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雄TXT下载北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雄全文阅读

作者:河边草     北雄txt下载     北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97章任用(六)

    “行了,坐下说话,来人,看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一句话的功夫,陆浩然就得到了牛行远不曾得到的待遇,可见,李破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识时务的人的。

    曾几何时,他自己也很识时务,只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又能有谁能让他笑脸相迎,说上几讨好的话呢?

    反而是一见面,纳头便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根本不用他虎躯一震,一方诸侯的名望便足以让多数人望而生畏了。

    “多谢主公。”

    从地上爬起来的陆浩然又是深躬一礼,这才小心翼翼的在榻上坐了下来,这才稍稍抬头,打量了一下新鲜出炉的汉王殿下,和对方目光一对,立即就有低头垂首,那个恭敬啊,连李破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当然,这只是在开玩笑,奴颜婢膝的人李破已经见过不少,陆浩然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他们拜伏于地的时候,想到的东西没什么不同,都是在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只是行为各有异处罢了。

    愚蠢的家伙只会连连祈命,聪明的却会不断给自己找到筹码,努力让自己的性命显得更贵重一些。

    “这些日子陆郡守过的可还好吗?既然自称罪臣,那我便要问上一声,陆郡守何罪之有?”

    李破淡淡的询问着,威严的气息却在厅中缓缓流淌,直到将陆浩然整个包裹进去。

    过的好吗?陆浩然嘴里的苦涩好像浓的化不开,被扔进晋阳牢狱,无人问津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

    在牢狱之中,他都见到了些什么人?晋地名望,关西豪强,河南大匪,甚至还有突厥贵戚,几乎各个都有着来历,一些人好像已经被关了不少日子了,吃喝不愁,没无人前来刑问之下,大家却都消瘦的如行尸走肉一般。

    那种寂寞如死的氛围,别说是曾经富贵过的人了,便是寻常人到了那里久了,也一定会发疯的。

    最让人备受折磨的是,偶尔还能有人被带走,就再也不会回转,有的肯定是软了双膝,求得了活路,有的嘛,也许出去就人头落地了。

    这种夹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生活,像一把钝刀一样,割着人心,让人生不如死。

    说起来,陆浩然的骨头并不算软,在长平郡的时候,眼见世道大乱,也曾亲自率兵跟乱匪激战,身上的疮疤也不是一处两处,若非如此,怎能得郡人敬服,掌一地之权柄?

    可天下动荡,晋地王旗变幻之下,多数人都是身不由己,陆浩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晋阳牢狱中转了一圈过后,他算是再不愿回去那个鬼地方了。

    再加上之前裴世清在上党大开杀戒,屠了严宗一族,确实也将他吓的不轻……

    有了这样的心思,纳头便拜算什么?要是有那个必要,去给汉王殿下看门他都乐意,至于说这位晋地诸侯长相如何,年纪多大等等,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

    有这样的权势,就算长的再丑,年纪再轻,言谈举止再不着调,又有什么关系呢?他陆大郎也从没有想找个明主投靠的心思。

    思量之间……过的不好,这个肯定不能说,至于有什么罪责,陆浩然那是张嘴就来,“臣于长平,耳目闭塞,未知主公虎威,屡有阳奉阴违之举,冒犯之处,实是罪该万死。”

    “还望主公念臣于长平任上稍有微功,未像严氏者,行那螳臂当车之举,恕臣之罪可也……”

    这位求饶求的比较彻底,其他的根本连提都没提,大意上其实就是说,咱就一个长平土著,也没什么见识,您就放过咱这一次吧。

    李破听了还是比较满意的,遂点头道:“郡守之言颇为入耳,胜旁人多矣,且在晋阳安居,莫要多做他想。”

    陆浩然稍微愣了愣,三两句话,就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让他觉得颇为玄幻,心里不免道了一声,你这样干脆,真的好吗?

    想到这里,心里反而有些忐忑,实际上呢,他能率领亲族直入晋阳,也是事先早已考量过了的,觉着自家应是性命无忧,才敢行那壮士断腕之举。

    不然的话,手砍掉了,却还丢了性命,那成什么了?他陆浩然可没愚蠢到那个地步呢。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地方只在于,他好像高估了自己的分量,到了晋阳直接被投入了大牢之中,煎熬了许多时日,才见到正主。

    这样一个过程,显然是他之前未曾料到的。

    而现在三言两语之间,便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他不知道该高兴呢,还是该沮丧,高兴的地方在于,身家性命终于得以保全,沮丧之处则在于,安居晋阳?想让为官多年的他去做个普普通通的顺民……好吧,这已是他料想中最重的惩罚了。

    当然,和云定兴不一样,作为晋人,他在晋阳并非无亲无故,有几个友朋,还有一门儿姻亲都在晋阳居住。

    这些人也都是官宦之家,只要李破这里松了口,那么陆浩然在晋阳定居下来,是不用忧虑妻儿吃穿用度的。

    于是,有些晕晕乎乎的陆浩然多瞅了李破两眼,心里咂摸着这位是真有度量,还是根本未曾将他这个曾经的一郡之首当回事。

    滋味儿莫名间,陆浩然咬了咬牙,抛开对晋阳牢狱的恐惧,终于为自己的官帽挣扎了一下。

    站起来又是深施一礼,“主公大恩,臣铭感腑内,无以报之……牛长史大才难得,屈就于长平郡中多年,今得主公赏识,实难得之际遇也……然之前见其离去,颇有忿色,可是在言语之上得罪了主公?”

    “哦?此话怎讲?”李破翻翻眼皮,心说,你们两个还真是有情有义,到我这儿相互求情来了,不会在大牢中商量好的吧?

    “牛长史家学渊博,文理通达,只是其人秉性耿直,不善言辞,若有失礼之处……容臣过后多加相劝,必能让其为主公效死……”

    李破听了哈哈一笑,摇头道:“算你有心了,可惜……其人若能如郡守般行止圆转自如,又有何事不可托之?”

第598章众议(一)

    四月末尾,北地的天气渐转湿暖,已经来到春末夏初时节。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汉王府正堂,李破居中而坐,众人排列两厢,文武二三十人济济一堂。

    这是李破称王之后,第一次正式召集众人议事,其实也象征着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终于结束了。

    春耕之事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晋地各郡雨水颇为丰沛,春耕进行的很顺利,只是人口短缺问题凸显的愈发明显,各处报上来的户籍记录使人触目惊心。

    经历了近十年的动荡,晋地人口锐减的事实,终于整个清清楚楚的呈现了出来。

    随着一连串的数据从户部侍郎苏的嘴里冒出来,李破面无表情,颇有振奋的臣下们渐渐屏气凝神,变得心有戚戚焉。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就算大家都有着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些详实的数字之后,还是不能无动于衷,因为事实总会比想象更加残酷。

    时至今日,晋地十三郡的人口锐减了一半儿还多,今年耕种的田地有一多半都是新开垦的“荒地”,而且带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人口流动性大异于往常。

    晋地最为富庶的河东数郡百姓,北迁的不在少数,并代两州百姓却又有南迁之势,这里面有官府授意,也有百姓自发,反正和承平时节是完全不一样了。

    而由于人丁不足,各郡耕地皆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多数收归官府所有,带来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可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官府都有足够的土地发放给百姓而已。

    人口锐减影响到的可不止是耕种,政治军事经济都在影响范围之内,像现在,李破哪里还敢大肆征兵?劳役在李破治下其实也已废止多时。

    就算如此,想要恢复旧观,恐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而在不久的将来,李破还将用兵于外……恐怕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就是,其他诸侯那里情况只会更差。

    显然,杨广给大家留下了个十足十的烂摊子,而接手的人们却正在砸锅卖铁将最后一点家底消耗干净,这是汉末战乱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作为隋末群雄中的一个,李破这会也高尚不起来,人口锐减之下,他还是必须为将要到来的战争做出准备,不可能让军人们回归田野,去补充人力上的缺憾。

    粗粗组建起户部的苏,说出来的差不多都是坏消息。

    户籍,土地的统计全部归于户部,除了上党和长平还有去岁冬末刚经历了连场战事的临河郡之外,其他诸郡的统计工作都做的很细致,和实际情况相比,误差不会太大。

    瞒报哭穷和虚报邀功在这会来讲都没什么意义。

    之后苏的话题转到了户部另外一个重要职能上,也就是税赋问题,说了几句,连苏自己都沮丧了起来,声音渐渐低沉嘶哑,如果只他自己,哭上一鼻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部方立,最烂的摊子可能就数户部了,人口巨减,田地荒芜,而税赋却还没见到影子,你说他现在戴上的这顶官帽到底有多重?

    也就是苏还年轻,为官资历渐深之下,心境城府都已成熟了起来,不然的话,这样一个摊子他可收拾不起来。

    而现在嘛,他却能够顶住压力,先将户部组建了起来,其实和其他几个人相仿,也就是从当初总管府中把自己的手下拉出了一些,将户部的架子先搭了起来。

    然后便送上呈文,想要在夏初的时候亲自到代州走一趟,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年代州将要收取粮税,明年并州也会加入进来,只要做的好了,这会让户部的腰杆渐渐硬朗起来。

    当然了,现下户部上下好像在担山爬坡,众人在压力之下都有些凄凄惨惨,可说起来,越是战乱时节,这个衙门越是重要,隐为六部之首的绝不会是吏部,而是苏的户部,不然的话,李破也不会让他头一个来说话。

    这对苏而言无疑是一种褒奖,可也不会阻止他将一条条的坏消息罗列出来,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晋地疲敝,再要折腾,嗯,还是小心一些为上啊。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虽然赋税还没影子,可去岁秋后各处的仓储却是半满,大家吃饱肚子不是问题,再要用兵同样不用担心。

    用有些自傲的话来说,晋地仓储如今当为天下之冠,谁家都比不得。

    其实,当洛阳大仓渐渐枯竭,自文帝杨坚时所创立的大仓制度便已趋于完结,储粮最多的洛阳大仓日薄西山,黎阳仓空空如也,永丰仓也走到了尽头,涿郡粮仓更是差不多能饿死老鼠了。

    于是,可以预见的,今年秋收之前,北地将面对的是大面积的粮荒,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人几乎皆不能免,他们都将为之前大肆征战付出可观的代价。

    连王世充都闹起了饥荒……此时李破其实已经隐约的感觉到,粮食,人口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会不会进一步加快统一的进程呢?

    按照原来的轨迹,李唐东征西讨,无往而不胜,其根本原因是不是在于大家都有点支撑不住了,所以一场场你死我亡的大规模决战也就爆发了出来?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于粮食充足的晋地来说,利弊之间却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好话没说几句,苏手里就又拎起了棒子。

    “粮草虽说颇为充盈,可河东诸郡大多缺粮,如今看来,六七月间,北粮南调之事已不可免……”

    好吧,河东作为晋地腹心却要接受北边边塞的救济,新来的岑文本,杨恭仁等人自是愣神不已,其他人多数起于并代,对南边嗷嗷待哺的河东人不免起了几分怨尤。

    随后,银钱之事上苏也说了几句,如今晋地南北的粮价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可也渐趋平稳,河东粮价高上一截,短时间内降不下来,却也没什么上升空间了。

    北边的并代两州的粮价回落的很快,市面趋于平静,繁荣之像初显,货易之事一下便多了起来。

    铜钱的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这让之前李破发行银币之举显得高瞻远瞩,让苏极为敬佩。

    而晋阳城中的商人们首先受益,对新发行的银币爱不释手,这种轻便,币值又大的货币其实天然就是为商人们准备的。

    而这个时候晋阳城中的商人和晋阳门阀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人们喜欢,门阀中人也就很快接受了它,再有官府作保,这种新的货币很快就向外间扩散了出去。

    到了李破称王的时候,这种银币终于有了新的名字,被人称之为汉银,在并代两州行之甚广,普遍的被用到了牛羊交易当中。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发现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银币,用途最广的竟然是渐渐兴起的奴隶贸易。

    奴隶贩子们上蹿下跳的拿着明晃晃的银币,大肆购买奴仆,转手卖于门阀世家,交易之方便,获利之丰厚,让这些亡命之徒喜笑颜开。

    李破在战事上的接连胜利,简直就是给这些家伙们打了一支支强心剂,让他们成为晋地商人中最为活跃,也最为胆大妄为的一群人。

    其实到了李破与李世民决于蒲坂的时候,这些商人已经成了规模。

    他们往来于门阀府邸之间,渐渐的和门阀中人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比较平稳的生财之道。

    为了避免官府打压,嗯,也许是听闻李云内对户籍分外看重,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规则,凡是入手的奴隶,他们都会寻到官府衙门,先给奴仆上个户籍,然后转为奴仆,再进行买卖……

    直接弄了一层合法的外衣披在了身上。

    至于奴隶的来源,那就太多了,北边的突厥降俘,流落山间的流民山匪,南边儿接连送过来的唐军战俘等等等等。

    这里面官商勾结的味道很浓,同时也透出了门阀中人贪婪的腐臭味。

    可这事儿别说是苏,便是传到李破耳朵里,李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他可不是什么道德君子。

    李破认为只要有籍可查,别闹出刑案,也就没必要去管太多。

    大隋的蓄奴之风很盛,是和门阀制度牢牢联结在一起的,这个根本杜绝不了,当年文皇帝杨坚令门阀释放奴仆,让天下人口大增,期间艰难自不必提,一些门阀中人更是用起义来回答杨坚的诏令。

    闹的沸沸扬扬之后,门阀蓄奴依旧,只不过是略有收敛而已。

    可见,蓄奴这件事是门阀制度当中很重要的一根支柱,谁想碰一下,都会遭到反噬,而大家族也确实需要奴仆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件事上其实根本没有对错之分,和天下许多事一样,只是利益使然而已。

    李破这里看的很开,其实作为掌权者,必然也就是蓄奴的受益者,他觉得你只要别强占农夫的土地,抓了农夫去当奴隶,这就不是一件在战乱时节,应该极力关注的大事。

第599章众议(二)

    (厚颜要点月票?)

