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崇祯盛世TXT下载崇祯盛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盛世全文阅读

作者:轩樟     崇祯盛世txt下载     崇祯盛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763章 很自私的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很累,思路也乱了,不能够再回现代去的事实,已经被他所接受,但是这样的接受,无异于封死了他大部分的希望,只剩下门缝中的一丝光线,可以让他展望未来。

    但,他却渐渐的失去了展望未来的心情。

    看见了张慧仪和郑月琳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仿佛是看见了自己的这门缝中的一丝光线。张慧仪和郑月琳都是他重生大明之后新认识的女人,这两个女孩是如此的单纯,如此的聪慧,如果他不是皇帝的话,任凭哪一个女孩,都足够陪着他度过美好的一生。

    不过,他是皇帝,而这时代,也适逢乱世,没有办法让人去安安静静的度过人生光阴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脸上带着一个软皮面具,张慧仪和郑月琳都看不见他的表情,当然不知道检荀楼此刻的心理状态,不会知道他此时的心态,就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

    张慧仪和郑月琳面对着检荀楼的目光,同时害羞的低下了头,张慧仪的害羞之中,带着一丝欣喜,而郑月琳的害羞之中,带着淡淡的委屈。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娇美的两个女孩,心中一阵伤感,他已经没有了跟女孩子们卿卿我我的心思了,大明的责任,和对周皇后的家庭责任,这两个责任像是大山一般的压着他,让他完全没有心思再去想女人们的事情。

    “你们来找我?”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道。

    两个女孩子都没有说话,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但是两个人都能够听得出来检荀楼的声音比平时都要低沉了许多。当然也能够听的出来。他的心情不好。

    还是郑月琳先点了点头。轻声道,“知道你要走了,我陪着慧仪来送送你。”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哦了一声,听着郑月琳的甜美声音,看着这自己曾经是那么喜欢的女孩子的甜美长相,他心里涌起了一丝的愧疚,他不该去招惹女孩,尤其是像他这样没有什么用处的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经历了能够去现代。又不能去现代去之后,实际上,他的信心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个人从失败中走出来并没有一条财路被夺走而更让人无法忍受的。

    三个人一阵沉默,谁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崇祯皇帝朱由检轻轻的叹口气,看了看郑月琳,虽然经历了无法回现代的事情,他的心境大受挫败,却并没有忘记以前的事情。他记得自己曾经对张慧仪做出过的曾诺,“我可能以后都没有办法成亲了。你不要误会,不是你的原因,是我自己的原因,大明国事如此,看来是暂时无法好转的了,可能要十年,可能要二十年,可能我也不知道,我不能耽误了你的一生!”

    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里话,他早就想跟张慧仪说的,但是这样的开口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不是张慧仪今天站在他的面前,他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再以检荀楼的身份单独的跟她面对了。

    张慧仪一阵愕然,但这愕然的时间却很短,她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轻声道,“知道了,不过,我会永远等你的。”

    郑月琳也是同样的愕然,她没有想到皇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没有想到张慧仪会回答的如此的干脆。她站在一边,有些尴尬。

    崇祯皇帝朱由检同样也不知道张慧仪会回答的这么快,似乎,无论她跟说什么,或者是自己要做什么决定,她都会答应他,不会有丝毫的反对,不会有半点的怨言!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揪在了一起!

    在张慧仪的心中,虽然她跟检荀楼还没有正式的成亲,但是她已经将自己当成了是他的妻子。

    “你不用这样,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生活,你现在是大明的第一任女官了,大明至少京畿地区还是很稳固的啊!”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差没有说出来让张慧仪去重新找一个男人了,如果可以的话,他都有可能帮着张慧仪指一门不错的婚事!他跟张慧仪之间,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呢!

    张慧仪是一个很聪慧的女孩子,她当然知道检荀楼的意思,美眸中涌上了点点泪花,“你别说了,你想娶了谁,你就去娶了谁,我要等谁,我就去等谁,谁也管不了别人,这不就是皇帝的新法的精神吗?你处处以大明为重,以皇帝为重,你不该不懂皇帝的新法精神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震惊,没有想到张慧仪将自己的法律精神,吃的比自己还要透彻,这才多久的时间啊?他觉得自己找对了人!但是张慧仪越是这样说,他的心里就越是难受!他是真的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

    郑月琳听着从两个人的对话,心中也非常的难受,她跟皇帝的关系,跟张慧仪和检荀楼的关系是不同的,她其实已经是皇帝的女人了,只是皇帝还没有给她名分,但是郑月琳其实很懂皇帝的为人,知道皇帝绝对不会不管她的事情的,只是目前因为天下不稳,因为京畿地区的老百姓还不是很受教化,大臣们还没有接受新法,新法还没有在大明发挥作用!

    “你也不用将国事想的过于不堪,皇上的御林军新胜,建奴新败!至少建奴方面的威胁是暂时缓解了,至少在三五年当中,建奴不敢再过长城来侵犯我大明腹地!而在皇上新近整改了京畿地区的户籍和增设了身份证制度之后,老百姓的构成也更加的稳定,皇上的不断补发京畿地区的救济粮,也让整个京畿地区的人口更加的稳定,虽然在清除白莲教的过程中,动作过于操切,死的人过多,但是随着新法的推行,会使得京畿地区更加的具有法统精神,更加的繁荣安定的,我和慧仪刚才还在谈论皇上的陪审团制度呢。”郑月琳是很聪明的,看见场面冷淡,适时的开导着崇祯皇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一眼郑月琳,对于郑月琳这么一个能够跟自己的周皇后不相上下的大美女,而且还跟自己已经有过了那层身体关系,他就更加的怜惜,痛惜着,但是他也同样没有办法再将自己的时间分配给郑月琳,不知道该怎么安置她,“谢谢你陪着慧仪来看我,你们回去吧,我以后会更忙了,而且你是皇上的御用女官,一般人都不再方便跟你私下见面。”

    郑月琳的美眸中瞬间的也涌上了泪水,虽然崇祯皇帝朱由检刚才跟张慧仪说话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但是当这样冷酷的话语从她深爱着的皇帝的口中出来的时候,同样是残忍的让人无法承受着的!

    张慧仪看见郑月琳的身子晃了晃,虽然她现在心里也正不好受呢,却还是扶住了郑月琳,对检荀楼道,“你说什么啊?月琳虽然是皇上的御用女官,但是她可以参政,跟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干什么要这样说?”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再说这事,他知道以郑月琳的聪明,一定明白自己的意思的,他只是没有办法像是对张慧仪那样,跟她说的直白!事实上,基便是他不接郑月琳入宫,也没有人再敢跟郑月琳有什么瓜葛了,谁敢跟曾经和皇帝同乘御撵的女人成亲?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门,包括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可划分为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普通法律,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再说女人的事情,他听见郑月琳说她和张慧仪刚才在说陪审团制度,便将自己所领会的法律的意义,简单的说了一遍。

    崇祯皇帝朱由检希望两个女人如果真的不能完全放弃对他的感情的话,可以将心思更多的都放在大明的法律上,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未完待续。。)

第0764章 不再掌控

    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

    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

    条为其法律的基础。而他的这套法律体系,是直接从近代由封建主义社会向着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时期而照

    搬过来的,在古代的推行就更加的复杂!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潜意思当中,虽然没有心思再跟两女怎么样,

    但还是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做事。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

    来探讨。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

    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

    块面包。”

    从封建主义社会向着资本主义社会过度的这一套法律的推广,会比社会的演变和经济的演变,本身更加的

    复杂!他可以让经济飞跃,让科技飞跃,却并不是能够让人心,和人的习惯都马上的跟着飞跃,一个人。

    最难改变的就是他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人的性格难以改变的原因。不然怎么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郑月琳擦了擦眼泪,并没有发火,她的心中虽然委屈无限,却不想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此困难的时刻再去

    跟他发火,小脾气只会让皇帝厌烦自己,郑月琳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孩子!

    郑月琳的美目看着崇祯皇帝朱由检,“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走,永远不会再单独见你!”

    张慧仪本来在郑月琳接受了她和检荀楼的亲事之后,就觉得亏欠了郑月琳许多,现在看见检荀楼无缘无故的将郑月琳给弄哭了,虽然心中有些泛酸,却还是向着郑月琳的,对着检荀楼微嗔道,“你干什么啊?都说的是什么?你今天到底怎么了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郑月琳流泪了,同样心中难受,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缓缓的转身离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心境。再经不起男男女女之间,这种耗费感情,耗费心思的哀怨纠葛了。

    高德威虽然不知道检少爷在门房中都跟张慧仪和郑月琳两个姑娘都说了什么,但是看着检少爷从门房出来的时候,踉跄了一下脚步,就知道少爷不对劲,急忙过去将检少爷给扶住了,“少爷,怎么了?跟两个姑娘吵架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原本是最不喜欢人家过问他的私事的,即便是高德威和高德猛两兄弟也不会例外,但这次高德威在情急之中问了自己的事情,他也并没有发作!只是轻轻的叹口气,“我不是很舒服,赶紧走,扶着我回去。”

    高德威应了一声,赶忙照办,只觉得这段时间的检少爷跟以前变化很大!

    崇祯皇帝朱由检颓唐的回到了王承恩的府邸深处,在那片属于自己的庭院中坐了很久,他感觉自己不舒服,却又不敢耽搁政务!即便是感觉自己很不对劲,具体是什么病,在对医学已经有了一层初步的见识之后,他也说不清楚,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并没有发热,他还是回到了大内的承乾宫!

    “高德威和杨启聪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清晨朕就出发,你帮朕立个旨意!立下皇儿朱慈烺为太子,范景文为兵部左侍郎!具体负责整个京畿地区的武警和衙役!和卢象升一起统领京畿地区的所有军务!”崇祯皇帝朱由检虚弱的安排着!

    王承恩并没有觉得意外,一方面皇上对周皇后的感情,他是知道的,另外一方面,皇上这段时间的心境很差,对国事越发的悲观,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属于人之常情,这都是正常的政务安排,急忙点头应承着!

