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北雄TXT下载北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北雄全文阅读

作者:河边草     北雄txt下载     北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11章迎候

    “又杀了几个?”

    “没几个,哈哈,没几个,哥哥,你这些亲兵卫士很久没见血了,下了手就有点收不住……”

    “瞧你这意思,还是我的错了?”

    “哥哥怎么会错?你看,错的可不都掉了脑袋吗?”

    “呀,罗将军竟然也会说话了,这是谁教的?”

    屋中传来很脆的啪啪声,不要想歪了,罗士信又挨揍了,守在门外的徐世绩和赵世勋就没想歪,两个对视一眼,很无奈的敛下眸子,心里的想法都是一般,跟罗士信在一处为官,真的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大王对这位义弟的宠信和纵容,军中诸将是既羡慕又嫉妒,可敢当面跟罗士信针锋相对的人,是越来越稀少了。

    对于像徐世绩,赵世勋这样的新晋汉王府亲从来说,无趣之处在于,想象一下即便成了卫府将军,也难压罗士信一头,以前受的打骂更是无从报复,连精神上的胜利都不会有,像他们这样的家伙,那得多难受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尤其是祖籍山东,又在河南领过兵的徐世绩,罗士信是半只眼睛也看不上他,若非知道哥哥比较看重这个狗崽子,不然的话,不定就要操刀为张须陀将军报仇了呢。

    所以说,徐世绩的日子很不好过,唯一让他欣慰一点的就是,任职汉王府左二领军,行走在汉王府内很方便,让他得空就能瞅见心上人的影子。

    若非身不由己,他其实很想代替刘敬升留在晋阳看守汉王府。

    不得不说,一位隋末名将彻底被带偏了,日子过的稀里糊涂不说,连雄心都不剩多少了呢。

    赵世勋是平遥人,一直在宇文镬麾下效力,他家里没什么牵挂,是地地道道的草根,父亲因劳役而死,母亲改嫁,十四岁从军,到现在已有八个年头。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或者是仕途上,他都处在快速的上升阶段,耿直而又勇猛过人,是罗士信比较喜欢的同袍人选。

    可他偏偏与徐世绩走的更近些,于是,年轻的汉王府统兵将领们也就分出了新老。

    说实话,这两个家伙都是那种凶到骨子里的人,可在罗士信面前,他们显然凶的不够彻底……

    “不经有司,没有禀报,擅杀官吏,你也是长进了……”李破的训斥听上去就轻飘飘的,揍人的时候却很用力,打的罗士信的大脑袋一点一点。

    李破神清气爽的出来,拿眼一扫,便道:“这都是在做什么?裴旭留下,缉拿贼人同党,其余人准备启程,随我去郡城。”

    路过县令身边,对脸若死灰的县令淡淡道了一句,“抄没之家财,都分发给百姓,过后若让我听到襄垣县内上下有一句怨言,哼……”

    出了襄垣县城,李破心里暗叹了一声,打土豪分田地啊……当初官卑职小的时候他没做过,没想到都称王了,反而要来做上一做,也是见了鬼了。

    经过襄垣一事,李破也无心再做停留,一路疾驰,直奔上党郡城。

    路过潞城的时候,倒是入城走马观花看了一下,比襄垣要清静,再没有那许多人物来这里等候他的到来。

    可却清静的有点过了头,没办法,前年这里遭了匪患,那个什么大盛皇帝在这里作威作福几个月,弄的潞城是一地狼藉。

    也别提什么恢复不恢复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这里估计也就是那么一副样子,你若给它太好的待遇,不定就又有人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

    上党郡城北二十余里处,太守裴世清率军中文武迎于道左。

    裴世清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如今治有两郡之地的他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襄垣县发生的事情,连夜已经传了过来,让他多少有点不安,他认为上党流的血已经够多了,其他的要慢慢来。

    自他入主上党以来,除了砍下严宗的脑袋震慑诸人之外,他先就在梳理郡中官吏,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火候。

    接下来才会轮到恢复民生,派人剿除盘踞在山中的各个匪巢等等。

    按照他的构想,在三到五年之间,能让上党恢复些承平时节的模样,从这点上来说,他和陈孝意等人差不多,都是久历宦海的人物,治政地方的经验很足,喜欢按部就班的治理模式。

    既不会因地方贫瘠就有所惰怠,也不会因为时间紧迫,就行那急功近利之举。

    他治理上党的切入角度也不稀奇,拉拢地方族类,尤其是上党这样一个诸族杂居的所在,他还要给予一些异族的头人,首领们礼遇,他认为这是治理地方必不可少的一步。

    显然,李破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李破一到,便在襄垣大开杀戒,地方豪强的反应很难预料。

    当然了,最多也只是增加一些麻烦,并不会出什么大事,这时节还能拉起人马来造反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上党更是如此。

    所以,他只是有些不安,并不会为此过于忧虑,而更多的则是在考量那位巡游至上党的目的。

    是对他裴世清不放心呢……还是对河东裴氏不放心呢?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一个让人分外头疼的问题,如今远离绛郡的他对裴氏的未来已经有些把握不住了。

    和裴世清并肩而立的张伦则在挠着大胡子,不时的往官道上张望两眼。

    作为李破麾下八个开府的将军之一,张伦这几年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的走了上来,对军功的渴望不比别人差。

    如果是其他人来当这个郡尉,一定极为不耐,可张伦不一样,他觉得率兵平定上党,长平两郡的军功还够他嚼上一段时间。

    而他升迁太快,根基薄弱,军功资历上也跟其他卫府将军没法相比,所以他认为自己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一下,上党郡尉任上,正是一个好地方。

    别看人家没读过几本书,可所思所想确实不简单,大胡子心眼儿多,李破还真没冤枉了他。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没在汉王殿下称王的时候呆在晋阳,按照他的想法,卫府将军们中间应该很快就将有大将军出现了。

    这个时候呆在晋阳的人无疑会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当然,外间众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汉王殿下向来公允,不会忘了他们的。

    所以说,张伦在上党呆的很安稳,他也一直在跟太守裴世清商量剿匪的事情,没多有少,也算是军功嘛,而剿匪还能练兵。

    他麾下的人马大部分还是跟随他一同降顺的唐军降俘,之后因为身任卫府将军,所率兵卒立即多了起来,和李唐那边就是不一样,官爵没那么高,实权却是倍增。

    李破对他的看重,让他非常感激,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既然投了明主,那他张大胡子也不会自甘小人,找准了时机,就得让众人瞧瞧,他的忠心绝对不比其他人差了。

    他的雄心壮志,肯定是裴世清没法相比的,可见,李破对麾下将领军兵的控制力远胜于文官。

    而且,这种情形随着地盘的增大还有加强的趋势。

    襄垣的事情张伦也听说了,和裴世清不一样,他根本没当回事儿,要说在上党杀人最多的,肯定不是其他人,他张大胡子的名声在上党都能止小儿夜啼了才对。

    尤其是当初随李渊南下的时候,他以三千兵马略上党,长平,两军交战杀的人就不提了,而战后他砍下的脑袋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

    以汉王殿下之尊贵,杀个小小的县中县尉,主簿的又算什么呢?那和踩死几只挡路的蚂蚁其实没什么分别。

    他和其他将领一样,怕的不是汉王殿下如何如何,而是罗士信那样的家伙,一怒之下,你都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在裴世清和张伦身后站着的,是上党郡丞长孙敬德,上党别驾于梦宣,这两位是姻亲,长孙敬德乃上党文宣王长孙稚之后,和洛阳长孙氏同出一脉。

    这一家无疑是晋地门阀中比较拔尖的那一类,上党长孙曾经几代镇守上党,称上党王,如今的东都长孙氏只是他们的分支而已。

    他们才是上党扎扎实实的坐地户,在上党的地位可以比照晋阳王,只是东都长孙氏多有兴旺之像,相比之下,上党主支却走起了下坡路。

    还未能在隋末乱世当中,显出姓名。

    于梦宣出身屯留于氏,为长孙氏姻亲,严宗在时,他们被压的很厉害,裴世清入主上党,于氏作为裴氏门下,自然也就与长孙一道,投了裴世清。

    长平郡丞范文进此时也在他们身边,这位一路赶过来的家伙显然是长平大族的代表……

    这一群二十余人,加上各自扈从,黑压压一片的恭立于道旁,眼巴巴的盯着官道,窃窃私语间,让这里的气氛既有着肃穆,又夹杂着躁动……

    上党的天空,变换着颜色,人心也在随之变动,上党俊杰汇于一处,努力的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第612章迎候(二)

    一队队骑兵纵马而来,当王旗出现的时候,他们便汇聚在了一起,同时放慢了速度,随着王旗一起行进。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对这样的情景太熟悉了,张伦心中微有激荡,笑谓裴世清道:“看来大王心中火气未平,你我可要小心些了。”

    裴世清则回道:“未必,居其位谋其政,你我尽心理事,何虑于此乎?”

    张伦挠着大胡子呵呵一笑,再不说话,心里却道,俺是雁门野人,自然无碍,你可是河东裴氏的阀主,说不定什么事就能找到你家头上呢。

    门阀天然的际野,将这两位上党军政首脑划分开来,他们几乎肯定不会太过亲近,却也不会互相拆台。

    而他们的志向其实也都不在上党郡守,郡尉这个位置上……

    隆隆的马蹄声静止下来,王旗已近在眼前,李破立于旗下,裴世清立即上前一步,躬身施礼,“上党,长平太守裴世清率郡中文武,拜见汉王殿下。”

    众人纷纷躬身行下大礼。

    李破翻身下马,笑着一把扶住裴世清,“无须多礼,辛苦了,有什么话,回去再说,一路行来,数裴郡守这里弄的最是隆重,哈哈,晋阳那里得了消息,怕是你我耳根都不得清静啊。”

    裴世清直起身子,笑容不止,姿态恭谨,心里却道,若我不率众出迎,那才叫落人话柄吧……

    “主公远来,一路鞍马劳顿,臣已备下酒宴为主公洗尘……”

    李破随口应着,“这里山多了些,行路确实有几分艰难,累倒不累……本王在襄垣休息的很好呢。”

    裴世清有点头疼,句句夹枪带棒,襄垣的那些混账东西到底怎么得罪您了这是?

    那边李破已经拍上了张伦的肩膀,“你也辛苦了,人们都说,上党乃天下之脊,在这里领兵可不容易,粮草之类还支撑的住吗?”

    张伦那一脸大胡子都翘了起来,狠狠锤着胸膛,道:“大王放心,这里一切都还安好,有俺在此,定不叫贼人猖狂。”

    李破当即就乐了,这话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呢?

    别看前后说这话的人都长了一副大胡子,可效果就是不一样,想那襄垣县尉说了,就是大言不惭,你个小小的县尉,在县中作威作福,谁来了,你就开城投降,保境安民之说都被你就饭吃了,还敢在晋地王者面前口出大言,实在是不知死字不怎么写。

    是的,襄垣县尉被砍下脑袋其实一点也不冤,归根结底在于,他不但在汉王面前失了礼节,加之本人也毫无建树,如此还要在李破面前肆意插言,实乃取死之道。

    就像当年李破南归之时,几个小小的城门守卒,其实并不会放在他的眼中,可他还是曲意逢迎,并没有去跟人大大咧咧的露出手段,换取平等相交的机会。

    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在旁人眼中,你做出来的事也就有着不知天高地厚之嫌,得到的结果,多数时候不会如你之愿,可能还会完全相反。

    而如今的李破贵为汉王,别说一个小小的县尉,即便是眼前的裴世清和张伦,也要小心翼翼,又怎能容一个县尉在他面前放肆?

    这就是礼仪,逾礼之人都会受到惩罚,而在官场之上,这种惩罚也就越加严重。

    李破很明白这个道理,可那孙县尉显然不太明白,于是也就人头落地,还连累的许多人等,巨大的身份差距,让他像蚂蚁一样被碾的粉碎。

    乱世当中,这种愣头愣脑的家伙有很多,既不知己,又不知彼,也就糊里糊涂的去见了阎王。

    这和杀人立威毫无关系,因为一颗县尉的脑袋,根本不够分量。

    当然,若是襄垣县能生机勃勃的摆在李破面前,他倒是能容忍一下县中人等的冒犯,可惜,襄垣县死气沉沉,民生困苦,这样你却还要得意洋洋,自诩顶天立地,好吧,你还真是个人物。

    而这话张伦说起,听着就是不一样。

    “好,有你和裴郡守在,我又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寒暄几句,又认了认几个郡丞,别驾,跟长孙敬德多说了两句,之前他也做过功课,上党豪族不多,长孙氏无疑是其中翘楚。

    竟然和东都长孙是一家,李破当时也觉着有些稀奇,这么说来,上党长孙氏和李渊还是姻亲呢。

    李世民娶的是长孙家的女儿,扒拉扒拉他那可怜的历史知识,有名的其实是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

    这人呼风唤雨过很长一段时间,下场挺凄惨,作为最坚定的保皇派好像被武则天给灭了。

    而现在的情形则是,长孙氏子弟分作了三处,主支在上党,长孙晟一脉定居于东都,长孙顺德,长孙无忌叔侄在长安,随着时间推移,长孙氏无疑会融入到关西世阀当中,成为关西门阀的代表人物。

    至于长孙氏主支,如今可谓是人丁寥落,下坡路走的那叫一个痛快。

    他们是在大业初年的时候,很多子弟因为参与了汉王杨谅谋反之事而受株连,整个上党长孙家族几乎遭了灭顶之灾,不然的话,也不会轮到严宗来压他们一头。

    现在又一位汉王站在了长孙敬德的面前,同样前途未卜,长孙敬德是心惊肉跳,连搏上一搏的心思都不敢起,只想着随波逐流,给他们上党长孙一脉保留点血脉。

    因为当年之事太过惨烈,也只过去十余个年头,远未到忘记教训的时候,而且,最让他担心的是,东都他那些兄弟子侄可也没闲着。

    他的堂兄长孙顺德带着长孙无忌,长孙无逸两个侄儿投了李渊,更和李渊结成了亲家。

    东都旁支则由长孙安业把持,应该正为王世充效力。

    这般一来,他们上党主支就更要小心几分,一旦给人抓住把柄,让这位汉王殿下认为上党长孙一脉有了异心,怕是严宗和不久之前发生在襄垣县的一幕就要在郡城上演了吧?