    汉银的流通其实也带来了一些麻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地方性货币,他的信用等级天然不高,而且依照惯性,或者基于原料等问题,它也只会在特定的人群中流动,限制了它扩散的范围。

    可以说,这种货币自出现开始,一直到流通开来,将要面对越来多,也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几乎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是一件需要极大的耐心,并含有幸运成分来做的事情。

    而天下战乱,以及晋地奴隶贸易的兴起,都给这个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使其中关联更加的错综复杂,很难说清其中利弊。

    只是就当时情势看来,李破的纵容确实保证了汉银的合法性和流通性,弊端也显而易见,许多隐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被栽种了下来。

    等到苏口干舌燥的坐下,众人面面相觑之间,多多少少都露出了些忧虑,只罗士信几个对此毫不关心的家伙听的昏昏欲睡,心里更是大骂苏恁的嗦。

    当李破开始说话的时候,所有人就都精神了起来,李破也没让他们失望。

    “户部之事托于苏侍郎,可谓正得其人,将来吾等所赖者,无非兵精粮足,万众归心八个字而已,户部之责殊重,可见一般……”

    一句话,既肯定了苏所做出的成绩,又再次强调了户部的重要性,其他人望向苏的目光终于变得异样了起来。

    无疑这位武功苏氏子的位置越来越是稳固,为官资历也渐渐深厚了起来,加上又出身关西名门,时至今日,在李破麾下已是自成一系,令人不得不侧目而视了。

    而李破对他的看重,也是日甚一日,没办法,苏年纪轻轻,精力旺盛,又有家学傍身,正是李破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苏确实是赶上了好时候。

    之后李破话锋一转,“说起来,去年冬天晋阳城中死了多少人?温尚书可有话说?”

    这样一个转折,让众人都有些愣神,转眼望向吏部尚书温彦博。

    温彦博面无表情,他跟随李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心里只是转了个圈圈就想了个明白,这是被找后账了啊。

    初春的时候,他家三弟亡故,他惊闻噩耗之下,有些失了分寸,不但扔下一身职务去置办丧事,而且还上了辞呈,着实给主上添了不少麻烦。

    尤其是那会儿战事正紧……

    好吧,他什么都明白……更明白的是,这位估计那会儿憋着火,只是没有当即发作而已,按照习惯,总会将攒下的火气发泄出来的。

    这样一个性情,别说温彦博清楚,那些老人们更是没一个不知道。

    这不,众目睽睽之下出口质问,你狡辩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可见,当初这位积攒的火气有多大了。

    可还是那般,冬天里身为总管府长史,兼晋阳令的他也无可推诿,从户部之事延伸到冬天里晋阳城中死了多少人,看上去没什么逻辑,可你只要深想一下就明白其中的意味。

    电光火石之间,温彦博想了很多,同时上前一步,面露惭色道:“回禀主公,去岁冬日,晋阳因冻饿而死者,有三百余人……”

    也没容他自请罪责,李破轻轻一拍桌案,环顾众人道:“打一仗才死多少人,一个冬天冻死饿死就这些,这还是晋阳,其他郡县呢?”

    “称王之后,很多人都跟我说,众人加官进爵,皆感振奋,正是众志成城,成就大事的先兆,可我怎么就没看出来?粮草既然充实,晋阳屋舍也多空余,一个冬天,为何会死那么多的人?”

    “你们振奋在何处?死的多为童子,数载之后即可成丁,为农者,应该能播种于田野,为军者,当可为我杀敌立功,如今却死于冻饿……你们一个个自诩大才,就是这般为我治民的?”

    “苏侍郎也说了,如今晋地人丁锐减过半,汝等竟还视人命若草籽,让这许多性命陨于寒苦,难道又想用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来糊弄于人不成?”

    李破声音不高不低,却能让众人清晰可闻,而一句句的质问,不但让温彦博僵立当场,众人也是讷讷无言,不敢抬头。

    他们多数都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应该激励人心的时候,却迎头泼来了一盆盆凉水,很多人在战战之余其实都觉得,这位有些小题大做了。

    晋阳城中这许多人居住,哪天不死人?就算是承平时节尚且如此,何况是今时今日?这通火儿,发的可是有点莫名其妙啊……

    一些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瞟向了温彦博,心说,莫非这位大王心腹要失宠了?乖乖,刚称王不久,便将心腹拉出来示众,可非是贤主应为之举呢。

    李破的声音依旧回响在大堂之中,“温尚书,你为晋阳令,可有话说?”

    “臣疏于职守,见罪于民,无话可说。”

    温彦博虽说有些难堪,却也干脆,直接领罪了,当然了,不干脆也不成,既然猜到原委,那这就算不得什么大事,至于当众申斥,不留颜面云云,好吧,他见的可多了,像尉迟恭,步群,罗士信等人,外加苏,薛万均这样的府中心腹幕僚,哪个不曾经历过这种场面?

    而且,温彦博也怕那些不明就里,或者心怀叵测的家伙在旁边给他求情,若是一个不对,让这位正火儿了,才叫个糟糕透顶呢。

    李破哼哼两声,心里有点不满意,我说了这么多,就得了这么一句?你个温大临也学的奸猾了嘛。

    不过已经定好的套路还得继续,“既然如此,回去之后便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另外,突厥降人将送子嗣来晋阳效力,寻个地方,让他们学学礼仪文章,消消他们的戾气,这事就交给温尚书来办了,也许……顺便也能收留一下城中妇孺,不定日后便能有人从中脱颖而出,为国家之栋梁呢……”

    “你们也别笑,想我李破当日衣食无着,也曾在流民营地中停留过,今日再看,谁又能以当日之遭遇,轻贱于我?”

    “俗话说的好,英雄不论出身低,你们啊,多乃世族中人,其他的呢,也在建起自己的门户,抬着头观望的久了,不如低头歇歇,看看今日之幼苗,日后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温彦博躬身领命之际,心里道了一声果然。

    前面那些说的都是虚张声势,生逢乱世,人命本就轻贱无比,旁人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李破又怎会不明白?

    区区数百条人命,在大堂中这些人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日马邑城西的乱葬岗,埋葬的流民又有多少?仁慈在这会儿谈起来,无不流于虚伪敷衍,力强者胜才是如今的主题。

    而李破后面说的其实才是重点,他觉得读书识字的人少了些,有意在建立一些教书的地方,就像当日他在云内做的那般,区别之处只在于,做事的节奏不一样了而已。

    当然,他也想借机敲打一下这些刚刚加官进爵,满脑子都是官位的臣下们,顺带着,再找找温彦博的后账。

    效果嘛,差强人意。

    温彦博坦然受之,也没觉着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多少出来,其他人呢,确实从“振奋”中冷静了下来。

    像新来的杨恭仁,心都拎了起来,刑部是如今李破治下组建最困难的一个衙门,就算李破派了一些府中的官吏到他那里听令,可作为刚来没几天的新人,头上又顶着杨姓,愿意为他效力,跟他交游来往的人,真心不多。

    所以刑部从组建开始,便让杨恭仁左支右拙,而这根本无关于才干,而是形势使然而已。

    这会儿呢,见温彦博被没头没脸的斥责,还是那样一件毫无来由的小事,杨恭仁脸都抽抽了,若是一会儿让他说话,岂非更是不堪?

    李破这盆冷水浇下去,确实有了些效果,各部属衙的组建,可谓是让堂中的文臣们权势大涨,忙碌一通下来,难免让许多人便有了功成名就的想法。

    实际上,这才哪儿到哪儿?

    农民军正是走到这个阶段,便开始内讧的,而李破治下的情形要好的多,却也有了浮躁的氛围,跑官要官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

    有感于此,李破才会将温彦博拎出来做法,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你身为吏部尚书,做的还很不够呢。

    至于众人理解不理解,哼哼,他当然会让该理解的人理解个明白,因为这还只是个开头嘛。

    接下来,每一个人出来答对,李破都会说上两句,让你清醒一下脑子。

    事不关己,准备看热闹的将军们也不能免,可以说,第一次军政大议,让众人都是度日如年,连陈孝意都被点了两句才放过去,就不用说其他人。

    汉王殿下论起棒子来一顿砸,敲的臣下们满头是包,到了最后,李破才宣布,晚间大家都不要走了,留下来陪我饮上一杯,称王之后,还没怎庆贺过呢嘛。

    棍棒过后,甜枣伺候……

第600章众议(三)

    (双倍月票,再来点,呵呵……)

    “之前政事繁冗,未能与诸位同欢,今日诸事略定,尽可同醉一场……”

    李破乐呵呵的举起酒杯,大声道着,“说起来,这数月之间,大家都是辛苦,本应多加褒奖,可诸位应该想想,如今天下攘攘,吾等只僻处一隅,稍许富贵加身,这会儿若是欢喜过甚,岂非让人瞧的小了?”

    “尽饮此杯,吾与众人同勉,来日若得功成,加官进爵,福禄延绵,皆乃易事,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起身听训,至此高举酒撰,应和一声,一饮而尽,气氛终于稍稍热烈了起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等到大家再次坐定,闻着酒肉香气,许多人心说,就说嘛,大家辛苦一场,总不至于还都错了。

    看来大王心里明白着呢,只是志向高远,非是吾等所及,才不想大家志骄气堕,于是稍施手段,压了压而已。

    这里坐着的都是聪明人,什么道理他们不懂?只是事情就这般,聪明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一旦涉及到家族,官爵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聪明人办起蠢事儿来,也不奇怪。

    饮了一杯,李破敲了敲桌案,让众人稍安勿躁,接着道:“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感觉滋味不太对,心里不由骂了一声,他娘的,后来那个光头实在可恶,好好的一句话,让他弄成了贬义词,活该被赶到岛上去吃土。

    “而今我居晋地,长安,洛阳皆近在咫尺,于黄河岸边回军之时我便在想,若能过河,一鼓作气破了西京岂不是好?”

    “可衡量再三,还是操之过急,遂领兵归于晋阳,其中缘故诸位也应晓得,非是唐军如何如何,也非我麾下士卒不能与唐军相抗,而是虑到晋地初安,上下疲敝,战事稍有不利,便有功亏一篑之忧……”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自主都支起了耳朵,汉王殿下贤不贤名,看的其实不是其他什么,就是平日间的这些只言片语和那些不同寻常的举动。

    在这些里面,藏着的就是其人的胸襟气度以及那超人一等的远见卓识。

    而且,之后大家做事,依据是什么?还就是如今听到的这些话语,如你好大喜功,那下面这些人不由自主的便会欺上瞒下,若你穷兵黩武,那他们必然也就会以兵甲为先……

    如此种种,便是官场之中的铁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嘛,直到千多年之后,人们其实也没逃出这个范畴,何况是现在了。

    你今天可以将这些话当做耳边风,可等旁人再跟你谈论这些的时候,情形怕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那边李破还在继续,这样的场合,他早已挥洒自如,声音阴阳顿挫,该轻的时候轻一点,该重的时候就重一些,于是所有的轻浮生动都被过滤了出去,只有浓重的威势留了下来。

    而温和的笑容一直挂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子坐的很直,却绝不紧绷,更没有用手势来加重言语的说服力。

    是的,不论其他,只言谈举止上,在堂中臣下眼中,他如今已经算是个合格的王者了。

    而之前的那些刁钻的申斥,让人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了起来。

    “如今归来数月,所经所感皆证当日所思,根基未稳之下,再兴大兵,实乃愚不可及之事,今官制初定,吾心略安,其中不足之处多有,实非短时之功可以补之。”

    “诸位皆乃当世才干之士,如今聚于吾之堂下,与吾休戚与共,当尽展所学,急我之忧,解我之难,一朝大业得成,再观今日……”

    说到这里,李破站起身来,用力的挥舞了一下手臂,沉声道:“旅有艰难,破除窠臼,终平乱世之功业……谁人又敢忘记?必随吾等之名,传入天下,辉耀万世……”

    声音不大,却如重锤击鼓,回荡于众人耳侧。

    “主公之志,绝于古今,臣等鞍前马后,虽死无怨。”

    工部侍郎王禄率先应和,吹捧之言顺口而出,这位马邑老人的做派其实可也不比云定兴差呢。

    众人随之拜伏,尽多称颂之言。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节奏,有这碗酒垫底,人们立马心安了起来。

    之后在被筹交错之间,众人也隐约意识到,乱纷纷而又繁忙的这几个月终于算是过去了。

    汉王殿下的意思也很清楚,近期不会对外用兵,那么大家应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去做就很清楚了。

    将领们需要谨守防地,操练兵卒,不用和文臣们一样顾忌太多,只需静静等待用兵之时到来而已。

    要知道,不论是卫府,还是兵部,空缺的职位还有很多,这对于中低层军官们而言,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至于尉迟恭,步群等卫府将军,考量的地方在于,汉王殿下设下了兵部,是按照隋时旧例,与卫府分治,还是一步迈到卫府的头顶上呢?

    这还真说不好,不过现在看来,兵部威权并不大,王智辩为兵部侍郎,也压不住尉迟恭,步群等人,大家还是比较安心的,毕竟谁也不愿头上凭空多个上官出来。

    而他们这些卫府将军更想要的东西其实很明白,那就是大将军号,如果再能有上柱国这样的官职出现,那可就更好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些官职,李破称王之后,还没有赏下任何爵位,而这却是能荫及家族子孙的东西,更值得将领们去争取。

    文臣们想的要多的多,说实话,他们欢欣鼓舞之情比将领们还要强烈,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众人皆都明白,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安字。

    这么说来,可就不是光靠刀枪能达到目的了,靠的是他们这些治政之臣,将军们的功业在两军阵前,而他们的事业则在于内里。

    乱世当中,正是豪杰用命之时,所谓的豪杰,大多都是拿着刀箭的家伙,文臣们大多都是默默耕耘,以待来日的状态。

    换句话说,文臣在这个时候多数不如武将们耀眼,功劳官爵也会落在武人的身后,这在当世之中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各处诸侯麾下,武人的话语权无疑重上许多,因为你劳心费力一年下来,得到可能还不如武将们打上一场胜仗呢。

    这在其他各处可能还有所不同,毕竟自晋末以来,文武的界线日趋模糊,并不能一概以文武论之。

    可在李破麾下,却是显著的厉害,而且随着时日推移,越来越是明显了。

    像陈孝意,温彦博等人,份属隋臣的时候,都曾独领兵权,自然也就不愁战功,可如今嘛,他们在李破麾下日久,却哪里还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连随军出征的机会李破都没怎么给他们留下,而军中将领们的声音充斥于军议之上,竟是连“智谋之士”都给省了,让人情何以堪?

    那么他们的功劳何来?如何能在此时与军中将领们分庭抗礼,不落下风?日后功劳卓著的将军们夸夸其谈的时候,还有他们说话的余地吗?

    像身在长安的裴寂就是因为身无军功而备受指摘,左右腾挪之下,却闹的非议越来越大,名声之臭,已经传到了晋地,可见,此时没有军功傍身的文臣过的有多不如意了。

    这其实是之前陈孝意,温彦博等心腹之臣非常忧虑的事情,前些日建议李破封赏旧人,其实便多是出自这样的考量。

    晋地的这些将军们军功之多,已是到了让他们心惊胆战的地步,好在,将军们心思还不多,可若真跳出来一位如刘文静那样的家伙,矛头会对向谁呢?

