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朝好地主TXT下载唐朝好地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08章 皇后

    张超这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半夜才回到城东的太师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现在这里已经改为摄政府,十几年来,这座大宅门改过很多次名字。最初的学士府,后来成为赵国公府,再后来成了越王府,再后来又成了相府,再变成安国赵王府,又改为首相府,又成为了摄政府。

    朱门前的那条横街,牌楼越建越多,门楼也越建越多。最早是六重门楼,后来七重,如今都已经是九重门楼了。

    朱漆大宅门越发的高大,但也越发的森严,已经没有人能够让这栋大门为他打开。能走大门的侧门,已经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一般的人,都只能走侧墙上开的小门进出。

    张超回家,也喜欢走侧门,从侧门进去离居住的内院也近,还不用那么兴师动众。

    现在的摄政府的四周,驻扎着三千人的侍卫,一般人根本难以靠近。

    从侧门进了府。

    府中静悄悄的,老铁枪已经出殡下葬,府中的灵堂也撤了,但府中家眷却还都在服丧中,禁止娱乐。

    回到府中,先去浴室里洗了个澡,然后换回了丧服。

    然后他去了妻子崔莺莺的房间,与她说起宫里两个女儿的决定。

    听完,崔莺莺只是点了点头。

    两人成婚也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崔莺莺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虽然她的头衔也一变再变,随着丈夫不断的升官晋爵而变化。

    只不过她和刚嫁入张家时并没改变多少。

    她不是一个讲究穿戴的女人,甚至不如张超那样讲究饮食,平时在家也不如杜十娘那样喜欢化妆打扮,也不如卢氏那样热衷于名门贵族家的那些贵妇们的聚会。

    她不爱出门参加贵妇们的社交圈子,也不喜欢逛街购物。

    这些年来,她比较喜欢的事情就是盘点计算家里的账本,教育子女,管理越来越庞大的府中事务,和越来越多的人员。

    她也不太关系外面的什么军国大事,朝堂政治。

    甚至不会去特意关注丈夫在坊间的形像,若非必要,都不会去其它贵妇人家走动。

    她甚至都极少回娘家。

    她比丈夫还大几岁,过了四十岁后,就不肯再生孩子了,认为年纪大了,以后老了儿女却还年幼。每次与丈夫敦伦的时候,都会要求丈夫戴套。

    这是一个在府中很有威望的女人。

    张超向来不怎么管理府内的事务,偌大的张府,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深得府中下人敬畏信服。

    “八月初八,日子定下来了。再过不到一个月,你就要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崔莺莺微微一笑,“这些年我妻凭夫贵,从学士夫人到国公夫人,再到国王妃,如今要当皇后,也没有什么激动的。”

    她的女儿当过皇后,另一个庶女做过贵妃,现在她自己也要当皇后了,她确实没有什么太过激动的。

    甚至心里面,反而总有些不踏实。

    丈夫又不是什么天潢贵胄,不过是一无所有的白手起家,二十年,从白丁到亲王,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

    如今却要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

    “其实若非父亲突然病重,本来我现在应当都带着一家老小到了吕宋的。相比起这皇后,我觉得王妃还更踏实些。”

    张超拉过妻子的手,二十年。

    妻子也从当年初次见面时的羞涩腼腆,到如今的成熟稳重。当年他们悄悄私下通信,约会青龙寺,如今两人都老了。

    眼角的皱纹掩饰不住岁月的痕迹。

    “不用担心,一切都很好,会顺顺利利的。”

    虽然崔氏出身的家族,只是清河崔的一个小支,当初家里甚至将她卖婚给一个白丁的张超。但家族的家规却一直很严格,她打小受到过很传统的教育。

    谨守规矩,相夫教子,这些年来,张超在外打拼,家里始终一切和谐安宁。刚入门的那几年,还对丈夫领进门的其它女人会有些醋意,对杜十娘她们也有过些严厉的时候,还曾跟平阳闹过一阵子。

    但慢慢的,她也放开了,不纠缠于那些小节。丈夫带回来的那个孩子,她还收做嫡子,后来平阳想要认回孩子,她也没拦着。

    越活越大气。

    这段时间,家里人都在悄悄的议论着丈夫要当皇帝的事情。杜十娘也都半老徐娘了,最近每天还喜上眉梢的,要不是公爹刚去世,她还不知道要怎么的妆扮的花枝招展呢。

    卢氏姐妹们也都神色不同。

    崔莺莺要淡定的多。

    “你又没吃饭吧?”崔莺莺看着带着些疲惫色的丈夫,关切的问,“我让人给你熬了小米粥,煲了汤。”

    张超轻轻拍了拍左手掌心里妻子的手背,“有劳了。”

    崔莺莺把手从丈夫手心里抽出,白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外人,还这么客气做什么。”

    她起身,亲自去厨房端来小米粥、银耳汤还有一些咸菜。

    张超摸摸肚子,“晚上的时候只简单的吃了一点,太忙,也没什么胃口,这会子还真是饿了。”

    张超吃饭很挑剔,崔氏总说他的嘴和胃是最刁的。确实如此,一般外面做的饭菜,他都不太喜欢吃。他喜欢自己做饭做菜,但最近哪有时间自己弄的闲心。内阁也有厨子,有堂下饭工作餐。

    但这些厨子做的饭菜总是不合他的意。

    妻子的手艺很朴实,但说来也怪,哪怕是很简单的饭菜,却吃的很有味道。

    “我的胃早已经被你给养刁了,习惯了你做的菜,吃别人做的,还真不习惯。”

    崔氏白他一眼,心里却十分高兴。

    夫妻二十年,她早已经习惯了丈夫的一切。丈夫身上的一道疤痕一颗痣,丈夫口味的咸淡,甚至什么时候喜欢喝什么茶,什么气氛喝什么酒,都早就了如指掌了。

    这种默契,就如夫妻两个房-事的时候,可以不发一言,却能全程配合无间一样,一个简单的眼神或者是一个动作,她就能立即知道丈夫想要换个什么姿势。

    两人甚至都能默契到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达到顶峰,能够互相配合一起到达那个时间。

    “等你登基御极,搬进了皇宫,我给你再选些美人入宫,选那些年轻漂亮,出身好的官宦小姐,名门闺秀。”

    张超端着碗,粥吃的正香。

    简单的小米粥,加上十三娘亲自弄的泡菜,微酸的泡菜配上小米粥正好开胃。

    “你怎么想起这些事情来了?”张超笑道。

    “你还刚四十出头,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说宫女三千,起码也得添些年轻秀女,多生些孩子也好。”

    “当皇帝了,也不是为了睡更多女人。真要睡更多女人,我也不用当皇帝啊。”张超夹了点泡菜放进粥里搅和在一起,笑着说道,其实他现在女人也不少,也十来个了。

    就这十来个,平时还不能一一照顾到呢。

    而且他也不想再生了,跟崔莺莺不想生一样,他觉得自己都四十多岁了,再生,等那些小崽子们成年,他都六七十了,太麻烦。

    他可不想自己和老太上皇一样,六十多岁,还生上几十个儿女。

    原来张超分配给家里女人的时间,都是尽量的算好她们的排卵期,这样多生点孩子。

    而现在,则是尽量算好安全期。

    张超现在有三十一个儿子,二十七个女儿,他觉得已经够多了。

    真的再多,其实亲情反倒淡了。

    四十多岁的人了,其实脑子里已经不像二十来岁的小伙一样,喜欢追求女人。

    “最近大郎他们做什么呢?”

    因为老铁枪去世,张超把儿子们都召了回来。老铁枪下葬后,他也没让他们返回。

    等张超登基,毫无疑问嫡长子张肯定是要册封为太子的。其余诸子,也肯定要加封。

    “在家读读书,也出去会会朋友。”

    这些儿子,尤其是已经加冠的十一个儿子,本来都已经就封,个个都有自己的一个班底,就算是在京城,也有各自的朋友圈。

    对此,张超倒也不是很在意。

    “玩归玩,让他们也多注意点,不要惹出什么乱子来。尤其是眼下这个时候,出了事情,我可不跟他们讲情面的。”

    “知道了。”崔莺莺答道,见丈夫吃完饭,便收拾好碗筷。

    “今晚轮到大卢氏了,你早点过去吧。”崔莺莺道。

    家里女人这么多,她自有一套管理的办法,比如张超每天在哪院哪屋歇,都是有规矩的。

    “最近累,今晚我就在这屋睡了,省的动。”

    “你在我屋睡,大卢氏等下又有意见了。”

    “管她呢。”张超笑着道。

    “那我让人去跟大卢氏说一声。”

    交待了一个丫环过去那边院里通传,大卢氏早已经收拾好了,等着张超过来。虽然说还在孝期,要禁房-事,但平时也没什么机会跟丈夫说话聊天,一个月也轮不到几天。

    尤其是之前张超去吕宋,一去就是一年多时间。

    结果等了半天,来了个丫环说张超不来了。

    “大王在哪屋呢现在?”

    丫环回道,“在王妃那呢,说是今天有些累了,就在那边歇下了。”

第1409章 金殿早朝

    虽然对外宣称皇帝中了风疾,瘫痪不能理事,但早朝并没因此而取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段时间以来,每天早上的朝会并未中断。

    只不过,早朝的时间做了调整,不用早天不亮就早早的起床洗漱,然后微光里坐着马车赶到则天门外。

    张超体恤上朝的官员们,特将早朝时间定在了每天早上五更三点。一夜五更,每更五个更点,因此五更三点,相当于早上的六点十二分。这个时候称为破晓,正是天刚亮的时候。

    比起原来的早朝时间,要推迟了不少,给上朝官员们从容的时间,常参官能睡个好觉。

    常参官们现在早上五更三点才出门,这个时间也可以称为卯时五刻。

    仪式和过去差不多,只不过如今坐在金殿上的是张超。

    张超现在是摄政王或者摄政首相,他坐在金殿上,百官上殿,然后按规矩议事。

    在过去,朝会有常朝和大朝之分,初一十五,为朔望大朝,遇上节日庆典,如冬至元旦,还要举行更热闹隆重的大朝会。

    平时称为常朝,常朝也有好几种,寻常是早朝,但也有午朝,甚至还有晚朝,朝会时间不同,名称也不同。

    朝会一般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性质,因此百官中也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参加朝会。

    一般参加朝会的为常参官,文官五品以上职事官,以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

    常朝武将不参,散官虚衔不参,五品以下不参。

    因此常参的官员并不算多,都是实职高官为主,兼一些御史等。

    内阁、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以及诸部寺等的主要官员基本上都参朝,因此也算是一个御前会议。

    坐了快两月的金殿,张超现在对于早朝也算是得心应手。

    早朝程序倒也比较简单,官员们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奏,算是一个通报会。基本上,也不用在朝会上做什么具体的处置。

    不过这个朝会,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的体现。如果能把握的好,那么朝会也一样能为皇帝抓权。

    比如通过朝会,张超能够过问各衙的事务,甚至可以把一些人事问题直接拿到朝会上讨论,甚至一些本属于内阁的重要决策问题,属于御史台的监察弹劾问题等,都可以放到早朝上来。

    “启禀摄政,据枢密院参谋司军情局的上报,倭人正在大举征召士兵,他们计划征召十万士兵。并且还在打造战船,准备入朝。而新罗和百济,目前也在倭国的调和下,休兵罢战。三国几次秘密协商,已经达成联盟,要共同防御我中原。他们甚至定下了三国瓜分在中原朝鲜道的协议。”

    枢密使秦琼奏报。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朝廷里大家都比较忌讳用大唐这两个字,但因为新朝还没立,因此大家也挺迷茫的。在朝会上,大家现在习惯用中原代替大帝二字。

    不得不说,因为这两年各种事情,但让中原耽误了对于朝鲜半岛的进一步控制。

    在征灭了高句丽之后,朝廷将高句丽人几乎都迁走了,后续迁移了一些百姓过去,但数量比较有限。

    朝廷也在那里设置了总督、提督等高,还驻扎水师和南衙兵,但总体来说,那里百姓比兵也多不了几个。

    正因此,新罗和百济才会大胆的越界占地。

    因为大唐之前没功夫理他们,新罗和百济甚至因为争抢大唐朝鲜道南边的土地,而大打出手,打了快两年时间了。

    现在唐军不断向朝鲜道增派兵马,添筑军港、兵部,运输储备物资,他们也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当大唐北伐军扫灭薛延陀、奚、契丹、四国之后,岛上的两个夜郎这下终于知道怕了。

    在已经吓破胆的倭人的协调下,终于握手言和,三家联合。他们不但要一起对抗大唐,甚至还准备瓜分大唐的朝鲜道地盘。

    不得不说,这些人既自卑又自负,挺狂。

    张超问平阳。

    “大司马,现在帝国在朝鲜道准备的如何了,调派了多少兵马过去,又输运储存了多少粮草?”

    大司马是兵部尚书的别称,平阳现在依然是兵部尚书。她在这个位置,表现的还非常不错。

    “回摄政,目前朝廷已经先后往朝鲜道派驻了南衙三个军,共六万人驻扎朝鲜道,兵力大多部署在南北两端,北面有一个军,防范东北的人,南面有两个军,是准备南征新罗百济的。另外我们的北海舰队四个分舰队,目前已经有三个分舰队进驻朝鲜道,平壤驻扎一个分舰队,在鸭绿江口驻扎了一个分舰队,还有一个分舰队驻扎在摄政的封地耽罗岛上。”

    大唐对于朝鲜半岛一直在增派兵马,只不过之前新罗和百济打的正热闹,朝廷也就没急着先动手。

    慢慢调派兵马过去,同时修筑城池、港口,运输粮草军械过去。

    对于大唐来说,要打,那就一战功成,不跟他们磨蹭。

    只不过因为当初选择了把高句丽人全都迁走,使得现在的高句丽故地朝鲜道,有些过于空虚,迁过去的那点移民,生产出来的粮食物资,根本不够驻军所需,更别说增派兵马,以及准备大战所需了。

    朝廷得源源不断的从辽南、登州海上运输粮草军械过去。

    到现在,朝廷在朝鲜半岛上,已经派驻了六万陆军和一万五千水师。在离百济很近的耽罗岛上,还有张超家的不少兵马。

    “我们在朝鲜道的西海岸,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八个可停泊海军舰船的港口,并且都在港口建有城堡,储存了足够十万人作战一年的粮草、军械。一旦战争开始,就算中原一年时间不往朝鲜运粮运军械,凭储藏的粮草器械,也足够支撑我们打上一年。”

    平阳的这个保证,让张超非常满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唐军这些年来,为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因为这些唐军训练好、装备好,作战经验丰富,尤其是从来没有缺过补给。哪朝有过带两匹马的骑马步兵?有谁见过带四匹马的骑兵?

    有哪朝的士兵有两套铠甲?

