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明贼TXT下载明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贼全文阅读

作者:纸花船     明贼txt下载     明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5章 血战

    ~~~~~~~

    片刻,段喜亮也反应过来,赶忙将手里的钢刀丢到李元庆这边,“大人,接刀。”

    李元庆稳稳的接住了钢刀,冷漠的看向这汉军旗士兵,“你也要来么?”

    这汉军旗士兵简直被吓尿了,赶忙把手里兵器丢在地上,“不,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说着,连滚带爬就往回跑。

    汉军旗士兵的武勇,有九成,都是建立在真奴士兵的武勇之上,还有一成,是后金方面高官厚禄的笼络。

    但此时,李元庆接连斩杀一个白甲、一个红甲,彻底吓破了这汉军旗士兵的胆子,连真奴都不是对面这明军将官的对手,那他上去不是送死么?

    看着这汉军旗士兵的后背就要没入冰墙之后,忽然,李元庆冷冷一笑,猛然一刀,从他后背劈落。

    这汉军旗士兵根本没有想到李元庆会突然从背后袭击,根本没有防备,虽有铠甲护身,但李元庆这一击势大力沉,简直要把他的五脏六腑震碎,他猛的一个趔趄,一头栽倒在地上,口中鲜血止不住的朝外翻涌,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片刻,一头栽倒在地上。

    “狗日的,还有谁敢来?”李元庆仰天长啸。

    冰墙后,这些汉军旗士兵已经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但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待看清这倒霉的汉军旗士兵的尸体,他们这才意识到事情真的发生了变故。

    两个带头的真奴已经死了,一时间,这些汉军旗士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呆呆愣在了原地。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老话说的没错,恶人还得恶人磨。

    对手强,你只有别他更强,这才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就算迂回一万遍,还是改变不了本质。

    这冰墙与大树间是此时这些后金军唯一的出口,只要卡死了这里,李元庆就不愁他们逃掉。

    不过,接连两场恶战,李元庆胸腹间也是热血翻涌,全身热量沸腾,就算此时天气极冷,但李元庆却丝毫感受不到。

    “大人。”眼见对方没了动静,段喜亮赶忙带人迎了上来,生怕对面有冷箭过来。

    李元庆紧紧握着手中钢刀,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对段喜亮几人道:“退后,把空间空出来,让他们出来。”

    李元庆用自己的表现,带动起这些士兵们的士气,此时,天寒地冻,天气恶劣,正好一鼓作气,将这些鞑子收拾干净。

    士兵们很快退后了七八步,李元庆也退到了一旁,在冰墙后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这时,那受伤的女真贵族,也在几个真奴和十几个汉军旗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冰墙之后。

    领头的代子一看在前面充当前锋的十几个汉军旗士兵愣在了当场,面色不由一变,用奴语阴冷的问了几句。

    领头的汉军旗士兵赶忙低声将形势对他做了汇报。

    这代子面色一阵阴沉,赶忙请示身后的女真贵族。

    女真贵族看了看夜空,阴冷道:“冲出去。”

    “是。”

    片刻,这代子亲自领头,身后一个领催、两个白甲、三个红甲、还有几个马甲紧随他其后,迅速朝着雪墙后冲过来。

    二十几个汉军旗士兵眼见主子动了,也忙提起各自兵器,跟在了他们的主子身后。

    冰墙后的李元庆已经听到了这边的动静,不由冷厉的对身边士兵们道:“儿郎们,拼命的时候到了。都把你们的看家本事给老子拿出来。”

    刚刚说完,这代子便已经带人冲了出来。

    双方根本没有任何废话,如同两颗根本绕不开轨迹的小行星,剧烈的碰撞在一起。

    冰墙后空间极为狭窄,这代子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一面拼命往前冲杀,一面对身后大呼,“顶上去。冲散他们。”

    几个白甲、红甲都是百战精锐,瞬间便明白了头领的意思,他们呈弧形散开,以血肉之躯,硬罡李元庆这边明军的防线。

    他们人人披甲,各个武艺不凡,但明军这边已经被李元庆带起了士气,抵死不退,死死与这些真奴纠缠在一起,牢牢压迫着他们的空间,使得后面汉军旗的士兵,根本无法冲出来给他们助力。

    但实力终究是有巨大的差距,片刻间,已经有十几名明军士兵倒在了这几个真奴的刀下。

    李元庆简直心神欲碎,但这种情况,已经呈现混战之势,绝不是再逞个人武勇之时,只得拼命大呼,“给老子顶上去。”

    李元庆一边大呼,一边却忙对身边的段喜亮使眼色。

    他早就注意到了,这头上有一抹红缨的代子,就是真奴的核心,所有人都是以他中心,展开战斗。

    段喜亮瞬间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擒贼先擒王,只要灭了这代子,这仗就赢了一半。

    片刻间,段喜亮一声大吼,飞身一刀,直劈向这代子的面门。

    这代子正在与一个明军士兵纠结,随手一刀,便将这明军士兵放倒在地,眼见眼前寒光闪过,他不敢大意,赶忙举刀来挡。

    瞬间,‘刺啦’一声,段喜亮的钢刀已经狠狠的劈在了这代子的刀上。

    段喜亮虽然身材不高,年纪也幼,但跟随李元庆之后,他吃得好,操练也足,比原来几乎增大了一号,很是敦状,与寻常的鞑子身材无异。

    眼见一击不成,段喜亮迅速抽回钢刀,反手一刀,就劈向这代子的胸腹。

    这代子一阵冷笑,他已经看出来,段喜亮是明军中的好手,只不过,他这点武艺,实在太嫩了。

    他也不躲闪,反手一刀,直刺向段喜亮的心口。

    段喜亮不由大惊,这代子浑身铁甲,他自己这一刀,最多震伤这代子的内脏,但却绝不会致命,而这代子这一刀,却瞬间就可以了结了他的小命。

    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只能咬着牙顶上去,就算杀不死这代子,也要让他胸腹破裂,为身后的大人争取时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元庆猛然高高跃起,连同整个身体的重量,直扑向这代子。

    有着之前的战斗经验,李元庆深深明了,这些真奴个个都极为强壮,又有精甲护身,这般缠斗,己方明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贴身肉搏,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斩杀他们。

    这代子原本已经要对段喜亮得手,但李元庆的突然袭击,使得他不得不猛然抽回钢刀,来应付李元庆这边。

    但他没想到,段喜亮早已经抱着必死之心,就是要跟他同归于尽。

    他还没来得及退后,错开空间,一瞬间,李元庆和段喜亮已经先后而至。

    段喜亮一刀狠狠劈在他的胸口,也不管对他造没造成伤害,抡起一拳,就朝着他的脸上砸过去。

    这代子胸口吃痛,简直有口难言,想躲避,李元庆却是已经重重砸在了他的身上。

    李元庆身高体壮,加上此时身上的厚棉袄、皮甲,至少得一百七八十斤,再加之猛然冲起的巨大惯性,这一下,简直比段喜亮这一刀,对这代子造成的伤害更大。

    一瞬间,这代子直被李元庆和段喜亮做成了‘肉夹馍’,但瞬间他便反应过来,咬牙用头猛~撞段喜亮的脸。

    段喜亮与他几乎脸贴脸,根本躲避不及,瞬间,便被这代子的头盔撞的满脸是血。

    但这代子的凶残,非但没有让段喜亮后退,反而更激起了他的血性,他也不管其他了,大吼一声,双手死死的掐住了这代子的脖子。

    这代子又急又怒,刚想反抗,却忽然感觉脚腕扎心般的疼。

    这时,扑在他身上的李元庆,已经抽出了靴子里的匕首,狠狠的刺入了他的腿腕子。

    “啊……”

    即便这代子骁勇无敌,但毕竟是血肉之躯,腿弯子剧烈的疼痛,让他就像做‘背挺’一样,本能的抬起头。

    段喜亮哪里肯放过这等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猛的拿自己的头,狠狠撞击这代子的头。

    这代子仰着脸,正好挨的结实,片刻间,便已经满脸是血,眼睛都睁不开了,野兽一般大吼。

    李元庆这时也缓过神来,猛的抽出他腿弯子的匕首,顺势将匕首捅进了他铠甲下面接口缝隙处的下裆部。

    这代子疯了一般的大呼,这时,段喜亮已经爬起身来,双手抓住他的头颅,一屁股坐在他的头上,猛的往后一拧。

    瞬间,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这一切,只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眼见这代子毙命,李元庆大呼,“喜亮,那个白甲。”

    说着,一个翻滚,猛然一刀,直劈向身旁一个白甲的脚踝。

    段喜亮也反应过来,狰狞一笑,抡刀便劈向这白甲的耳门子。

    这白甲正跟两个明军士兵纠缠,已经冲进了明军战阵里,根本没有料到居然有人从背后和侧面同时袭击,赶忙抽出他的铁钩子应对。

    但这时,已经晚了,李元庆的钢刀,瞬间切中了他的脚踝,竟然一刀切断了他的骨头,把他的一只脚切了下来。

    这白甲痛的哇哇大呼,身子本能的失去平衡,刚想倒地打滚,这时,段喜亮的钢刀已经狠狠劈在了他的头盔上。

    瞬间,他只感觉天旋地转,胸腹中仿似炸裂开一般,口中猛的吐出一大滩献血,痛苦的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了半点生息。

    李元庆哪肯放过这等机会,猛的爬起身来,大呼道:“杀鞑子啊。”

    这代子一死,真奴也慌了,他们已经冲的太前,冲进了明军人群里。

    在李元庆的大呼之下,明军士气大振,疯狂的朝这几个真奴围剿过去,瞬间便将他们淹没。

    这时,雪墙后的汉军旗士兵这才露出头来,他们还来不及看清楚状态,便被身后的女真贵族逼入了战阵。

    但这时,明军人群里面的几个真奴,早已经被剁成了肉酱。

    已经把真奴做掉,面对这些汉军旗士兵,明军士兵怎的还有丝毫畏惧?风卷残云一般冲着他们冲过去。

    可怜这些汉军旗士兵,还没来得及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陷入了明军士兵的重重包围。

    “真奴都死干净了,你们这些狗汉奸,又给谁卖命?”段喜亮杀神一般大喝。

    这些汉军旗士兵本来就已经陷入了混乱,一听这话,更是陷入到崩盘状态,被身后明军士兵们一阵砍杀。

    *****************************************************************

    过年了,小船俗世缠身,更新只能暂时放缓一些了。

    等年后,处理完俗事,小船会尽快保证更新的。

    跪求一切支持。

    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第106章 战果和总结

    ~~~~~~~

    李元庆和段喜亮一马当先,如同猛虎杀进了羊群里,眨眼间,便在汉军旗士兵里冲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明军士兵紧随其后。片刻功夫,这些汉军旗士兵已经死伤一片。

    一个机灵的汉军旗士兵赶忙丢掉手中武器,跪在地上磕头不止,“大人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投降,我投降。”

    其余汉军旗士兵眼见大势已去,也不敢再生反抗之心,忙纷纷丢掉武器,跪倒一片,领头的头领连连磕头道:“大人莫要动手啊。我们也是汉人啊。给鞑子卖命,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身边明军士兵纷纷围拢上去,将这些汉军旗士兵围在中间,在他们身后,这后金贵族身边已经只剩下两个马甲相随。

    李元庆在段喜亮的护卫下,缓缓走到了前面,任由脸上不知名的血液流淌,也不去擦拭,直勾勾的盯着这后金贵族。

    这后金贵族身边的两个马甲作势就要上来拼命,这后金贵族却拦住了他们,竟自看向李元庆,片刻,他的嘴角边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明军中也有这样的好汉,真是不错。”

    他说着,毫无惧色的朝前了走了一步,来到李元庆身前,笑道:“你杀了我这么多奴才,我可以不跟你计较。你若投降,我可向大汗保举你为镶红旗汉军旗固山额真。”

    固山就是旗,固山额真,便是一旗之主。

    这当然不是老奴的女真八旗,而是女真八旗麾下的汉军旗。

    但即便是汉军旗,这位置却也着实不小了,不仅可以拥有部属、牛羊,还可以拥有大片的土地。

    老奴虽然将军制改为八旗,但事实上,由于根子的原因,后金的军制,还是有很多奴隶制的影子。

    与明军军制相比,这当然不够先进,但不可否认,这种部落奴隶制也有巨大的好处,比如,明军军官投降,后金方面,都能保证其足够的利益,这也是为何,在毛文龙死后,东江军集团的将领们,纷纷投靠死敌满清,而不再为大明效力。

    毕竟,毛文龙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太子太保,几乎位极人臣,但即便这样,袁督师说杀就杀了,朝廷还有什么规矩?大明还有什么威信?又如何给东江一系的将领们安全感?

    在满清虽然是做奴才,但有部属、有牛羊、有土地,权利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在正常的秩序下,绝不会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担忧。

    坦白说,如果李元庆不熟悉历史,也很难拒绝这种诱惑。

    “你的官话说的不错。”李元庆冷冷一笑,竟自看向这后金贵族的眼睛。

    这后金贵族一愣,片刻,却笑道:“我非常仰慕大明的文化。我也愿意为此,去做些改变。怎么样?到我们这边来吧。大汗已经兵临广宁城下,不日,即将破城。这数千里辽地,已经尽在我大金掌控之下。良禽择木而栖。我敬你是条汉子。不要浪费了有用之身。”

    李元庆不由一阵沉默。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广宁战事的结局,但真正听这鞑子贵族说出来,李元庆还是忍不住莫名的心痛。

    十三万多大军啊。可谓兵精粮足。又有坚城为依靠,竟然,竟然这么快就……

    这后金贵族也看到了李元庆脸色的变化,不由又加重了砝码,“你若投降,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她今年只有16岁,却已经像花儿一样美丽。”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忽然笑着摇了摇头,“你若投降大明,我保你不死。”

    这后金贵族一愣,却也明白了,眼前这明军将官怕是不会投降了,他缓缓的握住了腰间的刀柄,“那如此,我们就凭手中兵器说话吧。”

    李元庆摇了摇头,转头对段喜亮道:“不要伤了他的性命。”

    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后金贵族看着李元庆的背影,一阵失神,片刻,忍不住仰天长啸,“想要我雅尔海的命,那你们得拿命来换。”

    天空中,大雪依然飘洒不断。

    李元庆抓了一把雪,用力抹在了自己的脸上。

    冰凉的触感,使得他精神一振,原本燃烧着的热血,也渐渐冷静下来。

    坦白说,大明虽然是巨无霸,但若论‘工作环境’,恐怕远远比不上后金这新兴集团。

    这雅尔海李元庆虽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只看其说话办事的气度,明军之中,便没有几人能比得上,可惜啊。他是鞑子。

    雪墙后的战斗很快便结束,这雅尔海或许武勇,只可惜,他此时受了伤,身边也没有了爪牙,不多时,便被七八个明军士兵扑倒在地,绑了个结实。

    这时,雪墙中央那边的战事也已经了解,许黑子和顺子满身是血的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大人,都解决了。”

    “伤亡怎么样?”李元庆看了两人一眼。

    “呃?”许黑子一愣,赶忙看向了顺子。

    顺子只得硬着头皮道:“鞑子全死了,我们,我们这边,伤亡60多人,阵亡40多。”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他娘的,己方这边,准备充分,还是偷袭,人数又数倍与这些鞑子,但今晚,至少要有百人伤亡往上,这他娘的……

    但此时,李元庆也明了,这绝不是算后账的时候,摆手对两人道:“收敛兄弟们的遗体,你们两个,带人去搜搜有没有能带走的东西,半个时辰之后,即刻回船。”

    “是。”顺子和许黑子不敢怠慢,赶忙去忙活。

    …………

    半个时辰之后,大约是深夜3点左右,李元庆一行人冒着大雪,重新走回到森林,踏上了返程。

    这一战,李元庆麾下阵亡80多人,其余士兵,几乎人人带伤。

    而他们的收获,只有不到20级鞑子首级,还有一个活着的后金贵族雅尔海。

    汉军旗士兵连人带尸体倒有40多,但这些人,在报功的时候,并不值钱。

    李元庆这时也弄明白了雅尔海的身份,他是建州女真贵族出身,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手下的大将,他的大女儿,是莽古尔泰的宠妾,而他本人,在辈分上,还是莽古尔泰的叔叔。

    算是老奴没有出五服的弟弟。

    在西平堡之战中,他被明军的鸟铳击伤,老奴心疼他,便特地令他先回治地修养,却正好落到了李元庆的枪口上。

    此战,虽然付出的代价巨大,但有雅尔海这后金王族在手,李元庆明了,报到朝廷,他一个游击,那是跑不了的。

    这趟买卖,还不算太亏。

    那些真奴和汉军旗士兵,不管死的活的,几乎被李元庆麾下的明军士兵们扒的干净,他们人人有甲,棉袄也都市好料子,兵器更不用说,都是上好的精铁打制。

    本来,李元庆还准备回驿站搞一些死马,这些战马的马肉,可都是精肉,滋补身体,相当不错。

    可惜,阵亡的士兵们太多了,光把这些兄弟们的尸体带回去,就要浪费不少人手,再加之这些铠甲、武器、棉袄,李元庆也只得作罢。

    一夜疾行,队伍虽然打了胜仗,但都有些沉默。

    好在有这些汉军旗士兵在,沦为了明军士兵们的出气筒。

    清晨,队伍翻过了山脉,有提前回去报信的海盗通知,官沧海已经带人在这里迎接。

    虽然知道打了胜仗,但一看到这么多儿郎们的尸体,官沧海脸上原本的笑意,瞬间变得僵硬。

    “大人,这……”

