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89章 猪婆龙

    求月票!

    襄阳到武当山有二百余里路。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时,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唐初的武当山,名声还没有那么的响亮,要到宋代之时,道经才把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把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地。

    到了明代,武当山更因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之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才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

    此时的武当被号称是方圆八百里,北依襄阳、汉水,南接房州,坐落于均州境内。山脉高峰林立,多陷落盆地,山高林密,飞禽走兽众多,虎豹狼,各种皆有。

    二百余里路,并不算远。

    但李世民也不急着赶路,每天也就行个三四十里路,边行边打猎。倒更像是一场秋游远足,行半天路,然后打猎,晚上安营扎寨,变成篝火烧烤晚会。

    那些靠近城镇平原地方的山边的飞禽走兽,已经被饥饿的百姓们打的差不多了,但在更远点的山里,因为勐兽凶兽多,倒还是有很多猎物的。

    不过再强的勐虎,在军队的面前,那也只是菜。

    将领们把打猎当成是打仗,各种什么合围、穿插,那些大虫、豹子的,哪里是军队的对手,弓刀之下,全都成了猎物。

    李世民穿着皮衣牛仔裤,骑马奔行在林间,卫士们把那些野兽赶出来,然后让李世民尽情的射杀。

    一天的时间,李世民就亲手射杀了七匹狼两只豹子还有一只熊加三只野猪两条蟒蛇,若不是因为老虎名字里沾了个虎字,李世民没自己动手,他的战绩里还得加上几只大虫。

    如此这般丰硕的战绩,也着实让李世民发泄了下心中的压抑。

    李超的战绩也非常丰硕,他也没少猎。

    其实这种围猎比起小型狩猎要轻松的多,因为有军士们帮着驱赶,好多勐兽都已经是被赶的精疲力尽了,李超站在那里射杀,都不用担心危险。

    李超杀了两头大熊还射杀了几只大豹子,最神奇的是,还在一条河边射了一条龙。

    不是真龙鲛龙,而是猪婆龙。

    猪婆龙,其实也就是鳄鱼。后世的中国,根本找不到野生鳄鱼了,但李超却在襄阳附近射杀了鳄鱼。

    但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连那些关中来的禁军们都对此不稀奇。

    李超射杀的这条鳄鱼,在后世叫扬子鳄,在中国古代叫鼍,俗名土龙,也叫猪婆龙。

    鼍穴极深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

    宋代的苏颂也说过,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

    唐宋的时代,长江中下游流域到处都是扬子鳄,而更久远点,扬子鳄更广泛的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那时的黄河流域气温雨量都与如今的长江流域相同,很适合鼍龙的觅食和栖息繁衍。

    据说后世湖北简称鄂,来源于湖北一个古国鄂国。

    而那个鄂国,最早是一个以捕鼍为生,以鼍龙为图腾的部落,叫噩部落,在后世的山西乡宁县一带,此后形成了鄂国。当时那里有鄂山,山下有鄂水,流经鄂谷,注入黄河。到了周成王时,封其弟叔虞于唐,改国名为晋。

    因为古鄂国地近晋都,后来被吞并,鄂中的遗民向南逃,到了河南的鄂里坂,后来又再迁到了南阳,仍称鄂国。周夷王时,周鄂两国交恶,周、虢联军出兵征鄂,占领鄂都,鄂人只好再南迁到了鄂城,到了后世的湖北梁子湖畔定居下来。

    按记载,那时的鄂城鳄鱼极多,多到他们都用鳄鱼皮制成皮筏,连成舟桥来横跨长江的程度。

    离骚中都有诗句写到此事,麾蛟龙使梁津兮,说的就是以鼍龙皮筏为浮桥的故事。

    鄂国后来被灭,但鄂邑的名字留下来,甚至最终成为了后世楚地的简称。这鄂,追根溯源,其实正与鳄鱼息息相关。

    以前李超对这些还真不清楚,这些还是李超射杀一头鳄鱼后,在营地里鳄鱼龙时听魏征这个老学究跟他说的。

    那天,李超射杀了一头鳄鱼,可丝毫不引人惊奇。

    因为这种凶勐的鳄鱼,当天被捕杀了上百条之多。平时称霸一方水域,可在府兵面前,全成了篝火堆烧烤架上的美食。

    鼍龙其实很小,成年的都不到两米,七八十斤重,这种鳄算的上是鳄鱼中体形小的,而且性子其实很温驯。、

    他们行动迟缓,普通百姓比较惧怕他们,但军队猎起来,却很容易。

    鼍龙皮很厚实,但肉却挺嫩的。划开皮,里面的肉是白色的,有点类似蛇肉那种,扒掉皮,抹上盐,架到火上烤,烤上一会,等油脂滴落,表皮焦脆之时,就能吃了。

    鳄鱼肉的味道,倒是挺一般的。

    “都说天上龙肉地上狗肉,可朕怎么觉得这鼍龙肉味道有点怪啊。”李世民接过李超片下来的一块鳄鱼肉,沾了点蘸料,吃了几口道。

    “有点像鸡肉!”魏征也咬了一口。

    宇文士及嚼着,“我倒觉得像是兔肉!”

    “老师,这鳄鱼皮吃着有点像海参!”太子口味比较独特,他烤了块皮吃。

    这孩子,跟李超一样口味古怪了。

    “味道还是蛮鲜美的。”尉迟恭倒觉得味道很不错,撒了盐和孜然,加了点茱萸花椒粉,又麻又有点辣,味道非常不错啊。

    李超看着尉迟老黑咬的很带劲,不忍心提醒他那块肉其实还没烤熟,那简直就是三分熟的,还带着点血红啊。

    “一条猪婆龙七八十斤,捕上一千条就有七八万斤,这东西不错,可以多捕点。”李世世一边吃,一边下结论。

    他的结论就是猪婆龙很傻很好捉,肉多味道还不错,可以列入大规模捕捉的计划内。

    李超为猪婆龙们默哀了三秒种。

    然后从烤架上切下一块鳄鱼肉,也大口吃了起来。这个时代,猪婆龙到处都是,多的都跟后世的小龙虾一样泛滥了,实在没必要担心灭绝什么的,这可不是后世,全国才几百条。现在估计几百万条都是有的。(未完待续。。)

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火上架着烤鳄鱼,炭火里埋着鸟蛋,那边还架了个汤锅,里面炖着熊掌,再加上采的蜂蜜泡的蜜水。

    烤着火,仰望星空,许多烦恼的事情也去了大半。

    李世民打着饱嗝,山珍野味食材新鲜,又有李超这个烹饪大厨,一时贪嘴,多吃了点。喝着蜂蜜水,李世民叫李超去散会步,消消食。

    君臣两个在营地里漫步,禁卫们在周围二十步外拱卫。

    “当初朕听信你的建议,启用了李靖和李绩,让他们为大唐镇守北方,二李果然不负你的推荐,也不负朕的信任。先灭苑君璋收复代北云朔蔚三州,如今又兵出长城,捷报频传。自兵出长城以后,一路势如破竹,横扫草原。先后击破数百个大小部落,俘虏十余万突厥人,俘获的牛羊马匹骆驼更是百万计”

    李世民越说越兴奋,在如今的这个国内困难的局势下,北方有这样的大好消息,真是振奋人心。

    李靖和李绩的本事,那当然是没的说了。

    上次的代北一战,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魄力和果决,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下决心,把河北河东的数万大军交给他们统领出征。而两人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一出长城,就如同两把尖刀,狠狠的捅进了漠南突厥人的心窝子里去。

    “颉利要完了,他已经派人向李靖和李绩二人求和,让他们给朕转呈求和信。哈哈哈,这个该死的颉利,他继任大汗这几年来,屡次三番的侵袭我大唐疆土,威逼勒索,现在想要求和,晚了。”

    大唐在颉利最倒霉的时候,给颉利背后来了一刀,这一刀很不地道很不仗义。但颉利以前也一样对大唐不仗义,现在大唐又何必对他讲什么仗义。

    本来在漠南,颉利的实力还是超过突利和郁射设的,毕竟突利堂兄弟俩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有各的野心,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裳,这让颉利一直占有上风。

    但唐军的这一刀,彻底的把颉利的优势化去了。

    铁勒人在漠北跟突厥人开战,牵扯住了颉利许多力量,现在唐军又在长城出兵,狠捅他一刀,这让颉利后院失火。再加上金山西突厥人陈兵边境,又牵制了西面不少兵马,现在颉利确实是捉襟见肘了。

    “陛下,我觉得可以让英国公和卫国公暂时先撤回来。”

    夜风里,李超抱着手臂,夜色有点凉。

    “现在撤回二李,为何?形势正一片大好啊?”

    李超知道前方形势一片大好,还知道李世民有些为这形势迷惑住了。

    “陛下,莫忘记我们最初的目标。”

    这次插手北方草原之战,大唐也是因为北方形势突变,不能不涉足其中,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唐在北方的形势和利益。但在一开始,李世民和李超还有房杜等宰相,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这一次以干涉为主,但不能过深的干涉。

    因为大唐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卷进去,北方的战争,应当让颉利跟突利和郁射设去打,让铁勒和突厥人打,甚至让东部突厥和西突厥去打,总之,他们才应当是战争的主角,大唐只是那个在一边看戏,偶尔拉拉偏架,趁机踢两脚打两拳的那个人。

    虽然打算趁这次突厥之乱,把阴山以南收回来,但这是个总目标。

    “陛下,两位国公出兵之后,突袭重创了颉利,现在颉利实力大弱。他的实力甚至都已经不及突利和郁射设两人联合之力。这个时候,我们若是继续勐打颉利,那颉利马上就要亡了。颉利亡的这么快,臣觉得并不符合我们大唐的利益。”

    李世民的兴奋慢慢退下来。

    李超的这盆冷水泼的突然,可却有效果。

    大唐又不是真要支持突利当大汗,大唐的目标是削弱突厥的实力,不管谁当突厥大汗,那突厥都是大唐的敌人。只有一个虚弱的突厥,才是让大唐安全的邻居。

    只有一个虚弱的突厥,大唐才有机会,收复阴山南部。

    “英卫两国公这次抢了不少了,而且出击也够远了,还是先撤回来,把抢到手的战利品都带回来,彻底吞到肚里才更安全。”

    现在撤回来,一来是避免孤军深入,五万兵马兵分两路,一路才两万五千人,数量并不算多。颉利他们虽然自己打的厉害,但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弱的。

    再说了,现在撤回来,不但避免这些刚到手的战利品再失去,而且如果唐军攻到颉利汗庭,那么到时还可能引得突利、郁射设他们也合力对抗唐军。毕竟他们都在争突厥大汗,但却不希望大汗还没争下来,突厥却被大唐给占了。

    攻的太急,唐军就会让他们感受到巨大威胁,他们可能会讲和会罢兵,甚至可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唐军。

    这个时候见好就收,让颉利他们继续打去,唐军摆出一个只抢一把就走的态度,挺好。

    “万一突利他们打不赢颉利呢?”李世民问,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陛下,这个不用操心,若我估计的不差,西突厥的统叶护估计也是有些坐不住了。最迟明年,他肯定就要挥兵东进,到时侯,草原上又会是一番龙争虎斗。咱们不管他们怎么打,咱们就按我们的计划进行就是。”

    “可以让郭孝恪北上了。”

    郭孝恪现在是麟州都督,在朔方道的东面。朔方道北面黄河以南地区,现在麟州北面那块,就是胜州还在突厥人手里,上次的和议里,这块没有划入唐朝。

    “在东北这边,我们让二李把兵马回撤,但也不需要完全撤回长城内,比如朔州西面,可以以紫河为界,兵马暂时屯驻在这一线,这样我们既能够随时威胁到颉利的汗庭,同时也算是保留了一片缓冲区,让我们更好的守住长城一线。云州北面,也往长城外推进几百里,把这片区域里的人畜全都迁入关内,让那里成为无人区,做为缓冲地带。”

    “而在朔方道的东北面,也就是河南地的胜州,我们必须出兵趁机夺下。夺下胜州就好,不需要渡河北上。”

    一步一步的来,每走一步,都要稳。

    要让突厥人既难受,可又只能接受。如果用力过勐,那突厥人可能就要忍不住回头过来了,不做为,那会错失大好机会。

    “河套什么时候收复?”李世民问,“无忌最近连续上奏,都请求朕允许他出兵攻占后套。”

    后套就是丰州,这是郁射设的地盘。

    “暂时还不能出兵攻打丰州,那是郁射设的地盘,我们现下不能谁都打,咱们现在只能先打颉利。把代北一线稳固后,我们让郭孝恪去把胜州拿下,兵马逼近前套平原,直抵黄河南岸。然后我们坐山观虎斗,等郁射设和突利、颉利三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到时就可以再把郁射设卖了,我们可以跟突利谈谈,继续支持他做大汗,并帮他灭了郁射设,条件就是让他承认把后套给我们。”

    “当然,到时如果颉利败亡,我们也可以收容他,并给予庇护的。那个时候,颉利成为丧家之犬,我们就可以公开庇护颉利,派兵进驻前套,以保护颉利之名,占据前套,收编颉利所部,这样一来,前套、后套、河曲地,就全都是大唐的了,阴山以南,尽复我汉家所有!”

    这并不是什么太复杂的计谋,很简单浅白。

    就是利用突厥的内战,分化拉拢,合弱离强。先支持突利和郁射设起来跟颉利可汗干,唐军还出兵把势大的颉利捅他几刀,削弱下他的实力。

    等颉利势力削弱了,那唐军就可以在一边看着他们三家继续斗。斗到差不多了,唐军就能出来把要出局的颉利给招降了,然后趁机占据颉利的地盘。

    或者唐军也可以先把郁射设给干掉,吞并后套,反正那个时候,他们都虚弱了,唐朝许诺支持颉利或突利,帮他们干掉郁射设,他们不答应也不行。

    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本来很简单。突厥不内讧,大唐一点机会都没,要想干翻突厥,得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多年,才能积聚实力与他们开战。

    但现在,突厥人自己乱了,那大唐就处处机会。这就和中原隋时天下一乱,突厥人也就能在中原册封许多个天子、可汗一样。

    “西突厥东进,又如何?”

    “西突厥啊,不用怕,他们东进,首先是进入漠北,那里铁勒人正造突厥人的反呢。当年铁勒人也是臣服过西突厥人的,可后来又再归附东-突厥人,如今又造东突厥人的反,这些铁勒人可不受突厥人的欢迎,我认为统叶护若挥兵东进,必然是要先镇压铁勒人,以夺取漠北控制,然后才挥兵南下漠南。”

    但铁勒人岂是那么好搞定的,如今的铁勒人可是很强的,陀延陀的夷男本事也不小,只要大唐给夷男提供点帮助,有大唐在后撑腰的夷男,肯定也不会憷统叶护可汗的,到时就让他们在漠北继续打吧!