    这样一说,其实也就明白了,汉王殿下有了歇兵缓图之意,那么大家也就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气了。

    治民之功一下就摆到了他们面前,其实不需太长时间,只要过个一年两年,粮食收上来,人口略微增长,等晋地稍稍繁盛一些的时候,文臣们的功劳也就有了。

    而且官制,律法等等之上,也有他们施展才能的余地,到了那时,众人地位稳固,武将们再要夸功,可就要看看他们答应不答应了。

    若非吾等勤勉王事,怎有尔等之功业?一句话,就能将大多数将军怼的没有话说。

    可以说,直到李破称王之后,他麾下的晋升渠道才算真正的通畅了起来,这是称王带来的最大一个好处。

    道理很明白,如今称王和称帝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帝王身边该有的东西,李破都能够拥有,甚至可以说是时刻的在为称帝做着准备。

    一场宴饮,李破终于带起了臣下们欢乐的气氛,对未来美好的畅想,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

    即便堂中众人,已经来到了人生中一个新的高度,可也不能阻止他们向往着未来走的更高,过的更好。

    李破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稍稍的给众人,或者是自己点警示,然后让自己和臣下们一起轻松的展望未来,并将这个美好的图画勾勒的更清晰一些而已。

第601章心意

    第二日晚间,李破招中书令陈孝意到府中又是一番商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商谈的内容上还是以人事任免上的事情居多,没办法,上个冬末,多了六个卫府出来,到了现在,又有中书,六部组建。

    即使李破压住了些步伐,可节凑还是太快,混乱在所难免,需要众人做出更多的努力,实际上到了这会儿,李破已经有了无暇他顾的感觉,每一天几乎都是在人事的漩涡中挣扎。

    其实和当初李渊攻入长安时的情形差不多,只一个官员任免上,就能让人头大无比。

    而李渊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大肆封赏官爵,然后安插亲族到各个要害上面,效果很不错,人家凭借娴熟的政治手腕以及自身家世上的优势,很快让关西平静了下来。

    可话说回来了,留下的后遗症也非常的多。

    时至今日,李渊治下官爵已经泛滥到了一定的程度,像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位秦王殿下身上的光环是一层层的加上去。

    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蜀中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大元帅,尚书左仆射,秦王,外加莫名其妙的天策上将,帽子大的快遮住天了都。

    至于当初李渊领兵南下西京长安,除了身边众人之外,还有沿途投靠的官员,都得到了这样那样的官爵赏赐。

    最终到底封出去多少爵位,怕是连李渊自己都不清楚,真可谓是列侯多如狗,公卿满地走。

    除了落得个雅纳豪杰的贤名之外,却也留下了无数的矛盾,按照原定的历史轨迹,之后数十年间,功勋之臣跟旧有的世族之间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

    如今李唐上下最为头疼的其实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官爵泛滥引起的赏罚不公之事,然后夹杂在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位的斗争中,让每一次朝争都充满了凶险的味道。

    相比之下,李破这里其实要简单的多,没那么多大阀名门子弟嗷嗷待哺,也没那么多新面孔蜂拥而来,更没有什么储位之争的困扰,所以也就不需要用大肆封赏官爵的方法来稳定人心。

    其实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早晚能够梳理明白。

    可这样一个年月,谁又会给你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除了人事之外,要做的还很多。

    “看看谁合适,派些人出去,给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回礼……”李破有些懒散的说着话,终于从那些令人烦闷的话题中转了开来。

    瞅了瞅疲态尽显的陈孝意,又笑道:“年岁不饶人,你也莫要太过辛劳,一些事交给其他人来做,也未必做不好……”

    听了这话,陈孝意不以为意的笑笑,他自然是不服老的,可事实上就是,这些时日忙碌一番下来,他也有了力不从心之感。

    微微叹息一声,“中书承上启下,臣可不敢稍有懈怠,不然误了大事,可就有负于主公重托了……”

    “说起使者之事,臣以为,主公即有与众人结盟之心,空口无凭,不若以书函约之,不然使者一旦词不达意,岂不适得其反?”

    李破点了点头,一些话也不好深说,遂道:“如此甚好,听说岑舍人文理通达,此事就交于他吧……对了,岑舍人初来,可还服于晋地水土?”

    陈孝意闻言就笑,他也觉得岑文本这人挺有意思,来到晋地就大病了一场,养好了却又去萧皇后身边伺候,转头便任了中书通事舍人一职,得的却是何稠的荐举。

    转换门庭的事情陈孝意见的多了,可弄的这么诡异的,却还是头一次见,更好笑的是那云定兴……

    好吧,再诡异的事情在陈孝意这样的老臣眼中,也有脉络可寻。

    岑文本如今和温彦博交往频密,差不多算是投到了温彦博门下,身后又有着何稠背书,倒是不用再担心什么。

    若陈孝意年轻个十年二十年,必定会对岑文本警惕有加,就算不将其人死死压住,也不会在李破面前说其人任何好话。

    可现在嘛,他却道:“岑舍人才思敏捷,胜老夫多矣,中书能有今日之局,多赖其人之力,主公用人,实让人钦佩啊。”

    听了这话,李破放心许多,实际上,他们说的是岑文本能不能用的问题,中书通事舍人的职位,多是起草文书的工作,稍稍进上一步,便可参与机密,商讨诸般大事,可以说是君王身边比较重要的幕僚。

    而中书的职能和内史省,尚书省多有重叠,有鉴于此,李破根本没设内史省,也没有设下尚书省的意思。

    简简单单的就是以中书统领六部尚书,架构非常简陋,却有助于效率的提升。

    庞大复杂的官僚机构,是日后考量的事情,李破认为现在这样就挺好,没必要让各个衙署相互掣肘,人才不够是一方面,另外呢,地盘太小也是原因之一,而且,他还没称帝呢不是?

    李破哈哈一笑,“那就好,我还在想,若是岑舍人水土不服,不如借机送回萧铣处……这样一来,倒是让人放心不少。”

    “对了,我有意于近日出外巡视一番,你回去之后,想想还有何未尽之事,尽快报上来,你看可好?”

    “哦?”陈孝意愣了愣,这事儿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闻,“主公欲巡于何处?又欲何人随行?”

    说到这里,陈孝意心里已经颤悠了起来,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四处巡行的杨广,这位帝王给人的印象可是太深刻了,全天下的智谋之士只要听到或见到类似的行为,几乎立马都会联想到他。

    那么陈孝意之后说的就比较正常了,只见他微微躬身,正色道:“主公称王日短,诸事未定,此时出行……还需慎重啊……”

    话说的比较委婉,意思却明明白白,家里事情这么多,你却要出去转悠?不是觉着烦了,想出去散心吧?

    幸亏这不是温彦博,不然的话,说话会更难听。

    李破不紧不慢,幽然道:“这次出去,要先去北边儿转转……马邑安定多时不假,可突厥盛强,不得不防,再有就是那里突厥降俘太多了,突厥人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有头狼率领,懦弱的羔羊也将变得勇猛起来……”

    “晋末乱事就是前车之鉴,内附之人内外勾连,必要时时加以提防,这会儿稍有余裕,我亲自走上一趟,也是应该。”

    “时日不会太长,回来歇歇,再去上党走一遭,也该是时候让那里的人们见一见王旗了,顺道再看一看河畔的防务……”

    陈孝意轻嘘一声,思量再三,点头道:“主公心意,微臣明白,只是主公今孚众人之望,莫行轻出之议,臣等便也放心了。”

    李破闻言就笑,“前车之鉴不远,你当我是杨广吗?四处巡行,引的天下汹汹犹自不悔?”、

    陈孝意眨巴着眼睛,心说,您也许不像杨广,可孙策还是能借鉴一下的嘛,嘴上却道:“主公即要宣之以威,那随行之人……”

    李破摇了摇头,自信的道:“自我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这杆王旗到处,也应有些威势,宵小之徒怎敢轻犯?”

    见陈孝意还想说话,李破直接笑道:“好了,莫要嗦,一营兵马,有罗士信等随扈,一路之上皆在治下郡县安歇,又能出得什么事情?”

    “再者说了,若是人多势众,一路沸沸扬扬之下,徒耗人力物力之外,岂非真像了杨广不成?”

    陈孝意一想也是,也有些无奈,心说最好您还是别出去,老实的在晋阳呆上些时日,瞧着李破模样,他也知道,这位心意已定,怕是劝不来了。

    再有就是深想一下,出行的理由也很充足,其他的倒也罢了,只说称王之后,顺势巡视一下领地,沿途还能接见臣下,让众人感受一下王者之威,就是一个不错的举动。

    可转头想一想,又有些不对劲,如今还只是晋地一隅,转上一圈不费多少功夫,将来若真能身登九五,若还存了这般心思,那可就太可怕了。

    想始皇帝五巡天下,杨广三幸江都之外,山南海北都转了个遍,他们最终巡游天下的结果都是一般,靡耗无数,民怨沸腾。

    皇帝出行的理由也很多,他们也许是想看看自己的江山,也许是静极思动,单纯想出去走走,也许是和李破一样,想向各处臣民展示一下皇者威严。

    可君王频繁出行,那是非常糟糕的举动,看看现在天下的模样,也就不用说其他什么了。

    作为李破最信任的臣下之一,有些话陈孝意必须要说。

    “主公即以杨广为鉴,当知众人仰望者,非主公之王旗,实乃主公之仁德也,主公向来深明大义,挥洒自如,可如今只归晋阳不过数月,便有躁动之意,臣所忧者,唯异日主公得有天下,江山万里,主公也想踏遍山河否?如此,与杨广又有何异?”

    这些话听到耳朵里,李破不由扬了扬眉头,心里生出些恼火……

第601章抚慰

    (二更,求点月票啊。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你说,我跟杨广像吗?”

    回到内宅,按照现在养成的习惯,先把儿子抓过来瞅瞅,现在小东西已经会咿咿呀呀的反抗了,对这个总拿自己来逗乐子的老爹很不喜欢。

    等到儿子被乳母抱走,转过头来,李破便问了自家婆娘一句,却是把李碧吓的一哆嗦。

    到得如今,隋帝杨广早已成了过去时,万人唾弃之下,天下间直呼其名者比比皆是,即便对隋室还有所怀念的旧臣也不再愿意于口头上尊其为主。

    而李破问出的这个问题,恐怕天下诸侯们时常都会想想,因为杨广这个反面例证简直太强大了,做一些大的决定的时候不想都不成。

    可这么直接问出口的,恐怕只有李破一人而已,因为这可不是一个好问题,也注定是一个得不到回答的问题。

    谁傻了不成,说自家的主公像杨广,脑袋还要不要了?

    陈孝意能这么劝谏一下,差不多已经是为人臣者的极限,若再进一步,也就脱离了臣下的范畴。

    就算如此,也让李破郁闷了起来,其实他最厌恶的几个名字中,杨广无疑居于首位,其他人倒还罢了,杨广可是使劲的使唤过他呢。

    在私室之中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出来,让李碧受了点惊吓,瞪大眼睛望着自家丈夫,其实很想道上一句,没病吧你?

    最终出口时则换成了,“夫君可是听到什么?怎会生此疑问?”

    李破气呼呼的开始在室内转圈,同时开始跟自家婆娘嘀咕自己的打算以及陈孝意的说法,之前未曾发作,此时却是越说越火儿,若是陈孝意这会在他面前,不定就要上去饱以老拳的。

    其实他自己也未必不明白,这火气来的有点不对头,原因嘛,只要想一想,就能清楚,无非是陈孝意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他南征北战至今,多年来几乎马不停蹄,如今在晋阳城中呆了几个月,却好像呆了许久一般,诸般庶务缠身,而其中许多问题都不是当下能够解决的了的。

    那种困于牢笼中的感觉,让他倍感难熬,所以他也就想着出去走走了。

    至于其他的那些理由再是正当充分,其实按照他的初衷来讲,也差不多都沦为借口了。

    这才是他愤怒的源头所在,既恼恨于陈孝意说中了他的心事,也愤怒于自己明知故犯的行为。

    而气恼之下,最终只剩下了一个想法,他娘的,杨广那厮弄的天下分崩离析,我李破只是想出去转转,办的还都是些正事儿,怎么就跟杨广联系在一起了?

    瞅着在自己面前转来转去的丈夫,李碧听明白了原委之后,抿着嘴唇想笑,却又极力忍住。

    剥下那层层加身的光环,以及李破身上日重一日的威势,最了解他的,永远是这位枕边之人。

    自两人初遇,李破身上时不时流露出来的孩子气的一面儿,李碧见的多了,两个人也正是在打打闹闹,勾心斗角中结为连理。

    李碧只是听了开头儿,其实就明白了过来,丈夫这是在跟他自己赌气呢,陈孝意只不过是个引子,倒霉的撞上了而已。

    琢磨了良久,李碧终于开了口,“真说起来,夫君可比不得杨广……杨广为帝王之尊,夫君如今也不过汉王嘛……”

    李破转头怒视,这婆娘谁家的?找打是吧?

    李碧斜了斜眼睛,好像在说,瞪什么瞪,打一架就打一架,我可不怕你。

    嘴上却还道着,“那年杨广北巡,数十万人在天下脚下遇了风雪,众人重聚之后,近十万众没了踪影,我家一个表兄就是那会亡的,连尸首都没寻到,夫君道杨广最后说了什么?”

    “他只言道,此天与其子游戏一场罢了,继续前行,必为坦途,不久,与西域诸国权贵会于张掖,遂有堪平西域之功……”

    “而夫君每每自省,总不愿将己意强加于众人,每逢大事,皆要与众人商议再三,少有一意孤行之时,比之杨广差之远矣,何来相像之说?”

    李破嘴角抽动了几下,想笑一笑,却笑不出来,最后默默坐下,半晌才道:“陈孝意老眼昏花,很是可恶,不若换了贤妻来做这个中书令吧?”

    李碧终于笑了起来,“妾身贵为汉王妃,中书令可看不在眼中了,异日若能得皇后冠带加身,那才相得益彰。”

    李破噗嗤一声也乐了,游目四顾,没话找话的岔开了话题,“春儿怎的不在?嗯?容真呢,不是都被你藏起来了吧?”

    李碧撇了撇嘴,心里却安稳了下来,别看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将丈夫安抚了下来,可李碧并无多少自得,因为她知道,丈夫的火气一般来的快,去的也不慢,那聪明劲儿一旦上来,十个她也比不得。

    “小春又入宫去见皇后娘娘了,据说皇后讲故事的本领着实了得,夫君若是愿意,不妨也去听听,若是皇后听到夫君的问话,脸色定是十分之精彩。”

    呀,你还没完了,不就是老子一时有点想不开嘛,至于老是揪住不放吗?

    转过脑筋来的李破,念头儿立即通达无比,上党和马邑他是一定要去的,这两个地方将来都有可能拖后腿,必须趁着有功夫的时候亲自去瞧瞧。

    而且也耗费不了多少时日,家里面的事情确实很多,可那么多的人都在,还整日里弄的好像缺了我就不成,那要你们这些人来作甚?

