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79章 房玄龄

    御书房。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世民正跟房玄龄、杜如晦一起商议着太子的一道奏章。

    “太子奏请朝廷明年两税皆征钱钞而不再征收实物,同时朝廷官吏俸禄禁军士兵薪水,也都停发粮食布匹等,只发钱钞。两位爱卿,对此事,你们怎么看?”

    新的一年开始,李世民的整个人又精神抖擞。朝廷内外局势一片好,现在李世民觉得这皇帝当的前所未有的舒畅,突厥灭亡了,太上皇也驾崩了,周边没有一个藩国敢跟大唐横,而大唐天下,也再没有一个敢跟他耍脾气的门阀家族了。

    那些关陇旧阀几乎被一扫而光,剩下的也已经老老实实。就连过去清高无比的关东士族,如今也全都夹起尾巴做人了。

    皇帝的权威,不外如此。

    大清洗过后,李世民的旨意,已经再无人敢阳奉阴违了,更何况,大清洗后李世民还发了一笔大横财。

    长孙皇后又怀上了,李世民觉得自己已经走上人生巅峰了。

    房玄龄也觉得最近日子好过许多,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朝廷有钱。朝廷有钱了,宰相当然也就好当了。

    “陛下,从今年的税收情况来看,目前两税已经远不如工商矿税以及专卖税和关税了。户部预计明年朝廷全部财政收入八千万贯,其中两税折三千万贯。”

    李世民想了想,两税是要留州留道的,因此三千万贯最后缴纳中央的只有一千万左右。而且工商税里,也有部份税地方要截留,因此除去地方截留的财税三千万贯左右,朝廷中央依然能有五千万的进项。

    这还只是明年的收入而已,实际上现在朝廷还有大把抄没来的钱财土地。

    朝廷确实是不缺钱。

    “陛下,臣仔细读过太子的奏章。太子奏请,停征两税实物,改为全征钱钞。然后是朝廷停发官吏将士们的实物,全发钱钞。再有,朝廷设立粮食署,对于天下各地的粮食朝廷统购。”

    粮食统购,是太子这次上奏里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朝廷如果不再征收实物,也不给官吏将士们发实物,那肯定会引起人们的一个担忧,就是以后还能不能买到粮食,价格会不会合理?毕竟以前是朝廷直接发粮,而且并不仅是口粮,而是按品级发,高级官员一年发两次禄米,但一次发的米,够一家几十上百口吃几年都有多,因此他们拿到的禄米,最后又多数是卖给了京城的粮店。

    过去,京官领的基本是都是禄米,官俸很少很少,逢年过节还会发放不少的丝绵布匹等。其实官员们领的米自己又吃不完,他们最终还是得拿出去卖,或者自己家开粮店。而如果拿去卖,这一进一出的,其实肯定还会亏一些的。

    而对朝廷来说,给官员发禄米而不是钱俸,一来是因为过去朝廷征上来的税,本就是实物,当然发实物更方便。二来,钱荒,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可拿来折俸发放。

    正是因此,朝廷才一直给官员们发禄米为主,钱俸极少。

    但发禄米,从现在的实情来看,却不太划算。因为运糟粮进京,是个很大的开支。费时费力又费钱,损耗还大,极容易被人动手脚贪污。

    但若是直接给官吏将士们发钱,则又有一个担忧。

    那就是粮食毕竟不但能当钱用,而且他也是重要的生活物资啊。

    “玄龄,如果以后朕不给你发禄米,改给你全发钱钞,你愿意吗?”李世民问。

    房玄龄笑了笑,“臣当然愿意拿俸钱。”

    房玄龄是二品的中书令,但同时又是一品的散阶,他还是二品的国公。他如今的俸禄,按朝廷的制度,是不论身兼几职,只按散阶来发俸禄。因此房玄龄实际上是按一品来拿工资的。

    身为官阶一品的宰相,他一年的俸钱是八十一贯六百钱。而禄米则是每年六百五十石。当然,他还有职田,做为一品,他拥有一千二百亩职田。这一千二百亩,实际上不需要房家耕种,是官府直接租给附近百姓承种,然后他们给官府交租,朝廷再按租率给房家粮食。

    此外,房玄龄还享有朝廷公费拔给的仆役,做为一品,他可以有不少的仆役。当然,这些仆役也可以直接由朝廷按人数折钱给房家,然后房家自己雇。

    而这笔钱其实也不是朝廷自己出,那些仆役也算是一种役,因此他们得出钱折役。

    另外,官员们还有不少的实物待遇。比如一个三品京官,每年禄米四百石,职田九百亩,还有杂役三十八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

    每天还能享受免费工作餐,每年的元旦冬季还各赐绢五匹,金银器、杂彩不等。

    总之,官员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京官。

    虽然说,算起来,唐朝官员们的收入,一年其实才顶宋朝一个月。但依然也还是不错的,当上个京官,尤其是三品以上,那真是不算其它收入,光是俸禄就能发财了。

    房玄龄一年光禄米就六百五十石,还是米。他一家自然吃不了,因此房家也有个粮店,卖的就是他家领到的禄米。反倒是俸钱很少,一年才八十一贯六百钱。

    今年的米不值钱,汉京斗米不过二十钱,五石米才值一贯。房玄龄一年的禄米六百五十石,才折钱一百三十贯,加上他的俸禄,一年也才二百一十一贯六钱千,加上其它实物、杂役等折钱,房玄龄这个一品,一年正当收入也不到三百贯。

    好在他还有一千二百亩职田,另外他还有爵位的勋田,还有实封的封地,算来算去,反正一年上千贯是有的。

    而这其实是房家收入的小头了,房家收入的大头,还是做生意。房家的田产、工坊、商铺、商队,甚至投钱和李超入股做买卖等。这些才是大头,虽然房家远不如李家那么会赚钱,但一年万把贯,是随便赚的。

    因此,其实房玄龄还真不太在意,那点俸禄。

第1080章 涨薪十倍

    在天下没有一统或者战乱的年代,官员发禄米为主,其实对官员是有好处的。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因为此时粮价波动大,粮价经常较高,甚至有价无市。给官员发禄米,也是一种保障。

    但现在大唐一统天下,四海臣服,粮食价格稳定,甚至是一直下跌的趋势。汉京做为都城,米价也才二十文一斗,粟麦甚至更便宜。

    一品也才六百五十石一年,折算下来就很少了。

    尤其是此前贞观新制规定了爵位不发俸禄、兼职不发俸禄,这就使得官员的收入其实减少了,身兼几职也只有一份俸禄。特别是现在粮价稳定且价低的时候,就显得官员的俸禄很低了。

    “不再发放禄米,而改发俸,朕觉得倒也算是个不错的改革。但是,如果仅仅是禄粮折俸钱,远远不够。朕以为,应当定一个新的官吏俸禄制度,以后取消禄米,改发月俸,但俸钱得提高。”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仅以阶定俸,也不太公平。朕觉得可以先以官阶定月俸标准,然后再辅以实职加职钱,如此官员的俸钱就由,阶俸加职钱组成,二卿以为如何?”

    皇帝要给官员们涨工资,两个宰相当然不会反对,毕竟现在朝廷确实不缺钱。而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能达到八千万呢,哪怕其中三千万是留给各道和各州的,但也依然还有五千万嘛。

    “以后各道、州、县地方官和吏的官俸,就由地方财政支出吧。”李世民想想自己给地方一年留三千万,也不能白留啊。这地方的官员薪水,就由地方支付吧。

    “对了,朕打算给官吏们加薪,同时,把所有的公廨田和职田收回,以后官员们不再授职田,各衙也不再留公廨田。”

    毕竟过去给地方官职田,是因为朝廷不给地方官发俸禄,给衙门公廨田,是不给地方留钱办公,现在既然有这么多钱留做地方财政,那就没理由还留着这些田了。

    甚至京官,也不再给职田。

    “这个没问题。”杜如晦想了想道。公廨田、公廨钱,都是充当地方办公开支的,但过去都弄的名声不好。公廨钱一年百分百的利息,甚至还经常被地方的放贷者假借名义放高利贷,为祸地方。他们打着公廨钱的名义放高利贷,一旦收不回贷,就用衙门的名义去收债,实际上,官府本来只给他一万本钱,结果他暗中却放了几万几十万。可好处,却被这些人吞了,坏名声却被官府承担了。

    公廨田也一样不太好,朝廷把公廨田出租,又担心普通百姓遇灾交不上租,因此公廨田和职田一样,都是强行佃给那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小地主或者自耕农。本来这样人都不需要佃田的,官府强佃给他们,然后他们还得再佃给别人。其实上,弄的很多怨言。

    对于这些情况,李世民是知道的。

    公廨钱就几度废止,可一旦地方没钱,又最终再推行。

    现在李世民决定干脆直接把公廨田、职田全取消。给官员涨薪,给地方财政留税收,一次性解决这问题。

    “正一品,年俸一千贯,从一九百贯,正二八百贯,从二六百五十贯,正三品五百贯,从三四百贯。”

    “正七一百二十贯,从七一百贯。”

    “正九六十贯,从九五十贯。”

    李世民想了想后,提出了按散阶本品给的年俸。按年给,正一品一年一千贯。

    一个月八十多贯,也算不上太高,但比起现在的一年八十贯,那就等于涨了十多倍了。

    “另外,官员按实职给予职钱,也称为加俸。”

    这个加俸,可以说是取代过去的禄米,而且还必须得比过去高,才能算是涨薪,要不然,最后成了降薪,估计百官都得骂娘。

    李世民这个时候要搞薪水改革,其实也是大清洗之后,对官员们的一种恩赏拉拢。就和他一下子给了李超八百万贯一样,不但一下子还清了欠李家的钱,还把李家买的债券兑付了,甚至还赏了李超一大笔钱。

    有钱就得用,钱放在仓库里烂,就一钱不值。这是李世民学到的宝贵一条,甚至还是从李超那里学来的。

    只有傻子才把钱埋起来不用。

    哪怕是乡下不识字的土财主,有钱了都知道要买田买地。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平章军机事,月俸三百贯!”

    李世民咬了咬牙,说出一个标准。

    房玄龄一开始还以为是年俸三百贯,觉得涨了不少。等回过神来,不由的惊讶出声,月俸三百贯啊。

    朝廷三院的宰辅一共有二十七个,这二十七人,每月就三百贯了。一个月就是八千一百贯,一年就是九万七千二百贯,将近十万贯啊。

    但李世民却觉得这笔钱该花,二十七个宰辅异常重要。

    当然,其它人不可能这么高的。

    “六部尚书月俸二百贯,六部侍郎、尚书左右丞、九卿每月一百贯。”

    官职往下,减的很快,六部里的各曹郎中,就只有五十贯一月。而到了县令,只剩下了二十贯。

    不过就算是县令,月俸二十,年俸还有一百二,因此一年也有三百多贯。比起现行的这套俸禄制度,已经是涨了不知道多少倍了,甚至可以说仅是俸禄的话,七品县令都比的上现在的一品宰相了。

    “京官也给茶、酒、盐、厨料、薪、炭、米等。”

    不再给官员发禄米,但还是会给米,不过米只是做为一项实物,按品级来,但主要是按需求量来给的,不可能再给几百石几十石,每月给酒几斗给米面几石而已,还按品级削减。

    废除公廨田、职田。

    勋、爵不再给勋田和爵田,实封勋、爵,则给边疆封地。

    无实封的勋、爵,则什么都没有。而如果是有食封而领地的,则按一户食封给二十文钱。

    这其实就是把勋爵分为一世恩封,食邑封爵,和世袭领主封爵三类。普通的爵位只有爵,不能传袭后人,而且没有食邑没有封地。而食邑封爵,没有领地,但有实封,虽然这个实封只是按封邑数量拿俸禄而已,而且爵位是代降的。

    最高级的还是世袭领主封爵,他们都有封地,可以传给后人,虽然也要降等,但同时领主其它的儿子也有资格分得一块领地。只不过只有一位可以降等封爵,其它的儿子却只能获得勋爵之名。

    这也是一大改变,原来皇帝与诸侯们约定的是,领地推恩分封,一子降一等袭封,其余的则降两到三等袭封。可现在,皇帝直接把其余的规定只封勋爵,勋爵这个爵位,就是皇帝新设立的,专门给这些领主们继承人外的其它儿子的爵位。

    勋爵的儿子只有一个能获得勋爵,其余的就要成为平民。

    朝廷收回来的职田、公廨田、勋田、爵田,不再直接分给百姓,而是设为官庄,由各地官府负责,田地会租佃给百姓耕种,不再直接均田给百姓。

    因为李世民已经决定,以后不抑兼并。也不再均田,朝廷已经不再推行租庸调制,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均田。

    “陛下,这个新的官俸制度,会不会订的太高了。”

    李世民捏着下巴,“如果仅仅是与过去的俸禄做比较,自然是很高,甚至高出十倍都有了。但实际上,朝廷也削减了不少官员的收益,比如仆役没了,要自己雇佣。比如职田没有了,以后也少了一大块收入。此类还不少,算起来,依然还是有涨,但没那么夸张而已。”

    “朕以为,官俸涨是应当的。过去朝廷没钱,官员俸禄自然也低一些,现在朝廷有钱了,自然官俸也要高些。当然,官俸高了,朕对于官员贪腐的容忍度也降低了,他们不能一面拿着朝廷的高薪,一面还四处下手贪污。”

    房玄龄笑着道,“陛下好魄力,臣原本一年俸钱八十余贯,现在一年正俸一千,加俸三千六,加起来就四千六百贯了,还不算其它呢。”

    李世民也笑了,“其它的收益可就不多了,你是实封领主爵位,朝廷是不给俸的,得靠你经营领地抽税。”

    杜如晦道,“如今一个七品县令一年都有三百多贯的俸钱,这个新俸制一出,相信天下百姓都会称赞有加。”

    “这是应当的,这次不但要给官员加俸,吏员也要加薪。”

    “北衙禁军将士们也得加些薪。”房玄龄提醒,几万常备军呢,得照顾好他们的感受。

    “这是应当的,朕不但要给北衙将士加薪,就连南衙的府兵,以后他们上番、戍边以及到军府轮训、值守,朝廷也会给他们发津贴,并负责他们的口粮。”

    “陛下,这可是好大一笔开支。”

    “开支大也得发。”李世民坚定的道,“朝廷税收,取之于民,就得用之于民。税赋征上来用于何处?当然是国防军备开支、宫廷皇室开支,以及官吏俸禄开支,还有就是修建基础设施,比如修路铺桥、修堤筑坝,维修水利,防灾救灾等等,百姓交了税,我们就有义务用好这每一分钱。”

    “陛下说的有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了,给官员胥吏加俸,给将军士兵加薪,这些已经讨论过了,接下来,我们讨论讨论下关于太子所说的天下粮食统购的这个事情吧。”

    承乾提出的粮食统购,就是朝廷根据历年粮价,定出一个合理公平的粮食收购价,然后给天下各道、州县下达一个粮食收购任务,按这个统购价向当地百姓征收粮食。

    承乾在奏章里特别加了一句,这个收购任务,最好是别超过当地粮食产量的一半。朝廷统购三到五成,剩下的由农民和粮商以市场价买卖。这样做,既保证了朝廷的粮食需求,也不会影响到粮食市场。

    李世民摇着头笑道,“朕敢保证,这一定又是李超跟太子提出来的。”

    房玄龄倒是有些赞叹的道,“粮食不仅仅是种商品,太子的这个统购提议,臣倒觉得非常不错。成立粮食署,统购粮食,然后合理的仓储这些粮食,制订好战争、救灾特别时期的开仓应急预案,确实非常有必要。”

