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崇祯盛世TXT下载崇祯盛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盛世全文阅读

作者:轩樟     崇祯盛世txt下载     崇祯盛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793章 游医

    王承恩心中猛然一惊,虽然跟随皇帝已经超过了二十年,但是他依然时常有这样的惊惧感觉,皇帝的性格便是如此,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皇帝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但是真的了解他的一些近侍便知道皇帝的性格绝对不是那样的!动辄就会有人人头落地!

    王承恩弄不清楚皇帝忽然这样问,是想客巴巴了?还是又要再掀起魏忠贤案的复返风潮?王承恩已经被皇帝频繁的政治斗争给弄得有些胆战心惊,大明折腾不起了啊!京畿地区的人口从上千万人,被皇帝一下子给弄的连二百万都不到,而且天启朝的京官被皇帝给惩治的不到十分之一,连五百人都不足了,再要弄个什么大的风潮,那日子也不用过了,您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王承恩其实在当初皇帝将客巴巴交给自己的时候,就有了要铲除这个女人的心思,王承恩知道客巴巴的手段,帝王至尊,什么美女没有见过,能够凭着一己之力,在三十多岁的‘高龄’依然独霸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圣宠!这份功力,就不单单是用跟天启爷缺失母爱可以解释的了,客巴巴在服侍男人方面,必定是冠绝天下!

    能够在宫中长期担任要职,那些个老太监都是什么能力、像是王承恩和曹化淳这样的顶级太监,说他们是人精都不过分,不但心思细密,还反应超群,往往别人的话才说半句,就马上明白了对方的全盘想法。

    但是王承恩对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不够了解,也许世上之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全盘了解崇祯皇帝朱由检他就是一个当着皇帝的普通男人。或者。他仅仅只是一个小男人,他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承认帝王是小男人,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也许,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摸透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也许,活了上百年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也不敢说了解自己的心。

    “在京郊,一处僻静山中,皇上不是让老奴安排客巴巴带发修行,不让任何人跟她接触的吗?”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他知道这些事情,也知道王承恩大概是怎么想的,他心中没有放下客巴巴,并不完全是因为客巴巴的床上功夫了得。让自己非常的舒服,他就是这样一个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凡是跟自己有点关系的人,时间久了,他都会自然而然的偶尔想起来,更别说是曾经跟自己那啥过好几次的女人,他知道客巴巴是一个坏女人,但他不想去将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作为政治产物,她作为一个政治产物,其实做许多事情,都由不得她,她也仅仅是魏忠贤的工具,或者说是作为朕的哥哥的需要。

    崇祯皇帝朱由检亦正亦邪,他自己在很多时候都分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善是恶?

    “大明医院和大明医学院不是在一起的吗?也没有人管理,客巴巴精通医术,朕觉得,客巴巴倒是一个适合的人选,在医院每天戴着个大口罩,也许就跟朕作为检荀楼一样,这么多年也不会暴露了,一个女人,长期看管在一个荒山上面,是很惨的,你去安排吧,跟她说清楚,不允许她暴露身份,以后她的名字就叫做张敏。”崇祯皇帝朱由检总是觉得客巴巴长得很像是后世的一个香港电影明星,遂,给客巴巴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王承恩点头答应着,看着皇帝在一张上好的宣纸上面,写下了张敏两个大字,暗道,这女人出来,不知道还会不会掀起什么风浪?心中多着一份猜忌。

    崇祯皇帝朱由检忽然又想起来他作为检荀楼的身份,跟高德威从三边带回来的高三佬和一个叫做熊佳慧的小女孩,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便也问起王承恩,这几个月,他自从回到了皇宫之后,便一直都待在中枢院,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真的不想再东跑西跑的了,作为大明皇帝,听天由命吧,凭尔几路来,朕只一路去!朕就稳稳的坐镇中枢,看看这天下到底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王承恩是最巴不得皇帝成天就待在宫中哪儿也不去的,这三个月让王承恩觉得心中非常的踏实,每次皇帝离京都会让他吃不香睡不好的。

    “都在皇庄,高德威跟老奴请的意思,老奴安排的,皇上就是让他们有个安稳的日子不是?皇庄让老头领个打更的差事,从此吃喝不愁。”王承恩恭恭敬敬的向崇祯皇帝朱由检禀报。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点点头,王承恩安排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比他自己想的要好,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个傲气冲天的人,但他又时常会自卑,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要说是跟皇太极比,就算是跟王承恩和曹化淳比起来,他也多有不如,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许多政治手腕和明令,都是出自王承恩和曹化淳这两个老妖级别的老太监的手笔。

    “甚好,你去拟一道旨意,朕要赐婚检荀楼和张慧仪,婚礼由着孙慎行主持,去安排去吧,朕没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早就想办这件事情,却一直都下不了决心,因为他没有想好,今后万一张慧仪知道了检荀楼就是皇帝,会怎么样?也没有想好怎么样来安排郑月琳,现在他想好了,就赐婚又能怎么样?朕是皇帝!朕想干嘛就干嘛,何必在意天下人的眼光?朕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信心和锐气,都在渐渐的恢复当中,他现在的心态,至少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应该有的心态,虽然对于国事家事,还谈不上非常的热诚,但是比起半年前,刚刚知道再也无法回去现代的时候,已经好了许多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生活的准备!

    王承恩惊喜的答应着,王承恩也能够感觉的到皇上的变化,不管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只要皇上愿意找女人,王承恩都觉得开心,没有哪个皇上跟咱这位皇上一样,可以一整年都不碰女人一下子的。至于血统传承,王承恩其实并不担心,其实在京畿,锦衣卫,东厂遍布!跟皇上有关的人等,哪个不是多人看管?这些事情,自然有自己为皇上操心,就连皇帝带回来的那个十一岁的小女孩,王承恩都看作了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女人的级别来对待的,只是这一切,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人并不知晓。

    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更迷恋的还是宫外的生活,固然,他跟周皇后,跟袁妃,跟田妃之间的感情都很好,宫中的女人也更顺从于他,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觉得在宫中更加的压抑一些,他喜欢宫外的生活,喜欢不是当皇帝的生活,如果不是肩头有着国家和历史的重担,他更希望自己这次重生,哪怕只是做一个江湖郎中,浪迹天下,不愁温饱,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自己的一个私人愿望,其实只是想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做一个游医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承认,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心,他不是什么想做皇帝,想怎么样怎么样的那种人,他生来就被推到了这个位置上,没有人能够取代他,也没有人能够帮助他!(未完待续。。)

第0794章 赐婚

    “郑月琳姑娘呢?什么时候也让她入宫?”王承恩怕皇帝忘记了,小心翼翼的提醒着,什么事情给皇帝提个醒,也就只有王承恩有这样的胆子,有这样的身份地位,给皇帝提醒事情,也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有些生气,却并没有对王承恩发作,他的心态成了四五十岁的人的心态,有坏处,就是没有以前那么的有锐气,有冲劲了,也有好处,就是不容易发脾气了。

    提到郑月琳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光是听见郑月琳的这么一个名字,心中都会涌过丝丝的暖流,牵动他内心中堪比女人的柔情,他没有忘记郑月琳,每个月的朝会上面,他都会看见郑月琳和张慧仪,只是,他从来没有表露出分毫,即便是郑月琳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也从来没有表露过一丝的不同!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朕没有忘记,只是朕还没有想好呢,朕也想过让郑月琳入宫,但郑月琳聪明,且跟的上朕的想法,实为一个当官,特别是执掌法务的一个合适人选,朕想用她呢,如果入了宫,即为宫中之人,朕觉得会埋没了郑月琳的才华,但是一直这样拖着,对她也不公平,朕非常的为难。”

    在王承恩面前,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偶尔的会大方的袒露自己的心事的,要是换做旁人,即便是瀛国太夫人,自己的外婆,他也不会说这些。

    王承恩轻轻的点点头。皇帝只要肯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就好办。王承恩马上顺着皇帝的思路道,“皇上,为什么不让郑月琳姑娘自己拿个主意呢?老奴看她聪慧绝伦,她自己拿了主意的话,皇上您也不用犯难了啊?”

    王承恩的提醒,让崇祯皇帝朱由检茅塞顿开,却微微的有些不高兴,为什么在王承恩看来。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自己这里,却总是这么的难以解决?难以决断?他倒不是生王承恩的气,他是在生他自己的气!

    王承恩看见皇帝忽然沉着脸,吓得冷汗出了一堆!将近年关,却感觉异常的寒冷!浑身冰凉,只有脑子发烫!连忙端了一杯茶给皇帝!他好在是跟着皇帝超过了二十年,非常懂得皇帝的习性。

    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过了那茶,苦笑一下。看见王承恩这么的害怕自己,他知道。这都是权力的效果!自己即便是一个蠢人,人家也会这么的怕自己,因为自己手中掌管着这天下的生杀大权!“你去将郑月琳找到上书房来,要秘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王承恩大喜,皇帝直接听从了自己的谏言,这在皇帝来说,是非常少见的,“皇上,陕西战场,山西战场,整个中原战场都一片告捷!唯独关外吃紧,您的担子其实轻的多了,您放松些个,舒坦的过一个年节,将心思都放在京畿地区,您许久没有出去看过了,自从粮荒问题解决之后,京津两地日渐繁华,只要商贾们重拾对大明北方的信心,相信到了明年此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知道王承恩是很会开导人的,微微的一笑,“朕都知道了,只是这辽东的局势,仍然不容乐观,天下也不单单是中原,大明的经济命脉,归根结底还是在南方!朕不会像是以前那么的忧虑的,你去办差吧。”

    王承恩看见崇祯皇帝朱由检重新展露了笑意,欢喜而去。只要皇帝能够笑出来,对于王承恩来说,整个天下都在对着他笑!在王承恩的心中,只有皇帝!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则只有天下,纵然多愁善感,纵然优柔寡断,但是处在他的位置上面,处于他的责任感!崇祯皇帝朱由检始终是将这大明江山放在第一位的,胜过任何一个女人,他并不是一个宁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个性!加上有着坚韧的意志力,这也让智慧并不卓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能够始终坚持在他的帝王之位,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不想出去看看这街道,这城镇,他是不敢出去看,大明的京畿地区其实在两次建奴造成的兵灾当中,人口并没有减少太多,造成如今十室九空的局面,都是他自己一手造就的!三年时间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连续九次京察大计,光是头两次,就杀了超过两万的贪官污吏,连带获罪的家眷更是超过了三十万人!以后的七次,虽然每一次的规模都大致相当,但是每一次都依然能够查处一定数量的贪官污吏,无论在什么制度之下,只要有官,就会有贪官,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非常无奈的一个社会问题,不要说是他,即便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再发展四百年,这贪污腐败的问题,依然没有办法根治,也许,永远没有办法根治!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的一个眼里不容一粒沙子的人,他要杀,即便这天下就只有一个贪官,每年三次的官员大纠察!他也永远都不会停歇!

