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章 不见不散

    (390张月票了,再来十张,又能加更了!)

    张家的新窖打的很快,十五间窑洞已经挖出形状了,开始进入了内部的修整,等修整形状后就要刮灰刷浆了,照工程进度,年底前绝对能够完工。

    张超闲的没事,也一连几天都蹲在工地上,对工程队指手划脚,不时的加一些修改意见,弄的施工队也是团团转。

    特别是张超要求在新窑院里也打上井,并且还要装井车和筒车,要建水塔。要建独立的厨房、厕所、浴室,还要建一套自来水,又要建下水道,厕所后面还得挖一个大的蓄粪池。

    各个住房里还得修暖炕,甚至主厅还要装地炕。

    总之,负责的窖匠头听了张超那么多的要求,眉头皱了一次又一次。可张超每次都是那句话,“不怕花钱,就照他要求去做,也别想着省钱,尽善尽美。”

    窖匠头不止一次在心里骂张超是个败家子,有两个钱就乱花。

    但既然东家发话,那窖匠也没有为张超省钱的道理。反正他们是论天收钱的,多点工程,还能多做些天,多赚点工钱。

    张超则是本着要尽量舒适的态度要求的,以后这里可是自己的家,当然得尽量舒适。

    “赵师傅,屋里地面全铺上地砖,要一水青砖,磨砖接缝。院里头,也要铺上砖,不需要磨,但得铺平。还得多栽些树,枣树梨树石榴树,再弄两葡萄架子。院子外面,隔墙十步,栽一排核桃树,再栽点莘树。屋后栽些桑树,前面坡上栽点柳树。”

    窖匠越听是越惊,这是打窖还是建宫殿啊。

    “院子外前面二十步,还要再盖个牌坊,院门也要加盖个门楼,得弄的高大一些。”老爹现在是封爵的贵族了,虽然老爹这个县男是虚封三百户食邑,并不是真封,可宁民县开国男,这个爵位却是真正的世袭贵族爵位啊。

    院前路上的牌坊盖好后,上面就写上宁民县开国男爵七个大字。院门的门楼上则写张府两个大字。

    既然是贵族了,就得有贵族的气派,得有范儿。

    而且过惯了现代文明生活,在这时代确实受罪了些,没条件时是没办法,可有了条件,不说电话电话wifi网络,起码这个厕所浴室得有吧,自来水也得有吧,二十四小时的热水也应当有。

    张超也不喜欢整天院里到处灰扑扑的,铺点地砖刷下墙,没毛病。

    这不叫败家,这只是追求美好生活而已。张超又不偷又不抢的,难道还不准他有钱了过好点日子。一点追求都没,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院里打了水井,以后就不用再费力的跑村口去挑水。尤其是遇下雨落雪,可方便的多。不过张超觉得自己有钱,干脆直接就上自来水,打一架井车,建一个储水池,然后再立一个筒车,立一个水塔,再用竹筒铺上水道,全家就有了自来水了。

    本来张超是还打算在院里建一个游泳池的,反正院子这么大,跟个小学校场似的,挖个游泳池也弄的下。私家游泳池,带游泳池的院子,这以前可是豪宅标配啊。

    可是这个设计方案当初一提出来,就被老爹无情的拒绝了。

    “在院子当中挖池子洗澡,像个什么话。而且冬天了也洗不了,夏天直接去坡下洗澡沟里洗就是了。”

    总之,老爹那里通不过。

    最后张超只得把这个大游泳池改下了点,变成了一个储水池。井车从井里提水出来,先把水储在这池子里,然后筒车再把水送上水塔,这样一个接力,自来水系统就有了。因为是家庭使用,因此井车和筒车都不需要太大,设计的是可以直接两个人就能推动的使用。

    也可以套了骡马拉动。

    反正一家人也用不了多少水,每天早上车上一会水,就够把水塔储满了,这样全天都能轻松方便的使用自来水了。

    因为是抽的井水,因此甚至连消毒都是不需要的。反正饮用的水,也会特别要求烧开。

    对于这座新宅子,张超可是倾注许多心血的。

    “大门口还要再请石匠雕一对石狮子!”

    张家现在也是勋贵人家了,虽然是最低的勋贵,可也是勋贵了,门前列戟还没资格,但门前立石狮子却完全有资格了。

    老匠头建议,在张家的门楼下,还应当在两侧摆两个石墩,石墩上各竖一个石鼓。这两个石鼓位置更靠近门楼,寓意是和门楼上的门档是一起的。

    张府两字在上,下面还可以加两字,勋功。这就表示张家是勋功立家的贵族,勋功两字所在位置就是门档,石鼓就相当于户对,隐意为门当户对。勋爵官位越高,则石鼓石狮子越大。

    这种格调张超喜欢,低调的张扬啊。

    本来张超还想要把室内用石灰刷上大白,但这里人都是用黄泥浆刷墙,白色明显在大家眼里不适合刷墙,再一个石灰也没那么好弄,张超便也罢了。

    “三郎,有你的信。”

    栓子走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一看到那熟悉的信笺,张超就知道这信是十三娘来的。

    “明日午后,老地方,不见不散!”

    看着那行漂亮的字,张超不由的轻笑。十三娘居然也学会了他的不见不散,还机智的写上了老地方。

    从长安回来,已经好些天了。

    张超也不知道郑善果把事情办的怎么样了,但这事也不好去催,郑善果也没信来。

    现在十三娘来信相约,张超觉得估计是事情有了变化,就是不知道是坏是好。

    美人相约,想想还是让人十分激动的。

    “栓子,叫浴室那边烧石头,我要蒸桑拿沐浴更衣!”

    “三郎,你是要去长安吗?”

    “嗯,去长安。”

    “可现在都已经午后了,现在去长安,今天可就赶不回来了。”栓子好心提醒。

    “怕啥,多带点钱,咱们青龙寺包夜,上香去。”

    长安城里的寺庙道观很多,有些大的名寺,甚至一寺就占据一坊之地。因为是在京师长安,这些寺观往往都是香火旺盛,隋朝时尊佛,唐朝崇道,道士和尚日子都过的不错。

    长安城里地皮房产多,郊外寺田又多,不愁吃不愁喝的,他们也搞餐饮娱乐甚至发展金融业务。

    比如寺里会为那些来烧香上佛的信众提供斋饭,也提供清修的僧房院子。当然,他们还卖香烛,也抽签解签,而且还会放贷抵押。

    唐朝眼下还没有当铺,最接近的业务就是寺院的质库。质库就是抵押贷款,也可以说是当铺前身了。另外寺庙也会放贷出借,总之,寺庙都是相当强大的经济体,参考下后世的少林就知道了。

    在北宋初,当时山西的北汉连战连败,经济更是全面崩溃,全靠着五台山的和尚们的钱过日子。

    五台山那些寺庙居然掌握了北汉的经济命脉,想想就知道寺观的力量。

    一般有钱人,都不会去住客栈,而是直接住那些大寺观里。这些寺观里不用担心黑店,而且环境幽雅,招待的还好,好吃好喝好住的,有空还能跟和尚们谈谈经论论禅,甚至可以诗词唱喝下下棋,那些僧人特别是一些高僧,可都是这年代少有的知识分子。

    住寺院还有一个好处,不会受到衙门或者地痞游侠儿们的骚扰。特别是那些大寺庙,一般人可是不敢过去撒野的。

    张超上次就在青龙寺捐了不少钱,住了几天后,跟寺里不少和尚也挺熟的,特别是跟搞前台接待的那些知客僧们都熟。

    因此张超也不用担心已经是午后了,更不用担心黄昏长安就关城门了。

    骑着长孙无忌送的枣红战马,张超带着栓子往长安赶。

    一路上,张超觉得寺庙的那些和尚都是地主啊,日子过的可比绝大多数人好,甚至许多地主都比不上他们。

    平时那些信男善女,特别是那些京城里的贵妇们可没少捐香油钱啊,各家寺庙的田产多的吓人。

    就如今年的中原之战,因为少林寺派了武僧助阵,李渊一高兴,就给少林寺赏了不少黄金,还赐了一百顷地做为寺产。一百顷地,那可是整整一万亩。而李世民随后又赐了四千亩...

    各大寺庙还拥有许多的奴仆,虽然换了个名字叫净人,但本质还是寺庙的奴婢。还有不少主动投附在寺庙下的自耕农,在隋乱时把地主动献给了寺庙做了寺产,然后他们做为寺庙的佃户,种的还是自己原来的地,但却不再向朝廷交税而是向寺庙交租,交的租却少多了。

    各大寺拥有很多的土地、净人、佃户,他们也拥有许多粮食储备。这些粮食也就成为他们放贷的重要资本,特别是遇到灾年的时候。

    张超觉得自己应当多向这些秃大师们学习,人家才是经营有道啊。一边占尽天下名山以及那些大都名城的黄金地段,开山立寺,广收善男信女们的香火钱,然后又在各地占有大量的田产,有着许多的奴仆佃户替他们耕种,他们只需要坐坐禅讲讲经,就能坐享其成,每年还能做些抵押、放贷的业务,甚至还能把寺庙当成豪华度假休闲酒店来经营。

    秃大师们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骑马来到青龙寺门口,早有相熟的知客僧人看到了张超这个散财童子,立马笑嘻嘻的迎了上来。

    “师父,还是上次那个院子,不知可还有空?”

    “有。”知客僧犹如弥勒佛一样的笑容。

    “我想借用一段时间清修,不知可否?”

    知客僧只是微笑着。

    张超也笑道,“我欲向寺里捐献一万香油钱。”

    “多谢张施主。”

    “不知可否借上次那僧院一用?”

    “当然可以,施主想清修多久就清修多久,绝不会有人打扰,我寺还会为你提供每天两餐素食。”

    张超点头,早知如此,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使佛发笑。(未完待续。)

第122章 三朵金花

    (第二更!)

    第二天午后时分,阳光黯淡下来。

    张超昨晚在青龙寺里又住了一晚,跟知客僧人下棋闲聊之际,张超还成功的做成了一单生意。他向青龙寺推销了自家的豆制产品,尤其是素鸡。

    素鸡是豆制食品,但却以素仿萦,口感与味道跟肉难以分辨,风味独特。其主料是以豆腐皮千张卷成圆棍形,捆紧煮熟,切片过油,加调料炒制而成。甚至还能将共做成鸡形、鸭形、鱼、虾等萦肉形状。

    据说素鸡就是由和尚们发明的,寺院里不能吃肉,于是和尚们作出了鸡肉味的豆腐干。

    张家的素鸡因为有张超的秘方,因此非常独特美味,虽然青龙寺自己也有饭堂,也会做豆腐做素鸡,但味道可远不如张家素鸡,张家素鸡真正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晚上的时候,张超就用张家铺里送来的素鸡亲自做了几道菜,鸡鸭鱼肉俱全,却都是素鸡做成,让品偿过的知客僧大为惊叹。

    于是,张超请他引见负责采购的僧人,一桩买卖很快谈了下来。青龙寺里,其实素鸡用量很大,素鸡更多的是用来做给那些在寺里休息吃饭的香客们,以及暂时在寺中借助的人。寺中僧是吃斋,但香客们却不是吃斋的,可寺里又不能提供萦腥,于是素鸡做成的仿鸡鸭鱼肉的素席,就是非常受欢迎的一席。

    青龙寺倒是想要张超的方子,但这方子张超并不随意卖,主要还是僧人们比较小气,出的价不高。要他们出的价高,张超倒真不介意,反正这样的秘方他多的是。后代的许多烹饪方式以及菜式,其实在这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

    好比炒菜现在就是张家沟才吃的到,历史上到了北宋之时,炒菜都还是各大酒楼的招牌。但炒菜并不复杂,一得要有合适的炒锅,二得有合适的植物油,三,当然还是得有一些充分的调味料了,再其次才是炒菜的方法。

    张超不卖,青龙寺倒也不强求,最后立了个口头采购协议,以后张家向青龙寺送素鸡以及其它一些豆制品,按月结款。

    其实寺庙里居住,也确实不错,环境很好,也很安全。

    有香助眠,一夜睡到天亮。

    上午,张超又找僧人们谈起生意,谈的是盘炕。他在这睡了两次,发现青龙寺还没有盘炕。

    盘炕并不花费多少,青龙寺完全花销的起。

    青龙寺可是一个大寺,拥有好几百僧人,平时香客也多,经常有香客或者其它的人来这里借宿,其实借宿也是要花钱的。就相当于住客栈,但价格比住客栈还高。

    若他们盘炕,这可是一张大单子。

    有了昨天的愉快合作,今天的生意谈的也很顺利。张超还又见到了寺里的主持,那主持很好说话,有大企业高层的气势。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协议,主要也是青龙寺也早听说过现在长安新兴起的火炕了。他们也听说京中有些寺观准备盘炕,若别人盘了他们不盘,那到时肯定也是会受些影响的。寺庙也是有竞争的,硬件肯定得跟上,不能被比了下去。

    做为愉快合作的表示,主持直接把张超住的这个小院子,免费给张超住三个月。

    “三郎派人来盘炕时,到时顺便让他们帮我们寺里的火灶也都改成节柴的新灶。”

    “那是自然。”

    接连谈成了两桩生意,张超也非常高兴。他现在也接受长孙无忌等人的话,把生意都交给掌柜们去做,自己退居幕后。但有的时候,碰到合适机会的时候,他也还是会出手的。毕竟,自己现在还背着五千多贯的欠债呢。

    上次收乡亲们的那些粮食,两千来贯的粮款,说好到月底时结。结果因为张超把钱都拿去买地了,因此最后只得跟乡亲们说等到这月中结,眼看着这月都过了一旬了,张超手里还是没什么余钱。

    不能一而再的失信。

    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先把这两千来贯粮款凑出来,至于其它修窖盖作坊等的钱,倒是可以先拖一下。

    张超已经开始把面碱拿出来卖了,这个卖包子赚钱多了。卖包子还得考虑销量跟不上产能,但面碱利润却高的多。

    张超不想做负翁,何况还是欠了五千贯。

    现在什么也不说,先想办法把这五千贯解决再说。

    若是把这五千贯解决了,张超还想着等新窑洞建好后,开始开发他买下来的那近八千亩大小的洗澡沟呢。

    首先得在下游修个坝,这样可以拦截积蓄起水,可以种耦可以养鱼也可以养鸭养鹅。另一方面,有了坝,还可以建一个水力磨坊,碾米磨面,这个收益也是不小的。

    有了这个坝,张家沟和赵家庄这沟两边的地都能连起来,两边坡上修条路,坝就等于是座桥,以后就方便的多。

    当然,张超对于洗澡沟还有许多设想,比如到时蓄起水来了,那么可以在沿沟边上山坡下面开发一批梯田,弄个几百亩是没问题的,上半年有雨水可种水稻,到了缺水时还能够用水车车水浇灌,只种上半年一季水稻是没问题的。

    下半年可以改种菜,种萝卜、油菜这些都行,也可以种豆子。

    沟坡上面点可以开垦为旱地,种些粟米、高粱之类的。再往上,那就种树。种果树,猕猴桃、樱桃等,既能往长安卖新鲜水果,还能酿造果酒。

    甚至还能放养一些鸡,养点蚯蚓之类的搞养殖,卖禽蛋。

    总之,在张超看来,洗澡沟是一块风水宝地,将近八千亩的面积,尤其是那条沟的水,在灞上这块缺水的塬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要开发出来,投资也会相当的大,只有源源不断的往里面砸钱,才能把这片荒沟变成宝地。

    心里想着这些未来的打算,时间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午后。

    “你在想什么?”

    十三娘突然出现在张超的面前。

    张超抬头,“啊,你来了。”

    “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我走过来你都没有发现。”六礼已经完成了五礼,只差迎亲成婚的十三娘,现在对张超态度很亲切,特别是有前两次的见面后,十三娘完全没把他当外人了。

    说话时也不再那么客气。

    甚至还刨根问底起来,这可是带着点情人间的撒娇味道。

    “我在想等我们成婚之后的生活,那时我们一定要生一堆孩子,十三娘,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啊,你说什么呢。”

    十三娘防不胜防,被张超这话说的面红耳赤。怎么什么话都说,连孩子都说出来了。

    “你不喜欢孩子吗?”

    十三娘捂着半边脸,细声道,“当然喜欢了。”

    “那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都喜欢。”

    “那以后我们多生几个好不好,起码也得生七个。”

    “为什么是七个啊?”十三娘红通通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带着些疑惑。

    张超笑道,“因为我们生四个男孩三个女孩,四个男孩长大后就会成为张氏四才子,三个女儿则是三朵金花。”

    “啊!”十三娘也不由的为这番话说的陷入憧憬之中。跟喜欢的男子结婚,然后生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是才子,女儿是金花,多美好啊。

    张超笑着给十三娘倒茶。

    “我想喝上次的蜂蜜姜茶。”

    “这就是上次的蜂蜜姜茶,加了蜂蜜、姜、还有红糖,和茶一起煮。”

    张超煮的茶也是用的茶饼,名茶蒙顶,但并没有碾碎,更没有加入盐、葱等,只是蜂蜜、红糖、姜、茶一起煮开。

    味道没有煎茶那么重,有几分后世茶的味道。

    张超很喜欢,十三娘也奶喜欢,这让张超很高兴,这说明他们又多了一项共同的喜欢。

    “三郎,舅父去过府上了,跟父亲谈过了。”

    “怎样?”

    “不欢而散。”十三娘捧着瓷杯抿了两口姜茶,然后撇撇嘴,“舅父发了脾气,还拍了桌子,骂了父亲一顿,后来父亲让了步,说愿意把我母亲的陪嫁都给我。”

    “这是好事啊。”

    “什么啊,说一套做一套。父亲和王氏只是把我母亲当年带到崔家的嫁妆给我,而且不再给我置办嫁妆。”

    “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一样了,当年我母亲嫁到崔家时带来的是五百亩地的庄子,还有东市的福满楼,以及一家粮铺还有一家绸缎庄,另外就是一些金银首饰、车马箱笼、陪嫁的奴婢仆从等。但过了二十多年了,当年的那份嫁妆早已经生利出息增加了许多倍了,我娘的嫁妆早就不止当初那些了。”

    张超道,“我觉得倒没必要争的那么清楚,怎么说他也是你爹。你娘逝世早,那些嫁妆产业也都是一直由你父亲代掌的,现在真要急起来,也是分不那么清的。不如算了,就拿你娘原来的那些就行,至于不给你置办嫁妆,我不在意。”

    “可是我在意,我父亲根本就不管生意上的事情,那些产业这些年经营的好,都是我娘当初带来的人用心经营,跟我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若不是我父亲和王氏不时的从铺里庄子中拿钱,只怕规模还不止如今。让我答应他们,不可能。”

    看着这丫头犟脾气上来的样子,张超笑笑,觉得还挺可笑的。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样都喜欢。

    “如果这样,那我们就得好好合计合计了。”张超捏着下巴道。

    “三郎,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

    “有点想法。”(未完待续。)

第123章 釜底抽薪

    (400张月票加更!求月票求订阅啊,三千二百均马上就能稳定了,大家都帮忙订阅支持下正版!)

