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抗日之白眼狼TXT下载抗日之白眼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抗日之白眼狼全文阅读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     抗日之白眼狼txt下载     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05章 赣州炮战

    就在这个时候,白朗上门找到了戴春风,他们二人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谈话,每月两百大洋的薪酬让囊中羞涩无所事事的戴春风眼前一亮,甚至连白朗的底细都未询问就欣然应允同意了为白朗服务。

    白朗也甚是大方,提前支付了戴春风半年的酬金共一千二百块大洋。白朗的做法让戴春风更加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将一千块大洋留在了家中,安排妥否当后便随白朗离开了家乡。

    戴春风跟随白朗来到琼州后的第十天,便再一次启程来到了赣州。

    ……

    “白老板,您刚才说什么?”这些日子戴春风一直称呼白朗为老板,现在已经习惯了。

    “没什么!”白朗岔开话题问道:“我问你,你对刚才的会议有何看法?”

    戴春风犹豫了一下:“我怕说不好!”

    “没事,我不会介意的,大胆说吧!”白朗鼓励着戴春风,他想看看这个让徐彦卓异常看重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少斤两。

    “我觉得赣州必胜!”戴春风的话出乎了白朗的意料。

    “你怎么知道?要知道赣州现在处在绝对的劣势!”白朗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就因为有那位徐公子,我感觉这场战事像是那位徐公子有意布置的一个局!”

    戴春风此言一出,让白朗感到了震惊。这个局若不是徐彦卓早早告诉自己,自己也不会猜得透。事实证明。琼赣特区那些首脑就没有完全猜到。而眼前这个年轻人作为局外人居然能一语中的,着实不简单,难怪徐彦卓会对他如此青睐。

    “你可知道这位徐公子是何许人?”白朗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

    “琼赣特区的徐彦卓公子。国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你可认识徐公子?”白朗好奇地问道。

    “素未谋面!”戴春风摇摇头。

    “这就奇怪了?”白朗嘴里嘀咕了一声,又问道:“那你可知道我是谁?”

    戴春风点点头:“之前我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你曾经是大名鼎鼎的白朗军司令、如今琼赣特区的安全厅长。”

    做情报工作的白朗被人翻出了老底,还颇有些不习惯。不过,这让他对戴春风多了一丝好感,这家伙似乎有做情报工作的天赋。

    “你可曾申请过加入琼赣特区?”

    “当然申请过。不过没被批准。琼赣特区人才济济,必须要有做出过较大贡献的人才能加入。”戴春风一脸的遗憾。

    “原来是这样!”白朗突然变得有些神秘兮兮道:“有人给你出了三道题,若是你能做好了。不仅可以加入琼赣特区,而且还可以让你身居高位,英雄有用武之地。”

    “谁?谁有这么大的能耐?”戴春风瞪大了眼睛。

    “徐彦卓徐公子!”白朗一字一句道。

    “啊!”戴春风愣在了当场。

    ……

    为了集中兵力,李维君根据梅秋杰的建议将所有的军队都撤到了赣州城。赣州三面环水。是三江汇合之地。相当于一个倒着的“丫”字,“丫”的两岔分别为章江和贡水,那一竖则为章江和贡水汇集为成的赣江。赣州城就建在这丫岔的中间,城墙北面依贡水而建,西面和南面环着在此拐了个弯的章江。赣州城墙高厚,自东晋太康年间太守高琰筑城始,又在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扩城。北宋嘉佑年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任赣州太守时。用铁加固城墙,后经历代修葺。李书平到达赣州之后。更是对城墙用混凝土加宽加厚,有“铁赣州”之称。

    赣州战役是以炮战揭开序幕的。

    滇军和桂军虽然人多势众人,但平射的攻坚炮火很少,炮弹更是不多。滇桂两军虽少重炮,但野炮和山炮却不少,大概有近200门各类轻型火炮,而且炮弹也不匮乏,虽说轰不塌城墙,但完全可以压制城内的火力兵力的。

    赣州城内的火炮都是自产的,射程要远高于敌人,钨金炮弹的威力,也远远强于滇军和桂军。最重要的是铁血军的炮兵,都是经过由罗冒作校长的特区炮兵学校集训的,素质要比滇军和桂军强的多。

    赣州炮兵早已构筑了完整的炮兵观察、发射阵地,把对方可能进入的所有道路、山口等都测定了距离。标定了标号,区分了炮兵火力覆盖射击任务区域。

    3月22日清晨,滇桂联军装好了射击诸元,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把赣州城打成一片火海。敌人的炮火很盲目,仅仅10分钟,赣州的炮火便开始还击,对方炮阵地同样被炸的火光冲天,血肉四溅,双方的试探性炮击只持续了20分钟。

    第二天,双方都没有行动。

    3月24日,滇桂联军集中了所有的3000发炮弹,第二次炮战即将开始。滇桂联军定于早晨8:30开炮,赣州炮兵在7:20,比其提前10分钟开始了覆盖性炮火急袭,打得滇桂联军一片狼籍,3000发炮弹全部被打得原地爆炸,10分钟后,赣州军队停止炮击。

    滇桂联军没有了炮弹,双方的炮战变成了赣州炮兵单方面炮击。唐继尧和陆荣廷龟缩在指挥部中气得牙痒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等后方运送来炮弹再战。

    谁知道三天后传来消息,滇军和桂军的后勤补给队分别遭受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所有炮弹均被炸毁,这下滇桂联军的火炮在一个月内全部变成了废铜烂铁。

    炮战没有奏效,唐陆二人便派人入城劝降李维君。李维君却水火不浸油盐不进,只说了一句话:“要想夺赣州就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了,只有强攻一条路可走了。

    3月29日晚,滇桂联军进行了第一次攻城战斗,他们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架设云梯爬城,在机枪的掩护下,十人一组,从各处城墙向城墙攻击,由于赣州军队是严阵以待,结果是上一组被打下一组,没有成功,这个办法确实有点笨。

    3月30日,滇桂联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几经冲锋,但被机枪火力封锁,激战一小时,伤亡残重被迫撤出。(未完待续。。)

第706章 秘密使命

    鉴于赣州城墙高,护城河又宽又深,仰攻不易,滇桂联军决定挖地道轰炸城墙。由围攻东门的滇军一个师,选定东城墙一段,由工程兵挖掘隧道,通至城墙之下,长达一里多地。隧道挖成后,用3个巨大棺材装火药数千斤,并在棺内放置手榴弹为导火索。

    4月4日晚11时许,一声巨响,烟尘蔽空,不仅城上守军被震跌下来,而且城下进攻的滇军也有不少被震得昏迷不醒。但由于隧道未挖至城墙之下,仅将关墙顶端震塌极小部分,以失败告终。滇军不甘心失败,继而转向城东北角一带进攻,并专门从找来挖煤工人挖掘隧道,企图穿过护城河,直达城内。城内守军日夜侦察,设法辨别隧道的方向和距离,遂按其方向掘深沟以防备。当敌军挖透时,用柴草、辣椒面、鼓风器等,向洞口引火煽风,使夹带强烈辛辣气味的浓烟冲入隧道,再向洞内猛射毙敌,使其再也不敢挖地道炸城了。

    滇桂联军围城数日不胜,还伤亡了数千人,军心动摇。唐继尧陆荣廷焦急之下,召集各师师长商议对策。桂军第四师师长徐振请求组织一次猛攻。陆荣廷听罢大喜,拨赏金数万。徐振即准备爬城云梯200架,从全师选好敢死队1500人,以东北城角为攻击点。

    4月11日深夜,徐振率一旅兵力,用两个团突袭,,1个团掩护。徐振亲率卫队1个营督战。王部先头部队数十人爬上城墙后,即与城上守军展开肉搏战。城上守军人少,渐渐支持不住,即派人向司令部求援。此时,徐振率领的攻城军已借助云梯陆续爬了上来,但守军毫不示弱,不断将敌军击退。不久城内援军到达,城上守军顿时勇气倍增。战斗持续到翌日清晨,桂军伤亡惨重,败退收军。

    围城日久,虽然赣州城内弹药充足,但有数十万军民需要吃饭。粮食缺乏,滇桂联军企图引诱守军投降。包围西北城角的滇军第二师张连长常带护兵至城河洗衣服,和城上李毅连长时常谈话,渐渐熟悉起来。李毅常下城到张连长处聊天,并涉及军务,张见有机可乘,便引李毅拜见滇军第二师师长贾济川。

    往返数次,双方达成内外策应攻克西北城角的协议。其条件是:,等攻城后晋升李毅为团长,其他官兵以次递升。

    随后,李毅派人下城3次,约定4月18日晚献城。一切就绪后,李毅遂向李维君报告了上述情况。李维君将计就计,诱敌如期攻城,其部署是:抽调两营,各配属重机枪连,趁夜出城潜伏,俟敌溃退时,协同西门守军夹击敌军,并组成“吊敌队”,每人带绳子一条,准备把敌军吊上城墙后捆绑吊上城墙之敌。

    当晚11时许,贾济川率3个旅,携带大量云梯及其他爬城工具,向西北角移动,先头部队1个营到达城河边,派张连长到城下联系妥当后,即令部队赶至城下,攀着守城部队放下的绳子纷纷上城。城上守军将爬上城墙的敌军先缴枪,后用毛巾或破布紧塞口内,迅即关押城内,接连诱吊敌军300多人。

    后来,赣州军队在缴敌军连长短枪时遭到反抗而走火,守城士兵相继向敌射击,一时炸弹齐掷,砖石俱下,敌军混乱,自相践踏,仓皇逃遁。

    潜伏城外的伏兵即向逃敌猛烈射击,敌军遗尸数千具。

    ……

    赣州战役激战正憨之时。一名年轻人出现在了广西玉林,此人不是别人,正负有秘密使命的戴春风。

    戴春风的秘密使命是策反广州的李宗仁,迫使陆荣廷从赣州撤兵。尽管他从来没有做过如此的事情,心中一点底都没有,但他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戴春风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这种工作似乎挺适合自己的。

    在来广西之前。戴春风并不了解,甚至连李宗仁的名字都没听过。但是,现在戴春风对李宗仁了解的清清楚楚。这一切都源自于白朗给他的情报。戴春风实在想不明白,白朗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一个人搞的如此通透,他甚至想得到,当初白朗来找自己的时候。恐怕也是把自己了解的清清楚楚。

    ……

    李宗仁。字德邻,出生在广西桂林县西乡的耕读家庭。父亲李培英是当地的塾师,母亲务农。他们生有子女11人,李宗仁排行第二。一家人靠父亲做塾师的收入和母亲克勤克俭的劳动,维持生计。

    李培英知书达理,希望在自己的后代中出个饱学之上,李宗仁6岁那年,便进入私塾。塾师是自己的父亲。

    后来,李宗仁进了省城新创立的小学。所教课程除国文之外,还有数学、博物、美学等新式学科。李宗仁对新式学科一无所知,刚入学又将插入高年级班,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学期终了,在榜上坐了红椅子。所谓“红椅子”,就是在考试不及格的同学 名字下划一红线。因为考试不及格的只有他一人,特别引人注目,加之他又是个初来的乡村孩子,农着不甚人时,举止言行一派乡上气,城里的同学都笑他是个“乡下傻瓜”。

    不幸的是,第二学期李宗仁又坐了红椅子。自尊心极强的李宗仁,坐了两次红椅后,感到分外难堪,所以读了两学期后,便辍学回乡。

    辍学后的李宗仁,已是一个15岁的壮健孩子了,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他开始觅寻正当 职业谋生。

