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一世富贵TXT下载一世富贵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世富贵全文阅读

作者:安化军     一世富贵txt下载     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6章 天下一家

    徐平看着手中的落叶,不无感叹地道:“知道、明德、通理,核心在明德。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当你能够胸怀天下,以天下之民心去自己心中之天鬼,你就能够去通道理了。因为在你明德的那个时候,你看见了洪荒。看见了祖先怎么从洪荒中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走出来,看见了他们怎么战天、战地、战敌人。看见了他们指天为父,指地为母,天地在,父母在,家不散!”

    “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要去通的道理,是天下为一家的道理。我们天下之民,家国天下,国治则有家有天下。国不治,则存家而守,齐小家待成一大家。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你的道理都是以治国为先。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那样做的是古君子。时代变了,你的诚意、正心,带不来身修,也带不来齐家。那个时候有天,他们自己在家里就能够明德。天没了,看着典籍坐在书斋里,是不能够明德的。当到天下万民之中,以天下人之心诚己意,正己心,修己身,来扮演一个君子。”

    “天没了,儒家守这天下的办法,就是一个伪字。需要天命便就造一个伪天命,这就是大汉的昭昭天命。伪天命也没了,怎么办呢?还是一个伪字,做伪君子。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为了守这天下,到朝廷里来,穿上公服做伪君子。我们扮演君子,在公事中以君子的道理行事,以齐天下民心。脱下了公服,便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没必要装着端着,明明白白说出来穿公服的那个自己是伪君子。知道了自己是伪君子,也就留下了自己的真性情,有了真性情才是个老百姓啊。天命不在,儒家的伪,便化为世间的伪,这世间处处都透着虚伪。世事什么是真的啊,到处都假。假和尚假道士,假官假民,就连爹妈总是生自己的,教孩子也是按着别人说的来教,而不按着他们的真性情来教。夫妻难道不虚假吗?你守着的那些夫妻相处之道,是自己的真性情吗?天下之民需要真性情,我们这些伪君子,就收天下之伪入朝廷,留真性情于民间。你不认这道理,大大方方说出来自己的道理,看看天下之民喜欢什么道理吗。口含天宪不讲道理,不容别人质疑也不容反对,那就是巫。不敢大声说出来,躲在暗处指指点点,就是鬼。我们不要巫鬼,堂堂正正做人多好。这才是人世间,是小康时代的文明。小康无君子,你说是真君子,把道理说出来,看能不能让天下大同。不要做巫鬼,没道理装有道理。”

    “守天下的道理有很多种,我徐平就是这么个随和性子,知道无法用真性情,到朝廷来治国,而齐天下民心。那就用这六个字,伪君子,真性情。你们找到更好的道理,便就可以抛掉我这个道理,只要天下之民喜欢就好。当你知道、明德、通礼,这些曾经通过的道理,便如同炼过的七色石,就放在那里。你可以走过去拿起来,补到天上。”

    “世间并不是只有一种道理,我给你们讲两个其他的道理。伪天命能不能守住?也可以守住的。建一个天堂,建一个地狱,假装我们这人世只是一瞬间,人终究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找一个神,让他指引人们去天堂的路。神是世间的主人,人人都是神的子民,神爱世人。在神之下,人人都是自由的,都是平等的,都是博爱的,互相爱着神的信众。小康之世,大家有争怎么办?那就立契约。契约写好了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签字画押不得反悔。为什么不能反悔,头顶上有谁呢,不能渎神。谁从这契约里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是各自的本事,不得埋怨。要有政治来治国,同样立契约,百姓交税,做事的官员都是他们雇来的,是他们的仆人。谁来看住这些官员呢?有人站出来说我来干,又有人站出来说他来,让大家投票,谁的票多谁来看住官员。”

    “这道理通不通呢?通啊,为什么不通。只要有天堂,有地狱,人人想上天堂,不下地狱,道理就通。这个伪会不会成真呢?天知道。或许守过小康之世,大同来临,真地有一个天堂,有一个地狱呢?你如果不当自己是神,凭什么告诉别人一个答案。只有他们自己人能够决定,要不要天堂和地狱。没有天的世界,谁也不能决定伪的不能成真。”

    “我们天地之民,就是一把硬骨头,不要外面的天,不要外面的神,不要天堂,不要地狱,要堂堂正正做人,守住人世间。大同,也是我们天地之民人的大同!要鬼,我们的人为巫作伪,要天,我们就立一个伪天命。伪天命没了怎么办?我们自己来做伪君子!人人想求真,但是祖先在上古大同的真,小康之世守不住了,我们这些伪君子,就在朝廷里把天下之伪全收到自己身上来,留下天下之民的真。我们这些伪君子们就是世间最好的演员,这个朝廷就是一个戏台,我们要演得真,给天下演一场好戏。”

    文化是哪里来的?一是诗言志,是人民表达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自己是演员,自己也是观众。再一个就是来自于政治,这个天下最大的舞台。政治人物就在这个舞台上面,扮演各种角色,人民就是观众。演得好不好,人民会鼓掌欢呼,会唾弃嘲笑。演员不能强迫观众有什么样的感受,则只能尽量演得真,去争取掌声。世间文艺娱乐诸般种种,音乐、舞蹈、戏剧、诗、词、曲、歌、散文、小说各种各样,要么描摹着人民的喜怒哀乐,要么模仿着政治的舞台。在文艺作品中讲人性,宣讲大道理,其实不过只是对政治的模仿。政治中的人性,比文艺作品研究得更深、更透,你看到的人性,其实早已经被政治道理贯穿到政治中去了。天真地以为,自己看到了更深的人性,可以去指导政治了,就是中了巫的毒。政治的人性,在典籍里,在历史里,想看就看得到。

    政治舞台就是天下最好看的戏,人民看得不过瘾,才会去看其他的文艺作品。人民的喜怒哀乐,最常见一个是音乐,一个是体育。有多少文艺作品,能比得过这两种呢?人们想娱乐,看时事,听音乐,看甚至去参加体育比赛,还有闲心才来看文艺的作品。人性和道理都在政治舞台上,各种人性各种道理在各国的舞台上。你还能比那些人性和道理更深刻?所以在文艺作品里探究人性,讲道理,是讨人厌的,越多越讨人厌。

    士大夫是什么人?其实就是一群伪君子。知道是自己是伪君子,明白说出来,不强行端着去装,还能留下真性情,没那么讨厌。明明是伪君子,还要别人说自己是真君子,那就讨人厌了。你作伪,在扮演,强行要观众说自己是真,有多少观众会买账?士大夫们在政治舞台上演着一场戏,这场戏演给人民看,也演给天看,一定要演得真。

第107章 以伪收假

    “当你通了自己的道理,别人的道理便就镶满宝石如花锦秀,那些宝石随手可以拿来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信神的道理中,他们立契约弭争,我们也可以拿来用。他们是神来监契,所以立下的契就是天条,丝毫不能违背。我们不信神,所以民间立的契,由官来监,由我们这些伪君子来断。凭什么断?凭的是天下民心。你如果不通道理,看着人家以契约为天条,丝毫不能够违背,自己天下契约却可依民意而断,说什么没有契约精神,就是装巫跳大神。通了自己的道理,便就能够懂得别人的道理,知道立契哪里可以学,哪里可以不学。他们立契交税雇人来治理,称治理官为人民公仆理所应当,这不是天条,不要学这个,而是学他们是怎么在自己的道理下治理的,学人家的办法。”

    “儒就是一个伪字,我们学儒的人,就是学怎么扮演好一个伪君子。如果做了伪君子而不自知,以为自己是真君子,那就没有了真性情。没了真性情,世间一切皆假,官是个假官,民是假民,皇帝是个假皇帝。这天下什么都是假的,假道,假德,假理,风俗礼仪什么都是假的。就连父母祖宗,搞不好也会成了假的。假的不能承祀,怎么办呢?就只能靠着身上的那一点骨血,留住祖宗的传承。你们都听过滴血验亲吧,其实那靠不住的,只要选些人来试一试,便就知道了。假的成不了真的,不是天条,知道其假,找出其中的道理来,才能够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接着用。滴血验亲不成,总还有更能取真的办法,祖先留下了这一点骨血,总能验出来。世间一切皆假,这点骨血是真的,那就了不得。他们就验自己的血,找到祖宗了便欢呼雀跃,找不到便黯然神伤。一定要骨血作数吗?难道承继的后人就不是后人了?过继的子就是不是子了?收养的孩就不是孩了?以为自己可算是找到了真,那也就有新的假。伪,总好过假,是不是?不承认伪,那就只能想方设法做假。各行各业要找一个祖师爷,在那里供着,自己手艺好不好,叫祖师爷赏不赏饭吃。管仲世之名相,做了娼妇的祖师爷,唐玄宗莫名其妙,做了唱戏的祖师爷。你们说好不好笑?”

    其余的人皆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该回答好笑呢,还是不好笑。道理不同,对世事的理解就不一样。那边好笑的,这边莫名其妙。那边觉得理所当然,这边觉得没有道理,互相不理解。理要通,才能够解啊,自己的理不通,怎么能理解别人呢?

    “朝廷中人做伪君子,惟有收天下之伪于朝廷一身,留下天下的真性情,才算是有天有地。天地相应,其德自现。人人皆知朝廷中的官员,除了那一身公服,就是伪君子。他们用自己的真性情,来观这群伪君子演得好不好。用什么看?用道理看。所以天下人皆知道理,朝廷演得越好,则有德。百姓接受了你这一套道理,这个理在民间,就成礼。我们在朝廷里做伪君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伪君子,天下人人皆演。我们演得不好,百姓看见了会心一笑,父母演得不好,孩子会心一会,通道理了这就是理解。家国相合,自有天下。”

    “如果朝廷里的伪君子们,不给世间留真性情,不让百姓通道理,有天无地。你以为你不讲道理,拿着儒家经典,你就是儒巫了,百姓面前就口含天宪了?伪君子满口道德文章,一肚子男盗女娼,伪君子,真小人,还不许百姓说你实际上是个小人,那怎么行?你官做得好不好,只在你演得好不好,道德文章,那是公服之外的事。百姓自己可以互相评价你这个人好色好财,你这个人好吃懒做,凭什么不能评价脱下公服的人?不让百姓有真性情,有天无地哪里来的天地应,天地不应哪里来的道德?没有道德哪里来的文化?没文化凭什么教化别人?天地间没有一个道理在,道德、文化哪里会有,教化无从说起。”

    “没道理,没道德,没文化,天下一切就都成了假的。这样的假天下,假皇帝,假官员,假老百姓,过上几百年会怎样?伪君子,装模作样这些办法就臭了,再用天下之民就不认了。那天下有没有不伪的道理?有啊,有争就斗,斗个天翻地覆。天与民争,与民去斗天,地与民争,与民去斗地,人与民争,与民去斗人。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天地是枷锁,脱了这枷锁,带着天地之民建新天地。”

    “这有争就斗的道理,也是能通的。几句话,人民当家作主,朝廷为人民服务,人民造反有理。百姓不是百姓,是人民,官员不是官员,是领导和干部。领导和干部从哪里来呢?从人民中来。怎么治理天下呢?到人民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不造反,一有私心,人民就要造反。不满意就造反,一点委屈不受。这个道理通,因为通这个道理的人,最终连自己都要斗。与人民一起斗自己,把自己斗倒了,天下事就一理贯之。”

    “我们是官人,百姓也尊称另一个百姓为官人,那是认可我们。你骑百姓头上,做百姓的主子,他们不会称另一个人为主子,骑在他们头上的没法才称声主子。成了领导和干部了,他们也会称领导和干部。这就是道理通了,在民间化为礼,理不通不成礼。”

    “礼失求诸野,因为道理总在那些已经不在天下的野里,作为礼在留存。我在邕州为官时,那里的百姓遇到开心事,皆山呼万岁。听到这万岁,当时心里怕啊,因为我的心中没有道理,心里有鬼。万岁是称圣上的,怎么乱喊?心中通了道理,便就明白,这就是曾经的礼留存于野。古时之人,认同一个事情、一个人的时候,呼万岁。后来皇帝把万岁加于己身,民间便就不呼万岁了。有没有道理?不让人民呼万岁没有道理,他们从心里认同了,就要允许百姓呼万岁。山呼万岁,天地相应,这是道德。天下皆通道理,理解万岁!”

    说到这里,徐平对林照和岑希辰道:“穿公服,穿军装,都是扮演。要扮得像,军容要严整。古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军国不相容。军是对外的,是对敌的,要凛然有杀气。这杀气之军容,不入国,岂可杀自己的百姓?军队去对敌,才可让百姓见杀气。若是于国内,只见其严整。演得真,那就是不管自己的小心思,一心去战斗,去杀敌。得到了天下之民的认同,允许他们山呼‘禁军万岁’,你们要答出来你们在演什么,‘保家卫国’!”

