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抗战之临时工TXT下载抗战之临时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抗战之临时工全文阅读

作者:不打内战     抗战之临时工txt下载     抗战之临时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惊喜连连

    来到训练场,不出意外,冯全获得完胜,无论静止还是移动,冯全打靶成绩深深地刺激了包括马占山的神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警卫连士兵的眼球都快瞪了出来,大嘴张开几乎可以塞下一个大苹果,没想到打枪还可以到达这个程度。

    二十响精准射程一般50-150米,而冯全一分钟之内连射水平跑步,连射20枪,枪枪正中靶心。冯全即兴中来了个空中单手换弹匣,又是20枪,还是枪枪正中红心。

    而800米有限射程内,冯全又用毛瑟98k步枪全部命中人形靶,可怕的是五法子弹不是爆头就是爆胸。

    冯全也没想打击他们,要知道神枪手的信心很重要,没了信心,就泯然众人矣。连忙解释,为了练习枪法,自己打了好几万发子弹,每天还把砖头放在枪口,一动不动举2个小时。

    警卫连士兵恍然大悟,消失的信心逐渐回来,都暗下决心,心头火热,以后就按冯全的方法练习,妈的,都是人,我也可以做到。看到这些士兵的表情变化,冯全放心了。

    每个人都想加入,冯全于心不忍,看了看马占山脸都绿了,呵呵。冯全的眼睛很毒,挑选的都是老兵,虽然有的以前当过土匪。战场上老兵和新兵的战斗力的差距,不是1比2,1比3的简单对照关系。新兵和老兵的差距体现在攻击力、技防和士气上,但最明显的,还是士气。

    老兵和新兵的差距还在于,一个已经习惯了,一个还没习惯新兵俺被老兵打还得微笑着说句老同志俺错了,俺真的该打!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第一次看见尸体,特别是身边战友的尸体,心里很难接受。看到战友脑浆喷出,和鲜血掺和在一起,特别是看到肚子破开,很多新兵会很恶心,根本控制不住呕吐,有的很长时间都拒绝再吃肉。超过一般的人会把屎尿拉在裤裆里面,还有的精神崩溃,直接跑出去,后果当然是失去战壕保护的他们很快死亡。

    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老兵凭借炮弹的声音,会躲避。

    刚上战场的新兵打死第一个敌人的时候精神压力很大,但只要开了头,以后打死多少都无所谓了!

    实战中,老兵们决不会多次连射、扫射和不加瞄准地盲目胡乱射击,那是训练水平差、心理素质差的新兵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尽量采取单射和短点射,少打或不打长点射和连射,尽量仔细瞄准后才开枪。只有在遭遇大群敌人而且是聚集在一起时,才会敞开了连射,连射前一定要保证弹夹中有足够的子弹,否则子弹打光你就没的时间换弹夹了,由此被敌人乘机灭了实在挺冤!无论是连射、长短点射和单射,老兵们在射击时都会默数着、估算着弹夹中还剩下多少发子弹,如果弹夹中的子弹少了,就尽量找掩蔽物并躲藏其后继续射击打完剩下的子弹,或拉大与敌人的距离以避开敌人火力,或暂时脱离交火找个能换弹夹的安全地方。更换弹夹时一定要快!不能慢!而且换弹夹时不脱离战友们的掩护!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相支援,与战友之间互相弥补手中武器的不足。并且注意节约子弹,除非战斗中能保证弹药的后勤供应,或确认交火的时间不太长,才可以短时间连射和长点射,尽量短点射或单射。

    交火结束后,老兵能及时想到弹药补给,并且把敌我双方尸体上的武器带拿走,就算是敌人尸体上的武器不能用在自己的枪上,也要拿走!敌人的枪也拿!不让敌人来收回。这样做还可以加大敌人的战争损耗士兵,上了战场新兵因为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导致接受的训练技能无法正常发挥死掉的比例可以超过70%(虽然历史上苏连新兵连训练都没怎么训练过),而老兵知道怎么生存,知道怎么应对突发状况,知道怎么让自己掌握的技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所以在部队里,地位高的有时不一定是最高军官,而是老兵油子。基层军官,一样的,知道怎么指挥,怎么应对战场形势,知道怎么让自己的指挥能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术应用。一般情况下也会降低对老兵的要求,对新兵就没这么客气了。

    抗战中,中国部队面对日军,死亡率远远超过日军,原因多方面。

    首先就在于武器落后,而日军重火力充足。战术虽然很落后。炮兵轰,步兵冲,靠近时白刃战,还来侧翼迂回包抄什么的,不行就叫飞机支援,再不行就再重复刚才的套路。而**战术也很落后,不注意纵深协防,往往一点被破开,就全线崩溃。一哄而散,又不注意派遣阻击部队,这就出现抗战中1000人左右的一个日均大队追着几千几万人的中国部队的尴尬。

    一个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阀混战,特别是淞沪会战中大量老兵的死亡。**靠宣传招兵,**有的靠抓壮丁,很多新兵枪都没见过,就上了战场,效果可想而知。而日军特别是前期的都经过几年训练。

    当然还有个原因日本人由于地处岛国,火山地震不断。受军国主义和大陆政策影响,很多人悍不畏死,以死为荣,。为战死就能被天照大神收留,进入靖国神社,战斗力确实很强。

    看到脸色发黑发绿的马占山,冯全只好选了一些稍微差些的士兵,马占山才缓了一口气。等冯全选好士兵,马占山大摆筵席,破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仿佛回到了做绺子时期。

    吃罢,等众人散去,冯全意味深长的告诫马占山3年左右,日军定会大举入侵,东北会是首站。并且暗示他张学良没有他爹张作霖的魄力,不一定敢反击,后果会很坏等等。再次告诫一定要最后提前准备多招兵,多训练,多预备军火。马占山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见天色已晚,安排冯全住下。

    自己在一个房间,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手底下可以说是比较兵强马壮了,呵呵。闲着无聊,把小美唤醒。小美的话让冯全再次惊喜。

    “你手下现在有53名,已经是排长级别,系统奖励你m2重机枪2支,110发金属弹链20支。大黄鱼50根。”

    发财了,发财了,兴奋中的冯全再没睡意,谋划起来。

    勃朗宁毫米重机枪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经改进后再也没有大动过。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至今已是风雨沧桑80多载的机枪,成了当之无愧的武器中的“老寿星”。在实战中火力密度大,精度高,射程远。

    m2也可以平射的,一般可以用来做火力支援,可以把人打成两节,一人对一群人,被打中的人不是断手断脚就是一个巨大窟窿,这么大的威力对付小鬼子的薄皮豆丁坦克足够了。它可以在有效射程内摧毁掩体、对付轻型装甲车辆、轻型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以及各种小型舰船,而且在火力压制方面,还有特殊的威慑作用。m2hb又有对地型号和对空型号,对空的又有单管的双管的和四管的。

    一般人能直观感觉出来目标距离最远也就只有处只能分辨站,蹲等大的动作,不移动的话人难分辨出来.在2000m处人体只是一个小黑圆点,什么也分不清了.如果连瞄准都成问题了,怎么打?

    现在好了50-150近距离可以用盒子炮,800米内用毛瑟98k,或者威力无穷的mg34。现在m2来了,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的有效射程,射界内看不见的敌人都能消灭,更何况空枪加上枪管才38公斤。虽然更换13公斤的枪管不太方便,但瑕不掩瑜,想想就兴奋。

第十七章 田中奏折 举世震惊

    相比以前,冯全手下兵强马壮,但冯全并没有马上大展身手,大开杀戒,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手下纳闷不解震惊的表情中,冯全把秘密兑换的武器放在他们面前。凭借这些优良军火,迅速灭掉绿林报号“西久盛”的数百马步胡匪,顺便把前来帮忙的陈东山团伙灭掉,时间紧张,没接收投降。开玩笑,要是有个不开眼的诈降,弄死一两个小弟就麻烦了。

    虽然这些警卫连的精英知道他们已被退出军籍,但没人提出疑问。当冯全把没收来的金条,大洋等战利品发到他们手中时,更是马上不记得马占山是谁了,呵呵,有钱就是好啊。

    剩下的军火全部送给马占山,有系统这个逆天的存在,冯全根本不担心武器的缺少。

    冯全占领了西久盛的地盘后,马上停下,安排小弟训练。出去轮流警戒放哨的士兵,所有人必须一天之内要完成下列课目。

    5:30起床负重20公斤,长跑25分钟内跑完5公里;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10:00做单双杠一二练习各200个以上;中午休息吃饭。13:30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毛瑟98k,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400米障碍不超过1分45秒;投掷手榴弹数百次,每次须超过50米;一分钟内,俯卧撑100个。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

    然后自由休息,喝酒,打牌也行,就得有个土匪的样子,以后好扮猪吃老虎啊,呵呵。冯全不担心他们身体的承受能力,重金买来大量粮食,肉,奶,蛋鱼等,米饭更是管够管饱。定下每三天可以出去打猎,锻炼他们打移动靶的能力。呵呵,这么多野兽,天然的移动靶啊。

    再三叮嘱过一段时间要考核后,冯全连夜出发,骑马,火车,几乎用上了所有的交通方式,风尘仆仆来到哈尔滨。

    找到社址位于道里区新城大街的《国际协报》报社。。《国际协报》,办报宗旨是“志在扶持正义,促进和平”。论发行量,当时居哈埠中文报纸之首。通过金钱开道,认识了社长兼主笔张复生,把《田中奏折》的内容告诉他。

    张复生没有犹豫,马上加以润色,而后又通过他,给全国各地大报社还有国外其他报社中国特派处发去电报。

    第二天早上,整个中国沸腾了,其他国家也是纷纷扬扬。北平的《北平时报》,《独立评论》;南京的《金陵日报》;长春《大东日报》;上海的《大公报》,《申报》;美国《太阳报》;英国的《每日邮报》,《每日先驱报》。。。纷纷在头条刊登了《田中奏折》,各种编者按,主编又占用了黄金位置。又紧急加印号外,一时全国全世界洛阳纸贵。工人加班加点,报童背着报纸,还不等吆喝,就被人抢着买走,很多都没找钱,想一睹为快。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然欲以铁与血主义实保中国东三省,则第三国之阿美利加必受支那以夷制夷之煽动起来而制我,斯时也,我之对美角逐势不容辞”“将来欲制支那,必以打击美国势力,为先决问题”“中国为独立计,不得不与美一战”,“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

    “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之特殊区域”“中国此后如有机会时,必须阐明其满蒙领土权之真相与世界知道;待有机会时,以得寸进尺方法而进入内外蒙,以新其大陆。”

    日本的意图,北进西伯利亚,南攻东南亚,真实的披露在世人面前。先期大战略构想,把几乎整个亚洲分成三块:苏联战略区,中国战略区,南洋战略区。

    一时间,举世震惊。

    除了少部分人怀疑,各国想法出奇一致。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心事重重,很是担心。

    此时美国总统还是胡佛,罗斯福还没上台。得知消息马上在国会对参众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演说,要求国会追加国防拨款,扩军备战,加强战备,抛弃孤立主义。并动员工业积极从事军事生产,研究设计新型军火武器。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为了搞好与拉丁美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睦邻政策”。

    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听到消息的斯大林已经扔坏了好几个硕大的烟斗,愤怒的指着著名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局长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的鼻子,叫来卫兵,立即进行枪决。

    英国,法国已经变成了,美国的跟班,也没沉默,表示坚决和美国站在一起。

    德国,意大利则态度暧昧,只是不痛不痒的指责日本胃口太大,也不怕把肚子撑破。

    《田中奏折》,立即成为中日代表舌战的焦点。日方代表松冈洋佑做贼心虚,指责说《田中奏折》是中国伪造的,中国代表则讲明此件是从日本皇宫书库中抄出的证据。松冈急忙电告日本政府,要追究责任。结果,皇室书库官山下勇等全体二十七人全部被免职。

    《田中奏折》是日本侵华的黑计划,因而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机密。如何将此奏折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成了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田中奏折》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哗然和震动,舆论纷纷表示惊讶和谴责,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日lang潮席卷全国。

    而蒋介石听到后大为兴奋,机会来了。马上发表演讲,要求全国各地团结在他周围。中国长期军阀混战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各地纷纷给南京发来电文,要拥护中央,服从蒋介石的领导。

    上海,蒋介石的行宫“爱庐”。蒋介石1927年虽然在南京执政,但经常来上海。

    “雨农,查,这个《田中奏折》是什么人披露给报社的?”