    在原本的历史中,范景文,崇祯二年(1629)七月,擢右佥都御史,当时清兵南掠,京师戒严,景文率所部八千人勤王,军无所犯。崇祯三年(1630)三月,擢兵部添注左侍郎。

    但是在这段历史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出于对范景文在他被逼着上吊的上一世,陪着自己自尽的忠诚而感动,一直对范景文照顾有加,悉心栽培,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崇祯皇帝朱由检跟王承恩说了自己的圣旨,便用手撑着头,去处理一些他这几日需要安排的政务!虽然停朝许久,但是在他的新体系当中,政府本身的理政能力得到了加强,皇帝已经不再是一个必须处理方方面面的,甚至要充当一个大法官的角色了,现在除了特别重大的,就如同张富民状告田建章之类的案子以外,一般的案子,都已经无需皇帝亲自裁决!各级管理机构的各项政治制度也越发的具体,虽然还是在一个磨合的过程当中!但是已经比他在两年前刚刚登基的时候,要轻松了许多!

    王承恩是知道皇帝今日见过了张慧仪和郑月琳的事情的,本来以为这两个宫外的女孩,能够让皇上的心情好一些,却明显是他自己相差了,王承恩出来御书房,又在门外偷看了一眼,看见皇上对着电脑,不断的点击着,年轻的面庞布满了一种不是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而造成的精力不济,微微的叹口气,去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时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一般,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同样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他甚至都知道,其实从目前为止来看,因为自己前两年能够往返于现代和古代之间,自己的这一世,已经比上一世要好的多了,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摆脱无法再回现代的痛苦,因为,一起都已经不再他的掌控之中了!(未完待续。。)

第0765章 去大同

    人最大的恐惧,就是死亡,而死亡本身就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崇祯皇帝朱由检怕死,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次再死会变得怎么样,但是有一点他知道,他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永远的离开他的大明梦!

    明末政治腐败,农村破产,压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府谷等地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100余部。一部分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

    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开始登基之初,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但是这项政策很快就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重生之后改变了!

    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首领三百人,杀破重兵包围!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崇祯三年,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作为杨鹤手下干将,本该支持上司的“招抚政策”,可是洪承畴没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且并“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贼军”多达数万,这也是洪承畴出现在每本历史书上都是“反动人物”的原因。其实如果读过明末“贼军”史就不难发现,李自成、张献忠曾多次诈降。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再反。明朝多次对“贼军”剿而不死。就是因为这种诈降。由此可见。洪承畴在这方面是颇有先见之明的。

    但是,明廷无力养活大批饥民,已就抚者,纷纷再起!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办法再回去现代,没有办法弄来轰炸机高爆炸弹之后!本来已经看见了解决希望的辽东问题继续无解!而本来就无解的江南财阀问题则更加的突出,北面要打仗,南面又得不到经济支持!而中原反民们在如火如荼的起义浪潮中开始向着京畿地区集结,这就成为了当前摆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以检荀楼的身份踏上了前往大同的武装直升飞机!

    武装直升飞机由着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驾驶,飞机上是八十多个西厂武装太监们,杨启聪和高德威,当然,还有一个皇帝亲自下令带着的杨嗣昌!

    高德威不知道检少爷的真实身份是皇帝,而杨嗣昌就更不知道这个带着软皮面具,且一言不发的开着一个能够在高空中飞着的东西的人是什么人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一眼吐得浑身颤抖,双手死死的把着身下座椅的杨嗣昌,杨嗣昌虽然以知兵著称,却到底是一个文官。和高德威,还要杨启聪为首的这些西厂武装太监们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但是杨嗣昌却一次都没有叫苦!这部飞机上,杨嗣昌比所有人的官爵都要高出许多,已经跟他那现在还是三边总督的父亲杨鹤是平级干部了,却跟普通的官员一样,甚至有些像是一个普通的军士!

    这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欣赏杨嗣昌的一个原因,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上一世,其实就已经很了解杨嗣昌的为人是怎么样的了,杨嗣昌绝对是他的一个好帮手,是他手中少有的忠心耿耿,且才华出众的官员!这一点,甚至还要超过洪承畴!杨嗣昌的军事才能如果不如洪承畴的话,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忠诚方面,实在是要超出洪承畴太多,这也是在上一世,在杨嗣昌死后,对崇祯皇帝朱由检打击很大的一个原因!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丙辰科(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他23岁就督学浙江,后被提拔为陕西参政,是一位年少老成、有谋有略的能干之才。

    洪承畴在陕西出名是在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一次亲自去陕西的时候。当时,王左挂、苗美等率兵分列五营,南下进攻韩城,总督杨鹤手下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尚是参政的洪承畴率兵进援,斩杀叛兵首领300余人,解了韩城之围,洪承畴一下子出了大名。从此以后,他开始率兵打仗。由于他有谋有略,而且长期在陕西为官,熟悉陕西情形,所以他的部队在陕西打得不错,并赢得了不少声名。

    就在此年的六月前后,因原延绥巡抚张梦鲸被义军的凶猛之势惊吓而死,加上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次的金口赏拔!洪承畴一跃而升任延绥巡抚,成为地方大员。从此以后,洪承畴更是卖力,而且心狠手辣,胆大心细,做事利索。

    因为武装直升飞机上面有了杨嗣昌这个‘外人’,高德威便也不找检荀楼说话,否则他知道,检少爷即便是在西厂武装太监们面前,说话也是不会顾及什么的,从上一次跟着检少爷去遵化重镇轰炸的那一次起,他就清楚了西厂武装太监们跟皇家,跟王公公家的关系,这一次却多了一个杨嗣昌。

    杨嗣昌当然也不会找任何人说话,杨嗣昌心中很清楚这一次去三边是为了什么,他就是皇帝用来挟制自己父亲的一颗棋子,这一点,他在父亲给自己的书信中,早已经知晓了,杨鹤多次让他去陕西,他都没有去!杨嗣昌想去劝说父亲!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行的目的地却并不是韩城,而是大同,因为农民军的主力正在往山西集中!陕西和山西,都已经成为了农民军的聚集地!整个京畿地区的西面,反军已经形成了洪水之势!崇祯皇帝朱由检需要在韩城将他早先派出去的曹文诏,孙传庭和左良玉的人马都集中起来!

    左良玉的人马是左良玉自己的家底,崇祯皇帝朱由检心里很清楚,左良玉虽然是一个爱国的军阀,但是军阀毕竟是军阀,在国家强盛的时候,中央集权庞大!中央大军鼎盛,地方军阀其实是没有的,即便是有,也跟没有差不多,但是到了大明如今的危难局面,军阀就比比皆是了,即便是本来没有的一些地方,如果逼得急了,也会立刻出现军阀!即便是如同左良玉这样的爱国军阀,却也到底只是军阀而已,跟曹文诏和孙传庭的军队是不一样的,他们各自带领的一千人,都是自己的御林军中的班底!属于中央军!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办法再回现代之后,此时才会感叹自己的中央军还是太弱,太弱!外面只有两千人,而他的京畿地区,也就只有卢象升的四千多御林军,加起来都不到七千人,保卫京畿地区都不够!要想剿匪,固国!安民,他不得不依靠地方府兵和地方军阀的力量,而他的中央政权,直到目前为止,对地方政权的统治能力,还是微乎其微的!

    “检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大同吗?”在吐了半天之后,杨嗣昌忽然说了一句话。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有些意外,这次出行的目的地,他谁都没有告诉,就在目前为止,还属于军事秘密的范畴!杨嗣昌是不可能会知道的,而杨嗣昌一定是第一次做武装直升飞机,没有可能在天上还判断的出来要去哪里?(未完待续。。)

第0766章 救命稻草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面驾驶着武装直升飞机,一边看了杨嗣昌一眼,驾驶着飞机的时候,会让崇祯皇帝朱由检觉得自己还是很年轻,心情也会好一点点,在驾驶飞机的时候,会让他想起他学习开飞机的时光,会让他想起自己在现代的种种,会让他想起文黛琳,会让他想起蓝琪薇,还有那个他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的魏曼婷。

    “你一定会奇怪,我是怎么知道我们要去哪里的,对不对?”杨嗣昌的眼中什么都看不出来,要说起城府深,他并不输给他的父亲杨鹤,更不输给总是让人觉得是一副老农样子的洪承畴!

    崇祯皇帝朱由检依然没有说话,他不想说话,因为他知道以杨鹤的精明,只要自己跟他多说几句,他一定会发现自己就是皇帝本人,这次如果不是因为要对付杨鹤,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不会带着杨嗣昌过来的!他要用杨嗣昌来要挟杨鹤,这样做,虽然有些不上道,或者说上不了台面,但皇帝即便是再大的官员,却也同样是官场中人!官场里面就没有干净的东西,更何况现在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大明利益,为了皇室的利益,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论做什么,他都不会觉得过分,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知道,虽然自己的心态已经恢复的如同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差不多,但是性格,却只会比上一世的时候更加的夸张,这就如同一个极端的人,只会更加极端!

    一个穷怕了的人。不会因为短暂的富有而改变他的性格。而一旦这短暂的富有在很快的获得之后。又很快的失去了,这性格的弱点也会成几何倍数的放大,扩大,变得更加沉稳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同时变得更加的冷酷,无情,他将他所有的敌人,甚至将所有可能会成为敌人的人。都恨之入骨!

    如果只能这样活着,如果活着没有什么希望,与其倒在悲愤之时,不如让自己燃烧在仇恨的火焰顶峰!

    朕的愤怒,这个天穹无法装下!

    对于检荀楼的沉默,杨嗣昌并不以为意,淡淡的自己给出了答案,“很简单,上次的遵化轰炸,我听说了。大明有了检大人这样的人才,在这个战场。就只会去一个地方,去大同和曹文诏的军队回合,用轰炸来对付几十万反军!”

    崇祯皇帝朱由检再也忍不住了,他本来是想瞒着大明已经没有了轰炸机高爆炸弹的事情的,但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崇祯皇帝朱由检沉声道,“大明已经没有了轰炸机高爆炸弹了,这次就只能用步兵对付几十万反军!如果你老子不能带着陕西兵过来增援,京畿地区都有可能不保!”