    加上对整个京畿地区的白莲教徒众实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连坐!这才是致命伤,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连坐,将几百万人口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中送上了西天,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要么没有权力,有了权力之后,他就不容许自己的身边有有一丁点不干净的东西!

    现在的局面是,整个京畿地区别说是白莲教,连‘白’字,‘莲’字,‘教’字,这三个字都没有一个了,甚至这三个字,已经被人们从语言中给抹去了,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心一意的想将国人教化成为铁血强悍的民族,但他自己却用一种更为残忍和极端的方式,将京畿地区的百姓教化成为了比绵羊更绵羊,在如今,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大明京畿地区的皇权,甚至超越了当初的秦始皇,不但是通宝上面,铜板上面,新近印制的大明纸币,每一个上面都有皇帝的头像!让人对纸币都敬畏有加!大明纸币折旧的速度,也远远的低于后世的纸币折旧速度,后世一般在五年后,五年前的纸币版本就旧了,而大明纸币,如果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死的话,估计再用一百年,这第一代的纸币都还是赞新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自己御书房外面的寒冬风景,几枝腊梅在墙角暂放,忽然想起了前代改革家王安石的《梅花》一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喜欢南方,更喜欢北方,北方人的性格豪迈,与天争斗的时间更多,单单是这寒冷的冬天,都足以让那些没有御寒衣物的穷家,尸骨遍野!

    身在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因为有了长期生活在民间的经历,也是一个跟社会底层贴的很近的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对于自己,对铲除白莲教的过程中,肆意屠杀,采取连坐这样非理想的滥杀方式,是非常后悔的,但是后悔归后悔,如果再让他重新选择一次的话,崇祯皇帝朱由检仍然会继续这一非人道的方式,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知错而从不改错!

    性格极度分裂的一个人!朕的世界,注定无人能懂,即便是他自己,也许,也从来没有懂得过他自己的世界!(未完待续。。)

第0795章 梅花

    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非常喜欢的一首诗词,因为本诗的作者不但是一个改革者,也是江西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对江西有着别样的深情!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是一个很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但他毕竟是从现代重生的,一个人没有办法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再次奋斗,他也不是一个发明家,如果没有在现代的学习经历,他什么都发明不出来,为什么说发明家是最伟大的,因为从无到有,才是最难的!

    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便是心中已经有了蓝图,电脑中已经有了蓝本,他依然是困难重重,觉得做每一步都有如正在攀登一座望不到尽头的高峰!

    这首梅花,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现代的时候,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他因为是没有抹去记忆,当时就很喜欢这首诗,一直喜欢了一生,他很喜欢诗中的那份意境,那份执着!常常用以励己,用以给自己励志!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

    逝世后追谥号“文正”,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 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江苏省扬州市]、鄞县知县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舒州通判[安徽省安庆市]、江南东路刑狱。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隔空凭吊了一阵先人风采,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打坐运功,练起了他已经隔了很久都没有练习过的纪纲九毁内功!

    以前崇祯皇帝朱由检练功没有什么目的性,现在他练功,就更没有什么目的性了,也不想吸了太多的阳气,他的体力已经很好,现在也能够拉动五百斤的重弓!对于武功上面,他也没有了什么追求,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意识到,练习这门功夫,是会让人心志狂暴的!他并不需要太狂暴,这跟他现在的心态有关系,他现在还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的心态。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练功,是因为想到一会儿就要单独的见郑月琳,忽然觉得有些耐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动情时刻,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来说,是极为少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时候才越发的确定,他非常的喜欢郑月琳,喜欢的到了心疼的地步,不想的时候还好,一想起来,就无法克制!

    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的一个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他的女人,他都很疼爱,但他同样也可以很久不去见她们,一个性格很复杂的皇帝。

    郑月琳已经很久没有跟皇帝单独相处过了,几个神色严肃的布衣汉子到家中来找她的时候,郑鄤还一脸惊惧,以为是传说中的双规时间到了呢,他基本是没有机会跟钱财接触的,更谈不上贪腐,而女儿也才当官半年左右,大都是处理一些文案和法律条文,这就让郑鄤搞不懂,这些人来做什么。

    郑月琳的心中一动,光是看几个人的样子,郑月琳已经猜到这些人一定是锦衣卫!锦衣卫找自己,就只有跟皇上有关了,可是,如果是让自己入宫的话,就应该是宫中太监来啊?为什么会让这些锦衣卫来,即便是聪明如郑月琳,也猜不出来一个究竟。

    为首之人,让几个人都守在门外,并让郑鄤的家人回避,座中便只剩下郑鄤父女,这是王承恩事先跟高德威交代过,高德威又跟他下面的人交代过的。

    “小人是锦衣卫天津千户,王公公找郑小姐到宫门有事。”那人语言简练,掷地有声!

    郑鄤方知道来人竟然是一个千户,看上去就跟个普通的庄户人差不多啊?千户比自己的职衔要大,郑鄤赶紧招呼那人起身,一番客气,自不能免。

    郑月琳虽然早猜到这几个人的身份,却也没有想到来找自己的居然是一个千户,而且还是王公公找自己有事!?

    那人起身,仍然没有任何的表情,“话已传到,小人要去了,给二位一个忠告,王公公不希望有任何人知道,他找过郑小姐的事情。”

    那人说完,也不等郑鄤和郑月琳再说什么,已经往门外走去,几个人来去,都只在短短的分钟之内,似乎没有来过任何人。

    郑鄤和郑月琳对望了一眼,擦了擦已经渗出额头的细汗,郑鄤成日里瞧不起太监之流,单是王承恩这样的超级大太监,都不被郑鄤放在眼中,但是人家只要稍稍的表露一丝权势,都足以让郑鄤这样的清高文人,五魂七魄去了三成!

    “是不是那个检荀楼想要强娶你?让他舅父出马了啊?”郑鄤忽然想到了什么,稍微提高了点声调,忽然又想起了刚才那人的临走时候留下的‘忠告’,急忙压低了嗓音,样子有些滑稽。

    郑月琳看着父亲的样子,却一点都没有觉得好笑,她似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有一些担心,她知道,自己的男人是皇帝,当然不会将王承恩太放在心上,只是,他,为什么自己不来找自己、却要通过王承恩?这是郑月琳想不清楚,想不明白的地方。

    郑月琳微微的一笑,为了放松父亲的情绪,她故作轻松,“爹爹,你别瞎操心了,我不是在大理寺有职衔的吗?王公公虽然是一个太监,但是谁不知道他是皇上的总管太监啊?兴许是公事,我去去就回来的。”

    郑鄤见女儿说的有道理,而且女儿素来聪敏,便也信了八成,自己一家从来都是安守本分,他心中没有鬼,只是第一次跟这些从来不接触的锦衣卫碰了一下,被吓着了一些,“嗯,应该是如此,你去吧,要为父陪你去吗?”(未完待续。。)

第0796章 郑月琳的价值

    郑月琳微微的一笑,“人家不是说了王公公找我?您去做什么,等下人家万一不高兴呢?这里是京师,您不用担心的,女儿去去就来,记得,您千万不要跟任何人说。”

    郑鄤紧张的点点头,手脚都有些控制不住的哆嗦起来。郑月琳给父亲倒了一杯茶水,看着自己快四十岁的父亲,还是这副不淡然的模样,知道父亲是无法再拥有成为高官的能力了,如果硬是要提拔自己的父亲当官,等于是害了他。

    当官的第一要素,就是心理素质首先要过硬,不管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能力到不到位,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理素质之高,其实是天下罕见的!无论多么大的危难,在他的眼中都不算是什么,经历过一次上吊自尽的人,还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害怕的东西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个一无所长之人!

    郑月琳到了宫门外的中枢院,中枢院本身就是和皇宫连接在一起的,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了更方便办公地点集中,加快政府工作效率,参照现代改革了无数次,才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的行政中心的思路!古代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切都没有开发过,最容易开发的东西,对于政府来说是什么?是土地,这可是国家发财的利器啊!等土地卖光了,七十年期限也到了,又卖一轮!永远的利器!

    早已经有受过交代的太监守在中枢院外了,三名太监的服饰都有别于其他太监,品级不低!

    中枢院很大。以郑月琳和张慧仪目前的品级。并未进入核心!郑月琳平常办公的地点是在宫外。进入了中枢院核心的官员,则在外宫,外宫即为皇宫的外围。

    “郑大人,请这边来。”在宫外,太监找官员并不算是很引入瞩目的事情,尤其这里来来往往的官员和太监都很多,由于集中,由于在崇祯王朝太监的权力在各地都没有了。但是在中枢反而更大!宫中现在都是以宫女居多,太监们得到重用的人很多,虽然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以后就取消了增加太监,但是让外人感觉到的是,京城和天津,乃至在整个京畿地区,太监的人数更多了!

    郑月琳和张慧仪这第一批的女官的称谓并没有一个特定,各种各样,但在正规场合,通常也跟男官一样。统一喊大人。崇祯皇帝朱由检想的是不错的,中国人并不难管理。接受能力也都是很强大的,那些个京畿地区的传统礼教学子们,开始哭着喊着说皇帝的制度伤风败俗,混乱了圣人之道,但是现在,男女同校,男女同朝,女人当官,女人当医生,女人当老师,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女人不可以做的,而且在皇庄中,女人耕田,在大明军械制造局,女人当工人,都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些的一切,也仅仅只是用了两年多三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京畿地区的人口虽然剧减,但是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再没有半点声音敢跟皇帝做对,敢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大明朝廷做对!

    三个太监领着郑月琳走了一道侧门,如果没有太监领路,官员是无法走这边的,郑月琳也搞不清楚走了多久,只觉得腿都有酸了,才进入一处屋苑,郑月琳并不知道,她此时此刻,已经离着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承乾宫很近了!

    王承恩并没有刻意的在等郑月琳,他每天的事情并不比皇帝少,权力可以让人变得年轻,变得不知疲倦,尤其是对于太监来说,他做的少了,就会意味着他的很多事情将要被曹化淳所取代,宫内的权力之争并不比官场上面来的云淡风轻。

    知道郑月琳来了,王承恩让人将郑月琳带进来,并亲自起身出迎。

    郑月琳对王承恩是有好感的,王承恩不但对什么人都笑眯眯的,一副弥勒佛的样子,而且王承恩是皇帝的大伴,天下皆知!还能保持这份谦虚谨慎,着实不易,权力并没有让王承恩得意忘形!