    “是,学生定不负校长所望,定能查出事情真相,以报校长栽培!”

    戴笠在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建立“十人团”深得蒋介石宠信。现在负责军统前身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秘密核心组织“力行社”,军统成立后任军统局局长,位高权重。

第十八章 浮出水面

    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而冯全就是那只蝴蝶,历史确实改变了。

    本该1932年3月1日于中国南京的复兴社提前诞生了。总部设在上海,社长为蒋中正亲自担任,下设干事会和监察委员会。干事会的主要成员有贺衷寒、桂永清、肖赞育、滕杰、康泽、戴笠、郑介民等十三人,号称“十三太保。

    复兴社成立之初,主要活动包括开设由戴笠和郑介民负责的特务培训班,培养嫡系力量,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推行对领袖蒋中正的个人崇拜,加强蒋中正嫡系对军队军官的思想控制。复兴社还以军委会政训处为总机关,通过各部队政训体系实施监军,并通过在各省开设的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对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军训。

    蒋介石委派黄埔六期生戴笠筹建一个新的特务组织,复兴社特务处。

    于乐醒也就是沈醉的姐夫,先背叛***,并且带走了一批李立三交付保管的黄金,在他出走时也一并带到了上海。及至后来周恩来也到了上海,召余乐醒谈话,余乐醒才承认“此次出走,手续上有错误,不应将金器带走,愿接受学校(引者注:指党组织)的处罚”。但在写过这封信后,余乐醒再也未和**组织联络,已成为事实上的脱党分子。

    解放战争期间才又靠拢,并且给小舅子沈醉写了封信,由曾在临澧训练班受训的一名同志携带这封信去了昆明,送给出任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的沈醉,但因为国民党在云南搜捕,没成功。

    后来,余乐醒被派到一家机械厂作工程师,在抗美援朝中,他负责的产品出现了偷工减料行为,于是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因现行问题和历史问题被捕入狱,不久,因病死于狱中,结束了他曲折复杂的人生。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后来闲居上海的余乐醒参加了戴笠领导的复兴社特务处的工作,担任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区长。并且介绍沈醉加入。沈醉没有想到,第一次见面,老板能和他谈那么长的时间。他被戴笠“慧眼”所识,19岁便被提拔为少校行动组长兼法租界情报组长。

    而《田中奏折》事件,最后查到哈尔滨,在《国际协报》社长兼主笔的描述下,一个民间画师的努力下冯全的形象浮出水面。

    戴笠拿到画像,马上召集手下商议,担任行动组组长深得戴笠信任的沈醉自然在列。看到画像,众人也是一筹莫展,毫无头绪。而沈醉一句话震惊四座。

    “冯全!冯子公!竟然是他!”

    “说说,怎么回事,你怎么认识他?”大喜过望的戴笠激动中快步抓住沈醉,很急切。戴笠一向孤僻神秘,很少流露感情,一般人很难知道他的行踪。

    沈醉赶紧解释了他和冯全先是如何相识然后又如何分别,详细介绍了冯全武功深不可测,两人对阵,自己一点没希望。并且说冯全很崇拜委员长,两人分别后冯全打算去东北收拾日本人。

    戴笠越听越欢喜,呵呵,武功高强,忠诚委员长,军事素养极高,不就是自己筹建复兴社特务处急需的人选吗?老天送给我一员大将,王八之气顿然而生,马上心里有了计较。

    “沈醉,现在我命令你做好准备,马上去东北,寻找冯全,找到后,特务处重奖!”

    “是,戴长官,属下定不辱使命!”

    三天后,沈醉坐火车去奉天,准备转车去哈尔滨寻找冯全。

    巧合的是冯全正好也在奉天,哈尔滨局势基本上稳住了,打算收拾几个日本奸细。前世冯全了解过,为阻挠张学良易帜,日本大陆政策别动队的lang人小日向白郎,正纠集一伙胡子,密谋在奉天**。知道他地址的冯全轻松地在一家道观找到了外号小白龙的他。

    夜里冯全很轻松的摸到道观,和以前冯全抓住的日本人一样,在被切掉3根手指后,再不坚持,痛快的招供了。石原莞尔中佐,板垣征四郎大佐,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少佐,专门研究占领和统治满洲的问题,正在策划“满洲事变”。

    在冯全以不杀他的忽悠威胁下,小白龙又说出为奉天**准备的军火,粮饷及中国汉奸名单。冯全食言了,一刀刺死,带着迷惑,懊悔的眼神,小白龙接到了天照大神的邀请,陪那个不男不女的神仙一起洗盆浴去了。

    估计石原之流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策划“中村事件”,冯全打算让这个极度危险人物先活几天。还有个更加可恨的民族败类凌印清没死呢。

    辽西巨匪凌印清早已被日军10000大洋收买,皇姑屯事件后甚至密谋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准备联合一些东北军的亲日派窃取奉天政权。

    没想到石原眼中只会抽大烟,泡女人的懦弱二世祖张学良杀起和他争权的中国人来,异常果断,连杀杨宇霆,常荫槐等人,迅速稳定了局势。石原说过,“对付张学良连我的家传宝刀都不需要,竹刀就足够了。”

    取走小白龙的武器粮饷后,冯全打算尽快结果凌印清。凌印清的势力刚刚发展,估计也就几百人马,冯全考虑了一下,光靠他以及水香沈思南,粮台朱文,炮头王大龙四人会有点吃力。正好检验一下黑龙江的50个手下的水。

    回到市区,冯全电报马占山,命50名原警卫连士兵,结束训练,紧急化装分道潜回奉天马耳山基地。

    很快电报回来了,但内容让冯全很激动。

    “沈醉?面见蒋介石?”

第十九章 初见戴笠

    “这么快就要见蒋公了?这要是以前就得相当于朝见号称九五之尊的皇帝了。”

    前世的冯全可从没见过这种级别的牛人,年轻时在农村也就是见过村长还有大队书记,镇长都没见过。可能也见过,但绝对不认识,呵呵。上大学时,新生开会倒是在几十米外见过校长,也不知什么级别。典型的肥头大耳,满面红光,大肚子,但一听他发言,冯全就马上眼观鼻,鼻观心,说话不带这么打击人的啊。什么他老了,比不上年轻人有希望,一辈子就能做个校长,只要努力学习,一定比他混的好,未来在年轻人手里等等。

    懵懵懂懂的冯全跟着沈醉来到南京,先见了戴笠。此时的戴笠才30多岁,深得老蒋信任。他也能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逐步飞黄腾达。蒋介石也很欣赏他的政治头脑、才干和善于揣摩自己心理的长处。最后官居军统局局长,军统局在他的领导下,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虽然军衔不高,死后才追认中将,但绝对是位高权重。

    戴笠的悼念活动,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的。其规模、声势,大的吓人。

    1946年4月1日,军统在重庆隆重举行了追悼会。蒋介石亲自到会主祭,并在讲话中流下眼泪。在祭礼完成后。蒋介石开慰问军统烈士家属,大概是想起戴笠又再次含泪以泣。蒋介石很少流眼泪,这很可以反映他的心情。

    随后,蒋介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为戴笠举行公祭。

    戴笠16岁到了上海,精于心计的戴笠竟与杜月笙成了结拜兄弟,由此他结识了蒋介石。于是南下入了黄埔军校。

    戴笠的身材中等壮实,外表粗犷强硬,有军人的干练。他的脸轮廓分明,尖锐的目光咄咄逼人,还有一张坚毅的嘴。他在情报界可说是少有的天才,在无师自通下一手建立军统局这以他为核心的庞大情报机关,在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的敌后谍报侦搜以及中美情报合作对于战争的胜利有着无可抹灭的贡献。号称“蒋介石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中国最神秘人物”、“特工王戴笠”。

    最辉煌的成绩就是手下军用无线电总台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池步洲,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戴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甚至在政府官员里,都很少有人认识他;很少有他的照片。

    现在的戴笠地位不算太高,也没后期那么神秘。再说他正着手发展复兴社特务处,倒是经常外出。

    在戴笠面前,冯全表示了足够的尊重,这位可是大牛,除了对戴笠迫害***有些反感以外,冯全很是崇拜这位。戴笠也很疑惑,自己从没见过冯全,为何他看自己,满眼都是小星星呢,但马上心中一喜。

    “子公,有没有兴趣,来特务处工作呢,特务处正需要你们这种军事素养高的人才?”

    “雨农兄不要笑话小弟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很清楚,哪能和你们这些党国干将相提并论呢?我呢,只想做个闲云野鹤,不大喜欢正式工作。呵呵,见笑了。”

    冯全有点害怕戴笠,这家伙生性多疑,又不想参与国共两党间的纠纷。加入复兴社,就没这么自由了,要是命令自己除去几个开国元勋,自己肯定不干。不听命令又这么麻烦,完全可以以违抗军令的借口暂立决的哦。

    “不过,我想跟戴长官要个人,不知能否成全在下?以后肯定会有很多惊喜给戴长官的。”冯全抛出了诱饵。

    “谁?你想要谁?你为党国立下如此贡献,雨农不会拒绝的。”

    “池步洲,我想要池步洲,请戴长官成全。”听到戴笠同意了,冯全兴高采烈,急不可耐。

    “池步洲,总务组机密二股池步洲,你要他干嘛,你要他干吗?他只会破译密码。”戴笠更加疑惑了,这小子所说不是真正的土匪,用不到电报啊?破译密码,破译电报密码,破译谁的?这家伙人在奉天,听说在黑龙江和马占山还有一腿。东北,奉天,黑龙江,对了,这家伙很讨厌日本人,难道是对付他们?