    杨嗣昌大惊,他知道检荀楼的身份是王承恩的外甥,当然知道这话的可靠性,同时也很清楚此人将这么机密的事情告诉自己,如果这次父亲不来增援,被杀,将会是自己唯一的命运,但是杨嗣昌惊讶的地方却并不是自身的安危,“大明没有了炸弹?那么,那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苦笑一下,没有发出声音,带着软皮面具的他,自然也不会被别人看见表情!

    高德威也痛苦的点点头,自从昨日检大人跟他说了没有轰炸机高爆炸弹的事情之后,他自己也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缓过劲来!不要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高德威这样的外围人物,只要是忠于皇权,忠心于皇帝的人,没有哪个人在知道了这样的消息后,还能够镇定自若的!人人都希望所有的战争都能够像是上一次的遵化会战一般,通过几个轰炸机高爆炸弹就让形势朝着对大明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次真的非常难办,即便是杨鹤的一万多人过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官兵的人数连反军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高德威看见检少爷说话了,再也忍不住将心中的压抑之言吐出。

    杨嗣昌什么都没有说,他的才智是很高的,他当然清楚眼下的局面,实际上,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御林军使用了轰炸机高爆炸弹之前,他就已经对大明的形势非常的悲观了!甚至,要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御林军忽然使用了这么高新的武器,他都不敢想象,以这个皇帝的处事风格,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坚持到崇祯五年的!?

    杨嗣昌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一系列改革,谈不上彻底的反对,当然也谈不上彻底的支持,是一个中立派,但是他对于皇帝的以剿杀代替一切的蛮狠手段,是持着保留态度的!

    “我已经写信给父亲了,希望他以朝廷的大局为重,父亲的为人我知道,他一定会出现在这次的大同会战当中的。”杨嗣昌闭上了眼睛,冷静的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再说什么,他现在似乎对一切,也都是一种很冷漠的态度,在一次很重大的失败之后,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来说,没有办法再从现代弄来轰炸机高爆炸弹,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很重大的失败,他的心始终都无法走出谷底,一个人站在低处,看什么东西都是高高在上的!低处看着高处,尤其压抑,唯一不压抑的方法,就是不要去看,不要去想!

    但如果他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就可以不用去看,不要去想,碌碌无为的过一生,或者干脆死了算了,但他崇祯皇帝朱由检却真真实实的是一个帝王!他没有办法摆脱他的责任,如果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活着有一个东西在束缚着他的话,那,这种东西,只会是因为责任,而不是什么亲情,甚至是人们总爱津津乐道的爱情!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个软弱的人,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但他却不是一个会将感情放的比生命还重的人,他甚至是一个卑鄙到了极点,无耻成为了习惯的人!卑鄙无耻加自卑胆小就构成了一个千古最奇特的帝王。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不必面对杨嗣昌,却没有办法不面对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民族英雄、军事家。

    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秦良玉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土司夫人,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

    秦良玉深通韬略,文艺也有造诣,著有《固守石砫檄文》传世。

    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爵的女将军!

    崇祯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崇祯皇帝优诏褒美,晋封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召见平台,赐彩帛羊酒,并赋四诗旌其功。

    此时,在御林军还很虚弱,还很渺小,还不足以替皇帝分忧解难的时刻,四川军阀秦良玉则更像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救命稻草!不要说这颗救命稻草还不一定会拼死杀敌,就算是拼死,力量也还是太悬殊!(未完待续。。)

第0767章 秦良玉

    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却也十分清楚,军阀始终是军阀,秦良玉和她那拥有强悍战斗力的八千多白杆兵也不是万能的!更何况朝廷还亏欠了秦良玉的一家人!秦良玉的丈夫就是死在明庭手中!

    从北京用武装直升飞机飞抵大同,也就是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这让杨嗣昌又惊讶了一番。

    “如果大明多几个这样的空中飞行的东西,战斗力将是很可怕的。”杨嗣昌由衷的感慨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接话,他的心情很不好,一切都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武装直升飞机是不可能再有了,别说飞机,大明要是到了能够生产汽车的能力,还有谁可以跟大明对抗?他不想说话,而且再说下去,以杨嗣昌的精明,应该不用多久就会发现他是皇帝的秘密。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想着秦良玉的事情,如今手中有战斗力的部队实在是太少,这让他不得不依靠地方军阀,爱国军阀,秦良玉!

    秦良玉和朝廷的纠葛他是很清楚的,这得从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说起。马千乘,字肖容。石柱宣抚使。明朝将军,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县土司,妻为秦良玉(著名女将军、忠贞侯),子马祥麟(骠骑将军),孙马万年。1613年被内监邱乘云诬陷病死狱中。

    万历十六年(1588年),龙阳洞土司谭彦相等欲脱离石柱土司统治,石柱土司马斗斛为维系“土不出境”的祖训,遣子马千乘率兵围攻龙阳洞。征之。(湖北利川鱼木寨)

    万历二十年。刚满二十岁的秦良玉嫁给比自己大两岁的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

    万历二十二年。马千乘之父马斗斛已在石砫开矿,后来被查亏损而贬戍口外。当时马千乘也被收系。石砫女土官覃氏行石柱宣抚吏。

    万历二十三年,“土吏马邦聘谋夺其印,集众数千,围覃氏”,朝延“命四川抚,按谳其狱,事未决。” 族人凑足赎金。马千乘得以出狱掌印。

    万历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七月癸巳马千乘、秦良玉奉诣援朝抗倭。是月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掠合江、綦江。次年,贵州巡抚江东之派都司杨国柱率军三千进剿失利,杨国柱被杀。”

    万历二十七年,抗倭结束,朝廷任命李化龙总督川、湖、贵三省兵事,“并调刘綎及麻贵、陈璘、董一元等南征。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千乘以三千白杆兵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染上了暑疫,又因接待不恭,得罪了明朝派来监军的太监邱乘云,被邱乘云诬陷投入狱中。在狱中,得不到治疗调养,马千乘病重而死。

    马千乘死后,朝廷觉得他并无大罪,所以仍保留了他家石砫宣抚史的世袭职位。而这时马家的继承人马祥麟年龄尚幼,朝延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官职。

    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朝廷是愧对了马家的,但是他也不得不防着秦良玉和马祥麟,这也是他在秦良玉自己散了家财北上勤王后,还一直留住马祥麟在京畿地区的一个主要原因,谁也不舍得用自己的地方兵去填补朝廷的窟窿!人都是有私心的,否则就是圣人,是神仙。

    白杆兵,明朝末期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此兵种所持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当年秦良玉就率领这支军队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获得赫赫功勋。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明末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周遭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围攻成都城。他们四处攻击,烧杀抢掠,残暴至极。播州在现在贵州省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叛匪,马千乘与秦良玉率领三千白杆兵也在其中。由于白杆兵特殊的装备和长期严格的山地训练,因此在播州的战争中十分得心应手,经常给予叛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不论怎样山峻岭高,白杆军都能出奇而至,宛如神兵从天而降,令叛军闻风丧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大金‘(后金),开始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两年后,萨尔浒一役(战场在今辽宁抚顺以东),明军惨败,诸营皆溃。自此之后,驻辽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

    东北告急,在此大背景下,明朝在全国范围内征精兵援辽。秦良玉闻调,立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筹马集粮,保障后勤供应。为此,明廷授秦良玉三品官服。

    沈阳之战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八旗兵,大战中杀八旗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八旗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朝大震。清兵趁机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明朝廷再次诏今天下诸军镇边勤王,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应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秦良玉的部队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开始了全面进攻。年己五十五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所有白杆兵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连收复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未完待续。。)

第0768章 雁门关

    京师保卫战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领导,亲眼见证的,他深深的被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而感动着,但是抵御外敌还好一些,这是卫国战争,让秦良玉的白杆兵帮着自己去剿杀反民大军,这就需要朝廷正统的军队,需要自己的御林军和三边大军这样的专职服务于皇帝的军队了!他的性格让他不忍心开口。

    优柔寡断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有着面子薄的特点,他绝对不是一个脸皮厚,随便就能够对别人提出要求的人,而且,此时的明庭非常衰落,除了秦良玉这样少数的地方爱国武装,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军队会听从皇帝的调派,他怎么好意思让白杆兵这种,纯粹是靠着马家的家族体系组建起来的军队而去反民大军血战呢?

    大同上空的白云层层叠叠,这是一个深春的好时节,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却无心欣赏这空中的美景。他驾驶着武装直升飞机在大同上空盘旋了一周,不确定该在哪里着陆,他自己也并没有想好。

    “问清楚了曹文诏和孙传庭军队的具体位置了吗?”崇祯皇帝朱由检问身边的副手高德威,高德威即锦衣卫的大头领,同时也是检荀楼的直属跟班,虽然他的品级已经远远的高出于检荀楼的那个从七品的小旗头衔。

    高德威点点头,“大同城内驻防的都是秦良玉的大军,共计八千多人,而孙传庭的一千大军在宁武关驻防,曹文诏的一千大军在雁门关驻扎。至于杨鹤大军的消息并不确切,一直在陕西至山西周边调动。具体人数也不确切。”

    崇祯皇帝朱由检嗯了一声。什么都没有说。他已经想好了去哪里。他跟秦良玉之间并没有无线电系统联系,一方面是出于对军事秘密的保护,另一方面,他没有办法将全部是靠着家族体系组成的秦良玉的白杆兵划入自己的中央军。这就是他和秦良玉军队之间的微妙关系。

    杨嗣昌同样什么也没有说,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检大人对自己有所防备,而且以他的城府,一般是不跟不熟悉的人说太多话的,更何况这个人是王承恩的外甥。是皇上身边亲近的人,在这一世,杨嗣昌和皇帝还没有过接触。

    但是杨嗣昌听见了一点点关于父亲的消息,还是很欣慰的,父亲的三边大军移动到了陕西和山西交汇的周边,说明父亲的心,还是在朝廷的身上的。

    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 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眼,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

    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 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

    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华所说的战国良将李牧的故事。史载,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 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将武装直升飞机停靠在雁门关,并不是不放心秦良玉会对自己怎么样,他是完全相信秦良玉的爱国情怀的,他只是希望离着前线更近一些,得到的消息更确实,更快捷一些,反正他有武装直升飞机,也不用担心自己有什么危险。(未完待续。。)

第0769章 厌倦了

    曹文诏和孙传庭没有合兵一处,曹文诏暂时驻扎在雁门关,而孙传庭的大军则驻扎在宁武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选择到曹文诏的军中,而不是去离着前线战场更近的宁武关,也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的,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其实也愧对曹文诏,如果他是蒋公的话,曹文诏实在是他手中的第一王牌张灵甫,是明末战场上真正的屡战屡胜的常胜战将!曹文诏即便是没有杨嗣昌和洪承畴一般的帅才,也绝对是战将中的第一号人物!

