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83章 雄心

    血气冲天。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铅云低垂,海天相接。

    海上到处都是破碎的船板,还有飘浮着的尸体,整整一天。

    对马海战,持续了整整一天。

    与其说这是持续一天的战斗,倒不如说是持续一天的屠杀,因为从始至终,倭人至死也没有摸到过大华舰队的船板。

    到了后来,倭人开始逃。

    刘仁轨把港口那只待命的舰队召了出来,让那些三四五六七级的大小战船,都加入了追击的战斗中。

    倭人彻底崩溃,毫无战斗意志,只知道跑。

    连北海舰队的一条七级通讯船,都能追着好多条倭船杀。七级船也就几门小炮,于是火箭也派上用场。

    最后许多倭船跑不过,直接投降。

    有一条只有十个人的小船,连炮都没有,可愣是俘虏了一只倭人船队,足有十来条大小船只,一共俘虏五百多倭人。

    血腥吸引来许多鲨鱼,围着那片海域兴奋的翻滚撕咬,享受着这场饕餮盛宴。

    “司令,没有人逃出这片海。”

    接近一成的倭船沉没或失去动力,还有九成的船则是最后投降。这种情况也是相当罕见的,战损一成就溃逃,结果最后一个没逃掉,全投降了。

    北海舰队一战扬名。

    风帆战列舰和线列战术,也在这一战中彻底的证明了自己。

    一千多敌船,五万名倭贼,一战尽没。

    “开始打捞,还没沉的船拖回港口,没死的拉上来,这些可都是青壮,回去就是个好奴隶,可别浪费给鲨鱼了。”

    “司令,大捷啊,这一战,真是打出了我们北海舰队的威风。”

    “是啊,以后天下谁不知道我们北海舰队。”

    “对马海域一战,必将成为以后大华海军战术经典啊。”

    一群军官们纷纷向刘仁轨祝贺着。

    真是上天的馈赠啊,歼敌五万,真是不敢想象。到如今,大华所向无敌,立这么大军功的机会可不多。

    此次东征,太子亲自挂帅,牛进达、张仲坚为副帅,刘仁轨虽统兵一路,可被派到对马,根本没机会上场。

    可谁又能料到,倭人居然如此送上门来,还一送就送了五万。

    真是天上掉富贵,拦都拦不住啊。

    如此漂亮的一场战斗,歼敌五万,结果自己只有几个伤亡的,还在追敌的时候遇抵抗阵亡的。

    可以说,这是一场非接触战斗。

    这么大一个军功,完全就是刘仁轨和北海舰队的。

    “赶紧统计战果,我要马上向太子殿下和皇帝禀报。”

    中秋过后,天气转凉。

    日子依然还是如过去一般,张超的生活变化不大,不过是早晚加件衣服。

    北苑自留地里的庄稼大都收了,趁着秋高气爽,张超又带着些侍卫和皇子公主们,去给自己地里再种点大白菜、萝卜、油菜之类的。

    御河里种的莲藕也已经长大了,卷起裤脚下到河里扒几根莲藕,长的如儿臂一样的粗壮,就在河里洗干净,直接就可以生吃。

    脆生生的,咬一口,藕断还丝连。

    几个小皇子都很喜欢吃,还特意每吃一口就要把那丝线拉的长长的,互相比拼着谁拉的丝更长。

    拿了网,在河里捕了几网,网上来不少小鱼小虾,甚至还有几只肥硕的螃蟹。

    洗干净脚,回到田边的茅草屋边,架起柴枝,用稻杆引燃,然后把三指宽点的鲫鱼串在柳枝上,插在火边烤。

    小虾也一样串起来烤。

    螃蟹则在火边架个锅,放个蒸笼,摆进去蒸。

    还有皇子们拿来玉米,也串在火上烤。还有那捉了蚂蚱的,也有样学样的串起来。

    公主们则把豆荚放在里面烤。

    围着火边,你一串我一串,烤着各种鱼虾蚂蚱,说说笑笑。虽然火烤着脸上出汗,可这种新鲜感却让人兴奋。

    “再拿两地瓜来,煨地瓜才好吃。”

    地瓜要煨才好吃,不能直接烤。煨其实很简单,等火堆烧久了,会有很多炭火,把炭火扒开,将地瓜埋进去,然后就可以等着熟了。

    烤地瓜的关键是得要粉地瓜,不能是那种特爽口的。爽口的地瓜生吃好吃,但煨着吃就太松散,没有那种味道。另外,煨地瓜不能直接放到火堆中心,得把炭火扒出来一点,然后地瓜埋在火边边上,这样才不会烧掉。

    张超一边弄,一边对几个小儿女教道。

    有一个皇子弄来一窝鸟蛋,说也要煨着吃,张超让他们取来几张纸,把纸先浸湿,然后把鸟蛋包起来,再埋进火里。

    “父皇,为什么还要拿湿纸包起来啊?”

    “如果直接把蛋放火里烤,蛋就会爆开,你也就吃不成了。如果要烤也不是不行,但不能是这样的旺火堆,你得是用很多灰里掺点点火炭,然后烤就不会爆。所以我们这样的火堆,你就得包纸湿纸,这样就能缓和一下炭火的火力,蛋就不会一下子烤破。当火把湿纸加热,里面的蛋也就慢慢的凝固变熟,也就不会再破了。”

    “原来是这样啊,父皇懂得真多。”

    被一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夸懂的多,张超听了却很得意的笑笑。

    “蛋已经给你煨了,一会我再来跟你算算你怎么爬树掏鸟蛋的账。”

    刚还看着蛋被埋下,期待着蛋熟的皇子,立马苦了脸。

    “父皇,我下次不敢了。”

    “不敢了?我可不相信,这么轻易的说出来,毫无信服力。这样吧,刚才耕地这头老牛,这个星期归你照料。要每天牵出来吃草,还得给它刷毛,早晚得给他饮水,傍晚把他牵进牛圈,还得给它加草料。你能做到吗?”

    “让我放牛啊?”小皇子不情不愿的。

    “那你告诉朕,刚才跟你一起掏蛋的还有谁,朕也让他们放牛,你们一人一头,正好做个伴。”

    小皇子一听,很痛快的就把他的同伴们给出卖了,引得那几个皇子一起声讨他,最让人意外的是,一起上树掏鸟蛋的居然还有两个小公主。

    张超对那两个大胆的女儿也是无奈,不过为了体现一视同仁,最后也让这两个公主当一个星期的放牛娃。

    “陛下,北海舰队刘仁轨加急奏章到,对马海战大捷,全歼来犯倭国舰队,歼敌五万。”

    张超听了点点头,把地上的烤鱼换了一个面继续烤,又拿起刷子沾了点油往上面刷了两遍。

    “也不算什么意外吧,倭国敢来犯,自取灭亡是肯定的。刘仁轨伤亡多少?”

    “几乎是没有伤亡,歼敌五万,仅阵亡七人。”

    张超接过奏章,翻看了一遍。刘仁轨也没有过多的吹嘘自己的功绩,很认真又简洁的把整个海战过程写了一遍,前因后果,交战过程,包括他自己的判断以及指挥。

    最后的战果战损,一一列了出来。

    五万倭军,阵斩六千余,俘虏四万多。

    而大华仅阵亡七人,还是在最后追敌之时战死的。

    大华的战舰,更是无一损伤,刘仁轨还缴获了数百条大小船只。

    内阁那边也很快得到消息。

    马周和秦琼过来见张超。

    “东征真是捷报频频,刚灭了新罗,这转眼又对倭国以重创。一战灭五万,倭人无气大伤了。”

    秦琼也道,“倭人此次大创,眼下又将入冬,海上也无风暴,正是渡海入倭作战的好时机。”

    太子也上奏请求对倭发起全面进攻,趁倭人这次大败之机,大举登陆作战。

    “对倭作战,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进攻之前,要作好充分的调查,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攻倭也不急一时,先登陆打下一个前进基地,在倭国建立一个牢固的据点,准备好足够的钱粮,再开始全面进攻也不迟。”

    灭倭对大华来说,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不求快,而求稳。

    稳,就能防止意外,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言两语,倭国的事情就放到了一边。不论是马周还是秦琼,其实对于倭国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在大家的心里,倭国已经亡国了。

    “陛下,东征即将结束,比预定计划还要早完成。如果按目前局势,可能在年底或者明年夏季前,倭国就能攻灭。”秦琼对张超道,“枢密院这边有一个计划,希望提前将朝廷对外征服的重心转移到中南半岛上。”

    中南,中原之南。

    现在的中南半岛上,东面沿海在大华手里,过去的林邑、扶南都已经在大华手里了,但是真腊依然还很顽强的存在着。

    虽然大华想办法将真腊分裂为了水陆真腊,可大华投入的力量有限,使得对真腊的征服并不顺畅,特别是那边特殊的地形和天气,让大华目前也仅是沿着湄公河三角洲,往上游攻占了不多的地方。

    这种局面,让枢密院很不满。

    他们拿出了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全面加大对真腊的征服力量。不再仅是从下游往上打,而是要从广南、林邑、扶南三个方向同时向真腊进攻,使得真腊不能有效的集中力量防御大华。

    张超考虑了一下。

    “枢密院可以先做好准备工作,情报收集、地图地形的收集绘制,还有间谍渗入,甚至是收买策反等等,把做战计划拟订好,至于全面进攻,朕以为,还是先等将倭国征服之后,到时再开始南征。”

    征讨真腊,并不是什么迫切需要,因此张超打算稳打稳扎,慢慢来。并不急着要两线做战。

    真腊也是个好地方,尤其是湄公河下游地区,那也是重样的产粮区,这样的地方拿到手,只要假以时间,那就能成为大华的核心区域。

第1484章 圣天子

    入宫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冷风夹着冰雨,打在脸上,冰凉无比。苏我虾夷脚步沉重,刚刚接到的消息,如同当头一棒,打的他是心神俱乱。

    五万出海的大军,在对马海域一战尽没,他的兄弟苏我麻仓吕以及他统率的千余条战船,五万兵马,全都葬送在对马,一个也没能回来。

    这比新罗女王举国归降大会还更要命。

    百济亡了,新罗降了,现在大和的远征舰队也覆没了。

    最可怕的还在于,大华灭掉大和的五万远征舰队,居然是零伤亡。

    他现在开始有些后悔了,也许田村是对的,大华是他们惹不起的。五万啊,就这么没了。

    皇极天皇宝皇女正在涂齿。

    倭国贵族流行把牙齿涂黑,把眉毛剃掉,还在脸上擦粉,嘴唇中间抹点红,觉得这是美丽。

    四十出头的宝皇女依然性感妩媚,虽然这妆容奇特,可也风韵依然。

    “陛下!”

    苏我虾夷没等通传,直接就闯了进来。

    甚至连脚下的木屐都没有脱掉。

    宝皇女有些惊讶。

    但看着苏我虾夷那冷若冰霜的脸,也感觉到事态的严重。

    “出什么事了吗?”

    “大和完了。”苏我虾夷长叹一声,失魂落魄的道。

    “为何?”

    “五万远征舰队,全军覆没于对马海,无一人生还。”苏我虾夷接到消息后,一直还在强撑着,此时,终于露出绝望之色。

    一想到大华全歼五万大和舰队,尤其是在大和舰队主动出击的情况下,苏我虾夷就感觉浑身寒意。

    这得是相差多少,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主动出击,还被全歼,那等华军打上门来,到时他们又如何抵御。

    宝皇女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马上向各地大小名主们下令,让各国征召更多的兵马。”

    倭国推行改革后,实行令制国,划分五畿七道,拥有六十余国,每个令制国,也为一州。

    各国有大名。

    倭国的人口还是不少的,如果要全面动员,再征召个十几二十万人也不是问题。

    不过苏我虾夷却已经绝望了。

    对马一战,已经彻底的把他打醒了。

    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

    上一次征召,已经是很不容易才说服了各地的大小名主们,让他们出兵。可第一仗,就打了个全军覆没。

    要再想劝说他们出兵,只怕更不容易了。

    况且,打仗哪有这么容易的,得有钱粮,得有军械。倭国还是一个岛国,现在倭国控制的三大岛,就算集结兵马也不容易。

    他们的船大多数都在上次的出征中征用了,却全军覆没。现在短期内,要把各地的兵马、粮草、军械集中起来,非常困难。

    也许还没他们准备好,华军已经打过来了。

    “也放我们应当投降。”苏我虾夷沮丧的道。

    “投降?”宝皇女一把将旁边的侍女推开,“亏你说的出口。我绝不会投降,要跟他们打到底。”

    “拿什么打,我们打不赢的。”

    “我们还有六十余国,还可以召集几十万兵马。”

    苏我虾夷摇头。

    六十余国,但真正算起来,大和一个国,实际上也就和中原的一个县相当,六十余国,也不过中原六十余县,说来,大和国不过是相当于中原一个道而已。

    就这么千万人口,各方面都远远落后,如何抵御大华?

    此前推行的改革,已经触动了不少豪族的利益,这次出兵,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愿意。现在如此大败,只怕那些豪族也是不肯再打了。

    难波聚集的剩下五万兵马,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都散了。

    大华舰队来临的时候,到时连抵抗的兵只怕都没了,还跟大华拼,拼什么?

    宝皇女还在盛气凌人的说着话,可苏我虾夷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的思绪在飘荡,不知道飘向哪个角落。

    乐浪道,原新罗王都金城,此时改名金州。

    皇太子、东征元帅张的行辕已经移驻此地。

    经过牛进达的几番清洗,现在新罗已经找不出几个还有骨气的新罗贵族了,那些敢反抗的都被杀了,剩下的全都瑟瑟发抖的匍匐在东征军的脚下。

    新罗已经恢复了安宁。

    朝廷选任的地方官员也陆续抵达,这也让远征军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乐浪道地方行政正在移交之中,行辕已经开始在着手计划着南征扶桑。

    刘仁轨的对马一战,赢的连行辕都意外无比。

    “今早已经打霜了。”

    牛进达说话的时候,擦了擦自己的鼻子,新罗的天气其实与中原挺相近,不过今年的冬天似乎来的格外的早一些。

    第一场霜已经降下,早上起来的时候,天地一片白。

    地面冻的**的,幸好东征军早有准备,冬装已经发下,士兵有棉被棉袄棉鞋,倒不用担心这个早来的冬天。

    军官们还有皮衣。

    傍晚时分,风里带着寒冷,这是霜风,明早肯定又是一场白霜。风吹过脸上,有如小刀子一般。

    就这么说着话,手脚都有些僵硬了。

    一边说话,一边搓手跺脚。

    张抬头看了看天。

    “冬天寒冷也是好事,瑞雪兆丰年,越冷的冬天,明年虫害就越少。说来,贞观初北方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灾和大蝗灾,持续两年,造成巨大损失。而贞观末,南方又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更是淹没千里长江流域。大华立国也快两年了,却是一直风调雨顺。”

    “去年也是个寒冬,北方各地普降大雨,连广州都下了雪。河北河东等地的雪更大,而辽东辽西辽北等地,雪都压垮了许多房屋,好在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今年看这样子,估计明年还真又是一个大丰年。”

    “丰年好啊,巴不得年年丰年,就算冬天冷点,也不怕。如今富贵人家有皮毛,普通百姓家也有棉花,加上这煤炭火炕,冬天也不难过。猫个冬,换一个丰年,怎么算都不亏。”张仲坚笑着,这位海军元帅也是一把年纪,他的结义兄弟李靖已经算是半隐退,如今几乎不过问朝堂之事,只挂着一个太保之衔,皇帝偶尔会派人过来询问他一些事务的意见,他也就给点建议而已。

    其实时候,都是在家休养,安享晚年。

    张仲坚的年纪比李靖还要大些,不过却还雄心勃勃,并不服老。依然打算在军中多干几年,等干不动的时候再退位让贤。

    在朝鲜战场,他确实也是很尽心的辅佐着太子张。

    “想起贞观之时,真是恍如隔世啊。”

    “是啊,贞观之初,百废待兴,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忙着四处收拾烂摊子,内忧外患呢。”牛进达也感慨着,十几年前的时候,那个时候确实局面很烂。

    不过十几年时间,外平突厥、高句丽、吐谷浑、林邑,又先后安抚岭南、黔中、云南等地,改革制度,国力大增。

    继承了贞观朝积累的底子,大华才能在立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连灭东海两国,又大败倭国,对外贸易更是不断增加。

    大华甚至隐隐成为西方诸国的盟主了,不论是罗马还是阿拉伯,都得求着大华。

    在东方,大华更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不服大华的,不是被征服就是直接臣服,还有那些稍远一些的,也都已经被列上征服的计划表了。

    皇帝由李家换成了张家人,不过当初贞观新政的那些功臣将校,却大都还在。如今一个个成为大华的分封诸侯,就算是大唐的太上皇、皇帝、废太子、宗室等也得到了善待,分封在外。

    那些诸侯们,更是通过立宪得到了保证。

    立宪之后,一切都很安稳。

    诸侯们放心的经营领地,对外开拓,资本家们也都大胆的经营,就连老天这两年也似乎特别的照顾大华,风调雨顺。

    虽说在朝廷的有意调控之下,实行了农作物价格保护,粮食等农产品比之前几年的价格反而有所上涨,但实际上这几年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不少,因此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并没有让百姓负担变重,反而是让更多的农民收入增加不少,这有效的减少了贫富差距。

    “圣天子在位,圣德庇佑,此乃天下之福。”

    牛进达笑呵呵的说着。

    “是啊,圣天子在位,大家各安其职。咱们这些人领兵在外,那就做好咱们的职责,把那些敢抗拒天威的胡夷蛮族,统统征服就好。”

    张觉得手冻的厉害,搓了搓手。

    “这天是真的冷,咱们此时渡海征倭,时机是否合适呢?”