    “子公莫非要对付日本人?”聪明绝顶的戴笠马上豁然开朗。

    “雨农兄不愧为蒋公的得意弟子,党国干将,在下佩服,佩服,一点就透。不知雨农兄能否将你们的密电本给我一本,以后有了日本人的消息,我可以电报给戴长官。”冯全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

    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负责军事谍报与电讯侦测从事情报暗杀活动,目标除了***外主要就是日本人了。每个从政从军的人有个共同点,在没成为老大以前,都想拼命表现,获得功勋,得到赏识,从而获得提拔。戴笠有点例外。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狂热地效忠于蒋介石,到了“有公无我,有我无公”的地步,倒不完全是为了升官发财。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与蒋介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见面的人物。戴笠靠蒋发家,报蒋知遇之恩,是绝对拥蒋、忠实于蒋的。

    “戴长官,小弟不才,比较擅长看人,我认为你日后必将飞黄腾达。有一句话,可惜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小弟不知当讲不当讲?”冯全委婉的说,想让戴笠去除这个不多的缺点,从而获得更多地权利,为日后抗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子公但说无妨,雨农会虚心接受。”戴笠不以为然。

    “戴处长可以说是最受蒋主席信任的手下,但凡事要多考虑,下级的重要任命最好要通过蒋公,功劳多了,功高震主啊!希望雨农兄千万不要介意,就当子公没说过。”冯全看着戴笠,态度很诚恳。

    “刚才戴长官要在下去特务处工作,我也正有此意。我想先负责东北那边。不过我觉得最好通知蒋公一声,雨农兄以为如何?还有我这次我来南京,带了一些军火,黄金,我想先交给蒋公。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最终还会转交给特务处,雨农兄以为如何?”

    “高,实在是高,愚兄看走眼了。子公年纪轻轻,办事这么沉稳,像一个官场老手,不过我喜欢。走,咱们去见蒋公,他今天不忙。”

    戴笠急忙中拉着冯全的手就要去,但冯全拒绝了。戴笠又一次的呆住了,这家伙不会变卦了吧,刚才明明说要跟我混的啊,这么快就变了。六月天,孩儿脸也不过如此吧。

    “嗯嗯嗯嗯,我想先去理个发,洗个澡。听到戴长官的命令,我风尘仆仆马不停蹄的从东北赶来。听说蒋公对部下特别是军人要求极严,要求军人要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特别是着装方面很是看中,我怕。。。。。”

第二十章 第一次见蒋公

    南京,汉府街旁,夫子庙金陵路1号,南京国民政府。道旁树木林立,没有多少高大建筑物。后世总统府四周,许多高楼拔地而起,真是今非昔比。

    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1人,委员10~12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当选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政府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从此蒋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直到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

    12月29日,张学良在奉天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得到国际承认、代表中国的合法的中央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洋军阀势力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上各个地方军阀势力依旧盘根错节,心怀鬼胎,蠢蠢欲动老实说老蒋比起**,无论是政治工作还是关心民生都要勤勉,但是他失败就失败在没有**会收买人心,太孤高了。当时老蒋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统帅,但是他没有奢侈挥霍,生活简朴,勤于政务。

    国民政府居于大院中部;东花园里有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有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这么多机构挤在这个院子里,一方面说明院子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机构比较精简,吃皇粮的官员不多。如今政府机构臃肿,恐怕连其中的一个乡镇机构也放不下。

    走进国民政府的西式正门,眼前是数十米的笔直走廊,两侧有礼堂、外宾接待室、总统休息厅及参事处、文官处等。走廊尽头,后院里有栋西式楼房,以林森的号命名为“子超楼”。别看貌不起眼,确是国民政府的中枢,总统办公室就在楼内。行政院、参谋本部和主计处也在这里办公。

    蒋介石上班的“子超楼”办公楼只有一部老掉牙的电梯,嘎嘎作响,恐怕很少有人敢乘坐。20世纪20年代末期,上海国际饭店的电梯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说,蒋介石从来不坐电梯,走上走下。电梯是给来访的老先生们准备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侍卫长懒得更新电梯。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二楼119,在戴笠的带领下,冯全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兴奋。戴笠看在眼里,轻声说,“别紧张,只要不犯错误,蒋公还是很和蔼的。你为党国立下这么大功劳,蒋公很满意,不要怕。”

    也许戴笠看来自己的安慰起了作用,实际上冯全也想开了,我又不真的是蒋的部下,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合作关系,怕他干嘛,又不会吃了我。

    来到门口,侍卫长看了看戴笠,点了点头,示意两人稍等。“噔噔”,轻敲了两下,马上,带有一点奉化及上海方言,不太标准的国语声音传来,“请进!”

    侍卫长除了负责“总统”安全,领导武官,协调宪兵、警察和部队外,还得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包括“总统”的吃、喝等问题。“总统”的安全保护,包括吃喝在内,必须提防有人从此处下手。蒋介石回家吃饭,有专门的厨师帮他打点,就连饮用水都是从家里带,有专人为他准备。

    在蒋介石时期,因为“总统”的秘书编制在侍卫室,所以“行政院”和国民党的公文,都要先送到侍卫室。因此,传递公文也就成了侍卫室例行的工作之一。尤其是情报系统的公文,历来都是由侍卫长亲自送到“总统”办公室,绝不假手他人。

    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靠墙几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所用家具极为普通,远没有当前一些乡镇领导的办公室阔气。墙上交叉挂着国民党的党旗。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下,挂着他老人家手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蒋介石身高179,不算高,但绝不算矮。一身长袍马褂,很是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其相貌,既有军人的男子气概和刚烈,又有似文人的儒雅与清俊,最关键的是都不失浩然正气与霸气威风。蒋的个人魅力,冯全偷偷地观察,感觉此人气度非凡,相当神气,威严不敢与其对视,一看便知不是凡人。

    蒋、毛两人都对发型从一终,一个始终把头发剃的极短,另一个始终梳着中长发,貌似都很适合自己,从来都不换发型。历史上光头也不少,呵呵,当然包括出家的真假和尚,但蒋介石绝对是最著名的一个,没有之一。

    “雨农啊,这位是?”此时的蒋介石28年41岁,刚和宋美龄再婚,“校长!学生把披露日本《田中奏折》的党国忠臣带来了。”

    口快的戴笠带着完成任务的欢喜兴奋地说明了来意。蒋介石把目光又朝向冯全,看了看,感觉很是满意。

    “校长好,学生冯全冯子公前来报到!”

    冯全精神抖擞,声音很洪亮。

    虽然是两世为人,冯全却没穿过军装。知道他用人行事十分注重仪表和风度,为给蒋介石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日后加深合作。穿了一深蓝色的中山装,黑皮鞋擦得铮亮。掩盖不住浑身的精神干练,一看就是身手高超,能征善战之辈。

    听到冯全称呼校长,不仅蒋公不解。戴笠更加迷惑,“妈的,老子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次落榜了后改名再考,才考上黄埔六期学员,你这家伙上来就称校长,不带这么拍马屁的。”

    “黄、浙、陆、一”即黄埔军校毕业、浙江人、陆大毕业、第一军出身,讲的是蒋介石的用人偏好,这样的人就最有可能飞黄腾达,仕途无量。

    蒋介石低头沉思,不得其解,考虑了一下,轻声的说“你不是黄埔毕业,不是我学生,不必叫我校长。”

    “蒋公作为我国政治和军事领袖,领导敢死团攻打杭州,光复浙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又领导北伐打倒军阀,重建南京国民,结束我国长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把地方割据的权力收归中央,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堪比秦皇汉武。又创立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使军队走向正规化。经济政策注重富国强民,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第二十一章 与蒋公论天下大势

    “晚辈很赞赏蒋公的黄埔校训‘亲爱精诚’。虽然不是黄埔出身,但我时刻铭记黄埔校训,随时为保卫祖国安全准备杀身成仁。”

    冯全继续拍着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冯全说得天花乱坠,蒋公听的心里舒服,眉开眼笑,也不深究了,随他怎么说。

    南京国民政府,子超楼二楼119房间,冯全仍旧喋喋不休。

    “呵呵,好了,知道你很爱国,但国家不是我蒋中正一个人的,不必如此抬举我。”蒋介石微笑着打断了冯全,看样子,也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

    “说说,为什么要到报社披露《田中奏折》,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国外了解到,日本派了大批现役及退役军人,还唆使大批lang人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刺探地形,我军队驻防等军事情报,甚至有的还假扮成土匪,为祸人民。我就从国外回来,对外报号‘火麒麟’,收了几个手下。给马占山送了一批军火,又从马占山警卫连换来50人。在东北杀一些杀人放火,为祸四方的胡子。从一伙假扮中国人的日本土匪手里,知道了《田中奏折》的内容。无奈人微言轻,联系不上中央,又为扩大影响就联系了一些报社。”

    在蒋介石愤怒的表情中,冯全解释了事情的由来。

    “娘希匹!我早就知道小日本不怀好意,以前中央政令不出江浙,我也无能为力。现在北伐成功,也算统一了中国,我们也应该早作准备。对了,子公,你在国外还了解些什么,对列强怎么看?”

    冯全终于听到了“娘希匹”这句蒋公的名言。

    “学生才识薄浅,眼光有限,还请蒋公见谅。”冯全坐在凳子边上,后背挺直,表情很是谦虚,蒋公愈加赞赏,不住的点头。

    “子公不必谦虚,大胆说吧,我听着。”

    “那学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首先还是说美国,1920年,西方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

    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学生大胆估计美国经济繁荣不会持续太久,必然会再次发生经济危机。股市会首先崩盘,人民会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会纷纷来临。

    学生感觉其他西方国家也会陷入其中,大胆建议,政府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现在中国已经统一,中央尽快把各地税收收回。预备好足够资金,到时大量收购武器,特别是重工业设备。当然也可以购买那些卖不出去的武器。特别是股票,最好大批收购,学生估计股票下跌2到3年后后逐渐回升。政府到时候下手,收获肯定会不小。”

    “要是如同你所说,政府肯定会对你重奖。可惜现在政府也很为难,不怕你笑话,我虽然也算统一了这个国家。但只是名义上的,政令不出江浙,,国家长期战乱,百业凋敝,也不好强加赋税。哎!难哪。”

    国家富强希望就在眼前,虽然只是可能,蒋介石也是很郁闷,真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蒋公放心,既然我这样说,资金方面蒋公大可不必担心。”

    “什么?你有什么办法?”不仅蒋介石,戴笠也惊呆了,大量收购军火,重工业设备需要的资金可是天文数字,冯全能有什么办法?莫非他是哪个朝代的大官后裔,抑或是国外哪个财团的代理人?更不像啊,要是这样的话,势力不会这样小啊?

    “呵呵,蒋公不用怀疑,前一段时间剿匪,我救下一位老者。因发现的太晚,他的随从都被胡子杀死了,他也是奄奄一息。把一张藏宝图送给学生。我打算献给国家,恭喜蒋公,地址位于太湖南岸,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属于浙江管辖。宝藏来自太平天国,具体位置在镇守湖州的太平天国将领黄文金的太平巷内旧宅中。原堵王府中有一处老宅院,宝藏就隐藏在后院花坛下的秘密地窖。里面埋藏着幼天王从天王府带来的巨额财宝,有9大缸,13个坛子。”

    冯全未做任何保留,详细的告诉蒋公。轻松的语气好像不是说金银藏宝,蒋公和戴笠完全相信冯全为了国家真正做到了视钱财如粪土的地步。

    “忠臣,忠臣,国之栋梁啊,要是真的找到宝藏,我代表党国感谢你。”

    9大缸,13个坛子,虽然不是很多,但完全称得上巨额财宝了。就算都是白银,估计也能装备2个真正的德械师,要是有一半黄金的话,十来个也不是不可能啊。

    咦,怎么蒋公的语气这么像***呢,要是再来一句代表人民的话冯全听了就会更爽了,呵呵。

    “迟则生变,请蒋公迅速着派得力人手,把宝藏挖出来。”

    “雨农,事情交给你了,怎么样?能完成吗?不行我换别人,行的话马上就去,带着电报。”

    老蒋马上做出了决定,又低头考虑了一下,双眼审视冯全。

    “那你对苏俄了解吗?”

