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崛起TXT下载寒门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寒门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朱郎才尽     寒门崛起txt下载     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王姨的提醒

    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晚上朱平安又回府上教育孩子。

    第二天天不亮,朱平安揉着腰从屋里走出,两腿微微打着摆子。

    没办法,朱平安太重视教育了,昨晚教育了一通,一大早睁开眼睛又教育了孩子一通……

    由于教育孩子耽搁了不少时间,朱平安匆匆吃了一个包子,连海参小米粥都来不及喝,就戴上官帽,随手又拿了两个包子揣怀里准备路上吃,然后便打起帘子出门去外院牵马

    回浙军大营。

    李姝听到动静,也顾不得梳洗了,从屋里追出来,只看到朱平安穿过庭院的背影,听到丫头说朱平安只吃了两个包子,连海参小米粥都没来得及喝就走了,禁不住追到门口,

    倚门挥手娇嗔了起来,“朱哥哥,朱哥哥,你喝碗参粥再走啊……”

    “来不及了,三个肉包子也足够了。”朱平安的声音远远的传来,伸手摆了摆,头也不回的穿过垂花门,进入了外院。

    “你这人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自己身体。”李姝跺脚娇噢不已。

    看到朱平安的身影消失在垂花门,李姝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转身对琴儿分咐道,“琴儿,你记得分咐厨房,从明个儿起,提前把粥盛出来,放的温温的正合适大口喝,直温着,免得朱哥哥嫌热来不及用。”

    “是小姐。”琴儿连连点头。

    由于李姝还没洗漱完,复又在琴儿、画儿的服侍下去洗漱。

    啊?还没洗漱就这么红润有光泽?还真是个吸人精血的狐媚子,吸的书呆子走路都打摆子了……

    餐桌旁,一脸熬夜相的妖女若男看着面带桃花、皮肤光滑、明艳动人、如披晨露蜜桃的李姝,禁不住在心里面唾弃这对不知羞的狗男女。

    昨天晚上她赖在了画儿厢房,想着厢房不是耳房,距离李姝和朱平安卧房远一些,应该无碍。

    结果,万万没想到,低估了自己听力,高估了两个狗男女的廉耻,主卧里的翻云覆雨,她倒是听了个七七八八,害的她一夜未眠。

    好不容易樵到一大早,终于困得睁不开眼,想着终于可以补一觉了,结果气人的事发生了,主卧里面又开始翻云覆雨了,那抵死缠绵的声音顿时将她的瞌睡虫全都惊走了,书

    呆子这个浑蛋昨晚吃什么了,也不怕被吸干啊,就不能让人睡一觉吗?!

    这个浑蛋!

    原先以为你是不近女色的和尚,没想到是个披着袈裟的色痞!

    刘大刀等人早就在外院牵马等着了,他们早就吃过早饭了,朱平安笑着与他们打了一个招呼,一行人便翻身上马,直奔浙军大营。

    进了大营,朱平安在军营巡视,巡视到装备营的时候,远远的就听到了有节奏的打铁的声音。

    装备营选了一处场地,夯实地面,铺上青砖,又搭了一个四面通风的高大棚子,上面铺了防雨防火的毡布,棚子底下是一溜的铁炉。

    除了欧上戈和张鸿在沉迷研究火药、火器之中,其余的匠师和学徒都在开炉打造棉甲内衬铁片。

    铁匠还有学徒全都赤膊上阵,两两搭配,一人抡大锤敲。一人轮小锤点。一大一小,一敲一点,声色分明,节奏感强,仿佛dj奏响了一首旋律。

    敲点一阵后,便用铁钳夹着放入冷水中淬火,淬火后再度回炉继续烧,然后大锤小锤继续敲点,然后再放入冷水淬火,再回炉……

    几次三番之后,一个棉甲铁片就逐渐成型了。

    后勤营的兵士则负责在灶膛前推拉风箱,呼哧呼哧,炉膛像是火焰山一样,炽热的火苗烧的极旺,似乎都要变成白色了。

    有后勤营的兵士拉风箱,解放了铁匠和学徒的双手,使得打造铁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棉甲内衬铁片打造的又快又好又多。

    寒冬腊月里,众人挥汗如雨的场面,令朱平安不胜满意和欣喜。

    校场上一众浙军正在操练,老兵暂时充任教官,带新兵操练。

    立正稍息正步走队列操练、旗语操练、持枪瞄准操练,操练间隙的拉歌比赛等等,系数倾囊相授,新兵对浙军的操练感到新奇,这些操练项目跟他们之前了解的卫所兵的操练

    截然不同。

    “你们懂个屁,咋们大人定下的队列操练,可是大有学问的。知道什么是'将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吗,队列操练是你们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一是塑造整齐划一,保持阵型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手;二是培养你们服从命令、令行禁上、坚忍不拔的作风……”

    “什么唱歌无用,你们懂个鸡儿,这是军歌,听过四面楚歌的故事吗,军歌唱得好能低千军万马……”

    老兵面对新兵的疑问,将朱平安当初的训话搬了出来,狠狠的教训了新兵一通,令新兵心悦诚服,本就天性服从命令的他们,理解了原因后,操练起来更是认真,动作也都做到位,操练起来一点也不要滑头,更别说偷懒了,没有一个偷懒。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这歌词说的不就是我们吗,我们就是从老百姓中来的啊……

    一众新兵听到军歌后,感同身受,唱起军歌来,更是用生命在唱,除了一开始不太熟悉词有些磕绊外,等唱了几遍熟悉了歌词后,那叫一个军歌嘹亮。

    这认真劲儿,令一众老兵大为佩服,也令朱平安大为满意。

    朱府。

    沐浴后梳洗后的李姝,用了一碗雪梨燕窝粥,吃了一个包子,吃了一半觉的肚子有些不舒服,忙念人将王姨叫来。

    王姨匆忙赶来,与李姝诊脉,诊脉后放下心来,微笑着安慰道:

    “小姐,不用担心,小公子都好着呢。有些稍微着凉而已,用一碗热汤就好。”

    听了宝宝无碍,李姝等人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小姐,现在胎儿已经有七个月了,属于孕后期了,小公子长的快,胞官敏感,应尽量避免房事,不然有羊水破了的风险,容易早产。”王姨犹豫了一下,小声的对李姝提醒道。

    李姝闻言,不由羞红了脸蛋,面红耳赤的点了点头,“谢谢王姨提醒。”

    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妖女若男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本官岂贪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便是寒冬腊月,这瓜州渡口的景色竟然也如此绝美,如诗如画,天空地阔,江水滔滔,丛林尽染,斑斓缤纷,怪不得能留下这么多传唱千年的大美诗篇。”

    赵文华坐在画舫上露台上,一手持一杯花雕酒,一手指点着瓜州渡口的芦苇、枫林、滩涂,指点江山一样点评道。

    他面前置一桌案,上面摆着琳琅满目的酒菜,居中是一个炭火炉,炭火炉上一片片上好牛肉,一个肤白貌美、衣着暴露的扬州瘦马正在翻烤牛肉。

    两个同样衣着露肉的扬州瘦马正为他捏肩,膝下也有两个同样的扬州瘦马一左一右跪着,将赵文华的两条大腿抱在怀中,纤纤玉手轻揉慢捏。

    虽是寒冬,可是几个扬州瘦马穿着暴露,却恍若不觉冷一样,笑的甜美。

    “赵大人不愧是严阁老的左膀右臂,一语道破瓜州诗景奥秘,景养诗,诗成景,景诗相辅相成,惭愧,惭愧,下官在扬州为政五年,这瓜州渡口不知来了多少次了,却未能看破个中玄机,真的是自愧不如也。”

    扬州知府吴卓龙恭敬的站在赵文华下首位置,微屈着腰,一脸恭维的道。

    他脸上的笑容,比之扬州瘦马,亦不逞多让。

    “呵呵,吴知府不知瓜州真面目,只缘身在瓜州中啊。赵文华笑着说道。

    “大人所言极是。”吴卓龙跟着陪笑。

    “本言莅临的消息可是传到应天了?”赵文华罢杯一杯花雕酒,向吴卓龙问道。

    “回大人,下官昨日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应天通禀了,叮嘱他们一人双马连夜赶路,沿途在驿站亦是换乘双马,应天各大衙门今早就该收到信了,这会估计正通知外地五品及以上官员赶往应天,恭候大人大驾。”

    吴卓龙遨功似的回道。

    “很好,吴知府办事妥当,能力出众,待到本官回京,定向义父鼎力推荐吴大人。”

    赵文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口许诺道。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举荐之恩,大人不是下官父母,却胜似下官父母。”

    吴卓龙闻言欣喜若狂,一躬到底,连连向赵文华道谢不已,将赵文华比作了他的再生父母。

    几个画舫上服侍的扬州瘦马看到躬身撅着屁股句赵文华表志的吴草龙,禁不住向下扯了扯樱唇,心中讥讽不已,觉得主宰她们一切、高高在上的扬州知府,跟她们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多少回了,享用她们的感客,喜欢在享用她们的时候,让她们喊爹爹。没想到,吴知府也喊人父母。

    咯咯,吴和府跪地撅臀喊减人父母的样子,跟她们当初撅着屁股服特恩客时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要是说起来,她们比之吴知府还多了一份骄傲呢,吴知府这是自甘堕落,至少她们还是被迫的呢。

    “哪里哪里,吴知府言重了,本官自领了皇差离京南下以来,这心中有一本账,途径各地官员贤否能否,我都记在心中呢,得蒙义父推荐,身负皇差要务,必须得举贤任能,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和义父的信任才行。”

    赵文华一本正经的说道。

    账?!

    吴知府听到赵文华提到他心里有一本账,沿途各地官员贤否熊否都在心中记着……顿时心思百转千回,赵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各地官员都在账上呢,那自己昨晚自己献了一千两银子,想要谋京城的缺,怕是分量有些不够啊。

    沿途这么多官员,比自己献银多的,怕是有不少,机会难得,拼了。

    想到这,吴知府一咬牙,复又从怀里取出一叠银票,每张都是一百两面额,足足有十张,共计一千两,躬着身子,双手捧着银票进献给赵文华。

    吴知府言谦词恭的说道:“赵大人远来辛苦,这是下官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大人万勿嫌弃。”

    “吴知府你这是做什么,打住,打住......”赵文华笑了笑,并没有接银票。

    吴知府弯着腰,愣在了原地,我这是在做梦吗,赵文华竟然改性子,不收银子了?昨天收我银子不是收的起劲吗?怎么今日却不收了呢?

    难道是嫌少不成?!

    那他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这可是足足一千两银子呢,便是献给严阁老也够格了啊。

    还是说觉得不够隐秘?昨日是晚上献的,今日是白天,赵大人觉的不够隐秘?

    想到这,吴知府觉的找到原因了,遂轻声道,“大人放心,这画舫上都是自己人,这些瘦马的卖身契都在下官手里,大人尽可放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了,且今日过后,此事下官也会烂在心中。”

    “咳咳,吴知府何出此言呢,本官岂是贪财之人。本官一心报国,视金银为粪土,肩负祭海重任,身家财产都变卖了用来采买祭海之祭品了,又岂会贪图赵大人的银子呢。”赵文华摇了摇头,咳嗽了一声,一脸正义凛然的说道。

    视金银为粪土?

    是你吗?

