门。(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61/ 第一时间欣赏江山国色最新章节! 作者:幸福来敲门所写的《江山国色》为转载作品,江山国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江山国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江山国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江山国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江山国色介绍:
隋大业七年,乍看正是盛世当年。
隋炀帝征伐辽东,欲成万世帝王;李渊在辽东前线督粮,籍籍无名;知世郎王薄,正在长白山唱着‘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转眼间,烽火四起。
李世民踌躇满志,李密牛角挂书,张须陀正要黄沙百战。
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一系好汉,亦要粉墨登场。
江山如画,河山万丈;国色天香,美人倾国,一舞动天下。
穿越千年之时空,在此波澜壮阔的时代,自布衣而起,少林学艺,聚义瓦岗,睥睨天下!
已有一近两百万字完本小说,人品保证。本书一个月内就要完本,敬请大家收看。江山国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江山国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江山国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