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03章 黄袍加身

    “长孙无忌这是要翻天啊。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苏定方不但没怒,反而笑的很鸡贼。

    张超摇了摇头,“这事估计怕是有误会。”

    他不相信长孙无忌这个时候造反,也不相信屈突通跟着造反,更不相信禁军也兵变了。

    因为暗影一直盯着长孙无忌他们,对原汉京兵马更是盯的极严,甚至禁军里还有许多暗影的间谍在内呢。

    他一点消息都没收到,怎么可能反?

    哪个造反没半点准备,就能反的起来?

    长孙无忌没那本事,屈突通也没那威望。

    “跟我出去看看。”

    张超起身。

    苏定方更大笑着说要去跟长孙无忌比比剑法。

    一行人来到门口,突然斜刺里出来一人,拦在前面。

    “七郎,何事?”

    十三岁的李站在那里,表情凝重。

    “爹,长孙相国是冲我们来的。”

    我们?

    张超认真的打量了儿子几眼,“有事情就直说,藏着掖着干吗?”

    “爹,清禅在我们府上。”

    “长孙二娘?”张超意外。对长孙无忌的嫡次女,张超当然不陌生,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丫头,这两年出落的越发的漂亮,那姑娘个子很高。

    尤其是写的一手好字,琴弹的不错。印象里,长孙姑娘很大方,人也聪明。他当然也知道儿子一直有跟长孙姑娘联系呢,对此他是表示默许甚至支持的。

    两人的亲事是他和长孙无忌定下的,那时两孩子还小,他自然希望两个孩子之间能有感情。平时鸿雁传书,七郎也经常给清禅悄悄送点礼物什么的,这事情其实长孙府上也不少人知道,连长孙夫人都知道,只是都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你这孩子,清禅自己过来的吗?”

    张超相信,长孙二娘肯定不是跟着她母亲来拜访的,这也不合规矩,毕竟不再是几岁的时候了。再过两年就能出嫁,哪有大姑娘往未婚夫家跑的。

    “长孙相公要退婚,清禅听说后便离家出走,她要我带她私奔。”

    “私奔?”

    张超看着才十三的儿子,十三岁啊,应当是七年级吧,居然就会私奔啊。

    果然早熟。

    更想不到,他跟长孙姑娘私下感情这么好,居然敢私奔。更惊叹的还是长孙姑娘,主动离家出走,跑来要私奔。

    这么说来,长孙无忌是带着人来找女儿,然后弄出了误会,虚惊一场?

    “清禅呢?”张超问。

    张有些畏惧的看着父亲,他和清禅听说什么长孙无忌造反,带兵来攻打赵王府后,都快吓死了。惹出这么大乱子,都不知道要如何收场。

    “她在我院里。”

    苏定方等师兄们在一边哈哈笑着,“七郎厉害,青出于蓝啊,你爹当年都没你这么厉害。”

    崔琰道,“其实当年文远跟十三娘成亲前,也让我带着私下跟十三娘见过面的。”

    牛见虎笑着起哄,“当然我和处默他们说带文远去扒崔府的墙头,文远还不愿意呢,原来是有五郎带路啊。”

    张超不理会这些家伙。

    他对张道,“七郎,你马上去跟你母亲说明情报,让你娘把二娘带她那院去,你暂时不要跟二娘见面,现在跟我去见长孙公。”

    苏定方凑到张超旁边,悄声道,“老师,这误会倒是来的有些恰当其会啊,要不咱们就当不知道这是个误会,直接砍了长孙无忌,然后趁势缴了北军的械。”

    张超瞪他一眼,“再然后呢,你是不是要劝我干脆带兵入宫,又或者你到时想弄件黄袍,在北苑直接给我披上,给我来一场黄袍加身?”

    苏定方眼前一亮,“老师,这个黄袍加身好,好主意啊。”

    “好个屁,走吧,赶紧收拾了这乱摊子再说。”

    张超出门,身后是张门十二金刚中的十一个,另外还有李家十一个郎君。

    柯庆也带上了府中的家将家丁们,足足三百余。

    张超倒也没披甲,也没让府里家丁披。

    可哪怕一人一骑,只佩把横刀,马鞍上挂一面盾。

    走出府去,这气势也是相当惊人的。

    街道两边的左右邻居们,不少都趴墙头上观望呢。

    看着张家这么一大支队伍出来,不少人都暗暗惊叹。

    “好雄壮的队伍。”

    “赵王好排面啊,左边一排门生,十一金刚。右边一排儿子,十一郎君。了得!”

    “赵王这是要出去跟长孙无忌干仗吗?”有人问。

    “看这架式不太像啊,赵王这边都没披甲。你看赵王和他的门生、儿郎,都只是寻常便服啊。手下骑士,也没披甲拿长矛硬弓。我看着,这不像是去打仗。”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你个臭婆娘就是爱管闲事,咱们就好好躲家里是了,管他是不是打仗,等打完了,这汉京还是汉京,大唐还是大唐啊。”

    那个被说的妇人不满的道,“你个没用的,说不定这是个机会呢。谁说打完就一定还是大唐了?说不定就成张家天下了。”

    “赶紧闭嘴吧你。”

    距离张超家并不远的那条街上。

    长孙无忌被好几百南军包围着,这个时候,长孙无忌面对着那一把把长矛和弓箭,也慢慢的冷静下来。

    怒气尽去,心里甚至还有些懊悔,怎么弄成这样了。

    万一张超拿这个当借口,直接把他们乱刀砍了,他就死的冤了。甚至死了都没地哭冤去。

    “某只是去赵王府接人!”

    可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话已经没有人信了。

    接人?接谁用的着这样架式?

    一百多骑士呢,尤其长孙无忌那把出鞘的剑,更让围住他的将士们认为长孙无忌的话不可信。

    这汉京上下,谁不知道现在长孙无忌跟赵王关系不好呢。

    僵持不下。

    士兵们不让长孙无忌走,甚至都不让他们动,谁敢乱动,他们说不定一紧张就要放箭了。

    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长孙无忌是皇帝亲娘舅啊。

    围住他,也是大功一件的。

    在这个僵持的街上两侧,许多不怕死的汉京百姓,冒死过来围观。

    一边远远围观,甚至还在那里做着各种猜测推演。

    这份冷静和气度,绝对是京师百姓才特有的。

    “赵王来了!”

    不知道谁吼了一嗓子。

    整条长街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马蹄声在这个时候格外的响亮。

    被围住的长孙无忌一听这声音,起码是数百骑的声音啊,他心一惊。

    莫非张超想趁机借刀杀人?

    汗水打湿了后背衣衫。

    张超来了,围观的百姓也不得不让出了路。

    对着士兵们一挥手,围住长孙无忌的兵也心里长松口气,又带着兴奋之色退开。

    张超策马上前,来到长孙无忌面前。

    “长孙公,此刻汉京全乱了,皆因你这鲁莽之举啊,听说连陛下都惊动了,甚至汉京的南北军都已经对峙上了。”

    长孙无忌额头滑下汗珠,他现在确实后悔了,从没有这样冲动失去理智过。

    “文远,我只是来找我女儿,过来带她回家,别无他意。”

    眼下这态势,张超若咬定他是谋反,说他带兵袭击赵王府,长孙无忌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出人意料。

    张超居然点了点头,“长孙公,我知道。”他很大方的认可了他的说法,并道,“二娘现在我府上,这孩子听说十三娘身体有些不太舒服,十分孝顺的过来看看她未来的婆婆。只是忘记告诉长孙公,以致让长孙公爱女心切担心之下一时闹出这么大的误会。”

    “对,是误会。”长孙无忌借坡下驴。

    “长孙公,陛下现在估计还在宫里担忧呢,请长孙公随我一同入宫面圣,当面向陛下禀明实情,也好早安陛下之心。”

    “这是应该的。”长孙无忌此时气势全无,甚至没了以往的那种机敏。

    完全就是被张超牵着鼻子走,实在是他此时心情大乱。

    倒是那些看戏的,等了半天的好戏,主角终于来了,结果这戏却雷声大雨点小,草草就要收场,不免大失所望。

    “定方,你立即去北苑大营,把实情告诉屈突元帅和郭元帅,让他们各自安抚士兵,退回各营。”

    “处默,你立即去枢密院禀明情况。”

    “李感,你去兵部。”

    张超连下数道命令,安排他们去各衙禀明情况,澄清事实。

    然后与长孙无忌一同前前往皇宫。

    紫禁宫。

    “太上皇还没有请过来吗?”

    承乾有些焦急的问。

    “还没有,暂时与北宫失去联系。”

    这时,一名内侍脚步匆匆进来。

    “陛下,赵王与上党郡王一起现身则天门外,请求面圣。”

    承乾一愣,张超怎么和长孙无忌在一起?

    这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皇帝心里不由的胡思乱想起来。

    “陛下,王承恩求见。”

    “赶紧宣他入见。”

    王承恩赶到,承乾急忙问道,“查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没有?”

    “陛下,事情初步查明,是一场误会,虚惊一场。长孙相国二女儿离家欲与赵王第七子私奔,长孙相国恼怒之下带人去赵王府,结果因穿了甲还提了剑,又带了百多骑,弄的声势大了点,结果让误会是长孙相国兵变了,才有了这场虚惊。”

    承乾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这哪是什么虚惊,这简直是要人命。

    “速宣赵王和上党郡王入宫来见。”承乾咬着牙怒道。

第1304章 擦枪走火

    王承恩扶皇帝起身,到御案后皇座不过七八步,可承乾却感觉浑身已经虚脱,根本没有力气自己走过去,几乎是王承恩抱着他过去的。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坐下。

    王承恩又将一杯参茶送上。

    承乾坐在那里,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双腿依然软弱无力。

    “陛下,喝茶参茶吧。”

    端起茶杯,手还在微微抖动,送到嘴边,一口气猛的喝完一杯。

    “呼!”

    长长的松了口气,闭上眼睛,深呼吸。

    吸气,吐气。

    放空脑子,什么也不去想,就这样深呼吸数十次,承乾总算平静了下来。这个法子还是过去张超教他的,在他小的时候,第一次在灞上的洗澡沟坡上,下稻田去撒牛粪肥田,结果遇到里面硕大的蚯蚓,当时还以为是蛇,吓的要死。

    张超教他这个深呼吸的法子,能平心静气。

    睁开眼,感觉身上凉意。

    刚才那一吓,居然吓出了一身的汗。

    目光恢复清明,睿智。

    他让王承恩从一边拿来棋盘、棋子,然后一人开始打谱。打谱有超快打谱也有超慢打谱。超快打谱,就是照着棋谱能布多快就布多快,这样能锻炼人的棋感。

    而超慢打谱,每一步都要仔细的研究变化。

    承乾的围棋是李渊教授入门的,后来跟着李世民学了段时间,他少年时,跟张超倒是能下个棋鼓相当。但后来,张超就完全不是他对手了。承乾的棋艺倒不是多厉害,实在是张超的围棋本事太差,完全个臭棋篓子,这跟他下象棋时恍然两人。

    “陛下,安国赵王和上党郡王来了。”

    承乾一手握着本棋谱,一手捏着棋子,看着棋盘,却头也没抬。

    “让他们在偏殿先喝杯茶。”

    这一晾,就足足两个时辰。

    转眼间天已经擦黑,承乾的那局棋谱还没有打完,甚至到了后面,捏着棋子好半天都没下一步。

    “陛下,襄城郡王房相求见!”

    马周终于回来了。

    承乾看到马周的时候,脸上终于露出了丝微笑。

    “院长,外面情况如何?太上皇可安康?”

    马周对承乾点了点头,“北宫没有受到冲击,太上皇在宫中安好。”

    “北苑禁军大营呢?”

    “北衙元帅苏定方、枢密使李靖、兵部尚书李绩、中军大都督秦琼都赶到了北苑。误会已经澄清,警报也已解除。现在南衙大帅郭孝恪带领南军撤回了驻地,北衙诸军也退回各自营地。”

    “屈突老元帅已经到了宫外,现在汉京城里也解除了戒严!”

    马周也是哭笑不得,“事情确实如王太监说的一样,这次起因只是一个误会,幸好赵王反应及时,让苏定方等及时赶到北苑。要不然,差点酿成一场大祸。”

    承乾也早想到了有些可能。

    要是南军真的攻进北军大营,那这次将造成无法挽救的恶劣影响。

    “想不到上党郡王聪明一世,居然也一时糊涂。”马周说道,他这还算是在替长孙无忌说话了。

    “什么叫糊涂一时?朕看他根本就是老糊涂了,甚至是在倚老卖老。自朕入京以后,他就处处与赵王唱反调,内阁上,各个重要议题上,他总要反对。如今更是做出这种公然带兵在汉京大街横冲直撞,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要去攻击首相府。”

    “朕很失望!”

    承乾本来对长孙无忌很信任,尤其是这次汉京易帜,长孙为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他入京后,这位舅舅却跟张超斗个不停,张超那么大度待他,可长孙怎么对张超回应的?

    让人失望。

    现在又发生这种事情。

    “朕以为,长孙无忌已经不适合留在内阁了。”

    “陛下,此事慎重,房相等已在宫门外,还有诸位大帅也在,赵王也在那边喝了好久的茶了,水都凉了,不如陛下召他们进来。”

    承乾本不想见长孙的,但想到刚才把张超也晾了半天,便道,“好吧,宣诸相和诸帅入见。”

    内阁九位齐至,还有在京的枢密院、兵部、三衙诸帅。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张超倒没什么兴灾乐祸,更没打算落井下石。倒是长孙无忌,才半天时间,似乎老了好几岁。

    刚才坐那边冷静反思,他自己都觉得今天的行事荒唐。再往远点想,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行事,过于荒唐愚蠢了。

    被张超气昏了头,出的就是昏招。

    他的行为与张超的反应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自己在新君面前,太失印象了。

    “臣今日犯下大错,无颜再留在内阁,自请辞职,愿回到封地闭门思过。”

    长孙无忌确实想明白了许多,或许他没看错张超,可他的应对之法不对,那般跟张超斗,只让皇帝越发信任张超,他却像个蠢货。

    张超主动站出来,“陛下,今日长孙公确实举止失当,但考虑到他身为父亲爱女心切,臣认为也是情有可原。可处罚俸一年即可,辞职就过了。”

    承乾看着还在帮长孙无忌说话的张超,对张超感觉更好,这个时候还在相忍为国,多么难得。

    今天,虽因一场误会而起一场更大的误会,但张超的反应,让承乾放下了此前心里对张超生起的一点猜忌之心。

    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张超连长孙无忌这个烦人对手都没趁机拿下,更别说做更大的事情。

    “罚俸三年,削去伊丽河谷封地百里。削去的那一百里封地,转封给张七郎张。”

    承乾长叹一声,既然张超和马周都为长孙无忌求情,那这次就留他在朝。不过处罚还得罚,仅罚俸一年当然不够。

    “这次的事情起因,是因为张家和长孙家两家儿女的亲事,这本来是一桩最得到过祝福的亲事,七郎是朕皇后胞弟,而清禅是先皇后的侄女,也是朕的表妹。”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朕认为,长孙相国没理由退婚,朕也不同意。现在,朕亲自为两位赐婚。”

    长孙无忌现在已经没争的脾气都没了,只能老实的听着皇帝的发落。

    处置完长孙无忌,承乾也把郭孝恪斥责了几句。

    指责他没有搞清情况之前,就乱做调动,导致京城不安。

    承乾殿上下旨,免去郭孝恪南衙元帅之职,改由中军大都督秦琼接任。郭孝恪改任中军大都督,另罚俸一年。

    屈突通老元帅关键时候稳住了,安稳军心有功,特赏赐京郊庄园一座,赐金币三千。

    张超临危不乱,指挥有方,也得到承乾的赞赏,并获得在西海伏尔加河畔三百里封地一块。

    这件事情,就算到此结束。

    “赵王,如今京畿兵马过多,一有点星火,就容易引发点着,太让人不安了。尤其是这次之后,只怕南北军更容易起摩擦。赵王,有何解决之法?”承乾问。

    “回陛下,目前军制改革案已经通过议会,现在内阁正与枢密院、兵部、三衙加紧拿出新的军队整编方案,尽快施行。在此之前,臣以为,京畿先行整编出侍卫亲军四军,其余所有兵马,都只暂时保留军官,余者士兵先行解散回家。”

    屈突通表示反对。

    整个京畿才保留八万侍卫亲军,是不是太少。

    “八万人也并不少了。”

    张超道,“在侍卫亲军组建完成之前,现京畿各部应当撤到汉京城一百里之外驻防。等从各军中抽调出八万精锐忠诚之士组成侍卫亲军四军之后,就地解散剩下的几十万军队。”

    朝廷新的各军各卫框架组建成之后,先任命各级军官,分好驻地。然后,才再选士官和选兵。

    一步一步的完成整个军队的改革。

    承乾很满意张超这种迅速弥补的做法,再让三四十万军队聚在京畿,不但军费开支物资补给是个问题,而且安全是更重要的问题。

    一旦再来个擦枪走火,谁能保证下次能够控制的住。

    “就按赵王说的办吧,尽快完成。军队,是朝廷的利剑,十分重要,切记要谨慎小心。”

    从宫中回到府上,华灯初上,夜未央。

    府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了,但都还在等待着张超。

    今天张超带了十一个门生和儿子出去,苏定方他们都各自回营安抚控制部队,张他们却是在宫门前等了半天。

    “没事吧?”