    吴知府先是愕然,愣了一秒后,顿时恍然大悟,连忙上前一步,装模作样的自打了嘴巴一下,改口说道,“你看下官这张嘴,真是话都说不清楚,赵大人视金银为粪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下官又岂会触大人霉头。大人身负祭海皇差,而祭海事关我大明东南江山稳定,下官不才,也愿为祭海贡献一分绵薄之力,一点小小心意,以助采买祭海之物,还望大人以皇差为重,万勿推辞。”

    “嗯,吴知府有心助力祭海,这是稳定江山社稷,造福大明千千万万百姓的事情,本官又岂会不成全呢。”赵文华笑着赞许的说道,然后拍了拍吴知府的肩膀,一脸认真的许诺道,“吴知府心系家国百姓,识大体明事理,真真不错,本官回京后定优先向义父推荐,绝无虚言。”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吴知府知道事情这下稳了,高兴不已,连连道谢。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棉甲已成

    有了装备营之后,浙军的棉甲制作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装备营的匠师自不用说,便是学徒也比浙军之前从附近聘请的铁匠技术纯熟精湛的多。

    在装备营加入后第三日,一百套复合棉甲便已经制作完毕并组装完成了。

    刘金匠师特意请朱平安验收先期出品一百幅的棉甲。

    “这么快就组装了一百幅棉甲,不会为了追求速度,降低了对质量的要求吧?”

    朱平安惊喜之余,不放心的问道。

    “请大人放心,每一片甲片、每一件甲身都有匠师独家印记,质量决无问题。我们也都进行了初步验证,质量绝无问题,都是上好的棉甲。”

    刘金匠师打包票道,对棉甲质量非常有底气,因为他们已经初步验证过了。

    “好!带我去看看你们的成果。”朱平安欣喜道。

    “请大人跟我来。”

    刘金匠师兴奋的在前面引路,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些时日他们在浙军的待遇很高,匠师享受营长待遇,学徒都享受哨长待遇。

    不少将士有意见,虽然上次朱平安给他们站台说话,将士们的意见少了很多,可是还是有的。

    他们匠师还有学徒都鼓着一口气,想要做出让人信服的成绩来,用成绩说话。

    朱平安随着刘金匠师一路前行,到了装备营,就看到了一百副组装好的棉甲套在了一百个草人上。一副棉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看上去威武不凡。

    棉甲确实比铁甲看上去更有型更上相!

    头盔是明军统一式样的,上面有短尖的盔尖,盔尖下有一层红缨,头盔前檐是凸出来的铁质帽檐,下雨的时候能够挡雨,也能遮挡一些流失,盔体也是棉铁复合的,盔下有护耳、护项、护颈,比铁甲遮挡面积大多了,可以看出护耳和护项还有护颈内部均暗置铁甲片,因为其上遍布铜钉。

    棉甲按照朱平安的设计,分为身甲、披膊、甲袖、前档、左档、甲裙、护心镜七大部分。

    甲身整体密密麻麻遍布铜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上去端是威武不凡。

    整个棉甲的颜色是黑铁色,看上去跟投名状里李连杰扮演的大哥的棉甲颜色差不多。

    “不错,跟我想象中的式样如出一辙。”朱平安上前摸了摸棉甲,对外面式样很是满意,至于质量嘛,朱平安扭头对跟着的刘大刀说道,“大刀,你试试棉甲的防护力如何。”

    “好嘞。”

    刘大刀咧嘴笑着抽出了腰刀,先是用了平常的力气,用力的向棉甲挥了一刀。

    说实话,他对棉甲好奇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朱平安让他大量采买棉花开始,他就对用棉花做出来的棉甲的防护力持怀疑态度了,虽说里面夹层有内衬铁片,可是铁片才多厚,一副铁甲能熔炼四五副棉甲的内衬铁片。

    两层压实的棉花,一层内衬铁片,这棉甲的防护力能有多少,刘大刀觉得自己这一刀能把棉甲砍透。

    铿!

    一声沉闷的声音之后,刘大刀吃惊的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自己一刀下去竟然只是在棉甲上留下了一道刀痕而已,连最外面棉甲都没有砍破,内衬铁片都没有碰到。虽说自己只是用了寻常力气,可是竟然只留下了一道刀痕,这棉甲的防护力比自己想象中高出太多了。

    朱平安也上前观看,用手指摸了摸刀痕,刀痕很浅,除了棉甲本身防御力不低外,棉甲上密密麻麻的铜钉,刘大刀这一刀刚好劈中了两颗铜钉,铜钉协助棉甲分担了部分劈砍承受,所以只留下了一道浅浅刀痕。

    “大刀,用全力试试。”朱平安对刘大刀说道。

    “好嘞公子,您站的稍远一些。”刘大刀用力的点了点头,请朱平安站远一些,以便他使出全力。

    朱平安从善如流,往后退了几步。

    刘大刀晃了晃脖子,发出噼啪响声,然后又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手,双腿扎好马步,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喝一声,全力向棉甲挥刀。

    铿!

    沉闷又夹杂着金铁交击声响起。

    刘大刀的嘴巴张的更大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棉甲。棉甲露出了一个深深的刀痕,比刚才那道刀痕深多了,不过也仅此而已,这一刀也未能砍穿棉甲,甚至都未能砍出里面的内衬铁片。

    自己有多大力气自己最清楚了,这一刀下去,便是一颗碗口小树也能砍断了。

    “这棉甲的防御力比铁甲也差不了多少啊。”刘大刀惊叹出声,满脸难以置信。

    “很好。”

    朱平安再度上前摸了摸刀痕,这一刀深了不少,不过棉甲的防御力属实不错。

    “大刀,二十步距离射一箭试试。”朱平安对刘大刀说道,测试下棉甲对弓箭的防御力。

    刘大刀应声领命,取出一张强弓,往后退了二十步距离,缓缓拉开弓弦,拉弓如满月。

    嗖!

    快准狠!

    刘大刀出身于猎户,箭法极其出色,松开手之后,嗖一声,羽箭如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咚”一声便射中了棉甲。

    然后。

    啪嗒掉了下来。

    朱平安等人上前查看,只见棉甲有一个小洞,用手拨弄了一下,露出了里面的内衬铁片,铁片只是有些内凹而已。

    “公子,没想到棉甲的防御力这么强,不是我自夸,二十步的距离,皮甲我能轻易射穿,这棉甲的防御力远超皮甲,几乎已经不低于铁甲了。”

    刘大刀赞叹道。

    朱平安点了点头,然后又道,“再试试火铳。”

    刘大刀取来一把火铳,从弹药壶里取出一个小油纸包弹药,用嘴咬开一个口子,将火药倒入火药池,然后扣好盖子,接着退后二十步,用火折子点着引火绳,将引火绳放在火绳夹上,瞄准远处的棉甲,按下扳机。

    “砰!”

    一声枪响,伴随着硝烟,远处的棉甲便已中弹,披着棉甲的稻草人都被打的往后俯仰。

    朱平安等人上前查看,刘大刀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个弹丸卡在了棉甲上,用匕首拨开弹丸,发现第一层棉层已破,铁片也深深凹陷,不过内层棉甲完好无损。

    “咝,这棉甲的防御力真是难以置信,二十步距离的火铳竟然防得住,便是铁甲也要被火铳击破,这棉甲对火铳的防御力比铁甲高太多了......”

    刘大刀吸了一口凉气,惊呼不已。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当众验证棉甲

    朱平安确定了棉甲质量过硬后,令人在将士们操练间隙将一百副棉甲全都拉到了校场上,接着又令人拉来了一百副铁甲,全部套在稻草人上。

    一百副棉甲以及一百副铁甲,就这样立在一众将士面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就是咱们浙军研制的棉甲吧,头盔、护颈、护心镜、护臂,嘿嘿,连裤裆都护住了,浑身布满了铜钉,连缝隙都没有,比铁甲护的周全啊,看上去也比铁甲威风啊。”

    “棉甲中看不中用吧,我听说咱们边军就有很多棉甲,不过棉甲毕竟是棉花做的,保暖肯定没得说,但是防护力不如铁甲吧。”

    “咱们大人拉来这么多棉甲还有铁甲是要干啥啊,是不是要赏赐给我们,嘿嘿,我这几天操练认真,哨长还夸我了,说不定我也能混一套呢。嗯,最好还是赏赐我一副铁甲吧,棉甲的防护总让人有些不放心。”

    看着摆在面前的两百副盔甲,一众浙军将士不明所以,不由低头小声嘀咕了起来。

    “诸位将士,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百副甲胄,其中一百副是棉甲,出自我军装备营之手,还有一百副乃是铁甲,是我军从兵部新领的甲胄。”

    朱平安指着摆在众人面前的甲胄,向一众浙军将士介绍道。

    “大人,摆出来这些甲胄做什么啊,是要赏赐给我们吗?”有人问道。

    “之所以摆出来这些甲胄,是为了当着大家的面,一起验证一下棉甲的防护能力。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今天,我们就溜溜看。”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没有跟众人打哑谜,直接道明了目的,揭晓了答案。

    “怎么验证?”

    一众将士好奇极了。

    “首先,各伍推一人出来,分散站在这两百副甲胄前。”朱平安下令道。

    很快,各伍便推出了一人,分散站在了甲胄前,由于人数不够两百人,还差了十人,朱平安又从将士中随机挑选了十人,每人站在一副甲胄前。

    “好,现在拔出你们的军刀,用你们最大的力气,砍向你们面前的甲胄。”

    朱平安下令道。

    “遵命!”两百人应声拔刀,用力的挥向了面前的甲胄,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砰砰砰......一阵沉闷交击声响起,然后便是一阵阵惊讶的声音,一众将士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棉甲,铁甲防住不意外,棉甲竟然也全都防住了。

    “好了,诸位将士都可上前一观。”朱平安说道。

    一众将士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上前仔细观看,然后惊讶声一阵接着一阵。

    “哎呦,这棉甲竟然没破......用那么大的劲儿挥刀,竟然只在棉甲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铁甲防住刀劈一点也不意外,可是没想到棉甲竟然也能防住刀劈。”

    一众浙军将士看到一百副棉甲全都防住了刀劈,不由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好,诸位将士请回吧。接下来,出来五百名箭术好的,在二十步外对准这两百副甲胄放箭。每人放三箭,直射、抛射,想怎么射就怎么射,看看这些甲胄能不能挡住弓箭。”

    朱平安又下令道。

    很快,五百名将士出列,退后了二十步,对着前面的甲胄开始放箭。

    嗖嗖嗖......

    一千支羽箭呼啸着攒射而来,不分棉甲还是铁甲,都被羽箭覆盖到了。

    固定靶又没有干扰,兵士们箭术都发挥不错,一千五百只箭绝大部分都命中了目标,差不多每个甲胄都中了五六箭。

    “好了,诸位将士都上前看看吧,看看铁甲还有棉甲防箭性能如何?”