    李元庆有些疲惫的眯起了眼睛,“有事,先回船上再说。”

    官沧海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赶忙招呼、协调,让队伍尽快踏上返程。

    …………

    回到船上,已经是中午,简单嘱咐官沧海一番,李元庆随意喝了碗面条,倒头就睡。

    等李元庆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傍晚。

    参战士兵们虽然疲惫,但毕竟是打了胜仗,回到船上好吃好喝,很多士兵根本没有睡意,还在激烈的讨论着昨晚的战事。

    尤其是李元庆的神威表现,简直就被参战士兵们神化,让那些没有参战的士兵们听得如痴如醉。

    李元庆没有打扰这些士兵们,直接让亲兵通知,召集各军官议事。

    很快,各人都来到了李元庆的船上。

    一下午的休息,各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李元庆扫视众人,“此战,尔等都有什么感受?王海,你先说。”

    王海脸色有些尴尬,此战,他本是先锋,但到后来,却率先崩盘,若不是李元庆当机立断,亲自顶了上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大人,我军战力,着实无法与鞑子相比。一方面,鞑子确实武勇,披甲也好,但我感觉,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士兵操练不足。鞑子一冲,儿郎们就慌了。就算冲上去,也形不成战力,反倒被鞑子白白砍杀。”王海硬着头皮道。

    李元庆却不给王海面子,“说具体的。”

    “是。”王海面色涨红,想了片刻,又道:“大人,我觉得我们的操练太少,之后,必须要加倍,再加倍操练。只有让儿郎们练出了技艺,练出了血腥,在面对鞑子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李元庆点了点头,却沉默不语,又看向其他人。

    顺子道:“大人,鞑子确实凶。而且武艺纯属。我们的儿郎们装备太寒酸,若是甲多一些,必定能减少不少伤亡。”

    李元庆点了点头,依然不表态,继续扫视众人。

    段喜亮这时道:“大人,王海和顺子说的都不错,但我感觉,我们的儿郎,在勇气方面,未必就会输给鞑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伤亡,很大原因,是武器跟不上。”

    ****************************************************************

    小船踏上返乡路了。

    作为一名光荣的农民工,哎,说多了都是泪啊。

    新年新气象,继续努力吧。争取早日安定,老婆孩子也不用跟着这么受罪。

    跪求一切支持。

第106章 战果和总结

    ~~~~~~~

    李元庆和段喜亮一马当先,如同猛虎杀进了羊群里,眨眼间,便在汉军旗士兵里冲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明军士兵紧随其后。片刻功夫,这些汉军旗士兵已经死伤一片。

    一个机灵的汉军旗士兵赶忙丢掉手中武器,跪在地上磕头不止,“大人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投降,我投降。”

    其余汉军旗士兵眼见大势已去,也不敢再生反抗之心,忙纷纷丢掉武器,跪倒一片,领头的头领连连磕头道:“大人莫要动手啊。我们也是汉人啊。给鞑子卖命,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身边明军士兵纷纷围拢上去,将这些汉军旗士兵围在中间,在他们身后,这后金贵族身边已经只剩下两个马甲相随。

    李元庆在段喜亮的护卫下,缓缓走到了前面,任由脸上不知名的血液流淌,也不去擦拭,直勾勾的盯着这后金贵族。

    这后金贵族身边的两个马甲作势就要上来拼命,这后金贵族却拦住了他们,竟自看向李元庆,片刻,他的嘴角边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明军中也有这样的好汉,真是不错。”

    他说着,毫无惧色的朝前了走了一步,来到李元庆身前,笑道:“你杀了我这么多奴才,我可以不跟你计较。你若投降,我可向大汗保举你为镶红旗汉军旗固山额真。”

    固山就是旗,固山额真,便是一旗之主。

    这当然不是老奴的女真八旗,而是女真八旗麾下的汉军旗。

    但即便是汉军旗,这位置却也着实不小了,不仅可以拥有部属、牛羊,还可以拥有大片的土地。

    老奴虽然将军制改为八旗,但事实上,由于根子的原因,后金的军制,还是有很多奴隶制的影子。

    与明军军制相比,这当然不够先进,但不可否认,这种部落奴隶制也有巨大的好处,比如,明军军官投降,后金方面,都能保证其足够的利益,这也是为何,在毛文龙死后,东江军集团的将领们,纷纷投靠死敌满清,而不再为大明效力。

    毕竟,毛文龙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太子太保,几乎位极人臣,但即便这样,袁督师说杀就杀了,朝廷还有什么规矩?大明还有什么威信?又如何给东江一系的将领们安全感?

    在满清虽然是做奴才,但有部属、有牛羊、有土地,权利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在正常的秩序下,绝不会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担忧。

    坦白说,如果李元庆不熟悉历史,也很难拒绝这种诱惑。

    “你的官话说的不错。”李元庆冷冷一笑,竟自看向这后金贵族的眼睛。

    这后金贵族一愣,片刻,却笑道:“我非常仰慕大明的文化。我也愿意为此,去做些改变。怎么样?到我们这边来吧。大汗已经兵临广宁城下,不日,即将破城。这数千里辽地,已经尽在我大金掌控之下。良禽择木而栖。我敬你是条汉子。不要浪费了有用之身。”

    李元庆不由一阵沉默。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广宁战事的结局,但真正听这鞑子贵族说出来,李元庆还是忍不住莫名的心痛。

    十三万多大军啊。可谓兵精粮足。又有坚城为依靠,竟然,竟然这么快就……

    这后金贵族也看到了李元庆脸色的变化,不由又加重了砝码,“你若投降,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她今年只有16岁,却已经像花儿一样美丽。”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忽然笑着摇了摇头,“你若投降大明,我保你不死。”

    这后金贵族一愣,却也明白了,眼前这明军将官怕是不会投降了,他缓缓的握住了腰间的刀柄,“那如此,我们就凭手中兵器说话吧。”

    李元庆摇了摇头,转头对段喜亮道:“不要伤了他的性命。”

    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后金贵族看着李元庆的背影,一阵失神,片刻,忍不住仰天长啸,“想要我雅尔海的命,那你们得拿命来换。”

    天空中,大雪依然飘洒不断。

    李元庆抓了一把雪,用力抹在了自己的脸上。

    冰凉的触感,使得他精神一振,原本燃烧着的热血,也渐渐冷静下来。

    坦白说,大明虽然是巨无霸,但若论‘工作环境’,恐怕远远比不上后金这新兴集团。

    这雅尔海李元庆虽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只看其说话办事的气度,明军之中,便没有几人能比得上,可惜啊。他是鞑子。

    雪墙后的战斗很快便结束,这雅尔海或许武勇,只可惜,他此时受了伤,身边也没有了爪牙,不多时,便被七八个明军士兵扑倒在地,绑了个结实。

    这时,雪墙中央那边的战事也已经了解,许黑子和顺子满身是血的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大人,都解决了。”

    “伤亡怎么样?”李元庆看了两人一眼。

    “呃?”许黑子一愣,赶忙看向了顺子。

    顺子只得硬着头皮道:“鞑子全死了,我们,我们这边,伤亡60多人,阵亡40多。”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他娘的,己方这边,准备充分,还是偷袭,人数又数倍与这些鞑子,但今晚,至少要有百人伤亡往上,这他娘的……

    但此时,李元庆也明了,这绝不是算后账的时候,摆手对两人道:“收敛兄弟们的遗体,你们两个,带人去搜搜有没有能带走的东西,半个时辰之后,即刻回船。”

    “是。”顺子和许黑子不敢怠慢,赶忙去忙活。

    …………

    半个时辰之后,大约是深夜3点左右,李元庆一行人冒着大雪,重新走回到森林,踏上了返程。

    这一战,李元庆麾下阵亡80多人,其余士兵,几乎人人带伤。

    而他们的收获,只有不到20级鞑子首级,还有一个活着的后金贵族雅尔海。

    汉军旗士兵连人带尸体倒有40多,但这些人,在报功的时候,并不值钱。

    李元庆这时也弄明白了雅尔海的身份,他是建州女真贵族出身,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手下的大将,他的大女儿,是莽古尔泰的宠妾,而他本人,在辈分上,还是莽古尔泰的叔叔。

    算是老奴没有出五服的弟弟。

    在西平堡之战中,他被明军的鸟铳击伤,老奴心疼他,便特地令他先回治地修养,却正好落到了李元庆的枪口上。

    此战,虽然付出的代价巨大,但有雅尔海这后金王族在手,李元庆明了,报到朝廷,他一个游击,那是跑不了的。

    这趟买卖,还不算太亏。

    那些真奴和汉军旗士兵,不管死的活的,几乎被李元庆麾下的明军士兵们扒的干净,他们人人有甲,棉袄也都市好料子,兵器更不用说,都是上好的精铁打制。

    本来,李元庆还准备回驿站搞一些死马,这些战马的马肉,可都是精肉,滋补身体,相当不错。

    可惜,阵亡的士兵们太多了,光把这些兄弟们的尸体带回去,就要浪费不少人手,再加之这些铠甲、武器、棉袄,李元庆也只得作罢。

    一夜疾行,队伍虽然打了胜仗,但都有些沉默。

    好在有这些汉军旗士兵在,沦为了明军士兵们的出气筒。

    清晨,队伍翻过了山脉,有提前回去报信的海盗通知,官沧海已经带人在这里迎接。

    虽然知道打了胜仗,但一看到这么多儿郎们的尸体,官沧海脸上原本的笑意,瞬间变得僵硬。

    “大人,这……”

    李元庆有些疲惫的眯起了眼睛,“有事,先回船上再说。”

    官沧海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赶忙招呼、协调,让队伍尽快踏上返程。

    …………

    回到船上,已经是中午,简单嘱咐官沧海一番,李元庆随意喝了碗面条,倒头就睡。

    等李元庆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傍晚。

    参战士兵们虽然疲惫,但毕竟是打了胜仗,回到船上好吃好喝,很多士兵根本没有睡意,还在激烈的讨论着昨晚的战事。

    尤其是李元庆的神威表现,简直就被参战士兵们神化,让那些没有参战的士兵们听得如痴如醉。

    李元庆没有打扰这些士兵们,直接让亲兵通知,召集各军官议事。

    很快,各人都来到了李元庆的船上。

    一下午的休息,各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李元庆扫视众人,“此战,尔等都有什么感受?王海,你先说。”

    王海脸色有些尴尬,此战,他本是先锋,但到后来,却率先崩盘,若不是李元庆当机立断,亲自顶了上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大人,我军战力,着实无法与鞑子相比。一方面,鞑子确实武勇,披甲也好,但我感觉,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士兵操练不足。鞑子一冲,儿郎们就慌了。就算冲上去,也形不成战力,反倒被鞑子白白砍杀。”王海硬着头皮道。

    李元庆却不给王海面子,“说具体的。”

    “是。”王海面色涨红,想了片刻,又道:“大人,我觉得我们的操练太少,之后,必须要加倍,再加倍操练。只有让儿郎们练出了技艺,练出了血腥,在面对鞑子的时候,才能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李元庆点了点头,却沉默不语,又看向其他人。

    顺子道:“大人,鞑子确实凶。而且武艺纯属。我们的儿郎们装备太寒酸,若是甲多一些,必定能减少不少伤亡。”

    李元庆点了点头,依然不表态,继续扫视众人。

    段喜亮这时道:“大人,王海和顺子说的都不错,但我感觉,我们的儿郎,在勇气方面,未必就会输给鞑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伤亡,很大原因,是武器跟不上。”

    ****************************************************************

    小船踏上返乡路了。

    作为一名光荣的农民工,哎,说多了都是泪啊。

    新年新气象,继续努力吧。争取早日安定,老婆孩子也不用跟着这么受罪。

    跪求一切支持。

第107章 火

    感谢带雨梨花兄弟的飘红,小船多谢,预祝来年必定开门见财。

    感谢梦醒时分兄弟的捧场。

    今天是大年夜了,小船带着老婆孩子,给大家拜年了。

    猴年可是有说法的。

    吴承恩老前辈的UU小说,已经对我们介绍了很多。

    初一、初二忙完了,小船时间也会多一些,会尽快恢复正常更新的。

    再次,祝兄弟姐妹们新年大吉,开门见喜,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

    段喜亮是昨晚战事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武力最彪悍者,听到他说话了,李元庆转头看向了他,示意他继续。

    段喜亮对李元庆恭敬一礼,这才道:“大人,我观鞑子所使兵器,几乎都是长刀、铁锤、钩叉之类的重武器,加之他们有厚甲护身,这一冲起来,我方士兵这些短刀、木枪,很难应对,只能是避其锋芒。而一旦鞑子冲起来,再想灭掉他们的威势,这就很难了。我们只能拿人命来填。”

    李元庆点了点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鞑子个个身强体壮,能将他们身上的兵器、铠甲,发挥到最大作用,而明军这边,参差不齐,有长有短,不能形成整体战力,论个人武勇,又远远不是单个鞑子的对手,伤亡大,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历史上,农耕民族对战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以方阵、整体为主,武器,也多是杀伤力更强的长兵器,比如岳家军,普通士兵的武器,基本以上好精铁打制的长枪为主。再比如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方阵,也是以长枪和整体性为主。

    倒不是说长枪比短刀这种武器伤害性更大,主要是在战场上,尤其是大规模战场,被长枪刺中的敌人,很可能一击就毙命了,但短刀,敌人被劈一刀,最多也就是重伤,除非是被劈中要害,否则,很难一击毙命。

    从实用性效果来说,显然长枪伤害力更大。

    不过,若是在城市、街道,这种小规模的战斗中,那短刀便占据灵巧的优势了。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元庆虽是后来者,但毕竟不是军事专业出身,就算懂一些皮毛,但更多的,却也要通过实际战场来完善。

    段喜亮作为李元庆麾下最骁勇、最敢冲的将领,李元庆也想听听他,对战场局势,是怎么判断的。

    看着李元庆鼓励的目光,段喜亮道:“大人,我听闻老人讲,在唐朝的时候,唐军有一种武器,叫做陌刀。战时,士兵皆身披重甲,只露出两只眼睛。以血肉之躯,硬罡敌方骑兵,而丝毫不落下风。我军若是建成这样一只军队,必能横扫后金。”

    李元庆不由苦笑。

    陌刀当然牛逼,甚至可以说是冷兵器之王。但自宋开始,这种杀器,早已经失传了。

    而且陌刀极长,非身强体壮者不能操控。

    有历史专家曾经做过考证,在唐朝,华夏儿郎的平均身高,在一米八左右,到了宋,就成了一米七,而经过了蒙元的压迫,到了明代,男人的平均身高,只在一米六左右。

    虽然不是没有李元庆这种异类,但人数实在是太少,即便现在有大批陌刀,李元庆若想组建这样一只重甲兵,也是太过困难。

    “陌刀自然不错。只是,以我们现在的实力,难啊。”李元庆缓缓叹息一声。

    不说以上这些困难,即便现在到了明末,冶炼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打制成批量的陌刀,恐怕,朝廷都不一定能负担起这种财政压力,更不要提李元庆这立足还未稳的小军阀了。

    段喜亮嘿嘿一笑,他当然知道,现在成立重甲兵不现实,不过,身为军人,尤其是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的军人,自然想将最好的装备,装配到自己麾下部队,他也是想给李元庆提个醒。

    调整了片刻,段喜亮道:“大人,没有陌刀,那最好的兵器,就是长枪了。我大明,在戚帅时,也是用长枪来装配部队。不过,他们的长枪,远非我们现在儿郎们所用的长枪,皆是以精铁打造,可重达几十斤,非身强体健者不能操控。这种长枪阵,一旦冲起来,骑兵也很难阻挡,几乎可以削铁如泥。我的大伯,当年便在戚帅麾下效力,我小时候,曾经见过他的长枪,可是现在,早已经丢掉了。”

    说着,段喜亮叹息不已。

    众人都没想到,段喜亮居然是将门后裔,不由都有些刮目相看,怪不得这厮在战场上这般武勇,原来是有传承的。

    李元庆也不知道段喜亮还有这种家事,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

    后世,李元庆对戚继光也很佩服,不过,都是一些皮毛,只知道他打败倭寇,有几本兵书流传下来,但此时,身在距离戚继光不过几十年的时代里,李元庆却是切身的感受到了他的实力,说他是跨时代的‘军神,也毫不为过。

    他不仅对各类军阵,有极强的研究,对兵器,对火器,甚至对士兵生活的各种细节,都有极深的研究。

    在浑河之战时的浙兵,虽也算强大,但毕竟失去了主心骨,各项军械装备,也大不如前,倘若是戚继光鼎盛时期的浙兵,那~~,浑河岸边的战事,可真就不好说了,即便反攻下沈阳城,活捉老奴,都不是不可能。

    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

    “这个想法不错,以长枪装备部队。你们有什么看法?”李元庆又扫视向其他军官。

    官沧海沉积良久道:“大人,我也赞同长枪装配部队。短刀虽然锋利,但局限性太大,可在长枪兵的身上,再每人装配一把短刀,做为近身肉搏之用。”

    段喜亮不由连连点头,“沧海大哥所言极是。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大人,只要装备齐全,儿郎们用心操练,我相信,再对战鞑子,咱们绝不会是这种结果。”

    看着这一个个激动不已的军官们,李元庆不由苦笑,这些兔崽子,动动嘴皮子是容易,但若按他们说的,将士兵们装备齐全,那该要多少银子?