    前无古人。

    但唐军这些年做到了。

    步兵普遍都拥有两匹马,一匹驮装备,一匹骑行代步。骑兵更是拥有四匹马,能够保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连续一个月都在马背上跑,根本不需要下马。

    就连运输粮草器械的民夫,基本上都是民兵,他们都能够做到人手一匹驽马或者是一头大走骡。

    大唐军就是这么壕无人性。

    也就是靠着这种超牛的机动性,以及高达百分之一百五的弓弩装备率,让他们是战无不胜。

    更别说,这还是一支拥有火炮的部队。

    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当然厉害,不过消耗也确实惊人。好在大唐打仗,基本没输过,每次攻城破池,掳夺的战利品也是相当丰厚的,要不然还真维持不住。

    只要有充足的粮草器械,张超真不担心远在大海对面的朝鲜战场。

    其实以大唐现在的大航海,有着数量惊人的海船,这些商船基本上都编入了大唐的预备役里,只要朝廷有需要,一声令下,可以征召无数的商船做为运输舰为朝廷运兵运物资,只要事后给予些补偿,商人们也会承担这个义务。

    “如果现在下令,朝鲜兵马就能立即投入进攻吗?”张超问。

    “可以,朝鲜的七万五千海陆战士,早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很好,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心很足,这是好事。不过在我们正式进攻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张超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这些年我们与新罗、百济、倭国的贸易也很多,在三国的不少港口都有我们的商铺,甚至形成了一些唐人街唐人坊,都是我们大唐的商人和眷属,甚至有唐人在那边开设工坊,带去的工人伙计等。”

    这些人数量可不算少,倭国的难波津,就有一个很大的唐人街,有几千唐人生活在那里,从事着各种贸易等。新罗和百济也是如此,在这三国港口的唐人起码有近万人。

    这要战争一起,到时滞留的那些唐人只怕要遭殃。

    “先派人通知那边的唐人,让他们悄悄的做好撤离准备,我们会派出商船去接应他们返回。”

    “摄政,如果大规模的撤回这些商人,只怕必然会引起那些敌国的注意,到时我们就难以发动突然进攻了。”枢密副使苏烈道。

    “大规模的撤走华商,确实会引发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我中原华夏子民,我们不能如此抛弃他们。就算因此会贻误些战机,但也值得我们去做。”

    马周道,“如此大规模的撤人,只怕也不容易,恐怕三国会阻拦。”

    “所以我们得计划周密,到时调水师去接应,能撤回多少算多少。”

    打仗不先撤回本国商民,那一开战,到时他们肯定将会首先遭殃。就算现在这样撤,只怕这些人也要损失很多。

第1410章 百年禁令

    议会,上院。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上院经过重新推选,如今三百六十五名参议员,有三分之一换了新人。换上来的人,自然都是摄政张超信的过的人。

    这次连各道上院都已经重新改选过了,公开的理由自然是为了约法和宪政,事实则大家都明白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起码过去的那些右派,肯定是不可能再站在帝国上院里的。

    帝国上院三百六十五名参议员,同样也是五年一任,可连任两任,但每届要改选三分之一。参议员们需要是实封贵族,且未在进行担任实职,并已经就藩。

    三百多参议员几乎都是伯爵以上的实封功臣,代表的是各大贵族。此时大家脸上还带着进入帝国上院的喜悦,齐聚一堂。

    虽然说现在他们当的还是大唐的参议员,但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次改选后,就是新朝的议院了。此时能够进入上院,那也代表着他们成功的迈入了帝国新朝,在新朝抢先占了一个位置。

    魏征做为上院议长,对这些人喧嚣的样子很看不惯。

    拿起槌子敲了几下。

    议会大厅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诸位参议员们,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共济一堂。你们在站在这里,代表的是帝国五千多实封贵族和三千多虚封贵族,代表着帝国八千多世袭和终身贵族们。”

    “在今后的五年甚至是十年里,我会与你们中绝大多数人一起在这里并肩努力,为帝国为天下社稷为天下苍生百姓而努力。”

    一众参议员们都面带着微笑。

    魏征说的这些不过是些套话而已,今天大家聚在这里为了什么,他们心里非常的清楚。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以后我们有的是时候叙旧交谈。现在,让我们先来办正事吧,本届议会第一次全体参议员会议正式开始,现在就关于长孙无忌等帝国一千三百余位贵族的封地换封一事,大家进行讨论,稍后我们将就此开始表决。”

    “请诸位参议员们都记住,你们是代表着帝国八千余贵族,同时,你们也是帝国的封臣,你们也要充分的考虑帝国的利益。”

    一共一千三百八十六位贵族,涉及换封。

    这些贵族,都是右派。

    他们过去是保皇党,这次都面临着换封。

    如长孙无忌这样的,要换封到非洲去。也有一些还是转变的较快的,他们也要换封,但不用换到非洲去,只不过要从漠南、西域、信度等较好的地方,换到辽北、西海等地去。

    实际上大家也都明白,长孙无忌等已经向摄政臣服认输,他们已经同意了换封。

    现在拿到上院来,不过是来走个程序而已。

    不过摄政是个很在乎这程序的人。

    经过了上院后,那么这换封也好,收回封地、削爵降爵等,就统统是所有贵州代表们做出的一致决定了。

    “伊丽郡王长孙无忌,原封地天山北伊丽河谷,封地一千二百余里。现议会提请将他换封到非洲新琉求岛,爵位降为新琉求侯,封地一百二十里。可拥领地警卫队两千!”

    一名书记在台上宣读。

    第一个就是长孙无忌。

    曾经的贞观八贵之一的洛阳长孙氏,那位太上皇心腹,如今终也逃不过被流放海外的下场。

    不少参议员对他这个结果,即唏嘘,又觉得他好命。遇到了的是张超这样的仁慈之人,要不然,随便一个其它开国皇帝,都不会对长孙这样的人有好下场的。

    郡王削为县侯,一千二百里的封地,降为一百二十里。

    还是在遥远的非洲,洛阳长孙家难再翻身了。

    至于这个新琉求,据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岛,在非洲东海岸,听说有福建浙江加起来还大。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发言,陈抒已见。”

    没有谁替长孙无忌抱不平,如果是改选前的上院,估计还会有些右派要兔死狐悲的为长孙说几句话,但现在,这上院里都是摄政的坚决支持者,又哪个会替长孙说话。

    有人站起来发言。

    但却不是为他说话,而是认为长孙的待遇太好了些。

    就不该给这种人保留爵位封地,根本不用换封,直接将长孙家族充军到朝廷的岭东道去开荒守边好了,他们的爵位全都收回,封地也都收回。

    持这样态度的人还不少。

    既然撕破脸皮了,自然应当斩草除根。还给长孙无忌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干嘛?哪怕是非洲的荒岛,也不能便宜他,更不能让他带着财产跑路。

    等讨论的越来越过火,魏征不得不几次敲响木槌把参议员们的话题带回。

    要不然,再讨论下去,就得是长孙家哪些人该杀,哪些人该流,哪些人没入掖庭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处置决定是张超做出的。

    魏征本人是比较赞同的,这不是妇人之仁的问题,而是张超这种温和的处置,能够让这场本来不应当出现的改朝换代,能够更平和一些,避免叛乱冲突。

    现在给了长孙等人一条出路,他们才能甘心的离开中原。否则,他们肯定要做鱼死网破的拼命,哪怕他们就算拼命,最后结局肯定也是败,但没有必要伤及无辜。

    每场战争,都会造成很多损失,很坏的影响。

    “现在开始表决!”

    书记开始点名。

    点到一个参议员,该参议员站起来,然后表决。

    “赞成!”参议员举起手,大拇指朝上。

    最后三分之二的参议员表示了赞成,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表示反对。不过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不应当给长孙换封,而是直接流放他。

    “将反对参议员们的理由记录在册。”魏征对书记员交待。

    议会表决是超过一半就可以获得通过,现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通过,对长孙无忌的降爵换封减地当然就此通过。

    接着开始对第二个换封提案进行公示、讨论和表决,第二个是长孙顺德。

    仅仅一个长孙家族,他们拥有实封爵位七十多个,虚封一百多个。这个庞大的洛阳长孙氏家族,拥有不下三百男丁,他们家族拥有一个王爵,三个国公,七八个郡公县公,还有十几个侯伯,一堆的子男爵。

    现在,这些实封爵位都降爵和减封,连虚封爵也都全都降封。

    一个实封男爵只剩下十里封地,一个子爵只有二十里,伯爵三十里。

    长孙家只有长孙无忌保留侯爵,往下就只有三个伯爵,然后其余皆为子男爵。虚封爵也以伯爵为最高。

    长孙家各爵的封地,也多在新琉求岛上和周边的小岛上。

    长孙家、弘农杨家、京兆韦氏、杜氏,河东裴氏、江南萧氏等大小上百个贵族豪门,这次算是被连根拔起。

    除了有些家族有些子弟在张超这边,保留一两支分枝留在中原,他们几乎全都要被迁到海外去。

    如弘农杨氏,关西名门,汉代起的门阀,隋朝皇族。此时,隋朝皇族这支也就保留了杨师道而已,而当年杨素的那支,也就是杨弘礼保存了。

    当然,若要说这次被迁走的家族中,最大的自然还是李唐皇族。

    自上次李世民和李治迁离中原后,这次从皇帝承乾到李道宗等宗室,整个皇族,中原一个不留,大宗小宗上百家被迁走。

    他们的爵位也一样的被削被贬,封地被减。

    皇帝承乾已经被内定为唐国王,这次没在讨论表决之列,但其它的那些已经都被决议削降迁移。

    讨论到了后面,都是干脆整个家族一起打包表决。

    足足一千多封侯,实封的五百多,虚封八百多。

    一个接一个的被表决通过,裁定削爵减封换封。

    帝国八千多贵族,这一下子等于就少了一千三百多。这些人虽然最低也还有个男爵爵位,可实际上他们被取消了三代的议员资格,他们保留着贵族头衔,却无法像其它贵族一样的进入贵族院,既无推选为参议员权,也没有资格推选参议员。

    他们甚至被要求,三代内都不得再踏返中原,甚至都不能派人回中原经商。

    三代,这是近百年的禁令。

    一千三百多位贵族的削爵减封换封,半天时间就决议完了。

    全部都在贵族院通过了。

    魏征看着那一箱的决议记录,怔了一会神。

    “抬上这些,去内阁。”

    内阁,摄政张超看着那些记录。

    有了这些,那么长孙无忌等人就真的彻底的被扫出中原了,他们百年内都不得重返中原。

    这百年时间,他们也许能在那里立足,甚至是闯荡出一番事业,但百年都无法再影响到中原帝国了。

    而且他们的被放逐,并不是张超的命令,不是新帝国的命令,而是唐帝国,是贵族院参议员们的集体决定。

    他桌上还摆着一些奏报。

    那是下面将军们发回的报告,长孙等已经下令封地士兵缴械,全都如约交出了封地。

    长孙无忌、高士廉等这些保皇派,还有他们的家族,已经彻底的妥协了,他们也再对张超和他的新帝国形成不了半点威胁。

    现在,就等他们变卖掉自己在中原的产业,然后举族迁往海外了。

第1411章 国相

    七月。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摄政首相张超颁令,天下七十岁以上老人,皆赐粮一石、布一匹。

    眼看着离八月八这个太史局选定的大吉之日越来越近,最近朝廷也是不断的颁下许多为人称赞的仁善政令。

    比如给老人赐粮食布匹,给养老院、孤儿院、育婴堂、救济院等增拔款项。又免了许多地方的田赋!

    给京师国子监和京大的学生们钱粮赏赐,给官京畿将士钱粮赏赐,给各地驻军拔赏,给各地官学的老师学生们提前发中秋节礼。

    而这段时间,似乎各种祥瑞也是频出。

    张超最后甚至不得不亲自出面,要求各衙给下面通知,祥瑞不要弄的太过火。只有如王莽、武则天这样的人才会喜欢搞祥瑞,还大肆的搞。

    张超并不需要这种祥瑞来为自己的登基造势。

    相比起造祥瑞,其实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置。

    商议大宪章的内容,甚至还要调整朝堂的组织架构,甚至是连诸侯国和诸侯领的衙门组织结构,张超也要跟马周等商议。

    张超的意思很直白,诸侯可以自置属吏、得敛赋、拥兵马。但不是没限制的,诸侯是朝廷的封臣,诸侯的封地也是朝廷的自治领。

    他们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同时要了便于对大唐这几千家诸侯封臣管理,张超提出朝廷对诸侯领地上的组织要实行统一标准。

    比如,王公侯的封地称国,伯子男的封地称领。

    封国内设立国务院、议会、军务院、监察厅、警察厅、法院等机构。领地内设立总管府、议会等。

    各国各领的组织架构得是一样的。

    “我认为诸侯可以自置官吏,但朝廷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国务院的国相、议会的议长、军务院的将军,或领地的总管、校尉这些应当由朝廷替诸侯选派才高且经验丰富、品德优良者充任。”

    这与西汉时分封制度类似,西汉分封,诸侯封国的傅、国相,也都是由朝廷任命调派,其它的官员属吏则是由诸侯自己任命。

    朝廷派出傅和相,当然也是有要对诸侯监管之意。

    现在张超提出这个要求,马周想了想,倒也觉得不是不可行。

    “如果由朝廷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总管、校尉这些,帮助诸侯处理事务,应当也是可行。”

    这个需要与诸侯们进行沟通,沟通好了就没问题。诸侯就算知道朝廷有意要安插个人手过去,但只要事先说好,诸侯是封地之主,国相等官员派过去后,就不是朝廷官员,而是诸侯领地官,他们拿的是诸侯的俸禄,替诸侯办事,因此当以诸侯为尊。

    “我认为各诸侯国、领,朝廷要派出监察御史和监军御史以及监税御史。”

    之前派的三个,国相、议长、将军,算是封国的三大头,而现在张超又提出派三个,这三个却又完全不同了。前三个,算是朝廷帮诸侯们找的管家、护卫队长这类。而后面的这三位御史,却就完全是朝廷的人了,过去就是实打实的是监察的。

    监察御史是监察诸侯的,监军御史是去监察诸侯军队的,监税御史是去监视诸侯税收的。

    如果说朝廷要派国相、议长、将军给诸侯,诸侯也许还可以拒绝。

    但张超要派这三位御史过去,诸侯却是没理由拒绝的。

    毕竟现在的分封制度与西周与西汉类似,但却并不相同的。诸侯们不是独立出去的,他们是帝国封臣,封地只是个自治领,自治而已,是有限度的。

    他们三分之一的税收还得交给朝廷呢,他们还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呢。

    一个诸侯封地派出六人,或者说派出两个团队。

    大唐好几千实封诸侯呢。

    “这得起码两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

    褚遂良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区派出几位御史。本来朝廷也在诸侯的封地区划分了好几个领,比如信度领、河中领、漠南领等。

    “朝廷派出总督、提督,再派出御史,这样能节省许多人手。”

    张超却笑着摇头了。

    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者说派出总管、议长、校尉,那是为了对封地增强一些控制权,起码得有知情权。

    一个封地派出三个,几千块大小封地得派出上万,但这些人是由诸侯负责供养,朝廷要做的,不过是选派万把人过去。现在帝国如此之大,读书人也多,选出万把号人来,相信还是比较容易的。

    至于这些人派过去了后,会不会被诸侯架空,到时副相副将实际管事什么的,其实张超也不在意,他只要有这么三个人呆在诸侯封地内,到时五年一换或任满两任十年一换,有人能够在那里就好。

    至于说御史,上万御史听起来很惊人。

    但这些人可以当成是以后朝廷御史的见习了,从国子监或京师大又或者是那些科举的举人中选一批人出来,从军中挑一批士官或者军官出来,让他们到各封地去做监察御史、监军御史、监税御史,在诸侯那里干完一任或者干满两任,到时再按他们的成绩,再选择优秀的安排到监察院、大理寺、刑部,又或者是户部,以及军中任职就是。

    成本虽有,但绝对不高,而且会很值得。

    “国相、总管、议长、将军、校尉这些派过去,他们是听从朝廷还是听从诸侯的呢?”

    岑文本再次问道。

    张超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这个问题估计会是很多诸侯关心的。毕竟国相、将军这些可都是诸侯封地内的重要职务,总不能由朝廷把持。

    “我还是那句话,这些属于诸侯封国官,是由朝廷代诸侯们选拔推荐过去的,他们并非朝廷官员。就算过去是朝廷官员,一旦接受调令,也就不再是朝廷官员而成为了诸侯国官。他们到了诸侯封地,自然是以诸侯为尊。”

    “当然,如果诸侯违宪或谋逆,那么就算他不是国相,任何一个封地内的百姓,都有义务向朝廷检举诸侯的不法行为。”

    这番话没什么毛病,滴水不漏。

    当然,张超表示,不强迫诸侯们。如果诸侯们自己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国相,那他们可以任命朝廷选去的这些人为副相、副将、副议长嘛。总之,人选出来了,是要送过去的,用不用是诸侯的事。

    马周对张超这种有些无赖的做法,也只能笑笑。

    不过这了是无关大雅的事情,大家就算知道这是张超派去的耳目,也没太大的关系。

    真要说来,其实虽然现在朝廷的诸侯虽多,可与西汉的分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西汉的分封,最大的一个特点首先是分封在中原,其实就是拥有的地盘较大,尤其是人口多。大的诸侯连地千里,拥城上百,据县数十。

    他们拥有广阔的封地,以及上面的众多人口。

    汉初,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诸侯的。

    相比起来,现在大唐的诸侯虽然数量更多,好几千。可他们的封地无一例外都在四边,是在传统的华夏中原之外。

    特别是漠南、燕北不少地方的诸侯,封的地根本是在那条干旱线之外,那是不能种植庄稼的地区。如辽北、河中、西海等地,也一样是相当遥远且地广人稀之地。

    少数大诸侯才有几百里封地,许多小诸侯,更是封地才不过十几二十里而已。哪怕如程咬金等这些封王的诸侯,他们家族不少兄弟子侄也都有分封,但封地却不是在一起的,而是分散的。

    甚至有一块在辽北一块在信度一块又在西海的情况。

    那些地方远在四边,地广人稀,尤其还蕃汉混杂,想要开发起来,需要投入的本钱不少,而且要形成足够的实力,那就需要更漫长的时间了。

    除非他有如房玄龄家的碎叶河谷,有张超以前的那些封地,还有本身在中原强大的土地和财富。

    要不然,想如西汉的诸侯一样威胁中央,那太遥远了。

    光有土地还是万万不够的,还得有人口,庞大的人口。

    但他们处于四边,远离中原,想发展还是太慢。就连后世,东西部的发展都是天差地别,更别说这个时代朝廷直辖的中原,和诸侯们的边疆封地的差别了。

    但封地毕竟是封地,这是诸侯们的根基,慢慢发展,哪怕差点,这也是自家的地盘。

    就好比那些穷苦百姓一样,以前给人佃田耕种,现在分到手一块地,哪怕这地不是水田不是路边的平地,是不能灌溉的山坡地,旱地,但毕竟是自己的地。

    诸侯以为会比朝廷需要他们而更需要朝廷。

    张超手里现在可不仅握着中原的土地,朝廷今年新打下的饶乐、松漠、岭东三道,也就是奚、契丹、故地,另外原来朝廷打下来的林邑、扶南、朝鲜,也一直是握在朝廷手里,是直辖地。