    李破在感叹着这些大族的人脉和那些乱七八糟的裙带关系,却是不知几句话间,已经让这位小心翼翼的长孙郡丞汗都出来了。

    他还“故意”说起上党王的故事,令长孙敬德恨不能立马陈说一下,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好吗。

    轮到长平郡丞范文进的时候,李破仔细打量了一下,笑道:“听陆太守提起,范郡丞博学多才,智计过人,今日一见,看来是要多多讨教一番了。”

    范文进是个面色蜡黄的中年人,长的倒也不差,只是看上去蔫蔫的,精气神有些不足。

    听了这话,他没感到意外,陆浩然去了晋阳,还是他一力相劝的结果,裴氏阀主到了上党,又有长孙敬德等人相助,可谓是大势所趋,就像当初李渊南下一样,长平郡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这般说来也就明白了,眼前这人是陆浩然的智囊,像墙头草一样摇来摆去的陆浩然,其实都是听了此人的建议罢了。

    这人的家世也和奇葩,他父亲是长平名医,家境比较殷实,于是送了长子范文进读书进学,在大业四年中了进士,让一家人彻底摆脱了劳役。

    大业六年,范文进于秦州太守府司马参军任上,得罪了上官,于是被免职回到了故里,他和牛行远相识。

    陆浩然主政长平后,启用他为通守府司马,很快被陆浩然依为心腹,并在之后坐了火箭一般成为了长平郡郡丞。

    这都不算什么,隋末乱世之中,一飞冲天的人多了,他这点跨越照别人差的远呢。

    奇葩的地方在于,他的两个弟弟,二弟范文宣继承祖业,成了长平名医,三弟范文举身强力壮,没去从军,却按照父命操起了铁锤,成了个打铁的匠人。

    他的长姐嫁给了一个商人,二妹则成了长平大地主曲氏的婆娘,三妹更好,被山上白头胡的首领抢去结了亲,范文进归家的时候,他那三妹已经成了长平十八寨的女主人。

    一家子,士农工商,外加山民都全了,陆浩然倚重其人那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了范文进在他身边,长平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大王谬赞了,微臣实是惶恐。”

    李破笑笑,不再多说,摆手道:“这里不是说话所在,还是先入城吧。”

    说话间,两边合在一处,向郡城方向行去。

    ……………………………………

    大队军兵随行,马蹄隆隆,强壮彪悍的代州骑兵精锐让郡中官员心思各异,却也都觉着和迎风招展的王旗很般配,只是飘扬在上党上空,微微带了些血色。

    “主公此次出行,可还欲至长平?”行进间,裴世清问道。

    李破摇了摇头,“据说陆浩然治长平,颇有章法,也不知是真是假,本欲一观,可一路行来,嘿嘿,再差也应该不会差得过上党,那也就算了……”

    “都说山中无日月,寒暑不知年,此方水土,不尽人意之处颇多,可细想一下,却也是这一方人的福气,只是福祸之间,却还得自己心里有数才成,所以还要裴郡守费心,让治下之人福气多一些才好啊。”

第613章融洽

    裴世清开始适应节奏了,很明显,这位对上党的情形有些不满,又不好在他这个郡守身上找茬,毕竟他才来了上党多久?于是谈说之间,便也加了些刺进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都不是事,裴郡守的脸皮厚度是数一数二的,至今连李破都没探出深浅来呢,这才从哪到哪?

    适时苦笑一声,“上党若真是桃花源,臣倒愿做个不知世事的桃源野人,可惜,此间艰难颇多,臣也才来不久,常有无从着手之感,怕是有负主公所托……”

    “今日早间,听闻主公驻于襄垣,雷从风起,宵小尽都授首,却如醍醐灌顶,令臣茅塞顿开,治乱,当用重典,若束手缚脚,何日才得清平……

    臣多妄言,或有不周之处,还望主公恕罪。”

    李破眨巴着眼睛,手不由自主的带了带马缰,惹得战马摇头晃脑的嘶鸣了两声,同时心里也嘀咕着,如此赖皮,你对得起河东裴氏的名声吗?对得起你阀主的身份吗?

    显然,裴世清是在发出自己的疑问,只是没有明说而已,想想也是,方入上党,便斩了襄垣县尉和主簿两个,作为上党太守,若是装作若无其事,那可就太像话了。

    只是他问的更有技巧一些……

    李破随意的左右瞅瞅,张伦骑在马上,一边挠着大胡子,一边跟罗士信说话,仿佛根本对这边的交谈不感兴趣。

    李破摸着鼻子笑笑,“郡守多虑了,照如今之势,还谈什么乱世用重典,大家再要厮杀下去,怕是不成了啊,你之前奏闻,正是合情合理,不必改弦更张,只是上党的一些人啊,不敬天地,不信神佛,可没有你那样的慈悲心肠。”

    “此类人等,为官一方,也是祸害,尽可除之,不然这群山环绕之处,没有桃花源倒在其次,却成了虎狼横行之所在,你我于心何忍啊?”

    和李破一样,裴世清稍一沉吟,便明白了这话里面藏着的意味,上党长平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地道的贫瘠之处,可耕种的田土本就不多,如今十之**却都在地方官吏手中。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地方大族名下,他们做的事情很明白,那就是趁着战乱,盘踞一地,肆意侵吞百姓田产,随之借着便利,还能逃过劳役,兵役,加上地处偏僻,自成一方世界,于是情形愈演愈烈,严宗和陆浩然其实就是其中翘楚。

    这样的事情别处也有,可在上党,长平两郡最为明显……

    裴世清相信自己不会理解错误,农桑之事向乃国之根本,自这位起兵以来,除了兵甲犀利之外,最为人所称道者,也最让人惊异的是,让代州边郡的粮仓丰硕了起来。

    如今南边郡县竟然要靠并代来救济,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其率兵南下以来,对农事也是重视无比……于是,襄垣县发生的事情,也就有了来由。

    想到这些,裴世清的心一下便安稳了下来,因为这和他的施政举措并无相悖之处,等过些时日,他也正打算清理一下地方呢,只不过手段肯定不会如此粗暴激烈罢了。

    其实,在他看来,上党地方上的大族也没剩几个了,开始的时候,张伦入上党,一些人就遭了殃。

    后来又闹了一场匪患,潞城,屯留的大族都死的死,逃的逃,严宗那个蠢货安坐郡城,招降纳叛,接受供奉之间,自以为得计,其实却已身处死地而不自知。

    年初时,又是一场战事过去,严宗授首,他庇护的人等同样遭了清洗,现在襄垣又有些人掉了脑袋,想一想,治平上党的障碍还能剩下多少呢?

    想到这里,裴世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主公金玉之言,臣记下了。”

    李破嗯了一声,心说,你是真明白了才好,遂转开了话题道:“按说以你之能,治于上党,长平有些屈才,只是天下纷纷,人才离散,也只能大材小用一番……望你在此处安心治政,莫要虑及其他。”

    裴世清听了稍稍愣了愣,心里终于生出了几分感激之意。

    想他裴世清归老田园,继任河东裴氏阀主,其实已无多少与人争锋的雄心壮志,只想着在晚年能够教养族中子弟,使其成材。

    可世道渐渐乱了,他因上书反对征伐辽东而被贬,大隋却还因此而亡,李渊率兵南下了,他不得不承闻喜县公之爵位,出任绛郡太守,并两次拒绝长安的征召。

    更糟的是,让他心惊胆战的突厥人没有来到绛郡,可代州还是出了一个豪杰,定代州三郡,破幽州罗艺,轻陷晋阳,举兵南下,几乎势如破竹,李神通三十万大军,眨眼间灰飞烟灭。

    他不得不为家族考量,举绛郡而降,几次三番转换门厅,可谓丧尽名节。

    而今更是离开绛郡,治上党,长平两郡,劳心费力,为的是什么?为的肯定不是高官厚禄……

    到了现在,李破出巡上党,可谓来势汹汹,他担心的其实不是上党如何如何,而是李破对河东裴氏的态度。

    这在绛郡时就是他的心事所在,到了上党也是一般无二,河东裴氏可是家门兴旺,子弟在各处为官,知名于天下者不在少数。

    他一直忧虑的,就是晋地的主人失去耐心,对裴氏下手,晋阳王氏就是前车之鉴。

    而裴氏也注定不会像王氏那样,断绝后路,为一家效力,这既是裴氏的长处,又是裴氏受制于人的地方。

    于是现下有这么一句入耳,品咋其中滋味,裴世清自然有所喜悦。

    因为话里面既肯定了他的才干学识,也有着安抚裴氏的意味,之前在绛郡时,与这位相处时日很长,却是未能得上如此这般的一句推心置腹之言……

    刹那间,裴世清心肠百转,隐约间已经明白,这位已然称王,又有黄河,太行为依凭,疆界渐固之下,是不是将来倚重裴氏之处会多起来呢?

    有了这样的猜测,裴世清遂道:“风雪无阻关前道,其实还有后来人……臣以老迈之身,还能得主公如此重用……何况如今天下英才辈出,主公贤名渐显之际,何愁贤才不来相投?”

    “不说别处,便说臣之治下,自古便乃豪杰之居所,上党,长平之兵卒,也为精兵之选,主公只需予臣些时日,臣必有贤能向主公举荐。”

    李破连连点头,“如此便好,以郡守之能,那我也就不说什么涸泽而渔,民怨沸腾之类的话了。”

    裴世清抚着长髯,笑道:“风波起时,能力争上游者,皆壮士也,此间民风彪悍,并不难求,主公以为然否?”

    李破哈哈大笑,“如此说来,吾等皆壮士乎?”

    这会儿张伦便抖着大胡子凑了上来,“大王应众人之望,驱使豪杰,此王者也,安能以壮士自居?”

    李破下意识的就想扇他一巴掌,我正调理人心,你个大胡子来凑什么热闹?

    可张伦毕竟不是程知节,此人心思是多了些,不过领兵之能却非同小可,将来必可倚为臂膀。

    抑制住了冲动,嘴上却立即有毒液喷出,“多日不见,张将军口舌可长进多了,许是与裴郡守相处日久,学识之上有所进益?”

    张伦讪笑,罗士信在旁边则给了他一巴掌,“莫要学步群那厮说话,不然俺的拳头可要忍不住了。”

    你一句我一句间,气氛渐转欢快,笑声更是不绝于耳,一派君臣相得的气象,后面跟随的郡中人等见了,脸上神色也慢慢轻松了起来。

    遗憾的是,自己却不能在汉王高兴的时候恭维上两句,当然了,有襄垣之事在前,即便有那样的机会,恐怕也没人再敢在李破面前言谈无忌了。

    说话间,郡城已经隐然在望,裴世清开始为李破介绍郡城的来历,以及周遭的风景名胜。

    李破想的其实一点也没错,上党郡治几经更迭,却都在壶关左近,既是郡治,又乃要塞,和羊肠道之南的长平关遥遥相对。

    只看这个架势其实就能明白,两郡是邻居不假,却分割成了两处。

    北边的上党对于晋地很重要,自然要防着有人自南向北,借长平而入上党,而长平却有狭道通于河北,割据河北的势力一旦得了此处,便可窥探晋地,所以有长平关防备北人南下。

    所以说,这两处盆地多数只在中原内讧中起作用,当然,如果晋地或者河北为北胡所据,这里却也能稍遏其势,其实多数也无关大局。

    自古以来,也就是秦赵在这里大战了一番,其余战事皆不足道,也就可见其战略地位之尴尬了。

    可这里有一样好,风景绝佳之处多不胜数,山林资源更是丰富,如果李破南下的时候第一站是上党,说不定也就没什么汉王了,只会在林间中多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猎户出来。

    当然,此番来到上党郡城的李破既不会对风景感兴趣,也不会去山林中游猎耍乐,他要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安抚民心,让上党,长平两郡知他汉王之名而已。

第614章主意

    在上党郡城,李破呆了十天。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除了前两日在郡守府中,听取众人禀报公务之外,其余时日皆是在上党周遭巡视。

    时间不长不短,程序上和之前也没太大差别,先就是接见一些郡中高级官吏,算是认认人,外加稍稍考量一下才干,都是走马观花的事情,不必细说。

    其实主要还是以裴世清,张伦为首,商谈一下上党诸事。

    和李破料想的也差不多,上党的情形不算坏,也绝对谈不上有多好,半死不活的,和上党官场死气沉沉的表现和般配。

    头一次比较细致的听取一郡政务,又是上党这样一个地方,李破很快发现了有趣儿,或者说是无趣之处。

    听上去有点矛盾,可事情就是这样,上党的官员,家族现在还屹立不倒者,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兵役,劳役的情形。

    换句话说,遵纪守法的人早早就都没了,剩下的几乎都是“幸存者”,按照时下的说法,他们都是亡命之列。

    就像李渊在太原留守位置上,招纳亡命,聚拢豪杰,此中亡命,豪杰之流,在当时差不多都属于逃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名字都曾出现在三征辽东的名册之上,可人却没去。

    如果大隋还在,那么上党官吏中,有一多半儿都将出现在东都追缉名单之上。

    说是有趣,是因为李破第一次发现一郡之中有这么多的逃人,无趣的地方在于,这个现象应该不是上党所独有,其他地方清查一下的话,不定能发现多少呢。

    更让人沮丧的是,逃人的行为较真的话其实并不值得称道,因为这些家伙本就掌握着比普通百姓更多的资源,逃脱起征招来很轻松,之后隋末动乱中最有力的一群参与者。

    这么一想,就让人很不舒服了。

    到了李破这里甚至生出了一些嫉妒和厌恨出来,想当年老子都知道征伐高句丽的结果了,最终却还不得不走上一圈。

    你们倒好,躲在后面洋洋得意的,还弄出许多幺蛾子出来,真真是老天不公啊。

    可话说回来了,参与了大业八年征伐辽东战事的他,一直走到如今,他其实早就发现,能够招收到曾经随军征伐辽东的老卒的机会越来越少,并非这些人都死在了辽东,而是因为他们大多没能回到晋地而已。

    远离故土,战事一场连着一场,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和死了也没什么分别,一直行走在生死边缘的人,麻木的挥起刀枪,或作为官军,或作为乱匪,在乱世中挣扎求存,最终脱颖而出者,多数都和地狱里逃出来的恶鬼相仿的人物。

    曾几何时,上党兵也是晋地军旅中非常突出的一部,可现在呢,李破麾下的上党兵却只有小猫两三只,而且他们为了在军中立足,多数都以代州兵自居……

    好吧,上党其实也有着一个很大的优点,这里是出射手的地方,府兵人家极多,曾经是晋地步军射手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他们的腿儿比较短,多数不谙骑术,和古希腊时期的特洛伊城邦的士兵比较相像,擅长弓箭,硬碰硬的话比较吃亏。

    当然了,这会说这些都多余,李破也无心在此时于上党地界征兵。

    呆了几天,李破也看出来了,裴世清和张伦并非一团和气,张伦想要放手剿匪,一直被裴世清用各种理由拖着,让张伦非常不满。

    裴世清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上党匪患由来已久,和当地大族脱不开干系,内外勾结之下,冒然入山剿匪,只会损兵折将。

    张伦同样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以他麾下兵卒之精锐,剿匪那是大材小用,自然兵到匪除,再加上有他领兵,能费多大力气?

    到时候捉几个匪首传头示众,能收震慑之功不说,顺势还能牵连出一些勾结乱匪的人出来,也能让你这个上党郡守省去不少功夫不是?

    两人暗中较劲的结果就不用说了,郡中文武几乎都站在了裴世清一边儿,没办法,谁也不想让张伦这样的家伙在郡中肆虐,那得死多少人?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牵连到自己身上,到时候你去跟手握兵权的张伦讲道理?能讲得通吗?

    支持裴世清最有力的一个人无疑就是长孙敬德,在上党扎根已久的长孙氏,最怕的就是像张伦这种手持刀枪的将军了,不定一刀下来,就砍在长孙氏的根系了上了呢。

    可见门阀之情弊,到了乱世之间,显现的尤为清晰。

    两人的官司打到了李破这里,还算他们有所克制,没有弄的太难看,在李破面前拍桌子瞪眼的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在这件事上,李破毫无疑问更倾向于张伦,因为果断,所以见效更快,在上党这样的地方,完全依靠官僚体系来发挥作用,在李破看来并不可取。

    可他没有急着做出决定,如今他已养成了习惯,很多事都要沉下心来思虑利弊,才会给出结果。

    身边的文臣渐多之下,他也喜欢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在与他在战阵上展露出来的性格几乎完全相反,很有点精神分裂的征兆。

    这次他问的人有点特殊,在旁人眼中,长平郡丞范文进鸿运当头,自进入上党郡城以后,便被召在汉王身边,随侍左右,顾问答对,亲信非常……这已经不是让人眼不眼红的问题了,而是为什么是范文进。

    其人何德何能,在这许多上党俊才面前,先拔头筹,独得宠信?