    “王公公好。”郑月琳给王承恩行了一个大礼。

    王承恩急忙过来相扶,“折煞老奴了,折煞老奴了,郑姑娘将来可是富贵无极,老奴还有很多地方要请郑姑娘帮着斡旋才是的。”

    郑月琳听王承恩这般一说,心中暗喜,却并没有丝毫的表露出来,王承恩看见郑月琳的样子,微微的在心中暗赞,的确是一个当贵妃的适当人选,如果入得宫里面来,不比任何一个贵妃的气质和城府要差啊。

    “王公公,您老尽是取笑人,郑月琳只是普通女子,哪里谈得上富贵无极,要说富贵,王公公才真的是大明的栋梁。”郑月琳并没有一点小家子气,即便是面对权倾天下的大太监王承恩,也能够言谈举止自然,得体。

    王承恩并不拐弯抹角,“皇上和郑姑娘的事情,老奴实际都知道了,看皇上烦忧郑姑娘的事情,老奴就知道皇上对郑姑娘动了真心,咱皇上可是甚少对女人用心思的,只因为皇上的心思都放在大明的社稷上面,忙不过来啊。老奴今儿跟皇上谏言,如果是无法抉择郑姑娘的安置,不若让郑姑娘自己决定,幸而皇上听了老奴的话,老奴将郑姑娘请来,就是想让郑姑娘心中先有个底儿。”

    王承恩看着郑月琳,在心中暗暗评价着郑月琳的价值,王承恩这样的老太监,其实是没有多少的感情的,他们就跟生意人一般,王承恩除了对崇祯皇帝朱由检有真感情,其他的一切人和事,在他眼中都是利用和被利用这样的关系,要想在官场,在宫中屹立不动,就需要八面玲珑,就需要始终将最靠近皇帝的人,最得到皇帝欢心的人给哄好了,这是王承恩永远不变的行为准则!

    在王承恩的心中,即便郑月琳暂时还没有办法和周皇后,和懿安皇后张嫣相提并论,但郑月琳绝不输给袁妃和田妃了!

    郑月琳展颜一笑,王承恩的话,就是告诉自己,是他起了作用,要自己承他的情,以郑月琳的聪慧,一听便知道了。“多谢王公公关照,月琳心中感激不尽。”

    王承恩点点头,也越发的喜欢郑月琳,他早在当初皇上跟郑芝龙谈判的时候,就对郑月琳有过很深的印象了,“好好,不用感激老奴,老奴只要看见皇上开心就比什么都开心的,老奴这就领郑姑娘去见圣上?”

    郑月琳微微的一惊,本以为王承恩跟自己说这番话,是想让自己入宫,提前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如今才算是明白了王承恩的言下之意,“王公公是不是知道了皇上和检荀楼有什么关系?”

    郑月琳并不确定这事情,王承恩知不知道,所以说的很隐晦,王承恩是知道郑月琳已经知道了皇帝就是检荀楼的事情了的,看见郑月琳如此小心,对自己也防备的紧,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将郑月琳的聪慧和城府高看了一些,微微的点点头,“这天下,也许就只有郑姑娘和老奴才知道这个秘密,检荀楼就是皇上的另外一个身份,皇上举棋不定的是,不知道该接郑姑娘入宫,还是以检荀楼的身份,跟郑姑娘在宫外生活?”

    郑月琳见王承恩对自己坦诚,一下子将事情的核心全盘托出,心里更是微微的感激,微微的一笑,“这由得小女子做主?应该是皇上做主,哪里有女人做主的?”(未完待续。。)

第0797章 皇子问题

    王承恩也微微的一笑,“咱皇上,大事做的了主,但越是这样的事情,皇上就越是拿不定主意,老奴看的出来,皇上是既想让你有个尊贵名分,怕会委屈了你,又想让你继续做官,为皇上分忧解难,皇上曾多次跟老奴说过,这世上,也许你是最能够懂他的心思和想法的人了。”

    郑月琳知道这段话的含金量,要想从跟皇帝朝夕相处的王承恩口中知道皇帝对人的看法,这是天下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郑月琳现在才知道皇帝对自己有多好,早就将之前对张慧仪的些许妒忌,都抛开了,心中一股暖流涌动着,能够得到帝王的宠爱,这是天下女人所能够期盼到的最大的幸福了吧?

    “王公公,您老博学广闻,才智出众,您就给小女子指一条路?”郑月琳一方面是对王承恩有好感,另外一方面,确实也想听一听王承恩的看法,虽然跟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触的并不算是很多,但郑月琳多多少少都对皇帝有了一些了解,郑月琳相信王承恩的话,皇帝既然愿意让她自己决定是入宫,还是不入宫,一定会兑现承诺的。

    王承恩爱怜的对郑月琳笑了笑,“郑姑娘,别的事情,老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此事,事关陛下的家事,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说多了就是干预国事了,老奴可承担不起,请恕老奴真的无法说话。”

    郑月琳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到底是宫内好,还是在宫外好。在宫内可能跟皇帝接触的机会更少了。但是身份尊贵。而在宫外,跟皇帝接触的机会多,而且自己还可以帮助皇帝,她其实更倾向于在宫外的,虽然她的心中已经有了倾向,却还是想听一听王承恩的见解,微微的一笑,“王公公。你对月琳好,月琳都知道,您若是不方便说,您就说说看,将来如果月琳有了孩子,这孩子是什么身份?”

    孩子的问题,才是真正阻碍郑月琳的一个大问题,她可以选择多跟皇帝待在一切,而放弃尊贵的身份,但她不能不为后代考虑。

    自从知道了检荀楼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之后。郑月琳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自己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之间的关系,她对皇帝的感情可以让她不顾一切,但是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皇子问题便成为了女人和皇帝之间的最大问题。

    王承恩其实也为皇帝设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微微的点点头,心道,郑月琳果然聪慧绝伦,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核心!看来这小妮子是想在宫外的,如果以获得圣宠的条件来说,的确,在知道皇帝的身份了的前提下,的确是在宫外更好!不管是皇后,还是那些个贵妃,一年当中见皇上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以郑月琳现在为官的身份,跟皇上的政务相挂钩,一个月当中,至少能够见到皇上几次,光是这见皇帝的次数,可能比皇后和两个贵妃,三个人合在一起的五倍还要多啊!这是什么样的优势?只是这王子和公主的身份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将来如果你和皇上有了龙子,只要皇上将他微服的身份公开,也就是了,只是在皇上没有公开之前,稍微委屈一下便是,老奴相信,皇上绝不会亏待自己的孩子的,这点无须顾虑。”王承恩慢悠悠的回答了郑月琳的话,其实这一点,是因为王承恩可以肯定,他还是了解皇帝的,哪个父亲会不想自己的子女得到最好的环境?

    王承恩的话,将郑月琳的顾虑一扫而空,郑月琳的心中已经有了定见,也能够听得出来王承恩话中的暗地里的指向性!王承恩的想法,其实跟郑月琳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皇帝喜欢微服出宫,这的确对宫外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有可能还能够成为宫中争宠的一匹黑马!

    “谢谢王公公跟月琳说话,月琳永远都不会忘记王公公的恩情。”郑月琳并没有谢谢王承恩给自己明示方向,而是说的很大很笼统。

    王承恩心中更是高兴,直在心中暗赞郑月琳的聪慧会说话,这话说的比自己都还要得体些呢,这样二十岁的女孩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天赋实在让人不得不喜欢的,如果是一个男儿,当到宰相都可以期待。“老奴什么都没有说过,老奴也什么都没有做过,这都是皇上对郑姑娘的圣宠,还有郑姑娘自己的福源优厚。走吧,老奴这就带郑姑娘去见圣上。”

    郑月琳点点头,又对王承恩客套几句,她知道,有王承恩的相助,不管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都非常的重要!

    崇祯皇帝朱由检练功完毕,他以前练习纪纲九毁的内功,完事之后总是想发脾气,感觉有火气无处放,还经常要用死囚的阳气来补充进入体内,辅助自己练功,但他现在练习纪纲九毁的内功,已经大不相同了,概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态变了,练武功对他来说,不再有明确的目的性,想起来就练一练,他不再想将自己的武功提高,自己是皇帝,又不是一个武夫,有目前的实力,他已经比较满意了,还练什么?

    “皇上,郑姑娘来了。”王承恩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他知道皇帝今天是想见郑月琳了,否则不会同意自己的谏言,也抓住了时机,趁热打铁,要不然王承恩是很懂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个性的,皇帝可是一个说变就变的人,再过一天,可能心情不同了,结局又会变成另外一番也说不定。

    崇祯皇帝朱由检英俊的脸孔上也露出了一丝光彩,炯炯有神的眼睛也越发的明亮了一些,半年,甚至更久不碰女人,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让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已经到了左近,情形就不一样了。他也有热情,他也有情感,他也有自己需要宣泄的窗口。

    “让她进来,都退下!”崇祯皇帝朱由检豁然起身。

    王承恩欣喜的点点头,“老奴遵旨。”

    王承恩出了御书房,连忙对周边的太监和宫女们做个手势,示意所有人都退下,又冲着门外的郑月琳,鼓励性的点点头,示意她进去。

    郑月琳的芳心跳的飞快,在这样的时刻,她无法控制自己,这是她第一次进入皇宫,也是她第一次凭着自己的身份去见帝王身份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这跟见检荀楼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只见一个身穿藕色纱衫的女郎,身形苗条,长发披向背心,用一根银色丝带轻轻挽住。

    他望着她的娇躯,只觉这女郎身旁似有烟霞轻笼,当真非尘世中人!

    郑月琳不是一般的瓜子脸蛋,眼如点漆,清秀绝俗,二十岁的芳华年纪,身形苗条,大眼睛,皮肤如雪,一头乌云般的秀发,让崇祯皇帝朱由检想去闻上一下子。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郑月琳的风姿绰约,容貌极美并不输给周皇后,即便是跟天下最美的懿安皇后张嫣相提并论,也只是差之毫厘!