    张仲坚吐了口气,都能看到空气中的凝结的白汽,“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又不是在辽海,那里到了冬天海还会结冰,这倭国可不会。对我们渡海没有什么影响,粮草补给这些也不用担心,我们本来就在朝鲜屯积了不少物资,这次又缴获许多,征收的也多。”

    “甚至还可以从扬州和青岛港运输过来,虽然比登州运过来远点,但也都是固定的成熟航线,那边还都是不冻港,不用担心。”

    至于倭人的抵抗,不论是张还是张仲坚、牛进达都不担心。

    “刘仁轨此次对马一战,确实大扬我东征将士的威风。孤以为,可以派刘仁轨为征倭先锋,命他统对马的北洋舰队为先锋,让他先行南下,先打下一个港口,做为我们大军登陆倭国的据点。”

    张的提议得到张仲坚和牛进达的支持,刘仁轨这次确实打的漂亮。他的北洋舰队也着实打出了威风,把先锋任务交给他们,也让人放心。

    “那就授刘仁轨一个先锋之职,再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牛进达笑着应道。

    张仲坚也道,“这小子就是走了狗屎运,希望这次还有这样的好运,这样我们也省事多了。”

    “哈哈哈!”

第1485章 扯虎皮作大旗

    “陛下,太子殿下任命北海舰队司令刘仁轨为征倭先锋将军,已经发动征倭之战。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锦衣卫指挥使柯雄发入殿,向张超禀报东海战场上的最新情报。

    在刘仁轨歼灭五万狂妄北上,主动挑战大华海军的倭贼后,太子张也在百济和新罗两地安稳之后,提前开启了征倭之战。以在对马海战打出了威风的刘仁轨为先锋,薛仁贵、高侃等率领中军,护卫着太子随后渡海,由牛进达坐镇朝鲜半岛南部。

    “看来太子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有些等不及了。”张超听完,放下手里的奏章笑着回道。

    倭国,已经是一颗熟透的果实。

    张超觉得,其实可以等他再熟一点,让他自己掉下来。不过既然太子有些等不及,要自己上树去摘,那也没关系。

    “锦衣卫要全力配合太子。”张超指示。

    “我们最近与不少大名在联络,劝说他们归附大华,另外也在派人与苏我虾夷接触,希望能策反此人。”

    苏我虾夷是倭国掌权之人,若能得到他的归降,那基本上倭国就算有人不肯降,但也无法主持大局了。

    “那个杀了丈夫夺位的女天皇呢?”张超问。

    “这个女人是个疯子,一意主战,根本没有半点妥协之意。锦衣卫觉得无劝降可能,打算对她实行斩首。”

    “可以。”

    张超知道些宝皇女的情报,知道这个女人是个蛇蝎心肠的毒妇,有姿色,更有心计和手段,对这种女人,张超敬而远之。

    既然是个冥顽不灵的女毒蛇,那何必还怜香惜玉,直接杀了能对大局有帮助,那就杀。

    倭国已经被朝廷划为太子的采邑,以后不但是张的采邑,还会是大华历任太子的采邑。

    在张超的计划里,以后大华的太子,都应当在满十五岁后到自己的采邑去管理,亲自管理采邑五到十年,学习锻炼,待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回朝继续学习政务,做接班的准备。

    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太子,若不到外面去接触,哪怕有再好的老师教导,也还是不够的。

    为了保证太子的这块采邑,不至于太过棘手,张超还是打算先替太子削掉点刺。

    锦衣卫做为军事情报机关,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大显身手了。

    “枢密院计划明年要将对外征服的重心转往中南,重点对付真腊,尤其是水真腊,此外还要对阿拉干和狮子国用兵,你们锦衣卫的任务也还是很重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直接跟朕提,能解决的朕都会替你们解决。”

    “工作要做,但保障也得要有。”

    张超从来不是那种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人。

    锦衣卫比起六扇门和飞骑来,职责更专注于外,尤其是军事方面,因此可以说锦衣卫就是大华在外的眼睛和耳朵,如果耳目不灵,那么大华的对外开拓征服和殖民事业,也就不免会迷失方向。

    柯雄发开始还说没有困难,等到后来,还是道,“就是现在人手还有些不够,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一些编制,多招募一些人。另外,锦衣卫希望能够再建几个训练营地,也多发展一些眼线。”

    “编制、人员、经费,这三样对吧?”张超笑着给小八倒了一杯酒,“这些都不是问题,经费朕会帮你争取,编制、人员也都一样。就算内阁拔不了太多给你,朕也可以用朕的内库给你们补贴一些。”

    “办事经费,薪水福利,这些都不会少你们的。”张超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小饮一口,漫不经心的道,“保障这块你不用操心,朕会替你们做好,但有一点,你们也得铭记,必须牢记职责,严守纪律。做为情报部门,拥有不少便宜行事的特权,朕不希望锦衣卫到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经费、福利你们不用操心,因此朕也不希望锦衣卫自己去经什么商,搞什么小金库这些。更不许借机敲诈,贪污受贿。对这种事情,朕是零容许的。”

    柯小八端着酒杯,认真的听着,不时点头。

    “臣一定会加强纪律管理,一于有害群之马,就会立即清除。”

    “很好,丑话说在前头,这样大家都好。你们锦衣卫,既受朕指挥,也接受枢密院管理,另外飞骑也会监督你们。给你们的经费,也会有人专门审核。所以,用心办事,专心办事,不要想其它的东西。”

    “臣明白。”柯雄发脸上冒汗。

    锦衣卫这个衙门成立以来,人员不断的扩张,尤其为了情报需要,发展了大量的线人,这些线人基本不算是锦衣卫的正式人马,但算是编外的临时工。

    这种人三界九流,各阶层都有,甚至鸡鸣狗盗之辈都有。因此在管理上,也不免存在着一些漏洞,其中就有些胆大之辈,在外打着锦衣卫的名号,干一些不法勾当。

    本来柯雄发知道后,也整顿过几次,但这种事情也无法根治,毕竟为了情报,有些人还是得用。而且他也没太在意这些,认为那些人其实也没多大胆干多大坏事,顶多就是扯着虎皮做大旗,谋些小利而已。

    他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利益交换,若没半点好处,那些人怎么愿意为锦衣卫办事呢。

    但刚刚这会张超的话,让柯雄发明白,锦衣卫里的这些情况,皇帝都是了如指掌的。

    皇帝虽不说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你也不要紧张,来,喝酒。”

    “臣酒量不好,不敢在陛下面前多喝,以免酒后失礼。”

    粮食产量大增,商品丰富,经济繁荣,因此酒这东西也是慢慢的进入千家万户,过去一般人是喝不起酒的,酒也贵。

    而如今,酒的品类越来越多,果酒、粮食酒,还有各种酿法的酒,米酒、麦酒、白酒、葡萄酒等等。

    档次分类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好。

    价格也有很多选择。

    喜欢喝酒的人越来越多,逢年过节,桌上必然会有酒。甚至连许多妇人、孩子也都会喝上一点。

    甚至因此酗酒的情况都增多了许多。

    朝廷对酿酒业是支持开放的,因为酒实行特卖制度,酒税是朝廷的一大重要税收来源,每年为朝廷创造千万贯的税收,所以哪怕因酒而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在粮食丰富,而酒税又喜人的情况下,朝廷对酒的态度还是开放的。

    张超不喜欢酗酒的人,但他认为酗酒的问题本身不是酒,而是人。如果不懂的节制,不喝酒也会有其它问题。懂的节制的人,就算天天喝酒也不会胡喝滥造。

    张超平时就喜欢喝点酒,但都喝的不多,每次喝一点。不管是黄酒还是白酒又或红酒,张超都有喜欢喝的。

    酒喝三分刚刚好,味道意境都好,喝多就没意思了。

    柯雄发酒量其实是很不错的,不过是在皇帝面前拘束而已。皇帝给他倒酒,恭敬的伸手捧杯接下。

    “锦衣卫是比较特殊的,现在出问题的只是些临时人员,但这个问题却必须受到重视。若是不重视,到时你们锦衣卫的名声,被一群临时工坏了,损失的还是整个锦衣卫。”

    “而且若不处理,到时你们锦衣卫的那些正式人员肯定就会心理不平衡,认为连那些临时工都能借着锦衣卫的名头在外收受好处,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呢?他们手里的权力还更大,如此一来,到时整个锦衣卫可就千疮百孔了。”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防微杜渐,出现一点点不好的苗头时,就要立即处理,这样才能警示后人。”

    “谢陛下提醒,臣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的清查整顿。”

    张超点头。

    “你先自查,若是让御史台或大理寺来查锦衣卫,到时你们锦衣卫的脸面也没有了。”

    权力寻租,其实这是一个一直以来都难以根治的问题,这就好比赌和嫖。但不能因此就放任自流,必须管理,还得加强管理。

    大华连青楼和赌坊这两个行业都是管而不是禁,正是明白光是禁是禁不住的,既然堵不住那就不如疏。

    青楼行业有严格的登记准入制度,要经营业,得先取得经营资格,申请特许经营牌照,所有的从业人员,得登记备案、定期体检,他们还要缴纳一笔特殊的花税,也称为胭脂税。而且这行业的税收,也比其它行业高的多。

    赌坊也差不多,禁私赌。赌档全得登记备案,缴纳重税。

    对于官吏的管理,大华也是严格的,不但有御史台盯着,也有议会盯着,更别说刑部还有个专门反贪的六扇门,皇帝手里还有一个飞骑。

    锦衣卫都还负责军方将校的监察。

    张超需要锦衣卫,但张超也一直在警惕和防范着大华锦衣卫最后变成明朝的锦衣卫,防止他们腐化堕落。

    为此,大华的锦衣卫并不如明朝一样是一个相当独立的机构,这是一个隶属于枢密院,并要接受御史台、议会审核,接受飞骑监督的机构,他们头上的婆婆有好几个。

    只不过,他们的经费是得到保障的,办案也有不小独立性。

    “朕还是那句话,专心的做好本职工作,其它的你不用操心。”

第1486章 画虎不成反类犬

    早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超到皇城散步遛狗,马周、魏征、房玄龄等人也牵着一条狗过来遛。早朝之后,皇帝与几位宰辅重臣们一起遛狗,似乎成了一个新的惯例。

    一边遛狗铲屎,一边聊聊国事,交流一下意见,在清新的空气里,倒是挺不错的。

    “倭人真是没有出息,一边想要全面学习我们中原,却又不自量力想要对抗我们大华。还真以为学了点皮毛,就能够跟老师过招了。”

    倭人的改革内容,其实就是全面模仿贞观新政,但却又没模仿到核心,只是模仿到了一层皮,比如大华都已经取消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倭人却把这个当成宝,高高兴兴的在全国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还将倭国划分五畿七道,学大华的区划,设立六十多个令制国。中央呢,又是模仿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可大华也早就不再用三省六部制了。

    大华如今实行的可是内阁负责制。

    刚搞了几天的改革,倭人就以为自己完成了中央集权,就叫嚣着让各国出兵。确实纠结起了十万兵马,但这十万兵马岂能同大华的军队相比。

    “本质上来说,均田制以核心的国家制度,是均田制、租庸调税制、府兵制军制为一体的,甚至公廨田、职田、勋田等为补充。国家制度的根本还是在于田地,说白就是古典农业制国家。”张超站在那里道。

    而均田制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虽然说西魏北周隋唐,都以均田制为根本,并都因此强大,但都是有社会背景的。

    均田制需要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战争,是不断的兼并状态下,战争不断,人口少,土地多,并且通过战争能不断获得新的土地,因而朝廷才能将新获得的土地分授给百姓,通过授田,获得更多的租调税赋收入,获得更多的免费庸役。

    国家的力量才能因而不断的增强。

    说到底,在南北朝时代,属于地主豪强的时代,土地兼并是相当严重的,而当时的战争,恰恰是将一大批的这些豪强地主给打倒,将他们的土地收为公有,并将原本属于他们的大量无地佃户,转化为国家纳税的公民,是一种集权的体现。

    均田授田,让国家税赋增收,丁口增长,兵员也增多。

    但这种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在于实际上均田制是无法真正完成的,因为哪怕是现在的大华,人均田地也不过二十亩。隋朝鼎盛之时,人均田地也不过九亩。

    一丁均田百亩,这个是无法完成的目标。

    因此,当天下一统,战争结束,当社会趋于平稳,人口开始迅速增长,那么土地的不足就会越发的严重,而和平年代,土地兼并肯定也是更加严重。

    无法再完成均田,则以均田制为核心的那整套国家制度,也就成为无根之木,必然最后崩溃。

    这就是必然。

    本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均田制出现时,正是当时南北时后期,北方两雄争霸,均田制为根本的那套制度的出现,大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朝廷凝聚了力量,在当时,是非常合适的。

    但到了唐一统天下后,这个制度慢慢的就不合时宜了。

    没有足够的土地均田,百姓分不到田,甚至分不足田,可税赋却还是按着那人丁百亩的均田来缴纳租调,来服庸役。

    贞观朝时,朝廷适时的推行新政,罢除均田法和租庸调,改推行两税法,摊丁入亩这些新政,同时朝廷全力对外开拓,这才在新的时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适合的国家制度,让贞观因此强盛起来。

    “倭人嘛,哪有什么见识,每年虽然派来一批遣华使,但这些人短短时间里哪能学到什么东西。再者,倭国真正掌权的又不是倭王,而是苏我氏家族。苏我氏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就如他们现在推行的这以班田制为核心的改革,其根本目的还不是为了中央集权,说白了就是要把权力集中到他苏我氏家族手里。”马周对倭国的新政,也是有些研究的。

    对马周这种全程参与贞观新政的人来说,倭国的新政,跟小孩子一样幼稚。

    “元辅对倭人要求太高了,对于倭人来说,他们的改革,也还是有不少进步的,起码比之过去的制度要强的多。过去的和国统一日本虽然也几百年,但其实一直是一盘散沙,中央没有完成什么真正的集权。现在这种班田制,虽说是拙劣的模仿中原过去的均田制和三省六部制,但确实比过去强多了。只不过,千不该万不该,这些倭人不该要狂妄的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跟大华开战。”房玄龄则说了几句公道话。

    倭人未必不知道如今大华推行的新政,但他们放弃了大华现在的新政,却去模仿过去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均田制,根本原因还是他们无法模仿大华,因为大华的条件,他们没有。

    大华现有的制度,依靠的是两条,一是大兴工商贸易,二是对外征服开拓。大华的农耕技术,大华的人口基数,大华的土地数量等等,都让大华实现了只需要一部份人口耕种就能养活大华的所有人口,能够有剩余的人力来进行工商贸易。

    而大华大兴工商,有粮有钱,才有能力拥有更多的军队,保持着先进的武器等,才能在对外的战争中,无往而不利。

    可以说,这些基本的条件,倭国一条都不具备。

    虽然倭国也想着对外征服,可他们拼命拼凑起来的十万兵马,一战就损失了五万。

    大华拥有的是常备军,职业军队,可以常年对外征战,但倭国的兵却是征召的农民。战争打的时间一长,就会耽误农时,影响生产。他们也没有如大华那样充足的军械、粮食储备,能够打的起那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

    倭国损失五万,就是伤筋动骨,甚至哪怕他们的五万人被牵制住,时间一长,也一样会让生产出问题,可大华却根本不会有这种问题。

    说句不夸张的,别说损失五万,就是损失十万二十万,对大华来说,也影响不了大局。以眼下大华全面打出去的态势,真正在哪里损失个二十万军队,虽也伤元气,却能承受的了。

    其实倭人与大华一衣带水。

    自南北朝起,就不断的派人访华,向大华学习。如今的倭国,实际上跟新罗百济一样,上层是全面的接受汉化,接受儒家,甚至接受佛教。

    从天皇到地方豪族们,他们都书写汉字,讲汉话,甚至连服饰都是学习中原。饮食文化等,也紧紧跟随。

    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而不是那种被殖民灌输。

    刘仁轨做为征倭先锋将军,已经在倭国登陆。

    不出意料,倭国并没有抵抗。

    或者说不是倭国不想抵抗,皇极天皇宝皇女倒是喊着要跟大华决战到底,可是那些地方的大名们却不想这样。

    当对马海战败讯传回,不出三天时间,聚集在难波港的剩下五万军队,就在各国大名和豪强们的带领下,自行撤返国内了。

    五万军队,一朝如鸟兽散,散的干干净净。

    难波津这座倭国新都,只剩下不过几千兵马。

    难波津,倭国的一座贸易港,紧邻京都,也就是后世的大阪。虽然这里距离对马很远,但就这么几千人,又要如何防御大华?