    争家产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有,也都是非常麻烦的官司。但如果只是把这事当成一个商业的纠纷倒是要简单的多。

    十三娘如果跟崔善福打官司争她娘的嫁妆,涉及到郑氏死后这些年嫁妆的增值,肯定不是一言两语说的清的。而且女儿跟父亲打官司,官司打赢了也是输了。

    不能直接去打官司争,崔善福已经退了一步,把郑氏刚过门时带来的嫁妆愿意拿出来,这已经有些立于不败之地了。

    张超打算来个迂回。

    不管是商铺还是商队,或者是农庄,这些产业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

    是人。

    各商铺的掌柜还有工匠以及伙计们,这些人才是商铺最重要的。后世许多商业恶性竞争,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挖人。

    把对方的人都给挖了,尤其是那些重要的管理层。管理层就是一家公司的根本,尤其是那些搞销售型的公司,他们手里无一不还带着自己的客户群和渠道,这些人一走,都是带着客户和渠道走的。

    如果是技术型公司,那就挖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这些人手里都带着关键的技术,他们一走,公司的项目也得黄,最起码也难再前进。

    崔善福想黑十三娘的产业,有金银铺、有酒楼、有商队,有绸缎庄、有布店还有田庄。除了酒楼、田庄,应当都是属于销售型,因此他们的掌柜管事伙计们是相当重要的,若张超能够一下子把这些人全挖走,那崔家就剩下一些空店了。

    这年头,想要马上重新招一批掌柜伙计,可不容易。新招来的人,能不能稳住生意,更不容易。

    至于酒楼,还可以把他们的厨子也给挖了,连管事带厨子一起挖,掌柜厨子都没了,你还开什么酒楼。

    田庄,这个麻烦点。

    “几个庄子都是奴仆耕种,不是佃租。”崔十三娘这时告诉了张超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这些奴仆的契约在谁手上?”

    “都在我手上。”十三娘笑着道。

    “这样啊,那这次崔家就没什么办法了。”

    张超已经有了几分把握,这一场,崔家输了。

    “这样就行了?”

    张超笑笑,“仅仅是这样当然还不够,我们不出手则已,要出手就得一击致命。我不但要挖走本属你的那些产业的人,还要挖崔家自己产业里的人。”

    “能行吗?”

    “我们出高薪,出比他们现在薪水更多的价,一倍两倍的出,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张超也不指望能够全挖走,可只要挖走个一半以上,不管什么店铺都得瘫掉。

    到时崔家就得乖乖的回到谈判桌上来。

    “你把崔家各处产业里的管事、掌柜、伙计等情况都收集一下,然后让柱子拿来给我,具体的操作就交给我了。我来跟他们接触并说服他们。”

    崔家耍无赖,张超就耍流氓。

    他倒想看看,谁玩的过谁,谁先认输。

    有些事情,并不定得分出对错,也不需要真的对簿公堂。张超只需要刺中他们的弱点,就足够了。

    崔家不是爱财吗,那就搞他的财。

    他不是想黑十三娘的嫁妆吗,那张超就直接挖崔家产业的墙角。

    “我要回去了,天不早了。”

    十三娘有些恋恋不舍的。

    “好舍不得你走。”

    “我也是。”十三娘声音有点小,与她要跟崔家争到底时的那些彪悍样子完全不同,尽是小儿女的娇羞。

    她取出一个香囊递给张超,绣着一对鸳鸯在戏水,相比起莲娘兰娘把鸳鸯绣成了胖鸭子。十三娘绣的非常好,活灵活现,色彩丰富,用的还是绸子。

    张超接过,闻了几下,好香。

    “记得戴在身上哦。”

    “我现在就戴。”

    张超以前不喜欢喷香水,到了唐朝也不喜欢戴香囊,总觉得男人太香有些娘气。不过现在心上人给自己亲自做的香囊,当然得戴。

    为了避嫌,张超没有去送十三娘离开,两人只是在竹月轩分别。

    张超开始调查崔家的产业,清河崔郑州房的祖业大都在郑州,崔善福出自郑州的五房,五房的家业,都是由其嫡兄掌握的。崔善福在五房的公产中是有一份的,但不多。崔善福迁到长安多年,其实也算的是上已经从郑州的五房分出来了,若是崔善福在长安开枝散叶,子孙几代后,也许他就是崔氏长安房的始祖了。

    崔善福的产业倒是比较好查,主要有三大块。一块就是十三娘母亲嫁妆的那一块,包括后来扩大增值的那些。另两块,则分别是崔善福自己从五房分到的家产,以及这些年自己添置的一些。另一块,就是王氏嫁来时带来的嫁妆了。

    这三块产业里,郑娘子那块的是最大的,其次是王氏的嫁妆,反倒是崔善福自己的最少。这也是他们不肯放手,一心想要扣下郑娘子嫁妆的原因了。

    崔家产业主要集中在四个地方,长安、洛阳、郑州、荥阳。

    有田庄、有商铺,对于崔家来说,其实产业还是不少的。

    不过人心都是不足的。

    张超把这些产业做了仔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的管事掌柜,是崔、王、郑的奴仆,他们有卖身契在主子手上的,这种人很难收买挖到。当然,郑娘子的人除外,他们本就是郑娘子带来的人,卖身契约还在十三娘手里。

    张超相信,只要十三娘写封信,张超再加点条件他们肯定愿意跟着十三娘,再不济,直接拿出杀手锏,许诺给他们放免为部曲,这些人绝对什么事都愿意听张超的。

    张超将收买的对象主要放在了那些并非崔王家奴,只是雇佣关系的掌柜身上。只要挖动这些人,效果也是一样的。掌柜的跟伙计往往都是师徒关系,他们一走,伙计也是能带走的。自然,他们多年的关系、客户、渠道也是能带走的。

    张超首先约了福满楼的掌柜崔琮。

    他们就在青龙寺见面,张超让知客僧上了一桌素席,又要了一壶茶。

    东市的福满楼生意不错,原本崔善福答应把这个酒楼交给十三娘,可临时又反悔,最后拿了荥阳的一家酒楼给十三娘,长安东市的福满楼却自己留下了。

    酒楼掌柜崔琮,也算是张超的老熟人了。

    论辈份,他是崔善福的堂兄弟,同是郑州房出身,但祖上是庶子,不算很亲的族人。

    张超给崔琮倒了杯茶。

    “崔掌柜最近可好?”

    崔胖子笑笑,上次他在张超这里吃了一个大亏,弄的崔善福出了血,回头自然对他没好气,又是训斥又是扣钱的,让胖子损失极大,现在见了张超还有点怵。

    “还好。”

    崔胖子满脸堆起违心的笑,起身接过茶杯。

    捧着茶杯,倒如捧着烫手的山芋。

    他知道崔家最近的情况,知道本来福满楼是给十三娘做陪嫁的,也知道现在改了。他现在出来见张超,可是背着人来的。万一让崔善福知道了,估计又得麻烦。可张超请他来,他又不好不来。

    “崔掌柜可否想过换个地方干?”

    “嗯?我现在福满楼干的还不错。”

    “只能算是一般吧?”张超道。

    “据我所知,崔家给你的待遇并不算高的,我打算在西市筹开一家酒楼,规模不会比福满楼差,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醉仙居,主打经营各类炒菜。我张家的炒菜可是一绝,长安许多国公都品偿过,全都拍案叫绝,赞不绝口。这醉仙居一开,肯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醉仙居现在还缺个掌柜,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过来?”

    “这?”

    “我出你现在薪水的双倍。”

    崔琮有些心动,但还有些犹豫。

    “你若是能把福满楼现在的厨子、伙计、账房等都带过来,每带一人过来,我就给你一笔推荐费,若是你能把福满楼的所有人都挖过来,那么我还给你醉仙居每年半成的干股分红。”

    崔胖子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了。

    想了一会,他目光紧盯着张超,低沉着声音问,“你说话算数?”

    “我张超言出必行,说话算数。”

    崔胖子双手捏成了一对拳头。

    “我要一成干股分红。”

    “那你得把福满楼的人全给我带过来,另外,还得把福满楼的一些老顾客也带过来,只要醉仙居的生意比现在的福满楼好,我可以给你一成干股分红。但有个条件,你做掌柜的时候才有干股分红,若哪天你离开了,可就收回了。”

    崔琮点了点头,张超的条件非常不错。他在福满楼拿的是固定薪水,而且并不算太高。而现在张超出他现在双倍薪水,外还加给干股分红,这样的条件,整个长安城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张家的炒菜他也是听说过的,上次崔善福去张家沟吃过一次,回来念念不忘,还让福满楼也学。

    但他们找了张家订制炒锅的铁作坊也订制了同样的炒锅,可作出来的炒菜却根本没有那样的效果和味道。

    醉仙居只要有张家的炒菜,就是全长安独一家,肯定能火。

    “好,我等你消息。”张超笑着端起茶杯。

    ps:更新时间,如果两更,就是早晚八点。如果三更,那下午两点更加一章,如果四更,则下午五点再加一章。如果是五更,那就晚上十点再加更章!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啊!成绩越好,更新越多!(未完待续。)

第124章 情不自禁(为胖胖的狐仙大人1加更)

    (第四更送到,谢谢胖胖的狐仙大人1的万赏,虽然起点现在万赏不飘红了,但木子还是加更感激,以后也是一样,万赏加更,另外每月的第一粉丝,也会为他特别加更,兄弟们,今天有五更,一会还有一章!)

    ----------------------------------

    “这是什么?”

    张超看着十三娘让柱子提进来的箱子问。

    “你打开看看。”十三娘露出浅浅的笑容。

    柱子和红线兄妹俩退下,竹月轩里只剩下张超和十三娘两人,还有那只箱子。张超打开,里面一片金光灿烂。

    黄金。

    一箱的黄金。

    “你这是干什么?”张超问。那些黄金都是打制成了猪腰子状的金铤,上面还有印鉴,黄金十两。

    “这里是三百两黄金,我父亲给我的嫁妆。”十三娘说这话的时候,不些不屑。这钱都是她母亲的嫁妆,这些年一直用做放贷,早不知道生了多少利息,二十年前一千贯本钱,到了如今,利滚利的早有了万贯不止,更何况那些增置的铺子庄田产业。

    可现在崔家却只给了他她三百两黄金。

    “父亲给我一家酒楼、一家绸缎庄和一个田庄一家粮铺的契约,全都在荥阳。”

    崔家确实有点过份,还要算计自己的女儿,简直是处心积虑、丧心病狂啊。都算计到了这个份上了,黑掉了大半不说,最后拿出来的这部份,还全变成了远在荥阳的产业。

    就算是这三百两黄金,估计都是在郑家和太子妃的压力之下才拿出来的。张超估计,荥阳的那些产业,能搬空的也都搬空了,估计就是剩个空架子。

    张超沉默了一阵子,人家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豪门里也一样勾心斗角啊,不但会有妻妾争宠,他娘的还是后娘跟前妻女儿争嫁妆的。

    两人许久许久缄口不语,只是喝着姜茶,看着那寒冬里的青翠竹子。

    寒风拂过竹林,沙沙的响着,有枯叶落下。

    长时间的沉默过后,十三娘右手捏成拳头,突然一阵疯狂的用力捶击着自己的左手掌手,直到打的发红,这才怔怔的盯着自己发红的手心不动。

    “我恨崔家,我恨他们。”她吐出一句。

    “不要生气了,那样只会气坏自己的身子。”

    张超起身转到她身边坐下,将她一双手捉到掌心,捂住。

    “十几年你不也过来了,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离开那里了,今后我一定会把你当成宝贝一样呵护的。”

    十三娘转怒为喜,点了点头,任自己一双手握在张超手里。

    “你把金子拿给我做什么?让我替你保管吗?”

    “不。”她摇了摇头,“我听说你上次买地花了不少钱,还把香皂坊的股份卖了一成给我父亲。我听说你现在用钱的地方多,还欠了乡人不少收粮食钱没付呢。正好崔家给了我这些金子,我就拿来给你,你先去把欠的钱给付了。”

    “不用,真的。”张超笑笑,大拇指轻轻在十三娘的手背上划过。

    “我现在确实还欠了一些钱没付,但那不是借债,只是一些生意上的款项而已。上次买地花了不少钱,但那是笔好生意。就是卖给你爹那个香皂坊股份我也没亏,实话告诉你,我卖给上党县长两成才收一千贯,但卖你爹,我一成就要了三千贯。”

    “那他也还赚了,香皂现在多有名气口碑啊。”

    “你不用担心我的,最近我不是刚得了赏嘛,百两黄金呢。差不多够我先支付欠村民们的部份收粮款了,买洗澡沟的钱,反正也是说好分期付的。至于建窑洞盖作坊打井等花费,也不是要一次付的,边建边给。我跟你说,我还有好多家店铺呢,每天也有不少收益,一天纯利都有好几万钱了。”

    十三娘却笑道,“反正这些钱放在我这暂时也没用,还是你先拿去用。”

    见张超还要说话,十三娘不乐意道,“你还要跟我分这么清楚干什么啊,我最讨厌算计的这么清的人,我父亲就是这样,难道你也要像他这样?”

    这话一出,张超真的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想想也是,自己未婚妻的钱,又不是自己骗的,她愿意拿给自己用,这是好事啊。自己一不骗,二不是靠这个吃软饭的,一家人何必算的这么清清楚楚呢。

    夫妻可不是兄弟,亲兄弟要明算账,因为亲兄弟也会开分过,但夫妻却是一体的。

    “好,那我收下了。当然,暂时保管,若是你信的过我,我也可以帮你理财。若是有合适的机会,我可以帮你把钱拿去参股经营,或者买田置地,又或者放贷收息。”

    “我都交给你了,随你怎么办。”

    “福满楼的掌柜崔琰,已经接受我的条件了,他已经说服了福满楼的人,会过来跟我们干。”

    张超笑着告诉十三娘一个好消息。

    有钱能使鬼推磨,张超给出的条件相当的丰厚诱人,崔琮最后还是心动了。他行动也很快,迅速就搞定了福满楼的人。

    “现在只要我发一句话,福满楼立即就得关张。”

    “你真的准备在西市开一家醉仙楼?”十三娘问。

    不料张超却摇了摇头,开醉仙楼,那不过是张超忽悠崔掌柜的,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打算再开什么酒楼。

    要开,那也是开福满楼。

    不过这并不妨碍张超现在打起开醉仙楼的幌子来,这可以算是先立项嘛。项目先立起来,然后拉投资,这都是后世的老套路了。

    张超真正的想法是用开醉仙楼为幌子,把福满楼的人全给挖了。

    等到时张超跟崔家玩的差不多了,那时双方再谈判,迫崔家把属于十三娘的那份产业全交出来,张超也就放过崔家其它的产业。

    那时,福满楼到了十三娘手上,张超再找个理由说醉仙楼不开了,那时再让崔胖子他们重回到福满楼,再把张家的炒菜当做新的招牌菜一上,就齐活了。

    当然,答应崔胖子他们的加薪、干股分红这些,张超还是会兑现的。

    但再开一家醉仙楼,真的没什么必要。

    “你真坏!”

    张超呵呵的笑。

    “别动,你脸上有点灰,我帮你擦擦。”

    张超将头靠近,十三娘脸越来越红,呼吸越来越急促。

    看着那慌乱的眼神,张超忍不住低头在她嘴唇上浅浅的印了一下,然后收回。

    “啊!”

    十三娘慌乱的伸手去推张超,张超呵呵的退开。

    “一时情不自禁。”张超笑道。

    “你!”十三娘羞红着脸,话都说不利索了,不停的用手擦着嘴。

    “我走了,不理你了。”说着,十三娘提着裙角一路小跑着离开,犹如一只惊慌逃窜的小鹿。

    望着她的背影,张超嘿嘿的傻笑。

    第一次只是说了几句话,第二次见面已经能单独相处,第三次已经摸到了小手,这次,终于吻到了她的嘴唇。

    想想都激动无比,一步一步充满着征服感呢。

    “栓子,回家了。”

    叫上栓子,把三百两黄金带上,张超辞别院里僧人,便回张家沟了。那僧人笑着将他送到寺门口,还跟他说三个月内,竹月轩都给张超留着。

    回到村里,张超看着自己的那百两黄金,还有十三娘的三百两黄金,觉得还是先把欠村民的那些粮款给发了,另外大家的工资也应当结一下了。

    “少东家,不是说好了,粮款这月中发吗?另外,大家在作坊做事的工钱,也是说好一月一结,然后押一个月的,现在也还没到日子呢。”账房马周很是尽职的提醒。

    张超如今已经想起来这个马周先生是何许人了,贞观朝深得李世民信任,后来终于一路升迁,最终坐上了中书令的位置,这可是宰相啊。

    不过就算知道了马周历史上会成为宰相,但这并不妨碍现在张超依然用他做账房。平心而论,马周这个账房还是很不错的。

    头脑清晰,账做的又清又准确,还总能跟上张超的想法。

    “虽然还没到时间,但大家也早就在盼着发粮拿钱了,咱们也就提前几天发吧。你马上准备一下账簿,把这个薪水账单弄出来,不要出错。”

    “再写个通知,告诉大家明天下午发薪和结粮款,让大家做好准备来领取。”

    “时间上来的及不?”

    马周想了下,“对账和出账单是来的及的,只是家里没这么多粮了,另外结粮款咱们还得多准备些铜钱,总不能都用金子吧?”