    李元庆此时虽然有点家当,但麾下还有这么多人需要养活,自然不能把全部财力,全投入到军备中。

    “此战,尔等回去可再仔细思量,取长补短,明日,咱们再进行议事。我希望,你们不只是能说出想法,还要有落实的办法。”

    …………

    散了会,李元庆一身疲惫。

    若有足够的时间,供李元庆来操练,那李元庆又何必如此费心费神?

    关键是现在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控在老奴手里,依照这般态势,李元庆又怎能这般从容?

    练兵,是刻不容缓,但却必须等到广宁战事结束、全军搬去长生岛之后,眼下,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李元庆也必须要对广宁战事做出一些改变。

    外面,窸窸窣窣的雪花已经飘个不停,虽然已经进了2月里,但这天气,并未有太多回暖的迹象。

    近海深处的冰层虽然开始融化,但海边依然是一片僵硬。

    李元庆眺望着被白雪覆盖的海面、天地,心中不由一阵神伤,也不知现在广宁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可惜,他现在只有不到700名战兵了,想要扑入战局,只能是‘飞蛾扑火’。

    不过,辽地靠海的地方太多了,李元庆相信,只要能耐住性子,机会一定会再出现。

    所以,李元庆并不急于返回广鹿岛,将雅尔海向朝廷报功,而是决定继续向辽西海域徘徊,寻找机会。

    简单休整一夜,次日,船队继续向西而行,准备去东海堡一带,打听消息。

    现在,李元庆部的粮草还很充足,驿站一战,又损失了一些人手,粮草便更为充足。

    李元庆也直接给火兵下令,不论士兵还是水手,餐餐要管饱。

    这种时候,也不能再顾及银子了。

    一天之后,船队已经来到了辽西腹地,远远可以看到西边的陆地。

    官沧海这时找到李元庆,低声汇报道:“大人,咱们这些战死儿郎们的尸体,恐怕,恐怕不能再放到船上了。”

    李元庆不由眉头一皱,“走,去看看。”

    两人乘小船来到后面存放尸体的大船,十几个士兵,正在此看守,看到李元庆和官沧海过来,他们赶忙行礼,看向李元庆的眼神,满是恭敬和感激。

    官沧海叹息一声道:“大人,天气虽然很冷,但船舱里太闷热了,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两天,这些儿郎们的尸体,就要开始腐烂了,到时,这艘船恐怕也……”

    官沧海虽然没有说完,但李元庆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船上,如果失去了生命力,自然逃不过大自然的法则,尤其是船舱这种地方。

    但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麾下的儿郎们腐烂,这却也是李元庆绝不能承受之痛。

    “沧海,你有什么办法?”李元庆还不想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想把他麾下的好汉子们,带回长生岛安葬。

    官沧海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大人,虽然下雪,但咱们没有冰块,即便有冰块,恐怕也……尤其是这种时候,一旦有了疫情,那可就不好办了。”

    李元庆长叹一声,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若实在没有选择,那就把儿郎们的尸体烧了吧。但我一定要把他们的骨灰,带回长生岛安葬。”

    官沧海赶忙单膝跪地,重重对李元庆磕了个头,“大人仁义。沧海代儿郎们谢过大人恩德。”

    身边士兵们已经有人流下泪来,纷纷跪倒一地,“大人仁义,卑职等愿誓死为大人效死。”

    李元庆点了点头,“事不宜迟。沧海,你现在就安排人,去海岸边收拾柴火吧。”

    官沧海点点头,急急离去。

    …………

    夜晚,海岸边,熊熊的火光直冲云霄。

    一旁,近千名汉子跪在地上,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泪来。

    昨日还并肩作战、无比熟悉的战友们,今天却……

    不过,大人已经给了他们的足够的荣耀和赏赐,这些战死的士兵们,不仅可以回到大人治下的长生岛安葬,而且,他们将每人获得十两白银的安家费,他们的妻小,也将由大人来养活。

    “大海哥,你去吧。我一定会跟随大人,杀光所有鞑子。”眼见熟悉的身影渐渐被大火覆盖,一个身材壮实的汉子,拼命磕头,额头上都磕出血来。

    “亮子,安心上路吧。哥哥一定会跟随大人,杀光所有鞑子。”

    “……”

    李元庆的眼睛也已经被眼泪模糊,心中默念,“儿郎们,安息吧。你们今天的付出,早晚都会有回报。我大汉民族,绝不会就此继续沉沦。”

    *************************************************************

第108章 大队人马

    新年快乐。

    ~~~~~~~

    次日清晨,船队抵达了东海堡。

    只是,此时的东海堡,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到处是大火燃烧留下的痕迹,原本熟悉的渔村,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李元庆赶忙派人下船查看,很快,杨小船带回来消息,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生灵。

    李元庆不由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此时,只是二月十三日,后金的兵锋竟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广宁城……

    官沧海低声道:“大人,广宁城那边,或许未必就是这般情况。广宁城毕竟城高墙厚,又有雄兵镇守,也许,还能再坚持些时日。”

    李元庆点了点头。

    官沧海说的倒也有道理,但有孙得功这吃里爬外的狗贼在,形势真的说不好啊。

    “沧海,我们要再往北一点,必须得到更准确的消息。”

    官沧海点了点头,“大人,这里已经是后金的控制地,我们必须要加倍小心了。”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用力点了点头。

    …………

    傍晚,船队抵达了辽西腹地,经过了当时毛文龙在此练兵的那个山谷,可惜,周围的村庄、渔村尽遭屠戮,根本没有活口,李元庆的哨探和海盗们,也没有打听到太多消息。

    吃过晚饭,李元庆召集麾下军官们开了个短会,杨小船和黄国山作为预备军官,也参与到其中。

    经过了这接连几战的损耗,李元庆更切实的意识到了军官的重要性,在这种用人之际,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是李元庆身先士卒带头,从实战中,考察提拔有能力、或者有可塑性的新人。

    此次会议的议题很简单。

    现在,李元庆本部这边,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辽西战事的最新、最正确进度,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断。

    而这方法也很简单,寻找距离海面最近的官道,就像上次袭击驿站一样,争取可在某个优势地点设伏,抓住几个后金方面的舌头。

    议题很快便通过,各部寻找官道的哨探,也想渔网一般,迅速撒了出去。

    本来,对于这边的地势,李元庆也算熟悉,知道最近的一条官道,就在海岸两三里之内,不过,那是通向海边的官道,并不是主官道,这种撒网的事情,自然还是要稳重一点,用实际数据来分析。

    几个时辰过去,还不到子时,各方面的哨探都赶回来。

    他们确定了两条官道,都是南北纵向,辽西通往辽西走廊的辅道。

    李元庆当机立断,队伍分成两组,100人为一组,第一组,由李元庆亲自带队,前往靠近海边的这一条官道设伏,第二组,由官沧海带队,带领段喜亮、王海,携带各本部精锐,去稍远一些的官道设伏。

    以两日时间为准,两日后,不管有没有收获,都需要尽快返回船队。

    很快,在数艘小船的运送下,两部200名士兵,涌向了陆地的黑暗里。

    李元庆这边,带的是顺子、许黑子、黄国山和杨小船,都是些熟面孔。

    李元庆将要设伏的官道,距离海边很近,就在海边三里之外,路很好走,用不了多长时间,李元庆便决定去当日毛文龙练兵的山谷看看。

    一行人很快朝着山谷方向前行,可惜,到了地方,李元庆有些失望,大自然的痕迹,已经将其中很多东西覆盖,山谷里除了皑皑白雪,便在没有熟悉的景象了。

    短暂停留,一行人绕过山谷,来到了预定的官道。

    说是官道,但其实这只是广宁城方向、通向右屯方向的辅道,就是官道两边的村子、镇子,通向右屯方向的路,不是主官道。

    就像是后世的省道、县道,也能通行,但不是高速路。

    李元庆考察了一番地势,便决定在山谷背后的官道设伏。

    有了上次偷袭驿站的经历,李元庆怎敢再马虎大意半分?

    山谷背后这边,正好是道路的一处缓坡,两边都是丘陵般的小山,植被很茂密,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也十分便与撤退。

    万一碰上了鞑子的大队,李元庆这边,也可以迅速退入到森林里,从山谷里面,逃向海边。

    这时,天还没有亮,李元庆当即指挥士兵们开始干活。

    许黑子是这方面的专家,由他来制定设伏的方案。

    许黑子考察了一番,仔细对李元庆解释道:“大人,这里地势很好,但今天的时间太短了,若咱们对官道动太大手脚,时间上来不及。我们可以在官道两边,先设立一些藏身点,若是大股鞑子,咱们便放过去,若是小股,咱们可以用绊马索。”

    李元庆点点头,“此事可以。咱们有的是时间,不着急。”

    很快,方案便被推行下去。

    士兵们在官道两侧的森林边缘,挖了几道壕沟,堆起了几道土墙,上面再覆上树枝树叶,加之四周都有厚厚的雪层,从官道上看,根本不会察觉到两边的异常,而士兵们,则可以躲在壕沟里休息,也能保暖。

    这种状态,当然不能生火,也不能烧热水,但此次李元庆早有准备,干粮都是干饼,就点咸菜就能吃,而有壕沟藏身,也可以规避大风,加之快要开春了,土层底下也有一些温度,比之前在驿站那次的大雪里,可是要舒服多了。

    可惜的是,一个上午,没有一个人影从这边走过,士兵们都隐隐有些着急起来。

    李元庆却很有耐心,如果广宁城还没被破,那后金军的主力,必定是在广宁城外围,即便广宁城已经被破,老奴的主力,也有很大可能,在广宁城区域,毕竟,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这巨大的城池。

    这一来,在周边区域,便只可能是散兵游勇。这些人,一旦有了战果,必定会通知广宁方向,只要耐住性子,一定会有机会。

    但下午也快要过去,官道上还是没有一个人影走过,仿似一片死地,顺子不由低声道:“哥~,会不会鞑子已经去打辽西了?这几天内,他们不会从这边走了?”

    李元庆眉头微皱,想了一下,很快否定了顺子的判断。

    老奴之所以下大力气,拿下广宁城,主要是广宁城的位置太过紧要。

    此时,蒙古各部,并没有完全臣服后金,大部分部族,还是畏惧大明的天威,承认大明为正统,只有与后金最早接触、姻亲诸多的科尔沁部,是后金的铁杆盟友。

    但此时的科尔沁部,不过只是个小部落,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相比,根本没有太多含金量。

    倘若广宁依然在大明治下,便如同一柄尖刀,时刻顶在老奴的腹心,这一来,他怎的敢亲征蒙古?

    而辽西走廊,是关宁军的固有实力范围,如果老奴要打,距离山海关这么近,朝廷方面,必定不会无动于衷,必定会有援军派来。

    老奴虽然嚣张,但在此时,恐怕未必敢触动大明的底线,大明毕竟还是强大的庞然大物。

    “此事应该不可能。耐住性子,咱们慢慢等。”

    看李元庆气定神闲的模样,顺子只得收起了性子,百无聊赖的把弄着手里的刀柄。

    刚要准备开饭,这时,在树上瞭望的士兵却是传来消息,南面方向,出现了大部人马,大约有几千人。

    众人不由瞬间便紧张了起来。

    几千人的鞑子,那还得了?

    李元庆也不敢怠慢,赶忙喝令士兵们注意隐蔽,他本人,也攀上一颗树杈,查探远方动静。

    此时,太阳已经西下,西面的大海方向,晚霞映彩,虽然天气很冷,但整个天地,都铺洒在一片暖色调之中。

    很快,这支庞大队伍的先头,也已经出现在了视野里。

    令李元庆意外的是,竟然只有五六个骑兵,耀武扬威的走在最前头。

    顺子眼尖,愣了片刻,忽然道:“哥,哥,情况有些不对啊。这,这好像不是鞑子的大部人马,倒像是咱们大明的百姓们啊。”

    随着队伍的临近,李元庆也发现了其中的异常,这怕是几千人的队伍,却只有前面寥寥五六人骑马,其余之人,都是步行,他们越往前走,李元庆这边看的越是清晰,队伍竟然竟是些老弱妇孺,她们一边走着,一边哭哭啼啼,哪里又是鞑子大军了?

    “哥,这,这是什么情况啊?”顺子也慌了神。

    这里怎么可能看到流民大军?

    李元庆这时却隐隐兴奋起来,他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些,这些流民,很可能是后金军的战利品,只是不知,这支队伍的后金军看守,到底有多少人了。

    如果不足百人,那李元庆将有极大的机会。

    “去,速派人通知船队,所有青壮,全部准备登岸待命。”李元庆赶忙对身边一个亲兵下了命令。

    “是。”亲兵不敢怠慢,赶忙小心从树上滑下去,就要去传令。

    李元庆又道:“慢着。给官沧海那边也发消息,让他们尽快赶来。”

    “是。”亲兵赶忙匆匆离去。

    这时,在前方查探消息的士兵也匆匆赶过来,低声禀报,“大人,鞑子前队只有不足十人,只有一个真奴,其余的都是汉军旗的汉奸。”

    ****************************************************************

第109章 战利品

    ~~~~~~~

    流民队伍皆是妇孺,松松垮垮、哭哭啼啼的,根本就提不起速度来。

    依照他们这般速度,一天能行进二十里,那已经是‘风驰电掣’了。

    很快,前往中队和后队方向的哨探也返回来,中队有三个白甲、十几个真奴马甲和几十个汉军旗士兵维持秩序,后队方向,只有十几个汉军旗士兵殿后。

    此时,流民前队即将要攀上李元庆这边设伏的山坡,身边几个军官已经都有些急切起来。

    黄国山明显有些兴奋,控制不住的激动道:“大人,鞑子过来了,咱们动手吧?”

    李元庆微微眯起眼睛,扫视着前方开道的十几个真假鞑子,缓缓摇了摇头,“不急。他们走不快,我估计,在这山坡前,他们可能要停下来休息。让弟兄们养足精神,随时等我命令。”

    “是。”

    几个军官迅速去准备,李元庆脑海也在飞速旋转,计算着得失。

    鞑子人数并不多,不足百人,而且,真奴极少,只有三个白甲是核心,几千人的队伍,这么庞大,他们必定照应不过来。

    此时,李元庆麾下尽是步兵,行军只能是靠‘11路’的,鞑子和流民队伍这么庞大,想要将鞑子一网打尽,根本不现实。

    鱼与熊掌,只能选择一个。

    那毫无疑问,李元庆必然是选择这些流民了。

    鞑子人头虽然值钱,但太少了,如果能得到这些人口的补充,驿站一战的损失,李元庆便能拉回来不少。

    只是,随着队伍越来越近,李元庆却是发现,整个队伍中,根本没有哪怕一个成年青壮,在前面的队伍里,年纪最大的男人,恐怕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甚至连一个老人都没有。

    那~~~,这些女人的男人去了哪里?

    依照后金方面的性子,如果要用这些男人充作汉军旗士兵,补充兵力,那必然会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分给他们房屋、田地、牛羊,但眼下来看,这好像并不是这般情况啊。

    李元庆的心里已经升起了一种极其不妙的预感。

    老奴此时分外仇汉,鼓吹‘满汉一家’的皇太极,此时只不过是个贝勒,虽然是大贝勒,但恐怕,他就算有想法,也很难得到实现,那~~,这只有一个可能了……

    这些男人们,恐怕已经是凶多吉少。

    而这些女人们,应该就是后金此次出征辽地的战利品。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眼神一片阴厉。

    若是这些女人们被分发给那些汉军旗士兵,那老奴对他们的统治力……

    这时,不出李元庆所料,在山坡之下,流民队伍没有选择再继续上前,领头的几个真假鞑子大声呼喝,让流民队伍原地休息。

    有几个汉军旗士兵,已经淫笑着走进了队伍里。

    李元庆静静注视着这一幕,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在多种利诱的作用下,这些汉军旗士兵的破坏力,比真奴还要恶劣数倍。

    对于这种人,即便他们有战力,但李元庆却也绝不会姑息。

    此时,在山坡上,已经可以听到山下有女人惊恐的呼救,她们说的是汉语,是辽地的口音,这是大明的百姓,也是李元庆和他麾下儿郎们的姐妹。

    “哥~~,这些狗日的,咱们动手吧。”顺子已经忍不住了,满眼喷火。

    黄国山和杨小船也是极度愤慨,已经有些无法控制他们的情绪。

    只有许黑子年纪大些,勉强还保持着一丝克制。

    回头看看身边士兵,基本上都已经到了临界点,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动手吧。通知儿郎们,尽量不要与鞑子硬拼,赶跑他们为主。”

    “是。”

    随着军令迅速传下去,片刻间,山头上七八十名明军士兵犹如被山洪带起的石子,疯狂的朝着山下冲过去。

    前队几个真假鞑子正在快活着,一看到这边的动静,赶忙提起裤子,拿起兵器,上前来阻挡。

    这时,李元庆这边的士兵们以逸待劳,对鞑子们的仇恨也到了至高点,根本就不用鼓舞,发疯一般冲着这些鞑子冲杀过去。

    鞑子就十几人,只有一个真奴马甲,即便再骁勇,又怎的是十倍与他们的明军的对手?