    各省试办新政,广西省新设奖励工商业的“劝业道”,并在桂林设立纺织习艺厂,需招 200名学徒学习纺织,李宗仁进了这家厂当学徒。经过半年的学习,他了解了从下水浆纱到上机织布的操作过程。

    16岁那年,他满怀信心地回到了家。他的姑丈是个殷实富户,对织布有浓厚兴趣,在桂林买了部织机, 要他教表妹织布。年轻人的自负,使他欣然接受姑丈的请求,岂知他学到的那些织布技术尽属皮毛,轮到他自己独立操作时,竟大出洋相。后来他又应聘到别村教授织布,又遭失败。两次失败的教训,使他深感从业不易。(未完待续。。)

第707章 热血青年

    18岁那年,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能进入这所小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原来他父亲的朋友李植甫先生,是一名武术师,他看李宗仁生性好动,很是喜欢,经常教他一些拳脚;但看他在家无所事事,又非常可惜,于是就劝他父亲让他投考新成立的陆军小学,对于投考这类学校,母亲并不热心,但在父亲的作主下,这件事就算定了。至于李宗仁本人,知道要进陆军小学心里非常高兴。陆小是官办学堂,待遇优厚,除供学生膳食、服装、靴鞋、书籍外,每月还有津贴以供零用。而且这学校的学生今后升学都有保障。尽管录取名额有限只100人,但报名者却有千余人。凭着私塾的底子,李宗仁一举金榜题名,考得备取第一名,取得入学资格。

    开学的日子临近了,李宗仁按报到日期,辞别父母亲友,前往桂林陆小。然而事出意外,校方拒绝他报到,理由是迟到十来分钟,报到时间已过。陆小主要负责人都是刚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办事认真,任凭李宗仁好说歹解,均无作用。10分钟之差,失去了入学资格,满怀热心的他,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懊丧之极。但校方负责人勉励他下期再来投考,并告诉他,像他这样体格强健的青年凤毛磷角,录取的希望很大。虽说校方鼓励一番,但毕竟要再等一年,他怅然归乡。好在父亲没有责怪他什么。让他继续读书,准备来年再考。

    陆小第三期招生,李宗仁再杨度投考。在3000余名的竞争者中,被录正取。吸取上次的教训,此次他早早报到,从此成了陆小的学生。

    陆小的教育,完全仿日本那一套,十分严格,教程分学、术两种。学科除国文、史地外。有各门科学和外语,术科是每天1小时的训练,有器械、体操、劈杀等活动。

    李宗仁由于跟着父亲学过几年。又在桂林上过新学堂,多少有些基础,因此学科对他来说负担不算重,尤其国文。成绩在斑内算是佼佼者。至于术科。他不但喜欢,而且学起来轻松自如,那些被同学们视为有风险的单杠、双杠、木马等项目,他都能作精彩表演,一般同学与之相比,实在逊色多了。尤其是劈刺,因他跟李先生学过几手拳脚,更是他拿手本领。在比赛中。许多高大结实的同学与他交锋,都 败在他的手下。由于他劈刺出色。在学校中得了个“李猛仔”的浑名。李宗仁学业突出,深得同学的尊重和老师们的喜欢。

    1910年秋,李宗仁加入了同盟会组织。参加同盟会,随时有杀身之祸,为了表示死而无悔的决心,入会那天,他献血为誓。

    1911年11月7日,广西宣布独立,成立了地方革命政府,并开庆祝光复大会。大会期间,发生了部分巡防营叛变事件。陆小负责人恐旧军攻打学校,便在校总值日官的指挥下,当晚组织100多名学生,成立了自卫队,出发进剿叛军。

    夜深人静,行军必须搜索前进,在同学们的吁请下,李宗仁当上了搜索组长,向李家村进发。到达目的地时,正碰上混成协新军,他们准备出发桂林,进剿叛军。陆小总值日官宣布,愿意随混成协新军 北进的归队,不愿意的可暂时回家。

    李宗仁有些想家,决定回乡探望父母。就在这次回家的路上,经历了惊险的一幕。

    李家村在桂林之南,他家的乡村在桂林之西,两头相距百余里,靠步行要一整天时间。 为了防止不测,他带了一杆六八式步枪独自离队伍,一路边走边问。半天行军,再背着一杆大枪,早已饥肠辘辘了。在经过一个村庄时,他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在一小茶店内遇上几个壮年人,他们答应帮忙弄些食物。他等了一阵,只见一些人交头接耳,神色异常。 混乱的世道,立即使他警惕起来。他忘记了饥饿,立即提起枪,继续上路。刚走出村头几十米,他忽然发现有几个人从后面急匆勿赶来,他们子中有的拿着鸟枪,有的拿着刀棒,吆喝着让他站住。情势险恶,李宗仁急忙子弹上膛,刺刀上梢;他年少气盛,又有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军事训练,面对这帮人,竟无丝毫惧怯之情,大声喝责。这帮人有点怕,但又不甘心,继续向前逼进。李宗仁立即警告他们不许前进,否则就要开枪。真是一帮乌合之众,被他吓得都退了回去。这些人一散,李宗仁急忙赶路,第二天才回到乡里。

    父母看到儿子归来,欢天喜地。

    在家小住半月后,因城内兵变平息,李宗仁又赶回桂林。

    回到陆小后,陆小改为陆军速成学堂,学校300余名学员,分为两个科目教练,一半人为炮科,一半人为步科,李宗仁被分配到步科。该校课程以术科为主,更使李宗仁有大显身手之余地,每次校内师生比赛,他总是名列前茅,尤其马术一项, 表现得格外出众,当马疾驰时,他可据鞍跃上跃下,往复十余次,师生均叹为观止,他自己也引以为自豪。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当李宗仁在陆小春风得意之时,父母积极为这个20岁出头的爱子操办起婚事。女方名叫李秀文,出身于一个殷实的半自耕农家。她为人忠厚,遇事稳重,还有一手好女红。对于这样一位妻子,李宗仁颇觉称心,婚后两人感情笃厚。

    李宗仁学成毕业,陆军速成学堂也改办为“将校讲习所”,李宗仁刚毕业,便当上了讲习所的准尉见习教官,月薪14元。

    由于成绩突出,李宗仁很快就升任少尉队副,月薪32元。不久又晋升中尉。中尉官衔并不大,却是他平生第一个正式军职。

    做一名教官,对年轻的李宗仁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学生,都是带过兵的中下级官员,年龄上有50余岁的人,官阶上有位居上校、少将的, 人品上有礼貌周到的君子,也有抽鸦片、逛妓院的。这些人长期来指挥别人,训斥部下,又享有高官厚禄,当然不会将李宗仁这样的“毛孩子”放在眼中。因此要教管他们,就犹如骑一头高大的野马一般,很难驾驭。李宗仁采取能迁就则迁就的态杨度,并对他们不随 意提出批评。他这样做得到了这些学员的好感,又由于李宗仁动作表演精彩,而这些纠纠武夫特别看重这一点,感到他的本领特别大,因此慢慢地对他尊重起来,待到1年后毕业,这些特殊学生还联合起来送了他一件很名贵的纪念品。(未完待续。。)

第708章 冲锋陷阵

    后来,讲习所停办,李宗仁成了无职军官,遂回到临桂县祖籍。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回家种地本无不可,却招来了很多人诧异的目光,絮絮闲语,不绝于耳,以为他在外混不下去,才回到乡里。然而,他在桂林的一些朋友,都为他惋惜,帮他在桂林谋业。在朋友的协助下,1915年春李宗仁到桂林模范学校任教。桂林有许多新式学堂,所需师资远远不足,尤其是体育教员,更是奇缺。教学生体育课所需要的那些本领,对李宗仁来说易如反掌,他上的课很受同学的好评。特别是他那近乎马戏班的项目表演人使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教学不久,他便声誉雀起,以致全桂林都知道他的大名了。不久,县立桂山中学也送来聘书,要他去兼课,他答应了。桂山中学的聘请,使模范学校更加重视他了。两个学校都视其为“瑰宝”, 优礼相加,总共的薪金,比他做上尉官俸还多40大洋。

    李宗仁在桂林教书,虽然薪金不少,也颇暇豫,但教书并非他的永久志向,他毕竟是个职业军人。因此,身在学校,心在军营。享有凑巧,1916年4月下旬,他的教书生涯刚满1 年时,曾在讲习所的朋友洗伯平要求他重返军界。洗伯平在滇军张开儒部第三师当营长,对李宗仁很熟悉,极为器重,劝他去自己营内当连长。洗伯平的相邀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他辞去学校教师职。走入军队的行列。

    暮春时节,凤和日丽,李宗仁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船沿漓江而下梧州。船靠码头后。他设法寻找旅店,忽然在人群中看见陆小的一期同学朱良棋等人。旧友邂逅,惊喜交加;叙情之后,知朱在滇军四师中任三十四团一营营长。当朱良棋知道李去南宁担任连长职后,决意要他在本营当连长。容不得李的解释,在朱良棋的招呼下,勤务兵将他的行李搬到四师招待所。并立刻呈请委派李宗仁为第三连连长。李宗仁身不由己,只得写信给洗伯平,陈述不能自己的难处。

    10多天后。委任状批了下来,只准当个排长。得罪人情,还低一级使用,李宗仁内心感到窝囊。但已生米成熟饭。无法挽回,只得屈就。很快,李宗仁随军开抵肇庆。不意洗伯平的第三师也开抵肇庆。当李宗仁碰上洗后,便遭到洗伯平的责怪。原来,戎马倥偬,在梧州寄出的信没有收到,于是当面解释清楚一切。洗伯平甚表不满,认为放着连长职不干。却去当排长,要李宗仁回三师去。李宗仁万般为难。吱吱唔唔。洗伯平十分气愤,为李宗仁事,还与朱闹翻了脸。

    一天,营长们在一起吃花酒,提起李宗仁的事,洗伯平就责备朱良棋不该中途将李拉过去,并讥笑他无能,只给他安排了个排长。朱良棋觉得这话丢了自己的面子,因此与洗伯平吵了起来,加上几分酒意,彼此竟拔出手枪。此时,李宗仁也在,窘得不知所措。为维持朋友间情感,他决意辞职。

    像李宗仁这样的军人,是到处可以觅到军职的。辞职不久,他遇上了陆小同学李其昭。他们是同乡,以前曾过从甚密,此时他在护**林虎部任七旅十三团二营连长职。经李其昭的介绍,李宗仁面见二营营长黄勉。黄勉系广西人,毕业于广西干部学堂, 一见李宗仁,便翘起拇指夸他是大大有名的,表示非常欢迎。第二天,李宗仁在林虎部 当上了一名中尉排长。

    李刚挂上排长衔,就遇上了付伐龙济光的战役。讨龙战役的战场,在粤中高塘附近石马战地。部队赶到前线时,已临近黄昏,火线上枪声密集。经过半夜的紧张战斗,连长李其昭开始有些胆怯,未及营长批准,假托腹痛,退往后方休息,擅自将连长职权托给李宗仁。也许是战时紧急,顾不上推让,李宗仁当仁不止地行使起连长职权,指挥部队。在指挥这次战役中,李宗仁表现突出。他为了阻截对方的攻势,保住阵地,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在密集的枪声中,右腮被打穿,血流如注,被救往医院。

    讨龙战役结束,部队自石马战地开往仁和圩附近的鸭湖整训,营长派人催李宗仁早日归队。原来李其昭连长临阵畏缩,为士兵瞧不起,停战后回连队已无法约束士兵,营长要李宗仁来补这遗缺,希望他早日接任。20多天后,李宗仁随部前往高州驻防。

