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明贼TXT下载明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贼全文阅读

作者:纸花船     明贼txt下载     明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2章 微服

    ~~~~~~~

    李元庆不由莞尔,笑着把玩着张芸娘的小嫩鸽道:“芸娘,你今年还不到十七吧?生日又小。咱们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这个时代,女性生育的风险很大。

    尤其是像张芸娘这般,不但年纪小,身子也太瘦弱,这时毕竟没有更为安全的剖腹产,万一碰到了难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元庆的意思,是想等张芸娘再大一点,身子完全长开,再去孕育下一代,会稳妥不少。

    “哥哥,你,你是不是嫌弃芸娘?”张芸娘小身子微微颤抖,眼泪都流了出来,心悸的让人心疼。

    李元庆忽然意识到,此时是明末,并不是后世,李元庆虽然和张芸娘有了夫妻之实,但两人却并未成亲,这又怎的能给张芸娘足够的安全感?

    “芸娘,你小脑瓜里想的什么?你是哥哥的宝贝。哥哥怎的能舍得不要你?”李元庆将张芸娘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用身体语言,让张芸娘安心。

    “哥哥,芸娘,芸娘已经不小了。芸娘真的想给哥哥生个娃崽。”张芸娘用力扑到了李元庆的怀里,像只受惊了的小鸟。

    李元庆忽然意识到,以后世的思维,在这个时代,并不一定行得通啊,孩子对女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她的生命。

    李元庆忽然也释然,此时不是后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能养得起,开枝散叶,百利而无一害。

    说一万遍,永远不如做一遍更为实在。

    “芸娘,你想要孩儿,其实哥哥也很想,只是,咱们光说可不行啊。”李元庆笑着揽着张芸娘的纤腰。

    张芸娘虽然年幼,但又怎的不明白李元庆意思,俏脸都要渗出水来,红的诱人,“哥哥,奴家来服侍你……”

    …………

    一觉醒来,李元庆只觉神清气爽。

    这种高强度的战场生活,犹如时时都处在火山口上,女人,就是最好的调和方式。

    这也让李元庆意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想要让麾下儿郎们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女人,就是最好的笼络方式。

    此时,李元庆麾下什么都缺,却就是不缺女人,让麾下儿郎们组成家庭,家庭的责任感,也能更快的催使他们成熟,未来长生岛也需要更多、更坚固的新鲜血液的补充,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的父辈,为李元庆效力,他们,自然也会为李元庆和他的后代效力。

    只是,此时长生岛还处在建设过程中,广鹿岛这方面,也没有足够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加之,这种事情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稍有不慎,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李元庆也只能仔细思量,慎之又慎后,再做决定。

    此时,李元庆本部大部都留在了长生岛,广鹿岛老营这边,以老弱妇孺居多,也没有太多军务,但最重要的铁匠铺,却还留在这里。

    陪几个女人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直接来到了营地后面山坡上的铁匠铺。

    多日没有回来,铁匠铺已经大变了模样,从山坡下一直绵延到半坡上,足有一里多,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虽然建筑都是木制、竹制,显得很简陋,但来往匆匆的人流,和不时冒出的浓烟,却显示着这里充满了生机。

    李元庆回到广鹿岛,并没有大张旗鼓,除了家里的几个女人,也就一部分守卫士兵知道。

    李元庆也想看看,现在铁匠铺这边,到底是怎么个工作情况,便没有贸然,微服私访。

    根据李元庆之前的命令,铁匠铺的防卫工作,仅次于李元庆的家眷,是广鹿岛老营防卫的重中之重。

    来到山坡下,便看到入口处,有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神情肃穆,一丝不苟,严格保持着铁匠铺与老营的距离,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李元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新兴的军事力量,在这方面,的确比陈旧的军事体系更为向上。

    主要是这些士兵们吃过了苦头,便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若有人敢玩忽职守,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军纪的严惩,甚至,会被直接驱除出队伍。

    在辽海之上,如果那个人被李元庆驱除了,恐怕也没有人再敢接收他们,除了饿死,他们就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好在,这些李元庆一手带出来的士兵们,暂时没有人让他失望。

    李元庆独自一人,慢悠悠溜达到了入口之前,顿时引起了士兵们的警觉。

    “站住。干什么的?这里是机密要地,闲杂人等,不得出入。”

    领头一个小旗大步迎了出来,阻挡在李元庆面前。

    此时,李元庆戴着厚厚的兔皮帽,只露出两只眼睛,这小旗一眼没认出来。

    但他刚走到李元庆身前,忽然一个机灵。

    主要是李元庆身材高大,在之前的操练中,一直身处第一线,与所有士兵们朝夕相处,士兵们没有人不认识自家主将。

    眼见这小旗就要跪下行礼,李元庆忙一把拉住了他,低声道:“我是微服私访,不要惊动其他人。”

    这小旗又兴奋又激动,“大人,那小的这便为您引路。”

    李元庆一笑,“我制定的规矩,我自然要带头遵守。你不用忙活,告诉士兵们,我是去找活的苦力。”

    小旗不由一愣,苦笑道:“大人,苦力找活也不能进入里面。必须审查后由徐爷和杨老爷子亲自挑选。”

    李元庆不由无语,只得道:“好吧。你带我进去。急着,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有了这当值的小旗帮忙,李元庆顺利进入了铁匠铺。

    铁匠铺的山下,都是一些仓储和民夫,他们有的在晾晒干柴,有的则推着独轮车,朝山上运送柴火,一切井井有条。

    看到李元庆过来,许多人都露出了警惕之色,毕竟,像李元庆这种身材,这种打扮,想不引人注意,都不可能。

    片刻,一个匠户模样的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这位兄弟,此处是机要之地,闲杂人等,不得乱入,否则,可是要遭到军纪处分的。”

    到了这般,李元庆也不能再微服下去,笑道:“你去把徐良和杨老爷子叫来,我就在这里等他们。”

    “这?”这中年匠户一愣,显然并不想执行李元庆的命令。

    李元庆与士兵们极熟,但对匠户们,接触还是太少了,这些匠户们,绝想不到,日理万机的大人,会微服私访过来。

    李元庆只得对这中年匠户亮了亮自己的腰牌。

    这中年匠户又惊又怕,就要磕头行礼。

    李元庆忙拉住了他,笑道:“不知者不罪。去吧。把徐良和杨老爷子都叫过来。我有事情找他们。”

    “是。大人。”中年匠户哪敢怠慢,赶忙朝着山上小跑过去。

    不多时,徐良和杨老爷子便急匆匆从山上赶下来,他们还穿着‘工作服’,都是十分破旧的破棉袄,赶忙对李元庆磕头行礼,“不知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赎罪。”

    李元庆笑着摆了摆手,“都起来吧。不知者无罪。徐兄弟,杨老爷子,最近工作怎么样?鸟铳的打制,可还顺利?”

    李元庆一边说着,一边朝山坡上走。

    徐良和杨老爷子赶忙跟在李元庆的身后。

    杨老爷子解释道:“大人,鸟铳的打制还算顺利。按照现在的规模,整个铁匠铺,一月可打制合格的鸟铳120杆左右。大人,主要是咱们现在极度缺乏原料,不论铁料还是煤炭,都很缺乏,人力倒是不缺。但速度只能维持在这般。”

    李元庆点了点头。

    辽海物资匮乏,之前,大部分的东西,都要从辽地本土购进,但此时,后金占据了全辽,广鹿岛这边,便只能从登莱和朝~鲜,购进必需的物资。

    这一来,无论是人力还是成本,都要高上不少。

    “这个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两位,这里有多少打制好的鸟铳?咱们去看看。”

    徐良忙道:“大人,您请这边。”

    很快,三人来到了山坡中央的一块平地。

    东面盖了几排平房,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

    李元庆已经摘下了脸上的遮挡,这些士兵们看到李元庆过来,赶忙磕头行礼,兴奋异常。

    李元庆笑着同他们摆摆手,“儿郎们辛苦了。今日,即是我来到这里,那中午,咱们便一起吃顿好的。我请客。”

    这些士兵们不由大喜,跪倒一片,磕头不止。

    李元庆笑着让他们各就各位,和徐良、杨老爷子一起,来到了存放鸟铳的库房。

    库房不大,只有百来平方,四周堆满了木架,一支支鸟铳,被精细的油纸包裹着,码放的整整齐齐。

    李元庆随手取过一杆,揭掉油纸,仔细观察。

    这鸟铳与之前徐良带去长生岛的那两杆,相差无几,但却更为精细,一看便是经过了仔细的打磨。

    李元庆将手指伸进铳管里,仔细探查,周围都是光滑无比,虽比不上后世机械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以纯人工而言,质量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在枪托尾端,还分别刻着两个小小的名字,下方还有两个独特的小红印。

    李元庆仔细端详,一个是徐良的名字,另一个是杨老爷子的名字杨沛福,红印应该是他们两个各自的代表符号,就像是文人的宝印一样。

    李元庆打开火门,里面虽然擦拭的很干净,但有很浓的火药味道,明显是经过了试射。

    “徐兄弟可敢再为我试铳?”李元庆笑眯眯看向了徐良。

    武器是士兵们的命,也是李元庆最根本的根本,即便一切流程,李元庆都找不出纰漏,但对最后的效果,李元庆依然不敢大意半分。

    *****************************************************************

    今天早上还没睡醒,小船便被亲戚叫去喝酒,从九点多去,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

    现在脑子还昏昏沉沉的……

    过年就是这一点最悲剧,最关键小船还不甚酒力。

    不过今天小船心情不错,应该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月底了,小船也该努力了,明天开始会尽量保持3更状态,跪求一切支持。

第122章 微服

    ~~~~~~~

    李元庆不由莞尔,笑着把玩着张芸娘的小嫩鸽道:“芸娘,你今年还不到十七吧?生日又小。咱们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这个时代,女性生育的风险很大。

    尤其是像张芸娘这般,不但年纪小,身子也太瘦弱,这时毕竟没有更为安全的剖腹产,万一碰到了难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元庆的意思,是想等张芸娘再大一点,身子完全长开,再去孕育下一代,会稳妥不少。

    “哥哥,你,你是不是嫌弃芸娘?”张芸娘小身子微微颤抖,眼泪都流了出来,心悸的让人心疼。

    李元庆忽然意识到,此时是明末,并不是后世,李元庆虽然和张芸娘有了夫妻之实,但两人却并未成亲,这又怎的能给张芸娘足够的安全感?

    “芸娘,你小脑瓜里想的什么?你是哥哥的宝贝。哥哥怎的能舍得不要你?”李元庆将张芸娘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用身体语言,让张芸娘安心。

    “哥哥,芸娘,芸娘已经不小了。芸娘真的想给哥哥生个娃崽。”张芸娘用力扑到了李元庆的怀里,像只受惊了的小鸟。

    李元庆忽然意识到,以后世的思维,在这个时代,并不一定行得通啊,孩子对女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她的生命。

    李元庆忽然也释然,此时不是后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能养得起,开枝散叶,百利而无一害。

    说一万遍,永远不如做一遍更为实在。

    “芸娘,你想要孩儿,其实哥哥也很想,只是,咱们光说可不行啊。”李元庆笑着揽着张芸娘的纤腰。

    张芸娘虽然年幼,但又怎的不明白李元庆意思,俏脸都要渗出水来,红的诱人,“哥哥,奴家来服侍你……”

    …………

    一觉醒来,李元庆只觉神清气爽。

    这种高强度的战场生活,犹如时时都处在火山口上,女人,就是最好的调和方式。

    这也让李元庆意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想要让麾下儿郎们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女人,就是最好的笼络方式。

    此时,李元庆麾下什么都缺,却就是不缺女人,让麾下儿郎们组成家庭,家庭的责任感,也能更快的催使他们成熟,未来长生岛也需要更多、更坚固的新鲜血液的补充,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的父辈,为李元庆效力,他们,自然也会为李元庆和他的后代效力。

    只是,此时长生岛还处在建设过程中,广鹿岛这方面,也没有足够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加之,这种事情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稍有不慎,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李元庆也只能仔细思量,慎之又慎后,再做决定。

    此时,李元庆本部大部都留在了长生岛,广鹿岛老营这边,以老弱妇孺居多,也没有太多军务,但最重要的铁匠铺,却还留在这里。

    陪几个女人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直接来到了营地后面山坡上的铁匠铺。

    多日没有回来,铁匠铺已经大变了模样,从山坡下一直绵延到半坡上,足有一里多,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虽然建筑都是木制、竹制,显得很简陋,但来往匆匆的人流,和不时冒出的浓烟,却显示着这里充满了生机。

    李元庆回到广鹿岛,并没有大张旗鼓,除了家里的几个女人,也就一部分守卫士兵知道。

    李元庆也想看看,现在铁匠铺这边,到底是怎么个工作情况,便没有贸然,微服私访。

    根据李元庆之前的命令,铁匠铺的防卫工作,仅次于李元庆的家眷,是广鹿岛老营防卫的重中之重。

    来到山坡下,便看到入口处,有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神情肃穆,一丝不苟,严格保持着铁匠铺与老营的距离,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李元庆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新兴的军事力量,在这方面,的确比陈旧的军事体系更为向上。

    主要是这些士兵们吃过了苦头,便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若有人敢玩忽职守,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军纪的严惩,甚至,会被直接驱除出队伍。

    在辽海之上,如果那个人被李元庆驱除了,恐怕也没有人再敢接收他们,除了饿死,他们就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好在,这些李元庆一手带出来的士兵们,暂时没有人让他失望。

    李元庆独自一人,慢悠悠溜达到了入口之前,顿时引起了士兵们的警觉。

    “站住。干什么的?这里是机密要地,闲杂人等,不得出入。”

    领头一个小旗大步迎了出来,阻挡在李元庆面前。

    此时,李元庆戴着厚厚的兔皮帽,只露出两只眼睛,这小旗一眼没认出来。

    但他刚走到李元庆身前,忽然一个机灵。

    主要是李元庆身材高大,在之前的操练中,一直身处第一线,与所有士兵们朝夕相处,士兵们没有人不认识自家主将。

    眼见这小旗就要跪下行礼,李元庆忙一把拉住了他,低声道:“我是微服私访,不要惊动其他人。”

    这小旗又兴奋又激动,“大人,那小的这便为您引路。”

    李元庆一笑,“我制定的规矩,我自然要带头遵守。你不用忙活,告诉士兵们,我是去找活的苦力。”

    小旗不由一愣,苦笑道:“大人,苦力找活也不能进入里面。必须审查后由徐爷和杨老爷子亲自挑选。”

    李元庆不由无语,只得道:“好吧。你带我进去。急着,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有了这当值的小旗帮忙,李元庆顺利进入了铁匠铺。

    铁匠铺的山下,都是一些仓储和民夫,他们有的在晾晒干柴,有的则推着独轮车,朝山上运送柴火,一切井井有条。

    看到李元庆过来,许多人都露出了警惕之色,毕竟,像李元庆这种身材,这种打扮,想不引人注意,都不可能。

    片刻,一个匠户模样的中年人快步迎了上来,“这位兄弟,此处是机要之地,闲杂人等,不得乱入,否则,可是要遭到军纪处分的。”

    到了这般,李元庆也不能再微服下去,笑道:“你去把徐良和杨老爷子叫来,我就在这里等他们。”

    “这?”这中年匠户一愣,显然并不想执行李元庆的命令。

    李元庆与士兵们极熟,但对匠户们,接触还是太少了,这些匠户们,绝想不到,日理万机的大人,会微服私访过来。

    李元庆只得对这中年匠户亮了亮自己的腰牌。

    这中年匠户又惊又怕,就要磕头行礼。

    李元庆忙拉住了他,笑道:“不知者不罪。去吧。把徐良和杨老爷子都叫过来。我有事情找他们。”

    “是。大人。”中年匠户哪敢怠慢,赶忙朝着山上小跑过去。

    不多时,徐良和杨老爷子便急匆匆从山上赶下来,他们还穿着‘工作服’,都是十分破旧的破棉袄,赶忙对李元庆磕头行礼,“不知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赎罪。”

    李元庆笑着摆了摆手,“都起来吧。不知者无罪。徐兄弟,杨老爷子,最近工作怎么样?鸟铳的打制,可还顺利?”