    心意已定,转着眼珠小心眼也就上来了,“行宫之中,确实缺了些生气,偶尔走动一下倒也无妨。”

    李碧哼了一声,张嘴就又给了李破一个炸弹。

    “咱们府中的生气可越来越旺了呢,夫君还是莫要他顾了,容真已有身孕,妾身本想亲自给汉王殿下报个喜,没想到……”

    李碧做叹息状,李破愣了愣,啪的一拍桌案,喜道:“家门兴旺,可不能让杨广那厮坏了兴致,走,跟我一起去瞧瞧。”

第602章消息

    阿史那荣真有孕,待遇上可就不能和当初李碧相比了,这年头儿的官员们大多数还都要脸皮,主次上也分的极其明白,听闻了的,找着机会口头恭贺一下,没听闻的,过后就算听到风声,也当自己没听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你要是上赶着巴结,也就难逃谄媚之嫌,有损于自己的名声,是对自己宦途生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李破这里耳根颇为清静,只是吩咐府中之人仔细照看孕妇也就成了,而且也不耽误他的行程。

    不出所料的,温彦博找上门儿来,劝谏的力度比陈孝意可是强的多了,作为吏部尚书,也是李破麾下中最敢说话的人,他的行事风格早已深入人心。

    李破有了心理准备,应付起来也是从容的很,不像是陈孝意,能惹出他的火气。

    只是行程上最终还是有了变更,在晋阳多呆了一些时日,一直到五月中,尉迟恭传信晋阳,陕东道大元帅,秦王李世民回长安了。

    随之同行的还有,陕东道行军副总管,内史令唐俭。

    也就是说,驻守在黄河边上的唐军正副首脑一道卸任回了长安。

    代替李世民出任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以及陕东道行军总管的是襄邑郡王李神符,而大病初愈的太子杀手,东宫舍人李纲出任陕东道行军副总管,驻守于永丰仓。

    而潼关大军陆续分兵,驻守于黄河西岸的李唐守军迅速增兵到十余万众,使守卫蒲坂的尉迟恭稍稍感觉到了压力。

    消息传来的很快,也颇为详尽,也不是因为尉迟恭等人情报工作做的很到位,而是因为唐军士卒出现了逃兵。

    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这些唐军逃兵大多都是当年随李渊父子南下长安的晋人,而今东逃也有着原因。

    晋人在关西很多都过的颇不如意,他们遭到了关西人强烈的排挤,大多陆续归于更为宽容的秦王麾下。

    而今李世民回京,太子李建成的势力在东边猛烈的扩张了起来,前途暗淡之下,再加上几年过去,思乡情切,逃卒也就出现了。

    让李破惊讶的不在于李唐很是剧烈的人事变更,而是听闻李世民病了,而且据说还病的很重。

    这对于李破来说就有点虚幻的味道了,李世民是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无疑是一位从战争中成长起来,并有着辉煌成就的帝王。

    这样的人一般而言,都是身体强健,精力旺盛之辈,病重?你们没开玩笑吧?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李破的心一下悸动了起来,当然,同样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此中有诈,难道是想学一学白起故事,诱他率兵过河?

    可想想又不可能,现在他毫无准备,就凭这样一个消息,会率兵渡河吗?肯定不会,河边兵力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他李破也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以李二之狡诈,又怎会对此视而不见,想出这么一个拙劣的计谋?

    于是,这让李破出行的借口显得更加充分,行程却也有了变更,他要先南下去看一看。

    其实,劝阻他出行的声音并不大,除了温彦博,陈孝意言辞有些激烈之外,旁人对于主公要巡行上党的举动并无多少说法,只是劝主公多带些人马而已。

    五月中,在温暖的夏风之中,李破终于放下晋阳这里一大摊子事情,踏上了南下上党的行程。

    此时秦王李世民的车驾正缓缓进入长安城门,迎接秦王归京的人很多,除了以从大理寺牢狱中放出来不久的秦王府长史杜如晦,以及房玄龄等秦王府曹属之外,还有以亲卫大将军独孤修德以及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为首的文武大臣。

    各色旗帜在队伍中飘荡,随着阵阵低沉的马蹄声,一行人缓缓进入了长安城门。

    车驾之中,李世民虚弱的靠在软枕之上,身上盖着厚厚的皮裘,脸上带着汗珠儿,呼吸也急促的厉害,偶尔还要咳上几声。

    他病的其实不如看上去那般沉重,按照大夫们的诊断,他只是染了风寒而已。

    当然了,这些给秦王诊治病情的良医们,甚至是李世民自己都明白,他的病情一直就没好过,而且有慢慢转变为宿疾的可能。

    一切都兆因于去岁冬天率兵偷袭龙门一战,晋地的严寒和风雪对他的建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加上一直未能安心静养,到得现在,他就不得不回京养病了。

    听着外间的马蹄声,以及近侍低声传话,队伍已经进入长安城,李世民不由自嘲一笑,当初他率兵入蜀,一战之下破萧铣,扫南蛮,未几又领兵大败薛仁杲,立下的战功在朝中已是无人可及。

    那会儿他思量再三,只带数百亲从回京,迎接他归来的是谁呢,只有姜宝谊那样一个蠢物。

    而今他既未能破了李定安,在蒲坂一战当中还损伤惨重,不但独孤彦云,王行本,吕崇茂等尽都战死,薛氏叔侄还都被丢在了蒲坂城中,那两位可都是他秦王府中文人班底中的一员呢。

    而渡河的时候,他的近卫统领翟长孙领兵强攻滩头,身披六创,退兵之时在浮桥上又连中两箭,身受重伤,如今还躺在冯翊城中不能动弹。

    战术上的失利也就罢了,战略上差不多也是完败,丢了蒲坂,唐军再想收复晋地,机会已经变得分外渺茫。

    晋地一旦全部失守,不能从侧面威胁河南的王世充,那潼关一线在不久的将来经受战火的洗礼也就成为了必然。

    在李世民看来,如今东边战局之危殆,犹胜于当初薛举来攻之时。

    而前些时,他听闻李定安终于称王了,萧铣,王世充,窦建德几个人竟然不约而同的派遣使者前去道贺,更让李世民不寒而栗。

    李世民深刻的明白,战略上的失利比之战术上的失败更为可怕,此战之败,几乎非战之罪,李元吉,李神通,裴寂等人皆是罪该万死,若没有他们,怎会有如今之危局?

    而更让李世民心惊肉跳的是,连年战事,让关西渐渐疲敝尽显,民乱已经再次露出了苗头。

    让人难受的是,明明看的清楚,可要问他现在该怎么做,他的回答可能和别人一般无二,唯有尽快击败萧铣和李定安两人,用战事上的胜利,在激励人心而已。

    可萧铣和李定安两人一南一北,像两根牢固的钳子一样,钳制住了关西,又哪里是那么好击败的?

    而长安城中错综复杂的政争,也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样一个时候,他回到长安,迎接他的人们反而摆出了隆而重之的架势,像是迎接一位真正得胜还朝的皇子那般,实在让他哭笑不得。

    父皇啊,你这么在大哥和我之间左右摇摆,真的好吗?李世民望着晃动的车顶,不由有了呕吐的**。

    可他还是得静下心来想想回京之后,该面对的局面。

    太子势大,他在朝中的奥援越来越是稀少,他在外间领兵对敌,损兵折将之时,太子一系悄然间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

    他之前觉得病的不是时候,此时看来,却又正得其机,因为不论是杜如晦还是宇文士及等人都认为,此时再与太子相争,只会适得其反。

    朝中赞赏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大,外间呢,屈突通坐镇西北,蜀中有李孝恭,李智云叔侄二人领兵,他一旦离开黄河岸边,那边儿也一定是太子的天下了。

    内外情势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他李世民除了一身军功之外,还能有什么依仗跟太子争锋?

    杀独孤怀恩无疑是个败笔,他那些旧部们也没什么脑子,给他添了不少堵,上蹿下跳的齐王李元吉和魏国公裴寂成了太子手中让人难以招架的两把刀。

    想到这些,李世民愤愤之余,目光渐渐变得幽深异常,这些人朋比为奸,又能做得什么事情?

    哼,姑且安下心来看看,他们是能让关西百姓衣食饱暖,还是能率军克建功勋?

    所以说嘛,他病的正是时候,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既然不能硬碰,那就收缩一处,静待时机。

    让李世民安心的地方其实在于,看惯了父皇的手段,他也算是明白了,他这里越惨,父皇越可能伸出援手,因为太子坐大,最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的,可能就是他那位父皇了。

    不然的话,前些时他也不那么容易在满朝攻讦之中脱身,现在迎于他城外的这些人更是明证。

    想到这些,李世民的目光渐渐冷漠了下来,想了想,伸手打开车帘吩咐道:“走,直接入宫见驾……”

    与此同时,被李世民念念不忘的齐王李元吉也没闲着,他正在平阳公主府的大门之外转着圈子。

    如果李世民这会见到比他还要惨上几分的李元吉,肯定要大笑上几声,并道上一句,报应不爽的。

    是的,这位皇四子终于有了点穷途末路的意思,竟然寻到了已然和他断绝往来多时的平阳公主李秀宁的门上,可见境遇之糟糕了。

第603章登门

    李元吉是急躁的,他的耐性一直就非常差,现在火烧眉毛的时候就更差了几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秦王回京,杜如晦立即被大理寺放了出来,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也重任原职,种种迹象都表明,之前的诸般风波在秦王回京之时,都将消于无形。

    李元吉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父皇既往不咎,秦王有功无过。

    最可怕的是,前些时他还得了太子的书信,意思竟然也差不多,大有与秦王讲和之意,让他安心等待一些时候,告诫他莫要再惹恼了父皇,秦王那边儿也不要去随便撩拨。

    这算什么?闹了一圈下来,最吃亏的难道就属他李元吉了不成?

    而这一次,李渊对他的处置也和以往不同,削夺齐王之封爵,遣散齐王府幕僚从属,只以长安令委之。

    开始时,李元吉还有着信心,他是天生贵胄,父皇早晚会回心转意,让他重领齐王之位,可随着时间推移,入宫几次都被拒于宫门之外,他不由得心寒了起来。

    待得李世民回京养病,李元吉这里终于坐不住了,他把那边得罪的太狠,秦王回京领罪还则罢了,瞧如今情形,竟有荣归之势。

    到底是兄弟,他对秦王李世民知之甚深,吃了大亏的秦王,一旦缓过气来,拿太子肯定没办法,他这个长安令岂非就要首当其冲?

    他心中的恐惧不由自主的在蔓延,从小到大,他与这个二哥就没怎么好好相处过,那人和父亲,长兄都不一样,说翻脸就翻脸,在他看来,李世民是李氏当中最无情的一个人。

    李世民不在的时候,李元吉张牙舞爪气焰不小,可一旦李世民归来,他便心生惶恐,惴惴不可自持,有大哥李建成在身边时尚可壮胆,剩下他一个,却总会老实一段时日,静待李世民出京再出来活动。

    这种心态自小养成,几乎顽固的不可化解,可见,他对李世民畏惧实深。

    说起来,拿走投无路来形容李元吉现下的境遇并不为过,没了亲近僚属,他的妻族是弘农观王杨雄一脉,对他助力不多,往来日稀。

    他的母族窦氏和秦王李世民走的更近一些,在他连蹦带跳的时候,没少得罪了窦氏中人。

    而太子东宫一系,也没什么人跟他走的太近,只要太子不在,和那些人别说商议机密了,就算见了面,都不冷不热的。

    自李渊登基以来,总以天潢贵胄自居的李元吉,到得如今游目四顾,才发现已是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除了一个大哥,竟然没有别人指望。

    于是乎,他终于想起了长安城中还有一处地方的主人,能跟父皇说上话,跟他也有着血脉牵连呢。

    当然了,以他的性情,之前这位三姐他也是不怎能看在眼中的,他觉得小时候能和他在父母面前争宠的,就数这个和他岁数相差不多的姐姐最能装模作样,讨得父母欢心。

    所以李元吉从来不喜欢姐姐。

    到得李渊南下长安,李秀宁聚兵十数万,功勋在众人之上,凭借军功封平阳公主,建牙开府的时候,连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都有点眼睛发红,各施手段之下,最终夺了李秀宁的兵权,就更不用说李元吉了。

    他觉得李秀宁以一女子之身,在府中弹弹琴绣绣花也就成了,竟然还建起了什么娘子军,真真是不知所谓。

    而且,平阳公主府也太大了些,比他的齐王府多了两处花园儿,围墙也比齐王府要高上一些,离皇后也最近,如此种种太过不成体统。

    后来李元吉听了一些传闻,心中也是时常嘀咕,李秀宁不守妇道,岂不让几个兄弟跟着蒙羞?

    一腔的妒意,让他对平阳公主府从来都嗤之以鼻,暗地里也没少使了手段,结果就是,李秀宁安坐府中,却时常被人骚扰那么一下两下,恼怒之下,跟齐王府彻底断绝了往来。

    姐弟两人,形同陌路已是多时了。

    今日李元吉主动寻上门儿来,是他自小养成的习惯使然,总想找个亲近之人在父皇面前缓颊一下的缘故,当然,脸皮不够厚,也是不成的。

    他得到的待遇也很正常,没人对他假以辞色。

    李元吉在府门之外转到第十三圈的时候,府门中走出一人,来到他面前便敲打着胸膛躬身一礼。

    “让殿下久等了,不巧,公主昨日便率人出城射猎,如今不在府中,望殿下见谅则个。”

    还有比这更拙劣的借口吗?连敷衍都算不上……

    瞧着眼前神色淡淡的关西汉子,李元吉简直是怒火中烧,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叫李武,任职平阳公主府司马,兼亲卫统领,是平阳公主府长史李靖的亲族。

    这些逆臣贼子躲在公主府内,倒是逍遥,竟还敢拦阻于他,李元吉恼怒间,手已经伸向了腰间的佩刀。

    对面的人也只是轻轻瞄了一眼,便道:“公主之前有令,她不在时,府中不待外客,殿下还是请回吧。”

    李元吉强自按捺住了怒火,冷笑道:“怎的?公主府的大门我姓李的都登不得了,汝等打算鹊巢鸠占不成?要知道,这里是长安,非是晋阳……”

    实际上,这些话一旦出口,也便落了下乘,身份根本不对等嘛。

    李武笑笑,也没答话,再次敲了敲胸膛,回身便朝府内走去,随口还用晋腔吩咐着守门的兵卒,“守好门户,公主不在,莫要进了贼人。”

    这下差点把李元吉的肺给气炸了,按在刀柄上的手紧了又紧,几个从人深知这位性情,见状大恐,一拥而上,将他簇拥在了中间。

    如今长安谁不知道,平阳公主府中的家将亲从,几乎都是晋地李定安的人马。

    这是一件非常诡异,还很能引起人们谈兴的一件事,传言版本无数,在私室中流传,即便是李元吉,也没少就此事发表过意见。

    而如今二李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平阳公主府这里却越来越是安宁,也是这年头长安城中一件很让人称奇的事情。

    血溅公主府的戏码到底没有上演,可李元吉的倒霉旅程还没结束……

    第603章登门

第604章拜见

    正在李元吉满心的怒火正在逐渐消退,想着是不是强闯一下府门,进去见一见阿姐,只要见了面……

    他们可是嫡亲姐弟,还真能弃他于不顾?