    “你说的很有道理。大家的薪水我们是用粮食付的,得先买批粮回来。至于粮款,拿黄金去换点绢和铜钱吧,一贯以上,我们用绢付,一贯以下的零头,我们用铜钱。”

    铜钱太重,使用不便,大额交易都是用绢,有时也会用金银。但在小额小易的时候,又不可能把绢裁成小块,那样绢的价值就没了。

    隋唐两朝都整顿过铜钱,隋朝铸高品质五铢钱,又称肉好。而唐朝铸开元通宝,更加重了铜钱的重量,并提升品质。

    现在市面上的旧钱劣质钱越来越少,虽然新钱流通很快,可也有一个麻烦,就是开元通宝的量不足。兼之铜钱很重,一贯铜钱就是六斤四两,这使得朝廷不得不规定,凡是十贯以上的交易,必须用绢,禁止用铜。绢这种既好用又轻便的重要物资,便成了大唐货币的重要组成。

    在乡下,许多百姓平时日常生活中,甚至干脆就是拿粮食做货币。买条鱼、割块肉,买筐鸡蛋,可能都是直接拿粮食换,有时也拿自家织的布做交易。

    张超明天要发工资,还得先拿黄金去换成绢、铜,然后买粮,拿粮和绢当工资和货款。

    “有些麻烦。”张超啧舌。(未完待续。)

第125章 不约而同(第五更)

    (3200均加更,谢谢大家订阅、打赏,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推荐票!)

    第二天,张超起来练过刀枪后,又骑马带着金子去长安。

    长安城里没有银行也没有银号,连钱庄和当铺都没有,要兑换金子,得去金铺,或者首饰铺,这些店铺都兼营着倾销、熔铸、兑换等业务。一些大字号老字号,因为信誉好,甚至都已经开始经营保管、借贷业务了。

    历史上的银行,好像也正是由此起源。那些金店把顾客们存放保管的金子,拿出去放贷,甚至发展出钞票。

    唐朝要等到稍晚时期,才会出现柜坊,专替人保管钱粮,并逐渐兼营抵押借贷以及汇兑等业务。

    但是现在,柜坊还没出现,搞抵押借贷的,还是各大寺院的秃大师们,一些金银铺也开始兼营此类业务。

    张超拿着金子找了到西市有名的一家金店,本来崔家也有一家金银铺,也做兑换业务,不过张超现在正在准备对这家店下手,所以就没有去。

    金店的掌柜还是很客气的,听说张超要来兑换三百两黄金,更加热情了。

    只是张超有些不太爽,兑换得收很高的手续费。这些金店都是坑啊,连存钱在他们这,他们还要收保管费。

    这些金店真是包赚不陪,兑换要收手续费,加工要收加工费,存钱要收保管费,借钱又要收利息,真是吃完原告吃被告。

    张超的金子是皇宫内库出来的,上面有标记,成色是很足的。不过这样的金子,还得出示一份文书,证明金子来路,要不然,金店是不敢收的。

    张超自然是有文书的。

    “这些金子成色很好,要兑绢还是钱?兑绢是一两金子兑绢四十匹,兑钱则是一两金子兑钱八千。兑绢我们要收两分费,兑钱要多收一分。”

    手续费高达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三,还没上限。

    简直是没天理。

    不过该兑还得兑,张超不可能拿着金子却切块付货款。

    “都兑成绢。”

    兑换铜钱得多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张超想想觉得自己店铺每天收的铜钱不少,完全足够了。要不然,下次他拿铜钱去换整,又得出笔手续费。

    因为粮价等主要物价下降许多,绢价如今也从原来的一匹五百钱降到了二百钱。

    百两黄金兑换四千匹绢,重达三千斤,张超还得支付八十匹绢的手续费,相当于一万六千钱。

    想想都让人心疼啊,兑换一下,就缩水了百分之二。

    不愧是做金融的,抢钱手段高明。

    张超觉得,若是以后把十三娘的那家金银铺收过来了,大有可为啊。存钱收保管费,转手能借贷出去再收笔利息费,尤其是这年头的利息太高了,官方的都是接近百分百的利息。

    怪不得汉以来世家这么强大,他们有土地,又有钱,土地收租收粮,金钱放贷收息,高额的租子高额的利息,无数百姓供他们吸血,日子过的确实潇洒。

    张超原来还觉得自己卖个面点一开始能赚三四成的利润,已经非常高了。可他错了,人家什么生意都不用做,直接放贷,就有百分之一二百的利润,就算除掉些坏账的损失,利润也是一倍以上。

    做什么生意能有这么高的利?

    估计只有等唐朝对盐征收重税后,贩私盐能有这个利了。可贩私盐要砍头,放贷收息却是合法的。

    做什么生意,也不如买地收租然后放贷啊。

    四千多匹绢装了四辆大车,老牛大牛二牛父子三今天也过来赶车。

    张超去了几家店铺转转,生意都还不错,已经十分稳定了,有了固定的客流,回头客很多。

    长安城的五家店位置都很好,一家在繁华的西市,做生意的商贾,买货的百姓,张超家的饼行,每天都排着队。

    张家饼行已经不仅是卖饼了,事实上,现在老铁枪饼行每天供应的各种面点都是有数的,因为利润原因,馍馍窝窝馒头等数量减少了供应,肉包子油条等也没再增加供应。

    如今店里增加了熟食摊位,这个是卖的最火的,虽然不如包子那些量大,但面向的都是商人和一些富人,因此利润还是很高的。

    要不是包子馒头每天也还能给张超带来几万的利润,同时又还给村民们一个赚钱的机会,他早就停掉这个项目了。

    查看了下账目,都没什么问题,张超把店里的铜钱收走。

    店里生意,都是小额现金流,收进来的都是铜钱,一箱箱的堆在那里,全都串好了。张超收钱都不会去点,直接拿称称,每贯是六斤四两,按重量算。

    马周向张超提议过,长安除了皇宫所在的北面外,其它三面各有三门,现在张家只在四座城门外建了铺子,完全可以在其它五门也建铺子。

    这个提议不错,但自张超别出心裁的在城门外搭了铺子以来,已经有许多聪明的人有样学样,迅速的也跟风了。

    现在长安城,各个城门几百步外,都已经搭起了一批铺子。

    因为天下渐一统,长安也已经不再有战事威胁,城门外的商铺也没有必要再拆除,倒是就这样的保留了下来。

    只是官府设下了一条红线,距城门城墙二百步内不得搭建屋棚。出了这个距离,随意,衙门会来登记并定期收钱,其余的就不管了。

    那些新建的铺子,既有卖粥卖茶也有卖酒卖菜的,现在已经不如当初那样好条件了。张超也无意再投资去建铺子,不过他倒是让施工队到这边招揽了不少修建铺子的生意,也算是趁机分了一杯羹。

    拉着几匹绢回到村里,张超没有歇息的又去了赵家庄。

    赵员外在家,笑着把张家迎进客厅。

    “上次三郎来,我正好不在家,倒是怠慢了。”

    赵员外一边给张超倒茶,一边笑道。

    “嗯,那次是四娘招待的,很周动。”

    没有见到赵四娘,张超反而有点隐隐的失落,跟赵四娘见过两次后,他心里还是蛮欣赏这个女子的。来的路上,他还有些期待再次见到她,并与她聊天呢。

    没有见到赵四娘,张超便没什么兴趣多呆了。他开门见山提出要买批粮,张家沟作坊现在有员工和学徒五百多人,平日里的吃饭粮食是早有采购的,今天张超过来,要买给员工们发薪水的粮食。

    因为早说好是发粮食,这第一次发薪,需要不少。

    正式员工标准月薪是六斗粮,而学徒标准薪是一月两斗半,不过还得算上管理们的薪水,以及给他们全勤奖、绩效奖等。

    本来张超是跟大家说好正式员工月结,学徒年结。不过想了想,大家也挺辛苦的,如果都一月一发薪水,估计大家干活能更勤快些。

    “五百石粟吗,没有问题的。三郎不需要亲自来一趟,派人来打个招呼我就让人送去。”

    “上次临时采买五百石粟米,当时谈的是九五折,我希望这次也能拿到这个折扣。”

    “这个有些为难啊,本来九八折已经是很实惠的了。最近关东又在打仗,也临近年底了,京中粮价也是开始上涨的,我再给你原价都很吃亏了,再打九五折实在为难啊。”

    张超想了想,这话也有些道理。因为关东战事一起,尤其是因为朝廷两次大军全军覆没,这些坏消息加上天气渐冷,东南也不再有粮食入京,因此长安的粮价又开始在上扬。

    涨的不多,但是在涨。

    “那就九六,若是赵叔不愿意,那就算了,我找其它粮店,毕竟我这个不在我们约定的量里。”

    “三郎莫急,好说好说嘛。这样,我们各让一步,我给你九七折,以后若是你在我们协议采购量之外的粮食需要,我都给你九七折如何?”

    “行,五百石粟,你让粮店送粮到庄子上,今天就送到。我呢,已经准备好了绢,粮到就付全款。我也不多打扰了,告辞!”

    “管家,代我送送三郎。”

    离了赵家庄,张超没有走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往东,向洗澡沟那边走。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沟底,因现在是冬季,洗澡沟已经断了流,只剩下几个大水泡子,可以直接过沟回张家。

    挨着沟坡的那片地,原来是赵家的,现在则是张家的。

    天寒,地里的麦苗长的一盘,不过对庄稼人来说,这是好事。如果长的太好了,那麦苗过不了这个寒冬,还得花力气去镇压。现在这样就挺好,省力气,麦苗能安全过冬。

    地头,有一伙打井的匠人正在冒着寒风打井。

    天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土还没冻硬,这时打井倒也是合适。原本是有三个打井队,但有些人去打仗和送粮了,因此最后剩下的人组了新的一队,继续干着。

    张超过去打了个招呼,然后准备下沟,这时从对面上来两人,却是赵四娘骑着骡子,旁边跟着个丫环。

    “哎,你怎么从那里来。”

    “你从我家出来吗?”

    两个人相隔着数步,几乎是同时开口。

    说完,两人都笑了。

    “去你家买五百石粮。”

    “去沟里看看。”

    又是异口同声。

    然后两人都不说话了,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你说吧。”赵四娘笑道,她笑起来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

    “你去沟里做什么?”

    “听说你花一百万卖下了这十里荒沟荒坡,我觉得挺稀奇的,特意来看看,看是不是这里出了啥宝贝。”赵四娘道。

    “我买下这里,打算拦个坝修个水库,用来养鸭子。”张超笑着回答。

    ps:今天看到有人刷一星评价,很生气。如果觉得不合意,那么右上角点叉,给个二三星评价也已经够了,却非要给一星,而且我发现给一星的还是没订阅的,看d版或者根本没看过,却跑来刷差评,这是为了什么?损人不利己有什么意思吗?(未完待续。)

第126章 救急不救穷

    (第一更,求订阅!)

    早上起来,张超练枪的时候,马周告诉他明天就是小年。

    马周说的小年也称亚岁,是每年的冬至日。秦汉之时,都把冬至这天当成是一年的开端,因此有贺冬的习俗,他们认为过了冬至日,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

    秦时以冬至为岁首,称过小年。

    到了如今唐初,也依然流行着拜冬贺冬习俗。每年到了冬至时,要放长假。唐朝的假日很多,特别是对官员们来说,一年有近半的时候在休假。除了每十天一休的旬休,还有各种假期。

    其中冬至就和元旦一样,是享受七天长假的。而每月五月和九月更有田假和授衣假各半个月时间,清明四天、中秋三天、夏至、腊八各三天等等。

    七天的冬至节,是很热闹的一个节日。

    到了这一天,不论官民都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祝。朝廷还要举行祭天仪式,百姓也会祭祖。

    这天,朝廷上下都要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还要相互拜访。

    拜冬过小年,和后世的过春节都是差不多的。

    “东家,咱们冬至放几天假?”马周也是当过吏员的,对各种假期相当熟悉,也相当享受。

    “我们今天发薪,然后明天冬至日作坊和各店全部休假一天,让各店提前把休业的通知道发出去,让顾客相互转告。”

    “只休一天?”

    “嗯,只休一天。”张超一边刺枪一边回答。没事休那么多天做什么,还要不要做生意要不要赚钱了。

    “这六天算是节假加班,给双倍工钱。”张超倒也不是那么黑心的老板,加班还是给加班费的,还是双倍。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张超刺完第五十枪,长呼一口气收回银枪。他现在已经突破了三十枪,慢慢提升到了每天早晨五十枪的数字。

    刺完五十枪,虽然很累,但却还能承受。这副身体,如今已经越来越强健了。

    “账簿都对好了吧?”

    “对好了。”

    张超从秋月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把脸,“好,发工钱去。”

    “栓子,大牛、二牛,把桌子摆起来。”

    今天天气很好,清晨的阳光洒在院里,照在人身上,减少了几分晨风的寒冷。

    大家昨天就知道今天要发工钱,一个个晚上兴奋的都半宿没睡着,今天早上开工后,也是不时的往张超的院子瞅,就等着东家喊放粮了。

    栓子今天十分神气,他站在张超小院门口,如一个大将军守关似的。

    “大家都排好队啊,一会叫到谁,谁就进院子领粮,没叫到的,在外面侯着。”

    “自己准备好粮袋子。”

    一群人全都挤在外面,兴奋的交谈着。忙活了一个多月了,不就为了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嘛,早就等着发粮了。

    不远处,还有上次卖粮给张家的庄户,他们也接到了通知,今天过来领粮钱。

    院里,张超和马周坐在桌子后面,桌上摆着账本。桌后,老牛、大牛、二牛、管家四个则把绢和铜钱搬出来。

    张超接过马周给的账簿,翻看了一下,然后咳嗽了一声。

    “都别吵了,安静。”

    栓子大喊一声,立时外面几百人都不说话了。

    张超对这效果很满意。

    “张管家。”

    “到。”

    “你来张家也一个多月了,今天发的是九月十月的工钱,你一月是一石粟,在张家九、十月做了四十多天,不足两月。不过念你勤恳忠厚,我这次给你算满两个月的,多的算是对你认真做事的奖赏,来,过来按个手印,两石粟领回去。”

    “谢东家,谢谢三郎。”张管家听说给自己多算了二十天工钱,惊讶之后是高兴。

    “这是你应得的。”张超笑笑,“你要粮还是钱?”

    张管家弯着腰道,“拿绢吧。”

    管家一家吃住都在张家,因此倒不需要粮食,反正现在粮价便宜,他选择拿绢。粮两石折钱一千四,换成绢则是七匹。一匹绢足够做好几件衣服,这七匹绢其实已经不少了。

    绢是丝织品,得种桑养蚕纺织。唐朝人种桑,种的是那种高大的桑树,而不是后世那种密集低矮的桑树园。

    官府对农民要求是每户不得少于五十颗桑树,均田授地,口分田种粮,也称露田,而永业田,是种桑麻的,还要种枣树和榆树。

    而五十颗桑树得要八亩土地,十亩之田,植树五功。一功之蚕,取不宜岁度之,虽不能尽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

    合算下,两亩一功蚕,一功蚕产绢帛一匹。

    七匹绢,得农户十四亩的桑田养一年蚕才能织这么多绢,需要八十多颗桑树养蚕。

    张管家两月工钱,抵的上普通农妇一年养蚕织丝的收入。

    一匹绢长四丈,宽一尺八,重十二两,虽不如绸缎,绢更素,但也还是价值很高了。七匹绢,直一千四百钱。

    在账簿上按下手印画押,兽医老牛把七匹绢递给管家,身为张家的契约奴,居然还能领这么多月钱,确实让人羡慕。

    “我妻子儿女的工钱我也一起领了。”管家笑道。

    张超却道,“这个不行,得他们亲自来领,至于领回去后是交给你还是自己保管,那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

    管家之后,一个个在张家做工的人都按顺序来领钱。

    不少人都直接选择拿钱而不是拿粮,家里粮食还是有些的,乡下农民最缺的还是现金。自己田里种的粮食,交完赋和租,还有一些摊派后,节约点吃,还是能糊口的。一家人穿的衣服,也主要是自己种的麻织布,种桑织的丝是交朝廷的庸,另外有时还得交绢买役,免于服劳役。

    但是家里也总还有用到钱的时候,比如买盐,修理农具等。平时大家是靠着养猪养鸡鸭这些来换现金的。

    现在张家做工,能多赚不少现金。

    “九、十两月一共做工四十天,每日工钱包吃另二升粮,四十天共八斗。没有请假没有旷工,东家给你全勤奖加绩效奖二斗。合计一石一斗粟米,你要钱还是绢?”张超问排到桌前的一个妇人。

    妇人明显是早有主意的。

    “一石粮换绢,一斗粮换钱。”

    张超笑笑,一石粮换成绢是三匹半,“一石一斗粮折钱七百七十文,我看你不如换三匹绢折六百文,再换一百七十文钱,怎么样?”

    “也好。”小媳妇高兴的点头。冬天闲着没事,来张家做了一个多月活,现在把前两月做的四十天结工钱,居然能有七百多钱,何况这两月还天天在张家一天三餐的吃呢,管饱管够吃的还比自己家好多了,在这做一个多月事,不但没累着,反而长起了不少肉。

    “大牛,拿三匹绢,二牛,数一百七十文钱。”张超对后面牛家兄弟道。

    “好的。”

    绢和钱都点好拿过来,张超便让妇人到旁边的那张桌上去仔细清点丈量。这些农夫农妇们都很实在,拿了钱还要亲自再点上几遍,倒也不是信不过张家,主要是习惯了。她们甚至得点上好几遍,一遍遍的点一遍遍的量。

    “下一个,柯狗子!”

    一个三十多的汉子挤到桌前,搓着自己的手掌。

    张超看着账簿眉头紧皱着,“狗哥,你这两月在账上借支了好几次了,还倒欠账上二斗粮了。”

    “三郎,家里还等米下锅呢,你就借支几斗粮。”

    “狗哥,你说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人家跟你一样做事,发工钱时一个个都能领七八百钱,个个笑呵呵的,可你呢,还倒欠账上的。你不想想为什么?”