    崔莺莺上来迎接,小声问。

    “没事了,长孙无忌这回吃了个亏,陛下下旨让他不得悔婚,另外罚了长孙无忌三年俸,又从他家的伊丽河谷封地割了一百里下来,转封给七郎了。”

    十三娘没料到这事情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局,也是意外惊喜。

    “我确实挺喜欢清禅这姑娘的,舍不得她呢,这下好了,以后还是我儿媳妇。倒是便宜了七郎这小子,媳妇保住了,还又得了一百里封地。”

    “确实是运气好,不过二娘这性子也是胆大了些,惹出这么大事,我都不敢送她回长孙府上。回来前,我特意向陛下请求,让夏花姐妹派人来接清禅入宫去给她们做伴,直到大婚成亲之前,都不必再回长孙府了。”

    “这个主意好,回去了怕是要被长孙无忌打死的,留在我们府上也不合适。现在好了,去宫里给夏花做伴,再好不过的。”崔莺莺笑呵呵道。

    还欠10章,哈哈哈,只剩下十章了,我终于要还清债务了,苍天啊,大地啊,谢天谢地!

第1305章 反噬

    夜里。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赵王府书房。

    夜凉如水,一冰刚冲泡的绿茶正袅袅升腾着白汽。

    张超坐在书桌后正很认真的阅读着暗影的情报,张超能够在汉京这个龙潭虎穴里呆着,还敢提出把兵马都交出去,暗影正是他很大的倚仗。

    皇帝今天听到兵乱消息时吓的跌坐地上,瘫坐许久。

    李绩在听到兵变传闻时,第一时间召集了府中家丁。

    皇帝、军方大将、朝廷重臣,甚至是京中的各军将士,城中的百姓、商民,他们今天听到兵变传闻时的诸多反应,一条接一条,暗影的工作很有效率,收集到了许多。

    在这些消息中,南北两军的态度很值得深思。

    枢密副使屈突通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北苑禁军大营,甚至立马就接管了军营大权。

    这是不合法的。

    哪怕他是枢密副使,正常也得先有皇帝的诏令、内阁的盖章、枢密院的调令、兵部的兵符,缺一不可。

    可屈突通单马入营,靠的是自己军中的威望,却让北军都听命于他了。

    非常不合法,也非常危险。

    而南军这边,也一样是危险的。

    郭孝恪做为南衙大帅,同样是在没有得到皇帝诏令、内阁许可、枢密院调令和兵部兵符就调动了南军诸部。

    他调了,而且真的调动了,那些南军各营很高兴的就接受了命令,然后跟着跑到北苑去打北军。

    从实情来说,军方大帅一般都能做到这种调动兵马的事情,只不过得有较高的威望。其次,这样做后果很严重。这是擅调兵马大罪,罪同谋反。

    因此一般来说,没谁敢这样做。

    经常军队叛变,其实也只是几个主将裹挟士兵造反,因为底下的士兵并不知道主将是有令还是无令,只要上面的几个将领支持,那么在以服从为天职的军队里,士兵当然是听将领调动的。

    这一次,皇帝对屈突通和郭孝恪的不当行为,也没有怎么处置。屈突通甚至得了赏,郭孝恪被罚俸,可后面,皇帝又亲自赏了郭孝恪一套铠甲。

    张超摇摇头。

    通过今天这场闹剧,他看到了许多实质的东西。

    比如南北两军现在都在互相提防着。

    甚至在南军中,有许多跟郭孝恪、苏定方一样的人,他们甚至都还期待着张超越过那一步。

    如果张超肯,他相信,这南军中还真有许多将士们不顾一切的跟随他。

    只是这一步迈出去容易,可前面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万丈悬崖,许多将士就看不清了。

    他们是盲从的。

    倒是京中那些官员、商贾、百姓们的态度,很让他深思。

    今天这场闹剧,许多百姓当成热闹在看,甚至两军对峙,许多百姓都凑到百步内了。更还有不怕死的小贩挑着货前来吆喝叫卖呢。

    百姓似乎真有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感觉。

    什么忠诚、荣耀,跟他们仿佛离的很远。

    国家的集体荣誉感呢,忠诚呢?

    也许是这些年百姓见的太多这种事情了,谁的拳头大谁有理。尤其是十五年间经历了三次京城宫变,百姓似乎习以为常了,反正也就宫里乱乱,又乱不到他们身上来。

    今天还暴露了一个问题。

    他麾下确实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越过他,私下里搞什么皇袍加身的戏码。这些人,已经有点不受他控制了。

    他们依附于张超,想要推动着张超前进。

    这类似于晚唐五代时的藩镇牙兵牙将们,那些牙兵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叛乱兵变,最喜欢拥自己的牙将去叛乱夺节度使的位置啊,甚至是去造反称王称帝。

    反正,兵变成功了,他们是有功之臣,人人有功,个个升官发财。若是失败了,那么上面为了稳住局势,还得拉拢他们,依然是要给钱粮赏赐,甚至升官发财。

    因此五代之时,兵变跟家常便饭一样,尤其是各藩镇最精锐的牙兵,更是如此。动不动就兵变,动不动就造反,甚至到了后面,往往造反都是牙将们不知情情况下发动的。

    许多牙将都是被迫成为造反士兵拥护出来的。

    很多牙将甚至都不想当这个头。

    说到底,这就是利益问题。

    上次护法而拉起来的南军,来自各个方面和阶层,是有些鱼龙混杂。

    依附于张超麾下的将校官员们也很多,做张超的臣子,似乎比当李唐的臣子能够更有利些。

    不少人想得拥立之功、从龙之勋。

    有这种大胆想法的人不多,有那么一小部分。

    张超对他们,也并不全是高兴。

    他看的很透彻,这些人其实就跟五代的那些牙兵们一样的。

    他们头脑狂热,想的也太简单了些。

    脑子里都是什么改朝换代,从龙拥立之功,并没有如张超一样想的更深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本来是好事,可现在,却让张超隐隐担忧了。

    必须得加快完成对军队的改革,稳定压倒一切。

    真要是这军队还这么混乱着,那可能很快军中就成了一个个山头,形成大小藩镇军阀,到时成形,张超估计都真控制不了,说不定还要反噬他。

    提起笔,张超在纸上写下苏定方和秦琼的名字,然后旁边写下对调二字。

    苏定方比较危险,张超担心他担任北衙大帅,哪天脑子一热,打着他名义干出点什么哗变的事情,然后到时给他送件黄袍那可麻烦了。

    他到现在还记得今天他跟苏定方说黄袍加身时,他那眼睛里的亮色。

    秦琼比较稳,让他做北衙大帅,想必承乾也更放心些,他毕竟还是大长公主驸马都尉。

    左神策军大将军尉迟宝琳、右神策军大将军张亮。

    左羽林军大将军程处默、右羽林军大将军张公瑾。

    左神机大将军李感、右神机大将军段志玄。

    这是皇帝近卫六军的大将军名单,六位大将军,南军北军将领各三。

    最难定的还是皇帝侍卫亲军四军的主将名单。

    左千牛卫大将军殷开山、右千牛卫大将军吴黑闼。

    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君羡、右金吾卫大将军崔琰。

    北衙元帅秦琼、南衙元帅苏定方、海军元帅张仲坚。

    枢密使李靖、枢密副使屈突通、刘弘基、尉迟恭,兵部尚书李绩。

    中军大都督郭孝恪、前军大都督罗士信、后军大都督单雄信、左军大都督程咬金、右军大都督牛进达。

    虽然说兵将分离,高级将领平时不能统兵。

    可经过今天的事情,张超还是多了个心眼。

    按制不能领兵,不代表着真的就领不了兵。在紧急情况之下,这些各卫各卫的高级将领,其实还是能凭职务、威望临时调动兵马的。

    虽然说,如果是无故擅调,事后要承担的责任,一般人扛不住,那相当于谋反。

    但如果是兵变、谋反,那就不用管事后了。

    特别是新建的北衙禁军,近卫军和侍卫亲军两个系统,却都比南衙卫军兵力更集中,他们主要负责的就是五京和皇宫。

    张超必须在北衙大将军的人选上,慎重又慎重。

    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人全安排上,承乾不会同意,房玄龄他们也不会同意。

    毕竟汉京这边是主动发起兵变,囚了李世民迎接他们的,他们不是被南军攻进汉京后投降的。

    东郡王府。

    半夜了,李绩还在擦着剑,今天,这把剑差点就派上用场了。

    小瞧张超了,谁能想到,短短半年时间,这大唐就发生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真正的变天了。

    回到汉京后,李绩感受到的是孤独。

    他被当年的老兄弟们排斥了。

    虽然被张超安排了个兵部尚书之职,可却无法真正进入朝堂中枢,他的头上还有一个辅相分管兵部。

    张超更是他顶头的顶头上司。

    自己当初确实选择错了。

    他本来认为张超必败,皇帝必赢的,可现在皇帝成了太上皇。他当初成功攻入岭南的壮举,也不足称道,反而只是让新皇不喜。

    这段时间,李绩一直在反思。

    本来他认为,新皇不会容忍张超的如此大权在握,他回来后张超冷淡,他也就没往上贴。

    可今天发生的长孙无忌这事,让他明白了,这汉京,还真的就是张超一手遮天啊。

    汉京朝堂根本没有人斗的过张超,长孙无忌已经败了,房玄龄甚至根本没有与张超斗的打算。

    北军也马上要解散整编了,以后原来汉京朝堂这边,更没人能与张超对抗了。

    当初若没有一时冲动解除儿子与张超女儿的婚事就好了,现在张若华都成了张贵妃,太上皇许给他儿子的长乐公主,现在也马上要嫁给张超长子张。

    天亮。

    一夜未眠的李绩,悄然前往灵武郡王府拜见老兄弟单雄信。

    单雄信笑着见他,可李绩感觉到老兄弟与他生分了些。

    “二哥,我此来是想请你帮忙出面,为二郎做个媒。”李绩道。

    单雄信叹惜一声,“当初与张家订的那亲多好,退了可惜,这事你做的不够地道。”

    “二哥,文远女儿多,你看能不能帮思文再求娶张家女?”

    “你想让我替你去张家为思文提亲?”单雄信怔住,太意外了。当初主动退婚的是你,现在人家都嫁给皇帝成了贵妃,你现在又要去提亲,这怎么开的了口。

第1206章 十二天王

    午后。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后花园凉亭石桌上,摆着一个老铜火锅。

    里面是大骨头汤海鲜小料和自家的酸菜,木炭火炖的咕嘟咕嘟冒泡。

    单雄信坐在旁边,面前一块砧板上放着一大块冻的紧实的羊肉,他双手握着一块木工的刨子,刷刷刷一下又一下的刨着羊肉。

    随着他的动作,那块羊肉上一片一片的刨花被刨下来。

    羊肉片刨的很薄,自然的卷起,薄的如纸。

    程咬金拿着双大筷子把刨下来的羊肉片夹进火锅里。

    “多刨点,咱们这么些人,怎么也得刨个十七八斤二十来斤的,要不哪够吃。”单雄信呵呵一笑,继续推动刨子。灵武郡王单雄信过去虽是个大财主,但这刨子使的很不错,他解释说,过去祖上曾经做过木匠。

    一边另一个红泥小炭炉上则架着一陶瓷酒壶。

    里面温着的不是白酒,而是黄酒,浙江绍兴的黄酒,味道最为醇正。

    张超、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苏定方、郭孝恪、李靖、马周、张铁枪、张仲坚。

    桌边一圈围满了人。

    十二人,大唐十二天王。

    平阳和青鸾其实也来了,不过她们两个去另一边院里,跟张家的女眷们在一起。

    老爹刚入京,张超便邀请了这些好友前来聚会。

    “肉管饱,酒管够,随意吃,要多少有多少。”张超一副土豪老财的样,笑着挥手道。

    那边牛进达却把一锅狗肉端了上来,烧好的狗肉还冒腾着热气,端上来,坐到一个炭炉上来,就成了干锅狗肉。

    “嗯,羊肉都刨了一筐了,先吃着,一会不够再刨。”老爹也叫单雄信先停手。

    十二人,十二位王爵。

    张超端起酒杯,“来,大家先干一杯。”

    锅底的木炭烧的啪啪响,外面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雪花纷飞,凉亭用玻璃屏风围起,既能赏雪看风景,又不冷,确实十分惬意。

    程咬金迫不急待的夹起一块狗肉,这狗肉先用火烤过皮,烤的金黄金黄,再剁成大块炒,把水份炒干。然后加入桂皮、花椒等各种香料炖煮。

    时间得炖的久,这样肉质最入味。

    “哇,这味道,正。要我说啊,俺老程如今也算是富贵了,可最喜欢吃的其实还是狗肉和驴肉,尤其是这样下雪的日子里,炖锅狗肉,或者来锅驴肉,烫壶小酒,神仙也不换的日子啊。”

    在座的虽个个都是王爷,可还真没谁客气,更没谁瞧不起狗肉的。

    基本上都是战场上厮杀活下来的,大块的热乎狗肉吃的最爽啊。

    “我以前在山东当地主的时候啊,听说隋朝的那些个贵族,比如杨素什么,听说他们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烤骆驼。骆驼肚子里又放只羊。然后羊的肚子里放只鹅,鹅的肚子里放只鸡,鸡的肚子里放只鸟,鸟的肚子里放个鸽子蛋!”

    “我的个天,别提有多复杂了,最后烤了一只大骆驼,贵人却只吃了个鸽子蛋。”

    牛进达也道,“这算什么,还有一种。就是养鹅,喂食各种草药,然后过段时间,把一个笼子放到火上,把养好的鹅放进去。鹅被火烤就会不停的在笼子里跑,据说这样鹅吃进去的药材会更入味。等鹅被烤死了,就取去杀了拔毛,然后再重新涂抹调味料,放火上烤熟吃。”

    一群人,你说一道美食,他说一道。

    什么驼峰炙、飞鸳脍、野猪脯、蛤蜊羹、鳜鱼羹、荠菜羹、鲈鱼干、海虾子、楼金龙凤蟹,都是隋时最有名的。

    “不过真要说起来,我还是喜欢这简单点的。”

    涮羊肉、干锅狗肉,还有冷切的卤牛肉片。

    配上油炸花生米,绝了。

    张超也挺喜欢吃狗肉的,这狗肉带皮,皮既有些韧性,又不是嚼不动,带皮反而增添了许多味道。吃狗肉若不带皮,那就跟吃红烧肉没皮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举起酒杯,张超向秦琼、程咬金、单雄信他们举杯。

    “上次起兵护法,非常感谢诸位的响应,若没你们支持,这世上也许就没有灞上张家了。”

    秦琼端起酒杯,“都是一家人,说这客气话做什么。更何况,你是护法,又不是造反,我们当然支持你。”

    程咬金夹起一块狗肉不忘记往嘴里塞,一边含糊不清道,“就是就是,客气个啥,要是真想感谢,以后多请你程叔吃几回狗肉就行。你家的这个狗肉,做的味道最好。”

    单雄信也笑着端起酒杯喝了。

    热乎的绍兴黄酒,喝起来又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尤其是在这种下雪天喝,配上狗肉,更爽。

    “可惜茂公不在。”单雄信道。

    程咬金哼了一声,“提他做啥,做人不能太李绩。”

    单雄信这次来还是带着任务的,这么多人里,单雄信和李绩的关系最好,多年好友。

    “茂公这次是做的不太地道,居然主动提出退婚,我听了也很失望。”

    张超摆摆手,“算了,这个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就不提他了。”心里虽说算了,但张超其实还是介意的。

    这次张超没邀请李绩,也没请尉迟恭,连李君羡也没请。

    “文远,我代茂公向你陪个不是,罚酒三杯,先干为敬!”单雄信起身,端起酒杯就连喝三杯。

    张超无奈笑笑。

    倒不是他不肯原谅李绩,而是现在他这个地位,若继续去拉拢李绩、李君羡、尉迟恭他们,未免就不太合适。毕竟,和秦琼他们,关系是没的说的。

    但李绩尉迟恭他们上次是敌对一边的,眼下依然同殿为臣,可也得考虑下承乾的感受。

    满朝重臣都拉拢到身边,承乾可就要担心张超要架空他了。

    而且李绩上次选择和做法,也让张超对他是有些意见的,既然如此,那干脆就不要再当朋友了。

    “我也替茂公喝一杯。”秦琼也站起来喝了一杯。

    “些许误会,都已经过去了。”张超只得道。

    “文远,昨天茂公来找过说,说很对不起你,带兵南下这事他没后悔过,说是对太上皇的忠和义。但退婚这事,他自认为确实不对。希望文远你能够谅解他,他希望两家能够再做亲戚。”

    “何意?”

    “茂公想为思文再向张家求娶一位千金。”

    “呵呵!”张超轻笑。

    程咬金不客气的道,“这个怕是不太合适吧,张家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还非他李家郎不嫁啊?”