    “文远,你这计谋很毒啊。”

    李超笑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国与国之间,就更没有什么卑鄙与高尚之说了,有的只是利益。为了能干掉突厥这个强敌,不管什么毒计,只要实用,李超都愿意用。(未完待续。。)

第791章 十三岁,不小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的日子都重复着。

    李世民仿佛又回到了驰骋疆场的时候,每天穿着牛仔裤骑着马奔驰追逐猎物。这种马上的追逐快意,让李世民甚至都有点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比起朝堂上的累累公文,那些让人头痛的政事人事,骑马打猎无疑更爽快。

    每天打猎的收获都很多。

    野猪、野鹿、獐子、麂子、熊、虎、豹、狼,甚至是鳄鱼、蟒蛇,各种各样的猎物,均州的群山里真的非常多。

    追逐围猎这些野兽的时候,李世民感觉又回到了战场,征服一个个的敌人。这些天,他完全抛下了政事,虽然襄阳那天每天都有奏折送过来,留守的房杜两仆射,代为处置后还会送来给李世民观看。

    不过李世民都懒得去看,他现在只想轻松几天。

    他甚至还学会了烧烤的技术,火候掌握的极佳,甚至孜然、椒盐的添加时间和量都非常好。天亮起床,带着侍卫们去山林里赶山围猎,到了晚上,在营地里烧烤,与尉迟恭侯君集等将领们谈论着往日战场上的种种。

    魏征等一些大臣看不下去,几次劝谏,李世民都不理会。

    到后来,干脆都不让卫士们放他们去面见了。

    魏征是个倔脾气,见不到皇帝,他就来烦李超。

    李超因为妹妹莲儿跟魏征之子订了婚,因此还得尊称魏征一声叔父。对于魏征的纠缠,他也没办法避着不见。

    每天行军、围猎,这些倒都难不倒魏征,他也算是隋末乱世里闯过来的,跟个李密、窦建德、李建成等众多人,没少出入战场,骑马不是话下。

    忙碌一天后,他还很有精力。

    刚扎下营地,魏征又跑了过来,李超正坐在帐前拿把手锯锯着一根刚砍下的毛竹。天天吃烤肉,也有点腻味了,李超准备做点竹筒饭吃。

    竹筒饭其实挺简单的,砍下一节竹筒,一头打个小洞,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拿叶子寨住洞口,然后放进炎堆中烤就好了。

    当竹筒的表层烧焦时,饭也就熟了。

    拿刀噼开竹筒,米饭被竹子膜所包,香软可口,有竹子的清香和米饭的芬香。甚至还能直接把肉混到糯米里,再加点盐巴放进去一起烤,烤成香糯饭就更好吃了。

    李超锯下一节竹筒,然后在一端打了个铜钱那么大的口子,把发好的糯米和火腿丁往里面灌进去。

    魏征也很自来熟的拿起手锯锯下一节竹筒,然后打个洞,便在旁边的木碗里装糯粮和火腿丁。

    魏征上次来纠缠李超时吃了一次竹筒火腿糯米饭后,便喜欢上这种美食。李超甚至都怀疑,现在魏征天天打着找李超劝天子处理政事的名义来这里,其实就是来他这正大光明蹭吃的。

    “要是普通百姓也有府兵这种围猎本事就好了,这大山里面,深山老林的,虽说偏僻,但东西还真多啊。各种飞禽走兽,还有各种什么能吃的野菜野根的真不少。从襄阳出来,才十来天,我感觉我都还长胖了,天天吃肉,夜里还要吃上一顿,嗯秋膘贴的太多了。”

    看着魏征在那里胡扯,李超也不搭讪。

    以前不认识魏征的时候,李超一直以为魏征是那种海瑞、包公式的人物,但接触久了,李超觉得魏征是个挺狡滑的老头。或者不能用老头来形容,其实他还挺年轻的。不过魏征虽正直,但绝不迂腐,非常聪明的家伙,说话做事很有一套。

    “普通百姓可没有这种围猎的本事,到这深山老林子里来,不但捕不到猎物,说不定还会成为勐兽腹中食。甚至可能迷失方向,被毒虫勐兽所伤。”

    朝廷现在号召百姓想办法挖野菜捕鱼打猎,各地也组织起青壮到深山里去围猎,但也不敢进山太深。普通的百姓,可不是府兵。府兵那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不如是技艺还是装备,都非常好,还有良好的指挥,普通百姓哪有这个。

    不说勐虎狼,就是遇到凶悍的大野猪,他们都不一定搞的定。

    别看府兵们现在每天围猎收获极丰,但这些人是什么人?普通的百姓进山围猎,其实收获是有限的。几十人上百人,进山一天能打到一两只野猪弄几只兔子,或者运气好射到几只鹿,那都极不错了。

    “陛下什么时候回襄阳?”魏征把竹筒堵好,架到火堆上。

    “再过些天吧,最多半月。陛下其实不是那种游猎嬉戏不理政事的荒唐君王,只是如今确实压力挺大的。这次难得出来,便想放松一下。陛下的自制力非常好,差不多了就会回去了。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如今朝廷的局面还是很好的。”

    “是很好,灾民遍地呢。”魏征不客气的道。

    “受灾百姓很多是没错,但死了几个人?朝廷的救济力度,和救灾的效果,算是前所未有了吧?就算是隋开皇之时,号称盛世,可遇大灾,好像都还没做到如今这样的救济力度吧?现在,起码大家还有口饭吃,虽然吃不饱,可起码还有屋住有饭吃,不用流离失所,担心受怕。”

    魏征这下点了点头,“这个确实,这次灾情很重,可朝廷却真正做到了极致,救了无数灾民。说来,文远居功至伟。”

    “灾荒常有,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灾荒之后的**,地方官员不肯及时的上报灾情,甚至隐瞒不报,导致朝廷无法及时掌握灾区的真实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其二,就是朝廷的处置了,这次朝廷及时的调拔粮食入灾区,又强力控制粮食供给,加之粮食加工为救济粮,以有限的粮食,却能让更多的百姓有口饭吃。移民、以工代赈几项措施下来,可以说,大大减轻了灾害带来的饥荒爆发。”

    魏征笑笑,“你知道吗,现在那些大户们暗地里可都叫你李阎王,甚至有叫你李扒皮的。”

    “这我当然知道,不过我不在乎。”

    李超主导的这些救灾策略,很多都侵犯了地方大户们的利益,但李超不在乎。要做点实事,就不能畏手畏脚。

    他确实损害了些富户们的利益,但是其实触犯的也不多,从整个大局来说,李超做的这些,换来的是稳定。一个稳定,其实对所有人都有很大的好处。

    “为民做事,不怕得罪豪强大户,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你。”魏征认真的道,“不过,这次朝廷和买了那么多的粮食,现在大都是打的白条,这灾情结束之后,朝廷怎么还呢?”

    “只要灾情能顺利度过,那些还算是事吗?”

    欠大户们的白条确实是件事情,但李超不怎么放在心上。

    朝廷可以给这些人在边疆分些土地,或者给他们减免税赋等,总之,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折了几根枯枝扔进火里,魏征对李超道,“这次朝廷用你的办法,搜括出上千万人口,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

    若加上先前清理整顿佛寺,大唐的人口一年内翻了一倍有余。

    “隋乱不过十余年,亡于战乱的人口其实并不会太多。大业时天下人口近五千万,这还是官方在籍人数,还有入场多不在籍的呢。原来朝廷在籍人数才一千五百万,天下人口哪里可能十余年间损失三四千万?不过是因战乱,大多成了隐户逃丁罢了,现在就算增加一千来万,那大唐天下人口也不过三千万,距大业时依然相差两千万人口,若加上隐户这些,其实现在也才大业年间的一半人口。”

    这次确实清出了不少的人口,但李超估计,还是有很多人口没出来的。

    保守点估计,起码还有一两千万的人口没清出来。

    那些世家大族,哪个家里的人口就全清出来了,不过只是放出了部分而已,甚至一些实力强大的豪门,这次根本就没有放掉人。

    有的还趁机又添进了一些人。

    不过就算如此,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朝廷等于新增了一千多万人口入籍,登记在册人口翻倍。

    “这么多人口,等灾后,如何安置呢?让他们返乡?”

    “当然不可能,好不容易清出来了,怎么可能还让他们回到大户控制之下。这些人,朝廷会给他们分田授地,让他们成为朝廷的课丁,成为大唐强大的基石。”

    “天下哪还有这么多地可分?”魏征问,“就算是朔方、陇右,也没地可分了吧?”

    “还有河套、河西,也能迁移安置不少移民,垦田开发。”

    “还有代北。”

    魏征摇头,“这些地方也不是什么肥沃之地,容不了多少人。”

    李超笑笑,往北方移民实边,确实不够,但他也没想过把一千多万人全迁北地边疆去。除了北方,还有南方呢。不说现在就开发岭南,起码现在可以开发山南东山南西啊。

    就一个湖南湖北地区,后世可是成为了取代江南苏松的大粮仓。

    湖广熟,天下足!

    李超劝说李世民把京城都迁到邓州来了,那可就是奔着开发山南来的。

    山南东,江南西、黔中道,这三个道,相当后世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的大部,仅是长江、汉水流域的江汉平原,开发出来,就是相当不得了了。

    现在好多地方,都还是没有开发出来,还是那些土蛮啊獠人啊为主,只要朝廷移民过去,分田授地,主导开发,还是能大有作为的。

    开发江汉,魏征听了越发的佩服,李超的心可是真大。

    “对了,我打算等年后,就让叔玉迎娶令妹入门。”魏征突然道。

    李超有点措不及防,“这也太早了点吧,舍妹今年才十三啊。”

    “十三,不小了,天葵肯定已经来了的,可以过门了。”

    天葵你妹,你个魏老不修的,居然提这个,天葵,那可是女孩子们的大姨妈啊,你是莲儿的未来公爹,我是她大哥,你跟我提莲儿的大姨妈来没来,这合适吗?

    魏征被李超瞪了眼,还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有说错什么吗?

    这时代女孩子能不能嫁人,有一个标准,就是来没来天葵。来过天葵,就意味着可以生子,自然就表示已经成熟了,当然就能嫁人了。

    (未完待续。。)

第692章 太子坠马

    一边聊着天,一边不时的翻转着火上的竹筒。

    眼看着竹筒表面终于变焦变黄,还有点软了,李超知道竹筒饭已经好了。竹筒挺烫手,李超戴了鹿皮手套,把烧好的竹筒提起。

    “帮忙铺下布。”

    魏征熟门熟路的从一边帐篷里翻出一块野餐布。

    李超把竹筒转移到野餐布上,拿出横刀轻轻噼开竹筒。当快到节点的时候,把竹筒放平,用刀慢慢的涨开。

    魏征也拿刀自己噼,不过他比李超还心急些,到了后面,直接拿手掰开。

    两人吃竹筒饭都吃出经验来了,噼开竹筒的时候,不能跟噼柴一样,直接一噼两半。那样里面的饭就会掉出来,不免浪费。

    最后慢慢的把竹筒下面那个节涨开,里面喷香的火腿糯米饭就呈现在面前了。白色的糯米饭配上鲜红的火腿丁,糯米饭香和火腿的熏香,在这空气清新的山林里边,越发香的诱人。

    魏征直接拿起两根刚削好的筷子,就开吃了。吃火腿糯米竹筒饭,都不需要另外做菜,绵软的糯米加咸香的火腿丁,那就是绝配。

    李超又拿起一筒煮好的竹筒饭过来,他转头看了看,没有看到太子。一般情况下,到了饭点,太子都是很准时的会出现的,因为他深爱李超的手艺。

    可今天,太子居然没见到人。

    “太子殿下呢?”李超问旁边的一名卫士。

    “殿下刚骑马出去了。”

    “去哪了?”

    “去喂马了。”

    听说是去喂马了,李超没往心里去。太子今年虽才八岁,可李超也希望能培养太子独立的能力,穿衣吃饭都自己动手,甚至太子自己的马,都让他自己饮喂和涮洗。

    平时太子也做的挺好的。

    李超把给太子蒸好的竹筒饭放到一边,并没给他破开。

    拿起筷子,李超端起自己的竹筒饭,也吃了起来。

    味道很正,非常让人满意。

    把烧开的水壶提下来,沏上一壶茶,一边吃着美味的竹筒饭,一边喝着茶。

    配上周边山林里的鸟鸣和溪谷水流声,唿吸着清新的大自然气息,没有城市里的喧嚣,也没有公务的繁忙劳累,只有一天野外行军和围猎汗水挥洒之后的各种收获与谈笑,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魏征埋头勐吃。

    一阵吃完之后,打了个满意的嗝,然后很不客气的端起李超沏好的茶,吹了吹飘浮的茶叶,就喝了起来。

    “文远你这动手的能力,我是真佩服,不愧是曾经跟着隐世高僧行走天下山川大地二十年,就算把你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估计你也一样能活的有滋有味的。”

    “这个还真不是问题,生存其实也不难,有知识有经验,就能活的很好。大自然里有足够的食物,让你生存下去。不过我不会喜欢那样生活的,那样太艰苦,而且不能和人交流,生活的多寂寞啊。人是群居的,得有族群。”

    “况且,生存并不是人所有的需求。一个人,活在世上,他为何而活?我认为,起码有七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有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反正吃饱了饭,正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时间。李超便把后世很有名的人类七种需求理论拿出来当谈资。

    这七种需求,其实可以简化为两种,一种就是生理需求,就是得吃饱得喝足,得解决温饱问题。

    “打个比方,一个人既没信物,又没安全,还不被尊重,那么这个人对食物的渴望会比对另两样东西更强烈。当然,这只是基本需求,再强烈的需求,有时也比不上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比如说,有人宁可饿死,不肯失节,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应当是更高一个档次的需求。”

    魏征对于李超这番话很感兴趣。

    他手捧着温热的茶杯,眼睛很有神。

    “这番话,和许多圣人之言相通,但说的更透彻一些。”

    吃饱穿暖,有房屋居住,这都算是生理需求,甚至饱暖之后,思***这都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绝大多数的人,如果连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解决不了,你让他去追求更高的层次的自我实理的需求,那都是不太现实的。

    “好比圣人所说的,仓廪足而知礼仪,正是这个意思。礼仪,其实也正是一种人生自我实现,而仓廪足,就是生理需求已经满足的条件下,人才能去追求更加层次的。

    “生理需求排第一,安全需求排第二?”魏征问。

    “正是,这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了这两个需求,才有余力去追求其它。”

    不少读者人恰恰相反,认为生理需求这些,应当是排在后面的,人应当先有更高层次的目标。但李超认为这是不现实的,连基本的需求都没有,哪来的更高层次的呢?

    一个人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你让他讲究礼仪,让他去操心别人家的事情,这可能吗?

    能吃饱饭,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去谈其它。谈归属,谈家族谈民族谈国家,去谈朋友、妻子、家庭这些。

    如果他条件更好一些,那么这个时候他可能又渴望得到尊重。

    尊重是什么,有自尊也有别人的尊重,别人的尊重,一般就往往体现在名誉、地位、荣耀这些了。正是受尊重的需要,让人能为了青史留名为了得到别人的尊敬而奋斗拼博,甚至奉献牺牲。

    处于不同层次的时候,就有不同的追求。

    一个普通的灾民,他们想的只是如何吃饱,再进一步,是如何让家人吃饱。

    一个小地主一个府兵,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他们想的已经不是吃饱而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或者建功立业,升职获勋,赢得更高的地位。

    再比如说魏征,比如李超,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甚至都有点功成名就的意思,家庭、地位、功名都有了,他们的追求是什么?

    还有什么可追求的,他们还需求什么?

    这正是千百年来,那些先贤们在讨论的话题,儒家的答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再只是想着个人、家族,而应当放眼天下,关心所有的人。

    魏征给李超续上一杯茶,也给自己续了一杯。

    “你说的这些非常有道理,用更简单直白,让所有普通百姓,甚至是孩童都听的懂的话,诠释了许多先贤们的圣贤之言,非常透彻。”魏征佩服万分的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你今天的这番话,我算是明白了你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了,我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文远,你是一个君子,一位贤者,甚至能成为一个圣人!”

    “哈哈哈!”李超大笑。

    “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圣人的,因为我不纯粹。我有私心,我有**,我也比较懒散。”

    魏征摇头,“那就太可惜了,能理解的这么透彻的人太少了,你理解了,可却不愿意去做圣人,太可惜了。”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何必太累。差不多就行了,我知道自己成不了那样的人。”

    李超笑着说道。

    回头一看,看到那个竹筒饭,李超伸手一摸,都凉了。

    不知不觉中,都跟魏征闲谈了好一会了,太子居然还没有回来。

    李超皱眉。

    站起身来,李超叫来一个家丁。

    “去找下太子,怎么还没有回来,若是河边没看到,就去陛下那边看下太子是不是在那边用膳。”

    家丁应命而去,过了一会来覆命。

    报说河边没见到太子,皇帝那边也没看到太子。

    营中居然不见太子的人。

    李超感觉事情不对劲。

    堂堂太子殿下,怎么会不见了?

    连魏征都觉得事情不对了。

    “牵马来!”

    李超骑马先赶到溪边,太子本应到这里饮马和涮马的。一问,太子确实来饮过马,可饮完马就骑马走了。

    “立即通知营地值勤军官,询问太子什么时候出营了!”

    得到的结果是太子果然出营了,中午的时候饮完马,太子碰到一群勋戚子弟骑马出营,太子便跟着去了。因为太子说就在营边遛马,身边又有一群勋戚子弟,营地军官也没敢拦。

    “难道他就没有派人禀报上去?”李超面色越发难看。

    算算时间,太子出营都有一个多时辰了,可还没回来。

    “立即派人出去寻找殿下,我去禀报陛下!”

    虽然太子只是一时贪玩出营了,可一个多时辰没消息,李超不得不往坏处想。甚至就算太子现在没事,可李超也不能再让太子这样呆在外面,那样太危险了。

    万一出点意外,怎么办?

    这里可不是襄阳城,是武当山啊,深山老林,勐兽横行。

    李超赶到李世民的御帐,把事情悄声禀报。

    “出去多久了?”

    “一个多时辰了。”

    “带了多少人?”