    自古以来,上党和长平两郡互为表里,得长平者,必争上党,得上党者,也定要下长平以自安,所以两郡官员士庶,虽多有联姻,有唇齿之情,可争竞却也是两郡的主题。

    一时间,范文进何许人也,迅速成为上党郡城官场的主要话题之一,甚至有超过议论汉王殿下性情喜好等的趋势。

    这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上党官员们其实并不算欢迎汉王这个外来人,尤其是他手上沾染了许多上党人鲜血之后。

    可他们在保守顽固之余,适应能力却很不错,大有后来人所说的,既然反抗不得,便躺下来享受一番的意味。

    而且他们也不算傻,都在刻意的宣扬着汉王殿下的仁慈,于是乎,没过几日,刚杀的襄垣一片狼藉的汉王殿下,在郡城内外,除了百战百胜的威名之外,竟然有了很大的贤名。

    而范文进之事,虽让上党众人很是不服气,可却也起了示范作用,官员们追求上进的心思终于暂时稍稍压过了自保的念头,献计献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李破觉得,范文进这人心思活络,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得罪上官而遭贬斥……是的,几天下来,李破就看出来了,这人言谈举止含而不露,你不管说什么,他都能答上两句,每每总能合人心意,却又没有锋芒毕露,或者阿谀谄媚的感觉。

    换句话说,这是个很圆滑的家伙,就像陆浩然,即便被他劝进了晋阳牢狱,却还对其人赞誉有加,可见其能。

    这人同样不在李破的英雄谱上,却有意外之喜。

    尤其是在张伦和裴世清的分歧之上,李破问了范文进几句。

    这人的回答很巧妙,“乱匪乃当今天下之大患也,剿抚之间颇费思量,然其根本在于,世道纷乱,百姓之家无以为继,遂从匪者众,屡剿不绝,抚之也难,正如裴郡守,张将军之争,张将军欲动兵除之,取其威也,裴郡守欲治地方,取其势也,各有道理……”

    “以臣之浅见,上党,长平,不同于他处,地处四塞,民风尚武,各族混杂,匪患犹烈,如大王欲绝其根本,自不消说,非十年之功而不可得,若只欲抑其声势,此易事尔。”

    “抱犊山大匪木谦,又名慕容谦,鲜卑后裔,祖上乃西燕慕容永部将,父亲为长孙家奴,父子二人因逃避征发而入山,聚拢亡命,屡寇壶关,遂知名于上党,长平两郡,抱犊山各寨皆以其马首是瞻。”

    “羊头岭上则有吴天来,本名吴九,出身长平吴氏……入山为匪,也是时事所迫,此人在山中聚拢流民,开垦田地,自号顺天王,很得山民敬服。”

    “此二人并无多少恶迹彰显,又有家世来历,只需派一二得力之人说其来归,之后好生相待,表明既往不咎之意,其他匪寨知汉王贤明,必定闻风景从……”

    好吧,主意并不出奇,李破几乎闻闻味儿就知道,这两个匪首大有问题,不出预料的话,应该是地方大族留下的后路。

    范文进现在将他们提出来,也许是受人之托,或者是想在他面前邀功,这些都不很确定,可有一点却毫无疑问,那就是范文进和这两人总是脱不开干系的。

    想想其实就能明白,此人的妹夫就是个大匪,那什么长平十八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平匪患比上党就要少上许多?

    而这主意也普普通通,让李破有点失望,圆滑的人啊,出的主意也滑不留手……

第614章将乱

    “一事不烦二主,不如就范郡丞亲自走上一趟,让众匪知我贤明……”

    说这话时,李破自己都不由乐了,想他起兵以来,一直以官军自居,剿匪的事情其实没少做了,匪首也斩了不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自己贤不贤不知道,可那些匪首人头落地的时候,嘴里肯定都是苦的要命,不想成了汉王之后,却能在上党这里试一试招抚匪首的手段,也是好笑的很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惯性使然,当初他起兵云内的时候,眼见天下大乱,除了理解那些义军的苦衷之外,对陆续称王称霸的匪首们却是痛恨异常。

    那个时候,在他眼中,李渊,王世充,李密,窦建德等人没什么分别,全都把北边儿扔下,只想着去争雄逐鹿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落在他手里的义军首领,到处烧杀抢掠,根本不知自己在干什么的匪首,都没什么好下场。

    当然了,一直维持官军的光环,打着日月星辰旗的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回报,尤其是在晋地建立起了很稳固的公信力,各处匪患渐平就是这种公信力的体现。

    上党,长平两郡例外,这里的人们好像还沉浸在三征辽东给他们造成的痛苦中,上上下下难以自拔,也不怎关心外间的风云变幻。

    于是,巡游至上党的汉王殿下,就要演上一出招抚亡命,聚拢豪杰的戏码了,这滞后的,连李破自己都感觉像是在开玩笑。

    范文进脸皮不薄,看汉王殿下笑的这么“意味深长”,只是稍有些尴尬,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其实在他看来,上党,长平自古以来就是官匪一家亲的局面,谁来了都改变不了,所以不稀奇。

    之所以是他出这么个主意,也是因为张伦,裴世清都属于外来人,方至此间不久,还不怎了解其中情弊,而且就他这个长平人随在了汉王身边,也就只能是由他来出头了。

    显然,他身后站着的可不止一个人,对于他来说自然不是坏事,他愿意卖众人一个情面,同时也能在汉王面前邀功,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了,究其根本,还是众人觉得再要拖延,怕是要让大家伤筋动骨。

    换句话说,有很多人害怕了,正巧汉王巡游至此,,表表忠心,献上些功劳,好让大家今后在汉王治下过的安心一些。

    而天下事变化的这么快,前几日还是李渊,这几日又换了李定安,谁知道以后怎样,过的一时算一时吧……

    于是范文进入山去招抚贼匪去了,李破也开始在上党郡城周遭行走。

    说起来,上党的历史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说屯留,就曾经为晋国都城,还留有许多遗迹,而长子县,也曾作为西燕都城,是慕容永的老巢。

    李破觉得很纳闷,这些人在上党建都为的什么呢?大概是实力不足的表现吧,谁知道呢,反正上党在晋末战乱中扮演的戏份不轻不重,屡屡都有它的身影冒出来。

    壶关是必到之处,只是守卫这里的已经换了张伦部下,南边儿的长平关也是如此。

    范文进走了,长孙敬德这个上党坐地户便跟在了李破身边,很是讲了不少上党故事,这种若有若无的自豪感其实和之前的襄垣官吏很相似。

    李破也可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当然,若是将这里看做自家地盘,肆意操弄,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游山看水间,李破对上党的了解又增进不少,只是上党之行也渐渐来到了终点。

    不出几日,范文进便几个贼头回到了郡城,不出预料的,任务圆满完成。

    两个为首的上党大汉,一身的草莽气息,拜倒在了李破面前,让裴世清和张伦都很是无奈。

    这是上党和长平的人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码,任你才干通天,也只有干瞪眼的份,过江龙和地头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地头蛇被吓的不轻,彻底蜷起了尾巴,弄的过江龙也面上无光,我正准备喷云吐雾,做过一场,你这又算什么呢?

    李破此时也懒得再跟上党,长平众人计较,他的时间有限,不会在这里多做停留,剩下的事情,还得是裴世清,张伦来收束首尾。

    想来,被土著们稍稍戏弄了一下的两人,之后应该下手更果断一些了吧?李破大手一挥,将两个贼头归入张伦麾下的同时,也在恶意的想着。

    抱犊山,羊头岭的匪帮陆续下山,示范作用到底如何,李破没亲眼见到,此时,陈圆和尉迟恭的战报几乎同时到了上党。

    王世充送王氏女过河到了晋地,与此同时,河南的异动也没瞒过驻守于黄河岸边的李年,陈圆两人。

    王世充准备西征关中了。

    没什么值得惊讶的,李破在上党郡守府中,敲击着桌案,目光已经遥遥望向了河南。

    王世充出兵攻潼关,这无疑在他料中,发生的时间都猜得差不多,也就是五六月间的事情,战事打上一两个月,回头还能收上一茬粮食。

    嗯,如果河南还有粮食可收的话。

    而他猜不到的是,这一战结果会如何,潼关那样的险关要隘,王世充打不下来,这一点应是毫无疑问。

    连窦建德的便宜都占不到,王世充已有暮薄西山之兆,如今又去跟李渊硬碰,除了饿的急了眼之外,恐怕就是指望打下关西,进长安坐坐那张龙椅这么一个指望了。

    说猜不到结果,是李破不知道,败回洛阳的王世充还能有几天活头,或者干脆就被人宰了下酒。

    那么接下来,东都就是一块带着渣土的肥头摆在了众人面前,谁会头一个去咬上一口呢?

    李渊?他李破就在河边看着,你有胆就出潼关一步,窦建德,或者是萧铣?

    李破的目光渐转深沉,河南已经被王世充,李密两人彻底弄成了一个烂摊子,不管谁去接手,都要做好背上一个大包袱的准备。

    在这样一个即将到来的乱局当中,有没有他李破的机会呢?

第615章名将

    这一年,也就是李唐武德四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中原天下依旧在战乱中踌躇前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先开启战端的是南方的萧铣和林士弘,几个月间,林士弘接连战败,而因为南方气候的缘故,没有严寒的冬季让他来喘息一下。

    于是,林士弘的覆亡几乎已是指日可待,反之,萧铣成为江南王,据孙权故地的日子应该是不远了。

    另外,李破跟李唐也在年初时激战了一场,李唐战败,伸入晋地的触角完全被斩断下来,接连损兵折将之下,已显势颓之像。

    而全有晋地的李破在稳固了晋地疆域之后,随即称汉王,正式迈入天下诸侯之列。

    而在这期间,萧铣还在蜀中和李唐纠缠于夔州,两面作战的萧铣,其实也并不舒服,同时,王世充率军攻打窦建德。

    与窦建德在黄河沿岸你来我往的厮杀了一番,谁也没占到便宜,这两位的戾气就比旁人足的多了,大肆杀戮之下,在河南,河北之间弄出了一块空白地带。

    王世充无功而返,窦建德在南御王世充之际,却是亲自率军攻幽州,到了五月间,窦建德取涿郡,势力大肆在河北北部扩张开来,即将全有河北郡县。

    西北的梁师都在灵州左近和李唐灵州总管,略阳郡公李道宗对峙,就算梁师都得突厥之助,战略上已经完成了对灵州的包围,可在战术上,却被骁勇善战的李道宗打的快找不到北了。

    从去岁开始,多半年的时间里,梁师都和李道宗在灵州左近大小数十站,李道宗完胜,几乎以一人之力,保全了灵州全境,并逐渐迫使梁师都退守夏州。

    这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名将,而实际上,作为李渊的堂侄,李道宗的人生轨迹同样发生了转折,十七岁随秦王李世民出征薛举,最终大破薛仁杲,随即出任灵州总管,一边防备李轨,一边则有梁师都窥探在侧。

    于是,本应随李世民东出的他,早早便是灵州和梁师都碰撞在了一起,并绽放出了腰眼的光芒。

    可以说,李渊的兄弟子侄当中,论起领兵之能和已有战绩来,当以李世民和李道宗为首,其余皆不能比。

    可在这一年,在这一片广阔的天地当中,最耀眼的名字并不属于南方隋地的诸侯们,他的名姓出现在突厥人的圣山脚下。

    他叫阿史那求罗,已故突厥始毕可汗的儿子,如今突厥汗国的西方利汗。

    这是一个同样年纪轻轻,也同样野心勃勃,心雄气壮的突厥显贵,自前年阿史那杨环登上突厥汗位,随即出任西方汗的阿史那求罗。

    先是默默的在圣山脚下聚拢部众,娶了阿史那咄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堂妹的他,很快便得到了阿史那咄旧部们的拥戴。

    稍稍站稳了脚跟的阿史那求罗,先迅速平定了铁勒之乱,并召集铁勒诸部首领,在土拉河畔重立盟约。

    在上个草原红龙之年,阿史那求罗的名字已经开始流传于土拉河畔,并得到了突厥,铁勒贵族们的认同。

    也正是在去岁秋末,势力复盛的西突厥射匮可汗率兵东征,准备回到圣山脚下,继而欲让东西突厥归为一统。

    消息很快传到了突厥汗账,刚刚率领部众迁回漠北的阿史那杨环正在派兵平定各处叛乱,和北边的世仇也在交战当中。

    接连遭受变故的突厥,兵力渐渐匮乏,即便如此,阿史那杨环还是派出了五千附离子,增援阿史那求罗。

    实际上,在几年当中,南北两个庞然大物,都经历了由极盛而骤然衰落的过程,如果再加上东边的高句丽,也就是说,在这片大陆上的三个强大的帝国,都走起了下坡路。

    因为地理的缘故,在辽东城下同样耗尽了鲜血的高句丽一直在苟延残喘,王室的争斗也是此起彼伏,所谓的高句丽战神此时也已肝脑涂地,国内一片混乱。

    大隋乱的最彻底,分崩离析之下,哪里还有什么玩卵,都碎成了一地。

    突厥情形其实最好,起码突厥人诞生了一位新的可汗,并极力的将众多的部落聚拢在一面旗帜之下,还有着些余力抵御外辱。

    就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阿史那求罗为突厥汗国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在李唐武德三年秋末,阿史那求罗率三万骑兵与倾力而来的射匮可汗的十万大军战于突厥圣山西南。

    每个民族都会有英雄出现,他们往往会在艰难的时候,绽放出让人不敢逼视的光芒,这一次,英雄代名词就是阿史那求罗。

    这一场战事越过了寒冷的冬季,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四月。

    身体里流淌着同样的血脉的突厥战士,挥舞着弯刀,在广阔的草原上厮杀,追逐,让他们的热血一路洒到圣山脚下。

    这无疑是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几乎所有的突厥西方汗治下部族都被卷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

    分属东西突厥的铁勒部族同样挥舞着利刃,毫不犹豫的砍向同族,为各自的主人拼力厮杀,将土拉河,他们眼中的圣河染成红色。

    而这场流下了无数的鲜血,种下了无数仇恨的战争终于在四月间接近了尾声。

    一路长途跋涉,一直没有得到休息,也没有充足的补给的射匮可汗所率的部族,筋疲力尽中望见了圣山洁白的峰顶,可他们的勇气却已流逝殆尽。

    而一直将战争拖到现在的阿史那求罗同样身心疲惫,却在此时终于看到了战胜强敌的曙光。

    没有什么战略战术,也不需要那些了,阿史那求罗只是聚拢了所有他能动用的力量,在圣山脚下摆开了决战之势。

    这个时候,他身边的附离子只剩下了两千余人,他所率的两万余骑兵当中,有一半都是老人,女子和还未长成的孩子。

    可这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求生**,因为带领他们作战的是一位英明而又坚韧无比的统帅,就像当年的阿史那咄一样,被他们奉若神明。