    连海外的永吉、新吉、信度三港也是朝廷直辖。

    更别说,原隶属于张家的那些封地,吕宋、琉求、渤泥、大宛、狼山等封地,现在也将成为朝廷直辖的了。

    更还有此前刚从长孙无忌等诸放逐诸侯手里收回来的那几百块大小封地呢。

    反正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张超是暂时不会拿出来分封了,那些地方,都将是朝廷的直辖地,现在一时开发不过来,也会是块自留地,留着慢慢开发。

    至于以后宗室、功臣分封,漠北、东北,甚至是西伯利亚,美洲、澳州、非洲,能封的地方多着呢。

    当年李世民、李承乾犯过的错,张超肯定不会再犯。

    诸侯的分封制度不会变,但每一次分封他都会异常谨慎小心的。

第1412章 白虎

    枢密院。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白虎堂军议大厅。

    李唐虽还没被代,但虎字已经不避讳了。枢密院的军议大厅已经被称为白虎堂,原来将军出战的兵符也由鱼符改回了虎符,甚至百官佩带的鱼袋金、银鱼,也改为了金银虎。

    军议厅里,四面墙壁上全是一幅幅巨大的地图,厅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张超扫了几眼,就看出墙上的这些地图可不一般,是如今大唐在各地战场上的态势,有的是已经开战了,有的已经打完了,有的则正在准备中。

    有塞外的饶乐、松漠、岭东三道态势图。

    有漠北态势图。

    有辽北、朝鲜与、室韦态势图。

    也有与东海三国新罗百济倭国的态势图。

    更有中南半岛上与水陆真腊的态势图。

    还有黄金半岛上与狼牙修、羯荼、室利佛逝态势图。

    以及信度与戒日、狮子国、阿拉干、遮娄其等国态势图。

    也有在红海一带,与阿拉伯人的态势图。

    更有西域河中地区与阿拉伯人的态势图,有里海地区与哈扎尔人的可萨汗国的态势图。

    这些图上,详细的标绘着各方的界线,还有占据的重要城堡等,甚至连驻扎的兵力上面都有标明。

    这些可谓是大唐顶级的军事机密,不可泄露分毫。

    正是源源不断的情报汇聚到这里,最终才能让枢密院里的这些将帅、参谋们对帝国周边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做出相应的对策。

    眼下,漠北、岭北、东北等地区,暂时不用理会了。薛延陀可汗、奚汗、契丹汗、汗全都在大唐的监狱里学习改造之中。漠北的回纥和契如今臣服帝国,不敢对帝国有半分无礼不忠,他们正忠心的执行着追打薛延陀落水狗的命令。

    而室韦也诸部,现在也丧了胆,老实的称臣纳贡,送来了质子,甚至送来了各部酋长们的女儿来和亲。

    张超收下贡物和质子以及来和亲的女子,暂时同意不去讨伐他们,那些极遥远的北国,先放着,等辽东辽北等地稳固了,到时再进去收拾他们不迟。

    现在帝国在东北的实际控制线,以嫩江和松花江为界,嫩江北面就是室韦人,松花江东北就是诸部。

    张超现在将室韦诸部地区,统划为岭北道,而诸部地区统划为海东道,实行的是自治领,实际上相当于羁糜制,这些地方距离太遥远了。

    距离成了限制帝国进入这一地区的最大敌人。

    现在先设为自治领,也是给帝国创造些渗透的机会,通商贸易的时候,借机侦察这两地区的详细情报,甚至是去收买一些小部族首领等,为将来进入做准备。

    里面那边的西海道,目前帝国和可萨人是达成协议,以伏尔加河为界,帝国占据伏尔加河的东岸,他们占据西岸,有罗马人做为中间人,帝国也就不再追究这些突厥人。

    当然,可萨人也得放弃自称是突厥正统的声明,可萨是可萨,突厥是突厥,两者不相连。

    而帝国也就不越过伏尔加河去征讨他们。

    这一协议有罗马人在中间撮合,到现在还保持的不错,大唐在这边也不需要驻兵太多,基本上都是分封贵族们各自守好自己的领地。

    河中道则受到阿拉伯人的威胁,唐军在那里驻扎了三个军。

    现在双方有些零星的冲突,但两头巨兽,还没有全面战争的打算。阿拉伯人还在全力的征服波斯故地,目前的主要战略方向是向东夺取亚美尼细和小亚细亚半岛,并且想要争夺由可萨人控制的高加索地区。另一个战略重点,则是要将南面叙利亚旁边的阿拉伯另一分支加萨尼王国攻灭,并夺取叙利亚,然后夺回西奈半岛并越过红海,进攻埃及、诺帕夏、阿克苏姆等国。

    加萨尼这个阿拉伯人的分支,立国数百年,连萨珊人都从来没有征服过他们,他们被罗马人赐封,成为罗马人的藩属国,一直为罗马人征战。

    现在阿拉伯人欲除之而后快,打通他们与叙利亚之间的障碍,以打到地中海的东海岸去。

    阿拉伯人在河中地区仅仅是试探了几次之后,便很聪明的不准备马上与东方的强大帝国开战,他现在主要敌人是波斯残余以及罗马帝国。

    争夺地中海东岸地区,明显比现在多线开战,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现在帝国与罗马结盟,但也没有打算在河中地区与阿拉伯人开战,这边投放兵力等也太不方便。

    张超坚持的战略,是在红海地区与波斯湾与阿拉伯人交战。尤其是在红海,要守住西奈半岛,保护运河,不让阿拉伯人越过红海。

    在波斯湾,也是要保护大夏,保护阿富汗这个四通通道。若大夏有失,则信度和河中、西域地区将被切割。

    看着这一副副地图,如今帝国的形势很明显,北方和陆上暂时还是比较稳定的。目前战争都在沿海诸地,东海三国,中南沿海,还有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等这沿海。

    枢密副使苏烈为张超等介绍当下形势。

    “枢密院计划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分成三个战场用兵,第一个战场,东海。拟投入八到十万兵力,计划三到五年时间扫灭百济、新罗和倭国三国。第二战场,则是红海、波斯湾战场,联合罗马、阿克苏姆等揭制阿拉伯人,我们也是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灭亡阿拉伯。”

    “第三战场,则是从中南半岛到印度,我们将持续投入兵力,打一场长期战争。”

    张超听完后却摇了摇头。

    “摄政,这些都是在我们得到的情报推演后得出的结论。”苏烈解释。

    张超笑笑。

    “三五年时间,用十万兵马扫灭东海三国,倒也不无不可。但阿拉伯人,想三五年灭亡他很难。而且,红海这边虽然与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关系,但我们也还得正视一个情况,那里我们得审慎的投入,我们不能让自己陷得太深,得有随时抽身的能力。”

    张超对阿拉伯人的了解,可是比这里在座的将帅参谋们都清楚。

    看看他们短短几年时间就扫灭了波斯,这个势头可不一般,而且历史证明,他们简直就是席卷中东,罗马也根本不是对手。

    对抗有必要,但还没有那么必要。

    阿拉伯人对于罗马的威胁是最大的,还有红海南岸的那几个国家,对大唐的威胁当然有,但还没到达那个层面。

    “十年内都不可能灭掉阿拉伯人,我们现在就要做好一个长期的准备。枢密院准备一下,朝廷要在红海地区再设立一支舰队,必要的时间我们可以放弃西奈半岛,但必须得夺得红海的控制权。”

    “另外,在大夏地区,要增派一两个军,这块地方不能有失。”

    “再者,从现在开始,要开始派人与阿拉伯人接触。既然短期内灭不掉他们,那我们就得正视他们。他们已经取代了波斯,如果能达成一些协议,这对我们也是有利的,比如我们可以跟他们开展一些贸易。”

    苏烈怔住。

    一边打仗,一边贸易?

    “这有何不可呢,以前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不也隔三差五的交战?但双方也一样经常互市。”

    打仗,是为了帝国的利益。

    贸易,当然也是为了帝国的利益。

    阿拉伯人占据这么广阔的地方,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呢。

    “我们可以开放我们大夏南面的大夏港、信度的信度港以及红海东口的吉布提做为与阿拉伯人交易的贸易港,允许阿拉伯商人前来交易。”

    苏烈他们都是军人,想的只是打仗。

    张超却想的更远一些。

    就算联合罗马等国,可毕竟那里太遥远了,大唐不可能在那边投入太多力量却与阿拉伯人打,打赢了最利益的也不是大唐。

    对于大唐来说,最大的利益诉求不是灭掉阿拉伯,而是要遏制他,或者说只要保住红海这条贸易线就足够了。

    因此,与阿拉伯人展开贸易,并不会对大唐的战略有什么影响。

    苏烈原本还计划派出舰队攻占扼守波斯湾的哈伊马角以及对面的阿巴斯港,张超提出修改计划。

    “我们与阿拉伯人战争,并不妨碍我们与他们开展贸易,而我们与他们贸易,也不妨碍我们进攻他们。我支持夺取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北岸的阿巴斯港可以攻打,南面的哈伊马角地形并不易守,我认为可改为攻夺哈伊马角北部的海塞卜,这里是一座天然良港,而且南面皆是山区,易守难攻,同时与海峡对岸的阿巴斯港形成南北守望之势力,对于我们扼守波斯湾出口,非常重要。若是攻下此二港,则能堵住波斯湾,不让阿拉伯人从海上威胁我们的大夏、信度等地,也能保护我们的海上航线。”

    这条霍尔木兹海峡,介于波斯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曼角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形成人字形,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不过三百里,南北宽仅一二百里,海峡中还多岛屿、礁石和浅滩。

    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当是兵家必争之地。

    以大唐的海军实力,如果把这条海峡两边的港口夺下,扼守海峡,那阿拉伯人就别想从海上出来。

    哪怕一开始不能直接攻下两岸的港口,也可以先攻下海峡中的那些岛屿,一样能够驻军。

    “我们一边打他们,一边又要跟他们贸易,他们愿意吗?”

    “我们不封锁他们的贸易,他们就感天谢地了,他们岂会有不愿意之理?要知道,过去波斯人富裕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把持着东西方贸易的巨大利润,罗马人要与东方贸易,都得经他们手中扒层皮。阿拉伯虽是新兴强国,可他们也一样需要贸易的利润。”

    当然,张超也不愿意放弃这么大的市场。

第 1413章 太子挂帅

    摄政张超的决定,让苏烈感觉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他这个学生还没学全啊。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一边和罗马、阿克苏姆、帕诺夏、阿罗迪亚、加萨尼、马库里亚、可萨等一群人群殴阿拉伯人,一边却又还要跟阿拉伯人做生意。

    这边还要谋划着要夺取阿拉伯人的霍尔木兹海峡,真是所有便宜都让帝国占尽了,这么无耻,不,是这么聪明灵海的策略他还真是活久见。

    “诸位,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政治服务。所以不管是战争也好、外交也罢,甚至是贸易都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服务于我们的最终目的,那都是好的。”

    帝国对于那遥远的地中海、波斯湾,没有什么领土要求,太远了。顶多占几个港口,做成商港就好。帝国在那边最大的利益诉求,就是保证帝国的外贸。

    贸易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庞大的税收,以及巨大的贸易顺差,都为大唐在持续输血。有人说,中原什么都不缺,还跟他们贸易什么呢?

    这话当然不对,中原什么都不缺吗?

    错,中原缺金缺银缺铜,甚至缺奴隶。许许多多的原材料当然也缺,从海外进口那些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商品,提升附加值再卖出去,这不就赚了许多。从海外赚回来的金银铜,缓解中原的货币紧缺。

    从海外输入的奴隶,也能帮助帝国在周边的殖民开拓。

    从长远的战略上来说,大唐在海外搞贸易,在周边搞吞并统一。

    现在中原百姓日子过的较好,生活成本低,其实正是享受着这些红利。朝廷早年征服了吐谷浑、突厥,不但北方边疆不受袭扰,而且牛羊马匹等也是大量输入中原,价格不断下跌。

    过去一匹马得几十贯,一头牛都得十几二十贯钱。而如今呢,一头壮牛,不过四五贯钱,一匹马不过十贯左右。

    过去大量的百姓都买不起牛,靠人手挖脚铲,而现在种地基本上都有牛马,甚至家里还有拉车的骡子,代步的驴。以前优良的马都是军用战马,许多府兵都只能买骡或驴来驮物资,但现在,马到处都是。

    甚至许多寻常百姓商人,都拥有雄俊的高头大马。

    过去禁止私宰耕牛,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牛肉。而现在,随便到哪个地方,会没有牛肉买呢,在哪个酒楼会吃不到牛肉?

    甚至是毛衣、皮衣,这些如今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以前妇人天天织布纺丝,而现在不少人在冬天里也开始拿着毛衣针坐在火炉前打毛衣。

    一件羊毛织成的毛衣,可是能当的上过去好几件衣服,还更保暖。

    甚至西北的棉花,如今也进入千家万户,厚实的棉被,能让人舒舒服服的一觉睡到天亮。这棉花被可比丝绵被既暖和又便宜,过去一床被子得一两贯,还没这么暖和。

    如今这几年棉花越来越多,每年输入中原,可是让人交口称赞。

    交州、琉求的糖、西北的棉、信度的麻布、草原的牛马、还有毛衣皮鞋,甚至是东南的盐、南方的茶、北方的煤、广州的锅

    商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价格却反而越来越便宜。

    过去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现在大家不但能吃饱还能穿暖,甚至努力干几年还能起栋大房子。

    衣服穿的越来越体面,许多人都不穿补丁衣服了。而过去,谁家衣服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更是大的穿完给小的穿。

    未来几年,朝廷对外重中重中,还是在于东海三国。

    相比什么遥远的红海、波斯湾、印度洋,东海三国无疑对于大唐来说更重要一些。甚至连东南亚都比不上东海三国。

    东海三国与中原一衣带水,受中原影响较重。而且这三国离中原既近,又人口重多,而且朝鲜半岛的南部,那可是很肥沃的平原,这可不是什么塞上不能耕种的旱区,也不是寒冷的东北,这可是富饶的平原啊。

    倭国虽是岛国,但他们的土地多是那种火山灰的肥沃土地。

    这几地过去有大海相隔,对于中原来说,确实有些鞭长莫及。过去中原对朝鲜,只能是沿着海岸线过去为主,路途太过遥远漫长,一有些动乱也反应不及。特别是在中原内乱之时,更是控制不了。

    但现在不同了,以大唐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术,还有强大的海军,这三个小国攻灭没有技术上的问题。

    灭这三国,大唐能得到很多土地,还能得到大量人口。

    如果吞灭这三国,大唐的人口就能突破一个亿。

    在这个时代,人口永远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

    人多,确实力量大。

    高句丽都灭了,这三国不可能不留。

    也许在倭国发现特大银铜矿之前,朝中会有些人认为攻灭百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之后,就收兵了。

    但是现在,就算张超不坚持,那些大臣将帅们也会坚持要灭倭的。

    敌人有三个,但不一定就要三个一起打。

    秦琼做为枢密使,向张超提议,先派兵攻占朝鲜与倭国之间的对马岛,这样就能切断倭国与朝鲜的联合,同时,也是威胁新罗。

    然后朝廷以大军进攻朝鲜西南沿岸的百济。

    “直攻百济王都百济城,破其国都,擒其国王,则百济群龙无首,一战可定。”

    秦琼的作战方案很简单,却也非常犀利。

    先派一支舰队攻占对马岛,把倭人先给拦在倭岛上。

    同时呢,这支舰队又正好处于新罗的屁股后边,让他们不敢轻易派大军去增援百济。

    如此一来,唐军就只要对付一个百济就好了。

    而百济的国都偏偏就是在海边不远,这可是最利于唐军从海上进攻,抢滩登陆,直捣王城的啊。

    无可挑剔的一个作战计划。

    先灭百济,再破新罗,然后渡海南下征倭。

    各个击破。

    张超认可这个作战计划。

    紧接着,白虎堂上,一众元帅将军们个个都呼吸粗重起来了。

    既然作战方案已定,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统兵将帅人选了。

    谁都知道,这次张超灭东海三国的决心坚定,也都知道,以帝国实力,灭这三国会很轻松,会比当年灭高句丽还轻松。

    既然这是一场能在短期内打赢,并且包赢的战争,那谁去领兵就是谁捡功劳啊。

    谁不想去?