    “听说是跟着十几个勋戚子弟骑马出营的,太子身边只跟了十来个东宫护卫。”

    “嗯,你也别担心,太子只是有一时贪玩,朕马上派人去把他找回来。”李世民道。

    这时,外面突然一骑冲入营中,引得侍卫们高声喝令,冲上去团团围住。

    “大胆,竟敢御营之中策马奔驰,还不快下马!”

    “我,我有要事禀报,太子殿下在营外坠马受伤,摔断了腿,请速派御医前往!”那人从马跳下,被十几把步槊架在脖子上,慌乱的高声喊道。

    太子摔断了腿!

    李超一听这六个字,差点晕倒。

    李世民更是勐的冲了过去,一把推开侍卫,直接伸手擒起那报信人的衣襟,将他提了起来,“你说什么?”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在营外打猎时,马被蛇咬,受惊狂奔,太子殿下坠落马下,腿摔断了!”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万分震惊的消息,大唐的太子殿下,皇帝最宠爱最喜欢的嫡长子太子殿下,那般聪明睿智,百官称赞,朝野喜爱的太子殿下,居然坠马摔断了腿!

    “在哪,速带朕去!”

    (未完待续。。)

第693章 截肢(感谢心酸的小柠檬万赏!)

    李超跟着李世民策马奔出大营,太子出事的地方就在营外不过千步的地方。在一片河滩边的小树林外,一群人围在那里。

    太子躺在地上,身上垫子几件披风。他满头大汗,脸色铁青,咬着牙,不时的发出难以忍受的疼痛哼声。一群东宫侍卫和那些勋贵子弟们全都慌了神,他们发现太子的腿摔断了,可却不敢移动太子。

    李世民飞身跳下马,一把将边上的人扒皮,冲到了承干的面前。

    “父皇!”

    “承干,你怎么样了,腿感觉如何?”李世民握住太子的手,目光打量着儿子的腿。

    “父皇,我的右腿好像断了。”承干说这话的时候,无比的沮丧,本来只是出来玩一下,却料不到竟然摔断了腿。

    李超这时也从后面过来,他蹲下来。李超不是外科医生,但一眼望去,心里沉到了谷底。太子的右腿居然呈现一个可怕的角度。膝盖下的小腿,本来笔直的小腿,居然弯折了。

    “文远,太子的腿怎么样了?”

    李世民也看到了那个可怕的事实,但他还是对李超充满了期望。

    那很明显是断了,断的非常严重,不但断了,还折变形了,腿骨都刺出了肉皮,李超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专业术语来形容这一情况,但他知道,非常严重。

    “你还愣着做什么,给太子包扎啊!”李世民喝道。

    可李超一动不动,也没法动。李超并不懂医术,他顶多是比一般人多些医疗卫生知识,他以前在军中搞的那一套,顶多算是行政管理那一块。太子现在是腿断了,而且断的这么严重,李超知道,他这个外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不要移动太子,让那断腿不要受到更坏的影响,等候真正的外科御医过来接骨包扎。

    李超把这些简要的跟李世民说了,李世民怒瞪李超。

    “陛下,御医马上就到,我们先不要移动太子。”

    “父皇,我的腿会没事的,对吧。”太子握着李世民的手很用力,他的腿已经疼的没有了知觉,但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旁边的那些东宫卫士和勋戚子弟们,大气不敢出一声,噤若寒蝉。

    李世民此时愤怒的挥不得拔剑砍人,可却只能紧握着太子的手,安慰他道,“放心吧,你的腿没什么大问题,御医马上就过来给你接上,只是接下来你不能再参加围猎了,你得卧床休息。”

    “父皇,你不要怪卫士们,这不是他们的错,真的。是我要出来的,这都是意外,我也没料到那会有条该死的蛇突然出来咬了我的马。本来我不会坠马的,我的骑术很好,真的。”

    “嗯,父皇不怪侍卫,也不怪你的马,我也相信你的骑术,要怪,就怪那条蛇,那条蛇抓到了吗?”

    “不知道。”

    “放心,父皇一定找到那条蛇,然后把它炖一锅蛇羹汤给你吃。”

    太子的精神不太好,没等到御医到来,就昏了过去。

    李世民紧握着儿子的手,咬牙切齿,眼睛通红。

    “太子只是暂时昏迷,这是身体自我保护的反应,是好事。”李超过去检查了下,说道。

    刚说完,李世民突然勐的一拳就锤在了李超的胸口,李超措不及防,直接被皇帝打翻在地,李世民上来俯身抓起李超,又提了起来。

    “这是好事?我好你娘!”

    又是一拳,这次李超抬臂挡住,但李世民力气很大,手臂很痛,李超被锤的后退两步。

    一群侍卫们,看到皇帝出手打宰相李超,既震惊,又不敢阻拦劝说。

    李世民就跟疯了一样,冲上来拳打脚踢,李超左支右挡,可不是李世民对手。李超虽练了三年的武艺,但也就一般,哪是李世民这个将门虎子马上皇帝的对手。没一会,脸上挨了好几拳,鼻血牙血都出来了,眼框还挨了一拳。

    眼冒金星,鼻血直流。

    李超狼狈万分,只能格挡,还不能还手。

    又是一记大脚,李超被踹翻在地。

    “陛下,御医来了。”这时尉迟恭带着御医赶到,上前一把拉住了李世民。李世民还想要继续揍李超,可尉迟恭力大无比,李世民挣了几下挣不动,才算了。

    “放手!”

    “陛下请息怒!”尉迟恭劝说。

    “放心吧,我也打累了。”

    尉迟恭放了手,转身对还站在一边的几个御医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等朕请你们喝酒?”

    几个御医连忙拎着药箱跑到太子身边,蹲下去开始检查,等看到太子的腿时,也都不由的发出了惊唿之声。

    “马上给太子接骨,朕要你们接好,要完好如初。”

    李超躺在地上,感觉被马群刚从身上踏过一样,尉迟恭向他出手,李超伸手拉着站了起来。

    尉迟恭又递上一块布巾,李超拿着捂住流血的鼻子,尽量的仰着头。

    “陛下只是一时急怒攻心。”

    “我知道。”李超仰着头,嗡声说道。

    这件事情,说来也确实有他的责任,虽然李世民也在营里,但李世民把太子交给他管带,太子也成天是跟他在一起的。说来这其实是件意外,但抛去皇帝身份,李世民也只是个年轻的父亲,儿子突然出这么大的事情,迁怒李超,也正常。

    几名御医拿剪刀剪开了太子的衣物,仔细的观察了断腿。

    看着那刺出皮肉之外的森森白骨,都不由的神色难看,情况比预料的还要坏的多。

    “动手啊,你们还等什么?”

    李世民见他们迟迟不动手接骨,站一边恨不得上前也踹他们几脚。

    一个年长的御医,小心翼翼的道,“禀陛下,太子殿下的伤势异常的严峻,不但右腿骨断了,而且是粉碎性的骨折,尤其麻烦的是,骨头刺出皮肉之外,还有些碎成多块”

    御医对于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什么正骨、接骨、上夹板、什么断续膏,对于这么严重的骨折都没有什么作用。

    在他们看来,太子的腿已经接不回去了,残疾是必定的。

    而现在最麻烦的还不只是太子腿以后会残疾,严重的还是太子腿伤的这么严重,骨头碎的这么厉害,太子现在还昏迷过去,极可能会引起高烧发热的症状。

    若是引起内脏等的问题,那才是大问题,弄不好,太子一病不去,甚至夭折都可能。毕竟太子还这么年轻,抵抗力不是那么强的。

    “你们说太子的腿接不好?”李世民眼睛喷火,相当的吓人。

    御医从没见过如阎王一般恐怖的皇帝,心惊胆战,可也没法说谎,只得把情况又说了一遍。

    李超站在一边听了御医们的诊断结果,结合自己的观察,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弄明白了太子的伤情情况。

    李承干的骨折相当严重,一般来说,骨折有三种情况,一般单纯性骨折,然后是粉碎性骨折,还有一种则是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一般就是自内而外,不但骨折部位骨头折断,甚至骨折部位覆盖的皮肤组织和皮下软组织也损伤破裂,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这种情况,就是最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了。

    人的小腿有两根主要的骨头,一个胫骨一根腓骨。胫骨是连接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而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也承担竞价重量。

    太子的是胫骨、腓骨都断了,断大大约上三分之一处。

    御医们的担忧是有依据的,胫骨上三分之一处的骨折,易压迫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太子还是两根骨头都断了,还断成好几截的开放性骨折,最严重最棘手的情况。

    现在腿肯定是医不好了,而且最麻烦的还在于,这样的开放性骨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那是比腿残疾严重的多的问题。

    御医们虽然经验丰富,医术高明,但他们现在连太子的腿都保不住,更别说保证不出现影响太子生命的并发症了。

    如果是在后世,医疗技术高明,太子这个情况,其实并不是就没治,动手术治好的机率很大。毕竟最容易截肢的骨折,其实是大腿粉碎性骨折,小腿骨折一般要好的多。

    可在这个时候,缺少足够的外科技术,尤其是太子开放性骨折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都是极大的隐患。

    断的太多块,要一点点接上,相当难,何况还极容易出现并发症呢,那才是更危险的。

    “你们的意思,难道太子的腿就治不好了?”

    “陛下,太子的腿骨断的太严重,碎成了许多块,要接上太难。”

    “难?难就不接了?再难,你们也得给接上去!”李世民怒道。

    李超站在一边,看着昏迷中的太子,这个自己一手教导的准女婿,自己得意的学生,心里难过万分。他知道,太子的腿保不住了,那些御医没有这样的医术,李超自己更没有这样的本事。

    这是外伤,不是吃点什么药就能好的。

    “陛下,太子的腿已经接不好了,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太子的伤腿并发症危及太子的生命,臣请求截掉太子的右小腿!”

    “截掉右小腿?”李世民愣了下,然后反应过来,“你要朕现在砍掉太子的右腿?”李世民勃然大怒,“李三,你居心叵测,妄图谋害太子,朕,要杀了你!”

    “陛下,太子殿下也是臣的女婿,还是臣的得意门生,他还是臣的储君,臣岂敢谋害太子。臣是为了太子安危着想,断腿接不上,拖一日,并发症的危险就多一分,若到时并发症严重,那可就来不及了!”

    李世民气的浑身发抖,手指着李超,咆哮,“滚!”(未完待续。。)

第694章 等一下

    行猎的队伍里,就带着数名御医,其中就有外科方面的权威。可对于太子的腿,也只是无可奈何。

    李世民派人快马回襄阳,把鱼梁洲上留着的御医都召了过来,还派人在山南各地征召大夫。一个个的大夫被快马送来,但对于太子的情况,都一愁莫展,束手无策。

    李超现在进不了太子的帐篷,李世民寸步不离的陪在太子身边,对于开口要砍掉太子伤腿的李超,李世民一面都不想见。

    “太子病情如何了?”李超问中书舍人兼太子中舍人马周。

    马周也是太子的老师,又是皇帝身边的要员,他有机会进帐见太子。从那边出来,马周脸色很不好。

    “太子这两天时常昏迷,还发起了高热,甚至说起胡话,情况不太好。相国,殿下这腿真的没的治了?”

    李超摇头。

    “殿下的腿伤的太重了,除非华陀在世,否则谁也没有这回春之术。腿是治不好了,关键是不能再危及太子的身体。早点截了,以后还能装个假肢,太子也还能走的。可如果耽误了,并发症或者感染,却是会要命的。”

    “御医们都很严格的消毒了,应当不会感染的。”

    “感染可不止是表层伤口感染,骨骼也可能感染,发生骨髓炎症。总之,会很麻烦。现在太子的的症状,其实就是感染的症状了,昏迷、发热、胡话、头痛,这很危险了。必须劝陛下早做决断,现在截还来的及。”感染可比骨折并发症还要严重,尤其是这种伤口感染,一旦严重起来,会发生水肿、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马周叹气。

    “陛下非常喜欢太子,一直认为他聪明睿智,有灵性。他是嫡长子,又有仁德之风,年纪轻轻,已经深得臣民爱戴。”

    如此优秀的一个皇太子,现在却要砍掉一只脚。

    皇帝当然难以接受,别说皇帝,就是马周这个太子老师也难以接受啊。少了一只脚,就成了瘸子。

    太子才八岁,就成了瘸子,这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瘸腿的承乾,还能继续当太子吗?不管皇帝如何喜欢承乾,一旦承乾截肢,那他的太子地位都将会动摇。

    “截掉半条腿并没那么可怕,会很安全的。”

    李超说道,他心里也很沉重,但他现在考虑的不是太子以后少了半条腿形像问题,他现在第一考虑的是太子眼下的生命安全。要是连人命都没了,就算留着那条腿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真的没有办法保全殿下的腿了吗?哪怕以后走路不那么利索也没关系。”马周道。有点瘸和直接砍掉半条腿,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李超摇头。

    “你不是认识民间医术高手孙思藐吗?他一定能够治好太子的腿吧?”

    孙思藐医术高超,前隋之时,杨坚父子就几度征召他入朝授官,可孙思藐却是个闲云野鹤般的人物,行走天下悬壶济世,却并不愿意吃官饭,尤其是这人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根本很难找到他人。

    现在太子的情况,哪有时间去慢慢的打孙思藐,等把人找来了,已经感染了的太子估计也没命了。

    再说,李超也并不相信孙思藐就有这个本事。

    术业有专攻,医术也分为很多科,医生也不是全能的。

    马周又是一声长叹。

    “太子才八岁啊,如此睿智聪慧,又贤德,老天为什么不开眼呢。”

    这次的事情确实也不能说怪太子,那只是一个意外,难道是老天不想让承乾做太子?马周忍不住想,可太子哪里又失德了?

    或者是因为玄武门之变,承乾父亲犯下的错,却要让承乾来担。

    “不能再等了,三天了。太子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拖下去,太子随时有生命之危。我必须立即见陛下,劝说陛下。”

    “可陛下现在根本不愿意见你,早下旨给侍卫,禁止你过去。”

    李超起身,“我非见不可!”

    说完,他直接往帐外而去,马周在后面叫都叫不住。

    太子的帐外,一队队侍卫站岗把守,十分尽职。当天跟随太子的那队东宫侍卫,已经全部被斩首处死。哪怕那是一个意外,但太子坠马受伤,他们也是严重失职。

    皇帝一怒之下,没有人劝的住,一队护卫直接就被杀了。

    那群勋戚子弟要好点,身份较高,但也全被剥夺职、勋,并被鞭打了四十记,打的一个个现在还躺在帐里动弹不得。

    李超刚靠近,一把把长枪就对准了他。

    当朝第一重臣,皇帝的亲家翁、太子岳父和老师李相国,被拒之帐外。

    “让开,我要见陛下和太子!”李超喝令。

    “李相,陛下有旨,不想见你。我们也是当差听令,李相莫让我们难做。”一名军官有些无奈的对着李超拱手。

    李超冷哼一声,直接就往里闯,侍卫们端着长枪,却不敢真刺过去。只能后退,李超挺着胸膛硬往里闯,侍卫们退到帐前二十步,不肯再退,死死挡住去路。

    “让我进去!”

    “李相,且回吧!”

    “陛下,臣李超求见!”

    李超对着帐中大喊。

    过了一会,帐篷掀开,王内侍从里面走出来。

    他对着侍卫军官道,“赵将军,陛下吩咐,请李相国进去。”

    士兵们退开,李超跟着王内侍入帐。

    王内侍打量了李超几眼,隔了三天不见,李超依然很狼狈的样子,眼眶还是青的,鼻子也肿的。

    “李相,陛下此时心情不太好,你何必如此呢,这样只会让陛下更生不快。”

    “多谢王内侍提醒,但事关太子安危,我只好出此下策。”

    到了帐中,李超向李世民拜礼,李世民只是冷哼一声。

    “陛下,可否让臣为太子检查一下伤势!”

    李世民依然只是冷哼一声做为回应。

    李超上前,细细检查了一遍。

    御医们给太子做过正骨上过夹板,伤口也处理过了,但伤口果然感染了,肿了,还有脓,而且太子身上烫的很,太子昏迷着,还说着胡话。

    李超心里很堵,跟太子相处久了,他真的把太子当成自己儿子一样,两人之间是有感情了的。

    李世民看到李超眼眶发红,有泪水,心里叹声,对李超的那股子怨恨稍去了点。

    “朕把太子交给你,你却没有把太子照顾好,朕很失望。”

    “臣失职,臣有罪!”