    刘仁轨率领的北海舰队,自对马渡海,直接就夺了唐津。

    唐津,位于九州岛的佐贺,因为这里也是过去唐船前来的重要港口,同时也是倭国前往大唐的港口,因此得名唐津。

    这里还是过去倭国与百济、新罗、高句丽的贸易港,也算的上是倭国西部重要大港。

    唐津港属于西海道肥前国,肥前国拥有九州岛北部大片地区,但肥前守护面对来攻的刘仁轨,连抵抗都不敢。

    唐津港这种九州最大的港口,被刘仁轨不费一兵一卒就给占领了。

    现在刘仁轨正在找肥前守护呢。

    “倭国的治理,朕不打算插手。那里已经交给太子,做为他的采邑。这块地方,朕就让太子亲自去征服,然后由他自己来统治,按他自己的想法来统治这片地方。”

    不管张想用哪种方法,张超都打算支持。

    这也是一种锻炼,若不放手,则张永远也没有机会真正成长起来。如果一个倭国都统治不了,那以后如何接管大华帝国呢。

    张超会给张十年时间,随便他怎么折腾。

    反正再怎么折腾,那里也是倭国。

    “陛下真能放心不顾?”马周笑问。

    “随太子折腾吧,反正倭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臣真是佩服万分,居然真的能说放手就放手。臣就连一只蠢狗到现在都还没调理好,每天还得拿根绳子牢牢牵着,根本不敢放手。”马周示意皇帝看着他那只早上出门还干干净净,这么会功夫又已经浑身是泥的二哈。

    张超哈哈大笑,“元辅啊,你替朕把帝国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想不到却也有连条狗都管不好的时候啊。”

第1487章 霸气的皇太子殿下

    “那个石见银山在哪?”

    唐津,刘仁轨坐在一座充满着中原建筑风格的楼阁上,对手下的参谋们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唐津是倭国西面最繁华的商港,但那也是对于倭人而言。

    其实在刘仁轨看来,唐津看起来还不如中原沿海的一座小港。不说跟登州广州扬州这些大港比,就是旅顺大连青岛烟台天津这些港也比不了。

    才那么几万人口的港口而已。

    不过整个唐津港看起来确实就如同是中原的一座小城,这里的建筑风格基本上完全是中原风格,反倒是倭人的传统建筑极少,只有偶尔那么一两座而已。置身其中,倒仿佛真的到了中原。

    以前这里的商家,也多是中原商人,各种各样的中原货物,从码头的华船上运来,然后批发售卖给那些倭国商人,倭国商人将之带回各地售卖。战争前,大华撤侨,许多华商都离开了。

    大华商船好久不至,唐津也变得萧瑟。

    这一次刘仁轨兵不血刃的攻占唐津,许多迁到耽罗的唐津商人又纷纷赶了回来。

    一家家店铺重新开业,街道上没有几个倭人,但大家心情很好,没有倭人来买货,也还有大华的士兵们来购物。

    哪怕现在生意不好,但大家知道以后这里就是大华的疆土了,做为通往中原与朝鲜最好的良港,这里以后只会更繁华热闹。

    进驻唐津后,刘仁轨没有急着向内陆推进。

    肥前国守护大名退缩,他也没去追击的意思,反正他的任务暂时还是在倭国建立一个前进大本营。

    不过刘仁轨对于石见银山之名早有耳闻,倒是一直很好奇。

    “司令,唐津属于西海道肥前国的松浦郡,而石见银山在山-***的石见国,相跟还有数百里呢。是在另外一个大岛上,这里算是九州岛。石见在我们的东边。”

    一个参谋拿起铅笔,给刘仁轨几笔简划了一张地图,标出石见银山的位置。

    刘仁轨看后,有些失望的叹声气。

    “他娘的,你们怎么不早说。早说的话,老子就不选在这九州岛唐津登陆,而是直接在石见国登陆了,到时直接把大本营扎在那银山上,娘的,想一想,躺在一座银山之上,那得多爽。”

    参谋们一起呵呵的笑。

    选唐津登陆,那自然是最优的选择。

    这本身就是一处天然良港,况且又是一座优良的商港,码头等都设施都很充足,在这里登陆是最佳选择。这里离对马也近,距离朝鲜也隔一条很狭窄的海峡,甚至往中原与很近。

    他们又怎么会舍近求远,选到石见登陆呢。

    再说了,石见都是山区,缺少这样的良港,尤其是开发过的良港。而且石见银山其实只是在大华的堪探中,倭人自己都并没有开发这座大银山,甚至都不知道。

    他们在那登陆,也不可能顺便挖点银子什么的。

    “听说还有个什么别子铜山,你们说这倭国怎么到处都是银啊铜的,这唐津附近会不会有一座大金山什么的?”刘仁轨突然问。

    参谋们面面相觑,他们学的是可不是矿产地质,也不是什么堪探专业,哪里懂得这些。有没有金矿这谁知道,他们学的是指挥参谋,是作战计划,是绘制地图,分析情报等等。

    “那你知不知道这鸟地方除了这座港口,还有没有什么特产啊?”刘仁轨不满的问参谋们。

    “司令,这里有复杂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因此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最有名的特产就是鲍鱼了,另外生姜也很有名。”

    “生姜和鲍鱼?”刘仁轨失望的摇头,他要那么多生姜和鲍鱼做什么,生姜炒鲍鱼吗?

    “那这里的豪强是哪些家族?”

    “司令,有龙造寺氏,少贰氏、松浦氏、有马氏、大村氏等家族,比如肥前守护就是龙造寺家族,而唐津属于肥前国的松浦分郡,因此这里实际上则是由松浦氏家族控制。”

    倭国改革,推行令制国,国又称州,州下有分郡。

    每个令制国,有天皇授任的守护大名,各分郡则有小名主。实际上这些大小名主,本身就一直是盘踞占有各地的豪强贵族,天皇的授封,不过是给那些实际地方控制者一个名头而已。

    “既然没银山也没金山,连点像样的土产都没有,那我们呆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派人去找找这个龙造寺家族,要是联系不上,就找松浦氏等家族,跟他们说明白情况,让他们识时务为俊杰,早点投降归顺,这样呢,我们省点事,他们也能保留下家名,这些倭人不是最注重家名吗?”

    “老子还急着去那个石见国见识见识下银山呢。”

    刘仁轨可是投钱入过石见银山矿产公司的,做为股东,虽然不是什么大股东,但毕竟是个股东,他希望公司早点开采。要早点开采,肯定先得把银山打下来再说。

    九月初一。

    皇太子张在薛仁贵、高侃等诸位大将的护卫下,率领数万大军抵达唐津。

    唐津港,一时间兵马云集,战舰数百艘,将士五万余。

    这是一支强大的兵力,可以说,横扫倭国没什么问题。

    当然,只有五万人,要将倭国天皇什么的扫灭是没问题,不过要将倭国彻底的纳入统治,对张来说,也还是有些考验。

    已经在百济和新罗取得了不少经验的张,此时已经不是初到琉求时的那个张了。

    扶桑以后是他的太子采邑,他未来还要在这里呆上十年。

    十年时间,他得向皇帝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不然,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声誉。

    在琉求时,张对付山夷土著用的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武力征服,迫使他们臣服。

    在百济和新罗,则是恩威并济。

    到了倭国,张下的第一个命令,是派人联络九州岛上的各个大小名主。

    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这就是张发出的声音。

    西海道,十一国。

    其中对马国、壹岐国两个海峡中的岛国都被大华征灭,还剩下九州的九个国。

    九州岛九国,这也正是九州岛之名来源。倭人每个令制国,也称为一个州,九国正好是九州。

    张以这九州守护大名发出命令,限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赶到唐津来拜见他。一个月之内未到者,既视为要抗拒大华到底,则大华也将最先发兵攻灭他们。

    抵抗,或者臣服。

    顺者昌,逆者亡。

    若不是皇帝那里早跟张交过底,扶桑交给他做采邑,但是大华未来不可能往那边移民太多,那片地方,还是得统治倭人为主来发展,若非如此,张可不会这么客气。

    既然以后扶桑是自己的采邑,又不可能从中原移太多汉民来,为了长远打算,张打算温和一点。

    愿意归顺的,暂且先用着。

    先重点打击那些冥顽不灵的死硬份子,打压一批,拉拢一批。

    他的这个命令,就是让他们选择,给他们机会。

    谁愿意归顺,谁愿意成为大华的顺民。

    命令发出。

    锦衣卫的人迅速出动,前往九国送达命令。

    接到大华皇太子的这个通牒,九国大名其实很纠结。

    筑前国、筑后国、丰前国、丰后国、肥前国、肥后国、日向国、大隅国、萨摩国。

    九国守护大名都纠结万分。

    拒不接令,那么下一次来的可能就不是大华的传令使者,而是大华的舰队了。

    九州岛本身是一个大岛,九国俱在这岛上,因此九国都有海岸线,大华拥有强大的舰队,他们要对九国发起攻击,真是太轻松容易了,可以从唐津轻易来袭。

    就如肥前国的唐津港一样,华国舰队一来,龙造寺家别看平时牛气冲天,仗着有唐津港的收入,人五人六的,但华**舰一来,龙造寺家却跑的比谁都快,连象征性的抵抗一下都不敢就跑了。

    实力最强的肥前都不敢抵抗,其它八国谁又能抵抗。

    可是就此接令前去,又都不甘心。

    总不能就这样投降吧。

    投降也未必就能保全啊,不见百济新罗的贵族们在投降大华后,还是遭受到了残酷的清洗吗?

    纠结,纠结万分啊。

    九国之中,其实最纠结的还是肥前守护,因为现在大华皇太子就在他们家的唐津港,他们家最好的地盘都让华军占了。

    现在唐津都聚集了五万华军,他们在那城登陆,在那里安营入驻。

    华军真要来攻,他们家首当其冲。

    肥前守护很心痛,上次对马海战,龙造寺家损失了好几千兵马,还损失了许多条船,可谓是遭受重创,这使得他们现在想要抵抗,都是有心无力。

    龙造寺还在犹豫。

    不过松浦氏却不犹豫,实在是松浦氏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松浦郡虽然不止一座唐津,但唐津却是松浦家族最重要的地盘。

    五万大军驻扎在唐津,松浦家族现在等于是被五万把刀枪包围着,就凭他们家的那点实力,还打个屁啊。

    所以当主家龙造氏家还在犹豫的时候,松浦家族自己开会过后,第一个站了出来,家主松浦清秀亲自来到唐津跪拜大华皇太子殿下,向皇太子递交了自己的佩刀和印信,将松浦郡交给了大华,选择了臣服。

第1488章 皇协军

    唐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因为皇太子和几万大军的到来,让这座本来冷清的港口,又再度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船只从朝鲜和中原过来,运送来各种各样的物资。

    五万华军驻在一座小港口,消费力也是惊人的,现在港城反而有些畸形的繁荣起来。

    太子张到达唐津后,张仲坚曾提议将唐津改名为华津。

    不过最后张拒绝了这个提议,对于张来说,唐津这个名字很不错,代表了一段历史。大唐是个荣耀的名字,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大华继承大唐而生,代唐而立,但并不需要忌讳大唐这个名字。

    五万华军,正在进行着难得的休整。

    张不急着发动进攻,他也有意给九国守护一点时间。

    既然说了一个月限期,那他就会说到做到。这一个月时间,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全面进攻做好准备,储备物资、调配军械,让将士们做些休整。

    “殿下,松浦清秀到了。”

    一名骑士大步过来,高声禀报。

    张目光从远方的海港收回,“让他多等等吧。”

    松浦清秀虽然很识时务,第一个前来归附,但张并没怎么把他太当回事。管理一个分郡的小名主,其实也就相当于大华的一个县令而已。这样的小名主,若不是他是第一个主动归附的,张都不会亲自见他,太不对等了。

    “这倭国景象还挺不错的。”

    骑士是张的侍卫队长,也是张打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骑士。他高大魁梧,身着骑士铠甲,外罩锦袍,身披一件猩红的披风。

    手按着腰着的一把精钢长剑,如铁塔一样的站立在那里。

    “这里的景色是挺好的,到处都能看到海,气候也还宜人。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青岛,也是如此。”骑士道。

    “啸林,你觉得孤应当怎么对待这个松浦清秀?”张问自己的这位好伙伴。十几年的同伴,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他到琉求,这位也一直跟在身边。张很清楚这位兄弟其实能力很强,只是平时不太爱说话。

    “臣以为,可以千金市骨。松浦清秀这人,臣打听了一些,是一个很有些野心的家伙,唐津港这些年能够发展起来,与松浦清秀的能力有关。松浦家不但经营唐津港,而且他们还有一支很大的商船队,专门往来朝鲜与中原。另外,松浦家的船队,有时也会在海上做些无本生意,劫掠新罗百济,甚至是倭国自己人,松浦家的船既劫掠其它商船,有时也会上岸劫掠村庄,俘虏人口以卖做奴隶。”

    “松浦家劫过大华的商船吗?”张皱了皱眉,对这个松浦清秀的印象大为改变,有些讨厌。

    “松浦清秀很聪明,虽然他既做海商又做海贼,但是他从没有对大华商船下过手,一次都没有,这人深知大华的强大。甚至唐津港城里,松浦清秀对于过来经商的华人,都非常礼遇,也从没有什么乱摊乱派什么的,也正因此,唐津这些年才发展的这么快,成为倭国西部最大的贸易港。”

    总之,这个松浦清秀虽然只是管理一个分郡的小名主,但老奸巨滑,行事也不择手段,家族有一支实力挺强的船队。

    松浦水贼之名,可是闻名九州的。但因为这个老贼手段好,却能一直没让各守护大名来对付他,不得不说,这手段是相当厉害的。

    就如眼下,九位守护在名还在犹豫不决之时,松浦清秀第一个就跑来归附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种果决,确实是让人佩服。

    “这么说来,这个松浦清秀倒还真是个人物了。”

    “这种人,很狡猾也很危险。”张道。

    张啸林则道,“殿下,臣以为,这种人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人。这种人识时务,所以他才不会做蠢事。而且他本身名小势弱,陛下若用他来充当马前卒,正是合适。”

    用那些本就镇守一方的守护大名,是不如用松浦清秀这样的小名主的。既不用担心会让他们实力坐大,又不用担心大华直接管理上的不便。

    用倭人来管理倭人当然不可用,但大华和倭人之间,也应当有一层媒介。这样才更合适,能让统治事半功倍。

    说白了,松浦清秀很适合当大华的一条狗,什么脏事烂事让他上。真要出了问题,到时大不了杀了他以平民愤。

    大华嘛,不需要脏手。

    而松浦清秀有手段,这就免得到时管理不善,又因为他本身只是个小名主,也不用担心尾大不掉什么的。

    这种人,正是眼下大华需要的。

    候客厅。

    松浦清秀坐在那里静静的等候着,等了足有半个时辰了,茶水也早凉了。除了开始领他进来的那个侍卫,后来根本没有人理他。

    可松浦清秀不敢有丝毫不满的神色透露。

    他知道自己此时的身份,也知道自己此时的处境。

    这唐津城,曾是他松浦清秀一手建立起来的,包括这座城中最大的宅子,这里曾经是他的家。

    如今,这里是大华皇太子的行辕。

    他这个主人,反倒成了客人。

    但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去奢望其它什么的。

    别说等半个时辰,就算皇太子让他等上一天一夜,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松浦家族能不能保存下来,就看这次拜见了。

    他在心里盘算着一会见到皇太子之后,要如何表现,必须让皇太子相信,他松浦清秀的能力。

    如果能打动皇太子,则这次会面,松浦家不但能够保存,说不定还是个机遇。松清清秀今年六十多岁了,但身体一直很好。

    被称为九州之狐的松浦清秀,这些年带领着松浦家族越来越强大,靠的正是其不凡的见识。

    高句丽亡了,百济亡了,新罗也亡了。

    接下来大和肯定也会亡。

    既然大华都已经登陆了唐津,那也许不久之后就能打下难波或京都。

    看过大华对百济和新罗的征服,松浦清秀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事实,大华不会如当年大唐灭高句丽一样处置了。

    大华在百济和新罗的善良举措,说明他们想要征服和统治。虽然许多贵族豪强会被清洗掉,但他们依然需要保留一定的贵族豪强帮助他们统治新征服的地区。

    松浦清秀想成为这种人,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强者为尊。

    “松浦清秀!”