    对这个柯狗子张超也有些无奈,既同情又是鄙视。三十多岁的汉子,早年给征辽军运过粮,后来在辽东遇高句丽人袭击粮队,受了伤,命根子伤了。回来后,性情大变,爱折腾妻子,还经常动手打,妻子最后受不了,跑回娘家了,妻兄过来教训了他一顿,逼他和离。

    没了老婆这柯狗子越发没有了个约束,好吃懒做,还好上喝酒,家里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张超开作坊,请村民做事,他过来求个事做,张超最后还是让他来了。

    可这人做事,动不动就请假,有时假都不请直接不来。

    一个多月时间,请假旷工倒占了近半时间。还几次要借支钱粮,现在发工钱,一算,他一分钱没有,还倒欠账上二斗粮。

    这叫什么事啊。

    “狗哥啊,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你若真有急用,我们当然会帮忙。可你每次借支了钱粮干什么去了?买酒喝。家里那点粮食全被你卖了买酒喝光了。”

    柯狗也不是一次两次被人说了,反正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三郎,那把我家小子丫头的钱粮给我。”

    柯狗子的老婆跟他和离改嫁了,但子女是带不走的。他有五个孩子二子三女,其中大的两个都十来岁了。现在张家做学徒工,本来他们还不到年纪差点,但张超考虑到他们那个爹,最后破例把两个十一岁、十岁的的男孩女孩也收进来做学徒工,其实也就是过来烧个火,做不了什么事情,但也有份学徒工钱,还有三餐饭吃,算是照顾他们兄妹了。

    柯狗子家剩下的三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其实也一直是在食堂里吃饭,张超知道柯狗子家早没粮了。

    张超见他那熊样,哼了一声,“又想把他们的工钱拿去买酒喝?想也别想,几个孩子赚的钱,我帮他们保管着,等以后给他们娶媳妇找夫婿,还要帮着养几个弟弟妹妹呢。柯狗子,你要是还算个人,就戒了酒,以后老实在这做事,只要踏实肯干,工钱不会亏待你,你存点钱还能把日子过红火起来。你要是再这样胡闹,我这里也供不起你这尊大佛。”

    一个农夫,辛苦做点地打点粮食,养家糊口是本份,可柯狗子却把粮都去换酒喝。再差的酒,对一个农夫来说也很贵了,喝了酒打孩子睡懒觉,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用。

    柯狗子见张超发了火,讪讪的笑笑,有些不甘又有些畏惧,最后还是只得退后到一边去了。

    “下一个。”张超懒得去理他,反正他家五个孩子其实等于是张超在帮着养,也不怕饿着。至于柯狗子,他肯来做事,就有一天饭吃还有工钱。他要不来,那活该他饿死。

    还是那句话,救急不救穷,尤其是柯狗子这种好吃懒做的人,可怜之人处有可恨之处,这种人不值得同情,张超看透了他,话说过一两遍就够了,若他自己执迷不悟,那谁也救不了他。

    推荐:《明末开封一秀才》:穿透明末,成为开封一秀才!

    《一世富贵》:穿越宋朝仁宗早期,读书中进士搞改革,

    《我在东瀛种过田》:跟着徐福去种田,探索东瀛人种的神秘起源。

    《带着成都回三国》:当刘鑫带着成都市穿越的那一刻,历史已经改变。(未完待续。)

第127章 张三上门

    (第二更!)

    崔善福骑着马从衙门回来,心情不错。冬至到了,衙门放七天长假。夕阳西下,崔善福骑在马上迎着落日余辉,眯着眼睛,嘴角泛笑。

    马上能享受七天长假,同时家里那折腾的女儿十三娘这些天终于消停了。虽然这个消停他是付了三百两黄金代价的,但太子妃那天把郑崔两家的女眷接入宫中赏梅,然后找了妻子王氏说了番话,回来后王氏罕见的主动提出给十三娘三百两黄金做嫁妆。

    三百两黄金让崔善福心疼了几天,但只要十三娘安心不再折腾,那么其实还是赚了的。郑氏那些嫁妆如此一来,可是大部都落到了他手里。

    算算时间,只还有一个月时间,就是张家来迎亲的日子了。现在崔善福巴不得这天早点到来,等张家早点把人接走,他也能省心了。

    崔善福心情舒畅,忍不住扬鞭加速,一路轻驰。

    回到家,崔善府下马,刚靠近前厅,就听到妻子不满的声音传来。

    “辞工,辞什么工?崔家这些年难道待他不好,他莫不是看着现在酒楼生意好就想要加价涨薪?”王氏一脸不善的冲着管家喝道。

    王氏前几天被太子妃召去赏梅,然后在一堆名门贵妇中,被太子妃几次刻意冷落,让她十分难堪,最后又叫她单独谈了好一会,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干涉十三娘嫁妆之事。在太子妃那里吃了憋,回来后还得忍痛拿出三百两黄金,王氏这几天心里一直憋着股火。

    可是现在,崔家各处产业的掌柜管事接二连三的辞职。

    理由五花八门,有说要养老的,有说生病了的,一开始她还没在意,只是让人好心挽留,甚至还提出加薪等条件。但越来越多掌柜管事提出辞呈,这事就不对劲了。

    王氏掌着崔府的家,就算是外面的产业,她也是通过几个管事遥控着。一下子这么多人辞职,她也发现出问题了。

    现在连福满楼的掌柜崔琮都说不干了。

    崔琮可是崔家人,福满楼的老掌柜了,为崔家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居然说不干了。

    “崔琮又找了什么理由?”王氏铁青着脸问。

    站在客厅里的管事是负责外面的管事,也是王氏从太原王家带来的陪房。

    “回娘子话,崔琮说醉仙楼高薪请他,他要去醉仙楼了。”

    “醉仙楼,谁家的产业?”

    王管事吱唔着道,“我也从没听说过长安城东西两市有醉仙楼这么一家酒楼,可崔琮却不像说谎。他不仅要跳槽去醉仙楼,而且他还已经暗中把整个福满楼的人都给说动,要跟着他一起去醉仙楼。如今福满楼上到掌柜下到伙计,包括账房、厨子、杂工全都辞工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他们就不干了,咱们福满楼明天开不了业了。”

    崔善福在外面听的真切,不由的怒火心头起。

    福满楼可是崔家极赚钱的一处产业,尤其是从张家得到面碱提供后,他们家做出了许多极受欢迎的发面面点,让福满楼如今相当火爆,生意兴隆。

    这崔琮居然要带着酒楼所有人跳槽,这岂不是要让福满楼关张。他一时间再从哪里找人去?

    崔善福脚下加快步伐,三两步跑进大厅里,怒喝一声,“到底怎么回事,崔琮怎么说走就走,还有这醉仙楼到底是谁家开的,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来挖我的人。”

    愤怒之下,崔善福双手紧抓着王管事的胳膊,用力之下,抓的王管事龇牙咧嘴的。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崔善福这两天在衙门值班,并没回家。唐朝的官员比汉朝的官员们好的多,不必住在官衙里,而是分班轮流,轮班当值的时候才需要住衙门,其它时候都是住在家里的,尤其是京官们。

    这两天他正好轮班当值,就在衙门住了两天,没想到回来,出大事了。

    王管事被崔善福那份愤怒的样子吓到了,结巴着道,“那个醉仙楼听说是西市准备新开的一家酒楼,至于酒楼的东家,听说是姓郑。”

    “姓郑!”

    这两个字让崔善福更愤怒了。

    “先放开王管事,坐下慢慢说。”王夫人见丈夫失控,忙出声道。

    哼,崔善福松开手,放开了王管事,王管事连忙退到一边,生怕再遭无妄之灾。

    “姓郑,难不成是郑善果?”

    王氏摇头,“不会这么巧,我们都已经给足了郑家面子,郑氏的嫁妆我们也都给了十三娘了,那些庄子铺子的契约都给她了,现在又给了三百两黄金做陪嫁,郑家难道还不肯甘休?”

    “姓郑的欺人太甚!”崔善福怒道。

    崔善福愤怒之下,一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结果手掌剧痛无比。

    “再打听一下,也许不是他。”

    “还有打听什么,这事不是他我就不姓崔。长安城有几个姓郑的敢这样挖我崔家的人?若说新东家姓李姓裴姓韦姓杜姓杨,崔善福还得好好打听下,究竟是惹到了哪尊大神。可他娘的姓郑,这长安城姓郑的还能大过荥阳郑氏去?荥阳郑氏,如今官位最高的不就是郑善果?”

    “姓郑的,我跟他没完。”

    崔善福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了,该给郑家的面子也给了,可郑家却如此做派,实在是欺人太甚。

    “我找姓郑的去!这事他不给我个说法,我跟他没完。”

    “真要是郑家做的,我们又能怎样,他郑家如今可是太子妃娘家人,正得势呢。”王氏没被怒火夺去理智。崔郑王虽都是关东豪门,但郑善果可比他崔善福强的多。

    “我就不信还没地方讲理了,若郑家真这样欺人太甚,我找秦王做主去。”

    崔善福顾不得换衣服,就气势汹汹的又出了门往郑家去了。

    郑家其实跟崔家都居住在东城,相隔很近,骑马片刻就打。

    郑家的门子看到是亲戚崔善福来了,连忙上前笑着迎接行礼,结果崔善福一扔马缰绳就往里闯。

    “崔郎君,我替你去通报一声。”

    “滚!”

    崔善福一路往里闯,直接闯到了郑善果的面前。

    “何事?”

    郑善果看到崔善福一脸气势汹汹的模样,怔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笔,把背往后一靠,淡定的吐出两个字。

    “我问你,醉仙楼是怎么回事?”

    “什么醉仙楼?”郑善果不屑的道。

    “做了不敢当吗?”

    “我敢做敢当,是我做的我就敢认,但你说的醉仙楼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郑家要在西市开一家醉仙楼,然后把我福满楼连掌柜带伙计全给挖走了,做出这种无耻行径的难道不是你?”

    被崔善福一通莫名其妙的指责,郑善果也不高兴了。

    本来上次与崔家交涉,就已经撕破脸了,只是还留了一线余地。但郑善果对于崔家最后那种无赖行径,还是非常失望与鄙视的。

    现在崔善福又这么村妇一样的来府上撒野,他忍无可忍了。

    “我可以实话告诉你,我不知道什么醉仙楼,就算有人要在西市开家醉仙楼,那也跟我无关。”

    郑善果目光冷冽。

    “还有,如果真有人要开家新酒楼,还要从你家挖人,我觉得他做的也没错。”

    “你!”

    “要不是有人已经挖了你家酒楼的人,我还真也想开家酒楼,然后把你家酒楼的人挖光。也许,我可以开家绸缎庄或者开家金银铺子,把你家那些铺子的掌柜伙计全给挖过来。崔兄,你觉得如何,要不你干脆开个价,直接把那铺子都卖给我好了,还省点事情。要多少钱,尽管开价!”

    这话极尽蔑视,把崔善福气的三尸暴跳。

    交涉无果,还受了顿侮辱,崔善福只得恨恨回府。

    “恕不远送,慢走!”

    听到这话,崔善福气的差点转身要跟郑善果肉博一顿出气。

    气呼呼的回到崔府。

    王氏告诉了崔善福一个更坏的消息。

    崔家在京师的产业,有三分之二的掌柜管事先后请辞,大多数店铺里的伙计也要跟着一起走。

    连王氏陪嫁的产业里,都有管事请辞。

    “他们全都疯了吗?”崔善福怒道。

    王氏紧皱着眉头,眼下已经不是发脾气的时候了,必须得解决。要不然,明天崔家的那些产业就失控了,到时损失将会巨大。

    “郑家怎么说,是他们干的吗?”

    崔善福摇了摇头,“我看不像。”多年相识,崔善福对于郑善果还有了解的,如果是他真的,他不会不承认。

    “那是谁在搞我们?”

    “郎君、娘子,张三郎来了,正在府门外。”

    崔善福眉头一皱,“张三来干嘛?”

    管家小声提醒,“明天就是冬至了,张三郎已经跟十三娘都定婚了,今天是来拜冬送节礼的。”

    女婿过节得给丈人送礼,就算未成亲但定亲就得送。普通百姓也就送个三节,元旦、中端午、中秋,但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则会逢节则送。

    今天,张超就带着不少礼物,第一次来崔家送冬至节礼。

    王氏突然道,“夫君,你说咱们家那些产业出乱子,会不会是这个张三在暗中搞鬼?”(未完待续。)

第128章 摊牌

    (第三更)

    张超跟着管家进入崔府,也不是头一次来了,但这一次,张超挺胸抬头,走起路来非常舒畅。

    “栓子,把东西送后厨去。”

    张超没空手来,节礼准备的还很丰富。乡下人自己养的土鸡土鸭土鸡蛋,还有灞河里捕的鲜鱼,张家自己做的包子馒头,冬笋、蘑菇,还有两只羊。

    反正都是乡下土产。

    管事微微撇撇嘴,对这些乱扑乱叫的鸡啊鸭的一脸嫌弃。送节礼居然送这些玩意,当真崔府是乡下土财主啊。

    张超看到了管家的表情,但丝毫不在乎。今天他来崔家,明是送礼,其实就是来摊牌谈判的。

    所谓以战止戈,以进为退。

    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该揭锅了。

    崔府的花厅里。

    崔善福和王氏坐在主位,张超坐在一侧,落落大方,风轻云淡。

    “三郎,我问你个事,你知道西市最近准备新开一家叫醉仙楼的酒楼吗?”

    “知道。”张超手捧着茶杯,笑着回答。

    王氏忍不住道,“那你知道这醉仙楼是谁家的产业?”

    “张家的。”

    “张家?不是说郑家吗?”崔善福有些意外。“哪个张家?”

    张超放下茶杯,他还是喝不习惯唐人的煎茶。目光迎向崔善福,张超依然是那副笑容,“就是小婿家啊,灞上张家!”

    “什么?你再说一遍?”崔善福腾的站了起来。

    “我说,是我家准备在西市开一家新酒楼,名字就叫醉仙楼,若是丈人说的是醉仙楼,那就是我张家的产业了。”

    “啪。”崔善福重重的一拍桌子,然后痛的吸了口气,今天拍了两次手掌了,拍肿了。

    “崔琮和福满楼的人,也是你挖走的了?”王氏也阴沉着脸问道。

    看着这两人的表情,张超觉得心里很舒坦。本来是一家人的,根本不必如此,但既然这两人对十三娘做了初一,那张超也不介意做十五。

    “说是,也不是,其实醉仙楼并不只是张家一家的,醉仙楼有九家股东。除了我张家,还有秦家牛家程家李家单家罗家长孙家郑家!是个合伙买卖!”

    这话一出,崔善福怔住了。

    张秦程牛李单罗长孙郑,这不就是香皂坊的股东们吗,不对,自己家也是香皂坊的股东啊,怎么没崔家?

    “你莫不是想要狐假虎威?”王氏倒比较精明。

    张超其实就是摆明了要狐假虎威,他一个人要对付崔家,肯定是不够的。但拉上一票勋贵,甚至把郑家也拉上了,那崔家就不够看了。

    其实张超也不喜欢干这种仗势欺人的事情,毕竟还是丈人家呢。可在女人和丈人之间做个选择,张超肯定选自己的女人。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越是大家庭狗屁倒灶的事情就越多。

    客厅的气氛变的凝重。

    崔善福一双眼睛瞪的大大的,王氏表面上还在微笑,可那笑容太僵硬了,笑的比哭还难看。

    张超倒是一直那副表情,一直挂着笑,只是这笑,现在在崔氏夫妻眼中,太贱了。贱的他们恨不得立即叫人把张超乱棍打出去。

    崔善福手捏着榻床侧都作响了,王氏不得不伸手扯了下丈夫的衣服。

    事情已经摊开了,现在反而明了了。

    小瞧十三娘了,那个小蹄子,十几年来不闷不响的,没响到,到了如今,却反成了咬我最凶的狗了。果然是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

    “三郎这样做不好吧?”

    张超笑笑,“福满楼在东市,我家醉仙楼准备开西市,我们打算主打炒菜,两家应当是互不影响的吧?”

    “可你却把我家酒楼的人全挖走了,这不地道。”

    “这老丈人可冤枉我了,我开酒楼肯定得招人啊,我也只是发了消息招人,是崔掌柜他们觉得福满楼待遇不好,觉得我家新店条件不错,主动要过来的。我招工,他们应工,这不是一拍即合嘛,可不是蓄意挖福满楼墙角啊。”

    崔善福又在捏那块木头。

    王氏忍着心中怒火。

    “酒楼的事情也许只是个巧合,可我府上那些产业最近许多掌柜的管事的甚至伙计都在辞工,莫不你家也正好要新开绸缎庄、金银铺、米店、布店吧?”

    张超继续笑着点头,“嗯,最近看中了一些店,正准备盘下来,这不先准备招人嘛。消息一放出去,这些天不少人过来应聘呢。”

    “那些人都是我崔家的人。”

    “不会吧,那些人都是良民啊,虽不少是世代经商市籍商人,可没看到有契约奴婢啊。”

    “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超呵呵。

    王氏已经在咬牙了,她都忍不住想扑上去撕碎张超了。

    太气人了。

    “你究竟想干什么?”

    张超呵呵,然后不急不缓的道,“事情是这样的,如今呢,我呢合着秦程诸家一起合伙做点着买卖,什么绸缎庄、布店、米店、金银铺子、酒楼都准备开几家。我们要开业,肯定得招人,条件我们开的较好,你们店里人愿意过来,我们也不会阻止的。”

    随着张超慢慢的描述,一个可怕的景况慢慢展现。

    张超只是在陈述事实,一个可怕的事实。有秦程等一众勋贵在后面支持,张超的店要挖崔家的人,非常容易,而且事实也证明了,张超确实已经成功的挖走了崔家产业的许多掌柜管事等。

    现在已经有半数跳槽了,剩下的也保不住就牢靠。毕竟连崔琮这样的老人,不也跳了。

    这样下去,崔家的产业都得黄,这可不是损失一点两点。崔善福虽说是世族豪门出身,但他也早从郑州五房分出来了。若是家里的产业出了问题,那他只能跟有些战乱中破家的落魄士族子一样,过着困窘的生活了。

    这是威胁,但威胁实实在在。

    “你想要什么?”崔善福问。

    “其实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再过一月,我就要迎十三娘入张家的门。我也不希望以后十三娘回不了娘家,你们说是吧?”