    “陛下,太子现在的情况很危急,这几天,相信宫里的御医还有各地的大夫们,也都跟陛下说过太子的情况了。太子眼下的情况,腿是治不好了。而且不但治不好,这腿还开始感染,情况越来越不妙,再拖下去,更加危险,臣请求陛下立即允许御医们给太子殿下截肢。”

    李世民眼里含着泪,他仰起头,不让泪水流出来。无人的时候,他流过泪,可现在不想当着李超的面流泪。

    御医们也劝过他,截肢更安全些,但李世民下不去这个决定。

    “陛下,关键之时,壮士亦能断腕,眼下截肢才能保全太子性命!”

    “截肢安全吗?”

    李世民以前常年打仗,见过太多断胳膊断腿的伤兵,许多伤兵截肢,但截肢也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

    “陛下,目前情况,截肢风险不大,不截肢的风险却极大。”

    “朕不该让太子来的,朕应当让太子留在襄阳,陪观音婢的。”李世民喃喃自语。

    “陛下,请速下决断!”

    李世民沉默,过了一会,他让人去把御医和地方上请来的大夫都叫了进来,然后问他们意见。

    “如今,果真只能截肢才行吗?”

    一众大夫,都沉重的点头。

    “那截吧!”

    李世民下达了最艰难的命令。

    “如果太子截肢后,出现什么三长两短,朕要你们所有人陪葬!”李世民阴沉着脸道,坐在太子的床前,此时的皇帝,已经有些失去理智了。

    李超让人准备了一个手术帐篷,对里面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又让人把手术用的锯子等都消毒,大夫们的衣服都是新准备的。

    午后,阳光正烈。

    太子被送进了手术帐篷,李超穿上了白袍,戴上了口罩,跟李世民一起把太子送进去,然后站在一边观看手术。

    给太子喝下麻醉的药汤,一个老御医拿着锯子走过去。

    李世民抬起手想要制止,最终却又无可奈何的放下。

    老御医开始准备截肢。

    帐中所有人都盯着老御医,都看着那把锯子。

    李超背过身去,他没法看下去。

    老御医拿着锯子,迟迟难以下手,这可是太子殿下的腿,这一锯下去,太子的腿可就没了。

    李超走出帐外,负手而立,仰天长叹。

    “相国!”

    远处,传来柯庆的喊声。

    看到是柯庆,李超突然心头升起一丝希望。出事当天,李超就派柯庆外出,让他去打探孙思邈的消息,而现在他终于回来了。

    李超转身就往帐中跑。

    一把掀开帐篷,李超冲了进去。

    老御医已经在太子腿上擦拭药酒,正要动手。

    “等一下!”

第695章 虬髯客出手

    老御医被那一声大嗓门吓的手一哆嗦,差点就锯了下去。

    李世民见李超突然转回来,大喊住手,也连忙转手冲御医大喊,“住手!”喊完,还冲上去把老御医一把扒到一边。老御医被推的差点摔了一跤,手里握着把锯子有些稀里煳涂的。

    做完这些,李世民转身,冲李超到,“你找到办法了对不,快说,是不是!”

    李超却没理会李世民,见到场面得到控制,他转身又出了帐,这举动弄的李世民和帐里的人全都莫名其妙。

    出帐,柯庆还被侍卫拦在帐外。

    李超大步上前,“老柯,找到药王了?”

    柯庆风尘仆仆。

    面对李超的一脸期待,他摇了摇头。

    “我出去打听了下,孙神药已经有好几年不见行踪了,最近一次出现,还是在三年前,出现的地方是岭南的广州。那次之后,再无人见到过孙神药了。就连孙神医几个有名的弟子,也都相距很远,最近的都在长安城。”

    长安,距离武当千里,远水难解近渴,太子的腿已经很严重了。

    李超失望的一声长叹。

    难道最终太子的腿还是没的救?

    李超蹲下,双手捂着脸,满是颓败。

    李世民从帐里出来,刚好看到李超蹲在地上失落的样子,他目光在柯庆身上扫了一下,他认识这人,李超的贴身护卫。

    “文远,刚才怎么回事?”

    李超抬头,“陛下,臣先前让柯庆去打探孙神医的消息,他刚回来。”

    “孙思邈?孙神医现在哪,在哪?”

    “三年前在广州现过身,但那是三年前,自那后,没有人再见到过他。”

    李世民本来升起的一点期望,又一下子摔落在地。

    沉默。

    柯庆看着两人的样子,在旁边道,“陛下,相国,虽然我没有打探到孙神医的踪迹,但我意外得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什么!”

    李超和李世民几乎同时发问。

    “我师父,他在武当山。”

    李超一听这消息不由的露出喜色,李世民却茫然不解,“你师父是何人?”

    “陛下,柯庆的师父是一代豪侠虬髯客,本名张仲坚,原是隋时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出生时父嫌丑欲杀之。后为一昆仑奴所救,随其学武。隋末大乱时,曾起义兵。他还曾有意于红拂,但红拂后嫁与李靖,于是后来三人结为兄妹,后来虬髯客离开中原。有传闻说,虬髯客离开中原之后,到了南蛮海中岛上,成为七十二岛国主。”

    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

    李超以前一直以为虬髯客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但后来见过了李靖的妻子红拂,又见到了虬髯客的记名弟子柯庆,始相信世间还真有这么一号传奇人物。

    只是,却只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李世民听说过虬髯客的名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但他也听说过虬髯客早离开了中原,去了南蛮海上。

    这个南蛮海上,李超估计应当是在后世的泰国或者菲律宾的海岛上。

    “虬髯客来了中原?还在武当山上?”

    柯庆点头,“我遇到了一位师兄,他原住在荆州,现正往武当山去,他说得到消息,师父来到了中原,可能正在武当山上。”

    李超听到这消息有点失望,柯庆也没不确定虬髯客是不是真的来了,只是听一个师兄说的,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可能很大。

    李世民问,“如果尊师真在武当山,那他能帮忙接好太子的腿吗?”

    “陛下,如果恩师真在武当山,那么太子的腿一定能接好。”

    如虬髯客这样的一代绝世高手,也是懂得药理医术的,尤其是对于外伤,很精通。虬髯客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手,不但武艺高超,而且侠肝义胆,并且医术高超。

    “那还等什么,立即上山!”李世民道。

    “陛下,你在这里照顾太子,臣立即去武当山请张大侠下山。”李超道。

    李世民道,“不,朕亲自去!”

    此时他们正好就在山下,距离武当山倒是不远。李世民进帐交待御医们照顾太子,“朕回来前,保住太子的腿!”

    骑上马,带着几百侍卫,李世民与李超、柯庆飞马上山。

    数十里山路,仅半天就赶到了山上。

    没有让李世民他们失望,张仲坚果然在山上。

    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子,又红又卷。

    张三背着手站在一颗数百年的柏树下,白色的树干数人合围粗,树下,有一块无字的墓碑。

    “师父!”

    柯庆上前,一下子跪下,“徒儿柯庆拜见恩师。”

    虬髯客打量了柯庆一眼,“听说你退出江湖,金盆洗手,跟随了当朝李相,我此次回中原,听说了你不少事情,还算不错。”

    李超上前一步,拱手,“在下李超,见过张大侠。”

    张仲坚倒没什么架子,笑道,“什么大侠不大侠的,我早年确实也是一腔热血,行走江湖,不过我都离开中原好些年了。这次回来,是来为爱妻上香,顺便见下几位老友。恰逢陛下在山下,倒是没料到,没去拜见,只是不想打扰你们。”

    李世民有些等不及,上前道,“张大侠,朕的太子日前骑马受惊坠落,摔断了腿,十分严重,御医无法救治,听说张大侠医术高明,朕特前来请张大侠为太子医治。只要能救好太子的腿,朕定以爵位相酬!”

    张仲坚其实已经知道了山下太子断腿的事情,甚至在见到了从荆州赶来的一位弟子后,也知道柯庆在寻找孙思邈的事情,他很清楚,柯庆知道他在山上后,肯定会把这消息告诉李世民的。

    李世民也肯定会来找他的。

    “张三也听闻太子贤良有德,能够为太子治疗,那是张三的荣幸。不过张三也有一事相求,若是某能够治好太子的腿,希望陛下答应某一个请求!”

    “没问题,莫说一个请求,十个百个朕都答应!”

    “好,有陛下这句话就好,我们下山吧。”张仲坚没有急着提要求。

    收拾一下,队伍下山。

    张仲坚的人不多少,也就是百余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他入中原之后,过去的门人弟子等闻讯跟随。

    骑马下山,天近黄昏。

    “先去看看太子。”张仲坚很直接。

    进了帐,太子依然还是昏迷不醒,一群御医都有些心惊胆战的,拖下去越久,太子越可能醒不来。

    张仲坚上前仔细的观察许久。

    “怎么样?”

    “确实挺严重的。”张仲坚道,“不过还好,伤口控制的不错,没有太过恶化。现在医治,还有大概五成机会能冶好。”

    五成机会,已经非常的高了。

    李世民和李超听了之后,都不由的欣喜万分。

    “太子以后还能走路吗?”

    “太子还年轻,骨头以后还会长好,有两成的机率,太子以后能恢复如初。”

    “那快动手吧。”李世民急道。

    “某请李相国帮忙一起,如何?”张仲坚望着李超。

    “当然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

    “朕也留下。”李世民道。

    “关心则乱,陛下还是到外面静侯佳音吧。”张仲坚拒绝了李世民的请求。

    “天色还不错,我们抓紧时间吧,无关人请出去。”

    李世民万般不舍,还是只好随其它人一起出去了。

    坐在帐外,李世民心中紧张万分,没有找到孙思邈,可却意外的找到了张仲坚,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了,现在他就期望张仲坚这个传奇人物,能够让太子再次站起来。

    帐篷一直紧闭着。

    李世民一会坐,一会站,一会踱过。

    眼看着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里面一直没有动静,李世民心急如焚,就在他耐心终于要全失的时候,帐篷帘子被掀开了。

    李超走了出来,额头上有汗水。

    “如何?”李世民连忙上前。

    李超摘下口罩。

    “陛下,一切顺利。”

    张仲坚的医术确实了得,那简直是一手神奇的外科技术,那接骨技术让人大开眼界。

    “太子能恢复吗?能再站起来,还能走路吗?”

    张仲坚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陛下,太子会恢复的,而且我现在有七成的把握,太子以后会恢复如初,顶多三年,太子的腿就会跟正常人的一样,不会有半点后遗症。”

    听了这话,李世民激动的泪水都要流下来了。跟正常人一样,毫无后遗症,那岂不是说连跛脚都不会了,更别说瘸了。

    “张大侠,朕要重赏于你!”

    张仲坚微微笑道,“某斗胆向陛下请求兑换前诺!”

    “好,你说!”李世民现在心情大好。

    “某如今在南蛮海外岛上立足,有七十二岛,然最近被扶南属国真腊威逼,某欲向陛下借兵。”

    张仲坚没有要什么爵位官职或金钱赏赐,他想要的是借兵。

    南蛮,扶南、真腊,这些对于李世民来说,有些非常遥远,遥远到他只知道那些地方在遥远的南方,还在安南都护府的更南面。

    李世民回忆着自己对扶南的回忆,好像安南之南是林邑,林邑之南才是扶南,扶余之南才是真腊。

    张仲坚的七十二岛还在扶南之南,那真是太遥远了。(未完待续。。)

第696章 你永远是太子

    李超指挥着牛见虎、程处默几个弟子在帐中又砍又削,做起木工活。李秀宁进来,看到那满地的木头的木屑花,不由的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做个轮椅。”李超手拿铅笔在纸上标示着尺寸。

    李秀宁凑过来看了两眼,“给太子的?”

    “嗯,等他好点,可以坐在这个轮椅上,不需要人抬着,自己就能转头轮椅走。等腿伤彻底好了,起码还得一年呢,得好好养着,有这个轮椅会方便的多。”

    李秀宁拉起李超的手,“这些东西以后做也来的及,太子一时也用不上,走吧,出去散会心。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很担心你。其实太子的事情,只是个意外,你不要太过责备自己了。”

    李超放下笔,对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的牛见虎几个道,“我出去会,你们继续。”

    出了帐篷,两人也没骑马,就散步出营,一队卫士跟着。

    营里的人,对于李超跟着李秀宁公然出双入对,也全都视而不见,两人的关系如今也算是公开了,既然皇帝对此事都不管,李相国的夫人也不管,那别人哪里管的着。

    “我毁了大唐的太子。”

    李超叹气。

    “不,那只是一个意外。”

    “但这个意外,是因为我没有看顾好太子,我一直把太子看的太成熟了,把他当成了十多岁的少年,可其实他才八岁。我知道,现在好多人都已经在想着,大唐是不是要换个太子了。”

    “哪个敢,我第一个饶不了他。”平阳对承干也很喜欢,喜欢这个侄子的成熟聪慧。

    “你心里清楚的,有这个想法的人会很多,还会越来越多,若不是这次有虬髯客出手,甚至可能过几年,陛下心里的愧疚之情也会渐渐散去,那时也一样会升起那样的念头。”

    “你不会也有这样的念头吧?就算断了腿又如何,太子重要的是仁德睿智。”

    “但从没有瞎子瘸子聋子当太子的。”李超当着李秀宁的面,并没有掩饰什么,有什么说什么,这些不是他的想法,但却会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就好比朝廷选拔官员一样,品相端正肯定是一条,而且会很重要的一条。长的不端正,都难以入选,更别说残疾了。

    “谁说没有,你还是文宗大豪呢,残疾当皇帝的不但有,而且还有好几个。”

    李超没去争论这些,他知道,若是太子真成了瘸子,太子地位还真可能很危险,毕竟太子现在还这么小,立为太子也不到一岁,这个时候换一个并非太难。

    太子差点成了瘸子,还好。

    “你会支持太子的,对吗?”

    李超点头,无论如何,他都会一直支持太子的。尤其是这次的意外,李超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那道坎。“我会一直支持太子的,会更好的保护他、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太子,将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秋风萧瑟。

    围猎已经取消,但因为太子的伤势并不适合马上回程,因此皇帝的队伍就暂时的驻跸在武当山脚下。

    “太子现在情绪好点了吗?”李超问。

    手术当天,太子醒来,当他从李世民的口中得知,自己的腿保住了后,表现的非常好。他甚至都反过来安慰李世民和李超两人,让他们不用为自己的腿担忧。这样一个乐观的太子,让李超越发的觉得内心亏欠。

    上天保佑,让太子的腿保住了。

    不过现在太子的腿虽接好了,但也还得观察,连张仲坚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太子腿就一定能完好如初。

    现在的情况是,接是接上了,但也只有七成左右腿保住了,但以后会有些跛脚,只有三成的机率,会恢复完好。

    李承干相信那三成机率。

    李世民和李超也愿意相信那三成机率,但他们也得考虑另外的七成机率,万一太子的腿以后跛了,怎么办?

    太子才八岁,以后大唐的太子就一直是个跛脚?

    李超不愿意去见太子,见到太子,总觉得愧疚,尤其是看着太子那般乐观的躺在病床上时,越发的难受。

    因为太子的事情,李超跟李世民两人的关系变的很僵。

    他们君臣甚至都没有再单独谈过话,大家尽量回避着。

    李超知道,太子回不到过去了,而他跟李世民也回不到过去了,两人之间有了一条深深的裂痕,再难以弥合,就算那伤口好了,可也留下了疤痕。

    “皇后正在赶来,等皇后来了,也许陛下心情能好点。”

    李超不觉得皇后就能马上安抚好李世民,“慢慢来吧,这得有个过程,陛下这次也受了很大打击,就算太子能好,也是受惊一场。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太子,太子的态度很乐观,这真让我非常自豪。这次的事情,丝毫没有让太子受挫折,反而让他更加坚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自己?因这个事情,陛下对你有了成见,心里有了怨念,虽然这件事情并不难怪你,但陛下也是父亲,他也一样很难接受太子的变化。要不,我找个时候,带你见陛下,单独谈谈?”

    李超苦笑,谈什么?