    再说了,他求的也只是一件小事,就是在父皇面前说他两句好话,给他求个情的事情,对于阿姐而言,只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嘛……

    可这会儿他却忘了,强闯公主府的事情早前便发生过,与他也脱不开干系呢,而他自己,又何时在乎过什么亲情?

    就在这时,一行二三十人,前呼后拥的转过街角,姗姗而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为首一人骑在马上,穿着宽袖便服,转过街角就翻身下马,一叠声的吩咐着属下人等缓行,莫要喧嚣。

    于是,一行人过来的时候,除了脚步声和清脆的马蹄声,就不剩什么声音了。

    那人早已看到了李元吉一行,定睛瞧了瞧,和身边的人又嘀咕了几句,才抚着胸前长髯凝思片刻,脸上渐渐挂上了温文尔雅的笑容。

    来人四十岁左右年纪,身量很高,却不显消瘦,一旦笑起来,便让人有出风拂面之感,显然是很有亲和力的一个人。

    如果李破在这里,一定会说其人和李靖很像,因为他们都很英俊,行止之间,总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随时也都有着浓浓的成熟男子的气息散发出来。

    而最相像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外在和他们的气质很配,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并认出他们,这样的人一般来说,身上都有着故事,也总不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他叫房乔,字玄龄,山东清河人。

    按照他的家世而言,房玄龄是一个标准的世阀子弟,清河房氏世代官宦,是山东有名的望族之一。

    只是房氏祖上都还罢了,只房玄龄的父亲却非常人,他的父亲叫房彦谦,精通经史典籍,是山东,河北文坛举足轻重的文坛大家。

    他将自己的儿子教导的很好,他自己为官经历比较坎坷,从未居于高位,可临去之时却能自豪的跟儿子说,别人皆以禄富,吾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唯清白耳,高风亮节,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没错,房彦谦死时,家境清贫,虽说平常百姓还是不能比之,可和他的世族门阀地位已经相去甚远。

    幸运的是,这位文坛大儒虽说经历了北魏,北齐和隋统一天下的战乱,却没有看到真正的隋末战乱到底是如何一种恐怖的景象。

    房玄龄是房彦谦的老来子,深受父亲影响,通于经史,善雄辩,谙音律,一手书法如今已有独成一家之像,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格高洁,却又通达于人情世故。

    李渊南下长安时,房玄龄于渭北归于秦王李世民账下,一番相谈,李世民如获至宝,当即以其为记室,大小机密,皆付于其人。

    房玄龄也没辜负了李世民的信任,秦王府诸人,多由其举荐,文章之事对他来说更是轻而易举,李渊便曾赞其曰,“深解机宜,足堪重任。”

    这样一个人,无疑是秦王之臂膀,绝非普通文人可以相比,令其名声大噪者,是房玄龄的识人之明,且不妒于众人之功,心胸宽广,与前隋高相类。

    换句话说,就是秦王府众人,皆愿与其相交,人缘好的一塌糊涂,却又没有联结朋党,为己谋之的意思,安于秦王府记室之位,从未有居功之念,逾越之举。

    可以说,这是一个满身上下都闪动着光芒的家伙,几乎完美无缺,可事实总告诉人们,世上没有完美一说。

    就拿房玄龄来说吧,这家伙比较好色,自己长的好,也喜欢美人,正是文人的标准形象,可他与杨恭仁不一样,杨恭仁那是敢顶着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不断纳妾的主儿,彪悍之气嗖嗖的往外冒。

    房玄龄呢,就悲催的多了,家中有母虎把门儿,惧内之名几乎闹的人尽皆知,总想着能过上红袖添香,美人佐酒的小日子,可他那妻子卢氏的刚强烈性让他的憧憬碎了一地……

    所以说,人无完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与后来几乎相反,男人好色在这年头不是错,可惧内却是男人最致命的缺陷之一。

    而今,惧内的房玄龄也刚回京师不久。

    他先是被赶去了西北,在屈突通账下效力了一段时间,李元吉又一脚将他踢去了蜀中,屁股还没等坐热,就又被召回了京师。

    他这一圈走下来,其实就是太子一系势力膨胀的明证。

    杜如晦被构陷入狱,他则远走外方,他们是秦王最重要的僚属,就之前情势而言,秦王府只差一线,就是一败涂地了。

    如今峰回路转,秦王府的心腹们又都重聚在了一起,就像有一只手在拨弄着棋盘,让秦王府得以屹立不倒。

    当然,他们都知道那只手来自于何方,从中也窥见了机会。

    房玄龄传书于李世民时说的就是八个字,“速回京师,蛰伏待机。”

    于是,秦王自请归京养病,秦王府众人也就随之纷纷回到了京师……

    而房玄龄率人在城门出迎接秦王归京之后,在得知秦王要入宫见驾,便也率人离开,来办早已准备好的事情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在公主府外,竟然见到了李元吉。

    不管房玄龄心胸有多宽广,李元吉都是他最痛恨的那一位,没有之一。

    要知道,当初就是这位齐王领兵冲进了秦王府,吓的他逾墙而走,连京师都不敢呆了,直接去了西北寻秦王哭诉。

    这样的惊吓,足够让房玄龄记上一辈子,而后在西北又被李元吉撵去了蜀中,如非有屈突通在,说不定他就被宰了呢。

    深仇大恨倒也算不上,可要是得了机会,让房玄龄亲自操刀给这位齐王殿下来上一下,却也毫无问题。

    可这会儿,房玄龄脸上挂着笑,隔着老远便躬身道:“房玄龄见过……殿下。”

    李元吉见了他,也像吃了苍蝇一样叽歪,更可气的是那个停顿,显然和方才李武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游浅水遭虾戏,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两句恐怕就是李元吉现在的感受了,身为皇子,只有一个长安令的职位傍身,走到哪儿都是凄凄惨惨。

    可敢于当面讥刺于他的,却少之又少,今日接二连三的撞见,可见出门时李元吉肯定没看过黄历。

    李元吉挺直了身躯,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和李武他还会纠缠几句,甚至拔刀相向都有可能,可见了秦王府中人,他却不会那么做了。

    只是轻蔑的丢下一句,“尔等却知讨巧……”

    挥手示意从人牵马过来,随即翻身上马,带着人便纵马而去,转过围墙,李元吉冷冷吩咐道:“去两个人给东宫传话,就说房玄龄带人去拜见平阳公主了,让他们尽快告知太子。”

    一边说着,怒火夹杂着羞辱感,不停的在他心头碰撞,让他脸色渐渐狰狞了起来,可随后他眼珠转着,良久过后,快到自家府宅的时候,他反而笑了起来。

    这样精神病一样的表现,让从人们都是战战兢兢,几欲调头就跑,要知道齐王待下,可远不如他的两个哥哥那么有耐心呢。

    可此时李元吉心情却渐渐好了起来,在心里恶狠狠的道了一句,咱们且待来日,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那边儿房玄龄望着李元吉渐渐远去的背影,笑容渐渐冷却,心里也道了一声,竟然来这里摇尾乞怜,齐王……哼哼……

    没有怎么停留,房玄龄径直拾阶而上,对已经回转过来的李武抱拳道:“之前拜帖已经奉上,将军可能容房某入内见一见公主殿下?”

    他的待遇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李武没什么废话,直接束手邀客,“房记室姗姗来迟,公主可是已经等候多时了。”

    一边让着李武,房玄龄一边笑道:“罪过罪过,怎敢让公主殿下久等?只是秦王殿下正巧回京,房某并无分身之术,奈何奈何,过后倒要向公主请罪一番。”

    李武斜了房玄龄一眼,心说,长安城中没好人,这会儿登门的,都属恶客,公主也不知怎么想的,要见此人一面,按说不如像刚才那般,赶的人走便了,何必麻烦?

    在长安呆的久了,他们这些人也都有了短时内无法脱身的觉悟,总归不能将叔叔扔下,领着一众人等偷偷跑了吧?

    好在,他带来的这些人都是晋人,在长安城中无亲无故,不然的话,说不定大家就要散伙了呢。

    想到这些,李武心情恹恹,也提不起什么精神来敷衍这个秦王府记室了,在他眼中,这些家伙蝇营狗苟,争权夺利的,实在让人厌烦。

    将主若是一朝领兵攻进长安城,他在不意拎着刀子砍下几个这样的脑袋去跟将主说,咱在长安城中可也没荒废了呢,还是能提刀为将主效命的。

    房玄龄察言观色的本事那是一流的,见李武神色不虞,也不知哪句话得罪了这位,也就不再发声。

    于是两人默默前行,穿门过户,很快就来到公主府前堂之前,一路上,给房玄龄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太冷清了些啊……

第605章相劝

    公主府确实很冷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说起来,府中人口其实不算少,可公主府太大了,这是个最少得有上千人才能填充完整的地方,长安城中如此模样的府邸可没几座。

    公主的扈从比旁人多,落于府邸之中,却也显不出来了。

    再加上府中伺候公主的下人有点少,多数都是宫中赐下来的人等,平阳公主李秀宁有鉴于府中只有她这么一位女主人,不需多少人伺候,所以也就少有在外面招人入府。

    所以一直以来,公主府对外间之人来说,都是一处颇为神秘清幽的所在,房玄龄第一次入来,除了感觉外间传闻不虚之外,心中也颇为惋惜。

    以平阳公主之才,可谓世间奇女子也,却这样幽居于府中,实是令人叹惋不已,尤其是她与晋地李定安之纠葛,日后必为一时之佳话……

    公主府的正堂很大,看的出来,在近一两年中应该修缮过,很多地方都有着痕迹可寻,因为这里住进了一位很有品位的女主人。

    所以这里也就多出了几许女人特有的细致和雅致,周围也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将这间议事正堂围绕了起来,只要走近这里,眼中所见,鼻端所闻,清新芬芳,和长安城中其他府邸的庄严肃穆完全是两个样子。

    可这里毕竟曾经住过,也接待过很多长安显贵,他们的气息好像一直留存在此处,未曾彻底消散,高大的门庭,厚实的砖瓦,好像都在诉说着权势的故事。

    未及仔细品味一番,房玄龄在堂前已是躬身施礼,“玄龄参见公主殿下。”

    平阳公主李秀宁闲闲的坐于榻上,乌黑的秀发披散在肩头,只以一个银箍稍稍装饰于额前,一身墨绿色的宫装掩盖了她那窈窕的身段。

    手中捧着一本书,静静观瞧的她好像已经融入了周围环境之中,安静悠然,却又肃穆的让人不敢直视。

    听到声音,眉头微蹙间,满心不愿的轻轻合上书册,顺手将之抛在桌案之上,这才抬头,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开合之间,闪动着莫名的光。

    摆手间,便有仆从出现,奉上香茗。

    “无需多礼,入座说话吧。”

    房玄龄又是一礼,这才站直身子整了整衣冠,脱了靴子,这才迈步走入正堂之中。

    如果是李破见到这个情形,一定会嘟囔一声,矫情,可也无奈的很,根基浅薄的他在短时间内是别想跟关西大阀在这种事情上较量了,因为结果无疑会让他很沮丧。

    房玄龄目不斜视的坐了下来,看着从容,其实心里却凭空多了一丝紧张和拘束,没办法,他面对的人太特殊了。

    平阳公主李秀宁不仅仅是一位尊贵的公主,而且还是一位建牙开府的将军,细数古今,像这样的女子,可谓是绝无仅有。

    非要拿谁来类比一下的话,当年汉末东吴孙权之妹孙尚香倒是稍微相似,那位孙夫人嫁的可是刘备,汉末诸侯之一……

    好吧,房玄龄默默饮了一口香茶,思维到此打住,他现在要琢磨的是怎么开口跟这位公主殿下说话,而非是让探奇之心占据上风。

    可先开口的却是李秀宁,“秦王归来,听说病的很重?”

    房玄龄刚想说话,那边儿接着便道:“嗯,许是多虑了,不然怎会径直入宫见驾?皇帝又不通医术,难道还能来个妙手回春?”

    说到这里,李秀宁笑了起来,随之重重一击,“除非是心病啊……”

    一开始言辞便犀利至此,明讥暗讽之间,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任房玄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没想到迎面而来的竟是这样一个公主殿下。

    他和平阳公主没打过什么交道,对这位公主殿下所有的了解都基于传闻,让他,甚或是绝大部分人产生错觉的是,平阳公主在立下大功之后,放手洒然而退。

    于是,人们想象中的平阳公主应该是一位心怀天下,光明磊落的巾帼女杰,搁在房玄龄这样的文人心里,恐怕还要自动多加上一层粉红色的光环。

    这是大多数男人的通病,在这年头还更严重一些,所以当他们真正接触到平阳公主李秀宁的时候,那种落差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像是这会儿,之前那些惋惜什么的,就都被房玄龄扔在了脑后,抬头直视间,房玄龄沉声道:“还请殿下慎言,秦王殿下毕竟……”

    “好了。”李秀宁不耐的撇了撇嘴,神态上和李元吉很像,“你这时不在秦王身边出谋划策,却来我府中拜见,所为何事,尽管说来听听。”

    一口气差点憋的房玄龄吐了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现在遇到的不但是一位领兵见过血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公主,那么难度更将加倍。

    不过话说回来了,李世民既然让房玄龄来平阳公主府,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其他人在他这个妹妹面前,估计都得不了好,也就是房玄龄内心比较强大,就算办不成事,也不会给他得罪人。

    就像现下,如果是杜如晦,事情一定要糟,房玄龄却还能安稳的坐在那里,继续好好说话。

    “殿下言重了,秦王派玄龄前来拜见于殿下,并无他意,近来朝中纷乱,众人相攻,秦王唯恐又宵小生事,在外间时,便对公主殿下颇为挂念,如今归来,遂遣玄龄来问候一声。”

    “再有,前些时秦王得知,李定安已然称王……”

    李秀宁再次出声打断了他的话头,“这些与我何干?秦王可是以为,让我再走一趟,说不定就能让李定安自削王号怎的?”