    片刻间,他们已经被冲散,直接被明军士兵们砍成了肉泥。

    这些妇女们哪能想到有这种变故,不由一阵惊呼骚乱,队伍隐隐有失控的迹象。

    李元庆这时也带着十几名亲兵来到了队伍中,忙大声高呼,“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明军,是来解救你们的。”

    一人声音太小,李元庆赶忙让身边亲兵们一起呼喊,紧接着,所有士兵都跟着一起呼喊。

    百人一起喊的声音,直冲云霄,这些妇孺们也冷静了一些,呆在原地,不敢乱动。

    队伍稍稍平复了一些。

    这时,中队的鞑子也发现了前方异常,有几匹探马,迅速朝着这边奔过来,探查动静。

    李元庆早有准备,摆手对顺子和黄国山道:“你们两个带人顶上去,赶跑他们。”

    顺子和黄国山赶忙各自带着十几人,冲上前去。

    形势很混乱,四周都是密林,这几个鞑子探马也看不清明军这边的阵势,不知道明军这边到底有多少人,看到明军追过来,不敢停留,赶忙朝后奔去。

    李元庆赶忙喝令顺子和黄国山回来,不刻意去追。

    这不足百人的鞑子既然负责押送这么一大批‘战利品’,其主力,应该不会太远。

    他们尽是骑兵,想要追过来,不用费太大力气。

    李元庆可不想现在就跟鞑子主力对上。

    李元庆一边招呼士兵们呼喊着这些妇孺们爬上山坡,撤入山谷,一边派人令后队的青壮和水手们顶上来,协调作战。

    很快,流民前队这边迅速运转了起来。

    几千人的队伍,绵延出三四里之外,中队和后队的鞑子,即便知道前队发生了意外,但摸不清形势,他们也不敢贸然上前来。

    双方各自看着各自的肉,形成了短暂、而又诡异的一段平衡时间。

    这时,中队侧面忽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不多时,那边有士兵过来禀报,是官沧海几部赶了过来,已经于侧翼的鞑子接上了火。

    知道官沧海赶过来,李元庆不由稍稍松了一口气,大局已定。

    鞑子就算骁勇,但这般混乱形势,他们也绝不敢贸然。

    不多时,山谷方向青壮和水手们也赶了过来。

    李元庆赶忙喝令他们,组成一个个接应点,大声呼喝着,引领着这些流民撤入山谷,而后撤向海边。

    有前方流民带头,中后方的流民,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人在危机时,本能的就会随大流,朝着人多的地方的走。

    加之有明军士兵熟悉的呼喊,她们也有了方向,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缓慢却又急躁的朝着山谷方向涌过来。

    很快,官沧海也赶了过来,他腰上还绑着两具首级,皆是真奴,见到李元庆,他赶忙汇报道:“大人,我们在侧翼干掉了七八个真奴,有一个白甲,其余的鞑子,已经退向了后队。他们应该派人跟主力汇报了。”

    李元庆用力拍了拍官沧海的肩膀,“沧海,辛苦了。鞑子一时半会还赶不来这里,但咱们不能怠慢,必须尽快上船。”

    官沧海会意,“大人,马上就要天黑了,咱们得加快速度了。”

    已经是这般,谁也不敢怠慢,所有士兵、青壮们一起大呼,为这些妇孺引路。

    随着天色渐渐黑下来,已经有大半流民队伍,进入了山谷里。

    而后队方向,还有几十个鞑子,不想放弃眼前的肥肉,却又不敢靠前来,如同狼群一般,紧紧尾随在队伍后面。

    李元庆和官沧海,一直呆在山下路口,带着百余名士兵严阵以待,一直等到流民队伍的尾巴,也上了山,这才开始上山。

    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天空中飘起了小雪,风骤然加大,能见度开始变得很低。

    后队鞑子眼见李元庆这些明军进入了山上的密林,也不敢再尾随,却还不肯离去,停留在山下路口徘徊。

    李元庆怎的会跟他们浪费时间,知会身边士兵点燃了一侧的密林,很快,随着火势上升,小雪夹杂着烟雾,整个世界一片迷离。

    鞑子再也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元庆的队伍,消失在了风雪中。

    等李元庆返回船上,已经是黎明时分,这时,最后的流民队伍也上了船。

    整个流民队伍,接近四千人,其中,十五岁以上到四十岁之间的成年妇女,至少在三千以上,其余的,皆是孩童。

    李元庆的船队虽然规模不小,但贸然多了这么多人,明显有些吃不消了。

    这般形势,李元庆不敢怠慢,赶忙喝令船队即刻启航,前往长生岛方向。

    此时,雪越下越大,李元庆站在甲板上,看着远离的陆地,眼睛微微眯起来。

    流民妇女实在是太多了,李元庆的坐船上,也挤满了人,就算是李元庆,此时也只能在甲板上休息。

    不过,船上的条件究竟是要好上许多,火盆烧的‘噼啪’作响,即便海风肆虐,但还不至于无法接受。

    很快,几艘小船靠近了李元庆的大船,官沧海带着十几人,来到了大船上。

    “大人,咱们救人太仓促了,没有抓到太多舌头,只有这几个。”官沧海说着,指了指旁边三个被捆的跟粽子一般的汉军旗士兵。

    ***************************************************************

    小船有个亲戚在南方混的不错,这几天小船一直在跟他们家接触,争取年后换个新的工作环境。

    现在已经有些眉目,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三两天内,小船忙完了这个,会加快更新速度的。

    跪求一切支持。

第109章 战利品

    ~~~~~~~

    流民队伍皆是妇孺,松松垮垮、哭哭啼啼的,根本就提不起速度来。

    依照他们这般速度,一天能行进二十里,那已经是‘风驰电掣’了。

    很快,前往中队和后队方向的哨探也返回来,中队有三个白甲、十几个真奴马甲和几十个汉军旗士兵维持秩序,后队方向,只有十几个汉军旗士兵殿后。

    此时,流民前队即将要攀上李元庆这边设伏的山坡,身边几个军官已经都有些急切起来。

    黄国山明显有些兴奋,控制不住的激动道:“大人,鞑子过来了,咱们动手吧?”

    李元庆微微眯起眼睛,扫视着前方开道的十几个真假鞑子,缓缓摇了摇头,“不急。他们走不快,我估计,在这山坡前,他们可能要停下来休息。让弟兄们养足精神,随时等我命令。”

    “是。”

    几个军官迅速去准备,李元庆脑海也在飞速旋转,计算着得失。

    鞑子人数并不多,不足百人,而且,真奴极少,只有三个白甲是核心,几千人的队伍,这么庞大,他们必定照应不过来。

    此时,李元庆麾下尽是步兵,行军只能是靠‘11路’的,鞑子和流民队伍这么庞大,想要将鞑子一网打尽,根本不现实。

    鱼与熊掌,只能选择一个。

    那毫无疑问,李元庆必然是选择这些流民了。

    鞑子人头虽然值钱,但太少了,如果能得到这些人口的补充,驿站一战的损失,李元庆便能拉回来不少。

    只是,随着队伍越来越近,李元庆却是发现,整个队伍中,根本没有哪怕一个成年青壮,在前面的队伍里,年纪最大的男人,恐怕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甚至连一个老人都没有。

    那~~~,这些女人的男人去了哪里?

    依照后金方面的性子,如果要用这些男人充作汉军旗士兵,补充兵力,那必然会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分给他们房屋、田地、牛羊,但眼下来看,这好像并不是这般情况啊。

    李元庆的心里已经升起了一种极其不妙的预感。

    老奴此时分外仇汉,鼓吹‘满汉一家’的皇太极,此时只不过是个贝勒,虽然是大贝勒,但恐怕,他就算有想法,也很难得到实现,那~~,这只有一个可能了……

    这些男人们,恐怕已经是凶多吉少。

    而这些女人们,应该就是后金此次出征辽地的战利品。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眼神一片阴厉。

    若是这些女人们被分发给那些汉军旗士兵,那老奴对他们的统治力……

    这时,不出李元庆所料,在山坡之下,流民队伍没有选择再继续上前,领头的几个真假鞑子大声呼喝,让流民队伍原地休息。

    有几个汉军旗士兵,已经淫笑着走进了队伍里。

    李元庆静静注视着这一幕,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在多种利诱的作用下,这些汉军旗士兵的破坏力,比真奴还要恶劣数倍。

    对于这种人,即便他们有战力,但李元庆却也绝不会姑息。

    此时,在山坡上,已经可以听到山下有女人惊恐的呼救,她们说的是汉语,是辽地的口音,这是大明的百姓,也是李元庆和他麾下儿郎们的姐妹。

    “哥~~,这些狗日的,咱们动手吧。”顺子已经忍不住了,满眼喷火。

    黄国山和杨小船也是极度愤慨,已经有些无法控制他们的情绪。

    只有许黑子年纪大些,勉强还保持着一丝克制。

    回头看看身边士兵,基本上都已经到了临界点,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动手吧。通知儿郎们,尽量不要与鞑子硬拼,赶跑他们为主。”

    “是。”

    随着军令迅速传下去,片刻间,山头上七八十名明军士兵犹如被山洪带起的石子,疯狂的朝着山下冲过去。

    前队几个真假鞑子正在快活着,一看到这边的动静,赶忙提起裤子,拿起兵器,上前来阻挡。

    这时,李元庆这边的士兵们以逸待劳,对鞑子们的仇恨也到了至高点,根本就不用鼓舞,发疯一般冲着这些鞑子冲杀过去。

    鞑子就十几人,只有一个真奴马甲,即便再骁勇,又怎的是十倍与他们的明军的对手?

    片刻间,他们已经被冲散,直接被明军士兵们砍成了肉泥。

    这些妇女们哪能想到有这种变故,不由一阵惊呼骚乱,队伍隐隐有失控的迹象。

    李元庆这时也带着十几名亲兵来到了队伍中,忙大声高呼,“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明军,是来解救你们的。”

    一人声音太小,李元庆赶忙让身边亲兵们一起呼喊,紧接着,所有士兵都跟着一起呼喊。

    百人一起喊的声音,直冲云霄,这些妇孺们也冷静了一些,呆在原地,不敢乱动。

    队伍稍稍平复了一些。

    这时,中队的鞑子也发现了前方异常,有几匹探马,迅速朝着这边奔过来,探查动静。

    李元庆早有准备,摆手对顺子和黄国山道:“你们两个带人顶上去,赶跑他们。”

    顺子和黄国山赶忙各自带着十几人,冲上前去。

    形势很混乱,四周都是密林,这几个鞑子探马也看不清明军这边的阵势,不知道明军这边到底有多少人,看到明军追过来,不敢停留,赶忙朝后奔去。

    李元庆赶忙喝令顺子和黄国山回来,不刻意去追。

    这不足百人的鞑子既然负责押送这么一大批‘战利品’,其主力,应该不会太远。

    他们尽是骑兵,想要追过来,不用费太大力气。

    李元庆可不想现在就跟鞑子主力对上。

    李元庆一边招呼士兵们呼喊着这些妇孺们爬上山坡,撤入山谷,一边派人令后队的青壮和水手们顶上来,协调作战。

    很快,流民前队这边迅速运转了起来。

    几千人的队伍,绵延出三四里之外,中队和后队的鞑子,即便知道前队发生了意外,但摸不清形势,他们也不敢贸然上前来。

    双方各自看着各自的肉,形成了短暂、而又诡异的一段平衡时间。

    这时,中队侧面忽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不多时,那边有士兵过来禀报,是官沧海几部赶了过来,已经于侧翼的鞑子接上了火。

    知道官沧海赶过来,李元庆不由稍稍松了一口气,大局已定。

    鞑子就算骁勇,但这般混乱形势,他们也绝不敢贸然。

    不多时,山谷方向青壮和水手们也赶了过来。

    李元庆赶忙喝令他们,组成一个个接应点,大声呼喝着,引领着这些流民撤入山谷,而后撤向海边。

    有前方流民带头,中后方的流民,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人在危机时,本能的就会随大流,朝着人多的地方的走。

    加之有明军士兵熟悉的呼喊,她们也有了方向,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缓慢却又急躁的朝着山谷方向涌过来。

    很快,官沧海也赶了过来,他腰上还绑着两具首级,皆是真奴,见到李元庆,他赶忙汇报道:“大人,我们在侧翼干掉了七八个真奴,有一个白甲,其余的鞑子,已经退向了后队。他们应该派人跟主力汇报了。”

    李元庆用力拍了拍官沧海的肩膀,“沧海,辛苦了。鞑子一时半会还赶不来这里,但咱们不能怠慢,必须尽快上船。”

    官沧海会意,“大人,马上就要天黑了,咱们得加快速度了。”

    已经是这般,谁也不敢怠慢,所有士兵、青壮们一起大呼,为这些妇孺引路。

    随着天色渐渐黑下来,已经有大半流民队伍,进入了山谷里。

    而后队方向,还有几十个鞑子,不想放弃眼前的肥肉,却又不敢靠前来,如同狼群一般,紧紧尾随在队伍后面。

    李元庆和官沧海,一直呆在山下路口,带着百余名士兵严阵以待,一直等到流民队伍的尾巴,也上了山,这才开始上山。

    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天空中飘起了小雪,风骤然加大,能见度开始变得很低。

    后队鞑子眼见李元庆这些明军进入了山上的密林,也不敢再尾随,却还不肯离去,停留在山下路口徘徊。

    李元庆怎的会跟他们浪费时间,知会身边士兵点燃了一侧的密林,很快,随着火势上升,小雪夹杂着烟雾,整个世界一片迷离。

    鞑子再也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元庆的队伍,消失在了风雪中。

    等李元庆返回船上,已经是黎明时分,这时,最后的流民队伍也上了船。

    整个流民队伍,接近四千人,其中,十五岁以上到四十岁之间的成年妇女,至少在三千以上,其余的,皆是孩童。

    李元庆的船队虽然规模不小,但贸然多了这么多人,明显有些吃不消了。

    这般形势,李元庆不敢怠慢,赶忙喝令船队即刻启航,前往长生岛方向。

    此时,雪越下越大,李元庆站在甲板上,看着远离的陆地,眼睛微微眯起来。

    流民妇女实在是太多了,李元庆的坐船上,也挤满了人,就算是李元庆,此时也只能在甲板上休息。

    不过,船上的条件究竟是要好上许多,火盆烧的‘噼啪’作响,即便海风肆虐,但还不至于无法接受。

    很快,几艘小船靠近了李元庆的大船,官沧海带着十几人,来到了大船上。

    “大人,咱们救人太仓促了,没有抓到太多舌头,只有这几个。”官沧海说着,指了指旁边三个被捆的跟粽子一般的汉军旗士兵。

    ***************************************************************

    小船有个亲戚在南方混的不错,这几天小船一直在跟他们家接触,争取年后换个新的工作环境。

    现在已经有些眉目,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三两天内,小船忙完了这个,会加快更新速度的。

    跪求一切支持。

第110章 试射

    ~~~~~~~

    这几个汉军旗士兵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没过多久,便将他们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出来。

    西平堡、沙岭两战皆败,明军的广宁防线,已经全面崩盘。

    孙得功逃回了广宁城,控制了广宁城的形势,并向老奴乞降,诚邀老奴进城。

    但或许是老奴吃不准孙得功的态度,不相信孙得功的诚意,他并没有立刻进入广宁城,而是一直呆在城外。

    与此同时,后金在西线战场也是分外顺利,先锋已经打下了右屯,已经逼近锦州一线。

    这些流民妇女,就是右屯一带的大明百姓,至于男丁,已经先行被带走,前往辽河西面,关于他们的待遇,这几个汉军旗士兵也说不好,不过,老奴此时极为仇汉,一个汉军旗士兵预测,这些男丁,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眼见差不多了,官沧海摆手让人把这个几个汉军旗士兵带下去,低声请示李元庆,“大人,这些人……”

    李元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有些疲倦的看向那几个汉军旗士兵,“他们有功,但罪孽更大。丢海里吧。”

    “是。”官沧海一礼,对身边亲兵摆了摆手。

    片刻,几个亲兵大步上前,一人一刀,直接丢到了海里。

    这里已经是深海,随着血腥味的散播,不多时,已经有黝黑的鱼鳍游了过来。

    海面上风雪越来越大,李元庆看着有些模糊的海面,久久沉思不语。

    广宁战事的崩盘,这就意味着,大明在辽地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除了辽西走廊这一小块区域,数以千里的肥沃土地,已经进入落入老奴之手。

    大明再想在关外有所动作,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得到了广宁城,老奴将来在对阵蒙古的战事中,便可高枕无忧,朝~鲜方面,恐怕也得重新审时度势,好好思虑他们的将来。

    但有失去却也会有得到。

    广宁军全线崩盘,那毛文龙的作用,也会随之被突出出来,毛文龙一系的将官们,也将会得到朝廷和天下人更多关注的目光……

    …………

    次日傍晚,船队抵达了长生岛。

    虽然天空中还下着雪,风也很大,但毕竟已经到了2月中,近海冰层已经开始化冻,船队顺利从南信口登岸。

    此时,在这里,距离对岸,已经有了200多米的海水空隙,不用再担心后金骑兵会冲过来。

    而虽然李元庆才出去了没多久,但这时,南信口这边的新城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小山一侧,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虽然天寒地冻,地面很硬,但这却并不妨碍匠户和百姓们的热情,吃喝管够,又是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恨不得拿出所有的力气。

    商老六没想到李元庆此次出去,又有这么大的收获,尤其还都是壮女,都是劳动力,不由也是大为欣喜。

    李元庆考虑了一下,并没有选择将这些妇女们带往广鹿岛,而是让她们就在长生岛安顿下来,也加入到长生岛的建设大军。

    商老六陪同李元庆视察了工程建设,又指挥人将这些流民妇女安顿下来,这才有了跟李元庆说话的时间。

    “元庆,人多了是好事。但咱们的粮草,又要不足了。与渠家那边的粮食交易,必须要提前进行了。”

    李元庆点了点头,“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商大哥,这件事,你来安排,通知渠家,尽快准备粮食,先……先来两万两银子的货吧。”

    商老六点点头,“对了,元庆,你之前让徐良和那个老匠户搞的新鸟铳,他们那边,也有结果了。可惜,你出去了。他们可是着急的很那。”

    李元庆不由大喜,“这真是太好了。商大哥,这边你先来照应着,我马上就去广鹿岛。”

    “别急啊。元庆。”商老六不由苦笑,“那徐良现在就在长生岛,已经来了好几天了。我马上让人把他叫来。”

    不多时,徐良便被带了过来,他和他身后随从的手里,拿着两杆新式鸟铳。

    再次看到李元庆,徐良不由大喜,赶忙先对李元庆磕头行了礼,这才宝贝般把鸟铳端到李元庆面前,“大人,您说的鸟铳,我们赶制出来了。”

    李元庆接过鸟铳,仔细端详。

    这新式鸟铳大概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五之间,比明军传统的鸟铳,至少短了五六十厘米,铳管也更粗了一些,最细处的铳口位置,也要有成人拇指一般粗细。

    枪托是松木,虽然不是好木头,但打磨的很是光滑,手感很好。

    “这鸟铳能打多少步?”