    李世民是个很聪明的人,有些事情他并不是不明白,只是感情上现在难以接受这些。这感情上的观点,是很难马上转变的。

    前面一片干枯的野草,黄黄的,李超走过去坐下,最后干脆躺下。

    天很蓝,清新的空气里带着初冬的寒冷。

    头枕在手上,望着天。

    李秀宁也学着李超的样子,并不嫌弃的直接躺到他身边,把头靠在他胸口。远处的卫士们自觉的停下脚步,留在那里,并把头转过去。

    “这真是个多事之秋!”李超叹道。

    今年这一年都不平常。

    年初是玄武门之变,一番宫廷政变,虽然血流的不多,但也算是变了天。夏天好不容易大丰收,接着朝廷收复了朔方,又与突厥达成了和议,本来眼看着一切都挺好。

    但入秋后,一切又麻烦起来。

    持续的干旱,加上秋蝗的爆发,让秋季各地歉收严重,中原成了重灾区。朝廷费尽心机,才算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少,控制住了局面。

    可紧接着北方突厥又出事了,这完全打乱了朝廷的布置,终于,二李收复了代北,局势向着大唐有利的方向前进。

    这转眼太子又出事了。

    太子可不仅是皇帝的嫡长子这么简单,虽然承干才被册封太子不到一年,但太子身为大唐的储君,是极为重要的,重要到可以称为国本。

    太子腿断了,如果瘸了,那么太子的地位也就随之动摇,接下来可能就会是一场国本之争,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甚至比起今年的大灾,比起明年的大蝗灾,比起北方的突厥之乱,都要大的多。

    废立太子,会牵涉进无数的大臣勋戚。

    太子这个时候出事,甚至会让人把玄武门重新提起,会让许多在此次大灾中利益受损的豪强地主们,借机对皇帝得位的正当性提出质疑,会有流言起,会有人借机称今年秋的旱灾蝗灾和北方的兵灾,以及太子的断腿,都说成是李世民得位不正,皇位正统性不够。

    这对李世民,对朝廷来说,涉及的是统治的根基。

    多事之秋。

    又聊了会,李超拉着李秀宁起来,一起返回营中。

    李超在营门口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没有直接回自己帐中,而是往太子的营帐方向去。

    太子帐外依然有许多卫士,旁边的营帐里,还坐着许多大夫,他们现在轮流在这值班,随时看护太子。

    李超过来,侍卫们不再阻拦。

    掀帐进去。

    帐里生着火盆,牛皮大帐里很温暖。

    李超慢慢走到太子床前,现在承干还卧床养伤。手术做的不错,恢复的也还不错,但想要下地,却还需要很长时间。

    眼下最好的消息,就是手术后没有出现伤口感染。

    承干脸色比以前苍白了许多,眼里面也没有了过去的灵光。

    李超坐在床边,内侍们退下。

    承干看了李超一眼,叫了声师父。

    李超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师父,我想吃酥炸小鱼,微辣味的。”

    “你现在养伤呢,要尽量饮食清淡一些,油炸的要少吃。”

    太子嘟起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

    李超扑哧一声,忍不住笑出声来,“哪里学来的混帐话,这都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哪里会骗你。”

    “老师,给我治腿的那个真的是虬髯客吗?柯教头的师父?我以前只以为柯教头才是最厉害的人,天天板着个脸,还经常悄无声息的出没,跟幽灵一样厉害。没想到,他的老师居然是虬髯客啊,我以前也听说这个人,据说是卫国公李靖夫妇的结义兄长,后来去了南蛮海上自立为王?那南蛮岛国在哪啊?”

    “很远,从襄阳码头顺汉江而下,再从江夏入长江,然后顺长江而下,一直东入大海。到了东海,沿着海岸南下,会到达南海。那里有海南岛,一个极大的岛,再往南,就是朝廷的交州,也就是安南都护护。而从安南再沿海岸往南,是林邑国,林邑国再往南,就是扶南国,扶南国再往南,有扶南国的属国真腊国,而虬髯客所在的南蛮七十二岛,就是在真腊国沿海的群岛上。”

    “哇,那岂不是离我们很遥远!”

    “万里之遥吧,距离中原非常之远,尤其很多地方只能经海路,得借助每年的信风南下或者北上,非常之艰难的。”

    “我好想去南海啊,老师,海上真有龙王吗?”

    “四海龙王,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其实世间并没有神明,神明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这番话让年轻的太子惊讶不已,从来都没有人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世间无神明。

    “老师,我不想当太子了,你帮我跟父皇说,废掉我的太子之位吧,给我一个王爵,再给我在东海边一块封地,一个海岛也好,等我伤好了,我就封之国,到海边去生活。”

    “承干,你是太子,你会一直是太子,现在是,以后也是,没有人能夺走你的太子之位。你只是受点伤而已,那算什么?等你伤好了,你想去看海,老师带你去,也可以等你将来御极登基之后,再巡幸南海。”

    “我的腿真的能好吗?”承干很认真的问李超。

    “当然能好,而且会恢复如初的!”(未完待续。。)

第697章 南海领主

    “扶南国,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蛮湾中,广袤三千余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有城邑宫室。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性质直,不为寇盗,以耕种为务,一岁种,三岁获。又好雕文刻镂,食器多以银为之,贡赋以金银珠香。亦有书记府库,文字有类于胡,丧葬婚姻略同于林邑。”

    天气不错,李超的轮椅也做好了。

    扶了太子坐在轮椅上推到帐外晒太阳,张仲坚过来为太子检查过后,称赞李超的白药等几样药物很强效。

    太子对于大海和南蛮有着无限的好奇,于是他便被李超留下来,一起坐在那里为太子讲着南蛮海上的事情。

    李超这几天也跟张仲坚聊过不少,对于张仲坚的七十二岛也算有了些了解。对照自己的地图,他对于七十二岛有了一个比较大致的了解。

    有几个重要的坐标,日南、林邑、扶南、西蛮海。

    日南在交州,也就是后世越南北部。林邑呢,则是后世越南中部。真腊,在后世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南部,所以这个扶南,其实位置也就很确定了。

    扶南,是在后世泰国和柬埔寨那块的一个王国。

    而知道了这些,那么张仲坚七十二岛的位置也很清楚了。

    就是在后世的泰国湾里,而根据张仲坚所说的,李超判断是在泰国湾的东部海面上,紧邻着中南半岛的南部海岸。

    他猜测,极可能就是在后世越南的富国岛,或者是柬埔寨的西哈弩克港附近。

    承干听着很感兴趣,不时的问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

    “原来昆仑奴就是扶南国人啊。”承干惊讶道。

    “殿下,其实在林邑以南的那片南蛮大陆上,还有南蛮海上诸岛,那里的土人,大多是皮肤黝黑。当然,如果沿海向着更西方航行,那边会有更多更黑的人。”李超笑着对承干道。

    虬髯客听到李超的话,心里暗暗惊讶。

    中原人对于南蛮了解的人很少,更别说李超这样的宰相了。

    张仲坚之所以会成为离中原万里之遥的南蛮海上的岛主,那算是相当的因缘巧合。他出生于扬州,父亲是扬州首富。他的父亲张季龄,其实就是个海商,大船主。做的是贸易,将中原的货物从海上运到南蛮海上,甚至运到波斯湾去。

    正因此,张家有不少的昆仑奴。

    张仲坚的母亲,其实是个波斯胡姬。

    张仲坚出生时,身上有波斯胡姬的血统,处处是汉人不同,他父亲嫌弃,本想溺死,结果后来一个昆仑奴奉命把他扔去海里,却并没遵行,反而将他养了下来。等到后来张季龄发现此事后,虽然大怒,但看到孩子长的很健康,又于心不忍,最终留了下来。

    张仲坚长大后,也跟着家里的船队跑去过南蛮,也曾在中原游,又跟着那个昆仑奴学习武艺,,隋末时,他曾组织义军,也有过一番大志。只是后来兵败,失败后他带着家人,带着商船队离开了扬州,一路往南。

    在南方沿海的地方,有张家不少经营的商站。

    后来他到了昆仑奴老师的家乡,就在西蛮海湾的一片岛上。

    在那里,是不少中原商船往来经过时的补给地,那里有不少的汉商建立的商站,甚至成为与当地人交易繁荣的小商城。

    他在那里居住下来,继续经营张家的商船队。

    后来当地一个土人酋长,过于贪婪,压迫当地的汉商。张仲坚不肯忍气吞声,他组织家中的船员,并劝服汉商们联合起来,主动出击,袭击了那个酋长的城堡,杀死了酋长,占领了堡城。

    在大家的推举下,张仲坚自立为王。

    他与汉商们干脆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后来不少附近的小岛上的汉人和土着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他的王国,到如今,他的王国,已经有七十二个岛屿,拥有七万余国民。

    其中汉民,有九千余人。

    王城就建在最大的那个岛上,那座大岛南北约百里,东西约五十里,盛产珍珠。距离扶南南岸只有二十里而已。距离真腊南岸也不过一百余里。

    说到底,张仲坚的岛国,其实就是一群汉商在那里自立。汉商是那岛国的上层,但也联合了不少原着民,主要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原着民。他们以贸易为主,占据着沿海的七十二岛。

    对于这些海商的行为,扶南人当然不满意。

    但是此时的扶南国日益衰弱,反倒是扶南的属国却强大起来。

    真腊本是扶南的属国,在数十年前,真腊王子娶了扶南国的公主,后来真腊国王去世,王子继位为王。后扶南国王去世,直腊国王便欲兼任扶南王,与扶南国王的太子发生纠纷,真腊王起兵,武力攻打扶南。

    后来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了山帝王朝。

    到了此时,真腊差不多已经把扶南国给吞并了,只剩下少部份地方还未占领。

    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也开始被真腊人认真重视起来。

    如今的真腊,占地极广,国土数千里,拥有差不多后世泰国、柬埔寨的国土还大,实力雄厚。若不是因为之前真借和扶南一直在打仗,他们又是在海上,早就被灭掉了。

    可就算是在海上,真腊国本也是靠海国家,真要来攻打,他们也肯定撑不住的。

    万般无奈之下,张仲坚才亲自回中原,想来找结义兄弟李靖,看他能不能帮忙跟朝廷说说话,让朝廷给真腊王发道诏书,或借他点兵马,哪怕给他点旗鼓,让他借点势也好。

    毕竟,那虽只是一片远在南蛮海上的群岛,可总是他们的心血。

    “你们那里真的可以一年三熟吗?”承干问。

    “回殿下,那里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如春,稻谷一年能够四熟。还有许多作物也很丰富,林木、椰竹、沉香、黄腊、豆蔻等,另外石榴、甘蔗、芒果也是应有尽有,此外,犀牛、大象等珍奇异兽也很多。我们的岛上,还盛产珍珠,因此也叫珍珠岛。”

    “真是一个好地方,听了让人向往。”李承干叹道。

    李超其实对于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不感兴趣,距离中原太遥远,大唐也不可能去占领。他更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些商人们的海上贸易商路。

    从东南沿海,一直到西方的波斯湾,这可是一条遥远的海上航线。

    从东海到南海,再经后世的越南沿海,再到泰国湾,再南下马来西亚半岛,经过新加坡海峡,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路到达波斯湾,可谓是数万里之遥,跑一趟,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

    但这条海路却一直都在维持着,有许多勇敢的汉人海商,一直在前仆后继的维持开拓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史上,到了唐朝中期起,这条商路就无比的繁华了,甚至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也过来,在广州、泉州等地贸易,甚至在东南亚的岛上,建立了繁华的转口贸易。

    “张先生打算借多少兵?”李超问。

    张仲坚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珍珠岛离中原实在太遥远了,不说到广州,哪怕就是到达交州的日南,也足有七千里啊。这么远的距离,向朝廷借兵,实在艰难。借少了,不管用,多了,朝廷肯定不会借。

    可面对强大的真腊,他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

    “张先生,其实我有一个建议给你。”

    “李相请说。”

    “说句实在话,从中原借兵去西蛮海,那太不现实。不如这样,你治好了太子的腿,陛下酬谢你,就封你一个爵位,授封你为那七十二岛的领主。那片岛呢,从此就成了大唐的一片属地,你成为封侯。”

    张仲坚安静的听着。

    李超的意思当然不是为了图张仲坚的地盘,对朝廷来说那又不值钱。只不过如此一来,这地就是大唐的了,张仲坚成了朝廷的一个诸侯,镇守封疆。朝廷可以向真腊递交国书,不让他们去打珍珠岛。

    同时呢,李超让朝廷给张仲坚一道旨意,允许他到中原沿海招募船主、水手、雇佣兵去珍珠岛,朝廷也可以向他出售一些武器。

    这样做,朝廷当然也得有好处,不可能感谢张仲坚治好太子腿,就下这么大本。那块领地名义上是大唐的,因此张仲坚这个诸侯,每年得向朝廷纳一定的税。

    而纳税多少其实也不是很重要,李超最看重的还是这条海上商路。他本来就已经打算在东南沿海投资发展海贸,甚至准备到安南去建港口这些。现在在泰国湾保住这个商站,那么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当然会大有帮助。

    朝廷只需要在安南和泰国湾珍珠岛之间的林邑沿海,再弄几个商站港口,那么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海上贸易线就形成了。

    以后不管是贸易也好,抓奴隶也罢,甚至是抢劫、殖民,都有了立足之地啊。

    这是长远的布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张仲坚是颗不错的棋子,该当保住。(未完待续。。)

第698章 报复李超(感谢乌龙铁观音万赏!)

    承干表现出对大海的极度向往,在李超看来,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这孩子表现的太乐观了,乐观到李超都觉得太反常了,毕竟他才八岁啊。八岁的孩子,哪怕是知道自己的腿会好,可毕竟断了腿,不说哭哭啼啼,可现在这种乐观的样子,也有些过了。

    李超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导他,只能每天多抽出时间来陪他。

    李世民终究是皇帝,无法真的长时间呆在均州的武当山下。

    他本想让人抬李承干回襄阳,但承干并不想现在回去。皇后在承干接上腿的第二天来了,向来贤淑无比的长孙皇后,没有坐马车来,而是自己骑着马赶来的,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赶到。

    “母后,我现在不想回襄阳,我想就在武当山呆段时间,就在这里养伤。母后,你帮我向父皇说下吧。”

    长孙皇帝心疼的看着儿子,儿子瘦了。

    “回襄阳,那里养起伤来更方便,天马上冷起来了,住这里诸多不便。”皇后舍不得再让儿子留下,可承干却打定主意要留下来。

    “皇后娘娘,不如暂时让太子殿下留在此养伤,太子现在,也确实不宜路上颠簸。”李超在一边说道。

    长孙氏还在生着李超的气,在她看来,儿子交到了李超的手里,却出了事,不论如何,也跟李超脱不开干系。她也清楚,这事情又无法过于责怪李超,但心里就是过不去。皇后不想跟李超说话,两人就算说话,她也不看李超,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她心里的不满。

    李秀宁见此,忙替李超说话。

    “那我留下来照顾太子。”长孙皇后最后道。

    “陛下身边离不开娘娘,这里还是交给我吧,我一定照顾好太子殿下。”

    “交给你?本宫不放心。”长孙氏道。

    李超一时尴尬,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那我留下来,娘娘总应当相信我吧,我是承干的姑姑,承干平时跟我关系也挺好的。”

    吃饭的时候,长孙跟李世民说了这事。李世民一边看着从襄阳转送过来的奏折,一边吃着饭,襄阳到这里二百余里,奏折一来一回,中间就得两三天时间。

    两三天的时间,也很耽误事情。

    房玄龄、杜如晦等留守襄阳的大臣几次来信,催皇帝早日回襄阳,可李世民一直放心不下太子。

    “是得回去了,朝中事情重多,总往这边转,也耽误。可朕还是放心不下太子。”

    “三娘说留在这里照顾太子。”

    顿了顿,皇后又道,“赵国公也说留下来照顾太子。”

    “朕现在就不相信的就是李三了。”李世民听到李三就来气,把手里的奏折一合,往桌上一拍。

    想李超,以前是他最信任,甚至心里最感激的臣子。

    陇西城头,那是救命之恩。玄武门之变,李超又是首谋之功,当天还帮他在宫外挡住了禁卫军,又入宫劝下了太上皇颁下手诏。当初,李超的那望气之语,还曾大大坚定了他夺嫡之心。

    可如此心腹重臣,他把太子交给李超,李超却差点把他的太子变成了独脚太子。就是现在,李世民都还不敢保证太子真的到时就能完全恢复,那天太子腿伤之重,他可是看的清楚的。

    长孙皇后也气李超,可这个时候却没有火上添油。

    “陛下那天也痛揍了文远一顿了,他也是堂堂赵国公,朝廷宰相。你当着侍卫们的面,把他揍的鼻青脸肿的,他已经非常没面子了,陛下也算是出了口气了。再说了,这次的事情,也不能全怪文远的,他是负有教导太子之职,可太子不也跟陛下在一个大营里吗?真正失职的,是太子的侍卫,他们没有看护好太子。”

    “皇后也替李三说话?”

    “臣妾也只是实话实说,说实话臣妾心里也有气。可气归气,还是不能牵连李相。李相朝廷重臣,为陛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从龙元佐,朝廷宰相。若陛下因为此事,就对文远疏远甚至是埋怨,相信这也不是陛下一直以来信奉的用人之道吧?”

