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崛起TXT下载寒门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寒门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朱郎才尽     寒门崛起txt下载     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大伯驾到

    从下河村到应天城有多远?两地相距只有不到六百里地,并不算太远。

    更何况从上河村到了安庆后,可以坐船,自长江顺流而下,由水路直达应天。

    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距离江陵足足有一千二百里,大诗人李白早上在白帝城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到了一千二百里之遥的江陵城,速度可谓飞速。

    按这个算的话, 从安庆到应天只有六百里距离,坐船估计半天就到了。

    不过李白是李白, 不是所有人都是李白, 有的人是朱守仁。

    一个多月前,朱守仁和他的两位好友胡炜、夏羌从下河村出发,目的地应天。

    他们从下河村花了数日的时间,舍近求远到了池州这个比安庆更远的沿江城池,然后又用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姗姗来到了应天城下。

    朱守仁一身崭新的亲自士子袍,站在雄伟的应天城下,昂首挺胸而立,头微抬,手摸须,北风吹,衣袖飞,从远处还是近处看,皆有一股文士风范。

    一分钟,两分钟……

    十分钟都过去了,朱守仁依然保持着这个造型, 站在应天城门前, 昂首挺胸,一动不动。

    “朱兄,朱兄,应天城虽然雄伟非常,但是咱们参加童生试,来了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了,此一回看了这么久应该可以了,咱们进城吧。”

    站在朱守仁身后的胡炜等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是忍不住了,压着脾气出声催促道。

    实在是没见过比朱守仁更能拖的人,明明两叁天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个多月。

    明明走水路更快,可是他偏偏要走陆路,走陆路也就走陆路吧。

    他每走到一个城池就要歇一天脚,有时候甚至歇两叁天,品尝当地美食,风味小吃还看不上,吃就吃当地有名的美酒名菜, 这也就罢了, 还非要去体验民情,说什么此一行到了应天协助他的贤侄,一定能得一官半职,要提前进入官员角色,体验民情,倾听民意……可是你体验民情、倾听百姓心声也就体验吧、倾听吧,你去勾栏婚楼体验什么民情、倾听什么心声?!

    这一路上吃喝玩逛,花销无数,若非念着通过他攀附上他贤侄朱平安,早就忍不住暴揍他一顿了,还从来没见过比他还厚颜无耻之人呢。

    “对啊朱兄,即便雄城百看不厌,你有感触,有诗兴,也不能站在门口挥毫泼墨吧,不妨进了城再说吧。”夏羌也跟着说道,催促朱守仁进城。

    他跟胡炜一样,这一路上也是早就受够朱守仁了,不过为了通过他攀附上朱平安,也就忍了。

    这一路上各种曲意奉承,还不是为了快点到应天,早点被他引荐给朱平安吗。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应天城下了,你在门口站这么久不进去,又要做什么妖!!

    做诗什么的就算了吧。

    你做的那诗实在是太辣眼睛了,这一路吹捧你的诗,吹的我自己都有点恶心了,可别再做诗了。

    想到这,夏羌就连忙跟着胡炜一起催促朱守仁进城。

    “咳咳,非我不入城,而是我囊中羞涩,连一文钱也没有了,付不了进城费……”

    朱守仁闻言,禁不住咳嗽了一声,再也凹不住造型了,一脸尴尬的对他们说道。

    “什么?朱兄,我昨日不是才与你五两银子啊,怎么现在就没了?”夏羌闻宫,忍不住惊讶出声,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朱守仁,他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是啊朱兄,昨日下午夏兄才与你五两银子啊,晚饭还是我结的账,客栈住宿也是我结的账,朱兄的银子应该还在啊?难道是退房时朱兄将银子落在了客栈房间里面了吗?”

    胡炜也是惊讶不已,同样难以置信的看向朱守仁。

    明明昨天的消费都是他跟夏羌买单的,怎么朱守仁的银子没了,不应该啊,难道是落在客栈里面了,还是说你嫌五两银子太少,想再要一些……

    “咳咳,昨夜秉烛,深夜苦读,想到当地临近应天,而前段时间应天城才被倭寇袭扰过,还是我家贤侄出手才力挽狂澜;如今倭崽越来越严重,世道也越来越乱了,当地也越来越不安全了。然后,我就想到了白天才见过的那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实在是不放心她一个弱女子独自过夜,于是我便上门去保护她去了,和她谈人生理想,顺便帮她干了些体力活……早晨临走时,她牢牢的拉住了我的手,我看着她依依不舍、欲言又止的表情,我知道我必须做点什么,于是我就给了她五两银子,虽然不多吧,但也是我一点心意。”

    大伯朱守仁不敢与他们对视,咳嗽了一声,摸着胡须,一脸唏嘘的缓缓解释道。

    卧槽!

    看你的说的一脸认真,害的劳资差点就当真了!

    明明大家都是没考中秀才的破童生,为什么你朱守仁就这么优秀!!!!

    胡炜和夏羌两人用了极大地定力,才忍住脱下鞋底向朱守仁脸上胡乱拍的冲动。

    “朱兄,你所说的的弱女子可是桃花楼的小翠姑娘?”胡炜和夏羌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的问道。

    “然也。”朱守仁脸红的点了点头。

    胡炜和夏羌两人顿时快气的闭气过去了,昨日白天路过桃花楼,偶然一瞥瞧见了翠花楼的头牌小翠姑娘,朱守仁当时眼睛就亮了,二话不说就要进去找小翠姑娘体验民情,胡炜和夏羌两人好说歹说才以品尝当地名吃长江醋鱼的名义,将朱守仁给拉走了。

    一顿饭,总比一个花魁便宜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朱守仁这个老小子不讲武德,吃饱喝足之后,以给他贤侄朱平安准备礼物的借口,让夏羌主动支援了他五两银子,然后就以温书苦读的借口肚子回房间了,然后孰能想到,他竟然温到翠花楼头牌小翠姑娘床上去了......

    “我......我们有钱,朱兄跟我们走就是了。”胡炜和夏羌连着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控制了内心万马奔腾的情绪,咬着牙齿挤出微笑道。

    “多谢胡兄和夏兄,放心,等见了我贤侄,我一定双倍奉还。当然,还要将二位大才引荐给贤侄,助贤侄一臂之力。”朱守仁拱手道谢,连连许诺道。

    “多谢朱兄,咱们之间说什么‘还’啊,钱财乃身为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听到朱守仁再次许诺向朱平安引荐他们,胡炜和夏羌脸上的笑容顿时多了几分。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催促出兵

    这一日,盘踞浙江松江府境内拓林、川沙堡、华亭等地的徐海、麻叶、陈东、北条道叁篆恩太倭煎打出了“天差平海大将军”、“天差平海大司马”“天差平海大柱国”、“天差平海大明家督”等旗号,将陆陆续续前来汇聚的各路倭寇进行了粗浅的整合,形成了四大股倭寇。

    整合后的徐海一众倭气焰愈加猖狂,于当日挥众同时进攻乍浦、海宁两县。

    在乍浦和海宁两地县城摇摇欲坠之时, 倭寇忽地调转方向杀向了崇德县城。崇德县城没有防备,被倭寇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崇德县城陷落。

    倭寇在崇德县城一阵烧杀抢掠后,大摇大摆,又唱又跳,如逛自家后花园一样, 马拉牛拽,赶着上百两马车,浩浩荡荡满载而归拓林老巢。

    松江府百姓苦不堪言, 街头巷尾不少老百姓怒骂朝廷无能,不能保护子民百姓,还有人骂江南总督张经是个悟夫,手下有那么多兵马,可是却按兵不动,坐视倭寇在松江府肆虐劫掠。

    在应天城,也有不少类似的声音,茶馆酒楼都有不少批评总督张经的声音,都觉得张经这个江南总督有责任也有义务出兵剿灭松江府的倭寇。

    赵文华得知倭寇攻破崇德县城的消息后,径直来到了张经总餐府衡,不等通报,就闯入了张经办公房舍。

    “张总督,倭寇如此无法无天,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袭击我大明的县城,竟然还攻破一座县城,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百姓哀嚎遍野。张总督身为江南诸省总督,身负灭倭皇命,还请张总督速速发兵,剿灭盘踞浙江拓林、川沙堡、华亭等地的徐海、麻叶、陈东、北条道叁等一众倭寇,为百姓除害。”

    一进入房内,赵文华就直截了当的连连催促张经发兵剿灭徐海等一众倭寇。

    房内张经正在给兵部的官员安排部署工作,看到赵文华未经通报就闯了进来,本来就面色不虞了,现在又见赵文华对自己颐指气便,如训下属一样,喝令自己出兵,心中更是不虞了,你一个官没我高、权没我重、名没我好、还认人做父的人,有什么资格对我张经颐指气便。

    出兵剿倭?!

    我也想啊,我比谁都想出兵剿灭那些该死的倭寇!可是现在出不了兵!

    如今手下的兵哪有剿倭的能力,各地的官兵哪有剿倭的能力,他们能够守好家就谢天谢地了。

    应天虽然有几个京营,兵力和战斗力也还算可以,但是京营的主要责任是保护应天城池和帝陵, 虽然自己这个江南总督也有指挥他们的权力, 但是不到特殊情况, 还是不要调动守护应天和帝陵的几个京营。

    平时调用京营,最多也就调叁分之一的京营,必须留下充足的兵力保护应天城和帝陵。不然,若是应天和帝陵有丝毫闪失,自己肯定罪无可赦,万死都难辞其咎。

    虽然除了京营外,还有一些外地的官兵调来了应天,这些官兵倒是可以全部调派,不过这些官兵数量只有不足两万,装备还有战斗力也不如京营,在来的路上,有将领自持勇武,主动领兵寻找倭寇交战,不过接连吃了几个败仗,士气下降的厉害。另外,还有老将,自持资历且名位已高、经验丰富,不甚服从指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情况,如何出去剿倭?!以如今的兵力和战力,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战败了,只会令倭寇更嚣张,令百姓更失望,令局面更糟糕。

    所以,不能轻举妄动,要等外调来的两广狼兵、山东枪兵等有战力的兵马抵达,才可出兵剿倭。

    两广狼兵战力强悍,能征善战,自己过去总督两广有功,深受狼兵爱戴,指挥狼兵,如指臂使。等狼兵抵达后,经过周密部署,有信心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不动则已,一动功成!

    于是,张经不耐的扫了赵文华一眼,冷冷的说道,“如今不是出兵灭倭的时候,赵大人且用心祭海便可,剿倭的事,本官自有安排,不劳赵大人费心。”

    赵文华脸色很难看,“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那何时是出兵的时候?”