    卖相虽不错,但李元庆更想知道这鸟铳的效果。

    徐良道:“大人,小的现在就为您演示一下。”

    他说着,摆手让随从将一块厚重的木板放到了80步之外,又用脚在地上简单画了一道线,他站在线后。

    随后,徐良从腰上的一个小布包里掏出了弹丸,含在了嘴里,取出捅子,放进铳管里,检查了一下,随即把弹丸放进铳管里,用捅子捅结实。

    接着,打开火门,放入火药,仔细检查一下,盖上火门,取出火石,点燃了一旁的火绳。

    随即,将鸟铳端起来,用肩膀撑住,眼睛瞄在了铳管的准心上,右手食指,紧紧的放在了扳机上。

    随着火绳引燃到了火门里,徐良用力扣动了扳机。

    瞬间,只听‘啪’一声脆响,白色的硝烟升起,不远处,那块差不多有一指厚的木板,中间瞬间碎裂,破了一个洞,木屑飞溅。

    李元庆不由大喜,“徐兄弟,不错。很不错。这鸟铳是何时打制出来?”

    徐良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人,您走了之后第八天,小的和同僚们一起打制出来,幸不辱命。”

    商老六虽然知道徐良打制出了新式鸟铳,但并没有见他演示过,此时,看到这鸟铳居然有这般威力,不由张大了嘴巴,半天才道:“乖乖,这,这还是鸟铳么?”

    李元庆一笑,“商大哥,先取五十两现银,赏给徐兄弟。”

    “嗯。”商老六赶忙派人取来了现银,递到了徐良手里。

    沉甸甸的银子在手,徐良脸色忍不住一片涨红,但他却看着李元庆,当初说好的可是一百两啊。

    李元庆一笑,“这五十两,是现在的赏赐。剩下的,咱们稍后再补上。徐兄弟,这鸟铳能否再次发射?”

    徐良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笑道:“大人,可。”

    李元庆大喜,“来人,将顺子他们都叫过来。让他们也看看。”

    “是。”

    不多时,顺子、段喜亮、官沧海这些军官们,也被叫到了这里。

    徐良这次并没有选择靶子,而是选择了不远处的一颗松树,填充弹丸,引燃火绳,瞄准方向,扣动扳机,几乎是一气呵成。

    片刻,随着一声脆响,不远处的松树干上,已经被炸裂开一个婴儿拳头般的口子,木屑飞溅。

    顺子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亲自跑到树边查看。

    李元庆几人也来到了树边查看。

    只见,这可如同成人大腿粗细的松木,树干上明显受伤不轻,弹丸至少深入进树干4、5厘米,黝黑的卡在里面。

    顺子掏出靴子里的匕首,费了半天劲,才将这弹丸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仔细观看。

    “我的姥姥啊。哥,这,这,这是鸟铳么?好像跟咱们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啊。”顺子满脸的不相信。

    徐良笑道:“这棵树距离刚才发射的位置,大概在七十步。如果能再近一些,效果可能还要好。”

    李元庆道:“这鸟铳可还能再发射?”

    徐良自信的点点头,“小的再为大人演示。”

    说着,他端着鸟铳,快步来到了六十步外,李元庆众人赶忙随他而来。

    填充弹丸,引燃火绳,扣动扳机,徐良已经顺了手,动作更加行云流水,伴随着‘啪’的一声,那颗倒霉的松树又遭了秧。

    李元庆众人赶忙又到树前查看,因为距离更近了一些,此次发射威力更强,弹丸已经深入到了松木深处,用匕首都挑不出来。

    段喜亮不由叹为观止,“卑职早年曾听闻,戚爷爷当年麾下的鸟铳,可以击破倭奴战甲,直接取其性命,卑职还一直不信,想不到,这,这……”

    李元庆也有些无法安耐住心中的惊喜,摆手对商老六道:“派人取100两现银,赏于徐兄弟。”

    “是。”商老六赶忙派人去。

    不多时,两锭沉甸甸的银子,又交到了徐良手上。

    徐良大喜,赶忙跪地对李元庆磕头,“谢大人赏赐。”

    李元庆哈哈大笑,“徐兄弟,你有功与我军,这是你应得的。对了,这鸟铳可还能发射?要打制一杆这样的鸟铳,需要多少银子?”

    徐良忙道:“大人,您摸一下,这铳管现在已经很热了。小的感觉,还可以再发射一次或者两次,但再多,恐怕就不行了,有可能会有炸膛的风险。主要是小的几人为了赶时间,没有对铳管进行足够惊喜的打磨。若是时间充裕,小的可保证,一杆鸟铳,至少可以连续发射6次、或者更多。”

    李元庆点了点头。

    火绳枪的时代,军队一般都是采用的‘段击’式的射击方法,比如‘两段击’、‘三段击’。

    一般战场上,一杆鸟铳,也就发射两到三次,段击的空隙,铳管也有时间进行冷却。

    徐良造的这新式鸟铳,已经算是合格了。

    不过,李元庆此时更关心的却是成本和时间,“徐兄弟,要赶制这样一杆鸟铳,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具体费用?”

    ***************************************************************

第110章 试射

    ~~~~~~~

    这几个汉军旗士兵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没过多久,便将他们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出来。

    西平堡、沙岭两战皆败,明军的广宁防线,已经全面崩盘。

    孙得功逃回了广宁城,控制了广宁城的形势,并向老奴乞降,诚邀老奴进城。

    但或许是老奴吃不准孙得功的态度,不相信孙得功的诚意,他并没有立刻进入广宁城,而是一直呆在城外。

    与此同时,后金在西线战场也是分外顺利,先锋已经打下了右屯,已经逼近锦州一线。

    这些流民妇女,就是右屯一带的大明百姓,至于男丁,已经先行被带走,前往辽河西面,关于他们的待遇,这几个汉军旗士兵也说不好,不过,老奴此时极为仇汉,一个汉军旗士兵预测,这些男丁,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眼见差不多了,官沧海摆手让人把这个几个汉军旗士兵带下去,低声请示李元庆,“大人,这些人……”

    李元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有些疲倦的看向那几个汉军旗士兵,“他们有功,但罪孽更大。丢海里吧。”

    “是。”官沧海一礼,对身边亲兵摆了摆手。

    片刻,几个亲兵大步上前,一人一刀,直接丢到了海里。

    这里已经是深海,随着血腥味的散播,不多时,已经有黝黑的鱼鳍游了过来。

    海面上风雪越来越大,李元庆看着有些模糊的海面,久久沉思不语。

    广宁战事的崩盘,这就意味着,大明在辽地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除了辽西走廊这一小块区域,数以千里的肥沃土地,已经进入落入老奴之手。

    大明再想在关外有所动作,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得到了广宁城,老奴将来在对阵蒙古的战事中,便可高枕无忧,朝~鲜方面,恐怕也得重新审时度势,好好思虑他们的将来。

    但有失去却也会有得到。

    广宁军全线崩盘,那毛文龙的作用,也会随之被突出出来,毛文龙一系的将官们,也将会得到朝廷和天下人更多关注的目光……

    …………

    次日傍晚,船队抵达了长生岛。

    虽然天空中还下着雪,风也很大,但毕竟已经到了2月中,近海冰层已经开始化冻,船队顺利从南信口登岸。

    此时,在这里,距离对岸,已经有了200多米的海水空隙,不用再担心后金骑兵会冲过来。

    而虽然李元庆才出去了没多久,但这时,南信口这边的新城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小山一侧,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虽然天寒地冻,地面很硬,但这却并不妨碍匠户和百姓们的热情,吃喝管够,又是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恨不得拿出所有的力气。

    商老六没想到李元庆此次出去,又有这么大的收获,尤其还都是壮女,都是劳动力,不由也是大为欣喜。

    李元庆考虑了一下,并没有选择将这些妇女们带往广鹿岛,而是让她们就在长生岛安顿下来,也加入到长生岛的建设大军。

    商老六陪同李元庆视察了工程建设,又指挥人将这些流民妇女安顿下来,这才有了跟李元庆说话的时间。

    “元庆,人多了是好事。但咱们的粮草,又要不足了。与渠家那边的粮食交易,必须要提前进行了。”

    李元庆点了点头,“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商大哥,这件事,你来安排,通知渠家,尽快准备粮食,先……先来两万两银子的货吧。”

    商老六点点头,“对了,元庆,你之前让徐良和那个老匠户搞的新鸟铳,他们那边,也有结果了。可惜,你出去了。他们可是着急的很那。”

    李元庆不由大喜,“这真是太好了。商大哥,这边你先来照应着,我马上就去广鹿岛。”

    “别急啊。元庆。”商老六不由苦笑,“那徐良现在就在长生岛,已经来了好几天了。我马上让人把他叫来。”

    不多时,徐良便被带了过来,他和他身后随从的手里,拿着两杆新式鸟铳。

    再次看到李元庆,徐良不由大喜,赶忙先对李元庆磕头行了礼,这才宝贝般把鸟铳端到李元庆面前,“大人,您说的鸟铳,我们赶制出来了。”

    李元庆接过鸟铳,仔细端详。

    这新式鸟铳大概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五之间,比明军传统的鸟铳,至少短了五六十厘米,铳管也更粗了一些,最细处的铳口位置,也要有成人拇指一般粗细。

    枪托是松木,虽然不是好木头,但打磨的很是光滑,手感很好。

    “这鸟铳能打多少步?”

    卖相虽不错,但李元庆更想知道这鸟铳的效果。

    徐良道:“大人,小的现在就为您演示一下。”

    他说着,摆手让随从将一块厚重的木板放到了80步之外,又用脚在地上简单画了一道线,他站在线后。

    随后,徐良从腰上的一个小布包里掏出了弹丸,含在了嘴里,取出捅子,放进铳管里,检查了一下,随即把弹丸放进铳管里,用捅子捅结实。

    接着,打开火门,放入火药,仔细检查一下,盖上火门,取出火石,点燃了一旁的火绳。

    随即,将鸟铳端起来,用肩膀撑住,眼睛瞄在了铳管的准心上,右手食指,紧紧的放在了扳机上。

    随着火绳引燃到了火门里,徐良用力扣动了扳机。

    瞬间,只听‘啪’一声脆响,白色的硝烟升起,不远处,那块差不多有一指厚的木板,中间瞬间碎裂,破了一个洞,木屑飞溅。

    李元庆不由大喜,“徐兄弟,不错。很不错。这鸟铳是何时打制出来?”

    徐良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人,您走了之后第八天,小的和同僚们一起打制出来,幸不辱命。”

    商老六虽然知道徐良打制出了新式鸟铳,但并没有见他演示过,此时,看到这鸟铳居然有这般威力,不由张大了嘴巴,半天才道:“乖乖,这,这还是鸟铳么?”

    李元庆一笑,“商大哥,先取五十两现银,赏给徐兄弟。”

    “嗯。”商老六赶忙派人取来了现银,递到了徐良手里。

    沉甸甸的银子在手,徐良脸色忍不住一片涨红,但他却看着李元庆,当初说好的可是一百两啊。

    李元庆一笑,“这五十两,是现在的赏赐。剩下的,咱们稍后再补上。徐兄弟,这鸟铳能否再次发射?”

    徐良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笑道:“大人,可。”

    李元庆大喜,“来人,将顺子他们都叫过来。让他们也看看。”

    “是。”

    不多时,顺子、段喜亮、官沧海这些军官们,也被叫到了这里。

    徐良这次并没有选择靶子,而是选择了不远处的一颗松树,填充弹丸,引燃火绳,瞄准方向,扣动扳机,几乎是一气呵成。

    片刻,随着一声脆响,不远处的松树干上,已经被炸裂开一个婴儿拳头般的口子,木屑飞溅。

    顺子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亲自跑到树边查看。

    李元庆几人也来到了树边查看。

    只见,这可如同成人大腿粗细的松木,树干上明显受伤不轻,弹丸至少深入进树干4、5厘米,黝黑的卡在里面。

    顺子掏出靴子里的匕首,费了半天劲,才将这弹丸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仔细观看。

    “我的姥姥啊。哥,这,这,这是鸟铳么?好像跟咱们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啊。”顺子满脸的不相信。

    徐良笑道:“这棵树距离刚才发射的位置,大概在七十步。如果能再近一些,效果可能还要好。”

    李元庆道:“这鸟铳可还能再发射?”

    徐良自信的点点头,“小的再为大人演示。”

    说着,他端着鸟铳,快步来到了六十步外,李元庆众人赶忙随他而来。

    填充弹丸,引燃火绳,扣动扳机,徐良已经顺了手,动作更加行云流水,伴随着‘啪’的一声,那颗倒霉的松树又遭了秧。

    李元庆众人赶忙又到树前查看,因为距离更近了一些,此次发射威力更强,弹丸已经深入到了松木深处,用匕首都挑不出来。

    段喜亮不由叹为观止,“卑职早年曾听闻,戚爷爷当年麾下的鸟铳,可以击破倭奴战甲,直接取其性命,卑职还一直不信,想不到,这,这……”

    李元庆也有些无法安耐住心中的惊喜,摆手对商老六道:“派人取100两现银,赏于徐兄弟。”

    “是。”商老六赶忙派人去。

    不多时,两锭沉甸甸的银子,又交到了徐良手上。

    徐良大喜,赶忙跪地对李元庆磕头,“谢大人赏赐。”

    李元庆哈哈大笑,“徐兄弟,你有功与我军,这是你应得的。对了,这鸟铳可还能发射?要打制一杆这样的鸟铳,需要多少银子?”

    徐良忙道:“大人,您摸一下,这铳管现在已经很热了。小的感觉,还可以再发射一次或者两次,但再多,恐怕就不行了,有可能会有炸膛的风险。主要是小的几人为了赶时间,没有对铳管进行足够惊喜的打磨。若是时间充裕,小的可保证,一杆鸟铳,至少可以连续发射6次、或者更多。”

    李元庆点了点头。

    火绳枪的时代,军队一般都是采用的‘段击’式的射击方法,比如‘两段击’、‘三段击’。

    一般战场上,一杆鸟铳,也就发射两到三次,段击的空隙,铳管也有时间进行冷却。

    徐良造的这新式鸟铳,已经算是合格了。

    不过,李元庆此时更关心的却是成本和时间,“徐兄弟,要赶制这样一杆鸟铳,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具体费用?”

    ***************************************************************

第111章 金州

    ~~~~~~~

    “大人,我们打制这杆鸟铳,用了八天。不过当时为了赶时间,也,也是为了赏钱,所以加班卖力,几个人轮流干。但即便这样,这杆鸟铳其实还不够精细,若要达到射六发以上而不炸膛,铳管至少还要经过三次打磨。这一来,时间便又要拖后几天。按照这般推算,一杆合格的鸟铳,可能需要半月时间。至于成本,主要是铁料,小的估计,大概在五两到六两银子之间吧。”徐良对李元庆解释道。

    李元庆点了点头。

    后世,李元庆的未婚妻写论文时,曾查阅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李元庆也记得一些。

    明军的一杆鸟铳,成本价格大概在四两到五两银子之间,这其中主要耗费便是材料,人工费用几乎可以忽略。

    但朝廷可以忽略人工钱,李元庆可不能忽略。

    明军对待鸟铳的验收制度,虽然也算很严格,但明后期开始,层层克扣越发严重,上行下效,不论匠户还是大臣,心思都没有在这上面,又怎的可能会打制出合格的鸟铳?

    在真正作战时,比如萨尔浒之战,许多明军士兵在放铳时,甚至都不瞄准,就把鸟铳当烧火棍一样,点燃火绳,直接就放枪,反正只要不是朝天放,上官也无法怪罪。

    即便有士兵真心想杀敌,完全按照开铳的步骤来,瞄准射击,但鸟铳一旦炸膛,他的脸就完了。

    敌人没杀到,反倒把自己搭进去……

    人心都是相互的,这又让士兵们如何安心卖命?又怎的可能会打胜仗?