第1081章 给李世民加戏

    前门大街上的茶楼很多。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如今茶在大唐真是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哪怕是普通百姓之家,也会备上点茶叶。虽然茶叶可能是最便宜的茶叶沫子茶叶饼,但没有茶是万万不行的。不说平时来客得备茶,就是自家,也几乎天天泡茶喝。

    茶叶在百姓们的眼里,并不是什么附庸风雅,他们更视之为一种药。喝了能强身健体,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这种观念也不知道是怎么传递开来的,但确实大大加快了茶叶的流行。

    李超他们来的这家茶楼,已经属于高档茶楼了,与路边上那种单纯给过客卖大碗茶解渴的铺子不同,这种茶楼,已经带休闲和娱乐为一体了。

    有楼下散座和楼上包间。

    装修的也很别致,楼下比较热闹,因此茶楼不但有茶博士倒茶,有茶娘表演功夫茶,甚至还有唱茶名跟唱戏一样的机灵跑堂伙计。

    并且一楼还有一个戏台子。

    每天都会有说书人说书,有时也会有人在上面表演杂耍。

    喝的茶种类也多,基本上如今各种茶,这里都有。客人想要什么茶就有什么茶,而且也可以要茶艺表演,甚至煮茶的水都有讲究,客人可以按喜爱点。有自周边挑来的水泉,也有附近有名好井里打来的水,甚至有自武当山运来的山泉水。

    茶点心也多。

    喝什么样的茶,就能配什么样的点心。

    点一壶茶,要几样精致的点心,叫个茶娘表演茶艺,甚至能叫来两个小娘过来揉肩敲腿,也可以花几文钱就能叫个人来读报。

    若是在楼上要了包间,甚至还有人给你吹萧弹琴。

    来这里的人都很悠闲,甚至有人一边喝茶一边下棋的。

    这茶楼里消费一次其实不便宜,哪怕是普通的茶,也肯定比自己买的贵。当然,其实李超觉得挺值得的。这茶楼里装修不错,氛围也很好,何况人家还有免费的说书和表演看呢。

    坐下没一会,就有一个白袍老者上了台。

    台上摆着一张书桌,老者坐定,拿起一块惊堂木往桌上啪的重重一拍,将大厅里的茶客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书接上回”

    这说书人讲的正是大唐英雄传,这是如今天下最火的一本评书了。评书这个形式,最初还是由李超传出来的,最初评书还只是寺庙里的俗讲。但评书出现之后,火的很快。

    绝大多数的说书人,都讲大唐英雄传。

    无他,这本最先是在时报上写的书,太火了。大唐英雄传,一开始都只是散篇,李超给秦琼、平阳等人在时报的人物专栏上的专访。

    后来又给他们出特刊。

    最后,李超把秦琼、程咬金等这些在报上专访过的名人们,串连起来写进一本书里。书主要还是仿的隋唐演义写的,不过内容有许多改变。

    因为如今还是唐初,所以这本书是贬隋赞唐,且书中虚构较少,基本上都是事实。带有史书传记式样的一本多人物传记。

    只不过写法与寻常的不同,这书首先很长,上百万字。而且人物众多,秦琼第一个出场,花费笔墨很多,塑造的是一个隋末英雄好汉,少年时就有孝名,后来入府兵投到来护儿麾下做亲兵。

    书里还有程咬金、罗士信、老铁枪等一个个的人物。

    秦叔宝就是一个主角,但又并不是唯一的主角,不过全书主要是以他的视角来描写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一个个英雄、枭雄接连登场,李渊、李世民,窦建德、刘黑闼,甚至是杨广、宇文化及、李密、翟让等等。

    不过最让人赞叹的,当然还是秦琼等正面人物,连李渊父子也在书中成了天命所归的真龙。

    秦琼忠义仁孝,老铁枪勇悍义气。

    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李绩、李靖等等。

    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他们的故事都是真的,但却是用一种通俗的白话来描写,这本书不是那种文言文写就的简短传记,而是给百姓们看的。

    这书在报上连载时名气就大,说书人拿来讲评书时,自然受欢迎者众。

    哪怕许多故事,大家早就熟悉无比,可听到精彩处,还是依然兴奋万分的喝彩。

    “齐郡王、鲁郡王他们万世流芳了,比正史传记还要出名。”太子承乾也喜欢这本书,他觉得这本书上的秦琼程咬金等人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是一个真正的人,读书就如同当面看到他们一样。

    “这就是民间形像了,正史传记不过几千字,甚至有的几人合一传,一人不过几百字,哪里能概括他的一生精彩呢?”

    “老师说的对。”

    这本大唐英雄传,就是一个诸多人物的传记,甚至可以算的上是一本正史书,因为里面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截选的角度不同而已。

    朝廷一般是不允许民间写这种史书传记的,但李超这本却被允许。因为这本书虽然表面上写的是秦琼等人的英雄好汉行为,可实际上又一直在宣扬李家父子是真命天子,宣扬李唐的正统。

    李世民当然看到这本书了。

    何况,书里李世民也是一个主角呢,李渊、李世民、李秀宁,他们的形像都非常正面,李渊的谋略,李世民的智能,李秀宁的巾帼不让须眉。

    在书一开始的时候,李超其实是没有份的。

    但是后来,李超把各篇人物串连起来成书的时候,却把自己加入进去了。

    这本书里,李超随师傅三藏法师,云游天下,经常出现。

    书一开头,就是讲在深山里修行的三藏法师夜观天象,测算出隋朝将亡,有新天子当出世。然后他下山寻找真龙,结果在下山的时候发现了被人遗弃的婴孩李超。于是他收养了这个婴孩,带着行走天下,寻找真龙。

    后来,三藏法师甚至算出了李渊李世民都将成为天子。

    总之,在这书里,三藏法师是个非常神秘了得的高僧,早预测出了大唐将取代隋朝,预测出了李渊李世民当做皇帝。

    再比如,书里的风尘三侠,李靖张出尘张仲坚三人,也被李超写的很玄幻。其实本来没有那么玄的,但李超采用了一些艺术手法,稍稍夸张了一些。

    而有一些人物,在李超的书里,则成了反面人物,比如罗艺、比如王君廓,比如李瑗等,还有窦建德、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杜伏威等,这些人都成了陪衬。

    隋朝的乱世,杨广的昏庸暴戾,都做了些夸大。

    李超其实对杨广评价还很高,觉得此人才华高,理想大,就是有些好大喜功,后来又自暴自弃,把一个大好江山给葬送了。而大唐英雄传里,杨广变的更昏庸残暴些。

    而这些改动,却非常受百姓们的喜欢,连李世民都觉得写的好。

    李世民甚至好几次找李超谈话,变为了给自己在书里加戏,于是乎李超真给他加了几场戏。比如围攻洛阳之时,李世民亲自冒险,以身做诱饵,诱敌军出战,然后俘获数千敌军。比如探敌营时,单雄信单骑追秦王,最后李绩拼死拦住,尉迟恭与单雄信大战一场,李世民侥幸逃脱。

    本来单雄信追的是李元吉,两人还持槊大战一场,李元吉最后败走。但因为李世民的特别要求,李超最后就写成了单雄信追李世民,李绩和尉迟恭救主。

    这出戏让李世民非常满意,后来李超又照他的要求给加了出,李世民打猎的时候,追着一只老虎结果跑到了程咬金的地盘,程咬金一路追击,李世民躲进了山里的一座老君观。程咬金追到,李世民当时已经无处可逃,但神奇的是,程咬金进了观,却只看到老君座前的一条金龙盘旋,却不见李世民。

    程咬金心惊退下,李世民逃过一劫。

    不断加戏之下,李世民在这本书里经常出现,而且每次都非常厉害。后来秦琼、程咬金等都纷纷为这真龙所说服,弃王世充投李唐。并为李唐开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等等。

    李超也经常给自己加戏。

    他师傅三藏法师在隋末,那是一位能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高人,李超很无耻的把他从婴孩写起,写他在隋末一点点长大,接受各种神奇的本领。反正有事没事,中间就插写一段他跟他师傅云游天下,救苦救难的事情,甚至不时的来点预言啊什么的。

    反正他很成功的在书里经常露面,让天下读过这书的人都恍然大悟,“怪不得李三郎如此了得呢,原来人家打小就跟着一个神秘的高僧长大,学习了无数神奇的本领的。”

    大唐英雄传已经这完结了,在玄武门结束。本来李超当初是想写在大唐开国结束的,后面那几年的故事,是李世民强烈要求续写的。

    因此,后面的这几年,李超干脆无耻的围绕着他自己写的。

    一直写到玄武门,这场宫变,也就跟官方宣传的一样,是李渊准备废掉建成,建成狗急跳墙要宫变,最后李超通知秦王,于是秦王力挽狂澜

    “老师,听说这本书卖的很火?”

    “嗯,很火。”

    这套书由李记印刷坊印刷,刊印出版已经三年了。前后总共售出了两万套,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数字,不过李世民前后就自掏腰包买了三千套,经常拿这本书当成赏赐,赏赐给文武将士们。

    许多大唐百姓,包括不少将士们,是真的已经把这本书当成了一本官修史书在读的。里面所写的这些,他们是真的当成史实。

    “听说老师又在写书,写的是什么?”

    “三国英雄传!”李超很不要脸的准备把三国演义给提前问世。大唐英雄传的连载,让李超的时报销量大增,李超准备把三国演义改成三国英雄传这个名字,放在报纸上接着连载。

    “是前三国还是后三国?”承乾问,刚经历南北朝的人,习惯把东汉末的三国称为前三国,把北朝末的周、齐、陈称为后三国。

    “是汉末三国,写的是曹操、刘备等汉末枭雄、英雄们的故事,有十八路诸侯起兵反董卓,也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还有曹操八十万军赤壁大战,更有诸葛亮六出祁出,这会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那真是让人期待!”承乾笑道。

第1082章 君臣

    汉京,上东城区。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福满楼酒店,三楼的包厢里,李世民和李超君臣两个对座饮茶。福满楼原本是崔郑氏的嫁妆,当初李超费了许多劲才帮十三娘拿回来。这也是当初长安第一家主打炒菜的酒楼,开创菜系,生意兴隆。

    如今福满楼在整个大唐,已经开了五百多家分店,可以说,稍大一些的城市,甚至是在边地都有福满楼的身影。

    现在福满楼也算是大唐最顶级的酒楼,和醉仙楼一样并称酒楼业中的翘楚。福满楼是崔莺莺的嫁妆,现在做的很大,主要是李超的功劳,但这个产业依然还是属于十三娘的。十三娘也说了,以后,会给儿女们。

    醉仙楼则是李超和自己的门生们的产业,最开始只有崔琰五个入伍,后来醉仙楼开遍全国,李超也让刘仁轨等弟子们都入了一份,酒楼进项不错,也算是照顾他们了。

    福满楼和醉仙楼两大酒楼,都以餐饮为主,但到如今,又各自有了不同的菜系风格。此时,唐朝也有南食北食两大菜系,不过李超带来了炒菜,也带来了烹饪的革命。

    过去的餐饮烹饪已经改变巨大,现在以福满楼为领袖的北食菜系,其实做的是川菜鲁菜风格,唐朝本来连炒菜都没,自然也还没有川菜鲁菜,但李超的指点下,福满楼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风格,也培养了许多忠实的顾客。

    醉仙楼则走的是另一条路,主打的是南食,不过也是一个新菜系,融合后世粤菜、淮扬菜。

    福满楼的菜,以麻、辣、鲜、香出名,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著名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等等。

    醉仙楼的菜,说起来其实是始于春秋,兴于隋唐。

    其特色是制作精细、风格雅丽、清鲜平和。厨艺精湛、味兼南北,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而且尤其讲究刀光,善用火侯。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扬州炒饭、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

    口味上,清鲜而略带甜味。

    一个麻辣,一个鲜甜,可以说是风格迥异,也把各种顾客都照顾到了。喜欢麻辣鲜香的客人,对福满楼喜爱无比。而喜欢清鲜甜味的,则对醉仙楼称赞有加。

    正是这种差异化的经营,使得福满楼和醉仙楼虽然都是李家的产业,可两家酒楼开了上千家分店,甚至往往都开在一起,却从没有互相抢客,也没有影响对方,反而是两家店开在哪,那么那一块必然会形成一片繁华热闹的餐饮区。

    李世民其实更喜欢醉仙楼的菜式,这也是在炒菜出现前,就比较主流的口味了。不过现在却被称为南食菜系,这让李世民有些觉得奇怪,明明以前北方人也是这样吃的。

    李世民偶尔也吃点现在的北菜。

    “文远,这道鱼香肉鱼因何而名?”

    李世民夹着肉鱼,对这菜名比较好奇。鱼香鱼香,可鱼在哪?

    这道菜里有猪肉有黑木耳,辅料还有胡萝卜、竹笋等,吃起来肉丝很鲜嫩,整盘菜看起来红润、肉嫩、质鲜、而且确实有点鱼香味。

    “难道用了鱼汤?”

    “陛下,这道菜的鱼香味并不来自鱼,而是由葱姜蒜糖盐酱油等调料调制而成的。而且,其实这道菜一开始是叫余香肉丝,结果酒楼里听错了,写成了鱼香肉丝,以讹传讹,后来也就沿用下来了。”李超笑着解释道。

    福满楼里鱼香系列菜不少,比如鱼香茄子等。

    包厢沿街,屋里烧着炉子很暖和,窗户打开了一些,既透些新鲜空气,又能看到下面的街景。丝丝寒风透进来,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之前的大雪正在慢慢的融化。

    李世民打量着下面的行人,年还没过完,可汉京的街道上又这么热闹了。

    “过几天就是上元佳节了,今年朝廷将举行七天的灯节,会很热闹的。你挑好南下的三千人马没?”李世民问道。

    本来李超是打算早点走的,不过李世民的意思是希望李超过完正月后再走。皇帝给李超三千兵马,但却不是直接给他禁军。而是要从南衙府兵中选三千。

    也不是直接从上番的府兵中抽三千,却是在上番的几万府军里,通知他们,让他们自愿报名。愿意随李超南下的就报名,事先说好,去了之后,以后就是要定居南越,甚至以后他们的家眷也要移民过去。

    因为地方太过遥远,又是恶名远扬的岭南南越之地,因此真正愿意去的并不是很多。好在李超还是比较懂的人心的,已经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

    随他去南越的,每人有一笔安家费,到了那边,一家给五百亩地。这个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尤其是这安家费高达一百贯。

    均田制已经罢除,朝廷不再均田授地。哪怕是府兵,虽然还保留着点选后就能分到田且免税赋的好处,但他们死后,这军田是得收回的。哪怕是军田,其实也并不多。

    而李超承诺,他们到南越国后分的五百亩地,其中一百亩可以免税赋,剩余四百亩则按朝廷的摊丁入亩的两税税率征税,但可以先免三年,后五年减半。并且,这些田是真的分给他们的,以后可以传给子孙。甚至只要种满三十年,还可以出售。

    而一百贯的安家费,让不少人都心动。何况,朝廷也答应,他们原来的军田朝廷收回后,还会给他们一笔补偿。

    本来是没有人愿意去南越的,但李超的这些优厚条件砸下来,报名的人却很多。李超还能挑挑拣拣。

    “陛下,三千府兵已经挑选完毕,不过臣有个请求,希望陛下能够允许臣前往讲武堂,招收一批武官,充当这些府兵们的军官。”

    现在李超有兵,但还需要军官。他的那些兵都是散招来的,并不是成建制的拔给他的,许多军官并不愿意流放一样的去南越闯生活。

    李世民夹起一只椒盐虾嚼着,没马上答应。

    “陛下,臣从讲武堂里选些学员去南越,算是暂借。学员们到南越去充当府兵们的军官,在那边服役三年,然后到时再回来。去南越,也算是磨砺实习。”

    “三年后就回来,那你的府兵岂不依然没有军官?”