    李元庆一边说着,一边朝山坡上走。

    徐良和杨老爷子赶忙跟在李元庆的身后。

    杨老爷子解释道:“大人,鸟铳的打制还算顺利。按照现在的规模,整个铁匠铺,一月可打制合格的鸟铳120杆左右。大人,主要是咱们现在极度缺乏原料,不论铁料还是煤炭,都很缺乏,人力倒是不缺。但速度只能维持在这般。”

    李元庆点了点头。

    辽海物资匮乏,之前,大部分的东西,都要从辽地本土购进,但此时,后金占据了全辽,广鹿岛这边,便只能从登莱和朝~鲜,购进必需的物资。

    这一来,无论是人力还是成本,都要高上不少。

    “这个问题,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两位,这里有多少打制好的鸟铳?咱们去看看。”

    徐良忙道:“大人,您请这边。”

    很快,三人来到了山坡中央的一块平地。

    东面盖了几排平房,十几名士兵正在来回巡视。

    李元庆已经摘下了脸上的遮挡,这些士兵们看到李元庆过来,赶忙磕头行礼,兴奋异常。

    李元庆笑着同他们摆摆手,“儿郎们辛苦了。今日,即是我来到这里,那中午,咱们便一起吃顿好的。我请客。”

    这些士兵们不由大喜,跪倒一片,磕头不止。

    李元庆笑着让他们各就各位,和徐良、杨老爷子一起,来到了存放鸟铳的库房。

    库房不大,只有百来平方,四周堆满了木架,一支支鸟铳,被精细的油纸包裹着,码放的整整齐齐。

    李元庆随手取过一杆,揭掉油纸,仔细观察。

    这鸟铳与之前徐良带去长生岛的那两杆,相差无几,但却更为精细,一看便是经过了仔细的打磨。

    李元庆将手指伸进铳管里,仔细探查,周围都是光滑无比,虽比不上后世机械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以纯人工而言,质量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在枪托尾端,还分别刻着两个小小的名字,下方还有两个独特的小红印。

    李元庆仔细端详,一个是徐良的名字,另一个是杨老爷子的名字杨沛福,红印应该是他们两个各自的代表符号,就像是文人的宝印一样。

    李元庆打开火门,里面虽然擦拭的很干净,但有很浓的火药味道,明显是经过了试射。

    “徐兄弟可敢再为我试铳?”李元庆笑眯眯看向了徐良。

    武器是士兵们的命,也是李元庆最根本的根本,即便一切流程,李元庆都找不出纰漏,但对最后的效果,李元庆依然不敢大意半分。

    *****************************************************************

    今天早上还没睡醒,小船便被亲戚叫去喝酒,从九点多去,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

    现在脑子还昏昏沉沉的……

    过年就是这一点最悲剧,最关键小船还不甚酒力。

    不过今天小船心情不错,应该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月底了,小船也该努力了,明天开始会尽量保持3更状态,跪求一切支持。

第123章 资源最大化利用

    ~~~~~~~

    “啪、啪、啪……”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铳嘀鸣,徐良一共试射了二十多杆鸟铳,除了有一杆,因为铅弹没有夯实,出现了哑火,重新填弹夯实后正常,其余的鸟铳,都没有任何异常。

    李元庆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让徐良继续试射下去。

    像这种机械的东西,出现故障,也是在所难免,哪怕是后世精密的电子仪器,高端汽车,也会有一些小问题,李元庆也可以接受,但这些问题,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绝不能出现重大隐患,比如炸膛,危机到了使用士兵的性命,这是李元庆绝对无法容忍之事。

    “徐兄弟,你们做的不错。”看着徐良紧张的模样,李元庆笑着表示了肯定。

    徐良不由如释重负,刚才那杆鸟铳哑火,也让他的心,提在了嗓子眼上。

    人毕竟不是神,想要一点错误都不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若要因为一点小错误,就把人一棍子打死,这却也并不是可取之道。

    士为知己者死。

    李元庆的宽容,也更让徐良感动不已。若是在之前,广宁的军府库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算徐良可以逃过一死,但一顿狠狠的板子,却是绝少不了的。

    “小的谢大人宽容。”徐良重重的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头。

    杨老爷子几人也是一起跪倒在地上。

    “大人,小的还是有些着急了。若是能再耐住些性子,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徐良跪在地上,恭敬对李元庆磕头。

    李元庆扫视他们一眼,这才将他们挨个扶起来,缓缓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不是你们着急,还是我太急了啊。”

    李元庆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舒缓了一下自己的语气,“从今日起,铁匠铺不要再追求任务的数量,而是要从最基础的质量做起。我军现在物资匮乏,便更要珍惜利用已有资源。这样,铁匠铺的任务。”

    李元庆想了一下,“主要还是以鸟铳为主,每月的定量,便定在80杆吧。这80杆,你们可保证不出一点茬子?”

    说完,李元庆扫视过众人。

    徐良和杨老爷子相识一眼,不由都松了一口气,120杆的任务,他们着实是有些压力,主要还是原材料不足,在广宁城时两天功夫就能达到的过程,到这里却要三天甚至五天。

    李元庆一下子缩去了40杆的任务,他们压力顿然骤减。

    徐良赶忙磕头道:“大人,80杆,小的可用项上人头担保,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杨老爷子也磕头,却道:“大人,80杆的任务小老儿完成没有问题。可不知,那奖金……”

    李元庆一笑,“铁匠铺的工作,是我未来长生营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饷银汇聚的核心。此时非战时,所有一切工作的评定,都是以质量为主。只要你们每月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必不吝惜赏赐。”

    杨老爷子不由大喜,“多谢大人恩德,小老儿必尽心为大人效死。”

    徐良也露出了喜意,连连对李元庆磕头。

    “呵呵。都起来吧。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也该吃饭了。走,去饭堂,我请客。”

    众人不由大喜。

    …………

    饭堂在老营,距离铁匠铺不远,一般时候,这些在铁匠铺工作的匠户和工人,早饭在饭堂吃,中饭和晚饭,则是要饭堂那边的壮女们送过来,因为要赶时间加班工作。

    今日,李元庆过来,便给众人暂时放了个小假,除了留守当值士兵,剩下所有人,中午都去饭堂吃饭。

    此时广鹿岛这边,粮食虽已经有些短缺,但李元庆发了话,负责饭堂的壮女们自然要这些人吃饱,饭菜分量都加的很足。

    在华夏的文化里,饭桌上谈请事情,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鸟铳,李元庆也仔细咨询了徐良和杨老爷子,关于长枪、铠甲,以及短刀等各种兵器的制作工艺和时间。

    之所以给铁匠铺这边,减少鸟铳的制作量,李元庆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主要原因,除了物资不足,还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元庆麾下青壮人手不足。

    此时,满打满算,李元庆麾下的青壮丁口,刚在千人出头。

    战兵序列,已经不足千人,朝廷那边,报功的封赏还需过段时日,毛文龙那边,青壮也不会这么快就拨下来,毕竟,李元庆现在只是守备职,千余的青壮数量,已经不少了。

    即便李元庆是毛文龙的爱将,这些事情,还是不好太过觊觎,包括陈忠和张盘也是一样。

    如此,铁匠铺这边产能太盛,反倒是一种浪费,倒不如留出一些精力,用来制作长枪、铠甲、短刀这些兵器。

    火器化虽然是未来战争的主流,但在此时这个时代,受制于科技树的发展程度,却也并不能一味追求火器。

    即便是在二战时,小鬼的枪头上,也都装着刺刀。

    后世也有调查研究表明,小鬼子在战争中,刺刀肉搏的数量,甚至高过全火器对战的数量。

    此时,李元庆这边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后金的八旗铁骑。

    单以基础火器化的鸟铳兵,去对阵这些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职业战士,还是太过托大了。

    在鸟铳兵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防护,保证他们可以安全输出,相辅相成。

    如此,最适合的保护兵种,就是长枪兵了。

    进可攻,退可守。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部队的现有资源。

    只是,铠甲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在长枪和短刀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具体讨论、完善。

    长枪的尺度,到底以多少为妙?短刀,又该如何设计?

    李元庆也想去部队一线,与士兵和军官们仔细探讨之后,再做决定。

    古人言,‘兵不在多而在精。’

    此时这般条件,不论是李元庆还是毛文龙本部,资源都实在太有限。

    就如同后世的岛国,必须要资源最大化利用。

    吃过了午饭,李元庆又带着徐良和杨老爷子,视察了铁匠铺的几个打铁炉和煤炭、柴火仓储,一切都井井有条。

    李元庆也有些诧异,正巧碰到渠敏秋过来检查工作,这才解开了疑惑。

    原来,之前张芸娘和渠敏秋已经经过了仔细分工,张芸娘负责统筹全局,渠敏秋负责找补遗露,这铁匠铺,张芸娘不懂,一直都是渠敏秋来安排。

    渠敏秋之前便掌控广宁的张氏宝丰堂,管理经验丰富,她用她商人的那一套,来管理铁匠铺的工作,效果自然非常不错。

    这其实就像后世早些时候的国有企业和第一批私人新兴企业,盈利模式的不同,注定效率也有很大不同。

    国有企业,因为有政策的扶持,好点坏点,铺张点,浪费点,都有国家来买单。但私人企业因为盈利的问题,必须要保证老板赚钱,所以在管理上会更加严格,更加牢牢控制成本,效率自然会有提高。

    到后来市场化之后,这种区别,才逐渐变小。

    像是这些匠户们,在广宁军府库工作的时候,各种原材料虽然不缺,设备也很先进,但却不能保证他们个人的利益,‘出工不出力’的状态,便不能避免。

    而此时在广鹿岛的铁匠铺,资源虽然有限,设备也不够先进,但李元庆却能保证他们本身的利益,他们自然也会更加努力,做出好的产品,来赢得李元庆更多的财物赏赐。

    这就等同于李元庆率先将广鹿岛的铁匠铺,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即便订单是由他自己来定。

    离开铁匠铺,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

    按照‘轮流制’,今晚李元庆要歇息在渠敏秋这里。

    广鹿岛虽然条件差些,但渠敏秋的生活习惯,仍然很精致,她亲自去炒了几个小菜,又给李元庆温了壶热酒,这才在藕儿的服侍下,和李元庆共进晚餐。

    坦白说,虽然李元庆是纯正的泥腿子出身,却也很享受渠敏秋这种带有一丝小资情调的小日子,一顿饭吃的舒服而又惬意。

    晚上,例行完工事,交了公粮,躺在渠敏秋温暖的被窝里,李元庆这才有时间,跟渠敏秋说些私密的悄悄话。

    “敏秋,你大哥那边有消息了么?那批粮草,什么时候能过来?”李元庆搂着渠敏秋的纤腰道。

    渠敏秋虽然已经‘丧身’在广宁城张家大院的那场大火,但她却一直以广鹿岛豪族的另一个身份,与渠家保持着联系。

    这也是李元庆刻意而为之。

    辽海毕竟资源太有限,渠家这种豪商虽然不地道,但在讲究信誉的这个时代,他们的信誉还是不错的,再加之他们胆大,只要有银子赚,什么事情都敢做。

    李元庆也需要他们,为己方提供一些基础的交换。

    渠敏秋道:“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好,现在还不到下新粮的时候,渠家存粮不多,还要先供应那边。元庆,我估计,可能要到3月底,或者是4月初,大哥那边才能过来。”

    李元庆点了点头,渠家首先要保证老主顾,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与那些大头相比,李元庆这两万两银子的货,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此时,已经是二月末,再撑一个多月,李元庆这边有些难处,但却还不至于不能坚持。

    “对了,敏秋,我的账上,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李元庆麾下识字的人不多,商老六识几个字,但做账明显牵强,渠敏秋来到广鹿岛后,这些工作便都是由她来做,也是能者多劳,毕竟是李元庆的禁脔。

    渠敏秋想了一下,轻轻咬了咬嘴唇,“元庆,现在你这边,只有两万一千多两银子了。若支付了此次粮食交易,就只剩下不足三千两了。”

    ***************************************************************

第124章 紫禁城

    ~~~~~~~

    “元庆,这些时日的主要开支,都是在铁匠铺这边,购买生铁、煤炭,就花去了七八千两。还有之前伤亡将士的抚恤,也有两千多两。还有长生岛这边的建设,广鹿岛这边的生活物资,修补船只……”

    渠敏秋仔细对李元庆解释了这段时间的资金流向,每一笔都有详细记录可查。

    但虽然渠敏秋已经做得足够细致,可李元庆还是一阵头皮发麻。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此时,李元庆麾下已经一万多口子人,每天吃喝拉撒,即便什么事情都不干,都要几百两银子的基础开销,更不要提,这段时间,李元庆这边出征不断,虽看似都打了胜仗,但损失却也不小,关键是李元庆还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战利品……

    如此只出不进,就算是一座金山,也刚不住啊。

    李元庆原本以为之前的积蓄,还能再维持些时日,但现在来看,铁匠铺这边工作不能断,长生岛新营的建设,也不能断,治下人口,每天也都要吃饭,士兵们也不能中断了每日的操练,这一来,李元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财政赤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他娘的。”李元庆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本来以为自己是个抵实的小老板,却哪知,这点钱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

    “元庆,我这里还有些银子,要不,你先拿去用吧。先度过这段危机再说。银子咱们可以再慢慢赚。”渠敏秋不忍李元庆神伤,充满母性光辉的将李元庆搂在怀里。

    嗅着渠敏秋身上熟悉的香气,李元庆有些陶醉,思维却更加清明,“敏秋,你这钱不能动。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放心吧。这些事情,我有办法解决。”

    说着,李元庆翻身将渠敏秋压在了身下,“敏秋,**一刻值千金。咱们还是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渠敏秋本来还想再劝劝李元庆,但片刻之间,她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只能凭着本能轻轻娇呼……

    …………

    京师,紫禁城。

    今日,阳光不错,天气已经渐渐开始回暖。

    御花园的湖边,有一艘半人高的精致木制楼船,已经完成了收尾工作,就等着试水航行了。

    本来,天启小皇帝朱由校已经来到了湖边,要为他亲手建造的这条宝船,举行一个盛大的试水航行仪式,但魏忠贤这边接连几道消息,让天启小皇帝直接一脚把宝船揣进了水里,踢了个粉碎,怒气冲冲的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都知道出了大事,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个个噤若寒蝉的跪在地上,生怕犯了皇上的什么忌讳。

    天启小皇帝登基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喜好木工,孩童性子不减,但他本性宽厚,对人和善,对太监、宫女们,也不是太过苛刻。

    但今日,皇上连自己花费了一个多月心思,精雕细琢的宝船都踹碎了,谁又不开眼,敢犯他的晦气?

    天启小皇帝怒气冲冲的来到御座上坐下,怒视魏忠贤道:“大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天下,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这江山,还是不是吾的江山。他们还是不是吾的臣子?”

    因为客氏而上位的魏忠贤,此时,已经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所谓秉笔太监,就是可以代天子批红。

    大明帝国两京一十三省,万万里河山,三品以上大员的任命,魏忠贤都可代天子执笔。

    朝廷重臣、锦衣卫所有核心奏折、密报,都需先呈到他这里,再上奏与天启小皇帝。

    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但此时,即便是自诩对天启小皇帝性子了解极深的魏忠贤,也从未见过小皇帝发这么大的火,赶忙跪在地上,拼命磕头,“皇上,皇上切勿生气,若是因此气坏了身子,奴婢可是万死莫赎啊。奴婢想,或许,或许解大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就在刚刚,魏忠贤收到了消息,内阁提出的新任辽地经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人选,宣府巡抚解经邦,几天内,接连第三次上书,以自己年迈、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朝廷的提议,请求告老还乡。

    辽事崩盘,天启小皇帝本来就怒火攻心,焦头烂额,哪里能想到,像解经邦这种历事三朝的老臣,竟然给他撂了挑子。

    这让他天子的颜面何在?这让他的辽地怎么办?

    “苦衷?他能有什么苦衷?哼。吾就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曾把吾放在眼里,把吾当个孩子戏耍。呵呵。很好。很好。他们真的以为吾不敢杀人么?”

    毕竟是天子,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天启此时虽然年幼,小脸上稚气未脱,但天子之威,就算是魏忠贤,也被吓得一哆嗦。

    思虑片刻,魏忠贤赶忙磕头道:“皇上,依奴婢看,辽事已是如此,解大人虽是老臣,但未必就能扭转辽地危局。他这倒也不是故意推脱,而是怕误了皇上的大事,误了大明的基业啊。”

    魏忠贤今年已经五十出头,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可以看得出,他年轻时,绝对是仪表堂堂、远超越常人的美男子。

    否则,也不可能轻易勾搭上心高气傲的客氏。

    此时,虽然已经老迈,身材有些佝偻,但魏忠贤的身上,却自有一种沉着如山的气质。

    此时的画面,就像是一个孩子,在对自己的长辈撒娇。

    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微微一愣神。

    他虽然年幼,可绝不傻。

    说起来,天启小皇帝的命运极为悲催,年少时,母亲早亡,因为其父光宗不受爷爷万历待见,备受冷落,又受继母李选侍欺凌,孤单的生长在深宫里,孤苦伶仃。

    好不容易熬到了爷爷万历临终前,明确他为皇太孙,但其父光宗上位29天便亡,他又成为了群臣们的‘玩具’。

    此时终于登基了,大权在握,但整个大明,早已经不似往昔繁盛,辽东女真,北线蒙古,西南奢家,都是蠢蠢欲动,而大臣们,结党营私,腐化堕落,变着法子,在他面前变戏法,最关键,连老天爷也喜欢跟他开玩笑。

    他的视线,只能局限在这红砖碧瓦之间。

    “大伴,照你这么说,这解经邦不但不该罚,还该赏么?”天启小皇帝冷冷的看了魏忠贤一眼。

    魏忠贤听天启小皇帝的语气,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启毕竟年幼,性子又醇厚,只要他最大的怒气消了,剩下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

    这也是魏忠贤的精明之处,先报忧,把皇帝拉到他身边来,再利用他的手段,逐步控制皇帝的情绪。

    “皇上,解经邦当然有罪。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解经邦推辞天子旨意,必当厚罚。但眼下,咱们还是该先想办法,解决辽地的问题。这才是主因那。”

    天启小皇帝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他明白,魏忠贤所说,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大伴,依你看,这事情到底该怎么办?这些鞑子,当真有这么骁勇么?他们难道不是人,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么?”

    看着孩子般的天启,魏忠贤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柔和的笑意,仔细解释道:“皇上,鞑子当然不是怪物。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人。只不过,他们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常年与野兽为伴,环境使然,他们比我们大明的士兵,要骁勇很多。但他们却并非不可战胜。当年,戚帅,李帅在时,他们不就老老实实的为我大明戍边么?”

    听魏忠贤说起了戚继光、李成梁,天启小皇帝的眼睛里也露出了一丝神往。

    若有这两位大员在,他又何愁他的江山如此凋敝?区区建奴小丑,也敢踩着鼻子上脸?