    1917年 10月内战再起,段棋瑞派兵入湘窥粤,南方各省乃组织军政府 与护法军,以桂督谭浩明为总司令,北上援湘。李宗仁所在营于1917年秋被抽调参加护法军右翼,入湘作战。入湘后,李宗仁所在团奉命自醴陵北上岳州,作前线右翼军的总预备队。但当部队入湖北境时,吴佩孚率其精锐第三师南下,水陆并进。岳州危在旦夕,于是该团又奉命撤退。到达绿田圩预定地点后,一日营长发高烧,病势凶猛,使其不能支持,须回后方治疗。战斗形势紧急,上峰立即命令由李宗仁代理营长职。是日彻夜平静无事。翌晨拂晓,突然枪声骤集,敌人发动进攻。因李宗仁指挥得当,士兵勇敢,对方未能得逞。为了彻底打垮敌人,李宗仁在观察敌我双方伐斗情况后,发觉自己处于不利形势,于是当机立断,令号兵吹冲锋号,自己拿起营旗,跃出战壕,冲向敌方。士兵见营长身先士卒,乃蜂拥向前,经这次冲锋,敌人全线攻势被堵。但不料此次战役,李宗仁的胯下被敌机枪射中,血如泉涌,幸得碰上一位高手草药郎中的医治,很快痊愈。

    李宗仁由于英勇善战,战役结束后被 正式任命为营长。不久,李宗仁奉命开拔,回原防肇庆。

    李宗仁回肇庆不久,陆荣廷在龙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讨伐福州北军为名,进袭粤军。(未完待续。。)

第709章 独树一帜

    陈炯明、许崇智以粤人治粤为口号,举兵进攻潮州、梅县,其势汹汹,陆荣廷仓皇发兵阻截,于是爆发了粤桂之战、这次战役,粤军有充分准备,桂军大败。

    李宗仁所在的林虎部在撤退至清远境内时,和马济、韩彩凤部三四万人会合,向肇庆败逃。部队撤至 莲塘口时,遇到伏击的粤军。莲塘口宽二三百米,两侧为高耸的山峰,地势险峻,有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之势。粤军在此筑有工事,密布火力,居高临下,且以逸待劳。这里是往肇庆 的唯一通道,桂军身处此境,心慌神惊,乱作一团。林虎、马济决定强攻,亲赴隘口前线督战。激战数日,难以奏效。追兵在后,又后退不得,大有全军覆没之势。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李宗仁自告奋勇,担任打通莲塘口的任务。他认真观察了地形,冷静地对比双方的军事力量,认为自己带领的这营士兵训练有素,而守隘之敌李福林、魏邦平部,缺乏战斗经验,因此决定用先声夺人之势,向莲塘口作正面攻击。他把这一打算报告了林虎,林面有难色,觉得这个方案部队损失太大,且未必奏效。但林也拿不出更好主意,只得勉强同意。李宗仁立即回营布置任务。当部队逼近莲塘口时,李带全营500人就峡口前散开,进入敌机枪射程时,他率全营发动了突如其来的猛冲,并附以号声、嘶喊声助之。一举夺得敌阵地。

    莲塘口一役,李宗仁神奇般地使大部队摆脱了危境,名声大震。被奉为广西著名的战将。

    部队脱险后,在梧州小驻,便奉命开往玉林驻防。可是粤桂战役并未真正结束,陈炯明统兵分3路入桂,广西陆荣廷只能水来土挡,分3路堵截。在这次战争中,李宗仁作战有方。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短短数月,连晋几级。由营长而帮统,由帮统而统领。但由于粤军势猛,节节进逼,桂军最终兵败如山倒。

    大势所趋。桂军无法抵御粤军。黄业兴领部开始向横县退却,李宗仁率部殿后,保护大军。在撤退中,李宗仁得知黄业兴要把部队开往广东钦州、廉州、防城一带,受粤军收编。

    李宗仁考虑,黄本人系钦县人,所部官兵亦多为钦、廉州人,他投靠粤军不失为一条出路。 而自己所领均是广西兵,与其受粤军收编。还不如留在广西。他与手下官兵商量,大家主张 把部队拉到粤挂交界处的六万大山之中,暂作躲避,待机再说。李宗仁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悄悄脱离黄业兴,独自领着广西兵匿入六万大山中。后来有几支小部队也陆续上山躲 避,均被李宗仁收容。李宗仁就是靠了这些部队作为基础,不断扩大,在广西立住了脚。

    上山不久,陈炯明派人上山与李宗仁接洽收编本事。李宗仁深知 他们的收编用意在于扩充自己的实力,所以都被李宗仁一一拒绝。最后走投无路之下,李宗仁向粤军当局提出了以下收编条件:1、部队直属粤军总部领导,2.本人要一职兼两省,不直属于任何一省。李宗仁的这些条件,明确地要对方让自己保持独立性。李宗仁处境落魄,提这些条件显然是苛刻的,很难想象收编的人会接受。但出人意外的是,陈炯明爽快地答应了。

    收编后、李宗仁带领的那部分躲在山中的大兵成了“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李宗仁本人成了司令。陈炯明之所以这样爽快答应李宗仁的条件,那是因为,陈炯明虽是胜利者,但也有自己的困境:桂军败北,除少数接 受粤军收编外,大多潜匿各县农村,开展游击战,对抗粤军:而李宗仁向以能战著称,陈炯明恐 其将散布的桂军集合起来,对他不利,与其逼他反抗,还不如暂时恩施于他,然后设法消灭他。

    陈炯明的假意很快暴露。李宗仁被收编后,陈炯明不发粮饷,仅命李宗仁带部往横县,听候点名。陈炯明的命令,苦了李宗仁的部队,许多士兵衣履不遮,光脚行军更不足为奇。好生不易到了横县,此时陈炯明在武鸣一役中惨遭失败,陈炯明深恐李宗仁与武鸣桂军联合,里外夹击,于是又令李宗仁率部开往北流镇驻扎。到了北流,陈炯明仍不解决李宗仁部的军费,只是敷衍地发放些微伙食钱。 此时,李宗仁醒悟,强烈地意识到,这是陈炯明耍计谋,企图拖垮这支部队,于是决定自己设法解决,用枪换取军费。他命令在司令部内所存伤病员交回的枪中,拨出100枝,每枝配 以200发子弹,折价以每枝150元卖给当地防匪的团队,获洋1.5万元,终于杨度过了难关。

    陈炯明看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令李宗仁将部队中4门山炮交出。这分明是要削弱李宗仁的实力,因此被李宗仁顶了回去。陈炯明见李宗仁态杨度坚决,未持己见。但他又召李宗仁去南宁报告 部队情况,李的部下为李担心,恐其遭不测,劝他取消此行;但李宗仁考虑,如若不去,反授柄于陈,被其指责为不听命令,显得理亏,决定铤而走险。

    李宗仁交待完毕,便自北流到贵县,乘船溯江而上赴南宁。

    其实,陈炯明此时还不敢加害于李宗仁,他让李赴南宁,一是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 二是试探李宗仁的动静。因此李宗仁到南宁后,仅三言两语,遂无下文,连缴炮的事也未提及。李宗仁在南宁,除拜访时任广西省长的马君武外,无所事事,住了10多天,便折回北流。

    后来,粤军撤出桂境,粤军离桂后,桂人纷纷打起自治旗帜、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自治军”。其中不少土匪也乘机兴风作浪,混水摸鱼。他们凭借手中的军权,割据一方,派县长,设关卡,征钱粮,各行其是。广西局势混乱,李宗仁的部下见粤军离桂,部队与陈炯明无形中断关系,一致建议他取消“粤桂边防军第三路”称号,改称“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李宗仁亦有独树一帜、日后统一广西之意,听了部下的劝告,通电就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职。(未完待续。。)

第710章 强强联合

    李宗仁就职后,立即领兵移驻玉林。李宗仁的军队较之广西其他部队要纪律严明,因此他的通电不但受到百姓的欢迎,而且无形中也成了玉林七县的军政首脑。

    这位30岁的年轻人清楚,要独树一帜,站稳脚跟,日后统一广西,投有一支素质良好的队伍不行。为了清除军中严重的陈旧积习,增强战斗力,他决定整饬军纪,在玉林创办了一所“玉林干部教练所”,让下级军官轮流受训,并招收一些中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入学,结业后任下级军官。教练所还附设“教导大队”,调班长和士兵中较优良分子前来受训。李宗仁的这种训练很有成效,使部队的风气面貌一新,不但战 斗力有了很快提高,而且七县民众对李宗仁的士兵不再心存顾虑了。

    治军之外,李宗仁还兼管七县的民政、税收等。期间,在他的主持和整顿下,贪污减少,土匪敛迹,这对安定七县民众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尊重。从此,李宗仁在广西的名声更高了。

    尽管李宗仁的名声与日俱增,但他所控制的地盘不多。为了实现统一广西的愿望,打败力量强大的陆荣廷,李宗仁联合了黄绍弘、白崇禧,寻找时机,扩大地盘。

    ……

    “这位先生,不知您是……”李宗仁见到面前这位神秘青年,很客气地问道。

    戴春风笑了笑,也不说话在。只是递上一封书信。

    李宗仁接过信,看了没几行便抬起头来,狐疑地看着戴春风:“你来自赣州?你是琼赣特区的人?”

    戴春风依然没有言语。只是点点头。

    “不知您大驾光临……”

    戴春风指了指李宗仁手中的信:“你且耐心看完,便一切自知了?”

    李宗仁看完信之后,随手将信交给了一旁的黄绍弘,自己则低头深思起来。

    黄绍弘和白崇禧看完信之后,眉头也紧蹙起来。

    好半晌,白崇禧首先说话了:“我们为什么要帮你们呢?”

    戴春风看了一眼白崇禧:“白参谋长,你搞错了。你们这样做不仅仅是在帮我们,而且也是在帮你们自己!你别告诉我,你们没有统一广西的想法。要想统一广西。陆荣廷是一个必须迈过去的坎,你们迟早都会兵戎相见。现在陆荣廷把大部分兵力带到了赣州,正是搬倒他的最好机会!”

    “你说的轻巧,就算陆荣廷的兵力大部分不在广西。凭我们现在的实力。也不是他的对手!”白崇禧摇头道。

    白崇禧说的是实情,虽然陆荣廷带兵三万去攻打赣州了,可在广西还留有两万人。可李宗仁、黄绍弘和白崇禧三人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才一万人。

    戴春风胸有成竹道:“你说的没错,我们的力量是不足,可你别忘了在广西还有一个人,如果和他联合起来,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实力与陆荣亭一较高下了!”