    李世民冷哼一声。

    “这个李三,朕平时就是太宠着他惯着他了。让他胆大包天,肆意妄为。你看他做的那些事情,跟三姐的事情,还不算胆大?若不是念他对朕对朝廷功劳甚大,就凭他与三姐的事情,朕就能免他一百次职,甚至流放到南海去!”

    “三姐的事情,又何必拿来说。算了,这次赵国公把虬髯客这位奇人找来,帮太子接好了腿,也算是将功赎过了。”长孙劝道。

    长孙氏很清楚李超在朝廷里的份量,李超当初确实只是一个老府兵之子,但几年过去,灞上李家已经是京中的豪门,联姻名门勋贵,李超又与许多军功勋贵关系极好,连那些顶级名门,也都不少跟李超联姻。

    再加上李家的产业,那是许多豪门都在里面掺一股的。

    皇帝若真要免李超职甚至流放什么的,肯定会有一大群人来为他求情。更何况,李超还那么有名呢,修史编书印书的文宗大豪,还是兵法大家,天下有几个不知道李超大名的。

    再者,李超的本事那么强,朝廷也需要这样的能臣的。

    “朕真的好想把李超发配到南海去,那个虬髯客向朕借兵,朕真的好想就派李超去西蛮海。”

    “陛下,这可万万不可。李超的身份,如果陛下真派他去西蛮海,那可是比流放还要过份的事情,只怕到时天下臣民都要对陛下非议啊。”

    “朕知道,只是那样想而已。”说到这,李世民越气,如今的李超,他想动,还要瞻前顾后的,没有过的硬的理由,还动不了李超。

    强行要动也行,但无疑于他的名声会有很大损失,李世民也不想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说来李超虽然让他恼,但又没有真到那种需要他硬搞倒的程度。仅仅只是让他不爽,恼怒,可他自己也承认,朝廷还离不开李超。

    “朕,好气!”

    “陛下真要气,那臣妾帮你来出口气。”

    李世民好奇的望着长孙皇后,“皇后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当然有了,李超最会赚钱,也喜欢赚钱,那臣妾就拿走李超点钱就好了。”

    “拿李超的钱?”李世民想不到皇后的‘报复计划’居然是这个。“可李超很有钱,拿他点钱没什么用吧。”

    “李超那个爱财的家伙,拿他的钱就跟挖他肉一样,不管多少,他都会肉疼心痛的。李家早两年前就在岭南那边建甘蔗园,种甘蔗榨糖,还把蔗糖加工成为上等的冰糖、霜糖等,整个大唐的糖,都是李家独家供应的。这两年,李家的糖产业越做越大,日进斗金呢。”

    “朕听说这糖产业,不是李家跟许多勋贵们一起合伙的吗?”

    “李家确实拉了许多勋贵合伙,但陛下有所不知道的是,李超可是很狡猾的,拉勋贵们过去,但勋贵们只是在岭南买地买人建甘蔗种植园,再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榨糖技术而已。可他们却不会把蔗糖加工成为冰糖、砂糖。实际上,各勋贵家每年甘蔗园的甘蔗送到糖作坊榨出蔗糖后,最终都送去了李家的加工坊里,说到底,各家只是李超糖产业的原料供应商,虽然也赚钱,但比起李超控制的整个行业的利润来说,可是差的远。”

    “眼下李家还在扩大整个产业的规模,往里面投入的钱比较多,因此这利润还不算明显。等以后规模起来了,李家能赚到的钱,真的会非常惊人的。想想看,整个天下的糖,都由李家控制供应啊。”

    “臣妾预计,若是规模起来了,整个糖业一年的利润起码有三百万贯。”

    “三百万?”李世民听了之后,不由的大惊。三百万啊,可不是三十万贯。

    “李家真有这么多利润?”

    “现在肯定没有的,现在我估计一年也就几万贯。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大,不过李家以后肯定也会分出一些利润来,但李家肯定还是占据最重要的部份,一年几十万贯,肯定能达到。”

    “这个李超,赚这么多钱干嘛?他用的完吗?”李世民嘟囊道。虽然李超也帮朝廷帮他赚了更多的钱,一年新进上千万贯,但一年增加千万,朝廷也一样不够用。

    糖产业做起来后,一年几百万贯啊,听的李世民就不由的心动眼红。

    “皇后准备怎么抢李超的钱?”李世民咬牙问。

    “就以太子的名义,入股。”

    “入股?”

    “嗯,也不用出钱,岭南多的是荒地,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在岭南拔出些地来给李超做甘蔗园就好,然后换李超的股份。”

    李世民觉得这个办法很解气。

    “嗯,朕觉得这个办法好,一会朕就亲自去跟李超谈,嗯,让李超拿出一半,算了,拿出四成股给承干吧,也算是他弥补承干的伤了。”

    “四成,现在起码也能值上万贯钱,实际上可能几万贯都值,若长远看,能值更多,估计这下李超要心疼不已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痛死他狗娘-养的才好,他越痛,朕的痛才能稍减轻些。”(未完待续。。)

第699章 好吃不过饺子

    冬至馄饨夏至面,好吃不过饺子。

    十一月初五,冬至。

    冬至到了,北方人习惯称馄饨和饺子,南方人则吃汤圆的多。以往北方家家户户,不管生活好坏,在这一天,都会弄些白面做馄饨饺子吃,还要去买点羊肉猪肉等,过个丰盛的冬至节。

    在唐朝,冬至是个很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天未亮皇帝要穿上无比隆重的十二衮冕出宫南郊祭天,天亮后改换更加隆重但无章无旒的皮草大裘冕,礼毕再换通天冠绛纱袍还宫,接受盛大的冬至朝贺和之后的宴会,也就是传说中的大朝会。

    祭天、大朝会,然后是百官拜贺,散朝后,百官互相拜冬至,朝廷还要放个小长假。

    这个节日十分隆重,李世民见太子这些天恢复的越来越好,也放心不少,便赶在冬至前几天返回了襄阳,主持冬至祭天和大朝会去了,皇后也跟着走了。

    走之前,皇后召李超面谈了一次。

    李超留在武当山,照顾太子。这次谈话中,皇后亲自开口,要以太子承干的名义入股李家在岭南的糖产业,开口要了三成股份。

    李超没同意。

    他提出四六开,太子六他四。

    皇后没同意,最终达成约定,李家六太子四,具体的两人没多说,有些事情就是如此,大致方向说好就行,细节方面,也没谁会钻空子,不存在这个。

    一点钱财产业,李超不在意,反正也是给太子的,那是自己的女婿和学生。

    李世民夫妇走了,李超便干脆让人抬着太子上了武当山。

    此时的武山山,还没有后世的那么有名,山上有些道观也有佛寺,但不是那么的大。在朝廷的整顿下,山上现在只剩下了一座道观和山下一座寺庙,都各只有十人而已。

    倒是山上有些富人的别墅山庄,李超直接买下了其中一处最大的庄园。

    皇帝留下了一千侍卫给李超,在均州,有一千护卫,倒也不用忧心安全问题。皇帝和宰相们走了,山上李超说了算,还有平阳长公主也留了下来,另外张仲坚也在,他得医治太子的伤腿。

    气氛比此前要轻松的多,皇帝在时,大家都大气不敢出一口。

    而现在,太子的伤腿确实在一天天的好起来,没有感染,没有其它并发症,腿上打着夹板,太子虽然移动不便,可有轮椅轮床,也能经常出来晒晒太阳,跟大家聊聊天下下棋,甚至看大家打打马球等。

    到了冬至,一大早。

    李超便带着平阳还有一众武官们一起向承干朝贺。

    本来冬至郊天和大朝,太子都要参加的,但今年这头一次冬至,他就没法参与。

    太子换上了隆重的太子礼服,坐在大号护理轮床上,接受李超和官员们的朝贺。

    “赏!”

    太子半坐半靠在那,身上还盖着锦被,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李超等有品级的官员,得到的赏赐,是太子亲自雕版的棋子。

    一人一枚。

    李超拿到的是一枚红帅,平阳拿到的是黑将,其余官员也马炮象士兵卒各不同。至于其余无品级的一千余卫士,则得到的是每人一件披风一件锦袍一双靴子的赏赐。

    因为今天冬至,李承干还特别下令,让全营包饺子馄饨,每一伙人,还分一只羊。在这个饥荒的时期,这算是天大的恩赏,隆重的无边了。

    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对太子殿下感恩万分。

    今年大灾,连这些士兵们都受到了影响,军粮定量有所减少,副食配比更少,粮食里也加入了部分救灾粮,虽说大家都能理解,没有怨言,可毕竟生活比过去差了。

    冬至前三天,太子甚至还特别找来李超,让李超派战士们出去狩猎,弄些猎物过年,改善生活。武当山下,飞禽走兽不少。

    因为出了先前的事情,没有哪个还敢擅离,都守在庄园保护太子。有猎物,也没人去打。现在李承干发话,李超考虑后便答应下来。

    这三天,数支狩猎队伍轮流出击,确实收获不少,加上李世民回到襄阳也不忘记太子这边,特意拔出不少的牛羊鸡鸭等牲畜送来,倒让他们这里物资丰盛。

    “我们一起包饺子吧,老师。”

    承干看着大家忙着宰羊杀猪,笑着说道。

    “好,那我们来个包饺子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的以伙为单位,十人一组。我们可以分为包的最快和包的最好两个项目,夺得前三名的,分别赏赐饺子。”

    承干笑着点头,“这个好,我们再加一个包馄饨项目啊。这样我们就有团体组包饺子和包馄饨两大项,和包的最快及包的最好四个小项。个人组也有两大项四小项,全加起来就有两组四大项八小项。每个小项第一名的,我赏一头羊,第二名赏两条羊腿,第三名,赏两百个羊肉饺子!”

    张仲坚在一边看的热开心的,想不到这八岁的太子还有这么好玩,而李超这个闻名天下的宰相,居然也跟着一起玩。

    他忍不住在一边笑道,“殿下,我觉得咱们还可以搞一个吃饺子和馄饨比赛啊,到时弄一个吃的最快和吃的最多项,也可以弄团体和个人组嘛。”

    李承干哈哈大笑,“想不到张大侠原来也这么好玩,这个想法好,那咱们再弄一个吃的比赛,也分两组四大项八小项。吃的最快或最多的,我也一样有重赏!”

    难得见承干这么开心,李超也笑道,“殿下,今天冬至,天气这么好,咱们光包饺子馄饨和吃,未免不够尽兴,不如咱们再来个马球比赛、射箭比赛、拔河比赛等,更热闹一点。”

    “好,再弄几个比赛,加上摔跤、相扑、举重、跑快、掷标枪、扔铁饼、掷铁球、花式石锁那些,就老师你以前弄过的那些,咱们要弄就弄热闹些。第一名,我赏金牌一面,第二面,赏银牌一面,第三面,赏铜牌一面,并各赏赐酒肉!”

    太子赏格宣布,一千余人都非常高兴。

    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特别是太子乐在其中的样子,李超在一边看着也挺高兴。

    平阳拉着李超在一边坐下。

    “你看承干现在这样子,挺好的。这孩子,越发成熟了。”

    “嗯,有些人跌倒了就爬不起来,有人的人跌倒了,却能自己爬起来,太子就是那种能自己爬起的的。”

    “张大侠怎么说的,承干的腿真的能完好如初吗?”

    “早上他又看过了,骨头都接的很正,现在虽然还肿着,但这是正常的,骨头都接正了,而且没有发现感染,没有发炎,我们也不缺好的补品,加子太子年轻。骨头能再生长,所以年青倒是好事,以现在的情况看,比我们预计的还乐观,如今几乎有九成的把握会完好如初的。”

    李秀宁叹了口气,“这就好,上天保佑。”

    “皇后娘娘一开口就要了李家糖业四成股,你心疼没?”

    “心疼啥,反正是给太子的。”李超笑道。

    “这糖业可是越来越赚钱了,你们李家独门产业呢。听说你们家的糖不光在大唐销,还开始往外番销,也很火的。这一年多少钱啊!”

    “钱这东西,永远没有个够。赚钱,目的就是为了用,就看你赚的钱如何的用,如果只是为了赚,那岂不钱成金钱的奴隶?我赚钱,是因为不想因为钱而束缚自己的手脚,是因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就能随时拿的出来,不想让钱成为困惑。”

    李秀宁笑笑,“我倒是忘记了,你是个点石成金的财神爷,这天下谁赚钱的本事估计也没你厉害。我若有这样的本事,我也不在意这些,反正送出去的,随时能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你若是想要,我可以让你也入一股糖业。”

    “你不怕你家崔氏?”

    “糖业确实赚钱,现在规模还小,李家一家经营着。但慢慢的规模越来越大,李家肯定不能再一直独握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盯着。有些东西,吃独食总是难看的,受妒忌的,倒不如适时适量的分润一样,收益固然分薄了,但风险也分担了,对手减少了,朋友还增多了,何乐不为!”

    李秀宁笑笑,她干脆侧身把头靠在李超的胳膊上,双手抱着李超的手臂。

    “呆在武当山的这些天,我好开心。”

    “真想永远这样下去。”她喃喃的道。

    李超坐在那里,看着远处承干跟一群小妹夫们在那里包饺子,嬉笑着。心里不由的想到了在襄阳的妻妾儿女们,身边靠着一个,可心里却又想着另外的。

    未免有些太贪心。

    也不知道她们在襄阳还好,这个冬至节她们也在包饺子吃吗?

    甚至,他想起了已经回不去的从前,父母们现在如何了,年迈的外公外婆可还好,姐姐还好,小外甥女也应当长大了。

    冬至,好晴朗的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也是数九的第一天,一九还不算冷,三天的时候会是最冷的时候,而等到九九,那是就是九九艳阳天的春天了。

    冬至,武德最后一年的冬天了,过完这个冬,就将是贞观元年了!(未完待续。。)

第700章 李家的殖民地(恭贺回头无岸荣升盟主!)

    晚上。

    李超陪着张仲坚一起又为承干检查过腿伤,张仲坚还特别为承干扎了针灸。用他的话说,现在开始,要为太子理顺经络。对于针灸,李超不熟悉,可也不反对。虽然后世无数人打着针灸的名,随意的糟蹋这个传统的瑰宝。

    但针灸也确实是有好的,关键是许多人学艺不精,不懂,乱来。就好比中医,中医理论虽然听着非常玄,但其实那不过是另一个系统的病理学解释而已。不懂的人,胡乱解释使用,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张仲坚无疑是一个医术高手。

    古人有不为名相便为名医之语,说的就是许多读书人在科举入仕无望后,转攻医术成为名医,看似神奇,其实却是事实。因为在古代能成为名医,能读书识字很重要。如果连医术都看不懂,你如何传承医术?

    尤其那时的医书,跟许多经典一样,都采用相当简洁的文字记录的,没有一定的学识,还真难理解。

    张仲坚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大海商,豪侠只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就如他还是一个医术高手一样。

    这是一个神奇的人,年纪理应快六十了,可看着却跟个三十多的中年壮汉一样。红色的大卷须,充满混血的面孔,可偏偏说话却又那么的翩翩有礼。

    看张仲坚扎针炙也很赏心悦目的。

    他下针很准,不会左瞄右看找穴位,一针下去捻几下就好了,更不会说扎的鲜血直冒的情况。

    他扎针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疼。

    一会功夫,张仲坚都给承干扎了上百针了,可承干却哼一声都没,不是他很坚强,而是确实不疼。李超以前见过医院给人扎针,有的把病人扎的鬼哭狼嚎,能让一个三四十岁的汉子大喊我不扎了的。

    “针灸助经脉气血畅行,能让腿恢复的更快。”

    针灸完后,张仲坚给承干点了一去香。

    香气袅袅,承干一会就睡了过去,交待好内侍看护承干,李超跟张仲坚出了房间。

    两人在月下散步。

    夜色清冷,唿出的气都变成白汽。

    “离开中原不过十年,这次回来,发现完全变了样!”

    张仲坚背着手,慢慢走着,许久后长叹一声。

    李超双手笼在袖子里,他身上穿着一件后面军大衣款大袄,用的是羊皮加驼绒,很暖和,袖子特别大,双手一笼,非常舒适。

    就差一顶雷锋帽了。

    “确实,隋乱不过十余年,天下就已经在大唐手里一统。”

    “我走的时候,都以为这天下可能要乱上几十年,甚至百年呢。以为天下又将陷入四分五裂,甚至是南北分治的局面,不料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萧铣等一个个的枭雄,居然败的这么快,而当初并不算多么瞩目的李家,却能这么快的时间,占据关中,进而横扫天下!”