    李元庆毕竟是重生者,自然深深明白武器的重要性,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活,却也绝不能在这方面有半点偷工减料。

    按照一杆鸟铳需要40斤毛铁来计算,大概需要3、4两银子,但辽地已经失去,辽海诸岛,也不产铁料,李元庆需要的铁料,只能从大明内陆购买,加上运费,成本又要高出一些。

    如果按2两银子计算,这一来,单是成本,就已经达到了6两银子。

    再算上匠户和煤炭的费用,不到10两,至少也得9两银子。

    再算上铅弹丸、火药,妥妥要超过10两银子。

    这还不算上后期的保养和维护,要知道,后世的那些枪~械已经如此精密,都要时常保养,更不要提现在只是最简易的火绳枪了。

    但成本虽高,效果却也是显而易见。

    以半火器装备,对阵老奴的冷兵器八旗铁骑,这几乎可以领先一个时代,就像后世八国联军的‘洋枪队’,对阵满清的绿营。

    当然,这个时代,与他们那些只知吃喝嫖赌、斗狗遛鸟的后辈们不同,现在的女真人,可以说是整个东亚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上,最为优秀、最为骁勇善战的战士。

    即便李元庆也以这种制式鸟铳装备军队,却也未必就会在对阵后金军的战争中,稳操胜券。

    不过,这是时代的跨越,即便火绳枪再不济,却也远非八旗子弟引以为傲的骑射可比,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李元庆相信,他一定能打造出他想要的军队模式。

    “徐兄弟,这种鸟铳,你们现在打造出来多少?”李元庆看向徐良问道。

    徐良忙道:“大人,广鹿岛那边,现在还在抓紧时间赶制,我来长生岛时,杨老爷子已经带人带出来八杆,现在,应该又打制出几杆。小的估计,现在应该有十几杆了。”

    李元庆点点头,十几杆,也不算少了,可以从士兵中挑选最优秀者,先行进行训练、培训。

    “徐兄弟,即是如此,某还要辛苦你再跑一趟。顺子,你现在就陪徐兄弟去广鹿岛,把所有打制好的鸟铳拿回来。杨老爷子那边的赏赐,你一并带过去。徐兄弟,铁料方面,我会尽快想办法,鸟铳的打制,一刻也不能放松。但要记住,这里面,不要有丝毫想偷工减料的心思,每杆鸟铳打制完毕,你们必须要经过合格验收,在鸟铳上签上你们的名字。有一杆炸膛,我必唯你们是问。”

    李元庆说到最后,已经有些声色俱厉。

    徐良赶忙跪在地上磕头,“大人宽心,小的必当尽心竭力,回报大人恩德。”

    看徐良紧张的模样,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语气,拍了拍徐良的肩膀,“徐兄弟,你要知道,我麾下的每一个儿郎,都是我李元庆的兄弟,所以,我不想因为自己人造的武器,对他们造成损伤。你明白么?”

    李元庆的语气虽不快,但徐良却是更清晰的感受到了里面的力度,赶忙用力磕头,“小的明白。大人如此待小的,小的必誓死报答大人恩德。”

    李元庆一笑,“你知道便好。好好干。我李元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去吧。”

    “谢大人。”徐良又重重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响头,这才和顺子一起离去。

    看到他们走远,商老六道:“元庆,这鸟铳,真乃军国利器啊。若是以后咱们的儿郎,都能有这样的鸟铳,再碰到鞑子,还怕个球。”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所以,商大哥,咱们就算是扎住脖子,也必须要保证鸟铳的打制。我准备,在长生岛挑一个好地方,把广鹿岛的工匠房搬过来……”

    …………

    长生岛比广鹿岛要大上许多,而且,这里是李元庆的法定治地,自然不用向在广鹿岛那般,有些东西,还要遮遮掩掩。

    当晚,和军官们一起吃过晚饭,李元庆和商老六又连夜在南信口腹地一带考察了许久,敲定了几个方案。

    只待这边条件成熟,便让徐良他们过来,重新构架一个成规模的大型‘兵工厂’。

    疲倦了数日,李元庆次日醒来,已经是晌午,简单吃过早饭,刚要去视察建筑工地,这时,商老六快步走过来,低声道:“元庆,旅顺那边张盘和陈忠有消息传来了。”

    李元庆一看商老六的表情,心中不由一愣,忙道:“他们战果如何?”

    商老六微微摇了摇头,“南关之后,他们在金州的战事并不顺利,这十几天过去,也没有打下金州,反倒赔上了几百条人命。张盘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再去旅顺,共同商议。”

    李元庆默然点了点头。

    金州远非南关这种小堡,而是实实在在的坚城,张盘和陈忠没有重型攻城武器,只靠血肉之躯,想要攻下金州,自然不会这么容易。

    但广鹿岛、旅顺、长生岛,这三点之间,本就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李元庆自然也不能放任他们失败,尤其是张盘和陈忠都是这种有点一根筋的性子。

    最关键的,他们并不知道现在广宁的战局,如果再拖下去,一旦镶红旗主力回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即便是要得罪张盘,但为了大局,李元庆也只能来做这个恶人。

    “商大哥,这边的工作,你多操心。我现在便去旅顺。”

    商老六不由一愣,“元庆,这么急?这边还有好多工作要你亲自来决定。”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攻城方面,你和几个匠户头子多商议,旅顺这边,我必须要尽快啊。”

    商老六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重重点了点头。

    …………

    下午,李元庆便乘船赶赴了旅顺。

    长生岛距离旅顺很近,顺风顺水,两个时辰就可赶到。

    李元庆赶到旅顺的时候,时间还早,等来到金州城外张盘和陈忠驻地,刚好是傍晚,正到饭点。

    两人得知李元庆过来,赶忙出来迎接。

    但看到李元庆只带了寥寥十几个亲卫,并没有主力,张盘的不悦已经挂在了脸上。

    陈忠倒上来就给了李元庆一个大大的拥抱,“元庆,咱们先吃饭。”

    李元庆一笑,“好。叨扰两位哥哥了。”

    三人直接来到了陈忠的营帐,张盘即便不悦,但这个面子,还是得给李元庆,也进来作陪。

    十几日的鏖战,迟迟没有战果,张盘和陈忠这边,粮草状况,都已经有些不济了。

    打仗毕竟和平时不同,平日里,士兵可能只需半饱,民夫之类,一碗稀粥就能打发。

    但在战时,必须要保证士兵们先吃饱,这才能有战力,而民夫们,想让他们出力,自然也不能让人饿肚子。

    而且,在这个时代,饭菜基本上以素食为主,没有太多油水,人,尤其是成年男子,普遍吃的很多。

    张盘和陈忠现在‘只出不进’,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虽是宴请李元庆,但桌上只有几个素菜,一盆子乱炖,一盆子清水白菜,一盘李元庆都叫不上名来的野菜,还有一小碟腊肉,碟子小的怕是跟小酒杯一样大……

    陈忠有些尴尬,笑道:“元庆,这几日粮草消耗甚大,也没有太多好东西。等咱们打下了金州,哥哥再请你吃好的。来,咱们先干一杯。”

    陈忠说着,给李元庆倒了一杯酒。

    李元庆瞥了一眼酒坛子,还是上次李元庆离去时,给陈忠留下的那坛。

    看得出,里面酒已经不多了。

    李元庆也不客套,端起酒杯,对两人示意一下,“两位哥哥,小弟先干为敬。”

    张盘喝了一杯酒,脸上有了些红晕,他掩饰般咳嗽几声,终于说出了正题,“元庆,金州现在已经被我们消耗的差不多了。你若带兵来,明日下午,咱们必可将金州一举拿下。到时,金州城的物资,你我三人平分。”

    ****************************************************************

    尘埃差不多落定了,明日,小船15个月大的儿子,将要和他妈妈一起,先去南方。

    这意味着,小船至少要和儿子分开半年以上……

    可他从出生,从未和我分开超过半天……

    哎,啥也不说了,跪求一切支持。明天开始,小船尽力保证更新。

第111章 金州

    ~~~~~~~

    “大人,我们打制这杆鸟铳,用了八天。不过当时为了赶时间,也,也是为了赏钱,所以加班卖力,几个人轮流干。但即便这样,这杆鸟铳其实还不够精细,若要达到射六发以上而不炸膛,铳管至少还要经过三次打磨。这一来,时间便又要拖后几天。按照这般推算,一杆合格的鸟铳,可能需要半月时间。至于成本,主要是铁料,小的估计,大概在五两到六两银子之间吧。”徐良对李元庆解释道。

    李元庆点了点头。

    后世,李元庆的未婚妻写论文时,曾查阅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李元庆也记得一些。

    明军的一杆鸟铳,成本价格大概在四两到五两银子之间,这其中主要耗费便是材料,人工费用几乎可以忽略。

    但朝廷可以忽略人工钱,李元庆可不能忽略。

    明军对待鸟铳的验收制度,虽然也算很严格,但明后期开始,层层克扣越发严重,上行下效,不论匠户还是大臣,心思都没有在这上面,又怎的可能会打制出合格的鸟铳?

    在真正作战时,比如萨尔浒之战,许多明军士兵在放铳时,甚至都不瞄准,就把鸟铳当烧火棍一样,点燃火绳,直接就放枪,反正只要不是朝天放,上官也无法怪罪。

    即便有士兵真心想杀敌,完全按照开铳的步骤来,瞄准射击,但鸟铳一旦炸膛,他的脸就完了。

    敌人没杀到,反倒把自己搭进去……

    人心都是相互的,这又让士兵们如何安心卖命?又怎的可能会打胜仗?

    李元庆毕竟是重生者,自然深深明白武器的重要性,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活,却也绝不能在这方面有半点偷工减料。

    按照一杆鸟铳需要40斤毛铁来计算,大概需要3、4两银子,但辽地已经失去,辽海诸岛,也不产铁料,李元庆需要的铁料,只能从大明内陆购买,加上运费,成本又要高出一些。

    如果按2两银子计算,这一来,单是成本,就已经达到了6两银子。

    再算上匠户和煤炭的费用,不到10两,至少也得9两银子。

    再算上铅弹丸、火药,妥妥要超过10两银子。

    这还不算上后期的保养和维护,要知道,后世的那些枪~械已经如此精密,都要时常保养,更不要提现在只是最简易的火绳枪了。

    但成本虽高,效果却也是显而易见。

    以半火器装备,对阵老奴的冷兵器八旗铁骑,这几乎可以领先一个时代,就像后世八国联军的‘洋枪队’,对阵满清的绿营。

    当然,这个时代,与他们那些只知吃喝嫖赌、斗狗遛鸟的后辈们不同,现在的女真人,可以说是整个东亚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上,最为优秀、最为骁勇善战的战士。

    即便李元庆也以这种制式鸟铳装备军队,却也未必就会在对阵后金军的战争中,稳操胜券。

    不过,这是时代的跨越,即便火绳枪再不济,却也远非八旗子弟引以为傲的骑射可比,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李元庆相信,他一定能打造出他想要的军队模式。

    “徐兄弟,这种鸟铳,你们现在打造出来多少?”李元庆看向徐良问道。

    徐良忙道:“大人,广鹿岛那边,现在还在抓紧时间赶制,我来长生岛时,杨老爷子已经带人带出来八杆,现在,应该又打制出几杆。小的估计,现在应该有十几杆了。”

    李元庆点点头,十几杆,也不算少了,可以从士兵中挑选最优秀者,先行进行训练、培训。

    “徐兄弟,即是如此,某还要辛苦你再跑一趟。顺子,你现在就陪徐兄弟去广鹿岛,把所有打制好的鸟铳拿回来。杨老爷子那边的赏赐,你一并带过去。徐兄弟,铁料方面,我会尽快想办法,鸟铳的打制,一刻也不能放松。但要记住,这里面,不要有丝毫想偷工减料的心思,每杆鸟铳打制完毕,你们必须要经过合格验收,在鸟铳上签上你们的名字。有一杆炸膛,我必唯你们是问。”

    李元庆说到最后,已经有些声色俱厉。

    徐良赶忙跪在地上磕头,“大人宽心,小的必当尽心竭力,回报大人恩德。”

    看徐良紧张的模样,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语气,拍了拍徐良的肩膀,“徐兄弟,你要知道,我麾下的每一个儿郎,都是我李元庆的兄弟,所以,我不想因为自己人造的武器,对他们造成损伤。你明白么?”

    李元庆的语气虽不快,但徐良却是更清晰的感受到了里面的力度,赶忙用力磕头,“小的明白。大人如此待小的,小的必誓死报答大人恩德。”

    李元庆一笑,“你知道便好。好好干。我李元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去吧。”

    “谢大人。”徐良又重重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响头,这才和顺子一起离去。

    看到他们走远,商老六道:“元庆,这鸟铳,真乃军国利器啊。若是以后咱们的儿郎,都能有这样的鸟铳,再碰到鞑子,还怕个球。”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所以,商大哥,咱们就算是扎住脖子,也必须要保证鸟铳的打制。我准备,在长生岛挑一个好地方,把广鹿岛的工匠房搬过来……”

    …………

    长生岛比广鹿岛要大上许多,而且,这里是李元庆的法定治地,自然不用向在广鹿岛那般,有些东西,还要遮遮掩掩。

    当晚,和军官们一起吃过晚饭,李元庆和商老六又连夜在南信口腹地一带考察了许久,敲定了几个方案。

    只待这边条件成熟,便让徐良他们过来,重新构架一个成规模的大型‘兵工厂’。

    疲倦了数日,李元庆次日醒来,已经是晌午,简单吃过早饭,刚要去视察建筑工地,这时,商老六快步走过来,低声道:“元庆,旅顺那边张盘和陈忠有消息传来了。”

    李元庆一看商老六的表情,心中不由一愣,忙道:“他们战果如何?”

    商老六微微摇了摇头,“南关之后,他们在金州的战事并不顺利,这十几天过去,也没有打下金州,反倒赔上了几百条人命。张盘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再去旅顺,共同商议。”

    李元庆默然点了点头。

    金州远非南关这种小堡,而是实实在在的坚城,张盘和陈忠没有重型攻城武器,只靠血肉之躯,想要攻下金州,自然不会这么容易。

    但广鹿岛、旅顺、长生岛,这三点之间,本就是共生共存的关系,李元庆自然也不能放任他们失败,尤其是张盘和陈忠都是这种有点一根筋的性子。

    最关键的,他们并不知道现在广宁的战局,如果再拖下去,一旦镶红旗主力回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即便是要得罪张盘,但为了大局,李元庆也只能来做这个恶人。

    “商大哥,这边的工作,你多操心。我现在便去旅顺。”

    商老六不由一愣,“元庆,这么急?这边还有好多工作要你亲自来决定。”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攻城方面,你和几个匠户头子多商议,旅顺这边,我必须要尽快啊。”

    商老六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重重点了点头。

    …………

    下午,李元庆便乘船赶赴了旅顺。

    长生岛距离旅顺很近,顺风顺水,两个时辰就可赶到。

    李元庆赶到旅顺的时候,时间还早,等来到金州城外张盘和陈忠驻地,刚好是傍晚,正到饭点。

    两人得知李元庆过来,赶忙出来迎接。

    但看到李元庆只带了寥寥十几个亲卫,并没有主力,张盘的不悦已经挂在了脸上。

    陈忠倒上来就给了李元庆一个大大的拥抱,“元庆,咱们先吃饭。”

    李元庆一笑,“好。叨扰两位哥哥了。”

    三人直接来到了陈忠的营帐,张盘即便不悦,但这个面子,还是得给李元庆,也进来作陪。

    十几日的鏖战,迟迟没有战果,张盘和陈忠这边,粮草状况,都已经有些不济了。

    打仗毕竟和平时不同,平日里,士兵可能只需半饱,民夫之类,一碗稀粥就能打发。

    但在战时,必须要保证士兵们先吃饱,这才能有战力,而民夫们,想让他们出力,自然也不能让人饿肚子。

    而且,在这个时代,饭菜基本上以素食为主,没有太多油水,人,尤其是成年男子,普遍吃的很多。

    张盘和陈忠现在‘只出不进’,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虽是宴请李元庆,但桌上只有几个素菜,一盆子乱炖,一盆子清水白菜,一盘李元庆都叫不上名来的野菜,还有一小碟腊肉,碟子小的怕是跟小酒杯一样大……

    陈忠有些尴尬,笑道:“元庆,这几日粮草消耗甚大,也没有太多好东西。等咱们打下了金州,哥哥再请你吃好的。来,咱们先干一杯。”

    陈忠说着,给李元庆倒了一杯酒。

    李元庆瞥了一眼酒坛子,还是上次李元庆离去时,给陈忠留下的那坛。

    看得出,里面酒已经不多了。

    李元庆也不客套,端起酒杯,对两人示意一下,“两位哥哥,小弟先干为敬。”

    张盘喝了一杯酒,脸上有了些红晕,他掩饰般咳嗽几声,终于说出了正题,“元庆,金州现在已经被我们消耗的差不多了。你若带兵来,明日下午,咱们必可将金州一举拿下。到时,金州城的物资,你我三人平分。”

    ****************************************************************

    尘埃差不多落定了,明日,小船15个月大的儿子,将要和他妈妈一起,先去南方。

    这意味着,小船至少要和儿子分开半年以上……

    可他从出生,从未和我分开超过半天……

    哎,啥也不说了,跪求一切支持。明天开始,小船尽力保证更新。

第112章 共谋

    ~~~~~~~

    李元庆看了看张盘,又看了看陈忠,陈忠的眼睛里,也满是渴求般的期待。

    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几百条人命都搭上了,想要让他们就此放弃金州,又谈何容易?