    “你是说沈鸿英?”李宗仁在一旁插言道。

    戴春风点点头。

    沈鸿英,字冠南。原籍广东嘉应州,生于广东恩平。因土客械斗,其祖先迁居广西雒容县城,经营小商贩为生。沈鸿英生于1870年,幼年家贫,读私塾2年,父母早死,沈鸿英随兄鸿辉以肩挑小贩为生,来往于东泉、洛埠、柳城等处,与一些绿林人物交游。

    沈鸿英21岁时,参加匪帮,在柳城、洛埠、罗城—带作案抢劫。沈鸿英身体强壮,性狡黠,行动剽悍,被推为匪帮头目。

    有一次,沈鸿英侦知钟山县署派员解送一批饷银赴平乐,便纠集匪帮数人及其长子沈荣光在平钟交界处劫得这批饷银,逃去姑婆山,购买枪支,扩大匪帮近百人。钟山、富川、贺县、平乐等县署悬赏缉拿沈匪。沈鸿英异常机警,自从做土匪以来,没有—晚仅在一处睡眠,流窜不定,因此,官府始终未抓住。

    1908年,官府派重军围攻姑婆山,沈鸿英率匪众又窜回柳城一带行劫。

    1909年,柳城县长塘区团总何正文将住在沙塘沈兄鸿辉抓去县署关押,县官要鸿辉交出鸿英,酷刑拷打鸿辉至死。沈匪闻讯,对何正文恨如刺骨。有一天长塘圩日,沈率匪帮数十人冲入长塘团局,抓住何正文毒打至死,又分派帮众将何正文全家老小十余口全部杀死。

    沈匪向赶圩群众宣布:“我这次来长塘是报兄仇,不是来打生意。”

    宣布后,即向四十八崋窜去。在雒容沙塘等处沈匪之弟兄叔侄,凡有气力的,全部参加匪帮,随沈匪窜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同盟会柳州支部王冠三、徐震寰等准备武装进攻柳州,派员联络柳州附近各县会党绿林,组成民军,并派许仲仙、莫显成等去四十八崋联络沈匪帮。沈鸿英在许仲仙等劝告下决心受同盟会招安。但是,沈鸿英对同盟会有疑虑,只带40多人枪出来,留其副头目李天民率百余人暂不出来。沈鸿英随许仲仙到柳州郊区马厂集中后一天,同盟会柳州支部已率领民军夺得柳州政权,宣布柳州独立,并成立右江国民军总机关。于是,沈鸿英才通知李天民率领100余人枪出来。国民军总机关委沈鸿英为管带,李天民为帮带。

    同年冬,徐古香应国民军总机关之请,从广州到达柳州,任右江军政分府总长兼统领,以徐震寰为帮统,王冠三为新兵营营长。徐震寰整编民军,编为八个队,沈部编为两个队。适冯五的一个队密谋逃去为匪,沈鸿英为邀功,密报徐古香,徐即派沈捕杀冯五,并将冯部的一个队拨给沈鸿英统率,升他为督带,李天民为管带。

    沈鸿英五官端正,能说会道,办事勤快,善迎合徐古香意,与徐古香又同是操客家话,因此,得徐赏识,倚为心腹。

    1912年初,徐出巡右江所属各县,均以沈鸿英率部跟随。徐到各县招安土匪,均拨给沈部,因此,沈部兵力较充实。(未完待续。。)

第711章 三足鼎立

    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陈炯明都督派人来柳州与徐古香联系反袁,徐顾虑自己兵力仅千余人,而拥袁的广西都督陆荣廷有兵力一二万人,恐非其敌手,犹豫不决。

    9月11日深夜,徐之卫队长徐麻六发动所部鸣枪示威,欲借以胁迫徐古香决心起义。但事起仓促,徐古香闻枪声以为兵变,越后墙逃出,失足堕伤,徐古香之秘书长及徐妻、徐媳被乱枪击毙。徐震寰派人找到徐古香扶至帮统部,徐古香伤势较重,又闻知妻、媳被击毙,心情很不好。

    12日,徐震寰便宣布成立讨袁军自任总司令。沈鸿英12日早晨到帮统部,先见徐震寰,表示跟随徐震寰反袁。

    再见徐古香,向徐下跪说“我受统领栽培,不能保护统领,对不起统领。”

    沈鸿英又向徐震寰说,“帮统部人多事繁,统领住在这里不易养伤,我处比较清静,请统领到我处去住吧。”

    沈鸿英以甜言蜜语诱徐古香至沈的督带部居住养伤。

    这时候,沈鸿英秘密去与招安出来已充当督带、管带的曾超廷、梁桂廷、兰八、陶二、宋武、廖六等会见并挑拨说:“这件事,是他们徐家闹出来的,我们千把人怎敌得住全省的大军。”

    各人听了沈鸿英的挑拨,反袁的思想都动摇了。

    14日,徐震寰派徐成甫率近千人枪向南宁进攻,留沈鸿英率数百人守柳州。这时。沈鸿英公开表示拥袁。

    徐震寰见沈鸿英背叛起义,15日仓促率卫队数十人逃离柳州,徐成甫率领的起义军在途中得讯亦全部瓦解。

    沈鸿英叛变后。即派韩彩凤、黄日高率部将柳州水师统领徐月卿部缴械,并扣押徐月卿。

    至此,沈鸿英电陆荣廷报功。陆接沈电,即从南宁到达柳州。沈鸿英将徐古香、徐月卿作为战俘献给陆处理。陆在枪毙徐古香时,问徐古香有何话讲,徐古香说:“沈鸿英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今天杀我。日后也会杀你。”

    陆以沈有功,升沈为帮统,升李天民为督带。韩彩凤、黄日高为管带,沈荣光、何才杰为帮带。

    1913年冬,陆派沈率部去钟山 剿匪,沈派人用甜言蜜语诱姑婆山全部土匪200余人招安。集中八步整编。

    1914年夏。沈将受招安这200余人用计全部绑缚,在八步郊外集体枪毙,为状至惨。在姑婆山匪区掳获之妇女及儿童,则索价卖给别人,得款归自己腰包和赏给部下。陆以沈有功,升沈为统领。

    1914年冬,陆调沈赴六万大山剿匪,沈采取猛打穷追残杀办法。六万大山匪帮200余人,全部被沈消灭。沈在两次剿匪中掳获不少枪枝。沈为要扩大自己武力。招收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来充当官兵,壮大自己力量。

    1916年3月初,讨袁护国之声势日益发展,陆荣廷在武鸣宁武庄决心响应讨袁护国前夕,召集谭浩明、沈鸿英等六、七名将领来商量,陆怀疑沈不忠于己,授意警卫营长卓锦湖说,若沈说话不坚决反袁,你就即刻捕杀他。沈平日说话都是拥护袁世凯做皇帝的。不料沈善于投机,在这个会上,沈抢先发言,表示坚决反袁。因此,陆仍信任沈。

    经过多年的经营,沈鸿英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沈部军官多为绿林出身,沈部能战,是由于沈一贯以“发洋财”鼓励官兵冲锋。

    大浪淘沙,日前,广西只剩下三股势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一势力是陆荣廷。陆荣廷是老政府官员代表,号召力强,人数众多,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第一势力位置。第二势力是沈鸿英领导的广西靖**,约两万人。其势力范围在桂林和八步一带,相当于相桂铁路线以东,西江以北以及广东西部的一部分地区。第三股势力则是李宗仁的定桂军和黄绍弘、白崇禧的讨贼军,人数不足一万,其势力范围在相桂铁路线以东,西江以南的广西地区。

    戴春风的意思很明显,让李宗仁等人与沈鸿英合作,共同对付陆荣亭。

    “我们为什么不能趁着陆荣亭无暇顾及广西之际,灭掉沈鸿英呢?”白崇禧在一旁问道。

    “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三足鼎立莫过于东汉之后的魏蜀吴,赤壁一战惊天地,天下英雄始三分。于广西而言,你们的三足鼎立与魏蜀吴何其相似?你们与沈鸿英都属弱势一方,就算你能灭了沈鸿英,以你们的实力将如何对付陆荣亭?所以,你们现在只有一条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联沈倒陆。根据“分久必合”的历史法则,三足鼎立之后便是统一,你们选择的正确与否,将决定这三股势力谁最终能完成广西的统一大业。”

    戴春风一席话,顿时让白崇禧哑口无言了。

    “可是,就算我们愿意,沈鸿英也不一定愿意与我们合作!”李宗仁忧心忡忡道。

    “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劝说沈鸿英!”戴春风拍着胸脯道。

    “那就有劳戴先生了!”李宗仁点头道。

    戴春风眼珠一转,突然道:“在我之去见沈鸿英之前,李司令必须先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

    “攻占梧州!”

    “什么?攻占梧州?你疯了?”白崇禧大吃一惊。

    梧州是沈鸿英的地盘,戴春风一边要去说服沈鸿英,一边还要攻占梧州,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戴春风不动声色道:“我没有疯!在沈鸿英眼里,你们只是一群小打小闹的乌合之众,他并没有把你们放在眼中。以这种态势去谈判,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有你们攻占了梧州,让他在心中真正对你们重视了,双方才能真正的合作!”

    李宗仁点点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需要你们尽快攻占梧州!”说到这里,戴春风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白崇禧和黄绍弘:“玉林这块地盘太小了,大家都窝在这里反而不美。若是得了梧州就不一样了,你们三人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未完待续。。)

第712章 自立门户

    白崇禧和黄绍弘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由怦然而动。

    黄绍弘和白崇禧二人不是肯在他人屋檐之下的人物,之所以投靠李宗仁是无奈的选择,他们从百色一路走来,路上受到各地自治军的偷袭和阻击,无论是弹药还是衣物都没有得到补给,此时的队伍人心涣散,走到了崩溃边缘。随着部队的扩编,地盘的变大,那些原本愿意跟随李宗仁的合伙人都有了新的想法。首先是黄绍竑有了动静,他的实力可以与李宗仁的嫡系相抗衡。如今,戴春风的提议让他们二人动了别样的心思。与其寄人篱下,不如自行发展,就这样,黄绍竑动心了。

    李宗仁则是一言不发,眉头紧蹙。

    李黄的合作,并非什么精诚合作开创未来,真正促使他们走到一起是有原因的。李宗仁需要壮大实力,发展生存空间。在战乱的年代,多一支枪就多一份生存下去的机会。李宗仁的部队从一开始就分成三个派系,分别是李宗仁当年带领的第2营嫡系,代表人物有钟祖培、尹成纲等,其次分别是何武、俞作柏两派。随着黄绍弘的加入,使这个团体变成了四派。

    戴春风见此情景,微微一笑:“你们三位可以先慢慢思量,明日我们再议此事!”

    说罢,戴春风看向李宗仁:“能否给在下先安排一住处?”

    ……

    送走了戴春风之后,黄绍弘咬咬牙起身对李宗仁道:“德邻兄。攻打梧州就让我和健生去吧!”

    李宗仁望着黄绍弘:“你真的决定了?”

    黄绍弘点点头。

    “健生,你呢?”

    “我也同意!”

    李宗仁叹了口气道:“让我想想,明天答复你们吧!”

    ……

    “戴先生。不知你为何要这么做?”焦头烂额的李宗仁找到戴春风质问道。

    “李司令,你难道不知道黄绍弘和白崇禧去意已定了?”戴春风反问道。

    “自然是知道,所以我在一力维持!”

    “如果我是李司令,我就会放其自由。”戴春风意味深长道:“李司令您若强留,势必引起火并,很可能弄的两败俱伤,这样用不了多久。您的部队就要被别的势力吞并。与其如此,不如同意黄绍弘的决定。不仅如此,你还应该答应黄绍弘。在他的部队站稳脚跟之前,继续向他提供军饷,这样也可以为为今后留个余地。”

    李宗仁点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

    李宗仁的部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派系还是不少的。这其中就有俞作柏一派非常不稳定。俞作柏的入伙。多少有些受到当年林虎兵败,需要找个靠山取得生存的意思。加上这个人野心颇大,并不愿意长久的“寄李篱下”, 黄绍弘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派人去拉拢俞作柏。

    但黄绍弘觉得挖了一个俞作柏还不够,又顺带着去拉拢伍廷飏。伍廷飏被黄这么一拉,也心动了。但伍觉得一声不响的背离李宗仁,有点不够意思。于是在部队出发前。派人去知会一声,算是对李宗仁有一个交代。

    黄绍弘自己的人马要走是拦不住了。但也不能继续挖墙角啊,而且一拉就拉走两路人马,这还像话吗?