    “苏联在斯大林铁碗统治下刚公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集体所有制,什么都是国家的,中央集权政府带领人们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废出了列宁保护农民的新经济政策,抬高物品价格。让人们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从而积累发展建设国家的资金。苏俄百姓将付出的努力都奉献给国家自己不要回报,或少要回报来供养国家让他变的强大。国家主要发展重工业,而轻工业和农业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苏联就靠这种不协调的发展模式,估计能走上貌似强大的道路。”

    说了这么多,冯全的口很渴,在蒋公的微笑中,喝了口水,继续说着。

    “虽然我不赞成这种方式,但效果估计会不错。”

第二十二章 蒋公请喝茶

    “苏俄正在大力发展重工业,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纷纷出现。当然重点是军工业,苏俄武器不太先进,但是皮糙肉厚,结实耐用,数量大。现在他们重军工业,轻视农业,需要大量出口武器,换取外国的粮食。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政府可以适当采购,估计价格好商量。”

    此时的冯全好像胸有成竹,细细的说道,戴笠已经去湖州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嗯,子公说的不错,我也有同感,那你再说说英国。”

    老蒋表情故作轻松,好似波澜不惊,但冯全分明看到了他一副榨干冯全的摸样。

    “英国吗,早已不行了,不再是什么日不落帝国。经济发展缓慢,失去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完全依赖海外殖民地;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更新国内旧设备;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新技术的应用,美;法等国的竞争与挑战。现在已经沦为美国的小弟,唯美国马首是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国当然比不上。日本的南下战略,囊括了东南亚,南亚英国的殖民地。争端一起,英国远隔重洋,鞭长莫及,可能拿中国当枪,当炮灰。”

    “什么?娘希匹!西方列强没一个好东西。”

    又一次听到这句名言,冯全很有成就感,呵呵,光亲自见上这位大牛一面,冯全已经心满意足了。

    “那你说说德国,你了解吗?”

    “德国,一战失败后,遭到列强瓜分,沦为三流国家。经济危机,失业增大。但这时的德国是最危险的。估计会有德国人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拯救德国,让德国重新崛起。然后,发动战争。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可能为德国在以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

    喝了一口水,冯全又像幼儿园阿姨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开始演讲。

    “一战快结束的时候,德国曾和当时的苏俄有过一个秘密协定,德国把侵占苏俄的土地全部归还,作为交换条件,德国把国内大部分的的重工业设施转移到苏俄境内,这样就保存了德国的工业基础,而苏俄也在其中受益匪浅,国内的工业力量得到大大增强,现代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党国现在和德国关系不错,应该大力发展,加深交往。德军的军事素养高,我们可以请他们来做教官,现役的不行,退役的也可。德国人的优点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会好好去做,并且态度严谨。”

    “嗯,现在党国也有此打算,只是怕德国为了顾忌日本的经济支持,看来得抓紧和德国搞好关系。”

    坐了这么久,冯全为了给蒋公留个好印象,一直纹丝不动,真的很辛苦。蒋介石看在眼里,笑了笑。

    “子公不必如此拘谨,再说你也不是现役军人,放松点,我也累了,休息一下,去我家晚上让夫人做顿饭,吃完咱们再聊。你先出去,找侍卫长王世和,让他给你安排个休息的地方,我处理一下其他的事情。”

    “校长,蒋公,千万注意身体啊,党国的复兴都记在你一个人身上,不能为了党国太超劳。”

    “呵呵,我会的,出去吧。”

    走进王世和安排的休息室,冯全看看四周没人,把3根大金条递给王世和。呵呵,中国自古是个人情社会,冯全前世混得很不如意,但这点人情世故还是很懂。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点都不懂,在前世更难混。不信去一些单位试试,不打点好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很容易办的事情也能让人跑断腿。

    王世和(1899~1960),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浙江奉化溪口镇人。蒋介石的表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中央训练团将校班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队卫士。同年4月由戴季陶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由蒋介石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5年起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卫兵连连长,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中校团附。1927年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二警卫团上校团长,次年春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总队长。1930年由蒋介石授意,直接策划与指挥对邓演达的追捕与枪杀。1931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特务团少将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军警稽查处处长,国民政府主席侍卫室副官长。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蒋介石侍从室第三组组长兼蒋介石侍卫长,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十六军副军长。1946年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河西警备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1949年到台湾,任陆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国防部”中将参议等。

    王世和作为蒋介石第一任侍卫长,曾与蒋出生入死20年之久。他毕生低调谦冲,从不对外炫示功绩,外人鲜有知晓者。而若蒋介石身边没有王世和,不仅蒋介石个人历史有可能改写,连国民党党史也可能会很不一样。

    “还望忠淼兄以后多多在蒋公面前美言几句,兄弟将不胜感激,哪天有时间,我请你喝咖啡。”

    王世和也没拒绝,也没拒绝,熟练地接过金条,塞到口袋里面。

    “子公太客气了,在我印象中,蒋公和人谈话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看来对你很器重,兄弟日后飞黄腾达,千万不要忘了在下。”

    “忠淼兄不要取消子公了,蒋公手下人才济济,我算什么,呵呵。”

    蒋介石极少请人去他家,让夫人给客人做饭,冯全可从没听说过谁享受过。

    休息室也不是休息的地方啊,人生不要太得意哦。

第二十三章 蒋公的家宴

    闲着无聊,冯全叫醒小美,没想到又是一次惊喜。

    “你这次面见蒋介石,虽然他反对**,但抗战时期他是中国统帅,系统奖励你100根大黄鱼。为了防止有心人怀疑武器的来源,这次没奖励军火,继续努力吧。

    下午5点半,王世和来敲门,示意蒋公已经处理好政务,可以一起坐车去他家了。南京国民政府大门,在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注视下,很多人想法出奇的一致,“这家伙是谁啊,这么受重视,以后一定不能得罪吆。”冯全坚决拒绝了蒋公让他同坐一辆车的邀请,和第一任侍卫长王世和坐在一起。

    南京,城东的黄埔路,这里绿树成荫,行人稀少,海陆空三军总司令部及陆军军官学校就坐落在这里,大院内就是著名的蒋介石官邸。

    憩庐是一座二层西式洋楼,洋楼的外墙为红色,坐北朝南。一楼的东侧是蒋介石的会客室,客厅的墙上悬挂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大幅合影照片:孙中山着中山装端坐,蒋介石一副戎装,佩戴长剑,立在孙中山身后。照片的上方悬挂孙中山手书横条:"安危他日终须信,甘苦来时要共尝。"中间是一大餐厅。西侧是一间小会客室,里面的布置明亮而优雅,一排长长的落地窗,幔纱轻拢,墙上挂着意大利画家的水彩风景画,非常有女性味道,这是宋美龄的会客室。宋美龄常常在这里会见闺中女友,大使夫人,开展"夫人外交"。官邸楼上西侧是书房,东侧是一间大卧室。卧室的外面也有一间客厅,这里专门会见内亲。卧室的东面是一个大平台,习惯早起的蒋介石清晨常在这个平台上看报休息。

    蒋公,冯全,王世和三人先去东侧的会客室,宋美龄听到动静,迎了过来。

    “达令,这位青年才俊是?”

    “这就是通过报社披露日本《田中奏折》的党国英雄,冯全,冯子公。冯全,这是夫人,你们认识一下吧。”

    “嗯,不错,一看就精明能干,以后好好跟着主席干,千万别搭理那些苏俄主义的***。”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晚会,蒋介石也应邀参加。就是在这次晚会上,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年轻漂亮、气质出众的宋美龄。深深折服,勇敢追求。于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宋美龄成了蒋介石的第四任合法妻子,但宋与蒋介石婚后一直未曾生育。

    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头后梳了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面带微笑,感觉平易近人,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也不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被称为民国第一夫人。

    “冯全见过夫人,多谢夫人提醒。苏俄主义是一伙空想主义者捣鼓出来的,根本不能实现。但他们善于蛊惑人心,特别是一些农民,工人,年轻学生等,还请党国多多留意。”

    冯全又不是傻子,在真神面前,知道怎样说话。暗地里,冯全可是知道怎么做,不参与国共两党之争,只要是打日本,对抗西方列强,冯全都帮忙。

    “呵呵,夫人不必如此,你知道子公除了报社这件事,还为党国做了什么吗?他把太平天国在湖州的宝藏交给了党国,刚才戴雨农已经给我发来电报。一共九大缸,十三个坛子,都是黄金珠宝。呵呵。”

    “妈的,已经确认了,也不给老子说一声,太坏了,我可是一点没贪污啊!”

    看到冯全松了一口气,宋美龄也是非常兴奋,“哎呀,都快进来坐,别都站着。”夫人连忙招呼。

    冯全坐在下首,会客室靠门的位置。蒋介石夫妇看在眼里,不住的点头,“立下如此功勋,居然不居功自傲,是个可塑之才。”

    “子公家是哪里的啊,家里有什么人,结婚了吗?”

    不会吧,这么快就问这个。不会是想和我介绍对象吧,这可是蒋夫人的拿手戏。为了控制蒋介石的手下,她经常给一些未婚的介绍对象。而蒋介石发现效果不错,也是常常默许。

    要是给我介绍孔二小姐,孔祥熙次女孔令俊(又称孔令伟),这个混世魔王就麻烦了,听说还可能是女同志。老大孔令仪倒是不错,后人评价很高。孔家四个子女中,令仪为人与行事一向低调,亦极少公开活动,与弟妹完全不同,称得上大家闺秀。

    为了酬答襟兄孔祥熙在公私两方面所作的诸多贡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特派孔为南京政府工商部长,继又选其为“国府委员”。从此,孔的官运、财运十分亨通。

    令侃、令伟与令杰则热衷“权与钱”,在蒋夫人的卵翼下,他们目中无人,为所欲为,惹出了无数的争议,也招来了中外人士的不少白眼。

    “不对啊,老大孔令仪此时不过13岁,孔令伟可能还在穿开裆裤呢。呵呵,真是lang费感情。”

    冯全不再低头沉思,笑了笑,“回夫人,冯全祖籍山东,自幼在美国长大,家人因在美国经常受到排挤,就坐船回到中国。无奈,不熟悉父母皆为土匪所害,只剩下子公一人。所以子公才会对土匪深恶痛绝,无奈没有任何亲朋好友。听说东北胡子多,挺乱,就去东北发展,杀了很多为祸四方的土匪。我也是杀了一伙假扮中国人的日本土匪才知道日本《田中奏折》的,奈何人微言轻,联系不上党国,就只有通过报社披露了。哎,一言难尽啊!”