    朱平安笑着说道。

    一众将士纷纷上前,穿梭在一件件甲胄前,仔细观看羽箭下的甲胄情况。

    铁甲坚固,羽箭没有射穿、射坏铁甲的,最多给十来副铁甲留下了一个深坑而已,不过铁甲下的稻草人却是有不少中箭的,面门中箭的就不说了,还有十多个穿着铁甲的稻草人脖子中箭,有七八个裆部中箭的,还有几个稻草人的锁甲缝隙中箭的......没办法,铁甲防护面积不足,而且铁甲组合部件之间的缝隙在所难免,这些空档就给了羽箭可趁之机。

    相对之下,棉甲的坚固程度,比之铁甲稍逊一些,一百副棉甲几乎都不是完好无损。

    有不少棉甲都被羽箭射出了一个眼,但也仅此而已,羽箭虽然在棉甲上留下了一个眼,并没有射穿棉甲,用手捅了捅,有些只是第一层棉层破了,露出了里面的内衬铁片,内衬铁片有些凹看而已,有些甚至第一层棉层都没有破。

    不过,没有一支羽箭射穿棉甲的。

    另外,棉甲下的稻草人相比铁甲下的稻草人来说,也要安全的多。一百副棉甲套着的稻草人,除了面门中箭的,没有一个脖颈中箭的,也没有裆部中箭的。

    至于棉甲缝隙,棉甲组合起来严密多了,几乎没有露在外的缝隙,所以也没有稻草人在棉甲缝隙中箭的。

    “哎呦,要说起来,这棉甲防箭的本事竟然比铁甲强不少,棉甲防护面大,脖子、裤裆啥的都护住了,还没有啥缝隙,披着铁甲的稻草人还有喉咙、裤裆、大腿中箭的,可是披着棉甲的稻草人就没有一个喉咙、裤裆、大腿中箭的。”

    “看来这棉甲也不是样子货啊,刀劈不破,箭射不穿,护的还严实,穿这么一套棉甲去上战场,就不用害怕刀劈箭射了,那不是多了好几条命啊。”

    “我掂量了掂量,这棉甲比铁甲至少轻一半以上,穿棉甲比穿铁甲轻便省力气,棉甲比铁甲柔软随身的多,也比铁甲灵活多了,在战场上能战大便宜。”

    “这么看来,这棉甲是既中看还中用,怪不得大人前段时间买那么多棉花。”

    一众浙军将士亲眼目睹、亲自验证、对比了棉甲和铁甲防箭性能,对棉甲的看法可以用刮目相看四个字来形容,从一开始的看不上棉甲到现在看中棉甲。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棉甲取信全军

    “接下来,再试试它们对钝器的防护能力。牵两头猪来,捆绑四肢,一头套上棉甲,一头套上铁甲。再来两人骑马持狼牙棒,招呼它们。”

    朱平安一声令下,两头大肥猪就被人扯着耳朵,拽着前腿,嗷嗷叫着拉到了校场上,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人捆绑了起来,一头被套上了棉甲,一头被套上了铁甲。

    接着,两个壮硕的浙兵翻身上马,反手拖着狼牙棒,用脚一夹马腹,开始驱马奔跑,为了提高马速,他们先围着校场跑了一圈,在第二圈马速提上来后,用力的挥起了手里的狼牙棒,狠狠的挥向套着盔甲的肥猪。

    高速奔跑的战马,沉重的狼牙棒,两头肥猪的命运可想而知......

    一众浙军将士禁不住从嘴角流出了同情的泪水,嘿嘿,可以加餐了。

    嘣!嘣!

    两声沉闷的锤击声响起后,一道刺耳的嗷嗷猪叫声连绵不绝的响起。

    “我去,不是吧,套着铁甲的猪一命呜呼了,套着棉甲的猪竟然没被当场锤死?!”

    一众浙军将士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看着校场上的两头肥猪。

    铁甲肥猪口鼻鲜血直冒,瘫在地上,一动不动,早就魂归西天成为食材了。

    棉甲肥猪虽然也是口鼻耳朵滋滋冒血,但是整头猪嗷嗷痛叫不止,疯狂的挣扎尥蹶子。

    这头猪没有毙命,甚至还没有丧失行动能力。

    朱平安令人将棉甲猪解开绳索,这头猪穿着棉甲像是一阵风一样,嗷嗷叫着逃出现场,一开始还跟喝醉了一样七扭八歪,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可很快就掌握平衡了,然后一骑绝尘,速度快的不像猪,留下了一道尘土飞扬,倏忽间就无影无踪了。

    “不是吧,套着棉甲的猪不仅没死在当场,竟然还挺过来了,这你能信?!要不是我亲眼所见,都不敢信。”

    “棉甲对钝器的防护竟然比铁甲强那么多,也是,那么多棉花呢,缓冲不少力道。”

    “在战场上穿着铁甲,被人轮这么一个狼牙棒,肯定五脏六腑都裂了,即便不死在当场,肯定也废了;可要是穿着棉甲,说不定还有反手之力呢。虽然肥猪比咱人皮糙肉厚抗揍了些,但也可见一斑了。”

    一众浙军将士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对棉甲防御钝器的性能赞赏不已。

    “接下来,再试试这两种盔甲对火铳的防护能力。倭寇除了俊刀座利外,火铳也时他们的一大利器,倭寇称之为铁炮。我们将来剿灭倭寇,与倭寇作战,少不得要面对倭寇的

    火铳。我们现在所用的火铳,与倭寇的铁炮几乎一样。现在试试它们能不能防住。”

    朱平安对一众浙军将士说道,测试一下棉甲和铁甲对火镜的防护性能。

    因为火铳威力比弓能大多了,为了节省成本,这次用了一副棉甲和一副铁甲做测试。

    很快,便选出了一百个火铳射术上佳的浙兵,令他们在二十步外发射火铳。

    明朝火铳的射程在百米左右,不过有效射程在五十米内,具备穿甲能力的射程在三十米以内,二十步的距离可以保证火铳的最佳威力。

    “预备!”

    刘大刀充任指挥,举起手喊道。

    一百个浙军火铳手在刘大刀话音一落,便熟练的从弹药壶里取出一小包火药,用嘴要开一个口子,将火药倒入火药池,扣好火药池盖子后,熟练的装好弹丸。

    接着,点燃火绳,将火绳放在火绳夹上,端起火铳,稳稳的瞄准远处的十套棉用及十套铁甲。按照命令,五个人瞄准一个铠甲。

    这一套动作,他们这段时间已经训练了无数次了,熟练的不能再熟练了。

    “放!”刘大才用力的一挥手。

    刘一刀一言令下后,一百个火铳手立马扣动扳机。“砰砰评……”

    一阵枪响,确烟弥漫,呛人的火药味开始飘散。

    虽然这个年代火铳的精度不高,但是距高近啊,一百个火铳手几乎都命中了目标,每副铠甲至少中了四枪,无一例外。

    “快看看咋样,能防住火铳不?“

    浙军将士道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二十副盔甲的状态,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

    见状,朱平女微微笑了笑,挥了挥手让众人近前观看。

    一众浙军将士早就迫不及待的拥上前。

    “咝,这火铳威力够厉害,铁甲都被射出来了好几个窟窿眼,前后都贯穿了,这要是人穿着,那不得是四五个透明窟隆啊。”

    “d(?д??)天啊,这棉甲竟然没有被射穿,弹丸卡在铁片子上了。”

    “这个也是,这个弹丸穿透了第一层棉层,虽然铁片也烂了一个眼,不过却跟第二层面层一起挡住了,这棉甲竞然能防住火器。”

    “这个铁甲挡住两个弹丸,却烂了三个窟窿眼,还是没防住……“

    “好家伙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火铳威力真大。每一副铁甲都被打烂了至少两三个窟隆眼……不过棉甲竟然都防住了,除了一副棉甲被烂了一个窟隆眼,其他棉甲没有被打穿的。”

    一众浙军将士被火铳的威力及棉甲的防护性能惊呆了,没想到火铳的威力这么大。

    原以为棉甲就是个样子货,没想到竟然比铁甲还靠谱。

    “这棉甲是棉花做的,要是下雨了,那岂不是得湿透了啊?“

    有人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然后瞬间引发了共鸣,一众将士都不由担心了起来。

    “取水来。”

    朱平安徽微笑了笑,吩咐道。

    很快便提来了一桶水,朱平安用瓢盛出来一瓢水,向着一套棉甲泼去。

    一瓢一瓢又一瓢,瓢泼大雨也不过如此了。

    朱平安连着泼了三瓢,然后换了一副棉甲又泼了三瓢,连着泼了五副棉甲。

    水泼到棉甲上,便哗哗流了下来,像是泼到了油毡上一样。

    “竟然还防雨?”

    一众浙军将士上前检查,发现棉甲几乎没湿,不由得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这棉甲就是个宝贝啊。”

    一众浙军无不为棉甲的优秀防护性能所惊叹,眼红的看着这一百套棉甲,想要拥有一副。

    “这种棉甲就是我们浙军的标配,人人都有一套。”

    朱平安的话引得一众浙军将士欢呼不已,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

    “这就是我们以后披的棉甲啊,刀剑无伤,弓箭可防,下雨不透,霉鬒不烂,鸟铳也不能打伤。刀光剑影、枪林弹雨、风里雨里,值得信赖。”

    “听到了吗,咱们人人都有一套啊。每个人都能披一套棉甲,想想就激动啊。”

    “那可不得激动啊,卫所只有三四成的披甲率,听说只有皇帝身边的御林军才能人人披甲呢,没想到咱们浙军也能人人披甲。这棉甲披上身,我感觉我能打五个没披甲的我......”

    “披上棉甲,战场上相当于多了五六条命,可不是一个能打五个嘛。空手的打不过拿兵器的,同样拿兵器的,穿衣服的打不过穿甲胄的,这是常识。若身上盔甲坚好,哪怕咱们技不如人,被他先戳砍中了也不怕,咱们有盔甲他伤不到我,咱们就是手艺拙,武艺笨,后戳砍到他,也能杀了他。”

    一众浙军将士兴奋的乐开了花,操练起来更有劲了,对上战场不仅不害怕,甚至还期待起来了,期待自己穿着棉甲大杀四方,杀得倭寇人头滚滚,立功受赏,光宗耀祖,迎娶村花,一年抱俩娃,走上人生巅峰。

    “小的拜见朱大人,总督大人有令,祭海钦差赵文华昨日已至扬州,不日就要抵达应天,请大人安排好军务后,启程赶赴应天,恭候钦差莅临。”

    一个插着令旗的传令兵策马到了浙军大营,经过通报后,来到朱平安面前,单膝下跪,双手奉上一封火漆公文,简洁概述了张经的公令。

    赵文华来了!

    朱平安听闻了这个消息,禁不住向下扯了扯嘴角,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历史上赵文华来江南祭海,留在了江南一两年时间,依靠强大的严党势力,将江南官场搅的天昏地暗一团糟,给了倭寇可趁之机,使得倭患愈演愈烈,直到胡宗宪上位,江南官场才稳定了下来,烈倭寇大业也才开始。

    赵文华就是一个挽屎棍,人菜瘾大,偏偏还喜欢插手军事,跟后世的微操大师一样。

    可惜,现在严党势力太大、能量太强,这个搅屎棍有强大严党支持,扔不掉,折不断……

    想到这就禁不住头痛。

    不过,事在人为,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有变数,况且还有自己这个来自未来的胡蝶在煽动翅膀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呢。

    想到这,朱平安复又充满了斗志,接过传令兵手中的公文,微笑着说道,“来使辛苦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说罢,朱平安将公文放在一边,亲手拎着茶壶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传令兵。

    “不用了,多谢大人好意,小的还要急着去通知其他大人。”传令兵婉拒道。

    “知道你们着急赶路,这壶茶不烫,温热正合适喝,喝了再出发也不迟。”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解释道。

    “多谢大人体恤。”

    传令兵闻言感动不已,平生很少遇见这种平易近人又为人考虑的大人物了。

    一路奔波,还真是口渴的紧,咕咚咕咚,一杯温热的乌龙茶入腹,像是久干逢甘霖,整个人都被滋润了,口渴顿消,浑身暖洋洋的,又充满了力气,满血复活。

    在传令兵喝茶的时候,朱平安打开公文,仔细看了一遍,公文内容也就是告知赵文华即将抵达的消息,不过更详细一些,赵文华的身份、肩负的钦差、抵达的大致时间、抵达的码头、下榻的衙门、需要到场恭候的官员范围等等。

    传令兵喝了茶之后,起身告辞,朱平安知道他还要去通传其他人,没有再挽留。

    胡宗宪来了。

    赵文华也要来了。

    江南越来越热闹了,那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就要拉开帷幕了。

    呵呵,有些兴奋了。

    朱平安将刘牧、若峰等几个营长叫来,对操练事宜交代了一番,勉励他们严加操练,尤其要着重火铳操练,虽然火铳不能做到人手一把,但是要做到人人都会用火铳;接着,朱平安又把几个匠师叫来,交代了一番棉甲事宜,然后带上刘大刀及十个亲卫先去了桃花集镇。

    赵文华至少要在明天下午才能抵达应天,所以今天还有时间陪陪李妹妹,嗯,晚上也还有时间教育教育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

    “朱哥哥回来了。”

    看到朱平安到来,李姝惊喜不已,平时朱平安都是到了晚饭点才会回来,今天还没到晚饭点呢。

    “明天一大早要去应天,祭海钦差赵文华即将莅临,召集所有五品以上官员接驾。”朱平安简单的解释道,这不涉及什么机密,没有隐瞒的必要。

    “应天啊......”