    上一世,曹文诏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最高统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人,就难辞其咎,一方面他对人总是心存疑虑,这是他性格的一个弱点,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勾心斗角,监军太监,地方实力派的洪承畴,还有地方的巡抚大员,能者多招惹嫉妒,又多恃才傲物!说曹文诏坏话的人实在太多,最后让他的第一王牌莫名其妙的就在对反民的作战中战死了。

    曹文诏的死,也无疑给了身为大明王朝最高统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以很大的打击!他手中的能者本来就并不多,乱世出英豪,那都指的是民间,指的是那些想上位,想尝一尝九五之尊滋味的人,而不是指朝廷,更不可能指一个已经正在倒塌中的帝国大厦!

    曹文诏和一千多官兵都没有见过这种在天上飞的东西,但是有了无线电的联系,知道是皇帝的亲信检大人到了。大家带着敬畏之心看着武装直升飞机的降落。

    崇祯皇帝朱由检停了武装直升飞机。熄火。让杨启聪分派十名西厂武装太监们驻守飞机,自己则带着其他人下飞机。

    曹文诏的军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指派给他的御林军精锐一千人,经过了一年多的野战,更加的精锐,也更加的训练有素,虽然人数不多,却像模像样!

    曹文诏从两排站得整整齐齐的亲兵当中穿过,给下了飞机的检荀楼行了一个大明御林军的标准军礼。不管是穿着还是军姿,这支军队,都有别于地方武装,更是比各地府兵的战斗力强上五倍不止!

    带着软皮面具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些都是按照他的要求,在经过了现代化的军事纪律之后,形成的御林军独有的特色。

    “曹将军辛苦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道,他现在看见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在原来,他只要是跟自己的御林军在一起的时候。甚至比跟天下最美的美女在一起更让他激情澎湃的。

    曹文诏也是淡淡的一笑,“检大人辛苦了。久仰大名!听说遵化轰炸就是检大人亲自指挥的,大壮我大明全军的士气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这次他来前线,就没有下达由自己做前敌总指挥的圣旨,他对指挥这种古代步兵的大规模会战,还是有着自知之明的,他绝不是曹文诏和洪承畴等人的水平,“不值一提,都是皇上的福泽,和将士们的功劳。”

    曹文诏以为检大人谦虚,也不以为意,带着检荀楼,杨鹤,高德威,以及检荀楼的一众亲随,前往雁门关主楼休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这雄伟的关隘,由衷的感慨道,“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由陈平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曹文诏点点头,“战争都要靠实力和勇气说话,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大人现在在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杨将军祠堂。”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当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

    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陉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天险”。

    想着祖宗们当年的丰功伟绩,如今在自己的手中凋零至此,帝国的核心京畿地区,竟然马上就要在反民大军的直接打击之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心中并没有多少的感触,只是一阵淡淡的厌倦,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未完待续。。)

第0770章 调整心态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现代虽然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但是,但凡是跟北方有关的历史小说,或者是武侠小说,无不爱将雁门关放在一个很重要,也很神秘伟岸的地位,这里的确值得大写特写,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步步走来的一个丰碑!

    也是一副满身伤痕的威武雄壮的男人身体!这雁门关记载了历史的太多!

    崇祯皇帝朱由检本来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当他面对了一次重大的心理挫败之后,他现在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这才是他目前最大的问题!他要调整心态!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再跟曹文诏谈论这些典故,转移了话题,“杨鹤现在的动向。你有确实的搜集情报吗?锦衣卫的密探来报。杨鹤大军正在山陕边境一带活动调派。”

    曹文诏听检大人问起了杨鹤军队的动向。也急忙正色应答,要考察一个将领的水平,对敌我和友军的动向态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杨鹤大军共计两万五千人,都集中在了偏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暗自一惊!却并不露声色,“杨鹤有这么多人吗?”

    高德威的锦衣卫密探的情报是提供的杨鹤大军共计一万多人,而曹文诏此时所说杨鹤有两万五千多人,差了一倍多呢!

    高德威也是一惊!急忙辩解道。“曹大人,你这情报是哪里来的?我的情报是有专人跟随搜罗。”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直让杨嗣昌跟着自己的身边,即便是跟曹文诏讨论军情,也并没有要避开曹文诏的意思!杨嗣昌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这次他来,并没有被委任具体的职司,他就纯粹是一个棋子!仿佛众人不是在谈论杨鹤,不是在谈论他自己的父亲,但是杨嗣昌的心中是很酸楚的。如果今天是父亲在宁武关,而不是在偏关。那情形就会大不相同!概因为!偏关在后,而宁武关在前。而且从偏关,可以随时的退出关外去,这战略意图,不用说就知道了!单是从父亲的布防,就可以看出来剿灭反民大军的决心是很低的!

    曹文诏淡淡的一笑,“高大人不用急躁,你的情报也没有错误,但是我的更加的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呢?杨鹤为什么要驻防偏关,我可以大着胆子说,其心可诛!杨鹤驻守偏关,绝对不是要来跟反民大军作战的,而是为了保护三边那些旧将官们的辖地的,单单是酒曲和府谷一带,就是三边驻军长期屯田的地方,这里的旧将官家丁加在一起,至少上万,随时可以组成一支比三边大军更具战斗力的军队!”

    杨嗣昌大惊,如果刚才曹文诏说的话还是在影射的话,现在就是直接的指控了,而且当着身份特殊的检荀楼指控,等于是直接跟皇帝说,也差不多了!

    但是杨嗣昌什么都没有说。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却也什么都没有说,良久才道,“我都知道了,你马上让人去联络秦良玉将军和杨鹤,还有孙传庭到雁门关来,召集一次对敌统筹会议,要求接到通传,即刻赶到!”

    曹文诏点点头,看了身边的杨嗣昌一眼,并没有停留,吩咐身边的亲兵马上安排饭食招待检荀楼一行人,自己则下去安排。

    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没有马上进入主楼休息,而是点燃了一根雪茄,他的雪茄也快要抽完了,看着雄伟的雁门关,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炀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在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关署、东城兵盘、西城兵盘、点将台、六郎城、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六十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自己手中有如此雄伟的关隘,但是却只有两千多能够直接调动的军队,两千多军队,对阵二十多万反民大军,他该怎么办?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是知道杨鹤的人品的,他不相信杨鹤真的会造反,其实杨鹤也属于一个袁崇焕一般的人物,只是杨鹤的能力比袁崇焕更差,而城府则比袁崇焕更深!说到打仗,杨鹤是肯定不行的,说到做官,说到自保,十个袁崇焕也抵不上一个杨鹤,当初让杨鹤来三边当这个三边总督,也是因为明庭是实在没有人来了!(未完待续。。)

第0771章 杨鹤洪承畴

    崇祯皇帝朱由检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他不知道自己这次来三边,到底是对还是错,自己来旅游的吗?来看风景的吗?自己到底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难道真的应该老老实实的坐在北京城活着天津城里面,看着历史一步步的走,一切都听天由命不成?

    高德威来请检荀楼去用餐,“少爷,好歹先吃一点东西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轻轻的摆摆手,“你去跟曹文诏的人汇总了反民大军的情报了吗?”

    高德威点点头,将刚才这一会功夫,跟曹文诏的亲随将领汇总的反民大军情报拿给检大人查看。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早就对反民大军十分的了解了,只是再一次的确认而已,不管他承不承认,他就是一个谁都不放心,只放心自己的人。

    如今的反军首领是王自用!王自用,陕西绥德人,一名王和尚,号紫金梁。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崇祯元年(1628年),与混天王等起义,为王嘉胤部属。王嘉胤死,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号为三十六营,众二十余万。次年,进围沁水,活跃于豫北,复北进山西榆次、寿阳,紧逼太原。

    经过了两年多的与官军斗争,对抗,农民军的战斗力也在提升进步当中!他们的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

    太原城的历史作用和战略作用。在北方。甚至在整个大明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可以说,崇祯皇帝朱由检丢不起太原,丢了太原,让反民大军在太原站稳脚跟的话,天下大乱!会立刻动摇整个大明王朝的根基。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是已经有些不管不顾了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敢想象这种后果!

    “不知道杨鹤会不会来跟我们回合?要是四路人马能够集结在一起,还是能够跟反民大军一战的。”高德威小心翼翼道,他其实是说的好听,心中实在没有谱儿,如果让反民大军拿下了太原城,再进一步的跨过了三关,整个京畿地区就都在反民大军的直接打击之下了,而京畿地区目前就只剩下卢象升的四千多大军。还是在刚刚跟建奴大战过之后,伤兵不少的情况下。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说话,直接进入了雁门关的主楼。吃了点东西,在为他安排的床铺上面和衣而卧。北方的寒冷还没有过去,他就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一般,想着的仅仅是吃饭睡觉,再多想一些的话,就会觉得十分的疲惫。

    崇祯皇帝朱由检感觉自己在拖着日子过,或者说是日子在拖着他过,他就像是一个行尸走肉。

    崇祯皇帝朱由检发现自己渐渐的竟然有些害怕生活,他害怕了这个时代,这个他曾经到过一次的时代,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喜欢重生的人都盼望着再回到从前?那是因为他们的需求很低,很简单,如果他们想跟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样,让整个大明,让一个这个世界最大的帝国富强起来,如果要求是这么高的话,他们就一定不会再去想着怎么回到过去的事情了。

    偏关县古称林湖、始称偏头关、偏头寨,五代置偏头砦,元改偏头关,清改称偏关县。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于神池、朔州两县毗邻。县境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58 千米,全县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

    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偏关县的由来,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 “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地东仰西伏,故名。” ,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

    五代北汉乾佑四年,刘崇在晋阳称帝时于韩光岭(今偏关城东一里处的山梁上)建立偏头寨。

    北汉天会元年(957年)北汉王刘钧继而在原址扩展建寨,寨为土夯高墙。偏头寨东靠双凤山,西俯关河川,“地控西北,为守城之权舆”。又西距黄河20里,杨继业、杨延昭与契丹征战于雁门、偏头一带。杨家将在这块土地上兵来将往,浴血疆场,威镇三关,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代佳话。

    辽于今县境东部置宁边州,属西南招讨司。

    金正隆三年(1158)析置宁边县为州治。元至元四年(1338)废。明成化二年(1466)置偏头关千户所,治今城关,属太原府。

    明代长城设九边重镇防守,其中太原镇又称山西镇驻防偏头关,管辖的长城西起保德,东达黄榆岭(今山西和顺县),全长800公里。其中在偏关境内分大边、二边、三边、四边、黄河边,内边计六条长城,再加北魏长城、北齐长城,总长500公里。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

    “雁门关曹文诏大人派人来报,京师特使检荀楼大人请大人即刻到雁门关去参加对反民大军的战前会议。”一个士卒飞奔而至。

    杨鹤的老眼猛的睁开,“少爷在雁门关吗?”