    “这个本官自有安排。马上就要祭海了,赵大人还是将精力放在祭海上吧。”

    张经懒得再理会赵文华,很官方的敷衍了一句,就将赵文华打发了。

    “张总督有何安排不可对本官讲?张总督需记得,本官除了祭海的钦差外,还有督查军务的钦差,本官有权利也有责任知道张总督对于剿倭的安排。”

    赵文华脸都黑了,一脸气愤的对张经说道,为了压服张经,赵文华搬出了嘉靖帝。

    “赵大人也说了,你的钦差是督查军务,可不是指挥军务。”张经澹澹的说道。

    “你......”赵文华被呛的一时没说出话来,不过他也是官场老手了,很快便找到了破局之道,一字一句的说道,“没错,我的钦差是督查军务,不是指挥军务,但是督察军务,自然也包括督查张总督以及诸位将领如何指挥军务。”

    “我还要巡视各军营,没有时间与赵大人玩文字游戏,赵大人请回吧。”

    张经起身道。

    “我不是在跟张总督玩文字游戏,剿倭也不是游戏,今日徐海、麻叶、陈东等一众倭寇攻破了崇德,无数崇德百姓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死去的百姓在等着我们为他们报仇雪恨,活着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剿灭倭寇,带给他们安全,圣上也在西苑等待我们奏响凯歌!张总督,我今日只问一句,何时出兵剿倭?”赵文华挡在张经面前,毫不相让的质问道。

    “到时候了自会出兵!”张经被赵文华拦住,心中更是不悦,不耐烦的道。

    “到时候?呵呵,张总督是怕了倭寇,欲待倭寇掠足遁逃之机剿余寇报功吧?”

    赵文华呵呵冷笑道。

    “放屁!本官是等两广狼兵抵达!”张经被赵文华的话给气到了,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上眼药

    赵文华最终无功而返,张经是江南抗倭的最高军事统帅,张经不点头发兵,赵文华再怎么催战也是无用,最终只能气呼呼的哼了一声, 转身离开。

    看到赵文华气离去的背影,张经不屑的扯了扯嘴角,不知道圣上为什么会派这么一个不知兵的谄媚之徒担当督军的钦差重任,一定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误导圣上。

    瞧瞧赵文华来了之后做了什么,一路巧取豪夺、贪污受贿不说,到了应天竟然堂而皇之的变相索贿!不懂军事, 只会催战, 还妄图插手灭倭大计。

    由赵文华一班可窥严党全豹!

    等我剿灭倭寇,一定联和有志之士,力抗严党,拨乱反正,还朝野以朗朗。

    张经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在赵文华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后,张经就下令道,“好了,按照本官的安排,请兵部侍郎、应天守备还有浙军巡按御史前来,随我一同巡视各营练兵备战情况。此次巡视,有两点注意,一是不提前打招呼,二是随机抽营巡视。”

    巡视军营的目的是为了查看各军营练兵备战的情况如何,再从中选拔出优秀将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优秀的将领是剿灭倭寇必不可少的中流砥柱。

    等到山东枪兵、广西狼兵等优秀战兵抵达后,将这些外来战兵分派给优秀将领统帅。

    很快, 应天兵部右侍郎黄大人和魏国公徐鹏举各带了两个随扈到了。

    应天兵部右侍郎黄大人是新上任的, 原来的兵部右侍郎史鹏飞由于上次倭寇袭扰应天获罪削职为民,黄大人才获得这次千载难逢的升迁机会。

    又过了片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也来了。不过,跟胡宗宪一起来的,还有赵文华。

    张经先是定定的看着胡宗宪足足两秒,胡宗宪一脸如常,微笑着拱手向张经见礼,“拜见张总督。”

    张经皱着眉点了点头,然后转脸看向赵文华,面色不虞道,“赵大人不是回去了吗,你怎么又来了?”

    “听说张总督要巡视军营,我身负督察军务的钦差,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且,本官正好可以借这次巡视军营,挑选兵将,护卫、维持祭海大典的秩序。祭海在即,还请张总督攘助。不请自来,还请张总督勿怪。”

    赵文华微笑着说道,脸上一点怨怒也没有, 彷佛方才在张经这碰壁、气呼呼的转身而走的不是他。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看,看到赵文华低头, 又把祭海顶了出来,张经也不好直接撵他。况且,只是跟随巡视下各军营练兵备战情况,也不涉及指挥等核心,多他一个也没什么。

    “哼,来都来了,那就一起吧。”张经哼了一声,率先往外走,默许了赵文华随行。

    “多谢张总督。”

    赵文华笑着向张经的背影拱手,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赵文华手指上还有一块墨迹。

    之所以有这块墨迹,是因为赵文华方才在张经气呼呼回去后,义愤之下写了一封密折,一封书信。

    密折是呈给嘉靖帝的。

    说到密折这个方便快捷的联系圣上的渠道,赵文华不由的又想起了朱平安,密折的出现还是这小子提的建议。有了密折,弹劾人起来,也方便多了。

    赵文华从来就不是唾面自干的人,从来就不是大肚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

    接风宴是一茬,排挤军事指挥、不告军事部署是一茬,要五千两银子不给又是一茬,今天催战被呛拒又是一茬......真当老子好脾气吗?!

    哼!

    我赵文华从来就是有仇必报!

    从总督衙门气呼呼回去后,赵文华就铺了笔墨纸砚开始写弹劾张经的奏疏。

    “张经人品老成,生性谨慎,慎之又慎,兵法韬略未尝不精;然,治兵无法,畏倭如虎,如今倭寇当挺身而出之时,不得也。今有四万余倭寇盘踞浙江拓林川沙堡等地,且越聚越多,每日纵倭出掠周边城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倭焰愈发嚣张,至今日已然攻破崇德县城,十余万百姓当街而哭、流离失所,然张经就任至今未发一兵剿倭,臣数次催促张经出兵剿倭,经皆以时机未到推托不肯出兵......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欲待倭寇掠足遁逃之机剿余寇报功,亦或更甚者,张经闽人也,虑贼过其乡,通敌糜事,养贼自重,不思报效朝廷......”

    写完后,张经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别字,正要喊人将弹劾奏疏发出去。

    不过,很快赵文华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不妥,不妥,刚来江南,海尚未祭,立足未稳,时日尚短,不足以上此弹劾奏疏......”,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等祭海完,再催战几次方可,想到这,赵文华便将奏疏揉成一团,丢进了废纸篓里。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赵文华又从废纸篓里捡起来,丢进了炉膛内,焚为灰烬。

    复又掏出一本密折,再次书写。

    这次赵文华没有直接弹劾张经,而是主要写了自己到达应天宣旨的情况。

    只是在末了不着痕迹的补充了一句,张经接旨,谈及祭海,拂袖而去......

    张经接旨后,谈到祭海,生气的拂袖而去,这是事实,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了。

    经得起查。

    以自己对嘉靖帝的了解,得知张经接旨拂袖而去后,圣上肯定会令厂卫核实,这是事实,谁来核实也改不了张经拂袖而去的事实,这肯定会令圣上不舒服,无论是对圣旨不够尊敬,还是腹诽祭海,都会令圣上心有芥蒂。

    甚至,以张经江南总督的身份,作此行为,令圣上忌惮,信任产生裂隙也不无可能......

    反正先给张经上上眼药,为改日弹劾张经做好铺垫。

    密折写好后,赵文华又给义父严嵩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张经极尽诋毁之能事,详举张经敌对之事,末了言明自己有意于祭海事毕后弹劾张经,请严嵩居中应援。

    写好后,赵文华叫来心腹手下,令其将密折和信函即刻带入京城,不得有误。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出人意料胡宗宪

    天高鸟飞,万里无云,艳阳高挂,风和气清,真是寒冬腊月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大校场辕门几个守卫正席地而坐一边晒暖, 一边摇色子呢,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抬头就看见前面来了一拨人,前面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都穿着官服,随行的一拨人后面都是披甲掎刀的虎卫,一个个壮硕如牛, 虽然不认得人,但是一看就知道就大来头。

    几个守卫慌忙起身,一个机灵的守卫一脚将色子踢到枯草丛里,避免吃挂落。

    很快,一个披甲的虎卫就当先策马而来,大声道,“总督张经大人、钦差赵文华大人、兵部侍郎黄大人、应天守备魏国公、浙江巡按胡大人巡视大校场营,位临驾到,尔等还不快快打开辕门,恭迎诸位大人入营。”

    几个守卫一听张经的名字,二话不说就颠颠儿的上前打开了辕门。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张总督可是江南最高军官,江南地界上所有的将军、所有的兵都归他管,别说打开辕门恭迎了,就是当祖宗供着也不为过。

    那个方才踢色子的机灵守卫赶紧进去禀告他们大帅,张总督一行来了。

    “小的恭迎总督大人,恭迎诸位大人。”其他几个守卫跪在辕门两侧恭迎。

    张经一行看也不看他们,策马从他们面前而过,直奔大营深处而去。

    “瞧见没有, 这就是总督大人的气势, 那压迫感, 气吞万里如虎啊。”

    一个跪在地上的守卫,等到张经一行策马进了军营深处后,才敢抬起头来,望着张经他们策马而过的背影,一脸心有余季的说道。

    “呸呸呸,总督气吞不吞万里如虎我不知道,反正总督他们踏马过去,我吞了不少土……”身边的一个守卫呸呸呸了好几口,吐出了好几口混浊的口水。

    张经一行直奔大营,大营里面将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一拨正在操练,一拨正在围观。围观的一拨是大校场营的将士,盔甲武器明显上一个档次;操练的一拨是外地来的将士,盔甲武器不如大校场营的将士,不过精气神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经就任总督后,除了下令征调了两广狼兵、山东枪兵外,还征调了福建、湖南、湖北、浙江等行省将士,这些外地调来的将士,已经有些陆陆续续的抵达了, 张经令人将他们安排在了不同的京营。

    这样安排, 一来可以解决他们食宿的问题,二来也方便由京营的将士对他们进行操练。

    京营本身也有这个职能,除了守卫应天、守卫皇陵外,还有轮训外地官兵的职能。

    这一支外来的将士有三千人左右,是从湖北调来的,张经将他们安排在了大校场营。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拜见赵大人,拜见魏国公,拜见黄大人,拜见胡御史……不知诸位大人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诸位大人赎罪。”

    大校场营的主帅张大人得到守卫禀告后,不敢耽搁,一路小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上前拱手拜见张经、赵文华、魏国公、胡宗宪等人,口称恕罪。

    “张大人,繁文缛节就不必了,你给我们介绍下大校场营的情况,贵营将士几何,客兵将士几何,粮草如何,装备如何,操练情况如何……”

    张经不耐的摆了摆手,也不跟张大人废话,直截了当的询问具体情况。

    “是,是,回总督大人,我大校场营共有三万将士……”张大人躬身回道。

    “我问汝营实际在册人数,不是问你们多少编,你们营实际兵马有三万吗?”

    张经扫了一眼大校场营将士,脸色不善的打断了张大人的话,质问道。

    张经方才大致看了一眼大校场营的将士以及营帐数量,就知道张大人在说谎。

    张大人顿时就心虚的脸红了,底气不足的说道,“实际,实际在营人数有两万三千五……”

    “有两万三千吗?实事求是的回我。”张经目光灼灼的看他,一脸不耐的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咳咳……”张大人禁不住咳嗽了起来,一只手不住地抹脑门上的冷汗。

    “大校场营实际在册人数有一万两千七百九十八人,其中四十五岁以下壮兵共有八千三百五十一人,四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以上共有三千八百九十三人,其余五百余人为五十五岁以上。其中,经过三年以上操练精锐将士共有三千八百九十人,其余将士操练不足一年。湖北来的客兵共有三千一百八十人,俱是四十五岁以下壮兵,不过大多是操练不足一年的新兵;大校场营现有铠甲三千副,劲弓三千张,弩弓九百张,火铳八百具……”

    就在这时,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如数家珍一样将大校场营的情况详细的讲述了出来。

    说话的是谁?

    怎么对大校场营的情况如此了解,如数家珍一样,是大校场营的副将吗?