    “陛下,三年时间,足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官了。”

    李世民放下筷子,微微笑了笑,“回头你去讲武堂挑吧,给你三百人。校尉级进修军官,旅帅队头级培训军官,还有培训的士官,各给你一批。”皇帝顿了顿,“人去了南越,三年为期,三年后调回来。另外呢,以后每年朝廷给你调一批中低级武官和士官前往。”

    李超一下子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表面看当然是皇帝大方的给李超军官士官以充实他的南越卫队,但实际上皇帝用三年轮调的办法,其实变相的控制李超南越军的军官层,兵是铁打的,军官却是流水的。每年都派批新人过去,但过三年又调走,这是让李超难以把这些军官变成自己人了。

    李超笑笑,倒也无所谓。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真有了自己的地盘,他还会稀罕那三千人马和几百军官士官?

    这事情就算敲定,李超没反对,李世民很高兴。

    “我怎么感觉福满楼的菜变辣了许多?而且这辣,跟原来的辣还不太一样?”李世民感觉都辣出汗来了。

    “陛下,处默从南诏回来时,在那边带回来一些当地特产的野山椒。我称为辣椒,这种辣椒比起茱萸更辣。用这种野山椒制作成的辣油、辣椒粉烹饪都能极大的增加辣味,或者直接加入新鲜的辣椒,或者是作成干辣椒都极入味。我已经让人仔细培育,到时可以培育出不同的品种,辣味不同,能让福满楼的菜更有味。”

    “想不到南诏除了普饵茶还有这辣椒啊,那倒是个好地方。”

    “陛下,处默过些天也要回南诏了,我听他讲那边的情况,似乎不太稳定。南诏现在借着我大唐的旗号,对其它五诏,还有周边的小国是频频出击,边打边拉,已经有成为云南首领之势,朝廷应当加以警惕,或许是时候插手其中,做些布局和掌控了。”李超提醒皇帝。

    历史上的南诏崛起很快,到了玄宗时,已经尾大难掉再控制不住了。他依仗着地利,勾结吐蕃,跟唐交战。直到唐亡,南诏跟唐进行了数次大战,结果唐反而是胜少败多,损兵折将无数。

    尤其是有这个南诏的牵制,使得唐和吐蕃的对抗,越发的不利。

    李世民喝了品茶,缓缓道,“西南之地,如今以六诏为首,其余小国无数,又兼獠蛮大小部落散居,那边山高林密,地处偏远,且形势复杂。急切间要大军进入,不是上策,只能徐徐图之。”

    “文远,你的越国在这片地方的东南,沿着红河甚至可以一直到达南诏附近。”皇帝笑了笑,放下茶杯,手指着轻轻敲击着桌面,“等你打下越国之后,可以慢慢的沿河向上招抚西南各部,与他们通商贸易,一步步来。朕给你一个西南宣慰安抚处置大使职,你便宜处事。”

    “臣明白。”

    宣尉安抚使,也就是宣抚使,但加一个处置,这可是比宣抚使权柄更大了。

第1083章 五年之约

    宣抚使如今已经成为大唐地方封疆大吏,不再是过去的临时差遣。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宣抚使主掌一道地方,除了不能统兵,已经无所不管了。

    宣抚使的常置,也皆因为如今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虽然朝廷撤并了不少的州,但大唐依然还是拥有三百余州,一千余县。由中枢直接统领这三百多个地方州,实在是太过繁重。而临时性的派遣巡视,也难以改变这个局面。

    于是最终道级行政设立并稳固下来,这两年还不断的拆分新设,最初大唐十五道。现在已经二十余道了。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过去总共才江南、岭南、黔中、剑南几道。而如今,却已经成为江东、江西、江南、浙东、浙西、福建、广东、广西、广南、越南、福建、黔中、剑北、剑南、云南、湖南等十六个道。

    每道有宣抚使总领,下面又有三司,和三司使。各衙、各衙的官吏,都是完整的建制。

    过去大唐地方只有州县两级制,乡一级其实是虚的,差不多都是地方自治。但现在,乡一级已经是直接由官府选派吏员,并设有乡公所和派出所衙门。甚至在人口较多,拥有街市的乡改为镇。

    朝廷对于地方上的控制力,前所未有的加强。

    不过李世民给李超授的官职是西南宣慰安抚处置大使,宣尉安抚使最初只是临时特派,职责是巡视地方、安抚官吏百姓,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道的地方长官。

    而加处置,就是兼有军事统帅之职了。不过因为李超是西南宣尉安抚处置大使,因此这又有比较特别,西南并非现在朝廷所设的诸道中任何一道。

    因此这个西南,就比较笼统。

    若是往大点说,那么广南越南云南黔中甚至是湖南、剑南这六道都算的上西南。可如果往小点说,这个西南,那就只是李超的越国跟南诏等这些被朝廷划为云南道的地方了。

    但皇帝不明说,李超也就不问,总之这是一个可大可小,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头衔。

    在朝廷早已经取消了地方的都督,也没了使持节都督军事后,李超带一个处置衔,在关键时候,倒是可以临机处置调动地方的兵马的。但得师出有名,否则事后追究起来,李超也承担不起擅调兵马的大罪。

    “陛下,越国山高林密,如今为陆真腊所控制。那里都是高山密林,而且气候与中原大异,毒蛇虫蚁极多,还疟疾横行。臣计划是街雨季之时,乘船运兵马沿河进军,趁雨季之时真腊军难以支援之机,将越国内的军队击败,收复地方,然后巩固。”

    “你总是有一个计划,而且计划总是很优秀。”李世民靠在椅背上,很赞叹的对李超道,“你带兵打仗,就跟你烹饪的水平一样高超,总能出陈推新,让人意料不及。你是行家,朕都远不及你,因此怎么好打你就怎么来,朕随你。”

    李超对皇帝的支持很是高兴,李世民有时就是这方面好。

    “陛下,臣准备先去趟辽东,把卑沙城拿下。上一次,臣在辽南已经摸清了卑沙城的底细,虽有五千驻军,但并不精锐,而且士气不足。若非上次汉京生乱,臣已经拿下卑沙城了。这次臣打算先去辽南,直接拿下卑沙城。”

    卑沙城算是高句丽在辽南的一个最重要的要塞堡垒,同时也是他整个辽河防御线上最南端的一个要点。

    当然,他也一直是登州新罗航线上的一个威胁。

    李世民捏着下巴,脑子里想着辽东的地理形势。卑沙城他是知道的,如果大唐要全面攻辽,正面必然要突破辽河防线,但现在高句丽人在李超的计谋下,正举国之力的在辽河一线修筑一条千里长的山城联防防线,称为高句丽辽东千里长城。

    这道防线修起来,要正面攻进去,确实非常难。因此朝廷当初早就已经做出了一个战略进攻计划,那就是绕过这条防线,从辽南登陆。

    另外再出两路兵马,一直直接在鸭绿江口登陆,切断高句丽的南北。再一路到时在三韩半岛北部平壤登陆,直攻他们的国都。

    这样的计划其实有些犯险,因为直接越过辽东防线,那么唐军的后勤补给会非常的危险。若不能迅速拿下,那补给就是大问题。

    如果能拿下卑沙城,从南往北打,从高句丽的长城防线两面夹击,则又是不同。甚至他们可以在鸭绿江口登陆,迫高句丽人从辽东撤防回援,然后他们可以来个围城打援。

    “三千人可破卑沙城吗?”李世民问。

    “再加上各贵族家的私掠船,足够了。”

    “既然如此,那你去吧。”李世民笑道,“还是如前言,辽南朕已经封给李家。如果你打下卑沙城,那么整个辽南之地,就归你李家了。到时辽南的所有一切,矿山、土地、税收,李家都可享有三分之一。”

    “多谢陛下。”

    三分之一,李超已经很满足了。

    “文远,你的琉求岛上,现在有多少人口了?”皇帝突然问到琉求。

    李超没有隐瞒,如实的道,“大约有两万人口,目前在岛的中部西面开垦,第一个庄园已经建起来了,那里有一个不错的天然港口,能防风且水位很深,比较方便。”

    “岛上山夷没有来攻击吗?”

    “如今屯垦的地方是平地,那里有一些平地夷人,这些人算是稍开化一些,他们跟外人有过交易。因此现在我们还没有冲突!”

    这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李超当下细说了下,李超选择的登陆点,是在后世荷兰人登陆宝岛的地方,也就是台中的大员一带。李超的人早对宝岛沿岸做过不少考察,这里有不错的港口,其次是这里有平原,且离福建极近,并且澎湖是个不错的补给点。

    李超没有直接大张旗鼓的登陆宝岛,而是先在澎湖修建了港口,建立了仓库,储存了不少的物资,甚至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城堡。

    做足了准备后,才东渡宝港,在台中登陆。

    船队一过去,就有平地的土著过来,这些土著还算是较开化的,平时也跟过往的商船有过交易。

    李超的船员先是送了土著们不少的布匹丝绸等商品,然后跟他们提出买一块地休整。土著收了不少商货后答应了,于是李家的船队得以在此停靠,也有时间从容的修建起堡垒。等过了段时间,土著发现船只还没走,并在这里修起了房子堡垒,他们十分不满,过来质询。

    李家直接拿出更多商货,提出把附近的大片地方都买下来,还提出以后可以长期与土著交易,并拿出了物资交易的价码,条件很好,土著于是高兴的同意,并签订了协议。

    于是乎,李家运来了更多的人,并开始在买下的地方修建屯庄,种植粮食甘蔗,建立榨糖作坊等。

    从去年到现在,李家在台中已经立足快一年,城堡修的更加坚固,港口也建的更好,同时修建了十几个移民屯堡。

    与土著相处的还不错,双方经常交易,到现在还处于蜜月之中,没有冲突。

    李世民听了大为惊讶。

    “朕当初不是听你说要征伐琉求,打下全岛吗?”

    李超点头,李家计划当然是要占领全岛,但占领全岛也可以慢慢来。毕竟琉求岛可是很大的,不是李世民想象中的一个小岛。

    他的计划是先在岛上立足,修建堡垒,建立港口,同时移民建造屯庄、农场等。至于土著,则是先交易,然后到时再挑动这些平地的夷人跟山里的夷人们对立互相攻打。本来岛上就是部落林立,各部落间猎头习俗流传,相互敌视。

    当土著们已经习惯于与李家交易,发现各种好处便利之后,他们肯定愿意获得更多的商品。

    到时李家如果跟他们提出拿山里夷人来做商品交易,他们也会愿意的。而有这些时间,李家可以把整个宝岛的山川地形,部落关系等摸的更清楚。

    甚至以后说不定还能弄出一支土著雇佣军,或者是一些亲李家的土著来。

    李世民还以为李超这样做,是因为山夷势力较大,而李家捕奴队实力不足,才会这样做。当下只是摇头笑道,“对这些山夷要多加提防,小心他们是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多谢陛下提醒。”

    君臣两个吃饱,李超叫来小二,撤去残羹剩饭。小二送来一个果盘,又送上壶新茶。

    “福满楼果然不愧是汉京最好的酒楼之一,这大正月的,居然还有这么多新鲜的水果。”李世民道。

    李超则笑道,“但这价钱也不便宜啊。”

    “哈哈哈,一文钱一分货,朕明白。”叉了块西瓜,李世民吃的津津有味,“文远,对于高句丽,你怎么看,今年适合出兵吗?”

    去年皇帝亲征西域,把突厥彻底灭亡。如今朝廷控制了天山之南,天山之北归莫贺咄,另外力带着残余势力也还活动在那一带。但大局已定,有牛进达在天山,李世民也放心了。等安西四镇一建起来,就更可保西域无忧了。

    现在李世民已经把目光放到辽东来了。

    “陛下,臣以为征高句丽不急于一时,全面征辽起码当在五年之后。在此之前,朝廷对高句丽只需不断的派出小股兵马劫掠袭扰沿海就好,多加些进攻宣扬,自然迫得高句丽拼命建造辽东长城,五年,高句丽不攻自破。”

    五年,李世民觉得有点漫长。

    尤其是那些被他卖了辽东封地的贵族们更等不急,沉吟一会,李世民还是点了头,“好,那就再等五年!”

第1084章 李超的密谋

    送皇帝回宫之后,李超打马回府。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书房里,李超与柯庆坐在炉子边上烤火,炉子烧的是煤炭。如今汉京城里,绝大多数的百姓和商户,都用的是炭。京郊还有专门的炭场,把从炭场采来的煤炭粉碎,然后伴以黄泥、锯木屑等加工成蜂窝形状。

    煤厂有专门的模具机械,加工迅速,制成的蜂窝煤也都形状一致,十二个孔的煤球,在烧的时候可以孔对在一起,助于燃烧。这种蜂窝煤无烟无味,燃烧充分。特别是配上煤炉子,十分好用。

    李超房里的这个炉子,就接有一个铁皮烟囱连接室外。这炉体中空,用来装煤,前面有风门,后面有烟道连接烟囱。这炉子既可烧水,又能做饭,还可以取暖。

    而且有烟囱通室外,还不用担心煤气中毒问题,并且还比较省煤,深得百姓喜欢。

    放两块煤,就能烧一个半时辰,方便快捷。比起过去烧柴火,简单也干净的多。如今汉京各个街道上,都有煤店,百姓可以自己去买煤拉煤,也可以叫人送上门。如今煤的产业也已经迅速扩张,煤矿、炭厂,炭店。

    还有煤炭运输,整个产业链已经起来了,汉京有一座城门就是炭车专门进车,车上经常洒炭下来,使得那条路都是黑的,因此已经被百姓称为黑炭门。那条通往郊外煤厂的路,也被称为黑炭路。

    “柯叔,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有件事情,我想交给你去办。”

    柯庆还是老样子,在外人眼里,他是李超的贴身护卫,是李家的教头。很少人知道,他在李家的地位其实很高,因为并没有几个人知道,柯庆父女负责的是李超的暗影团这个神秘的组织。

    “三郎有事尽管吩咐。”柯庆也没客气,他坐在那里烤着火,眼皮低垂,似乎在打瞌睡的样子。但只有李超知道,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男子,其实是一头一直警惕的雄狮。柯庆跟了他几年,李超对他也有足够的了解。

    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男人,一诺千金。他跟着李超,也不是因为李超给他丰厚的回报,虽然李超确实豪爽大方,这个男人更重的是诺言是仪义。

    李超压低些声音道,“上次汉京之乱,暗影表现很漂亮。尤其是刺杀太上皇这件事情,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连王承恩都以为真的是他们六扇门的人做的。那两名暗影甚至已经升职了,如今成为六扇门中的中层了。”

    “都是遵照三郎的计划。”

    让暗影打入到六扇门里面去,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举动,若是一个不好,甚至会暴露出暗影的存在,但李超还是做了那个决定。他相信,打入六扇门的内部,才能严密监控着这个皇帝的特权机构。

    “我希望暗影能够再扩大些规模,钱财方面你放心,我会全力提供。”

    “三郎希望我怎么做?”