    士卒点点头,“在,小的特地跟那信使打听过了。”

    杨鹤身边的洪承畴一直没有说话,眼睛始终眯细着,却一直在暗中观察杨鹤的表情变化,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看见,杨鹤那张满是皱褶的老脸上面,什么变化都没有,像是一张死人的脸。

    杨鹤轻轻的摆摆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你怎么看?”等那亲兵一去,杨鹤马上看着洪承畴问道。

    洪承畴微微的沉吟一下,急忙道,“学生都听恩师的。”

    杨鹤苦笑着摆摆手,“不是都听我的,大明的账都算到我们的头上,实在是说不过去,反民越剿越多,谁也不想!看来皇上这次是要动我了,我只求能够保住嗣昌不受牵连,保住你不受牵连,足矣!”

    洪承畴微微的有些感动,平心而论,杨鹤实在是待他不错,一个上司如果不提携下属,下属万难有机会发展,而且这次皇上亲自下旨赏拔他成为延绥巡抚,他也是对杨鹤感恩戴德的,觉得杨鹤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至少没有参劾过他,世上没有多少上司能够看着下属飞黄腾达的,尤其是非亲非故,官场上的事情,洪承畴并不懂的少。

    明朝的灭亡是多方面的,很多制度,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掩盖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当面临重大考验的时候,封建官僚体制本身,就会成为推翻政权的一座大山!(未完待续。。)

第0772章 杨鹤用计谋

    “恩师,事情也没有到那一步,我看,咱们还是去的好,检大人上次虽然跟您闹过一些不愉快,但是您不是还是慧仪姑娘的义父吗?看着这层关系,他应该不会怎么为难您的啊?而且,请恕学生直言,您不是也从来都没有动过旁的心思吗?”洪承畴斟酌着字眼。

    旁的心思,还用问是什么意思吗?只是这话实在是不能说出来,其实大明的官员,从头到尾也没有多少人动过反心,就算是辽东将门,就算是权势滔天的祖大寿,也都没有动过这个心思,这就是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的教化之道,动了这心思,跟欺师灭祖,跟将自己直接扔到火堆中,实在是没有多少区别,人不到最后一步,都不会走这一步。

    杨鹤懂洪承畴的意思,不由的苦笑一下,“我杨鹤的心思,只有你是最懂的,不要说是没有动过那心思,就是想一想,我都头疼的厉害!而且,知子莫若父,我又怎么会不知道我家嗣昌的心思?即便是我这样想过,我家嗣昌也是绝对不会走这条路的,我只是不甘心,我一个人死了不算什么,我得帮嗣昌铺好路,同样得帮你铺好路,有实力,才有说话的权力,这个道理,你看明白了吗?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弹劾我,我还在这个位置上面,这也是皇上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拿掉我的原因。”

    洪承畴点点头,苦笑了一下,“乱世难为官,苦了老师了。”

    杨嗣昌的老眼一瞪!“跟来报信的人说。要来。也是他们都到咱偏关来!我现在还是三边总督。凭什么我到雁门关去?怎么样也不能离了咱陕西的地界!要死,也得把话说清楚了再死!”

    洪承畴微微的一惊,杨鹤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很清楚的,老头虽然平时谨小慎微的,但是能够一步步的做到朝中重臣!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更何况还敢自己请旨来担任这个三边总督,这个天下谁都不敢做的总督!这魄力。绝对不像是老头的老脸一般古井不波!

    经过了上一次的韩城事情,洪承畴越发的无法琢磨老头的意思,刚才试探老头到底会不会谋反,就是他心中没有底的表现!不敢走这一步是一回事情,但是皇帝亲自赏拔自己担任这个延绥巡抚,显然就是已经动了让他接替杨鹤出任三边总督的意思了啊!这一点,洪承畴比谁都清楚,这可能是他天大的机会,也同样 是他天大的危险!谁知道杨鹤在关键时刻,会不会连自己一起干掉?

    “老师。这不太好吧?那个检大人的职衔虽然低微,但是身份可不比任何一个阁臣要低的啊?”洪承畴的声音压的更低。说话也愈发的小心翼翼。

    杨鹤看了洪承畴一眼,微微的一笑,“你不用怕,我不会将他们怎么样,只要他们敢来,老夫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大不了就是舍弃这颗老头,反正老夫都是黄土埋到了脖颈子的人了,有这位检大人的话,就是有了王承恩的话,同样等于是有了皇上的话,我这颗老头,才送的不亏。”

    洪承畴一看再说也是无用,碍于老头这几年在三边打下的根基,不敢再说什么,急忙下去传达老头的意思。

    不出半日,身在宁武关的孙传庭就已经赶到了雁门关!

    宁武关为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地。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先后属崞县、静乐县。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

    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后,关城周围约2公里,基宽15米,顶宽7.5米,墙高约10米,城东、西、南三面开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抚魏绅主持,拓广关城,周长3500多米,加辟北门,建飞楼于其上,起名为镇朔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关城周长七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关城又被扩展为周围约3.5公里。城墙增高了1.5米,并加开了北门,不过这时的城墙仍为黄土夯筑,砖城墙是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万历年间,在全部用青砖包砌城墙的同时,还修建了东西2座城门楼,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关城不仅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的边墙。宁武距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万历末年,增高城墙,加以砖包,关城更为坚固雄壮。

    当时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形成了外边与内边。而内边者,就是指起山西偏关县,经神池、宁武、代县、朔县、河北蔚县等地,抵河北延庆县的内线长城,蜿蜒1000多公里。在这条防线上,创关设堡,驻守军队。在河北境内者,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孙传庭和曹文诏在宁武关和雁门关止步不前,一方面是因为要抗拒反民大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得不到民心的支持,加上朝廷没有那么多的粮草招抚难民,他们两个人举步维艰!

    而距离雁门关差不多距离的大同城驻防的秦良玉则在三日后才抵达了雁门关,从孙传庭,秦良玉和杨鹤三人对待检荀楼召集这次战前会议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三人对这次围剿反民大军的态度。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在两日前就收到了杨鹤的回书了,在亲自去迎接秦良玉到来的时候,当即道,“秦将军,你怎么看杨鹤的回书?”

    秦良玉哼了一声,虽然是五十多岁快六十岁的年纪,依然是心如烈火!“他杨鹤是什么东西?我秦良玉可以来,他不可以来?凭什么要我们去他的偏门关?身为三边总督,他这个时候最应该在的地方就是太原城,如果他现在在太原城中,我说什么也要去的!”

    秦良玉发脾气是有道理的,虽然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虽然资历肯定是不如杨鹤,但是秦良玉有发脾气的资本!(未完待续。。)

第0773章 山中疾行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知道让秦良玉跟自己一起去偏门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不找到杨鹤的三边主力军队,这么点人马,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反民大军一战的资本!“那么就请秦将军在此稍等了,我和杨嗣昌去偏门关亲自请这位三边总督来会,他应该会给面子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这句话一出,不但是高德威急了,就连杨嗣昌也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检荀楼敢去偏门关!这不是开玩笑的,虽然一心向着朝廷,但是杨嗣昌也是很清楚自己父亲的为人的!

    “万万不可啊!大人,要不然,我这个锦衣卫都督去请他吧,这总可以了吧?”高德威想都没有想,急道!高德威对检荀楼的感情实在是非常的深厚,高德威和高德猛两兄弟,就是真的将检荀楼当成了自己的少爷,自己的异姓弟弟!

    杨嗣昌也道,“检大人,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杨某亲自去一趟偏门关,如果父亲不来,我杨嗣昌就从偏门关的城墙上面跳下去!”

    听见杨嗣昌这么一说,秦良玉,孙传庭和曹文诏三人才对这个相貌不是很出众的杨鹤儿子,刮目相看了些,如果不是因为杨嗣昌是杨鹤的儿子,真不会让他们这些军中人物多看半眼。同时也使得三人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三个人当然知道,如果没有杨鹤的三边军队,单凭他们的力量,万万不可能阻止农民军的大军的!

    一万多一点人马。怎么跟二十多万近三十万大军对抗?更何况这三十万大军中。现在已经有了至少十万人的老营军队。什么叫老营军队?这些人的战斗力已经完全不输给府兵,长期靠着打仗为生,这就跟当初刚刚起义的农民,有了本质的区别!

    秦良玉不耐烦道,“既然检大人这么说了,我秦良玉能去皇上的金銮殿,还怕去他杨鹤的偏关不成!我就陪你去一起去,他还敢做反?”