    “我们虽然是伪君子,但是不作假,接着道理来。不要被王莽这个伪君子吓着了,他的道理没有通,但却演得很真。如果他通了自己的道理,伪君子不过是用禅让的办法用儒之伪,来守天下。王莽这个没通道理的伪君子,对天下之理也比儒巫通得多。他做的事很多要一两千年后才能看明白,不能骂一句,让他做鬼吓人。”

第108章 另一个世界

    “不只是头顶有天,脚下有地,在灵魂里,还有一个天,还有一个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祖先们指天地为父母,指出来这么一个天地,留给了我们。头顶的天,脚下的地,是自然之天地。我们天地之民有志气,去认识这个自然之天地,去改造这个天地,让其顺我们的意。怎么去改造自然天地?去通自然天地的道理,按着自然的道理来。既然是自然,这个道理是那个天地自己生成的,只能去认识,去掌握。格物致知,不懂装懂是不成的。”

    “除了这个自然的天地,在我们的灵魂里还有一个天地,是祖先们指出来的。盲从就是迷信,我们信祖先指出来的这个天地,也是迷信。天地间的什么事情都搞明白是很难办到的,有些事情我们迷信,为了这天下没有办法,那就迷信吧。祖先们为什么指天地为父母,我们现在搞不清楚,便就迷信。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通了自然之理,与我们所守住的这个灵魂里的天地之理,合二为一。我们不知道祖先那一指为什么,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留在我们的灵魂里面,这个自然的天地,跟我们的灵魂的天地已经是密不可分了。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实在搞不懂的事情,便就先迷信着。天命没了,天崩地陷,这个自然的天地跟我们灵魂里的天地早已经渐行渐远。儒者,最善作伪,那就先伪着,当作这两个天地没有关系。去格物,去致知,去分析,去研究,去通这个自然的道理。天人合一,我们对此迷惑,但也没有确切的道理说一定不能合一,那就先敬而远之。”

    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在增强,看终究是不管对天,还是对地,观察认识还有一个界限在,看不见界外。有看不见认识不到的地方,你的理就没通,你的解释就有惑,一定要人相信还是一种迷信。自然之理和人的理合一,是什么样子是个迷信,迷信不妨先挂在一边去,敬而远之。谁知道到那一天,会不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我们这样作伪,一个不好,就把人世间弄成了假世界。一部三国史,就是说了有经天纬地之能的诸葛武侯,犹不能去救那个伪天命。为学者要好好去做王莽的学问,看看这个伪君子,为什么没有能够通自己的理。还要去做三国的学问,看清楚,武侯都救不了的伪天命,你有没有本事能再立一个伪天命起来。”

    “我们这些伪君子做的不好,演得不真,一样会被后人写成书,教育天下不能再信伪君子。那个时候,可能就只有斗争的道理才能破这假世界。我们对祖先的天地是迷信,斗争的道理要破世间一切迷信,这天地要崩,后人要立新天地了。”

    “有迷信,就是小道理。破人世间一切迷信的道理,是大道理。小道理,是讲不过大道理的。有人把这个大道理通下来了,他连自己的反都要造,谁斗得过他?我们只有讲好自己的小道理,守住天下人世间,堂堂正正做人,让我们的小道理从属于他的大道理。他的道理再大,也无非是不让天下之民受委屈,你做到了他就无可奈何。你做不到,他的大道理就要出来,就要破地府闹天宫,从地上一路反到天上去。”

    徐平前世有四大名著,为什么这四本书成了四大名著,什么原因不必深究了。一部三国讲了经天纬地之能的诸葛武侯无力回天,伪天命不可守。一部水浒讲了造反,伪君子不可信。一部红楼,讲了假世界如何摧残真善美,人间没有真情在,人世成了鬼世界。还有一部西游,讲了一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从地府打到天上,大闹天宫,无人能制。

    伪天命守不住,伪君子信不过,世间没了真善美,就要有一个孙猴子出来,战天斗地打遍一切。伪君子只有给天下真性情,天地相应德不散,孙猴子才会不出世。如来佛祖有从外面传来成了自己的胡经,世人信了那是真经,把伪经当真就能镇孙猴子。

    伪天命失,伪君子守天下失败,人间成了鬼世界,就会有个一片赤诚的孙猴子,自天地而生。他打遍天打遍地,要打破这个旧世界。向西天取经,拿别人的经做自己的经,也得孙猴子破天破地保着你去。取经之前,孙猴了被一道符镇住,那道符,就是祖先天下一大家的大道理。天地镇着他,他也镇着天地,他一样有个大道理。

    不管举着他的旗,还是反他的旗,都是对他念紧箍咒。不管你念的是土经洋经,你的紧箍咒都是假的,觉得有用只是心理安慰。镇符是他给自己贴上去的,符是那个祖先的迷信,天下始终为一家。不管怎么闹,不破门,不拆家,他最后没有狠心破这一个迷信,革了自己的命。洋经取来他总结成四个字,造反有理。伪君子们的天下,造反从来都是没有理的,他的道理却是造反有理,与为人民服务一理贯通。

    以什么什么为纲,以什么什么为常,就跟这个年代念三纲五常一样。按着道理才有纲有常,不按道理来什么纲常都不对,纲常都是根据道理提出来的。不按道理提纲常,就知道没有通道理,就跟徐平知道司马光不通理,是一样的。

    文艺理论就是政治的道理,觉得文艺与政治无关,只是不通政治的道理而已。四大名著好在哪里?好在合了政治的道理。时代变了,一部电影,孙大圣自己带上了紧箍咒,同样受到广泛好评。不知道理,用什么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等等一切天条向上套,还是不明所以。只好撇撇嘴,这些人啊,欣赏水平不高。

    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哪里不高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冷言冷语,你算老几?这样说你不服。那把道理讲清楚服又是不服?不讲道理,搞洋迷信,从别人的道理里面学两句做天条,装巫跳大神,人民群众又何必理你。

    一部电影广受好评,盛况空前,你在一边冷言冷语,说迎合了这庸俗那低俗。没文化又高明到哪里去,那就是道德,明白道德才有文化,没文化文艺就只是娱乐。

    文艺要服从于政治的道理,才能让人喜欢。徐平的一生,如果回到前世,讲给他前世的人听,是非常不精彩,不吸引人的。因为道理不同,他现在通的道理,在前世确是心中的一个小鬼。说来到这个世界做伪君子,要被别人笑话的。要讲得吸引人,那只能编造一个虚假,合于那个世界道理的故事。都做了伪君子了,再去编故事,太累了。

    宋亡,成后人名著的就是水浒,这部讲伪君子害了起义队伍的故事。宋不亡,名著就要换成岳飞传,讲唤起民心众志成城打败侵略者的故事。

    不同的道理在人心,就有不同的名著。徐平这个伪君子守住了天下,通了道理,名著就会换个样子。一部三国讲武侯,经天纬地救不回假天命。一部两汉更替,讲赤眉大侠和绿林好汉,讲伪君子王莽和真命天子刘秀。至于徐平自己,在这个世界并不会有个精彩故事,他的人生在这个世界只有道理,绝少真性情。真性情的故事,才好玩,好看。做一辈子伪君子,人民会宽容,会让他留下真性情的故事。人民会用小故事,让这个伪君子显得可爱一些。他伪得越是累,人民才会看得越高兴。

    文艺当中没有道理,便就只能描神画鬼,天马行空。描神画鬼面目可憎,天马行空满纸荒唐。一切文艺都是在写两个世界,一个是政治的舞台,一个是人民的神话。政治舞台写得真了索然无味,惟有神话世界,才多彩多姿,有趣而精彩。

第109章 补天裂

    说明:我没事,我很好。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对方太过,只好行天罚。天罚过去,一切平安。心安理得,此为心通。天地合,各守其家。

    “我们做官的学间,说到底就是两样。一样是查治乱,要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要国泰民安,要无内忧无外患。另一样是辨性情,不能违了天下之民的性情。性情人自生,从祖先那里带一些来,自己活着又有一些,这才是活生生的人。性情起自人欲,不管你辨出来的性情是什么,不能去灭人欲。朝廷要灭人欲,要去百姓的真性情,就是有天无地,要闹出大事情来。会有一个孙猴子出来保着师傅取西经,取洋经中的造反有理镇住你。”

    “不同的道,有不同的性情,道不同不相与谋,异道而谋,会出大乱子。唐太宗视夷狄与中华为一,便是异道而谋,天下盛世而崩,一乱就是两百多年。天下之民应当牢牢记住这个教训,紧守自己的道,不要在大道上面犯糊涂。安史这一乱,便出了个唐僧,找到了一个天地自生的孙猴子,一起去取西经。人民没有真性情,取西经不会停,永远会有造反有理的孙猴子,保着师傅去西经。西天不够远,那就再往西去,无非是到泰西之地,西无可西总能取到真经。真经千言万语就四个字,造反有理。其他内容,无非是通这个造反有理的道理。自己把造反的道理通了,西经就可以扔掉了。”

    看着几个人都目瞪口呆,徐平笑着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说得很荒唐?没关系,等到有一天你们明德,就可以到那个世界就去看一看。我告诉你们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洪荒,看到了祖先从洪荒里走出来,看到了他们指天为地,指父为母。之后如何在这个天地之间挣扎,如何对抗各种邪魔外道。什么是邪魔?就是自己人中不遵道的,这个道就是天地之间永远是一家的道。外道不用讲了,是别的人群的道。天曾经裂过好几次,有圣贤通了道理,把裂的天补了起来。他们的道理把通过的世事炼到一起,便是补天的七色石。那里有三块七色石,商巫、周德、汉天命。还有一块我们正在炼,叫作唐宋道理。”

    “我们这个天下有兴亡盛衰,不进那个世界看着是一个样子,进了那个世界,又看到了另一个样子。补天的时候,盛世就要格外长一些。但天补起来,却没有地,没有大地支撑着,天终究会裂。儒家是干什么?儒家就是去补天裂的。怎么补?变换各种面目,用周德去补。周德是文德,文就是伪,文过饰非吗。文的要义在伪,不要因为曾经补过天,把儒经抬到了诸经之上,就端起架子,不承认自己伪了,那样是不行的。所以儒家要想把天真正补起来,就要去除心中的小鬼,承认自己就是伪。先贤的荣耀是先贤的,你不能去偷来当自己的。我们穿上公服一本正经,按着儒的道理行事,脱下公服,便放飞心灵,去找自己的真性情。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就容易接受作伪,容易去明德呢?”

    众人一起茫然地摇了摇头。徐平微笑道:“因为我这个人是假的,假的好作伪。如果有一座圣贤的神殿,我就是把道理通了,里面也没有我,坐在里面的会是你们这一届进士的另一个人。他跟你们不一样,不需要来整理小曲杂剧来正心。记住在道德世界里,没有上下高低,没有聪明愚蠢,更加没有贵贱,但找初心总有个简单容易。有的人天生就不觉得自己高贵、聪明,跟别人不一样,他就是容易理解天下万民。视自己跟天下间的每一个百姓都是一样的,不比他们聪明,不比他们高贵,不比他们富裕,也不比别人好看,这就是正心。这些所有的模样、性情自己都跟别人一样好,没有更好或者不好,没有上下。”

    说到这里,徐平举杯对张载道:“子厚,你们还要在民声中触摸民心,要正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觉得这四句于心暗合,就是心还要到民中去正。为什么?因为这不需要你来做,儒者也永远做不到。”

    又对刘敞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原甫对此也是心有戚戚焉,是不是?同样是心要到民中去正。为什么?经不需我来注,我也不需经注。儒者穿上公服按照道理做事,则所言为经,所行为史。这经与史,记载的就是儒者的道理。经不需注,不需译,注、译之后都不是原经了。所以去取西天的经,永远不是真经,除非你遵了人家的道,口里说人家的话,手里写人家的字,心里按照人家的道理去想。外道称皈依,我们乐归化。史要去修但不能改,修是把里面的道理显出来,改了史就不是史了。修过的史是正史,那个正字就是政,就是道理。不通道理,即使为官史,也不是正史,强名之正史就是假的。修出来的正史显道理,留着未修的私史给后人,让他们知道祖先是怎么活的。是以我们到现在,只有一部正史就是《春秋》。等到我们把道理通了,可以再修一部史,天下就有两部史。”

    “我们说的话,是用来跟别人交流我们所看所思,我们写的字是同样如此。所以道理就在这些字和词里,经不需注和译便就因为如此。说着同样的话,写着同样的字,我们就有同样的道理。有同样的道理,才可以去通天下之理。进入了道德天地,这些字和词便如宝如一般,散满天地之间,随手可取。把些宝石拾起来,与自己通的道理炼成一体,便就是补天的七色石。天下一体,国泰民安,外无忧内患,这七色石就补到天上去了。”