    牛进达也不客气道,“茂公倒还真好意思提,我都象不到。”

    张超想了想道,“结亲这个事情,都是缘份。既然已经错过了,那就算了。何必强求呢,不结亲,以后也还依然是朋友嘛。”

    单雄信也早料到了这种可能,今日提出,也只是因为与李绩的一场兄弟之情。如今这个结果,他也算是尽到了朋友之义。

    “好了,继续吃肉。”

    吃肉,聊天。

    不去聊那些敏感的问题,大家倒是好不开心。

    马周本来是文臣,跟大家关系不太近,可他好酒。虽在中枢任职这些年,喝酒有控制。但今天,也是放开了喝。

    喝酒的人,总是比较能跟人有话题,倒是也打成一片。

    张仲坚则是因为与李靖的关系,因此大家也还谈的来。

    不知不觉,酒喝了几坛了。

    “再来几坛,今日不醉不归!”马周笑道。

    连李靖这位老帅,今天也喝了好些,脸通红,人半醉。

    张老爹跟张仲坚甚至喝到后面,还来了个义结金兰,成了兄弟。

    吃的开心,聊的痛快。

    张超很高兴看到这个场面。

    这些,都是大唐最顶级的勋臣贵族,也是实力强大的封臣。

    在这次的论功行赏里,秦琼他们的封地都加封或者换封,换封的都是地理位置极好,土地肥沃的好封地,而且面积都很大。

    拥有一块地位位置好,肥沃的封地,就意味着他们会有许多领地封民,也就能招募训练出很多军队。

    与他们结成同盟,是最大的保障。

    “今天分封诏令已经在议院通过了,我要感谢下文远,给我换封了这么好的封地。”

    罗士信举杯。

    牛进达、程咬金等纷纷举杯,他们也都换了好封地。大家都清楚,这次大家虽是护法有功,可最后能封王,或能拿到好封地,那是有张超在内阁帮忙说话。

    “来,文远,我们敬你一杯。”

    张超起身,举杯。

    “一起!”

    “干了!”

    跟一群猛将牛人喝酒,张超也有些扛不住。

    “文远,我听说你有意要在朝鲜用兵了?”张仲坚问。

    “嗯,等军队整编完,肯定得用兵的。剑铸好了,还得试练一下的。新罗、百济就是挺不错的目标。”

    在大唐征服高句丽的时候,新罗和百济是藩属盟友,出兵协助。也算立了功,可是后来却又趁朝廷未能马上全面接管高句丽故地的时候,不断的越界蚕食,尤其是这次大唐内战时,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趁火打劫,早让大唐上下不满了。

    朝鲜半岛虽远,可在大唐的航海技术下,却又很近。

    “最近正闲的发慌呢,若是要打,到时记得让我带兵!”张仲坚吐着酒气说道。上次岭南之战,大败于李绩之手,可是让他十分面上无光。他虽然老了,却是不服老的,急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

    朝鲜,也许就是那个证明他的地方。他不能让人说他当上海军元帅,全靠的是跟张超的关系。

第1307章 中风

    夜幕终于降临。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今夜月黑风高,夜幕下只有寒风阵阵带来的呜咽。

    黑暗里,王玄策正摸着冻的有些僵硬的鼻子。虽然这里不比中原北方寒冷,可毕竟也是年底。白天的时候还有如春天,可到了晚上,却非常寒冷。

    他盯着远处的敌营,火光点点,那是戒日军的营地。

    他有脚下,是拉合尔堡,被戒日军围城一百余天。

    城堡东西长一百六十丈,南北宽一百二十丈,这座位于拉维河东岸的城堡,四周都是一往无际的大平原,土地肥沃,也是与戒日王国的边界。

    城堡里,此时还有八千多名大唐将士。

    在拉合尔堡的四周,沿着拉维河两岸,还有十几个城堡。受中原护法战争影响,使得半年多前信度领唐军贵族们也随着皇帝的一道诏令而分裂。

    王玄策这位信度都护,本来统领信度唐军和贵族们的兵马。结果因为一道诏令,他做为叛军首领张超的门生,也成了叛逆。

    聚集起来的几万联军突然就乱了。

    好在大敌当前,最后信度领的唐军才算没有互相厮杀,可王玄策却也失去了领导位置。

    联军也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份听从皇帝旨令,另一部份却是那些跟叛军有关联的贵族们。

    两军分裂,甚至相互提防着,而原本说好的援军也在交州停下,不再西来。

    王玄策的反攻计划也就此夭折。

    最终,各自为战。

    没有了统一的部署,还相互提防,导致他们迎敌之后,漏洞百出。最终,大家只得各自退守前线各个城堡之中。

    王玄策倒是有心主动反击,可他手里的兵马太少。

    站在他这边的信度贵族较少,兵力也少。

    这半年来,被戒日军围城,这日子过的非常不好。尤其还得担忧着中原的局势,好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皇帝退位成太上皇,太子继位为皇帝,张超也成为了首相。

    朝廷的诏令传到信度。

    王玄策被加封为信国公,授大唐海军西海舰队大将军,兼任信度领提督。朝廷授权他节制信度领所有官军和贵族兵马,让他全权指挥与戒日国之战。

    与诏令到达的,还有从交州、南洋赶来的一支增援兵马。

    这些天,王玄策全力忙着一件事情,与各城堡联络。

    重新取得全军的指挥大权。

    获得各城堡的将领们承认后,王玄策部署着一个反攻计划。再无后顾之忧,也便没必须要给戒日军当孙子。

    “提督。”

    一身铁甲的柯山上前来,“弟兄们都准备好了。”

    “很好,郑国柱和钱国栓回信了没?”

    “他们守的两堡也做好了准备,等时辰一到,我们全线反攻。我们的舰队,也将会在戒日西南的沿海进攻他们的港口,配合我们的计划。”

    王玄策望着远处围城的戒日军,他们一如继往的围在外面,因为久攻不下,现在甚至有些倦怠松懈。

    他们现在肯定想不到,唐军已经再次团结起来。

    四更,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这也是人睡的最舒服,最少防备的时候。

    今夜,将会铭记史册。

    王玄策握紧了拳头,本来早在半年前就应当取得了这场胜利,却硬生生的拖了大半年。

    “时辰已到!”他低沉着声音里透露着激动。

    城门后。

    一队队的骑兵静静的跨坐马上。

    他们的目光充满着战意,马刀已经出鞘。

    王玄策从城头上下来,翻身上马,来到最前面。

    “时辰已到,让我们马踏连营!”

    “打开城门!”

    黑暗中,城门缓缓打开,没有一丝声响。

    三千轻骑鱼贯出城,人衔枚,马裹蹄。

    在骑兵后面,是五千步兵。

    今夜,城堡里的士兵倾城而出,对于他们来说,今晚,不破敌营誓不归。

    二十里外的一座城堡。

    郑红线的兄弟郑国柱也翻身上马,时辰已到,反击开始。

    “跟我来!”

    相距几十里外的另一个小堡中,张家老管家的儿子钱国栓也率领着李家信度领地的骑士和民兵们杀出城堡。

    全线反击!

    今晚,他们将给戒日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大唐,不可轻犯。

    王玄策一马当先。

    身后三千轻骑如狂风突进。

    汉京。

    夜已深,张超却还没睡意。

    不知道信度那边的情况如何,相隔太远,哪怕有快船往来送信,但依然还是太过遥远了。

    大唐还是应当在沿海建立更多的殖民据点。

    不奢望能够迅速的灭掉沿海诸国,但只是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修建商港,这倒是可行的。而有了这些据点后,大唐以后再扩张,也更内容。

    “赵王,宫里来人。”

    张超起身,“这个时候宫里怎么还来人?”

    宫禁制度森严,一到夜晚宫门落锁,要到天明才开。非十万火急的事情,都不会半夜打开宫门。

    来到大厅,却见来的居然是王承恩。

    “王公公,发生何事?”

    王承恩左右观望,张超挥手,让下人退下。

    屋里只剩下他和王承恩,“说吧。”

    王承恩一张苦瓜脸,“陛下中风了,现在瘫痪在床上不能动弹。”

    “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今夜。”

    武才人今天生产,为太上皇生了一个儿子。李世民高兴之下,喝了点酒。然后,半夜的时候,皇帝突然就中风了。

    北宫那边连忙报告皇帝,李承乾听了这个消息也吓一跳。这个爹现在对他已经没什么威胁,这个时候若是突然暴毙,那他肯定脱不了嫌疑。

    “传御医了没?”

    “已经传过了,御医们诊断后,认为病来的太突然,不好治疗。”

    “陛下请赵王入宫相议。”

    张超摇了摇头,“眼下半夜三更,这个时候入宫,到时还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子。天也快亮了,待天亮后我再入宫。”

    “转告陛下,此时要沉着冷静。”

    中风这个东西,就是得发现快。若是发现的及时,加上及时的治疗,有时还是能够控制住病情的。若是能够稳定住,后面也不是没有恢复的可能。

    历史上李世民好像确实一直风疾,长孙皇后则是有气疾。长孙皇后就是因气疾突发而亡,而李世民历史上也确实中风瘫痪过,不过后来治的差不多,结果李世民迷信丹药,给吃死了,死时才五十出头。

    张超估计李世民应当是有三高,喝了酒一时脑出血什么的。

    这种情况,就是放后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放这时代,更只能看他命硬不硬了。要是命硬,不继续出血,就能救回。出血后的水肿不严重,等脑子里的血吸收了,水肿消了,就有很大的机会恢复知觉。

    这一晚上,张超也是根本没心思睡了。

    一直等到天亮,立即入宫。

    宫门前,王承恩已经早在那等候了,直接带他去北宫。

    长乐宫,长乐殿。

    一群御医围着,皇帝承乾坐在床边。

    “陛下,安国赵王来了。”

    承乾看到张超,有如看到了救星一样。

    “元辅,太上皇突发风疾。”

    张超点点头,过去观察李世民。

    “陛下,臣是张文远,来看望陛下了。”

    李世民听到张超的声音,眼皮有在翻动,嘴也在动。

    不过太上皇说不出话来,他的嘴明显歪了。

    但看他反应,他还是有些清醒的,只是现在说不了话。

    张超把李世民的两只手拿起来,握着手里,慢慢感应,发现皇帝左手无力,右手却还能握着他手。

    御医也在一旁细说情况。

    初步判断,就是中风,极可能是脑出血。现在情况是左半身偏瘫,说话不清。但人还有时清醒,这就是好事。

    “陛下,不用惊慌,太上皇风疾突发,但现在还算稳定。加以针灸和汤药治疗,细心照料,半个月时间内,有很大机会恢复清明,能够说话。若情况更好一点,甚至两个月后,就可以拄拐行走。加以康复训练,半年后就几无大碍了。”

    “真的吗?”

    “陛下放心吧。”

    张超坐到李世民床边,握着他的手。

    李世民用他的右手紧紧握着张超,歪着的嘴还一直想说话,可说出来的根本不成语言。

    张超低下头,在他耳边道,“请陛下放心,你这只是中风,情况算是好的。宫里有最好的御医和药材,你很快就能重新说话,过些日子还能重新站立行走。陛下现在重要的是不要心急,保持好心态,陛下要记得,过两年,你还要去美洲呢,那里可是一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唔唔”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安慰了皇帝一会,他终于睡着了。

    张超陪着承乾走出来。

    “此事要封锁消息吗?”承乾问。

    张超想了想,“其实也没有必要,太上皇这是中风,又不是中毒,不用怕人知道。”

    “太上皇真的能恢复吗?”承乾心里有些纠结。他一方面希望太上皇早日康复,可心里却又还隐约希望太上皇就这样瘫在床上,永远不能再站起来,那样,就再无法威胁到他。

    “恢复的机率很大,有七成机率以后能恢复说话,五成机率能够恢复行走。不过就算恢复了,可复风的可能性很高,而且以后走路肯定也会有些跋,半边身子都会大不如前。”

    “如果昨晚上他就这样走了,或许还是件好事。”承乾道。

    张超心里打了个冷颤。

    这几天人不舒服,非常抱歉啊。

第1308章 美国公

    长乐殿外。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武媚娘抱着孩子拦住张超。

    “请义父一定要救太上皇。”

    说着,武媚娘抱着孩子给张超跪下。张超连忙伸手去拉她起来,“先起来。”

    “义父若不答应,媚娘就长跪不起。”

    刚生产完的武氏,身材变的丰腴许多,尤其是上围,更是暴涨许多。

    “不用你求,我肯定也会想尽办法医治好陛下的。快起来吧,你这个样子若让人看到了,到时又是说不清楚了。”

    承乾刚才回殿里去了,现在这里只有他们。

    武媚娘谢过,起身。

    张超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孩子取名了吗?”

    “昨日陛下为他取名弘。”

    李弘,名字倒也不错。

    “孩子还这么小,你也是刚生产,身体还虚弱,外面这么冷,先回殿中吧。”

    武媚娘犹豫着,最后还是问道,“义父,陛下真是中风吗?”

    张超直视她双眼,“当然是中风,不成你以为是中毒?我可以告诉你,这事情不会有什么猫腻,没有这个必要。你应当知道,皇上答应过陛下,三年后送他去美洲。陛下也愿意去美洲,而不是继续留在汉京,留在这长乐宫里。”

    “女儿也听陛下说过多次,他说如果下半辈子一直囚禁在这长乐宫里,他还不如去死。美洲虽远,去那里等于流放,可他宁愿去那里。陛下常说,要去美州再打下一块疆土,重开创一个大唐。”

    张超笑笑。

    “看来你跟陛下的关系现在还不错。”

    “陛下也曾恼怒过我,但自陛下被迫退位之后,这长乐宫里,虽然嫔妃们都在,可却只有我能够安抚陛下。”

    “这是你的本事。”

    他知道武媚娘曾经拿烛台把李世民打晕,还在宫变时,仿李世民的笔迹写诏令。

    可现在,他们的关系却很好,这绝不是武氏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的缘故。李世民的儿子多了,更多还是武氏能够比其它妃嫔们对时事更多了解,有不同见解。

    “好好照顾这个孩子,他才刚出生,未来还长着呢。”

    早朝并没有取消。

    承乾接受了张超的建议,并没有隐瞒太上皇中风的消息。

    在早朝上,他直接公布了这一消息。

    百官震惊。

    其中不少人确实有些这样那样的猜想,但承乾问心无愧。

    早朝结束。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叫住张超。

    “文远已经去过北宫了?”

    “太上皇是昨天半夜中的风疾,陛下知道后立即派人来通知我。我询问得知陛下病情稳定后,便没有半夜入宫。今天一早去的北宫,看望了陛下,也听了御医们的诊治,情况还是很乐观的。”

    张超把李世民神智还清醒,恢复的可能性很大等情况跟他们说了。

    长孙无忌有些半信半疑。

    他确实怀疑李世民中风,是被下毒。

    “其实几位也不用这样怀疑,若我所料不差,顶多有个十天半月,太上皇说能说话了。到时也许还会口齿不清,但肯定也是能听的明白的。那时,我们一起去看望太上皇,听他自己说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房玄龄摇摇头,“我们也没有怀疑文远的意思,只是这事情发生的突然,不免有些疑惑。陛下其实也还春秋鼎盛!”

    “房公,陛下这是风疾,四五十岁中风疾的可是很多。况且,陛下这病,其实也是有许多先兆的。陛下平时虽不爱喝酒,可好吃肉,这些年常在宫里,长的肥胖了许多。兼之前段时间吃丹药,对身体也是损害了许多。身体一虚,病邪趁虚而入,实是常情。”

    回到内阁。

    九位内阁宰相一起开个早会,张超又把皇帝情况通报了一遍。当下,也把与承乾曾经的安排透露,“三年后安排陛下去美洲,这事情陛下自己也非常愿意。他不想与高祖皇帝那样,整日呆在宫里,那样会憋不住,他更愿意去美洲。我与陛下都觉得,这其实也挺好。”

    美洲毕竟离中原大陆几万里之遥,尤其是得跨越大洋。皇帝去了之后,基本上回不来了。

    “这是流放!”长孙无忌的语气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也还是不客气。

    张超笑笑,“长孙公说的也没有错,这确实算是一种流放。但朝廷到时会安排一千户百姓随太上皇去美洲,到了那边,甚至会替太上皇建一座城堡,给他们留下足够自卫的军械,以及生产的工具、种子、牲畜等。”

    “换句话说,是给陛下一座城堡,一片领地安享晚年。甚至,陛下若有雄心壮志,要在那里打下一片天,其实也不是没可能的。只要陛下承诺以后不回中原,我们甚至可以每隔几年,给陛下送去一批物资和人员。”

    “把一些中原罪大恶极的罪犯,送到美洲给太上皇发落。”

    起始有一千户人口,就是五六千个人口。还有城堡、军械、粮食和工具、牲畜,有这么好的条件,李世民在美洲会生活不下去吗?