    李宗仁大为不快。在旧军中相互勾引对方的部下,拆台挖墙角的事是很平常的,而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彼此今后即很难相处。李宗仁部下对黄绍竑的行为极为气愤,坚决主张派兵追击。李宗仁却说,拉都拉走了,不打还是我们的弟兄,将来还好见面;打起来只是好了沈鸿英,我们两家都倒霉。

    戴春风见状,悄悄在李宗仁面前耳语了几句。

    李宗仁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联系黄绍弘,说俞、伍两部要跟你走没问题,但为了协调指挥,把第1支队司令李石愚也派给你吧,就让他指挥俞、伍两部听命于你。

    这明面上是派李石愚过去协调指挥,实际上就是叫李赶紧过去把部队给劝回来。这李石愚在当时部队里,一直是二把手,由他出面劝说,自然不会空手而归,伍廷飏所部的尹承纲营当即归队。俞作柏虽然铁了心的要跟着黄绍竑走,但他所指挥的林竹舫营也同意返回李宗仁麾下。于是黄绍竑的这次挖墙角,实际上只挖走了两个营而已。

    李宗仁凭借着戴春风的正确判断,成功保证了本部人马的完整。

    梧州是广西的咽喉,是人人都想抢占的要塞,史上有“得梧州者得华南”的说法。

    要想夺取梧州,必先解决梧州的守军,此时的梧州守军是冯葆初,他的部队武器精良,多为子弟兵,作战勇猛,沈鸿英派他驻守这两广要塞是有道理的。尽管黄绍弘走的时候挖了李宗仁的墙角,带走了伍廷飙和俞作柏的部队,但总兵力也不足四千,强行攻取的确不是个上策。为了避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局面出现,黄绍弘和白崇禧决定智取。

    此时的黄绍弘屯兵梧州上游二十里处的戎圩,这就令冯葆初非常不安,他急需确切了解到黄绍弘的真实目的,基于这样的心理,当黄绍弘向他发出邀请函时,尽管有鸿门宴的迹象,冯葆初依然相信自己就是徐邦。

    梧州五显码头江边,冯葆初带着亲自挑选的卫队迈着略有沉重的步伐来了,尽管他心事重重,但他那脸上依然能够露出自信的微笑,因为他一直在经营着梧州,这是他的地盘,他在不远处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他想,或许鸿门宴的主角是可以调换的。

    冯葆初一到宴厅,黄绍弘便摸着自己的大胡子迎了上去:“冯兄,久仰。”

    冯葆初也不客气:“让你久等啦。”

    双方不废话,直接开宴。

    “各位,今天我黄某人略备薄酒,邀得冯兄捧场,甚感荣幸,希望我们精诚合作,以便尽快消灭广西之贼。”

    客套之后便是敬酒。

    “夏威老弟,喝酒看对脸,你要多敬敬冯哥。”这个座位是特意安排的,因为夏威的酒量相当厉害,有一口气喝下十三杯“水古冲”的惊人记录。(未完待续。。)

第713章 滇军惨败

    “冯哥,我先干为敬。”说完把头一仰,三两装的玻璃杯瞬间清空。

    冯葆初被强奸似的非常不爽,但他依仗自己的酒力也仰头喝下一杯,心想,就你们几个土老表还想灌醉我?

    “哎,夏老弟你怎么站起来喝酒啊?按照广西的规矩,屁股一抬,喝酒重来。”白崇禧这么一发话,夏威又重新和冯葆初再碰了一杯。

    不一会,在大家的煽风点火下,每个人都有一斤多酒进肚。

    这时候,冯的参谋强行闯入由粤军卫队把守的宴席,但见他怒气冲冲来到冯葆初身边耳语一番,冯葆初立刻酒醒。

    原来,就在他们喝酒的时候,黄绍弘的部队已经悄然进逼梧州城。

    “诸位,本人军务缠身,就此告辞。”冯葆初说话很生硬,同时用冰冷的眼神注视着黄绍弘。

    明显,他很愤怒。

    正要转身离去的冯葆初突然听到一声呼喊:“别走。”

    冯葆初下意识的去掏手枪,那支冰凉的手枪却不听他的使唤,牢牢地躺在枪套里,一动不动——因为有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了冯葆初的手腕。

    双方很快便扭打到一起。

    “动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白崇禧口中蹦出来的两个字。

    卫队三下五除二就把冯葆初抓了起来。

    纵横两广边境的冯葆初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

    解决了冯葆初,整个梧州很快便被黄绍弘攻下。

    黄绍弘取得梧州后。李宗仁的态杨度开始了彻底的改变,这个改变,既是看到某种可以向前发展的希望使然。却也是一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黄绍弘和白崇禧占有梧州后,从战略上已经切断了他的下路,如果不与黄白合作,对自己的玉林根据地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黄白的的“讨贼军”与李宗仁的“定桂军”连为一体,至此,李黄白三人开始了真正的合作。

    在玉林和梧州之间,活跃在几支自治军。他们独占一方,胸无大志,这样的军队很快就进入了梧州集团的虎口。因为梧州集团需要更为广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于是,黄绍弘、白崇禧等人率领本部精锐向西江上游的藤县进军。

    藤县的守军乃卢得洋部扼守,浔江水道,堪称天险。卢得洋对困难估计不足。备战不积极,再加上军纪松散,被作风硬朗的梧州集团军打得落花流水。

    接下来的倒霉蛋是陆云高,陆云高是陆荣廷的旧部,有兵一旅共3团,约五六千人,队伍比较整齐,枪械也相当充足。战斗力较强。

    黄白二人没有打算跟这样的队伍硬碰硬,他们立即请李宗仁出手。

    李宗仁是办事风格就是求稳图进。他一直在观望局势,他从梧州集团攻占藤县的战斗中看到了梧州集团的价值,当黄绍弘的特使到玉林找到他商谈合击陆云高时,他故意略有所思地说道:你们解决不了他们吗?

    特使便把黄绍弘交待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地与李宗仁说开了,其主题就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一句话,合作才有前景。

    陆云高的部队虽然装备相对先进,人数也不落李黄白的下风,但他实在是命苦,他遇到了当时广西最能打的两支部队夹击,神也救不了他,最后带着几百人从大瑶山逃窜。至此,梧州、藤县、平南、桂平直至贵县的大片土地沦为李黄白所有,梧州集团和玉林集团连成了一片,成为了广西军事力量中的一极。

    以前的三足鼎立只是名义上的,李黄白的实力太弱了。可现在不一样了,三足鼎立局势正式确立,陆荣廷、沈鸿英、李黄白之间的争斗拉开了帷幕。

    梧州和玉林两个集团的统一,令各方势力深感不安。

    远在赣州的陆荣廷,原本没有把这些“排骨”起家的军官放在眼里,可现在形势的发展让陆荣廷不得不从赣州火速撤兵。赣州固然让人垂涎三尺,可自家的后院更加重要。

    广西,过去是我的,现在是我的,将来也还是我的。

    ……

    就在陆荣亭撤走的当天,赣州城内一万余人悄悄出城,到达赣江边上潜伏起来。第二日凌晨两点,赣州城墙上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一片漆黑,赣州军队,突然从西南门之间事先挖好的坑道中钻出,对唐继尧部展开攻击。而潜伏在章江边的部队,按事先的部署,也从侧后向唐继尧部发起攻击,顿时形成内外夹攻之势,这样,一下子就将滇军大部合围于章江和赣州城狭小的三角之间!而守军的一个团,也从东门出击,出击方向直指唐继尧指挥部所在的天竺山。如果袭击得逞,滇军就被全部包在这个“孤岛”上。

    攻城滇军,屯兵坚城之下已近一个月,吃不好,睡不好,体力消耗极大,酣睡正香,对于敌人的出击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一时阵脚大乱,失去建制,只能各自为战。

    与此同时,唐继尧的指挥部被一伙不明身份的队伍袭击。这些人并不多,只有几百人,但战斗力却非常强悍,转瞬间就将“佽飞军”一个大队消灭的干干净净。“佽飞军”是唐继尧仿自汉代的特殊军号,算是他的禁卫军,战斗力颇强。没想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人灭了,眼看着对方就要攻入指挥部了,唐继尧什么也顾不得了,仓皇逃跑。

    赣州军队这次出击,预谋已久。特别是陆荣亭撤离时,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并没有告知唐继尧,故而确实大出滇军意外,虽然拼死苦战也并不能改变局势。

    赣州战役历时六十三天,以滇军惨败而告终,伤亡一万五千多人,两万多人溃散。

    随着陆荣亭的回撤和唐继尧惨败,陈炯明的粤军与段祺瑞的北洋军也偃旗息鼓,悄悄解除了对赣州的包围。

    为了解决李黄白,陆荣廷在加广西的途中就不停地在琢磨,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当这条妙计逐渐在他的心里酝酿成熟时,陆荣廷不禁微笑起来:妙,真是妙。(未完待续。。)

第714章 一招臭棋

    陆荣廷特派专员去联络李宗仁,说出了一个令李宗仁内心发笑的方案:联合李宗仁消灭梧州集团。

    尽管李宗仁的内心在笑,但陆荣廷的特派专员却非常淡定地阐述了理由,特派员相信,李宗仁是个明白人,一定会按照他设想的路线走下去。

    “李司令,你可晓得梧州集团打的是什么旗帜?”

    “哦。”李宗仁并未回答,这是他多年来形成的稳重作风。

    “呵呵,其实李司令一定晓得的,那‘讨贼军’究竟是要讨谁?”特派员明明是讲出了答案,却来一句反问句,颇有些得意的意思。

    “哦。”李宗仁似乎要将淡定进行到底。

    “好吧,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梧州集团欲踏平我八桂大地,我们这些原先的旧军队就是他们讨伐的‘贼’,李司令与他们相邻,想必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一旦给他们发展壮大,首先遭受讨伐的便是李司令的玉林大本营。”

    “我也是正为此事着急啊,可我力量薄弱,何以应战,实在是伤透了脑筋。”

    “李司令,如今陆老帅欲为桂人伸张正义,铲除黄绍弘和白崇禧两个贼子,希望李司令能够配合。日后两广江山定有李司令的一份厚礼。”特派员喝了一口西山茶,一口气便说出了自以为能够打动李宗仁的条件。

    梧州集团打出“讨贼军”的旗帜后,无疑已经宣布与所有旧军阀为敌。但“定桂军”却属于摇摆不定的一支力量,这就成了其它力量争取的对象。

    李宗仁的选择,成为定桂军乃至将来整个广西统一的关键所在。

    陆荣廷的特派员离开玉林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陆老帅交办的任务总算完成了,李司令虽然没有答应联合攻取梧州,却并不反对对梧州用兵。但这名老道的特派员却在临别时无意瞄见了李宗仁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那多情的“一瞄”,使特派员同志心里顿时感到空荡荡的,之前那股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喜悦之情。顿时消失到九霄云外。这个深不可测的友军,还是对手?