    这前朝鲜那边一直是在备战状态,主将是海军元帅张仲坚,副将是北海舰队大将军刘仁轨。

    不过苏烈他们都盯着,谁愿意袖手旁观呢。

    “摄政,某愿请缨前往朝鲜!”

    苏烈第一个忍不住请战。

    然后多员将帅都纷纷请战,哪个也不愿意落于人后。

    张超想了一想,这征东海三国,就跟当年隋平南陈一样,明摆着手到擒来的功劳。

    张超确实是员猛将,不过他是员骑将,陆上作战,不弱于李绩,擅长大兵团作战。但说到打新罗百济这样的海上国家,只怕有些外行。

    当然,还有一点,苏烈这几年功绩确实很高,甚至让他有点飘。

    他刚灭三国擒三王,若再让他灭东海三国,那就真的有些让人头疼,会功高难赏。

    这对他并不是好事。

    “此次用兵东海,关于统兵元帅,某心里倒有个人选。”

    张超斟酌着说出一个名字。

    “某拟由琉求国公张担任东征元帅,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这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提名。

    苏烈怔了一下,然后不由的笑了。

    张是张超嫡长子,现在是琉求国公,马上就将成为帝国的皇太子。这个时候,张超要让张来当这个征东元帅,确实很合情合理。

    谁都能看出张超的用意,这是要给张一些耀眼的资历,要给他镀镀金。但从另一面来说,张也不是那种什么世面都没见过的,他在琉求两年,也扫灭了几十万山夷,可以说,还是显露出很不平凡的。

    再说了,用皇子或宗室为帅,这也是历来的传统。

    这下,谁也不好再去争这元帅之位了。

    但张只是挂衔,下面的大将位置还是能争的。

    “以琉求国公、镇东节度使张为征东元帅。”

    “以海军元帅张仲坚为征军行军长史!”

    行军长史,这相当于参谋长了,也算是军中二把手。

    这个任命大家倒也能接受,毕竟张仲坚为了这一战,都筹备了两年,总不能这个时候把他弄一边去。

    “以牛进达为行军司马!”

    这是三把手。

    牛进达的爵位、资历、威望,都足以担任此职。牛进达现在是右军大都督,驻东都登州。

    毗邻朝鲜,调他入朝,各方面都不错。

    从张超的角度来说,牛进达既是个老资历的大将,又足够忠心,打仗也挺有本事,另一方面,牛进达相比起秦琼程咬金李靖苏烈他们来说,又还差了一些资历威望,就算这次平灭东海三国,也不用担心功高难赏。

    “以北海舰队大将军刘仁轨为第一军团司令,目标攻夺对马岛和巨济岛,负责拦截倭国对朝鲜增援,以及牵制新罗之兵。”

    “以薛仁贵为第二军团司令,目标百济王都。”

    “以高侃为第三军团司令,负责进攻百济王都外围。”

    张超将朝鲜战场上的兵马增至十万,混编为五个军团。

    儿子张为元帅,张仲坚和牛进达担任长史和司马。

    而下面的五个军团,则分别由张超的五个门生担任司令,各统兵两万。分别为刘仁轨、薛仁贵、高侃、上官仪、牛见虎五人。

    苏烈等名宿大将,都没得到任命。

    听到最后,不免有些失望。

    “诸位元帅将军们,如何?”张超笑问。

    诸将都打起笑脸表示赞成。

    于是,此事就此议定。

第1414章 光荣属于大唐,伟大归于中华

    距离八月八越来越近,大唐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少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这个创造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的帝国,终将逝去。

    翰林院最近接到了一个任务,摄政张超给他们的任务。

    为这个即将逝去的帝国修史。

    历代以来,都是后一朝为前朝修史。

    修史,也算是对一个王朝,对那王朝的帝王做一个盖棺论定。

    房玄龄是翰林院学士旨承,也是翰林院长,这次修史,他将是主编。大唐立国不过二十余年,他又是个亲身经历者,对于大唐十分熟悉,甚至大唐的三代君王他亦非常了解。

    可是当他打开卷轴,提起了笔,却又不知道从何下笔了。

    他该如何为这个帝国评价呢?

    “光荣属于大唐,伟大归于中华。”

    这是他在请求张超之后,摄政张超对于他的答复,这也将是这本唐史的基调。身为代唐的新朝君主,张超并没有要求他攻击诋毁大唐。

    开国皇帝李渊的高瞻远瞩他的韬光养晦,都是充满着战略眼光的,这是一位相当了得的皇帝,如果不是他,隋末乱世将延续更久。是这位皇帝迅速的结束了隋末动乱,稳定了天下。

    而李世民当然更有功绩,他推行分封、大兴工商、改革科举等等新政,让中原迅速的从隋末乱世里恢复过来,并且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达到前所未有的强盛,开疆拓土无数,这是一位了不得的君主。

    就算是承乾,他也有护法之功,对华夏功不可没。

    张超对于这本唐史,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实,要全面,不能失于偏颇。唐虽短暂,但却如秦如隋一样的了得,他们是伟大的王朝。

    虽然三位皇帝各有各的缺点,如李渊过于追求平衡,不但在朝中玩平衡,在几个儿子中也玩平衡,最终却亲手造成了儿子们的喋血玄武门,自己也只能黯然退位。在事隔数年后的复辟,更是让他的名声扫地。

    李世民也是一个伟大的君主,虽也是武力篡位,但继位之后能够纳谏,十分开明,坚持推行新政,以分封制激励将士们开疆拓土,让大唐横扫周边,拓地数千里。

    帝国强盛而又繁华,百姓过上富庶日子。

    只不过后来却迷上丹石长生之术,思想转变,倒行逆施,为天下所不容,在护法战争中一败到底,最终被流放美洲。

    承乾也是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可一心想要集权。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伟大之处,也有他们的眼光不足之处。他们的伟大,造就了大唐的光荣。

    光荣、伟大。

    再多的谥美之词,对于大唐来说,都不为多。

    可最终,这么强大的帝国,没有毁于外族之手,却是在这不流血的政变中被取代了。

    再过几天,中华帝国就要代唐建立,摄政张超也将成为帝国的开国皇帝,他房玄龄,也将成为这新帝国的大学士。

    其实,除了换了一个皇帝,这新帝国依然是唐的延续。

    就如当年唐是隋的延续一样。

    甚至中华帝国代唐,更加简单更加轻松,除了长孙无忌等与皇帝一起流放海外,甚至都没有流一滴血。

    太上皇李世民曾经看到过分封制导致的危险,会有诸侯拥有挑战朝廷的实力,他想要废分封,再集权。但诸侯已经不肯,他想要抑制工商,打压那些实力强大的资本家,可那些人也不肯。

    他本以为,他能够击败他们,但最后被击败的却是他自己,甚至那个扛旗的人还是他的太子。

    曾经也曾意识到皇权受到威胁,他想要集权亲政,可那些元老们却不肯交权。他想要抗争,但最后丢了皇位。

    实力最强,且一直深得人心的张超,最终果然还是走到了最前面,代唐自立。可李世民李承乾父子都不愿意放手的权力,张超却主动放弃了不少。

    愿意约法、立宪,限制皇权。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现在张超虽然还未称帝,但确实深得人心。百姓们心里确实也记念着大唐的好,但大家却也更期待欢迎张超的新朝。

    这真是一个让人惊叹的结果。

    编写唐史,二十余年的历史。

    这么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要如何将他的伟大和光荣体现出来,又要如何把他强大无比却又轰然倒塌的原因写下来,让后人反省警惕呢?

    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而在这历史之中,他房玄龄,大唐的开国功臣,却又三次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如今又将成为新朝重臣,他要如何在这历史里定位?

    还有张超?

    这个大唐兴盛强大的功臣,最后又成了大唐的掘墓人,他一手推动大唐荣耀无双,却又将大唐随他的荣光一起葬送。

    对这位皇帝,又该如何在史书中书写。

    还有那些被流放的,以及留下来的。

    这些在唐帝国史书上必然要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又将如何书写。

    公正。

    摄政张超的要求很简单直接,可房玄龄却觉得很难。

    内阁。

    次相马周将一份奏章递到张超面前。

    “这是关于倭国两矿开发计划书。”

    “这事情不是已经定好了吗?”张超接过,一边翻看一边问。

    之前确实已经定好了,甚至这个两矿开发,还成了皇帝下台,大唐灭亡的引火索。

    当时在议会上,挫败了皇帝的计划,他们的计划得到议会支持。

    不过还没来的及进行招募股东,张超就回来了。

    现在,这个事情,他想问问张超的意思。

    张超翻看了一遍,计划与原来的已经大改。原来是矿归朝廷,再由朝廷出让承包,由大唐的勋贵官员议员们出资认购股份。

    而现在,议会提出,两矿是由张超堪探发现的,所以矿产权归属于张家。

    “其实没有必要,既然这件事情已经在议会上公开表决并通过了方案,我认为原来的方案就挺好。”张超合上这份计划书,摇了摇头,轻笑道。

    他明白许多人的想法,他张超马上就将成为新朝皇帝,他张超不是承乾。同样是皇帝,但手里的权力却天差地别。

    而这矿确实是张家发现的,所以他们认为可以还给张家。

    不过张超不是那种吃独食的人,他是皇帝,又不缺这点钱。

    皇帝的权力也是来自于下面的人支持,每一次得罪下面的人,他的支持就少一分。就如李世民或承乾,早晚有一天,他们的支持率掉光,然后他们就成了孤家寡人。

    “我的意思还是不变的,矿产权归朝廷所有,然后朝廷公开招标。大家可以竞标承包权,两个矿分开来。不论是贵族还是议员还是普通的商人,只要有实力都可以参加竞拍,设立一个最低保证金,只要能交纳保证金的,就都可以取得竞拍权。”

    “最后价高者得。”

    这是张超愿意接受的一些修改,不再说只让议员们有资格竞拍,而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让所有人都有权竞拍。

    当然,竞拍到的人,也可以再发股招募合伙人,一起经营。

    朝廷只负责监管、收税,其余的就按照市场规则。

    “这会不会太简单了一些,而且对张家也不太公平。”

    “这也简单,按朝廷的规矩,张家发现了这两大矿产,可以获得朝廷的一笔赏赐。张家也可以参加竞标的嘛,一切公平公正公开就好。”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也有道理,朝廷的利益也得考虑到。因此,拍下的人,得保证铜、银的产量,每年得达到一定的产量,否则将要罚款,严重者取消承包经营资格。”

    银铜都属于重要的物资,他们开采后除课税外,也要交由朝廷收购的。如果产量不足,也损害朝廷的利益。

    张超准备让人组两家矿产公司,到时去公平竞拍。若是拍到了承包权,那就再拉上一大群与张家关系好的诸侯们合伙经营。

    反正有权大家赚,如承乾那种看到钱就睁不开眼,到处想搂钱的想法不同,张超还是比较在意支持者的利益的。

    “摄政,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问不当问。”马周有些犹豫道。

    “有话你说直说,我们俩多少年的老伙计了,你还需要对我支支唔唔吗?”

    “是关于长孙家族等被换回来的封地。”马周道,“这些封地不少人都盯上了,比如我就听说苏烈私下里曾说,此次他立功最大,自认为当换封到伊丽。”

    马周倒不是跟苏烈关系不好,故意打他小报告。

    只是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跟张超禀报这些。

    张超笑了笑,“苏烈啊,他这人啊,最近是越来越口无摭拦了。”

    马周说的这些话,他其实早就知道了,有暗影在,如今六扇门和飞骑又都效忠于他,哪里有点风吹草动的他会不知道呢。

    不过他倒不认为苏烈忠心有问题,只不过他最近确实有点恃功自傲了。

    伊丽河谷也确实肥沃,加上李道宗等许多被放逐诸侯被收回的封地,都很肥沃。

    不说苏烈看上了伊丽,其它封地也被许多人盯上了。

    大家都自认为是功臣,有从龙之臣,当然也想得些好处的。

    “伊丽河谷我打算收归为朝廷的直辖,包括大宛,还有琉求、吕宋、爪哇等封地。但漠南、辽北、信度、河中、西海等地收回来的封地,朝廷还是会拿来分封给功臣和宗室。”

    “琉求和吕宋等南海诸地,以后也不分封?”

    “不分封了,都为朝廷直辖之地,留着以后慢慢开发。今后东北、漠北、岭北、以及信度、河中等地继续为分封之地。”

    马周想了想,这倒也没错,诸侯越封越多,中央朝廷肯定也得保持强大的实力,否则,弱干强枝,肯定维持不久。

    “对苏烈还是得加以安抚,否则只怕他会不满。”

    “放心吧,苏烈也就是口直心快一些,他立的功大,我也会认真考虑给他相应的封赏的。”

第1415章 苏烈要反

    赏功罚过,还得及时。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从管理学上来说,赏罚得分明,而且得及时。有功则必赏,有过则必罚,非如此,不足以彰显出功过的区别。

    秋意渐凉。

    张超请了自己的门生们过府吃饭,都是自己的门生,也没有请别人。坐陪的是张为首的张家兄弟们。

    “哪天出发?”苏烈笑着对张道。

    “回师兄的话,定的日子是九月初,待重阳节过后就出京。”张回京也有段时间了,最近应酬很多,四处拜访那些世叔世伯,还常去讲武堂、国子监和京大,为自己招揽了不少年轻优秀学子。

    这次去朝鲜,也是他主动向张超请求的。

    最终如愿以偿,被张超授为征东元帅。

    有张仲坚和牛进达两位老帅保驾护航,又有刘仁轨、薛仁贵等师兄们帮忙,这次东征,统率十万水陆兵马平东海三国,确实十拿九稳。

    八月八后,他就将是皇太子。册封为皇太子之后,就统十万大军征灭三国,这功绩对于他的太子之位的稳固,以及对于他的资历威望都有巨大帮助。

    “这次我本来很想充当你的助手的,奈何摄政不肯同意。”苏烈笑着说道,张马上就将成为太子,而且这个太子之位肯定是非常稳固的,苏烈本来跟张关系就不错,现在更是愿意与未来太子拉近些关系。

    “我也好希望师兄能够一起去呢。”张有些遗憾的道。

    张超笑着走过来。

    “你们聊什么呢?”

    张道,“正跟师兄说,这次征东遗憾他没能去呢。”

    张超笑笑,“东海三国,不过是摄尔小国,这等小国不过是刚好给你们练练手的。你苏师兄如今可是军界大佬,杀鸡岂能用牛刀?”

    “对了,你张伯父和牛伯伯也来了,你过去给两位见个礼。”

    张起身跟苏烈告声歉,转身过去了。

    凉亭里就剩下张超苏烈师生两个。

    “刚打完一场大仗,这才闲了几天,就坐不住了?”张超笑问。

    苏烈红红的脸膛,高大魁梧的身材,一身绢甲,衬的越发英武不凡。这个十六岁就随父亲带领乡兵征讨隋末流贼的大将,如今不过五十出头,可跟十几年前比,胖了好多。

    “你这脸色紫红紫红的,这有些不好的苗头了。以后得多注意些饮食,少吃盐少吃糖少喝酒,还得少吃肉。”

    张超看苏烈这明显是三高症状了。

    他知道不少将领因为平常训练量大,因此吃肉喝酒也非常讲究个痛快。要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苏烈也是这样,讲究洒脱痛快。

    如今地位也高,饮食也好,什么山珍海味吃不着。

    但这体重却也是直线上涨,现在腰围大的惊人,一个大肚皮。

    脸也肥肥的。

    其实宰相里面,马周就也有糖尿病,如今越发厉害,一天得喝上好几大壶水,然后茅厕上不停,整个人瘦的厉害,还很年轻一人,可身体却连房玄龄他们大他一圈的人都比不了。

    “那个大夫也劝过说,不过让我每天喝粥吃索还不能喝酒,那我还不如出家当和尚,否则这日子有啥意思。”苏烈道。

    张超哼了一声。

    “自己的身体自己要爱护,你想想你如今贵为国王,拥有八百里的木鹿封国,家里妻妾成群,子女一堆。你难道不想活过**十岁,甚至活上百岁,好好享够了这富贵荣华?”

    “活一百岁?可不敢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多保养保养身体,不说活一百,活个七八十岁肯定没问题的。平时吃淡点,多注意休息,饮食搭配合理一些,酒肉不说不能吃,但得适量。”

    “平时多饮饮茶,另外运动很重要,但也要适量。”

    “我到时安排大夫定期给你上门检查,每半月检查一次,做好记录,这样身体哪里不适也能尽早发现。”

    三高古人一般称为富贵病,主要表现就是肥胖。

    在古代,确实只有富贵人才容易长的肥头大耳。

    “多谢老师。”苏烈笑笑。

    “定方啊,我最近听不少人说你跟人说想要换封到原来长孙无忌的伊丽河谷封地?”