    李姝眼睛亮了,不过很快就又暗了,她的身体不适合长途跋涉了,肚子太大了。

    “我忙完公事,很快就会回来。”朱平安安慰道。

    “好吧。”李姝的情绪这才恢复了过来。

    “走吧,时间还早,我陪你散散步吧,听说多走走,对孕妇身体好。”

    朱平安拉着李姝的手,扶住李姝的腰,像是呵护世界上最珍贵的瓷器一样。

    “不用这么小心翼翼啦,大白天的让人看到了......”李姝俏脸红扑扑的,娇嗔道。

    “怕什么,都老夫老妻了。”

    朱平安不以为意,这点小场面在现代都不值一提,当街接吻什么的,也有些平常,除非......

    “厚脸皮......”李姝娇嗔,不过好像很受用,由朱平安扶着在院子里散步。

    夕阳即将西下,院子里栽种着四季常绿的花草树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平安扶着李姝在阳光下散步,画面很温馨,院子里看到这一幕的丫头、老妈子都结结实实的被塞了一嘴狗粮,当然她们对此都是极愿意的。

    “哎呀,一大清早就拉拉扯扯,羞不羞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妖女若男来找画儿,看到这一幕后,禁不住摩挲胳膊,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小声腹诽道。

    “多温馨啊,姑爷和小姐好恩爱啊。”画儿双手扶着小脸,感动的不行。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一生一世一双人

    散步,晚膳,烛火,纱帐,接着就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教育孩子环节了。

    “别,朱哥哥,不行,孩子挺乖的……”李姝伸着红酥手抵着朱平安,一脸娇羞的摇了摇头。

    “咳咳,百年大计,教育第一。孩子乖,也要教育教育,不然他们会骄傲的。”朱平安厚着脸皮上前,孩子乖就不用教育了吗,骄傲了怎么办。

    “不要朱哥哥,王姨说了后三个月是孕后期,孩子长得快,应尽量避免……避免教育孩子,不然有羊水破了的风险,容易早产。”李姝的红酥手抵着朱平安,面红耳赤的解释道。

    “啊,那还是别教育了,都怪我贪欢了,前几天还连着教育孩子……”

    朱平安闻言,慌忙停下手上的动作,想到前几日接连教育孩子,不由自责的说道。

    “没事朱哥哥,今儿王姨看了,孩子都好着呢,只是提醒我们以后尽量避免就好了。”

    李姝握住朱平安的双手,柔声宽慰道。

    朱平安听到都好着呢,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没有造成影响就好,若是因为自己贪欢而影响了李姝和宝宝,自己自割以明志都不足以谢罪。

    “朱哥哥,其实画儿今天有些不乖,今天服侍我沐浴。进浴室的时候先迈的左脚呢,你去教育教育她吧。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可以出孝女吧。”

    李姝凑到朱平安耳边,吐气如兰的声音让朱平安刚松的气又吸了进来。

    “什么嘛,瞎说什么呢。”朱平安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伸手摸了摸李姝的脑袋,柔乱她刚绑好长发,然后一把把她揽在怀里,无语的说道。

    “是真的,画儿没关系的,我早就定好给画儿开脸抬姨娘了。”李姝靠在朱平安怀里,一脸认真的说道。

    “李妹妹,这辈子,我们两个就够了,一生一世一双人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一直到白头。”朱平安握住李姝的手,同样一脸认真的说道。

    朱平安知道李姝说的是真心话,李姝是个醋坛子,容不得其她女生插足,不过对画儿却真的是例外,不然也不会让画儿做通房丫头,还让她随自己南下,抬画儿姨娘的说法,不是什么秘密,早就在府里传遍了。

    但是自己说的也是真心话。

    自己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心里完全是现代的爱情观。

    古代日子车马慢,书信很远,一生却不是只够爱一人,他们的爱情观是三妻四妾,三妻四妾在古人看来很正常,甚至是身份和地位的彰显体现……

    现代日子车快马快,书信秒传,却是只够爱一人,现代的爱情观是一夫一妻。

    朱平安的爱情观也是一夫一妻,多一个就是火车开到马路上——出轨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李姝默念了一句,一双桃花眼顿时雾气弥漫,然后用力的掐了朱平安一下,哭音噢道,“好好地,为什么要惹我哭……“

    “我哪里惹你了。”朱平安一头雾水,直男间道。

    “你就是惹我了。”李姝又掐了朱平安一下,掐的朱平安龇牙咧嘴求饶。

    李姝这才破涕为笑。

    “朱哥哥我说的是真的,没有考验你,画儿是真的没关系的,画儿自是跟其她人不一样,我是愿意的。”李姝在朱平安胸膛一圈一圈画着圆圈,软糯糯的娇声道。

    “我说的也是真的,我又不是满脑子都是那档子事,盖着棉被聊聊天,不亦乐乎。”朱平安再次揉了揉李姝的头发,不容拒绝的揽着李姝上榻安歇。

    年轻人血气方刚,一不小心就朝气蓬**来。

    “不是说盖着棉聊聊天吗?”李姝红着脸嗔道。

    “咳咳,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用理会,我们接着聊天就好。”朱平安咳嗽了一声,也盖不住老脸通红。

    “你......你还是去找画儿吧,憋坏了怎么办。”李姝伸手推朱平安。

    “咳咳,有句古话说得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愿意伸出援手吗?”

    朱平安握住李姝的手,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姝道。

    “什么援手?”

    李姝怔了一下,下一秒就面红耳赤的低啐不已,“你这个坏人,就会欺负人。”

    第二天天不亮,朱平安早早的起床,起床的动静,惊醒了李姝,朱平安俯身亲吻了李姝额头一下,低声道“时间还早着呢,你再睡一会”,然后下床洗漱,先行用了早膳,带着刘大刀等一行人出府,一路向应天而去。

    李姝随后又眯了一会,在画儿等人的服侍下起床洗漱,随后一起用早膳。

    画儿和琴儿给李姝布菜,荤素搭配的非常适宜。

    “好了,够了,这些就好了。”李姝微笑着说着,然后伸筷子从面前喜人的小青菜,一用筷子才察觉手腕酸痛的厉害,使不上力气,青菜夹到一半就掉了。

    “小姐,你没事吧。”画儿和琴儿担心的问道,然后不约而同道,“我去叫王姨过来看看。”

    “没事,没事,不用叫王姨来,我没事,只是手腕有些酸而已。”李姝面红耳赤的摇了摇头。

    都怪臭朱哥哥,想到昨晚,李姝就禁不住面红耳赤了起来,心里连连埋怨朱平安。

    “我看看,跌打损伤方面我也算行家。”餐桌上的妖女若男起身,自告奋勇的说道。

    “不用......”李姝婉拒。

    妖女若男的动作太快了,李姝婉拒的话还没说完呢,手腕就落在妖女若男手里了。

    妖女若男轻握李姝的手,看了看,然后轻按了一下,便很是权威的下了结论,“少夫人这是用手过度,肌理有些酸痛,歇上半天就好了。”

    说完,妖女若男就有些诧异的看向李姝,“用手过度?少夫人晚上还做手工吗?”

    “咳咳,朱哥哥昨晚腰疼,我帮着按了按,可能按得久,用手过度了吧。”

    李姝绣帕捂着小嘴道,一张俏脸通红,心里面又将朱平安埋怨了一万遍。

    “阿嚏......”

    正在赶往应天的路上,朱平安连着打了两个喷嚏,心道怎么回事,谁在念叨我吗。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书呆子肯定是又打肿脸充胖子,跟将士一块操练,把腰给累坏了。也不想想,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那能跟那群糙汉子一样。”

    妖女若男闻言,脑补了一番,自觉找到了朱平安腰疼的原因。

    因为浙军刚成军那会,朱平安就跟着将士一起操练过,有次回租的院子,累的龇牙咧嘴,嚷嚷着腰酸背痛,自己还嘲笑他百无一用是书生来着。

    当时也想过大发慈悲给他按按,不过看到画儿热脸贴了冷屁股,想要帮朱平安按摩,却被婉拒,她心高气傲,自然不会再去热脸贴朱平安的冷屁股。

    “或许是吧。”李姝俏脸通红,累肯定是累坏的,但却不是因为军中操练,而是前段时间教育孩子没有节制,之前在京城朱哥哥就因为没有节制常常腰疼,只是这些缘由却是说不出口的。

    “按摩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要是不懂手法技巧的话,事倍功半,白费力气还没有多少效果。少夫人养尊处优,肯定没有伺候人按摩的经验,所以才把手累酸了,估计也没有多少效果。”

    妖女若男挺了挺胸,一脸经验满满的说道,说到按摩她可是站起来了。

    末了,妖女若男扭捏了一下,自告奋勇道,“受少夫人这么长时间的厚待,若男无以为报。我家家传的按摩手法一绝,等书呆子回来,我勉为其难帮他按按好了,保管一按就好。”

    “咯咯咯……”

    李姝听到妖女若男自高奋勇,主动提出要帮朱平安按按,一双如水明眸扫了妖女若男一眼,禁不住绣帕捂住了小嘴,发出了一连串娇笑……

    呸!

    想什么美事!那是你能按的吗?!就知道你赖在朱哥哥身边居心不良!

    虽如此,但李姝脸上笑容依旧,轻轻摆了摆手,一副为妖女若男着想的说道,“咯咯咯,多谢若男姑娘美意,只是男女授受不清,不敢耽误影响了姑娘清誉。”

    “少夫人客气了,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什么清誉不清誉的,不在乎的。等书呆子回来了,我帮他按按,让画儿在一旁学,少夫人尊贵,到时候画儿就可以帮少夫人分忧解难了。”

    妖女若男不以为意的说道。

    “若男姑娘其心可嘉,只是昨晚朱哥哥已经被我按好了,没见早辰朱哥哥神清气爽的样子吗。只能多谢若男姑娘好意了。不过,若男姑娘可以教给画儿,以后朱哥哥再腰酸背痛,画儿就可以帮我分忧了。”

    李姝微笑着说道。

    还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分明是臭不要脸,哪是其心可嘉啊,分明是其心可诛!

    若非朱哥哥心里只有我一人,又意志坚定、志存高远,只凭她这臭不要脸的劲儿,死缠烂打赖在朱哥哥身边这么久,肯定被她这个面上装高冷实则臭不要脸的骚狐狸给勾引了……

    没事赖在朱哥哥身边作甚,还将一窝山贼都弄进军中助朱哥哥。

    居心不良!

    不安好心!

    李姝面上笑语盈盈,心里却是早就给妖女若男打上了居心不良的标签。

    用过早膳之后,李姝去书房翻阅《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边仔细翻阅,一边在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不一会的功夫,一张宣纸就快写满了梅花小楷。

    “小姐/少夫人,这是在做什么呢?”琴儿、画儿还有妖女若男也都跟着去了书房,看到李姝一边翻阅一边写写画画,不由好奇询问缘故。

    “哦,这是在给宝宝想名字啊。”

    李姝眯着眼睛说道,一双大眼睛弯成了月牙,月牙里盛满了幸福的琼浆。

    “想名字?这么多都是名字?”妖女若男捂住了小嘴,“书呆子不是状元郎吗?”