    众人皆惊讶的转头看向了正在讲述的人,然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意外的发现说话的人不是大校场营的人,而是跟赵文华站在一起的胡宗宪。

    胡宗宪怎么这么了解大校场营的情况?!

    众人皆是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当然,要说吃惊,最吃惊的还属大校场营的张大人,他虽然是大校场营的主帅,可是他对大校场营的情况也不像胡宗宪这样了解。他现在就说不出具体的将士的人数,只能说一个大概,最多具体到百,再往下细数就不行了,因为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新招了不少将士,也裁撤了一些老弱病残,他要看兵册才能说出具体的将士数量,至于铠甲、弓弩、火铳的数量,他是记不得的,要看库房记录才能清楚;更不用说士兵们具体操练情况了,他才不会费心劳神记录这种细枝末节的情况呢。

    他作为大校场营的主将都不了解具体情况,可是没想到胡宗宪竟然了解的这么清楚,如数家珍一样。

    “胡御史怎么这么清楚?”张经问道。

    “回总督,下官负有整顿军容军纪的职责,到任后常来各营巡视督促,各营的情况,下官都基本掌握,而且下官前日才来过大校场营,才两天时间,想来大校场营的情况应该不会有变动。”胡宗宪拱手回道。

    “胡御史有心了。”

    张经赞许的点了点头,不过瞧到胡宗宪跟赵文华站在一起后,又皱了皱眉。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胡御史真的有心了

    张经在大校场营对兵马、装备等情况仔细巡视了一番后,确认与胡宗宪所讲的情况一致,不论兵马人数、年龄还是装备、操练情况都分毫不差。

    由是,张经对胡宗宪更是赞赏不已,不过看到他跟赵文华走在一起, 就膈应的很,就像看到一只鹏程万里的金鹏落在了泥塘猪背上一样。

    跟谁在一起不好,跟他混在一起!

    张经暗自摇了摇头,将大校场营主帅张大人唤到跟前,缓缓的点评道:

    “三万的编,有一万三千实兵,空缺约一半, 可战之兵有九成,武器装备总体良好……比起下面那些动辄空缺七八成、实兵还多是老弱病残、武器甲肖也破损不全的卫所,张大人你也多少算是有良心了。”

    张总督这是在笑,还是在怒啊?这是表扬我,还是在讥讽我啊?这是褒奖,还是问罪?

    大校场营主将一个脑袋两个大,莫衷一是,也不敢看张经的表情,慌忙下跪请罪。

    张经居高临下的看着张大人,看了足足三秒,看的张大人后背起了一层冷汗后,才面无表情的说道,“你是有罪,不过就像本官方才说的,你多少也算是有良心了。本官曾经身为兵部尚书,对于各营各卫空缺、空饷的情况也多有了解。不上你们,便是京城也在所难免。去年,胡虏俺答率兵入关, 兵围京城,时任顺天兵部尚书丁尚书清点三大京营十二团营兵马备战时, 发现京城十八万大军,其实只有五万余人,其中还有很多老弱病残……”

    听到这里,张大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感激的看了胡宗宪一眼。

    当初胡宗宪第一次巡视大校场营时,自己营里只有六千兵,还多是老弱病残,还是胡宗宪要求自己将兵营人数补足一万余人、老弱病残低于一成,达到要求就给自己评年度考察一等称职,否则就给自己评劣等,还要弹劾自己。

    在胡宗宪威逼利诱之下,自己才征了九千青壮,裁撤了几千老弱病残。

    若不是胡宗宪,今日张总督突然巡查,自己肯定不会这么轻易过关,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张大人对胡宗宪感激不已。

    就在张大人心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听到头顶上的张经又继续开口了。

    “虽然你算是有良心了,不过还是不够, 空缺就是空缺,吃空饷就是吃空饷,不过念在你也算有良心,如今也是特殊时期,汝之罪权且搁置,限你一个月内补足所有兵额,加紧操练,完成后本官既往不咎,若是完不成,本官绝不轻饶,汝可记下了?”张经以不容抗拒的语气说道。

    “罪臣明白,不需要一个月,下官半个月内便能补足所有兵额,严加操练。”

    张大人连连叩首道。

    虽然他官职不低,但是在江南总督张经面前,他也只是个弟弟。根据圣上授予张经的权力,张经可以从江南、江北、两湖、两广、山东等诸省行文调兵,巡抚、操江都御史、副总兵、三司军卫、有司官完全听从张经节制,临阵不用命者,武官都指挥以下、文官五品以下,皆许张经直接军法从事,都指挥以上、文官五品以上,许张经论罪上奏。

    若是他没有按张经要求办到,张经完全可以直接对他军法从事,谁求情都不好使!

    所以他才对张经的话奉若圭臬!

    “善!”张经满意的点了点头,“张大人起来吧,如今倭患当头,我等还需勠力同心、公赴国难才是。”

    “多谢总督大人,下官一定牢记于心。”张大人起来后,连连表态道。

    张经来的快,走的也快,严辞拒绝了张大人摆膳接风的邀请,令他将银子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别整天想着吃吃喝喝,然后带着一行策马呼啸而去。

    临走前,赵文华对胡宗宪耳语了一句,胡宗宪点了点头,走到张大人身边,轻轻的拍了拍张大人的肩膀,不着痕迹的对张大人耳语了一句。

    看到张经一行远去的背影,张大人不顾形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走了......想到胡宗宪对自己耳语的话,连忙招来了心腹手下,令其去准备一份厚礼,今晚他要去钦差衙门拜访一下。

    这年头多事之秋,时局、政局不安稳啊,多个靠山多条路,有什么不好的呢。

    虽然拜山少不了银子,但是银子再好,哪有命重要啊,有命在有的是赚银子的机会。

    从大校场营出来后,张经一行又接连巡视了三个军营,张经巡视的路线无迹可寻,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每次都是快到军营了,众人才反应过来是要巡视这个军营,这基本上杜绝了有些人提前通风报信的想法。

    这三个军营基本情况跟大校场营相差不大,也都是有空缺空饷情况,但是比之下面的卫所要好得多,张经也都是搁置了他们的罪过,令他们将功补过补齐空缺兵额。

    巡视这三家军营的情况,有一家军营主将对自己军营的情况了如指掌,张经问什么,便能回答上来;另外两家军营主将跟大校场营主将张大人一样,在张经询问的时候,一时间回答不上来,还需要询问副官、查阅簿册才行。

    不过,每每这个时候,胡宗宪都能如数家珍一样将军营的基本情况一一道来,仔细巡查后,发现胡宗宪所说的都分毫不差,令所有人顿时刮目相看。

    尤其是巡视第三家军营时,张经等众人从主帅口中得知是胡宗宪以年底考察为由,威逼利诱各京营大力弥补空缺兵额,并加紧操练,各京营才有了今日,军容、军纪相比之前,也有所改观,士气也有所恢复后,对胡宗宪更是刮目相看。

    张经对胡宗宪的评价,也从胡御史有心了,变成了胡御史真的有心了。

    赵文华更是一副捡到宝的样子。

    胡宗宪如此有心有能的人主动投靠,令他心悦不已,对胡宗宪也更为看重。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将视浙军

    巡视完三家军营后,张经带着众人一路往南而去,众人本以为是要巡视振威营,因为振威营靠近南墙,可是令众人疑惑的是张经并带着众人有去振威营, 而是带着众人直奔城门而去,直接出了城,沿着大路继续往南行。

    见状,众人不由困惑了起来,心想,总督大人,咱们走错路了吧,振威营靠着城墙西南的位置, 在城里面,咱们怎么出城了?出城就算了,咋还继续往南走。

    “梅林,你知道我们这是要去哪吗?城外还有军营吗?”

    赵文华也不由困惑了起来,策马靠近胡宗宪,疑惑的向其询问道。

    “部堂,日头都到这了,按照路程和时间推算,现在可以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城东的水军大营,还有一个是东南的浙军大营,总督大人带我们从南门出,那应该是去浙军大营。如果是去水军大营的话,从东门出更近便,从南门出就绕远了。”

    胡宗宪知晓各营位置,听了赵文华询问,便轻声分析道,推断张经应该是带众人去浙军大营。

    “哦,原来是去浙军大营。浙军大营, 有点熟悉啊……”赵文华听了胡宗宪的分析后恍然大悟,然后觉得浙军大营有些耳熟,又念了一遍后,忽地想起来了,“哦,想起来了,那是子厚朱平安统领的团练。”

    “部堂所言甚至,浙军大营正是朱平安朱大人所统领的团练军。”

    胡宗宪恭维了一句。

    “梅林,你对浙军了解吗?可曾去巡视过浙军?”赵文华又问道。

    “回部堂,下官对浙军的了解只是浮于表面,不知实下。一个多月前,下官有意前往浙军巡视,正当成行之时,上虞之倭寇爆发了,打断了行程。前段时间,我巡视诸营时,朱大人又去义乌募兵,主帅不在,不便巡视。因此, 至今下官还未曾巡视过浙军。这次去浙军巡视还是第一次,也算是了了下官的一项心愿了。”胡宗宪如实的回复道。

    “你对浙军了解多少?”赵文华又问道。

    “下官只知道浙军原有八百余人,前段时间朱大人得了张总督的许可,去义乌又募了一千两百新兵,目前浙军共有两千人左右。至于浙军操练如何、战力如何、武器装备如何,下官却是不知道了。”胡宗宪回道。

    “看来浙军人数却是军营里最少的了。”赵文华听后,不无失望的说道。

    赵文华看重朱平安不假,可是对朱平安统领的浙军,却是没放在眼中。

    浙军只有区区两千人,还不是正规军,只是团练而已,如何能让志在江南的赵文华放在眼中呢。

    “部堂,浙军虽少,却不可小觑。当日,上虞之倭寇袭扰应天,一路纵横江南数省十余县,所向披靡......不怕部堂笑话,下官领了精兵在樱桃园狙击倭寇,一时不察,也被倭寇乔装乞丐突袭,落了一场大败。倭寇兵临应天城下,嚣张不可一世,举城皆震。当时,浙军仅有八百人,朱大人统领浙军先驱倭寇于城下,解了应天之围,后于夜间将倭寇斩杀殆尽,浙军战力可见一斑。如今,朱大人又从义乌募兵一千二,浙军兵力达到两千,定然战力大增。此去浙军,说不定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惊喜。”

    胡宗宪见赵文华面露失望,不由微微笑了笑,向赵文华讲了朱平安在应天倭患中的高光表现,言语中对朱平安赞赏有加,还以戏谑的口吻爆出自己败于倭寇的糗事,以衬托朱平安。

    “哦,很多人不是说子厚当时以苗蛮迷药药翻了倭寇,趁机割了昏睡的倭寇首级,胜之不武,任何人都可为之,只是子厚走运占了先,难以说明浙军能战吗?”赵文华眯着眼睛又道。

    胡宗宪摇了摇头,进一步解释道:“那是庸人妒忌,若是任何人都可为之,缘何使上虞之倭寇纵横数省数十县所向披靡耶?倭寇兵临城下时,除了俞大猷将军外,无有敢请战之人。子厚先逐倭寇于城下,乃是八百浙军车阵齐整,倭寇无机可趁,只得先退却;后夜袭倭寇,更是非有勇有谋不可为之。”

    赵文华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部堂,别看朱大人年纪不大,但是在江南文官知兵者,除了台州知府谭纶、罢官的唐顺之等人外,当属朱平安朱大人了。日后剿倭,我相信朱大人定能再放光彩,战绩簿上再添佳章。部堂,若是能将子厚争取过来,子厚助我同左部堂,剿倭定可事半功倍也。”

    胡宗宪向赵文华大力推荐朱平安,建议赵文华将朱平安争取过来。

    “哦,没想梅林对子厚竟如此高看。”赵文华不无意外的说道。

    “子厚文有状元之才,武略亦显露峥嵘,如锥在袋,破袋而出只是时间问题。”胡宗宪回道,继而又再度建言道,“子厚如今尚未展露锋芒,部堂宜早图之,若待子厚大放光彩,怕难矣。”

    “梅林放心,我心中有数。早在子厚未中举时便入了我眼中,一直观之,我深知其乃不可多得之才。”赵文华微笑着点了点头,将当日招揽朱平安的秘事也告之了胡宗宪,“我初来之时便有招揽子厚,只是子厚矜持又少年傲气,并未答应,却也不算拒绝,言竭尽全力辅左我两项钦差重任。呵呵,其虽有才,却经验短浅,入世不深,不如梅林识时务大局,需得调教一番。不过,他人在江南,我亦在江南,有的是时间调教,料他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去。“

    “部堂识人之能,宪不如也。”胡宗宪闻言,恭维了一句。

    “呵呵,那就看看浙军大营,子厚能给我们带来何种惊喜。”

    赵文华饶有兴致的笑了笑,策马跟上张经一行。

    “驾!”