    苏烈怔了一下。

    “这哪个王八蛋背后说我坏话呢。”

    “你也不用管哪个说的了,说你坏话的人多了,还有人说你心情怨恨,想要造反呢?你说我会信吗?”

    苏烈怔怔的道,“老师,我绝无二心。”

    “我们师生也快二十年了,我岂能不知你心?别人不知道,说些这种离间之语,我当然不会信,不过你平时也要多注意一下。你现在可是堂堂亲王,枢密副使,地位不同一般,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有许多人关注,莫要让人误会的好。”

    “是,我以后一定多注意。其实我说换封,也只是开个玩笑的。”

    “你就算真有那想法,也没什么。赏功罚过嘛,这是应该的。你灭三国擒三国,这功绩够大了。虽然朝廷给你加封亲王,还授你一子爵位并辽北百里封地,但我认为还不够匹配你功绩的。”

    “我已经拟在信度为你增赐百里封地,再赐你一子为开国侯。”

    “学生不敢接受!”

    “这是你自己为自己挣下来的赏赐,有什么不敢受的。这份诏令稍后会送往议会表决。”

    张超曾听说一家单位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一位在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因为急于处理私事,结果耽误了当天要做的工作,给单位造成了数十万元的损失。而领导却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了几句而已,未做任何处罚。

    于是,这位员工也觉得犯了错也无所谓,工作越发漫不经心,而其它的员工看了也纷纷效仿,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大大小小的错误不断发生。

    同样还是这个单位,一个做文秘的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积极的一些主流媒体记者联系,宣传单位事迹,由此为单位化解了好几起危机,使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像。

    单位领导本来准备给他五千元奖金,文件拟好了,却没了下文。据说是财务上资金紧张,于是领导便只好放放再说,随后不了了之。最后这位员工愤而辞职,其它员工也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人心涣散,各自天天混日子。结果,这个单位,自然很快就是一盘散沙的局面。

    其实古人早就讲究赏罚分明,有功赏有过罚。

    唐初的府兵,本质就是一群农兵,为何却能屡战屡胜,攻无不克呢?因为府兵制初期正是赏罚分明,能够及时的兑现军功。于是乎,府兵们为了军功为了勋赏甚至为了升官入仕,十分拼命。

    而后来,不过几十年,府兵制却崩溃了,府兵再也不能打了。则是因为,朝廷不能兑现那些承诺的军功赏赐了,地主自耕农子弟争相当府兵,本就是为了军功赏赐为了入仕的途径,可后来,府兵戍边无轮替,一当好几年。

    打了仗立了功也不能兑现田地钱财赏赐,甚至一般府兵子弟根本就无法晋升为军官。

    渐渐的,地主自耕农子弟都纷纷想办法逃避当府兵,最后被征召进去的,都是些穷的办不起装备,又不强壮的人当府兵。这些人当了府兵,也成了混日子的兵油兵痞,府兵再也不能打了。

    在张超代唐过程中,苏烈本来就是坚定的支持者,甚至在此前的护法战争中,苏烈也是最早起兵的。

    甚至因为皇帝杀了张超之子,他还杀了皇帝的三个儿子。

    一直以来,这位门生,确实对他忠心耿耿。

    更不说,他此前还灭三国擒三王。

    赏赐必不能少,但适当的敲打敲打也不能少,要不然万一他膨胀过头,居功自傲,干出什么傻事来,就悔之不及了。

    “最近李靖身体不适,已经请辞归家。如今是秦琼代任枢密使,我拟由秦琼接任枢密使,你出任兵部尚书,平阳则担任北衙元帅。你觉得如何?”张超问。

    李靖年纪大了,最近又腿疾复发,痛起来路都走不了,只能在家躺着。

    张超给他送了副轮椅,最后也同意了他的辞呈。

    枢密副使和兵部尚书,也不好说哪个职务高或低,都是朝廷重臣。

    “等新朝建立后,我会册立张为太子,到时你来担任太子太保一职。”

    东宫三师三少,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还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些都是东宫太子的老师。

    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则保太子安全。三少,则是东宫三师副职。

    这些三公三师、东宫三公三少等职,好多都成了荣誉加衔,没有实职。

    但张超现在跟苏烈说,让他担任太子太保,以后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实际上就是相当于过去统领东宫六率,这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务。

    若太子登基,他这东宫的统兵将军,太子老师,将来自然难得重用。

    苏家一国王两县侯,三块封地一千里,又给他加太子太保衔,还执掌兵部,确实是皇帝的重用恩赏。

    “烈谢过老师,烈定保护好太子。”

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

    立秋过后,日变短,夜变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天也一天比一天凉快。

    八月初七。

    夜。

    登基的前一夜。

    张超一家人已经搬进了紫禁宫,入宫第一件事,张超把紫禁宫,改回紫微宫。

    登基用的冠冕礼袍都准备好了。

    殿内省尚衣局女奉御带着一群局内宫女围在张超四周,为他试衣。尚书局的人手艺非常的高超,衣服袍冠鞋袜等都非常的贴身合适,不大不小刚刚好。

    这些人也是非常辛苦,她们负责宫中皇家的衣服,不但要制作,而且每天半夜就要开始熨烫衣物,等皇帝起来前,就要把衣服准备好送过去。

    衣服熨烫的很整齐,而且熏过衣。

    上玄下赤的龙袍,颜色偏暗,这种色调张超并不喜欢。赤是暗红,玄色,则是先染白再染黑,黑中扬赤。

    皇帝的这套大礼服,其实还是起身周,一直延续到如今,象征的是正统。

    奉御捧来旒冕。

    皇冠严格来讲,不叫冠。

    皇帝戴的叫冕,冕和冠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说这都是戴在头上的物件,但对于帝王而言,含义就带有唯一性和推他性了。

    就好比皇帝自称朕,朕虽然也是我的意思,但除了皇帝其它人不能用。

    冠,就好比我,很平常,谁都能用,甚至连猴子都能戴。

    但冕,则独显尊敬,彰显身份。

    所以加冕、卫冕也就拥有独特的含义。

    冕,天子、王侯、卿大夫才能戴的帽子,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帝王冠冕,就是皇冠,皇帝才能戴的帽子。

    这个帽子也一样是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式样,

    大体由“”、“旒”、“缨”、“”、“纩”、“”等组成。

    ,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

    ,有专门用途,也是丝做成的线绳,线绳下端有个黄色绵丸,专用名词叫纩;

    纩,其实就是挂在头上的玉,谓之,因为两块正好位于左右两只耳朵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

    冠冕如何固定在脑袋上?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这样才能把整个冠冕固定住,叫做。

    旒,就是挡在天子眼前的那个珠帘。

    天子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戴着冕,前面还有一排珠帘,这是会挡住视线的。

    魏征和房玄龄、马周、孔颍达等一群重臣站在旁边。

    孔颍达做为翰林学士,又是孔圣后裔,他问张超。

    “旒珠垂于眼前,会挡住君王视线,可陛下知道为何一直以来却要挂这十二串旒珠呢?”

    明日就将是登基御极,因此现在开始,大臣们也开始尊敬张超为陛下。

    张超当然也是知晓一这些这旒珠缘由的,不过还是笑着问,“学士定然知晓深意。”

    “旒珠确实大有深意,汉书东方朔列传里曾记载东方朔的一番言语。他曾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一个人过于苛求明白就会曲高和寡,也就少了信徒和朋友。所以说,做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摭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

    蔽明和充耳这两个词,十分形像。

    “陛下可知为何特意要摭住一些帝王的视线,堵塞一些他的耳朵呢?”

    张超明白这也是古人的一种思想体现,要求当皇帝的人,主要精力要用在嘉奖有德之人,忽视和赦免人的小过失,不能苛求完美。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中庸之道,凡可不可过于较真。而中庸,正是不走极端。

    该睁只眼闭只眼的时候,也要睁只眼闭只眼,难得糊涂。

    “学士果然学识渊博,一顶冠冕,也能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不过这话确实对,身为帝王,统领万里河山,亿兆子民,应当有选择性的去看,有选择性的去听。目光应当去看到天下的不足之处,看到百姓的艰苦。耳朵要听到忠恳的建议,听的进那些治国的良言忠告。”

    张超几句话,让孔颍达等都称赞不已。皇帝心里能清楚这些,自然是社稷之福。

    明天的禅让大典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承乾那边呢?”

    既然是禅让大典,自然就得承乾出面。

    不过禅让大典中,最重要的人却不是承乾,而是奉送皇帝玺绶的行事官,汉魏禅让时是以御史大夫行事,目的除崇重禅让仪式外,亦象征着旧汉官僚向魏朝皇帝臣服。

    而魏晋禅让以太保加太尉组合奉送玺绶。太尉源于东汉皇帝即位礼仪,太保则出身尚书顾命。

    魏晋以后,则各朝禅让基本上沿袭太保加太尉的组合。

    眼下朝中的太师是张超。

    太傅为房玄龄,太保是李靖。

    自从曹丕代汉行禅让礼以来,基本上各朝兴替都以禅让行式。杨坚的隋,李渊的唐,都是禅让而来。

    除了禅让以外,还有一种王朝更迭的方式是革命,不过比较少,以禅让为主。

    “陛下,明天先继皇帝位,再继天子位。”

    这也算是一种古礼,二重即位。

    同一王朝内的继位,一般是先继天子位,再继皇帝位。而禅让则相反,先继皇帝位,再继天子之位。

    皇帝继位和天子继位,是两个阶段,皇帝继位是吉礼,天子继位是凶礼。

    两个新旧王朝交替,两位天子都必然要到场,另外百官也得到场。

    而为了明天的这场盛大的典礼。

    大唐八千多位诸侯,不论年纪老幼,除了在外典兵打仗的,基本上都要到。京中文武百官,以及京外地方上的州刺史以上朝集资格的官员,也都要前来。

    为了这一天,朝廷已经准备了三个月时间。

    如今汉京城里,各道进奏院都住满了入京的诸侯和官员们。

    玺绶是皇帝禅让仪式上最重要的象征物,因此早就选好由李靖和房玄龄两人奉送玺绶。

    “承乾愿意出席明天的典礼吗?”

    “已经派王承恩过去问过几次,但都没准信。一会说来,一会又说不来。”

    张超笑了笑,他能够理解承乾此时的心情,只怕确实是犹豫万分。

    当年他助李世民篡位夺权,当他准备登基的时候,李渊也是不肯出席。最后还是张超过去请人。

    承乾护法之战,迫李世民下台后,李世民也一样的不愿意出席承乾的登基仪式,还是张超用的激将法。

    “派王承恩过去跟承乾说,他出席典礼并做好配合,是之前谈好的协议。如果承乾到时不肯来,那之前的协议自然也就当他放弃了。”

    都这个时候了,再使小性子耍脾气也没有意义。

    长乐宫。

    夜已深。

    可承乾却又哪里睡的着。

    他披衣站在殿前,引颈望天。

    满天的繁星,明天肯定会是个好天气。他多么希望明天会是个恶劣的天气,最好是雷鸣暴雨,狂风大作才好。

    明天,大唐帝国就亡了。

    朕的大唐,朕的帝国。

    自他祖父从隋帝手里接过玺绶,得禅让天下,到如今,不过二十二年而已。实际上,帝国只存续了二十一年。

    唐三世而亡。

    这和隋几乎一样。

    也许后人会干脆说唐二世而亡,根本不把他当成一帝。

    以后他会有什么名号呢?少帝、废帝、哀帝、殇帝、让帝、末帝?

    愧对高祖皇帝,如果高祖皇帝得知他这个长孙,把唐帝国折腾亡了,估计在地下都不安心,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还有远在美洲的父皇,若是他知道自己把他赶下台,最后却只当了两年皇帝,估计只怕是带兵从美洲打回中原的心都有吧?

    是啊,太上皇还不知道这些呢。

    也许自己应当给太上皇写封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可这信怎么写呢?

    当初若不是他听信张超的话,起兵护法清君侧,若他不把太上皇赶下台,也许就没有如今的这些事情了。

    这世上,也许唯有太上皇能压的住张超。

    可惜当初他信错了人,他宁信张超,也不信自己的父皇。

    “陛下,夜深露重,莫着凉了。”

    皇后张氏拿着一件批风过来,为皇帝披上。

    承乾对这个怎么都不愿意离婚,宁愿随自己去那遥远非洲受苦,也不肯留在这中原当新朝公主的妻子有些无奈。

    对她,他是真的心情复杂,既有些感动,又还有厌恶。

    “朕的大唐都亡了,着凉又受的了什么。”

    夏花握住承乾的手。

    “陛下,大唐还没有亡,你只是丢了中原,你还有唐国。”

    “什么唐国,不过是放逐海外而已。一个几万里之遥的异域,算什么唐国?”

    “陛下何必如此说,想当年越王勾践不也卧薪尝胆,然后才能率三千越甲吞吴吗?”

    “丢了中原,可陛下只要不放弃,一样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承乾的眼中闪过一抹亮色。

    东山再起!

第1417章 君临天下

    “陛下,王承恩来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一名宫人小声的打断了皇帝和皇后的温馨时刻。

    承乾厌恶的回话,“天色已晚,让他回去吧。”

    “他说有重要的事情,为摄政传话。”

    夏花扭头对那宫人道,“你没听见陛下说不见吗?还不退下!”

    宫人连声赔罪,低头退下。

    “等下。”承乾叫住了她,“让王承恩过来吧。”

    夏花对承乾道,“陛下若不想见,就不用见他,你现在还是天子,就算退位了,也还是唐王,一个不忠心的阉奴,也敢如此欺君。”

    “算了,反正都要离开了。既然他现在是摄政门下一走狗,那就听听他要转达什么。”承乾拍了拍夏花的手道。

    王承恩进来时,脸上堆着笑,见面先向承乾跪拜行礼,礼节上倒看不出哪里有失。

    只是承乾看着他那光洁无须的下巴,和满脸堆起的笑容就心里一阵恶心反胃。此人当初是他父亲手下的心腹之人,可后来却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的父亲,然后,又出卖了他。

    他心想着,这个看起来人兽无害的阉奴,也许早晚有一天会出卖张超的。

    “王承恩,你应当改名了。承恩这个名字,是父亲当年赐给你的,你觉得你现在还配用吗,你还有脸用吗,你用这个名字的时候,不觉得的心里内疚吗?”

    “多谢陛下提醒,臣已经向摄政求赐名字,摄政今日刚赐了臣一个名,叫做国忠,以后臣就叫王国忠。”

    听到这话,承乾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差点要起身上去揍这不要脸的阉奴。

    王国忠,你怎么不叫亡国奴呢。

    世上不要脸的人很多,但却没有像他这么不要脸的。“少跟朕废话,摄政让你过来有何话要说?”

    “陛下明日登基,希望陛下到时能够按时到达。陛下还说了,这些都是事先的约定。若是陛下不去,就视为对前约的毁约,到时的后果,陛下当自己清楚明白。”

    “这是威胁?”

    王承恩呵呵一笑。

    这算是承认了。

    承乾气的紧咬牙关。

    “王承恩,放肆。”夏花喝斥。

    承乾拉住夏花,“好,朕会记得协议的,明日一定会去,一定会好好的配合太师,好了,现在你可以滚了。”

    “臣告退。”王承恩躬身退下。

    “陛下若是觉得不想去,完全可以不去。我父亲他也不能拿你怎么样的。”夏花安慰丈夫。

    “我会去的,反正也不差这一天。朕都已经是个亡国之君了,难道朕不去,这大唐就不亡吗?”

    甘露殿。

    这座皇帝的寝宫,如今也是张超的寝殿。

    夜已三更。

    张超和十三娘躺在龙床上,都很亢奋。

    说不激动亢奋是假的,毕竟这是皇宫这是龙床,明天开始,张超就是这万里河山之主,而崔莺莺,也将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我感觉在做梦。”崔莺莺搂着张超的腰道。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会走到这一步,那时我觉得当皇帝其实很累,并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情,是太多的责任。我其实是个比较懒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挺愧对他们的。”

    张超说的他们指的是大唐的三代皇帝。

    他们对他有着无比的信任,说来张超不是一个好臣子。

    有人也说他忘恩负义什么的,这些骂名张超都能接受,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张超确实不是一个好臣子。

    这辈子他都亏欠老李家,所以他要善待承乾他们,对李唐宗室也不肯下什么杀手。

    “这辈子我是还不清对李家的亏欠了,我做不了一个好臣子,只能去做一个好皇帝了。”

    “你也不要太挂怀那些了。”十三娘劝道。

    其实李唐的皇帝,虽然说功绩很高,但哪一个又是寻常之人呢。

    李渊身为隋朝皇戚、重臣,在杨广还没死的时候就起兵造反,拥立杨广的孙子占据关中长安,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一死,李渊就让傀儡皇帝禅位于他。李世民虽然成就比李渊还高,但他以次子夺位,杀兄弟囚禁父亲,上位手段也是非常不光彩的。

    连承乾都是起兵逼父亲退位才登基的。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个好皇帝。

    也许他们不是好臣子,不是好儿子,好兄弟,可他们却依然是个不错的皇帝。

    张超现在能努力的,也就是做一个好皇帝了。

    “我现在最舍不得的是夏花姐妹俩,还有小龙。”崔莺莺叹声道。特别是夏花,亲闺女,现在却不要娘要丈夫,要离开中原,去那什么非洲。

    “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我也挺舍不得的,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爹娘的也管不了。”

    不得不说,张家的儿女打小接受了不少张超的新思想,确实很不一般。

    “睡吧,明天有的忙呢。”

    八月初八。

    大吉。

    册诏吕宋王代天下曰:“惟开元三年八月初八,皇帝曰,咨尔吕宋王唐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绍天明命。使太傅房玄龄、太保李靖,奉皇帝玺绶,王其永君万国,敬御天威,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敬之哉!”