    一声叫唤打断了松浦清秀的沉思。

    松浦清秀连忙站起身来,对那个侍卫恭敬的行礼。

    “将军。”他说的是一口汉话,而且还是大华推行的官话。说的居然还很不错,甚至还带着点汉京腔。

    “太子殿下召见,跟我来。”侍卫对他的恭敬并没什么反应,那如钢铁罐头一样的骑士铠甲里,发出冷冷的声音。

    说完,骑士转头带路。走动时,他的铠甲发出锵锵的声响,松浦清秀也有几套骑士铠甲收藏,甚至还有一套领主铠甲。那些收藏,都是他花费重金自大华收购得来的,他很喜欢这些铠甲,也知道那些铠甲的坚固和宝贵。

    可进入这里后,看到的到处都是这种铠甲,似乎皇太子的侍卫们人手都有一套。

    这深深的震撼着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大华的强大。

    走在自家熟悉的宅子里,转了几圈后,他终于在会客厅见到了皇太子殿下。

    厅外拖下鞋。

    松浦清秀一入殿就直接在门口跪下了。

    他一路膝行而前,往前挪几步,磕一下头。

    每一次都磕的很真实,没几下,额头就见红,鲜血流了出来,可他擦都不擦一下。

    张坐在上面,两侧是数两排将校们。

    看着松浦清秀如此行为,张的脸上露出那副淡然的微笑。

    这个松浦清秀,还真是处处让人意外,不过就冲他这种做派,就知道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不过他现在正需要这种人。

    找走狗,也需要聪明的狗。只知道乱咬人的狗是不够的,还得知道需要什么时候咬人,什么时候不咬人,得能明白主人的意图,这种狗才是好狗。

    “松浦清秀拜见皇太子殿下,皇太子殿下圣安!”

    “你就是松浦清秀?”张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距离他二十步远的松浦清秀,也没有叫他免礼起身。

    “罪人正是松浦清秀。”

    “松浦清秀,孤很欣赏你的识时务,你很聪明。”

    “殿下谬赞,罪人愚钝。”

    “孤打算将九州岛划设为九州府,原九国改为县,九州府下辖九县。各分郡则改设为乡镇。九州府将设立皇协军,孤打算授封你为皇协军第一旅旅长,下辖三团九营五千人,皇协军的任务就是协助大华军队清剿抵抗份子,并协助管理治安。”

    松浦清秀怔住。

    大华扶桑道皇协军第一旅旅长,统领指挥五千人的一旅三团九营人马。皇太子居然刚见他第一面,就如此重用他,不但不追究松浦家族的问题,还直接给他兵权?

    咽了咽口水,抑制着心里的激动,松浦清秀狠心拒绝,他担心这是太子的陷阱。他一个降人,如何敢拥兵呢。

    “孤让你当,你就当,难道,你不愿意?”

    “罪人不敢,罪人只是担心没这个能力,办不好殿下交给的差事。”

    “那你就用心办事,不要辜负了。”张说完,一挥手,“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可以退下了,稍后会有人找你,与你商谈组建皇协军第一旅的详细事务的。”

    松浦清秀连磕头。

    “罪臣松浦清秀谢太子殿下赏识,罪臣告退。”

    再次膝行着退下,出了大殿时,松浦清秀发现自己已经汗湿了衣襟。站在门口,他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自己就这么成功了?

    居然已经成了皇协军第一旅的旅长了,不敢相信!

第1489章 不甘人后

    “三月不磨,宝刀也会生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军队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必须不断的战斗,以战争来磨练出精兵强将,不过我们还是需要一支仆从军。”

    在扶桑建立一支仆从军,根本的目的还是让这些倭人仆从军来干一些杂活、脏活。大华的军队是最锋利的宝刀,是野战军。一些杂七乱八的活,还是需要仆从军的。

    组建一支倭人仆从军,用倭人为做将领,这其实是皇帝张超在给张的信中所写的,甚至连皇协军这个名字,都是张超定的。

    当初张在琉求的时候,也一样用过山夷土著做为协从军。土著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熟悉地方。

    “松浦清秀可靠吗?”

    有人提议皇协军应当用倭兵,然后以大华将校统领。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张否决了,皇协军的本意,就是一支倭奸队伍。张也没打算要让这支皇协军变的有多强,反正就是干些打杂的活。

    甚至都不用装备什么好的装备,就以原来倭国的装备就行,用来对付那些反抗的倭人,以及维持治安就行。

    这样一来,皇协军也威胁不到大华军队。

    就凭他们那些破破烂烂的装备,根本就不能威胁到大华军队。

    松浦清秀真要有半点非份之想,张也能迅速灭了他。

    不过虽然皇协军的军官都是倭人担任,但他们的调动指挥权却在大华这边。

    “松浦清秀直接指挥一个旅五千人,是不是有点多?”

    “第一旅下有三个团,我们可以再找三个小名主来担任团长,这样也能分松浦清秀一些权。最好是找跟松浦清秀关系不太好的小名主!”

    “要我说,干脆就找三个守护大名来担任团长。我相信九国守护肯定最后还是得降,到时找三个势力稍弱点的大名来担任团长。如此一来,族长松浦清秀原只是一个分郡的小名主,而下面的三个团长却是三个守护大名。几个大名团长,肯定不服小名主旅长的,咱们再给三个团长点暗示,给他们撑下腰,相信松浦清秀想要掌握这第一旅可就不容易了。”张仲坚笑的很狡猾。

    搞平衡这一套,谁也不弱。

    张听了也不由的眼前一亮。

    对倭人是既要用,又要防。选松浦清秀来做皇协军第一旅的旅长,正因为这个识时务,聪明。这种人好用,省心,但又得防着这种人到时能以掌握,因此适当的平衡也是十分需要的,若非松浦清秀只是一个小名主,张也不敢用。

    若再用小名主来做团长,估计松浦清秀到时会将第一旅完全掌握在手。现在张仲坚提出来,要用三个大名来做团长,这不真是一招妙棋。

    “那就看看九州的大名们是不是识时务了。”

    最后通牒已经发出,张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候考虑。

    总之,一个月后,谁敢不来归顺,他就要率兵去打谁。按张的计划,他是打算在今年过年前,把九州岛攻占的。

    九州岛上有九个国,但实际上也就九个县那么大而已。

    算起来,其实九州岛与宝岛琉求的大小几乎相当。

    “着手让松浦清秀组建第一旅,人员由我们来招募,军官、士官也由我们来指派,团、营长们先暂时由我们的人代理一下,副旅长、参谋长、监军也由我们的人担任。一个月的时间,组建完成,并进行初步的训练。”

    “对皇协军有什么要求吗?”薛仁贵问。

    “只要能达到我们大华民兵们的水平就行,武器以长枪、盾牌为主,配备一些弓弩。”

    刘仁轨在一边建议。

    “臣以为不用给倭人装备弓弩,而应当给他们装备火枪。”

    “火枪?”

    “殿下,火枪比之弓箭无需长时间训练,对士兵身体素质也没有什么太高要求,战斗之时,列阵排枪,打击能力也很强。尤其火枪这东西,需要的火绳、火药、铅弹这些,倭人自己是造不出来的,必须要我们供应。一旦我们掐断他们的弹药供应,他们的火枪就成了烧火棍,哪怕配上刺刀,那也不如一把长枪。”

    倭人普遍较矮小,而且倭国士兵的铠甲很少,如果装备火枪,既能让那些招募来的皇协军迅速的形成战斗力,又还能有很强的杀伤力,当然,比较关键的还在于会让皇协军完全依赖于大华。

    大华平时不要给他们太多弹药,一旦切断他们弹药,这些皇协军就毫无战斗力了。

    “干脆每人只配一把火枪,加一支刺刀就行了,也不需要铠甲,顶多再给他们一顶头盔。这样一来,装备钱大大节省,而且他们对我们的依赖更强。一断他们的弹药,他们就什么也做不了。”

    这样的皇协军,对于华军来说就是毫无威胁了。

    五千个火枪兵,张想想,真要组建起来,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但对大华的威胁又很弱。

    “火枪的成本也不便宜,现在一支火枪得两贯钱呢。而且弹药消耗也不少,比之纯粹发一杆长枪,成本要高的多。”

    高侃觉得发火枪还是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一人发把长枪或者发把腰刀省事,成本更低。

    哪怕现在大华的军工体系发达,钢铁成本低,流水线加工生产,降低了成本,但一支火绳枪,依然得至少两贯钱的出厂成本。

    “我觉得还是火绳枪好,一来火绳枪能让皇协军对倭军形成一些优势,这样才能让他们协助我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是只装备长枪,那这些人有什么用,还不如不建。既然建了,总得有些用的,装备火绳枪,就算有时独挡一面,也有与倭军一战的能力。”

    火绳枪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这个时代里,只要形成数量规模,还是非常犀利的。

    三段式射击,或者打个阵地战,绝对能打的那些装备简陋的倭人哭爹喊娘。

    东征军总数十万。

    但征服百济和新罗之后,牛进达留守,也是留了两万兵马在南朝鲜的。剩下八万,现在五万在唐津,还有一支兵马在对马,另外海军有部分已经开始撤离东海,返回母港,他们算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准备开始筹备明年对真腊、狮子国、阿拉干三国的进攻准备。

    甚至是南衙也有部份军队将陆续撤离。

    所以明年整个倭国战场,张手上能用的水陆兵马,最多不会超过五万人。

    五万人要攻灭倭国倒不是不行,但要统治这个群岛国家,却不容易。所以张需要建立一支皇协军,甚至为了保存大华的兵力,他可能还需要这支仆从军,承担不少作战任务。

    他得能打,但又不能威胁到大华。

    给皇协军装备火绳枪,看着倒是个增强控制力,又比较能迅速提高战斗力的办法。

    “好,孤向陛下奏请采购火器。到时火枪运来,交给皇协军装备,但弹药得控制在我们手里,平时严格控制他们拥有的弹药量。”

    长崎。

    龙造寺信隆看着松浦清秀的信,面色非常难看。松浦清秀居然迫不急待的投降了大华,而更让他不满的是,大华居然这么快就接纳了这个九州之狐。

    居然还任命了松浦清秀为大华扶桑道皇协军第一旅的旅长,统领五千人马。

    五千人马,肥前国的兵力加起来都没这么多。松浦清秀一降华,居然就能统领五千人马。

    他心里是既恨又羡慕。

    松浦清秀在信里劝他归顺大华,信隆看着更像是在炫耀。

    看到松浦清秀一个小小的分郡小名主,居然都能被大华太子如此重用,说不羡慕是假的。

    尤其是当五万大华精锐,已经踏上他肥前国的土地,占据唐津这座要城之后,信隆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半点胜算了。

    此前退往长崎,更多的还是对大华人不信任,怕一投降,到时生杀予夺都任由大华,没有保障。

    现在看到松浦清秀这个老贼,第一个投降,居然还得了这么好的待遇,他真是心动了。

    松浦家也就一座唐津比较值钱一点,可唐津已经被大华占了,他的归降,大华依然如此厚待,可见大华这次还真是很有诚意的。

    “我想去唐津走一趟,只是还有点犹豫。”

    龙造寺信隆道。

    在他的下面,是少贰尚冬、大内义隆、代千叶晴信三位家臣。这三人都是一郡小名主,过去更都曾经是肥前守护,不过在以往的权力争夺中败下阵来,最终肥前由龙造寺家族掌握,而少贰氏、大内氏、代千叶氏三个家族则成为了分郡小名主,成了龙造寺家的家臣。

    信隆想降,但又担心得不到保障。

    “我希望你们三位代我前往唐津拜见大华太子,转达我对大华的忠心,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大华太子的保证。”

    三人都很意外,信隆不敢去,却让他们三个去。

    可信隆发话,三人又不得不去,最后只好面面相觑一番后点头应下。

    信隆的条件倒也简单,他愿意归降大华,但希望得到比松浦清秀更好的待遇。松浦清秀不过是他的家臣,松浦清秀都能当上旅长,那他肯定得比松浦清秀的待遇更好。

第1490章 我想你有些自作多情了

    事实证明,强者为尊。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大华展现出来的强大战力前,九州的守护大名们并没有什么坚贞不屈的想法。当松浦清秀抢先到唐津请降之后,龙造寺信隆等其它大名都不甘落后,虽然还有点顾忌,没有亲自前往唐津,但也都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家臣前来。

    唐津,太子行辕外。

    九州各国前来的使者们见了面,都纷纷打着招呼,过去都在一个岛上。倭国是个岛国,相对更封闭一些。

    各岛上的豪族基本上是世代统治,虽然也有权力更迭,但变来变去都是那和一些家族。

    “透露一下,你们筑后国这是要降吗?”

    “难道你们肥前国不打算投降?”

    “彼此彼此。”

    代表大名们来的都是些名主,其实这些人也算是大名。虽然说倭国现在颁布了班田制,但在此前,实行的还是庄园制度。贵族和地主占据土地,在表面上这些土地是倭国朝廷所有,他们只是代理经营,在倭任书上署名,成为名田。

    名田的主人就是名主,有小名主和大名主。小名主就是小地主和富裕自耕农。而大名主,则是贵族和地方豪强。

    在令制国创立后,天皇还授封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大名主为守护职。

    正如肥前国的守护就是大名主龙造寺信隆,但肥前国的大名并不止龙造寺信隆,松浦清秀,其实也算是大名主,大内氏等也都是肥前大名主,只不过他们没有守护职,因此名义上肥前国是由守护大名龙造寺信隆,代替朝廷管理。

    但正如倭国朝廷无法有效的控制这些守护大名一样,这些守护大名也一样无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国内领地。

    在各国下面,还有各个分郡,由大豪族控制着,这些大名,只是名义上听指挥,牵头在内政、军事、治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独立性。

    甚至就算是这些分郡的名主,也一样并不完全控制着自己的分郡地盘,他们地盘内,也一样还有许多小豪族。

    整个倭国,就是由天皇皇室、朝廷、公卿,以及下面的各国守护大名,还有分郡的大名,以及地方上大大小小的豪族们控制着。

    这是一种相当松散的上下级关系,甚至各国之间,各郡之间,各家族之间经常交战都是常事。

    只不过有的时候,相互妥协,能够维持着一个平衡。

    前来的各国大名们,其实也不完全是代表着守护大名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倭国朝廷无力抵抗大华时,他们也开始为自己的家族寻找出路。

    最好的出路,当然还是降华。

    一群大名相互交换着看法,商议着该向大华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说的最多的,还是羡慕松浦清秀,这个老贼,行动最快,占了个大便宜。在九州所有大名之中,松清家族的地盘不算最大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但却就因为下手早,倒让他捞到极好的待遇。

    一群大名们聊的倒很尽兴,一个个都觉得连松浦清秀都能捞到一个旅长当,那他们这些大名,还有他们后面的守护大名,哪个不应当得到更好的待遇?

    “这旅长上面是什么?”有大名问。

    “听说是师长来的,好像还有军长,还有集团军司令,南北衙大帅什么的。”肥后国的一位大名说道。

    “旅长能统兵五千,那师长能统兵多少?”