    但大势已经摆在这里,已经明知道前方是死路,还要拿头去撞,那可就是不智了。

    沉吟良久,李元庆看着两人,“张大哥,陈大哥,先不说金州之事,我在辽西一线,得到了消息。孙得功已经控制了广宁城,向老奴乞降。老奴现在怕是已经进了广宁城,辽西的战事……”

    李元庆尽量克制着自己的语气,保持着足够的平缓,但即便是这样,张盘、陈忠两人闻言后,脸色都是大变。

    他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广宁军十三万余大军,竟然连20天也坚持不到。

    “元庆,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忠一把抓住了李元庆的手腕。

    张盘也急急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将沙岭、西平堡的战事,简单对两人叙述一遍,又将驿站俘获雅尔海、以及东海堡设伏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张盘、陈忠闻言,都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李元庆也不多话。

    到了这个程度,能不能走出这片阴影,别人是带不出来的,只能是靠自己,否则,这个统帅,就不合格。

    张盘、陈忠性子虽然执拗,但毕竟都是毛文龙的亲兵出身,有战事经验,也有军事素养,他们两人不可能不明白广宁局势崩盘后对己方的影响。

    良久,张盘有些嘶哑的道:“元庆,依你看,这金州城还打不打得?”

    陈忠也看向了李元庆。

    李元庆静静看着两人,最后将目光聚集到张盘的脸上,“张大哥,打是打得,只是,要看你能不能承受这损失了。”

    张盘也知晓,在此次辽南攻势中,他已经完全落入了下乘,即便有南关之战的胜利,但与李元庆生俘雅尔海这后金王族相比,还是差的太远了。

    “元庆,金州不破,便如鲠在喉,严重威胁旅顺安全。即便付出的代价再大,我也要打下来。”张盘几乎是咬着牙道。

    李元庆点了点头,“张大哥,你的心思我能理解。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打下了金州,镶红旗主力回师,你又该如何防守?”

    “男儿大丈夫,自当精忠报国,马革裹尸。只要莽古尔泰敢来,我必然让他付出鲜血的代价。”

    看着张盘斩钉截铁的模样,李元庆点了点头,“张大哥高义,小弟佩服。不过,你我都是同支兄弟。金州城,我还是不建议你和陈大哥再去打。”

    “元庆,为何?”张盘已经有些忍不住暴躁的火气了,他已经对李元庆足够谦忍了。

    李元庆自然看的出张盘的变化,思虑片刻,这才道:“张大哥,陈大哥,我在之前得到了一个消息。”

    李元庆说着,看向两人。

    两人都被提起了兴致,便是张盘,火气也小了一点。

    李元庆继续道:“老奴在打下广宁之后,将会把广宁区域所有男丁,赶到辽河以东,尽数屠戮。”

    “什么?”两人面色都是大变。

    陈忠道:“元庆,老奴疯了么?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张盘也道:“应该不会吧?老奴去打广宁,也是想抢夺壮丁补充兵力吧?把男丁全杀干净,底下汉军旗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李元庆解释道:“老奴打广宁,一方面,是要控制全辽,另一方面,广宁是大明与蒙古各部的前沿核心,现在蒙古各部并不安分。与他们相比,咱们反倒是小患了。至于汉军旗,我推测,这些广宁父老的妻女,很可能是老奴给他们的补偿。”

    “我日他个姥姥。”陈忠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李元庆说的合情合理,若真是这样,那~~,大明已经完全丧失在了在辽地陆地的主动权。

    即便旅顺这边,打下了金州,那还有个卵子用?

    更何况,经过了这十几天的消耗,金州城里的物资恐怕也所剩无几了,即便打下来,各人也都讨不到好处,反而会引起镶红旗主力的疯狂报复。

    张盘当然也明白其中详细,久久沉思不语。

    李元庆知道两人已经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沉吟片刻道:“张大哥,陈大哥,前方情报,我这边也不是太过准确,很大一部分,都是我的推测。说实话,打不打金州,对咱们来说,意义都不大。我们是要打仗,而且要打胜仗,但最关键的,你我弟兄,人手都不是很足。将军那边,现在也给不了咱们这么多的支持。我们想要发展,在辽海这里扎下根,还是要靠自己啊。”

    历史上,张盘就是死于盲目扩张,被其收拢的汉军旗叛徒反噬。

    此时,虽与张盘见解不同,但李元庆却也很佩服张盘这样的人格,没有太多花花肠子,就是想为朝廷复土,解救百姓。

    只不过,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性格,使得他目光太过狭窄,而且会越走越窄。

    而此时,话说开了,李元庆当然也想拉他一把,或者说,拉自己一把。

    毕竟,李元庆此时麾下壮女虽然不少,但男丁还是太少太少了,打仗,终究还是要靠男人啊。

    辽地大明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尤其是辽南区域,如果张盘能壮大,能稳住,对李元庆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陈忠非常了解李元庆的性子,听李元庆这么说,他心里已经明了,忙道:“元庆,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好办法?快说出来。”

    张盘虽还有些抹不开面子,但却是看向了李元庆的眼睛。

    李元庆沉吟片刻,理了理思绪,“张大哥,陈大哥,老奴占了广宁,必然要在广宁停留一段时间,安抚人心,维护其统治,这也就意味着,老奴主力,应该还会在广宁区域停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已经在辽西区域做过两票。这一次,咱们哥仨聚在一起,当然要做一票大的……”

    …………

    当夜,李元庆便离开了旅顺,返回了长生岛。

    已经到了这一步,张盘和陈忠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再去跟金州死磕。

    打金州是为了什么?

    从大层面上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功绩。

    从个人角度而言,还不是为了人口,为了粮食,为了银子?

    大势已经这般,何苦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何况,两人在之前的攻城中,损失都很大,急切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

    这种时候,面对李元庆这有些疯狂,但却充满了巨大诱惑的提议,两人不动心,又怎么可能?

    回到长生岛,顺子已经赶回来,带回了15杆鸟铳,加之之前的2杆,李元庆这边,已经有了17杆新式鸟铳。

    铅弹、火药,顺子也带回来不少,足够应对正常开销了。

    当夜,李元庆便亲自从士兵中,挑选15个面相机灵、眼睛明亮的士兵,充作新成立的鸟铳兵。

    其余两杆鸟铳,一杆李元庆给了顺子,另一杆,则给了杨小船。

    顺子在沈阳城时,虽然年幼,却是鸟铳兵序列,对这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一些。

    杨小船在当年刘家的盐场,也有过鸟铳的使用经验。

    李元庆便直接将这15人,交由两人,连夜开始展开训练。

    在今夜的酒宴上,李元庆和张盘、陈忠,已经商议好,明日早晨,三方面各带500精兵,前往辽河一线,寻找机会,争取做一票大的。

    时间很紧迫,这些新入列的鸟铳兵,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李元庆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鸟铳的威力已经得到证实,此时这般状态,虽然不能当做主力,却是可以充作奇兵。

    尤其是小规模的正面碰撞,这些鸟铳兵,即便生疏,但只要能完成鸟铳开铳的步骤,将铅弹发射出去,必将会有巨大的效果。

    当日驿站之战,倘若李元庆麾下有这些鸟铳兵,何至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但他们练习的时间注定不多,除了今夜,也只有在船上的时间了,一旦进入了辽地本土,李元庆三部,必然要隐藏起自己的气息。

    顺子和杨小船也明白事关重大,尤其是杨小船,更是受宠若惊,毕竟,顺子可是李元庆的小舅子啊。

    李元庆能把这差事,交给他们两个,足可见对他们的重视。

    两人当夜便开始展开了操练。

    鸟铳的使用看似繁琐,却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如果是弓箭手,那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培养准心,培养臂力,培养感觉,虽是冷兵器,但成本却是极高。

    八旗铁骑引以为傲的骑射,不是没有道理,但也就是他们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才会产生如此多优秀的战士。

    而鸟铳兵,成本则要低廉许多。

    只要不是傻子,经过强化模式的培训,都可以开铳,一样可以杀敌。

    在战场上,因为都有精甲庇护,就算是优秀的弓箭手,也很难对敌一击致命。

    但鸟铳却不一样,只要准心差不多,火药的威力,足可以射穿普通的铠甲。

    回到自己驻地,刚刚睡下没多久,商老六便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元庆,张盘和陈忠都带人赶过来了。”

    李元庆看了一眼天色,此时还不到拂晓,想不到,两人居然这么性急。

    不过,这也正应了李元庆的心意。

    “走,商大哥,咱们去迎接他们。”

    **************************************************************

    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小船正在努力调整。

    自己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努力拼命码字了。

    跪求一切支持。

第112章 共谋

    ~~~~~~~

    李元庆看了看张盘,又看了看陈忠,陈忠的眼睛里,也满是渴求般的期待。

    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几百条人命都搭上了,想要让他们就此放弃金州,又谈何容易?

    但大势已经摆在这里,已经明知道前方是死路,还要拿头去撞,那可就是不智了。

    沉吟良久,李元庆看着两人,“张大哥,陈大哥,先不说金州之事,我在辽西一线,得到了消息。孙得功已经控制了广宁城,向老奴乞降。老奴现在怕是已经进了广宁城,辽西的战事……”

    李元庆尽量克制着自己的语气,保持着足够的平缓,但即便是这样,张盘、陈忠两人闻言后,脸色都是大变。

    他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广宁军十三万余大军,竟然连20天也坚持不到。

    “元庆,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忠一把抓住了李元庆的手腕。

    张盘也急急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将沙岭、西平堡的战事,简单对两人叙述一遍,又将驿站俘获雅尔海、以及东海堡设伏的事情,告知了两人。

    张盘、陈忠闻言,都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李元庆也不多话。

    到了这个程度,能不能走出这片阴影,别人是带不出来的,只能是靠自己,否则,这个统帅,就不合格。

    张盘、陈忠性子虽然执拗,但毕竟都是毛文龙的亲兵出身,有战事经验,也有军事素养,他们两人不可能不明白广宁局势崩盘后对己方的影响。

    良久,张盘有些嘶哑的道:“元庆,依你看,这金州城还打不打得?”

    陈忠也看向了李元庆。

    李元庆静静看着两人,最后将目光聚集到张盘的脸上,“张大哥,打是打得,只是,要看你能不能承受这损失了。”

    张盘也知晓,在此次辽南攻势中,他已经完全落入了下乘,即便有南关之战的胜利,但与李元庆生俘雅尔海这后金王族相比,还是差的太远了。

    “元庆,金州不破,便如鲠在喉,严重威胁旅顺安全。即便付出的代价再大,我也要打下来。”张盘几乎是咬着牙道。

    李元庆点了点头,“张大哥,你的心思我能理解。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打下了金州,镶红旗主力回师,你又该如何防守?”

    “男儿大丈夫,自当精忠报国,马革裹尸。只要莽古尔泰敢来,我必然让他付出鲜血的代价。”

    看着张盘斩钉截铁的模样,李元庆点了点头,“张大哥高义,小弟佩服。不过,你我都是同支兄弟。金州城,我还是不建议你和陈大哥再去打。”

    “元庆,为何?”张盘已经有些忍不住暴躁的火气了,他已经对李元庆足够谦忍了。

    李元庆自然看的出张盘的变化,思虑片刻,这才道:“张大哥,陈大哥,我在之前得到了一个消息。”

    李元庆说着,看向两人。

    两人都被提起了兴致,便是张盘,火气也小了一点。

    李元庆继续道:“老奴在打下广宁之后,将会把广宁区域所有男丁,赶到辽河以东,尽数屠戮。”

    “什么?”两人面色都是大变。

    陈忠道:“元庆,老奴疯了么?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张盘也道:“应该不会吧?老奴去打广宁,也是想抢夺壮丁补充兵力吧?把男丁全杀干净,底下汉军旗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李元庆解释道:“老奴打广宁,一方面,是要控制全辽,另一方面,广宁是大明与蒙古各部的前沿核心,现在蒙古各部并不安分。与他们相比,咱们反倒是小患了。至于汉军旗,我推测,这些广宁父老的妻女,很可能是老奴给他们的补偿。”

    “我日他个姥姥。”陈忠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李元庆说的合情合理,若真是这样,那~~,大明已经完全丧失在了在辽地陆地的主动权。

    即便旅顺这边,打下了金州,那还有个卵子用?

    更何况,经过了这十几天的消耗,金州城里的物资恐怕也所剩无几了,即便打下来,各人也都讨不到好处,反而会引起镶红旗主力的疯狂报复。

    张盘当然也明白其中详细,久久沉思不语。

    李元庆知道两人已经想明白了其中关节,沉吟片刻道:“张大哥,陈大哥,前方情报,我这边也不是太过准确,很大一部分,都是我的推测。说实话,打不打金州,对咱们来说,意义都不大。我们是要打仗,而且要打胜仗,但最关键的,你我弟兄,人手都不是很足。将军那边,现在也给不了咱们这么多的支持。我们想要发展,在辽海这里扎下根,还是要靠自己啊。”

    历史上,张盘就是死于盲目扩张,被其收拢的汉军旗叛徒反噬。

    此时,虽与张盘见解不同,但李元庆却也很佩服张盘这样的人格,没有太多花花肠子,就是想为朝廷复土,解救百姓。

    只不过,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性格,使得他目光太过狭窄,而且会越走越窄。

    而此时,话说开了,李元庆当然也想拉他一把,或者说,拉自己一把。

    毕竟,李元庆此时麾下壮女虽然不少,但男丁还是太少太少了,打仗,终究还是要靠男人啊。

    辽地大明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尤其是辽南区域,如果张盘能壮大,能稳住,对李元庆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陈忠非常了解李元庆的性子,听李元庆这么说,他心里已经明了,忙道:“元庆,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好办法?快说出来。”

    张盘虽还有些抹不开面子,但却是看向了李元庆的眼睛。

    李元庆沉吟片刻,理了理思绪,“张大哥,陈大哥,老奴占了广宁,必然要在广宁停留一段时间,安抚人心,维护其统治,这也就意味着,老奴主力,应该还会在广宁区域停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已经在辽西区域做过两票。这一次,咱们哥仨聚在一起,当然要做一票大的……”

    …………

    当夜,李元庆便离开了旅顺,返回了长生岛。

    已经到了这一步,张盘和陈忠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再去跟金州死磕。

    打金州是为了什么?

    从大层面上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功绩。

    从个人角度而言,还不是为了人口,为了粮食,为了银子?

    大势已经这般,何苦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何况,两人在之前的攻城中,损失都很大,急切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

    这种时候,面对李元庆这有些疯狂,但却充满了巨大诱惑的提议,两人不动心,又怎么可能?

    回到长生岛,顺子已经赶回来,带回了15杆鸟铳,加之之前的2杆,李元庆这边,已经有了17杆新式鸟铳。

    铅弹、火药,顺子也带回来不少,足够应对正常开销了。

    当夜,李元庆便亲自从士兵中,挑选15个面相机灵、眼睛明亮的士兵,充作新成立的鸟铳兵。

    其余两杆鸟铳,一杆李元庆给了顺子,另一杆,则给了杨小船。

    顺子在沈阳城时,虽然年幼,却是鸟铳兵序列,对这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一些。

    杨小船在当年刘家的盐场,也有过鸟铳的使用经验。

    李元庆便直接将这15人,交由两人,连夜开始展开训练。

    在今夜的酒宴上,李元庆和张盘、陈忠,已经商议好,明日早晨,三方面各带500精兵,前往辽河一线,寻找机会,争取做一票大的。

    时间很紧迫,这些新入列的鸟铳兵,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李元庆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鸟铳的威力已经得到证实,此时这般状态,虽然不能当做主力,却是可以充作奇兵。

    尤其是小规模的正面碰撞,这些鸟铳兵,即便生疏,但只要能完成鸟铳开铳的步骤,将铅弹发射出去,必将会有巨大的效果。

    当日驿站之战,倘若李元庆麾下有这些鸟铳兵,何至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但他们练习的时间注定不多,除了今夜,也只有在船上的时间了,一旦进入了辽地本土,李元庆三部,必然要隐藏起自己的气息。

    顺子和杨小船也明白事关重大,尤其是杨小船,更是受宠若惊,毕竟,顺子可是李元庆的小舅子啊。

    李元庆能把这差事,交给他们两个,足可见对他们的重视。

    两人当夜便开始展开了操练。

    鸟铳的使用看似繁琐,却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如果是弓箭手,那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培养准心,培养臂力,培养感觉,虽是冷兵器,但成本却是极高。

    八旗铁骑引以为傲的骑射,不是没有道理,但也就是他们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才会产生如此多优秀的战士。

    而鸟铳兵,成本则要低廉许多。

    只要不是傻子,经过强化模式的培训,都可以开铳,一样可以杀敌。

    在战场上,因为都有精甲庇护,就算是优秀的弓箭手,也很难对敌一击致命。

    但鸟铳却不一样,只要准心差不多,火药的威力,足可以射穿普通的铠甲。

    回到自己驻地,刚刚睡下没多久,商老六便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元庆,张盘和陈忠都带人赶过来了。”

    李元庆看了一眼天色,此时还不到拂晓,想不到,两人居然这么性急。

    不过,这也正应了李元庆的心意。

    “走,商大哥,咱们去迎接他们。”

    **************************************************************

    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小船正在努力调整。

    自己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努力拼命码字了。

    跪求一切支持。

第113章 河口

    ~~~~~~~

    李元庆还是低估了此时张盘和陈忠对壮丁的渴求。

    围困金州,两人虽然看似只有几百人的伤亡,但事实上,两部都是赶鸭子上架------本钱太小了……

    这几百人的伤亡,伤亡比却几乎可以占到两部的三成。

    即便是后世的军队,在战争中,一旦伤亡比超过一成,就很可能出现崩盘状态。

    围困金州之战,属于‘小刀子割肉’,这些损伤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十几天连续攻城中损耗,就像后世还贷款一样,两人开始还不觉得疼,但一旦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

    最关键的,两人还没有丝毫收获……

    这就像是两个赌徒,把‘老婆本’都押上了,结果连跟头发也没碰到。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两人如何能接受?