    只要不是把李世民放到一个强大的部族旁边,那么以这个实力,那在那边已经足够生存,甚至足够他向周边扩张了。

    以后把一些罪犯给李世民送去,也算是为他补充人口。朝廷隔几年给他们送些纸啊、书啊等手工制品,足够保证这个大唐的分支在美洲壮大。

    等那边稳定了,到时可以让李世民拿美洲俘虏、皮毛、药材等做为交换,这样以后就能形成的正常的贸易关系。

    “武才人昨日为太上皇诞生一位皇子,陛下询问我该如何授封。我的意见是封为美国公,诸位意下如何?”张超问。

    按大唐此前订下的制度,皇帝的儿子和兄弟方可封王,皇嫡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

    李弘是李世民的庶出皇子,本来应当封个郡王的。不过李世民毕竟是太上皇,因此张超提议是封个国公,至于封号为美,那是因为李弘以后要去美州。

    “封地就在美洲,到时太上皇可以去巡视李弘的封地。”

    “还有一事,晋王府属官最近奏报朝廷,说晋王治对陛下多有怨言。我认为,晋王李治需受惩罚,降其爵为国公,改封地到澳洲,为澳国公。”

    一个美国公一个澳国公,封的远远的。

    李弘这个美国公,大家心里清楚,实际上是封给李世民的。

    太上皇李世民被送去美洲,废太子李治送去澳州,让他们永远不能再威胁皇帝。同时,也算是大唐皇家在海外开的两个基地,将来说不定这两个封国能够壮大起来。

    成为大唐海外开拓的一个先锋据点呢。

    至于说威胁到中原朝廷,不论是承乾还是张超,都不认为他们有这个能力。等他们有这个能力,说不定得一二百年以后。

    而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唐也是有机会继续往美澳分封开拓的。封他们美国公澳国公,又不是把整个美澳都给他们了。

    李泰死后,亲外甥就剩下了承乾和李治。现在承乾要把李治流放到澳州去,据说那里蛮荒大陆,巨大却荒凉,炎热无比,相当原始落后,去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可长孙无忌思虑再三后还是没反对。

    如果李治去了澳州虽苦,可能保命。起码还有一块封地啊,但留在中原,估计早晚得出事。

    最好的结局,也可能是被软禁京城一辈子。

    李世民和李治的安排,算是在内阁通过。

    等太上皇病情好了,到时就送他去美洲。至于李治,现在就准备安排,明年就送他去澳洲就封,朝廷给他五百户人口,为他在澳洲建一座城堡,提供一批军械、农具、牲畜等。

    每三五年,朝廷会派船给他补充一批囚犯,补给一批物资,这些物资不是白给的,得李治拿当地的土产来换。

    朝廷送他去澳洲,可不是让他在那养猪,他领地上的税甚至也还得上交一半给朝廷呢。虽然那几百户人口,这税也没几个。

    “诸位,关于各卫卫高级将帅们的人选,我这里拟了一个名单,大家一起议一议。”

    张超拿出了那份他拟好的名单,枢密院、五军府、兵部、三衙还有北衙十军,南衙十六卫,海军四舰队。

    房玄龄一个个的人选仔细的考虑,张超的安排还是让他比较满意的。并不是全是张超的人,起码比较中肯。

    比如北衙大帅,张超甚至主动的把苏烈换成了秦琼。

    长孙无忌扫了一眼,发现他长孙家原本检校的北衙四军大将军的位置,都被夺去了,也只是哼了一声。

    没人反对,算是通过。

    “那现在大家再商议一下各卫军的副职人选,大家可以提一提自己的人选。”张超笑着对几位宰相道。

    既然主将人选都是他提的,那么现在副职,就由这八位宰相们提,这也算是相互的妥协,不能都他张超一言堂。

    每个宰相都提出了几个自己的人选,好在副职众多。

    枢密副使、兵部侍郎、各军的将军、各卫的将军等,相互调剂一下,也差不多都能排好。

    最后结果,相互满意。

第1309章 还我天可汗

    “朕赐予汝赵王之爵,封地琉求,分封建国,以为藩篱,屏藩大唐。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李承乾手握一把唐刀,放在张超长子张的肩膀上。

    张单膝跪地,身上是一套崭新的骑士板甲,上面雕着白虎玄鸟李树枝的家徽。

    十五岁,张正式行了加冠礼,成为了一个大人。加冠礼之后,他正式迎娶了皇帝的妹妹长乐长公主,成为了驸马都尉。

    婚礼后,在今天。

    承乾在议会贵族院,在无数贵族的见证下,正式为张授爵。

    张加冠时得承乾赐表字伯玉,十五岁的张高大英俊,婚后更添成熟稳重。

    他单膝跪地,右拳放于左胸前,高声宣誓。

    “对天起誓,以明我志。不凌弱小,谦度时日,所经之战,莫畏强敌”

    几千名贵族见证之下,皇帝收回宝剑。

    然后把这把宝剑赐予张,随同宝剑赐下的,还有一代制造精良的铠甲,这件铠甲上雕绘有赐封的领地地图,因此也被称为领主铠甲。

    宝剑、宝甲,还有领主金印,一枚代表着掌握领地兵权的鱼符,以及一面绘有领主家徽的徽章和旗帜。

    赐爵、分封、建国。

    琉求原本隶属灞上张家,但是张家好几个子弟的封地合在一起。而现在,承乾正式把整个琉求改封给张一人。

    张的爵位也特别改封为赵国公。

    张超爵位安国赵王,儿子为赵国公,这也算是承乾的一番特别君恩。

    仪式完成。

    从此张就正式成为大唐实封贵族一员,并正式分封建国,也正式获得了议会贵族院议员资格,成为了议会一员。

    整个琉求岛都成为张的封地,他可拥有领地兵马五千,他还将拥有封地琉求所有税收的一半。

    并获得朝廷在琉求驻派官兵的战时指挥权。

    做为大唐的实封国公,张的领地是很了得的。

    张超上去,扶起儿子。

    “从此以后,你就是大唐封臣领主,是大唐的屏藩,必须牢记今日之誓言,永远效忠大唐,守卫朝廷,捍卫你的领地,守护你的领民。”

    议会大厅。

    一众贵族都充满着羡慕。

    才十五岁啊,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却一下子就得封实封国公爵位,尤其是这封地,八百里的琉求啊。

    如今的大唐贵族们,可不是十几年前。他们早知道琉求的巨大,紧邻着福建,一个八百里的巨大岛屿。

    尤其是岛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雨水充足。

    兼之在海贸航线上,发展贸易十分便利。

    张家经营琉求岛十来年,如今那里每年的粮食和蔗糖产出,相当惊人。更别说琉求岛上的奴隶、鹿皮、硫磺、煤、铁都是极有利的产出。

    张超看着高大帅气的儿子,则心里充满欣慰。

    儿子已经长大了,这场仪式之后,张就将前往封地琉求。正式开始他的领主试练之旅,硫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是张家领地里发展最好最块的一块,尤其是其紧邻大陆,却又单独一岛的特殊格局,让张家对这里的控制权极强。

    那里有许多张家的封臣、管事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人事系统。

    张过去,有大家的辅佐,张超是不担心的。

    如果张有本事,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干的更有起色。如果他没本事,那么有封臣们的管理,也坏不了什么事情。

    硫求做为张家的分封领地,张家拥有一半的税赋,以及可以拥有领地私兵,同时可以指挥地方民兵。在战时,甚至可以临时接管朝廷在领地的驻军。

    而朝廷拥有的是领地的行政、税赋权,行政管理和税赋征收都是归朝廷的。

    朝廷还可以在领地内驻军。

    这样的分封,还不是完全的封建,但起码也算是分封了。

    张超希望的是以后领地在封地有更多的权力,比如治民权。

    马上就是新年元旦,大量封臣和地方大臣入京朝集。

    今年是个多事之秋,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尤其是皇权更替,因此地方上的大臣和分封贵族们,没有谁敢借口不来。

    这个时候不来,问题可就很大了。

    长子张已经加冠、成婚,现在又正式授封,年后就要就藩。二郎李珲的婚事已经定了日期,等年后就为李珲举行婚礼,婚后也将正式授封然后就藩。

    五个年长的儿子都迫不急待的想去领地,张超也愿意看到他们早点去封地历练。

    不过他的那个前提条件不会变,先加冠,然后成婚,再授封就藩。

    十五岁就受封就藩,这都已经算是比较惊人的,也就灞上张家的孩子如此早熟,别人家的孩子就算凭父兄辈获的爵,不也得起码十八岁才正式授封就藩吗。

    没有正式授封前,领地可由家族或者朝廷托管,领地的税赋收入还是能拿到一半,但领地遇到袭击失守,却不用负责。而如果已经就藩,那么领地失守,可就有可能要降爵或者削藩。

    “小心台阶,陛下。”

    张超陪着承乾走出议院,君臣两个如今配合越发默契。

    承乾负责内阁,主持朝廷日常事务,日理万机,却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各项事务,贴黄提出的处置方略呈上来,承乾看后都没有反驳的想法,翰林院的学士们也都非常佩服内阁的处置。

    议会运转正常,一切井井有条。

    去年战争、洪灾,朝廷遭受不少损失。

    张超接手朝廷,又是要改组中枢,又是要整编军队,还要安抚地方、救灾安民。

    但一切都做的非常好,受灾百姓的免一年赋,还得到救济安置,灾后生产恢复也很顺利,各地都恢复了秩序,没有了去年的那种混乱。

    尤其是经济方面,纸钞重新开始流通,虽然现在有不少百姓对纸钞有些不再信任,喜欢用铜钱和金银币,但起码纸钞依然在流通,铜钱的大量铸造,加上金银币的大量流通,现在是金属货币和纸钞兼行。

    最重要的还是各地的工坊等又开工了。

    军队的整编也很顺利,没再闹出什么乱子。

    侍卫亲军,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已经正式精选组建完成,四军八万人马,负责京师和皇宫安全。

    接下来第二批整编的皇帝近卫军六个军,也在整编之中,在新年前就能完成组建。

    许多士兵都已经拿了赏钱,欢声笑语的返回家乡过年。

    明年,会有几十万的府兵被裁汰,除部份优秀的老兵被晋升为士官留用外,其余府兵将恢复民户身份,成为普通百姓。他们会转为预备役,若有战争,将可能会被征召。

    否则,不再服兵役,同时,他们也不再享受免赋役的优待。

    明年,朝廷将会从天下十八到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中,征召几十万新兵,服义务兵役。

    “元辅,百济和新罗已经派出使团来京,向朕递呈国书,向朕请罪。说之前约束不力,致有些治下百姓越界到我大唐朝鲜道垦荒种植。这事情你怎么看?”

    大唐不但没乱,反而迅速的稳定下来,这个事情大出于新罗百济的预料。他们现在也听到些风声,大唐有人说要派兵征讨对在不敬的新罗、百济,一统朝鲜半岛。

    两国慌了,连忙派出使者来唐,向大唐请罪。

    可是让张超不屑的是,这两国说是来请罪,结果却又不提让越界之民撤回。他们似乎想维持现状,让大唐大方的把他们越界占领的地方,就此让给他们。

    这不是开玩笑吗?

    什么时候大唐这么大方了?

    大唐疆域虽大,可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啊。

    当初大唐对付高句丽用的是灭绝策略,直接把攻占区的人口全都送去中原做奴隶。

    这一招,就是要彻底的根治立国七百余年的高句丽人的反抗。

    只剩下了土地,没有了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高句丽反抗复国的可能性。但因为这招太狠,大唐后续移民跟不上,朝廷当初又舍不得把朝鲜半岛分封给功臣。

    于是乎造成的现状就是大唐朝鲜道的人口数量极少,大片大片的空置地方。

    这让一直垂涎的新罗、百济两国哪忍的住,于是从一开始的偷偷摸摸,到后来大规模的移民霸占,大有趁机占据朝鲜道的意思。

    “他们就是欠揍,和高句丽一个德性。岛国思想,夜郎自大。看到我大唐在朝鲜半岛上兵力不多,就以为有便宜可占,对他们,只有狠狠的揍一顿,他们才会老实。要臣说,干脆一点,直接灭掉他们,以后朝鲜半岛自然也就长治久安了。否则,他们今天越界,明天来抢劫,虽是疥癣之疾,可也烦人。”

    承乾倒没马上同意张超的计划。

    “信度那边还在开战,而扶南也快被真腊占完了,此前朝廷又计划要灭吐蕃。另外,漠北的薛延陀还留在漠南不肯退去,奚和契丹似乎也有与他们同盟之意。朕很担心这些草原胡人。”

    相比起远在海那边的朝鲜半岛南的新罗和百济人,承乾更担忧的是铁勒人和契丹人、奚人、人等这些草原胡人。

    “据说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在与契丹、奚等汗的会盟宴会上,公然说出了要骑兵南下,让朕还政太上皇的口号。”

    张超当然知道这事,夷男的原话是‘还我天可汗。’

    他在与契丹等胡族的漠南会盟宴会上说这话,肯定是有目的。目的很简单,算是对大唐新朝的一种试探。

    薛延陀这几年统一漠北,休养生息多年,也是实力渐强。现在已经有些膨胀,想要如当年突厥一样,染指漠南。

    这次南下之后,就不想再回去了。

    还我天可汗,不过是想浑水摸鱼而已。

    “元辅,朕想让漠北换个可汗!”承乾道。

第1310章 膨胀了

    汉京。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枢密院内,大唐枢密院、兵部、五军都督府、三衙,北衙十军、南衙十六卫,海军四舰队,各部数十名将帅全部在座。

    名将汇集,将星闪烁。

    上首一排,却都是身着紫袍的文臣。

    内阁首相张超坐在最中间,左边是翰林院长马周,右边是议会贵族院长魏征。然后两边依次是内阁、翰林院以及御史台、议会六位参议员等。

    皇帝没有来。

    张超目光扫过一众将帅,大家都很肃静。

    军队改革是自上而下,诸军卫将帅们先拟定,然后是下面的各级军官,再是士官,然后是各军卫的驻防地,整个框架组建完,才开始裁汰老兵,征召新兵。

    临近年关,天越来越冷。

    一连下了好几场雪,外面白茫茫一片。

    张超目光与下面的兵部尚书李绩对了一眼,他微微一笑,李绩却低下了头。

    李绩希望为次子再与张家订一门亲事,张超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后来,李绩又让单雄信帮忙传话,说愿意嫁一个女儿给张超的儿子,张超依然拒绝了。

    用不着靠这种方式来弥补两家的关系。

    张超一而再的拒绝,无疑让李绩有了别样的想法。他后来转而与长孙无忌联姻,李二郎与长孙家的姑娘订婚。

    对于这个消息,张超听了之后,也只是呵呵一笑就放到一边了。这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长孙无忌加李绩,又如何。

    今天召集军方大将齐聚,也是不容易的。

    要不是年底,哪能凑的这么齐,起码五军大都督中有四个是在天南地北,只有一个中军大都督是驻于二百里外的襄阳,能够偶尔入京参加议事。

    四舰队大将军同样是要驻于各地,海军不同于陆军,专业性更强。

    “诸位,枢密院参谋处获得消息,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正密谋反唐,此事大唐绝不能容忍。陛下已经决定,要灭薛延陀,擒夷男!”

    薛延陀是铁勒中较强大的一支,隋时,就曾经反抗者突厥。在东西突厥中摇摆不定,后被唐拉拢联合灭突厥。

    突厥灭亡后,大唐控制漠南和西域,漠北地区,则交给薛延陀。薛延陀向大唐称臣,为大唐的藩属国。

    草原没有了突厥这个强大的部族,铁勒人迅速的扩大势力。

    这几年,他们将牙帐由郁都军山迁至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

    到现在,有了控弦骑兵二十万,算是进入了全盛时期。

    现在薛延陀一统铁勒诸部,统治着东到室韦,西至金山,南至漠南,北至瀚海的广阔地区。

    薛延陀统治着回纥、仆固、同罗、拔野、阿跌、等诸部。

    当初唐灭突厥,将漠南划为直接控制,突厥部众多迁到内地,分散安置。漠南之地,包括肥沃的河套、阴山白道川等地,都成了大唐的直辖疆域。

    漠北直接给了薛延陀。

    一开始,薛延陀对于大唐是充满敬畏的。强大的东西突厥,被大唐彻底灭亡。薛延陀当初连突厥都打不过,又如何敢与大唐争锋。

    他们年年朝贡,对大唐十分礼貌,甚至还求娶大唐公主,送儿子来大唐学习文化,实际上就是送到大唐做人质。

    大唐几次用兵,薛延陀也是积极调兵参与。平灭西突厥、高句丽甚至是吐谷浑几大战争中,薛延陀也是都派兵协助。

    一晃十来年过去,漠北安稳,没有什么战乱,兼之与中原的贸易通畅,这些年薛延陀的实力也是暴涨。

    拥有二十万精锐骑兵,可谓是实力强大了。

    大唐去年护法战争,薛延陀接受李世民的诏令率部南下。结果刚到漠南,战争就结束了。

    夷男为天可汗居然这么快就丢了天下而震惊,同时也对大唐的实力产生了怀疑。

    特别是看到漠南的富饶与空虚之后,就不愿意回漠北那苦寒之地了。

    夷男与室韦、奚、契等诸部几番会谈,算是拉到了几个野心勃勃的盟友。夷男认为,如果他们打着还我天可汗的名号,出兵南下,引发大唐的第二次内战,那么到时就可以趁机渔利。

    夷男的目标就是漠南,甚至是河套。

    张超打着个清君侧护新法的名号,半年时间就能取得胜利,难道他们薛延陀联合奚契室韦等诸部,三十万铁骑,打起还我天可汗的名号,还打不赢?