    房玄龄苦笑道:“怎会如此?秦王殿下只以为,李定安根基渐固,其势难抑,再要与之相战,于两家而言,皆无好处,不若两家重修旧好,共堪乱世……只是以如今情势秦王若向至尊进言,怕是难有结果,殿下如能相助,在至尊面前回寰两句,那是再好不过了。”

    “想来,殿下也不愿见两家再次兵戈相向,让旁人坐收渔翁之利吧?”

第606章热闹

    如果房玄龄说的是别的事情,李秀宁几乎都不会犹豫什么,她既然能将李元吉拒之门外,自然也就不会对秦王来人假以辞色。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之所以还能见上一见,是因为秦王毕竟不是齐王,你可以拒绝他,但不能不郑重对待。

    可现在,李秀宁却一下沉默了下来,这显然是意动的先兆……

    实际上,李秀宁心里很明白,两家休兵,甚至重修旧好都乃权宜之计,都是有志于天下之人,修好也只不过是为日后一战而已。

    沉思良久,房玄龄还在那边摆事实讲道理。

    说的道理都对,可在李秀宁听来,其实就只一条,打不过人家了啊……

    李秀宁思虑渐渐清明了起来,嘴角微微一翘,算是笑了笑,“父皇睿智,思谋深远,秦王上禀之事,断无不准,秦王之意我已明了,不需多言。”

    “当初出使晋地,言犹在耳之时,他便率兵相攻,出尔反尔至此,信者何来?如今再提旧约……”

    说到这里,李秀宁摇头,“太子领兵于河畔,再动机谋……哼,欲置我于何地?”

    言罢,盯着房玄龄,目光如矢,竟是渐渐染上了些杀气。

    房玄龄心中微惊,却也不惧,只昂首言道:“秦王拳拳之心,皆为天下而谋,公主深明大义,应知即为帝女,尊荣来之不易,而今艰难,公主怎可视之不见……须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可惜,李秀宁心意已定,之前确实有所犹豫,这会嘛,房玄龄再多的说辞,也无法打动她了。

    事情很明白,秦王势颓,一旦归来,想要再领兵阵前怕是不那么容易了呢,于是,秦王府的幕僚也就来了公主府。

    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倒在其次,可只要能说动她李秀宁在父皇面前说上一句两句,对于平静多时的公主府而言,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定有人将公主府视为秦王一党。

    秦王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在朝中说的上话的人,而若能在宫中说的上话,办得了事,那就更完美了。

    公主府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不然的话,李智云也不会到她面前,请她面授机宜,李元吉在走投无路之下,自然也不会来到公主府门前转悠。

    而可以想见的,此时秦王府的幕僚们也不会只一个房玄龄来她公主府奔走,那些高门大阀的门户之中,又会有着怎样的谈话,李秀宁几乎都能想象的到的。

    于是,多少大义凛然的言辞,也掩盖不了争权夺利的味道。

    而且往更险恶的用心上去想,秦王是想请她说服皇帝呢,还是想让她再去一趟晋地,劝一劝兵势正盛的李定安?

    这种投人所好的歪心思,也亏秦王想的出来。

    也正是想到了这些,她才会动了些无名,对她来说,将一个小小的秦王府记室打杀在府中,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可最终,她只是厌烦的摆了摆手,“来人,送客……”

    李武适时的冒了出来,笑道:“房记室,请吧?”

    房玄龄欲言又止,最终叹息一声,躬身行礼,不死心的道了一句,“为国家计,还请公主三思啊。”

    房玄龄走后,李秀宁在大堂之中也转起了圈子,房玄龄其他的话,都可谓暗藏机心,所谓公义,夹杂的却满是私情,听着就让人厌恶。

    可有一句说的却是不错,她李秀宁毕竟是李氏嫡女,血脉牵系之下,一些事根本无从摆脱开来。

    如今局面渐趋险恶,她又怎能坐视不理?

    李秀宁苦涩的想着,待得一些时日,父皇被二哥劝动了,会做什么呢?如今与那人已是隔河相望,长安近在眼前,那人还能与李氏结好?

    听说他已经称王了,还诞下了子嗣,哼哼,还真是蒸蒸日上的样子呢……

    每次一想到此人,她便心意烦乱,不能自己,这次也不例外,没看转圈子的速度明显增加了几分吗?

    李秀宁想的一点都没错,房玄龄来了公主府,第二日便又去了裴寂府上。

    宇文士及则回到宇文氏门户当中,宴请宾朋,其中很多都是太子一党。

    不几日,秦王李世民病情稍愈,便重领尚书省,随即娶了韦氏女过门,韦氏与长安高氏交好,迎来送往间,长孙顺德趁机给侄儿长孙无忌定了一门高氏的亲事。

    可见,李世民是真的想在长安城中安居一些时日了,想他自随李渊南下长安,东奔西走间,还真没在长安待过多少时日。

    现在经营一番小圈子,同时跟兄长的对抗也在逐渐缓和。

    李元吉的预感终于成为了现实,两个兄长露出了和好之意,高居于尚书左仆射之位上的二哥,冷森森的目光于是便移到了他这个四弟身上。

    旁的人,即便是裴寂,李世民在隐忍之下,都能主动去修好一番,唯独他这个弟弟,却深受李世民厌恶。

    没办法,兄弟相争其实就是这个样子,一旦视若仇寇,下起手来比外人还要狠上几分。

    于是长安令衙门中的案件突然就多了起来,其中两件更是涉及到独孤,陈氏这样的长安大阀,一时间让李元吉焦头烂额。

    到了最后,李元吉寒毛都竖起来了,他深知,几件案子一旦处置不对,他这个长安令很可能就会去大理寺牢狱中转上一圈。

    一件案子是关于陈氏的,陈后主死了没几年,身后之名也很糟滥,可陈氏在长安还可以说是家大业大,人多势众的一个家族。

    陈叔宝的兄弟就有十几二十位,虽然陈亡之后入隋,多居于县令之位,可这家确实是江南皇族遗脉,门槛很高。

    之后与长安世族大肆联姻,什么名姓出现在陈氏族谱上都不奇怪。

    让李元吉棘手的是,出事儿的是临河王陈叔敖的过继子千牛备身陈察,这位其实是已故汉东郡公,黄门侍郎陈叔达的次子。

    这人才干平平,官职也只一点点,唯一亮眼之处就是他和平阳公主驸马柴绍交好,当初就是他领着兵想进公主府去捉拿李靖等人,李元吉对他自然一点也不陌生。

    这人在大街上跟人当街殴斗,被打破了脑袋,不算一件大事,搁在长安令衙门这里,哪天不发生一起两起的?

    可糟糕的是,跟陈察殴斗的对象也姓陈,还跟陈察是亲戚。

    那人是已故沅陵王陈叔兴的儿子,东宫侍值陈广,这位年纪不大,官位也只一点点,老子也早已故去,可这位却是陈叔敖的亲侄儿。

    亲侄儿和过继子打了一仗,嗯,大门户里没有稀奇事,也不算什么。

    可陈广的身世却不是那么简单,陈叔敖,陈叔兴兄弟二人还有个妹子,前陈宁远公主,隋陈贵妃,宣华夫人陈氏。

    这个女子……嗯,也许侍候过两位皇帝,那就是杨坚父子,之所以加上个也许,就是杨坚死后,有人传闻,陈贵妃曾与杨广私通,把病重的父亲给气死在了床上。

    这事儿捕风捉影的有人信有人不信,可陈叔兴大业二年回京,府上突然多了一个幼子,同时宣华夫人陈氏暴毙于宫中,让很多知晓的人猜测,这个儿子恐怕就是杨广的私生子了。

    前隋皇室秘闻,都做不得真,也不会让李元吉过于难为。

    可两个关系乱七八糟的家伙殴斗过后,被打破脑袋的陈察没事儿,打人的陈发回到府中却是暴毙而亡,仵作验尸,当即得出结论,中毒了这是。

    这样的事情,长安令自然旁无责贷,李元吉将手一挥,先将嫌疑最大的陈察捉来再说。

    这会儿他又犯了急躁的毛病,一下就捅开了马蜂窝,传话到长安令衙门的人越来越多,名姓也越来越是尊贵。

    陈氏七扭八歪的亲戚几乎都出现了,没办法,陈氏这一支算得上是陈氏如今最为显赫的一脉了,亲朋故旧连着一串呢。

    而且案中的两人一个是东宫值守,一个是千牛备身,官阶是低了些,可却皆与宫中相干,交给宗寺或者是大理寺都够格呢。

    可这会李元吉却也无法再推脱给旁人,整个接手了烫手山芋。

    接下来就很好看了,很快李元吉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上面令他加紧破案,下面又有许多人求情的求情,让他严办的严办,顺便连东宫都被牵扯了进来。

    这么查下去,就算案子查清,估计也不会有人满意了。

    这还不算,高氏的人也来凑热闹,这个就不用细说了,可也是一桩命案呢,牵扯到的人物不比陈氏一案少。

    李元吉如坐针毡,于是乎,李元吉当街遇刺,受了不少惊吓之外,倒也没受什么伤,只是回到府中不久就病倒了,病倒还不算,竟然还有人给他下毒。

    一时间,长安热闹了,和之前的党争不同,围观瞧热闹的人多,真想从中上下其手的人却没几个。

    等到一切平静下来,齐王李元吉好像一下便成了过去式,李渊再次感觉到,这个四子实在是个大麻烦,于是对其不管不问,连李元吉中毒的消息传入宫中,李渊都觉着这肯定是小畜生的苦肉计,只是冷哼一声,便也完了。

    …………………………

    长安城中闹的花样百出,李破却已经出了晋阳,半日间,便至介休……

第607章郡守

    “西河郡横跨汾水,来往不算便利,吕梁,太岳环绕,匪患至今未绝,再加如今地广人稀……”

    介休太守府,西河郡太守张云智正在陪着李破说话,虽说是诉苦,李破听着还是脸上带笑,心情很是不错。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离开晋阳好像出了牢笼,一身的轻松掩都掩不住,一路疾驰到介休,中间并无停留,朝发夕至都算不上,只半天功夫就已经到了地方,当年在草原逃跑都没这么利索过。

    而西河郡太守张云智就更有意思了,迎接李破时颇为仓促,一身官府灰突突的,脸色也很黑,怎么瞧都像是被虐待了一样。

    这样用力过猛的作态,没让李破恼火,反而令其会心一笑。

    张云智和他年龄相仿,年轻而富有活力,为官时间不长,官声却很不错,是李破颇为欣赏的地方官员之一。

    而无论是张云智的年纪还是家世,都注定了这个人是个对仕途富有野心的家伙,同样也是个聪明人,只是为官经验不足,显得聪明的有点过头而已。

    李破出巡,介休这里早已得了消息,就算是出迎仓促了些,也不至于是这么个模样才对,如今李破见过的人太多了,在他面前老老实实的什么事儿也没有,如果你弄些幺蛾子出来,他几乎是一眼就能瞧的出来。

    只是心态上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对官员们的容忍度有所增强,不再和当年一样,总喜欢在细节上较真了。

    换句话说,张云智的行为在他容忍范围之内,甚至于李破会将之定义为优点,有进取之心的官员,才会愿意去努力做事,像王绩那样的酒鬼,你让他去办事也得放心不是?

    只是到了现在看来,这位用力过猛的征兆越来越明显了。

    随着张云智迎接汉王殿下出巡西河郡的人很多,弄的很隆重,可最终为汉王接风洗尘的只有张云智和平遥县令刘朝宗两个人。

    张云智的说法是郡中官佐大多被派了出去,可能是怕汉王殿下“多心”,正好刘朝宗趁着春耕事毕,来介休禀报公务,于是捎带着也就出现在了李破面前。

    很显然,张云智不但是在不断表明自己的勤勉,而且也不愿旁人分走了自己的关注度,他太想在汉王殿下面前露上一面了。

    要知道,自他为官至今,也只是和李破见过区区两次面而已,这对于一个年轻,且已经走到郡守职位的官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不能让汉王殿下依为心腹,那六部那么的缺职怎么会轮到自己头上?

    至于刘朝宗嘛,一个外来人,又是汉王殿下直接任命为平遥县令,做一个自带缓冲功能的吉祥物很合适不是吗?

    李破同样理解张云智的心情,晋地各郡郡守除了让他还有点摸不清的裴世清,如今恐怕都是这样一个心理状态。

    主公已然称王,不管得到或者没得到好处的,眼睛估计都会向上望一望,晋阳那么多的职位空缺下来,几乎天然就是为这些郡守们准备的。

    嗯,用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张云智有点着急了,所以所作所为并不算稳妥,多了些急功近利的味道在里面。

    就在李破琢磨着是不是给这家伙一棒子,让他清醒一下的时候,张云智的安排终于出了漏子,却因祸得福的避开了李破将要举起的大棒。

    过程是这样的,他给李破安排了颇为冷清的宴饮之外,还有舞乐奉上,这对于李破来说,是比较新鲜的经历。

    自他起兵以来,东奔西走之间,根本无暇欣赏这个时代最有特色的一些东西,差不多也就是文人行乐时的那些伎俩。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节目就是歌舞音乐。

    当然了,他也没什么艺术修养,也就是他身份到了一定的高度,不然搁在前些年,强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别说家里的母老虎要发毛一下,不定就会遭到旁人的耻笑呢。

    现在看着一群女子在自己面前翩翩起舞,那种欣慰的感觉旁人都不会晓得,曾几何时,咱家也想着跟人吟诗作画,听歌看舞,偶尔再来个酒后乱性来着呢。

    可惜,路走的差了,十年的岁月过去,他却成了这年头正经的军阀头子,满眼的刀枪剑戟,鲜血淋漓,满心的勾心斗角,你死我亡,还哪里会有那个闲暇和心情却看什么歌舞?

    就算到了如今,在府**养家妓的念头也从来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过。

    没想到,却是在介休这个地方,补上了一个遗憾,嗯,张云智这个太守……是不想做了吗?