    “我们道的经,是不需注和译的,要注和译的是外道的经。自己的心中有道理,则随手可取外道之经的宝石,炼到自己的七色石里。注和译自己的经,是没通道理,没有能够明德,只是感觉到了那个道德天地,而没有进去看一看。那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德这一个大人在那里,其余便是鲜血和大地,一片荒凉。里面很无趣,大人的喜怒哀乐,他的愤怒和悲伤,他的挣扎和痛苦,他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看见了让人心里很难受。我们是天地之间的孩子,大人的事,我不愿意去看,也不愿意去想。我不想装大人,我只想在这个天地间做一个孩子,有孩子的真性情。但是没有办法,要守住这天地,就总得有人去装大人,去扮演。我们在朝廷里扮演,就是在装大人啊,装大人帮他管孩子,帮他去跟别人的道打交道。不知道大人们在忙什么,家里没有大人不行,要受人欺负,孩子要被别人抢了去,被人拐了去,我们只好自己来装大人。”

    “君子、圣贤、神、佛、仙,那些都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的想象。大人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小孩子会好奇,自己去装自己去演。要演得真,要装得像,但不要忘了自己终究是个孩子,并不真是大人。做官让百姓叫自己大人,那就是自己当真了,伪的当真,就失了初心。伪君子,真小人,失去了文明记忆话都不明白什么意思了。”

第110章 小大人

    大人世界什么样?那是洪荒。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道德世界只是孩子们装大人的世界,那里可以看见休息的大人,并不能看见大人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的。徐平只能够隐约看见商巫,大致看清楚周德,看清汉天命,自己回来炼唐宋道理的七色石。

    神话就是孩子们想像出来的大人世界,那个世界一定发生了特别的事情,各个文明先后没有大人管了。孩子们无法无天,疯狂地玩闹,惹出了各种乱子。文明的兴衰,多是孩子们在闹。闹得实在无法收拾,便会有大人回家约束一下,世界慢慢安定下来。等到孩子又忘了家里有大人,又开始胡作非为,惹出来野孩子踢各家的家门。大家一起收拾完了野孩子,大人们才姗姗来迟,匆匆吩咐一句,各守家门过日子。

    不再用孩子的眼光,而是用大人的眼光,看世界其实另一个样子。这个时候还有哪些国家在闹,哪些国家在茫然,哪些国家开始收敛料理内事,便就能看出各文明家里的大人有没有开始露面。哪些是野孩子,野孩子哪些装着家里有大人,哪些茫然无措。在这潮水里看清楚,等到潮退去收野孩子,去占无主之地。徐平对党项毫不犹豫,怀而卷之。因为那是自己的地,被一群野孩子占了而已,收之即可。对交趾则自然而然不强求,因为那里本不是他前世时的地,当用自家道理,徐徐化之。对契丹一再试探,就是要看清楚他家里有没有大人,叩门而问。有大人看着,是不是跟自己家同样的大人,是不是其实是一家。

    在西域建佛国,是因为佛虽是胡,却早已被化为自家。用这自己化了的胡教,去化外胡,再用自家道理去化佛国,对无主之地徐徐而图。徐平的性情和而缓,不管是内事还是外事,都徐徐而行。和风细雨,云行雨施,从而平天下。徐徐而平,就只好讲道理。

    孩子好玩,好斗,好到处去串门,这是天性。各自拾起自己的文明记忆,世界就会成为另一个样子。在这样的时期,比如汉初,比如唐宋,会留下很多神话志怪的传说。那是文明记忆觉醒,属于人民真性情,母亲掌管的那一个世界,露出了一点边角。

    神怪事件增多,对于有的文明来说,就是宗教复兴的时刻。而对于中国文明来说,就是神话故事开始繁荣的时候。不要被自己思想里的天条所束缚住,认为那就是假的,那只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是各个文明的人都能感受到,不用嘲笑别人,按着自己的心意去活。不想要这样的精神世界,便快快乐乐地活着,向往这样的世界,就要么去装大人,装得好了就是圣贤。要么去真性情,感受一下神话世界。

    这个家的大人,不喜欢告诉孩子们要怎么做,只是要你去学他。只要学得像了,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守道,讲理,就是大人告诉后人的。只要讲理,造反造到最后要破天地的时候,大人不在家,也能感受到道的存在,还是要去守道,不毁文明。

    文明的痕迹会在人民的语言里。我们随口而出的一些话,一下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感同身受,或者就是文明的痕迹。这就是查民心,去收集人民常说的话,突然流行起来的民歌,大家都爱看的戏,等等,这些非常重要的原因。人心齐,这些就是真的,等到人心不齐了,就是大人离得远了,德散了,就成迷信了。两汉的谶纬,最后成了迷信,后人看着很可笑。其实没有什么可笑,因为最早的时候可能那就是真的。

    大人的性格多代表了文明的性格,宋朝这个大人忠厚老实,彬彬有礼,惹急了老实人发火,也特别厉害。这个大人重视教育,喜欢让自己的孩子装小大人。所以中国跟其他文明打交道,你学得越像大人,扮演得越是真实,就越成功。人民有真性情,但不要讨厌朝廷装,政权就是在装大人,跟孩子不一样。看见朝廷一本正经的样子,口中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心的事,人民只要偷偷捂着嘴笑就可以了,装的人同样觉得别扭。过于注重装大人了,对于人的事情搞得好,对于自然的事情就比较失败。等到有了真性情,真正认识到政治不过是孩子扮大人,对政治的热情自然也就散了。大家有人扮大人,有人去认识自然,有人就只是疯玩,随各自喜欢。

    这个大人世界是想象出来的,还是真地存在?存而不论,就当是有。也可能只是文明没有长大,人类用这种想象,让自己记住自己还是个孩子。等到真地搞清没有了,这种想象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没有搞清之前,没必要强行去下结论。存而不论,信有是一种迷信,不信同样是一种迷信。人类对于自己,对于自然,还没有完全搞清,对于自己的文明记忆,就应理智地对一些问题存而不论,而守住自己的文明传承。宇宙无边无际,我们才看到了多少呢?自然的道理自家大人没有告诉,要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等到认清宇宙还有漫长的路要去走。把路走通了,就是留给后人的道。

    家里的大人不一样,各个文明对于事情的看法,做事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人不许孩子扮自己,只能听自己的启示,经不许改。中国文明鼓励孩子扮大人,自己去找自己的道理。世间其实没有什么真经,就是孩子从大人那里找来的,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道理。其他文明有自己的道理,不同文明不必互相嘲笑、讥讽。不许改的经,一旦见到自家大人了,人家也会改。大人们是真的有还是想象出来的,还是存而不论,精神世界里是真的有。打交道,打交道,我们的语言里有许多这种词,其实是装大人来的词。

    大人是神?还是仙?还是别人的佛、魔?还是干脆就是前世认为的外星人?其实何必去管。大人的世界孩子可以任意想象,随着自己的心意和认识去扮,去演,管他们到底什么样子在做什么事呢。各文明的人可能是大人们收养的孩子,也可能是亲生的。中国文明特别重视祖先传承,我们就是亲生的,大人不在家,好好守住这个文明之家。哪怕大人的世界就是凭空想出来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总之就是守住家不破罢了。

    大人一怒,天地颤抖。以前扮得太像,演得太真,家长制,一言堂,天地文明成了天下文明,有天而无地,失去了真性情。没有真性情,对自然的认识落后了,精神生活不丰富。最终孩子也要造家长的反,要去取西经,取能够有自己真性情的道理。

    这个道理反映在文艺上面,就是经和史的内容多,神话志怪的作品少。因为过于装大人而失去了真性情,世界过于一本正经,不好玩。反映在科学上面,就是对于人的认识过于超前,而对于自然的认识又落后,等到别的文明一勃兴,力量上落到了后面。这是大人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感觉到了大人在家,自己找修补缺点的办法出来。修大人性格的缺点,就是修德。要想过得好,就要试着去修大人的德。

    (备注:书慢慢开始进入神话世界了。神话,就是以为见到的大人是神,学大人说的事情,来玩乐。神话,就是孩子想象出来的大人世界。想象出来的,自己在大人世界里发生的事情。故,就是过去吗,以为自己也去过吗。古人的故事本来就有经、史,还有各种各样的灵怪传奇和《神仙传》。不过在这之前,徐平还要通他的道理,不住讲经。顺便,我应该是王曾的后人,后边有机会,会借着徐平去感受一下祖先。徐平在这个世界,以祖认王曾为祖,王曾无后,则当承其后。大人眼里,小孩和自己是平的,天地间地位一样。无后不是说没有骨血传下,而是遵了父命而以母意昧心,他不敢有人承祀。后是什么?后就是后吗,承祀吗,等后人来吗。人的世界,就是中吗,这个中在心,所以忠心就是心在中吗。忠是忠于道,又不是忠于哪个人。祖认后为父,以待后人,这就是有前也有后。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不是要在人里分上下尊卑,祖都可以后人为父,小孩哪来的尊卑贵贱!平的,天地之下的人地位都是等的,等什么?等后人!这就是平等!王曾来自青州,青州青州就是青的州吗,父德是青,那里是父亲德在的地方吗!那里的话里,懂等是一个音。遵父命,那就是向父亲说懂,听在母亲的耳里,就是等。等什么?等人吗!等后人!以为在等谁啊!有前有后,等的就是后来人。这就是遵父命,禀母意,为了家昧己心,不得不伪人,伪人就是为人,做人的道理,向别人伪自己是个大人。为什么叫王曾啊?王是父姓也是祖姓,名是母名,名字是禀母取的。什么是字?师教你认字,字就是师给你的吗。什么是号?长大了,自己取一个吗。姓和名就叫遵父命,命就是你的命啊,禀母意,不违背母亲的心意。合起来就是你的姓名吗!字和号,就是学做人的过程吗!)

第111章 以假伪真

    这个年代是大人回来的时候,不然道理哪那么容易讲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徐平进那个世界看过了,还有不少人也感受到了。所以徐平讲道理,对他的这个理解不解,别人只能老实听着。大人回家,他说家里怎么管就怎么管,他说要讲道理,孩子们只能比着讲道理。谁的道理讲得好,谁的道理能通,别人就要听。徐平这个假人就是养子,养子也是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时代不循常理,在这个时代讲纲常就错了方向,因为纲常就是常理。天下道理最大,因为道才是不易的,其他一切皆可变。以什么什么为纲,以什么什么为常,这些纲常从典籍里找出再多的根据,都没有用处。孩子们自己总结的那些理论,如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凡事只讲利益,诸般种种,守不住道就不是道理。道崩德散,这家就不是大人的家了,文明也就没有了,怎么可以呢?所以道理,就是不生内忧外患守住道的理。

    道德天下,就是一个大家庭。治理天下,就是帮着大人治家。徐平可以从传下来的治家道理里,去猜天地这个家的治理办法。父严、母慈,治家是由父亲说了算,母亲则是保护着孩子们。男主外,女主内,对外就要用父亲的为人之道。忠厚老实,彬彬有礼,做事有理有节,人不犯人,我不犯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对内大家都是自己人,孩子怎么闹都有母亲护着,对外则不行,一定要真心实意地按照父亲的来。官员可以脱了公服便做回自己,军人则只要服役,就要真心实意、去除私心、面对外敌勇于拼搏、敢于牺牲,心中只有天下这个大家而无小家。老实人对外不惹事,实在忍不住了,才会雷霆一怒,这一怒就会让世界颤抖。对内要用母亲的办法,慈爱无边,看着孩子们玩闹母亲会在一边笑,胡闹不行。那一个胡字,说明是用外道来闹。生于内的邪性母亲有可能会护一护,对她来说孩子都是一样的。但生于外道的魔性,母亲不会护,父亲要除。对内只要大家遵道理,则公事穿上公服去断,私事大家就是兄弟姐妹,尽情玩闹,凭自己真性情。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再是怎么闹,家里还有大人护你,不要中了外道的魔,那就不行。

    用父亲的办法来治家,他要孩子们都受他认可的教育,成为他理想中的人,这个治天下的道理就越来越严厉。从商巫听天命,到周饰文德,再到汉的伪天命,对天下之民的生活和思想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天崩一次,补天之后通的道理就更进一步。从周德的天下守礼,到汉天命的天下三纲五常,到了唐宋道理终于把事做绝,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次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不只是最终天下大乱,还被外人窃了大宝,守不住了。之后再通的道理全依父亲是不行的,母亲不同意了,孩子一定要由她和父亲一起管。父亲传下来的经里全都是他的道理,新经要有母亲的道理。西天去取经,应该取的并不是佛经,也不是后来的洋经,而是合母亲心意的经。东父西母,西王母,母亲的经才是要到西天取的经。