    孙传庭和曹文诏也点头称是。两个人深受皇恩,而王承恩和皇上的关系,眼前的这位检大人和王承恩的关系,他们都是清清楚楚的,曹文诏横眉一笑,“秦将军说的是,检大人,我亲自带着五百亲兵护卫,我看他还敢闹出什么幺蛾子不成?本来身为三边总督,不将心思放在如何杀敌。专门向着如何摆谱,如何的在同僚们面前动心机。就够让人厌烦的了。”

    孙传庭也叹口气,“检大人,我一般不喜欢说人是非,我和曹大人的日子实在太苦了,我们早就想打过陕西去杀敌,但是没有百姓的支持倒也罢了,还得不到他杨鹤的半分支持!没有粮饷,寸步难行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再说什么,他就是想早日促成众人的共商大业!只有四路在山陕战场最有战斗力的作战部队早点联手,才能够对付反民大军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相信杨鹤敢杀自己,他对杨鹤不敢说了解,但是他对杨嗣昌是很了解的!他不信杨鹤为了自己,连儿子都不要了,大明这个时候的人,或者说中国任何时候的人,只要有半分人性,没有哪个老子会不顾及儿子的安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信,世上有这样的人,这也是他没有将杨鹤当作一回事的一个原因。

    “既如此,那么就辛苦秦将军和二位大人跟我一起走一遭了,早日商量如何对付反民大军,早日解除京畿地区的威胁,这才是正道。不过,曹大人,你就不用带人去了,带几个亲随足矣,我们又不是去打仗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道,他并不着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现在想着急,也着急不起来,这就是一个人的心态老了,上进心不足了的关系,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跟当初刚刚重生到大明的时候心态,天差地别,他不想这样,但他就是真的急不起来!

    曹文诏,秦良玉,孙传庭都接受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安排。

    高德威眼看劝说没有用,只得跟杨启聪暗中交代要加强对检荀楼的安全戒备,同时要注意控制好杨嗣昌!防止到了偏关被营救!

    其实就是高德威不说,世上也没有人会比杨启聪和他的西厂武装太监们更重视对皇帝的保护的,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带着软皮面具的青年人,就是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高德威,杨启聪,秦良玉,曹文诏,孙传庭,以及各自随从,加上西厂武装太监们,总共不到二百人,轻装简行,疾行在这蛮荒的山路间!

    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当时北方诸民族只要南下,必经三关。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当时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历史上因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封建主南下掠掳,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在很多历史时期,这里的战争几乎连年不断。在宁武关千百年来的战争纪录中,最后一场大仗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

    当北同蒲铁路线上北上的列车像一条巨龙一样,由煤乡轩岗西北的崇山峻岭中穿越而过之后,眼前,一座现代化的小城便出现在铁路线西的河谷中,这就是古代的晋北重镇——宁武关的所在地。宁武关故址就是今山西省宁武县城,当吕梁山脉北支芦芽山和云中山交会的谷口。谷口宽广,敞向北面的朔县盆地。三面环山,北倚内长城,深居于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势稳固,易守难攻。这里处于大同、朔县联合盆地的南缘,地形高亢。山西省内两条大河桑干河和汾河却取源于此,分流南北。东西两面又有滹沱河、黄河的支流由此流出。因此,这里虽是山区,却具路通四方之利,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达太原。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

    一众人等行进在这崎岖的山道中,却是有说有笑,秦良玉在讲着她那些传奇般的战斗故事,而曹文诏和孙传庭也是大加赞赏,两个人也颇为投机,高德威偶尔插两句话,却也恰到好处,让人感觉不出来这是一帮即将面临生死大战的将领们!

    “我老曹最佩服的就是皇上,皇上不但心胸广阔,而且武功盖世,在角山长城我老曹被皇上生擒,那场面,你们要是见到了,就知道皇上的功夫是怎么的出神入化了啊!”曹文诏虽然身高,但是消瘦,脾气却很刚猛。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曹文诏说起自己,打断了自己欣赏景色的思绪。

    秦良玉点点头,爽朗的大笑着,“不错,咱大明要是早一些出个皇上这样的皇上,早不是这幅局面了,前两朝,哎,不提了!”

    曹文诏的话题,让高德威和孙传庭也来了兴趣,两个人都大说皇上的好话,虽然两个人也没有跟以皇帝身份出现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见过几次。(未完待续。。)

第0774章 害怕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由的自责起来,在跟这些人比起来,自己难道不应该害羞吗?为什么所有人在面对巨大的压力的时候,都可以开朗,都可以不萦于怀,为什么自己的心就这么小?为什么自己的天地要始终放在生死的压力中?

    是自己的压力太大?还是自己的心太小?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扪心自问,开始反思自己的这个人,反思自己的心,即便只能在大明待着了,即便是没有了外界的帮助了,即便是不能再回现代弄那能够大规模杀伤敌人的轰炸机高爆炸弹了,是不是也应该振作自己的精神,应该好好的过完这一世!?当初的信心呢?当初的豪情壮志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着宁武关这巍峨的关隘!崇祯皇帝朱由检突然大吼了一句,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高德威看见少爷终于开心了一些,也高兴了起来,“少爷,你早该这样了,你知道我看见这些日子,你都不爱说话了,多憋屈的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淡淡的一笑,“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的得失心太重,自己给自己制造了障碍,都是我的错。”

    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一次认错,当然,这是他不作为皇帝的身份,如果他是皇帝的身份的话,他还是不会认错的!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只感觉自己现在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人的心态,不像是刚才那种仿佛是七八十岁的老头,等死一般的心态了!

    人的心态。其实跟人的实际年龄。关系并不大。要怎么样保持一颗童心,这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要让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天都保持着一份渴望,一份对生命的追求。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一次感悟了不少人生,这段失去了回现代的机会的,心情压抑的日子,实在对他也有所帮助。最终,是他的坚强的意志力,那股永不服输的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否则的话,也许他会抑郁而死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重新收拾心情,看着巍峨的宁武关,反思着自己上一世经历的种种!还有他的大明王朝!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的朝代。从推翻元朝开始,明朝就不断的与少数民族征战。先是蒙古,最后亡于清。朱元璋建国之初。深知国力衰弱,而又没能将“大元”残余势力扫清。于是派遣朱棣驻北。从战略上来说就是遏制蒙古入侵。而燕王征南之后,可能源于夺了侄子帝位而愧对祖先,于是迁都北京。然而这个迁都的举动,却将大明王朝的中心近距离地展现在蒙古面前。于是朱棣在永乐十年以后开始北征。五次北征之后,除前两次有所斩获外,其余多为劳民伤财,使得刚刚恢复的经济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后世子孙留下了长久不息的战争隐患。

    明宪宗朱见深是朱棣之后明代不多几个有些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朝代建立宁武关其实是有特殊含义的。明宪宗的父亲就是创造被生擒“奇迹”的鲁莽皇帝明英宗。在明英宗时,当时的蒙古在漠北的势力已经一分为二,瓦剌与鞑靼,瓦剌强大了起来,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边。太监王振鼓动英宗发动对瓦剌御架亲征,但是准备不足,粮饷接济不足,前线屡屡失败。形势不好,英宗撤军,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被包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为避免被瓦剌威胁,明王朝立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随后朱见深太子位置被废。“夺门之变”后,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然而在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朱见深继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而在成化三年就建立宁武关就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辙,防患于未然。在此之后,宁武关的防御功能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有效的挡住了蒙古的入侵。明正德八年(1513)蒙古骑兵从大同入犯,进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晋中。守关官兵奋起抵抗,战败蒙古兵,保卫了晋中的安全。宁武关的创设、加固以及沿关防戍的修筑,将偏头、雁门、宁武三关连为一线,有效地加强了明朝北部边防,在相当时期内,保障了三晋人民的安全。

    当时关防的设置,不仅有警边御敌的意图,同时也有防止和镇压国内反抗的意图。由于前几任皇帝的横征暴敛,以及对于蒙古的多次用兵,到了崇祯皇帝期间,国库空虚。而此时蒙古势力逐渐弱小,满洲势力大增。为取得战争胜利,崇祯皇帝加征兵饷。朝廷征一分,官员征十分。在朝野腐败的情况下,激起了民变。李自成从陕西起义。在对大明朝的战争中,宁武一战非常惨烈。宁武破则北京危险。因此在此战上,双方都拼尽全力。明末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极其重要的大战。但攻关的却不是来自北方的入侵,而是来自后方的攻击。

    当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陕、晋大地时,宁武关又成为抵御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北上的堡垒。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后,随即率大军北渡黄河,取道山西进行北伐。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太原。当向北攻克雁门关准备攻击大同时,发现明军在宁武关聚集了大批军队,有侧击起义军的企图。当时李自成由于曾经在罗城吃过周遇吉的败仗,认为他是一块硬骨头,是有些害怕的。所以准备放弃攻打宁武关,绕城而走,直取大同,尽快攻击北京皇城,然后再攻击无援的宁武。后来在军师的劝说下,以及宁武关在

    三关中相互策应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奋战七昼夜以惨重的代价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如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这一战整整打了七个昼夜,起义军经血战最终破城全歼了守关的明军,但打的却十分艰苦。这一战也充分见证了宁武关的险要和坚固。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却坚定了崇祯誓不南迁的决心。他认为凭借层层险关足可窒碍起义军的攻势,可从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师的到来。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宁武大战之后,大同、宣化、居庸关的三处守军,以及调去的援军,竟然全部不战而降。层层险关要塞全成了摆设,致使起义军一路长驱直入,迅速包围了北京城。在那场势如破竹的农民起义中,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付出了惨重代价,以至于到处开仓放粮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烧宁武关,说明了宁武关的坚固与险要,如此惨烈的战争也说明了宁武关在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宁武关也因此闻名天下。宁武关见证明王朝的衰败,其实某种程度上不也说明:真正的关口不在外形,而更在人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觉得焦躁不安起来,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全起来,在心态得到了调整之后,他此时的害怕,跟刚才的害怕,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分别,刚才他是怕将来怎么死,现在,他是在害怕眼前会怎么样去死,杨鹤是他害怕的一个源头!

    有时候,人知道害怕,比不知道害怕,还要好的多!(未完待续。。)

第0775章 五百刀斧手

    本来有武装直升飞机,有七十多个西厂武装太监们的保护,有高德威,杨启聪,秦良玉,曹文诏和孙传庭在身边,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不用担心杨鹤会拿自己怎么样的,毕竟杨鹤即便是想拿自己怎么样,现在有这么多的高官相随,杨鹤手下的人也不可能会全数的跟随杨鹤造反啊。只要人心不齐,是办不成什么大事的,更何况是像造反这样的事情,所以官军造反的难度,要比普通老百姓高出许多来。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没有来由的觉得一阵心慌,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而这段路,又真的谈不上太长!一路过关隘,人少城高,城墙上面的道路是很平坦的,更何况这些常年出身于军旅之人。崇祯皇帝朱由检甚至希望走满一些。

    不几个时辰,杨鹤带着洪承畴,贺人龙等一众三边高级官员,亲自出来偏关,迎接检荀楼大人一行人!杨鹤没有想到检荀楼会来的这么快,也没有想到高德威,杨启聪,秦良玉,曹文诏和孙传庭会在检荀楼身边跟着他一起来!