    夷男认定,大唐肯定有很多人不满承乾和张超,他们南下,肯定能得到许多中原贵族的支持。到时战乱一起,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有实力,就不免会有野心。

    十年休养生息,夷男手握二十万雄兵,膨胀了也正常。

    可他喊出那句还我天可汗后,承乾第一个就要灭了他。

    一个藩属国居然敢干涉宗主的内政,尤其是这种皇权问题,这不找死吗?本来漠北那块地方,朝廷鞭长莫及,又贫瘠又遥远,大唐就交给铁勒人放牧,朝廷跟他们互市交易,一样挺不错的。

    可现在既然薛延陀做死,那就只能换个可汗了。

    “某觉得对薛延陀可先礼后兵,一上来就开打,对大唐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如今我们刚进行军制改革,而且大唐用兵的地方也多。跟铁勒人全面战争,也不划算。若能用手段解决,自然是最好的。”

    魏征向来是那种反对战争的人,不管什么样的战争他都反对。他认为好战必亡,打仗耗费钱粮,损失人丁。

    长孙无忌也认为眼下跟胡人开战没有什么益处。

    “某闻回纥势力逐渐壮大,如今立牙帐土拉河上,虽仍附属于薛延陀,但实力不弱。还有契部,当年其首领与夷男共建铁勒汗国,反抗西突厥,一起称汗。如今契部在甘凉北部游牧,实力也是不弱。”

    “朝廷可以赐封回纥酋长药葛罗吐迷度为回纥可汗,赐契哥愣为铁勒可汗,令他们建回纥汗国和铁勒汗国,以此分裂薛延陀。”

    长孙无忌的爹长孙晟在隋朝时,曾经是突厥问题专家,多次出使突厥草原,可谓是相当厉害。长孙无忌虽没去过草原,但分化之策也是懂的。

    本来薛延陀汗国就是一个铁勒诸部联合的汗国,薛延陀当初不过是诸部里较强的一支,是得到大唐的全力支持,才能在漠北立国并壮大到如今这实力。

    但草原部族不比中原,他们的汗国是部族联盟式的,各部族依然保有自己的牧场,甚至他们的士兵,也是各族的战士联合。

    这种制度,使得他们特别容易分裂。

    哪怕是可汗一族的内部,也经常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内讧,当年强大的突厥汗国衰亡,不就是因继承权之争而惹的各自称汗,互相攻击,最终衰败。

    长孙无忌的策略是没问题的。

    薛延陀汗国里,回纥和契两族,现在是仅次于薛延陀部的。而且当年契哥愣和夷男一起建立过铁勒汗国,两人一同被尊为可汗。只是后来突厥人强大,他们又被迫取消了汗位。

    再后来,夷男依附大唐,建立薛延陀汗国,成为大唐册封的真珠可汗。

    房玄龄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册封夷男之子大度设、突利失为薛延陀小可汗,各赐旗鼓,以分其势。”

    漠北本是统一的薛延陀汗国,现在给他再册封两个汗国,又在薛延陀内给他册封两个小可汗。

    这样一来,漠北就形成三个汗国,有五个可汗的局面。

    张超笑着说道,“诸位说的这分化之计倒也不错,不过眼下薛延陀已经陈兵漠南,随时要南下。这个时候分化之策怕是难行,该打的时候不用多说。朝廷必须先打一仗,打掉夷男的威风和嚣张气焰,也让契、回纥等看到大唐的强悍实力,然后再行分化之策,方能有效。”

    能动手就不吵吵。

    不打痛,他们哪知道大唐厉害,还以为他们有一群牧民骑着马,就真多么了不起了。

    大唐一汉顶五胡,不论装备还是军事素养,都不是那些胡骑可比的。

    六十多岁的枢密使李靖年纪虽老,可雄心仍在。

    他反对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那种态度。

    “对于这些嚣张的胡人,就得打,不打痛他们,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厉害。赵王,李靖请缨领兵,定打的夷男求饶!”

    兵部尚书李绩、北衙元帅秦琼,枢密副使尉迟恭等纷纷请战。

    张超没有选他们为主将。

    “苏元帅!”

    “末将在!”南衙元帅苏定方一听点到他的名字,高兴的大声应到。

    “某向陛下推荐了由你统兵北伐薛延陀,漠南、燕北还有辽北的三领分封贵族将率领地兵马协助作战。你,有信心打赢这一仗吗?”

    “打不赢薛延陀,元辅到时把某的脑袋摘下来当夜壶!”苏定方拍着胸脯保证。

    北伐薛延陀,本来最佳人选是李靖,其实是李绩。但李靖年迈,李绩呢张超又还不太放心,最后便选了苏定方。

    苏烈虽然算是后起之秀,勇武还不如秦琼尉迟恭,但论统帅能力,却是还在秦琼和尉迟恭之上的。

    何况苏定方还是他的门生,让他统兵,既让和超放心。而且也给苏定方增加些威望,以后这南衙大帅之位也坐的更稳。

第1311章 阿拉伯人来了

    天渐渐亮了。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半夜的喊杀声也渐渐停了下来。

    王玄策骑着马缓缓的走过战场,戒日军的营地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燃烧着的帐篷。

    尸横遍野。

    这是一场完美的突袭。

    被戒日军围在城里,死守了半年多,戒日军还真以为唐军就这点本事,不敢出城了。

    积蓄半年的怒气,八千战士终于痛快的释放出来。

    手雷、火枪、陌刀、长矛,强弓硬弩,甚至战马还拖着平胡和灭虏小炮出来,对着那些匆忙间想要集结起来的戒日国的象军一通猛轰,轰的他们引以为傲的象军惊慌四散奔逃,反而把戒日军的军阵冲的混乱,为唐军获胜立下许多功劳。

    “两万的戒日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郑国柱骑着马赶到,身上铁甲是暗红的凝结血渍。

    钱国栓给自己的一条手臂包扎着伤口。

    “也不能说他们不堪一击,是我们这次反击谋划的好。将士们也用心拼命,才有此大捷。”

    唐军全线反击,昨夜一起发兵。

    对于沿线的戒日军算是一次重挫。

    这半年来,唐军各自为战,死守城堡。让戒日军也有些麻痹大意,他们甚至分兵围城,对大唐多个城堡进行围城。

    原本是想截断各堡之间的联络,把唐军困死。

    结果却不料唐军昨天居然能够同时反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人,又怎么知道信度的唐军已经重新联合一体,有了全新的指挥体系,更不知道,大唐的各堡之间,一直是有信鸽可以往来联络的。

    “起码有三千具尸体!”柯山过来禀报。

    八千人突袭城外两万人的营地,结果让他们杀了三千,其余的溃败逃跑了。

    “我们杀了五百多。”郑国柱得意的道。钱国栓也杀了好几百,他们都各自击退了堡外的敌军,然后到这边来汇合的。

    “我们的伤亡不大吧?”王玄策问。

    “还行,起码是五比一的战损!”

    五比一,唐军昨晚的伤亡也不少,但毕竟敌军数量更多,能打成这个结果,也算不错。

    远处,一面红旗飘扬。

    “又一支兵马赶来汇合了!”柯山道。

    “打扫战场,抓紧时间休息,我们不能停歇,得趁势追杀。这一次,我们要把这些狗日的戒日军追的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可以发信给老师,没辜负他的期望,这一仗,我们赢了。”

    汉京。

    张超在书房里跟长子张做交待。

    “这次你去琉求,我给你五百万贯发展资金。另外你带上你的那一百伙伴骑士,到了那边,第一要务,招募满五千领地兵马,要是常备军。我会给你一批优秀的退役老兵,让他们成为你领地里兵马的教官,帮助你训练士兵。”

    “五千兵马,你可以组建一支两千人的舰队,加上三千人的陆战队伍。一千骑兵、一千五步兵,加五百的炮兵。”

    “炮兵很重要,记得一定要训练好。”

    “多听听琉求那边封臣、管事们的建议,若有不懂的情况,也可以来信告诉我。”

    张充满即将就藩的兴奋之色,对于琉求也充满向往。

    那是一个他将大展伸手的地方。

    “跟我说说你对就藩琉求之后的打算,有什么计划?”

    “招募士兵训练领地兵马,招募移民开垦土地”

    张超点了点头,他看的出来,儿子对于如何经营一块领地还并不太懂。

    “要因地制宜,琉求的位置,他的资源,做一个好的地位,然后去发展。琉求这个地方,紧邻大陆,又处于海上。资源丰富,尤其是土地肥沃,最适宜种植粮食和甘蔗。因此,垦荒种地,发展农业,这是很重要的一条。而发展农业,需要的是人口,如何想办法招募人口去琉求垦荒种地,这就需要琉求拿出更吸引人的条件来,比如说,来了就免费给他们分土开垦,提供安家费等。”

    “再比如,现今各处领地都缺人,你得想办法从别处解决人力问题。比如说,琉求有许多山夷,足有数百万之多。不管是招抚还是征服,这也是一个解决的途径。但切记把握好度,不能搞的超出控制,如果你到时若的所有山夷都反你,那你就失败了。”

    “我再提醒你一点吧,你招募人手,训练兵马,要记牢一点。这支兵马是你的,你首先得掌握他。不能最后花了钱,费了时间,练出了一支兵马,却成了别人的,明白吗?”

    “孩儿明白。”

    “多看多问多学,为父对你充满期望,琉求是我们灞上张家重要的一块基地,你得经营好了。”

    “军械这些,你不用操心,为父会向朝廷这边替你购得。”

    “你的那一百伙伴骑兵,是你最可靠的帮手。但也不能只用你带去的人,家族在琉求的那些老人,你也得用好,明白吗?”

    张超事无巨细的说了一大堆注意事项,甚至说到后面,自己都觉得有些烦了。可毕竟这个儿子才十五岁,虽然已经成婚,但毕竟初次离开自己的羽翼下。

    如果这头一次出去试验,最后失败,对于他以后的自信,甚至是整个人生的打击都会很沉重。

    “将来,我的爵位也会由你来继承,到时,你还会是整个灞上张家的族长。我们家族偌大的家业,都是由接管。但你别以为这是一种好处,这是一种责任。整个灞上张家,无数在我们家族下依附的封臣、士兵、工人、领民,他们以后都是你的责任。”

    “如何带领他们过好日子,是你的责任。日子过不好,是你的失职。你能明白吗?”

    “明白。”

    “希望你能真正明白,若是你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这些,你可以退出,我会另选一个更优秀也更有承担能力的儿子来继承家族。”

    张咬牙,“我一定能承担起家族重任的。”

    “很好,努力去做吧。”

    “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糟糕。”柯庆交给张超一份情报。

    “萨珊人看来要完蛋了,他们撑不过明年,我们和罗马人的三皇同盟已经失败了。萨珊人根本挡不住阿拉伯人,甚至罗马人也挡不住他们。因为我们今年中原之乱,错失了插手波斯的时机,波斯人完了。”

    波斯的皇帝已经出逃,他们现在已经逃到了苏定方的领地木鹿。

    波斯皇帝伊嗣俟正派人往汉京来,他希望大唐发兵助他收复波斯。可阿拉伯人太猛了,他们已经攻占了波斯国都泰西封,现在波斯绝大部分地区,都被阿拉伯人攻占了。

    罗马人跟阿拉伯人交了几次手,都失败了。

    现在罗马的杀拉克略皇帝都开始恐惧,他们拉拢可萨人协防黑海与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以防阿拉伯人进攻罗马。

    “如果波斯萨珊就此灭亡,那么阿拉伯人就会以席卷之势向我们进攻了。吐火罗、信度、河中、西海这些地方,都会成为阿位伯人的目标。”

    “罗马人现在已经开始退守自保了。”柯庆不屑的道,罗马人退的比谁都快。

    张超在回忆着阿位伯人的扩张年表,他们的扩张确实非常快,短短几年就灭亡了阿拉伯,然后四面出击。

    “必须得让罗马人出兵。”张超道。

    “我们得告诉希拉克略,如果任由阿拉伯人吞并波斯,那么他们下下可能就是要攻占埃及,甚至是攻夺高加索地区。如果任由他们这样扩张,那我们跟罗马的贸易,就要被阻隔了,以后不会有一匹丝绸,一件瓷器,一斤蔗糖一张纸运到君士坦丁堡。”

    “想必,希拉克略皇帝也不想看到这场局面出现。告诉他,就算没有了波斯,可大唐和罗马联手,依然还是能够扼杀阿拉伯人,我们东西夹击,一同出兵。待灭亡阿拉伯人,我们到时分割波斯和阿拉伯。”

    “可萨人的问题呢?”

    可萨人是罗马人的坚定盟友,他们原本是铁勒中的一部,后来依附西突厥,迁移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南岸和顿河平原一带游牧,与罗马为邻。

    这些可萨人此前自称是突厥继承人,建立的可萨汗国也称是突厥汗国。

    他们甚至宣称,从咸海到里海和黑海间的广大草原,都是他们的地盘。

    这是在挑战大唐,因此张超原本是想让罗马出卖这个盟友,把可萨人灭了的。

    但是现在,张超愿意退让一下,阿拉伯人才是头号大敌。

    “只要可萨人向大唐臣服称臣纳贡,做大唐的藩属国,并承认大唐与罗马、波斯三家签订的友好边界条约,认定伏尔加河以北地区,都是大唐的西海领疆域,那么大唐也愿意册封扎比尔为可萨汗国可汗。”

    “需要这样退让吗?”

    “相比于打着突厥旗号的可萨人,阿拉伯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们能在短短几年里就把波斯萨珊灭亡,这势头可不小。再不揭制他们,那我大唐在西域的那些刚打下来不及的疆域,可就有丢失的可能。”

    “如果丢失这些地盘,我们的信度领也可能会守不住。还有更坏的情况,我们与西方的贸易,将被阿拉伯人阻拦,到时与西方的贸易将被阿拉伯人控制,这绝对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与其将来花费更多资源与他们交战,不如现在就全力以赴。”

    “可朝廷中许多人并不会认识到阿拉伯人对我们的威胁,他们会支持我们向遥远的西域增兵,支持我们去那里跟阿拉伯人大战吗?”

    张超摇头苦笑,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大唐朝廷诸公的眼里,漠北的薛延陀、朝鲜的新罗、百济,还有东海上的东瀛,南洋的真腊,信度的戒日,大唐的敌人已经够多了,没必要还万里迢迢的再去打一个阿拉伯。

    打阿拉伯人有好处吗?

    “我们得想办法让大家认识到阿拉伯人的威胁。”张超道。

第1312章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襄城郡王府。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文远上次处理辅机的方法,某很欣赏,很大气。”房玄龄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长孙相国也是一心为国,我能理解他。咱们都是为了大唐,也为了这个天下,若连这点容人之量也没有,也不配坐在这中枢相位上了。”张超也跟着落了一子。

    “我观文远这些年的行事,似乎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推动着贵族和工商阶层的壮大?”

    “是的。”张超毫不隐瞒,房玄龄是个相当眼光老到的人。他虽然平时比较温和,可这位却是有着火眼金睛的人。两次玄武门之变的重人谋士,这样的人张超从不敢小瞧。

    “大唐若是和北周隋朝一样,沿革不改,那么房相以为,十四年贞观和六年武德,会有什么变化吗?不管北周如何强大一统北方,也不管隋是如何强盛一统天下。其实周和隋都没有跳出历史的臼窠,永远只能在中原打转。哪怕有隋之开皇盛世,也难以持久。”

    “顶多一二百年,就又要循环。我希望大唐能够跳出这个臼窠,能够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说来,隋虽强盛一时,可其疆域却也不曾超过秦汉。细观历史,其实自周分封天下到秦一统天下之后,中原已经变的保守。我们一直在中原这个圈子打转,北方草原胡族,世世代代心腹大敌,杀不绝剿不灭,每隔个百年左右,草原就要南侵中原,杀的江山变色。”

    “中原的南方,蛮夷之地,也是反反复复的难以有什么开拓。甚至连秦汉之时的交州等地,还老是丢失。”

    “这一切是为何?”

    张超头也没有回,“秦时起,中央集权让中原王朝总能隔一二百年强盛一时。可却也正是这个中央集权,让中原难以强盛持久。”

    房玄龄愣了一下,笑着摇头,再下一子。

    “你总能说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比如你说的那个太阳地球月亮的说法,还有那个地心引力,让人无法反驳。”

    张超道,“我说的这些可不是歪理邪说,是有论据的。周分封天下,推行分封与宗法制,这才是维系了周八百年天下的根本。其实自秦以还,千余年历史,尽可缩为一日。你看自秦始皇一统天下,然后是朝代更迭,亦或是外族入侵,基本上只是朝代姓氏的变迁而已,而表面上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内里的宗法制度,有多少实质的变更呢?”

    “这一切的更源是什么?是周公制礼和孔子的万世师表。”

    周人之异于商者,一是立嫡之制,由而生宗法和丧服之制。并由是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道德一团体,就就是周公制礼的本意。

    而周礼,正是千百年来华夏王朝一直在遵循的一套基本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礼根本。

    但到了隋唐,宗法制还在,分封制其实已经没了。

    殷人尚鬼,崇拜鬼神。殷商的权力更替,兄终弟及,没有父死传子,没有嫡庶之分。这其实和草原上的部族一样,一个父亲有许多个儿子,传到最小的弟弟后,是该幼子之子继位呢还是兄长之子继位呢,于是就容易起纷争。

    而从周公制礼开始,明确规定,父子相传,先嫡后庶。确立宗法制度,使得权力的传承同道德文化思想统一起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都以这套标准行事,从民间风尚到国家制度都是一致的。

    从那个时候起,华夏历经千百年,王朝更替,但是这套宗法制度却没有变,因为大家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此后孔家的儒家思想,更是成为汉以来,独尊的学术思想。

    儒家的思想,影响的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是那些精英阶层,是那些统治阶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人伦这些就是让汉人思想统一的工具。

    可以说,这一套思想也是有其作用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统一了天下人的思想,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哪怕再经历战乱、分裂,最终大家都还是认为都是汉人,都以统一为目标。

    这在张超看来,也是居功自伟的。如果没有这个统一思想,也许河北人就自称为燕人,山东人自称齐人,关中人自称秦人,江南自称吴越,江汉自称楚人,蜀地称蜀人等等。

    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思想,广阔的中原,早就分裂了。

    欧洲比中原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地方,始终没有统一是为何,首先还是思想。

    儒家当然也有缺点,但能一直被各朝统治阶层采用,当然是有其价值所在。

    “宗法制和分封制。”房玄龄又落下一子,“宗法制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曾改变过。倒是分封制,秦废分封立郡县,汉朝行郡国制,到了后来,分封制度更是不断改变,隋以皇子镇守地方授总管之职却不分封藩国。我大唐立国之后,也是如此,到贞观之后,才有了分封之始。现在想来,贞观年的分封,也是你张文远一手推动的。”

    “看来,你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分封制了。”

    张超想了想,“中原广阔,朝廷对外开拓,如果依然中央直辖,那么如此广阔的地方,其实鞭长莫及。倒不如分封,中原是朝廷直接管辖,而周边分封给宗室和功臣,形成屏藩朝廷之势。这样,朝廷还能够支持诸侯对外继续扩张,既给了诸侯们扩张的权力,同时也坐享了大唐的扩张利益。”

    “可周分封天下,也并不太平啊。平王东迁,然后就是五百年的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最后战国争雄。”

    张超笑笑,“可起码,诸侯尊周天子八百年。而且,周立国之时,华夏才多大?甚至中原都遍地戎夷,更别说周边蛮胡环伺。而几百年后呢,昔日诸侯已经为华夏打出一片大大的天下,虽各地方言不一,但华夏却始终没变过。”

    “天下各地都奉周天子为共主,都以华夏自居,尊王攘夷,才有这文明传世。”

    秦汉以后,中原王朝纷乱不止,哪怕一统王朝,也难有什么对外开拓的功绩。反倒是秦汉时的交州、辽东、西域等地不断的丢失。

    “文远,你想再行封建,可你就不担心周的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不担心汉之七国之乱,晋之八王之乱?”