    “想办法,多发展些眼线、暗桩,多收集情报。今年,我们的鸽站线路陆续增加了几条,另外与朝廷合作,我们也承揽了许多民信、以及货物快递的任务,可以借助朝廷的水陆驿站系统,暗影可以借助这些线路传递情报。”

    “我希望,朝廷的宰辅身边都有我们的人,甚至是宫里也有我们的人。”

    柯庆道,“按三郎的吩咐,这几年,我们暗中扩大了青楼、赌坊的经营,如今名下青楼、赌坊数量很多,此外,我们也建立了多条秘密的消息传递线路。不过若要让每个宰辅、大臣身边都有我们的人,甚至是宫里都有我们的人,只怕不容易。而且,规模越大,越容易暴露。”

    “暗影可以搞身份等级,不同的等级接触到不同级别的消息。甚至,暗影也可以多建一些外围的组织,每个外围组织负责不同的任务,但只有该组织最顶级的几个人,才知道与暗影的关系。一些顶级的密探、线人,都只单线联系”

    防人之心不可无。

    哪怕李世民现在对他再好,李超也一直有种不安感。伴君如伴虎,在皇帝的身边,并没有什么安全感,李超很不喜欢那种命运完全由人操控的感觉。

    “刺客团和杀手队要继续,多找一些弃婴和孤儿收养,从小开始训练。”

    “明白。”

    “谨记,保密最为重要,要保证就算有人失手出事,也不会被查到我们这里来。”

    李超现在每年投到暗影里的钱是巨大的,但他每年还在增加投入。钱都是通过无数次转手之后投进去的,柯庆就是这个组织最高的负责人。

    安插眼线、收集情报,刺杀等等,他们随时准备着,这是李超藏起来的一把锋利匕首,平时深藏不露,但一旦出手必见血。

    “我元宵节之后就要离京,先去扬州登州,然后去辽东,再去南越。你安排人手,提前收集好卑沙和南越的情报,为我行军做好准备。”

    事情谈的差不多,书房里变的安静下来。

    良久,柯庆提问,“三郎,暗影如果出事,我会扛下来,但若真的出事,只怕我也扛不住。这事情,很危险,一旦暴露,如同谋反,只怕皇帝也不会容忍。我想知道,三郎为何要做这危险的事情?”

    “三郎想谋反乎?”柯庆直视李超双眼。

    李超没有回避,他笑着摇头。

    “谋反?不,只是自保。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明天是怎么样的。我得多做点准备,狡兔还有三窟呢。如果真的有那么的一天,我总不能毫无反抗之力吧。”

    柯庆也摇头而笑,“骨子里你不是忠臣。”

    “我不是愚忠之人。”李超回道。

    纵观唐初,大臣们多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不说武德朝的这些人,哪怕就是历史上贞观朝的这些名臣们,也都没几个好下场的。刘洎被杀,长孙无忌流放而死,房玄龄、李靖、李绩倒是善终,可他们的后人又都卷入谋反案中,魏征死了还被推倒了墓碑呢。

    有几个名臣的家族有好下场?

    这两年,李超一直在思考着他的未来,以及灞上李家的未来。他越来越没安全感,整天猜皇帝想法,整天为未来担忧,太累了。

    这几年,李超也一直在推动着功臣分封,虽然现在的分封制还不完美,但起码比起历史上已经进步了许多。历史上,李世民推出世封刺史,很快又取消。更不会有分封制度。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分封当然是种制度的倒退,因为中央集权才是历史趋势。但李超却一直在开历史倒车,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

    李超是功臣,是勋贵,是新兴豪门。他处的位置,让他最终就是站到朝廷的对立面,朝廷希望的是中央集权,皇帝希望的是君权至高无上。

    但李超希望的是贵族与皇帝共治天下,希望的是分封,希望的是成为大唐的股东。他一直在推动着分封,甚至在壮大着贵族集团。

    他做的许多事情,其实已经很胆大,也不那么忠君。这是危险的,一旦皇帝发现他的野心,他可能会被铲除。

    正因此,李超才不停的布局。

    暗影只是其一。

    李超从没有对其它人说过他最终的目的,但今天却对柯庆托盘而出。

    柯庆听完,惊怔了许久。

    他本以为李超是想积蓄实力,等将来有一天造反的。却没想到,李超居然在谋划着这样一件古今未有的事情。

    皇帝与贵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士大夫为皇帝治理天下,但贵族屏藩帝国,甚至将来还会成立议会,制订宪法,皇权不再是至高无上无约无束,皇帝和皇权都将由宪法约束。

    柯庆觉得自己听不明白了。

    不过他只知道,李三郎真的够疯狂。但,他会陪着他,也会支持他。

    “某将永远为郎君行走于黑暗之中。”柯庆起誓。

    柯庆离去之后,李超靠在椅背上,也不由的陷入了深思。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尤其是君主立宪开国会,这会不会太过超然。

    也许自己只是在做一个荒唐的梦。

    但李超相信,如果真的能够有生之年完成这目标,那立宪后的大唐,皇帝也不再是生杀予夺自由随意了,灞上李氏家族,也许真的能够传续千年。

    “大王!”

    外面有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几家报社的社长和主编们到了。”

    “让他们进来。”

    李超回了一声,然后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襟。

    即将离京,需要安排的事情有很多。

    李超最看重的还是暗影和报社。暗影是一支黑暗中的力量,一把暗影匕首,而报社,却是在阳光下的喉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李超一直对外宣称,报社秉承的是公开公正,但后世来的李超,可是深知舆论的威力。他也知道,哪怕报社真的只报道真实的情况,可如果自己控制了这喉舌,起码他就不会宣传自己的假新闻和抹黑的新闻了。

    舆论也是一把利剑,用好了,甚至杀人于无形,李超需要这把利剑。

第1085章 会长

    汉京。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内城上西城区,一家五层的高楼今天开业。一大早,就不断有人送来花篮和彩旗。这家五层的高楼占地面积很广,所处的也是上西区的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在这种黄金地段,这栋五层的楼房,便显得格外的金贵。

    “知道这是家什么店吗?”有不少百姓路过都驻足观看。

    “没听说过啊,估计是家酒楼。”有人道。

    一个附近的商铺老板也站在那里看热闹,“肯定不是酒楼,我估摸着可能是邸店,说实在的,这楼都装修好久了,但神神秘秘,至今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招牌现在还蒙着红布呢,不过今天开业,到时肯定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

    随着送来的花篮越来越多,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因为大家还从没有见哪家店开业有这么多人送花篮的,有识字的人在那里念着上面送花篮人的名字,更是震惊众人。

    “福满楼赠送花篮庆贺!”

    “哇,这福满楼可是越王妃的产业啊!”

    “李记钱庄赠送花篮!”

    “嗬,李记钱庄居然也送花篮道贺了。这家究竟什么来头?”

    灞上李家,洛阳长孙家,济南齐家

    贞观八贵都到齐了,还有那兴唐八王,什么贞观三十六功臣家,当朝的宰辅重臣家,几乎都送了花篮来。

    “该不会是太子殿下的产业吧?”有人轻声道。

    “不可能,太子殿下怎么可能来开什么店,我估摸着可能是哪位王爷的产业。”

    很快,送来的花篮都已经摆不下了,彩旗也插满了。

    陆续开始有马车到来,下来的都是京师有头有脸的商行行首,以及许多有名商号的掌柜们。

    “啧啧啧,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的面子啊。”

    京师的商铺很多,商行也多。一般各个行业都会有一个行会,行会里有行首,这些行会就是同行业的组织,他们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比如同行纠纷,或者是统一价格等等,行会对于行业里的从业者来说,是大有帮助的。

    行会也是这些行业里的商人联合起来,推举代表与官府打交道,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几年朝廷放开工商限制,甚至是大力扶持工商业,使得商业兴盛,各个行会也是壮大了许多。

    隋时,长安的行业有一百二十行。而到了此时,汉京的行业,已经有了四百八十行。行业的数量扩了四倍。

    行业的扩大,也充分说明了此时工商业的兴盛。

    行业的大量增加,从业人员的巨大增加,使得朝廷在管理这方面,也变得复杂起来。因此,把这些工商从业者按行业组织起来,也便于管理。

    而工商业者,为了本行业的利益,为了应对官差,同时保护本行的利益及商业信誉,也需要建立同行者行会。

    在这种情况下,汉京的工商行会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数量剧增,从隋时长安的一百二十行,已经暴增到如今汉京的四百八十行。

    汉京的行会,分为两大类,一是手工业行会,一个是商业行会。手工行会,是偏制造加工业,他们生产加工各种商品,如金银铺、铁匠铺等。商业行会,则是偏重于买卖的行业,如鱼行、肉行、果子行等。

    行会的组织很严密,入行的商会称行户或行人,参加商行加投行。

    商行是保护和垄断本地行业商业利益的,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贸易。

    每一行甚至还有自己的行志,行话和行装。比如香铺香人,即顶帽披背。当铺掌柜,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上行人,便能一眼认出。

    各行甚至还有自己的宗师和自己的社日,遇到一些神诞日,各行都会呈上本行的特色贡品。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各行还会举行活动以联络同行感情。

    行会对外代表同行与官府接洽,并代表本行对外承接生意。对内,则有统一价格,统一度量衡,限制外来商人竞争。

    行会在这个时代是很厉害的商人组织,一般来说,城市里同一个行业的商铺商户也多集中在一起经营。

    汉京四百八十行,也意味着如今行业分类越来越多。

    对官府来说,也便于管理,有事直接找各行行首行老,由他们通传到本行商户。

    今天一家新店开业,居然汉京各商行行首行老们都来了,这就让人震惊了。各行行会的行首、行老都是本行业内最大的商家,以及威望最高的。谁家有这么大的面子,能让这么多行业的行首、行老都前来捧场?

    福满楼酒楼的掌柜崔琮一下马车,立即一群行首们围了上来。

    几年过去,崔琮已经越发的肥胖,胖的眼睛都快看不到了。他挺着大肚子,一身的名贵绸缎,身为长安酒楼行会的行首,胖子还是很体面的。

    尤其他还是福满楼的掌柜,福满楼不但是天下第一酒楼,而且这还是越王府的产业。

    “崔行首,久等了啊。”

    崔琮也向众人拱手,汉京四百八十行,如此多的行会,崔琮也不是全认识。但这边上的,却都是做餐饮食品这一块的,都是相熟的。平时多有往来,此时倒是都不陌生。

    “今日可是我等工商界的盛事,我岂能怠慢。”崔琮笑着道。

    一众行首看着那栋气派的五层大楼,还有这无数的花篮、彩旗,也都很兴奋。

    “是啊,如此大的动作,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听说一会越王会亲自前来?可是当真?”一名行首问。

    崔琮神秘兮兮的低声道,“听说太子殿下都将亲临呢。”

    “天啊,真的吗?”一群商人都兴奋起来,太子都要来啊,那真是太有脸了。

    更多的人还在赶到,因为人太多,甚至惊动了汉京府和大兴县的官吏,汉京西部归大兴县管辖,大兴县令这位五品的京畿县令甚至亲自赶来,带着衙役们维持秩序。

    商人们一下马车,他们的马车立即就被要求驶走。

    车太多,根本停不下。

    “看样子,今天太子殿下真可能会来啊。”

    汉京的各行会,其实是包括了汉京郊外地方的。因为汉京太大,虽然打破了坊市分离,形成了街市的局面,但汉京人口众多,工商发达。城里依然容不下那么多商户,尤其是那引起加工制造产业,因此在汉京的郊外,就兴起了许多商镇。

    那里就是许多工坊等集中地,还有许多专门的交易批发市场在。

    今天,这些京郊镇上的各行会也来了。

    除了各行会的行首、行老们,还有许多京城有名的商号也来人了。

    “李记钱庄的大掌柜来了!”

    “灞上酒坊的掌柜来了!”

    时近中午,李超和太子承乾到来,从马车上刚一下来,立即引的无数商人跪拜。没有人让他们下跪,但商人们却都纷纷向太子跪拜。在过去,商人们地位卑微,哪怕经商成功,身家富裕,可也地位低下,要么投靠权贵要么挨靠官僚,或者依靠大族,要不然普通商人是难以立足的。

    但如今不同了,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朝廷已经把工和商纳入了良籍,不再有商籍工籍。

    李超微笑着让到一边,由承乾接受众人的跪拜。

    “诸位请起。”承乾很得体的应对着,丝毫不怯场。

    汉京府尹和一群官员上来迎接,把李超和承乾迎入楼中。

    “今天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李超笑着对承乾道,今天是大唐工商总会成立的日子,多数人现在还不明白这个工商总会会有多重要。

    他们只是觉得把各行会联合起来很热闹,却还没明白这是个多么大的变化。

    成立工商总会,是李超一手推动的。

    今天这里是汉京商会成立的仪式,汉京四百八十行行会,以及一些著名的商号一起组建汉京商会,而全国各地也将陆续组建地方商会,全国的商会,又将隶属于全国工商总会。

    商会将按全国、道、州设立三级。

    大唐工商总会,既是各道和汉京府的商会联合,同时天下最有名的那些商号也直接入选。

    加入商会的目的何在,有什么好处?

    加入商会的各家行会、商号将选出代表,成为商会代表。而成为商会代表,拥有见官免跪,有向官府上书的权力。甚至总商会的代表,还可以参加每年一度的工商总会代表大会,会上一起商议全国的工商形势,甚至朝廷会派官员列席会议。代表们能够向朝廷上书建议,甚至,总商会的代表,享受一些保护,如果这些商会代表违法犯罪,地方官府无权拘捕审理处置,须上报大理寺,由大理寺审理他们的案子。

    仅这一条,就等于给那些商会代表们披了一层保护衣了。地方官和地方豪强,是不能随意的压榨欺负他们的。

    拥有直接向皇帝和朝廷进言的机会,更加难得,这可是上达天听啊。

    李超给商人们如此大的权力,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的。为了给商会造势,李超今天甚至把太子承乾给拉了过来。

    他现在还是大唐工商总会的名誉会长,亲王当商会会长,当初李世民都震惊了。

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感谢飞侠2017的万赏)

    感谢飞侠2017兄弟的万赏,谢谢!

    贞观四年,正月初八。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京师,汉京城。

    时近中午,上西城区的十字大街口的五层楼,已经里里外外全是人。来自汉京四百八十行行会的行首、行老们,来自京师京郊数千家商铺、工坊中著名商铺商行的掌柜们。还有来自朝廷户部、工部、太府寺、少府寺、汉京府衙等诸部衙的官吏。

    当然也有李超这样的勋戚贵族代表。

    还有皇家代表太子承乾。

    对于工商界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事。

    大唐汉京商会今天正式成立,大唐工商总会也正式宣告成立。

    “请殿下与汉王等诸位贵宾剪彩!”