    郑月琳的相貌娇美,肤色白腻,别说北地罕有如此佳丽,即令江南也极为少有。但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灿烂的锦缎也已显得黯然无色!(未完待续。。)

第0798章 石榴裙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崇祯皇帝朱由检愣了愣神,他其实是经常和郑月琳碰面的,只是在朝廷上,不会去多看她一眼,皇帝的眼光总是那么的目空一切,崇祯皇帝朱由检顶多是偶尔的看看说话之人,而在这朝廷上,还轮不到郑月琳这样的身份说话,她的级别能够进入朝廷,实在是因为她女官的身份。

    崇祯皇帝朱由检只见她抿着嘴,笑吟吟的斜眼瞅着自己,肤白如新剥鲜菱,更是涌动起心中的怜爱之情,他在下达过来赐婚张慧仪和检荀楼的圣旨之后,就一直担心郑月琳,怕她觉得失落,怕她觉得委屈,崇祯皇帝朱由检心中清楚,自己对张慧仪和对郑月琳的感情,很难说对谁更多一些,这样来看,到底还是郑月琳要稍稍的赢一些,因为他是先认识张慧仪,一般先认识的,总是更占优势一些,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对两个女孩,是一般的宠爱。

    崇祯皇帝朱由检什么话都没有说,上去一把就将这娇俏动人的身子搂入了怀中,深情的吻上了郑月琳的粉唇。

    郑月琳像是很熟悉这感觉一般,嗯的一声轻哼,便抱住了皇帝,她的男人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皇帝,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够跟自己的男人经常在一起,郑月琳别无所求,在这一刻。郑月琳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如何选择。自己要经常跟他在一起。哪怕多出一分。哪怕多出一秒,这都比什么都重要。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边亲吻着郑月琳的柔软的嘴唇,左手搂着郑月琳的纤腰,右手就已经滑到了前面,从郑月琳的裙摆中探了进去,握住了郑月琳丰满动人的酥胸,那两团已经成熟了的酥胸虽然丰满,却很有弹性。触感极佳!

    他的动作并不重,娴熟的手法并不是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经常做这事,而是他在现代看多了片子,对这事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深入的研究,性,可不单单是圈圈叉叉,而是如何从圈圈叉叉中让双方都体会到玩的乐趣!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做人做事,就有着自己的体会,不会玩的人。就不会工作,会玩和会工作。会学习,绝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绝对不可分割!所以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圈圈叉叉的品质是要求很高的!

    也正是因为他自己对这事有着自己的认识,这也就造就了他不会被女人的床上功夫给迷倒,给弄得难以自拔,崇祯皇帝朱由检绝不是一个会轻易的拜倒在哪个美女的石榴裙下的皇帝!

    “嗯……嗯……啊……啊……”郑月琳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崇祯皇帝朱由检,她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唯一的一次经历,也是药的作用下,当时无法控制自己,而此时,她是清醒的,是非常清醒的状况下,被一只手握着自己的奶的感觉,原来是这么的奇妙,直让人无法呼吸。

    郑月琳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害羞的一只玉手捂住了自己的粉唇,轻轻的咬着自己的嘴唇,将粉脸枕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肩头,眼神越来越迷蒙,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崇祯皇帝朱由检,她轻轻的闭上了自己的美目,虽然希冀能够在洞房的时候献出自己的第一次,但她已经没有第一次了,这是有些让郑月琳遗憾的事情。

    “冷吗?”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把将郑月琳横着抱起来,坐到了自己的宽大的书桌前面,这是一张极大极其奢华的虎皮椅子,旁边是两个发着热量的火炉。这里非常的软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衣着并不多。

    郑月琳轻轻的摇摇头,自己就这样被皇帝抱着坐在身上,他从来没有这么温柔的对自己说过话,郑月琳已经幸福的有些不知所措。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龙根粗壮的硬了起来,霸道的顶在郑月琳的粉臀侧边,他将一只手环抱着郑月琳的纤腰,一只手,就放在了郑月琳的粉嫩丰满的两条修长的大腿中间,紧紧的贴合着郑月琳的芳草地,轻轻的玩弄着,温柔的摩擦着。

    “是朕冷落了你,都是朕的错,你要朕如何补偿你?你想入宫,还是想在宫外,还是说朕将你和张慧仪一道赐婚给检荀楼,不分大小,都由着你自己决定。”崇祯皇帝朱由检温柔的在郑月琳的粉脸上面亲吻着,这粉脸是如此的香甜,甜的让人沁人心肺,在宫外以检荀楼的身份跟郑月琳相处,和在自己的御书房中,这感觉又是大不相同的,在御书房中,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最熟悉的地方,这感觉,就像是在自己的家中。

    郑月琳忍不住的微微的一笑,被皇帝亲的自己痒丝丝的,幸亏有王承恩早做了提点,否则的话,如果皇帝忽然这样问,她真的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现在的情况就好的多了,也更让郑月琳意识到王承恩的重要性。

    “你是皇帝,还来问我?你想把我怎么样,我不就只能怎么样?”郑月琳虽然知道了检荀楼就是皇帝,但同样不将他当成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郑月琳很清楚,这就是皇帝迷恋她和张慧仪的地方。适当的撒娇,适当的小脾气,这些分寸,郑月琳把握起来,比宫中的嫔妃们更有优势。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他此时的心情极好,有郑月琳在怀里,他忽然觉得整个人年轻了许多,也振作了许多,朕的世界真的没有必要弄的那么苦楚,大明没有走到最后,朕的路也没有走到终点,他忽然感觉自己又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年纪的心态了。整个人也有活力了一些,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态正在年轻化,只有心态年轻的人,才能够充满活力,充满了对生活,对生命的追求和眷恋!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郑月琳的粉嫩的鼻子上面轻轻的一吻,然后又食指轻轻的戳了一下,“你呀,这天下,也许只有你在知道了朕的身份之后,还敢这么跟朕说话,你是没有受过宫中的规矩的,朕其实也不想让你入宫,但是不入宫的话,朕便没有办法给你贵妃的名分,你会觉得的委屈吗?”

    郑月琳听见皇帝亲口说出来想给自己贵妃的名分,心中感动,眼圈便自红了,她这才知道,原来皇帝真的对自己是极好的,“皇上,你想怎么安排,月琳都没有意见,月琳只求能多见皇上,能多为皇上分忧解难,大明新法的阻力还是很大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欣喜的点点头,听见郑月琳并没有犹豫,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觉得郑月琳聪慧可人,一方面也觉得郑月琳对自己是极好的,忍不住又将郑月琳的粉脸捧起来,在郑月琳的粉唇上面深深的吻了下去,这次更是将舌头也伸了过去,死劲的,贪婪的裹着郑月琳口中的香液。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边亲吻着郑月琳的粉唇,另一只手也没有闲着,轻轻的扣动着郑月琳的香洞,那洞中四周都柔软异常,让崇祯皇帝朱由检爱不释手,只觉得手指上满是香液,郑月琳的身子之敏感,让郑月琳自己也感觉到了,被皇帝抚摸着那最羞人的地方,只觉得浑身燥热,身子像是触电了一般,一直在轻微的颤动着。(未完待续。。)

第0799章 谈婚事

    “你不愿意入宫,也不用担心,等过个十几年,待大明的局势稳定了,朕就不需要再自己亲力亲为的总是出宫了,到时候,朕就给咱们的皇子和公主们都恢复名号,给你也恢复名号,朕不能委屈了朕的琳琳。”崇祯皇帝朱由检深情的在郑月琳的耳边道。

    此时的郑月琳呼吸都困难了,轻轻的咬着下唇,只觉得浑身发烫,不自觉的挺动着纤细的腰肢,柔软的粉背,一对丰满的酥胸,因为衣服被皇上弄乱了的关系,露出了大半,其中的一边红晕都已经在肚兜的侧边可以看见,雪白中的粉红色两点,格外的惹眼,格外的娇艳。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方面觉得有很多的心事,有很多的抱负,想告诉郑月琳,想让一个人真实的了解自己的想法,另外一方面,看见郑月琳难以自持的样子,微微的有些好笑,他自己的情绪,他自己是随时能够操控的,这也是一个成熟男人和一个小年轻之间的区别,成熟男人在关键的时刻,随时能够刹车,对什么事情都多了一份冷静,而不像是年轻人一般的热情澎湃,不管不顾,经常会刹不住车!

    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说十几年的时间,但他心里面并不认为需要这么久,要么行,要么不行,他预估的时间是,崇祯王朝的十年左右,应该就可以见到分晓,攘内必先安外,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总体战略思路,上一世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思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是错误的!是行不通的!这一世。他绝不会再走老路。双线作战行不通,攘外必先安内也行不通,也就只能是任用国内形势自然发展,将精力主要放在辽东,主要放在京畿地区的建设上面,主要放在沟通大明南北经济,加强对大明南部的控制,积极拓展海外贸易!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

    在将自己的重心重新放在大明。在将自己的心重新沉在大明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恢复他的雄心壮志!纵然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帝王,他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人选,他却是一个意志力坚韧不拔,责任心看的比生命还重的人!他是绝对不会给自己卸掉肩头重担的人!不管有多苦,生命和生活的痛苦,朕都将坚决承担!

    “只要能够跟皇上经常的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求,不求名分,不求富贵。只希望今后要是跟皇上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能受委屈。”郑月琳一边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动。身体轻微的颤动,一边跟皇上说着心中的忧虑,她不想有什么心事瞒着皇上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将郑月琳抱着搂在怀中,停止了对她香洞的扣弄,在郑月琳的粉脸上面轻轻的一吻,“傻姑娘,朕会委屈了自己的孩子吗?其实,朕也想换一种方式教育子女,也许脱离了传统的宫廷式教育,教养出来的孩子,将来的出息会更大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立下了朱慈烺为太子,后世储君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他眼下所关心的问题。

    郑月琳在听见了皇上的亲口承诺之后,再也没有了什么心事,轻轻的靠在皇上的怀中,“那我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其实皇上可以参照解决张慧仪的事情,同样的解决我的事情,您就再多出一个民间的身份,也娶了我,便不用考虑大小的事情了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心说自己的智商到底是平庸,如此简单的办法,被郑月琳一语道破!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呢?其实不是他想不到,只是他并没有真正的为别人设想过,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以为自己深情,以为自己情重,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付出了一点点,就会感觉自己付出了许多。

    “可是,朕已经有了一个检荀楼的身份了啊,再多出一个身份的话,会不会两个身份都暴露了?都保不住了啊?”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想考验一下郑月琳的聪慧,他知道她很聪明,却故意想作弄她。

    郑月琳微微的一笑,知道皇帝想听自己出主意,“我怎么自己称呼自己啊?我该称自己为臣妾么?不然的话,我现在跟你说话,比以前费力多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觉得好笑,“既然是民间夫妻,就按照民间的叫法吧,现在你就应该开始习惯,该叫朕相公,朕该叫你娘子才是。”

    郑月琳沁了沁自己粉嫩的鼻子,将粉脸埋在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胸前,不让他看自己的眼睛,“娘子。”

    郑月琳刚自己称呼了一下自己,便自笑的喘不过气来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笑了,在郑月琳的粉背上面轻轻的抚摸着,“别笑了,赶紧想刚才朕说过的话啊。”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皇帝朱由检跟郑月琳和张慧仪这样年纪的大明女孩子在一起,就会找回自己重生大明的时候的状态,是刚刚重生的那时候的状态,这样的感觉,在跟周皇后在一起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具体。

    在宫中,到底规矩太多,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希望郑月琳跟其他的妃嫔们一般,用繁琐森严的规矩,变得如同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性格。

    郑月琳翻了翻白眼,将粉脸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胸前脱离出来,“不会暴露的,皇上怎么当检荀楼,就可以怎么当另外一个身份,只是这个身份更低调一些便可以了,我看见大明综合医院不是开业了吗?里面的医生们不是都穿着白大褂,带着个白口罩的么?皇上就从王公公的私邸出门,直接乘坐轿子去大明综合医院上班,不跟任何人接触,这不就行了吗?有什么冲突的呢?王公公既然可以有一个外甥,为什么不可以有另外一个外甥啊?小心一些,不跟任何人接触便是。”

    崇祯皇帝朱由检想了想,深以为郑月琳说的很有道理,也正好,他是需要在医学方面多对大明做些工作的,不然自己在现代学习的那一年半的医学,不就荒废了吗?跟中医比起来,西医实在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而从医学工业着手,将来还能够新兴起大明的医学化工来!这对国计民生,对外贸经济,都是有好处的!