    “好像是一万五还是两万来着。”

    “这么多?”那位大名惊叹。

    两万兵,上次整个倭国六十余国大小豪族们一起出兵,才凑了十万人马。平均一国出兵两千不到,如肥前国,下面还有十一个分郡,一个分郡出兵不到二百。

    虽说上次出的兵并不是各国各郡所有的兵力了,但倭国很少常备兵,都是些农民,遇战时征召。平时,各家有点护卫而已。

    按倭国的传统,除了奴隶,所有的壮丁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募兵的对象。然后这些士兵却必须自己补给和养活自己,这有些类似于府兵,又不完全相似。

    这更是一种沉重的兵役,这些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士兵,在倭国统称为防人。防人不是常备军,很不正规性,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农民只能通缴纳重税来免除兵役。

    打仗就得征召农民,必然会影响生产,所以很多时候,倭人的战争,规模都较小,时间也较短,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两万个士兵,哪怕就是对于一个守护大名来说,也是一个他们无法募集到的兵员数字。就算士兵能够自带补给,可大名也得承担不少。征召两万个兵,不但领地里的生产可能耽误,更会把他们直接给拖垮。

    “这要是一个军,那得多少人?师都两万人了,军不得五六万,那一个集团军不得十几万,南北衙一个衙多少,几十万?”

    “大华帝国有南北衙和海军衙门,三衙一共有兵六十万,常备军。”

    一名大华军官笑着过来,站在那里对那些大惊小怪的大名们道。

    “南衙十六卫,北衙十军,每军两万,海军八万。皇协军的编制与大华兵马编制略有不同,现在皇协军只有一个旅番号,编制五千人,下辖三团九营。”

    听说皇协军居然只有一个旅,这些大名们倒是意外了一下,还有点失望。还以为都能当个旅长师长甚至军长什么的。

    “这位将军是?”

    “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刘仁轨。”

    “刘仁轨?对马海战刘仁轨,一战歼灭我大和五万舰队的那个刘仁轨?”

    “海神刘仁轨!”

    一阵阵惊呼之声响起。

    刘仁轨的大名,可是太响亮了。因为对马海一战,倭人甚至都给刘仁轨封神了,直接称他为海神。

    这称呼,喊的刘仁轨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虽然对马海战看起来战绩骄人,但在军界,其实大家没怎么把这场海战当回事,因为换谁来打这一仗,也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十八条一二级的战列舰,谁来谁赢。

    “久仰,久仰!”

    “今日能得见海神真人,真是太激动了。”

    一群大名见到刘仁轨,跟见到偶像一样激动,围在他四周问这问那,就差上前问签名了。

    刘仁轨本来还以为倭国大名们听说他名字后,会对他怒目相视呢,谁知道,居然还这么崇拜。

    真贱,太贱了,简直就是贱到家了。

    怪不得都说倭人有受虐倾向,还真是如此,把他们打的那么惨,结果一个个还就服他。

    “诸位,刘某奉皇太子之令,代表太子殿下,前来会见诸位,听听诸位给九州守护大名的想法。”

    “皇太子殿下不见我等吗?”

    “就是啊,我等千里迢迢从各国赶来,皇太子殿下不见我等吗?”

    刘仁轨呵呵。

    皇太子此前见松浦清秀,不过是千金买马骨,并不是说马骨就真的能值千金。就他们,不过是各郡大名,说好听点,是大名,说的难听点,不也就是个县令嘛。

    堂堂皇太子,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

    若是九州守护大名一起前来,说不定还就一起接见下。现在就来几个分郡大名,皇太子才不会自降身份见他们。

    “太子殿下还有公务在身,诸位有什么话要说的,可以对某说,某可以回头转告太子殿下。”

    一群人还想嗦。

    刘仁轨咳嗽一声,目光一扫。

    刀锋般的目光扫过,一群大名都老实的闭了嘴。

    “一个个来。”

    肥前国守护使者大内义隆上前一步,“某是大内义隆,肥前国守护龙造寺信隆的家臣,也是高来郡大名。特代表家主来拜见大华皇太子殿下,我家家主愿意归附大华,但是希望得到太子殿下的保证。”

    一名武官为刘仁轨端来一把椅子。

    他坐下,架起腿。

    淡淡的问,“什么保证?”

    大内义隆愣了一下。

    “就是保证大华不会侵占肥前国”

    “停。”

    刘仁轨伸手叫停了大内义隆。

    “你叫大内什么?”

    “大内义隆,肥前国高来郡大名,我大内氏曾经是肥前国守护”

    刘仁轨打断他的话,“好了,不用说那么多,某也没有兴趣听你大内氏的光辉历史,大内义隆是吧。我想你是有些误会,我大华此次前来,并不是来拜访做客的,说直白点吧,我们是来征服的。”

    “太子殿下给了你们一个月的期限,是让你们归附投降。我们不会给你们什么不侵犯之类的保证,一个月内你们归附大华,则以后你们就属于大华治下,只要你们缴纳完征服税,那么你们以后就是大华子民,那么你们的私有财产,就将受到大华的律法保护。”

    “你可明白?”

    大内义隆傻眼,这是什么情况。

    “可是,可是松浦清秀归附大华,受到的待遇并不是这样。”

    刘仁轨笑笑,“那是因为松浦清秀是第一个归附的,第一嘛,总得有点奖励嘛。至于你们,错过了这第一,就算是第二,也没有奖励了。该怎么就怎么,投降归顺,缴纳征服税,然后交出兵权、治权,就可以了。”

    大内义隆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话,其它的大名们也都个个愣在当场。

    不对啊,不应当是这样的啊。

第1491章 太子妃

    刘仁轨准备向太子回复之时,张刚好去码头将妻妾们接回。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太子妃李丽质和其它东宫妾侍是张超亲自送上船,派天子亲卫一路护送着来到唐津的。

    太子未来起码要在扶桑呆上十年,总不能让太子和妻妾们长久两地分居。上一次张一人在琉求,就收了好几房妾侍,弄的和太子妃李丽质关系很不好。因此张超早就给张说过,等局势稍定,就将太子妃等送过来。

    不过太孙李晟被张超留在了京城。

    如今大华太子太孙并立,两位都是皇储。只不过太子排在前面,太子将久镇扶桑,因此张超将张晟留在汉京,打算亲自教导。等太孙十二岁加冠后,到时再给他一块太孙采邑,让他也出京历练些年。

    这块太孙采邑,张超打算在辽南、琉求、绥远,或者扶南选一个地方。

    码头上。

    李丽质从船上下来,一登上这块陌生的土地,太子就拿着一件披风上来。

    “一路辛苦了。”

    太子妃接过披风,拢了拢,望着这个熟悉却又变的有些陌生的丈夫,“还好,一路上都是坐船,挺稳的。头一次出海,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风高浪急,倒是海上风光挺好,难得的美景。”

    “在海上航行,海天一色,天蓝海蓝,有时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以后我们都将在这唐津长呆,这里的景色很不错的,有很好的白沙滩,纯净的海水,还有漂亮的山景。”

    “唐津正在修一座临时的太子行宫,就在唐津后的山上,到时在行宫的殿阁高处,就能将大海一揽眼底。”

    太子妃李丽质点点头,“那真挺好的。”

    她淡淡的回了一句,抬头又打量了丈夫几眼,伸手为丈夫拭去了肩上的一点灰尘,“殿下瘦了。”

    “也就是脸瘦了点,其实身上还长了肉。”张笑着回答。

    “殿下一切安好,臣妾就放心了,在汉京的时候,一直总挂念着殿下。”李丽质道,夫妻俩其实也是有感情的,只不过这两年似乎淡了许多。

    “晟儿还好吧?”

    “挺好的,臣妾很舍不得,但父皇要将他留在汉京亲自教导,臣妾也没办法。”

    “算了,孩子还小,留在汉京更好些,没必要一路颠簸过来。反正我们以后每年也会回京,到时一样可以看他。”

    东宫妾侍们这个时候也都陆续下船,王氏萧氏等一一过来拜见。

    长子留在汉京,其它的二子三女却全都带了过来。

    一共一妻七妾,皇太子的妾侍也不少。一群女人叽叽喳喳,对唐津这个地方有些出人意料的喜欢。

    本来她们虽然都想早点来见太子,可又担心倭国这地方不好,没想到下了船,看到的唐津,居然跟中原很像,虽然看着小了点,但处处大华的味道。

    “殿下在倭国还好吧,听说倭人拒不归顺?”王氏问道,她现在被封为良娣,又为太子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和兄弟又都在太子的身边做事,在东宫里倒是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只是太子妃所出的长子早早被封为太孙,倒着实让她很受打击。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倭国不过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而已,哪里又知道大华的强大,还妄想着螳臂挡车,那不过是以卵击石。如今孤挥师渡海,在唐津登陆,现在九州岛上的倭人贵族豪强,已经纷纷畏惧,正派人前来请降呢。”

    张对于征服倭人很自信。

    仅以军事力量来说,大华与倭国相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而是好几个代次。大华灭倭,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今天九州守护大名派人前来,也正代表着倭人对大华的畏惧。张没有去见他们,不全是因为要来接妻妾们。

    他的态度是已经决定了的,倭人只能无条件的臣服。

    先缴纳一笔征服税,然后全面实行大华的律法税赋。倭人若肯,当然一切好说,以后用大华的律法税赋去套这些人,将他们套的老老实实的。若有谁不肯,那他也正好派兵扫除他们。

    先礼后兵。

    这也是分化倭人的一个有效办法,拉拢一批,打一批,这样能更有效更省力。

    坐上打着东宫太子徽号的马车,一路回到了唐津城。

    唐津城已经在扩建之中,城墙在加固,在城外的后山上,还在修建太子行宫,那里将修一座独立的宫城,做为未来太子的行宫。

    将太子行宫修在山上,也更有安全性。

    而以后管理扶桑的各衙门,则在唐津内城之中。

    在现在的城墙外,还要新建一座外城区,外城区将有工坊区、住宅区、商业区,还将兴建学校、文庙、武庙、球场等等。

    周边还要建立军营、卫堡。

    唐津城以后会成为统治倭国的中心,肯定会很繁盛。

    李丽质坐在马车厢里,掀开马车窗帘的一角,看着车窗外的街景。很有中原味道的城市和街道,甚至商铺的招牌和幌子,都是汉字。

    卖着各种商货的铺子,商铺里的那些华商。

    太子坐在一边闭目沉思,李丽质也只看着街景不说话。

    离开了公众视线,夫妻俩似乎一下子又生分了起来。

    李丽质心里很想父亲,不知道同样在中原之外的父亲如今怎么样了。他在那更遥远的美洲,带着武媚和小儿子李弘,一走就是一年多,至今没有音信。距离太过遥远,船只一年才往返一回。

    想起以前和父亲李世民在一起的时光,真的恍如昨日,又似乎极为遥远。父亲在时,那时还是大唐时代。

    她是皇家嫡公主,受尽宠爱。

    张超还是朝中重臣,张是大臣之子,有教养长的也高大英俊,两人还是打小就订下的婚。

    结婚前,两人也常能见面,感情说不上好或坏。她打小就知道,自己将来会嫁给这个男人,越长大,越没有其它的想法。

    一切按部就班,长大、嫁人、生孩子

    她从来没有想过,如日中天的大唐会亡,更想不到那个英雄般的父皇会被放逐,而那个放逐他父皇,那个篡夺大唐江山的人,会是那个过去她很崇拜的张超。

    她与公公和丈夫的关系冷淡起来,她无法再那般亲切的面对他们。

    丈夫甚至还想与她离婚。

    痛过恨过悔地也怨过,最终还是全都埋藏在了心底。与丈夫的婚事,在公公张超的干预下,还是维持了下来。而且她们的儿子,还成为了皇太孙。

    李丽质如今一心都在儿子身上,其实若不是皇帝坚持要送她来,她根本不愿意离开汉京,不愿意离开儿子李晟。

    对这个丈夫,她的心其实是冷了。

    刚才在众人前的那些关切,那些问候,其实倒有一多半不过是表演给别人看的。

    马车辚辚。

    很快到达了临时行辕。

    张睁开了眼睛,先是看了李丽质一眼。

    “已经到了,山上的行宫还刚开始修建,估计明年才得入住,先得委屈下你暂时住在这边。”

    “住哪里都没关系。”李丽质淡淡回道。

    “你一会先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解解旅途劳累。今天九州的守护大名派人过来,孤一会还要与将军们谈些事情,暂时不能陪你。不过我已经让人准备好接风的宴席,晚上为你们接风。”

    顿了顿,他又道,“晚上,我到你那边歇息。”

    李丽质道,“臣妾有些累了,晚上怕是没法侍候殿下,不如让王氏或萧氏她们来陪殿下。”

    张伸手抓起李丽质的手,“我希望我们再生几个孩子,这也是陛下希望的。”

    本来听了半半句,心里还起了点涟漪,可后半句话,又让她心更冷了。李丽质点头,“可以,但今晚不行。”

    “那好吧,你自己算下排卵期,到日子了我过去。”说完,张牵着李丽质的手下了马车,在行辕门口许多人的欢迎之下手牵手进了府。

    许多人还真以为太子和太子妃的关系很好。

    进了府后,张就松开了手,然后转回了前院。

    “如何?”张问已经在那等候汇报的刘仁轨。

    “这些人有些异想天开,还想跟我们讲价还价。我已经跟他们表明了态度,各家使者都说要回去与守护大名商谈。不过肥前国的三位大名倒是很痛快的找到我,说愿意按我们的条件归降。这三家大名,过去都曾做过肥前国的守护,如今与松浦家一样,各据一郡。”

    “那些人想要考虑,那就让他们考虑,反正一个月的时间还早。条件就摆在那,不管他们怎么考虑,反正我们的态度不变。倒是这肥前国,好像识时务者倒是不少。既然这三位大名愿降,而且以前三家还曾做过肥前的守护,我看不如就让这三位大名做皇协军第一旅的三个团长,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奖赏。”

    刘仁轨听了也觉得这个决定不错,大内义隆等三人,和松浦清秀地位相当,都是肥前大名,但他们三家过去是当过肥前守护的,比起这些年才起来的松浦家,底蕴资历都老的多,现在让这三人做松浦清秀的手下团长,这三人以后肯定不会轻易的服松浦清秀。

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

    肥前大内义隆三个大名有些忐忑不安的坐在侯客室里等候着,茶水已经添了好几次了,喝到后面已经没有了半点味道,可还是不见太子殿下派人来召。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今天刘仁轨见他们时,那副高高在上的态度,深深的刺激了他们。只不过这刺激的结果不是要回去忍辱负重,而是彻底的被震慑住了。相比于其它几国使者还准备好去再考虑考虑,肥前国的这三位是直接打算降了。

    皆因他们首当其冲,大华要是出兵,他们将被是第一个灭的。而来到唐津,亲眼见到了大华战舰的巨大,将士的精锐之后,他们更没有抵抗之心。

    大华的条件已经摆的很清楚了,算的上是十分苛刻。如果降服大华,那么他们这些名主,能够保有的也就是些土地钱财了,其余种种特权都将没有。就算是钱财土地,也得被这征服税剥掉一层皮。

    可如果不降,后果同样会十分严重,打也打不过,最后的结果就是家破人亡。这也是有前例的,对马和壹歧两国,都是西海道内,都已经被灭了。

    大华对那两国的守护大名、大小名主们可没有什么客气的,直接就是统统抄灭,那些存在几百年的甚至更久远的家族,都纷纷灰飞烟灭。

    大华有这个能力。

    这可不比过去倭国贵族豪强们之间的争斗,大内氏过去是肥前守护,后来被其它家族取代,但起码大内氏还保留了下来,虽然实力不如从前,地盘不如从前,但家名家族都在,还是延续下来了的。

    可现在大华对待反抗者,却不会这样。

    敢与大华对抗的,绝无一个好下场。失败,就将被抹杀,家破人亡,整个家族连家名都不会保存下来。

    考虑来考虑去,三人最终还是决定干脆降了大华算了。

    哪怕要失去很多,可起码还能保留一些,总好比最后鸡飞蛋打,家破人亡的强。

    “三位,太子殿下召见,随我来。”侍卫进来,冷酷的说道。

    三人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跟在侍卫后面。

    前厅。

    三人终于见到了大华的太子殿下,还看到了刚才高高在上的刘仁轨,还有许多陌生的将领,另外还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九州之狐松浦老贼松浦清秀,这个老贼居然也身着一套领主铠甲,神气活现的站在厅里,虽然站在最末尾,可那神情却也倨傲的很。

    “下面何人?”张明知故问。

    三人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来看张。

    伏地报出名字。

    “抬起头来。”

    三人连忙抬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三位顺应天命,归顺大华,孤很欣慰。为了表彰尔等,现特授尔三人为皇协军第一旅一二三团团长之职,各统一团三营人马,望尔等以后尽心尽力,为大华办差,为孤效力。若忠心不移,办事用心,孤也会不吝赏赐。”

    “谢皇太子殿下赏赐!”