    言外之意是,朱平安是状元郎,起名字不是手到擒来吗,还用李姝想吗。

    “这些都是我觉得好的,留着备用,到时候再删选出几个男孩名字和女孩名字。”李姝微微笑了笑,轻声解释道,“朱哥哥是状元郎不假,不过状元郎也不是万能的,况且朱哥哥军务繁忙,我当然要为朱哥哥分忧了。而且我十月怀胎,给宝宝起名,也是理所应当。朱哥哥和我说好了,每个人都想几个备选名字,到时候从中选最好的两个名字作为宝宝的名字。”

    妖女若男不作声了,低头看向宣纸,看李姝备选的名字,“朱伊一......”

    伊一。

    妖女若男顿时陷入了思考,名从何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伊一”李姝微笑着看向妖女若男,“若男姑娘觉得如何?”

    原来是出自这里,妖女若男这才反应了过来,“少夫人起的自然是极好的。”

    欺负我读书少吗,妖女若男心中一万个不服。

    妖女若男皱眉苦思,忽地想到一首诗,眼睛顿时一亮,轻轻咳嗽了一声,上前道,“少夫人,朱如雪,如何?出自汉代才女卓文君的千古名篇《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不好,卓文君这首诗太窝囊了,渣男司马相如有两意,卓文君却只是相决绝,比弃妇怨妇强了一截,却也有限,只是拐外抹角口头谴责一二......”

    李姝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妖女若男,展颜一笑,红唇扬起一抹嫣然弧度,“若男姑娘,觉得朱风扬如何,出自汉代的另一首诗,名曰《有所思》: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妖女若男当场就被镇住了。

    好狠啊。

    遇到渣男变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还不算完,还要当风扬其灰......

    比卓文君果然高了不止一筹!

    “汉代有这首诗吗?”妖女若男良久才回过神,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当然有。”李姝点了点头。

    “谁作的?”妖女若男狐疑问道。

    “一个无名氏。”李姝微微笑了笑。

    无名氏?我看是你自己作的吧,妖女若男狐疑的看向李姝,越发以为然。

    越发视李姝如妲己、吕雉也。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倭患愈演愈烈

    阳光快马,一路加鞭,一个多时辰便到了应天城内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前。

    “大人您回来了。”

    衙门前值守的几个差役远远的看到朱平安一行,就一路小跑上前迎接,牵马坠蹬、鞍前马后的效劳,刘大刀等人也都跟着受到了特别优待。

    如今朱平安已经是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代副使了,去掉“代”字只是时间问题,地位不同往日,在衙门地位仅次于按察使,属于衙门的最高领导层了,衙门差役自然热情逢迎。

    这是人之常情。

    朱平安有些不太不习惯,却也理解。

    如前几次一样,朱平安先去拜访了张臬台,又去两个副使那打了一个照面。

    然后,楚雄、张楚峰等人便前来拜见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下官拜见上官是官场规则。

    楚雄还是跟往常一样亲热,不过多了几分恭敬,张楚峰则是有些心虚。

    看到朱平安待自己如往常一样,并未有明显敌意,张楚峰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之前,自己投靠严党,心有所恃,视朱平安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有排压针对之举,在当初朱平安示警应天倭患之际,自己多次奚落、嘲讽朱平安,还暗中串通应天兵部主事张翰、应天都察院知事刘庆,弹劾朱平安不懂兵事、造谣生事、哗众取宠、扰乱军心民心、破坏应夭稳定,要求问罪、罢免朱平安,万万没想到朱平安一语成谶,倭寇真的攻袭应天,朱平安还立下了灭倭大功,结果应天兵部主事张翰、应天都察院知事刘庆因为污蔑、构陷朱平安,都被贬到广西荒瘴之地当知县了。

    好在,自己当初串通张翰、刘庆弹劾朱平安的时候,考虑到跟朱平安同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人,联名弹劾的话,会被人觉得内卷、小人行径,有损形象,故而没有显名、联名弹劾,这才逃过了一劫,又花了一大笔银子封了张翰、刘庆的口,这才没有被爆出来。

    不然的话,朱平安升为副使,肯定会清算自己。

    天知道这些日子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胆战心惊,唯恐东窗事发被朱平安清算。

    不过,再过几日就好了,自己就不用胆战心惊了。

    因为赵文华赵大人马上就到了,自己的靠山来了,只要抱紧了赵大人的大腿,朱平安又算什么呢。

    压根不值一提!

    副使,呵呵,朱平安能做,我张楚峰一样能做。

    另外,朱平安可是把严相爷给得罪狠了,竟然指导杨继盛弹劾严相爷,若非杨继盛固执没听他的建议,不然严相爷可就有大麻烦了,这是严小相爷的原话。严小相爷可是欲除之而后快,已经多次放出话来了。

    赵大人可是严相爷的干儿子,严党中的高层。

    相信赵大人肯定不会坐视朱平安在江南升官发财,朱平安这个代副使也是要做到头了,到时候担惊受怕的就不是自己,而是他朱平安了。

    想到这,张楚峰心里有底气多了。

    中午在提刑按察使司衙门用了午饭,饭毕朱平安翻阅衙门往来文书,熟悉了解衙门公务及政事,反正赵文华还没来,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朱平安身为代副使,衙门里的公文,朱平安都有资格翻阅。公文内容多是司法方面的,大案、要案、疑难杂案等等,也有几份吏治风纪方面的。

    朱平安翻了下吏治风纪方面的公文,发现其中有两份是关于松江府的。有人弹劾松江府御倭无力,致使华亭、柘林、川沙洼等地被倭寇占据,而且近些时日,有越来越多的倭寇聚集于此,约有四万有余,形成了倭寇匪巢。而且,还不断有倭寇向此匪巢汇聚,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倭寇势力。

    这些倭寇可不会老老实实的在匪巢待着,他们时常外出骚扰临近地方百姓,烧杀抢掠之恶行层出不穷,松江府百姓苦不堪言,连带对松江府上下官员也是怨气满满。

    “华亭,四万......”

    朱平安放下公文,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江南的倭患真是越来越严重了,自己去义乌募兵时,徐海、陈东等倭寇还只是占据了柘林、川沙洼等地,人数在三万左右,这才多长时间啊,徐海等倭寇竟然又占了华亭,而且兵力又上升了一万,达到了四万多。

    这还只是松江府一地的倭患,江南倭患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华亭......

    华亭还是徐阶徐师的老家呢,估计京城里的徐师收到华亭被倭寇占据的消息,该上头了。

    到了下午下半晌的时候,才有消息传来,赵文华的船队即将抵达应天。

    接着,江南总督张经的命令传来,令各大衙门、官员出北门五里码头迎接钦差赵文华。

    张臬台带着朱平安等人一行,一同出北门,前往码头迎接钦差赵文华。途中遇到很多前往迎接官员,他们也都是以衙门为单位,一同前往。

    大家互相见礼招呼,然后汇聚在一起,一同前往码头迎接赵文华。

    走着走着,就浩浩荡荡了起来。

    这一行路上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礼部早在昨日就组织差役、民夫打扫、了,今天早上又特意洒了水,便是一阵风吹来,也没有尘土飞扬。

    码头也装饰好了,路两侧的树上也绑了红绸,朱平安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些红绸都是上次迎接宣旨太监时用过一次的,嗯,不错,重复利用,点个赞。

    很快,朱平安一行到了后,应天各大衙门以及各地五品以上官员就聚齐在码头前了。

    又过了一会,江南话事人——张经才在魏国公、临淮侯、俞大猷等将领的簇拥下,姗姗来迟。

    将领里面,朱平安只认识魏国公、临淮侯、俞大猷,其他人就不认识了。

    “拜见张总督。”一众等待赵文华的官员,纷纷上前向江南总督张经见礼。

    “诸位大人无需多礼,本官视察京营操练,来迟了一步,诸位恕罪。”

    张经虚扶了众人一把,微微颔首道。。

    “不迟不迟,赵大人还未到呢,张总督为剿灭倭寇,废寝忘食,实乃我等楷模,何罪之有。”

    一众官员纷纷开口,自觉站到了张经的身后,对张经这个江南总督给足了敬重。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子厚,好久不见

    一众官员随着张经上前迎接赵文华大驾,在赵文华下船后,行大礼参拜。

    “张总督还有诸位大人快快请起。”

    赵文华站着受用了众官员的大礼后,微笑着说道,说着上前一步欲拉起了张经。

    张经在赵文华说话的同时就已经自动起身了,压根就没等赵文华伸手拉,让赵文华伸出的双手有些尴尬,笑容都有些僵住了。

    “赵大人一路风尘仆仆,赶路至黄昏才至,定然乏累了,官邸已经安排好,请赵大人入官邸休息,明日再为赵大人接风洗尘。”

    张经起身后,淡淡的说道,对赵文华姗姗来迟,表示不满。

    “呵呵,多谢张总督关心,能为圣上办差,实乃三生有幸、荣幸备至,接旨后浑身充满了精力,哪里会乏累。本来其实可以早到应天一个时辰的,不过途径临江镇,某知临江镇的符纸乃是天下一绝,本官身负祭海重任,岂能错过如此绝佳祭品,于是停靠临江镇,比对了多家符纸老店,花了些时间,仔细挑选采买了些上好符纸。虽然繁琰了些,奔波了些,但是一想到能够为祭海多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就一点都不觉得累。”

    赵文华微微笑了笑,拒绝了张经的安排,解释了下姗姗来迟的原因。

    在他口中,他之所以迟到,全都是一心为了祭海重任,都是为了完成皇命。

    那叫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怪不得赵大人能蒙得圣上信任,委赵大人以祭海重任,原来无时无刻,无处无地,赵大人都不忘记自己肩负的重任,真是我辈楷模。”

    “见贤则思齐焉,我们要向赵大人学习,向赵大人看齐,做一个以工作为重的人。”

    现场的一众官员在赵文华话音落后,纷纷开口称赞赵文华的敬业精神。

    赵文华是钦差大臣,还是人尽皆知的严嵩干儿子,又是严党中的重量级人物,任何一个身份都足以使众多官员趋之若鹜,上前捧他臭脚。

    张经哼了一声,对赵文华分外不屑。

    狗屁的停靠临江镇比对采买符纸,你是在临江镇接受了一个豪商邀请,在豪商家待了近一个时辰才满载而出,不知收了豪商多少厚礼,达成了什么不可见人的权钱交易,为了掩人耳目,随便买了几车符纸上船。

    自从张经做上这个江南总怒后,大权在握,整个江南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赵文华从扬州到应天的一举一动,都在他掌握之中,时刻有人报告。

    不过,张经并没有当场揭破赵文华的谎言,毕竟对方现在是钦差身份。

    不看僧面看皇面。

    “既然赵大人不累,那就请赵大人移步钦差衙门,本官已安排礼部备好了粗茶淡饭,为赵大人接风洗尘。”张经语气淡淡的说道,公式的礼请。

    “赵大人请。”

    一众官员纷纷伸手礼请赵文华移步钦差衙门。

    “多谢张大人,多谢诸位同僚,接风洗尘什么的不重要,能有个机会认识诸位栋梁之才,能有诸位栋梁之才相助,完成圣上的重任,才是本官所看重的。”

    赵文华扫视了一众官员一番,微笑着说道,给一众官员戴了一顶高帽子。

    “赵大人真是谬赞了,我等称不上栋梁之材,但一定竭尽全力协助赵大人完成圣上重任。”

    很多官员感动的表态道。

    “有张总督和诸位大人相助,本官有信心圆满完成圣上托付的重任。”

    赵文华向张经以及一众官员拱手一礼,然后听从张经的安排,移步钦差衙门。

    在去钦差衙门的路上,赵文华挨个与四品以上官员认识了一番,简单交流了几句。

    “呵呵,子厚,好久不见,怎么也不主动上前与老师我打个招呼,还要等着我来问你。”

    赵文华微笑着看向朱平安,笑着招了招手,示意朱平安近前来说话。

    “学生,拜见赵大人。”

    朱平安无奈,只好上前拜见,执弟子礼,口称学生。

    没办法,赵文华当众自称老师,朱平安也不可能当众拆他的台,况且真要是笼统论起来的话,赵文华也确实能称得上是自己的座师,当年乡试前的资格考试——科考,赵文华是主考官,正是他考较的自己。

    “啊?!赵大人与朱大人竟然有师生之情?怎么从来没听朱大人说起过?没想到竟然还有这内情?”