    张仲坚当年离开中原,不仅仅因为他组织的义军兵败了,也是因为对天下失望,认为中原又将陷入晋后南北朝那样的大动荡中去,才最终远走海外。

    可他料不到的是,才十年,时移事易,天下居然又一统了。

    梁师都、苑君璋,这两个反王的覆灭,也宣告着大唐彻底的一统天下了。大唐如今甚至把北方的代北这地都收回了,朔方也收回了,就差河套了。

    “唐继承隋,当年隋的疆土,只差一个河套了!”张仲坚感叹。

    “还有一个辽西!”李超说道。

    河北灭掉窦建德、刘黑闼、高开道等反王后,收复了燕山以内的疆土,但燕北和山海关外的辽西,却还由突厥和高句丽占据着。

    “以我观陛下之雄心大志,破突厥灭高句丽,只是早晚的事情,大唐会比隋更强盛!”张仲坚很真心的道。

    “嗯,大唐绝对会比隋强。隋一统南北,结束三百余年分裂,对中原有泼天之功,可惜如秦一样,没顶住反弹。”

    张仲坚摇头叹了一声,“也许我应当再回中原。”

    “你有空时可以回中原,甚至安排族人回中原也可以,但是珍珠岛,我不建议你放弃。那里好不容易经营起来,也有一定的成果了,现在放弃太可惜。而且也没到放弃的时候,陛下已经写了诏书,派了使者跟你的人南下了,到时先到安南交州,经林邑去真腊,给真腊王国书,相信他们会给我大唐几分薄面。若到时他们不给这个面子,我们也不会坐视的。”

    “大唐真的愿意不远万里去保护我们?”

    “既然你现在都已经是大唐的越南侯,珍珠群岛也被赐名越南州,那里就是大唐的疆土,那里的子民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当然要管,当然会保护。”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张仲坚问,“我有些不解,这是陛下为酬谢我治太子腿伤吗?”

    “是,但不全是。”

    酬谢张仲坚腿伤只是一部份,另一部份,则是李超跟李世民密谈之后,皇帝明白了珍珠岛的重要性。

    在李超跟李世民的长谈中,李超说明了沿东海到南海,再一直往西到印度海、波斯海的一条海上商路,一条很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

    经营的好,海上丝绸之路,会比现在丝绸之路和西南丝茶之路收益更大。尤其是在丝绸之路,西域一带还被西突厥拦截的情况下,而西南丝茶之路还刚开辟,这个时候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的重要。

    南海沿海和诸岛上的香料、粮食、奴隶,林邑、真腊、天竺、波斯等国,会是一个巨大的贸易销售区,中原的瓷器、丝绸、茶叶,外销能获得巨大的利润,带回来黄金、香料、粮食、奴隶、布匹等,也一样能获利巨大。

    远洋国家贸易,不仅能赚钱,同时也能得到朝廷需要的许多物资,比如粮食、奴隶、矿石等等,总之,若是海上丝路兴盛起不,不仅能赚钱,还能让朝廷一带一路,开发东南沿海。

    海上丝路能让沿海地区兴盛起来,开设海港、市舶司能增加关税,外贸能带动工商兴旺,百姓收入增加等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李世民很缺钱,听说能有这么多少好处,考虑过后,同意李超的策略。

    要经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不再只是民间商人们参与,朝廷要官方组织力量深度参与,组织官方的商贸船队,既去访问那些东南西南沿海和诸岛上的国家,也去探访那里的风土人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去贸易。

    李超甚至计划,以后朝廷要在安南交州建造大的商港,甚至在南面林邑沿海也攻打或者租界一些港口建靠商港,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船重要的补给和转口贸易的站点。

    而处于南海西蛮湾里的珍珠群岛,就会是一处重要的补级站,当然不能轻易的放弃,不但不能放弃,还要通过张仲坚,加强对那里的控制,甚至向南方沿海进行扩张,增加沿海商站港口。

    李超提出的这些策略,其实就是殖民地计划。

    但不是那种全面殖民,只是在沿海岸线的地方夺取港口,修建堡垒据点,建立商城,让大唐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可靠而又稳定的补给点。

    将来有机会有实力的话,可以多弄些港口商站,让这条线的点更多。

    这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定下这条路线,定下这个方向,慢慢的经营,相信早晚有一天,会达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张仲坚被李世民册封为越南侯,珍珠岛七十二岛被赐名越南州。七十二岛的数万百姓,就成了大唐的子民了。

    张仲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听李超一说,也明白了朝廷的布局。

    他惊叹。

    “这主意一定是相国所出,但陛下居然能够采用,也是让我佩服。说实话,海外确实是一方广阔的天地,但许久以来,中原并没有把目光放到哪里去,觉得太过遥远。其实,只要肯重视,并不需要一定花费多大的精力,一样也能有一番局面的。甚至只要是朝廷肯鼓励,仅民间的商民,就能为朝廷开拓出一条繁荣的商路出来。”

    李超笑道,“现在朝廷给你册封为开国县侯,还准备组织商船贸易队,正是你们这些海上先行开拓者如今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你们对海上更熟悉,对南蛮们更了解,朝廷需要你们,需要你们开拓的海上航线,需要你们掌握的风土人情,需要你们的智慧和勇气!你们也放心,你们对朝廷的帮助,朝廷也永远不会遗忘的,甚至将来,后世的汉人,也会铭记你们为了我们汉人开拓南海而做出的努力贡献!”

    “说的我很热血沸腾啊。”张仲坚笑着道。

    不过李超看的出来,他并没有因为这几句话就热血沸腾,这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我李家也准备建立一支商船队加入海上贸易,我觉得李家和张家可以合作,你们有船有水手有航线。”

    张仲坚看着李超微笑,是啊,他有船有人有海上补给站,而李超有什么呢。

    “李家有货,茶叶、糖、酒,仅这三项,在中原没有人比李家的货源更好更多。如果我们两家合作,我们在南蛮的岛上、沿海,甚至能够自己建立农田庄园、种粮种甘蔗,就地生产酒和糖,这样能大大节省成本和时间,让我们的贸易利润更高更大!”

    “听起来非常诱人,让人无法拒绝啊。”张仲坚笑着说道。

    “合作合作,总得双赢互利嘛,我不会白占你的便宜,咱们的合作会是强强联合!”

    张仲坚点头,“张家非常荣幸能跟相爷合作!”

    “那一言为定,合作愉快!”

    非常感谢回头无岸成为本书第十四位盟主,也非常感谢手机qq和书城还有qq浏览器诸位读者们的支持,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701章 辞职隐退

    和聪明的人谈事情总是很轻松省心。

    散了会步,倒是已经谈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灞上李家和越南张家,要结成战略伙伴,一起发展海上贸易。李家朝中重臣,官方背景强,同时李家财力雄厚实力强,特别是掌握着茶糖酒几项重要的外贸热销商品的大量货源,而张家则有海上的航线,有多年经营海上的关系。

    对于海路,对于沿海的蛮人等相当熟悉。他们还有海船,有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水手们。

    两家的合作,确实跟李超说的一样,是强强联合,优质资源的互补。

    谈完,两人互相道一声别,各自回屋。

    李超买下这个庄园很大,有许多个院子,是一个大院落群。太子住的是主院,李超住的院子就在旁边。

    士兵们则分布在四周守卫。

    小院门口,今晚由王玄策亲自带着一伙人在站岗,看到李超来了,连忙举手行礼。

    李超停下脚步,给他们回了个礼,又跟他们寒喧了几句,然后才进院。进了院里,屋里也有人,是李世民派来的内侍和宫人,见李超回来,连忙过来。

    “煮些姜茶,给外面站岗的卫士们送去。”李超交待。

    “好的,相爷。”刘内侍算是李超这里临时的管家,这个面白无须三十左右的太监,职位很低,但做事很麻利,相当机灵,李超还挺喜欢他的。

    刘内侍一边帮李超解下外面的大衣,一边小声的道,“长公主已经在相爷屋里了,来了有一会了。”

    李超哦了一声。

    李世民回去以后,李秀宁越发的没有什么忌惮的,虽然她在旁边也有一座院子,可每天晚上天一黑都跑来李超这边,晚上就在这边过夜,到了天亮又回去。

    李超让李秀宁干脆就在这边住下,反正两人的关系也算是公开的了,可李秀宁却依然每天半夜来,然后大清早就回去。

    “有热水,相爷要沐浴吗?”

    “嗯,帮我调好水,我泡个澡。”

    “水依然是要烫一些吗?”刘内侍做事,总是能让人满意。

    “嗯,稍烫点,天越来越冷,烫个热水澡,总能让人心情舒畅,晚上睡觉也舒服点。”

    刘内侍办事很快,水很快就准备好了。

    李超伸手试了试手温,恰到好处,有点点烫,正是他要的温度。除去衣服,坐进浴桶,那个舒适啊。

    在后世,木桶浴还是很多会所的重要项目呢,价格不菲。

    水里还放入了一些中药材,闻着挺香,都是些保健的东西,刘内侍按宫里方子抄的,也请示过李超。

    躺在浴桶里,闭上眼睛,李超开始在脑子里回放着这一天里经过的事情。

    他喜欢在每天快结束的晚上,回放白天的事情,把事情都在脑子里过一遍,可以检查得失。

    太子的腿伤一天比一天好,但要下地走路还得很长时间。普通的伤筋动骨都得一百天,何况太子那么严重的伤。

    太子的腿现在看治好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他现在和皇帝的关系。经此一事之后,李超发现自己跟李世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亲密无间了。

    李超现在留在武当,看似皇帝依然对他十分信任,让他照顾太子。

    可李超却也因此暂时离开了朝廷中枢,他这个山南东道宣抚使、大都督、汉京营造使、襄州府尹、邓州刺史、户部尚书等兼着一连串要职的朝廷重臣,现在呆在一座大山上。

    太子可能要在这里养上一两年的伤,那他这个朝廷宰相,可能也因此要离开中枢一两年。皇帝的这个安排,极可能意味着李世民现在真的讨厌他了。

    李超现在也有些累了。

    因为玄武门之功,他被李世民无比信任,也因此年纪轻轻得入中枢,甚至拜为宰相,但李超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一个宰相。

    也许这次的事情也是一个好事,自己可以暂时从中枢退下来,好好休息一阵。

    闭着眼睛,李超什么也不想再想,只想好好的放松。

    轻轻的脚步声传来,李超耳朵动了动。

    然后分辨出这是平阳的脚步。

    他没睁眼,“你怎么来了。”

    “知道你在泡澡,过来为你搓背。”

    “让长公主为我搓背,压力好大啊。”

    “可没少给你搓,哪次你不是很享受的。”李秀宁一边说,一边拿起香皂打湿,然后给李超打香皂,滑滑的香皂在身上滑走,还有那指甲不时刮过。

    “三娘,你说我向陛下辞职,乘船去南海如何?”

    李秀宁手停顿了下,“你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

    “就是觉得挺累的,想放松下。”

    “你这哪是放松,是不负责任。你是不是还因为太子的事情,觉得内疚?”

    “没有。”

    “什么没有,你就是这样想的。你自己倒是洒脱,要去南海,不说海上多么的凶险,南方疬疫多厉害,你就不想想你妻妾儿女?不为她们想,你不为我想?你要把我扔下?”

    “我们可以一起走的。”

    “这不可能,我舍不得离开你,可我也舍不得哲威和令武他们俩。再说了,你就不为太子着想?”

    “太子?”

    “对,太子。这孩子现在伤的这么严重,还没有好呢,这个时候,身边正需要你这个老师支持他,你却要跑去南海。再说,你也知道,太子断腿后,朝中已经有些人在说些怪话,甚至有人提议要改立太子,太子现在需要你这个老师在朝中支持他,你现在要去南海,你是不是对不起太子?”

    李超捧了一捧水洗了把脸,“太子的腿没断,顶多一年多就能完好如初,陛下不会换太子的。”

    “这个事情谁说的准?你这个老师能放心?你在朝中,好歹是宰相,有你替太子说话,总要多分保障的。”

    “魏国公也是太子的舅舅,他也是宰相,他会保太子的。”

    “长孙无忌可不止是太子的舅舅,魏王李泰,也一样是他的亲外甥呢。而且,魏王李泰,可非常得皇帝皇后的宠爱。一个魏国公,一个魏王,我倒更觉得他们舅甥关系更好些。”

    “你莫胡说,我觉得魏国公对太子也很好的。”李超捏着下巴道。

    李超其实不担心太子的地位问题,他的腿断了,可能会有影响,但腿没断。二来,皇后那个亲妈还在呢,她能容许废太子?而且李超也不相信平阳说长孙无忌会支持魏王李泰。

    没道理,李承干和李泰都是他亲妹妹的嫡子,他为什么要弃长立幼?史上长孙无忌支持李治,那是有原因的。

    承干和李泰相争多年,最后出昏招谋反,被废。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不支持李泰,却支持李治,那是因为李泰虽然原来得宠,可实际上李世民在废太子的时候也已经心里弃了李泰。长孙无忌不是支持李治,而只是看清了李世民废承干同时厌了李泰,这才支持李治。

    毕竟李治是承干李泰之后最后一个嫡子了,不支持他支持哪个?

    现在的情况,长孙无忌没有理由不支持承干。

    李世民也没有理由废承干,承干的表现可是相当好的,哪怕这次摔断了腿,可表现出来的大气和成熟、坚强,却是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赞叹不已的。可以说,经此一事,承干的太子之位只会越发的稳固。

    皇帝皇后的认同,加上国舅长孙无忌还有李超这个太子岳父,他们两个宰相的大力支持,谁还能翻天不成?

    “你这人啊,就是成天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以前喊累,现在有时间休息,你又想七想八。你就不能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武当山的空气多好啊,在这里没有那些让人心烦心累的东西,我们两个每天在一起,陪着太子多好。”

    “文远,要不我们生个孩子吧!”

    李超被平阳的话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桶里站了起来。

    “你这算什么反应?”

    李超那反应,让平阳很不满意。

    天天睡一起,说生孩子你这反应,嫌弃我?

    李超没有嫌弃的意思,只是他真没有想过要跟平阳生孩子。两人现在的关系,那是情人,生了孩子,那这孩子可是没名没份的啊。

    “怪不得你每次都要体外,原来是真不想跟我生孩子!”女人一偏执起来,相当难缠。

    现在平阳就要李超给个说法。

    “我是在想,如果我们生了孩子,那这孩子地位很尴尬,会没有身份的。”

    “什么叫没身份,他出生了,就是我李秀宁的儿子,是长公主的儿子,皇帝的外甥,怎么叫没身份了?”

    “而且天下人也都会知道,他爹是宰相李超。”

    李超有些无语,话是如此,但毕竟非婚所生啊。

    “你到底担心什么?就算孩子生下来,大家都知道他是你李超的儿子,可他又不会去分你李家的财产,争你李家的爵位,你担忧什么?”