    而经历过两次南征的阿史那求罗,在见过隋人是如何坚韧顽强的他,在失败的战争当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弱点可寻,再弱小的自己,也有优点可以依靠。

    他最终寻找到了敌人的弱点,同样也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而他也坚信,战争的胜利总属于那些足够坚韧顽强的人。

    他在战争中领悟的哲学很粗糙,可却造就出了一位堪称可怕的统帅,为了求得胜利,他不会顾及任何伤亡,甚至圣山在他眼中也可有可无,他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天下间几乎无人可及。

    射匮可汗却不知道,他正行走在失败的路途上,他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他对这个将所有人都拉入战争漩涡,并将所有走过的地方,都变成战场的敌人,已经是恨之入骨。

    所以,当他听闻那个从突厥汗账中走出来的狗崽子率兵欲与他决战的时候,他仿佛也看到了胜利女神撩起的衣角。

    于是在一个阳光普照,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疲惫而又狂暴的突厥人终于迎来了最惨烈的一天。

    几乎是从射匮可汗的旗帜出现的时候,阿史那求罗便率领所有部下,向射匮可汗的大军发起了一往无回的冲击。

    射匮可汗和他的部下们都知道,阿史那求罗这个敌人分外难缠,在两次大的决战当中,都能率军突围而出,就像一只跑的很快的刺猬一样难以捕捉。

    他们有着进行一场艰难的决战的心理准备,可他们还是没有想到,敌人会在这样一个时候,本应该奄奄一息的他们,竟然会狂暴成如此的模样。

    一段几乎是骑兵冲锋极限的漫长距离,却让射匮可汗的大军产生了没有预料到的混乱。

    之前作出的种种战术,在这样直接的进攻中,全部失去了作用,疾驰的敌人,将两支隐在侧方,随时准备切断他们后路的骑兵完全甩在了身后,直接向射匮可汗的大旄冲了过去。

    突厥战士的厮杀和惨叫声,以及战马的马蹄声,倒地的悲鸣声在两军接触时瞬间便响彻天地。

    以阿史那求罗和两千余附离子为锋矢,他们纵马疾驰,将一个个显得慌乱无比的敌人砍下战马,狂奔十余里,一头撞入了射匮可汗的中军。

    好像只是眨眼之间,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射匮可汗的大军便已大溃,几乎连像样的抵抗都未曾发生,射匮可汗的战旗便已被斩落在地。

    于是,所有的耐心,伤亡以及漫长的艰难等待都有了回报,阿史那求罗率军于突厥圣山西麓,彻底击败了射匮可汗,射匮可汗西逃。

    这还不算,阿史那求罗摄尾追逐千里,一直追入西边的戈壁之中,阵斩射匮可汗长子阿史那和举,才望着绵延的沙漠,不甘的恨恨而还……

    此战过后,阿史那求罗的名字,遍传突厥,名震西域,而南边正相互厮杀的人们,却还一无所知。

第616章说笑

    李破在五月末来到了黄河岸边。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蒲坂在望,尉迟恭率人迎于道左。

    寒暄几句,继续前行间李破便问,“近来对面唐军可有异动?”

    尉迟恭咧嘴就笑,“李神符比李世民那厮可是干脆多了,到了对岸,就命人拆了浮桥,尉迟偕那边也报说,唐军在龙门对面筑起了邬堡,看来是打算死守岸边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李破摸着下巴心说,李氏中人还真是越来越窝囊了。

    “军卒士气如何?”

    这下尉迟恭不笑了,“有吃有喝,再战上几场也是无碍,只是离着代州越来越远,大家出来也有一年多了,有些人想念乡土也是有的,可将主亲临于此,只要让他们看见将主的战旗,大家气力凭空也就能多上几分。”

    李破哈哈大笑,这个不算恭维,尉迟恭等人麾下,大多都是代州人,尉迟偕和陈圆率领的兵卒中幽州人多一些。

    这些人都随他征战日久,只要他李破来到军中,别说士气,便是令他们立马冲过黄河,去攻打长安,估计也不会有人起什么怯战之心。

    “嗯,那就好,其实再过上两个多月,步群便会率兵过来换防,你们这些人也就可以回去好好歇歇了。”

    尉迟恭晃了晃脑袋,明显有点不愿意,“将主是说,今年没有战事了?可……王世充……”

    李破道:“所以说你等也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日,步群会领兵先到,到时候战事一起,咱们隔岸观火,看看有没有战机可寻,若是不成,那就轮换一下,你这里做好准备,别到时忙乱之下,出了差错,那步群可就要看你的笑话了啊。”

    尉迟恭哼哼两声,想到步群的嘴脸,心里恶心了一下,立马转开了话题,“将主看,王世充若攻潼关,胜算几何?”

    李破笑笑,随口反问,“你说呢?”

    尉迟恭揪了揪钢针一样的大胡子,“李氏兄弟闹的很厉害,也许李大建功心切之下,会为王世充所乘?”

    语气极不确定,却也暴露了他的想法,一旦潼关失守,那李唐黄河对岸的防御也就形同虚设,那时对于晋地大军而言,才算有机可乘。

    如果是王世充败了,嗯,王世充失败的几率非常大,大到尉迟恭都不太敢想象王世充占据潼关的样子。

    王世充兵败的话,河南必定要更乱几分,率军去河南收拾王世充?只现下这些兵马,可不太够啊。

    所以他随即便道:“要是两边僵持不下,才算正好。”

    李破摇头失笑,“别猜了,先命人准备好船只铁索,到时咱们却要助王世充一臂之力,毕竟……咱们两家也快成亲戚了嘛。”

    听到这话,尉迟恭胡子都膨胀了起来,咧开大嘴笑的很狰狞,“将主说的是,末将还没恭喜将主身边再添美人呢。”

    李破也笑的很得意,“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剑,我等所求可不就是这些吗?”

    他们左右的人此时都吭吭哧哧的笑了起来,这些军将们不管那许多,心中都觉得,将主就是将主,说话总是那么提气……

    可不是嘛,掌中即有杀人之剑,那权势富贵也就含在了其中,美人嘛,哈哈,大家谁不想要呢,只是像将主这般,向门阀,诸侯去讨要,却是让人望尘莫及了。

    唯独一直陪在李破身边的范文进心头颤了颤,到了此时,他确实才发觉已经换了天地,说起来,他也曾在外间任职,见识并不算少,可在长平那样的地方呆在久了,耳目自然而然也就闭塞了起来。

    而现在,他卸任长平郡丞之职,由汉王亲口许为黄门侍郎,轻易之间,便迈过了许多的门槛,还没等他纳过闷来,已是出了上党,身边尽都是胆雄气壮而又粗鲁豪放的北地大汉,不自觉间,心胸好像也宽阔了不少。

    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剑……乱世豪雄……怕是当以此人为最了。

    蒲坂还是老样子,矗立在黄河边儿上的它,在战乱时节到来之后,喧嚣的时候,肯定要流尽鲜血,安静下来的时候,冷冷清清,城内城外,满满都是肃杀的兵戈之气。

    蒲坂还有些百姓,大多都是些妇人,男人,老人和孩子少的可怜,战争已经将蒲坂摧残的遍体鳞伤。

    尧君素在时人心其实最安稳,只是饿死了很多人,后来李唐占据了此处,城中便多出了许多的青楼妓寨。

    等到李破陷蒲坂,又经了一劫的蒲坂百姓吃饱肚子倒不是什么问题了,青楼和妓寨继而又渐渐有了兴盛的气象。

    开始尉迟恭以及部下将领们也没在意,这年头,到处战乱,活人不易,女子更是如此,于是青楼妓馆也就成了流离失所的女人们最常聚集的地方,为的大多也只不过是一口吃的。

    这事儿他们见的多了,云内如此,马邑也是一般,雁门,娄烦,晋阳等等等等,差不多都是一个模样。

    而有大兵聚集的地方,青楼妓馆也会更兴盛一些。

    这种分外古老的职业,别说尉迟恭不会去管,就算是李破,也是视而不见。

    可没过一个月,将领们便发现,蒲坂满地暗娼,军卒在城中四处乱窜,很是不像样子,却还不能禁止休沐的军卒出营寻欢。

    于是乎,尉迟恭和众人商量了一下,便下了军令,允许军中将士跟当地百姓结亲。

    当然了,这事也是有先例的,在云内的时候,就曾经有这样的军令,雁门,娄烦那边也类似。

    没办法,人口锐减,军中汉子多娶几个,生些娃娃出来,补足人口之不足也是常规办法之一。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其实都属于是军中常规事务,打仗的时候,上下用命,靠的就是平常这些琐碎的手段,而非是一句句的豪言壮语,那只能收暂时之功,难以铸就军中魂魄。

    尉迟恭如今可以说既是蒲坂守将,又是蒲坂县令,发布一些奇怪的命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入城的时候,尉迟恭还拿尉迟偕开起了玩笑,说他那边的日子过的有些苦,一些军将竟然跑来蒲坂寻欢作乐,尉迟偕还派人过来捉了两次。

    书信往来间,还闹了点不愉快,可他也不能送些女子去龙门吧?那是劳军还是什么?传出去名声可就太难听了。

    李破听了也是咬牙,这都什么狗屁倒槽的事情,你这告刁状的水平可真不怎么样。

    这还不算完,尉迟恭又说陈圆和李年两个呆着没事儿,开始在风陵渡口对面大兴土木,筑起了营寨,人手有些不足之下,还想让他派人相助。

    在被拒绝之后,陈圆还亲自来了一趟蒲坂跟他理论,也闹了点小矛盾。

    听到这里,李破真想将这几个家伙都弄到面前来问问,你们多大了这是?才几个月啊,你们就掐起来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他麾下各部的派系之争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八个卫府建立起来,各有靠山门路之下,军中派系的界线终于渐渐清晰了起来。

    争斗随之变得复杂而又激烈,这根本不是靠军功,资历或者家世能解决的了的,像尉迟恭,步群两人,在之前就很难做到力压众人,如今更甚,同为卫府将军的各人,都在持续挑战着他们众将之首的地位。

    这还不包括那些野心勃勃的后进将领呢,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疆土的扩张,军队的膨胀,军中资历最深的那一批人大部分渐渐显露出了才干不足的缺陷。

    他们很快,也必然会被后来蹿升起来的更为优秀的年轻将领所取代……

    当然了,现在李破只当尉迟恭是在说笑,可转念一想,陈圆,李年,尉迟偕都在寻尉迟恭的麻烦,他娘的,你这个左卫府将军当的可是有点不称职啊。

    其实,尉迟恭也就是发发牢骚,像他这样的人,又怎会真像个孩子一样,遇有艰难就找大人告状?

    步群说不准能干出这事来,可尉迟恭不会……

    所以他很快转开了话题,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他在蒲坂的将军府门前。

    李破瞅了瞅天色,“接风就免了,明日里陪我在四周走一走,本来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有你在,我很放心,可现在王世充即将起兵,看来要在此处呆上一段时日了,传信给尉迟偕,陈圆,让他们来蒲坂,李年不用动。”

    尉迟恭躬身领命,之后才道:“那王世恽……将主是不是先见一见?”

    送人过来的还是王世充的这位兄长,只是此次再来的目的有了变化,一个是与李破联姻,一个则是想让李破出兵牵制李神符。

    很明显的事情,不用问就知道,只是显得过于急迫了些,要知道李破只是口头上答应和王氏联姻,并没有实质上的动作。

    可这会儿人家却已经将女儿送了过来,都快赶上强买强卖了。

    李破笑笑,“不急,怎的?敬德收了王氏的贿赂不成?”

    尉迟恭心领神会,笑道:“末将只是看王氏欲行卖女之举,多有不忍罢了,也觉得将主已至,若不见其人,吓的王世充不敢起兵,岂非不美?”

第617章联姻

    第二日一早,尉迟偕便已来至蒲坂,和尉迟恭一道,陪着李破在蒲坂军营,仓房,马厩等处转了一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李破没瞧出什么毛病,军营还是老样子,一个个粗糙的北地汉子在他面前乖的和猫儿一样,可你只要转过头去,这些家伙准定都是张牙舞爪,用拳头来说话。

    军中娱乐很少,圈在军营中的他们往往以搏击为戏,保持着野性的同时,也有着惊人的战斗力。

    走马观花的巡视了一趟,尉迟偕看上去很想给尉迟恭上点眼药,可瞧着笑容不断,指指点点跟尉迟恭说话的汉王殿下,终归是收起了说小话的心思。

    在李破麾下征战几载,当初那个不服不忿的世阀子弟,早没了当初的毛躁,也开始察言观色了。

    来到蒲坂之后,总觉着那落在他身上若有若无的目光,让人有点得慌,细想一下,自己守卫龙门以来,也没出什么差错,嗯,他娘的,准定是尉迟恭这厮在将主面前说了他的不是。

    稍稍维护了一下尉迟恭在军中的地位,李破也没怎么上心,随即便率众沿着河岸瞧了瞧,对岸唐军的旗帜隐隐在望,还修了不少营寨,看上去真是一副固守的架势了。

    河面上的浮桥没了踪影,只剩下东岸的两条铁索以及几只船被这边捞了起来,蒲津桥也是命运多舛,想当初李渊南下的时候,被桑显和给烧了一次,如今又被李唐给拆了……

    默默瞅着远方,李破心想,什么时候也将李神符捉来,跟他兄长在晋阳大牢里做个伴呢。

    想到李神通,李破的思绪又延伸了一下,将来这些李氏族亲还真是麻烦,在战阵上杀也就杀了,可要活着被捉住,那就很难处置。

    因为他们都是关西世阀中人,和许多家族都联络有亲,人头一旦被斩下来,喷出的血也许就要溅你一身。

    像李渊就没宰了李密,还假模假样的来了个放虎归山,才算要了李密的性命。

    其实李破知道,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命题,从他进入隋地的那一刻起,就已发觉门阀就好像一块很大的乌云一样,笼罩在隋地的上空,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当然,这个命题暂时还能搁置于一旁,就像李神通被他扔在晋阳大牢里不管不问一样,问题还在,却不用给出答案。

    现在他需要思索的,是怎么才能过河并击败沿岸的李唐守军,在黄河上搭建浮桥并不容易,最好是能等到冬天,黄河水流渐缓的时候,或者是直接上冻。

    想想冬天的严寒,李破不自禁的也打了个哆嗦,他可没少受了风寒之苦,只要回想一下,就能有真切的感受,都快留下心理阴影了。

    让人比较无奈的是,黄河河水上冻的时间,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如果真要在那个时候作战的话……那必将是一场争分夺秒的闪电战。

    而他也断然不想像李世民一样,弄的灰溜溜的逃回来。

    韩城,冯翊,永丰仓,李破在心里标注了一下它们的位置,冯翊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支点,只要有冯翊在手,李唐在黄河西岸的防御便将形同虚设。

    当初李渊南下的时候,若非关中大寇孙华献了冯翊,李渊想要渡过黄河直取长安,顺便还炖了屈突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呢。

    “末将拜见……”

    敲击胸甲的声音很响亮,嗓门也不小,带着怎么也抹除不了的河北腔,好吧,陈圆到了,只是这个喜欢拎着大斧头的傻货,竟然不知道事先想一下该怎么称呼曾经的将主,今日的汉王殿下,于是尴尬的卡了壳,让尉迟恭,尉迟偕等人像看傻子一样瞅着他愣神。

    李破也乐了,陈圆可以说是如今他麾下众将当中心思最为单纯的一个,当日为了一口吃的,领着人便跟着去拆了高句丽人的水坝。

    运气不错算是跟对了人,一路走来,位置只在尉迟恭,步群之下,性格也一直没怎么变过,敢打敢杀,谁惹了他的不高兴,也都敢正面怼过去,连对着罗士信都是如此。

    可他却和罗士信交好,让李破麾下的河北,山东将士相处的也比较融洽,他们属于性情很暴躁的一个团伙,几乎没人愿意去招惹他们。

    他们这个群体还挺庞大,幽州降人,突厥降俘,都在他们的打骂之下,变得老老实实。

    只是和罗士信不同的是,陈圆在军中人缘向来不错,连尉迟偕兄弟两个都时常在人前说,陈圆与我兄弟曾在河北剿平过乱匪,口角上两句算得了什么?