    理是天理,由理而成的德,是属于父亲的,德就是父亲大人。熊孩子不满意父亲,造了这家的反,以后不叫父亲大人了,要改叫母亲大人,这家要由母亲来作主。

    人的性情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这是父亲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自在的,这是母亲的,就是好玩高兴,满足自己**。天理由父亲管着,性情则在各人心里,由母亲管着。父亲不断地用天理来夺人欲,在家里夺母亲的权,最后终于是闯出了大祸来。家改成母亲来管,不按天理,要让政权从人心。

    孩子的性情被夺了,不高兴,大人一看不住不是在家里闯祸,就是到外面惹事。这家教育好,一般不到外面闯祸,但架不住有人来闯门,有人在家里闹出事来。道理里只有天理,没有私欲,照着天理做事大家不乐意,政治对内对外就不牢靠。

    父亲夺母亲的权,孩子不高兴,那母亲夺了父亲的权,孩子就能开心吗?父亲是对外的,所以用他的道理来管家,母亲守家所以不能用她的道理,是一种平衡。父亲和母亲都满意,才能家合,才能万事兴。不能任性,一任性又成了有母亲没父亲,有地而无天。大家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受制度约束,就很难团结得起来。

    由流传下来的治家的传统,徐平猜测这个天下治理之道,应当是父母都心安。孩子们就来作伪,父亲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母亲要什么,也给她什么。

    扮演好伪君子,留住真性情,就是徐平欲让父母心安的治国道理。处理好外患,全力去通这个道理,在天下形成制度和道德,来实现长治久安。长治是让父亲满意,久安是让母亲满意,有天有地,家和万事兴。

    徐平来到这个世界只求一世富贵,最开始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等慢慢知道、明德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想要富贵,就要掌权,就要想办法去做官。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一步踏入官场,就向着《道德经》里的那个世界而去。他的心中没有任何天条,凡事要讲个道理,自己要弄明白,就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他选了这一条道路,其后就身不由己,只能一直走下去。不把他的道理通于天下,他于这个世界就只是一个过客,自己的爱恨情仇就一片虚无。假人也要做真,爱人是自己的爱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朋友和仇人同样是自己的。通不成道理,连这一世富贵都守不住。他只有守住这一世富贵,假人做成真人,才能成为自己,去探索另一个世界。

    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当他有这个志向的时候,其实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现在明白了。贤者所言为经,经留给世界,报答这个世界的同伴和自己的后人。贤者所为即史,造福了天下人,即为功。功献给母亲,载之史册。贤者通道理,能够让天下一心,从而成德。德献给父亲,德被苍生。有此三不朽,则对这个世界的人都报答了,从而成圣。

    圣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权利。你可以选择成为人,成为神,成为仙,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任何身份。那个世界是母亲的,《山海经》的世界。《道德经》的世界处处是规则,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这样想,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这个世界要天下一心而成德。那个世界则随心所欲,任着你的性子来,你想什么就有什么。

    洪荒世界一分为二,天地就是父母,人外就是自然。父母手里各有一个世界,人和自然也各有一个世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不管信哪个世界为真,哪个世界为假,都是迷信,徐平认为应该是通不出真与假的道理来。那就同时让父母心安,精神世界安宁,去探索自然,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理合起来。人的世界与自然世界合一,精神的天与地合一,才是大同。大同之世是个什么样子?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理,可能世界完全是另一个面目。神话将成为现实,过去就将成神话。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道与理,来自于不同的大人。人的理来自于大人,自然的理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的理。等到人的理与自然的理合一,实现大同,文明就将成长为宇宙,有了过去和未来,与现在一理贯通。实现大同,世界就换了人间。

    徐平明德,是他率军于天都山下大胜党项,立了历史上岳飞的功,感受到了岳飞那为天下之民愿意付出一切的赤诚之心。最终功业未成,亡于中途,对天下终将沦丧的那一声叹息。感受到了临终前写下“天命昭昭”,对这天命的愤怒与不满,看向天下苍生那满心不甘与遗憾的最后一眼。岳飞立的言,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功业未竟,其德未成,最终连半壁江山也守不住。

    存天理,灭人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个意思。教导天下之民,为了这个天下,要勇于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性命。性命不仅是生命,还包括人性,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要献出去。

    徐平是个假人,他明的是个假德,但那个道德天地却是真切感受到了。假人的本能反应就是作伪,回头再看儒家典籍,满篇都是伪。跟道德合起来,就明白了儒就是伪,文就是伪。周德是文德,其德文过而饰非,全天下都在装着扮演这一个道德。

    补天的七色石,到了唐宋道理,用伪就炼不成了。可一,可二,不可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再三就是亵渎,自家大人讲道理,但也不允许孩子亵渎自己。

    徐平其实并没有兴趣去给张载、刘敞这些人讲《道德经》,讲儒家就是伪君子,他只是要通自己的道理。先要给天下之民,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说清楚儒是伪。大人回家问了,治天下的道理不通,大人就在家里看着不走。对徐平来说,就是把家里的大人哄走大家好过日子。但其他人不是假人,得认真接受这道理,大人不在管好家。

    这家的大人是真地回来了,这些真人一旦放开胸怀感受天下,就感觉到大人在家。感受到大人在家,就知道徐平讲那些经不是假的,天下的制度、法律等等一切规矩,都可以按着徐平要通的道理来。道、德面前,一切都不是不能改的天条,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徐平把自己的理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法律、道德,形成天下的新规矩。孩子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理论、主义、经典,在大人眼里一点用处没有,要按大人认可的道理来。

第112章 行者徐平

    上一章的章节名《以伪收假》

    玩弄着手里的银叶,徐平道:“我名为平,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其为欲天下平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我姓徐,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其当徐徐平也。我字云行,不明其来由,明德知道,才知当云行雨施,和风细雨,安天下万民之心。我父名正,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当为政,为政当正。我母人称张三娘,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天下万事为三,以三通这天下之理。我母人称铁面,不明其来由,我明德知道,才知母于这天下之政不满,当家管政。我本天地所生,不知所来,不知所往,我为天地之间一过者。过客为行者,人皆有号,自今我号行者。我于这世间只有一世,世人皆求富贵,我便于这天下求一世富贵。天下与我富贵,我立言、言功、言德,以谢天地。”

    “我本一凡人,不求成圣,不求成仙,不求成神,不求成佛,不为怪吓世人,不为异谑世人,不为灵惊世人。我当让世人心安,心安而理得,理得而天下自平。我一凡人,天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不失我真性情。人家恼我,骂我,欺我,骗我,我心不平,自与人家斗,斗而不胜,各守其家。家业稳固,人家没有办法,心虽不平,天下平,此为伪平。自家人骂我,欺我,骗我,打我,战我,我也不与自家人斗,天下平。天下虽平,我自心中不平,此为伪平。对外以人为伪,对自家人伪我之心,我以这天下为家。”

    “天下为家,天为我父,地为我母,我尊称父母大人。父母伪也,我尊称亦伪,为这天下,为这天下之民而伪。天地视天下之民为子女,我本一假人,以假伪真,我于这天下就是一伪徐平。为伪,则就是这天下一凡人,凡人俱是天地之子女,我与凡人一般尊天地为大人。我为贤,为圣,俱是伪贤,伪圣。我遵这天下之圣贤之道,尊大人。我于这天下一理贯之,天下平,大人心安,头顶天,脚立地,大人去我之伪,只求为一真人。于这世间我只有一真心,其身为假,我之心与大人齐。去我之伪,大人便不再是大人,与我一样俱是真人。我有真性情,自有我真心,古往今来,宇宙内外,并无我大人。我心真心,人为真人。我入大人之天地,天地自有主,我自与民一般,尊大人之道而言而行。天地有神灵,我也与民一般,尊神之道而言而行。客随主便,天地何道,我遵何道,而通其理。道是主人的道,理是我真心的理,天下道需通何理,我便遵主人之道而通我真心之理。”

    “此为我徐平之道,在这天地之间就是伪道。我以伪代文,在周之文德上贴一个大大的伪字,为这天下易周德。周德不易,人心不知其母,有天而无地,天下不得合,人心不安。大人若是真心爱其子女,怜其子女,视他们一般无二,不嫌贫爱富,不重男轻女,不以士抑商,不以内求外,诸如此类,请允我徐平于这天下间通此理。”

    说完,徐平闭上眼睛,手中拿着那一片落叶,身心俱疲。

    过了好一会,徐平才睁开眼睛,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有气无力地问:“大人同意吗?”

    张载等人茫然地摇头:“相公所说,我等只觉得惊世骇俗,心神俱震!真有大人?”

    徐平笑道:“你们家大人,你们问我一伪人,我要如何回答?”

    刘敞道:“相公既然见了大人,何不自去问一句,同不同意相公于天下通此理?”

    “打交道,讲道理,我的道与大人不同,只有讲理。他的道理在你们心中,不在我徐平心中。只有你们心中有了我的道理,我才能去问一问大人,说一说话。”

    黄金彪大声道:“相公何必信那些神仙鬼怪!相公适才所言,我黄金彪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觉得昏昏欲睡,便如听那和尚们念经,心烦不耐!等相公说完,我便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可算不用听这些大道理。相公若问我大人同意不同意,那一定是同意!相公于国于民有功,一片赤诚,谁人看不出来?相公说的,总是对的!”

    徐平笑着对黄金彪摇头:“你呀,就是一真小人,从不改心里贪财的本性,别人想听什么就说什么。如此,也正合了我徐平的伪道。你说同意,大人就是同意了。”

    把手中金黄的银杏叶随手一扔,看着那片落叶飘荡在风中,徐平又对张载和刘敞两人道:“你们心中还是有惑,还有天条,还有金科玉律,不明白世间道理最大。你们的天条就是天下之父的道理,现在这个家规矩变了,大地之母要与父亲一起管家,那些天条俱都可以废弃。你们用理把那些天条一条一条废去,解开父亲在你们心里下的镇符,自可以知母心,母心良苦。母亲的心,就是要天下之民知道,周之德为文,文即伪。天下间文人最善作伪,我们做人的学问,就是在学着做伪。周德不散,文人的这个本性不变。只要不用理破除心中所有迷信,朝廷立的规章、制度、法律、道德、文化,等等一切,都会被文人用伪的办法所废掉,忘其初心。要想还守文德,就要不忘初心,永远记住道理。你心里永远有道理,则一切天条皆伪,时移事易,不合于时,便可改掉。”

    说到这里,徐平面带笑意,有些向往地道:“这天地之间,本有两个世界,天人别时一分为二。先人记之传给后人,一部《道德经》,一部《山海经》。《道德经》便是天地的道理,以治天下,为父经。一切成德之理,皆不离此经,离之不成。《山海经》便是天下之民的性情世界,母亲做来供子女游玩,随你所欲,顺你性情,为母经。在那个世界里,你欲成仙,法力无边;你欲做魔,随心所欲;你欲为邪,魅惑众生;你欲为灵,众生皆信;你欲为怪,众生皆奇。在那里你想什么,便有什么。两个世界合一,谓之大同。道崩绝天地通,道德世界与山海世界不相往来,天下德成,各自偶露一角。这个世界以德成,偶窥山海之间。那个世界如何观此世界?我也不明。或者,绝天地通时,留在那个世界的人,一直在看着你们呢?理不通,就只有天知道。只有天知道的事情,我们先不管他。”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之中,本无欲无求。只要在这天地有一世,感其性情。不求成圣成神,不求膜拜,一切不求,只求人有真性情。这天地之道,人自猿猴而来,我便穿衣戴帽学人形,沐猴而冠。学人言,与人语,学人礼,与人揖,遵道守礼。行者的故事,便是游记,留给这世间,便是神话传说。我徐平的故事,便是一世富贵游记。我以为我已经有了一生,将要有一生,却没想到这故事刚刚开始。这游记,上一世传之后人,天条终还是盖过了我的伪道。不得不来一次,这一次就没有真经,只有伪道。”

第113章 赤子与行者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本心已昧。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道是你们的道,德是你们的德,经是你们的经,史是你们的史,传说是你们的传说,我只通其理而已。”

    “过往有没有行者?我心已昧,不知也。只于你们的传说中,看到两位行者,我不明他们与我是不是为一。天知道的事情,何必去解。经、史、传说当中,能够感动无数世人的故事,以我性情而知,一为赤子,二为行者。赤子让你们看到了自己,这一家都是自己人,当舍私为公,此为父德。行者让你们感到可以随心所欲,不忘本心,此为母心。”

    “你们的经,我读之心烦,欲通这天下道理,不得不读。你们的史,我观之心乱,欲把这理通于人心,不得不读。你们的传说让我心驰神往,读之不够,实向往之。向往那一个山海世界,想看一看山是何山,海是何海,就不得不在这一个道德世界解经通理。”