    “大伴,吾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大明,需要像戚帅、李帅一样的人物,镇守辽地。方才能压住这些可恶的建奴。”

    魏忠贤欣慰的点了点头,“皇上,正是如此。可惜,我大明,现在并没有这样的人物啊。”

    说着,魏忠贤也有些神伤。

    他这一辈子,可谓也是饱经风霜,年轻时家贫,不得已之下,选择了切断是非根,入宫当了太监。

    可他自视甚高,阅历丰厚,登上现在这个位置,他也想帮天启小皇帝做些事情,帮他自己做些事情。

    顿了一顿,魏忠贤又道:“皇上,辽地之事,万分复杂。老奴兴起已久,现在再想剿灭,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此事,咱们必须徐徐而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前辽东巡抚王化贞虽然有罪,但经略熊廷弼更是罪不可赦。广宁围城之时,王化贞已经派人去向熊廷弼求救,可熊廷弼坐拥数万大军,却没有半分发兵的意思。之后,广宁城破,王化贞与熊廷弼在大凌河相遇,那时,双方加起来,尚且有数万大军。王化贞提议反攻广宁,可熊廷弼不但将王化贞奚落一番,而且转头就走。导致广宁战事,再也无法收拾。”

    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王化贞是魏忠贤阉党的人,魏忠贤自然要为王化贞开脱,而熊廷弼虽然是他爷爷万历爷的信臣,但熊廷弼性子狭隘,不能容人,此次广宁之战,熊廷弼要背负上多半责任。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熊廷弼自多年前,便已经被盖上了‘知兵’的大印,但在广宁之战中,就算他与王化贞有矛盾,就算王化贞的策略存在重大失误,但他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王化贞犯错误,导致辽西尽失,十三万大军覆灭,数十万辽民流离失所。

    王化贞是因为他本身能力确实有问题,而熊廷弼这边,却就是个人原因了。

    如此,谁的危害更大,自然一目了然。

    “大伴,依你之见,此时该怎么办?”天启小皇帝又将话题抛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刚要开口,这时,门外却传来侍卫的高呼,“报~~~,辽海八百里急报。大捷,大捷啊。”

    ****************************************************************

    呵呵,说点有意思的吧。

    也是小船求教骨灰级明史粉丝,1,天启小皇帝究竟有没有能力?2,魏忠贤此人到底如何?他到底是不是史书上说的,祸乱后宫,鼠目寸光。

    欢迎在书评区留言,与小船一起探讨。

第124章 紫禁城

    ~~~~~~~

    “元庆,这些时日的主要开支,都是在铁匠铺这边,购买生铁、煤炭,就花去了七八千两。还有之前伤亡将士的抚恤,也有两千多两。还有长生岛这边的建设,广鹿岛这边的生活物资,修补船只……”

    渠敏秋仔细对李元庆解释了这段时间的资金流向,每一笔都有详细记录可查。

    但虽然渠敏秋已经做得足够细致,可李元庆还是一阵头皮发麻。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此时,李元庆麾下已经一万多口子人,每天吃喝拉撒,即便什么事情都不干,都要几百两银子的基础开销,更不要提,这段时间,李元庆这边出征不断,虽看似都打了胜仗,但损失却也不小,关键是李元庆还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战利品……

    如此只出不进,就算是一座金山,也刚不住啊。

    李元庆原本以为之前的积蓄,还能再维持些时日,但现在来看,铁匠铺这边工作不能断,长生岛新营的建设,也不能断,治下人口,每天也都要吃饭,士兵们也不能中断了每日的操练,这一来,李元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财政赤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他娘的。”李元庆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本来以为自己是个抵实的小老板,却哪知,这点钱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

    “元庆,我这里还有些银子,要不,你先拿去用吧。先度过这段危机再说。银子咱们可以再慢慢赚。”渠敏秋不忍李元庆神伤,充满母性光辉的将李元庆搂在怀里。

    嗅着渠敏秋身上熟悉的香气,李元庆有些陶醉,思维却更加清明,“敏秋,你这钱不能动。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放心吧。这些事情,我有办法解决。”

    说着,李元庆翻身将渠敏秋压在了身下,“敏秋,**一刻值千金。咱们还是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渠敏秋本来还想再劝劝李元庆,但片刻之间,她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只能凭着本能轻轻娇呼……

    …………

    京师,紫禁城。

    今日,阳光不错,天气已经渐渐开始回暖。

    御花园的湖边,有一艘半人高的精致木制楼船,已经完成了收尾工作,就等着试水航行了。

    本来,天启小皇帝朱由校已经来到了湖边,要为他亲手建造的这条宝船,举行一个盛大的试水航行仪式,但魏忠贤这边接连几道消息,让天启小皇帝直接一脚把宝船揣进了水里,踢了个粉碎,怒气冲冲的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都知道出了大事,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个个噤若寒蝉的跪在地上,生怕犯了皇上的什么忌讳。

    天启小皇帝登基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喜好木工,孩童性子不减,但他本性宽厚,对人和善,对太监、宫女们,也不是太过苛刻。

    但今日,皇上连自己花费了一个多月心思,精雕细琢的宝船都踹碎了,谁又不开眼,敢犯他的晦气?

    天启小皇帝怒气冲冲的来到御座上坐下,怒视魏忠贤道:“大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天下,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这江山,还是不是吾的江山。他们还是不是吾的臣子?”

    因为客氏而上位的魏忠贤,此时,已经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所谓秉笔太监,就是可以代天子批红。

    大明帝国两京一十三省,万万里河山,三品以上大员的任命,魏忠贤都可代天子执笔。

    朝廷重臣、锦衣卫所有核心奏折、密报,都需先呈到他这里,再上奏与天启小皇帝。

    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但此时,即便是自诩对天启小皇帝性子了解极深的魏忠贤,也从未见过小皇帝发这么大的火,赶忙跪在地上,拼命磕头,“皇上,皇上切勿生气,若是因此气坏了身子,奴婢可是万死莫赎啊。奴婢想,或许,或许解大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就在刚刚,魏忠贤收到了消息,内阁提出的新任辽地经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人选,宣府巡抚解经邦,几天内,接连第三次上书,以自己年迈、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朝廷的提议,请求告老还乡。

    辽事崩盘,天启小皇帝本来就怒火攻心,焦头烂额,哪里能想到,像解经邦这种历事三朝的老臣,竟然给他撂了挑子。

    这让他天子的颜面何在?这让他的辽地怎么办?

    “苦衷?他能有什么苦衷?哼。吾就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曾把吾放在眼里,把吾当个孩子戏耍。呵呵。很好。很好。他们真的以为吾不敢杀人么?”

    毕竟是天子,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天启此时虽然年幼,小脸上稚气未脱,但天子之威,就算是魏忠贤,也被吓得一哆嗦。

    思虑片刻,魏忠贤赶忙磕头道:“皇上,依奴婢看,辽事已是如此,解大人虽是老臣,但未必就能扭转辽地危局。他这倒也不是故意推脱,而是怕误了皇上的大事,误了大明的基业啊。”

    魏忠贤今年已经五十出头,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可以看得出,他年轻时,绝对是仪表堂堂、远超越常人的美男子。

    否则,也不可能轻易勾搭上心高气傲的客氏。

    此时,虽然已经老迈,身材有些佝偻,但魏忠贤的身上,却自有一种沉着如山的气质。

    此时的画面,就像是一个孩子,在对自己的长辈撒娇。

    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微微一愣神。

    他虽然年幼,可绝不傻。

    说起来,天启小皇帝的命运极为悲催,年少时,母亲早亡,因为其父光宗不受爷爷万历待见,备受冷落,又受继母李选侍欺凌,孤单的生长在深宫里,孤苦伶仃。

    好不容易熬到了爷爷万历临终前,明确他为皇太孙,但其父光宗上位29天便亡,他又成为了群臣们的‘玩具’。

    此时终于登基了,大权在握,但整个大明,早已经不似往昔繁盛,辽东女真,北线蒙古,西南奢家,都是蠢蠢欲动,而大臣们,结党营私,腐化堕落,变着法子,在他面前变戏法,最关键,连老天爷也喜欢跟他开玩笑。

    他的视线,只能局限在这红砖碧瓦之间。

    “大伴,照你这么说,这解经邦不但不该罚,还该赏么?”天启小皇帝冷冷的看了魏忠贤一眼。

    魏忠贤听天启小皇帝的语气,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启毕竟年幼,性子又醇厚,只要他最大的怒气消了,剩下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

    这也是魏忠贤的精明之处,先报忧,把皇帝拉到他身边来,再利用他的手段,逐步控制皇帝的情绪。

    “皇上,解经邦当然有罪。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解经邦推辞天子旨意,必当厚罚。但眼下,咱们还是该先想办法,解决辽地的问题。这才是主因那。”

    天启小皇帝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他明白,魏忠贤所说,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大伴,依你看,这事情到底该怎么办?这些鞑子,当真有这么骁勇么?他们难道不是人,是三头六臂的怪物么?”

    看着孩子般的天启,魏忠贤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柔和的笑意,仔细解释道:“皇上,鞑子当然不是怪物。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人。只不过,他们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常年与野兽为伴,环境使然,他们比我们大明的士兵,要骁勇很多。但他们却并非不可战胜。当年,戚帅,李帅在时,他们不就老老实实的为我大明戍边么?”

    听魏忠贤说起了戚继光、李成梁,天启小皇帝的眼睛里也露出了一丝神往。

    若有这两位大员在,他又何愁他的江山如此凋敝?区区建奴小丑,也敢踩着鼻子上脸?

    “大伴,吾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大明,需要像戚帅、李帅一样的人物,镇守辽地。方才能压住这些可恶的建奴。”

    魏忠贤欣慰的点了点头,“皇上,正是如此。可惜,我大明,现在并没有这样的人物啊。”

    说着,魏忠贤也有些神伤。

    他这一辈子,可谓也是饱经风霜,年轻时家贫,不得已之下,选择了切断是非根,入宫当了太监。

    可他自视甚高,阅历丰厚,登上现在这个位置,他也想帮天启小皇帝做些事情,帮他自己做些事情。

    顿了一顿,魏忠贤又道:“皇上,辽地之事,万分复杂。老奴兴起已久,现在再想剿灭,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此事,咱们必须徐徐而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前辽东巡抚王化贞虽然有罪,但经略熊廷弼更是罪不可赦。广宁围城之时,王化贞已经派人去向熊廷弼求救,可熊廷弼坐拥数万大军,却没有半分发兵的意思。之后,广宁城破,王化贞与熊廷弼在大凌河相遇,那时,双方加起来,尚且有数万大军。王化贞提议反攻广宁,可熊廷弼不但将王化贞奚落一番,而且转头就走。导致广宁战事,再也无法收拾。”

    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王化贞是魏忠贤阉党的人,魏忠贤自然要为王化贞开脱,而熊廷弼虽然是他爷爷万历爷的信臣,但熊廷弼性子狭隘,不能容人,此次广宁之战,熊廷弼要背负上多半责任。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熊廷弼自多年前,便已经被盖上了‘知兵’的大印,但在广宁之战中,就算他与王化贞有矛盾,就算王化贞的策略存在重大失误,但他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王化贞犯错误,导致辽西尽失,十三万大军覆灭,数十万辽民流离失所。

    王化贞是因为他本身能力确实有问题,而熊廷弼这边,却就是个人原因了。

    如此,谁的危害更大,自然一目了然。

    “大伴,依你之见,此时该怎么办?”天启小皇帝又将话题抛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刚要开口,这时,门外却传来侍卫的高呼,“报~~~,辽海八百里急报。大捷,大捷啊。”

    ****************************************************************

    呵呵,说点有意思的吧。

    也是小船求教骨灰级明史粉丝,1,天启小皇帝究竟有没有能力?2,魏忠贤此人到底如何?他到底是不是史书上说的,祸乱后宫,鼠目寸光。

    欢迎在书评区留言,与小船一起探讨。

第125章 验功

    ~~~~~~~

    这些时日,关于辽地的奏报,就像雪花一样,一卷一卷朝着京师飘过来,天启小皇帝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一听到奏报心里就发虚。

    此时,虽然外面侍卫的声音,由于极度兴奋而有些变形,但天启小皇帝还是听清了最后两个字,是捷报,而且还是大捷。

    天启小皇帝的眼睛中已经遮掩不住的兴奋之色,就想要跑出去,抓住这个侍卫好好的问一问,到底是个什么捷报?

    到底是哪里的捷报?

    可他毕竟是皇帝,大明之主,百官之主,万民之主,而且,魏忠贤就在身边,天启小皇帝也不敢贸然,做出违背天子礼仪的动作,否则,那些大臣们,又要哭爹喊娘,给他上一个月的祖训课。

    只是,他虽然挺直了身子,小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眼睛,却是止不住的朝门外瞟,心道,“这些侍卫平时不是都挺麻溜的嘛?今天怎么动作这么慢?”

    魏忠贤也有些诧异。

    这些时日,辽地事危,朝廷的奏章确实比往日多了不少,可不是哭穷,就是上吊,要么就是某某地又失守了,哪里会有捷报?

    他老人家在司礼监首座的宝座上,时日也不短了,可至今,尚未亲自体验过,捷报这种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而且,魏忠贤也相当了解底下这些将领们的性子,吃喝嫖赌,行家里手倒真是不少,但论能打仗,能打胜仗的,却是寥寥无几。

    尤其是有人喜欢虚报,杀良冒功,他魏忠贤虽然没了卵子,但对这种事情,却也很难容忍。

    外面兴奋的呼喊,让周围这些太监、宫女们,也是一阵低声引论纷纷。

    魏忠贤咳嗽一声,冷冷扫视周围一眼,“肃静。来人,去外面看看,出了什么事。”

    “是。”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有两个小太监,赶忙急急奔出了门外。

    天启小皇帝性子是仁厚,但这些小太监们的顶头上司----魏公公,脾气可不好。

    谁又敢触了魏公公的眉头?

    不多时,两个小太监便引着一个侍卫急急跑进来,这侍卫太着急,一下子趴倒在地毯上,两个小太监赶忙把他扶起来,他连连磕头,“皇上,是大捷,大捷啊。”

    天启小皇帝终于有了问话的机会,他也顾不得魏忠贤还在场,忙快步走到了这侍卫之前,蹲下了身子,“来人,给他倒碗水。你不要急,慢慢说。”

    魏忠贤这时也看明白,这恐怕不是伪报,否则,这侍卫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赶忙匆匆来到了皇帝身边。

    这侍卫眼见皇帝居然就在他眼前,更为兴奋,话却说得更不利索了,“皇上,是,辽,辽,辽……”

    天启小皇帝也急了,赶忙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到底是什么事儿?你倒是说呀。”

    这侍卫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对他动粗,愣了片刻,终于反应了过来,忙道:“皇上,是,是辽海皮岛毛军门的捷报。毛军门麾下将领张盘、陈忠、李元庆,在此次广宁战事中,深入敌后,生擒后金辅政大臣扈尔汉,后金王族雅尔海,还有近百级真奴首级,现在,人已经被到了南门。兵部已经带人前去查验,已经确认无误。”

    “扈尔汉?扈尔汉?大伴,这名字,这名字吾怎么这么耳熟呢?”听到兵部已经去验功,天启小皇帝也放下了心,却忽然发现,扈尔汉这名字,不是一般的耳熟,忙问身边的魏忠贤。

    魏忠贤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后金对大明的顶层架构,了如指掌,大明对后金何尝又不是?

    只不过,鞑子野蛮,名字低俗,很是拗口。

    但常年代天子批红的魏忠贤岂会不知?

    当年,在沈阳城下,连败大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者,便正是这镶黄旗的权贵扈尔汉。

    去年沈阳攻势之时,正是他魏忠贤上位之时,因此,对这一段,他记得尤为深刻。

    “皇上,若奴婢没有记错,这扈尔汉,正是老奴的心腹,五大臣之一。皇上,此次真是大捷啊。”

    “哈哈、哈哈哈……”

    天启小皇帝不由一阵大笑,多日积攒下来的幽怨,瞬间一扫而空,忙道:“大伴,现在人在南门。咱们现在就看看吧?吾要亲眼看看,这些狗鞑子,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

    魏忠贤的心情也轻松下来。

    他虽然深受小皇帝的信任,但大明的文官集团,就像是一条条饿狼,恨不得生食他的血肉,他们从未有一刻,放弃对他的攻击。

    虽然有圣眷的庇护,但辽地之危,就像是一根倒刺,深深扎进魏忠贤的心底里。

    这也是文官集团攻击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为何大明社稷事危?那不是因为朝中有妖孽么?

    这妖孽是谁?

    还不是他魏忠贤么?

    但现在,辽地竟然有捷报传来,还是生擒后金辅政大臣的大捷,魏忠贤只感觉神清气爽,他倒想看看,到明日朝会之时,那些书呆子,一个个该是什么表情?又该用什么,再给他套大帽子。

    不过,魏忠贤究竟老谋深算,欣喜了片刻,他便已经冷静下来。

    肉已经在嘴边了,还怕它飞了?

    眼下,是该如何将这块肉运作起来,让它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顿了片刻,魏忠贤道:“皇上,这真是天佑我大明啊。不过,此事非同小可,咱们必须稳妥而后行。您这些时日,太过劳累,还是要先保重龙体。奴婢现在便去兵部查验,稍后再来给您汇报。”

    天启小皇帝有些丧气,但他明白,魏忠贤说的,才是最稳妥的办法,只得道:“大伴,你要速去速回。”

    “是。奴婢谨遵圣旨。”

    …………

    片刻之后,魏忠贤便在数十名太监、侍卫的陪同下,直奔南门。

    等魏忠贤一行人赶到,报捷的队伍刚刚进城门。

    此次毛文龙方面报功的人选,正是陈~良策和陈继盛的亲兵牛二,看到一位被人群簇拥的紫色蟒袍的大太监过来,队伍里几十人都慌了神。

    还是兵部的那些老油子反应快,赶忙对魏忠贤施礼,“臣等见过魏公公,魏公公吉祥。”

    此时,朝中文官诸党虽然已经对魏忠贤恨之入骨,但在大面上,敢直接给魏忠贤甩脸子的,也就是那几个大佬,兵部的这些小官僚,怎敢不买魏忠贤魏公公的面子,活腻了?