    附近的一众官员闻言见状,皆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完全想不到身为严党对头的朱平安竟然跟严党大佬赵文华有师生之情,禁不住好奇的询问道。

    能不惊讶吗?!朱平安怎么来的江南,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朱平安可是得罪了严阁老,得罪了严党,才能贬谪到了靖南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县。

    “呵呵,说起来话就长了。本官跟应天的缘分很深呢,三年前南直隶提学官调任四川,本官接任南直隶提学官,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管理国子监,主持乡试。也正是那年,子厚前来应天参加乡试,乡试前的科考,还正是我亲自考校呢。当时,子厚交卷甚早,不瞒你们说,当时我初见子厚,小小少年,稚气未褪,还以为是哪家勋贵捐的监生呢,没想到答卷令我刮目相看,当场出题考较了一番,子厚泰然应对,对答如流,文气盎然,令我叹为观止,当场点为一等上上......你们说,我与子厚是不是师生。”

    赵文华微笑着开口,详细的道出了当年的情况,将朱平安夸了一番。

    “当然是师生了。怪不得朱大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华,原来是名师出高徒。”

    “有赵大人做老师,教以学问,提携帮助,怪不得朱大人年纪轻轻便能跻身四品。”

    “朱大人真是好福气啊,有赵大人做老师,日后前途不可限量,真是羡煞我也。”

    一众官员纷纷开口道,闭着眼睛把朱平安的成就全都归结到了赵文华身上。

    朱平安一脸无语的扯了扯嘴角,随你们怎么说,你们开心就好......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张还是赵

    “子厚,待会接风宴后,别急着回去,尝尝我从京城带来的茶。”赵文华拍了拍朱平案的肩膀,当着众人的面交代道。

    “是。”

    赵文华于大庭广众之下邀请,又以师长自居,朱平安只能应了下来。

    接下来,赵文华又认识了一番其他官员,走着走着就到了钦差衙门。

    钦差衙门是临时性衙门,平时封存,只有来钦差时才提前几日洒扫收拾一下,毕竟钦差都不会长住,大都是宣旨走人。

    不过,赵文华这个钦差不一样,赵文华祭海要不了几天,可是督查军务就说不准了,十天半月也行,一年半载也没什么问题……

    礼部的人其实是这样安排的,钦差衙门作为赵文华办公衙门,至于住宿则是包下一个园林作为赵文华的日常起居的场所,再雇佣一些厨娘、仆役。

    不过,张经否决了这个提议。

    开什么玩笑,为了一个人,包一个园林,雇一批厨娘仆役,一个月不得上百两银子啊,有这些银子作军费、犒赏将士不香吗?

    钦差衙门前院办公,后院住宿,还有十来个差役使唤,足够了。张经现在恨不得将一个铜钱掰成两半花,怎么会同意给赵文华包园林雇厨娘。

    在张经心里,祭海就不着调,祭祀海神,寻求海神庇佑,就能庇佑大明东南江山了?!真要有用,那还要我们三军将士做什么?!

    祭海,花费那么多银子打水漂,真是不着调!

    当然,这些心里话,打死张经也不可能说出口的,这里面涉及到圣上,圣上永远是对的,圣上是不能丝毫非议的,

    张经可是宦海巨鳄,这种低级错误他是不可能犯得,在心里想想就得了。

    “恭迎总督大人,恭迎钦差大人,恭迎诸位大人......”钦差衙门前,总督张经一马当先,钦差赵文华紧随其后,其他官员鱼贯而入,衙门前的差役连连躬身向一众大佬行礼问好,腰就没直起来过。

    衙门内早就摆好了香案,灶房也早就备好了接风洗尘的酒菜,就等着上桌了。

    “再次感谢张总督,感谢何镇守、魏国公还有诸位同僚的热情相迎,于斯飘雪的寒冬腊月,让某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多谢了。”

    赵文华在宣旨前,拱手向众人一礼,饱含感情的对众人再次道谢。

    “赵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

    一众官员闻言,纷纷起身说道,心里面对赵文华的好感多了几分。

    人家是严相爷干儿子,严党中坚大佬,位高权重,说话又好听……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言归正传吧,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各司各衙各将官以备倭为第一要务,还请赵大人尽快颁发圣上旨意,以便我等配合赵大人尽快完成圣上重任,好将精力投入到御倭中来。”

    张经出声打断了赵文华和一众官员的感情升华,催促赵工文华颁旨。

    “是,是,张总督所言极是。”

    张经乃是总督大臣,江南一把手,张经发话,一众官员自然马首是瞻。

    前一秒,还被一众官员前呼后拥大拍马屁的赵文华,下一秒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冰火两重天!

    赵文华感受最深了,眉宇间阴霆一闪而逝,面上微笑着说道,“倭患当前,时不我待。张总督言之有理,那就言归正传。此次出京,来贵宝地,圣上一共委了我两个重任,一个是祭海,一个是巡视督察东南军务,还需张总督和诸位大人、诸位将官多多配合。”

    “这是自然。”嘉靖帝委派的重任,张经与一众官员自然不会拒绝。

    “这首要的的重任便是祭海,这也是圣上最先委我的重任,倭寇跨海越洋而来,必有海怪暗中作祟相助倭寇,祭海祈神,灭杀海怪,助我大明荡平倭寇。”

    赵文华先是向着北方京城方向遥遥一拜,礼敬嘉靖帝,接着向众人说道。

    张经听后,面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心中确实深深不以为然,甚至有点想笑。

    还海怪作祟!

    真是太监聚会--无稽之谈!

    不过,祭海就祭海吧,谁让圣上修道呢,如今木已成舟,只能如此了。

    这几天,挑个良辰吉日,再寻个安生的海边,烧烧符纸,念念青词,敕封下海神,拜祭拜祭,再把祭品往海里一倒也就完事了。

    张经如实想到,心中并未产生太大的波澜,对祭海的抵触并不是很大。

    “至于巡视督察东南军务,则是一项长期重任,不过请张总督还有诸位大人、诸位将官放心,此番督察军务,我不是来找麻烦的,更不是来挑刺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诸位在军务上有什么困难、麻烦,都可诉于本官,本官一定努力为诸位解决困难麻烦,我解决不了的,会上报内阁,上报圣上,请内阁、圣上为诸位做主。巡视督察东南军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剿灭倭寇,还东南百姓以安宁,还圣上以江山稳固。”

    赵文华如是说道。

    听到赵文华如此识趣,张经微微点了点头,表示你有这个觉悟就好。

    巡视督察军务,呵,你一个认人当爹的攀龙附凤之辈懂什么军务,你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吗?你知道一营人马需要多少粮草吗?你知道如何设围打援吗?!你知道倭寇有多少以马吗?!你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总算你还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找麻烦不挑刺,这个觉悟很好。

    你就在边上静静的看着就好。

    虽然你是严党,但是看在你识趣的份上,等到将来剿灭了倭寇,被你分润一点功劳也无不可。

    张经心里如实想到,面上微微点了点头。

    在场的一众官员听了赵文华的表态,再看总督张经的表情,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担心张经跟张文华针锋相对掐起来。

    张经是江南总督大臣,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等省兵马,便宜行事,他们这些江南地方官自然都得以张经马首是瞻。

    而赵文华呢,赵文华可是钦差,是圣上派来的祭海、巡视督察军务的,背后撑腰的还有庞然大物严党,他们再小心伺候都不为过,万万得罪不起。如果这两位主掐起来,他们可就不知道如何是从,如何是好了。

    好在两人相处还算融洽,这让一众官员提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不过,朱平安可没大家这么乐观。赵文华的话,他一个字都不相信,包括标点符号。

    在场的还有一个人同样不相信赵文华的话,他就是胡宗宪。

    此刻,他心中波澜起伏,有担忧,也有兴奋,一双眼睛在赵文华和张经身上来回巡视,他知道这两人肯定会对立的,这是注定的。

    张,还是赵,这是一个问题。

    胡宗宪摸着下巴,内心陷入思考......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张还是赵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一片和睦

    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赵文华便开始宣读圣旨,先是宣读祭海圣旨,圣旨派遣赵文华主持祭海,便宜行事,江南各官员予以配合,不得有误;接着宣读巡视督军圣旨,圣旨派遣赵文华巡视江南防务、督查军务。

    赵文华宣旨后,张经领着一众官员接旨。

    圣旨读罢,接风宴开始。

    主桌是张经、赵文华、何镇守、胡宗宪、魏国公、张臬台等一众大佬。

    张经与赵文华高坐双主位。

    朱平安坐在了邻桌,距离很近,主桌上的风吹草动,朱平安也听得清楚。

    “哎呀,张总督还要诸位大人太客气了,能够得到诸位协助办差,能够认识在座的诸位国之栋梁,其实就足够了,接风宴大可不必,省下银子,用来祭海、军务就好了。”赵文华在落座时,嘴里面还不住的客套道。

    “那怎么行,且不说这是千年传统,便说赵大人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千里之遥,我们若是不略尽地主之谊为大人接风洗尘,还有何颜面见世人。”

    主桌上的官员纷纷说道。

    “哎,你们人多势众,我说不过你们,不过山珍海味大可不必,粗茶淡饭就好了。”

    赵文华无奈的摇头苦笑道。

    因为饭菜早就备齐了,很快饭菜就上桌了......

    朱平安坐的位置,正好与赵文华相对,可以看清赵文华的面部表情。

    朱平安清晰的看到赵文华在饭菜上桌后脸黑了那么一瞬,才强颜欢笑了起来。

    因为桌上上的饭菜虽不是粗茶淡饭,但都是家常菜,红烧豆腐、水煮花生米、凉拌三丝、凉拌海带、凉拌莲藕、醋溜白菘、韭菜炒鸡蛋、四喜丸子、粉蒸肉、干炸小河鱼外加一大盆菠菜鸡蛋汤,茶也是普通陈茶......