    被选出来的汉京商会会长,正是李洪,李记钱庄的总经理。李记钱庄的规模庞大,名声也好,做为李记钱庄的大掌柜,他被推选为会长。

    商会的组织模式算是商人自治,汉京商会先是由汉京各行会的行首自动成功商会代表,然后这些代表们,再将汉京最有名的诸家商号吸纳为商会会员,行会和商号,成为商会的会员。各家会员再选出一位代表,成为商会代表。

    商会代表们共同推选出商会的理事会,理由会推选出会长。

    身后有灞上李家,李洪得到多数人的推举,成为了会长。

    如今大唐的商业氛围很好,开业往往都会弄个隆重的开业仪式,请人剪彩,甚至请人表演,还要搞开业酬宾活动等。

    一条长长的红绸,上面一朵朵红绸花,商会的会长和理事们一人托着一个盘子来到李超等贵宾面前,盘子上是一把金剪子。

    剪完彩,这把金剪子就送给贵宾了。

    拿起剪刀,李超对着承乾笑笑,一起剪了下去。

    长绸条上的大绸花被一朵朵剪了下来,一阵阵喝彩声响起。

    最后又请承乾和李超两人一起为商会揭牌,匾额上的红布被揭了下来,露出上面由皇帝亲笔题写的汉京商会四个金色大字。

    汉京商会五层的在楼还是非常气派了得的,这栋大楼就是商会的办公地了,也是由商会会员们一起集-资修建的。

    各各行各业的行会,加上那些有影响力的商号,整合到一起,组建商会,这算是前所未有的。

    这样一个商人组织,却是由李超一手推动的,更让许多人惊讶。而李超不仅是把他们组合到一起,还给了商会许多权益。商会代表们能够直接与官府对话,甚至商会代表还不受地方的拘捕审讯处置,他们得由大理寺负责。

    每年的商会代表大会,甚至官府派人列席参加,工商总会的代表,能够直接向朝廷上书建言。

    这些,让商人终于上了台面。

    一楼的大会议室里,汉京商会第一次大会正在举行,李超和承乾各自上去讲了几句话,然后师徒两个坐在二楼的窗台边聊天。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承乾,你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农业是保障,没有农业,人民的生活就没有了基本保障,社会就要动荡无法稳定,毕竟民以食为天。国家若无三年之粮储,就不安全。百姓若无三年之储,就无抗灾能力。而若没有工业,社会就没有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没有商业活动,社会资源就得不到交流,人民的生活难以持续。”承乾说道。

    “说的好,看来我以前跟你讲的那些,你确实有听进去。确实,农业是基础,是保障,过去讲一农不耕,则如何如何,一女不织,又如何如何。那话也对,但也不全对。毕竟如今与先秦时代甚至是秦汉,魏晋等都有了许多不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产力也不断提高。如今大唐,不说疆域广阔,田地众多。单只论南方的开发,两熟技术的推广,高产占城稻的培育种植,还有精耕细作、施肥、水利技术的提高,加上新式农具、铁制农具、牲畜的数量等都在全面提高,这就使得我们现在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束缚在土地上。”

    “一部份的人种地就足够了,他们也能把田种完,我们有了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就代表着生产力的提升,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可以发展工业、商业,让大唐更繁荣富裕。

    过去是古典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时代,因此农是基础,地位也较高。士农工商,管理层的士以下,就是农了,工和商,排在后面,甚至工商还不是良籍。

    但如今不同了,要想发展工商,就必须打破这个束缚,要让农村里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开束缚,让他们进出来,走到城镇里来。让他们加入到工商业中,而要发展工商业,就还得打破工商的束缚枷锁,让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提高,要不然谈何发展。

    不过李超推动工商权益提升,也有着更深远的打算。

    “老师做的事情总是那么超人一步。”承乾道,全面改革科举,原来的科举,说是取士其实录取不了几人,更多的是靠名声靠出身。但李超现在却要让科举真正成为朝廷的取士之源。

    配上此前改革的官吏制度,可以说国家的士阶层已经在全面变化。现在李超又在让农、工、商发生巨大改变,处处充满着变革。

    “一潭死水,就会**。而保持流动,则成为活水不腐。阶层的固化,并没有什么好处。不论农民还是工商,都能通过科举入仕,成为官吏。也能够通过努力赚钱,提升生活品质。还可以从军训练征战杀敌立功,成为军官。总之,就是得给大家上升的通道。”

    “读书人就算考不上科举,还可以考吏员,当上吏员,如果做的好,也一样能升为官。甚至朝廷的国子监等学校,里面培养的学生出来也可以为官为吏,国家的取士制度也变的多样化,选出来的人才也不再是单一的。”

    承乾问李超,“那朝廷的分封制度好吗?会不会有损朝廷集权?会不会将来中央与四边封臣们起冲突,形成诸侯与中央对抗?甚至如汉晋时的诸侯之乱?”

    “当然不会。”李超笑道。“大唐的分封与汉晋时的分封完全不同。一来,大唐的封臣远没有汉晋时诸侯的权大,二来,大唐的封地都在边疆之上,远离中原。在大唐的分封制度下,封臣代代推恩,封地会越来越小,难以形成与朝廷对抗的实力。同时呢,这些勋戚贵族们封地在边疆,必然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封地,要守护好自己的封地,他们就会全力的经营领地,甚至是开拓边疆,这就能为朝廷屏藩,甚至为朝廷开拓周边,同化那些蛮夷。”

    “所以说,我们大唐的分封制度有百利而无一害,封地发展越好,边疆越安全,而且朝廷还能增收许多税赋。”

    “老师,如今父皇在京,我也不再监国,但却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我想做些事情,可不知道要做什么。老师能够指点一二吗?”承乾问。

    当过几次监国之后,承乾也挺喜欢朝政。虽然多数时间里,他只是听政,并不真正处置,但他喜欢这种感觉。可如今皇帝重新临朝,不再称病不视事了。

    李超看着还显得稚嫩的承乾,这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殿下上次提出的粮食统购以及仓储条略就很不错,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种商品,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朝廷必须得保证粮食安全。因此粮食不能以普通商品对待,朝廷当对粮食有更全面更宏观的调控。”

    “比如说?”承乾很有兴致的追问。

    “比如说,根据粮食生产的能力,和粮食的需求,以及运输问题,我们可以把全国划分为几个粮区。比如说关中、朔方、绥远、陇右、河西、西域这六个地区,其中陇右的河湟河谷是产粮区,关中的平原是产粮区,朔方的西套平原是产粮区,绥远的前后套也是重要产粮区。”

    “但如果殿下仔细的统筹一下,就会发现,潼关以西地区对朝廷很重要,那里驻扎着许多兵马,人口也不少。但是总体的粮食产量支是偏低的,因此正常情况下,他们自给都才勉强。过去京师在关中长安时,甚至长安还得从关东地区输入几百万石粮食,运输耗费巨大。”

    “所以针对这个实情,那么朝廷就可以做一个宏观调控,宣布关中等六个地区的粮食,不得贩运到关东来,也不得贩运到境内草原去。这六个地区统筹为一个粮区,他们产的粮食,六个地区内调节,供应本身。”

    “六区内的驻军,也由他们供应,丰年之时有剩余粮食,则以保护价购入存储于各仓储之中。朝廷至少要保证官仓里起码有三年之积,这样一旦有灾,或者有战事,也能马上有粮可用。”

    更新有点晚,非常抱歉啊,这几天人不太舒服。

第1087章 汉京

    关陇等地,总的来说还是土地较少,粮食产量较低,且灾害相对来说较多。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如果不做个宏观调控,那么如关中平原的粮食贩卖到关东来,甚至贩卖到草原去,而那些土地少粮食产出少的地区,则会一直粮食储备不足,也就大大降低了抗灾能力。

    甚至朝廷的驻守边军,需要的边粮,也得从中原运去,大大增加了运输耗费。

    让关内六个地区的粮食统筹为一个粮区,内部消化,禁止粮食出境,会好许多。

    “同样的道理,对那些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朝廷要设立粮食禁止出境政策。而对粮食产区,则也要给予一些保护政策,比如他们的粮食出售,享有免关卡税费等,这样有助于粮食流通。”

    “还有呢?”承乾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了一支笔,开始兴奋的在随身小本本上记录了下来。

    “还有一个就是设立粮食保护价,产粮区的百姓怕的是什么,怕的是谷贱伤农。因为粮食产量多,就容易被粮商压价,导致越是丰收,粮食越卖不到钱。因此,朝廷当根据实情,设立一个粮食收购保护价,就是制订一个最低价格,同时,朝廷也以这个价格向百姓收购粮食。”

    “我们还可以设立一个粮食收购任务,每年先预计收购多少粮食,对粮农们下定一个任务,规定他们每年的粮食产出,必须将多少份额出售给朝廷,当然,这个朝廷按市价收购,且不得低于保护价,要保证农民的利益。”

    李超看承乾记的认真,又提醒道。“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统购是为了保证朝廷的粮食需求,满足朝廷每年的公粮需求外,还要保证粮食储备量,但是,向农民统购的数量得控制好,一般来说,得给农民留足口粮,然后统购不得超过五成。”

    “当然,如果朝廷统购完后,农民依然愿意卖粮给朝廷,当然可以收。”

    “遇到粮食歉收的年份,朝廷的常平仓得切时的平价售粮给百姓,保证百姓需求,避免粮价哄抬,伤害百姓。”

    承乾把这些全都记录了下来。

    他充满惊叹的道,“想不到就一个粮食,老师居然已经能说出这么多条条道道,每一条都是金玉良言,学生佩服万分。”

    李超只是轻笑而已。

    国家宏观调控,这是必需的。这需要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高屋建瓴的提出政策,来宏观把控。

    粮食这东西,不仅仅是商品,尤其是在这个运输比较艰难的时代,且多灾多难,难以抵抗,因此对粮食的调控越发的重要。

    许多时候,灾后出现饥荒,无法控制,并不是因为朝廷真的无粮可调,而主要还是朝廷的粮食策略出了问题。

    比如,藏粮于民这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不能完全被粮商们控制着囤积着。官府得有自己的大粮仓,也得有自己的常平仓,粮食不仅存在京师,也得存在地方。

    再有一个,地方百姓自己的义仓、社仓里也得有粮食,有粮食才能有抗灾能力。

    其次,很多时候,灾害发现,因为运输原因,粮食却不能马上运入灾区,于是导致灾情扩大。因此朝廷就有必要,藏粮于地方。

    各地都得有仓储粮,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运输线上,也得多存粮。这样才能一旦地方有灾情,朝廷能够最快的调拔运输粮食过去。

    “朝廷还应当对外来的粮食免税,比如从新罗、百济、南蛮等地方运来的粮食,就应当免关税进口。”

    承乾又加上了这一条,“老师,看来这个宏观调控真的很有必要,让各个地方都储存足够的粮食,能大大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朝廷把京师从长安迁到汉京来,也大大缓解了粮食压力。毕竟以前汉中无法供给长安需求,而到了汉京后,这里本身也是一个平原,兼之南面的江汉平原,江南的平原,东面的江淮,江南等大量粮食产区,使得汉京粮食无忧,尤其是汉京所处的位置,交通运输上比较便利,有粮也不怕运不进来,不像以前的长安,运粮入长安太难。

    说到交通运输问题,李超对承乾道,“你若真想自己做点事情,我可以给你两个提议。第一,在襄阳附近的汉江上修个堰坝,就如同蜀中的都江堰一样。”

    “汉江修坝?为何?”

    李超对太子道,“汉江修坝,好处还是很多的。首先,襄邓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为汉京平原的这片地区,虽是平原地区,田野平阔,土地肥沃,但却一直比较缺水。没有水,种植当然大受影响。以这里的气候,其实完全可以实行两熟栽培,如果有水种植水稻,再加上精耕细作,施以肥料,那么仅是汉京平原,一年就能让现有粮食产量翻翻。”

    “汉京可是京畿之地,汉京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如果汉京自产的粮食多,那么就免于从外地辛苦的运粮入京,仅是这节省的耗费就不知道多少了。”

    “再有一个,就是交通。”

    承乾有些惊讶,修坝跟交通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汉江上修个坝,拦截汉江山,然后再在汉京西北的丹江上修个坝,拦水蓄个水库。”

    “然后呢?”承乾问。

    李超笑着道,“在襄阳附近拦截汉江水,蓄水后,襄阳上游的汉江水位会提升,那么过去汉江上游河道滩多船难行的问题,将大大解决不少。以往从襄阳到汉中,这段河道可不好走,顺江而下还好,若是逆江而上,则随船必带纤夫。那段长长的河道,有许多的险滩急流,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大船更难行,得经常靠纤夫拉船,这使得运输极其不方便。”

    “如果汉江拦坝蓄水,则可以让汉江上游水位提高,让通航能力大大提升。虽然很多地方依然得拉纤,但起码能让襄阳上游的一段,解决不少问题。”

    “除此外,我们在襄阳附近拦截汉江,还可以把汉江水通过唐河、白河等几条河流,让汉江水浇灌汉京平原,甚至能让唐河、白河的河道通航能力提升。这对于京师的运输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

    李超拿过承乾的纸笔,在他的本子上迅速的画出汉京周边的山川地势力,汉江、丹江、唐河、白河,汉京、襄阳等。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简单几笔,但位置却都很准确。

    “我们在这里拦截丹江,修建一个水库,如此一来,也能利用丹江水灌溉汉京平原。同时,蓄水后的丹江,水位提高后,通航能力也地提升,这样一来,通过丹江航运,则汉京与长安之间的运输交通,也大大提升。”

    当然,李超又是要拦汉江,又是要拦丹江,可不仅仅是这样。

    “殿下,你看这里,这是汉京北面的方城垭口,是河南道与山南道的交界,也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汉京盆地与中原平原的分界线,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的分界线。”

    在这条连绵的高高山脉上,却在方城这里突然出现一个垭口,当地人则称为风口。这个口子东西长三十里,南北宽四十里,两侧的地面高达六七十丈,这个垭口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上自然形成的缺口。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方城成为南下荆襄、北入中原的交通要道。

    从汉京到洛阳,这里是必经之路。

    因为伏牛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因此汉京与洛阳之间是没有水路直通的。而水路运输,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对交通和运输都极为重要。

    高高的伏牛山,阻隔了水路。但这个山口,却成为一个沟通南北水陆的可能。

    “我们只要在白河建坝,然后引丹江山入白河,然后开挖方城垭口,就能引白河水入沙河,汇入蔡河,直通河南汴州,并连通黄河与大运河、淮河。”

    承乾听完,目瞪口呆。

    “老师,方城垭口可是一座连绵大山,那是江汉河流的分水岭啊。白河水怎么可能倒流到河南去?”承乾觉得李超在说笑话。

    李超却没说笑话,虽然历史上宋朝修建襄汉漕渠确实失败了,还失败了两次。但那是因为他们只是拦截白河水而已,而白河水量不足。在后世,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就成功的通过了方城垭口。

    而当时用的是丹江水过白河通的垭口。

    宋人的方案,需要挖低垭口七丈,而后世通过垭口的南水北调工程,只需要挖两丈多一点。

    挖一段二丈来深的河道,这并不是什么艰难不可完成的工程,毕竟也才几十里而已。就算要挖深白河到垭口的那段河道,也不过百余里。加起来总共要挖的也就一百五十里左右,还只有垭口那段要挖两丈来深,其余的都是借旧有河道,只需要疏通一下。

    关键的还是修坝引水。

    “老师,这真的能成,只需两丈就能打通垭口?”

    “是两丈二左右。”李超纠正道。

    承乾却已经无比亢奋之中,他深知道,若是真的能打通这条漕渠的重要性。隋朝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其中汴渠,也就是汇通黄河与淮河的运河段,再加上淮河到长江的运河段,让南北完成了一条交通运输大动脉手术,南北交通运输大大便捷。

    但这条运河是在东南。

    洛阳到汉京,虽然看似很近,但只有陆路,运输不便。想要大量运输物资到汉京,其实最主要的线路,还是走运河,先走汴渠,从洛阳到泗州,然后泗州到扬州,再走长江到江夏,再沿汉水到襄阳,再进白河,能达汉京,其实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

    江淮之地还说直接走长江汉江白河抵京,可河东、河南、河北、淮北等地,却得绕这么一个巨大的圈子运输来汉京,当然是非常不便的。

    但水运又十分重要,比起陆路运输,运载量大,也速度快,耗费少。运输大宗物资,还是主要靠水运。

    因此当李超说他能够拦丹江水引入白河,在白河修坝蓄水,挖方城垭口,引白河水通过沙河,汇入蔡河,直通汴州,连通黄河和大运河,打造出一条全新的运河,承乾哪能不震惊。

    一百五十里。

    短短的一段运河,如果真的挖通且通航,那就真是意义非凡。以后不但河南与汉京直通,就是河东、河北、淮北等的粮食、物资等,也能迅速通达京师。甚至是交通,也一样快捷方便了许多。

    “老师,这真的能成?”