    可见,河北人的直爽性格在陈圆的身上表现的很具体,让很多人都并不在意他的冒犯。

    就像现在,被打断了思绪的李破没有一点的不高兴,干脆的摆了摆手,“行了,听说你和李年两个在建营寨,建的怎么样了?”

    一下子,陈圆口舌就捋直了,“回禀将主,营寨已大致建成,李将军正在建高台望楼,应可远观对岸,就是不知道王世充来时,能不能看得清楚。”

    一行人回到蒲坂,正赶上晚饭,和几个将军边吃边谈,不觉间已至夜深,将几个谈兴正浓的家伙赶走,李破安歇一晚。

    第二天才召见王世恽。

    王世恽等的头上已经冒火了,他来之前,河南上下已经开始在整军备战,河南粮草渐渐匮乏,让河南军中乱象丛生。

    到哪里寻找粮食成为了洛阳朝中最主要的话题之一,窦建德穷的叮当响,若南下攻打杜伏威和萧铣,后背却就要留给窦建德和李定安,甚或是李渊了。

    如果说李定安和李渊还能互相牵制的话,窦建德可不会客气……

    最终还是王世充力排众议,决定起兵伐李渊。

    其实这也是攻灭李密之后既定的策略,占据了东都的王世充瞅着西边的长安已经流口水流成了河。

    他执着的认为,两京在手,天下我有。

    实际上则是,不论是东都洛阳,还是西京长安如今对于他而言,都不再有那么大的象征意义了,因为天下已经过了占据东西两京,就能招降纳叛的时期。

    更何况,王世充的实力在经过一段剧烈的膨胀之后,便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向了没落。

    追根结底,从王世充称帝的时候起,他便失去了最好也是最后的一个好机会。

    现在王世充所做的一切,都像是在垂死挣扎,跟随在他身边的人,其实也都觉察到了这一点,比如说王世恽。

    如此仓促的送人过河,来与李破联姻,此举让一场政治联姻失去了大部分的实际意义,更像是在献女求助。

    此事成与不成,都将为人所看轻。

    这个道理是如此的浅显,即便普通百姓仓促结亲,也是如此,何况是和诸侯联姻?

    可形势所迫,不得不尔,此举并非一无是处。

    和李定安结好,挥兵潼关,胜则一鼓而入,西京在望,不能也可回军洛阳,重整旗鼓,唐军定不敢来追。

    实际上,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便窦建德乘虚来攻,回身与其相战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顾忌。

    当然,此时送人过来,王世充还想得到更多……

    这就是王世恽纠结之所在,他那个当了皇帝的弟弟根本没听进去他说的言语,对晋地的气象更是嗤之以鼻,固执的认为,晋地辟处一隅,何能与天下争雄?

    大概的意思就是,地理位置不对,战略上先天处于劣势,再怎么折腾也是为他人做嫁的结果,再者,李定安的家世,哼哼。

    好吧,还是那句话,这位当了皇帝的王氏异家子,眼中除了已死的李密,就没有旁的什么人了,在此时起兵西征就是明证。

    可王世恽却非是王世充,他没有弟弟那么疯狂,理智还在,兵强马壮的李定安又怎会是个肯为他人作嫁的人?

    所以,当李破至蒲坂两日,这才召见于他的时候,王世恽心里其实已对结果有所预料,只是稍一犹豫,便命人去请来了侄女,陪同他一起去见李破。

    他的这个侄女是王氏女不假,可却非王世充之女,而是楚王王世伟的幼(防和谐)女,王氏的女儿很多,可嫡出,又在适龄的女子就这么一个。

    大阀联姻的规矩很多,这么领着女儿上门直接见面的,也是绝无仅有,连王世恽都有些脸皮发烫的感觉。

    这显然是他做出的最后一点努力了,这个侄儿姿容礼仪俱佳,在洛阳大家闺秀之中也属翘楚,想要求娶的人不在少数。

    想的也是李定安那人年纪轻轻,若有美人在侧,一些话许就能好说上一些……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与高居于堂上的李破见礼完毕,李破只是稍稍瞅了瞅那位聘聘婷婷,有着一双很突出的大眼睛,正在给他见礼的人儿,立马心都抽了一下。

    花儿骨朵般的年纪,瘦瘦小小的……这都不是重点,李破怎么瞧,这都应该……不会超过十五岁吧?

    开玩笑吗这是?

第618章交易

    李破很想说一声,你知不知道,大隋规定,女子十六岁成年?

    什么是成年,就是能够嫁人生子的年龄,虽然其中有着这样那样的考量,可确实还算是个合理的年龄段。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大家未必遵守,李破也听闻了一些女子十二三就嫁人的事情,可这是诸侯间的联姻,你送个小女孩儿过来,也太轻率了……这是自己家里养不起了,送给我来养着,还是怎的?

    突厥那些野蛮人都没这么不靠谱,你王世充好歹也是出身灞城王氏,怎么就能做出这种让人不齿的事情来呢?

    李破觉着自己都替王世充那厮脸红,可实际上,王世充是很狂妄,对王世恽没接回萧后,却自作主张和李破提了联姻之事也有些恼火,但选出来的人却没有糊弄他的意思。

    本来王世充还想从平辈里选个女子出来,因为到底是和平起平坐的诸侯联姻,而非是臣下……可寻了一圈,到底也没找出来一个适龄还没嫁人的。

    没办法,瞧瞧他们兄弟几个都多大年纪了,他们这一脉还真就没那么一个妹子。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三兄弟女儿一大堆,这几年间,别看河南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可王氏家门却很是兴旺。

    女儿们纷纷和洛阳世族联姻,这方面,洛阳王氏这一脉确实看上去有那么几分皇家的气象了。

    于是这才最终选定了元慧公主王贞。

    王贞在洛阳也算小有名气,常常率领侍从赈济洛阳乞丐,很有些慈悲的名声,可自从洛阳大仓里没剩了多少粮食,连她自己都得吃上了粟米饭,吃的小脸儿都绿了,哪里还顾得上乞丐?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今年旁人也许还能歇歇,唯独王世充不成,他家里的粮草差不多也就能支撑到冬天,拖到明年的话,谁也救不了洛阳。

    王世充对此表示并不在意,他还做着削平天下的美梦呢。

    眼下蒲坂这里,李破时不时的瞅一下王贞,瞅的王贞垂下头连细细的脖子都红了起来,王世恽在那里看着,还略有自得,觉着带着侄儿过来也算是走对了一步。

    食色性也,孔老夫子还真没说错。

    如果李破听到,一定喷他一脸,对着这么一个吹口气就能吹跑的小丫头,你色给我瞧瞧……

    只是被权势熏染过的人品,也仅仅就维持在这个水平线上了,就算他百般不愿,可却也绝对不会将人送回去。

    王世充需要他威胁李唐旁侧,他也需要王世充去攻打潼关,消耗李唐的力量,其他一切,其实都是细枝末节。

    “相隔不过一月,齐王再临此间,仓促之间,招待有所不周,还请齐王不要见怪啊。”

    王世恽拱手就笑,“殿下说哪里话,吾辈东奔西走,无有闲暇者,无非生逢其时,共赴艰难而已,要怪,怕也只能怪这世道纷乱,令人身不由己啊……”

    李破听了,暗自撇嘴,这话别人说来还成,你王家的人就算了吧。

    只是一来一回间,大家说的都很明白,你说我来的仓促,我说情势所迫,身不由己,差不多也就将中间不合理的地方轻轻揭过去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何必纠缠着不放?

    李破沉吟了一下,觉着是应该干脆点了,占王世充的便宜,不在这个时候,只要他能率军攻打李渊,那才是最大的便宜。

    “说的是啊……说起来,你我两家如今也不算外人了,想来有些话无妨直说,听闻王公欲起兵讨伐李渊,可有其事?”

    直入正题,王世恽稍稍愣了愣,便正容道:“正是,李渊父子,窃据西京……”

    李破微微一笑,打断了他的话,“这样的言语……呵呵,你我之间,就不需多说了吧?王公讨李渊,我乐见其成,若能破潼关,径入西京,牵李渊父子于阶下,我李破非是小人,千金一诺,必以天下大势为先,息了兵戈。”

    “而今齐王来此,定有话说……直说了吧,王公起兵西来,需要我李破做什么呢?”

    王世恽被打断话头,还有点尴尬,可这会儿听完了李破所说,眼睛终于亮了起来,却谨慎的没有当即开口说话,而是琢磨着对方所言其中有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假。

    而他也在暗自掂量着,自己这边提出的要求,对方会不会答应,在来之前,他可没有料到,李定安会这么“通情达理”……

    于是,他也就想的有点多了,这是要向我称臣吗?晋地之前发生了什么?这人可是刚刚称王啊。

    难道还真被皇帝说中了,此人自觉辟处晋地,加之出身微寒,格局太小,不足以与天下群雄相争,所以有了助人成事之心?

    至此,大堂之上一片安宁,只有王贞用她那好奇胆怯又带着点懵懂的目光,在四处乱瞄,偷偷瞅着堂上那个高大强壮,让素来威严的伯父连连赔笑的家伙,大眼睛里面终于又悄悄蒙上了一层水雾。

    一如听闻要外嫁远方的时候……

    这年月,真正身不由己的绝对不是堂上两个勾心斗角的大男人,他们只会让别人身不由己,真正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只能是那些柔弱的人儿啊。

    王世恽终于开了口,“殿下如此气概,实在让人敬佩,即是如此,王某也便不客气了,大军起行,需要粮草颇多……”

    又没等他说完,李破笑着干脆的回了一句,“洛阳大仓,天下闻名,又怎会缺粮?我晋地贫瘠,同样为世人所知……以己之短,补人所长,齐王是在说笑吗?”

    你还真够利落的啊,王世恽一口气憋住,有点难受,不过倒也有心理准备,粮草从大业末年开始,就是天下最珍贵的东西,他们和李密在洛阳打的热火朝天,除了是要东都之外,要的就是粮草。

    除非生死攸关,想要诸侯外借粮草,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且,就算真的急需粮草,王世恽也不会说出洛阳大仓已空这样的理由,所以这个话题只能是轻松揭过。

    实际上,他们谈话的节奏在渐渐加快,话语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破手中,和当年阿史那牡丹来李破面前,请其出兵草原时的情形差不多,求人之人和被求之人都有着觉悟,绝对不会弄的颠倒过来。

    区别之处在于,突厥家大业大,底气很足,王世充则不然,内外交困的他,无疑快要成为李破挥向李唐的一把刀了。

    现在李破要做的,无非是把这把已经出鞘一半的刀从鞘中整个拔出来,再磨的锋利一些罢了。

    浑然不觉的王世恽还在做着努力,“大军一起,粮草自然多多益善,既然殿下也是拮据,唉,那便算了。”

    稍稍挣扎了一下,在李破眼中太过轻微,有太多侨情的痕迹,心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说客应该说的话啊,你怎么也应提一提我从幽州抢来的粮食嘛,怎的这么快就放弃了?

    王世恽确实放弃了,并换了另外一个请求,“殿下与突厥往来颇多,着实令人钦羡,不知可否在此关头,送些良马于我,殿下放心,不需太多,也定有珍物与殿下相易。”

    说到这里,王世恽不自禁的也有点脸红,这种讨价还价的事情,他从出生就没干过啊,这么锱铢必较的跟一位诸侯相谈,让他很别扭。

    李破的回答还是那么气人。

    “王公西来,攻城拔寨,不需什么良马吧?”

    狠狠怼了一句,才又递过一颗甜枣,“嗯,我这人向来好客,倒是不能让贵客空手而归,这么着,到时大军到来,我可以送一些弓箭刀枪过河,请王公自取,齐王以为如何?”

    那有什么如何不如何的,王世恽心中当时便是一喜,实际上,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又无人治理之下,河南上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可能就是滥发到一定程度的官爵了。

    如果李破没称汉王,那么很可能王世恽会提议给他脑袋上戴一顶很高的帽子才对。

    “多谢殿下……”

    李破笑道:“不忙相谢,听闻东都各家门第高峻,与西京联络有亲者众,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让王公送一些长孙,独孤,柴氏等世族中人过来,可有碍难?”

    王世恽惊了惊,这样的交易实在有点……于是当即便问,“哦?殿下这是所为何来?”

    李破心说,少见多怪,你来我往才是交易,你只管带来一个小丫头,就不管不顾的接连向我讨要东西,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看看人家义成公主,突厥可汗多大气,你倒好,张开了嘴好像就合不上了,弄的和个街边乞儿一样,嘴脸真是太难看了。

    心里嘀咕着,瞎话却张嘴就来,“无他,我与李渊相战至今,已成大仇,可我那岳丈等还在西京,若无些依仗,唯恐李渊加害,嗯,王公若能送些李渊不得不救的人物过来,那我可就感激不尽了。”

    王世恽有点蒙,接着又想想这些年东都掉下来的那些脑袋,颇为惋惜,要早知道还能有这种用处,把人关起来该多好,说不定还能换些粮食战马回去呢。

第619章考量

    李破的要求,王世恽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对于他来说,还真就不是什么大事,如今洛阳牢狱之中,可谓是人满为患,其中姓什么的都有,而能关在牢中,又没有掉了脑袋的,就都不是什么小人物。

    王世恽琢磨着,回去洛阳后,寻些麻烦人物给这位送过来。

    一边算是放这些人一条生路,同时也能让洛阳清静一些,想象一下有些人到了晋地之后的样子,王世恽的心情终于舒畅了很多。

    李破心情也不错,这是灵机一动想到的主意……东都是门阀聚集之所在,比之长安不遑多让。

    就算他们将东都弄的乱七八糟,即便能让王世充放手送过来的肯定也不好处置,但咱不嫌人杂,挑挑拣拣,总有人能拿来用一用

    他称王之后,人才的缺口是越来越大,东都和长安两处,都是他比较中意的地方,可惜,两处都很烫手,如今有个难得的机会摆在了眼前,先敲诈一下王世充,占些便宜再说。

    可思路一旦打开,李破眼前的路可就宽了不少。

    东都洛阳现在肯定不在他考量之间,就算王世充战败,他也不会率军冲进洛阳,可洛阳的人才确实很多,不妨趁机寻一些过来嘛。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动了动,相比起他这个汉王,李唐对东都人等的吸引力……好吧,那就不用比了吧?