    毕竟,这个时代,西方医学也仅仅是停留在类似中医的草药阶段,还没有中医那么的博大精深!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娘子这个办法,朕同意了,就按照你说的办。那你也顺便给朕再多起一个名字吧?”

    郑月琳眨了眨眼睛,笑眯眯的看着皇上,“谢谢皇上,名字的事情,本娘子可不敢擅起,还是皇上自己拿主意的好。”

    崇祯皇帝朱由检摇摇头,“不,朕就要你来起,因为这个身份是基本不接触人的,等于这个名字也是给你一个人专用的啊。”

    郑月琳奥了一声,“既然是郎中,是医生,就姓济吧,经世济民的济,皇上的胸襟,应该像是长江大海一般的宽旷,本娘子觉得吧,应该叫济长海!”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觉得这名字格外的土气,却也贴切,反正话已经出口,不忍扫了郑月琳的性质,“嗯,济长海就济长海吧,都听娘子的。”

    郑月琳坐起身来,甜甜的一笑,“谢谢相公,但是皇上得亲自去跟我爹提亲才行。”(未完待续。。)

第0800章 济长海

    崇祯皇帝朱由检觉得好笑,没有想到自己身为九五之尊,还要到张慧仪家和郑月琳家去提亲,自己真的是闲的蛋疼吗?如果不是有这民间的两段婚姻的话,自己要是将她们都娶做贵妃,自己的许多妃嫔,即便入宫一世,也仅仅是见过自己一两次而已,许多的妃嫔甚至不可能跟自己有床笫之欢!这样想来,自己对两女也不算差了,但是想到将来娶了张慧仪,自己的帝王身份便要靠着张慧仪一道隐瞒,便会被张慧仪知道自己是皇帝,不知道张慧仪会不会接受她父亲的死,跟自己有关系这件事情?

    这又成为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新近担心的一件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跟郑月琳在一起的时候,他什么都觉得特别的顺遂,但是跟张慧仪在一起的时候,也许注定了两个人从一开始认识就充满了坎坷,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却不可能放下张慧仪不管,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和张慧仪之间的感情,其实不输给自己和郑月琳之间的感情,相比于郑月琳来说,张慧仪则更接近于一个普通的女孩。

    “你的想法,很合乎朕的心意,其实朕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普通人,过一些普通的生活,而朕也懂得一些医学知识,正打算要多加强大明的医学呢,就这么定了吧。”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可能跟郑月琳再谈和张慧仪之间的事情,他对人际关系是很懂得的,一个再大方的女人。也不可能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和自己丈夫的事情操心想法子的。自己不应该自私到那种地步。跟张慧仪的事情,崇祯皇帝朱由检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算了,他相信,即便是让张慧仪知道了实情,张慧仪也决计不会将检荀楼是皇帝的秘密。告诉另外一个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绝对相信张慧仪和自己的感情,也相信张慧仪的为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说话的语气虽然平淡,但是郑月琳因为是被皇帝抱着坐在身上的,依然能够感觉的出来,下面有一根巨大的东西顶着自己的身上,她已经跟皇上有过了肌肤之亲,当然明白那东西是什么了?羞得粉脸通红,知道今日大概是要被皇上那啥了,她也没有什么保留。轻轻的在皇帝的怀中蠕动了一下,像是在提醒着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郑月琳的媚眼如丝。微微的一笑,“不等成亲之日了么?”

    郑月琳触及心事,粉脸更红,心中却非常的感动,没有想到皇上这么顾及自己的想法,轻轻的底下螓首,“反正都是皇上的人了,什么时候还不都一样?”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笑着,轻轻的捏了捏郑月琳的下巴,“虽然朕现在也很想,但朕更想等那一天,上次的事情,朕都忘记了,那次不算,在朕的心里面,你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女孩。”

    郑月琳的聪慧,世间罕见,她当然明白皇上这么说的意思,这是在为自己的失落,为自己没有在一个新婚的氛围中夺了自己的童贞而补救啊!皇上为天下人做一点点,天下人都能够感受到比天还大!更何况,此时的皇上,已经是她的男人,郑月琳的眼中闪动着泪花,“谢谢皇上这么说,不过月琳并没有什么遗憾,月琳的人和身子,还有心,月琳的一切早就许给了皇上,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深深的被郑月琳给感动了,在她的粉唇上面吻了下去,将郑月琳从身上抱起来,“不一样,这次听朕的,朕一定要先跟你父亲提亲,再跟你正式拜堂,只是这仪式可能会简单一些,你不要觉得委屈才好。女方方面,就你父亲一个人参加,男方方面,朕也只能让王承恩一个人去了。”

    郑月琳轻轻的摇摇头,“不够,还得让一个媒人,这是最起码的,还得是这个媒人有盖天下的威望,道高望重,这样也好让朝野皆知,父亲和月琳就都不会觉得委屈了,月琳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郑月琳的这个要求,倒也合理,但是这就意味着,又要多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检荀楼的身份,和自己的济长海的身份了啊!他心中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这么一个人选,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皇太极再次侵犯大凌河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老将孙承宗再次挂帅辽东了,他手中和心中,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人选,而以孙承宗和自己熟识的程度,即便是以检荀楼的身份,跟孙承宗多接触几日的话,孙承宗迟早也会觉察出来朕就是皇帝!如果一个主帅连这么一点洞察力都没有的话,便不是朕的老师,不是明末最德高望重,军事素养和人格魅力并重的孙大帅了!“你觉得朕的老师孙承宗,符合这个人选么?”

    郑月琳羞得嘤咛一声,又伏在了皇上的怀中,用自己的粉脸跟皇上的脸靠着,将头枕在皇上的肩膀上面,轻轻的嗯了一声,皇上的这个决断自然也很让郑月琳满意。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郑月琳说笑一会儿,谈论了许多法律方面的事物,借以分散那份想做的心事,不知不觉便已经到了傍晚,郑月琳担心父亲在家着急,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有许多其他的公务要办理,良久,两个人此难分难舍的分离。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皇帝之托,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1631年(崇祯四年)正月前夕,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检荀楼便是朕,朕的另外一个民间身份。”崇祯皇帝朱由检在跟孙承宗商讨了一段辽东防务问题之后,重提让老帅出掌辽东,并得到了孙承宗的应允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将自己是检荀楼的事情,说了出来。

    孙承宗有些愕然,他从来没有想过,皇帝居然会以另外一个身份出宫,还会参与到打仗的事情上面,哪里有当皇帝的人亲自露胳膊上阵的啊?“皇上,这老臣就不得不说皇上几句了,皇上是万金之躯!坐镇京师就足够了,哪里有一个九五之尊不爱惜龙体的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天下人里面,敢于这么跟自己说话的,也许只有孙承宗了,连王承恩跟自己那样的关系,跟自己提个什么建议,那可都是小心翼翼的啊!

    “老师,朕知道你会这么说,但是朕自己自然有分寸,跟你说这事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朕要让你做媒,朕要以民间身份娶张慧仪和郑月琳。两个民间身份。”崇祯皇帝朱由检将检荀楼和济长海的事情跟孙承宗说了,并让孙承宗切勿跟第三个人说,并告诉孙承宗,这天下便只有他孙承宗一个人知晓这个秘密,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了显得抬举自己的老师,撒了一个小谎。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不是很喜欢济长海这个名字,但是这个名字到底是郑月琳用的最多,基本就是为郑月琳一个人而设定的身份。(未完待续。。)

第0801章 步子

    孙承宗大吃一惊,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转惊讶为欢喜,虽然有些意外,有些觉得皇上的这个玩笑有些,出格了,但是想到皇上的龙脉单薄,而且皇上并不是一个喜欢将心事耗费在这方面的人,更觉得没有什么,只是有些担心会暴露了皇上的真实身份,会给皇帝的安全带来隐患,“皇上,这点老臣可以照办,但是老臣还是不得不说皇上两句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打断了孙承宗的话,微微的一笑,“老师要说什么,朕都明白,老师请放心,只要你自己保住秘密,这两个女孩都会替朕隐瞒的,不是事儿。”

    孙承宗听皇帝这样说了,本身也认识这俩女孩,很是为皇上开心,便不再说皇帝到民间玩乐的事情了,孙承宗不是孙慎行,他的思想要开通一些,而且皇帝重新让自己挂帅关外,也就是变相的同意了自己以守代攻的思路了,孙承宗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对于皇帝以攻代守,那十倍的人数去换取建奴的伤亡的那一套是非常不认同的。

    “老臣知道皇上对祖大寿他们那帮辽东将门非常的不满意,老臣也同样的不满意,但这不是皇上和老臣能够解决的,这是几十年来的积病,本来作为大明帝国如此庞大的帝国,战之则必胜,不能久战,就是要一鼓作气,但是辽东的问题已经五十年了,如此长期的以辽东当地门阀的势力为主形成的军队,已经自成一个体系了,皇上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至少将辽东的军饷。重新按照十万人的标准发放。对于如此重要的战场,十万人的标准,真的不算多。”孙承宗看见皇帝今日的情绪不错,大着胆子谏言,他以七旬高龄,黄土都埋到脖子了,只要是他觉得对大明有利的话,他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深深的叹口气。“如今关内百废待兴,建奴千里奔袭,白莲教,京察大计,这一次次的折腾,使得京畿地区经济糜烂,老百姓负担很重,朕也缺银子!对于中原反民,朝廷是一点银子都拨不出来,老师的建议。朕会认真的考虑的。但是,这五万人的粮饷标准。是朕在前年亲自发下的圣旨,朕会抽时间跟老师到前线亲自看一看再做打算!不到万不得已,朕不想给辽东军饷提高标准。”

    孙承宗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皇帝以民间身份到处走走,对大明的大局的确是有好处的,不然的话,什么事情都凭着在中枢院,在紫禁城里面闭门造车,的确会无法了解最详实的前线情况。不了解情况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孙承宗约定好,明日一次性将两家的求亲都给解决了,又详谈了一会辽东的战局,才告分别。

    在将心思都放在大明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注意多和身边的人沟通,其实他手里不缺人,不缺忠勇能干的老臣,只是要想改变这些老臣的思路比较困难便是了,完全重用老臣,以崇祯皇帝朱由检重生了两次的智慧和目光,也应当比上一世要好许多的,只是,这一世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将目标定在中庸,他不想在自己死了之后,给子孙后代们依然留下一副破烂局面,辽东问题,中原问题,江南问题,大明外贸问题,崇祯皇帝朱由检都要在自己的手里解决,毋宁生,毋宁死!绝不中庸,绝不平庸!