    “当然能成,重点就是丹江水。”

    当年宋人用了十万人工,挖通方城垭口,渠道是通了,可水太少,通不了航,也就没有用。李超则计划引丹江水,水量不用担心。

    整个工程量不算大,也不算小。

    包括建丹江水坝,修丹江水库。建白河水坝,挖方城垭口,并要把白河上游到方城垭口段百余里拓宽挖深,甚至可能有的河段要直接取直等。但如果真要说,也确实不算大工程。

    只是以后丹江和白河上会多一些水坝,通船就没那么方便了。但这也不算什么,大运河上各个河段,也都是采用斗门通航。

    李超也可以建梯级船闸通航,船只过闸处,设置低坝和闸门,排泄过剩水量。

    “如果真能打通与蔡河的漕运,直通河南,那真是太了不起了。”承乾兴奋的道,“而且丹江水拦截起来后,还能灌溉汉京平原。一举多得。”

    李超拿笔在纸上继续画着,“汴河、蔡河、沙河、白河,连接起来,这样大运河可以直接连通到汉京。而汉京通过白河又连接汉江,汉接接通长江,如此一来,南北之间就不再只有东南的运河了,在西面,也有了一条。如此,大唐的南北、东西,沟通起来将更为方便。”

    李超拿着笔继续画,这次他在荆州那里画了一条线,把长江和汉江联起来。

    “这是?”承乾问。

    “殿下,这是荆州长江连通汉江的江汉漕渠,全长一百三十里左右,但这条漕河开通之后,却能缩减长江与汉江之间的绕道航程一千三百里。一千三百里,起码能节省五天时间!”

    “以后长江中上游地区到达襄阳、汉京,节省一千多里航程,这非常了得。而且这样一条运河,还有防洪、引水灌溉等作用。”

    李超拿着笔继续画,这次却是在画到了湖南。

    “在这里修一条湘潭漕河,通长江,则汉京与湖南也交通更方便,联系更紧密了。”

第1089章 李超、虬髯客

    汉京东北,三千里外。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辽东半岛南端第一要塞,卑沙城。

    李超和张仲坚并辔而行,雄骏的战马迈着轻缓的步子,马鬃在风里轻舞飞扬。李超身着一件铁甲,外罩锦衣。他腰悬玉具剑,一手按着剑柄。

    镶着玉的剑鞘在马鞍之上不时的撞击,铛铛作响。

    张仲坚却身形笔挺,那脸标志性的卷曲大胡子摭盖了半张脸。

    他们行走在大黑山上,山路并不宽阔,盘旋而上,路边树木青翠。这是一座把一座山都修成了城堡的要塞,但再坚固的城堡也有攻破的时候。隋征高句丽,来护儿就曾经攻破过此城。

    如今事隔二十年,来自中原的军队,再一次的攻破了此城。

    惨烈的战斗已经结束,山城还有许多地方弥漫着烟火。道路上,也随处可见倒卧的尸体。关城有五千守军,城里还有数千士兵家眷和百姓,但仅用了三天时间,李超就攻下了这座要塞堡垒。

    凭借着火炮,李超一路轰过来,根本无人能挡。

    “花费了我上万斤的炮弹,这座山城还真是坚固。”李超轻笑着说道。“不过再坚固的城,在这炮火之下也挡不住。”

    张仲坚现在脑子里也还在回想着那漫天的惊雷之声。

    “真想不到居然还有如此攻城利器,别说高句丽人了,就是我,也被震住了。而你居然还把此等利器装上了船,现在我是真相信你之前说的能轻松攻下南越了。真的无人可挡!”

    李超瞧了张仲坚一眼,漫不经心的笑道,“自古以来,攻与守,就如矛与盾一样,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有了更尖锐的矛,就会有更坚固的盾。火炮虽猛,但不过是因为新铸造使用,一般人还不了解其特性。其实火炮也还是有许多缺点的,比如铸造成本高,花费时间长,运输不便,耗费高,需要专门的炮兵等等。”

    “但你还是把炮拉到了卑沙城下,并且轰了两三千发炮弹不是?”

    “是啊,可是我告诉你,我们的炮采用的是铁铸,虽然成本降低了数倍,但用青铜铸炮寿命能有一千发,可采用铁铸,寿命却只有六百发左右。铸造这么一个大家伙,耗费无数,结果只有六百发寿命。”

    虬髯客大惊。

    “才六百发?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这玩意,每用一处,就减少一次。六百次,这是试验得来的数据,六百次后,差不多就不能用了,要不容易炸膛。”

    “那火枪呢,能射多少发?”张仲坚没想到,那看似如此犀利的火器,居然还有这么多缺点。

    “火枪就更不如火炮了,差不多一百来发的寿命吧。”

    “才一百来发?”

    用的差不多了,就只能回炉重铸了。

    张仲坚摇头,“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火枪也很一般了,射的慢,射的近,还射不准,偏偏大风和雨天还不能用,造价还挺高。比起弓和弩来差的远了!”

    李超也不反驳,在大批量生产出燧发火枪之前,火枪手确实是个比较鸡肋的兵种,跟同是远程兵的弓箭手是没法比的。当然,火枪手也有其用处,他不需要怎么训练,也对身体素质什么的没什么要求,用来迅速组建、作战倒也有用。

    毕竟火枪手靠的就是猛烈的弹雨打击。

    一个弓箭手培养的周期长。而弩的制作,其实比火枪还要麻烦一点。

    火枪的缺点还是现在造价较高。

    “不过这火炮真是厉害,哪怕只有五六百发的寿命,有造价高,运输不便等问题,可怎么都还是了不得的发明。再笨重,也比投石车要好啊。而且威力也强的多。尤其连船上都能装载使用,若没有这火炮,卑沙城别说三天就破,三十天也未必能破。当初来护儿夺取卑沙城,可是几万人围攻,耗费许久才拿下的,伤亡惨重。”

    李超攻下卑沙城,只用了三天,也没多大伤亡。

    轰开了山城城墙后,一路杀进去,里面的守军根本顶不住唐军。

    其实李超的兵马也不少,在汉京过完元宵节,李超就出京了。带着三千府兵,以及三百名军官士官,这支兵马坐船从汉京一直到达登州。

    在登陆,李超又把当初的那支贵族私掠联合船队拉起来了,只不过这一次船更多,因为经过半年时间,船厂又交付了许多新船。

    大量经过短期快速突击培训的船员们,也被贵族们雇佣。

    当初那支五千人的陆战队,参与勤王之后拿了丰富的赏赐,但如今,多数人依然还是在做老本行。

    在李超不在的这半年时间里,他们也没闲着,从辽河口一直到鸭绿江口,他们四处登陆劫掠,也算是抢的盆满钵满。

    李超到了登州,一声召唤,于是联合船队集合,各家的陆战队也重新汇集起来。

    联合船队少了许多旧面孔,不少贵族去年被清洗了,但新面孔也有许多。带着这支庞大的船队,李超直接杀到辽东。

    三天,就打下了卑沙城。

    北面的高句丽人倒不是见死不救,而是这次唐军动作太快,他们的求援信使刚离开,唐军后脚就把城拿下了。

    “高句丽人会来夺回卑沙城吗?”

    “我想肯定会来的,不管怎么说,卑鄙也是一座重镇。但相信高句丽人在城下碰的头破血流几次之后,就会死心了的。”李超笑着道,“其实对于高句丽人正在打造的千里长城来说,卑沙城不算重要,千里长城重要的是防住辽河一线,挡住从辽西东进的中原军队。卑沙城已经在半岛南端了,因此并不算太重要。”

    “怎么可能不重要,这卑沙城让文远你拿下了,那他们就再别想夺回了。你控制此城,则辽东半岛南端之地,就成了你袭扰高句丽人沿海的大本营,甚至还是朝廷进攻的一个前进基地,登州到辽南的航海安全畅通,朝廷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兵过来,然后从半岛发起进攻。”

    张仲坚的眼光还是很好的,辽南重要性很高。

    “可高句丽人没有强大的水师,他们没有控海权,于是乎,这辽南也只能眼看着我们占据了。卑沙城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刚好控扼半岛南端这个尖尖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在这城在我们手里,高句丽人就算发兵几万来,都别想拿回去。”

    骑马进了城。

    李超有些失望。

    卑沙城高大险要,但这座巨大的山城里面,其实都有些算不上城,倒更像是圈起来的巨大城落,有一个不大的内堡在山上,而山腰、山谷里,都是一处处的村寨,里面甚至有许多的田地。

    论繁华热闹,还远不及石马津港和青泥洼港以及石人汪港。

    张仲坚笑道,“这地方倒是能够关起门来自给自足,不论是种粮还是养羊,都不错啊,地方够大。”

    “确实够大,山墙围绕,周长十里呢。”李超也笑笑。

    “以后这里就做为驻军之地,增设炮台箭楼,阻挡高句丽人南下。”李超望着这简陋的城池,马上有了安排,想把卑沙城打造成一座繁华城市是不可能的,还是重点发展旅顺和大连吧,那里有优良港口,依托港口,发展贸易、工商,甚至是渔业等都很不错。

    “恭喜越王,辽南的封地终于拿到手了。”张仲坚笑道。这地,可比他那越南州的封地强多了,他这越南侯的封地是个岛,虽然岛也很大,但远离中原。往来一趟,就差不多一年了。

    “嗯,拿下了卑沙城,我也算是完成一个牵挂了,差不多,可以准备南下事宜了。”

    卑沙城会马上有官军进驻,朝廷的水师也会进驻旅顺港。

    辽南是李世民早许诺给李超儿子的封地,但这封地不是独立王国,驻军、行政、司法、税赋等权都在朝廷,领主贵族们享受的是经济收益权。领地发展的越好,开垦的土地越多,工商业越繁华,则能抽到的税赋越多。

    至于其它的,那是朝廷的事情。

    “越王,汉京来信。”一名侍卫将一封信送上。

    李超接过,检查了下封印,完好无损。打开,信是承乾寄来的。自从上次在京师听李超讲了运河的事情后,太子一直全身心投入此事,他把李超所画的襄汉漕河,荆汉漕河,以及湘潭漕河几条运河连通一起,起了一个非常牛逼的项目名称,大唐大运河。

    与隋朝杨广的大运河并列。

    本来这名字确实不错,但正因为他把这运河起名唐朝大运河,还与隋朝的相提,结果一拿出来,就引得无数人反对。隋朝运河,在许多人的心里,那就是个亡国工程。

    其实李超本意是慢慢来,一个个的漕河修建,分开来,每个漕河都不过百余里,修好一个再接一个,这样多好。

    可承乾毕竟太年轻,直接一来就要搞个大新闻。

    结果好多人一听大唐大运河的名字,就反对了。有些人倒是多看了几眼,但看到说这条运河要北过方城垭口接沙河蔡水汴渠,南接汉江长江湘潭,都立马觉得不靠谱。

    修运河伏牛山?

    把长江、汉江、运河、黄河连接起来?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啊。

    于是大家纷纷反对,说这是个劳民伤财还不靠谱的工程。

    太子如今委屈万分,明明是想做个好事,结果却弄的这么多人反对。甚至许多大臣还委婉的劝太子多读书,少不务正业。

    承乾苦恼万分,来信问师傅怎么解决这个麻烦。

    在唐初修运河,而且这运河听起来确实很不靠谱的样子,有人反对才正常。

    拿起笔,李超开始给承乾回信。

    朝廷不肯修,那就自己修!

第1090章 两个南越王

    卸下战甲,冲了个凉,总算清爽了许多。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已经是三月中,天气暖和起来,穿着铁甲晒着太阳爬山还是出了身大汗。

    战后总结送了上来,三天的战斗,高句丽守军战死一千七百余人,轻重伤也有一千四百余。这已经是个极惨重的伤亡情况了,不过俘虏的还是较多,俘虏了近一万人。

    城中缴获的战利品倒没多少,也就是些粮食,还有一些牲畜,其它的就没什么了。

    “我们伤亡如何?”

    李超问前来禀报的弟子尉迟宝琳。

    “我们没什么伤亡,目前为止,战死七十一人,重伤三十余,轻伤百余。”八千人围攻卑沙城,破城歼敌近万,结果只死伤百余,这个战损比非常了得。

    “野战医院已经全力在救治伤兵。”

    虽然这支攻城部队来自于李超的越王卫队和贵族私掠船队的陆战队,但李超依然还是特别设立了随军的野战医院,带了不少随军军医和药品。

    如今汉京城有一所专门的医学院,请的是御医和一些民间名医讲课,培养医生,其中就有专门的军医科。军医科的医生,主要就是为军队培养的医生,他们主治的还是外科。尤其是战场急救,比起传统的大夫要专业的多。

    “宝琳,我过两天就要离开了,这里,我打算交给你驻守。”

    尉迟宝琳有些惊讶,“交给我?”

    “嗯,卑沙城十分重要,兵家必争之地,守住卑沙城才能守住辽南。而且控制了卑沙城,也能威胁到高句丽人的千里长城南端。我已经向陛下上奏,拟在卑沙城建立安东都护府,由你出任安东都护,以后就驻守卑沙,负责辽东的攻略。”

    李超最早的六位兵家弟子,大弟子苏定方如今已经封王,任镇北大都护。程处默也已经是县公爵位,出任镇南都护,崔琰也是县公,出任安南都护。

    现在,李超特意把卑沙城交给尉迟宝琳,由他出任安东都护。

    尉迟宝琳跟他几年,本事不弱。卑沙城是李超辽南封地的北面门户,肯定要交给一个自己放心的人,他还是尉迟恭的嫡长子,推举他任这个职,皇帝也肯定会同意的。

    “联合船队和陆战队都交给你,要不了多久,朝廷肯定会派水师和官兵过来驻防。我也会安排人过来经营旅顺和大连,到时还要你多关照。”

    尉迟宝琳接下这个安排,“请老师放心。”

    李超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这个弟子这几年,也越长身躯越横,慢慢的跟尉迟恭越来越像了。

    “朝廷可能五年之后才会全面征辽,在此之前,则主要是以袭扰为主,你做为安东都护,也是责任重大。不过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若是你能在这五年里,表现突出,打好这袭扰战,那么也是建立功勋的时候。”

    “老师准备带多少人南下?”尉迟宝琳问。

    “我走的时候会把李家的船带走,李家的船员和陆战队员自然一并带走,其余的就都留下。”

    李家的船不少,哪怕抛开与人合伙的南海贸易公司和宝岛商行等,李超也还有一支完全隶属于李家的船队。这是去年开始组建的新船队,原本就是专为跑辽东,一边贸易一边顺路打劫高句丽人的。

    到现在,这支船队已经有了十条船。十条三桅的大船,皆装备了舰炮,拥有舰炮一百多门,还有陆战队八百。

    “我们家也还有四条大船,老师一起带去吧。”尉迟宝琳道。

    李超摇头,去南越并不需要太多人。有十条战船就够了,再租一些货船运他那三千多越王卫队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再用尉迟家的船。虽然他这些弟子,也个个都有几条大船,还有几百人,可李超却南越,还是不打算弄的那么招摇。

    “越南侯这趟北上,船队卸了货,顺带一批货南下,到时我的卫队刚好搭乘他的船。”

    尉迟宝琳退下之后,李超坐在那里沉思。

    卑沙城已经拿下,有尉迟宝琳坐镇,以后李家可以放心的开始经营。辽南地方还不小,加上周边还有几个群岛,这里很有发展空间。尤其是有旅顺和大连两个良港,紧邻着登州这座北方大港,不论是到登州还是幽蓟,又或者辽西,都很近。