    “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肯定会有博弈,但并非就是无解。朝廷分封诸侯,同时也有推恩令,诸侯国不断的推恩分封变小,并且诸侯封国极多,互相制衡。如果说,所有的封国,或者大多数诸侯都起兵叛乱,那只能说朝廷肯定做错了。”

    “房相,如今是大航海时代了,我们的商船都已经能航行到美洲、澳洲,去非洲和欧洲,甚至能去北冰洋。世界那么大,天下不只再是那个中原。如此广阔的天地,我们为何还要死死的限制着我们的脚步呢?”

    房玄龄感受的到张超这番话的真诚。

    “文远下一步要做什么?”

    “海外殖民。林邑、扶南、真腊、膘国、狼牙修、羯荼、狮子国、戒日世界很大,华夏文明的种子可以随着大唐的战船撒向世界各地。”

    房玄龄笑笑,“跟你聊这么一会,我感觉我已经老了。我的眼睛还只是盯着眼皮底下的那一小块地方,你这眼睛却已经看向万里之外。”

    “朝廷的安稳也十分重要,中原安稳、繁荣,才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啊。”

    “文远,你需要我做什么?”房玄龄问。

    “和我一起领导好内阁,协助陛下治理好天下。”

    一颗棋子落定,房玄龄点头,“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周末。

    张超换了身便服,今天休沐,他没在家闲着。他只带了柯庆一起上街,到处逛了会,便去了附近的一所学校。

    周末,学校里今天放假,但有老师讲课。给这附近的居民们讲课,讲的还是孔孟的经典。

    今天讲课的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一个老儒生。

    他说的是一口带着河东口音的官话,早在十几年前,张超带着国子监的老师、学生们编了武德字典,后来又编了贞观词典。

    武德字典最重要的不是一本字书,他还有一套拼音符号,给所有的标准汉字注音,注的音不是过去读书人的读书音。而是给所有人用的标准读音,也称为官话。

    从那时起,朝廷就规定了,参加科举的士子,必须掌握官话。甚至朝廷的官员和吏员,也得接受官话的培训学习,要求他们掌握一口流利的官话。

    各地的学校,这些年也都在推行着这套官话。甚至不少地方的扫盲班,识字课,也会教授拼音称号,教授官话。

    十来年过去,如今官话推广普及的还算成功,起码官吏、士人甚至是商人,都差不多能说官话,虽然许多人多少带点地方口音,可起码能听懂啊。不像过去,有的官员到任听不懂地方话,地方人听不懂官员的话。

    甚至有皇帝召见官员时,听不懂官员说话的。

    儒家经典中节选的一篇很普通的文章,但老校长讲的很不错,深入浅出,甚至举些例子等,听课的这些贩夫走卒的普通百姓们,也都听的明白。

    “三郎,这有什么可听的。”

    张超认真的听完了这堂课,等到开始准备学区内的例行议事时,他才离开。

    “潜移默化,今天听课的这些贩夫走卒听了这圣贤之语,也会有不少变化。你知道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战乱不是贫穷,而是愚昧。愚昧让人成为睁眼瞎,成为傻子,甚至只是一个行尸走肉。要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最重要的不是吃饱喝足,而是开启民智。愚民,永远是最愚蠢的一种治国治民之策。”

    愚民治国的成本当然是最低的,可这样的朝廷永远也不会强大,百姓都是愚昧无知的,又如何强大?

    还好,大唐这些年做的还不错。

    开启民智,这也是强国之根本。

第1313章 元宝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京师到处都是人。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忙着卖年货的商家,忙着采购年货的百姓。

    还有那许多身着紫绯绿官袍的入京朝集官员,和衣着华丽的贵族们。

    当然,还有许多年轻人身着白衣。

    明年是开元元年,也是大唐新科举的第四届科举,虽然今年在广州举行过一次恩科,但明年依然是三年一次的会试之年。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举子汇集入京,取得会试资格的举人就有五千,另外来观摩来会友的士子也是多达数千。

    汉京三大学府,国子监、京师大学堂、讲武堂也都已经放了寒假。许多学生虽家在外地,但几年求学期间并不会回家。往来一趟,路途遥远,花费时间许久。学生们的寒假时间并不长,年后不久就要开学,耽误不得。

    过年时就在汉京过,学校里食宿依然负责,趁这个空闲,逛逛汉京,周边游玩一下,与那些入京的举子们以文会友,或者去拜访一些自己仰慕的官员、大儒。

    张超一身寻常白衣,倒也十分儒雅,看着很像是国子监或者京大的年轻教授。

    午后时分,冬阳正暖。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

    张超很喜欢这种气氛,他不停的打量着路上的行人,判断他们的身份。身着紫绯绿青的官员,身后或皂或蓝的小吏随从。亦或佩着领主剑的贵族,身后跟着佩带骑士剑的骑士随从。

    又有身着丝绸凌罗的商人,身后跟着褐色或青衣的随从,又或是挎着刀身材魁梧的护卫。

    亦或是虽然衣着普通,可腰背挺直,眼里透着一股子京师人特有的自信和傲气的汉京百姓。

    也有些身着上面绣着某某工厂某某商铺名的工人伙计,也三三两两的走在人群中。

    白衣的举子士子们,则往往腰间佩着窄细轻盈的剑,一手又拿着把折扇,高声谈笑,一副指点江山的洒脱模样。

    在绝大多数的黑头发黄皮肤的大唐百姓中间,街上也不时有三三两两走过的胡商。

    他们有的牵着马,有的牵着骆驼,金发碧眼有之,朱发蓝眼的也有,还有那黝黑如炭,头发卷曲的也有。

    这些人行走在汉京街道上差不多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怀着敬畏和向往之心。

    “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好吃的不行的冰糖葫芦!”

    冬天里,红山楂用竹签患起,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就会迅速变硬,红红的山楂果外面一层透明的糖稀,吃起来又脆又甜,带点酸味还冰冰的,深受百姓,尤其是孩子们的喜欢。

    一根木棍缠着许多稻草扎成把,然后上面插满一串串冰糖葫芦。

    “多少钱一串!”张超笑着上前。

    卖冰糖葫芦的是个老头,估摸五十左右,一张脸全是褶子,眼神却是明亮。

    “你要哪种的?我这里的冰糖葫芦种类可多,有山里红的,有葡萄的,也有核桃仁的,还有各种都有的。”

    “给我来串各种都有的吧?”

    “三文钱一串!”老头取出一串,上面有山楂,也有葡萄,还有核桃仁等好几种。“我这冰糖葫芦可是好东西,吃了能开胃,还能清热解毒,消除疲劳,甚至还能养颜增智呢。”

    “我跟你说啊,连安国赵王家的小郎君,上次都吃过我家的冰糖葫芦,吃了直说好吃呢。”

    柯庆在一边忍不住想笑。

    张超道,“给我朋友也来一串,要全山楂的,他喜欢吃酸的。”

    接过,咬一口,甜、脆,还凉,确实味道不错。尤其是这山楂果,选的都是很大个一颗的,这老汉做买卖还挺实诚。

    取出钱袋,张超问老汉,“你家这冰糖葫芦还是有些贵啊,我记得去年都才卖两文一串呢。”

    “两文一串的现在也有啊,跟我家的不同,首先我家这用的是最好的麦芽糖,还加了金贵的冰糖。其次,我家的冰糖葫芦那都是去过核的,你吃起来更方便好吃。”

    张超呵呵的笑。

    加入了冰糖?加了多少?随便加一点,就能拿冰糖做广告,提升他家糖葫芦的价格,老汉确实厉害。至于说去核,这也算是比较聪明的一个经营手段了,但只是去个核而已,又没增加糖葫芦的个数,价格却上涨了五成。

    不管怎么算,老汉这都是大赚啊。

    “那我想吃有核的,有没?”

    “我去核也挺辛苦的,家里老太婆和儿媳、闺女一起忙活呢。”

    张超打开钱袋,里面有金币也有银币,新版的金币上铸着承乾的头像,银币上则铸着龙纹。

    铜钱也有,还有好几种,一种是大唐武德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方孔铜钱。另一种是贞观年间发行的贞观通宝,是中间无孔的铜元。最后一种是最新发行的新铜钱,上面铸的字是大唐元宝,背面则有十文两字。

    这种新式铜元被百姓称为当十钱。

    一枚是普通开元通宝的两个重,含铜九成,白铅零点八,锡零点二。

    一枚大唐元宝,当开元通宝和贞观通宝十文。

    张超的钱袋里,甚至还有几枚收藏的旧钱,有隋五株肉好,也有李世民下令铸造的当十和当二十铁钱。

    不过现在朝廷早下令,回收和禁止流通铁钱,隋五铢钱等旧钱也全都是禁止流通的。

    朝廷允许流通的铜钱只有开元通宝和贞观铜元,以及现在承乾新朝的大唐元宝。

    大唐元宝本质上来说,已经不纯粹是传统铜钱了,这是一种半信用货币。以原铜钱的两倍重,却当原铜钱十倍,相当于增值五倍。

    发行这种铜币,也是因为市场所需。今年的那次风潮后,许多百姓都对纸钞担了心,他们更信任金属货币。

    虽然说许多商家为了生意方便,还是渐渐重新选择使用纸钞,可许多普通百姓,却更愿意用铜钱。

    铜钱的需求量大增,但大唐的铜产量不高,却始终是制约铜钱铸造的一个瓶颈。哪怕朝廷已经立法,禁止使用铜制造铜器,也禁止铜外流,甚至军队里的火炮都采用铁。

    又在贸易时从海外进口许多铜,可铜依然严重不足。

    最终张超提出铸这种当十钱,然后限期把民间的所有五铢、开元通宝、贞观铜元都回收,改铸元宝。

    这样一来,现有的铜却没增加,可铜钱铸币出来的货币量却能大大增加。

    而另一方面,虽然这铜钱等于是升值,可因为毕竟也还是含铜的,比起纸钞,也能安抚那部分不信任纸钞百姓的心。

    当然,为了避免百姓说朝廷抢钱。

    张超也提出,百姓手里的旧钱,可以按一比五的比例兑换成新钱。实际上,百姓手里的钱并没贬值,也不会被朝廷抢。

    通宝变成元宝,金银币也拟新铸金元宝和银元宝,一金元宝值十银元宝,一银元宝当十贯铜钱。

    大唐的银产量极少,甚至不如金产量。因此过去很长时间里,金银之间的兑换比都在一比四五之间。不过这些年大唐对外贸易,大量的白银流入大唐。银存量大增,金银兑换比例也拉开了许多。

    金银越来越值钱,金则比银更值钱。

    通过铸币时对金银币重量、成份的调整,使得正在铸造马上要发行流通的金银元宝的兑换比例能达到一比十,银铜也能达到一两兑十贯这种较方便计算的比例。

    过去一金换五银,一银只能换不到两贯铜。

    而现在金银越来越坚挺,铜钱则由于使用当十,使得相对贬值。

    最终新的元宝钱,一金元宝值十银元宝,一银元宝值十贯铜钱。细算起来,一银元宝,其实还是值过去两贯铜钱,价格没变多少,倒是金价是实打实的涨了许多。

    一枚金元宝和银元宝都是足重一两,各含金银零点八八。

    老头眼睛很尖,一眼瞄到张超钱袋里的各种钱。

    看到里面的金银币时眼里放光。

    “客官,给开元通宝可好?”

    “元宝不好吗?我这还有宝钞。”

    “还是开元通宝最好喽。”

    老头没说拒收其它的钱,但还是比较想要开元通宝。

    “马上开元通宝就不能流通了,到时拿去兑换成铜元宝的,一比五,通宝可现在可是相当一文值五文的,我这一文通宝可是值元宝五文,六文通宝就值三十文钱了。”

    元宝已经发行,通宝马上就要禁止流通,现在各银行已经开始回收。一通宝兑换五文元宝,这个时候拿通宝当普通钱用,那可就亏了。

    朝廷对于铸私钱打击是相当严厉的,甚至张超家钱庄,过去也一直有一支专门的辑私队伍,不遗余力的去辑查这些铸假钱印假钞的人。虽然说,其实现在的铸币技术,一般人根本仿制不出,仿出那么精美的钱币,只会亏。而粗劣的仿制,十分容易识破。

    不过依然还是有百姓会收到假钱,而朝廷一但抓到铸假钱贩假钱的,处罚也是十分严厉的,直接流放边疆。

    老头收开元通宝和元宝区别很大,这段时间也算是一个特别时期。

    “就是感觉通宝好,喜欢。”

    张超只是呵呵一笑,拿了两枚开元通宝递给老头。

    “一通宝值五文,一元宝是当十,两串冰糖葫芦六文钱,我给你两通宝,你还要找我四文钱。”

    老头原本以为张超是个外地举子什么的,还没弄清里面的弯弯绕,结果却不知道张超这么门清。

    接了两文开元通宝,却还要找回四文钱,这真是个让人糊涂的生意。

    好在老头也是有办法的,他从怀里摸出钱袋,从里面取出四张一文的小钞递给了张超。

    “哈哈哈,”张超和柯庆一人拿着串冰糖葫芦在老头的幽怨眼神里转身离开。

    以后市面上就看不到开元通宝和贞观铜元了,以后流通的就是开元元宝,现在的十文铜元之后,马上还要出当二十面额,和当五、当二的。

    二十文元宝重四钱,十文元宝重两钱,五文元宝重一线,两文元宝重四分。

    不再有一文的铜钱了,一文的通通改用纸钞。

    新铜元宝的发行,其实对百姓不会有什么影响,特别是朝廷考虑到那些手里有铜钱的百姓利益,破格提出开元通宝、贞观铜元按一文兑五文,兑换开元通宝后,谁手里的钱也不会被朝廷套走。

    只不过以后再不会出现铜钱本身比面额更值钱的事情了,熔铸铜钱做铜器也不可能再有六七倍的暴利。

    货币还是会慢慢的向着信用货币发展。

    “看来朝廷对于这次回收旧钱,发行新钱的宣传很到位,大家都知道旧钱现在挺值钱的。”张超一边吃着冰糖葫芦一边笑道,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第1314章 得十钱而不死

    “柯教头,如今汉京寻常百姓一日收入多少?”吃着酸酸甜甜还很冰脆的糖葫芦,漫步在这热闹的汉京街头,张超感觉很惬意,也很自豪。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这大唐盛世,提前到来,他也功不可没。

    “汉京寻常百姓做工,一日可得百钱。若是有技术的工匠,则收入更高。寻常人,也就百钱左右吧。”柯庆身为替张超掌管暗影的人,对于京师的市井生活,也是很清楚的。

    一天工钱百钱,指的是在汉京打零工的人,或者是工坊普通工人、商铺一般伙计等,这个收入应当说还是很不错的,但考虑到汉京做为大唐都城,人口百万,生活成本还是较高的。

    一天百钱,其实也就一般了。

    “想起十几年前,在灞上的时候,一百钱可不容易赚。”

    那时还是开国之初,粮价高,但房屋田产等却便宜。如今汉京周边的田产、住宅商铺这些都是节节高升,虽说现在田地不像过去那么紧张,许多百姓只要愿意,就能去边地移民分田。

    可汉京毕竟人口百万,这里附近的地依然是寸土寸金,汉京边上最肥沃的良田,成交价格达到二十贯每亩,一般的良田也有十来贯。但与之相对应的,离京城越远,田价越便宜。

    大唐田价最贵的就是五京,还有各大超过十万人口的都市郊区。五京是一线地价,达到十贯每亩以上。而杭州、交州、钦州、福州、扬州、江陵、江州等算是二线田价,一般在三贯以上十贯以下。

    三线价格则是那些州城附近,一般在一到三贯左右。

    一些偏远的地方,价格只在每亩一贯左右。

    最便宜的是在既偏远,灌溉又不利的一些地区,每亩田价仅三五百钱而已。

    这也是人口效应,许多偏远的地方,也是移民移走最多的地方,人口下降,百姓田地拥有数量也变多,田地交易变少。而那些都市大城周边,因为工商业旺,人口聚集,田地的价格也就节节上升。