    对于一路上山珍海味的赵文华来说,这一桌饭菜真的是粗茶淡饭了。

    其实,礼部的官员一开始计划的还真是山珍海味,不过总督张经驳回了。

    上次迎接钦差,过于铺张,张经就很不认同,这些银子犒赏将士、购买粮草它不香吗?!奈何,当时张经只是兵部尚书,尽管不认同也没有办法。

    现在不同了,现在张经是江南总督,位高权重,说话在江南地界上几乎一言九鼎,自然就改弦更张,降低了接待标准,将钱省出来花在军费上。

    “咳咳,都是些寻常粗茶淡饭,有些寒酸,还请赵大人体谅则个......”主座上的礼部尚书黄大人还未喝酒脸就红了,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一声,底气不足的说道。

    实在是这些饭菜实在是拿不出手,可是没办法,这是张总督亲自交代的。

    “呵呵,黄大人此言差矣,这饭菜可不是粗茶淡饭,鸡蛋也是鸡,小河鱼也是鱼嘛,还有丸子、粉蒸肉,这是有鸡有鱼有肉,寻常百姓家可吃不起这样的粗茶淡饭,寻常百姓家能有个炒鸡蛋就是过节了。”赵文华笑着摇了摇头。

    黄尚书闻言,脸色更红了,鸡蛋也是鸡,小河鱼也是鱼.......听到真是臊得慌。

    迎接钦差的接风洗尘宴,就是这样的伙食,要是传出去,被京城的礼部同仁听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嘲笑呢。唉,一世英名啊,毁于一饭。

    黄尚书已经想到来年去京城述职,被人取笑的场景了。

    “黄尚书何须作此状,我这不是打趣,而是实话,本官从京城一路而来,这一路数千里之遥,一路上见多了百姓疾苦、小民困饿,深受感触。尤其是进了山东地界,及至江南,由于倭寇袭扰,百姓生活更是困苦。咱们这一顿接风洗尘宴可是他们过年也不敢肖想的。所以啊,这一餐可一点也不寒酸,省出来的银子用于祭海,用于军务,早早的剿灭倭寇,还百姓以安宁,好钢就是要用在刀刃上才好。这顿接风洗尘宴很好,大大的好,接到了本官心坎里,洗到了本官心坎里。为民着想的好官正该如是。稍后,我要上书圣上,好好的赞扬清廉为民的黄尚书一番。”

    赵文华一脸认真的说道,将黄尚书大大的表扬了一番,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上书圣上为黄尚书的清廉点赞。

    黄尚书闻言,先是意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继而大喜过望,嘴角止不住的上扬了起来,咳嗽了一声,才把笑声给压住,连连摆手,假意的推辞道,“咳咳咳,赵大人能体谅个中难处就够了,这上书赞扬本官清廉为民,却是大大不必了。都是为圣上分忧,为百姓皆难,何足挂齿,何足挂齿......”

    此时,黄尚书对赵文华的好感那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满的差点溢于言表。

    张总督让咱为难,这一顿接风洗尘宴寒酸的紧,可是赵大人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赞咱清廉为民,有了赵大人的背书,咱这行为可就不是寒酸了,这是清廉为民,京城的礼部同僚可就嘲笑不了老夫了,见了面也只会称赞老夫。

    不错,赵大人大大的不错。

    黄尚书越看赵文华越顺眼,想到赵文华身后还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严阁老,心中顿时有了计较,再与赵文华说话时,语气更是亲近热络了许多。

    “赵大人能这么想,真是我辈之福啊。如今倭患日益严重,正该将一切重心转向剿倭。”张经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端起酒杯,提起了接风宴第一杯酒,“来,诸位大人满饮此杯,为赵大人贺,为灭倭大计贺。”

    “为赵大人贺,为灭倭大计贺。”在场的一众官员跟着一同举杯。

    “多谢张总督。”赵文华一饮而尽后,举起了第二杯,朗声说道,“我与张总督还有诸位大人的目的一致,那就是剿灭倭寇,报效圣上。所以,这一杯酒敬张总督,还有诸位大人,祭海还有督察军务,还要有劳诸位配合。”

    “自然,我等一定竭力相助......”

    一众官员跟着举杯,纷纷表态支持,一饮而尽。

    在觥筹交错之中,接风洗尘宴的气氛达到了巅峰,宴席上一片和睦。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一片和睦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

    国人喜欢在饭局上谈事情,这是自古以来的饭局文化,今日亦不例外,酒酣耳热之后,朱平安就听到主桌上开始谈起祭海了,于是支起了耳朵。

    “关于祭海,不知赵大人准备于何时、何处祭海啊?”主桌上有一个人向赵文华请问道。

    “倭患日益严重,祭海之期自然是越快越好,早一日消除倭患,早一日还百姓以太平安宁,当然快是要快,但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才行。”

    赵文华回道。

    “对对,必须选一个良辰吉日,图个吉利顺遂,巧了,久负盛名的金山寺就在不远的镇江,白娘子水漫金山说的就是此寺,我与金山寺主持慧山禅师是旧识,可以出面请慧山禅师选一个祭海的良辰吉日。”

    提到良辰吉日,有个官员就迫不及待的推荐金山寺的慧山禅师,他家婚丧嫁娶都是请的慧山禅师,都很顺遂。

    “咳咳,王大人又贪杯了吧,怎么说起酒话来了。在咱们附近有很多久负盛名的道观,还是请几位德高万众、修行高深的道长选一个良辰吉日的好。”

    旁边的官员咳嗽了一声,缓缓开口道。

    当今圣上修道,选个良辰吉日,你竟然推荐佛教高僧,你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上纲上线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在你眼中,佛教高僧比道教道长厉害?佛教比道教厉害?佛教比道教靠谱?你这不是扫圣上颜面吗?

    “啊,对对对,我不胜酒量,胡言乱语了,赵大人还有诸位大人千万别把我的醉话当真......”

    王大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脑门冷汗淋漓,后悔的想要自抽几个大嘴巴子,我刚开逞什么能,推荐什么高僧,真是作孽啊,此刻慌忙告罪。

    “无妨,无妨,王大人一心为公,即便是贪杯喝高了,也不忘为祭海之期献言献策,所言也是出于一片好意。不过,张大人说的对,良辰吉日还是请几位德高万众、修行高深的道长在选一个最近最宜于祭海的良辰吉日来。”

    赵文华微笑着说道,虚怀若谷,将王大人的话定义为贪杯喝高的好心之言。

    “多谢赵大人理解体谅。”王大人一脸感激的看向赵文华,连连拱手道谢。

    有了赵文华背书,他就不用担心方才的言论惹祸了,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赵大人真乃仁厚人也,王大人顿时对赵文华的既感激又佩服,心所向也……

    看到赵文华如此宽容大度,处处为自己等人考虑,一众官员也都放下心中担忧,纷纷建言献策,一方面在赵文华面前刷刷存在感,另一方面也希望将来功劳簿上能有自己的名字。

    “关于祭海的地点,肯定是海边无疑,虽然咱们江南海岸漫长千里,可是适合祭海的地点无非就是沿海那些风景秀丽,风水好的城池。”

    “不能光顾着挑选风景秀美、风水好,还要注意安全,如今倭寇越来越猖獗了,江南沿海一大半的地界不安全,浙江舟山沥港被倭寇汪直占据,纵倭流劫台州、温州、宁波、绍兴以及苏州和淮北等沿海地区;松江府的华亭、柘林、川沙洼等地被倭寇占据,据查,已经聚集倭寇四万多人,不时出来流劫松江府各地……这该死的倭寇,把多少上风上水的福地给糟蹋了,逮住他们,一个个千刀万剐也难消他们的业障!”

    “我觉得江淮一带不错。”

    “不不不,还是再往南一点的好......”

    主桌上的一众大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气氛越来越热烈。

    “多谢诸位大人建言献策,不过祭海地点却是来之前就由内阁、礼部还有钦天监联合选定好了,就定在江阴、常熟之间,长江龙脉延伸之地,水天交汇之处。”

    赵文华微笑着拱手说道。

    “这地点选的好啊,龙脉延伸,水天交汇,而且江阴、常熟一带少有倭寇流劫,也还算安全。”

    “甚好,甚好......”

    在座官员纷纷称赞。

    “既然祭海地点已经选定,那就请道长选个吉日,尽快开始祭海吧。”

    张经开口道,快点祭海,再带赵文华巡视下诸军,尽快将他打发走。

    “张总督所言极是。”赵文华点头附和。

    “为了安全起见,一来祭海时间还有地点,必须要保密,不得令外界得知;二来,要严格控制祭海规模,我看就由咱们这一桌在座的诸位陪同赵大人去祭海,本官会派兵在周围

    戒严,方圆三里范围内,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三来,祭海不宜大操大办,繁文缛节能省则省,简化流程,速速祭海完事。”

    张经捋着胡须,扫视赵文华及在座的诸位官员,有条不紊的缓缓说道。

    在座的官员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祭海规模大小、程序繁简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而且也是为了安全嘛,他们自然不会驳张经的面子。

    不过,赵文华却是微微摇了摇头。

    自从到了应天后,赵文华都是从善如流,好好先生一样,张经说什么是什么,对不宜长久居住的钦差衙门,还有寒酸的接风洗尘宴等等,赵文华都没有提过一句意见,都接受的张经的安排。

    这是赵文华第一次对张经的安排提出不同意见,张经不由皱起了眉头。

    “张总督,祭海的目的是祈神、灭倭、安民,不能保密,更不能控制祭海规模,相反祭海要大祭,大操大办,声势浩大,要广为宣传,务求人尽皆知,以示灭倭的决心,让倭寇胆寒,让老百姓鼓舞;江南一带五品以上官员、当地官员不分品级都要参加,江南有名的士绅都可以参加,老百姓也都可以观礼,广请江南一带的有名望的道人、仙姑参与祭海,总之要广为参加,人山人海才好;另外,祭海的流程也不能简化,必须严格依照流程进行,以免事神不恭,令神明不悦,降低了祭海的效果。”

    赵文华一脸认真的说道,要求大操大办,与张经的意见完全相反。

    “什么?大操大办?人尽皆知?人山人海?那安全如何保证?倭寇趁机捣乱怎么办?!如此声势浩大,得多耗费多少银子?!这么多银子,不若用来犒赏三军将士,重赏勇士以灭倭!”

    张经闻言,眉头瞬间皱成了一团,哼了一声,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

    “张总督,祭海就是为了剿灭倭寇,如果因为害怕倭寇,就小打小闹,成什么事了。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舍本逐末,自废武功。”

    赵文华坚持道。

    “我不同意!”张经用力的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总督,大操大办祭海,已报朝廷批准;而且,方才刚宣读圣旨,圣上令我主持祭海,江南官员配合,难道张总督要抗旨不尊不成?”

    赵文华轻声道。

    “你,哼!真是多事!本官还有要紧军务要处理,恕不奉陪了!“

    张经当即毫不留情面的斥责赵文华多事,然后一脸不悦的拂袖而去!

    自他当总督以来,任何人莫不从命,赵文华当众反驳,如何能忍!

    你是朝廷派来的钦差,我还是朝廷派来的总督呢,而且我官职比你高多了!

    你身后有圣上撑腰,我身后也有圣上撑腰,况且自己还有圣上”便宜行事”的圣旨呢!

    你赵文华算老几!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

    国人喜欢在饭局上谈事情,这是自古以来的饭局文化,今日亦不例外,酒酣耳热之后,朱平安就听到主桌上开始谈起祭海了,于是支起了耳朵。

    “关于祭海,不知赵大人准备于何时、何处祭海啊?”主桌上有一个人向赵文华请问道。

    “倭患日益严重,祭海之期自然是越快越好,早一日消除倭患,早一日还百姓以太平安宁,当然快是要快,但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才行。”

    赵文华回道。

    “对对,必须选一个良辰吉日,图个吉利顺遂,巧了,久负盛名的金山寺就在不远的镇江,白娘子水漫金山说的就是此寺,我与金山寺主持慧山禅师是旧识,可以出面请慧山禅师选一个祭海的良辰吉日。”

    提到良辰吉日,有个官员就迫不及待的推荐金山寺的慧山禅师,他家婚丧嫁娶都是请的慧山禅师,都很顺遂。

    “咳咳,王大人又贪杯了吧,怎么说起酒话来了。在咱们附近有很多久负盛名的道观,还是请几位德高万众、修行高深的道长选一个良辰吉日的好。”

    旁边的官员咳嗽了一声,缓缓开口道。

    当今圣上修道,选个良辰吉日,你竟然推荐佛教高僧,你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上纲上线的话,是不是可以认为,在你眼中,佛教高僧比道教道长厉害?佛教比道教厉害?佛教比道教靠谱?你这不是扫圣上颜面吗?