    是的,这个时候李破手里的棒子差不多就有变成刀子的意思了,西河郡乃至于晋地各处满目疮痍,我到了这里,你不说民生疾苦,却想让我耽于声色,居心叵测啊这是。

    好在,张云智就算想在汉王殿下面前露个小脸,持续的在作死道路上狂奔不止,却也不会真的自蹈死地。

    他的解释很到位,“大王出巡,怎能无礼乐相随?臣愿为大王稍助形色,多有孟浪之处,还望大王恕罪。”

    话说的有些道理,于是大棒还是大棒,也就没有换成刀子落下来的忧虑了。

    李破刚想矫情几句,让这位介休郡守明白,此事传出去很可能让其乌纱落地,晋阳的温彦博第一个就要跳出来给他一脚,不如我在这里先拿你立立威,不然一路过去,郡守们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张云智很幸运,歌舞姬们出了岔子,她们跳的是前隋很流行的采桑舞,是前隋鼓励农桑的结果。

    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有很大的市场,也是张云智亲自精心挑选,可谓是做给瞎子看了,李破的欣赏水平和他麾下的将军们没多大区别。

    他看歌舞的角度,肯定是从身段容貌上着眼,至于唱的什么,跳的什么,没人进行解说的话他都不很明白。

    于是,当一位“采桑女”推金山倒玉柱,结结实实的摔倒在地,并将周围的女子带倒了一片的时候,李破大乐。

    场面那个尴尬混乱,就别提了,张云智差点没晕过去,刘朝宗一口酒喷在桌上,随后转着眼珠就想,这是帮张郡守说上几句转圜一下呢,毕竟这人对他还算不错,官声也很好,是个好官的样子。

    还是只作壁上观,看个热闹,这样精彩的场面,他可还没见过呢。

    西河郡守张云智接下来会做什么,刘朝宗不用想就知道,不管张云智本人品性如何,在这个时候出了纰漏,都会先拿歌舞姬们做法。

    而且不管外在的表现是残暴还是仁慈,都不会有好果子吃,要知道,刚刚称王的这位汉王殿下,正是一个强悍和仁慈的综合体。

    他出身军旅,见惯杀伐,偏又有着爱民如子的名声,也许你怎么做,都不会合他的心意。

    只是刘朝宗想错了,悄然间已经挨到张云智脑门的大棒一下便被李破收了起来,没等张云智缓过神来,他已是哈哈大笑。

    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一群已经吓的魂不附体,趴在地上便哽咽声一片的女子,顿时如蒙大赦,连连叩首之下逃出了大堂。

    可以说她们是这年头最低贱的群体之一,身份上和奴隶相仿,连外间的妓子都不如,生杀大权皆在主人反掌之间。

    她们其实就是权贵的玩具,喜欢了拿来把玩一番,或者炫耀于人,不喜欢了,便抛在一边,甚至轻松打杀,都不会有人为她们说一句公道话。

    即便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声势最盛的时候,她的光芒也从不曾照耀到这个群体身上。

    至此,李破心情大好,顺便救下几条人命,他瞅着脸色苍白,连连告罪的张云智,笑道:“如今民生凋敝,府中舞姬大不如以往,也少有人能见真正的采桑舞了,可惜……”

    他这里大言不惭的评说了两句,如话家常,将之前的尴尬轻轻松松揭了过去。

    其实只要他没露出什么不豫之色,其他两个人就能安稳下来。

    至于张氏家姬如何如何,李破也懒得去较真评价,门阀世族的娱乐对于他来说既不遥远,却也不怎么沾边。

    而且,张云智也只是给他看了一场歌舞,并没有送个美人儿给他的意思,算不上添乱,而且歌舞还很不成功……

    想到这些,再瞅瞅张云智一直没缓过来的脸色,李破心中暗笑,拍马屁能拍成这样,你也真不容易。

    其实到了此时,李破也没觉得,一个地方郡守将精力浪费在逢迎上面有什么不对,除了觉得时机有些不妥之外,其他的在他眼中都也平常。

    而有缺点,却又将缺点暴露出来的人,李破差不多都能网开一面,因为人无完人嘛,你都完美了,还在我眼前晃悠,找死不成?

    这样的心理,张云智就算再多个脑袋出来,他也无从揣摩,所以只会心生感激,觉得主公待自己实在不薄。

    于是,过程终于回到了正常轨道上面,张郡守开始诉苦了……

第608章郡守(二)

    西河郡的问题很多,而且比别处确实要复杂一些。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人口巨减,耕地荒芜的情形和其他郡县没什么分别,只是西河郡面临的状况有些特殊,别处都是男少女多,劳力不足,可在西河郡劳力同样不足,却是男多女少的状态。

    和其他地方一样,西河郡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从彻底崩溃到重组的一个过程,只是失去了平衡的人口比例和其他地方正好相反。

    大量的战俘,府兵人家在西河郡落脚,让这里的男女比例一下失衡到了极点……

    当然,这个事情比较“羞耻”,作为西河郡守的张云智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说,给治下百姓找婆娘……这话还真说不出口。

    而且如今成年男丁非常宝贵,你这里说一句,不定就会让别的郡县抓住机会……大家匀一匀岂不正好?

    再者,西河郡本来就一直禁受着来自河东各郡压力,因为李仲文以及李神通二人战败,被俘的士卒民夫多数都是河东人,各郡向他讨要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他却咬着牙将此事抗了下来,没了这些战俘,那西河郡还能剩下什么?这可以说是李破当初留在西河郡至关重要的一笔财富,张云智说死也不会放手的一笔财富。

    除此之外,背靠晋阳,与太原郡相邻,份属并州一部分的西河郡还要面对晋阳门阀世族的影响。

    这显然是一个同样有口难言的问题,官员任免,耕地分配等等等等,他这个郡守都要考量个周到。

    世族中人永远不缺贪婪的家伙,尤其是近在咫尺的西河郡对他们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上升。

    实际上,张云智非常需要李破的支持,当然了,这人也不是毫无依仗,他是晋阳张氏中人,又投在了户部侍郎苏门下,已扎下了些根基。

    只是主政的西河郡底子薄的厉害,本人资历又浅,再加上太过靠近晋阳,于是为难之处非常的多,情形上和关西长安的京兆尹以及东郡郡守比较类似。

    比如说西河郡丞的位置一直空悬,苏那边传信给他不用担心,隐约露出的意思就是,郡丞之位会一直空下去。

    可有些人显然不这么看,前些时张氏族中的人们商议了一下,由阀主亲自写了书信给他,让他荐举一位张氏姻亲任职西河郡丞之职。

    看上去是为他着想,可家族的想法和本人的意愿显然背道而驰,加上有苏的提点在前,张云智断无可能接受这样一个安排。

    门阀子弟很难摆脱不了他们的家族,所以他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去影响家族的决定,而当阀主做出决定,并损害到家族子弟的仕途的时候,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张云智在家族内部斗争中处于了劣势。

    李破自然不会去管这些,可他却能给予张云智信任和权力……

    张云智说了不少的话,总的来说,经历战事不久的西河郡就是这个样子,粮食不缺,人口不足两万户,有着许多的“单身汉”,今年春耕很顺利,秋收比较乐观,起码能让一郡人家吃上饱饭。

    还有就是西河郡的匪患一直未平,没办法,西河郡三面环山,吕梁匪依旧还在,太岳山中的山民也是成帮结伙。

    郡中官吏都刚忙完的春耕,户籍依旧在整理之中,分发田地的事情一直在做,这不能怪西河郡上下手脚太慢,因为西河郡的人口一直在增长。

    倒是刘朝宗今年在剿匪上做出了些成绩,年初的时候,他和张亮借来了一营兵马,借机破了两处山中城寨。

    俘获的妇孺都留在了平遥,其他人都给放回了山中,并让他们给躲藏在山中的流民,乱匪,山民传话,只要下山,便有田地耕种,官府对他们之前所作所为也将既往不咎。

    于是,在春耕之前,很多流民下山了,他们得到了刘朝宗的优待,很快便在山中有了名声,到了如今,平遥县人口增加了六百多户,是西河郡人口增加最快的县。

    其实很简单个事情,无非恩威并重而已,只要山下不再打仗,又有人能给条活路,谁还愿意在山中挨饿受冻?

    可惜的是,乱世远未过去,各处的劳役,募兵,征税等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制造出大量的流民。

    像是河南,两淮,江南等处山中,如今都是匪巢遍布,今天是官兵,明天就跑进山里称王称霸的可谓数不胜数。

    兵匪一家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关西其实也正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蜀中,山中的蛮族和山民混在一处,这几年当中哪还有人敢大模大样的走在道路之上,那是对自己的生命极不负责的举动。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河北和山东的匪患倒是少了起来,因为最大的乱匪头子窦建德当了皇帝嘛,可归根结底,那边儿匪患渐绝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大多数的匪帮都饿死在了山中罢了。

    而晋地其实也好不到哪去,李破打下哪个地方,头一个就下令剿匪已经成了习惯了,区别之处只在于,他还有那个余力拿出粮食来招抚乱匪而已。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做法其实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如今以流民为主体的乱匪对诸侯们的统治威胁并不很大。

    他们中间成年男丁本就很少,招抚之后,有浪费粮草的嫌疑之外,曾经拿起过刀枪的他们也给地方上造成了许多麻烦。

    同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因为隋末乱世的到来,在诸侯们你来我往的交战之中,官府的公信力逐渐丧失殆尽,百姓一旦成为流民,并转变成乱匪,官府的招抚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收效甚微。

    就算是广有贤名的李渊,名声也不是这样来的,“爱民如子”的李破,倒有点名副其实的味道了。

    实际上,西河郡的匪患如今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有那么多的府兵人家,又离晋阳如此之近,匪患渐绝才应该是西河郡将要出现的局面。

    也不再可能出现有谁登高一呼,众人景从的景象,平遥县令刘朝宗只不过是先行了一步,拔了个头彩而已。

    因为心情不错,李破在介休呆了两天,见了一下郡中的一些官员,临走之时,晋刘朝宗为西河郡别驾,原西河郡别驾晋西河郡丞,随手便解决了张云智的烦恼。

    送走了汉王殿下,郡中上下都松了口气,而郡守张云智得了汉王亲口嘉许,消息传回晋阳,很多麻烦顿时烟消云散。

    升官很快的刘朝宗也有了些感激,在晋地的生活让他比较满意,只是他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因为汉王府司马参军张亮在之前已向李破举荐他入汉王府任职,有着传奇经历的他在李破这里也属于是挂了号的人物,所以李破没怎么犹豫便点了头,经过西河郡的时候,本想将此人带在身边再瞧瞧。

    可阴差阳错,见张云智对其颇为器重,郡中官员缺职也多,于是李破改了初衷……

    当然,也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各人际遇在这年头实在难说,估计刘朝宗就算打破脑袋也想不到,只匆匆来去的汉王心腹,会大力举荐于他,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大家有这个交情吗?

    总之,乱世之中,机会几乎随时都会出现,倒也算不得有多奇怪,就像此时的晋地,机遇几乎俯拾皆是,看的就是你有没有那个能耐来捡了。

    过了介休,第二站便是临汾郡。

    临汾郡太守刘翰迎汉王于霍邑,这位之前留下的首尾张亮已经查的清楚,并报给了李破知晓。

    这位和前临汾郡别驾裴延谦是有着私怨的,当时刘翰为临汾郡丞,估计和裴延谦相争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裴氏势大,上面有裴氏门下郡守吴伯远压着,下面再有裴延谦顶着,刘翰非常难受。

    当然,这样的官场争竞并不算什么,你来我往间都还属于政争的范畴,可李神通募兵北上与李破相据的时候,抽调各郡人马。

    刘翰长子此时正在绛郡任职,本不在征发之列,只是当时就李定安一旦率兵南下,于临汾郡与敌据守之事,刘翰和裴延谦两人闹的很不愉快。

    裴延谦怒极之下,转头裴延谦就找族人举荐了刘翰长子从军而征。

    西河郡一战,李神通几近全军覆没,裴氏子弟死伤众多那就不用说了,刘翰的长子也没回来,当即战死在了两军阵前。

    李破领兵南下,无论是裴氏还是刘翰,都是纳头便拜,降了李破,可丧子之仇刘翰哪能忘了,他不敢跟李破呲牙,一股脑都安在了裴氏的头上。

    至于之前闹出来的那桩事端,只不过是刘翰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上一竿子的心思安排的。

    张亮查的没这么细,可也**不离十。

    其实在李破眼中,出于上党大族的刘翰与河东裴氏不睦,有这么一条在也就成了,临汾一郡尽可付之……

    至于才能……呵呵,能在紧邻绛郡的临汾郡据有一席之地,又跟裴氏有着间隙的官员,那还用考虑什么才能?

第609章作死

    上党郡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所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可见其地势之险要。

    在战略上来讲,上党也可称之为河东之门户,河北之外延,由此可见,上党对于河东以及河北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其他地方嘛,地缘优势不会那么突出。

    谁占据了这里,便有了先手的优势,至于说南望河南,那就是艺术夸张了,隔着太行山和滔滔而过的黄河,你望个屁的河南。

    对于上党的争夺,最著名的要数当年战国时先秦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实际上此战发生地在如今的长平郡和上党郡交界之处。

    那一战已是广为人知,不必细说,其实赵国的失败不在于战术上,当时秦国国力渐渐强盛,力压六国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在政治,经济以及战略层面上已然处于上风,赵国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汉末时曹操也在这里转悠过,总结一下,上党海拔很高,确实有那么点居高临下的意思,可要说有多险要……嗯,也就那么回事吧。

    这里四面环山,景色很不错,尤其是到了夏季,群山起伏,绵延翠霭,鸟兽成群,应该是词人墨客非常愿意游玩上一圈的地方。

    可事实上则是,上党民风彪悍,文人骚客到了这里,想要平安无事的走一走,瞧一瞧,是不太容易的事情,说不准就在哪个山间小道上被人宰了下酒呢。

    而时逢乱世更是如此,上党乱匪多数不成气候,可你若想剿灭个干净,却也是痴人说梦,上党这地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藏人的地界。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上党四面环山,山林资源很丰富,可在这年月却几乎无法开发,可以供人耕种的良田没有几亩,粮产上也就没法跟山外的郡县相比,而商人们对这里也没多少兴趣。

    所以这里的人们大多很贫困,上党难出门阀,根子上就在此处,物资困乏,也就难知礼仪,这是儒家的根本思想,放在这里很合适。

    上党的优点其实也蕴含其中,驻有大军的时候,粮草多靠山外供给,于是可为藩篱,却又不虞有人拥兵自重,瞧瞧,是不是挺好的?