    看到兵部官员都这般恭谨,陈~良策、牛二众人赶忙跪倒在地上,“卑职等见过魏公公。”

    若是平日,对待这帮泥腿子,以魏忠贤的身份,真是看都不屑看一眼,但此时,他却和颜悦色,露出了最温和的笑意,笑道:“你们是辽海皮岛毛军门的麾下?”

    陈~良策赶忙本能的点点头。

    魏忠贤柔和一笑,“不错。不错。果然都是好汉子。”

    陈~良策众人都有些发蒙。什么意思?大名鼎鼎的魏公公,号称是朝中最难接触的人,竟然当面称赞他们是好汉子?

    来时,毛文龙还亲自嘱咐他们,到了京师,一切要小心行事,但这一切,似乎,似乎有点太顺利了吧?

    魏忠贤何等精明?

    自然明了这些泥腿子的心思,片刻,他一笑道:“扈尔汉人在哪里?杂家有皇上口谕,现在便想去看看他。”

    兵部的人和陈~良策哪敢阻拦,赶忙将魏忠贤引到了队伍后面,关押扈尔汉的囚车里。

    扈尔汉身份非同寻常,加之他年纪又大了,毛文龙也怕他路上出了事情,给他条件的很优厚。

    虽说是囚车,但比寻常的马车还要宽大一些,只是扯向都装上的铁栏杆,防止扈尔汉脱逃。

    魏忠贤过来,陈~良策赶忙掀开了布帘子,将里面的扈尔汉露出来。

    这些时日,扈尔汉虽然有些憔悴,但上位者的气势反而更胜往昔,他淡淡的瞥了一眼面前的魏忠贤,冷哼一声,直接不看他。

    魏忠贤一愣,随即微微一笑,淡淡道:“你便是奴酋的辅政大臣扈尔汉?”

    扈尔汉冷冷瞥了魏忠贤一眼,“一个缺了卵子的老太监,有什么资格,跟老子说话?”

    “大胆。”

    “掌嘴。”

    魏忠贤身边的小太监们瞬间毛了,尖利的呼喝起来。

    魏忠贤却微微一笑,“杂家自然是没有资格跟辅政大臣说话的。但杂家是皇上的奴婢,皇上要杂家跟你说话,那杂家便要跟你说话。辅政大臣,您说是不?”

    扈尔汉冷冷一笑,并不看他。

    身为后金核心人物,他当然明了,他的被俘,有多么重大的政治意义。

    若是上来便示弱了,那可就不值钱了。

    若是能坚挺着,说不定,还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以他和老奴的关系,若是交换,老奴应该会放弃一些利益。

    最不济,到了最坏的程度,也能帮那个人铺点路。

    这时,身后有两帮人急急奔了过来,一人是现任兵部左侍郎王在晋,他本来正在京师北大营视察防务,得到了这个消息,急急赶了过来。

    另一帮,却是宫里的来人,虽然魏公公只出来了一小会儿,但天启小皇帝那边,已经等不及了,派人来催促。

    王在晋跟魏忠贤行了礼,也过来查看扈尔汉。

    扈尔汉冷冷看着这一群人,半个字也不肯多说。

    魏忠贤和王在晋此时心里已经都有了数,这种气势,寻常人可做不了假。

    王在晋低声对魏忠贤道:“公公,此次真是大捷啊。”

    魏忠贤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王在晋虽然不是他阉党的成员,但此人很精明,是个明白人,也有些能力,倒是值得拉拢。

    顿了片刻,魏忠贤道:“王大人,您既然过来了,便再亲自查验一边吧。若是无误,咱们现在便带人进宫。”

    王在晋知道这是魏忠贤在给他机会,只犹豫了片刻,便笑道:“是。”

    *************************************************************

第125章 验功

    ~~~~~~~

    这些时日,关于辽地的奏报,就像雪花一样,一卷一卷朝着京师飘过来,天启小皇帝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一听到奏报心里就发虚。

    此时,虽然外面侍卫的声音,由于极度兴奋而有些变形,但天启小皇帝还是听清了最后两个字,是捷报,而且还是大捷。

    天启小皇帝的眼睛中已经遮掩不住的兴奋之色,就想要跑出去,抓住这个侍卫好好的问一问,到底是个什么捷报?

    到底是哪里的捷报?

    可他毕竟是皇帝,大明之主,百官之主,万民之主,而且,魏忠贤就在身边,天启小皇帝也不敢贸然,做出违背天子礼仪的动作,否则,那些大臣们,又要哭爹喊娘,给他上一个月的祖训课。

    只是,他虽然挺直了身子,小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眼睛,却是止不住的朝门外瞟,心道,“这些侍卫平时不是都挺麻溜的嘛?今天怎么动作这么慢?”

    魏忠贤也有些诧异。

    这些时日,辽地事危,朝廷的奏章确实比往日多了不少,可不是哭穷,就是上吊,要么就是某某地又失守了,哪里会有捷报?

    他老人家在司礼监首座的宝座上,时日也不短了,可至今,尚未亲自体验过,捷报这种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而且,魏忠贤也相当了解底下这些将领们的性子,吃喝嫖赌,行家里手倒真是不少,但论能打仗,能打胜仗的,却是寥寥无几。

    尤其是有人喜欢虚报,杀良冒功,他魏忠贤虽然没了卵子,但对这种事情,却也很难容忍。

    外面兴奋的呼喊,让周围这些太监、宫女们,也是一阵低声引论纷纷。

    魏忠贤咳嗽一声,冷冷扫视周围一眼,“肃静。来人,去外面看看,出了什么事。”

    “是。”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有两个小太监,赶忙急急奔出了门外。

    天启小皇帝性子是仁厚,但这些小太监们的顶头上司----魏公公,脾气可不好。

    谁又敢触了魏公公的眉头?

    不多时,两个小太监便引着一个侍卫急急跑进来,这侍卫太着急,一下子趴倒在地毯上,两个小太监赶忙把他扶起来,他连连磕头,“皇上,是大捷,大捷啊。”

    天启小皇帝终于有了问话的机会,他也顾不得魏忠贤还在场,忙快步走到了这侍卫之前,蹲下了身子,“来人,给他倒碗水。你不要急,慢慢说。”

    魏忠贤这时也看明白,这恐怕不是伪报,否则,这侍卫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赶忙匆匆来到了皇帝身边。

    这侍卫眼见皇帝居然就在他眼前,更为兴奋,话却说得更不利索了,“皇上,是,辽,辽,辽……”

    天启小皇帝也急了,赶忙一把抓住他的衣襟,“到底是什么事儿?你倒是说呀。”

    这侍卫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对他动粗,愣了片刻,终于反应了过来,忙道:“皇上,是,是辽海皮岛毛军门的捷报。毛军门麾下将领张盘、陈忠、李元庆,在此次广宁战事中,深入敌后,生擒后金辅政大臣扈尔汉,后金王族雅尔海,还有近百级真奴首级,现在,人已经被到了南门。兵部已经带人前去查验,已经确认无误。”

    “扈尔汉?扈尔汉?大伴,这名字,这名字吾怎么这么耳熟呢?”听到兵部已经去验功,天启小皇帝也放下了心,却忽然发现,扈尔汉这名字,不是一般的耳熟,忙问身边的魏忠贤。

    魏忠贤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后金对大明的顶层架构,了如指掌,大明对后金何尝又不是?

    只不过,鞑子野蛮,名字低俗,很是拗口。

    但常年代天子批红的魏忠贤岂会不知?

    当年,在沈阳城下,连败大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者,便正是这镶黄旗的权贵扈尔汉。

    去年沈阳攻势之时,正是他魏忠贤上位之时,因此,对这一段,他记得尤为深刻。

    “皇上,若奴婢没有记错,这扈尔汉,正是老奴的心腹,五大臣之一。皇上,此次真是大捷啊。”

    “哈哈、哈哈哈……”

    天启小皇帝不由一阵大笑,多日积攒下来的幽怨,瞬间一扫而空,忙道:“大伴,现在人在南门。咱们现在就看看吧?吾要亲眼看看,这些狗鞑子,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的怪物。”

    魏忠贤的心情也轻松下来。

    他虽然深受小皇帝的信任,但大明的文官集团,就像是一条条饿狼,恨不得生食他的血肉,他们从未有一刻,放弃对他的攻击。

    虽然有圣眷的庇护,但辽地之危,就像是一根倒刺,深深扎进魏忠贤的心底里。

    这也是文官集团攻击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为何大明社稷事危?那不是因为朝中有妖孽么?

    这妖孽是谁?

    还不是他魏忠贤么?

    但现在,辽地竟然有捷报传来,还是生擒后金辅政大臣的大捷,魏忠贤只感觉神清气爽,他倒想看看,到明日朝会之时,那些书呆子,一个个该是什么表情?又该用什么,再给他套大帽子。

    不过,魏忠贤究竟老谋深算,欣喜了片刻,他便已经冷静下来。

    肉已经在嘴边了,还怕它飞了?

    眼下,是该如何将这块肉运作起来,让它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顿了片刻,魏忠贤道:“皇上,这真是天佑我大明啊。不过,此事非同小可,咱们必须稳妥而后行。您这些时日,太过劳累,还是要先保重龙体。奴婢现在便去兵部查验,稍后再来给您汇报。”

    天启小皇帝有些丧气,但他明白,魏忠贤说的,才是最稳妥的办法,只得道:“大伴,你要速去速回。”

    “是。奴婢谨遵圣旨。”

    …………

    片刻之后,魏忠贤便在数十名太监、侍卫的陪同下,直奔南门。

    等魏忠贤一行人赶到,报捷的队伍刚刚进城门。

    此次毛文龙方面报功的人选,正是陈~良策和陈继盛的亲兵牛二,看到一位被人群簇拥的紫色蟒袍的大太监过来,队伍里几十人都慌了神。

    还是兵部的那些老油子反应快,赶忙对魏忠贤施礼,“臣等见过魏公公,魏公公吉祥。”

    此时,朝中文官诸党虽然已经对魏忠贤恨之入骨,但在大面上,敢直接给魏忠贤甩脸子的,也就是那几个大佬,兵部的这些小官僚,怎敢不买魏忠贤魏公公的面子,活腻了?

    看到兵部官员都这般恭谨,陈~良策、牛二众人赶忙跪倒在地上,“卑职等见过魏公公。”

    若是平日,对待这帮泥腿子,以魏忠贤的身份,真是看都不屑看一眼,但此时,他却和颜悦色,露出了最温和的笑意,笑道:“你们是辽海皮岛毛军门的麾下?”

    陈~良策赶忙本能的点点头。

    魏忠贤柔和一笑,“不错。不错。果然都是好汉子。”

    陈~良策众人都有些发蒙。什么意思?大名鼎鼎的魏公公,号称是朝中最难接触的人,竟然当面称赞他们是好汉子?

    来时,毛文龙还亲自嘱咐他们,到了京师,一切要小心行事,但这一切,似乎,似乎有点太顺利了吧?

    魏忠贤何等精明?

    自然明了这些泥腿子的心思,片刻,他一笑道:“扈尔汉人在哪里?杂家有皇上口谕,现在便想去看看他。”

    兵部的人和陈~良策哪敢阻拦,赶忙将魏忠贤引到了队伍后面,关押扈尔汉的囚车里。

    扈尔汉身份非同寻常,加之他年纪又大了,毛文龙也怕他路上出了事情,给他条件的很优厚。

    虽说是囚车,但比寻常的马车还要宽大一些,只是扯向都装上的铁栏杆,防止扈尔汉脱逃。

    魏忠贤过来,陈~良策赶忙掀开了布帘子,将里面的扈尔汉露出来。

    这些时日,扈尔汉虽然有些憔悴,但上位者的气势反而更胜往昔,他淡淡的瞥了一眼面前的魏忠贤,冷哼一声,直接不看他。

    魏忠贤一愣,随即微微一笑,淡淡道:“你便是奴酋的辅政大臣扈尔汉?”

    扈尔汉冷冷瞥了魏忠贤一眼,“一个缺了卵子的老太监,有什么资格,跟老子说话?”

    “大胆。”

    “掌嘴。”

    魏忠贤身边的小太监们瞬间毛了,尖利的呼喝起来。

    魏忠贤却微微一笑,“杂家自然是没有资格跟辅政大臣说话的。但杂家是皇上的奴婢,皇上要杂家跟你说话,那杂家便要跟你说话。辅政大臣,您说是不?”

    扈尔汉冷冷一笑,并不看他。

    身为后金核心人物,他当然明了,他的被俘,有多么重大的政治意义。

    若是上来便示弱了,那可就不值钱了。

    若是能坚挺着,说不定,还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以他和老奴的关系,若是交换,老奴应该会放弃一些利益。

    最不济,到了最坏的程度,也能帮那个人铺点路。

    这时,身后有两帮人急急奔了过来,一人是现任兵部左侍郎王在晋,他本来正在京师北大营视察防务,得到了这个消息,急急赶了过来。

    另一帮,却是宫里的来人,虽然魏公公只出来了一小会儿,但天启小皇帝那边,已经等不及了,派人来催促。

    王在晋跟魏忠贤行了礼,也过来查看扈尔汉。

    扈尔汉冷冷看着这一群人,半个字也不肯多说。

    魏忠贤和王在晋此时心里已经都有了数,这种气势,寻常人可做不了假。

    王在晋低声对魏忠贤道:“公公,此次真是大捷啊。”

    魏忠贤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王在晋虽然不是他阉党的成员,但此人很精明,是个明白人,也有些能力,倒是值得拉拢。

    顿了片刻,魏忠贤道:“王大人,您既然过来了,便再亲自查验一边吧。若是无误,咱们现在便带人进宫。”

    王在晋知道这是魏忠贤在给他机会,只犹豫了片刻,便笑道:“是。”

    *************************************************************

第126章 皇帝召见

    跪求收藏红票,跪求一切支持。小船多谢。

    ~~~~~~~

    紫禁城。

    天启小皇帝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扈尔汉,这个真正的鞑子,而且是鞑子贵族。

    此时,扈尔汉已经被五花大绑,只有脖颈,能轻微活动。

    天启小皇帝犹如看到了祖师爷鲁班的至宝,接连围着扈尔汉转了几圈,小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兴奋之色。

    他来到魏忠贤身边,低声道:“大伴,这,这就是鞑子?看起来,跟咱们没什么两样嘛。”

    魏忠贤柔和一笑,低声道:“皇上,此人便是老奴的辅政大臣扈尔汉,当年,贺世贤贺总兵,尤世功尤总兵,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天启小皇帝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眼前这个老鞑子虽看似没有伤害力,但他却杀死了自己的两个总兵,使得沈阳城失守,辽地崩盘,简直是罪不可恕。

    扈尔汉也在打量着天启小皇帝。

    他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幼稚的孩童,如何能引领这一个庞大的帝国?

    要让他指望他身边这老太监么?

    扈尔汉忽然失笑着摇了摇头。

    他心中已然明了,就算大金大事不成,这块巨大的肥肉,也远非这个小孩子可以掌控,她必然要落入某个野心家的手里,比如……

    “嘿~。大伴,你看,他在笑呢。他在笑什么?”天启小皇帝敏锐的观察到了扈尔汉这小动作,忙对一旁的魏忠贤道。

    此时,魏忠贤已经达到了目的,安了皇帝的心,不过,这扈尔汉着实是太嚣张了,要不是明日朝会他还有些用处,魏忠贤都要冲上去,给这老鞑子一顿老拳了。

    “皇上,他是蛮夷,怎的懂我大明的礼节?来人,把这条老狗带下去,好生看押。”

    “是。”片刻,有几个小太监过来,押着扈尔汉的身体,来到了门外。

    门外有侍卫接应,否则,几个小太监,还真不一定能制住扈尔汉。

    天启小皇帝虽有些不舍,但他是天子,自然不可能跟一个蛮夷的小奴酋呆太久,这不符合他的身份。

    看着扈尔汉远去,天启小皇帝的小脸上强自恢复了威严,对魏忠贤道:“大伴,辽地经略的事情,现在有眉目了么?”

    魏忠贤忙道:“皇上,此事要先由内阁商议,明日早朝百官讨论后,再做决定。”

    大明是内阁制。

    这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很讨厌宰相这种东西。

    凭什么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要由那些讨厌的文人来共享权利?