    “啊,对对对,我不胜酒量,胡言乱语了,赵大人还有诸位大人千万别把我的醉话当真......”

    王大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脑门冷汗淋漓,后悔的想要自抽几个大嘴巴子,我刚开逞什么能,推荐什么高僧,真是作孽啊,此刻慌忙告罪。

    “无妨,无妨,王大人一心为公,即便是贪杯喝高了,也不忘为祭海之期献言献策,所言也是出于一片好意。不过,张大人说的对,良辰吉日还是请几位德高万众、修行高深的道长在选一个最近最宜于祭海的良辰吉日来。”

    赵文华微笑着说道,虚怀若谷,将王大人的话定义为贪杯喝高的好心之言。

    “多谢赵大人理解体谅。”王大人一脸感激的看向赵文华,连连拱手道谢。

    有了赵文华背书,他就不用担心方才的言论惹祸了,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赵大人真乃仁厚人也,王大人顿时对赵文华的既感激又佩服,心所向也……

    看到赵文华如此宽容大度,处处为自己等人考虑,一众官员也都放下心中担忧,纷纷建言献策,一方面在赵文华面前刷刷存在感,另一方面也希望将来功劳簿上能有自己的名字。

    “关于祭海的地点,肯定是海边无疑,虽然咱们江南海岸漫长千里,可是适合祭海的地点无非就是沿海那些风景秀丽,风水好的城池。”

    “不能光顾着挑选风景秀美、风水好,还要注意安全,如今倭寇越来越猖獗了,江南沿海一大半的地界不安全,浙江舟山沥港被倭寇汪直占据,纵倭流劫台州、温州、宁波、绍兴以及苏州和淮北等沿海地区;松江府的华亭、柘林、川沙洼等地被倭寇占据,据查,已经聚集倭寇四万多人,不时出来流劫松江府各地……这该死的倭寇,把多少上风上水的福地给糟蹋了,逮住他们,一个个千刀万剐也难消他们的业障!”

    “我觉得江淮一带不错。”

    “不不不,还是再往南一点的好......”

    主桌上的一众大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气氛越来越热烈。

    “多谢诸位大人建言献策,不过祭海地点却是来之前就由内阁、礼部还有钦天监联合选定好了,就定在江阴、常熟之间,长江龙脉延伸之地,水天交汇之处。”

    赵文华微笑着拱手说道。

    “这地点选的好啊,龙脉延伸,水天交汇,而且江阴、常熟一带少有倭寇流劫,也还算安全。”

    “甚好,甚好......”

    在座官员纷纷称赞。

    “既然祭海地点已经选定,那就请道长选个吉日,尽快开始祭海吧。”

    张经开口道,快点祭海,再带赵文华巡视下诸军,尽快将他打发走。

    “张总督所言极是。”赵文华点头附和。

    “为了安全起见,一来祭海时间还有地点,必须要保密,不得令外界得知;二来,要严格控制祭海规模,我看就由咱们这一桌在座的诸位陪同赵大人去祭海,本官会派兵在周围

    戒严,方圆三里范围内,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三来,祭海不宜大操大办,繁文缛节能省则省,简化流程,速速祭海完事。”

    张经捋着胡须,扫视赵文华及在座的诸位官员,有条不紊的缓缓说道。

    在座的官员对此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祭海规模大小、程序繁简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而且也是为了安全嘛,他们自然不会驳张经的面子。

    不过,赵文华却是微微摇了摇头。

    自从到了应天后,赵文华都是从善如流,好好先生一样,张经说什么是什么,对不宜长久居住的钦差衙门,还有寒酸的接风洗尘宴等等,赵文华都没有提过一句意见,都接受的张经的安排。

    这是赵文华第一次对张经的安排提出不同意见,张经不由皱起了眉头。

    “张总督,祭海的目的是祈神、灭倭、安民,不能保密,更不能控制祭海规模,相反祭海要大祭,大操大办,声势浩大,要广为宣传,务求人尽皆知,以示灭倭的决心,让倭寇胆寒,让老百姓鼓舞;江南一带五品以上官员、当地官员不分品级都要参加,江南有名的士绅都可以参加,老百姓也都可以观礼,广请江南一带的有名望的道人、仙姑参与祭海,总之要广为参加,人山人海才好;另外,祭海的流程也不能简化,必须严格依照流程进行,以免事神不恭,令神明不悦,降低了祭海的效果。”

    赵文华一脸认真的说道,要求大操大办,与张经的意见完全相反。

    “什么?大操大办?人尽皆知?人山人海?那安全如何保证?倭寇趁机捣乱怎么办?!如此声势浩大,得多耗费多少银子?!这么多银子,不若用来犒赏三军将士,重赏勇士以灭倭!”

    张经闻言,眉头瞬间皱成了一团,哼了一声,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

    “张总督,祭海就是为了剿灭倭寇,如果因为害怕倭寇,就小打小闹,成什么事了。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舍本逐末,自废武功。”

    赵文华坚持道。

    “我不同意!”张经用力的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总督,大操大办祭海,已报朝廷批准;而且,方才刚宣读圣旨,圣上令我主持祭海,江南官员配合,难道张总督要抗旨不尊不成?”

    赵文华轻声道。

    “你,哼!真是多事!本官还有要紧军务要处理,恕不奉陪了!“

    张经当即毫不留情面的斥责赵文华多事,然后一脸不悦的拂袖而去!

    自他当总督以来,任何人莫不从命,赵文华当众反驳,如何能忍!

    你是朝廷派来的钦差,我还是朝廷派来的总督呢,而且我官职比你高多了!

    你身后有圣上撑腰,我身后也有圣上撑腰,况且自己还有圣上”便宜行事”的圣旨呢!

    你赵文华算老几!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华安问答(上)

    张经拂袖而去后,接风洗尘宴的气氛一落千丈,剩下的一众官员也有些心不在焉,他们有心巴结奉承、溜须拍马赵文华,但是也担心再留下来会被张经清算。

    不过,要是跟着张经直接走的话,又会得罪赵文华。张经有走的资本,他是江南总督,位高权重,手握重兵,深受皇上信任,他们却是没有。

    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不敢走,也不敢留。

    于是,一众官员在走留之间首鼠两端,屁股像是长了痔疮一样,在座位上坐立不安,内心倍受煎熬。

    最后是赵文华善解人意,起身感谢诸位官员为他接风洗尘,早早的结束了接风洗尘宴。

    众人拱手道谢散去,赵文华在门口不分大小官员一一话别,令一众官员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心中大为感动。

    最终,宴终人散尽,唯余朱平安。

    没办法,接风宴开始前,赵文华当众叫住了朱平安,让朱平安宴席结束后留下品茶,朱平安想走也走不了。

    “子厚,走,随我去书房,尝尝我从京城带的茶。”赵文华在门口送走所有人后,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一脸微笑着说道。

    朱平安拱手随行,一路到了书房。

    “来,尝尝。”

    一串眼花缭乱的茶艺操作后,赵文华亲手斟了一杯茶,递给朱平安,示意朱平安品尝。

    “多谢老师。”

    朱平安道了一声谢,双手接过茶杯,杯内的茶乃是绿茶,汤色绿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朱平安其实不善于品茶,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应付点评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朱平安轻轻品了一口,闭上眼睛装模作样回味了片刻,然后睁开眼睛点评道,“汤色绿亮,入口淳厚爽口,清香沁脾,回味绵长,真是好茶,学生有口福了。”

    “好茶吧,呵呵,这可是离京前义父赠与我的半斤茶,乃是天下闻名的松萝茶,义父赠给我的松萝茶更是珍品松萝茶中的珍品,东楼兄向义父讨要过多次,义父也不过才给了他二两而已。“赵文华呵呵笑了一声,一脸自得的说道。

    亲疏有别,再怎么样人家也是亲儿子,你只是干儿子而已,有什么好得意的。

    朱平安心中不由暗暗腹诽。

    “子厚知道松萝茶吗?”赵文华问道。

    “学生孤陋寡闻,还请老师赐教。”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拱手说道。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朱平安出身都不高,对于茶叶要求也不高,新茶也好、陈茶也好,甚至绿茶红茶都无所谓,泡一壶茶能解渴、提神、解腻就好。

    与李姝一起生活后,所享用的茶叶品质都提高了,一直喝的都是好茶、新茶。现在再品茶,能分成新茶、陈茶,好茶和普通茶而已,想再进一步却是臣妾办不到了。

    至于赵文华提到的松萝茶,朱平安确实是闻所未闻,实在是不关注这些。

    “这松萝茶啊,产自松萝山,有诗云:徽郡名山无多少,唯有松萝形势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云绕。松萝山得天独厚,好山孕好茶,这便是松萝茶。松萝茶其实是近年来才声名鹊起的,一时间千金难求,其之所以出名乃是因为大方和尚。这大方和尚居住修行在松萝山,其爱好制茶,制茶精妙,数千年钻研佛经,忽悠顿悟,制茶技艺再度提高。其亲手炒制的松萝茶,品味冠绝天下,经礼佛之人之口传出,迅速声名鹊起。一两松萝茶,价值一两金;虽然价格昂贵,但是供不应求,人们还求之不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最后大方和尚也受不了利诱,还俗炒茶卖茶去了,听说现在身家已然豪富,娶了三妻四妾,奴仆成群,成了徽郡数一数二的豪门之家。”

    赵文华微笑着将松萝茶的起源典故简单的讲给了朱平安。

    呃。

    这松萝茶,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明代最流行的网红茶啊。

    和尚还俗卖茶,跟佛跳墙一样,具有话题传播性,大家都想尝尝这令高僧都受不了利诱卖的茶是啥味的,所以一下子流传开来成了网红茶。

    朱平安心中顿时了然。

    “不过,这大方和尚虽然发家,但是这名声却也为人所不齿,尤其是佛门中人更是斥其为佛门败类,将其逐出佛籍,不少寺庙都有“大方和尚与狗不得入内”的诫语。世间更是有流传捏造大方和尚在寺庙时六根不净,骚扰礼佛的良家女子、还俗后为富不仁、欺男霸女、逼良为娼等莫须有之事,名声扫地,大方和尚虽然有钱,却也堵不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

    赵文华微笑看着朱平安,缓缓说道。

    赵文华这是意有所指啊?朱平安心中察觉,也隐隐猜到了赵文华的用意。

    “所以说啊,子厚,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销毁骨,这人言可畏啊。这大方和尚若是在朝廷,早就被人弹劾至死矣......”赵文华感慨道。

    “子厚,如你之见,为人所诽谤,为之奈何,何以施为?”赵文华目视朱平安,缓缓问道。

    “真金不怕火炼,身正不怕影子斜,当可自证清白。”朱平安回道。

    “好,好一个真金不怕火炼,身正不怕影子斜。”赵文华闻言,双手啪啪鼓了一阵掌,然后笑着看向朱平安,悠悠问道,“子厚博学多才,当知岳飞岳武穆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风波亭一案吧。试问子厚,岳武穆是否为真金?岳武穆是否身正?当秦桧唆使其同党万俟卨向宋高宗上奏捏造岳飞抗金时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莫须有“罪名”时,岳武穆如何自证清白?当秦桧收买张俊、王贵、王俊去诬告岳飞儿子岳云曾写信给张宪,欲与之共同发动兵变时,岳武穆如何自证清白?当老迈的韩世忠为岳武穆鸣不平,诘问秦桧,秦桧回以莫须有三个字时,岳武穆如何自证清白?”

    岳飞如何自证清白?

    证不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华安问答(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0/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朱郎才尽所写的《寒门崛起》为转载作品,寒门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崛起介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寒门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