    这两年东都人等纷纷出逃,从没见过逃往晋地来的,就算李渊已经不怎么派遣使者四处奔走了,可他那显赫的家世,依旧在隐隐影响着天下的格局。

    王世充一旦大败,树倒猢狲散之下,那景象……啧啧,占了大便宜的肯定不是他李破,李渊将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而洛阳城中不但有人才,还有人口,两样都是他急缺的……看来之后的策略还是要改动一番啊。

    王世恽可不知道,此人狼子野心,连李渊都只是听闻河南异动,加紧派兵守御潼关的时候,眼前这位已经将他们这些人看做了死人,在想到战后怎么啃上一口肥肉了。

    要不怎么说呢,朋友有时候比敌人更加可怕啊。

    王世恽还在说着话,李破的心思却已经飞去了九天云外。

    来自河南的请求很简单,并没有出乎李破预料的地方,粮草,战马,军械等之外,就是想让他在黄河边上牵制住李神符,李纲,萧禹等人而已。

    至于潼关真的被王世充一脑袋给撞破了,之后的事情肯定是大家各施手段,争竞一番,有默契的事情也就不用多言。

    李破几乎全盘答应下来,也没再提什么条件,王世恽满意的告辞离开,想来他在蒲坂也不会再多逗留,回去河南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李破在大堂中踱着步子,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叹息了一声,看来今年还要用兵啊。

    本来他在年初时想的是,有黄河相隔,暂时不虑李唐来攻,他也没打算渡河进入关西,正好借此可以休兵一载,让大家都喘口气。

    可最终看来还是老样子,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年初时想的有点一厢情愿了。

    当晚,李破便召集尉迟恭,陈圆,尉迟偕前来议事,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三个人说的不少,但意思上都差不多,以如今驻守于黄河沿岸的兵力,很难在将要到来的战事之中找到合适的战机。

    无论是李唐还是王世充,也不管是谁胜谁败,他们都必定对晋地军旅严防死守,也就是说,坐山观虎斗没问题,可要想渔翁得利,现有的兵力是不足的。

    说起来,驻守于黄河沿岸各部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骑兵八千人左右,步军一万余众,分驻于三处,相互呼应,加之有蒲坂,龙门在握,佐以骑兵之利,可以说守住黄河沿岸绰绰有余,但要渡河作战,那就是开玩笑。

    而在战略上,三个人确实产生了些分歧。

    以王世充战败为前提,尉迟偕和陈圆都觉着应该趁机渡河南下,就算不能直取东都,也当占据些关隘,以阻李唐东出之外,还可观瞧河南动静,做好出兵的准备。

    实际上,他们是有感于黄河在前,既为屏障也为藩篱,想要走出去寻找落脚之地,而做出的判断。

    而尉迟恭显然对关西更感兴趣,他的建议很大胆,不如趁着李唐和王世充交战之机,强渡黄河,直取冯翊。

    他们的建议深想一下,和他们的来历很有关联。

    尉迟偕的家在东都,陈圆则是河北人,提议进军河南几乎是下意识的私心在作祟,尉迟恭则不然,他是代州人,所以他的提议是在紧跟李破的战略,李破对关西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

    作为李破心腹的尉迟恭自然想要做符合主上心思的事情,如果李年在这里,他的建议肯定也不出所料,和尉迟恭相同。

    他们都不是什么文武全才,大局观上也就有所欠缺,将才和帅才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了,将才关注一隅,帅才统领全局。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进取心是如此的强烈,和承平时节的将领完全不同,他们如今都有着冲破黄河阻拦的心思。

    实际上,三个人或多或少都说中了些李破心中所想。

    月上梢头,夜渐深浓。

    李破看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来了,于是摆手止住了他们的争执,“用兵之妙,在于知己知彼,量力而行,你们所言,可是要我再起大兵,与敌决战于河畔?”

    “如此一来,今年秋收之后,怕又是一场空啊……”

    三个赳赳武夫收声之后,眨巴着眼睛,相互瞅瞅,心里更是有志一同,得,大家都白说了,怎么就忘了将主(殿下,大王)最看重的事情了呢?

    想想也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年初,连番战事下来,大军一直聚集在一处,虽说大军节节胜利,收获不少,可十余万人人吃马嚼,连他们这些将领都觉得,粮草好像流水一般,转眼就没了。

    也就是之前积攒下来的底子比较厚实,不然的话,加上赈济南边诸郡,别说这年月了,就算是文皇帝在位的时候,若无外来支应,恐怕也得头疼一下。

    现在刚过去几个月,大军又要重聚,那之前大家都呆在岸边岂不省事的多?

    想想大军滚滚,车马塞于道途的景象,陈圆先就打了个哆嗦,这显然是当初他参与辽东之战留下的后遗症。

    几乎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三个人就都不吱声了。

    他们跟随李破日久,耳闻目染之下,对粮草之事也都慎重了起来,不像王世充,窦建德的那些部下,只要军中还有存粮,就“不慌不忙”,直到存粮渐尽,这才想着法子克扣军粮,或者再去别处抢一些回来。

    其实到了如今,北方群雄能够站稳脚跟的,都是在隋末还能让部下吃饱肚子的人,李渊如此,窦建德如此,李破也不例外。

    现在王世充首先撑不住了,为什么撑不住,其实就是个粮草问题。

    窦建德那厮手握山东,河北焦土,为何比王世充撑的久一些?那不是因为窦建德比王世充更仁慈,而是因为山东河北的人口没剩下多少了,所以口粮没有河南需要的那么多而已。

    当然,靠着洛阳大仓的王世充竟然第一个撑不住了,这无疑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意味着河南人的遭遇可能要比山东人,河北人还要惨烈几分。

    而此时的李破,在深思熟虑过后,心情也渐渐沉重了起来。

    “你们啊,就知道打仗,还能有点别的思量没有?”稍稍责备了一下三个心腹将领,也没深说,眼界这东西,只能看各人造化。

    如果他们不自我进化,那么他们的前途很快就会有所局限,因为李破不会停下来等他们,身边人才渐多之下,他们应该明白,能这样跟他商议军事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最终很可能泯然于众人。

    “陈圆在河边修建营寨,很有先见之明,尉迟,你遣些人过去,建的营房越多越好,你们想想,王世充一旦失利,会发生什么?”

    “北渡的降卒,降将,甚或是流民将铺满河面,可有黄河阻拦,那么大部分人会去哪里?所以啊,做好招降纳叛的准备才是正经。”

    “就算是王世充邀天之幸,能破了潼关,那河对岸的李神符等人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引我渡河,共击王世充,一个则是率兵就地死守,最蠢的就是一边防我渡河,一边去跟王世充硬碰……”

    “所以啊,要做的准备非常多,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此战不论谁胜谁负,都将成就于我,谁若敢来行那虎口夺食之举,定叫其有来无回。”

    这一年的五月间,风云变幻,可李破并没有准备动用大军,就像他自己所说的,用兵之巧妙,在于量力而行。

    而自他云内起兵以来,能让他倾尽全力为之一搏的只有三次,一次是东出太行,击罗艺,第二次是率军北上助阿史那杨环登上突厥汗位,第三次则是和李神通战于西河郡内。

第620章六月

    打仗和习武有相通之处,用力用七分,总要留出三分力来求变化,求自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随着李破家业越来越大,他就再不会像阿史那求罗一般,拿出所有的身家性命去求什么一战而定乾坤了。

    而且现在,他打算用力用三分,要做到的则是一击而中的精准。

    既然已经料到王世充会在今年起兵西来,之前自然不会毫无准备,只是战略目的有所变化,那么要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

    不出所料,第二日王世恽便来辞行,随即率人回了河南。

    元慧公主王贞自然留了下来,一个小小的女孩瞬间举目无亲,还嫁了人,送伯父离去的时候哭成了泪人,还被王世恽严厉的斥责了一番。

    李破见了,都有点不忍心了,所以王世恽一走,立即命人送王贞去晋阳,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至于家里面的女人见了王贞会有什么反应,他也无心再去琢磨。

    先就是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并不算麻烦,因为从他称王之前,北边的粮草便在陆续南运,一来呢,准备供今年可能发生的征战所用,二来呢,南边儿各郡都需要赈济。

    此为两便之事,所以如今绛郡的粮仓渐渐充实,即便有所变化,在粮草军械等事上也不用担心什么。

    答应要送给王世充的东西,也不费事,这两年和李唐连场激战,缴获的衣甲刀枪可谓不计其数,挑挑拣拣拿来使用,或者运回晋阳,重新铸造的占一大部分。

    可还有很多留在蒲坂,绛郡等处的仓房里面,如果全部打包处理给王世充,说实话那有点多,拿出一部分来也就成了。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是户部,工部的首尾了。

    首先传信给户部侍郎苏以及汉王府司马王庆,薛万彻三个人,让他们商议一下,酌情再运送一批粮草军械到绛郡。

    然后便是工部尚书何稠那里,让他召集工匠来蒲坂,准备制造渡河的各种器具,大夫也要预备一些。

    因为一旦大量的流民,降卒来到晋地,就要做好应对疫情的准备,这是夏天,正是疫病的高发期,尤其是战后时节。

    每次战争过后,都要焚烧尸体,为的就是杜绝发生瘟疫的可能,一些狠毒的统兵将领,在攻城无望的时候,往往会将腐烂的尸体扔进城内或者埋入城内水源之中,这显然是最原始的生化武器的运用。

    据传闻,霍去病英年早逝,其实就是死于疫病,因为匈奴人被击败的时候,埋了牛羊尸体进河道水源,让汉卒多染疫病而亡。

    而更为巧合的是,中原发生大规模的疫病也正是从汉时而起。

    让李破有点奇怪的是,这么乱的世道,他竟然没听说有疫病流传的消息。

    但话说回来了,他不知道,可不代表没有,只是没有扩散开来,成为大规模的疫情罢了。

    方方面面都要想的周全,李破自忖脑子还算够用,却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于是给何稠等人的信上,多数都要加上商议,酌情等词句。

    最后才是调兵遣将,李破思量再三,选的是步群,薛万彻,张伦三部,再以尉迟信守晋阳,宇文镬率五千兵马驻绛郡,往来运送粮草。

    接下来的日子里,传骑往来于道途之上,在急促的马蹄声中,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于晋地之上。

    本来日渐沸腾的晋阳,一下变得安静了许多,晋阳城外的军营上空,旗帜在不停的变幻,一队队兵卒汇聚到这里,然后陆续南下。

    刚刚组建的各个衙门,也终于从人事任免的漩涡中暂时脱离开来,全力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着各种准备。

    说起来他们的职能并不完全,只是在频繁的战事当中,几乎每个人都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奏。

    乱肯定是要乱上一些的,毕竟中书,六部刚刚组建,仓促之间行使各自权力的时候,很难把握好分寸。

    不过话说回来了,李破亲自遴选的这些人物,却都可圈可点,没有一个是因为靠着李破的信任而爬升上来的所谓幸臣。

    由于缺职很多,想让他们做出什么大的成绩,或者是做到事事井井有条自然很不容易,可要说上下乱成一团,谁也知道该做什么,那也是无稽之谈。

    整个晋阳在乱中有序间慢慢渡过了五月。

    进入六月初,节奏猛然便加快了起来,李破的军政命令流水般从南边传来,晋阳的上上下下顿时感受到了压力。

    作为女主人的李碧也坐不住了,开始在汉王府中频频召见外臣,有了身孕的红眼珠也恨不能马上把孩子生下来,好去丈夫身边护卫。

    大队的人马开始出现于晋地道途之上,组建一直不很完全的卫府,此时终于也全力运转起来,跟在元朗身后优哉游哉,差不多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的阿史那庆云无奈的骑上战马,跟随汉王府亲军统领阿史那吉乎北去,协助云定兴等人安抚马邑突厥各部。

    另外一个身不由己的就是元朗的妻子阿史那云真了,在家里正逗弄孩儿的她,接到了姐姐的传召,进了一次汉王府。

    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巴掌印,哭哭啼啼的去寻元朗,夫妻两个嘀嘀咕咕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阿史那云真便带着扈从出府去追阿史那吉乎等人了。

    西突厥的金狼旗也派上了用场,可见,几年未回马邑的人们,对那里的情形是越来越不放心了。

    其实不放心归不放心,如今北边的突厥降俘们在经过几年时间之后,已经可以称之为内附部族了,他们来的时候凄凄惨惨,完全失去了草场和荣耀这两样对于突厥部族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

    对于曾经作为东方汗阿史那挨立佛的部众的他们来讲,重新回归草原的希望本就极为渺茫,他们是突厥内斗的失败者,没有谁愿意让他们重新出现在草原上,并获得相应的地位。

    所以总的说来,突厥只要不大举南下,马邑边塞也就并无多少值得担忧之处。

    当然,不管怎么说,晋地在这个时候都进入了一年当中最为繁忙的时节,战争再次到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也让晋地的人们充满了紧迫感。

    而相比于晋地,河南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从五月开始,王世充开始再一次大肆征兵,他延续了过往的风格,强拉丁壮,征收重税,渐渐成军的同时,河南各处的叛乱也迎来了一个新的**。

    进入到六月,河南已是匪患遍地,在这样沸反盈天的局面之下,洛阳周遭则建起了连绵不绝的军营。

    更可怕的是,军营越来越多,时常还会爆发出厮杀的声音,那是军中将领们在争夺军粮或者是在相互吞并。

    也就是说,还没等起行,鲜血已经开始在河南大军当中流淌,而其中山头林立的派系,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强悍而又凶恶的瓦岗军在其中独树一帜,心思各异的李密旧部们,早已分裂开来,可在此时,却又有志一同的结伙抢占军粮,大肆扩充军伍。

    可以说,此时上至皇帝亲军,下至大军底层,到处都有李密旧部们的身影,结党营私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所作所为。

    他们给河南大军带来了无数不可化解的矛盾,却又全无忠诚可言,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兴风作浪的时候,一如当年他们在李密麾下一般,给大军带来的只能是毁灭的前兆。

    王世充面对的是越来越大的失控风险,抽调了太多的各处守军,让各处郡县的军营,粮仓尽都空虚了起来。

    匪患那就不用说了,逃亡之人大量涌现,正在进攻幽州的窦建德郁闷的发现,自己的地盘好像一下扩大了不少。

    很多本来归王世充节制的山东郡县纷纷投靠于他,渡过黄河来河北的人也屡屡不绝,可他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给这些人给他带来的不是好处,而是难以想象的混乱。

    窦建德不得不停在涿郡,反过身来仔细应对,此时在他耳边回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曹旦等人都在劝他回军魏县,趁王世充西征之际,进军河南。

    窦建德颇为意动,洛阳对他的吸引力还是很高的。

    可裴矩等人不同意,有人说,“主公若陈兵河岸,欲要引火烧身乎?”

    再有人劝,“王世充起兵在即,至尊趁虚攻之,此为李唐之助也,王世充败,则必回头与我死战,败之,则唐军续来,彼时,恐吾等欲重归河北而不可得矣。”

    所以说,劝他隔岸观火的声音同样不在少数,而且理由更为扎实一些。

    在窦建德还有所犹豫当中,他接到了李破的书信,“吾等相约,共伐李渊,王公先手,吾当助之,以盛其威,不知窦兄意下如何?”

    于是窦建德挥军南向的心思一下就没了,河北如今是他的老巢,如果为了占便宜,被李定安在身后来上一下,他上哪儿哭去?