    这是皇帝的第一封禅让诏书。

    则天门上,张超恭让不接。

    按惯例,要三禅三让。

    第一禅一让后。

    很快又第二道禅让诏书又至。

    册诏曰:“皇帝问吕宋王言:遣乔奉书到,所称引,闻之。朕惟唐家世三,运周数终,行祚已讫,天心已移,兆民望绝,天之所废,有自来矣。……今使乔奉皇帝玺绶,王其陟帝位,无逆朕命,以祗奉天心焉。”

    诏书下,张超再揖让。

    然后第三封禅让诏书下。

    册诏吕宋王曰:“天讫唐诈,辰象著明,朕天命,致位于王今使靖奉皇帝玺绶,王其钦承,以答天下响应之望焉。”

    三禅而三让。

    三次禅位而三次揖让,每次禅让诏书下,百官都一起劝进,而张超坚拒不受。

    这其实是一种仪式。

    百官都在履行着这个仪式。

    连唐帝承乾,也坐在那里配合的演出,扮演好自己的那个仪式。

    本来,这三封禅让诏书不是一天之内下达的。

    不过张超不想搞的太复杂,就算是仪式,也没必要演太久。

    第三次禅让诏书下达、百官劝进后,张超表示初步接受。

    于是。

    承乾发布第四次禅让诏书。

    内阁首相马周、翰林院长房玄龄、议院上院长魏征、下院长许敬宗等奏言,“臣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日大吉,可登坛受命,请诏王公郡卿,具条礼仪别奏。”

    张超当民不再推辞。

    “可!”

    这下,张超终于接下禅让诏书。

    后面紧接着就开始即位仪式。

    登坛受禅,公卿、诸侯、诸将,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

    燎祭天地、五岳、四渎。

    熊熊柴燎烟火之中,中华帝国于焉成立。

    承乾去帝号,降封为中华帝国唐国王。

    “山呼!”改名为王国忠的王承恩站在那里,高声喝令道。

    “吾皇万岁!”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数万人齐声高呼,声震云宵。

    自三个多月前,张超入京,然后宫变。这一百来天,汉京城里的所有人,其实都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如今,这一天终于到来。

    看着那个站在高坛之上,身着皇帝冕袍的新帝张超,众人都不禁神色各异。

    他们见证了一代新皇,见证了一个新王朝的诞生。

    二十年前,一介白丁布衣,一个老府兵的义子。二十年来,在大唐帝国的舞台上尽情施展,二十年后,他终于站到了唐帝国的肩膀上,完成了一次最华丽的脱变,他代唐自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帝国。

    中华帝国。

    承乾也是那个旁观者。

    一百多天来,他无数次想象过这个场景。

    可真到这一刻,他发现自己很平静。

    在那远处,还有许多人也在旁观着,这些都是将要被放逐的诸侯、官员。

    他们是这场盛宴欢乐中唯一的失意者。

    站错了队,几乎失去了一切筹码。

    削爵减封,放逐海外。

    三代百年之内,不得重返中原。

    这段时间,他们的封地早已经被收回,他们每天都在变卖着家产,田地、宅第、商铺,甚至是遣散一些不愿意跟随离开的仆役。

    祖辈辛苦置办下来的一桩桩产业,都在贱卖。

    无数的贵族豪强资本家,都如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的围上来,恶狠狠的撕咬着他们的肉。

    可他们却没有办法,到年底前,他们必须全部离开中原。

    他们得抓紧时间变卖这些带不走的产业,去购买海船,忙着把能带走的东西运到港口装船。

    长孙无忌两鬓苍白。

    悔不该当初,当初为何要迫太上皇退位呢?

    站在高高的坛上。

    看着俯首在面前的那数万人,张超心中一股天地独尊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时刻,确实容易生出这种感觉。

    这就是君临天下的感觉。

    这,就是亿万子民之主的感觉。

    当今世上,最强大的帝国皇帝,是他,张超!

第1418章 离婚

    共和1400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中华帝国元年,这是八月八日。

    桂花飘香的八月,中秋临近,天气凉爽,不冷也不热。白天,天高云淡,天特别的蓝,云特别的白。

    在汉京,新帝国刚刚成立。

    到处都是欢呼游行的人群,彩旗飘飘。

    “在这个日子出生真的是太好了。”

    “马车再赶快点。”

    张看着那街道上拥挤的人群,心里很是焦急。尽管有卫士开道,可速度依然缓慢。

    儿子就要出生了,他实在是太焦急。

    等不了了,他推开车门。

    “殿下!”

    “我跑回去更快点。”张奋力的在人群中向着张府跑去。

    今天上午,他的父亲正式从他的姐夫手里受禅登基,建立了崭新的帝国。而他的母亲崔莺莺,也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他自己也已经被册封为皇太子。

    他是嫡长子,一直以来表现也不错,受封为皇太子理所当然。禅让仪式后的登基大典非常的隆重和盛大。

    不过张心里却一直记挂着家里。

    在他早上出门前,妾侍王氏就已经阵痛,可刚才大典结束,他得到消息王氏居然还没能生下来。

    “帝国万岁!”

    “伟大的中华万岁!”

    街道上,全是兴奋的人群,他们欢呼,他们热切。

    张在护卫的帮忙下,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

    从皇宫到张府,短短的一段路,他却连衣服都挤破了,浑身是汗。

    “殿下!”

    老管家看见张这么满头是汗,还带着狼狈样不由万分惊讶。

    “怎么样了?”

    “还在产房。”

    “这么久了还没能生下来?”张眉头紧皱。

    他大步入内,来到产房门口。

    “殿下,你不能进去。”

    “给我让开。”

    “让开。”

    几名产婆只得退下,张推门抢进屋里。王氏还在大喊着努力生产,但胎位不正,一群经验丰富的产婆已经努力许久了。

    “殿下。”

    王氏看到张进来,叫了一声。此时的她,披头散发,满头汗水,声音嘶哑了,经过了一个上午时间的生产,她几乎力气全无。

    “参汤呢,老参汤准备了没?”张心疼的握着她的手。

    “殿下,已经喝过参汤了。”

    若没有这百年老参汤,只怕根本撑不到现在。

    一名产婆示意张到一边说话。

    “仆妇等无能,只怕殿下要有心理准备。”

    “请问殿下,到时保大还是保小?”

    张咬牙,“我两个都要,两个都给我保。”

    “万一?”

    “保大!”

    这里,门推开,李丽质进来。

    “保小!”

    这位前皇家公主,此时很坚定的对产婆道。“保小,真有个万一,需要取舍,保小。”

    张转头怒瞪妻子。

    李丽质对丈夫道,“这种难产最是危险,保小可能性更大些,若保大,只怕两个都保不住。”

    张甩袖扭头离开。

    王氏再次叫喊起来,那叫声,让他心急如焚。

    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

    “保大!”张回到产床前,握着王氏的手,对着产婆喊道。

    “殿下,那样太危险了?”

    “按我说的做。”

    王氏是张在琉求时收的,先是外室,后来得张超教训,改纳为妾侍。王氏的父亲王弘直,是琅琊王氏人,武德进士,后在张幕府中效力。他将女儿许给张,这个王氏确实得张喜欢。

    琅琊王氏过去号称华夏首望,顶级门阀,尤其是在晋南北时,更是鼎盛,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不过在侯景之乱时,王谢不肯与侯景联姻,被侯景毁灭,到如今,王氏家族还在,但实际上算是彻底没落了。过去,王氏家族出了几十个宰相、几十个皇后、几十个驸马等。

    而现在做为王导后人的王弘直,过去真投身在张超之子张麾下做一个幕僚。不过做为曾经的顶级门阀,虽然家道中落了,但许多优秀的特质还是在的,比如对儿女的教育等。

    王氏就是一个才女,既美丽又温柔还充满才气。

    相比起父亲为张娶的正妻长乐公主李丽质,张更喜欢王氏。长乐比张大几岁,婚后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李丽质反而总是让他有些敬畏。

    一来是其身份贵为公主,二来她年纪大他一些,性格上也比较强势些,加上远离中原,夫妻远隔,遇上王氏这么温柔的女子,自然深得张的喜欢。

    “产房阴气重,殿下不适合呆在这里,请殿下在外面等候。”李丽质见丈夫那般关切王氏,心里确实有些不太舒服,当初她在京生产的时候,丈夫都还在外面。

    甚至婚后几年,其实相聚时间很少。

    丈夫回来也有三个多月了,可也常在外面跑,在府中的时候,也与王氏谢氏顾氏萧氏等呆的时候更多。

    崔莺莺也特意从宫里赶回来了。

    听说难产,也表示必要的时候,保大。

    子嗣虽然重要,但人更重要。

    张坐在一侧焦急的等候。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有侍女快步跑来报喜。

    “恭喜太子殿下,王氏刚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六斤四两。”

    张长松口气,起身要往产房去。

    侍女连忙道,“皇后娘娘吩咐,让殿下暂时不要过去了,等那边收拾好了再见也不迟。”

    府中管事们纷纷来向张恭喜道贺。

    “恭喜殿下,又当父亲了。”

    张也笑,又当父亲了,他如今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

    “殿下,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你说直说。”张对自己的侍卫队长道。

    那队长左右瞧瞧。

    “殿下今日被册封为太子殿下,成为帝国储君。殿下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呢,谁是太子妃?”

    张怔一下,谁是太子妃?当然是李丽质,他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

    “殿下,长乐公主她可是前朝公主。若她为太子妃,则她所出长子就是嫡长子,到时就是东宫继承人。可是,只怕会有很多人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诚如,当初长孙皇后去世后,太上皇也曾想过要立杨妃为后,一样为大家所反对,为何?因为杨氏是杨广之女。”

    张还真没有想到这么遥远去。

    “可李氏是我妻子。”

    队长是张的伙伴骑士,打小一起长大,可以说关系有如兄弟般。他此番话,确实是为张考虑。

    李丽质毕竟是李世民的女儿。

    张超代唐,夺了李氏的江山。总不能将来新朝第三代皇帝,却又成了李世民的外孙吧。

    “承乾此前,可是提出过要和殿下两位姐姐离婚的。”

    “离婚?”

    离婚不算什么很少见的事情,甚至皇家的太子、亲王等与自己的妻子离婚的事情很多。主要还是卷入一些斗争之中,比如历史上唐朝的肃宗李亨,就曾经两度离婚,韦妃、杜妃都卷入朝争之中,最终他被迫两度离妃。

    “我听说七郎都要与长孙氏离婚,殿下莫落于人后。”

    张七郎就是张家嫡三子,他是与长孙无忌之女成婚,而嫡二子则是与崔干之女成婚。

    张七郎现在要和长孙无忌女离婚,然后娶苏烈之女。

    苏烈是当今朝中最得皇帝倚重的元帅,而崔干也是新晋翰林院学士。

    崔莺莺生了五子四女,四子订的是京兆韦氏,五子订的是弘农杨氏,这两个还年幼,真正对张比较有威胁的兄弟还是二郎和七郎。

    这两位嫡兄弟,年纪既长,而且妻子也都是朝中重臣之女。

    张若不与李丽质离婚,那么对他的太子地位确实是不稳的。

    “可我虽与长乐关系不密,但她入门以后,也从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

    “殿下,她是李世民的女儿,承乾的妹妹,她身上流的是李家的血,这点就足够了。如果她没有生儿子还好些,可现在她有儿子还是长子,这始终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啊。”

    张犹豫着。

    他今年十七,但对于权力的本质还算看的清楚,见多了篡位、兵变,也看多了李氏皇族内斗。

    他很清楚,他和兄弟们的关系虽然亲密,但如果真涉及到了权力,肯定也不能避免。

    如果他出现漏洞,肯定会被攻击。

    尤其是那位二弟大宛国公张珲,也不过比自己晚出生了那么半个时辰而已。都是嫡子,还是一母三胞胎所出的胞兄弟。

    他这两年在琉求干了不少事情,练了不少兵,征服了几十万山夷。但那位胞兄李珲在大宛也没闲着,那虽远在天山北,却是极优良的一片封地,易守难攻,谷地肥沃,还盛产汗血宝马,又处在丝绸之路上。

    大宛本就不比琉求是近十来年才开发的,大宛可是拥有千年历史,汉朝时就兴盛一时。在过去海上商贸没这么兴盛时,与西方贸易多走陆上,大宛正是一个必经的要地。

    自己的兄弟李珲这两年在大宛,接收了这么强大的一份产业,招兵买马,招贤纳士,聚集的实力完全不弱于他。

    如今,帝国新建,他被册封为太子。

    而这位大宛国公,还不知道要被册封为什么国王。

    “非离婚不可吗?”

第1419章 皇太孙

    “荒唐!”

    甘露殿里,张超听完几个儿子的请求,十分恼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太子提出要跟李丽质离婚,七郎提出跟长孙无忌的女儿离婚,连毛都没长齐的十二郎也提出要跟韦氏退婚,十七郎则要跟杜氏退婚。

    “荒唐!”

    张超拍了桌子。

    他很清楚这些儿子们想的是啥,甚至敢说,这些想法其实是他们手下人怂恿的。

    “就算是民间百姓,也有句老话叫富贵不易妻。你们倒好,堂堂嫡皇子,就这样做表率的?”

    几个儿子被骂的狗血淋头,低着脑袋没人敢回话。

    “七郎,还记得当初长孙无忌想要退婚,长孙二娘可是翻墙来找你私奔,为此还闹出了那么大的误会。二娘虽是长孙无忌的女儿,可她已经嫁入我张家,就是我们张家人,你们婚后也有一年多了,孩子也有了,你们感情也挺和睦的,现在就为了有些东西,就要连夫妻伉俪之情都不顾了?”

    “父皇,儿臣不离婚了。”

    “滚回去跟二娘赔罪去,好好向你媳妇赔罪。”

    张连忙退下。

    十二和十七也连忙落荒而逃,这两家伙还小,并不太懂事。他们也是被手下人这么一说,京兆过去最大的两大豪族韦杜两家,如今确实算是衰弱,但也还各保留了一两支在中原,并不是全都被放逐去了海外。

    虽说这确实会让皇子们的外援变弱,但因此就要离婚退婚?

    最后就剩下了太子张。

    “伯玉啊,朕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也知道你担忧什么,但今天朕跟你直言。你只要做好你的太子本份,那么其它的事情你不用猜疑担忧。你是嫡长子,我华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立国,只要你不乱来,那这皇位将来就是你的。”

    “关于长乐,我也再说一句,我今天没有封她为太子妃,不是我对她身份有意见。只不过,惯例没有马上封而已。等过几天,就会正式下诏册封她为太子妃,你们的长子,会是东宫的继承人。”

    “父皇,立长乐为太子妃,晟儿将来地位能保保证吗?毕竟,他有李家的血统。”

    张说出了他的担忧。

    张超从御案后走出来,站到儿子面前。

    长子已经长的与他一般高了,长子比承乾要小几岁,都是那般高挑,只不过比现在的承乾要更加的稚嫩一些。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我们汉人重血统没错,但向来是以父系血统论,没有说以母系论的,又不是苏毗女国,她们才是母系社会。汉人娶胡女,生下的孩子依然是汉人。你娶李氏女,生的孩子依然是我们张家人。往大了说,我们汉胡同婚,生下的孩子就是汉人了。甚至那些胡人受我汉家教化,也就从此成了汉人。”

    隋朝杨家、唐朝李家,都与胡通婚,但能说他们是胡人吗?

    当然不能。

    “三郎取了名没?”张超问。

    “还没有取名,请父亲为他取个名字。”

    “大郎叫张晟,三郎不如就叫张易!”张超想了想道,为自己的第三个孙子取了名字。

    儿子们一个接一个的成婚,这两年已经有十一个儿子成婚。但目前生儿育女的虽然都有,但生了儿子的只有长子张和七郎张了。

    孙子们论行排辈,张的儿子排行二,名字也是张超取的叫张昆。

    张晟、张昆,现在老三叫张易。

    “明天,你就搬进东宫吧。从现在起,你就是大华的太子殿下,是帝国储君。从明天开始,你跟随我学习政务。”

    “是。”张点头,“儿臣告退。”

    “去吧,跟长乐好好赔个不是,我知道这两年你在琉求因而疏远了长乐。你也不要因为她是李家的人,就心里存什么介蒂。你十一弟的母亲平阳公主不也是李唐公主吗?”