    在跟郑月琳耳鬓厮磨了一阵之后,让崇祯皇帝朱由检重新找回了重回大明的时候的雄心壮志,跟这些民间女孩在一起的时候,更让他觉的自己的帝王身份是多么的荣耀!这是他在宫里面的女人身上,而体会不到的,宫里面的女人,大都是怕他!即便是自己的周皇后,也是以怕,居多!这一点,不管崇祯皇帝朱由检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他想有两个不一样的妻子,而这一点,泰松格格那样的身份的蒙古女子可以满足他,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并不想跟异族女子有太多的牵扯,偶尔玩玩可以,太放心思,他没有这么多的闲情逸致。

    崇祯皇帝朱由检接下来跟老臣徐光启的谈话就要开心的多了,虽然没有去看,但是听着徐光启的描述,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非常的满意了,他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段时间都没有去过大明军械制造局,自从不能够再回现代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对机械制造的热情,降低了许多,他知道研发枪支弹药和火炮的重要性,也知道研发铁甲舰的重要性,但是基本的要点,必要的设备,他都已经传授给徐光启了,他不想让自己费太多的心思在武器的更新换代上面,国事太过危机,他不能静下心来搞军械科研,他知道自己的性格,自己是一个做事停不下来的性格,将过多的心事都放在那上面,等步枪制式化成功了,兴许这个大明已经姓了别的姓氏了。

    “老臣有信心,在三年之内,大明的第一艘铁甲舰就能够下海,虽然不抵现在的木制帆船的长度和高度,但是在大海中远航,应当不成问题!”徐光启雄心勃勃道,有了皇帝为他提供技术资料和图纸之后,徐光启现在都已经学会了电脑制图了。能够指挥大明的那些新兴工匠们使用加工中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就有劳老师了,老师要注意人才的培养,你那个侄子徐正明,朕很欣赏他的,大明科学院不是也交给他参与了吗?”

    徐光启点点头,“他做的不错,老臣相信,即便是老臣现在忽然死了,大明的科技研发也不会倒退,实际上,大明科学院和大明军械制造局,现在已经是徐正明在掌舵了,老臣更多的心思都放在皇上给老臣带来的那些番邦种子上面,皇上看见了现在的土豆,玉米,红薯和水稻了吗?全部比咱们以前的那些个收成物大三倍以上呢,一个个个大!还饱满,粮食收成提高了三倍不止,这要是整个大明都能够一切安居乐业,咱大明给十个大明供应粮食都不成问题了。”

    徐光启的热情,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的热情,也同样的感染着崇祯皇帝朱由检,他很想跟徐光启这样,不管是做什么,都兢兢业业,都专心致志的便好,这才是他理想化的生活,他并不适合当一个全局性的掌舵者!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正是因为看清了自己的弱点,才更着意对于人才的培养!“朕看见了,朕现在每日的御膳就是这些东西,朕特别爱吃大米!”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笑着,却并没有说出,在大明普遍种植这些高产作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的行政权力,仅仅是覆盖在大明的京畿地区,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可能叫那些个中原反民们都别再造反了,都回去种地,也不可能让南方的那些个富庶省份,都将经济型作物拔除了,都去种水稻。

    世上之事情,知道容易,改变却难,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个过于乐观的人,他有的时候会将步子放的很大,却并不是因为他的心大,因为乐观,而是因为他的性格急躁,做的时候,停不下来!会忘了去考虑后果,并不是他认为去实行了,就会实现。(未完待续。。)

第0802章 高级会议

    “皇上,走,咱到皇庄去看看,老臣刚来的时候,特意去看了一眼,一眼的玉米桔梗,那场面,让人看着心里舒心,老臣敢负责任的说,大明的京畿地区,至少已经可以养活四百万人口了!这还仅仅是开始,如果天灾能够减弱,旱情能够在来年减缓的话,大明的京畿地区的收成会更好的!”徐光启站起身来道,老头是一个急性子。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他也很久没有去过皇庄看看了,也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出游了,是应该去看看的,虽然天已经黑了,但这个时候出游,也不会惊扰老百姓。“好,就听老师的,就到最近的皇庄去看看也好。不过,改日朕单独去看看便是,老师还是早些回去歇着,不要太费神。”

    徐光启知道皇帝爱护自己的身体,非常的感动,“圣上,老臣的身体,老臣自己心中有数,就是这两年好蹦达了,老臣只恨不得一天当作两日用,好为皇上,为大明多做一点点事情,老臣就满意了,不过皇上放心,在老臣死之前,怎么也要看见大明的铁甲舰下水!”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见徐光启说的动情,扶住了老师的胳膊,搀扶着老头,亲自将他送出自己的书房,“老师,你一点要爱惜自己的身子,朕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为老师分忧,朕只盼着老师能够永远年轻,能够永远健康。”

    徐光启忍不住咳嗽了一下子,强忍着痛楚,微微的一笑。“皇上。您就放心吧。老臣只要每日忙着,就不会病,不会累。”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知道不管怎么样劝说,都是没有用的,如果大明有一百个徐光启,他估计自己不用一年的时间,至少可以让大明的科技水平达到二十世纪初期的水平。只可惜,大明便只有一个徐光启而已啊!

    等徐光启被皇上亲自送出了承乾宫的宫门,皇帝才被徐光启要求着返回,徐光启用手帕捂着嘴,看着皇上的背影,为了皇上对自己如此的礼遇而感动,但是看着自己手帕上面的鲜红的一团血液,又有些担心。

    人如果可以不用死,却又多好呢?但是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不管你是多么有雄心壮志的人。多么有本事的人,老天留给你的时间。就总是有限的!徐光启将手帕放入兜内,老眼仍然炯炯有神,因为他每天的工作是满满的,他还要回大明军械制造局去完成他今日的任务。

    崇祯皇帝朱由检懂得徐光启的心事,知道劝说无益,老头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的,对于老头的爱国热情,和老头对科研工作的热情,都深深的感动着,同时也激励着他自己,不让自己停歇,不让自己懈怠!这么多的忠勇老臣,都在古稀之年为大明操劳,为自己鞠躬尽瘁,自己有什么脸面好自怨自艾?自己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二十二岁的人,这样的年纪,就应该提前老龄化了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日召集了王承恩和曹化淳,和自己的最核心的两个太监一起整理总结着大明的京畿地区和整个大明形势和取得的成绩!当然,一切都只能够是以京畿地区为主,大明的京畿地区以外的地区,除了扬州,史可法也只能算是在扬州扎住了脚跟,只能是作为一个连接南北经济的切入点,皇帝的行政权力和军事力量没有到江南,纸上谈兵的事情,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不相信的,所以也没有对徐光启抱有太多的期待,只希望史可法能够让江南的经济稍微的平稳一些,能够让大明盐烟茶马制度在整个大明渐渐的形成一种习惯便可以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在自己重生之初,大力的推行各种新政,疯狂的剿除旧有的封建官僚制度所养成的一些习惯,也并没有理想化到,想要一步到位的全面现代化,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他处于太平盛世,即便是他的统治力在全国都无可取代,即便是没有关外的建奴威胁,大明长期以来都是风调雨顺,想要一步到位的全面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最难改变的还不是观念,而是习惯!

    这一个晚上,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和曹化淳,一并召见了周延儒,温体仁,侯侚和范景文,几个比较接近新派思想的老臣了,范景文主要是作为旁听,范景文主要负责整个京畿地区的治安,还有基本的备用武装的发展工作!位高且权重!

    周延儒和温体仁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政治改革和律法改革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侯侚主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经济改革,主掌大明中央银行,并主掌新纸币的推行和控制!至于老派大臣孙慎行和王永光,崇祯皇帝朱由检干脆连旁听都懒得叫上他们。

    崇祯皇帝朱由检目前在京畿地区的统治力是百分之百的,之所以仍然保留孙慎行和王永光的阁臣地位,主要的考虑点是保持政体的平稳过度,不想过分的伤了一帮仍然在办事,仍然不能一脚踢开的老臣们的心,不想让大明京畿地区以外的其他大明地方势力官员完全看不到希望!

    “一百万纸币完全进入市面流通,请求增发一百万两面额的纸币。”侯侚跟崇祯皇帝朱由检请示道,其实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新政开展之后,朝会的作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大事都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平常就决策了的,朝会的更大作用,是向大臣们展示皇权,展示谁才是大明的老大,也给各个职能部门有一个集体接触的机会,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非常大的事情,再放在朝会中集体讨论的情况!

    崇祯皇帝朱由检凡事亲力亲为,皇帝喜欢直接参与到政务中,就会让许多事情变得非常的简单!这毕竟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但是这样高度集中的君主专权制度,也会给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就是一旦动起来,速度不是很好把握,开车的人都知道,一旦开的过快,刹不住车,也会出大事!

    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很冷静的,纸币只要做到了高防伪,取代铜钱银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对三年内,大明纸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非常的有信心,“暂时不要发行新纸币,过完年再看一看。要让大家对大明纸币更加的有信心!经济增长,货币发行都要把握好尺度,快慢都不是最重要的,稳定才是最为关键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侯侚的经济工作在肯定了一番的同时,同时给出了重要的指示,和决策性的建议!