    遂派曹旦领兵南下,观瞧河南动静之外,也要妥善处置招抚事宜……

第621章局势

    应该说,从李密,薛举败亡开始,隋末乱世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诸侯割据的态势终于显出了雏形,可和汉末战乱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中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加上府兵,大仓,门阀等制度以及胡风南渐的推波助澜,让隋末战乱比之汉末战事更加惨烈。

    产生的后果便是诸侯割据的时局并不能维持多久,像王世充就是明证,不管窦建德,萧铣,李破等人在旁虎视眈眈,一意聚集大军攻伐李渊,其中的不得已之处不论是其他诸侯还是他自己,其实都是心知肚明。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旁观,萧铣在增兵蜀中,显然是想趁机在蜀中寻找战机,而李破同样在望黄河沿岸增兵。

    隐然形成了三家共讨李渊的局面。

    可实际上,李破和萧铣瞅着王世充的眼神,同样垂涎欲滴。

    洛阳城中,王世充的咆哮声渐渐高昂了起来,血腥味也一日浓似一日,洛阳城头上的人头越来越多,从远处望过去,阴森森的已和酆都有几分相似。

    而洛阳城外的军营当中,却是沸反盈天,在城中连续发生血案之后,王世充下诏关闭洛阳城门,兵将未得允准,将不得进入洛阳城。

    在洛阳城头飘荡的人头数渐多的情形之下,军中将领们大多也是心怀惴惴,不愿入城去见暴躁的皇帝了。

    与乱糟糟的洛阳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关西长安,王世充欲攻潼关的消息传到这里也非一日了,李渊稳若泰山。

    他并未从李孝恭,屈突通处抽调兵卒,只是下诏令李建成,李神符等人善加守御,不得懈怠,临战则赐两人以自专之权。

    他的从容与镇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长安上下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迎战王世充。

    可实际上,李渊遇到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粮食。

    和王世充缺粮不同,关西粮食渐渐紧张不是李渊自身的缘故,而是是因为他的敌人太多了,敌人多,便意味着必须维持一支堪称庞大的军旅。

    也就是说,李渊的常备军已经远远超出了关西和蜀中的极限。

    蜀中李孝恭部,已经陆续增兵至十余万众,西北屈突通部,在招收了薛举降卒之后,最顶峰时,有兵二十余万人,后来陆续抽调至各处,可为防李轨,梁师都两人,却还维持在十四五人左右。

    而自从李神通全军覆没于晋地后,黄河沿岸守军一直在增加,如今已有近十六七万人分散驻守于潼关至韩城一线。

    这么多枕戈待旦的常备军能维持到现在,显然是李唐底子分外厚实的明证,可几年下来,那可就难说了。

    现在屈突通在就地屯田,蜀中的李孝恭也在做着努力,其实如果蜀中完整的话,有天府之国在手,一切都可以得到缓解。

    问题是,以李孝恭之能,并不能尽快解决蜀中战事,他提出的招抚诸蛮,缓图夔州的策略,更像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寻借口。

    富庶的成都平原在侧,却在连年战事当中大半荒芜了下来,蛮族在这里肆意劫掠烧杀,萧铣也时不时的派兵骚扰一番,蜀中粮产大减已经有几年了。

    若说屈突通和李孝恭还在想着生产自救,那么黄河沿岸的驻守大军却只能眼巴巴的瞅着河对岸,不敢有丝毫分神。

    李建成一直想出兵河南攻打王世充,可李定安这个越来越凶残的敌人如今几乎整个封死了李唐东出之路。

    失去晋地的控制权,是李唐至今为止最为严重的失误,它造成的恶果几乎是全方面的,就像窦建德失去了幽州涿郡的存粮一般,效果都是持续性的。

    不会一下致命,可每过去一天,身体的不适感就要增强几分。

    而持续的僵持,对于李唐来说,几乎等于慢性死亡,结果上而言,和王世充没什么不同,当扩张陷于停滞,他们面对的局面同样将困难万分。

    可以说,杨广留下的烂摊子,让此时割据各处的诸侯们早已没了当初的雀跃,都感觉很痛苦,相比之下,汉末三分天下的几位可就幸福的多了。

    有感于时局愈发艰难的李渊于是做了一件让李破感觉啼笑皆非的事情。

    六月初,平阳公主李秀宁出京,率军镇守永丰仓,李纲则率军增援潼关。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与众将商议军情,在众人怪异的眼神当中,李破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这是都不要脸了吗?

    王世充那厮送过来一个侄女还可以说是有情可原,毕竟人家砸锅卖铁这么多年,终于走到了拼命挣扎这一步上,情急拼命之下,做出什么荒唐举动来都不奇怪。

    可你李渊能一样吗?你这么几次三番的拿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当枪来用,你的脸皮呢,你那什么贤名还要不要了?

    好吧,从这一点可以看的出来,李渊也是急眼了,萧铣,李破都在增兵,王世充即将大举来犯,局面之险恶可谓前所未有。

    让李秀宁率兵镇守永丰仓算什么,如果可能的话,派李秀宁再次出使晋地都轻的,说不定再无耻一些,让柴绍在蜀中出个意外,将女儿变成寡妇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让李破觉着最可恶的其实是,不论王世充还是李渊,好像都将他李破当做了好色之徒来对待。

    娘的,其他的倒也罢了,好色?你们哪只眼睛看出咱好色来了?

    再加上年初攻蒲坂时,李渊曾送温大有棺椁过河……好吧,落差有点大,本以为是一代雄主,原来却是个无耻之徒。

    是的,作为一国之主,小手段一旦用的多了,难免给人流于下乘的感觉。

    实际上,也正是他才将李渊逼到了如此地步,若是按照原定的轨迹,刘武周早被李世民打的抱头鼠窜,高歌猛进的李世民随即回军平王世充,窦建德,在武德四年,天下间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

    而现在的情形却是,三家攻唐,李唐完全处在了劣势当中,本应该光芒四射的秦王李世民,却回京“养病”了。

    太子李建成一下便被凸显了出来,说起来,李建成并非无能之人。

    李渊南下长安时,李建成出力最多,那时李世民年纪轻轻,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在军事上资历也浅薄的厉害,所有的鼓吹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那时李渊最为倚重非长子李建成莫属,长期以来,李建成将秦王府牢牢压制在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可他的战功确实是硬伤,李世民在蜀中大败萧铣和南蛮的时候,他在关西剿匪,当李世民破薛仁杲时,他在驻守潼关。

    李破南下时,李神通领命出征,他在给李神通运送粮草,等到李神通大败,李渊立即招李世民还朝,随即派秦王伐李破,他还在潼关呆着。

    这无疑是李渊对太子的照顾,可也变相的造就了李世民,于是李建成只能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不断挤压弟弟的势力,曾经引以为傲的军中资历,如今李建成已经羞于提起。

    可机会还在来了,接到王世充即将起兵来攻的消息的时候,李建成并不吃惊,反而极为振奋。

    河南是怎样一个情形,他比朝中任何人都知道的清楚,王世充在李密去后,确实张狂了一段时间,可靠着剿匪起家,又依仗洛阳坚城耗死了李密的王世充,并非一个雄才大略的王者。

    随后王世充露出来的破绽是越来越多,若非有李定安在侧,李建成几乎一定会率军入河南,和王世充战上几场,试试所谓的河南强军的成色。

    其实即便他按兵不动,洛阳西部一些郡县的守军百姓还是陆续来投,可李定安太讨厌了,正在他意动想要上书请求出兵河南的时候,李定安已经率军打到了黄河边儿上。

    吓的他立即收缩兵力紧守潼关,怕的就是晋地失陷在即的时候,王世充也来捅刀子。

    可最终的结果没什么改变,李定安毫不意外的在晋地站稳了脚跟,顺势称王,王世充也还是来了。

    这对于李唐而言,情势很是险恶,可对于缺少战功的李建成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

    潼关,李建成府中。

    东宫侍从,潼关领兵将领,济济一堂。

    气氛紧张而又活泼,就像李建成的心情一样,很难说清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

    毕竟秦王“戴罪”回京,东宫一系大胜一场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欢声笑语回荡在潼关上空好像还没完全消散,王世充便要冲过来送死了。

    李建成麾下心腹,将领的构成比较简单,几乎清一色都是关西世族中人,身上的爵位最小的也是个县侯。

    十几二十人,其中一半都是屈突通旧部,以屈突通部将桑显和,吕成大为首,另外一部分都是东宫部属。

    其中自然以刚到潼关没两天的东宫舍人,陕东道行军副总管李纲为首,他们这些人多以东宫而贵,是李建成心腹无疑。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

第622章士贵

    堂中众将末尾处,有一人独坐,身长背阔,面容英伟,听着众人说话,脸上微带冷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叫张士贵,祖籍河东盂县,却也可以说是河南虢州人,因为从他父亲开始,便已定居河南虢州,另立门户。

    他出身的盂县张氏家族是典型的武将世族,家中人等世代从军,从他曾祖到祖父,都曾在北魏,北齐军中任职,他的父亲仕隋,以军功而至大都督。

    张士贵自小习文练武,性聪慧而诚重,他的父亲张国就曾赞许他说,吾儿身有勇力,气概豪迈,将来必为良将。

    可说实话,张士贵这人并非一个好相处的人,少年从军,和军中上官,同僚都不怎友好,也就是说,这人当兵了几年,给人的印象不好,持才傲物,加上年轻气盛,年轻人该犯的毛病他都犯了。

    所以在东都一直是个小小的武馆,并没有像他父亲说的那样,在军中站稳脚跟,并显名于世。

    可老天爷好像总能对“弱势群体”给点照顾,用老话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如说张士贵就比李破幸运多了。

    和别人关系不好,所以第一次征伐辽东,没他的份儿,第二次呢,他倒是去了,却是押运粮草的,可还没见到辽东的影子,后面杨玄感先反了,于是半途而反,没立下军功,却把官职给弄丢了。

    张士贵心高气傲,一怒之下,回了老家,此时天下乱象渐显,身在河南的张士贵也感到了浓重的寒流。

    第三次征伐辽东随之而来,这一次张士贵眼见乡人离乱,民不聊生,没心思去陪昏庸的皇帝戏耍,干脆的就在家乡扯起了义旗,据寨而守,对征招令视若不见。

    那会儿河南人过的都很苦,像张士贵这种联结乡里已求自保的人非常多,他们既要面对官兵的围剿,又要面对乱军的侵扰。

    最苦的时候到了什么程度呢,连张士贵这样的门户,都得跟着乡邻去挖野菜,啃树皮了,照这么下去,恐怕张士贵也要亲口尝尝人肉是什么滋味才对,可眼见家财散尽,却还没有任何活路可寻,张士贵终于发现,好像大隋快完蛋了?

    有了这种想法,张士贵猛然间便打起了精神,再没有择机投靠官军,率军剿匪以求富贵的想法。

    而他的才智和勇气终于在近乎绝境之下爆发了出来,先鼓动乡邻率领他们占据了弘农县城,接着打开粮仓招抚各路义军,流民,几乎眨眼间便在东都西部,潼关东边的区域壮大了起来。

    那会张士贵拥兵近十万,是除了李密那个大贼头和东都官军之外,河南最大的一伙势力。

    后来王世充和李密在洛阳杀的天昏地暗,双方都对张士贵有所期待,并没有来强攻于他,只是传书招抚,可见,张士贵当时在河南确实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但张士贵对这两个人都看不顺眼,他认为这两个家伙在东都坚城内外相对消耗,是很愚蠢的作为,根本没有人主之像。

    所谓良臣择木而栖,他张士贵大好男儿,自然要寻个贤主侍奉。

    可以说,张士贵压根儿就没有宁为鸡首不为人后的念头,在这一点上,其实和当时的李破是很相像的,欠了些雄心壮志,也没什么安邦定国的心思,只想找个大点,稳当点的靠山来投效。

    而李渊适时而起,出现在了张士贵面前,和李破不同的是,李破那会儿在马邑边塞,人微力寡,最终没入李渊法眼。

    可张士贵不同,想要南下长安的李渊急需的就是这样的人物,于是不出所料的,郎有情妾有意之下,一纸书信相招,张士贵直接便降了李渊。

    得封光禄大夫,弘农县公,驻于原地,牵制潼关屈突通以及河南的李密,王世充两人,到李渊占据长安,屈突通归降,刘文静守潼关的时候,张士贵于是归于刘文静辖制。

    可以说,张士贵是刘文静旧部,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刘文静配合的不错,占据了潼关以东的大片疆土,刘文静对张士贵很器重赏识,离任去西北的时候,也想带张士贵同行。

    而张士贵这么多年,也就一个刘文静能赏识重用于他,并许之为友,张士贵自是不忍相弃,极愿跟刘文静调任西北,去见识一下西北豪杰的。

    可以当时张士贵的身份,地位,调任别处可不是刘文静能说的算了,所以两人依依相别,都以为日后必能功成名就,顺便也成就一段佳话。

    当然,依照他们各自的性格来说,反目成仇的几率要大的多。

    不过世事没有如果,张士贵再听到刘文静消息的时候,刘文静已然被诛,党羽旧部纷纷受了牵连。

    而此时张士贵的日子本来就越来越难过了,李建成出守潼关后,自然不会再重用刘文静的部下。

    最糟糕的是,张士贵祖籍在晋地,后来的家乡在虢州,他的祖上还是北齐余孽,和关西人天然就隔着一层。

    而当时朝中内外,晋人正在受到强烈的排斥,这许多因由加在一起,张士贵自然不会好了,兵权渐渐被太子心腹们削夺一空,待到李破大举南下的时候,潼关兵力猛然收缩了回来,就更用不上他这个河南土著了。

    所以,张士贵在潼关孤立无援,渐渐为众人所轻,他本人对李建成也是不满日甚,尤其是刘文静被诛之事,让他对太子一系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这个时候,还是秦王李世民拉了他一把,调其为秦王府左监门将,为驻守于黄河沿岸的大军运送粮草。

    转了一圈,张士贵又干起了老本行,从一个河南大寇成了运粮官儿,这样巨大的落差,他心中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依他的性格,对李世民也是不太满意。

    他的性情确实和刘文静比较相像,心胸不很宽广,自高自傲,很容易便心生不满,只是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张士贵吃了亏会长记性,没刘文静那么猖狂。

第623章失望

    这样说来,张士贵在唐军中受到孤立和排挤几乎是必然的,他既非太子一系,又不是秦王府中人,甚至没有受到过李渊的召见。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四面不靠的结果就是,谁也不拿他当自己人来看。

    说起派系来,很多人不愿听,可事实上则是,派系无所不在,尤其是军中,别说李唐治下世阀横行的地方,就算是李破麾下,派系之争也是由来已久,只是他起兵的过程和别人大异,所以派系之争并不严重而已。

    而在李唐,那就不用说了,储位之争,旧有的门阀体系和新晋的功臣集团之间的争斗,关西世阀和蜀中,晋地人们的碰撞……

    如此种种,都造就了无数的派系出来,稍微弱点的都没说话的机会,像张伦曾经就是晋人派系中的一员,蹉跎来去,立下的战功不少,却几乎没人愿意提拔于他,除了家世的缘故之外,其实就是派系实力太弱的原因。

    像张士贵孤家寡人一个,能活到现在,只能说是幸运值不错,像当初李渊南下时,李秀宁,李神通等人麾下的关中流寇们,如今大半儿就都已化作尘土,在各个战场上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张士贵的境遇其实也来到了谷底,他不再能作为李唐向导,驰骋河南,晋地,河北等处,立下军功无数,和徐世绩,程知节等人一样,又凭着比别人活的够久而位列公侯。