    冯全的语言滴水不漏,呵呵,以后肯定会有很多高科技武器,正好解释来源。

    “难得子公一片爱国之心,国人要都像你一样,我就不用这么累了,哎,娘希匹!”

    蒋介石听了冯全的话,大发感慨,国乱思忠良啊。

    “子公愿为校长分忧,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些收缴绺子的军火,也算聊胜于无。钱财都在钱庄折换成金条,大黄鱼一共100根。这些都放在政府大院的汽车上,见你政务繁忙,还没来得及上交,还请校长和夫人见谅。”

    “呵呵,这些吃完饭再说,走咱们去餐厅,饿了吧。达令,饭做好了吗?”

    “哎呀,下人光做了咱们两个的,我再去炒两个菜。”

    不顾冯全的拼命阻拦,第一夫人炒菜去了。

    蒋介石是浙江宁波奉化人,对于家乡菜非常喜爱,浙江宁波一带的菜是独立于浙江杭帮菜而自成体系的。很快,具有当地特色的鸡汁芋艿头、雪里蕻肉丝、大汤黄鱼,上来了。

    蒋介石饭前有喝鸡汤的习惯,冯全一碗鸡汤下去,一点感觉没有,肚子里面空荡荡的。再饿也不能多吃啊,冯全看着蒋,宋吃饭的速度,慢慢的小口吃了起来,吃了个半饱。

第二十四章 我打算当临时工

    晚餐吃完了,侍卫官给蒋介石端来一碗白开水,供蒋取下假牙漱口用,其他人也各饮一杯白开水,没有茶叶,几个人接着闲聊。

    “子公,吃饱了吗?你在东北时间也不短了,了解张学良吗?你觉得他怎么样?”

    感觉冯全在国外呆过,对国外比较了解,除了张学良,蒋介石绝对不相信冯全对其他军阀的了解超过他。

    “校长,现在国家已经统一,东北地区也开始服从国民政府领导。除去了北洋政府五色旗,升上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你也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我也在他辖区,受他管理,不敢妄自评判。我年纪轻轻,考虑事情不周全,可能有失偏颇,请校长见谅。”

    “呵呵,你一口一个校长的称呼我,我也没拿你当外人,有什么话就大胆的说。说的不对,我不会追究。”

    蒋介石对冯全的变现更加满意,一向对部下要求极严的他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那学生就大胆畅所欲言了,说的不对,还请校长斧正,不必当真。”谦让了一会,冯全再不保留,“张汉卿有两个缺点,一就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吸食鸦片,渐渐吸毒成瘾。第二就是作风不大好,很多人都评价他就是一个花花公子,纨绔子弟。这两点想必校长也有耳闻。”

    “嗯,听别人说起过,那你说说我把东北还是交给他管辖,他能治理好吗”蒋介石点了点头,开口道。

    “恐怕他以后会让蒋公失望。皇姑屯事件很明显是日本人所为,却不敢为父亲报仇,这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如果张作霖没死,他早晚也会服从中央,接受校长的领导,毕竟现在的中国形势内忧外患,除了蒋公,没人能治理好。”

    “不必拍我马屁,诺大一个中国,有4万万人,比我有才能的大有人在,接着说吧。”蒋介石喝了口白开水,闭上眼睛,躺在藤椅上,大脑一片空白,凝神倾听冯全对张学良的评价,心里想着怎样安排冯全的职位。

    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这些政府部门看的是个人的资历。冯全年纪轻轻,虽然见解远超一般人,资历不行,难以服众。看来只能把他安排在国民革命军了,但听其言观其行,有点桀骜不驯。除了做一个部门最高长官,否则很难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不行就把他安排在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干外勤,估计能喜欢。嗯,就这样。

    “张汉卿虽然带兵打过一些仗,但风传他性格偏软弱,害怕强敌,这点从皇姑屯事件上也能看出来。学生担心,校长还是把东北交给他管辖,恐怕他不能胜任。另外还有很多人说,此人经常心口不一,就像这次服从中央来看,就怕他改弦易辙。还请校长派黄埔脾气暴戾,能征善战之将领代替他。”

    冯全极力想改变9。18事件后,张学良不战而逃,带领数十万将士逃亡关内,把张作霖积攒下的巨额军火甩手送给日军的历史,明确给蒋介石提出建议。

    “难哪,张作霖在东北经营这么久,很多人还是忠于张家,跟随张汉卿的。中央只能适量派遣一些人员过去,太多的话恐怕他会反对的。慢慢来吧,你接着说”

    躺在晃来晃去上的藤椅上,闭目养神中的蒋介石没打断冯全太久,示意冯全继续。

    “张汉卿还有个缺点,他不像校长你那样,法眼如炬,识人善用。他手底下能征善战之辈也不少,但张作霖死后,为了巩固他的权力,更换了很多张作霖时期的老人,换上一大批年轻将领,而这些人打仗估计和老人相比,差距会非常大,军队战斗力可能会下降。”

    “嗯,子公言之有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在东北,对中国***有了解吗?”

    终于来了,看来蒋介石对自己还是不大放心,没特别信任冯全。冯全低头酝酿,考虑了一下,谨慎的组织语言。

    “我觉得现在国家现在已经统一,各地军阀虽然不给中央缴税,但最起码名义上服从中央。我在东北也见到很多流亡来的白俄人,觉得**迷信盲从苏俄主义那一套,有些想当然。但他们打土豪,分田地这些很能迷惑一些穷人,很容易给他们洗脑。这些主要是共产国际还有听从共产国际的那些人做的,校长应该以安抚为主,以民族大义安慰他们,把他们拉到中央这边,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两党谈判解决。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以国家民族为重,不会像共产国际那伙人那样处处模仿苏俄,维护苏俄的利益。”

    “哎呀,看看,人家子公年纪轻轻,说话做事这么沉稳,难得的人才啊。子公,今年你多大了啊?达令,你快点给他安排个职位,党国就缺这种人才,能打仗,大局观还强。”

    听了冯全的语言,宋美龄很是惊讶,大为折服,当了半天的忠实听众再也按耐不住。

    “回夫人,子公今年23岁了。”冯全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解释。

    “坐下,坐下,今天咱们谈话你就当做我们是你长辈,不要紧张,放松一些。说说吧,我不打算再让你再做什么土匪了,当土匪整天居无定所,东奔西跑,风吹日晒的,成何体统。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军,复兴社,你想上哪去干?”

    蒋介石露出了王八之气,仿佛圣人一样,登高一呼,天下英才莫不相从。

    呵呵,麻烦了,怎么办?就这样投靠蒋介石了吗,两党谈判不能解决争端,我该何去何从?冯全脑子闪电般的动来动去,马上有了计较。后世我就没有组织,处于组织外,现在这样,两不投靠,也不错。呵呵。

    “回校长及夫人,关内初定,暂时也没什么争端。而日寇在东北祸心包藏,不怀好意,学生觉察到日军可能会像《田中奏折》内容所说,逐渐从东北入侵中国。为了党国利益,学生不图升官发财,不怕死,决定杀身成仁,决定还是去东北发展。为了避免给日本留下侵略借口,学生打算做个党国的临时工,不占任何编制,不要国府任何支撑。”

    冯全笔直的站着,大声的表着决心。

    “临时工?”

第二十五章 举荐蒋百里

    “临时工是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

    乍一听冯全好像不大乐意跟自己混,认自己做老大,老蒋的脸拉得很长,脸色都黑了。又一听冯全的决心,却很符合黄埔精神,蒋介石变得有些高兴。听到“临时工”却很迷惑,“这是什么东东,我怎么没听说过,临时工归哪个部门管理呢?”

    “校长,临时工就是说,我人就属于你领导,你可以把我看做国民政府或者是国民革命军的人员。现在党国初创,百废待兴,虽然明知日本狼子野心,不怀好意,党国也不好轻言宣战。而我则可以防止汉奸泄露国家安全机密,打击威胁国家统一安全不法分子。有些事情校长不好出面,例如一些触犯党国利益,祸害人民的日本匪徒,我可以代劳,以古代大侠或是以土匪的形式,秘密解决。万一出事,你可以对外宣布是临时工干的,说我缺乏中央管理,没有长期意识等。日本也不会有正当借口侵犯中国。”

    冯全连忙解释,啰嗦半天,恐怕蒋介石不明白。

    “哦,原来这样,这样也好。《田中奏折》一披露,估计日本会消停一些,你在东北看着也好。”

    虽然蒋介石很希望留下冯全,但见他去意已决,也就不再强加挽留。

    “哎,要不是你年纪太轻,资历不足,就让你在我主管的国民政府第一集团军做高级顾问了。”

    蒋介石大发感慨,手下黄埔将领,虽然猛将如云,但普遍缺乏战略眼光,难堪大用。

    确实论战略方面,蒋介石完全可以媲美**。但蒋战术能力不行,很多人觉得他最多做个500人左右的步兵营长。呵呵,因种种原因,很多战役他喜欢亲自指挥,很多大好局势被他搅得一团糟。

    “嗯?蒋公要是缺乏高级顾问,高级参谋什么的,学生可以为你举荐一位。他虽然没亲自带过兵,但战略眼光远超常人,军事理论也很擅长。可惜就怕你不用他,他跟唐生智反对过你,不过倒是挺爱国的。”

    伴君如伴虎,冯全解释起来很是小心翼翼,虽然是为蒋介石着想,但也担心触了逆鳞,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就麻烦了。以后还指望能好好配合,好好修理日本人呢。

    “子公说的可是蒋百里,蒋方震吗?我好好考虑一下吧,国内军事才能在他之上的真不多。”

    老蒋说了一句实话,蒋百里在日本甚至比在中国还要出名。在日本军校期间,蒋百里、蔡锷、张孝准被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也都成为非凡人物。三人生年差不多,死的也都较早。蔡锷1916年死于日本,年仅34;张孝淮1925年死于饮酒过量,年仅44;蒋百里死于1938年,享年56,是“三杰”中活得最长的,但也只能算中寿。

    蒋百里做了三件最著名的事情。

    一是当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而该校光非常出名的就有:吴佩孚;李济深;整个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人称“老虎仔”,曾当过孙中山的警卫营营长的薛岳;张治中;傅作义;南京保卫战战前信誓旦旦保卫南京,日军一来,几乎是独自出逃,导致大批**被俘虏的唐生智;罗卓英;空军司令周至柔;顾祝同;蒋最信任的陈诚;“小诸葛”白崇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等等众多大名振聋发聩之人物。

    二就是1937年发表《国防伦》,作品一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书中明确提出:“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拖垮”。“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他明确预见到以中国一国之力是很难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只有把美国拉进对日作战,才能最终战胜日本。所以在抗战初期,他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被蒋介石采纳,中**队以必要退让和巨大的地理空间分散了日本的军力,使日本不能在短时间内歼灭民国政府的有生力量,终于等到美日开战,迎来抗战胜利的转机。

    具体点就是防止日本走和元灭南宋一样的道路,开辟第二战场淞沪战场。虽然损失巨大,战术上失败了,但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日军双线作战,无法集中重武器,发挥机械化的优势,日军也没做到“3个月灭亡中国。”闲院宫亲王以及当时的陆军大臣杉山的叫嚣也成了国际笑话。