    如汉京边上,最贵的都达到二十贯每亩,甚至还有价无市。而如果愿意去边疆领主们的封地,去了就能免费给田,甚至还有安家费可得。

    汉京的房产、商铺的价格,也是眼下高居不下,不断上涨。尤其如汉京这样拥有百万人口,流动人口又多的都城,对住宅和商铺的需求是极大的。

    特别是商铺数量基本上固定的,尤其是那些旺市街区,店面的租金更是惊人。好在当初设计汉京的时候,就早早为汉京城设立了许多卫星城,这些京郊的商镇,承担着许多手工业区、仓库码头,和大量工人百姓的住宅区的功能,为汉京分担了很大的住宅压力,要不然,汉京再大,人都挤在城里,也是会相当拥堵的。

    朝廷修建了不少的城郊住宅区,提供廉租房,为许多在汉京生活的百姓减轻了压力。

    甚至每年来京的许多商人,还有那些赶考的士子,都喜欢住到城郊。那里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节省很多开支。

    能在汉京城里住房的,都是收入不错的,若能在汉京城里买房,哪怕是在外城买,也是相当有实力的。

    “汉京的百姓,起码还是能维持温饱的,日子算是很不错了。”

    张超觉得汉京百姓生活压力大,可柯庆却觉得他们很幸福。

    温饱,仅这一条,就是柯庆区别好与坏的标准。

    隋朝的开皇盛世之时,长安城的外城墙甚至都还没有修建完成,城里依然有大量的空置坊区,百姓在那里面住粮食,甚至在里面建起窝棚,许多贫民在那里生活,形成一片片不在官方登记里,却实际存在的贫民窟。

    可在汉京,却很少看到乞丐。

    基本上,都还是能维持温饱。

    虽说汉京生活成本高,但朝廷在城郊建有许多廉租房,房租很便宜,配套的设施却不少。

    有学校有医院,还有配套的公厕和澡堂,甚至有专门安排人做卫生清洁。本来应当是贫民区的城郊廉租房区,却很干净整齐,也治安良好。保甲制度下,大家都盯着邻居,谁要是有不法行为,会马上被上报。

    而人如果能维持温饱,谁又愿意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呢,大家也愿意活的有尊严。

    孩子们送入里坊学校读书,大家们周末甚至也去学校听讲课传经。

    “在汉京,一人一天最基本开支差不多二十文钱。”柯庆告诉张超。

    不少官吏士兵读书人,都已经开始习惯三餐,但还是有不少普通百姓依然习惯两餐。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丝一匹。

    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一日三餐,一天可能要食米两升。但如果条件普通点的,一天只吃两餐,一天才吃一升粮。

    而朝廷雇工做役,标准口粮是一天两升粮。

    朝廷给秀才、举人、国子监生员们的粮食补贴,也是一天两升。

    而朝廷给上京番上宿卫的府兵和禁军士兵的口粮,同样是每天两升。

    一人一天吃两升看似很多,但对于青壮来说,确实不多。尤其是这个时代普遍是缺少副食油水,兼之体力劳动较大的情况下。

    对于普通百姓之家来说,均合一下,人均一天一升到一升半左右。不过光有粮不够,还得做成饭。因此薪炭、油盐酱醋茶这些也是要的。

    大唐有对孤寡残疾的救助政策,每月会给这些人发放口粮。标准就是每天二十钱最低保障补助。

    遇灾情,对灾民也是这般求助,日给二十文。

    这二十文中,十文是用来买粮的,剩余十文是其它生活必须品。

    饥穷之人,日得十钱之资,升合之米,则不死矣,这就是朝廷低保的标准。

    这个低保政策,也还是当初张超一力推动的,对于那些人,张超认为朝廷有义务责任去救助他们。

    这些人多数是老弱病残,又没有家人,他们也不可能移民边疆,留在地方上也不能自力更生,若朝廷不照顾他们,这些人就只能等死了。

    朝廷还开有养老院、孤儿院、救济院等,对里面收养的这些人标准就是日给米二升、钱二十文。

    在如今的大唐,在汉京这种一线城市生存,一天起码二十文钱。

    一家人一天一百文钱可以过日子,不过一年的生活开支可不止这些,还得包括住房、穿衣,还有年节应酬,生老病死,婚嫁等。

    对百姓们来说,好在朝廷现在推行六年义务教育,孩子读完初小和高小六年,是不用花钱的,甚至孩子还能在学校吃一顿免费营养午餐。成绩好的孩子,还能拿一份奖学金,甚至能补贴点家用。

    在汉京生活的百姓,多数算是城市居民了,他们在城市里工作,无法如乡村里的百姓一样衣食自给,各种都要靠买,成本要高的多。

    柯庆笑道,“人之一身,每日所食,不过米一升,终年所衣,不过一两匹,若酒食杂费,岁计不过百千,此切成身不可阙。”

    按他的意思,除了衣食,一个人一年的开销算下来大约在千钱左右。

    当然,这是最低消费了。

    汉京里原来有数万北衙禁军,这些北衙禁军不同于府兵是番上宿卫,禁军是职业募兵,常备兵职业军人。

    他们就是靠军饷养家。一般的禁军,每年军饷大约五十贯,平均一天一百三十余文,要高于普通百姓收入,这是能养活一家人,保证温饱的收入。

    禁军如遇出征,另有奖赏。若是打仗立功,赏赐收入不少。甚至还能获得不少战利品,若升为军官,则就能过的很好了。

    大唐的官员们收入很高,武德时官员收入低,主要靠各种职田等的田租,而贞观后,朝廷改革,官员们改过去的禄米、田租收入为主,变为月俸为主。月俸收入大增,比如张超这个宰相,月入就好几百贯,更别说他的那几个重要兼职头衔,何况他还有自己领地的一半税赋收入,兼之不少官员都有投资经商,或者购买田地耕种或者出租,使得大唐的官员生活优越。

    连庞大的吏员阶层,也都纳入了朝廷的财政供给体系,不用自己想办法靠灰色收入生存,而是朝廷直接发薪水,薪水还都不低。

    依靠着朝廷庞大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官、吏、兵这三大阶层的收入。

    一天基本保障只有二十文,最大的原因是粮食市场的稳定。

    虽间隔有灾年,有地方歉收。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积蓄,大唐的粮食调控很好,朝廷手里握有大量的粮食,各地的转运仓、储存仓,还有地方上的社仓、义仓里都堆满粮食。

    基本上粮食商人没有了什么操纵的空间。

    朝廷手里的大量粮食,可以随时调控粮食市场,把想扰乱市场价格的不法商人打击的破产。

    汉京斗米二十文,这已经算是全国最贵的粮价了,在东南的许多粮食产区,斗米往往才五六文,还是朝廷实行了价格保护,不让粮食价格过低以伤粮农。

    大米的价格一文才两文,而麦、粟等更便宜,现在又有玉米、土豆等新粮食作物出现,导致粮食供应越发的充足。

    当百姓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不用为吃担忧后,那么哪怕京师其它生活成本高些,可起码能保证一家人有地方住,有饭吃,孩子还能有书读。

    这就是柯庆所说的如今百姓日子远胜从前,过的还不氏的原因。甚至哪怕是那些孤寡残疾,无所养无所依的人,都还能享受到朝廷的救济低保,这样的时代,百姓的日子怎么能不说好呢。

第1315章 太上皇后

    长乐宫。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武媚娘正给儿子喂奶,李弘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他吃饱了就睡,可武氏却还觉得胸脯鼓胀鼓胀的,两个粮袋,儿子一个都没吃完。

    胀的难受。

    看着鼓鼓胀胀的那两包,武氏只得用手挤出来。

    挤了足有一大碗。

    孩子吃不完,倒掉太浪费了。她整理好衣服,抱着孩子端着奶去了太上皇那。

    “陛下,喝点奶补补身体。”

    李世民靠在那里,眼睛睁着,目光里很灰暗。

    武氏把碗递到他嘴边,他扭开。武氏把他的嘴扭过来,李世民气恼道,“不喝。”

    “陛下,你能说话了?”武氏惊喜。

    李世民自己也惊住,自己居然能说话了。

    “你能听清朕说话吗?”李世民连忙又说了一句,心情激动下,这句话有些含糊,但确实比原先清楚多了。原来他说话,只是咿咿唔唔的,根本没有人听的明白。

    “陛下的嘴也不怎么歪了。”武媚娘仔细的检查着皇帝,发现皇帝今天确实看起来顺眼多了,原来歪嘴已经不怎么歪了。

    “御医。”

    御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断之后,确认了一个让人激动的消息。

    太上皇已经恢复说话能力了,他甚至能够用自己的右手自主翻身。左手也能抬起来一点,虽然还不能抓握,右脚抬不动,可是有知觉。

    御医连忙奏报皇帝。

    “太上皇已经好转,能说话,会翻身!”

    紫禁宫,御书房。

    王承恩快步过来,“陛下,太上皇身体好转,已经能说话翻身了。”

    承乾放下手里的奏章,沉吟了一会,“朕知道了!”

    内阁。

    房玄龄欣慰的对长孙无忌道,“陛下身体好转,终于能说话了。”

    长孙无忌道,“你认为陛下能允许我们去探视太上皇吗?”

    “陛下当初既然没隐瞒太上皇中风的消息,那就说明这里面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又把消息传出来,更加证明了。”

    “那我们一会去探望陛下吧。”

    汉京街头。

    张超正在一路体验着汉京的物价,还有百姓们的真实情绪。一路吃吃喝喝,逛逛买买下来,张超买了无数乱七八糟的东西,跟许多人交谈过。

    “汉京百姓的幸福指数确实挺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很高,对朝廷,尤其是对我们开元朝廷君臣都很支持。”张超欣慰的笑道。

    柯庆不以为意的道,“吃喝不愁,温饱有余,孩子还有免费的书读,居住在这么干净的坊区里,工作虽辛苦可有保障。生活在这样的朝廷,这样的时代,他们若还不满足,那就是不知感恩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柯庆直言不讳的道。

    “是啊,这是最好的时代,不过今天出来逛逛聊聊,我也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那些工厂主,作坊主、商铺老板对于工人、伙计的压榨还是很狠的。许多工人天刚亮开始工作,一天要工作七八个时辰,甚至加班到半夜。可加班却没有加班费。”

    “工资普遍较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缺少休息。甚至生病了都请不到假,要带病工作。生病了,老板也不会负担医药费,甚至有时还会因此被老板解雇。”

    “被解雇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会有解雇的补偿工钱。”

    “还有,雇佣童工的情况很普遍,薪水极低。甚至各种借口克扣、拖欠工资严重。”

    “甚至还有辱骂、殴打工人的。”

    在张超看来,这些人就是黑心的资本家啊。

    怪不得说,资本家来到世上,每个毛孔里都流着罪恶的血。他们为了利润,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压榨剩余价值。

    许多人在工坊里做工,真正的是血汗工厂,日夜劳作,没日没夜,跟作牛作马都没区别,动则还要挨打挨骂。最可恨的还是会被各种理由克扣工资,罚钱。

    吃的差,住的更差,没有半点劳动保障。

    这种情况,其实应当早在他的预料之中的。哪怕是在后世那样的时代,这种黑心老板黑心工厂依然到处都是。

    在这个时代,监督不力的情况下,肯定只会更多。

    许多后世有的问题,这个时代都有。

    比如衙门官吏办事没效率,甚至贪污**的情况很多。

    只是相比过去,大家觉得如今已经很不错了。

    就连那些在黑工厂里做事的工人,也觉得虽然苦点累点,可每月拼命工作后还是能拿到两三贯钱,也能养家糊口。特别是对许多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挺不错的。

    而对那些老板来说,他们觉得对工人也还不错,包吃包住了,一月还要付两三贯钱呢,不多加点班,自己怎么赚的回来。

    想以前招学徒,哪个不得免费干个三年又三年,才能当个有工钱的伙计。

    许多人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张超却觉得不对。

    今天,也许这些人能够忍受,但长久以往,他们会一直忍受下去吗?

    基本的保障是得有的。

    回到家,张超得到李世民已经能说话的消息。

    “这是好事了,起码现在陛下可以当面亲口的对长孙无忌说清楚,我可没给陛下下毒。”

    老铁枪道,“这样的玩笑还是少开。”

    六十多岁的老铁枪已经须发皆白,脸色还算红润。不过也确实老了,他现在除了张超和莲兰这三个,这十几年娶妻纳妾,老来开花,又生了张越等七子六女。最小的孩子才三岁,大的已经十五。

    “文远啊,爹已经老了,以后越儿他们兄弟,就都交给你这个三哥了。”

    老爹以前有过两个儿子,因此在张家,张超是排行第三,算上后来生的七个,老爹这辈子也生了九个儿子,收养了一个。

    对老爹来说,这辈子是非常圆满了,前半生戎马半生,尤其是隋末之时,转战四方,瞎了眼,死了妻儿,曾一度凄凉。

    后来遇到张超,日子越过越好,临了了,还能当了郡王。这辈子已经值了,可惜张越虽说已经十五岁了,可比起差不多年纪的张等张超的儿子,张越却差远了。

    老来得子,有些娇惯了。

    若是当初留在张超身边,由这个三哥亲自教导这个四弟,或许张越也和张他们一样优秀了,这算是老爹唯一的遗憾了。

    “文远,我打算把四郎他们七兄弟留在汉京,放到你身边,让你好好教导矫正几年。要不然,我怕我一死后,你帮我挣下的这偌大家业,传到他们手里,他们也会败光的。”

    张超安慰老爹,“其实四郎也还算不错的,其它弟弟们,还年幼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他们是什么样,我这个当爹的很清楚,也只有你这个做哥的能管的了他们了。若是他们以后不听教训,我这那点封地家产什么的,你就都留下,不要给他们,给了也是会败光。”

    “老爹,你想太长远了,你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四郎他们也还年青,有的是时间教导。爹若放心,就把他们留我身边。有五年时间,足够让他们脱胎换骨了。只要七娘肯舍得就行!”

    老爹脖子一梗,“就是那败家娘们,对这些孩子过份的宠溺才有今天。这事情我说了算,她管不了。再不好好管管,以后真的只会丢我张铁枪的脸,羞先人的。”

    其实张超的管教办法也很简单,把这几个小兄弟全扔进讲武堂下的少年军事学院,让他们接受封闭式军事训练。一年就两个假期,那时张超亲自放在身边管教,有五年时间,烂铁也能锻打成好钉。

    内阁九位宰相集体去长乐宫探望太上皇。

    长乐殿里,承乾和皇后夏花娘还有太子小龙也一起来探望李世民。

    李世民今天的心情看着不错,靠在床头,喝着奶。

    两名御医在帮皇帝做着推拿。

    皇帝的气色也不错。

    见到张超他们来了,还主动打招呼。

    “陛下,感觉如何?”长孙无忌问。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却没什么好感,哼了一声,“还死不了。”

    他不顾长孙无忌,却对张超招手。

    “文远,过来朕这边。”

    张超微笑着走过去。

    李世民右手握着张超的手,“朕还记得中疯之后你在朕耳边说的话,你说等朕后了会送朕去美洲。”

    “说到就会做到的,陛下。”

    “朕也知道了,你已经封李弘为美国公,还封了雉奴为澳国公。文远啊,你能不能让雉奴到时也改封到美洲去,随在朕身边做个伴?”

    张超呵呵。

    “陛下,其实澳州也很好的。”

    李世民听懂了张超的拒绝之意,其实他刚才已经问了承乾一次了,承乾不做回答,也是拒绝之意。

    叹了一声气。

    “罢了,就让雉奴去澳州吧。”

    李世民叫过武媚娘。

    然后又叫承乾。

    “皇帝。”

    承乾过来,“陛下。”

    李世民又叫张超。

    “上皇!”

    “朕欲立武氏为太上皇后。”

    承乾惊怔,武氏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况且,在他心里,只有他母亲才是皇后。

    “武氏区区才人,如何堪当太上皇后?”

    太上皇后,就是太上皇帝的皇后,这与皇太后还是有些区别的。皇太后一般是皇帝去世后的遗孀皇后,在新帝继位后尊为皇太后。而太上皇后,是太上皇还在。

    李世民要立武媚娘为太上皇后,确实让人惊讶。

    承乾是坚决反对,甚至都不管武氏就在旁边。

    李世民望向张超。

    “文远。”

    张超苦笑。

    “陛下,本来这只是你的家事,但册封太上皇后却非普通家事,这既是天家大事,同时也是朝廷大事。毕竟,不管是皇后还是太上皇后,那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臣以为,武才人照顾陛下用心,但毕竟此前只是才人,若陛下加封其为太上贵妃、太上淑妃,自是无人反对,可贸然加封太上皇后,请恕臣无法支持。”

    武氏坐在李世民的床边,一边抱着李弘,一边握着李世民的手,低着头,面无表情。

    李世民似乎还想坚持已见,他目光转向房玄龄、长孙无忌、杜淹等人,可没有一个出声支持他的。

    良久。

    李世民有些不满的叹气。

    他拍了拍武氏的手,“先委屈你了,朕就封你为太上贵妃吧。”

    武氏谢恩,“多谢陛下!”