    崔善福夫妻俩黑着脸不说话。

    “因此呢,我觉得咱们还是当以和为贵,一家人也会有些矛盾的时候,牙齿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呢。”

    张超开出条件,郑娘子的嫁妆都得给十三娘,不仅是郑娘子当年带进崔家的那些,也包括这二十年来出息收利扩张的那些产业,都得给十三娘。

    只要崔家做到这些,那张超保证不会挖崔家产业的墙角。

    而且张超提出,只要崔家把郑娘子的那些嫁妆全都给十三娘,那么崔家可以不用再给十三娘置办嫁妆。

    并且,张超愿意把自己的碱坊,拿出一成股份给崔家入股。

    崔家只需要出一千贯,就能入股张家的碱坊,得到一成股份。

    张家碱坊可是很值钱的,香皂坊每卖一块香皂售价六贯,除去成本赢利三千五。而他的两千五成本里,就有两千是付给张家碱坊的。

    香皂坊一块香皂给张超碱坊两千钱,但张超的本钱不到二百,是十倍的利。一块香皂,香皂坊十个股东,一家占一成,分红一家能得三百五。而张超家的碱坊,一块香皂能挣一千八,一成股就能挣一百八。何况,现在碱坊不光卖火碱给香皂坊,还在扩大面碱产量,开始向长安商家百姓出售。若是做起来了,利润也不会少。

    一千贯入股碱坊,绝对是个好投资机会。

    张超也是拿出了很大诚意了,张崔家彻底闹翻也是麻烦事。可既要维护十娘的利益,又不搞的难以收场,最后张超也只能想到给崔家一个赚钱的机会,甚至还给出了相当优惠的入股条件。

    既然是因利益起,那就再由利益结。

    他相信,有了碱坊这个入股机会,能消减些崔家的怨气。

    张超还承诺,以后张家还要建一个新的肥皂作坊,到时给崔家优先入股的机会。

    反正张超的意思很明白,要赚钱,机会多的是,何必老盯着郑娘子的那点嫁妆呢。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过张超也没有吃亏,碱坊是赚钱,但也是慢慢赚,现在张超直接出售股份,也是直接套现。一千贯出售一成股份,张超长远来看是让了利的,但往近了说,也成功套现,这对于张超准备要开发洗澡沟也是大有帮助。

    条件张超已经开出来了,还很有诚意。

    接不接就看崔家的。

    若崔家眼睛只盯着郑娘子的那些嫁妆,那张超也没办法,只能刚到底,最终一拍两散。当然张超还是希望崔家能够大气一点,眼光放远一点。这样还能化敌为友,一起双赢互利。

    “碱坊一成股份,一千贯钱。”

    崔善福在思量,跟张超作了三次交易了,第一次,百两黄金买了个黄馍馍配方,那次被崔琮坑了,既亏钱又丢了面子。后来买了张家的面碱,倒是个很成功的交易,让福满楼的生意红火了很多。第三次,就是三千贯入股香皂坊了,有些贵,但还是值得的。

    “两千贯,碱坊一半股份。”王氏插话。

    张超笑了,一成碱坊股份套现一千贯,他也不亏,但三千贯要一半,他就不答应了。

    “三千贯,我可以让给你们三成股,这是底线。”

    王氏想了想,对着丈夫点了点头。

    崔善福哼了一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言为定。”张超笑着回答。

    张超长呼一口气,不容易啊。挺简单的一件事,可就因为夹在未婚妻与老丈人老丈母娘之间,结果非要费这么多力气。不过崔家倒是挺有钱的,居然还能拿出三千贯来入股,看来郑娘子的钱放贷出息确实没少赚。

    不过张超也不在意这些了,只要崔家把十三娘那些田庄、商铺交给十三娘就好了,其它的无所谓了,也讲究不了这么多,相信十三娘也能理解。(未完待续。)

第129章 去见最后一面(第四更,为夜敲骨加更)

    (第二卷开始了,今天这章为上月第一粉丝夜敲骨加更!)

    谈判完,交易也达成了,崔善福脸色依然还是不太好看,但好歹还是叫厨房张罗饭菜。王氏脸上的笑容也好看了点,这女人精明的跟鬼一样。虽然郑氏的那些嫁妆最终还是赔出去了,还又拿了三千贯出来,但平息了跟张郑几家的矛盾,保住了自家的产业,又还得了碱坊三成股,她觉得长远看还是赚了。

    张超倒觉得王氏这女人,精明是精明,只是精明的过了头。

    “我给十三娘还带了点礼物,能请十三娘出来一见吗?”

    王氏呵呵笑道,“当然可以,我这就叫人去请。”

    张莺莺早知道张超来了,但大厅外有管家守着,不管是红线还是柱子都没法靠近打探。她知道今天张超肯定是按约好的过来跟父亲和王氏来摊牌的,但最终能不能谈成,她也没有什么底。

    听到王氏派人来请,她心里还有些担忧。

    “母亲唤我去做什么?”

    “这老身也不知道,十三娘过去便知道。”

    带着有些紧张的心情,崔莺莺和红线来到客厅,却见厅里,张超正和崔善福有说有笑,王氏居然也在一边招待着三郎,脸上还带着一脸笑容。

    这情景,让崔莺莺在门口愣住了。

    “十三娘来了,快,过来娘这里坐。”王氏起身笑着向十三娘招手。

    崔莺莺觉得今天太不正常了,怎么王氏今天这般做态。

    她目光望向张超,张超对着她笑着点头。这个点头让她一下子放下了担忧,这个男人总能让她安心。

    厅里,大家一直呵呵的,张超笑的脸都僵硬了。

    饭后,崔善福给了张超和十三娘在花园坐会的机会,王氏派了仆妇丫环在后面跟着,这也是大家族的规矩,哪怕是订婚了,只要还没结婚成亲,想要单独相处还是非常难的。

    好在这些仆妇丫环也算识趣,只是远远的跟着。

    “到底怎么回事?王氏刚才一直对我笑,笑的跟个夜枭似的,我寒毛都立起来了。”等到花园子亭里坐下,十三娘立即迫不及待的问起张超。

    “谈成了。他们答应把郑娘子的嫁妆,包括这二十年来新增的这些产业都交给你。”

    “真的,你怎么做到的?”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十三娘哼了一声,“我不信。”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我还跟他们谈了个交易,崔家以三千贯入股张家碱坊,占三成股份。”

    “还有呢?”

    “等张家以后建肥皂坊时,崔家可以优先入股。”

    “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不会再去挖崔家产业的墙角了。”

    “就这些了?”

    张超点点头,有崔家人在,张超和十三娘隔着桌子坐,离的老远。张超只得装的很正经的样子,没法去摸十三娘的小手,更不能去亲她的嘴唇了。

    十三娘轻轻叹了一声,“谢谢你,三郎。”

    “谢什么,再过一月,我就要来迎你入门了。”

    十三娘轻轻的笑了,眼里满是高兴。

    “家里房子盖的怎么样了?”十三娘问。马上就要嫁入张家了,也能离开这个压抑的家,母亲嫁妆的事情也已经搞定了,她现在其它的都不想,只想着能早点嫁给自己喜欢的那个男人。

    “快了,已经在装修了,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好了。”

    修窖关键还是打地基和打窖,这是主体工程,其余的就是装修粉刷之类的事情了。

    “房子可没有崔府这么漂亮,是窑洞。”

    “有情饮水饱,跟着三郎,就算是天当床地当被我也愿意。”十三娘认真的说道。

    十三娘现在心情很好,觉得自己十分幸福。

    从崔府告辞出来,张超也觉得浑身是劲。

    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终于搞定了,而且他还又从崔家套现了三千贯现钱。另外,崔家已经答应,接下来几天就会开始把郑娘子的那些产业都转到十三娘名下。而十三娘则说,到时会把这些产业交给张超。

    张超答应替十三娘打理她的嫁妆,但他不会去用十三娘的钱财,那是属于她的,将来属于自己和十三娘的儿女。

    新窑洞得抓紧装修了,粉刷墙壁、铺地砖、装自来水,还要在院里建一个小花园,栽上许多树种上许多花,还要建一个秋千。

    嗯,还得请木匠师傅过来,打制一批新家具。

    架子床、罗汉榻、美人椅、梳妆台、多宝阁.....

    出了长安城门,张超忍不住扬鞭纵马,在路上飞奔起来。他不顾自己骑术还不太精湛,快马加鞭,还在马上放声长啸。

    他感觉自己现在浑身都充满着劲。

    张超心里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他都已经开始在幻想着婚礼的安排,以及婚后要到哪里去度个蜜月了。

    张超骑马刚靠近村口,就发现有人在那里等他。

    靠近些,发现居然是秦敢。

    秦敢随先锋八总管之一的秦琼不是第一批就去了河北了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敢哥,你怎么回来了。”

    秦敢一身泥浆,风尘仆仆。

    看着他这模样,张超有些惊讶,也有些担心,这是怎么了。

    “三郎,你马上收拾一下东西,立即跟我走。”秦敢声音撕哑的说道。

    “去哪?”

    “河北。”秦敢只说了两个字,他的声音完全嘶哑了,说话的时候,那声音像是指甲划过玻璃一样难听。

    “发生什么事情了。”

    “边走边说。”

    “是不是老爹出事了?”

    张超从惊讶中冷静下来,马上想到了一个可能。

    秦敢望着张超,停下转身的运作。

    沉默片刻。

    “对不起,我没替你照顾好张叔。”

    “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敢低着头,他太疲倦了。

    从河北黎阳赶回长安,他只用了三天三夜,换马不换人,一直都在路上跑。人都快要跑散架了,三天时间跑了一千多里路。

    “张叔快不行了,等你去河北见最后一面。”

    秦敢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

    “受伤了,还是生病了,就没有大夫吗?”

    “我们前些天随郎君到达黎阳,与曹国公李总管会面后,便驻扎在黎阳北面一座小城。那天,郎君带着一队骑兵到外面侦察地形,突然一股河北叛军斥候骑兵杀出。郎君带我们歼灭了这支斥候骑兵队伍,可张叔中了一箭。当时还没什么,可回去后发起了烧,伤口化脓烂了,军中的大夫也看过了,用了各种药,但就是不行。”

    “张叔烧越来越重,到后面已经时常昏迷着,人热的烫手。大夫们都说救不活了,郎君让我赶回来,带你去见张叔最后一面。”

    张超仔细的听着,一下子判断出,老爹是伤口感染了。

    这种感染在这个时代是相当致命的,伤口感染而死的伤兵,比直接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兵还多。

    战场上环境恶劣,士兵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尤其是受伤之口,战场条件差,难以及时护理,更容易发生感染。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好的药物,只能靠士兵自己的身体抵抗能力。身体强壮免疫力强的,也许发几天烧后慢慢又撑过来了。

    但如果身体差些,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护休息,那结果只会越来越重,最后感染而死。

    老爹如今的情况,明显就是受伤之后的伤口感染,十分严重了。

    “都怪我没有照顾好张叔,当时我就在他旁边的。”

    张超拍了拍秦敢的肩膀,“战场之上,哪里能处处顾的过来。不过,老爹的情况并不是就没救了,我有一味药,可以治此症状。”

    “可是,军中的大夫都说药石无治了,郎君和曹国公还请了黎阳附近的大夫过去医治,都说不行了。”

    “他们说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药,而我有药。”

    张超的那个背包里就有治感染的抗生素药,是头孢菌素。这种药在后世非常普遍,也很便宜。这种药物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份,因此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感染,只要致病菌对头孢敏感都可以选用他。他还是一种杀菌剂,而不像红霉素等是抑菌素。他还不如青霉素那般容易过敏。

    后世许多医生都喜欢用这种药,一旦病人感染、发烧,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感染,立即就用头孢菌素。这药国内产量大,价钱又便宜,使用普遍。

    连张超包里的那个医药包里,都有着口服头孢。

    有了这个药,老爹就还有希望救回来。

    “你真有这样的神药,有成药吗?”

    “嗯,在家里就有备。”

    “那我们马上回家,拿了药立即赶回河北去。”

    匆匆赶到窑洞,张超让管家给秦敢准备热水让他洗个澡,恢复下体力。

    “敢哥,老爹的事情,你不要跟其它人说,省的七娘她们听了担心。你先洗个澡休息下,我去拿药。”

    打开炕角那个木箱的锁,取出一个木箱,再打开上面的锁,张超的那个背包就出现了。

    取出医药盒,里面果然有口服的头孢。除了头孢,这个小医药盒里还有不少药品,有止痛药、止咳药、活血药、消毒药、消炎药和肠胃药,风油精、感冒药等,还有一些创伤的药品和器材,纱布、绷带、棉签、创口贴,双氧水、云南白药等常用的伤口处理物品。

    药盒不大,但种类齐全,这本来是他准备居家旅行时用的,但其实买来置办后却根本没去旅行过,在家遇到点小毛病,也是直接去医疗诊所。

    穿越的时候,他头一次背着自己的那个背包,准备去旅游,谁知道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张超拿出了头孢,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他干脆把整个药盒都拿上了,最后又从背包里拣了几样带上。

    一把瑞士之刀、一个望远镜、一个打火机。

    把背包重新锁进箱子,拿了包袱把几样东西都装好了,背在身上出了门。

    他让管家把账房马周和兽医老牛还有村正一起找来。

    “我要出趟远门,过些天才能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就由你们帮着照看下。”

    “少东家这是要去哪啊?”

    “去哪大家就别管了,反正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帮着管一下,还是按原来的样子,作坊店铺施工工队大家都看着点,另外新窖也抓紧时间赶建。我短则个把月,快则半月就回来了。”

    “大牛,给我把枣红马喂好了,准备鞍子。”

    等马喂好,鞍备好,那边秦敢也洗过热水澡吃了顿饱饭还打了个盹过来。

    “三郎,都准备好了吗?”

    张超拍了拍背上的包袱,“都准备好了,走吧。”

    “少东家,带上你的亮银枪还有刀弓,外面兵慌马乱的,小心一些。”管家道。

    “嗯,帮我把亮银枪挂上,干粮准备好没?”

    “都准备好了,有现成的炒米还有腊肠、肉干,还有一些今天蒸的馒头。”

    “有这些够了,我走了。”

    张超翻身上马,与秦敢一起出了村门,往北而行。

    河北,黎阳。

    秦琼坐在病床前,亲自为张铁枪拧毛巾帮他敷头。

    可是毛巾不停的换,老铁枪的身上的体热也没有丝毫的降下来。

    另一侧床边,一名白胡子老头正在为老铁枪的箭伤清理,伤口已经化脓。

    老头不停的摇头,病人都已经开始说胡话了,一天之中清醒的时间没多少。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下去,根本撑不了几天了。

    “大夫,怎么样?”

    “将军,恕老夫无力回春。”

    秦琼长叹一口气,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个大夫说出同样的话了。

    “铁枪老哥,你醒过来啊,你看现在眼看着天下就要太平,就要享受好日子了,你怎么却要走了。你还有个好儿子三郎呢,你还有七娘等着你回去呢。张家沟有在修建的新窑洞,五进十五间带个大院子。家里还有千多亩地,以后的日子多好过啊。”

    “铁枪老哥,你醒醒啊。”

    “我还想着打完这仗,天下太平了,到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也要在灞上建个庄子,就在张家沟旁边,到时每天早上跑跑马练练枪,然后去你家吃包子生煎,喝豆浆吃油条,找你下下棋聊聊天。聊我们过去在荣国公帐下时的往事,聊我们当年征辽时的奋勇,聊隋乱之时我们的挣扎漂流。”

    “你醒过来啊!”

    说到动情之处,秦琼也忍不住流泪,金戈铁马,沙场纵横多年,除了那一身的伤疤外,就只剩下老铁枪等那么几个老友了。如今,老铁枪也要走了。

    “秦敢走了多少天了?”

    “回总管,七天了。”

    “七天,怎么还没有带三郎回来。”

    “大夫,铁枪老哥还能撑几天?”

    “最多三天,也可能只有一天。”

    ps:差一点月票就到五百张了,五百张票有个荣誉,兄弟们加把力,到达五百票木子特别加更两章。这月是上架头月,可是在新书月票榜上和历史月票榜上都只是在十五六名吊着,看着离前面其实差的也不多。兄弟们给木子加点油鼓点劲,多投几张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五更)

    (大家给力,月票过了五百,木子也说到做到,加两更就两更,一会还有第六更!)

    从灞上到黎阳,足有一千二百余里路。

    此时冬季黄河结冰,无法水路乘船,张超和秦敢两人只能一路骑马赶路。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张超的骑术还一般,这一路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可为了早点赶到黎阳救老爹,张超只能咬着牙硬忍,几天下来,大腿两侧早磨烂了,他的脸、手、脚都冻伤了。

    秦敢从黎阳回长安,只用了三天三夜。而张超跟着秦敢去黎阳,拼了命的赶路,还有驿站的马可换,但也足足用了五天五夜才赶到。

    到了黎阳,张超都已经不能自己下马了。

    “快,老爹在哪?扶我过去。”

    秦敢也累的不行,但此时还在坚持,他将张超扶下马,叫来几个府兵。“你们过来,背着他跟我来。”

    黎州总管府内,秦琼还在陪着张铁枪,李世绩和程咬金一众将领也在。这几天,程咬金罗士信等人大举出动,带兵把黎阳附近彻底的扫荡了一遍,境内的河北的叛军已经被杀的纷纷远遁。

    “叔宝,铁枪老哥怎么样了?”李世绩进来。

    “烧的不行了,已经一天一夜没有醒过来了,大夫说可能就在今天了。”

    “三郎怎么还没到。”

    正说着,外面传来喧哗声。

    秦叔宝腾的站起,怒目喝道,“何人帐外喧哗,给我打出去!”

    “将军,是我,我带三郎来了。”

    秦敢叉着两条腿疲惫的走进来,后面一个府兵正背着张超。

    “三郎,你快过来。”

    秦琼看到一身风霜尘土的张超,连忙道。

    张超这时也顾不得其它礼仪了,“放我下来。”刚一下地,张超差点跪地上,腿疼痛难忍,都用不上力。

    秦琼忙在一边搭了把手,把他扶到床边。

    病床上,老爹昏迷不醒,高烧不退。

    “给我打杯温水来。”

    “快,去打水。”

    张超仔细的检查着老爹的情况,已经感染的非常严重了,他也不知道现在头孢还有没有用,但只能试试了。

    张超解下背上包袱,从里面拿出药盒。

    这时水已经送进来,张超取了头孢,然后给老爹喂下去。

    “三郎,这是什么?”

    秦敢在一边道,“三郎说这是专治张叔伤症的灵药。”

    李世绩等一众大将都只是发怔,老铁枪都这个样子了,还有灵丹妙药能够起死回生?但众人也不忍心打断张超,毕竟那么多大夫看过了,都说老铁枪已经没救了。就让三郎试试吧,也算是尽人子之孝。

    给老爹服过头孢,张超又查看了下老爹的伤口。

    伤口清理过,但效果并不好。

    他取出了碘酒给老爹重新清理创口,然后用了云南白药,再用纱布贴好。

    从头至尾,一众长辈们都只是看着,任由张超作为。

    没有人相信,张超真的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把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老铁枪拉回来。

    “三郎,你也辛苦了,好歹总算赶来了,好好陪陪铁枪老哥吧,有你在他身边送他上路,也不枉你们父子一场。”

    张超也不知道药效如何,此时也不想再多做什么解释。

    他点了点头。

    李世绩道,“就让三郎单独在这陪老铁枪吧,我们去商量下,怎么干掉那些叛军!”