    旅顺和大连经营成商港,非常有前途。

    而且还可以在这里发展造船和渔业。

    现在需要的只是安排管事过来,然后招募工匠工人前来。

    李超自己十条船,张仲坚有三十多条船,足够把他的人都运走。

    自己船队约千余人,而汉京带来的卫队,有三千余人,加上医生、工匠等随军人员,总共有近五千人。

    这就是他将前往南越的全部人马了。

    李超将这支兵马合编为南越护卫旅,下辖三个团和一直旅部营。每团三营,一营三连。一连三排。采用的是三三编制,这个编制既为适应火器运用,同时也与朝廷的正规军队区别。

    五千人马,李超捏着下巴,这可不是一支可有可无的力量,这是一支很强的力量了。皇帝本来给李超是拔给三千人,后来李超又要了三百多军官士官来充当这支军队的中坚力量。

    而李世民似乎要跟李超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允许李超把自己的护卫也带去打南越。甚至军械上,也是尽量满足了李超的要求。

    皇帝眼里,那不过是五千人而已,三千多还是朝廷的军队,李超不可能翻天。既然是让李超去自己打南越,他这个皇帝总得表现出些支持。

    李超却在想着,有船有人,有枪有炮,有刀枪弓弩,五千人的军队,足够李超在中南半岛上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了。

    真腊国原本是扶南国的属国,后北方的吉蔑部落开始兴起,势力不断扩大。真腊公主嫁给扶南国王子为妻,真腊国王去世后,真腊公主驸马继位为真腊国王。

    不久,扶南国王去世,扶南王子出身的真腊国王巴法瓦尔曼欲兼任扶南国王,与扶国太子冲突,真腊王起兵,两国交兵。

    真腊本身地盘很大,但也是部族林立,如今又与曾经的宗主扶南国开战,双方打的不可开交。

    在如今的中南半岛,后世越南北部地区,是大唐的交州。而在后世老挝北部,就是真腊了。在后世老挝南部和越南南部以及柬埔寨,就是扶南国。

    在后世越南中部地区,则是林邑国。

    真腊、林邑、扶南三国就是这个地区的三强,中间还有许多小国小邦,基本上都是三国的附属国。

    中南半岛现在水很浑,但对李超来说,这却是正适合的时机。

    大唐虽然一统天下,但其实对南方的控制力不强。尤其是在长江中部南岸地区,特别是后世湖南贵州一带,此时还遍布着诸多蛮和僚。

    虽然朝廷也已经设州立县,但实际上控制力非常薄弱,尤其是在五岭一带,也就是与江西湖南与两广的交界处,五岭群山,俱是蛮族。

    哪怕是在两广之地,其实朝廷也只是对沿海的一些地方控制力较强一些,比如广州等地。其余地方,也是南越各部的地盘。

    比如此时,两广地区,最有势力者,是越国公冯盎。

    冯家本是十六国时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便逃往高句丽,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渡海归顺东晋。北燕灭亡后,冯业留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冯业的孙子冯融时,担任南朝梁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娶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儿冼夫人为妻,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

    岭南之地,一直以来就是百越控制,东晋南北朝以来,汉人不断往南扩张,但岭南之地,地方偏远,因此百越一直势力强大。

    南朝、隋朝时,冼夫人嫁给冯家,百越与汉人豪族的联姻,让冼冯两家成为岭南之地的实际控制者。

    隋末之时,冯盎控制了岭南二十余州之地,虽然他最后没有听从属下劝谏自立为南越王,但归唐之后,却也依然是岭南百越和汉人豪族首领。

    虽有势不称王,但其声望和影响力也是不能小瞧的。

    岭南百越之中,势力最强者是俚僚。俚撩,古之骆越,后世之壮族。

    在中原王朝的记载里,百越又称俚僚,分为俚、僚、蛮等族系。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州以南的西南沿海地区和广西东南等地。

    而僚,也称獠,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族等地。

    蛮,则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百越虽然自秦汉起就归附中原王朝,但实际上中原王朝对百越一直是羁糜制度。委任各部落首领为刺史等官,象征性的上贡,因此实际控制力很弱。

    南朝到隋时,俚獠经常叛服不常。

    在两广地区,如今冯盎势力最大,但细分的话,则又可以分为以高州冯氏为代表的俚獠,和以泷州陈氏为代表的俚獠。

    冯家与冼家联姻,他们这一支也分化成黎僚,而陈氏那一支则分化为瑶僚。

    尤其是如今岭南隔绝两广,后世经江西进入广东和福建的几条重要道路,都还没有开通,因此内陆几乎隔绝了通往岭南之路,岭南之地也只有沿海一带算是朝廷控制稍强,越是内陆山区,越是由俚獠控制着。

    “原来已经有一个南越王了。”李超笑着摇头。

    冯盎,虽然历史上此人归唐之后再无叛乱过,但在岭南,冯家和陈家确实有点只手摭天的味道。

    越国公冯盎,越王李超,一山两虎啊。

    自己去的是真腊的地盘打天下,但愿冯盎这个岭南王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第1091章 剪发文身,错臂左衽

    攻下卑沙城后第三天,李超便在金州湾扬帆南下。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卑沙城已经交由尉迟宝琳,李超向朝廷建议设立安东都护府,并举荐了尉迟宝琳为安东都护。在朝廷批复之前,尉迟宝琳检校卑沙城镇将。

    “金州湾,这附近真有金山?”船上,张仲坚看着越来越远的金州湾,笑着问李超。

    “嗯,之前我们攻破青泥浦的时候发现不少狗头金和金砂,然后查知大黑山下有金山,金山下有金河,流入海湾。经过几次堪察,已经找到了金山、金河。马上,就可以采矿淘金了。”

    这里发现的金矿储量还很大,尤其是埋藏较浅,开采较容易。而且通过堪探得知,这里金矿主要伴生矿是银和铜,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矿产。

    “恭喜王爷又大发一笔!”

    “辽南虽是我李家封地,但按朝廷的分封制度,领地内的矿山,李家也只享有三分之一收益的。而且李家要采矿,也得先向朝廷申请开采许可证,然后还要上交承包费,开采后还得上交矿课。最后朝廷把得到的收益三分之一,再扣一比所得税后给李家。”

    这个制度,使得封侯们虽然能享受到不少利益,但却没有决定权,他们只享受分红而已。例如这座金矿如果不是李家先发现的,那么发先现的人就有资格向朝廷申请采矿、承包。除非李家拿出更高的承包条件来,否则,先发现者是有优先承包开采权的。

    不过就算如此,收益也不少了。

    李家最先发现这处金矿,也最先提交了申请,开出的条件也高,因此这处金矿已经被李家承包了。

    开采、炼金,最后再加工铸造成金币,这里面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哪怕既要交承包费,又要交矿税,利润也一样很高。

    采矿需要的矿工,李超都有现成的,攻破卑沙城分到的俘虏,直接送去采矿。

    “中原缺银,岭南却金银。”张仲坚笑道。

    这几年,李超和张仲坚他们合伙的南洋贸易公司,如今越航越远,甚至借着新技术新船,可以直航波斯湾。公司还投入不少钱,招募了冒险船队,按李超提供的线路,正往非洲航行,要绕过好望角去西欧。

    一旦船队真的能找到这条航线,并到达欧洲的话,那就找到了新的贸易对象,以后南洋公司能把更多的货物卖出去。

    毕竟商船只到波斯的话,那么商货只能卖给波斯人,由他们转售到欧洲去了。这就和过去丝绸之路一样,西突厥控制了丝绸之路,大唐的商货也只能卖给突厥人,由他们再转卖给中亚和欧洲,让他们赚更多。

    大唐的远航船队现在往来南洋、印度、波斯湾更快捷更安全,大量的货物运过去,货易货的同时,也带回不少钱币。

    铜钱沉重,舰队当然不会收铜钱,他们收也只收黄金和白银。商船带回来的金银,在交州和广州两大港使用的最多,用于采购商货。金银币在印度波斯等地的价值稍低些,拿回广州交州之后,换取大唐的钱钞,实际上汇利上又赚不少。

    李记钱庄在广州、交州就一直收购这些海外带来的金银币,这些钱币李记都是直接按金银重量和成份来收购。

    收回来后,并不会再流通,而是直接送到李记的铸币坊,直接融铸成标准的李记金银币。转手之间,李记就能大赚一笔。

    因为李记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使得现在很多商船也都愿意回航的时候,捎带一些金银回来。

    “张公,你对岭南的这些百越如何看待?”张仲坚在东南沿海多年,对这些肯定比李超更了解。

    “张公担忧百越?”

    李超笑笑,碧海蓝天,白帆点点,海鸥盘旋。马上就要去南越,那里远离中原,隔着百越俚獠,其实倒是一个不错的安全区。不过有好处也会有坏处,好处是以后朝廷对越国的控制力减弱,有利于李超发展自己的实力。

    坏处呢,离中原控制区太远,周边全是些俚越,这些部族可是经常乱战的,李超也担心他这外来者,会被周边的地头蛇们欺负。

    从汉至隋唐,岭南的郡县制度还很不健全,甚至是徒有其名。

    张仲坚捋了捋他的大胡子,笑着对李超道,“事实上,岭南之地,多是俚獠部落首领的世袭之地,朝廷派来的官吏,因是他乡羁旅,所以号令不行。甚至有的官吏因贪虐无道,使得诸俚獠多有叛乱。”

    百岭南百越之地的俚獠,可不是中原的百姓,他们一点也不温驯,要是朝廷派去的官员稍苛刻点,那些人直接就反了,杀官破县,狠决爽快。

    因此一直以来,为了息事绥边,使这些部族顺服,中央王朝一直都是树其酋长,使自镇扶,用的是以蛮夷治蛮夷的羁糜政策。

    “何为羁糜?”张仲坚手指在甲板的栏杆上敲击着,“羁糜之本意,是指把结绳套在牛马身上,而并不捆死,以便驾驭。这其实也是中原王朝,无法武力强硬统治边疆蛮夷之地,于是改用较柔和的办法,来使这些蛮夷部族就范。哪怕大唐取得天下,可对俚獠也是羁糜而已,并未能制服其民。”

    蛮夷稍稍内附,既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百年来,在岭南崛起了三大家族,既冯、陈、宁三大家族。这三大家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来自中原的汉族移民,然后与本土强大土著联姻,而成为一方首领。

    比如冯家就是与冼家联姻。

    冼家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

    冼夫人的孙子冯盎,隋末时控制二十余州,地方两千里,奴婢万余人。

    陈朝时,世为南平渠帅的定州刺史宁逵改任安州刺史,宁逵死后,其子宁猛力为宁越郡太守,对这一带的獠人修其教不易其俗,将这些獠人团结在一起,得到他们的拥护,而成为乌武酋帅。

    泷州、新州一带原有葛獠居住,南朝梁时,陈法念举家从颍川郡迁至泷州,以孝义训溪峒,镇俗缉奸,盗贼屏息,受到当地葛獠拥戴,成为首领,世任刺史。

    历经陈、隋、唐三朝,岭南三大家族冯、陈、宁,都以窦州为界,分割势力范围,其中又以冯家势力最大,甚至海南岛也都受他节制。

    “岭南之地,现在真正为朝廷控制的,也就广州和交州两城以及周边百余里。其余之地,几乎都为俚獠首领世袭之地。虽然朝廷置治设县,可刺史、县令多为俚越首领,哪怕有些刺史县令为朝廷所派,可其实也管不了什么事。”张仲坚把岭南的实情娓娓道来,听的李超都有些直皱眉头。

    他想不到,大唐的天下,居然还有这么多不受控制的地方,还不如北方呢。哪怕是河套、陇右、西域,现在朝廷的实际控制力都已经很强了。但在这岭南,居然是这么个局面。

    “狸獠一般都以峒区分,峒又称垌,原指两座山脉之间的平地。后来,便专指聚居在这一带的按血缘关系所组成的部落。首领称为垌主或渠帅。到了南朝的时候,已经出现由垌联合成成较大的部落联盟,称为酋帅。”

    冯、陈、宁三大家族,就都是一方酋帅,也就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长。

    “岭南之酋帅,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但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原之贵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为之号令。”

    岭南的那些獠帅,家里都有铜鼓。

    “铜鼓,为何?”李超笑问。

    听来,这铜鼓倒有点类似王的象征,跟中原的王旗啊王印有些像。只不过用铜鼓,还是比较奇特的。

    “因为俚獠皆信奉雷神,他们铸造的铜鼓是雷的象征。在铜鼓上的文饰,蹲蛙和羽人,都与祀雷有关。雷神是他们信奉的神,而青蛙,则是他们的图腾。他们认为雷神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则是雷神的使者,能呼风唤雨,格杀建筑物,保卫人间安宁和五谷丰登。”

    “看来到了岭南,不能吃蛙了。”

    隋时,岭南有二十五郡,这么说,当时就有二十五个俚獠渠帅。

    而到了大唐此时,岭南已经有分为广东、广西、广南三道,三道辖州八十一。

    整整八十一个州,比之隋时的二十五郡区划更多,许多州其实很少。但当初冯盎率二十余州归附大唐,朝廷为了安抚这些渠帅酋长们,便新设了许多州,做为这些部落的世袭领地,搞出了八十一个州。

    岭南之地,南下汉人与俚獠部族不断的融合同化,出现了许多以汉人豪强为代表的汉俚联盟,但总体上来说,他们又比较分散,实力不足以与中原对抗,因此往往都是内附中原,可中原也无力真正掌控,于是只能行羁糜之制,让这些豪强首领们做世袭刺史,由他们统领些世袭之地,和部落之民。

    其实这种制度,站在中原朝廷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有缺憾,得把他们纳入朝廷体系才对。但如果是站在这些地方的汉人豪强和俚獠首领们的角度来看,这种地方自治的形式,又是极不错的。

    李超其实就很想把自己的封地弄成这种模式。

    世袭领地,世袭官职,甚至税都不用交,自己管自己的,这才舒爽。

    看看冯、陈、宁三家,历经陈隋唐三朝百余年了,在岭南当着土皇帝,多爽。管你中原谁当皇帝,我都是岭南的土皇帝。

    “俚獠之人,剪发文身,错臂左衽,奇风异俗。等到了那边,你会发现,岭南之地全不似中国也!”张仲坚说道。

第1092章 出草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清早,干栏的房间里还黑乎乎的,巴那睁开眼睛,想起来今天是个赶集的日子。赶集是个大日子,这一天会无比的热闹。

    过去,他们半月才赶集一次,寨里会敲起大鼓,附近几里都能闻到,大家带着自家的东西去赶集,交换所需。

    揉揉眼睛,巴那听到织机还在响着。两个妹妹跟母亲肯定又是早早起来织布了,每天早晨,当他醒来时,总是最先听到母亲和妹妹们织布的声音。

    大妹妹很聪明,学织布上手最快,如今已经十三岁了,她的织布本领在村里年轻的女孩里都算的上是最好的,又快又好。等到今年草枯以后,织艺了得的妹妹,就有资格进行纹面了。

    纹面是他们的传统习俗,当女子织布本领精通之后,便有资格纹面,绕唇昭皆刺之,细细黛起,若塑像罗汉汉髭头,大家都以为美观。

    有了纹面之后,就表示这个姑娘可以出嫁,是一个懂得织布本领的好姑娘。

    巴那的母亲脸上就纹了面,满脸的花纹,十分美丽。

    巴那今年已经十五岁,在寨子里,他早到了出草的年纪。女人学得织布本领可以纹面,而男人则需要出草猎头成功后才能纹面。

    对于山夷男人来说,猎人头的数目关系到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会猎头的男人就不能纹面,不算男人,也不会有女人跟他结婚,猎头越多越荣耀,他们穿的衣服和纹身都会不同。

    巴那打小就被父母告诉,只有猎过头的男子死后才能进入灵界。

    “我得猎个人头了,不然都没有女子愿意嫁给我。”巴那起床,站在窗边,看着屋外那蒙蒙的一点亮光。

    出草既是荣耀,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不出草猎头,就不能纹面,也不能娶妻。他就不能自己出去居住,得一直跟着父母住在一起,这是一种耻辱。