    胡宗宪也打马跟上。

    张经领着众人一路南行,没多久魏国公也反应过来了,这条路他来过好几次了,张总督这是要去浙军巡视了。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样的浙军

    正如胡宗宪、魏国公等人所想的一样,张经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浙军大营。

    张经带着众人即将达到浙军大营,大约还有一里地左右时,众人耳边就听到“轰隆轰隆”两声震耳巨响,然后紧接着又听到一通“咣咣咣”的声音。

    这一通轰隆咣下来, 众人身下的马都有些受惊了,众人忙伸手安抚身下的骏马。

    “怎么回事,打雷了吗?”

    随行众人一脸惊疑不定的眺望前方,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怀疑是不是打雷了。

    “今儿是晴天,又不是阴雨天,怎么会打雷。”有人抬头看了看天色,摇了摇头。

    “晴天怎么了, 不是有晴天霹雳一说吗。”又有人道。

    “不是打雷,那是火炮和火铳的声音。”魏国公和胡宗宪几乎同时出声。

    魏国公虽然不重视火器,但毕竟是武将出身,又统领一营,军营里面也有火炮和火铳,虽然比例不高,平时也不怎么重视操练火器,但毕竟偶尔也会放炮放火铳的,一听就听出来是火炮和火铳的声音了。

    除此外,魏国公也知道朱平安对火器的重视程度,光从他营里就淘了不少火器了。

    胡宗宪从巡按边军到巡按浙江,一直在跟军队打交道,对火炮和火铳的声音自然不陌生,尤其是边军,为了防范鞑靼胡虏,城上都或多或少的安置了火炮, 在听到火炮的第一声就听出来了。

    “哦,原来是火炮和火铳的声音。”众人闻言, 也都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了。

    “走,正好看看浙军操练情况。“

    张经听到火器的声音,顿时一脸兴致浓浓的说道,说着用力一夹马腹,一马当先而去。

    早先张经初见朱平安,考较其兵事的时候,朱平安就说兵械以火器为至关重要。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可以看看浙军是如何操练火器的,看看朱平安是如何以火器为至关重要的。

    “驾!”

    众人也都跟着张经驱马直奔浙军大营。

    浙军大营哨塔上的哨兵早早的就看到了张经一行了,大声的提醒辕门门卫,有一行来路不明的队伍骑马向着大营而来,提高警戒。

    辕门守卫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全副武装的在辕门前三十米处设置路障。

    跟前三次视察一样,张经一行之中一个披甲的虎卫再次当先策马而来。

    这次跟前三次不一样的是,虎卫还未到辕门,就被辕门前三十米卫兵设置的简易鹿角路障挡住了。

    鹿角路障后是全副武装的五个辕门守卫,身穿只露出脸的棉甲,腰挎腰刀,手中端着火铳,嘴里面还大喊着,“这里是浙军营区, 来者止步!你是何人?后面又是何人?来我浙军大营有何贵干?”

    虎卫忙拉住马缰,在马上对路障后的浙军守卫大喊道,“总督张经大人、钦差赵文华大人、兵部侍郎黄大人、应天守备魏国公、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大人等一行位临巡视浙军大营,尔等还不快快挪开鹿角,打开辕门,恭迎总督一行位临。”

    “抱歉,还请稍候。你说总督大人一行位临我浙军大营,有何凭证?待我们验明身份无误,向里通报,得到我家大人允许后,才能入营。”

    鹿角后的守卫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一脸认真的说道,严格按规定办事。

    “费什么话,速速移开鹿角,打开辕门,还有谁敢假冒总督大人一行不成!”

    虎卫一脸不耐的催促道。

    总督一行就在后面呢,再有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自己专门抢先一步策马过来,就是为了令军营守卫快点打开辕门,恭迎总督大人一行入营,以免耽误了总督大人他们宝贵的时间。

    前面几家都好好的,怎么你们浙军就这么麻烦,这么啰嗦。若是总督他们来了,发现浙军守卫不仅没有打开辕门欢迎,自己还被拦在大营前30米的路障这,肯定会认为自己办事不力,那自己以后前途可就暗澹了。

    “抱歉,大营重地,不得擅闯!着急的话,快拿凭证来,待我们验明身份无误后,自会向里通禀,得到大人允许后,自会打开辕门请你们入营。”

    浙军守卫抱拳坚持的说道,伸手要身份验证。

    “我说你们听不懂人话吗,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假冒总督大人一行吗?!”

    虎卫闻言,脸色更急躁了,看到守卫还要老调重弹,顿时一脸不耐的解下腰牌,用力的丢给了鹿角后的浙军守卫,一脸不爽的催促道,“好,你们要凭证是吧,诺,这是我的腰牌,我乃总督亲卫小旗张豹,瞪大你们的狗眼看仔细了,这下没问题了吧,还不快快挪开鹿角,打开辕门。”

    “抱歉,这只是你的腰牌,只能验明你一个人的身份,你不是说张总督一行来我营巡视吗?他们的身份也要验明,确认后我们才好往里通禀。”守卫查看了张豹的腰牌后,双手还给了虎卫,依然没有挪开鹿角的意思。

    “我说你们脑子有病吧,我的身份都验明了,你们还怀疑什么,还有人敢冒充总督大人他们吗?嫌活的太长了是吗?”虎卫怒目圆睁,一脸愠怒道。

    “抱歉,公事公办,要想入营,必须先验明身份。”浙军守卫坚持道。

    虎卫见浙军守卫依然坚持,忍不住瞪着他们,手持马鞭指着他们,恶狠狠的威胁道,“你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若是耽误了总督大人他们巡视,你们承担的起吗?惹的大人们不爽,只要一句话,你们就吃不了兜着走。”

    “张小旗,你就不要为难我们了。我浙军有军令军纪在,若是我们没有验明身份,未得通禀许可,就擅自放你们入营,我们可就严重违反军令军纪了,不用等大人们不爽,我家大人就能让我们吃不了兜着走。”

    浙军守卫们拱手抱拳,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时张经一行已经驱马赶来了,已经来不及了,张豹禁不住又气又恼的瞪了浙军守卫一眼,恶狠狠的骂了一句,“该死,看你们做的好事!有你们好果子吃!”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拦在营外

    “张豹,这是怎么回事,不是令你在前开路的吗,你就是这样开的路?这都还没到辕门呢,就被人用鹿角拦在半路了?回头我再收拾你!”

    一个盔甲更精良的虎卫策马上前, 二话不说,噼头盖脸的骂了张豹一顿!

    此人正是张豹的顶头上司--张经亲卫营总旗魏良义,一个脾气火爆的宿将。

    魏良义豪不留情的骂了张豹一通后,又伸手指着鹿角后的浙军守卫,气势汹汹的喝令道,“你们几个磨蹭什么, 不知道大人们时间宝贵吗?!现在,立刻,马上,速速移开鹿角,打开辕门!恭迎总督大人一行入营巡视!”

    “这位将军还请恕罪,我浙军军令如山,不敢违背,需我等验明你们身份无误,向里通禀,得到允许后,才能打开辕门,恭迎大人们入营。”

    浙军守卫不为所动,抱拳一礼,坚持按规矩办事。

    魏良义闻言,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区区几个大头兵竟然敢违背自己的命令,不由得愤怒了,“该死,什么验明身份, 大人们的身份也是尔等有资格验明的,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们的身份怎么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按照我浙军军令,验明身份,通禀后才能入营!我家大人还专门给我们讲过汉朝大将军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人家皇帝陛下去军营一样要验明身份通禀入营。”

    鹿角后的浙军守卫抬头与魏良义对视,一点也不畏惧,毫不妥协的说道。

    魏良义禁不住火冒三丈,用力的攥着马缰,伸出马鞭呵斥道,“该死,你们脑袋里装的是浆湖吗?!故事是故事,能跟现实一样吗,你们就犯蠢吧,再不移开鹿角、打开辕门,到时候不止你们,连你们大人也一样吃挂落!”

    “怎么回事?”

    张经一行早就注意到前面的动静了, 看到这一幕,不由策马上前询问。

    魏良义和张豹不敢隐瞒,只好羞愧又愤愤不平的将实际情况如实相告。

    听到浙军辕门守卫提前三十米设置鹿角路障, 坚持要验明身份、通禀允许后才能入内,一众官员不由吃惊的张大了嘴巴,一幅幅难以置信的模样。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敢拦总督和他们的人,张总督、赵钦差、魏国公等等哪一个不是跺一脚,江南官场晃三晃的人,竟然被人拦在了辕门外,真是可笑。

    “你们几个好胆,见到总督、钦差大人还不下跪?”

    “验什么身份,你们真是不知变通,还不速速清理道路,恭迎总督大人们入营。”

    有随行官员上前喝斥浙军守卫,令他们移开鹿角、打开辕门。

    “大人恕罪,我们没见过总督大人和诸位大人,不识大人们,须得验明身份,我们再拜见诸位大人。”鹿角后浙军守卫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要验明众人的身份。

    不少随行官员顿时怒了。

    他们跟着张经、赵文华巡视军营,哪一家军营不是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早早的就打开辕门,跪着恭迎入内了,没想到浙军这,竟然被拦在了半路。

    屡次三番给他们机会,竟然毫不悔改,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何能不生气。

    “呵呵,这是浙军军规,我来过浙军大营几次,每次也都是要验明身份。”

    魏国公笑着上前打圆场。

    一旁,赵文华哂笑着指了指拦路的鹿角还有浙军守卫,戏谑的对胡宗宪说道,“这就是子厚给我们的惊喜吗?”

    “军纪森严,亦是惊喜。”胡宗宪微微笑了笑,轻声回道。

    “唔,这么说的话,也未尝不可。”赵文华微微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张经发话了,面对浙军守卫的阻拦验身,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是赞许的对浙军守卫说道,“很好,军令大过天!你们做的很好,这才是辕门守卫该有的样子!严格核验,杜绝有奸细、不轨者混入大营!”