    就像严宗和陆浩然两人,缩在盆地里称王称霸,大兵一到,立马土崩瓦解。

    这一年上党经历了几场战事,很快换了主人,所谓险要,不过尔尔,大势所趋,像上党,长平这样的地方,都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

    五月下,李破东入上党。

    进入上党,几乎是一下就换了个天地一般,山峦起伏,丘陵遍布,到处都是山林草莽,散发出一股原始的味道。

    太闭塞了,这就是李破的感觉,于是乎,对于此行李破产生了浓重的怀疑,搁在后来,这样的地方肯定很受欢迎。

    可现在嘛,李破要的是良田,要的是人口,上党有什么?战略优势在此时也没那么显眼,窦建德不敢过来,王世充除非疯了才会来抢上党,长平。

    进入上党约半日,李破心里就有了那么点惭愧,将河东裴氏的阀主扔在这样一个地方,确实不太地道啊。

    再者,严宗和陆浩然两个总是向他讨要粮草,瞅瞅这个样子,好像也不算那么不要脸嘛……

    好吧,他想的要是被已经去到地下的严宗知道,定要再被气死一回。

    当然了,上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真这么糟糕,因为闭塞,所以在你来我往的隋末混战当中保存的还算完整,对上党摧残最严重的其实不是义军,而是劳役。

    从大业七年开始,一直到李破与李神通一战,上党和长平两郡到底承受了多少劳役,连郡中的官吏也算不清了。

    而正好粮价疯涨,这两郡的官员们便也打起了用劳役换粮食的主意,很多人家走投无路之下,便也成为了流民盗匪。

    到得如今,两郡人口差不多是十去五六的状态,境况不算好,可与西河郡以及代州郡县相比,却又好了不知多少。

    李破一行的行进速度很快,从晋阳一路赶过来,只用了八天,这里面还包括在西河郡,临汾郡停留的时间。

    和李破料想的差不多,临汾郡太守刘翰迎接他的过程,几乎是完全仿照张云智的做法来的,又被礼乐随行的一把,李破毫不犹豫的挥起了棒子,给了刘翰几下。

    当然,他此次出巡的意义不在这里,一路之上,他接见了不少地方官员,顺便也对经过的地方进行了了解。

    行程很顺利,也没遇上什么胆上生毛的家伙,五百汉王亲军随行,风卷残云般奔驰而过,别说只靠两条腿走路的盗匪,便是正规官军来了,都得考量一下跟不跟得上的问题。

    进入上党境内,沿鹿台山山麓向东南至浊水,朔流而上,不一日至襄垣。

    襄垣县令出迎,李破在这里歇了一晚,满眼都是山,即便是对山林很亲切的李破也有点眼晕,而且这里百姓之困苦艰难,给了李破很深的印象。

    一大半人都是猎户,樵夫,在人口锐减,男丁不是从军就是服了劳役的今日,他们的生活可想而知。

    沿途村寨多数废弃,有些开垦出来的山田,上面劳作的都是妇人孩子,秋后的收获很难够一家享用。

    而上山行猎打柴却还要面临山民,乱匪的威胁,从陪着他的襄垣县令口中得知,这里最著名的风俗就是抢亲。

    山民下来抢女人,人口足够的时候,平地的男儿也会冲进山里,去抢山民的妻女,于是也就形成了很特殊的结亲方式。

    无论百姓还是当地大族,结亲的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膀大腰圆的汉子,手里拿着的也不是什么贺礼,各个背刀挎剑,如临大敌,为此结下血仇的事情,层出不穷,官府根本管不过来,也不敢去管,民风可谓彪悍的一塌糊涂,比之代州边塞也是不差分毫。

    知晓汉王到来,县中官吏士绅都聚在了县城之中,张伦部将吴通,上党郡刑曹参军裴旭也已早早迎候在襄垣城内。

    这让襄垣看上去很热闹,嗯,自隋末战乱以来,从没这么热闹过,上党大族的名姓差不多都能在这座城中找见了。

    他们都集中在这条必经之路上,准备找准机会见上汉王一面,就算说不上话,也能沾沾贵气不是?

    几个月过去,好像已经没谁再记得严宗是哪个了,他们只知道,日月星辰旗重新飘扬在了各处城头,听说外间也是如此。

    汉王功高,彷如日月,今日亲至上党,上党豪杰自然欢欣鼓舞,之前流下的那点血,在他们看来真的不算什么。

    这其实就是李破出巡的意义所在了,不算有多大,但确实有着收拢人心的效果,若非如此,杨广其实也不会拉着那么多人到处乱跑。

    像是秦末刘邦,项羽这些人,可不就是见到秦皇出行的队伍,羡慕的眼睛发蓝,才有了蓬勃的野心和斗志吗?

    可作为主角的汉王殿下这会儿的心情却渐渐变得糟糕了起来,因为外间郡县就算境况不佳,却也显出了些活力。

    上党这里却看不出来,贫富差距也来到了一定的程度,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关起门来的上党,地方大族豪强压榨百姓之酷烈,比之别处实是要胜上几分。

    而且他们很顽固,一个个鬼头鬼脑的看着就让人生厌。

    之所以给了李破这种感觉,一个呢,是既定的印象作祟,严宗,陆浩然开了个头,让李破对上党的官吏先就有些看不顺眼。

    二来呢,到了襄垣,从襄垣县令往下,主簿,县尉等清一色的都是襄垣土著。

    三来,不论县中文武,都很粗鲁,县令读了几本书,在县中竟称才子,主簿和他相仿,而县尉却好像一个大字不识,表现的尤其“豪放”。

    而他们却代表着襄垣县内三个大族,县中官职几乎成了他们世袭之物。

    李破见过这种情况,东进幽州时,涿县就是这么个样子,卢氏和张氏把持着涿县军政,终于在罗士信一脚踹开城门时,顺便踹碎了他们那点梦想。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罢了,可只在襄垣呆了半日,襄垣上下那种针扎不入,水泼不进的心态,就已经被李破敏锐的感觉到了。

    李破终于提起了兴致,觉着自己好像是来对了,可咂摸一下,却又索然无味,鸡肋的感觉让他心情大坏。

    这会儿他已经准备去郡城找裴世清和张伦的麻烦了,一场战事打下来,这样的人不多宰上几个,你们对得住我交到你们手里的刀枪吗?

    而此时,襄垣县的主官佐官们却还不知道汉王殿下有点恼了,当晚,县令还设宴给李破接风洗尘,由吴通,裴旭,县中主簿,县尉作陪,之外呢,还弄了两个县中有“名望”的文人过来。

    估计是准备在宴席上展示一下上党的文风……

    嗯,谁知道呢,反正李破觉着这些家伙作死的程度不下于已经掉了脑袋的严宗就是了。

第610章一夜

    到了上党不过两日,上党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在李破心目中的地位是直线下降,有些人在他耳边说的,经营晋地,必略上党之说,就此也被李破毫不犹豫的抛了个干净。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们说的有道理吗?肯定是有的,可在渐渐以天下为目标的李破看来,却又毫无道理可言。

    从上党这些土著口中便可以得知,上党没有多少良田可以耕种,虽说是盆地,气候却不怎么样,而丘陵也太多了些,很多地方竟然是以畜牧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存模式。

    上党的人口一直居于河东之末,以前是,现在还是如此,虽说裴世清治上党,长平两郡之后,还没有进行完整的户籍查录,可李破对此已经不抱太多期望了。

    没有了这两样,上党确实就像是一块带着点瘦肉的肋骨一样摆在了李破面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至于上党的战略地位,在窦建德势弱,毫无西进之端倪的今日,上党,长平两郡战略上的重要性也就失去了大半儿。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窦建德没有过来的**,李破吃饱了撑的,才会从上党出兵,去攻打河北。

    从这个角度看,前人对于上党的评价,多有不妥之处,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上党,长平其实并不符合那样的特征。

    诸侯割据,除非情况特殊,人们一般不会将这里作为誓死相争之处,当天下承平,嗯,那个时候你在上党屯有大兵,又是为何?想让兵将们在这里造反吗?

    所以上党土著们的自豪,在李破看来根本是毫无来由的,倒是他们的顽固和保守,却很有道理。

    当晚,李破很给面子的出席了晚宴,场面也不温不火,进行的很顺利。

    实际上,如果李碧在这里,一定会敏锐的察觉到点什么,可惜,这里没谁能长年累月的跟李破相处一处。

    晚宴中,襄垣县尉拍着胸脯说着,“大王放心,些许贼子,扰不得这一方平安,只要俺在,定保县境无事……”

    李破把玩着酒盏笑笑,心说,就你这个样子,还能保得一方平安,你可真会说笑。

    许是已经串通好了,也许是捧杀,谁知道呢,反正县令和主簿两人很是附和了两句,弄的醉醺醺的县尉有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越发有点大咧咧了起来。

    两个文人又插了进来,之乎者也了两句,然后便拿出了准备多时的诗文,想请汉王殿下赏鉴。

    阴阳顿挫的诵读之声中,却不知尊贵的汉王殿下眼前,完全是一张透着原始滑稽感的画面,从庄重的晋阳一路南下,束缚感依次递减,与此同时减少的还有庄严肃穆的感觉。

    到了上党,就好像完全是两个世界了,山里山外,层次感分明,很难想象,前秦和赵国曾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旷世之战。

    他们争夺的是什么呢?

    没等文人显完本事,这位姓孙的县尉又开了口,“大王威武,可莫要被这些酸人瞒哄了,还得是刀枪上见本事……”

    李破没恼,可却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恼”一下了,别说今时今日,即便是当初在恒安镇参军,甚或是云内马场马令的位置上,一个小小的县尉也不能这么跟他说话。

    当然,他可不是被拔了牙的李元吉,气急败坏之下,会跑去跟公主府的司马磨牙,他只是瞅了瞅早已有点按捺不住的吴通。

    同时他心里还有点后悔,应该让罗士信过来一同喝上几杯,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心里稍微存了点“慈念”,有人就蹬鼻子上脸,这年头的事情还是那么妖啊。

    吴通的火气都快窜到头顶了,只是汉王殿下在他们这些军人心中积威太重,只要李破好言好语,那他也就不敢发作。

    当李破稍稍示意,吴通立时勃然大怒,拿起酒杯来朝着对面离着还挺远的县尉就砸了过去,口中更是喝骂道:“狗崽子,就你这般腌东西也敢在大王面前胡言乱语,谁给你的胆子,看俺不宰了你……”

    说罢就想摸刀子,摸了空才想起来,进来的时候兵刃被收走了,愣了愣,可却也不妨碍他暴跳如雷,一脚将桌案踢开,就要去与县尉厮打。

    县尉立马就“酒醒”了过来,吴通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张伦的妻弟,他可断然得罪不起。

    “大王救命……”一见剧本不对,这位喊出的救命口号也很让李破莫名其妙。

    好吧,说起来这位孙县尉见识确实少了些,可也不至于在威名赫赫的汉王面前如此鲁莽,一来呢,这人有点好酒,喝的还又急又快,酒量还不深,酒品也不好,于是终于酿成恶果。

    二来呢,这人满脸的大胡子,在李破心目中那一定是奸狡之人了,这未必没有点道理,满脸大胡子的人向以粗豪示人居多,可多数未必就真那么豪爽,张伦,程知节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位孙县尉也不例外,他出身地方大族,怎么会不识字?只是满脸横肉,又长了一副大胡子,从老爹手里接过县尉之职,那必然是要豪放起来的……

    三来呢,有人跟他说了,汉王殿下的面儿很难见到,却最喜不拘小节的英雄豪杰,要想赚个荣华富贵出来,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再有,相见至今,李破笑眯眯的样子很能迷惑“陌生人”,又貌不惊人,初见时交谈上几句多数人都要升起些耳闻不如目睹的心思。

    好吧,理由非常多,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见识不足,而在一处呆的久了,就认为这是整个天下的心理状态在作祟。

    用李破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年月,什么幺蛾子都能出,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想他起兵以来,大大小小数十战,杀的突厥人尸积如山,打的李唐抱头鼠窜,让突厥人咬牙切齿,令关西豪强心惊肉跳,山东河北豪杰闻风丧胆。

    到了上党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清洗的地方,竟然还有人以为他很仁慈,也是见了鬼了。

    当日也很有点自以为是的徐世绩听到动静,领着护卫便冲了进来,此时动作很快的吴通正揪住县尉痛打。

    场面比较混乱,县令在连声劝阻,两个文人在连滚带爬,受了池鱼之殃,心事很重的裴旭眨巴着眼睛在瞅汉王殿下的脸色,琢磨着是否也上去踢几脚,因为之前他反应有点慢啊。

    主簿则躲在一旁看热闹,估计恨不能冲上去也参与一下,他跟这位孙县尉一直可是很不对付呢。

    闹的有点过了头,李破在反省,他比较喜欢轻松一些的场合,更喜欢的是藏着些机锋,却不凶险的谈话,可他同样认为,官场是个庄严肃穆的地方,因为其中蕴含着暴力和血腥以及无数的机谋和凶险。

    你若不认真的对待,很可能就会伤人伤己。

    就像现在,县尉的下场几乎已经注定,同时却也有伤他自己的威严,嗯,总之一句话,他不喜欢看到这种混乱的场面。

    “拿下……审一审,可是严宗党羽……”

    至此,李破在不愿多说一个字,拂袖而去,之后县令,裴旭等都来求见,却被拒之于门外,李破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稍稍问了两句。

    徐世绩当然不会理解错他的命令,直接将县尉拿下,和吴通稍一商议,便砍了他的脑袋,他们有志一同的认为,区区县尉,杀了也便杀了,倒是之后襄垣县孙氏一族该怎么处置,需要问一下。

    他们有所顾忌,可没有顾忌的人就在他们身边,罗士信没有当值,听闻此事后,他的怒火几乎连带着将吴通,徐世绩,裴旭几个人都烧成灰。

    凶名在外的罗士信,一旦恼起来,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外,几乎没人不怕,更是无人可阻,军中将校,碰到罗将军,多数都会不由自主的变得温文尔雅起来。

    因为你跟他讲理,很可能讲不通,你跟他不讲理,那他就更不讲理,猛将这样的头衔,天然就应该戴在罗士信头上。

    名将最喜欢碰到这样的对手,可不少例子都证明,名将也很可能被猛将蛮横的掀翻在地。

    这一晚,襄垣很热闹,却也可以说是鸦雀无声。

    暴走的罗士信先就带人去抄了孙县尉的府宅,襄垣县很气派的一家宅院,随即人头滚滚而下。

    准备看热闹的主簿没想到,他那点小算盘在这个时节是多不合时宜,引来的大火烧的他这一家渣都不剩,灭门之祸随之而来。

    汉王府的亲军卫士横行襄垣,襄垣大族的鲜血刺红了所有人的眼睛,同时也将恐惧扎根在他们心中。

    县令这个才子还是比较聪明,所以说啊,读书多一些没坏处,这边汉王府亲军一动,他便跑到了汉王殿下门外长跪不起,不然的话,红了眼的罗士信几乎一定会斩下他的头颅去跟其他两位作伴。

    所以李破第二天早晨梳洗完备,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俺给你出气了……”

    一夜之间,将襄垣县城笼罩在白色恐怖当中的家伙,装作一副很累的样子,在李破面前说着好听话,吓的外间跪了一夜的县令瑟瑟发抖,止也止不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201/ 第一时间欣赏北雄最新章节! 作者:河边草所写的《北雄》为转载作品,北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雄介绍: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 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 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 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 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和一股满不在乎的劲头,一头扎进了这乱世漩涡之中。北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