    当然毛也提出过《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不过比蒋百里晚一年。

    第三有点传奇色彩,也有人不太相信。蒋百里上将在1901年留学日本,经成城(初级军事学堂)而进士官学校。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规定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了中国。

    若三人不是英年早逝,并且抗战中都跟随蒋介石,抗战的历史真的会改变。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

    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也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可惜太弱小,抗战一开始大都自沉长江,防止日军逆流而上。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

    后来,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三杰”最后就算当不上蒋介石这样的特级上将,做个一级上将玩玩估计问题不大。

第二十六章 日本战略情报收集处

    “好的,蒋百里蒋方震,我不跟他一般见识,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虽然他反对过我,但为了党国利益,让他重新出山吧。我蒋中正也不是那小肚鸡肠之人,只要他支持中山先生之三**义就行,不跟他计较了。毕竟现在内忧外患,党国也正是用人之际。”

    看来蒋介石也算是个大度之人,胸怀宽广。比斯大林强多了,这家伙老是喜欢大清洗什么的。给部下完成任务,完不成,完成的不好,很简单,枪决就是了。呵呵。

    “蒋公胸襟如此,真是我辈之楷模。蒋百里早期误投,吴佩孚及孙传芳,唐生智,现在终于遇到明主,定能一展胸中之抱负。有了蒋百里,相信校长定能扫平天下,排除一切内忧外患。世人常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蒋公必将能率领党国重现我中国之汉唐之威,西方列强再也不敢轻视我国。”

    冯全很高兴,马上恭维蒋介石,也不全是拍马屁。蒋百里性情耿直,希望国府的战争准备会更充分,千万别再出现江南地区之吴福线和锡澄线这样的豆腐渣工程了。这些国防军事的修建,主管长官纷纷雁过拔毛,拔来拔去,最后劳民伤财,也没做出应有的贡献。

    “嗯,过一段时间我想把复兴社改编成军统局,主要负责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工作,局长就让戴笠雨农去做。你呢,在东北,方便了解日本人的动向,就自己成立个机构。名字替你想好了,就叫日本战略收集处,你当处长,部下自己看着安排吧。编制就在军统局,就像你说的那样,做个临时工,自筹武器粮饷。就我,雨农,你三人知道,你们平时也不用穿军装。你不是从戴雨农手里把池步洲这个密码破译专家,从他那里要了过来吗?以后有什么情报,直接联系戴笠就行了。”

    我草,看来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蒋公啊。人还没送来,这边就知道了。

    “王世和,给戴笠打个电话,通知他过来开会。”蒋公接着吩咐侍卫长。

    很快,得到命令的戴笠匆忙赶来。

    “戴笠!”蒋介石厉声大喊。

    “到!”戴笠同样大声回应,神情很迷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命,复兴社扩编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免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职务,担任军统局局长职务,军衔为少将,负责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工作。下设内勤,外勤。内勤暂设秘书处,情报处,行动处,电讯处,译电处,总务处,训练处。外勤单位,除各省都设有省站外,渝特区、川康区、北方区、西北区、晋陕区、华南区、粤桂区、沿海区设立军统特区。除了区站外,再设滇缅办事处、桂林办事处、东南办事处、华北办事处、五原办事处、青海办事处、衡阳办事处、贵阳办事处。详细人员编制有人事部门和你共同商议后,报侍从室,我签字后正式成立。”

    “谢校长厚爱,学生定当不辱使命,杀身成仁。拥护三**义,效忠党国,誓死效忠校长。”

    “冯全!”

    “到!”

    “命,即日起成立日本战略情报收集处,归戴局长管辖,这虽然是个秘密机构,也是个临时机构。但希望你们二人精诚合作,把我黄埔精神发扬光大。”

    “谢蒋公厚爱,我会做好这个工作的。”冯全恭敬的说道。

    “都坐下吧,马上我就召集杨永泰,陈布雷,让他们好好构思,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把我对信仰苏俄主义之**的真诚,和他们进行第二次合作之决心烘托一下,再和**谈判解决一些争端。雨农,你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那些不听中央号令之军阀之情报,重点是各国之情报。你们明白了吗?”

    杨永泰,陈布雷两人才思敏捷,文笔雄辩。陈布雷更是被人称为蒋介石“文胆”,杨有点自负,野心勃勃。而外人对陈评价普遍很高,待人谦和。蒋几次想扶他做个文官,都被拒绝,只喜欢淡泊明志,做一个默默的幕僚。杨因为得罪太多人,1936年被中统陈立夫暗杀后,蒋的很多机要人员公推陈为领军人物。

    二人刚坐下,冯全见代理呼的站了起来,也不好再坐着,“是!”两人异口同声,合作的天衣无缝。后期抗战全面爆发后,常常给日军以重创。

    “好了,都坐下吧。子公把你带来的武器粮饷交给雨农处理就行了,你们下去吧。冯全你来南京好几天了,抓紧回去,日军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报戴长官。”

    两人从憩庐出来,冯全把那些武器金条,交给戴笠后,就想急忙离开。

    “子公这么匆忙,莫非还有什么事情要做,需要帮忙吗?”戴笠很关心这个名义上的手下,因为他自己才会有如此收获。在政治军事部门混过的,谁不想升官发财?不想的都是傻子,不过肯定没有我。

    “在蒋公家里哪敢放开吃啊,刚才没吃饱,早就又饿了。哎,跟蒋公一起吃饭真是放不开,兄弟一直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

    冯全无奈的指着自己的肚子苦笑着说。

    “呵呵,走,我还没吃饭呢,我刚接手复兴社特务处,千头万绪,这下好了,以后有的忙了。先介绍一位美丽的女士给你,一会我叫她过来,你们认识认识。我除了把池步洲交给你,这位女士你也带走吧,给你当个秘书。”

    戴笠说完奸诈的笑了笑,一幅你懂我懂得神情。

    妈的,前世冯全爱情方面一直不大如意,高不成低不就,父母都急死了。看看吧,能给介绍个什么角色。

    戴笠的随从很快带来一位女生,冯全对戴笠尴尬的笑了笑,戴笠也不以为意。

    冯全目光对着这位女生飘了过去,为什么说她是女生呢?人家手里拿着一本书!身高165左右,穿着一身紫色旗袍,脖子上系白色长围巾,短发,头发上戴着花花绿绿的发卡。走路昂着头一幅很自信的模样。”妈的感觉就是拽,全国难道就你在读书吗?嗯,读的书肯定没我多。以后考考她,不听话就收拾你。”

    等这位女生走进,冯全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鼻孔快流血了。年纪不大,顶多也就18多点。皮肤白皙,不施粉黛,削肩,细腰,眉清目秀,大眼睛,鼻子不大不小,樱桃小嘴。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民国时期的美女,冯全感觉非常诧异,一幅猪哥模样。

    “嘻嘻,我就喜欢这种温柔的小家碧玉,不知她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呢?”

    也是,民国时期城市还好些,在农村男子年龄一般在16虚岁,女子一般在14虚岁;男女双方的父母通过媒婆介绍,亲事一切由双方父亲互看了解对方家庭情况,以及要结婚的男子女子才貌和生辰八字,同意后由双方父辈来定亲,送完红包,彩礼什么的,男女方父母就会选择良辰吉日,先送上“日头”,就举行婚庆典礼。比现在隆重多了,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绝对不请一些中老年妇女敲锣打鼓什么。年轻人结婚,请这些退休闲不住的大妈级人物,冯全感觉很晦气。民国时期婚礼上请这些大妈做别的工作,敲锣打鼓的全都是壮小伙这位女生一幅标准的民国美女模样,紫色旗袍线条宽大,简洁明快,又能彰显女性自由独立的个性特征,开口处还有蕾丝花边。腰部逐步收紧显出女性整个身体胸、腰、臀的自然曲线美,旗袍腿部分叉处,暴露出秀美的一截小腿。比现在的什么迷你裙,超短裙,露屁裙什么的好看多了。前世的冯全虽然混的不如意,很多人都看不起,但一直都呆在大城市里。这样打扮的特别多,许多农村来的女人时间长了,也是如此。冯全不是女人,当然不能理解她们为什么穿这些露胸,露背,甚至露屁股,严重的露屁股沟的衣服,难道,这就是美?呵呵。

第二十七章 美女秘书林志玲

    “嗯嗯。”戴笠咳嗽了两声,心里很瞧不起冯全的猪哥模样,“我手下美女如云,好好跟我合作,比这漂亮的有的是,这才哪到哪?”

    “这位叫林志玲,是我们电讯处电报高手,这位是冯全,蒋公很重视的爱国人士,林志玲,你以后就做他的秘书希望你们以后好好合作。”

    戴笠带着标准的官腔,给二人互相介绍。

    “噗!”

    冯全控制不住了,什么呀,老子就算有个小系统,人品也不会这样好吧,简直是大爆发呀。林志玲是谁,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经济学双学位。这还不算,人家可是台湾主持界,时装界,影视界的名人啊。萧蔷年老色衰后号称“台湾第一名模。和言承旭分手后别人问她选择男朋友标准,她回答:

    “只要让我能有小鸟依人的感觉就行了耶。”

    标签似的娃娃音,这句话被前世的冯全听到后,很是气愤。“女人都这样说,没钱你试试,她们怎么鄙视你。”不过这绝对不影响冯全偶尔对她的yy。

    “怎么了,冯长官?以后请多多指教,我会好好工作的。”林志玲很大方的伸出芊芊玉手,伸向冯全。

    “哦,欢迎欢迎这位美丽的女士,能和你一块为党国效劳,子公甚感荣幸。”冯全赶紧掩饰,看了看她手中的书,发现是一本原版的外国小说。

    “以后叫你玲玲吧,难道你也懂英文?我也粗通一点,以后多指教。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看来戴笠讨好也好,监视也罢,确实下了血本。

    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大学。特别是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对教师薪俸的等级规定和发放形式建立了较完善的体系,教师薪俸额保持增长的趋势。抗战前,中国一共有108所各类高校,每个大学教授人不多,都50左右。

    1927年9月,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大学教员薪俸表》,规定:教授月薪400~600元,副教授260~400元,讲师月薪160~260元,助教月薪100~160元。并规定规定教师可每年加薪,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因此,教授们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不可想象。

    很多教授出门有车,家有佣人,居处有独家院落,在生活必要开支外仍剩有不少闲钱。当然人家也有本事拿高薪,到现在为止,出名的大神级,大牛级教授都出在那个时期。蔡元培、郭秉文、胡适之、陶行知、竺可桢、黄炎培、罗家伦、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茅以升、唐文治、任鸿隽、吴有训、李四光、傅斯年、严济慈、汤用彤等等都是大名鼎鼎。

    更有人称神仙眷侣的物理女皇吴健雄和她的先生袁家骝博士;西南联大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硕士,诺贝尔奖、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杨振宁就更不用提了。

    后期抗日战争节节失利,但民国大学却走上了巅峰,影响空前绝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合而成综合性的西南联合大学,其成员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几个学校合并以后,联大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和现在的大学不同,99年开始逐年扩招后现在的大学可以说成了普通教育。教育质量绝大部分很差,很多人毕业即失业。为了追求虚荣,更好招生,应付上级,一小撮大学更是以不发毕业证威胁毕业生,不管采取何种办法,毕业前弄一个用工合同。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甚至从淘宝上买盖章的合同,从而收到毕业证。