    当这特派员向陆老帅汇报谈判的经过后,为了凸显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看到李宗仁那双眼睛后的心得体会也打包向老帅汇报,陆荣廷却只是淡淡的一句:晓得啦。

    陆荣廷当然是晓得的,对于玉林梧州两个集团的眉来眼去,他早有耳闻。只是想用“狗咬狗”的策略将他们拖垮。然后渔翁得利。相比梧州集团,玉林这个集团也是他要坚决消灭的对象,在他东山再起的蓝图里,并没有给李宗仁预留位置。

    在这历史的关头,李宗仁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于是他加紧备战,但备战的对象不是向东,而是向西——陆荣廷的方向。

    李宗仁备战。陆荣廷当然不会闲着,立即调集龙州的主力到武鸣和横县一带部署。在他的心里,玉林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集团并不是自己的对手。李黄白三人联手抗陆,虽然人数和装备上处于劣势,但他们刚刚消灭了大河一带的其他势力,实力与信心都大增。

    但面对陆老帅强大的正面队伍,李宗仁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打赢,因此采取守势,陆荣亭的重武器十分稀缺,如果依据有利地形采取守势,进攻的部队是很难有作为的。

    看起来李宗仁是不落下风,可他的心里明白:若真与陆荣亭硬扛,他必败无疑。

    看着李宗仁忧心忡忡的模样,戴春风好心劝慰道:“李司令,你不必太过于操心,这陆荣廷要不了多久就会出昏招的,你就等着瞧热闹吧!”

    “陆荣亭如此精明之人会出昏招?我还有心情瞧热闹?”李宗仁觉得不可思议。

    “陆荣亭那里还有其他人负责,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但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是吗?”李宗仁有些将信将疑。

    果然,就在陆李双方拉开架势剑拔弩张即将干起来的时候,陆荣廷方面,突然放弃对李宗仁的军事威胁而“北巡”桂林。

    陆荣廷突然北巡桂林,让很多人大感意外。除了李宗仁之外,还有一个便是沈鸿英。陆荣廷是北京政府唯一正式任命主政广西的地方大官,他有理由到自己的地盘考察。桂林是沈鸿英的实际控制地盘,面对陆荣廷的突然造访沈鸿英感到既尴尬又措手不及。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接待方案:既不好好接待也不热烈欢迎。沈鸿英当然判断的出陆荣廷是来向自己耍威风的,但他却算不出陆荣廷的葫芦里到底是什么药,所以他把自己的子弟兵撤出桂林,随时根据世事变幻作下一步行动。

    不料陆荣廷入桂林后,即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固守。陆荣廷好大的胆子,几千人就敢到人家的地盘撒野,如此明目张胆的要鸠占鹊巢,连沈鸿英都不敢相信。

    陆荣廷最终的毁灭就是这一步棋下错了。

    沈鸿英的部队很快就包围了桂林城,在一个黄昏,他们发起了第一波攻击。但陆荣廷所带来的都是精兵,依据城墙的掩护不断射杀沈鸿英的部队。沈部虽然的都是子弟兵,且作战勇敢,但由于缺少重武器(特别是攻城山炮),依靠人肉冲锋,一排排的战士倒在桂林城下。

    眼看攻不进去,沈鸿英立刻下令:围而不打。

    正这时,沈部通讯兵来报:发现大批部队向柳州方向运动。

    “来者何人?”

    “谭浩明和陆福祥。”

    陆荣廷把最后的老本都拿出来用了。

    却说谭浩明和陆福祥接到老帅的救援命令后,深感事情危急,他们原本是与李宗仁对峙,立刻集合部队向桂林进发。

    进过几个昼夜的急行军,这一日来到百寿和永福一带,这是桂林的地界。终于赶到桂林,听说老帅的城池尚未被攻破,谭浩明下令原地休息,养精蓄锐,准备与老帅里应外合夹击,一举消灭沈鸿英。(未完待续。。)

第715章 渔翁之利

    就在谭浩明的部队放松警惕休息的时候,突然炮声隆隆,接着便是惨叫声。

    “不好,有埋伏。”

    谭浩明在突发事件前惊慌失措,骑上一匹战马就溜。没有主帅的部队毫无战斗力可言,被沈鸿英的部队冲得溃不成军,死伤无数。

    援军被消灭的消息传到桂林城内,陆荣廷终于不再淡定,他开始后悔了,看来自己真是鬼迷心窍了。

    就在陆荣廷彻底绝望的时候,守城的士兵突然发现沈鸿英的部队撤退了。

    又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举动,这“陆沈大战”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用“莫名其妙”这四个字来形容。

    不是沈鸿英不想搞死陆荣廷,而是有个人出面保了陆荣廷,这个人叫做赵恒惕,他曾经对沈鸿英有恩,所以沈鸿英不得不买他老人家的帐。

    沈鸿英在城北开了一个口,意图很明显:你可以往北走,别回南宁了又组织部队来跟我报仇。

    陆荣廷带着一群残兵败将胡溜溜的走出桂林城,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陆沈大战,以沈鸿英的别扭胜利结束了,沈鸿英再次入住桂林,意气风发,雄姿英发。他接下来就要彻底解决陆荣廷的旧部,以能实现控制广西的壮志雄心。但他突然发现,南宁附近的广袤大地已经插上了“定桂军”和“讨贼军”的旗帜。

    原来,李黄白联军趁陆沈大战上演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陆荣廷的旧部。原先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然变成了两强对峙,接下来便是第二大战役的上演了。

    可就在这时,沈鸿英派人来说。我们两家都是陆荣廷的敌人,我们联合起来彻底打垮陆荣亭,如何?

    对于沈鸿英抛出绣球,李宗仁不愿意接。戴春风再次发挥了他能说善道的特长,他指出,现如今我们刚刚攻下南宁,立足未稳。陆荣廷旧部被打败后逃到都安以北,大有整军来袭的势头,我们需要马上扫清陆荣廷的旧部。以除后患。与沈鸿英的合作仅仅是个表面现象,我们扫清陆荣廷旧部后立即就要面对这个难缠的敌人。他最后说了一句:军事上,只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

    李宗仁略有所思。但看戴春风说得非常在理。于是也就不好再反对。

    八月十一日,乘柳州防务空虚,李宗仁与白崇禧两人率军攻占柳州,沈鸿英的部队进驻到雒容,本是想持观望态杨度,给李白联军与韩彩凤兄弟斗个你死我活然后趁机占便宜,但这却帮白崇禧消灭韩彩凤一个大忙。

    攻占柳州后,李白二人马上直面韩彩凤主力驻守的上雷镇。白崇禧亲自指挥战斗。这是韩彩凤的家乡,保卫家乡他有着死不足惜的决心。韩彩凤素有赵子龙的美誉。作战勇敢自是他的特征,他的兄弟韩彩龙驻守宜州,与他首尾呼应,再加上这一带的山石是广西特有的喀斯特,洞多路少,地形复杂,起初并不把来敌放在眼里。

    对韩彩凤而言,其兵力与李白部队大致相当,且占有主场优势,即使不足以打赢白崇禧,依据有利地形至少可以打个平手获取一分。

    两军一交战,韩彩凤立即发现白崇禧的部队真的很有战斗力。

    但韩彩凤毕竟是韩彩凤,短暂的慌乱后,他稳住了阵脚,他的部队在村庄边、山脚下、水沟前不断给白崇禧狠狠地打击。

    几杨度交手,激战两个月,死伤无数,竟然未分胜负。

    在交战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意志是决胜的关键因素。

    白崇禧的意志,对胜利的渴望,绝不是韩彩凤比得了的!

    最后,白崇禧胜了。

    打败了韩彩凤,部下缴获了一面韩彩凤的大旗拿来玩耍,正好白崇禧路过,心生一计,便把大旗收好。

    不几日,一支部队出现在宜州城外,他们的旗帜上写着“韩”字,穿着也没有什么异议,原来是兄长的部队,韩彩龙打开城门,不曾想这支部队却是白崇禧的进攻部队,白崇禧的部队已接近城门举枪就射,一时间城门大乱,韩彩龙无力回天,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大败韩氏兄弟后,李白的部队名声大作,陆荣廷的旧部闻风丧胆,李白等人胜勇追穷寇,继续风卷残云,直至把谭浩明等陆荣廷的干将感到安南。十月,陆荣廷在湖南次通电下野。

    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里,李黄白联军以1万人的队伍大败足足5万人的陆荣廷旧部,而且陆荣廷的旧部装备远远比联军的优良。

    李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打败了韩氏兄弟以及陆荣廷的残余,令沈鸿英大吃一斤,他知道,他就是联军的下一个目标。为了拖延时间,进行军事部署,沈鸿英以会攻陆荣廷残部的名义提出在浔州召开会议。与此同时,沈鸿英的主力悄然集结到鹿寨和梅江一带,他们离李白很近了。

    这次会议,沈鸿英的会议代郑右文表窥察到了一个重要的军事秘密:李黄白的部队由于追击陆荣廷的旧部而过于分散,主力部队与陆荣廷的残部大战过后也是非常疲惫。

    这就是沈鸿英迟迟不动的原因,他就是要实现使李黄白联军兵力分散的目的。

    沈鸿英的主力 以逸待劳,胜利的天枰似乎向沈鸿英倾斜了。

    沈鸿英的优秀军事大脑邓瑞正是个善于捕捉战机的军事家,他立刻制定了消灭李黄白联军的作战计划,在沈鸿英看来,这个计划相当完美。

    可不知怎么的,仅仅三天之后,这个完美的计划便被戴春风摆上了李宗仁的案头。

    李宗仁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戴春风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他隐隐觉得戴春风的身后还有一股更大的神秘的力量。

    不管怎么说,得到了对方详细的作战计划,仅此一环,胜负就能转换。

    会议期间,白崇禧主动把刚刚占领的柳州让给沈鸿英,这个举动令沈鸿英大惑不解,但沈是个不吃眼前亏的男人,对送上门的菜他从来都不会拒绝。其实,李白联军是以撤离柳州为名,悄悄地收拢防线准备决战,与沈鸿英的大战,虽然他们是后手,但最终却抢得了一个先机。

    李黄白联军的部队日夜行军向大河一带收拢,他们行色匆匆,即使过夜也不选择城镇驻扎,老百姓很奇怪竟然有这样一支不骚扰百姓的军队。(未完待续。。)

第716章 穷凶极恶

    与此同时,沈鸿英的部队频频调动,他们凭借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对夺取梧州势在必得。

    沈鸿英采取的是攻势。

    梧州是广西的水上咽喉,得梧州者得八桂,这是军事上的真理。这里也是黄绍弘的大本营,因此,黄绍弘调集主力部队进行防守。

    就在李黄白联军决定与跟沈鸿英进行决战的时候,风云突变,云南方向传来一个准确的小道的消息:云南军队正在滇桂边界集结,欲向广西进发。

    唐继尧自从上次被赣州军队打败,不禁又气又恨,他把失败的原因归咎在了陆荣廷的不辞而别。若不是陆荣亭,自己怎会如此惨败,不仅是唐继尧,滇军上上下下都是这样的想法。于是,唐继尧一回到云南就开始整军备战,他要找陆荣廷的晦气。谁知道,部队刚刚集结到滇桂边境,就听到了陆荣廷通电下野的消息。寻找晦气的对象倒台了,可部队又不能撤回来。云南王唐继尧又动了别的心思,他想一口吞下广西,把云南王变成西南王。

    面对云南唐继尧的虎视眈眈,李黄白的态杨度非常坚决:广西是广西人的广西,哪怕战至最后一个人,也绝不能让唐继尧得逞。

    沈鸿英采取的策略与李黄白是相同的,但过程不一样,这个过程与沈鸿英一贯的灵活多变作风是分不开的。正当他认为很快就能吃下李黄白联军的时候,突然杀出了个程咬金。滇军来袭,沈鸿英也是措手不及。

    说起来沈鸿英比李黄白还要郁闷:自己有近三万人枪,而李黄白只有自己的一半。且刚刚和陆荣廷的残部进行过几次大战,人员疲惫,主力分散,自己可以快速地把他们消灭,然后再来对付唐继尧的军队。但就怕一时难以消灭不了李黄白,唐继尧的滇军又从我背后给我那么一下,那我他妈的就死得难看了。不行。我必须先假装与唐继尧合作,先敷衍一下他。这样做似乎是让云南人小瞧广西人了,可是这年头什么狗屁合作不都是为了那点利益吗?谁他妈的就是圣人?