    所以,老朱隐忍二十多年,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相制,改为内阁大学士制,只是,内阁阁老们只有‘票拟’之权,却再无决断权。

    但即便这般,内阁阁老们依然有建议权。

    尤其是皇帝年幼,像是此时,他们的权利虽不比宰相,但依然很大。

    比如在新任辽地经略的问题上,魏忠贤即便有了人选,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自己提出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内阁某位阁老之手,提出来,然后大家商议,再投票表决。

    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与后世英帝国的内阁制,已经有了几分相似。

    只是,诸多条件的限制,大明的内阁制,瑕疵、漏洞太多,很难形成有效的效力。

    到了崇祯年,内阁阁老走马观花,恨不得几天就换一任,完全没有了任何权威性,也就名存实亡。

    再到了满清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内阁完全成为了传声筒,笔杆子,不再具有思维,而是变成跟传递太监一样的职责……

    让这些满腹经纶的大佬,却做现在小太监做的事,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

    但此时,只是天启年,内阁各位党魁、泰斗,就算不咋地,但依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便是魏忠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也绝不敢觊觎。

    此时,听魏忠贤这么说,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这也好。不过,大伴,吾有两个要求。”

    皇帝发了话,魏忠贤也不敢怠慢,赶忙跪地道:“奴婢遵旨。”

    天启小皇帝想了一下,“第一,吾想见见,此次俘获这扈尔汉的几位功臣。张盘,陈忠,李元庆。”

    “是。奴婢遵旨。”魏忠贤赶忙磕头。

    天启小皇帝可不傻,对于此次立功的三位将领,他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有些冷厉的道:“宣府巡抚解经邦有负圣恩,贬为庶民,子孙皆永不录用。”

    “这……”

    魏忠贤一愣,没想到小皇帝居然对解经邦如此怨恨,忙道:“皇上,子孙皆永不录用,这,这未免有失王道啊。可只处置解经邦一人便可。”

    天启小皇帝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此人世受皇恩,但非但不思忠君,关键时刻反而给吾撂挑子。他的子孙,又会是什么好人?大伴,你不必再劝。旨意吾可处置其一人,但其子孙,朕永远不想在朝堂上看到。”

    看到天启小皇帝竟然罕见的用起了‘朕’这个皇帝权威之词,魏忠贤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看来,解经邦注定要倒大霉了,非但把自己搭上,子孙也被牵连。

    但魏公公与解经邦交情并不深,在明面上给他留点面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也不再劝。

    “还有。”

    天启小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魏公公道:“大伴,通知内阁,即刻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进行商议,今晚,吾要亲自查看,不得有丝毫差池。”

    魏忠贤知道这是天启小皇帝分外关切之事,不敢怠慢,忙恭敬道:“是。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办。”

    看着魏忠贤远去,天启小皇帝缓缓松了一口气,坐在了御座上,脑海飞速旋转,这几位猛士要来京师见他,他要给他们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

    李元庆得到皇帝要自己觐见的消息时,正在长生岛的工地上忙活。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泥地深处的小草已经开始长出嫩芽,枯萎的干树,也渐渐有了骨朵,远处的海面上,近海冰层也开始逐渐融化,春天就要来了。

    虽然此时李元庆已经陷入了财政赤字,但各项事务,尤其是建设方面,依然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此次活捉扈尔汉、雅尔海之功,朝廷方面,无论如何,总归都会要有点银子拨下来。

    而具体到长生岛和广鹿岛方面,李元庆现在主要的花费,就是铁匠铺的兵器打造和治下子民的粮草。

    其余之事,能减则减,能不花银子,那就不花银子。

    毕竟,这些基础建设方面,长生岛本身就有很多物产,加之大架子已经起来,倒不必再急于从外面购置材料。

    至于人工,只要管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军队的封赏方面,李元庆却是耗尽了脑细胞。

    即便可以以朝廷的饷银还没有拨付下来,作为应付,但李元庆明了,朝廷也不宽裕,即便可以对自己和张盘、陈忠有多赏赐,具体到部队一线,也很难有大作用。

    而随着200多杆新式鸟铳装备到部队一线,李元庆这边的战力,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李元庆正准备,在周围找个目标,再狠狠做上一票,解一下燃眉之急,但皇帝召见,要马上进京,却是打乱了李元庆的计划。

    “元庆,皇帝召见,这可是大好事啊。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啊。你为何还闷闷不乐?”商老六小心来到李元庆身边,低声笑道。

    李元庆恍然一笑,“倒不是闷闷不乐,只是,千头万绪的事务太多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好不容易仗打完了,想休息几天,皇上又来抓我的壮丁。商大哥,长生岛这边的事务,必须要继续保持。渠家那边,我已经让敏秋催促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这两件事,你必须要牢牢盯着。”

    商老六点点头,“元庆,放心吧,我知道的。等你从京师回来,这边的工程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咱们就可以搬过来了。”

    长生岛虽然是大岛,但毕竟是海岛,每年都可能会遭遇到风暴,所以,岛上的建筑群,根基就尤为重要。

    但一旦根基起来,具体到地面上的工程,那就简单了许多。

    三月是万物生长之季,也是长生岛飞速建设之季,按照此时的天气条件,也是最好的建设时节。

    不能亲眼看到长生岛的建设成形,李元庆有些遗憾,但天启小皇帝的召见,无疑是更为荣耀之事,也能让麾下所有子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自己大人的影响力。

    皇帝要亲自召见李元庆,他们的脸上,也感觉分外有光彩。

    又嘱咐了商老六一些细节琐事,李元庆当即乘船返回了广鹿岛。

    皇帝召见,自然非同凡响。

    李元庆其实也非常想去京师,传说中的紫禁城,看看天启小皇帝,究竟是什么模样。

    但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加之此次,不仅是李元庆,还有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都要一起去觐见。

    李元庆也不能太过着急,总要与两人见个面,商议一下,再去皮岛见过毛文龙,才好启程。

    消息是由觉华岛的水师传过来,李元庆的长生岛因为在辽海内侧,地利之优,率先得到了消息。

    但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皮岛毛文龙本部,消息还要迟一些。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不便,信息不畅。

    天启小皇帝说一句话,辽海毛文龙各部要得到消息,至少需要七八天,甚至更多。

    好在天启小皇帝并没有给李元庆几人规定时间,李元庆这边的时间,还非常充裕。

    ***************************************************************

第126章 皇帝召见

    跪求收藏红票,跪求一切支持。小船多谢。

    ~~~~~~~

    紫禁城。

    天启小皇帝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扈尔汉,这个真正的鞑子,而且是鞑子贵族。

    此时,扈尔汉已经被五花大绑,只有脖颈,能轻微活动。

    天启小皇帝犹如看到了祖师爷鲁班的至宝,接连围着扈尔汉转了几圈,小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兴奋之色。

    他来到魏忠贤身边,低声道:“大伴,这,这就是鞑子?看起来,跟咱们没什么两样嘛。”

    魏忠贤柔和一笑,低声道:“皇上,此人便是老奴的辅政大臣扈尔汉,当年,贺世贤贺总兵,尤世功尤总兵,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天启小皇帝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眼前这个老鞑子虽看似没有伤害力,但他却杀死了自己的两个总兵,使得沈阳城失守,辽地崩盘,简直是罪不可恕。

    扈尔汉也在打量着天启小皇帝。

    他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幼稚的孩童,如何能引领这一个庞大的帝国?

    要让他指望他身边这老太监么?

    扈尔汉忽然失笑着摇了摇头。

    他心中已然明了,就算大金大事不成,这块巨大的肥肉,也远非这个小孩子可以掌控,她必然要落入某个野心家的手里,比如……

    “嘿~。大伴,你看,他在笑呢。他在笑什么?”天启小皇帝敏锐的观察到了扈尔汉这小动作,忙对一旁的魏忠贤道。

    此时,魏忠贤已经达到了目的,安了皇帝的心,不过,这扈尔汉着实是太嚣张了,要不是明日朝会他还有些用处,魏忠贤都要冲上去,给这老鞑子一顿老拳了。

    “皇上,他是蛮夷,怎的懂我大明的礼节?来人,把这条老狗带下去,好生看押。”

    “是。”片刻,有几个小太监过来,押着扈尔汉的身体,来到了门外。

    门外有侍卫接应,否则,几个小太监,还真不一定能制住扈尔汉。

    天启小皇帝虽有些不舍,但他是天子,自然不可能跟一个蛮夷的小奴酋呆太久,这不符合他的身份。

    看着扈尔汉远去,天启小皇帝的小脸上强自恢复了威严,对魏忠贤道:“大伴,辽地经略的事情,现在有眉目了么?”

    魏忠贤忙道:“皇上,此事要先由内阁商议,明日早朝百官讨论后,再做决定。”

    大明是内阁制。

    这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很讨厌宰相这种东西。

    凭什么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要由那些讨厌的文人来共享权利?

    所以,老朱隐忍二十多年,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相制,改为内阁大学士制,只是,内阁阁老们只有‘票拟’之权,却再无决断权。

    但即便这般,内阁阁老们依然有建议权。

    尤其是皇帝年幼,像是此时,他们的权利虽不比宰相,但依然很大。

    比如在新任辽地经略的问题上,魏忠贤即便有了人选,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自己提出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内阁某位阁老之手,提出来,然后大家商议,再投票表决。

    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与后世英帝国的内阁制,已经有了几分相似。

    只是,诸多条件的限制,大明的内阁制,瑕疵、漏洞太多,很难形成有效的效力。

    到了崇祯年,内阁阁老走马观花,恨不得几天就换一任,完全没有了任何权威性,也就名存实亡。

    再到了满清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内阁完全成为了传声筒,笔杆子,不再具有思维,而是变成跟传递太监一样的职责……

    让这些满腹经纶的大佬,却做现在小太监做的事,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

    但此时,只是天启年,内阁各位党魁、泰斗,就算不咋地,但依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便是魏忠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也绝不敢觊觎。

    此时,听魏忠贤这么说,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这也好。不过,大伴,吾有两个要求。”

    皇帝发了话,魏忠贤也不敢怠慢,赶忙跪地道:“奴婢遵旨。”

    天启小皇帝想了一下,“第一,吾想见见,此次俘获这扈尔汉的几位功臣。张盘,陈忠,李元庆。”

    “是。奴婢遵旨。”魏忠贤赶忙磕头。

    天启小皇帝可不傻,对于此次立功的三位将领,他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有些冷厉的道:“宣府巡抚解经邦有负圣恩,贬为庶民,子孙皆永不录用。”

    “这……”

    魏忠贤一愣,没想到小皇帝居然对解经邦如此怨恨,忙道:“皇上,子孙皆永不录用,这,这未免有失王道啊。可只处置解经邦一人便可。”

    天启小皇帝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此人世受皇恩,但非但不思忠君,关键时刻反而给吾撂挑子。他的子孙,又会是什么好人?大伴,你不必再劝。旨意吾可处置其一人,但其子孙,朕永远不想在朝堂上看到。”

    看到天启小皇帝竟然罕见的用起了‘朕’这个皇帝权威之词,魏忠贤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看来,解经邦注定要倒大霉了,非但把自己搭上,子孙也被牵连。

    但魏公公与解经邦交情并不深,在明面上给他留点面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也不再劝。

    “还有。”

    天启小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魏公公道:“大伴,通知内阁,即刻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进行商议,今晚,吾要亲自查看,不得有丝毫差池。”

    魏忠贤知道这是天启小皇帝分外关切之事,不敢怠慢,忙恭敬道:“是。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办。”

    看着魏忠贤远去,天启小皇帝缓缓松了一口气,坐在了御座上,脑海飞速旋转,这几位猛士要来京师见他,他要给他们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

    李元庆得到皇帝要自己觐见的消息时,正在长生岛的工地上忙活。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泥地深处的小草已经开始长出嫩芽,枯萎的干树,也渐渐有了骨朵,远处的海面上,近海冰层也开始逐渐融化,春天就要来了。

    虽然此时李元庆已经陷入了财政赤字,但各项事务,尤其是建设方面,依然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此次活捉扈尔汉、雅尔海之功,朝廷方面,无论如何,总归都会要有点银子拨下来。

    而具体到长生岛和广鹿岛方面,李元庆现在主要的花费,就是铁匠铺的兵器打造和治下子民的粮草。

    其余之事,能减则减,能不花银子,那就不花银子。

    毕竟,这些基础建设方面,长生岛本身就有很多物产,加之大架子已经起来,倒不必再急于从外面购置材料。

    至于人工,只要管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军队的封赏方面,李元庆却是耗尽了脑细胞。

    即便可以以朝廷的饷银还没有拨付下来,作为应付,但李元庆明了,朝廷也不宽裕,即便可以对自己和张盘、陈忠有多赏赐,具体到部队一线,也很难有大作用。

    而随着200多杆新式鸟铳装备到部队一线,李元庆这边的战力,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李元庆正准备,在周围找个目标,再狠狠做上一票,解一下燃眉之急,但皇帝召见,要马上进京,却是打乱了李元庆的计划。

    “元庆,皇帝召见,这可是大好事啊。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啊。你为何还闷闷不乐?”商老六小心来到李元庆身边,低声笑道。

    李元庆恍然一笑,“倒不是闷闷不乐,只是,千头万绪的事务太多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好不容易仗打完了,想休息几天,皇上又来抓我的壮丁。商大哥,长生岛这边的事务,必须要继续保持。渠家那边,我已经让敏秋催促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这两件事,你必须要牢牢盯着。”

    商老六点点头,“元庆,放心吧,我知道的。等你从京师回来,这边的工程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咱们就可以搬过来了。”

    长生岛虽然是大岛,但毕竟是海岛,每年都可能会遭遇到风暴,所以,岛上的建筑群,根基就尤为重要。

    但一旦根基起来,具体到地面上的工程,那就简单了许多。

    三月是万物生长之季,也是长生岛飞速建设之季,按照此时的天气条件,也是最好的建设时节。

    不能亲眼看到长生岛的建设成形,李元庆有些遗憾,但天启小皇帝的召见,无疑是更为荣耀之事,也能让麾下所有子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自己大人的影响力。

    皇帝要亲自召见李元庆,他们的脸上,也感觉分外有光彩。

    又嘱咐了商老六一些细节琐事,李元庆当即乘船返回了广鹿岛。

    皇帝召见,自然非同凡响。

    李元庆其实也非常想去京师,传说中的紫禁城,看看天启小皇帝,究竟是什么模样。

    但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加之此次,不仅是李元庆,还有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都要一起去觐见。

    李元庆也不能太过着急,总要与两人见个面,商议一下,再去皮岛见过毛文龙,才好启程。

    消息是由觉华岛的水师传过来,李元庆的长生岛因为在辽海内侧,地利之优,率先得到了消息。

    但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皮岛毛文龙本部,消息还要迟一些。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不便,信息不畅。

    天启小皇帝说一句话,辽海毛文龙各部要得到消息,至少需要七八天,甚至更多。

    好在天启小皇帝并没有给李元庆几人规定时间,李元庆这边的时间,还非常充裕。

    ***************************************************************

第127章 黄金时期

    ~~~~~~~

    人逢喜事精神爽。

    加之春天到来,海面冰层融化,一路畅行无阻,让人身心更加顺畅。

    李元庆和朝廷的信使,几乎是前后脚,来到了广鹿岛。

    陈忠知道李元庆必定先得到了消息,早早就在老营等候,兄弟两人虽然分开才几天,但一见面,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

    陈忠嘿嘿直笑,“元庆,我说怎么今天早上老听着喜鹊叫呢。没想到朝廷这边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李元庆却知晓,朝廷的封赏,只是陈忠高兴的一个方面,不由笑道:“大哥,嫂子那边,也快了吧?”

    陈忠嘿嘿直笑,喜悦之色根本遮掩不住,“大概还有不到一个月吧。元庆,幸亏芸娘和敏秋帮了大忙,要不然,哥哥可真是要急破头了啊。”

    李元庆是泥腿子,但毕竟是穿越者,多少还有些后世的知识、经验,但陈忠,却是纯正的根正苗红的泥腿子,若不是李元庆改变了历史,恐怕,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尝不到女人的滋味,更不要提,留下后代了。

    此时,广鹿岛这边的条件虽不是太差,但陈忠的婆娘春娘,毕竟是原先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金丝雀,有些适应不了营地的简陋条件,尤其是她身子很弱,在怀孕后更为明显。

    若不是渠敏秋从广宁带回来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帮助春娘仔细调养身体,张芸娘和渠敏秋也时常去和春娘作伴,调解她的心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元庆嘿嘿一笑,“大哥,咱们兄弟,何分彼此?若嫂子帮我生个小侄儿,那便是我的大女婿。若生个小丫头,那就是我的大儿媳。”

    陈忠哈哈大笑,“元庆,一言为定。”

    李元庆大笑着同陈忠击掌为誓。

    大明九边将门集团,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却也是连接彼此的最重要纽带。

    对于这种事情,李元庆也不排斥。

    就算在后世,门当户对,也是婚姻关系的最重要先决条件。

    陈忠仪表堂堂,高大威武,春娘也是娇媚可人,基因摆在这里,加之李元庆与陈忠的关系,不论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会委屈了李元庆的儿子或是女儿。

    两人谈笑间便定下了这件大事,也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陈忠早就令人张罗了一桌好菜,预备了好酒,拉着李元庆便来到了他的住处。

    但两人屁股还没坐下,有亲兵传来消息,旅顺的张盘刚好赶过来。

    两人相识一笑,陈忠嘿嘿笑道:“就是张盘这性子,也稳不住了啊。”

    两人赶忙去把张盘迎过来。

    之前,张盘虽然与李元庆有些不大不小的不快,但经过了渡口之战,张盘早已经对李元庆佩服的五体投地,兄弟三人见了面,废话没有多少,直接就到酒桌上开干。

    这顿酒从傍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三人都是酩酊大醉,畅快至极。

    次日中午,三人一起乘船,直奔皮岛。

    此时,广宁的全线崩盘,对大明而言,是不能承受之伤痛,但对毛文龙各部而言,尤其是辽南李元庆、张盘、陈忠三部而言,却是个绝佳的喘息机会。

    老奴之所以拼命急急拿下广宁,是因为西面蒙古各部的异动,已经让他坐不住了。

    来自黄金家族的林丹汗,岂能臣服与野蛮人出身的老奴?

    他的数万部族,正在草原深处厉兵秣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揪住老奴的小辫子,来一下狠的。

    广宁的失守,也让老奴彻底了结了后顾之忧,能有更多精力,先去收拾林丹汗。

    这段时日,只要不是辽南的莽古尔泰和岳托抽疯了,短时期内,三部都没有大战事。

    而只要老奴主力西进蒙古,皮岛毛文龙本部这边,也将会有更大的纵深活动空间。

    毛文龙部,正迎来了最黄金的飞速发展时期。

    大丈夫建功立业,只在今朝。

    加之有扈尔汉的功绩在手,毛文龙诸部,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李元庆自然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

    上次去皮岛,因为担忧内部协调问题,李元庆并没有在皮岛停留太久,也没有与毛文龙深谈,但此次,李元庆也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毛文龙仔细交流一下,关于本部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元庆三人乘坐的是普通沙船,朝廷信使方面,却是乘坐的觉华岛水师的快船。

    他们比李元庆三人赶到皮岛的时间,足足早了大半天。

    毛文龙这时已经伺候完了朝廷的信使,亲自到码头上来迎接李元庆三人。

    这让本部其他将领们,羡慕不已。

    晚上,毛文龙摆开了盛大的宴席,麾下各部,把总以上军官,都可以参与。

    这些人,大都是镇江时的老面孔,即便不认识,却也都与李元庆面熟。

    此时,李元庆、陈忠、张盘三人,已经是毛文龙麾下毫无疑问的顶梁柱、翘楚人物。

    各级军官,只要是感觉资历能排的上号的,都来给三人敬酒。

    对于这种人情,李元庆来者不拒。

    张盘、陈忠两人,基本上也差不多。

    都是自家弟兄,就算此时身份有所不同,但谁又能薄了谁的面子?