    巴那家的房子是干栏形式,用木头做桩柱、楼板和二楼的墙壁,下层则无摭拦,养着牲畜。屋顶是人字形的,覆盖着树皮、茅草。

    楼上住人,楼下则养着鸡和猎、牛。

    这样的屋子能够防蛇防虫,还能防水和湿气。

    推开窗,冷风迎面吹来,四月的天还有些冷。父亲还在睡觉,巴那的父亲曾经是寨子里的勇士,十二岁就出草,第一次出草就猎了两个人头。在巴那家的干栏前,插着一排桩子,每个桩子上都有一个头骨。

    足足十三个。

    这就是他父亲的猎头数,上面的头骨都是他父亲的战果。按他们的习俗,出草猎得人头回来后,全寨都会庆祝,最后剥去头面上的肉,留下头崩立在自家屋前桩上。人头桩越多,越受尊敬。

    巴那还有三个哥哥,也都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他们都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出草,并猎得人头,然后纹面娶妻,分开另过了。

    巴那伸出手,仔细的感受了下外面的风。

    风很轻柔,带着一点湿气。

    这是个好天气,今天应当不会下雨。但估计,几天后会下雨。

    下雨也不错,家里种植的庄稼也需要雨水。

    巴那的寨子,既打猎也种植,还会养殖,生活还算不错。

    穿好麻织的衣服,他下楼提起桶先去挑水,这是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过去几个哥哥在家时,都是哥哥们的事情,如今三个哥哥都已经自立,这挑水的任务就归到了他的头上。

    挑了三担水,把家里的水缸灌满,他放下桶。这口缸是陶缸,能容三担水,很大,也很值钱。是不远的一个寨子里烧的,那个寨子会烧陶,每次集市上都会拿他们烧好的陶卖。当初巴那家买下这个陶缸,足足花了好几头鹿。

    洗脸、漱口。

    忙完这些,天已经透亮。

    巴那这个寨子不算小,足有百余户聚集而居。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者为族长,负责管理寨子。不过大家虽然住在一起,但平时还是各过各的,只是狩猎的时候还是一起,然后按出力多少分得猎物。

    巴那打了一木盆水送去父亲房里。

    “我觉得我们这次赶集应当买口铁锅。”巴那对洗脸的父亲道。

    “汉人的铁锅可不便宜。”老爹洗过脸,拿根布条把散开的头发绑起来。他们部族的习俗就是剪发纹身,并不结发髻。

    “汉人喜欢鹿皮、樟脑,我们可以拿鹿皮换。”巴那向父亲巴德建议。父亲是寨里的勇士,也是最优秀的猎手,每次父亲带领村里的男子去打猎,总能满载而归。巴那家里就有不少猎皮,而他知道汉族商人最喜欢鹿皮。

    巴德整理衣服,他里面一件细麻布织成的衣服,这是自家妻女采麻织成,外面是一件皮袍。用的就是鹿皮,硝制的不错,对襟的皮袍比较修身。拥有五个儿女的巴德,其实才四十余岁,他娶妻时才十三,第一个儿子出生才十四。

    “汉商什么都喜欢,鹿皮、樟脑、金子,甚至是木头。”

    巴那笑道,“我倒是觉得汉人挺好的,他们向我们部族买下那块地后,在那里修港建堡,还垦荒种植,带来各种各样的商货,都好用又不贵。”

    岛上的山夷很多,有的生活在平地,有的生活在山林。生活平地的平浦族跟生活在山林里的高山族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但这座两千里的岛上,就算是平地里的山夷,也是分成许多部落的。

    他们按血缘联合,同一血缘的寨子组成一个联盟。

    整个岛上有多少个部落联盟?巴德这样出去见过世面的勇士也说不清楚,反正部落林立,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习俗也多有不同。

    动不动就发生战争,互相猎头。

    但汉人来了之后,却很友好。许多如巴那这样的年轻人,都喜欢汉人,可巴德却不太喜欢汉人,他心里总有种警惕。二十年前,海对面的汉人皇帝派人过来要求岛上的山夷们归附臣服,几个部落的王没答应,结果汉人皇帝就派来大军,那一次,几个大的部落直接就被灭了,死了几千人,被抓走了五六千人。

    听说如今来的汉人,并不是二十年前的那个皇帝手下,那个皇帝的王国已经灭亡了,如今是一个叫唐的王朝。

    虽然这些汉人总是对他们很客气,送他们礼物,购买他们的土地,跟他们公平交易,甚至还帮他们医治疾病,但巴德心里总还是存着警惕。

    “去拴两只鹿。”巴德对儿子道,铁锅确实是个好东西。

    巴那笑着下楼。

    族里的男孩,从小就要跟随父亲学习,他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很杂,比如房屋建造、采集种植、占卜、射箭打猎以及防卫、出草。女孩们则跟母亲学习家事,养儿育女,采麻纺织,织布纺织,饲养家畜,洗衣做饭等。

    村子里也热闹起来。

    鸡鸣猪叫狗吠。

    孩子的哭闹嬉戏声,人们的相互打招呼声。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而且集市肯定会有汉商前来,各种商品会很丰富,大家都在为赶集忙碌着。

    母亲和两个妹妹也放下了织机,来到厨房做饭。

    巴那母亲做的是鱼饭,做为靠海靠河又靠山的平地部族,他们的饮食习惯比较杂。打猎获得肉食,也会捕鱼,还会种植养殖。

    鱼最容易收获,因此他们早就会腌晒鱼,把生鱼肉存到陶器中腌制,过段时间取用,算的上是比较好的菜肴。打猎得到的猎物,也会成为新鲜肉食,如果收获多,他们还会腌晒。

    巴那家种植的是水稻,种植容易,收获不错。

    母亲把腌制的鱼和米一起煮,妹妹则在那里烧火。

    巴那进来,“好香啊,父亲刚答应了,今天去集市上买口铁锅。以后做起饭菜来更方便,也更好吃呢。”他隔壁家上次赶集时就买了口铁锅,煮起东西来确实方便许多,直接吊在火上,方便的多。

    父亲提着两根鹿角矛进来,“早点吃了早点走,路不近呢。”

    岛上也产铜铁,也会有刀剑,不过他们战斗的时候更喜欢用鹿角矛,也会磨砺青石以作矢箭、刀斧。铜铁制的刀剑,还是相当贵重。

    巴那的母亲笑着道,“你们一会带上两个姑娘吧,她们也一直想去见识下汉人集市的热闹呢。顺便给女儿们买点花布,汉人的花布是真漂亮。”

    她说话的时候,露出了缺了齿的门牙。

    这也是他们的传统,女人纹面之后出嫁,嫁人后就要敲掉一颗门牙。

    这种剪发纹面凿齿的习俗,其实中原的百越,也是相同。

    巴德笑着答应,他们部落习俗,并不禁止女人抛头露面。

    “我倒是想跟汉人买刀剑、弓箭,他们的刀剑是真的非常好,可惜他们并不肯卖。”巴德去赶过几次集,那些汉商和护卫携带的刀剑和弓箭,真的是非常让他羡慕。

    “记得买点盐。”巴德妻子嘱咐,汉商带来的盐,比起以前集市上的盐不知道好多少倍。以前的盐,都是又大又粗,苦涩无比。而汉商的盐,都非常的细且白,也没有苦涩味。

    “记得了。”巴德掏出一颗槟榔咀嚼,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应妻子。

第1093章 登临澎湖

    大唐贞观四年,四月初十。UU小说 www.uu234.com更新最快

    福建道泉州澎湖县。

    “琉求,到了!”

    高高的桅杆了望哨上,哨手高声的喊道。闻声,艉楼船长室里的李超和张仲坚一起来到甲板上,远处,碧海蓝天之中,有一片岛屿。

    “这就是澎湖?”范履冰望着那些岛屿问。

    张仲坚捋着胡须笑道,“没错,这就是澎湖列岛,名字还是由赵王亲自命名。此外港外海涛澎湖,港内却水静如湖。这名字真是绝配了,若不是我知道越王从未来过此处,我真怀疑越王是此生此长。”

    李超看着那片岛屿,缓缓的说出惊人之语。

    “我曾经来过此处,十年之前,随我师傅三藏法师来过此处,我还曾经随师傅驾舟登陆到海峡对面的琉求岛。我来过这里,所以我给这里取名澎湖。”

    新被任命为澎湖县令,这次随船前来上任的范履冰惊讶无比。早就听说过李超早年随神秘高僧云游天下,想不到十年前李超居然已经来过此处了。

    范履冰是怀州河内人,贞观元年的进士。那一科的科举主考官是李超,因此说来他其实和孙伏伽一样也算是李超的门生了。科举中进士之后,他先入了国子监学习了半年,然后加入了李超的国史编纂组。

    再然后在尚书省任职,担任的是五房堂后官。今年年后,李超出京前,保举了这位在尚书省任职的门下外放地方,出任琉求岛上第一任官府的长官。

    琉求岛是李家封地,但也因此成为朝廷的疆土。去年李家开始经营琉求,一年时间,已经往琉求移民近五万。在那里修城筑堡,修建了港口和屯庄,与土著山夷们的关系也还不错。

    有了这么多的人口,朝廷当然也得设立官府。

    最终,朝廷把琉求岛设为一个县,澎湖县。隶属于福建道泉州治下。

    整个琉求岛和澎湖列岛都只是一个县,朝廷派了范履冰担任了第一任县令,又先派了县丞、主簿、县尉,不过目前这三位范的属官还没到。

    范可以算是光杆上任,除了自己的一个幕僚师爷,他连一个属下都没有。

    一个县衙起码得有不少的胥吏,得有三班衙役,得有五房师爷,得有录事等等,但现在这些都没有。

    李超出京后,他直接来的福建,先到福州面见福建宣抚使,还有三司使,然后又到泉州,面见刺史。

    在泉州呆了一段时间,对琉求也算有了些了解。

    等到四月,李超驾船南来,汇合后一起搭李超的船队来到琉求。

    上船出海的那一刻,范履冰晕船了,他甚至后悔了。他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风浪,离开了港口后,很快四周所见除了海还是海,对于一个内陆文人来说,这是一种未知的恐惧。

    船上的伙食也挺差,饼干咸鱼,新鲜菜也就只有豆芽了。

    而那些水手们却相当轻松,对他来说这是无比恐惧的事情,而对水手们来说,跨越琉求海峡,不过是小事一桩,选好日子,算好天气,然后轻松的扬帆启航,不过几天就到了。

    “到了澎湖,也就马上到琉求大岛了。”李超拍了拍这个门生,选择范履冰来做这琉求第一任主官,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这个是自己的门生。贞观元年的进士,还是很有几份真实本事的。

    再一个,他原来在李超的修史组里,李超对他较熟悉,这个既有才情,而且也比较正直忠厚,但在尚书省任堂后官的表现来看,又不缺机敏,这样的年轻官员,正是李超需要的。

    他主动向皇帝提出在琉求设州置县,派驻官员。

    朝廷最后只设了一个县,李超顺势推荐范履冰,朝廷也就答应了。尚书省的堂后官还只是吏,但职权却很重,干上两任,到地方当个下州刺史都有资格了。李超把这进士堂后官拉去琉求,皇帝还有些犹豫的。

    船队驶入澎湖,果然平静如湖。

    引得范履冰惊叹无比。

    李超笑着对自己的门生道,“澎湖列岛总共有六十四个岛屿,主要的岛屿就是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了,约有十五万亩大小。超过一千亩大的岛屿,还有八个。其余几十个岛屿都在一千亩以下,大约有四十个岛屿是不适合居住的。”

    李超在开发琉求之前,已经先开发了澎湖。在这里筑堡,修建房屋仓库,疏通港口,设立码头。

    澎湖处于琉求海峡之中,扼海峡要冲,可以称的上是东南锁匙。这可不仅是扼住福建通往琉求的要冲,甚至还是在东南海运的必经之道上,扼守要冲。

    澎湖有极好的良港,这使得来往海峡两岸,以及东南沿海的航行中,他能成为一个优良的补给点和避风港。

    “这里距离琉求本岛,最近还有九十里,半天可至。”

    “还有九十里?”范履冰惊讶。

    “才九十里而已,已经很近了。”张仲坚笑道,茫茫大海上,百里都只是非常近的距离。

    澎湖列岛的三个主岛环抱而成的内海,就是澎湖湾,南北长约二十五里,东西宽约十六里。

    南口宽约六里,水深在十米以上,泥沙底,冬季理想的避风锚地。

    “这里现在有多少人?”范履冰问。

    “大约有三千人。”李家的一名船长替李超回答道,李家对澎湖列岛很重视,这里修筑有城堡,还有一个港口城。甚至在几大岛上还有渔村和农庄。

    “这里能种地?”

    范履冰看着脚下的大岛,这里的岛有个特点,就是很低很平,看着像是个漂在海上的盘子,没有什么高山。

    虽然说三大岛面积有十几万亩大,可无河川山岳,土壤层也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之海风强劲,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能种植芋头、高粱,也能种西瓜。”船长也如实说道,这里种粮食不行,但能种一些特别的瓜菜,也算是就地供应岛上和过往船只。粮食、蔬菜、肉食,主要还是靠从泉州或者琉求岛上供应。

    “过去我们都是从泉州运来,但今年开始,我们已经都是从琉求岛上运来。”

    但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岛上除了从事修船以及补给、交易的,其余的多是从事捕捞和加工。鲜鱼、鱼干、鱼粉、鱼罐头,还有捕鲸、鲸油加工等。

    “琉求岛上已经能够供应这里三千多人的需求?”范履冰比较感兴趣的还是这个,这个澎湖岛他看过之后,觉得很一般,没有土地,不能种植,那就是无根之木啊。在他的观念里,有土斯有人。

    土地才是根本。

    李超也不去纠正范履冰,澎湖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这里的几千人,也能赚到很多钱。

    “琉求岛上我们如今已经有五万余人,其中有琉求港、琉求城,还有数座卫堡,另外通过几次与山夷人的交易,我们如今买下了周边许多土地,陆续建立了大约三十个屯庄,开垦了近五十万亩土地,目前还在不断的垦荒之中。”

    这些数字,让范履冰大为惊讶,同样也心中长松口气。看来来琉求还是赌对了,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才不到两年时间,这里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局面了。

    五万多人口,有港口城池有屯庄、粮田,不错,非常不错。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了如指掌,甚至一直以来,这里的发展都是他在遥控掌握,一开始先经营澎湖,然后与土著接触,跟他们买地、交易,和平发展,这都是李超亲自定下的基调。

    这个决定当初有人反对,认为整个琉求都是李家的,何必还要跟山夷买?但现在看来,李家没有把富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山夷的斗争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城堡顺利的建起来了,移民们也过来了,这里的屯庄也建起了,收获的粮食,也已经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余。

    这让李家开发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许多,尤其是前期没有损失。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稳脚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发展的同时,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做为琉求第一任县令,你有什么施政方针没有?”李超问这个年轻的学生。还有几分青涩的范履冰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历史上他却不简单。历史上,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北门学士,这是武则天设立的一个机构,用来揽权,性质就跟如今李世民设立的翰林学士院一样,分宰相之权。

    武则天用北门学士助她一步步的成为了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高履冰这个智囊谋臣,也一路做到了宰相。

    高履冰望着那平静的澎湖,“招抚山夷,发展农耕,增加人口,提高税入。”

    这十六个字,看的出是他仔细思考过后的结果。李超对此还算满意,虽然要发展琉求,还得兴工坊,开矿业,通商贸、促移民,但他没有一来就想着要剿灭山夷,而是想到招抚,这一条,李超还是非常满意的。

    山夷,并不是琉求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