    唐继尧也想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处于分裂中的广西。从开始唐继尧就犯了一个错误,这是兵家大忌。你要占领广西,那么你的所有战斗准备就应该是先消灭不合作的广西军,但在唐继尧的作战计划里没有这个预案。细节决定成败。仅此一环,注定了滇军最后的惨败。

    唐继尧想用经济拉拢和军事威胁的手段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他的特使先与沈鸿英协商,当特使将协商的过程报告到昆明的时候,唐继尧决定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因为沈鸿英答应的太干脆了。

    第二个特使传回的消息则非常直接:李黄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要想夺取广西就必须从他们的尸体上踩过去。

    唐继尧决定派重兵向李黄白下手,他兵分三路,南路直逼南宁。领兵的是滇军精英人物龙云。

    李黄白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白崇禧经过详细到小时的估算。得出滇军从云南集结出发到南宁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月的时间里能不能消灭沈鸿英?” 白崇禧的疑问是与会者所有人的共同疑问。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李宗仁身上,看他在静静地思考。

    “革命军人,有进无退。”这是李宗仁最后的答案。

    以区区1万人的疲惫之师与两倍于自己的对手决战,还得与时间赛跑,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的是何等的气魄啊!

    李黄白联军为何敢做出这样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决定?其实就两点:一、他们坚信自己能够一个月内打败沈鸿英;二、他们坚信打败沈鸿英后还剩下足够的兵力来消灭唐继尧的滇军。

    他们为何这么有信心?

    因为在开会之前,戴春风就给他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沈鸿英是土匪武装,打顺风伏可以,但打逆风仗不行,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打几场硬仗,沈鸿英必败无疑。而对于滇军,此次侵略广西出师无名,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完全可以凭主场优势与之周旋,最后把它拖跨然后消灭掉。

    这是精英之间的较量,谁笑到最后,谁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战斗首先在梧州展开。此乃沈鸿英的左路军,其指挥官系沈鸿英之子:沈荣光。

    沈荣光打头阵,感到无上光荣,因此格外卖命,由于沈荣光军养精蓄锐多时,攻势非常凌厉,应战的是夏威,夏威节节抵抗,节节败退,照这样打下去梧州很快就会失守,那么黄绍弘和白崇禧的老巢便被端掉了,可是夏威并不请求增援,这个答案只有少部分高级指挥官知道,因为战术总指挥白崇禧下达的作战指导思想是:不在争一城,夺一地,而是要迅速消灭沈鸿英之主力。

    打了大半天,沈荣光逐渐纳闷了,对方几乎都是一触即溃,虽然占领了大部分土地,但也没打死几个敌人。他的部下和他一样,以为李黄白联军之前跟陆荣廷恶斗气数已尽,毫无战斗力,再加上沈荣光这支部队并非精锐部队,战斗素养相当差火,一旦得势便把尾巴翘上天去。

    战争中,当你认为你快要胜利时,危险已经就在你身边。

    不几天,夏威抓住沈荣光松懈的机会迅速出击。之前那支一触即溃的部队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冒着炮火前赴后继。沈荣光的部队哪里遇见过这样穷凶极恶的对手,一时间竟被打傻了,纷纷向平乐撤退,夏威哪里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一路狂追直捣沈鸿英的老巢贺州。

    左路溃败的消息传来,沈鸿英并不慌张,因为他的策略也是“不在争一城,夺一地,而是要迅速消灭南军之主力。”关键的一点是,左路军仅仅是他的一个诱饵,他的梦想寄托在浔州这一路。而且他可喜的发现,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未完待续。。)

第717章 穷追猛打

    得胜的消息传来,李白并不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晓得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

    在浔州的一间简易指挥所里,李白二人在作战地图前不停地指指画画,对于如何好又快地消灭沈鸿英的主力,他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白崇禧把指挥棒定格在一个地方说:“我们能够消灭沈鸿英的主力关键在这。”

    李宗仁看了看:“对,就是它。”

    找到了沈鸿英的命门,白崇禧像亲自赶往那里坐镇指挥。

    白崇禧连夜乘船沿着大河向沈鸿英那个命门进发,李宗仁的大部队于第二天清晨才后续跟进,生怕人手不够,黄绍弘将梧州精锐吕焕炎的部队也加急派往武宣,武宣决战很快就要打响。

    与白崇禧一同进发的还有钟祖培的一个连,总共加起来约200人。200人就敢叫板北军的主力?这真是大胆包天啊。

    白崇禧到达武宣县城后,马不停蹄地开展布防,并立即出城查看防守地形,这边是二塘,那边是三塘,一名当地人再作介绍。突然,白崇禧在军事望远镜里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东西。

    一支大部队从二塘方向压过来,午后的武宣城郊黑压压的一大片,他们正是沈鸿英的主力部队,由邓瑞征率领。这支部队的使命是顺着郁江而下一举夺取浔州,从而将李黄白的部队拦腰截断,最后各个击破。如果成功。沈鸿英将成为广西的新主人……

    二塘离县城不过十里地,不一会就压到了武宣城下。这时候,白崇禧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到纳闷的举动:架起两挺机枪向对方狂射起来。北军不明敌情。立刻卧倒。白崇禧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利用对方犹豫的一刹那向城内撤退,但他更主要的目的在于用枪声提醒城内的守军立即启动城防预案。

    邓瑞征不一会从枪声中就听出了对方是小股部队,于是命令部队大咧咧的包围过来。

    邓瑞征知道了对方的底细也不急,他要是二话不说立即攻城,那么整个战役的胜负就得改写,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做饭。吃饱了再攻城。

    正在这时,武宣城内冲出一支百人部队,他们以十人组成一小队。冲到近距离一路狂奔射杀,一下子竟然把邓瑞征的部队冲击得七零八落,鸡肉、猪肉洒落一地。

    这支百人部队并不恋战,实行的是快打快收。回到城里清点人数。竟然只损失了5个人。

    原来,白崇禧一直在城头观察敌情,发现北军在城外驻扎下来便大喜过望,再看到他们竟然生活做饭更是认为天助我也,于是他把钟祖培叫来,叫他挑选精英组成一支敢死队,敢死队成立后便要出城战斗,但白崇禧说再等等。他等的是鸡鸭肉的飘香,也正是这个时候才是敌人最放松警惕的时候。

    邓瑞征被敢死队这番冲击。怒火中烧,迅速利用部队没有吃上饭的心理发动攻城。

    这支部队不愧为沈鸿英的精锐,很快就攻到城下,可由于没有重武器和董存瑞,竟无法炸毁城墙。守城的部队在城头上不时打些冷枪和扔几颗炸弹,北军竟然毫无办法,只好用冷兵器时代的办法:爬墙。

    邓瑞征的部队之前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相关攻城的训练,还没等守军开火就自动脚打飘从城墙半腰摔下来。他下死令发起了新一轮攻击,,天黑前务必攻入武宣城内活着白崇禧。但白崇禧指挥几百号军民拼死防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持不下。

    天,逐渐黑暗下来,黑夜的来临挽救了白崇禧的武宣城,同时挽救的是整个李黄白联军。

    相持,对于白崇禧来说就是救命的稻草,他告诉手下,李宗仁的大部队将于半夜到达,全体将士务必提起精神坚守到大部队的到来里外合击,消灭城外的敌人。大家听到大部队即将到达的消息,精神立刻抖擞起来。其实李宗仁的部队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清晨才到达,但白崇禧为了激励守城将士,不得不来了一次善意的谎言。

    邓瑞征也临时组建了一支敢死队,准备趁着夜色悄然爬上城墙……

    可是当这支敢死队来到城下时,城墙上突然伸出了一只只油灯照亮了城墙,看着明亮的城墙,谁上去谁就会成为活靶子,敢死队突然就变成了不敢死队退了回去。

    攻又攻不进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围城,围它三天三夜,就不信饿不死你?

    这真是个馊主意,战机稍纵即逝,你以为是过家家嘛?第二天早上,李宗仁的部队到达,虽然只有6000人,相对于邓瑞征的10000人是少了点,但几百人的白崇禧就够他们难熬了一天一夜,何况六千乎?

    李宗仁虽然也是为人稳重,但在捕捉战机上从来都是当机立断的,他下令部队立即攻击武宣城外的邓瑞征军,他们的噩梦来了。

    这时候的邓瑞征发现已经不是能不能活捉白崇禧的问题了,而是自己是不是被活捉的问题,于是他们退至二塘修筑防守工事,准备与李白决一死战。

    下午两点,李白第一次联合冲锋邓瑞征的防线,人数少却敢主动冲锋,他们打仗已经不需要不计较人数上的优劣了。邓瑞征军拼死反击,冲出壕沟反冲锋,一时间竟然凭着人数上的优势而出现了拉锯战。

    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正在这时,李石愚带领一支援军赶到北军的右翼,邓瑞征军心开始动摇。李白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全线冲锋。

    邓瑞征军全线溃退。从黄茅退至象州石龙再退入柳州。

    李白部队一路狂追狂打,打到石龙的时候,白崇禧说不要追了,大家很纳闷,宜将胜勇追穷寇啊,但李宗仁迅速读懂了白崇禧的军事构想,他赞同白崇禧的意见,只留李石愚的部队假装追击已经没有战斗力的邓瑞征残余。

    李白部队主力在石龙稍作休息便更改了进军的路线,他们携带数日干粮沿着象州向右转头往头排方向快速行军,他们的目标很大:桂林。(未完待续。。)

第718章 柳州战役

    沈鸿英坐镇桂林指挥,当前线溃败的消息传来时,他还保持了足够的淡定,他慢条斯理地组织部队要在荔浦阳朔一带消灭来犯的联军,可前方突然来报,李白主力已经逼近桂林,沈鸿英几乎腿软。

    这怎么回事?从武宣到桂林,除去吃饭睡觉时间怎么说也得个把星期吧,再说这一路上还有邓瑞征的部队拦截呢,这是天兵吗?