    秦琼等人走后,帐里就剩下了张超和老爹。

    坐在床边,张床看着老爹心里很心疼,从后世来到唐朝,若没有老爹,自己说不定第一天就冻死了。

    “老爹,你一定能好起来的。”

    张超坐在那里守着老爹,可是太累了,几天几夜的赶路,每天几乎都只是休息一小会,骑在马上都打盹。现在一松懈下来,人很快就困的睡了过去。

    “水。”

    “我要喝水。”

    张超睡中听到有个声音在断断续续的说话,然后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睁开眼睛,张超看到了老爹。

    老爹依然闭着眼睛,可嘴巴却在一张一合。

    “水...”

    老爹说话了,虽然现在还是在半昏迷半醒间,但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说明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超伸手摸老爹额头,果然也没有那么的烫了,天啊,药起作用了。

    “老爹,我给你倒水。”

    张超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他连忙去倒水,可水早凉了。

    “来人,给我打水来。”

    张超起身,跑到门口对着外面大喊。

    立即有几个士兵过来,都是秦琼的家丁。

    “三郎。”

    “快去给我打温水来,有蜂蜜吗,有蜂蜜加点最好。还有,去禀报我义父,就说我爹醒了。”

    “张叔醒了,我马上就能禀报翼国公。”几个家丁也吓了一跳,怎么都没想到老爹居然还能醒来。

    正在跟李世绩等人研究如何发兵的秦琼,听到禀报,立马道,“老铁枪醒了,我先过去一下,你们接着军议。”

    李世绩一拍桌子,“还议个鸟,先去看看老铁枪再说。”

    大家赶到病房的时候,张超已经给老爹喂过了蜂蜜水。喝过水后,老爹睡着了。

    秦琼等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张超慌报军情,可先来一步的大夫却已经检查过一遍了,这时老头还满脸的震惊。

    “真是不可思议,居然真的救回来了,烧也开始退了,呼吸也平稳了。老哥这是睡着了!”

    “什么?救回来了,真的?”

    一众将领久经沙场,对于伤口感染那是见过太多,到了老铁枪这程度的,几乎是必死的,根本没的救。

    大夫们都说了撑不过今天了,可这才小半天,大夫居然说救回来了。

    “现在还没完全好,但伤势在减情,这是好事。不出意外,真的能好。”老头从医无数年,对于创伤感染这块算是行家,可却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这位小郎君,不知道你给这老哥用的是什么灵药,可否告知一二?”

    张超刚才睡了一小会,此时眼睛通红通红,但人很兴奋。

    听了大夫的问话,他也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说起。

    “是老夫唐突了,如此灵药当然是不传之秘。”老头有些遗憾的道,这年代不管是什么行业,都会把自己的一些技艺严格保密,是不会轻易外传的。没有专利保护,一旦泄露,就不再是独家拥有了。

    匠人们如此,就是大夫也是如此。

    许多大夫,就是凭借着一两味偏方秘药,而世代得利。

    “大夫,铁枪老哥真的救回来了?”秦琼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亲自来到床边,查看了一番,脉像稳定,呼吸平稳,也不那么热的厉害了,确实是好转的迹像。

    那边李世绩等将领同样震的不轻。

    “三郎,没想到你居然还有如此神丹妙药。”李世绩惊叹着道,“叔父有个不情之请,军营里还有不少伤兵,许多都是前几次作战时撤回来的败兵,不少都受了伤,许多都是如铁枪哥一样的创伤发热,死了许多,不知道三郎能不能也救下他们?”

    “三郎,那个灵药还有吗?”

    面对着李世绩的请求,张超也有些无奈。

    治感染的药他当然还有些,但并不多,这些药用完之后可就再没有了,况且现在老爹还没有好呢。

    但李世绩都开口请求了,张超也不好完全拒绝。

    他想了想,头孢等药还是留着,这种药用一点少一点。但他也不是不能帮上忙,起码他也知道些简单的急救知识,什么伤口清创、缝和伤口等也懂的。

    看着老爹还在睡,张超道,“那个药是我师傅三藏法师留给我的,我也不知道如何配制。不过我可以去看看,也许能出点力。”

    听说如此灵药是三藏法师留给张超的,而张超并不会这方子,那白发大夫不由的长叹,心里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李世绩等人也觉得十分可惜。

    黎州城现在是大唐平河北之乱的大本营,与北面的幽州是大唐在河北仅存的两块地盘了。

    唐军半年来的接连失利,尤其是李神通和李孝常、罗艺等的几次大败,更是让唐军损失惨重,大量的溃散的败兵散入各地,其中就有许多溃散到了黎阳。

    李世绩因为有李世民的命令,得以提前撤出了深州的那烂泥潭般的战场,专心巩固黎阳大本营,他在这里收拢败兵,加强防御,为大唐守住了河北通往中原的门户。

    黎阳城里的败兵多,伤兵也多。

    各种各样的伤兵,其中大部份都是伤口感染的。

    黎阳城南,就有一个很大的伤兵营。

    伤兵营,倒更像是一个难民营。

    大冷天的,这里挤着大量的伤兵,照看的人手却非常有限。都是一群民夫在照顾,大夫更是有限。

    天冷,伤兵营征有的是这一片的民房,然后简单的做了下隔离。

    每个房子里,都挤着许多伤兵。严重点的,还能得到个门板躺着,轻点的,连门板都没的躺,自己随便找个地方靠着。

    一踏过伤兵营,满耳都是病号的哀嚎惨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闻的气息。

    随处可见一些染血的脏布条,甚至还不时的有老鼠跑过,张超还看到墙边有人随地便溺。

    一团糟啊。

    张超来前也曾想过伤兵营的样子,不指望他能是个野战医院的样,但怎么也料不到居然会是这么可怕的景象啊。

    在这样的伤兵营里,除了等死,又有几个能活下来?

    ps:兄弟们,历史月票榜第十三了,还能再借点力吗?(未完待续。)

第131章 救一半(第六更)

    站在城南伤兵营,看着这里的情形,张超只能为那些伤兵们感到可怜。自己赶了几天几夜的路疲惫万分,但也比不上大冬天的这群伤兵在这里等死这么让人心凉。

    许多伤兵都是河南河北的兵,并非关中来的府兵。

    在先前的几次河北交战中,李神通李孝常等人率领的都是河北河南兵,由原来的郑军、夏军等收降整编的,还有则是如李艺、李世绩这样早先归降唐朝的地方军的兵。

    真正的府兵,只有三千关中府兵。

    也正是因为几次唐军主力都非关中府兵精锐,才会接连大败。尤其是李神通和刘黑闼在饶阳的那次决战,五万对五千。

    结果反被五千人打的全军覆没,据说当天在野外会战,双方交战开始,天降风雪,风向是朝着刘军,唐军把刘军压的打,刘军本来就兵少,差点崩溃了。结果没多久,风变向了,夹着大雪灰尘向着唐军卷去,刘黑闼率着预备队的骑兵亲自冲锋在前,奋勇当先,结果李神通那支杂牌子军立即转身后退,引发了溃败。

    半年多来,这些河北河南的整编军表现的非常差劲,打会战会战打不赢,打守城战守城战不赢,他们除了跑,就没其它的本事了。

    因此在黎阳,唐军对于这些败兵伤兵也没有什么好脾气。

    许多败兵重新收拢后被派去做些加固城墙之类的苦力,要不就是编到各个炮灰营里头,反正是被区别对待的。

    就连那些伤兵,也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医治。

    张超只能叹气,这年头不但子女有嫡出庶出奸生,就连军队,也一样有嫡系和杂牌、炮灰。

    秦琼等人带来的关中府兵,就是大唐的嫡系中央军王牌部队,至于李世绩和李艺的黎阳兵和幽州兵,是地方军部队,而原来李神通他们带的,是从河北河南各地集结的整编降军训,算是杂牌军,至于后来李孝常再来,带的可就是河北各州召集起来的州兵了,那只能算是乌合。

    若张超没有站在这里,他其实也不愿意去管什么嫡系杂牌炮灰。但是他现在看到了,站在这里了,他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要不然会良心不安的,那毕竟都是一条条的生命,看着就这样的腐烂,实在心痛。

    呆在这里的,确实许多都是在等死。

    天天有尸体抬出去,剩下的也只是在等死,那些伤势轻一点的,是不会呆在这里的。

    “总管,我觉得这些伤兵好好医护,许多都还能抢救一下,也许能有半数可以活下来。”张超对李世绩道。

    在黎阳,现在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李世绩的部队。另一支就是秦琼等八总管带来的先锋部队,李世绩和秦琼他们都是总管,但李世绩相当于一个战区司令,秦琼他们却仅相当是部队司令,因此在黎阳这块,其实现在还是李世绩说话最管数。

    要等李世民带着中军来了,到时才会由李世民这个剿匪总司令全权指挥。

    在军队里,张超也改了口,称李世绩为总管。

    “你说这里的伤兵能救活一半?”李世绩眉头紧皱,语气有些重。

    张超忙道,“我这里有些药,再配合着加强护理,应当能把不少伤势不算太重的救回来。至于救更多的,我不敢打保证,也许能多增加一两成,但得看结果。”

    张超只以为是他说的五成太少,却不料光一个救活五成的数字,已经把李世绩给惊到了。这是伤兵营,但里面的伤兵可不是一般的伤兵,都不是什么轻伤,而是一些断手断脚甚至瞎眼的,还有许多刀伤箭伤等受创严重的,最要命的是,大多数受伤的都是已经感染了的。

    按以往军中的情况,这群伤兵能得到的医疗有限,最后还是得靠命。命硬身体好的,也许就撑过来了,运气好点,只少掉点零件,但是能活下来,甚至还能继续上战场。运气差的,就只能是横着出去了。

    正常情况下,还得是在城池中这样有条件的伤兵营里,最后能活下来两成,都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若是在野外战场上,特别是冬季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可能伤兵一成都活不过来。

    伤口感染的伤兵死亡率更高,几乎能达到九成以上。

    现在张超一句我能救活五成伤兵,这如何不让李世绩惊讶,哪怕这些兵多数都不是他的人,但多救活一些下来,也是一项功绩啊。

    “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让人全力配合。”李世绩激动的都有些颤抖了。

    一般人若敢那样说,他肯定一耳光就扇过去了,再厉害的军医都不敢这样夸口。可是他刚见识过了本来已经要死的老铁枪,却在张超手下起死回生了。

    “我需要一些人手,还要一些干净的布,另外还有酒和醋。”

    “酒和醋?”几个军官疑惑的望着张超。酒和醋跟伤兵有什么关系,难道给他们喝上路酒?

    李世绩也疑惑,但他说到做到,既然支持张超,就不会再更改。

    “要多少?”

    “酒醋各先来二十斗吧。”张超想想道。

    一酒二醋三水,这是他想到的第一样。酒醋水都是为消毒用的,醋加热后的蒸汽消毒作用很强,而保持伤兵营卫生干净,让伤兵喝开水,也一样是防止病情加重。至于酒,张超是准备弄点酒精以清洗创口,但现在没有酒精,只能临时提炼一些高度白酒出来顶替。

    “人手不是问题,酒醋布也不是问题,我这就安排。”

    李世绩动作很快,他给张超拔了一队府兵,又指派了二百个民夫给张超,让他放手去做。

    几名大夫都对此表示了存疑,一个嘴上毛都没长齐的年青人,把这么多伤兵都交给他,能行吗?

    “伤兵营里都是群等死的,死马当活马医吧,反正你们一个个也都束手无策。若是你们谁敢说能有办法救治这些伤兵,别说能救活五成,就是能救活两成,我都让你们来管。”

    没一个大夫说话了,那些伤兵可不是一般的伤兵,能活下来一成就算不错了。

    “既然你们不说话了,那以后就不要再说了,我命令你们尽量协助张三郎。”

    伤兵营中,张超仔细转了一圈。

    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章程。

    “先每个屋子烧个炉子生起火来,这里太冷了。”

    天气这么冷,好多屋里还没火,伤兵们本来就伤病在身,此时正是身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更容易感冒,一病未好又添一病,那真是嫌死的不够快了。

    “那边赶建一个灶房,多垒一些灶,架起大锅烧水。以后所有伤兵喝的水,必须得是烧开的,不得喝生水。”

    “给那些伤兵找些衣服来,要干净的,给他们把身上那些满是血渍灰尘的衣服换了,换下来的衣服全都拿去开水煮过,至少得煮上小半时辰才能拿去洗净晾干再用”

    张超每说一条,就有人记一条。那记录的是一个军中的书吏,也是李世绩的总管府的幕僚,他按李世绩的吩咐,全程跟着张超,把他说的话都记下来,尤其是处置伤病的章程方法都一一不差的记录下来。

    李世绩想的是万一张超真能救治好一些伤病,不说五成,哪怕能有一二成,这都已经非常不错了。要真能达到那效果,那到时张超的办法就非常宝贵,值得推广。

    身为一个沙场老将,李世绩相当清楚,一场战争,正面战场上直接战死的士兵数量,其实并不多,除非是那种围歼战。要不然,往往伤亡不到两成,士气已经全无,甚至开始败退。

    而战后的伤兵死亡率往往比战场直接战死的更高。

    那些战后死亡的伤兵,又大多数是死于伤口的感染。伤口一旦感染,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张超真要有能够医治伤口感染的药和法子,那对战争的影响就太大了。

    “立即打制一些病床,伤兵们必须得睡在床上,不能躺在地上,或随便靠在哪里。我不管你们是去砍树也好,拆门板也罢,总之,今天伤兵营的兵都需要躺在病床上。”

    “去找仓曹,给伤兵们要来床单、被子!”

    想了想,张超又让人去拿几匹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布来。

    他让人把几种颜色的布裁成了一条条小带子,然后把原来的营中的大夫找来,开始巡察伤兵。

    亲自查看每个伤兵,听营中大夫讲述病情,然后张超做出判断。

    给伤兵分出伤情等级,最严重的给他戴上红袖带,次等的带黄色,再次等的带绿色三等。

    把病人分级,然后设立相应等级的病房,红色急重病房,黄色重病房等,安排专人负责照顾护理。

    “这样就行了?”一旁跟着跑上跑下的一群大夫们大眼瞪小眼,他们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大夫了,现在却还要听一个年青后生指挥,总觉得面子过不去。可他又确实把他们都认定撑不过一天的垂死病人给救活了。

    但现在跟了半天,却仅是一些烧水啊换床单之类的,他们不免开始觉得,也许这张三什么都不会,只是刚巧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或者只是恰巧手里有一颗灵丹而已。

    张超没去理会这些大夫们的想法,他现在想的是如何救死扶伤。

    “不,这才仅仅是刚开始!”

    ps:距第十二名才差三票,距离上榜的第十名,也只有几十票差距,兄弟们,能不能让我上榜却露下头?(未完待续。)

第132章 临危受命(为胖胖的狐仙大人1加更)

    (先把昨天胖胖的狐仙大人1的万赏加更发出来,今天起码三更!)

    伤病营里上千号伤员,每天都有许多尸体抬出去。

    张超想要尽量多救下一些人,但他也不是专业的大夫,他的那点知识还只是从书上电视上看到的。

    干净的环境,干净的饮水,干净的衣服床单被子,还有温暖的房间,舒适的病床。

    还有什么?

    嗯,每个房间里都要生火,然后架个小炉子,吊口小铁锅,煮醋,用醋蒸汽来消毒。

    还有什么?

    张超坐在火炉边烤着双手,对,光有干净的饮水还不够,还得保持卫生。得建立厕所,不得随地便溺。厕所还得弄些石灰、草木灰和泥土过来,每天都要填上一层。

    那些不能去上厕所的病号,也得给他们马桶,让专人服侍。

    当然,光只是做这些是不够的。

    犹豫再三,张超还是决定把治感染的药拿出来,头孢胶囊、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全拿出来,数量也并不多,张超想想,最后还是把头孢给留下了,用完了就没了,这种保命的东西还是留点吧,说不到哪天自己或自己亲人就需要了呢。

    伤兵们已经分过类了,那些寄上了红袖带的并不少,足有好几十个。

    这些人大都已经昏迷了,正常情况下,也许明天,或者后天,他们就会被抬出去。

    “水煮开了吗?”