    侯侚虽然觉得皇上有些保守的过头了,大明的银储备完全不止一百万两,再发行五百万两面额的纸币都没有问题啊,但是皇帝既然这么说也就只得答应下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对于货币改革,是有一套完整的认识的,而他生活的跨度之长,见识过的货币进化时间之久,也为他提供了某种信心,他的经济知识并不是很丰富,却不影响他从整体上面对大明的经济步伐进行掌控!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虽然他并不是什么经济学家。

    这个家,那个家,在很多实际作业过程当中,并没有多少用处,尤其是对于全国经济局势,这么大的,而且抽象的概念。(未完待续。。)

第0803章 远见卓识

    “还有,今后朝廷将从银本位向金本位过度!这不容易!但是这个方向,不能变!”崇祯皇帝朱由检进一步明确的给出了自己的经济建设的思路,此时不是后世,大明帝国作为这个星球最为强大的一个经济体,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经济体制!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纪末,随着白银采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

    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

    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

    在我国货币史上,白银自汉代已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中国真正成为用银之国。但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货币制度阶段。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袁大头”银元就是这样铸造成的。但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克,银八八、铜一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孙中山头像”银元。1935年国民政府又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止银本位。

    十九世纪后期,世界白银产量猛增,是白银市面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呈长期下跌趋势。白银价格的起伏不稳,加之体重价低不适合巨额支付。因而不同国家先后放弃银本位制。

    自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 pires)抵达广州以后,欧洲商人相继扬帆东来。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中国对外贸易由于获得广阔的新市场而急剧扩张,其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巨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步伐,对中国银本位和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航线起点是福建月港(今龙海海澄)、厦门和广州等地,以马尼拉为中转口岸,终点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acapulco);澳门则扮演了中欧贸易枢纽的角色。

    1565年,西班牙海军将领米盖尔.洛佩斯德利雅实比(miguel lopezlegaspi )率舰队自墨西哥出征菲律宾;1571年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1585年设都护府,归新西班牙总督区(今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地区)遥领。当时菲律宾群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地物产甚至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利雅实比给新西班牙总督的报告就称殖民当局能从当地所得的“唯有肉桂而已”。而中国所产手工业品价廉物美,在欧、美及南洋各国素负盛誉。菲律宾殖民当局欲获资本原始积累之利,唯有从事对华转口贸易一途,甚至日用消费品也不得不就近仰仗中国供给。在菲律宾立足甫定,西班牙人就于1575年从马尼拉派遣两名传教士和两名军官前往漳州,希望与中国缔结商约。为吸引华人来菲移垦经商,殖民当局也对华人商旅、华货采取了一些保护、奖励、优待措施。

    在此前后明军御倭战争亦进入最后阶段。 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自嘉靖二年(1523年)“争贡之役”(注: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倍宗设抵宁波;未几,右京兆大夫高贡遣僧瑞佐偕宁波人宋素卿亦至。由于宋素卿贿赂宁波市舶太监赖恩,宴会时得以坐在宗设上座,其货船虽然后至,但先于宗设货船受检。宗设怒杀瑞佐,焚其船只,追宋素卿至绍兴城下,沿途劫掠而去,明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战死,浙中大震,史称”争贡之役”。事后,给事中夏言奏倭祸起于市舶,乃裁闽、浙两市舶司,惟存广东一处。)以来荼毒中国沿海多年的“倭患”平息,为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明廷重开中断四十余年的海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提。

    “圣巴勃罗号”从菲律宾返航美洲,从而开辟了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往返航线。1574年(万历二年),两艘马尼拉大商帆满载中国丝绸、棉布、瓷器等货物驶向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标志着著名的马尼拉大商帆贸易正式投入运营。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线活跃于1574年至1815年,历时240年之久。受马尼拉贸易厚利吸引,福建漳、泉二州商人纷至沓来。隆庆五年(1571年)马尼拉殖民首府建立之初,华人仅有150多名。万历十年(1582 年),龙其虑总督在马尼拉市区东北部巴石河畔开设了专门的华人社区--八连(parian)。1589年8月9日,菲利普二世训令菲律宾总督,准许对中、葡、日等国商人输入的粮食、军需品、军需品制造原料等物资予以免税待遇,进一步刺激了中菲贸易的发展。到16世纪90年代,马尼拉华人数目已达二万余人,而包括军队在内的西班牙人仅有2000名。关于对华贸易的重要性,1595-1603年间任菲律宾最高法院院长、代理总督的安东尼奥.德.莫伽(antonioma)感叹道:“倘若没有中菲贸易,菲律宾群岛便无法维持。”依靠对华转口贸易, 马尼拉成为亚洲最大贸易中心之一。

    这些上个世纪的东西,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用更为准确的经济学语言去跟侯侚分析,同时,旁听的范景文,周延儒和温体仁,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受益良多!

    众人一方面清楚皇帝又开始将心思扑在大明的国事上面了,另一方面不得不感叹皇帝的博学多才!尤其是王承恩,王承恩越是跟皇帝成天在一起,越是搞不懂,皇上的这么多远见卓识,都是怎么来的呢?(未完待续。。)

第0804章 一条鞭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只能够从大明的历史,来对几个经济学概念匮乏的朝廷阁臣进行教育,皇帝并不是一个老师,但是对于这几个现在他的最重要的助手们,崇祯皇帝朱由检又不得不说的详细一些,否则,没有办法让他们了解经济学,没有办法了解经济,货币,以及这些的关系,和这些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并不容易用语言表述清楚!

    崇祯皇帝朱由检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老师,在跟郑月琳耳鬓厮磨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又恢复了自己的热诚,恢复了自己想要将大明带入这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核心的理想!

    不管一个国家强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最终控制整个世界的,永远不可能是武力!只能够是通过经济,通过货币,辅助以武力!

    此外1580年,西、葡两国合并两艘澳门商船,根据合并时订立的《八项和平条款》,原葡萄牙各属地(包括澳门)可以自由地同西班牙各属地(包括马尼拉)贸易,西班牙各属地则不拥有对等权利。两艘澳门商船于当年抵达马尼拉,澳门--马尼拉航线投入运营。澳门至马尼拉的葡船装载的货物以中国货为主,其次是日本、印度产品;返程时装运的绝大多数是白银。1610年,横行南海的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达成妥协,转向抢劫中国商船,仅1617年一年就有11艘中国商船在南下马尼拉途中遭到荷兰人劫掠。南下菲律宾的中国商船帆樯日稀,澳门--马尼拉贸易则迅速扩大,1619-1631年间几乎独占了中国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输入马尼拉的中国货物有生丝、丝织品、天鹅绒、绫绢、绸缎、棉布、麻织品、珠宝、工艺品、钢铁锡铅制品、硝石、火药、食品、家禽、家畜等。尤以纺织品为大宗。由于西属美洲市场需求甚殷。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马尼拉大商帆输往美洲货物榜首。并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贸易的终结。直至18世纪末,中国丝绸等商品仍占墨西哥进口总值的63%。对华贸易的兴盛,使太平洋贸易量一度超越大西洋贸易, 这从贸易投资方向可见一斑:1618-1621 年间, 美洲投入对欧贸易资金为150万比索,而对东方贸易资金为165万比索。

    早在周代中央财政“九赋”之中的“关市之赋”已经征收帛布,但直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相当发达的唐、宋以后,各朝仍以实物为正赋。货币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依然只占小部分。直至明代推行一条鞭法,白银成为正赋,财政制度才发生了根本转变,其中对外贸易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对外贸易的发展,直接增加了政府的货币收入。在明初朝贡贸易中,明政府对外国贡船夹带的私货一律免税,加之回赐一般大大超过贡品价值,朝贡贸易对明朝财政实际上是一种负担。其后,朝贡贸易日趋衰落,民间贸易兴起。弘治、正德年间。明政府对民间贸易进口货物实行“抽分”制度,抽取一定比例的货物作为进口税。至迟到万历初年。各通商口岸已先后对入口番货改征货币。尽管走私猖獗,入口货物“其报官纳税者,不过十之一二”,但官府舶税收入仍然相当可观,仅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一个港口,万历二十二年舶税收入就达2.9 万余两。在某些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对外贸易市舶收入甚至成为当地财政的支柱。自正德以来,广东文武官员俸禄已多以市舶收入代支。嘉靖初年废广东市舶司后,自两广巡抚以下当地各级官员屡屡上疏请求重开,所持论点即是粤中公私诸费多资市舶商税。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中国迟迟难以确立先进的货币财政制度,与钱荒的影响不无关系。明代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消弭了困扰中国数百年之久的钱荒,从而间接推动了货币财政制度的确立。

    唐代税收兼用钱币和谷帛,而穆宗长庆年间户部尚书杨于陵针对钱荒提出的对策之一就是‘今宜使天下两税、榷酒、盐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钱,悉输以布帛谷粟‘,实质上是企图以财税制度的倒退来减少对钱币的需求,从而缓解钱荒。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 统一以钱征税。由于钱币本已不足,实行两税法又增加了对钱币的需求,致使钱重物轻现象日趋严重。至穆宗长庆元年(821年),40年间, 米一斗由200文跌至50文,绢一匹由400文跌至80文,纳税人实际负担成倍增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唐廷最终不得不于长庆元年废除两税法。元代课征赋税已广泛使用纸币,明太祖鉴于元末的恶性通货膨胀,倒退为实行实物财政制度,田赋以征收米、麦为主,附征丝、麻、棉等土产及货币,前者称本色,后者称折色,百姓还要承担徭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实物财政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从明朝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陆续扩大征收折色,减征本色。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明廷允许南京、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福建将原征米麦400万担折纳“金花银”100余万两。正德元年,官方又正式承认“银差”,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历史性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等人所创的一条鞭法,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标志着中国货币财政制度最终确立。

    一条鞭法没有像两税法一样引起物价暴跌而失败,原因就在于白银不断内流,尽管实行一条鞭法加大了对白银的需求,白银供给依然较为充裕。而一条鞭法发端于对外贸易发达的浙江、广东、赣南等地,也决非偶然。

    一条鞭法的全面推行,表明明朝中央政府正式承认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

    货币财政制度本身是在已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而一切税课、力役折银缴纳,又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同时大大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多的农民得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去从事工商业,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凡此种种,都使白银本位币的地位更加巩固。

    明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银本位的确立。

    在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内市场白银存量足够满足流通之需。在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金银铸币就已广为流通。而在中国,虽然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铸行了白金币, 但白银一直未能摆脱辅币地位,甚或主要用于贮藏。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币制以来,外圆内方的铜币历经朝代更迭,盘踞本位货币宝座长达一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中国金银矿藏相对贫乏。根据明史籍所载银课收入数字计算,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来百余年间,中国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明代前期约20万两左右,较之美洲、日本、 欧洲只不过是个零头而已。而且我国银矿品位不高,开采往往得不偿失。据全汉升统计,明代中国银矿含银量在0.003%-12.5%之间,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鲁波托西银矿含银量为50%,新西班牙银矿含银量为5%-25%。《明史.食货志.坑治》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嘉靖二十五年(即西历1546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梁方仲就此指出:“中国向来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国家。自近代与欧洲各国通商以来,银的供给,大部分依赖外国的来源;本国产量,殊不重要。”

    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在座的众人都是熟读经史的博学大臣,当然十分的清楚,但是听见崇祯皇帝朱由检一阵深入浅出的具体分析,方才恍然大悟!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道,“都做好笔记,不管你们听不听的明白,朕都希望你们慢慢的,都能够搞懂朕在说一些什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语气是淡淡的,众人在稀里糊涂的同时,勤勉的记录着皇帝说的话,耳朵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人,却并没有准备什么演讲稿。(未完待续。。)

第0805章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得不从货币的应用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详细的给侯侚指出来,也不单单是针对侯侚一个人,对于政治上面非常有追求的周延儒,温体仁和范景文,王承恩和曹化淳来说,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话,同样是字字珠玑!