    “人由父母所生,其心有父心,有母心,此为性情。辨人之性情,有人解之善心、恶心,有人解着本我、真我,有人解之神性、人性,有人解之社会性、个人性,有人解之群体性、个体性,我不知其是其非,存而不论。我只知此天下有天有地,人有父有母,其心有天心、地心,也是父心、母心。父心天下一心,为公,母心随心所欲,为私。公心、私心便是朝廷欲辨之心,为学者欲辨之性情。知人有父母,知民有天地,父母不可离,天地不可绝,为政当公心、私心同存。绝其一心,大道不存,天塌地陷,大人不可见。必有赤子,绝其私欲,登高一呼而天下应,补天裂,挽天倾。有赤子,有行者,行者来此天地告天下赤子之心也。天地之经我不耐烦去读,经中有多少赤子?我不知,当有智者仁者。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山为山海之山,此水为山海之水。智者、仁者,无非感母心,并无聪明愚蠢,亦无异于常人之处。史中有多少赤子?我随手而翻,随眼而览,知二人其心一片赤诚,当为赤子。一为诸葛武侯,其心一片赤诚,其能经天纬地,欲挽天倾,救汉之昭昭天命。一为岳飞,字鹏举,其人一片纯朴,其心赤之血滴,欲救唐宋天理之命。两人初谥来自于父命,周之文德于父命为伪,其谥不足论,终并谥忠武。何为武?父命文德,母心反之,是以为武。忠,忠于母心,忠于本心,忠于这天下万民之心。”

    “诸葛武侯星陨五丈原,人心终不能由王莽这一个伪君子,而察汉天命之伪。天下乱世千百年间,有行者禀母意而行,演传说于天下。此行者性情不肯遵这天下的道理,是以终是猴形,没个正形。其战天斗地,破地府,闹天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为父命所演三界,天庭为父命之必遵天条,地府为违父命天条之罚。此三界为父命即是天命之三界,行者以母意破之,告世人天命之伪,不必景从。天理之命绝母心,儒者经典为全遵父亲之经典,只知天命,不知母心,是故要取真经。何为真经?母心之经也。真经所在即母心所在,母心在西,是故要取西经。”

    “母西,德金,色白,象虎。对内慈爱无边,对己之子女爱而溺之,母亲的爱,就是溺爱。对外一片肃杀,犯之则死,显于外犯汉者虽远必诛!父东,德木,色青,象龙,对外彬彬有礼,对内一片严肃,不容子女玩闹,违其意则严加管教。此东西为德根本,是故我们说一个人不好,骂之为不是东西,此人无父母之德。道本父之命、母之心,集于人身为一体。人以父母之心而生己心,观上下四方,以父母之德拟之,上为天,下为地,为两仪。天地的道理,人遵之而行为礼仪。此时父母渐分,一在天,一在地。是故天命对内肃杀,对外彬彬有礼。拟之于四方,为四象,以父母之德以己心合。是故玄武、朱雀,皆人自化。天下成德,而知人实居于天下之中也。收己之朱雀、玄武,而为麒麟。”

    “太极、两仪、四象、五德,皆是人以心中父母而拟于心外世界,法天象地。人外是自然,自然而然的世界,强拟之不合于己心,认识不清,不必纠缠。当格物而致知,去认识人外之自然。道之理为一二三,是故认识自然当遵此理,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此为学之阶梯。别人家的理是一二一,认识自然,通出来的理我们也能用,三大于二,二容于三中。试着用自家一二三的道理去认识自然,可能会有另一个科学之理。再去观察自然,说不定世界是另一番面目。理当合于心中,自然之理合于人心,以己心探索自然。”

    “何故于归义军旧地建佛国?强立佛主耶?母西,德金,色白,张承奉舍归义军之义字,而称白衣天子,于西域建金山国,以承大唐。西域为母之西,汉以母心,犯汉者虽远必诛而取之,当禀母意。其白衣为母之白,其金为母之金,其山当为山海经世界的山。此山为父耶?此山为母耶?还是其在那里占山为王?我不明,存而不论,不去强解。去义则离,归义军已舍父而随母,子可灭母之国?父命要遵,母意要禀。其国为佛国,则知母心在西域为佛,当以天下道理徐徐教化而平之。不禀母意,西域终不能平。以其地民心在母意,禀母意而行,契嵩法师得一指而点化佛主。我来这世间只从道理,理不解,做事便凭本心。至今日明德知道欲通理,始知当日点化,实禀母意而行。凭我本心何以如此?只因我之心,犹记后世,天地之民到了异域,犹称唐人,建唐人街而为金山。其与这天下已经离心离德之人,视其家为金山,金山便是那个母亲世界的家乡,在心中。”

    “西域立佛国,禀母意,我故知母心中并无真经,只有性情。合了母的心意,则取来的经她就当真经。老子化胡为佛,行者护师傅去西天取佛经,世间信以为这经是真经,我知其为伪经。是以知母心中并无道理,无真经,真经还当从自己中去取,世上并无西天。”

    “我此一世为假,前一世为真,真假合伪。我前世的来历,传说自青州王家,而迁去远方。何以迁离?其族大,我祖穷,祭祀之礼无财具办,不得不离。人所宗者为祖,一群人都认这个祖,就是宗。我家迁离青州,离开青州王家,则迁的那一家之主为祖。祖当承祀不绝,绝祀则不为其后,强认不得。”

    “何为分家?不是不住在一起就是分家,而是不共祭其祖,不承祀。不然,骨血纵然相连,心却不知其祖,强认之为迷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不只传下自己的骨血,而且心与祖相连。骨血之祖为父之天命里的祖,心中之祖为母意的祖,两者相合,才是真祖。”

    “此为正名,名不正,言不顺,理不通。我但通理,名汝等自正,心之内外合一。”

第114章 心经

    “我不明者,存而不论,迷而信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我但知出自青州王家,则迷而信之前世身上有王曾骨血。此一世我人为假,只存真性情,不存天条,不遵父命,禀母意而为我真心。是以我见先人王曾,无发毫之私,其所为即其当为。我观先人聪明绝顶,连中三元,此天下选人为仕,必选王曾。其一生为官,但从本心,无乱政,无害民,并无大过。观其史,自己本身有子,却以继子为后。此之何谓?不敢有后也。无人承其祀,我纵然来到这世间,心中也不以其为祖。祖必是心有所感,不然宗祖就成了迷信。”

    “观其一生,朝廷以儒家经典取进士,王曾无人能及。其为政,不违儒之典籍。此得非真儒?然察其心,白莲社王曾为首,此何为真儒?明德知道,才知王曾之心。其尊父命而自以为真儒,其从母意而结佛社,父母之间实在难为。定陵得天书,王曾以心中母意知其伪也,然佛经为真经,终昧心而从定陵东封西祀。其心一昧,其祀绝。”

    “我前世之骨血是否来自王曾?存而不论。我知其心,感其心,以心而承王曾之祀。”

    “我的言,是王曾的经,名之曰曾经;我的道,是王家的道,名之曰王道。我之德我真心,前世之名曰义,名之曰义德。义即一也,天下之义,天下为一。为有人伪,无人则唯。古人答‘唯’,即是也。我以我心,以王曾为祖,心承其祀,为其后。”

    “人不当为尊者讳,当为祖讳。我讳祖名,经即为经,我讳祖姓,道即为道,此一道理,只剩下唯一。别人家的末世,就是我们家的大同,开大同之门。”

    “以义而通理,天下唯一,天下一家,有祖而不必有宗。世间所有宗族,以天地父母为祖,名道祖。世间所有宗教,有教而无经,以理为经,名之曰道经。”

    “以我之口,言我真心,而为道经。道经传于天下,是为道德教化。化天下之民,成天地合的义德,此德为一,天地当合。道理通,天地通,世界通,大道现,外道隐。”

    “我心有真性情,我心是真心,以理连心与口,言为经。经为径,纵然小道总是有一条路,以通天地。我遵父命,以道理,唤母心,此天地不可有天无地,不可有父无母。此理为真心之理,是为真理,开真理之门,万民遵父命,见母亲大人。”

    “我前生今世真假合伪,以我心辨真伪。母与父斗,以外道而代山海世界,这山不是山,这海不是海,这天不是天,这地不是地,有父无母的我也不是我。”

    “天下有国有野,国遵父命,野随母意。在野之人,感知母意,则为神道。现之于天下,则为神通。国以理通神通,则为自然之理,国人命之曰科学。神通为伪,去伪而成科学之理。科学之理可通自然天地,而不可通心之天地。欲心通,当循心理,国人求之则为心学。心学求于国,在外不得,科学求于野,在内难得,国与自然有野阻隔。是故真心所言之经,为心经。经为各真人言,人人皆有,不必学。经不必学,不必注,不必译,亦不必讲。国人观史,但凭本心,国人解经,亦但凭本心。史为实,眼可见,耳可闻,身有所感。经为解惑,各自解惑之经过,心有所感。经史相合,则为人之过往。有经无史,有心无身,有史无经,有身忘心。惟其明德知道,经史合一。天下间国之正道,天命之道,道之父也。野之诸道,母之心道,为性情之道,道之母也。父母合,大道合,人为真人。在国,则外道为魔,在野,则正道为魔。天地合,两道合一为大道,国与野统一于天地。此天地方为天下,有国有野,有国人,有自然之人。万物皆遵道,自然如此,人心如此。”

    “我天地之子,母心虽百般欲唤我去,我徘徊于国门,终不去,遵父命也。我以外道为正,则是以野为国,其位不正,不合道理。纵然我百般无用,堕落成狂,犹不离国,谨守本道。不去国,不能以己性情而知母心,国野无路,绝天地通。天下有赤子之心感天动地,心有小径相通也。心之为一,则为必,此路成真。我循赤子之心所开小径,告于父母大人,我所通之理,我所知之道,欲父母合,欲天地合之诚。”

    “山海世界显于世间,有山关,有山口,有海港,有深渊。我不明何处可通,亦不明何处为绝境,不欲解,不亦明,只欲父母合,天地合,显大道。大道将崩也,有一山,名金山,有一国,名佛国,有一合母意之天子,为白衣天子。国虽灭,天子传母心,民所宗之教为白衣天子之教,亦母之教。大道将崩也,有一山,名唐山,有一国,名金国,此国实母之心也,其由野入国取而代之。野代国,位不正,文不明,民蒙昧。天地不合,大道不显,天下子民其昧不明。此昧母心蒙天命,亦蒙过往,我知其蒙古之昧。”

    “道不明,父母不合,绝天地之通,山海不显于世间。国人名之曰神话传说,实为母之心经,经为径,此径通山海世界。山海不显于世间,文明则多迷信,迷信于自然而然。”

    “儒本于父命,治天下当有法。人不知父命,以己法为法,为法家。母自然而然,非子民可自然而然也。必遵父命,循自然之道而为法。是故儒治天下,必有法所遵。天下子民,在家以父为尊,天下以父命治也。此谓天下之小家男主外,女主内,尊父命也。此天地遵父命治,而得理,此理即国内之理,亦为人理也。天下父理,天地之外母理,以此知之,天下为母主外,男主内。国拟天下,是故国当遵母之道而治,以治得理。天下国则人之国,遵父命,野则人之野,无主之地,母心为之,显为山海世界。自然之理得自野,野即国外,母心主之。此理来自天外,为宇宙之理,亦为自然之理。子民以国拟天下,天下拟道,道法自然,自然为母,国当遵母心,尊母之德。治国遵父命禀母心而为,当母亲大人在上,为国之母。天命为人官,为官吏,实掌其权,从民心也。不用其理,则尊其德。”

    “母德为金,色白,在西,父德为木,色青,在东。在国国人尊父,用父命得人之理也,知世通理而尊之。此国之理,家之礼也,人之礼也,人之行也。在野则尊母,用母心查理也,得自然之理。在野则随心所欲,此人之性情也,人之行也。”

    “母色白,野之色白,白为主。白实无色,生五颜六色,合为七色。七色合一,则目中无色。故生于母,收于母。父色青,国色青,青为主。青主生,故国内欣欣向荣。”

    “春为母,母心而生,母爱而长。人之初,人之幼年,人之少年,等而平之,此年当总男女,不可专指,专指乱名。春长至夏荣为青,是为青年。青而为父,父教育成长,人生欣欣向荣,盛极而为夏。春天开花,夏天生长,秋天结果,春华秋实,秋天便是我们收获的季节。收获的时候,父母都回来了。如果没有明德,便不能知道,不知道没法跟人打交道,必须要父母带着才能到真正的世界之外去。理不通,不知道,秋天无果可收,后面的事情就是如果,如同有个果实。此即为冬,父母不在,我们要独自抵抗大自然。父母把人界划分为二,各守一块,父守之处为国,母守之处为野。国内坚守住人道,则人之性情不失,只是蒙昧而已。野外则只剩性情,随心所欲,自生自灭。那里灭了就是灭了,心中之灵已失,心入混沌当中。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最终重新归于自然之无。野外是母亲用自然之道无中生有的,文明会自己从那里生长出来,被坚守国中的人所去学习理解,最终同化。同化就是通野外文明的理,从而同心同理,人的同化只是做国人,野人,要不要守住自己的本心。这个学习理解的过程,就是法天象地。学父之法,去象母之地,自己的心理成长,自然的理也在成长。身内身外之理合一,则为明理知道。”