    “已经煮好了。”

    张超点点头,把阿莫西林胶囊全抠了出来,然后一粒粒拆开倒入了锅里,又取出青霉素v钾片放进了另一口锅里。

    拿勺子搅了几遍,张超让人拿桶打起来。

    “等这药稍凉点,拿去给那些伤口化脓还发热的伤兵们喝。寄红带的喝三碗,黄带的喝两碗,绿带的喝一碗。”

    药只有这么多,,张超也只能用这种办法,先给伤口感染的伤兵用,他不好选择给谁用不给谁用。就希望后世的这些抗生素能起作用吧。

    又让人烧了一些开水,然后张超带着人抬着水,开始给伤兵们清洗伤口。暂时还没有酒精,张超只能用烧开的水和盐制成的盐水给他们清洗伤口,然后用军营里大夫们的金创药,再换上干净的布包扎伤口。

    盐水洗伤口效果还是有点的,但却会非常的刺激疼痛,事后还会留下颜色较深的疤痕,但张超现在也只能用这个。

    就算是普通的金创药,军营里也并不多。

    北方战乱已久,药材也是紧缺的军用物资。最后没办法,不多的金创药只能先紧着重伤员用,至于情况稍好点的,清洗过伤口后,便只能用香灰等一些土药暂用。

    在这过程里,张超也不避恶心,亲自动手,跟着大家一起给伤员们清洗包扎伤口。

    忙活了大半天,城南的伤兵营已经慢慢的变样。

    各个安置伤兵的屋子都收拾干净了许多,各种用木板、门板、石头等拼凑起来的病床,摆放整齐。

    屋里生了火,温暖了许多,火上的炉子上架着锅,锅里的醋加热后正往外冒着蒸汽,屋里一股子醋酸味,但这种酸味很好闻,不是那种**的酸臭味。

    旁边还有开水锅,打来的新鲜井水在火上烧开,想要喝水,屋里会有照顾的民夫帮忙打来开水。

    那些大夫们看着张超如此,倒也十分钦佩,印象变好了许多。

    “三郎果然不愧是曾经跟随高僧的。”

    张超笑笑,疲惫的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帮着给所有的伤兵都清洗伤口,换过包扎后,张超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三郎,你先去休息会吧,接下来我们会按你的章程照料大家的。”

    “是啊,这也急不了一时的。”

    张超点了点头,“那这里就拜托大家了。”

    他直接让人给自己在伤病营里找了个屋子,屋子的主人是个黎阳的商人,不过现在打仗,生意也是难做,每天只能呆在家里苦熬。

    对于总管府安排人住他家,他也没有异议,也不敢有异议。

    把家里的客户打扫后让给了张超,他们小心客气的迎接着这位还带着几名府兵护卫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张超疲惫无比,只是跟那家人简单打过招呼,然后让他们帮忙烧一锅水。

    等水开了,张超洗了个热水澡。

    洗澡时,脱下衣服的张超发现在自己的大腿两侧全都磨破了,洗澡时遇水疼痛无比。

    洗完澡,自己给自己上了点药,张超又去看了老爹。

    老爹依然睡的沉稳,但大夫说脉像越来越强,老爹的烧也退了,已经在好转了。也许明天,就能醒来,听到这消息张超非常高兴,在床握着老爹的手陪着他坐了好一会,然后回到住处,一头栽在床上就睡死过去。

    第二天张超起来,感觉浑身酸痛无比,而且嗓子都哑了。

    头也痛。

    这是感冒了,好在张超还有感冒药,忙吃了两颗。

    推开门,张超发现秦敢和柯五和柯山一起站在外面。

    “你们怎么来了?”张超看到他们很高兴。

    柯五两个上来给了张超一个熊抱,“三郎。”

    “三郎,我们没照顾好铁枪哥。”

    “不说那个了。”张超拉着两人打量,两人也就相隔不到一月未见,可已经瘦了一圈,脸上还有冻伤。

    秦琼把柯五柯山给调到了张超的这个伤兵营,而且把张家沟来的那些府兵都调过来了。

    不过只剩下了十七个。

    “柯良和柯礼还有柯青死了。”柯五说到三个战死的同村同族的时候,语气有些低沉。他们随着秦琼等做为先锋出征,来到黎阳后,也已经打了大大小小的好几仗,虽然都是小规模的战斗,但打仗就会死人。

    “柯良被一匹马撞断了脖子,柯礼被叛军的长矛刺穿了肚子,他们都是直接死在战场上了,柯青本来伤的不重,就是腿上中了一箭。可回来后伤口就红肿化脓发起热来,后来大夫说腿保不住了,把他腿锯了。可腿锯了,也还是没撑住,就在你到前一天,柯青从这里抬出去的。”

    柯青是个跟张超差不多年纪的年青人,会打猎,好唱歌,还是张家作坊的销售,人年轻聪明头脑还灵活,去年才刚成的亲,家里一个刚出世的孩子。

    战争就是如此无情。

    “要是柯青能多挺几日,待到三郎来就好了。”柯山叹道。

    秦敢叹气一声,“这都是命,人各有命,老天早已经注定的。铁枪叔伤势那般严重,大夫都说过几次撑不过当天,可最后铁枪叔还是撑到了三郎赶来,三郎一方灵药下去,已经好起来了。”

    唐人都喜欢信命运之说,崇神信佛,将命运寄托于虚无飘渺的神佛,以求一些心灵上的寄托和安宁。

    张超不想反驳他们,信仰应当是自由的。

    “有你们来帮忙太好了,走吧,一起看看伤员去。”

    昨天张超把不多的抗生素药给了伤兵们喝,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三郎,你的药很管用,今天已经有好些人伤势好转了。就连那些绑了红带子的,今天情况也多好了,今天早上,伤兵营里还没有抬出去一个。”

    “真的?”张超也很意外。

    昨天那点药分给上百人用,每人的剂量可是非常少的,可没想到,居然能起这么大的作用。

    以往天天早上得死几十个,今天居然还一个都没死,这说明真的有效了。

    张超一进入伤兵营,立即感受到了大家不同的目光。

    仅仅一夜功夫,张超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名头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黎阳城。现在黎阳的几路兵马都知道翼国公的义子张三郎医术高明,手握高僧留下的灵丹妙药。翼国公的亲卫队正,本来都要死了,可一粒灵丹下去,马上就能说话了。

    特别是对于伤兵营里的伤兵和民夫们来说,他们感受更加真切。

    以往天天早上得抬几十具尸体出去,但是今天,一个都还没有。

    那些重伤员不少都已经在好转,就算没好转的,起码也没有再加重。其它的一些本来伤势较清的,经过昨天张超给的药以及清创包扎后,今天也是好多了。

    一夜之间,伤兵们都已经把张超看成了再生父母,是神医。

    没有人愿意死,更没有人愿意孤独痛苦的死在异地他乡。

    营中的大夫们也都对张超充满敬佩,原来还不太相信张超的医术,可一夜过后,大家都信了这位张三郎原来是一位医术高手,他的药真的是灵丹妙药。

    “三郎。”

    “张公子。”

    一路上,不论是大夫还是民夫还是府兵,或者是伤兵们,见到了张超,都很有礼貌的上前打招呼,不能起来的伤兵,也都要点头示意。

    张超带着一群大夫开始早上的巡查,巡查过一遍后,张超也震惊的发现,伤兵们的病情确实有了好转。

    昨天的药还剩下一些,张超便又让人依法炮制,让他们给伤兵们继续喝药。

    “屋里的火不能灭,继续煮醋,伤兵们伤口包扎的布要及时的更换,记得那些换下来的布必须清洗后拿锅烧开水煮,多煮一些时间,然后晒干晾好了才能再用。给伤兵们清洗伤口和换药和包扎的时候,也要记得先把手洗干净了。”

    说了一些注意的事项,大夫和民夫们现在都十分认真的在听了。

    该交待的都交待完了,张超便问,“我要的酒送来了吗?”

    “已经送来了,就在那边仓库。”

    张超点点头,该提炼酒精了,有了酒精清洗创口,必然能大大减少伤口感染率。

    ps:昨天六更后,大家也很给力,一下子涨了一百多月票,现在历史月票榜并列十一名,距离第十第九名,都只相差二十票左右,兄弟们,每一百张月票依然还会加更一章,木子另外承诺,历史月票榜上,以十一名为准,每上升一个名次,木子就再加更一章。

    有多少,就更多少!(未完待续。)

第133章 征辟

    (第二更送上!)

    一大早,李世绩就接到了下面的禀报。

    “伤兵营昨晚上一个也没死?”

    听到下面的禀报,李世绩有些不敢相信。照说以往每天早上都得拉几十具尸体出去,张超就算有灵丹妙药,可也不可能有这么大效果啊。他原以为,张超说能救活五成,还以为是夸大了说,可现在看来,这是往小了说的啊。

    “伤兵营的情况,你详细点说。”

    那名属吏便认认真真的把情况说了一遍,从昨天张超入营做的一系列改变安排,到今天早上营中伤兵病情的大为好转,详细的说了一遍。

    李世绩听完之后,沉默了好一会。

    “你是说,昨天张三郎给所有伤兵都喝了一种汤药?”

    “是的,煮了好几锅,重伤的喝了三碗,稍轻的喝了两碗,状况最好的只喝了一碗。”

    李世绩心里嘀咕,看来这就是治好张铁枪的药了。哎哟,这么好的药不是说不多嘛,怎么还一下子给用了。他心里还有点可惜,不过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他又很高兴。

    “张三郎现在哪?”

    那属吏道,“张三郎早上和大夫们一起查看了营中的伤兵,做了许多吩咐安排,这会正去看望张队正了。”

    张铁枪的屋里,张超和秦敢还有柯山等一众张家沟来的府兵,都挤在屋里。

    老爹已经醒来了,虽然面色有些苍白,但却脸上带着笑容。

    “三郎,我还想再吃碗粥。”

    张超把空碗放到一边,摇头道,“爹你病后初愈,身体还好没利索,现在可不能吃太多。只能先喝点小米粥养养元气,等身体稍好点才能多吃些。”

    这碗小米粥张超亲自熬的,加入了新鲜的猪肝还加入了一些罗汉肉,又放了一点点青菜汤,粥很浓稠。

    “叔宝他们也真的是,怎么还把你千里迢迢的叫过来了。”老爹靠在一个大枕头上,望着张超轻笑着道。

    一边的柯山道,“铁枪哥,要不是翼国公让敢兄弟快马加鞭,把三郎从家里带来,你可就吃不到那灵丹妙药了,现在哪里不能坐在这里喝猪肝瘦肉小米粥啊。”

    大家就都笑。

    张超拿手帕给老爹擦干净嘴,“爹,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你现在已经是朝廷钦封的宁民县开国男了!”

    “咋的我挨了一箭,还挨出一个男爵来了?”老爹笑道。

    “是这样的,你走后,我制了一张新犁,挺好有用的,就献给了朝廷。然后秦王向陛下为我请封,陛下就赏儿子一个云骑尉勋,还赏了家里百亩地和百两黄金,陛下还特别封你为宁民县开国男爵呢!”

    “啊!”

    “这是真的?”

    长安和河北路途遥远,如果不是特别情况下的快马加鞭,换人不换马,普通行程得走上一个月。

    老爹在河北打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荣升为男爵了呢。

    那边的一众同村府兵更是震惊无比,封爵啊,这可不是简单的授勋。勋好得,爵难封啊。也许那些将门士族来说,封个爵不难,但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说,封爵无异于登天。

    为了一个勋官,他们都得奋斗终身,无数次战场拼博,才有可能得个勋官。

    “什么样的犁,居然能换个勋和爵?”柯山也震惊的问。

    “那犁能省一头牛。”张超简单的说了下曲辕犁。

    “好东西啊。”一众府兵都是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因此一听就明白这犁的厉害了。

    “可惜不能当成不传之秘传给子孙,不然就能赚好多钱了。”另一个村民道。

    大家一起笑。

    赚钱虽好,还能好过封爵授勋?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啊,何况不也还赏了百亩地和百两黄金嘛。

    这要是卖犁,得卖多少才能赚到这么多钱啊。

    老爹躺在那里,有些遗憾的道,“朝廷怎么把爵位赏给我了,应当给你啊。”他说的是真心话,自己得爵虽然也高兴,可他早把张超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因此更愿意看到张超更有出息。

    若是张超得了宁民县男爵位,那么与崔家联姻,就更加没什么问题了。

    “爹,你的爵位以后不也是传给我的嘛。当然,若是将来你和七娘生个弟弟,也可以传给他。”张超笑着道。

    不料老爹听了这话却不太高兴。

    “三郎,你是不是不愿意我跟你七娘成亲?”

    “爹,你怎么这样说,我怎么会反对呢,你们成亲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张超是老爹认养的儿子,但不是一般的养子,而是嗣子。嗣子是认养的继子,是承嗣宗祧的,也就是拥有继承权的继子。将来老爹的一切,都是由张超继承的,宗谱上也是如此记录。

    但老爹如果娶了七娘,他现在也才五十来岁,七娘更年轻,才三十出头。两人再生孩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是生了儿子,那就会有一个问题。

    将来家业谁继承?正常情况下,当然是亲生儿子更亲,但宗法上来说,张超已经是嗣子,所以将来张超才是继承家业的那人。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就不免可能会出现很多麻烦。

    民间这样的事情很多,有些人可能半辈子都不能生,于是到同宗里过继一个侄子来做继子,结果后来自己又生出儿子来了,这就相当尴尬麻烦了。

    谁愿意把自己的家业给别人儿子呢。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给继子分一笔家产,然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家里去。

    老爹现在听到张超那样说,以为他心里对自己跟七娘的婚事有了意见。

    “三郎,你若是不愿意,我可以...”

    “爹,你别说了,我赞成你跟七娘成亲,若以后你们有了儿子,我也可以分出去另过,将来你的爵位家业都是他的,我不会去争的。”

    这话说出来,让在场的人都有些尴尬。

    本来好好的,突然就说到这么敏感的话题了。

    老爹叹气一声,“三郎,你不要说那些话,我既然认你做了嗣子,那你就是我亲儿子。就算我将来再生了,那他也是你的弟弟,哪家不是长子继承家业的。将来张家这家业得由你来顶,你若有兄弟,你照顾他一二,分他些家财就已经足够了。”

    涉及家事,其它人也不好插嘴。

    张超倒真没有太在意那些,什么爵位、家业等等。老爹真要生儿子,自己单出去另立门户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把爵位给那未来兄弟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老爹现在这样说,还是让人很感动的。

    “算了,我们不说这个了。爹,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好多了,刚才听你说了这么多好消息,又喝了碗粥,感觉更好了。我觉得我都已经可以下床了!”

    “千万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算对症下药了,可身体受创损耗了很多元气,得慢慢调养。义父他们也说了,你就安心养伤,不急的。没有你,他们也能灭了刘黑闼!”

    大家哈哈的笑。

    “你这么一走,家里也没有人照顾了啊。十二月初九,可就是你迎亲结婚的日子了。等明天,你就回去吧。”老爹道。

    “现在走不了,我身上有差事呢。”张超把自己现在帮着管伤兵营的事情说了一下,“再说了,你若没回家,我也不可能迎亲过门啊。得等你班师凯旋,到时才能迎接新人过门,还得给你磕头敬茶才算礼成呢,没你,这婚可结不成。”

    “改期可就不好了。”

    “没事,好事多磨嘛。”张超笑道。

    来都来了,张超也没想着马上回去。他相信,李世绩肯定也不会轻易放他回去了。上次,李世绩要带他来,他躲秦岭去了。后来秦琼他们要带张超来,张超也是坚拒。

    但现在,自己已经来了,还在伤兵营里表现的那些亮眼,李世绩肯放他走才有鬼。不过张超倒也不那么急着走了,反正现在是呆在黎阳城里面,帮助医护下伤兵,自己算是个后勤医疗人员,起码是不用上战场的。

    “铁枪老哥,恭喜你好转。”

    李世绩大笑着进来,身边还有秦琼程咬金等一票将领。

    “鬼门关走了一趟,可阎王爷不收,说我阳间还有一个好儿子,让我回来再享三十年福呢。”老爹哈哈笑道。

    “你确实有个好儿子。”

    李世绩过来上下左右的打量着张超,他总觉得张超有些太古怪了,每见他一次,总要颠覆一次对他的认知道。

    秦琼刚从城外操练兵马回来,身上铠甲都还没有除。

    见到张铁枪精神头不错,当下欣喜道,“老哥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李世绩趁秦琼和张铁枪一起说话的空儿,抓着张超的手臂拉到一边。

    “三郎,伤兵营的事情我听说了,你干的非常不错。”

    “我应该的而已。”

    “三郎,我要征辟你入我总管为僚属,专责伤兵营医护管理。”

    听李世绩说的这么认真,张超知道自己这回没法推脱拒绝了。

    李世绩是黎州等四州总管,同时还兼着黎州刺史一职,做为黎州一带四州地区的最高军事、民政主官,李世绩的权柄还是很大的,不但上马管军还有下马管民。

    他的总管府还能自置属吏。

    总管府也有一套班子,以长史和司马为主,下面还有列曹参军以及参军事等。刺史府也有一个班子,不过因为都是李世绩兼任,所以也是一个衙门两块牌子。

    长史和司马是高级佐贰官,可以在李世绩不在时全权负责,这样的重职李世绩给不了张超,但是安排个参军事这样的属职,却是可以的。

    毕竟李世绩已经知道,老铁枪封了宁民县男,而张超身上也有了一个云骑尉的视正七品勋。

    参军事也称参军,不比列曹参军有具体的职掌,可重可轻,本参谋军务之称,唐朝此时的参军就有很多种,一般为七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的,反正可以视作后世的参谋。

    李世绩打算征辟张超进他的总管府,然后给张超一个参军名头,具体的则负责管伤兵营。

    “我可以拒绝吗?”

    李世绩瞪了张超一眼,“我觉得你还是老实接受的好。”

    “好吧,既然你都没给我选择的机会,又何况问我。”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好了,回头我让人给你官印还有官服,今天你就算正式走马上任了。”如今还是国朝初朝,天下未定,各种制度也还不完善。如李世绩这样的地方大将,用人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一个小小的七品参军职,他完全可以自己任免,只要事后给朝廷禀报一下就可以,朝廷并不会驳回。

    黎州总管府参军事张超张文远,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总管,我问一句,以后我就专管这个伤兵营,并不需要我跟着上战场吧。”

    李世绩看着张超这副畏惧沙场的模样,恨不得给他一拳。可想想还是忍了,“你只要给我管好伤兵营就行了。”

    “那就好那就好,其实人嘛,就应当人尽其才嘛。有的人刀用的好,就当刀盾手,有的人箭射的好,就做弓弩手,有的人马骑的好,就当骑兵。我刀枪弓箭都用不好,马也骑的不行,上战场其实不合适的。可我懂医护,所以还是留在城里医护伤兵更合适,你说是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在战场上杀人,你则在后方救人。救自己一人,并不比杀一人差。”李世绩算是给了张超一个公平的评价。

    “对了,总管,还有个事得先说好,等这仗打完了,我得回家。”

    张超可不想一入军中,以后就脱不掉那身军服了。他自忖不是那块料,况且家里还有个心上人在等着他回去成亲呢。

    李世绩呵呵一笑,“等不打仗了,你这样的留在军中也没用,浪费粮食。”

    “多谢总管。”

    “对了,伤兵营那边还缺什么,你直接跟我说。这些也都是我大唐子民,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就是军中金创药紧缺,许多伤兵甚至只能用香灰、草灰止创。没有金创药,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金创药哪都紧缺,好的金创药更是难得。”李世绩也有些无奈,“三藏法师就没有传授你一两个金创药方子?要是你有方子,我们直接去各地采购药材,然后配制,要比直接各买金创药方便的多。”

    “我师傅倒真传过我一个金创药方子,叫云南白药,药效极好,就是药材不好弄。”

    “只要这个云南白药好用就成,药村的事情你交给我,我帮你弄药材,你来配制。”李世绩一听张超居然有金创药方,立即来了精神。见识过了张超手里的灵药后,他现在对张超的药方非常迷信了,现在张超说****是能治病的偏方,李世绩都会信。

    “那好吧,我一会给你写药材单子。”

    “还等什么啊,现在在写,我马上就让人去采购。”

    求订阅支持啊,一连几天了,都卡在三千二百均,大家都来订阅一下吧,天天熬夜码字不容易啊!(未完待续。)

第134章 小将军(第三更)

    第三更送上!