    关键是两部粮草也都不充裕了,即便辽民子弟兵吃苦耐劳,对后金充满了仇恨,暂时可以不用饷银,但若饭都吃不上了,又碰到这种挫折,军心如何稳固?

    陈忠作为李元庆的把兄弟,自然明白李元庆的本事和眼光,他虽也知道他有些急了,但两人感情摆在这,一见面,陈忠就笑呵呵搂住了李元庆的肩膀,“元庆,你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老奴不知道还在广宁城停留多久,咱们必须得尽快啊。”

    张盘碍于面子,虽然没有说话,但却在眼巴巴的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当然明白两人的心思,一笑道:“差不多了。两位哥哥,吃过早饭,咱们就启程。”

    两人不由大喜,赶忙簇拥着李元庆,来到了李元庆的临时营帐。

    此时,长生岛的基础工程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不过,现在还是凌晨,匠户和壮女们都休息了,加之李元庆的营帐位于工程之外,两人自然不能看到工程的概况。

    这倒不是李元庆想回避什么。

    以李元庆的官身,只不过是守备衔,又是武将,在这种孤岛上大兴土木,难免会犯忌讳。

    所以,即便是陈忠和张盘,李元庆也想保留一点秘密。

    长生岛这边的伙食条件,也不是太好,到处都是工地,老营还在广鹿岛,加之渠家的粮食也没有到位,李元庆这边也有些吃紧了。

    但即便这般,条件却也比陈忠和张盘好太多了,虽都是青菜,但里面都混有粮食,分量也足,让好久都没吃饱的两人一顿狼吞虎咽。

    吃过了早饭,天色已经放亮,李元庆当即点齐了500~士兵,与陈忠、张盘两部一起,扬帆出海。

    李元庆的坐船上,三人相对而坐。

    指着摆在案上的简易地图,李元庆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此行,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不在乎要杀伤多少鞑子,就是抢人、抢银子、抢粮草。广宁是我大明在辽地的府库,粮草、辎重、兵甲甚多。我估计,此时战事结束,老奴必定会派人将这些东西,运送回沈阳。这是咱们的机会。”

    两人不由都是点头。

    李元庆说的简单明了,虽然在大面儿上有些上不了台面,却是正中了两人此时的要害。

    已经到了到了这个程度,三人就是一串绳的蚂蚱,自然要同心协力。

    看到张盘也点头表示同意,李元庆也放松了一些,又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我以前曾多次往返广宁和沈阳,对那边的地势,也了解一些。不过,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问题。”

    李元庆看向两人,“想要有大收获,就意味着,咱们必须放弃海上优势,要深入陆地。”

    在之前东海堡时,李元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深入内陆,干一票大的。

    只可惜,那时李元庆兵少将寡,又收拢了这么多壮女,已经分身乏力,但此时,三部人马加起来,已经有1500~人,都是正值当年的青壮,兵甲方面,基本也算齐全,已经有了可以在正面刚一波的实力。

    后金虽尽是骑兵,但辽地、尤其是广宁北线,地势很复杂,又有辽河、三岔河等诸多河流,操作性其实非常大。

    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武器不如后金方面先进,粮草不如后金方面充足,战马,那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三部却有一个后金方面完全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他们有船,而且很多。

    不论是李元庆、陈忠,还是张盘,三部都不缺船,当然,大船肯定不多,但小船却是有足够的数量。

    此时,已经天启二年二月中旬,已经要进入春天,几条大河的河中心部分,都已经开始化冻,小船通行,没有任何问题。

    李元庆说完,直勾勾的看向了两人的眼睛。

    即便知道两人都是豪杰之辈,但在此时,李元庆却也必须要明确两人的态度。

    这毕竟是协同作战,又是深入敌人腹心,万一出点什么茬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元庆,这算个球?不就是去辽西么?日他个姥地。这本来就是咱们大明的土地。怕个球?元庆,你放心,哥哥本部,一切听你调令。”

    陈忠虽然表面鲁莽,但这一路走下来,他也不再向当年那么莽撞了,这种时候,他自然要坚挺自己的兄弟李元庆。

    李元庆重重握了握陈忠的手,“有陈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李元庆又看向了张盘。

    李元庆和陈忠结拜这件事,毕竟是极为私密之事。

    不论何时,在现役军队里结拜兄弟,都可以算得上是‘忤逆’之罪,即便是对张盘,这种事情,事关身家性命,李元庆和陈忠可都不敢大意。

    张盘自然明白,这是李元庆要他表态了。

    坦白说,对李元庆这种资历浅的‘后来者’,张盘并没有太多好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张盘和李元庆在见解方面,着实有很大偏差。

    张盘一直想走正面,堂堂正正与后金军对决,从正面压倒对手,获得朝廷的任何。

    但李元庆却一直想走迂回路线,并不愿意跟后金军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以获得实际好处为主,并不太在意朝廷方面。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李元庆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大气,这让张盘很不喜。

    李元庆自然也明白张盘的心思。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后世,军队中,必然存在各种隐形的较量,将领们谁也不服谁,这也是上位者想要看到的结果。

    只不过,所谓的‘武无第二’,只是针对个人的匹夫之勇,在军队中,将领们自然不可能率部互相残杀,但却可以用在战场的表现,向同僚展现自己的实力。

    张盘一个老兵,看不起李元庆这种新兵,那也是极为正常。

    李元庆也想知道,他到底肯不肯为了实际利益,放下他的面子。

    这倒不是李元庆要刻意压着张盘一头,关键还是三部实力太过弱小,若在深入后金腹地,再发生矛盾,那……

    陈忠与张盘关系不错,两人几乎是同一期跟随毛文龙,此时,眼见张盘迟迟不表态,陈忠也有点急了。

    他想说什么,但喉咙动了几下,却没有说出口。

    这种时候,若他再发话,就好像有点欺负人一样了。

    张盘也看到了陈忠的表情,又看向了李元庆,片刻,他忽然一笑,“老陈,元庆,我张盘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元庆能不计前嫌,我张盘岂能输给自己的小兄弟。元庆,老陈,你们放心吧。我部一定会与主力保持一致。”

    看到张盘还是不肯松口,李元庆一笑,也不再计较,“如此那便好了。两位哥哥,我的意思,白天,咱们的儿郎们要在船上好好休息。晚上,咱们先去三岔河一线,探查一下动向。若三岔河条件合适,咱们便从三岔河入手。若不合适,那咱们便从辽河入手。”

    李元庆说着,英挺的脸孔上闪过一抹阴厉。

    三岔河的河面,大概在百步左右,窄处仅不足七十步。

    但三岔河的优点在于距离现在后金主力较远,李元庆三部夜晚行军,能在最大程度上,隐蔽自己的行踪。

    而辽河河面虽宽,但却是广宁前线,若是从辽河下手,危险程度要大上不少,当然,收获可能也会更大。

    但在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显然不愿意选择辽河。

    大财虽好,但也需要有命享用,以李元庆此时的状态,他倒是更喜欢‘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的发点小财,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慢慢提升自己的实力。

    陈忠和张盘都是带兵的行家,军事素养都很不错,很快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陈忠道:“元庆,此事你来拿主意。我绝没有二话。”

    张盘也道:“元庆,你脑子机灵,我听你的。”

    见张盘终于清晰的表了态,李元庆不由大喜,“如此甚好。两位哥哥,现在,咱们便即刻通传麾下儿郎们,让他们白天好好休息。”

    …………

    长生岛距离辽河口并不远,一日的疾行,傍晚时分,三部的船队准时抵达了河口附近。

    当即,李元庆派出几十艘小船,深处辽河和三岔河腹地,打探情报。

    此时,时间虽然紧迫,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老奴主力还会在广宁方向呆多久,但深入河中,毕竟事关重大,即便不顾及后金哨探,也需要探查河面的封冻情况。

    如若条件不顺,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在辽河口方向多呆几天,等待机会。

    但幸运的是,哨探很快就从前往传回来了情报,三岔河流域的河面已经解冻,河中心可航行的区域,至少在三十步以上。

    *************************************************************

    先发一章,继续努力。

    跪求支持。

第113章 河口

    ~~~~~~~

    李元庆还是低估了此时张盘和陈忠对壮丁的渴求。

    围困金州,两人虽然看似只有几百人的伤亡,但事实上,两部都是赶鸭子上架------本钱太小了……

    这几百人的伤亡,伤亡比却几乎可以占到两部的三成。

    即便是后世的军队,在战争中,一旦伤亡比超过一成,就很可能出现崩盘状态。

    围困金州之战,属于‘小刀子割肉’,这些损伤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十几天连续攻城中损耗,就像后世还贷款一样,两人开始还不觉得疼,但一旦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

    最关键的,两人还没有丝毫收获……

    这就像是两个赌徒,把‘老婆本’都押上了,结果连跟头发也没碰到。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两人如何能接受?

    关键是两部粮草也都不充裕了,即便辽民子弟兵吃苦耐劳,对后金充满了仇恨,暂时可以不用饷银,但若饭都吃不上了,又碰到这种挫折,军心如何稳固?

    陈忠作为李元庆的把兄弟,自然明白李元庆的本事和眼光,他虽也知道他有些急了,但两人感情摆在这,一见面,陈忠就笑呵呵搂住了李元庆的肩膀,“元庆,你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老奴不知道还在广宁城停留多久,咱们必须得尽快啊。”

    张盘碍于面子,虽然没有说话,但却在眼巴巴的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当然明白两人的心思,一笑道:“差不多了。两位哥哥,吃过早饭,咱们就启程。”

    两人不由大喜,赶忙簇拥着李元庆,来到了李元庆的临时营帐。

    此时,长生岛的基础工程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不过,现在还是凌晨,匠户和壮女们都休息了,加之李元庆的营帐位于工程之外,两人自然不能看到工程的概况。

    这倒不是李元庆想回避什么。

    以李元庆的官身,只不过是守备衔,又是武将,在这种孤岛上大兴土木,难免会犯忌讳。

    所以,即便是陈忠和张盘,李元庆也想保留一点秘密。

    长生岛这边的伙食条件,也不是太好,到处都是工地,老营还在广鹿岛,加之渠家的粮食也没有到位,李元庆这边也有些吃紧了。

    但即便这般,条件却也比陈忠和张盘好太多了,虽都是青菜,但里面都混有粮食,分量也足,让好久都没吃饱的两人一顿狼吞虎咽。

    吃过了早饭,天色已经放亮,李元庆当即点齐了500~士兵,与陈忠、张盘两部一起,扬帆出海。

    李元庆的坐船上,三人相对而坐。

    指着摆在案上的简易地图,李元庆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此行,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不在乎要杀伤多少鞑子,就是抢人、抢银子、抢粮草。广宁是我大明在辽地的府库,粮草、辎重、兵甲甚多。我估计,此时战事结束,老奴必定会派人将这些东西,运送回沈阳。这是咱们的机会。”

    两人不由都是点头。

    李元庆说的简单明了,虽然在大面儿上有些上不了台面,却是正中了两人此时的要害。

    已经到了到了这个程度,三人就是一串绳的蚂蚱,自然要同心协力。

    看到张盘也点头表示同意,李元庆也放松了一些,又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我以前曾多次往返广宁和沈阳,对那边的地势,也了解一些。不过,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问题。”

    李元庆看向两人,“想要有大收获,就意味着,咱们必须放弃海上优势,要深入陆地。”

    在之前东海堡时,李元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深入内陆,干一票大的。

    只可惜,那时李元庆兵少将寡,又收拢了这么多壮女,已经分身乏力,但此时,三部人马加起来,已经有1500~人,都是正值当年的青壮,兵甲方面,基本也算齐全,已经有了可以在正面刚一波的实力。

    后金虽尽是骑兵,但辽地、尤其是广宁北线,地势很复杂,又有辽河、三岔河等诸多河流,操作性其实非常大。

    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武器不如后金方面先进,粮草不如后金方面充足,战马,那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三部却有一个后金方面完全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他们有船,而且很多。

    不论是李元庆、陈忠,还是张盘,三部都不缺船,当然,大船肯定不多,但小船却是有足够的数量。

    此时,已经天启二年二月中旬,已经要进入春天,几条大河的河中心部分,都已经开始化冻,小船通行,没有任何问题。

    李元庆说完,直勾勾的看向了两人的眼睛。

    即便知道两人都是豪杰之辈,但在此时,李元庆却也必须要明确两人的态度。

    这毕竟是协同作战,又是深入敌人腹心,万一出点什么茬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元庆,这算个球?不就是去辽西么?日他个姥地。这本来就是咱们大明的土地。怕个球?元庆,你放心,哥哥本部,一切听你调令。”

    陈忠虽然表面鲁莽,但这一路走下来,他也不再向当年那么莽撞了,这种时候,他自然要坚挺自己的兄弟李元庆。

    李元庆重重握了握陈忠的手,“有陈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李元庆又看向了张盘。

    李元庆和陈忠结拜这件事,毕竟是极为私密之事。

    不论何时,在现役军队里结拜兄弟,都可以算得上是‘忤逆’之罪,即便是对张盘,这种事情,事关身家性命,李元庆和陈忠可都不敢大意。

    张盘自然明白,这是李元庆要他表态了。

    坦白说,对李元庆这种资历浅的‘后来者’,张盘并没有太多好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张盘和李元庆在见解方面,着实有很大偏差。

    张盘一直想走正面,堂堂正正与后金军对决,从正面压倒对手,获得朝廷的任何。

    但李元庆却一直想走迂回路线,并不愿意跟后金军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以获得实际好处为主,并不太在意朝廷方面。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李元庆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大气,这让张盘很不喜。

    李元庆自然也明白张盘的心思。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后世,军队中,必然存在各种隐形的较量,将领们谁也不服谁,这也是上位者想要看到的结果。

    只不过,所谓的‘武无第二’,只是针对个人的匹夫之勇,在军队中,将领们自然不可能率部互相残杀,但却可以用在战场的表现,向同僚展现自己的实力。

    张盘一个老兵,看不起李元庆这种新兵,那也是极为正常。

    李元庆也想知道,他到底肯不肯为了实际利益,放下他的面子。

    这倒不是李元庆要刻意压着张盘一头,关键还是三部实力太过弱小,若在深入后金腹地,再发生矛盾,那……

    陈忠与张盘关系不错,两人几乎是同一期跟随毛文龙,此时,眼见张盘迟迟不表态,陈忠也有点急了。

    他想说什么,但喉咙动了几下,却没有说出口。

    这种时候,若他再发话,就好像有点欺负人一样了。

    张盘也看到了陈忠的表情,又看向了李元庆,片刻,他忽然一笑,“老陈,元庆,我张盘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元庆能不计前嫌,我张盘岂能输给自己的小兄弟。元庆,老陈,你们放心吧。我部一定会与主力保持一致。”

    看到张盘还是不肯松口,李元庆一笑,也不再计较,“如此那便好了。两位哥哥,我的意思,白天,咱们的儿郎们要在船上好好休息。晚上,咱们先去三岔河一线,探查一下动向。若三岔河条件合适,咱们便从三岔河入手。若不合适,那咱们便从辽河入手。”

    李元庆说着,英挺的脸孔上闪过一抹阴厉。

    三岔河的河面,大概在百步左右,窄处仅不足七十步。

    但三岔河的优点在于距离现在后金主力较远,李元庆三部夜晚行军,能在最大程度上,隐蔽自己的行踪。

    而辽河河面虽宽,但却是广宁前线,若是从辽河下手,危险程度要大上不少,当然,收获可能也会更大。

    但在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显然不愿意选择辽河。

    大财虽好,但也需要有命享用,以李元庆此时的状态,他倒是更喜欢‘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的发点小财,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慢慢提升自己的实力。

    陈忠和张盘都是带兵的行家,军事素养都很不错,很快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陈忠道:“元庆,此事你来拿主意。我绝没有二话。”

    张盘也道:“元庆,你脑子机灵,我听你的。”

    见张盘终于清晰的表了态,李元庆不由大喜,“如此甚好。两位哥哥,现在,咱们便即刻通传麾下儿郎们,让他们白天好好休息。”

    …………

    长生岛距离辽河口并不远,一日的疾行,傍晚时分,三部的船队准时抵达了河口附近。

    当即,李元庆派出几十艘小船,深处辽河和三岔河腹地,打探情报。

    此时,时间虽然紧迫,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老奴主力还会在广宁方向呆多久,但深入河中,毕竟事关重大,即便不顾及后金哨探,也需要探查河面的封冻情况。

    如若条件不顺,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在辽河口方向多呆几天,等待机会。

    但幸运的是,哨探很快就从前往传回来了情报,三岔河流域的河面已经解冻,河中心可航行的区域,至少在三十步以上。

    *************************************************************

    先发一章,继续努力。

    跪求支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485/ 第一时间欣赏明贼最新章节! 作者:纸花船所写的《明贼》为转载作品,明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贼介绍:
简介:大明天启元年四月,毛帅奇袭镇江的路上,多了一名新兵。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蝴蝶悄悄扇动了翅膀,大明帝国战力最强悍的东江军集团,悄悄偏移了原本的方向……明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