    接着,张经以身作则,翻身下马,拿出腰牌交给浙军守卫核验,“这是我的身份腰牌。”

    总督大人都定性了,称赞人家守卫坚持规矩做得好了,咱们还说啥呀,再说不就是跟总督大人唱反调了吗,只能将骂人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看到张经以身作则下马核验身份,其他官员自然也都乖乖下马核验身份。

    “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拜见总督大人,拜见诸位大人。”

    鹿角后的守卫验明了张经等人身份后,便移开了鹿角,上前拜见张经等人。

    由于他们穿着棉甲,无法行大礼拜见,只能单膝下跪拜见张经等人。

    “哼,这下可以打开辕门,恭迎总督大人等大人们入营巡视了吗。”

    魏良义哼了一声,一脸不耐的催促守卫道。

    “还请恕罪,小的要先向里通禀,许可后才能打开辕门,恭迎大人们入营。还请诸位大人们稍候,小的这就令人进去通禀。”领头辕门守卫微微摇了摇头,歉意的请张经等人在辕门稍候,等入内通禀许可后再打开辕门。

    言毕,领头的辕门守卫便交代一个守卫,令其火速入营将情况通禀。

    “什么?还要通禀?不是已经确认总督大人及诸位大人们的身份了吗?”

    魏良义咬牙瞪眼道,脸上的怒气压都压不住,若非张经等人在,早就上去赏他们几鞭子了。

    随行的官员也多脸色不忿,情难自控,你们也够了,都已经够给你们脸了,身份都验明了,竟然还要通禀,得到朱平安允许,才能入营?!

    张总督、赵钦差、黄大人、魏国公,甚至胡御史,哪一个不比你们朱平安朱大人位高权重啊?!

    “军规如此,不敢违背,还请大人们恕罪。”浙军守卫抱拳坚持道。

    “你们!”魏良义气的不轻。

    “军令大如山,理该如此,你们何罪之有。”张经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进去通禀。

    看到张经如此,魏良义等人也只好忍着闭嘴了,跟着张经一起在辕门等候。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推广炊事班

    张经带着众人在浙军辕门等候守卫通禀,在等候的时候,张经与众人观察浙军营地。

    依山傍水、一大一小呈掎角之势的营寨布局,营寨立有栅栏,栅栏外面有壕沟环绕, 壕沟足有三丈多宽一丈多深,壕沟底部还夯满了尖锐的木桩,朝上的一头削尖,可以看到夯到沟底的一头被火熏黑了,以防止木桩霉烂,正门设置了木桥通行;壕沟外面是一排拒马, 拒马外面放置了更为笨重的鹿角障碍。

    营地每隔五十米设有哨塔一座,营地里还不时可以看到披坚执锐的甲士巡逻......

    “浙军也太没安全感了, 这营寨布置的跟刺猬似的......”随行官员。

    “呵呵,估计是太怕死了......”有人戏谑道。

    呵呵,不少人跟着笑了起来。

    “何笑之有,戒备森严,这才是军营应有的样子,如此才不会给倭寇以可趁之机。”

    张经扫了他们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是,总督大人所言甚是。”

    几个笑的人慌忙止住笑容,点头称是,不过心里面却是不以为然,觉得浙军地处腹地,周边有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大可不必如此小题大做。

    “如果江宁营能有浙军这般戒备森严,严格执行入营通禀许可的话,也不会被倭寇轻易伪装犒军商人混入营中、突然发难,致使全军覆没。”

    张经颇有几分感慨的说道,接着回头对身边人吩咐道,“回头, 拟个条陈出来,要求各营必须像浙军这样安营扎寨,戒备森严,不给倭寇可趁之机。”

    “遵命。”官员领命。

    很快,众人便看到朱平安骑马从营内奔驰而来,快速翻身下马,出营拜见张经等人,“下官朱平安拜见张总督,拜见赵大人,拜见黄大人,拜见胡大人,拜见诸位大人......诸位大人位临巡视,下官恭迎来迟,还请恕罪。”

    “朱大人请起,我们不告而来,你又何罪之有呢。”张经微笑着虚扶道。

    “多谢总督大人海涵,诸位大人请入营。”朱平安恭请众人进入浙军大营。

    “呵呵, 朱大人, 入你们大营可不容易呢,贵营守卫可是尽责的紧,验明了身份还要坚持让我们在外面等待通禀,如此尽责,你可要好好奖励奖励......”

    有官员临行深深的扫了一眼辕门守卫,用打趣的语气,别有用心的告状道。

    辕门守卫不由有些紧张了起来,虽然在他们心中,他们大人朱平安向来是秉公决断,可是这次情况特殊,他们将江南总督和钦差大老爷还有其他身份明显很高的人都给拦在了军营外,这个当官的又舍了脸面当面告状,不知道大人会不会顾忌这些大人物的面子,失了公断,对他们施以惩戒呢?

    “哦,验明身份、通禀入营,这是我浙军军规,他们依照军规行事,本是分内之事,不过看在大人为他们表功的份上,那我就给他们记一个小功吧。”

    朱平安看了辕门守卫一眼,在他们紧张不安的眼神中,缓缓开口说道。

    告状的官员脸色顿时黑了,本想告他们一状解解气,没想到反倒成全他们了,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气还说不出口,谁让自己确实说让朱平安奖励奖励了呢。

    “多谢大人。”

    辕门守卫一脸喜不自胜,大人就是大人,永远都是秉公决断,我刚才真是罪该万死,竟然会怀疑大人会不会有失公断,大人永远值得相信。

    “谢我做什么,要谢王大人。”朱平安微笑着说道,“都是王大人为你们请功。”

    “多谢王大人。”辕门守卫一脸得意的向告状官员道谢,表情跟亮剑里的王有胜咧嘴一笑似的。

    告状官员脸色更黑了,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朱平安引着张经一行入营巡视,张经等人看着浙军规划有序、整洁干净的营地,皆有几分意外,其他军营无不有着杂乱差的一面,可是浙军却如此干净有序。

    “这是宿营区,全营两千零八名将士都在此处就寝安歇,每个营帐安置一伍十人;那边是谷道轮回区,所有将士集中在那排泄;那边是养殖区,我营的骡、马都在那养殖,另外还养殖了五十头猪、五百多只鸡、鸭、鹅,养殖区旁边还开辟了一块菜地,以便给我军改善伙食......”

    朱平安一边走一边给张经等人介绍浙军大营的布局,军营任何一处都了如指掌。

    “养殖猪啊鸡啊,不会很臭吗?有这功夫,还不如采买呢。”有官员摇了摇头,质疑道。

    “不会,将士轮流照顾牲畜,每日早晚定时洒扫清理牲圈,保证清洁干净,没有异味。至于之所以养殖种植,一来是为了节省成本,我军军费有限,将士训练量大,每日要保证一定的荤素伙食补充体能,开支很大,只靠采买的话,成本太高,难以为继,这样养殖牲畜、种植蔬菜,将士的残羹剩饭、刷锅泔水可以喂牲畜,牲畜的粪便可以种菜,能解决一半肉菜供应,可以降低一半的成本,还能保证将士猪肉、鸡肉等供应;二来嘛,将士们除了操练外,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休闲活动,养养猪种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可以调剂下精神生活。”

    朱平安微笑着回道。

    这也是朱平安参考了现代军队的经验,记得小时候看炊事班的故事,部队里面就养猪种菜。

    “嗯,不错。”张经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浙军的这个方法很好,养猪种菜,可以有效降低军费开支,还能保证将士们一定的荤素伙食供应,可谓一举两得。

    当前,朝廷财政紧张,张经无时无刻不在为军费发愁,浙军的这个办法如果在各营推广开来,能够节省不少军费。

    部队的残羹剩菜、刷锅泔水,扔了也是扔了,还不如喂猪喂鸡呢......

    言毕,张经饶有兴致的让朱平安带着他们去逛了一圈养殖区,干净的猪圈、马圈等,令张经等人大吃一惊,这猪圈比一般人家还干净呢,确实没多少异味。

    猪圈里面一头头的肥猪正在啃食泔水剩饭残渣,看的张经颔首不已,心道浙军的这个办法可以推广。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火器之争

    张经一行即将从猪圈离开的时候,毫无预兆的炮声又轰隆隆响起来了,接着又是一阵紧凑的咣咣咣的火铳声。尽管众人知道是火炮和火铳,但是突闻枪炮声,还是本能的惊了一下, 就跟普通人突然听到鞭炮一样。

    当然,也就是小惊而已,连半秒钟都没用,众人很快就恢复了过来了。

    不过,就在这时,听到有人发出了一声大惊小怪的声音,“哎幼喂......”

    “怎么了?”众人看向那人,不就是枪炮声嘛,也值得你这么大惊小怪?

    “你们看, 这些猪竟然一点也不害怕?”那人指着猪圈里没心没肺大口朵颐泔水的猪,对众人说道。

    “哎幼,还真是的。这些畜生不是最怕雷震天威了吗?怎么这么澹定?这是什么新品种吗?”

    众人这时也发现了,皆是惊讶不已。

    “哦,这些猪啊还有鸡鸭鹅一开始的时候也都被吓的又蹦又跳的,不过现在都习以为常了。我们营的骡、马也都一样,都已经习惯火炮火铳声了。”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对众人解释道。

    “呃,连畜生都习以为常了,看来贵营近期火器操练属实很频繁啊。”

    黄大人哑然道。

    “贤侄,这样密集的火器操练,折损还有火药消耗,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吧。我知道你们营卖刀创药赚了些银子,可是也禁不起这样消耗吧?”

    魏国公禁不住摇了摇头, 有些心痛的说道,替朱平安心痛花费的银子。

    听到秘法刀创药,众人都将目光看向朱平安,有几个官员目光难藏火热。

    这段时间秘法刀创药很火, 很多人将它的疗效吹的神乎其神,争着抢着买药,可是还是一药难求,浙军每个月只卖一次。听说每次浙军卖药的时候,营外都是门庭若市......