    “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老夫抱病在身,不得已让诸位大人屈尊偏关,愧之,惭之。”杨鹤一副儒生装扮,既不带盔甲,亦不穿官服,仿佛一个乡下的教书先生,上来就一揖到地。

    不管怎么说,杨鹤的风度还是有的,虽然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但是一个人的气质还是比外表更重要的,即便是穿着布衣。杨鹤也仍然大员气场十足!鹤发银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慈祥的老者!

    杨鹤此时毕竟还是三边总督。在场的众人,任凭谁也没有他的官职大,如果说蓟辽总督是天下第一总督的话,自从袁崇焕被杀,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没有再任命谁为蓟辽总督,杨鹤这个三边总督,实在是当今天下职权最大的总督了,看他这幅谦恭模样。即便是如秦良玉一般的烈火性子,也没有办法对老头发作。

    带着软皮面具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做声,在这里,他并不是最大的官职,而且这次出京,他也并没有给自己安排什么职衔,就连圣旨也没有带,因为带了圣旨,他也控制不了像是杨鹤,洪承畴和秦良玉这样的自主实力派!而控制曹文诏和孙传庭则不需要圣旨。所以他就没有带。

    秦良玉哈哈大笑,“原来杨总督抱恙在身。这倒是可以理解的,我就说,如果如同传言一般,杨总督不是真心想杀敌的话,也不会到这偏关来了,这就好,这就好。”

    在场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谁不知道杨鹤站的这么一个敏感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好像来打了,其实可以随时撤退,最是狡猾不过,也只有秦良玉这般的忠耿之人才会被骗过。

    崇祯皇帝朱由检忍不住看了身边的杨嗣昌一眼,杨鹤始终都没有将目光放在他自己的亲儿子身上,似乎对杨嗣昌的到来,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一般,暗道杨鹤的城府之深,天下罕见!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时心中是对杨鹤充满的愤恨的,不管你有多少委屈,你的心本身不正,这就是你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你没有能力,即便是你是自己主动请缨,也不能成为你玩弄权术的借口!

    杨嗣昌在秦良玉说过话之后,才出来跪地,跟父亲请安,杨鹤也只是说了一个‘好’字,便招呼着众大人入得偏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跟着众人进入偏关,他心中戒备,表面却不露神色,主要因为他自己的帝王身份,他担心被人识破,暗自揣度,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出京为好。一方面要防着反民,防着皇太极,防着辽东将门和江南门阀,另外一方面还得防着自己人,自己这个皇帝做起来实在太累。

    秦良玉是急性子,方一入座,便大声询问检荀楼,“检大人,你是皇上的特使,皇上到底对此次山西会战有什么指示没有?”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犹豫,淡淡的点点头,“没有指示,总督仍然是杨鹤大人,一切都凭着杨鹤大人的吩咐办理。”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是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反贼,他就已经没有什么意见了,他并不指望着一下子就能够将反民大军给灭了,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也不相信反民大军此时就有能力攻入京畿地区去!一方面是京畿地区的人心,到底还是向着皇室多一些,自己毕竟在这两年对京畿地区还是挤出了粮食进行赈济的,而且三十万反民如果真的突破了三关,大不了就是让各地府兵勤王,即便是作用不大,也不至于在此时就被破了京师!

    杨鹤微微的有些意外,这是出乎他预料之外的话,他本来以为检荀楼会当着众人将他拿下问罪,顺便就收了自己的三边大军,由着秦良玉指挥的,秦良玉有这个能力和魄力,也有这个威望!从检荀楼带着一帮军中高级将领出现在偏关视线中的时候,杨鹤就是这样认为的!检荀楼的话,不但没有让杨鹤放下戒备,反而更加的下定了决心!

    在官场混的越久,戒备心理就越重!杨鹤冷笑一声,“检大人,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可有圣旨?老夫是三边总督,主要的职责是对付关外的外族入侵,对付关内的反民,只是顺便的事情,何来的要老夫统帅?这到底是皇上的意思,还是你舅舅王公公的意思?”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怒,但是仍然不动声色!高德威就忍不住了,“杨鹤!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家检大人前来督战是圣上当殿下的圣旨,何来的王公公一说,你少含血喷人!谁说的三边的主要职责就是抵御外族入侵?”

    秦良玉有些诧异,没有想到杨鹤上来就会针对检荀楼,而且好像态度很强硬,但是这些跟她的关系不大,属于朝廷内职权的争议,她倒是不便说什么!

    曹文诏和孙传庭受了杨鹤不少的气,而且王公公是皇上的大伴,就跟皇上的影子差不多,而检大人是王公公的外甥,也等于是皇上身边的人,否则怎么会被派到这前敌来呢?曹文诏和孙传庭都深受皇恩!是可忍孰不可忍!

    “杨鹤,老子日你全家祖宗十八代!检大人说让你指挥全局,那是给你面子,凭着检大人是皇上的特使,完全可以收了你的三边人马,天下兵马皆归属皇上!你要反了不成?”曹文诏起身拔剑在手!怒视杨鹤!

    孙传庭也马上的就站在了检荀楼的身后,和高德威,杨启聪三人并立!

    七十多名西厂武装太监们马上一拥而入!七十多杆冲锋枪一起护住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身边!论单兵作战能力,天下谁也抵不上西厂武装太监们的!孙传庭和曹文诏的几十个亲兵们也跟着进入,拔剑在手!

    场上的形势转眼间就从刚才杨鹤面带笑容的和风细雨,化作了漫天的冰霜,直让胆小的人觉得透不过气来!

    杨鹤和崇祯皇帝朱由检都坐着没有动弹一下,杨鹤有些佩服检荀楼如此年轻就有这般的胸襟城府,暗暗诧异之余,还是高声咳嗽了一声!

    洪承畴始终静观着场上形势的变化,偌大的偏关议事大厅瞬间就被随着杨鹤的咳嗽声而用入的由贺人龙带领的五百刀斧手给挤满了!(未完待续。。)

第0776章 王八之气

    杨嗣昌始终没有出声,但是眼中已经蕴含了泪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当着自己的面走这一步,若论对皇室的忠诚,维护封建礼教的正统,天下读书人其实都是一般,而杨嗣昌更是这当中的一员!

    场上刀光剑影晃的人睁不开眼睛,双方的亲兵们都呼喝着!却谁也不敢先动手!毕竟是在杨鹤的地盘!

    西厂武装太监们是不惧动手的,只是没有得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人的命令罢了,杨启聪的冲锋枪早就开了枪栓!只等皇帝下令,一扣动扳机,杨鹤的老头瞬间就会成为一团浆糊!

    到了这样的时刻,秦良玉也不能不说话了,分开了护着她自己的三十多个亲兵,示意着自己的手下退下,直到此时,双方的争执中,她还是属于中立派的,“杨总督,怎么着?你是真的要反了不成?检大人可是皇上在金殿上亲自委派来三边的!”

    杨鹤冷笑了一声,冷静的站起身来,所有人都心绪起伏不定,觉得热血上涌,但是杨鹤却仿佛是一个在书社中教学的乡下私塾先生一般的表情,好像他面对的只是一群没有长大成人的娃娃一般,“秦将军,检大人是皇上委派的不假,但我杨鹤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反皇上!皇上做的不对,杨鹤可以忍,皇上要杨鹤的人头,杨鹤可以给,但是下面的一帮奸佞要是趁着国事飘摇,趁机兴风作浪,我杨鹤也不会束手就缚!我敢说。王承恩就是前几年的魏忠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鹤说话之时。就像是忽然打了气的皮球。可以冲上天的皮球一般,整个老迈的身形,忽然就仿佛年轻了许多,在做这么重大的事情的时候,不慌不乱!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一切都在杨鹤的掌控之中!你必须顺着他的意思来,这就是气场!

    崇祯皇帝朱由检暗道,妈逼的。你这胡扯的能力,还真是不俗,死的都能够让你给说活了!他不下圣旨,不让曹文诏去捉拿杨鹤,就是不想在这样的危局之时,再因为内斗而削弱大明的军力,没有想到自己一让再让,一忍再忍,终究只能够助长底下人的嚣张气焰罢了,看来做一个皇帝。善良,还真的不如残暴来的稳妥!残暴。至少天下是自己的!善良,只留个后世同情的空名!

    秦良玉显然对政治缺乏主见,听着杨鹤的意思,不是因为对皇帝,而是对王承恩,倒让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嗣昌跪下,“父亲大人,不管您对王公公有什么嫌隙,但是检大人毕竟是皇上金殿指派的官员,您不该这样,应当以大局为重,带着四路兵马共同对付反民大军才是。”

    杨鹤苦笑一下,“孩子,你还太嫩,这朝廷中的勾心斗角,你是永远都不会懂得的!他们之所以等了这么久都还不敢动老夫,不就是因为为父的这几年在三边经营的一点人脉吗?为父的在三边获得了什么?吃苦最多!受累最多,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被反民们给活煮了啊!你再看看那帮辽东将门,坐拥大明的半数大军!用着大明天下大半的税赋!朝廷中的那帮人还尽帮着他们说话,谁敢说一个不字?不就是因为他们有人?如果我们手头的这点人都拼光了的话,还有谁会多看为父一眼,一个锦衣卫就足以置老夫于死地!你懂不懂啊?这世道,这人心,你要学着自己保护自己!”

    杨鹤说着便声泪俱下,似乎他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一般。

    杨嗣昌跪倒在检荀楼的面前,“检大人,你们先收起兵器,容我再劝家父,在下不才,愿意替家父赎罪!替家父去死!”

    秦良玉不等检荀楼说话,此时是真心火了,杨鹤不说,她还不知道杨鹤原来内心如此阴暗,“杨鹤,你个老匹夫!本来看在你是四朝老臣,自己主动请旨赴任三边,我秦良玉一直是很敬重你的,没有想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天下人都是如此去想,那我还勤王赴京做什么?大明多少的忠诚良将?大明多少的英武忠魂?你不去跟他们比,尽是跟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去比,你算什么朝廷命官?算是什么四朝元老?”