    又是一夜宿醉。

    次日中午,李元庆这才有了和毛文龙静心面谈的机会。

    而陈忠和张盘两人,到现在都没有醒过酒来。

    …………

    毛文龙的住处,毛文龙与李元庆相对而坐。

    亲兵为两人奉上了香茗,这是产自朝~鲜白头山一带的新茶,虽然做工不甚精良,但沾上了春天的气息,味道极为纯美。

    “元庆,这茶怎么样?”毛文龙笑眯眯的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滋味不错。大帅,朝~鲜这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毛文龙淡淡笑了笑,“我还是怀念家乡的龙井新叶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

    以毛文龙的精明,怎的可能看不出,以朝~鲜弹丸之地,绝对无法供养起本部这万余大军,而且,大军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成长中。

    只是,看这模样,毛文龙似乎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此次自己三人进京面圣,这……

    李元庆顿了片刻,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人总是会改变的。

    毛文龙此时虽然依旧睿智,眼神刚毅,但李元庆却能看出,他内心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长庞大。

    在以前,李元庆这些人,还是称呼毛文龙之前的称呼,称为‘将军’。但此时,在海边时,就算是张攀,也称呼毛文龙为‘大帅’,毛文龙没有丝毫异样,欣然接受。

    李元庆这边,也只能改口。

    按说,依照毛文龙此时此刻的身份,称为‘大帅’,也没有丝毫不可,只是,朝廷方面,关于毛文龙本部的封号,毕竟还没有下来。

    在昨晚的酒宴上,李元庆便从张攀那里得到了消息,毛文龙已经向朝廷上书,希望将皮岛毛文龙本部,升格为‘平辽镇’,他本人晋为平辽总兵。

    但朝廷那边,似乎有些不同意见,咬着没有松口。

    明太祖朱元璋在成就大业时,麾下重要谋士朱升,曾经提出过一个闻名天下的口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当时已经占据了应天(今南京),以及江南、江北大片土地,依然没有称王,保持着足够的低调,先灭土匪头子陈友谅,再灭盐贩子张士诚,再灭方家兄弟,从而完成了大业的基石。

    但此时,毛文龙本部这边的事业刚刚开始要顺起来,还并没有完全立住脚,扎下根来,毛文龙就有了这种‘乾纲独断’的苗头,这~~~,这让李元庆的感觉非常不好。

    古人言,枪打出头鸟啊。

    毛文龙这人什么都好,也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但他的性子,还是有些太刚愎自用了。

    尤其在这种顺风顺水的时候……

    毛文龙当然注意到了李元庆的变化,他淡淡抿了一口茶,笑道:“元庆,你是我亲手带出来。你能有今天,我也是甚为欣慰。你我虽为上下属,但在我心里,早已经将你当做子侄。元庆,你我之间,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大帅对元庆的恩德,元庆始终铭记于心。”

    毛文龙很满意李元庆的态度,淡淡笑了笑,“元庆,你对各部春天之后的攻略方向,有什么看法?”

    李元庆思虑片刻,缓缓道:“大帅,广宁失,对朝廷而言,是重大损失。但对我军而言,却是一个机会。”

    李元庆说着,看着毛文龙的眼睛。

    毛文龙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但片刻就消散无踪,淡淡点了点头,示意李元庆继续。

    李元庆继续道:“大帅,蒙古不除,便是老奴的心腹大患。开春之后,不出意外,老奴的主要精力,将会聚集在蒙古方向。到时,辽南、辽东诸地,后金兵力必然空虚,这将是我军的机会。”

    毛文龙笑着点了点头,李元庆的判断,与他相差无二,这也是毛文龙最欣赏李元庆的地方,有眼界,有手段,最重要的,跟他一样,有野心。

    “元庆,依你看,我军该如何下手?”

    李元庆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帅,后金兵力虽然空虚,但有城池之利,我军若要硬攻,恐怕效果不会太好,也会损失太多人手。老奴若要对蒙古发动攻势,必然会抽调辽南、辽东各地大量的物资。届时,即便我们打下了城池,收获可能也并不会多。”

    毛文龙眯着眼睛,缓缓点了点头。

    他是何等人物?李元庆能想到,他岂能想不到?

    李元庆又道:“大帅,我军初立不久,各项事务,还未能完全稳定下来。加之朝廷的赏赐,该没有完全拨付下来。儿郎们兵甲不全,粮草不济。若要在春季或夏季,发动大规模攻势,并非明智之举。依我的看法,我们可派出多股小股兵力,不以城池为目标,尽可能深处辽南、辽东腹地,骚扰后金统治,以掠获牛羊牲畜、粮食、兵甲、人口为目标。就算老奴能干的过蒙古,也绝不能让他的背后安生了。”

    **************************************************************

第127章 黄金时期

    ~~~~~~~

    人逢喜事精神爽。

    加之春天到来,海面冰层融化,一路畅行无阻,让人身心更加顺畅。

    李元庆和朝廷的信使,几乎是前后脚,来到了广鹿岛。

    陈忠知道李元庆必定先得到了消息,早早就在老营等候,兄弟两人虽然分开才几天,但一见面,就是一个热情的拥抱。

    陈忠嘿嘿直笑,“元庆,我说怎么今天早上老听着喜鹊叫呢。没想到朝廷这边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李元庆却知晓,朝廷的封赏,只是陈忠高兴的一个方面,不由笑道:“大哥,嫂子那边,也快了吧?”

    陈忠嘿嘿直笑,喜悦之色根本遮掩不住,“大概还有不到一个月吧。元庆,幸亏芸娘和敏秋帮了大忙,要不然,哥哥可真是要急破头了啊。”

    李元庆是泥腿子,但毕竟是穿越者,多少还有些后世的知识、经验,但陈忠,却是纯正的根正苗红的泥腿子,若不是李元庆改变了历史,恐怕,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尝不到女人的滋味,更不要提,留下后代了。

    此时,广鹿岛这边的条件虽不是太差,但陈忠的婆娘春娘,毕竟是原先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金丝雀,有些适应不了营地的简陋条件,尤其是她身子很弱,在怀孕后更为明显。

    若不是渠敏秋从广宁带回来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帮助春娘仔细调养身体,张芸娘和渠敏秋也时常去和春娘作伴,调解她的心情,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元庆嘿嘿一笑,“大哥,咱们兄弟,何分彼此?若嫂子帮我生个小侄儿,那便是我的大女婿。若生个小丫头,那就是我的大儿媳。”

    陈忠哈哈大笑,“元庆,一言为定。”

    李元庆大笑着同陈忠击掌为誓。

    大明九边将门集团,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却也是连接彼此的最重要纽带。

    对于这种事情,李元庆也不排斥。

    就算在后世,门当户对,也是婚姻关系的最重要先决条件。

    陈忠仪表堂堂,高大威武,春娘也是娇媚可人,基因摆在这里,加之李元庆与陈忠的关系,不论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会委屈了李元庆的儿子或是女儿。

    两人谈笑间便定下了这件大事,也使得彼此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陈忠早就令人张罗了一桌好菜,预备了好酒,拉着李元庆便来到了他的住处。

    但两人屁股还没坐下,有亲兵传来消息,旅顺的张盘刚好赶过来。

    两人相识一笑,陈忠嘿嘿笑道:“就是张盘这性子,也稳不住了啊。”

    两人赶忙去把张盘迎过来。

    之前,张盘虽然与李元庆有些不大不小的不快,但经过了渡口之战,张盘早已经对李元庆佩服的五体投地,兄弟三人见了面,废话没有多少,直接就到酒桌上开干。

    这顿酒从傍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三人都是酩酊大醉,畅快至极。

    次日中午,三人一起乘船,直奔皮岛。

    此时,广宁的全线崩盘,对大明而言,是不能承受之伤痛,但对毛文龙各部而言,尤其是辽南李元庆、张盘、陈忠三部而言,却是个绝佳的喘息机会。

    老奴之所以拼命急急拿下广宁,是因为西面蒙古各部的异动,已经让他坐不住了。

    来自黄金家族的林丹汗,岂能臣服与野蛮人出身的老奴?

    他的数万部族,正在草原深处厉兵秣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揪住老奴的小辫子,来一下狠的。

    广宁的失守,也让老奴彻底了结了后顾之忧,能有更多精力,先去收拾林丹汗。

    这段时日,只要不是辽南的莽古尔泰和岳托抽疯了,短时期内,三部都没有大战事。

    而只要老奴主力西进蒙古,皮岛毛文龙本部这边,也将会有更大的纵深活动空间。

    毛文龙部,正迎来了最黄金的飞速发展时期。

    大丈夫建功立业,只在今朝。

    加之有扈尔汉的功绩在手,毛文龙诸部,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李元庆自然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

    上次去皮岛,因为担忧内部协调问题,李元庆并没有在皮岛停留太久,也没有与毛文龙深谈,但此次,李元庆也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毛文龙仔细交流一下,关于本部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元庆三人乘坐的是普通沙船,朝廷信使方面,却是乘坐的觉华岛水师的快船。

    他们比李元庆三人赶到皮岛的时间,足足早了大半天。

    毛文龙这时已经伺候完了朝廷的信使,亲自到码头上来迎接李元庆三人。

    这让本部其他将领们,羡慕不已。

    晚上,毛文龙摆开了盛大的宴席,麾下各部,把总以上军官,都可以参与。

    这些人,大都是镇江时的老面孔,即便不认识,却也都与李元庆面熟。

    此时,李元庆、陈忠、张盘三人,已经是毛文龙麾下毫无疑问的顶梁柱、翘楚人物。

    各级军官,只要是感觉资历能排的上号的,都来给三人敬酒。

    对于这种人情,李元庆来者不拒。

    张盘、陈忠两人,基本上也差不多。

    都是自家弟兄,就算此时身份有所不同,但谁又能薄了谁的面子?

    又是一夜宿醉。

    次日中午,李元庆这才有了和毛文龙静心面谈的机会。

    而陈忠和张盘两人,到现在都没有醒过酒来。

    …………

    毛文龙的住处,毛文龙与李元庆相对而坐。

    亲兵为两人奉上了香茗,这是产自朝~鲜白头山一带的新茶,虽然做工不甚精良,但沾上了春天的气息,味道极为纯美。

    “元庆,这茶怎么样?”毛文龙笑眯眯的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滋味不错。大帅,朝~鲜这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毛文龙淡淡笑了笑,“我还是怀念家乡的龙井新叶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

    以毛文龙的精明,怎的可能看不出,以朝~鲜弹丸之地,绝对无法供养起本部这万余大军,而且,大军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成长中。

    只是,看这模样,毛文龙似乎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此次自己三人进京面圣,这……

    李元庆顿了片刻,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人总是会改变的。

    毛文龙此时虽然依旧睿智,眼神刚毅,但李元庆却能看出,他内心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长庞大。

    在以前,李元庆这些人,还是称呼毛文龙之前的称呼,称为‘将军’。但此时,在海边时,就算是张攀,也称呼毛文龙为‘大帅’,毛文龙没有丝毫异样,欣然接受。

    李元庆这边,也只能改口。

    按说,依照毛文龙此时此刻的身份,称为‘大帅’,也没有丝毫不可,只是,朝廷方面,关于毛文龙本部的封号,毕竟还没有下来。

    在昨晚的酒宴上,李元庆便从张攀那里得到了消息,毛文龙已经向朝廷上书,希望将皮岛毛文龙本部,升格为‘平辽镇’,他本人晋为平辽总兵。

    但朝廷那边,似乎有些不同意见,咬着没有松口。

    明太祖朱元璋在成就大业时,麾下重要谋士朱升,曾经提出过一个闻名天下的口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当时已经占据了应天(今南京),以及江南、江北大片土地,依然没有称王,保持着足够的低调,先灭土匪头子陈友谅,再灭盐贩子张士诚,再灭方家兄弟,从而完成了大业的基石。

    但此时,毛文龙本部这边的事业刚刚开始要顺起来,还并没有完全立住脚,扎下根来,毛文龙就有了这种‘乾纲独断’的苗头,这~~~,这让李元庆的感觉非常不好。

    古人言,枪打出头鸟啊。

    毛文龙这人什么都好,也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但他的性子,还是有些太刚愎自用了。

    尤其在这种顺风顺水的时候……

    毛文龙当然注意到了李元庆的变化,他淡淡抿了一口茶,笑道:“元庆,你是我亲手带出来。你能有今天,我也是甚为欣慰。你我虽为上下属,但在我心里,早已经将你当做子侄。元庆,你我之间,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大帅对元庆的恩德,元庆始终铭记于心。”

    毛文龙很满意李元庆的态度,淡淡笑了笑,“元庆,你对各部春天之后的攻略方向,有什么看法?”

    李元庆思虑片刻,缓缓道:“大帅,广宁失,对朝廷而言,是重大损失。但对我军而言,却是一个机会。”

    李元庆说着,看着毛文龙的眼睛。

    毛文龙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但片刻就消散无踪,淡淡点了点头,示意李元庆继续。

    李元庆继续道:“大帅,蒙古不除,便是老奴的心腹大患。开春之后,不出意外,老奴的主要精力,将会聚集在蒙古方向。到时,辽南、辽东诸地,后金兵力必然空虚,这将是我军的机会。”

    毛文龙笑着点了点头,李元庆的判断,与他相差无二,这也是毛文龙最欣赏李元庆的地方,有眼界,有手段,最重要的,跟他一样,有野心。

    “元庆,依你看,我军该如何下手?”

    李元庆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帅,后金兵力虽然空虚,但有城池之利,我军若要硬攻,恐怕效果不会太好,也会损失太多人手。老奴若要对蒙古发动攻势,必然会抽调辽南、辽东各地大量的物资。届时,即便我们打下了城池,收获可能也并不会多。”

    毛文龙眯着眼睛,缓缓点了点头。

    他是何等人物?李元庆能想到,他岂能想不到?

    李元庆又道:“大帅,我军初立不久,各项事务,还未能完全稳定下来。加之朝廷的赏赐,该没有完全拨付下来。儿郎们兵甲不全,粮草不济。若要在春季或夏季,发动大规模攻势,并非明智之举。依我的看法,我们可派出多股小股兵力,不以城池为目标,尽可能深处辽南、辽东腹地,骚扰后金统治,以掠获牛羊牲畜、粮食、兵甲、人口为目标。就算老奴能干的过蒙古,也绝不能让他的背后安生了。”

    **************************************************************

第128章 辽西之邀

    ~~~~~~~

    离开了毛文龙的居所,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

    海边的落日极其壮美,满满的余晖,在脚下悬崖下的河面上,映衬出一片赤红色的长廊,流光溢彩,仿似一条五爪金龙,要活过来一般。

    与毛文龙的谈话还算愉快,对于李元庆的几个提议,毛文龙都予以了肯定的态度。

    但李元庆却明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困难许多。

    此时,广宁军的全线溃败,毛文龙各部的赫赫战功,对比着实是有些太明显,有些太过扎眼了。

    这其实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若用的好,己方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但反之,若是被名望、荣誉拖累,把己方陷入无法解脱的战争泥沼,这……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低头看向脚下的河面。

    此时,这条流淌在悬崖底部的小河,因为落日的余晖,看起来,就像一条流动的金龙,但两边的悬崖地势,却是将其牢牢卡在其中,动弹不得……

    古人言,‘高处不胜寒’。

    人非圣贤,面对即将到来的铺天盖地的赞誉,就算是毛文龙,又怎的可能依然保持着头脑的清醒?

    但到了这个程度,李元庆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毛文龙的志向便是封侯,而此时的荣誉,就像是一把金钥匙,已经为他打开了那一扇大门,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天启小皇帝的股肱之臣。

    到了那个时候,只打雷,不下雨,只开花,不结果,就算毛文龙能接受,但皇上,朝廷方面,又怎可能会接受?

    先贤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李元庆毕竟不是毛文龙,自然无法替毛文龙做出决定。

    但事情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虑,此时这种态势,若毛文龙选择激进之策,其实也并不是坏事。

    若毛文龙在辽东大举发动攻势,也会重振朝廷的威势,吸引更多的辽民前来投奔,对于李元庆而言,也是一件有益之事。

    但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朝廷对于毛文龙本部的辎重、给养、军饷,必须要跟得上。

    可惜,依照现在朝廷的态势,这显然有些困难。

    李元庆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尽力舒缓着自己的心神。

    既然无法改变大势,那便先做好自己。

    就如同后世冷战时的两极,苏军战力并非不强,装备武器并非不够先进,只是,军工业的畸形强盛,国内各基础经济产业却一片崩盘,到头来,不过只是镜花水月。

    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要李元庆这边能站住脚,即便到时朝廷方面补充不到位,李元庆却也有反哺本部的机会。

    想通了这一点,李元庆也释然开来。

    此时形势一片大好,若想不再陷入历史上东江集团的泥潭,这将是改变的最好机会。

    回到驻地,陈忠和张盘刚刚起床。

    两人也都是海量了,但实在架不住本部这些将官的人潮攻势,见李元庆过来,两人都还有些晕乎乎的。

    “元庆,你干吗去了?刚才毛承禄过来,晚上他请客,咱们继续整。”陈忠揉着头道。

    李元庆不由无言,“陈大哥,毛承禄这厮什么时候过来的?他想杀人么?”