    一套浅绿色小朵花纹的圆领袍衫,黑纱幞头乌皮靴子铜腰带,加一枚黄铜官印,张超就算是正式走马上任为黎州总管府参军事了。

    参军事正七品到从九品都有,李世绩待张超不错,直接给了个正七品。

    官服官印都是现成的,不过告身暂时没有。

    唐朝的告身也就是官员的身份证明,相当于委任状。李世绩可以直接征辟张超为总管府属吏,但要拿到正式的告身,却还得上奏朝廷,经尚书省、吏部等审核、批准,才能颁授告身,用黄绫纸书写,以锦囊盛之,告身上还得加盖尚书吏部告身之印。

    每个官员,不论品级高低都有告身。张超之前得授云骑尉时就领过一份。现在就任参军事,只有官袍官印但还没告身,说来也还不算是真正正式官员。

    不过开国之初,没告身也不碍事。

    张超对于这个参军事倒不怎么在意,可老爹却是非常激动的。

    他迫不急待的让张超换上官服,然后笑呵呵的围着看了半天。

    视正七品的云骑尉和正七品的参军事都是七品,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云骑尉只是个勋官,没职没权,只能享受点待遇而已。但参军事可是实职,真正的职事官,一穿上这身浅绿官袍,那就算是正式的入仕了。

    一入仕,就代表着张超的身份彻底的变了。原来没官没职的时候,他虽然有地,但也仅算是个小地主,身份依然属于农这个阶层。但如今,有勋有职,他立马就跻身于士的阶层了。

    以后,张家也算是士族一员。

    这不仅是张超一人身份的改变,也是张氏家族身份的改变。

    而且唐朝的官和后世也差不多,不犯大错,都是能上不能下的。只要当了官,以后几乎就是终身为官了。

    “好看,真好看。”老爹啧啧有声。

    张超却觉得这绿袍实在不太好看,官员凭品级服色,三品以上是紫色,四品深绯色,五品浅绯色,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颜色代表着等级,身份。

    普通的庶民只能是白色、褐色、灰色这些颜色,衙门公差则服皂。

    隋朝时士兵的军服为黄色,唐代士兵军服则为红色。

    张超觉得浅绿不好看,可在老爹和柯山他们眼里,浅绿,那就是官的身份象征。

    等官当到了五品,还得得赐银鱼袋,三品以上还能有金鱼袋。

    秦琼看着张超的这身装束也很高兴,他拍了拍张超的肩膀,“不错,总算是出仕了,以后就专心好好干,至于家里的产业之类的,交给管事就好。”

    “今天你出仕,我给你准备了几桌酒席,算是烧尾宴。来,这块玉是我送你的礼物,带上。”

    君子佩玉。

    玉在古代也是身份的象征,贱民是没资格佩玉的,就算是良民,如果只是普通的百姓,没有身份,也是没资格佩带的。

    张超现在已经是官人了,秦琼给他拿了一块不错的玉佩。

    左边腰上挂着玉佩,右边腰上挂着官印,参军事属于武职,张超因此还佩了一把横刀,整个人确实看起来有了几分气势。

    张超的这把横刀也不是一般货色,之前罗士信送了张超一把横刀,他用过的,一把比较朴实的刀。而这次这把,却是李世绩这个顶头上司送的。

    装饰的非常漂亮,玉具刀柄,刀鞘都是镶金嵌玉。

    最了得的是这刀相当的锋利。

    横刀算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刀了,源于南北朝时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灌钢法出现后,使得钢产量大大提升,让大量生产优质钢刀提供了条件。

    而南北朝时战事频繁,武器制造水平也不断提升。

    以灌钢法生产出的钢材,这时代称为宿铁,再用包钢法打造的刀具,就称为宿铁刀。宿铁刀的巅峰之作,就是横刀。

    笔直的刀身,尖锐的斜尖,刀刃开口坡度大,让这横刀拥有极强的破甲性能,特别是在使用了覆土烧刃技术之后,横刀的刀刃硬度更强,而刀背的韧性更佳。

    就算是普通的横刀,都能拥有一刀斩断十五张牛皮的锋利度,一刀劈砍,能斩断五卷草席。

    而其中由大师打造的横刀,更是能直接斩断三十张牛皮,一刀猛劈,能把一头大肥猪拦腰砍断。

    横刀,凭借着冶铁炼钢技术上的突破,已经刀具打造技术上的提升,成为如今这个时代绝对的刀中王者。

    不过横刀的造价相当不菲,成本很高。但唐军精锐的府兵,却几乎是人手一把。

    甚至在横刀的形式上,军方还研制出了更加锋利更加犀利无匹的陌刀,陌刀简直就是横刀的加大增强版,重达十五斤,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马步水路都能用,特别适合于对付骑兵,当一排的陌刀手同时挥动陌刀时,就连骑兵也不敢撄其锋!

    李世绩送张超的这把横刀,据说就是由一代横刀大师亲手打造。

    牛皮甲对横刀完全没什么防护力,一刀劈砍,能连皮甲带人腰斩两段。若是穿上鱼鳞铁甲,横刀劈砍难以破甲,但砍上一刀,也能连肋骨都打断,若是用刀尖刺击,鱼鳞甲根本挡不住。

    要抵挡横刀,唯有大唐的明光甲才有比较不错的防御力。

    明光甲上的圆护,呈外凸形,因为是整块一体的,因此就算是锋利无比的横刀一刀劈在上面,也仅仅是能把圆护打的凹下去,根本破不开一整块铁做的圆护。就算是锋利的刀刃尖,也刺不穿。

    不过普通士兵们的明光甲也就是这几块圆护防御力最强,能摭挡前胸和后背的重要部位,但其它位置,是没有圆护甲的,好点的还有铁叶,差点的只有牛皮,甚至更差点的明光甲,除了那几块圆护,其它位置便只是几层布。

    横刀依然是拥有极强的杀伤力。

    不过张超觉得自己是没什么机会用上这把既锋利又宝贵的刀了,顶多也就是挂着做个样子。好在横刀都比较短小轻便,并不算太重。

    单雄信也送了张超一件升迁礼物,是一套明光甲。不是普通士兵们穿的明光甲,而是大将们的那种豪华型的明光铠甲,护心镜都是用黄铜打造的,其它部位则是山纹字甲,拥有极强的防刺防箭功能,另外还要配套的护颈、护腕、护臂、护腿、护胫等等。

    整个铠甲也极为沉重,得有四十多斤。

    虽然说铠甲设计的很好,穿在身上后,铠甲的重量是由身体多个部份分担,并不如挑个担子那么的重,但对于张超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穿上全套铠甲,他连走路都有些困难,更别说作战了。

    和那把亮银枪一样,张超觉得这也只能是充当自己的收藏品了。好在程咬金人不错,知道张超穿不动那套甲,也给他送了一套甲。

    一套外表看上去跟明光铠一样,但实际上却是由彩绢制成的绢甲。这种绢甲更像是一种军礼服,不过因为是用丝绸制造,许多部位内里也用了些钢丝做衬,其实也还是有不错的防御能力的。

    不太防劈砍,但能防刺,尤其防箭性能较好。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套件只有十来斤,张超穿上后,也能轻松奔跑。

    因在战时,虽是在城池之中,但张超的烧尾宴也并没有酒。

    菜式也非常简单,羊肉为主,秦琼亲自张罗,凭自己的脸面,倒是把黎州城里的大将们一网打尽,一众总管、校尉们都过来给张超庆贺。

    因为张超有妙手回春之名,加之大家都传张超手里有灵丹妙药,可医死人肉白骨,因此一众将领们倒不仅仅是因为秦琼的面子过来。

    沙场征战,谁也料不准自己就不受伤,能结识个神医,到时也是给自己个方便嘛。

    席上,张超开始穿的是绿官袍,后来老爹等人又让张超穿上铠甲。张超便换了那套绢甲,换上铠甲之后,张超倒又与此前不同,他本来也算长的比较高大,这段时间也天天锻炼,本事没长多少,但那身形却更加的健壮了,穿上铠甲后整个人也威武了许多。

    引得一众将领们都称赞不已,纷纷觉得张超可以上战场杀敌换取功名。

    在长安时的一众小伙伴今天也来了,程处默、牛见虎、李感,还有其它不少将领的子弟们,他们倒是凑了一桌,聊的挺开心的。

    程处默变化最大,整个人黑了,瘦了,但眼睛却更有神了。看的出来,这小子在军营里适应的很快。

    “我上次随我爹出外拔了叛军一个据点,亲手射杀一贼。”

    程处默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亲手割了那贼首级带回来。”

    张超有些牙疼,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不过想想他又淡定了,程处默以前虽然说读书读的有点傻,但人家毕竟是将门子弟,平时没少耳染目睹。

    “三郎,跟我们一起上阵杀敌岂不痛快,整天呆在后面,给那些伤兵把屎把尿的有什么意思。”

    牛见虎也在一边说道。

    张超看着这几个王八蛋嚣张得意的样,夹起一块羊肉扔进嘴里,狠狠的咀嚼着,然后慢慢说了一句话,“那祝你们永远不会受伤,要不然,到时可别来伤兵营找我!”(未完待续。)

第135章 酒里有毒(第四更)

    (兄弟们的月票果然给力,刚才看到都已经连爆两个,升到分类月票第九了。嗯,咱说话算数,先加更一章。若晚点第九名还没被爆下来,那咱们继续加更第二章!兄弟们,还有月票的都投一下,咬的太紧,别被再爆下来啊!)

    张超很早就想酿酒了,可惜以前没身份也不敢碰。现在既然有了机会,那当然得干。

    酒可是好东西,不但是饮品,而且还有许多其它的作用,比如可以做医用的酒精。

    白酒要怎么蒸?这个倒不难,后世农村里的百姓也都会自酿酒。糯米酒、高粱酒、玉米酒,甚至连红薯也能酿地瓜烧。

    张超家以前就会酿糯米酒,糯米酒酿造比较复杂。得用糯米还得酒曲,糯米泡发好后上锅蒸,蒸熟后加酒曲用大盆装好,然后用草蒲团盖好,让它发酵。当酒发的差不多时,那时再从酒盆里转移到酒桶里去,加入适量的水,再次发酵,待久老了,就可以把酒从酒糟里榨出来,便成了米酒。

    家里一般还会把榨剩下的酒糟拿去蒸,蒸烧酒,也就是白酒了。

    以前张超家每年都会自酿不少的米酒,也能从酒糟中蒸出不少白酒。小的时候,张超最喜欢蒸酒。因为每年蒸酒的时候,家里都会割一大块火腿,然后蒸一锅火腿糯米饭,那个香味啊,至今难忘。

    而酿酒的时候,糯米第一次发酵时,就有了甜酒酿。这时的甜酒酿,非常的甜,还很醇厚,但却不会醉人。

    而等糯米加水再次发酵,经过一段时间,水就变成了甜酒。

    甜酒和甜酒酿的区别一个是以还没发酵透的糯米为主,一个则是还没老的酒,都是甜的,但却又味道不同,最受孩子们喜欢,喝了不怕醉,是那时最好的饮品了。

    酿造糯米酒从泡米到榨酒,得起码一周以上时间。

    张超没那么多时间,他现在需要的是白酒,高度的白酒。因此他直接让李世绩弄了一批米酒来,其实若是有酒糟也是可以的,不过在黎阳城弄一批酒糟比弄一批米酒来更麻烦些。

    直接拿米酒蒸馏成白酒也是可以的,还挺简单的。

    张超回忆着自己家里以前蒸酒,好像是锅里放水,上面架上两头空的木甄,然后里面加个栅再装上酒糟,然后在上面放一个陶钵,再在桶的上头架一口干净的铁锅,里面坐上冷水,最后再用湿布把桶和上面的锅之间密封好。

    这样灶里烧火,水烧开加热桶里的酒糟,由于酒精更易挥发,因此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粮浓度增加,而原本的酒糟中的酒糟浓度就会下降。

    蒸气上升,遇到上面的坐着冷水的锅就会凝结,因为锅底的形状,就会凝结到锅底中心成酒滴落入下面的收集陶钵里面,就成了酒精度更高的白精了。

    这种农家的蒸馏法其实很简单,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蒸馏器。

    但与蒸馏器都是同样原理,底下热水,上面冷水,蒸汽上升遇冷水冷却凝结,然后落到下面收集。

    不同的是,蒸馏器一般都会在那个蒸桶上留一个孔,桶里那个接收器会直接有个导管接到外面,便用接收酒液而已。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改变而已,很简单。

    灶、锅、甑、钵,简单几样东西就能组成一个简易蒸馏器。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蒸馏器,却能把二十度左右的米酒,蒸馏加工成七十五度左右的高度烈酒。

    因为张超羡慕程处默等人能上战场杀敌立功,自己却没那勇气,于是便向李世绩请求,需要程处默几个来做自己的助手。

    李世绩倒是要什么给什么,大笔一挥,原本挂着亲卫名头的几个七品亲卫,一下子就被调离了作战队伍,直接拔到了张超的伤兵营。

    如今张超已经把伤兵营改名为战地医院。

    这个医院收容着所有的伤兵,既救治也护理还兼带点疗养的功能。轻重伤员一千多,大夫以及他们的学徒伙计有二三十个,另外还有拔到张超手下的府兵两队,民夫三百。

    算起来,他的团队人还是不少的,相当于一个校尉统领的人马了。

    “处默,你去找铁匠,打造一批铁锅,要大铁锅,就按我家里蒸房那种打。”张超对着有些无精打彩的程处默招手。

    “要多少个?”程处默有些不开心,他还沉浸在自己杀敌立功的梦想里呢,结果张超直接把他调到这来了。

    “先打个十口吧。”张超也不跟他解释,这孩子光想着立功,战场可是很凶险的。还是等你多锻炼锻炼吧,将来还怕没机会上战场?

    小子,我可是为了你好。雏鹰想展翅翱翔,也得慢慢来。小老虎还没长大,就想去博狮子,这不是找死,你总得先练好自己的爪牙再说。

    “见虎,你跟着一起去吧。”

    搭灶台、打制合用的大铁锅、木甄等蒸馏器工具,这些并不困难,黎阳就是个大军营,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资,铁料、木料等,也有许多匠人,铁匠、木匠等。有李世绩的命令,张超一句话,就能得到各种物资和人手。

    人和东西很快都送来了。

    李世绩还又加派了一团二百人过来,带队的却恰恰是自己的大舅子崔琰。

    “李总管有令,让我率本团人马前来保护制药坊,从今天起,任何进出作坊的人都必须接受检查,任何人敢窃取制药机密及泄露的,皆杀无赦!”

    崔琰一身明光甲,手握着横刀,语气凶狠的对着那些工匠、民夫们道。

    张超砸砸舌,明明就是个蒸酒坊,却被李世绩弄成了个军事秘密重地,还派了二百人来守卫。

    不过也是,自己之前那个抗生素一用,可是效果极佳,李世绩再怎么重视都不过份的。

    “恭喜五郎,都已经荣升校尉了。”

    走到一边,崔琰脸上的那副冷酷表情也收了起来。

    “我还没恭喜你呢,都已经是参军事了,我本来在城外驻扎的,可也已经听说你有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呢。”

    “哎,都是赶鸭子上架,我不过是手里有我师父留下的一点药而已,恰好能对症医治,我本身哪有什么本事。”

    “不管怎么说,还得恭喜你,听说你上次还献了个犁给朝廷,然后给张叔挣了个开国男呢。这次我也是沾你光,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升校尉的。”

    从百人的旅帅到统领二百人的步兵校尉,这可不止升了一级。若不是因为张超跟李世绩秦琼等他的上司关系密切,他也不会一下子升了校尉。

    “你别谢我了,我可是听说了,五郎来到河北后,已经接了好几仗了,表现可圈可点,你晋升也是因为你的本事。”

    崔琰笑笑,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可不见得就能得到晋升,更别说晋升的这么快了。

    崔琰很感激张超,因此对现在的任务也相当认真。他也跟李世绩一样认为,张超的药坊极为重要,制药技术更是张超独家的,绝不能让人泄露了去。

    蒸酒坊最后就建在伤兵营旁边,一栋带院子的大宅子,被崔琰带着一团人马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守着。

    连程处默几个出入,都得带着通行牌,还得有张超给的通行条子,要仔细的核对上面的印章、签名以及写明的理由。

    最让程处默受不了的是,他堂堂国公嫡子,七品亲卫,被从前线撸回来就算了,现在每次出入,还得被脱光了搜身。

    几次抗议,都被崔琰无视了。

    气的几位大少干脆也不出去了,整天就蹲在张超身边。

    “这就好了?”

    程处默看着张超把蒸馏器已经架好。

    一切已经就绪,就等着烧火了。

    “嗯,烧火。”

    以防止蒸馏酒的秘方外泄为由,张超把三位七品亲卫当做了烧火工。

    程处默一下子低下了头,只能老实的坐在灶边烧火。

    其实用这几个货烧火,还不如随便找个民夫,但张超折腾着三个家伙,觉得心里很舒畅啊。

    锅里的水烧开,甄里的米酒有了蒸汽,蒸汽遇到了上面那口锅装着冷水的锅后,立即冷却,凝结成水珠,然后掉入了收集器里,最后从那个导管流出甄外,一滴滴的滴入了放在外面的陶壶里。

    浓烈的酒香四处弥漫。

    “好香。”

    三个烧火工不停的吸着鼻子。

    “真的好香,这就是三郎你说的那个烧酒吗?”

    张超闻着这味道,好熟悉的味道,不错,看来自己没弄错。

    他点了点头,“对,这就是烧酒了。”

    牛见虎早就忍不住了,这浓烈的酒香,他从未见识过。牛见虎喜欢喝酒,他家也有条件,他喝过许多酒,不管是中原的还是西域胡人的,但都没有这样的香味。

    等张超一个不注意,这货直接就拿着碗倒了一杯。

    那杯不小,起码得有二两。

    这货还以为这烧酒跟普通的米酒差不多,只是味道更香些而已。

    他一口就把二两酒都喝进了腹中,然后从腹中升起一团火来,直烧到他的喉咙。

    牛见虎整个脸都红了,他捂着自己的喉咙,一下子蹲到了地上。

    “我,我要死了,我要烧着了,这烧酒,要烧死我了。”

    程处默和李感本来也准备倒酒喝,见状吓的手里杯子都掉了,两人慌忙去扶牛见虎。

    “你怎么了?”

    “这烧酒有毒!”牛见虎脸红的猴屁股似的,青筋暴起,还开始咳嗽起来!(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