    杨鹤怒了!“偏关有老夫的两万大军!我看谁敢放肆!?卸了秦良玉的兵器!给老夫绑了!”

    上百个刀斧手瞬间将秦良玉和她的手下亲兵们给团团围住!眼看就要开始血搏!

    “慢!”崇祯皇帝朱由检运起了纪纲九毁的真力,恍若龙吟一般,震的所有人的耳膜胀痛!

    双方的刀尖斧锋都已经抵住了对手的肌肤!同时被这吼声给震慑住了!惊的呆立当场!

    杨鹤也不得不停止了继续催逼手下动手!老眼凸起!凶狠的看着带着一个软皮面具的检荀楼,检少爷!

    即便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的心态,但是此时此地,佛也发火,崇祯皇帝朱由检毕竟不是真的就到了万事俱焚的地步!经过了这么一段时间的调整,在跟着秦良玉,曹文诏和孙传庭这些战将接触的过程中!他已经开始渐渐的走出了那因为不能再回现代,而带给自己的心理压抑!

    “杨鹤,如果真的动起手来,这天下也依然还是大明的天下,但你杨鹤和你儿子,就是大明的反贼!我不信你手下人就真的都愿意跟你造反!你我二人,单独借一步说话!你敢不敢?”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话清清楚楚,掷地有声,在场众人听着这话,除了没有自称是朕,仿佛都有着是在听皇帝训话的错觉!

    杨鹤的身子微微的一晃,声势这种东西,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却的的确确的存在,在被检荀楼如同当头棒喝的一吼之后,所有人的气势都衰竭了不少,他杨鹤也同样如此,检荀楼的话就如同一把利剑将杨鹤的衣服彻底的给挑开了!杨鹤此时就如同赤身站在当场!

    杨鹤可以一发狂,为自己反!但是他不得不为儿子着想,更何况此时此刻,他很清楚,反民大军的实力应该是不足以推翻大明王朝的!

    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杨鹤的身上,杨鹤看了看跪在地上,满脸热泪的杨嗣昌!一个四十岁的人,在他眼中,还是如同他最心疼的宝物,微微的点点头,“都退下!老夫跟检大人单独谈一谈。”

    高德威和杨启聪几乎是同时靠在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身边,杨启聪不能说话,都差点急的要发出声音了!高德威急道,“大人,万万不可!”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一眼杨启聪,示意他退下,皇帝的圣旨是无上的威严!纵然不表露身份,但是杨启聪和西厂武装太监们都知道检荀楼就是皇帝,只得退后半步!

    崇祯皇帝朱由检又对高德威微微的一笑,“我跟他走,跟在这里跟他们干,没有什么分别,你不用担心,我相信杨大人还是会以大局为重的!”

    高德威还想再劝,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眼珠子瞪起!“退下!”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帝王之气是天然自带的!帝王之气,只有当皇帝当的久了的人,才能够获得,没有在什么位子待过的人,非要说像什么人,是扯淡,只有成为了什么身份的人,才可以说慢慢的像是什么样子的人!在场众人都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了一股凛冽的王八之气。(未完待续。。)

第0777章 单独谈

    曹文诏和孙传庭,秦良玉见一直彬彬有礼的检大人发火,也都暗自一惊,心想着皇上身边的人,到底是不一样的,在关键时刻,颇有些大将风采!

    高德威只得松开了握着检荀楼胳膊的手,让开了道路,杨鹤一声不响的往偏厅走去,崇祯皇帝朱由检紧跟着随后。

    “说吧,老夫对检大人的花言巧语是很佩服的,花小姑娘的本事,如果检大人敢认第二的话,那么天下人没有人敢认第一!”杨鹤显然并不惧怕检荀楼,在经过了刚才的一段之后!他的内心依然强势!

    一阵北风吹过,让这偏关的城头议事大厅的偏厅中,格外的寒冷,那一排烛光快速的晃动着!

    崇祯皇帝朱由检缓缓的脱掉了自己的软皮面具,不管怎么样,杨鹤都活不过今朝了,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张慧仪和郑月琳看过了自己是检荀楼的身份的时候的容貌后,他就不打算再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样子,否则就一定杀,即便是最亲近的人!

    一张清瘦俊美的脸庞,仿佛是天工的造化!淡淡的眉宇间,却蕴含着无上的威严!

    杨鹤的整个人如同一颗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颓然的坐到了地上,浑身像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早就怀疑过检荀楼是不是就是真的皇帝?但是这个猜测实在是太过大胆,大胆到让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哪里有当皇帝的人可以随便出京师的道理?他从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当然更不会跟别人说起。只当作是自己的错觉罢了!

    此时此景。当真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出现在了杨鹤的面前时。杨鹤的一颗心都差点要瞬间停止跳动,只举得呼吸困难,非常的难受!

    崇祯皇帝朱由检什么都没有说,冷静的端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坐倒在地的杨鹤的面前,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杨鹤,似乎,杨鹤是一个世上最可笑的人。一个机关算尽,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官场纵横几十年,对官道和朝廷,还有皇帝都揣摩至深的人!

    良久,杨鹤才回过神来,眨了眨老眼,如同黄豆般大颗的汗珠,不断的在脑袋上面滴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臣杨鹤,罪该万死。”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朕要是刚才在外面表露身份,你已经死了。朕光是今日,就已经给了你两次机会!”

    杨鹤点点头,“微臣深感圣恩!微臣罪该万死!万死都不足以赎罪。”

    崇祯皇帝朱由检轻轻的叹口气,“乱世难为官,但是有一颗忠心,朕觉得,还是没有那么难的,就冲刚才大家看见的场面,你就比你的儿子,要差的远了!”

    杨鹤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皇上,老臣侍奉过四朝天子了,说一句犯上的话,您的确是最圣明的大明天子,只可惜生的晚了一些,杨鹤是真的看破了这朝廷了,现在大明每一个地方的官员都是各自为政,可以说,每一个州府,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而天下灾荒不断,就这样的朝廷,您有什么办法?杨鹤要不是这样的话,万万也不会走到今日这一步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朕懂,但是你犯下的是死罪,你自己说你要怎么死吧,朕都成全你。还有,犯上的话,你既然知道,就不应该再说!不管上面的皇帝怎么样,都是我大明的列祖列宗!”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从刚才要杨鹤跟自己进来,就已经想好了,杀了杨鹤,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杨鹤一死,他相信也乱不到哪里去。

    杨鹤惶恐的称是,“是老臣昏惫,老臣罪该万死!只是老臣的心里苦啊,京师弹劾老臣的奏本,老臣不说全都知道吧,大部分是清楚的,这些人在朝廷指手画脚,为什么当初皇上没有人选到三边的时候,这些人没有一个站出来的?老臣如果是想混个颐养天年,万岁爷登基之初,老臣就可以告老还乡了,老臣一生一世没有拿过一点脏银,没有做过一点昧着良心的事情!如果不是当这个三边总督,老臣怎么样也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啊!”

    杨鹤说着便痛哭不止!

    崇祯皇帝朱由检什么话都没有说,他的心,有时候很硬,有时候,很软,但是对于杨鹤这样的官场中人,他也已经分不清楚是是非非,分不清楚人情冷暖,世人是需要一些运气的,他自己又何尝是一个好运之人!?

    杨鹤沉吟着,此时他的神志已经恢复了清晰!即使是面对皇帝本人,有着几十年的为官经历的杨鹤,也不会跟初出茅庐的新官一般,“皇上,如果您想保住您的检荀楼的身份,就需要在这里让老臣死,而老臣一死,老臣手下的人即便不是全数叛乱,也会走掉大半,洪承畴他根本就控制不住,他没有这样的声望。”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接着说吧。”

    杨鹤一看皇帝进入了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当中,更是比刚才恢复了一些精神,连谈吐都清晰了不少,“老夫唯一就一个请求,就能够帮助皇上保住这三边的大军平稳的过度!”

    崇祯皇帝朱由检依然不露声色,他又已经恢复到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的状态,这就是他现在的心理状态,在度过了一个危机之后,他就会懈怠一点,不像是刚刚重生的那会儿,那么的有冲劲了。

    杨鹤看见皇帝不出声,也不知道皇帝是答应了,还是不答应,大着胆子接着道,“很简单,这里能够接手三边大军的也就只有洪承畴,如果老夫亲口让底下的人都听从洪承畴的调派,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意见,而洪承畴本人也很有能力,只是年纪和资历尚浅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依然什么表情都没有,就像是在看一个笑话一般,连眼神都有些目空一切起来!他不是不会做皇帝,他加上上一世,加上这一世,已经当了二十年的皇帝了!而且还是在烈火中炙烤出来的皇帝,就是一块生铁也要被烤制成为兵刃了!

    杨鹤看着皇帝的眼神,敬畏的低下头,不敢再去碰触皇上的目光,多少次他在梦里都梦见过这样的目光,如今真的看见了,如何不叫人难以平复情绪,“皇上,老臣斗胆,就提一个要求,请不要将老臣和老臣的犬子同等看待,希望老臣不要株连老臣的家人。”

    这个要求是的确很过分的,历史上面,父亲被斩首,而子女无事,还最终到了宰辅地位的,甚少!杨鹤父子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

    崇祯皇帝朱由检依然没有出声,这个要求虽然过分,但是对于他来说,并不难办到,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不喜欢受制于人,即便是一个垂死之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重新带上了自己的软皮面具,什么都没有说,迈着他习惯的方步,缓步出了偏关议事大厅的偏厅,回到了议事大厅当中!

    杨鹤望着皇帝的背影,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将自己压的喘不过气来!他知道自己没有跟皇上谈条件的机会!

    高德威看见检少爷回来了,端的是喜出望外!“大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什么都没有说,站在了高德威和杨启聪的中间,随着皇帝的回归,杨启聪的心也重新的落回了肚子里面!七十多个西厂武装太监们大都如此!(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693/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盛世最新章节!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为转载作品,崇祯盛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盛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盛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盛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盛世介绍: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崇祯盛世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盛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盛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