    朱平安一定赚了不少银子吧。

    “伯父,我们能赚几个银子,我们又不会制药,我们就是个中间商,也就是二道贩子,从苗蛮那拿药,大头都是人家的,我们这也就赚几个辛苦钱而已,对我军军费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朱平安一脸认真的说道,将苗蛮拉过来当靶子,转移众人注意,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军营。

    如今朝廷财政紧张,军费开支困难,如果被人知道浙军有钱, 那军费就更难申请了。

    该喊苦的时候就要喊苦,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自古至今一贯而来的真理。

    朱平安的解释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众人的红眼病登时就好转了。

    “既然没赚几个银子,那就更不应该这样操练火器了,你冷兵器怎么操练也不费钱,这火器操练这就是一个吞金兽,打一火铳就是钱,打一炮更是钱,火器又容易折损,这就是一个无底洞。”魏国公摇头痛惜道。

    魏国公是打心里替朱平安觉得心疼,因为朱平安几次相助以及临淮侯的关系,魏国公将朱平安视为自己人,看到朱平安这样败家练兵,为朱平安心疼。

    “伯父,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剿倭之战将起,为了尽快提高将士战力,只能加紧操练,虽然颇费银子,但是在这保家卫国紧急关头也顾不得了,只能勒紧裤腰带,挖空心思从这里省一些,从那里挤一些,勉力维持了。”

    朱平安一脸苦笑的回道。

    众人顿时想到朱平安在军营里开创性的养猪喂鸡种菜,还有做二道贩子倒卖苗蛮秘法刀疮药,这些种种所为,就是为了省钱、挤钱操练火器吧。

    “哎,朱大人,火器乃配角,弓弩刀剑等冷兵器才是主角。远战可放炮、铳,可是一旦接战还是要靠冷兵器,敌人如何给你时间装填火器,接战后火器也就是一个烧火棍而已,用来砸敌人都砸不死。朱大人,你又何必如此劳神费钱操练火器呢,练兵还是应以传统冷兵器为主。”

    有官员叹息了一声,轻轻摇了摇头,一脸不认同的对朱平安说教道。

    “多谢大人提醒告戒,不过我以为未来必将是火器的天下,练而用之,足以左右战局,无敌天下。”

    朱平安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火器的重要性了。

    “练而用之,足以左右战局,无敌天下?呵呵,朱大人的口气未免太大了。火器只能在接敌前所用,不能倚为主要战具,接站后还得靠冷兵器。”

    “年轻人朝气蓬勃可以,血气方刚也可以,自信也可以,但是骄傲自大就不可了。”

    数位官员不由摇头道。

    张经也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火器杀伤力非是等闲,火器可以重视,也应当重视,但是不能倚重。正如众人所言,火器乃接敌前所用,接敌后还得是要靠冷兵器砍杀,左右战局的还是冷兵器。只有充分利用冷兵器,并适当的发挥火器的特殊辅助作用,才是战争的王道。一味的重视、使用火器,不是战争的王道,这是误入歧途,走了偏锋左道,将来会吃大亏的。

    赵文华此时也有些失望,朱平安对火器的理解太过偏激了,还是太年轻了,做事太不稳重了。

    想到这,赵文华不由看了看胡宗宪,心里禁不住庆幸和窃喜,还是胡宗宪经验丰富、做事稳重可靠。走了朱平安,来了胡宗宪,真是赚了。

    等日后调教收复了朱平安,还得是要以胡宗宪为主要倚重、朱平安为辅才行。

    胡宗宪此刻也是不由摇了摇头,朱平安关于火器的论断,他也是不赞同的。

    火器只能有限使用,战争还是要以冷兵器为主。

    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

    神机营专管火器,以火炮、火铳为主,够不够重视火器,可是土木堡之变中表现如何呢,虽然一名不问政事的君主搭配一个不学无术的宦官指挥战局是一场灾难,但是神机营火器对马刀的对决中,一败涂地,整个覆灭。

    不知道朱平安为何还会如此执迷于火器......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令人吃惊的棉甲

    “好了,说一千道一万,百闻也不如一见,总督大人,还有诸位同僚,还是请朱大人带我们去现场,见识见识浙军是如何操练火器的吧,看看这些火器如何给了朱大人'练而用之,足以左右战局,无敌天下’的信心,我这心里是好奇的紧。”

    黄大人微微笑了笑,对张经及众人提议道,提议去浙军操练现场一看。

    张经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观看浙军操练,这本就是巡视的重要内容,众人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于是,在黄大人的提议下,众人由朱平安引着前往火器操练场地走去。

    越往前走,火药燃烧味越大,烟雾也越大。

    很快就到了地方。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是一片黑铁色的海洋,浙军将士人人全副披挂棉甲,红缨尖头盔、布满铜钉的甲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端是威武不凡。

    有个官员看到这壮观的一幕,禁不住惊讶出声道,“不是吧,人人披甲,这是大手笔啊,便是京营也做不到啊,浙军这么有钱的吗……”

    此刻他禁不住怀疑朱平安方才说的话了,朱平安是不是卖秘法刀创药赚了一大笔银子啊?!不然怎么浙军的披甲率缘何能如此之高呢。

    “梁大人,你再仔细看看,看到甲胃上那些明晃晃的铜钉了吗,足以见得浙军将士身上穿的都是棉甲,不是铁甲,只是棉甲的涂色看起来像铁甲而己。”

    旁边的官员摇了摇头,指着一位浙江将士身上的棉甲,轻声提醒道。

    “哦,哦,还真是。”官员仔细一看将士身上的甲肖,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浙军都穿的是廉价的棉甲,棉甲的造价多低啊,一套铁甲至少能换四、五套棉思呢。

    将士们为了一副铁甲能抢破头,至于棉甲,对将士倒是没太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两者的差距。

    然后,瞬间心里就平衡了。

    呵呵,要我说啊,你们少操练些火器,省出来的银子置办铁甲岂不美哉。

    “贤侄,你们很缺银子嘛,怎么将士全穿的棉甲?”魏国公忍不住问道。

    众人也都好奇的看向朱平安。

    “回伯父,我军是缺银子,不过再缺银子,也不会在武器装备上省银子。推广棉甲并非因为缺银子,而是因为棉甲出色的防护性能,我军装备营出品的棉甲在防御冷兵器上,比铁甲也不逊色多少,在防御火铳等火器上,防护性能远超铁甲。而且棉甲的重量轻于铁甲,灵活性又高于铁甲,更助于将士战场厮杀。”朱平安一脸认真的对魏国公及众人解释道。

    “棉甲有这么出色的防护性能?”魏国公一脸的将信将疑。

    其余官员更是怀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平安令人取来十副全新棉甲以及两副铁甲。

    张经等人上前查看棉甲,发现浙军的棉甲与其他军营的棉甲有很大不同,浙军的棉思更为精良,或者说更为专业,其他军营的棉甲或是简陋的布面甲或是棉袄似的,连在一起,臃肿不便,而浙军的棉甲不同,更专业,分为身甲、披膊、甲袖、前档、左挡、甲裙、护心镜等七部分。

    棉甲的每一部分制作都很精良,一点也不臃肿,很是精干,便于厮杀,可是防护面积一点也没有缩水。

    入手沉重。

    众人都不是军事小白,至少都略通军事,一掂就知道这是复合甲,棉甲里面肯定内衬了一层铁片。有这一层铁片在,棉甲的防护性能就差不到哪去。

    朱平安令人将十副棉甲和两副铁甲套在稻草人上,像上次一样当场验证。

    先是验证刀箭冷兵器。

    朱平安叫了两伍兵士在二十步外对十二副铠甲射箭,连着射了三轮箭,然后请张经等人一同上前验证。

    两副铁甲自然安然无恙,羽箭不能穿甲,不过铁甲防护面积有限,两个稻草人喉咙、裤裆都有羽箭插着;十副棉甲虽然有三副棉甲被箭射出了几个眼,但是箭只破了第一层棉就被内衬铁片挡住了,其他的棉甲连第一层棉都未破,而且由于棉甲防护面积大,只有一个稻草人面门中箭。

    “呃,箭不能透,这棉甲比其他营的棉甲结实多了,还真是比铁甲不逊色多少呢。”

    “护颈、护档,除了面门,全身都有防护,没有裸露在外的缝隙,比铁甲防护的更全面......”

    众人看着防御出色的棉甲,禁不住有些意外,浙军的棉甲比其他军营的棉甲强太多了。

    “张豹,你上前试试,看看这棉甲能不能禁得住你一刀。”黄大人对张豹示意道。

    方才射箭的都是浙军的人,他有些怀疑是不是放水了,射箭的时候是不是故意留了几分力气,没有用全力,力道不高,箭自然射不穿棉甲。

    “遵命。”张豹抱拳上前。

    唰!

    随意选了一副棉甲,上去就是一刀,“锵”一声沉重的声音响起,棉甲只是出现了一道痕迹。

    “张豹你没吃饱饭是吧?”魏良义用力的瞪了张豹一眼,撂下一句,“看我的!”

    言罢,魏良义拔刀出来,双手握刀,换了一副棉甲,用力的挥了下去。

    同样是“锵”一声沉重的声响,棉甲上也是留下了一道痕迹,只是比张豹的那道深一点而已。

    魏良义有些尴尬。

    张豹和魏良义两人这两刀,进一步向众人验证了棉甲的出色防护能力。

    “换鸟铳!”

    朱平安请张经等人暂退两旁,令两伍兵士在二十步外用鸟铳射击十二副盔甲。

    两伍兵士熟练的装好引药,接着从弹药壶取出一个油纸弹药包,用嘴撕开,将火药和弹丸,倒进铳膛里,用通条捣实,然后吹了吹火绳,端起火铳,瞄准前方披着棉甲和铁甲的草人,伍长一声令下后,一同开火。

    一阵枪响,确烟弥漫。

    众人上前查看盔甲情况,然后吃惊的发现两副铁甲全军覆没,被打出了好几个透明窟窿,而棉甲全都防住了,大都是弹丸射穿了第一层棉甲,卡在了铁片或者第二层棉甲内。

    张经不由眼睛一亮,这棉甲亦可推广,成本比铁甲低,防护力比铁甲还高......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协同,勇纪阵现

    “子厚,这棉甲成本几何?制作一套这样的棉甲,需要多久时间?”

    张经在测试完棉甲后,便将朱平安叫到了跟前,向朱平安详细的询问道。

    朱平安知道张经被棉甲出色的防御性能打动了,这是一个好事情,如果能够借这个契机将满清棉甲推广到大明官军,对于大明官军的战斗力将会有一个明显的加成。

    虽然披甲率不是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要素,但是不可否认,越高的披甲率,越能对军队多一份胜算。

    历史上,明军的披甲率由于各种原因其实并不高,虽然在现代很多人通过各种论证得出明军披甲率达百分之九十左右,但是并不准确。以历史上闻名的松锦战役举例,战后皇太极部清军清点明军尸体,发现死者的披甲率不足三分之一。

    以大明的财力,官军普及棉甲不是问题,披甲率接近百分百的明军,至少下限不会太低。

    这是一个蝴蝶效应的好机会,朱平安自然不会放过,极力的向张经推荐道:“回总督,制作一副棉甲需要八斤棉花,二十斤铁和八斤铜,总重约三十六斤,成本约为铁甲的四分之一。我浙军制作棉甲,分为头盔、身甲、披膊、甲袖、前档、左档、甲裙、护心镜八个部分,十道工序,各工序可以同时开工,批量生产棉甲,人手越多,产量也就越大,从棉花到棉甲,天气好的话数天时间就足够了,耗时要比铁甲低很多,适合短期大规模列装。”

    “哦,省时省力省钱,不错,不错......”张经听后,不由点了点头。

    一套浙军棉甲的成本仅为铁甲的四分之一,工序也只是十道工序,数天时间就可以制作完成;而铁甲呢,贵就不说了,工序也是需要千锤百炼复杂的很,而且耗时费力,无法批量生产;对比起来,棉甲的优势太大了。

    “棉甲虽好,可是遇到下雨天怎么办,我江南多雨啊,一旦下雨,棉甲湿透了,重就不说了,湿漉漉的将士生病了怎么办,而且湿了容易霉烂......”有官员出声道。

    “取水来。”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令人打了几大桶水。

    “用瓢把水泼到棉甲上,每副棉甲多泼几瓢......”朱平安对将士吩咐道。

    将士们依令行事,一点也不打折扣的,将水往棉甲上泼,每副棉甲都泼了六七瓢,比瓢泼大雨还要瓢泼。

    众目睽睽下,水一泼到棉甲上,便哗哗流了下来,像是泼到了油毡上一样。

    “诸位大人请看。”朱平安请张经等众人上前查验棉甲。

    “竟然防水?”众人查看棉甲,发现棉甲几乎未湿,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

    “这就是我们浙军研制的棉甲,刀剑无伤,弓箭可防,下雨不透,霉鬒不烂,鸟铳也不能打伤。若是战斗激烈,棉甲被利器、火器破坏,只需要更换坏掉的部分即可。披膊坏了换披膊,甲袖坏了换甲袖......”