    “记住,嫡庶有别,别做出什么宠妾灭妻的蠢事来。不管你院里王氏谢氏顾氏萧氏是多么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可有些事情不能出格。如果你连自己的家事都处置不好,那将来这偌大的帝国你又如何掌握呢?”

    张退下。

    张超回到桌后,将背紧靠在椅背上。

    新的帝国建立了,但千头万绪,事情更多了。

    摆在他面前的还是新旧交替带来的许多问题,就比如对前朝的君臣的处置、定位。今天他几个儿子的表现,也正是这种问题的表现。

    他决定维持前朝公主们的封号。

    也会坚定长乐公主太子妃的地位。

    他甚至准备立张晟为皇太孙。

    太子、太孙并立,历史上还没有开过先河,历史上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李治。李治晚年,李忠李弘两个太子或废或死,最后立李显为太子。李显为太子两年后,得皇孙李重照,于是册封李重照为皇太孙。

    太孙不同于皇孙,就如同太子不同于皇子。

    太孙,就是钦定册封的储君了。

    立太孙倒是早有先例,但基本上都是太子已死,于是按宗法制的继承顺序,继承位在嫡长子这支里传承,因此立太孙而不是其它嫡子。

    可太子在世,就并立太孙,这可是相当罕见了。

    不过立太孙倒也是有好处的。

    最大的好处,就是巩固太子的地位,彻底的断绝其它皇子们的夺嫡之心。太子有太孙,这是双重保障。

    除非太子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被废太子之位,导致太孙也因此被废,要不然,一般的情况下,就算太子死了,继承之位也是太孙的。

    另一方面,张超也是想早点把张晟有李家血统的这点事情,先摆上来,摆明态度。这样就不会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早早杜绝隐患。

    张想离婚,这会让张的名声不好,更何况,长乐毕竟是嫡妻,却不册封为太子妃,反册封一个妾侍为太子妃,这不可能。如果不册封王氏,让太子再娶一个,那会有更多的问题。

    张晟是嫡长,张易是庶次子,将来如果太子妃的儿子为继承人,既非嫡又非长,这可是隐患重重的。

    至于张晟有李家血统,这真算不了什么。

    汉家讲究血统,但是父系血统。

    再说李家都被送去海外了,难不成哪天李晟还会想着要恢复李唐?

    提起笔。

    张超在纸上写下宗室分封几个字。

    宗室分封是必不可少的,但怎么封?

    琉求、大宛、吕宋等这些原张家封地,张超不准备再分封给皇族,准备改为朝廷直辖。

    但宗室势力必须得有保证,否则,太危险。

    他的七位兄弟,张越七人皆封郡王。

    这七兄弟,张超准备将他们全部分封到东北去,西流松花江、嫩江、呼伦湖、牡丹江、图门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这些全都是诸部控制的地方,嫩江流域、呼伦湖则是室韦诸部控制的。

    室韦和现在是自治,张超打算把自己的七位兄弟分封过去,统领两部。

    修城筑堡,修路铺桥,移民屯垦,在那边立足,慢慢的开发东北,把东北纳入帝国统治之内。

    至于自己的三十一个儿子,太子张入主东宫。

    其余三十个,张超打算北、西、南三个方向都分封。

    分封七八个儿子在漠南一带,分封五六个到漠北去。

    然后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再分封七八个。

    在河中地区和哈萨克草原,再分封个七八个。

    室封的封地相对靠近一些,这样有利于抱团,守望相助。

    等以后皇孙们,还可以分封到信度去,甚至以后也要分封一些皇孙去美澳非占地方。

    相比起诸侯分封得有大功才封,宗室分封的好处是皇帝的儿孙们生下来就有资格分封,虽然到了后面,肯定好地方也都占的差不多了,但起码是可以封的。

    现在大唐五千多实封诸侯,而宗室才几十,但以后每隔一代,皇族都能翻上好几番。

    把宗室分封的初步构想写下来,划了一张分封草图。

    看着这些,张超相信拿到议会去是能通过的,毕竟,宪法保障皇权,保障皇族的分封之权。

    而他现在拿出来给室宗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也不是抢占其它诸侯的地盘。

    甚至张超还把原来张家的那些好地方都给拿出来,列入朝廷的直辖。

    他相信,朝廷大臣和议员们,肯定乐于看到皇帝做这么一桩赔本的买卖。

    其实把琉求、吕宋、大宛等张家的封地,还有那五百多换封回来的诸侯领,收归朝廷直辖,而不是分封给张家,张超也是考虑良久的。

    一直以来,朝廷分封的核心,还是诸侯屏障朝廷,他们的封地都在四边之地。分封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要削弱中央,而是要让中央更强。

    琉求、吕宋、大宛、伊丽这些地方,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边地。交给诸侯,不管是异姓诸侯还是宗室诸侯,其实都是对中央朝廷的一个威胁。

    这些地方可不像漠南辽北等诸侯封地,远离中央,发展上会比较困难。这些地方,紧邻中原,是最易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好地,当然得留给朝廷。

    希望他的兄弟和儿子们能够明白他的这一番用心吧,张超看着这副分封草图想道。

第1420章 卖封地

    则天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汉京紫微宫的正南门,也称为天门。

    张超登基,改国号中华,因此这座汉京皇宫最重要的城门也改名中华门。

    天光大亮,早朝的常参官们如今不用起的太早,都能睡个好觉,然后吃个早餐才骑马坐车来上朝。

    到了天门前,也不用如以前一样要聚在这里摸黑等宫门打开了。

    晨鼓早已经停了。

    晨鼓的惯例还是天明则止,能够辨认出远处的人就可以停止了。

    马周和房玄龄等一众朝臣们在中华门远处就下车下马,步行入宫。

    天门一共有五个门洞,近看三个,另有两个掖门是在旁边一点半隐藏起来。

    进入门内,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

    让整个中华门都突显出皇宫建筑的威严肃穆来。

    朝官们三三两两走着,偶尔也小声交谈几声,不过没人敢大声喧哗。有专门的官员监督朝官们的言行举止,若是失仪,可是会被弹劾的。

    “听说昨天差点出了一桩大事?皇家几位皇子都想离婚退婚呢。”

    “嗯,听说了,被陛下骂了。富贵不易妻,陛下说的很对。”

    “这么看来,京兆韦杜,还有前朝李氏,洛阳长孙等这些家族是保存下来了。”

    “嗯,陛下的态度很明显啊。”

    几个官员低声说着,其实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旁人却是不明白的。

    皇帝没打算对李氏和前朝的保皇党们斩尽杀绝,大家对长孙等家族的撕咬差不多就可以算了。

    虽然这次大家撕咬围攻长孙氏等,确实撕咬下来不少肉,趁机大发其财,可现在看来该收手了。

    “陛下对他们也太好了一些。”

    “确实有些。”

    马周与房玄龄同行。

    “陛下要保留长乐公主的封号,还要册封她为太子妃,甚至要册封其子为皇太孙,这事房公是如何看的?”

    张超要封李丽质为太子妃,要封张晟为皇太孙,这是一件天家大事,也是一件朝廷大事,张超已经派人先跟他们通过消息。

    房玄龄笼着双手,慢慢走着。

    “长乐公主本就是太子元配,册封她为太子妃,这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册封皇太孙”房玄龄笑了笑,这确实是没有先河的事情。

    可大华的制度本就是嫡长继承的宗法制度。

    张为太子,他的嫡长子将来自然也会成为太子,现在皇帝要提前立他为太孙,朝中太子太孙并例,倒也无不可。

    房玄龄能猜到皇帝此时要并立太孙的想法,早定太子,又立太孙,这是要把继承人确定,把君臣名份确定,让其它皇子免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这么说房公是支持的了?”

    “为何不呢?”房玄龄笑笑。

    马周点了点头,低头深思着。

    金殿,朝官们分两班对面站好。

    鸣鞭开道,皇帝张超上殿。

    山呼万岁。

    皇帝赐平身就坐。

    百官转身面朝北,各自就坐。

    张超还是比较体恤百官的,每个人都人座位几案,甚至还有茶水点心,早会也不会开太久。

    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时辰以内,有时甚至半个时辰以内。

    坐了几个月的金殿,过去都是以摄政的身份坐在这上面,而从今天起,他以皇帝的身份坐在这里。

    君临天下,南面称尊。

    内阁首相、翰林院长、议会议长、御史大夫等几大衙门的主官轮流奏事。

    奏事不过是简单的汇报一下事务,并不商议讨论。

    只有了小半个时辰,早朝结束。

    身为皇帝,张超可以在朝会上对各衙的事务,或者对某一事件进行插手干涉,但今天他没有这么做。

    朝会结束,张超召集了内阁、翰林院开御前会议,宰相、学士们齐至。

    张超一项项的抛出了自己的计划。

    “册封李丽质为皇太子妃!”

    “册封皇嫡长孙张晟为皇太孙!”

    “宗室分封!”

    “关于将大宛、伊丽、吕宋、琉求等六百余个诸侯封地收为朝廷直辖的提议。”

    一份又一份,哪怕他们昨天就已经得到了皇帝派人送去的信,知道了些消息,但此时看到这些正式拿到御前会议上讨论时,依然是十分惊讶的。

    册封李丽质为皇太子妃?

    这个也许还不算什么,可封李晟为太孙?

    但李晟也才一岁多啊。

    可劲爆的消息不止这个。

    皇帝要把包括原张家封地在内的共六百多块封地全都收归为朝廷直辖领地,其中的有部份封地,今后还会再拿出来封赏诸侯。

    但皇帝也明确说了,琉求、伊丽、大宛、康居、吕宋等这些地方,以后将一直由朝廷直辖。

    琉求将新升格为一个道,伊丽、大宛、康居合并为一个道,吕宋也为一个道。

    连李家坡,都将成为朝廷的一个直辖港。

    而张超把原来这些富饶的领地交还朝廷后,换封的却尽是些更偏远的地方。

    如皇帝的七位兄弟,皆晋封郡王,可却全分封到了辽北领更北的室韦和地盘去了。

    要不是知道皇帝跟他的兄弟们关系不错,大家都误以为皇帝这不是分封而是流放了。

    皇帝的三十一个儿子除太子外,三十个儿子也一样都分的遥远偏僻。

    南洋、西域、漠北、漠北。

    “怎么样?”张超笑问。

    房玄龄先表态。

    “臣支持册立李氏为太子妃。”

    “那册封皇太孙一事呢?”

    “臣以为,此事陛下也许应当再思虑思虑,不急于一时。”

    破天荒的首创太子太孙并立,起码也得给大家一些时间考虑。

    “房院长是老成谋国之言。”张超赞赏。

    马周则道,“陛下的宗室分封折,是否对宗室过于苛刻?而且如琉求、大宛等地,都是张家经营多年,才有如今局面。直接收归朝廷,那岂不是朝廷抢了张家?”

    马周是坚持朝廷和皇家要分清的人。

    现在这种把张家的封地直接变成朝廷封地的行为,他看来有些太含混不清了。

    朝廷的是公,皇家的则是私。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点当不能改变。

    “不是朝廷抢劫皇家,是换封。这些封地换封后,朝廷当然也得能诸王一些补偿。”

    “七位郡王,三十位亲王,另外三位皇孙中有两位也封郡王,一共就是三十九位宗室王。这次不仅分封领地,还将给他们人口钱粮牲畜等支持他们分封建国,而这些,都将由朝廷收回那些张家领地后折算补偿,用来支付分封建国的费用开支。”

    公是公,私是私,张超也挺喜欢这样。

    皇帝也不能直接把朝廷的税收弄进自己的私人内库。

    而朝廷,当然也不能把皇家的私人财产弄到国库里去。

    张超愿意把琉求等封地上交给朝廷,但张家在这些领地拥有的私人土地、开采的矿产等还是张家的。

    朝廷还要按这些交还封地的富裕、大小等,给予皇家一大笔补偿。而皇家则拿这些钱,做为给宗室诸侯分封建国的费用。

    这样,宗室分封建国,也不用朝廷拔款,用的钱相当于是皇族的私产。

    “如果是这样,臣倒觉得挺不错。”

    褚遂良道。

    能这么讲道理的皇帝真是少有,这真没把天下当皇家私有的。

    有这么开明的皇帝,当宰相当学士的,自然也省心的多。

    商议起来就愉快多了,很多大致上已经达成一致,剩下的就是具体各个封地该折算多少钱的问题而已。

    哪怕这些封地肯定不便宜,但朝廷现在收入也高,而且也完全可以拿这些封地到银行抵押贷款,然后先支付钱给宗室。

    当天的御前会议结束。

    册封李丽质为太子妃的诏令通过内阁和翰林院,正式颁出。

    而册封张晟为皇太孙的诏令,则暂时先放一放。

    张超的那个宗室分封也通过了,九位郡王,三十位亲王,皇帝七个兄弟、三十个儿子,两位皇孙。

    颁令一般出。

    整个汉京城算是都沸腾了。

    大家争相热议,不过热议的不是皇家一下子封了这么多王,而是这些人的封地,居然一块比一块偏远。

    尤其是皇帝的七位兄弟,简直跟放逐一样,全在粟末水以东的寒冷蛮荒之地了。

    “陛下居然把皇家的那些封地归还朝廷?”

    “这简直不敢相信啊?”

    “为何啊?”

    一家酒馆里,有一个人扭过头对旁边的人道,“你们听说没,陛下是把皇家的封地都卖给朝廷,据说要卖两亿!”

    “两亿?把皇家的封地卖给朝廷?然后皇帝又给皇家宗室们分封一批新封地?”

    有些人愣神。

    这里面怎么感觉好弯弯绕啊。

    这天下不都是皇帝的吗,干嘛要把皇家的封地再卖给朝廷,然后又给宗室分封呢,这不多此一举吗?

    “朝廷是朝廷,皇家是皇家,不一样的。”

    “皇帝就是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朝廷的不也就是皇家的吗?”好多人疑惑不解的问。

    还有人对两亿比较感兴趣,简直不敢想象两亿贯是多少钱。

    “当年朝廷把一个荒琉求卖给张家都卖了两千万呢,那个时候琉求都还不是朝廷的。要我说,现在光一个琉求就能值两亿了。何况还包括了吕宋、伊丽等这么多地方呢。吕宋和伊丽的那金矿就不得了了。”

    “我听说金矿依然是交由皇家承包开采的,朝廷收税收承包费,跟那个倭国银铜矿开采一样方式。”又一个人道。

    旁边一群喝酒的人满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啊。

    “皇帝为什么要拿自己的东西,卖给自已啊。”

    “是啊,这矿也是皇帝的啊,为什么又还要交啥承包费?”

    “公是公,私是私啊,天下是朝廷公有的,不是皇帝私有的。”

    “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样说,你莫非想造反?”

    酒馆里,一下子就分成了两派,互相对阵起来。

第1421章 论功行赏

    御书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御前会议正在进行。

    马周身为内阁首相,这御前会议也是由他主持。而张超做为皇帝,却是有权随时发起御前会议,甚至是选择参会的人。他既可以让会议规模局限在几位宰相、学士之间,也能把京中重臣都召集起来,甚至是把地方封疆大吏,或者军部大将们召集参会。

    有能力的皇帝,根本不是轻易能限制住的。

    如张超这样的皇帝,可以轻松的突破宪法的限制。当然,如张超这样有能力的皇帝,也不会去瞎搞。宪法的限制,其实更主要的是对那些无能的皇帝。

    本身没能力,又爱瞎搞,最容易出事。所以有宪法套在头上,没能力就抗衡不了宰辅学士议会,朝廷就能保持一个平衡。

    马周道,“诸位,今天陛下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关于功臣分封之事。”

    赏功罚过,这是每个上位者都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之前张超已经分封过宗室了,现在则要对功臣们论功行赏,尤其是那些拥护支持他的功臣们。

    李世民当年弄了一个凌烟阁三十六功臣。

    现在是华朝,张超也准备立一批功臣榜样。

    李世民曾经弄过一个氏族志,把天下世族分等。现在张超准备着弄一个贵族志,把天下贵族也排个序。

    这种做法,对于稳定大局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论功行赏。

    首功是谁?