    李超沉默,是啊,他犹豫什么呢。

    李秀宁这样不要名不要份的跟着他,现在提出想生个孩子,这理由不过份啊。

    只是李超不知道要怎么跟崔莺莺交待,他以前答应过十三娘,不养外室,不生私生子。

    左右为难,不管答不答应,看来都要惹另一个不满了。

    “好,生,今晚就生!”李超抬头,正看到李秀宁那忧伤的眼神,当下就没法坚持了。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先顾了眼前再说!(未完待续。。)

第702章 加封李超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

    朝廷没有了李文远,也一样运转良好。

    救灾依然在继续,各地转运粮食也还在加紧,大量灾区的青壮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调到了邓州,汉京的营造已经开始。平整地形,挖墙基的,挖黄土打砖坯烧城砖,浇屋瓦的。

    整个邓州汉京城址处,已经聚集了不下三十万青壮,大量的青壮聚集让朝廷也是如履薄冰。从各地调集了好几万的府兵在四周警戒驻守,生怕这些灾民们会趁机闹事。

    对于这些以工代赈的灾民,朝廷还实行了连坐制,以军事化管理,分成了一个个的大队中队小队小组等,各派人管理,同组相互监督等等。

    逃跑、煽动、制造谣言、偷窃、斗殴、赌博等等行为,都要第一时间举报,这些行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不过李超这个营造使虽然不在汉京,但这里运行的规章制度,却基本上都是用的李超原先拟定的那些。

    各地的官府,都在发动那些在乡的妇孺老人们寻找食物,挖野菜掏鸟窝下河捕鱼捉虫子等等,但凡能吃的东西,都要弄回来。

    粮食配给也更严格了,现在每次最多只能领三天的粮食,还得凭粮票。没有粮票吃救济粮的,一次更只能领两天的。

    严格定量。

    定量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大家只能想办法往里面掺入各种各样的野菜之类的。粮食紧缺,各种副食也缺的严重。

    好在盐是定量供给,还能保证,但油、醋、酱油这些可就难了。

    救济粮本就有许多糖皮之类的,饭菜缺油,结果许多人都经常拉不出来,便秘严重。现在过去拿来喂猪甚至是做肥料的豆饼,如今都成了珍贵的东西。

    黑市上,一块几斤重的豆饼,能够换上一套上等的丝绸衣服,甚至换上一件金银饰口。

    豆饼是大豆榨油时留下的渣,大豆榨油时,要先蒸熟,然后碾碎,再用稻草包成一个圆形的片状饼形,最后放入油榨中,一堆豆饼放进去,两边夹上,然后加楔子,再一群人抬着个大木槌,不停的打楔子,让豆饼越榨越紧,把里面的油一点点的榨出来。

    当榨完油后,豆饼就成了硬的跟铁一样的饼渣。

    硬的能跟混凝土一样。

    这种渣饼,其实没什么营养了。拿去做肥田的材料最好,也可以用来做牲口饲料材料。但现在,豆饼也成了地下黑市上珍贵的食物了。

    甚至一块几斤的豆饼,还得分成好几块来卖,一般人还买不起整块的。

    豆饼买回去,外面的稻草都舍不得撕掉,而是直接拿榔头把饼敲碎,敲成块,再敲成粉,最后装上一点,放锅里蒸。

    把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饼再蒸散来,散了后,再加点米加点野菜根等,放点盐,再煮成粥。

    豆饼不能直接吃。

    因为豆饼是反复压榨后的,如果直接把豆饼吃下肚,结果就是豆饼在肚里膨胀,吃多点就会肚胀而死。

    不会饿极的百姓,拿了豆饼结果吃多了,落得个胀死下场。

    得蒸再煮,完全松散之后。

    虽然这样的豆饼没什么营养,可比一般的草根树叶要好点。一块豆饼搭上救济粮,加点野菜草根,起码能撑下去了。

    最好的油渣饼,其实是芝麻饼。有的芝麻是直接磨油,根本没什么渣,但也有的芝麻也是蒸饼然后榨,这种芝麻饼的饼就好吃些。不能吃的是油茶树饼,这种饼不能吃,因为这饼用的油茶仁外面有层壳,很苦,而且还会有点毒,以往人们都是敲碎了用热水一烫然后撒到田里,就能把泥鳅黄鳝等鱼从田里逼出来,鱼会晕番,直接捡就好了。

    冬天到了。

    野菜少了,田里一片萧瑟。

    山上也枯黄了。

    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连河里的鱼都少了。

    朝廷努力在救灾,但各地饿死人的报告越来越多。

    饿死的,吃各种野菜毒死的,吃一些野果仁毒死的,野蘑菇毒死的,野树叶毒死的,野草根,野草藤毒死的,无数的悲剧。

    还有吃白色土胀死的,吃豆饼胀死的,吃草籽胀死的。

    伴随着许多饿死人报告递上来的,还有不少地方零星发生的抢劫事件,已经有人因为饥饿,开始做强盗,抢劫他人食物。

    甚至有一个县,出现了数百人的饥民团伙,他们把一个大户家攻破,把大户全家杀了,把他家所有的粮食钱财都洗劫一空,然后逃入山中。

    形势越来越严重。

    但这些也早在朝廷的预料之中,若是在以往,这样严重的灾情,各地早就爆发更严重的动乱了。

    但今年,直到现在,情况都还一直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饿死的人也极少数,抢劫的饥民也不多。

    虽说如此,可李世民看着这些报告,依然还是皱眉不已。

    “朕做的还不够,朝廷做的还不够!”李世民拍着桌子红着眼睛叹道。

    房玄龄直言不讳,“陛下,朝廷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大业年间的几次灾害,规模并不比这次的严重,但每次都形成了流民潮,甚至引发饥民暴乱,形成流匪洗劫州县。而如今的情况,虽然也在死人,也有乱象,但这些是无法完全杜绝的,我们要看到的是在朝廷的努力下,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杜如晦也支持房玄龄的看法。

    太过强求也没有用,要看到现实,现实是朝廷做的已经足够好了,本就开国之初,还是久乱之后,遇到哪些大灾,朝廷能做到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了。

    “幸亏有李相的远见卓识和救灾办法,要不然,我们绝不可能做到如今这一步的。陛下,臣以为,眼下如此重要的时候,李相留在武当山,那是浪费人才。文远是朝廷宰相,又是户部尚书,还是汉京营造使,是山南道的宣抚使、大都督还是襄州府尹、邓州刺史,这个时候,处处需要李相啊,陛下当立即召李相回襄阳,让他来主持。”

    宇文士及和高士廉、杨恭仁三位宰相也一至同意。

    “救灾赈济,李相的条例策略最为见效,陛下不能放着这样的救时宰相不用啊!”

    李世民听到李超的名字,不吭声。

    “如今局势,朕不以为叫李超来,他就能有更好的办法。”

    房玄龄很不客气的反驳,“如今朝廷的这些救灾策略,还都是李相所制订的,陛下怎么能说李相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李世民接不上话。

    “陛下,臣听说太子的伤势大有好转,还是应当派人去把太子接回襄阳,这边养伤肯定更方便些。太子回来了,李相也可以抽出空来,一起处置这些要务。”

    宰相们对于皇帝这段时间有意冷落李超,把堂堂宰相扔到了武当山陪太子,不让他来主持这边的事务,很不满。

    太子受伤,又不是李超的责任。

    李世民被一群宰相们顶在那里,很无奈。

    细想想,有李超在朝中的时候,很多事情他确实总能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就跟宰相们说的一样,若不是李超提前预警这次大灾,又早早制定出这个防灾救灾的策略,这次的灾情后果可能要严重的多。

    “好吧,朕马上派人去接太子回襄阳,也让李超回来继续主持汉京营造和山南的救灾事务。”

    救时宰相。

    李世民心里念叨着一众宰相们对李超的这个新称唿,不由的叹气。这个李三,他现在是又爱又恨了。

    说完李超,李世民跟宰相们商议对于那些各地大胆抢劫做案的流民的处置办法。

    “陛下,乱世当用重典,臣以为,不能纵容。对这些人,必须派兵搜捕,抓到一个就处置一个,还要公开处决,以正效优。”高士廉是老派的人,他眼里容不得这些做反的人,不管他们因为什么而反。

    何况他们有什么理由造反?

    朝廷给了救济粮,虽然现在量少点,但还是能活的下去的。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要是放在前朝,哪有这么好的待遇,饿死了都没人给你收尸。

    这么好的朝廷,他们还敢做乱,那就是天生的贼骨头,杀一千遍都不足过。

    “陛下,臣不如此认为。百姓反,那是因为如今大灾,饿着肚子才反了的。虽然不应当,但也情有可原,朝廷当加以安抚,派人宣抚地方,招安这些人,赦免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去修汉京,让他们拿力气换口粮,如果只是一味的杀,并不能有用。眼下只有让人填饱肚子,才是最有效的抚民办法。吃不饱饭,会有更多的人造反的!”

    房玄龄不赞成严剿,而提议宽抚。

    几个宰相,有人支持高士廉剿,有人支持房玄龄抚。

    李世民犹豫不决。

    “陛下,何不等李超回襄阳,问他是剿是抚呢?”

    李世民看了眼提出此议的宇文士及,犹豫了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拟旨,加封李超太子太师,太子詹事,赐实封三百户通前共两千五百户。”顿了一下,李世民又道,“兼太子左卫率,封一子为县公!”(未完待续。。)

第703章 李超的种子(第五更送上!)

    感谢回头无岸盟主的支持,也谢谢所有正版渠道的唐朝好地主付费读者们,谢谢你们的支持。为表感谢,特为回头无岸盟主加十章,今天先五更,后续补上!求月票!

    “老师,今天吃什么?”

    一大早,承干就问李超。这些天,承干的食谱比较固定,反正都是以形补形,既然腿断了,那就吃各种腿以形补形,什么猪腿羊蹄鸡脚鸭掌,甚至是熊掌。今天大豆炖猪蹄,明天蒸熊掌。

    高蛋白高营养。

    不过哪怕这些食物出自李超这个大厨之手,可吃多了也腻。别的百姓现在吃糠咽菜,想点油水想疯了,没油水只能天天便秘,蹲个茅房得小半个时辰。

    承干倒好,看到猪脚熊掌就恶心。

    老想吃点清淡的什么野菜、萝卜之类的。

    “吃饺子。”

    李超打着哈欠,昨天晚上被平阳强烈要求,辛苦耕耘了五遍,虽然年轻,可这样也有点疲惫驾驶了,早上起床还一直打哈欠。

    “啊,又吃饺子啊。”

    “总不能浪费啊。”冬至那天,承干弄了一个冬至比赛,什么包饺子馄饨比赛,吃饺子饱比赛,还有各种武艺比赛,结果那天饺子馄饨是真没少包,反正皇帝给的料足,加上又有李超这个老丈人的私自补贴,结果大家放开了包,放开了吃,可最后依然剩下了许多。

    在这饥荒年月,就算是东宫的人,也不能浪费粮食啊。剩下了,当然得吃完,于是乎,一连几天,大家天天跟过年一样,顿顿吃饺子馄饨。

    底下的士兵们倒是吃的高兴,这天气饺子也不会坏,放室外就冻好了,要吃拿了下锅就是。只不过承干的口味还是比较叼的,跟着一个烹饪大师的老师,吃惯了好吃的,天天饺子馄饨的,肯定是受不了。

    “要不,吃点酸豆角炒肉沫,配点小米粥?”

    “好!”

    只要不用再吃猪脚羊蹄和饺子馄饨,承干其它的都能接受。

    酸豆角切成小碎丁,再把瘦肉剁成肉沫,然后炒。很简单,不用什么技术,加点茱萸粉,又酸又辣,非常下饭。

    对于最近天天大补,吃多了油腻的承干来说,这酸豆角肉沫,简直美味,尤其是配上一碗黄黄的小米粥,小米粥熬的时间久,都熬出了一层胶一样煳,再加上一块香油浸的豆腐乳,顿时食欲就有了。

    爷俩早饭吃的很爽的。

    吃完饭,李超拿出几个本子递给承干。

    “这是什么?”

    “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承干打开,一本本看过,“老师,我不能接受!”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父皇和母后这有点欺负老师,糖业是李家的产业,谁都知道这糖业有现在的发展,那是因为老师手里的提炼冰糖霜糖的秘方,还是老师联合好多家勋戚们一起去岭南建甘蔗片材园和榨糖坊,辛苦才有现在局面的。母后却一开口就拿走四成,这是强抢。”

    “说什么胡话,长孙皇后怎么会强抢臣下的东西,你看清楚了,是投资入股。这入股人就是你,你呢是拿出了许多你名下的土地和奴隶来入股的,经计算,你的投资折算成四成股份,我的技术和原有的产业折成六成股份,嗯,对了,后面我还从我的六成股里,转让了一成股给你姑姑,又转让了一成给你长广长公主姑姑和你秦姑父,这样以后这糖产业,我们就是四家合股经营了,我和你各占四成股份,你平阳和长广两个姑姑各占一成股。”

    “当然,以后产业越来越大,我们关键掌握的还是蔗糖提炼加工这块,销售这方面,我们还会招募更多的合作伙伴,外销内销,都会有伙伴。现在我已经初步选了越南张家,做为我们的外销伙伴”

    承干仔细看着李超,“师父,如果你不满意,可以直说的,我亲自去向母后父皇说明。”

    “你傻啊,皇后提出入股,也是替你入股。对我来说,这产业以后也许会做为夏花的陪嫁,因此现在接纳你入股,或者以后直接把这糖产业当做夏花的陪嫁一起送给你,这也没什么区别的。”

    给承干入股,这又不是什么坏事。自家女婿嘛,况且,皇后也是拿出了干货的,土地、奴隶,这都是实打实的。而且有了承干这个合伙人,以后在岭南兴建甘蔗种植园,建榨糖厂,甚至是糖的运输销售等,都会方便的多,也不用担心谁敢乱伸手吃拿卡要了。

    这糖业前景好,但要发展也是得投入的,对李超来说,他投入的只是技术,给自己的学生女婿,给自己的情人,给自己的义父他们股份,一起合伙经营,本来就很好。

    “组建南海贸易商行?”

    “嗯,海上本来就有一条远洋贸易航线,但一直以来都只是民间商人在跑。我打算联合些勋戚们,一起出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有人的出人,一起搞家大的商行,打造海船队伍,商通南海和西域万国。”

    这家南海贸易商行,其实就是相当于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拥有强大的实力,以及很大的海外贸易权力,甚至能够殖民。

    在李超的计划里,这家公司应当是公司合营,朝廷拥有一定股份,然后就是勋戚们拥有大部份股份,再给一些商人们些股份,三个阶层。

    朝廷、权贵、民间商人,都参与其中。

    计划中,朝廷占两到三成股份,而贵族们占有五成的股份,再给普通的商人们两成股份。

    “那到底谁说的算呢?”

    承干对于商业的事情并不忌讳,他跟着李超许久,对于钱的力量深有感触。有钱就好办事,不论是个人还是朝廷,都离不开钱。

    承干有些奇怪,如果这个南海商行真的赚钱,那干嘛要拉上朝廷,还要拉上许多民间商人。拉上这么多人,最终到底谁说了算呢?

    “我们把发行股票,拥有股票就拥有股权,按股权来控制商行。但我们把股票设为两类,一类是有投票表决权的,就是拥有对公司的决策权的票,一类是没有投票表决权,不参与决策表决的票,这类票只享受分红收益,没有决策表决权。”

    李超计划里,贵族们的股票就是有经营决策表决权的,而朝廷手里和商人手里的票,就是没有表决权的。

    同样的,就算是贵族们手里的股票,也不相同。

    贵族们拥有的表决权股,也分为普通表决权股和多数表决权股,比如普通表决权股,就是一股只能享受一票表决权。而多数表决股,则是一股拥有多票表决权。

    通过这种办法,那么公司的股东虽多,但最终能够成为决策者的,却能集中在贵族股东手里。而贵族股东里,真正拥有决策权的,是那些手里握着多数表决权股的核心者手里。

    李超暂时不打算弄限制表决权股和优先表决权股。

    暂时就是表决权股和非表决权股,表决权股里有单股表决权股和多数表决权股。

    南海贸易商行,将是一家投资众多,实力强大的远洋贸易商行,他会有大量的商船、船长、水手甚至是武装船员,以后还可能会建立殖民地、租界这些海外商港、城市。

    这就需要极大的投资,而且这么大的商行,如果只是由一家或者几个家族来建立控制,未免风险大,也容易被人眼红攻击,拉更多的人来,减轻投资风险,同时也能与更多的人结成利益同盟,能扛更多的风险。

    而通过几种股权结构,又能保证这家商行虽然股东多,但操控掌舵的人却是受保护的。

    “商行决策,就是按股票来决策。我们以拥有表决权股的股东,建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上,以表决票数来选出商会的董事会。选出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最后由董事会来选拔任命商行的总经理等管理层。商行的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团队,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股东大会向全体股东负责。”

    “凡拥有商行的股票,那就就是本商行的股东。股票转让,但股票性质不变,始终为表决权股和非表决权股,单股表决股和多数表决股。我们可以约定每年给股票派息分红!”

    “老师,听着很复杂,但也好厉害的样子。”

    “谁拥有多数表决股,谁拿单股表决股?”

    这个李超早有算计,能拿多数表决股的,必须首先得是自己人,这样能保证商行的稳定性,其次,必须得是实力强大者,还得本身在某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比如李超,财力雄厚,同时在茶酒糖等商品方面是大佬。而如越南张仲坚家族,他们在航海贸易这块,是大拿。再比如太子,官方身份响亮,有他在,什么事情都好办。拥有多数表决股的股东,不需要太多,这批家族,手握着最重要的多数表决股,就等于实际上能占据表决股票数的大多数,能够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这些家族,其实就是李超预定的董事会成员。

    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董事们其实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撬动整个商行,取得控制权。带上朝廷和民间商人,以及大批权贵,能让商行的实力更雄厚,资本更强。

    而李超要建立这样一家商行,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贸易为了赚钱。

    他还为了带领大家,向海上拓张,给汉文化里,加入一丝冒险进取开拓的精神。

    世界那么大,不用总一直盯盯着中原这块土地,还有那更广阔的世界呢。哪怕只是撒下一颗种子,李超也觉得很值得。

    谁知道,这家南海商行,将来组建起来后,会不会有朝一日发展成为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呢?(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