    朱平安继续向张经等人推荐道。

    “不错,棉甲大有可期,你们浙军有多少熟练制作棉甲的工匠?”张经问道。

    “我浙军装备营的将士大都可以熟练制作棉甲,另外棉甲工艺简单,一个铁匠经过数日培训便可熟练掌握棉甲制作工艺。”朱平安回道。

    张经听后,点了点头,“回头我组织一批铁匠来你们营学习棉甲制作方法,你们可不许藏私。”

    “总督大人放心,我军绝不藏私,定会倾囊相授。”朱平安保证道。

    “很好。”张经点了点头,棉甲比方才营内养猪的价值高多了,有了这个收获,即便浙军倚重火器误入了歧途,这一趟巡视也不虚此行了。

    嗯,再看看浙军火器操练,纠正朱平安的错误思想,将浙军引上正途。

    就当是对浙军养殖、棉甲的回报吧。

    于是,张经对朱平安说道,“子厚,你们接着操练吧,让我们看看你们军是如何操练火器的。”

    “遵命。”

    朱平安拱手领命,吩咐浙军继续操练。

    “大人,请坐在台上观看。”朱平安引着张经等人坐上了临时搭起来的高台。

    张经等人坐在高台的椅子上观看浙军操练。

    在众人视线中,浙军一个营的将士陈列在校场上,营长举起军刀用力一挥,营中出来二十个将士,每人肩上都扛着一个样式新颖的碗口铳式的小火炮。

    说是碗口铳,其实跟碗口铳区别很大,炮身要比碗口铳细长一些,炮身上有五道铁箍,看上去有点佛郎机火炮的感觉,但是却比佛郎机火炮小巧的多,简便的多。

    目测每个小火炮大约二三十斤左右,一个人扛着就能走。

    在铳口前端还有两个虎腿似的支架,支架不是固定死的,还能做一定角度活动,将士扛着小火炮出来后,将小火炮放在地上,调整支架,使火炮斜上指天空。

    调整好角度后,将士从腰间取出一个大的油纸火药包,用嘴咬开倒入炮口,火药包里是黑火药混合小石子,然后又塞入一颗实心的石弹,压实。

    将士们装填速度很快,明显是训练有素。

    “开炮!”一个伍长大喊了一声,二十名炮手几乎同时将引信点燃。

    瞬间,“砰砰砰......”一阵山崩地裂的巨响。

    二十个火炮几乎同时开火,伴随着一阵火光烟雾,大小石弹齐飞,黑压压一片,前方两百米左右的地面被炮轰的坑坑洼洼一片,二十个明显大的弹坑周围密密麻麻的小弹坑,覆盖周围近百米方圆,轰击的地面跟月球表面似的。

    高台上观看的张经等人不由眼睛一缩,浙军的这个火炮小小的,可是威力却是大的厉害,火炮射程比碗口铳远多了,比佛郎机火炮也不逞多让,而且浙军火炮大小石弹齐飞,一轰一大片,杀伤力大的厉害。

    若是这一炮轰入倭寇群中,一炮就得死一大片......

    没等张经等人从浙军小火炮的威力中回过神来,只见浙军将士又开始熟练的装填弹药,接着一声令下,又是一炮,两炮间隔也就几个呼吸的时间。

    没等张经等人回过神来,就看到浙军这一营将士在第二声炮刚轰完,便开始向前冲。

    一口气冲了一百多米,距离炮弹的着地点大约五十米左右的位置停下了。

    然后,张经等人便看到浙军将士最前面的三排,第一排蹲下,第二排弯腰,第三排站直,熟练的平端火铳,扣动扳机开火,一阵整齐的“砰砰砰”响起。

    接着,这三排将士从两侧退到阵营最后,熟练的开始装弹。原先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将士上前,跟前面一样,一排蹲下、一排弯腰、一排站直,同样平端火铳向前开火。

    如此轮换,第五六七排射击完之后,最开始的三排将士也快装填好火药,数个呼吸后,再度上前开火。

    如此轮换,几乎没有停顿的一口气射了好几轮.......

    高台上的张经、胡宗宪等人皆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震惊的看着这一幕,久久不能回神。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质疑

    浙军操练火器的方式实在是令张经等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震撼非常。

    浙军先是一轮惊天动地的炮击,在炮击刚落就排着整齐的九排队列向前挺进,到达预定地点后,第一波三排人分别用蹲下、弯腰、直立的方式一起开火,开火后便退到最后排装填弹药,然后下一波三人上前齐射。

    一波接着一波,如波浪一样,连绵不绝,火力之剧烈令人瞠目结舌,震撼不已。

    这样的火器操练方式,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谓破天荒第一次。

    他们所见识的所有明军,都是将火器作为辅助使用,都是以冷兵器为主,从来没有像浙军这样倚重火器的,不,浙军这已经不是倚重火器了,浙军比神机营更神机营,已经是纯火器了,使用的火器种类也简单,目前就看到两种火器,一种是新型的小火炮,一种是制式统一的火铳。

    一般的明军,不,是除了浙军以外的所有明军,都是冷热兵器混编。八成左右的冷兵器,一两成左右的火器,而且火器也种类繁多,有火箭、三眼铳、火铳、震天雷、震雳毒火、神火飞鸦等等,各种火器各有各的用途,火箭冲阵、纵火,火炮、震天雷守城绝佳,三眼铳、火铳威力大可破甲,神火飞鸦可射三百步,令敌胆寒……不过,所有的火器使用都是辅助作用,作战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也是混编在冷兵器战阵中予以有限使用。

    大家操练起火器来,也都是这样,火器兵混编在大军之中,跟长枪兵、弓箭兵、盾兵等编在一起,地位跟弓弩兵一样,战法也基本一样,利用火器射的远的优势,跟弓弩一样作为远程伤害,一旦近战了,火器兵或是跟弓箭手退居二线,在近战兵的保护下抽冷开火,跟或是放下火器,直接操冷兵器变成近战兵。

    正是因为明军一贯以来如此,所以浙军的火器操练,才会显得开天辟地一样,才令张经等人印象那么深刻,那么震撼。

    火器波浪持续了十来波后,场上操练暂时告一段落,硝烟弥漫而刺鼻。

    “子厚,你们浙军如此操练火器,有何说道?”张经侧首向朱平安问道。

    “回大人,其实也就四个字。”朱平安回道。

    “哪四个字?”一旁的赵文华饶有兴致的抢先张经一步,向朱平安问道。

    “无他,扬长避短尔。”朱平安回道。

    闻言,张经摸了摸下巴,胡宗宪也是若有所思,其余人则是明显不知其所以然。

    “子厚你仔细道来。”赵文华催促道,他也是不知其所以然,他对兵事本就不精通,火器对于大明兵事图本就是比较偏门的一个分类,赵文华不知晓也很正常。

    “回大人,火器相对于刀剑弓弩等冷兵器,优势就在于威力。我仔细研究了当前火器战术,发现当前所有火器战术都没能有效发挥火器的威力,只是将火器作为弓弩的补充而已,只发挥了火器的一小部分威力。我仔细研究弓弩战阵,结合火器本身特点,创设了我们浙军当前演练的战阵,以最大程度发挥火器威力。”

    朱平安简单介绍了下创设浙军火器战阵的缘由和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发挥火器威力。

    “嗯,继续。”赵文华点了点头,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示意朱平安接着往下讲。

    “我浙军方才演练的战阵主要有两个,或者说一个战术一个战阵,战术是步炮协同战术,也就是炮兵和步兵配合作战。这个战术有两点,一点是先用火炮射击,远程打击敌人,在敌人被火炮破坏阵型、陷入恐慌之时,步兵持火铳冲锋至有效射程开火,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二点是在战斗时,炮兵亦同时开炮,火炮的射程远于火铳,炮兵开炮支援步兵作战,持续压制、打击敌人纵深目标,持续破坏敌人战阵,杀伤敌人,打击敌人士气。”

    “当然,由于目前我浙军还在熟悉步炮协同战术,炮兵和步兵还在磨合,目前只能演练第一点。待炮兵更熟悉火炮,操作火炮更精准,与步兵磨合更默契的时候,再进行第二点演练,免得炮兵误伤了步兵。现在炮兵已经快达到要求了。”

    朱平安伸出了手,一边伸手指着场中休整的炮手和火铳兵,一边缓缓说道。

    当然,做到这两点也只是很浅显的步炮协同战术,算是固定式的步炮协同,往后还要演练动态的步炮协同。这个还需要步兵和炮兵更熟悉,尤其是需要炮兵更熟悉、更精准了才行,不然很容易误伤步兵。

    “步炮协同?”

    众人听了这个新名词,不由重复了一边,然后微微点了点头,发现朱平安不愧是状元郎,这名字起的真有意境,看似简单易懂,实则内涵深邃。

    “这是战术,战阵呢?”赵文华问道。

    这是有人小声的滴咕,“不就是一排排嘛,哪看到有什么战阵啊。”

    小声滴咕的人不是张豹便是魏良义,两人都是直肠子的火爆脾气武人,方才在辕门吃了憋,肚子里憋着气呢,两人没有胆子当面顶撞、贬损朱平安,但还是忍不住背后滴咕两声,小小的发泄、表达一下心中的不满。

    旋即引得一阵轻笑。

    朱平安视若圈闻,一脸骄傲的指着场中列队严整的将士,掷地有声的说道:“我浙军操练的火器战阵名曰:勇纪阵。唯有兼具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令行禁止的纪律,才能布出如此战阵,二者缺一不可。”

    “不就是站成一排排吗?随便拎个两条腿的兵上去都能行,怎么上升到需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也太夸张了吧。”

    又一个蚊子似的滴咕声响起,一下就能听出来,还是方才那个声音。

    自然又是惹的一阵轻笑。

    确实,在大家看来,浙军操练的这个名曰“勇纪阵”的火器战阵,根本算不上什么战阵,方才那个滴咕声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浙军不就是站成一排排,一起往前走,到地了开火就完事了。

    怎么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以及令行禁止的纪律,扯上边了呢。

    朱大人的话也着实有些夸张了。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释疑

    朱平安一点也不在意众人的笑声,就像狮子不会在意蚂蚁的吼叫一样,而且他们之所以笑,是因为愚蠢遮住了他们的眼帘,看不出勇纪陈的内核。

    当然,说愚蠢,其实有些过了,由于时代和见识的局限性,他们看不穿勇纪阵的本质也很正常,肤浅也很正常。毕竟,这是划时代的战术,另外便是在现代,不是也有很多人调侃排队枪毙战术蠢感天际吗。

    而且,欲扬先抑嘛。

    有这些笑声,勇纪阵会令人更震撼,这些笑声会成为勇纪阵扬名立万的第一块垫脚石。

    朱平安并无生气,更无怨怼,甚至还有几分感谢。在几个人的笑声落后,朱平安也微微笑了笑,轻轻敲了敲椅子扶手,吸引了众人注意。

    “勇纪阵,之所以必须具备狭路相逢的勇气和令行禁止的纪律,是因为勇纪阵要排成横队以一致的速度向敌人匀速前进,期间无论敌人是放箭也好,开火也好,开炮也好,都要保持队列匀速前进,前排的人倒下了,后排的人要自动上前补位,必须保持队列严整,冒着敌人的箭雨弹雨前进,一直到距离敌人五十米的距离再开火。”

    “要知道,便是死刑犯被砍头时,都是低着头,不用直视刽子手手里的刀。而勇纪阵中将士却必须朝着敌人的刀林箭雨前行,一直到五十米,看清敌人的兵刃上的花纹后才能开火。”

    “直面死亡,而队列齐整、步履如一,如此,需不需要狭路相逢的勇气,需不需要令行禁止的纪律?勇纪阵看似横排队列,貌似简单,实则万难。”

    “勇纪阵是勇士的军阵,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布出勇纪阵!”