    三人连忙拜谢。

    “平身吧。”

    三人这才敢爬起来。

    张跟三人又讲了几句话,便让松浦清秀领着三人出去了。

    出了前厅,大内义隆三人才稍稍松了口气。

    “松浦清秀,你现在倒是混的不错啊。”

    厅外廊下,大内义隆三人与松浦清秀一起同行,大内义隆瞧着松浦清秀那个骚包样,心里很不爽,带着鄙夷之气嘲讽道。

    松浦清秀眉头皱皱。

    “大内义隆,莫要忘记,现在你不再是高平郡大名,我也不再是松浦郡大名,我们以后都是大华之臣,同在太子殿下手下办事。顺便提醒你们一句,我现在是皇协军第一旅旅长,而你们是第一旅的团长,是我的麾下,我是你们的上司。”

    “对待上司,应当有足够的尊重。这是第一次,我就不予追究了,若是还有下一次,可别怪某不讲旧情面。”

    大内义隆三人怔住,面色变化,想要发作。松浦老贼什么时候,居然也敢跟他们叫嚣了。可骂人的话到了嘴边,最后又给咽了下去,松浦清秀现在是他们的上司了,今时不同往日了。

    “诸位,我们以后同为太子殿下效力,又俱在第一旅,今后我们更应当抛弃前嫌,团结一致。一起把第一旅带好,为太子殿下办好事为重。你们说对吧?”

    大内义隆脸色难看的点了点头,但心里并不服气。

    松浦清秀不过是比他们早一点归顺大华,居然就爬到了他们头顶上。

    “三位随某一起,前往城外营地。我们现在的当前任务,是将皇协军第一旅给立起来,现在人员基本上都齐了,太子殿下十分重视我们第一旅,还特意给我们拔来许多军官和士官,帮助我们训练兵马。”

    “另外,太子殿下还说了,为了增强我们第一旅的战斗力,特意从中原订购了先进的火绳枪,这火绳枪的威力可是相当强大的。对马海战,海神刘仁轨将军凭借的就是火炮之利,这火绳枪,可谓是小号版的火炮,我们可以称之为铁炮。”

    松浦清秀得意洋洋的向自己的三位手下介绍着皇协军第一旅。

    五千士兵已经满编,都是在对马海战中被俘的士兵,精选了五千组成了第一旅的三团九营。

    又抽调了大批军官士官前来,负责帮助整编训练。

    尤其让松浦清秀惊讶的还是太子要让这支皇协军,成为一支全铁炮部队。

    人手一支铁炮,想象一下就让人激动不已。

    做为以前常往中原贸易的松浦家主,他很清楚的知道中原的火炮和火枪的厉害,虽然在中原,火枪应用还没火炮广,可并不能说火枪不厉害,只不过中原华军弓强弩硬,骑兵勇猛,铠甲坚固。

    若第一旅全装备上铁炮,那肯定有质的飞跃。他本来以为,这第一旅其实也就是做些巡逻打杂,运输辎重之类的杂活,可现在他却认为,太子这是要重用他们第一旅。

    否则,人手一杆长枪就够了,何必还要装备上那先进的铁炮呢。

    现在的松浦清秀真是干劲十足。

    等训练充足,到时人手一杆铁炮,往战场上一站,哪个大名的军队能够挡的住他们?

    有功绩才能有提升啊。

    “真有这么的好事?”

    大内义隆三人也非常动容,铁炮,人手一支铁炮,就他们第一旅?

    大华真是好大的手笔。

    松浦清秀可不甘于只当一个小小旅长,哪怕这个旅长能管着五千人,但在他的心里,这仅仅是他的一个起步台阶而已。

    “三位,某有一个想法,希望能够在这个月内尽快的把第一旅拉起来。第一旅的士兵毕竟也是原本北伐之兵,是各国豪族派出的精锐,现在又有铁炮之助,我希望等一月期满之后,我们第一旅能够冲在最前面,将那些敢于抗拒大华天威的大名们扫荡征服。”

    听着松浦清秀的豪言壮语,大内义隆三人深深的被震惊到了。

    他们是被松浦清秀的无耻给震惊到了。

    这个老贼,居然这么急着想为新主子立功,要为新主子对付旧主子。

    松浦清秀甚至连第一个目标都选好了,就是肥前国。

    汉京。

    皇帝张超时刻关注着远在扶桑的太子,太子在那边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这位皇帝的眼睛。

    太子的身边,有太多皇帝的眼线了。

    监军御史、锦衣卫、飞骑等数个衙门的无数眼线时刻盯着太子。

    张超说过不管太子在扶桑如何折腾,都任由他,但这并不表示张超就不会盯着太子。

    太子就是张超放出的一个风筝,飞的再远,其实也一直有一根线握在张超的手里,他会保证太子不会真的脱离控制给飞远了。

    太子在九州下通牒,收征服税,建皇协军,这些张超都没有什么意见,总的来说,这些策略还挺不错。

    尤其是细节操作方面,皇协军旅长和下面三个团长的人选安排,就非常有意思,已经很有几分老辣了。

    “若是陛下,会对扶桑采取什么策略呢?”房玄龄问张超。

    皇帝今天跟房玄龄一起喝茶。

    对这个问题,张超似乎早有想过,笑着道,“若是朕在扶桑,可能会更激进一些的手段。比如说,打土豪,分田地。”

    “打土豪分田地!”房玄龄念了一遍,肃然起劲。

    简单一句话,却犹如大刀阔斧。

    倭国的根本与其说是现在推行的班田制,倒不如说是原来庄园制度下的名田制,大小名主们的根本就是这名田,现在的班田制根本也是田。

    一切一切的根本就是田地,这也是倭国的特点,他们本质就是一个半奴隶制的农耕国家。

    倭国九成以上的土地财富,甚至是他们的权力,都掌握在那极少数的名主豪族手里。

    所以要摧毁倭国的体系,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把那些大小名主们统统一网打尽,然后把那些田地分给那些普通下层百姓租种。

    全面推行大华的律法税赋。

    以大华的政策,对于那些倭国百姓来说,这是大大的减轻负担的好事,他们肯定会支持大华。

    在这个时代,其实对于许多底层的倭人百姓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国家啊民族之类的想法。

    真正有那些想法的,其实是那些上层,因为他们的利益与之捆绑更大。

    太子现在选了另一套策略,更加温和一些,这倒也不能说不对,只能说太子的魄力其实还稍有些不足。

    “那陛下打算提醒太子改变策略吗?”房玄龄问。

    张超手握着茶杯,杯中的红茶升着袅袅白汽,茶香四溢。

    那雾气之后,张超的脸上很平静。

    “朕说过要放手,也就不会再插手。就让太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也许效果不是最好的,但总得给他机会。”

第1493章 百万雄师

    内阁对于皇太子在扶桑建立皇协军一事,其实一直都还有些争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有人认为,皇协军应当列入太子采邑警卫队编制之内,太子采邑的私军编额一万五,这五千皇协军应当算在里面。

    也有人认为,皇协军不算是正式的军队,这顶多算是一支维持秩序的协从军,应当列入当地民兵之列。

    对此,两边意见不一,到现在也还没得出个统一结果。

    其实大家表面争的是皇协军要不要纳入太子采邑私军之列,但实际上真正讨论的却是太子的私军数量问题。

    太子采邑私军一万五,这是此前就已经决议过的。现在如果太子建一支由倭人统领倭人的皇协军却不算在太子私军内,那岂不是要出一个大漏洞,那太子的私军岂不是无法控制?

    若太子的私军不能控制,那就会有危险。

    甚至因为皇协军一事,内阁还开始讨论各地民兵的问题。朝廷直辖中原之地,以及边疆诸侯分封之地,甚至是海外殖民领地,这些地方都是兵额限制,但一直以来,对于民兵,却还没有什么规定限制。

    大华尚武。

    百姓只要登记,就可以购买一些民用武器,比如刀剑长枪弓箭等,只是对铠甲、弩、铳等管理严格,不得私藏。

    各地方也都有训练民兵,尤其是在边疆之地,在那些蕃汉混杂之地,民兵数量更是极多,他们在闲时训练,还轮流巡逻等,并协助官府捕贼揖盗、打击走私,可以说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若是在战争时,他们还能为前线转运物资,甚至在关键时候成为补充兵员,以及协助地方防守等。

    民兵的本质还是民,兵不过是临时充当一些任务。

    但内阁现在还是对民兵提出了要定性的想法。

    若不对民兵有更严格的限定,那这里就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对封侯们来说,他们可以用民兵轻松突破拥兵的限额。

    哪怕这些民兵装备、训练等不如封地警卫队,但却是能够迅速转换的。

    “房公,关于民兵之事,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今天张超请房玄龄喝茶,也是有意问一问这位老相国的意见。房玄龄现在虽不在内阁,但负责翰林院,也一直是老成稳重。

    房玄龄放下茶杯。

    “陛下,臣听闻,我大华的民兵战力,其实是超过周边绝大多数国家军队的。能够比我们大华民兵战斗力更强的,也许就只有罗马的重步兵,波斯的重骑兵,阿拉伯人的轻骑等少数外国的精锐了。”

    张超点了点头。

    这年代,其实各国的军队,主力基本上都是农兵。以前的隋唐府兵如此,欧亚各国也基本如此。

    欧洲虽有贵族骑士阶层,相当精锐,可是这些人数量很少,真正打大仗,还是得依靠征召农兵。欧洲也还有一些职业的雇佣军,但数量比较少。

    不是各国不愿意用职业兵,常备军,关键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无法供养太多的常备兵,无法让太多的农民脱产,这都是各国绕不开的难题,于是乎,欧洲有骑士阶层,有雇佣军,就是缺少真正的常备国防军。

    以前隋唐时有关陇贵族子弟,这也算是一支数量很大的贵族武装力量,但国防力量根本也还是要靠农兵性质的府兵。

    大华的人口基数极大,将近一亿人口。

    哪怕以二十一丁的战争动员潜力,也能有五百万的青壮预备兵员。若以十人一丁算,则能有一千万的青壮预备兵员。

    可以说,有着如此多的壮丁,大华才能推行义务兵制,才能推行职业军官、士官制,才能实行常备军,才能让大华的士兵更加的年青化精锐化。

    而在六十万的常备军外,还能有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民兵队伍,甚至在义务兵制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兵从军中退役,回到家乡,然后这些人基本上都加入到了民兵之中,成为大华的预备役力量。

    也正是因此,大华的民兵素质极强,因为很多都是退役的士兵。接受过职业军队专业的训练,甚至有过实战经验。

    大华的战马充足且便宜,许多民兵都有自己的马匹。刀枪等也都精良且便宜,使得大华的民兵确实堪称是相当一流。

    在这种情况下,大华民兵,其实已经是一支数量庞大,战力极强的军队。

    大华到底有多少民兵?

    其实就连内阁首相也都搞不清楚,因为这根本没有一个很详细的统计数字。

    “陛下,老臣以为,内阁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华的民兵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很强,民兵问题不容忽视。臣以为,应当对民兵加以约束,加强管理。例如,对民兵授予番号,控制数量等。”

    民兵既然是预备役力量,那也是准军事力量。

    以大华的这个庞大人口基数,如果还是现在这种几乎全民都是民兵的做法,是有些过头的。

    “以百人选一来算,大华也能拥有百万民兵之众。但按老臣的估计,只怕现在大华的民兵不下千万人。”

    一千万民兵。

    说出来都能吓死那些番邦小国,他们的全部人口都没这么多。

    但这不是夸大之辞。

    大华如今的国土极为广阔,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规范民兵,授予民兵番号,控制数量。”张超对房玄龄的建议很满意,一百万的数量倒也不多,毕竟大华有两三千万的男丁,十丁中抽一为民兵,这不算多。毕竟民兵不是常备军,对于生产等耽误不多。

    甚至就连许多大的工坊,以及城市的街道,其实也一样有民兵,生产之余,也会进行一些训练。

    民兵比之普通民众,区别就在于定期训练,以及会承担一些捕盗缉私巡逻等任务。而且,民兵也会拥有一些普通百姓不能拥有的装备,比如一些盾牌、长矛,或者一些单兵弩等。

    “房公,你认为如果把民兵更规范一些,给予正式民兵番号,然后朝廷给予一些训练等津贴补助,给他们的装备加强一些,训练加大一些,如何?”

    “这个应当是应有之事。既然要把民兵规范化,那么以后就不能搞全民皆兵,只能录用那些年青力壮者,比如退伍兵优先,并且不能有不良记录者,有犯罪前科的不能用。”

    “数量控制也很重要,比如一县编多少民兵,一个州编多少民兵。一个诸侯领又编多少民兵,这个应当有严格规定。”

    张超想了想,“那就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来定,按这个百比一的比例,如汉京京畿之地,两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两万民兵。再如琉求,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那就编一万多民兵。你看怎么样?”

    “那采邑和诸侯封地呢?也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比例来定吗,这个民兵又是否纳入诸侯的私兵数额之内呢?”

    “民兵就不纳入诸侯的私兵编额,还是按照这个人口比例吧。”张超道,其实诸侯封地,人口数量是远远低于中原密度的,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封地,已经是相当少了,而一万人口,不过只能编一百个民兵而已。

    能拥有一万人口的诸侯,现在起码是个县公及以上爵位了,县公的私兵额度至少是三千。多一百民兵少一百民兵,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然,如太子采邑扶桑,人口众多,多达数百万。若是按一百抽一的比例来编民兵,那太子的采邑能编上几万民兵。

    张超一句话,民兵不纳入私兵额,那就意味着太子一下子能增加几万民兵。哪怕民兵会被严格限制武器装备等,这也是大大提升太子的军事实力了。

    “陛下不考虑一下吗?”

    “皇帝、太子、太孙采邑民兵,民兵上限为两万。”张超听了房玄龄的建议,想了想后,加了一条。

    “诸侯封地以及海外殖民领地,其民兵数量,不得超过私兵额度。”

    子男爵的私兵为一千,那么他们的封地里就算人口突破十万,民兵数量也不能超过一千的限额。

    加上这一条,主要还是为以后考虑。现在诸侯封地人口都还少,但以后人口肯定会不断增长,若是将来封地人口超过十万,那民兵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先设个上限,也是加个保险。

    一百比一的这条红线下,现在许多诸侯都要削减民兵。诸侯们现在正式的兵少,但民兵却多,基本上都推行所有壮丁都参加民兵的策略,以减少军费开支的同时又保持军事力量。

    现在张超一刀砍下来,诸侯要不就只能扩编自己的警卫队,否则民兵数量大减,他们的实力就得大降。

    而扩增卫队,必然导致军费大增,这也是对诸侯的一种压力了。

    最后张超决定,民兵以排连营团旅师军为单位,把各地的民兵整编,划分番号,保留一百万的民兵数量。

    太子扶桑采邑的皇协军,也被张超定性为民兵。

    太子采邑的私兵额度一万五,民兵额度两万。皇协军现在只有一个旅五千人,不受限制,但只剩下了一万五的民兵额度,还可以再组建三个旅。到时这四个旅,可以组成两个民兵师。

    六十万常备军,一百万民兵,堪称当世第一强国。

第1494章 魏征

    早上起来,推开门,又是一片白茫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屋顶瓦上,厚厚的一层白霜。门打开,一股寒气立即迎面灌了进来,冷的人打个激灵。

    魏征打了个寒战,人立即清醒了许多。

    哈一口气,立即凝成一道白汽,揉搓着手,拢紧身上的衣服,魏征迈出家门。

    时已入冬,天越来越冷,贵族院的事务倒越来越忙碌了。这个时候,各地的分封诸侯、封疆大吏,还有工商士农议员们代表们,也开始陆续入京来朝集开会。

    牛皮底的靴子踩在染着白霜的路上,能感受到土地被冻的**的。

    两个儿子早已经起来,站在门口候着他。

    “父亲早上好。”

    魏征对两个儿子点点头,魏征四子,老大任光禄卿,老二外放为潞州刺史,老三是陕州长史,老四则是礼部侍郎。老二老三都在外就任,老二马上要回京朝集,但老三今年却回不来。

    魏氏家族如今倒也是煊赫,父子五人,俱至高位。

    老大娶了皇帝的妹妹,也算是尚了公主,只不过老大魏叔玉的性子软点,光禄卿这个职位,其实虽然位高但是很清闲,老大是个没有什么野心抱负的人,魏征也不勉强。

    老四倒是挺能干的,如今已经官至礼部侍郎,算是魏家最有出息的一个。

    “父亲,听说朝廷要出一个民兵法案?”老四魏叔问。

    “是有此事,陛下的意思是要把民兵规范化。”对儿子魏征倒也隐瞒,这事情其实也不用隐瞒,马上贵族院就会提出正式的草案,到时各大报刊也会跟进报道。

    魏征对于民兵规范化是持赞成态度的。

    现在各地全民皆兵的民兵做法,他也认为并不好。一来也是耽误百姓生产工作时间,二来也会有些隐患,尤其是那些诸侯拥有的民兵数量极多。本来嘛,如今大华拥有那么多常备军,又有如此大的人口基数,根本不需要再全民皆兵的民兵策略。

    虽然说魏征自己也是一个诸侯,甚至四个儿子也都是实封贵族,各有一块封地。但魏征家的这五个封地,警卫队就数量很少,哪怕他自己贵为王爵,可拥兵一万,但实际上魏征自己的郡王领地,都是由国相、将军代管,领地也总共才八百警卫队以及三千民兵而已。

    要不是他的封地固失密处于信度、勃律、葱岭这几处交汇之地,形势比较复杂,他连那八百卫队都不愿意养。

    “民兵规范,这主要还是冲着诸侯来的吧?”