    马周念出一个名字,不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是苏烈。

    这位张超的门下大弟子,这些年对张超是忠心耿耿,每次都冲锋陷阵在前。表现是可圈可点,这次张超愿意代唐,他的劝说也是功不可没的。而另一方面,他上次北伐,更是打的非常漂亮。

    大家都想知道,张超对苏定方是怎么个赏赐法。

    毕竟苏定方已经是亲王了。

    爵位到顶,品级也到了顶,散阶勋位都到了顶级。

    “追封苏烈祖上三代为亲王爵位。”

    “授苏烈太子太保。”

    “以其功授苏烈三子皆为开国侯,各赐封百里封国。”

    “授兵部尚书!”

    “特加开国功臣封号!”

    “图形凌烟阁!”

    一个又一个的赏赐加封,确实让人惊叹。

    皇帝对他的这位门生爱徒的赏赐还是很丰厚的,爵位无可再封,就以功封他三个儿子为侯,还追封苏烈祖上三代为王。

    又给他三个儿子各百里封地,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如今分封,一个男爵往往只有十里封地,侯爵也不过四十里地。直接分封百里,那可是很大的殊荣。

    不管怎么说,苏烈的封赏确实够厚,不愧是居功第一。

    第二人授开国功臣封号的是秦琼。

    苏烈是张超门生,秦琼则是张超义父,要说若没秦琼,张超也不可能在大唐有此一番功业。更别提,屡屡关键时刻,秦琼都是坚决的支持着张超。

    “赐秦琼犍陀罗国王爵,五百里封国。”

    “追封秦琼祖上三代国王爵位。”

    “授秦琼太尉衔。”

    “赐封秦琼长子秦怀玉金山国公爵,封地二百里。”

    “赐封秦琼次子秦怀道恒罗斯侯爵,赐封地百里。”

    “赐封秦琼女乐清公主封号。”

    “授秦琼枢密使!”

    “特加开国功臣封号!”

    “图形凌烟阁!”

    苏烈、秦琼、马周、李秀宁、魏征、房玄龄、褚遂良、岑文本、许敬宗、李靖、张仲坚、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单雄信、李君羡

    三十六功臣,皆封王爵,并另以功封两到三子侯伯爵位。

    又封崔干等七十二功臣,皆开国公爵位。

    这长长的封赏名单,基本上是张超亲自拟定的。

    现在交由御前会议讨论。

    各人的排序、爵位、封地位置、封地大小,甚至是官职调整等等。

    “臣不敢接受,封王恩赏太过。”褚遂良道。

    三十六位王爵,其中有十二位是国王,剩下二十四位是郡王。

    如秦琼程咬金等原本都是郡王,这次都晋升为国王。而许敬宗、褚遂良等原本仅是郡公、国公,这次皆加封为郡王。

    宗室封了三十九王,现在功臣又封了三十六王,大华朝廷一下子有了七十五位封王。

    基本上都是新朝的坚决支持者,唯一例外,只有屈突寿。

    他父亲是反张超而死,张超追封屈突通国王爵,而让屈突寿继承郡王爵。

    除了屈突家,其余各家,基本上都是从龙功臣。

    李唐的那几位异姓王,除了长孙无忌,其它的基本上都还是在新朝也获封为王。

    朝野上下,都在关注着这次分封。

    谁都想知道,这新朝第一波功臣赏赐,会是如何。

    皇帝究竟是豪爽大方大肆分封,还是会小心翼翼的控制着分封呢?

    “来了来了!”

    议会门口。

    一群喜好打听消息的人都蹲在这里等着,一见到从宫里过来的人背着一个红色的牛皮背包,立即精神一振。

    “进去了,进去了,看来真的是拿的分封诏令。”

    论功行赏在御前讨论,得出结果后由内阁草拟,然后还要送到翰林院审核。通过之后,按程序还得送往议会和皇帝手里。

    对于分封,必须要通过贵族院,而皇帝也始终拥有一票否决权。

    “议长,内阁的分封案送过来了。”一名吏员小心推开门,站在门口向贵族院议长魏征禀报。

    魏征抬起头,“知道了。”

    收拾了下东西,魏征夹着一个笔记本出来。

    几名参议会迎了过来,“很期待啊。”

    “嗯,也不知道魏公这次会晋封什么爵衔呢。”

    “肯定是郡王。”

    魏征面色平静。

    “不用猜了,一会就都知道了。”话虽如此,但魏征心里也还挺期待的。过去有句话,叫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或者说的再通俗点,万里觅封侯。

    建功立业,是每个人心里的抱负。

    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

    魏征脚步也不由的轻快几分,快步来到台上。

    参议员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还在小心的交头接耳,猜测着新朝的第一次论功行赏。

    “肃静!”魏征拿起槌子敲打几下。

    大厅渐渐肃静下来。

    “好了,内阁刚把一个分封案送来我们审议,现在我们打起精神正式开始。”

    内阁的那位吏员将皮包打开,取出封蜡的议案。

    魏征在回执上签字后,接过。

    下面的人忍不住议论。

    “首功之臣会是谁?”

    “秦琼还是苏烈?”

    “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人封王?”

    “前朝的那些个异姓王不知道会不会保留啊。”

    “当然保留啊,之前这事不都已经表决商议过了吗?”

    之前诸侯们的爵位,官员们的阶品职务,都是保留不动的。当然,实际上也不完全不变,比如长孙无忌等一千多贵族,就大多是降封削爵。还有许多官员也被调职降职。

    但那都是在新皇登基之前,是在前朝的时候内部调整。

    而现在是新朝了,按此前的约定,前朝的爵位、官职,到了新朝是不变的。

    那些异姓王,当然就还是异姓王。

    魏征打开纸袋,拿出里面的文件。

    目光一扫,最上面的就是苏烈。

    看了一眼苏烈的封赏,魏征都不由的怦然心动。追封祖上三代为王,又荫三个儿子侯爵,各赐百里封地,苏烈本身的亲王爵不变,那八百里封地也不变,加功臣封号,图形凌烟阁,居功第一。

    河北的一个小豪强,这下算是彻底的发家了。

    苏氏有了这四块封地,有这四个爵位,苏家有了兴盛几百年的资本。魏征老家离苏烈老家倒也不远,都还是河北同乡,此时都不由的为苏烈欣喜。

    他往后翻了几下,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魏征。

    他原本爵位郑国公,也是个实封爵。但现在却一下子看到他的名字后面,写的是晋爵固失蜜国王。

    国王!

    虽然他只是隐约记得固失蜜好像是在信度,是在吐蕃西部进入葱岭附近的一个山区,在勃律的南边,在犍陀罗的东北面。

    三百里的固失蜜王国。

    王爵,还是国王之爵,魏征只感觉一阵气血不涌,差点有些晕炫的站不稳。想不到,他居然封王了,而且还是国王。

    “魏公?”旁边一名属吏低声问,“魏公哪里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

    兵部。

    苏定方已经接替了平阳就任兵部尚书一职。

    “恭喜大司马。”

    “哦,喜从何来啊?”

    “议会刚传出来的消息,大司马在此次论功行赏的首位,高居首功。追赠祖上三代为王,荫封大司马三位儿子为开国侯,各封地百里”

    苏烈听完,也不由的激动不已。

    他记得此前张超跟他说过的封赏,是在他已有一子为侯的情况下,再封一子为侯,并给他两个儿子的封地各加到一百里,加上他自己的就有一千里。

    而现在,居然又荫封一子为侯,还加了一百里。

    追封祖上三代皆为王,荫封三子皆为侯,苏家四块封地,实封一千一百里地。

    更别说,他居然排在所有功臣首位。

    新朝开国功臣之首啊!

第1422章 先机

    平阳公主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太平公主李令月笑着进来,“母亲,好消息。议会刚通过了陛下加封母亲为安南国王的诏令,封地安南,辖地千里。”

    “安南不是在交州吗?”

    “这个安南不是原来的交州,而是在新越南的南面,是在室利佛逝西边。”

    这么一说,李秀宁倒是马上知道了自己要换封的新封地在哪了。李家坡隔海峡相望的南边大岛。

    那岛上有室利佛逝国,不过那岛极大,室利佛逝国也不过只占据了一小部份而已。大岛西部,就还是许多土人的地盘。

    她原本是拥有黄金半岛的越南郡王,这次晋封为安南国王,换封到了南面,而黄金半岛这块地,现在则划归朝廷直辖,为越南道。

    原来的交州等地,是朝廷的广南道,更南面的林邑和扶南两地,则是并为扶南道。

    广东、广西、广南、扶南、越南、安南,南海六道。

    五道直辖,唯有一个安南道,目前分封了李秀宁和数位宗室在那个大岛上。

    “那不是和你哥的封地在一起了?”李秀宁笑着说道。张十一郎张琮,此时已经受封为安远国王,而这个安远国,就是在那个大岛上,恰在李秀宁的安南国东边一点。

    李秀宁的安南国,实际是后世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而李琮的安远国,则是在旁边的北苏门答腊省棉兰。

    母子俩的封地都封在一起,也算是特别照顾。

    “太好了。”平阳笑道。

    太平公主笑道,“我和妹妹的封地也在旁边呢。”

    两人的公主称号依然保留着。

    “母亲,父亲不是说要接你入宫,封你为贵妃吗?你怎么却不愿意入宫呢?”

    平阳笑着道,“现在这样不也挺好吗?不入宫我还当上国王了,女国王。你们没入宫,也一样是公主。”

    “那我们要去封地吗?好舍不得汉京,早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据说那安南岛上,好多凶悍的土人,那个什么室利佛逝也很凶残的。”

    李令月对于遥远南洋上的什么大岛封地并不是很在意,她不愿意离开这里的生活。

    这里如此繁华,还有她的怀玉哥哥。

    秦怀玉这次刚封了金山国公,封地远在草原。将来他还会继承犍陀罗国王秦琼的爵位,那个时候他就会是犍陀罗国王兼金山国公,也可以把金山国公之位传给自己的次子,这样长子以后继承国王之位,次子这系就继承金山国公这个爵位封地。

    不过不管是远在信度的犍陀罗王国,还是在草原上的金山公国,其实李令月都不太喜欢。

    她还是十分喜欢这里,喜欢繁华的汉京。

    “母亲,我可不可以不去封地,就留在汉京?”

    “你年纪也大了,差不多也快到成婚的年纪了。那我跟你父亲说声,你就留在汉京准备你的嫁妆,到时也早点和怀玉成亲。”平阳对女儿宽容的道。

    打小儿子就送去张府,平阳对这两个女儿也就越发的宠溺。

    “你爹给你们在宫中也准备了宫院,你们若想在宫里住的时候,就通传一声,让你爹派人接你们入宫住段时间。不过要谨记,到了宫里得守规矩,莫让皇后她数落。”

    “知道了娘,女儿肯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张越看着自己的新封号,十分的不满。

    黑水郡王张越,这算是什么封号?更让他不满的是,他的封地居然在遥远的东北,在那族黑水部落的地盘,在一条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冰冻着的大河两侧。

    黑水郡国现在除了黑水部的野人,就是那些野猪狼了,那地方到汉京据说足有六千多里,差不多七千里远。

    一天赶上一百里路,都得走七十天。而事实上,出了辽东,那北边就没什么好路走了,一年还有一半时间是冰雪封山封路。最快的其实还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海路,坐船绕过朝鲜,然后到达那黑河的河口,再往上航行个一千五百里,到达黑水河和那个什么湄沱河的交汇处,抚远就在那。

    不过这个抚远事实上现在还只有个名,根本就没这城。

    这城得等到他这个黑水郡王过去之后,得靠他自己去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想到这,张越再坐不住了。

    “备车,孤要入宫面圣。”

    皇宫。

    张越很委屈的坐在张超面前,他一直很畏惧这个兄长,甚至比畏惧张铁枪更甚。

    他鼓起勇气问,“皇兄,我究竟犯了何错,要将我流放到那北国冰封之地去?七千里远啊,如果从海上绕过去,估计得航行万里。这一年都未必能回得来一次。”

    张超笑着道,“以后朝廷可以规定,离汉京三千里内的诸侯,每年必须入京朝集一次。三千到五千里的诸侯,可以两年入京朝集一次。而五千里以外的诸侯,可以三年入京朝集一次。你那里远,可以三年回来一次。”

    “皇兄!”张越急了。

    “凭什么啊?我哪做错了?”

    张超拍了拍这个兄弟的肩膀,这兄弟啊,就是打小被宠溺的,结果年纪跟张是一样的,但论起这能力来差的远了。

    “你没做错什么,我分封你们七个去东北,也是大有深意。这不是惩罚,首先你们要明白。你们身为我的兄弟,也是大华朝的皇族,享受着这荣誉与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你们的责任是什么?是守护大华。东北之地,虽然冬季漫长,冬天寒冷,但那其实是个好地方,说一句鱼米之乡也不为过。那里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全是黑土地,我们司农寺已经培育出可以在那种种植的水稻、大豆等作物。”

    “而且那里很富饶,棒打狍子瓢舀鱼,明白这意思吧?那里的猎物多的是,傻狍子甚至拿大棒都能打到,而河里鱼更多,拿瓢就能度舀到。”

    “那里可不是什么活不下去的放逐之地。那些黑水部的人虽然比较原始野蛮,那是他们没有技术,不懂得种植水稻,也不懂得种植棉花,更不懂得做棉袍棉鞋垒火炕,盖保暖的房屋。”

    张超语重心重的开导兄弟。

    东北那地方条件确实不一般,一般人习惯不了,可那是个好地方,历来出民风彪悍的民族。

    人生活在那里,野蛮而又强大,许多黑水部的人甚至是穿鱼皮衣,用野猪皮做铠甲,凭着极简陋的鹿矛等武器,住着窝棚,可也一样能在那里生存下来。

    而张越去那边,他会有更好的条件。

    建城堡,盘火炕,有棉袍棉鞋,甚至有皮衣毛衣防寒。也会有更先进的弓刀火枪,能够有先进的捕鱼技术、船和渔网。

    他们能在那里种植水稻,种植大豆,搞养殖。

    自给自足完全没有半点问题,若配合渔猎,可以说能过的非常的舒适,就算漫长的冬季,厚厚的大雪又如何?

    更别说,有大船从海上过去,还能经常补给物资,这黑龙江可是一条巨大的河流,沿着这河两岸的黑土地,拥有着巨大的潜力。

    猎物皮毛、药材、矿石等,他们甚至都不用种田,光是冬天里去放放夹子收收夹子,攒皮毛给来收购的商人,然后购买商人们带来的各种粮食等物资,就能过的非常富足了。

    当然,若是一面耕种一面渔猎,再养点牛马、鹿群什么,那绝对会非常不错。

    “兄弟啊,东北这块地方,若我们张家不抢先占据经营,以后就会被别人占据。过去中原势力只在辽河一带,因此遥远的黑河一带的部族难以与我们汉人接触,也很少交易,所以他们一直过着原始的生活。但如今朝廷已经开拓到了辽北,以后更北的那些地方的部族,与我们的交易会越来越多,接触也越来越多,他们也会慢慢的变的聪明,变得开化,也就会一点点的更加强大。”

    不去与他们接触,他们就永远只能自己发展,可能千百年都还没多大变化的过着原始生活。但当汉文明渗透过去后,他们很快就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张家有必要抢占先机,尽早过去建城分封。

    趁着现在人丧胆,畏惧中原的好时机,将他们分封过去,慢慢经营,这才是谋万世的做法。

    “那里是野人的地盘,黑水诸部人比开化的白山诸部要野蛮的多,他们岂会容忍我们过去?”

    “放心吧,你一开始过去,可以与他们多交易,态度温和点。朝廷早已经派出了使者去与他们的酋长们谈判,他们已经接受了朝廷授予他们的官职,也接受了朝廷在那里设立封国的要求。”

    其实许多人,连个统一的民族概念都没有。所谓不过是对生活在东北那一大片地区的土著的统称,而白山部、黑水部,也不过是对两个生活传统相对区别较大的划分。

    白水和黑水部里,实际又被分为好多个部落,基本上都是以血缘或者其它生活传统做为划分依据。

    这些人自己本身也一样是经常仇杀开战,争猎场争食物等。他们不会有什么族的概念,甚至可能连白山部、黑山部的概念都没有,比起契丹、高句丽这些与中原文明邻居,接触的多的部族相比,人确实就是野人。

    只不过在西边的白山部里的粟末部等接触外来文明较多,所以更开化一些。而更东北的黑水诸部,则更野蛮。

    但就算是野蛮的蛮子,却越容易为眼前的利益所引诱。

    张超派人过去随便赏赐了他们一些礼物,然后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做了一些承诺后,那些诸部,就又敬畏中原强大实力,又垂涎于中原给的那些精美礼物,和美好的承诺,于是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就答应了大华提出的所有要求。

    他们高兴的成了大华授封的官员,也很高兴的接受了大华要派来几位国王来这边建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806/ 第一时间欣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唐朝好地主》为转载作品,唐朝好地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朝好地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朝好地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朝好地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朝好地主介绍: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 交流:二零七八一五七九六(破军营)唐朝好地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朝好地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