    其实现在社会有个误解,认为他们好逸恶劳,他们也有苦衷。很多知识都是过时的,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教材,并且学了也用不到。课本太注重理论,不大注意联系实际。大部分毕业生就算找到工作,也是从基层慢慢学习。

    民国时期的大学绝对是精英教育,还没毕业几乎就被用人单位抢光了,下手晚了连汤都剩不下。

    当然很多事情没这么绝对,大学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很多人毕业后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擅长什么技术。即使是精英也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没文化的也能干好。

    冯全在前世深有体会,妈的,我可是著名数学系毕业,无限维空间都学习过,难度仅次于易经的微积分都学过厚厚的两大本,习题做了无数。

    和小伙伴们玩扑克牌,孔夫子搬家,老是输。原因竟是不会计算!!!!不会计算已经发过的牌。呵呵。

    抗战期间,美国苏联都曾经支援过中国大批先进武器,一般的武器如步枪,手枪,轻机枪,甚至重机枪不要求什么文化,身强力壮就行。可是大炮,飞机什么的对文化有要求,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没文化的人有这方面的天赋。

    乐以琴和高志航、刘粹刚、梁添成号称“空军四大天王”,因种种原因他们壮烈后,**空军表现大不如前,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少经过大量培训过的有文化的飞行员。

    “玲玲,你吃饭了吗,一块陪我和戴长官吃吧,我请客。”

    冯全对这个新部下很关心,“你戴雨农不就是想派个奸细监视老子吗?过一段时间就成老子的人了。我可是干过传销的人,虽然赔了好多钱,多少懂一些洗脑之术。呵呵。”

    “这样也好,玲玲你就去替冯长官安排一下休息的地方,冯长官也累了,吃完就去歇息。”

    戴笠继续打着官腔,“走吧,再晚一点,饭馆就关门,就没吃饭的地方了。”

    见林志玲走了,戴笠又一幅你懂我也懂大家都懂的表情看着冯全笑眯眯的说:“怎么样,这样的安排,子公可满意?把她派给你,我这里就更缺人手了。”

    “呵呵,怎么不满意,你手底下有才华者也不少,现在军统成立了,这么有前途,一定会有更多人过来投靠的。”

    “但愿如此吧。”

    晚上8点左右,小孩子都睡觉了,大人也都休息了,可能还在忙和白天不一样的事情。结婚的在忙,没结婚的也没闲着。和戴笠一样,冯全不想引人注意,就在一个小胡同里面找了家小饭馆。

    “来份清炒土豆丝,干炒豆芽,四碗米饭。”

    冯全对自己的语气突然很熟悉,是啊,自打加入了穿越大军,运气一直很好。看来有钱就是好啊,呵呵。记得前世的冯全也不是lang费奢侈之人,但工作岗位大都是临时性质的。干家教啦,发传单在饭店洗碗之类本来工资就低,有时候还被克扣。

    又一次很多天没烟了,甚至在马路上偷偷捡过烟头。攒了好久,好不容易够买一盒香烟,兴冲冲地杀入小卖店,“老板!买盒哈德门!”声音太大,惹得正在网上泡小妹妹的小卖店猥琐大蜀黍给了一个白眼。

    但这一次不太一样,很有点衣锦还乡,不对,完全是有首次面临人生四大喜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感觉吗。

    在老板怕怕的又有些鄙视的目光下,两人很快吃完了饭。后世人民也对抗战两大巨头这件事津津乐道。

    “什么,你要和林志玲去重庆一趟,去那干什么?”

第二十八章 携美闯重庆

    回到南京国民政府大院,戴笠拉着冯全来到他房间。想了解一下冯全的动向,想探探风,“再来一个《田中奏折》事件就好了,自己在蒋公心目中的地位岂不是更高?”戴笠心里不停地yy。没想到被冯全雷住了,“重庆有什么好的,到处都是山,路那么难走。”

    “呵呵,雨农兄,也没什么。去东北的路上,我收了个下人,连他在内全家共五口人。我派他们在重庆买了套房子,我还没过去看过呢,这次顺便过去看看。”

    说着,冯全摸出2根大金条,递到戴笠手里。代理推辞了一番,没再坚持,熟练地放在口袋里面。呵呵,装什么装,难道我要把知道你贪财好色的性格告诉你吗?

    聊了一会,冯全累了,明天还要去重庆呢,“雨农兄,我要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好的,这次你去带着林志玲一起吧,池步洲还有点事情。大约二十天后,就把他送给你,让他坐火车,你去接他。林志玲,送冯长官回去休息。”

    林志玲带冯全来到一处房间,冯全看了看,不错,挺干净的,设施也很齐全。感觉也很不错,好几天都没好好休息了,下次再也不来南京了。

    “玲玲,现在没什么事了,你出去吧,我要休息。”

    “我。。。。我不敢?戴长官派我来给你当秘书,服侍你。你。。。你怎么样都行?”

    林志玲吞吞吐吐的,脸上红云一片。

    冯全被雷住了,这是哪跟哪啊?

    “嗯,你不要多心,我不是那种人,不会让你为难的。”

    冯全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林志玲没想到遇到了好人,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冯全带着林志玲坐上了去重庆的大船。路上了解了一下,林志玲的情况,原来这人也不可轻视。她是独生女,家中条件一般,被父母看做是掌上明珠。在乡村小学毕业后,因为不大适应农村生活,无奈父母变卖家产,就带着她来到南京这个大城市。读了中学后,考上在宁海路随园一带的金陵女子大学,主修英语。快毕业时,父亲病亡,母亲半年后也带着悲伤和对女儿的担心离开了人世。

    毕业后,林志玲才19岁,举目无亲,老家的田产也没了。恰逢复兴社招工,感觉待遇不错,就报名参加。。。

    说着说着,林志玲再也控制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弄得冯全手脚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安慰。没想到林志玲哭的更厉害,扑在冯全怀里,大声痛哭,旁边的许多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迷惑不解。

    “好了好了,玲玲别哭了,以后我会保护你的。。。。”

    前世的冯全心很软,最不能看见别人哭。小时候看见别人家办丧事,就很难受。穿越后冯全好不容易有了这位漂亮的美女秘书,没想到却哭得这么厉害。梨花带雨,别说冯全了,铁石心肠的看了也受不了啊。

    “玲玲,别哭了,你看看岸边,那些拉纤的,都光着大膀子,纤绳这么粗,路又不好走,多辛苦。

    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山区,民国时期,山区航道上运输工具多为木船,而沿河、德江和思南等地水上运输工具则是一种叫歪屁股的木船。逆水而上的木船,因水急滩多而不得不依靠纤夫在岸上拉纤才能缓慢航行。船工拉纤行为可以说是间歇性的,在船只逆水上行过急流险滩时就必须靠拉纤。一般情况下,靠船工掌舵,利用风帆控制木船的行驶及方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和沿海及平原地区相比,四川山太多了,路很难走。现在马上进入30年了,交通运输什么的还是主要靠水运。特别是三峡地区是有名的山高坡陡、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复合山区,民间惯称这里是环境布局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三峡纤夫的社会活动空间就在这“半分水”之上,这半分水从宜宾至宜昌,绵延千里。

    三峡纤夫相对于乡土中国大地上绝大多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来说,他们见过的世面要广得多,他们做过很多生活于主流社会的人意想不到的事。作为江湖之人的三峡纤夫,他们的社会空间却要比他们的地理空间广泛,上重庆、下武汉、走驿站、逛花街、渡卒役、运军火……

    林志玲顺着冯全手指的方向看去,不再哭了。冯全没来过这里,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感慨连连。希望自己的到来能稍微的改变一下历史吧。

    很快,两人来到朝天门码头,朝天门是公元前314年,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朝天门,为历代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因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故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重庆设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解决街道狭窄和交通拥挤问题,重庆开始进行近代市政建设,其内容主要是扩建码头和拓宽道路,包括城墙、门楼和房屋在内的旧建筑,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变化加速,朝天门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当其冲,成为在这一**拆大建中,第一个被拆毁的城门。至此之后,至少有550多年历史的古代重庆城的象征———朝天门城楼,就从人间消失了,甚至连城门照片也没留下一张。

    重庆的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在这水上门户——朝天门。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自古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商家的叫卖声,来来往往的人群吵杂声不断冲入冯全的耳际。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所以直到今天,这一带仍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

    顺着不时出现的台阶,冯全二人来到通远门。重庆城因水码头而繁荣,城内商铺林立,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吐故纳新。繁华世界却仅限于城区,作为重庆城乡的分界线,通远门城墙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卖小吃的小贩竭力吆喝,赶路的行人匆忙远行,骡嘶马叫,车水马龙。

    冯全还没进入城门,张老三就远远地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旁边还有位女士,估计是从没见过的夫人吧,太年轻了。赶紧拿着个竹棒迎了上来。

    “老爷,夫人,你们终于来了啊!等你们大半年了。夫人路上辛苦了。走,快点回家吧。”

第二十九章 第一个老婆

    “你就是冯先生的管家吧,我来的时候在船上听他说过,在重庆能适应吗,这里的人太能吃辣了。小孩子上学了吗,听不听话。。。。”

    没想到林志玲竟然没反对夫人这个称呼,呵呵,大方的以女主人的姿态对张老三问寒问暖。

    “嗯嗯嗯,我说,张老三,这位是我的文书,不是我夫人,别乱叫,省得人家生气。”

    冯全一看这样有点不像话,提醒张老三。呵呵,要是以前世冯全的年龄,林志玲以她19岁的年龄都能叫他蜀黍了。虽然穿越后才23岁,但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老爷,我知道了。走,咱们回家。”说着解开竹棒上的绳子,把二人的行李绑上,急冲冲的往家赶。还没走进大门,张老三的大嗓门就传了过去,“孩他娘,快过来,老爷夫人来了。”冯全看了看院子的外观,感觉不错。院子分南北两进,南北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建筑风格极具上世纪地主庄园的色彩。

    张老三的媳妇正在扫地,连忙赶过来,“见过老爷,夫人好。我领你们去北院,北院条件好,南院我们住。”

    南院有几间不算太高的瓦房,正对大门是一个楼房。踩着北院楼房的木板楼梯,来到二楼,走到最北端,左侧一处青石砌成的通道,顺着通道往上走,就来到了上院。上院正面为一栋大点的楼房,西面也有有二层小楼一栋,上下8间,就是冯全的住址。面向南还有有瓦房5间,青砖小瓦,木架结构。院东部是几间平房,全部由青砖砌筑。

    西面的这座两层楼房杂糅了诸多欧式风格元素,建筑风格系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木板走廊,前檐平顶,小青瓦盖顶,二层出檐置木栏杆,棂子雕花窗,整体造型洒脱别致,古朴典雅。房屋的外墙基本采用清水墙面,白灰勾缝,无外粉刷。室内装饰上墙一般用白灰泥土混合砂浆打底,麻刀白灰罩面,然后刷白。室内地坪采用水磨方砖和木地板铺设,用的是玻璃窗扇,能防尘、采光也好。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局部变化,又有外国建筑形式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