    “嗯,诸侯封地和殖民领地的民兵以后也会限额,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民兵数量按封地户籍人口的一百比一设置,其二是上限为封地私兵数额。”

    魏叔玉问,“那父亲的封地私兵额一万,但现在那地方的人口都不满万,民兵上限虽然有一万,但实际现在只能拥有一百民兵?”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魏叔觉得这个事情就有些不太讲道理了,诸侯镇守边疆,人口少,形势又比较紧张,养警卫队开支更高,养民兵当然能减少些军费开支,又能填补警卫队数量不足的问题。

    可现在朝廷若对民兵这样一限制,那么各诸侯的民兵数量都将大大削减,虽然说诸侯也能再增加私兵数量,可如此一来军费必然大大增加啊。

    “我觉得朝廷的这个条件有些问题,边疆比起中原之地,更需要民兵。而现在朝廷不管中原还是边疆,都按这一百比一来编制民兵,实在是太不实际了。”

    魏征只是笑笑,慢步走在前面。

    民兵法案的草案虽然将由贵族院来提,但实际上这是皇帝与内阁首辅马周和翰林院长房玄龄谈好的,连他这个参议院议长,都不过是后来才被皇帝告之的。

    所以这件事情,本质上就是皇帝的意图。议会,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皇帝为什么要弄这个法案?

    规范民兵,增强战斗力这些都是表面的,真正的还是对诸侯和殖民公民的防范,避免诸侯们通过民兵来突破军事上的种种限制,以免他们实力过大,威胁到中央朝廷。

    “又是皇帝的意图。”魏叔摇头笑笑,“我大华君主立宪,内阁负责制,议会立法,可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表面而已。”

    魏征却并不认为立宪是虚的,造成如今这种情况,根本还是因为张超的个人威望和能力极强,整个朝廷其实一直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因此就算有宪法这些,但皇帝都可以轻松的绕过这些。

    就如议会拥有立法权,但皇帝直接跟他魏征提出民兵法案,让他魏征在议会提起这个议案,他能拒绝吗?

    不过张超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以后换到其它皇帝,肯定就不能这样了。所以说,制度本身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他魏征愿意听从皇帝的安排,也还是因为他本身也是赞成皇帝的这个民兵法案的。

    民兵规范化很有必要。

    而将民兵规范化后,数量上控制的同时,更加精练,装备等方面也增强一些,让民兵不再仅仅是过去的那种预备力量,而是要让民兵成为准军事力量,要随时能够征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要成为大华常备军外的第二梯队。

    这个草案提出来,到时肯定也会有一些反对之声。但魏征相信,不论是在议会两院,还是在朝堂之上,肯定是支持的更多于反对的。

    本来嘛,这也只是征对民兵而已。

    说来,现在诸侯们拥兵的数额是很高的。一个国王拥兵一万,郡王拥兵八千,哪怕是个男爵都能拥兵一千。

    但实际上,一个男爵,正常情况下,才能获得十里封地。十里封地才多大?可能全部人口,也才几个村子,千把号人口。哪怕把所有的壮丁都武装起来,都拉不起一千士兵。

    哪怕一些贵族的封地稍大些,可人口一直都是个瓶颈。有了地盘有了人口,而养兵的军费更是个极大的限制。

    要知道朝廷现在养六十万常备军,一年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朝廷每年财收的七成。每年的军费开支,都超出了一个亿。

    诸侯如果全额养兵,根本养不起。

    更别说全额养一支常备卫队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诸侯,真正拥有的常备卫队,都只有很少的数量,可能都不及他们兵额的十分之一。

    又不是每个诸侯都是有太子一样大的采邑,和那么多的人口。太子的采邑现在还没打下来,但那可是一整个倭国,倭国这地方,因为偏处一隅,也算是安定了几百年,他们最好的优势,就是人口数量。

    上千万的人口,可是相当大的潜力,这是一个极优质的资源。

    如魏家虽然拥有几百里的固失密国封地,可那是山区,本来就人少,又还偏僻。顶多了就自给自足,征收税赋也收不到多少钱。发展的潜力也少,如果有足够的人移民过去,倒也还能发展起来,可现在普遍都缺人,中原又哪还有人可移。

    所以魏征别看是堂堂的固失密国王,可光有几百里地,没有人口,也就是爵位听起来好看而已。

    哪怕是如皇帝的兄弟黑水王张越,皇帝划给他的封地极广,可那地方在距离中原数千里外的遥远东北,那地方人口更少。几万人口,还是黑水部的,若除掉这些蛮子,黑水王真正能控制的也就自己的那个抚远堡而已,那不过才几百人。

    出门,父子三个各自坐上自己的马车,各去各的衙门。

    魏征去贵族院,魏叔玉去光禄寺,魏叔去礼部衙门。

    路上,魏征脑子里也过了一遍这个草案,皇帝只是给他说了意图,具体的操作还是要交由他来完成。

    议会拥有立法权,这个是宪法规定的。

    民兵法案也不简单,这得包括方方面面,要对民兵做好详细的解释规范,包括民兵的编制、番号、数额,以及征召的方式,动员的方式,还有他们的经费,他们的装备等等各个方面。

    这个法案,就是一个补丁,是堵漏查缺的。

    马车平缓的停下,车夫在外面敲车提醒到达。

    魏征收回心神,起身下车。

    进入衙门,和遇到的同僚属下们打着招呼。

    “给参议员们发一个通知,今天下午开个会。”魏征对给自己沏上茶的秘书道。

    这位秘书是京师大的高才生,通过层层考试选拔进入了议会,因为笔杆子好,被魏征选为自己的秘书。

    年轻人很干练,出身比较普通,但人聪明有才气,还朝气,这是魏征喜欢的年轻人。

    皇帝已经把意图告诉了他,他现在就要把皇帝的意图转达下去,然后着手建立民兵法案的起草委员会,争取尽快的把一份详尽而又适合的民兵法草案呈交给皇帝观看。

    年轻秘书应声,询问了几点,一边拿笔在随手小本子上,然后转身去办事去了。

    魏征端起桌上刚沏好的热茶,看着那个离开的年轻身影,心中赞叹一声。从这年轻人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很多年前,隋末之时,他就曾经投身元宝藏的麾下做事,那时的自己和如今的他是多么的相似啊。

    时光飞逝,如今他魏征都已经一把年纪,且都是一国之王了。

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御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超泛舟湖上,初冬之时,湖里那些接天碧荷都已经枯萎,没有了荷花也没有了莲子,倒是那枯败的荷叶下会有许多鲜脆的莲藕。

    初冬之时,也正是吃藕的好时节。天气转凉,炖锅莲藕,确实美味。湖里,一群鸭子游过,这些白鸭此时正肥,悠闲自得的浮在水上。

    昨天刚收到锦衣卫的报告。

    倭国那边,太子张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强大的军事力量,兵临城下,有如泰山压顶。而灭掉对马、壹歧两国之后,九州岛的九国最终选择了屈服。

    九州的守护大名、各郡大名们或多或少其实是有些不甘心的。可不甘心又能咻,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不甘也只化做了流水。

    五万大华精锐在侧,没有一个守护大名能睡的好。尤其是大华一面给他们一月时间考虑,可一面却又不断的跟各郡大名们,甚至是一些小名主们联络,对他们进行劝降策反。

    哪怕守护大名们还有不甘,可下面的人也没几个跟他们同心齐力了。

    就如同难波那边的女天皇不断的给九州守护们下令,让他们集结兵马,与大华入侵者死战到底。

    可那些命令,又有哪个真放在眼里呢。

    他们考虑的不是大和朝廷,不是大和天皇,而是各自的家族利益。大华的强大,尤其是大华那种迅速南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连一点更多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说到底,其实眼前这种局面,也还是与倭国本身的情况有关。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什么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们更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哪怕和族在几百年前统一倭国各岛,但那也不过是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而已。

    正是这种实情,使得天皇和朝廷,也没有能力调兵来救援九州。甚至九州的九位守护大名,都只能各自为战,守护大名们下面的大小名主也还未必跟他们一条心。

    种种情况,也就使得九州的守护大名最终还是只有一个选择。

    不管他们愿与不愿,最终他们都只能走到这一步。也许若是大华太子更残暴凶狠一些,那么九州的大小名主们可能还只能被迫一战。但现在大华太子开出的条件,却又是那种留了一线的做法,这直接就瓦解了他们最后的那点斗志。

    倭国守护、大名平时内斗很厉害,一点破事,甚至能斗上几十年上百年,家族恩怨纠缠不休,可在大华面前,他们却没有一个有那样的气魄和勇气了。

    对马一战,五万倭军全军覆没,却连给华军造成点伤亡都做不到。这一战,算是让所有倭人彻底的认清了他们的孱弱以及大华的强大。

    这也让倭人们无法再生起与大华死战之心。

    明知必败,而且还会败的相当惨,惨到自己死光了,都可能伤不到对方一下,那么这种战,还有何意义呢。

    大华太子开出的条件,总算还给他们留了一线余地,权力是没有了,但家族和财产却还是能够保存大部份。

    征服税很高,要扒一层皮。

    可皮扒掉后,起码还能活着。

    守护大名们也还试图过想要再谈谈条件,可努力了几次,他们越谈,大华的反应越冷淡,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华没有丝毫松动的意思,守护大名们也开始慌了。

    他们也不想等时间一过,大华军队碾压过来,最后失去一切。

    肥前守护龙造寺隆信最先屈服,他从长崎乘船来到唐津,拜见张,奉上守护印信以及自己家传的宝刀,将肥前国的权力拱手让出。

    肥前国投降,紧接着肥后、筑前、筑后等九州各国,也纷纷归附,就有如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当萨摩国守护大名也到达唐津请降后,整个九州全都归附大华,而此时距离张给九州发出的一个月最后通牒,其实也才过了半个月而已。

    张派出皇协军第一旅打前站,接管九州各城。

    九州大小名主也都没有再反复,很恭顺的交出了权力。名主们本身也没有什么常备军队,都是些农兵,解散农兵回家,将军械上缴。

    府库钱粮,以及户籍账册等一一上缴之后,九州也就正式隶属于大华。

    成为大华帝国的又一个直属道,正式名称为扶桑道。只不过这一个道被设为特别道,划为大华太子采邑,由太子亲自管理。

    九州岛,被张划为九州府,唐津,成为九州府的府城,也是太子采邑的首府。原来的九国,则改为九个县,各分郡,则改为乡镇。

    重新清查登记户口、丈量土地,然后换发契约,征收契税,以及财产税。颁布新的法令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迅速的展开。

    没有杀戮,也没有反抗。

    倭人归降之后,表现出了极为温顺的顺从。

    大华要收征服税,他们积极上交。

    大华要丈量土地,他们也积极配合。

    大华要清查人口,他们依然下分顺从。

    这种顺从,都让张有些不太适应。原本他还打算趁机找几个不肯服从的出来,当从典型,杀鸡儆猴的。

    远在汉京的张超,收到这些消息,也是很惊讶。

    这些倭人确实有些顺从的不像话。

    要知道,这征服税可不低。仅仅是那笔财产税,就等于要按他们的财产征收两成的税,这可是财产税,不管你是动产不动产,是按所有财产征两成税的。许多倭人名主,都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财来,只能拿地出来缴这税。

    通过这笔财产税,张一下子从倭人手里收走了大量的田地和钱粮。

    此外,所有的房屋、商铺、田产等,都要换成大华的新契约,而换契,要征收一成的契税。

    可就算如此大出血,倭人还是表现了很强的忍耐力。

    这么的温驯,都找不到要清洗他们的理由。

    “那就这样便宜那些倭人了?”

    “当然不能。”

    张超可不认为没理由就不能动,不管怎么说,从统治的角度来说,倭国上层是必须得清除的,否则,大华对倭国的统治就不会牢靠。毕竟,大华现在又无法移民很多过去,那里会是倭人主体。必须把过去一直统治着倭人的那些上层集团给清除了,大华才能好好的统治那些普通倭人百姓,在那里建立自己的统治。”

    “那我们现在动他们,岂不成了言而无信?只怕倭国其它的大小名主就不肯再降了。”

    马周跟张超道。

    “所以我们也不急于一时,太子现在的这个策略,在前期来说,确实能够很好的瓦解倭人的抵抗。等征服了整个倭国,到时再慢慢调整,找机会清除倭国上层也不迟。”

    真要找机会,哪里会没理由呢。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比如说,倭国的田地,表面上来说,是实行的国有制。所有的土地,都不是私人的,而是倭国朝廷的。朝廷给那些大小名主们颁委任状,让他们代为管理经营田地,那些田成为名田,田主就成了名主。

    所以说,张超到时侯只要稍微脸皮厚一点,宣布倭国的田以后改属大华。然后朝廷到时再颁个命令,比如收回田地,不再这样授给私人,改为国有然后出租给百姓。

    只此一招,到时就等于把倭国贵族豪强手里最重要的资产田地给没收了。

    把这些没收来的田地租给普通的百姓,这样倭国百姓就租朝廷的田,向朝廷交租。

    哪怕按新的两税法,农民无田就无赋,朝廷也不亏。因为现在的田赋其实相当低,但如果是收田租,却是高出许多倍的。

    比如许多田租,普遍都是三七分,其中地主收租七成,佃农留三成。原来唐初时的职分田,就是分给官员的田,交给百姓租种,然后收租给官员,当时关中地区规定是亩租不过六斗。而那个时候其实普遍收成不高,亩租六斗,基本上就是四六分了。

    而如今大华的两税法,在永不加赋这条下,今年一亩田的田赋加丁银,一起才不过十五钱而已。

    但如果是官田收租,哪怕朝廷按每亩租额一石,四六分成,交租六斗。就算是粮食产区最低的谷价,每斗五钱,那也得三十钱。这还只是最低的标准,如果按现在的平均亩产,一亩肯定不止收六斗租。

    但就算朝廷把倭人名主的田收回,然后租给倭人百姓,倭人百姓也是很划算的。因为在过去的庄园制,或者班田制下,这些倭人百姓不仅要交租调,还要服庸役,其负担可是极高的。

    这一招,也是变相的打土豪分田地,只不过不直接分,而是把地分给倭人百姓租种而已。

    既打击倭国的贵族豪强,但同时却又施惠给倭国广大下层百姓,而朝廷既有清除倭国上层,还能收回倭国土地,同时用出租这种方式,收获比普通两税更多的钱粮收入。

    一石二鸟。

    这也是分化倭人上下层的极好方式,打压清洗上层,却施恩下层。

    “陛下高明!”