    朱平安揭开了勇纪阵的面纱,将勇纪阵的深意深入浅出的讲给众人。

    原来如此。

    没想到列队开火,竟然有这么多说道。

    直面死亡,一往无前,确实,勇纪阵非需要天大的勇气和铁的纪律不可。

    众人听了朱平安对勇纪阵的讲述后,这才恍然大悟,对勇纪阵刮目相看。

    不过,也有人不解了。

    “朱大人,恕下官冒昧,既然勇纪阵要求如此之高,战场刀箭无眼,死亡旦夕之间,危险远非训练场可比,到时若是有人法懦,畏惧,扰乱了战阵,轻则引起恐慌,扰乱军心,重则引发不可承受之灾难。为何不采用其他更成熟更稳妥、容错率更高的战阵呢?“

    “我神州大地,千年上国,从不缺少经典战阵。如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鹤翼阵、鱼鳞阵、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太乙阵、四象漯河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宫八卦阵,数不胜数………这些战阵都经历了历史和战火的考验,朱大人麾下的浙军,采用这些战阵,不是更好更稳妥吗?”

    一个兵部官员不解的问道,还设身处地的为朱平安提出了一个建议。

    可以看出来,他是个知兵的,对行军作战阵法很是精通,几乎能倒背如流。

    “对啊?有道理。”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既然勇纪阵要求这么高,容错率还这么低,为什么不采用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成熟战阵呢?!

    “就是啊,刘大人所言极是。子厚,你新创设的这个勇纪阵,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战火的考验,对勇气和纪律的要求还这么高,既然有那么多成熟、稳妥的阵法可供选择,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呢?”

    魏国公闻言,也不由跟着点了点头,扭头看向朱平安,对朱平安说道。

    赵文华等都将目光看向了朱平安。张经也看了过来。

    “刘大人,伯父,诸位大人,古之阵法经历了战火和时间的检验,自然很好,但是那些阵法都是适合冷兵器的阵法。并不适合火器。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朱平安摇了摇头,富有深意的说道。

    “朱大人此话何解?”刘大人禁不住追问道,为什么最好的不是最好的,为什么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些经典战阵就不适合火器了,他现在的疑问特别多。

    他现在严重怀疑朱平安就是想要创设一个新的军阵,借此来扬名而己。

    一将热感本就万骨枯,尤其是沽名钓誉之辈,更不会管将士的死活。

    “还是那句话,火器的优势在于威力,只有能够充分发挥火器威力的战阵才是适合火器的战阵。无论锥形阵还是八卦阵等等,都不能充分发挥火器的威力,我创设的勇纪阵就是以发挥火器威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器的威力。”

    “为什么说勇纪阵可以发挥火器威力,其他战阵不可呢?这是因为当前火铳的命中率有限。二百米开外,火铳的命中率只有二成左右;一百五十米内,火铳命中率约在三成左右;七十米以内,命中率约在五成左右;即便是五十米以内,火铳的命中率也只有六成多一点。”

    “如何提高火器的威力呢?一发子弹的命中率是六成,两发呢,三发呢,在同一时间向同一目标射出的子弹越多,命中率也就越高,火器的威力自然也就越大。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火器的射击速度,这个由于火器装填本就麻烦,再熟练的火铳手,也只能做到十个呼吸的时间射出两发子弹而已,想要提高火器的射击速度,只能改良火器了,但这不知道要等到什么猴年马月了;第二个就是增加火器发射数量,一发子弹六成命中率,两发呢,三发呢。只要保证了火器的密度就能保证火器的威力。”

    “无论是锥形阵还是八卦阵,队形中火铳手都相对分散,都无法保证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上的火器密度。勇纪阵则不然,诸位大人也看到了,勇纪阵采用三人一波用蹲下、弯腰、直立的方式端平火铳同时开火,可以保证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上至少有三发弹药,保证命中率;一波之后,第二波,第三波......最大程度的保持了火器的密度和持续性。所以,我说勇纪阵是最适合当前火器的战阵,没有之一。”

    朱平安缓缓解释道,言辞掷地有声,一脸的自信,阳光照在他身上熠熠生辉,几乎闪瞎了众人的眼睛。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出来吧,刺刀

    朱平安讲完后,现场安静了一会,不过很快就有人向朱平安提出了一个问题:

    “朱大人,勇纪阵尚未得到战火的考验,尚不知其实际成色究竟有几何,另外,就算如朱大人所说,勇纪阵是最能发挥火器的威力的军阵,可是远距离开完火,短兵相接了怎么办?拿火铳当烧火棍砸敌人吗?最多把敌人砸出一个包来,没有什么杀伤力。“

    这人话音落后,很多官员也都跟着点了点头,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口了。

    “是啊,就算浙军火器操作熟练,五个呼吸的时间可以发射一发子弹又如何,五十米的距离,敌人冲起来也就是十来个呼吸左右的时间,只要敌人数量够多,你们最多打三波子弹,敌人就能冲入阵中。倭寇悍勇的紧,可是不怕死的,只要倭寇足够多,就一定能够冲入贵军阵中。”

    “一旦倭寇冲入阵中,你们浙军手持火器排着队,对冲入阵中的倭寇来说,就跟插标卖首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排队自杀尔。”

    “贵军如此倚重火器,一旦短兵相接,那就是一场灾难,要吃大亏的。”

    “所以说啊,还是那句话,火器虽威力大,虽然要重视,但是却不能像贵军这般倚重,全军火器,那短兵相接时就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灾难。”

    众人七嘴八舌道,话里话外都是说浙军倚重火器方向错了,一旦短兵相接就是灾难。

    张经伸手制止了众人的争论,扭头看向朱平安,澹澹的问道,“子厚,大家说的不无道理,全凭火器如何短兵相接,你究竟是如何考量的?”

    众人闻言,皆忍不住摇了摇头。

    全凭火器如何能应付短兵相接呢?!这本就是不可能做到事情,朱平安他又能如何考量呢!

    在他们看来,都短兵相接了,敌人肯定不会给你装填火药的时间,你手里的火铳就是一根烧火棍,没有杀伤力,遇到手持倭刀的敌人,就是自寻死路,唯有将火铳兵置于长枪兵、盾刀兵等保护之中,短兵相接时,冷兵器顶上。

    不过这样一来,不就跟其他军营一样了吗?!其他军营也是火器和冷兵器混编,火器有限使用,火器的比例最高在四成,至少要六成冷兵器才能保护住火器,才能与敌短兵相接,归根结底,战场上冷兵器才是主角。

    所以说,这是无解的!

    认错吧,朱平安!提早回头,还能上岸!冥顽不灵,战场完蛋!

    这是众人共同的心声。

    “回大人,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继续加大火器威力,提高火炮数量,增加火炮子铳数量,增加火铳子铳数量,提前装填好子铳弹药,提高火炮和火铳装填效率,利用火器最大程度杀伤敌人。”

    朱平安缓缓回道。

    现在浙军只有二十门新式便携火炮,浙军操练的时候,几个营轮流使用火炮。

    不是朱平安不想快点提高火炮数量,而是浙军只有张鸿一个专门的火炮匠师,刘金只是参与过火炮炮身浇铸而已,本质上还是冷兵器匠师,只能帮张鸿打下手;这二十门火炮还是张鸿和刘金还有他们的学徒不眠不休日夜奋战的结果,这还是在利用碗口铳等火炮基础上回炉锻造而来。

    这二十门火炮已经把碗口铳等旧有火炮消耗完了,之后就要从零开始了。

    全手工制造,千锤百炼,反复捶打,炮管成型后还需要用钻子把炮管里面打磨圆滑......

    刘金他们用了十来天的时间,也才不过将两门小火炮铸造的初具雏形而已。据刘金说,至少还要五天时间,这两门小火炮才能下地试炮。

    当然,随着刘金他们更熟练一些,学徒本领掌握的更多一些,效率也能提高一些。

    这批新炮都是刘金利用朱平安传授的火炮倍径技术,改良而来的,从外形上看炮管比碗口铳细长,炮壁也比碗口铳更薄一些;从效果上看,这批新火炮的射程、射击精度还有威力都比碗口铳提高了一倍不止;而且,由于在炮身上加了铁箍,火炮炸膛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虽然依然不能杜绝。

    其实刘金他们第一批利用就火炮锻造出来了二十二门火炮,有一门火炮在试炮时就炸膛了,还有一门火炮在操练中,由于频繁开炮,炮管过热炸膛了。

    幸运的是,两门火炮炸膛只造成了三名将士轻伤,未造成严重后果。

    相对于火炮还有火铳而言,子铳的锻造难度就小多了,冷兵器匠师都可以协助锻造。

    浙军目前已经储备了一百多个火炮子铳,火铳子铳也锻造了好几百了。

    朱平安预备,火炮子铳起码锻造两百个;火铳子铳的话,起码一个将士有两个火铳子铳。

    子铳可以提前装填好火药,更换子铳比现场装填火药快多了,效率能提高一倍不止。相比于现场装填火药,更换子铳的话,在短兵相接前,至少能多开一到两轮火。

    这样敌人就要多承受一两轮火力,像割麦子一样,多收割一两轮敌人。

    这绝对是一种大恐怖。在冷兵器年代,一般军队减员一两成就崩溃了。在浙军的这种火力面前,敌人减员一两成是必然的的,估计还没短兵相接,大部分敌人就崩溃了。

    不过,没有真正见识过排队枪毙战术杀伤力之前,大家还看不到这一点。

    “这是治标不治本,即便有子铳,还是无法避免倭寇冲过来短兵相接。”

    “确实,即便你更换子铳,多开一次火,敌人多付出些代价,还是能冲过来。”

    朱平安话音落后,就有人摇了摇头,否定了朱平安的这个方面的解决方法。

    “第二个方面是什么?”

    张经面无表情的看着朱平安,朱平安的第一个方面并不能让他满意。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火铳上加装刺刀。短兵相接,则拼刺刀。”朱平安拱手回道。

    “在火铳上加装刺刀?拼刺刀?!”

    “刺刀是何物?”

    “如何在火铳上加装刺刀?是塞到火铳管里吗?在火铳管里加装了刺刀,那还怎么开火啊?”

    “在火铳上加装刺刀,是把火铳改装成长矛吗?火器和冷兵器合二为一?朱大人还真是天马行空,别出心裁。”

    众人闻言,一个个惊呆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0/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朱郎才尽所写的《寒门崛起》为转载作品,寒门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崛起介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寒门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