    张盘嘿嘿一笑,“元庆,你也有害怕的人么?没事。晚上咱们三个干翻他。”

    李元庆赶忙摇了摇头,毛承禄这厮也是海量,又有本部诸多将官作为依托,即便能干翻他,自己这三人,恐怕也绝对占不了便宜。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可绝不智。

    但都是自家兄弟,这么多时日不见,好不容易,才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若是不去,那也不合适。

    李元庆脑海飞速旋转着,必须要尽快想个办法。

    正想着呢,毛承禄和陈继盛一前一后笑着走了进来。

    “哈哈。元庆,这次可总算是逮到你了。啥话也别说,今晚哥哥请客,赶紧的走。”

    毛承禄抓住李元庆的胳膊,就往外拖,仿似生怕李元庆溜了。

    陈继盛笑道:“承禄,你急什么?咱们都在这里,还怕这小子跑了。”

    李元庆赶忙苦笑道:“我亲哥啊,小弟今晚就听你安排,你让喝多少,小弟就喝多少,成吧?”

    毛承禄嘿嘿一笑,“元庆,这还差不多。”

    几人嬉闹几句,陈继盛笑道:“元庆,咱们出去走走。”

    李元庆明了,陈继盛这是有话对自己说。

    说起来,自从去了广鹿岛,李元庆与陈继盛交流的机会少了不少,关系也有些生分了。

    就算是其中有过不愉快,但毕竟是陈继盛,李元庆才搭上了毛文龙的战车,李元庆也想修补一下两人的关系,愉快的点点头,跟在了陈继盛的身后。

    李元庆三人的临时驻地,正位于山坡脚下。

    前方几里之外,便是辽阔的大海,洁白的海沙,如同一条白色丝带,绵延分向两边。

    周围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点缀着诸多的茅草屋,那是皮岛诸多丁壮们的居所。

    李元庆跟着陈继盛来到了山坡下的一块巨大的礁石边,陈继盛一脚踏上了礁石,笑道:“这里的景色真美。”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什么时候灭了建奴,在这里养老倒是不错。”

    陈继盛一笑,“元庆,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李元庆一笑,“大哥,只不过是运气而已。若你在那,应该比我做的更好。”

    陈继盛哈哈大笑,“元庆,你还是那么小心啊。”

    李元庆笑而不语,以陈继盛对自己的了解,这根本不用解释什么。

    陈继盛笑了笑,任由海风拂过脸庞,吹散了他的头发,“元庆,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李元庆明了,依照陈继盛的身份,想要外放,短时间内,这肯定是不可能了。

    他是毛文龙的左膀右臂,皮岛的诸多事物,都要亲力亲为,包括之后的攻势,他也是最主要的谋士。

    此次李元庆三人得以进京面圣,自然少不了本部将官的羡慕嫉妒,陈继盛应该是也非常羡慕这个机会。

    想了一下,李元庆笑道:“此番广宁失陷,辽南的战事,恐怕不多了。若本部东线战事打响,小弟还请大哥多多照料,跟本部混些功绩。”

    陈继盛哈哈大笑,“元庆,若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希望咱们兄弟并肩作战。”

    李元庆明白陈继盛的心思,他想从自己这边找到存在感,或者说满足感,李元庆便顺着他的话说,很快,两人的气氛便融洽起来。

    见时候差不多了,陈继盛笑道:“元庆,咱们回去吧。他们该等急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不经意的问道:“大哥,现在本部的粮草状况怎么样?”

    陈继盛看了李元庆一眼,不由笑道:“怎么?你那边也缺粮草了。”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人口增加了不少,又错过了种地的时候,着实是有些吃力。”

    陈继盛点点头,“等你从京师回来再说吧。本部这边粮草也不是很充裕,等你们回来,朝廷的给养,应该也拨下来了。到时,哥哥多给你留点。”

    李元庆已经明了本部状态,不再多说什么,跟在了陈继盛身后。

    …………

    又是一夜宿醉,这时,已经到了三月初六,在皮岛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李元庆也不敢再在皮岛多留,真是怕了这些将官们了。

    陈忠和张盘也差不多,三人简单商议一番,在中午与毛文龙告别,当即离开皮岛,先返回广鹿岛,再准备去京师面圣。

    毛文龙对于此次三人进京面圣,并没有太多定性要求。

    毕竟,三人都是毛文龙的直属将官,三人的功绩,毛文龙要占大头。

    这其实也是绝对自信、具有掌控力的表现。

    否则,若是其他将官,麾下有将领要面圣,那还不得嘱咐个千儿八百遍,就恨不得一句一句的教了。

    李元庆三人的心情也是极度愉悦,进京面圣,这可是他们这种泥腿子的终极荣誉,尤其是陈忠,双喜临门,这厮的嘴巴都快要扯到脑袋后面了。

    甲板上,李元庆笑道:“张大哥,咱们还是尽快一些吧。陈大哥的婆娘就快要生了,还有不足一月。若咱们行程快,陈大哥回来刚好能赶上嫂子生产。若是怠慢了,可就是咱们的罪过了。”

    张盘也反应过来,笑道:“那是自然。元庆,多亏你提醒,否则,这可就是罪过了。老陈,咱们先去广鹿岛,我派人交代下旅顺那边,便直接进京吧。”

    陈忠嘿嘿一笑,“也好。咱们都交代一下。现在虽然没战事,但多留手准备,咱们也都放心。”

    从镇江一路走到现在,尤其是马上就要有儿子或是女儿,陈忠的性子,也比以前沉稳了不少。

    李元庆也笑着点头表示同意,问张盘道:“张大哥,我观之前朝廷信使乘坐的船只,比咱们的船,好像要快上不少啊。”

    张盘笑道:“那是自然。元庆,那可是朝廷的快桨船。若是开足了马力,速度足是咱们这种沙船的两倍。”

    李元庆点了点头,现在这种普通的沙船,顺风顺水,日夜不歇,也就可以航行百里左右,若是快桨船,岂不是可以日行二百里?

    若是能搞几艘这种快桨船,那不论做什么,可都是要迅速不少。

    张盘当然明白李元庆的心思,笑道:“元庆,想搞几艘这种快桨船,也不难。等咱们从京师回来,得了赏银,哥哥给你想办法。”

    李元庆不由大喜,张盘既然这么说,必然是在觉华岛水师有熟人,如此,那倒真是方便了不少。

    “嘿嘿。那可就多谢张大哥了。”

    三人正说着,却正见前面不远,有一艘挂着大明日月龙旗的快桨船,朝己方这边飞速驶来。

    三人面色都是一变,有些不明所以。

    这时,快桨船与沙船并排而立,领头一个千户官袍的汉子在甲板上大呼道:“来人可是毛帅麾下张守备、陈守备、李守备诸人?”

    张盘点头表示承认。

    这千户大喜,忙道:“卑职是觉华岛水师千户赵亮,奉一众大人之命,邀三位前去辽西。”

    ***************************************************************

第128章 辽西之邀

    ~~~~~~~

    离开了毛文龙的居所,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

    海边的落日极其壮美,满满的余晖,在脚下悬崖下的河面上,映衬出一片赤红色的长廊,流光溢彩,仿似一条五爪金龙,要活过来一般。

    与毛文龙的谈话还算愉快,对于李元庆的几个提议,毛文龙都予以了肯定的态度。

    但李元庆却明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困难许多。

    此时,广宁军的全线溃败,毛文龙各部的赫赫战功,对比着实是有些太明显,有些太过扎眼了。

    这其实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若用的好,己方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但反之,若是被名望、荣誉拖累,把己方陷入无法解脱的战争泥沼,这……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低头看向脚下的河面。

    此时,这条流淌在悬崖底部的小河,因为落日的余晖,看起来,就像一条流动的金龙,但两边的悬崖地势,却是将其牢牢卡在其中,动弹不得……

    古人言,‘高处不胜寒’。

    人非圣贤,面对即将到来的铺天盖地的赞誉,就算是毛文龙,又怎的可能依然保持着头脑的清醒?

    但到了这个程度,李元庆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毛文龙的志向便是封侯,而此时的荣誉,就像是一把金钥匙,已经为他打开了那一扇大门,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天启小皇帝的股肱之臣。

    到了那个时候,只打雷,不下雨,只开花,不结果,就算毛文龙能接受,但皇上,朝廷方面,又怎可能会接受?

    先贤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李元庆毕竟不是毛文龙,自然无法替毛文龙做出决定。

    但事情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虑,此时这种态势,若毛文龙选择激进之策,其实也并不是坏事。

    若毛文龙在辽东大举发动攻势,也会重振朝廷的威势,吸引更多的辽民前来投奔,对于李元庆而言,也是一件有益之事。

    但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朝廷对于毛文龙本部的辎重、给养、军饷,必须要跟得上。

    可惜,依照现在朝廷的态势,这显然有些困难。

    李元庆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尽力舒缓着自己的心神。

    既然无法改变大势,那便先做好自己。

    就如同后世冷战时的两极,苏军战力并非不强,装备武器并非不够先进,只是,军工业的畸形强盛,国内各基础经济产业却一片崩盘,到头来,不过只是镜花水月。

    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要李元庆这边能站住脚,即便到时朝廷方面补充不到位,李元庆却也有反哺本部的机会。

    想通了这一点,李元庆也释然开来。

    此时形势一片大好,若想不再陷入历史上东江集团的泥潭,这将是改变的最好机会。

    回到驻地,陈忠和张盘刚刚起床。

    两人也都是海量了,但实在架不住本部这些将官的人潮攻势,见李元庆过来,两人都还有些晕乎乎的。

    “元庆,你干吗去了?刚才毛承禄过来,晚上他请客,咱们继续整。”陈忠揉着头道。

    李元庆不由无言,“陈大哥,毛承禄这厮什么时候过来的?他想杀人么?”

    张盘嘿嘿一笑,“元庆,你也有害怕的人么?没事。晚上咱们三个干翻他。”

    李元庆赶忙摇了摇头,毛承禄这厮也是海量,又有本部诸多将官作为依托,即便能干翻他,自己这三人,恐怕也绝对占不了便宜。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可绝不智。

    但都是自家兄弟,这么多时日不见,好不容易,才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若是不去,那也不合适。

    李元庆脑海飞速旋转着,必须要尽快想个办法。

    正想着呢,毛承禄和陈继盛一前一后笑着走了进来。

    “哈哈。元庆,这次可总算是逮到你了。啥话也别说,今晚哥哥请客,赶紧的走。”

    毛承禄抓住李元庆的胳膊,就往外拖,仿似生怕李元庆溜了。

    陈继盛笑道:“承禄,你急什么?咱们都在这里,还怕这小子跑了。”

    李元庆赶忙苦笑道:“我亲哥啊,小弟今晚就听你安排,你让喝多少,小弟就喝多少,成吧?”

    毛承禄嘿嘿一笑,“元庆,这还差不多。”

    几人嬉闹几句,陈继盛笑道:“元庆,咱们出去走走。”

    李元庆明了,陈继盛这是有话对自己说。

    说起来,自从去了广鹿岛,李元庆与陈继盛交流的机会少了不少,关系也有些生分了。

    就算是其中有过不愉快,但毕竟是陈继盛,李元庆才搭上了毛文龙的战车,李元庆也想修补一下两人的关系,愉快的点点头,跟在了陈继盛的身后。

    李元庆三人的临时驻地,正位于山坡脚下。

    前方几里之外,便是辽阔的大海,洁白的海沙,如同一条白色丝带,绵延分向两边。

    周围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点缀着诸多的茅草屋,那是皮岛诸多丁壮们的居所。

    李元庆跟着陈继盛来到了山坡下的一块巨大的礁石边,陈继盛一脚踏上了礁石,笑道:“这里的景色真美。”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什么时候灭了建奴,在这里养老倒是不错。”

    陈继盛一笑,“元庆,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李元庆一笑,“大哥,只不过是运气而已。若你在那,应该比我做的更好。”

    陈继盛哈哈大笑,“元庆,你还是那么小心啊。”

    李元庆笑而不语,以陈继盛对自己的了解,这根本不用解释什么。

    陈继盛笑了笑,任由海风拂过脸庞,吹散了他的头发,“元庆,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李元庆明了,依照陈继盛的身份,想要外放,短时间内,这肯定是不可能了。

    他是毛文龙的左膀右臂,皮岛的诸多事物,都要亲力亲为,包括之后的攻势,他也是最主要的谋士。

    此次李元庆三人得以进京面圣,自然少不了本部将官的羡慕嫉妒,陈继盛应该是也非常羡慕这个机会。

    想了一下,李元庆笑道:“此番广宁失陷,辽南的战事,恐怕不多了。若本部东线战事打响,小弟还请大哥多多照料,跟本部混些功绩。”

    陈继盛哈哈大笑,“元庆,若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希望咱们兄弟并肩作战。”

    李元庆明白陈继盛的心思,他想从自己这边找到存在感,或者说满足感,李元庆便顺着他的话说,很快,两人的气氛便融洽起来。

    见时候差不多了,陈继盛笑道:“元庆,咱们回去吧。他们该等急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不经意的问道:“大哥,现在本部的粮草状况怎么样?”

    陈继盛看了李元庆一眼,不由笑道:“怎么?你那边也缺粮草了。”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人口增加了不少,又错过了种地的时候,着实是有些吃力。”

    陈继盛点点头,“等你从京师回来再说吧。本部这边粮草也不是很充裕,等你们回来,朝廷的给养,应该也拨下来了。到时,哥哥多给你留点。”

    李元庆已经明了本部状态,不再多说什么,跟在了陈继盛身后。

    …………

    又是一夜宿醉,这时,已经到了三月初六,在皮岛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李元庆也不敢再在皮岛多留,真是怕了这些将官们了。

    陈忠和张盘也差不多,三人简单商议一番,在中午与毛文龙告别,当即离开皮岛,先返回广鹿岛,再准备去京师面圣。

    毛文龙对于此次三人进京面圣,并没有太多定性要求。

    毕竟,三人都是毛文龙的直属将官,三人的功绩,毛文龙要占大头。

    这其实也是绝对自信、具有掌控力的表现。

    否则,若是其他将官,麾下有将领要面圣,那还不得嘱咐个千儿八百遍,就恨不得一句一句的教了。

    李元庆三人的心情也是极度愉悦,进京面圣,这可是他们这种泥腿子的终极荣誉,尤其是陈忠,双喜临门,这厮的嘴巴都快要扯到脑袋后面了。

    甲板上,李元庆笑道:“张大哥,咱们还是尽快一些吧。陈大哥的婆娘就快要生了,还有不足一月。若咱们行程快,陈大哥回来刚好能赶上嫂子生产。若是怠慢了,可就是咱们的罪过了。”

    张盘也反应过来,笑道:“那是自然。元庆,多亏你提醒,否则,这可就是罪过了。老陈,咱们先去广鹿岛,我派人交代下旅顺那边,便直接进京吧。”

    陈忠嘿嘿一笑,“也好。咱们都交代一下。现在虽然没战事,但多留手准备,咱们也都放心。”

    从镇江一路走到现在,尤其是马上就要有儿子或是女儿,陈忠的性子,也比以前沉稳了不少。

    李元庆也笑着点头表示同意,问张盘道:“张大哥,我观之前朝廷信使乘坐的船只,比咱们的船,好像要快上不少啊。”

    张盘笑道:“那是自然。元庆,那可是朝廷的快桨船。若是开足了马力,速度足是咱们这种沙船的两倍。”

    李元庆点了点头,现在这种普通的沙船,顺风顺水,日夜不歇,也就可以航行百里左右,若是快桨船,岂不是可以日行二百里?

    若是能搞几艘这种快桨船,那不论做什么,可都是要迅速不少。

    张盘当然明白李元庆的心思,笑道:“元庆,想搞几艘这种快桨船,也不难。等咱们从京师回来,得了赏银,哥哥给你想办法。”

    李元庆不由大喜,张盘既然这么说,必然是在觉华岛水师有熟人,如此,那倒真是方便了不少。

    “嘿嘿。那可就多谢张大哥了。”

    三人正说着,却正见前面不远,有一艘挂着大明日月龙旗的快桨船,朝己方这边飞速驶来。

    三人面色都是一变,有些不明所以。

    这时,快桨船与沙船并排而立,领头一个千户官袍的汉子在甲板上大呼道:“来人可是毛帅麾下张守备、陈守备、李守备诸人?”

    张盘点头表示承认。

    这千户大喜,忙道:“卑职是觉华岛水师千户赵亮,奉一众大人之命,邀三位前去辽西。”

    ***************************************************************

第129章 定装火药

    ~~~~~~~

    去辽西?

    李元庆三人都是一愣。

    此时,广宁战事崩盘,王化贞、熊廷弼去职,辽西军队方面的最高统帅,应该要属山海关总兵了。

    但毛文龙是广宁军副总兵,按照惯例,在级别上,要比山海关总兵的含金量高一些。

    双方虽都是辽地之军,但事实上,完全就是两个系统,此时这种时候,他们要己方三人去干什么?

    这千户赵亮也看明白三人的疑惑,忙解释道:“三位将军,是辽西的诸位大人要见你们。”

    这时,李元庆三人也都明白过来,这应该是辽西的文官们要见自己三人。

    对于辽西的文人集团,李元庆没有太多接触,唯一帮过李元庆的,当时的广宁知府高邦佐,也在广宁失陷后,为大明尽忠了,其他人,李元庆便再没有过什么接触。

    想着,李元庆忙看向身边的陈忠和张盘。

    张盘也有些疑惑,看向李元庆低声道:“元庆,我,我跟辽西的大人们,没有过接触啊。”

    陈忠也道:“我也是。他们找咱们干什么?”

    李元庆这时已经明了,必定是此次三人面圣之事了。

    或许,熊廷弼、王化贞的去职,让这些辽地的文人们,也感觉到了危机感,想要拉拢自己三人。

    此时,老奴主力虽然在辽西退兵,但辽西明军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撤到了锦州以南,而像高邦佐这种,肯为失土买单的文官,毕竟是极少数,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啊。

    “三位将军,诸位大人都等着三位将军的回复,可否给卑职一个准确消息?”赵亮在对面的快船上道。

    李元庆看向张盘、陈忠两人。

    两人都不是傻子,这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张盘低声道:“元庆,咱们去是不去?”