    马周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么无耻不要脸,说翻脸就翻脸的手段,一般人还要顾忌一下面子,但皇帝就是能够这么自然而然。

    “为了帝国!”张超道。

第1496章 藩镇

    宏观、调控。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些字眼总是显得有些高高在上,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当皇帝,绝不能总着眼于小处,却斤斤计较。做皇帝,就应当看的长远。

    大华帝国的日常政务,张超现在基本上已经完全交给了内阁。有翰林院看着内阁,其实不用担心内阁出什么问题。

    张超是那种崇尚劳心的人,喜欢的是管理。

    大华的内阁、翰林院都所用得人,办事很可靠,这让张超能够放心的放手。马周、房玄龄、遂良、岑文本这些人,已经越来越沉稳。

    他们总能很好的领会皇帝的意图,并能理解他的用心,可以很好的与他达成默契,大兴君臣的合作也一直非常好。

    早朝的时候。

    张超坐在丹墀之上的龙椅上,参议院议长魏征出列,奏报上院拟立民兵法案一事。

    早朝日日开,但时间已经安排在早上,不再是过去天还没亮就赶早朝。每天睡到天亮起,张超还能花上半个时辰锻炼身体,然后洗个澡,再一边吃个早餐一边看会报纸,再悠悠闲的上朝。

    此时正是他一天精神最好的时候。

    魏征的汇报也很简洁,立法是他们议院份内之事,尤其是这事本身还是皇帝的意图,他现在只是汇报下进展。

    比如上院已经着手建起立法委员会,请了哪些专家、学者,以及军方代表,又安排了哪些资深的参议员等。

    一切都很井井有条,张超边听边点头。

    王承恩死后,内侍太监已经换了人,新的太监并不是一个宦官,而是由一名文官担任,宫里的宦官则由内侍省的少监担任。

    这位少监在宫里也多年,不过过去职位不算高,但资历倒挺足,尤其是办事能力不错,这人也没有什么劣迹。

    张超破格将他启用,担任少监一职,成为了新的宫廷总管。这名叫做李朝恩的宦官,很是本份。

    站在旁边,看着张超面前的茶水少了,还过来添满。

    张超接过喝了一口,对已经汇报完的魏征道,“年底之前,我希望草案能够拿出来。”

    “臣等会尽快办好。”

    “嗯。”张超点了点头,放下茶杯,想了想才道,“议会抽个空,再召集人手,再拟一个殖民法案。”

    **现在推行全面海外殖民,放宽殖民的条件。给那些愿意开拓海外的公司,放开条件让他们去殖民。

    不过殖民这个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朝廷也需要在这方面有一个专门的法案,以做为指导。

    “好的。”

    魏征早习惯了皇帝总是突然提出的各种要求,虽然皇帝有时总是不经意间提出一些重要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并不是乱提的。

    相反,这些要求总是很适时的。

    例行早朝结束,今天的早朝依然控制在半个时辰之内。

    李朝恩拖着长长的音调高喊退朝,百官行礼。

    张超起身,对李朝恩道,“一会请枢密使、兵部尚书、三衙大帅前来御书房议事。”

    李朝恩没有迟疑的点头。

    这也是张超很满意李朝恩的地方,他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会去管太多不该管的事情。

    御书房。

    张超换了身轻便的龙袍,刚坐下,秦琼、苏定方、李秀宁、郭孝恪就过来了。

    “大家也别客气多礼,这里不是朝堂上。朕召你们来,是有些关于军队的事情要与你们咨询一下。”

    大华号称拥有六十万常备军,有北衙、南衙和海军衙门三大衙。不过实际上,大华军队其实是一直在扩大之中,主要还是海军。

    原本海军四大舰队,拥兵八万。但现在已经远不止八万之数,大华的海军已经越走越远,不但在东海南海派驻舰队,甚至是小海,也就是黑龙江外的海上,乃至北太平洋都有驻扎巡逻。

    在印度洋,在太平洋,在红海、波斯湾、地中海,甚至是在大唐称为西海的里海都驻有舰队,青海湖、贝加尔湖等地也有水师。

    而伴随着这一支支的舰队,往往又配备有一支数量不少的陆上部队。

    在大华如今的海外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军队投放到了本土之外。

    “朕准备调整一下大华的军队部署。拟将南、北、海军三衙,改为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三个司令部。原来的五军都督府,则拟改为八个战区司令部。中原五个战区之外,再设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三个战区。”

    对军方进行调整,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形势,让整个军队的指挥体系更加的流畅。

    设立陆军部之后,南北衙改隶属于陆军司令部,北衙依然还有皇帝近卫六军和皇帝侍卫亲军四军,依然保留十个军二十万的编制,负责戍卫五京。而南衙十六军三十二万人的编制数量不变,驻地依然是在朝廷所直辖的中原各地。

    此外,海军的数量将扩编,另外新设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海军原有四个舰队,张超拟增设到十二个舰队,从黑龙江舰队到朝鲜舰队,再到黄海舰队,然后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波斯湾舰队、红海舰队、地中海舰队、里海舰队、大西洋舰队。

    十二个舰队,单个舰队的规模没有过去那么大,每个舰队一万人。单个舰队只有过去的一半规模,但整个海军总体上却增加了四万人。

    此外,新设的海军陆战队,也将在大华的海外,派驻军队。这些陆战队主要是与海军搭档,主要驻扎海外各个殖民地,或者大华的海外领港口要塞。

    海军陆战队编制十二个师,每师一万人,总十二万人。

    因此大华如果完成这轮扩编,则以后大华将有陆军五十二万,海军十二万,海军陆战队十二万,总兵力达到七十六万。

    增加十六万军队,实际上也比现有军队增加十万左右。

    秦琼等仔细的听皇帝讲完,问,“一下子在原基础上扩编十六万,会不会太多?现在朝廷供养这六十万常备军,每年的军费都过亿,占到了大华财收的六成以上。若再增加这么多军队,只怕军费开支会增加很多,尤其是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他们主要驻扎在海外,这个开支只怕会更高。”

    传统军队中,骑兵比步兵军费高,但其实陆军远比海军军费少。海军一条战列舰,动则几十万上百万贯,可不是陆军能比的。

    哪怕现在造舰费用正在不断下降,海军也基本上完成了舰船装备,可新增四万人,等于一下子又要增加一半的新舰,这个开销更高。

    “军费的问题,朕也有考虑。海军现在八万人马,拥有十几条一级战舰,近百条二级战舰,这是我们花了大代价装备起来的。朕以后,暂时不用再造太多新舰,直接把现有的这些主力战舰,分配给十二个舰队,搭配一下,其实舰船已经够用了。”

    过去四大舰队时代,其实有十六个分舰队,因此战舰建的较多,现在改成十二个舰队,但反而每个舰队比过去的规模还大些,因此舰队的舰船还能更多。

    把四舰队改成十二舰队,也是为了让每个舰队有更大的自主权,避免一个舰队遇事还要层层上报,以免耽误时机。

    其实大华的战舰,可以说通过海战,早证明了远超其它国家好几个代次,因此不必再造太多的新舰,也一样能够有足够的威慑力。

    十二个舰队,配上十二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让大华的军事力量部署到各地,也是大华大航海战略的保障。

    不论是海上贸易,还是海外殖民,有了这些在海外的军事力量,都能够给予更大保障。

    “臣也支持对海外增强兵力部署,不过是不是适当的削减一些中原的驻军数量呢?中原依然保持南北衙五十二万的兵力,是否有些多?”苏定方问。

    他如今是兵部尚书,负责的是军政系统,身为军方如今最年轻的名将,他是支持军方走出去的,但现在大华对外开拓,中原非常安全。如果中原保留五十二万的强大常备军力,他认为有些浪费了。

    尤其是朝廷现在要出台民兵法案,以后朝廷将有一百个师的民兵,拥有百万民兵,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原各地。

    新的民兵,将会更加精锐,更多的训练、更好的军械等。

    有这样强的民兵,就更没必要保留那么多的中原常备军了。

    “定方说的这也是个问题,中原保留南北衙五十二万军队,看起来确实有些多。如果仅从军事需求上来讲,中原其实完全可以削减掉一半兵力,毕竟现在只有我们出去打别人,别人根本没能力打到我们中原来。”

    说到这,张超顿了顿,“不过呢,有些事情也不能只单纯的从军事角度来讲,我们还得从其它方面来考虑。”

    张超说的这个其它方面,其实就不只是军事角度,而是要从政治角度来说了。如果中原削减兵力,则将出现一个虚内的局面,到时就外强中干。

    在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正是实行的这样一种部署,边疆有十个强大的藩镇,拥有精锐的边军。但是在中原,却兵力空虚。

第1497章 鱼我所欲也

    历史上,正是唐玄宗开启了藩镇。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藩镇可谓是大唐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放出的魔鬼,最终毁灭了大唐。

    唐玄宗之时,大唐进入中期,这个时候唐初立国的府兵制基本上崩坏,无府兵可用,府兵也不能战。唐朝不得不改用募兵制,为了应对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唐玄宗大量扩张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先后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史称天宝十节度。

    玄宗时的节度使,其实显著的特点就是继承了以前的都督府军制。在重要的地点设置军府,玄宗时设立节度使,并不断扩大节度使的职权,边境上先后设立十节度使,统称藩镇。

    这也就开启了后来灭亡唐朝的藩镇割据的开端。

    节度使节制藩镇,坐镇边疆,在一开始确实也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边疆形势复杂,安全问题严峻,又远离中原,信息往来不便。玄宗授权各藩镇节度使,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的军政大权,这样做固然让边疆大将有更大的自主权,不须事事请示中央朝廷,能有效的应对边疆的各种问题,更好的防御外患。

    但这些藩镇大权在握,不免最终出现实力过大,最终威胁中央的结果。大唐走向衰弱的安史之乱,正是因为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一人掌握着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控制着极广阔的大唐北方地区,拥有了和朝廷对抗的实力,这才反叛。

    安史之乱后,中势中衰,藩镇大量设立,虽然不少藩镇依旧服从中央,是拱卫型藩镇,但在河北河南河东等一带的藩镇,却是割据一方,基本上是表面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自成一套,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成为割据局。

    说到底,这就是外强内虚的危险。

    大华要长治久安,必须要保证中央的强大。

    这就如同张超此前坚持分封之制,但分封的核心却又是中原不封。分封之同时,又保持了朝廷的六十万常备军的强大军事力量,以此震慑诸侯。

    现在张超要部署兵力到海外,增强在海外的影响力,保证在海外的权益,他宁愿多支开军费,再扩建十六万军队,也不愿意从中原调走兵马,更不打算削减中原兵力。

    大华奉行的始终是中原本位制。

    中原就是核心,这一核心如果打破,大华也许还能按着惯性强盛个几十年百年,但早晚还是会分崩离兮。

    不谋全局,又如何谋万世呢。

    苏定方是兵部尚书,他考虑问题,更优先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特别是他现在管的兵部是军政体系,主管军费开支预算、装备后勤这些,下意识的总会去考虑军费开支啊,装备费用啊,将士薪俸等等。

    而张超做为皇帝,考虑的是保证大华在海外的利益同时,既要扩大影响力,又还得保证朝廷的核心利益。

    这个核心利益,就是要让中央朝廷,尤其是中原的力量,一直要有绝对性的优势。

    他不会去走唐玄宗的老路。

    唐玄宗的天宝十节度设立,虽然短期内挺爽的,省了朝廷许多麻烦,但那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反而是动乱之源。

    大华现在的军制是常备军制,也是职业军官士官加上义务兵制。这种制度下,其实比起府兵制,那种战时征召,战兵解散归乡的制度,更需要防范。因为兵马长期在营,不免兵随将走,甚至是将领拥兵自重的局面。

    哪怕现在大华也针对这些做了许多防范,比如说军队平时统兵将领只到营一级,营以上非战时都是不统兵。战时才设立营以上的各级编制,集结兵马。

    但该防的还是得防,提前预防,总好过出了问题来堵。

    有的时候,张超也想着过过太平日子就好,关起门来管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也不要去管外面的世界。

    反正以如今大华的实力,真要偃武修文,那么百年盛世肯定能保证的。大华不打别人,百年内,谁敢来打大华?

    可这种舒适的念头每次也只是冒出来一下子,很快就被他抛到了一边。有能力扩张的时候不扩张,等这个机会过去了,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

    如今的大华与其它诸国,相差的实力是最大的时候,但这种差距也不会是一直如此,大华的技术,大华的治国策略,哪怕再对他国封锁保密,可总会慢慢的传出去,会被别人学习。

    到时这种实力的差距也就会慢慢的缩小,甚至有可能被别人后来居上。

    要保持扩张,不断的开拓,虽然越往后越难,也还会因此带来不少其它的新问题。比如对于殖民地的管理,对于诸侯的控制,甚至是对于军队的控制力问题。

    毕竟这个时代,交通、通讯等等对统治有极大的限制。

    三千里的距离,都已经是非常遥远。而如果五千里,那就鞭长莫及,若是万里之外,基本上已经不能有效果和及时的管理了。

    张超为什么要把舰队从四舰队改为十二舰队,毕竟本来四大舰队时代,就有十六个分舰队的。

    就是因为四舰队时代,多了一级管理,就让舰队的决策上受很大的影响,无法第一时间决策,有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点点时间的耽误,就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

    十二个舰队,每个舰队负责一地,也是要让他们能够有更大的决策之权。

    同时,舰队变小,也是为了防范驻扎于海外的舰队,到时侯如藩镇一样的失控。

    十二个舰队,总比四大舰队更分散些,更安全些。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张超是没想过要单设一个陆战队的,最初的计划,是这陆战队配给海军,隶属于舰队。

    这样一来,十二个舰队,每舰队两万人,舰艇人员一万,陆战一万。可考虑到后来,张超觉得这样一来,舰队实力强,兵权集中,更容易失控,万一失控,那天高皇帝远的,可就麻烦了。

    最后张超等于是把海军一分为二,舰艇人员跟陆战人员分离,哪怕是驻扎一起的两万人,却分属于两个部门两个系统。

    各有各的指挥,互不统属又互相配合,这样一来,还能相互监督制衡。

    屁股决定脑袋,所处的位置不同,往往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张超做为皇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军事方面,他还要考虑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毕竟军制不是小事,是影响一个王朝延续的核心问题。

    唐朝均田制度推行不下去,府兵制跟着崩溃,改为募兵制,结果后来又发展为边疆藩镇,结果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此后留下藩镇割据的余毒,最终葬送了大唐。

    而宋代结束五代之乱,开国皇帝吸取了五代武夫乱国的教训,对武人严格防范,虽然对武将防范的很好,可却又大大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有宋一朝,虽然经济富裕繁荣,但从始至终,都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下,并最终还是被外族灭亡。

    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个放牛娃出身,他设计的军制又是最简单的那套卫所制,而且还是武官世袭制,卫所兵世袭制。可卫所制和武官和军户世袭制,同样也是迅速的腐坏,武官成为地主,军户成为农奴佃户,卫所糜烂,兵不能战。

    可以说,唐、宋、明,甚至是后来入侵中原的满清,他们开国之初的那套军制,后来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然后很快不能适应时局变化,最终成为几个王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大华的军制,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庞大的常备军,类似于宋朝的禁军制度。但大华的常备军不同,军官和士官是职业制,但又非终身制,每一级晋升都有淘汰率,每一级军官也都有任期年限的,如果最终无法晋升,就会被要求退伍。

    而士兵又是实行的义务兵制,优秀的会提升为士官,其它的则在三四年的兵役后退伍回家,避免老兵油子的出现,保持军队的朝气。同时,也为朝廷培训保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役力量。

    让大华能够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征召这些受过训练,甚至是打过仗的老兵回军补充做战。

    当然,这么庞大的常备军,这么庞大数量的民兵部队,以及受过训练的退伍兵,也是一个问题。

    维持庞大常备军的军费开支极大,现在大华朝廷倒还能维持的了,但若将来大华的财收无法保持这样的增长,则庞大的军费都可能拖垮朝廷。

    此外,这么庞大的军队,管理同样是个艰难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张超还决定要向海外部署军队,几十万的军队驻扎在海外,军费开支增加了,管理更难了。

    这些驻扎海外的军队,会不会成为唐玄宗的藩镇,张超现在也都没有个底。

    他现在想到的对策,也只有加强对将领的对调轮换,保持中央在中原地区的强大兵力,还有定期让中原和海外的部队进行轮换,让海军各舰队也轮调。

    这些可能都会加大管理难度,加大军费开支,可张超现在也只能如此。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