    “周德即为春秋,助长而不知生,不知生也就不知收,没个结果。易周德,才能够结出果来,此为周易。凡事一分为二,去学习的理。这个道的理是三,春夏还要有秋,易了周德秋天才是真的秋天。分外二的自然和人合为一体,即为合道,合道通天地人和自然的理,理通于人,通则为同,是为大同。合道之果即为道果,有了这个道果,父母大人才知道有了果实。此时人心与自然合为一体,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成了真人,才能出去跟人打交道,不然不知道,不通理,出去没礼,没法见人。不成真实世界,大人、巨人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实际上是小孩,必须父母带着去见识一下。”

    “法天象地,就是由母亲生育看护,由父亲管,由父亲教,长大成人,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心通母,名来自于母,给自然界和人命名,通其中的道理,用文字记载,用语言诉说,记载和说的法,来自于父亲。这个法对不对,就看结果象不象。法天象地最后结出来的果实,用语言和文字通了这个世界的理,在秋天献给回来收获的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作为礼物,孩子的心意。礼物,礼的物就是这个果实,收获的果实。”

    “来自于父亲的学习方法,为数。用于人,则为术,用于自然,则为数。此即人认识自己和自然的,数学和治术。此世界之数为三,记之于道德经。此即道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谓也。三生万物,即化荒野为良田,成欣欣向荣之世界。”

    “这个自然世界是自然而然的,有一些我们能改造,有些不能改造。我们改造出来的可以自己命名,不能改造的,自己也无法命名。名是由母亲定的,从她的心来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理不通,母亲听不明白。把名正过来了,母亲就看到了,心里就能够感觉到。名就是我们心中的命,为地命。理就是我们要通的身外自然之理,为天理。天理地命,名混则位乱,位乱则理不通,理不通天地无果。我们对这个自然界的名,就是我们在这个自然界的命,我们的灵魂生命来自母亲大人。”

    “母以心命名,对这个自然界做了一些标记,这就是地名,天名。以母名应天,即为天象。以母名感地,即为正位。此名,母心名之,名以母定,不得更改。正国名,则正国位。正国都,则正国位。正国色,则正国位。正国理,则正国位。位正,理通,治天下人心为法,国正人正。人心为法,人法儒,儒法道,道法自然。国正名正位正。以真心,遵父命,通母心。通为同,人心同为通,理通人心,人人心同此理,各有真性情。”

    “此为天下人人平等,于子民大人平而等之,则子民心自安。我有真性情,此性情乃母心,父给之不等,心中何平?我亦不闹,我亦不争,存之于心,此为伪。伪,为人之道也。我于父母大人面前作伪,以我之伪,大人心平。此伪,我之真心,自以为是,大人说是真即真,大人说伪,即伪。有此伪,我方于此道之世界而为真人。不欲以父命离母,不欲以母心离父,父母在,家在,我有家。我于国,感知母亲大人之心,母欲离我,我似人缺水,渴。此欲为渴望,渴望见母亲大人。”

    “山海,父山,母海。山海俱见,而为世界。山于子目,父之德,水于子心,母之德也。观高只知其高,测之当以母理。此理母取之,父通之,父母收之。水不知其广,父通于母理,则教子,制器而渡,则见母。儿知父母在,子心安。父母公娘,我守父礼,伪为相公,我从母意,伪为良女。世间一切之名,皆为母名,世间一切之礼,皆为父命。不违礼,不乱名,探这天地,而得自然之道,通自然之理。”

    “父在人前,开拓前行,儿在父后,只见背影。儿初生也,其身渺小,观之不真,如山之巨,称父为巨人。儿渐长大,观父背影,比儿为大,称为大人。此巨人,此大人,实父之影也,如山之高,如山之伟。此之高大,此之伟岸,前路再难,儿心不惊。儿随父后行,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家人一起前行。世上本来没有路,有人开路,徐徐前行,走的人多了,终成大道。辟小径为路,以遗后人,是为遗产,以待后人,遗产为子产。后人循此路,走的人多了,小路拓为大道。此小径即经也。此路为心径,此经为心经。中秋明月夜,不敢望家乡。家通象,法天象地,父在前开,得理于母心,父母教于子,此世界有国有野。国为父,野为母,在前演洪荒。登山以观父,感心以知母,母不知父前,父不知母后,子居中传道也。传道于世,为后人之神话,传说,演义。此家母心所在,即山海世界,一分这二,此即天地也。人所居为为,母心所治为地。非不等而称之,是因人遵父命通人理而为天下,以母意通自然之理而为地上,此为即天命地理。天地之此径父母制器而行,在朝为车,在野为舟。车者,父如山,载父德者。舟者,母如水,其广如海,载母德者也。法天象地,天为家前,为自然,不可知,法之而开路,是为象后。以此世为真,此世为山海,以此事为伪,自然为山海。我为父母心中所想,而为此世之行者,非为父母之真子,不知也,伪为真而也。世间并无真假,只有知不知,所知为道,故人言理为道。此道之理为三,不知有何新理,前路亦未可知。登船登舟者,非往洪荒,非往神话,也无后花园,只见父母大人。父德以理通,母德以神启,神启不可由己,理通所本为心。此道一分为二,以二合一而成三。去往何方?孩子长大成人而为真人,去见父母大人。

    道可道,非常道,为心道也。德在人,人可为之。自然在野,人可法之。

    人在世间遵父命,禀母意,有己真性情而成长。周德为文,故世间以文而明,这就是文明。是故人所言,为文言,人所记,为文学。诗言志,配以乐而歌。演政事民俗则为话本,配以乐,齐以律则为戏。心中所想父母大人故事,则为神话传说。小说小人家说,说自己编大人的故事。穿越,穿越时空诉于大人们听。

    经,径也,为祖所开之心路,随祖拓为大道。纬,围,把自己家围起来,与野外区分开来,就是心中的篱笆。众人一心,则此篱笆即扎得稳固,不会被人毁家。

    “两仪,四象,八卦,人之德也。二当合于三,两仪之后皆不真,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自己学着大人去演人伦。一二三,道之数也,三为合一,即自然与人合一。心内合,身外合,身心内外俱合,此为三合。三合即为于此世界合道,当有道果。此道果即人与自然相合而纳自然之灵于一家,而去承父母之后。道理留于后人,道果即是给世界的果实,从此之后这世界万物自生自长,沦海化为桑田。”

    “此为行者的道德心经,遗于后人。此世界之法为法自然,莫强求,需通理,以道理徐徐徐为之。母之色白,是故自然之理当为光。无色一分为七色,七色合一而为白色,七为妻,依然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之一二三。”

    “字亦不用说文解字,知造字之理即可。以居中,前承父母,后解自然,字无非是以音拟于此而已。遵父命禀母意,此为巫。以己心代母心而言,为诬。心口不一,污,此污为心污,昧母意故加水名之。”

    “德为文,穿衣而掩身,为纹。不穿衣装有文德,则为纹身。父之象为龙,母之象为虎,身纹青龙白虎犹为大恶,不知父不知母,亵渎人伦无过于此。文拟于自然,则为蚊。”

    何为君子?君子之礼也,自己家是自己家,外人家是外人家。客随主便,而不可喧宾而夺主。对外彬彬有礼,做事有理有节,此为君子待外之礼。自然之物必告而后取,若主人不在家,取之当有礼物。此亦不必权衡,凭心意而为。君子之礼为待外之礼,是大家之礼而非小家礼,各小家之礼自定。

    义,大家之义也。小人装大人显于人前,则为仪。留于后人,则为遗。

    仪容,仪礼,仪物即礼物,遗容,遗礼,遗物即遗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施于的对象不同而已。知道理,则文字自解,道理不通强解之也必然不通。

    行者于世间当有仪礼仪物,当有遗理遗物,此经即礼物,也是遗物。后人自取。

    (此书完结。)

第103章 岁月如歌(大结局)

    徐平骑着马,与几位官员在关沟中徐徐而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山高谷深,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块浮云遮住了天上的太阳,天色不知不觉就暗了下来。

    一旁的杨文广道:“相公,天色阴晦,谷里又不知日升日落,不妨歇一歇。”

    “也好。那边有一处凉亭,旁有大石,又有青松,正好歇脚。”

    徐平说着,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的随从,与众人向凉亭行去。

    到了亭子里坐定,早有随行吏人取了酒来,给众人斟满了。

    徐平道:“路上走得乏了。都饮一杯,舒活舒活筋骨。”

    签判王安石拱手:“谢过相公。”

    举杯一饮而尽。其余官员纷纷谢过,以酒润口。

    放下酒杯,徐平看着周边群山层峦叠嶂,一片翠**滴,叹口气道:“人人都道这江山如画,让人看之不尽。数年前我到秦州为官,与谋反作乱之党项鍪战不休,天都山下一战而定大势。到如今许多岁月,最终于军都山下大败契丹,天下才算是安定下来。回想以往种种,却只想说一句,岁月如歌。”

    王安石、李觏和杨文广等人俱都沉默。岁月可歌,岁月当歌,徐平没有辜负这些年的岁月。到了如今,可以说这个四字了。

    五年之前,定大名府为北京,赵祯亲征。与契丹几经试探之后,还是战于灵丘、飞狐和易州一带。中间虽有波折,宋军最后取得了胜利,占住了沟通山前山后的要道。

    徐平本来以为,经过那次战事之后,契丹会清醒过来,休养生息,与大宋进入对峙状态。却没想到,契丹上下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与大宋彻底成为敌对关系,小战不断,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徐平与一众大臣一样,视契丹为大宋最重要的对手,小心谨慎,集中全部国力,准备决一死战。却没想到,不等布置完成,大战意外爆发。更加没有想到,宋军如有神助,没有整编完成的禁军与整编过的主力配合默契,一路高歌北进。徐平想过很多次与契丹要打多少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他可以接受的结果。然而实际上,战争只进行了三个月,契丹主力就被打垮,宋军全取山前山后之地。

    对方举国若狂,政事军事混乱不堪,全无道理。宋军却如有神助,不但是上下几乎没有影响战事的错误决策,就连天气、地理都处处帮忙,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

    如有神助,徐平心里默念了一句,抬头看天,暗暗叹了口气。

    时来天地皆同力,在那一战中徐平自己都有些害怕,实在是太过顺利了。战场对宋军好似是透明的,而契丹人则好似昧了心、蒙了眼,宋军在哪里埋伏他们就向哪里去。这个样打法,就如大人欺负小孩子,让人感觉世界都不是以前的世界了。

    战后徐平辞相,朝廷特设文明殿大学士以授徐平,来此外任燕山府路经略使兼知燕山府,安定边疆局势。徐平辟王安石为签判,代自己处理州府政事,自己统领一路。

    吕夷简已经故去,李迪老而致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掌政事堂的是杜衍,范仲淹和韩琦等人已回京城,与陈执中等人主掌中枢,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与以前最大的不同,不是谁当宰相谁掌权,而是用徐平为相时定下来的那个道理治理天下。

    一个时代落幕,一个时代开启,天地处处透着生机。就连路边的青松,看上去都有笑意。整个天地之间,处处都是安定祥和的气息,已经换了人间。

    谷中的路上,来了几个贩枣子的客人。杨文广叫住,让他们取些枣子下酒。

    收了枣子,杨文广从身上摸出一把钱来,放在石桌上让客人自己数了取走作枣价。

    王安石看着桌上的一小堆铜钱,不由笑道:“都巡到底是武人,身上带着如此多的铜钱,也不嫌沉重。这钱全是唐钱,契丹人日常用的,没想到三年过去了,市面上还是如此常见。看来泉布流传,也不似我们先前想的那么快。”

    徐平心中一动,拿了一枚铜钱起来,看了一眼,道:“这钱铸得精良,竟然还是唐初所铸。开元通宝,你们说,是开元通宝,还是开通元宝?”

    杨文广笑道:“本朝的钱是宋元通宝,唐时自然是开元通宝,不知相公为何如此问?”

    “钱能通神。都巡,有的事情啊,不是如此断的。”转头看王安石,“签判以为,这钱上的四个字,到底是该如何读?开元通宝,开通元宝,世间都有道理在,哪个是哪个非?”