    承乾依然是不太高兴,甩袖就往外走了。

第1316章 一手刀剑,一手儒经

    宫中甬道。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张超和承乾一前一后相差半步走着,承乾还是很不高兴,“朕不可能让他胡来。”

    张超笑笑。

    他都想不到李世民会想立武氏为太上皇后,简直出人意料啊。这对老夫少妻简直是相爱相杀。

    从才人立太皇太后,哪怕李世民已经退位,立武氏也确实差不多是他自个的事了。可也得考虑下承乾,毕竞他娘以前是皇后。李世民宠武氏,承乾管不着,但想立为皇后,承乾不答应。

    正室的地位,应当属于他娘,哪怕已经去世,这个位置也不能让别人插脚。再者说,武氏若成太上皇后,那李弘也就算是嫡出了。

    “陛下不是已经让了一步,封武氏太上贵妃也不错,反正过两年太上皇和太上贵妃都去美洲了。”

    承乾走到一边凉亭坐下。

    “武氏怎么就把陛下迷的团团转呢?”承乾不解问。

    “上皇现在寂寞啊,而武氏能够懂上皇心意,算是知音吧。”

    内阁。

    宰相们回来后,都忍不住说武氏不愧媚娘这名字,能媚惑人。上皇也是个了不得的皇帝了,现在居然都让这个十几岁的才人迷的五迷三道的,都要立她为太皇太后。

    十几岁的太皇太后,想想都让人惊叹。

    “也不知道她用的什么法子。”

    “可不,我还记得当初甘露殿里,她一烛台砸上皇头上,可是把上皇砸晕。当时上皇都想提剑砍死她了。”

    长孙无忌冲进来的张超道,“大家得问赵王啊,武氏可是在赵王府里长大的,说不定在赵王这里学的几招兵法呢。”

    张超也不在意他的玩笑话。

    “大家都好有闲情雅意,看来这明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拟好了啊。”

    褚遂良连忙道,“还没呢,各部争的厉害,这总预算就这么多,可处处都要开支,往哪边倾斜也不好弄,正头痛呢。”

    “军费开支肯定得多留点,明年用兵的地方多,得早做预留。虽然咱们九个,每个人都有一笔特别预算,但这个得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堵窟窿的。”

    对于朝廷主政的内阁来说,维持朝廷的安稳运转当然是首要的。而朝廷运转最重要的当然是收税和花钱了。

    收税,保证明年的税赋收入。朝廷今年做出的财收预算是明年预计收入一个亿,这其中两税的农业税收部分是固定的,朝廷早些年前就公布了永不加赋。

    因此哪怕这些年朝廷开垦的边地新耕地越来越多,也有许多过了免赋减赋期,可朝廷早定下了两税中田赋的总量是不变的。因此纳赋的田越多,每年每亩田的赋却更少。

    不过现在也没有谁说要取消这个田赋固定,毕竟永不加赋的口号喊出来,还是深得百姓爱护的。

    每亩田赋减少,百姓负担也确实是减轻。

    再说了,朝廷大头税收还是在工商、海关常关、专卖等这几方面,这才是大头。

    一个田赋的永不加赋,其实一年也没少收多少,但却获得了大唐无数农民百姓的称赞,这也是非常值得的。

    一年一亿的税赋收入,相当的惊人。

    能够保持这个财收,除了工商兴盛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改革之初,朝廷就定下了官绅贵族一体纳税的这个制度。

    在大唐,虽然贵族成千上万,官吏数量如今更是庞大,士人阶层也是相当的惊人,可他们都没有如明朝一样获得什么免税免役特权。

    大唐的役都折钱,大唐的税都明摆在那,不可能免税的。

    连张超这个大唐第一贵族,都是纳税先进户,从没有偷税漏税。灞上张家家大业大,那么多的产业,每年向朝廷纳的税,也是相当的巨大,但却没少过。

    对张超来说,其实张家经营产业,已经占了许多优势,许多产业甚至都是垄断性的经营,利润很高,没必要却逃那点税,他只是会让自家的账房合理的避税而已。

    避税是可以的,但偷逃不行。

    想想大明朝,中明以后,海贸兴起,工商大兴,资本萌芽。可是朝廷却穷的叮铛响,为何,就是有太多特权阶层的偷税逃税了。

    最有钱的那些人都不交税,每年朝廷的巨大开支都压在最没穷的那些穷老百姓身上,还动不动加征加派,地方上也各种摊派火耗,结果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农民起义,葬送大明了。

    大唐给勋戚贵族们分封,给他们领地一半的税赋收入,可以说也是让贵族们愿意纳税的一个交换了。

    不过一年一个亿的收入虽多,可朝廷的开支也大。

    贞观十四年的累积,从过去的国库空空,到如今国库里存钱折铜一亿贯。

    李世民留下的底子还是很厚的。

    只是当初被张超坑了一次,朝廷空有各种金砖银锭铜锭,各种绢布粮食,却一时不能变现兑付百姓的纸钞,加之应对失措,最后若出了金融危机。

    而南军入京后,李记各地钱庄秘密藏起来的那些钱就都拿了出来,加上朝廷各地的钱,迅速的平息了这场金融动荡。

    如今朝廷货币改革,一改过去全面流通纸钞的办法,而是钞币兼行。一面是把如今四大商业银行的印钞权加大兼管,虽然还能印钞,可纸钞发行准备金却提高了,贷款准备金同样提高许多。

    另一方面,朝廷不停的铸造新的金银铜元宝,又回收旧钱,让各地的民众对市场的信心不断加强。

    张超主持的内阁,如今的一个根本预算制度,就是量入为出。朝廷每年会先做出一个来年的财收预估,然后把其中的九成拿出做明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剩下一成,存入国库做为储备。

    贞观这些年来一直是这样,才积蓄了一个亿。

    一亿财收,九千万支出,其中八千万直接做预算,剩下一千万是划给九位内阁宰相。

    当然不是给他们私分,是每人掌握一笔做为宰相特别预算资金,用以各自分管的那一块的紧急调用资金。

    比如分管兵部的宰相,他手里有一百万贯特别预算。万一第二年的军费预算超支了,这个时候就得从他的这笔钱里先调用。若是还不够,那还有次辅和首辅的特别预算款。

    张超身为首辅,手里有两百万特别预算。

    宰相手里的这一千万,看似多,但要用来最后调剂,也是很紧张的。毕竟,每次做预算的时候,看似做的差不多,可每年最后总是各种请款的地方层出不穷,最后一年勉强能够不超总预算就不错了。

    实在超了,就只能从国库里填补亏空。

    若不是靠这种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朝廷各处开支没有控制,乱上项目,那别说一年一亿收,一年两亿收肯定也会不够的。

    大唐疆域越大,官吏数量也越多,军队数量也同样多,每年的官吏俸禄,军队粮饷的开支相当庞大。

    而一旦打战,往往军费预算就要失控超额。若不是现在还有诸侯们的领地税赋可以稍填补一点,加之国库的丰盈,张超也没口气敢说打这个打那个的。

    今年信度的战争还在打。

    而明年与薛延陀,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还有与南洋的真腊,这三个地方都是已经做了决定,要开战的。

    四处战场,这起码得用兵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军,动用民夫五十万左右。

    军费的开支是相当大的,若是不能打赢,通过缴获战利品等填补一些开支,朝廷也是打不起这仗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而张超当的是大唐六千万人的家,他手上的开支预算最低也是以万贯计算的。

    供养宫廷皇家的开销、供养军队的开销、供养官和吏的开销,这是三大常项开支,但这三项都比不过打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每次一打仗,这钱真如流水一样。

    好在大唐现在还没打过亏本的仗,打仗最后基本上还能有的赚。夺取土地、人口、牲畜等财产,如果打的快,开支更少赚的更多。

    也正因为此,所以现在就连房玄龄等中枢宰相,也并不反对对外用兵。反正打仗还能转移下矛盾,甚至能够赚点外块,何乐不为。

    张超此前推出的军改,把府兵改成常备军,军费的开销提高,但还是能得到通过,还是因为军队能赚钱,军费朝廷供应的起。

    要是没钱,打仗亏本,皇帝和宰相们早就反对了。

    “明年的教育支出预算应当提高一些,六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推行。同时,要拿出专项资金,继续对百姓扫盲,推广官话。尤其是对于那些归附的蛮夷,他们既然入了我大唐的籍,那以后就是大唐的百姓,就是汉人。可我们总不能让这些新汉人连汉话都不算说,汉字不会认。”

    “必须保证十年之内,这些人不但移风易俗,换汉家衣冠,也得保证他们以后说汉话写汉字。”

    张超还提出要求,就是如苏毗、契丹、奚这样的自治领,薛延陀、新罗、百济这样的藩属国,也要在他们境内建立汉家小学,推行汉化教育。如信度、漠南等那些边疆贵族领,蕃汉杂居,蕃人较多,越发的要保证学校的数量,还要保证教员老师们的数量和质量。

    “一手刀剑,一手儒经,这是我们扩张的基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

    “朝廷去年教育开支预算是多少?”张超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分管教育的是礼部,而分管礼部的宰相是杜淹。

    “八十万贯。”杜淹分管礼部后,也做了不少功课的。数据也是张口就来,不过八十万这数字还是让大家相当惊讶。

    财政年收一亿,每年预算九千万,结果教育这块才给八十万预算?

    “太少了。”张超道。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哪怕是号称混乱不堪的北洋时期,军阀们也是极度重视教育的。当时的教育部甚至明确规定,教科文的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县市更不得少于其预算的百分之三十五。还要求依法设置教育文化基金和产业,给予保障。

    当时的教育月薪高达六百元,与政府的部长基本持平。

    袁世凯当政时的直隶省,共办有专门学堂十二所,实业学堂二十所,优级师范学堂三所,初级师范学堂九十所,师范传习所五处,中学堂三十所,小学堂七千三百九十一所,女子学堂一百二十一所,蒙养院两所,共计八千七百二十三所。

    他甚至从每月自己的薪水中取出三分之一,做为奖学金,用来资助北洋新式军事学堂中的中学生。

    连北洋那样的乱世,军阀们都极尊重文化人,大力推行教育,教育方面的开支预算占比如此大。

    而在大唐,天天喊着兴办教育的朝廷,教育开支预算却只在中央财政中占不到百分之一,地方上的预算也高不到哪去。

    连房玄龄也觉得过去确实教育预算少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启民智十分得要。而对开拓地区的汉化教育更加重要,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那些地方站稳脚,能不能把那些蛮夷们给同化为诸夏。”张超手指轻敲着桌子。

    “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百分之一太少了,明年的教育方面预算起码得占百分之十,就定个九百万贯吧。”

    长孙无忌皱眉。

    “加大教育投入我也支持,可从八十万,一下子增加到九百万,翻了十一倍不止,是不是太多了些。我们的总预算案差不多定下来了,这个时候从别处挪八百二十万到教育这块,那其它地方可就都是缺口漏洞了,怎么填补?”

    张超不理会长孙无忌。

    “想办法填补,实在不行,我们宰相的特别预算款里一人抽出二十万来。若是还不够,再从国库里抽一笔钱出来,或者干脆发行教育债券也行。”

    戴胄问,“国库里还有一个亿呢,发行债券没必要吧?”

    他以前做过户部尚书,但对于经济管理这块,还停留着小农意思里。像发行债券这种提前预支消费的模式,还是不太能接受。

    “从国库支取部分也行,再适当发行部份教育债券也很好。朝廷中央加大教育预算,地方上也得相应加大。这些投入的钱,我希望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在京城以及一些重要大城,增建一批高等师范学校,在各道州,增建一批初级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专门用来培养老师,以满足我们各地的学校老师需求。”

    “要普及六年义务教育,保证大唐每个里,都起码有一所小学。”

    “师范学校和小学都要实行免费教学。”

    张超提出的这些,房玄龄等仔细思考,倒也觉得还算合理。

    一年花几千万养兵,几千万养官养吏,难道就不能抽出几百万来办教育。过去教育主要还是由地方的乡绅们自己筹办,私塾盛行。

    但穷人的孩子,确实也没有机会读书,也读不起书。

    过去的书贵,纸贵,墨也贵,老师也少。

    而现在,新的印刷术造纸术制墨术等产业的扩大,技术的升级,让书本纸张等文具价格大跌。

    朝廷拔出专款在各乡各里建立小学,免学费普及六年小学教育。

    不过要全面普及小学六年教育,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哪里找这么多老师呢。

    如果一里设一个学校,而大唐原来是百户一里,五六百口人一个里。大唐六千万人口,得有近十万个里。

    建十万所小学?就算钱没问题,哪找这么多老师去?

    哪怕在全国建立一万所小学,目前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十万个老师,都由财政负责,这可是相当庞大的负担。一个老师哪怕一年只给二三十贯钱,十万就得二三百万贯了。何况一个禁军士兵都有五十贯一年的兵饷,当兵的还有其它奖赏,作战的缴获赏赐等。

    当老师的一月二三十贯就有些少了,总不能教书的老师比一个普通大兵收入还少啊,这还谈什么推广教育啊。

    一个老师一年起码五十贯,那十万个老师一年光薪水就要支出五百万贯。朝廷解决一半,地方解决一半,朝廷一年也得支出两百五十万贯。

    还有学校的校舍桌椅等的维护,学生午餐,学生课本纸笔的开支呢。

    而且全国一万所小学,只是最少的投入了。

    真正要做到各地都有小学,那得好几万所。

    何况,朝廷还要投钱建师范学校呢,师范学校培养老师,他们也是免学费,朝廷还要给他们补贴呢。

    “任重而道远啊,文远,兴办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是量力而行,慢慢来吧。我以为,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在全国兴建起一万所小学,比如拥有十万名小学教员。建百所师范学校,大量培养老师。你以为如何呢?”房玄龄对张超道。

    张超点头,“嗯,一口也确实吃不成胖子。一里一所小学暂时达不到,那就一乡起码一小学。老师少,就让老师辛苦点,每班多收些学生,让孩子们辛苦点,老师也辛苦点。”

    “此外,想办法也让民间承担部份办学的任务。鼓励民间地主、乡绅办学,鼓励那些商人们捐助办学。让地方上的士子生员们,去学校当代课老师,让那些士子们到乡下去支教。”

    让秀才们到乡下支教个一两年,然后科举考试时给他们加个几分什么的。

    长孙无忌惊呆了。

    张超好无耻,居然这种科举加分的方法都用出来,节操呢?

    科举的公平性呢?

    “科举不仅要量才取士,我们也还要考较士子的人品啊。肯下乡支教,那就充分说明他们的人品还不错嘛。”张超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当在科举考试的制度里加一条,参加举人考试之前,秀才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支教经历才有资格?

    现在大唐最大的一批读书人群体,不就是这些读书科举的士人吗。

    “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希望小学基金,向社会各界筹集善款,然后用于在各地困难地区建立希望小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对于小学老师我们也得鼓励,比如在小学中任职满五年,就可以参加吏员考试。甚至把小学的校长纳入吏员之列,校长主持教学成绩好,可升为教谕、教导这样的地方学官,成为正式的有品级官员,进入仕途。”

    “这个不错。”岑文本赞道。

    谈到后面,张超决定拿出十万贯钱,捐建一百座地方小学。一千贯钱,建一所乡村小学,倒也足够了。地方上的百姓,出工出力,材料也相对便宜些,一千贯足够建起来。

    张超带了头,房玄龄等自然也都各自捐钱。

    房玄龄出了八万,其它宰相们也都出五万。好在大家都有钱,一个个都是实封大贵族,家家也还是有许多产业。五万块,只算是出了点小血,但传出去也算是得个好名声。

    “近卫六军也已经完成组建了,计划明年退伍三分之一士兵,改征召义务兵。每年换一批,三年后,近卫六军所有士兵都由义务兵取代。”

    分管兵部的岑文本说道。

    “等到明年夏,让苏定方率领新组建的近卫六军去漠南,把薛延陀赶回漠北。等完这仗,就可以换一批新兵入营了。”张超决定。

    其它几人也没有意见。

    战争在即,裁撤老兵也不急于一时。

    精锐的老兵,留用为士官。全军南衙北衙水师八十万兵马,从中挑选十二万留用为士官,另外保留三万军官。

    剩余的,都是要裁军退伍,然后逐年分批换成义务兵。

    六十万军队,其中四十五万义务兵。义务兵只拿津贴不拿军饷,服三年役,算下来其实军费的开支反而要减少些。朝廷真正养的是那三万军官和十二万士官。

    他们的月薪军饷反而是比过去提高了,待遇变好了。

    养着这些军队的骨干,战斗力反而并不会降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名吏员在外面敲门。

    “元辅,枢密院刚送来的,信度捷报。王玄策提督在信度大败戒日军,王提督率领信度兵马发起全线反击,突袭大败戒日军。此后率大军追击,与戒日军连打十七仗!”

    “十七战皆捷!”

    “目前王提督已经攻入戒日国境内,连夺十七城!”

    听到这个消息,内阁诸相都不由的精神一振。

    信度战事,朝廷都已经列入明年的作战计划内,预计明年可能要打很久。想不到,王玄策居然赶在新年前,大败戒日军。

    “算算时间,信度之战是从去年过年的时候开始的,到现在刚好一年。一年时间,虽然经历了中原之变,信度有些混乱,又没有援兵。可他们依然坚守住了,并且在如今全线反击,大破戒日国兵马,实是了得。”

    褚遂良笑着道,“名师出高徒,王玄策身为赵王亲传弟子,果然不愧众望,这仗打的漂亮。”

    张超哈哈大笑,“信度战场,算是提前锁定胜局,明年我们的压力要减轻许多。”

    “当为王玄策授勋封赏!”岑文本道。

    十七战十七捷,连破十七城,歼灭戒日军七万有余。

    这可不是什么虚假的胜利,这是真真实实的大胜。

    这一仗,王玄策确实打出了唐军的威风,给戒日军以重创。

    了得!

    张超都忍不住心里大赞自己的这位门生!

    还欠五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