    陈忠也看向李元庆,这个时候,他自然以李元庆为中心。

    李元庆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些狗日的文官们,打仗不行,扯嘴皮子分功、拉后腿,倒是高超的很那。

    若不去,必然得罪他们。

    此时,毛文龙各部虽然与辽西集团分属两个系统,但毕竟,辽西才是辽地的核心,之后,新任辽地经略、巡抚,治地应该都在辽西。

    李元庆三人若此时得罪了他们,在以后的报功、封赏诸多方面,必定要被他们卡脖子。

    但若去……毛文龙与辽西这边,也并不是很和睦,尤其是他的伯乐王化贞已经下台,这让毛文龙很不愉快。

    即便毛文龙不怪罪,但三人若被辽西的大员们盯上,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当初,李元庆之所以选择毛文龙的战车,就是因为毛文龙这边初创基业,有足够的自由度,但现在……

    这他娘的,还真是树大招风啊。

    李元庆心中狠狠啐了一口,脑海飞速旋转着,想找个两全之策。

    可惜,这种事情,不是黑就是白,哪能两全?

    张盘这时已经有些松动,低声道:“元庆,要不然,咱们去辽西打个逛吧。直接从山海关去京师,也不算远。”

    陈忠虽然没有说话,但表情也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李元庆明了,即便两人都是好汉,但对这个时代的主宰----文人们,还是有着本能的畏惧。

    想着,李元庆笑着对对面的赵亮道:“既然是诸位大人抬爱,那卑职几人,自当是恭敬不如从命。”

    赵亮大喜,“卑职现在便赶回去复命。三位将军,诸位大人们现在都在前屯,你们忙完之后,可速去前屯。”

    赵亮说完,转身便指挥快桨船掉了头,急急驶向西面,很快就消失不见。

    陈忠嘿嘿笑道:“想不到,连辽西的大人们居然也认得俺了。这还不赖么。”

    张盘注意到了李元庆表情的异样,低声道:“元庆,你是不是在担心什么?”

    李元庆一笑,“辽西的大人们给咱们面子,咱们也不能不识抬举嘛。先回广鹿岛再说。”

    …………

    回到广鹿岛,三人原本明亮的心情,因为辽西大员们的事情,微微蒙上了一层阴影。

    陈忠和张盘都去忙活本部的事物,李元庆也回到了自己的驻地。

    藕儿给李元庆奉上了茶水,张芸娘和渠敏秋笑着走过来。

    张芸娘虽然年幼,但心很细,来到李元庆身边坐下,小心道:“哥哥,出了什么事情?”

    李元庆一笑,“没事。对了,敏秋,你之前,与辽西这边的大员们熟不熟?”

    渠敏秋一愣,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也不是太熟。最熟的,就是广宁知府高大人了。可惜……元庆,是不是辽西有什么事情?”

    李元庆一笑,“没什么。就是辽西的大员们想见见我。外面看着是暖和了,但天气还是很冷,你们几个出门都多穿点,别冻着了。我去营地看看。”

    李元庆不愿将这些军务上的琐事,带到家庭里面,便直接来到了营地。

    此时,广鹿岛老营这边,只剩下不足200战兵,维持秩序,保卫安全。

    三月的轮值军官,是王海。

    任何军队,都很难根除所谓的山头主义。

    此时,李元庆的军队中,虽然都是新鲜血液,但这种东西,也很难避免。

    老人有老人的圈子,新人想融入军队,就得设法加入这个圈子。

    这些老人们,都是李元庆此时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李元庆也需要给他们一定程度的特权,换句话说,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李元庆必须压着这根线,保持对军队的绝对统治力。

    这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也很难有改变的良方,只能先维持着,待以后根基稳固了,再慢慢改变。

    毕竟,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李元庆此时毕竟是大明的将官,是毛文龙的麾下,很多规矩,也必须要遵守。

    李元庆直接来到了王海的驻地,王海刚刚操练完,正带着十几个士兵在洗冷水澡。

    看到李元庆过来,王海被吓了一跳,赶忙擦了擦身体,快速穿上了衣服,笑着给李元庆行礼,“大人,您怎么过来了?”

    “怎么?不想老子过来?”李元庆笑着给了王海一拳。

    “嘿嘿。卑职不敢。只是卑职不知大人您要过来,洗澡慢了点。”王海嘿嘿笑道。

    他是李元庆的亲信,被李元庆提拔与草莽,很多东西,又言传身教,也算是李元庆的学生,对李元庆自然没有太多惧怕,而是非常亲近。

    李元庆看着王海胸前没有系好的扣子,露出了结实的肌肉,不由一笑,“滚那边坐好。”

    “是。”王海赶忙乖宝宝一样坐到对面,挺直了身子,像是小学生一般。

    看到王海原本稚嫩的小脸,现在已经逐见变得男人,愈发坚毅,浑身上下,充满了干练的味道,李元庆心里也很是欣慰。

    像王海这些军官,都是李元庆一手带出来,对李元庆忠心不二,外人即便想拉拢,也必定要费上不少的力气。

    他们,就是李元庆最大的资本。

    “这些时日操练的怎么样?鸟铳兵的训练情况如何?”

    此时,李元庆麾下的鸟铳兵,已经有200多人,在经过了短期的综合训练之后,便被分配到了各部基层部队中。

    火器化,是李元庆今后军队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

    但包括李元庆本人,对这种东西,也只有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把握要点,很多东西,都要实战来摸索。

    此时,李元庆事务繁忙,便通过这种下放的方式,让基层军官们来总结,实践,最后,由他来统筹。

    这也是在此时资源匮乏下,最省力的办法。

    王海想了想,道:“大人,鸟铳兵真是犀利。之前的操练中,七十步外,他们可射穿皮甲。卑职手下只有二十名鸟铳兵,若是齐发,卑职估计,现在就算有一百鞑子,卑职本部也不虚。”

    李元庆点了点头,有鸟铳兵的远程打击为掩护,不论是攻是守,军官们都会更有底气。

    但诸如鸟铳兵与长枪兵、刀盾兵的配合掩护,包括以后要实行的‘两段击’、‘三段击’,都要通过实战来发展完善。

    “别只挑好的说。说说不足。你感觉现在的鸟铳兵欠缺什么?”李元庆盯着王海的眼睛道。

    王海也知道这是自家大人要考校自己,神情也郑重了起来,他思虑片刻,这才道:“大人,卑职感觉,鸟铳兵虽然犀利,但缺点也有很多。比如,鸟铳兵只适合远程打击,一旦被逼到近战,他们就危险了。而鸟铳兵虽然比弓箭手的射速更快,但填充弹丸之类,却也是很麻烦。卑职曾经想过,如果能把弹丸和火药都定量,每次就这些分量,士兵们在填充的过程中,会不会方便一些?能增加一些速度?还有,卑职还没有下雨天,带鸟铳兵操练,这也是卑职最为担心的问题。如果遇到下雨天,鸟铳哑火,到底该怎么办?”

    李元庆看着王海侃侃而谈,不由微微点头。

    这小子,脑子倒是转得快,居然将定装火药这种东西,都考虑到了。

    火绳枪的时代,定装火药可以说是一个跨越。

    将火药定量后,用油纸包起来,这一来,士兵们便不用每次发射时,都要再去凭本能,从火药袋中掂出火药的分量,从而达到更为精确射击的目的。

    毕竟,人的感觉不能成为标准。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火枪手,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心里紧张之类,也可能在火药上用量上出现偏差,少了,弹丸冲击力不足,多了,最大的危险,便是炸膛。

    而提前将火药定装,不但节省了这些力气,也可使士兵们在发射中,更为精准,也更为安全。

    王海虽然年幼,但脑子却极为好使,这小子,好好磨练,将来,必定可以独当一面。

    李元庆一笑,“你小子脑子挺机灵的么?这个主意不错。回头,咱们可以好好试一试。”

    ****************************************************************

第129章 定装火药

    ~~~~~~~

    去辽西?

    李元庆三人都是一愣。

    此时,广宁战事崩盘,王化贞、熊廷弼去职,辽西军队方面的最高统帅,应该要属山海关总兵了。

    但毛文龙是广宁军副总兵,按照惯例,在级别上,要比山海关总兵的含金量高一些。

    双方虽都是辽地之军,但事实上,完全就是两个系统,此时这种时候,他们要己方三人去干什么?

    这千户赵亮也看明白三人的疑惑,忙解释道:“三位将军,是辽西的诸位大人要见你们。”

    这时,李元庆三人也都明白过来,这应该是辽西的文官们要见自己三人。

    对于辽西的文人集团,李元庆没有太多接触,唯一帮过李元庆的,当时的广宁知府高邦佐,也在广宁失陷后,为大明尽忠了,其他人,李元庆便再没有过什么接触。

    想着,李元庆忙看向身边的陈忠和张盘。

    张盘也有些疑惑,看向李元庆低声道:“元庆,我,我跟辽西的大人们,没有过接触啊。”

    陈忠也道:“我也是。他们找咱们干什么?”

    李元庆这时已经明了,必定是此次三人面圣之事了。

    或许,熊廷弼、王化贞的去职,让这些辽地的文人们,也感觉到了危机感,想要拉拢自己三人。

    此时,老奴主力虽然在辽西退兵,但辽西明军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撤到了锦州以南,而像高邦佐这种,肯为失土买单的文官,毕竟是极少数,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啊。

    “三位将军,诸位大人都等着三位将军的回复,可否给卑职一个准确消息?”赵亮在对面的快船上道。

    李元庆看向张盘、陈忠两人。

    两人都不是傻子,这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张盘低声道:“元庆,咱们去是不去?”

    陈忠也看向李元庆,这个时候,他自然以李元庆为中心。

    李元庆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些狗日的文官们,打仗不行,扯嘴皮子分功、拉后腿,倒是高超的很那。

    若不去,必然得罪他们。

    此时,毛文龙各部虽然与辽西集团分属两个系统,但毕竟,辽西才是辽地的核心,之后,新任辽地经略、巡抚,治地应该都在辽西。

    李元庆三人若此时得罪了他们,在以后的报功、封赏诸多方面,必定要被他们卡脖子。

    但若去……毛文龙与辽西这边,也并不是很和睦,尤其是他的伯乐王化贞已经下台,这让毛文龙很不愉快。

    即便毛文龙不怪罪,但三人若被辽西的大员们盯上,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当初,李元庆之所以选择毛文龙的战车,就是因为毛文龙这边初创基业,有足够的自由度,但现在……

    这他娘的,还真是树大招风啊。

    李元庆心中狠狠啐了一口,脑海飞速旋转着,想找个两全之策。

    可惜,这种事情,不是黑就是白,哪能两全?

    张盘这时已经有些松动,低声道:“元庆,要不然,咱们去辽西打个逛吧。直接从山海关去京师,也不算远。”

    陈忠虽然没有说话,但表情也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李元庆明了,即便两人都是好汉,但对这个时代的主宰----文人们,还是有着本能的畏惧。

    想着,李元庆笑着对对面的赵亮道:“既然是诸位大人抬爱,那卑职几人,自当是恭敬不如从命。”

    赵亮大喜,“卑职现在便赶回去复命。三位将军,诸位大人们现在都在前屯,你们忙完之后,可速去前屯。”

    赵亮说完,转身便指挥快桨船掉了头,急急驶向西面,很快就消失不见。

    陈忠嘿嘿笑道:“想不到,连辽西的大人们居然也认得俺了。这还不赖么。”

    张盘注意到了李元庆表情的异样,低声道:“元庆,你是不是在担心什么?”

    李元庆一笑,“辽西的大人们给咱们面子,咱们也不能不识抬举嘛。先回广鹿岛再说。”

    …………

    回到广鹿岛,三人原本明亮的心情,因为辽西大员们的事情,微微蒙上了一层阴影。

    陈忠和张盘都去忙活本部的事物,李元庆也回到了自己的驻地。

    藕儿给李元庆奉上了茶水,张芸娘和渠敏秋笑着走过来。

    张芸娘虽然年幼,但心很细,来到李元庆身边坐下,小心道:“哥哥,出了什么事情?”

    李元庆一笑,“没事。对了,敏秋,你之前,与辽西这边的大员们熟不熟?”

    渠敏秋一愣,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也不是太熟。最熟的,就是广宁知府高大人了。可惜……元庆,是不是辽西有什么事情?”

    李元庆一笑,“没什么。就是辽西的大员们想见见我。外面看着是暖和了,但天气还是很冷,你们几个出门都多穿点,别冻着了。我去营地看看。”

    李元庆不愿将这些军务上的琐事,带到家庭里面,便直接来到了营地。

    此时,广鹿岛老营这边,只剩下不足200战兵,维持秩序,保卫安全。

    三月的轮值军官,是王海。

    任何军队,都很难根除所谓的山头主义。

    此时,李元庆的军队中,虽然都是新鲜血液,但这种东西,也很难避免。

    老人有老人的圈子,新人想融入军队,就得设法加入这个圈子。

    这些老人们,都是李元庆此时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李元庆也需要给他们一定程度的特权,换句话说,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李元庆必须压着这根线,保持对军队的绝对统治力。

    这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也很难有改变的良方,只能先维持着,待以后根基稳固了,再慢慢改变。

    毕竟,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李元庆此时毕竟是大明的将官,是毛文龙的麾下,很多规矩,也必须要遵守。

    李元庆直接来到了王海的驻地,王海刚刚操练完,正带着十几个士兵在洗冷水澡。

    看到李元庆过来,王海被吓了一跳,赶忙擦了擦身体,快速穿上了衣服,笑着给李元庆行礼,“大人,您怎么过来了?”

    “怎么?不想老子过来?”李元庆笑着给了王海一拳。

    “嘿嘿。卑职不敢。只是卑职不知大人您要过来,洗澡慢了点。”王海嘿嘿笑道。

    他是李元庆的亲信,被李元庆提拔与草莽,很多东西,又言传身教,也算是李元庆的学生,对李元庆自然没有太多惧怕,而是非常亲近。

    李元庆看着王海胸前没有系好的扣子,露出了结实的肌肉,不由一笑,“滚那边坐好。”

    “是。”王海赶忙乖宝宝一样坐到对面,挺直了身子,像是小学生一般。

    看到王海原本稚嫩的小脸,现在已经逐见变得男人,愈发坚毅,浑身上下,充满了干练的味道,李元庆心里也很是欣慰。

    像王海这些军官,都是李元庆一手带出来,对李元庆忠心不二,外人即便想拉拢,也必定要费上不少的力气。

    他们,就是李元庆最大的资本。

    “这些时日操练的怎么样?鸟铳兵的训练情况如何?”

    此时,李元庆麾下的鸟铳兵,已经有200多人,在经过了短期的综合训练之后,便被分配到了各部基层部队中。

    火器化,是李元庆今后军队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

    但包括李元庆本人,对这种东西,也只有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把握要点,很多东西,都要实战来摸索。

    此时,李元庆事务繁忙,便通过这种下放的方式,让基层军官们来总结,实践,最后,由他来统筹。

    这也是在此时资源匮乏下,最省力的办法。

    王海想了想,道:“大人,鸟铳兵真是犀利。之前的操练中,七十步外,他们可射穿皮甲。卑职手下只有二十名鸟铳兵,若是齐发,卑职估计,现在就算有一百鞑子,卑职本部也不虚。”

    李元庆点了点头,有鸟铳兵的远程打击为掩护,不论是攻是守,军官们都会更有底气。

    但诸如鸟铳兵与长枪兵、刀盾兵的配合掩护,包括以后要实行的‘两段击’、‘三段击’,都要通过实战来发展完善。

    “别只挑好的说。说说不足。你感觉现在的鸟铳兵欠缺什么?”李元庆盯着王海的眼睛道。

    王海也知道这是自家大人要考校自己,神情也郑重了起来,他思虑片刻,这才道:“大人,卑职感觉,鸟铳兵虽然犀利,但缺点也有很多。比如,鸟铳兵只适合远程打击,一旦被逼到近战,他们就危险了。而鸟铳兵虽然比弓箭手的射速更快,但填充弹丸之类,却也是很麻烦。卑职曾经想过,如果能把弹丸和火药都定量,每次就这些分量,士兵们在填充的过程中,会不会方便一些?能增加一些速度?还有,卑职还没有下雨天,带鸟铳兵操练,这也是卑职最为担心的问题。如果遇到下雨天,鸟铳哑火,到底该怎么办?”

    李元庆看着王海侃侃而谈,不由微微点头。

    这小子,脑子倒是转得快,居然将定装火药这种东西,都考虑到了。

    火绳枪的时代,定装火药可以说是一个跨越。

    将火药定量后,用油纸包起来,这一来,士兵们便不用每次发射时,都要再去凭本能,从火药袋中掂出火药的分量,从而达到更为精确射击的目的。

    毕竟,人的感觉不能成为标准。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火枪手,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心里紧张之类,也可能在火药上用量上出现偏差,少了,弹丸冲击力不足,多了,最大的危险,便是炸膛。

    而提前将火药定装,不但节省了这些力气,也可使士兵们在发射中,更为精准,也更为安全。

    王海虽然年幼,但脑子却极为好使,这小子,好好磨练,将来,必定可以独当一面。

    李元庆一笑,“你小子脑子挺机灵的么?这个主意不错。回头,咱们可以好好试一试。”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485/ 第一时间欣赏明贼最新章节! 作者:纸花船所写的《明贼》为转载作品,明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贼介绍:
简介:大明天启元年四月,毛帅奇袭镇江的路上,多了一名新兵。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蝴蝶悄悄扇动了翅膀,大明帝国战力最强悍的东江军集团,悄悄偏移了原本的方向……明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