    王安石想了想,道:“道理终究是合于人的道理,本朝铸钱为宋元通宝,则钱上的字就该是开元通宝。至于唐时铸钱,初定此四字时到底如何,已难详查,存而不论可也。”

    徐平点头:“存而不论,签判以这四个字答,深合我心。世间学问,不是每一样我们都能查其源头,知其本意。要答个为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以现世来答。如果答的不对怎么办?存而不论。一是要存,不要把这疑惑隐了去,二是不论,既然不知,那就暂时以现时的道理通一下,不去强辨。其间要义,不论是表,存则是根本。”

    说到这里,徐平对一边的提举学事李觏道:“泰伯,于学问上,你与签判正差在了这四个字上。能够存而不论,心中包容,很多事情就豁然开朗了。你的年龄大一些,读的书经过的事想来也要多一些,不过于道理上,却不如签判这般通达。便在这一个执字上,总想把世间的事,把想到的道理都明明白白通达下来。却不知时移事易,沧海桑田,人世变迁,有的事已经搞不明白了。搞不明白,那便就先放在那里,记下来,写清楚,后人如果有机缘,自然会去明白。执着于要向别人讲明白,便就把自己的学问搞乱了。”

    李觏拱手:“相公说的是。下官于学问上与签判还可争辨,于政事上却事事不如。纵然心中千般不忿,事实就是如此,如之奈何?想来还是心中有执念,反而乱心。”

    徐平抬着看着天空,道:“到燕山府这三年来,我们如同苦行僧一般,几乎日日不得闲。军事、政事、民事,几乎事事过问,凡有诉讼,每案必查。你们都是跟在我身边许久的人,以前可曾见我如此?没办法,心中不安啊。对契丹一战,打得太顺了。福兮祸之所伏,碰见如此违反常理的事情,怎么能够安之若素?到底是为什么,我搞不清楚,那就是签判刚才说的那四个字,存而不论。但世间的事,终究是人的事,只要人事做好,治下如同花团锦簇一般,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子曰,鬼神存而不论,又讲祭神如神在,如果这世间真地有神,我们真心为民,则神自心安。”

    事情太顺利了,顺利得超出以前所认为的常理,徐平怎么会心安理得?这就是他来燕山府坐镇,下大力气治理这里的原因。世间的事有巧合,但巧得过分了,还是不要安之若素得好。便如光武帝,从起兵之后如有神助,事情太过巧合,说他是真命天子谁还敢不信呢?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不能不信啊,天帮他,地帮他,天下人心向他,打仗都会有流星雨,你能说出个道理来?一次也就罢了,几次三番,一直做到皇帝。

    对契丹收复山前山后之战,徐平真切有了那种感觉。他以宰相兼枢密使,在后方坐镇指挥。下给前线的命令,如果契丹这样当如何,那样又当如何,计划外又该如何,最后的结果就是契丹以对宋军最有利的方案行事。到了最后,甚至在签发宣命后,徐平在心中随便一想,如果契丹大军集中到哪里,几路大军上去一围,那个地方的战事就结束了。结果契丹就真把军队集中到那里去了,宋军就真围上去了,就真大胜了。徐平甚至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坐镇都堂,只要在心中想一想,这场仗就打赢了。

    这天地不按照道理来了,但细想一想,又全部都合道理,徐平除了无奈,还能够怎么样呢?那个时候回想自己的往事,才觉得自己对这个天地认识太少。当年在中牟白沙镇种地的时候,他决定读书去考进士的日子,每到天气晴朗的夜晚,天上总是有祥云,就在自己的头顶上飘来飘去。徐平曾经指给秀秀看,开玩笑说自己命中是贵人,所以才有祥云在自己的头顶上飘。秀秀一本正经,徐平哈哈大笑。后来中了进士,唱名时天现瑞光,张知白一句恭喜成就了徐平在赵祯心中的地位。徐平不以为意,觉得张知白不过是提携后进而已,赵祯莫名当真,自己赚了个便宜。然而当徐平执掌天下大权,天地向他演示了世间大事可以随他心意,徐平还能够呵呵一笑,置之不理吗?

    徐平没有那么狂妄,以为这是自己天命所归,甚至做皇帝都可以。历史上留下的记载中光武帝神奇的事情都比比皆是,后汉又坚持了多少年?徐平自己的道理,汉天命是个伪天命,天命已经不在,道崩德散之后德在人心,自己怎么会去违反?讲道理的人,不会贪天功为己有,以己意代天心。徐平要在这天下通这一个道理,哪怕漫天神佛都站在他的面前,道理也要通下去。与赵祯在大名府的时候,徐平已经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在他的面前露出了冰山一角,缓缓打开一扇门。不过徐平坚定地把那扇门关上了,他不能走。世间如果真地有天堂,那我心所在即是天堂。如果真地有神仙,这世间的人就是神仙。他相信自己与世界的所有人都一样,成神都能成神,做仙都能做仙,他不例外,也不特殊。

    入朝为相,一道德的时候,徐平给了这个世界一个承诺,要通治理天下的道理,一个在争而不止的小康之世维系住人心不散的道理。哪怕要轮回千年,等待千年,徐平依然坚守这个承诺。连自己的承诺都放弃,徐平也就不是徐平了。

    见众人都住口不言,徐平摇头苦笑:“人都说老了,才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我人虽未老,这两年却往往提及鬼神之事。不管是做宰相,还是地方为官,都是不应该的。我们朝廷做官的人,最忌讲这些。但是不讲,有的事还是应该做的。祭神如神在,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一句话。甚且有人强解,这只是孔子执礼,迂腐了一些而已。如果不是朝廷中的官员在祭祀的时候,只讲仪礼,而失去了其精神,我又何必讲这些惹人烦?事有其不得已,明知道惹人讨厌,我还是做个长舌的人。”

    “现在朝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在年后迁都西京,定都洛阳。正位中都,是因为那里是天下之中,人心所向。什么是人心所向?世间人说话,都以洛阳之音为正。人们所用的货物,都以洛阳人用着好的为贵。就连百花,也以洛阳牡丹为尊。不迁都洛阳,天下人对于国都在开封,就永远觉得哪里好像不对。这就是正位,正位以安人心。迁都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国祭国祀。唉,你们哪,还有朝中的官员,都觉得这是做个样子,只要从旧书中翻些礼仪出来,照着做就好了。你们越是这样,我就越是不得不唠叨,唠叨得你们烦,我也烦。国祭国祀,仪礼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心诚。心不诚,祭祀便就失去了其精神。活的精神没有了,仪礼便就成了死的仪式,大打折扣。”

    “我为什么问你们唐钱上的那四个字怎么读?古语说钱能通神,是不是真地能通神我不知道,两可之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以己意强行去解经,实在想不通存而不论即可。祭祀古有传承,我们不能断了传承,所以祭神如神在,重要的是心诚。唐钱上的四个字可以读为开元通宝,唐史如此记,我们如此解自然无不可。为什么是开元?因为大唐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翻过汉天命旧篇的时代。只是汉天命不存,借来的周德自然也不在,大唐需要建立自己凝聚人心的道理。佛经道藏,释道两家在唐都极盛,杂揉文德冀以凝聚人心。结果知道了,玄宗以开元为年号,后人称之为开元盛世,繁花似锦,也是烈火烹油。渔阳鼓动,天下大乱,那盛世一碰就散。后人读史,看了史事脉络,便自信满满地说如果当时不这样,不那样,不用杨国忠,不给安禄山那么重的权,诸般种种一时之思,这盛世就能持续下去。能吗?史书上记着的人都是傻子,就你聪明,我只要行一策就能国泰民安。自己想想可能性有多大?朝堂,是万千人的心思,是天下人心。我们自己在官衙里理事,看了许多奏章,诸般议论,是不是觉得这样对那样也对?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定了,就这么做下去了。为什么?其实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那样。当时人所看到的奏章,所听到的议论,所认识到的人心,史书上并不能全部记下来。最有可能的事情,是你真地到了那个地位那个时候,诸般挣扎之后还是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来。可能换一个面目,但结果却不会改变。要想真地改一个世界出来,就要去除掉各种私心杂念,以一个道理通于政事当中,按照道理来,才不会走偏。从这个道理上讲,大唐开元,钱文用开元通宝自然能通。但是呢,还有其他钱上的文字,是按照开通元宝这个顺序来读的。开通开哪里?不知道就存而不论,记下来让后人知道还有这么回事,一旦那样也行呢?”

    “国祭国祀也是同样的道理。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也祭神如神在,逢礼必问,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只是守住传承,留住其精神。世间有没有神?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就没有,凭什么呢?要么就坚定地认为没有,不祭不祀,既然还要去祭祀就不要三心二意。什么是不祭不祀?是连你家里的宗庙也一起毁掉,破天下宗族,所有的人,都不祭祀祖宗了。不能够家里还祭着,国不祭了,那怎么行?天下有难,多少好儿郎勇敢地站出来,拿起刀枪去守卫家园。这些英烈,很多是没有后的。人皆有祖,可以承后,为国为民捐躯无后的英灵怎么办?我说,天下人烦,做得不对我又不得不说。”

    说到这里,徐叹了口气。

    另一个世界有什么?如果真地有祖先英灵,作为一国执政,徐平进到那个世界面对无人承后的英灵们怎么面对?作个揖说声对不起?他能起那个脸来吗?退一万步讲,真地人死如灯灭,并没有什么灵魂之类,无后的英烈们,曾经为国为民捐躯的英烈们,在身后冷冷清清,甚至被人羞辱谩骂,无人过问,国再有难,谁还会去救这个国啊。

    “明明理不通,却坚信不疑,是为昧己心。以这不通的理,告诉人是当然之理,是为骗人。以此去对待过去未来,是为蒙天。我们做学问的人,当求真务实,不昧、不欺、不蒙而去求学,去通人的理,去通自然的理。存而不论这四个字,求学者当牢记,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要自以为是,更加不要强迫别人相信。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神,但人来这世间,实际上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关于人我们能确定的,是有父母,有祖先,娶妻生子之后有后代。这先和后是知道的,对后人且教且养,对祖先祭祀,牢牢守住了这一先一后,我们便就立住了,真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祭不祀,称作换了人间,把以前的全部丢掉,一切都向前看就好了。不能瞻前顾后,六心不定,胡来怎么行?”

    迁都是件大事,不只是朝庭搬过去,更重要的是要天下都认为理所应当。在这个天下安定,纷纷建宗族家庙的时候,还有一件大事是行国祭国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只祭家庙就不可以了,因为家并不是国。国祭国祀,祭的是那些无后的英灵。

    天下有难,无数的仁人志士走上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很多都年纪轻轻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娶妻生子。前世的新中国重新崛起靠的是什么?信念,理论,方法,许许多多,但最重要还是那无数勇敢的人们。多少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要说后代,很多人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从此之后不讲宗族不祭祖也就罢了,一边自己修家谱建祖庙,一边对这些人不闻不问,天下间有这个道理?

    到底有没有鬼神?灵魂到底是不是一个存在?对于徐平来说,并没有答案。哪怕加上他前世的知识,加上他前世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依然没有答案。这个问题要么存而不论,继承传统,祭神如神在。要么就是取消天下一切祭祀,从此之后天下人不祭祖不信神,既没有祠堂和宗庙,也不许天下有宗教。后一点徐平做不到,那就只能按着前面一条去做。做就做足,事情要有诚意,不然你做给谁看?

    徐平的道理,是把天下一切的虚假全都收到政权的这一个伪字上来。伪就要诚心正意去做,不要假,一假全都虚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于人本身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远还没有到能够一清二楚的程度。这世间的事很多都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先放在一边,存而不论,专心致志于当前的事业。但是你用了一个理,就要把这个理通到天下人当中去,这是一个政权的本分。不能够官员建家庙,不许百姓建。不能够只安抚活着的人,去世的人就不管了,道理在就要去做该做的事。

    存而不论的关键是存,不能以不论为借口,行不存之实。搞不明白的事情先记下来放在那里,以后时机到了,说不定就能够搞清楚呢。这就是不强解经,不改史的意义,留给后人线索,留给后人机会,不要断了后路。

    如果,这个世界真地有先人离开,去找寻遥远的出路。数千年之后他们回来,古经或失或改,史志不实,地理名乱,天象已经移位,人心不古,语言不通,他们怎么能够确定这里是自己的家乡呢?自然界可以设路标,人的心也可以有灯塔,人心都不通了,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呢?

    说是神或仙,人们觉得荒诞,那么用徐前世的科学道理,宇宙飞船如何?这个道理能不能通?人类科学一直是发展的,我们都不能离开地球,以前的人更加不可能。这样说有几分把握?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那又如何?那百分之一就断了未来的希望。更加尴尬的是,认不出来这是自己家乡,回来的先人还会认为是被强盗占了自己的地,他们会做什么谁能讲清楚?

    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书上记载的,是乱讲还是真实,拿不准就先存而不论。专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知道有过去,有未来,要求总不高吧。

    徐平前世看过一部电影,说是地球上出现了不明飞行物,来了外星文明,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派出了语言学家、物理学家诸如此类的了不起人物前去交流。他们与对方从一个一个符号开始,试着理解对方的意思。从梵文到古埃及,到两河各种古文明,看起来非常是那么一回事情。惟独,绕开了人类传承至今最古老的中国文明,有没有意思?