    冯全来到二楼管家安排的房间,里面收拾得很干净,桌子,椅子什么的倒也齐全,还挺新。张老三老婆拿来一壶开水还有2个杯子,给两人倒了一杯。

    “你们先出去忙吧,有什么事,我会叫你的。我累了,想休息一下。对了,我那个小箱子里面都是给小孩买的礼物,吃的玩的都有。你拿去给孩子们吧。”

    冯全喝了口水,对他们说。张老三和她老婆连忙感谢,笑眯眯的出去了。

    “玲玲,坐了好几天船,累了吗?你也去客房休息一下吧。”

    说完看了看林志玲,这个妹纸托着腮,眼神模糊,不知在想些什么。冯全说了两次,她才听见。

    “玲玲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要不我叫管家喊个郎中过来。”

    “哇。。。。”林志玲又大声痛哭起来,“自从我父母双亡以后,再也没人关心我了,老家的亲戚怕我添麻烦也都躲着我,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好。”

    “嗯嗯,这没什么,你是我秘书,关心你是应该的。”

    林志玲还在哭,真可怜啊,一个女孩子独自打拼真不容易。冯全心又软了,拍拍林志玲的后背,“妈的,入手处怎么这么柔软?好像没骨头一样。”

    林志玲控制不住恸哭,习惯性的又趴在冯全怀里。“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受些了,管家他们在前院,听不到。”冯全不停地安慰她,递给她一个手绢,估计以前这妹纸都是独自一人在被窝里哭泣吧。

    哭声越来越小,好不容易不哭了。因为两人离得太近,处女的体香不断地冲击冯全的鼻孔,冯全慢慢的有了反应。敏感的林志玲凭女人的直觉朦朦胧胧发现了冯全的变化。

    林志玲抬起头,鼓足勇气,坚决的说,“冯全,你。。。感觉我这个人怎么样?”

    说完这句话,林志玲林志玲盯着冯全的眼睛,一动不动,等待他的回答。

    “你很好啊,人长得漂亮,又知书达理的,要是哪个男人娶了你,肯定会很幸福的。”

    冯全因为有了反应,脸色也有点红了,喘气也有些粗。

    “那。。,要不你娶了我吧,我。。。我当你女人。”

    “那。。。那个玲玲,你觉得我很好吗?”冯全也很激动,说话第一次不大流利。

    林志玲没有回答,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抬起头,冯全一把抱起林志玲,把她扔在床上。。。。。

    风云过后,被窝里,林志玲看着冯全的眼睛,幽幽的说,“你以后会一直这样对我好吗?”

    “当然了,你现在都是我老婆了,不对你好对谁好啊。”冯全马上表决心。

    “嗯,虽然咱们认识时间不长,我能看出来你是个好人,女人的直觉很灵的。前几天在南京,我就看出来了,你和其他人不大一样。虽然我读过书,不过我不反对你找其他的女人,现在有点权势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但我有个要求,你最多再找2个,我做大奶奶。再多的话,小心我和你拼命,我打不过你,就晚上趁你睡着,用剪刀把你杀死,你可记住了,别忘了今天我说的话。”

    说完林志玲用手大力掐了冯全一下。

    “哎呦,你看看你,一点不爱惜老公,胳臂都被你掐紫了,快点给我揉揉。”冯全痛苦的叫了起来。

    “哼,才不给你揉,给你个警告,谁让你刚才欺负我。”林志玲委屈的嘀咕着。

    “好了好了,我求饶。”冯全赶紧说。说完又闹了起来,闹着闹着又出事了。。。。

    “起来吧,一会管家来了,看见不好,我饿了。”过了许久,林志玲穿戴好,拿着自己的木头梳子梳着头,扭过头看着冯全温柔的说。

    “好吧,哎呀,都5点多了,快天黑了。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今晚补过来,特别是你,刚才那么辛苦,累坏了吧。”

    冯全调戏林志玲。

    “啪!”

    一个木梳扔了过来,差一点砸到冯全身上。

第三十章 小日本,我又来了

    冯全起床后,林志玲很自然的把他的衣服整理了一下,冯全刮了下妹纸的鼻子,叫管家买点饭菜,重点是要买点酒,今天这么特别,没有酒的话,这算什么。弄点五粮液吧,没有的话就选泸州老窖,实在不行买点全兴大曲也能凑合。

    很快饭馆送来了一桌好菜:毛血旺,重庆火锅,歌乐山辣子鸡,还有个狗肉火锅。一瓶五粮液,看着餐厅桌子上只有两碗米饭,冯全很迷惑。

    “老爷,夫人在这里吃,我们在前院。小孩子多,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张管家连忙解释。

    自从一见面,管家就老是叫夫人,都顺嘴了。现在都成了事实,算了,随他们去吧。

    “你现在也不是穷人了,该吃吃,该喝喝,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呢。我们在这里住几天,过几天就再出去,明天早上让你老婆带着夫人去买几件衣服,给你老婆孩子也买几件,你看看她们穿的衣服都破了。现在没什么事了,你去前院吧。”

    “好的,谢谢老爷,谢谢夫人。”

    “早就饿死了,吃晚饭早点睡觉。”关系定下后,玲玲再也不小家碧玉一样文静,大刀金马般的坐下,大口吃了起来。看的冯全目瞪口呆,“妈的,女人变化真快。”

    “看什么看,还不快吃,不会让我喂你吧。这么大的孩子了,我不喝酒,你慢点吃吧。”玲玲性格也开朗起来,不再老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你让我睡那么早,是不是又不怀好意啊,玲玲妹妹?”冯全很喜欢调戏她。

    “呸呸呸,自作多情,快点吃吧,我真的又饿又困。”

    冯全再也不客气,也是风卷残云。

    一夜无话,第二天两个女人欢天喜地的带着三个孩子出去买衣服了,冯全递给管家一支老刀牌香烟,吧嗒吧嗒吸了几口,看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对管家说,“张管家,我走以后,你上市场上转悠转悠,看见合适的,找几个丫鬟下人什么的。这么大的院子,光靠你们两个也照顾不过来,最好选那些可怜的家里穷得。我不在这里就你说了算。另外看见有要饭的小孩什么的,把他们接过来住。昨天在马路上我就遇到好多,天灾**的,这些小孩子太可怜了。”

    “老爷太善良了,我会办好的。”接过冯全递过来的3根小黄鱼,张管家语气很坚决。

    “嗯,这里交给你打理,我也很放心,不要老是不舍得花钱。你那个大的送学堂里面去吧,学费从账上支取就行,小孩子没文化,长大真可怕。”

    “哎!老爷太好了,我一定好好打理这里。”

    “嗯,过一段时间,我派个年纪大点的武师过来,看家护院,闲时教几个小孩练武。”

    不一会两个女人带着孩子回来了,三个小孩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玩具,嘴里吃着零食,兴高采烈。看来玲玲挺有母性的,以后好好培养培养她。

    见惯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冯全也没兴趣看现在所谓的民国大城市,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再也没什么兴趣,带着玲玲杀向东北。

    奉天,马耳山,冯全的基地。一个明哨看到两人往山寨走来,用望远镜一看,看到男的是冯全,还有个女的没见过,马上惊喜的叫出暗哨。让他赶紧往山寨跑,通知大伙,大当家的来了。

    不一会儿,山寨响起了擂鼓声,“咚咚咚”50多个正在刻苦训练的土匪模样的人迅速集合,站成五排。

    “大当家的来了!”冯全不在,自然是炮头王大龙说了算。顿时50多人一片欢呼。

    “大家伙站成两队,去山寨门口,迎接大当家的,记住一定要站整齐。走,出发!”

    山高林密的深山,方圆几里仅有一条山路通往山上的路,冯全拉着林志玲慢慢的接近山寨。

    山寨顺山势而建,快到山寨门口,山路也越来越窄,只容一人通过。顺着一个很不起眼的山洞继续向前,洞口直通山顶。走出洞口往上便是山寨。厚实的墙体用山上的石块垒叠,四周分布有枪孔,军事防御功能一目了然。山寨建造得极为隐蔽,外界鲜有人知。在距离山寨不远的地方,还发现环绕古堡而建的城墙工事,各种明暗火力点密布。荒草凄凄的山上还暗藏着不少冯全教他们制作的陷阱。

    “看来我离去这一段时间,这些前马占山警卫连士兵没少忙活,军事素养不错,以后再好好训练训练他们。”

    看到前面的部下,冯全整理整理衣衫,龙行虎步,努力使自己看起来显得气宇轩昂,大跨步领着林志玲走过去。看到大当家的来了,53人单膝跪下,右手成日,左手成月,重重抱拳,朗声道:“见过大当家的!”

    指了指林志玲,冯全也大声说道,“很好,这位是我夫人,以后我不在时,山寨里面你们要多听听她的话,外面还是王大龙说了算。”

    “见过夫人!夫人辛苦了。”53名部下大声喊道。

    接着,冯全宣布,“看来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没放松我对你们的要求。很好,以后继续保持。鉴于你们的表现,我决定就地解散,今天放假一天,明天继续训练,不要忘了放哨。朱文,告诉伙房,今天改善下伙食,每人可以喝一碗酒。王大龙,朱文,沈思南,你们三人留下。”

    “啊哦”几声怪叫后,50人一哄而散。

    几人来到山寨最大的房间,聚义厅。每个胡子不管再穷,最好,最大的房间都是聚义厅。冯全也不客气,大刀金马的坐在虎皮大椅子上,林志玲也接过粮台朱文搬过来的凳子,坐在冯全身旁。

    “怎么样,最近山寨没什么事吧,那些人训练都达标了吗?”冯全直接开口,离开这么久,什么都不清楚。

    “大当家的放心,我们一值都按你的要求训练。负重跑,枪法全部达标,有几个还加练呢。负重长跑25分钟内跑完5公里;投掷手榴弹数百次,每次超过50米;一分钟内,俯卧撑100个;平举着毛瑟步枪,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每个人都能达到。7天一次25公里负重30公斤越野行军训练我们也没落下。另外,400米打胸靶,全部能在10枪内,打90环。有5个人成绩每次都是满分。按规定,改练阻击步枪,能确保在300m距离上击中目标人形靶头部,在600m距离上击中胸部。

    一直没开口的水香沈思南细细的向冯全汇报着。

    “嗯,不错。以后咱们队伍肯定会扩大,包括外面50人,你们每个人都是种子,一定要心中有数,估计日本人快按耐不住了,一定要多训练。记住‘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好好地活着,不喜欢任何人离开大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622/ 第一时间欣赏抗战之临时工最新章节! 作者:不打内战所写的《抗战之临时工》为转载作品,抗战之临时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抗战之临时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抗战之临时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抗战之临时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抗战之临时工介绍:
老爷,国军来人说如果你能留下,会给老爷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告诉他们,日本不是说马上就送来战争赔款吗,我已经决定退休了。 好的,那共军代表也来了,他们说代表人民让你留下,怎么回呢。 一样说吧。 哎,冯全抱着小儿子无奈的在心里对还留在国内的三个老婆说,我只打日本,两不相帮。 群号284206877,欢迎各位读者加入,对作品多加批评指正。抗战之临时工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抗战之临时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抗战之临时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