    李白部队绕过北军的在鹿寨、黄冕一带的防线,越过良丰圩,离桂林仅三十里地。

    沈鸿英的主力本来就不在桂林,剩下都是老弱病残,面对这样一支从天而降的部队,他们顿感己方之弱小。但沈鸿英作为一个时代的枭雄是有道理的,他迅速组织了有效的城防抵抗,这个抵抗,其实是为自己撤离桂林挽回那么一点尊严而已。当白崇禧侦察完地形,把炮兵部队部署好后,沈鸿英便开始撤退了。

    沈鸿英的撤退是在李白部队的配合下完成的。因为李白联军数量不足以包围整个桂林城,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不想让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惨遭炮火的蹂躏,于公于私,这都是值得称赞的。

    李白部队留了北门,沈鸿英非常自觉地放弃抵抗,他极不情愿地逃离了桂林这个养人的好地方。临走前,他召集桂林的绅商做最后的告别,并说出了那句名留桂系青史的话:我沈鸿英十余年来,带兵数万。纵横桂湘赣粤四省,谁也不敢奈何我,没想到今日竟败在几个小排长出身的手中……

    李白的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桂林城。由于他们都是桂林人,家乡人民非常热烈欢迎。白崇禧的家人更是高兴,为他包办了一门婚事。洞房花烛夜的喜气尚未完全消散,白崇禧又带兵继续追击沈鸿英的残部,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号称十万的滇军已经入侵广西,滇桂之战立马打响。

    滇军自民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许多诸如蔡锷的优秀将领,他们的云南讲武堂为七彩云南源源不断得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指战员,再加上云南人生活在高原。相当于部队是高原训练,一到平原来便体现出了充足的体能,一时间,滇军一改之前“烟兵”的颓废之态。竟然大有称霸西南的势头。

    此次战事。乃唐继尧以“西南盟主”之气概向广西用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且对方是以逸待劳,桂军乃疲惫之师,且刚刚开始摸枪的新兵蛋子占不少,似乎滇军不取胜真的没有天理了。但李黄白联军毫不畏惧地负起了保卫家乡的责任。

    正当李白部队攻占桂林时,滇军虎将龙云率部攻占南宁。此时桂军主力正在桂林和贺州一带,来不及回防。守军武展空奉命撤退至宾阳昆仑关。不久,黄绍弘和俞作柏帅援兵赶到迁江。很快到达昆仑关附近与武展空取得联系,桂军立刻向滇军发起攻击,双方激战,桂军为保卫家乡而战,但滇军人数多,一时间难分胜负。黄绍弘观察昆仑关一带地形,发现了滇军的防守漏洞,立刻令俞作柏率领两个加强团攻占古满关,古满关乃昆仑关之右翼,攻下古满关,桂军直捣滇军之背,滇军仓皇败退。桂军乘机跟进追击,几千人追击几万人,这真是冷兵器结束以来罕见之军事奇观。

    龙云在撤退时终于摸清了桂军的人数,于是下令:不许跑了,在二塘附近修筑工事进行防守。这支滇军怎么了,几万人都不敢与几千人打对攻,原来龙云的特长就是防守,面对滇军的防守阵地,双方又是一阵血肉厮杀,死伤无数,在一比一的伤亡情况下,桂军真的伤不起,但侵略者就在眼前,叫我如何不冲锋?李黄白这支部队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将领总是冲在前面,冲锋时士兵毫无畏惧。很多部队与桂军交手都吃够了桂军的冲锋苦头,最先尝到滋味的龙云大惊失色。

    正在这时,唐继尧之弟唐继虞率领第二路滇军约两万人,号称5万,取道贵州榕江直下柳州,唐继虞所部乃滇军之精华,来势汹汹。柳州守将李石愚带领少部分守军奋力抵抗,而沈鸿英的残余也向柳州运作,柳州告急。李宗仁以桂军最高长官之名义命令黄绍弘和白崇禧回防柳州,李自己则赶至昆仑关换防。

    龙云占领南宁后,迅速修筑防御工事,滇军之心,路人皆知。桂军人少攻不下,滇军人多守得住,南宁这边暂时僵持下来。

    柳州那边却上演了广西统一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战。

    沙埔,军事上一直是柳州的北门。沙埔之战,关乎桂滇之战全局,双方都投入了所有精华,数万人在柳州到沙埔这不到40公里的地带搏老命厮杀,轰隆的枪炮声算是战死士兵的礼炮,此乃自太平魔教作乱以来华南罕见之战役。

    双方阵地争夺得非常激烈,伍廷飚率领的部队与滇军为了争夺白马山高地,投入了预备部队,白马山五得五失,从山脚到山顶,全是烧焦的尸体。

    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双方均无法吃掉对方,但滇军的援军源源不断地补充,桂军已经有所动摇。正在这时,白崇禧的两个先锋团拍马赶到。对方突然来了援军队,滇军不得不放弃白马山,总算把白马山高地占领下来了。

    白崇禧登上白马山高地用军事望远镜观察了阵势,发现滇军主要靠沙埔附近的一座浮桥补充兵力和给养,于是他叫来了炮兵。

    炮兵连长罗傅英报告,现在只剩下五发炮弹了。白崇禧说,那你找个打炮准点的来。

    不一会,炮兵来了,一个满脸拉塞胡的男人,看上去,他之前是个种地的。白崇禧说,给你五发炮弹,把11点钟方向的那座浮桥炸断。

    “没问题!”拉塞胡男回答得非常有把握,也不知道该男子是不是经常打炮,第二发便命中浮桥,白马山上一片欢腾。(未完待续。。)

第719章 龙云被困

    浮桥一断,滇军无法补给,更无退路,人心开始动摇,桂军立即全线攻击,滇军哪里还来得及组织有效抵抗,纷纷向河边逃窜,桂军杀红了眼,滇军跳河的跳河,光淹死的就近千人。不多久,剩下的部队便全部缴械投降被俘约2500人。

    沙埔之战,以桂军的大胜而告终,桂军以不到一万人的疲惫之师将唐继虞主力半数歼灭(约一万),其中俘虏约2500人,取得了滇桂之战的焦点胜利,桂军杀敌一万,自损数千,这几千人对于桂人来说,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

    此战过后,彻底粉碎了滇军图广西的美梦,从此,桂军由防守转入进攻,滇军滚出广西只是时间问题了。

    沙埔战败后的滇军虽然人数上还是桂军的两倍多,知道已经无力再与桂军对攻了,但还是心存幻想,他们认为,桂军也损失不小,想必也没有多少部队可以机动,而沈鸿英的残余约2000人也在桂北一带伺机报复,于是唐继虞下令往宜州方向撤退,意图杨度过红水河与南宁的龙云合拢。但白崇禧不给他合拢的机会了,在宜州附近,将唐继虞所部全面击溃,再次歼灭5、6千滇军,唐继虞只好带领仅剩的残余由东兰和凌云逃回云南,沿途又被民团袭击,非常狼狈,从此一蹶不振。

    滇军主力被击败,按说南宁的龙云也该识时务撤了,但龙云还在死守南宁。

    为了减少伤亡。白崇禧欲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他弄了一百多人的俘虏丢进南宁,无疑就是要告诉龙云。你看,你们在柳州这边的部队已经完蛋了,现在就剩下你们在南宁,还是赶快投降吧。

    龙云收到俘虏,的确是自己的部队,军心已经动摇,但龙云。怎会甘心如此惨败回云南,他还想在南宁扳回一局,便把俘虏杀掉。并跟部下说,这是敌人的奸计,唐继虞大部队不久便赶到南宁汇合。

    白崇禧看龙云没上当,也不着急。李白二人从容布局。一方面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另一方面悄悄地派部队进驻扶、绥一带,断其后路。同时,派遣徐启明伍廷飚等人肃清沈鸿英之残部。

    从布局上已经可以看出,整个广西的局势已经完全尽在掌握,广西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龙云非常奇怪,怎么桂军不进攻了。

    不久他就找到了答案:城内粮食不多了。

    不仅仅只是饥饿,龙云的守城部队还染上了各类疾病。军队战斗力全面下降。再这么耗下去,不用广西人放一枪一炮滇军就完了。

    龙云一看。现在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可让他投降,那也是不行的,他丢不起那份人。

    就在龙云骑虎难下的时候,有一个人来拜访他了。

    “不知你是……”

    “我叫戴春风,我是琼赣特区的人!”

    此时的戴春风,早已不是一年前的戴春风了,他已经成熟了许多,像重返龙云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是游刃有余。一年前,他带着三个任务来到广西:让陆荣亭撤出赣州、帮助李宗仁统一广西、策反龙云搬倒唐继尧。

    在当时来看,这三项任务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时过境迁,如今陆荣亭下野,李宗仁一统广西指日可待,而龙云又送到了自己的面前,这让他信心足了许多。

    如同刚见李宗仁时一样,戴春风对龙云的情况也是非常了解。

    龙云,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人,彝名纳吉鸟梯。1884年11月9日,龙云诞生于云南昭通炎山。龙云幼年时,父亲病逝,家境沦落,流浪于昭通和四川凉山等地,学了一手好拳法。

    辛亥云南起义时,龙云已二十七岁,与卢汉、邹若衡等投永善人魏焕章率领的义军,不久加入滇军谢汝骥梯团,随部入川。回滇后,龙云被保送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

    1914年秋,昆明城里来了一位膀大腰圆的法国大力士,在云南讲武堂对面摆下擂台,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

    云南近邻安南,已经成了法国的殖民地,另一近邻缅甸则是英国的殖民地,英法都有意洞开中国西南门户,加紧向云南扩张。这位法国大力士就是在这个时候来此炫耀武力,据说他到云南后还曾晋谒云南都督唐继尧,唐继尧心里很不快活,暗中在讲武堂内部悬赏求武艺高强者,表面上却对法国人唯唯诺诺。

    法国拳师在讲武堂摆擂三天,头两天,均无敌手,到了第三天,龙云上台,击败法国拳师,轰动了昆明。当时在擂台观战的唐继尧十分高兴,从此记住了这个精干伶俐的小伙子。

    打败法国大力士的同年年底,龙云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了,分配到昭通独立大队当中尉排长。

    第二年,蔡锷想调唐继尧身边的随从邹若衡当自己的副官,邹跟随唐继尧多年,临走前把龙云推荐给了唐继尧。唐继尧一听说就是去年大败法国大力士的小伙子,当时就很高兴地接受了,并对龙云青眼有加。龙云为人机灵,聪明好学,深得唐的赏识,仅两个月就从唐的中尉侍从副官提拔为近卫军第二大队中队长,接着又提拔为佽飞军副大队长。当时的佽飞军大队长一次失旗失职,性情武断的唐继尧一气之下把他给枪毙了,同时任命龙云为佽飞军大队长。

    当时的唐继尧,已经显露出要当“东大陆主人”的野心,出行完全是皇帝派头,佽飞军就好比他的御林军,个个头戴钢盔,身穿清一色的漂亮军服,背挎十响枪,手持方天画戟,俨然是帝王巡视。在佽飞军护卫下,掌旗官出场,乘高头骏马,手掌杏黄滚金丝穗帅旗,上绣斗大的一个“唐”字。后面接着是唐继尧乘坐的八抬绿呢大轿,轿后跟着的是唐的坐骑黄骠马。殿后的就是佽飞军大队长龙云率领的护卫大队。

    护法运动后,唐继尧二次回滇,论功行赏,特别垂青于龙云,遂正式委任龙云为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驻昆明。龙云就此掌握了滇军的实权,变成了滇军事实上的二号人物。

    ……(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867/ 第一时间欣赏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节! 作者:我是键盘传说所写的《抗日之白眼狼》为转载作品,抗日之白眼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抗日之白眼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抗日之白眼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抗日之白眼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抗日之白眼狼介绍:
他本是国防大学年轻副教授!他穿越后有了新的身份! 他从辛亥革命前就开始布局!他被孙文称作“革命精灵”! 他是白狼军团的主人!他是铁血战士的首领! 他没有让外蒙古独立的阴谋得逞!他是民国最强悍力量的幕后者!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如鱼得水!他秘密参加苏联国内战争! 他游刃有余地斡旋于列强之间!他参加了几乎全部的对日作战! 他演绎了不一样的抗日!他撬动了历史的车轮! 他改变了世界格局!他让世人仰望中国! 他……抗日之白眼狼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抗日之白眼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抗日之白眼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