    如果现在大宋境内出现那么回事,无非是中书制国书,派位学士与一名武将,前去拱手而揖,执礼而问。来的是什么人,所为何事。是自己人则待以国礼,是客人则客礼,是敌人则天下共逐之,如此而已。

    什么是文明?中国字看不懂,根本就不会进入这方天地,这就是文明的记忆。哪怕是有其他世界的文明经过了这个世界,也只是擦肩而过,不会有交流,更加不会有战争,双方根本就不会感觉到。文言、文字,不只是内部人交流用的,也是一层屏障。

    怕的就是,内部自己乱了,人心蒙昧,失去了文明的记忆,那就没有办法了。从记载得比较明确的周朝开始,除了国之外,还有野。国人野人都是人,没有谁高贵谁低贱,只是国是有文明记忆的。国乱了,化国为野,文明记忆丢失,天下也就不是那个天下了。

    徐平实际唤开了一扇门,但他不敢打开。因为在门前徘徊的时候,他蓦然发现,双方的心通不能对上。真地跨出了那一步会发生什么,徐平不知道。可能是祖先的英灵在守护的世界,成神成仙,也可能是一步出了天外,不知到了哪里。还可能是,那根本就是一个虚实相间的世界,包括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这个正在生活的世界,都是虚实相间,可以虚实变幻。人既没有认清自然的时空,也没有认清人自己,确定不了。

    道德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山海世界,如果为真,则山与海与这个世界对不上。人会迷失自己且不论,真地拱出一个世界来,到处天灾,这种后果根本不敢想。

    当然,还有另一个解释,让徐平既无奈,又沉重。

    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认识人类,适应人类。也就是说,自然同样是有灵的。人与自然本来就是生命的两面,在这个世界互相学习,一起成长,当最后天人合一的时候,才一切成真。在那一刻,徐平感受到了秀秀,那个小时候与自己一起看着天上的星星,憧憬着未来,说着些不着边际的话,对自己有些好奇又亲切的小女孩。那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向自己打开,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成了真。

    人在探索自然,试着用一个道理来描述自然。而自然也在学人,学着怎么做人。从哪里学?从人的心里去学。不管是人身之外的自然,还是人身内的灵魂,本来就包括着两部分。这两部分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本身,合起来的那一块,才是人真正的成长。

    轮回、时空、科学,诸般种种,都能包容进这一个可能里面。有这一个可能在,徐平就必须放下自己的一切杂念,凝聚世间人心。人与自然,一起成长,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到来。小康、大同,本来只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从天地初生起的一个约定。

    到底是不是这样?徐平并不知道,他只能把一切思想分岐,收到最大的那一个可能里面,留下人类最大能够认同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人事。人类所认识到的自然,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本来就在根据人的认识适应着人。p>  古书、古史、古经,真地已经很多都跟眼前的世界对不上了,无法从经史之中去确认世界的真面目,徐平也只有等待。他要给这世界八个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地名,有多种解释,因为重名的地方太多了。不说别的,大宋与契丹重名的州郡就有不少。至于小村小镇,小山小河,天下间就更加无数。沧海桑田,城市可以成为荒野,渔村可以成为都会,最早的山海经是记载哪里,甚至根本记的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两个世界的交汇,已经难以确认。那就只好先放在那里,把世间的人事做好再说其他。人心正了,世界自然就会正。

    人最怕的就是口含天宪,自以为是。我认为是这样,一定是这样,不是这样那也要是这样。把经史改掉灭掉,原先的世界也就从此远去,一切面目全非。如果,真地是人本有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互相学习,互相成长,能够虚实变幻,人心之妄害处不可想象。

    前世的时候,有一部描写这个时代的名著《水浒传》,里面的好汉一进酒店,动不动就要切几斤牛肉来下酒。有专家就分析,这说明了好汉们的反抗精神。这种说法流传非常广,很多人都觉得讲得非常好,显示了学者的睿智。其实宋朝以后的物价并不难查到,直到徐平出生的年代,牛肉和羊肉的价格才刚刚超过了猪肉,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牛肉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道理其实简单,禁杀耕牛,市面上能买到的牛肉多是老死病死的牛肉,味道自然不敢恭维,本来就是穷人的食物。新中国的管制力度,更加不要想有多少违法出售的牛肉,价格放开了,牛肉才能慢慢涨到作为正常肉食,与羊肉相比的程度。而以古代的生产条件和牛羊及猪的品种,猪的生产成本是高于牛和羊的,猪肉其实在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段,都是一种奢侈的肉品。不要说是宋朝的生产条件,就是徐平前世,真正养中国传统的猪品种,用传统的饲养办法,肉价也不会显著低于牛羊肉,大多数时候是更高的。这并不需要查阅复杂的资料,只要有求真务实的求学精神,而不自以为是,口含天宪,党同伐异,这个结论就摆在你的眼皮底下。在学术上求哗众取宠,立异以为高,结果就是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后人根本就搞不清从前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宋朝皇宫多用羊肉,学者说这说明了统治者的奢侈,竟成真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中国白酒有独特的生产工艺,随便查一本教材,都会告诉你固体发酵、固体蒸馏的才是白酒工艺。工艺是道理,蒸馏用具是器,白酒是用,最简单的理、器、用的关系,理是核心。一种独特的工艺已经说明了最核心的部分,没有工艺,器说明不了问题,白酒之用更加无从谈起。几乎是戳着眼眶,还会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白酒是不是从西方学来的,考古查资料研究中国人是不是学了西方的蒸馏器才发明了白酒。

    人心就是这样,不要以为假作不了真,以假乱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过十年,最早发明好汉们吃牛肉说明反抗精神的人,其实曾经历过猪肉价格高过牛羊肉的时代,但并不妨碍他们把自己想出来的事实,变成了人心中的真实。白酒工艺写在教材里,并不能解决历史学界,苦苦研究中国白酒是自己发展的,还是外来的这个问题。如果千年百年,后人从经和史中认识的世界,其实已经完全不是前人所经历过的。鉴古而知今,从这样的古里能够借鉴到多少,恐怕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经为心路,史官记实,本来只是客观的描述世界。当失去了本来意义,他们里面的财富又剩下多少呢?如果说史官太久远,用徐平前世的记者学者来作比,就更加清楚。学者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自己探索出来多少知识就告诉别人多少,记者把事情的真正面目记录出来给众人知晓,世上会少很多事情。当学者失去了求真务实的精神,或者背离了遵循的道理,或者用思想曲解了自然,知识中又有多少可用?记者不再以记实为根本,而是醉心于自己想要编出来的世界,选择性或者扭曲记录世界的面目,又会发生什么?

    如果把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跟人们得到的被描述出来的世界相比,会发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继承与发展,又从何谈起?

    人昧本心,以己意来认识、记录、讲解事实,再用这个事实讲给人听,最终把这个说出来的世界,代替了真正的世界。这就是昧心、蒙人、欺天,会换人间。

    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求真务实的精神,简单的两句话,一个书生可以打造出令天下颤抖的威武之师,改天换地。而昧心欺天的人,哪怕手中枪多人多钱多,也被对方秋风扫落叶一般赶得如丧家之犬。讲一个道理,做一件事,定一项政策,永远记住本来是要干什么。中国文明早就过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从唐朝开始就要奔向一个新时代,去跟没有文明底蕴的蛮人学,就是在走回头路。回头路的后果是什么?宋朝的旧禁军已经生动地演示了一遍,花掉了天下的财富,拖住了文明前进的脚步,最终天下不守。

    法律叠床架屋以致不能断案,经济成了玄学,不但不能促进发展,还使人成了经济的奴隶,文明怎么前进?记住初心,人人平等,天下一心,共同发展进步。

    徐平看着不远处的青山,沉声道:“山前山后,本为汉地,满地腥膻不知多少年。如今朝廷收复,最难治理。不是政事难以处置,而是心难摆正。有的官员,以为这里的百姓数百年间不少人与中原为敌,当加惩戒。这有道理吗?弃地又不是百姓弃的,他们在异族治下生活本已艰难,回归中原再受人白眼,心如何能平?唉,本来应该跟中原没有什么区别的,为了这一个心不平,只好我们来额外多做一些事。地不守,民被夺,这是朝廷的失职。不能说不是在我们手里丢的,就可以不管了,对百姓来说朝廷还是朝廷。这几年山前山后大修道路,各地皆通,民间不许有隐户,都是为了不留下虚地。地回来了,人也回来了,还要让百姓的心也要回归朝廷。世间如果真地有神灵,这里的山间到底会有多少冤魂在翘首以盼。深山闻鬼哭,你们要感受这一种冤屈与无奈。世间有没有神鬼,孔子的那个年代就只能存而不论了,我们也存而不论吧。人哪,最怕党同伐异,不许别人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只要心里面有一个道理在,如果没违道理,就当存。你舞着大棒,不许别人这样想不许别人那样想,以为是自己得计,实际上觉得踏入了天堂,就是进了地狱。你说世上没有鬼神,真出来一个,天下都把你当白痴看,全成了敌人的信徒。中原是人的中原,天下是人的天下,入了这片地,神佛也要归朝廷来管。所以一切宗教,无论道释,无论是汉教胡教,皆归于朝廷治下,不许自成天地。哪怕漫天神佛站在我的面前,我一样明白这样讲,要么带信徒出这方天地,要么就受朝廷约束。本朝不拜神,道理说服不了,存而不论而已。祭祖祀天,守住传承,治理好人世间,给天下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徐平前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得更加厉害,其实已经脱出了中国文明传统。唯物主义一定要加上辨证二字,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然就成了另一种宗教。认为我的思想就是世上的唯一正确,不一样的要么愚昧,要么落后,要么不该存在,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别人圈子里。你说没神,出来一个喊得最响的那些人,就成了别人坚定的信徒。中原王朝的皇帝说自己是真命天子,被别人打爆了,立即无数人把这天命加到敌人身上,向侵略者跪拜。说自己是世间惟一正确,国门一开,国人三观尽毁。说一切诸神皆假,真地出现一点神迹,不管真的假的,富贵者率先去顶礼膜拜。

    能够存而不论,包容,同时坚守自己的文明传承,才可以真正坚定自心。

    对面的契丹初起时,神神怪怪的事情很多,不能你认为是骗人那就骗人的。一旦错了葬送的可是天下,受苦的是天下百姓,不只是自己的荣辱。契丹以燕山府为析津府,用的是星分野来象地理,徐平就用收山前山后人心来化,不能把天下当玩笑。世间如果真地有天地,那也是人心来通,人心收了则一切自化。

    站起身来,徐平看着青山道:“江山如画,岁月如歌。数年争战,西成于天都山,东成于军都山。冥冥中或有天数,我不知道,不强以为知道,也不去强求天意,世间事只于人心中去求。天下归心,自然国泰民安。前些日子,朝廷以天都山为西安州,以邕州为南宁,又以营州为北平军,告天地天下已守。至于东边,地处海岱之间,河清海自晏,人安山自安,只能从人心中求之。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检遍人间一切角落,安茫然无去处之英灵,收天下人心,国祭国祀,结束一个旧的时代,开启一个新时代。”

    人的血缘传承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清楚的事情何必强求。哪怕后世有了基因技术去查血脉传承,谁又敢说一定就是真的呢?就是真的,是不是就那么几个祖先呢?有多少人躲祸而默默没于山林,又有多少人血洒疆场而没有留下后人。祭祀不能忘了他们。

    “悲歌当哭,远望以归。人皆有祖,以承其后。世有英魄,为天下事,捐其躯而洒其血,而身埋黄土之间。国祭国祀,以告天地。魂兮归来,天下以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100/ 第一时间欣赏一世富贵最新章节! 作者:安化军所写的《一世富贵》为转载作品,一世富贵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世富贵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世富贵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世富贵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世富贵介绍:
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间,金榜题名,却因为得罪太后,被打发到岭南为官。从边疆小官做起,步步升迁,徐平终于熬到出头天,在宋代书写自己的传奇。
从五代乱世走来的北宋,世家大族一扫而空,社会上还没有士绅,宗族社会尚未成形,阶层变动之剧烈和平社会前所未有。大宋的治下不再有贱民,这是一个不问出身的时代,奴仆的儿子可以成为宰相,小兵可以晋升为军队统帅。
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个人来说,人生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最坏的时代,数量庞大的常备军装备精良,却屡战屡败,最终把整个民族拖进深渊。这个时代改变了徐平,徐平也改变了这个时代。
富者,富甲天下;贵者,贵极人臣。
伴随着一个穿越者的脚步,回望那远去的大宋风华。一世富贵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世富贵,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世富贵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