    之所以现在还能坐在这里,与众人商议军情,不是因为旁的什么,而是因为他的部下在潼关守军中占据了一定比例,而且他本人能骑善射,在军中向有勇名。

    所以如今以秦王府左监门将的尴尬身份敬陪末座,而他身上本就没什么实职,这下正是名副其实。

    此时李建成高居于上,众人列于两侧,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李建成频频颔首,略加点评,必能让说话之人兴高采烈,如沐春风。

    和当年在涿郡时相比,年过而立的李建成自然是不一样了,他和他的父亲确实越来越像,长眉细眼,开合之间,神采斐然,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蕴含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而太子宽厚仁爱之名,早已播于朝野内外。

    换句话说,在人们眼中,太子并非一个严厉方正的人,他很愿意听取人们的建言,就算不合他的心意,也没关系,很多人却因此而受奖赏,于是善纳人言的形象渐渐深入人心。

    而在李渊南下的过程中,李建成结纳豪杰,托以心腹,向以至诚著称,待李渊称帝,李建成随即入主东宫。

    在众多长安门阀之间,长袖善舞,手腕娴熟,如鱼得水,作为李渊儿子当中的两面旗帜,秦王府的犀利和东宫的内敛温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比之下,长安门阀中人显然更愿意亲近于东宫,而非是常年领兵在外,声名日盛的秦王。

    时至今日,东宫在和秦王府的争斗中终于夺取到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他那个要强而又百折不挠的弟弟犯下了大错,他竟然斩杀了独孤氏的阀主,这在李建成看来,简直是最为愚蠢的作为。

    因为这些年来,他随父亲内外辗转,又作为长安门阀中的一员,早已深知,门阀可制,可驱,可抚,可结,却不可用强的道理。

    就像他们李氏一族,从来不得皇帝欢喜,却还是能绵延至今,趁势而起就是明证。

    于是,秦王府几乎一败涂地,也再次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没错的,而没有那个弟弟在身旁掣肘,李建成甚至觉得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透着新鲜的味道。

    唯一有些遗憾的可能就是没能……好吧,宽厚仁慈的太子殿下每每想到这里,便会理智的打住,并告诫自己,毕竟是血脉至亲,如今这样就很好。

    等他登上皇位,那个桀骜不驯的弟弟自然便是他的臣子,削平天下,开疆拓土都还用得上呢。

    现在,王世充来得其时,如今河南是个什么样子,身在潼关,又接纳了那么多的东都逃人的他自然很清楚。

    所以,王世充并没有放在他的眼里,若非李定安在侧,此时东都早已在他手中了也说不定呢。

    此时他认真的听着部下们说的话语,这是他养成的很好的一个习惯,不管谁在他耳边进言,他听的都很认真,并能做出合适的回应。

    这无疑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上位者必备的优良品质,独断专行的人是很威风,可往往却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但话说回来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善纳人言的另一面,可能就是优柔寡断,因为听得进去别人的言语,便需要作出选择,性情稍弱的人便会迷失于众多的选择之中,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

    李建成一直以来,做的还不错,可不得不说,在这个上面比起在连续到来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李世民来,他完全落于了下风。

    常年手握兵权的李世民同样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做出判断却非常快,有些时候甚至于有着不惜一切的决绝。

    这是常年混迹于门阀子弟当中,擅长左右逢源的太子李建成所做不到的,他心里的顾忌太多,想的也就更多,于是他的反应必然要慢上很多。

    这是他能一直压制李世民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是造成李世民坐大的根源所在,换句话说,他没有李世民那么凶狠。

    就像是到了如今这个局面,他还在念着兄弟情谊,父皇的态度,以及众多的牵连而不愿将事情做绝,这要是换了李世民,情形几乎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一得一失之间,其实很难说清李建成这会做的对与不对,因为最终看的还是一个结果,在结果未曾显露之前,又有谁能笃定这会李建成做的是错的呢?

    而在如何应对王世充来攻的战略上,别看李建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可他心中却已有了犹豫。

    因为他需要军功,所以守住潼关只能说差强人意,那根本显不出太子的本事,只有大败王世充,才能让李建成善战之名传于天下。

    换句话说,在李建成看来,击败王世充不难,王世充缺粮,也必不耐久战,只需守住潼关,待得敌军粮尽,其部自乱,到时衔尾追杀,定能建功。

    众人所说,大多也都是这个意思。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没有多大缺点的战略,同样也就意味着平庸,因为战果很难预料。

    王世充只要感到力不能支,很可能就此退兵而去,追上去能建功几何?谁人能料的准?王世充兵力雄厚,说不定还能反咬一口……

    好吧,李建成想的确实很多,也很周全,所以犹豫随之而来,正面相抗,很可能是一场大胜,暂避锋芒的话,就算不能全胜却也很很是稳妥,因为潼关太重要了,根本不容许他有所失误,让潼关处于险境之中。

    说话的人越多,李建成的犹豫越少,只因众人多数都在建议固守以待战机,李建成虽说有所失望,可渐渐的也觉得这么做应是不错。

    只是突然间,众将末尾处有人愤然而起,大声道:“王世充此贼,祸乱河南,天下愤慨,今远来攻我,实自取死路也,有此良机在前,奈何众人怯懦,欲自守以待来敌?岂非让天下豪杰耻笑我等无能?”

    “末将以为,当趁其疲惫,内里不靖之机,迎头而击之,定能奏功,一战而定河南。”

    “殿下,壮我军威,扬我名号,在此一举,若能一战而陷东都,定能让天下豪杰望风而降……如此良机,千载难寻,此战,末将愿为先驱,为殿下斩将夺旗,虽死无憾。”

    张士贵重重锤击着胸膛,好像要将所有的闷气都给锤出来一般。

    可换来的却只是众人侧目,一片沉默而已,而当人们看清说话的是那个河南贼,很多人目光中便带了些鄙夷,有的更是笑出了声。

    张士贵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东都之中,力请随军征战辽东的时候,那时同僚,上官看向他的目光可不就和此时一般无二?

    这些都和一根根鞭子一样,抽打在张士贵的心上,让他感觉无比羞辱,直想拔刀斩了这些混账。

    实际上,也不怪旁人不喜欢他,这人说话有些得罪人,你说事归说事,你嘴里的怯懦指的是谁呢?

    其实张士贵已经改了许多了,按照他当年的心性,一开口准保能将一屋子的人都得罪个遍,现下年过而立的他,已经算是“温良”之人了呢。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需要一个很宽大的舞台才能人尽其用,可如今他自己就将路越走越窄,就更被说发挥才能了。

    李建成听到有人说话,慷慨激昂之处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合了他另一半心思,不由振奋了一下,抬眼看去,说话的人却是张士贵,顿时大失所望。

    秦王府的人,刘文静旧部这都不算,李建成的品性确实宽厚,愿意接纳那些有才能而又愿意转换门厅的人,可张士贵这些年在潼关,却一直没有任何投效之意,前些时还接了秦王府左监门将的职位,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第624章定策

    “张将军骁勇善战众人皆知,或欲临阵,以张将军为前驱,倒也不错……呵呵,谁让我等皆乃怯懦之人呢?”

    能这么当面阴阳怪气讥讽张士贵的不会有别人,正是虎贲郎将吕成大,他和张士贵的恩怨由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只因为当时吕成大乃屈突通部下,曾进兵河南剿匪,在虢州被张士贵率军击败,吕成大的两个侄儿,一个儿子,皆殁于是役,回到潼关,吕成大自己也差点掉了脑袋。

    这样的仇恨,几乎无法化解,现在张士贵是没牙的老虎,他自然想做一做打虎英雄,其实若非张士贵在河南有着名声,太子李建成要想进兵河南,还用得着张士贵,不然的话,他早就砍了这个该死的河南贼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岂能以一腔义勇而鲁莽行事?你是哪个,军议之上,口出狂言,欲误太子乎?还不给我退下……”

    这次说话的自然是东宫舍人李纲了,他刚到潼关没两天,以前也在一直在长安任职,张士贵的名字只能说是略有耳闻,却根本不认得。

    此时义正辞严斥责于张士贵,那叫个理所当然,只不过熟悉李纲性格的人都明白,这里面实是有着维护之意,不欲让众人群起而攻之。

    李纲这人是有眼力的,众人相斥者,非为狂妄之辈,庸懦之才,便为才能之士,稍稍维护,再行察之,便无疑惑。

    这是正经的用人之道,可以说,两朝皇帝都用李纲来教导太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张士贵不管这些,只力请道:“欲建殊功,必具胆略,潼关将士枕戈待旦,欲为殿下效死,王世充多行不义之举,众人离心,今我以精锐之军而对乌合之众,若能一举溃之,定能南压萧铣,北制李定安,此帝王之事业也……”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固守以待敌军粮尽,拖延时日,其中或许有变,李定安,萧铣皆虎视在侧,极易为二人所乘,即便王世充败走,多数也能退守洛阳与我相据,而我却不能全力攻之,如何能靖全功?”

    “殿下若有疑虑,末将只愿得三千骑,为大军前驱,不斩王世充,殿下可斩武安之头,以正军法。”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很多人已是耸然动容,即便他们对张士贵毫无好感,可还是暗自钦佩此人之胆气……忠诚。

    自古以来,有很多豪杰之士拼却身家性命,一战而定乾坤的故事,张士贵会是其中之一吗?

    张士贵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虽然说话的人不对,可他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说中了李建成的心事。

    秦王挟大破薛仁杲之威而晋天策上将,几乎与东宫并立,而今他若能破王世充于潼关之外,必然会让他的太子之位更加不可动摇,父皇和朝中的一些人……也不会每到危急关头,便想着秦王如何如何。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只要他适时领兵出关……

    想到这里,李建成又犹豫了,有险关而不守,却出关与大敌浪战于野,他所承受的风险会非常大,一旦战事拖延下来该怎么办?有所失利又该如何?

    他想的确实很多,这让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可当着众人之面,他不会有所表露,拍了拍桌案,笑曰:“张将军忠心难得,志气可嘉,既然如此,便以张将军为马军……副总管,领三千骑如何?”

    得了好处的张士贵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捶胸致谢,可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已是充满了失望,也是多年的教训使然,让他还能将笑容挂在脸上罢了。

    可以说,李建成说的话令他大失所望,他可不是一个标准的武夫,自小他便读过很多书,考个进士可能不太容易,可要是拿到军中来,他的才学绝对是一等一的。

    在这一点上,他和刘文静一样,心高气傲是有所仗持的原因,并非是毫无来由的狂妄。

    所以听话知音,他便明白,自己的一番话应该是白说了……

    潼关上下,能征惯战的将领没有几个,更可笑的是,满屋子的将军,都位列公侯,可当年这里大部分的人却都是逃人之属。

    换句话说,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逃避辽东兵役的家伙,投效李渊之后,又随在太子李建成身边驻守于潼关,除了剿除匪患还经历过一些战事之外,竟然没几个人经过大的阵仗。

    倒是桑显和,吕成大等人曾随屈突通平杨玄感之乱,又在李渊南下的时候跟其战于河东,部下多为隋末官兵,很有战斗力。

    像这样的兵员构成,若要采纳张士贵的建议,是需要有一位英明果决的统帅的,你自己犹犹豫豫,不敢当场决断,战时怎能收众志成城,一力向前之效?

    若不能一鼓而溃王世充,那出关作战就是找死,河南军旅最擅长什么张士贵清楚的很,越是陷入乱战,河南军旅的战力越强,再有李定安,萧铣窥伺于侧……

    好吧,张士贵觉着,李建成这样的人在危急关头靠不住,在如今这样一个时节,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成得了什么大事?

    三千骑,若无大军在后,一同向前冲杀,我领着这三千人去送死吗?

    至此,张士贵是心灰意冷,再不愿多说一个字出来了。

    军议过后,张士贵转头就走了,也没什么人在意他,还都想着能被太子单独召见,好多说一说自己心中所想。

    倒是李纲还想寻方才那个大胆进言的末将谈谈,只是看了一圈,张士贵却已不见踪影,遂也作罢,毕竟他也刚来潼关不久,大战在即,他需要熟悉潼关的上上下下,和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家伙走的太近,很容易招至非议。

    而回到后宅的李建成不出意料的又在书房所在开起了小会,这时他身边的就都是东宫部属了。

    除了东宫舍人李纲外,还有东宫左卫骠骑,检校左率韦挺,车骑将军谢叔方,虎贲郎将任璨,东宫洗马魏征几个。

    根本不出张士贵所料,东宫心腹们底气不足之下,更偏向于守城,倒是谢叔方,任璨两人主张趁王世充远来,立足未稳之时,先战上一场,试探一下。

    根本没人有大举出关之意,李建成虽有不甘,却也觉得,如此也好,冒然出击,承受的风险太大,不若择机与王世充战于潼关之下,当能建功。

    其实王世充挺悲催的,自以为天下独尊,可到了今时今日,别人看他都和待宰羔羊无异,区别只在于怎么下刀合适而已。

    而张士贵所想几乎无一不中,东宫心腹们劝服李建成的理由就是几个,王世充兵力雄厚,不能轻取,之外潼关守军多数未经多少战阵,临阵恐有失措,最后一个就是怕为萧铣,李定安所乘。

    说的都有道理,可他们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点,乱糟糟的河南军旅,军心不齐,士气不振,粮草匮乏,很有可能一击而中,速战速决之下,旁人又有多少机会来趁火打劫?

    这是打开局面的天赐良机,甚至可以说是自李渊称帝之后,出现的最好的一个机会,同时也将是颓势渐显的李唐的一剂良药,其意义甚至超过了当初李世民大破薛仁杲一战。

    有了这许多的好处,若无奋力一搏之心,又谈什么削平天下?换了李世民和李破,情形肯定会大不相同。

    可坐镇潼关的是善纳人言的李建成,战略战术上也就完全不同了,他更为保守,是个合格的皇位继承者,却和名将之称无缘,能取敢弃和他从来不沾边。

    到了六月中,王世充起兵的时候,潼关上下制定的战略大体已定,此时从李建成往下,都还有些庆幸,他们做好了准备,因为王世充起兵时号称五十万众,而实际上,五十万人肯定没有那么多,可二三十万却还是有的。

    只前锋便有五万人,和潼关守军的兵力都差不多了。

    此时,萧铣已在南阳等处聚集了不少兵马,黄河北岸的晋地更不得了,从六月初便开始大量兴建营寨,当唐军全部龟缩回潼关,他们便在风陵渡口处建起了浮桥。

    风陵渡是黄河之上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渡口,没有之一。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这就是后人形容风陵渡口的诗句,很美,却无法改变他在残酷的战争中所处的地位。

    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水流一下减缓了下来,两岸最狭窄处,也就是风陵渡口所在,也就距离七八百步,还有一段时间的结冰期,是最容易横渡黄河的地方。

    这里和上党,长平可不一样,连通南北,横接秦晋,在正经的兵家必争之所在。

    别说李破在北岸要设下营寨驻防,李唐在风陵渡也一直驻有守军,只是王世充大举西来,风陵渡一时间对李破敞开了怀抱。

    机会不太好,却很难得,于是两条浮桥也就慢慢出现在了黄河水面之上,晃晃当当的看着有点不牢靠,于是李破命人加紧造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201/ 第一时间欣赏北雄最新章节! 作者:河边草所写的《北雄》为转载作品,北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北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北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北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北雄介绍: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 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 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 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 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和一股满不在乎的劲头,一头扎进了这乱世漩涡之中。北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北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北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