    自唐宋以来,“钱荒”的记载不绝于史,流通中货币不足成为长期制约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补钱币之不足,政府只得以谷、帛等其它商品充当流通媒介,实际上实行了钱币、谷帛的平行本位制,金银主要用于贮藏。本质上并不适宜充当货币的谷帛长期与钱币并行,即使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唐朝鼎盛年代也是如此,重要原因就是金属货币短缺。但由于钱重物轻,民间交易优先使用钱币,政府又不得不出面强制推广代用货币。仅在唐朝,开元二十年(732 年)和二十二年(734年)、德宗贞元二十年(804 年)、 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和八年曾先后多次下诏禁止交易只用钱币。宋朝则三令五申,并在边境设卡,严禁铜钱外流。宋代纸币制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硬币不足的困难,满足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元代虽然名义上以白银作为价值尺度,但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以来就一直使用不兑现纸币,实行了全世界第一个纸币本位制度。然而古代纸币制度终因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而在元末崩溃,明太祖虽发行了大明宝钞。但不久就名存实亡。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生产和交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钱荒有增无减,对大宗交易所需的高价值交易媒介--白银需求增长则更快。因铸钱铜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仅数次下令销毁民间铜器铸钱,南京太仆寺甚至将大内旧铜器47万余斤也用于铸钱,并允许将前朝旧钱投入流通。罗掘至此,明初至万历初200年间铸钱数量也仅有1000万贯, 而北宋除开国初期每年铸钱少于100万贯外,百余年间每年铸钱都在100 万贯以上。 熙宁六年(1073年)后每年铸钱竟达600万贯。商品经济发展与钱币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形成的通货紧缩效应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白银源源流入中国,消除了国内银矿资源贫乏的制约,使这一矛盾最终得以化解。

    直至明初,中外贸易仍以奢侈品为主。自南宋以来,中国大量购买海外珍宝、香料、药材,造成长期贸易逆差,金、银、铜钱大量外流,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历朝均严禁金属出口,但效力不大。西人东来后。中国日用消费品获得了广阔的新市场,中国对外贸易商品构成发生本质变化。国际收支随之逆转。

    至晚明时,较之中国,欧洲在火器、钟表、“打簧器”、呢绒、船舶、玻璃等生产部门已占优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日用品生产方面,中国商品则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质量优良,风靡欧、美和日本市场。此外,部分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部分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当时墨西哥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价格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秘鲁是1/9,在东南亚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欧洲产品的1/4-1/3。墨西哥市场欧洲麻织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倍。1621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 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

    由于欧洲商品难以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竞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后来跻身对华贸易的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币购买中国商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鸦片贸易兴起前夕。自阿卡普尔科返航马尼拉的大商帆运载的主要是用以购买中国货物的白银。西属美洲流往马尼拉的白银开始每年约100万比索,后来达200-300万比索,有时甚至超过400万比索。1571-1821年间, 输入马尼拉的美洲白银共计4亿比索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亦有1/2、1/4之说)又转输中国。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此外,还有部分输入欧洲的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转运澳门,然后流入中国内地。中外历史文献中有关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比比皆是。w. l. schurz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一位西班牙海军上将则惊叹道:“中国国王能用来自秘鲁的银条修建一座宫殿。”仅1631年一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约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之大,一度使欧洲贵金属输入量锐减。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就曾指出,与1591-1600年间相比,1641-1650年间美洲黄金输入欧洲数量减少92%,白银减少61%,这一减少与中国--美洲贸易扩大有关。由于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大量流入中国,17 世纪上半期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议放弃菲律宾殖民地。

    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另一个主要来源地是日本。日本不仅用白银购买中国货物,而且用白银交换中国钱币。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年代早于美洲白银,流入途径有民间走私贸易和葡萄牙人开展的转口贸易两途。有明一代,中日关系一直谈不上热络,倭患频仍和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更使两国关系落到冰点以下,明廷因而将对日贸易悬为厉禁,隆庆元年重开海禁时仍将日本排除在外。然而,商人的趋利本性最终使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虚文,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成为中日直接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的嘉靖年间,正当中国白银需求日增之际,中日走私贸易已经使不少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尽管如此,中日直接贸易毕竟因为明廷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约。与明廷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关系的葡萄牙人遂乘虚而入,利用中日两国给予的优惠待遇,在中日贸易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入据澳门后就主动招引日本人赴广东方面贸易,最终建立了以澳门和长崎为轴心的葡日贸易网络。中国学者全汉升、李龙华估计,16世纪最后25年间,日本生产的白银半数外流,其中大部分为葡萄牙商人运走,每年数量达50-60万两;到17世纪前30年,每年运出100多万两,有时高达200-300万两。 葡萄牙历史学家在17世纪初估计葡萄牙大商帆每年从日本输出的白银价值超过100 万金币。而根据日本学者新井白石调查,仅庆长六年至正保四年(即明万历二十九年至大明王朝尾声,西历1601-1647年)的47年间,日本白银输出总量即达7480余万两,大半输入中国。日本白银外流中国数量之大,使日本政府为之不安。为减少白银外流,日本政府于1689、1715年两度颁布法令,限制中国赴日商船数量和贸易额。

    中国对日的贸易,有许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并不解释,只是以假设性的方式向众人阐述,他不用说的很具体,也不用说的很负责任,只需要将具体的情形,大概的描述出来便可以,他是皇帝,他不需要对任何人交代什么?这就是他这个老师当的容易的地方。

    “日本人已经停止了对大明的贸易,这弹丸小国,太过放肆,他们的海盗劫掠,对大明的影响原来如此之大!”在听崇祯皇帝朱由检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半天之后,提出了对日贸易的话题。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不错,侯大人的话说到点子上了,只有大明自己掌握海外贸易的主导权,才能够根本扭转对外贸易的局面!”(未完待续。。)

第0806章 金本位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不满意大明现在的银本位制度,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其实采取哪种经济体制,都不是一个单单的方面所能够形成的,这是历史造成的!

    白银流入中国,并非仅有贸易一途,欧洲人在中国、日本、欧洲之间开展的套汇业务也是一条重要渠道。16、17世纪间,中国、日本、欧洲三地金银比价存在较大差价,中国金银比价为1∶5.5-7,日本为1∶12-13,欧洲为1∶10.,欧洲商人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可获利一倍以上。

    在需求方面,首先出口市场的迅速扩大,使手工业发达的南直隶南部(今苏南、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又通过联锁效应进一步带动了北方和广大内地的经济发展。今日相对贫穷的赣南,当时是通往广东外贸口岸的商道,百业兴旺。对外贸易对明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之大,从中国商品外销与内销规模比较中可见一斑。众所周知,苏杭丝织业与松江棉织业是明代后期商品率最高、产值最大的两个产业部门,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书提供的资料,当时苏杭民间机户年产丝绸约20万匹,价值白银16万两;松江棉布运销量为2000万匹,价值白银300万两,两项合计316万两。而根据中国学者张铠计算。17世纪初。不计荷兰人经台湾输往日本、东南亚的中国商品以及葡萄牙商人运销果阿、欧洲的中国货物。每年仅直接出口菲律宾和由葡萄牙商人输往日本的中国商品价值即达白银427-487万两。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种稳定的通货,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币值都不稳定。就宝钞而言,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的宝钞,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实际价值就跌落到面值的5 %-16%,后世所发行的宝钞实际价值就更加低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一贯宝钞竟然只能兑换一文铜钱。就铜钱而言, 明朝中叶以后。钱法日趋紊乱,腐朽的统治集团将滥铸劣币、大钱,获取‘铸息‘作为一条搜刮人民、缓解财政危机的财路。从钱币重量上看,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记载,明末钱重由1钱2分改为1钱,后又减至8分,南京所铸,有轻至4分以下者。从成色上看, 天启年间铜钱成色由规定铜七铅三降为铜铅各半,甚至铜二三而铅砂七八。凭借这种手段。天启年间南京铸钱年获利达12万两白银,‘铸息‘达60%以上。而万历以前铸息通常为20%-30%。加之私人盗铸猖獗、政府货币政策变动无常,致使宝钞和铜钱信誉都不高。隆庆初年高珙就指出:“钱法朝议夕更,迄无成说,小民恐今日得钱,而明日不用,是以愈更愈乱,愈禁愈疑。”苏州市民就曾发起席卷苏南各州县的拒用天启钱运动,持续10个月之久。海外白银源源流入,提供了一种供给随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并摆脱政府干预的稳定通货。

    白银为本位币、铜为辅币的货币体制确立后,历经明以及明朝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被迫于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改革时方才废除。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银本位的历史跟众人说了之后,众人都有些茫茫然了,即便是心思最细腻的王承恩和曹化淳,也并不是听的很清楚,很明白。

    “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在今后的两三百年当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就会经历这样的趋势!你们就脑子里面大概有个概念便可以。”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开始阐述金本位!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金本位是由牛顿创立的。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年至1914年间。

    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未完待续。。)

第0807章 把握未来的眼光

    金本位,银本位究竟哪种好,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哪种对大明货币将来统治这个世界的经济更为有利!

    如何用一堆堆的白纸便可以控制这个世界!这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朱由检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向这帮大臣和重要的太监助手们讲解历史的发展趋势!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持有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成该国货币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3年基本消失。

    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牛顿最早提出这一制度),英国政府在1816年颁布了铸币条例,发行金币,规定1盎司黄金为3镑17先令10.5便士,银币则处于辅币地位。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时英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也是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重心。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这个国际货币体系大约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它是在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度之后自发地形成的,其形成基础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组成)等实行的国内金币本位制。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都曾经停止黄金与纸币的兑换。到1913年底,英、法、美、德、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绝大部分黄金为少数强国所占有。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到1913年,全世界约有60%的货币用黄金集中于各国中央银行。各国多用纸币在市面流通,从而影响货币的信用,而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政府支出急剧增加,大量发行银行券,于是银行券兑换黄金越来越困难,这就破坏了自由兑换的原则。在经济危机时,商品输出减少,资金外逃严重,引起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纷限制黄金流动,黄金不能在各国间自由转移。由于维持金币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同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对国际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贷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

    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各国流通纸币后,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693/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盛世最新章节! 作者:轩樟所写的《崇祯盛世》为转载作品,崇祯盛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盛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盛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盛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盛世介绍: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崇祯盛世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盛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盛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